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十字交叉法;差值比配比含义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2)5–0063–03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十字交叉法是一种简化、快速的解题方法,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对十字交叉法的理解和掌握尚存在问题,尤其是对十字交叉法背后代表的二元混合体系所产生的具有平均意义的数值的计算问题的含义并未理解。于是笔者整理了该题中出现的十字交叉法,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例题和方法见下:

例题:Na2CO3和NaHCO3混合物9.5 g加入稀盐酸,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恰好用去50 g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得到沉淀10 g。求:混合物中Na2CO3与NaHCO3各多少克?

此题为典型的二元混合体系计算题,可用多种方法求解。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这里不予展开。这里想介绍十字交叉法求解。十字交叉法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解法,是一种能快速方便解题的方法。

1 解法例析

1.1 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入手

由方程式可知Na2CO3、NaHCO3与产生的CO2的比例分别为1:1。

根据C元素守恒:n(C)=n(CO2)=0.1 mol,n(Na2CO3)+n(NaHCO3)=0.1 mol

M混= =95 g/mol,Na2CO3摩尔质量106 g/mol,

NaHCO3摩尔质量84 g/mol,化成十字交叉法如下:

Na2CO3 106 11 11 n(Na2CO3) 1

95 = =

NaHCO3 84 11 11 n(NaHCO3) 1

n(Na2CO3)=n(NaHCO3)= =0.05 mol

n(Na2CO3)=0.05×106=5.3 g;

n(NaHCO3)=0.05×84=4.2 g

1.2 求质量差之比

这种方法出错率很高,原因在于学生搞不清楚比值对应的物理量含义。学生的答题思路如下:

假设0.1 mol的CO2全由Na2CO3产生,则需Na2CO3 10.6 g;若全由NaHCO3 产生,则需NaHCO3 8.4 g,现有混合物 9.5 g:

Na2CO3 10.6 1.1

9.5

NaHCO3 8.4 1.1

比值1.1/1.1到底表示什么含义呢?有些学生联想到方法1,认为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之间的摩尔配比,而另外一部分的学生则认为就是他们的质量配比。当然,计算结果肯定大相径庭。按物质的量配比算的结果和方法一致。而按质量配比算的话答案却变成了m(Na2CO3)=m(NaHCO3)=9.5 g/2=4.25 g。显然,方法2错了。质量差的比值怎么变成了物质的量比含义了呢?

1.3 从产物CO2入手

答题思路如下:

假设CO2全由Na2CO3产生,则n(CO2)= mol= mol;假设CO2全由NaHCO3产生,则n(CO2)’=

mol= mol,现有CO2 0.1 mol,

又表示什么呢?部分学生用这种方法解题,却卡在了53/42的含义上,导致后面算错,很是冤枉。如果从答案入手,会发现 = ,也就是说 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之间的质量配比。问题又来了,物质的量差的比值含义怎么和质量比联系在一起呢?

假设CO2全由Na2CO3产生,则m(CO2)= g×44= g;假设CO2,全由NaHCO3产生,则m(CO2)’= g× 4.4 =

NaHCO3产生CO2

虽然比值依然为质量比,但上述方法不同的是它的平均量(4.4)和分量(209/52、209/42)。为什么不同单位的平均量、分量得到的差值比含义会一样?

2 确定比值含义的简单有效的新方法

综上4种方法中提出的疑问:①平均量、分量表示为质量,差值比含义却为分量之间的物质的量配比;②平均量、分量物理量表示为物质的量,差值比含义却为分量之间的质量配比;③ 两种方法中平均量、分量的物理量含义不同,但差值比含义却相同。

这些疑问同样也是学生最大的困惑,正是由于搞不清它们的含义导致后续计算也一并错误。经过潜心研究笔者发现,十字交叉法中比值的含义与平均值分母的物理量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只要理解平均值的分母单位是什么,该单位就是分量间的配比含义。下面就四种方法展开详细解说。

3 方法详解

方法1:

Na2CO3 106 11

95

NaHCO3 84 11

平均值95的含义:“每摩尔混合物的质量”,分母单位为摩尔,根据分母单位即分量配比的说法,因此11/11为分量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之间的物质的量配比。

方法2:

Na2CO3 10.6 1.1

9.5

NaHCO3 8.4 1.1

平均值9.5的含义:“每生成0.1 mol CO2需混合物的质量”,这和“每生成1 mol CO2需混合物的质量”概念一致,分母单位均为摩尔,因此比值1.1/1.1依旧为分量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之间的物质的量配比。

方法3:

Na2CO3产生CO2

0.1 =

NaHCO3产生CO2

平均值0.1的含义:“每9.5 g混合物生成0.1 mol CO2”,这和“每克混合物能生成多少摩尔 CO2”的概念一致。分母单位为克,因此比值53/42为分量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之间的质量配比。

方法4:

Na2CO3产生CO2

4.4 =

NaHCO3产生CO2

十字交叉法涉及的解题类型非常广泛,除上述例题外凡平均值4.4的含义:“每9.5 g混合物生成4.4 g CO2”,这和“每克混合物能生成多少克 CO2”的概念一致。分母单位为克,因此比值53/42为分量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之间的质量配比。

4 其他案例

笔者特意找了时间详细地向学生分析了这道题,学生恍然大悟道个中还有这般讲究。不仅这道题,其他凡是符合双组份、物理量具有加和性的题目均能使用此方法。案例如下:

例1 甲、乙两份硫酸铝,甲中的c(Al3+)=0.25 mol/L,乙中的c(SO42-)=1 mol/L。

将两份溶液混合成硫酸铝的浓度为0.25 mol/L。求甲、乙两种溶液的体积比。(设混合后体积具有加和性)

甲中硫酸铝浓度为0.125 mol/L,乙中硫酸铝浓度为1/3 mol/L,混合后的浓度为0.25 mol/L。应用十字交叉法: 0.125 1/12

0.25 = 1/3 1/8

平均量0.25 mol/L的含义为“每1 L溶液中含有硫酸铝溶质0.25 mol”,分母单位为溶液体积,因此比值2/3为两种硫酸铝溶液的体积分配比。

例2 相邻两种烷烃的混合物20 mL,完全燃烧后生成30 mL的CO2,48 mL的H2O。求该烷烃的可能组合及体积比。

解:现求出该混合物的平均分子式:C的个数为30/20=1.5个,H的个数为48×2/20=4.8个,平均分子式为C1.5H4.8。由于只有甲烷的碳原子数少于1.5,所以肯定有甲烷CH4。另一种烷烃为乙烷C2H6。体积比用十字交叉法解,由平均分子式可知H、C原子个数比为4.8/1.5=3.2,甲烷中原子个数比为4,乙烷中原子个数比为3,化成十字交叉法:

4 0.2

3.2 = 3 0.8

关键点:比值1/4的含义。切不可以为就是甲烷与乙烷的体积比。理由如下:平均值3.2的含义是“混合物中每个C原子对应3.2个H原子”。分母单位为C原子的个数,因此,比值1/4为甲烷和乙烷中C原子的个数配比。等摩尔的甲烷和乙烷中碳原子的个数不相等,为1:2,现又要求C原子个数配比为1:4,很容易就能得出甲烷与乙烷的体积比为1:2。

至此可以发现,正确运用十字交叉法的关键在于读懂平均值的含义(等同于读懂分量含义),根据分母物理量得出比值的配比含义,必要时再根据题意进行转化。但不适用不具加和性的物理量,比如:求混合两种不同pH溶液后的pH。该混合液的pH不是原各溶液pH的简单代数之和,因此不能使用十字交叉法。相信学生们在掌握了判断平均值分母单位这种方法后,在今后应用十字交叉法解题时明显减低错误率。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动物词;文化含义

动物词指表示动物名称的一类词语,它不仅仅指称自然界中存在的或者曾经存在现在已经消失的动物,也包括那些虚幻的、不存在的动物如“龙”。

动物与人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现代汉语和乌尔都语中都存在大量的动物词来指称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动物和神话传说中出现的虚拟动物。在命名初期,动物词的意义是单一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其认识程度的不断深化,在不断深入了解动物特性的同时,人们还附于动物主观情感,这一方面是由动物自身生活习性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受各民族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心理特点及独特的审美的影响。由于长期使用,使得这些意义得以习惯化、概念化、词汇化,因此动物词产生了文化意义。谭文辉(2001)认为动物词的文化含义来源于人类的认知机制。在长期与动物频繁接触的过程中,人们认知了它们的不同种属特性,并把那些特性与其有关联性或相似性的其他事物或概念关联起来,通过隐喻或转喻,使动物词转指其他事物或概念。由于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对动物的种属特性的认知也不同,产生的文化含义也不同,同一个动物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如在教授颜色词和动物词的过程中,本人提到了中国著名的电池品牌“白象”,以乌尔都语为母语的巴基斯坦学生特别不理解,因为在乌尔都语中白象()具有表面看起来很贵重但实际上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文化含义。由此,可见由于历史、习俗、生活方式、等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语言赋予动物词不同的文化含义。本文通过对汉语、乌尔都语动物词文化含义的对比分析,试图分析出文化对词汇的影响。

一、同一个动物词在汉语乌尔都语中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含义

由于人们对一些动物的基本特性有着相同的认识,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相同或相似的联想,因此同一个动物词在两种语言中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文化内涵。如汉乌两种语言都用“狐狸()”比喻狡猾的人,如:他是只老狐狸()。“驴()”比喻固执p愚蠢p没有头脑的笨蛋。(难道喀布尔城里没有毛驴吗?世界上什么类型的人都有好地方也可以出庸人。)①“绵羊()”是一种性情及其驯服温顺的动物,但也因是食草动物且体型较小常被用来形容老实人,弱者。如:羊毛出在羊身上()。“狗()”在汉语中有“狗腿子”p“走狗” 等用法,常用来比喻卑贱的人,无赖汉,废物,游手好闲的人,它代表卑劣p可恶的品性。 (洗衣工的狗无家可归流浪汉,游手好闲的人。) “蛇()”因其是冷血动物且汉语和乌尔都语里都有其恩将愁报的寓言故事,所以常被用来形容冷酷p虚伪p卑鄙的人。在乌尔都语中蛇甚至代表敌人。 (袖子里的蛇隐藏着的敌人)。“鹰()”:汉语中鹰无疑是一种猛禽,拥有锐眼和利爪,自由翱翔,速度极快,凶猛异常。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莫怪雄鹰志气高,长空万里领。”等诗句。此外“鹰”还可以用于人名,常象征着独立、自由和勇猛。在乌尔都语中被用来比喻年轻有为的年轻人。

(你的家不在Sultan王宫殿的穹顶上,

你是皇家的猎鹰,你应以悬崖峭壁为家。)

(当鹰的灵魂在年轻的心中苏醒,

他看到了那l光的目标超越星空。)②

“猪()”生活环境肮脏p杂食贪吃p体型肥硕呆头呆脑。汉乌两种语言都用比喻愚笨p肮脏p贪婪p粗野无知的人,“笨的像猪一样()。猪崽子()。

二、同一个动物词在汉语乌尔都语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含义

“龙()”:龙是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图腾,被视为神圣祥瑞,中国人自称为“龙的传人”。中国历史的各个朝代,帝王都称呼自己为“真龙天子”,龙象征着权力。同时,龙还象征着青年才俊p英雄豪杰、出类拔萃之人,所以汉语中有“望子成龙”。而在乌尔都语中, 则是危险凶猛的动物。

(把手放进龙嘴里)比喻做危险的工作。

“猫头鹰()”:听到猫头鹰叫,中国人很快就能联想到厄运或不吉利的事情即将发生,所以汉语里有“猫头鹰进宅,好事不来”的说法。但在乌尔都语里猫头鹰有傻瓜p蠢家伙p笨蛋的意思。(猫头鹰的徒弟天大的傻瓜,大笨蛋)。(吃了猫头鹰肉人变傻了)。

“乌鸦()”:中国人认为乌鸦是不详之物,与“喜鹊”相对。说了不详的话,而最终应验的人我们可以用“乌鸦嘴”来形容他。听到乌鸦叫意味着不吉利的事情即将发生。而在巴基斯坦文化中,乌鸦并没有不详的意思,早上乌鸦在屋顶上叫却意味着有客人即将拜访。(吃了乌鸦肉)只是用来形容喋喋不休的人,唠叨没完的人。印巴民间还认为吃了乌鸦肉后会头发变黑、延年益寿。乌鸦被认为是智商很高的动物,但常含有贬义的感彩 (精明的乌鸦也会吃屎过分聪明的人也受骗,聪明反被聪明误)。

“猴子()”:在汉语中猴子因为能模仿人类的活动而被认为是聪明敏捷的。但在乌尔都语中“猴子”却被用来指称不知好歹的人p小人。 (猴子哪里知道生姜的味道。不识好歹的人及时好东西在眼前也看不出来;拙眼不识货)

(猴子脖子上带珍珠对小人的抬举)

“鹦鹉()”:鹦鹉是一种会模仿人类说话的鸟,汉语中被用来表示只会人云亦云,没有独立见解的人,如“鹦鹉学舌”一般比喻别人怎么说,也跟着怎么说。而乌尔都语的鹦鹉,则具有无情无义,翻脸不认人的文化含义。 (像鹦鹉那样无情无义翻脸不认人)(翻脸不认人就像鹦鹉,说话甜甜的就像八哥。)

三、同一动物词在汉语乌尔都语中没有对应的文化含义

(一)同一动物词在汉语中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在乌尔都语中却没有相应的文化含义

凤凰():凤凰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天下太平的象征,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与龙相同,象征着富贵p吉祥,常和龙一起使用, “龙凤呈祥”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图腾。而在乌尔都语中凤凰就是神话中的不死鸟p神鸟不具有特殊的文化含义。

仙鹤()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汉语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寓意。汉人刘安在《淮南子・说林训》中,便出现了“鹤寿千岁”的说法。而在乌尔都语中仙鹤没有这样的文化含义,而仅因为其嘴长、颈长、腿长的外形特征被用于指称腿长的人。

汉语中还有一些动物词,因谐音而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含义,这些动物词一般在乌尔都语中都没有相应的文化含义。

鹿():“鹿”谐音为“禄”意为俸禄,财也、福也,因此汉语中的“鹿”被赋予了美好的文化含义。在年画中鹿长与寿星为伴,与仙鹤为伴(鹿鹤同春、六合同寿)以祈求长寿。而乌尔都语中只是用有(鹿一样的眼睛)来形容眼睛的美丽传神。

蝙蝠():“蝠”与“福”、“富”谐音,是驱邪接福,带来福气的象征。民间传统艺术中常用五只蝙蝠飞入大门中的表现手法来祈求“五福临门”;蝙蝠和寿星同框象征“福寿双至”。而在乌尔都语中只用来指称一种昼伏夜出的哺乳动物。

(二)同一动物词在乌尔都语中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在汉语中却没有相应的文化涵义

