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经济市场环境分析范文

经济市场环境分析范文

经济市场环境分析

经济市场环境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环境;经济贸易;原则

1.引言

我国自从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的经济贸易往来数量在增多,与此同时贸易数量的增多,拉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在国际上地位,这对我国说不仅是经济,而且在政治、科技水平以及观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前提条件是遵循国际上的贸易原则,公平自由的进行经济贸易往来。

2. 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贸易的原则

2.1 在市场环境中行使经济贸易原则的必然性

市场是一种无形的东西,但是人们在其中进行经济往来,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行事,不然就会形成混乱的局面,同时也失去了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作用,所以必须有原则才能进行维持。首先是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很多国家都期望能遵守自由的交易原则,不希望国家过分的进行干预,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的国家加入到了市场经济中,全球的经济融合趋势在增强,各国之间的依附关系也在逐渐增强,因此为了保证经济贸易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频率增多,就需要有一定原则作为约束。其次是经济贸易的内容也在增加,以往的经济贸易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上,但目前还涉及到各行各业的设备、材料以及产品等,从而无形中增加了贸易的内容,所以更加需要规范和原则来支持其发展和合作。

2.2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应遵循的经济贸易原则

(1)友好合作的经济贸易原则。无论我国是否进入了世贸组织,进行经济贸易活动,我国都是遵循了友好合作的原则在进行经济上的往来,因为不管是哪种形式的贸易都不是一锤子的买卖,而是需要长期的合作。因为一方面通过长时间的经济往来,商家之间互相建立了信任和熟悉感后,更加方便了以后的合作,另一方面长期的友好合作减少了彼此之间的摩擦,比如在合同条款、价格商定以及交货日期等方面都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另外在双方协商出现矛盾时,友好合作的原则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商务谈判的时候,有些商家会采用虚张声势或是怒而弃之等措施来进行谈判,而不是秉着长期合作的友好态度,这样是不利于合作关系建立的,但如果双方都怀着友好地态度,协商一致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就肯定会促进经济贸易工作的开展,而且对于国际性的合作关系而言,友好的态度能更加维护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2)平等交流和互相获利的经济贸易原则。这项原则是在市场经济得到了普遍应用,在经济贸易中也不例外。虽然在经济贸易中有的国家或是有的企业经济实力比较强,但是从双方的合作方面来看,彼此之间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其他国家经济实力比自己的弱就显示出自己高人一等的态度,或是在进行协商时,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等,这样都是不利于双方合作的,也不利于建立自己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因此要根据双方对彼此的需求,按照公平合理的价格和条款等内容,达到互通有无的目的,才是使双方都获取利益的有效途径。

(3)按照经济贸易所制定法律条款来进行透明化的合作原则。各国为了保障经济贸易的公平和顺利开展,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制定了关于经济法,对外贸易等相关法律来约束贸易中不正当行为的出现,因为贸易双方所签订的合同也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应的,因此要在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合作,并有对不正当行为的法律惩罚措施。另外如果贸易双方需要将有些条款或是在合同作出的修改或是废除等措施时,也要采用透明化原则进行公开,因为这些重要的文件或是协议得不到公开,就会很难为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创造稳定的环境,比如提高关税税率或是禁止某些措施等方面,在没有公布之前,贸易的一方在并不知晓的情况签订合同,就是不公平的,是违背了相关法律法规的,所以说既要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来进行合作,还需要进行透明化的措施,避免做出损害某些企业的利益,使其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以及破换了国际间贸易往来的正常秩序。

(4)遵循对外发展和保护本国贸易正常的原则。虽然我国鼓励进行贸易活动,并加强与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但是并不意味着要进出口失调,而是要在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发展对外贸易,因此既要做好应对反倾销的措施,也要采用相应的措施来保护本国企业的反倾销。首先是国家做好对整个行业的宏观调控,比如建立好健全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并告知本国企业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和国际贸易交易中的经济自,其次是维护我国在国家上的经济地位,增加综合实力,从而在经济贸易中能占据主动的地位,最后是规范我国企业在国家上的行为,不做出不正当竞争的举动或是损害他国利益的行为,所以为了保障我国在对外贸易增多的前提下,还要遵循保护本国企业的发展原则。

(5)秉着公平竞争的原则进行经济贸易往来。公平竞争是进行经济贸易的人们在维护他们的产品或是服务等免受损害的途径,因为这项原则对交易的事物没有任何限制,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都需要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而且针对任何国家和任何企业都适用,因为其不仅规范和要求了企业的行为,还涉及到了国家政府部门的行为。另外在对外贸易中,还强调了要自由贸易,减少政府的干预,那么公平竞争也起到了这一功效,经济贸易本身就是在市场中的活动,而市场是不需要政府过分涉入的,不然会影响其自动调节的功能,市场价值的确定或是重建也很难实现,从而对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遵循公平竞争原则就是要进行贸易的自由化,强化市场的作用,弱化政府的干预职能。

(6)秉承我国一直以来信奉的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原则。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更加频繁,并且与世界市场的融合度也在提升,但仍然要遵循我国一直信奉的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原则,原因在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国家经济发展方向,让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都能独立,从而不仅在国际上的贸易地位增强,而且也能为本国经济建立比较独立和完整的体系,避免国家经济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的经济安全,所以在经济贸易中,我国企业也要有自。

3.结语

本文以市场环境中行使经济贸易原则的必然性为突破口,阐述了其所遵循的原则,包含了友好合作、平等交流和互相获利、按照经济贸易所制定法律条款来进行透明化的合作、遵循对外发展和保护本国贸易正常的原则、秉着公平竞争的原则进行经济贸易往来以及秉承我国一直以来信奉的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原则六个方面的内容,达到进一步规范经济贸易往来的目的。(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

参考文献:

[1]乔生,陶绪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与自由贸易原则的协调研究[J],政治与法律,2006(4):102-109

经济市场环境分析范文第2篇

在市场经济下,会计工作已不是记记账、算算帐那么简单了,会计人员需要全方位的整理和分析财务相关的各类信息,结合成本预算、会计核算等工作,将企业参与经济活动的状况全面的、细致的反应出了,并通过会计管理客观的、真实的反应企业参与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益,以促进企业更好的选择、参与经济活动,进行经济投资,获得最大收益。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的经济活动更为复杂,且经济环境瞬息万变,这就需要会计人员综合的掌握各方面知识技能,更好的进行会计管理,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使企业在复杂、灵敏的市场经济中多的稳定、持续的发展,其中,经济法就是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之一,提高了会计人员对市场的敏感度,提升了会计人员对经济市场的分析能力和风险预测经验,确保了企业决策对会计信息的有效利用。

2.经济法掌握的意义

2.1市场环境下会计工作的特点

会计是一门综合的学问,在会计工作中,除了要具备会计学方面的基本能力,还有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经济综合能力、法律能力等,这些学科与会计工作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影响着会计工作的质量。在市场环境下,首先,要全面、客观的认识会计工作的综合性和实质,会计工作的核心就是将经济发展情况通过会计客观的反应出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计人员的素质、技术能力对其经济运行、经济决策等影响重大。一方面,人客观的存在于社会环境中,会计工作者也不例外,这就决定了会计工作者具有自身的主观意识,而主观意识会影响到会计人员对事物的判断及个人行为,进而对经济环境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面临的是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在这个大环境下,会计人员要面对很多的诱惑,在抵御诱惑的情况下才能做好本职工作,而各种各样的诱惑往往会使会计人员的判断、行为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此情况下,就需要相应的法律制度作为会计职业的必要补充和有效约束,以确保会计职业的道德规范和高效工作。其次,会计工作与经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相关的法律约束下,会计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而市场经济下会计职业相关的法律除了会计法,还包含经济法等,只有系统的学习这些法律,才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在会计工作中更好的利用法律保护企业和自身的利益;才能更好的依法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再次,众所周知建国之初我国实施的是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是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但其受长期计划经济环境的影响,其发展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具有初期阶段的不完善性,虽然在不断的改革中市场逐渐趋于成熟,但其相关的细节还学要进一步的重视和完善。例如,法治建设,不全面、不完善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现状,在经济市场发展中,一些法律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也有一个经济活动中存在着法律空白,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中,法律体系的健全是处理生产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的根本,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下,会计职业道德的沦陷形式下,法律的建设、完善已成为约束会计人员行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经济法有效的打击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除了相关人员在经济活动中的一些不良心思,维护了会计行业的正常秩序,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综上所述,市场环境下会计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大,其面临的环境也更为复杂,对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会计人员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对相关的边缘科学进行较深入的了解和学习,才能应对经济环境下复杂的会计事务,才能为企业的重大决策提供更为客观、科学、正确的依据。

2.2经济法掌握的意义

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法规是维护社会正常、稳定发展的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社会的个体,每一个人都要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能够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利用法律处理社会关系、社会问题,利用法律维护个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将生活、工作等一切活动纳入法律轨道,社会活动中相关的经济活动也不例外。第一,正确理解法律的权利和义务,在享受法律赋予自身权利的同时要承担其相对应的义务。例如,经济法,一方面保护了个体、集体在经济活动中的正当利益;另一方面也约束了个人、集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使经济发展具有一个良好的环境。第二,经济法是国家从整体角度出发,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的干预和调控的手段,一方面,经济法保护了市场经济的安全、稳定,激活了市场的活力,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经济法约束了市场经济中一些不健康行为,如投机倒把、市场垄断等,确保了市场环境下经济活动关系的公平、公正,提高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效益,为经济活动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三,经济法有效的约束了会计人员的行为,避免了其主观意识对经济环境的影响,确保了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对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积极意义促进了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3.经济法与会计工作的联系

3.1法治背景下的市场经济发展

法治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产物,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法治背景下市场经济的发展稳定、持续、快速,其中经济法的调控、管理作用功不可没。第一,结合经济法的概念,它是调整经济管理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生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可见,经济法的核心作用是调整和管理经济运行,使其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避免了经济活动中的失误和错误,规范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二,经济法是社会主义法律的重要组成,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键。一方面,经济法有效的防止垄断、违规运营等行为,从组织上确保经济市场的顺利发展。另一方面,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运行过程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对于市场经济进行适当调控的有效形式,通过经济法干预和调控市场,使市场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同时经济法包含了多种法律形式,如证券法、破产法、金融法等,这些法律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影响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和优化,同时影响了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例如,资金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影响着经济活动的效率、效益,金融法关系着企业的融资、投资等方面,会计人员对金融法的了解和掌握,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利用资金获利利益,并确保了企业利益的合法性,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受到法律保护,避免了他人对企业财产的侵害。如,企业伪造单据(做假账)进行融资,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融资存在着违法行为,所以企业的利益也不受保护,企业的经济活动得不到法律保护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经济法来源于现实,是人在经济活动实践中的总结的宝贵经验,对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及完善意义重大。第三,经济法是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国家管理和规范经济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重要手段,是确保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而会计法以处理会计事物的各种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对会计法的掌握、研究和应用,影响着企业负债、企业利润、企业现金流等等,是企业经济活动参与的重要手段,会计人员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等,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综合的评价,为企业的重大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提高了企业经济活动决策的正确性,确保了企业参与经济活动的效益。

3.2市场经济下会计对经济目标的管理与约束

市场经济下,会计管理有具体的经济目标,其对企业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约束是以企业经济目标为前提和方向的,是企业参与经济活动的一种管理手段,影响了企业的策划、发展等等。经济法同样具有管理和约束企业经济活动的作用,是企业参与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例如。会计人员利用手上权利,私自截留、挪用企业资金,搞盈利活动。这一过程中,会计人员有明显的违法行为;又如,会计主管和会计人员相互合作,利用重复记账、做假账等手段侵吞公款,使企业蒙受损失。这些行为都可以依法追究其责任,依据相关法律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由此可见,经济活动中人员的主观意识及行为都具有现实性特点,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单纯的依靠会计人员的自觉性、自律性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充分的发挥经济法在财务工作中的管理、约束、监管等作用,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状态,制定符合经济发展个阶段的法律制度,使其为经济活动保驾护航。同时,财务会计工作需要经济法的约束、监督是个客观的事实,经济法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确保了会计工作经济目标的实现,强化了经济活动中参与者的法律意识,促进了国家经济决策的实施。

3.3会计工作与经济法的联系

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工作是一项知识复合型工作,各种学科、法律之间的相互弥补,会计人员需对这些知识进行综合利用,才能顺利的达到会计管理的经济目标,在企业发展中突出会计管理的优势。在现阶段,会计人员对经济法的学习和掌握,第一,提高了会计人员对相关法律的学习、了解和运用,促进了企业会计管理水平的提升,使企业综合管理水平达到了更高层次。第二,会计管理是当代企业管理中一个较新的概念,其方式还不够成熟,经济法是对整个社会经济行为和现象进行约束和规范的法规,有利于指导会计管理的实施,因此,我国将经济法规的考试作为会计专业学习的一部分,以此促进经济法在企业参与经济活动中的应用,优化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为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实现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合法,稳定市场经济发展和繁荣。第三,经济法与会计工作紧密相连,是会计工作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依法对会计工作进行指导、监督,确保了会计工作的效果,使会计管理的效果更加突出,为企业重大决策及经济活动方案提供了科学、可靠、有效的依据,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壮大。

4.经济法掌握的必要性

市场环境下会计工作者对经济法的掌握,第一,会计工作是综合性的工作,对经济法的掌握表明了会计活动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综合利用各方面知识,以促进会计管理水平的提升,避免会计工作中的漏洞。第二,经济法是对会计工作的有效监管和约束,对于依法处理会计工作中的各项问题有重大意义,在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经济法的运用促进了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了企业参与经济活动的综合效益。第三,经济法与会计工作存在内在联系,会计对于经济法的掌握有利于会计工作者综合利用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各种经济信息,以便更全面、更准确的整理、分析数据,为企业重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确保了企业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经济问题、财务问题的正确处理和解决。第四,企业会计管理中,要对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等进行全面的考虑,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财务信息,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经济法的制定和完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确保经济发展的良好秩序和健康环境,确保经济发展得更稳、更快,对经济法的掌握和研究可以促进会计人员更好地研究企业经济活动状态及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会计手段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并为企业的未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企业决策的正确性,促进企业发展。

