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

地域建筑论文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1.1地域建筑的定义

在给出地域建筑的定义之前,先理解以下建筑的概念:建筑是指人类创造出来的、为人类自身提供物质和精神庇护的文化景观。因而可看出建筑与特定的地理空间点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之一。

然而,所有建筑都是地域建筑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建筑是建造在一定地域,但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地域建筑不再只是建造在原本地理空间上里,也就是说某一地理空间上的所有建筑也不一定是地域建筑。因次,地域建筑是指人类创造的,与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适应的特定文化景观。

1.2地域建筑的类型

民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最基本、最大量的建筑类型,也是地域建筑的主体,故可从民居的角度来考察地域建筑的类型。在古书上记载,住宅由门、塾、堂、厢等组成。中国地域辽阔,从北向南,为适应不同的气候、地形、材料、环境等条件,民居有明显的差异。

在广东地区自古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其建筑表现出更加复杂而丰富的类型,创造了具有特色是城市风貌地区。其中主要有南方院落民居、南方天井民居、广东客家集团民居和南方自由式民居四种。

2.建筑平面结构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虽然从整体上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但由于其内部广府、客家及福佬文化的差异,城市与乡村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差异,也形成具有明显分异的建筑类型。其主要有以下两中类型:

2.1无院落建筑

竹筒屋是无院落建筑的代表,也是民居建筑中平面结构最简单的一种。由于屋内厨房、天井、厅、房按一定顺序排列,形似竹筒而得名。

其建筑平面为单开间,面宽较窄,一般为3~4米;进深较大,一般为10~20米,有的甚至达30米以上。也有规模较大的将两个单开间并联,"明"字屋就是间竹筒并列组合后的变化形式,厅、房、厨房与天井灵活组合,两开间大小可不一,进深也可变化,不一定整齐划一,形如"明"字。其中间的代表建筑是锁头屋。

2.2有院落建筑

三间两廊式建筑即是三合院式建筑,其普遍寻在于我国南北地区,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其中南方有院落建筑是由三开间主体建筑、前带两廊和天井组成三合院。

这种建筑类型在广东中部和西部村镇建筑中广泛采用。从平面上看,前为天井,后为厅堂,厅堂两侧为房,天井两旁设廊,分别为厨房和杂物房。这种三间两廊式是广东地区采用最多的一种建筑平面组合形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多种发展形式:一是纵向发展,发展成四合院形式;二是横向发展,发展成多开间形式;三是垂直发展,发展成楼房。

3.建筑功能类型

广东地域建筑除了官府类、宗教类等公共建筑外,大量的是私有民居建筑。在这些众多的民居建筑中,为适应广东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功能,即是用于商业目的和进行防御的功能形态,它们使广东民居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

3.1骑楼--店屋式开放住宅

店屋式住宅是指商业功能与居住功能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其在古代就有存在,如宋代的"檐廊式"店铺。到近代海外文化的涌进,形成中外合壁的骑楼建筑。骑楼是在楼房前跨人行道而建,在街道边相贯通,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人们在长廊下进行商贸活动,可不受风雨日晒影响。这既适应了广东多雨湿热的气候条件,又使人与商业空间的接触更为直接方便,并使城市商业与交通空间相融合,使街道尺度更为宜人,创造了广东城镇独特的商业街区风貌。居住与商业的结合,导致了私密空间的局部开放,创造了较为亲和的人文环境,使购物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3.2碉楼和土楼--防御式封闭住宅

在广东地区存在的防御封闭住宅最为典型的是碉楼,是侨乡地区的传统民居。碉楼形式自古就有,但将防御和居住两种功能结合的碉楼主要出现于近代。

其产生的的原因是,海外侨居者为家乡带来了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大量的资金,一是使侨乡人民日益富裕,二是民国初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洪水泛滥,碉楼应运而生。

碉楼的平面多为方形,基本格局由传统三间两廊形式发展而来,底层为储藏室和厨房二楼住人,顶层由年轻人居住兼做守卫。

其次,是土楼,其存在于客家聚落地区。从形式上看,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由于其形式上的围合性和独立性,便产生了很强的排外性和防御性。

4.结语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技术在更新,无可否认的是,现代建筑创作越来越受新材料、新技术的影响,建筑师们对于现代技术的驾驭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建筑创作的能力。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地域建筑面临着新的困境。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建筑的角度上看,也是一方水土成就一方建筑。建筑不仅是一种提供给人居住的空间,尤其是在地域建筑中体现的是一方建筑文化传统。通过它传承的是一种地域文化,其是与前后(历史发展)、左右(与社会发展同步)、上下(适应自然条件)相关因素的综合把握与适宜的应对。因而,我们要挖掘地域建筑的价值,并着实实现地域建筑的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林琳.港澳与珠三角地域骑楼--广东骑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凌世穗.走向开放的地狱建筑[J].建筑学报,2002.(9).

[3]蒋伯宁.对地域建筑的思与行[J].建筑与环境,2007.(1).

[4]王芳,等.传承文脉、地域特色与建筑创新[J].华中建筑,2006.(10).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现代化”除了特指工业革命之后的人类文明成果之外,是指任何历史时期由于新技术或新思想带来的建筑文化的革命,即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现代化”。而地域主义对“现代化”的抵抗,往往呈现出一种人文维度的策略,即历史复兴倾向的地域主义。卢永毅教授在《建筑:地域主义与身份认同的历史景观》一文中将西方历史上的地域性问题比喻为“一面并不遥远的镜子”,并作了详尽的梳理。文中提到早在12世纪,罗马市民为了对抗当时的“现代化”哥特建筑,选择了把在“此地”诞生又席卷“世界”的古罗马柱廊贴在当时建筑正立面上。几个世纪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更是声势浩大地唤起了将该地域曾经辉煌的古典建筑原则作为对抗那个时代强势文化的武器。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古典主义将本是地域性抗争的文艺复兴运动异化成一场领袖欧洲的“现代化”风潮,而面对这样一波强势文化,英国提出如画式风格来反对教条的古典主义清规戒律,又重新倡导起被复兴的古典文化打败的哥特文化。而英国同样采用复兴文艺的手法来反对文艺复兴的成果,即向历史寻找一个自认为属于该地域的风格来反对18世纪强势来袭的“现代化”。到了19世纪,工业文明彻底摧毁了之前要么古典要么哥特的轮回之争,在历史风格中选择一个恰当的形式依然是表达文化身份认同的方法。建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国会大厦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认为只有最为兴盛的亨利七世时期的风格才能代表英国的国会形象。②20世纪,当现代主义一统世界的时代来临,后现代主义同样是在历史中寻找答案,直至今天,在反对抹杀地域传统的现代化时,回望历史,复兴文化的思路一直是地域主义建筑最为直接、有力又立竿见影的良方。

2“国际化”的悖论——“形式跟随气候”的地域主义

“国际化”是空间维度的概念,相对于“地域化”而言,是在跨地域文化的广阔范围内流行的强势趋同性建筑文化,它带来的后果是在空间中消解个性。渗透到世界每个角落的国际化建筑思潮如海啸一般在空间中蔓延,不管那里最独特的环境如何,海潮都会无缝的淹没以往的身形,使之窒息并被海水埋葬。虽然一般认为历史文化复兴式的策略是对“国际化”的抵抗,但导致“国际化”的本质还是“现代化”的兴起与传播。而对空间范围内的趋同,更为鲜明、直接的抵抗方式即重新正视属于每个地域独具个性的生态环境,即不以人文为转移的自然条件。所以地域主义对“国际化”的抵抗也呈现出一种自然维度的策略,即应对自然时采取被动式策略的地域主义建筑。印度建筑师查尔斯•科里亚提出的“形式跟随气候”③是气候决定论的座右铭,而在地球上拥有相同气候条件的地域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地区、国度、大洲,但被动式建筑在相近气候条件的地区又形成了一波空间趋同的普世“国际化”浪潮。为抵抗全球化而诞生的地域主义在以气候条件为代表的自然决定论的指导下,又演变为另一种绝对化的打破地域边界的普世标准。地域主义从不仅仅是自然决定论的建筑观。为适应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所采取的积极建筑策略勾勒了该地域建筑特征的形式“草图”,深入地刻画永远需要主观的引导与选择。即使是“形式跟随气候”的提出者查尔斯•科里亚在他的斋浦尔艺术中心、中央邦新国民议会大厦等项目中也有意地采用象征手法来证明其建筑作品的文化身份。

3墨玉县文体中心的地域主义设计策略

地域主义在文化和自然两个维度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而对自然的态度呈现出被动的手法,对文化则采取主动的措施。墨玉县文体中心建筑设计首先考虑了不得不被动遵从的面对自然时的策略,再以传统建筑文化作为城市情感的纽带完成了对文化身份认同感的塑造。

3.1自然维度的策略——地形和气候对建筑的塑造

新疆和田墨玉县位于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南部,东与和田县隔河相望,西临戈壁与皮山接壤,南抵喀喇拉昆仑山北麓,北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一地理区位所独有的自然条件塑造着此地建筑的形态共性:3.1.1风塑的雕像——形体紧束、表皮粗拙和田墨玉县多风沙天气,每年狂风沙暴天气达40多d,浮尘天气达250多d,年降尘量每600t/km2左右。面对如此的风环境,为了避免兜风,尽量让风绕过建筑而不对建筑造成“浮力”,于是形成建筑形体紧束的形态特征。和田的风中带有大量的沙尘,所以建筑的表皮也应融于风沙,如风沙塑成的质感是对该环境的适应。3.1.2气温的调节器——“厚”墙和田墨玉县年平均气温为11.3℃,1月平均气温为-6.5℃,7月平均气温24.8℃,极端最低气温-18.7℃。该地区冬夏及昼夜的温差均很大,也就是说其自然气温的变幅不但大而且频繁。为了降低能耗并塑造宜居、恒定的室内温度,该地区必然对建筑产生极高的保温的要求。这就需要用“厚”墙来解决建筑的能量损耗问题,从而达到冬暖夏凉的室内温度。3.1.3过滤日光的筛子——洞隙墨玉县太阳辐射极强,年日照时数为2655h。面对如此强烈的太阳辐射,不宜采用易造成温室效应的玻璃幕墙立面。故开窗应小,形成洞隙形态的小窗,将阳光过滤并筛成“点”状,既完成采光功能,又不至于造成夏季的温室效应。3.1.4渴望雨水的守望者——平顶墨玉县年平均降水量为36-37mm,蒸发量2239mm。可见墨玉县的雨雪量很少,是新疆典型的干旱少雨、少雪气候。因为这一天气特点,使建筑的外观与北方多雪、南方多雨的坡顶式大相径庭,平顶的建筑成为应对极少降水的策略,成为该地域建筑的特征。3.1.5使空气冷却、加湿、流动的调节器——棚顶、水院与吹拔和田墨玉县南部绵亘着的昆仑山阻隔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无霜期长,形成了暖温带极端干旱的荒漠气候。干旱的气候使得“荫凉”对改善建筑小气候来说效果十分明显。建筑室内外空气接触面(门、窗等)的凹进及向外架空的灰空间营造出的荫凉是达成理想小气候的手段。建筑的院落组合方式及通风入口处的水院设计也是在干热地区冷却加湿进入室内空气的方法。为了使空气流动达到更好的效果,需要让建筑不仅在平面上做到对流通风,还应设置改变室内压强的通风吹拔,从而在空间中造成拔风效果。

