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市农贸市场;共性问题;建设对策

一、前言

城市农贸市场作为重要的生鲜农产品零售终端,是城市居民日常消费不可或缺的主要场所。我国城市农贸市场始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居民对农贸市场的食品质量、购物环境、服务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统的城市农贸市场已无法满足城市居民消费的要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地方各级政府对城市农贸市场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国家商务部也制定了相应的农贸市场建设验收规范从宏观上加以指导,城市农贸市场建设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农贸市场建设的滞后严重阻碍了城市现代化建设。

二、基本情况

本文以江苏省淮安市城区农贸市场为例,通过对地方政府主管职能部门、农贸市场管理者、农贸市场经营户、城市居民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进行问卷调研、深入访谈。对41家农贸市场发放41份管理者问卷,实际收回有效问卷41份,有效收回率100%;通过对农贸市场经营户的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53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707份,有效收回率93.9%;通过对农贸市场消费者的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95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756份,有效收回率95.1%。

江苏省淮安市主城区共有41家农贸市场正在运营,其中清河区10家,清浦区11家,淮阴区4家,淮安区11家,开发区5家。从所有制性质看,国有性质的有9家,占22.0%;集体性质的有9家,占22.0%,私有性质的有23家,占56.0%。从摊位结构看,7654个固定摊位中:肉品摊位570个,493家经营户;蔬菜摊位2806个,1858家经营户;水产品摊位530个,385家经营户。

三、农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址不合理,缺乏科学规划。关于农贸市场选址的合理性,国内学者尹元元(2009)分析了长株潭城市群农贸市场数量少、布局规划不合理;李卫兵(2008)分析了桂林农贸市场规划滞后、布局及结构不尽合理;马超益(2010)分析了南宁农贸市场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根据淮安农贸市场问卷统计显示:只有43.4%的农贸市场经营户对农贸市场选址合理性表示满意,只有51.5%的消费者对农贸市场交通便利性表示满意,现有的农贸市场布局已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其原因在于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集聚,原有的与旧城区相配套的农贸市场格局已被打破。一方面,新建社区缺失农贸市场这样的配套生活设施,导致老百姓购买生鲜农产品极不方便;另一方面,由于老城区的改造建设加快,农贸市场周边的原有居民拆迁,消费者较以前大为减少,农贸市场空摊率高,致使部分农贸市场无法正常运营,改行或搬迁,形成了老百姓买菜难、农贸市场卖菜难的局面。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对城市农贸市场缺乏整体规划,出现部分农贸市场相距百米的现象,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

2.设施不完善,难以达标。马云甫(2005)分析了传统农贸市场购物环境和卫生条件不尽人意,存在安全隐患;金玉姬(2013)分析了磐石市农贸市场基础设施简陋、发展严重滞后;刘智超(2013)分析了农贸市场购物环境存在诸如露天式、摊位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根据淮安农贸市场问卷统计显示:只有31.3%的消费者对农贸市场给排水设施满意,只有30.3%的消费者对农贸市场卫生环境满意,只有42.9%的消费者对农贸市场通风满意,有73.3%的经营户和有83.6%的消费者认为现有的淮安农贸市场需要升级改造,农贸市场的两大利益相关者―消费者、经营户对淮安市农贸市场现有硬件设施不满意。有34家农贸市场停车场面积低于1000平方米,有些农贸市场甚至没有停车场,出现农贸市场外停车乱占道的现象,加剧了农贸市场周边道路的阻塞。

3.对农贸市场的管理与农贸市场的内部管理缺乏规范性,易造成安全隐患。李丹(2013)分析了内蒙古农贸市场出现多头管理的局面,负面效应严重;王艾青(2014)分析了地方政府对常德市农贸市场监管组织不统一。农贸市场的归口管理部门不统一,政府职能部门分工不明确,对农贸市场的开办缺少准入机制,对农贸市场的具体运营缺乏有效监控,政府职能部门无法即时掌握农贸市场运行状况。政府职能部门应理顺关系、明确分工,对农贸市场进行统一归口管理,迅速解决农贸市场遗留问题,健全管理农贸市场的运行机制,做到对农贸市场管理有序。对自发形成的马路、露天农贸市场必须坚决予以取缔,对农贸市场周边的路摊应该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保护农贸市场经营户的利益,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通过对淮安农贸市场消费者问卷调查,有83.3%的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源头安全性非常关注;消费者对农贸市场满意的影响因素,顾建华(2014)通过因子分析、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建立模型,结果显示:消费者对农贸市场服务因子、农贸市场硬件设施因子、农贸市场商品质量因子显著关注。通过调研显示:农贸市场的内部管理极不规范,部分农贸市场的内部布局不合理,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对入市商品索证、入市经销商索证、不合格产品处理等进货管理,各农贸市场的要求不一,缺乏统一的规范操作;部分农贸市场台账也不齐全,可追溯性差,易造成农产品安全隐患。因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制定农贸市场标准化运营管理规范,提高农贸市场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对农贸市场管理者、经营户的行业知识、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培训,提高管理者、经营户的计算机信息化操作技能。

四、农贸市场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突显农贸市场公益性质,切实加大对农贸市场建设改造政策性投入。农贸市场与城市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在我国将长期存在,农贸市场是鲜活农产品重要的零售终端,其社会价值取向更能体现政府形象。有60.8%的消费者每天都进入城市农贸市场消费,农贸市场是“菜篮子”工程,建设好城市农贸市场不但可提高地方城市的品位,而且可增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城市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是城市化建设的需要,是城市加快现代流通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现实情况看,农贸市场的经营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农贸市场建设改造的投入大、回报慢、效益低,单靠市场机制内在作用对农贸市场建设配置资金的纯市场化模式难以突破当前城市农贸市场建设与升级改造建设资金颈瓶的制约。建议地方政府将农贸市场列为具有公益性质的基础设施投资范畴,每年从城市建设配套费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基金,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确保农贸市场与城市开发、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进一步发挥国有农贸市场的主导地位,彰显其民生公益性地位和主渠道作用,国有农贸市场在竞争中能不折不扣地贯彻地方政府的政策意图,贯彻落实有关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为其他性质的农贸市场树立标杆,能够影响和促进整个农产品零售终端的全面提升。

2.注重稳步推进,阶段实施、重点突破、以点促面。按照先易后难、分期分批改造的思路,把握任务节奏,稳步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对于现有农贸市场进行综合实力排序,排名前列的优先加以改造,对不以盈利为唯一目标的国有农贸市场给予政策支持,改造升级、规划新建并进,使现有农贸市场达到商务部标准化农贸市场规范要求,逐步建立起以农贸市场为主体,生鲜大卖场、连锁超市为补充,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便民放心的生鲜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基本满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基本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基本满足城区居民需求的农贸市场建设、管理和经营机制。

3.扶持流通主体,加快发展速度。农产品的可追溯,农贸市场的标准化建设必将带来生鲜农产品单位成本的上升,根据淮安农贸市场调查显示:74.2%的农贸市场消费者不能接受农产品的价格提高;通过对“农改超”接受意愿的调查,消费者考虑到“农改超”会使农产品价格提高,有56.6%的消费者不愿意接受“农改超”模式;通过对于对农产品检测费用的调研,有74.2%的消费者只能接受价格提升在原有的10%以下,价格的大幅提高易引发消费者对政府的不满。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肉、禽、蛋、鱼、菜基地化、专业化、定单化生产;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资金、技术、良种、服务等方式,促进专业合作社发展;建立高效畅通的生鲜农产品物流体系,建立和发展集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包装、仓储、运输于一体的与零售终端相配套的统一配送系统;通过提高农产品产销组织化程度,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损耗和费用,降低生鲜农产品的运营成本,使城市广大消费者受益、满意。

参考文献:

[1]李卫红,唐优泉.浅谈桂林市农贸市场改造与管理[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2]金玉姬.吉林省磐石市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1).

[3]马云甫,杨军.传统农贸市场改造的必要性、原则与模式[J].农村经济,2005(2).

[4]李丹,杨亚楠.内蒙古区域农贸市场物流发展状况研究[J].经济论坛,2013(10).

[5]刘智超.农贸市场与农产品超市经营比较分析[J].商业经济,2010(11).

[6]尹元元.提质改造长株潭城市群农贸市场的对策探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4).

[7]王艾青.城市农贸市场政府监管问题研究[J].经济师,2014(11).

[8]顾建华.城市居民对农贸市场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淮安市为例[J].价值工程,2014(12).

[9]尹元元.提质改造长株潭城市群农贸市场的对策探讨[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4).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2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盈利最大化,盈利的基础是消费者的购买,消费者购买的前提条件是企业提供了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所以,商家总是费尽心机捕捉消费需求的变化,从各方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要农贸市场能够使消费者的综合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使购物活动省钱、省时、省力,使其购买的满意程度增加,消费者就会积极购买,从而形成需求拉动力,使农贸市场得到迅速的发展。因此顾客的购买范围和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贸市场经营企业的兴衰。新疆农业县农贸市场内联乌昌地区农产品物流,外联中亚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同时由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本地居民及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加对农产品的需要更多,对于今后无论是农产品内外物流,还是县域内自行进行农产品生产与深加工都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人口密度和分布的变化。农贸市场区位选择的影响更多体现在人口密度和分布的变化上。农贸市场是城市的消费场所,从社会效益方面看,农贸市场必须为每个居民提供均衡的活动机会,从经济效益方面看,农贸市场必须满足整个城市消费市场的要求,争取较大而有效的服务范围。因此,居民活动的社会效益以及农贸市场本身的聚集经济效益要求农贸市场位于城市居民购买力分布重心地区。购买力分布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居民的职业差别,收入分布的不均衡等,但主要是由居民分布状况所决定的。人口分布越集中,密度越大的地域农贸市场区位也较多,规模也大。即使该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欠发达,但人口的高密度仍然可以为农贸市场的发展提供机会。而人口密度越低越分散的区域,则对农贸市场位置的影响越小。因此农贸市场主要集中在居民分布密度高、集中成片的地区。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已形成的农贸市场又会反过来吸引人口,人口分布与农贸市场的布局存在明显的相互吸引效应。交通条件。联系顾客与农贸市场设施的载体是城市道路交通。它是制约农贸市场经营企业聚集与选址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包括城市区域间的交通条件、区域内的交通条件等,农贸市场销售活动的经济原则要求有尽可能大地吸引范围,保证尽可能多的顾客方便地到新疆农业县农贸市场。因此交通可达性最佳的地点是农贸市场设施的选址重要考虑因素,在农贸市场经营企业追求最大货物销售范围的原则下,选址应使交通费用达到最小,因此农贸市场交通可达性的实质是:所有的购物出行者到达农贸市场的出行时间总和最小。新疆农业县独特的气候条件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生产优势,依托新疆瓜果多种特色农产品形成的专业批发农产品市场,是对农贸市场交易水平的提升,以此聚集较多物流到新疆农业县进行农产品交易,由此形成了陆空运输两种输运方式内联国内各地的市场,外接中亚、欧美、香港等地的国际市场,近年来依托新疆跨越式大发展的机遇,多条重要高速公路及国道都能够连接到新疆农业县,并将在“十二五”期末,形成连接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便利交通,更加方便快捷的进行农产品的交易。城市规划政策法规。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都根据城市现状和发展要求对农贸市场的分布、商业建筑的布局等作出一系列的规定。农贸市场发展应重视城市规划的设计,服从城市总体发展的要求,不仅要考虑区域现状,还要了解未来的发展变化,尤其要了解城市建设的长期规划。一般农贸市场的营运模式有两种:一种是BOT模式,由政府委托开发商开发或者改建,政府拥有产权,开发商拥有一定的年限使用权。这种方式下开发商将手中的使用权转卖出来。另一种是产权式,将农贸市场等配套作为土地拍卖中规划的条件,使农贸市场完全和其他的商业地产一样,产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合一。按照新疆农业县城市发展需要,农贸市场的发展成为规划的重点之一,城市发展的便利与民生需要,需要更加科学的依据城市发展的要求,进行相关建筑风格,建筑面积等的科学规划,并由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农贸市场的管理。内部因素分析农贸市场是一种传统的商业业态,存在很多制约其稳定发展的因素,有硬件的因素也有软件的因素。这些因素无论在大城市发展成熟的市场还是在新疆农业县这类中小城镇发展滞后的市场都具有很多共性,主要制约因素如下:市场基础设施落后管理不善,致使市场变得“脏乱差”,场内摊档位十分陈旧,有的甚至是临时搭建的摊位;农贸市场的水电设施和排污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营的需要,它已经成为影响市场形象的关键因素。基于新疆农业县农贸市场基础设施陈旧、排污能力差、经营和购物环境差,使部分市场的人气和经营效益每况日下,因此改善基础设施成为多数新疆农业县农贸市场实行升级改造的主要方面。不合理的市场业种配置和布局属于制约市场发展的硬件因素,很多农贸市场自从建立以来,其业种配置和布局就很少根据市场消费环境变化而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整,导致多数市场长期以来的经济效益难以达到质的飞跃。市场收益率低:农贸市场有很大部分属于公益性质,为实现政府所要求的“民生工程”建设,市场建设的资金投入往往是投入大、收入小,致使市场日渐破败,甚至改造升级后其经济效益不升反降。市场收益率低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农贸市场的盈利模式单一,目前新疆农业县农贸市场的经营收入是以租金收入为主,由于市场租金提升有限,市场经营规模难以扩大,使市场的租金收入长期以来难以提升。人才制约着农贸市场行业的发展:有人才才有经营管理和发展水平的提高,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农贸市场行业是一个“夕阳”行业,认为农贸市场是很低层次的行业、工作环境脏乱差、发展前景有限,导致农贸市场长期以来吸引不了专业的人才。没有人才,一方面使农贸市场的经营缺乏战略性规划,另一方面使农贸市场管理人员难以正确理解落实公司的发展措施,使执行力不够。

农贸市场发展改革思路

引入多种机制改善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加快引进多种竞争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投资管理体系。加快建立“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运作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和外地资本多渠道投资建设农贸市场,本着“政府扶持一点、商务部门向上争取一点、各相关部门帮助一点、市场主体筹集一点”的原则,分期分批彻底解决好基础设施差的问题。吸引人才,加强管理新疆农业县虽然长期发展特色农产品,但是农贸市场缺乏相应的营销管理人才,经营管理理念落后,对市场的认识和反应也比较滞后,今后要加强农贸市场特色农产品的经营管理人才的吸引,建立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积极完善农业协会职能,依托农业协会吸收各类人才,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售后服务水平,特别是今后的农贸市场将形成统一结算、信息传递、配送等辅助功能,满足两个市场需要,一是外部市场对新疆农业县特色农产品的需求,另一个是新疆农业县对外部市场农产品的需求。

政府宏观管理机制

加强新疆农业县农贸市场的统一规划工作。今后,新疆农业县在城市总体开发建设中,首先规划出市场用地,合理布局农贸市场。农贸市场的建设审批应规范化、程序化。在县城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时,要充分发挥商务部门的职能作用,参与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审批。对不符合建设要求的农贸市场坚决不予审批,对符合建设要求的市场必须统一规划,明确管理责任,增强农贸市场布局的合理性、科学性,全面体现市场的整体功能。加强各行政管理部门配合,规范市场管理。成立新疆农业县市场建设和管理领导机构,由主管县长牵头,商务、国土、工商、规划、建设、交通、公路、交警、消防等单位组成,商务部门负责日常工作,加强全县农贸市场的规范管理,重点解决划行归市、入场经营问题,彻底改变挤占马路、阻塞交通、妨碍消防通道的现状。各乡镇政府成立相应机构并明确相应的主管领导,明确职责,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促进农贸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目前新疆农业县特色农产品交易方式由传统的现金、现货、现场交易为主,向洽谈订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交易方式转变。农贸市场功能由单一的商品交易向商品展示、信息汇集、价格形成、产品创新等方向拓展。新疆农业县需要通过政策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开展物流配送等业务,提高新疆农业县农贸的市场建设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做好日常行政管理。农贸市场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地位举足轻重。由于农贸市场建设工作投资大收益慢,仅凭农贸市场主管单位来投资,很难完成新疆农业县市场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城市建设的公益性事业中,适当安排经费,切实改善市民的购物环境。除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外,县财政每年应安排专项资金加强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场条件,切实提升新疆农业县农贸市场品位与档次,同时农贸市场管理部门要增强责任感,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在农贸市场巡查上下功夫,加大农贸市场巡查力度,维护农贸市场秩序,保障农贸市场经营户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办事意识和服务意识上下功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为农贸市场广大经营户办好事、办实事;在行业自律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农贸市场服务中心的桥梁纽带作用,调动广大经营户共同参与农贸市场的监督;在安置就业、维护稳定上下功夫,千方百计招商招租,促进农贸市场繁荣发展。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3篇

为加强城乡统筹发展,完善我镇农村商贸服务体系,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农产品流通,加快商贸物资流转,进一步改善及提升农村消费环境。依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场建设管理的意见》及响应**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八件实事中新建改造十个农贸市场的要求;经翻江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翻江镇中心地域新建翻江镇农贸市场。

一、翻江镇基本情况

翻江镇位于**省**市西北部,距市城区45公里,地处褒忠山西麓,东临月山镇,南接壶**。总面积133.39平方公里,下辖4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451个村居民小组。2006年年末总人口42880人,耕地面积30199.14亩,其中水田面积25783亩;粮食总产量25万吨。经济以农业为主,粮食主产水稻、豆类;近年来翻江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创建环境优美乡镇,促进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农贸市场建设项目实施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翻江镇农贸市场地处乡镇行政中心,临近S311省道及X045县道旁,交通十分便利。为了培养和提升我镇农村商贸流通及村(居)民购物环境和市场经济管理水平,规范市场秩序,繁荣乡镇市场经济,确保农副产品的市场供应和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且基于本镇中心两居委会均无一个较好且具规模的农村商贸市场及群众对日益高涨的消费须求,为进一步加快我镇农村农产品流通及商贸的发展,并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农产品交易平台及消费购物环境,结合本镇当前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决定引入社会资源建设一个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功能齐备、管理规范,融经济、社会、生态于一体的新型农贸市场显得非常必要。