骆驼()骆驼被称作是“沙漠之舟”,在沙漠中行走和驮运物质,可以一周不饮水。在穆斯林文化中骆驼是真主为人类造化的有益动物,性情温和,善解人意,在任何艰苦的环境中忠于主人,任劳任怨。在穆斯林的传说里,有一段这样的对话:一天有个人与一起旅行,当他们在一个地方停下过夜时,这个人就问道:“我应该拴住骆驼呢?还是应该信赖真主?”回答说;“信赖真主 ,同时拴住你的骆驼。”信赖真主,这是属人的信仰世界的事,拴骆驼则是属人的世俗世界的事,通过的回答,信仰的世界和务实的世界就十分自然地交融在一起了。巴基斯坦是穆斯林国家,在其官方语言乌尔都语中骆驼也带着一点儿神圣色彩。(看骆驼是怎样把腿蜷起来再趴下去的结果无法预测。)(让骆驼通过针眼来创造奇迹。)但随着对骆驼体型、生活习性的了解,骆驼也越来越生活化,而且略有贬义的感彩。(个子长得像骆驼一样,脑子却那么一点点。)(骆驼驮东西总是哼哼唧唧的做点儿事儿嘴里爱嘟囔。)而以农耕文明为主的汉文化中骆驼则不具备这些文化含义。在汉语中骆驼只是一种能长途跋涉p忍饥耐渴p可负重驮运的动物而已。

四p不同的动物词在汉语乌尔都语中具有相似的文化含义

不同的动物词在汉语乌尔都语中具有相似的文化含义,即汉语和乌尔都语中用不同的动物词来表达相似的意思 ,即虽然两种语言中所使用的动物词不同 ,但它们的喻义却是相似的。如汉语中用“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焦躁不安,乌尔都语中却用 (猫)(心像小猫似的乱跳。)汉语中常用“猪”来形容一个人蠢笨如“蠢猪”、“猪脑袋”,乌尔都语中也可以用表示蠢笨,但由于穆斯林世界对猪的禁忌,更多用驴p猫头鹰表达此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

(她唱歌跟布谷鸟一样好听。)

她唱歌跟百灵鸟一样。

(把脚放进龙嘴里)

虎口拔牙

(从龙嘴里逃出,死里逃生)

虎口余生

(面做的猫咪)

纸老虎

(吃饭像骆驼,挣钱如麦吉奴)

吃饭如虎,挣钱似羊

(让驴驮书)

对牛弹琴

(驴给驴挠痒)

乌龟找王八 物以类聚

(从大象嘴里夺甘蔗吃)

虎口夺食

(在家是狮虎,在外是绵羊)

在家是虎,出外是鼠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动物词不仅仅是对动物的指称。在使用的过程中还衍生出了特有的比喻义和联想义。而且这些比喻义和联想义不仅是对本义的极好的补充,也反映了一个语言社团的文化及风俗习惯。词义不仅仅包含着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还包含感 彩、文化涵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仅仅掌握词语的字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在掌握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挖掘其文化涵义,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语言学习真正的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通过对汉语和乌尔都语动物词文化含义的对比分析,希望在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能更好地帮助巴基斯坦学生了解中国文化,认识到乌尔都语p汉语中动物词文化含义的异同,使用动物词时避免母语文化产生的负面影响。

注释:

①本文中引用的乌尔都语成语、谚语均来自孔菊兰教授主编的《乌尔都语汉语词典》,下文将不再标注来源。

②引用自巴基斯坦著名诗人Allama Iqbal 的诗,其中文翻译参考了伊斯兰堡孔子学院本土教师Haseeb和中文系教授Misbah Rashid的译文。

参考文献:

[1]常敬宇.汉语词汇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葛爱华,玛依达・胡巴依.动物类词语象征意义对比浅析[J].昌吉学院学报,2008,3.

[3]贾少宁.英汉动物词汇的隐喻文化对比[N].语言文字报,2009,7.

[4]孔菊兰.乌尔都语汉语词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5]刘彬.汉语动物词语的文化意蕴[J].文化研究,2009,2.

[6]刘宇红.中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比较[J].湘潭大学学报(社科版)第22卷,1998.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词汇教学 文化词语 文化义 植物词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078-02

近年来,随着汉语在世界的广泛传播,众多学者开始注意到文化和汉语之间密切的关系。人们意识到如果不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在使用汉语的过程中可能造成交流障碍。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应注意含有丰富文化义的词语。尤其是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文化词语,教师和学生都应对这些词语充分了解。

一、词语的文化义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一些特殊的词汇常常可以反映出一种语言包含的文化信息。词汇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在中外文化中一些词语往往具有独特的文化含义。这些词语便是文化词语,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①通过这些词语的文化义,人们可以了解一种语言背后的民族风俗、文化背景、等独特的文化知识。植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汉语中很多植物词常被人们赋予独有的文化义。例如,中国人常常将“牡丹”奉为国花。并且由于中国历史的影响,人们常常将牡丹作为“富贵、荣华、幸福”的象征。

二、汉语常用植物词的文化义

汉语中的植物词多数含有独特的象征意义,人们往往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结合周围环境和关系密切的事物来构成对这些植物词的联想,这样就形成了植物词独有的文化义。例如人们常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意思是指到了天气最寒冷的时候,植物大多数都凋零了,只有松柏仍然坚韧挺拔,不畏严寒。松柏被人们赋予坚韧不屈的品质,其实也是人们通过观察松柏不惧寒冷的特性而得出的联想意义。再者莲在汉语中象征着坚贞不屈和洁身自鄣钠分剩这也是从莲的生长特点得出的文化义。下面将具体介绍一些汉语常用植物词的文化义。

(1)松:松树,被称为“百木之长”,所以中国人将它作为长寿的象征。并且由于松树耐旱抗寒,在悬崖峭壁上也可以存活,因此它也代表适应能力强、吃苦耐劳和顽强不屈的人。

(2)梅:梅花在寒冬绽放,不惧严寒。因此人们赋予它清雅俊逸的品质,常用它来比喻那些与世无争、坚守本性的君子。而且中国人也常将梅花比作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例如“梅妻鹤子”。

(3)柳:柳树,是一种高大的常见乔木,姿态优美。它可以代表春意盎然的美丽景色。又因为柳的谐音是“留”,所以古人常常在和亲友离别时折柳赠别,用柳条寄托不舍之情。而像“柳叶眉”和“杨柳细腰”则是用柳树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4)竹:竹子高大挺拔,俊美秀丽。在汉语中,“竹”可以代表谦虚。这是因为竹子是空心的,所以古人认为竹子是一种虚心的植物。又因为竹杆有节,所以竹子也是节气的象征,代表高尚的情操,比如成语中有“高风亮节”一词。除此之外,因为“竹”与“足”“祝”音接近,故而人们又将竹作为“富足”和美好祝愿的象征。

(5)菊:,是中国常见的一种观赏植物。汉语中可以象征高雅,是花中四君子之一。菊还具有药用价值,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久服能轻身延年”,所以因其药用价值被人们作为长寿的象征。而且菊也是隐士的象征,是因为恬淡、高洁有傲气,与传统文化中隐士的特点相同。而且往往在秋季开放,开在百花之后,不与群芳争艳,体现了一种洁身自好、坚贞不屈的高尚气节。

(6)桃:桃在中国文化中有丰富的文化义。首先桃花象征着爱情,人们用桃花来形容在爱情上的好运气,例如“桃花运”。此外,桃花在汉语中喻指女子娇美的面容。这是因为桃花颜色粉嫩美丽,和女子娇美的面容相似,所以人们会将它与美女联系起来,比如汉语中用“粉面桃花”“面若桃花”来形容美女的容貌。此外汉语中有“蟠桃”一词,传说王母在众神前来祝寿的时候,用蟠桃宴请诸位神仙,表示感谢。因此“桃”便有了长寿的含义,现在人们在老人过生日的时候有时也会送寿桃,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三、植物词文化义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原则

1.分阶段教学

因为汉语中很多植物词都蕴含着不同的文化义,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应注意这些词语文化义的教授。但是由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往往要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这些教学对象来自不同的国家,掌握着不同的语言,对汉语的熟悉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在进行汉语植物词的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掌握程度,分阶段进行教学。例如,对于刚接触汉语的初级阶段学生,教师可以在讲授植物词语基本义的同时,简单介绍一些文化义。而对中高阶段的学生,教师除了讲授植物词语基本义和文化义以外,也应向学生介绍文化义的来源,并与学生的母语和常用语言进行对比。比如在讲解“桃”时,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只介绍这种植物的基本形态和生长习性,并简单说明“桃”在汉语中可以表示“长寿”等文化义。但面对中高阶段的学生,教师应该讲明为何桃子可以表示长寿,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主次分明

在进行植物词语的教学时,要注意植物词语在汉语和学生母语、常用语言中有差异的地方,要侧重这些词语的教学。比如汉语中“牡丹”代表着“富贵、荣华、吉祥”,但西方一些国家中“牡丹”却是“腼腆和害羞”。再比如“莲”在汉语中象征着“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而在希腊神话中却指“忘忧果”。因此,在教学中对那些在不同语言中的文化义相同的词语,教师可以简单向学生介绍词语的含义。但对那些文化义差异较大的词语要进行重点教学,让学生在掌握汉语基本的植物词后,也能理解有丰富文化义的植物词。

3.交际与实用为主

o论是哪一种语言,终究是要用来交流和传递信息的,所以对于植物词的教学也应该注意词语的交际性和实用性。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要多向学生教授在汉语中常见的、使用频率高和实用性强的植物词语,详细介绍它们的基本义和文化义。而对那些生僻的、鲜为人知的词语则尽量进行简单的描述,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用汉语进行交流。

(二)教学方法

1.直接法

直接法是用汉语直接向学生介绍词语的基本义和文化义。有些植物词语的含义简单易懂,教师可以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词语的用法。而对于一些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的词语,可以先用直接法向学生直接讲解词语的含义,然后再结合其他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文化义。比如在讲解汉语中的“松柏”时,可以直接向学生介绍松柏在中国文化中是顽强不屈的象征,然后引导学生了解松柏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帮助他们明白因为松柏在艰苦的环境下也能顺利存活,人们才会赋予它们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文化义。

2.对比分析法

因为对外汉语教学面对的是不同国家的学生,所以教师必须考虑到汉语与学生母语、常用语的异同。因为植物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往往会赋予同一种植物词不一样的文化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语言和文化的对比来帮助学生掌握植物词语的含义。例如“水仙”在汉语中代表着高雅,而在西方文化中却象征着傲慢和自负。教师在讲解这个词语时,可以先介绍它的基本义,然后讲解汉英文化中“水仙”具有的不同的文化义,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在不同语言中同类植物词语的文化义,进而帮助学生掌握词语在汉语中独有的文化义,避免学习者在使用汉语的过程中产生误解。

3.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设备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图像和声音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感受事物。在教授植物词文化义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讲解词语的基本义和文化义。比如在讲解“桃”时,光凭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应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关于“桃”的图片和神话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桃的样子,从而知道是怎样的东西可以在汉语中表示长寿。而在介绍“柳叶眉”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柳叶的形状和人类眉毛的样子,引导学生发现柳叶和眉毛的相似处,充分掌握“柳叶眉”的含义。

4.实物教学法

在讲解植物词时,教师可以根据植物的自身特点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条件来安排教学内容。比如在介绍“菊”时,教师可以安排在重阳节的时候教授这个词语,让学生品尝酒和糕,并介绍“菊”在汉语中包含的文化义。而在讲授“竹”时,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带学生感受竹子的生长环境和自身特点,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因为竹子有节,汉语中竹子是有气节的象征。通过实物教学,学生可以亲自感受植物词的基本义,进而也能明白因为植物的形态等而产生的文化义。

四、结语

植物,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而通过学习含有独特文化义的汉语植物词,学生也能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利用独特的植物词来介绍中国文化,可以丰富汉语的词汇教学,并能够传播中国文化,从而帮助学生在能熟练运用汉语进行交流的同时,也能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是为了更好地与人交流和沟通,如果没有对该语言具有的文化义有足够的了解,必然会在交流中产生问题。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要靠语言表现出来。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语言与文化的结合,分析文化差异,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植物词的含义,让学生在能用汉语进行基本交流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各种文化差异,从而能够用汉语进行有效地交流,传播不同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包雅婧.植物类国俗词的对外汉语教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2]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廖光荣.英汉文化植物词对比[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4]麻慧婷.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

[5]孟鹏丽.对外汉语文化词语及其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第4篇

这两种题型,各有各的基本答题思路。引导学生明确题型,把握思路,做题的时候就有针对性,就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了。

一、修辞句

此处的修辞除了指高考明确的几种修辞方法外,也应包括广义的修辞,即为了增加表达效果而使用的语言技艺和方法。

基本解题思路:一、明确指出使用何种修辞方法。二、此种修辞方法的效果如何。三、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及作用。

举例:2008年全国卷一《阳关古道苍凉美》第15题分析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中第一小题“就好像突然闯进了绿色的海洋”。

答案:

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巨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

我这样指导学生:

首先问:观察这里的句子,研究其有何特征。

学生回答:这句话采用了修辞,而且有深层含义。

二问: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学生回答:比喻。

三问:其目的及达到的效果如何?

学生回答:很简单,比喻的效果是使文章内容生动形象。

四问: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开始思考作者在这里寄托的情感,最后形成共识:“采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在荒凉的沙漠中突然看见绿色林带的惊喜”。

以个人观点,学生的答案不仅符合参考答案,而且更精确完善。

例二:2009年安徽卷《董师傅游湖》13题第2小题: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远岸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更加似雪如金,近岸海棠正在盛期,粉嘟嘟的花朵挤满枝头,好不热闹”进行赏析。

答案:运用比喻,描绘丁香、连翘在灯光下晶莹璀璨的艳丽之美。

运用比拟(或“拟人”),形容海棠盛开时争奇斗艳的勃勃生机。

指导学生的过程:

首先问:本句有何特征?

答:运用修辞。

二问:什么修辞?

答:“似雪如金”为比喻,“挤满枝头”为拟人。

三问:效果如何?

答:比喻的好处,生动形象;拟人的好处,具体生动。

四问:在表情达意方面有什么作用?

答: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丁香、海棠等众花缤纷开放的艳丽色彩与蓬勃生机。

将这样的结果按修辞方法“比喻”“拟人”予以拆分,正好得出需要的结论。

二、含义复杂的“长”句子

这个“长”,并不是指结构有多复杂,而是指内涵的丰富性。高考考查的句子含义,有相当一部分是结合文章来理解关键句的深层含义,而这些句子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即往往可以“一分为二”,也就是说根据逻辑上的含义可以把它切分为前后两块。先切分,再结合文章内容去解读就方便多了。

例如:2009年重庆卷《瓷器的意味》第14小题:“怎样理解‘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在文中的含意?”

答案: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前提。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瓷器的价值了。

对照一下不难发现:原句子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为“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第二层指向现实“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

结合文章的内容来解读,作者池莉从物件的功用这个角度来看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精神关注领域的变化,传达出这样一个观点:同一件事物,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会有不同的理解。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由衷赞叹是不言而喻的。

这样我们比照答案内涵和原句子的前后两段,正好是一一对应关系:

只要日子一好,瓷器就是一个好东西――>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前提。

现在人们越来越觉得瓷器是个好东西了――>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瓷器的价值了。

提供两个供思考的例子:

1.2008年天津卷19题:“综观全文,如何理解‘这是历史的另一种写法’?”