5.结语

经济市场环境分析范文第3篇

1我国财经环境现状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财经工作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因而具有十分关键的战略地位。如果财经工作无法适应当下的经济发展水平,就会限制经济的发展。从宏观上来看,我国的经济环境需要财经工作的支撑。经济环境水平的提升需要经济管理理念的支持,只有借助良好的财经工作,才可以保障经济管理的顺利进行。企业管理也需要财经工作的约束,通过制度化的管理使企业在合法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当下财经环境急需提升财经工作的水平,以保障经济环境的平稳运行。一方面,提升我国财经工作的水平,可以为经济政策的推行提供支持。财经工作的开展与经济政策相辅相成,借助国家经济政策的权威性可以有效地提升财经工作的执行力,而财经工作的推行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国家经济政策的实行。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体制的建立也需要财经工作的支持。只有处在健康的法制环境下,经济发展才能顺利进行,财经工作才能得以发展。

2市场经济环境中财经问题

2.1缺乏整体规划

当下我国经济环境比较复杂,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为财经工作的发展提供机遇;另一方面,经济环境缺少整体性的规划,导致财经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挑战。财经工作的规划应当与实际的经济环境相适应,但是不同经济领域、层面的环境比较复杂,难以协调。而财经部门职责的发挥,也离不开财经整体规划。但是在制定财经规划的时候,往往不能真正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造成一些内容存在重复,难以起到真正的作用。

2.2存在制度漏洞

财经工作的进行离不开制度的约束,特别是有关财政转移的制度等,与当下财经工作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当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现有的财经制度不能与经济环境相适应。一些违法犯罪行为侵占了大量的资金,却不会受到财经制度的约束,这一点对我国当下财经工作的发展尤为不利。

2.3忽略了公共服务

随着财经工作的不断发展,政府也逐渐加大了对财经工作的关注。但是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财经管理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也别是忽视了对公共事业的服务效果。对于一些公共建设、运转需要的资金,投入较少,到位效率较低,管理也十分薄弱,导致这部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且严重制约了公共服务的发展。作为经历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财经工作应当关注公共服务管理机制,保障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对资金的流动进行监管,以确保资金到位后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提升社会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发挥财经工作在公共服务领域应有的作用。

2.4缺少区域互惠

财经工作的发展也会收到地域的影响,不同区域为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过分关注本区域的经济环境与财经问题。但是经济的发展与财经工作的实施,不仅仅在区域内就能够实现,更重要的是需要将区域联合起来,实现互惠互利。只有摒弃了地方保护主义,重视联合与合作,保障双方或是多方的经济利益,才能将区域经济逐渐扩展,从而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但是当下的各个区域往往只关注本身的利益,在区域内部奉行地方保护主义,不能与其他区域之间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关系,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受到制约。

3应对财经问题的有效对策

3.1完善财经工作规划只有保障财经工作的平稳进行,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因此,应当对当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发展形势进行仔细地分析,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经工作规划,并结合规划实施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不断完善。同时,还需要保障财经工作规划的客观性与标准性,以确保与财经有关的各个部门能够严格按照规划的指导完成工作。这样一来就有效地避免各个部门无法明确自身任务的问题,也有助于不同经济领域顺利完成财经工作。

3.2加大财政支付转移力度

在财经领域内负责对效果进行调查的有关部门应当在充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形式的基础上,目前我国地区间财力、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更好地体现转移支付制度的公平性,将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结构逐步调整到合适的比例;不断完善标准收入和标准支出的测算方法,确保一般性转移支付分配的公平性,建议集中力量清理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大幅度压缩和减少项目数量;有关部门要增强全局和服务观念,克服部门本位观念,加强沟通合作,共同做好专项转移支付工作。逐渐提升对财政支付转移的关注,通过积极推行与财政支付转移有关的政策与条例,使支付转移速度得到有效地提升,充分发挥财政部门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促进经济朝着活跃的方向发展。另外,在对支付转移政策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应当充分了解相关领域的经济知识,确保财经工作的质量。此外,还应当重视法律法规对财政工作的支持,以法律的形式对财政支付转移进行硬性的要求,以提升其执行效率和力度,在减少冗余支付名目的同时,保障资金的合理使用,从而有效地规范经济市场。

3.3保障均衡发展

财经工作水平的提升,会促进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而只有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获得了提升,才能反过来促进我国经济体制的良性发展,并不断完善以适应变化的经济形势。一方面应当加大对公共服务事业的投资,确保充足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应当重点抓资金到位的速度,确保专款专用,避免资金的滞留,使其尽快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作用。在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的同时,社会各个方面都会为经济环境提供更好的支持,因此在关注财经工作的同时,重视公共服务十分关键。

3.4推动经济区域互惠

针对一些地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违规进行的地方保护政策,严重阻碍的经济的发展。从短期来看地方保护主义似乎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区域性的合作从利用资源互补、人文差异互补、地理优势互补等合作共赢方面考虑,区域化合作带来的经济效益、人文方面的进步等远远超出本地区独立发展的所带来的增加值。因此,财经工作应当重视地方保护主义,在制定工作计划时有针对性提出一些对策,以避免地方保护注意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同时,应当制定相应的财经计划对地方经济发展进行指导,特别是在地方的营销观念、方式、模式等方面,要使区域认识到地方保护注意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危害,同时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互利互惠,在与其他区域合作的过程中,使经济更加活跃,为区域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

4结束语

经济市场环境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院 财务管理 创新 市场经济

财务管理对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任何企事业单位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单位可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医院而言,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院资金的统筹和规划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医院的财务管理面临着新的变化,需要顺应市场潮流进行创新,保持医院在市场经济中的稳定和发展。

一、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

首先,医院的工作人员大都是医学专业出身,对于财务管理并不是十分擅长,而医院的管理人员往往是经验丰富的医生或专家,平时工作十分繁重,由于自身精力限制,无法兼顾财务管理,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上存在忽视现象。

其次,由于财务管理知识匮乏,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与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内部财务管理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弊端。同时,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财务管理对于医院的影响仅仅表现在资金的收支方面,从而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缺乏风险意识

医院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处于国家的管理之下,其运行资金都是由国家财政部门直接拨出专项资金,医院管理人员完全不需要考虑经营的风险问题,长期的认识积累下来,导致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极其淡薄。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逐渐被市场经济所取代,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必须自己取得收益来维持医院的运行。为了避免经营危机,必须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正确分析市场形式,保证医院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存活。

二、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首先,是顺应时展的产物。市场经济的发展,取代了计划经济的主体地位,对于企业和单位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为了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必须对自身进行改进。而对于医院来说,财务管理是其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保证,加强对于财务管理的创新,可以有效节约医院的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进而提高医院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保证医院的稳定发展。

其次,是提高医院知名度的有效方法。人们对于医院的认识,一是看医院的医疗水平,一是看医院的规模和管理。医疗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因此,必须从医院的规模和管理出发,提高医院的知名度。而无论是提高医院的规模,对医院的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或扩建,还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财务管理都是不可忽视的。加强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创新,可以提高医院获得的利润,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也可以带动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说是医院发展的重点和关键。

三、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的方法

(一)加强预算管理

医院预算管理指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一段时间内医院的财务收支、结构以及资金主要来源渠道所进行的预测,将医院事业发展和工作任务以财务收支的方式表现出来,包含了医院的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涉及人、财、物等各个方面,以责任和目标为表现形式,体现在预算管理体系中。

加强预算管理,首先必须强化意识,引导医院全员参与。医院预算管理关系医院全年的收支计划,是医院正常运营和发展的根本,管理人员和领导阶层必须充分重视,科学合理的进行管理。同时,医院预算管理关系着医院员工的切身利益员工应该理解其深刻含义,高度重视,并且积极参与进来,维护医院利益的同时维护自身利益。

其次,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管理质量。定制预算管理计划时,必须结合实际,不切实际的预算将直接导致医院预算系统效率的下降,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加高,必须由经验丰富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结合前年度的实际收支情况,使预算更加科学化,合理化,立足医院的长期发展,为医院提供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最后,要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监督。预算管理并非制定计划,而是实施计划。科学的计划制定后,要针对其审核和修改,组成预算管理小组,做到专人负责;以财务处为中心,各个部门齐心协力,建立起相关制度,并按照制度严格去落实执行,在执行中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预算管理计划不会成为一纸空文。要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保证资金的合理运用。

(二)完善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医院通过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执行能力,进而实现医院相应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可以说它是决定着医院发展的关键因素。绩效管理可以反映出医院的管理和文化理念,是医院立足社会的一大基础,对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就医环境,提高财政收入等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完善绩效管理,可以使员工感到压力,提高其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进而全面提高医院的整体素质和形象,提高医院的财务收入,促进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院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四、结束语

在当今的社会形式下,医院的竞争日渐激烈,要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之中脱颖而出,必须顺应时展潮流,对医院的财务管理进行创新,提高医院对于财政收支的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医院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穆玉坚.医院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经贸,2012,(16):257-258

经济市场环境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手段;土壤污染;国际经验;借鉴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114

[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2

目前,我国的土壤污染防治有着非常鲜明的特征,主要包括防治的面积非常广、基础薄弱等,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在此条件下,土壤环境的污染问题出现了很严重的交织,多种行业呈现着相应的上升趋势,同时,多个地区的土壤污染状况是非常严重的,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甚至出现了伤亡的情况,所以,土壤污染的防治是势在必行的。而对市场调查的结果进行充分分析,对土壤污染的防治经济政策进行创新应用,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土壤生态环境安全建构的措施,对于我国的土壤污染防治管理转型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1 当前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状况

1.1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不容乐观

2014年,环保部联合国土资源部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其中的数据对我国的土壤环境的现状进行了充分的展现。

我国土壤环境的整体状况是非常严峻的。在全国范围内,存在很大比例的土壤超标状况;多个区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土壤的类型不同,超标率有着一定的差异。通过相应的调查可以看出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从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来看,耕地的土壤点位超标率是最高的,然后就是利用地、草地和林地,耕地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是非常突出的;其二,工矿业废弃地和重污染企业用地土壤环境的质量是非常差的。

同时,存在很严重的重金属超标的情况,其中,镉污染所占的比重最大。以镉、汞、镍等为主的无机物超标点数在总的超标点数中占据较多的比重。

1.2 土壤污染的责任还是比较不明确的

在土壤污染工作的防治过程中,没有深入开展,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土壤污染修复的责任体系存在问题,对其产生了很多的阻碍作用,在此基础上,需要将土壤环境管理体系机制改革作为最重要的内容去开展。

不能明确判定土壤污染的责任人。同时,土壤污染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主要是潜伏期长,在被污染到发现污染有着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不利于土壤污染者的判定。就算土壤污染者能够得到相应的判定,但是也可能不存在了,不能对其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行相应的追究,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使实际被大量污染的土壤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这所造成的社会环境的风险是不可估量的。

在判定土壤污染责任人的过程中,必定要和我国的土地国情进行相应的结合和联系,但是我国的土地国情对于责任的判定是非常不利的,使其难度不断增加。在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的企业中,最多的就是国有企业,同时,我国有着相应的土地国有制等制度,在此影响下,我国的土壤管理法规不能对其中的责任进行有效的判定和处理。

1.3 土壤污染防治的资金问题非常严重

要实现土壤污染治理的目标,需要将资金作为其基础和前提,那么,在此条件下,保证资金的供给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

当下的土壤修复资金不能和土壤污染治理的要求相适应。土壤污染治理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笔者对国际经验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探索,从中发现相比于水和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的资金需求更大。同时,我国存在严重的遗留土壤污染状况,在此条件下,只是通过想削减相应的存量是不能有效处理的,需要在风险的防范等方面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

土壤污染治理的资金来源有着相应的特点,主要是资金的来源有限,同时不能得到持续的保障。现如今,在我国的土壤污染的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资金的提供中,政府相关部门和土地开发商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是主要的资金来源,但是,这也体现出一定的劣势,即资金的来源是非常单一的。土壤污染防治的系统性是非常突出的,需要多种资金来源的参与,其中,土壤污染的治理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资金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资金的缺乏对于土壤污染的防治是非常不利的。

1.4 土壤污染的社会治理机制没有形成

在我国土壤污染的防治过程中,主要的资金提供者是政府,那么,在此过程中,土壤的经济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为政府增加了非常大的负担。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形式得到了充分的深化,在此条件下,土壤污染治理费用的承担者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目前的主要承担者是企业、政府和开发商,与此同时,将社会治理机制融入到土壤污染的治理中是非常必要的。

2 发达国家土壤立法中市场经济手段的运用经验

(1)进一步强调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并将其作为基本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对土壤污染的责任进行有效的判定,避免出现无法判定的状况,对于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美国制定并颁布了《综合环境污染响应、赔偿和责任认定法案》,对土壤污染“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进行了充分的明确,不断突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具体内容是,造成污染问题的各责任主体有义务对其行为进行经济赔偿,利用所赔付的资金进行相应的修复工作,履行相P的法律责任。同时,当责任主体没有履行相应的责任时,需要通过相应的超级资金提供修复的资金,政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没有承担起相应责任的主体有着相应的被追究责任,可以要求其支付应付费用的3倍以内罚款。

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在英国的土壤污染的防治立法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其立法规定,土壤表面和地下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个人等都有一定的承担污染责任的义务。

在德国,实行了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由此应对土壤修复的高额费用。当没有做好土壤污染责任人的判定工作时,土壤的修复费用是由政府垫付的。通过相应的追查,可以判定相应的责任人时,相关的土壤污染费用还是要由相关的责任人付费。

(2)通过对污染者责任延伸原则的应用,实现经济政策拓展的目标。美国颁布了《超级基金法》,其连带责任为污染场地治理提供了更大的追责空间。同时,其中第9 607条规定污染场地的潜在责任主体涵盖场地被污染时的所有者、污染场地F在的所有者、产生废物工业活动的操作者、废物运输者和废物商人、废物处理设备原有的所有者或运营人、参与有害物质处理或有关管理决策的公司人员等,主体范围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多的,同时,对所有的主体实行连带责任,明确了在责任主体已经不存在或者不确定的情况下的责任。

在英国,对于污染的场地实行了相应的等级责任制。所颁布的《环境保护法》中的第78条进一步明确了土壤污染责任主体,且将相应的责任主体进行了分类,主要分成了两个级别:第一级主要指的是把污染物排放到土地中的个人或者公司,或者是容许污染行为发生的知情人;第二级主要指的是土地的当前所有者。从原则上讲,需要第一级的责任主体承担相应的污染责任,当找不到原始污染者时,由第二级责任主体承担。

