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儿童医疗设备设计范文

儿童医疗设备设计范文

儿童医疗设备设计

儿童医疗设备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儿童心理;医疗设计;安全性;趣味性

一、儿童医院设计的背景以及主要特征

医院最初的成立是与教堂分不开的,而修女往往扮演着护士的角色。随着城市的发展,医院也逐渐从教堂中分离出来,而如今,人们对医院的需求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人性化医院”的概念也随之被提出。当今的医院的两个主要特征:一接纳病患于医院暂住几天或更长的时间;二以减少病痛为目的,对病人施与专业化的医学治疗。而儿童医院又是整个医院大环境中比例较特殊的一个模块空间,儿童医院面对的就医人群是以儿童接受治疗为主,家长陪同治疗为辅,同时由于儿童年龄以及心智的关系,对于就医空间环境有着以大人更为敏锐的感觉。因此,一个优秀的舒适的儿童医院就医环境对于儿童心理感受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有着积极的影响,反之,则易使儿童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病情好转。所以,当代设计师所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就是要设计出一个以儿童病人为中心,安全系数高,功能多种多样,完全创新型的儿童医院。

二、儿童环境产生心理对儿童就医的影响

儿童环境心理学就是研究周围环境与儿童的心理之间的关系,然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讨论儿童行为的一门学科。因此,儿童心理学研究主要包括12岁以下儿童,建筑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考虑到在儿童就医同时有家属陪同,然而儿童与家属,医护人员的交流时心理活动与心理需求是有明显差异的,所以更需要设计者根据儿童心理变化设计出更合理的人性化空间。一般认为从零到十二岁之间的孩子都属于儿童范围,因此儿童的年龄跨度是很大的,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医院的就医环境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学龄段的儿童主要考虑他(她)的心理活动,减少对医院的恐惧;而婴幼儿主要应该设计母婴喂养室等。因此,在儿童就医时,医院的室内环境会无形地反映在儿童的身上,室内空间的大小,色彩,分割方式,会带给儿童不同的体验。在儿童生病处于身体敏感期间,营造出一个缓解儿童病痛的温馨的趣味性或者游戏性的空间,对儿童身体病痛的缓解有着极大的帮助。比如:儿童医院室内的色彩搭配要柔和且明亮,利用色块的变化来吸引儿童的视线,设计有童趣的装饰增加视觉的跳跃性和流动性等[1]。从建筑学方向来看,国内外有关儿童医院的研究已经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但是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出来看对儿童医院的内部医疗空间进行的研究却很少见。本文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对大量的国内外资料进行研究归纳和分析,进一步总结出儿童心理学对儿童医院内部医疗空间设计所带来的影响,然后研究出儿童医院内部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

三、根据儿童心理学对儿童医院空间的设计研究

(一)功能分区明确

不仅是在儿童医院设计中,对于任何一所医院的设计者来说,明确的功能分区一定是整个设计的重中之重,不管对于医护人员还是就医人员来说,简捷快速的流线,清晰明确的分区,简单明了的导视,都加快了整个医院运转的速度,帮助就医人员快速得到了治疗不会延误病情,方便医护人缘提高工作效率,使整个医院在快速运转的同时实现功能和利益的最大化。对于儿童医院的设计也应如此,设计者要根据医院内人流分布以及活动时间的长短等,设计出一个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合理的流线规划,从而使医院各个部分之间以及部门内部自身相互作用又互不干扰[2]。1.门诊部:门诊部是患儿进入医院最先接触的区域,儿童医院的门诊部一般分为一下四个部分:门诊大厅,预诊处,急诊部和分科门诊单元。门诊部人流比较集中,人员也比较复杂,容易产生病菌的交叉感染或者产生空间的拥堵现象。因此设计者在解决了人流,交通,采光,通风等基础要求后,考虑到患儿以及家属在各个空间所处的时间有所不用,在门诊大厅处应着重于进行等候空间的设计,其他部门的空间不需要过大空间的等候区设计,但是更应注重通道设计,确保患儿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的同时,如若发生大型灾害,能快速疏散人群。2.诊疗部:儿童医院的诊疗部基本设施都比较齐全,主要分区有抢救室,观察室,手术室,急救药房等,所以主要设备有消毒设备和隔离设备。按照不同的医院设备需求,空间划分上就要有相对应的房间。3.住院部:住院部是患儿和家属长期滞留的地方,因此住院部就要最大化地为病人提供最高效的护理治疗。住院部主要由病房,住院药房以及出入院处组成。因为病房是儿童医院最基础的组成部分,在总平面中所占的面积最大。病房的自然光线充足,可以让病人更近距离地接触到室外环境,清除在长期住院治疗中的焦虑感,让病人和家属都能感受到像在家中一样的温暖。

(二)材料设施的安全性与环保性

儿童医院的材料选择上更加注重环保与安全。根据儿童健康的考虑以及儿童心理学上的分析,在选材上尽量避免出现过去尖锐,冰冷以及有气味的材料,更应该选择柔软或者原生态的材质,例如:实木,原木。皮革等。材料的环保指标也应该严格把关,儿童的抵抗力本来就比成年人要弱,因此设计者更应该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就医环境。儿童的安全意识十分薄弱,因此设计者在儿童医院内部设计上要做到把控每一个细节,从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1)应避免出现大踏步的台阶,设计者更应考虑儿童的尺度。(2)栏杆之间的间距要小于0.1米,防止儿童发生坠落事件。(3)对于各种家具的边角设计时应选用圆弧角,不能有锐角的出现,以防儿童出现碰撞事件。(4)在插座的设计上更应考虑安全性,尽可能设计到儿童够不到的地方,如必须设计到儿童可触及地方,一定在插座外观设计防护盖,防止儿童触碰。(5)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例如:门诊部,药房等要留出充足的空间,应避免发生拥挤,碰撞事件。(6)在卫生间及住院处走廊双侧设计扶手,儿童医院扶手的高度应为0.70m。(7)在无障碍设施设计中,门诊入口以及室内空间的无障碍坡道,考虑到儿童体力关系,坡度比例应设计为1:20,确保儿童上下坡方便。

(三)公共空间的趣味性

1.充满童趣的家具以及配饰:在儿童医院设计中,除了满足安全性和功能性之外,夸张或者有趣的造型,比如卡通人物的壁画或者家具,鲜艳明亮的色彩,会让孩子马上放下心中的恐惧与戒备,马上融入到整个医院环境中,也会让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找到归属感,对后期的治疗很有帮助。2.医疗器械的造型改变:庞大的医疗器械会给儿童带来冰冷的感觉,会加重他们对医院的恐惧,从而和医院以及医护工作者产生了距离感。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将那些巨大且外观冰冷的医疗器械,设计一些卡通的造型,,加入一个儿童会喜欢的明亮的色彩;或者在治疗过程中,给紧张的小朋友们投影播放一些儿童们最喜爱的卡通影片,让胃痛感觉像在做游戏一样,分散儿童的注意力,会让他们放松紧张的情绪,从而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使治疗过程加快。比如儿童如果不慎骨折,用石膏固定接受治疗,可以在石膏上画上卡通人物,也可以选择让儿童自己作画,这样不仅消除了儿童因受伤产生的自卑心理,也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作力。3.游戏区:在后期康复的过程中,更应该给儿童们设计娱乐场所提供娱乐。儿童医院应该充分重视娱乐场所对儿童治疗和康复的作用,在这里,儿童们不仅可以做游戏,更可以交朋友,好的心情对儿童病痛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在游戏区的设计中,最应该重视的是游戏设施的安全性,采用环保材料,经常对游戏设施进行无菌处理,减少病菌的传播,避免儿童在游戏过程中产生病菌的交叉感染。

四、家庭化设计

(一)儿童病房家庭化设计

由于儿童不能够独立在医院完成治疗,必须有家庭成员陪同,所以儿童病房在使用上往往需要比成人病房更大的空间。在室内设计中,应在细节处理上贴近居家生活的同时,加入童趣的配饰,比如:小动物图案的吊灯,卡通人物的墙绘,自然元素花纹的床上用品等。使家庭氛围有良好的体现。

(二)公共空间家庭化设计

公共空间最大的特点是加入了沟通功能,家庭化的公共空间设计会让儿童之间促进交流,在交朋友的同时可以暂时忘记病痛。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多加入柔暖舒适的家庭的感觉,会让本身严肃的医院氛围多了一丝温馨的色彩,比如在医院的候诊区或病人的活动区:柔暖的皮革沙发,和谐温暖的灯光,充满张力的墙绘或装饰画,极大了增加了儿童以及家属的安全感[3-4]。

五、儿童医疗空间未来的发展方向

医疗建筑是代表人的生命健康而存在的,因此医疗建筑空间比其他空间显得更加重要。医院的功能性繁多,且具有复合型,可变性。因此在医疗空间设计,特别是儿童医疗空间设计种,医院不再仅仅是追求治疗疾病的一个场所,也是需要通过病人的心理需求和社会的需求营造出一个安静,温暖,童趣的医疗环境。这样的环境也对医护人员本身的救助工作有着积极的帮助,不仅可以消除病人就医的紧张情绪,也可以缓解医护人员疲劳的工作状态。这种以人为本,以儿童体验为基础的儿童医疗空间设计,也为未来儿童医疗空间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方向。在国内外,也已经出现了这种"以人为本"的医疗设计模式的雏形也已经出现。以下两个案例一方面能代表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儿童医院医疗技术和设计,也为今后我国儿童医院设计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一)奇伦托夫人儿童医院

该医院护理模式是以家庭为中心,各种的家具配置都有儿童的尺度,同时在病房设计上都是单人病房,给了患儿和家属绝对的私密空间。在护理区和治疗区在中间又加入了一个中景,延续了生态的概念,讲绿植带入室内的同时,延长了护理病房和医疗部的距离,让儿童减少恐惧感,给儿童回到社区回到家的感觉。此外,奇伦托夫人儿童医院又一个深受儿童喜欢的地方是将动物元素与娱乐空间相结合,比如在急诊部门入口处设计了一个大型的珊瑚礁水族馆。这样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缓解了儿童在进入医院时的紧张情绪。布里斯班当地盛产鸟类,所以将鸟类元素融入医院室内空间设计中也是非常具有当地特色的一种方式。奇伦托夫人儿童医院是一家将生态观念与家庭观念融合的十分完美的一家儿童医院,同时又不缺乏童趣。它也在光照上面大量运用自然采光,更加建立了将室外走进室内的概念。同时在色彩搭配上面,大面积柔和统一的浅色调,局部用亮色搭配出精彩部分,加上绿色植物的渲染,是一个给人以视觉上和心灵上都带来安慰以及美好的感受的儿童医院。

(二)加拿大艾伯塔儿童医院

艾伯塔儿童医院的设计理念是色彩丰富具有变化的积木玩具,致力于实现儿童友好型医院。艾伯塔儿童医院入口有五个,分别针对不同的人群:主入口,急诊入口,医院职工入口,物流入口和定期来访者入口,使各种人群不互相交叉互相打扰。此外,该医院还设置有游泳池,手工艺制作室等,健身室等。让患儿和家属在医院的治疗的时光显得不枯燥。艾伯塔儿童医院的服务宗旨是3H(Hope、Help、Heal),即希望、救助和治愈,该医院致力于创造一个儿童喜欢的,乐于接受的治疗的医院环境,来减少儿童精神上的压力,有利于医治,更快地促进儿童的康复。在装饰上,不管是建筑外观还是内在,都运用了儿童喜欢的积木的形式和绚丽的色彩,对于儿童心理的把握是十分精准的。

六、结语

总之,在儿童医院设计上,我们应该学习国际上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最先进的医疗方式,不过在学习西方先进的理念的同时,我们应该因地制宜,结合我们国家的当地的特点和国情,设计出符合我们儿童生活的医院[6],在治愈儿童生理病痛的同时,也关爱着儿童心理的成长,让孩子们减少对医院的恐惧,让孩子们都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张文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郑斐匀.杭州儿童医院空间设计探析[J].美与时代(上),2015,(11):80-82.

[3]陈曦.儿童医院门诊部候诊公共空间的设计研究[J].设计,2015,(17):130-131.

[4]林楠,于新宁.儿童医院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3,(06):261.

[5]建筑事务所.澳大利亚奇伦托夫人儿童医院[J].城市建筑,2015(19):42-51.

