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哲学教学;诗词渗透

政治哲学是非常深奥的学问,同时也是让人增加智商的学科,哲学有助于学生对人生和科学以及世界有良好的认识,但是在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不能够很好的了解这些深奥的哲学知识,而高中教师也没有很好的教育方法让这些哲学知识很好的让学生接受,通过不断的实践,高中政治老师,在传授政治哲学过程中,恰到好处的使用诗词,从而让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氛围更加的良好,通过在教学中的诗词渗透,使高中生在政治哲学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投入,也能通过政治哲学学习更好的熟悉自己。

一、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学生在高中阶段是整个学生生涯对于思想和思维发展最好的阶段,而通过高中政治哲学

的学习,可以让高中学生更好的学习到思想和思维的方式,对学生以后的大学和社会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现阶段高中政治哲学的教学中,高中学生不能够很透彻的了解和获取哲学讲述的深层内涵,而哲学又是很深奥的一门学问,是在思想上和思维上的一种知识,这种不是具体的能够了解的知识是很难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高中学生在不能获取知识,感到枯燥乏味时,就不会对这种政治哲学知识感兴趣,不能更好的配合老师的教学,让高中教师的教学出现问题。

二、教学中灵活运用诗词的几点建议

政治哲学知识是高中学生的今后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的一门学科,对高中生的思想和思

维上都有很大改善作用。因此高中教学时,高中政治哲学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也要进行一定的认真研究,才会使深奥难懂的高中政治哲学课堂变得更加的容易让高中生接受,从而使高中政治哲学教学得到很好的发展。

(一)运用诗词来营造气氛

高中政治哲学这门学科,相对于其他高中课程来说是十分深奥难懂的,也是单调抽象

的,由于这种高中课程的情况,高中政治哲学老师的教学就要好好的去运用诗词来营造学习氛围。由于政治哲学这门课程是非常锻炼思维的,然而在之前的陈旧的教学中,政治哲学教师都是生搬硬套政治哲学的书本上的知识来教育学生,在政治哲学课堂上不能够很好的去让学生主动参与政治哲学学习中。而现在我们运用引入诗词,通过诗词的意境以及讲解诗词的意境来营造整体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学习氛围,通过诗词的讲解,通过诗词营造出来的气氛,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学习哲学方面的学习,如果高中政治哲学老师能够很好的将诗词的意境营造出课堂上的一种学习意境,很容易就将哲学的知识引入到学生的思维中,这样就更加好的让学生对学习政治学习有更好的兴趣,才能够很好的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政治哲学的知识。

(二)完善高中教师的课堂教学

通过完善高中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学生在政治哲学课堂上能够

自主的去学习政治哲学知识,在学习到政治哲学知识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思想和思维,主动的去了解哲学知识,更好的接受知识。通过诗词在高中政治哲学的课堂上运用,使高中生在政治哲学的课堂中获取更好的哲学知识,通过高中教师运用诗词来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运用诗词的意境和含义,来引导学生进行哲学思考和思维,让学生在兴趣中去学习原本枯燥的哲学知识,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际例子来更好的了解如何能够更好去理解之前不能够了解的深奥的哲学知识,通过这些诗词的运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政治哲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思维能力,提高高中生的思想涵养。

(三)改善教学方面的方法

政治哲学这门课程,很多知识是非常抽象的,不能够具体的去讲解,这是很大的难点

和问题,但是这些抽象的知识却又是重点主要的知识,而高中政治哲学教师要通过改善教学的方法来使高中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和学习政治哲学的这些难点和重点,才能够使高中学生更好的去获取哲学知识,能够锻炼出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思维,这对于以后的人生规划有很大的重要意义。因此高中政治哲学教师应该以更多更好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和激励高中学生去学习政治哲学知识,通过诗词的灵活运用,熟练的融入政治哲学课堂上,使高中政治哲学课堂变得更加的有氛围,有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到政治哲学的知识,同时通过诗词的运用,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意境,进而让高中学生学习哲学的欲望变得越来越大,从而能够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政治哲学,主动参与到高中政治哲学教师的课堂授课中来,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通过学习政治哲学,来开发高中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提高高中生的政治思想觉悟,让高中学生更好的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细想基础。

结论

政治哲学这门课程,主要是通过哲学知识让高中学生学会去思考,学会用思想去解决一些问题,从而让高中学生的更好的为今后的人生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政治哲学的学习能够更好的去引导高中学生去建立更好的人生目标,指导今后自己的发展方向。而教学过程中,通过诗词的运用,让高中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政治哲学学习中来,使高中学生更好的理解深奥的政治哲学知识,更好的去锻炼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更容易记忆,理解哲学知识中所要表现的事情,帮助高中学生理解今后的人生道路。此外,高中政治教师要注重诗词的适当使用,要运用的恰到好处,否则一定会适得其反,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意义。因此,高中政治哲学教师一定要注重不要过于依赖诗词的渗透,要结合实际哲学知识来正确引导高中学生来学习政治哲学知识,进而达到让高中学生有兴趣自觉的去学习高中政治哲学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浅谈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刘娜,科学大众,2016-07-20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哲学教学;诗词渗透

高中政治哲学一直是高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在新课改之前是思想政治课,在新课改后转变成政治哲学,但本质内容基本没变,只是在原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及市场经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生活哲学,这让原本就很枯燥乏味的哲学知识教学难度增加,使学生因政治哲学的抽象性、理解难度大等失去学习政治哲学的兴趣,导致学生学习政治哲学遇阻。为提高高中政治哲学的教学质量及效率,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政治哲学教学经验,详细分析了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思路构架。

一、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中政治哲学的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还存在学生难以理解哲学知识、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热情降低等问题,增加了高中政治哲学的课程教学难度。

二、诗词渗透在高中政治哲学中的重要意义

诗词渗透在高中政治哲学中课程教学中,不但有利于政治哲学教学情景的构建,提高学生对政治哲学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习氛围的活跃,强有力的调动了学生对政治哲学的积极主动性,更有利于学生在政治哲学教学中主体地位的实现。

三、诗词在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1、加深政治哲学概念的理解.学生在学习哲学知识过程中融入诗词,不但能夠有效加深学对政治哲学概念的理解,还能够为学生找到正确的哲学立场。

例如,在“量变引起质变”的教学中,老师可以融入“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的诗词,该诗词的解释为堆积九仞高的土堆,就是差一筐土也不能成功,说明没有量变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是量变引起质变。

2、政治哲学知识通俗化。高中政治哲学本身就是哲理性很强的学科,其知识点难了解是最主要的特点,使政治哲学具有系统性、抽象性的知识体系,如果在教学中不能够让学生透彻理解哲学知识原理,将不利于学生辩证能力的培养。所以要将诗词融入政治哲学知识教学中,以此将政治哲学知识原理通俗化,降低哲学知识原理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教学或学习“矛盾统一性”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像“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类型的诗词,来解释矛盾统一性,“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是指不管在任何一种情况,任何一个对象,都可以使用同样方法解决相似的问题,故具有统一性。

3、政治哲学方法形象化。在政治哲学知识教学中融入诗词,不但可以将哲学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还能够将哲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形象化。在传统的政治哲学学习中,学生的哲学知识学习是以理解哲学知识为重要前提,以发展和应用哲学知识为学习目标,以死记硬背为哲学知识的学习方法,这不利于学生对哲学知识的高效记忆。所以要在政治哲学中融入诗歌,以此形象化哲学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管能动性。

例如,在“矛盾斗争性”哲学知识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梅需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融入“矛盾斗争性”哲学知识讲解中,通过解释梅花与雪花的不同及存在意义,让学生深刻了解到每一种事物都有矛盾的争斗性,这要才会形成不同事物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四、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诗词是历史文化的承载体,它不语言优美,还具有很大的文学价值,在诗词中蕴含了优秀的人文道德观,在政治哲学中融入诗词,尤其是具有历史性的诗词,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政治哲学的理解,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健康成长和发展下去。

例如,进行“唯物主义”政治哲学知识教学时,老师可以将与之相关的诗词融入唯物主义的解释中,并以此引出与唯物主义相关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比较典型的诗词:“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说明事物是在不断发展户变化的,人们要不断转变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哲学课程教学中渗透入诗词,不但可以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哲学知识原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刘娜.浅谈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7).

[2]欧惠芳.把古诗词融入哲学课堂教学中[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5).