(3)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落实过程中,需要明确政府的责任,这是非常重要的保障。在污染防治立法的过程中,各个发达国家对相关政府的责任都进行了相应的明确。在我国,在污染防治的立法中需要将管理部门的不同职能作为重要的依据,通过对法律形式的应用来明确其责任,为土壤污染的防治提供重要的保障。

美国对土壤污染防治中环境署的政府职责是非常重视的。美国环境署的办事机构在不同的州都有相应的设置,同时,将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分权原则作为重要的基础和依据,其主要的权力集中在环境署,与此同时,各州的权力也是相对独立的,对责任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做到责任到人。2000年时,美国出台了正式的棕色地块经济振兴计划,同时,将相关的权力赋予各州、社区等,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清洁,实现其可持续的发展,为城市棕色地块的治理提供新的可能性。

(4)在土壤立法的过程中,建立起相应的土壤防治基金。这也是土壤立法中的一般的做法。足够的治理资金对土壤污染的治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是其重要的保障,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美国,所使用的超级基金制度,对污染土壤的治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为其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在土壤污染的治理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没有判定相应的污染责任人,那么,治理工作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在这种情况下,超级基金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处理目前的状况,为其提供足够的治理资金。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超级基金的来源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主要是多元化,其具体的来源包括6个方面:其一是一般的财政拨款;其二是潜在的责任人追回的治理费用;其三是基金利息;其四是年收入过200万美元公司缴纳的环境税;其五是石油和化工原料的原料税;其六是不愿意承担相关环境责任的公司或个人罚款。

(5)在对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市场化强化的过程中,对市场手段进行充分的应用。土壤的污染防治需要的资金是非常多的,如果只是依靠一种资金来源,那么,相应的土壤污染治理的目标是不能实现的,所以,需要对各种资金的来源进行相应的探索和发现。

在美国,对相关的税费手段进行了充分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污染主体主动作为。在其颁布的《纳税人减税法》中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并提出了多种税收的优惠政策,从而对私人资本发挥重要的鼓励作用,使他们加大对棕色地块的治理开支。

除此之外,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融资的渠道,将市场化管理的手段应用到了土壤污染的防治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和影响,实现土壤污染防治的有效性。美国的棕色地块计划对于污染场地治理的激励政策是非常重视的,同时,其资金支持模式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主要是多元化和立体化。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很多国家对投资和融资机制的创新越来越重视,并通过这种方式对土壤环境的污染进行有效治理。在巴西,建立起了相应的国家基金,主要目的是对高风险的污染场地进行有效的治理和修复。巴西央行通过对绿色信贷的实施,将环境风险纳入了场地评估的要素中,并不断突出其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有着潜在风险的商业和工业场地建设等的贷款。除此之外,还对具有严重土壤污染的地块进行确认,并对其进行优先治理,政府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承担着资金投入的职责,并积极鼓励成立私人基金,由此对高经济价值的地区进行开发。

3 结 语

土地对于人类来说是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人们必须要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土壤的开发、利用等都和国家、民族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土壤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且量大、面广,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我国需要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土壤污染进行有效防治,以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全,葛察忠,璩爱玉,等.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防治土壤环境污染的国际经验分析及借鉴[J].环境保护,2016(18).

[2]杜锦华.浅议土壤环境污染[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6).

[3]李玉国,陈风琴,史秀娟.土壤环境污染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z2).

[4]刘彩霞.土壤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3).

[5]王春梅,张朝霞.陕北地区土壤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5).

经济市场环境分析范文第6篇

电力企业正处于政企分开、网厂分开、竞价―网的ftf场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电力企业的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范闹、取点发生相应改变。本文研究丫在电力市场条件下,屯力企业如何以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汗展编合计划管以及如何能够以il:确的理论和方法建立综合i|_W所W要的指标休系,并进行跟踪、调控及考核。

2、kr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指标体系和实施问题的研究

2.1 指标体系研究与确立

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是企业进行正确的经介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瓜要环节在电力l 仃场下, 电力企业的生产经了打舌动必须面向市场。囚此需要对电力场

经济和计划经济两种不同环境下的经济话动分析进行个面比较,以确定出电力市场环境下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 方法、步骤、范围。在电力市场下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下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不同之处包括:

一是分析目的不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分析主要 是为了适应管理的需要,注重与检查企业是否贯彻执 行各项政策法令,是否按计划办事。而市场经济下的经济 分析主要是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 客观地判断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评价企业的经营效果。

二是服务对象不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分析主 要是为了给上级部门提供有关情况,尤其是有关政策、法 令和企业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而电力市场下的经济分析 则需要为企业管理者、企业决策者、企业所有者、债权人、 国家有关部门等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企业经营状况,尤 其是要向投资者提供企业投资决策所需的有关信息。

三是分析内容不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电力企业处 于垄断地位,只需从整个电网分析评价资金、成本、利 润等部分指标完成情况。而电力市场下的分析则分别从 市场主体和竞争实体,如发电公司、电网公司等出发,以 比较全面的经济指标为考察内容,全面分析企业的创利 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对国家的贡献能力。分析 应包括两部分,一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和能力的分析, 并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二是对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分 析,弁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下面以发电企业为例具体 说明各部分的内容:

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和能力分析内容。①企业生产经 营成果分析,相应指标有发电量、售电量、销售收入、产 值、利润等;②物耗分析,相应指标有发电煤耗、供电 煤耗、厂用电率、线损率、产品成本等;③人力物力利 用效果分析,相应的指标有劳动生产率、材料利用率、设 备利用率等。以上三方面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所共有 的经济活动分析内容,但考虑到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总 是要千方百计地降低生产成本,争取最大利润,提高经 济效益„因此,重点应放在成本和利润方面。

公司化改组后的电力企业的资金来源有所有者资本 金和向债权人举债,因此要增加如下经济活动分析内 容:①所有者权益分析,相应的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总 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股东权益收益率、资本保值 增率等;②债权人权益分析,相应的指标有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等;③从企业对国家和社会作出的贡献来看,应进行社 会贡献与积累情况分析,相应的指标有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指标。

网分开后,发 电企业必然面对市场竞争,如何建立发电公司市场竞争 能力的考核指标是一个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 这些指标应该有上网率和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上网率指 标主要考核机组的出力及设备利用程度,市场占有率则 考核发电公司总的市场竞争能力。电力企业的产品单一 (主要是电),发电公司间的市场竞争主要是价格竞争。 因此,报出恰当的上网电价是发电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立 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而合理报价是建立在竞价上网策略 分析基础之上的。

综上所述,电力市场下经过公司化改组的电力企业 经济活动分析应从企业和市场两方面进行。以发电企业 为例分析其主要内容如下图所示:

这里暂不涉及所有者权益、债权人权益等指标,W 这些指标正在研究当中。其他指标如下: 

  2.2.1   A类指标

该类指标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性数据,它反映一 个企业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能力的大小及实际生产水平, 它可以大致衡量出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及劳动者对 社会贡献的大小

(1)           上网电价,一般由发电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发 电利润和税金四部分构成同定成本包括折旧费、大修 费、工资福利费和财务费用等;变动成本包括部分材料 购买费和其他费用等;发电利润由还贷利润和资本金收 益两部分构成。为了规范上网电价,取消按个别成木定 价现象,逐步做到同质、同网、同价,我们耍按社会f 均成本或长期边际成本及依法计人税金、介理确定收益 的原则定价,逐步推行丰枯电价(丰水期和枯水期)、峠 谷电价(峰荷高峰期和峰荷低谷期)。

(2)           上网电量。它反映了发电企业对社会的实际贡献 程度,是正确计量发电企业对电网实际投入产量的关键性。

(3)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用于检验发电企业发电%备按其铭牌容量计算的设备利用程度,可以衡量该企业发电设备在一定时期内的技术性能及运行状况,从而进一步了解发电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小和利用程度,促进企业强化管理、科学调度。

(4)企业增加值。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的实际水平,是在报告期内企业在X业生产活动中创造的价值通过此指标衡量各企业对国家、社会贡献的大小。

(5) 全员劳动生产中。是反映企业或劳动力投入的经济效益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符理水平、职T.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是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平均每个职工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劳动价值。通过它可以比较企业单位产出效益的高低,从而促进企业减员增效,提高职工素质。

2.2.2 b类指标

通过该类指标以了解一个生产经营企业的现状,并便于横向比较,使企、II.适应市场竞争。

(1)发电量。通过它能反映出一个发电企业完整的生产成果,从而进一步了解该企业发电设备的利用情况及为有关指标的确定提供基础数据。

(2) 综合厂用电量(率)。通过它可以掌握一个发电企业耗费自身产品的数虽和水平,从而促进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进一步降低内耗,增加上网电量。

(3) 燃料耗率。它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发电企业的燃料利用情况及机组调度与运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节约消耗。

(4) 总产值。它说明一个企业完整的生产成果价值,有不变价和现行价两种计算方式。

(5) 发电成本。发电成本是一^发电企业经营成果的关键爾示,为碰纖及横向瞻、制定竞體BSMim

2.2.3c类指标

通过该类指标能进一步了解一个发电企业的生产运行及经营管理全过程,从而揭示企业全貌。

(1) 厂用电量(率)o通过它可以了解发电企业用电设施的绽A损吣怙况丨

(2) f均fA侖H!i\尙率。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发电企业在一段时期内发屯设备的使用情况。

(3) 最髙(低)负倚。通过它们可以f解发电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电设备最大生产能力。

(4) 发电设备能力。包括月末设备容足、月末综合出力及当年、当月平均发电设备容ft7个分项指标、反映发电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设备生产能力大小的基本悄况'

3关于综合计划管理模式及其实施力案的研究

3.1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采用最优化技术中的多H标优化规划理论和方法,在各种客观约束条件下建立定a数学模增;应用定w模型对各个指标、各种约束条件的绀合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主、次指标(分层指标)及艽影响w素;达立投人产出模型,分析投入指标、约束条件4产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年度考核及过程宵理和调控提供依椐,

3.2电力企业综合管理与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

(1) 管理与考核目标的定位存在问題

公司对所属的企业管理重点仍足安全生产,而不足注重经济效益。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这件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还不能成为下属企业的肖觉行为,只表现为宵公4的主观愿望和对所属企业的一种没有叫力的行政耍求,

(2) 管理与考核机制存在问題

由于管理桃制缺少理性,使公司所属企业荇遍缺乏危机感,缺乏搞好1:作的内在动力。丨丨1于考核上没有全面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效益指标,而很多具体指标乂是企业尤法左右的,因此考核力度尤法加大。

(3) 管理与考核内容存在问題

各个专业处、室仍在实行纵向对n管理,不愿放权,基层事事得请示上级,使基煜单位自主经旮空间作常冇限;某些管理内容的要求不结合实际,存在注i:盘接竹理、忽视间接竹理现象;注重行政手段的应用,忽视经济、法律监控等手段的利用,形式主义的要求捆住了基层单位手脚。

(4) 管理与考核的规范性问題

管理与考核的严肃性和公iT.性得不到保证,部分笮位会找出若十客观因素,要求调整指标,另外,公司多头考核,缺乏协调,有的考核结果互相抵触,考核的随意性较大。再者,考核缺乏明确的程序,人为W家较多,考核的结果难以使基层单位信服。

3.3关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企业综合管理与考核工作的几点建议

(1)管理与考核工作的基本原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施内部模拟市场„

——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竹理过渡。——考核指标的设置和奖惩要同时具有激励性和约束性。

——考核方式和内容力求公正和准确,能客观、全面反映基层单位整体管理水平,指标和考核项目的设置要突出重点,便于操作。

(2)管理与考核工作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应由三部分构成,即对公司所属企业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和考核评价:

①经济效益评估。按公司推行的电力模拟市场实施办法中的内部利润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以内部利润的髙低评价企业的业绩。对公司所属非电单位,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从实现利润和费用降低两方面进行评估。

②企业运营监控。对企业运营监控要分别从党委保证监督、职工民主监督、基建检査监督、审计监督四方进行,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企业运营监控体系,促使各单位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③企业管理评价。根据电力企业的特点,对各企业管紅作的评价应采用安全管理评价和总体管理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由于安全在电力企业生产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要保留安全管理评价,并根据公司对各单位安全目地。

(3) 业务集中与风险舞中的关系系统与业务处理的集中将带来管理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履约风险、投资风险等的高度集中。建立有效的应急流程和故障恢复机制,严格系统的操作与授权管理,构筑事前预瞽、事中监控、事后反馈机制,从而有效规避和化解风险,凸现集中处理带来的益处。

3.4培训创新是根本

在行业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中组建并锻炼成长起来的企业社会保险专业队伍,是实现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年金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骨干人才。在这支队伍的不懈努力下,多年来企业社保工作为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为电力行业改革、发展和稳定,构建和i皆电网企业,发挥了改革的缓冲器、发展的推进器、激励的调节器的作用。同样要完成发展企业年金、规范管理试点的历史任务,这支队伍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企业年金市场化管理和运营是一项崭新的事物,涉及到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安全检查、隐患消除等考核情况进行综合分层评价。以上方面内容的有机结合,构筑一个较完整的对基层单位综合管理与考核的体系,可采用百分制考核,同时要对考核方式和程序以及奖惩等作出明确规定。

经济市场环境分析范文第7篇

1、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为企业加强科学管理,发展物流管理和配送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条件。随着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深入,中国经济保持了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商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打破了长期以来商品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了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

2、企业改革日益深化,为物流管理和配送技术发展培育了必要的微观基础。推进企业改革,着力培育市场主体是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的进展体现在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使国有企业从计划的执行者逐步转变成为市场主体。到目前为止,全国30多万家国有企业中,绝大多数实现了市场化经营,承担国家计划的企业只有1万多家。1400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1/3以上实行了公司化改造,国有小企业完成改组、改制的已达50%—70%。与此同时,由于所有制理论的突破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特别是近年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使得一大批非国有经济市场主体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经济力量。

3、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商品物流技术的进步为中国物流和配送的快速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技术基础。现划物流管理和配送技术中大量使用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商品物流技术,这些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日趋完善。目前已有相当多的物流和配送技术开始进入中国并在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条形码技术、计算机支持的信息管理技术、EDI、MRP等。

