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

目前的经济趋势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使得各国的经济形势日益恶化。为有效应对这场危机,各国领导人在G20峰会上达成多项共识,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缓解经济衰退。本文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指出G20峰会上提出的应对措施的积极作用。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给各国经济带来沉重打击,目前已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例如4月2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便是很好的明证。在峰会上,各国领导人达成多项共识,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

一、当前经济形势

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可谓造成影响的范围非常广;危机使各国经济面临严重衰退,全球整体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可谓造成影响的程度非常深。

(一)美国的经济形势

金融危机起始于美国,因此给美国造成的影响也最为严重。首先是美国金融业遭受史无前例的打击,这种打击宣告着是美国华尔街投行时代的结束。举世闻名的华尔街五大投行目前处境惨淡: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轰然倒塌、美林被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由投行转为传统银行控股公司,这些都标志着一个高杠杆金融时代的结束;其次是美国实体经济遭受重创。我们可以从美国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数据中窥见一斑:4月29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第一季度GDP按年率计算下降6.1%,比上一季度萎缩6.3%略微缩小,但从去年三季度下降0.5%至今,累计下降12.9个百分点的幅度,已经刷新了大萧条以来连续下降幅度的纪录(此前最高纪录为1953年三季度至1954年一季度的累计下降10.6个百分点)。这就无怪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要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将持续成为一股“腐蚀性”力量,并将引发经济持续衰退和动荡。

(二)欧洲的经济形势

金融危机由美国向全球传播,并且在欧洲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因此欧洲银行业首当其冲,已有多家大型金融机构陷入财务危机。传统上,欧洲的银行业以稳健著称,但近年来,受美国金融业发展模式影响,在国际市场上活跃的欧洲大型银行纷纷提高财务杠杆率,并大量投资于住房抵押贷款以及相关衍生品,以博取高收益。这种与美国相似的金融发展模式使得欧洲银行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遭受巨大损失。据Bloomberg统计,截至2008年年末,欧洲银行共提取次贷相关减计和损失2400多亿美元,约占全球金融机构减计总额的一半,且损失主要集中在大型银行。英国央行也在每半年公布的“金融稳定报告”指出,这次英国经济走向衰退的严重性将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相当,预估英国六大金融机构可能损失1300亿英镑。这个金额已远远超出政府宣布的500亿英镑援助方案。

另外,金融危机也敲响欧洲实体经济衰退的警钟。全球金融动荡已显著改变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前景。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基本面迅速恶化,失业率已增至7.5%,德国等主要经济体正在经历季度甚至年度的经济零增长。目前,IMF已将欧元区经济增长今年预测值由1.2%降至0.9%。

(三)中国的经济形势

中国由于金融实行分业经营,资本与金融帐户受到管制,开放程度较低,因此金融危机在中国的传播速度远不如在西方国家的传播速度快,但从经济联系的角度看,金融危机仍然可以通过经常帐户传染到我国,并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经济增速放缓。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有些已经转化为明显的不利因素。据刚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GDP数据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比上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GDP在保持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后,已连续6个季度出现回落。因此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非常大,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2.对外贸易大幅下降。今年一季度,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4287亿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2455亿美元,下降19.7%;进口1832亿美元,下降30.9%。长久以来,出口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在目前对外贸易下降而内需的替代作用还没有完全展开的情形下,势必导致我国经济的增速放缓,企业经营面临困境。例如在广东、浙江等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省份,许多中小企业停产、歇业,一些大企业也出现较大亏损。.

3.就业形势严峻。经济增速的放缓势必影响就业。一方面是城镇新增就业减少,今年1-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2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1万人;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困难,2008年年底有100万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而2009年又将有592万大学生毕业。

4.出现通货紧缩的风险。据4月9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下降1.2%,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下降6.0%,这是CPI和PPI同比增速连续第二个月双双为负。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代表居民生活成本和企业原材料成本的CPI和PPI数据持续为负,应被视作是宏观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重要征兆。

从以上对欧美国家以及中国的经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全球正遭遇一场寒冬:投资锐减、股市低迷、失业率上升等等。要有效遏制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就需要各国彼此合作,共同努力。

二、G20峰会的积极作用

为有效应对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各主要国家领导人于4月2日在伦敦举行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在峰会上各国领导人通过发表宣言的形式达成多项共识。这些共识在目前形势下具有如下的积极作用:

(一)重振市场信心

各国领导人同意联手进行一次从未有过的财政扩张活动,到明年底为止,这一活动总额将达5万亿美元,将全球产值提高4%,以复苏经济增长,并创造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金融危机使各国投资者信心尽失,此项大幅度的财政扩张计划,无疑给各国投资者注入一剂强心剂,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全球经济走出阴霾的一线希望。因此,市场迅速作出了积极反应,长期低迷的全球主要股市一度气势如虹。

(二)推进金融改革,利于治本

如果说峰会上通过的财政扩张措施仅是在遏制金融危机,仅是在治标,那么各国领导人达成的金融改革的共识,则是从源头上加强治理,是在治本。伦敦金融峰会为推动国际金融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一致认为,在加强微观金融监管方面,有必要对所有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实施监管和监督,并首次把对冲基金置于金融监管之下。

此次危机的起因在于金融机构的过分的扩张活动和政府的疏于监管。因此,加强金融监管有利于金融体制的完善和提高透明度,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国际贸易的进展

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推出的保护主义措施多达78项,其中47项已付诸实施。国际贸易中壁垒不断增多,全球面临着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危险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鉴于此,G20峰会上达成的保持贸易和投资开放、抵制保护主义的共识显得尤为重要。

贸易保护犹如饮鸩止渴,虽然短期内可能保护本国经济,但从长期来看必定会引起贸易伙伴国的报复,从而引起恶性循环,不利于形成双赢乃至多赢的局面。因此,各国理应从长远、从大局出发,维持正常的贸易秩序,推动各国经济的共同繁荣。

(四)打击“避税天堂”,有利于维持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在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了避税天堂的“黑名单”和“灰名单”,各国领导人同意对拒不合作的避税天堂采取行动,并准备实施制裁。

最近一段时间,避税天堂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按照经合组织的描述,避税天堂的主要特点包括金融信息及税收体制不透明;税率极低甚至不征税;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组织和个人避税、洗钱提供方便;损害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等。因此,金融峰会上,各国领导人达成的制裁避税天堂的共识,有利于各国查处偷税漏税以及进行洗钱活动的企业和其他组织,有利于维持稳定的国际金融秩序。

参考文献:

[1]刘佳,崔晓笛,刘妮雅.浅析我国在金融危机中扩大内需的紧迫性[J].商场现代化,2009,(01)

[2]张海燕,赵健,蒲银.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03)

[3]刘时文.金融危机“冰”临城下,中小企业如何招架[J].中国安防,2009,(11)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第2篇

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置身事外,可谓造成影响的范围非常广;危机使各国经济面临严重衰退,全球整体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可谓造成影响的程度非常深。

(一)美国的经济形势

金融危机起始于美国,因此给美国造成的影响也最为严重。首先是美国金融业遭受史无前例的打击,这种打击宣告着是美国华尔街投行时代的结束。举世闻名的华尔街五大投行目前处境惨淡: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轰然倒塌、美林被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由投行转为传统银行控股公司,这些都标志着一个高杠杆金融时代的结束;其次是美国实体经济遭受重创。我们可以从美国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数据中窥见一斑:4月29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第一季度GDP按年率计算下降6.1%,比上一季度萎缩6.3%略微缩小,但从去年三季度下降0.5%至今,累计下降12.9个百分点的幅度,已经刷新了大萧条以来连续下降幅度的纪录(此前最高纪录为1953年三季度至1954年一季度的累计下降10.6个百分点)。这就无怪乎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要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将持续成为一股“腐蚀性”力量,并将引发经济持续衰退和动荡。

(二)欧洲的经济形势

金融危机由美国向全球传播,并且在欧洲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因此欧洲银行业首当其冲,已有多家大型金融机构陷入财务危机。传统上,欧洲的银行业以稳健着称,但近年来,受美国金融业发展模式影响,在国际市场上活跃的欧洲大型银行纷纷提高财务杠杆率,并大量投资于住房抵押贷款以及相关衍生品,以博取高收益。这种与美国相似的金融发展模式使得欧洲银行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遭受巨大损失。据Bloomberg统计,截至2008年年末,欧洲银行共提取次贷相关减计和损失2400多亿美元,约占全球金融机构减计总额的一半,且损失主要集中在大型银行。英国央行也在每半年公布的“金融稳定报告”指出,这次英国经济走向衰退的严重性将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相当,预估英国六大金融机构可能损失1300亿英镑。这个金额已远远超出政府宣布的500亿英镑援助方案。

另外,金融危机也敲响欧洲实体经济衰退的警钟。全球金融动荡已显着改变欧元区的经济增长前景。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基本面迅速恶化,失业率已增至7.5%,德国等主要经济体正在经历季度甚至年度的经济零增长。目前,IMF已将欧元区经济增长今年预测值由1.2%降至0.9%.