[3]张艳.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中古典诗词的运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4]裴维燕.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的诗词渗透[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47).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维;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哲学思维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在党政机关、学校 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在中等专业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哲学课程是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往学习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突出的是它的意识形态色彩即把它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理论指导与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来进行阐述、学习,忽略了对学生哲学思维的培养。什么是哲学思维呢?“哲学思维不同于日常思维、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等其他思维形式。相对于其他思维形式,哲学思维显现出丰富的抽象性、深邃的独特性、清晰的缜密的整体性和内在的逻辑的系统性。”[1]

二、哲学思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重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哲学

1、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

首先,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论基础。哲学是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理论反映,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反映世界的本质,论证人在世界中的位置,揭示人与世界的复杂多样关系。对人的本质、人生价值、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等至关重要的人生问题予以审视、反思和预见,为人们的思想意识奠定理论基石。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哲学为支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理想世界。

其次,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方法论依据。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而且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理想世界的活动中,哲学提供总体性和一般性的方法论原则。

2、专业的核心课程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般都开设了哲学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西方哲学史》《伦理学》《马列原著选读》《美学》《逻辑学》《宗教学》等。

在这些哲学课程当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最为重要,它主要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提高用正确的立场、思想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其他专业课程奠定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因此,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视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核心的核心,并与其他哲学课程相互联系,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哲学课程体系。

其中《西方哲学史》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之前的西方哲学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此基础上开设《马列原选读》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准及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关哲学课程组成的哲学课程体系,既为学生的学习与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支持,又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

(二)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哲学思维

哲学思维,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基础的体现,还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象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都是人,目的是改变人的思想。因此,人是全部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全面科学地阐述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目的,任务,对象的重要理论支撑。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不但要求具有运用哲学思维的辩证性来分析、解决问题,对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的看待,反对片面性和绝对性;还要运用哲学思维批判性、实践性,不迷恋权力,不盲从权威,对工作中发生的事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同时,反对反对经验主义,反对把过去的、一时成功的经验作为绝对真理照搬套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从哲学思维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冷静地审视客观世界的事物和人类经验中的一切行为。总的来说,哲学思维方法不在于给人多少具体的知识,也不在于给人解决了多少具体的问题,它的根本作用在于给人提供了一种正确的理性思维模式,培养和锻炼人的思辨能力,从而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出巨大的推动力。

(三)教育教学中的哲学思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千多年前韩愈在《师说》对教师职业的阐述,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些都是对教师职业的要求。现代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者,不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还要有科学的工作管理方法,丰富的人生阅历,开拓的视野,能够对自己的活动对象的客观属性、内在本质,因果联系、发展趋势、作用影响等矛盾各个方面的哲学认识,有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等哲学思维的能力。

关于教师的培养,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课程,实际上学习哲学,培养哲学思维对于当好一名教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现代教学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过去机械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成这一要求就需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进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哲学思维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求教师从全局考虑,细节着手,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辩证思维,在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认真对待那些可能对群体造成重大影响的细微之处,哲学思维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方法论支持。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应该能够运用哲学思维处理工作中的问题,还需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

(四)企业工作中的哲学思维

当今,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这一客观事实,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更属不易。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涉足了企业领域。如从事销售、业务员、银行柜员等工作。

在企业所从事的工作往往与本专业所学知识联系不够紧密,学生通常会感到没有把握,对工作缺乏信心,不能勇敢的去尝试,对未来感到迷茫。

面对专业不对口的这种情况,《实践论》给出了应对的办法。首先,是对工作的情况和环境加以详细的调查分析,了解这些之后就能够初步从事某项工作。在工作一段时期以后,有了工作的经验,再加上这个人“不是一个主观地、片面地、表面地看问题的人,他就能够自己做出应该怎样进行工作的结论,他的工作勇气也就可以大大地提高了。”[2]最终胜任一项工作。

人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要对自己有信心,勇敢的面对工作,调查分析工作的情况,并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虚心体察情况,客观地、全面地分析与准确地判断自己在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就能够做好自己原来并不熟悉的工作,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在工作中成长。

三、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哲学思维

由此可知,哲学思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重要性,如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哲学思维就成了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1、构建有机的哲学课程体系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核心,《马列原著选读》《西方哲学史》《宗教学》《伦理学》《逻辑学》《美学》等各门哲学课程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哲学课程体系。哲学课程体系既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论,又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从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增强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必需从整体上把握这些哲学课程,统一设置各哲学课程,把握好各门哲学课程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有机的系统。

2、增设新的哲学课程

的哲学著作《矛盾论》《实践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新中国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当中发挥了显著的指导作用,在教育教学,企业工作当中也同样具有用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其他的哲学课程,《矛盾论》《实践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得更加紧密,对我们的各项工作具有更强的指导作用,也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中增设《矛盾论》与《实践论》等课程,将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从教学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学习和研究哲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和训练哲学思维的过程,要想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就必需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和研究哲学。因此,需要推广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将书本上的哲学问题与我们所面临的哲学问题联系起来,为书本上的理论赋予现实的生命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从社会实践、科技发展的热点问题引出哲学的抽象理论问题,从身边的小问题中引出哲学的大问题,拉近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进入哲学思考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杨方.哲学思维略论[J].南通大学学报,2008,6(24).

[2].的四篇哲学论文[M].1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68:16.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第4篇

一、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1.

两者区别

(1)教学理念: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在贯彻“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原则;高中“生活与哲学”模块则重在体现理论教学“三贴近”(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当然,这种区分是相对的。从两门课程都属于思想政治课角度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坚持“要精,管用”以及“三贴近”等,是共同的教学理念。然而,就其侧重点而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更为强调“要精、管用”的教学理念,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形成这一理论完整的知识结构;而高中“生活与哲学”采取“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建构,意图通过理论文本与课堂教学,创设一个哲学体验与领悟的知识空间与思维训练场域,展示生活中的哲理,让学生感悟哲学的智慧。因而,理论教学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便成为一个主导的教学理念。

(2)教学目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全面提升其理论思维能力;高中“生活与哲学”则主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体悟哲学知识,初步学会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去观察、分析并解决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示范教材显著特色是整体性,即马克思主义具有“一块整钢”(列宁语)的理论特质,目的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这里,应重视课程中哲学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两部分中前置的奠基性作用。

“生活与哲学”为了克服中学以往在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条化、成人化倾向以及内容上繁、难、偏、旧等问题,以“生活化”的知识模块建构课程,通过“生活逻辑”引申出“哲学逻辑”,即通过案例索引、问题设定与情景构建,让学生从中体悟与领会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思想及其理性思维。在这里,要注意它与其他三个知识模块(经济生治、政治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关系;把“生活与哲学”置于最后,重点在于强化对学生理论思维提升的作用。

(3)教材结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采取的是学科本位的理论逻辑结构;高中“生活与哲学”采取的是生活本位的“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两重关联结构。前者属于通用的学科理论结构,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知识,以“规律”作为逻辑主线层级递进演绎成一个严密的体系: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人类认识规律社会的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体现了理论逻辑演进与人的认知程序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个别的过程。而高中“生活与哲学”突破上述的通用结构,采取生活本位的“生活”与“理论”双重逻辑关联的模块结构,全书四个单元的逻辑关系是:如何看世界(哲学概论)世界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世界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与价值观),其表层结构由生活中问题、案例与情景构成,对应的深层结构则遵循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严密的理论逻辑。

(4)叙述风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简明文本呈现出理论阐释的系统性与思辨性;高中“生活与哲学”则偏向于专题叙述的通俗性与探究性。就前者而言,虽能讲究话语的简洁顺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的一个特点,但全书逻辑性很强,主线非常清晰,注重原典引述,强调经典文献阅读,甚至在修订版中思考题的“案例”也多换成“理论材料”,不断强化其思想性与思辨性,体现着理论性强的特色;从后者来说,“生活与哲学”话语风格呈现为通俗性与探究性,集中反映在教材的“探究活动”和“辅助文”上。探究活动通过对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叙述,引发其哲学思考;辅助文则设立“相关链接”(相关原理、实例、资料引述)、“名言”以及“专家点评”(相关原理拓展性说明)几个栏目,类似于网页文本超级链接风格。此外,教材采取彩页、配图的方式,更为形象生动地将“生活与哲学”联系起来。

2.两者联系

(1)高中“生活与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基础。“生活与哲学”模块生活化、非线性的特点,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和通俗性,那就是使教育对象先在较为感性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个较为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过程,为以后进入高校系统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必要的铺垫。这也符合中学生与大学生认知与思维的差异性,以及由此而确立的不同教学目标。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是高中“生活与哲学”的深化。这种“深化”,一是教学内容上的知识系统化与学科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不仅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还囊括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比如,2013年最新版深入贯彻了党的十精神。这对教育对象而言是认识上的提升和思想上的深化。二是理论思维能力的提升。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目标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优化其思维方式,使之对马克思主义形成整体性的理解与解决现实问题应用能力。如果说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较为全面系统的研习,那么,高中“生活与哲学”则是入门与预习。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哲学部分,与高中“生活与哲学”在理论上具有同构性与拓展性。虽然两者教材结构在理论形态上的构型不同,但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哲学部分与高中“生活与哲学”内在逻辑来说,显然具有同构性,都吸收、体现了学界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传统的教科书体系的改革成果,建构起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的“物质本体论”体系。因此,两者的理论逻辑,都大致呈现为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论)、历史观的知识线索。而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哲学部分还吸收了近几十年来学界对哲学原理研究的最新成果,如,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主体与客体、真理与价值、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与特殊形式、人的异化与人的自由全面等,体现了理论的前沿性与拓展性。

二、两者的衔接性问题及成因

确切地说,两者的衔接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与高中“生活与哲学”在教学内容上的对接性、连续性以及教学目标上的递进性、拓展性。而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衔接性问题,则是指两者教学内容的脱节性与教学目标的失效性。这个问题较为集中在大学教育中,直接表现为一些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缺乏新鲜感,对之兴趣不大。