儿童医疗设备设计范文第2篇

新建儿童医院(Alberta Children’s Hospital)位于落基山脉,坐落在弓河边的小山顶上,可以俯瞰卡尔加里市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建筑面积约74322m2,设床位133张。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设有34个专科。除了完善的设施外,所有医疗用房都采用了最新的通讯与信息系统,并具有远程医疗/电话会议功能。艾伯塔儿童医院建成后,成为卡尔加里市的标志性建筑,色彩缤纷的积木玩具式建筑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线,使人赏心悦目。

设计方案——色彩丰富的积木玩具

初步设计方案在经医院青少年咨询小组(Hospital’s Teen Advisory Group)讨论时,被改得面目全非,变成了色彩丰富的积木玩具。但建筑师们接受了这种创意,遵循咨询小组的意见,在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儿童喜闻乐见的色彩与元素,致力于儿童友好型医院的设计。

流线设计——科学合理,人流物流分明

艾伯塔儿童医院有5个主要入口:

主入口,主要是门诊与咨询来访者,旁边设有来访者停车库和公交车站。

急诊入口,主要接待急诊,医院正前方60m的浅棕色的平台是直升飞机停机坪,有专用的紧急通道直接进入急诊。

医院职工(Staff)入口,是医护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后勤人员的主要通道,并设有职工专用的停车场。

物流入口,所有医疗机构所需物品都由此进出。物流与人流的车辆分离,保障了人流的安全性。

定期来访者入口,主要接待无需接诊的定期理疗患者,有效避免与门急诊人流的交叉。康复中心不仅有设施先进的理疗室、游泳池等,还有手工工艺室、健身器材室等。

从主入口进入医院,是门厅及中庭,一侧是餐厅,一侧是儿童乐园。一条主通道贯穿中庭,主通道两侧布置医疗科室。每一楼层均为相同布局,由楼厅、通道和科室构成。

内部设计——利于“多学科团队协同”、助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医院的内部设计理念强调有利于“多学科团队协同”工作,有助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并将“拥抱家庭成员”作为一个孩子的康复团队的重要合作伙伴。提出“儿童不是小大人”,认为家庭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和疾病治愈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配有独特的和专门的医疗团队提供照顾。每间病房不仅布置温馨,而且还配有家属休息的设施,并设计了家庭活动空间。

环境设计——体现3H(Hope、Help、Heal)宗旨

医院的宗旨是3H(Hope、Help、Heal),即希望、救助、治愈,新医院旨在创建一个儿童喜欢的、乐于接受的医疗环境,以减少儿童的精神压力,有利于医疗,促进康复。体现3H的色彩、装饰与儿童喜爱的元素在医院中无处不在,从重症监护病房到普通病房、走廊、餐厅甚至卫生间均充满了童趣,极大地消除儿童对医院和治疗的不适症。在候诊室还为孩子们提供玩具和视频游戏,缓解了儿童的不安与焦虑的心情。

手术部配置——设施完善、设备先进

医院是加拿大西部最大的婴幼儿视力门诊和儿科创伤中心。在儿童肿瘤的两个关键领域(血液和骨髓移植及I期临床试验)具有医疗优势,并成为加拿大西部最大的血液和骨髓移植中心。另外,小儿心脏科也是特色专科,为儿童先天性和后天性心脏问题提供全面的诊断、监护和治疗服务。因此医院的手术部设施非常完善。

手术部有9间手术室和两间特殊的治疗室(special procedure room)。这9间手术室均可进行微创手术,其中有1间是配有磁共振成像仪(MRI)的综合手术室,其外墙为可拆卸式,便于日后设备的更新,还有两间是配有血管数字减影(DSA)的智能手术室。在手术部除了一间开放式的麻醉诱导室外,还特别设置了5间专用的可由家属陪同的无障碍麻醉诱导室以及22床的术后恢复室。

值得一提是医院设有35张床位的一日手术部,手术部有专供患者术前评估与准备的用房,相邻设有家庭休息室、哺乳室和储物柜。

考虑到儿童医院急诊的特殊性,备有两处预检分流站,设有30间检测间,其设两间精神病患的专用检测站。儿科监护病房(P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以及肿瘤科病房(EP)均有较高的无菌隔离要求。

另外,在设备配置中,为了消除医疗环境控制中致病、致敏的因子,医院采用全新风全空气空调系统,提供了优质的室内空气品质。配置了21台容量为920000m3 /h的空气处理机组,15台即热式燃气热水器,分别为各医疗区域提供生活热水,而不是采用集中式供应生活热水。

针对当地盛产油气的现状,医院设有能源中心,其中热源为1台150BHP(110.25kW)和3台450BHP(330.75kW)的双燃料燃烧的火管锅炉,还额外设置两个450BHP(330.75kW)锅炉。冷源为两台1200冷吨(4220.4kW)的冷水机组,另外再提供1台1200冷吨(4220.4kW)的冷水机组,为医院今后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

儿童医疗设备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儿童;医疗环境;空间设计

一、儿童医疗环境空间设计的意义

(一)辅助儿童康复

儿童医疗环境空间的设计非常利用儿童的早日康复。好的医疗环境空间设计可以减轻儿童对陌生医疗环境的恐惧感,有利于保证儿童更好地与医疗工作者配合。好的医疗环境空间设计还可以满足儿童活泼爱动的心理特点,让儿童获得更高的心理愉悦感,而心理愉悦感是非常利于儿童早日康复的。好的儿童医疗机构空间设计还有利于满足儿童的生理特点,保证儿童在医疗机构内的健康成长。总之优秀的儿童医疗环境空间设计是以对儿童的人文关怀为中心的,其必然能起到辅助儿童早日康复的作用。

(二)提升儿童医疗建筑形象

建筑形象本身就是儿童医疗机构的一个评价标准,而儿童医疗环境空间的设计还有利于提升儿童医疗建筑的形象。建筑是一门艺术,具有丰富审美感觉的建筑必然具有丰富的建筑学意义。建筑精美的儿童医疗机构必然能提升自身的建筑形象,并为城市的综合形象增加魅力。世界上一些非常著名的儿童医院,就是因为设计的独特性与优美性而成为了优秀的建筑景观。例如荷兰索菲亚儿童医院、爱尔兰都柏林儿童医院、佛罗伦萨儿童医院都因为出色的设计而蜚声中外。我国也有一些儿童医疗结构在设计上因为符合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而被人称道。例如武汉市幼儿康复中心、上海市儿童医院在设计上都是可圈可点的。我国很多儿童医疗机构在设计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设计师一定要为儿童医疗机构进行优秀的设计,从而提升儿童医疗机构的建筑形象。

二、儿童医疗环境空间设计原则

(一)关注儿童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儿童医疗机构是以为儿童服务为中心的服务性机构,在设计上就必须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最大化地满足儿童的各种需要。儿童在生理上具有明显的儿童特质。儿童身高有限,视野范围有限,所以往往对可能发生的伤害预见性不足。除了身高有限以外,儿童在行动能力上也不够健全。儿童在行走坐卧行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障碍。如果忽视医疗环境设计细节,就很容易让儿童受伤或者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从心理上看,儿童患者的特点是十分明显的。相比于成人,儿童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差。首先在医院环境中,儿童非常容易对理疗环境产生恐惧感。尤其是目前,儿童在家里被娇生惯养的现象十分普遍,当他们来到陌生的医院环境中时,就更容易产生陌生感及诸多不适应。医院中的白大褂、白墙、白口罩很容易让幼儿产生“白色恐惧”。其中让幼儿最为恐惧的是抽血、注射及各种检查。其次因为儿童的理解能力有限,往往对治疗的意义理解不深,所以很多儿童对医院治疗也不够配合,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再次因为儿童更活泼爱动,好奇心强,在医疗环境中更喜欢乱摸乱动,而同时又对可能发生伤害性预见不足,因此受到伤害的可能就更大。儿童医疗结构在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只有符合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设计才能有利于儿童的早日康复与健康成长。

(二)关注儿童患者的治疗模式

建筑师约翰•波特曼说活:“建筑师应更进一步地去了解人类及其行为,从而创造一个更有益于人的环境。”[1]这句话确实是非常正确的,针对儿童医疗结机构的设计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以为儿童服务为中心,打造符合儿童患者治疗模式的空间设计。相比成人,儿童的治疗模式是比较特殊的。首先由于儿童的表述能力及行动能力有限,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成人陪护。其次由于儿童在心理和行动上的障碍,在检查及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医护人员多方面的付出。例如很多儿科医护人员都需要学习儿童心理学,因为他们在治疗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儿童特殊的治疗模式也要求儿童医疗空间设计与之相符合。例如具有家庭氛围的空间设计,具有高效医疗凝聚力的空间设计都是非常符合儿童治疗模式的需求的。但是我国很多儿童医院在符合儿童治疗模式上的设计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在这方面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在新建的儿童医疗机构设计中及儿童医疗机构的改造中,应该注重空间设计与儿童的治疗模式相符合。

三、儿童医疗环境空间设计策略

(一)充分满足儿童患者的需要

儿童医疗空间设计首先需要最大化地满足儿童患者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为了满足儿童患者的生理需求,需要儿童医疗环境空间具有无障碍性的特点。设计师应该为儿童设计无障碍的绿色通道。首先设计师应该设计或选择符合儿童特点的生活用品,以保障儿童的无障碍活动。各种儿童座椅、儿童坐便等用品的设计都是十分必要的。其次不仅各种儿童设施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各种供儿童活动或使用的设施要求必须符合儿童的尺度。为了保障儿童的安全与便捷活动的需要,还需要重视各种标志设计。各种路线引导标志可以采用卡通的形式进行设计,尽量简单明了。再次,儿童设施必须设计安全防范措施,以充分保障儿童行动的安全性。总之儿童医疗空间不仅要为儿童提供医疗服务,还应该为儿童打造健康茁壮成长的空间。为了满足儿童患者的心理需求,需要儿童医疗环境空间能提高儿童的心理愉悦指数。首先要求儿童医疗环境从造型设计必须考虑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儿童喜欢更为奇特和有趣的造型设计,因此异形及夸张的设计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提高儿童的愉悦感。除了造型设计以外,在造型设计的色彩上也应该尽量符合儿童的特点。儿童更喜欢具有跳跃性、生动性、鲜艳色彩的画面。因此各种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设计对于儿童是十分必要的。设计师在走廊墙壁、候诊区、诊室及病室内设计各种活泼、鲜艳的卡通画是非常好的儿童医疗环境空间设计策略。儿童在色彩上更喜欢红黄绿这样明亮的颜色,因此设计师在设计各种挂图及建筑物色彩的时候可以多运用这几种颜色。需要注意是,设计师应该关注儿童医院外立面颜色的设计,尽量为外立面搭配红黄绿这样明亮的色彩。因为儿童医院外立面给了儿童第一印象,如果儿童医院外立面是大面积的白色,就会加深儿童的心理恐惧感。再次,设计师在儿童医疗环境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还必须要能满足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为儿童打造专属的活动区域、游戏区域是非常人性化的做法。国内很多优秀的儿童医院都为儿童打造了专属的游戏空间,受到了儿童的一致欢迎

(二)营造适合家庭的温馨空间

“儿童最为熟悉和喜欢的空间是具有温馨氛围的家庭空间,在儿童医疗机构中打造温馨的家庭空间对儿童是十分有利的。”[2]儿童患者都是由家长陪伴来进行就医的,所以打造符合家庭温馨空间特点的设计也是非常值得称道的。打造适合家庭氛围的温馨空间,不仅会提高家长的满意度还会减轻儿童对医院的心理陌生感。设计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打造适合家庭的温馨空间。在病室内,悬挂具有家庭氛围的画框会让孩子备感温馨。搭配家庭经常摆放的饰物,也会营造浓厚的家庭氛围。在病室内摆放鱼缸、台灯、挂衣架等家庭常见物品,气球等各种玩具,安置绿植及各种家庭常见的饰物都可以营造温馨的家庭空间。在病室外,营造符合家庭的温馨空间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候诊区,营造具有家庭氛围的温馨空间,就会从很大程度上减轻儿童的心理恐惧感。有的儿童医院将候诊区设计得与儿童的书房或者是家里的客厅相似,这就使得儿童在候诊的过程中大大减轻了各种心理不适感。家长陪伴就医,再加之儿童医疗机构如家庭般的温馨氛围,就更容易提高儿童的心理愉悦指数。

(三)打造具有医疗凝聚力的空间

为了提高儿童的就医质量,仅仅考虑儿童的感受还是不够的。毕竟儿童医疗机构起关键作用的力量还是医疗人员。没有医疗工作人员的精心付出,提高儿童的就医质量是无从谈起的。而我国,儿科医生面对的工作压力及工作强度是有目共睹的。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儿科医生面临的工作压力更加巨大,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如果在儿童医疗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忽视了医疗人员的需要,就不利于缓解医疗人员的工作压力与疲劳感,从而也非常不利于提高儿童的就医质量。所以儿童医疗机构的空间设计还必须满足医疗人群对工作氛围的需要。而舒适的空间设计可以满足医疗人员的需要,从而提高医疗凝聚力。为了满足医疗人员对工作氛围的需要,打造具有医疗凝聚力的空间,设计师应该集思广益。首先优化各种绿植设计,是缓解儿童医疗人员压力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优化绿植设计是优化色彩设计的最佳方式之一,因为绿色代表着生机与活力。“而且据心理学研究,绿植能消除工作人员25%的疲劳,”[3]因此其价值是十分明显的。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打造三维化的立体绿色景观,营造屋顶花园及室内花园。同时优化绿植设计不仅有利于医疗人员缓解疲劳更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其次在各种灯光设计和声设计上也应该尽量柔和化,以减少对医疗人员的工作干扰。在灯光设计上除了尽量使用自然光以外还应该科学设计各种人工光源。在诊察室应该设计无极变速光源,不仅有利于医生对儿童的观察,也有利于儿科医生的心理放松。在声环境设计上,也应该符合儿科医护人员的需要,尽量使用各种柔和的功放设备。[4]设计师在为医疗人员设计最优的空间环境的过程中,还应该尽量寻求与儿童需要的一致性,与儿童需要冲突的设计方案应该是被舍弃的。

四、结语

儿童医疗设备设计范文第4篇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目前,我国关于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理论研究体系不够完善,导向系统设计方法有待提高.笔者通过网上调研、数据核算、方案采集等得出一些个人看法,儿童在空间色彩设计上偏爱明亮、欢快的色调,设计标识导向系统时注意运用色彩的对比,合理的色彩设计对患儿有治疗作用;文字方面,因为儿童在学习的初期,字体与图像相结合的导向符号更受儿童欢迎,同时字体大小、字体排版、细节处理也需要加强等.本文通过对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设计概述,儿童患者心理特点解析,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设计原则,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设计要点等的详细论述,从人性化关爱儿童健康成长的角度,更好地为解决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现状与问题作出努力,提出了完善儿童的医疗空间标识导向系统设计原则,为今后标识导向系统设计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155-03

1 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设计概述

儿童医院,广义上理解为儿童就医的医疗空间和建筑体;狭义上指服务对象为儿童的公共卫生医疗系统.儿童心理生理和成人有不同之处,这些差异将影响我们儿童医院的设计.设计者需要考虑儿童群体的差异性,在人机工程学和设计心理学方面做足功课,确保儿童医院医疗空间即具备美感,同时有具有功能实用性.儿童医院作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它不仅仅是公共卫生医疗系统的一员,它更是“为了儿童的需要而设计”的医疗建筑体系.在设计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时,尤为重要.

