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范文

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范文

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

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研究生 数学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长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

目前,我校已经成为省属高校中研究生培养规模最大的学校。截至2011年底,在学研究生总数达到4679人,其士研究生346人、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3355人、非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978人。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我校始终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把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生命线,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采取了一系列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自2006年以来,我们全面开展了理工科研究生数学系列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1 改革目标和依托

我校理工科研究生数学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现代数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材建设滞后,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所以要以现代教育思想与理论为指导,积极把握理工科研究生数学教育的发展动态,以培养研究生的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开展理工科研究生数学系列课程体系的研究,全面推进教学改革。

“非数学类理工科研究生数学系列课程改革与实践”是我校承担的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该课题以现代教育思想与理论为指导,准确把握理工科研究生数学教育的发展动态,以培养研究生的数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针对工科研究生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理工科研究生数学系列课程体系的研究,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为长春理工大学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奠定了数学基础。课题组建立了理工科研究生的数学课程体系,制定或修订了13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教材4部,制作了电子教案3套,发表教学研究论文7篇,获得教学研究奖励13项。

2 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及实施方案

(1)研究理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优化、整合课程体系。课题组认真深入了解国内各高校研究生数学系列课程的设置情况,比较各高校各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结合我校各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及其对数学理论的需求,优化、整合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数学课程体系,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研究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增加相应的现代数学理论与常用的现代数学方法。使研究生能将学到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应用于科研和学位论文。

(2)研究课程内容的合理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为解决理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在内容上的衔接,使研究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新的课程体系针对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研究生设置了学位课和选修课两种课程类型。在教学内容上也作了调整,比如精简了“随机过程”课程的教学内容,理论学时从48学时压缩为32学时;更新和拓展了一些新的教学内容,考虑到科学计算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重要,增加了数值计算方法的相关实验,并入“数值分析”课程,将“数值分析”课程的学时从48学时增加到56学时。根据理工科各层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制定或修订13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将现代数学的思想、观点、概念、理论和方法融入教学内容,并把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

(3)加强教材建设、进一步推进课程内容改革。在对理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的基础上,课程组重点加强了研究生数学系列课程的教材建设。修订了适合“数值分析”课程使用的教材《数值计算方法》,适合“模糊数学”课程使用的教材《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编写、出版了适用于“矩阵论”课程使用的教材《矩阵论》及《矩阵论学习指导与典型题解析》,新教材更好地和学生们在本科时所学的线性代数的知识进行了衔接。研究生数学课程系列教材从教学思想和内容设置上充分考虑了时代对研究生提出的需求,解决了拓宽知识面与学时紧张的矛盾。

(4)积极进行教学手段改革。为解决理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内容多、课时紧的矛盾,积极进行教学手段改革,推行多媒体教学,我们选取恰当的数学内容搞好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长处。制作了《矩阵论》、《模糊数学》、《数值分析》3门课程的电子教案,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授课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手段的改革加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了授课效果,受到研究生的普遍好评。

3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我校建立了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设置方案、制定或修订的新教学大纲自2007年开始实施。每年有600多名研究生修读各门数学课程,新的数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满足了工科各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需求,取得了预期效果,得到了研究生的普遍好评。这对其他高校的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2006年以来,编写的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系列教材《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矩阵论》、《数值分析》(第一版)在我校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程中广泛使用;修订版《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书稿在我校工科硕士研究生数学系列课程中使用两届,受到学生广泛好评。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应用模糊数学方法”、“矩阵论”、“数值分析”自2007年开始在全校工科硕士研究生数学系列课程中广泛使用,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提高了授课效率和教学效果,受到了研究生的普遍好评。

研究生数学类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伴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前进的研究生教育活动。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应遵循实践逻辑,致力于对具体情景的分析,在实践中不断平衡“学科”、“学生”、“社会”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叶志明.对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6-9.

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观;工程方法论;工程哲学;李伯聪

中图分类号:G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1)06-0057-04

一、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

基本现状和重要意义

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是科技哲学学科前沿――工程哲学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现代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都是外国学者创建起来的,但在创建工程哲学的时候,中国学者走在了欧美学者的前面。即2002年中国出版《工程哲学引论》[1](李伯聪),2003年欧美出版《工程哲学》[2](L.L.Bucciarelli)等。近几年来,中国工程院、美国工程院、英国工程院都在关注和促进工程哲学的发展;在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对于工程哲学的重视程度和研究力量的投入出现了明显加强的趋势,研究进展出现了明显加速的趋势。显然,工程哲学及其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的研究和兴起,为当代科技哲学发展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我国学者对工程哲学关于当代工程观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路甬祥将上述《工程哲学引论》誉为“具有开创性的崭新著作”,陈昌曙称赞该书为“充满原创性并自成体系的奠基之作”。在该书中,李伯聪提出了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三元论”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与工程是各有其特殊的本质或本性的,并要求在这个前提下认识和把握科学、技术与工程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在《工程哲学》[3]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三元论”观点,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知识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工程系统观、工程生态观、工程社会观、工程伦理观、工程文化观等思想。随后,黄顺基的《的开拓与创新》[4]、远德玉的《从技术哲学的视角看工程哲学》[5]、徐匡迪的《发展工程哲学,落实科学发展观》[6]、汪应洛的《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教育》[7]等论文,进一步强化和拓展了当代工程观的研究内容和工程哲学的研究视域。诚然,目前对工程哲学的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其中关于当代工程观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

同时,对工程哲学关于工程方法论的研究也不断取得新进展。在以往具有代表性的论著中,如上述《工程哲学》专著,介绍了我国的一些标志性工程,从工程思维、工程管理、工程创新、工程人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工程构建都需要经过“工程立项的论证―决策”与“工程建造的设计―施工”两个重要环节等方法论思想,并结合“实践的―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阐发。陈子辰、许为民在《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8]一书中,论述了“工程技术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其研究过程、预测评估、发明创造、设计实验和系统方法;虽然在该书中尚未把工程方法论与技术方法论明确地区别开来,但在内容上广泛探讨了工程方法论问题。谢寿生、杨秉政在《工程方法论案例》[9]专著中,选择和剖析了工程技术研究中的诸多实际案例等。目前,从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来看,真正属于工程哲学层面上的工程方法论研究成果仍不多见。

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的研究视角看,有助于促进工程哲学的深化与发展。通过深入探讨工程本质论、工程观的基本理论、工程活动论、工程的社会评价等当代工程观,以及工程系统分析方法、工程决策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工程综合集成方法和工程价值评价方法等工程方法论,对于进一步促进当代工程哲学的深化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其次,从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体系的研究视角看,有助于推进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为工程教育和工程人才培养服务。目前,国内现行的、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学科发展主流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可以说是教育部组编的《自然辩证法概论》[10],但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尚缺少“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对此,进一步加强对“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的研究,无疑将弥补目前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及其教学体系的一大缺失。显然,这项研究对于开展工程教育和培养新型工程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最后,从加强哲学界与工程界联盟的研究视角看,有助于强化为工程实践服务。工程哲学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哲学界与工程界的联盟关系。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多次强调:我们应该把对工程的认识提高到哲学的高度,要提高工程师的哲学思维水平。[11]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价值,对它的研究和普及有助于人们在工程活动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和效益。

二、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

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图所示:

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工程本质论。基于“科学―技术―工程”三元关系,注重探讨工程理念、工程的本质及其特征、当代工程的发展趋势等。

工程观的基本思想。基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学科链,注重研究工程系统观、工程生态观、工程价值观、工程伦理观、工程社会观和工程文化观,形成系统化的基本理论。

工程活动论。主要包括:工程活动共同体――主体构成、伦理规范、社会责任、内部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关系等;工程实践与工程创新,即结合案例分析工程理念创新、系统集成创新、项目管理创新、风险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创新等。

工程的社会评价。即注重研究其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过程的阶段性(事前评价、事中评价和事后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内部评价、外部评价、专家评价、公众评价)。

工程系统分析方法。注重结合案例分析研究:三维结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应用;模型化方法及其应用――神经网络模型、灰色预测模型、模糊评价模型等。

工程决策与设计方法。注重结合案例分析研究:工程决策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如常规设计、系统设计、功能设计、可靠性设计、最优化设计等。

工程综合集成方法。注重结合案例分析研究:综合集成方法及其特点;综合集成方法的基本功能;综合集成方法的一般程序及应用――定性集成、定量集成、系统综合集成。

工程价值评价方法。结合案例分析:矩阵技术法、效果分析法、多目标评估法、环境评估法、技术再评估法等。

其中,主要研究重点包括:工程价值观、工程伦理观、工程活动共同体、工程实践与工程创新、工程社会评价过程的阶段性、三维结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工程决策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工程综合集成方法、工程价值评价方法研究等。主要难点包括:工程本质论、工程价值观、工程实践与工程创新、工程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化方法及其应用、工程决策方法、综合集成方法、技术再评估法等。三、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

重要观点和突破口

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一些重要观点包括:

工程的本质是造物。科学活动是以发现为核心的活动,技术是以发明为核心的活动,工程则是以建造为核心的活动。工程活动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能动性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表现方式之一。工程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文明的主要标志。

从“自然―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学科链看,当代工程不仅具有自然科学技术的性质,而且具有人文社会科学技术的性质。它是联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中间环节,并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

当代工程观不仅开拓了从自然观到历史观的通道,而且为科技哲学(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增添了新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工程本质论;工程系统观、工程生态观、工程价值观、工程伦理观、工程社会观和工程文化观等工程观的基本理论;工程活动共同体、工程实践论和工程创新论等工程活动论;以及工程的社会评价理论等。

同时,相对而言,当代工程方法论不同于自然科学方法论、技术科学方法论和系统科学方法论,它同样为其学科发展增添了新的重要内容。这主要包括:工程系统分析方法、工程决策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工程综合集成方法和工程价值评价方法等。

在现代社会,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复杂,工程与工程、工程与自然、工程与经济社会之间以及工程自身内部等都具有极其复杂的关系,需要进行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特别需要从宏观层面、以哲学思维把握工程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要求工程教育适应工程实践的时代特点,实现工程教育模式的转变。工程教育要培养适应当代工程活动特点的工程创新人才,工程教育要体现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的基本思想和重要内容。

目前对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研究的一些切入点和突破口如下:

首先,从总体上看,这项研究要着眼于注重探索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同中国工程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道路,促进中国技术哲学学派的成长与壮大。

其次,这项研究要着眼于推进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如前所述,目前在自然辩证法基本理论及其教学体系中,仍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然而,通过这项研究将弥补这一理论缺失,即形成由“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系统观与系统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基本理论单元构成的完整的自然辩证法理论及其教学体系,并为工程教育和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重要内容。

再次,这项研究要着眼于促进工程哲学的深化与发展。通过深入探讨工程理念、工程的本质及其特征等工程本质论,工程生态观、工程价值观、工程伦理观、工程社会观、工程文化观等工程观的基本思想,工程共同体、工程实践、工程创新等工程活动论,以及工程的社会评价等问题,努力做出系统化的理论梳理、总结、探讨和创新,促进工程哲学的深化与发展。

最后,这项研究要着眼于直接为工程教育和工程实践服务。通过对工程系统分析方法、工程决策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工程综合集成方法和工程价值评价方法等理论研究,其中尤其是通过深入探讨和系统总结钱学森倡导的工程综合集成方法,并把它纳入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促进工程方法论的深化与发展。同时,通过对某些工程方法如神经网络模型、灰色预测模型、模糊评价模型等案例研究,既可望做出一些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也有助于促进工程教育和工程实践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我造物故我在[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2:452.

[2]LouisL.Buccirell.Engineering Philosophy[M].Delft University Press,2003:236.

[3]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工程哲学(第3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5.

[4]黄顺基.《工程哲学》的开拓与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2):24.

[5]远德玉.从技术哲学的视角看工程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2):23.

[6]徐匡迪.发展工程哲学,落实科学发展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90-92.

[7]汪应洛.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教育[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8]陈子辰,许为民.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07-239.

[9]谢寿生,杨秉政.工程方法论案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184.

[10]教育部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28.

[11]赵建军.工程界与哲学界联盟,大力推进工程哲学发展[J].哲学研究,2004(9):93-94.(责任编辑、校对:徐广联)

A Probe into Modern Engineering Concepts and Engineering Methodologies

YANG Shui-yang

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范文第3篇

一、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为实现具体的培养目标服务的,因此,对课程体系进行评价,就是评估课程体系能否适应培养目标的要求,能否为实现培养目标提供支撑作用。下面首先介绍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现有课程体系的情况并分析其特点,然后介绍控制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并分析其特点,最后通过分析现有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实现之间的矛盾,论证现有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一)现有课程体系设置情况与特点分析2002年,全国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协作组成立,于2005年7月召开了第二届全国工程领域教育协作组组长全体会议,研究“建立规范化的工程硕士学位标准”的问题,形成了具有指导性的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和准则,认为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具有如下的特点[5]:(1)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原理为核心的知识结构;(2)具备与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相结合的,并针对具体应用方向的相关知识;(3)具备工具性知识,包括行业内常用系统和应用软件等;(4)具备人文类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素养和哲学思维能力,并能够用于指导工程实践。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一种两层结构的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1)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相关领域选修课程等三种类型的课程模块组成,它们属于两层结构的第一层。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数学基础课、外语课、自然辩证法、工程导论等;相关领域选修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机械设计、传感器技术、光电技术等课程;(2)第一层中的专业课程又分为领域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它们组成层状结构的第二层。其中,领域核心课程包括现代控制工程、线性系统理论、模式识别等控制工程领域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包括机器人控制、自主导航技术、精确制导与控制、最优控制、系统工程、系统仿真等,涵盖控制领域的各个研究方向。上述课程体系结构是一种具有特色的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结构,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普遍采用的课程体系结构。通过调研国内控制工程领域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设置的课程体系发现,该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构不但沿用了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结构,甚至两种课程体系中大部分课程的名称、内容、选用教材、教学方式、考核方式都是相同的。由于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在先,因此可以认定,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沿用了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结构。

(二)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及特点分析《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标准》详细规定了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可以分解为四个单元的培养要求,即对研究生在知识单元、技能单元、能力单元与素质单元等方面的培养要求[6]。

1.知识单元。主要规定了获得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要求研究生必须掌握控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与针对具体应用方向的相关知识,即具备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原理为核心的知识结构,具备与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相结合的并针对具体应用方向的相关知识;掌握和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2.技能单元。主要规定了获得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应该具备的主要技能,包括相关研发工具使用技能(例如行业内常用系统和应用软件等)、外语技能、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获取技能、学术交流技能、技术报告或论文写作技能等。

3.能力单元。主要规定了获得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应该具备的主要能力,主要包括:具备使用本领域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能够胜任实际控制系统、设备或装置的分析计算、开发设计和使用维护等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素养和哲学思维能力,并能够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4.素质单元。主要规定了获得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应该具备的主要素质,包括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专业素质。其中,专业素质要求本领域的专业学位获得者注重领域的工程研究、开发和应用,成为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从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专业学位是一种面向职业的应用型学位,获得专业学位的要求一般是通过高水平的专业训练从而达到一定的水平,具有从事某种专门职业业务工作的能力[7]。对比学术型学位的培养目标,可以发现二者存在明显区别,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而学术型学位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授予个人的学术称号,表示其受教育的程度或在某一科学领域里已达到的学术水平,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际研究能力的培养[8]。