三、农贸市场项目建设实施的主要内容

翻江镇农贸市场的新建规模用地约为9.5亩,约合6300平方米。包括新建市场商住楼一栋,面积为1500平方米,农贸市场农产品交易楼一栋,面积约为4800平米,市场容积2000人;其中行市划分为:1、农副产品市场;2、牲畜及禽类交易市场;3、生产资料市场;4、家用农机电市场;5、便民生活超市卖场。

四、项目预算情况及资金筹措

(一) 翻江农贸市场新建预算

1、土地的征收:9.5亩×35000=322500元

2、市场建设手续的报批办理:9.5亩×80000=760000元

3、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约150000元

4、市场建筑建设:约8500000元

5、市场附属设施建设:约300000元

(二)市场资金的筹措及解决

新建翻江镇农贸市场合计须投入资金约10032500元,市场商住楼销售资金约5600000元,引入社会投资约2000000元,申请上级部门支持解决1200000元。

五、 新建农贸市场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经济效益评价:在该市场铺面及摊位的全部正常出租的情况下,可安排就业人员1000人以上,年销售农产品总额3000万元以上,每年能为本镇新增财税6万元以上,保守预计20年即可收回成本。

(二)社会效益:该项目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短,经济效益好。依据市场调查资料的汇总分析,农贸市场的建成还能带动运输、金融、餐饮等行业的同步发展,项目建成后可新增1500名以上农民进场经营,既能使部分农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较大地带动了当地百姓的创业激情,从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同时方便了本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所需。并且通过市场的建设能彻底改变本**来有"市"而无"场"的商业环境,为翻江镇增添了新的发展活力。同时翻江镇兴建农贸所在地既是翻江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周边乡镇的物资交流中心,流动人口较多,所以本镇农贸市场的开发建设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本镇商品流通,规范了市场经营行为,改善了环境卫生,道路交通,增强了人们经商创业意识,提高了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还能促进了市场及周边村镇近3万农民农业生产的发展及商品消费需求。

翻江镇农贸市场流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翻江镇人民政府对于农贸市场食品流通质量安全管理特制订以下管理制度

一、 食品进货检查验收及记录制度

(一)为了加强对流通环节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严把食品上市质量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 加强对食品进货、入库、保管、上柜销售等环节的全程管理,严格审验经销食品的质量及相关身份证明,确保所经销的食品质量安全、可靠中。

(三)对采购的食品按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履行检查义务,检查食品质量和标签,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销售进口食品的,同时查验进口食品的合法证明,做好记录、保管和备查工作,批发经营部和连锁超市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并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交易费用,并随时给农民提供避暑、防晒、防雨措施和开水供应实

行24小时市场值班业务咨询,及市场买卖纠纷及时调解、公平交易,确保自产自销农户放心交易。

六、 聘请农业专家对市场内的客商、当地种植户进行农产品检测知识的培训,学习。科学有效的引导农民科学致富。

翻江镇人民政府

2012年4月25日

翻江镇对农民农产品自产自销优惠措施

翻江镇农贸市场积极响应国家有关政策,对农民自产自销农产品减免相关交易费用,以提高农民对农产品市场发展思想观念,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切实把好处让利于民众,以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迅速发展,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市场潜力,为客商和农户提供一个管理规范、秩序良好、运转正常、交易活跃的"定点市场、平安市场、和放心市场"。

二、 认真做好市场运行监测工作,准确掌握市场运行监测信息和市场供应情况,及时调节本地农产品大批量上市而导致价格太低,农民低收的问题,积极向主管部门反映调节农产品的生长期,让农产品按时节有序上市,让老百姓种植一年,丰收一年。

三、 市场管理上,响应国家有关政策,减免农民进场交易费,及市场摊占用费、停车费,对自产自销农民适当收取卫生费。让老百姓受益,让当地自产自销的菜农得到实惠。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农产品绿色贸易;发展战略

绿色壁垒已成为新时期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如何冲破绿色壁垒、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已成为急待解决的战略问题。

一、现阶段实现农产品绿色贸易和加速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建立在现代农业资源、生产、贸易、环境和人类消费需求变化以及上述各方面间和谐统一基础之上的现代农业生产贸易方式,是现代农业可持续生产、经营和贸易活动过程的总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农业增长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农业经贸史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最终选择,是农业贸易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客观需要,也是发展农村区域特色经济的必然要求。

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的地域间不均衡性和产品与服务不完全流动性决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时候都具有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利用地区资源优势,集中和发展规模经济,减少产品与服务的转移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产品国际间贸易的必要性。经济全球化加快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循环,为稀缺的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置换与整合创造条件。区域经济集团化使区域经济集团组织在自由贸易、关税、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区域同盟成员之间的资源配置优化,经济上互补、互利、互惠,共同促进经济增长,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基础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初期不具备推动所有农业产业和所有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资本、技术和其他资源,政府对农业各地区、各部门或各产业进行广泛的、大规模投资是不现实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很难做到地区均衡发展,因此,区域农业经济非均衡发展也就成为客观现实。区域农业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加速发展地区绿色农业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生产和贸易。

农产品绿色贸易不仅是当前和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当今,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和战略制定来推进农产品绿色贸易和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二、农产品绿色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一)实施农产品绿色贸易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农业经济发展史实质上是农产品贸易战略变化的历史。从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阶段看,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依附阶段、自主阶段和战略阶段等三个不同的贸易发展阶段。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小,农业问题已不再是农业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础。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把农产品贸易发展看作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从社会经贸发展史看,贸易与环境和谐统一是现代社会经贸史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最终选择;从国际农产品贸易协议谈判看,国际贸易协议谈判中,农产品贸易谈判历来成为国际贸易谈判的焦点问题;从当今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看,近年来由于国际农产品绿色贸易的兴起和绿色贸易壁垒的抬头,使我国农产品贸易受到严重挫折。以福建农产品贸易为例,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2001年全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下滑到156376万美元,比2000年的170041万美元下降了8个百分点。因此,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战略问题。

(二)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国内农产品自身品质、质量与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是主要原因。表现在:第一,农产品产前、产中的安全卫生与过量用药的污染问题。化肥、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过度使用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等严重影响茶叶、蔬菜、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出口贸易。第二,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水平不高问题。一是环保安全型生产资料少。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造成产品污染严重的常规肥料、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市场份额占到95%以上,用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资料不足5%。二是缺乏相对完整、配套、可操作的农产品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体系、标准和具体措施。一些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基地、有机食品基地,由于缺少无公害型的农用生产资料作为技术保障支撑,产品质量名不符实。三是产品检测技术与手段落后。农产品质量控制手段相对薄弱,已有的检测技术和各种设备重点是针对产后商品的安全性检测,普遍忽视了产前、产中生产过程控制的质量检测。第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与发达国家差距问题。我国现行制定的有关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等项目少,标准也相对低,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长期以来,我国技术标准体系落后,技术标准水平低(现有国家标准中,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标率为43%),技术标准更新慢(现有国家标准中有一半应废止和急需修改),尚未形成有效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等,严重影响农产品出口质量和产品竞争力。第四,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保鲜技术落后,产品流通、市场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品种较单一,成熟期过分集中。初级产品直接上市多,产品出口主要以初级产品形式为主;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品营销方式落后,如,大多数果农还停留在果熟才找出路的无序竞争阶段;储藏、冷冻、保鲜技术不过关,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保鲜剂应用影响品质;流通运输条件差,产品长途运输影响质量,产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建设落后;农产品地区市场结构雷同、产品缺乏特色;农产品出口地区过于集中等。

(三)农产品绿色贸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农产品绿色贸易是现代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动力源泉农产品绿色贸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和深远的影响。表现在:第一,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动力源泉。发展绿色农业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现代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绿色经济社会的重要特征。第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克服传统农业增长方式危险性的重要途径。传统以粮食为主的自给农业,是一种土地密集型产业,并以资源消耗的增加为农业增长的基础。随着土地及其它资源稀缺性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不断增加,农业产业比较利益不断降低,使传统农业增长方式最终难以为继。第三,农产品绿色贸易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发达国家依靠技术优势制定了一系列严格标准,限制国外农产品流进本国,只有大力发展农产品绿色生产,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经济,才能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有效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第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实现区域经济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转移的必要途径。受边际投资回报率递减规律的影响,随着发达地区某一阶段农业外向型绿色经济的边际投资回报率递减和不发达地区农业边际投资回报率的递增,发达地区农业投资增加最终会过渡或转移到不发达地区,实现农业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的转移。

2.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农业增长国际化的重要前提首先,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改善农业的贸易环境,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使农业的贸易免受其他国家在非关税壁垒方面的种种歧视及农产品进出口带来的压力,降低农产品贸易的谈判成本和交易成本,赢得更多的国际市场;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对外开放,为国外投资者创造更为宽松、透明、稳定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使农业贸易获得主动权,维护农业及农民的利益。其次,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区域农业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农产品贸易可以从世界范围解决农产品供求平衡问题和有效配置稀缺农业资源问题,有利于促进各国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通,为农业增长国际化提供了从世界范围寻求要素资源与产品市场的空间和机会;有利于使农业增长从国际国内分工和产业转移中获得结构调整、外向发展的机遇,实现供给创新,创造新的需求,开拓新的市场;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和产品布局调整,压缩、淘汰那些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解决适地适种或适养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产业素质和经济效益,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

3.农产品绿色贸易是适应WTO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加快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循环,为我国相对富余的劳动力要素与稀缺的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置换与整合创造条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也在迅速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使区域经济集团组织在自由贸易、关税、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它通过区域集团组织的协议、条约等形式在资本、技术、商品、信息等领域进行合作,实现区域同盟成员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经济上互补、互利、互惠,共同促进经济增长,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适应WTO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4.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区域农业生产水平从农业国际间技术和产品的交流角度看,农产品贸易是获得农业技术外部经济和资本外部经济的基本前提条件。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或地区在经济成长过程中,其相对优势会由劳动密集向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品转移。农产品绿色贸易,通过国际间产品、技术的贸易和交流,可以有效促进农产品生产水平和技术的提高和进步,克服国际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可以有效促进农业技术引进、创新和交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提高。因此,在不妨碍我国自主发展能力的前提下,要积极鼓励外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公司来我国投资,并在地域上集中布局,以扩大技术外溢效应;同时,积极帮助国内农业新兴、幼稚产业和中级产业的发展,培育农业后劲产业,为农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基础。

5.农产品绿色贸易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的必然选择许多发展中国家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制定了先出口环境资源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发展战略,利用环境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对外贸易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我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正确地处理好对外贸易、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的关系,走社会、经济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一,实现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保护贸易环境,减少、消除污染和环境破坏,维护动植物和人类自身的安全与健康,维护生态平衡,是实现农业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共生与循环的不可逆转趋势。第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农业国际化发展趋势的要求。随着农业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优化,关税和非关税限制逐步减少,自由贸易原则得到贯彻,绿色贸易政策的透明度逐步增强,农产品绿色贸易成为实现国际贸易的自然要求。第三,农产品绿色贸易是人类消费需求变化的结果。人类消费需求变化导致国际农产品市场供求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将集中表现在具有优质、卫生安全、便利和品种、风味多样化等特征的产品上。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5篇

一、现阶段实现农产品绿色贸易和加速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建立在现代农业资源、生产、贸易、环境和人类消费需求变化以及上述各方面间和谐统一基础之上的现代农业生产贸易方式,是现代农业可持续生产、经营和贸易活动过程的总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农业增长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农业经贸史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最终选择,是农业贸易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客观需要,也是发展农村区域特色经济的必然要求。

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的地域间不均衡性和产品与服务不完全流动性决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时候都具有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利用地区资源优势,集中和发展规模经济,减少产品与服务的转移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产品国际间贸易的必要性。经济全球化加快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循环,为稀缺的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置换与整合创造条件。区域经济集团化使区域经济集团组织在自由贸易、关税、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区域同盟成员之间的资源配置优化,经济上互补、互利、互惠,共同促进经济增长,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基础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初期不具备推动所有农业产业和所有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资本、技术和其他资源,政府对农业各地区、各部门或各产业进行广泛的、大规模投资是不现实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很难做到地区均衡发展,因此,区域农业经济非均衡发展也就成为客观现实。区域农业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加速发展地区绿色农业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生产和贸易。

农产品绿色贸易不仅是当前和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当今,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和战略制定来推进农产品绿色贸易和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二、农产品绿色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一) 实施农产品绿色贸易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农业经济发展史实质上是农产品贸易战略变化的历史。从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阶段看,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依附阶段、自主阶段和战略阶段等三个不同的贸易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小,农业问题已不再是农业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础。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把农产品贸易发展看作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从社会经贸发展史看,贸易与环境和谐统一是现代社会经贸史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最终选择;从国际农产品贸易协议谈判看,国际贸易协议谈判中,农产品贸易谈判历来成为国际贸易谈判的焦点问题;从当今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看,近年来由于国际农产品绿色贸易的兴起和绿色贸易壁垒的抬头,使我国农产品贸易受到严重挫折。以福建农产品贸易为例,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2001 年全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下滑到156376 万美元,比2000 年的170041 万美元下降了8 个百分点。因此,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战略问题。

(二) 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国内农产品自身品质、质量与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是主要原因。表现在:第一,农产品产前、产中的安全卫生与过量用药的污染问题。化肥、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过度使用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等严重影响茶叶、蔬菜、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出口贸易。第二,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水平不高问题。一是环保安全型生产资料少。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造成产品污染严重的常规肥料、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市场份额占到95 %以上,用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资料不足5 % 。二是缺乏相对完整、配套、可操作的农产品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体系、标准和具体措施。一些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基地、有机食品基地,由于缺少无公害型的农用生产资料作为技术保障支撑,产品质量名不符实。三是产品检测技术与手段落后。农产品质量控制手段相对薄弱,已有的检测技术和各种设备重点是针对产后商品的安全性检测,普遍忽视了产前、产中生产过程控制的质量检测。第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与发达国家差距问题。我国现行制定的有关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等项目少,标准也相对低,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长期以来,我国技术标准体系落后,技术标准水平低(现有国家标准中,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标率为43 %) ,技术标准更新慢(现有国家标准中有一半应废止和急需修改) ,尚未形成有效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等,严重影响农产品出口质量和产品竞争力。第四,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保鲜技术落后,产品流通、市场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品种较单一,成熟期过分集中。初级产品直接上市多,产品出口主要以初级产品形式为主;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品营销方式落后,如,大多数果农还停留在果熟才找出路的无序竞争阶段;储藏、冷冻、保鲜技术不过关,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保鲜剂应用影响品质;流通运输条件差,产品长途运输影响质量,产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建设落后;农产品地区市场结构雷同、产品缺乏特色;农产品出口地区过于集中等。

(三) 农产品绿色贸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1.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现代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动力源泉 农产品绿色贸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和深远的影响。表现在:第一,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动力源泉。发展绿色农业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现代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绿色经济社会的重要特征。第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克服传统农业增长方式危险性的重要途径。传统以粮食为主的自给农业,是一种土地密集型产业,并以资源消耗的增加为农业增长的基础。随着土地及其它资源稀缺性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不断增加,农业产业比较利益不断降低,使传统农业增长方式最终难以为继。第三,农产品绿色贸易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发达国家依靠技术优势制定了一系列严格标准,限制国外农产品流进本国,只有大力发展农产品绿色生产,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经济,才能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有效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第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实现区域经济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转移的必要途径。受边际投资回报率递减规律的影响,随着发达地区某一阶段农业外向型绿色经济的边际投资回报率递减和不发达地区农业边际投资回报率的递增,发达地区农业投资增加最终会过渡或转移到不发达地区,实现农业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的转移。

2.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农业增长国际化的重要前提 首先,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改善农业的贸易环境,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使农业的贸易免受其他国家在非关税壁垒方面的种种歧视及农产品进出口带来的压力,降低农产品贸易的谈判成本和交易成本,赢得更多的国际市场;有利于推动农业的对外开放,为国外投资者创造更为宽松、透明、稳定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参与国际竞争;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使农业贸易获得主动权,维护农业及农民的利益。其次,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区域农业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农产品贸易可以从世界范围解决农产品供求平衡问题和有效配置稀缺农业资源问题,有利于促进各国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通,为农业增长国际化提供了从世界范围寻求要素资源与产品市场的空间和机会;有利于使农业增长从国际国内分工和产业转移中获得结构调整、外向发展的机遇,实现供给创新,创造新的需求,开拓新的市场;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和产品布局调整,压缩、淘汰那些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解决适地适种或适养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产业素质和经济效益,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

3.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适应WTO 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加快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循环,为我国相对富余的劳动力要素与稀缺的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置换与整合创造条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也在迅速发展。区域经济集团化使区域经济集团组织在自由贸易、关税、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它通过区域集团组织的协议、条约等形式在资本、技术、商品、信息等领域进行合作,实现区域同盟成员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经济上互补、互利、互惠,共同促进经济增长,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适应WTO 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4. 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高区域农业生产水平 从农业国际间技术和产品的交流角度看,农产品贸易是获得农业技术外部经济和资本外部经济的基本前提条件。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或地区在经济成长过程中,其相对优势会由劳动密集向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品转移。农产品绿色贸易,通过国际间产品、技术的贸易和交流,可以有效促进农产品生产水平和技术的提高和进步,克服国际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可以有效促进农业技术引进、创新和交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提高。因此,在不妨碍我国自主发展能力的前提下,要积极鼓励外国农业高技术产业公司来我国投资,并在地域上集中布局,以扩大技术外溢效应;同时,积极帮助国内农业新兴、幼稚产业和中级产业的发展,培育农业后劲产业,为农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基础。