标识包括记号、符号,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信息的载体,也通过标记、符号向人们传递信息源.它使人们把内心需要表述的情感故事用符号传导的方法向后人延续,是信息传承下去的一种方式.它表明的不是一个具象事物本身,它传递了文化价值内涵,使得更多的人接受到这种文化信息,并广为传播.古今以来,宗教的文化传播也是通过标识文化广为流传.标识,作为标志的一个类别,它包括视觉传达图形和符号,将不同时期、不同派别、不同层次的视觉传达信息体通过标识进行传播,识别.这是人类引以为傲的文化产物.标识在地理位置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地理位置显著和标志建筑俨然成为标识的一部分.导向,指的是参照某些特定的人物,或者通过某个特定的物体向人们传递信息.在医院医疗空间设计中,导向系统包括建筑群体和医疗空间视觉传达识别的功能,导向包括所有传递医疗空间概念的信息载体和图像文字.成功的导向系统给病患正确的信息,将人们合理引导,少走弯路.

2 儿童患者心理特点解析

在标识导向系统设计中,有认知心理学、环境心理学,设计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有关的理论依据.将医院医疗空间进行功能分隔、装潢、展示、陈列,把医疗空间的色彩、形态、材料、肌理、光影等系统的规范设计其中,建造出一个符合儿童审美需求,利于患儿康复的医疗空间.从环境设计的角度,为儿童创造出天真浪漫的医院室内设计风格.下面来谈谈儿童患者的几种心理特点:

2.1 恐慌不安心理

儿童进入医院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恐惧,很多幼童在成长阶段会“认生”,即“害怕接触陌生人”.这种与生俱来就存在的儿童天性,在进入医院之后愈发明显.离开平常接触的家庭,学校,熟悉场景,看到医院的复杂布局,紧张氛围,很难调整自己的情绪.儿童最常见的反应是,“白大褂综合症”,即面对穿着白色衣服,带着白色口罩,拿着白色纱布,和针具的医护人员就紧张恐惧,恐慌不安.他们不配合医生治疗,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孤儿,父母弃他们而去.此时的儿童不良心理反应,对医生的诊疗尤为不利.他们排斥医生护士为其体格检查,抽血化验,哭天喊地,要求回家.儿童年龄小,对事物认知能力差,他们的思想中没有生病住院的概念,一旦进入医院,就联想到可怕的针头、苦涩的药水、无休止的检查,他们通常表现为哭喊、吵闹、尿床、拒绝检查等.

2.2 极端反抗心理

儿童生理处于成长阶段,心理也尚未成熟,对周围环境、声音、气味、触觉、视觉都过于强烈,情绪波动较大,自控性差,容易极端化.此时需要安逸舒适的环境氛围缓解他们的不适.在儿童首先产生的恐慌情绪未得到缓解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极端反抗的情绪.“狗急跳墙”、“兔急咬人”,这是人类与生俱有的品质.通常有儿童表现出攻击行为、大哭大闹,逃跑行为、拒绝治疗、怨恨父母等等.这些情绪严重耽误了医生正常的就诊时机,使得患儿病情危在旦夕.此时,儿童就医环境的氛围尤为重要,明亮的色彩,温柔的光源可以消除患儿的紧张不适感,使诊疗过程得以正常进行.

2.3 消极依赖心理

儿童大多数年幼,生活不能自理,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耐性.在情绪不佳的时候,这种需要亲人安慰照顾的心理就更加明显.在医院的诊疗室内,很多家长并不在身边.这种孤独的伤病患儿,很难适应医院冷冰冰的室内环境,对于身体的不适,心理的伤害,表现出绝望,无力.此时,消极情绪明显,这将直接影响医生为患儿治疗,患儿几乎不会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因此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3 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设计原则

3.1 强容错能力原则

对使用者误操作或错误动作所造成影响降到最低,好的信息源让人们在读取系统时减少错误几率.删除所有可能造成不安全因素的物件,当危险无法避免时,及时警示人们注意,有安全的失败系统,及时作出无意义操作也不会有危险的发生.这在儿童医院这个特殊的建筑体系中尤为重要.例如,标识导向系统提示“非医务人员不得入内”,这时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儿童很容易误入其中,门前的警报会响起,警示儿童这个房间有危险物品或器具,非相关医务人员不能进入.

3.2 直观信息源原则

导向系统直观简单,容易被儿童理解,并迅速传递信息.它不受知识、语言能力、经验等影响.为广大群众所能接受,尽量和患者直观感受保持一致性,减少无关纷繁复杂的信息源,当任务结束时有相关信息反馈,信息排列时注意主次,便于用户理解接受.在儿童医疗空间中,这种将文字与图形相结合的标识导向系统四处可见,几乎每一个诊室的门牌都绘制图案和文字,便于儿童与家属快速寻找相适应的科室,不耽误疾病的诊疗.

3.3 系统公平性原则

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面对各个年龄、性别、体重、学历、工作、收入的人,它可以被所有人使用,每个人都拥有公平使用的机会.用户们对系统的充满兴趣,使用时感觉舒适,这就是系统公平性的最佳体现.每个成人、儿童使用医院标识导向系统时尽量完全相同,患者拥有同样的安全保障.这就是目前所倡导的全设计.

3.4 系统灵活性原则

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符合我国国情,它充分满足大多数儿童、亲属的心理需求和个体喜好,难度较简单,适合大众需求.每个患者都可以读懂系统传递的信息,这表明设计有多种可供参考的标识,供成人、儿童选择性接受,保证定位的准确性.在国外公交站台上有一个男孩为主题的海报,从成人的高度看起来,这就是一个天真浪漫的男孩,他在向人们微笑招手.而从儿童的高度,重新审视这幅海报,看见的是一个满身伤痕,哭着求助的小男孩,下面是政府求救电话.这幅公益海报是为了拒绝家庭暴力的儿童而设计的,它是人性化设计的典范.

3.5 体力支出少原则

成功的标识导向系统设计为人们节约了很多体力,使人们更加轻松,毫不费力.它采用规范化的设计方法,减少无关重复的信息体,符合人机工程学,更舒适更贴近正常人的需求,使得设计更加人性化.儿童在使用导向系统时,如果在体力上支出减少,也减轻了家属和医院的负担,这时患儿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3.6 简易直接化原则

很多接触导向系统的人,即使存在身体残疾,也不会影响其对系统的辨别.这种简易直接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将重要的信息完整的传输给用户.它包括图像,语言,文字,触觉等各种形态,将信息源中的载体按照系统排序,使信息的“可识别性”最大化,重要信息与医疗空间其他环境对比性强,使人们便于理解.儿童医院医疗空间的导向系统需要简易直接的标识,便于儿童这个弱势群体接受理解,不在医院中迷路,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4 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设计要点

4.1 色彩设计

在导向系统的设计中,注重色彩的运用,首先保证色调统一,色相均衡.参考儿童医院本身的文化内涵,特定的服务群体.我们从色彩心理学角度考虑,关注色彩对患儿情绪的作用,这本身也是一种治疗方式.我们帮助医护人员更好的处理好医患之间的关系.色彩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将患儿的不良情绪降至最低.色彩相对于文字和图形更为主观,有情感的元素蕴涵其中.色彩设计与患者年龄相关,众所周知,儿童喜欢明亮欢快的色彩,老人喜欢低调深沉的颜色,由于自身教育程度和人生阅历差异,又有不同喜好.一般地面文字的色彩对比度要比较强,特别是色彩明度对比强烈,例如黑色的地面,亮黄的文字,这样可读性很强,便于用户接受信息.有些医院在使用导向系统时运用十多种颜色,色彩五颜六色,使得使用者无法在第一时间扑捉到导向信息,混淆了眼睛接受信息源的直接性.

4.2 字体设计

在设计儿童医院导向系统时,需要顾及业界和用户的视觉感受,参考各种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也需要联系人体工程学.文字在导向系统中扮演着传递重要信息的角色,文字作为标识导向系统的重点,被广泛运用.它通过视觉信息被人们扑捉,在最简单直接的基础上,被人们高效的接受.文字设计的作用尤为重要,它首先要具备理性化的逻辑观点,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在编排上合理性,规范性,统一性.这样,人们在接受导向系统信息时效率就会提高,此时字体大小、形态、颜色都是重要元素.视觉扑捉效率和行动时状况,与文字大小密切相关,距离远,文字大,效率高.在医院导向系统设计中,个别医院居然使用了六种以上的字体,这同样使患者产生了无法直接接受信息的错觉,使得信息源混乱不堪.

4.3 图形符号设计

图形符号通常象征医院的人文理念,人文风貌,品牌特质.在儿童医院中运用到标志图形,它与文字一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它面对的受众群体是儿童,通常儿童对于文字的识别没有对于图形的识别来的准确快捷.对于外国友人通常高于文字的运用.在世界范围内,图形符号设计普及率,远远高于其他设计元素,因为图画是无国界的,几乎代替了文字将信息传递给用户.在医院导向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避免设计一些过于个性的图形,因为这些导向要为大部分不懂艺术的老人、儿童、家属所接受,必要时图形与文字相结合,更便于人们理解接受.

4.4 尺度设计

根据医院室内高度和现场实际情况,可独立最佳尺寸.在远距离视物时,人们通常会标注标识导向系统的最适宜高度,它的策略方法参考人机工程学,以五米为视觉距离,悬挂标识的最佳角度为左右十五度,上十度,下十二度.这个范围就是有效视野,人们观察导向系统时是舒适的.而就近距离观看导向时,最佳高度又不相同.分为高和低两种,一般在使用者正常视野七十度范围内,距离导向标识一米时,普通人在距离地面1.35米时看到范围最大,残疾人在0.95时最大,老年人儿童的距离又要调整.

4.5 布点设计

分析儿童医院室内人流分布、各大出入口、电梯、卫生间、楼梯间、科室等的具体位置.设立准确有效的信息节点,将导线系统依据事先准备的图纸进行分布,并依据现场情况与用户需要进行有效调整.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位置,运用准确的标识导向系统,是医院、求医者所共同关注的重点.拒绝广撒网的标识布点设计,在具体位置简单的设立一处标识即可,达到画龙点睛的特效.这些导向系统是为所有用户准备的因此我们要观察人流量的高峰和低谷,确定合适的节点,让标识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不需要的时候隐藏起来.导向系统的布点设计经常纷繁复杂,它在不需要的位置出现,却在需要这些信息点的地方缺失,这使得它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盲目确立标识节点是错误行径.

4.6 版式设计

对于设计师来说,字体版式设计是彰显设计水平的手段.原则上要求版式简约大方得体,符合医院整个医疗氛围的需求.版式确保整体统一,这样便于用户快速识别、文字编辑设计关系到信息量和传递的时间,在标识系统中也是一个重点.一般编排有左对齐,右对齐、两端分离,居中.也有设计师故意设计的不对称,使其富有趣味性.切忌版面的文字图形被填的很满,这样看起来很累,也没有想象的空间.设计版面留白给人以遐想空间,使得传递信息更加明确化,简易,大方.

5 小结

儿童医院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符合中国国情,满足大多数儿童及家属这个特殊群体的需求,以认知心理学、环境心理学,设计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作为理论依据,遵从强容错力、直观信息源、系统公平性、系统灵活性、体力支出少、简易直接化等设计原则,通过网络调研,数据分析,案例采集,最终归纳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儿童医院标志导向系统设计的合理举措.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建筑体之间的对话,都需要标识导向系统作为媒介完成.试问,走在城市里,哪一处公共空间里没有导向系统的存在.小至学校,大到城建,每个细节都是设计成败的关键.我们的医疗空间复杂多样,有了标识导向系统设计之后,一切变得简易,快捷.标识导向系统为特定空间、环境设定符合其特点的导向图例,在任何国家、区域、建筑体中都是建筑细节的重点,对建筑起到补充完善作用.标识导向系统是儿童医院医疗空间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体系,它代表了医院人性化关爱患儿,为儿童的需要而设计,将儿童生理心理的特殊需求放到首要位置,以冲破一切建筑群体复杂性障碍,使人与建筑之间沟通无国界、无障碍.

参考文献:

〔1〕王艺湘.环境视觉标识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AndreosUeble[德].导向系统设计.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3〕菲利普·莫伊泽.达妮埃拉·波加德.导视空间二建筑与交流设计.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儿童医疗设备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儿童口腔诊所;空间设计;儿童安全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286-01

一、研究背景、现状与意义

(一)背景与现状: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提高,国一个新的问题摆在大家面前:到底是口腔医师的高超医疗技术还是一个让人感觉身心愉悦无压力的口腔空间环境会让病人产生好感而愿意再回诊?众多调查数据显示:对一个非口腔医学专业的一般人而言,一个感觉好的空间环境会是他们愿意再回诊的主要原因。对于小孩子来说,在一个陌生的坏境中,到处是身穿白大褂的陌生人和各种各样奇怪的医疗器械,我想只有上帝知道他们会有多么的紧张和恐惧!

