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范文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第1篇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tent's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through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y, stud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dition, pointed out tha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tent reform several spot specific request, and proposes myself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tent reform three suggestions.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革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tent Reforms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已经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这场变革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所带来的显著变化,早已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面对这场深刻的、全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变革,我们必须好好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以稳定和保持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新的形势之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需要,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下面我们将了解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新形势下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从此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并提出本人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革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现阶段,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在这里,是从个人的思想上入手,培养以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教育的内化作用使其外化成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上的思想指导。另外一个部分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相对于第一部分来说,这一部分的内容就是从宏观的方面入手,培养人们思想上的整体意识,将人放到社会中来教育,培养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总体来说,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围绕社会主义价值取向而展开的,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新形势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求

当今,最能反映一个社会的价值倾向的群体是大学生。而当今的大学生的性格一般具有兼容性、不稳定性、主体性和矛盾性。造成这些特性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造成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容易地通过各种媒体接触到世界各地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这些外来文化的入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的冲击,也是对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极大挑战。我们的大学生正是受到国外的文化的影响,才使个人主义的思想更加强烈。同样的,因为当今的大学生也是最能接受新事物的人群,于是在他们身上充分地体现出对文化的兼容性,可以同时接受两种或更多的思想意识形态。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对这种种的挑战,必须积极地做好接受挑战的准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改革的关键。(1)新形势下,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加强学生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并给予正确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的了解世界文化和其他意识形态。(2)新形势下,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所更新,更换那些过时的事例,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成功经验和更贴近现代人现实生活的事例作为新的内容,这样更具有说服力。也就是说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在新形势下找到新的结合点,更好地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3)新形势下,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加入更多有关心理学的知识,通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性格、健全的人格。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革之我见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改革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改革除了以上提到的要求以外,本人还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改革必须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相一致。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不只是内容的改革,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变革,需要从观念上、内容上、方法上和评价体系上一起改,一致地改。只作出单方面的改革只是徒劳的。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改革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应该慎重地改。不能守旧、保守地保留一切过时的、不符实际的经验和方法,也不能全盘地否定西方的有用的、值得学习的先进经验和先进理论。客观地分析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方法,可以避免产生任何极端的思想或行为。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这些素质包括心理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美学以及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有助于我们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教育者本身更具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安秦二中,《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之我见》,搜狐新闻网, news.省略/20041124/n223154588.shtml

第2篇

一、遵循整体构建的依据与原则,实现内容构建的科学性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立,不是由教育者主观任意选择的,而是有其自身的客观依据。内容的整体构建,就是在遵循客观依据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科学原则,对内容进行科学的选择、确立与设计,保证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完整性。客观依据是内容确立的基础,科学原则是对客观依据的反映和体现,是内容整体构建的准绳,二者紧密联系,共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的科学性。

(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确立的依据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确立的客观依据既有外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及形势发展要求,又有内在的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等,只有紧跟形势,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展的规律,才能科学地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很好地完成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培养出思想政治品德过硬的优秀人才。

1.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性质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从根本上受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所制约,因此,它直接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性质;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又为实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它们都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决定,同时又为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服务。只不过目标较为抽象集中,具有方向性;内容较为具体分散,具有可操作性。如果不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这一主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就失去了根基和准绳。

2.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政治品德发展规律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受教育者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所能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层次的高低、深浅和广度也迥然各异。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设置要求上,不同身心发展阶段的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要求和选择不同,而且对同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能力也有着巨大的差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立既要考虑与教育对象过去所达到的目标的衔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科学地设置相应的内容。否则,即使内容准确无误,如果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脱离了受教育者的发展实际,不管是过高还是过深还是过浅,其结果必然是无效或收效甚微。

3.形势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情况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由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及思想品德发展规律所制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一些基本的、相对稳定的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还有另一类不稳定的或者说是多变性的内容,即由时代的总体要求和具体的形势要求出发而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是由社会环境的动态性决定的。这种多变性的内容,或者是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影响,或者是因为党和国家的某些政策的变化和发展,需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及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的原则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的原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理论构建与现实实施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中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的基本准则。

1.科学性与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中起着指引方向的作用,呈现出“工具性”特征。坚持主体性原则,可在遵循科学性原则的同时,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显现出“价值理性”的光辉。因此,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中科学性与主体性统一的原则,也就从根本上达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工具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统一。

2.现实性与理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构建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不能超越社会发展的阶段,不能脱离社会的实际道德水平而向受教育者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只有从现实出发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考虑到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水平,才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既应体现现实性,又要体现理想性。

3.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确定,历来就有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不同主张。前者主张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应该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设计,后者则主张应为了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设计,两者之争实际上是教育价值选择问题。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依据社会要求来确定,存在过分强调社会适应性教育的片面倾向。科学地阐述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认为两者不仅紧密相联,而且还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就其价值关系来说,二者是一致的。

