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域文化的概念范文

地域文化的概念范文

地域文化的概念

地域文化的概念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概念隐喻;词汇教学;隐喻性词义

一、引言

目前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方式单一枯燥;教师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朗读单词,了解词性,对与课文相对应的义项进行造句释义。这种孤立讲解词汇的结果是学生每节课虽然学习了大量的词汇,但对所学词汇的理解缺乏具体感,在实际写作和阅读中往往不能活学活用;而且对词汇的记忆也不牢固。加之,高职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薄弱,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他们的词汇量往往不能达到要求。

学习者词汇量的大小及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其英语水平的高低。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词汇量的提高可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可见词汇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长期以来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语言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作为语言诸要素之一的词汇变化尤其显著。对于每一种事物、每种感觉和经验,人们不可能创造出完全独立于其他词汇的单词。大量的词义演变都是通过隐喻方式进行的;隐喻在词义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把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高职英语词汇教学,可以使词汇教学方法更加符合认知规律,并提高教学效率。Www.133229.Com本文拟从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现存的问题出发,结合概念隐喻理论,探讨其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二、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首先出现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lakoff & johnson 1980)一书中,而后在“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lakoff 1993)一文中得到系统的阐述。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主要是以隐喻为特征,所以人类的认知系统是隐喻构造的。概念隐喻是从日常表达式中归纳出来具有典型性的认知机制, 可反映客观事物,尤其是反映一些抽象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概念隐喻在一定的文化中又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即概念隐喻体系。在隐喻结构中,人们利用对两种毫无关联的事物进行感知的交融,实现从源模型向目标模型的映射。

(一)概念隐喻类型

根据lakoff&johnson的分析,以认知功能为依据,概念隐喻大致可分为三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种概念。例如,基于概念隐喻time is money,“money”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一个概念,所有用于谈论money的词语都可以用于time这个概念。于是产生了“节约时间”,“花费时间”和“浪费时间”等说法,时间被视为象金钱一样宝贵。

方位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而建立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包括前—后,上—下,中心—边缘,里—外,深—浅等。通过方位隐喻,人们可以利用日常熟悉的空间方位来理解其他如情绪、身体状况、数量及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英语中,用表示方位的词语来表达抽象概念较为常见的概念隐喻有:happy is up;sad is down,more is up;less is down,high status is up;low status is down等。

在实体隐喻概念中,人们把抽象、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一些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而有形的实体。在这类概念隐喻基础上,无形的概念可以被量化,分类,识别其特征和原因等,从而达到便于理解的目的。例如,现实生活中的“inflation(通货膨胀)”是个无形的抽象实体,可被看作是具体的物质(entity),于是就产生了概念隐喻inflation is an entity,也使以下表达方式不难理解:how can we deal with inflation?;inflation is backing us into a corner[1]等。实体隐喻最具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

(二)跨域映射

跨域映射是理解概念隐喻的关键,是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一系列本体或认识上的对应,用源域的结构和知识体验去谈论和思考目标域的概念。简而言之,就是将源域内的概念特征投射到目标域上,使目标域内的大量实体具备源域内概念的特征从而达到认识理解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概念隐喻中,源域内的概念为人们所熟悉且便于理解,而目标域概念较抽象、难理解。跨域映射关键在于确定两个不同概念域的相似性。

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可作为探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新视角的重要依据。为了更加客观地了解其认知机制,下面用实例来具体说明。在英语国家,人们谈论抽象概念“life”时,不自觉地会运用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根据上文所述的认知机制,源域(journey)的基本结构包含travelers, destination,changes, impediments等实体;而目标域(life)的基本结构则包含people living a life,life goals,movements,difficulties等实体。

两个概念域之间的实体可以构成系统的对应关系。源域中的认知结构可以粗略地描述成:一些旅行者跋山涉水前往目的地,途中经过了一些不同的地方也遇到一些困难,有时难免会失去方向。通过跨域映射,我们就不难理解:he’s gone through a lot in life.(生活中他饱经风霜。)旅途中,地点不停地变更意示着生活中的变化经历。通过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的认知映射,类似的表达可得到较好的理解,如give him a good start in life. i’m at a crossroads in my life. he’s over the hill. she’s without direction in her life. i was in dead-end job.

三、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语义学角度为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纬度。该理论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

(一)重视基本词汇隐喻意义的教学

英语中基本词汇使用频率高,义项丰富,并且与其它词汇搭配数量众多。它们用于指代那些与人们有最直接接触的基本范畴事物。人们的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不再满足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与表达,而是不断地认知、思考、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思想。为了完成这一过程,人们并不是无止境地创造新的词语,而是将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已认知的具体事物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利用已知事物来思考、表达新概念,于是产生了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这种隐喻性思维发展了词汇的语义。大部分隐喻性思维是由基本范畴等级发展而来。词汇语义的变化使一个词具有了多义性。sweetser(1990:19)曾指出,在词义的变化过程中,隐喻起着主要的构建作用。它直接导致语言新颖性的产生,间接导致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2]多义现象是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通过隐喻手段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

如上所述,大量的词义演变都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来实现。词义的这种演变方式非常普遍。概念隐喻将词义的扩展加以认知化、系统化。词义的一系列隐喻性扩展是由两个认知域的相似性所产生,根据其相关性由一个个概念隐喻统辖。[3]表示人体部位的词语都有隐喻含义,部分隐喻含义可以由概念隐喻people are objects衍生而来。例如“head”在人的身体部位中位于最上端,通过隐喻引申为表示空间的词语如head of stairs(楼梯顶端)、head of page (页面顶部);再进一步通过概念隐喻延伸出蕴涵“重要、领头”的意思,于是就有了以下表达:head of government (政府首脑) 、head of the family (家长)。除了人体部位的词语,常见的动物名称(老虎、狮子、狼、狗等)、颜色的词语(红、黄、蓝、绿等)及花草树木等也具有丰富的隐喻意义。

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能积极使用的词汇量仅停留在高中水平。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向学生灌输一种理念:词汇不是任意获得新的意义,而是通过人们的认知建构获取;建构方式主要是概念隐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基本词汇意义理解所蕴涵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找出两个概念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使其提高词汇水平。

(二)重视英汉概念隐喻文化内涵的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意义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隐喻是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共同属性,所以隐喻与文化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隐喻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是文化的反映。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概念隐喻的普遍运用一方面说明了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和不同民族认知间存在的共性;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很多表示抽象思维的隐喻表达法都是相同的。比如:人类在幼儿时期就形成了方位意识,在语言输入中,表达方位的词语很多也容易被理解,其中不乏隐喻的方位表达,这已经形成了定势思维。例如英语国家人们形成了这样的概念隐喻“good is up;bad is down”,汉语中也不乏此类表达如“情绪低落、视力下降、身体每况愈下、地位提高”等。

另一方面,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隐喻概念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理解隐喻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背景,在英语学习中对概念隐喻的正确理解必须要了解目的语社会文化知识。例如对句子 “she spoke with a touch of vinegar.” 的理解关键在于vinegar的隐喻含义。汉语中“醋”的隐含意义是“忌妒”;而英语中vinegar的隐含意义却不同,表示“尖酸刻薄”或“不高兴”。另外,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中有关颜色的隐喻理解也不一样。汉语中嫉妒别人常表达为“得了红眼病”,而英语中则说green-eyed。

处于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有着不同的概念系统、认知结构、认知方式和认知习惯,不同的价值观和民俗心理,因此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隐喻的理解文化背景尤其重要,它影响着对词汇隐喻的理解,因而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应把跨文化知识传授融入到词汇教学的方方面面,只有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跨文化知识,才能正确推断词汇的隐喻意义。

(三)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

由于概念隐喻是系统的跨域映射,具有系统性,所以可对其进行分析和构建。它的系统性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从语言层面上看,系统性是指由于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存在着系统的部分对应关系,一个概念隐喻会衍生出大量的、彼此和谐的语言表达(如time is money可衍生出waste your time、spend your time、 save you hours等表达);从概念层面上分析,不同的概念隐喻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协调一致的网络体系,影响着人们的言语和思维。[4]它包括内部和外部系统性。首先,概念隐喻之间的蕴涵关系(如time is money, time is a resource, time is a valuable commodity)或同一目标域通过不同的源域实现(如love is war, love is magic, love is a journey, love is madness等),从而构建起一个协调一致的概念隐喻体系。其次,对于由相同源域来实现的概念隐喻形成了系统的概念隐喻表达体系。最常见的例子是方位隐喻(如 happy is up, high status is up, ra tional is up, conscious is up等构成了一个以up为中心语义网络)。

学生日常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形成丰富的积累,使单词记忆趋向形象化,有助于提高词汇习得能力。

地域文化的概念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概念隐喻;词汇教学;隐喻性词义

一、引言

目前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方式单一枯燥;教师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朗读单词,了解词性,对与课文相对应的义项进行造句释义。这种孤立讲解词汇的结果是学生每节课虽然学习了大量的词汇,但对所学词汇的理解缺乏具体感,在实际写作和阅读中往往不能活学活用;而且对词汇的记忆也不牢固。加之,高职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薄弱,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他们的词汇量往往不能达到要求。

学习者词汇量的大小及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其英语水平的高低。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词汇量的提高可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可见词汇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长期以来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语言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作为语言诸要素之一的词汇变化尤其显著。对于每一种事物、每种感觉和经验,人们不可能创造出完全独立于其他词汇的单词。大量的词义演变都是通过隐喻方式进行的;隐喻在词义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把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高职英语词汇教学,可以使词汇教学方法更加符合认知规律,并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拟从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现存的问题出发,结合概念隐喻理论,探讨其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二、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首先出现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lakoff & johnson 1980)一书中,而后在“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lakoff 1993)一文中得到系统的阐述。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主要是以隐喻为特征,所以人类的认知系统是隐喻构造的。概念隐喻是从日常表达式中归纳出来具有典型性的认知机制, 可反映客观事物,尤其是反映一些抽象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概念隐喻在一定的文化中又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即概念隐喻体系。在隐喻结构中,人们利用对两种毫无关联的事物进行感知的交融,实现从源模型向目标模型的映射。

(一)概念隐喻类型

根据lakoff&johnson的分析,以认知功能为依据,概念隐喻大致可分为三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种概念。例如,基于概念隐喻time is money,“money”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一个概念,所有用于谈论money的词语都可以用于time这个概念。于是产生了“节约时间”,“花费时间”和“浪费时间”等说法,时间被视为象金钱一样宝贵。

方位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而建立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包括前—后,上—下,中心—边缘,里—外,深—浅等。通过方位隐喻,人们可以利用日常熟悉的空间方位来理解其他如情绪、身体状况、数量及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英语中,用表示方位的词语来表达抽象概念较为常见的概念隐喻有:happy is up;sad is down,more is up;less is down,high status is up;low status is down等。

在实体隐喻概念中,人们把抽象、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一些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而有形的实体。在这类概念隐喻基础上,无形的概念可以被量化,分类,识别其特征和原因等,从而达到便于理解的目的。例如,现实生活中的“inflation(通货膨胀)”是个无形的抽象实体,可被看作是具体的物质(entity),于是就产生了概念隐喻inflation is an entity,也使以下表达方式不难理解:how can we deal with inflation?;inflation is backing us into a corner[1]等。实体隐喻最具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

(二)跨域映射

跨域映射是理解概念隐喻的关键,是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一系列本体或认识上的对应,用源域的结构和知识体验去谈论和思考目标域的概念。简而言之,就是将源域内的概念特征投射到目标域上,使目标域内的大量实体具备源域内概念的特征从而达到认识理解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概念隐喻中,源域内的概念为人们所熟悉且便于理解,而目标域概念较抽象、难理解。跨域映射关键在于确定两个不同概念域的相似性。

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可作为探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新视角的重要依据。为了更加客观地了解其认知机制,下面用实例来具体说明。在英语国家,人们谈论抽象概念“life”时,不自觉地会运用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根据上文所述的认知机制,源域(journey)的基本结构包含travelers, destination,changes, impediments等实体;而目标域(life)的基本结构则包含people living a life,life goals,movements,difficulties等实体。

两个概念域之间的实体可以构成系统的对应关系。源域中的认知结构可以粗略地描述成:一些旅行者跋山涉水前往目的地,途中经过了一些不同的地方也遇到一些困难,有时难免会失去方向。通过跨域映射,我们就不难理解:he’s gone through a lot in life.(生活中他饱经风霜。)旅途中,地点不停地变更意示着生活中的变化经历。通过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的认知映射,类似的表达可得到较好的理解,如give him a good start in life. i’m at a crossroads in my life. he’s over the hill. she’s without direction in her life. i was in dead-end job.

三、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语义学角度为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纬度。该理论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

(一)重视基本词汇隐喻意义的教学

英语中基本词汇使用频率高,义项丰富,并且与其它词汇搭配数量众多。它们用于指代那些与人们有最直接接触的基本范畴事物。人们的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不再满足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与表达,而是不断地认知、思考、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思想。为了完成这一过程,人们并不是无止境地创造新的词语,而是将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已认知的具体事物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利用已知事物来思考、表达新概念,于是产生了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这种隐喻性思维发展了词汇的语义。大部分隐喻性思维是由基本范畴等级发展而来。词汇语义的变化使一个词具有了多义性。sweetser(1990:19)曾指出,在词义的变化过程中,隐喻起着主要的构建作用。它直接导致语言新颖性的产生,间接导致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2]多义现象是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通过隐喻手段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

如上所述,大量的词义演变都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来实现。词义的这种演变方式非常普遍。概念隐喻将词义的扩展加以认知化、系统化。词义的一系列隐喻性扩展是由两个认知域的相似性所产生,根据其相关性由一个个概念隐喻统辖。[3]表示人体部位的词语都有隐喻含义,部分隐喻含义可以由概念隐喻people are objects衍生而来。例如“head”在人的身体部位中位于最上端,通过隐喻引申为表示空间的词语如head of stairs(楼梯顶端)、head of page (页面顶部);再进一步通过概念隐喻延伸出蕴涵“重要、领头”的意思,于是就有了以下表达:head of government (政府首脑) 、head of the family (家长)。除了人体部位的词语,常见的动物名称(老虎、狮子、狼、狗等)、颜色的词语(红、黄、蓝、绿等)及花草树木等也具有丰富的隐喻意义。

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能积极使用的词汇量仅停留在高中水平。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向学生灌输一种理念:词汇不是任意获得新的意义,而是通过人们的认知建构获取;建构方式主要是概念隐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基本词汇意义理解所蕴涵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找出两个概念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使其提高词汇水平。

(二)重视英汉概念隐喻文化内涵的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意义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隐喻是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共同属性,所以隐喻与文化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隐喻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是文化的反映。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概念隐喻的普遍运用一方面说明了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和不同民族认知间存在的共性;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很多表示抽象思维的隐喻表达法都是相同的。比如:人类在幼儿时期就形成了方位意识,在语言输入中,表达方位的词语很多也容易被理解,其中不乏隐喻的方位表达,这已经形成了定势思维。例如英语国家人们形成了这样的概念隐喻“good is up;bad is down”,汉语中也不乏此类表达如“情绪低落、视力下降、身体每况愈下、地位提高”等。

另一方面,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隐喻概念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理解隐喻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背景,在英语学习中对概念隐喻的正确理解必须要了解目的语社会文化知识。例如对句子 “she spoke with a touch of vinegar.” 的理解关键在于vinegar的隐喻含义。汉语中“醋”的隐含意义是“忌妒”;而英语中vinegar的隐含意义却不同,表示“尖酸刻薄”或“不高兴”。另外,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中有关颜色的隐喻理解也不一样。汉语中嫉妒别人常表达为“得了红眼病”,而英语中则说green-eyed。

处于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有着不同的概念系统、认知结构、认知方式和认知习惯,不同的价值观和民俗心理,因此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隐喻的理解文化背景尤其重要,它影响着对词汇隐喻的理解,因而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应把跨文化知识传授融入到词汇教学的方方面面,只有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跨文化知识,才能正确推断词汇的隐喻意义。

(三)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

由于概念隐喻是系统的跨域映射,具有系统性,所以可对其进行分析和构建。它的系统性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从语言层面上看,系统性是指由于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存在着系统的部分对应关系,一个概念隐喻会衍生出大量的、彼此和谐的语言表达(如time is money可衍生出waste your time、spend your time、 save you hours等表达);从概念层面上分析,不同的概念隐喻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协调一致的网络体系,影响着人们的言语和思维。[4]它包括内部和外部系统性。首先,概念隐喻之间的蕴涵关系(如time is money, time is a resource, time is a valuable commodity)或同一目标域通过不同的源域实现(如love is war, love is magic, love is a journey, love is madness等),从而构建起一个协调一致的概念隐喻体系。其次,对于由相同源域来实现的概念隐喻形成了系统的概念隐喻表达体系。最常见的例子是方位隐喻(如 happy is up, high status is up, ra tional is up, conscious is up等构成了一个以up为中心语义网络)。

学生日常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形成丰富的积累,使单词记忆趋向形象化,有助于提高词汇习得能力。

地域文化的概念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概念隐喻;词汇教学;隐喻性词义

一、引言

目前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方式单一枯燥;教师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朗读单词,了解词性,对与课文相对应的义项进行造句释义。这种孤立讲解词汇的结果是学生每节课虽然学习了大量的词汇,但对所学词汇的理解缺乏具体感,在实际写作和阅读中往往不能活学活用;而且对词汇的记忆也不牢固。加之,高职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薄弱,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他们的词汇量往往不能达到要求。