对两者衔接性问题,人们通常把原因归结为两者教学内容的“重复性”。解决的办法是试图仔细寻找两本教材在知识点上的异同,以便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教学时“避免重复”或者对重复部分“简单带过”。这是不得要领和不可取的。

诚然,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哲学部分与高中“生活与哲学”在逻辑上的同构性,必然使其内容有一定程度上的重复,而重复部分有时又会出现不同的话语表述,造成学生在理解上无所适从。比如,在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基础是什么”时,高中“生活与哲学”提出三点: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而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给出的解答是: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因此,弄清两者知识点上的异同,有利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进行重点讲解与深化解释。

然而,两者衔接性问题主要原因,并非在于两本教材内容有一定程度上的“重复性”或表述的不一致性。相反,只要这种“重复性”在教学中不是简单复述或低水平重复,而是在理论的深度、广度上延伸与拓展,对提升学生理论素养,无疑又是有益的。

两者衔接性问题成因较为复杂,大致有:

其一,应试教育倾向。这在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中较为突出。这种倾向造成课堂教学变成知识灌输与记忆训练,忽略了该课程要求的体验教学与研究性、合作性学习,使学生无法感受体悟课程的魅力与价值,并容易使学生的知识记忆出现碎片化与失真性,而不是内化为稳固的知识结构,致使他们到了大学学习时,失去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兴趣。

其二,过度“专业化”倾向。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较为常见。一些教师的初衷或许是为了增加课程的“新鲜感”,有意无意脱离教材而增加过多“专业”内容,离开了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教学的要求,致使非哲学专业的学生由于知识储备不足与理论基础薄弱,难以接受,进而失去对课程的兴致。

其三,高校与高中之间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交流较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完善与否与成效高低,与高中、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目标、内容等方面能否有效对接与递进拓展有密切联系。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大学、中学的政治课教师缺乏足够的沟通交流。大学政治教师不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与现状,不了解来自高中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掌握程度与接受方式;高中政治教师对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进程也不太了解,往往只依据高考大纲施教。这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上述两者的衔接性问题。

三、促成两者有效衔接的路径

1.

搭建高校政治教师与高中政治教师互动交流平台

一方面,建立起彼此长效的互动交流机制。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学都有定期的教师理论学习课程,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平台,让高校教师到中学开讲座,中学老师也到高校开讲座。这样,高校政治教师能够把最新的学术动态、时政解读与中学政治教师分享,提高其理论水平;中学政治教师也能让高校政治教师了解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改革状况,以及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对相关哲学知识的把握程度,以便高校政治教师调整教学。

另一方面,高校政治教师与中学政治教师共同参与教育科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高中“生活与哲学”的区别与联系,是一个双方教师都应深入研究探讨的现实课题。当然,双方的教育科研项目并不限于此。在课题合作开发与研究中,高校与中学的政治教师就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以便彼此了解,各自优化其课程教学,避免两者教学上的脱节。

2.

活用教材,以素质教育为导向设计与开展课堂教学

避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的脱节,根本办法就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深化两者的课程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当下,我国的素质教育已明确了“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方向与重点。因而,两者的课程改革,都应重视“知识、能力、德育”三点到位以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三基落实。在这基础上,着力探讨两门课程教学转识成智、化知识为修为的教学方式,探索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这是解决目前在大、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尚存在的过度“专业化”倾向与应试教育倾向的有效途径,也是避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高中“生活与哲学”在教学中落入简单重复或低水平重复泥潭的法宝。对此,高校政治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应了解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程的体例结构与知识点,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学习区”,引出或导入新知识,提升理论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从而避免知识不合理重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3.相互借鉴优点,提高两门课程的互补性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高中“生活与哲学”两者区别的梳理,不难发现,就教材内容而言,大学课程理论性特征一旦把握不好就容易流向理论化,使学生难以接受与理解;就评价体系而言,高中课程又过于单一化,学生思维难以扩展,这都是两门课程的不足之处。然而,通过对比分析可见,高中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理念与模块,增强了课程的现实感与体验性,学生往往容易接受,这或许是大学课程内容改革必须关注之处。通过借鉴高中“生活与哲学”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可以更加“接地气”,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同样,大学课程评价体系多样化,使学生对自己才能的展现有更多的机会,这又是高中“生活与哲学”教学值得借鉴之处。总之,两门课程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利于两者形成互补效应,从而提高两者的衔接度。

参考文献: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第5篇

 

学改治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觉得政治无趣其实是因为不了解政治。高中政治课程分为三个板块——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每一个板块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比如说哲学板块,这是笔者最喜欢的一个部分。古人曾说,哲学是一门智慧的学问,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众多哲学理论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哲学是思维的竞技,是思想的碰撞,正是在这种碰撞中擦出了智慧的火花。在哲学常识的学习中,我们会折服于先人的睿智,会沉迷于自己的思考。此时,哲学对我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必修的课程,而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游戏、一场扣人心弦的思维比拼,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所以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将政治课和意识形态画等号、和时事政治画等号,认为政治课是意识形态的强行灌输,这样就是扭曲了政治课的本来面目,使学生“谈政治课色变”,从而影响其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任何学科的学习不是仅仅靠刻苦就行的,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学生觉得政治课很难学好,关键在于没有找到适合政治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下面笔者介绍两种学习技巧,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1.重视原理。原理可谓是政治课的基础,整个高中政治课程大概就是由一个个原理构建起来的。这些原理就好比一个人的骨骼,而教材中的例子就好比一个人的血肉,有助于学习者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如对于“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原理,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生活中的例子对之进行阐释,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原理就是“宗”,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原理”这一块,最好能够将重要的原理烂熟于心。

 

2.重视逻辑联系。在高中政治的五本教材中,原理何其多,要想将它们都记住且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调取出来,还要注重原理之间的逻辑联系。我们可以对原理先进行归类:最简单的第一层次的归类是按照政治课的三个板块进行,分为政治常识、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第二层次的归类是在已有的三板块中对于每一板块按照课本的章节或者按照你自己认为的逻辑结构进行,只要能够有利于原理的记忆即可,就这样一直分下去,直到不能再分为止。这样就能形成一个逻辑结构图,对记忆裨益很大。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认识论;政治论;人论;本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004-03

一、课程设计理念的高等教育哲学观

研究大学的课程设计理念绕不过这样一个问题,即高等教育哲学观与课程设计理念的关系问题。课程设计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进行的活动,课程设计理念受教育价值取向与教育目标的共同影响,而教育价值取向与教育目标则是教育哲学观的具体表现。大学奉行何种高等教育哲学理念,决定着大学会确立的教育价值取向与教育目标,既而影响着对大学课程设计理念的选择。因此,探讨高等教育哲学观成为研究课程设计理念的前提与基础。

1.认识论与知识本位

布鲁贝克认为存在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观,一种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以政治论为基础。以认识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主张大学是“传授高深知识的场所”,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反对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大学的职责就是发现、发表和讲授高深知识。赫钦斯也认为“教育意味着教学。教学意味着知识,知识就是真理。真理是任何地方都是相同的。”[1]“精深的专门知识本身就是问题与答案两方面的特殊部分。人们一旦懂得了专门知识怎样成为决定任何一项政策的关键因素,他们就会再次用它来做出下一次决策。”[1]这种哲学观崇尚价值自由与学术自由,强调大学应当保守中立,处于远离社会与政治干涉的“象牙塔”中,免受任何价值倾向影响地传授永恒知识。由于认识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主张将知识与学科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所以其大学课程设计理念推崇的是知识本位。知识本位的课程设计理念认为课程为知识和学科发展而设,提倡课程设置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课程中存在一些永恒的“自由学科”,[1]例如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七艺”课程。还有近代夸美纽斯倡导的“泛智主义”实习学科,德国洪堡所强调的纯科学的课程和对高层次文化、高学术水平的追求,直至现代布鲁纳结构主义的学问中心课程,均可发现对知识或者说学科发展的热情。[2]

2.政治论与社会本位

以政治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认为大学的主要职能不仅是传授高深知识,还要解决社会问题。这个阶段的哲学取向由理性主义转向实用主义,从纽曼的“大学理想”转向克尔的“大学功用”。[1]高等教育的合法性指向从内部转向外部,取决于社会的需要。高等教育这一过去一直选择少数学术精英的机构,现在还在起分配职业阶梯上的等级和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的作用。[1]大学越来越成为社会和国家的“服务站”,“为社会服务”与“为国家服务”成为了大学的主要任务。高等教育从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并通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来确立自己的合法地位。同样,自由教育也不得不通过使自己的学科教材与当时的事物相联系来证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1]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以促进社会发展作为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大学课程设计理念要注重社会现实。这种表现出鲜明社会本位的课程设计理念强调课程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社会责任的承担,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柏拉图的《理想国》、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及美国的威斯康星思想等都体现了实用主义价值指导之下的社会本位课程理念。