3.2人文维度的策略——阿以旺民居的启示

以上的建筑特点是其适应自然被动产生的,而建筑从不是单一元素滋养出的产物,正如英国学者弗莱彻的建筑之树,(图1)在这棵大树的根部为其提供养分供其生长的地理、地质、气候、宗教、社会、历史6大条件中,在代表自然(地理、地质、气候)的因素之外,属于人文领域(宗教、社会、历史)的因素也在决定和影响着建筑。墨玉县的阿以旺民居是土生土长的面对自然及人文策略下的乡土建筑,对他的分析和借鉴是营造人文氛围的一把钥匙。阿以旺民居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南沿,单座民居基本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接客团聚的阿以旺,留宿客人的沙拉依,外间塔克歇,私密的主人房修库艾。沙拉依、塔克歇、修库艾均围绕着公共中庭空间阿以旺而设立,阿以旺民居也是因此而得名。阿以旺内庭通常80-100m2,微型阿以旺只有30m2左右,其中设有柱子并在建筑的局部挑高,在挑高的立面上设有高侧窗采光,从而使此处最为明亮,维语“阿以旺”正是“光明之处”的意思。阿以旺民居的建筑材料以土胚墙为主,但随着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在构造上出现了局部的差别。例如,降雨量较多的北疆,土胚墙就以砖石做基础和勒脚,天山南麓的焉耆地下水位高,就采用填高地面地基的做法,并在基础与墙身结合处铺一层苇箔做防潮层。降雨量稀少的吐鲁番地区,墙体就全用土胚砌筑。阿以旺民居在天棚、门窗、地面等部位运用木雕、彩绘、琉璃花砖、毡毯等特色乡土工艺进行装饰。这一独具特色的原生态乡土建筑中透露出生活在该地区人民的智慧和美学追求,新建的墨玉县文体中心建筑从其中主观感性地吸取、传承着传统的建筑文化。3.2.1建筑总体布局及功能分区两层的墨玉县文体中心按照建筑的不同楼层进行动静分区,即将偏动的功能布置在首层,偏静的功能布置在二层。首层的功能包括入口大厅、中庭(中央休闲交流大厅)、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房等。二层的功能包括展厅、室、文化才艺培训室、多媒体活动室、管理人员办公室及会议室等。(图2)双层的建筑功能分别围绕着挑高至四层的中央休闲交流大厅这一沟通上下两层的吹拔空间而设立。这样的布局安排让人联想到传统阿以旺民居中代表光明的公共空间。围绕中厅的功能区块如传统民居中的“沙拉依”、“塔克歇”、“修库艾”。文体中心的中央休闲交流大厅使各个功能区块的人流在此集散,是动线的枢纽。人流集散的中厅也是举办各类文化展示活动的区域。(图3)3.2.2建筑形体的塑造墨玉县文体中心的建筑面积接近1万平方米,其尺度和规模远远大于一座单一的传统民居,故而有意地消解巨大的建筑体量,将其打散为由多个单元组合而成的整体聚落。(图1:墨玉县文体中心透视图)为了适应场地面积的要求,建筑的功能空间设计为2层,在建筑的局部挑高到达4层,使得建筑的体量层层叠台,向心退让。建筑的这一形式也符合“形体紧束”的建筑形体要求,从而满足了风环境的要求,建筑的体形如一棵不断爬升、向上生长于独特环境中的有机体。(图4)3.2.3建筑细节的刻画为了在细部上营造出具有熟悉感的带有地域民居特征的建筑氛围,在檐廊及门窗这一建筑“呼吸器官”的形式上受阿以旺民居的影响确定了三种不同的形式,即拱形的门廊、方形的漏窗、拱形的漏窗。三种形式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功用和处在的位置:建筑一层入口的门廊设置成为拱形,为入口造出荫凉,调节局部小气候;建筑首层和二层为建筑的功能层,开窗设置为方形的双层窗,外层为镂空的菱形格栅窗,过滤日光、冷却空气,内层是起保温作用的塑钢玻璃窗。建筑中厅的三层和四层是挑高的吹拔采光空间,所有窗户选用拱形双层窗,阳光透过悬于空中的拱窗,洒在室内大厅中。(图5)

4结语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1.1自然因素:气候环境、地形环境、生态环境。地域建筑首先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这种制约作用是由于建筑对当地气候、地理以及生态因素的回应所造成的。

1.2经济因素:技术条件、经济状况、材料应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的经济条件和生产力水平,是制约地域建筑的另一个因素。

1.3文化因素:文化习俗、生活模式、。传统的地域文化具有内向性和封闭性特征,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习俗、生活模式和,会形成不同的建筑文化。

2现代地域建筑的表达方法

现代地域建筑是指能体现当地的地域文化的现代建筑,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地域建筑(现代地域建筑在尺度和功能上要符合现代建筑的特点),也不同于现代建筑(现代地域建筑在形象或内涵上要体现地域文化),它是地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有机结合,是传统地域建筑的现代表达。在现代地域建筑的设计中运用较多的表达手法有以下几种:

2.1象征象征是指将当地独特的地质、地貌、气候、文化等要素或是经过简单的提取、直接用于地域建筑的创作,或是经过一系列的提炼,找出最能代表当地特征的地域符号,用于地域建筑的创作。印度中央邦议会大厦(见图2)位于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由印度著名建筑设计师西查尔斯•柯里亚所设计。在设计中,查尔斯•柯里亚选用了印度神话中的曼陀罗图形作为整个建筑的平面设计原型(见图3),将该图案象征性地运用于建筑的平面设计:完整的圆形轮廓在内部被分隔成九个单元,贵宾入口和公众入口的分别设置构成两个不同方向的轴线,每条轴线都由建筑和庭院构成空间序列,交通流线顺着庭院边缘布置,通过蜿蜒曲折的漫游路径,由内而外,由外而内,在复杂的建筑空间和使用者之间形成一种共鸣。在古代印度人的文化中,他们将曼陀罗图形看成是一种宇宙模式图,图形暗含着他们对整个世界的最基本、最原初的理解。人们在改造外部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会无意识地流露出这些文化意念,例如人们在规划城市、建设城堡或教堂的过程中就会将这些意念以物质形态的形式表现出来。方形或圆形的曼陀罗图形特征是将圆形或方形以方格的形式等分,每个小方格都代表一个神。在任何土地上的建造活动,包括城市和建筑,都要由工匠们根据用地大小选择不同的曼陀罗图形,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建造。柯里亚认为以曼陀罗图形为基础进行设计,能够在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形成对话,这样的建筑才是有“根”的。

2.2变异变异是指对地域传统建筑的结构、空间关系和形态构成所包含的一般原则、原理,通过“变异”的方法应用于新建筑创造。在形象上可通过变形、错位、逆转和提炼具有显性表征性的符号等手法,达到“似是而非”的视觉效果,使我们创造的建筑不仅引发抽象想象,而且能引发出符合民众审美情趣和情感的形式来。拉萨火车站位于拉萨市西南的堆龙德庆县柳梧乡境内,由崔恺设计。设计师对传统建筑进行了手法上的抽象和提炼,藏族建筑的典型色彩藏红和白色构成了本案的基本色彩体系。入口正上方的木质钢芯构架,采用了藏区典型的层叠方式,与层层出挑的入口形成一个门楣,暗合藏区传统的门楣窗楣形式。木架由独特的束柱支撑,神圣而庄严。墙体的收分,厚重的砌筑,木构架的运用和连续的水平屋面,这些藏区特有的手法既延续了当地的传统文脉,又实现了地域建筑的现代化演进(见图4)。

2.3保留保留是指对基地原有的建筑进行完整保存并对其进行再利用的方法,新的建筑要和原有建筑和谐地联系在一起。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位于河南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由我国著名建筑大师崔恺主持设计。该博物馆紧邻洹河,是一个下沉式的博物馆,在地面上只能看到有一堵方形的青铜做成的墙,露出地面1m多高。博物馆酷似甲骨文的“洹”字,这是取殷墟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文明中的重要作用(见图6)。整个设计力求尊重遗址本体和遗址周围环境,尽量淡化和隐藏建筑物主体,减少对遗址区的干扰。从平面上看,该方案的策略是将建筑主体沉入地下,屋面覆土,使建筑融于周围的环境地貌之中。建筑下沉庭院等处和有限的暴露在外的墙面采用了豆石骨料水刷石饰面及局部青铜饰面,质感沉稳,质朴宁静,与博物馆所要表达的历史主题相吻合。

2.4对地理与自然环境的适应地域建筑的本质是为了适应当地固有的地形地貌条件和自然气候条件中的不利因素而形成的建筑形式,因此如何通过建筑设计来适应地形和适应气候也是表达方法之一。重庆天地位于嘉滨路和嘉陵路之间,两条路之间的高差大约100m,地形起伏较大。整个项目在顺应地形起伏的基础上,形成由7个标高组成的主要建筑群落,包含吊脚楼建筑群、低地村落、高地村庄、商业主楼、精品酒店和文化剧场六大功能分区的现代山地商业街。由于项目高差较大,设计师在相邻高差交接的平坦地段设置景观节点和广场空间,同时使用梯道和坡道连接不同的标高地块,并充分利用堡坎和平台下部的空间,形成连通的室内公共空间。其中,位于最低标高的沿街吊脚楼建筑群建于条石基座上以模拟巴渝地区传统山地吊脚楼的形态。通过两个空中廊道连接的高地村庄位于第二、三、四级高差地块,并在交界处由建筑半围合形成小型广场节点,位于建筑内部的公共空间与嘉陵路的步行入口相连通。低地村落是一组带状分布的小型建筑群,以精品店为主。服务式酒店位于场地最高点,具有开阔的景观视线并强调私密性,形成变化丰富的山地院落式空间布局。商业主楼具有建筑交通体的功能,连通嘉陵路。整个项目随山体地形起伏,在总体形态上具有传统巴渝建筑风貌特色,同时具有强烈的现代感。

3现代地域建筑的设计手法

落实到具体的方法论上,现代地域建筑的设计手法也是有章可循的,以下是几种比较典型的设计手法。

3.1形式上的模仿与照搬将传统建筑的显著特征和重要构件,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形式化”重现。例如屋顶形式均采用标准的庆殿顶或歇山顶,并铺设琉璃瓦;斗栱样式保留古代建筑的曲线和细节;门窗、彩绘等装饰按照古法还原,并运用在与古建相同的位置上等等。洪崖洞风貌街区(图8)以最具巴渝特色的“吊脚楼”为主体,还原了老洪崖洞吊脚楼群的建筑景观,也是对其历史的延续。在外立面的设计中,设计师模仿巴渝传统建筑的建筑风格和空间形态,再现了重庆吊脚楼建筑的神韵。

3.2符号化运用将传统建筑的特征和构件等元素进行抽象化处理,打破其在原有古建上的使用限制,通过对原型的抽取、剥离、解构、拓扑等现代手法进行设计应用,使传统元素作为一种抽象造型在现代建筑上体现出来。吉隆坡双子塔(图9)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市区内,由美国建筑设计师西萨•佩里(CesarPelli)所设计,整栋大楼的建筑风格极富现代感,表面使用了大量的现代建筑材料,如不锈钢、玻璃等材质,并辅以伊斯兰艺术风格的造型,运用了传统伊斯兰教建筑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八角形和圆形,反映出马来西亚的伊斯兰文化传统。在伊斯兰的传统图案艺术中,无论是阿拉伯书法艺术渐变为纹饰还是几何状或植物状图案,都具有象征意义,这是伊斯兰美学的极致。阿拉伯装饰艺术中的几何纹饰由基本的几何形状如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衍生,其中各种八角形造型应用最为广泛,因为它蕴涵着宇宙观念,就如同中国的八卦含义。在设计前期,设计师充分研究了马来西亚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传统伊斯兰建筑,最终选取了在当地伊斯兰建筑中出现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八角形图案和圆形图案作为建筑平面的设计原型,设计师将这两种形状进行融合创作,衍生出了塔楼的平面形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的功能需求做了一些调整和完善,完成了最终的建筑平面。