学习者词汇量的大小及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其英语水平的高低。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词汇量的提高可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可见词汇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长期以来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语言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作为语言诸要素之一的词汇变化尤其显著。对于每一种事物、每种感觉和经验,人们不可能创造出完全独立于其他词汇的单词。大量的词义演变都是通过隐喻方式进行的;隐喻在词义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把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高职英语词汇教学,可以使词汇教学方法更加符合认知规律,并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拟从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现存的问题出发,结合概念隐喻理论,探讨其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二、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首先出现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lakoff & johnson 1980)一书中,而后在“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lakoff 1993)一文中得到系统的阐述。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主要是以隐喻为特征,所以人类的认知系统是隐喻构造的。概念隐喻是从日常表达式中归纳出来具有典型性的认知机制, 可反映客观事物,尤其是反映一些抽象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概念隐喻在一定的文化中又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即概念隐喻体系。在隐喻结构中,人们利用对两种毫无关联的事物进行感知的交融,实现从源模型向目标模型的映射。

(一)概念隐喻类型

根据lakoff&johnson的分析,以认知功能为依据,概念隐喻大致可分为三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种概念。例如,基于概念隐喻time is money,“money”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一个概念,所有用于谈论money的词语都可以用于time这个概念。于是产生了“节约时间”,“花费时间”和“浪费时间”等说法,时间被视为象金钱一样宝贵。

方位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而建立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包括前—后,上—下,中心—边缘,里—外,深—浅等。通过方位隐喻,人们可以利用日常熟悉的空间方位来理解其他如情绪、身体状况、数量及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英语中,用表示方位的词语来表达抽象概念较为常见的概念隐喻有:happy is up;sad is down,more is up;less is down,high status is up;low status is down等。

在实体隐喻概念中,人们把抽象、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一些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而有形的实体。在这类概念隐喻基础上,无形的概念可以被量化,分类,识别其特征和原因等,从而达到便于理解的目的。例如,现实生活中的“inflation(通货膨胀)”是个无形的抽象实体,可被看作是具体的物质(entity),于是就产生了概念隐喻inflation is an entity,也使以下表达方式不难理解:how can we deal with inflation?;inflation is backing us into a corner[1]等。实体隐喻最具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

(二)跨域映射

跨域映射是理解概念隐喻的关键,是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一系列本体或认识上的对应,用源域的结构和知识体验去谈论和思考目标域的概念。简而言之,就是将源域内的概念特征投射到目标域上,使目标域内的大量实体具备源域内概念的特征从而达到认识理解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概念隐喻中,源域内的概念为人们所熟悉且便于理解,而目标域概念较抽象、难理解。跨域映射关键在于确定两个不同概念域的相似性。

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可作为探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新视角的重要依据。为了更加客观地了解其认知机制,下面用实例来具体说明。在英语国家,人们谈论抽象概念“life”时,不自觉地会运用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根据上文所述的认知机制,源域(journey)的基本结构包含travelers, destination,changes, impediments等实体;而目标域(life)的基本结构则包含people living a life,life goals,movements,difficulties等实体。

两个概念域之间的实体可以构成系统的对应关系。源域中的认知结构可以粗略地描述成:一些旅行者跋山涉水前往目的地,途中经过了一些不同的地方也遇到一些困难,有时难免会失去方向。通过跨域映射,我们就不难理解:he’s gone through a lot in life.(生活中他饱经风霜。)旅途中,地点不停地变更意示着生活中的变化经历。通过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的认知映射,类似的表达可得到较好的理解,如give him a good start in life. i’m at a crossroads in my life. he’s over the hill. she’s without direction in her life. i was in dead-end job.

三、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语义学角度为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纬度。该理论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

(一)重视基本词汇隐喻意义的教学

英语中基本词汇使用频率高,义项丰富,并且与其它词汇搭配数量众多。它们用于指代那些与人们有最直接接触的基本范畴事物。人们的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不再满足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与表达,而是不断地认知、思考、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思想。为了完成这一过程,人们并不是无止境地创造新的词语,而是将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已认知的具体事物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利用已知事物来思考、表达新概念,于是产生了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这种隐喻性思维发展了词汇的语义。大部分隐喻性思维是由基本范畴等级发展而来。词汇语义的变化使一个词具有了多义性。sweetser(1990:19)曾指出,在词义的变化过程中,隐喻起着主要的构建作用。它直接导致语言新颖性的产生,间接导致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2]多义现象是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通过隐喻手段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

如上所述,大量的词义演变都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来实现。词义的这种演变方式非常普遍。概念隐喻将词义的扩展加以认知化、系统化。词义的一系列隐喻性扩展是由两个认知域的相似性所产生,根据其相关性由一个个概念隐喻统辖。[3]表示人体部位的词语都有隐喻含义,部分隐喻含义可以由概念隐喻people are objects衍生而来。例如“head”在人的身体部位中位于最上端,通过隐喻引申为表示空间的词语如head of stairs(楼梯顶端)、head of page (页面顶部);再进一步通过概念隐喻延伸出蕴涵“重要、领头”的意思,于是就有了以下表达:head of government (政府首脑) 、head of the family (家长)。除了人体部位的词语,常见的动物名称(老虎、狮子、狼、狗等)、颜色的词语(红、黄、蓝、绿等)及花草树木等也具有丰富的隐喻意义。

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能积极使用的词汇量仅停留在高中水平。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向学生灌输一种理念:词汇不是任意获得新的意义,而是通过人们的认知建构获取;建构方式主要是概念隐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基本词汇意义理解所蕴涵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找出两个概念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使其提高词汇水平。

(二)重视英汉概念隐喻文化内涵的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意义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隐喻是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共同属性,所以隐喻与文化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隐喻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是文化的反映。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概念隐喻的普遍运用一方面说明了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和不同民族认知间存在的共性;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很多表示抽象思维的隐喻表达法都是相同的。比如:人类在幼儿时期就形成了方位意识,在语言输入中,表达方位的词语很多也容易被理解,其中不乏隐喻的方位表达,这已经形成了定势思维。例如英语国家人们形成了这样的概念隐喻“good is up;bad is down”,汉语中也不乏此类表达如“情绪低落、视力下降、身体每况愈下、地位提高”等。

另一方面,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隐喻概念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理解隐喻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背景,在英语学习中对概念隐喻的正确理解必须要了解目的语社会文化知识。例如对句子 “she spoke with a touch of vinegar.” 的理解关键在于vinegar的隐喻含义。汉语中“醋”的隐含意义是“忌妒”;而英语中vinegar的隐含意义却不同,表示“尖酸刻薄”或“不高兴”。另外,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中有关颜色的隐喻理解也不一样。汉语中嫉妒别人常表达为“得了红眼病”,而英语中则说green-eyed。

处于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有着不同的概念系统、认知结构、认知方式和认知习惯,不同的价值观和民俗心理,因此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隐喻的理解文化背景尤其重要,它影响着对词汇隐喻的理解,因而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应把跨文化知识传授融入到词汇教学的方方面面,只有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跨文化知识,才能正确推断词汇的隐喻意义。

(三)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

由于概念隐喻是系统的跨域映射,具有系统性,所以可对其进行分析和构建。它的系统性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从语言层面上看,系统性是指由于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存在着系统的部分对应关系,一个概念隐喻会衍生出大量的、彼此和谐的语言表达(如time is money可衍生出waste your time、spend your time、 save you hours等表达);从概念层面上分析,不同的概念隐喻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协调一致的网络体系,影响着人们的言语和思维。[4]它包括内部和外部系统性。首先,概念隐喻之间的蕴涵关系(如time is money, time is a resource, time is a valuable commodity)或同一目标域通过不同的源域实现(如love is war, love is magic, love is a journey, love is madness等),从而构建起一个协调一致的概念隐喻体系。其次,对于由相同源域来实现的概念隐喻形成了系统的概念隐喻表达体系。最常见的例子是方位隐喻(如 happy is up, high status is up, ra tional is up, conscious is up等构成了一个以up为中心语义网络)。

学生日常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形成丰富的积累,使单词记忆趋向形象化,有助于提高词汇习得能力。

地域文化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概念隐喻;词汇教学;文本

1 概念隐喻理论

认知科学揭示了语言从根本上来说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理论思想首先是在Lakoff &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来的: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隐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隐喻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映射遵循恒定原则;概念隐喻的使用是潜意识的等等。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思维问题,不是语言问题;隐喻是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概念隐喻理论的革命性观点促进了认知语义学的整体发展。Lakoff & Johson(1996:3)认为,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就本质而言都是隐喻性的,他们(1996:9)指出,“无论在哲学和语言学领域,传统的做法都把隐喻的研究边缘化了,而我们却直观地觉得它是个中心问题,可能是解释理解能力的关键”。 由此可见,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从广度到深度都拓宽了它原有的空间,使它从语义进入到概念,从学科的边缘进入到中心。隐喻思维和概念在外语教学中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理解和运用好这一认知工具,对于我们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概念隐喻理论和教学的结合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引导学生建构概念域,能够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加强其阅读以及听力中对隐喻语言的理解能力,同时能够培养他们在写作中隐喻语言的表达力,最终推动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2.1 利用隐喻概念理论总结相关概念与的共同词汇

将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可以使得词汇教学方法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 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为有效的词汇学习方法。例如,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隐喻概念理论引导学生总结有关两个相关概念域的共同词汇。以“money is water”为例,可以对两个概念域的相关词汇作如下总结:

表1 water 概念域与money概念域相关汇总结[7]

这个表格清晰地展示了由 “water”这个概念域向“money”这个概念域映射在语言上的表现。水是人们所熟知的概念, 对于描绘水的各种性质的一系列英语词汇, 学生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当通过隐喻思维把水的各个性质的一系列词汇便同样可以用来描绘货币这个概念的相关方面。在词汇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将这两个概念域联系起来,并通过表格的形式将两个概念域的词汇进行总结对比。这可以使得学生们更为轻松地掌握相关概念各个方面的一系列词汇,从而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特定概念的一个全面、系统的词汇框架。

2.2 利用文本自主构建概念隐喻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时,由于概念隐喻是系统的跨域映射,具有系统性,所以可对其进行分析和构建。大学英语课本选材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语言贴近生活。许多词语、习语都有隐喻意义。因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文本理解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有助于养成隐喻思维的习惯。

例如《大学英语》全新版第三册第七单元课文文本Life of a Salesman中出现了这样的表达:the battle field where he fights for his independence and dignity; And his enemies--a crippled body that betrays him…--are gaining on him; he assembles his weapons; another bus that drops him off a mile from his territory.[2]很明显,文章描写的是一位身患残疾的销售员如何艰辛工作,而这些语句似乎让人无法与销售员联系起来。教师在讲授时可以把“battlefield, fight, enemies, betray, weapons, territory”列出来,使学生意识到这些词语都是用来描述同一概念WAR。根据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教师可引导学生构建出概念隐喻LIFE IS WAR,并找出两个概念的相似性。

2.3 加强英汉概念隐喻文化内涵的认知

隐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从中可探得英汉民族在认知方式和文化观念上的共同点和特异性。比如,对句子“She spoke with a touch of vinegar.”的理解。关键在于vinegar的隐喻含义。汉语中“醋”的隐含意义是“忌妒”;而英语中vinegar的隐含意义却表示“尖酸刻薄”或“不高兴”。另外,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中有关颜色的隐喻理解也不一样。汉语中嫉妒别人常表达为“得了红眼病”,而英语中则说green-eyed。这些隐喻语言基本上已经成为语言中相对固定的概念隐喻。

隐喻概念和隐喻语言都是一定文化语境中的人在历史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也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被接受和定型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英汉语隐喻语言中蕴藏着的文化共同性和差异,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隐喻中的文化联系,增强学生掌握英语词汇和习惯表达,以及对于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因为对于隐喻意义的误解而造成的语用错误,都有很大的作用。

3 结语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引导学生建构概念域,能够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加强其阅读以及听力中对隐喻语言的理解能力,同时能够培养他们在写作中隐喻语言的表达力,最终推动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

[2]Lakoff,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Heaton J B. 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Searle, J.R.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 Cambridge U.P.,1969.

地域文化的概念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区域软实力”是约瑟夫·奈“国家软实力”概念在区域竞争、发展层面上的应用与延伸,已成为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针对概念、构成要素、提升路径问题依次对区域软实力的研究理论进行了梳理、总结和评析,并提出本文观点。文章指出提升我国区域软实力水平,应立足于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整体环境,将企业软实力、个人软实力纳入区域软实力建设的总体框架之内,根据区域自身特点,统筹区域内外软实力建设,努力实现区域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软实力 区域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 硬实力 国家软实力

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在回应“美国衰落论”的挑战中,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次提出了“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力图通过分析文化、价值观等非军事、经济等硬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重新构建理解国际竞争和分析国家综合实力的新的理论框架。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它是与硬实力相对存在的,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硬实力”是强制他国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的实力,它是有形的,来自于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软实力”是让他人自愿按自己意图做事的力量,它是无形的,来自于民族文化、价值观念、制度安排和外交政策,主要表现为影响力、说服力、吸引力。显然,奈所说的“软实力”是一个比较宽泛且具有相对性的概念,它是相对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显性实力而言的隐形实力,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在精神、思想、文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奈关于软实力的理论使长期以来隐伏于无形之中的国际关系间的思想文化、价值体系、制度体制等的暗中较量公开化、明晰化、理论化,并由此开创了国际竞争的一个新领域——软实力。此后,“软实力”理论受到世界各国政要、专家学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国内,较早研究国家软实力的学者主要有王沪宁等人。王沪宁在1993年提出,政治体系、民族士气、经济体制、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发散性力量表现为一种软实力,并对软实力的特点和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引起了国内学者对软实力问题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国内区域间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博弈的日趋激烈,区域形象、文化感召、制度创新等“软力量”对区域经济的倍增效应开始凸显。为了阐释和预测区域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国内一些学者类比国家软实力,提出区域软实力的概念。应该说,区域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概念在区域竞争与发展层面上的应用与延伸,已成为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梳理、评述国内学者对区域软实力的研究,以期更好地推动区域软实力理论与战略研究,为我国区域软实力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区域软实力概念的界定

(一)研究概述

区域软实力这一概念虽然提出较早,但最初都缺少一个明确的定义。对此概念较权威的界定来自于马庆国等在2007年出版的《区域软实力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区域软实力被定义为“在区域竞争中,建立在区域文化,政府公共服务(服务制度和服务行为)、人力素质(居民素质)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区域政府公信力、区域社会凝聚力、特色文化的感召力、居民创造力和对区域外吸引力等力量的总和。这种‘软'的力量能够吸引区域外的生产与消费要素,协调本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运作,提升本区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品位,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提高区域竞争力,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北京大学中国软实力课题组(2008)则认为:“区域软实力是指一个地区通过直接诉诸心灵—或者说精神—的方式,发展、动员和发挥区域内外的心智能力的作用来达到区域的社会和经济目标的能力。这样说来,区域软实力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区域征服、占领外部心灵的能力;其二便是区域内部的心智潜力。

周晓宏、王小毅(2007)认为区域综合实力是指一个区域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在内的全部实力和对外影响力,如果把其中的物质力量称之为区域生存和发展所必须拥有的硬实力,那么区域在生存和发展中所逐渐积累起来的各种精神力量、文化力量和对外影响力则称之为区域的软实力。吴光芸等(2009)认为:区域软实力是指在区域竞争中,通过文化、公共服务、人力素质等非物质要素的建设,不断增强区域政府公信力、社会凝聚力、特色文化的感召力、人才资源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其对社会经济运作系统的协调、扩张和倍增效应,从而全面提升区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品味,塑造良好的区域形象,提高区域竞争力,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无形力量。胡建林(2007)将区域软实力定义为:一个特定的区域,依靠其特色文化、人文素质、精神风貌、生态环境、体制机制、发展模式等产生的创新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2006)指出:“软实力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区域创新力、凝聚力与影响力,也表现为精神的力量、思想的力量、文化的力量以及环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地域文化的概念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医医案;领域本体;喘症;知识库

中图分类号:TP182;TP315 文献标志码:A

中医医学历史悠久,同时也产生了与中医学有关的大量文献。在中医学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了海量科学研究数据和文献,但是这些资料存在着分散、片面等状况不能被有效地利用。由于历史的久远和中国地域的辽阔,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名称,更是加大了实现古医学与现代医学资源共享的障碍。

语义检索可以通过从语义网上获取数据从而给出与检索者请求的查询结果以及请求的相关资源,从而解决了关键词一词多意或多词一意等局限性,提高了检索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实现了机器理解与人机交互的协同能力[2]。在基于本体的检索系统中,领域本体[3-4]的Ontology层提供共享的术语和概念,而知识库则使用这些语义的共享来表达领域事实,因此本体层是语义搜索引擎的关键所在。本文引入信息工程的知识库架构和基于领域本体的知识库构建理论,将中医喘证知识作为形式背景,使用Protégé 工具及OWL 语言构建了基于中医喘证本体的领域知识库实例,解决了案例知识的表示和组织问题,为下一步中医喘证案例推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1知识库

