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的康复护理。方法:对2009年8月-2012年9月收集的51例髌骨骨折患者内固术后在医护人员的科学指导和协助下进行康复锻炼。结果:51例病人随访46例。膝关节功能恢复:优39例,良10例,差2例。结论:髌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及时正确的功能锻炼是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髌骨骨折内固定康复护理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引起,其发病率约占全身各部骨折的1%-2%[1]。据骨折类型及患者的不同情况,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2009年8月至2012年5月我院骨科应用张力带钢丝和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51例。术后采取科学系统的康复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51例,男24例,女27例,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48.5岁。致伤原因:跪、跌伤46例,交通事故致伤5例,全部为单侧髌骨骨折。闭合型骨折48例,开放型骨折3例,全部为新鲜骨折。横型骨折30例,粉碎性骨折21例。张力带钢丝组38例,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组13例。

2典型病例

陈换凤女43岁因不慎跌伤致右膝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两小时而入院,CR片示右髌骨中段横行骨折。伤后1日在腰麻下行切开复位、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术后第2天开始功能锻炼,辅以适当的心理指导,合理的营养膳食。

4周后拍片复查:骨折线已完全消失,关节面平整,右膝关节活动范围超过100°。8周后随访患者膝关节已能主动屈伸,活动范围超过130°。

3康复护理

3.1心理护理:许多患者因关节损伤疼痛而产生恐惧感。术后对于早期功能锻炼有诸多顾虑。作为医护人员首先,要向患者讲解清楚术后的注意事项、早期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及其意义,甚至关节长期不活动极易导致的不良后果。还可列举相似病例以解除患者心理障碍。其次,还应认真分清患者锻炼过程中的疼痛原因,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缓解其疼痛,好让患者持之以恒坚持锻炼。此外,应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其监督和积极配合患者坚持锻炼。为患者早日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3.2术后功能锻炼

3.2.1术后早期(术后1周)

术后抬高患肢,保持中立位,膝关节屈曲10-15°。待麻醉消失后即进行踝趾关节的趾屈、背伸锻炼,每日5-6回,每回10次左右。从术后第2天开始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舒缩练习,以防止股四头肌粘连、萎缩、伸膝无力。让患者仰卧位,足尖朝上绷紧腿部肌肉,协助其直腿抬高,足跟距床面20厘米,然后在保护下逐渐向下放平肢体,一般每日3次,每次30min。术后第3天可以开始使用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机进行被动锻炼。方法:病人取仰卧位,将患肢伸直放在活动器的架子上并给予固定,调节膝关节活动范围至病人能忍受屈膝的最大限度为宜,多在30-50°,每日2次,每次1小时。可以每日增加屈膝5-10°,循序渐进。所有练习应量力而行,以不疲劳为限度。护理人员在康复训练前告知病人康复训练的内容、目的和意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使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3.2.2术后中期(术后2-3周)

通过早期的功能锻炼后,患肢疼痛逐渐消失,切口基本愈合。此期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最佳时期,因为此时期切口周围的软组织开始粘连、机化。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膝关节的主动伸屈锻炼:嘱病人坐起,两手置于膝关节两侧协助膝关节缓慢屈伸,逐渐增加强度,严禁使用暴力,以免伤口缝线裂开。同时,巡视病房或做治疗时可经常上下推移患肢髌骨,防止髌骨关节面粘连,避免髌骨关节炎的发生[2]。术后2周,手术切口已愈合,肌力、关节运动均有一定程度恢复,可进行轻负重锻炼。护士在场指导病人健肢先下床着地,然后患肢再下床着地,足部平均用力,平衡身体后先轻后重逐步负重站立与行走。

3.2.3术后晚期(术后3周)

此时期髌骨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患肢疼痛消失,患者自信心增强。可鼓励病人扶拐下地试负重行走,练习时需要医护人员保护下,负重应循序渐进。从健侧肢体单足站立逐渐过渡到双足站立(约需5-7天),再逐渐过渡到患肢单足负重(约需5-7天)。也即身体重心逐渐从健侧转移到患侧。

4出院指导

术后2周拆线,患者大多出院,嘱病人继续进行肌力与膝关节的活动训练,4-6周骨折已近临床愈合期,膝关节功能大多在屈伸80-100°范围内,一般指导病人利用床栏杆进行膝关节的下蹲锻炼,如此反复维持1min,活动量的大小以不引起疼痛为原则。术后第6-8周X线复查有明显骨痴形成后弃拐行走。骨折完全愈合后在腰麻下取出内固定物。