3.3再现传统建筑的意境对传统建筑进行主动的意象审美,理解并提炼出相应的抽象元素,如空间形态、建筑布局形式等,再应用于现代建筑的设计建造。苏州博物馆新馆选址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由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由于该地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该地块被贝聿铭先生称为“圣地”,他是这样阐述自己的设计思想的:“在这一地块上设计博物馆是人生最重要的挑战,在这里设计博物馆很难很难,既要有传统的东西,但又一定要有创新,传统的东西就是要运用传统的元素,让人感到很协调、很舒服;创新的东西就是要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让人感到很好看,有吸引力,因为时代是在发展的。”在新馆的设计中,贝律铭先生将主庭园作为这组建筑群的灵魂,通过简约、朴素的设计手法还原了江南园林的空间特征。主庭园在东、南、西三个面由新馆建筑围合,处于整组建筑的中心,仅在北面与拙政园一墙之隔。庭院设计采用了极简的设计手法,仅用少量的元素反映出传统园林的精神,并巧妙处理了与拙政园的关系。设计以水面为主,水景始于北墙西北角,仿佛由拙政园引水而来,一座折线形石板桥紧贴水面,横跨东西两岸。庭院中最重要的景观是以拙政园的白墙为背景放置的一组片石假山,这种匠心独运“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山水景观,凸显了清晰的山林轮廓和山水剪影效果,成为博物馆中央大厅动态的主景观(图11)。从馆内各个角度望去可以欣赏到庭园不同的风景。

4结语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 “建筑与文化”成为20世纪以来现代建筑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在阐述地域文化内涵和分析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与表现的基础上,就建设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以期对我国建筑设计吸收地域文化要素并促进我国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从而体现建筑艺术的个性化提供指导和参考。

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和地理、自然条件构成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这样的文化环境,是由社会与自然整体构成的。在不同的地域之间,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自然条件的不同,因而出现地域建筑文化的差异。也因此,“建筑与文化”成为20世纪以来现代建筑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在阐述地域文化内涵和分析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与表现的基础上,就建设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以期对我国建筑设计吸收地域文化要素并促进我国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从而体现建筑艺术的个性化提供指导和参考。

一、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形成及其表现

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设计,同样要受到各种地域文化的限制与制约,为适应不同的地域气候,必须针对气候进行建筑设计,于是产生了热带雨林建筑及其建筑文化,温带建筑及其建筑文化,高寒、荒漠、极地等不同气候环境的建筑及其建筑文化。因此,为了适应不同地域文化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自然就必须考虑地域文化的要求,将各种地域文化因素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并最终形成了建筑文化的地域性。

具体而言,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相互融合而产生的地域性的建筑文化,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层面。

(一)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物理环境的地域性和建筑材料的地域性两方面:

1、在物理环境的地域文化上,为适应不同区域的物理环境,需应用不同的建筑物理学。高纬度地区需保暖,光辐射强烈的地方需遮阳,温湿地区要防潮通风,雪压大的地区要防积雪,多雨地区应注意排水,多沙的地区要防沙暴,多地震地区特别要注意防震等。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纬度差别大,气候差异也非常明显,造成了各地建筑设计的差异,从而会产生了不同特色的建筑文化。

2、在建筑材料的地域文化性方面,建筑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建设材料地域性的影响。建筑用材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所占造价比重甚大,因此必须就地取材,就近采集和生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力学的、美学的特长。产石地区多石构,生土地区有土筑窑洞,产木的地区用木构,产竹地区有竹楼,这些都是建筑设计在建筑材料地域文化的充分体现。

(二)非物质层面的建筑地域文化。建筑文化的地域差异性,除了表现在物质层面外,还表现在各种地域性的意识形态、地域性的人文习俗等非物质层面。首先,不同文化模式下的人类机体的建筑尺度和建筑风格也表现出某些差别,这是建筑文化地域性的民族性或国家性之缘。其次,各个在民族或国家内部,都存在着一定地方界限的社会生活联系与规则。这种地域性的界限一方面联系着种种经济、政治及宗教性质的公私活动,形成了与建筑文化相互关联的规则、法律、习惯、规范、道德、情操、宇宙观等,另一方面,在不断的联系交往中也沉淀下了各个地区的地域性文化,并反映在地域性的建设文化上。再次,由于礼制的不同,各个地域会出现不同的礼制文化与礼制建筑。宗教信仰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宗教建筑,如西方的教堂、中国的庙宇,如欧洲史前的圆环巨石建筑等。丧葬制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陵墓建筑,官制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官场建筑,这些都形成了不同的地域建筑与文化。最后,由于风俗习惯的差异,建筑文化与建筑活动也必然会产生差异,最终形成地域性的建筑文化。如我国各个地区不同的家庭习惯、村规民俗对宅区、村镇建设的影响就非常典型。

综上所述,建筑地域文化的非物质基因表现为人们通过不同仪式化行为和标志边界等各种方法将文化意义赋予场所和行为。建筑中不同的符号、材料、色彩、形式、空间组织和景观方面都可能包含某种文化意义。当意义、空间与活动系统相互一致时,彼此之间就加强;当建筑变得与社群文化和生活方式一致时,就有归属感。

二、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的途径与方式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文化是根,在建筑设计领域同样如此。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中要有意识地从文化入手,寻求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为此,建筑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从如下方面做起:

1、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和当地材料等硬件性物质文化对建设设计的影响与要求。为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尊重当地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充分考虑与环境相融合,使建筑成为环境的一分子,找寻天人合一的惬意。同时,还要灵活地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使得所设计出来的建筑风格一方面能本质节俭节约的原则,就地取材,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地方特色来,使得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充分释放与发扬。 转贴于

2、在建筑设计时将当地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等软文化要求,与建筑设计进行有机融合。比如,川西地区传统的养身休闲文化,使人们乐于找寻并享用幽雅的生态环境,成都人潜意识中大多具有盆地意识,小富即安,安逸自在,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上班、下班、菜市场、茶馆、回家,几点一线,周末假日闲暇时到附近休闲放松,有滋有味,其乐融融,也是明显的地域文化特点。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就要体现出文化背景设计构思感受体验这一过程,使人们在建筑中亦能享受到当地生活风情的文化习俗。

3、在吸收与借鉴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将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到地域文化中,并体现在建筑设计中,最终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要保持建筑文化的民族性,继承发扬优秀的地域文化传统,就存在一个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西方文化是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无法回避的文化环境,它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模式、思维模式。为此,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并不代表我们要排斥外来的优秀文化。相反,在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师要有意识地汲取西方先进文化的精神、利用它的科技性,使地域文化上一个台阶,发出新枝新芽,即在发扬自己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利用地域文化优势、吸收外域文化精华,滋养自己,使地域建筑文化在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的同时,又不失去自己的精华。为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创作的创意过程中,可遵循这样的流程:在现有文化的整体感觉中寻找灵感;在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积淀中寻找胚芽;在建筑文化的民族性及地域性中寻找芽蘖;利用当代科技手段及科技观念拓展建筑设计空间的前瞻性。

参考文献:

[1]王升. 建筑文亿的地域性[J].安徽建筑,2006(2).

[2]应方德.地域文化与地域志[J]. 建筑学报,2005(10).

[3]傅广典. 重视地域文化的认定、发掘与保护 [J].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域性;文化因子;表达

年限比较长的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其可以反映出当地的历史文化,还可以体现出当地的风土民情。建筑有时像一面镜子,去可以反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在我国一些古建筑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这些建筑的结构与外形可以看出设计师独具匠心的设计理念。建筑是地域文明的象征,随着现代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遭到了拆除,其被一些风格雷同的现代建筑所取代,这对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建筑应该具有当地的特色,这样也可以增加辨识度,否则会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

1 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因子的概念

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也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建筑设计具有多样性与丰富性,其可以体现当地的风土文化,也可以体现出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与水文环境,还要结合当地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行为,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体现了设计师的聪明才干,其具有创新的意识,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设计雷同的现象。将地域文化因子引入到建筑设计中,可以体现出建筑的地域特色,也可以充分的展示出设计师才能,建筑是人类脑力与体力结合的成果,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建筑的地域特色,使其更具辨识度,而且外形特异的建筑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其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景观。

建筑还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受到当地居民思想、心理、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筑可以体现出更多的地域文化因子,设计师根据人们的需求可以设计出具有特殊功能的建筑,从而满足人们对其特殊的要求。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其的推动建筑不断发展与演进的动力。建筑内涵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动态的、是发展的,用建筑的方式来展现地域文化的风采,这不仅对建筑,也是对地域文化的一次生动而又形象的完美诠释。

2 建筑设计中增加地域文化因子的作用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的结构与类型越来越多,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建筑设计的类型也越来越偏重于现代化的风格。在有的地区,由于经济比较落后,在城市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一味的模仿发达城市的规划方案,忽视了自身地域的特色,使得我国建筑趋同现象较为严重。建筑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有一定关系,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创新的理念,引进先进的设计技术,还要多引入当地的地域文化因子,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建筑方案。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建筑风格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引用了大量国外的文化与建筑风格,虽然城市的形象得到了提升,出现了焕然一新的面貌,但是却缺少了我国民族的特色,当地的地域文化受到了压制,建筑雷同的现象非常严重。

在建筑设计中加入地域文化因素,可以更好的发扬与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还可以增加建筑的特色与个性,使外地游客更了解当地的地理信息与历史进程。地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精髓与灵魂,具有特色的建筑也是当地文化的标志,可以成为一大旅游景点,有的年限比较长的古老建筑已经标记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大国,56个民族里个个都拥有着自己独特、深厚的文化,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就是一个完美的举措,优秀的建筑可以代表一个地域的精神面貌、文化内涵,将不同的地域风格,不同的历史传统,不同的民族背景用建筑设计者的大画笔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建筑设计师要保护各地方的文化遗产,设计要彰显个性,突出特点,让宝贵的地域文化依附建筑世代传承。

3 地域文化因子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措施

3.1 找准切入点

关于地域文化建筑的切入点,顾名思义,就是要注重地域与文化。中国的文化历史源远而流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方造就不同的建筑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美的概念要求越来越高,处于全球一体化经济的今天,国外现代建筑的各种理论思潮、流派如洪水般的涌入,建筑设计主题也是空前的活跃。那么,如何找准地域文化建筑的切入点,如何继承并且汲取先进建筑文化的精华而又不失对原有文化的保留,这是每一个建筑设计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3.2 突出重点、表达准确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的表达,不是对躯壳的塑造,而是注重感情的抒发。建筑设计者在对地域文化建筑的创作过程中,要将人们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风俗、心理需求、思维模式等因子融入到建筑构造中去,同时,对地理环境、民族风情、经济基础等方面也要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注意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从根本上、深层次找到建筑灵感,从而创建新的思路。地域文化建筑的特点就是民族、民间特色性,过于注重表面形式而忽略建筑内涵和地域文化的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建筑设计师不能随波逐流,不要只会复制和粘贴,民间文化是一切艺术之根本,每个地区和每个民族都要形象化、现实化的表现建筑艺术,创造出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反映地域特色的建筑。

3.3 总结经验,选学得当

建筑设计者就像一位优秀的裁缝和艺术家,可以将人们所想、所看、所表达的用形状建筑体现出来。所以,每一件有关地域文化的建筑作品都要细细斟酌、尽善尽美,要充分考虑与环境的相融合,尊重当地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灵活地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适应当地的文化特征,总结以往建筑经验,搜集民间特色信息,使得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充分释放与发扬。