知识库是针对某一领域问题求解的需要,采用某种知识表示方式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组织、管理和使用的互相联系的知识的集合[5]。

领域知识是指在某一专门领域中重要问题或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集合。领域知识库这一术语源于人工智能领域。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域知识主要应用于知识的专家系统和自然语言理解的系统中。

1.1知识 目前,知识这一概念有3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①Feigenbaum:知识是经过消减、塑造、解释、选择和转换的消息。②Bernstein:知识是由特定领域的描述、关系和过程组成。③Heyes-Roth:知识=事实+信念+启发式。知识常常是模糊、不确定或不完全的。而且知识还处在不断地动态变化过程中。

对于任何知识,通常采用Heyes-Roth提出的知识的三维空间来描述。即知识的范围、知识的目的和知识的有效性。范围由具体到一般,目的从说明到指定,有效性由确定到不确定。知识的三维空间描述,见图1。

图1 知识的三维空间描述

大量的数据经过加工后才会有价值,经过分析处理的数据形成了信息,信息的作用后有时间和范围的限制。为了使信息在较长的时间内有效,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内部处理,这个过程叫综合,综合后的信息组成了知识。

从计算机科学的观点来看,知识是信息综合处理的结果。在综合过程中,信息传递相互比较,结合成有意义的链接。数据、信息和知识具有层次关系,它们的层次关系,见图2。

图2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层次关系

1.2领域知识 领域知识主要应用在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和自然语言理解以及有关概念的约束的集合。知识工程对领域知识进行了3方面的描述:①领域知识是一个概念模型,这个概念模型包括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②领域知识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约束。③领域知识是陈述如何推导计算出新概念和新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规则。

领域知识的2个基本概念:①领域特征概念:是领域知识的概念化,是各种相关领域内的重要概念的语义描述。②领域特征属性:是指某一领域内的概念所具有的特点,领域特征概念可以是词,也可以根据需要扩展成短语甚至词串。

2本体

2.1本体的概念 本体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在被引入信息科学之后,其定义尚未统一, Studer在1998年对本体的定义得到最多认同,他提出"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此定义包含4层含义:①概念模型:本体论的研究对象;②明确:某套概念及其相互之间关系被准确定义;③形式化:计算机可读的精确的形式化描述;④共享:本体中反映的知识是相关领域中公认的概念集。

2.2本体构建步骤 以本体构建[6-8]原则[清晰(Clarity)、一致( Coherence)、可扩展性(Extendibility)、编码偏好程度最小(MinimalEncoding Bias)、本体约定最小(Minimal Ontological Commitment)]为基础,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种构建本体的实际操作方法,归纳为两种模式:①利用现有文献和领域专家使用手工的方式创建概念关联;②将已有的叙词表改造成本体,或者采用学习机制,进行自动或自动化的本体构建。

目前国际上被认可的本体手工构建方法主要包括有骨架法、企业建模法、Methontology、KACTUS、循环获取法、IDEF-5、七步法等本体构建方法。

本文架构的中医喘症知识库即采用七步法构建本体。

2.3本体构建工具 目前构建本体的工具有很多种,不同的专业领域选取不同的本体构建工具,本文选择由斯坦福大学研制开发的Protégé(使用Java和开放资源作为操作平台)作为本体的建模工具,OWL(Ontology Web Language)作为描述本体的语言。Protégé提供了本体概念类,关系,属性和实例的构建,并且屏蔽的具体的本体描述语言,只需在概念层次上进行本体模型的构建。

3中医喘证医案的本体和知识库构建

3.1中医喘证医案的研究背景数据整理 收集和整理《吴鞠通医案》、《丁甘人医案・伤寒案》以《中华医典》所收录的75部医案著作中所涉及的喘证医案为研究对象[9],以"喘主证"、"喘息"、"喘逆"、"喘鸣"、"咳喘"、"上气"等关键词为核心概念,筛选整理医案,最终确定相关属性字段10余个,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中医喘证医案数据库,如图3所示,将此作为研究对象的形式背景,见图3。

图3 喘症医案数据库

3.2形式背景中概念树的组织

3.2.1定义类及层次关系 从喘证本体中自上而下抽象出基本类及层次关系,并采用Protégé建立中医喘证领域本体类关系初步模型。其中,类对应本体体系中的Class,对象对应本体体系中的Instance或Individual例如,外感型喘是实喘的子类,实喘又是喘证的子类,用OWL描述上述关系具体如下。

3.2.2定义并应用各类之间的关系 每种关系相当于一个二元组或多元组函数,各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为喘证本体模型内部的各本体类和子类对象,可分别由各关系所对应的ObjectProperty属性的domain和range两个子属性来设置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以便于本体模型内部各类通过上述关系进行关联,以下显示的是ObjectProperty属性"痰象"以及它的特殊性质,其中"痰象"的定义域是案例,值域是由"痰白"、"痰黄"和"痰清稀"组成的并集构成,说明案例是由值域中的3部分构成的,同时它还具有传递属性()

3.2.3设置各本体类的属性及关系 包括各属性的名称、值、类型及其他约束,对应本体体系中的Datatype Propety。

属性是个体间的二元关系,也就是说,属性把两个个体连接在一起。

本体所描述的概念间的关系主要有4 种:①概念之间部分与整体的关系(Part of);② 概念之间的父子继承关系(Kind of);③概念的实例和概念之间的关系(instance of);④某个概念是另一个概念的属性关系(attribute of)。

概念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丰富的概念间的语义关系,通过规则的逻辑推理就能获取概念间的蕴涵关系。

3.2.4定义概念的语义扩展关系如同义、近义、上下位关系等。为了实现关键字的语义检索,本体模型需要实现词语的本义、同义、近义和上下位等关系查询。例如,"微喘"可以具有"喘息"等同义词或近义词,若把其中任何一词作为关键词输入,不仅可以得到关键词的本义信息,并且能查询到关键词的同义、近义信息。这也是将来提高案例检索查全率的关键技术。

3.2.5实例填充 用具体实例填充(1)中定义的类,并对实例的属性及其属性值进行定义和扩展。

3.2.6修正本体模型 采用Jean推理机对已构造本体进行推理,验证本体初步模型是否合理性以及概念是否具有可满足性,并完善不合理之处。

3.2.7设置本体的存储方式。本体存储主要有文件存储和数据库存储两种方式,文件存储指以OWL或RDF等文件格式存储。喘证本体模型以OWL的文件格式存储,知识库中的案例数据以关系数据库形式存储。

应用Protégé工具建立的中医喘证本体片段,见图4。

图4 中医医案喘证本体片段

3.3导出owl本体文件 目前,Protégé 中存在4 种文件类型,本文选择OWL RDF files,导出的本体文件可以支持OWL 浏览和编辑的工具中被保存、阅读和修改,为知识推理[11-12]和检索提供了资源描述。中医喘证医案本体的概念集合语义树,见图5。

图5 中医喘证医案的概念模型

4结论

本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知识组织工具,可以多维度、可视化、动态地表示和组织中医知识和相关的信息资源,基于本体的领域知识库可以清晰地表达领域知识的基本概念、属性、处理方法和内在关系,使用这些概念可以完成知识表示和语义推理。本文将本体技术应用于中医喘证的知识库构建,是下一步实现中医喘证的知识检索和案例推理的前期关键工作,旨在为中医信息化和知识传承探索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田甜,高思华.本体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6):1832-1834.

[2]许德山,张智雄,邢美凤.面向本体知识库的可视化检所研究[J].信息系统,2010,(8):114-117.

[3]李景,孟宪学,苏晓路.领域本体的构建方法与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

[4]曾召.构建中医药学领域本体的实践[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9,(7):1-5.

[5]马晓丹,邓晓楠,彭文娟,等.基于领域本体的知识库架构和实现[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10):42-47.

[6]高成勉,包含飞,.本体构建原则及其在中医顶层本体构建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学,2008,(5):581-583.

[7]李兵,裘俭,张华敏.中医药领域本体研究概述[J].Chinese Journalof Information on TCM,2010,(3):100-106.

[8]张继芳.基于本体的教学领域知识库构建及应用[J].时间与经验,2011,4:58-61.

[9]阎红灿,李丽红,马会霞,等.基于粗集理论的中医喘证临床医案关联规则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2(7):1218-1220.

[10]于楠.基于Ontology的领域知识层次分类体系的构建[J].东北大学,2005.

地域文化的概念范文第7篇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概念隐喻;隐喻意识;跨文化变体

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中实际应用的语言学分支,即是运用语言学理论解决与语言有关问题的学科;它着重解决现实当中的实际问题(参见王宗炎)1988,胡壮麟2001)。事实上,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参见何英玉、蔡金亭2005),广义指: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语言规划和语言计划,语言与计算机的结合,语言学习与教学,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狭义的则指“研究第二语言和外语的教和学的学科”。

1、隐喻概念分析

如今人们发现隐喻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突破了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如一种用于修辞话语的修辞现象);同时,隐喻作为人类思维组织的一种工具,给人类提供了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其中,隐喻的载体形式与其承载的概念相比较为简单。也已成为语言研究的全新方法。人的认知与思维是运用概念的心理活动,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个将已知的具体范畴概念投射映现于抽象的范畴,而形成隐喻性表征的过程,即隐喻是一种认知模式;概念隐喻具有系统性,隐喻是基于身体经验的。诚如戴炜栋和陆国强(2007)所言,“人脑用概念思维的主要途径是概念映射和概念整合”。这也是人们使用和理解隐喻时所体现出来的概念特征,而隐喻的其他本质特征也离不开对隐喻概念特征的认识。近年来,隐喻在教育中的作用日渐受到重视。如陈玉凤(2009),指出以隐喻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已经证明了隐喻在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原理方面的中心作用。吴松初(2009)认为,不同于当前流行的隐喻分析,隐喻的使用和理解的意义的实现与主体特征和语境特征的相互作用紧密联系,是人们思维和认知活动中概念影射与整合的概念表现。可见,研究隐喻概念的相关领域,有助于建立文化―隐喻之间的部分和间接联系,将有利于在外语课程中培养文化意识提供重要意义,帮助学生注意汉外化中隐喻概念的不同,提高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

2、隐喻中的跨文化变体分析

由上述可知,正如于睿(2006)所言,隐喻意义的理解,着重于将已明确的源域的经验映射到未确定的目标域里,进而对目标域的特征重新认识。其中,概念隐喻是自然语言中系统和重复出现“始源域―目标域”的映射;概念隐喻使用上的跨文化因有了鉴别概念隐喻的一致性而有所差异。我们大致把隐喻用法中的跨文化变体分为以下三大类。

2.1 隐喻模式中跨文化变体的类型之一

源于常规隐喻的跨文化变体,指的是来自某一文化中且已变为常规的特定“始源域―目标域”映射的差异。就语言教与学的本质而言,不少语言学研究人员更直接地关注“在隐喻应用中实际的跨文化不同和其对语言学习的作用。我们可将由认知语义学家鉴别的概念隐喻,根据Grady(1997,1999)的看法分为两种类型,即初级隐喻和复杂隐喻,不少实例研究显示,复杂隐喻比基础隐喻更具文化归属性。其中,多数初级隐喻把意象图式映射到抽象体验中,再通过普遍的概念隐喻把结构转到抽象领域,如:“LESS IS DOWN;MORE IS UP”等;而由不同主要隐喻结合在一起的复杂隐喻,其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最易受文化的影响,随文化的不同隐喻映射中的特殊域也可而有所差异;(2)当涉及第二种隐喻,即复杂隐喻时跨文化变体就会出现,这种类型的隐喻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3)一种特殊隐喻的高频率和多样性有时是国家历史的反映或是民族特性的反映,如Deignan使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不同语言中多种隐喻中的始源域,并着重比较它们对应程度的生产力;其研究结果透露出:研究隐喻表达的历史角度及分析其各种系统分析,有助于借助概念隐喻理论进行英语词汇的教学。

2.2 隐喻模式中跨文化变体的其它类型

如源于始源域目标域中相同映射的价值判断的不同的另一种跨文化变体。这种类型的跨文化变体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习者缺乏特定文化的内涵来表达隐喻,反过来使交流不成功。还有,人们也借助主导地位的修辞惯例来认识特有的隐喻,此类隐喻随言语团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Hofstede(1980)所设计的问卷调查也证实了Littlemore在英国学习的外国学生需要翻译教师所使用的隐喻研究中涉及的问题。最后Littlemore认为:对师生两者而言,当应用承载着价值判断的隐喻时,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观且掌握误解产生的地方有很大的帮助。此外,有关源于隐喻的普遍性程度不同的跨文化变体类型,即指与其他修辞格相比,隐喻的普遍性程度的不同。如Charteris-Black对马来语和英语的比较研究扩大了隐喻使用的第三种跨文化变体涉及隐喻使用普遍性中潜在的不同的讨论领域。

3、结语

综上所述,隐喻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在不同民族中隐喻概念的普遍运用,表明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和不同民族的认知存在共性;但隐喻概念也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而不可避免地有着一定的差异。此外,随着全球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全球化发展与合作交流,将增加跨文化交流的机会;而文化通过隐喻来间接表达,语言又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与传统方法相比,教育者和语言学习者不断提高的隐喻意识的不断提高更有助于增强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戴炜栋,陆国强.概念能力与概念表现.《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第03期

[2] 陈玉凤.通过隐喻概念提高英语学习者的隐喻认知能力.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06)

地域文化的概念范文第8篇

关键词:泛长株潭区域 旅游品牌 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brand of Pan ChangSha- ZhuZhou- X iangTan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wo type”

Tang Yuegong

(Changsha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3)

Abstract: Pan ChangSha- ZhuZhou- X iangTan region has rich natural and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But the core of tourism resources throughout the region is basically punctate distribution, due to agglomeration degree of tourism resources is not high, the lack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tourism brand development and brand strategy of tourism planning, effect of industrial cluster and the well- known brand is difficult to effectively play. Therefore, continuous mining and refining the regional brand core value, explore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to enhance regional tourism brand building type two "under the angle of view, realize the domain leading brand and secondary brand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enhance regional brand identity and core value, help transform to promote Hunan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province to province by industry.

Key words: Pan ChangSha- ZhuZhou- XiangTan Tourism brand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长沙、株洲、湘潭(以下简称“长株潭”)是湖南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也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泛“长株潭”则是以三城市为核心区域,湘江为纵轴,1.5小时车程为半径,包括衡阳、娄底、益阳、常德、岳阳等沿江城市群(以下简称3+5城市群)。泛“长株潭”及附近地区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旅游基础设施良好,尤以张家界、韶山、南岳等地为海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但纵观域内核心旅游资源基本呈点状分布,如南岳位列湘南、韶山地处湘中、张家界偏隅湘西等,由于旅游资源的集聚程度不高,缺乏优势旅游品牌培育与旅游品牌战略的规划实施,产业集群与知名品牌的效应难以有效发挥。因此,不断挖掘和提炼区域品牌的核心价值,探索 “两型”视角下区域旅游品牌建设与提升对策,实现域内主导品牌与次要品牌协同发展,增强区域品牌认同感及核心价值,有助于引领和推进湖南旅游由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转变,实现旅游产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一、泛“长株潭”城市群旅游区的划分及品牌发展现状

“经济圈”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区域经济名词,主要是指从区域的经济条件、自然资源及宏观管理出发,由此构成的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地区产业配置圈。“经济圈”理论则是指内部具有比较明显的同质性与群体性的区域,与外部有明确的组织和地域的大都会区或大城市群。如我国的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经济区等;国际上如美国的五大湖、大洛杉矶、大纽约三大都会区等。但随着这一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推进,随后这一理论也被引入到较小地域的某些优势产业,突出表现在某些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基于以上认识,将“经济圈”有关理论移植到旅游业,不难对旅游经济区的概念做出以下厘定:为了获取良好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以核心旅游资源为基础,构建具有一定地域范围的旅游协作区,形成优势旅游产业集群。

沿用以上观点,以核心旅游资源和中心城市为基础进行归类整合,可将泛“长株潭”旅游区划分为“长株潭”、大湘南、环洞庭三大区以及比邻的以张家界为核心的大湘西旅游区,在此基础上对域内旅游品牌概念进行梳理归类(参见表1)。

(一)“长株潭”旅游区及品牌概念

“长株潭”是指以长沙为中心,包括长沙、湘潭、株洲的城市群。该旅游区既是湖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泛“长株潭”地区的旅游集散地,逐步形成了三大旅游品牌概念。长沙主推“山水洲城”的旅游名片,着力塑造“历史名城――文化旅游”的旅游品牌;株洲则以炎帝陵寝遗址为推手,打造“炎帝文明――寻根旅游”的旅游品牌;湘潭以韶山故里为核心资源,倾力打造“伟人故里――红色旅游”的旅游品牌。但以上品牌概念的塑造还存在泛化倾向,有必要对其不断加以整合提升,逐步凝炼成主导旅游品牌。

(二)“大湘南”旅游区及品牌概念

“大湘南”是指以衡阳为中心,包括郴州、衡阳、永州以及娄底、邵阳部分地区所在旅游区域。“大湘南”水系比较发达,地质构造复杂独特,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已形成了南岳宗教旅游、琅山地质旅游、东江湖亲水旅游、九嶷山舜文化旅游等品牌概念。但这些品牌还存在内涵分散单一、核心概念或主导品牌有待提炼整合等问题,目前尚缺少体现浓郁地方特色的核心旅游品牌。