5.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满足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的必然选择 许多发展中国家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制定了先出口环境资源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发展战略,利用环境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对外贸易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我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正确地处理好对外贸易、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的关系,走社会、经济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一,实现农产品绿色贸易有利于保护贸易环境,减少、消除污染和环境破坏,维护动植物和人类自身的安全与健康,维护生态平衡,是实现农业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共生与循环的不可逆转趋势。第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农业国际化发展趋势的要求。随着农业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优化,关税和非关税限制逐步减少,自由贸易原则得到贯彻,绿色贸易政策的透明度逐步增强,农产品绿色贸易成为实现国际贸易的自然要求。第三,农产品绿色贸易是人类消费需求变化的结果。人类消费需求变化导致国际农产品市场供求格局发生重大改变。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变化将集中表现在具有优质、卫生安全、便利和品种、风味多样化等特征的产品上。

6. 农产品绿色贸易符合比较利益原则,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是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实现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参与国际、国内分工与合作的重要途径。我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的1/ 4 ,人均土地资源是世界1/ 3 ,人均森林资源是世界的1/ 7 ,人均草地资源是世界的1/ 2 - 1/ 3 ,人均海洋资源是世界的1/ 4 ,通过实现农业国际化,可利用国际资源解决中国农业资源不足的问题,将自身资源配置到能发挥最大效率的地方,从而促进农业提高比较效益。

7.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实现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实行负保护,农业为实现工业化发展资本积累提供重要来源,农产品出口仍是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国农业部门在工业化过程中的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是一个不断作“贡献”的部门,政府不可能也没有能力通过价格支持、收入补贴、市场收购等方式对农业部门进行较大程度特别保护和支持,只有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和特色,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才能有效保护农业本身发展,促进二元结构的根本转变。

三、发展区域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的战略构想与对策措施

如何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呢? 本文认为其指导思想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区域特色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为基本指导,以科技为依托,实施区域优势发展战略、国家(区域) 技术标准战略、科技与市场一体化发展战略、项目工程带动战略以及打造绿色贸易区等为主要战略内容,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农产品绿色贸易,以点带面、梯度推进,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转移;重视发挥政府在区域优势发展中的战略指导作用,重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体系创新相结合,有目标、有重点、按步骤、分阶段地发展农产品绿色贸易区;重视加强贸易环境立法和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区域贸易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应对绿色壁垒,反对以环境保护为借口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全面提高区域农产品质量和生产、管理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循环、可持续发展。具体对策如下:

(一) 发挥政府在区域优势发展中的战略指导作用,促进农产品贸易和区域绿色经济的发展政府要不断转变职能,从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由行使企业和市场职能转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投资与发展环境职能上来。发挥政府在区域优势发展中的战略指导作用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1. 要重视做好六个结合 一是把区域优势发展总体战略的选择、制定同区域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设计、区域优势产业发展方向的设计和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的时空布局及平衡发展结合起来;二是把区域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体系创新结合起来;三是把提倡发展绿色贸易、鼓励绿色产品生产和销售及促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同反对以环境保护为借口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结合起来;四是把促进提升农产品品质质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同国内农业的扶持和保护结合起来;五是把促进国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同加快环境法制建设的步伐、保障人民、动植物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结合起来;六是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2. 要正确处理好观念更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体系建设间的关系 观念更新是实现绿色贸易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观念更新,才有目标、手段和方法的更新。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贸易的重要依托。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和最有效方法。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高所表现的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低廉的优势、农产品质量(包括安全性) 高的优势和农产品花色品种多、精深加工产品的优势等这三个方面优势的发挥均离不开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可以降低单位农产品物化过程的劳动消耗,可以减少单位农产品生产的劳动支出,可以以同样多的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品和收益,或以较少的投入获得同样的产品和收益,从而达到单位农业资源利用率和效用满足度的提高,并降低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科技进步又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先决条件,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质量差、品种花色少、缺乏加工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贸易的关键。制度创新是改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制度创新可以合理整合、利用各种优势的资源,提高资源生产利用效率,发挥比较效益和规模效益;通过制度创新可以调整生产结构和社会再生产的产品分配过程,通过生产结构的调整,促进资源和产品向有效资源利用的部门或产品生产的部门和方向转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益;通过制度创新可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提高绿色产品、绿色生产和绿色经营的法律意识,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制度创新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组织创新和体系建设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绿色贸易的重要环节。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体系建设和管理创新是实现制度目标的根本和重要保证。

3. 发挥政府战略指导作用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二要成立实施“绿色农业工程”统一领导机构和组织管理协调机构。制定区域项目发展规划和总体目标,确立重点项目发展的主要内容以及指导思想、战略方针和实施步骤,组织项目的落实,协调项目的管理,组织监督、检查、评定项目的进展与完成质量等。三要加强政府对发展绿色经济的扶持力度。从减免农业税费、增加农业科技教育投入、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降低农业生产资料成本、降低农产品市场流通成本、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四要特别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加快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色的农产品,不断增加农产品的花色品种;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要打好非转基因农产品的牌子,增加非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出口;要增加农产品的文化含量,丰富农产品的文化内涵,并以此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 建立农产品国家(区域) 技术标准体系,实施技术标准战略

把建立农产品国家(区域) 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到发展战略高度,作为区域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关键内容。要特别重视制定农产品国家(区域) 绿色技术标准体系,把它列入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建立农产品区域绿色技术标准体系是全面、合理、科学地规划、配置、利用区域内农业科技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全面提高区域科技水平、实现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和区域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措施。长期以来,我国技术标准体系落后,技术标准水平低,技术标准更新慢,尚未形成有效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等,严重影响农产品出口质量和产品竞争力。

建立农产品国家(区域) 技术标准体系,要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实现蔬菜、水果、茶叶、水产等大宗农产品出口为突破口,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建立食物安全生产基地为依托,以生产过程源头控制为切入点,以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依法加强质量监测管理为手段,力争用较短时间基本上解决我国农产品品质和污染物超标问题。当前首要任务是建立大宗农产品绿色技术标准体系,要加快制定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参照世界著名(权威) 产品认证机构和主要产品认证制度,在广泛开展农产品贸易国际技术法规、标准的搜集和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产前、产中、产后标准相配套的原则,通过规范技术,制定食物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包括种子种苗技术、施肥技术、植物保护技术、栽培管理技术、食品加工、运输、储存等技术措施。加强现有标准修订工作,引入竞争机制,清理和修订过时的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推进高新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要积极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加大对采标项目的资金投入,保证国际标准转化工作任务的落实。对涉及人身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要保证实施效果。要加强采标示范,扩大标准化示范规模。

(三) 整合科技力量,创新科技与市场一体化发展体系

整合科技力量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首要环节,是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要把整合科技力量同建立新型的农业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技术推广的科技支撑系统结合起来,同建立科技与市场一体化发展体系结合起来。整合科技力量要重视机制创新,鼓励多学科联合协作攻关,鼓励产、学、研结合,降低技术创新与技术流通应用成本。

当前要特别重视把整合科技力量与确立技术发展目标和优先领域结合起来。要重视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综合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重点加速新型无公害农产品替代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技术的研究和创新,研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关键技术、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技术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技术和设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全程控制高技术成果。重点包括优质品种选育、产地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以及安全生产、加工与卫生技术; 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及生物防治技术;高效、低残留(化学生物) 农药、作物生长调节剂和新型高效专用复合肥、叶面肥技术;城郊农业和设施农业中的无公害生产技术;微生物肥料技术、基因工程疫苗、生物有机肥料、生物调节剂等生物技术;农产品信息、安全、预警、预报的网络体系建设技术等。要加快建立农业环保技术研究中心,从无公害新型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入手,分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无公害农业的发展。要积极促进技术扩散、技术推广,重视建立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按照“五统一”(统一环境质量、统一关键技术、统一规程标准、统一监测方法、统一产品标识) 的要求,重点创建一批无公害蔬菜、水果和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加强产地源头控制。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扶持专业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中介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产销顺畅。要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联姻,创办农业生产基地、科技示范园、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基地示范、企业带动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

(四) 建立农产品绿色贸易区,实施区域优势发展战略

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优势的必要。建立农产品绿色贸易区,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施区域优势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是克服传统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区域经济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转移的有效措施。要重视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重视建立绿色贸易经济区、绿色贸易特区、闽台农业绿色贸易区等绿色贸易经济区。要明确区域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地发挥优势,提高质量;要善于抓主要矛盾,重点治理,以点带面,梯度推进;要把打造“绿色特区”同实施梯度推进战略结合起来。

第二,重视实施绿色项目工程带动发展战略。要积极促进绿色基地建设、绿色园区、绿色示范区建设;要积极组织实施包括项目组织多元化、推广形式综合化、推广措施一体化的工程项目,促进区域综合生产开发能力的提高。

第三,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针对南北、东西的差距,积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对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如水产品、畜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烤烟等) 的调整,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发展步伐,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努力开拓国际高档农产品市场,积极改善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条件。加快建立大统一、大流通的市场体系,减少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培植和扶持一批农产品营销公司,树立名优农产品形象,建立生产、经营连锁店。对于缺乏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战略调整,应在保证安全供给的条件下适当减少生产,调整资源成本高、缺乏比较优势农产品的生产布局。要建立农业结构调整支持制度,鼓励和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既要保证粮食安全供给,又要促进粮食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重点加强落后产区的技术培训,通过规范技术,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区域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并与国际接轨。

(五) 加强体系创新与制度建设

1.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主要包括加强生产监管、市场准入体系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

第一,加强生产监管。一要强化生产基地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分期分批创建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加强动植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二要净化产地环境,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力度,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重点解决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三要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建立农业投入品禁用、限用公告制度,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四要推行标准化生产;五要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扶持和发展专业技术协会、流通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促进农业产业化,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生产,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品种布局和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生产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

第二,推行市场准入制度。一要建立监测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二要推广速测技术。在全国大中城市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开展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技术,推广速测技术,公布检测结果。三要创建专销网点。在国家和省级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连锁超市推进安全优质认证农产品的专销区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连锁经营和集中配送。四要实施标识管理。推行产品分级包装上市和产地标识制度,对包装上市的农产品,要求标明产地和生产者(经营者) 。五要实行追溯和承诺制度。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记录制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

2. 加快完善保障体系建设 第一,要健全标准体系。按照产前、产中、产后标准相配套的原则,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及时清理和修订过时的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抓紧制定急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第二,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疫、检测体系建设。有关职能部门及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快配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疫、检验和检测设备,制定相关制度,培训人员,强化检测手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和纠正。要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积极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在检验检疫方面的差距。第三,要加快认证体系建设。整顿绿色产品市场,规范绿色产品的认证、发证工作;加强认证机构建设,重视与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认证工作的权威性;做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工作。第四,要加强生态环境污染监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建设。尽快启动农产品食品污染监控和预警系统,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加强研究收集国外的绿色壁垒条款、措施,建立绿色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并及时地将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企业,做好防范工作; 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南北对话,建立环境与贸易协调的良性机制,及时向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和使用者提供质量、安全、标准、品牌、市场等方面的信息。第五,要加强管理机构与服务队伍建设。加快标准化研究及管理机构的整合,建立起布局合理、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的标准研究和信息服务格局,提高标准化工作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6篇

内容摘要:构建统筹城乡视角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成为中国城乡协调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商贸流通理论回顾和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状态评价的基础上,从规模报酬视角分析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约束条件,并给出相应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商贸流通 规模报酬 约束条件

相关理论概述

商贸流通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早期的重商主义学说,重商主义者强调贸易,特别是贸易顺差对一国财富的重要性。在20世纪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完全竞争、均衡价格和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日益占据主导地位,该理论注重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商贸流通基本淡出了经济学的视野。此后,商贸流通理论发展的重任落到了贸易理论肩上。在国际贸易理论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研究国内贸易的商贸流通理论日渐式微,不过,新兴古典经济学、区位理论与城市经济学的发展为商贸流通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中,非常注重交换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交换的广度,通过交易成本影响了分工和专业化的范围,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杨小凯,2003)。可以看出,交换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扮演重要角色,商贸流通理论重新回到了经济学的视野(程艳,2007)。

区位理论和空间经济学的发展,促进了对商贸流通空间集聚问题的研究。区位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以及空间竞争理论分析的过程,强调了运输成本、生产要素流动性、规模报酬因素在区位选择和空间决策中的作用。贸易理论、区位理论和空间经济学的发展,为商贸流通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和视角。商贸流通格局的形成是涉及运输成本、规模报酬、要素流动、城市化进程、技术进步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商贸流通过程中,分工与专业化、商贸流通主体空间集聚产生的报酬递增因素促进了商贸流通效率的提升。

国内许多学者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述了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晏维龙、韩耀和杨益民(2004)论述了城市化与商品流通之间的密切关系。李彤彤(2000)则从分析农产品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经验角度,提出在建立和完善农副产品流通组织的过程中,应将保护农民利益放在首位,明确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给予从事农副产品流通的合作经济组织以信贷和税收支持。易开刚(2006)认为构建中国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是发展中国农村商贸业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之一。国内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状、问题、必要性、战略选择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主要侧重于研究农村商贸流通体系,忽视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统筹研究,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构建中规模报酬作用的认识不足。在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中,规模报酬形成机制主要表现在:在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中离不开集聚经济。商贸流通主体的空间配置、区位选择往往围绕着集聚点展开,依据集聚点与各节点的层次结构配置资源,物流体系也具有相似特征。完善的商贸流通体系促进了各经济主体之间、区域之间社会分工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改善经济效率,具有了报酬递增效应。现代商贸流通业的主导形式――连锁经营,优势在于规模经济的形成。

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状况评价

在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中,商品流通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资料、消费品和农产品等方面。农业生产资料、消费品的流通主要面临的是如何以质优价廉的形式供给农村消费者的问题,农产品主要是能够以优质优价形式销售的问题。本文分别从从事农业生产资料、消费品和农产品经营的流通主体、物流体系角度进行考察。

(一)城乡统筹视角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布

在近3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明显增加,但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日益向市级销售单位集中,县及县以下销售单位所占比率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县以下销售单位所占比率下降最为明显,由1978年43.2%下降至2008年的20.8%。这也就意味着,在城乡一体化商贸流通体系中承担主要角色的县及县以下销售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呈现恶化趋势,同时也说明建立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状态

农业生产资料主要包括种子、肥料、农药和农机等方面,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主要由从事农业生产资料营销工作的专业公司、农业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以及农资生产企业的销售部门组成。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有部门承担,国有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也曾经历短暂繁荣。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原有的农资流通体系越来越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纷纷兼并、破产和倒闭,大批民营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快速成长,形成目前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经济成分和销售渠道多样化的局面。

(三)农产品商贸流通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农户家庭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因为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化,农户的分散经营,农户也承担了部分流通职能。在我国农户参与的农贸市场仍然扮演重要角色,农贸市场因商贩的低成本包税经营、消费者喜好新鲜产品的消费习惯,在生鲜初级农产品经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不过,近年来连锁综合性超市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也参与到农产品流通中来,随着消费者需求习惯的变化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连锁超市经销的农产品在近年出现较快的发展势头,然而其销量仍然有限。此外,从事农产品加工的部分龙头企业,利用其对农产品源头的控制能力,发挥其纵向一体化的优势也参与到农产品流通中来。

建立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约束条件分析

(一)城乡分割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约束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以城市化为导向,城乡分割、地区分割的形式发展起来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越来越依赖于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不过地方政府在利用来自国际贸易的规模经济效应,放弃了国内市场的规模经济效应(陆铭、陈钊,2009)。中国的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也具有城乡、地区分割市场的特征(洪银兴、高春亮,2006)。在城乡分割之外,商贸流通体系也存在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的现象,部分地区、行业商贸流通企业进入的政策壁垒较高,造成了商贸流通主体的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规模化经营优势得不到发挥(郭冬乐、方虹,2002)。

(二)城镇化发展滞后的约束

城镇化的发展是实现二元经济转型,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城镇化的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经济活动的集聚,发挥规模报酬效应。温铁军和温厉(2007)认为率先在县市以下推进城乡一体化,以优惠政策促进农村人口向包括城关镇在内的中心城镇集聚,以低成本城镇化,促进农业发展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商贸流通的空间布局只有在相对聚集的区域才能发挥规模效应,城镇化发展滞后将限制商贸流通体系在乡村的布局。农村市场需求分散,批量小,运输成本高,大型商贸流通主体往往不愿在乡村设立网点,乡村商贸流通主体往往以个体的夫妻店、便利店为主,规模小、集中度低。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有赖于城镇化提供相应的空间集聚支持。

(三)现代物流体系、连锁经营建设不足的约束

在商贸流通体系中,物流体系是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体系的完善对于商贸流通主体成本控制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专业、高效的第三方物流体系建设,可以明显提高决策效率和物流配送的专业化水平,降低物流成本。目前,县、乡两级物流体系散乱,组织化程度低,以个体经营为主,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连锁经营是现代流通业发展的最主要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因其进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实施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优势、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商贸流通主体的经济效益。

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推进城镇化建设,为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创造条件

统筹城乡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商贸流通主体能否从规模化、专业化的商贸流通体系中获得经济利益。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使各种生产要素、经济活动向城镇集聚,有效降低商贸流通体系的交易成本,为商贸流通主体配置资源,建设合理的物流体系层次结构提供支持。加强中心城市与周围小城镇以及农村之间的联结,可以形成一种效率较高的流通网络,从而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发挥城市对周围城镇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刘宁、杨以文,2007)。通过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发挥城镇“上引城市、下联乡村”的功能,为城乡一体化的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创造条件。

(二)鼓励商贸流通主体的兼并、重组,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目前,中国的商贸流通体系“条块”分割比较严重,行业集中度低。在此背景下,应制定优惠的财税政策,鼓励优势商贸流通主体的兼并活动,改变分散经营的现状(章迪平,孙敬水,2009)。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应改变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兼并格局,反而应鼓励非公所有制经济成分参与、主导兼并活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凡是允许、鼓励各种经济成分充分竞争的行业,竞争力和效益都将明显提高,相信商贸流通业也不例外。一方面应鼓励大企业跨区域兼并的行为,建立统一的采购、物流体系;另一方面也应注重以县为主的区域内商贸流通主体的兼并行为。 (三)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构建与城乡商贸流通相匹配的物流体系