参考答案:用实物来记录历史,再现了千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学生讨论:作者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敦煌彩绘和线条等实物,及其带给后人对于先民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的思考与理解。

2.2009年山东卷第20题第1小题:“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的含义。

参考答案:被社会的诱惑和压力左右,在忙忙碌碌或漫无头绪中,忽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迷失了自我。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第5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5.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关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和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本节还涉及了相关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巩固概念。

本节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本节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形成。

教法建议

1.在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时,可以从学生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解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可以适当举例说明。

2.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不能拆分。它和物质的质量虽一字之差,但截然不同。教学中应该注意对比,加以区别。

3.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但是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讲很陌生也很抽象。再加上对高中化学的畏惧,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师应注意分散难点,多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发学习兴趣。

4.应让学生准确把握物质的量、摩尔的定义,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明确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对象的。

(2)明确粒子的含义。它可以是分子、原子、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3)每一个物理量都有它的标准。科学上把0.012kg12C所含的原子数定为1mol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因此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在叙述和定义时要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在计算时取数值“6.02×1023mol-1”。

5.关于摩尔质量。由于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把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就能够把摩尔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联系起来。如一个氧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倍,又1mol任何原子具有相同的原子数,所以1mol氧原子质量是1mol碳原子质量的倍,即。在数值上恰好等于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给物质的量的计算带来方便。

6.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巩固对概念的理解。理清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方案一

课题:第一节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学习。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方法:设疑-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方程式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方程式的含义有:宏观上表示56份质量的铁和32份质量的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硫化亚铁。微观上表示每一个铁原子与一个硫原子反应生成一个硫化亚铁分子。

导入:56g铁含有多少铁原子?20个铁原子质量是多少克?

讲述:看来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把宏观可称量的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提到物理量同学们不会感到陌生。你们学习过的物理量有哪些呢?

回答: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

投影: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

单位名称

长度

质量

千克

时间

电流

安[培]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发光强度

坎[德拉]

物质的量

摩尔

讲述: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很需要把微粒(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呢?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这同初中化学计算以质量为基础不同,是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这一变化。

板书:第一节物质的量

提问: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你对物质的量的初步认识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摩尔是它的单位。

讲述:“物质的量”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减字。初次接触说起来不顺口,通过多次练习就行了。

板书:一、物质的量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引入:日常生活中用打表示12个。“打”就是一定数目的物品的集合体。宏观是这样,微观也是这样,用固定数目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科学上,物质的量用12g12C所含的碳原子这个粒子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它就是“摩尔”

阅读:教材45页

讲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阿伏加德罗。这个常数的符号是NA,通常用它的近似值6.02×1023mol-1。

板书:二、单位――摩尔

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和6.02×1023是否可以划等号呢?

不能。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33×10-23g,可以求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因此注意近似值是6.02×1023mol-1。

提问:1mol小麦约含有6.02×1023个麦粒。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学生思考:各执己见。

结论:不正确。因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使用范围是微观粒子。因此在使用中应指明粒子的名称。6.02×1023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数值,所以宏观物体不便用物质的量和摩尔。例如,地球上的人口总和是109数量级,如果要用物质的量来描述,将是10-14数量级那样多摩尔,使用起来反而不方便。

板书: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

投影: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1mol氧

(2)0.25molCO2。

(3)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4)1mol是6.02×1023个微粒的粒子集合体。

(5)0.5molH2含有3.01×1023个氢原子。

(6)3molNH3中含有3molN原子,9molH原子。

答案:

(1)错误。没有指明微粒的种类。改成1molO,1molO2,都是正确的。因此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用化学式表示。

(2)正确。

(3)错误。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只是它的单位,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4)错误。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等同。

(5)错误。0.5molH2含有0.5×2=1molH原子,6.02×1023×1=6.02×1023个。

(6)正确。3molNH3中含有3×1=3molN原子,3×3=9molH原子。

投影:课堂练习

2.填空

(1)1molO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O;

(2)3molH2SO4中约含有__________个H2SO4,可电离出_________molH+

(3)4molO2含有____________molO原子,___________mol质子

(4)10molNa+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Na+

答案:(1)6.02×1023(2)3×6.02×1023,6mol(3)8mol,8×8=64mol(因为1molO原子中含有8mol质子)(4)10×6.02×1023(5)2mol

讨论:通过上述练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出物质的量、微粒个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4.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物质的量与粒子个数之间的关系:

作业:教材P48一、二

板书设计

第三章物质的量

第一节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二、单位――摩尔

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

4.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探究活动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与原理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是NA,单位是每摩(mol-1),数值是

NA=(6.0221376±0.0000036)×1023/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由实验测定。它的测定精确度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测定方法有电化学当量法、布朗运动法、油滴法、X射线衍射法、黑体辐射法、光散射法等。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不同,但测定结果几乎一样,可见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客观存在的重要常数。例如:用含Ag+的溶液电解析出1mol的银,需要通过96485.3C(库仑)的电量。已知每个电子的电荷是1.60217733×10-19C,则

NA=

下面着重介绍单分子膜法测定常数的操作方法。

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

2.学习用单分子膜法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用品

胶头滴管、量筒(10mL)、圆形水槽(直径30cm)、直尺。

硬脂酸的苯溶液。

实验原理

硬脂酸能在水面上扩散而形成单分子层,由滴入硬脂酸刚好形成单分子膜的质量m及单分子膜面积s,每个硬脂酸的截面积A,求出每个硬脂酸分子质量m分子,再由硬脂酸分子的摩尔质量M,即可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N。

实验步骤

1.测定从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

取一尖嘴拉得较细的胶头滴管,吸入硬脂酸的苯溶液,往小量筒中滴入1mL,然后记下它的滴数,并计算出1滴硬脂酸苯溶液的体积V1。

2.测定水槽中水的表面积

用直尺从三个不同方位准确量出水槽的内径,取其平均值。

3.硬脂酸单分子膜的形成

用胶头滴管(如滴管外有溶液,用滤纸擦去)吸取硬脂酸的苯溶液在距水面约5cm处,垂直往水面上滴一滴,待苯全部挥发,硬脂酸全部扩散至看不到油珠时,再滴第二滴。如此逐滴滴下,直到滴下一滴后,硬脂酸溶液不再扩散,而呈透镜状时为止。记下所滴硬脂酸溶液的滴数d。

4.把水槽中水倒掉,用清水将水槽洗刷干净后,注入半槽水,重复以上操作二次。重复操作时,先将滴管内剩余的溶液挤净,吸取新鲜溶液,以免由于滴管口的苯挥发引起溶液浓度的变化。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

5.计算

(1)如称取硬脂酸的质量为m,配成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为V,那么每毫升硬脂酸的苯溶液中含硬脂酸的质量为m/V。

(2)测得每滴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为V1,形成单分子膜滴入硬脂酸溶液的滴数为(d—1)(详见注释),那么形成单分子膜需用硬脂酸的质量为:

(3)根据水槽直径,计算出水槽中水的表面积S。已知每个硬脂酸分子的截面积A=2.2×10-15cm2,在水面形成的硬脂酸的分子个数为:S/A。

(4)根据(2)和(3)的结果,可计算出每个硬脂酸分子的质量为:

(5)1mol硬脂酸的质量等于284g(即M=284g/mol),所以1mol硬脂酸中含有硬脂酸的分子个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N为:

注释:当最后一滴硬脂酸溶液滴下后,这滴溶液在水面呈透镜状,说这滴溶液没有扩散,即没有参与单分子膜的形成。这时单分子膜已经形成完毕,应停止滴入溶液,所以,在计算形成单分子膜所需硬脂酸溶液的滴数时,应将最后一滴减掉,即滴数计为d—1。

说明:

一、实验成功标志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在(5-7)×1023范围内为成功。

二、失败征象

实验测定的阿伏加德罗常数数量级不等于1×1023。

三、原因分析

1.因为苯是易挥发的溶剂,故在配制、使用硬脂酸苯溶液的过程中因为苯的挥发,造成浓度的变化。

2.在测量每滴硬脂酸苯溶液体积时是连续滴液的,在形成单分子膜时的滴液是间歇的,同时,滴管内液体多少不同,手捏胶头的力不同这些因素,均可导致液滴的大小不均匀。

3.水槽洗涤不干净,将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4.水槽水面直径测量不准确也会造成误差。

四、注意问题

1.苯中有少量的水,可用无水氯化钙或氧化钙除去。

2.配好待用的硬脂酸苯溶液一定要严加密封,防止苯的挥发。在使用过程中要随时加塞塞住。

3.在使用胶头滴管滴液时,均要采取垂直滴入法,以保持液滴大小均匀。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第6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5.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关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和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本节还涉及了相关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巩固概念。

本节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本节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形成。

教法建议

1.在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时,可以从学生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解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可以适当举例说明。

2.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不能拆分。它和物质的质量虽一字之差,但截然不同。教学中应该注意对比,加以区别。

3.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但是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讲很陌生也很抽象。再加上对高中化学的畏惧,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师应注意分散难点,多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发学习兴趣。

4.应让学生准确把握物质的量、摩尔的定义,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明确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对象的。

(2)明确粒子的含义。它可以是分子、原子、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3)每一个物理量都有它的标准。科学上把0.012kg12C所含的原子数定为1mol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因此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在叙述和定义时要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在计算时取数值“6.02×1023mol-1”。

5.关于摩尔质量。由于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把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就能够把摩尔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联系起来。如一个氧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倍,又1mol任何原子具有相同的原子数,所以1mol氧原子质量是1mol碳原子质量的倍,即。在数值上恰好等于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给物质的量的计算带来方便。

6.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巩固对概念的理解。理清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方案一

课题:第一节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学习。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方法:设疑-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方程式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方程式的含义有:宏观上表示56份质量的铁和32份质量的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硫化亚铁。微观上表示每一个铁原子与一个硫原子反应生成一个硫化亚铁分子。

导入:56g铁含有多少铁原子?20个铁原子质量是多少克?

讲述:看来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把宏观可称量的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提到物理量同学们不会感到陌生。你们学习过的物理量有哪些呢?

回答: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

投影: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 单位名称

长度

质量

千克

时间

电流

安[培]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发光强度

坎[德拉]

物质的量

摩尔

讲述: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很需要把微粒(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呢?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这同初中化学计算以质量为基础不同,是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这一变化。

板书:第一节物质的量

提问: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你对物质的量的初步认识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摩尔是它的单位。

讲述:“物质的量”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减字。初次接触说起来不顺口,通过多次练习就行了。

板书:一、物质的量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引入:日常生活中用打表示12个。“打”就是一定数目的物品的集合体。宏观是这样,微观也是这样,用固定数目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科学上,物质的量用12g12C所含的碳原子这个粒子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它就是“摩尔”

阅读:教材45页

讲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阿伏加德罗。这个常数的符号是NA,通常用它的近似值6.02×1023mol-1。

板书:二、单位――摩尔

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和6.02×1023是否可以划等号呢?

不能。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33×10-23g,可以求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因此注意近似值是6.02×1023mol-1。

提问:1mol小麦约含有6.02×1023个麦粒。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学生思考:各执己见。

结论:不正确。因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使用范围是微观粒子。因此在使用中应指明粒子的名称。6.02×1023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数值,所以宏观物体不便用物质的量和摩尔。例如,地球上的人口总和是109数量级,如果要用物质的量来描述,将是10-14数量级那样多摩尔,使用起来反而不方便。

板书: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

投影: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1mol氧

(2)0.25molCO2。

(3)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4)1mol是6.02×1023个微粒的粒子集合体。

(5)0.5molH2含有3.01×1023个氢原子。

(6)3molNH3中含有3molN原子,9molH原子。

答案:

(1)错误。没有指明微粒的种类。改成1molO,1molO2,都是正确的。因此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用化学式表示。

(2)正确。

(3)错误。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只是它的单位,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4)错误。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等同。

(5)错误。0.5molH2含有0.5×2=1molH原子,6.02×1023×1=6.02×1023个。

(6)正确。3molNH3中含有3×1=3molN原子,3×3=9molH原子。

投影:课堂练习

2.填空

(1)1molO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O;

(2)3molH2SO4中约含有__________个H2SO4,可电离出_________molH+

(3)4molO2含有____________molO原子,___________mol质子

(4)10molNa+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Na+,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答案:(1)6.02×1023(2)3×6.02×1023,6mol(3)8mol,8×8=64mol(因为1molO原子中含有8mol质子)(4)10×6.02×1023(5)2mol

讨论:通过上述练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出物质的量、微粒个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4.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物质的量与粒子个数之间的关系:

作业:教材P48一、二

板书设计

第三章物质的量

第一节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二、单位――摩尔

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

4.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探究活动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与原理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是NA,单位是每摩(mol-1),数值是

NA=(6.0221376±0.0000036)×1023/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由实验测定。它的测定精确度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测定方法有电化学当量法、布朗运动法、油滴法、X射线衍射法、黑体辐射法、光散射法等。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不同,但测定结果几乎一样,可见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客观存在的重要常数。例如:用含Ag+的溶液电解析出1mol的银,需要通过96485.3C(库仑)的电量。已知每个电子的电荷是1.60217733×10-19C,则

NA=

下面着重介绍单分子膜法测定常数的操作方法。

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

2.学习用单分子膜法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用品

胶头滴管、量筒(10mL)、圆形水槽(直径30cm)、直尺。

硬脂酸的苯溶液。

实验原理

硬脂酸能在水面上扩散而形成单分子层,由滴入硬脂酸刚好形成单分子膜的质量m及单分子膜面积s,每个硬脂酸的截面积A,求出每个硬脂酸分子质量m分子,再由硬脂酸分子的摩尔质量M,即可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N。

实验步骤

1.测定从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

取一尖嘴拉得较细的胶头滴管,吸入硬脂酸的苯溶液,往小量筒中滴入1mL,然后记下它的滴数,并计算出1滴硬脂酸苯溶液的体积V1。

2.测定水槽中水的表面积

用直尺从三个不同方位准确量出水槽的内径,取其平均值。

3.硬脂酸单分子膜的形成

用胶头滴管(如滴管外有溶液,用滤纸擦去)吸取硬脂酸的苯溶液在距水面约5cm处,垂直往水面上滴一滴,待苯全部挥发,硬脂酸全部扩散至看不到油珠时,再滴第二滴。如此逐滴滴下,直到滴下一滴后,硬脂酸溶液不再扩散,而呈透镜状时为止。记下所滴硬脂酸溶液的滴数d。

4.把水槽中水倒掉,用清水将水槽洗刷干净后,注入半槽水,重复以上操作二次。重复操作时,先将滴管内剩余的溶液挤净,吸取新鲜溶液,以免由于滴管口的苯挥发引起溶液浓度的变化。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

5.计算

(1)如称取硬脂酸的质量为m,配成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为V,那么每毫升硬脂酸的苯溶液中含硬脂酸的质量为m/V。

(2)测得每滴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为V1,形成单分子膜滴入硬脂酸溶液的滴数为(d—1)(详见注释),那么形成单分子膜需用硬脂酸的质量为:

(3)根据水槽直径,计算出水槽中水的表面积S。已知每个硬脂酸分子的截面积A=2.2×10-15cm2,在水面形成的硬脂酸的分子个数为:S/A。

(4)根据(2)和(3)的结果,可计算出每个硬脂酸分子的质量为:

(5)1mol硬脂酸的质量等于284g(即M=284g/mol),所以1mol硬脂酸中含有硬脂酸的分子个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N为:

注释:当最后一滴硬脂酸溶液滴下后,这滴溶液在水面呈透镜状,说这滴溶液没有扩散,即没有参与单分子膜的形成。这时单分子膜已经形成完毕,应停止滴入溶液,所以,在计算形成单分子膜所需硬脂酸溶液的滴数时,应将最后一滴减掉,即滴数计为d—1。

说明:

一、实验成功标志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在(5-7)×1023范围内为成功。

二、失败征象

实验测定的阿伏加德罗常数数量级不等于1×1023。

三、原因分析

1.因为苯是易挥发的溶剂,故在配制、使用硬脂酸苯溶液的过程中因为苯的挥发,造成浓度的变化。

2.在测量每滴硬脂酸苯溶液体积时是连续滴液的,在形成单分子膜时的滴液是间歇的,同时,滴管内液体多少不同,手捏胶头的力不同这些因素,均可导致液滴的大小不均匀。

3.水槽洗涤不干净,将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4.水槽水面直径测量不准确也会造成误差。

四、注意问题

1.苯中有少量的水,可用无水氯化钙或氧化钙除去。

2.配好待用的硬脂酸苯溶液一定要严加,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密封,防止苯的挥发。在使用过程中要随时加塞塞住。

3.在使用胶头滴管滴液时,均要采取垂直滴入法,以保持液滴大小均匀。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元素符号;化学思维方式;化学观念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8-0048-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教学分析

1.1 教学内容分析

在学生基本建立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观念后,本课题《认识原子并用符号表示》安排了三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1)认识金属等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建立不同原子的表象; (2)学会用元素符号表示原子; (3)领会元素符号的含义。这节课对整个初中化学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1)元素符号是化学符号语言的最基本单元,它是化学的一个发明,具有简洁、规范、国际统一的特点。由元素符号开端,发展形成了初中化学的符号语言体系。因此这节课具有今后化学用语教学的模版作用。(2)元素符号对宏观组成和微观原子具有双重指代作用,成为连接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元素符号是对人类原子论认识成果的表达,富含化学观念,理解元素符号的含义也就初步建立了“宏观―微观―符号”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这正是化学入门的关键。

1.2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学习原子及元素符号时,会遇到较大困难。一是由于原子的抽象性,虽然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建立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观,但对“哪些物质由原子构成”并不了解,更没有“看到宏观物体就能想象到构成它的原子”的认识习惯;二是元素符号的抽象性,元素符号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比如“Fe”这个元素符号,既可指代铁钉又可指代一个铁原子还可指代补血营养液中的铁元素,至于所指的是这些含义中的哪一个,学生要根据当时的语境做出判断,思维需要在宏观和微观之间跳进跳出,这也是较困难的。通过符号搭建宏观和微观相互联系的桥梁,正是学生化学入门所要解决的难题。

1.3 教学现状分析

有些教师认为,化学符号就是一种人为规定,只要告诉学生怎么写,记住、背过,多加练习就行了。我们认为符号具有指代作用,如果对它指代的对象不熟悉甚至一无所知,符号就是空洞的,对空洞符号的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学生记住有关符号含义的条文并不难,难的是形成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比如,当他看到“Au”这个元素符号时自然就会想到金光灿灿的金饰品、想到具有特定质量和半径的金原子。一些学生虽然通过了化学考试甚至成绩不错,却依旧把物质、原子、元素符号看成是互不联系的三类知识,认定了化学就是一个死记硬背的学科,以至于把化学称为第二外语,这正是以往化学教学的一种尴尬。如何让学生顺利建立“宏观―微观―符号”相联系的化学思想方法是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教学必须解决的核心任务。

1.4 教学目标设计

(1)知道哪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看到实物,能写出组成原子的元素符号;看到元素符号能说出原子的名称。

(2)说出元素符号的含义。

(3)建立“宏观―微观―符号”相联系的化学思维方法,形成表象和联想的能力。

(4)了解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感受符号在化学发展中的作用。

2 教学实录

[师]在上节课布置的“先学作业”中,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很好的问题。

[投影学生的问题]

(1)物质微粒分不分种类?微粒到底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2)物质微粒有各自的性质吗?

(3)分子、原子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有大小之分吗?

(4)为什么温度升高,物质微粒之间的间隔增大?

[师]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这些粒子通过相互作用构成物质。这些,在今天看来已经成为科学的常识,但原子、分子、离子由猜想到发现的历史,却有着非常激动人心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够多多了解这些故事。

[板书]一、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和离子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哪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以及如何表示原子。

学生活动一:认识原子

[投影]学生“先学作业”中填写的金属的用途(表1)。

[生]观察一组等体积的铜、铁、铝圆柱体。

[师]你们发现这些等体积的铜、铁、铝有什么不同?

[生]颜色、手感、轻重不同,密度不同。

形成对不同金属的丰富感性认识

[师]猜猜看,它们的密度为什么不同?

[生]构成微粒的大小不同;微粒的间隔不同。

[师] 还有其他猜想吗?

[生] 构成它们的微粒质量不同

[投影]铜、铝等“实物照片”对应的“原子堆积示意图”(见图1、图2)。

[想象]如果把这些金属体放大10亿倍,这些直径2 cm的金属体会变成20000 km直径的金属体,这时我们才会看到它们都是由一个个的原子排列组成的,这些原子的直径约为1~2 cm,如同壹分或贰分硬币那么大。

通过“猜测”“想象”,学生将宏观金属物体和原子微粒建立联系,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原子的表象。

[投影]扫描隧道显微镜下放大1亿倍的原子图像(见图3、图4)。

[师]请阅读表2中“原子半径”、 “原子质量”。

[生] 按座位挨次读出表中的数据。

通过数据形成对原子更为清晰的表象。

[师]原子这样小,人们是怎样测得原子的直径和质量的呢?这里面的故事也非常精彩,希望同学们课下读读科学家认识原子的历史。

[师]请同学们参照上表中的“模型直径”数据,在硬纸板上用圆规画出6个圆,用剪刀剪下,写上原子名称。

检查学生制作的原子模型,提醒同学们想象这可是放大了约50亿倍的原子啊。

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原子。

[投影]金属晶体原子排列图(见图5、图6所示)

[展示]金刚石、石墨的球棍模型(注意说明“棍”表示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上均说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原子之间的间隔大小不同。

[小结] 金属、金刚石、石墨、硅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不同的原子,构成了不同的物质。因构成金属的原子的体积、质量、间隔大小不同,因此,不同的金属密度不同。如石墨、金刚石、硅等。

[生] 填写表3中“构成微粒”一栏;依次读出各物质组成原子的名称。

[板书] 二、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铁、铜、锌、

通过观察实物、联想、猜测、数据、动手操作等活动、以及模型、示意图等信息,建立“宏观―微观”的密切联系。

以上用时约18分钟。

学生活动二 如何表示原子

[师]从金刚石模型和石墨模型上分别拆下一些原子,这些原子都是相同的碳原子,属于同一类原子,我们把这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同理,我们把不管来自何种物质的铁原子、铜原子分别称为铁元素、铜元素……。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因为元素是同种原子的总称,表示原子的符号当然也可以表示元素。

[师]如何表示1个原子呢?

[生] 阅读以下ppt投影的信息:

“在古希腊时人们就已经用符号来表示当时发现和使用的物质,随着炼金术的发展,炼金家也有了自己表示物质的符号;到了19世纪初,道尔顿用圆圈配以不同的图案和字母来表示各种原子”

[投影]元素符号的演变史[1,2](见图7、图8、图9)[师]你们看到这些符号,有什么感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生]太麻烦、繁琐、不好记,不统一……

[师]怎样解决符号的繁琐、难记、不统一造成的混乱?

1818年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用元素拉丁文开头字母作为元素符号的建议。

[投影]

(1)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

(2)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生]观看flash:贝采利乌斯的“表示元素的符号”。尝试说出书写元素符号的规则。

[投影] 表4 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板书]三、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一大二小”

[投影]四线格的规范书写,让学生模仿写在表3中“元素符号”一栏。

学习竞赛:看谁能在4分钟内记下11个元素符号。让一学生去黑板板演。矫正书写不规范的地方。

在制作的各种原子模型在背面写上元素符号(见表5所示)。

甲同学拿原子模型正面,让乙同学猜背面的符号,然后两人换过来猜。看谁猜对的多。记下猜对的数目。

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感受元素符号的人为规定性、简洁、规范、国际统一等特点,并练习书写元素符号。

以上用时约12分钟。

学生活动三 领会元素符号的意义

[师]符号是为了表达和交流的需要,你认为元素符号表达了哪些含义?比如,元素符号 C可以表示什么?3C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表示这些含义?

[生]尝试说出“C”表示1个碳原子、碳元素或金刚石,“3C”表示3个碳原子。以及表示上述这些涵义的合理性。

学生按座位挨次说出“Cu”“Zn”等元素符号的含义,随后填写表3中“元素符号的含义”一栏。矫正“1个元素”的说法。

从个别到一般, 让学生尝试归纳元素符号的意义。

[板书]四、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1个原子;表示1种元素;表示由该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活动]挑战记忆力比赛。

通过该活动,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三者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

[小结]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是怎样学习的。

[布置作业]

巩固性作业:

1. 把家中的金属制品贴上它们的符号。可参阅课本后的元素周期表。

2. 用硬纸片或废扑克牌制作镁、铝、锌、铜、铁、碳元素符号卡片(见图10所示)。

3. 请写出下列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①Cu表示____________

②2Mg表示___________

③3Al表示____________

下节课的先学作业(略)

宣布下课。

3 教学反思与分析评价

(1)这节课首先强化了原子与原子构成的实物之间的联系。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可以被观察,是具有一定质量、大小的微观粒子。这些在学生心中就成为一种思维中的真实。对于学生动手制作原子模型的活动,有人认为花费了5分钟,似乎不必要,我们认为动手产生的体验是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花些时间是值得的。

(2)怎样表示原子、元素或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通过前人解决这个问题的历史,学生体会到元素符号的人为规定性、简洁、规范、国际统一的特点。

(3)除了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重视元素符号意义的教学,充分挖掘元素符号中的化学观念,帮助学生体悟没有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没有人类对物质构成的认识,就没有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所指代的意义是由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成果所决定的。学生学习化学符号就要切实建立符号与宏观和微观的联系,体会到元素符号内在的涵义,为以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扎下一个“根”。

参考文献:

[1] [英]J.R柏廷顿.化学简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86~187.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构式 双及物 歧义 构式语法

1.引言

构式语法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其是在批判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7]。构式语法反对TG语法的动词中心说,主张构式本身具有独立于动词的意义,其不同于TG语法的模块观,主张形式语义语用不应分开对待,并主张关注语言中非典型的现象。这些特点很大程度上也是构式语法的优势,因而备受关注,尤其受汉语语言学学者的青睐。近来国内学者利用构式语法理论解决了许多以往理论解释不透彻或所难以解决的问题,一些典型句式的如“把”字句[12],双及物构式[13],还有一些非典型但又很常见的如“NPL+V+着+NP”[7],“比N还N”[10],“一锅饭吃了十个人”[5][7][11]这类句式,在构式语法理论下都能得到较充分有效的解释。尤其陆俭明[6]利用构式语法对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的阐释,沈家煊[9]利用构式配价解决以往动词配价研究的瓶颈,更是生动地显示了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力。

2.“扔”类句式的歧义性

本文探讨的是汉语中若形如“他扔了我一件衣服。”这类句子的歧义现象。具有同样情况的句子还有以下几个:

1)他扔了我一件衣服。

2)小张踢了他一个球。

3)小明丢了我一支铅笔。

这类句子有两种意思,可以通过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消除歧义如下:

1a)他 扔了我一件衣服。

扔了 我 一件衣服。

1b)他 扔了我一件衣服。

扔了 我一件衣服

通过添加上下文,也可以达到消歧效果:

1c)他扔了我一件衣服,叫我快穿上。

1d)他扔了我一件衣服,说已经不能穿了。

消歧之后句子的意义可以通过以下两组句子来表达:

1e)他扔给了我一件衣服。

1f)他扔了我的一件衣服。

2e)小张踢给了他一个球。

2f)小张踢了他的一个球。

3e)小明丢给了我一支铅笔。

3f)小明丢了我的一支铅笔。

可以看出歧义句的其中一个意思是施事通过某种行为将受事给予接受者,这个事物不一定是属于接受者的;另一个意思是施事通过一个动作使动作承担者失去受事。同样形式的句子,一种是给予义,一种是丢弃义,虽然运用传统的方法可以消解这个歧义,但是这个歧义产生的原因及这类歧义句的生成规则却无法得知,因而本文尝试使用构式语法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

3.“扔”类句与“双及物式”

Goldberg,A. E. [1]对“构式”的定义如下:

C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的配对,且C的形式(Fi)或意义(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成成分中得到完全预测。

张伯江[13]在考察汉语的“双及物式”(V+N1+N2)时,称其“语义核心为‘有意的给予性转移’”。根据张的观点,“双及物式”通过在物质空间上的转喻,可以将其典型的给予义引申为取得义。我们将“扔”类句与两种“双及物式”句比较如下①:

4)刚才老李送我一本书。

5)昨天邻居卖我一把旧椅子。

6)单位分了我一套房子。

7)他扔了我一件衣服。

8)小张踢了他一个球。

9)小明丢了我一支铅笔。

10)他偷了东家一回牛。

11)李师傅拿了我两次钳子。

12)老王买过我一次旧椅子。

可以发现7)、8)、9)句的第一种意义与4)、5)、6)句的构式意义相同,第二种意义与10)、11)、12)句的构式意义相近。我们可以将7)、8)、9)句的形式看作“双及物式”通过多义(Ip)联接[1]的承继方式得到的一个新的构式,其第一个意义给予义与“双及物式”的中心意义相同,是“有意的给予性转移”;第二个意义给予义是由“双及物式”的中心意义引申得到的,可以表述为“有意的丢弃性转移”。

根据Goldberg,A.E.[1]的说法,“构式并非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抽象的意义,而且通常包括许多密切联系的意义,这些意义共同构成一个家族。”“构式的意义最好是通过一个由许多密切相联的意义所共同构成的范畴来表达……多义性分析可以使我们认识到构式中心意义的特殊地位”。4)、5)、6)句和10)、11)、12)句分别表现了“双及物式”的中心范畴意义和边缘范畴意义,而7)、8)、9)句以相同的形式同时表现了“双及物式”的中心范畴意义和边缘范畴意义,这个形式本身也是“双及物式”的一种边缘形式。