结束语

在建筑设计中加入地域文化因子,可以起到传承与发扬当地文化的作用。建筑设计的质量与设计师的素质与水平有很大关系,建筑的构思来源于生活,设计师需要结合当地的地理信息、气候条件以及当地居民的需求进行综合设计,地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核心与基础,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单位引进了大量外国先进的理念,在应用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注意弘扬我国的历史文化,使建筑体现出地域特色,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我国建筑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解运利.论传统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与借鉴[J].才智,2011(09).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6篇

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交流,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对某些地区的地域文化造成了强烈冲击,使之逐渐消失其原有的色彩,其中重要的体现就是建筑的色彩的地域差异逐渐模糊。相比与国内,许多国家很早就认识到历史建筑的色彩在表现地域文化中所代表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并在保护历史建筑色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国内相关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在法国,从七十年代起,就成立专门组织对巴黎进行色彩研究设计,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巴黎形成特有的城市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英国,提出了“城市景观”,以及“色彩景观”的研究概念,把建筑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重要的组成因素进行研究,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人文、美学。欧洲的其他国家也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美国,《三维空间的色彩设计》的作者科帕茨在其著作中,研究了色彩三维感知的基础理论以及色彩在三维空间上的具体应用,并首次结合建筑材料探索了色彩研究在历史建筑保存、恢复及休整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在亚洲,建筑色彩研究最先进的是日本,对该项研究做了专门法规,为其提供了法律依据。目前,在我国城市色彩的研究方面,仅有哈尔滨、武汉、南京等少数大城市从城市色彩定位、主色调确定等方面做了色彩研究,并且将城市色彩以各种导则或法规颁布。随着城市色彩研究的逐渐深入,国内外针对城市建筑色彩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尚无针对历史建筑色彩作具体论述的著作。

2历史建筑色彩的特征与研究

2.1历史建筑色彩的地域特征

建筑的地域特征的定义为“在具有一定的自然地理或社会文化意义的空间范围内,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建筑色彩是建筑材料、建筑表面处理方式、、名俗、气候等许多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复杂性决定了建筑色彩的地域特色必然存在,建筑色彩的地域性同时受到地域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影响,在长期的传承下,形成相对稳定的色彩风格和工艺,并深刻反映当地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2.2历史建筑色彩的研究方法

通常,历史建筑色彩的调查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相关历史背景信息的收集,包括该历史建筑的基本概况,以及历史沿革等;二是建筑色彩相关信息的收集与获取。历史建筑背景信息的调查收集包括地理区位,历史沿革等。上文已论述了地域的差异将必然造成历史建筑的多样化。该方面的调查方法是以查阅历史资料,记录拍照的方式为主。

2.3历史建筑色彩信息的提取与分析

从建成至今,历史建筑在自然环境下长久日晒、雨淋、风化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褪色、变色、脱落等现象。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实际上就是在原有建筑色彩的基础上进行保护、修复的过程。除了需要对文献查阅、梳理和总结外,还应该对具体的、需要保护的历史建筑色彩的现状实地考察,进行现场调查。

3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原则及方法

3.1历史建筑色彩保护的原则

3.1.1真实性原则

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必须遵循真实性,符合其原型,对其的保护也要尽量使其恢复旧貌。否则,若失去真实性,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也将失去意义。

3.1.2整体性原则

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不仅仅是对某一个单一建筑进行保护,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周边建筑与环境。

3.1.3可持续性原则

对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还要体现时代性,保护不仅是简单的仿制,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先进工艺来实现。它要求我们要对色彩原型有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新的合适的方法途径,创造出能够联系与传承原型的新的色彩方案。

3.2保护方法

3.2.1建筑色彩的继承性保护

对于色彩面貌保存比较完好的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历史建筑和色彩比较容易保存的建筑,通常采用继承性保护。具体方法是,剔除固有色中不和谐的部分,保留并提取其建筑色彩的精华部分,建筑色彩的保护方案则要从原始建筑的色彩中提取。

3.2.2唤醒建筑色彩的集体记忆

在人类社会中,不同群体各自的特征大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演变中逐步形成,这些特征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保留下来,一代代的传承,成为一个群体的的“集体记忆”,这些记忆构成了一个群体集体认同的基础。历史建筑的色彩,也是构保存集体记忆的一个重要形式。地域色彩的消失,相当于将人们关于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抹去。对建筑色彩的保护,必须要重视这种内在的因素,唤醒人们对建筑色彩的集体认同感,这也是对建筑色彩地域性保护的根本目标-文化的传承。

4结束语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地域文化;建筑设计;地域文化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全球文化的交流变得日益频繁,传统文化对一个国家的影响也就变得越来越小。而建筑风格主要是受到一个时期、一个地域以及一个民族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人们就或多或少的会结合上当时的一些地域文化。所谓建筑文化,其主要是在某一个时代当中,由于政治、文化、经济、地理环境等方面综合作用而诞生的,它是自然与社会的结合,而且凝聚了这一时期当中,人类的物质欲望与精神财富。而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自然条件,而且经济发展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导致建筑文化出现了很大差异,正因为如此,也就使得“建筑与文化’这一课题成为了上个世纪当中最为热门的一个研究方向。

1.地域文化的内涵

从大的概念上来讲,建筑的设计离不开一个地域的自然环境,如地貌、气候等;从小的概念上说,建筑存在地域的差别主要是受到城市周围的建筑风格、地理位置等这些具体因素;此外,建筑表现出的地域性还会因为地区历史的不同而不同,一个地域的历史形态受该地区人文环境和人们生活状态影响。一个地区的建筑会表现出双重性,它可以表现出该地区的物质财富情况,也可以表现出该地区的一个精神面貌;可以说,他不但是一个艺术产物,而且还是一个技术产物。一个具有非凡意义的建筑,其精神内涵会远远超出它自己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作为文化形态的建筑,它组成了人类文化体系,与人类社会发展、经济状态、科学技术以及政治思想等方面都密切相关,建筑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时时刻刻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2. 地域文化特性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一个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地域文化性会因为建筑的设计与该区域的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概括起来说,就是历史人文与自然环境这两方面,所谓历史人文,就是社会属性,表现在历史遗留或者是人们的意识形态;自然环境就是指自然属性,包括光照、气候以及纬度等方面。在建筑设计当中,这两种属性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为在一个特殊的地区或者区域当中进行建筑的设计与应用时,总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当一个建筑设计当中,只存在自然属性,而忽视社会属性时,那么在实际的操作当中会发现所设计的建筑与当地的人文是格格不入的,更严重的,可能让该地区的地方特色消失;而如果是只注重社会属性,而不顾自然属性的话,那么该建筑会随着时代的流失而消逝。因此,一个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结合,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能忽略的。

一个建筑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属性是通过建筑技术以及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间进行相互作用,人们将文化意识以不同的方式或者技术,比如采用不同的色调、不同的材料或者是不同的形式赋予到建筑当中,让建筑表现出这个时代或者区域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建筑设计在一定的情况会受到环境的制约,而这种制约又会反过来与自然环境进行磨合,最后达到一种人性化的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完美整合,不但推进了建筑的人性化发展,而且还加快了当地社会的进步。这种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建筑的社群文化变得相辅相成,进而让人们对建筑产生亲切感。

3.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结合的途径及方式

3.1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以及生活模式等方面。

例如锦里,该地区具有蜀汉三国的文化背景,该地区又具有川西的民风、民俗特点,融合了以成都为代表的悠闲文化氛围,城市的建设中不乏有一些古老的客栈、商铺以及院落等,而且这些古老的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如银杏树或者是古树参杂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当这些建筑融合进人们的活动时,如表演绝活的艺人、悬挂着长串的红色灯笼等,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滞留在时空的感觉。锦绣广场中的三国文化墙、文臣廊充分展现了当时该地区的历史文化,而一些壁画、浮雕更是将过去的一些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故事刻画的生动形象。街道两旁的店铺更是热闹非凡,从侧面也反映出了当时的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而石桥上的哪些古老浮雕,更是生动的表现出了当时成都的一种文化特色。

3.2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材料的影响

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不同的文化,所形成的地与特征和地方精神的差异,使文脉成为建筑及空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由于各地气候及地理环境的不同,自然景观、植被和建筑材料也都呈现出巨大差异,而他们所形成的空间特征和风格也千差万别。有高原的粗犷豪迈,也有水乡的细腻柔情,有合院的保守儒雅,也有古镇的古朴清新。

地域性建筑来源于各个地区的人们长时间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地形、材料等条件而营造的建筑。建筑材料取材于建造的当地,经过发展也成为了地域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材料被地域文化所影响同时也在影响着地域文化。荷兰的砖、北欧的木、中国的竹无不给人以各异的文化精神感受。很好地运用本地的建筑材料,即使没有运用本土建筑元素也能很好地表现出地域文化的特色,长城脚下的竹屋就是这种建筑的杰出代表。

3.3 建筑的地域性还与当地的人文、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是该区域的一个历史文化传统。

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要深入该建筑所在的区域进行了解,充分发掘周围的有用信息,通过与现代的科技技术相结合,才能让设计师们在继承历史建筑物风格的同时,还可以创造出与现今时代相适应的新的创作理念。

例如“南越王墓博物馆”具有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该博物馆的建筑风格是古代汉文化与当地人文、地理环境融合的产物,然后再运用现代的建筑手法,将这些思想完美的表现在该建筑当中。也就是说,该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是当地文化与时代的完美统一,可以说是新地域下的古建筑理念。汉墓的修建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展的,这也充分表现出了对古代文化的一种保护。

3.4 如今的建筑理念要与当今的时代要求相匹配,在继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要充分体现出当今的地方特色,这是一个好的现代建筑设计的最基本要求。

现代化建筑设计也就说现代化传统设计,所谓传统设计,就是指继承历史时期的人文因素、历史事件以及建造材料等方面,而现代建筑设计也是以这些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虽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或多或少的改变,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因素会遗留下来与当地的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因此,一个现代的建筑设计如果能够充分的表现出这些细节问题,那么就可以完美的诠释该地区的特色。此外,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也要学习西方文化,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前提下,要大胆的去结合西方文化,正确对待西方文化问题。

4.结束语

现代城市设计中,最关键问题是如何与地域文化完美的结合,而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结合也是建筑设计的必经之路。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也必然是中国建筑师的努力方向,如今,我国的建筑与文化的研究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始,因此,尽早的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是时代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作品,才能够将城市建筑的现念完美的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表现形式;途径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建筑风格主要是受到一个时期、一个地域以及一个民族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人们就或多或少的会结合上当时的一些地域文化。所谓建筑文化,其主要是在某一个时代当中,由于政治、文化、经济、地理环境等方面综合作用而诞生的,它是自然与社会的结合。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自然条件,而且经济发展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就导致建筑文化出现了很大差异。