在现代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中,连锁经营的优势愈发明显。在县、乡地区,除了发展超市、百货店之外,也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发展便利店、折扣店和专卖店等多业态的连锁形式,实现城乡商贸流通的多样化竞争局面。除了鼓励商贸流通主体在县、乡地区设立直营店之外,也应鼓励加盟经营方式,对于现有的从事商贸流通的个体店、夫妻店,应给予优先加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连锁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优势,并解决农村地区的就业问题,保障社会稳定。对于超市、百货店等连锁业态,应充分发挥其流通渠道优势,鼓励其从当地采购农产品,实现“一网多用”,解决农产品的流通问题。

(四)完善统筹城乡商贸流通的制度支持体系,拓宽商贸企业融资渠道

城乡商贸流通面临地区、行业垄断的问题,有必要清理相关法规、政策,为商贸流通主体规模化、专业化经营,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创造有利条件。此外,中小型商贸流通企业因其自身规模有限,缺乏市场竞争力,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不愿向中小型流通企业融资,制约了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壮大。应拓宽商贸流通企业的融资渠道,对于有成长潜力的商贸流通企业不分所有制都应给予信贷支持,对商贸流通企业经营的产品也应给予赊销的信贷支持。

参考文献:

1.程艳.商贸流通理论的发展及评述[J].浙江学刊,2007(5)

2.高燕翔.中小商业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对策[J].经济问题,2007(2)

3.郭冬乐,方虹.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政策选择.财贸经济,2002.3

4.洪银兴,高春亮.城乡市场的分割和统一[J].经济学家,2006(6)

5.李彤彤.完善农副产品流通组织体制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J].管理世界,2000(2)

6.陆铭,陈钊.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J].经济研究,2009(3)

7.刘宁,杨以文.商品流通与产业升级的关系研究:理论与实证[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5)

8.温铁军,温厉.中国的“城镇化” 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教训[J].中国软科学,2007(7)

9.杨小凯等.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修订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0.易开刚.我国农村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的构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12)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业会展;农产品贸易;内容与作用;促进作用

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会展举办次数、规模、范围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促进了各级各类农业的快速发展。实际上,通过农业会展的不断发展,对当地旅游业、餐饮业、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实现了当地农产品贸易事业的快速、稳定发展,进而带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会展内容与作用

农业会展主要就是以农业交流、展示与农产品贸易为主要内容,通过会议、论坛、展销、节庆活动等形式,在场馆设施与展示基地的条件下,由政府部门批准,进行专业策划,开展的市场经营主体与商贸经济文化活动。实际上,农业会展主要就是在农产品市场交换的基础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繁荣。农业会展主要就是提供农产品的服务项目,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高效益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息的传播,实现了农产品贸易与对外交流平台的建设。

农业会展是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有关服务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形态之一,也是一种贸易服务型产业,除了可以促进农产品贸易功能之外,还具备展览、示范、交流、交易等功能,其形式包括以农业为主的各种交易会、展览会、交流会、节庆活动等。农业会展在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的优化。

二、农业会展对农产品贸易的促进作用

1.扩展市场

展会因为其举办定期性、产品直观生动性、买家聚集性、卖家竞争性、产消零距离、质量监管便利性等特点,致使其在农产品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在市场发展中,农业会展形式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其一,举办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地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2010-2013年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成交总额进行列举,见表1所示。其二,参与国外展会是农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增加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主要手段之一。比如,英国皇家国际农业展览是世界著名的综合性农业会展,参展国家非常多,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我国农业部组织了“中国代表团”参展促进了我国国内农产品的生产与发展,并且在欧盟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增加农产品的出口。

表1 2010-2013年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成交总额

[年份\&总成交额/亿元\&增长率/%\&2010\&560\&33.3\&2011\&602\&7.5\&2012\&705\&17.1\&2013\&806\&14.3\&]

2.构建平台,加强政府部门促进农产品流通的针对性

农业会展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衔接产销的主要平台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加强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生产环节和市场流通的有效衔接,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世界发达国家的展会经验,市场经济越健全,会展对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就会越突出。通过农业会展的举办,诚邀各方商客,为很多农产品扩展了市场空间。在举办农业会展的时候,政府一定要统一农产品订货会、推荐会,这已经成为国际通行做法,不仅要符合世贸组织的原则,增强企业与产品的信誉度,还可以加强企业市场的拓展,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强化资源整合,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带结构建设

会展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促进作用已经逐渐被认可。我国在举办农业会展的时候,除了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国际性大城市之外,基本上都集中在一种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优势区域,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展会的召开与参展,还可以提升举办区域的知名度,让人们可以将一些知名展会和某一产品或者某一区域进行联系,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比如,中国蔬菜科技博览会,通过多年的举办,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品牌,寿光蔬菜受到了更多人的认识与关注,对此区域蔬菜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提高了其生产水平。因为在举办展会的时候,主办机构需要和不同的行业进行配合,农业会展作为会展行业的重要产品,不仅可以为举办区域带来一定的直接经济效益,还可以间接带动此区域的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加强资源整合,对投资环境进行改善,吸引更多的投资,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发展。

4.加强交流,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

成功农业会展是某一领域内先进发展水平的缩影,积聚了很多人流与信息流,增加了参展企业与参展人员的交流与沟通,让企业了解更多的世界信息,并且也让世界认识中国农业的发展。可以说,农业会展就是一种成本较低、效果较好的推进农业发展与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要想有效提高农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就一定要加强农业产业链的建设与完善。针对农业产业链管理与整合而言,就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战略之一,而农业会展就是完成这一战略的重要平台。通过农业会展的举办,能够有效加强农业产供销与农产品上下游组织、价值、信息、物流的协调、交流、沟通,增加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农业会展作用的对策

首先,一定要确定公共部门在农业会展经济中的定位。在农业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一定要加强公共服务职能的落实,不断深化认识,并且积极转变角色,调动一切参与力量,实现农业会展的全面落实。在发展农业会展的时候,一定要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作用,进行统一的规划,结合农业展览的特点、规律与农产品营销策略进行统一的指导与规划,并且对管理模式与服务形式进行探索,构建完善的农业会展绩效评价制度。同时,加大对公益性会展的扶持力度,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促进农业会展作用的全面发挥。其次,加强对农业会展市场的培育,调动社会各领域的力量,积极参与会展活动。在构建农业会展市场的时候,一定要对农产品供给结构进行改善,促进农业会展的专业化、市场化发展,调动社会各领域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农业会展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且充分发挥其自身作用,促进农产品贸易的有序进行。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了实现农业会展对农产品贸易的促进作用,一定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并且对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完善,充分发挥其自发调节作用,实现农业会展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在举办农业会展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强和其它行业的配合,进而促进其共同发展,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明.浅论农业展会对农产品贸易的促进作用[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2(10).

[2]仲玉洁,张吉国,胡凤久.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03).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8篇

一、XX市农贸市场的发展现状

自1999年5月被确立为杭州地区开拓农村市场试点以来,XX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立足临安实际,坚持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办好现有市场,以市场园区的模式建设好新办市场,以超前发展的眼光规划好未来市场,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培育市场主体、规范市场秩序,不断健全农村商贸网络,加快了农村商品流通发展。XX市食用农产品消费初步形成了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共存发展的流通格局,其中农贸市场是XX市老百姓日常食品消费的主要业态。

截止20**年底,全市26个乡镇(街道)共有农贸市场30个,其中经工商注册登记的15个,城区就占了7个。全市农贸市场总占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总营业面积约为5.5万平方米,服务人口50余万人,多数农贸市场的服务半径处于800米至1500米之间。20**年,农贸市场总成交额达到11.18亿元,其中市场年成交额超1000万元的有7家,上5000万元的有4家,超亿元的有5家,分别是临安天工商厦、浙皖农贸城、临安於潜集贸市场、青云竹笋市场、於潜城北竹笋市场。

二、XX市农贸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XX市农贸市场在促进农副产品流通,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方便人民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XX市农贸市场在农村商品流通环节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同时,也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贸市场建设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规划布局建设不尽合理。一方面是部分地方农贸市场缺少,建设简陋,容量不足,基础设施缺乏,难以满足农民需求,也适应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在建设农贸市场时不考虑实际,求大求新,重复建设,结果有场无市,市场建设效益低下,导致资源财富的严重浪费。此外,有的小城镇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加之对农贸市场建设不够重视,致使农贸市场的规划布局建设普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XX市很多初具规模的农贸市场是群众自发形成的,未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缺少政府的引导和规划,往往沿交通干线布局,以街为市线状发展,既影响了镇容街貌,阻碍了交通,也不利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2、农贸市场建设资金短缺,建市场的优惠措施不到位。这是影响当前农贸市场建设滞后的一个主要原因。农村集贸市场资金需要量较大,这对于财政状况普遍紧张的乡镇政府来说是不小的负担。因此,许多乡镇政府虽然认识到了市场建设的重要性,却力不从心,拿不出钱来建市场,甚至于建设市场的一些优惠措施也不能到位。

3、有特色的专业市场化农贸市场不多,辐射能力较弱。在市场竞争中,特色、专业化是提高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主要手段,农贸市场的建设需要特色,需要专业化。这有利于推动农村的专业化生产、商品化经营,深化农村区域经济和社会生产的分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带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但目前,XX市农贸市场普遍为综合性的低层次的农副产品和日杂市场,市场建设大众化,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专业化市场却不多,辐射能力较弱。这就导致了市场的建设难以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的增长起到显着的带动和引导作用。

4、对农贸市场的管理不够到位,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一是市场业主对市场经营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农贸市场设施如何无所谓,只要市场有人来,能产生效益就可以了,没必要掏腰包来改善基础设施。二是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时不时会发生短斤缺两、以次充好、强买强卖等不诚信经营行为,对自身的经营行为缺乏正确的认识。三是保洁不到位。有的市场业主为了节约经营成本,减少开支,减少保洁人员,造成市场垃圾随意堆放,卫生状况极差。四是存在无序性的流动经营人员。这些经营者随意性强,往往今天到这个市场乱设摊,明天又去那个弄堂乱吆喝,今天卖蔬菜,明天卖鱼货,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逃费又逃税。五是存在抢生意拉客的现象。表现在个别经营户为了一笔生意采取各种手段,让顾客购买其商品,同行之间经常会发生口角,争吵不休甚至打架斗殴,导致市场交易秩序混乱。六是管理人员和制度不到位。认为市场内不出大事就没关系,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乱占道、乱设摊缺少有效的管理和教育,致使有的市场摊位成了仓库,货物堆放过多,又不够整齐,车辆任意停放,影响市场的总体经营环境。七是市场环境不够完善。多数市场的情况不容乐观:自行车、三轮车、机动车随意停放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有的市场无证摊贩较多,管理难度较大。

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XX市农贸市场建设滞后,品位档次不高,功能不够完善,既影响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从而也就有损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已经是一分非常紧迫和现实的任务。

三、改造提升农贸市场的重要意义

农贸市场是一个地区的窗口形象,它与其它商品市场一样作为生产者与经销商乃至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纽带,作为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商品供应的主要场所和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它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与其他商业设施的功能相比,其社会价值取向更能体现政府形象。搞好城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不但可提高一个城市的品位,而且可增强市域经济的发展潜力,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对促进城镇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是商贸服务业为农业提供服务,畅通农副产品供求信息,扩大农副长品销售渠道,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再就业的有效途径。

20**年,XX市保持了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平稳增长的势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47亿元,同比增长28.6%;农民人均收入7263元,同比增长10%。农村产业面积达到165.04万亩,总产值达到18.82亿元。“十五”以来,XX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55家,其中20**年新培育农业企业38家,省级骨干龙头企业6家,超亿元企业4家,建成省市农业示范园区15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个。全市农业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迅速发展,总数已达63个,共有会员4582户,带动农户35761户,年代销农产品25603吨,农村经济人队伍不断壮大,竹笋、山核桃营销大户已达2700余人,年销售产值11.6亿元。据统计,全市蔬菜种植面积6648公顷,年产蔬菜122624吨;瓜果746公顷,年产瓜果18964吨;年产食用菌194吨;拥有茶园总面积4016公顷,年产茶叶1964吨,桑园面积2864公顷,产茧3712吨;年产山核桃7010吨;笋干(含鲜笋)17018吨,其中鲜笋外销1900万吨,产值5.6亿元;白果248吨。XX市日趋扩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规模,迫切需要建立以农贸市场为主的农副产品流通渠道。同时,XX市农民占全市总人口的80%以上,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和积余购买力、消费需求正在不断增长,消费观念正在不断更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而且人们有到农贸市场消费的传统习惯。因此,农贸市场无论是从深度上还是从广度上,发展潜力都是巨大的,它的改造提升对于农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增长。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消除和农民收入提高的必然途径。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有利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引导和方便农民进入市场,并促使他们根据市场供需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加快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村经济逐步实现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2、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有利于小城镇的发展。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与小城镇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应该依托于小城镇。因为小城镇是区域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是人流、商品流、信息流的主要集散地,而且,它能够提供农贸市场发展所必须依托的配套基础设施,有利于减少市场配套设施建设投资,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能够促进人流、商品流、信息流向小城镇的更大集聚,从而带动其相关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提高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

3、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有利于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经济的发展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农村经济落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人口素质相对较低,比较保守,商品经济意识较差。通过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提高管理者和经营者的整体素质,引入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激发和提高他们的商品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开阔他们的眼界,逐步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培养出一批农村能人,并以他们的示范效应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4、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有利于保障农村食品安全。XX市现有农贸市场“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这对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和食品安全产生了极大的隐患。推进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改善市场经营环境,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农贸市场的管理,提高经营者素质和服务质量,对方便群众日常生活,保障群众食品安全,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对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几点建议

1、转变观念,完善政策。过去,在计划经济年代里,人们在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影响下,没有把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摆在一个重要位置,从而对农贸市场的建设也不可能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当前我们首先要切实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农贸市场地位、作用及其改造提升的重要意义,真正把农村集贸市场的建设和培育摆在重要位置。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扶持政策,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

,并实行必要的考核制度,把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加快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步伐。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贸市场是小城镇地域结构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科学合理地规划好农贸市场不但有利于其自身的长远发展,也有利于小城镇的快速有序发展。因此,要发展农贸市场,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至关重要。农贸市场的规划应综合考虑区位、交通、地形地势等多方面的因素,符合小城镇总体规划、功能分区和道路建设的要求。市场建设要在满足使用功能和投资许可的基础上,以高起点、高标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式样新的要求,完善硬件设施,加快交易手段的现代化,尽可能地提高市场建设的档次。同时,要认真研究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应具备的条件,加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规划引导,结合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进行合理布局,不能盲目改造。各地应根据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商业传统、交通通讯条件和周围市场分布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注重长远利益,注重大中小结合,中心与地方市场配合,批发与零售市场结合,综合性与专业化市场结合,合理规划和布局农贸市场。

3、发挥优势,形成特色。注重有特色的专业化市场的建设,专业化市场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但是,它的建设决不能脱离其区域基础而盲目建设。因为其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较广阔的腹地、较高的门槛购买力、较佳的区位和相对较完备的基础设施条件。因此,各乡镇(街道)在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过程中,应慎重考虑,在经过综合比较和优选的基础上,注意发挥区域优势和产业优势,把农贸市场有步骤、谨慎地改造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农贸市场。同时,在市场建筑的设计上既要先进又要富有地方特色,满足经商居住多方面的需要,并讲究建筑的风格、造型、色彩,体观时代风貌,把良好的文化环境融入市场当中。

4、寻求合作,多方融资。面对目前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资金困难的难题,各乡镇(街道)要调动各方面投资农贸市场建设的积极性,增加市场建设资金来源的渠道。农贸市场的建设不可能单单依靠政府,更多的要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要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目前,在城乡居民的手中游资较多,人们又有很强的投资冲动,但苦于没有投资的门路。因此,应该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个人、集体、国家、外商多方投资于农贸市场的建设。同时,农贸市场的改造应该与小城镇的改造、土地功能的置换结合起来,将新市场的建设与老市场的改造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筹集市场建设所需的资金,促进小城镇的合理发展,又能为人们经商置业提供机会。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9篇

一、农业贸易保护政策解读

贸易保护事实上是对某一产业实施保护。因此,一般来说可将农业贸易保护称作农业保护,也就是对农业部门所实施的保护。一国的农业贸易政策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首先是对农产品贸易具备直接影响力的本国农业政策,包括农业市场流通方面的政策、农产品价格支持方面的政策以及农业收入支持方面的政策等。其次是相关农产品贸易所采取的边境措施,主要包含各类关税和非关税政策等。最后是积极推动农产品出口的相关措施,主要包括出口补贴方面的政策、农业贸易促进方面的措施等。当然,在农业贸易政策中最重要的依然是农业贸易保护政策。虽然如今农业在全部生产部门之中所占比例非常小,但是农业生产者和代言人还是有能力继续得到政府给予的保护的。农业贸易保护政策是指在上述政策范围的前提下提供的相关保护措施。

二、完善我国农业贸易保护体系的重要性

1、从政治经济学视角考虑

一是农业具有弱质性。农业生产往往会承受自然风险以及市场风险的双重考验。同时,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缺少足够的弹性,供需变化在周期循环上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的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群众的收入。这样一来,农产品市场就会出现蛛网式的波动,同时还会影响到国民经济体系中别的产业,进而引发本国国民经济的极大波动。当然,还要考虑到农业部门的比较效益相对较低,缺少对于投资的足够吸引力。二是农业具有极大的贡献性。农业产业能够从粮食、原料、劳动力以及市场等四个组成部分支撑起本国的国民经济,并且通过为国家纳税以及输出农产品产生足够的资金积累以及外汇储备。同时,农产品还是解决人民群众温饱与维持其生命的最重要能量来源,是十分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所以,全球各国均不约而同地将农产品尤其是粮食自给与粮食安全视为十分重要的农业产业发展目标之一。三是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农业劳动力资源具备不可储藏性,导致农业劳动力要想实现转移,不管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技术上均具有较大的难度,所以,为确保农业产业实现更加平稳的发展,让农民能够得到更为稳定的收入以及就业之机会,这也是全球各国政府一定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伴随着国际农产品贸易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农产品的价格在持续下降,其中大量受到高额补贴的低价农产品大批量地涌入到发展中国家,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收入不断下降。为此,政府一定要对农产品贸易开展合理保护,从而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就业以及收入。