(二)研究意义:对于儿童口腔诊所来说,空间环境的好坏是整个诊所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你坐在牙医面前,当钻头穿过下颚,一瞬间接触到你的神经时,那种无法控制的无助感和心理不确定性就产生了。因此,创造出既能让孩子们产生对口腔诊所信任的感受以方便医师治疗,同时又能兼顾儿童安全考虑的空间,就是合适的空间设计。况且,现阶段我国这方面还比较薄弱,是设计师们不容忽视的课题,对我国现阶段的儿童口腔空间设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儿童口腔诊所空间设计的要素

(一)儿童口腔诊所空间室内设施设计

室内设施对于患者和医师均具有重要作用,对患者而言,他们需要一个安心的口腔医疗环境;就医师而言,他们需要一个安全且舒适的工作环境。因此,室内设施必须包括:1、满足各方面需求的灯光系统;2、完备的电力系统;3、丰富的音乐系统;4、保障空间内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消防系统;5、有效的隔音系统;6、满足儿童安全的保护设施。

(二)儿童口腔诊所室内设计

1、座椅、桌凳等安全处理。座椅、桌凳的设置为空间内的人提供休息,应保证桌子一边设有固定的椅子,桌面上部应不高于地面90cm,下部则应至少高于地面60cm。为儿童单独设立一个专用的游戏区,提前规划一条安全路线,以保证儿童接触不到有电线的设备。同时充分考虑儿童的身体尺度,避免跌落摔伤。

2、室内应设有适合儿童活动的游戏器械、图画书等。作为设计师,对空间内安全的理解应当从过去的“亡羊补牢”转变成“未雨绸缪”,将“安全设计”转变为“设计安全”。要学会换位思考,关注儿童的诉求,考虑细节,设计出满足儿童使用的活动空间,是我们应继续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3、室内陈设设计。要有大局观,选择与空间合适的设施,特别是室内观赏品、灯光设施、室内绿化等综合处理。这些物品除了其实用功能外,还可以曾倩室内艺术个性,综合其材料的色彩、纹理的表现力。突破陈规,改变一般医疗机构冷漠而又通常令人备感压力的环境。比如可以在儿童候诊区墙面上设置一个儿童资料墙,上面是来诊所就诊过儿童的照片,一张张挂满笑容的。

4、结合儿童口腔诊所的特性进行装潢设计。地面、天顶、墙壁等的装潢材料和色彩都要结合儿童口腔诊所的特性,比如:地面和儿童可接触到的墙壁要使用地毯、软木及塑胶等软材质,防止儿童在空间内受伤。配色也不容忽视,空间的配色会对人们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设计师应以医师和患者在空间中的舒适感为前提,突破全白色的固有观念,优先考虑可以迅速吸引儿童眼球、减少压迫感的鲜艳颜色。以下是一般来说大部分人对颜色的反应:

红色——激动、刺激 蓝色——寒冷、冷静

黄色——喜乐 橘黄——活泼

紫色——忧伤、沮丧 绿色——生命力

相关研究表明,在口腔诊所等待区,人们偏爱蓝至绿色范围内的色调。粉红、淡蓝色、淡绿色都是很好的墙面装饰色彩,再用亮丽的色彩局部点缀。

5、医师工作服形式、颜色多样化,让小病人感觉诊所有亲和力。

三、儿童口腔诊所空间设计的功能设计

1、主题鲜明的门面;2、便利、轻松的服务台;3、令孩子们感到温馨、快乐的候诊区;4、如“儿童乐园”般的诊疗室;5、方便、整洁的洗手间;6、良好条件的消毒区;7、态度诚恳的办公室;8、丰富的口腔护理用品、医疗模型以及修复体成品等的展示区;9、隐蔽的储存区。

总之,一个成功的儿童口腔诊所空间设计,是点、线、面的完美结合。要想儿童口腔诊所能经营成功,整个项目就要从设备到就诊环境、候诊环境,充分的考虑儿童在空间中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性,让他们在第一时间对这个空间产生兴趣和信任感。

儿童医疗设备设计范文第6篇

80年来,儿童医院经历了4次搬迁,院区不断改善。目前,上海市儿童医院有两个院区(泸定路院区和北京西路院区)和一个康复中心(位于梅川路)。位于普陀区泸定路的新院被定为医院总部,它将优质的儿科医疗资源带到了上海市西北部并成功辐射至长三角地区。位于静安区北京西路的院区主要满足上海市中心儿童基本医疗服务需要,康复中心是为儿童提供康复训练的场所。

“一院两区、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为上海市儿童医院的发展奠定了更高的平台。新院于2009年12月26日奠基至2014年6月1日全面运营,经历了3任院长,承载了儿童医院人多年的梦想。2012年4月,走马上任的于广军院长历经了医院主体结构的完成与医院开办,承担起现代化儿童医院的建设任务。

拥有儿科学研究生学位的于广军,对儿科事业充满了热爱和期待,“当年毕业工作时考虑到做儿科医生可能只能救治部分患儿,而参与卫生政策的制定可以惠及更多病患,”本着这样一个朴素的想法,于广军投身于政府部门参与工作。他曾担任上海市医疗保险局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卫生局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医疗事业部主任和医联中心主任。1997―2005年,他参与上海重要医保政策和卫生改革政策的研究与设计;2006―2011年,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上海医联工程,实现上海34所三级医院临床信息共享,建设了国内最大的临床数据中心。2012年,怀揣服务儿童的初心,于广军又回到自己理想的起点,带领团队,坚持“做强内科、做大外科、做出特色、做优品牌”的学科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精品、人文、智慧”的儿童医院。

精品医院

“打造儿科专业的精品医院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美好愿景。所谓精品医院,体现为精致的环境、精湛的技术、精良的设备、精心的服务和精细的管理,”于广军告诉笔者。

在创建精致环境方面,儿童医院新院建设中坚持博采众长、内外兼修、以人为本、体现特色。新院竭力打造绿色生态的环境,在建筑设计上将历史的沉淀与现代的缤纷融合一体。建筑外部红棕色的主基调、简洁的竖向线条辅之以经典的长窗元素,烘托出儿童医院80年发展的历史厚重感,内部的设计则以“希望、梦想、未来”为主题,突出多元化的特色。在全院各诊区配备儿童专用设施,根据儿童身高需求,打造“1米世界”的儿童视觉识别系统。充分考虑到儿童活泼好动、富于探索的特点,用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高低交错的图案模型、流转的线条尽可能地挖掘空间,勾勒出“儿童乐园”般的就诊环境,可以有效地缓解儿童就诊时的恐惧心理和家长们的焦虑情绪。

为更好服务于广大儿童,医院引进了世界一流的精良设备:引入3.0T磁共振断层扫描仪,成为国内拥有这套设备的屈指可数的儿童专科医院;创建一体化的手术室,集空间吊悬系统、开放式影像管理平台、高清影像记录及设备控制整合系统、转播示教系统于一体,可实现手术、观摩、教学、远程会诊等多种功能;在药房使用全自动药剂调配系统,解放了药剂师们繁复的体力工作,提高了配药的安全性、准确性。精良的设备,不仅服务了患儿,也成为助力医务人员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的支撑。

先进医疗设备效果的完美展现离不开掌握精湛医术的医生们。儿童医院建院伊始,以富文寿教授、苏祖斐教授为首的第一代杰出医学专家,奠定了儿童医院在小儿医学领域的R档匚唬以及儿医人不懈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基石。随后,曾溢滔院士、黄淑帧、何威逊、陆权、张宇鸣等一批知名专家在全国儿科医学界续写华章。今日,危重医学、泌尿外科、普外科、肾脏科、呼吸科等一大批中青年专家作为医院医疗、科研的中坚力量,引领着儿童医院新时期的快速发展。

精心的服务和精细的管理是软实力的体现。新院区域性专科布局一改传统的布局模式,以病人为中心,加强专病中心和门诊专科化建设。实现三个“一站式”服务:一站式付费、一站式静脉输液和一站式检查预约。优化传统就医流程,努力缓解老百姓看病“三长一短”的难题(挂号、候诊、收费队伍长,看病时间短)。

人文医院

创建温馨的人文医院是儿医人始终如一的愿景。新院的建设和发展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的理念。上海的城市精神、儿童服务的公益慈爱,专业的卓越追求是医院文化的核心。新院建设的“三面墙”全面展示着医院人文发展的蓬勃朝气;“院史文化墙”描述了儿童医院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名医大家及院址院貌,讲述的是荣耀与梦想;“慈善感恩墙”以树木为原型,用每一片树叶记述着每一个慈善机构或慈善人士对医院及病患的关爱,诸多的叶片让慈善之树呈现出繁荣发展、欣欣向荣的旺盛势头;“儿童画展示墙”集中展示了“我心中的儿童医院”儿童画集体创作的作品,孩子们通过各自独具想象的视角和独具匠心的思考,描绘出一幅幅天真、纯粹、阳光的作品,描绘着广大儿童对医院的梦想与期许。

简单而又纯真的设想激起每个人内心最真挚的温暖和最赤诚的感动。在医护工作中体现人文精神,在人文的氛围里开展医护工作,儿童医院用全新的人文理念全心全意为可爱的孩子们服务。除“三面墙”之外,内庭院的三座铜雕塑展示着海派文化的传承。无论是小伙伴之间的跳方格、甩香烟盒,还是母子之间的翻花绳,老上海里弄生活的细节活灵活现地展示在众人面前。雕塑中儿童的活泼形象备受来院小患者们的喜爱,而年轻一代的家长们似乎回归到当年的孩童时代,时间和空间的交错,给人一种倍感温暖的亲切感。

智慧医院

“智慧医疗(Smart Healthcare)”源自IBM于2008年11月提出的“智慧地球(Smart Planet)”概念,旨在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2015年中国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医药健康论坛”上,智慧医疗被认为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后一座金矿”。

智慧医疗由3部分组成――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和家庭健康系统。作为医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医院将是对传统医疗模式的颠覆性创新。智慧医院是数字化医院发展的新阶段。传统的数字化医院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和数字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实现了无纸化、无胶片化和无线网络化。而智慧医院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应用计算机、通讯、多媒体、网络等其他信息技术,在全部医疗流程中实现全面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作为中国第一所儿童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率先引入了先进的医院管理理念,开始了χ腔垡搅频奶剿鳌

儿童医院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智能床旁互动、微信在线、掌上儿童医院等项目。智能床旁互动系统是借助手持PAD将健康教育、一日清费用查询、诊疗计划跟踪、住院紧急呼叫、门诊预约和影视娱乐融于一体,帮助住院小患者丰富住院生活,改善住院体验。自2014年4月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开通后,不断拓展功能,一站式自助服务平台的开通,实现了专家预约、在线挂号、自助收费、在线候诊、报告查询、药师在线、三维导诊等全方位的信息化服务。儿童医院APP则是将智能分诊、预约挂号、取报告单、医院导航等功能整合,为患儿就医提供更多便利选择。2014年,“掌上儿童医院”获得上海智慧城市十大创新应用奖。

儿童医疗设备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儿童医疗;人性化设计;医疗公共区域

1灯光照明

灯光的作用之一是照明,第二则是氛围的营造。近几年,关于医疗事故和医闹事件愈演愈烈,不能把所有的原因归结于医生或患者。我们希望通过对于环境的改善能适当地缓解这种情况的发生。灯光的使用要充分考虑到医患对于照明环境的反应,避免因为照明布置或照度选择不当引起病患的不适和反感。尽可能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任何的光和色对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在新型医疗公共空间中。灯光的选择主要以筒灯和普通LED灯。普通的LED灯要结合软膜天花,使灯光更为柔和、分散。

在门诊和急诊区,要尽可能地处理好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的平稳转换,所以在“挂号”、“付款”等区域使用照度在300Lx左右,以荧光灯为主。在门厅、走廊等区域主要依靠人工照明,在门诊诊室和急诊诊室,则充分利用自然光。

在医院的大厅、公共走道、病房走廊等区域,要设置一定量的应急照明。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楼梯拐角等地方要设置出口指示灯和安全指示灯。以便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人员能够通过导示及时撤离。而儿童诊室在色调上最好选择暖色基调,选择高彩度的色调,给孩子一个活泼的氛围。

2色彩心理

色彩是对人视觉影响最大的因素,对于患者在医疗环境中的康复发挥重要的作用。不是从美亦或者是情感方面,都可以影响到儿童生理和心理。儿童医院里色彩的设计和普通医院里色彩的设计有很大的区别,它更具有特殊性,不仅要照顾到孩子的喜恶,还要更科学地使用颜色。因其所面向的群体相对成人来说是比较弱势的群体,所以色彩的运用更需要合理、科学、美观和人性化。

儿童医院内色彩的设计不能太过复杂,这样容易造成儿童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室内主要使用立邦儿童漆,可以经过调色,得到想要的色彩。粉色和浅蓝色、嫩黄色给人带来的感受比较舒心。对于儿童来说,这类色彩更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柔和、平静的心理感受。鉴于儿童对于色彩的敏感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尝试用色彩进行区域划分,让他们在医疗空间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冰冷和严肃。

3设施和区域划分

新型医疗室内公共区域主要划分为:门诊区、急诊区、导医台、趣味分诊区、接待区、MINI礼品店、儿童游乐区、咖啡厅、餐厅、甜品店。

新型医疗空间和以往的医疗空间的不同在于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从人的需求着手设计,所以根据儿童的需求,我们增设了MINI礼品店、儿童游乐区、咖啡厅、甜品店,希望他们在接受治疗的时候不会对医院产生太大的抵触心理,让他们卸掉对医院的防备心理,更加轻松地接受治疗,轻松愉快的心情对于病情的缓解会有一定的帮助。

4材质肌理

材料对于儿童心理的影响、材料给儿童安全的保障、材料的多样性和协调性都应该考虑在内,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医院并没有给他们留下好的印象,甚至于很多大人对于去医院也是怀着一种胆怯的心情。这对于人的心理是不利的,医院总归是一个治病救人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把不合理的心理作祟全部颠覆掉。

涂料和墙面是医疗设施所采用的最常见的墙壁处理方法。质感、可清洗的墙面往往是首选,因为他们不仅有利于声学控制,还能减少眩光。为医疗内饰制定的大多数窗口处理通常是中性色或无色百叶窗。根据不同情况,客户可以在某些空间添加窗户处理,以提升内饰,例如:在医疗套间的诊察室里添加窗帘或面板可能会使空间显得不那么像诊所、更友好。

地面是最容易使儿童受伤的一个区域。由于治疗区和住院病房需要每天打扫,所以常常指定耐用的、医院级别的塑胶地板。经常有重型推车经过的走廊使用塑胶地板以及紧密编织的宽幅地毯或地毯拼片。术前和术后区域的走廊使用塑胶地板材料,而护理单元的走廊指定使用宽幅地毯,以减少噪声。因其用房类型的不同,儿童医疗在材料规格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吊顶可使用矿棉板、石膏板等材料做出独特的造型,让儿童和家长可以缓解病痛的阴郁。

儿童医疗设备设计范文第8篇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居民用于健康医疗方面的支出也将显著增长,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存在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据清科数据库统计,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从投资领域分布来看,2011年披露的158起投资案例中,有80起投资发生在医药领域,涉及金额达36.47亿美元,在医疗健康各个子行业中位居榜首,以下则分别是医疗设备与医疗服务,其中医疗设备领域披露19起投资,共涉及金额9361万美元,医疗服务领域则披露10起案例,涉及金额7406万美元。