(三)控制工程领域现有课程体系与实现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沿用了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但该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因此,该领域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与其培养目标的实现之间必然存在矛盾,下面从实现培养目标的知识单元、技能单元、能力单元与素质单元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实现研究生知识单元的培养目标方面。现有课程体系重视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设置的课程较为完备,覆盖了控制工程领域的所有研究方向,能够适应该领域内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知识获取的需要,矛盾不突出。但是,由于课程体系中没有设置前沿课程,不利于研究生了解和掌握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2.实现研究生技能单元的培养目标方面。现有课程体系对实现研究生外语技能、国内外科技资料和文献获取技能、学术交流技能、技术报告或论文写作技能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但对相关研发工具使用技能方面的支撑作用存在不足。

3.实现研究生能力单元和素质单元的培养目标方面。现有课程体系侧重于学术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使用本领域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培养,忽略了对专业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求,而这些能力正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的根本所在。因此,现有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具体体现在课程体系中缺少案例课程和综合实践(实验)课程,不利于培养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不利于培养能够胜任实际控制系统、设备或装置的分析计算、开发设计和使用维护等工作的能力。另外,现有课程体系在教学环节方面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考核是教学的“指挥棒”,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现有的考核环节沿用传统做法,不能体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核,不能充分引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提高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教材建设滞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采用的教材与同专业学术型研究生的相同,同样没有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9]。此外,现有课程体系不够灵活,要求学生必须到各培养单位的课堂进行学习,不能很好地适应非全日制、在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各培养单位的课程体系也不够开放和兼容,无法把国内外其他培养单位的优质课程和教学资源纳入课程体系。综上可知,控制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现有课程体系不论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是在教学环节方面,都难以满足对研究生实践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要求,与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结构性矛盾,必须进行针对性地改革与建设。

二、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改革方案

针对上述控制领域现有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不足,在《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的指导下,为了实现控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如下的改革方案和措施。

1.针对现有课程体系不能支撑培养目标的结构性矛盾,革新现有课程体系的结构,把图1所示的两层结构改为图2所示的三层结构,即在第二层的专业方向课程中设置必修的前沿系列课程、案例系列课程和综合实践(实验)系列课程,并使这三种系列课程能够涵盖控制工程领域的所有研究方向。其中,增加前沿系列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对本领域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掌握,弥补现有课程体系对学生知识结构支撑不足的问题;增加案例系列课程和综合实践(实验)系列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相关研发工具使用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等职业素质,从而弥补现有课程体系对学生技能、能力和素质等方面支撑不足的问题。

2.针对现行教学环节不能支撑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教材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第一,更新教学内容,把培养单位在控制工程领域优势科研方向的最新成果和科研经验直接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以案例的形式和前沿课程的形式引入到课程内容中,案例内容注重工程实际,强化培养学员的工程素养,前沿课程注重开阔学员的视野和跟踪最新技术与方法。第二,革新教学方式,把目前研究生被动式课程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的状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自主学习[10]。课程教授团队引入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论题,把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11]和实践性教学相融合。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尽可能避免学科化、体系化的知识传授方式,将讲授、研讨、学术或技术前沿报告、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方式结合起来,给予学生启发式、互动式的教育,使研究生主动拓展思维,对研究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主动把课堂学习内容延伸到课外实践论题,主动把理论知识较好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第三,革新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12]为主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建立体现研究生综合发展、课程教授团队研讨、教育管理部门监督、人才使用单位反馈的研究生课程合力评价体系。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同课程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但必须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即突出对学生学习或实验过程中的态度、方法并对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考核。例如对大作业的考核,可采取团队合作完成一个自选项目课题的方式,每个团组最后提交一个报告,学生的最终得分由团组得分乘以自己在团队的贡献比例决定;成绩的评定采用同伴评阅与教师评阅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对自己和同伴的成绩进行评定。第四,教材建设方面,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材,课程教授团队应该结合具体课程的特点,把相关领域的最新原理、最新技术和科研经验分解成具体的知识点和案例编写进教材。例如,“智能机器人技术”课程教材编写时,可以把机器人领域的最新原理、最新技术和科研经验分解成如下的知识点和案例:机器人运动学,对应案例“类汽车操纵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与仿真实现”;机器人感知,对应案例“救援机器人的传感器”;机器视觉,对应案例“人脸识别与位置跟踪”;机器人导航与定位,对应案例“三维点云配准算法”;机器人规划与控制,对应案例“八旋翼无人机环境自主探索”;多机器人协同控制,对应案例“多机器人任务分配与编队控制”。

3.针对现有课程体系自身存在的不够灵活、不够开放和兼容的问题,各培养单位可以考虑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MOOC课程或择优把国内外高水平MOOC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并承认学生MOOC课程的学分。MOOC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和教学方法,是高校教学方法的一次大变革,已经在美国等国家的高等教育中得到了大规模推广,在我国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13]。由于MOOC具有开放、自主、覆盖面广、学习资源丰富等特点,一方面很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使用,另一方面能够解决非全日制的在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学矛盾。因此,把MOOC课程纳入课程体系,是传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

三、结束语

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范文第4篇

1、研究目标和对象

森林生态采运的研究目标是寻求森林资源高效利用与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一致,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集成最大化,达到长短期效益的协调统一。生态采运的研究对象为森林作业系统,涉及系统的规划设计、工艺技术、机械设备、人机料管理等。森林生态采运针对森林的个体林木和整体生态环境进行具体工程作业。其对象是可再生的生物体和生物群落,其作业处于森林环境的特定条件下并严格受其限制。如打破这一限制将会造成生态失衡而破坏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采运研究对象复杂、独特性强、影响因素多,工程作业内容广、类型多,涉及森林环境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运用工程、管理工程等。

2、研究内容体系

生态采运的研究内容包括采运工程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采运系统的评价分析与优化、生态型采运技术与设备、生态型采运规划与管理。在生态采运技术上,研究采运作业对土壤结构、养分、水分的影响机理;研究采运作业中的技术、经济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环境友好型采运作业技术,包括作业机械、作业方式、采伐更新方式等;研究生态采运技术的指标体系。在采运作业人类工效技术上,研究人机相互作用机理,尤其是机械操作对人的心脏、肌肉、大脑的影响机理;研究森林作业职业病机理,包括振动病、耳聋、生理心理病、神经病等;研究对人友好型机械,包括手持型机械和乘坐型机械,提高舒适性、安全性和作业效率;研究安全作业技术。在采运规划设计技术上,研究采运作业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研究采运作业GIS技术、CAD技术;研究采运作业模拟和优化技术等。

3、研究方法体系

生态采运的研究方法体系涵盖工程学和生态学方法,包括试验方法和模型方法,涉及影响因子研究、评价指标和模型、生态经济学及其方法、工业生态学及其方法等。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生态与经济相互渗透的边缘科学,它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达到生态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具体涉及生态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生态环境价值评估、生态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生态采运系统是一种特殊、复杂的生态经济子系统,具有工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交叉、影响的特性,可以采用工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构建新型的生态采运研究方法体系。包括生态采运模式的原则和方法学,生态采运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流动分析方法,生态采运系统的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生态采运作业的清洁化生产方法,生态采运工业园模式和方法等。

4、标准体系将逐渐建立

生态采运的标准体系,以规范采运工程的实施、监控、评价和管理,规范采运作业安全体系和装备系统的配备。包括采运作业设计规范和指南、作业规程和指南、试验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等。标准体系可分为 4大部分:生态采运管理标准包括采运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采运工程环境管理体系、采运工程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标准等;生态采运技术标准包括采伐、运输、迹地更新、抚育采伐、林内路桥等工程建设标准及其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生态采运装备系统标准包括抚育、采伐、运输、更新等工程装备系统标准;生态采运工程劳动与安全标准包括林区道路标志、作业安全要求等。

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范文第5篇

在当代西方工程技术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中,有三个方面,下面分别阐述。

(1)工程教育方面的问题。

该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工程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问题、工程学位鉴定的评价标准问题以及关于基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工程教育内容的问题等。

(2)理论和认知方面的问题。

该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工程本体论和工程知识论。其中,传统的观点对工程本体论的理解是,主要强调工程对于社会进步起到的作用,将工程理解为科学的应用,重点突出了工程的知识性特征。一些研究者强调工程的创造性本质,通过建构论来对工程进行解释。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将工程定义为“制造”,这是一种特殊的人类行为¬。对于工程知识论的研究,则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研究背景、不同的语境对工程知识进行探究,主要包括工程知识的增长与工程实践的相关性、工程知识与科学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工程知识的结构及在不同历史背景中的演化等问题。

(3)实践和伦理方面的问题。

该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工程设计、工程伦理和工程方法论。对于工程设计的研究,研究者们主要从具体的案例分析入手,关注工程设计本身的实践本质,主要包括对不同工程领域中不同设计方法进行讨论、对工程设计方法与科学方法及艺术设计方法之间的区别进行研究、对工程设计思维的特征进行研究、从不同的设计行为的维度出发对设计过程本质的不同进行理解等问题。西方工程伦理的研究主要包括工程师的职业责任及历史演变、工程伦理思想、扩大的伦理责任概念的讨论及伦理自治与工程实践的全球化趋势之间的矛盾等问题,主要立足于工程实践之中,对于工程师的主体行为特别关注。工程方法论的最重要、最典型、最突出的问题也是设计。

2中国工程技术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我国对工程技术哲学的研究的主要问题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下面分别阐述。

(1)工程本体论。

在该方面的问题中,可以将工程理解为各种工程要素的集成过程、集成方式和集成模式的统一。有的研究者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去理解工程的本体,认为它是联系着的工程的物质和意识构成的有机体,是发展变化着的工程中的人、事等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

(2)工程实践与工程知识。

在该方面的问题中,国内研究者以理论联系实际作为研究的导向,突出“哲学家与工程师及其他工程实践者的对话”,同时重视研究工程案例,突出了工程技术哲学研究的本土化的特色。例如,程序设计实践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应用个体软件过程(PSP)方法进行程序设计语言的实践。个体软件过程(PSP,PersonalSoftwareProcess)是卡内基梅隆大学WattsS.Humphrey主持开发的一种可用于控制、管理和改进个人工作方式的自我持续改进过程,是一个包括软件开发表格、指南和规程的结构化框架。PSP与具体的技术(程序设计语言、工具或者设计方法)相对独立,其原则能够应用到几乎任何的软件工程任务之中。PSP能够说明个体软件过程的原则;帮助软件工程师作出准确的计划;确定软件工程师为改善产品质量要采取的步骤;建立度量个体软件过程改善的基准;确定过程的改变对软件工程师能力的影响。在软件专业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初期引入PSP方法有助于尽早培养学生的工程性思考方法。

(3)工程哲学视域下各类问题的研究。

在该方面的问题中,主要包括工程教育、未来工程师素质、学科、专业、社会工程等问题,将工程技术哲学放到一个开阔的视野进行研究,从不同时期、多个视角、多个维度等分别针对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工程技术哲学进行研究。

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范文第6篇

管理科学系统工程是在20世纪系统科学理论兴起条件下日益走入研究者和社会大众视野的,体育系统工程是系统科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回顾和总结系统科学的历史变迁与时展,探究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领域,展望其发展前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系统思想的历史与现当代系统研究的热潮

1.1系统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考察系统思想源远流长,系统实践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不胜枚举的光辉篇章。古希腊的“Syn—histanai”一词,意为归拢起来使之站立,已经具有“系统”的涵义,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则是其具有整体论和目的论内涵的系统观的高度概括。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的系统思想通过其对宇宙构成的认识表达得十分清晰,他认为独立,不变,不可分的“原子”是组成宇宙系统的基本粒子,柏拉图(Plato)则赋予系统以完美的静止状态或永恒的“理想”形式之内涵。中国的《黄帝内经》中,也已包含有朴素的系统思想。《内经》通过对经络、脉象、穴位等的研究,深化了对人体“系统”的认识。中药的“辨症处方”,则是系统思想的集中体现。一付中药一般由“君、臣、佐、使”4个部分组成,“君药”对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用量较大;“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佐药”用来抑制“君药”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使药”对各种药物起调和作用。“君、臣、佐、使”合理配伍,一付中药就是一个具有“健身除病”功效的药物“系统”。中国古代的系统思想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得到高度概括和提炼,《道德经》中的“道”或“一”超越了时空界限,“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老子认为,只有按照“道”的原则,才能实现即定的目标。“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这里的“道”或“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和“系统”划等号。公元前250年,中国战国时期的秦蜀郡太守李冰设计并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由都江鱼沮、飞沙堰和宝瓶口三大工程配套而成,都江鱼咀建于岷江中心,把岷江水一分为二,内江灌溉,外江分洪;飞沙堰建于内江西岸,用于溢洪排沙;宝瓶口位于内江东岸,配合飞沙堰调节水量。三项工程混然一体,巧妙地控制了岷江激流,兼收防洪、灌溉之利,都江堰渠道总长1165公里,共有520多条支渠,2200多道分渠,灌溉农田300多万亩。这项2000多年前中国人系统实践的伟大成果,至今仍在发挥其防洪、灌溉的功效。公元1015年,中国宋朝皇宫毁于火灾,宋真宗命丁谓主持修复工程。为解决工程中烧砖和填地基用土及大量建筑材料运输难题,丁谓令工役当街开沟取土,烧砖填地基;同时取土开挖的大沟,与汴河接通,船队可将各种建筑材料一直运到皇宫门前,节省了大量劳力。完工后再把废弃砖石填入沟内,复原街道。取土烧砖、材料运输、余土处理一举三得,堪称人类运用系统思想组织大型建筑工程施工的光辉典范。

1.2现当代系统研究的热潮

1.2.120世纪中叶兴起的系统运动1925年,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ud-wigvonBertranffy)提出了系统论的思想,他的视野很快超出了生物学,于1937年提出一般系统论原理,为系统论奠定了理论基础。1954年,贝塔朗菲与持有相同观点的另外三位著名学者:经济学家鲍尔丁(KennethBoulding)、生物学家杰拉德(RalphGerard)和生物数学家拉波波特(AnatolRapoport)发起成立了“一般系统研究会”,此4人被认为是系统运动之父。他们在加利福尼亚帕罗奥托行为科学高等研究中心合作共事,提出了系统科学研究的4个主要目标:(1)研究不同科学领域中概念、规律、模型的相似性,并致力于从一个领域向另一个领域移植;(2)鼓励理论探索;(3)尽可能减少不同领域中的重复研究;(4)促进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强化科学研究的协调性。研究会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年会,出版一本年刊,吸引大批科学家,在西方学术界产生很大影响。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先后建立了一大批专门的系统科学研究机构,许多高等学校竞相开办系统科学系或专业,出版机构积极支持系统科学著作的出版,创办了一批系统科学学术刊物。据从1950到1980年30年的资料统计,系统科学论著每4年翻一番。随着系统运动的发展,各国学者联合成立了国际性的系统科学组织。大批具有系统科学头脑的高级人才进入管理、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使人类应付和处理高度复杂的的组织、决策、工程项目等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组织完成的阿波罗计划,耗资300亿美元,动员了120所大学、2万家工厂和公司的42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参加研究。如此庞大的工程,必须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进行组织管理。该计划从总体目标出发,首先把整个计划划分成许许多多的子系统,如飞船系统、火箭推进系统、飞行制导系统等,每个子系统再细分成若干次级子系统。各级子系统协调配合,完成计划总目标。人类成功地登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可以说是当代系统实践的伟大成果。