(三)中国的经济形势

中国由于金融实行分业经营,资本与金融帐户受到管制,开放程度较低,因此金融危机在中国的传播速度远不如在西方国家的传播速度快,但从经济联系的角度看,金融危机仍然可以通过经常帐户传染到我国,并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经济增速放缓。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有些已经转化为明显的不利因素。据刚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GDP数据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比上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GDP在保持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后,已连续6个季度出现回落。因此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非常大,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2.对外贸易大幅下降。今年一季度,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4287亿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2455亿美元,下降19.7%;进口1832亿美元,下降30.9%.长久以来,出口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在目前对外贸易下降而内需的替代作用还没有完全展开的情形下,势必导致我国经济的增速放缓,企业经营面临困境。例如在广东、浙江等对外依存度较高的省份,许多中小企业停产、歇业,一些大企业也出现较大亏损

3.就业形势严峻。经济增速的放缓势必影响就业。一方面是城镇新增就业减少,今年1-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2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1万人;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困难,2008年年底有100万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而2009年又将有592万大学生毕业。

4.出现通货紧缩的风险。据4月9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下降1.2%,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同比下降6.0%,这是CPI和PPI同比增速连续第二个月双双为负。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代表居民生活成本和企业原材料成本的CPI和PPI数据持续为负,应被视作是宏观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重要征兆。

从以上对欧美国家以及中国的经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全球正遭遇一场寒冬:投资锐减、股市低迷、失业率上升等等。要有效遏制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就需要各国彼此合作,共同努力。

二、G20峰会的积极作用

为有效应对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各主要国家领导人于4月2日在伦敦举行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在峰会上各国领导人通过发表宣言的形式达成多项共识。这些共识在目前形势下具有如下的积极作用:

(一)重振市场信心

各国领导人同意联手进行一次从未有过的财政扩张活动,到明年底为止,这一活动总额将达5万亿美元,将全球产值提高4%,以复苏经济增长,并创造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金融危机使各国投资者信心尽失,此项大幅度的财政扩张计划,无疑给各国投资者注入一剂强心剂,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全球经济走出阴霾的一线希望。因此,市场迅速作出了积极反应,长期低迷的全球主要股市一度气势如虹。

(二)推进金融改革,利于治本

如果说峰会上通过的财政扩张措施仅是在遏制金融危机,仅是在治标,那么各国领导人达成的金融改革的共识,则是从源头上加强治理,是在治本。伦敦金融峰会为推动国际金融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一致认为,在加强微观金融监管方面,有必要对所有具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实施监管和监督,并首次把对冲基金置于金融监管之下。

此次危机的起因在于金融机构的过分的扩张活动和政府的疏于监管。因此,加强金融监管有利于金融体制的完善和提高透明度,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遏制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国际贸易的进展

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推出的保护主义措施多达78项,其中47项已付诸实施。国际贸易中壁垒不断增多,全球面临着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危险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鉴于此,G20峰会上达成的保持贸易和投资开放、抵制保护主义的共识显得尤为重要。

贸易保护犹如饮鸩止渴,虽然短期内可能保护本国经济,但从长期来看必定会引起贸易伙伴国的报复,从而引起恶性循环,不利于形成双赢乃至多赢的局面。因此,各国理应从长远、从大局出发,维持正常的贸易秩序,推动各国经济的共同繁荣。

(四)打击“避税天堂”,有利于维持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形势 经济分析 未来发展趋势

1 概述

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及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影响着政府、企业或个人对市场的决策和调控的决策。在实际分析和判断中,如果忽视了正确的原则可能造成宏观经济判断上的分歧,使得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判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难以确保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必须科学合理的分析与判断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准确的把握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从而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政府部门经济调控的有效性。

2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情况

2.1 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一是我国经济顺利驶入了稳定发展的正常航道;二是内生性增长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中国出口呈现出了恢复性增长的趋势。

另外,目前中等收入国家向逐步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内需潜力巨大;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在面临市场经济改革或者调控时,自我发展能力和适应能力逐渐增强;国民储蓄率较高,对宏观经济政策发展空间较大等。

2.2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首先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我国通胀压力有增强的趋势不利于市场调控,使得我国房地产行业和汽车行业无法形成新的增长点,房价、物价持续上涨。另外地方债务风险、局部金融风险仍然存在并在积累,诸多中小型企业发展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出现一方面贷款宽松,一方面贷款难的问题同时存在,给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带来了巨大的阻力。

3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未来趋势判断需要把握的问题

3.1 确定经济变量合理的参照 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未来趋势的判断,涉及到的宏观经济变量范围较广,往往需要正确的确定相关参照值,参照值可以是正常值、过去值或者目标值,往往需要根据实际的经济变量,以确定不同意义的参照值。就GDP增长率来讲,其主要反映的是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一个经济变量,因此可以将潜在的GDP增长率作为参照,也可以将目标增长率作为参照。实际GDP增长率下降或者上升并非都意味着宏观经济趋坏或者趋好,应该是趋近于潜在GDP增长率的实际GDP增长率上升,意味着宏观经济发展形势趋好;背离潜在GDP的实际GDP增长率上升,意味着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呈现不好的趋势。

3.2 区分经济变量临时性波动和趋势性变化 经济变量的变动往往呈现临时性和趋势性,对于这两种波动形式必须进行准确的区分与判断,切不可将两者混淆。对于2011年2月份我国出现进出口负值,有人认为主要原因是中国贸易顺差多年一直扩大的趋势造成的。但是实际上造成我国进出口长期顺差的原因是消费率过低、储蓄率过高。储蓄率过高造成投资率过高,提高了产能,这必然会使得出口扩大、进口减少,造成顺差增加。这种中国经济的失衡是长期形式的,而个别月份的变化只是临时性波动,不会是趋势性波动。对经济变量临时波动和趋势波动变化的正确区分,能帮助企业决策者正确的判断宏观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提高企业市场变化的适应力。

3.3 加强通胀预期的管理 首先大力扶持农业生产,对农业产品市场运行机制和市场规则加以监督与管理,有效防止炒作投机。同时提高国际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动的重视程度,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缓解通胀带来的压力。另外,需要根据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趋势适度提高存款利率,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促使合理均衡汇率的形成。通过强化通胀预期的管理,在分析和判断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上,对其进行宏观的调控,能有效的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3.4 重点调控房地产市场 首先应结合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建立有针对性的住房供应机制;加快廉租房住房建设,使其因商品房投资下降给我国经济造成不利影响方面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对于商品房供应通常需要及时进行动态检测,对不合理的住房需求进行制止与疏通,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另外还应该强化房产税的推动工作,积极完善相关的财税和金融政策,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的管理,为房地产市场提供更多的住房资源,在缓解市场不合理住房需求的同时,也对我国宏观经济进行了调控,有利于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发展。

4 结束语

一直以来,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判断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面对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必须全面、深入的分析,对相关措施进行准确的把握,确定经济变量合理的参照,区分经济变量临时性波动和趋势性变化,强化通胀预期管理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有利于相关企业和部门对宏观经济进行实时的了解,并对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进行掌控,从而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经济措施,实现企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富民,梁学栋.宏观经济、政府规制与房地产市场发展――政策调控与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研究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12,

12:152-155.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适度经济增长;Hodrick-Prescot滤波法;河南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运行表明,一旦实际经济增长率过高,就容易受到资源、环境等条件的制约,引起物价水平全面上涨;反之,则会造成生产能力过剩和资源闲置,给城乡就业带来巨大压力。现实经济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导致适度经济增长率不可能是固定的常数,而只能是一个“带状区间”,其上、下限则构成了宏观调控的警戒线。事实证明,实际经济增长率只有处于适度经济增长区间内平稳运行,才能充分保证各种资源正常限度地得以充分利用。

一、估算方法

适度经济增长区间估算的传统方法,主要分两步:首先,估算区域国民经济在的长期增长趋势,以此作为适度经济增长区间的中位值;其次,利用最近经济周期内的增速波峰值和波谷值,并结合经济运行的实际特征,求出适度经济增长区间的上、下限值。目前,单变量法的应用最为普遍,尤其是Hodrick-Prescott(HP)滤波法,因其对非平稳时序具备较强的适应性,本研究就采用HP滤波法,以河南为例,估算适度经济增长区间。

二、数据来源

按照以往研究惯例,采用区域生产总值(GDP)作为河南经济发展水平的变量。由历年《河南统计年鉴》,可得到以当年价格表示的名义GDP时间序列(单位:亿元)。为方便不同年份的数值直接进行对比分析,使用定基生产总值指数进行折减换算,得到以2005为基期的历年实际GDP时序。由于改革开放前后存在着巨大的制度和体制差异,因此样本时期范围限定为1978至2009年。总体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河南GDP时序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长期增长趋势,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明显不同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上世纪80年代初期之前,增长相对较快,随后数年近乎陷入停滞;而后直至80年代中后期重新实现快速增长,增速不断加快并于90年代中期达到阶段性顶峰;但此后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在长达6年的时间内徘徊不前,甚至一度出现了轻微绝对下降的现象;自2003年之后增速又一次显著加快,不过在2009年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出现小幅回落。

三、HP滤波法趋势分解

HP滤波把波动周期看成是指标变量对某一缓慢路径的偏离,该路径在整个样本期间非线性单调增长,所以称为长期趋势。趋势成分可以通过最小化时序和样本点的趋势值估计出来,即:■■(Y■-X■)■+λX■-X■-X■-X■■,(1)。其中,Y是时间序列x中的趋势成分,λ是对趋势成分波动的惩罚因子。λ滤波参数决定了趋势成分的光滑程度以及其对实际序列的跟踪程度,目前学术界对滤波参数λ的取值存在一定的分歧。本研究选定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调控课题组的建议取值6.25。

河南改革开放以来GDP时间序列经HP滤波后得到的趋势成分,序列的平滑程度明显增强,不过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增速变化依然大。上世纪80年代末期之前增长较为缓慢,在90年代中期显著加快,随后陷入停滞,直至近年增速再次显著加快,且快于30年来历史平均水平。在经济波动周期理论中,将GDP的长期趋势成分称为潜在产出,而将实际GDP与潜在产出之间的差值,称为产出缺口。产出缺口的正负及其数值大小,即是判断经济波动周期位势的依据。为便于观察经济周期的具体态势,需要消除量纲的影响,将产出缺口的绝对数值统一转化为相对长期趋势值的偏离百分比。最终分解得到的周期成分如图1所示。