4.“扔”类双及物式

4.1歧义分析

Goldberg,A.E.[1]认为“构式有一个相当确定的中心意义,以及其他不同但又相联的意义必须参照特定类型的动词”,按照这个说法,7)~12)句构式表现的“丢弃义”、“取得义”是由于双及物构式含有与“扔、踢、丢”、“偷、拿、买”这些动词相联的“丢弃义”、“取得义”。同时可以看出“扔、踢、丢”这类动词进入“双及物式”时也可以与“送、卖、分”这类动词一样,使“双及物式”直接表现其中心意义“给予义”,因此7)、8)、9)也就含有了“给予义”。所以7)、8)、9)的构式具有的歧义不是由动词自身的意义决定的。我们观察“扔、踢、丢”这组词也可以发现,“踢”的典型意义并不是“给予”或“丢弃”,而是强调用脚去完成的一个动作;同样,“扔”在词典中的第一个释义是用手完成的动作;只有“丢”的典型意义是“丢弃”;而这组词均不包含“给予”的意义。之所以包含这组动词的构式具有歧义,是由构式自身决定的,动词只是影响了构式选择其意义范畴中的哪一种意义。

我们将7)、8)、9)句这样的形式单独当作一种构式研究,而不是仅仅当作“双及物式”的边缘形式来看,是因为这类构式与“双及物式”在许多方面还有差别,以下将表述它们之间的差别。我们不妨将这类构式叫做“扔”类双及物式(V扔+N1+N2)。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知道“扔”类双及物式具有“给予义”和“丢弃义”,这两种意义恰是“双及物式”的中心意义和边缘意义,然而我们不能认为“给予义”和“丢弃义”也刚好分别是“扔”类双及物式的中心意义和边缘意义。我们不能区分“给予义”和“丢弃义”哪一个对于该构式是更典型的,更可取的,称之为歧义也缘由于此,因此我们认为“给予义”和“丢弃义”这一歧义共同构成了“扔”类双及物式的中心意义。而其边缘意义是由该构式与不同动词相联时产生的,如“扔了我一件衣服”含有“挥动手臂”②的意义,“踢了他一个球”含有“抬起腿用脚”③的意义。由中心意义和边缘意义,“扔”类双及物式也构成了一个放射性的意义范畴,该范畴可以看作“双及物式”的一个子范畴。“扔”类双及物式和“双及物式”的关系是一种继承关系[2][4],可以把“双及物式”看作是“扔”类双及物式的左孤立构式。

4.2动词准入

在“扔”类双及物式中,动词的进入也是有条件的。Goldberg,A.E.[1]提出“我们需要用与动词相联的丰富的框架语义知识来解释……构式的解读和翻译……”。徐盛桓[9]在研究SVN句式时提出“将句式分解成一定的常规关系”。我们认为进入构式的动词的框架意义必须能与构式的成分形成的具有构式意义的“常规关系”。“扔”的词典释义④为①“挥动手臂,使拿着的东西离开手”②“抛弃”。释义①包含“东西离开施事者”“朝着某个方向或目标”“如果朝向某人则倾向于期望这人能够接住这个东西”的框架意义,使得“扔”拥有了“使某物离开施事者,朝向目标,期望目标接受该事物”的意义,“扔①”进入“扔”类双及物式后,与N1、N2的结合可以形成具有给予义的常规关系,因此“扔①”进入“扔”类双及物式是合法的。同样的释义②“使某人失去某事物”这一框架意义使得“扔②”可以与N1、N2形成具有丢弃义的常规关系,因此“扔”进入“扔②”类双及物式也是合法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扔”的两个释义分别对应了“扔”类双及物式的两个构式义,但不能认为“扔”类双及物式的歧义是由“扔”的歧义产生的。“扔”类双及物式的歧义仍然是由其自身的意义范畴决定的,恰巧“扔”的两个释义对应了该构式两个意义,说明“扔”进入该构式是“扔”类双及物式的一个典型,这样验证了我们将该构式称为“扔”类双及物式的合理性。

我们使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检验“踢”和“丢”是怎样进入“扔”类双及物式的。“踢”的词典释义是“抬起腿用脚撞击”。这个动词的框架意义既包含了“抬起腿用脚撞击使某物趋向某人”,也包含了“抬起腿用脚撞击使某物离开某人”,因此该词进入“扔”类双及物式后,构式可以表现为“给予义”和“丢弃义”两种意义。“丢”在词典里的释义有①遗失;失去。②扔。③搁置;放。很显然,其释义①进入构式时,构式表现为“丢弃义”;其释义②进入构式时可以表现为“给予义”和“丢弃义”两种意义;其释义③是无法进入“扔”类双及物式的,因为其框架意义中不含有“致使某人获得或失去某物”的意义。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就可以检验一个动词是否可以进入“扔”类双及物式,显然“扔”类双及物式的准入条件比“双及物式”苛刻的多。我们还发现如:“买”,“拿”,“抓”等,举例如下:

13)学长买了她一本旧书。

14)老张拿了他两包烟

15)哥哥抓了我一把糖。

这组句子均含有“扔”类双及物式的“给予义”和“丢弃义”,其“丢弃义”还被具体化为一种“取得义”,是因为动词“买”“拿”“抓”的框架意义中,不仅含有“使某人失去某物”还包含“使施事者获得该物”。因此有“取得义”的这类句式可以理解为“扔”类双及物式的边缘范畴。

4.3.动作的完成义

“扔”类双及物式区别于“双及物式”的另一个特征是“了”字,看下例:

16a)他扔了我一件衣服。

16b)他扔我一件衣服。

17a)小张踢了他一个球。

17b)小张踢他一个球。

18a)小明丢了我一支铅笔。

18b)小明丢我一支铅笔。

19a)学长买了她一本旧书。

?19b)学长买她一本旧书。

20a)老张拿了他两包烟。

*20b)老张拿他两包烟。

21a)哥哥抓了我一把糖。

21b)哥哥抓我一把糖。

16a)~21a)的句子删除“了”字以后形成的16b)~21b)句中,除20b)之外,都消解了歧义,排除了原有的“丢弃(取得)义”,保留了原有的“给予义”,我们可以看出16b)~21b)句是典型的“双及物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加“了”之后,使得动作具有完成意义。我们之前分析“扔”类双及物式得出“给予义”和“丢弃义”两种意义,其中“给予义”表示一种状态和期望,施事将某物转移给接受者,但接受者不一定能够接受到,“了”表示表达“给予义”这个动作的完成,而给予的结果也就是接受者是否得到了施事者转移的东西,是未知的。所以删除“了”之后,删除的只是动作的完成状态,“给予义”蕴含的结果未知性依然存在,没有发生变化,故构式意义未变。而“丢弃义”表示是施事使某人失去某物,强调动作行为的产生的后果,必然是完成的意义,“了”表达的就是这种完成,一旦删除,原有的动作失去了完成的意义,那么“丢弃义”也就随之失去了,因此这时便只留下了“给予义”。因此“扔”类双及物式通常有“了”字,删除“了”字之后便有可能失去歧义性。

对于19b)、20b)的特殊情况用同样方法也可以解释。先来看10)、11)、12)句,“偷”、“拿”、“买”在“双及物式”中并无歧义,原因是句中“回”、“次”等动量词,凸显的是动作完成的次数,在该组句中,省略量词后面的名词对句义理解并无影响[14],如下:

10)他偷了东家一回(牛)。

11)李师傅拿了我两次(钳子)。

12)老王买过我一次(椅子)。

由于“丢失义”要求凸显丢失的事物,事物是不能删除的,因此10)、11)、12)不包含“丢失义”而且没有歧义。但若将动量词换成名量词,量词后面的名词便不能省略,歧义性也就表现出来,如下:

?10a)他偷了东家一头牛。

11a)李师傅拿了我两个钳子。

12a)老王买过我一把椅子。

“偷”具有特殊性,应为偷的目的一般是占有而不是给予,进入该构式后无法形成“给予义”的“常规关系”,因此10a)表现出来的是“丢失(取得)”义,而没有表现给予义,因此没有歧义。

再回过头来看19b)、20b),我们把10a)、11a)去除“了”后和19b)、20b)整理如下:

11b)李师傅拿我两个钳子。

12a)老王买过我一把椅子。

19b)学长买她一本旧书。

20b)老张拿他两包烟。

这组句子并未因删除“了”而消除了歧义,原因是动词“拿”“买”的框架意义中本身含有了完成一个动作的意义,因此“丢弃(取得)义”是始终存在的,歧义无法通过删除“了”消除。因此“扔”类双及物式并不要求一定加“了”,而是要求动作必须包含完成的意义。

5.小结

综上我们可以概括出“扔”类双及物式(V扔+N1+N2),含有“给予义”和“丢弃义”两种意义作为中心意义,因此包含歧义。进入“扔”类双及物式的动词的框架意义必须包含“使某事物趋向某人”“使某事物离开某人”双重意义。而且动作必须表示一种完成的意义。

构式语法理论对语义有强大的解释力,本文对其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只是冰山一角,管中窥豹。由于汉语的特殊用法很多,运用TG语法很多现象无法解释透彻;构式语法正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思考角度和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很多以往的疑难问题。但构式语法也不是万能的,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合理的运用和改进。

注释:

①该处例取自张伯江.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J].中国语文,1999(3):182.

②此处释义参见《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版)》“扔”.

③此处释义参见《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版)》“踢”.

④此处释义参见《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版)》,下同.

参考文献:

[1]Adele E. Goldberg著.吴海波译.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Adele E. Goldberg. To appear. Construction Grammar. Brown and Miller (eds.). Elsevier Science Limited’s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Syntactic Theories.

[3]Zhang, Niina Ning. Argument interpretation in the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Nordic Journal of Linguistics,1998, 21, pp.179-209.

[4]纪云霞,林书武.一种新的语言理论:构块式语法.外国语,2002(5):16.

[5]陆俭明.“句式语法”理论与汉语研究.中国语文,2004(5):412.

[6]陆俭明.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外国语,2004(2):15.

[7]陆俭明.构式语法理论的价值与局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3(1):142.

[8]沈家煊.句式和配价.中国语文,2000(4):291.

[9]徐盛桓.常规关系与句式结构研究——以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句式为例.外国语,2003(2):8.

[10]杨玉玲.“比N还N”构式探析.浙江学刊,2011(4).

[11]余祥越,黎金娥.“人喝酒”与“酒喝人”--最简方案框架下的汉英动词句法差异比较.外语研究,2006(1):1.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对外汉语 生词英译 语议偏误问题

1.英译词的意义大于或者小于汉语词汇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因另一种语言而存在,因此除了一些特定的专有名词和专业术语以外,任何两种语言的词汇在含义上都不可能一一对应,所以用一种语言来翻译注释另一种语言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就是两种概念意义方面的差异。对于初级学习者来说,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起着很大的影响。教材中用有多个含义的英语词汇翻译某一个汉语词汇,就必然会引发语言的负迁移。下面就以实例说明:比如“春天”注:“spring”,“spring”除了有春天的义项外,还有泉水、弹簧、跳跃等含义;“量”注“to take” ,而“to take”的含义有很多:(1)拿取:take a book;(2)带:take an umbrella;(3)就座: take a seat.一旦义项误用,就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表达:量本书;我要量这顶帽子;“借”被译为“lend、borrow”,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这两个英语词汇虽然都有汉语“借”的意思,但“lend”表达的是借出,借给别人的意思,而“borrow”表达的是借进,问别人借的含义,意义上是相反的有差别的,所以这样的英译词的意义大于汉语词汇,不利于学生的掌握与应用;再比如,“教授”被译为“professor”,《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教授”一词是这样注释的:“高等学校中级别最高的教师”,而中国的高等学校中教师的职称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个级别,显然,级别最高的才被称之为“教授”,而在美国,只要是大学教师,就都一律称之为“professor”。

2.英译词不能准确传达汉语词汇的感彩与文化内涵

语言是人们互相交流的工具,也承载着说话人的思想与情感,而词汇又是语言的基础,所以词汇的含义决定着说话人的语气与感情,也就是词汇的感彩,即为褒义和贬义。褒义传达的是高兴、赞成、喜欢等有积极含义的感情,贬义则反之,传达的是苦恼、反对、厌恶等有消极含义的感情。词汇的感彩也跟一个国家的文化息息相关,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褒贬义不具有国际性,因此相同的词汇或者事物在不同的语言中的含义或者文化内涵式不同甚至是相反的。英语和汉语在这方面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证明同样的词汇表达完全相反的感情:对中国人来说,“狗”只是一种动物,在中国的乡村很多人家里都会养狗作为一种家畜,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西方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把狗当宠物养,在中国,吃狗肉就像吃猪肉一样平常,这对西方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因为在英美国家,“狗”几乎被看做是一个家庭的一分子,他们代表着忠诚、善良,而在部分中国人看来代表着低下、卑微的含义,有厌恶之感,所以汉语里有“走狗”、“哈巴狗”、“狗腿子”等词汇;而英语中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as faith as a dog”等词汇。因为英汉语言存在感彩的不同,所以使用场合也是很讲究的。比如说汉语的“宣传”一词被译为“propaganda”,这就会在感彩的理解上误导学生。因为汉语中“宣传”没有贬义,而“propaganda”却有贬义,有“虚假广告”的含义。

文化影响并塑造语言,以语言为载体;预言是文化最主要的表征途径。承载着一定文化内涵的词语常见于习语,不论是英语还是汉语,习语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比如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因此汉语的“唱白脸”和“唱红脸”就是源于京剧,在翻译的时候如果只对颜色词“red”和“white”做译注,那么学生是完全不能理解的。再比如,如果只把“九五之尊”,两个数字“nine”、“five”译出来,那么我想学生是怎么也不可能理解这个词的真正含义的,他们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是“九五之尊”而不是“八六之尊”呢?这样的译注不会给词汇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一点好处,反而画蛇添足了。

3.忽略了生词与英译词概念义与非概念义的区别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里奇将词的意义划分为6种:“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也称作指称意义(denotative meaning)、含蓄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文本与感情意义(stylistic and affective meaning)、反射和搭配意义(reflective and collocative meaning)、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主题意义(thematic meaning)。”因为有概念意义的存在,我们才能区分开不同的事物;而非概念意义又让我们认识到相似事物的不同点。因此如果在对外汉语教材生词翻译中,忽略了词汇的概念义与非概念义,就不能传达给学生准确的信息,这也是造成学生近义词误用的最主要原因。比如:“笔”被译为“pen”,而英语中“pen”只代表钢笔,这样的翻译导致学生理解错误,而出了这样的笑话:学生手里拿着一支铅笔,当老师问“你有笔吗?”时,学生却回答说“没有”。又比如下面的例子:“嫁、娶、结婚、成亲”译为“marry”;“媳妇、夫人、妻子、老婆、太太”译为“wife”。这些例子也忽略了词汇的非概念意义。

4.忽略生词的附属义和用法

忽略生词的附属义和用法会造成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词义缺失等错误。例如:(1)“去世”被译为“die”,中国人忌讳说“死”,所以关于“死亡”有很多种委婉的表达,其中“去世”用来表达“(成年人、长辈等)死亡”,“夭折”则用来表达“小孩子死亡”,而“die”的用法很广,泛指所有的“死亡”,包括动植物。所以这个例子中,英译词就忽略了生词的文化附属义,就会导致学生造出这样的错误句子:“我家的金鱼去世了。”(2)“们”被译为“used after pronouns or nouns denoting persons to make a plural form”,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对应词,所以用一整句话翻译出一个词的含义,在必要的时候也是可取的,但是在这里,对于“们”的英语注释还并不完整,没有说明它的用法,即“们”前面不必有数量词的修饰,因为缺少对用法的说明,所以学生也容易犯错:“我们班有20个学生们”。(3)“稍微”被译为“slightly”,通过英译词学生会很容易理解“稍微”表示数量不多,程度较小的含义,但是由于没有强调它的用法,因此学生会说出这样的错误句子:“请您稍微讲详细。”当然有人会认为这是教师在上课时需要做的额外讲解,不属于教材生词英译的错误,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是教材编写者在生词英译方面应尽量做到全面、完善。