1.2.2西方的系统观与主要流派由于人们所处的领域不同,看问题的视角不同,因而在系统运动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系统观。主要有以下几种:(1)类比系统观———把系统视为抽象结构,即象在数学、逻辑学、统计、计算机科学和自然科学中那样,把系统定义为“具有某种关系的集合”。这种系统观相当普遍。(2)行为逻辑系统观———把系统看成是由机能,控制论和互联反馈过程说明的范例。这是控制论专家和系统动力学家的观点。(3)生物学系统观———把系统及其部分划分为有机确定的子系统。这是米勒(JamesGrierMiller)的观点,被称为“生命系统论”。(4)方法论系统观———把系统看成系统化的方法,即在“问题求解”、管理等过程中应用的方法。许多“软系统方法论”的支持者持这种观点。(5)形态学系统观———用结构、形式、机器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表示系统,把系统定义为具有某种属性的事物和事物及其属性之间关系的集合。工程界、“系统分析”及传统“一般系统论”的支持者持这种观点。(6)技术系统观———把系统视为由几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特别是以计算机作为其组成部分而构成的装置。这种观点目前在实业界和整个大众文化中最为流行。(7)目的论系统观———认为系统是根据人类的目的、价值、前提等确定边界、执行计划的途径。目的系统论者持此观点。除此之外,还有辩证系统观、生态系统观、认识系统观、观念逻辑系统观、本体论系统观、心理学系统观、符号系统观、社会系统观、拓朴学系统观等等,不下二十余种,都是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学科对系统描述,可见系统确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同时又是人们主观划分的由各要素(子系统)组成的一个相对庞大的集合。在系统运动中,西方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系统流派,主要包括:以麦萨罗维克(M.Mesorovic)为代表的数学系统学派;以霍尔(ArthurD.Hall)等人为代表的系统分析学派;以阿考夫(RussellAckoff)为代表的运筹学派;特洛卡勒(LenTrocale)创立的耦合命题学派;福雷斯特(JayW.Forrester)创立的系统动力学派;以艾伦(PeterAllen)为代表的复杂系统进化论派;普利高津(I.Pringogine)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学派;哈肯(HermannHakenn)创立的协同论学派;托姆(R.Thom)创立的突变论学派。

1.2.3中国的系统工程研究与应用前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钱学森和许国志把运筹学从西方带到中国,他们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组建了中国最早的运筹学研究组。此后,钱学森又开创并领导了中国的国防系统分析研究工作。50年代末期,中国科学家开始将运筹学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华罗庚从运筹学方法中提炼出可直接用来解决系统管理、优化问题的“优选法”和“统筹法”。他带领一批青年科学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双法”,指导工农业生产实践,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还总结出“图上作业法”、“打麦场设计法”等中国独特的系统科学方法。70年代,在钱学森、宋健等人的大力倡导下,中国出现了新的系统科学研究热潮。一批在数学、工程、经济等领域有影响的专家率先转入系统科学研究。到80年代,中国科学院及有关部委相继组建了系统科学或系统工程研究所,不少高等学校如清华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设置了系统工程或管理工程专业,建立了研究机构,并开始招收、培养系统工程、管理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同时,组建了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中国未来学会、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等学术团体。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工程方法应于中国各级管理决策、发展战略、区域规划及重大建设工程项目的论证,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同时,中国的系统科学方法论研究也有较大的发展,其中包括运筹学、系统工程和软系统方法论等。华罗庚提出的解决经济大范围优化问题的“产综正特征矢量法”,钱学森提出的“综合集成方法”,都极大地丰富了系统科学方法论。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学者创立了一批系统科学新学科,其中邓聚龙创立的“灰色系统理论”、吴学谋提出的“泛系理论”和蔡文创立的“物元分析”,都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是“灰色系统理论”,不但思想是全新的,而且以其能够解决各领域科研、生产实际问题的独特方法,获得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并为国际系统科学界所接受。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科学技术的知识量极大,内涵精彩纷呈,是过去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科技活动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庞大系统,不同的科学技术领域,水融,科技前沿的重大突破越来越依赖于具有系统思维头脑的科学家。系统科学思想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将使人们能够自如地应付复杂多变的社会结构。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和行为方式将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每一个社会组织都必须按照系统思想的要求进行运作,其技术、程式、结构都必须随外部环境演化发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频繁的变化,同时对快速反应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社会组织,必须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建立相关系统模型,并运用这些模型进行预测、及时作出正确决策,实现组织目标动态优化,其结果必然是社会对系统科学及其专门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

2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在体育领域的应用

2.1体育系统工程的概念与基本思路从生物体运动与体能增进的角度看,体育是一种促进机体结构改变、功能改善的中介手段,可以沿着“用进废退”的路线实现其独特价值;从体育管理科学的角度看,系统论思想与方法是实现现代体育管理活动走向科学化的有效手段,有利于管理人员不断优化应对日益复杂的体育管理活动的思路与方法。体育作为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巨系统,不但拥有众多的组成要素,而且其组成结构复杂,同时又时刻受到千变万化的环境影响。如何对这样一个系统实施有效地组织管理,使其健康、快速地发展,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现实问题。体育在人类文化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体育系统工程是以系统思想和理论为指导,有机地结合体育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相关专业知识,大量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等方法手段来研究解决体育系统中的各种复杂性问题一种技术。这就决定了体育系统工程的学科特点在于学科复杂性与技术集成性,强调多学科的结合与融会。鉴于体育系统工程的技术性特点,对其理论和方法体系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在对系统工程的概念基本了解的基础上,结合体育自身特点,体育系统工程可定义为:体育系统工程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多学科地思考问题,应用系统理论和工程的方法,去研究、解决和处理体育系统中的名种系统问,以实现体育系统目标整体最优化的一种科学方法。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的10多年时间里,体育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逐年增多,但与其他成熟的技术性学科来相比而言,尚未形成自己特色的技术理论和方法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体育学科的科学化进程。体育系统本身固有的动态性、随机性和非线性性,己使体育系统工程的方法研究向着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更进一步统一的方向发展。如何把人的思维、思维的成果、人的经验、知识、智慧以及各种情报、资料和信息有机系统的集成起来,并从多方面的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就需要技术的理论与方法适应科学研究,进行多技术学科综合集成。因此,深入探讨多技术结构影响下的现代体育系统工程技术理论与方法,是体育系统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范文第7篇

论文摘 要:社会学专业定性研究方法这门课程在整个社会学研究方法体系中处于边缘位置,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偏见和误解,同时也存在教学材料不足和优秀师资缺乏的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课程体系设置、提高教师在实践环节的教学水平和创造更为合理的考核方式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定性研究是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1]。定量研究则是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调查、测量、统计等量化手段来收集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作量化的处理、检验和分析。长期以来,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一直是两种比较对立的研究范式,二者的争论由来已久,在这个争论和较量过程中,定量研究因其与数学和统计方法的接近,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而定性研究则因为具有较多的个人色彩,被认为是非科学的研究范式。近些年来,虽然定量与定性之争不像以前那么明显和直接,许多研究者也试图在研究中吸取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点,将两种方法进行整合,但事实上与定量研究相比,定性研究还是处于一种劣势。

虽然定量研究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还是处于一种比较主流的地位,但也不可避免具有一些缺陷,例如:定量研究从设计到实施以及最后的完成耗费时间较长,一旦开始实施以后不容易更改、收集到的资料比较表面、不适合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究社会现象背后更为深层次的东西等,而定量研究的这些缺陷正好是定性研究的长处。社会学作为一个以人类社会以及人的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定量研究比较表面化和标准化的研究方法在很多时候并不适用。因此,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引入和使用定性研究方法非常必要,对于社会学专业的本科生来讲,了解并深入学习这一方法对以后的继续深造和就业非常有益。

一、定性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本人长期教学研究过程中,发现社会学中定性研究方法课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定量轻定性的传统以及方法论层面的缺失

从目前全国设有社会学专业高校的社会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在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方面,大都开设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门课,虽然有部分的学校在本科阶段也开设社会学定性研究方法,但将定性研究方法独立作为一门课程开设的高校还是少数。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门课的结构和内容来看,基本上沿用的是实证主义传统,而且,在通用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材中,对于定量研究方法也缺乏系统地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研究方法”的梳理,从一开始的课程讲授就进入具体的研究方法层面,这对于第一次接触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学生来讲,相当于“强制性”地灌输定量研究的思维,学生对于“为什么要这样做研究”并不清楚,只是被动地将其当做社会学研究的“科学的”和“唯一的”方法进行接受。这样的课程设置有两个后果:第一,导致很多学生认为社会学研究方法就是定量研究方法,等到接触定性研究时,定量研究的思维已经在他们头脑是扎下根,经常用定量的思维来对定性研究进行思考,并对定性研究进行评判。如在指导学生做定性研究时,经常会有学生询问个案的“代表性”“普遍性”“如何抽样”等问题,这都是典型的定量研究的思维;第二,学生难以从根本上或理念上对方法体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提到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学生总是将二者从一些具体的操作层面进行简单比较,例如,学生经常会说“定性研究就是访谈、观察,定性研究可以用作定量研究前期的探索”,定量研究就是“设计问卷、做调查,调查进入到正式阶段,用的是定量研究”。实际上,这两种研究范式的最大区别不在于技术层面,而是理念层面,例如:访谈和观察作为两种具体的方法,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中都是可以使用的,区别在于使用的时候研究者个人的立场,如果不能从根本上理解这两种范式的区别,则很难在使用时将其合理应用。

(二)学生对定性研究存在误解

作为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各自具有自己的规范和程序。从规范性和程序性来看,定量研究似乎更为“科学”,从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概念操作化、设计问卷、实地调查、资料处理到最后报告的形成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方法需要遵循,这种标准化的方式使得定量研究在形式上与自然科学更为相近,因而容易获得研究者特别是初学者的认同。而定性研究从形式上来看好像并没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和规范,在研究开始和研究过程中也没有严格的一定要怎样做、一定不能怎样做的规定性要求,在研究成果的表达上,形式也非常多样,导致许多学生认为做定性研究不需要太多的学术训练,把灵活当成随意和随便,对定性研究的认识也是表面的和肤浅的,通常,学生们认为定性研究不需要太多的准备与学习,从自己的习惯出发,去现场走走看看、聊聊问问,回来后把资料整理一下用文字描述的方式表现出来就是定性研究。事实上,正是因为定性研究的灵活性,它对研究者的要求更高,首先,定性研究对研究者个人特质的要求比定量研究要多,因为定性研究是将个人作为研究工具的,定性研究中的研究者如同定量研究中的问卷、量表等工具,问卷和量表可以无限次的试用、修改直至比较完善,从理论上来讲,定量研究的工具如果设计合理的话,是能够如实地反映社会客观现实的,而定性研究中的工具——研究者本人却是无法随意改变的,研究者的个人性格、看待他人的立场、洞察力、与人交往能力等这些特质并不是通过短时期的学习或学术训练能够改变的,因而一个合格的定性研究者的培养需要更长的时间。其次,定性研究是以整体论为方法论基础的[2],要求从系统的角度把握事物的全貌和整个过程,而这种能力也不是简单的课程训练和课堂学习所能培养出来的。第三,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定性研究没有规定性的要求,但它同样也是有规范和程序的,从定性研究的产生来看,它有着自己的哲学基础,从具体的操作层面来讲,它有着基本的规范要求,这种要求相比定量研究来讲更加难以达到。

(三)社会学定性研究方法教学材料欠缺

跟定性研究教学相关的资料,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教材与教辅类的。近些年,国内关于定性研究方法的著作渐渐多了起来,一些学者编辑出版了一些可以用作定性研究方法教材的著作,代表性的有陈向明的《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文军和蒋逸民的《质性研究概论》、李晓凤和佘双好的《质性研究方法》、范明林、吴军的《质性研究》、陆益龙的《定性社会研究方法》,除了国内的著作外,目前关于定性研究的还有许多国外译本,最有代表性的是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万卷方法“系列丛书中有关定性研究的,主要有邓津、林肯主编,风笑天等翻译的《定性研究》四卷本,赫伯特·J.鲁宾(Herbert J.Rubin)、艾琳·S.鲁宾(Irene S.Rubin)著《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澳)利亚姆帕特唐、艾子著,郑显兰等译的《质性研究方法健康及相关专业研究指南》、(德国)伍威·弗里克(Uwe Flick)著,孙进译的《质性研究导引》、 (美)艾尔维森(Alvesson,M.),(美)舍尔德贝里(Skoldberg,K.)著,陈仁仁译的《质性研究的理论视角:一种反身性的方法论》等。在这些著作中,除了陈向明的《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出版比较早外,其他都是近三、四年出版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近些年来定性研究方法开始在国内学术界逐渐获得重视。第二,对定性研究方法进行讨论的文章。虽然这部分文献并不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但学者们就方法本身所做的讨论有助于厘清定性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讨论的基础上促进这一方法的进步和完善,这方面的文献早期的有谢林平《实证社会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分歧及其融合》(岭南学刊,1997.1)、陈向明的《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中国社会科学,1996.6)、《质性研究中的“局内人”与“局外人”》(社会学研究,1997.6)、侯龙龙的《质的研究还是新闻采访》(社会学研究,2001.1),近几年,关于定性研究的文献有王锡苓的《质性研究如何建构理论》(兰州大学学报,2004.5)、刘博的《质性研究中的关系资源利用与身份介入差异——基于个案研究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思考》(青年研究,2009.6)、王熙的《质性研究中的多重研究关系和伦理“雷区”——一位行动研究者的自反性思考》、菲尔·卡尔斯贝肯和任玥的《批判的质性研究方法论与行动取向》(北京大学教育评估,2010.10)、蒋逸民的《作为一种新的质性研究方法的层创方法》和《自我民族志:质性研究方法的新探索》(浙江社会科学,2010.5,2011.4)、郑庆杰的《“主体间性——干预行动框架”:质性研究的反思谱系》(社会,2011.3)等,从上述这些文献可以看出,早期的定性研究文章多集中于在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中为定性研究寻找位置,定性研究方法如何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区别等方面,而近期文献所关注的主题则多集中于定性研究方法体系内部,关注的是定性研究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在技术层面如何更好地改进这一方法,这种变化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定性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并进一步向着更深入的层次发展。第三,定性研究的案例。虽然从研究成果来看,能够查阅到的运用定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成果不在少数,但这些成果并不都适合用作教学案例。定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的,因此,研究者的身份、立场、研究者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反省等对研究结果的呈现非常重要,不同的定性研究者对同一对象进行研究可能得出的结论是截然不同的,而在现有的很多用定性研究方法做出的有关成果中,研究者很少将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个人身份、立场、所思所想详细呈现,读者所能看到的只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在互动之后所达成的结果,这使得我们无法了解整个研究过程及结论达成的过程是怎样的。而一个能用于教学的优秀案例需要的不仅仅是研究结果,也需要包括从选题到研究的详细经过,尤其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立场,这导致优秀定性研究的案例比较难以获得。