图1显示的短期波动成分,呈现出不规则变动特征。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以来,河南经济增长的总体波峰和波谷分别出现在1996和1992年。此外,在1980、1988、2005和2008年均出现了局部波峰,而在1984等5个年份年则分别出现了局部波谷。还可以看出,2009年河南经济出现明显下滑。

四、适度经济增长区间估计

为求出适度经济区间的中位值,可采用对数线性模型估计潜在产出增长率。为此可先对河南历年潜在产出时序取对数,然后建立如式(2)所示线性模型。LXt=8.015+0.089t,(2);s.e.=。(0.029)。(0.003);t=[167.23] [20.15];F=523.81,R2=0.979,DW=1.60 AIC=-1.12。式中解释变量t为时间趋势项,其取值依次为t=1,2,…,32,分别对应年份1978,1979,…,2009。根据半对数模型的经济意义与估计结果,可计算得到河南GDP在1978至2009年间的年度复合增长率为9.01%。此即为河南省改革开放30余年来的潜在产出增长率,可作为适度经济增长区间中位值的估计结果。界定适度经济增长区间的上下界限,可初步在观察HP滤波所得到的波动成分时间序列的基础上得到。由图1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年份的经济增长波动都围绕在潜在产出增长率的[-3%,+4%]之间,即为河南省的适度经济增长区间。为了更加准确地界定适度经济增长区间,就需要在HP滤波所得到的波动成分时间序列基础上,采用二次滤波法进行进一步平滑处理。二次HP滤波后得到的趋势成分如图2所示。

至此,可以清晰地发现河南省适度经济增长区间的上下界限,分别为围绕潜在产出增长率的±2%波动范围,此范围涵盖了超过90%的年份。

综合以上结论,很容易得出河南省稳健的适度经济增长区间为:[潜在产出增长率-2%,潜在产出增长率+2%],也即实际GDP年度增长率位于[+7%,+11%]区间,此时上下限波动范围为4%;同时,还可确定河南省可行的适度经济增长区间为:[潜在产出增长率-3%,潜在产出增长率+4%],也即实际GDP年度增长率位于[+6%,+13%]区间,此时,年度经济增长率上下限波动范围加大为7%,历年波动差异性增大,经济增长稳定性稍微变差,但其优点是政府可调控区间增大,留有充分的政策回旋余地,只要控制得当,并事先设置好有效的预警措施,同样可以到达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调控课题组.宏观调控目标的“十一五”分析与“十二五”展望[J].经济研究.2010(2):4~17

[2]刘荣利.河南经济增长周期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10)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房产经济;新趋势;市场

房地产业是与建筑行业和金融行业相关的重要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房地产业始终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房价问题已经成为了现阶段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国家部分地区推行的房价限购政策虽然给当下的房屋交易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但是从社会长远发展来看,这一政策可以让房屋价格逐渐趋于正轨,进而让广大工薪阶层的合理购房需求得到满足。

1新时期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现状

1.1房产经济的发展形势

房价过高的问题是我国房地产领域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我国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也让一些地区的房地产价格表现出了不断上涨的问题。在房屋价格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普通民众的正当购房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也将房地产行业视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1]。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情况作为政绩的经济发展模式也会为房地产行业的畸形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推波助澜的作用。房屋价格的不断提升,也让一些房产购买者将房地产交易视为一种新型投资方式。为刺激民众的购买需求,房地产开发商也会在房屋交易过程中向购买者传输一些与房价有关的不实消息。

1.2房产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是房地产交易事业所不可缺少的两大市场。其中,前者发挥的是直接融资的功能;后者在房地产市场中发挥着间接融资的功能。承担融资功能的一级市场和承担风险的二级市场是事关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上述因素已经给我国房产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房地产市场的交易体系进行优化,已经成为了国家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一大重要措施。在房产价格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低收入者,针对房地产价格与我国现有的经济状态之间的联系,国家目前只能利用住房公积金制度缓解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压力。

2新趋势下房产经济的发展趋势

2.1房价稳定化趋势

房地产价格涨幅过大的问题,让高额的住房贷款成为了影响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也给经济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市场经济逐步健全,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政策逐步完善的情况下,我国的房产经济会表现出逐步稳定的发展趋势。在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和房产调控政策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不同地区的价格水平和稳定时间点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供应量有限的问题是事关我国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的重要因素。高端住房供大于求的房产供需结构也是房价上涨的主导因素。为了避免房地产市场泡沫化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关单位需要对房产经济产品的创新工作进行强化,进而让低收入阶层的房产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在一些房屋供给明显大于房屋需求的城市,当地政府部门需要在对低价进行控制的基础上,对商品房与保障性住房之间的转化机制进行完善,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部分存量商品房转化为保障型住房,以便为房价的稳定提供一定的帮助。

2.2房地产市场的成熟

从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这一产业目前正处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虽然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国房地产行业目前仍然处于积极发展的趋势。一些地区政府部门所出台的房屋限购政策也是引导房地产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措施。因而在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会表现出不断完善的趋势。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下,国内的房地产市场需要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进行满足,进而在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基础上,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与房产经济有关的房产评估市场、房产保险市场和房产中介市场也会得到不断的完善。

2.3房地产企业的转型

从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情况来看,在外需对国家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弱,和国内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的情况下,影响传统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筑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因素;②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力。为了促进房地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房产企业需要对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转变。从国家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房地产行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既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又面对着一定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加速扩展的阶段,在城市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房地产行业还可以创造出新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2.4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从一些具体的房产项目的开况来看,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在房产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得到了应用。以人为本的房地产开发、设计原则是我国房地产业未来一段时期所要遵循的原则[2]。土地资源开发工作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有效结合,可以让相关单位在对房产周边环境和房屋的内部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在建筑物的外部,相关单位可以从当地的人文风俗和文化习惯等因素入手,对健身房、公园和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也需要对当地开发之前的绿化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充分保护。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房地产开发领域得到贯彻执行以后,绿色化发展会成为我国房产经济的发展趋势。

2.5科学技术的有效应用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已经成为了事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已经成为了推动房地产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房地产领域的科技创新,可以让人们的居住条件、办公条件和学习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在房地产领域的应用,可以让房产经济的社会效益得到有效提升,也可以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基础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3结束语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房价稳定化、房地产市场的成熟化、房地产企业的转型和相关企业对科学技术和环境保护的重视,是新形势下房产房产经济的发展趋势的表现。政府部门在对房产市场交易制度进行完善的基础山,对市场交易环境进行优化,可以为房产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冯溢.新趋势下房产经济发展趋势探讨[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4):107.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第6篇

当前日本经济正处在2002年初开始的新一轮周期回升进程之中。伴随回升进程的逐步展开和稳步推进,在日本经济运行的各主要层面开始显现出一系列引入注目的新趋向。这些新趋向在进入2004年以后呈进一步强化之势,且在未来近期这一态势还将持续下去。

增长势头趋于强劲

日本经济于2002年初步入战后第14个经济周期的回升进程之后,并未能立即扭转持续达10余年之久的颓势。其实际GDP增长率在2002年甚至还出现了0.3%的负增长。步人2003年,回升势头虽有所加强,但实际GDP增长率仍只有1.4%,基本与此前10年间的平均增长率持平。而到2004年,日本的实际GDP增长率达到2.7%,显现出近年难得一见的强劲增长势头,甚至超过了欧盟和欧元区的平均增长率2.5%和2.0%。一些重要机构的预测普遍认为,2005年日本经济虽会出现轻度调整,2006年还会持续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如日本政府2005年1月21日的预测认为,2005年度日本的实际GDP增长率为1.6%。日本银行2005年4月28日的最新预测认为,2005年度日本实际GDP增长1.3%,2006年度将提升至1.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刚刚发表的2005年春季《世界经济展望》认为,2005年日本的实际GDP增长率约为0.8%,2006年将回升至1.9%。

当前日本经济增长势头的逐步趋强,亦可用其工矿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来说明。在2001年度,日本的工矿业生产指数一度下降了9.1%,而2002、2003和2004年度则分别上升了2.8%、3.5%和4.0%。若以2000年度为100,2004年度已比2001年度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当前日本工矿业生产的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扩张促成的,日本学界因此将目前新一轮的周期增长称之为“数字景气”。

“股市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目前日本经济增长势头的逐步趋强,也充分反映在其股价走势上。最能代表日本股价走势的日经225种平均股价,在2002年日本经济步人回升进程之后,也未能很快显现回升势头,直到2003年4月才跌至谷底,最低点为7607.88日元,但在此之后即开始显现颇为有力的回升态势,8月突破10000日元,年底升至10676.64日元。进入2004年,日本股市回升的势头进一步加强,到4月的最高点一度突破12000日元,达到12163.89日元,比一年前的低点上涨了约60%。随后日本股市虽开始出现一些波动,但仍保持在乎稳状态,日经225种平均股价始终在11000日元上下波动,截止本文截稿时(2005年5月6日)仍维持在11127.29日元。股市回升对日本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颇值关注,尤其是其带来的“资产效应”,对占日本经济总量60%以上的个人消费需求的恢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企业设备投资的扩大更是提供了良好的资金环境。

消费需求趋于复苏

当前日本经济增长势头的增强,是除政府公共投资需求之外的各主要需求全面恢复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在2004年,日本的企业设备投资需求增长了5.9%,出口需求更猛增了14.3%,外需对日本经济增长贡献了0.8个百分点。但尤其值得关注的还是个人或民间消费需求的复苏及其对日本经济增长势头强化的推进作用。