一、地域文化的内涵

从大的概念上来讲,建筑的设计离不开一个地域的自然环境,如地貌、气候等;从小的概念上说,建筑存在地域的差别主要是受到城市周围的建筑风格、地理位置等这些具体因素;此外,建筑表现出的地域性还会因为地区历史的不同而不同,一个地域的历史形态受该地区人文环境和人们生活状态影响。一个地区的建筑会表现出双重性,它可以表现出该地区的物质财富情况,也可以表现出该地区的一个精神面貌;可以说,他不但是一个艺术产物,而且还是一个技术产物。一个具有非凡意义的建筑,其精神内涵会远远超出它自己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作为文化形态的建筑,它组成了人类文化体系,与人类社会发展、经济状态、科学技术以及政治思想等方面都密切相关,建筑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时时刻刻都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二、地域文化特性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一个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地域文化性会因为建筑的设计与该区域的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概括起来说,就是历史人文与自然环境这两方面,所谓历史人文,就是社会属性,表现在历史遗留或者是人们的意识形态;自然环境就是指自然属性,包括光照、气候以及纬度等方面。在建筑设计当中,这两种属性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为在一个特殊的地区或者区域当中进行建筑的设计与应用时,总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当一个建筑设计当中,只存在自然属性,而忽视社会属性时,那么在实际的操作当中会发现所设计的建筑与当地的人文是格格不入的,更严重的,可能让该地区的地方特色消失;而如果是只注重社会属性,而不顾自然属性的话,那么该建筑会随着时代的流失而消逝。因此,一个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结合,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能忽略的。

一个建筑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属性是通过建筑技术以及与特定的社会环境之间进行相互作用,人们将文化意识以不同的方式或者技术,比如采用不同的色调、不同的材料或者是不同的形式赋予到建筑当中,让建筑表现出这个时代或者区域所具有的独特意义。建筑设计在一定的情况会受到环境的制约,而这种制约又会反过来与自然环境进行磨合,最后达到一种人性化的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完美整合,不但推进了建筑的人性化发展,而且还加快了当地社会的进步。这种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建筑的社群文化变得相辅相成,进而让人们对建筑产生亲切感。

三、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结合的途径及方式

1、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以及生活模式等方面。

例如锦里,该地区具有蜀汉三国的文化背景,该地区又具有川西的民风、民俗特点,融合了以成都为代表的悠闲文化氛围,城市的建设中不乏有一些古老的客栈、商铺以及院落等,而且这些古老的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如银杏树或者是古树参杂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当这些建筑融合进人们的活动时,如表演绝活的艺人、悬挂着长串的红色灯笼等,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滞留在时空的感觉。锦绣广场中的三国文化墙、文臣廊充分展现了当时该地区的历史文化,而一些壁画、浮雕更是将过去的一些历史事件或者历史故事刻画的生动形象。街道两旁的店铺更是热闹非凡,从侧面也反映出了当时的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而石桥上的哪些古老浮雕,更是生动的表现出了当时成都的一种文化特色。

2、要善于借鉴当地传统的建筑符号,如花纹等装饰图案。

装饰是一种传统文化,是利用各种装饰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具有一定的语言和符号,一定信息的载体和功能标志,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以各种存在方式为人们所感知和使用。我们可以通过装饰的形式就可以判断出哪些是东方的,哪些是西方的,甚至可以分辨出其所表现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比如清代建筑装饰中运用了大量的吉祥图案,取材广泛,各种人物、景物、动植物都有表现,利用其谐音和形象,寓意和象征特定的含义。

3、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地域环境造就不同的文化,所形成的地与特征和地方精神的差异,使文脉成为建筑及空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由于各地气候及地理环境的不同,自然景观、植被和建筑材料也都呈现出巨大差异,而他们所形成的空间特征和风格也千差万别。有高原的粗犷豪迈,也有水乡的细腻柔情,有合院的保守儒雅,也有古镇的古朴清新。

4、应尽量采用当地特有的建筑材料。

每个地域都有着自己特有的自然特征和环境特征,所以在选择建筑材料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有所区别。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域的建筑材料也是各不相同。比如湘西一带盛产竹子,因此当地居民便以此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我国西北地区多以黄土高原为主,气候干燥,当地居民便以黄土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因此,窑洞盛行。东北地区林木资源丰富,因此,在东北地区农村便用板材围成篱笆小院,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同样,在进行城市建筑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方式,进行改进,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5、建筑的地域性还与当地的人文、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是该区域的一个历史文化传统。

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时,要深入该建筑所在的区域进行了解,充分发掘周围的有用信息,通过与现代的科技技术相结合,才能让设计师们在继承历史建筑物风格的同时,还可以创造出与现今时代相适应的新的创作理念。

例如“南越王墓博物馆”具有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该博物馆的建筑风格是古代汉文化与当地人文、地理环境融合的产物,然后再运用现代的建筑手法,将这些思想完美的表现在该建筑当中。也就是说,该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是当地文化与时代的完美统一,可以说是新地域下的古建筑理念。汉墓的修建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展的,这也充分表现出了对古代文化的一种保护。

6、建筑理念要与时代要求相匹配。

现代化建筑设计也就说现代化传统设计,所谓传统设计,就是指继承历史时期的人文因素、历史事件以及建造材料等方面,而现代建筑设计也是以这些因素为基础的,这些因素虽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或多或少的改变,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因素会遗留下来与当地的文化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因此,一个现代的建筑设计如果能够充分的表现出这些细节问题,那么就可以完美的诠释该地区的特色。此外,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也要学习西方文化,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前提下,要大胆的去结合西方文化,正确对待西方文化问题。

7、模拟当地的建筑色彩。

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对于建筑色彩的表现形式和象征寓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因为地区文化的差异,相同的色彩在不同的地区所表现出来的象征寓意是有所区别的,甚至有时候是截然相反的,比如在西方文化中,白色是用来象征圣洁,而在我们国家却经常和死亡相联系起来。由此可见,不同文化背景下,所赋予色彩的含义是远远超出了其自然属性的。将具有相生意义的色彩应用到建筑设计中,将使设计更能体现出其更强的归属感和识别性。

四、结语

现代城市设计中,最关键问题是如何与地域文化完美的结合,而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结合也是建筑设计的必经之路。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也必然是中国建筑师的努力方向,因此,尽早的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是时代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作品,才能够将城市建筑的现念完美的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9篇

[内容摘要]随着建筑业的管理层与劳务层的“两层分离”及劳务层由固定用工转换为零散用工或临时用工的方式,一部分临时工人逐步转化为清包人(劳务承包人),而由于经济体制与立法上原因,清包的内涵、清包人的法律地位并未明确,以致在司法实践中,同一性质的纠纷在同一法院都存在作出不同判决内容的现象。本文拟根据清包存在的形式对清包的内涵作出界定,同时提出清包人法律地位应根据其是否具有独立行使管理权能和其在工程中发挥的作用、获利能力等因素来作出判断——划归工程分包人范畴抑或劳动者范畴。[关键词]建筑、清包、内涵、地位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长足发展,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为明显的就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层和劳务层的“两层分离”,劳务层由原先的固定用工转换为零散用工或临时用工的方式,与此相应的是大量的农民工涌进了城市的建筑施工行业,充任零散用工往往是他们唯一的务工方式,在此基础上,其中一部分人分化成为清包人即劳务承包人。长期以来,由于 经济体制和立法上的原因对劳务承包人在建设工程合同中的地位存在忽视,司法实践中,在处理劳务承包人拖欠报酬纠纷、工伤纠纷时,由于对清包人的内涵、法律地位认识不一,以致于对同种性质的纠纷有时在同一法院也会作出不同的判决结果。鉴此,有必要对清包人的内涵及法律地位进行梳理、界定与探讨。对清包的内涵,一般认为属于劳务分包性质,是工程分包合同的一种,笔者认为该观点并非准确。首先,工程分包与劳务分包的内涵并不相同,之间既非相互重合关系、也非包容与被包容关系。工程分包的涵义通常是指工程总承包人将所承包的工程的一部分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第三人按照总承包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总承包人向第三人支付报酬。分包合同的内容包括分包工程的范围、建设工期、中间交工工程的开工与竣工时间、工程质量、工程造价、技术资料交付时间、材料和设备供应责任、拨款和结算、竣工验收、质量保修范围和质量保证期、双方相互合作等条款。而劳务分包主要针对的是劳务的提供与管理。两者除主体资格认定上应严格依照《建筑法》《合同法》《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外,尚存在着以下区别,一是工程分包人对整个分包工程实行独立管理,而劳务分包人不具有独立管理工程的职能。“独立管理”是指分包人对整段工程行使行政、技术、材料、质量检测、安全、保险等各方面的全面管理,而不是将仅管理劳务扩大理解为“独立管理”。许多劳务合同名为“工程分包”,实际上是合同项目经理部在管理、技术、质量、材料等,分包人仅仅从事土石方,混凝土浇铸等工种的劳作,而工程操作、施工程序等技术问题完全在项目部派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监督下进行,怎能谈得上“独立管理”?这只能是提供劳务和管理劳务。二是工程分包人成建制地承担一部分工程的施工,而劳务分包人仅从事工程中某些工种的劳作。“成建制地承担一部分工程的施工”,是指一个合同段不超过30%的独立工程的分包,分包单位内部既有技工、普工,更有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三是在工程质量上,合法的工程分包人和工程承包人一样依法对业主承担终生责任;而劳务分包人对其劳务作业,仅对发包人承担“合格”的质量责任,并以监理工程师验收认可为标志。劳务提供人不对工程质量承担终生责任,这是劳务合同不同于工程分包合同的一个本质区别。工程分包人有对主材的采购和自行使用权,而劳务分包人只能在项目部领用主材。工程分包人按照设计要求,自行采购和使用施工用的主材。目前,有关项目部同劳务人员符合签订的所谓“双包合同”(包工包料)是容易引起误解的。这种“双包”实际上是计算劳务费的一种变通操作方法(以计件工资为基础的计价方法),所有工程定额,基本上都是按“方”计价,这个“方”涵盖了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要素。随着成建制的劳务企业的产生与发展,该类企业的劳务分包模式也逐渐被接受和纳入工程分包概念的内容范围之内,且演变成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两类工程分包合同。但成建制的劳务企业所采用的模式仅仅是众多劳务承包模式中的一种,而其他劳务承包方式由以上不难分析得出在性质上很难具有工程分包的特征。其次,清包裨上尽管仍是劳务承包,但其具体形式民内涵与已归入到工程分包合同的劳务分包相距甚远。从清包存在形势的现状分析,清包大致可分企业自带劳务承包、成建制的劳务分包、零散的劳务承包三种形式,所谓自带劳务承包是指企业内部正式职工经过企业培训考核合格成为工长,劳务人员原则上由工长招募,人员的住宿、饮食、交通等由企业统一管理,工资由企业监督工长发放或由工长编制工资发放 表由企业直接发放,所谓成建制的劳务分包是指以企业的形态从施工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处分项、分部或单位工程地承包劳务作业,所谓零散的劳务承包是指建筑企业临时雇佣(往往是为了一个工程项目而临时雇佣)、不成建制的施工劳务,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临时用工。从以上不难发现,劳务作业分包含义只能涵括成建制的劳务分包,对其他两种清包情形则互不相涉。此外,零散用工方式还有所不同,存在以下情形:(1)总承包人或分包人或转包人将承建的工程的全部劳务或某部分如瓦工或木工劳务承包给某工匠,由该工匠召集、负责组织民工提供劳务;(2)分包人或转包人将所分包或转包的工程某部分瓦工或木工劳务承包给数个工匠,并服从分包人或转包人的管理完成指定工作量;(3)分包人或转包人将所承包的工程的某一项工作交某个工匠或数个工匠承包,工匠需要在指定时间完成,且服从管理、保质保量。故清包与劳务分包、工程分包是不能等同的,若一概认定清包为工程分包范畴,显然有所偏颇。作为建筑市场运行中的新生现象,“清包人”尚不是一法律概念,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来作专门调整,其内涵也是处于不断发展充实的状态,是难以准确界定的。而“清包人”的出现,有其产生的特殊背景,是灵活的用工机制与建筑企业提高效率、效益及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若不及时予以承认和进行准确的定义,就意味着法律没有合理调整的可能,也就不能起到引导和鼓励功能,从长远看来,会影响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模式的选择,进而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发展。因此,尽管内容难以稳定,仍有必要对“清包人”的内涵作出界定。对清包人的内涵,依笔者理解,就目前而言,清包人一般是指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以一定形式为上一级工程施工主体选任、组织人员提供劳务并履行一定管理权能,接受上一级施工主体的管理与监督,在按要求完成一定工程量后,由上一级施工主体给付相应报酬的自然人或单位。 从清包人的内涵不难发现,清包人不能等同于工程分包人,两者之间仅仅是部分重合关系。在不同形式中的劳务承包中,清包人的法律地位是不同的,而司法实践中恰恰常忽视这一点。由于法律至今没有明确清包人的概念,在界定清包人的法律地位时,可运用法律的解释方法,根据清包人存在的不同形式,将清包人划入现有的法律概念——工程分包人(劳务分包人)或劳动者的范畴。具体如何进行界定,笔者认为应分以下情形进行:在自带劳务承包形式中,建筑公司将所承建的部分工程通过签订承包合同的形式,交由本公司职工具体承包施工,该承包人自行招用民工,就形式而言,工程由承包人与民工之间已形成了雇佣关系。但是,关键的问题是,该承包人系建筑公司的职工,其是以建筑公司的名义履行承包合同并与他人发生法律关系,故该承包合同应属于内部承包合同。承包经营属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不产生施工合同履行主体变更问题,该承包人招用民工行为应视为其代表建筑公司的行为,被招用的民工与建筑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与承包人之间则不存在雇佣关系。在成建制的劳务承包形式 ,毋须多言,该劳务承包实质属于工程分包性质,清包人地位等同于工程分包人地位。在零散的劳务承包形式 ,根据清包人在工程施工中的地位、行使管理权能的独立性及获利能力等因素,可将清包人划归入工程分包人或雇员的概念范畴。具体而言,在前述零散劳务承包的3种情形中,第(1)种情形中的清包人可归入工程分包人范畴,而第(2)、(3)种情形中的清包人地位则根据接受劳务作业方有无用工资格分别界定为劳动关系或雇佣关系,即劳动者地位。第(1)种情形中,清包人负责召集、组织民工提供劳务,在劳务作业的安排与管理上较少受到上一级施工主体的干涉,而是直接决定民的选任监督、日常工作、劳动安全、报酬支付等事宜、行使管理权能的独立性较强,与上一级施工主体之间不是纯粹依附关系,而是相对独立的,并且在此种承包形式 ,由于 总的劳务报酬额基数较大,正常情况下清包人可获得的利益也是可观的,远远超出一般民工所得的报酬。清包人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之大,相类似于劳务分包企业在工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典型的工程分包人。在后两种情形中,从清包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作用分析,清包人一般从事的工程中单一工种的作业,其个人收入与施工效益直接挂钩,对工程项目的承建不进行独立管理,而是服从上一级施工主体的管理,在指定时间内完成所安排的劳务,仅对上一级施工主体承担 “合格”的质量责任,而不对工程质量承担终生责任,可以说在工程施工中作用是非常有限的,显然不具有工程分包人应有的地位与作用;从清包人与民工的关系分析,清包人与民工之间并未形成劳动关系或雇佣关系,判断劳动关系或雇佣关系存在与否,历来是司法实务中的难点,其通说认为,只要一人对另一人享有管理、监督和支配的权利,就可以认为其存在雇佣关系。也就是说雇佣关系之成立,自应以选 任监督这有无为决定标准,换言之,即某人受他人之选任监督以从事一定劳务者,即为该人之受雇人,至劳务之性质、时间之久暂、报酬之有无、是否授予权,皆所不问。首先清包人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两者之间不可能存在劳动关系,其次清包人虽是以自己名义选任民工,先例了一定的选任与监督职责,但不要忘记,其是根据上一级施工主体的要求安排和管理民工提供劳务,不是真正独立地对民工进行选任、管理与监督,严格意义上已丧失独立的地位,清包人既然不能独立选任与监督,与民工之间就不会形式雇佣关系,未与民工形成雇佣关系,更遑论与上级施工主体形成分包关系;从清包的性质分析,清包人仅仅是工费承包,上一级施工主体将劳务包给清包人,是为了调动清包人及所属民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交通,类似于以前企业内部班组经济责任制承包,清包人也是基于追求能够获得较自己提供劳务所更高的利益,而其可期待的利益就是民工实发工资额与清包工资额的差价,清包人获得的利益是很有限的,此时若以工程分包人对其作评价,清包人应承担的义务较其权利而言定会宽泛得多,这无疑加重了清包人的义务负担,导致其权利义务完全失衡,显然有违公平原则。此包从保护劳动者利益角度出发,对此类经济收入不理想、没有一定积累的清包人,如仍视之为分包人,势必因诉讼主体增加、清包人履行能力弱等因素,而使劳动者不能及时救济,是不符合弱势群体利益的立法精神的。故在后两种情形中,清包人在提供劳务期间应属临时性质的劳动者,对施工期间发生的伤害事故、质量安全问题均不能承担责任。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10篇