3.人论与人本位

张楚廷先生在国内系统研究高等教育哲学的首部著作《高等教育哲学》中认为,“即使是政治论,也未必不能对教育作某些注释;又即使是认识论也未必能阐明教育的一切”。[3]他认为高等教育哲学除了布鲁贝克所言的“认识论”和“政治论”之外,还有一个更为根本的哲学观――人论。人论或精神生命论乃高等教育之哲学基础。[3]以人论为基点的高等教育哲学认为大学是培养人的场所,进行着培养完整的人,使人更像人的活动,其着眼点在于人的生命与发展。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目的,也应当是大学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这三项职能的落脚点。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4]教育直接的目的是为人本身,为人本身的超越,以此为基础,人便实现各种各样的超越。[3]大学的基本原则是:经过思考去运作一切工具和全面发展人的所有潜能,让学生在一切行动和信仰上做出自己的抉择,并通过认知让他们完全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负责任的意义。[4]人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视为教育目的,在其影响下的大学课程设计理念表现出厚重的人本位思想。人本位的课程设计理念倡导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突出人的主体性与核心地位,重视个人潜能发展,尊重人的本性,注重人身心发展的规律,使人自由发展与完善。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课程、雅斯贝尔斯的“完人教育”课程,以及赫钦斯的名著课程都是对人本位课程设计理念的阐释。

综上可见,不同的高等教育哲学观决定了不同的课程设计理念。在认识论、政治论以及人论的哲学观指导下,课程设计理念表现为知识本位、政治本位以及人本位。三种课程设计理念之间传统上存在着非此即彼的矛盾与此消彼长的发展过程,在历史中呈现出一种“继时性”钟摆式的现象。

二、我国大学课程设计理念的哲学实践

探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践行过的哲学取向,能揭示大学课程设计理念的实然状态。纵观历史,我国大学教育主要受政治论的影响,政治论以绝对强势压倒了认识论和人论。在政治论的哲学导向中,课程设计理念常表现出社会本位的特征,但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又经常转化为政治本位与经济本位。

1.古代课程设计的演变

儒家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以儒家经典为主,课程的主要意义在于如何有效地帮助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课程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这时的课程设计表现出浓厚的政治倾向。“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官学的主要课程。“六艺”之中,又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5]在大学课程中,“礼”是最重要的课程,是政治伦理道德教育课。西周之所以重视“六艺”,与西周统治阶级所奉行的教育目的有很大关系。西周统治者所要培养的人才是:既具有一定的政治道德修养(体现于礼、乐课程)来调节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巩固其宗法制的社会结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本领(体现于射、御课程),因此需要兼顾文、武两方面的内容。[5]西周官学“六艺”之教衰落后,孔子私学“六经”之教兴起。“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经典。儒家思想主张“克己复礼”,课程设计以“明人伦”为宗旨,目的是为统治阶级培养政治精英阶层所需要的“治国安邦之才”。课程设计注重政治和道德教化等社会,而轻视课程的知识教育价值与人的智力能力发展。

而后,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意见,“罢黝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课程。至此,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高等教育制度正式确立。汉代课程设置的目的同样是培养通晓儒家经典的政治统治人才。以后历代王朝大都沿袭汉代的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只是不同时期选用的儒家经典不同。两宋时期,“程朱理学”的儒学兴起。大学课程主要以《四书》与《五经》并行,学完《四书》,再学《五经》。《四书》风靡一时,几乎取代《五经》的地位,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经典和封建教育的主要内容。大学课程承载的政治价值与政治使命在《大学》中对“大学”的解释中表现明显,“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代,国子监的课程是“凡经,以《易》《诗》《书》《春秋》《礼记》,人专一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兼习之”。[6]清代,国子监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性理》《通鉴》等书,学生“兼通《十三经》《二十一史》,博极群书者,随资学所诣”。[6]

2.近代课程设计的演变

近代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国家陷入了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境地,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大学课程设置的政治性更为突出。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治夷”,大学课程内容也发生了改变,开设了外国语、自然学科、实用科学等“西学”课程,[7]特别是重视军事技能的培养。这一时期的课程设置肩负着救亡图存的使命。民国时期,蔡元培提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改革了北京大学。他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在课程设置上认为“学为基本,术为支干,不可不求其相应”,强调文理渗透,实行选修制,注重学生个性和自由人格的培养,这一切为保守的、狭隘的大学课程带来了一股清新空气。[8]

3.现代课程设计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压力,大学课程服从于社会变革,逐渐成为了社会改造的手段,课程设计凸显出浓厚的社会倾向与政治倾向。提出新中国的教育必须以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总政策为出发点,努力使教育工作为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总政策服务。194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高等教育进行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造,改造的方向是一切服务于国家建设,特别是经济建设。”[9]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提出一条政治色彩极为浓厚的教育方针,“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10]在当时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政治背景下,片面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在“整风”“反右”和“”等一系列疾风暴雨式的政治运动中,教育被极端化为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高校被扭曲为政治大学,课程也随之政治化。期间,“为政治服务”成为了当时学校课程设计的唯一目标。

1976年后,中国进入了恢复与调整时期,高等教育开始逐步进入正轨。改革开放后,我国把国民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直接挂钩,高等教育成为培养经济人才的主要阵地,课程设计愈发注重实用性和专业性。大学课程表现出经济取向的国家行政色彩,从实质上看,依旧是以“政治与经济为纲”的政治与经济本位。教育迎合政治与经济,甚至依附于政治与经济,使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得被动。

纵观以上历史,我国大学课程设计取向一直以政治论为主。大学存在的合法性源自政治与经济等外部因素,课程一直弥漫着工具理性的色彩,缺乏对教育中人的关注。政治论与社会本位影响下的大学课程设计,本质上是为政治与经济服务。尤其在时期,教育与课程成为政治奴役下的阶级斗争的工具与手段,对政治需要实现完全满足与优先满足,忽视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社会本位的课程观导致了重实用轻理念,重自然学科轻人文学科,重对口轻基础,重形式轻个性,重灌输主义轻平等现象产生。单一向度地关注课程设计的某一取向,反映出一种“存异”而不“求同”的理念,违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与依存的规律,势必产生很多问题。当下需要从新的视角审视现代课程设计的理念,探求大学课程设计理念的应然取向。

三、大学课程设计理念的价值回归

高等教育哲学观提供了研究大学课程设计理念的新视角与新思路。课程设计理念应走出传统二元对立与非此即彼的状态,开创协同、共存与融合的新局面。寻求三种课程设计理念间的和谐关系,有三种课程设计理念之间的关系状态由三种教育哲学观之间的关系状态决定。因此,厘清三种高等教育哲学观之间的关系成为首要前提。

1.以人论为基础的认识论与政治论

教育是随着认识活动的存在而可能来到的,[3]也是随着认识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所以认识论应该是高等教育合法性的最早来源。政治在只有认识的时候还不足以出现,还要有特殊利益及其代表者的出现,因而政治必是晚到的。[3]还有认识论和政治论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范畴,认识论属于更为基础的哲学,而政治则属于法学的范畴。因此,张楚廷认为“以认识论来阐述教育及其哲学的基础,是胜于政治论的”。[3]认识论之所以较之经济论、政治论更为合理,首先是因为认识是人的内在,经济与政治皆为外在或人之内在的延伸。[3]在论及认识论与人论的关系时,他指出,“认识是属于人的,然而,若人只被视为认识论意义下的人,那是把人看扁了,把生命看扁了。如果高等教育哲学就立足于认识论,也就把高等教育看扁了”。[11]因而,追问人是什么,才是哲学的根本问题,追问教育是什么,才是教育哲学的根本所在。康德曾说“人是惟一必须受教育的被造物。[12]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12]而教育则是惟一以人为主体与客体的社会活动。人既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及其全部活动的理念与行为归宿。教育是人的生命的表现,而高等教育是人的生命最强旺的表现。[3]教育必须凸显人作为特殊生命存在的意义,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要以人为本。大学“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不是一般的为社会服务,而是为社会中的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而服务。从根本意义上看,无论是认识论还是政治论的哲学观,出发点都要以人为基础,最终回归到人,指向人更充分的发展与更高程度的幸福。只有这种认识论和政治论下的教育才不会被异化为阻碍人发展的其他形式。因此,课程设计理念最根本的应是人论,认识论与政治论理应建立在人论的基础上。

三种课程设计理念中人本位是核心,社会本位和知识本位为两翼,三者以“人”为基点达到一定程度的逻辑契合,这样大学教育才不会偏离方向。要实现三种课程理念交互融合与有效运行,就需要使人、社会、知识三者的发展达到协调与统一,形成有序的整合之趋势。

2.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融合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存在是社会得以存在的前提,当人的存在和发展付诸于劳动就产生了社会,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人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社会也得到了进步。社会的发展也为人更好地发展创造了环境和条件,为丰富人的需要,提高人的自由度和主体性提供了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最终幸福,而人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的结果是整个社会的发展。没有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社会的发展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终必将走向功利与异化的境地,反过来压制人的发展,阻碍社会更好地向前。而没有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也无更好的社会依托,人也不可能得到更好发展。因此,社会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人的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尺度。

3.人的发展与知识发展的融合

人的解放、发展和完善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知识的传递、内化和创新是教育解放人和发展人的基础与前提,所以,教育的本质是一种通过知识解放人与发展人的活动。知识是课程的内容,有自身发展的学科规律与逻辑,而人的发展是课程设置的目的,对知识的选择也是由人进行的,体现了不同时期人类不同的知识观。知识的传递与创新是教育活动得以继续的内在驱动力,高深知识的教授与发展是大学存在的内在逻辑。人们只有遵循知识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满足自身需要,而知识发展的目的最终是为促进人的理性和善,实现人的自我解放和自我完善。因此,人的发展成为目的,知识的发展变成手段,如果手段异化为目的,知识发展就将偏离方向,教育也会失去合理性的价值基础,人性也会受到压抑。

4.知识发展与人和社会发展的融合

知识的传递与发展是个体的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知识是个人完善的基础,只有获得知识的人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因而,教育与人、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应以知识为中介。知识的发展是教育的内在驱动力,社会和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外在驱动力。课程的设置要遵循知识的内在逻辑与学科发展的规律,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为社会发展服务,进而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知识的发展是教育的内部规律,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外在目的,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必须统一。离开了知识发展的规律,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无从谈起,离开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目的,教育发展与知识的选择也会变得盲目。

参考文献:

[1][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1,66,84,91.