5讨论

5.1护理人员实施科学、系统的护理及处理,使患者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自觉主动地配合治疗,并进行积极的功能锻炼,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功能的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2膝关节是下肢主要关节,在下肢承重、运动等多种功能中起主要作用。良好的稳定性、正常的活动度及无痛是膝关节发挥正常功能的决定性因素[3]。髌骨骨折行内固定术后,膝关节活动受限比较常见,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不便,造成膝关节功能障碍的原因是由于伸膝装置受损,原始创伤造成关节面损伤,而骨折后的制动则使上述因素更加恶化[4]。内固定后膝关节制动,亦可导致膝关节僵硬,早期进行功能训练可促进局部血肿及渗出物的吸收,减轻水肿,促进关节内滑液的分泌和循环,防止粘连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有规律运动和负重有利于维持骨质代谢平衡,使骨皮质增厚,减轻骨组织脱钙,增强骨的支撑的承重能力,预防骨质疏松[5]。应用CPM机装置长期持续被动活动膝关节,有助于关节软骨再生和修复及膝关节周围组织的修复,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因此我们制定了包制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康复计划,使膝关节功能得到良好康复,术后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膝关节运动不但可以防止肌肉萎缩,维持和提高肌力,还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消肿止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梅艳,金先跃等。关节镜下经皮螺丝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236。

[2]胡银华,杨博宇。髌骨骨折的治疗与康复护理[J]医学信息,2008,01(3):121。

[3]朱红军,杨卫新等。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对患膝功能恢复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7(21):634-635。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肱骨骨折;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肱骨位于上臂,又叫上臂骨。上端有半球形的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组成肩关节,下端连接肘关节,对整个手臂的运动起关键作用。肱骨骨折之后,不仅会影响到肩关节的活动,也会影响肘关节的活动,对人的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困扰[1]。为了探讨肱骨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文章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7月30例肱骨骨折术后患者,按照精心设计好的精细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康复护理,三个月后查看患者的具体康复情况,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7月30例肱骨骨折术后患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大小不等,平均年龄50岁。

1.2护理方法

按照精心设计好的精细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康复护理,三个月后查看患者的具体康复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2.1术前康复护理

(1)在术前同患者交谈,介绍肱骨骨折手术的一般情况和康复效果,对患者进行心理疏通,避免患者因缺乏相关知识而导致的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从而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手术以及术后的康复治疗。

(2)向患者讲解术后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让患者了解康复护理的常识。同时,向患者详细介绍肱骨骨折的方法和细节,让患者清楚注意事项,以便在之后的术后康复护理中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1.2.2术后康复护理

(1)在患者的术后1-10天,派医护人员随时关注患者状况,安置好患者,将床头抬高,将患臂用枕头垫起,放置好肘关节和肩关节的位置,具体标准为:肩关节置于前屈外展位,肘关节屈90度。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观察患者是否有术后麻醉消失,患部异常疼痛的现象,对有此现象的患者使用止痛剂,缓解疼痛感。对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如患者起身应当帮忙扶起,患者如厕应当给予帮助。在患者身体有知觉之后,应对患者患部手臂进行手指和手心的按摩活动,保证患者手臂其他位置血液畅通。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患臂肩部肌肉等长收缩运动、腕关节和肘关节的运动,就具体操作方法为:患臂侧手握拳,伸指及肱二头肌的等长收缩,减轻手部水肿,握拳以8s左右为一次,10次为一组,每天坚持20组左右,情况好转,可增加练习量。

(2)在术后10-25天,开始练习肩部活动,如肩部前后屈伸活动。具体操作方法为:护理人员站在患者身后,一手固定患者肩部,一手托住肘关节,以一定幅度轻微活动,重复5-10次为一组,每天坚持5-8组。在这一过程中,禁止患者患臂外展,以造成二度骨折。也可以教患者健臂扶住床架,身体下弯进行自我锻炼,以辅助治疗。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要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

(3)术后25-50天,在没有不良反应的前提下,指导患者进行全面关节练习。如身体向前弯曲,使患臂在重力作用下下垂;患臂前后摆动后左右摆动。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阶段,患者运动量仍不宜过大,以每次50-80下即可,运动的幅度以患者自身情况而定,以无不适感为佳。在这一阶段后期,患者可以用健全的手臂托住患臂,放松肩关节,还可进行缓慢的下蹲运动,让肩部跟随身体运动而得到活动。在无不适感之后,可由健全的手臂将患臂向外推送,以达到矫正之目的。此阶段是患者恢复的关键阶段,在此过程中,会有患者担心动作过大导致再次骨折的问题,因此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的疏导和动作的纠正,以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4)术后50-90天,在第三阶段活动顺利完成之后,可让患者进行刷牙、洗脸等日常生活训练。