结合近期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清科研究中心认为,以下领域在政策激励下,将值得资本进一步关注。

1 医药领域,专业化儿童医药市场仍然存在欠缺。规划中针对基本药物目录提出“优化基本药物品种、类别,适当增加慢性病和儿童用药品种”。儿童用药在剂量、剂型、口感方面,都与成人用药有较大差别,但是中国3500多种药物制剂品种中,专供儿童使用的仅有60多种,并且90%的药品没有儿童装,专门从事儿童医药研发制造的企业数量很少。制药厂家对开发儿童用药热情不高,一方面是因为现有的药品定价机制没能考虑儿童用药特别的成本构成而造成儿童用药利润水平偏低,另一方面现有基药目录中儿童用药品种太少,降低了制度上的保障。因此我们认为随着基药目录的调整,以及其它相应的儿童药品研发制造的特殊政策出台,该领域将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

2 医疗服务领域,资本借公立医院改革切入,机遇与挑战并存。规划中针对公立医院改革,提出“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对于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特别提到“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城市,可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清科研究中心认为,社会资本可以以托管、股权并购等方式借公立医院改革机会切入医疗服务领域,目前在一些城市,原有的国有企业所办医院的改制已经吸引了民营医疗管理集团的介入。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尽管可以借力公立医院原有的优势资源,但是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医院、医生、患者之间多方面的利益平衡,深入改革将进一步触动医院的定价体制、管理体制、医生激励机制等方面,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儿童医疗设备设计范文第9篇

关键词:县级区域;妇女儿童医院;可行性;探讨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健康成长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基石,卫生为儿童机体健康提供了根本保障。随着我国卫生机制、体制的改革,妇儿科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二胎政策的落实,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政府指令90%以上的患者在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就诊,中国县级区域卫生面临挑战,特别是妇产科、儿科面临诸多问题,怎样面对挑战,怎样服务好妇女儿童,笔者以为在中国县级区域整合县医院、中医院、保健院妇儿科,建立妇女儿童医院尤其必要,值得全社会思考。

1 整合人力资源

发展妇儿医学事业,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医患双方是事业的主体,以患者为中心,让患者满意是医护人员的服务宗旨,但重视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更为重要,在信息方面,医方是主体,没有身心健康的医护人员怎样来服务好患者呢?因此政府应高度重视医护人员的现状,深入第一线,认真调查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目前我国儿科医生7万多,需要30万左右,儿科医生肩负了巨大的负荷,特别表现在县级区域[1]。县级区域人口不多,城区人口10万左右,因此,整合县医院、中医院、保健院妇儿科,建立妇女儿童医院,会使妇儿医护人员集中,形成拳头作用,避免医护人员过度劳累,身心伤害。避免人员过度分散而降低服务质量,同时真正意义上形成高、中、初级人才队伍,切实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 提高医护人员素质

县级区域缺乏专业毕业、资深的专业人才,有一些医院没有儿科,或走过场,没有儿科开展妇产科就违规,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有一些医院挂一个招牌,因人员不足,根本无法开展工作。医护人员应对日常工作,已身心疲倦,几乎没有休息时间,长期面对疲劳战,对专业知识的培训、讲课等没有更好精力参与,更淡不上教学、科研。建立妇女儿童医院,可形成培训、学习、进修、教学科研的正规化机制,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提高医护人员素质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并加大培训力度,让在职医护人员更多接受在岗培训,不断提升其医疗护理水平,革新其医疗护理理念,以从根本上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针对县级区域医疗水平相对较为落后的现状,可以向区级医院申请进修名额或是邀请相关教授入院开展培训工作。

3 整合设备资源

县级区域除县医院外,很少有CPAP,有创呼吸机的医疗机构,可想而知医护人员方怎样面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众所周知,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综合反映我国居民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之一,建立妇女儿童医院使医护人员都拥有高端设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避免不必要的医疗事故与纠纷。不过由于县级区域医院资金较为短缺,因此设备的引进需要分步骤进行,同时需要积极的拓宽医院融资渠道,多元化资金来源,充分借助社会、政府力量不断革新医院设备,以保障患者治疗的硬件条件。

4 完善服务内容

县级区域医疗机构妇儿专业服务内容分散,医护人员通过简单的培训就从事很专业的医疗工作,极易发生医疗差错事故,纠纷,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医患和谐。建立妇女儿童医院,可设立预防、保健、妇儿科门诊部、妇科、产科、普儿科、新生儿听力筛查室、新生儿病房、NICU、PICU、教学科研室。形成教学-科研-临床的正规化运行机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构建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自患者入院起至出院时全方位的医疗服务方案,全面落实医院各个科室的管理工作,医院所有员工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医疗护理服务的同时也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避免医疗纠纷情况的出现,医院相关工作人员也需要规范自身日常操作,降低医疗事故的出现率,为患者的康复奠定坚实的基础。

5 形成服务网络

建立妇女儿童医院,可以形成县、镇、乡、村的网络结构,定期巡查、培训,提高乡村医生的医技水平,特别有力于双向转诊,使患者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服务网络的构建需要得到全体医疗工作者的重视,乡村医生的医技水平相对而言较为平庸,因此上级医院需要定期安排相关医生深入乡村开展会诊,在会诊的同时对乡村医生医疗技术进行指导,不断提升区域内整体医疗水平。

6 避免医疗事故与纠纷

妇儿科工作极具特殊性[2],目前医患关系仍然紧张,医疗事故与纠纷80%与医务人员精力不足有关[3],建立妇女儿童医院必将缓解人力资源不足所致的医务人员精力不足,医护人员素质会大幅度提高,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抢救与转运,有高端设备的支撑会降低患者死亡率,医疗机构依法行医,医护人员规范行医,患者便利就医,医疗事故纠纷明显减少,医患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稳定,妇儿医学事业必将长足发展。因此,在进行医务人员排班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医务人员的休息质量。如果医务人员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在工作中出现过度疲劳的情况势必会加大医疗事故风险,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在进行医务人员排班的时候,可以借鉴国内大型医院的排班模式,保证医务人员的休息时间,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对于部分医务人员相对紧缺的医院,可以向上级部门申请招聘,扩大在职医务人员规模,保证患者就诊时随时有医务人员候诊[4]。

7 政府的支持

目前,中国社会面临转型升级,加大改革力度的新机遇,卫生事业的体制、机制的改革已有新的亮点,中国县级区域妇女儿童医院是否能够成立,需要政府支持,值得全社会关注。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在职儿科注册医生共计6万余人,与国际标准的30万相去甚远,这种情况不仅加大了儿科医生的工作压力,还对患者的临床治疗造成了较大的阻碍,针对这一现状,政府需要充分重视儿科治疗工作,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加大儿科医生的培养力度,扩大我国儿科医生规模,以充分满足我国目前儿科发展需求,同时,还需要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不断革新儿科医疗设备,确保儿科治疗的硬件条件能够为现阶段治疗工作提供良好的协助作用。

综上所述,在中国县级区域建立妇女儿童医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保障我国广大妇女儿童得到良好医疗护理服务,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人口素质,提高传染病、遗传病的治愈率,对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青华,李慧民,刘晓红.妇女儿童权益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3,04:72-76.

[2]刘建文,陈惠兰,黄金钱,等.城乡结合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妇幼保健工作的策略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0,34:3850-3854.

儿童医疗设备设计范文第10篇

本文通过分析儿科输液大厅座椅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儿科输液大厅多功能座椅的设计方案,并针对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了产品的结构、色彩和材料的设计,通过人—产品—环境—体验等各方面要素的策略整合分析与创新,设计出符合产品设计原则的人机功能分配完善、试用性强、技术可行的具有市场竞争价值的产品。

【关键词】

多功能座椅;人性化;创新设计

1国内外儿科输液大厅座椅的现状

在每年秋冬儿童发病的高峰季节,各大医院的儿科病床非常紧张,不乏很多“看病难、住院难”的现象,限制了医院救治患者的质量和效率。我国对于儿童医疗器械的设计处于萌芽当中,由于存在诸如空间有限、维修成本高等多种限制因素,针对儿童的医疗器械市场的潜在规则是仅仅将设备做单一的颜色变化,并没有真正的从儿童的需求出发。儿科输液大厅座椅普遍存在着诸如僵硬、刻板、功能单一等实际问题,给医疗的人性化设计设置了重重阻碍。国外相对来说重视儿童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情感化设计较浓,从座椅的色彩设计上多运用色彩疗法对儿童起到视觉及心理的缓解作用,通过座椅功能的多样性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减轻孩子的恐惧心理,使他们乐于接受治疗。为患者以及医护人员创造了绝佳的环境体验,提高了医疗效率。分析对比,国内儿科输液大厅座椅的设计有许多待更新的地方,市场前景无限美好。需要通过对儿童患者的感官、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进行深度调研,使产品更加人性化,人与产品、环境更加和谐,从而也可以激发医疗器械快速的改革创新,进而促进医院与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

2儿科输液大厅多功能座椅的设计

2.1设计定位

儿科输液大厅多功能座椅的设计理念定位在人性化、多功能、环保、可持续的趋势之上,结合医院儿科床位供给的缺乏和传统医院装置给儿童带来恐惧感以及传统输液大厅的座椅给父母儿童带来很多不便等问题进行改良和创新设计,打破传统,使本来单一的医院设备变得灵活生动、有创意,以创造温馨、人性化的效果为前提,缓解孩子对医院的恐惧,设计切实满足人们需求的,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的产品。

2.2人机工程学分析

2.2.1父母行为分析

家长在怀抱孩子输液的过程中,长时间处于低头状态,颈部的疲劳疼痛带来全身的疲惫。一个人看护幼小孩子时,根本无法进行给孩子倒水,上厕所,买饭等一系列的活动。由此分析,多功能儿科输液椅需要满足父母孩子共同使用,在看护幼小孩子时能够短时间内单独放置孩子以完成父母自身的需求。并且需要可以多人使用,解决看护时站立的烦恼。

2.2.2儿童行为分析

对于儿科输液大厅座椅的设计要根据儿童的生理特征、身高比例、坐立时脊柱的弯曲和受力情况而设计。在输液过程中,0~3岁的孩子在输液过程中大多都离不开父母,需要父母的怀抱,3~6岁的孩子,可以通过自己坐来缓解父母的疲劳。由此分析,多功能儿科输液椅需要有独立的空间满足婴儿躺卧,儿童吃饭,玩耍。座椅应使儿童的大腿部近乎于水平,小腿部接近自然垂直,座椅的宽度应使臀部得到全部支撑,椅面深度的尺寸设定应该使臀部、腰部得到靠背的支撑。

2.3色彩分析

儿科输液大厅座椅的颜色设计应当选用明快、活泼、鲜亮的色调,选用合理的色彩搭配使儿童心情愉悦,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所以在本方案的设计中座椅采用黄绿色为主色调,使用黄绿色、米白色与黑色组合,给儿童温暖、厚实的感觉。颜色选用符合儿童心理学,以创造人性化的环境效果为前提,缓解孩子对医院的恐惧感,打造温馨、有爱的医疗环境。

2.4材质分析

儿童产品使用的材料应该以安全性和环保性为前提。儿科输液大厅座椅的材质主要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硬体部分,本设计采用原生塑料,其质地,韧性,延展度均很强,在受到物理性冲击时不易断裂、变形,没有毛刺和异味,不会对宝宝产生二次伤害。座椅部分采用可食用级别的PP(聚丙烯),耐热耐腐蚀性极佳,且非常环保纯净,不会对孩子身体产生影响。小饭桌部分采用钢化玻璃,每一个边缘均进行圆角磨平处理。底部座椅采用铝质和铝合金类材料,在保证其强度达到要求的同时,使得座椅重量足够轻,方便搬运以及结构的转换。

3产品设计效果与使用说明

儿科输液大厅座椅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它的人性化及多功能性上。在保证儿童安全的同时,考虑到了四种功能状态,可以满足父母孩子共同使用,满足孩子在医疗过程中的多种需求。内部的安全装置更加人性化,内有可以固定儿童的安全带,椅背造型舒适安全,使之更加人性化,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初始状态:初始状态可以满足父母孩子共同使用,椅背设计结合人机工程学方法,可倾斜到舒适的角度,解决了输液大厅座椅不舒适问题。(图1)简易婴儿车状态:座椅下方的椅子可以展开为简易婴儿车使用,用于带宝宝上厕所、室外活动等,以减轻家长的疲劳。椅子下部装有万向轮,且可以通过螺母的旋转使轮子固定,随时调整合适的状态。(图2)婴儿床状态:挡板与支撑滑轨连接,通过向上推动形成四周包围的空间,家长可以短暂的放置宝宝,节省医院幼儿住院的空间。儿童座椅状态:将挡板与支撑沿着支撑底部旋转轴抬起,即可转化为儿童单独乘坐的状态,儿童可以单独吃饭,玩耍,父母也可以得到暂时的休息。采用传统儿童座椅的形态,四周包围且底部有支撑结构,儿童使用时安全性强。

4结论

通过对热点问题医院儿科输液大厅座椅设计这一课题的调研及分析,本着设计出切实解决人们需求的实用性产品的目标,对医院儿科儿童输液进行了产品的结构、色彩和材料设计,使儿科输液椅不仅乘坐舒适、功能多样,还可以发挥出最佳的作用,给儿童提供更好的医疗体验,一定程度提高救治儿童的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文利.儿童汽车安全座椅造型设计[J].价值工程,2013(23).