(四)定性研究方法教师缺乏

从目前社会学专业的师资队伍情况来看,从事教学的大都是博士或硕士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学领域,虽然他们在读学位期间也有过方法的训练,并且也可能有一些从事定性研究的实际经验,但大多都还限于从书本到书本,尤其是在定量研究占主流的情况下,很多人在学习期间接受的都是定量研究的方法训练,这种定量思维不可避免地会被带入教学过程。定性研究教学除了要求教师有基本的专业知识储备,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自身有过大量实地研究的经验,而这对于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一线教师来讲是比较缺乏的。

二、提高社会学定性研究方法教学效果的途径

(一)加入方法论的有关内容

方法论是方法体系的基础环节,无论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方法的教学,都应该在讲授具体方法之前对学生进行方法论的介绍,很多研究者或从事实际教学的人认为方法论属于哲学层次,对于实际进行科学研究的人来讲,不需要学习这些东西。事实上,如果不能够了解某种方法背后所蕴含的哲学基础,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把握这一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可能能够做到依葫芦画瓢,但当情况出现了新变化时,就不能够创造性地进行应对,对于定性研究这种比较灵活的研究方法来讲更是如此。当然,在讲授方法论的有关内容时,并不需要非常系统地对方法论进行完整地讲授,但至少要拿出一定的课时数简要地介绍定性研究方法背后所蕴含的哲学基础、理论来源、演进逻辑等,让学生不仅知道如何具体地操作某一方法,而且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对根本性的东西有了理解,才可以避免空洞地从技术层面上争论究竟哪种方法更好。

(二)合理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方法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方法应用于具体的科学研究,仅仅从理论上对定性研究方法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大量的课时是用于实践训练的。从定性研究方法这门课程来讲,在设计教学体系时要紧紧围绕其教学目标,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来讲,可以从课堂理论学习、案例教学、小规模研究训练、实地参加研究项目、研究汇报等多个模块进行,尤其要改变一般课程满堂灌的授课方式。

(三)提高定性研究方法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水平

提高定性研究方法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第一,搜集实践教学环节中所需要的优秀案例,不仅从社会学领域中,还包括使用定性研究方法的其他学科,如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民族学、医学等其他领域中的案例,从中梳理出适合社会学的案例用于教学或课堂讨论。第二,突破定性研究教学过程中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脱节的现状,一方面,现任教师可以通过多参与实地研究增加自己在实际操作方面的经验积累,使授课教师本人成为既懂理论又能指导实践的全面型教师,但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如果这种局面一时难以改变的话,也可以通过外聘一些相关领域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兼职或做专题讲座以弥补现有教师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如一些NGO或政府有关部门的一线工作人员,他们均有着丰富的从事实际工作的实践经验。第三,拓展现有的社会学实践基地,可以与相关的政府、非政府组织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课程训练和实习的现实空间,这种真实场景可以避免人为设计场景过于理想化的不足。第四,吸收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为学生提供将课堂所学研究方法应用于科研的实践机会。

(四)设计合理的课程考核指标

单一通过试卷进行考试的方法不太适合定性研究方法这门课程,要合理、全面、科学地测定学生对定性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需要融合多种考核形式,可以从试卷、课堂表现、课程训练和参与实践情况几个方面来综合进行,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避免平时不主动、考前突击背书的死记硬背的应付式学习,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将这门课程从各个层面有一个全方位的掌握,能够真正地将这一工具应用于实际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

版社,2006.

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计算;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43-03

一、研究背景

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国家未来整体创新能力提高的根基和源头。

尽管国家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问题,但各个高等学校或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培养模式,与西方先进国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如在教学方式上,美国教授采用多样化的开放式教学方式;而我国则以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遏制了学生大胆想象和创新的能力。不难发现,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因此,要从多方面改革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切实抓好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以研究生的培养机制为切入口,研究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深层次的体制因素,总结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体制困境,将有助于研究生培养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及研究生教育质量。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许多学者从多维度对其进行了探讨。

1.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张应春等认为应通过消除:文化中的保守、谦虚、礼让等心理负面作用;高度集中与僵化的教育体制;人事制度所产生的束缚作用;高校藏书、仪器设备等办学条件的限制等消极影响来促进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钱存阳认为我国研究生生源质量不高,研究生教育近亲繁殖现象严重,管理松散,导师队伍建设不太合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张优智等认为传统教育观念、滞后的教学体系、师资问题、僵化的人才管理模式和研究生待遇低等因素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

2.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关系。丁毓峰提出建立基于UGSPLM的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4]。吴巨慧等认为应通过对课程教学、研究实践、学位论文撰写等形成过程要素的优化和整合,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5]。杨春梅等认为应通过课程设置的基础化和综合化,实行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重点讲授相结合的方式来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6]。王友仁等以研究生“DSP技术应用”课程介绍为例,提出了进行现场示范式教学、师生探讨交流的授课方式,并结合学位论文课题或科研项目完成的课程教学模式,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7]。段辉等认为应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开展多种形式教学,创造活跃的学术环境等方法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8]。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王伟提出应打破导师聘任终身制,实行研究生导师课题组制度,建立研究生导师上岗培训制,吸纳国内外优秀学术资源等建议,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积极引导作用[9];姜友芬等从导师遴选和评估制度、导师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导师的客观制约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导师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10]。黄学认为导师应利用自身的科研思维和科研成果来提高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11]。

3.开展学术活动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杨立敏等认为应构建层次性、互动性、系统性相结合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来培养创新型人才[12]。陈亮等认为应通过组织各种学术活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思维[13]。辛英认为开展学术活动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14]。宋晓平等认为应通过创新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构建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追踪学术前沿,发展探索问题的能力等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15]。

4.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程智勇认为应树立广泛的适应观念,重视学生的独立和创造性培养,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的培养[16]。王静等从提出了课程设置以专业为主、多学科渗透,教学方法不拘一格,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其标新立异,创造条件参加国际学术活动,紧跟学科研究前沿四结合的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17]。程萍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郑浩等认为提出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有宏观、中观、微观之别,并尝试构建我国研究生创新模式系统[18]。

5.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对策。李刚等认为应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改革招生制度和培养方式,严格论文管理,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19]。葛亚宇认为应从教育主管部门、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等三个层面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改革、推进创新的具体建议[20]。王少文等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营造创新氛围;优化导师队伍,提高导师素质;调整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倡导自主学习,灵活选用资料;重视研究方法论教育,提高研究生文献检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来培养军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21]。宋瑞平指出应通过德育教育来加强和完善创新能力培养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22]。王伟认为应通过改进教学、建立并实施评优机制、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环境、提高导师素质等措施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23]。王兰珍认为应通过设立研究生培训基金,实验课教学方式的改革,鼓励研究生参加研究兴趣小组,加强导师对研究工作的指导,采用灵活的注册学习方式等途径来达到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的[24]。谭迎新等认为应从产学研合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方面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25]。

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研究理论多数集中于教育学的理论,而用社会学理论研究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很少;二是研究的层面上大多只对创新教育方法进行讨论,没有能够从社会层面探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的深层次原因;三是在研究对象上,现有研究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自身主体因素分析较多,而很少去关注研究生所置身的体制环境和机会环境;四是研究方法问题,它们大多只局限于定性研究方法上的讨论,而将定量研究方法运用于其中的十分罕见。因此,基于社会计算方法来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优化问题,从“研究生培养机制”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尚是一个亟待开拓的学术领域。

三、基于社会计算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构想

1.基本目标。本文基于社会计算方法来探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优化问题。具体来讲,基本目标主要体现在:①建立基于多主体技术的能有效模拟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人工(仿真)系统。②提出一套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③构建人工系统与真实系统互动演化的平行执行系统,在对人工系统进行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得到能有效改善真实系统的策略和措施。④设计并实现基于社会计算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优化的原型系统。

2.主要内容。①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建模研究。对研究生的培养现状进行调研,总结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主体,基于多主体技术构建能有效模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人工系统。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估方法。在对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构建能有效反映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一套指标体系,提出一种能合理评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估方法。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评估、调整和优化。构建人工系统与真实系统互动演化的平行执行系统,在人工系统中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进行“冲击”实验,完成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评估、调整和优化;在对人工系统进行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得到能有效改善真实系统的策略和措施。④应用实例和原型系统。以国防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培养为研究对象,采用本项目构建的基本模型和主要方法,重点研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评估、调整和优化,制作一个比较完善的应用实例和原型系统。

3.研究方法。针对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和工程系统的社会化复杂性特征,王飞跃提出了基于人工社会(Artificial Societies)―计算实验(Computational Experiments)―平行执行(Parallel Execution)的ACP社会计算方法。本项目将依据ACP方法建立一套基于多主体技术的能有效模拟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人工(仿真)系统,构建人工系统与真实系统互动演化的平行执行系统。在对人工系统进行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得到能有效改善真实系统的策略和措施,为解决动态性、宏观性、复杂性的社会问题提供实时有效的方案。

4.特色与创新之处。①基于多主体技术构建能有效模拟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人工(仿真)系统。该人工系统能实时展现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快速地反映出当前机制下的研究生培养效果。②提出一套评价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采用该评估方法在人工系统中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进行“冲击”实验,完成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评估、调整和优化。③基于社会计算方法,构建人工系统与真实系统互动演化的平行执行系统。在对人工系统进行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得到能有效改善真实系统的策略和措施,为解决动态性、宏观性、复杂性的社会问题提供实时有效的方案。

四、结语

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国家未来整体创新能力提高的根基和源头。本文基于社会计算方法提出了一套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构想。本构想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有助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及研究生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应春,丁毅强,曾文曲.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因素及其对策[J].高教探索,2000,(2):56-58.

[2]钱存阳.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与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04,(1):52-53.

[3]张优智,李治.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探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6):87-90.

[4]丁毓峰.基于UGSPLM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J].装备制造技术,2007,(7).

[5]吴巨惹,李金林.整合与优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156-158.

[6]杨春梅,席巧娟.课程与教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基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

[7]王友仁,姚奋,储剑波,崔江,等.探索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能力[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2).

[8]段辉,孙信丽,钟艳.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J].中国林业教育,2002,(3):46-47.

[9]王伟.导师队伍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4):131-133.

[10]姜友芬,吴宏翔,熊庆年,等.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6):51-54.

[11]黄学.试论研究生导师的素质、职责及指导研究生的途径[J].广西大学学报,2004,(1):105-108.

[12]杨立敏,安青菊,王亮.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6,(1):110-113.

[13]陈亮,王玉国.浅谈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80-281.

[14]辛英.学术活动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3):121-122.

[15]宋晓平,等.从研究生育才环境谈起[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1):43-46.

[16]程智勇.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2006,(2):29-32.

[17]王静,金征宇.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和启示[J].平原大学学报,2005,(8):72-74.

[18]郑浩,常思亮.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2003,(12):44-47.

[19]李刚,洪艳,赵春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

[20]葛亚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与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7,(3):89-91.

[21]王少文,武成刚,果青.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6,(3):83-84.

[22]宋瑞平.努力通过大学德育教育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5,(2):185.

[23]王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探[J].江苏教育,2004,(6).

[24]王兰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3,(2):61-62.

[25]谭迎新,胡双启,曹雄,张建忠.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10):87-89.

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范文第9篇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C931

一般认为,国外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国外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和管理丛林,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的是初创、重建发展和繁荣三个不同阶段。二者的起止时间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却有很大差异。时间上,国内研究要比国外晚20-50年;内容上,国内基本上是在学习引进西方的理论和方法。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技术和知识资本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丰富了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并带来管理方式新的变革,给我国管理科学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1]。随着理论研究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旧的领域在逐渐淘汰,而许多新的领域已诞生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出现时间、热点形成的原因也在不断变化。

1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可以看出国外对管理科学的理解与我国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解比较一致。它主要是指通过吸收、改造、转换其它学科如运筹学、数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为管理科学其它两个领域提供合适的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手段[3]。

1.1 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本文首先通过因子分析[4]和其他有关资料,选定了有代表性的59种国外期刊;然后通过关键词检索的方法统计了1990年-2000年这些期刊被SCI和SSCI收录的全部论文[5]。

从总量来看,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运筹与管理;其次是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评估技术、复杂性研究和一般管理理论;而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工业工程等领域论文数量相对少得多(见图1)。出现上述研究格局是因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70年代,国外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在于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等数量分析方法来提高决策的精确度和管理的效率,这些领域一贯以来都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资助。而工业工程、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则更多的被从工程角度和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如果得不到新的学科的支持和工具的改造,其研究力量则会逐渐变弱。

从纵向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所有领域的论文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990年到1992年,论文数量增长最快,随后就进入一个平均量比较平稳的增长时期。论文数量增长最快的领域有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和运筹与管理。而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运筹与管理、信息技术和管理仍将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继续保持上升的态势。

图1 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1.2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在考察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时,本文综合了四个方面的材料:一是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认定的18种期刊;二是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针对重要管理学术期刊进行的调查结果;三是2000年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四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提供的中文核心期刊。根据这些材料,确定了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44种专业性学术期刊。

本文通过关键词检索,对所有这44种期刊在1994年到2000年间被中国期刊网收录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6]。

从总量来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信息技术与管理和管理系统工程,其次是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管理科学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和复杂性研究则在20篇以下,尚未成为主流(见图2)。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且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系统论的产生在国外已经有一个世纪之久,虽然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研究领域,但在与管理问题相结合方面,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且持续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产生;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等传统的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在解决新的企业管理和社会经济问题时,得到了检验和新的发展。

从纵向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预测技术和评估技术增幅最大。最近三年,管理系统工程、预测技术和组织理论保持持续上升的态势,可以预见它们仍将是未来几年的主要研究领域。此外,大部分领域的论文数量增长都不是很平稳,落差比较大,可能是由于受到诸如政府政策、资助环境的影响太大,这对于一个学科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剔除掉这些影响,我们还发现,1996年和1999年分别是研究论文数量增长的波峰期。由此在没有更长时间序列资料作为实证的情况下,推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周期大体上是3年。这也提醒我国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资助机构,在制定资助计划时应该最少覆盖3年以上。

2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的比较分析

“研究热点”反映着某一个时段内,学术界对于一些特定问题或领域的关注程度。对于理论研究来说,这一关注程度指标同样可以用这一领域内的情况或相关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来反映。热点问题是随着理论研究的进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变迁的。

根据热点问题形成的来源不同,可以把热点问题分为来源于实践的热点和理论发展自身形成的热点;根据热点持续的时间长短,热点问题可以分为持续的研究热点、前一段的研究热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根据热点问题的地域差异,可以把热点问题分为国外的热点问题、国内的热点问题和共同的热点问题。

图2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2.1 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研究热点问题和研究的主流领域有惊人的同一性。通过对国外1990-2000年的研究论文分析,得出其主要研究热点问题如表1。

表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 国外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 知识管理、团队管理及信息管理的方法论、管理系统的哲学属性