(三)“环洞庭”旅游区及品牌概念

“环洞庭”以岳阳为中心,包括岳阳、常德、益阳所在的旅游地区。该区域逐步形成了岳阳楼――君山风景名胜区、桃花源风景名胜区、东洞庭湿地生态休闲区和桃花江竹海旅游区等省内外知名景点,但该区域仍然存在品牌概念分散、品牌价值有待进一步提升、核心旅游品牌概念急需凝炼、主导旅游品牌与副品牌如何协同发展等问题。

(四)“大湘西”旅游区及品牌概念

“大湘西”是以张家界为核心,包括张家界、怀化、湘西州所在的旅游区域。此处是湖南最负盛名的旅游目的地,拥有秀丽的山水风光和多彩的民俗风情。武陵源是世界自然资源遗产地,自然景观独一无二;世界文化遗产永顺老司城遗址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军事性城堡,完整地反映了土司及土司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全过程,它既是物质文化遗产,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湘西”还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历史文化悠久,民俗风情浓郁,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优势明显。大湘西旅游区已经形成张家界生态旅游和湘西民俗旅游知名品牌,但有必要进一步挖掘和整合,着力打造区域核心旅游品牌,实现主、副品牌协同发展。

二、泛“长株潭”区域旅游品牌的演化过程

旅游品牌是区分和识别旅游产品、旅游企业或旅游景区的一种特定标记,通常由某种名称、术语、图案或其他识别符号所构成。它既体现了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域的独特性,又反映了旅游产品、旅游形象、旅游品质等认知度和忠诚度。因此,探寻区域旅游品牌演进机理,应在考虑资源和地域独特性的前提下,整合区内相关品牌概念,凝练出主导品牌的核心概念。从泛“长株潭”地域划分和资源特征来看,其旅游主导品牌创意及确立可从以下两层面予以理定(参见表2):

(一)泛“长株潭”区域旅游品牌识别

1.“长株潭”旅游主品牌概念提炼

“长株潭”城市群拥有韶山、马王堆汉墓遗址、岳麓山――橘洲风景名胜、炎帝陵等知名旅游吸引物,旅游品牌主题内涵丰富,长沙还是“广电湘军”、“出版湘军”的聚集地,发展文娱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旅游品牌规划建设也存在概念过多、主题不突出、区分度不高等问题,有必要归类整合相关概念,形成主品牌概念。在充分考虑旅游资源独特性和知名性的前提下,鉴于韶山作为闻名海内外的著名旅游目的地以及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替代的地位,理应构成区域旅游主品牌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着力打造“红色”旅游主品牌,以此带动其他旅游品牌协同发展,进而做大做强区内“文化娱乐”旅游产业群。

2.“大湘南”旅游主品牌概念提炼

“大湘南”旅游吸引物虽以“山”(衡山、九嶷山、琅山)和“湖”(东江湖)见长,但除南岳、琅山的品牌知名度较高外,其他品牌仅域内知名且影响力较小,难以形成独特的旅游品牌概念。由于区内山系、水域资源发达,加之地域又比邻粤港澳,可将“山岳”与 “亲水”旅游概念整合为休闲旅游主品牌概念,将其打造成粤港澳的休闲后花园,吸引泛“珠三角”旅游者前来休闲,把休闲旅游产业打造成区域核心产业集群。

3.“环洞庭”旅游主品牌概念提炼

“环洞庭”主要旅游吸引物包括岳阳楼、洞庭湖、桃花源等著名景点,其中岳阳楼、洞庭湖是国内外广泛知晓的景区。域内旅游吸引物几乎均与“水”资源保持密切关联,“岳阳天下楼”和“洞庭天下水”是“名楼名湖”效应的真实写照。区域主导旅游品牌的凝练应借助这一效应,将“环洞庭”旅游打造成“亲水”特色旅游;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比邻武汉城市圈的地域优势,吸引更多的游客进入,实现两区旅游资源互补,两地客源互动,把“亲水”旅游产业打造成区域支柱性产业集群。

4.“大湘西”旅游主品牌概念提炼

“大湘西”依据区位划分,虽未划入泛“长株潭”旅游区,但因与其比邻且拥有张家界、凤凰古城、通道侗寨等著名旅游资源,是湖南旅游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和最著名的一张名片。因此,泛“长株潭”旅游品牌的构建必须与之协同发展。“大湘西”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生态环境与民族风情完美结合,是现代“体验旅游”取代“观光旅游”的最佳境地。由于张家界武陵源的核心地位无可撼动,应着力打造武陵源绿色旅游主品牌,以此带动民俗旅游等其他品牌协同发展,将“生态民俗”旅游产业打造成“大湘西”的支柱性产业。

(二)泛“长株潭”旅游总品牌概念的凝炼

从以上区域旅游主品牌概念的演化过程不难发现,泛“长株潭”旅游品牌总概念可以用“山水情,湘文化”六个字加以概括。“山”主要指以张家界、南岳、琅山等为代表的名山;“水”则概指洞庭湖、东江湖、水府等知名水系或湖泊以及各地丰富的温泉资源;“情”特指湖湘大地所独有的民俗风情;“湘文化”意指底蕴深厚的湖湘文化。泛“长株潭”旅游总品牌概念的凝练炼和打造, 有效识别了域内旅游品牌的核心价值,既为构建主、副品牌协同发展的区域旅游品牌结构创造条件;也为区域旅游品牌与“快乐湖南,锦绣潇湘”的湖南旅游品牌协同营销打下了基础。

三、促进泛“长株潭”区域旅游品牌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促进泛“长株潭”区域旅游品牌协同发展,必须大力实施和推进区域旅游品牌发展战略。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以“红色旅游”为核心,打造文化娱乐旅游品牌及产业集群

“长株潭”城市群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决定了其必须把这一旅游品牌做大做强,形成旅游经济增长的核心级和龙头产业。域内的故居、刘少奇故居、纪念馆等伟人故里,应紧紧围绕“红色之旅”这一主题,不断挖掘“红色”题材,加强品牌推广与营销,把“长株潭”倾力打造成国内外最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和品牌地。与此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区内(如马王堆西汉古墓遗址、炎帝陵等)厚重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同时,充分利用本区域文化娱乐产业发达的优势,实现红色旅游品牌与文化娱乐品牌协同发展,并以红色旅游的“量”来助动文化娱乐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二)以“休闲旅游”为抓手,促进山地亲水旅游品牌及产业发展

现代休闲旅游取代传统观光旅游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业的主要特征。“大湘南”拥有南岳衡山、九嶷山、~山以及东江湖等丰富旅游资源,其地貌类型多样,水系发达宽广;既有交通便利,又有比邻粤港澳的地域优势,是泛“珠三角”游客休闲度假的宝地。应充分利用地域和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和打造休闲旅游主品牌;同时注重温泉漂流、宗教文化、地质游学等旅游副品牌的培育,从而实现主、副品牌有序、竞合、差异化的发展,把“大湘南”旅游区建成粤港澳的休闲后花园,将休闲产业打造成区域支柱性产业。

(三)以“亲水旅游”品牌为推手,促进水域旅游产业集群的成长壮大

“环洞庭”旅游区拥有包括洞庭湖、岳阳楼、桃花源、汨罗江等著名旅游吸引物,又毗邻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随着京广、沪昆高铁的相继通车运行,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和潜力日益凸显。该区域应在“水”字上做足文章,以“亲水旅游”作为区域主导旅游品牌,进一步整合“楼、湖、江、岛”等资源,借助汨罗江国际龙舟节、“洞庭放歌”大型歌舞晚会、桃花源旅游节等系列节庆营销活动,吸引长三角尤其是武汉城市圈及“长株潭”周边游客,扩大名湖名楼效应,倾力打造最具水文化特色的亲水旅游产业集群。

(四)以“绿色旅游”品牌为龙头,打造生态民俗旅游产业集群

生态旅游是当代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它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 实现认识、欣赏、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为基础的旅游。大湘西旅游区包括武陵源(张家界、天子山、杨家界等)自然资源风景名胜区以及凤凰千年古城、永顺老司城遗址以及德夯苗寨、通道侗寨等民俗村落。但鉴于张家界在国内外的知名地位,应充分利用其资源和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张家界的生态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大湘西”旅游,实现绿色旅游主品牌与民俗旅游副品牌的协同发展,从而带动和引领“大湘西”生态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

(五)注重品牌培育,加大品牌营销力度

旅游品牌形象的树立是品牌建设的基础,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泛“长株潭”旅游地品牌形象的构筑,应以长株潭――红色旅游、大湘西――绿色旅游、大湘南――休闲旅游和环洞庭――亲水旅游为区域品牌主导概念,着力营造“人文与自然”旅游品牌特色,不断丰富“山水情、湘文化”的总品牌概念,着力打造和营销“快乐湖南,锦绣潇湘”的总品牌。同时,要围绕品牌核心价值观进行创新,构建品牌创造与品牌培育为核心的一体化创新体系,不断巩固旅游品牌在游客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综上所述, 实现泛“长株潭”区域旅游品牌协同发展,必须在有效识别旅游区域及品牌结构的前提下,不断挖掘和提炼品牌的核心价值,促进域内主品牌与副品牌协同发展,提升品牌认同感,逐步实现区域旅游品牌营销之间有序、差异的竞合格局,推动区域旅游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营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强势吸引力的高质量旅游品牌,树立良好的旅游品牌形象,从而推动区域旅游产业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进而促进湖南旅游业由资源大省向产业强省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范小军.城市品牌塑造机理――成就卓越城市品牌的原理和方法[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2008.

地域文化的概念范文第9篇

关键词:概念习语 体验哲学 涉身性 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113-02

英语概念习语是澳大利亚习语研究资深学者Fernando Chitra,基于英国语言学家Halliday语言功能理论,从功能角度对习语的一种划分。概念习语(ideational idiom)指称实际或虚构的人,物,动作,事件,状态等,反映说话者或作者对现实世界或虚拟世界的体验,在语言交流中主要起达意功能。

概念习语是一种特殊的只出现喻体的隐喻,其本质是借助于一种具体,熟悉的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抽象,陌生的事物,反映了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

一、体验哲学与概念习语的涉身性

Lakoff和Johnson在Metaphor We Live by中指出,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是隐喻和认知哲学的研究基础。人类经验是隐喻构建和理解的基础。具有涉身性的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隐喻始源域的构建和跨域映射根源于人们的经验,隐喻也只有通过经验基础才能得到解释和理解。概念习语根源于人们的经验,把人,物,动作,事件,状态等作为始源域,把始源域的部分特征映射到目标域上,借助始源域概念系统理解和构建目标域概念系统。从概念习语始源域的构建,跨域映射到概念习语的理解都基于人们的经验。概念习语体现了语言的涉身性(embodiment)。

Lakoff认为经验“包括个体或社团的各种实际或潜在的经历,具有遗传结构的个体与物理和社会环境的互动”,如感知环境、移动身体、发出动力、感受力量等。一方面,人类有着相同的感知器官,具有相似的感知和认知能力,生产生活实践也有相似之处,使得人们可能有相似的经验。基于这种涉身体验的相似性,英汉两种语言会用相同的始源域去理解和构建目标域。如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这一习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英汉两种语言都借助打铁经验,用打铁概念系统去构建和理解人们在生活中对机会的把握这一抽象概念系统。另一方面,人们的体验,生产生活实践离不开赖以生存的客观和人文环境,体验不可避免地刻着文化的烙印。因此,从概念习语始源域的构建,跨域映射到习语的理解都具有文化特定性和人的文化图示密切相关。例如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为航海、捕鱼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航海,捕鱼成为人们主要的生活、生产实践活动。许多英语概念习语的始源域来自于航海、捕鱼经验。如A Small leak may sink a great ship.小漏不补沉大船;Loose lips sinks ships.一言不慎,千帆尽失;to teach a fish to learn swim.教鱼儿学游泳;a fish out of water如鱼得水等等。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不少概念习语始源域来自农耕经验。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牛弹琴”,“牛脾气”,“众人拾柴火焰高”。

二、涉身体验与概念习语文化内涵

涉身体验发生在特定的文化中和人自身所处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而语言又深深扎根于人类文化土壤之中,故此概念习语的文化内涵因涉身体验和文化差异而不同。如果把习语文化内涵类比成数学的“集合”概念,那么英汉习语文化内涵有基本重合,部分相交,完全不相交三种情况。

1.文化内涵重合。人类拥有同一片蓝天,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有着相似的身体结构,感知器官,涉身体验也会有偶合之处。如以下习语都是基于人类相似的涉身体验,由此引发的文化联想也基本相似。

例如:

(1)All they wanted was to make bad blood between them, aggravate differences and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他们就是要挑拨离间,扩大分歧,以便浑水摸鱼。

(2)He asked me many questions, so I found myself skating on thin ice the whole evening.

他问了我一大堆问题,弄得我整个晚上感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在例(1)中,英汉语都是借助浑水摸鱼(fish in troubled waters)作为始源域去理解“趁着混乱时机或故意制造混乱以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这一抽象概念。而例(2)则是基于人们薄冰上行走的生活体验,用“如履薄冰”(toskate on thin ice)理解和构建“做事非常小心谨慎”的抽象概念。

2.文化内涵相交。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由于生存环境、意识形态、历史沿革的差异、涉身体验不同,同一始源域引发的文化联想也不尽相同。也正是因为涉身体验的文化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可能选择不同的始源域去理解和构建同一目标域。例如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和“一箭双雕”就是借助不同的始源域理解和体验“同时达到两个目的”这一抽象概念,英汉语两种不同的始源域有异曲同工之效;某一始源域在两种文化中也可能会引发不同的文化体验和联想。以One can’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为例。中国读者或听众由于缺乏相似的文化体验,会误以为该习语的意义类似于中文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英语文化中,母猪耳朵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劣等的原材料,因此该习语表示“劣材难成器”,劣质原材料是做不出精美的东西的。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出自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景出日:‘高才固易尔。’僧日:‘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呼?’”意为即使聪明能干的妇女,没有米业也做不出饭来。One can’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 a sow’s ear重在说明劣等材质做不出好东西,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则强调没有原材料无法做出东西来;由于文化差异,在英汉文化中,人们还可能选取同一不同始源域的不同特征映射到目标域上,理解和构建目标域概念体系。例如,parallel line的定义是:“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对于It looks as if both parties were thinking along parallel lines这句话的理解,中西方人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英国人理解parallel line表示“平行不悖,达成共识”;而中国读者认为平行线意味着意见或看法“没有共同点,永不相交”。

3.文化内涵不相交。有些涉身体验是某种文化特有的,具有文化特定性,基于该体验的始源域在其他文化中意味着体验空缺,继而导致文化联想短路。例如以下是摘自Wastewatch的一条头版头条新闻:

Who are the fat cats?

The fat cats are senior public servants, members of the Senior Executive Service. They are now the highest paid public servants… Massive fringe benefits tax lurks are also available for fat cats.

在这条新闻中,用fat cat作为喻体去理解一种人,这种人有权有势,利用职权去获取不菲的灰色收入,为自己谋取暴利,诸如身处高位要职的政府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即可称之为“肥猫”。由于差异,中国读者很难理解其文化内涵。

再如:

Their entry into the war made them cross the Rubicon and there was no going back

破釜沉舟参战,他们没有退路了。

在这个例子里,to cross the Rubin文化内涵近似于汉语“破釜沉舟”。该习语用to cross the Rubin去理解和构建“下定决心做某事,不顾一切地干到底”这一抽象概念体系。中国读者如果不了解该习语的历史典故,就会有文化联想空白,无法懂得它的文化内涵。

to cross the Rubin这一始源域来源于公元前49年发生在古罗马的历史故事。Rubincon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条河,是意大利和高卢的分界线。公元前49年,罗马执政庞培与元老院密谋进攻裘力斯・恺撒(Julius Caesar),即恺撒大帝。他们撤销了凯撒高卢总督的职务,并将他召回。恺撒决定先发制人,率领5000名将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渡过卢比肯河(cross the Rubicon)从高卢进入意大利,向庞培和元老院宣战。为了显示他的必胜决心,渡河之后凯撒命令把船只烧掉。最终凯撒赢得了这场战争,成了古罗马帝国的统治者。

三、英语概念习语汉译策略

英语概念习语始源域构建和跨域映射来源于人们的经验,也只有凭借经验才能充分理解概念习语喻体的文化内涵。概念习语的涉身性决定了其文化特定性。概念习语达意功能的实现效度也和人们的文化体验密切相关。在翻译英语概念习语时,应以实现概念习语的达意功能为前提,兼顾习语的涉身性和文化属性,根据翻译目的,语境,译人语文化和受众的不同,选择翻译策略。

1.保留喻体直译。英语概念习语是只出现喻体的特殊隐喻。如果喻体即始源域在英汉语中基于相似的涉身体验,引发相似文化联想,在汉译时,可保留喻体直译。

例如:

(1)Don’t led anyone led you by the nose;use your own judgement and do the right thing.

不要让任何人牵着你的鼻子走;要自己做判断,做正确的事情。

(2)here would always be someone to throw cold water on our ambition.