2、从自由贸易以及保护贸易的视角考虑

鉴于我国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建立健全,国际农产品市场中的农产品价格和国内的农产品市场会变得更为息息相关,从而影响到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农产品价格。由于我国的农业补贴支出比较少,对于农业扶持的力度不够大,在工农业产品价格出现剪刀差的极大冲击之下,我国农产品价格几乎没有提升,甚至还在下降,所以对农业实施全面扶持的政策显得势在必行。

三、完善我国农业贸易保护体系的对策选择

1、形成良好的农业贸易保护政策环境

农业问题绝不可能只在农业自身范围之中就得到较好的解决,一定要从根本上切实改变农业传统体制所产生的不利于我国农业资源合理分配的局面。有鉴于此,不能只在农业的内部来做文章或者是依赖于政府经常性变化的政策,而是一定要形成一个能够有效保障各项政策得到合理实施的外部环境,不仅能够让农业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而且还能在竞争过程中得到国家的积极支持和保护。这就需要合理地降低工业发展的速度,提升农业效益增加的速度,切实调整工业和农业发展上的速度比。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实践经验证明,在工业化的初期,农业主要是为工业化提供初步的原始资本上的积累,在进入到工业化中期之后,工业必然会反哺农业,这一阶段工、农业的发展速度比达到了2∶1―2.5,而到了工业化后期则达到了1.5∶1―2∶1。如今,我国工业化已经持续实施了四十多年,从而建立了独立而又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中国工业的大发展建立于侵占农业利益的前提下。对于农业实施保护也就代表了工业一定要反哺农业,这就需要工业持续不断地提升效益,强化自我积累的能力。如果无法解决好工业粗放与低效化发展的问题,农业保护战略自然也无法真正实现。因此,农业贸易保护体系不可能单独实现,而是一定要建立于工业高速与高效益、集约化发展前提之下。

2、明确农业贸易保护的对象

农业所牵涉到的部门十分广泛,绝不可能实施全方位保护。在选择保护对象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比较优势以及重要性结合起来考虑。此外,不具备比较优势,同时还是极为重要的产品,也是应当进行全面保护的对象。和国际市场比较起来,我国粮食如今已经失去了比较性优势。但因为粮食对于国家的稳定具备特殊的重要意义,一定要将保护粮食的生产视为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粮食之外,别的并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可适当地让出一些国内的市场。与此同时,还应当调整我国国内的农业生产结构,将有限资源集中投放至相对比较重要并且具备显著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生产之中,以求扩大此部分产品所拥有的国际市场,进而实现我国国内资源的科学化配备,这也是农业发展战略更好地适应于农业国际化趋向的一个重大选择。

3、农业贸易保护的具体政策运作方式

(1)要更加合理地运用世界贸易组织的绿箱政策。绝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以及地区运用价格干预或者直接补贴等传统的方式予以保护本国的农业,但是以上政策并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之贸易规则,最终还是将会被取消。所以,我国农业贸易保护应当也只能是运用非价格保护的办法,尤其是要运用世界贸易组织所允许的绿箱政策。和价格保护导致国家出现巨额财政负担以及阻碍当地市场经济的改革相反的是,绿箱政策常常只需要少量的财政资金投入。例如,加大农业科技研究等方面的投入以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强化农民群体的职业培训,提升农产品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方式之转变,切实保护我国的基本农田和当前的农业生态环境,推动结构的调整,并且间接降低农民群体在成本上支出等。以上举措均不需要太多财政上的支出,但是外部的经济效益却相当大,能够通过有效降低农业综合生产成本的方式来提升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而提升农产品所具有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持久保护之成效。

(2)要积极培育与发展当前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可以说是发展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政府进行农业保护的重要中介与载体。我国农业历经数十年的市场化改革,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实现了各个方面的市场化。然而,市场体制尚远远未能确立主导性地位,特别是市场体系之发育显得最滞后。有鉴于此,政府部门要积极建立健全市场化的新机制,从而确保市场交易能够公平、公正和公开。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制定出合理的市场进入法则,应用法律法规来约束各市场主体行为,并且强化软件建设。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10篇

与农业国际竞争力相联系的耕地的保护和改良、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水利基础设施的兴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农业科学研究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农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农产品价格的调控和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开发等等,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的支持力度是决定一个国家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因素。

在当今世界农业发展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与发展中国家不同,许多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从18世纪中叶就开始稳步增长,并且其增长速度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断地加快着。于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即过去曾经被称为“世界粮仓”的工业不发达国家,现在却反而从工业发达国家进口粮食,出现粮食“倒流”现象。按照人们的传统观念,经济发达的国家,即工业化了的国家,农业是不发达的;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工业不发达,农业则是比较发达的。但现实情况则不是这样。发展中国家不仅工业不发达,农业也不发达。

美国及欧洲的发达国家,虽然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都降到10%以下,但其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却处于领先的地位,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程度很高,有着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使政府有可能对农业保持很大的扶持力度。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通过输血式的农业产业政策,给农业生产以各种补贴和优惠贷款,对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和推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予以了大量的投入,以弥补农业资本积累不足的缺陷,提高农业的技术进步率和劳动生产率。美国政府在联邦预算中设立了农产品价格补贴基金,由农业部负责实施。农业部在下一个农业生产年度开始之前,根据上一个农业生产年度的市场和库存情况,制定和公布农产品的目标价格。目标价格一般高于市场价格和贷款利息之和。届时如果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政府的目标价格时,差额由农产品价格补贴基金补足。美国大型水利基础设施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投资进行,中小型水利基础设施由农场主个人投资或多人联合进行,农业部和内政部给予资助。欧共体国家为了保护和扶持农业生产,1962年制定了共同农业政策,对农产品实行类似于美国的目标价格和干预价格的补贴,补贴额占欧共体预算的50%以上。即使在关贸总协定就削减农产品补贴达成协议之后,欧盟仍然为成员国的农产品生产提供大量的补贴,比重仍然占欧盟预算的50%。欧盟和美国为了保护自己的农产品市场,还不时与对方进行贸易磨擦,并在这种贸易磨擦中积累了丰富的保护本国市场、打开对手市场的经验,从而无形中提高了本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为了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对农业教育和科研实施了大量投入。许多欧盟国家对农业教育实行了归口管理,例如法国设有15所国立农业大学和150多所国立农业中专,并由农业部为15所私立农业大学和200多所私立农业中专的职员发工资。荷兰农业应用技术研究总部、农业科研中心和农业科研成果产业化总部、农业推广服务中心均为农业部附属机构。美国农业预算支出中除了稳定农场主收入的各种补贴外,还设有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资源保护与土地管理、水源与水利、农业资源改造、农业区域开发、受灾救济与保险等项目。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达150亿美元,而收益则高达6000亿美元。美国20世纪80年代农业科技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从60年代的1:20上升到1:40,某些领域甚至高达1:5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大都是粮食进口国,后来在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的保障收购价格、高额出口补贴的计划和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才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并使农业获得了比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法国1968年以前一直是农产品的净进口国,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1969年农产品出口额达到74.16亿美元,首次实现农产品贸易顺差22.21亿美元。1988年法国出口谷物2820万吨,占世界谷物总出口量的12.2%,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其它欧盟国家,如荷兰、德国、瑞典、丹麦,也依靠欧共体的补贴和政府的大力扶持,迅速增强了农业实力和竞争力。

目前,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农产品出口国已经占去了世界小麦出口市场份额的85%以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农业生产过剩而不得不使10%至40%的耕地休耕,它们现在的生产规模远未达到全盛时期。美国考虑到自己的农业已经足够强大,为了迫使贸易对手削减农业补贴和开放市场,1996年开始逐步削减农产品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的差价补贴等,并承诺到2020年时完全取消这种补贴。1998年,虽然美国农民得到的补贴比1996年减少大约25%,但由于美国对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迅速增加,他们出售的农产品的价格反而高出了美国政府原来规定的目标价格。一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它们敞开了农产品市场,它们就会将休耕地全部投入生产,以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占领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市场。

由于中国尚未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受物质技术基础的严格限制,中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水平,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是处于非常低的状态。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农业协议》关于国内农产品补贴的基期即1986年至1988年期间,它一直是处于负值状态之中。建国50年来,中国政府曾经进行过几次重大的经济调整,大多数经济调整都是因为农业出了问题引起的。即农业出了问题就抓农业,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农业形势好转了又忽视农业,减少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始终无法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这固然有主观认识上忽视农业的原因,但也有客观条件的制约,即中国工业还没有发展到能够完全依靠自身积累的阶段,工业还需要农业继续为其提供资本积累,因而在投资分配上还不可能真正做到向农业倾斜,这就很难不会导致农业的周期性徘徊与波动。这就向中国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如果中国最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由于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水平长期处于负值状态,虽然农业国内支持率不需要减让,但由于中国基期的基数很低,按照《农业协议》关于农业国内支持水平不得超过基期年平均农业生产总值10%的规定,中国可能不但不能增加对农业的国内支持强度,反而还要进一步削减。

中国农业因此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美国利用中国要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时机,逼迫包括中国在内的对手开放农产品市场,并不单纯是为了获得农产品贸易利益,其背后的意图是降低别国农产品自给率和提高其对自己的依赖性,并利用它来谋求自己称霸全球的战略利益。欧共体长期对农业进行高额补贴,使粮食自给率从80%上升到120%,从而保证了自己的独立性。长期以来,日本一边在工业制品等竞争强项上高喊贸易自由化,一边又对竞争力极弱的大米等农产品的进口实行严格的进口许可证制度和高关税,将外国质优价廉的大米拒之门外。日本这种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保护大米市场的做法,是值得中国深思的。由于中国的粮食、棉花、糖料等的价格普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缺乏竞争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这些市场将面临强大的冲击。

二农业国际竞争力与农业经营结构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废除、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内容。由于普遍采用人均或劳均农地承包分配办法,在转向家庭承包经营的同时,中国农业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以土地分散、均田为特征的小农经营结构。1996年中国农户总数达到23438万户,农业户均经营耕地10.2亩,农业劳均经营耕地仅4.4亩。小农经营结构的弱点,在于这种经营方式驾驭市场能力很弱,难以进行较大规模投入与投资,不利于技术的进步,也使得农业生产者无力取得与其它产业大体相当的收入。这种小农经营结构意味着中国农业的商品化程度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意味着政府调控农业的代价要大得多,而其效率则相对低得多。这也是中国农业缺乏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它们的农业是实行大规模经营的。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耕作面积,中国为0.29公顷,美国为66.81公顷,加拿大为109.17公顷。对于美国来说,之所以一直鼓吹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国际化,其社会经济背景就在于它拥有以大规模经营为基础的现代化农业部门。在日益扩大的对外开放形势下,中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经营规模小与组织化程度低。由于生产经营规模小而导致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低,这一方面迫使农民走兼业化道路,因而强化农业生产的负激励;另一方面迫使政府实行价格支持政策,使得国内农产品价格显著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同属农业小规模经营,日本对农业实行全方位价格保护,导致稻米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7~8倍。中国财政目前还无力对粮食实行价格支持政策,农民收益还处于明显偏低状态,但粮食价格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市场价格水平。1997年3月,中国郑州小麦市场价格每吨1970元人民币,而美国芝加哥期货市场的小麦交易价格折合人民币只有1141元;山东玉米市场价格每吨1060元人民币,而美国芝加哥期货市场的玉米交易价格只折合人民币991元。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小麦和玉米生产成本太高。中国粮食价格还存在着持续上涨的趋势。在日益扩大的对外开放形势下,中国主要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意味着中国主要农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供给的程度将不可避免地扩大,这不仅会导致因大量进口农产品所必须承受的巨额外汇负担,同时势必严重影响中国农民的收入,给中国农业造成极大的损失。

一谈起农业保护,许多人首先想的是价格保护。价格保护是一种由最低价格、缓冲储备、风险基金、价外补贴等一系列相互配套措施组织而成的政策体系。但是,价格保护在发挥一定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1)将会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2)加入WTO之后,容易受组织内其它成员国的指控和报复;(3)导致农业生产资料配置的扭曲,削弱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4)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价格保护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等等。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在保护农业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并考虑中国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大、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份额高的客观实际,在价格保护与非价格保护的措施选择上,中国应当走一条以非价格保护为主、价格保护为辅的道路。从适应对外开放和经济贸易自由化的总趋势,中国农业应把追求技术效率与市场效率放在突出的位置,始能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同时,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内,农业也必须向着自主的方向逐步迈进,走政府保护和农民自我保护相结合的道路。

农业经营规模趋于扩大从而农业生产趋于集中,是战后发达国家发展农业的一种重要形式。理论与实践的经验表明,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构成农业集约化增长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实现农业稳定与提高的必由之路。一方面,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农业生产者取得与其他产业生产者相接近的收入水平。这是单纯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或提高单产所难以达到的。1973年美国农场平均农业纯收入为11332美元,按一家3口计算,人均纯收入为3777美元,而同期美国非农业人口人均收入为4270美元,相差9%。但从销售额在2万美元以上的大农场看,平均纯农业收入达到26950美元,人均8983美元,超出非农人口水平1倍以上。可见,农业规模经营可以使得经营农业获得富有吸引力的收入。另一方面,农业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农业生产者应用新技术和扩大资本投入,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增强农业竞争力。国际比较充分表明,一个国家的农业经营规模相对愈大,其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愈高,其在国际市场上也往往更具有竞争优势。

农业规模经营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土地使用的相对集中。但在农村非农产业还不够发达与稳定,以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和完善的情况下,要使农民普遍地让渡对土地使用的占有权(或承包权),在相当时期内显然缺乏条件与可能。为此,很有必要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家庭承包经营长期不变的基础上,在引导和促进土地使用权有偿流动的同时,寻找在不改变农民占有土地使用权和承包权的前提下,实行土地集中经营的新方式。在这方面可以探索土地使用权的股份合作制,即允许以土地使用权入股经营,以保护农民的已有利益。

农业现代化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由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特性决定,工商企业介入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突破单纯依靠自身发展的传统模式,借助于外部的资金、技术与市场力量,是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农业组织结构的一个重要标志。进一步说,为了把农业规模经营的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联结成有机的统一整体,使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成为自强自立的高效益产业,客观上要求农业经营体制上必须有一个新的突破,这就是实现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根据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大规模地组织分工分业生产,把分散的家庭经营纳入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把分散独立的许多生产过程,融化为一个社会生产总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为的是调整中国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中国家庭承包制作为一项制度创新,主要是解决农业生产体制问题,即还原农业家庭经营最优的经营特性和适应农业生产特征,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它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生产与市场的衔接问题。这仍然是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农产品购销与价格放开后,能否获得一个内在的稳定机制,把农产品市场与价格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低限度内,以便为农业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千家万户的农民在极为分散和闭塞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经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卖给谁,卖多少价格,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风险性,很难适应大市场变幻莫测的需求。而实施农业产业化,用“公司加农户”的办法,以大型工商业为龙头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有利于增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性、有序性,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实力。

长时期以来,农业(狭义农业)一直被认为是社会效益很大、经济效益很低的产业,而实行农业产业化,通过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重新组合,把贸、工、农和产、加、销有机统一起来,使农民也能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所增值了的一部分价值,这就有利于变低效益农业为高效益农业。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使农业能够获得平均利润,唯有如此,农业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独立产业。农业产业化的实现,使人们第一次把农业真正做为一种现代产业来对待,改变过去把农产品加工附属于第二产业,把农产品流通和农业服务业附属于第三产业,以及农业是与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相联系的传统观念。通过农业产业化,把贸、工、农和产、加、销有机统一起来,使平均利润率规律第一次在中国农业领域发生作用。农民成了平均利润的分享者,农工商各方、各环节由此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无论是为了保证原料的数量、质量、品种、规格,还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都促使以农林牧渔产品为基本原料或营销对象的各类企业,采取一体化形式,即与初级产品生产者保持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而作为初级产品生产者的农民,无论是降低市场风险,摆脱小生产与大市场难以对接的窘境,还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增值价值,都要求与市场运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

农业产业化能否发挥应有的效应,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能否组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一定品牌,能否在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中起“主导”或“龙头”作用的现代化企业。这种主导型或龙头型的现代化企业的形成,必然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农业以小农经营为绝对主体的格局,改善中国农业的组织结构,乃至为中国农业总体结构的合理化创造条件,从而对增强中国农业发展的后劲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农业国际竞争力与农产品出口

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其经济发展几乎都经历了进口替代阶段。即强调替代以往进口的国内经济活动,并把它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由于不发达国家过去进口的大部分是工业品,故这一战略有时也被称为“替代进口工业化”。这个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双重意义:即由国内生产的代替以前要花外汇购买的商品,有利于缓和国际收支平衡;并且由于这些以前进口的商品大部分是工业性的,因而有利于促进国家工业化。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进口替代工业化过程中,为了支付进口技术设备和原材料等费用,农业是提供出口产品取得外汇来源的主要部门。在通常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经济愈不发达,农产品出口就愈重要。这不仅因为通过出口农产品,可以换回现代技术装备,促进国家的工业化,同时因为根据比较利益原则,对经济不发达国家来说,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农产品比出口制成品可能是一种优势。它除了可以保证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外,还可能通过农产品出口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一种动力。这是近年来中国农村,特别是沿海地区农村强调发展农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原因之所在。我们所以把沿海地区作为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创汇农业的重点地区,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目前沿海比内地具有更为达的文化条件、交通条件和市场条件,有利于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度。同时也说明了,要加快内地经济发展的步伐,就必须把完善交通设施以及改善市场条件与文化条件,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