1.2.3出院指导

(1)运动指导

鉴于患者的住院时间不长,患臂并没有完全康复,不宜进行负荷较大的运动,在出院后,患者应坚持康复训练,巩固治疗效果。

(2)饮食指导

在饮食方面,应当注意相关营养元素的摄入,在骨头愈合期,需要大量钙质,适时补充钙元素。不宜饮酒、抽烟等。

(3)生活指导

注意休息,保持生活的规律性。

2.结果

经过为期3个月的护理,本次治疗30例患者中,肩部、肘部关节能正常活动的有28人,恢复了正常的身体机能。康复率达到95%。

3.讨论

在临床医学中,骨科手术的治疗效果跟康复密切相关,骨科治疗中,恢复功能是永恒主题,也是手术成功的标志。因而,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现有的医疗手段中,骨折手术前期一般是打石膏进行固定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局部按摩十分重要。由于患者患部进行了石膏固定,无法得到有效的活动,血液流速缓慢,身体中的废弃物不能有效排出,严重者,会造成血管拥堵从而造成肌体坏死[2]。所以康复过程中的局部按摩是康复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从功能恢复来讲,患者想要实现比较理想的功能恢复,在康复治疗中进行功能训练必不可少,在训练中听从护理人员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争取完美恢复。

在进行肱骨骨折手术后,患部经常会出现僵硬的状况,在咨询护理人员的前提下进行适量的活动,有益于患者的康复。在护理过程中,注意早期的不良反应症状观察和中期的功能恢复,对于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有着重大意义。总之,在肱骨骨折术后,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能达到很好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膝关节 康复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152―02

髌骨骨折后由于膝关节活动受限导致膝关节僵直、屈曲受限活动障碍,影响下肢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损伤后早期康复护理尤为重要,利于关节面的磨合,促进关节液的循环,有利于关节面软骨的修复,防止关节内及周围软组织的粘连,关节炎的发生,维持肌肉的收缩运动,防止废用性肌肉萎缩。[1]本组30例患者均行切开复位髌骨爪内固定处理,术后X线显示对位,对位对线正确或基本正确,将其分别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髌骨骨折进行护理,观察其关节功能康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收治髌骨骨折病人36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45-75岁,左侧12例,右侧24例,均行髌骨爪内固定术。

1.2 分组

将36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18例,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术后当天即行关节肌肉功能锻炼,等长肌肉收缩,之后根据关节肿胀程度进行患肢负重训练,全身活动,增加关节活动,B组18例,采用常规护理,术后第四天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2 康复护理方法

2.1 康复治疗

2.2 抗炎、消肿

术后即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15~20cm,第1~3d同时间歇性、交替进行小腿部和股骨部肌肉有节律运动性或静力性的收缩和放松,每次收缩持续6S,收缩和放松持续时间的比值在1:2左右,可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加速渗出液的吸收,以不引起肌肉疲劳为宜。同时膝关节置于微屈10°,使髌骨前部保持一定的张力,有利于骨折端的轴向加压和髌骨关节的自身磨造及慢性复位[2]。创面有软组织损伤局部炎症反应明显,创面暴露处提携式紫外线治疗仪进行床旁照射治疗,利于消炎、抗感染、减少渗出和促进创面愈合。

2.3 防止肌肉萎缩

术后第1d即开始至第一周内增强等长收缩练习,早期等长收缩练习以保护关节不受异常应力作用,且不易引起有肌肉损伤的炎症反应。方法:分别收缩股四头肌绳肌,持续收缩6S,休息,重复20次一组,每天3组;或每组肌肉持续收缩10S,休息,重复10次一组,每天10组。

2.4 “负重”训练

针对患肢长骨受应力作用,促进骨质再生,防止骨质疏松。[3]方法:练习卧位时,用足底部蹬床尾护栏,每次10分钟,每天3-5次。

2.5 全身活动

加强非受累肢体活动,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躯体代谢活动和体能。方法:锻炼上肢支撑躯体的肌力训练,为拄拐行走做准备。

2.6 增加膝关节活动

第3天开始被动运动借助他人、自身体重和器械被动屈膝。被动运动中注意用力均匀缓慢,牵拉关节同时被动屈曲直到稍过痛点为止,保持一定时间。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活动,运动后可能会出现关节肿痛,程度应控制再运动后次日晨起肿痛消失,若未消失则说明前一日运动过量。

2.7 康复评定标准:

治愈:无肌肉萎缩,膝关节伸屈范围达130°~140°,并可以参加生产劳动及工作;显效:无明显、肌肉萎缩、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膝关节伸屈达100°~120°,日常生活无妨碍;有效:症状和体征减轻,膝关节主动伸屈达70°~90°,功能活动受一定影响;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关节主动伸屈