占日本经济总量60%以上的民间消费需求持续低迷,曾是导致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最主要原因。即便是在2002年初日本经济步人回升后的很长时间里,其民间消费需求也未能显现复苏态势,2002和2003年日本的民间最终消费支出分别仅增长了0.5%和0.2%。但在进入2004年后,日本民间消费需求开始显现颇为强劲的复苏势头,民间最终消费支出实际增长率达到1.5%,而且预测还表明,目前显现出的消费需求复苏迹象近期还将持续下去。民间消费需求的逐步复苏,对目前日本经济增长势头的趋强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银行福井总裁近前在以“日本经济的现状与展望”为题发表的讲演中明确指出,个人消费的逐步恢复,即是目前日本经济回升的主要支柱,也是其重要特征,而目前日本的个人消费支出之所以开始恢复,主要原因之一是新的护理保险制度的导人促使高龄层消费倾向提升,之二是企业开发出更具魅力的新商品和新服务引发了新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日本内阁府以“个人消费恢复的要因”为题发表的分析结果则认为,促使日本民间消费需求由长期低迷转向缓慢恢复的主要因素,一是家庭收入趋于稳定带来消费支出能力恢复,另一是失业缓解、股市回升带来消费心理改善,2004年日本一般家庭的消费者态度指数的确也比2002年上升了10.7个百分点。

金融运行趋于稳定

金融体系构成现代经济的血液循环系统,日本经济更具有明显的“金融主导型”特点。不良债权负担沉重,金融体系运营不稳甚至几近瘫痪,是上世纪90年代迄今日本经济难以走出长期萧条的主要障碍。据日本银行2003年8月公布的数据,在1992~2001年度的10年中,日本金融机构处理的不良债权多达92.9万亿日元。但由于经济萧条导致企业经营恶化尤其是破产企业增加、房地产价格下跌导致贷款担保不足等原因,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余额不仅未见减少,而且还在继续增加。如日本全国银行机构的风险管理债权余额在1998年度末(1999年3月底)为29.6万亿日元,2001年度末(2002年3月底)又增至43.2万亿日元。但到近期这一局面正在得到明显改观,由此也为日本金融系统恢复稳定和正常运营,从而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创造了有利条件。到2003年3月,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余额已减少至35.3万亿日元,9月再减少为28.3万亿日元,到2004年9月更减少为22.0万亿日元,比2001年度末减少了近50%;与之相应,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率也开始大幅降低,2003年底已降至6.8%,到2004年9月更降至5.3%,金融监督厅提出的到2004年度(2005年3月底)结束将不良债权率降至4%以下的目标似已实现。小泉内阁主管金融改革的经济财政大臣竹中平藏在最近的一次讲演中不无自豪地指出:日本大银行的不良债权比率到2004年9月已下降至4%,两年前本人担任金融大臣时不良债权比率高达8.4%,现在正在接近4%这一金融再生目标(2005年3月),银行部门的改善构成此次景气回升的重要特征。促使当前日本金融机构不良债权趋于减少、金融运行趋于稳定的主要因素,除日本政府、金融监管当局和金融业界为处理不良债权付出的艰苦努力取得明显成效外,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尤其是破产企业数目及其负债规模的逐步缩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和2004年,日本企业破产件数分别减少了

14.8%和15.8%,其负债金额则更分别减少了16.0%和32.5%。

通货紧缩趋于缓解

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灭之后不久,日本经济即开始面临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但实际陷入通货紧缩的困境却是90年代后期的事情。其主要表现,就是物价总水平的全面、持续下降。如在1999、2000、2001、2002和2003年度,日本企业的物价指数分别为-0.8%、-0.6%、-2.4%、-1.6%和-0.5%,面向企业的服务价格指数分别为-1.1%、-0.9%、-2.5%、-2.1%和-1.2%,消费者物价指数分别为-0.5%、-0.5%、-0.8%、-0.8%和-0.2%。通货紧缩愈演愈烈,对深陷萧条难以摆脱的日本经济可谓雪上加霜。

但在进入2004年后,由于经济增长势头趋强带动需求尤其是企业投资需求逐步恢复,以原材料为中心的进口价格尤其是进口原油价格上升,以及日本银行强力推行“数量缓和”政策带来货币流通量扩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长期困扰日本经济的通货紧缩问题已开始趋于缓解。在2004年度,日本的企业物价。指数已经“由负转正”一下子上升了1.5%,其面向企业的服务价格指数为-0.4%,虽仍为负增长,但降幅已比上年度缩小了0.8个百分点,其消费者物价指数则基本与上年度的变化持平,但在许多月份都出现了正增长。通货紧缩的趋于缓解,将通过减轻企业实际债务负担、提升企业盈利水平;增大市场通胀预期,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税收收入、缓解财政危机等途径,对当前日本经济增长势头的趋强产生多层面的积极作用。

企业经营趋于改善

日本经济于上世纪90年代初陷入泡沫破灭萧条后,日本企业经营状况也开始趋于恶化,直至深陷困境。其主要表现包括:(1)盈利水平急剧下降。如在经营状况最严峻的1992、1993、1998和2001年度,日本企业经常利润分别减少达22.6%、21.2%、23.9%和21.2%,其中制造业中小企业的经常利润在1998年度更减少达43.8%,制造业大企业在2001年度也减少了36.9%;(2)股市价格持续走低。受企业其是上市大企业盈利水平恶化的影响,日本企业上市股票的价格也呈持续走低之势,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到最低点2003年4月曾一度跌至7600日元,比历史最高点1989年12月的38900日元相比下跌了80%;(3)破产企业居高不下。如在企业破产最严重的2001年,破产企业达19164件,负债金额累计高达16.5万亿日元。由于企业经营状况和利润预期的持续恶化,导致企业设备投资急剧萎缩,以致成为日本经济难以走出长期萧条的重要因素。如据日本银行《全国企业短期经济观测调查》资料,在1992~2002年度11个年份,日本企业的设备投资除1996年度外全部是负增长,其中有些年份负增长甚至达到两位数。

但到近期尤其是目前,日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开始明显改善,其主要表现包括:(1)盈利水平迅速提高。如在2004年,日本企业的经常利润增长了16.5%,其中制造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更分别增长了24.9%和19.2%。日本企业的销售额利润率也达到3.64%,其中制造业大企业更达到5.835%;(2)破产企业明显减少。如在2004年,日本企业破产件数已减少为136796件,比2001年减少了28.6%。破产企业的负债金额更减少至7.8万亿日元,比2001年减少一半还多;(3)设备投资急剧扩大。如在2004年度,日本企业的设备投资增长了6.9%,其中制造业大企业更增长了22.7%。企业设备投资的急剧扩大,已成为目前日本经济增长势头趋强的最有力的支撑。而日本企业的经营状况之所以明显改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趋于好转,为日本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另一方面也是日本企业为消除雇佣过剩、设备过剩和债务过剩即所谓“三大过剩”问题而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在2005年1月的《日本经济动向――2004年的回顾与展望》中指出,“作为企业部门在此次周期回升过程中显现出的特征,可以举出在整个90年代严重困扰企业运营的‘三大过剩’得到缓解。”

就业形势趋于好转

日本国民一向以就业稳定、失业率低而引以为豪。在20世纪90年代前,日本的完全失业人数和失业率的确也从未超过200万人和3%,即便是在周期衰退时期也同样如此。但到9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长期萧条导致就业需求减少,企业为改善经营状况、削减劳动成本而大量裁员、以及传统的终身雇佣制趋于解体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日本的就业状况开始趋于恶化,失业人数和失业率连续创下历史最坏记录。如在1990年度,日本的完全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分别仅为134万人和2.1%,到1995年度已达216万人和3.2%,2000年度再达319万人和4.7%,2002年度更达360万人和5.4%。就业形势的持续恶化,通过减少职工家庭收入从而降低消费支出水平和恶化居民消费心理等途径,成为日本民间消费需求长期低迷从而导致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重要因素。但到近期尤其是目前,日本的就业形势开始形成明显好转的趋向。到2003年底,其完全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已分别降至342万人和5.1%,到2004年底更分别降至270万人和4.5%。当前日本就业形势趋于好转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加速和企业雇佣增加带来就业人数增加和失业人数减少,而日本政府和产业界为稳定就业采取的一系列有效举措,如发放中小企业稳定就业补贴等,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伴随就业形势的好转,通过增强职工家庭收入水平从而提高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心理等途径,对日本经济增长势头的强化产生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经济运行 内在增长率 发展环境

未来经济增长取决于经济的内在增长趋势、外部发展环境和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与力度。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内在增长趋势看,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中长期回调阶段,但GDP增速的中长期波动和中期波动已进入周期性上升阶段,2009年四季度以后我国经济运行将进入相对稳定增长状态。目前,美欧日经济已经企稳回升,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负面冲击最大时期已经过去,虽然美欧日经济能否实现稳定增长还存在很大问题,但再度出现深度衰退的可能性较小,2010年我国出口的外部环境要明显好于2009年。从调控政策取向看,2010年我国货币政策趋于紧缩,财政支出扩张力度大幅度收缩,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对未来两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大幅度下降。

一、我国经济的内在增长率趋于上升

从经济运行的内在增长趋势看,我国经济运行仍处于中长期回调阶段,2010年GDP增速仍面临较大的中长期回调压力,但GDP增速的中长期波动和中期波动均已进入周期性上升阶段,2010年一季度~2012年四季度期间我国GDP的内在增长率基本稳定在9%左右。