儿童医疗设备设计范文第11篇

妇幼保健三级服务网络是指以市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镇级医疗卫生机构(包括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居)级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市级综合医疗机构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技术补充的妇幼保健三级服务网络,是做好全市妇幼保健工作的基础。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妇幼保健服务网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保健工作方针,健全服务体系,加强管理,规范服务,为全市妇女儿童提供不同层次的妇幼保健服务,减女儿童在不同生命周期所面临的健康隐患,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二、完善妇幼保健三级服务网络建设

坚持妇幼卫生的公共卫生属性,加强各级妇幼保健服务网络的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按照“市建龙头、镇强枢纽、村打基础”的总体布局,健全妇幼保健三级服务网络。

一是要加强“龙头”建设。进一步完善妇幼保健机构的内涵建设,要按《省妇幼保健机构分级管理评审办法》和《省妇幼保健机构分级管理评审标准(试行)》,积极创造条件,争取达到二级甲等标准,提高服务能力。建立全市妇幼保健指导中心,突出公共卫生性质,受卫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部分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全市妇幼保健工作的组织管理、基层指导、群体保健、健康教育、业务技术培训、检查评估、相关信息的统计分析,协助卫生部门制定妇幼卫生工作措施、政策并组织实施。

二是加强“枢纽”建设。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妇幼保健“枢纽”,要设立妇幼保健科,配备专职保健人员,负责辖区内妇幼保健工作。同时做好对乡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站保健人员的妇幼保健技能培训、指导,提高其服务能力。

三是加强“网底”建设。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服务网底,是做好个体、群体妇幼保健工作的基础。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要配备乡村医生(医生),尤其是女乡医,承担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等生殖健康相关服务以及妇幼卫生基础信息收集,协助镇(街)卫生院做好相关工作。

发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为社区居民以及流动人口提供妇幼保健服务。加强相应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做好孕产妇系统保健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妇幼保健机构要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通过分级医疗保健和双向转诊制度建立纵向义务合作关系,实现“早孕建卡在社区、高危管理进医院、产后访视回社区”的服务模式,使群众就近、就便享受到基本妇幼保健服务。

市级综合医疗机构做为技术支撑,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加大对基层的技术指导、支持。设立高危妊娠门诊及病房、新生儿抢救间,进一步完善孕产妇、新生儿转诊急救体系建设,提高抢救能力,充分发挥绿色通道的作用。

三、明确三级妇幼保健网职责

(一)村(居)级妇幼保健网职责

承担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等生殖健康相关服务以及妇幼卫生基础信息收集,协助镇(街)卫生院做好相关工作。

1.专人负责妇幼卫生工作,掌握本辖区人口变动情况,填写孕产妇登记本、7岁以下儿童登记本,建立孕产妇、儿童健康档案,掌握动态变化,发生孕产妇、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时上报并做好登记。

2.定期参加镇(街)卫生院妇幼卫生工作例会,按规定报告妇幼(出生和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信息。

3.督促早孕妇女进行早孕检查及保健。

4.开展妇幼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工作。

4.完成上级卫生部门安排的其他指令性任务。

(二)镇级妇幼保健网职责

1.掌握辖区内孕产妇、儿童保健管理基本情况。建立孕产妇、儿童保健手册与健康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定期总结孕产妇、儿童管理情况,准确、及时上报妇幼卫生常规报表,完成妇幼卫生信息统计质控任务;对死亡的孕产妇和围产儿进行调查、登记、填卡上报。

2.培训、指导村级完成妇幼卫生任务,定期召开村级妇幼例会。

3.在市级指导下开展妇幼保健服务,接受市级培训、管理与监督。

4.为孕产妇提供规范的孕产期保健服务,筛查高危并加强管理。负责与市级建立网络联系,保证转诊或寻求支持的通路顺畅,所有转诊病人有转诊记录。

5.为7岁以下儿童提供规范的儿童保健服务、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价。

6.开展辖区内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

7.开展妇幼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工作。

(三)市级妇幼保健网职责

1.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制定辖区内妇女儿童保健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妇女儿童保健业务指导管理。

2.培训、指导镇级完成妇幼卫生任务,定期召开镇级妇幼例会。

3.固定专人负责全市妇幼卫生常规报表的收集、汇总、分析、上报工作,完成“三网监测”与信息统计质控任务。

4.为育龄妇女和孕产妇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进行产前筛查;为产妇提供科学育儿、合理营养和母乳喂养的指导;为公民提供婚前保健服务。

5.在切实履行公共卫生职责的同时,开展与妇女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基本医疗服务、延伸服务。

6.承担高危孕产妇管理工作。

(四)批准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职责

1.确定专职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员,负责出生缺陷、新生儿疾病筛查、孕产妇死亡、出生、活产、孕产妇保健服务等数据的统计工作,定期上报。

2.组织院内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讨论,做好本院孕产妇死因评审,并及时向同级妇幼保健机构报告,将死亡报告卡送妇幼保健机构。急诊科、儿科、病案室等有关科室应积极配合妇幼保健机构完成每年度的年报质控工作。

3.配合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全市业务培训、技术指导。设孕产妇保健门诊,提供规范的孕期保健服务,认真填写保健手册,实施系统保健。

4.畅通绿色通道。畅通全市危重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市级医疗保健机构设高危妊娠门诊及病房,成立危重孕产妇及危重儿童抢救中心,承担高危孕产妇及难产、高危儿的会诊、转诊、抢救任务。

四、保障措施

(一)房屋、设备配备:按卫生部《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卫妇社发〔2009〕235号)、《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卫妇社发〔2011〕56号)以及《省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标准》(鲁卫妇社发〔2011〕11号)文件中关于房屋、设备的配备要求,配备业务用房和基本的设备、设施。

(二)人员配备。各医疗保健机构要明确专职妇幼保健工作人员,负责本单位、本辖区妇幼保健、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人员要相对固定,确需调整的,需报卫生行政部门同意。

(三)落实妇幼保健人员补助待遇。为保持妇幼保健队伍的稳定,对从事群体妇幼保健的工作人员根据工作任务与绩效考核结果给予补助。可实行岗位津贴制度,岗位津贴应高于本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津贴平均水平。

儿童医疗设备设计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儿童;医疗资源;现况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341-01

基金项目:2012年池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资助课题

“看病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并且带来严重的后果,如医患关系的紧张、群众的抱怨、政府的焦虑等,而以儿童“看病难”尤为突出[1-2]。近年来,关于看病难的报道较多,而关于儿童看病难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儿童看病难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

通过对安徽省某市儿科医疗资源状况和140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了解该市儿科医疗资资源现状和需求,为制定儿童医疗保健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安徽省某市辖区内所有市、县区、乡镇医疗保健机构及私立医院和140名儿童家长。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医疗机构儿科资源调查采用自编的医疗机构儿科资源调查表,内容包括儿科医护人员人数、年儿科门诊和住院人数、床位数等,对该市所有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

儿童看病现状及需求调查使用自行设计的儿童就医情况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140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家长年龄、最近一年儿童患病就医频率、选择就医医院的首要标准、就医场所、儿童有无参加医疗保险、药品价格和儿童医疗费用有无降低、有无感到儿童看病难、造成儿童看病难主要原因等。采用一对一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结束后调查员逐一核对答卷的每个项目,发现有填写遗漏或存在逻辑错误,即时补充和纠正。

1.3 统计分析:调查资料采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用SPSS 13.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 果

2.1 儿科医疗资源现状:2012年全市拥有卫生机构994家。其中县级及以上医院9家,社区中心(站)40个,乡镇卫生院59家,民营医院18家。各类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6400人。其中,专职儿科医生45人,占2.00%;其中高级职称10人,占22.22%;该市各类卫生机构床位数505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4818张,而儿科住院病床数290张,占6.01%。儿科医生床位配置比为:0.16:1。

2.2 儿童就医状况及需求调查:

2.2.1 儿童就医状况:140名儿童在近一年生病3次以上的占35.7%。有44.3%的调查对象选择去县级及以上医院就医,20%的自己买药吃。去基层医疗单位、私人诊所的分别占17.1%和18.6%。72.9%的调查对象将医生水平作为择院的首要标准。

2.2.2 调查对象儿童看病难看病贵状况及其对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的主观感受:

140名接受调查的儿童家长中,一半以上的家长(61.4%)认为儿童看病既难又贵,仅有8.6%的儿童家长认为儿童看病不难也不贵;造成儿童看病难的主要原因中,排名前3位的

是医疗水平低,儿科医生、专家少,没有大型儿童医院或妇婴保健院和挂号难、候诊时间长、流程复杂;认为药品贵是造成看病贵的主要原因的占27.1%,认为检查费高是造成儿童看病贵的主要原因的占21.4%;本次研究发现,仅有4.3%的调查对象认为医改后儿童药品价格降低,仅有10%的儿童家长认为医改后儿童看病费用降低。

3 讨 论

全国目前共有儿科医生6.17万人,但0至14岁的儿童却有2.3亿,比例约为0.2598个儿科医生/千儿童,该市比例仅为0.2个儿科医师/千儿童。各类医疗机构床位数4818张,而儿科住院病床数290张,占6.02%,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6.9%)。全市2012年度活产新生儿15208人,出生率9.72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35.7%的儿童近一年来生病在3次及以上,42.9%的儿童近一年生病1~2次,其就诊量远超过目前该市儿科医护人员的服务能力。提示该市儿科医疗资源严重匮乏,亟须加强儿科人才队伍建设和增加儿科门诊、床位及相关检查设备等硬件的配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91.4%的调查对象认为儿童看病难或贵,明显高于宗健阳等[3]人对苏州200名就诊儿童家长看病难看病贵研究的率(71.0%),可能因为该市与苏州相比,经济落后,部分患儿处于山区交通不便,儿科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等,儿童看病难和看病贵显得更为突出。

在儿童看病难的主要原因中,分别有32.9%的调查对象认为医疗水平低,儿科医生、专家少和没有大型儿童医院或妇婴保健院两者为儿童看病难的主要原因,说明存在着儿童家长对儿童医疗服务需求与现有的儿科医疗资源匮乏的矛盾,同时表明加强该市儿科医疗资源建设是解决儿童看病难主要措施之一。全国范围内儿科人才稀缺且难以引进现象较普遍 [4]。该市作为欠发达地区更为严重,2012~2013年全市儿科医护人员离职或转至其他岗位7人,其中医师5人,占儿科医师总数占8.88%,从某一方面揭示了儿科医疗环境形势的严峻。

在儿童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中,选择药品贵的占首位(27.1%),进一步调查发现,95.7%的调查对象认为医改后药品价格没有降低或降幅不大,90.0%的调查对象认为医改后儿童看病费用没有降低或降幅不大,提示医改后药品价格虚高现象虽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儿童医保服务尚不完善[5],在医保报销方面患儿享受的报销比例不大,特别是新生儿患者很多情况下未列入报销范围,一部分药物如固尔苏(猪肺磷脂),无论国产还是进口药品价格均居高不下。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医院存在着“逐利性”以及由于医疗环境形势的严峻所致医生保护性的过度医疗、医疗场所流程的不合理等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看病难”。以上情况表明,有效控制药品价格及防止过度医疗是解决儿童看病贵的重要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艳萍. “儿童看病难”跻身“看病难”、“看名医难”社会民生问题行列 儿科发展令人堪忧 完善基层医院儿科呼声最劲[J]. 中国社区医师,2011,16:4-5.

[2] 吕诺, 朱旭, 贾钊. 医院“逐客令”折射儿童看病难[N]. 新华每日电讯,2012-06-02004.

[3] 宗健阳.2010.苏州市区少年儿童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儿童医疗设备设计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儿童医院;室外;公共环境;人性化;设计

在以往的儿童医院建设中,不管是在室外公共环境的建设上,还是在室内建设上,在色彩、景观、儿童玩耍设施上均比较单调,尤其在在色彩上,大多是统一白色,而这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儿童病患的康复。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院建筑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儿童医院,在医院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色彩开始变得丰富,景观形式和儿童玩耍设施也更为多样化。鉴于这种情况,为了进一步完善儿童医院的建设,使其更为人性化、舒适化,下面文章就儿童医院室外公共环境为例,就其人性化设计进行研究和分析,分别从设计原则、室外景观、公共环境、交通系统以及儿童心理学出发,就儿童医院人性化设计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儿童医院室外公共环境人性化设计的原则

(一)内部

第一,在设计之前,首先应该明确儿童游戏玩耍区域的结构化与层次化,确保该区域自身的开敞度满足儿童嬉戏的需求,可采取横向连接的方式来进行设计。

第二,在其内部所具备的各种嬉戏设备应该尽量简洁,便于儿童的使用,同时其完整闭合度应该尽量紧密,在其内部应该包括以下空间:儿童嬉戏过程中需躲藏的空间、开敞空间、链接空间以及过渡空间等。

第三,儿童嬉戏玩耍所用的设备一般为软性的塑料且其表面光滑,没有任何尖角或者钝角,而用于儿童嬉戏躲藏的这些设备,其材质也应该尽量采用半透明的塑料材质,通过这种材质的应用,使家长能在第一时间观察儿童嬉戏情况,通过这种方式继而提高医院整体安全的系数。

(二)边界

第一,针对儿童天性好动这一特征,在设计时,必须要将儿童人身活动安全放于首位,在儿童嬉戏这一区域内,应该设计一些比较醒目的景观来实时提醒儿童,使其在嬉戏玩耍的过程中能够重视安全,通过边界这种形式将为安全区域和非安全区域隔开。

第二,儿童医院室外公共环境作为儿童嬉戏的主要区域,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病患远离主体医疗区域所带来的恐惧感以及干扰。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应该基于医院的实际情况,结合其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和其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尽量确保各区域互相独立,明确好各区域之间的边界。

第三,在室外公共环境中,边界设置的形式有很多,一般有以下几种:一为实体墙面与镂空墙面所构成的维护墙体;二为在边界周围设置的座椅围护,通过假绿化、绿篱以及迷宫等创设一种充满趣味的室外公共环境,这种就称之为绿化围护边界;三为利用地形的高低落差形式所构成的一种边界,这种边界形式不仅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可成为一种供于休息的自然环境景观。

(三)入口

其入口的设计不仅要方便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新奇性,便于儿童的进入,若条件允许可设置多个不同出入口,从而使这一空间可和外界更好地沟通、交流,以免出现人流拥堵这一问题。在进行儿童医院室外公共环境人性化设计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即安全,在实施人性化设计时,应整体规划室外公共环境中的休息区域和活动区域。