这里必须着重指出的是,以出口初级农产品为主的对外经济贸易格局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农村经济的落后面貌的。诚然,像中国这样类型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在其经济的起步阶段,工业无疑是比较落后的。具体表现是:资金短缺,资本不足,有机构成低,技术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低,生产成本高,既缺乏绝对优势,也缺乏相对优势。面对这种状况,如果按照西方传统的贸易理论,这类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就不应该发展其国内工业,而只能去发展原有的初级产品生产,包括初级农产品生产。不言而喻,如果用静态的“比较利益”和传统的贸易理论来确定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就会长时期维持这种初始的国际分工格局。其结果不但不会缩小反而会扩大经济发达国家与经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世界对初级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及价格需求弹性通常比对工业制成品的收入与价格需求弹性低得多,从而使得初级产品的增长弹性要大大低于工业制成品的增长弹性。在国际市场上,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初级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所以会特别大,是因为农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与价格需求弹性通常都是小于1。

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小于1意味着总收入水平每增长10%,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通常是小于10%。即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与制成品相比较而言,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是愈趋缓慢的。1900年至1960年的60年间,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量增长了4倍,而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初级产品贸易量仅增长50%。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农产品出口方向主要是高收入的国家和地区,而对于这些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来说,居民对多数农产品的需求弹性是很低的。或者说,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高收入国家或地区对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比低收入国家要弱得多。还有,在国际市场上由于农产品价格需求弹性通常也是小于1,因而通过降低农产品价格所能引起的追加需求,可能会带来比以前更少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盲目遵循静态比较利益原则,不断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就有可能使市场价格下降到总收入减少的程度,从而使农产品出口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特别需要强调的是,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中国农产品市场基本上属于卖方市场,而国际农产品市场则基本上属于买方市场,这就等于出口农产品的流向是从需求较强的市场流入需求较弱的市场,这就有可能造成收购时抬高价格、销售时不得不压低价格的现象发生。同时为了完成农产品出口创汇计划,唯一的办法是持续扩大农产品出口量。至于这些出口农产品的换汇效益则往往被放在极其次要的地位。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会加剧国内市场农产品供给短缺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另方面又会较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换汇成本。

与上述工业制成品和初级农产品贸易增长差异相联系的是,工业制成品与初级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价格剪刀差的扩大和经济不发达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这里所说的对外贸易条件,是用在相同的基期内计算的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来表示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出口价格相对于进口价格呈下降趋势,则它将不得不出口更多的商品和消耗更多的稀缺资源来保证计划所要达到的进口货物水平。亦即当一个国家的出口价格相对于进口价格下降时,该国单位进口货物的实际机会成本就会上升。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以出口初级农产品为主的对外经济与贸易格局,说到底只不过是进口替代工业化的产物,它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的内向型经济模式。国内外的历史经验告诫我们,用出口初级农产品所获得的外汇收入来维持进口替代工业所必需的资本投入品的购买支付,一旦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形成进口替代与外汇短缺之间的恶性循环,使替代工业目标遭受挫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动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贯彻比较利益原则。许多经济学家都鼓吹对外贸易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其主要理论基础是比较利益原则。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粮食金融化;粮食安全;城镇化;粮食消费结构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2-0048-04

近几年来,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幅度不断加大,尤其是2007—2008年两年间谷物价格上涨了近50%。各国为了应对粮食危机,纷纷取消了粮食出口退税或降低甚至是取消进口关税,粮食供需矛盾突出。粮食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粮食金融化。Archer Daniels、Midland、Bunge和Cargill四大粮商控制了全球90%的粮食贸易,他们对于全球粮食供需和粮食价格都会产生较大影响,甚至会操纵粮食价格。我国粮食连续十年增产,但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全年粮食进口数量超过7000万吨,是历史上粮食进口量最多的一年,其中,谷物净进口1316.9万吨,大豆总进口5838万吨,不断刷新纪录,猪肉也从2008年由净出口转为净进口,且进口量迅速增长,中国粮食自给率已经下降到90%以下,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严峻考验。粮食金融化背景下粮食安全不再只是粮食供需问题,而是涉及到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和消费各个环节,粮食产品的金融属性所引起的价格波动对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积极应对粮食金融化,高效利用粮食金融市场才是新形势下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选择。

一、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分析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增加,对粮食需求的数量和结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而快速城镇化又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供需矛盾日益显现,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1.快速城镇化使粮食种植面积不断减少

城镇化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未来20年中国的城镇化速度仍将居高不下,城镇化所需的建设用地将大幅度增加,必定会使部分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粮食种植面积将不断减少。虽然中央提出了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但据国土资源公报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批准建设用地61.17万公顷,其中转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41.05万公顷,转为建设用地的耕地25.30万公顷;2012年全年批准建设用地61.52万公顷,其中转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42.91万公顷,转为建设用地的耕地达25.94万公顷。根据国土资源部的调查数据,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耕地保有面积为18.2476亩,较前一年净减少达49万亩,若中国城镇化率的目标定为80%,我国的耕地形势将面临严重考验,即使政府转变土地利用与管理方式,大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18亿亩的土地红线也很难保证。城镇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耕地的减少在所难免,粮食种植面积也将会有所减少。

2.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减少主粮生产规模

根据农业部的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30个省、区、市(不含)共有符合统计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76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随着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快速推进,为土地流转扫清了制度上的障碍,家庭农场的数量还将会出现井喷式增长。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将会推动农业商品化进程,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虽然家庭农场可以发挥规模经济,但其以追求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种植品种不再是依赖原有的种植习惯和政府的指导,而是取决于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在上述全部家庭农场中,从事种植业的有40.95万个,占46.7%;从事养殖业的有39.93万个,占45.5%;从事种养结合的有5.26万个,占6%;从事其他行业的有1.56万个,占1.8%。虽然我国粮食价格近几年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但其中大部分的涨价是弥补前期工农剪刀差的缺口,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快速上涨,种植粮食的利润非常有限,农民仅依靠土地收益难以脱贫致富。而家庭农场经营模式赋予了农民更多的选择,农场会转向种植收益更高的其他非粮食农产品,或者转向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粮食种植面积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主粮生产规模将会进一步缩小。

3.新国际贸易规则将影响我国粮食进口

由亚太经济合作会议成员国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等四国发起和美国正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TPP)谈判正在进行。2013年6月,美欧正式宣布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简称TTIP)的谈判。这些新的贸易组织的谈判内容已超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原有框架,尤其是关于农产品贸易的谈判内容更是各国近期博弈的结果,可以预见的以粮食净出口主导的TPP农业贸易谈判必定会使粮食净进口国处于不利地位。虽然TPP协议声称将采取开放的态度,欢迎任何APEC成员参与,非APEC成员也可以参与,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接收到谈判邀请,若我国被排除在TPP谈判之外,将来粮食进口将受制于新的贸易规则,我国必将支付更高的贸易成本。

4.粮食消费结构变化提高粮食消费数量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粮食消费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粮食>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的饮食结构逐步向“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粮食”的饮食结构演化,而养殖业的饲料主要是原粮,将消费更多的粮食,这对于我国农业生产、贸易和粮食安全都将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不难理解为何我国粮食十连增的同时进口数量仍呈上升趋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肉类需求不断增长,必然会提高对原料的消费数量,国内粮食增产的数量已远不能满足对作为饲料的原粮的需求,粮食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二、粮食金融化对粮食供给的影响

过度粮食金融化会导致粮食价格偏离价值,粮食价格波动幅度提高,种植粮食的风险加大,但粮食金融化不足同样会导致粮食价格无法通过金融市场分散和规避,加大种植粮食的风险,因此,只有适度的粮食金融化才能提高粮食产量,降低粮食交易和加工风险,增加粮食有效供给。

1.适度粮食金融化有利于稳定粮食生产

粮食生产是决定粮食产量的决定性因素,粮食单产和播种面积共同决定粮食产量,适度粮食金融化可以促进粮食生产企业发展,提高科技投入,规避价格风险,增加粮食种植面积,稳定粮食生产。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和人工费用的增加,粮食种植的成本在不断增加,而粮食的价格并没有与成本同步提高,使粮食生产利润越来越低。不仅如此,粮食价格波动幅度越来越大,种植粮食的风险也越来越大。随着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全国推开,土地集约化经营将产生规模效应,然而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发达,粮食金融市场更不能满足农业的需要,大量农产品还没有在期货市场进行交易,其他的粮食金融衍生品更加缺乏,从而导致农户无法通过粮食金融市场分散或规避粮食价格风险,无法保证稳定的收益。发达的粮食金融市场可以通过期期货、保险等金融产品为家庭农场化解粮食和价格风险,锁定收益,从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2.适度粮食金融化有利于保障粮食流通

卖粮难一直是困扰粮农的一大难题,粮食流通领域的粮食金融化程度过低是主要原因。粮食金融化程度过低还会导致粮食流通领域无法分散和规避价格风险,直接影响到粮食收购供应。粮食金融市场为粮食流通企业提供了规避价格风险的平台,粮食流通企业可以借助期货、远期等金融工具对冲粮食价格风险,获得稳定收益,从而保证粮食收购;另一方面,通过成立专项基金,培植粮食流通企业,扩展粮食储藏容量,也有利于保障粮食流通。

3.适度粮食金融化有利于促进粮食贸易

适度粮食金融化可以培植出更多管理水平高、效益好的民营粮食进口企业,节约进口成本,提高粮食供应效率。2012年我国三大主粮进口猛增,据海关总署统计,玉米、小麦和稻米进口数量分别为521万吨、369万吨和231.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了197%、195%和305%。而2013年玉米和大米三大主粮的进口关税配额总量提高至2215.6万吨,关税配额数量的具体分配情况为小麦963.6万吨、其中国营贸易比例90%,玉米720万吨、其中国营贸易比例60%,大米532万吨、其中国营贸易比例50%。从以上数字看,国有企业占有了大部分粮食进口配额,显然违反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这一准则,也不利于培育有竞争力的粮食贸易企业。通过成立粮食产业基金,培植有潜力的粮食贸易企业从事粮食贸易,不仅可以节约粮食进口的成本,也可以提高粮食供应的效率。

三、基于粮食金融化提高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1.发挥市场对粮食金融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发达的粮食金融市场是粮食产品对冲、规避价格风险的基础。我国应扩大粮食期货市场交易规模,开发新的粮食交易产品,完善粮食期货交易机制,加强粮食期货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操纵市场的行为,保证粮食期货市场稳定运行,使其成为粮食生产、流通和加工企业进行套期保值和对冲的主要场所。除了期货外,粮食金融市场从业者应加快金融创新,开发新的粮食金融衍生品,满足不同类型市场交易者的需求,分散粮食生产、流通及加工环节的风险,保证粮食安全。粮食主管部门应积极进行粮食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粮食金融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除了利用中央粮食储备库从总量上调控不同区域市场和不同季节的临时性粮食供需缺口外,其主要职责和作用应是完善粮食金融市场体系,保障粮食交易公平竞争,加强对粮食金融市场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2.完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机制

加大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较低,对地方经济的贡献非常有限,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长期相对落后。若不能对其进行利益补偿,必然会影响粮食生产与供应,威胁粮食安全。国家应对粮食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对粮食主产区的县或镇进行奖励,在此基础上,根据粮食的生产能力及粮食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测算安排转移支付额度,缩小粮食主产区与工业相对发达地区的财政收入差距,保证粮食主产区稳定粮食产量。在土地流转背景下,家庭农场逐步取代农户成为粮食生产的主体,政府应与时俱进出台相应支持政策,安排财政资金扶持家庭农场的发展,如对农机、农田基本建设项目等进行担保、提供低息贷款或直接财政补贴,提高家庭农场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3.引导新型粮食生产单位对冲粮食价格风险

随着土地确权工作的基本完成,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的制度基本扫除,家庭农场作为新型生产单位承担粮食生产工作。由于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家庭农场单位产生较单个农户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不仅有利于对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的投入,也有利于提高田间管理水平,尤其是提高了单个农户抗风险的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需要建立起多元化、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除了传统意义的粮食金融市场,还应大力发展微型金融机构,为家庭农场提供信贷、担保和保险等金融服务。同时,政府应加强对家庭农场经营者的培训,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丰富粮食金融市场相关知识,为其提供从粮食金融市场获得融资的机会,并引导其利用粮食金融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和规避风险。

4.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以提高粮食流通的效率

建立一个网络齐全、功能完备、交易灵活、高效统一的粮食市场体系迫在眉睫,建立粮食收购基金,培植大型粮食收购企业,规范粮食流通领域的购销行为,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率的必由之路。在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基础上,在粮食主产区设立现货交易所,信息共享,交易互动,形成全国统一的粮食交易平台,政府统一为家庭农场进行培训,鼓励其进入两个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和交易,使两个市场形成的期货和现货价格能够反映各个粮食品种的供需。成立专项基金,扶持壮大多元市场主体,拓宽农户及家庭农场粮食销售渠道,解决卖粮难问题,并出台政策法规,打击囤积居奇恶意哄抬粮食价格的投机行为,打破地方保护,消除区域流通壁垒,促进粮食在全国自由流通。粮食物流方面,结合各地粮食储备库的建设情况和路网情况,利用当前发达的物流信息系统,打造全国统一的粮食物流系统,大力提倡粮食“四散化”运输,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粮食物流的效率。

5.利用贸易新规则稳定粮食贸易价格和数量

随着粮食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在新的国际贸易环境下,我国政府应积极应对,与粮食生产国进行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利用新的贸易规则稳定粮食进口数量和质量,降低粮食进口成本和风险。近几年来,WTO多边贸易谈判进程进展不够顺利,一些国家开始进行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成立区域性贸易组织,新一轮区域贸易自由化浪潮逐步兴起。目前,国际上已形成了TISA、TPP、TTIP等贸易组织,虽然谈判还没有最终完成,但进展速度较快,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同贸易体系下的谈判内容不尽相同,但都强调贸易与投资并重、服务贸易和投资协定相关联,而且高标准的国际自由贸易协定在框架、内容、要义等方面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与规定。在原有WTO框架下,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就已利用贸易规划进行不公平的补贴和出口倾销,其跨国粮食企业垄断了粮食贸易和种子,操纵粮食价格。我国应总结WTO粮食贸易规则谈判中的经验和教训,尽快了解新贸易组织的谈判内容,熟悉贸易新规则,力争尽早成为新贸易组织中的一员,在新的框架内进行谈判,尤其关注农业和粮食贸易方面的贸易规则,与粮食出口国之间达成稳定的贸易伙伴关系,稳定粮食进口价格和数量。为了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政府还应提高粮食进口关税,保护本国农业,降低粮食对外贸易依存度。针对国际粮食产品对我国粮食行业的冲击,我国应尽快出台应对国际垄断组织操纵粮食行业的法律法规,遏制其不正当的经营行为。

参考文献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商贸流通业政府管制法律法规行业协会

商贸流通业在引领消费、促进生产、引导投资、促进结构转型、实现经济良性循环以及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各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长期发展中,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建立起较完善的商贸流通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位一体”的商贸流通业管理和促进体系。本文通过总结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等典型国家和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特点和经验,以期为我国制定商贸流通业发展战略提供借鉴。本文主要分析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发展经验。

严格灵活的商贸流通业政府管制

因商贸流通业竞争度高,总量和结构易失衡,世界各国普遍加强对商贸流通领域的政府管制。尽管美国实施自由竞争体制,但在商贸流通领域有严格规定,在商业设施规划中将网点配置明确分为城市中心、地区中心、社区中心和邻里等层次,分别予以调控以保证合理建设、适度规模和有效竞争。日本是自由企业体制国家,政府无权对企业活动直接干预,而是以制定法律形式进行管制。按流通产业管制模式分为如下几种:

(一)美国的自由竞争型模式

美国奉行自由市场经济,政府不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而是通过制定法律、颁布政策等对商业行为进行监督,为企业提供服务。联邦委员会是美国商业管理的重要机构,由法律和经济专家组成,负责情报收集和资料编纂,对商业组织活动进行管制。美国商务部对国内商品流通管制介入较少,商贸流通业的规制主要通过地方政府实施,各州市都制定有规范建筑、保护环境和限制大店建设的法律法规,并以听证会等形式论证该地区开设大型商店的合理性。

(二)德国的适度调控型模式

德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遵循自由市场和社会平等原则,既强调要发挥以自由市场竞争为中心的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又提出为克服市场弊端,保证社会公平,政府需通过经济政策进行调节和控制,创造良好环境,鼓励竞争,促进经济活力与效率。

(三)日本的政府干预型模式

作为后发市场经济国家,日本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注重政府对企业决策的诱导作用。政府是宏观经济决策主体,通过经济计划、产业政策等干预经济,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其商贸流通业一直处于政府管制框架下,目标明确,产业政策措施齐全。政府通过政策干预、法律规范及行业指导等进行管制。

(四)中国台湾地区的民间主导型模式

20世纪5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实行高度集中的统制经济体制。20世纪90年代后,逐步推行自由化、国际化和制度化,以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在流通产业管制方面,努力消除不公平竞争,保障市场运行秩序。中国台湾地区商贸流通业采取政府和民间共同管理、民间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除颁布法律法规外,更多依靠民间行业协会和企业自身进行管理。

健全完善的商贸流通业法律法规

从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看,法律法规是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基石。商贸流通业具有竞争性高和进入门槛低的特点,必须制定严格的法律规范,通过法律对整个行业进行管理与监督,有法可依才能实现商贸流通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助于商贸流通业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其立法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为目的,以扶持产业和企业发展为重点。