[2]杨晓江.大学课程设计新论[J].江苏高教,1996,(6):59.

[3]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8,

140-141,149,179,196.

[4][德]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什么[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91:4,113.

[5]王炳照.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93.

[6]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36,256.

[7]王建惠.我国高校课程价值取向与课程体系建构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18.

[8]李红英.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设计的理念与实践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40.

[9]朱璋龙.新中国高校课程改革史及其思考[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2.

[10]李臣之, 郭晓明,和学新,等.西方课程思潮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242.

[11]凌均卫.大学理念:认知与践行[M].海口:海南出版社,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第7篇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高中政治的课程安排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具有很大优越性。本章主要讨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探究性的教学目标,并根据这些教学目标的进展做一些探究性扩展,帮助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和提高

高中政治课程在改革的背景下,它的教学理论和我国的国情紧紧结合,它的教学形式紧跟时代步伐,根据热点不断变化,这正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以及提高探究能力的最有效方法。高中政治教学筵席了普遍教育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热情的调动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为增强探究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对高中政治探究性教学的一般论述

1、高中政治在一定程度上较难理解,涉及的层面较其他学科较繁琐,较复杂,因此,学生应该充分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有深层的理解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实际的探究性活动,让政治的课堂气氛被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2、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教学,必须立足于对高中学生本身的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带动课堂,让老师监督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学习信息资源的能力,从而将获取的有利知识应用到政治学习中,提高政治探究性能力。

3、高中政治的探究性教学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理念主要是把高中学生看成一个实际的整体,并在整体的基础上融入一些部分的东西,比如:个人的创造性思维,个人的探究性能力等。另外,要把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学生的整体形态结合起来,化成有机的统一体,关心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程问题不仅仅局限在探究上,而是更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老师不仅要提高学生政治的文化课程,而且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让学生表里如一,从内到外都有政治教育做后盾,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二、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目标的确定

自高中政治采用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之后,达到了“教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的,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知识觉悟上升了一个新的层次。高中政治探究性教学的教学目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体现:

1、知识目标。举一个简单的高中政治的例子:以哲学课程的学习为例。A、高中政治教学中需要学生了解的知识:(1)哲学的由来;(2)哲学的发展变化;(3)哲学在各个国家的不同观点;(4)哲学的分类;(5)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B、高中政治教学中需要学生理解的知识:(1)哲学的含义;(2)哲学的命题;(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4)哲学的两大基本观点:可知论与不可知论;(5)哲学的意义;(6)哲学的影响。C、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哲学的初步学习,对问题进行的实际应用:(1)结合所学的哲学知识,探究一下我国经济全球化体现的观点;(2)结合当今热点问题——,用哲学理论进行分析;(3)我国近几年少数民族出现了动乱,结合哲学中的相关的信息进行解说;(4)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足,用哲学的知识进行阐述;(5)结合典型事例,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我国实行对方开放的进程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意义

2、能力目标。A、哲学上通常将:对待问题要进行全面、具体、辩证的分析,形而上学的去解决问题是错误的。例如,对待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想到的就不仅仅是哲学上的观点了,还有许多现实因素。B、哲学能够解决许多问题,但是也不能忽视其他的解决问题的手段,例如:对待我国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问题,就必须将以前学过的市场调节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相关知识也要一并用上,这样才能达到具体、全面的目的,让政治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C、有些问题,虽然是热点问题,但是,受教材的限制,并不能对它们进行完全的解读,这时教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搜索网络,寻找热点资源,用实际例子与政治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开阔知识,提高政治学习的探究性。

三、高中政治探究教学模式的开展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以生为本;妙趣横生

在当前形势下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中政治课程新课标要求广大政治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实施与学生情趣一脉相承的教学方法,方能激发学生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导入设计趣味化

古贤人柏拉图曾经说过:“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具有吸引力的课前导入不但能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的角色,积极认真地思考问题,最大限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若想设计一个妙趣横生的导入,就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对教材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有深入的了解,让“景”深深包含在情理之中,去拨动学生内心深处的琴弦,从而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兴趣。譬如在学习高二哲学部分时,它的理论较深奥,对于高二学生而言,在理解上具有很大的难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激发他们学习哲学的兴趣呢?趣味化的导入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发挥深入浅出的功效。实际上在哲学中蕴含着相当多的人生哲理,意蕴丰富的至理名言、古人的训诫之词、各种漫画、迥异不同的笑话、形象生动的故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所以,教师完全能够运用以实例为中心的导入法、以直观为中心的导入法、以引用名言为中心的导入法等,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知识的欲望,帮助他们以最佳的态势进入学习状态。譬如在讲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知识点时,我就引入了这样一则令人忍俊不禁的笑话《双方皆是挨饿的》进行导入:“一家小型饭店的门口挂着一则十分醒目的招牌:请到我们这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会挨饿。”如此妙趣横生的导入,不但能最大限度开启学生的思维大门,让枯燥乏味的哲学形象生动起来,而且还能让学生通过这个笑话明白讲课的主旨:我们在认识事物与处理各种问题时,务必注重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客观联系,绝对不能无视事物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在讲述“主观能动性”这一知识点时,我巧妙引用了《孙子兵法》中的一些经典句子进行导入:“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以此让学生深刻理解主观能动性在实际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然而,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导入,务必遵循前后一致性的原则、启发性的原则、情感性的原则、针对性的原则、简明性的原则,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力争做到精简化与趣味化,最终让哲学课程的教学达到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讲授形象化

从本质上而言,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深奥难懂、枯燥乏味,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完全集中注意力,很容易走神,更有甚者会呼呼大睡。由此可见,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法因为过于强调知识的讲授,没有注意课程讲授的生动性,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政治教师务必深刻理解新课改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将生动形象的讲授融入课程教学,如此一来才能有效提升政治课程的吸引力。那么,怎样才能让政治课程的讲授变得形象生动呢?实质上要做到这点并非难事。以往不少政治课教师上课时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认为只要完成教学目的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的教学让本已枯燥的政治教学更显乏味。根据新课改理念,正确的做法是必须在政治课程的讲授中引入一些课外的趣味性知识,让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充分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感悟到政治课程中的趣味性,进而提升其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譬如在教学《经济常识》中的《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这一课时,我就充分联系现实生活,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人民生活质量迅速提升的事实讲述给学生听。通过这种结合具体实践的授课方法,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融为一体,进一步增强政治课程的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兴趣。

三、结束语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高中政治课程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必须坚决摒弃。作为新时代的高中政治教师,我们应充分理解新课标,着眼于政治课程的基本特点,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实施与新课改理念一脉相承的教学法,创设妙趣横生的教学情境,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保梅.论高中政治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6).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第9篇

一、理论依据

(1)后现代课程观:该理论是一种超越现代工具理性的课程观,它运用混沌学、过程哲学等思潮,以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为标准的课程设计理念。该课程设计理念应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启发诱导与主动参与相统一、课堂交往多维互动及教材呈现动态生成等基本原则。

(2)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陶行知的乡村教育中提出:通过乡村教育、改造乡村社会,最后改善了整个世界的教育理想。与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不同。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主张拿全部生活作教育的范围,“社会即学校”主张整个社会的场所就是教育的场所,如此可以增加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这就使教育的资源扩大到整个社会,使乡村的各种资源进入学生的视野。

(3)农村中学的教育资源状况、农村中学生本身教育资源总量上不如城市中学,加之农村普通中学办学条件下学生基础差、学生能力弱、学生状态也是一次“生本教育资源”。他们的周围存在大量的乡土资源,将这两种资源有机整合,有助于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乡土资源开发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主题相适应

高中思想政治课虽然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等角度试图走近学生生活,但总体上仍远离农村学生的生活世界。农村学生身处农村渴望城市,往往对身处其中的农村生活的价值有所忽视。卢梭在《爱弥儿》中倡导回归自然、回归乡村的教育。近年来,美国等教育专家也提出回归乡村的教育思想。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使人们在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中看到了教学的生命价值,通过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世界中的资源,从感性生活与理性生活、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的结合上重建课堂生活,注重认知体验,感受学生生活形式统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实现学科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为追求目标。重视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设计,追求预设性教学目标与非预设性教学目标相融合。教学内容的结构性源于教材内容的结构性,始于教材内容的演绎,终于教材内容的创生。教学内容是对教材内容进行主体化、情境化、信息化处理,是师生互动的材料。教学过程的设计追求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学互动,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乡土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