二、室外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一)绿色景观的设计

人类缓解疲劳和舒缓精神的一个主要空间就是大自然,在这种大自然环境下,通过这些高大的树木来净化空气、防风挡沙、增加氧气以及遮阳乘凉等,同时利用部分植物对局部空间中的环境进行有效地改善,通过这种私密空间的建立,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继而缓解压力。除此之外,还有些植物还具有一定的消毒杀菌功能,对于儿童病患的身体康复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通过这些绿色景观不仅可使病患心绪得到舒缓,同时还可增强病患的食欲,推动其身体康复的速度。

在绿色景观设计上,应该采取立体模式的设计方式,如悬挂式绿化景观。而在选择绿色景观的种类时,则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气候条件来选择,确保植物的成长效果达到最好,严禁选择有异味或者有毒、植物自身会产生花粉、粉粒、毛絮或者带刺等植物,应该尽量避免选用比如夹竹桃、芙蓉菊、剑麻、银叶菊以及红刺林投等植物,最大程度确保医院整体环境的干净和清洁,使医院环境的空气始终保持在清新的状态下,从而确保病患自身的安全。通常情况下选择实用价值高且具有一定观赏性能的植物,比如杜鹃、桉树、桂花、柏树或者黄槐等。此外,在选择树种上,还必须要注意所选树种的形状,确保所选树种具备较强的自然灾害抵御能力且耐修剪程度较好,比如木槿或者紫薇等。同时还应加大建设和设计范围内已有植物系统的保护,可选择不同颜色、高度或者疏密的树种来合理且艺术地进行搭配,从而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还可提高医院品位。

(二)趣味性户外景观设计

第一,肌理。在设计户外景观时,还应注重景观肌理效果,通过景观所产生的这种肌理效果即可丰富户外景观视觉效果,同时也还可使人对景观产生一种触觉体验。

第二,水体景观。在户外景观设计中,可基于医院自身的发展情况,适当的设置水体景观。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儿童病患的身体状况,水体景观中的水必须要干净,最好对其进行消毒。同时水体的流速以及喷速都不能过快,且其水量也不可过大。此外,在水体景观附近还应铺设相应的防滑地砖,以确保人们在周围玩耍、嬉戏时的安全。

第三,灯光照明景观。在儿童医院室外公共环境中,灯光照明所应用的频率较高,其除了具备照明的作用以外,还可营造一种良好的夜间环境。在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将灯光照明和景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设计一种具备照明功能的景观。

第四,卡通景观设计。在儿童医院室外公共环境人性化设计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景观,即卡通景观,对于儿童而言,卡通在其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通过这种卡通景观的设计,不仅可缓解儿童病患心理压力,同时还可缩短病患与医院间的距离。因此,在儿童医院室外公共环境人性化设计过程中,应该多增添卡通景观。

第五,室外公共环境中的公共设施。在儿童医院室外公共环境中,公共设施为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医院这个比较特殊的场所中,在设计公共设施时,应结合儿童病患的身心特点,确保公共设施的方便性、舒适性以及实用性。同时公共设施的材质应该尽量选择亲和自然或者自然生态型的材料,确保选用材料不会因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就出现变化或者变形,而在结构设计上应尽量简单、耐用以及安全,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前提下,还应增强公共设施的创意性与艺术性,提高医院环境质量与品味。由于儿童对于形状和颜色较为敏感,在设计时,最好设计造型新奇或者颜色突出的公共设施。

第六,游乐设施。在儿童医院室外公共环境中,游戏设施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在设计这一部分时,应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病患的身心特点,具有针对性地来进行游戏设施的设计,在设计中,应将安全作为其设计基础,尽量设计噪音较小的设施,使儿童病患在该区域嬉戏玩耍时,可减轻其病痛。此外,所用的娱乐设施或者相关器材的材质,其表面应该尽量光滑、没有利器或者棱角,且质地比较柔软,对于纤维材质、软塑料以及绒毛质地的这些设施和器件应该每天进行消毒,以防儿童在嬉戏玩耍的过程中受到伤害,影响其病情。

三、儿童医院室外公共环境中铺地的人性化设计

第一,在儿童医院室外公共环境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当地气候环境,如在雨水较为充足的地方,其所用铺地材料应该为渗水材料,而在设计排水沟盖上,则应考虑轮椅以及拐杖等通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在冬季下雪较为严重的地区,还应设置相应的融雪装置和设备。在选择铺地所需材料时,应综合考虑当地自身所具备的自然材料,使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之间协调、统一发展,平衡医院室外公共环境中的生态自然,减轻人造环境对于生态环境、系统所产生的影响、破坏,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出辅助医疗的功能。

第二,铺地的人性化设计应满足不同人群的通行要求。对肢体障碍病患来讲,应尽量不要在建筑用地的范围内以及人行道设置高差,通道的设计宽度应超过1.20m;对视觉障碍比病患来讲,供于其使用的这些盲道应该从其建筑的用地入口开始进行铺设,一直铺到建筑物门厅入口位置,同时在铺地上,应综合考虑铺设材料和地面材料之间搭配,增强二者彩度、亮度比较的差距,使视觉障碍病患能够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辨别通行的道路。此外,基于视觉障碍病患自身的实际情况,还可在医院室外环境主要道路的两边栽种相应的花草,使这种视觉障碍病患可通过气味或者其他的方式来确保其顺利地通行。

四、儿童医院室外公共环境空间人性化设计

第一,空间设计。儿童医院相对于综合性医院而言,所承接的病患大多为儿童。相对于成人而言,儿童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均还不是很成熟,而这也就要求在空间设计上,即要体现出人性化,同时也应体现出家庭化,基于儿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创设一个舒适、轻松且亲和性高的人性化、家庭化氛围和环境,让病患能够产生一种家的感受,在其空间设计上适当注入关于家的元素,以此稳定病患的情绪,弱化医院冷漠感。

第二,丰富视觉元素。不同的色彩对于人所产生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在儿童医院室外公共环境人性化设计中,将不同色彩设计方式应用到此,可使人们转变对医院的传统看法,通过色彩,儿童可更为直观地对周围的世界进行观察,并基于这些颜色来表达自身的情感与喜好。色彩应用的原则为:在一些公共区域范围内可用具备提示功能的重彩,以此提高儿童对空间使用的兴趣,而在病患休息的空间内,应该用平和且纯度较低的色彩,以此使人们感觉宁静以及舒适。此外,在设计过程中,还应注重光环境的设计,协调人工照明的采光与天然采光之间的关系,尽量多引入自然光线。另外,在娱乐设施的材质色彩上,也可适当地进行变化,所设计的设施、景观在造型应该具有童趣,在色彩上应该丰富,以此吸引儿童病患,使其在嬉戏玩耍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其病痛。

第三,尺度设计。因儿童在事物的认知上以及环境适应能力上,相对于成人而言,均比较差,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尽量将儿童自身的相关需求考虑进去,物体尺度大小与高度应该符合儿童的实际情况,便于儿童对这些物体的应用。

五、儿童医院室外公共环境—交通系统设计

第一,整体布局与流线设计。尽量做到人车分流、医患分流以及洁污分流,其交通系统的整体流线设计尽量清晰、简单,防止出现交叉感染。在布局上应该紧凑,便于管理且交通运行的便捷。

第二,停车设施,其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停车建筑与地面停车场,其中停车建筑可分为机械停车库和坡道式的自走停车库,不同类型的停车设施在生态性、占地面积、停车效率、车位数量、景观设计以及造价等各方面均在着一定的差距,对于在设计中采用哪一种停车设施可依据该医院实际发展情况来明确。在停车设施中应该将残疾人专用的停车车位划分出来,最大限度缩短病患行走路线的同时,还应确保其他人行走流线。停车车位地面必须要坚固且平整,所采用的铺装材料透水性能必须要好,以免行人跌倒或者打滑。此外,地面坡度不可大于1:50,在停车车位一旁,应该设施相应的轮椅通道,其宽度不可低于120cm,当停车位一旁轮椅通道和人行通道地面之间存有高差的时候,应该设置相应轮椅坡道,其宽度为100cm。

第三,外部交通设计。在公共道路、无障碍车外、便道以及乘客的上车区域等各通道区域中,必须要有一条相应的无障碍通路和建筑物入口连接。同时还应设置相应的标识,以便于人们能够及时找到相应的交通线路,便于其通信。

六、儿童医院室外公共环境人性化设计之儿童心理

从心理学这一角度来看,儿童对于外界事物的判断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均比较低,只有通过生动且具体的现象才可使其更好地接受外界事物,因此,在进行室外公共环境设计时,所应用的色彩应该尽量丰富,且造型也应该多变,为儿童就医提供一个童趣化空间,通过这种愉快且轻松的环境,以此减轻儿童对于医疗场所产生的排斥心理。在传统儿童医院中,在色彩上,均为统一白色,而这种色彩很容易使儿童病患产生一种抵触心理和恐惧心理,继而表现出哭闹或者逃避等各种不配合就医行为。鉴于这种情况,在儿童医院室外公共环境设计上,应尽量避免统一且单调的色彩,在医院内,护士和病患的服装应采用一些柔和且淡雅的颜色,通过这种鲜明且协调的色彩,不仅可以儿童病患带来一种温馨且甜蜜的感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培养与增进病患乐观及开朗的情绪,以此减轻儿童对病痛的恐惧感,减轻儿童病患所承受的病痛压力。

此外,在儿童室外公共环境设计过程中,还可再室外公共区域设置相应的音乐播放器,经调查资料显示,长期处在一个噪声环境中的儿童,不管是在发育上,还是在听力上和视觉上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在儿童医院中,若长期产生噪音,不仅会加重病患疼痛感与抑郁感,同时还会使其对于医疗产生一种恐惧感,而这些问题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干扰儿童的正常治疗。鉴于这种情况,在人性化设计儿童医院室外公共环境时,还应设置相应的音乐播放器,通过一些柔和音乐的播放,缓解病患的神经系统,使病患大脑得以放松,继而消除病患所产生的一系列不良感受,减缓病患在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疼痛感,使儿童病患能够在这种温馨且轻松的环境中就医,以此提高其治疗效果。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就儿童医院室外公共环境人性化设计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对儿童医院室外公共环境今后的建设和完善可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继而促进我国儿童医院的发展,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郑敏.儿童医院门诊部医疗环境“人性化”设计方法研究——以山西省儿童医院、省妇幼保健院(漪汾院)建设项目为例[D].太原理工大学,2010.

[2]刘礼平,吴凡.当代妇女儿童医院设计初探--以怀化市妇幼保健院(怀化市妇女儿童医院)新院建设项目为例[J].中外建筑,2013,(5):88-90.

[3]苏元颖.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儿童医院设计感悟[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2,(12):40-42.

[4]韩玲.安徽省立儿童医院住院部改扩建设计的思考[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0(2):55-58.

[5]许译心.彩色帆船中的开心乐园——简析郑州市儿童医院东区设计[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2,(12):50-51.

[6]田熙涵.儿童医院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研究--以成都市儿童医院住院部改造方案为例[D].西南交通大学,2012.

[7]石谦飞,郑敏.山西省儿童医院门诊部方案设计的人性化思考[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0,41(1):101-105.

[8]徐金燕,马龙.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围产期空间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0).

儿童医疗设备设计范文第14篇

郑州市儿童医院的医院文化,精神文化是核心,管理文化是支撑,行为文化是保障,三部分由内而外、有机联系、相互促进。根据精神文化的统一性和管理文化的六维度,称之为“一统六和”文化体系,简称“六和文化”。

(一)“一统”――精神文化的导向

精神层是企业文化的内核。郑州市儿童医院的精神文化包括院训、愿景、使命与精神四个部分,作用各有不同。

1. 院训激励。用崇高的院训激励人。“正德、慈爱、精医、致和”是郑州市儿童医院的崇高院训。正医之德,融入了儿医(郑州市儿童医院简称,下同)人的灵魂与血脉。儿医人爱院如家、视事业如生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齐心协力,化挑战为机遇,开创出一片新天地。时代变迁,人才更迭,唯有院训历久弥新。

2. 使命召唤。用神圣的使命召唤人。“关注儿童,奉献爱心”是社会赋予郑州市儿童医院的神圣使命,在未来的发展中,郑州市儿童医院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儿童医疗行业动态,增进高层次、高端交流互动,掌握话语权,引领行业发展。

3. 精神感染。用奉献的精神感染人。“爱创奇迹,心医未来”是每一位儿医人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儿童医疗事业更需要白衣天使发挥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只有心怀未来,练就精湛的医术,才能以先进的诊疗设备和贴心的服务使郑州市儿童医院立足于医疗界的前沿,永不停歇、追求卓越、勇攀医学高峰。

4.愿景领航。用美好的愿景指引人。“省内第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现代化儿童医疗保健中心”这一目标的实现,有坚实的基础和充分的条件:一是郑州市儿童医院建院五十余年,品牌效应牢固;二是郑州市儿童医院实际承担着为全省儿童服务的责任,已牢固占据最具实力的河南省儿童医院的地位;三是郑州市儿童医院正在搭建儿童医疗集团,建设和发展四所医院,东区医院、西区医院、康复医院,规模均达到了亚洲领先水平。

(二) “六和”――管理文化的精髓

医院文化不仅是医院管理的高级手段,更是医院管理的高级境界。郑州市儿童医院的管理理念涵盖了质量、管理、人才、服务、发展、品牌等六方面,共同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统称“六和”模式。

1. 质量:仁心仁术,精益求精

质量是立院之本。没有医疗质量的保证,其他都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郑州市儿童医院秉持“仁心仁术,精益求精”的质量理念,以“仁”为魂,狠抓一个“精”字,始终将医疗质量管理作为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务。

一是仁心:以人人讲质量确保医者仁心。“靠质量树口碑,靠质量增效益,靠效益求发展”,这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链,郑州市儿童医院牢牢把握“质量”这一要务,将“质量至上”的理念传输给全院医护人员,确保人人心中装着“质量”。开展医疗护理竞赛及法律、法规学习培训活动;创新推行临床护理“六制度”;开展“全面质量综合考评”活动,注重医疗、护理、院感、药事、满意度为内容的定期督导考核;严格落实“院长行政查房制度、院领导夜查房制度、业务院长查房、医疗督导查房制度”四查房制度以及护理部夜班督导制度等,通过各项措施的有效施行,提升医护人员的质量意识。