1、地域与建筑师

・制约下的当代建筑师的地域表达

・地域文化营造中建筑师的职责与角色

・中部地区地域性设计的制约与机遇

2、地域、本土、现代

・地域主义设计与本土设计

・地域与地方、地区、传统、乡土

・现代化与地域传统

・地域性的现代表达

3、地域性与城市活力营造

・传统古镇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洪江、凤凰古城保护模式研究

・洪江、凤凰古城保护对湘西地区城市文化经营的作用

论坛开幕式由《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主编彭礼孝教授主持,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教授与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前任院长孔宇航教授分别主持上下两场论坛。

齐欣(齐欣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地缘基因》

1.地缘基因

2.在没有太多限制的条件下,如何创造限制

3.因地制宜――着手做设计时应该对周边环境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跟左邻右舍找关系

梁井宇(场域建筑主持建筑师):《建筑与社会实践》

1.建筑师应该关注社会生活与政治

2.建筑作为社会的实践

3.建筑作为个人奢侈的实践

吴耀东(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十年来的建筑探索》

1.地域性与全球化是一体的,地域性没有固定答案

2.学建筑要搞清楚前人做过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他们是怎么做的?

3.当代建筑师的立场:我们要怎么做建筑?为什么这样做?我们会怎么做?

4.要想把建筑做好,很多功夫在建筑之外

5.建筑应该往前看,不应往后看,我们应该以当代的方式解决城市和建筑的问题

庞伟(广州土人景观顾问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方言景观――呼吁与实践》

1.“权利”与“权力”在地域文化中的表现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表达

建筑,是一面镜子,形象而又具体的反应着时代的需求和当地先进的文化。古今中外,一件好的建筑作品,必然离不开对地域文化的灵感与启示。当人们从一个城市进入到另一个城市的时候,从他们的建筑上就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这就是建筑设计的魅力,这就是地域文明的象征。然而,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些极富地域特色、富含文化韵味的建筑和街区被那些形式统一、缺乏地域性、独特风格的建筑无情的取而代之,地域文化式建筑似乎正慢慢地被人们所遗忘,为此,我们要高度提倡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要对地域建筑进行保护、更新与发展,要让优质、引人的建筑从地域的土壤中培养出来,让文化的光芒在建筑设计内涵里绽放出来。

1.地域文化建筑的内涵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内,以地理环境为基础,形成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其形成是自然因素如地形、气候、河流,和人文因素如经济、宗教、政治、艺术的综合作用。从广义上来说,地域文化的建筑反映了当地的人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念、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社会行为等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它是人们通过体力与脑力创造出来的成果,是沉淀与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结晶。之所以地域文化造就了建筑的一大特色,那是因为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中所隐蕴的内涵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心理和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这种种的不同,建筑设计者跟随不同地域的构思灵感,结合不同的文化情景,就建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建筑。可以说,不同的文化土壤可以滋生出不同的建筑特色,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是相辅相成的,是共同推动、不断演进的。

走进一座城市,从建筑上就可以看出所在区域的人民都在追求着什么。以全球化为背景,放眼各国的建筑建造,可以很容易的解读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如欧洲的城市中心多为广场、教堂,这说明欧洲人重视历史和政治;美国的城市集中地带多是高层的摩天大楼,这是在向世人们显示美国人看重经济效益,强调物质的实用性;再如我们中国,中国多于皇室建筑,喜欢修筑庭院、园林,这表明中国的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正是因为这些性质,创造出了一件件独具特色的建筑作品。综上所述,大到每个国家,小到每个地区,建筑内涵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动态的、是发展的,用建筑的方式来展现地域文化的风采,这不仅对建筑,也是对地域文化的一次生动而又形象的完美诠释。

2.注重地域文化建筑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各式建筑风起云涌、层出不穷,如浪潮般铺天盖地。然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建筑文化也走向了国际化的道路,使得建筑类型出现了趋同现象。虽然,吸取国外的文化精髓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城市面貌也可以焕然一新,但各个地区独有的文化特殊性、民族性却一点一点的被压抑了,致使建筑风格、建筑形式雷同,同时,地域建筑的特色慢慢消逝、城市的地域文化亮点也得不到很好的发扬与传承。所以,注重地域文化建筑的建设有理有据、势在必行,而且也是无可厚非的。

地域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是地域文化的标志。每个地区若想展现他们的文化气息、民族风情,通过建筑艺术去表达那是再恰当不过了。就拿我们伟大的祖国来说,我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大国,56个民族里个个都拥有着自己独特、深厚的文化,这种底蕴怎么既形象又具体的展现出来呢,那就要堂堂正正、活生生的摆在世人面前,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就是一个完美的举措,优秀的建筑可以代表一个地域的精神面貌、文化内涵,将不同的地域风格,不同的历史传统,不同的民族背景用建筑设计者的大画笔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之所以注重地域文化建筑的原因,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要保护各地方的文化遗产,不要让它被时代所冲刷,要彰显个性,突出特点,让宝贵的地域文化依附建筑世代传承。

3.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方法

3.1找准切入点

关于地域文化建筑的切入点,顾名思义,就是要注重地域与文化。中国的文化历史源远而流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方造就不同的建筑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美的概念要求越来越高,处于全球一体化经济的今天,国外现代建筑的各种理论思潮、流派如洪水般的涌入,建筑设计主题也是空前的活跃。那么,如何找准地域文化建筑的切入点,如何继承并且汲取先进建筑文化的精华而又不失对原有文化的保留,这是每一个建筑设计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3.2突出重点、表达准确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的表达,不是对躯壳的塑造,而是注重感情的抒发。建筑设计者在对地域文化建筑的创作过程中,要将人们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风俗、心理需求、思维模式等因子融入到建筑构造中去,同时,对地理环境、民族风情、经济基础等方面也要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注意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从根本上、深层次找到建筑灵感,从而创建新的思路。地域文化建筑的特点就是民族、民间特色性,过于注重表面形式而忽略建筑内涵和地域文化的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建筑设计师不能随波逐流,不要只会复制和粘贴,民间文化是一切艺术之根本,每个地区和每个民族都要形象化、现实化的表现建筑艺术,创造出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反映地域特色的建筑。

3.3总结经验,选学得当

建筑设计者就像一位优秀的裁缝和艺术家,可以将人们所想、所看、所表达的用形状建筑体现出来。所以,每一件有关地域文化的建筑作品都要细细斟酌、尽善尽美,要充分考虑与环境的相融合,尊重当地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灵活地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适应当地的文化特征,总结以往建筑经验,搜集民间特色信息,使得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充分释放与发扬。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字:全球化;现代建筑;地域建筑;建筑文化;民族性