(1)结合《经济生活》开发乡土素材性课程资源。本校地处农村,乡镇的经济生活是农村学生生活的环境,高中学生也参与着乡镇的经济生活。无论是生产和消费还是交换、分配领域都存在大量的素材性课程资源。例如:通过晋江市英林镇本土企业大捷龙超市的倒闭,谈如何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提高民营企业的经济效率;学生和农民的消费状况、消费结构、消费水平、消费观念。农村的分配方式,晋江市民营企业的分配方式等。

(2)结合《政治生活》开发乡土素材性课程资源。结合英林村民自治的状况、英林镇人大选举,英林镇政府与村民的关系谈村民委员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府的性质;特别结合拆迁问题,谈政府的职能;调查村党支部的活动,引入我国政党和政党制度的有关教学内容;结合晋江金井镇边防部队的情况,谈我国的国防教育,国防力量等;利用英林中学省级示范馆的图书梁文道的《常识》、《美国精神》、《美国的民主》了解我国的国情,比较社会主义民主和美国式民主,观看《的外交风云录》,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

(3)结合《文化生活》开发乡土素材性课程资源,晋江市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一个县,晋江文化可称发达。自唐以来,在历代科举中,晋江一县,居然出现了一千八百多个进士、十一个文武状元,确实让人刮目相看。同文化发达相一致的,就是经济的繁荣:唐代的晋江,逐渐成为南方重要的大港口。唐天佑年间,晋江已是一个车旅辐辏、商贾云集,“云山百越路、市井十州人”的国际港城,与交州(今越南河内)、广州、明州(今浙江宁波)并称为全国四大港口。宋朝海上贸易繁荣,北宋时在泉州设市舶司,专管海外贸易。南宋时,朝廷偏都临安 (杭州),当时古晋江成为与广州并驾齐驱的全国两大商港。到了元代,刺桐港已被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称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同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没有开放,晋江人就没有出路。为了谋生,一批批晋江的先人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或海上贸易,或偷渡出国,向着南洋进发。“十户人家九户侨”,是晋江最大的人文特色。现在的晋江有海外华侨和台港澳同胞200多万人,素有“海内外300万晋江人”之称,就是晋江的先祖们海外谋生的有力证明。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被列为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该街区独具闽南特色的“皇宫起”红砖建筑、中西合璧的洋楼等明清、民国至现代的特色建筑保存完好。所有的这些晋江侨乡特色乡土文化都可以很好的融入到高中政治课堂。

(4)结合《生活与哲学》开发乡土素材性课程资源。利用英林中学的省级图书馆和晋江市图书馆的图书资源《的军事哲学》、《思想的力量》、《中国哲学史》、《苏菲的世界》、《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周国平《人生哲思录》。特别是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林语堂认为儒家哲学是都市哲学,而老庄的道家哲学是乡野哲学,哲学总体上是自学的,因为智慧是不会传授的。只有提供大量的素材,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才会有智慧。让学生围绕晋江市民营企业家的智慧,结合《船夫与哲学家》的故事,增强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和信心,让学生思考如何建设晋江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哲学依据。

四、发挥乡村教师在开发乡土资源中的作用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德育;体校;定位;策略

200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把“政治课”改为“德育课”,把职业指导列为必修内容,必修课程从原来的9门精简为“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哲学基础知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4门。2007年,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将4门必修课调整为“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并增加了选修课。在体校,我们习惯上把“经济政治与社会”和“哲学与人生”这两门课称为思想政治课。体育运动学校独特的人才培养方式和育人氛围,使得思想政治课在体校德育课程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从知识性来讲,思想政治课在体校德育课程中占主要地位

为什么将德育课程中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和“哲学与人生”合称为思想政治课,原因有二。其一是这两门课程所教授的内容和普通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授内容一致。拿中等职业学校采用较多的财经版《经济政治与社会》和北师大版《哲学与人生》,和普通高中采用的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3文化生活》、《必修4生活与哲学》进行对比,后者涵盖了前者的所有内容。其二是体育单独招生考试的文化课考试中将政治和语文、数学、英语并列为四门考试科目,而政治考试的内容与“经济政治与社会”和“哲学与人生”一致。每年的5月份,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等专业的体育单独招生考试是体校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主要途径(该考试要求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并具备二级运动员(含)或二级武士(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该考试包括文化课考试和体育专项考试两部分,文化课考试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命题、组考。按照体育单独招生考试政治考试大纲的要求,政治试卷的出题比例是经济常识30%,哲学常识30%,政治常识30%,时事政治10%。为了更好的提高政治课学习效果,许多体校放弃了《经济政治与社会》和《哲学与人生》的教材,而是直接采用了高中版思想政治教材。

从内容上来讲,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是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从运动员出路上来讲,文化水平低、就业难是现有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弊端,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结构注定了绝大多数的青少年运动员需要进入高等学府进行深造而提高就业竞争力。政治课不仅使他们系统学习了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的基本知识,增强了生存能力,更是他们进一步学习深造所必考的科目之一。因此从知识性来讲,思想政治课在体校文化教育中略高于其他德育课程,占主要地位。

二、从德育性来讲,思想政治课在体校德育课程中占主导地位

运动员作为备受瞩目的公众人物,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必备的基本素质。体校德育教育的好坏往往决定着运动员道德素质的高低。体校教育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教练员、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是体校日常德育教育的主体。这三者之中,教练员对运动员的影响力是后两者无法比拟的,教练员也责无旁贷的成为青少年运动员德育的第一责任人,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教练员和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缺少标准、缺少教材、缺少考核,因此随机性大,持续性不强。德育课教师虽然在体校德育系统中处于附属地位,但因其课程的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而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在四门德育必修课中,其德育作用也各有不同,“职业道德与法律”和“职业生涯规划”因为其内容的职业性特点,针对性德育更强。但是由于体校过分强调输送而忽略运动员其他就业方向,使得“职业道德与法律”和“职业生涯规划”这两门课程的实际重视度和授课效果均不理想。思想政治课作为德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学生传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从德育性来讲,思想政治课在体校德育课程中占主导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体校都设置有初中部,初中开设思想品德课,是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环节,是初中阶段体校学生道德教育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的主渠道。

三、体校思想政治课要妥善平衡知识性和德育性

思想政治课作为体校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传授知识和德育教育的双重使命。在实际教学中,体校政治课教师往往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有的教师单纯从体育单招考试出发、从课本出发,注重知识的灌输,脱离生活实际,从而忽略了思想政治课的基础德育功能。体校的培养以向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为主,对于升学率没有硬性要求。因此一部分老师便疏于知识性的讲解,甚至直接把思想政治课简单等同于德育课,脱离课本而只讲运动员的道德素养。这两者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只有妥善平衡好知识性和德育性的关系,才能不断增加体校思想政治课的魅力,既传授了知识,又做好了德育。

参考文献: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第11篇

一、指导阅读,培养能力

政治课阅读的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提高对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性的深刻认识,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

(一)指导课内阅读,用好教材。

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师要成为理解教材“平等中的首席”,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课内要充分利用好现有教材,让学生形成具有广泛联系的知识网络。主要的做法是,借助现有教材,指导学生精读理解。

1.教师示范,精选阅读。教师精心选择符合学生现有认识能力的教材,让学生读明白,深入理解。一是指导学生读好教材。把教材中的片段认真读懂,做到正确理解原文意思,全面理解原文思想;二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为学生阅读提供相关的阅读资料,如网络文章和其他案例信息。

2.提纲挈领,释疑诱导。技校学生基础差,教师需要降低难点,突出重点,让学生能参与对教材的阅读,通过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加以整理,课前给学生一个重点阅读提示,并设置学生能通过初步阅读理解的一般问题,诱导学生深入阅读。也可在教学活动中设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指导学生联系教材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要设置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由简单问题逐步过渡到较深刻的问题。

3.提炼要点,培养思维。教材内容是具有代表意义的范本。可能与现实的变化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需要补充教材的相关资料加以理解。比如,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国家的科学决策?验证改革开放的标准是什么?通过《经济政治与社会》阅读材料“见证改革开放成就的5组数据”,帮助学生概括出改革开放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家庭收入的增长,经济、科技与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更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把握改革开放的结果。

4.情景设置,学用结合。现行教材图文并茂,如果学生“走马观花”式地阅读,则是没有思想上的收获的。教师需要加以点拨,做到精讲,启发思考。

比如教材中“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一框题内容,生活在农村中的学生,大都感觉大自然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没有资源利用的危机感,如何促进学生达成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共识?通过让学生了解家乡过去的境况,对比现实的环境污染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二)指导课外阅读,拓宽视野。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也要与学习相联系。一是能有效防止学生漫无目的地滥读,浪费时间;二是能让学生通过阅读激发学习动力,拓宽知识视野,开阔思维。

1.热点阅读,关注社会。社会的热点问题,与教材紧密联系,既能创设现实情境,又能通过具体事实理解教材,形成哲学就在身边、政治就在身边的意识,也容易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的阅读,把学习知识的目标导向真实的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以致用。