二是仁术:以技术提升强化医疗质量。质量是医院的基础,医院要发展,要做大品牌,医疗技术需要非常过硬。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大练兵”,组织全员学习和培训《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手册;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一人一份好病历”评选活动;开展全员全岗全程优质医疗服务,让群众放心满意”、“三合理一规范”专项治理活动,促进医疗技术的提升,强化医疗质量。

三是求精:以技术领先占据行业制高点。医院始终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列为医院重点工作,成立了“两所、两站、两室、两基地”以及“十一大诊疗中心”,扩增4个省级医学重点(培育)学科。瞄准国际国内儿科前沿领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积极举办高水平、影响大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此外,医院还开展“六个一”专科建设,靠学科支撑医院发展,使医院在学科建设、技术水平方面达到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水平。

2. 管理:科学规范,人文高效

管理是治院之方。“科学规范,人文高效”是郑州市儿童医院的管理理念。医院不断强管理、固基础、促规范,在管理上,形成了“抓大不放小”的领导作风。

一是管理者思路清晰。一个管理者必须思路清晰,谋定而后动。郑州市儿童医院以党委书记、院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在医院发展过程中,有效结合实际建立了一套极具儿童医院特色的决策目标。2010年,医院制订了“一、二、三、四、双五、双十”总体工作思路;2011年,提出了“12460”年度工作目标和“14680”十二五规划目标。2012年,提出了“12260”年度工作目标,这些战略性的决策目标对于医院年度发展、五年规划及未来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二是管理体系环环相扣。医院按照“重落实、求实效、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思路,构建了一系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推出了“一个中心,四个转,两评价,一反馈”督导工作模式、行政职能科室日督导制度、“每周、每月工作回头看”制度、“月计划月总结”讲评制度和“评优评差、结果运用”制度,针对医院中心工作和难点工作,每日一讲评、每周一总结、每月回头看,加大督察力度,与绩效考评相挂钩,加强医院全面行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医院借助督导、反馈、“回头看”等方式形成了“管理环”,打造了严密的管理链,避免了管理漏洞。

三是管理方式创新有序。管理创新是医院持久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郑州市儿童医院在管理工作中创新方式,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施行目标责任层层分解;推行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医院”;施行绩效综合考评机制,结合医院实际,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制定绩效综合考评方案;建立医疗、护理、感染、药事、满意度五项质量考评,真正体现“公平公正、多劳多得、优劳优酬、透明公开”,促进医院全面管理、规范内部分配、调动职工积极性。

3. 人才:德才兼备,用育结合,公平竞争

人才是兴院之本。医院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民主、公平、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把“以德为先”确定为中层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 以“德才兼备”为标准;以“用育结合”为方法,以“公平竞争”为手段,让人才有施展的空间和舞台。

一是用德才兼备之人。面向全国招聘人才、学科带头人,不断引进、培养和储备高端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在招聘过程中注重德、能、勤考评。在医院中层干部考核中,注重干部业绩的同时,采取“以德为先”的用人原则。目前,医院涌现出郑州市“十大科技女杰”、“郑州市第十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健康卫士”、“巾帼科技带头人”等德才兼备人才。

二是推上进好学之人。医院注重引进各类人才,尤其是博士硕士、中高级职称、护理本科人才,及时开展培训,分别从医院文化、发展规划、财务管理、感染管理等方面进行授课;工作过程中注重“老带新”、“传帮带”,为新人成长提供空间;注重年轻医师学习培训,每季度赠送励志本书籍,定期送医护人员赴清华、香港、新加坡培训学习,外派国外学术交流;积极向省、市推荐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河南优秀医师等。通过一系列措施,优秀医师、护理人员脱颖而出,进入国家、省、市学会任职。

三是重踏实干事之人。在医院中层干部、护士长竞聘上岗过程中,采取“三推荐、两考试、六公开”的办法,对竞岗职位实行差额推荐、差额酝酿、差额表决,通过“一述职、三评价、一研究”程序,对干部任职情况全面考核。

4. 服务:以人为本,以心换心

服务是建院之本。“以人为本,以心换心”是郑州市儿童医院的服务理念。针对“以人为本”,医院始终坚持“两性、两心、两满意”的服务理念,即坚持医院公益性、调动职工积极性,以病人为中心、以职工为核心,确保病人满意、职工满意。“以心换心”,即付出行动,收获感动。

“以人为本”,首先是以病人为中心。医院通过扩展候诊区、优化流程、推出医卡通等措施提升病人满意度。每天安排督导人员到门(急)诊、住院部发放满意度调查表;住院管理处每月对部分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医患关系服务科、纪检监察室每月抽查回访;各病区每月召开一次工休座谈会;医院领导进行突击查房,根据家长反映的意见、要求,逐项答复、解决。门诊病人满意度从原来的85%提升到95%。住院病人满意度从88%提升到97%。

其次是以职工为核心。郑州市儿童医院从不以牺牲职工利益为代价,坚持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凝心聚力。成立读书协会、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羽毛球协会等六个文化协会,开展读书讲座、书画比赛、摄影比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活动丰富职工生活。为职工建立完善健康档案,为困难职工办理困难补助,全心全意服务职工,维护职工权益。

只有将病人放在心上,将职工利益放在心上,将心比心,最终才能换得真心,实现发展。

5. 发展:专业化 集团化 品牌化

发展是强院之道。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在竞争中求发展,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立足,“专业化、集团化、品牌化”是必由之路。

一是专业化。郑州市儿童医院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学科建设力度、人才引进力度、科室建设力度,确立了科有特色、人有专长、专中求精、精中求尖的专科建设目标,逐步形成“以名医带动名科,名科吸引和培育名医”的良性循环,成立了“十一大诊疗中心”、4个省级医学重点(培育)学科。

二是集团化。集团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需要,郑州市儿童医院大力实施优质儿童医疗资源倍增工程计划,建设和发展四个医院、三足鼎立的大发展格局。中原儿童医疗集团的框架已构建,一个值得期待的儿童医疗集团正在崛起。

三是品牌化。品牌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关键任务之一。郑州市儿童医院将文化工程纳入“十二五”战略规划中,将文化建设和品牌树立提升到医院战略落实的重要保障的地位,打造独具儿童诊疗特色的医疗集团。

6. 品牌:医者父母心

品牌理念的树立来源于市场竞争,竞争要求品牌理念具备行业共性和自身个性,是医院核心价值的体现,是医疗质量和服务信誉的保证,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感内涵。“医者父母心”正是如此。郑州市儿童医院人以一颗“愿为天下患儿之父母”的博爱之心,同情家长、理解家长、包容家长,打造敢于担当的责任品牌。天之大,唯有父母之爱最为无瑕。儿医人懂得童心、营造童趣、呵护童年。为儿童造福,把健康的孩子还给父母,建设充满关爱的爱心品牌和特色品牌。医院品牌建设中,树立理念只是前提,落地才是要务,正确的品牌战略、科学的工作思路,是以文化为导向,导入“品牌”理念的关键。

多年来,郑州市儿童医院不断探索塑造和提升医院品牌的有效方法,坚持走“扩规模、增内涵”双提升发展之路,逐步形成了“名院名科名医”的“三名”品牌战略,使人才强院、专科强院、文化强院、品牌强院的四强战略有机统一起来,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品牌力量。

四、郑州市儿童医院文化建设的方向

历经半个世纪风雨洗礼,郑州市儿童医院厚积薄发,迈步进入了文化制胜的新时代。在以院党委书记、院长为核心的领导下,郑州市儿童医院的文化将逐渐接近“大气、大雅、大成”的理想境界。

大气,就是要站在国际化的高度,面向长远去思考医院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问题。展望未来,占地296亩、容纳上千张床位、软硬件设施配套齐全的东区分院将在2012年底建成,届时,儿童医院的发展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铁路交通的大提速,儿童医院地处郑州的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辐射能力也将更加强大。因此,医院文化建设要大胆设计愿景,大胆谋划未来,要培养与未来的医院发展相适应的大气魄和怀。

大雅,是指医院文化的标识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方面,不但要讲求实用,还要讲究品位,力求艺术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用+美观”(就医方便+美的享受)是儿童医院对新环境的新期待。在员工的形象上,同样要体现良好精神面貌和职业风范。

儿童医疗设备设计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医院制剂;发展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138-02

医院制剂主要是对市场药品供应情况的“拾遗补缺”,是医院临床用药的重要组成部份[1]。我院是本省唯一一所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院内制剂50余年的发展历程,结合国际国内医院制剂发展形势,对我院医院制剂的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

1目前存在的问题

1.1成本高,设施、设备简陋投入成本高,效益低是当前我院院内制剂存在的最大问题。目前,我院制剂的生产基本属于纯手工制作,人力成本非常高,2014年人力成本占总成本的73.11%(见下图)。而且,由于设备限制,达不到生产的连续性、自动化、成套化及机械化,在工艺流程、卫生学控制上缺乏控制指标。这不仅与越来越严格的《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GPP)、《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背道而驰,而且也不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我院2014年制剂成本分析饼图

1.2成品包装比较粗糙和简陋目前我院有些品种的包装与标签有些过时,尤其是特色制剂―新止咳合剂和紫黄软膏的标签太普通,没显现出中医药特色及儿科专用特色。此外,缺乏儿童用药小工具,给患儿用药带来不便。

1.3质量标准不健全,有待提高虽然我院特色制剂在临床上应用已有50余年,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点,而且对于儿童患者具有较高的依从性。但是其制备工艺简单,部分工艺没有经过系统的稳定性试验、无关键性工艺参数,仅凭多年的制备经验加以生产,难以保证制剂的稳定性及均一性。另外,成品的质量标准仍沿用20世纪中期前辈们留下的自制简单标准,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尤其是中药制剂,仅仅通过微生物限度、pH值、薄层鉴别等简单的控制,缺乏有效成分的含量控制指标,以及中药复杂成分的全成分质量控制指标。难以保证制剂的均一性和稳定性。

1.4技术落后,剂型单一开发儿童药物剂型时应结合患儿的年龄、体质和药物特性进行综合分析,尽量选择混悬剂、滴剂、泡腾片、口腔速溶片、直肠栓剂等适用于儿童的剂型[2]。而我院现有制剂仅为口服和外用两种,口服的全为口服液;外用的只有洗剂、滴鼻剂、滴耳剂和软膏剂,缺乏适合儿童用药的新剂型。

2解决措施

针对我院医院制剂存在的这些不足,笔者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2.1降低人力成本,合理配套设施、设备以机械设备代替人工生产,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是为了与新版GMP要求接轨,为今后我院制剂的大力发展奠定基础。当前应合理配套硬件设施、设备,引进相应设备以节省人力成本,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完善检验设备的合理配套,引入含量测定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以提高药品质量,同时提供新制剂研发的条件,为医院创造更多效益。

2.2创新服务模式,设计特色包装医院不能墨守陈规,要将当前仅限于保证临床供应的服务模式转变为医疗服务型和技术研究型的模式。应该站在患儿及其家属的角度,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真正做到“想患者之所想,忧患者之所忧”。首先,设计符合儿童专用特色,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且有着自身特色的包装与标签。其次,提供方便患儿用药的小工具,可在新止咳包装中配置小量杯或刻度滴管式喂药器,紫黄软膏包装中配置适量医用棉签,以方便患儿用药。

2.3加大研究开发力度,提升质量标准制剂质量是保证患儿用药安全的重要前提,医院应加大药物基础研究和创新制剂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内部资金整合、争取政府扶持等方式吸收资金,在生产加工工艺方面,可通过正交试验、均匀设计试验、响应面设计等优选最佳工艺,设定工艺参数。中药制剂研发和生产中,可着重将传统的打粉、煎煮等中药制剂生产工艺进行针对性改进,从源头上保障制剂质量;成品可通过建立指纹图谱,以相似度来进行多成分的全面控制,建立健全的质量标准体系。另外,还可借鉴国内外成熟的检验技术,强化制剂有效成分分析工作,明确制剂所用剂量和临床疗效之间的联系,降低副作用[3]。

2.4设计并开发符合儿科专用特色的新制剂儿科制剂研发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儿童用药依从性,且剂量准确。当前,在众多剂型中,采用掩味技术的经皮吸收贴剂、口腔速溶片、直肠栓剂是较为理想的儿童制剂类型,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备受医务工作者和患儿家长的青睐。

3我院制剂的发展前景

目前儿童专用药物种类、剂型存在巨大缺口。据资料显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我国大陆14 岁以下的儿童约占总人口的16.6%,而目前在我国可用的3500余种临床药物中,专供儿童使用的仅有60 余种(含中成药),仅占2%左右[4]。很多医院(包括我院)都是将成人用药进行减量用于儿童,属于超说明书用药,会给临床用药带来风险。儿童医院制剂的特点是临床需要量较小、有效期较短,且药厂不愿意生产或难以生产,不能及时满足临床复杂多变的需要。这种供需矛盾,为儿童医院制剂的生产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只有通过发展儿童医院制剂才能解决这个矛盾[5]。而且,很多制剂已经成为医院最具特色的制剂,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治疗,有利于增强医院竞争力。同时有效的特色制剂是医院提高知名度的重要途径。

总之,医院制剂要抓住发展机遇与困难挑战并存的现状,要凭借其自身特色,本着服务临床,服务患儿的态度,逐渐改革创新,在实践中探寻发展出路、发展方向。这样本院制剂才会逐步完善,发展壮大,与临床药学、科研开发、药品经营等工作紧密结合,从而推动本院药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建华.我院制剂的发展概况[J].中外健康文摘,2013,(26):412-413.

[2]车顺方.儿科药物制剂设计及新剂型开发[J].中国卫生产业, 2013,(23):60-62.

[3]张国文,赵剑.探讨医院制剂的管理现状与发展[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135.

[4]许书萍.儿科药物制剂设计原理与新剂型开发[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