(一)未来两年我国GDP增速仍面临较大的中长期回调压力

我国GDP增长率在经过2001年一季度到2007年三季度连续27个季度的不断提升之后,从2007年四季度开始进入中长期回调阶段。受美国金融危机冲击影响,我国GDP增长率在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出现深度下滑,此后在国内强力扩张性调控政策刺激下,迅速回升,到2009年四季度当季增长率已回升到10,7%,2009年全年GDP增速回升到8.7%。从GDP增长率的中长期发展趋势看,我国GDP增速从2007年一季度开始己进入中长期回调阶段,GDP增速的中长期趋势值从2006年四季度的11.4%所持续回调到2009年四季度的9.23%。比较GDP的实际增长率和中长期趋势值可以看到,2009年一季度我国GDP实际增速的大幅度下跌,是在美国金融危机外部冲击影响下GDP实际增速严重偏离GDP中长期发展趋势的“超跌”现象,而2009年四季度GDP增速的回升,是在国内扩张性政策刺激下,GDP实际增速从2009年一季度的“超跌”状态,向正常回调状态或中长期发展趋势的回归。从GDP增速中长期趋势值的自身发展规律看,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仍处于中长期回调阶段,到2011年三季度才会达到中长期回调的底部,此后再次进入周期性上升状态。据此判断,2009年二季度以后GDP增速的回升,是在扩张性调控政策刺激下经济增速从超跌状态向正常回调状态的回归,未来两年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自身回调压力。

(二)GDP增速的周期性波动将进入回升阶段

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情况看,我国GDP增速的中长期波动从2006年三季度开始进入周期性收缩阶段,2009年三季度已达到中长期波动的波谷,从2009年四季度开始进入中长期波动的复苏阶段,按其自身发展趋势外推,预计到2013年一季度达到中长期波动的波峰。2010年GDP增速的中长期波动值仍为负,但将逐步回升,对GDP实际增速的负面影响逐步弱化。

我国GDP增速的中期波动从2007年四季度开始进入周期性收缩阶段,2009年一季度已达到中期波动的波谷,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进入周期性复苏阶段,预计从2010年一季度开始从复苏阶段转为扩张阶段,中期波动的波动值将从2010年一季度开始由负转正且不断提高,对GDP实际增速时拉动作用不断提高。从自身发展趋势看,预计GDP增速的中期波动在2010年四季度达到中期波动的波峰。

GDP增速的短期波动受政策因素和其他外部冲击的影响很大,波动本身的规律性较差。但短期波动的振幅较大,是实际增速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从GDP增速短期波动的发展趋势看,2009年四季度GDP增速的短期波动值有较大幅度提高,预计2010年一季度仍将保持回升态势,但一季度以后仍会随调控政策力度的改变而出现较大波动。总体看,在不考虑政策及共他外部冲击因素影响的情况下,2010年一季度以后GDP增速的短期波动振幅将逐步收缩,最终将收敛于O。

(三)未来两年GDP的内在增长率将保持相对稳定

综合GDP增速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和周期性波动,在不考虑政策因素、结构变化因素和其他外部因素的情况下,趋势外推结果显示,2009年四季度以后我国GDP增速将回归相对稳定增长状态,2010年-季度~2012年四季度期间GDP增速基本稳定在9%左右,2013年-季度以后再次进入加速增长状态。

二、未来两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明显改善

目前,美欧日经济己经企稳。美欧日GDP环比增速已在2009年三季度和四季度连续正增长,美国季度GDP同比增速在2009年四季度恢复增长,日本和欧元区13国GDP增速的降幅在2009年四季度也大幅度收缩,降幅分别从三季度的5.21%和4.21%收缩到四季度的0.38%和2.06%。随着美欧日经济增速的企稳回升,2009年9月份以后美国、欧盟和日本进出口贸易降幅迅速收缩,其中美国进口降幅从2009年9月份的20.3%降为11月份的5.5%,12月份增长4.6%;日本和欧元区13国进口降幅分别从2009年9月份的37%和20.3%降为12月份的5.5%和8.1%。美国进口恢复增长、日本和欧盟进口降幅大幅度收缩,使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根本改善,2009年8月份以后我国出口降幅因此迅速收缩,从8月份的23.4%降为11月份的1.5%,并于12月恢复较快增长态势。外部环境改善、出口恢复较快增长,是2009年四季度我国GDP增速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因素。

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尚未完全消除,消化金融危机带未的巨额损失尚需时日,目前美欧日各国经济的企稳回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贸易状况的改善,可持续性不强,未来美欧日经济能否恢复稳定增长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但2010年美欧日经济再度出现深度下滑局面的可能性较小,2010年我国经济

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比2009年有明显改善,只是受美欧日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影响,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状况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考虑到2003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累计进口增速基本稳定在10%-20%之间,2009年进口增速的深度下滑,主要是美国金融危机冲击的结果,我们假定美欧日经济企稳回升之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元区13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地区)进口增速仍将回归正常增长区间。据此,我们利用1990年1月-2009年12月份数据,对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增长状况进行趋势外推,得到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增速的三种不同发展趋势:

趋势之一是2010年一季度以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恢复增长,但增速较低。2010年和2011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分别增长7.1%和8.2%,即2010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速仅恢复到2003-2008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平均进口增速(14.3%)的一半,我们将这一趋势称之为企稳状态。

趋势之二是2010年一季度以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恢复较快增长。2010年和2011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分别增长8.5%和10.6%,即2010年一季度以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速逐步恢复到2003-2008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速的较低水平,我们将这一趋势称之为复苏状态。

趋势之三是2010年一季度以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恢复快速增长,但2011年迅速回调至低速增长状态。2010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长18.5%,接近2003~2008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速的高水平;但2011年再度下降到7.7%左右的软低水平,我们将这一趋势称之为软快增长状态。

三、2010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扩张力度将比2009年大幅度收缩

2005年以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财政支出力度一直保持较强的扩张性,GDP增速因此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势头。从财政支出看,2005~2008年期间我国财政支出名义增速平均为21.8%,扣除GDP缩减指数因素之后的实际支出平均增速为14.4%。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冲击,2009年财政支出名义增速为21.2%,低于2009年年初提出的财政支出增长25%的预算目标,但扣除GDP缩减指数因素之后的实际财政支出增速为23.1%,比2005~2008年期间的平均实际财政支出增速提高了61%,即2009年财政支出的扩张力度比前四年大幅度提高。从货币政策看,2004年4月~2008年6月期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18次,从2004年4月的7%提高到2008年上半年17.5%;2004年10月~2007年12月期间10次上调利率,一年期存款和贷款利率分别从2004年10月的1.98%和5.31%提高到2007年12月的4.14%和7.47%。但货币政策的紧缩、特别是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主要作用是冲抵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带来的超额货币供给,金融机构贷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仍保持较快增长状态,2005~2008年期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中长期贷款余额平均增速分别为13.88%和22.88%。2009年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冲击,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和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分别大幅度提高到31.7%和43.5%。

2010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将大幅度紧缩:(1)货币政策趋于紧缩。鉴于2009年上半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引致新增信贷规模超常扩张,从2009年7月份开始,我国货币政策、特别是信贷政策已收紧,新增信贷规模从上半年的月均12,341.91亿元收缩到下半年的月均3,706.45亿元。2010年1月份新增贷款14,015.18亿元,但2月份已下降到7000亿元。同时,为控制信贷规模的过快扩张,央行从2010年1月18日开始将大型存款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提高到16%。(2)财政支出增速大幅度下降。2010年全国财政支出预算规模为84,530亿元,仅比2009年财政支出增长11.4%,这一预算支出增速比2005-2008年期间财政支出名义增速均值(21.8%)和2009年财政支出名义增速(21.2%)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2010年财政支出的实际增速可能不足7%,财政支出的实际增速可能仅相当于2009年实际财政支出增速(24.1%)的30%,相当于2005~2008年期间财政支出实际增速均值(14.4%)的50%。货币政策紧缩和财政支出扩张力度大幅度收缩,将对2010年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产生重大紧缩效应,部分抵消贸易环境改善、出口恢复快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按财政支出乘数为1.3估算,2010年财政支出名义增速比2009年增速下降10个百分点或支出少增加7,600亿元,相当于2010年名义GDP少增加9,800亿元,2010年GDP名义增速下降2.94个百分点。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第8篇

【关键词】市场;发展;电子商务;教学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时代传统经济和互联网结合的新经营模式。它引领了绝大多数企业自发的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在全新的经营模式刺激下,对专业人才、专业建设、专业教学等相应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规模平台的不断外延,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现代社会,“软件即服务”概念的诞生,使得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以及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为必然的趋势。

一、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趋势

目前从全球经济发展态势上来看,电子商务领衔网络经济。电子商务和网络游戏以及网络广告,共同构成我国网络经济的潮流。电子商务的主力市场主要是网购,网购的基准就是市场。市场和经济是一体化主流发展态势。目前从全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上来看,主要产生了以下几个趋势。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同企业之间为了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出现抢地盘势态;在电子商务规模不断扩展的同时 ,谋求利润丝毫没有落入下风;在发展中,电子商务生态圈日渐形成并得到完善和发展;在发展中,对固有的传统生产模式正在重组和塑造;渠道融合一条龙发展趋势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我国的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在未来发展的十年内,其发展的热度都不会减退。基于市场发展趋势来看,电子商务最匮乏的是技术方面的人才。

电子商务专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使得市场营销、组织行为学等与电子商务错综复杂的专业学习成为热门科目。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教学计划,是根据个人需求和企业需求相结合的。当前企业对信息需求的增加,使得企业间竞争成为商业链之间的竞争。未来电子商务发展已经不再是搜索商机、信息这样简单的事情了,而是以专业教学培养专门管理客户的人才。

二、电子商务教学专业建设

电子商务教学专业建设,是基于建设项目和建设目录教学来实现的。譬如说,对于职业院校的电子商务建设,从建设背景和意义出发,实施目录式教学研究课题。专业建设方案的设计,也是以此为基准建设实施的。建设方案设计分为九个步骤,来实施详尽的实践教学,目录如下:(1)建设背景和意义——背景、意义;建设基础与条件——基础、条件;建设目标语思路——目标、思路;(2)建设规划;(3)建设内容——电子商务教学资源、专业教学服务与作用;(4)建设步骤。

最后一部分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计划蓝本中,比较关键的一部分。期间的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是对课程开发规划和资金管理实施以及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综合分析对比。在现有的市场经济环境依托之下,课程教学的专业建设也就有了可临摹的范本。