4、政府对物流和配送的政策支持,为了大力促进流通体制改革和流通现代化的进程,为了促进连锁经营等组织形式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对商品物流和配送采取了积极鼓励和支持的政策。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多次强调了配送中心对发展连锁经营至关重要的作用。原国内贸易部在《全国连锁经营发展规划》中,重点提出了发展配送中心的政策措施。在我国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政策中,鼓励国外资本投资于物流和配送设施等。目前,国内物流和配送服务已有较快的发展,物流配送已经成为许多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相当多的实行连锁经营的零售企业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为企业内部的连锁网点提供物流配送服务,一些连锁企业配送商品比例已经超过企业经营品种的50%。在社会化物流配送方面,一些国有商业批发企业和大型零售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和尝试开展社会化物流配送服务,如北京亿商集团、西单商场等;外资在物流配送服务领域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如中国储运总公司与日本岗谷钢机株式会社合资组建了天津岗谷物流公司,是集配送、加工、仓储、寄售、租赁、修理、展销和技术咨询为一体的新型流通组织。像这样的合资物流公司,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已有10家之多,它们主要是为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提供物流配送服务,成为跨国公司角逐中国市场的有力竞争武器。

影响和制约中国物流配送发展的主要问题

1、中国企业对物流和配送缺乏正确和充足的认识。

虽然对物流和配送的研究早在80年代就已开始,学术界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物流和配送有较多的了解和认识,但就全社会而言,对物流和配送的认识还非常模糊,特别是企业。

2、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人才短缺,是物流和配送发展的巨大障碍。

从国外物流和配送的发展经验来看,企业要求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从业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为此,国外物流和配送的教育和培训非常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和配送人才的教育培训系统,在相当多的大学和学院中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广泛地为工商管理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二是部分商业院校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学位教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系统;三是在各国物流行业协会的领导和倡导下,全面开展了物流和配送的职业教育。使得注意的是,职业教育是培养物流和配送人才的最重要和经济的方式。许多国家的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获得从业资格后,才能从事物流和配送方面工作。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还非常落后,在高等院校中设物流专业和课程的仅有10所左右,仅占中国全部高等院校的1%;研究生层次教育刚刚开始起步;博士生方面的教育远未开始;职业教育更加贫乏,通过委托培训方式培训员工的企业也不多见。据北京一家专门为外国企业服务的猎头公司介绍,一些外国公司或其所属合资企业时物流经理的需求近年来开始增加,北京市场上基本符合企业要求的物流经理人选非常少。 3、物流和配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

物流与配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方面,也就是企业开展正常经营活动的制度环境或市场环境,主要是指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人才使用制度、市场准入或退出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这些制度方面的改革,目前还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企业在改善自身物流效率时,必然要涉及到各种物流资源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市场之间重新配置。而由于上述制度改革尚未到位,企业根据经济合理原则对物流资源的再配置就会受到阻碍。例如,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选择外部物流服务时,由于企业处置原有的仓储、运输等设施和人员时遇到障碍,必然会影响企业物流效率的改善。因此,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也是物流和配送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物流与配送发展的前景与展望

目前中国经济中已初步具备了发展物流与配送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从长远来看,在不断推进改革的条件下,中国物流与配送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其前景十分可观。从近期来看,物流和配送发展还会受到上述问题的制约,难以迅速发展,但也不排除在一些产业领域中的发展机遇,

主要是:

第一,在外国投资企业中,发展物流和配送的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第二,在市场竞争中规模逐步扩大的优势企业,发展物流和配送的市场需求开始萌生;

第三,以中小型零售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化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正在快速发展的连锁商业企业内部的物流配送事业开始起步并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为了促进物流和配送事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作出更积极的努力,其发挥作用的领域是:

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和市场体系的发展,为物流和配送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经济市场环境分析范文第8篇

1、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为企业加强科学管理,发展物流管理和配送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条件。随着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深入,中国经济保持了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商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打破了长期以来商品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了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

2、企业改革日益深化,为物流管理和配送技术发展培育了必要的微观基础。推进企业改革,着力培育市场主体是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的进展体现在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使国有企业从计划的执行者逐步转变成为市场主体。到目前为止,全国30多万家国有企业中,绝大多数实现了市场化经营,承担国家计划的企业只有1万多家。1400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1/3以上实行了公司化改造,国有小企业完成改组、改制的已达50%—70%。与此同时,由于所有制理论的突破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特别是近年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使得一大批非国有经济市场主体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经济力量。

3、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商品物流技术的进步为中国物流和配送的快速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技术基础。现划物流管理和配送技术中大量使用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商品物流技术,这些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日趋完善。目前已有相当多的物流和配送技术开始进入中国并在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条形码技术、计算机支持的信息管理技术、EDI、MRP等。

4、政府对物流和配送的政策支持,为了大力促进流通体制改革和流通现代化的进程,为了促进连锁经营等组织形式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对商品物流和配送采取了积极鼓励和支持的政策。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多次强调了配送中心对发展连锁经营至关重要的作用。原国内贸易部在《全国连锁经营发展规划》中,重点提出了发展配送中心的政策措施。在我国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政策中,鼓励国外资本投资于物流和配送设施等。目前,国内物流和配送服务已有较快的发展,物流配送已经成为许多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相当多的实行连锁经营的零售企业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为企业内部的连锁网点提供物流配送服务,一些连锁企业配送商品比例已经超过企业经营品种的50%。在社会化物流配送方面,一些国有商业批发企业和大型零售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和尝试开展社会化物流配送服务,如北京亿商集团、西单商场等;外资在物流配送服务领域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如中国储运总公司与日本岗谷钢机株式会社合资组建了天津岗谷物流公司,是集配送、加工、仓储、寄售、租赁、修理、展销和技术咨询为一体的新型流通组织。像这样的合资物流公司,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已有10家之多,它们主要是为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提供物流配送服务,成为跨国公司角逐中国市场的有力竞争武器。

影响和制约中国物流配送发展的主要问题

1、中国企业对物流和配送缺乏正确和充足的认识。

虽然对物流和配送的研究早在80年代就已开始,学术界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物流和配送有较多的了解和认识,但就全社会而言,对物流和配送的认识还非常模糊,特别是企业。

2、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人才短缺,是物流和配送发展的巨大障碍。

从国外物流和配送的发展经验来看,企业要求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从业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为此,国外物流和配送的教育和培训非常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和配送人才的教育培训系统,在相当多的大学和学院中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广泛地为工商管理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二是部分商业院校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学位教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系统;三是在各国物流行业协会的领导和倡导下,全面开展了物流和配送的职业教育。使得注意的是,职业教育是培养物流和配送人才的最重要和经济的方式。许多国家的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获得从业资格后,才能从事物流和配送方面工作。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还非常落后,在高等院校中设物流专业和课程的仅有10所左右,仅占中国全部高等院校的1%;研究生层次教育刚刚开始起步;博士生方面的教育远未开始;职业教育更加贫乏,通过委托培训方式培训员工的企业也不多见。据北京一家专门为外国企业服务的猎头公司介绍,一些外国公司或其所属合资企业时物流经理的需求近年来开始增加,北京市场上基本符合企业要求的物流经理人选非常少。

3、物流和配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

物流与配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方面,也就是企业开展正常经营活动的制度环境或市场环境,主要是指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人才使用制度、市场准入或退出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这些制度方面的改革,目前还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企业在改善自身物流效率时,必然要涉及到各种物流资源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市场之间重新配置。而由于上述制度改革尚未到位,企业根据经济合理原则对物流资源的再配置就会受到阻碍。例如,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选择外部物流服务时,由于企业处置原有的仓储、运输等设施和人员时遇到障碍,必然会影响企业物流效率的改善。因此,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也是物流和配送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物流与配送发展的前景与展望

目前中国经济中已初步具备了发展物流与配送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从长远来看,在不断推进改革的条件下,中国物流与配送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其前景十分可观。从近期来看,物流和配送发展还会受到上述问题的制约,难以迅速发展,但也不排除在一些产业领域中的发展机遇,

主要是:

第一,在外国投资企业中,发展物流和配送的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第二,在市场竞争中规模逐步扩大的优势企业,发展物流和配送的市场需求开始萌生;

第三,以中小型零售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化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正在快速发展的连锁商业企业内部的物流配送事业开始起步并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为了促进物流和配送事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作出更积极的努力,其发挥作用的领域是:

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和市场体系的发展,为物流和配送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经济市场环境分析范文第9篇

1、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为 企业 加强 科学 管理,发展物流管理和配送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条件。随着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深入, 中国 经济保持了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商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打破了长期以来商品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了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

2、企业改革日益深化,为物流管理和配送技术发展培育了必要的微观基础。推进企业改革,着力培育市场主体是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的进展体现在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及建立 现代 企业制度方面,使国有企业从计划的执行者逐步转变成为市场主体。到目前为止,全国30多万家国有企业中,绝大多数实现了市场化经营,承担国家计划的企业只有1万多家。1400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1/3以上实行了公司化改造,国有小企业完成改组、改制的已达50%—70%。与此同时,由于所有制 理论 的突破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特别是近年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使得一大批非国有经济市场主体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经济力量。

3、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商品物流技术的进步为中国物流和配送的快速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技术基础。现划物流管理和配送技术中大量使用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商品物流技术,这些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日趋完善。目前已有相当多的物流和配送技术开始进入中国并在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 应用 ,例如条形码技术、 计算 机支持的信息管理技术、EDI、MRP等。

4、政府对物流和配送的政策支持,为了大力促进流通体制改革和流通现代化的进程,为了促进连锁经营等组织形式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对商品物流和配送采取了积极鼓励和支持的政策。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多次强调了配送中心对发展连锁经营至关重要的作用。原国内贸易部在《全国连锁经营发展规划》中,重点提出了发展配送中心的政策措施。在我国流通领域对外开放政策中,鼓励国外资本投资于物流和配送设施等。目前,国内物流和配送服务已有较快的发展,物流配送已经成为许多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相当多的实行连锁经营的零售企业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中心,为企业内部的连锁网点提供物流配送服务,一些连锁企业配送商品比例已经超过企业经营品种的50%。在 社会 化物流配送方面,一些国有商业批发企业和大型零售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和尝试开展社会化物流配送服务,如北京亿商集团、西单商场等;外资在物流配送服务领域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如中国储运总公司与日本岗谷钢机株式会社合资组建了天津岗谷物流公司,是集配送、加工、仓储、寄售、租赁、修理、展销和技术咨询为一体的新型流通组织。像这样的合资物流公司,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已有10家之多,它们主要是为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提供物流配送服务,成为跨国公司角逐中国市场的有力竞争武器。

影响 和制约中国物流配送发展的主要 问题

1、中国企业对物流和配送缺乏正确和充足的认识。

虽然对物流和配送的 研究 早在80年代就已开始,学术界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对物流和配送有较多的了解和认识,但就全社会而言,对物流和配送的认识还非常模糊,特别是企业。

2、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人才短缺,是物流和配送发展的巨大障碍。

从国外物流和配送的发展经验来看,企业要求物流和配送方面的从业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物流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为此,国外物流和配送的 教育 和培训非常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物流和配送人才的教育培训系统,在相当多的大学和学院中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并广泛地为工商管理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二是部分商业院校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学位教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系统;三是在各国物流行业协会的领导和倡导下,全面开展了物流和配送的职业教育。使得注意的是,职业教育是培养物流和配送人才的最重要和经济的方式。许多国家的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获得从业资格后,才能从事物流和配送方面工作。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物流和配送方面的教育还非常落后,在高等院校中设物流专业和课程的仅有10所左右,仅占中国全部高等院校的1%;研究生层次教育刚刚开始起步;博士生方面的教育远未开始;职业教育更加贫乏,通过委托培训方式培训员工的企业也不多见。据北京一家专门为外国企业服务的猎头公司介绍,一些外国公司或其所属合资企业时物流经理的需求近年来开始增加,北京市场上基本符合企业要求的物流经理人选非常少。

3、物流和配送 发展 所需的制度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

物流与配送发展所需的制度环境方面,也就是 企业 开展正常经营活动的制度环境或市场环境,主要是指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人才使用制度、市场准入或退出制度, 社会 保障制度等。这些制度方面的改革, 目前 还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经营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市场 经济 体制改革的要求。企业在改善自身物流效率时,必然要涉及到各种物流资源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市场之间重新配置。而由于上述制度改革尚未到位,企业根据经济合理原则对物流资源的再配置就会受到阻碍。例如,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选择外部物流服务时,由于企业处置原有的仓储、运输等设施和人员时遇到障碍,必然会 影响 企业物流效率的改善。因此,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是当前 中国 经济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也是物流和配送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国物流与配送发展的前景与展望

目前中国经济中已初步具备了发展物流与配送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从长远来看,在不断推进改革的条件下,中国物流与配送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其前景十分可观。从近期来看,物流和配送发展还会受到上述 问题 的制约,难以迅速发展,但也不排除在一些产业领域中的发展机遇,

主要是:

第一,在外国投资企业中,发展物流和配送的市场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第二,在市场竞争中规模逐步扩大的优势企业,发展物流和配送的市场需求开始萌生;

第三,以中小型零售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化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正在快速发展的连锁商业企业内部的物流配送事业开始起步并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为了促进物流和配送事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作出更积极的努力,其发挥作用的领域是:

积极推进企业改革和市场体系的发展,为物流和配送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经济市场环境分析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经营环境;方法论

Abstract:Withtheliteraturematerialandthemarketanalyticmethod,havecarriedonthediscussionandtheresearchfromthemethodologyangletothesportsindustrymarketconditionofbusinessanalysis’sbasiccategoryandthemethod.Believedthatlookingfromthemacroscopicenvironmentandthemicroscopicenvironment,thesportsindustrymarketconditionofbusinessmainlyincludestheenvironmentwhichthepoliticalcontext,theeconomicenvironment,thelarge-scalesportseventbuilds(opportunity),thesportsconsumerenvironmentandthecompetitorenvironment5baseelements,andtothelawsandregulationsanalyticmethod,thelifestyleanalyticmethod,thefashiontrendanalyticmethod,theforecastlawandthesurveyprocedurehasmadethemainanalysis.

keyword:Sportsindustry;Marketmanagement;Conditionofbusiness;Methodology

1体育产业市场及其经营环境的涵义

1.1关于体育产业市场产业,是一个多义词,一般可泛指行业、部门、不动产业、动产业等。从经济学角度看,产业是同一属性的企业集合,其目的就是在某种市场中,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实行价值的最大化。市场则是指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及其相互作用所实现的商品流通的总和。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产物,社会分工越细,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规模与范围就越大。正如列宁所指出:“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