(一)美国的国会立法

美国商贸流通业立法有两类:一是促进商业竞争、防止垄断的法律。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曾出现零售连锁企业向供应商收取各种费用的现象,最终迫使全美中小制造商及经销商联合起来向联邦法院起诉,并促成《罗宾逊波特曼法案》(又称《连锁商店价格限制法》)的出台,使美国零售业发生历史性改变。二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国会通过《食品卫生与药品法》、《肉类检疫法》、《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和《凯弗维尔-哈里斯修正案》等多项保护消费者合法利益的法律。美国没有统一的物流法,但从物流业整体和某个具体物流功能上看,其物流政策法规体系完备。美国全面管制时期的系列法律法规抑制了运输行业的自然垄断,保护了公众利益,但限制市场准入、设定费率也成为日后物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20世纪80年代后,得益于政府的宽松管制和良好的制度环境,美国物流业迅速发展,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二)德国的立法管制

德国早期在商业网点建设中奉行自由竞争主义,但随着20世纪70年代新型业态渐次兴起,政府开始将商业网点纳入国土发展规划。1998年政府设立《国土规划法》,用立法手段管制商业网点设置,保障市场秩序。针对大型店铺特点,政府出台专项法规,规范其设立和管理,建立起较完善的商业网点规划体系。德国“政府监督控制、企业自主经营”的市场运作模式促进了其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三)日本的法律法规

日本流通业的管理目标是:满足消费需求,增进社会福利;保障适时适量供应;提高流通产业效率。日本商业立法完备。如《禁止垄断法》、《防止不正当竞争法》和《大店选址法》等法规,限制大型零售商凭借市场支配地位对供应商进行不公平交易。日本零售业的立法宗旨是“规范市场竞争,协调各方利益”,突出了社会政策性,又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适时调整。日本政府通过建立并完善与流通业相关的各项不同层次的法律和政策,推动其良性快速发展。如2001年7月政府出台《新综合物流实施政策大纲》,力争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高度发达、整体有效、可提供最便利服务的现代物流体系。(四)韩国的产业发展法

为实现流通产业振兴与均衡发展,韩国政府于1997年4月实施《流通产业发展法》,涉及流通产业发展计划、振兴流通产业的具体政策、巩固流通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化中小流通企业结构、违反规定的处罚规则等。2001年7月产业资源部颁布《流通产业发展法修订案》,宗旨是增强流通产业竞争力,提高产业效率,放松对流通产业的规制。从《流通产业发展法》至其修订案,对大型店铺的限制逐渐放宽,中小零售业实现现代化的政策也被列入法律。

(五)中国台湾地区的法律法规

中国台湾地区拥有一整套较完善的农产品营销法律法规,涉及批发市场建设、管理和运行等多方面,明确了批发市场的性质、主管机关和运作方式。规定其农产品批发市场必须按照统一规划,经过审批依法成立。对进入市场购销的供货商和承销商实行严格准入制度。市场为承销人建立信用档案,违法经营的承销商将被勒令退出市场。批发市场依法提供价格行情查询服务,积极推动拍卖交易,并改变人工竞价方式,采用现代化电子设备,克服“暗箱操作”等人为因素干扰,维护市场秩序。

及时有效的商贸流通业促进政策

从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看,政策是商贸流通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推动力。典型国家和地区对商贸流通业发展都颁布了一系列有法可依的具体政策,它们是法律法规的具体化和有效化。

(一)日本的政策干预

日本流通产业发展的思路是保护本国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为禁止大企业垄断,政府制定《独占禁止法》并出台保护中小企业的系列法规,如《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小零售商业振兴法》等。产业内外贸易的政策制定由通商产业省负责统管,其它参与零售业政策制定的还有公正交易委员会和地方政府等。推行政策的机构除政府部门外,还有作为半官方机构的“社团法人”,负责调查研究、宣传教育和实施援助等。日本零售政策的颁布重点在于竞争政策,其1985年之前的竞争政策,因过度保护中小企业,限制了竞争机制功能的发挥,导致流通领域形成组织性极强的系列化结构,其闭锁性和排他性构成国际商业进入日本的障碍。

(二)韩国的扶持政策

韩国政府对中小流通企业的政策性支持,始于1996年制定的《改善中小企业结构及保障经营稳定的特别促进法》,包括与商品交易市场再开发、再建设相关的特别规定。2002年制定《改善中小企业结构和促进商品交易市场的活性化的特别措施》,完善对中小流通企业的支援政策。2004年制定《商品交易市场培育法》,为中小零售企业发展提供法律依据。2005年制定《商品交易市场培育特别法》,提出设立“市场经营支援中心”等。根据对商品交易市场的现状调查,政府设立针对不同市场的差别化支援方案:对仍具竞争力的市场,政府支援集中于设施改善和推进经营技术现代化上;对有潜力恢复的市场,推进其与地区、市场特性相适应的再开发;对机能丧失或衰退的市场,通过政策引导使其转换机能或用途。

(三)中国台湾扶持公用事业

在中国台湾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属于公用事业,体现社会公益性,发挥信息引导、质量监管、仓储和集散等功能,实现农产品交易价格形成的公平、公正和透明,促进农民增收和消费者福利。各级“政府”对批发市场的建设高度重视并积极扶持。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土地,通常由“政府”低价租给批发市场经营者。即使是私有土地,也先由“政府”出面征用,再转给批发市场。二是“政府”注资投入。如中国台湾高雄农产品批发市场由高雄市政府出资49%和高雄市农会出资51%共同组成。三是免税减费。中国台湾对农产品交易实行免税,农产品进场交易费用低。四是市场建成运营后,由独立市场法人进行管理,农产品批发市场微利经营,经营者仅靠开发农产品产业链其它环节获取利润,其他部门和机构不得干预。

科学前瞻的商贸流通业规划指导

(一)德国的规划引导

德国采取规划先行的方式管理商贸流通业,建立明确的商业网点规划。首先,将日用品便民原则作为网点规划重点,加强道路、水电供应等设施建设,鼓励在人口聚居地建立商业网点;其次,分级设置商业中心,根据市镇特点及发展前景,国内各地区发展规划将其分为高等中心、中等中心等,制定统一商业发展计划,使城市间既有一定竞争,又在商品种类、供应方式上互为补充;再次,保持业态、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及竞争性;最后,对大型商业网点的设立制定特殊管理规定。德国政府对物流业发展进行全面规划,提出“远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中间衔接与集散以公路为主”,对物流园区大规模战略性投资。政府持续增加在通信、信息等技术领域的投资,建造新的货物转运站和新型物流中心,提高物流效率。

(二)日本的行政指导

行政指导是日本政府管理商业颇具特色的手段。日本通产省常以“行政指导”名义对商业活动进行规制,使之符合政府意图。日本农林水产省、中小企业厅、公平交易委员会和地方公共团体等行政机关都在各自权限范围内对行业发展予以行政指导,目的在于:相关部门对零售业各分支行业规定具体经营资格和经营条件,严格资格审查,保护消费者利益,规范市场;严格执法,形成企业重视信誉、诚信经营的行业氛围,使交易各方在相互信赖的基础上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政府指导,建立现代化社会流通体系,实现流通领域经营现代化、组织化和协作化发展。

(三)韩国的市场建设计划

韩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与运营以《农安法》为依据,强调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保障农产品交易的公正透明。韩国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计划、市场选址、投资及管理等都是以政府为主导,这使其具有科学布局,在区域内建设大的中央市场,提高单个市场的规模,增强市场流通效率。韩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对市场主体有明确规定,特别是批发市场法人制度。批发市场法人是市场开设者指定的接受农产品委托,主要通过拍卖方式获得的市场主体。批发市场法人收取手续费,政府对市场法人各种农产品交易的手续费有具体规定。韩国农产品市场法人在农产品的收集、价格形成及农产品市场信息反馈等方面都起到一定作用。因地制宜的商贸流通业配套措施

(一)德国的措施

德国人口分布分散,为适应此特点,政府将城市按功能划分为工商业区、混合区、工业区、市中心区、村庄区、居住区和专门区等。小型商业网点分布在各区域,大型店铺仅设立在市中心区和专门区。大城市被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商业中心,独立承担相应商业保障任务。许多大城市实施中心发展方案,以市区为中心,放射性规划商业网点的分布。德国政府高度重视物流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应用,资助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促进成果应用以获得全球竞争优势。为适应物流全球化发展趋势,政府针对基础设施及装备制定基础性和通用性标准,针对安全和环境制定强制性标准,支持行业协会对物流作业和服务制定行业标准、用语标准、从业人员资格标准等,保证物流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推动物流教育发展。

(二)日本的措施

日本已形成以农业行政部门为主的农产品流通管理体制:在全国层面上由农林水产省流通局负责农产品流通行政管理,在省市级层面上由地方农林行政部门的流通室负责行使职能。此举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生产与流通一体化运行原理,符合农产品商品化生产经营规律,可减少“政出多门”,充分发挥农业行政部门的管理与服务职能,符合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利益。针对大气污染、交通拥挤和能源限制等问题,日本政府采取普及低公害车辆、强化机动车尾气排放管制、实行柴油低硫化等措施。同时实行物流业运输体制变革,改变传统运输方式,建立高效合理的运送模式,完善运输和配送的环境建设,从机制和效率上解决公路运输对环境的压力。政府已着手构筑环境负荷少的物流体系,推行多种运输模式灵活转换的复合联运,发挥公路、铁路和海运等优势,多形式联合运输货物。此外,还构建完整的静脉物流系统,促进废弃物回收和利用,节约自然资源,发展循环型再生资源。

(三)韩国设立行业规范

韩国的批发市场采取规范的竞卖交易方式。对竞卖场外交易的品种和交易方式有具体规定,只有在场外交易品种目录上的品种才可通过竞卖以外的方式流通进入市场。竞卖方式主要是市场法人收集农产品到一定数量,在公示时间内向批发商竞卖。韩国农产品以竞卖方式、公正交易和适宜的价格定位,保护了生产者与消费者利益。

综合多元的商贸流通业协调机制

(一)美国的行业自律

行业自律在美国的商业管理中功不可没,行业协会的组织与协调对本行业的商业行为具有极强约束性,其工作是在政府的引导与监督下进行。美国行业协会通常规模巨大,如批发业的行业组织是“全国批发—分销协会”,由112家全国性批发行业协会和45个州、地方及地区行业协会组成,负责市场信息搜集、企业经营协调以及行业标准制定等。美国物流管理协会不仅促进物流业界的联络、合作与研究,还进行物流人才培训。协会的物流理论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研究成果集中于技术应用、供应链管理优化模型、物流各环节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为企业设计物流方案等。

(二)德国的政府与商会合作

德国商贸流通业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政府与商会密切合作,政府通过为数众多、覆盖面广的行业商会与企业密切联系。全德约有30万个协会和联合会等商会组织,以促进行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为宗旨,在影响政府产业政策制定、开拓国际市场、协调劳资关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全德最大的商会组织为德国工商大会和德国中小企业联合总会。政府委托商会完成任务并监督其行为合法性。这种权利分散的管理模式,适应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工作和现代化经济生活需要。作为全德最大的物流专业协会,德国物流协会积极协助政府进行物流规划、政策制定和协调管理,并通过不断扩大规模、形成更为密集的网络,为促进德国物流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政府督导企业改革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管理等物流环节,努力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实现绿色物流。

(三)韩国的农协

20世纪50年代,韩国政府依据当时国际合作社联盟两位专家的意见,结合韩国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决定自上而下组建综合性全国农业合作组织。这种政府主导的农业合作组织很快在全国初具规模,与当时的农业生产模式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韩国农协致力于支持教育事业,设立了农协教育院、农协环境农业教育院、爱农村指导者教育院、农协大学,形成功能齐全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了农民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促进了新技术推广和农业生产力提高。农协对农产品流通渠道开拓也不遗余力:在农产品产地建立销售中心、低温贮存室、集散点和货仓等,保持产品新鲜度,提高产品附加值,保障农民利益;鼓励成员农户创造品牌农产品;从经济和技术上支持外销的农产品生产农户。

(四)中国台湾地区的行业自行管理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公平贸易 农业产业 世贸组织

贸易平等化是在信息透明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而达成的互惠贸易伙伴关系,其目标在于追求世界贸易系统内各成员间的平等性。通过重构国际市场经济体系内部各成员间关系的方式来推动平等化农业国际贸易安排的落实,进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贸易平等化不仅是农业国际贸易的追求目标,更是一种将农业产品的制造者、营销者及消费者串联为一体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贸易平等化视角下的中国农业贸易的发展困境

(一)贸易壁垒扭曲我国农业贸易的市场环境

其一,通过对进口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和附加税的形式来阻滞外国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的关税壁垒背离了贸易平等化原则,其实质是以扭曲进口国农产品市场运行机制的方式来为本国农业企业谋求利益。关税壁垒是保护国内农产品生产者利益的手段,亦可起到迫使国际贸易谈判中对手妥协的作用。关税壁垒有助于进口国在短时期内遏制外国农产品快速占有本国市场的势头,但却弱化本国农业企业的独立市场生存能力。长期执行关税壁垒对贸易伙伴国的国内农业产业健康发展而言弊大于利。其二,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农业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阻滞效应日益凸显。世界贸易组织通过多边谈判的方式压缩世界各国关税总体水平,由此导致世界各国采取关税之外的手段来调控市场机制,为本国农业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护空间。非关税壁垒包括由海关部门实施的直接式非关税壁垒和非海关部门实施的非关税壁垒。由海关部门实施的直接式非关税壁垒通常采取进口农产品配额限制、强制性进口许可证制度等方式来直接控制进口农产品的总量和总金额。由非海关部门实施的直接式非关税壁垒通常采取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检验和卫生检疫、进口押金制度、技术壁垒、社会壁垒等手段来间接控制进口农产品的进口量。贸易壁垒背离了平等化国际贸易原则,扭曲国际农产品交易市场机制,给我国农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农产品竞争制造了障碍。

(二)滥用农业补贴政策制约我国农业贸易健康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当前对本国农业滥用高补贴政策是对农产品自由化国贸市场机制的侵害,实质上构成对国际农业贸易自由化的挑衅。其一,农业补贴政策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国民待遇原则相冲突。在国际农业贸易中提出国民待遇原则是对世贸组织理念的践行,其目的在于保障各国农业企业以平等身份展开竞争,以市场机制来提升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全球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农业补贴政策的滥用是对公平市场机制的过度干预,其政策的执行势必破坏农产品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扭曲有限农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其二,农业补贴政策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公平贸易原则相冲突。农业补贴政策固然可以给受补贴者带来短期效益,使其产品以低价与进口品展开竞争,但却削弱企业通过技术换代和企业管理能力升级的方式赢得市场竞争的能力。农业补贴政策对不同市场主体实施差异化政策待遇,由此造成国际农业贸易市场秩序扭曲。其三,农业补贴政策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自由市场原则相冲突。自由市场法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基石,通过赋予市场以自由交易权,可充分实现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自由市场法则并不绝对排斥政府对处于失灵状态下的市场的必要纠偏,但政府的过度干预将导致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的丧失,使得具有显著市场竞争优势但却未能获得补贴的农产品丧失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其四,农业补贴政策涉及各国政治稳定问题。农业贸易的稳健发展问题不仅是经济课题,更是政治课题。当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代议式民主制固然有利于充分保障国家大政方针可基本反应民意,但亦使得诸如农业贸易问题上升为各党派争执要点。西方各国政府为迎合本国农业利益集团的需求,而制定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公平的农业产业政策,由此扭曲国际农业市场运行机制,从而造成对我国农业贸易健康发展的制约。

(三)企业运营能力匮乏制约我国农业贸易健康发展

我国农业企业的企业运营能力不足,制约了我国农业贸易的健康发展。其一,我国农产品知名品牌少,品牌价值相对较低。当前国内农业企业仍然存在农产品品牌数量繁多、种类繁杂等特点,缺乏具有国际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品牌。农产品企业的市场竞争停留在自发式竞争状态,难以通过企业联盟的形式增加其品牌影响力。虽然我国各级政府设置各级名优品牌保护政策措施,但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数量较少。部分企业注册农产品品牌的目的在于增加客户对本企业商品的识别功能,以有效促进本企业农产品的销售水平,但却在通过差异化品牌营销设计来深挖企业品牌价值方面停滞不前,企业农产品品牌缺乏对目标市场有效的独占性。农产品企业运营能力匮乏削弱我国农业企业说服客户企业信任其产品的能力。其二,我国农业企业运营能力匮乏削弱我国农产品企业参与国际农产品定价机制建构。全球化市场上国外农产品依靠强大企业实力说形成的市场号召力而控制国际农产品定价机制,从而谋求巨额溢价销售利益。全球化农产品的定价机制为引导农业的有序生产发挥重要作用。但发达国家农业企业凭借自身强大企业实力,按远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出售商品。这使得我国农业企业因企业运营能力不足而丧失深度参与国际农产品定价机制的权利,从而形成事实上的不平等交易。

贸易平等化视角下的我国农业贸易的发展路径探析

(一)贸易平等化视角下我国农业应对贸易壁垒的策略

其一,我国农业产业应建立贸易壁垒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我国农业产业应当完善全球化布局的商业情报网络,积极收集外国政府正在酝酿制定和准备实施的有关贸易壁垒的商业情报。农业行业协会应当针对上述正处于实施前阶段的贸易壁垒情报做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供政府对口部门和农业企业采纳。贸易壁垒预警机制与快速反应机制通常包括如下两部分内容,一是在切实掌握我国国贸伙伴国的经济运行态势的基础上,由我国农业贸易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来制定针对实施贸易壁垒的贸易伙伴国的反制措施。我国农业部门所制定的反贸易壁垒措施应直接针对贸易伙伴国的农产品贸易运作周期的薄弱环节,并使得反制措施以恰当的制裁强度来对实施贸易壁垒国施以压力而不至于影响我国与主要国际贸易伙伴国之间产生毁灭性冲突,从而确保我国可以较低代价来遏制贸易伙伴国滥用贸易壁垒措施的冲动。二是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咨询点收集贸易壁垒相关信息,掌握主要贸易伙伴国关于贸易壁垒的相关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制定的新动向,并制定相应的预警策略智能专家库,以便于针对处于不同情形下的贸易壁垒以差异化对策。其二,我国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当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以便于从制度层面将恶性贸易壁垒排除在国际贸易体系外。当前我国政府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的意识和能力相对较低,精通国际贸易规则和我国农业国情的复合型人才相对短缺。各级政府应当积极借助行业协会平台与农业企业接触,了解并掌握农业企业遭受贸易伙伴国设置的贸易壁垒的伤害程度,并将企业意志汇总并反映在农业国际贸易标准制定过程中。政府商务部应当着力整合各技术委员会力量来制定并实施反贸易壁垒策略;国内农产品企业应当积极创新技术和服务理念,同时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以保护我国传统农产品。