三、电子商务课程建设现状和改革

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职业院校学生对电子商务知识的渴望程度在进一步拉伸。社会上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诉求,使得《电子商务》课程被列入工商管理以及电子商务等专业基础性和必备性课程。市场化和经济化运营手段的不断提高,教学经验和技能的不断累积,都使得课程建设必须从市场化角度出发,才能收到综合性效果。

电子商务的课程改革,是基于学校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研究项目来考虑的,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建设开放式教学体系。具体做法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从市场对经济管理专业人才从事电子商务能力的需求出发,确定以电子商务职业能力为核心、突出基本技能培养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在教学模式上,解放思想,面向现代化,对教学内容实施优选的同时,实践教学实用化、将理论研究系列化,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形成富有特色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思路。在课程进行内外,对其 内容、体系、框架实施配套选用,增强课程的应用性,实现对课程知识的巩固。

四、基于市场发展趋势开展电子商务教学

基于市场发展,开展的额电子撒谎那个屋教学,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解决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对信息随时随地的交流处理。深入细化到世界经济的额各个领域。进行的格局和文化环境内,使得教学内容不但深化。

电子商务教学的开展,必须拥有开放性的环境,以弥补其敬爱呕血经验比其他成熟课程不足的情形。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其技术性和实用性。在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方面,要想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求教师经常分专题进行深入研究,相互探讨,共同提高。在教研上,将新的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之中,使得企业信息化建设、理论和教学专题上,取得相对成功。

基于市场发展趋势开展电子商务教学,必须对电子商务教学教材实施修订,将课程建设就质量进一步提高到新的历史阶段。尤其需要教育部门施以援手,以便在电子商务教学中,进一步深化新理念和新改革策略,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教学的实效性,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五、结语

电子商务住专业建设平台,必须依托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运行和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渴求,使得电子商务产业成为中国政府战略发展产业之一。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从教学这一基础方面来培养的。电子商务产业作为有潜力的市场,其覆盖区域、前景和趋势以及给予我国目前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都是依托其信息时代的无形资产来评估的。本文综合论述了基于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趋势,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上予以的努力,及其搞好电子商务课程建设的必要准备和核心努力,从综合方向论事基于市场发展趋势开展教学的具体措施。运用市场化发展趋势中的新理念、新尝试,为电子商务教学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第9篇

    中国金融经济压力指数分类的说明。按用途分类,FEPI分为FEPI长期月度跟踪监测值、近期月度跟踪监测值、月度预测预警值三个种类。FEPI指数具有理论综合性、因素集成性、统计显着性、实践检验有效性、应用图形分析简明性等特点。FEPI指数的基本功能有两个:一是定量地跟踪监测中国金融经济整体势,二是预警中国金融经济整体风险。借助于FEPI这个指数化工具,有助于境内外投资者把握其变化周期性、趋势方向性与拐点,有助于对基本面风险进行综合判断,提高抗风险能力。

    中国近期FEPI月度跟踪监测值报表

    近期FEPI指数的跟踪监测与预警分析

    (一)中国金融经济变化趋势分析

    从中国金融经济变化趋势分析角度看,可以得出如下分析评价结论。一是FEPI指数的监测数据显示,中国金融经济正在面临方向性选择。从FEPI指数近期走势来看,FEPI观察发现,9月份的FEPI指数为0.005735(见附表),FEPI指数逼近0点(见附图),表明当前处于方向变化的临界状态。保守估计其未来可能上行,也可能会进一步下降,拐点需要等待进一步FEPI信号确认。二是2012年1月以来的FEPI指数走势表明,FEPI指数整体趋势下行,虽然下降幅度逐渐减小,但目前尚未出现筑底企稳的征兆。

    (二)对金融投资者的建议

    从投资者角度来看,提出以下投资建议。一是金融投资可能有短期机会。FEPI指数趋势显示,有短期横向波动可能,投资者当前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做短期投资,控制仓位,作少量操作。二是目前不宜布局中期投资。考虑到FEPI指数走势,当前金融经济并未企稳上行,未来中国金融经济走势不明朗,如果冒然出手进行中期投资做多或做空,将面临较大风险。如果选择做空,则可能会由于政策面加大调控或新的数据变得比预期好而使做空者将面临较大损失;如果做多,无法避免经济继续下行而带来的风险。因此,中期投资仍须等待进一步确认,目前可持观望态度。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展望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第10篇

一、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通货紧缩风险日益增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除石油外各类产品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计算,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降低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2.3%和1.7%。其中,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8.7%、4.6%和2.0%,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1.5%和1.1%;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9.5%、4.7%和2.4%,2001和2002年甚至降为-2.0%和-1.2%;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即使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同期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下降趋势。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

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从以上导致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看,造成目前全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必然会导致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首先,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营销方式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等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建立在生产成本下降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不仅不会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而妨碍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必然表现。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水平长期下降的阶段,但并未妨碍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在1874-1895年长达21年的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但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在1917-1922年间也出现了价格水平持续下跌趋势,同样没有妨碍其经济增长。从当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虽然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再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未因此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导致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内需长期低迷不振,以及金融系统不良债权激增、信贷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则与新经济泡沫破灭、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过度,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因素有关,东亚和拉美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市场动荡所引起的。

其次,因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价格水平走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必然演变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改变。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是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如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不加干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然而无论是在当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拥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手段,国际上也已出现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因此,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各国政府往往会相应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和扩大需求,避免经济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陷入衰退或通货紧缩的困境。在产业层次上,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持久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大多采取类似的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缓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例如,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有可能滑向周期性衰退,采取了一系列以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为特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在确认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不足后,同样毫不犹豫地连续12次大幅度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对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和促使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东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则大多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淘汰、压缩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或通货紧缩,使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再次,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不可兑换的纸币的基础上的,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说具有创造货币和信用供给的无限能力。因此,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对经济运行中所需货币流通量进行调控。战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主要采取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这种以扩张性为主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而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则以抬高利率水平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手段,这种以收缩性为主的货币政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新趋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其经济管理模式也不断发展,由于目前的传统管理模式逐渐不能适应时展的新要求。因此,企业想要保证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得以实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适应当前的时代要求,把先进管理理念应用到实践工作之中,充分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建立符合时展的经济管理的模式。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概述

经济管理现代化就是指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济管理在其模式、思维和方法等方面都向现代化发展。当今社会的经济管理体系在不断地发展并改善,这样下去就产生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就能够更好地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快地发展经济管理出现了民主化的、网络化的、人性化的、扁平化的现代化的发展趋势。经济管理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人们都在关注并重视的问题,是因为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快,实现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现代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有现代化的驱动经济管理才能够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经济管理与现代化不能分开,现代化的经济管理体系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因素。

二、经济管理现代化的表现形式

1、管理的科学化和自动化

经济发展必然会要求经济管理科学化,同时,管理过程的科学化也是企业高层领导对于管理者的要求,管理的整个过程和最终效果都是科学化的过程。在管理的模式和手段上要适应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使之更加合理,更加规范化。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其自动化水平,经济管理过程中,数据繁多、运算复杂、易出错误,人工水平远远达不到这种要求,所以必须善于利用先进的科学仪器和设备以尽快在管理过程中求得最佳的解决方案。

2、管理的专业化和民主化

经济管理的专业化对管理者要求较高,首先要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具备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并且要具备实际管理经验,同时还要精通经济运行机理,熟知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熟练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管理工具。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在发展中国家是难以做到的,西方国家的经济管理决策是通过全员表决的方式,这种民主化的方式更先进、更人性化,使决策更加符合当今全球经济的发展形势,便于决策的实施,而这种民主化的模式是发展中国家从僵化模式一点一点发展过程中极难做到的。

3、管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现今社会,经济变化越来越快,这就要求其地位得到提高,经济管理的权限范围扩大,增强管理的能动性,使经济管理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或影响迅速作出积极的、有选择的反应,促进企业的经济管理更加灵活。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更具有创造性,无论是从经济管理的理念、模式还是方法上,都融入了最先进的因素,这样具有创造性的经济管理才能适应当今经济全全球化的新趋势,也会给企业带来积极作用。

4、管理的重要性和艺术性

随着科学和经济的发展,各种技术发展迅速,但是有技术的企业只能保证其技术的先进性,但是如果没有经济管理,那么这样的企业将会是一盘散沙。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模式不在只是制定规章制度进行强制性的约束,而是运用艺术化的手段,这些艺术性的手段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达到经济管理的目的。

三、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

1、科学管理人性化

在科学化管理中,应该突出以人为本,注重人本化管理。当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说到底,这都是人才的竞争。只有以人才做支撑,才能有发展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才能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因此,人才的发掘和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归根结底是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掘他们的工作潜能,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让员工被动变主动,主动发现自身不足,不断学习与改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目前,这一理念已经被多数企业认可并采纳,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信在将来,人本管理会发挥出非常大的作用和功效。

2、管理模式民主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的一人说了算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如今,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在现代化经济管理中也应该遵循民主的理念,发挥出广大人民的集体智慧,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从而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做到决策的合理化,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信息沟通现代化

在经济管理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由于信息传递具有快捷、准确、直接的优点,信息传递由纵向的传递为主变成纵向与横向的结合,有效缩短传递路径,促进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信息的大量储存和共享为组织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员工可以参与决策,有效发挥集体的智慧。所以,信息沟通现代化是经济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4、团队协作精神

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还体现在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上,强烈的团队协作精神是现代化经济管理体系的重要特色。对于一家企业团队协作精神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核心,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在经济管理体系中什么都无法替代,因此团队协作精神是企业与组织发展的重要部分。企业与组织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和实现自身价值必须要重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只要团队协作企业与组织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达到企业与组织的最终目标。