体育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促进了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各种以体育活动为主或密切围绕体育而开展的经济活动也迅速地兴盛起来,并不断地形成相应的企业、公司、俱乐部等经营实体,这些生产体育产品或提供体育服务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行业就是广义上的体育产业。由这些体育产业所形成的以体育商品、劳务供给和需求及其相互作用实现的商品流通总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育产业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市场是实现体育商品和体育劳务价值、实现体育产业积累从而最终实现体育再生产的关键。由于体育产业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它又不断从外部造成一定压力,促使体育商品、体育劳务生产者和提供者不断改进生产、经营和管理,推动体育商品生产和劳务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一原理正如经济学所言:“任何商品生产都离不开市场,市场是商品生产的生命线。”

1.2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意义市场经营环境分析,历来是产业经营者保持强劲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在产业经营者初步确定了发展目标或制定某一具体经营战略或实施市场营销时,首先必须进行市场环境分析。对于新兴的体育产业而言,当然也不例外。

第一,由于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受居住地、性别、年龄、地形地貌、生活习惯、经济、文化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体育产业经营者就需要准确把握不同时间、区域、人文、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剖析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体育产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素,从而选择和制定出恰当的、行之有效的经营战略和营销策略。

第二,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与其他产业市场经营环境有一定的共性,在某些方面我们可以应用其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但是由于体育产业市场在经营对象、产品、服务等方面又存在着很鲜明的个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分析和研究其他产业经营环境的方法和理论照搬到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的分析和研究上,而应探究出符合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对于这样一个理论性命题,棘手的是我们到底应该“分析什么、怎样分析”,也就是说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方法论问题。

第三,从发展的角度看,对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基本要素和方法进行研究,无论从为体育产业经营者和相关管理决策者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减少和规避体育产业经营与投资的风险,使体育产业保持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为体育产业研究者提供一个研究视角来看,无疑都有着一定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1.3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的界定一般说来,经营就是指为了促进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圆满完成交换过程的一系列活动。交换是指消费者根据个人的需要、享受或获得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同时支付相应费用的全部活动过程。具体到体育产业市场经营,则可以理解为能否通过对各种市场构成要素的分析,准确地把握体育市场环境,理解体育消费者的真正需要和欲求,从而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体育产品和劳务的系统工程。生产体育产品和提供劳务的企业(包括俱乐部、公司)就必须对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做出客观、准确、全面的分析和预测,这样才能有利于作出正确、合理、高效的经营战略和策略,才能在拥有稳定的体育市场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拓展空间,发展潜在的消费群体,实现企业既定目标和持续发展。

我们可以把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界定为:“从事体育产品和劳务经营的企业受外部影响的总和。”其中,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和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法律、科技等;微观环境是指组成企业基本经营系统的因素,如企业内部的供应商、中间商、顾客、竞争者等。然而,由于影响从事体育产品和劳务经营企业的外部因素有很多方面,其差异性和多变性也比较大,因此,企业为了应对这种环境就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基本的影响要素,掌握企业在体育产业市场中发展的主动权。

2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视角

在综合研究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诸要素以及体育产业市场自身特性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应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大型体育赛事营造的环境、体育消费者环境和竞争者环境5个基本角度进行。

2.1政治环境分析政治环境指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的外部政治形势和状况给市场经营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影响。其中包括两个层面内容:一是国内体育政治环境分析,如了解和剖析党和政府的各项体育方针、路线、法规、条例以及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等对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的影响和深层含义。如我国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1995-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等等。二是国际政治环境分析,主要指了解和研究国际上各国经营、管理和发展体育产业的具体做法和限制,尤其是对进口、外汇、劳工、电视转播、合同以及政治冲突的影响等的分析。如美国制定《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等反垄断法对职业俱乐部地点、数量、运动员流动与分配、门票分配、电视转播、运动员工资等方面做的限制和约束等等。对于刚刚加入WTO的中国来说,分析和研究国外各国在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中的政治和法规环境,借鉴其先进的发展经验和做法,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尤显重要和迫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特别是那些没有上市的职业体育俱乐部,由于其运行主要靠各级政府中的体育行政部门管理,有特殊的发展环境,并不遵循市场法则来发展,因此,它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并不明显,相对地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和垄断性。所以,在分析和研究这些国家职业体育俱乐部时,首先要明晰其政治环境,然后再分析其经营环境的基本要素。

政治环境分析,一般说来主要围绕这些因素展开:(1)目前有哪些体育产业方面的法规?这些法规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体育产业市场需求和供给有什么样的影响?(2)体育产业经营公司(企业)希望在某一国家或地区进行经营活动,存在着什么政治风险,有哪些具体限制?又有哪些具体的优惠条件?(3)本公司(企业)所从事的体育经营活动与该国家或地区有什么样的政治联系或关系?主要障碍在什么地方?对于这些问题,一般适合采取法规分析法并配合一定的环境监测和民意测验。

2.2大型体育赛事营造的环境(机会)分析大型体育赛事是指参与率较高、影响程度较大的体育竞赛活动。这里我们把它所营造的环境看成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机会和影响要素。由于这种赛事具有展示和宣传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是体育产业市场环境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影响因素,也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部分。因而,分析和研究大型体育赛事带来的机会对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一般而言,大型体育赛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如奥运会从前期准备、申办、筹备到正式比赛,一般要经历8~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1964年,日本通过举办东京奥运会使竞技体育跃上了新的台阶,同时社会经济也得以腾飞;资料显示,1988年,韩国通过举办汉城奥运会获得了35亿美元的盈利,并且实现了“政治开拓,体育振兴、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据国定统计局预测,北京投资2800亿元人民币在2002年到2008年期间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0.3~0.4个百分点,提供200多万个就业岗位,而且在举办奥运会之后还将有长期的积极影响,拉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2)产业前后关联性强。重大体育赛事可以带动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如2002年日韩世界杯足球赛,为两国带来了近60万个就业机会,游客超过百万,总收益达数百亿美元。我国男子足球队首次参加世界杯足球比赛世人瞩目,由此带来出境观看比赛的人数显著增加,为体育旅游业带来了较大的收益和商机。(3)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如我国申奥成功,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对我国政治、经济、科技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世界上也产生强烈的良好影响。大型体育赛事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和所营造的环境是其他活动难以做到的,以赛事为契机,抓住大型体育赛事积极推广和宣传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认真分析和研究企业具体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是体育企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针对大型体育赛事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法、预测法和资料分析法。转2.3经济环境分析经济环境是指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的经营活动所面临的外部社会经济条件,其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它们的经营活动。

众所周知,购买能力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着企业市场规模的大小,而购买力又受经济发展阶段、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支出模式和消费结构以及消费者储蓄和信贷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影响,所以,经济因素对体育企业或公司的市场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意义。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消费水平连年攀升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GDP已经超过万亿美元,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并积极地向富裕型小康社会迈进。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结构将进行大的调整,即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其中,尤以第三产业上升最快、增长幅度也最大,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织部分,必将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预测21世纪中国体育产业也必将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快速增长期。

因此,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就需要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及其各要素进行认真、客观、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减少和避免盲目投入所带来的风险。经济环境分析,一般采用经济调查、预测和统计法,统计法包括定性统计和定量统计。

2.4体育消费者环境分析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是体育产业经营的最终对象,因此需要仔细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制定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和应对策略。

一般说来,体育产品或体育劳务市场可分为体育用品市场(各种体育器材、设施、服装、鞋帽等用品)、体育健身市场、体育信息咨询市场(提供国内外体育书籍、报纸、期刊、情报、信息、音像、文件等信息服务)、体育人力资源市场(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的流动、培训等)、休闲体育市场(户外运动、体育竞赛观看、体育旅游等)、竞赛表演市场(运作和经营各种体育比赛、表演等)、体育无形资产市场等7类。体育商品具有鲜明的文化商品的特点,它不是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的必需品,而是为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更高层次需要的“奢侈品”。提高生活质量是每个人的愿望,这使得体育产品和服务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但是人们对体育产品的需求是“非渴求”性的,因此最终能否形成购买行为,还取决于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

从客观方面看,文化因素(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社会因素(参照群体、家庭、社会角色与地位)、个人因素(年龄与人生阶段、职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个性与自我观念)及心理因素(动机、感觉、学习、信念与态度)的影响尤为深刻;从主观方面看,消费者的体育休闲娱乐观念、意识、知识和兴趣爱好更是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从我国来看,资料显示,我国居民体育意识较为薄弱,体育知识水平较低,再加上刚从温饱迈进小康,经济水平还不高,闲暇时间也不多,这就使“花钱去参加体育休闲娱乐”的新观念不能马上付诸于实际行动,但是,由于竞技运动特有的影响力和观赏性以及其他功能的作用,我国居民参与和关注高水平体育赛事的热情很高,也舍得花钱。因此,开发我国的体育产业市场,可以考虑以体育竞赛业为主导产业,通过其影响引导居民建立体育消费意识、培养人们的体育消费习惯。

体育消费者市场,一般宜采取生活方式分析法和流行趋势分析法。生活方式分析法就是指对居民日常中的生活行为、特征进行剖析和研究,从而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偏好。流行趋势分析法是指对当前社会中受多数人喜爱的、有代表该阶段发展方向的事物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出实际需求和潜在需求的链接点。

总之,体育产业经营者在分析研究产品和服务市场时,应充分、详细地收集上述影响消费者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并结合本企业的现状,客观、科学地分析各种显在的和潜在的消费群体,采取有效的执行策略和发展战略,尽可能规避盲目投资带来的风险。

2.5竞争者环境分析从消费角度看,分析体育产业市场中企业所面对的竞争者,主要是解决体育产业市场中同类经营者的市场密度、产品差异和进入难度以及影响程度4个方面的问题。

体育产业市场的密度是指同一类体育产业经营中卖主的数目。市场学认为,在市场需求量相对稳定时,这种数目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产业市场份额的大小和竞争激烈程度。因此,体育产业经营者要对当前该市场中同一类经营者进行详细分析,甚至花费一定人力、财力进行调查,摸清市场中竞争者的现状,采取合理有效的市场策略。如美国职业篮球市场1960年、1967年相继出现的美国篮球联盟(ABL)和美国篮球协会(ABA),都因美国职业篮球市场密度过高、在争夺观众和球员等方面处于劣势,失去与全美职业篮球联盟(NBA)竞争的优势而纷纷解体。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全美职业篮球联盟(NBA)在充分考虑了市场密度的情况下,目前仅保留了27支球队,从而使竞争者处于市场密度相对合理的发展环境之中。

体育产品差异是指不同企业生产和提供体育服务的差异程度。由于体育产品和服务存在差异,使得体育产品和服务各有特色、相互区别,从而使体育产业市场竞争加剧。如耐克公司生产运动服、运动鞋等用品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在质量、市场定位、技术以及市场开发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竞争优势;而锐步公司在生产同类产品时,不但充分注意到了这一差异性竞争优势,而且还在此基础上开拓了符合青少年以及女性消费心理的、色彩鲜明和流行款式的运动服和运动休闲鞋,从而确立了适合本公司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不但扩大了市场渗透率,而且还赢得了更加广泛的消费群体,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进入难度是指加入某体育产业市场的困难程度。进入难度除了有上述两个微观方面的影响外,进入成本的高低程度以及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大环境的制约也是不可忽视的。

另外,在分析竞争者环境时应当注意职业体育俱乐部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少数拥有从事经营所需的稀有资源如政策、人力、经济等人或团体对俱乐部有控制权,而他们在管理和发展俱乐部时往往并不遵循市场自由竞争原则,有很大的主观性。

3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时应注意的问题

3.1有关体育产业市场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必须客观真实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脱离和背离实际情况的分析和研究,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还会给企业(公司)的发展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倒闭破产。这在国际体育产业市场上是有先例的。如ISL(国际体育休闲公司)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分析经营环境时,信息和资料来源不真实、不客观,而依据这样的资料和信息来研究公司的发展战略,显然必将导致决策层在投资F1赛车上判断失误,最终使这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体育产业公司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倾家荡产。

经济市场环境分析范文第11篇

关键词: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经营环境;方法论

Abstract: Us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and the market analytic method, has carried on the discussion and the research from the methodology angle to the sports industry market condition of business analysis's basic category and the method. Believed that looking from the macroscopic environment and the microscopic environment, the sports industry market condition of business mainly includes the environment which the political context,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large-scale sports event builds (opportunity), the sports consumer environment and the competitor environment 5 base elements, and to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alytic method, the life style analytic method, the fashion trend analytic method, the forecast law and the survey procedure has made the main analysis.

key word: Sports industry; Market management; Condition of business; Methodology

1 体育产业市场及其经营环境的涵义

1.1 关于体育产业市场 产业,是一个多义词,一般可泛指行业、部门、不动产业、动产业等。从经济学角度看,产业是同一属性的企业集合,其目的就是在某种市场中,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实行价值的最大化。市场则是指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及其相互作用所实现的商品流通的总和。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产物,社会分工越细,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规模与范围就越大。正如列宁所指出:“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

体育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促进了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各种以体育活动为主或密切围绕体育而开展的经济活动也迅速地兴盛起来,并不断地形成相应的企业、公司、俱乐部等经营实体,这些生产体育产品或提供体育服务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行业就是广义上的体育产业。由这些体育产业所形成的以体育商品、劳务供给和需求及其相互作用实现的商品流通总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育产业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市场是实现体育商品和体育劳务价值、实现体育产业积累从而最终实现体育再生产的关键。由于体育产业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它又不断从外部造成一定压力,促使体育商品、体育劳务生产者和提供者不断改进生产、经营和管理,推动体育商品生产和劳务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一原理正如经济学所言:“任何商品生产都离不开市场,市场是商品生产的生命线。”

1.2 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的界定 一般说来,经营就是指为了促进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圆满完成交换过程的一系列活动。交换是指消费者根据个人的需要、享受或获得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同时支付相应费用的全部活动过程。具体到体育产业市场经营,则可以理解为能否通过对各种市场构成要素的分析,准确地把握体育市场环境,理解体育消费者的真正需要和欲求,从而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体育产品和劳务的系统工程。生产体育产品和提供劳务的企业(包括俱乐部、公司)就必须对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做出客观、准确、全面的分析和预测,这样才能有利于作出正确、合理、高效的经营战略和策略,才能在拥有稳定的体育市场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拓展空间,发展潜在的消费群体,实现企业既定目标和持续发展。