2.时事阅读,了解细节。案例和教材细节阅读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形成综合概括能力。《法律常识》教学时常利用新闻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概念,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因此,通过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学习目标正确了,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二、哲学阅读,感悟价值

古人云:文以载道。哲学阅读,是对阅读价值的提升,既有对哲学原理的阅读,又有对生活哲学感悟式的阅读,让哲学教学回归生活原点的阅读。政治课程思维的统筹性、哲学的方法指导性特征都很明显,是知识中的知识,“把最有价值的知识”教给学生,更是思想政治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重要目标。如《哲学常识》教学就要求学生学习多“悟”,不能仅记住条条框框的句子,而要与现实联系,把哲学道理的真实意义概括出来。哲学故事、哲学寓言、哲学小说,哲理名言,都渗透着生活哲学,更能激发学习思想政治的动力。

(一)挖掘思想,启发思维。

为了让学生能读懂哲学,我们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哲学的启蒙书籍,如《苏菲的世界》、《塞莱斯廷预言》等。从普通的生活事例入手发现学习哲学的乐趣。

(二)联系实际,阐述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一定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除了社会现实外,还有学生的亲身体验。新课程强调学生本身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如让学生通过漫画“杀鸡取卵”的故事,理解经济发展不能急功近利的警示。如教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时,让学生讲诚信故事、阅读诚信故事等,懂得诚信思想存在于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哲学。

(三)古为今用,化繁为简。

名人名言精辟扼要,往往渗透深刻的哲学原理,教材中有很多引用古今名人的描述,有助于加强对教材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好好利用。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这些浅显易懂的短句、名句让学生深刻理解,读思结合,并能牢牢记住。

三、趣味阅读,培养兴趣

(一)趣事见闻,联系教材。

在经济学基础、哲学基础教学中,技校学生都感觉知识晦涩难懂,提不起兴趣。教学中必须把哲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说明哲学原理对生活的启发意义。

因此教师要把生活事实与哲学原理结合起来。如人们常用“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说明投资风险与收益机会之间的对立统一。

(二)身边素材,深入思考。

将客观事实上升到哲学原理,这是一个抽象的思维过程,我们必须从身边的素材入手帮助思考:为什么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什么付出才有回报?学生就会联系生活中说的“不劳而获”,“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有舍才有得”等典故概括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一哲学原理。

(三)引发讨论,情理交融。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哲学智慧 生命课堂 人性化 系统化

一、政治“生命课堂”是什么

当代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指出:“我们应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上。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能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政治“生命课堂”就是基于教育的生命意识,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情境性的课堂环境中,通过生命主体(教师、学生)的交往,在回归生活这一基本理念下,还知识以生命,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的交流活动,为学生的生命发展提供不竭的能量,提升中学生政治素养和个人思想道德的修养,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有智慧和德行的人。

二、政治“生命课堂”需要哲学智慧构建

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中学思想政治课知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专业知识,因其理论性和教育性强,课堂易成为脱离生活的乌托邦教育。政治教学常常表现为灌输式的教育,学生教师位置颠倒,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空洞的说教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在这样的“教育围墙”中长大,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被定格在既定的课堂上导致了生活意义的丢失。

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针对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政治课堂的弊端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在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影响下,政治“生命课堂”的理念的提出受到许多中学思想政治科目老师的热捧。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怎样的政治课堂才是生命课堂?生命课堂的基本内涵何在?生命课堂是课堂追寻的一种目标,还是课堂呈现的一种现象,抑或是课堂操作的模式,还是兼而有之?这些问题需要运用哲学的追问,需要哲学智慧来思考。

柏拉图曾经说过:“教育,从最高意义上讲就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是使人聪明的学问。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华金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智慧具体概括为“具有正确的引导力,深邃的洞察力,极强的渗透力,科学思维的坚实支撑力”。用哲学智慧构建政治生命课堂,既关注知识的传授与生成,更要求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生命、发展中的生命来对待,同时顾及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用哲学智慧对待知识和规律,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从而打造高效的政治课堂,增强政治课的生命感。

三、如何用哲学智慧构建政治“生命课堂”

1.政治“生命课堂”必须生活化。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可见,哲学离不开生活。同时,生活也离不开哲学,哲学可以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亦明确指出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这就要求我们中学政治教师不仅要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设计学生感兴趣并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更重要的是要把生活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学会生存,促进发展。笔者在指导高一学生学习“经济生活”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时,采用分组探究式教学法,把学生分成六小组,要求他们每一小组到一家商业银行体验活期存款业务和了解银行的保险、买卖国债等服务,并在证券公司通过观摩股民的买卖操作了解股票的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在指导学生学习“政治生活”第三课《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时,通过学生课堂当场拨打政府“12345”热线电话,来体会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进而相信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在生活中借助哲学这双慧眼,让学生从生活中获得认识、检验认识、发展认识,师生一同成长,一起探索生活的真相,运用哲学更好地“规划生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创造生活、珍惜生活,享受生活”。

2.政治“生命课堂”必须人性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实践活动创造了历史,同时也改变了创造活动本身。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中关于人的自由、人的解放、人的发展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理论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政治“生命课堂”应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生命课堂教学中倡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倡导以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为己任,以丰富知识、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教师雷夫?艾斯奎斯强调相互信任、公平、榜样的力量就是人性化最直接的体现。

在“经济生活”中的《走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课中,笔者运用合作体验式教学法,和学生一起参与“顺风倒”接人游戏,由游戏后的体会分享来感受信任、感受市场经济的诚实守信原则。在游戏中和学生共同建立了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感悟的过程,形成了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生成性教学过程,落实了“三维”目标。

3.政治“生命课堂”必须系统化。认识世界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对政治“生命课堂”的研究,探索课堂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是运用研究成果指导广大政治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模式,综合调动各种课堂因素,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即“1+1>2”的效果,实现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所以,政治“生命课堂”应当讲究科学、追求效率、适应环境。

讲究科学即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事,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规律对于我们的意义。一旦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我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这时往往能更深刻地感觉到教育教学规律的存在和它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对教育教学规律做了较为全面的诠释,他认为学生学得最好,应让他们有兴趣,身心处于最佳状态,遭遇到理智的挑战,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等。这就要求政治老师要能遵循上述教育教学规律,引发学生去解决问题,让政治课堂流淌智慧的清泉。

追求效率即要求以学生智慧得到发展作为重要标准。在这里,知识不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标准了,学生参与学习捕捉的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知识的生成都成为课堂中最重要的活动,它们承载着学生智慧的发展。政治课比其他任何课程更需要赋予课堂生命。政治“生命课堂”应该是发现问题――分析答疑――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发现不是从书本上,而是从生活中(自己的生活或是别人的生活);分析答疑不是简单的课本原理的学习,而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升华;解决问题不单单局限于纸上,更重要的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适应环境即要寻求真实的课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因此,政治“生命课堂”应该是真实的课堂,追求不断完善的课堂!真实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是课堂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催化课堂有效生成的源头活水。

但审视我们现在部分公开课,花哨的情境、华丽的课件、繁多的环节、形式的合作……这样的课堂热热闹闹,而效果令人担忧。我们教师应该做的,是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利用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实践,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失去了真实与深刻,捧出的是一束束“塑料花”,艳是艳得很,都没有生命。所以,真实的课堂追求一种自然,自然得就像在自己的房间里,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想穿多少就穿多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站着、躺着、蹲着、趴着都行。

政治“生命课堂”任重而道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还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探索奋斗。作为教师,一个成长的生命的守护者,我们必须把哲学智慧倾注于每一堂课和每一个学生,这是我们的职责。在政治“生命课堂”的建构中,我们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让政治教学改革的步伐快些、再快些,让学生的热情快回来,这才是政治要教给学生的本质。

参考文献:

[1]陈鲜.跨越传统教育模式弊端,走现代化政治教育道路[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02).