5、以客户为导向的新趋势

以生产者和技术为导向是传统的经济管理,而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成为发展的趋势。客户需求日趋个性化、多样化,企业和组织只有以客户为中心的,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以满足客户的利益为目标,只有把握住买方市场,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经济管理为了在经济社会的作用日益显现出其优势。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形势,要想使得我国在新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通过对当前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创新发展,从而走一条现代化的管理道路。

参考文献:

[1]郑本祥.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3(05):119.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第12篇

这三种力量分别是:经济面、政策面和资金面。经济面继续下行说明上市公司业绩难以保障,政策面低于预期说明改变下行趋势的力量暂时难现,资金外流不仅影响着资金成本,也影响着A 股估值。

首先,GDP 增速在二季度继续下行得以验证。一是从库存周期理论来看,二季度后期我国经济处于主动去库存向被动去库存转变的阶段。但从上半年多项经济数据超预期下行来看,目前中国经济内需和外需都明显不足,经济运行状况仍不乐观;二是通过金融机构新增信贷结构来看,中长期贷款占比从去年5月以来基本都低于50%,最近几个月占比不足三分之一,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占比较高不足以解释实体经济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而其中或许更多地暗含着实体经济主体对经济基本面的悲观预期,6月信贷9000亿,中长贷比重仍然很低,预示未来经济增长仍然乏力;三是农民工返乡侧证实体经济不振。

其次,积极政策心理预期发生转变得以验证。年初以来,面对经济增速下行的局面,货币政策“小脚步”和财政政策定向“大脚步”已持续数月。换言之,年初以来的行情是没有基本面支撑的行情,政策如果低于预期,后市风险则较大。上半年多项经济数据超预期下行,市场将希望寄托于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松动。然而我们认为,目前无论是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货币政策都正处于两难局面:一方面经济在继续下行货币政策有松动的必要,另一面需求较弱,货币政策“小脚步”的松动短时间无效。6 月以来,降息降准已有分别已有1-2次,其积极效果还需观察。至于财政政策,结构性减税中央虽然动员已久,而地方政府在卖地收入减少,财政紧张的情形下,减税动力明显不足。对政策的心理预期已由“积极”转向“中性”。

最后,资金外流趋势加剧得以验证。6 月热钱流出态势仍未改变,粗略估计6月热钱外流近2000亿人民币元。目前,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中国资产吸引力下降、欧元区经济和政局不稳定,美元重现走强趋势,近几个月美元屡新高。资金由新兴市场和欧洲市场回流美国的趋势重新出现,并得到强化。如果欧洲金融市场无法回归平静,新兴市场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美国本土相对稳定的基本面复苏趋势有望加速资金的回流美国。从美元兑人民币远期互换产品走势来看,人民币升值预期已经发生变化,贬值压力进一步加大,目前美元兑人民币12个月NDF已向上突破6.4,表明人民贬值预期明确,热钱外流趋势还不会改变。热钱外流将对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形成釜底抽薪的影响,中国经济多年来资金低成本的局面将会扭转,企业成本压力和盈利压力将会增大。

2132点已破,需要面对的仍然是明天。

目前市场处于僵局之中。一是市场已经连续下跌近三个月,风险已得到部分释放;二是上半年政策对经济层面的积极效果在三季度可能会有所体现,但积极效果有多大还有待观察;三是经济下行,对政策的期待依然存在。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第13篇

一、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通货紧缩风险日益增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除石油外各类产品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计算,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降低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2.3%和1.7%。其中,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8.7%、4.6%和2.0%,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1.5%和1.1%;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9.5%、4.7%和2.4%,2001和2002年甚至降为-2.0%和-1.2%;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即使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同期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下降趋势。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

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第14篇

整体上看,当前经济发展呈现“筑底趋稳”的基本态势,但这种态势仍不稳定、经济下行压力依存,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如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滑等等,未见明显缓解。同时,又出现了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就业形势波动、出口回落等苗头,要引起密切关注。为促进经济走势趋稳基础形成和巩固,宏观调控仍需要将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市场运行基本特点

(一)流通规模继续保持适度增长,增幅略有回落

据初步统计核算,1—7月份,全社会实现生产资料销售总额28.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11.4%,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98.3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幅较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两个主要指标走势,延续上月缓中趋稳基本特点,但趋稳态势仍不稳固。

(二)市场价格延续下跌走势,跌幅收窄

从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来看,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带动,该指数自4月份以来持续回落,7月份已回落到41.0%,是2009年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但同时也应看到,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幅度呈逐月收窄之势,本月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降幅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

从市场来看,受部分产品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7月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延续5月份以来的下行走势,但跌幅较6月明显收窄。当月环比下降1.9%,降幅较6月收窄0.6个百分点;1—7月份,生产资料市场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下降4.4%,比年初略微上涨0.3%。

从监测的大类品种看,除黑色金属、原煤、建材三类生产资料降幅有所扩大外,其它大类生产资料价格或降幅收窄或实现环比回升,其中,有色金属、成品油和机电设备降幅收窄,化工产品、汽车呈现环比回升。

(三)经济仍处于筑底过程,但结构优化

整体上看,我国经济仍处在筑底过程之中,但经济结构表现出持续向好转变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中小企业活力增强,微观经济基础逐步转好。小型企业PMI继上月上升2个百分点以后,本月又上升0.9个百分点,达到48.1%。中型企业PMI为50.2%,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中小企业回升,表明前期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效果逐渐显现,同时也预示着后期经济趋稳甚或回升的基础更加坚实。

二是经济结构继续向好转变。制造业PMI数据表明,从结构上来看,基础原材料行业下降,但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基础原材料行业,PMI指数明显低于全国制造业平均水平;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保持高位平稳,持续多月保持在55%左右;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呈明显上升态势。

二、下半年走势基本预测

从下半年走势看,既面临有利条件,也具有不确定性因素。整体上看,我国经济处于筑底企稳、稳中向好的发展过程。

从有利条件看:

一是宏观调控进一步将稳增长放在重要位置。7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下半年经济工作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基础,以加快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当前与长远,更加注重拓宽增长空间,更加注重提高增长质量,更加注重共享发展成果。预计下半年视形势变化,仍会出台一些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加之上半年已出台的措施逐步发挥效应,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趋稳态势形成和巩固。

二是通胀压力缓解,为宏观调控政策预调微调留出了空间。从市场来看,生产资料价格下降,生活消费品价格涨势显著回落。生产资料价格连续3个月下降,目前整体价位处在相对较低水平。1—7月份,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4.4%。生活消费品价格涨势明显减缓。今年3月份以来,CPI涨幅逐月回落,7月份回落到1.8%。1—7月份,CPI涨势缩小到3.1%,在国家宏观调控预期目标之内。从外部来看,输入型通胀压力明显缓解。海关总署的统计资料显示,上半年,生产资料进口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0.8%,较今年年初下降3.4%。从后期走势看,价格上涨动力不足。7月份,制造业PMI购进价格指数、非制造业中间投入价格指数与收费价格指数均在50%以下,显示后期价格上涨动力不足。

目前的经济趋势范文第15篇

然而,由于金融制度的创新等许多复杂原因,特别是在19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得非常不稳定,其变化的方向也难以预测,从而在操作层面上为稳定货币的主张带来了额外的困难。

图1

美国货币流通速度(1961~2001)

对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的研究,目前有两个研究方向,一个着眼于使用正确的货币统计口径,如Barnett(1984)发现,通过流动性加权货币统计口径计算的货币流通速度测算出的传统货币需求方程参数,比使用简单加总的货币流通速度测算的参数要稳定。另一个着眼于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制度性因素。如Bordo 和Jonung(1981,1987,1989),Bordo(1997),Siklos(1993)等,他们用货币深化、金融发展和复杂化及福利措施等因素解释货币流通速度的长期变化趋势,认为货币深化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减缓,而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复杂化及福利制度的完善则会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加速。前者在金融发展初期将是主要因素,因此货币流通速度趋于下降。但随着金融的发展,后者的作用逐步凸显,货币流通速度呈上升趋势。因此,从长期来看,货币流通速度呈现出“U”型结构。目前,有些文献使用货币一般均衡模型来解释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如lucas(1978),Svensson(1985),Lucas和 Nancy(1987),Hordrick(1991), Giovannini Labadie(1991)。

图2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货币流通速度相当稳定。现金流通量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保持1:8的比例。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改革的逐步深入,货币流通速度也在不断变化。黄达(1984)认为,对于货币流通速度,我们既要看到它在年度之间变化较小的特点,也要看到它的确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的变量。周峻(1987)认为:计算货币需要量比较复杂的问题是计算货币流通速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现金流通速度有减慢的趋势。林继肯(1991)根据我国1955~1983年的实际资料,运用一元回归方程,求出货币流通速度V与时间T的回归模型:V=9.418-0.088T。其他不少学者认为,影响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的主要原因是货币化过程。之后的一些工作主要在寻找货币流通速度变化(降低)的原因。

货币主义理论的基础是货币流通速度的外生性,并非速度本身的稳定性。在理论上,只要该速度是外生的,就应该可以预测,并据此制定政策目标。操作层面上速度的不稳定反映的只是测量和预测的困难,而不能因此否定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

尽管就货币流通速度的外生性问题国际学术界有不同理论,如果我们能够在对中国较长一个时期的具体研究中确认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则通过稳定货币来稳定经济至少可以提供一定的经验基础。当然,这不是说货币流通速度短期内不会受到扰动,事实上,这些扰动本身为我们验证货币主义的有效性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具体来说,从货币主义的理论出发,如果我们能够预测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长期趋势,考虑到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则流通速度对历史趋势的偏离,应该同随后经济增长的波动存在系统和稳定的联系。如果这样的联系能够在经验研究中得到支持,则货币主义的有效性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支持,从而为制定政策提供基础。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研究了中国1985年以来M2流通速度的变化,并考察了流通速度对历史趋势的偏离同随后经济波动的关系。