总会有人对我们的雄心壮志泼冷水的。

例(1)、例(2)中to led you by the nose和to throw cold water都采用了保留喻体直译法,分别翻译成“牵着你的鼻子走”和“泼冷水”;

再如:

(3)A small leak may sink a great ship.小漏不补沉大船。

(4)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滚石不生苔。

2.转换喻体。由于文化差异,同一喻体(始源域)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源于不同的涉身体验,因而会引发不同文化联想。为实现习语达意功能,在汉译时可选择汉语相应的喻体替换原英语喻体,这样既避免了误解也保留了习语隐喻性。

例如:

(1)The clerk licks the boots of the sales manager.

这个店员极力拍销售经理的马屁。

(2)Lucy and John tied the knot last Friday.

露西和约翰上周五结为连理。

例(1)、例(2)中To lick the boots和to tie the knots被译为“拍马屁”和“结为连理”。在英语文化中,用“to tie the knots”作为始源域去理解和构建“两个人喜结良缘”概念体系。而在中国文化中“打结,系结”往往具有消极意义。为避免误解,顺利实现达意功能,可用“结为连理”来替换原始源域,表达相似意义。

再如:

(3)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说曹操,曹操到。

(4)beauty lies in the lover’s eyes情人眼里出西施。

(5)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3.保留喻体加内涵解读。从体验哲学角度看,文化体验空缺会导致知识图式缺失。这类来源于经验空白地带的概念习语,其始源域对中国读者而言意味着文化联想的空白。在汉译时,如果仅保留喻体直译,无法使中国读者产生和英语读者近似的文化联想,从而妨碍习语的达意效度。这类习语喻体往往极富文化特色,始源域来源于著名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圣经故事或其他经典文学作品,为促进跨文化交流,翻译时可以保留始源域直译,再对习语文化内涵进行解读,以帮助汉语读者理解其文化寓意。

例如:

(1)He would have made a good pilot but his drinking habit was his Achilles’ heel.

他本来会成为一名很好的飞行员,可是他的酗酒习惯却成了艾基利斯的脚踵――他的致命弱点。

(2)We were talking politely and carefully with our business partner about it , but John came in like a bull in a china shop and his rough talk made our deal sour.

我们正在彬彬有礼,小心翼翼地和我们的生意伙伴谈着这件事,约翰闯了进来,就像公牛闯进了瓷器店――莽撞粗野,搅黄了我们的生意。

例(1)中Achilles’heel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传说。Achille是古希腊传说中的英雄,在特洛伊战争中身经百战,屡建战功。据说,Achille出生时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孩子,他的母亲为了造就他一副刀枪不入的钢铁之躯,便提着他的脚踵,把他的身体浸泡到冥河中――一条环绕地狱的河。果然,经过浸泡他的身体变成了一副钢筋铁骨,刀枪不入,任何凶恶的敌人也不是他的对手。但是,他的一双脚后跟却因握在母亲的手里,没有浸泡到冥河之中,依然与普通人的一样脆弱,这也就成了他的致命弱点。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他的仇敌射中他的了脚后跟。这位战功赫赫、所向披靡的英雄最终死于自身的这一致命弱点。在翻译Achilles’heel时,保留喻体加内涵解读方式,既突出了概念习语的隐喻特色,保留了文化底蕴,又实现了达意功能。

例(2)中,a bull in a china shop来源于一个历史故事。1816年,英国特使安姆赫斯特勋爵(Lord Amherst)奉命出使中国,代表英国政府与满清王朝交涉发展贸易问题,进行贸易洽谈,由于他鲁莽从事,导致这次外交活动失败,引起英国公众的不满。当时英国一家报纸刊登了一幅名叫a bull in a china shop的漫画, 对这个鲁莽从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外交官进行讽刺。作者把安姆赫斯特勋爵画成一只闯进瓷器店里的公牛。这副漫画不仅画得传神,而且一语双关:china既指瓷器又指中国,bull即指公牛又指英国。后来人们就用a bull in a china shop这一短语形容“鲁莽之人”、“毛手毛脚的人”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

英语概念习语是只出现喻体的特殊隐喻,其始源域的构建,理解以及跨域映射都基于人们的体验,体现了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概念习语汉译时应尽可能保留其隐喻特色,在兼顾涉身性和文化属性的同时,确保其达意功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Fernando Chitra, Idioms and Idiomaticity[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1-3;72-75.

2.王寅.再论语言的体验性―――认知语言学的语言体验观[J].山东外语教学,2005(2)

3.Deng Yanchang &liu Renqing . Language and Culture[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2004.

4.Lakoff, George & Johnson, Mark.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5.New Mark,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6.Nida, E.A. Language and Culture[M]. Shanghai: S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7.Nida, E.A.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8.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地域文化的概念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课程教学;领域本体;构建方法;C++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4―0033―05

引言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育教学诸多方面的变革,同样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各教学系统因不同开发者使用不同系统工具和开发软件,相同系统间资源表示方式不同,不便于知识继承和共享,造成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领域本体及语义网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重用。本体是实现语义网的基础,因此,很多教育技术研究人员开始使用和开发各种教学本体,以实现教学资源在语义层面上的共享和重用。然而,目前的学科领域本体数量很少,能够实现共享和重用的学科本体库更是捉襟见肘,远远达不到当前教学资源实现语义共享的需求。快速而高质量地构建各学科领域本体急待解决,以促进教学资源实现更大程度的共享,早日实现语义功能。

一 领域本体

本体,在信息科学领域,指的是概念化的明确的规范说明,能够以一种明确的、形式化的方式来表示领域知识,促进知识共享。本体用来表示特定领域内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语义基础,领域本体就是本体中的一种。

领域本体是在特定领域中可重用的本体,提供了该特定领域的概念定义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是领域知识规范的抽象和描述。

教学领域本体是对学科概念的一种描述,任一门课程中的概念及其关系都能构成本体。在通常情况下,教学资源领域本体是以某学科知识章节的纵向联系和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两维度为主线进行构建的。将课程中的知识点看作一个概念,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概念之间的关系,每个概念还与网络中的学习资源相关联。教学领域本体最终目的是捕获领域知识,提供人机对知识的共同理解。

本体构建和构建方法息息相关。好的方法是本体构建的保证。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专门的学科本体构建方法,故学科本体的构建速度和质量不高。

二 基于ISD的领域本体构建方法

教学领域本体的构建,某种程度上是教学系统化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atic Design,ISD)的过程。教学系统化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对教学目标、知识内容、教育者和学习者进行分析,编制教学资源,并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本文对目前已有的本体构建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将教学系统化设计理念融合到教学领域本体中去,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确立了构建教学领域本体的设计原则,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教学领域的方法,即基于ISD的本体构建方法。

1 构建原则

为保证本体的科学性和规范化,任何本体的构建都要按照知识概念的标准化表达和构建步骤的规范化过程这两个基本原则进行。同时,为体现具体学科特点,本体构建要遵循明确性、一致性、可进化性,以及对知识进行合适的粒度划分等原则。其中,明确性是指概念应尽可能的完整并能有效表达课程特性,保证其唯一性和确定性;一致性是指要始终保证概念在逻辑上的一致性,以确保最后推理结果的正确性;可进化性是指概念可根据特定的要求进行扩展和进化,以与知识更新同步;合适的知识粒度是指知识粒度的划分要与教学步骤相对应,在保持知识的局部完整性的前提下,将学科知识点表示到对应的教学步骤中。

2 构建方法

目前,人们常使用复用已有本体和利用本体工具等方法来构建本体,具体各不相同。常见的本体构建方法有“骨架法”、“评价法”等。但是,这些方法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需求不充分、建设过程缺少规范性、缺乏评价标准等不足。同时,这些方法各自适合不同领域,不能满足学科本体的具体要求。本文结合教学普遍规律,从教学系统设计的具体过程出发,依据本体建模的基本的建模元语类(或概念)、关系、实例等,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图1)。该方法可以从抽象到具体、自顶向下地建构学科领域本体,通过各种知识获取方法获得学科领域的主要概念和关系,用精确的语言加以描述,能够生成学科本体的核心语义内容。

(1) 教学领域本体需求分析

充分理解构建学科本体的需求,是本体构建的必要条件。

第一,在教学领域构建学科本体的目的。开发课程本体是为了形成对具体某课程知识组织结构的共同理解与认识,以满足异构系统间的信息交互和集成,提供基于语义的信息服务,为进一步建立个性化的课程资源管理系统服务。

第二,教学领域本体所涉及的具体学科。学科知识的范围和边界是模糊而交叉的,应把所有涉及到的学科或交叉学科都考虑在内,避免知识的缺漏。

第三,教学领域本体的使用对象是学生、教师,还是其他人。

第四,构建过程的时间分配。要考虑到课程知识的复杂性,不要求大求全,要以实用为基本原则,按工作量大小和难易程度合理分配时间。本体的进化需要更长的时间。

第五,本体描述语言的选择。本体描述语言的选择直接影响本体模型的表达能力和可扩展能力。目前的形式化本体描述语言主要有RDF、RDFS、OIL、DAML、OWL等,推荐使用W3C最新的描述标准。

(2) 建立核心本体库

首先,获取概念并定义类。通过收集学科领域的知识信息,充分了解知识的组织结构,从学科领域专家、专业权威书刊、网络以及已有的相关本体中获取学科的重点概念,并对这些概念进行分析抽象和归纳,依据概念唯一性、同级概念间互不相交、并集覆盖整个父类概念范围的要求,并形成以继承关系为主要关系的层级模型。这些模型化的概念被抽象为本体中最基本的类。类是本体的核心。定义本体的类,应能表示出类的最突出的属性,一个概念只能创建一个类,创建一个类应能增加其父类不具备的新属性。

其次,确定类的属性。概念层次结构是本体的骨架,类的属性和概念间的关系才是本体的血肉。类的属性用来描述概念的内部结构关系,是区别类的重要标志,包括类的固有性质和与其它个体的基本关系等。不同的类有不同的属性,一个类可以有多个属性。一般,属性的表现形式有属性名和属性取值。类的属性和类一样,也具有很强的继承性,这样就减少了属性冗余,增强了概念的表达能力。确定了类的属性以后,对概念进行归纳和分类,逐步建立起类的层级化的分类模型。

根据教学知识点与教学资源之间的映射关系,学科领域本体中知识点类的属性可以定义为知识点同义词(Synonym)、教学目标(TeachingGoals)、知识点大小(KnowledgeScale)、重要程度(SignificanceLevel)、知识点之间关系、与章节的关系、与资源的关系(hasResource)等基本属性。

再次,建立类之间的逻辑关系。一个概念的定义和描述往往会涉及到多个其他概念。概念之间具有关联性,这一关联就是概念间的关系。概念的关系可以是多个,一个关系包括关系名和关系取值等。学科概念模型中的类除了具有父子关系(SubClassOf)外,还要构建符合教学步骤和教学规律的其他关系,据此,本文定义了学科知识点之间的六种基本关系(表1)。所有关系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状结构。网状结构与树状结构相结合,使得整个教学领域知识本体库成为一个语义复杂、完整但又清晰的、便于理解的语义网结构模型。在具体应用中也可以根据需要选一个或多个,或建立其他关系。

最后,创建类的实例。明确了本体的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类的层级模型和类之间的关系建立之后,添加实例并建立一个实例集。实例反映了具体概念的知识表示,每个实例是由实例名和实例url地址组成。

(3) 进行形式化编码

确立了建模元语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后,接下来就要对本体进行编码了。本体最终是为了让机器理解教学中的概念及关系,也就是用计算机可识别的语言将本体描述出来,并将编码的过程和结果存储。本体编码就是将教学实际资源和本体进行关联,使类之间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关系。在具体应用中,本体有非形式化语言、半形式化语言、形式化语言等形式,学科本体可以用自然语言、框架、逻辑语言等形式来描述本体。

OWL(Web Ontology Language,网络本体语言)是一种形式化本体描述语言,是W3C最新的一种语义网本体语言,它提供了丰富的类公理,功能上超越了XML、XML Schema、RDF等,能准确描述知识的类、属性和实例及其复杂的逻辑关系,支持良好的知识推理,弥补了RDF与XML。因此,本文推荐使用OWL来描述本体。

(4) 调试和集成

本体的构建和描述离不开本体构建工具的支持。Protégé体系软件是斯坦福大学为知识获取而开发的一个工具,是开放的模块化的,支持RDF Schema、带DTD的XML文件、XML Schema文件等格式的存储和导入。表2是Protégé与其他工具的比较。

从Protégé与其它工具的比较来看,Protégé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因其开放性、不断更新性、可扩展性、良好的互操作性、界面友好性及对中文的良好支持等多方面的优点,成为人们构建本体的首选工具。

(5) 本体评价

构建完成的本体需要评价。但是目前没有标准化的本体评价方法。本文综合现有的本体评价方法,结合教学课程本体构建实践,认为教学领域本体构建应该从正确性、清晰性、一致性、可扩展性和有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6) 本体进化

学科知识是无边界和不断扩展的。因此,进化是领域本体建设的重要环节。教学领域本体的构建是个不断进化和衍生的过程,在核心本体建好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和完善来扩展和进化本体,才能逐步建成一个较为完整和实用的教学领域本体来。

三 基于ISD的领域本体构建方法应用实例

“C++程序设计”课程随着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教学资源不断更新。采用本体标准化的描述方式,建立通用的规范的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的广泛共享和重用,是该课程资源库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C++程序设计”双语课程为例,采用ISD本体构建方法,以课程知识的纵向和横向关系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该课程本体。

1 需求分析

理清本体的实际需求,是成功构建的必要条件。第一,开发“C++程序设计”双语课程资源本体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对该课程知识组织结构的共同理解与认识,满足异构网中双语教学资源信息的交互和集成,并能提供基于语义的信息服务,为进一步建立个性化的“C++程序设计”双语课程资源管理系统奠定基础。第二,所建本体主要为双语教学资源的共享服务,所涉及学科领域是“C++程序设计”课程领域。第三,该课程资源领域本体面向对象是C++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者、本学科教师、其他学习者。第四,选用OWL语义描述语言。

2 建立核心本体库

(1) 获取概念

“C++程序设计”双语课程知识丰富。本文以Nell Dale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C++程序设计(第三版 影印版)》教材为基础,参照国内C++程序设计课程的知识结构,按照教学规律和步骤,将知识进行了三层粒度划分(详见图2),分别是根节点、顶层核心概念集、第一级子概念集,并归纳出五个顶层概念,分别是程序基础、面向对象、数据结构、程序举例、学习资源,一级子概念20个,二级子概念100多个,基本覆盖整个“C++程序设计”双语课程的全部知识内容,可作为该课程资源本体未来进化的种子。

按照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对这些核心概念进行扩展,建立整个本体概念模型:把“C++程序设计”作为根结点,向下扩展为五个顶级概念,顶级概念继续向下扩展,以此建立的层次结构以树型结构呈现。图3是使用Protégé4.0对顶级概念“学习资源”的下级概念(包括案例、课件、文档、指导、材料、测试等六个子概念)建成的类层级图。

(2) 确定类的属性和关系

根据课程需求,将知识间的关系定义为知识点之间、知识点与教学资源之间等的映射关系,定义了同义词(hasSynonym)、资源(hasResource)、程序举例(hasCaseStudies)、重要程度(SignificanceLevel)、等基本属性(图4)。定义了该课程本体的类之间的同位知识(ParaConcept)、上位知识(SuperConcept)、下位知识(SubConcept)三种最基本的关系。其他属性和关系可具体定义,如知识点名称、教学目标、知识点大小规模、重要程度、交互类型、知识点之间关系、与章节的关系等,以使本学科的知识点在横向上紧密联系起来。

(3) 创建类的实例

属性和关系建立后,接下来添加实例。本文为Classes类建立了三个实例,分别是classLoan、classTime、classString,如图5。

3 “C++程序设计”双语课程教学资源领域本体的OWL实现

本文通过使用Protégé4.0进行建模,按照教学具体要求和学科知识组织结构,形成能覆盖整个学科领域的概念结构。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只给出图4的OWL描述代码。图4基本实现了本体概念、属性及其关系的复杂关系,是整个本体的缩影,可以用来说明所建本体的科学性和可用性。

xmlns=qrnu.省略/bilingual-teaching/C++.owl#

xml:base="qrnu.省略/bilingual-teaching/C++.owl"

xmlns:rdfs="省略/2000/01/rdf-schema#"

xmlns:owl2="qrnu.省略/bilingual-teaching/C++.owl#">

四 总结

本文开发完成了“C++程序设计”双语课程教学资源领域本体,共包括概念82个、上下位关系102个、属性50个,包括了该课程领域的几乎全部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描述了知识点之间的语义关系。该本体概念层级多样化,具有良好的完整性,概念间的关系在逻辑上比较严密和一致,且可扩展性较强,支持语义逻辑上的推理,方便以后的进化,为下一步实现资源管理的语义检索功能奠定了基础。

构建教学领域本体最终是为了在实际教学资源管理中予以应用,以实现共享,促进资源的语义管理。教学本体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是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 杨建学.领域本体构建在学习资源管理中的应用[D].长沙:湖南大学,2006.5.

[2] 王梅. OWL领域本体构建方法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6,(12):30-33.

[3] 马文峰,杜小勇.领域本体评价研究[J].圈书情报工作, 2006,(10):68-71.