4.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的整体性原则是指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构建,它要求各内容要素协调配合,发挥整体的最佳功效。如果破坏了内容结构的有机整体性,各要素相不配合,互相排斥,则必定破坏整体功能的发挥。

二、优化内容结构,实现内容构建的全面性

(一)优化内容结构的出发点:加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内容,政治性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看,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政治功能,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虽然仍然受到相当重视,但只是众多功能之一。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主体,主体性的全面提升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逻辑和核心性使命。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离开人,最发达的思想政治教育都会因其失去根本而如同大厦建于沙漠,是虚幻的。

(二)优化内容结构的基础:加强内容构建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实现内容构建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针对性的客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依据。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的基础也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三)优化内容结构的价值取向:实现内容构建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结合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争实际上是教育目的理论中教育价值选择问题,所以,实现内容构建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结合,避免片面的社会化取向或个性化取向,是优化内容结构、实现内容整体构建的最佳价值取向,是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结合原则在实现内容结构优化中的具体运用。从根本上讲,重视人的个体价值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个体价值的实现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的根本价值尺度。没有个体价值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内在意蕴。

第3篇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反思 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综合分析

从本质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是思想与政治两方面的教育,它的延伸范围也是很广的,像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等都属于其范畴。从实际的教育状况来看,要提高整体的教育效果,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其它学科之间的界限进行明确的划分,这样会使教育的内容更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便于被教育者的理解记忆,从而使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加强强化。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构成上来说,它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特殊性。也就说它的教育内容是动态化发展的,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内容构成上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第二,普遍性。即它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下,其保留着稳定的传承性的内容,具有很强的连贯性;第三,交叉性。讲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具有的前两个特征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环境中相互交叉,形成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内容,并且它还具有十分良好的指导导向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构架上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育内容在架构方面没有很好的连贯性和稳定性。这一问题的主要表现就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它的重要理论和最基础的知识在时事政治中难以完全的表达出来,不能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没有稳定性。另外,它的教育内容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在架构上较为分散,这也就使教育工作存在着盲目性和浅显性,与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度性不相吻合。

第二,在教育内容的构架上,有很大的政治和理想化特点。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它的教育内容设置和教育的最终目标以及接受者的接受水平和社会政治教育的实际发展状况不相一致,有很大的抽象化和空想化,与现实实际相脱离。另外,从它的教育内容设置上来说,其主要是以政治为核心,而没有必要的思想教育内容。

第三,教育内容缺少条理性和层次性。这一方面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它的教育内容在设置时没有按照既定的条理性结构,大多是根据教育的方便安排的,而且与接受者的需求和能力也不一致。除此之外,它的教育内容在存在层次感差的同时也反应出了它的多余重叠,没有一定的教育逻辑性,例如对时事政治、法规常识以及历史事件的教育方面。

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反思和重构的建议

3.1根据实际,把握社会多层次的特征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对其的构建和反思是势在必然的,同时这也是时展的要求。具体来说,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和重构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状况,遵循社会多层次的目标来进行,不可盲目无序。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要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作为首要内容,这是我国保障公民最基本的权益的重要反映;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与人们的职业要求相一致,不论职业的特殊与普通都统一对待,并予以尊重,不能有任何的偏差和不公平;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设置要满足人们的最基本的需求,对人们的基本需求予以尊重,平等对待。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具体设置安排需要结合接受者的实际需求和真实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因材施教,兼顾差异化,进而使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在思想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形成正确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也就达到了巩固思想政治文化的目的。

3.2兼顾社会性质的差异化现状

为什么要在反思和重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过程中,考虑社会的性质差异?主要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性质是由所处的国家社会性质来决定的,对我国来说,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时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具有的先进性,这也是我国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与此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构成,与我国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相适应。

3.3考虑到教育接受者的实际情况

教育的接受者实际状况主要说的是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状况,因为每个不同的受教育者在思想、意识、价值取向上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有很大的差异化,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每个个体也是有针对性的,会对自己欠缺的部分予以关注,如果教育内容的设置超出了接受者的实际接受能力范围之内,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状况。另外,还要对接受教育者的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差异化进行综合分析,在掌握的基础上,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使教育的效率得到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

4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现代社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们的思想引导,正确观念的树立是有密切关系的,针对存在的一些误区,需要相关管理者根据实际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在进行反思和重构的过程中,要使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和创新性,与时俱进,确保人们的教育平等、公正,从而使教育取得最大化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基,闫立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反思与重构[J].求实,2011(12):93-97.

[2] 邓立新.解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职工教育,2013(06):38.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学术顾问

免费咨询 学术咨询 期刊投稿 文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