我们的研究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我们试图预测流通速〖HJ4.0mm〗度的历史趋势。由于该趋势取决于制度因素,我们没有尝试对其本身进行解释,但对可能影响该趋势的制度因素进行了简单的讨论。接下来,我们提取了流通速度对历史趋势的偏离,并以此来预测未来经济增长的变化。我们的研究显示,该两变量之间确实存在稳定的联系,其方向与理论预测一致。当然,对于试图打开货币传导黑箱的努力来说,需要对支持这些联系的过程进行进一步的考察,但这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数据,主要是M2和GDP均取自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时间跨度为1985~2002年。

一、中国M2流通速度变化的历史趋势

图3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1978~2002)

从上图可以看到,1985年以来,M2的流通速度不断下降,但这一过程非常平滑。为了对此进行进一步考察,我们以时间变量为基础对M2流通速度的变化进行了拟合。时间变量定义为:1985年取1,1986年取2,依次类推。

我们使用四种设定来拟合M2流通速度的变化,分别为:

在这些公式中,v 代表流通速度,t代表时间, Ln代表自然对数函数,α、β、γ和λ分别是相应变量的系数,ε是扰动项,角标代表时间。

拟合结果见表1。

以上方程中,1-1到1-3属于嵌套方程,可以看到1-2的设定最优。为了比较1-2和1-4,我们使用了J检验,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1-2优于1-4。所以以下我们使用1-2来进行流通速度的拟合和预测。

1-2的回归结果清楚地显示货币流通速度在下降,从货币主义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这种变化可能同以下制度因素的变化有关:抚养系数、收入分配格局、经济的货币化过程、城市化进程、制度改革风险等。对于比较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来说,经济潜在增长率、融资格局的差异和金融抑制的广泛存在可能提供了一些线索。但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表1

M2流通速度变化历史趋势的拟合(1985~2002)

注:括号中为标准差,*、**、***分别代表在1%、5%、10%水平上显著。除非特别指明,方程均通过了自相关、异方差、正态性和RAMSEY设定性检验。

① 1-1设定的扰动项经过了MA(1)调整,但无法通过RAMSEY检验,表明设定形式可能存在问题。

② 1-2设定中扰动项经过了MA(1)调整。

③ 1-3设定中扰动项也经过了MA(1)调整。

④ 1-4设定的扰动项经过了MA(1)调整,但无法通过RAMSEY检验,表明设定形式可能存在问题。

以1-2所代表的历史趋势为基础可以知道,在2003~2005年中,货币流通速度的减缓,或者说货币增长与名义经济增长的差应该分别为:6.1%,5.9%和5.7%。

2003年8月末的M2增长速度与名义经济增长的差距为12.8%,如果全年的差距也维持在该水平,以1-2的结果看,货币供应高于趋势水平达6.7个百分点,显示货币供应相对宽松,经济存在提速的条件。

二、流通速度对历史趋势的偏离与经济波动

如果货币流通速度的历史趋势是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则实际流通速度与历史趋势的偏离代表了货币政策的相对放松(或者收紧)。就是说如果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期内低于历史趋势,则表明货币供应的放松,反之亦然。

根据货币主义理论,这种放松(或者收紧)经过一定时间后应该带来经济增长率的上升(或者下降)。这一过程的内在机制就是货币

传导的黑箱。

接下来我们以经验数据来对此进行检查。我们的自变量设定为实际(或者名义)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解释变量为滞后一期(在此为1年,这是考虑到货币政策时滞的结果)货币流通速度对历史趋势的偏离(文献研究显示实际经济增长率是平稳序列,名义增长率可能存在一阶单位根,但我们的模型使用的是经济增长率的一阶差分,因此可以确定其为平稳序列。对于流通速度偏离量来说,扩展的Dickey-Fuller单位根检验显示:对于无截矩无趋势项的假设来说,在1%的水平上拒绝单位根假设;对于存在截矩项的假设来说,在5%的水平上解决单位根假设;对于存在截矩和趋势项的假设来说,在10%的水平上拒绝单位根假设。因此考虑到变量的来源,可以确定该变量为平稳序列。与此相似,外资流入增长和内债发行增长在绝大多数设定下都通过了单位根检验。),并假设其他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独立于解释变量(该假设的基础是货币供给完全由中央银行控制,属于外生变量。更进一步看,以下2-2的结果也控制了财政政策和外资流入的影响,但这些变量的引入不改变基本的计量结论。对于可能存在的货币供给内生性来说,流通速度对历史趋势的偏离可能代表了其他无法识别的需求冲击,而且其影响持续时间较长。下面的正文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考虑到货币政策的效应完全实现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我们还尝试了分布滞后模型。

总结来说,我们的设定为:

在以上设定中,角标代表时间,ng、rg、dv、fdi、bond分别代表名义经济增长、实际经济增长和货币流通速度对历史趋势线的偏离,实际外资流入增长和实际国债发行增长;α、β、γ、φ、ψ、χ分别是相应变量的系数,ε是扰动项。

值得注意的是方程2-3需要使用工具变量法来回归,具体细节见脚注。

以上2-1到2-3的回归结果见表2。

表2

流通速度的偏离与经济波动回归结果(1986~2002)

注:括号中为标准差,*、**、***分别代表在1%、5%、10%水平上显著。除非特别指明,方程均通过了自相关、异方差、正态性和RAMSEY设定性检验。

① 考虑到经济波动同时受到其他需求冲击,如财政政策和外资流入的影响,在2-2的设定中,我们还尝试了引入国债发行和外资流入的实际增长率(即扣除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的一阶差分(即相邻年份增长率的差异),结果显示后两变量显著,符号为正,与预期一致。但这些变量的引入不改变速度偏离项的显著性水平和符号,甚至其系数的大小变化也不大。为简单起见,此处报告的结果不包括国债等变量。

② 此处经济增长一阶滞后的工具变量为:经济增长的二阶滞后和实际国债发行和外资流入的一阶滞后。考虑到数据原因,样本期为1985~2001年。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速度偏离历史趋势项始终显著,其符号与理论预期完全一致,表明货币供给的变化确实影响了随后的经济增长。

更进一步看,货币流通速度对历史趋势出现偏离可能有三种原因:一是实体经济受到了需求或供给方面的冲击,产出发生变化,在货币总量不变的条件下带来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二是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由于货币供给过程受到来自实体经济扰动的影响,从而形成流通速度的变化;三是中央银行通过政策手段直接改变了货币供应量,或者银行体系制度变化的扰动产生了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为了考察第一、二种渠道的可能影响,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取实体经济所受到的扰动。我们以GDP增长率的一阶滞后和外资流入和国债发行的实际增长来解释GDP的增长率(简称方程A-1),其中GDP增长率的一阶滞后使用了前面使用的工具变量(GDP增长率的二阶滞后和外资流入和国债发行的实际增长的一阶滞后),这样A-1拟合结果的残差项应该包含了GDP当年受到的不明扰动。我们用A-1残差(我们也尝试了包含A-1残差的一阶滞后,结果基本一致)来解释流通速度对历史趋势的偏离(简称方程A-2),发现其系数为负,与理论预期一致,但其系数不显著,同时方程的拟合优度只有0.1,显示实体经济冲击不应该是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我们进一步提取了A-2的残差,因为该残差应该已经消除了实体经济扰动对流通速度的影响。使用A-2的残差代替流通速度的偏离项,我们重新估计了方程2-3,结果与此处报告的基本一致,其中流通速度对历史趋势偏离的二阶滞后项(扣除实体经济冲击的影响后)在5%水平上显著,系数为-38;其一阶滞后项系数为-19,但不再显著,但此两变量在5%的水平上联合显著。其他变量的显著水平和系数基本不变。

这样,我们基本可以排除第一、二种渠道的影响,确认方程2-3的结果应该主要受第三种渠道所驱动。

由于方程2-3考虑到了货币政策产生效应的调整过程,统计指标也优于2-1和2-2的设定,我们认为2-3可能更好地代表了经济对货币冲击的调整过程。

对于2-3来说,流通速度每低于历史趋势0.01,则随后1年经济增长速度大约提高0.3个百分点。

假如以2003年8月末的货币供应与名义经济增长的偏离代表2003年的全年流通速度变化,并以之和1-2计算的历史趋势比较可以知道,2003年流通速度对历史趋势的偏离为0.039,以2-3的结果为基础,假设财政政策和外资流入不发生变化,则2004年的经济增长比2003年应该提高1.1个百分点。综合考虑2002年货币流通速度比历史趋势低0.017的滞后影响会导致2004年经济增长提高0.5个百分点,则2004年经济应该比2003年提速1.6个百分点左右。

这就是说,如果2003年的经济增长维持在8.3%左右,则目前的货币扩张将推动2004年的经济增长提高到9.9%,高于1985年以来GDP平均增长9.3%的水平。综合考虑目前经济实体面所发生的需求冲击和固定汇率制度的影响,2004年会有一定的物价上涨压力,但并不大。

三、结论

本文首先估计了中国1985年以来M2流通速度的历史趋势,在假设该趋势为制度因素决定的前提下,提取了流通速度对历史趋势的偏离,以此作为货币供应松紧的测度。

以此测度为基础,我们在不同设定下检查了它同未来经济波动之间的联系,确认该联系稳定存在,方向与理论预期一致。

在考虑不同时间滞后的条件下,我们确认流通速度每低于历史趋势0.01,则经济增长随后提速0.3到0.6个百分点。我们还引入其他控制需求冲击的因素,确认以上结果在这些情况下基本不变。

这表明从货币主义的黑箱理论出发,不考虑货币传导机制的具体作用过程,货币冲击在短期内的确显著影响经济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