[4] 王秀芳,徐峰,魏莉.浅谈网络教学资源本体的构建[J].山东电大学报,2007,(1):11-13.

地域文化的概念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空间维度词 高 低 认知 隐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体现了人们赖以思维和行为的概念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人们的认识、思维、经历、甚至行为的基础。

莱考夫和约翰逊根据始源域的不同,把隐喻分为三大类: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空间隐喻。结构喻指一个概念通过另外一个概念来组织和构筑,即通过一个结构清晰、界定分明的概念去构建另一个结构模糊、界定含混、或完全缺乏内部结构的概念。实体隐喻指我们把对实际物体和物质的经验投射到很多抽象的物体上去,把这些抽象的事物(如事件、活动、感情、思想等)也看作实体和物质,从而对很多我们并不能直接看到或接触的精神现象也可以进行指称、分类、组合、量化和推理。空间隐喻是以空间概念为始发域向其他认知域或目标域进行映射进而获得引申和抽象意义的认知过程。空间隐喻把一些空间关系和性状投射到非空间的关系和性状上,不仅能使抽象和未知的概念具体和熟知,而且能启迪读者的想象力,在不相容的事物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的关联。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观点,空间隐喻来源于直接的身体体验,体验基础可以很容易地在我们社会物质化的环境中找到。本文就空间维度词“高、低”的隐喻现象加以分析。

一、“高、低”的初始意义

“高、低”和其它空间维度词如“大、小”“长、短”“宽、窄”“粗、细”等一起构成了人们可感知的基本概念。《现代汉语词典》《新华现代汉语小词典》和《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等对“高”的第一条释义都是“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和“低”相对)。对“低”的释义是“从下向上距离小;离地面近”(跟“高”相对)。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最初有关“高、低”的词语。“高楼大厦”“地势高”“高山”“高原”“低地”“低谷”“水位低”等。人们在表达“高、低”的概念时,是以地平面为参照的,即地面以上延伸的距离越远就越高,反之则低。概念是通过人们接触世界并在认知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人们在长期的认知实践中不断扩大概念的内涵这才为人们以后进一步感知世界和描写世界提供了潜在的可能。

二、“高、低”的源概念域向其他概念域的投射

(一)由空间概念域向时间概念域的投射

这类投射有:“高中”和“高考”等。我们说“高中、高考”时,都是有一个参照点的,如“高中”是相对于“小学”和“初中”而言的;而“高考”是相对于“中考”而言的。它们在时间的分布上有一个先后顺序,有一个梯度的增长。

我们认为像“高龄”“高寿”之类表年龄的敬辞也是表时间的一种,这样的词语都指人活得寿命长、年纪大,这也是表现时间的一种形式,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类词语中的“高”字也是表时间域的。

(二)由空间概念域向家庭伦理概念域的投射

这类投射有:“高祖”“高堂”“高祖母”等。当我们说到这些词语的时候,头脑中存在一个参照物,那就是我们自己本身。高堂,指父母;高祖,指曾祖的父亲;高祖母,指曾祖的母亲。以我们自身为参照点,越往上延伸辈分也就越高,这与人们对“高”的概念的最初认知体验也是极其相似的。

(三)由空间概念域向社会概念域的投射

这类投射主要指在身份、社会地位等方面的投射。如:“位高权重”“高官厚禄”“高贵”“出身低微”“地位低下”“低三下四”等。这里面的“高”都体现出阶级地位特殊、生活享受优越或者达到高度道德水平的;相对的“低”则体现着一种身份或社会地位低下。这些意义都是由“高、低”的原始意义通过空间隐喻而形成的。

(四)向表心智、性格、品质、学问和思维等抽象概念域的投射

此类投射如:“高明”“高招”“高深”“高见” “高尚”“高洁”“高傲”“低劣”“低调”等。这种隐喻投射的基础是把抽象概念具体化、实体化。在这类隐喻投射中,人们将抽象的概念,如“思想、品质、性格”等看成是具体有形的实体。这就是莱考夫的实体隐喻。人类最初的生存方式是物质的,人类对物体的经验为人们将抽象概念表达理解为“实体”提供了物质基础。要从根本上解释这种投射,我们得从实体隐喻中的容器隐喻切入。人们不光把自己本身看作是一个容器,还将这种概念投射于其它物体,甚至是一些无形的抽象的东西。随着对世界经验的不断扩大,人们就会产生把这些无形的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量化的需要。把这些概念看作是容器,越向里延伸,也许可容性越大。

(五)向状态域的投射

“高、低”向状态域投射的情景也很常见。如:“情绪(热情)高涨”“高兴”“低落”等。这一隐喻的经验基础为:人是直立行走的动物,健康的人是以站姿或坐姿进行工作的,生重病的人才卧床不起,死去的人都会倒下来。当人情绪不好时,就像生了病,所以人们用“低落”形容;当人精神振作时自然干劲十足,所以人们用“高涨”来修饰。也就是处于积极良好的运动状态常为“高”,处于消极关闭的状态就为“低”。

(六)向数量域的投射

“高、低”向数量概念域投射的现象也具有普遍性。如“高产”“工资高”“产量低”“成本低”“造价低”等。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高”与“低”是与量的多少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数量越多也就越高,相反,数量越少则越低。

除了以上列举的投射域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领域,如气象域的“高压”“低压槽”;疾病域的“高血压”“高烧”;地理域的“高纬度”“低纬度”;表示心理预期的“心气高”“眼光高”等。

但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源概念域和目标概念域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为隐喻无论是作为一种修辞还是一种认知思维,都是以两个概念域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的。源概念域一般具有多种语义特征,在实现向其它概念域投射的时候,我们会突显不同特征作为相似基础。而且在隐喻投射的过程中,源概念域的语义特征本身也存在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我们从对社会概念域投射的例子中就能看出这一点。

从空间维度词“高、低”的隐喻投射,我们可以知道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还是人类的一种重要认知方式。“高、低”所表达事物的本体特征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稳定的心理意象,随着对世界认识的深入,人们便把“高、低”的经验特征投射到其它的概念域。人们的认知活动是个渐进的过程,这种投射作用也表现出与之相对应的渐进过程。人类语言隐喻的发展是与人类词汇的发展及人类的历史经历密切相关的。人们利用事物的物理基础与心理体验之间的相似性,把源概念域投射到目标域,使源概念域得到扩展和补充。但这个过程不是随意的,而是受人们的认知经验制约的。我们通过这种相似性的对照与比较,一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词语使用的依据,另一方面还可以运用认知能力去理解与把握词义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更重要的是,这对语言使用者在今后不断扩大与发展的认知活动过程中如何遵循类似的原则与规律,把源概念域投射到新的目标概念域中,从而丰富语言,满足我们认知世界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

(4).

[2]曾传禄.汉语空间隐喻的认知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

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2).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地域文化的概念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学科结构;知识结构;地理教学

学科结构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创建的,是以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从课程入手,以学科基本结构为中心构建起来的,其目的是解决学科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学科结构理论认为,学科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学科结构的组成要素,而这些要素之间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即为结构。学科结构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两个特征。整体性是指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是充满关系的有机整体,学科教学中应以整体观念为指导,不只是了解概念、规则和原理本身,而且要思考这些概念、原理和规则之间以及与事实现象之间的联系,使任何与该学科有联系的事实、论据、观念、概念等都可以不断地纳入一个处于不断统一的结构之内,构建经纬交织的知识网络,克服离散性。这样就既易于学习,也便于深化理解和记忆,因为学习材料纳入个人的知识结构中之后,可减少复杂性而易于恢复,便于提取。层次形是指学科知识由于观念的抽象性、包摄性和概括性程度不同,所以会形成具有层次性的金字塔形的结构。而处于塔顶的就是学科领域中核心的基本观念。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与这些基本观念相伴随的完全形式的体系,就能起到以纲带目,以简驭繁的效果。在学科教学理论的启示下,我们构建了初中地理教学的知识结构。

学科基本理论对学科教学的启示是:学科教学要从纷繁复杂的事实和现象中解脱出来,理清思路,抓住要点,整体系统地构建教学框架。教学工作所要做的第一步是要系统分析学科教学内容,把握学科知识的整体框架,编写完整系统的结构提纲,然后再根据结构提纲有层次地组织教学。在学科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系统分析了初中地理的教学内容,整体构建了教学的知识结构

一、构建初中地理教学的知识结构

(一)地理学科结构的分析与认识

1.教学内容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的内容有三部分构成:地理基础知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分属系统地理知识和区域地理知识两大类。系统地理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整体和其中各个要素,主要讨论地理事象的一般规律,又可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研究地球整体结构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人文地理研究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合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区域地理研究某一特定区域内,各地理要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特定模式。两类知识的关系是:系统地理是在区域地理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一般规律性知识,而这种知识又成为理解区域事实和区域特征的理论基础。在教学中,掌握系统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理解诸多区域地理事实和现象的基础,而学习区域地理中各类地理事物和现象又是形成系统地理概念和理解系统原理必需的感性认识基础。由二者的关系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由系统地理知识组成。

2.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界定

在中学的地理教学内容中,系统地理知识主要由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两大部分组成。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必须对哪些是地理学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界定。以下是对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分析:

(1)地理基本概念的界定。地理概念是指人们对地理事物和现象一般本质属性的认识反映。由于地理事物和地理知识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征,故在地理概念中可分为地理类别概念和地理区域概念。前者反映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如地形、气候、河流等,后者反映一个地区多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相互作用的一般特征,如热带沙漠、中国人口等。地理类别概念属上位概念,其抽象性、包摄性和概括性强;地理区域概念属下为概念,一般包含在地理类别概念当中,如气候这一类别概念包含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一区域概念。从以上分析可知,地理基本概念主要指地理类别概念。

(2)地理基本原理的界定。地理基本原理包括了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两部分。

地理特征 地理事物是地球表层客观存在的构成地理环境的物质系统,不论大小地域的地理事物,都有各自地域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象或相对显著的性质。这种形象和性质的概括,就成为地理特征。由于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所处的环境有同有异,致使其出现多种多样的地理特征。从大类方面来说,有自然特征,如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特征,有人文特征,如人口、城市、语言等。从地域方面来说,有某一高原,某一流域或某一城市的特征等。从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关系看,地理基本特征主要是大类方面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地理规律 地理规律是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必然联系,它是地理分布、地理演变和地理关联知识的深化和发展。地理分布中的全球降水分布规律、气温气压分布规律、植被分布规律等是基本的地理分布规律知识。地理演变是使人们认识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的知识,具有明显的时间上的节奏性,如水土流失过程,城市化进程、造山运动等。地理成因是指任何地理现象、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的出现,都有其某种原因存在,或者说都有其某种因果联系存在,这种联系的因素方面,通常称之为地理成因。地理成因是理论地理学的一项研究目标,在于揭示地理因果机制,是一种重要的地理理性知识。

(3)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系分析。地理概念与原理之间的联系有两种形式,两个层次。一是同类概念、原理之间的联系,如地理位置主要有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构成,而经纬度位置又由经度位置和纬度位置构成;要了解某地的经纬度位置,又必须学习地理坐标的有关知识。同类知识之间的联系网络相对来说较单一,层次较低。二是多类概念、原理之间的联系,联系的网络错综复杂,是在同类概念、原理基础上建构的较高层次的联系形式。尤其是复杂问题的解决,大多需要具有这种多类概念与原理的联系网络。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有两个基本的研究目的:一是所有的地理事实是怎样聚合到一个地点并共同起作用的,怎样共同决定地方的特征并构成人类生活的基础;二是这些地理事实怎样在不同的地点有所不同,怎样造成地方和地区的差别,并成为人类不同发展的基础。由地理学的基本研究目的可以得出,地理概念与原理联系的交结点是区域,区域由地理要素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景观。地理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这些不同区域景观及形成的原因,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组合规律,掌握分析方法。而实施这一教学活动的过程,也就是使学生掌握地理概念与原理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

(二)构建初中地理教学的知识结构

在对地理学科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初中地理教学的知识结构。结构由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结构如下:

1. 自然地理

转贴于 2.人文地理

3.区域地理

二、构建初中地理教学知识结构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深入理解和整体性上的把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对整个学科的内容具有统帅作用。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就可以理解许多特殊的现象。如学生学习了地形的概念、分类和分析地形特征的一般方法,就能分析理解不同区域的地形特征。

2.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学科知识。布鲁纳说:“关于人类的记忆,经过与实际的充分研究,我们能够说的最基本的东西,也许就是,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结构得很好的筐子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化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的。”学生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原理,就可以使学生在需要的时候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区域地理的感性知识较为丰富,事实材料很多,教学中记忆的负担重,利用学科的知识结构,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仍以地形为例,地球表面的地形虽然千变万化,但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只要掌握了地形分布的一般规律,就能分析推演出局部地区的地形,而不必逐一记忆。学科基本结构具有极简单又强有力的适用性,因而具有在记忆中的强大再生力量。

3.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迁移。迁移是指学习知识技能之间的积极影响。凡是二者之间有相同或相识的因素,就能产生迁移。迁移有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特殊迁移是指技能方面的迁移,是用于具体的个别的技巧。普遍迁移是指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具有普遍适用性。普遍迁移对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从学习过程来看,一开始,学习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把它作为学习后继知识或问题的基础,去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由于你掌握了前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就容易理解后面的新知识,对遇到的新问题就容易解答,也就是能“用基本的和普遍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如学习了农业的发展历史和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后,学生就能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分析理解不同区域和国家的农业生产状况。所以布鲁纳认为“原理和态度的迁移”应是教学过程的核心,而要实现学习上的迁移,只有精通学科的基本结构才能做到,而且“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他对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宽广。”他还强调指出,通晓某一学科基本结构,不但要掌握其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研究这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要使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学科结构的核心思想是:“如果你理解了学科知识结构,那么这种理解会使你独立前进;你无需为了知道各事物的属性而与每事每物打交道,只要通过对某些深奥原理的掌握,便有可能推断出所要知道的个别事物。认识是个巧妙的‘策略’,借此,你能够获得许多的大量情况,纵然你头脑中记住的事物的数量并不多。”

4.学习了学科结构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的间歇。因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虽有难易之分,但根本性知识一致的。如初、高中所学的气候知识在基本概念、地理分布及成因上是一致的,只是高中的知识更加关注气候的成因分析,抽象知识与逻辑推理的成分加大,也使学习的难度加大。但通过对气候基本概念与简单成因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气候知识,也能为进一步深化学习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顾明远 . 国际教育新理念 . 海南出版社 ,2001

2. 李建刚 . 现代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3.褚亚萍 . 地理学科教育学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杨启亮 . 困惑与抉择 .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地域文化的概念范文第13篇

【摘要】公共领域概念雏形最先产生于古希腊城邦社会背景之下,经由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将其系统化。在1989 年该书被首先翻译为英译版后,公共领域的概念越来越引起学界的关注。随后,随着社会语境的变迁,不同学者从各个方面对公共领域进行解读,哈贝马斯本人也针对不同学者对他的挑战与质疑,不断完善公共领域概念。近年来对公共领域的探讨往往是侧重其在互联网语境中的作用,但是理论的厘定是有其内涵和外延的。本文通过社会语境变迁对公共领域概念产生的影响,从历史源流的角度对公共领域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梳理,意在将公共领域概念与社会语境的相互关系做一梳理与说明,以便更好地解读此概念。

关键词 公共领域;哈贝马斯;渐进式概念;社会语境

【作者简介】赵晓航,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传播。

一、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概念厘定、源流与批评学派

(一) 概念提出①

就具体概念而言,阿伦特提出,人的生存活动涉及三个方面:劳动、工作和行动,在工作、行动和劳动的关系中,阿伦特将行动置于核心位置,而行动的场所正是所谓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性质是由行动决定的,这也正是公共领域形成的雏形的探究。阿伦特创作《人的条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我们正在做什么”,这也正是通过行动,公共领域可以帮助人们获取的对世界的认识。

阿伦特的公共领域的概念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然后,直到1961年哈贝马斯出版《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②,公共领域才真正被概念化、体系化。

哈贝马斯在1961年提出的公共领域概念首先是一个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概念,它最先在17、18世纪英格兰产生,随后随着现代民族国家一起传遍19世纪的欧洲和美国。突出特征是在阅读日报或周刊、月刊评论的私人当中,形成一个松散但开放和弹性的交往网络。通过私人社团,他们自发聚集在一起,剧院、博物馆、咖啡馆、沙龙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公共空间。这些早期的公共领域在话题方面也越来越无所不包,聚焦点从艺术和文学转变到了政治,也就形成了公共领域的政治化趋势。哈贝马斯强调了公共领域从私人群体产生,强调其理性交流,并且带有自治性,独立于行政国家和市场,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私人领域和公共权力领域产生的中间地带③。

(二) 内涵要素

要首先探讨公共领域的德语对照词汇。德语词汇公共领域在原始含义包括两个维度: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 和公众(the public),前者涉及空间含义上的公共领域,后者则指公共空间中说话者与听众自由表达意见、进行争论的行为过程。因此,两位德裔学者对公共领域的研究前提假设本就包含了两个方面:公共空间和公众行为。延续公共领域一词的源起,对公共领域概念的内涵界定要分为两个层面:其一是空间的层面,也就是公共空间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其二是人的层面,也就是参与在这个公共空间中的个体④。