运筹与管理 随机多目标问题及算法、生产系统的调度优化、网络冲突分析和资源罪优分析、交互式组和优化、金融/保险市场的定价模型

决策与对策理论 多目标决策、不确定性方法、神经网络、多参与主体信息不对称决策问题、风险和微机决策分析

组织理论 组织变革与创新、网络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组织的影响

管理系统工程 系统分析方法、模拟技术

评估技术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造、评估技术在项目投资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应用

工业工程 并行工程、供应链、人因工程

信息技术与管理 面向应用的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数据挖掘、信息系统开发的全面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可扩展数据库模型

复杂性研究 混沌理论、量子理论和复杂策略的模仿

2.2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管理科学理论逐步渗透到我国的社会实践中来,并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引起我国理论界与决策界的高度重视。

通过对我国1994-2000年的重要研究论文和最近3年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与发展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软科学》的全部论文进行分析,研究热点见表2。

表2: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 国内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 人本管理理论、人性假设及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模式的研究、知识管理的初步理论、基于知识的管理激励

运筹与管理 动态规划、线性规划、生产系统库存优化理论、多重运输调度算法、各种限制条件下的排队系统

决策与对策理论 实际管理问题的决策模型、群体决策(委员会决策)问题研究、决策准则、多目标决策、模糊决策、公共选择的方式及决策规则的选择、可拓学在决策中的应用、事元、物元分析与决策过程、博弈分析

组织理论 组织结构、组织变革、基于流程和信息技术的组织再造、虚拟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

管理系统工程 管理系统分析方法、系统最优控制、网络计划技术、灰色系统与灰色理论、系统效能分析、系统模拟与仿真方法

评估技术 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灰色关联评价模型、模糊评判、数据包络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风险评估、具体对象的效益与竞争力等指标的评估

预测技术 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糊预测、数据包络模型、因子分析、灰色预测、遗传算法

数量经济分析方法 经济计量模型、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统计方法、投入产出模型、生产要素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工业工程 敏捷制造、ERP、并行工程、生产调度模型、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评价、质量成本模式研究、制造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供应链管理、先进制造系统的抓钩排序问题

信息技术与管理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模式与安全研究、组织决策支持系统、数据挖掘技术

复杂性研究 灰色系统、集对分析、复杂系统的分析方法、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混沌理论、非线性复杂经济系统

2.3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通过分别对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们的异同点(见表3)。

可以看出,管理系统工程、信息技术与管理和运筹与管理是国内外共同的主要研究内容。持续的研究热点将集中在这些领域。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是国外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预见,受国外的影响,国内未来3-5年内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将大量出现。

表3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内容的比较

国外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 我国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

决策与对策理论 信息技术与管理

组织理论 管理系统工程

运筹与管理 预测技术

信息技术与管理 评估技术

管理系统工程 运筹与管理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差异比较大,即使是共同的热点问题,研究侧重点也不同。如线性规划,国外的重点是随机多目标优化问题[9],而国内的重点是传统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算法和应用;此外,在热点问题的形成来源来看,国外基本上来源于管理实践和其他学科的启示上,而国内则更多的是应用国外理论结合我国国情来解决管理问题(见表4)。

表4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类型 问题 特征说明

国内外共同的热点问题 线性规划、优化理论、决策模型组织结构、组织学习、系统分析方法、决策支持系统、并行工程、电子商务[10]、数据挖掘 经典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在与实际管理问题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内外研究的共同重视。

国外热点问题,国内尚未成为热点问题 复杂性研究[11]、供应链与价值链、知识管理、虚拟组织、绩效评估技术、复杂决策问题的博弈分析、风险管理 在前沿的研究问题上,国内要落后于国外。

国外非研究热点,国内为研究热点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敏捷制造、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评估指标体系 国外前些时候的研究热点,在国内有很强的应用背景,所以成为研究热点。

此外,在其他方面的差异还包括:

(1)知识管理、复杂性研究[12]等国外研究热点,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在我国则引入的时间不长,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13]。

(2)对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和行为理论、数量经济分析方法等国内外研究成果日益减少的领域,如果不借助其他学科的方法加以改造,将难以继续引起学术理论界的重视。

(3)国内关于一般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等一般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现在,我们已基本了解了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状况,所以对这些理论的介绍在国内不会成为热点,但其应用研究在国内还有前景。

(4)在信息技术与管理、决策与对策理论等领域,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的差距最小。

3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比较的启示

(1) 研究的主流领域越来越多地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或者说,这些新技术、新的时代特征给管理研究主流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突破。

(2) 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有些研究领域要逐渐被淘汰,像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同时也会出现新的研究领域,如复杂性研究和电子商务等。这就要求国内研究主体要跟踪最新研究动向,培养发现研究热点的敏感性。

(3) 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多来自管理实践的需要,即问题导向,注重技术和可操作性。这要求国内研究主体更多地关注管理实践,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

(4) 国内的研究热点普遍地落后于国外,但也有自己领先的领域,如工业工程。

(5) 国内的资助机构应加强对研究热点问题的资助,因为研究热点与管理实践联系得最紧密,而且也容易在管理实践中产生效益。特别是那些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其所在领域将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起到示范作用。

(6) 国内研究热点的形成,基本上有两个前提:一是国外已经是研究热点,国内研究主体加以介绍和引入,结合国内实际,形成研究热点,如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二是国内出于国家政策的需要,由政府大力推动而形成研究热点,如复杂性研究。

(7) 从内容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管理科学基本上处在借鉴应用的阶段,根据中国的管理实践提炼出自成一体的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还不多。

参考文献

[1] 席酉民.21世纪的管理与管理研究[J].软科学研究,1997,(12).

[2] 管理科学学科代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00年《项目指南》[D].2000,(4).

[3] 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2000,(1).

[4] 汪寿阳,金碧辉.SCI、SSCI与管理科学期刊[J].管理科学学报,2000,(12).

[5] WebofScience:wos.isiglobalnet.com,wos.isitrial.com[DB/OL].2001.

[6] 中国期刊网:cnki.net/[DB/OL].2001.

[7] ArenierMJ,HourryL,SweeneyMary.Sciencesoftheartifi cialandknowledgeproduction:thecrucialroleofinterventionresearchinmanagementsciences[J].DesignIssues,1999,15(2):16-55.

[8] SrinivasanA,SundaramD.Anobjectrelationalapproachforthedesignofdecisionsupportsystems[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0,127(3):594-610.

[9] BruscoMJ,StahlS.AnInteractivemultiobjectiveprogram mingapproachtocombinatorialdataanalysis[J].Psychome trika,2001,66(1):5-24.

[10]金碧辉.国内外管理科学的研究热点问题比较[J].管理科学文摘,2000.

[11]SharonNovak,StevenDEppinger.Sourcingbydesign:productcomplixityandthesupplychain[J].ManagementScience,2001,(1).

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C931

一般认为,国外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都经历了三个阶段。国外的三个阶段分别是科学管理、行为科学和管理丛林,而我国管理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的是初创、重建发展和繁荣三个不同阶段。二者的起止时间和研究的主要内容却有很大差异。时间上,国内研究要比国外晚20-50年;内容上,国内基本上是在学习引进西方的理论和方法。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技术和知识资本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丰富了管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并带来管理方式新的变革,给我国管理科学研究带来了机遇与挑战[1]。随着理论研究自身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许多旧的领域在逐渐淘汰,而许多新的领域已诞生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出现时间、热点形成的原因也在不断变化。

1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可以看出国外对管理科学的理解与我国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解比较一致。它主要是指通过吸收、改造、转换其它学科如运筹学、数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为管理科学其它两个领域提供合适的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和基本手段[3]。

1.1 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本文首先通过因子分析[4]和其他有关资料,选定了有代表性的59种国外期刊;然后通过关键词检索的方法统计了1990年-2000年这些期刊被SCI和SSCI收录的全部论文[5]。

从总量来看,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运筹与管理;其次是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评估技术、复杂性研究和一般管理理论;而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工业工程等领域论文数量相对少得多(见图1)。出现上述研究格局是因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直到70年代,国外管理科学的研究重点在于运用运筹学、系统工程等数量分析方法来提高决策的精确度和管理的效率,这些领域一贯以来都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资助。而工业工程、预测技术、数量经济分析方法则更多的被从工程角度和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如果得不到新的学科的支持和工具的改造,其研究力量则会逐渐变弱。

从纵向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所有领域的论文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990年到1992年,论文数量增长最快,随后就进入一个平均量比较平稳的增长时期。论文数量增长最快的领域有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和运筹与管理。而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运筹与管理、信息技术和管理仍将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继续保持上升的态势。

图1 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1.2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

在考察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现状特征时,本文综合了四个方面的材料:一是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认定的18种期刊;二是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针对重要管理学术期刊进行的调查结果;三是2000年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四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提供的中文核心期刊。根据这些材料,确定了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44种专业性学术期刊。

本文通过关键词检索,对所有这44种期刊在1994年到2000年间被中国期刊网收录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6]。

从总量来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信息技术与管理和管理系统工程,其次是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管理科学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和复杂性研究则在20篇以下,尚未成为主流(见图2)。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且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系统论的产生在国外已经有一个世纪之久,虽然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研究领域,但在与管理问题相结合方面,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且持续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产生;预测技术、评估技术、运筹与管理等传统的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在解决新的企业管理和社会经济问题时,得到了检验和新的发展。

从纵向的历史变化规律来看,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信息技术与管理、管理系统工程、预测技术和评估技术增幅最大。最近三年,管理系统工程、预测技术和组织理论保持持续上升的态势,可以预见它们仍将是未来几年的主要研究领域。此外,大部分领域的论文数量增长都不是很平稳,落差比较大,可能是由于受到诸如政府政策、资助环境的影响太大,这对于一个学科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剔除掉这些影响,我们还发现,1996年和1999年分别是研究论文数量增长的波峰期。由此在没有更长时间序列资料作为实证的情况下,推测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周期大体上是3年。这也提醒我国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资助机构,在制定资助计划时应该最少覆盖3年以上。

2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的比较分析

“研究热点”反映着某一个时段内,学术界对于一些特定问题或领域的关注程度。对于理论研究来说,这一关注程度指标同样可以用这一领域内的情况或相关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来反映。热点问题是随着理论研究的进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变迁的。

根据热点问题形成的来源不同,可以把热点问题分为来源于实践的热点和理论发展自身形成的热点;根据热点持续的时间长短,热点问题可以分为持续的研究热点、前一段的研究热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根据热点问题的地域差异,可以把热点问题分为国外的热点问题、国内的热点问题和共同的热点问题。

图2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论文总量图

2.1 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研究热点问题和研究的主流领域有惊人的同一性。通过对国外1990-2000年的研究论文分析,得出其主要研究热点问题如表1。

表1:国外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 国外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 知识管理、团队管理及信息管理的方法论、管理系统的哲学属性

运筹与管理 随机多目标问题及算法、生产系统的调度优化、网络冲突分析和资源罪优分析、交互式组和优化、金融/保险市场的定价模型

决策与对策理论 多目标决策、不确定性方法、神经网络、多参与主体信息不对称决策问题、风险和微机决策分析

组织理论 组织变革与创新、网络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知识经济及经济全球化对传统组织的影响

管理系统工程 系统分析方法、模拟技术

评估技术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造、评估技术在项目投资和人力资源方面的应用

工业工程 并行工程、供应链、人因工程

信息技术与管理 面向应用的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数据挖掘、信息系统开发的全面质量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可扩展数据库模型

复杂性研究 混沌理论、量子理论和复杂策略的模仿

2.2 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的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管理科学理论逐步渗透到我国的社会实践中来,并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引起我国理论界与决策界的高度重视。

通过对我国1994-2000年的重要研究论文和最近3年的《中国管理科学》、《研究与发展管理》、《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软科学》的全部论文进行分析,研究热点见表2。

表2: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领域 国内研究热点问题

一般管理理论 人本管理理论、人性假设及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模式的研究、知识管理的初步理论、基于知识的管理激励

运筹与管理 动态规划、线性规划、生产系统库存优化理论、多重运输调度算法、各种限制条件下的排队系统

决策与对策理论 实际管理问题的决策模型、群体决策(委员会决策)问题研究、决策准则、多目标决策、模糊决策、公共选择的方式及决策规则的选择、可拓学在决策中的应用、事元、物元分析与决策过程、博弈分析

组织理论 组织结构、组织变革、基于流程和信息技术的组织再造、虚拟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

管理系统工程 管理系统分析方法、系统最优控制、网络计划技术、灰色系统与灰色理论、系统效能分析、系统模拟与仿真方法

评估技术 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灰色关联评价模型、模糊评判、数据包络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风险评估、具体对象的效益与竞争力等指标的评估

预测技术 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糊预测、数据包络模型、因子分析、灰色预测、遗传算法

数量经济分析方法 经济计量模型、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统计方法、投入产出模型、生产要素对经济效益的贡献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工业工程 敏捷制造、ERP、并行工程、生产调度模型、先进制造技术及其评价、质量成本模式研究、制造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供应链管理、先进制造系统的抓钩排序问题

信息技术与管理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模式与安全研究、组织决策支持系统、数据挖掘技术

复杂性研究 灰色系统、集对分析、复杂系统的分析方法、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研究、混沌理论、非线性复杂经济系统

2.3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通过分别对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它们的异同点(见表3)。

可以看出,管理系统工程、信息技术与管理和运筹与管理是国内外共同的主要研究内容。持续的研究热点将集中在这些领域。决策与对策理论、组织理论是国外当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预见,受国外的影响,国内未来3-5年内在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将大量出现。

表3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内容的比较

国外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 我国的主要研究内容(前5位)

决策与对策理论 信息技术与管理

组织理论 管理系统工程

运筹与管理 预测技术

信息技术与管理 评估技术

管理系统工程 运筹与管理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差异比较大,即使是共同的热点问题,研究侧重点也不同。如线性规划,国外的重点是随机多目标优化问题[9],而国内的重点是传统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算法和应用;此外,在热点问题的形成来源来看,国外基本上来源于管理实践和其他学科的启示上,而国内则更多的是应用国外理论结合我国国情来解决管理问题(见表4)。

表4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的比较

类型 问题 特征说明

国内外共同的热点问题 线性规划、优化理论、决策模型组织结构、组织学习、系统分析方法、决策支持系统、并行工程、电子商务[10]、数据挖掘 经典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向,在与实际管理问题相结合的过程中,得到了国内外研究的共同重视。

国外热点问题,国内尚未成为热点问题 复杂性研究[11]、供应链与价值链、知识管理、虚拟组织、绩效评估技术、复杂决策问题的博弈分析、风险管理 在前沿的研究问题上,国内要落后于国外。

国外非研究热点,国内为研究热点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敏捷制造、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模型、评估指标体系 国外前些时候的研究热点,在国内有很强的应用背景,所以成为研究热点。

此外,在其他方面的差异还包括:

(1)知识管理、复杂性研究[12]等国外研究热点,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在我国则引入的时间不长,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13]。

(2)对于管理思想史、管理心理和行为理论、数量经济分析方法等国内外研究成果日益减少的领域,如果不借助其他学科的方法加以改造,将难以继续引起学术理论界的重视。

(3)国内关于一般管理理论、组织理论等一般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的研究成果。现在,我们已基本了解了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状况,所以对这些理论的介绍在国内不会成为热点,但其应用研究在国内还有前景。

(4)在信息技术与管理、决策与对策理论等领域,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的差距最小。

3 国内外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热点问题比较的启示

(1) 研究的主流领域越来越多地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或者说,这些新技术、新的时代特征给管理研究主流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突破。

(2) 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有些研究领域要逐渐被淘汰,像管理心理与行为理论;同时也会出现新的研究领域,如复杂性研究和电子商务等。这就要求国内研究主体要跟踪最新研究动向,培养发现研究热点的敏感性。

(3) 研究的热点问题大多来自管理实践的需要,即问题导向,注重技术和可操作性。这要求国内研究主体更多地关注管理实践,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

(4) 国内的研究热点普遍地落后于国外,但也有自己领先的领域,如工业工程。

(5) 国内的资助机构应加强对研究热点问题的资助,因为研究热点与管理实践联系得最紧密,而且也容易在管理实践中产生效益。特别是那些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其所在领域将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起到示范作用。

(6) 国内研究热点的形成,基本上有两个前提:一是国外已经是研究热点,国内研究主体加以介绍和引入,结合国内实际,形成研究热点,如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等;二是国内出于国家政策的需要,由政府大力推动而形成研究热点,如复杂性研究。

(7) 从内容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管理科学基本上处在借鉴应用的阶段,根据中国的管理实践提炼出自成一体的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还不多。

参考文献:

[1] 席酉民.21世纪的管理与管理研究[J].软科学研究,1997,(12).