一前言

从人类居住历史的发展来看,人们在本地区生活过程中,有意识地创造并美化居住环境,并通过总结经验并不断的创新,而慢慢形成了建筑科学,所以建筑反映的既是一门技术,同时也体现了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化。通观世界各地,建筑往往是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而文化则成为这些建筑的灵魂。建筑是某个地区的文化产物,它的形体及功能布局是有当地明显的地域性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历史、地理气候条件、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所影响。

二全球化对地域建筑的影响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涉及到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全球化的现象,是人类的一大进步,但是它也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又起了某种破坏作用。在全球化已然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今天,如何对待各地的传统文化,当然也包括传统建筑文化,已再一次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面对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关系,是我们必须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前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长帕金森认为:“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危险,我们的城镇正在趋向同一个模样,这是很遗憾的,因为我们生活中许多乐趣来自多样化和地方特色。”

所谓建筑的“地域性”, 是着眼于特定的地点与文化,关心日常生活与真实且熟悉的生活轨迹,并致力将建筑和其所处的社会,维持一个紧密与持续性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地域主义试图从经验里学习,借此达到修补,细心琢磨、接纳、排斥、调整与响应当地特色,地方历史、地理、人性价值、经济、传统、科技以及文化生活等这些可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情况都是地域主义的来源”。地域性通常表现在建筑的外在形式上,但是同时应该更多地是反映在文化的价值取向及内涵上,地方文化才是建筑的灵魂及精神,而对一个城市来说,这个地区的地域文化就是这个城市建筑的灵魂。在这个地区的生活活动,必然是有着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及人文历史的,只有将这些地域文化反映在城市建筑之中,城市的建设才会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味道。

三地域建筑的再生

现代建筑第一代大师阿尔瓦•阿尔托,在遵循现代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就创造出了属于芬兰的、独特的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现代主义建筑,如沃尔夫斯堡文化中心、纽约国际博览会芬兰馆等,他的设计思想就是追求现代建筑的民族化和人情化。在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著名城市学家和史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就曾对地域建筑传统的消退提出自己的见解,他推荐了美国加州海湾与新英格兰地区的地域建筑。这个行为也带动了一些美国建筑师提出应根据美国当地的文化和自然条件发展自己的建筑文化。20世纪50年代,日本建筑师丹下健三设计了如香川县厅舍、东京代代木体育馆等这样一些属于日本地域文化的现代主义建筑。上世纪60年代,随着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出现,人们对建筑的历史性、关联性方面的研究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在根据自己的经济社会条件,发掘自己的资源优势,也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他的思想、理论、著作、作品等都体现了他的探索与创造,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建筑现代化过程开拓了新的道路。安藤忠雄的作品中,在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单纯、抽象、简洁的空间及造型,总渗透出一股浓烈的日本民族气息,同样地,他反对单调乏味的国际式建筑,致力于现代主义和地方主义的融合。

四对地域建筑的分析

地域建筑的保护、发展、创新,是需要建筑师在融入全球文化发展的同时,积极汲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精华,发掘地方文化特色,体现对当地人文的关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的生活元素,在现代生活的内容中,创造出令当地人觉得认同的生活情感空间。这要求建筑师有着既广泛又深厚的文化素质修养,也要了解当代建筑发展的情况,以及当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方法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研究地域建筑空间的特色

地域概念依据现代地理学理论是一个得到历史认同的概念,并且它和行政区域划分相关。我国地缘辽阔,民族文化形式丰富,各地的气候特征差异较大,各地的建筑风格类型也各有特色,岭南地区的骑楼、陕西地区的窑洞、新疆地区的土生建筑、客家的土楼等等建筑类型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深度及文化特色。可以着力于如何发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创造出具有各地特色的地域建筑作品。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应该是以区域经济和文化为基础,根据当地的地理和经济条件,对这些地区的地域传统建筑文化进行重点研究。

(2)尊重建筑所处的自然文化环境

建筑本身是需要在特定的地域环境、条件文化中,根据对建筑环境的深层本质与规律的理解,才能形成人-建筑-自然三者的有机结合。这个需要对本地自然文化环境进行深刻的理解,思考如何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如果不根据具体的环境进行创作,只能创造出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怪物。

(3)建立生态可持续发展观

事实上,地域建筑就是一种朴素的生态建筑。生态建筑的定义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则,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它领域相关因素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建筑师如何将这些因素加以提炼,并用新的材料及技术来表达出来,就形成了具有地域性而又有生态形式的建筑形式,而它也在当地是得到认可的、可持续发展的。

(4)更新地域性建筑语言

传统的处理建筑材质特性的表现方式是地域建筑文化的基本语汇。在当地人长久的历史生活中所积累的建筑处理手法,有其现实性和科学性。这个需要建筑师在虚心向民间建筑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充分利用建筑材质特性以及建筑因素,使建筑更加与地域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对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

五 发展我国地域性建筑

随着全球化对中国的各个领域的冲击,其对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已不可避免。改革开放政策使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进步,城市建设所出现的大规模快速发展是任何时代、任何其它国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然而在取得了惊人的变化和成就同时,在创作实践过程中,“民族性”与“现代性”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建筑师。从香山饭店、北京西客站,到后来的仿欧风建筑、后现代主义、国家大剧院,中国建筑在急功近利而又迷惑的状态下一步步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近年来,更加随着国外建筑师在我国参与设计的项目越来越多,我国建筑风貌与国外建筑风格越来越接近,各地的城市风貌也越来越趋于雷同,这种现象也慢慢地让我们感到忧虑。

在规划和建筑领域,我们一方面需要学习国际建筑界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也必须清楚认识到应该如何面对国际建筑文化的冲击,保护并发展中国的城市与建筑的特色。如何建立现代中国建筑的理论,设计出具有真正划时代意义的建筑,提高中国建筑、中国建筑师在世界建筑的地位,是摆在每一位中国建筑师和规划师面前的一项十分艰辛而又是十分迫切的任务。随着对目前的社会发展方式的反思和环境恶化所造成的代价的认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对优秀传统建筑和地域建筑的保护的重要意义,尤其是随着当代地域建筑研究和创作活动的逐步深入,对如何处理好全球化与地域建筑文化的关系,是成为中国建筑“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的发展和延续。

中国建筑界一直重点关注的日本当代建筑在传统向现代转化问题上比较成功,但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却有着较大的差异。在日本,新的建筑造型总是和理论一起出现,在传统问题上,日本建筑师往往更多强调从文化、哲学的意义上进行思考。但是在我国关于建筑造型和形态构成的理论研究却严重地缺乏,认为有关理论或基本思维方法的研究没有必要,也没有价值,只热衷于认为是实用性的东西。

在我国多年的建筑实践创作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建筑师,他们在地域建筑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在建筑地域性创作实践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国建筑师王澍就凭借着他的地域建筑特色,在刚过去的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评选活动中获胜,这标志着中国建筑界在建筑实践的努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同时也说明了,地域建筑在日后的发展前景必定光明,然而如何在取得这个成就之后取得更大的成绩,这个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

六结语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旅游风景区;旅游旅馆;地域性;文化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节假日制度的改革,外出旅游度假逐渐成为一种新时尚。在全国旅游大潮的影响下,旅馆建筑作为旅游风景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关注。近几年,旅游旅馆的开发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在各景区兴起,然而这种兴盛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目前,我国旅游旅馆的设计都不能满足旅游者对休闲娱乐或独特生活经历的追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归于设计中地域性的缺失。

1 旅游旅馆地域性设计的表达

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建筑的地域性可以概括为: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因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特定关联下,建筑所表现出的共同特性。

从对地域性建筑概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影响地域性建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建筑所在地方的气候条件、地形特征以及自然资源等构成的自然因素;②当地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民风民俗、生活方式等所构成的文化因素;③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结构形式、构筑技术及装饰工艺等构成的技术因素。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共同依靠,共同影响与促进地域性建筑的发生及其发展。

1.1 自然因素

旅游旅馆地域特征的体现首先要考虑自然环境的特殊性,特别是位于自然风景区的旅馆建筑。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应遵循保护地方自然环境的这一设计原则,使建筑在形式、材料和色彩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突出环境的自然特征、地域特征,更好地表达建筑与自然的有机关系。

1.2 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是指地域环境中长期形成的地域文化、社会形态等。建筑总是和当地的文化联系在一起,通过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将当地的地方文化特质体现于建筑之中,从文化的角度塑造建筑的地方风格。旅游旅馆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所在地方的文化因素,体现文化特色,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馆不仅更具有吸引力,而且也能够向旅客提供一种独特、新颖的文化体验。

1.3 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指在地域环境中使地方建筑形式产生的技能、经验、方法和工具的总和,包含建筑的结构形式、构筑技术和装饰工艺等。技术是建筑的基础和手段,也是推动建筑发展的动力,技术的运用只有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条件以及经济条件,才能充分发挥技术的本质,给予建筑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 焦作旅游风景区旅馆建筑现状

特殊的地质结构和气候条件赋予了焦作独特的自然山水旅游资源,形成了五大景区、十大景点。目前已开发建成的景区有云台山部级风景区,青天河省级风景区和峰林峡、青龙峡市级风景名胜区。

焦作旅游风景区中的旅馆建筑,大多是一些新增的旅馆建筑。随着焦作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景区内旅馆建筑出现超容量,与环境不协调,建设性的破坏,缺乏地域性、文化性等一系列的问题,使风景区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据笔者调研发现焦作旅游风景区的旅馆建筑设计存在以下的问题:缺乏地域性和文化性;乱搭乱建,与自然景观不能完美融合;新建平屋顶建筑较多;忽视对客房的设计。

3 焦作旅游旅馆建筑设计的地域性研究

如何处理旅馆建筑这个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本论文的主要出发点,我们不仅要考虑焦作风景区自然环境的种种特征,还要考虑其地域的文化特征。

3.1 旅游旅馆的整体布局

旅游旅馆的整体布局除了要考虑建筑所处的场所环境外,还要考虑旅游旅馆的等级、规模以及性质。焦作的风景区多位于山地,其建筑与自然的协调主要表现为建筑对山地地形的适应,整体平面应遵守“因地制宜、自由灵活”的布局原则。

3.2 旅游旅馆建筑造型设计

旅游旅馆建筑的造型设计除了要体现建筑的共同规律,还应彰显其自身特点:建筑造型应具有地方文化性;建筑造型应具有时代感和环境意识。

焦作旅游旅馆的建筑造型设计应体现焦作传统地方特色,焦作的民居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素材。焦作民居采用三进院和四进院落,平面呈“日”字形和“目”字形;大都是硬山式砖木结构,屋面较平缓,灰瓦覆顶;屋内木结构多为抬梁式七架梁,叉手为卷云纹,上置异形拱。利用焦作民居进行旅游旅馆建筑造型设计,需要设计师对焦作民居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提炼出适合旅游旅馆建筑造型创造的设计语汇。

3.3 旅游旅馆建筑室内设计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应充分发挥各个地区、各种文化在当代室内环境中的作用,将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展现出来。

3.3.1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意境的表达

地方传统文化对塑造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意境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室内设计的地域风格设计应有主题,比如焦作的竹、瓷器、太极拳、四大怀药等。通过以上主题突出空间环境的整体气氛,表达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所有的设计都围绕主题展开,创造室内空间独特的意境。

3.3.2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家具设计

家具是室内空间环境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家具通过造型、色彩和材质影响室内环境的氛围和设计风格。在焦作风景区旅游旅馆的室内设计中,应把家具设计的地域风格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家具设计在风格形态上要体现明清时期家具的特点,在功能和形式上将明清传统家具与现代家具相结合,使家具和整体室内环境气氛相融合。

3.3.3 旅游旅馆室内设计的陈设设计

室内陈设设计对室内空间形象的塑造、气氛的表达、环境的渲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焦作旅游旅馆室内的陈设设计可体现具有焦作当地特色的室内陈设品,如焦作的黑陶、竹制品等。设计师可将这些陈设元素置于室内,突出焦作旅游旅馆设计的地域特征,营造地域的意境。

4 结 语

风景区的各类旅馆建筑,应服从风景环境的整体需求,在充分尊重自然环境,理解地域文化、运用技术手段的前提下进行建筑设计,达到人工与整体风景环境地协调融合,这才是旅游旅馆设计的成果所在。

参考文献

[1]钱江林.西南山地风景区旅游旅馆建筑设计研究,硕士论文,重庆大学,2005.