在公共空间层面,公共领域具备公共性和开放性。公共性是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它保证“人类想从时间的自然流逝中保全的任何东西都能融入其中”。公共领域的理想形态是绝对向公众开放的,并没有涉及到阶级和门槛的问题。

在参与群体上可以看出,公共领域要求理性和独立性。

哈贝马斯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预设是绝对理性的,人们在其中进行理性交流,并且带有自治性。在其早期论著中,认为公共领域中的交流是在独立于国家和私人的第三空间进行交流,并将社会需求传达给国家,这是一种理想形态上的绝对理性,不涉及利益和意见冲突。

阿伦特在《人的条件》中探讨了公域与私域的概念,同样,哈贝马斯也提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模式的前提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严格区分,其中,公共领域由汇聚成公众的私人所构成,这就是公共领域独立性。同时,独立性还涉及到独立于国家的完全自治。

对于这几个特征的论述,也有学者提出质疑,Luke Good提出,平等和公平参与并非是一种必然联系,而且,在开放性的论述中,Fraser 等也提出,开放性的特点忽略了平民阶层和地位差异。

(三) 理论源流

阿伦特对人的三个基本生存形态的理论受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影响,而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论述中,其思想深受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的工具理性、实证主义、启蒙运动批判精神的影响。

霍克海默主张对经验世界进行批判,哈贝马斯则以先验的规范理论来指导现实。但是,哈贝马斯的观点又与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有着严密的继承性,他们同样批判公众变成了文化的消费者,都属于被动的消费者。

同样,哈贝马斯在提出公共领域的概念时,主要参考的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关于小群体对手中影响的研究结果,而霍尔等文化研究学派对信息接受的分析有助于弥补其过于简单的描述。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大众媒体会使广大群众在政治上冷漠和迟钝,把大量时间用在阅读、收听、思考大众媒体中,而不是投入到有组织的实际行为中。“在之前的大众社会理论中,社会是原子化的”,“大众媒体的信息先流向人际传播中的积极分子,然后再流向选民”意见领袖——把这种由大众媒体经意见领袖过滤再到个体的信息流动过程称为两级传播。

杜威和米尔斯为《公共领域结构转型》提供了思想源泉,但是甚至哈贝马斯自己都未提及。直到其晚期,哈贝马斯才意识到杜威的“公众及其相关问题”是关于公共领域早期思想的一个理论诠释。杜威的作品本身就是挑战李普曼的,这是在《舆论学》和其他精英中心民主理论的答案中出现的。

二、政治经济融合的社会语境: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概念的转型

在《人的条件》“世界的异化”一章中,阿伦特将社会结构变迁概括为:美洲大发现及随之而来的全球开发、宗教改革带来的个人财富剥夺和社会财富累积,以及望远镜的发现和宇宙观点形成,这些促成了资本主义的兴起和生产力发展,同时,这三件事情导致的世界的异化也摧毁了上文所说的“行动”,而行动恰是公共领域得以存在的基础。摩登世界与现代世界是不同的,本书的创作背景是现代世界,但是书中探讨的却是17世纪兴起到20世纪初终结的摩登世界。对于转型期社会语境的变化,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也做了详尽的论述,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并不是一个普遍的过程,它产生于欧洲社会末期宫廷权力衰弱、市场文化兴起、“社会再生产和政治权利分离”的特殊背景之下。到19世纪末,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在国家干预下愈发机制化,国家与市民社会利益趋同,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关系的结构转型,最终造成了公共领域在政治功能转型过程中逐渐消亡。简言之,国家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国家化最终造成了公共领域的变体产生,也就是“私人意识到自己作为资产者和个人的双重身份”,这也就造成了个体从政治参与的群体变成了政治消费的群体,文化消费的大众取代了文化批评的大众⑤,由此,公共领域政治功能发生了转型。

这是公共领域概念的第一次重构,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瓦解过程。

随着政治与经济结构的融合,对公共领域的界定转向政治层面,其重要代表人物就是加拿大政治哲学家查尔斯·泰勒。泰勒将生活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属性引入公共领域概念,这也是在经济与政治融合之后才提出的,“所谓公共领域是整个社会通过非直接隶属于政治系统的媒体,或政治立场中立的公共媒体交换意见,从而产生的问题进行质疑或达成某种共识的公共空间”。泰勒通过引入独立于国家的公共媒体概念将公共领域概念重新概念化,无疑,他是公共领域概念重构的代表人物。

同样的概念重构还发生在黄宗智提出的“第三领域”之中,他强调了国家和社会的合作,这正是在国家社会化和社会国家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对哈贝马斯概念的修订。

三、大众文化兴起的社会语境:公共领域概念与新社会认同

这里所谓大众文化兴起是在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发表后到赛博空间兴起前的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中,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变化远超过了18世纪的欧洲,社会结构、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的改变也是远远超过之前任何一个时期的速度。在这样一种大的社会背景下,各个领域结合自身需求,对公共领域概念进行了发展与重构。这一时期学者的批判多围绕哈贝马斯范式展开,强调社会背景的特殊语境。

(一) 对公平性的反思

由于市场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深入,加之大众媒介(广播、电视) 影响公众的参与与价值判断,Fraser等学者提出了对现存民主制度的反思。Fraser 在《反思公共领域与现存民主制度》中指出,公共领域概念对批判现存民主制度并不适用。作者针对哈贝马斯观点提出了四个假设,其中最先涉及的就是公共领域公平性与现存民主的关系。作者指出,探讨公共领域时,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忽略了其中成员的地位差异,并没有消解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但是,在公共领域的社会参与过程中,地位平等前提下的平等对话是不可回避的。针对哈贝马斯认为单一公共领域优于多元公共领域的论断,弗雷泽强调,群体中,从属群体没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少数群体寻找自己的话语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避免被淹没在同质性的“我们”的话语之中。这一点是对第一点假设和批评的延续,可以说是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一种解决方案。

Negt与Kluge则从左翼的视角对公共领域的公平性问题进行探讨。《公共领域与经历》一书意在探讨公共领域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作者看来,这是两个并存的空间体相互作用影响。作者尝试研究无产阶级宣传,同时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关于公共领域的矛盾。书中首先厘定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概念,虽然资产阶级领域只关注资产阶级内部利益,但是这一研究假设了无产阶级以及其组织在公共空间中平等性参与的权利。

(二) 强/弱公共领域概念的提出

这一概念是针对公域与私域转变提出的,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假设是商谈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因此应杜绝私人和私人利益。弗雷泽指出,需要对“私”和“公”进行界定,采取商谈民主模式,探讨共同利益。这一观点为哈贝马斯晚期观点所接受。

Fraser在《反思公共领域》一文中指出,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第四个假设是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严格区分,对此,南希·弗雷泽提出了强公共领域和弱公共领域的概念。民主公共领域要求公民社会与国家严格区分,如果公民社会强调的是私有,那么坚持将其与国家分离,就是挑战传统自由主义。另一个角度来看,倘若公民社会意味着无政府,我们就会将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看做私人来形成公共空间形式的一种载体。公共领域的资本主义概念要求公民社会和国家的分离。针对这个问题,南希·弗雷泽提出了弱公共领域的概念。弱公共领域存在于国家之外,对国家行为进行批评审视。弗雷泽认为,哈贝马斯的资本主义公共领域概念不适用于后现代形式国家民主问题,因为其未考虑到随着现代国家、议会主权出现而产生的新的公共领域形式。强公共领域和弱公共领域的关系是一种责任义务的关系,民主决策机构属于强公共领域,必须对弱公共领域负责。而国家的市场化和市场的国家化最终会使公共领域重新封建化。弗雷泽提出,国家再分配的调控十分重要。

(三) 女性主义的话语缺失

女性主义作为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力量,其对公共领域的批判不仅涉及哈贝马斯的概念,还一直延续到互联网虚拟社区公共领域的解读。女性主义者批判哈贝马斯为“性盲”,“把资产阶级公众层面中排除妇女的问题主题化”。

《女性主义读哈贝马斯:对商谈主题的性别考察》是关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忽视女性主义视角的批判。其中南希·弗雷泽在《批判理论批判了什么》中提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提出的经济领域、家庭领域的关系中,未受到性别差异的影响。资本主义公共领域的参与者默认是男性,而消费者的角色被赋予了女性角色。这也正是女性主义批判的源起。从这一理论分析不难看出,女性主义对公共领域的批判和概念再构,是建立在大众文化将公众从文化批判者变为文化消费者这一转变之下的。实际上,女性主义更多批判的是资本主义公共领域在后期社会形成的变体,而非哈贝马斯早期作品中提出的公共领域理想模型。

(四) 对公共领域维度重新界定与再封建化的反思

Dahlgren在其专著《电视媒介与公共领域》中指出,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可以是一种类似于原则性的规则存在,但是当将公共领域放在具体情境中,分析其中各成分之间如何相互协调作用,公共领域就让人费解了。在公共空间中,每一个事物都是联系的,但是当放置在公共领域里,不仅无法判断他们之间的关联,甚至无法划清单个事物的界限范围。Dahlgren从社会结构、媒介组织、媒介表征和社会文化的互动四个角度论述了公共领域与电视媒介的关系。

然而,在社会结构变迁的语境下,个体表达受到媒介组织和媒介表征的影响,社会文化的互动则为公共领域的再封建化提供了现实可能。“公众分裂成没有公开批判意识的少数专家和公共接受的消费大众”。在此基础上,“批判意识转化为消费观念,批判退回到观赏,讨论退回到接受,舆论的实质变成了宣传,大众社会的公共领域呈现出哈贝马斯所谓的重新封建化的特点”。哈贝马斯的重新封建化的观点真正应用,并非是在公共领域转型初期,而是到了大众媒介迅速发展,裹挟公众的话语背景下才真正起作用的。对公共领域的这一点重要的概念重构,也一直延续到现在对互联网公共空间与民主作用的探讨。

四、新技术变迁的社会语境:公共领域出现变体⑥

关于新技术对公共领域概念的影响,基本有两种观点:其一,公共领域变体适用于新的技术空间;其二,公共领域理想模型对新技术变迁的适用性有待考量。

适应新的媒介环境而产生的对公共领域的解读,应当算作是公共领域的变体,对这一变体的概述,在技术发生变革的早期,可以总结为公共领域向集体领域转变,公共领域虽然不存在了,但是其变体是可以应用在新的语境下的。Dahlgren明确提出电视媒体在这之中作用的有限性。而且,必须将公共领域这一概念放置在“市民社会文化的互动中”去综合理解。在此,电视媒体是公共领域的一个机构,需要在流行文化和公共知识两者关系中对其进行考量。

关于公共领域的另一个变体,是Poster在针对网络空间提出的,他认为,在赛博空间中,没有了传播中心,人人都可以散点地双向交流,公与私的概念就不再使用了,那么公共对话变得更为复杂,公共领域倾向于向集体领域发展。

而关于公共领域在互联网中的另一个论述是互联网创造出的新的公共领域促使了其重新封建化,个体意识更容易集中于精英造成的新的中心,这一点在前文中已有论述,在此不做赘述。

值得指出的是,以上对公共领域变体的探讨都是集中在公共领域的空间属性上的,在公共领域的行动参与属性方面,也就是公共领域的理想模型,也有结合技术语境提出的探讨。

比较新的一本著作是华裔学者周永明的作品“Historicizing online Politics”,作者在书中将政治参与定义为“普通公民在任何类型的政治系统中为影响执政者的行为所做的各种努力”,这可以看做是从阿伦特的人的“活动”领域延伸出的公共领域的新的变体,作者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公共领域是否存在于晚清的中国,以及既然公民社会概念不适合对中国研究,那么公共领域概念是否合适。该部作品虽然在理论上并没有对公共领域概念提出建设性的概念重构,但是不可否认,其研究范式和思路对我国国内互联网公共领域研究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也作为公共领域互联网背景下的一个变体在此列出。

五、总结与启发

对公共领域概念的兴趣缘起于互联网技术发展与公共领域的相关研究,马克·波斯特对赛博空间和公共领域与民主的论述引人深思,如果公共领域(古希腊意义上的,而非哈贝马斯提出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 是一个韦伯所说的理想模型,那么对公共领域的理论研究究竟如何能找到现实落脚点?纵观国内关于公共领域概念的研究,除了少数专著和论文在对公共领域的探讨上没有使得理论和语境脱节,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论文是一种将公共领域理想化的“悬空作品”。

为找到公共领域理论的现实落脚点,不可能单纯地去从悬空作品中做梳理,而应当追本溯源,找寻公共领域概念化解析与社会背景的语境变迁之间的关系。而这一梳理限于篇幅和个人能力所限,很遗憾不可能做到细致入微,但求能够对哈贝马斯提出公共领域概念“上下求索”——其上,论述哈贝马斯对批评学派的继承和发展,其下,探讨社会变迁与公共领域概念的重构。以期通过文献和研究的梳理,从纵的历史脉络上把握公共领域的概念,只有对概念完成了横向和纵向的全面把握,才能以概念指导实践研究。

在此,对文献梳理中的启发做简要总结。

首先,“公共领域”概念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乌托邦式的二分法划分,不可脱离社会语境谈概念。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公共领域如果作为一个模型,随着经济自由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深入,公共领域应当是“政治公共领域和联系网络的某种等价物”。在此意义上,公共领域是一个可以渐进发展的概念。哈贝马斯早期作品强调的是他探讨的仅仅是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特点,以及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而在后期,他根据各方对其批判做了理论的调整,因此,要把概念研究放在渐进式的语境中去考察。

其次,创新研究依赖于哲学思想,探讨公共领域概念的两位开山鼻祖,阿伦多的概念不能回避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之道,而哈贝马斯的概念则不能脱离批判主义的影响。正如哈贝马斯所说,哲学的价值是针对直觉的或者实践的常识性的知识进行概念分析和理性重构,但是同时,哲学理论也不能完全取代经验分析。延伸到对公共领域理论在具体情境中的探讨,不可以忘却理论的前提假设,只有在将前提假设和现实经验建立一个逻辑上的梳理,并进行批判性分析的时候,理论才算是找到了真正的现实落脚点。从哈贝马斯1961年的作品不难看出,其理论提出过程中,有一种浪漫主义情怀做指引,理想模型的魅力在于虽然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是却可以在语境中存在,并对现实和经验知识进行解构和分析。

如果说理论的创新不可废弃哲学思想的指导,那么对理论的现实意义则应当回归到人的概念上来,这一点对下游研究有明确的指导意义。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人的研究,这里的人,并非单一个体,而是总体在理论架构出的空间中的相互关系。这一点也是达尔格伦、弗雷泽对公共领域概念再构建中能够取得认同的成功原因。

注释

①关于公共领域概念的提出,还涉及到查尔斯·泰勒(政治研究视角)、黄宗智(汉学界,提出两个空间概念)、Negt 和Klunge(左派的观点) 和Fraser 等,但是他们大多是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为蓝本,在其理论假设下进行批判研究。因此,在此处仅论述公共理论的原始概念,对于文学、神学、女权主义等维度的研究放在本文后续部分,作为具体语境变迁中的批判来分析。

②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是哈贝马斯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接班人的过程中创作的,因此,其思想对法兰克福学派核心思想有着明确的继承性。然而,该书首先由德文出版,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哈贝马斯的论文对现存民主批判性不够而且观点偏激,不允许其参加教授资格答辩。在该书首次出版后的近30 年,公共领域概念并不能说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炙手可热的话题,直到1989 年,该书被首次翻译成了英文版,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

③总结自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④这只是理想型的公共领域概念,Koller、赵红全等指出,历史研究指出,公共领域的理想模型是不存在的,其在封建社会末期表现形式为代表型公共领域。

⑤这是随着大众阅读普及产生的现象。当阅读公众扩大到几乎所有的民众,书籍阅读也达到相应范围时,人们才得以窥见文学公共领域瓦解的全貌。

⑥新技术对公共领域概念变迁的影响应该涉及公共领域概念探讨的各个时期,技术变迁既包括报纸的发展,也包括广播、点播的发展,以及摄影技术、印刷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技术层面的变迁。但是,除去电视媒体对公共领域的探讨是概念与社会语境的共时性研究,其余的探讨都是在哈贝马斯提出公共领域概念后,后代学者在大众媒介发展的大的话语背景下,以历史的眼光去探讨技术变迁对公共领域的影响,以及技术变迁对公共领域的再概念化。因此,笔者在此将技术变迁作为单独变量提出,从历时性研究的方法梳理新技术与公共领域的关系。值得指出,电视媒介对公共领域的重构和民主的反思已经在上一部分大众媒介产生中涉及,实际上报纸的产生、电报的产生也是贯穿在资本主义公共领域的转型中的。从时间顺序来说,赛博空间与公共领域关系是顺承在第三部分“大众文化兴起和新社会认同”之后的。

参考文献

[1]Dahlgren P. Television and the public sphere:Citizenship, democracyand the media[M]. SAGE. 1995.

[2]Dahlgren, Peter, and Colin Sparks, eds. Communication andcitizenship: Journalism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the new media age.Psychology Press, 1991.

[3]Fraser N. 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 A contribution to thecritique of actually existing democracy[J]. Social text, 1990 (25/26):56-80.