[2] 管理科学学科代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2000年《项目指南》[D].2000,(4).

[3] 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2000,(1).

[4] 汪寿阳,金碧辉.SCI、SSCI与管理科学期刊[J].管理科学学报,2000,(12).

[5] WebofScience:wos.isiglobalnet.com,wos.isitrial.com[DB/OL].2001.

[6] 中国期刊网:www.cnki.net/[DB/OL].2001.

[7] ArenierMJ,HourryL,SweeneyMary.Sciencesoftheartifi cialandknowledgeproduction:thecrucialroleofinterventionresearchinmanagementsciences[J].DesignIssues,1999,15(2):16-55.

[8] SrinivasanA,SundaramD.Anobjectrelationalapproachforthedesignofdecisionsupportsystems[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0,127(3):594-610.

[9] BruscoMJ,StahlS.AnInteractivemultiobjectiveprogram mingapproachtocombinatorialdataanalysis[J].Psychome trika,2001,66(1):5-24.

[10]金碧辉.国内外管理科学的研究热点问题比较[J].管理科学文摘,2000.

[11]SharonNovak,StevenDEppinger.Sourcingbydesign:productcomplixityandthesupplychain[J].ManagementScience,2001,(1).

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研究生数学课程;创新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法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126-03

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志,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实践中,运用知识和理论,不断提供有创新性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的能力,其基本要素可归纳为构建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升转化的能力[1]。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学习和研究的全过程中,课程学习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数学课程不仅为各学科研究生提升数学基础、培养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而且对工科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培养影响明显,具体表现在对工程技术问题的处理上后劲不足、理论深度不够。随着信息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数学已成为关键技术的关键,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数学教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本文探讨了如何加强研究生公共数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理念和实践。

一、研究生课程学习阶段的教学现状

相对于本科教育是使学生在相关领域内初步建立起基本知识体系和具有一些基本的能力,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掌握相关领域内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取得创造性成果的任务,因此,知识的积累、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研究生课程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研究生学科知识的宽广度和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体现要以数学为基础,数学课程对于工科研究生打牢学科基础、培养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程的设置既要满足学科专业的需要,又要注意数学学科本身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目前各院校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阶段大都在一年级进行,一般两学期都安排有数学课程,但有的培养单位的数学课程只在第一学期开设,数学教育在时间上投入明显不够,存在着数学公共课程设置较多、课程体系较复杂以及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了各学科专业后继课程的需要,在研究生公共数学基础课程设置上,多数院校按通识课程、应用数学基础课程、近代数学课程等模块设置,有较强的针对性,但公共课程设置较多,课程体系较复杂,有的课程开设的层次偏低,不利于研究生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好数学思维方法,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课程教学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学生有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不是为提高专业研究能力拓展数学基础选课,而是选择容易得到学分的课程,知识结构构建不完整,学习中没有感受到数学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3.教学资源较紧张,数学课程多数是采取大班授课,多数课堂仍沿用本科教学模式,课程教学模式及功能大多仍只停留于教材知识传授[3],讲授内容过细,重演绎推导、轻科研和创新中最珍贵的数学理性思维训练,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明显不足,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4.部分课程内容重复度较大,或与本科课程的部分内容有重复,没有很好地整合,教材或讲授内容过细,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5.缺乏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学习目标不明确,开展研究工作的数学基础薄弱。另外,虽然课程学习时间是一年,但学生两学期选课门数或学分数量差别较大,不太均衡,并且有些专业第二学期没有设置数学课程。

二、数学课程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适应创新型社会发展的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工作,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工科研究生培养过程包括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两个阶段。后阶段主要以研究成果、学位论文等体现创新能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创新性表现为既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综合知识素养,又能以学科背景为基础,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地开展科学研究。而课程学习阶段是学生打好研究基础,不断提升创新思维和文化素养的一个过程。在这一段,数学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数学教育不仅为后继课程提供工具,并为研究打下数学基础,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素质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工科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数学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具有抽象性、精确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特点,尤其是抽象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基础。任何一门成熟的科学都需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反映实际问题的变化规律,做出科学预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分析问题、设计模型,从而解决问题的一个创新过程。今天的技术科学如信息、航天、材料、环境等成功地运用了数学,其中信息科学与数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如信息安全、网络搜索、图像处理等。因此在工科研究生教育中,开设数学公共基础课程对于提高工科研究生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4,5]。

三、在数学课程教学中探索创新能力培养

工科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阶段所开展的科学研究,需要较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课程教学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研究生课堂教学与本科生教学要有区别,要结合学生实际和数学课程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数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优化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在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加强与培养单位的沟通协调,在数学课程的设置上兼顾研究生来自不同学校的背景,不同的数学基础。对于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类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也有所不同,要兼顾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不同特点。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我校相关学科,如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和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等,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宽广度和研究基础,设置的研究生公共数学基础课程主要有“随机过程及其应用”、“高等代数与矩阵分析”、“图论及其应用”、“数值计算理论与技术”或“数值分析”、“应用泛函分析”等学位课,多数课程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都可选修,根据各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工科研究生至少应选修一门课程。我们通过梳理和分类组合所设置的课程,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注重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根据研究生创新教育对数学素养的要求优化了数学课程结构,强化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创新能力培养。

2.改进教学方法,突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的教学对象较复杂,作为公共基础课程,一般都是大班教学模式,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基础的学生,抓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是根本,使他们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收获。数学方法是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手段,具有可操作性和具体性[6]。数学发展过程中有重大影响的典型例子、数学分支的产生和发展,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数学课程教学,要把讲授重点放在实际问题背景与数学概念、思想方法的联系上,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领悟到数学理论发现和创新的过程。

对于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不论是定义、定理、公式等基本理论,还是运算、求解方法技巧等基本计算,可以讲授式和启发式为主,并以问题为驱动,体现研究式的教学过程,改变过去多讲、细讲、讲透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结合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用切身体会启迪学生思维,再现数学理论的探索过程,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是我们在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实践。

高等代数与矩阵分析是多数专业工科研究生的学位课程,矩阵是工程技术中常用的工具。我们在教学中突出矩阵相关理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如矩阵QR分解在通信领域的应用、矩阵规范型在系统解耦分析中的应用、矩阵微分在最优化理论中的应用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讲授线性空间、线性变换、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等问题时,通过与信号处理、模式识别中的应用实例结合,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矩阵分析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激发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图论及其求解思想已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图论及其应用作为研究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在很多工科高校中得到了重视,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在本科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等课程的学习中,已经学过图论的一些知识,面对不同层次和专业的学生,我们按照求同存异的模式开展教学。“求同”是指要摸清学生选修该课程的共同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应有一个基本的公共要求;“存异”是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和学生实际,力争在教学中保留同学们对图论这门课程知识需求的不同。实施这样的教学,既要在课堂教学中透彻讲解基本概念,增加课程的科普性和应用性,又要指导学生查阅文献,了解课程知识点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例如讲到最优二叉树时,我们引出通信的编码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完善。结合教学实践编写出版的研究生教材《图论及其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算法思想,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图论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数值计算理论与技术课程注重对学生由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以及独立设计算法的能力的培养,重视现代数值分析理论基础的教学,体现学科的前沿性。改变过去单一的按照教材传授知识,教学中要结合工程中实际问题背景介绍数值分析的算法思想,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理论和新方法,重视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设计求解算法。改变教学中偏重于数值分析理论推导,忽视算法程序设计和上机实现的教学过程,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指导和检查,将应用背景问题与数值计算问题相结合教学,通过提高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利用计算机来突出对算法稳定性、收敛性和计算效率的分析,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算法的优缺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还要与课程评价结合,改进考核方式,我们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实行平时开放练习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成绩考核方式。平时开放练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课堂学习内容的延拓,需要学生通过查阅一些参考书和文献才能完成;另一部分是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问题的题目,需要上机实现。通过这样的评价机制,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3.注重数学应用,培养数学建模能力。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数学课程教学中要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高校的一些专业在本科阶段已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多数培养单位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没有开设数学建模相关课程,但是实际上工科研究生中受过数学建模教育的学生并不多,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不足。数学建模是连接数学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问题的一座桥梁,培养数学建模能力是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在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建设中,我们提出增开数学建模课程,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课程教学不仅要注重对“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培养和渗透,而且要创造条件进行“课赛结合”,将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与人才培养相统一,通过指导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近年来,我校研究生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一等奖二项,二、三等奖十余项,获得市级研究生创新训练项目十余项,不断提高了创新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在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建设中,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对于促进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要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注意教师梯队建设,选派责任心强、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承担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教学工作。近年来,我们在实行研究生课程试讲制的前提下,通过传帮带等形式培养年轻教师,有5名新进的博士青年教师成为研究生数学课程主讲教师,其中有的已讲授课程3轮以上。他们将宽广的知识面、对问题的多角度分析、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极大地扩展了工科研究生的学术眼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推动了研究生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四、结语

在研究生培养已具规模的今天,对于工科研究生的课程教学阶段,要加快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重视起数学课程的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教学应根据工科研究生的特点,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将信息、知识和经验运用于课程教学中,努力提高数学素质,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泽芳,何青,张惠.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2):1-5.

[2]李建平,黄建华,谢正.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优化[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37(1):23-27.

[3]任北上,李碧荣.课程教学与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5,32(3):115-119.

[4]向荣艳,谭远顺.工科院校研究生数学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17(2):10-12.

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管理研究;研究方法论;课程设置。

一、引言。

管理研究方法论是工商管理类研究生必修课程之一,①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研究生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为进一步从事深入的专业性科学研究打下基础。但是,长期以来,研究方法论不受重视,人们相信观点的正确性而不去追究论证过程科学与否[1],这样往往会使得我们的研究具有逻辑性而失去了论证过程的科学性,难以符合标准的国际学术规范,并进而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对发展我国的工商管理类科学研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产生了巨大的障碍。对如何开展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在管理理论研究日益国际化的今天显得尤为必要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开展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的必要性。

研究生是国家教育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良好的方法论训练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论是以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方法的特点、性质和功能,研究运用方法的原则和方式,以便发现和运用客观规律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它是我们认识对象、处理对象的基础。具体到管理研究的方法论,就是我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帮助我们进行管理学研究的相关规范,有了这套规范,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现了持续良性发展,尤其是作为经济主体中最活跃成分的企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发达的企业经济对管理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际营运过程中,企业管理会遇到一系列新问题,这些都有待于作为科学的管理学体系进行指导和解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有着二千五百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中国的管理传统和实际情况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就要求我们在对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能够较好促进企业效率得以提高的管理学体系。管理学体系的建立当然离不开科学的管理研究方法论指导,失去了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指导,管理学体系的构建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体系内部就会充满各种矛盾,其结论的可靠性更是值得怀疑。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工商管理类研究生更好的掌握科学分析方法,并将之应用于实践分析,使得他们的研究更加科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只有这样,一套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管理学才能被逐步构建,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交流日益常态化,国内学者走出国门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已经屡见不鲜,并且经常有国际学者来国内讲学,这些都促使我们尽快发表一系列能够为国际学术界所接受的科研成果。然而,以往我们的管理学研究大多局限于定性研究,而且是规范性的描述概括。在国外,这类研究通常是以国际知名人士的文献回顾与展望的形式出现,很少有年轻学者从事此类研究。

国内传统的规范研究不符合国际学术规范,难以与国外学者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更谈不上为国际学术界所接受。如果对现在作为科研主体的研究生加以科学的管理研究方法论训练,就可以为他们未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得他们的研究更符合国际学术规范,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把中国的工商管理教育和科研成果推向世界。

从更高层面来说,高质量的工商管理类科研成果的出现离不开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指导。以恢复研究生招生为起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为标志的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3]

,更是将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提升到更高的位置。随着研究生教育的逐步发展和普及,尤其是工商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得很多学校的教学资源尤其是教师资源难以对研究生进行一对一的亲身指导,而经济的发展又对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需求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为了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一个比较可行的途径就是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进行标准化训练,这自然离不开作为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基础主干课程之一的管理研究方法论的训练。管理研究方法论的学习,可以帮助研究生明白什么是研究,如何进行研究,以及对一项研究成果如何进行科学评价,并最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三、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研究方法论这门课程在很多开设管理学研究生教育的学校中已经逐步得到开设,但是,由于这门课程的开设时间不长,在国内长期不受重视,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二级学科差异导致管理研究方法论目的性缺失。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主要包括了会计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和技术经济及管理四个二级学科[4],在我国,这些二级学科在综合型大学中一般都设在商学院。②在开设管理研究方法论时,通常不分专业,面对全体商学院研究生开设。众所周知,不同的二级学科在研究方法的选取上存在较大差异,例如,会计学研究生主要需要掌握如何应用资本市场数据进行大规模的实证研究,而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则更可能偏重于案例研究和实地研究(field study),旅游管理专业往往更偏好于调查研究。学科之间对方法论学习要求上的差异使得教师难以把握教学重点,导致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的目的性不强,经常在权衡各二级学科的比重上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二)教师的教育背景限制了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的深入。

在大多数商学院中,管理研究方法论这门课程往往主要由一到两位教师来完成,而教师的教育背景往往使得他们只关注于自己的学科领域,难以对工商管理所包含的全部二级学科都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这样往往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教师上课的内容只对小部分学生有较大作用,而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对提升科研水平的作用不大。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的开展需要让学生对自己所在的学科有一个透彻的把握,然后应用所掌握的方法论知识进一步指导自己的科研工作。教师教育背景的限制使得教师仅对本专业学生会有比较深入的指导,而往往难以顾及其他专业学生的科研工作需求。

(三)优秀教辅用书缺失,难以满足学生练习的需求。

管理研究方法论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不仅仅需要学生上课的时候认真领会,更需要学生亲自实践,以便更好地掌握各种研究方法。在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往往上课时感觉自己领会和理解了教师讲授的知识点,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课后练习,难以对研究方法有透彻的理解,更谈不上熟练应用。目前,市面上尽管已经有一些国内学者主编的管理研究方法论教程,或者是从国外引进的教材,但这些教材的典型缺陷之一就是没有将学生置于科研环境当中,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在实际科研工作中如何应用这些方法,这样导致的结果无异于纸上谈兵。