[2]雷夫?艾斯奎斯著.朱衣译.第56号教室的奇迹[M].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08).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前提批判;哲学思维;世界观

政治和哲学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同胞兄弟”,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可以说学习政治的目的是为窥视哲学世界,理性认识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中政治新课标中有大量哲学理论等待着学生去学习和探究,这些理论都是前人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因此,在教学时仅将哲学当成一种理论来阐述,势必会削弱政治哲学的存在价值。而改观“哲学理论化”的重要手段即是前提批判,通过培养学生的前提批判思想,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切实改变,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更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一、对前提批判的理性认识

基于政治课程的角度探寻前提批判的定义,我们需要首先了解政治、哲学和前提批判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前提批判思想成为影响教学乃至学生学习的理论基础。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它是哲学中的一个分支,或者说,是构成哲学的一部分。哲学是政治理念和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而政治则是哲学目录下的一门重点学科,即政治哲学。而且,哲学是研究世界万物性质、真理和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涵盖了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多项内容,而思想则是哲学的核心所在。思想与知识、价值、存在、理性、心灵和语言形成了直接的因果关系,其中,后者是“因”,而思想是“果”,将后者集合起来,即是一个人的思想,它表现出了一定的特性,与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了直接联系,即人的个性和性格。

而前提批判则是对上述内容的一个前瞻性思考,无论是政治、哲学还是个体思想。但它们之间也构成了一些内在联系,其中,政治是对哲学的前提批判,哲学是对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而理论思维又是什么?用哲学的眼光来看,它们是思维方式、生活基础、人生问题和思想冲突。因此,前提批判是对个人主观行为的前瞻性思考,是避免、调整和发展人生步调的重要前提。

二、培养前提批判思想,提升哲学思维能力

缺乏前提批判思想,学生就无法正常学习,同样,生活也无法正常开展,因为这会扰乱生活秩序,使学生漫无目的地前行,随波逐流,最终在思想颓废中走向消亡。培养高中生的前提批判思想,是提升学生哲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让学生有计划地学习和生活,稳固地推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前提批判思想的培养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任何欲望都提出质疑。个人欲望是前提批判的对立面,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教学不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任何欲望都提出质疑,从而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最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来说,质疑即是一种前提批判。通过质疑,能够帮助学生确认他们言行的规范和有效,提升他们的素质;通过质疑,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学习方向;通过质疑,能够让学生提前发现存在的隐患,从而及时消除,避免将自己带入误区;同样,通过质疑,也能让学生发现自身成长的规律,最终形成哲学思维。

2.让学生有计划地成长。在人的一生中,最让人畏惧的是未知,假如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的未来,那么我们将能够避免很多失误。然而,虽然不能预知未来,但我们却可以通过做计划的方式来规划未来,而做计划这项行为,也是前提批判的重要表现形式。做计划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将明天的行程规划通过今天的计划表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并理性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与哲学思想中的内在论、规律论是一脉相通的。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计划意识,是政治教师的重要责任。培养的途径可以是课堂计划学习,也可以是课外计划生活。

如,让学生计划课堂学习,以“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课为例。首先指导学生采用预习的计划方式,在课前了解学习内容;其次确立课堂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文化生活多样性的现状及其成因;(2)了解大众传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理性认识自身文化生活的利与弊。而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教师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对等的,假如两者之间出现偏差,那么,教师首先应自我检讨,是否教学目标的制定偏离了课题预设目标的方向,其次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评价,对于错误理解课题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实施课外辅导,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做计划并正确计划课堂学习的良好习惯。

3.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前提批判思想。高中政治新课标中有很多表现前提批判思想的课题,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其第一课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和第二课时“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都是前提批判思想渗透的重点内容;必修四哲学生活中的所有课题都与哲学思维能力存在联系,而优化展现课题知识的重要手段,即是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前提批判思想。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前提批判思想,教师应抓住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用哲学的思想来组织教学,用前提批判思想来优化课堂。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从而为学习政治课程以及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导学法

为了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进步与发展,高中这一阶段与中小学阶段相比,不管是学习内容还是安排的课程都比之前增加不少。高中政治中的哲学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讲解,学生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能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导学法在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的应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做好备课

哲学的学习是放在学生的高二阶段,这时候已经分好文理科,因此有必要加深对政治的学习。高中哲学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哲学知识,这些知识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教师在备课阶段要树立整体概念。首先,教师不能以一章一章的形式进行备课,而是要从整册教材出发,了解它的整体结构,进行合理教学进度的设计。其次,要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的课程安排做出相应的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发展。

二、把握重点

高中哲学课不仅知识内容多,而且知识的难度系数也高,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深钻细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知识梳理,找准知识重点,根据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对教材各章节作全面而又具体的分析,使得高中哲学课的知识相互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三、小组合作

用辩证思维去指导学生学哲学,让教学过程变为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即学生成为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师在其中发挥指导作用。其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小组合作模式,小组合作就是随机地把五六个人分为一个小组,综合组内成员的意见进行合理分工,一个集体肯定会存在有些人要好,有些人之间关系冷淡,通过随机性进行小组分配,这样可以避免小团体的出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布置完任务后可以宣布通过竞赛形式使学生得到相应的奖励来刺激学生的胜负欲。

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高中政治哲学课程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 学科知识渗透 时事政治 德育教育 学习兴趣

一、用政治特有的魅力感染高中学生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中政治学科

高中生入学前已经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接触并学习了很长时间的政治课,然而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和被动机械的学习方法却让大多数学生敬而远之。“枯燥、乏味、抽象”早已成了政治的代名词。与初中政治相比,高中政治的知识容量更大、难度更深、理论性更强,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向他们灌输德育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所以很多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尽早适应高中课堂。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用”、“好玩”是喜欢政治的学生对这门学科很中肯的评价,而对待那些对政治不“感冒”的学生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去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他们感受到政治课堂的魅力。

“政治教学生活化”是近几年政治教师的理想目标,我也一直在尝试,效果的确不错,很适用现在的高中学生,在课堂上,我们有时一边听着Lady Ga Ga的歌一边谈着美国的通货膨胀,也曾借助《碟中谍4》聊了聊普京的大选,或者模拟一个市场让学生拿着虚拟货币来感受商品惊险的跳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政治的知识,在聊天中传递抽象的理论,通过不断的创新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政治课过的太快,还没来得及回味就下课了。

3、文理分科后树立文科学生的自信心

“学不明白理科我才学文”是很多文科生的自卑心声。自卑源于缺乏自信,作为一名文科班主任,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是文理分科后班主任的首要任务,要让他们知道“敢学文证明你比别人更勤奋,更能吃苦,领悟能力更强!”“‘学会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这句名言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文科生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考公务员时文科生的优势非常明显!”通过这些语言上的激励和平时的渗透,学生在两个月左右逐步摆脱了原来的思想,真正投入到文科学习中,而这种思想的转变对于政治学科教学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但学生政治学科思维的真正形成还得到高一结束。

二、时事政治与课程内容相融合

1、关注时事政治的必要性

“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早已不适应现代学校教育了,但因课业量较大或关注程度不够,也很少有学生能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时事政治是高中政治非常重要的内容,语文和英语学科的阅读及作文也时常提及,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作为一名高中生也应该时刻关注时事,做一名时尚潮人、与时俱进。[3]

2、课堂中的新闻与新闻里的教材相融合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时会出现比较枯燥的知识点或者很抽象的原理,学生学起来必然索然无味。教师可以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适时的引入一些时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处理教材,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用精炼的语言准确的传授基础知识,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教会学生在体系中把握知识。[4]再次基础上,合理利用课本事例,恰当引入时事。从而使政治课教学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教师也可以在讲解习题时,遇到材料引入时事,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如果遇到国内外重大事件,教师可以给学生10分钟左右讨论,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再由教师引导他们与教材相结合,这样可以更好的突出时事政治的时效性。

三、在生活中注重对哲学思想的渗透

“你想变得聪明吗?那就学哲学吧!你想变得再聪明点吗,那就继续学哲学吧!”这是我还没有讲哲学时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当时被他们戏称我是“哲学代言人”和“托儿”。高中政治学科中,哲学是最抽象也是最难理解的,在绝大多数学生的观念中,一提起哲学就会自然而然地觉得高深玄乎、神秘莫测,他们总是认为哲学是那些哲学家、思想家去研究的,不是高中这个阶段大家能接受和进行探索的。[5]

高二文科学生初次学习哲学教材大概需要四个月的时间,刚开始的入门阶段最为困难,教师需要用大量具体的事例来讲解抽象的哲学观点,但仍然有不少学生学习一遍哲学教材后不知道它是什么,但集中学习时间毕竟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哲学思想的渗透,让学生真正的明白“生活处处有哲学!”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哲学的魅力,我经常准备一些诸如孔子、老子及孟子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等中外著名的哲学家的小故事,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能够感知哲学的有趣,至少没有排斥哲学。

学习哲学未必都得在政治课上,为了让学生把抽象的哲学原理理解消化,我在平时也借用一些身边的人或事引出哲学观点。[6]比如:去年冬天,我班一男生穿得特别少,他对我说:“老师,我太冷了!”我马上说:“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你应该根据今天的天气状况及时增添衣服。这种生活哲学的例子举的多了,学生自然就不会觉得它很陌生。

四、政治学科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

1、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韩愈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明古代的教育首先是注重德育,然后才是专业技能的学习。在我国,德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德育工作的主体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部分。所以学校德育工作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导向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特点在于教师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进行德育渗透工作。[6]此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能力,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在中学德育工作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道德建设、德育工作要关心的问题,也必须引起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高度重视。

2、课程内容渗透德育工作

在高中政治教材中有很多知识都渗透了德育工作,比如在《经济生活》中我们探讨企业成功经营的因素,其中一点就是企业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很多教师就借此向学生渗透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在《政治生活》中我们学习公民的政治性权利和义务这一课时,我们又向学生渗透作为一名高中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讲解《生活与哲学》时,通过“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等哲学原理的学习,又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形式主义等等。通过课堂上的知识渗透在提高学生科学文化修养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高中政治因其理论性较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创新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回答问题,并会学以致用,通过潜移默化的学科渗透办法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焦晓骏. 教师的智慧. 2007年福建教育出版社.

[2]石仲荣. 试谈高中政治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 2011年第四期教育科学周刊.

[3]陈利勇. 高中政治教学应从基础年级引入时事政治. 2010学知报.

[4]韩艳丽. 中学政治教师的语言特色. 2010年学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