5.英译词脱离课文语境

一个词语会有很多种义项,但学习者学习词汇是在特定的语境当中理解习得的,如果说单词表中把一个词语的义项全部翻译出来的话,除了加大学习者的难度之外,那么很难想到还有什么好处,给出与课文语境不相关的义项的也是如此,甚至会误导学生。比如,(1)原文句子是“他来中国已经3个月了。”其中“来”译为“come”,看似是完全对等的,但是按照原文的句子,翻译应该是“He has been in China for 3 months.”英语中“come”是一个不持续动词,而“来”在汉语中可以用作持续性动词;(2)原文内容为:男:我喜欢吃中餐,特别是川菜。女:西餐呢?男:马马虎虎。而文中的“马马虎虎”被译为“careless”,虽然单独来看,这样的翻译是没有错的,但是与课文语境相去甚远,课文想要表达的含义应该是“so-so”,所以同样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偏差。

参考文献:

[1]何慕.速成汉语[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第10篇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中第二单元第三节讲到相对原子质量,在这样的前提下再来安排相对分子质量的学习相对较容易,这是又一次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化学物质。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的基础是理解化学式的意义,进行计算的依据是建立起宏观物质――微观微粒――表示符号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相对原子质量的基础上明白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以表示质量大小不同的分子的相对大小,可以用相对原子(分子)质量代替实际质量进行计算。学习本节教材对以后学习不纯物质中纯净物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都起了铺垫的作用。

(二)教材主要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①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②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③求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其中根据③又可以引出④已知物质的质量求元素的质量;⑤已知元素的质量求物质的质量。

教材中有两种计算类型及其关系如:计算物质中元素质量比是“部分与部分”之间质量关系,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质量关系。这两种类型一定要学生理解并掌握,这对以后学习不纯物质中纯净物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判断某物质是否是纯净物都很有帮助。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相对原子质量,有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基础,但是这节内容主要是计算,相对较枯燥,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列举学生身边事例,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题目,使他们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体会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化学计算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设计思想

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太强,缺乏趣味性,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在设计上重点突出四种意识:一是要有巩固旧知识的意识。比如化学式的含义,先让学生说出几个常见化学式的含义,所列举的化学式就是本节课要用到的化学式,使学生不因化学式的含义不清而影响本节课的学习,以达到分散难点,突出重点。二是加强学生的兴趣意识,比如可以从学生熟知身边的物质入手,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引领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生活。三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比如在学习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和例题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新知识并培养了能力。四是加强反馈评价意识,可以适当地设计有梯度的训练题,让学生完成由模仿到熟练掌握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及时评价,这种评价既能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起催化剂作用。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

2、会根据化学式进行相关计算

3、掌握计算技能提高化学计算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并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训练能够熟练的运用化学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学会定量处理化学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第11篇

一、“自然”一词的古典含义

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在《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中认为,古法文nature和拉丁文natura可以视为现代英语词汇nature一词的词源,这两个词都源自拉丁文nasci,其含义均是“出生的”[2]。“自然”在希腊文中对应的词汇是“phusis”,含义也是产生、生长,这均是从词源上说的。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期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对“自然”概念作出明确规定和阐释的第一人,他对“自然”概念的分析和规定主要集中在其《形而上学》和《物理学》两部著作中。在《形而上学》第五卷第四章中,他先分别列举了“自然”一词的六种含义。第一,生长物的生成;第二,生长物最初由之长出的那个内在的东西,强调“自然”的内在性含义;第三,自然物自身内最初的运动来源;第四,自然物由以存在和生成的那个最初的东西,即质料;第五,自然物内在的“形式”。针对这一点,亚里士多德说:“因此,那些由于自然而存在或生成的事物,尽管它从其生成或存在的东西已经存在着,但倘若还不具有形式和形状,我们就不说它有了自然。”[3]第六,“自然”是实体,这是从自然的形式实体的意义扩展到一切实体的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进而总结说:“从以上所说,自然首要的和根本的意义是,在作为自身的自身之内具有运动本原的事物的实体,质料由于能够接受这种东西而被称为自然,生成和生长由于其运动源出于它而被称为自然。它是自然存在物运动的本原,或潜在地或现实地内在于事物之中。”[3]所以,从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思想,尤其是其关于事物构成的四因说理论的角度来考察,“自然”的根本的和准确的含义是内在于每一个自然物之中的“形式”。因为质料只有在获得形式之后才成为某一确定自然物,而此一自然物也才能获得运动的来源。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与之前的自然哲学家不同,后者用自然界中某种形式的物质质料来解释一切自然事物的本原,只说明了事物“从所出”的质料本源,没有说明事物“其所是”的本性。这一做法导致的结果就是在事物外部寻找事物运动的原因,而亚里士多德赋予事物以“形式”,并将其作为事物生成变化的根本原因,既使事物获得本性,解决了事物的“其所是”,也从事物内部解释了事物的生成变化和运动,表明了自然界的每一事物都是活性的、有机的,并且是具有独立本性的。

在《物理学》第二卷第一章中,亚里士多德也集中分析了“自然”一词的含义。他说:“在存在着的事物中,有些是由于自然而存在,有些则是由于其他原因而存在。……因为所有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都明显地在自身之中有一个运动和静止的本原———有些是在地点方面的,有些是增加或减少方面的,有些则是性质变化方面的。相反,床榻、罩袍以及诸如此类的其他东西,在它们各自的名称所规定的范围内,并且就它们是工艺制品而言,都没有这样的内在冲动。”亚里士多德在对所有存在物作了以上两种区分后,提出了自己关于“自然”的定义:“所谓自然,就是一种由于自身而不是由于偶性地存在于事物之中的运动和静止的最初本原和原因。”[3]我们可以看到,在《物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是通过区分两类存在物即自然存在物和人工制品而得出“自然”的含义的,即“自然”是事物自身之内使其运动和静止的本原。这一结论和他在《形而上学》中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他接着又说:“自然就是目的和所为的东西。”[4]这一视“自然”为目的观点也是他本人思想的归结。所以,结合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给“自然”下的定义,“自然”一词的含义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自然是“形式”,而“形式”就是事物的本性,所以,“自然”是事物的形式,是事物的本性。第二,亚里士多德将“目的”纳入“自然”一词的含义中,表明自然物是自足、独立的,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亚里士多德还从“自然”的角度论述了人的天性和城邦的起源。《形而上学》开篇就说明:“求知是人类的天性。我们乐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说明:即使并无实用,人们总爱好感觉,而在诸感觉中,尤重视觉。”[4]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自然”,即人之为人的本性就是“求知”。这句话说明,首先,亚里士多德将求知即追求对事物的理解、追求生活中的至善美德作为人的天性,这一做法比将理性作为人的天性更加指向一种心灵的原始力量和倾向;其次,这句话也表明亚里士多德认识论的经验主义倾向。可以说,经验主义就是自然主义者的认识论方法。在关于城邦的起源上,他说:“城邦显然是自然的产物。”

城邦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具有自然意义上的根源,即产生于人类对最优良、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们出于自然本性以及延续后嗣的自然需要最先结合成为家庭。当多个家庭为了实现比生活必需品更多的需要比如生命安全、生活富裕等等而联系起来时,便产生了村落。当数个相互临近的村落为了进一步满足生活需要并为了更美好的至善生活而结合为一个更大的共同体,大到足以自足或接近自足时,城邦就产生了。所以,城邦是自然的产物,源于人的自然物质需要和求知的精神天性。总之,亚里士多德的自然主义政治学理论弱化了柏拉图政治学的神秘主义色彩,削弱了政治学所具有的神学色彩,主张社会、国家和政治活动的自然主义起源,这之中尤其注重人的物质需要和求知的精神天性在社会政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汉语中,“自然”一词是先秦时期的老子发明并首先使用的。在《道德经》中,老子多次提及“自然”一词,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十七章)[6]。同时,老子首次赋予“自然”一词以特定内涵。他在《道德经》第三章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关于这一句话,王弼注道:“守其真也。”关于王弼的注解,楼宇烈也写道:“‘真’,即‘朴’。”[6]王弼注解中出现的“真”字是关于人之本性而言的。老子又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王弼注:“各返其所始也。”(第十六章)[6]就是说,人之为人存在一种质朴本性,统治者真正的统治是无为而治,以维护这一质朴本性;而在日常之中,人也要进行持续修炼以持守住这一质朴本性。这是“自然”的“人之自然”的含义。在第五章,老子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王弼注道:“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6]这句话里出现的“真”字意指一种自然物的本性。就是说,“道”化育万物、滋养万物,但对万物却无一丝偏爱之心,似乎漠然无情。如果硬要说有什么感情,那么可以这样说,正是这种“无爱”成就了“道”对万物的“大爱”,即“道”以自己的无为而顺从万物本性的方式成就了万物,成就了万物存在之“真”。这是“自然”的“物之自然”的含义。从这里出现的两个“真”字出发,可以说,在老子这里,“自然”具有两层基本的含义:一是物之自然,即一切事物根源于道的原初本性。二是人之自然,即人的质朴本性。人的质朴本性是通过人的有为过程来实现的,是通过具备了自我意识的人,在主动反思自身行为和自然界运行的基础上,自觉遵从自然规律,进而顺应物之自然和人之自然,以求达到物我一体、天人合一的和谐圆融境界的方式实现的。这里的“人”经历了从跃出自然又回归自然,从自在的自然到自为的自然的过程,最终成为老子说的“绝圣弃智”、“绝学无忧”的“返璞归真”的人。在人与物的关系上,“物之自然”与“人之自然”联通的方式是人的自觉意识。因为任何物之“自己”,物的所谓原初本性即物之自然都只有在人的意识的照亮下才显示出其存在意义来。这一点在西方哲学中,尤其是在从笛卡尔到康德建构“人之主体”的过程中阐释得已经很明白了。“物之自然”所具有的价值也只有在人的反思的前提下才显示出来。然而老子的意思并不是要人在对物的反思中脱离物并与之对立而将人视为在价值上高于物的理性主体,进而在对物的占有和征服中满足人不断膨胀的欲望,也不是要人在没有自觉意识和主体意识的无知无觉的状态中和自然保持一种纯粹的一体状态,而是要人在自觉的意志努力下,将自身的主体意识视为对物之自然的遵从和持守,从而实现人之自然,最终达到物之自然和人之自然的合一,实现“道”的最高理想。同样,政治活动也应遵循人和外物的原初的质朴本性,尊重社会和国家的自然演变,尽量减少外在的人为干预,尤其反对违背社会自身规律的激进变革。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第六十章)王弼注道:“不扰也。躁则多害,静则全真。”

这里又出现一个“真”,意思是要统治者自觉维护社会的存在、演变之“真”。实际上,老子自然哲学的深层现实关怀就在于反思国家政治领域中统治者膨胀的占有欲望导致的主观妄为对人性之“自然”的扭曲、割裂,所以才提出一个无为政治的“小国寡民”式的政治理想,以此来实现其哲学中深沉的人文关怀。老子在论述“自然”的同时倡导人的“主体性”。然而这一“主体性”不是西方那种与自然界割裂的、进攻性和欲望型的主体性,而是在自我意识和理性地反思自身行为和自然运行的基础上,以事实性的“自然”为价值理想,要人进行内心修炼,作出意志上的努力以“回归”而不是“跃出”自然的整体存在和秩序的另一种主体性。也就是说,这一主体性恰恰是要人通过反思来意识到自己对于本性之“自然”、自然界、自然秩序的守护者身份。老庄的这一对人的“主体性”的主张来源于对周朝末年价值失序、群雄混战、生灵涂炭的社会历史现实的深刻反省,其目的在于防止人的原初质朴本性被愈来愈强大的国家、权力、制度、军国体制等等人为制度所野蛮规训、戕害,避免人在有限生命中盲目争夺外物而遗忘人的本真之性的迷妄,防止人“役于物”;同时又防止人的主体意识恶性膨胀,结果陷入人与自己的原初自然本性相分裂,与他人相分裂,与自然界相分裂,而走入人类中心主义的物质纷争的迷途上,即防止人“役物”。无论“役于物”还是“役物”都是违背“自然”的。老子说的“大制不割”、“圣人方而不割”,都是要人顺应自然,避免诸种分裂,主动归附自然秩序之中。综上所述,“自然”概念在古典时代的含义可以归结如下:第一,在对外物和人的存在上,主张“自然”就是一切事物(包括作为纯粹生物体的人)在自身之内的就具有的运动本原(这一本原作为了事物的本性、自性和目的)。所以,“自然”是自然物的形式、内在本性而不是具体自然物式的实体;主张从事物自身说明事物自身,反对任何以超验、先验唯心的方式解释万物的存在;侧重从人心灵中天然的原始情感、倾向或结构的角度解释人的本性。第二,对于人和物(包括社会制度)的关系,主张“自然”的事物都是完整的独立的自足的“实体”,强调事物和某一特定的社会、政治制度形式在非人为性的自身演变过程中实现自身目的,反对来自人为的违背社会本性的激进干扰、破坏;人不应将事物视为实现自己欲望的手段,而应该尊重其本性和存在,并使自己主动遵从并维护整体自然的秩序,进而在人和“自然”的事物之间达到和谐的平衡。第三,在价值论上,“自然”或“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因而是完美的,而相比较之下“人道”却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因而是有缺陷的,所以主张“以天道明人道”,要人以“自然”的自然界的完美性作为价值追求理想,以此弥补人为世界的不足。“自然”的价值高于人为的价值。所以这就必然引出第四点,即方法上是从事实推出价值。

二、“自然主义”的概念史及其含义

作为一种哲学传统的“自然主义”在历史上并不连贯,内涵上也并不是很明确。所以当代有西方学者指出:“‘自然’的观念,或者‘自然的’客体或关系,或者‘自然主义的’研究模式,已经在很多不同时间和地点,因为不同的目的被很广泛地应用了,这些使用的广泛程度超过人类思想史上其他任何一个概念。”[7]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试图从现有的各种对自然主义哲学的研究成果中归结出“自然主义”这一概念一般的哲学含义。