(四)其他基础课程的缺失使得教学工作难以有效展开。

管理研究方法论往往在研究生第一学期就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开设,而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中会用到一些基础的统计学知识、统计软件和经济学知识,很多研究生由于本科学科背景上的差异,对某方面基础知识的缺乏使得学生难以有效领会方法的精髓,对所学方法往往一知半解。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学生先学习一些基础性课程,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管理研究方法论才可以更好的加以领悟和应用,也才能将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结合起来,进而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最终可以使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教学质量得到切实提高。

四、对我国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的建议与构想。

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在我国已经逐步得到开展,但是存在上述较为突出的问题。如何有效的解决上述遇到的问题,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对于提高管理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从四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多角度开展管理研究方法论的教学工作。

由于工商管理学科包含了需要应用不同研究方法的二级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时,应该在进行工商管理学科研究方法论通识主义教育的基础上,考虑到各个专业的学科属性,有目的性的聘请各专业骨干教师对其所属专业进行详细讲解,并将该学科的研究前沿知识和方法贯穿其中。这样,既可以避免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师学科背景单一性所带来的知识面狭隘问题,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本专业如何应用适当的研究方法进行有效研究的理解。

(二)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仅仅停留在就方法论方法的水平上,这不利于学生实际科研能力的培养。任课老师可以考虑将自己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采用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一是任课教师对这一领域较为熟悉,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应用研究方法的水平;二是学生通过对教师科研工作的模拟学习,增强了自己进行实际科研的能力。

学生学习管理研究方法论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任课教师将自己的科研应用于教学当中,恰恰可以弥补通常的教学中学生缺乏动手机会的不足,学生则能借此机会让自己对研究方法有进一步的掌握。

(三)合理安排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学习。

学生学习管理研究方法论需要一定的学科基础,这对于跨专业考上工商管理类研究生的学生尤其如此。学生在学习了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后,更会明白他们寄希望于通过管理研究方法论学习什么,带有目的性的学习使得学生可以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任何一个人都难以对所有的研究方法有一个全面的熟练掌握,管理学研究生当然也不例外。

我们可以考虑在教授不同的具体研究方法时,合理安排不同专业的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论文写作和方法模拟,这样可以使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的学习发挥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促进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讲授事件研究法的时候,可以安排会计专业或财务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撰写论文,而在进行数据包络分析时,则可以考虑安排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进行相关方法的模拟应用乃至进行论文写作。

(四)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实际科研能力。

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学习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在所有的科学研究能力当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于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并将之提升到知识的水平。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必要的方法,但方法仅仅是工具,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使用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陈春花(2010)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为中国的管理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管理研究承担的最重要使命[5],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适合中国国情、促进企业管理水平迅速提高的管理学研究。管理学研究依赖于管理所处的环境,我们在教学中要诱导学生善于从实际中发现研究命题,并应用所学的方法论知识加以解决。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可以考虑在期末考试或日常作业中适当安排学生去解决一些由简到难的问题,并向全班同学报告,发动学生的力量,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讨论,从而在实践中进一步改进研究方法。

这些方法的实施将会提高学生的实际科研能力。

五、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分析了在中国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学术交流日益国际化的新历史背景下,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学研究,进行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指出当前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的构想。

当今的管理知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术研究发现基础之上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学术界和实务界越来越呼唤并鼓励在中国背景下进行本土的管理研究[6]。管理研究方法论作为管理学研究生进入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入门课之一,既需要充分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方法论教学经验,又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进一步将管理研究方法论教学中国化,发展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能够使中国的管理学走向世界的研究方法。管理学教育的逐步规范化和国际化必将进一步对研究方法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必须紧跟国际步伐,开创中国的管理学研究,为世界管理学研究提供增量的知识。

注释:

①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的分类方法,我国现行的管理学科包括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和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五个一级学科,本文的管理研究方法论主要面向工商管理一级学科。

② 亦有部分学校称之为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或经济管理学院等,无实质差别,下文统一称为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娄淑华,杨 勇。中西政治社会化方法论之比较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8(2)。

[3]谢桂华。六十年求索与奋斗:一个研究生教育大国的崛起[J]。中国高等教育,2009(18)。

[4]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表[S]。1992.

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范文第13篇

1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情况与方法

作为较早成立的老牌农林院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林科大”)的工程类学科巳经发展得较为全面,其中建设与发展得最为成熟的特色优势学科木材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都已建立了部级工程实验中心、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与研究中心等。

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农林院校,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办好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号召,自2008年起,林科大开始构建学科交叉性科研平台,并在校内选取了生源较好、科研能力较强、师资队伍雄厚的5个学院、5个专业作为试点,尝试探索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博士、学术型硕士两个层次)培养的有效模式与方法。截至2014年底,这一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计划已初见成效,并将进一步在其他学科和专业中扩展与延伸。

1.1制订跨学科研究生联合招考方案与计划,确保招生质量

林科大在国家研究生录取大纲的指导下,多次组织召开全校工科范围内的评审和专题会议,尤其是针对5个试点专业的学术委员会特别会议,以“拓宽培养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保证考生具有一定的前期专业水平的基础上,分专业拟订了跨学科研究生联合招考的专业条件、招生数量和考试科目。

因跨学科研究生录取与单学科研究生招生有较大区别,在入学考试的专业课考察和面试环节中,林科大提倡以宽进严出为指导思想,实施较为宽松的、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录取政策。尤其在确定推免生录取方案时,适当放开导师自主招生的权利,并赋予导师跨学科、跨专业联合招生的特权,鼓励导师结合自身课题和培养条件招收跨学科研究生。

1.2针对不同学科要求制订培养方案,革新学习方式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以最能反映本专业领域的创新理论和研究成果为依据编排综合性、跨专业的课程。对于工程类研究生而言,则更应加强其对数学、力学和材料学科内容的学习,并在专业选修课中增加较为成熟、实用的优化理论、算法与软件学习课程,如运筹学、有限元法、神经网络工程应用等,使学生在后期的学术和学位论文撰写中尽快进人角色,解决课题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具体问题。

林科大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纯依靠课堂讲授与讨论、提交作业与读书报告的形式,采用课堂教学、现场实训、模拟实践、论坛汇报等形式相结合的方法,依托各学科专业科研条件良好的研究所、实验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等,开展学生工程实践训练和科研实验模拟。与此同时,积极鼓励试点专业学生借助学科平台,结合导师科研课题和自身学习兴趣申报部级/省级/校级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并对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基金项目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和配套资金。

1.3有针对性地制订学位论文考核制度与办法

烟台大学的马晓丽教授曾明确指出:“跨学科人才培养应与跨学科科学研究相结合,与培育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相结合,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创新应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为真正实现培养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创新思维与科研方法的目标,林科大研究生院经多方调研与论证,制订了《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及论文选题须结合科研课题实践,……研究生第二学年参与课题研究的时间不得短于8个月。”将管理办法落实到具体考核指标上,则表现为由原来的考察专业知识转变为考察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解决学术前沿科学问题和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

1.4大力调整师资结构和管理制度,强化跨学科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为最大限度地提升跨学科研究生导师的科研素质和指导水平,完善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导师指导体系,林科大研究生院与各学院学术委员会和校人事处进行多次讨论与磋商,决定尝试采用“取消户籍、强强联合”和“建立小团队”两种方法,力争在3~5年时间内初步建立一支具有跨学科指导能力的导师队伍。

所谓“取消户籍、强强联合”,是指在当前现有条件下,改进导师指导体系,整合与优化现有师资力量,打破学院与学科间的“户籍”壁垒,确立多学科联合培养的基本职责。为此,研究生院建立了较为严格的跨学科研究生导师选聘制度,在充分考察每个学科内研究生导师学科背景、科研实力、指导水平、师风师德和责任心的基础上,遴选出实力较强、师德高尚、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的导师,在课题研究、薪酬分配、研究生招生和继续教育方面给予激励政策,取消跨学科招生导师原有学科和专业的“户口”,并鼓励导师根据课题和研究需要自主建立跨学科科研团队,结合实际需求招收与培养跨学科研究生。

2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跨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在培养优秀复合型人才的实践中,林科大一贯强调发挥学校特色学科优势、结合林业特点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改革实践实施6年多以来,各试点学科与专业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制订课题攻关方案与研究生培养计划,整个改革实践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2.1基于学科特色,搭建科研创新平台

自2009年土木工程专业实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以来,已初步构建了土木工程学科与生态学科、木材学科、食品学科和环境工程学科相交叉的科研创新平台5个,各平台研究队伍分别来自不同学院,在增强了导师流动性的基础上,整合了学校相关仪器设备和实验场地,既避免了科研资源闲置与浪费,又提高了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土木学院还积极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交流,在建设产学研科研基地的同时培养跨学科研究生。如与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开展联合研究生培养,依托行业优势和需求联合招收、指导土木工程与交通工程交叉学科研究生,为服务社会、促进合作创造了条件。仅2012~2014年3年间,土木工程学科依托各交叉学科平台已成功获批部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4项、地厅级及以下科研课题10余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2结合科研课题,制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完善现有的培养方式与体制,各科研团队结合学科特点对不同层次、研究背景的研究生“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并为每个跨学科研究生选派了1位导师和1~2位副导多师,保证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综合性、灵活性、前沿性和创新性得以充分发挥和展现。如由土木院肖宏彬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结合承担的国家林业局948项目“林草一体化髙稳定性生态护坡技术引进”’于2012年招收了本科专业为生态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学术型硕士1名,为使该生能够明确生态学科与土木学科对土壤、植被和生态防护研究的异同点和关联性,尽快融人课题中,课题组为其制定了包括公共选修课(多元统计分析、高等工程数学等)、生态学科课程(高级土壤学、土地生态学、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及实验技术等)、土木学科课程(高等土力学、有限单元法、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等)、学术报告与讲座(生态学前沿及专题讲座、恢复生态学与生态工程讲座、植被生态学专题、生态护坡技术研究进展等)和生产实践在内的一系列培养环节,并选定林学院一名教师为副导师,指导其学位论文研究方案中“建立网格型髙强度林草混交根系成型技术”部分内容。

2.3拓宽培养口径,构建跨学科研究生立体知识结构

土木院研究生教育改革以加强能力训练为基本思路,寻求构建跨学科研究生立体知识结构的途径与方法。具体做法是:1)按照知识结构的需求和跨学科研究生的学科背景安排选修课程,同时鼓励与引导学生参加科研实践和社会活动,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力。2)改变理念、调整模式。在横向上把相关学科和新兴学科研究内容纳入教学体系,在纵向上由过去的以专业理论和知识积累为中心,转向既注重积累又强调专业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训练。主要通过邀请跨学科专家讲座、举办跨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建立校内和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增开工程实践课程和软件分析课程等方式,压缩不必要的课程,培养在专业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积累上有充分准备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3)对于某些跨学科课程采用分学科联合授课的形式,条件允许时可采用模块式教学方法,将整个课程划分为不同模块,各模块可以课堂讲授、专题讲座、论坛等形式开课,拓宽学生的视野。如跨专业选修课“复合材料选论”目前已包括“高等胶凝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木材学”“现代材料实验技术”“材料结构表征与应用”“材料科学工程导论”“现代材料成形理论与技术”和“工程材料设计与测试”在内的8个模块。

3结语

林业院校工程类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建立与机制的优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研究与探索’林科大的改革实践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课程体系不健全、培养质量评价方法不完善、导师指导水平欠提升和跨学科研究生管理方法有待提髙等不足,这也是林科大今后在跨学科研究生管理与培养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强化与完善的方向。

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水工结构工程;能力导向;持续研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TV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5)05003705

21世纪以来,文化、知识、经济是时展和社会变革的本质因素,而知识创新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1],具有高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人才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知识与科技的创新来源于教育,研究生教育对国家的科技创新及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许多高等学校都认识到,只有把最高端的研究生教育做好了,中国才能成为教育强国。研究生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理工科研究生而言,学科性质决定了他们必须被培养成具有较高综合能力的人才,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科技发展和工业社会的需要[2]。因此,改革研究生教育模式,提升研究生综合能力,是高等学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任务,是知识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提升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大事。近年来,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传统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仍存在一些局限,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一[3],研究生的能力培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水利工程是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

修建的工程。水工结构工程是重要的学科,也是开展研究生教育的经典专业。

中国

对水利建设非常重视,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

定》(中发[2011]1号)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村农业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中国在建、在研的一批特大型水电工程及“南水北调”“引江济淮”等项目具有规模巨大、工程地质及生态环境复杂等特点,建设者们面临着一系列世界级的课题。因此,要解决水利工程中的复杂问题,做好水资源开发,社会迫切需要水工结构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这也要求高校应重点关注如何以能力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的问题。

本文研究水利学科发展形势下以能力为导向的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方法,探讨结合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特点的课程体系设置问题、参与式教学方法,以及学生持续研究能力的培养等问题。

一、以能力为导向研究生培养改革的必要性

与众多研究生专业相类似,作为典型的工程类学科,水工结构工程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需求不断改革发展,在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要求下,原有的培养模式需要深入探讨、优化。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来看,课程体系、教学理念及方法的优化和改革,是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相对人才能力培养的要求,原有的研究生教育存在以下不足。

(一)课程体系的局限

研究生教育一般是一级学科授权,二级学科招生并制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包括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对于研究生初期阶段的学习者,经常存在两个困惑。一是研究生课程学习过程与本科阶段相似,学习者经常把握不到两者的本质区别;二是课程的可选性存在局限,类型往往偏少,跨学科的交叉课程较少,能力培养导向不够突出。

这些不足容易使研究生安于本科已习惯的课程学习和应试的模式,导致研究生的理论基础难以得到拓展,专业训练不足,适应能力较差[4],在面对综合性比较强的实际问题时往往感到

束手无策。这种现状不符合研究生培养目的,也影响了研究生今后在工作及科研道路上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有待完善

在教学方法方面,长期以来学校以教师讲授为主[5],对研究生也是如此。这种方式往往使得课堂缺乏互动,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传授的内容陈旧不变,创新不够。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知识灌输有余,能力培养不足,导致研究生养成依赖导师的习惯,偏离研究生教学培养目标,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中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注重培养和发展研究生的能力,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学位条例中对研究生培养有明确规定,要求博士生要有创造性,硕士生要有创新性。当前尽管部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但是研究生的整体创新能力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6]:一是缺乏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二是创新活动参与程度低;三是缺乏高水平创新性成果。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导致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较为突出的有应试教育理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矛盾,以及研究生培养体制存在的不足。现行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应试教育,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受到应试理念的影响,这种理念和模式也影响到研究生教育,导致研究生求知上依赖导师传授知识,忽视互动创新;习惯课堂教学,而轻视科研实践。另外,硕士研究生培养还存在严进宽出的局部现象,虽然各学位点普遍设有淘汰机制,但实际执行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缺少应有的动力和压力,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和研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优化水工结构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

以能力为导向改革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众多专业面临的工作。结合上述分析及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特点,为提高研究生能力培养效果,以下对该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几个优化要点加以分析探讨。