[4]Koller A. The Public Sphere and Comparative Historical ResearchAn Introduction[J]. Social science History, 2010, 34(3):261-290.

[5]Meehan, Johanna. Feminists Read Habermas: Gendering theSubject of Discourse[M]. New York and Longdon: Routledge, 1995.

[6]Negt O, Kluge A. Public sphere and experience: toward ananalysis of the bourgeois and proletarian public sphere[M].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3.

[7]Perters. Public Deliberation and Public Culture: The Writingsof Bernhard. Basingstoke: Palgrave, 2008.

[8]阿伦特.人的条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9]查尔斯·泰勒. 公民与国家之间的距离[M]. 载于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2005.

[10]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 曹卫东, 王晓珏译.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

[11]哈贝马斯, 梁光严. 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J]. 社会学研究, 1999, 3: 35.

[12]黄宗智. 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3]刘海龙.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4]汪晖, 陈燕谷. 文化与公共性[M].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

[15]威廉姆·奥斯威特.哈贝马斯传[J]. 章国锋译.上海,东方出版社,1999.

地域文化的概念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爱情隐喻;概念域;映射;认知;文化

1. 引言

传统意义上,隐喻只被视为一种修辞方法,是语言表达的“润色剂”。但现代隐喻理论学者Lakoff和Johnson(1980)将隐喻纳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日常生活中,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体系本质上是隐喻性的(1980:3)。他们指出,隐喻思维的本质是在概念系统中跨概念领域的映射过程,概念隐喻是始源域的概念系统到目的域概念系统的映射(1980:3-6),即以一个熟悉的概念去解构一个陌生概念,如:‘商场如战场’,‘时间是金钱’。这可在语言多个层面上得以体现,包括词汇、句子甚至篇章。它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中,同时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蓝纯,2005:12)。

爱情作为人类基本情感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为了充分地诠释爱情这一抽象概念,人们通常借助隐喻,即用具体且为人所熟知的概念来表现它。比如:‘爱情是旅程’等。这些隐喻的生成是人们生活经验以及思维认知活动的结果。由于人类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客观经验,因而各民族会存在思维共性;但由于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他们的认知活动又有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研究汉英两种语言中用以映射爱情这一抽象概念的始源域的异同,并从认知及文化角度作出解释。

2.汉英爱情隐喻共性及其原因分析

尽管汉英两种语言存在差异,但由于人类相同或相似的生活经验和思维认知方式,汉英两种语言中的爱情隐喻也会表现出极大相似性,人们会选用同样的始源域来映射爱情。如:‘爱情是旅程’、‘爱情是战争’等概念隐喻。

a)爱情是旅程,具体表达有:

(1)爱情之路布满荆棘。

(2)我们的爱情正一步步走向死胡同。

(3)The marriage is on the rocks.

在这个概念隐喻中,爱情被隐喻成旅程。恋爱双方是旅行者,他们共同的生活目标则是他们旅行的目的地,他们的关系是交通工具,载着他们前往目的地。爱情之路并不平坦,就像旅途中布满荆棘,恋爱双方会历经艰辛,所以需要双方携手克服困难;有时恋爱双方会被困难击垮,不得不分道扬镳,从而旅途无法继续。在这个概念隐喻中,不仅始源域相同,连表达方式都差不多,如: On the rock 触礁、Off the track 脱轨。

b)爱情是战争,具体表达有:

(1)他讨厌他的情敌。

(2)他赢得了她的芳心。

(3)She conquered him.

(4)She met her rival in love in the street.

在这个隐喻中,爱情被比作战争,情场演变成战场。心仪的人被看作可攻,可守,可破的堡垒。追求同一异性的众人互称情敌,一人只有打败其他对手才能胜出,就好像在战争中有人战胜,有人战败甚至撤退。通过这种概念隐喻表达爱情中双方的求爱与拒绝,以战争的胜败体现爱情的得失。汉英两种语言都用到相似词汇来形容恋爱中的关系,如:overflow征服、win赢等。

从上述比较中可知,汉英爱情隐喻有较多相似性,原因在于汉英两个民族具有相同的身体及物质经验(蓝纯,1999),而隐喻又形成于人类生活体验和思维认知活动的共同作用。语言是认知的载体,人类认知活动的相似性决定了语言的相似性。在经历恋爱时,汉语使用者和英语使用者都会经历相似的身体和心理反应,如脸红、心跳加速、依恋、相思、妒忌等。这些反应是人类共有的,体现了爱情状态的特点。相似的恋爱体验和心理过程使两种语言中的爱情概念和特点类似。目标域相似,人们选择的原始域也相似。我们的生存环境和的生活经历极大地影响了我们选择何种原始域概念来映射爱情,比如人类共同经历的旅程、战争都可能成为爱情的始源域。它们与爱情又有着共通之处,所以汉英两种语言都使用这些具体概念来映射爱情这个抽象概念,并使用了类似的语言表达。

3. 汉英爱情隐喻个性及其原因分析

当然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爱情时也会存在差异性,原因主要在于文化的差异,比如:

a) 汉英语言中都有‘爱人是神’的概念隐喻,但具体的‘神’却不相同。例如:

(1)他们演绎天仙配。

(2)夫妻两个至今依然是牛郎织女。

(3)我是梁山伯,你还愿做祝英台吗?

(4)Upon the coming of age, she was hit by the Cupid’s arrow.

在相同的一个概念隐喻中始源域不同,即具体的‘神’不同,这是由于两个民族有着不同的精神信仰和神话典故。在中国神话故事中,‘天仙配’被看作恋人幸福生活的象征; ‘牛郎织女’暗喻相爱的人天各一方;‘梁祝’代表忠贞、至死不渝的爱情。相比之下,西方深受古希腊和罗马神话故事影响。例如,‘Cupid’是背着弓箭的爱神,西方人常用‘中了爱神的箭’来比喻爱情的滋生。

b) 汉英语都有‘爱情是食物’的概念隐喻,但使用的食物不同,比如:

(1)有人打翻醋坛子了。

(2)糟糠之妻不下堂。

(3)bread-and-cheese marriage

两种语言使用不同的食物映射爱情说明各种食物在两种文化中的不同含义。中餐中,‘醋’是不可缺少的调料,汉语用‘吃醋’来表达爱情中的嫉妒心理;另外,由于中国人的主食是大米,因此汉语中有‘糟糠之妻’,表示共患难的夫妻。相反,‘面包’和‘奶酪’是西方国家最重要的食物,因此英语中用bread-and-cheese marriage来表示贫穷夫妻。总之,汉英语言中这个概念隐喻的差异主要是受到两个民族不同饮食文化的影响。

c) 汉语中用‘爱情是农产品’的概念隐喻,而英语中则用‘Love is commodity’的概念隐喻。如: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I treasured his love.

(4)I paid a lot for so little love.

此差异主要是中西方不同的经济基础造成的。自古以来,农业被看作中国社会的根基,因此,汉语中多用农业产品来隐喻爱情。人们都喜欢用‘桑’、‘蚕’等具体概念来映射爱情。而西方国家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因此他们常用商品或贵重的东西这些始源域来诠释爱情。

d) 汉语中还用成双成对、偶居不离的动物来表达爱情,如:‘鸳鸯’、‘比翼鸟’、‘龙凤’、‘同池鱼’等,寓意夫妻恩爱,携手同心,这是汉语有的。具体表达有:

(1)昔为同池鱼,今为商与参。

(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在英语中是较为鲜见的,因为西方民族对这类动物比较陌生,因此难以建立类似的认知模式,即很难建立起此类动物与爱情之间的联系。

4. 结语

从汉英爱情隐喻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隐喻不仅是人类共有的语言现象和思维认知方式,具有跨文化跨民族的普遍共性;它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反映各民族各自的个性特征。因此,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应善于比较母语和外语各种语言现象的异同,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语言现象背后的文化现象,以便更好地理解、掌握外语。

参考文献

[1]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地域文化的概念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中英隐喻 人生类谚语 文化差异 认知语义学 对比

一、引言

谚语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文化的重要财富。在中西方文化中我们都能找到大量的谚语,或描述情感,或表达对世界的认知。谚语是人类思想的生动反映,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Black(1962,p.27,引自林书武,1997)曾指出,谚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它们通常是以隐喻的形式表达,谚语、寓言和谜语都可以看成是一种隐喻。Black所说的隐喻并不是指传统修辞学里面的一种修辞手法,而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然而,在大多数人眼里,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通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其实不然,隐喻还大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用语里,比如“山腰”、“山脚”等。也许正是由于人们太习惯于使用隐喻,以至于忽视了其普遍性,这也从侧面证实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因此,研究谚语中的隐喻,特别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中的谚语,有利于揭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世界的不同认知。本文以英语和汉语中的人生类谚语为研究对象,详细对比了其中所隐含的隐喻的异同并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给予了解释。

二、理论基础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和明喻并列的一种修辞方式,和人类生活无关,只是一种纯粹的文学手段,其作用是修辞。亚里士多德甚至认为只有那些有天赋的或受过训练的人才知道如何使用隐喻(李福印,2000)。因此传统的隐喻概念和人类基本认知无关。然而,这种看法很快就遭到了挑战。Richard的互动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连串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它和人类的思维及认知有关,是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不是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创造了隐喻(束定芳,2001)。互动理论为研究隐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在此基础上,Lacoff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她认为,隐喻不是话语,而是概念,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如使用的东西,反映了人类的思维方式(束定芳,2001)。

Lacoff将隐喻定义为用一个概念领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领域,即,概念领域A是概念领域B(K?vecses,2002)。概念领域是指经验的系统组织。两个领域之间的相对应的部分或者映射构成概念隐喻,概念隐喻是隐喻语言表达式的基础。换句话说,隐喻有两个层次,即底层形式和表层表达式,底层形式就是概念隐喻,表层表达式就是我们实际说出来的话。概念领域B又叫做源领域。顾名思义,人们从这个领域中找寻隐喻表达式来理解概念领域A,所以它比较具体。而概念领域A就是目标领域,是人们需要理解的领域,比较抽象。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经常被引用的例子来更好地说明以上概念。英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表达法: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arget.

I demolished his argument.

I’ve never won an argument with him.

You disagree?Okay,shoot!

If you use that strategy,he’ll wipe you out.

He shot down all of my arguments.

(Kvecses,2002)

从斜体字可以看出,战争领域的术语被用来理解“争辩”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也就是说,战争的特征被映射到了“争辩”这个目标领域上。战争里的敌人映射为论辩的双方;战争中的行为,比如攻击、摧毁、射击等映射为辩论或争吵。因此,以上的句子都具有相同的概念隐喻,即,“争辩是一场战争”。从这个概念隐喻我们可以推出这些不同的表达法。这些表达法都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没有人会意识到概念隐喻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的的确确存在于我们的大脑里。由此可以看出,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研究隐喻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用它来研究谚语中的隐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个民族的思考方式和认知习惯。因此本文将以认知语义学作为理论基础来研究中西人生类谚语中隐喻的差异。

三、语料来源及分类

本研究的语料来自于谚语词典或谚语集。研究者查询了尽可能多的相关词典(Manser,2004;Mieder,1992;楚风,2000;高兰英,2000;周锡卿,1987),最后找到了中英文人生类谚语各57条和90条。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有限的谚语中,并不是所有的谚语都是隐喻表达式。比如:“Life is lifeless without health.”这句英文谚语是对事实的直接描述,没有蕴含任何隐喻。像这类非隐喻表达式都被排除在本研究之外。但是判断某句话是不是隐喻并没有一定的标准,Black(1979,引自Malmkjar,2000)曾指出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确定一个表达式到底含不含隐喻,更多的是一种直觉。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讨论,去掉非隐喻表达式后最终确定了50条英文谚语和26条中文谚语符合本研究的条件,从而建立了本研究的语料库。

为了更清晰地对比中英人生类谚语的异同,研究者按照Lacoff的方法将其分为三大类。Lacoff根据隐喻的认知功能将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向隐喻(Lacoff,1980,引自 K?vecses,2002)。在结构隐喻中,来源领域为目标领域提供相对丰富的知识结构,比如“LIFE IS A JOURNEY”。本体隐喻是指我们能够用事物或者物体等来描述经验,比如“LIFE IS FOOD”。方向隐喻使目标概念在我们的认知系统具备连贯性,通常和空间方向有关,比如“LIFE IS UP AND DOWN”。

四、结果和讨论

根据以上的筛选和分类方法,我们在语料库中找到了18个英文概念隐喻和10个中文人生类概念隐喻,如下表所示。

注释:① 按照惯例,概念隐喻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

② 括号中数字为隐喻表达式数量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概念隐喻数量方面,英文超过中文。在我们的语料库中,总共有18个英文概念隐喻,而中文只有10个。此外,英文概念隐喻的层次性也比中文丰富。英文概念隐喻涵盖了结构、本体和方向三大类隐喻,而中文人生类谚语中没有方向隐喻类别。数量和广度的差异表明西方文化对人生的理解较之中国文化而言更广泛。

从隐喻内容上开看,中英文人生类隐喻都呈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通过表中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两种语言中都有如下三种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LIFE IS A PLAY”,“LIFE IS PLANT”。尤其是第一个隐喻,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其隐喻表达式都是最多的,分别有12个和7个。两种语言都不约而同地把旅程当作是来源领域绝不是偶然。这种一致性可以从两个地区人民的共同生活经历进行解释。不管一个人生长在什么环境,都会经历生老病死,一生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正如一次旅程,从一个地方出发,经历艰辛最终到达目的地。因此人们很自然地就会用旅程来构建人生类谚语。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尽管存在着相似性,但更多的还是差异。首先,有些概念隐喻只出现在英文或者中文中。具体而言,汉语中人生没有被映射到战争、、疾病、梦、金钱、商品、物质和食物,而英语中则没有天气、考试、书籍、棋、星星、火和味道等来源领域。K?vecses (2002)曾指出,不同语言中概念隐喻的差异是其文化差异的直接体现。因此对隐喻的差异可以从文化对比的角度进行解读。下面让我们来具体看一下某些差异如何体现了不同的宏观社会文化背景。

比如,在中文中出现的这个概念隐喻“LIFE IS TASTE”(人生是味道)就体现了中国独特丰富的饮食文化。众所周知,中国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中国菜讲究色相味俱全,其中味就是很重要的一环。中国人吃东西讲究味道,比如日常生活中,主人上菜时通常会说“味道怎么样”或者“合不合您口味”之类的话语,可见味道在中国人饮食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反观西餐,却不大注重口味,味道没有中餐那么浓,菜式也比较单一。根据卞浩宇&高永晨(2004)的解释,西方饮食文化强调实用主义,注重食物的营养,饮食只是一种单纯的生存手段。因此味道没有在英文中被作为隐喻来源领域也就不足为奇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英文人生类谚语概念隐喻没有提及味道,却提到了食物,有6条英文谚语是来自于“LIFE IS FOOD”这个本体隐喻。其实食物或饮食也是西方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环,只是其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

另一个中文中出现而英文中没有的是天气隐喻。这个差异也可以从文化中找到答案。我们知道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民占据着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传统的农业生产受天气的影响很大,是一种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因而人们对天气比较关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很多关于雷公电母、龙王降水的故事都是这些思想的反映,此外中国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也体现了气候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这种思想相应地在概念隐喻中反映了出来。

再比如中文隐喻借用了星星和火比如“人生应该是颗星, 活着就要发光”, “人生有如火, 散发热和光”等来表达对人生的看法,而英文中则没有类似表达,这也反映出中西文化的不同价值观。中国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而西方强调个人主义。孙隆基(2004)曾指出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呈现出“二人关系”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不光关心自己更关心别人,别人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等等。因此“关心他人”、“为别人服务”之类的思想会反映在人生类谚语中。而西方人更关注自己,提倡个人自由,不会把别人作为自己人生的准则,因而也不会出现中文中的类似隐喻。

第二个差异表现为中英人生类谚语有相同的概念隐喻的隐喻表达式侧重点有所不同。以“LIFE IS A JOURNEY”为例,中文强调的是人们生活遇到的困难,如“人生如远航要破千重浪”, “人生路上关卡多,只能一步一步过”, “人生路上风雨多,愚者弱者叹奈何”, “人生路上几十年,酸甜苦辣味俱全”等。但英文中,困难并没有太多侧重,更多的是强调旅程的结构特征,比如“Life is just one parting after another.”,“Life is a voyage that’s homeward bound.”,“Life’s race is either forward or backward.”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英人生类谚语中的概念隐喻存在相似和不同之处,这些异同和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和生存环境差异有关。本文也再次证明了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认知习惯,而不单纯是一种修辞手段。因此对比不同语言谚语中的概念隐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资料所限,中文语料库相对英文语料库较小,可能会造成对比不是很全面,因而扩大语料库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K?vecses,Z.Metaphor[M].New York &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2]Malmkjar,K.The Linguistics Encyclopedia[M].London: Routledge,2002.

[3]Manser,M.H.The Facts on File Dictionary of Proverbs[M].Beijing: China Translatio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4.

[4]Mieder,W.A Dictionary of American Proverbs[M].New York &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5]卞浩宇,高永晨. 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2):49-53.

[6]楚风.中国谚语集萃[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7]高兰英.实用英汉谚语词典[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

[8]李福印.研究隐喻的主要学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4):44-48.

[9]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 (1):11-18.

[10]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11]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