首先从出自各种权威辞典的定义上看。《剑桥哲学辞典》认为:“自然主义有两个观点:(1)所有东西都是由自然实体构成,自然实体需要在科学内进行研究,自然实体的属性决定了包括人在内的事物的所有属性;(2)在某种意义上,关于确证和解释的可接受的方法与科学中的确证和说明方法具有连续性。第一个观点是形而上学或者本体论的,第二个观点是方法论或者认识论的。”[8]《新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为:“自然主义在哲学上,断定宇宙中的所有存在物和事件(无论其内在特征如何)都是自然的。通过这种方式,自然主义理论将科学方法与哲学联系起来。因此,关于宇宙的所有知识必须通过科学探索获得。”[9]《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在哲学上,自然主义有两层含义:广义的自然主义一般指那些主张用自然原因或自然原理来解释一切现象的哲学思潮,如中国汉代王充用禀气的厚薄解释人的智愚,宋代张载用禀气不同解释人性,欧洲哲学史中用人的自然属性解释人的道德现象,都属此例;狭义的自然主义,指20世纪30年代形成于美国的一个哲学流派。”[10]其次,从学界比较公认的自然主义的发展史看。自然主义的源头可以追朔到古希腊时期的自然哲学家的身上,当时的自然哲学力图以自然界某一具体物质形态作为本原来解释世界万物的本质和生成,而反对之前从神话中寻求解释的做法,反对神秘主义和超验主义的解释。经过漫长的中世纪神学笼罩之后,在近代,自然主义哲学几乎是和自然科学一同出现的,“自然主义”自此成为一个确定的哲学概念。也就是说,17世纪之后,古希腊时期那些研究事物本质的自然哲学家逐渐转变为近代意义上的科学家,他们运用经验观察、分析和归纳演绎方法,借助科学仪器力图对物质世界进行更精确和严密的解释。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家就被称为自然主义者。最终在19世纪末,这样一种着重于方法论的自然主义已经被完全内化于自然科学之中,自然主义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必要的部分随着科学家的理解和实践与科学一起逐渐发展起来了。自然主义作为一个有影响的哲学流派正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这一时期的自然主义反对任何超验的或先验唯心的认知世界的方式,而主张唯物的解释方式;强调自然科学方法的应用,进而将其应用到一切哲学问题上,而当代自然主义哲学是在对弗雷格开创的分析哲学传统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出现的。从对自然主义发展史简要的描述中可以看到,近代之后,自然主义与自然科学相互交织在一起,相辅相成而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过,近代之后的自然科学式的“自然主义”在根本理念上仍与其古典原意一致,都承认世界以及人自身的客观实在性,主张经验的研究方法;在以事物自身说明事物自身,反对超验和先验的解释上两者是根本一致的。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水泥尘;接触者;血浆分子物质;诊断指标

随着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员接触到不同性质生产性粉尘,长期吸入粉尘可引起不同的尘肺病,给患者带来无穷的痛苦[1]。根据贵州省水城矿务局煤工尘肺调查可知,该地区各单位煤工尘肺死亡病因主要为肺心病、心血管病、肺结核、哮喘、肺癌等,该地区煤工尘肺病现状严峻,由此可见,分析预防和治疗肺心病和心血管病仍是降低煤工尘肺病人死亡率和延长病人寿命的关键。为探讨水泥尘肺辅助诊断的指标,笔者对贵州某水泥厂水泥尘肺患者及接触水泥尘工人血浆中分子物质(MMS)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与健康市民进行对比,具体情况如下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贵州某水泥厂为研究对象,将该水泥厂历年水泥尘肺患者80例作尘肺组,男性61例,女性19例,年龄38-58岁,平均40.4岁,接尘工龄8-31年,平均19.6年;作业工人160名作接尘组,男性105例,女性55例,平均36.5岁,接尘工龄2-18年,平均7年;选取该水泥厂所在地健康市民357人作对照组,其中男性255例,女性102例,年龄27-54岁,平均36.7岁。三组人员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别(P>0.05),且三组人员除尘肺病外,无其他影响该项调查的病状,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三组人员均进行内科、外科、五官科一般健康体检,拍摄胸部X射线片。

方法:采用紫外吸收法测定所有人员的血浆MMS含量。

分析仪:上海产253型分光光度计,试剂由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提供。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χ±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 结 果

2.1 三组成员血浆MMS含量比较 对三组成员血浆MMS含量进行统计比较可知,尘肺组和接尘组成员血浆MMS含量分别为1 130-2 120 U/L 、1 190-2 580 U/L,含量与对照组1 840-2 640 U/L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血浆中分子物质(MMS)是指分子量为300-5000dalton的混合物,通常情况下,严重肝炎、肝性昏迷、肝癌、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烧伤等情况会出现血浆MMS含量增高的情况,而我们在研究中发现,水泥厂尘肺患者血浆MMS含量低于尘肺接触者和健康人群,且差异明显。分析水泥尘肺患者MMS含量降低原因可能是肺纤维化形成时,体内胶原蛋白合成旺盛,血浆中游离的MMS在某种酶的作用下迅速合成胶原蛋白,由于长期大量的消耗这种成分,最终导致血浆MMS含量显著降低[3]。此外,水泥厂接尘作业工人血浆MMS含量随工作年龄的增长,呈梯度下降趋势,给我们的预示是尘肺患者在发病前已出现血浆MMS降低的情况。

测定血浆MMS含量在观察水泥尘肺患者及接尘作业人员体内胶原合成情况方面具有一定价值,为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我们进行此项调查研究工作,以便探讨尘肺早期诊断指标。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接尘工人以及尘肺病患者血浆MMS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且尘肺患者MMS含量还要低于接尘工人,这是是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的改变,我们建议,可把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作为尘肺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 郝迁智.烧伤患者血浆中分子量及临床意义的观察研究[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80,2(1):42.

[2] 崔广山.北京地区健康人血浆中分子含量的调查[J].广东生化通讯,1989,6(1-2):72.

[3] 北京医学院.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475-480.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第13篇

一、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纵观高中现代文阅读题目,“重要”词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②表现作品主题思想的词语;③反映文章深层内容的词语;④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⑤有比喻、借代、反语等意义的特殊词语;⑥受上下文语意制约的“临时义”。其考查方式有两种:一是在科技说明文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二是在文学类现代文阅读中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理解这些重要词语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 联系具体语句,从句子结构判断。理解词语,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也就是不离开那个包容这个词语的语境。比如,我们可以看这个关键词语所在的语句,看与这个词相关联、相搭配的词语,抓住句子结构,从分析句子(或词语)着手,看词语与词语(句子与句子)的搭配关系。简言之,词看句,关键看搭配。

2. 联系上下语段,从具体语境判断。有些词义,比如附有双关、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词语,其含义往往是多义的、隐含的,由于修辞手段的运用,这些词语就往往有着丰富的隐含义。阅读时,我们就要透过这些词语的表面意思,去理解该词在文中的隐含意义,进而深入体味作者这样遣词的用意。对这些词语的理解离不开整体语境进行判断,与词语的运用相比,因其意义隐含,不好理解,所以写作者往往会在相关的语境(一般在该词或段出现的后一句)中,对之进行阐释。这些阐释性的语句,是我们理解词语隐含义的钥匙。

3. 抓住指代词,从指代内容判断。指代词的用法及意义比较复杂,同样的指代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出现,可以指代不同的对象与内容。这时,对指代词的指代意义的理解,就不能单从句子结构着手了。一般来说,指代词的出现位置往往在指代的对象或内容之后。因此,代词所指代的内容的落实在本句中往往是找不到答案的。解题时,必须从上文找,而且应当采用逆推法或顺推法,由近及远地去找。

4. 根据已有经验,从相关知识推测。阅读语段字词的意义还可以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经验,比如某些已为大家认同的自然科学中的相关论断、社会科学中的最基本的常识、古今中外典故的常用意及引申意等等,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推测,有时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侧重于体会语言的思想内容。“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侧重于品味语言的表现手法。文学作品中的重要语句,是指对刻画人物形象、描写典型环境、连缀故事情节和表现深刻主题等起到重要作用的语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子语境义,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第三要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在考查中,“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和“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即要求在体会了词语、句子的含意之后,还要对这样写的好处加以品味赏析;但对语言,尤其是语言的表现力也可以作单独的赏析。

认识这些重要语句的类型和表现特征之后,还需要结合文章来体会这些语句的丰富内涵:

1. 结合全文主旨和情感是理解语句的基础。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言简意丰,以情动人。文章中信息量最大、含金量最高的往往是那些蕴含着作者深厚情感的句子。所以,必须结合语境,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脉搏,这样,才能抓住句子的精神内核。比如2013年山东卷《活着》考查对“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的理解,我们可以联系主人公的情感理解,这是细节描写,“脚上都沾满了泥”“微微晃动着身体”细腻传神地写出老人与牛的艰辛和衰弱。

2. 突破关键词语的含义是理解语句的关键。关键词自然是解读句子含意的关键之处,抓住了关键词,也就抓住了开启句子含意之门的钥匙。所以一定要仔细阅读所给句子,准确捕捉关键词,从而化繁为简,结合上下文,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比如2013年江西卷《平常的沈从文》考查对“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的理解。上文说“老人家身心凄苦可想而知”,而沈从文在这种情况下来信,谈到荷花,却用了“灿烂极了”来评价。由此不难看出这是沈从文鼓励作者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心境,同时体现出沈从文的乐观豁达,也反映了二人深厚的叔侄情谊。

3.透过表层意义的深挖是理解语句的重点。有些句子具有隐含意义(象征、比喻)和附加意义(双关、言外之意、语法意义)。阅读文章时依据题意,通过转化那些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的表层含义(实)和深层含义(虚)达到解读全句含义的目的。比如2012年江苏卷《邮差先生》要求分析小说结尾处一句话的含意和作用。要解答此题,就要理解这句话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邮差先生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从表层上看是小城天气给主人公的感受;从深层看,是主人公对小城生活的感受,表现的是邮差对小城生活状态的满意心情,点明了文章主题,即对于小城生存状态的礼赞。

三、鉴赏表达技巧与作者的思想情感

对语言和结构技巧的赏析是考查的一个重点,我们需要了解现代文阅读表现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一些相关的术语,储备相关的知识。

(一)叙述人称和方式

散文和小说阅读中,涉及叙述人称和叙述方式的相关知识,我们要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叙述人称分为三类,即第一人称,以“我”为叙述主体展开,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以“你”为叙述主体展开,能够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以“他”“他们”为叙述主体展开,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叙述方式主要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叙述又可分为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等。

(二)修辞手法

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类型、正确理解修辞作用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高中阶段考查到的主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这里,我们主要区分几组手法相近的修辞手法,

1. 对比与对偶的区别

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称”,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例①㈠①①的结构对称,字数相等,是对偶;例②的意义相反,结构形式并不对称,是对比。

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手法的兼格现象。比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排比与反复的区别

排比是为了加强语势,反复是为了突出强调某种感情。其次,排比是把三句或三句以上的结构相同的句子连在一起,反复是把某个词语或句子重复两次以上。再次,排比中各语句之间有时只有部分提示词语相同,而反复则必须是语句中所有的字都相同。

3.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设问不明确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例如:“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这几句话中,既用了设问(前一问),又用了反问(后一问)。

4. 比喻与比拟的区分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谓、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一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5.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相似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如:老师精心培育祖国的花朵。句中用“祖国的花朵”借喻“少年儿童”,换成明喻就是“少年儿童像祖国的花朵”。②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这是构成借代的基础,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相关。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如:那边跑来几个红领巾。句中用“红领巾”代指“少先队员”,就不能说成“少先队员像红领巾”。

(三)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

高中现代文阅读学习中见到的表现手法包括: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写景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象征、衬托、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如果我们从结构上再细化,还包括线索设置、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伏笔照应、铺垫悬念、承上启下、首尾呼应等等。

1. 线索设置

线索是谋篇布局的重要手段。线索,就是把文章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线。好的线索可以使文章脉络清晰,中心突出,相反,线索不清就会使文章结构松散,主题不明确。线索包括实物线索、时间线索、地点线索、人物线索等等。所谓的记事线索,是指贯穿于记叙文中的情节脉络,以及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它像一根彩线,串联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它可以是一个实物,也可以是一个时间、地点等等,如果线索不清,文章必然杂乱无章。

2. 对比论证

针对一个事件探讨虽然能让论证走向深入,但是材料单薄缺乏说服力,如果我们再运用正反对比分析法,思考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与之相关的同类事例,通过比较来辨析事物的差异,从而提升文章的深度。对比分析法,是一种逆向求异思维,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即从正反两个方面去阐述道理,使文章的论证更加充分。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他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梅兰芳先生就曾说:“好和坏是比出来的,眼界狭窄的人自然不能知道好的上面还有好的,不看坏的也感觉不出好的可贵。”我们只有丰富生活积累,开阔文化视野,才能得心应手而又恰到好处地运用对比艺术。

3. 铺垫悬念

所谓悬念,是指在文章的开头或文章中提出矛盾,或设置疑团,引起读者的关注。悬念的特点是,先将疑问悬在那里,然后,或者故意不予理会;或者作出种种猜想,作者并不急于揭开谜底、解决矛盾,而是蕴蓄比较长的时间后,再解开“悬念”,写出结局,回答先前摆出的问题。

4. 联想想象

联想想象,是叙事类文章中常用的一种笔法。所谓联想,就是指由某个载体想起相关的人或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比如外国小说名篇《半张纸》就是以半张纸上的电话号码为线索,连缀起回忆联想中的一个个生活场景,牵引出主人公两年间的悲欢离合的回忆,深刻了再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流程。还比如史铁生的《合欢树》,作者通过快镜头的方式,对母亲几十年的生活进行了回放,表现了作者母亲深情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

5. 抑扬结合

抑扬法是以写人为主的散文中一种常见方法,所谓的“扬”就是褒扬、抬高;所谓“抑”就是指按下、贬低。具体来说,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首先把其贬低,从反面落笔,或者说,作者想贬低某人,先从正面写起,这就是所谓的先抑后扬,先扬后抑。通过抑扬,形成对比,构成强烈的反差,从而达到给读者鲜明印象的目的,收到好的表达效果。

四、明确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内容要点”是要对文章段落大意的概括或者相关内容的概括,“中心思想”是对作者主旨情感的把握。“文章把握、要点概括”是高中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之一。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可变剪接;内含子保留;多样性增量;二次判别函数

中图分类号:Q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1-0208-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01.055

20世纪80年代Walter Gilbert研究Adenovirus hexon基因时提出了可变剪接概念,解释了一条RNA序列为何能编码多个蛋白质的问题。早期的研究认为只有5%的高等真核生物基因存在可变剪接现象[1],但随着深度测序方法的应用,研究发现超过95%的人类基因存在可变剪接现象[2],其中70%~80%的可变剪接与蛋白质的功能相关。可变剪接是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重要环节,通过选择不同外显子产生不同的mRNA剪接变体,影响诸如细胞组织特异性分化、个体发育、疾病发生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或现象[3,4]。由于剪接过程的复杂性,可变剪接的调控机制仍未阐明。目前试验识别剪接位点的方法有表达序列标签比对[5-9]、基因芯片[10]和RNA-seq[11]等技术。采用RNA-seq等高通量技术识别和研究可变剪接显然是很好的途径,但是通过试验手段确定所有的可变剪接位点费时、费力,而发展优良的理论模型对可变剪接位点进行精确预测并探讨其剪接机制既省时省力又可以指导试验工作的进行。