(二)贸易平等化视角下我国农业应对农业补贴的策略

在国外农业补贴政策冲击下,我国农业产业在遭受诸多威胁的同时亦面临着诸多发展机遇。其一,我国农业产业应当深入探析世贸组织规则赋予我国应有的权利,借助世贸规则和国际惯例来为我国农业企业创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绿箱政策(Green Box Policies)系指世贸乌拉圭回合所达成的农业协议中不需要作出减让承诺的国内支持政策,即世贸组织规则允许各国政府以提供农业领域公共服务的方式,来对本国农业提供无副作用或仅有细微的市场扭曲作用的补贴性政策。通过研析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之“绿箱政策”可发现,加大对农业领域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是当前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最为可行的农业支持措施。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农业遭受着世贸组织规则内涵的各种冲击与挑战,而当前我国仅利用十二种绿箱政策中的六种。有近一半的绿箱政策措施可资为我国农业政策体系所利用。这要求我国各级政府应审慎筛选出受外国农业补贴政策冲击最严重的农产品及产区,制定有针对性的农业补贴政策;我国应建立直接面向低收入农民群体的直接式农业补贴制度体系,同步完善公共储备型农产品的补贴制度和面向农户的农业自然灾害救济制度。其二,我国政府与行业协会应积极参与世贸组织农业谈判,通过规范绿箱政策标准的方式,来建立可有效约束西方各国的滥用绿箱政策实施农业补贴的行为并力促各国逐步削减农业补贴的世贸新规则。各国应在世界贸易组织平台上达成对基于黄箱政策的农业补贴的有力约束,在要求发达国家对实施黄箱政策行为进行有效内控的同时,应赋以发展中国家可采取诸如进口农产品限制措施在内的反制发达国家农业补贴行为的权利。其三,我国政府抓紧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以积极应对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措施对我国国内农业市场造成的冲击。我国政府应基于市场经济规则,加大我国国内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农产品品质检验和监控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稳步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实力。我国政府可基于世贸规则来加速农业税费改革步伐,稳步减少基于农业产业链的农业深加工环节和农业物流环节的税费负担,有力促进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延展,提升农业产业增值能力。

(三)贸易平等化视角下提升我国农业企业运营能力的对策

其一,我国农业企业应转变经营模式,强化适度集约化经营模式以形成规模效应。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地区的大量转移,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已然不适应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内涵数量和品质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在数量层面,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要求通过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的方式大幅提升其产量;而是在质量层面,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要求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确保农产品品质稳步提升。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要确立以主导型农业生产企业为核心,在龙头农业企业的带领下,实现区域范围内中小农业企业及个体农户的各种生产要素资源的重新配置。通过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通过消除农村小农经济的方式来建构西方农场经营模式固然可以实现我国农业集约化,但却是以损害农民切身利益为代价。考虑我国农业经营模式的现实需求,有必要将以农户为单位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与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大规模经营模式的有机结合,以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集约化经营模式。集约化经营有助于我国农业企业凝聚合力以应对国际跨国农业巨头的垄断行为对国际农贸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的扭曲。其二,我国农业企业应以农产品差异化战略来应对国际农贸市场的不平等竞争局势。国际农贸市场不平等格局形成的基础在于我国农产品对贸易伙伴国同类农产品形成压倒性竞争优势,从而促使我贸易伙伴国采取扭曲市场机制的贸易保护策略以保护本国同类农产品生产与经营单位。为此,我国农业企业应当实施农产品差异化战略,通过生产经营理念变革和技术创新的方式来向贸易伙伴国提供品质优异的新型农产品,以规避与贸易伙伴国同类农产品展开正面市场竞争。

参考文献:

1.张亚军.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比较与启示[J].商业时代,2013(19)

2.张相文,黄娟.中国农业贸易自由化的环境效应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2(6)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14篇

一、新疆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新疆农产品对外贸易现状。

自 1978 年,中国开始实施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政策。新疆农业对外开放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贸易出口总额由1991年的 36317 万美元发展到2011年的1682886万美元,增长45倍。中国已跻身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贸易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先驱,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对外贸易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弥补国内市场缺陷、保证国内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推动农业发展的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与增收、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图1(横坐标表示年份,纵坐标表示出口额,单位万美元)1991年―2011近20年数据可以看出新疆农产品贸易出口额整体呈上涨趋势,涨幅较为明显。农产品出口总额占新疆出口总额的比重较小,随着外贸的发展这一比重逐渐减小且较为明显,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农产品对外贸易出口规模有待扩大。

(二)影响新疆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因素

1、农业生产水平波动性大,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展缓慢。受新疆农业生产自身条件、生态环境的劣势及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以及农业科研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新疆的农业生产波动性较大,对新疆农产品对外贸易稳定持续发展有一定影响。同时各种污染日益严重和农产品技术含量低,使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品种改良受到影响。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其中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市场竞争力低。

2、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距离国际标准还有较大的差距。当前,新疆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新疆农产品采标率较低、农产品及加工制品的质量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比较少,主要还是侧重于国内市场的标准。目前,HACCP 体系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进口高危食品判断其安全程度的重要依据,并为市场准入的条件之一,而新疆大多企业未建立起 HACCP 体系,从而造成出口难的趋势。

3、面临的新的贸易壁垒与非贸易壁垒日益增多。一是新疆农产品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绿色壁垒。新疆农产品出口面临的绿色壁垒主要表现在环保水平不高、消费者环境意识浅薄、绿色经济观念缺乏。目前,新疆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消耗了自然资源而且破坏了环境的质量,并且环保法规不健全,对农产品出口和进口方面的环保要求不严格。这些都将导致新疆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贮运、处理等各个环节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从而使新疆农产品贸易壁垒日益增多。二是新疆农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增多对新疆农产品出口造成了较大影响。

二、新疆农业投资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新疆农业投资各主体发展现状

1、财政支农

随着新疆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对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的需求越来越大,以满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需求,提高农业综合科技水平、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的产量。从新疆财政支农总量变动趋势看,新疆财政支农投入表现出递增的趋势。从 1991~2011年,国家和地方政府逐步加大对新疆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二十年间新疆财政支农投入由 8.74 亿元增加到 297.52亿元,资金投入总量达到了 2598.3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7.34%。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是农业发展资金与农产品对外贸易的重要来源,即使财政总支出由1991年的56.09亿元增加到2011年2598.34亿元,增长97.84%,财政用于农业支出增长97.06%,但是由于新疆财力有限,长期以来财政支农投入比例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一直是较低的,仍需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以支持农产品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2、农户农业投资

改革开放以来,从农户投资的发展过程来看, 新疆农户农业投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快速增长、增速回落和增长乏力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 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此阶段,农户投资增长非常迅速。第二阶段(上世纪的 80 年代中期到 90 年代初期)在该阶段,新疆进行了价格体制的改革。在新体制的作用下,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资料和日用工业品价格飞速上涨, 农业投资的回报率明显下滑, 直接诱发农户农业投资增长速度下降。第三阶段(上世纪 90 年代至今)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就是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进一步扩大, 农业生产的比较利益十分低下, 农业投资缺乏内在激励。近20年新疆农户农业投资基本呈现出上涨趋势,在1999年和2009年有所滑落,幅度分别为17.08%和0.05%。从1991年最初的投资额11152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534712万元,增长97.91%。

3、农业贷款

1991年~2011年近20年新疆农业贷款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但是1980-2007年,新疆农业GDP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重达21.5%,而农业贷款占各项贷款余额平均为7.7%。农业贷款总量与农业经济总量不成比例,农业信贷资金总体供给能力轻型化。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增长滞后于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增长,贷款总量增长了108倍,而农业贷款只增长了89倍,因而出现明显增长趋势剪刀差。

(二)影响农业投资的因素

1、农业生产环境的差异。与我国的其他省(区)相比,新疆的农业生产环境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主要由于新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并且其典型的绿洲农业特征使农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同时土地水分蒸发量大,而农业生产对水的需求量较大,这都将不利于新疆农业的有效发展。此外新疆农业生产环境在客观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数量相等的农业资金投入在不同地区发挥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使农业资金农投入的效率水平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地区农业投入效率水平可能较高,而有些地区农业投入效率水平可能较低,并且这种效率上的差异性是无法准确量化的。

2、资金的约束。资金是农户维持正常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之一,资金拥有量的多少决定了农户投资能力的大小,也影响着农户投资的行为选择。投资需要有经济基础得以支撑,农户人均纯收入是影响着农户投资,而收入又是积累的前提。当农户处于不同的收入水平或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投资的机会成本不尽相同,决定了其投资行为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当农户处于贫困状况时,在解决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己经无力扩大再生产;而随着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经济实力增强,在解决了温饱之后,会相应增加生产投入,以期望获得更高的收入。

3、农产品市场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疆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相对滞后问题较为明显,从而制约了农业投资效益。首先市场机制的缺位,尚未形成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长期以来,政府为维护市场和价格,将其作为重要调控对象加以控制,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其结果必然抑制市场的正常发育过程和市场自动调节功能的完善。其次,尚未形成有效的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格局。各类民间流通主体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从而各类主体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竞争局面以降低交易成本。最后农产品市场发育程度很低,基本上处于粗放型发展状态 市场基础较为薄弱。

三、小结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金融支持;农产品;对俄贸易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1-0053-03

[作者简介]王立志(1980-),男,副教授, 研究方向:国际金融;郑安安,女,讲师, 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推动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升级的财税金融政策协调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4C033)。一、金融支持是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近年来,黑龙江省金融机构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金融和贸易的互动与融合也日益深化,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进一步优化贸易结构、推进金融业发展已成为新常态下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而推动对俄农产品贸易产业升级,离不开金融发展的支持。

第一,完善的金融体系,不但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还能起到鼓励科技创新、分散技术创新风险以及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促进作用,进而形成对外贸易比较优势,提高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二,随着金融自由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国民收入和储蓄也随之增加,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储蓄增加带动投资增加,进而社会总产出增加,这些都会促使外贸企业的资本积累,从而增加商品资本量,影响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结构,最终提高外贸企业实际收益率。

第三,在产业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对外贸易产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即通过扩大生产来降低固定成本,引起经济效益增加。所以金融支持可以帮助外贸企业通过规模生产而实现贸易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以此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二、黑龙江对俄农产品贸易发展的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

黑龙江省地理位置上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毗邻,拥有国家一类口岸 25个,2014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总额占全国的1/4,呈现明显的地缘优势。黑龙江省土地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农业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r产品生产基地,也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俄罗斯纬度高、气温低、气候寒冷,大部分土地不能发展农业生产,因此粮食产量经常无法满足国内需求,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黑龙江省农业科技技术水平较高,这些都是农业产业化优势形成的关键要素。此外,黑龙江省出口到俄罗斯的农产品具有相当的价格优势,在农产品成本和销售价格方面较国际市场相对低廉。由此可见,黑龙江省具备农业产业化出口贸易优势。

2劣势(Weakness)

尚未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从克鲁德曼提出的规模报酬理论中可以得知,规模性即国际间经济贸易往来的基础,在某一产品的生产处于规模性保守递增时,由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单位产品的成本就会递减,从而取得贸易优势,形成专业化生产同时出口这一产品。从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来看,绝大多数属于边境小额贸易,尚未达到企业化和规模化目标,还不存在规模经济贸易优势。部分企业仅重视眼前利益,却忽视了长远贸易策略制定。此外,部分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龙头企业尚不具规模,这就导致其难以起到行业领导及带动作用。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企业整体都存在对俄市场开发力度不足、农产品宣传不到位及相应的运输、仓储条件不完善等问题,很难形成高效的贸易产业链和规模化运营模式。此外,科技型资源投入少、农产品缺乏深精加工、资金支持不足等也是制约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发展的主要问题。

3机会(Opportunity)

2012年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也给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带来了有利契机:首先,依照俄罗斯当初的入世承诺,对大多数农产品实行即期进口关税减让,其中部分种类甚至会在一段过渡期后实现零关税通关。如此一来,对于那些不适于采用长途运输及长时间储存的农产品来说十分有利,关税减免和区位优势直接推动了黑龙江省对俄贸易规模的提升。其次,俄罗斯入世也有利于促进双边农业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俄罗斯入世后对各种承诺的陆续付诸实践,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环境逐渐趋于平等自由化,贸易信息也更加趋于透明化,经过市场的有效调节双边农产品贸易开始形成将自身优势与对方需求导向相结合的贸易结构,进而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三,俄罗斯入世也有助于双边贸易环境的有效改善。入世以来,俄罗斯一直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不断健全涉外贸易法规,依照以往的国际准则及市场机制开展贸易活动,严厉打击海关和其他主要涉外机构内部腐败、效率低下等行为,大力整顿贸易秩序,同时“灰色清关”问题也进一步得到解决,这一系列措施不仅使双边贸易合作的透明度逐渐增强,而且有助于优化市场环境,俄罗斯市场将趋于开放和公平,进而提高了双边农业合作的整体质量。此外,如果双方产生贸易纠纷,可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来处理,有利于有效保障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合法权益。

4威胁(Threat)

第一,俄罗斯农产品市场国际竞争愈加激烈。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对农产品出口实行补贴政策,而受俄罗斯入世的直接影响,这些国家相对低价的农产品不断涌入俄罗斯市场,这就使得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竞争优势受到了削弱。

第二,俄罗斯对进口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入世后,俄罗斯对于农产品质量的检验标准开始参照欧盟的国际标准,而目前黑龙江省对俄出口的农产品大多是原料及初级农产品,这些产品的品质普遍不高,进而严重阻碍了对俄农产品规模进一步扩大。

第三,入世后俄罗斯为使其国内农业及食品工业免受冲击,进一步加大了农产品生产及加工的补贴力度,从而削弱了黑龙江省对俄出口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三、黑龙江省金融支持对俄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金融支持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分工不明确。目前黑龙江省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具有单一化和垄断化特点,尤其是在县域农村金融市场,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退出,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而农村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数量较少且服务内容相对单一、运作及管理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难以满足外贸企业的融资需求。

第二,难以获得充分资产抵押担保,资金管理难度增大。黑龙江省对俄贸易主要以贸易型企业为主,固定资产规模较小、经营期限相对较短,难以向国内商业银行提交充分的抵押物,且第三人保证信用级别也基本达不到相应标准要求。黑龙江省的“走出去”企业长期在国外经营,因此国内资产比国外资产多很多,加上我国缺乏专业的海外分支金融机构,同时由于国别限制,造成对企业的事前评估、贷后处置等都相对困难。而民营企业的国内资产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融资业务的顺利开展。

第三,黑龙江省资本市场发育相对滞后,存在直接融资占比过少,资本市场融资功能落后,直接融资渠道单一,债券市场规模受限等问题,使得银行信贷成为对俄农产品企业资金供给的唯一主体,缺乏创新型金融产品,直接融资模式狭窄。

第四,信用生态环境不完善。根据我国对所有城市金融信用环境评价最新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目前黑龙江省的信用生态环境质量排在全国最后一位。信用生态环境不完善己成为制约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未来区域经济转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信用的缺失同时也造成企业经常存在拖欠货款、违约等行为。普遍的企业失信现象将会导致黑龙江省整体信用环境和金融市场环境的日趋恶化。

四、加强黑龙江省对俄农产品贸易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1加快金融创新,健全金融支持体系

黑龙江省要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发展创新型金融衍生产品,在信贷、融资以及保险等各领域对俄农a品相关贸易企业提供支持,为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规避金融风险提供有效帮助。这也要求政府必须加快金融市场体制改革步伐,以便为农产品出口企业提供便利的政策和法律环境。相关金融创新政策一定要满足外贸企业的实际需要,将外贸企业的内部需求作为发展创新的前提,将银行、证券以及保险业务的创新有机结合,进一步促进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尤其重点推进保险业创新,让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树立保险意识。在加快金融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支付清算体系,优化支付环境,促进贸易资金整体运行效率的提高。

2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主体市场,为外贸企业提供相对充分的融资条件,进一步推动出口企业优化创新,提高企业贸易结构转型速度。一是扩大对俄农产品贸易企业股票融资规模,二是发展对俄农产品贸易企业债券市场,三是加强资本市场对高成长性出口企业的创新支持,规范发展各类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旨在进一步推动对俄农产品贸易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打破融资瓶颈,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知名度,走现代化企业之路。

3在创新中满足中小外贸企业资金需求

从培育企业、培养客户的角度出发,着重扶持科技型中小外贸企业,为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资金支持。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相对较小,经常出现抵押担保难以落实等现实问题,因此应针对外贸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关服务项目及应对方案,以满足外贸企业的资金需求。此外,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实现信贷产品多元化,构建新型的战略性融资平台。

4加快全面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

依照国家对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战略方案,推进黑龙江省全面开展此项试点工作。同时,进一步健全外汇改革制度,推动贸易投资朝便利化发展。为省内企业开展对俄贸易创造优良的政策环境,畅通外商来龙江投资渠道,鼓励省内企业敢于“走出去”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雪晴,孙权 “一带一路”视角下我国金融支持与对外贸易的关系研究[J].海南金融,2015(7)

[2]王立志,高路,王矗吕琳,周盛松金融支持黑龙江省“两大平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性研究[J].黑龙江金融,2014(12)

[3]郑安安,刘湘琪,庞金波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弱势群体金融服务体系分析[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1(12)

[4]李东荣以金融创新推动黑龙江对外贸易和投资发展[J]金融时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