我们可以把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界定为:“从事体育产品和劳务经营的企业受外部影响的总和。”其中,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和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法律、科技等;微观环境是指组成企业基本经营系统的因素,如企业内部的供应商、中间商、顾客、竞争者等。然而,由于影响从事体育产品和劳务经营企业的外部因素有很多方面,其差异性和多变性也比较大,因此,企业为了应对这种环境就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基本的影响要素,掌握企业在体育产业市场中发展的主动权。

1.3 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意义 市场经营环境分析,历来是产业经营者保持强劲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在产业经营者初步确定了发展目标或制定某一具体经营战略或实施市场营销时,首先必须进行市场环境分析。对于新兴的体育产业而言,当然也不例外。

第一,由于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受居住地、性别、年龄、地形地貌、生活习惯、经济、文化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体育产业经营者就需要准确把握不同时间、区域、人文、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剖析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体育产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素,从而选择和制定出恰当的、行之有效的经营战略和营销策略。

第二,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与其他产业市场经营环境有一定的共性,在某些方面我们可以应用其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但是由于体育产业市场在经营对象、产品、服务等方面又存在着很鲜明的个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分析和研究其他产业经营环境的方法和理论照搬到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的分析和研究上,而应探究出符合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对于这样一个理论性命题,棘手的是我们到底应该“分析什么、怎样分析”,也就是说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方法论问题。

第三,从发展的角度看,对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基本要素和方法进行研究,无论从为体育产业经营者和相关管理决策者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减少和规避体育产业经营与投资的风险,使体育产业保持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为体育产业研究者提供一个研究视角来看,无疑都有着一定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2 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视角

在综合研究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诸要素以及体育产业市场自身特性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应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大型体育赛事营造的环境、体育消费者环境和竞争者环境5个基本角度进行。

2.1 政治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指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的外部政治形势和状况给市场经营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影响。其中包括两个层面内容:一是国内体育政治环境分析,如了解和剖析党和政府的各项体育方针、路线、法规、条例以及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等对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的影响和深层含义。如我国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1995-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等等。二是国际政治环境分析,主要指了解和研究国际上各国经营、管理和发展体育产业的具体做法和限制,尤其是对进口、外汇、劳工、电视转播、合同以及政治冲突的影响等的分析。如美国制定《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等反垄断法对职业俱乐部地点、数量、运动员流动与分配、门票分配、电视转播、运动员工资等方面做的限制和约束等等。对于刚刚加入WTO的中国来说,分析和研究国外各国在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中的政治和法规环境,借鉴其先进的发展经验和做法,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尤显重要和迫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特别是那些没有上市的职业体育俱乐部,由于其运行主要靠各级政府中的体育行政部门管理,有特殊的发展环境,并不遵循市场法则来发展,因此,它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并不明显,相对地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和垄断性。所以,在分析和研究这些国家职业体育俱乐部时,首先要明晰其政治环境,然后再分析其经营环境的基本要素。

政治环境分析,一般说来主要围绕这些因素展开:(1)目前有哪些体育产业方面的法规?这些法规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体育产业市场需求和供给有什么样的影响?(2)体育产业经营公司(企业)希望在某一国家或地区进行经营活动,存在着什么政治风险,有哪些具体限制?又有哪些具体的优惠条件?(3)本公司(企业)所从事的体育经营活动与该国家或地区有什么样的政治联系或关系?主要障碍在什么地方?对于这些问题,一般适合采取法规分析法并配合一定的环境监测和民意测验。

2.2 经济环境分析 经济环境是指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的经营活动所面临的外部社会经济条件,其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它们的经营活动。

众所周知,购买能力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着企业市场规模的大小,而购买力又受经济发展阶段、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支出模式和消费结构以及消费者储蓄和信贷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影响,所以,经济因素对体育企业或公司的市场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意义。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消费水平连年攀升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GDP已经超过万亿美元,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并积极地向富裕型小康社会迈进。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结构将进行大的调整,即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渐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其中,尤以第三产业上升最快、增长幅度也最大,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织部分,必将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预测21世纪中国体育产业也必将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快速增长期。

因此,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就需要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及其各要素进行认真、客观、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减少和避免盲目投入所带来的风险。经济环境分析,一般采用经济调查、预测和统计法,统计法包括定性统计和定量统计。转贴于

2.3 体育消费者环境分析 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是体育产业经营的最终对象,因此需要仔细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制定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和应对策略。

一般说来,体育产品或体育劳务市场可分为体育用品市场(各种体育器材、设施、服装、鞋帽等用品)、体育健身市场、体育信息咨询市场(提供国内外体育书籍、报纸、期刊、情报、信息、音像、文件等信息服务)、体育人力资源市场(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的流动、培训等)、休闲体育市场(户外运动、体育竞赛观看、体育旅游等)、竞赛表演市场(运作和经营各种体育比赛、表演等)、体育无形资产市场等7类。体育商品具有鲜明的文化商品的特点,它不是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的必需品,而是为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更高层次需要的“奢侈品”。提高生活质量是每个人的愿望,这使得体育产品和服务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但是人们对体育产品的需求是“非渴求”性的,因此最终能否形成购买行为,还取决于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

从客观方面看,文化因素(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社会因素(参照群体、家庭、社会角色与地位)、个人因素(年龄与人生阶段、职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个性与自我观念)及心理因素(动机、感觉、学习、信念与态度)的影响尤为深刻;从主观方面看,消费者的体育休闲娱乐观念、意识、知识和兴趣爱好更是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从我国来看,资料显示,我国居民体育意识较为薄弱,体育知识水平较低,再加上刚从温饱迈进小康,经济水平还不高,闲暇时间也不多,这就使“花钱去参加体育休闲娱乐”的新观念不能马上付诸于实际行动,但是,由于竞技运动特有的影响力和观赏性以及其他功能的作用,我国居民参与和关注高水平体育赛事的热情很高,也舍得花钱。因此,开发我国的体育产业市场,可以考虑以体育竞赛业为主导产业,通过其影响引导居民建立体育消费意识、培养人们的体育消费习惯。

体育消费者市场,一般宜采取生活方式分析法和流行趋势分析法。生活方式分析法就是指对居民日常中的生活行为、特征进行剖析和研究,从而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偏好。流行趋势分析法是指对当前社会中受多数人喜爱的、有代表该阶段发展方向的事物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出实际需求和潜在需求的链接点。

总之,体育产业经营者在分析研究产品和服务市场时,应充分、详细地收集上述影响消费者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并结合本企业的现状,客观、科学地分析各种显在的和潜在的消费群体,采取有效的执行策略和发展战略,尽可能规避盲目投资带来的风险。

2.4 大型体育赛事营造的环境(机会)分析 大型体育赛事是指参与率较高、影响程度较大的体育竞赛活动。这里我们把它所营造的环境看成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机会和影响要素。由于这种赛事具有展示和宣传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是体育产业市场环境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影响因素,也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部分。因而,分析和研究大型体育赛事带来的机会对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一般而言,大型体育赛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如奥运会从前期准备、申办、筹备到正式比赛,一般要经历8~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1964年,日本通过举办东京奥运会使竞技体育跃上了新的台阶,同时社会经济也得以腾飞;资料显示,1988年,韩国通过举办汉城奥运会获得了35亿美元的盈利,并且实现了“政治开拓,体育振兴、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据国定统计局预测,北京投资2800亿元人民币在2002年到2008年期间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0.3~0.4个百分点,提供200多万个就业岗位,而且在举办奥运会之后还将有长期的积极影响,拉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2)产业前后关联性强。重大体育赛事可以带动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如2002年日韩世界杯足球赛,为两国带来了近60万个就业机会,游客超过百万,总收益达数百亿美元。我国男子足球队首次参加世界杯足球比赛世人瞩目,由此带来出境观看比赛的人数显著增加,为体育旅游业带来了较大的收益和商机。(3)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如我国申奥成功,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对我国政治、经济、科技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世界上也产生强烈的良好影响。大型体育赛事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和所营造的环境是其他活动难以做到的,以赛事为契机,抓住大型体育赛事积极推广和宣传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认真分析和研究企业具体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是体育企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针对大型体育赛事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法、预测法和资料分析法。

2.5 竞争者环境分析 从消费角度看,分析体育产业市场中企业所面对的竞争者,主要是解决体育产业市场中同类经营者的市场密度、产品差异和进入难度以及影响程度4个方面的问题。

体育产业市场的密度是指同一类体育产业经营中卖主的数目。市场学认为,在市场需求量相对稳定时,这种数目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产业市场份额的大小和竞争激烈程度。因此,体育产业经营者要对当前该市场中同一类经营者进行详细分析,甚至花费一定人力、财力进行调查,摸清市场中竞争者的现状,采取合理有效的市场策略。如美国职业篮球市场1960年、1967年相继出现的美国篮球联盟(ABL)和美国篮球协会(ABA),都因美国职业篮球市场密度过高、在争夺观众和球员等方面处于劣势,失去与全美职业篮球联盟(NBA)竞争的优势而纷纷解体。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全美职业篮球联盟(NBA)在充分考虑了市场密度的情况下,目前仅保留了27支球队,从而使竞争者处于市场密度相对合理的发展环境之中。

体育产品差异是指不同企业生产和提供体育服务的差异程度。由于体育产品和服务存在差异,使得体育产品和服务各有特色、相互区别,从而使体育产业市场竞争加剧。如耐克公司生产运动服、运动鞋等用品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在质量、市场定位、技术以及市场开发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竞争优势;而锐步公司在生产同类产品时,不但充分注意到了这一差异性竞争优势,而且还在此基础上开拓了符合青少年以及女性消费心理的、色彩鲜明和流行款式的运动服和运动休闲鞋,从而确立了适合本公司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不但扩大了市场渗透率,而且还赢得了更加广泛的消费群体,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进入难度是指加入某体育产业市场的困难程度。进入难度除了有上述两个微观方面的影响外,进入成本的高低程度以及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大环境的制约也是不可忽视的。

另外,在分析竞争者环境时应当注意职业体育俱乐部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少数拥有从事经营所需的稀有资源如政策、人力、经济等人或团体对俱乐部有控制权,而他们在管理和发展俱乐部时往往并不遵循市场自由竞争原则,有很大的主观性。

3 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时应注意的问题

3.1 有关体育产业市场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必须客观真实 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脱离和背离实际情况的分析和研究,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还会给企业(公司)的发展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倒闭破产。这在国际体育产业市场上是有先例的。如ISL(国际体育休闲公司)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分析经营环境时。信息和资料来源不真实、不客观,而依据这样的资料和信息来研究公司的发展战略,显然必将导致决策层在投资F1赛车上判断失误,最终使这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体育产业公司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倾家荡产。

3.2 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基本要素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笔者研究对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研究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机会分析、体育产品或服务市场的消费者环境和竞争者环境5个基本要素。但现实中体育产业市场并不那么简单,尤其是我国对体育产业经营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薄弱,使错综复杂的体育产业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因此,要处理好这一问题,就必须把已有的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吸收和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不断总结和归纳体育产业经营实践中的有益经验。

3.3 重视个案研究 个案是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体育产业经营事例。在体育产业处于勃兴阶段,对其个案进行分析和研究尤为必要。资料显示,个案分析不但可以为实际操作者提供一个实用面较大的经营环境分析工具,而且它能使经营者和管理者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为查询、收集或调查某个俱乐部、协会、企业或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而到处寻找一些基本资料。因此,研究和分析体育产业经营的个案,能够给相关经营者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减少投入资本,节省时间,提高体育经营企业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维瑟拉·R·拉奥,乔尔·H·斯特克尔著.张武养等译.战略营销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国家体委文件.体计财产字(1995)262号.1995-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C].

[3] SPORTS

BUSINESS[J].1999,(6).

[4] 王方华.市场营销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经济市场环境分析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经营环境;方法论

Abstract:Withtheliteraturematerialandthemarketanalyticmethod,havecarriedonthediscussionandtheresearchfromthemethodologyangletothesportsindustrymarketconditionofbusinessanalysis''''sbasiccategoryandthemethod.Believedthatlookingfromthemacroscopicenvironmentandthemicroscopicenvironment,thesportsindustrymarketconditionofbusinessmainlyincludestheenvironmentwhichthepoliticalcontext,theeconomicenvironment,thelarge-scalesportseventbuilds(opportunity),thesportsconsumerenvironmentandthecompetitorenvironment5baseelements,andtothelawsandregulationsanalyticmethod,thelifestyleanalyticmethod,thefashiontrendanalyticmethod,theforecastlawandthesurveyprocedurehasmadethemainanalysis.

keyword:Sportsindustry;Marketmanagement;Conditionofbusiness;Methodology

1体育产业市场及其经营环境的涵义

1.1关于体育产业市场产业,是一个多义词,一般可泛指行业、部门、不动产业、动产业等。从经济学角度看,产业是同一属性的企业集合,其目的就是在某种市场中,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实行价值的最大化。市场则是指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及其相互作用所实现的商品流通的总和。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产物,社会分工越细,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规模与范围就越大。正如列宁所指出:“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

体育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促进了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各种以体育活动为主或密切围绕体育而开展的经济活动也迅速地兴盛起来,并不断地形成相应的企业、公司、俱乐部等经营实体,这些生产体育产品或提供体育服务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行业就是广义上的体育产业。由这些体育产业所形成的以体育商品、劳务供给和需求及其相互作用实现的商品流通总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育产业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市场是实现体育商品和体育劳务价值、实现体育产业积累从而最终实现体育再生产的关键。由于体育产业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它又不断从外部造成一定压力,促使体育商品、体育劳务生产者和提供者不断改进生产、经营和管理,推动体育商品生产和劳务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一原理正如经济学所言:“任何商品生产都离不开市场,市场是商品生产的生命线。”

1.2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意义市场经营环境分析,历来是产业经营者保持强劲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在产业经营者初步确定了发展目标或制定某一具体经营战略或实施市场营销时,首先必须进行市场环境分析。对于新兴的体育产业而言,当然也不例外。

第一,由于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受居住地、性别、年龄、地形地貌、生活习惯、经济、文化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体育产业经营者就需要准确把握不同时间、区域、人文、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剖析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体育产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素,从而选择和制定出恰当的、行之有效的经营战略和营销策略。

第二,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与其他产业市场经营环境有一定的共性,在某些方面我们可以应用其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但是由于体育产业市场在经营对象、产品、服务等方面又存在着很鲜明的个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分析和研究其他产业经营环境的方法和理论照搬到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的分析和研究上,而应探究出符合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对于这样一个理论性命题,棘手的是我们到底应该“分析什么、怎样分析”,也就是说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方法论问题。