[2]胡卫华.旅游旅馆设计的地域性研究.硕士学论文,南京林业大学,2009.

[3]丛丽.生态旅游住宿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林业大学,2006.

[4]沈树东.论人建筑自然的相容思想――旅游区风景建筑之探讨,硕士论文,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91.

[5]李金凤.文脉・景观・功能与风景区建筑的形式探讨,硕士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06.

[6]鲍小莉.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D].华南理工大学,2011.

[7]李金凤.文脉・景观・功能与风景区建筑的形式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06.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理论;地域性;建筑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经济高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引发了环境、能源、资源等多方面的问题,对人类的发展与生存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应对许多与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步形成,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与应用,它的概念、应用领域、涵盖的范围得到了广泛扩大与发展,生态建筑理论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建筑设计领域发展扩充的具体表现。

2 在建设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运用的必要性

据建筑学领域的顶尖专家所做的统计,全球相关建筑产业消耗的原材料、能源、水资源占据全球总消耗量的50%左右,建筑及相关建设用地使得农业用地总量大幅减少,同时造成空气、水体等环境污染。氟氯化合物、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甚为严重,这些问题时刻的提醒我们要重新认识人类、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及运用已成为热点。建筑的生态化不仅可以实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还能为人类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物质文化生活大大改善的今天人们对生活环境、自身健康状况的人性化等方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生态建筑也成为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也越来越重要。

3 生态建筑及理论的概念和特征

3.1 生态建筑的概念

本文认为生态建筑是一个十分广泛的建筑学概念,在狭义上,生态建筑指的是具体的建筑,是指把生态学原理融入在设计、应用、建设的过程中,建立与人类、自然环境等和谐的发展关系的建筑;广义上来说,生态建筑理论是抽象的,它从建筑学理论与生态学原理相结合产生的建筑实物层面,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领域,建筑产物应有可持续发展性。构建更加适合于人类居住的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与周围的环境建立统一和谐的关系,实现环境、人、建筑的相互和谐;降低对资源的消耗,减少对人类、社会、环境等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都是实现建筑生态化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内容。 生态建筑运用生态建筑理论的方法与原理,科学合理地利用并改造自然,达到社会人、建筑以及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目标。

3.2 生态建筑的特点

生态建筑是在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上提出的,生态建筑在设计、建设以及使用的过程中详细地考虑了人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理论,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生态学、建筑学等理论,就建筑设计、建设及使用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合理科学规划的整体设计,实现建筑环境的生态平衡、舒适健康;实现建筑的使用中高效、无污染、低耗。它是以自然为基础,加以科学合理的人工创造,创建统一和谐的环境,实现人、建筑、自然的生态平衡。

因地制宜在建设过程中使生态建筑的地域性很明显。这种地域性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生态建筑与气候、地理等实体要素的统一,二是生态建筑与人文、历史等抽象要素的统一。生态建筑其本身即实体元素,实现建筑正常功能的基本要求是生态建筑与当地的地理、气候等地域自然要素特征相适应,同时建筑也是人类文明的体现部分和参与部分,必然要求与地域历史、人文要素特征要相适应。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要求设计要尊重地域特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建筑生态理论的最好实践,这个过程也赋予了生态建筑的一定地域特性。

4 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

4.1 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建筑理论要考虑的影响因素

4.1.1 自然环境

取材于自然,应用于自然,无废无污染的最终重回于自然是生态建筑理论的核心内涵。生态建筑是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有机体,这就要求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要建立起良性循环;自然环境中的诸多种因素也影响制约生态建筑的实现。

4.1.2 技术环境

建筑设计与建设过程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应有良好的技术环境做前提保证,为实现建筑生态化提供科学技术支持。从生态建筑的设计、施工,到生态化选材以及生态化材料加工处理,再到各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资源能源在生态建筑使用中的开发和利用,最后到生活废弃物的废弃处理和再生利用等,解决这些关乎到建筑生态化水平高低的问题,都需要相关科学技术环境作为理论与实际支持。

4.1.3 经济环境

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也会或多或少地受经济环境水平的影响。在经济水平发达程度较低、相对滞后的地域,即使生态建筑理论的引入,有了完善合理的建筑生态化设计,因缺少与之相应的经济环境,建筑的生态化也无法得以实现。

4.1.4 人文环境

生态化建筑就是要为人们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舒适健康的生存空间,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显然要合理、周到、细致的考虑到人文环境的影响。生态化建筑设计过程中把风土人情、地域文化以及人们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更好的融入进去,使建筑在生态化更好的反应出当地的风俗文化和地域特色。

4.1.5 社会环境。

高污染、高耗能是建筑行业的特点,这使得人们对建筑合理科学设计的重视程度增加,建筑设计中生态理论的应用己成为社会环境下的必然趋势。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使建筑成为了涉及生态学、建筑学、美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学科的复杂工程,只有生态学原理都贯彻于建筑所涉及每个领域之内,生态建筑的设计、建设和使用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4.2 生态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的运用方略

4.2.1 不同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完美融合

地域自然特征的差异性使得建筑在实现生态化的过程中,不可单一遵循固定的设计模式,要与不同的自然环境相结合,设计方案要力求实现将自然环境与建筑完美融合,在合理有效利用原有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减少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设计中,实现不同自然环境与建筑融合主要有两种方式:把建筑融入环境,建立人与自然良好和谐的关系;采用合适的技术和设计手段,把自然环境引入建筑群体。自然环境与建筑的完美融合,实现建筑生态化。

4.2.2 优势能源在建筑中的高效利用

作为一个生态建筑的设计师,在强调建筑使用过程中环保节能的同时,更应当在设计中把不同地域的种种优势能源的利用体现出来。比如频临海面的建筑群,这种地域优势极大地使它拥有巨大的风能、太阳能的利用潜在能力,设计人员可在建筑群楼顶增设多作座风车,在前方呈矩阵型排列多组太阳能电池板,与此同时,可配备智能电网,使电能有效合理储存,采用交流配电柜与并网逆变器还可以实现风能和太阳能之间相互发电,使优势能源在建筑群体中得到高效利用。

4.3.3 建筑材料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实现建筑的生态化过程可采用生态建材,选用建筑材料改善建筑群体节能节源的同时还减少了对环境污染;还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广泛使用地方性建筑材,实现建筑的生态化和地域性的建设。在我国许多传统建筑很好地体现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独到好处居民利用当地的农作物弃料用建造屋体,达到了冬暖夏凉的效果,这就是建筑生态化地域性设计的典范。

5 结语

我国建筑生态理论的发展和研究起步比较晚,在建筑设计运用生态建筑理论的实践现在还处在初级阶段,所以,建筑设计师们要对生态建筑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各地在资源、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实现自然资源的因地制宜、生态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化利用,在建筑设计中有效融入生态化建筑技术,实现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地域建筑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精神,建筑性格,历史

现代建筑中“以人为本”已逝去,过多地去讨论功能空间人性化也已成了多余,因为这些东西在浪滔之后已经深深赋予建筑本身。中国加入世贸后,给建筑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地域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1地域文化精神

1.1地域文化的内涵

尔今,在当代建筑理论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莫过于“地域性”和“文化性”,其实简单地说这两者本身就是统一的概念,本不需要将它割裂开来分析又分析。一句话,地域差异只谈文化差异。在特定的地域气候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文化是多元化的,是符合当时当地民族特性的,因此,长期以来,必然形成特定地域的特定文化,这样的结果就会产生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在生活方式、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上是不尽相同的,建筑文化也是普遍遵循这个规律的。

1.2地域文化的外延

既是文化就会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地域文化也是如此,看不见摸不着,又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本身具有抽象性,因此,人们只能去理解它,体会它。

从更深层来谈,“文化”是为人们所接受且深深影响着人们行为的,单就广泛的人群而言,建筑审美也会因地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什么有些建筑是“公认”优秀的,这不仅仅靠建筑界人士就可以评判定位,最主要的还靠群众,尤其是那些每天抬头可看见或者与之密切联系的人们。

有人不禁会问:那他们对其有何标准呢?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种审美观念,一种不是与生俱来但又需要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的精神,会“指引”着他们,“影响”着他们。另一方面,建筑是服务于群众的,因此,优秀的建筑必然需要与“人群”产生共鸣,能够在精神上引起他们的感悟,激发他们一tL,灵深处的情感。因此,优秀的建筑同样应该具备一种地域文化精神。这就是地域文化外延,既存在于人们心底,又表达在建筑中的一种精神。

2建筑性格

通常在谈论一个人的时候,常常会说他是否有性格,有怎样的性格,或腼腆或大方,或开朗或沉闷。建筑也同样具有人的这些特征,或富有情感,或冷若冰霜。

建筑性格与建筑个性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建筑个性是讲求另类,构思新颖大胆,而建筑性格主要是说它内在的本质,有内涵、有品质,能够给人亲切感和深厚韵味的。然而这些正是当代身边建筑最缺乏的东西。

对于每个建筑作品,当他能够完整地实现矗立在你眼前的时候,它就可以拥有语言了,与周围的人群产生交流,是否能为人们所认可接受,那就看它的性格是否与人们的性格一致。

3地域文化精神与建筑性格

3.1感悟

中国的木构架的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在世人堪称是神化,而延续到今天,它却成了在众多建筑师看来是“落后产物”的敷生物种而妄自菲薄起来。更有些建筑师以为拼凑几个天井盖几个大屋顶就使建筑具有了民族性、地域性。这些简单、庸俗的东西,就这样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很熟悉的日本文化,它的发展多是借鉴于中国,作为代表其建筑特点的“神化”建筑,以木构架和两坡悬山为特征,具有洗练简约的优雅的洒脱;再看日本的“枯山水坪庭”,也是将中国禅宗和中国造园艺术精神揉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上海金茂大厦是美国人设计的,汲取了中国古塔的神韵,不是简单的模仿,没有玻璃瓦,没有风铃但整个建筑却十分具有中国文化的神韵。

所有这些例子,都足以使那些标榜“地域性”、“文化性”的仿古或复古建筑相形见拙。

3.2呼唤

经济全球化带来巨大经济财富,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宝贵的文化财富。西方文化的渗透和WTO的加入,外来的建筑文化更是充斥着整个建筑市场,“国家歌剧院”、“国家电视台”、“鸟巢体育中心”,以北京为首的,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历史名城,现在竟成了国外“知名”建筑师们的试验基地与练兵场。不禁会问,我国的本土建筑师哪去了?

其实就在身边,在低头,在沉默,殊不知还是这块土地,还是这些文化,就是无限智慧与力量的源泉,也正是抵制这些外来不良文化的有力武器,也正是发扬光大中华优秀文化的最佳时机。然而还是没有人敢站出来,只因为他们身上缺少了一样东西、一种精神——地域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