目前,已经发现的可变剪接形式大致可以分为5种[5,12]:盒式外显子、可变5′剪接、可变3′剪接、内含子保留和互斥外显子(图1)。研究者已经利用基因序列的保守性等特征,综合数学、计算机手段设计了一些可变剪接的理论预测方法,当前已经用于剪接位点预测的包括支持向量机(SVM)[13,14]、隐马尔科夫模型(HMM)[15]、神经网络模型(NNM)[16,17]、权重矩阵(WAM)[18]及概率模型等。这些方法能够不依赖于转录丰度,直接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快速识别潜在的剪接位点。目前,预测剪接位点的工作主要针对可变盒式外显子、可变5′和可变3′进行,而对试验数据相对缺乏的内含子保留型可变剪接的预测工作较少[19]。研究者基于结合多样性指标的二次判别分析法(Diversity measure combinied with quadratic discriminant analysis,IDQD)区分了保留型内含子剪接位点和临近区假剪接位点[20],本工作统计分析了保留型内含子序列的长度,计算其k-mer(k=1~5)的频次,并使用结合多样性指标的二次判别分析法(IDQD)[21,22]对保留型内含子和组成型内含子进行了分类预测,为今后基于序列信息预测内含子保留型可变剪接提供了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可变剪接数据集的构建

从ASTD数据库中下载文件AltSplice-rel3.events.txt和AltSplice-rel3.intron.txt(ftp://ftp.ebi.ac.uk/pub/databases/astd/)[23]。从AltSplice-rel3.events.txt中挑选出长度范围为130~519 nt的保留型内含子(Simple Intron retention,SIR)序列2 199条,其中1 759条保留内含子序列作为训练正集,440条保留内含子作为测试正集。从AltSplice-rel3.intron.txt文件内识别组成型内含子(Constitutive intron,CI),剔除非GT-AG剪接类型后,共获得3 299条与内含子保留长度范围一致的组成型内含子,其中2 639条作为训练负集,660条作为测试负集(表1)。

1.2 选取特征参数

特征参数的选取对分类器的性能是非常关键的,反映碱基保守性的单碱基组成和反映序列紧邻关联性的二联体频数以及序列近程关联性的三联体、四联体及五联体频数是较为合理的序列特征参数。

选取供体端除GT外上游30个位点,内含子及受体端除AG外下游3个位点,定义以下参数:①统计分析A、T、G、C的频数,定义多样性源参数;②统计分析16种二联体的数目,定义多样性源参数;③统计分析64种三联体的数目,定义多样性源参数;④统计分析256种四联体数目,定义多样性源参数;⑤统计分析1 024种五联体数目,定义多样性源参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内含子保留的长度统计分析结果

去除AltSplice-rel3.genes.txt文件中的重复序列,剔除非GT-AG剪切类型的内含子,得到4 525条内含子保留序列,统计其序列长度并绘制内含子保留的长度分布图(图2)。

从图2可以看出,长度为100~200 bp的保留型内含子在所有保留型内含子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约为26.5%;长度小于400 bp的大约占70%;长度超过1 000 bp的部分所占比例不到总数的10%。这说明剪接效率可能与相应的内含子长度有关;保留型内含子最终会和外显子一同被保留下来,如果内含子过长就会形成一个很长的外显子从而使剪接后的外显子变得不稳定。保留型内含子的长度分布特征也与内含子漫长的进化过程有关。

2.2 序列特征分析

2.2.1 组成型内含子与保留型内含子受体端序列分析 截取全部组成型内含子和保留型内含子的受体端除AG外上游30 nt,下游10 nt的序列片段,利用在线软件WebLogo 3[24]进行序列保守性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在内含子的3′端上游大约27 nt范围内T和C含量非常丰富,这个区域为多聚嘧啶序列(PPT)。比较组成型内含子3′端和保留型内含子3′端序列保守性后发现,保留型内含子3′端信号强度明显弱于组成型内含子的信号强度。组成型内含子在其3′端AG上游第3位、第7~12位等七个位点上胸腺嘧啶出现的频率高于胞嘧啶,而其他位点则更加偏向于胞嘧啶,在两者含量上的差别并不明显。保留型内含子的多聚嘧啶序列相对于胞嘧啶更加偏好使用胸腺嘧啶,且胸腺嘧啶含量明显高于胞嘧啶。

2.2.2 组成型内含子与保留型内含子供体端序列分析 截取组成型内含子和保留型内含子5′端GT上游19 nt(不包括GT)、下游19 nt的序列片段,WebLogo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比较图4A和图4B,保留型内含子与组成型内含子的供体端前两个位点和后四个位点的保守型很强,在5′端上游第二个位点上胸腺嘧啶和鸟嘌呤虽然含量大致相当,但使用偏好明显不同,组成型内含子偏向于使用胸腺嘧啶,而保留的内含子倾向选择鸟嘌呤。5′端下游第一个位点上两者的腺嘌呤和鸟嘌呤含量大致相同,而组成型内含子偏向于腺嘌呤,保留型内含子偏向于鸟嘌呤。5′端下游第三个位点情况类似,腺嘌呤和胞嘧啶含量大致一样,对于组成型内含子偏好腺嘌呤,而在保留型内含子中偏好使用胞嘧啶。

2.3 预测结果

利用5-fold交叉检验来评判预测方法的优劣,即将数据集分为五组,一组作为测试集,其他四组作为训练集;用训练集中提取出的序列特征来预测测试集中的序列。经过5次交叉检验后取平均值。采用总精度(TA)、敏性指标(Sn)、特异性指标(Sp)及相关系数(MCC)共4个指标评价预测结果。在阈值ξ为-0.45时,预测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利用IDQD算法分类预测组成型内含子和内含子保留的总精度超过了70%,同时,敏感性指标和特异性指标也分别达到了70.23%和70.30%,相关系数为0.398 5。

为检验正负集样本序列长度对预测结果是否有影响。本研究分析在内含子上、下游选取不同序列长度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在供体端上游碱基数目选取30 nt,受体端下游碱基数目选取3 nt时,预测结果最接近最佳值。

正负集样本容量的不同也会直接影响最终的预测结果。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样本容量变化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列举5组比较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说明,具体见表4。从表4中可以看到,随着负集样本容量逐渐增大,敏感性指标(Sn)逐渐降低,而特异性指标(Sp)基本呈增长趋势,且在负集样本容量为正集的1.5倍时特异性指标突增为83.16%,综合考虑评价指标,在正负集样本数目比值为1∶1.5时,预测效果更接近最佳值。

3 讨论

利用Weblogo 3在线软件初步分析内含子保留型与组成型的供体端和受体端的碱基保守性特征,保留型内含子与组成型内含子的序列保守性存在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选取单碱基、二联体、三联体、四联体、五联体5个多样性指标对两者进行区分,从预测结果来看,敏感性、特异性、总精度3个指标均超过了70%。因此,从序列信息角度来区分组成型内含子和保留型内含子是可行的,说明序列信息在内含子保留可变剪接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由于内含子上下游序列的长度以及正负集样本的容量对内含子保留的预测有一定影响,本研究通过调整内含子上下游序列的长度以及正负集样本比例得到在供体端上游碱基数目选取30 nt,受体端下游碱基数目选取3 nt时,负集样本容量为正集的1.5倍时预测结果最接近最佳值。

应用贝叶斯二次判别函数判断真假时,其分界值并不一定为零。经过多次调整阈值ξ最终获得较为满意的预测结果,即当阈值ξ取-0.45时,敏感性、特异性、总精度3个指标均处于合理范围,可以认为此时预测值是最接近最佳值的。

本研究只选择了符合GT-AG规则的剪接位点,没有考虑其他非标准剪接位点,而且只选取了单碱基、二联体、三联体、四联体、五联体频数5个特征参数,选取的特征参数相对较少。研究显示剪接效率依赖于内含子的长度[25,26],也可以尝试将内含子长度作为IDQD算法的一个参数;组成型内含子受体端上游的多聚嘧啶序列与保留型内含子的多聚嘧啶序列特征明显不同,该段序列的GC含量[27]也可以作为IDQD算法的一个参数,也可整合翻译水平保留型内含子的特征,如将两类内含子中终止密码子出现的频率作为IDQD算法的输入参数。如果将这些特征整合到IDQD算法中,预测精度可能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致谢:工作中梁栋和魏官云给予很多帮助和很好的建议,在此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

[1] SHARP P A.Split genes and RNA splicing[J].Cell,1994,77(6):805-815.

[2] WAHL M C,WILL C L,L?BHRMANN R. The spliceosome: Design principles of a dynamic RNP machine[J].Cell,2009, 136(4):701-718.

[3] LUCO R F,ALLO M,SCHOR I E,et al. Epigenetics in alternative pre-mRNA splicing[J].Cell,2011,144(1):16-26.

[4] 王科俊,吕俊杰,冯伟兴,等.可变剪接与疾病的生物信息学研究概况[J].生命科学研究,2011,15(1):86-94.

[5] 李稚锋,王正志,张成岗.真核基因可变剪接研究现状与展望[J]. 生物信息学,2004,2(5):35-39.

[6] 章天骄.可变剪接的生物信息数据分析综述[J].生物信息学,2012,10(1):61-64.

[7] 林鲁萍,马 飞,王义权.基因选择性剪接的生物信息学研究概况[J].遗传,2005,27(6):1001-1006.

[8] 蔡钰深.可变剪接研究的主流方法[D].台北:台湾大学,2012.

[9] WANG L,XI Y,YU J,et al. A statistical method for the detection of alternative splicing using RNA-seq[J]. PloS One, 2010,5(1):e8529.

[10] 吕俊杰.采用智能方法的可变剪接调控机制与相关疾病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11] 何 涛,王端青,胡亚欧,等.基于RNA-Seq数据识别果蝇剪接位点和可变剪接事件[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1,41(10): 1016-1023.

[12] 李燕青.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的剪接位点预测[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13] CUI Y, HAN J Q, ZHONG D X,et al.A novel computational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plant alternative splice sites[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3, 431(2):221-224.

[14] 朱红梅,王家廒,赵燕南,等.延时HMM在基因剪接供点识别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7,33(5):1-3.

[15] 程国建,赵 斐,吴晓怡.神经网络在基因序列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8,24(11):264-2645.

[16] 闫晓强.RNA剪接识别研究[J].长春:吉林大学,2009.

[17] 周艳红,王 卉,杨 雷.基于特征挖掘与融合的剪接位点识别[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2):117-120.

[18] 蔡 禄.表观遗传学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19] 金 鹰.选择性剪接的理论预测[J].激光生物学报,2008,17(2):283-285.

[20] 张利绒,罗辽复.多样性指标用于基因中剪切位点的识别[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4,31(1):77-82.

[21] 邢永强,张利绒,罗辽复.人类基因组盒式外显子和内含子保留的可变剪接位点预测[J].生物物理学报,2008,24(5):393-400.

[22] 张利绒,罗辽复,邢永强,等.人类基因组中可变和组成性剪接位点的预测[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8,35(10):1188-1194.

[23] LERIVRAY H, MEREAU A, OSBORNE H B.Our favourite alternative splice site[J].Biol Cell, 2006, 5(98): 317-321.

[24] CROOKS G E, HON G, CHANDONIA J M, et al. WebLogo: A sequence logo generator[J]. Genome research, 2004, 14(6):1188-1190.

[25] 马 猛,汪 洋.利用计算方法识别定义内含子保留的基因组特征[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48(28):36-41.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第15篇

新课标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结合文意理解词语含义”就是各地根据新课标要求,在语文中考试题中出现比较多的题型。这类题目往往注重考查同学们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具体语境,反复揣摩品味,就是解答这类试题的最好方法。

一要紧扣文本解读,不能游离书外。要准确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首要的就是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背景”的原则,认真解读文本,吃透文章精神。命题者设计这类题目,都是紧扣文章主题的,只要我们深刻领会了“文意”,把握了文章中心,就能比较顺利地答出词语的具体含义。如果不去认真解读文本,游离于文意之外,那必然会南辕北辙。〔2008年河南卷〕(《梨一样的苹果》阅读)第10题:“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7段中加点词语‘令人尊敬的痛苦’的理解”我们通过解读文本,了解到文章写了一个发生在老师米哈多朵夫、学生尤里卡、园艺家米丘林之间的故事,表现出米哈朵夫责罚学生后内心的不安以及他那种尊重科学的执著精神,我们就可以明确:米哈朵夫老师的痛苦是因为怀疑自己错怪并伤害了学生尤里卡,内心感到不安、自责。他到处询问,千里奔波,这种求实态度和执著精神,同样令人尊敬。

二要联系人物形象,不要截然割裂。词语含义的理解通常与文中的人物形象紧密相连。有的可以是对人物性格的关键刻划,有的可以是人物心灵的深刻揭示,有的可以是人物活动细节的生动描写……,我们理解词语含义,还要紧密联系文中的人物形象,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来理解词语在文意中的含义,不能就词解词,把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与对人物形象的刻划截然割裂开来,否则对词语含义的解答就会答非所问,驴唇不对马嘴。如〔2008年江苏盐城卷〕(《父子》阅读)第21题:“如何理解文中划线句子‘放心吧,孩子,这扫把丢不了你的脸’的含义。”这是一个农村父亲离开大学校门时对儿子说的话,我们就要弄清父亲和儿子各是什么样的形象,扫把与这父子有何关系,为什么“扫把丢不了”儿子的“脸”,这样结合人物形象一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扫把”实质上代表了农民的勤劳和朴实的优良品质,“丢不了脸”的含义是“你继承了农民勤劳朴实的传统,是不会影响你的大学生形象的。”

三要结合具体语境,不要漫无边际。词语通常出现在一定的句子中,句子又出现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它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定有它特殊的意义,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词典上的意义来理解它。准确理解词语含义,就要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如果撇开具体语境理解词语含义势必不准确不到位。如〔2008温州卷〕(《惟有少年心》阅读)第11题:“结合语境品析第7段中“眉飞色舞”一词的妙处。”这个词出现的语境是幼年语文课上当众朗读受赞扬。因“我”在那样的环境里,展示自己不会被说成是“出风头”,投入感情也没人认为是“做作”,加之“我”朗读一向很好,又少年不识“差滋味”,所以读来抑扬顿挫,神采飞扬。这样就不难写出它的妙处: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时痛快淋漓地展示自己,投入感情忘我表演的情态。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朗读时抑扬顿挫,神采飞扬的情态。

四要多方反复揣摩,不能浅尝辄止。结合文意理解词语含义,还要力求多角度,反复揣摩,不能局限在一点或一个层面上,力求多层面有特色。我们可以从表达方式上,也可以从修辞手法上,还可以从写作技巧上,然后加以思考揣摩,选择出反复揣摩的最佳答案,绝不能刚刚想到就匆匆写下。〔2008广州市卷〕19题: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同答问题。(⑴下面句中的“终于”,写出了“我”怎样的心情?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⑵下面句中的“深恐”,表现出孙犁先生什么样的心理?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第一小题“终于”可以从心理描写的角度揣摩,第二小题“深恐”则可以从人物的一贯的作风或品行方面来考虑。两小题的答案分别是:(1)写出我激动、期待已久的心情;写出我渴望见到孙犁先生的兴奋紧张的心情。(2)表现孙犁先生爱惜纸张、害怕造成浪费;表现孙犁先生珍惜纸张、担心糟蹋了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