第三,从发展的角度看,对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基本要素和方法进行研究,无论从为体育产业经营者和相关管理决策者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减少和规避体育产业经营与投资的风险,使体育产业保持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为体育产业研究者提供一个研究视角来看,无疑都有着一定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1.3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的界定一般说来,经营就是指为了促进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圆满完成交换过程的一系列活动。交换是指消费者根据个人的需要、享受或获得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同时支付相应费用的全部活动过程。具体到体育产业市场经营,则可以理解为能否通过对各种市场构成要素的分析,准确地把握体育市场环境,理解体育消费者的真正需要和欲求,从而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体育产品和劳务的系统工程。生产体育产品和提供劳务的企业(包括俱乐部、公司)就必须对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做出客观、准确、全面的分析和预测,这样才能有利于作出正确、合理、高效的经营战略和策略,才能在拥有稳定的体育市场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拓展空间,发展潜在的消费群体,实现企业既定目标和持续发展。

我们可以把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界定为:“从事体育产品和劳务经营的企业受外部影响的总和。”其中,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和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法律、科技等;微观环境是指组成企业基本经营系统的因素,如企业内部的供应商、中间商、顾客、竞争者等。然而,由于影响从事体育产品和劳务经营企业的外部因素有很多方面,其差异性和多变性也比较大,因此,企业为了应对这种环境就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基本的影响要素,掌握企业在体育产业市场中发展的主动权。

2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视角

在综合研究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诸要素以及体育产业市场自身特性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应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大型体育赛事营造的环境、体育消费者环境和竞争者环境5个基本角度进行。

2.1政治环境分析政治环境指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的外部政治形势和状况给市场经营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影响。其中包括两个层面内容:一是国内体育政治环境分析,如了解和剖析党和政府的各项体育方针、路线、法规、条例以及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等对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的影响和深层含义。如我国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1995-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等等。二是国际政治环境分析,主要指了解和研究国际上各国经营、管理和发展体育产业的具体做法和限制,尤其是对进口、外汇、劳工、电视转播、合同以及政治冲突的影响等的分析。如美国制定《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等反垄断法对职业俱乐部地点、数量、运动员流动与分配、门票分配、电视转播、运动员工资等方面做的限制和约束等等。对于刚刚加入WTO的中国来说,分析和研究国外各国在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中的政治和法规环境,借鉴其先进的发展经验和做法,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尤显重要和迫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特别是那些没有上市的职业体育俱乐部,由于其运行主要靠各级政府中的体育行政部门管理,有特殊的发展环境,并不遵循市场法则来发展,因此,它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并不明显,相对地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和垄断性。所以,在分析和研究这些国家职业体育俱乐部时,首先要明晰其政治环境,然后再分析其经营环境的基本要素。

政治环境分析,一般说来主要围绕这些因素展开:(1)目前有哪些体育产业方面的法规?这些法规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体育产业市场需求和供给有什么样的影响?(2)体育产业经营公司(企业)希望在某一国家或地区进行经营活动,存在着什么政治风险,有哪些具体限制?又有哪些具体的优惠条件?(3)本公司(企业)所从事的体育经营活动与该国家或地区有什么样的政治联系或关系?主要障碍在什么地方?对于这些问题,一般适合采取法规分析法并配合一定的环境监测和民意测验。

2.2大型体育赛事营造的环境(机会)分析大型体育赛事是指参与率较高、影响程度较大的体育竞赛活动。这里我们把它所营造的环境看成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机会和影响要素。由于这种赛事具有展示和宣传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拉动经济增长的功能,是体育产业市场环境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影响因素,也是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部分。因而,分析和研究大型体育赛事带来的机会对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一般而言,大型体育赛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如奥运会从前期准备、申办、筹备到正式比赛,一般要经历8~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1964年,日本通过举办东京奥运会使竞技体育跃上了新的台阶,同时社会经济也得以腾飞;资料显示,1988年,韩国通过举办汉城奥运会获得了35亿美元的盈利,并且实现了“政治开拓,体育振兴、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据国定统计局预测,北京投资2800亿元人民币在2002年到2008年期间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0.3~0.4个百分点,提供200多万个就业岗位,而且在举办奥运会之后还将有长期的积极影响,拉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2)产业前后关联性强。重大体育赛事可以带动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如2002年日韩世界杯足球赛,为两国带来了近60万个就业机会,游客超过百万,总收益达数百亿美元。我国男子足球队首次参加世界杯足球比赛世人瞩目,由此带来出境观看比赛的人数显著增加,为体育旅游业带来了较大的收益和商机。(3)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如我国申奥成功,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对我国政治、经济、科技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世界上也产生强烈的良好影响。大型体育赛事所带来的商业机会和所营造的环境是其他活动难以做到的,以赛事为契机,抓住大型体育赛事积极推广和宣传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认真分析和研究企业具体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是体育企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针对大型体育赛事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法、预测法和资料分析法。

2.3经济环境分析经济环境是指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的经营活动所面临的外部社会经济条件,其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它们的经营活动。

众所周知,购买能力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着企业市场规模的大小,而购买力又受经济发展阶段、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支出模式和消费结构以及消费者储蓄和信贷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影响,所以,经济因素对体育企业或公司的市场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意义。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消费水平连年攀升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GDP已经超过万亿美元,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并积极地向富裕型小康社会迈进。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结构将进行大的调整,即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渐下降,第

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其中,尤以第三产业上升最快、增长幅度也最大,体育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织部分,必将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以预测21世纪中国体育产业也必将面临一个历史性的快速增长期。

因此,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就需要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及其各要素进行认真、客观、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减少和避免盲目投入所带来的风险。经济环境分析,一般采用经济调查、预测和统计法,统计法包括定性统计和定量统计。

2.4体育消费者环境分析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是体育产业经营的最终对象,因此需要仔细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制定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和应对策略。

一般说来,体育产品或体育劳务市场可分为体育用品市场(各种体育器材、设施、服装、鞋帽等用品)、体育健身市场、体育信息咨询市场(提供国内外体育书籍、报纸、期刊、情报、信息、音像、文件等信息服务)、体育人力资源市场(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的流动、培训等)、休闲体育市场(户外运动、体育竞赛观看、体育旅游等)、竞赛表演市场(运作和经营各种体育比赛、表演等)、体育无形资产市场等7类。体育商品具有鲜明的文化商品的特点,它不是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的必需品,而是为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更高层次需要的“奢侈品”。提高生活质量是每个人的愿望,这使得体育产品和服务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但是人们对体育产品的需求是“非渴求”性的,因此最终能否形成购买行为,还取决于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

从客观方面看,文化因素(文化、亚文化、社会阶层)、社会因素(参照群体、家庭、社会角色与地位)、个人因素(年龄与人生阶段、职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个性与自我观念)及心理因素(动机、感觉、学习、信念与态度)的影响尤为深刻;从主观方面看,消费者的体育休闲娱乐观念、意识、知识和兴趣爱好更是决定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从我国来看,资料显示,我国居民体育意识较为薄弱,体育知识水平较低,再加上刚从温饱迈进小康,经济水平还不高,闲暇时间也不多,这就使“花钱去参加体育休闲娱乐”的新观念不能马上付诸于实际行动,但是,由于竞技运动特有的影响力和观赏性以及其他功能的作用,我国居民参与和关注高水平体育赛事的热情很高,也舍得花钱。因此,开发我国的体育产业市场,可以考虑以体育竞赛业为主导产业,通过其影响引导居民建立体育消费意识、培养人们的体育消费习惯。

体育消费者市场,一般宜采取生活方式分析法和流行趋势分析法。生活方式分析法就是指对居民日常中的生活行为、特征进行剖析和研究,从而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偏好。流行趋势分析法是指对当前社会中受多数人喜爱的、有代表该阶段发展方向的事物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找出实际需求和潜在需求的链接点。

总之,体育产业经营者在分析研究产品和服务市场时,应充分、详细地收集上述影响消费者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并结合本企业的现状,客观、科学地分析各种显在的和潜在的消费群体,采取有效的执行策略和发展战略,尽可能规避盲目投资带来的风险。

2.5竞争者环境分析从消费角度看,分析体育产业市场中企业所面对的竞争者,主要是解决体育产业市场中同类经营者的市场密度、产品差异和进入难度以及影响程度4个方面的问题。

体育产业市场的密度是指同一类体育产业经营中卖主的数目。市场学认为,在市场需求量相对稳定时,这种数目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产业市场份额的大小和竞争激烈程度。因此,体育产业经营者要对当前该市场中同一类经营者进行详细分析,甚至花费一定人力、财力进行调查,摸清市场中竞争者的现状,采取合理有效的市场策略。如美国职业篮球市场1960年、1967年相继出现的美国篮球联盟(ABL)和美国篮球协会(ABA),都因美国职业篮球市场密度过高、在争夺观众和球员等方面处于劣势,失去与全美职业篮球联盟(NBA)竞争的优势而纷纷解体。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全美职业篮球联盟(NBA)在充分考虑了市场密度的情况下,目前仅保留了27支球队,从而使竞争者处于市场密度相对合理的发展环境之中。

体育产品差异是指不同企业生产和提供体育服务的差异程度。由于体育产品和服务存在差异,使得体育产品和服务各有特色、相互区别,从而使体育产业市场竞争加剧。如耐克公司生产运动服、运动鞋等用品与其他同类企业相比,在质量、市场定位、技术以及市场开发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竞争优势;而锐步公司在生产同类产品时,不但充分注意到了这一差异性竞争优势,而且还在此基础上开拓了符合青少年以及女性消费心理的、色彩鲜明和流行款式的运动服和运动休闲鞋,从而确立了适合本公司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不但扩大了市场渗透率,而且还赢得了更加广泛的消费群体,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进入难度是指加入某体育产业市场的困难程度。进入难度除了有上述两个微观方面的影响外,进入成本的高低程度以及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大环境的制约也是不可忽视的。

另外,在分析竞争者环境时应当注意职业体育俱乐部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少数拥有从事经营所需的稀有资源如政策、人力、经济等人或团体对俱乐部有控制权,而他们在管理和发展俱乐部时往往并不遵循市场自由竞争原则,有很大的主观性。

3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时应注意的问题

3.1有关体育产业市场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必须客观真实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脱离和背离实际情况的分析和研究,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还会给企业(公司)的发展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倒闭破产。这在国际体育产业市场上是有先例的。如ISL(国际体育休闲公司)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在分析经营环境时,信息和资料来源不真实、不客观,而依据这样的资料和信息来研究公司的发展战略,显然必将导致决策层在投资F1赛车上判断失误,最终使这个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体育产业公司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倾家荡产。

3.2重视个案研究个案是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体育产业经营事例。在体育产业处于勃兴阶段,对其个案进行分析和研究尤为必要。资料显示,个案分析不但可以为实际操作者提供一个实用面较大的经营环境分析工具,而且它能使经营者和管理者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为查询、收集或调查某个俱乐部、协会、企业或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而到处寻找一些基本资料。因此,研究和分析体育产业经营的个案,能够给相关经营者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减少投入资本,节省时间,提高体育经营企业的效率。

3.3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基本要素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笔者研究对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研究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机会分析、体育产品或服务市场的消费者环境和竞争者环境5个基本要素。但现实中体育产业市场并不那么简单,尤其是我国对体育产业经营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薄弱,使错综复杂的体育产业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因此,要处理好这一问题,就必须把已有的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吸收和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不断总结和归纳体育产业经营实践中的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维瑟拉·R·拉奥,乔尔·H·斯特克尔著.张武养等译.战略营销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国家体委文件.体计财产字(1995)262号.1995-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C].

[3]SPORTSBUSINESS[J].1999,(6).

[4]王方华.市场营销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经济市场环境分析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项目投资 经济决策 可行性评估 不可行性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加快,房地产行业、市政工程建设行业、医院等行业迅猛发展起来。就拿市政工程来说,工程项目朝着大型化、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而政府为了维持市场秩序,会实行宏观调控,制定一定的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约束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规模越来越大的市政工程在进行经济决策时越来越复杂。工程建设时间长、政策环境的变化、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投资者的收益,所以在进行项目投资时需要考虑的内容越来越多,经济决策的制定变得越来越复杂。投资者要对项目的建设成本、销售收入、销售税费、市场变化、附加值、不确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出科学的经济决策,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项目投资的经济分析的重要性

企业为促进其健康发展,必须在市场中寻找发展点,努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市场覆盖率,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因此,在市场发展中寻找合适的项目是非常有必要的。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在市场中寻找到合适的项目,然后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做出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科学合理经济决策的制定离不开正确的经济分析。当企业做出完整的经济分析之后,就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制定出科学的经济决策,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所以说,经济分析是项目投资经济决策的基础。

经济分析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进行的,要对影响项目的相关因素进行科学判断和分析,对项目的收益、成本、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等进行分析,正确分析项目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合理预测市场发展形势,从而促进经济决策的正确性。

经济分析除了在经济决策制定前进行,伴随着项目的建设,经济分析也要实时跟踪,并对市场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对前期经济分析中的不合理地方进行适当调整,使经济分析具有实效性和科学性,并据此不断调整经济决策,提高经济决策的正确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竞争力,逐步做大做强。

二、可行性评估与不可行性分析

在进行经济分析时,最常规的就是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由企业员工和相关专家组成经济分析小组,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在进行可行性评估的过程中,要综合分析项目的各方面资料,要分析政策环境、市场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在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下撰写可行性评估报告。而在可行性分析的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往往需要提出许多假设和前提条件,而评估小组人员在提出假设时又往往过于理想化,然后由过于理想化的假设推导出理想的可行性结论,这样就会影响到经济决策的正确性。

可行性评估是一项科学活动,而专家在进行这项科学活动时,往往是从学术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专家的职业道德素养不高的话,在进行可行性评估时不负责任,那么就会忽略许多问题,最终使得可行性评估不准确,进而影响到企业经济决策的正确性。而要追究专家的责任又很难。正确的可行性评估是要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不确定性评估,从风险的角度对项目进行经济分析。然后再制定出不同的经济决策,尽量制定出期望值高风险小的决策方案。

任何项目投资中都必须进行可行性评估,但不可行性分析也很重要。不可行性分析就是从另一个角度上来思考项目投资,通过调查研究,全面而客观的分析决策方案,并否定决策方案。进行不可行性分析不是为了否定决策方案而存在的,它的目的在于提高项目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避免出现决策失误,尽可能的优化决策方案,使企业在项目投资中获得更大收益。