(一)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与科研实践一体化程度

研究生的综合能力首先应以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在一定意义上,坚实的基础理论、广博的知识面是能力培养的基石。课程作为研究生接受教育的载体,其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研究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研究生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改革,应使研究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处理好专业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个性化学习的关系,为研究生的拓展学习构建一个合理的知识平台。水工结构工程专业是对基础知识要求很高、专业特色又很突出的专业,先进的力学、数学、计算机技术是研究生能力培养的基础平台,而水工结构的稳定分析、安全监控、抗震等研究方向都具有鲜明特色。因此,课程体系应覆盖基础,突出个性。

在课程内容方面,应进一步提高课程的前瞻性,追踪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本学科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专业课要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当代水工结构在高坝、大闸、生态等建设方面面临许多科研难题,也取得了丰富成果和长足进步。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应使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具有动态特征,其核心是紧跟科技前沿。

打通院系之间、专业之间的壁垒,增设更广泛的交叉学科课程。除专业本身外,水工结构工程还与岩土、水文、水利水电、测量、力学等多个专业密切相关,可以增加专业选修课的跨学科力度,加大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知识的比重,扩大学术视野,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合肥工业大学的水工结构工程专业是全日制硕士生的重要专业,该学科作为学校及学院的重点发展方向,集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力学、测绘学科相关研究方向与科研师资力量于一体,形成系统性和综合性明显的特色学科。根据能力培养目标,调整后的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硕士阶段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学位课程(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非学位课程(公共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必修环节(见图1)。

(1)学位课程中的公共学位课注重对思想道德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学习。学位课则专注于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学习,这些课程的系统学习,既是对本科学习的延伸和拓展,更是为本专业深层次的研究奠定基础。

(2)非学位课程中的公共课程侧重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专业选修课既要使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形成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同时又与岩土工程、计算机、生态学等学科相结合,为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构造合理的知识体系。

(3)必修环节从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工作能力的培养几个方面进行设置,旨在对研究生所学知识进行检验以及强化其能力水平的培养、提升。

同时,鼓励专业教师开设有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提高的新选修课程,要求教师对已有课程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专业要求。

(二)建立面向科研能力培养的参与式教学模式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发达国家受到重视和推广,该方法要求师生双方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美国研究生课程普遍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上课前研究生查阅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准备,教师通过讲解引出问题,研究生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参与讨论、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模式为美国培养出世界公认的具有独立性和创新性的研究生发挥了重要作用。英、法等国家也非常重视这种教学模式

[7]。

虽然目前中国研究生教学方法大多数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但值得欣慰的是,参与式教学方法已逐渐在替代传统的教学方法,为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

笔者在多年给研究生授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的成功教学案例,探讨实践一种结合专业特点的有效参与式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课程高等水工结构分析为例。首先,在课堂中,笔者通过与课程相关的重大水利工程实例、科研课题进行导入,包括早期的乌江渡工程、当前世界最大的三峡工程,以及近期的南水北调建设工程等,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兴趣;研究生根据自身的具体研究方向,结合讲解的工程及课题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教师给予相应指导。

其次,结合课程章节讲解进度,在重点内容讲解之后,笔者采用对相关学术论文进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前,笔者根据课程重点内容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例如结合安全监控、数值模拟等内容选择相关的论文成果,课堂现场指导研究生阅读、总结、评价,培养学生文献阅读能力,有时甚至指导学生以批判思维去思考和拓展。

最后,在课程结束进行考察时,围绕课程主题,结合研究进展,设置较为灵活的考察题目或主题,鼓励学生在课程主题的基础上,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撰写主题报告,要求包括文献学习、具体分析(如总结、计算、实验)、研究思路思考等能力训练内容。

在多年的高等水工结构工程课程教学实践中,以上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研究生学习兴趣得以提高,文献阅读能力得到切实训练,对专业研究动态的把握能力有所提升,结合主题的科研思维能力和主动探讨能力也得到锻炼。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有较长的阶段主要进行研究工作,包括论文研究、参与课题等。在此阶段,也应重视参与式培养方式的运用,强调“学”与“研”的融汇,使学生更主动参与到方法学习、能力训练、科研探讨中来。水工结构工程的应用性和专业性很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会在学习中研究,通过学习逐步熟悉科学研究的过程与程序,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养成科学研究的思维习惯。同时训练研究生结合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在研究中学习的能力,积极主动地掌握专业知识,并学以致用。

通过参与式教学模式,可以达到全面提高研究生学习及分析科技文献的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运用科学方法开展研究的能力,以及研究成果总结应用的能力。

(三)培养符合当代社会需求的持续研究能力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满足专业工作要求、解决专业科技问题的能力,同时随着学科的发展、学术的进步,应具备持续深入的研究、开拓能力,而不能停留于某个阶段达到某个技能去适应某个岗位[8]。这就要求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应培养、激发研究生的持续研究能力,并让这种能力一直伴随其个人的科研、工作。

水工结构工程专业作为水利学科的基础及重点专业,是一门历史悠久、持续发展、与当代科技紧密结合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极大的创新空间。随着国家水利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坝、大闸、海堤等重要水工建筑物在设计、施工、监控及管理等方面都面临着许多科研难题。这就迫切要求学校能够培养具有持续研究能力的水工结构工程研究生,使其能够在水工理论及应用的基础上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为国家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结合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的特点,培养研究生持续研究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1)能思考:重点培养研究生发现和分析水工结构工程所需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思考如何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2)能行动:要让研究生从根本上改变不会做、不知如何下手的状态,促进研究生从习惯性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带着兴趣根据问题主动寻求和探索知识;

(3)能创新:重点提高和扩展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实践能力,培养主动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从依赖导师到独立创新的实质提高。

在研究生培养实践中,应注重导师研究团队、项目合作单位的作用。应建立长期机制,使研究生融入导师研究团队,参与研究团队的研讨交流,同时借助项目工作的开展,引导研究生加强与合作单位的联系,了解水利工程建设需求。这样不仅可以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其紧密结合工程建设和科技发展终身学习和持续科研的理念及能力。

三、结语

注重培养和发展研究生能力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突出要求。随着中国水利建设的快速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如何培养能力优异的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是相关院校急需思考和完善的重要工作。本文结合水利行业需求及水工学科特色,研究以能力为导向的水工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基本培养方法,从优化课程体系、建立参与式教学模式及培养研究生持续研究能力三个方面,探讨了符合能力导向要求的培养模式改革途径,提出了培养符合水利事业及水工学科发展的具有优秀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一些思考。参考文献:

[1]钱志鸿. 基于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2(14):19-21.

[2]刘劲松,王寅岗. 浅谈理工科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12):1-19.

[3]黄铭. 面向水利水电工程的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14(5):27-30.

[4]李小昱,王为,张衍林,张终. 从中外研究生培养模式思考创新人才的培养[J]. 高等农业教育,2007(11):75-77.

[5]黄铭.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成绩评价方法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4(17):100-102.

[6]白福臣. 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原因及对策――以德国研究生培养经验为借鉴[J].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3(3):1-3.

人体工程学研究方法范文第15篇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培养高素质研究生的有效途径。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是通过研究生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来反映的,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主要源于大量的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而严格的教学环节在培养研究生扎实的学术功底、严肃的科学态度、创新性的思维,以及在产生高质量学术成果方面起到了一个关键的基奠作用。本文从研究生网络课程教材体系建设中需要注意解决好的四个问题出发,讨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网络课程教学与教材体系建设思路、教材体系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问题。

1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在研究生网络课程教材体系建设中需要注意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前瞻性问题;二是研究生与本科课程内容的衔接问题;三是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并重问题;四是自主学习和因材施教问题。

1.1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前瞻性问题

研究生的教育必须突出“研究”,教材要能够反映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一本好的研究生网络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应该是:在保持网络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跟踪当前技术的发展,综述最新研究的领域、课题、方法、成果与趋势,让读者能够直接了解当前研究的前沿问题、方法、进展与趋势。

与传统的数学、物理、化学学科相比,计算机学科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要求更高,技术发展速度更快。而在计算机学科中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知识更新的速度尤为突出。因此,保持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的先进性与前瞻性更为重要,也更加困难。因此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将教学与科研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发挥科研教学团队的作用,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持高质量的课程与教学体系的建设。南开大学网络实验室在多年来一直注意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通过科研预研工作实践,了解当前热点问题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2)跟踪美国ACM和IEEE/CS最新制定的计算机学科课程体系,重视学术交流。

(3)跟踪和浏览国外知名大学教学网站,研究和了解网络课程教学内容、教材与主要参考书,以及作业与实验、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控制方法改革的动向。

(4)选择国际流行教材,分析如何处理新的技术发展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梳理技术的内在关系与发展主线。

(5)跟踪国际知名网络设备制造商与网络软件公司的研究工作,以及技术认证与考试内容的变化,了解产业界对技术与人才需求的变化。

(6)参与信息化规划与建设工作,通过与产业界、政府各级管理人员的合作,了解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

以上工作在我们把握研究生教材内容的先进性与前瞻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2本科与研究生课程内容衔接问题

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般在本科阶段都修过计算机网络课程。同时,由于学生不是来自一个学校或同一个本科专业,所以学生在网络技术方面的基础差异很大。这个问题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后更为突出。教师很难在某个起点上安排教学内容。任课教师比较为难,照顾到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基础好的学生认为“吃不饱”;考虑到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基础差的学生反映“跟不上”。无论老师想什么办法,都无法解决好这对矛盾。这是在很多大学都很普遍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要保证教学质量,必须根据研究生培养目标,改变教学方法,强调“自主学习”和“因材施教”。要为实现学生的“研究”、“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因材施教”创造条件,就必须从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入手,研究本科与研究生教学一体化、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一体化的网络教材体系。

1.3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并重问题

团队成员通过总结多年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体会认识到,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需要他们在参加科研项目和完成开发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在多年指导和审阅相关学科硕士与博士学位论文的过程中,导师们深刻地感觉到:有相当比例的研究生在本学科领域眼界不宽,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编程能力亟待提高。如果能够在他们准备学位论文之前认真地训练这一方面的能力,那么他们的论文的研究深度与论文水平还能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研究生能力培养可以通过网络环境中的课题、大编程量的训练来实现。提高网络软件编程的实际工作能力对于研究生今后的研究工作与就业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而这些编程课题应该是由教学科研团队从研究工作与开发的课题成果中提炼出来,将科研成果有选择的转化为“近似实战”的研究生训练课题。这种训练对学生深入理解网络原理与实现方法会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日后的科研工作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也是很有益的。

1.4自主学习和因材施教问题

从研究生自身学习的角度应该强调“研究性”与“自主性”,学生应该变被动的“听课、做笔记”转向主动的、研究地学习和提高。从任课教师与导师角度应该强调“因材施教”。

从我们多年的教学经验看,同一届的研究生实际能力差异都很大。研究生教学更多的应该是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研究重点、不同的起点,有不同的训练方案,不能没有区别。导师的因材施教应该体现在: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研究方向,选择不同类型、不同编程量,或不同的难度级的课题自主的完成训练,循序渐进地提高实际能力。教师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做很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和积累很多教学资料。经过10多年的积累与团队成员的集体努力,我们初步完成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研究生教材不应该仅是一本一学期使用的教科书,更应该是一本技术参考书,甚至是一本手册。导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教材中部分内容,作为基本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有选择地自学和阅读,完成编程训练。有些内容可能第一次仅仅是读过和了解,如果今后科研、开发工作需要,可以再回过头来继续阅读和参考。

为了适应研究生“研究性”与“自主性”学习的要求,我们设计的《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内容的覆盖范围宽,涉及当前网络研究的多个领域;《计算机网络高级编程技术》总的编程训练量大,问题近似实战,难度差异也比较明显。为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对每个课题都提供了入门所需要的资料、工具与实现方法的范例,学生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完成训练要求。

2 《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教材的编写

研究生教材体系由《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与《计算机网络高级软件编程技术》两部相互配套的教材组成。主教材《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重点讨论了网络研究的最新发展与研究的热点问题,力求达到“反映计算机网络前沿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的要求。

《计算机网络高级教程》分12章按网络技术发展的三条主线讨论了技术的演变与发展。其中:

第1章对网络技术研究与发展的阶段、重点问题和基本概念,以及各个阶段的标志性技术作了一个概要的总结。

第2章讨论了广域网(WAN)技术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第3章讨论了局域网技术,尤其是对高速局域网(Gigabit Ethernet与10 Gigabit Ethernet)和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作了较为系统地讨论。

第4章讨论了城域网(MAN)概念的演变,以及宽带城域网组建技术与接入网技术。

第5章对IPv4协议近年来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作了较为全面地总结和讨论。

第6章对IPv6的基本内容与应用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地介绍。

第7章对移动IP的基本概念与关键技术作了系统地介绍。

第8章对传输层分布式进程通信的概念,以及TCP、UDP协议进行了系统地讨论。

第9章对应用层协议与Internet应用系统设计技术进行了系统地讨论。

第10章对无线自组网络(Ad hoc Network)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无线网格网(WMN)的概念、特点、体系结构,以及关键技术的研究与进展作了比较全面地总结和介绍。

第11章讨论了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技术。

第12章对国外大学与产业界在评价研究成果时常用的网络性能分析开源工具、网络模拟开源工具及其应用进行了系统地介绍。

在准备这本书的资料和写作的过程中,作者有两点体会最为深刻。一是尽管Internet技术与Ad hoc网、WSN、WMN在设计目的、应用的领域与技术特点上差异很大,但是在研究方法上基本上是相通的,并且在高层又都汇集到Internet之中。二是尽管作者认真地在这个领域已经工作了20多年,但是网络技术发展得实在是太快了,个人的研究工作与阅历不可能涉及到各个领域。个人与团队的研究工作也只能是限制在网络技术中的几个比较窄的方面,深度也十分有限。因此在系统地总结网络技术领域的研究与进展时感到难度很大。尽管也经常与同行交流和请教,仍然是力不从心。但是本着对学生学习负责的态度,还是坚持完成了写作任务。这部教材应该说是汇聚了很多人的研究心血,作者只能是将个人能够理解的部分按照自己的思路整理出来,以便读者学习和研究。作者试图在相关章节的后面注明某些研究工作总结与论文的出处,以及相关的参考文献、文档与标准,请有兴趣的读者自己去阅读相关的文献与标准。

3 《计算机网络高级软件编程技术》教材的编写

高素质创新性计算机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十分强烈。但是真正懂网络技术,能够具备深入到网络协议内部的高层次网络应用系统设计和网络软件编程能力的软件人才是非常缺乏的,也是社会急需的高级人才。研究生要能够做出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性的成果,就必须踏踏实实地苦练内功。编著《计算机网络高级软件编程技术》一书,是希望对高级网络软件人才的培养贡献一点力量。

《计算机网络高级软件编程技术》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在总结了20多年科研工作经验与研究生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思了教材的写作思路与全书的内容结构。

(2) 参考了国内外知名大学网络课程训练与著名信息技术企业在员工网络软件编程训练中的相关资料与文献。

(3) 结合了网络技术在Internet、无线网络与信息安全等3条发展主线,总结提炼出22个网络软件编程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