比如说,企业对某高校的高科技科研进行投资,在这项投资中,企业要组织专业人员对该项目进行财务分析,制作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和不可行性分析报告。由于高科技产品的科研投资一般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分析小组对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以及收益率进行分析,并对企业的财务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市场发展形势以及预测的高科技产品的效果进行财务分析,制定出可行性报告和不可行性报告。而决策部分对这两份报告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分析该投资项目,然后再根据风险性和投资收益率的对比制定出合适的投资决策,既保证目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受影响,又加快科研进程,使高校尽快研制出高科技产品,缩短投资回报期,尽量提高产品的性能,从而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率。由于高科技产品的投资属于高风险投资,所以,制定不可行性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客观的看待项目。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得出高水平的不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可行性分析报告,从而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许多企业在进行经济分析时都忽略了不可行性分析,只将注意力集中于可行性分析,容易忽略项目建设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企业要认识到经济决策中可行性评估和不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性,综合两种分析结果,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合理利用资源,促进企业的健康成长。在进行高科技产品项目的投资中,面对科研的长期性和产品性能的预测的变化性,项目不可行。但是,从内部收益率和项目带来的业务增加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上来说,该项目又是可行的。因此,企业财务部门要做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和不可行性分析报告,综合统计多方面的信息,做好市场调查,客观预测市场发展形势以及产品的性能以及产品研发所需的时间,做好调查报告。

三、项目投资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项目是未来的,而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就使项目具有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项目建设中会遇到许多前期规划中没有考虑到或是考虑不周全的问题,项目建设完成后在销售时也会遇到许多不确定情况,这些因素既有自然环境,也有社会文化、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科学技术,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只有在前期经济分析时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正确预测未来发展形势,对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做出正确判断和预测,才能提高项目投资经济决策的正确性。

在进行经济分析时,预测项目成本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全面掌握项目各方面的信息,对项目成本进行计量分析,从而确定项目各项活动的成本以及总计成本。但是,由于企业获得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时间约束性,许多信息都只能在事件发生后才能出现,比如说:高新科技产品的效用,在产品研发出来之前是无法准确判断其效用的,只能从理论和理想的角度去预测,而当产品研发出来之后,获得的效用信息对经济决策已经毫无帮助了。所以说,信息的时间约束性影响到了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另外,企业在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处理分析的能力也是有所不同的,不同的人在同一条信息中可以看到不同的内容,而对信息的处理深度以及处理的正确性就影响到了企业经济决策的正确性。

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对项目进行经济分析时会遇到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些因素影响了经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影响到了经济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比如说:在房地产行业,房地产项目投资中,在进行经济分析时就要考虑到政策环境的变化。我国的房价屡高不下,老百姓强烈反映买房难,而政府为了使老百姓居有其所,会出台一些宏观经济政策来控制房价,规范房地产行业建设。而政策环境是一个不确定性因素,当进行规模很大的房地产项目投资时,企业就要充分考虑到政策环境的变化,预测政策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政策环境对以后房屋销售的影响。

项目投资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众多,企业只有不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料,提高员工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正确分析项目投资风险,不断优化项目经济决策方案,最终提高经济决策的正确性,使企业在项目投资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四、影响项目投资经济决策的因素

项目投资经济决策的制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既有企业自身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而投资风险的大小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些内外因素决定的。

(一)影响经济决策的外部因素

所谓外部因素,不外乎是政策、法律、体制和市场的限制。当经济决策进入到政策壁垒、体制壁垒、市场壁垒中后,项目投资的风险就加大了,而要减小投资风险,提高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减少不合理投资风险,那么就要对政策、体制、市场和法律进行深入分析,做出正确判断。

第一,为促进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政府会在不同时期制定出不同的经济政策。企业在进行投资时,首先要分析该项目处于怎样的政策环境中,政策壁垒是大是小。当政府采取宽松的经济政策时,政策壁垒小,投资的风险也相应减小,企业发挥的空间扩大。

第二,项目投资决策需要经过政府的审批,这就要考虑到体制环境。当项目审批的程序简单时,审批时间就越短,体制壁垒就小,投资风险自然也小。

第三,在项目投资中会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企业的行为,比如说:有合同签订管理方面的法律,也有反垄断法,还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企业在做出经济决策时,要尽可能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有效降低投资风险。

第四,市场环境是瞬息万变的。拿市政工程项目来说,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价格占了整个项目造价的一大半,而市场的变化使得原材料价格发生变化,当原材料价格高出事先预估价格很多时,项目的收益就会受到影响。

企业要正确分析这些外部因素,努力制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降低投资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二)影响经济决策的内部因素

从内部因素上来说,企业需要有健全的项目投资经济决策责任制和动力机制,确保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做出科学的经济分析,然后从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制定出最优化的经济决策方案,降低决策风险,提高决策科学性,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行业的项目规模越来越大,项目越来越复杂,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必须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做好项目投资的可行性评估和不可行性分析,从整体上认识项目,不断优化经济决策方案,降低投资风险,提高经济决策的科学性,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玉.浅论企业项目投资经济评估[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1(7)

[2]巩玉凤.关于房地产项目投资经济决策的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2(9)

[3]李丽莉.模糊统计理论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09(9)

经济市场环境分析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体育与经济

一、体育产业市场及其经营环境的涵义

1.关于体育产业市场。产业,是一个多义词,一般可泛指行业、部门、不动产业、动产业等。从经济学角度看,产业是同一属性的企业集合,其目的就是在某种市场中,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实行价值的最大化。市场则是指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市场是实现体育商品和体育劳务价值、实现体育产业积累从而最终实现体育再生产的关键。

2.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的界定。我们可以把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界定为:“从事体育产品和劳务经营的企业受外部影响的总和。”其中,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和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法律、科技等;微观环境是指组成企业基本经营系统的因素,如企业内部的供应商、中间商、顾客、竞争者等。

二、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视角

1.政治环境分析。政治环境指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的外部政治形势和状况给市场经营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影响。其中包括两个层面内容:一是国内体育政治环境分析,如了解和剖析党和政府的各项体育方针、路线、法规、条例以及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等对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的影响和深层含义。二是国际政治环境分析,主要指了解和研究国际上各国经营、管理和发展体育产业的具体做法和限制,尤其是对进口、外汇、劳工、电视转播、合同以及政治冲突的影响等的分析。

2.经济环境分析。经济环境是指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的经营活动所面临的外部社会经济条件,其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它们的经营活动。因此,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的企业就需要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及其各要素进行认真、客观、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减少和避免盲目投入所带来的风险。经济环境分析,一般采用经济调查、预测和统计法,统计法包括定性统计和定量统计。

3.大型体育赛事营造的环境(机会)分析。一般而言,大型体育赛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如奥运会从前期准备、申办、筹备到正式比赛,一般要经历8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2)产业前后关联性强。重大体育赛事可以带动体育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如2002年日韩世界杯足球赛,为两国带来了近60万个就业机会,游客超过百万,总收益达数百亿美元。(3)具有重大的意义。如我国申奥成功,对我国的商业机会和所营造的环境是其他活动难以做到的,以赛事为契机,抓住大型体育赛事积极推广和宣传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认真分析和研究企业具体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是体育企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4.体育消费者环境分析。体育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是体育产业经营的最终对象,一般说来,体育产品或体育劳务市场可分为体育用品市场(各种体育器材、设施、服装、鞋帽等用品)、体育健身市场、体育信息咨询市场(提供国内外体育书籍、报纸、期刊、情报、信息、音像、文件等信息服务)、体育人力资源市场(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的流动、培训等)、休闲体育市场(户外运动、体育竞赛观看、体育旅游等)、竞赛表演市场(运作和经营各种体育比赛、表演等)、体育无形资产市场等7类。体育商品具有鲜明的文化商品的特点,它不是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的必需品,而是为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更高层次需要的“奢侈品”。提高生活质量是每个人的愿望,这使得体育产品和服务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

5.竞争者环境分析。从消费角度看,分析体育产业市场中企业所面对的竞争者,主要是解决体育产业市场中同类经营者的市场密度、产品差异和进入难度以及影响程度4个方面的问题。另外,在分析竞争者环境时应当注意职业体育俱乐部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少数拥有从事经营所需的稀有资源如政策、人力、经济等人或团体对俱乐部有控制权,而他们在管理和发展俱乐部时往往并不遵循市场自由竞争原则,有很大的主观性。

三、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时应注意的问题

1.有关体育产业市场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必须客观真实。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脱离和背离实际情况的分析和研究,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还会给企业(公司)的发展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倒闭破产。

2.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基本要素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把已有的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吸收和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理论,不断总结和归纳体育产业经营实践中的有益经验。

3.重视个案研究。个案是指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体育产业经营事例。研究和分析体育产业经营的个案,能够给相关经营者和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减少投入资本,节省时间,提高体育经营企业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维瑟拉・R・拉奥乔尔・H・斯特克尔著张武养等译:战略营销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王方华:市场营销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张林:职业体育俱乐部运行机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经济市场环境分析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经营环境;方法论

Abstract: Wit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and the market analytic method, have carried on the discussion and the research from the methodology angle to the sports industry market condition of business analysis’s basic category and the method. Believed that looking from the macroscopic environment and the microscopic environment, the sports industry market condition of business mainly includes the environment which the political context,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large-scale sports event builds (opportunity), the sports consumer environment and the competitor environment 5 base elements, and to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alytic method, the life style analytic method, the fashion trend analytic method, the forecast law and the survey procedure has made the main analysis.

key word: Sports industry; Market management; Condition of business; Methodology

1 体育产业市场及其经营环境的涵义

1.1 关于体育产业市场 产业,是一个多义词,一般可泛指行业、部门、不动产业、动产业等。从经济学角度看,产业是同一属性的企业集合,其目的就是在某种市场中,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实行价值的最大化。市场则是指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及其相互作用所实现的商品流通的总和。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产物,社会分工越细,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规模与范围就越大。正如列宁所指出:“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

体育运动在全世界的普及,促进了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各种以体育活动为主或密切围绕体育而开展的经济活动也迅速地兴盛起来,并不断地形成相应的企业、公司、俱乐部等经营实体,这些生产体育产品或提供体育服务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行业就是广义上的体育产业。由这些体育产业所形成的以体育商品、劳务供给和需求及其相互作用实现的商品流通总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育产业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市场是实现体育商品和体育劳务价值、实现体育产业积累从而最终实现体育再生产的关键。由于体育产业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它又不断从外部造成一定压力,促使体育商品、体育劳务生产者和提供者不断改进生产、经营和管理,推动体育商品生产和劳务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一原理正如经济学所言:“任何商品生产都离不开市场,市场是商品生产的生命线。”

1.2 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意义 市场经营环境分析,历来是产业经营者保持强劲市场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在产业经营者初步确定了发展目标或制定某一具体经营战略或实施市场营销时,首先必须进行市场环境分析。对于新兴的体育产业而言,当然也不例外。

第一,由于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受居住地、性别、年龄、地形地貌、生活习惯、经济、文化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体育产业经营者就需要准确把握不同时间、区域、人文、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剖析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体育产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素,从而选择和制定出恰当的、行之有效的经营战略和营销策略。

第二,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与其他产业市场经营环境有一定的共性,在某些方面我们可以应用其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但是由于体育产业市场在经营对象、产品、服务等方面又存在着很鲜明的个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又不能简单地把分析和研究其他产业经营环境的方法和理论照搬到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的分析和研究上,而应探究出符合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对于这样一个理论性命题,棘手的是我们到底应该“分析什么、怎样分析”,也就是说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方法论问题。

第三,从发展的角度看,对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基本要素和方法进行研究,无论从为体育产业经营者和相关管理决策者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减少和规避体育产业经营与投资的风险,使体育产业保持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为体育产业研究者提供一个研究视角来看,无疑都有着一定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1.3 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的界定 一般说来,经营就是指为了促进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圆满完成交换过程的一系列活动。交换是指消费者根据个人的需要、享受或获得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同时支付相应费用的全部活动过程。具体到体育产业市场经营,则可以理解为能否通过对各种市场构成要素的分析,准确地把握体育市场环境,理解体育消费者的真正需要和欲求,从而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体育产品和劳务的系统工程。生产体育产品和提供劳务的企业(包括俱乐部、公司)就必须对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做出客观、准确、全面的分析和预测,这样才能有利于作出正确、合理、高效的经营战略和策略,才能在拥有稳定的体育市场基础上,不断扩大规模,拓展空间,发展潜在的消费群体,实现企业既定目标和持续发展。

我们可以把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界定为:“从事体育产品和劳务经营的企业受外部影响的总和。”其中,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指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和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法律、科技等;微观环境是指组成企业基本经营系统的因素,如企业内部的供应商、中间商、顾客、竞争者等。然而,由于影响从事体育产品和劳务经营企业的外部因素有很多方面,其差异性和多变性也比较大,因此,企业为了应对这种环境就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基本的影响要素,掌握企业在体育产业市场中发展的主动权。

2 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的视角

在综合研究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诸要素以及体育产业市场自身特性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环境分析应从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大型体育赛事营造的环境、体育消费者环境和竞争者环境5个基本角度进行。

2.1 政治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指分析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的外部政治形势和状况给市场经营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影响。其中包括两个层面内容:一是国内体育政治环境分析,如了解和剖析党和政府的各项体育方针、路线、法规、条例以及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等对体育产业市场经营的影响和深层含义。如我国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1995-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纲要》等等。二是国际政治环境分析,主要指了解和研究国际上各国经营、管理和发展体育产业的具体做法和限制,尤其是对进口、外汇、劳工、电视转播、合同以及政治冲突的影响等的分析。如美国制定《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等反垄断法对职业俱乐部地点、数量、运动员流动与分配、门票分配、电视转播、运动员工资等方面做的限制和约束等等。对于刚刚加入WTO的中国来说,分析和研究国外各国在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中的政治和法规环境,借鉴其先进的发展经验和做法,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尤显重要和迫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特别是那些没有上市的职业体育俱乐部,由于其运行主要靠各级政府中的体育行政部门管理,有特殊的发展环境,并不遵循市场法则来发展,因此,它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并不明显,相对地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和垄断性。所以,在分析和研究这些国家职业体育俱乐部时,首先要明晰其政治环境,然后再分析其经营环境的基本要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