3 结果

对36例膝关节外伤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结果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百分评分系统进行临床疗效评定:优:≥85分,良70~84分,中60~69分,差≤59分。A组14例优,患者在术后一个半月基本恢复日常生活,需扶拐行走避免负重,4例为良,无中和差者,优良率为100%;B组7例优,5例良,4例中,2例差,患者3周-4周内日常生活可自理,需扶拐上下楼梯行走间断休息,避免负重,优良率为66%。从结果可以看出早期康复护理显然降低膝关节功能及废用性萎缩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致残率。(见下表)

30例膝关节外伤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评定结果

优 良 中 差 优良率(100%)

A组(例) 14 4 100

B组(例) 7 5 4 2 66

4 讨论

膝关节两端的骨折损伤关节面,造成关节内外粘连,患者下肢骨折后制动时间长,固定中难以进行有效的关节活动,静脉血及淋巴回流不畅,组织间隙中浆液纤维性渗出物和纤维蛋白沉积,关节内及周围组织易发生纤维性粘连,加以关节囊、韧带,通过关节的肌肉、肌腱的挛缩,关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可以防止肌肉萎缩,防止关节炎的发生,预防制动对人体带来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恢复关节功能。[4]

4.1 康复护理 护理对策 由于膝关节骨折的多样性,需了解患者骨折的严重程度、手术复位程度、内固定稳定程度,应根据康复医学原则和康复护理内容与临床医师共同制定出康复护理计划,包括开始时间、初始角度、每日增加的度数、每天的活动时间、治疗周期、出院后的活动方法。

4.2 心理护理 (1)在患者的传统观念中,骨折治疗应以制动为主,因此在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前心理护理非常重要,要了解患者的思想情况,根据不同的性格、职业、家庭背景及社会关系,介绍一些成功病例,了解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增强其信心。还要向患者解释早期功能锻炼对恢复关节功能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讲解长期制动的并发症,下肢关节运动的优点,骨连接端有足够坚固的内固定等,使其消除顾虑,增强治愈的信心,自觉配合治疗。严格防止患者主动对抗,防止内固定及骨折移位。(2)术后患者可使用镇痛泵,减轻疼痛,以利于配合。

4.3 康复治疗中的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听取患者对疼痛的感受,根据患者的承受力调整速度及活动弧度,加强防护措施,勿操之过急,密切观察敷料包扎、渗液情况,保持切口敷料完整干燥,及时更换敷料。关节内手术后,放置负压吸引管时,在运动时应妥善固定吸引管,以防止吸引管脱出,影响血液和滑液的引流。

4.4 术后3d以内是缓解疼痛的重要阶段。根据具体情况一般多与麻醉科合作采用静脉自控性镇痛泵,维持少量定时给药,对某些耐痛能力极差的患者可适当延长时间,对某些身体素质及耐痛能力较好的患者亦可采用口服或肌内注射止痛药。随着患者术后身体、心理耐受力增强,镇痛措施逐渐撤消,从而避免某些止痛药的成瘾性。

参考文献

[1]. Boldin C,Fankhauser F,Hofer HP,et al.Three-year results of proximal tibia fractures treated with the LIS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6,445(4):222-229.

[2].贾维东,徐义勇,刘瑶,等.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26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2):134-135.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第4篇

下肢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骨折之一,手术方法很多。以前只强调手术方法的改进,对康复护理重视不足,因而有许多病人出现关节粘连、股四头肌挛缩、关节囊挛缩至关节僵直而影响工作生活。为了让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到最大程度。我科于2011年8月~2013年6月,对200例下肢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术后早期使用持续被动运动器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防止膝关节粘连、股四头肌挛缩、关节囊挛缩至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促使骨折愈合,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中,男128例,女72例;年龄3―89岁,股骨干骨折36例,股骨劲骨折29例,髌骨骨折9例,胫腓骨骨折121例,内外踝骨折5例,所有病例均实行了手术切开复位加内固定术。

2 护理与康复训练

2.1 术前护理

2.1.1 病人入院后,由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主动介绍病区基本情况,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询问症状,同医生一起检查全身体征,看有无开放性伤口及其他脏器损伤及合并症。对于危及生命的损伤立即处理,留好静脉通道、吸氧、监测生命体征等。做好入院评估。手术前向病人及家属示范并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胫前肌、小腿三头肌和趾背伸肌的主动收缩,以及关节、足趾关节的主动运动,教会患者使用拐杖,为术后扶拐行走做准备。

2.1.2 术前心理准备很重要,骨折往往是由于突然意外造成,心理上未能完全接受,极度紧张和恐惧心理存在,加上剧烈的疼痛和患肢的功能障碍,加剧担心手术效果的心理焦虑及恐惧感,惧怕残疾。特别是老年患者,因为文化程度低,对疾病了解少,经济收入少,缺少家庭关爱,焦虑、抑郁明显,心理因素的积极与否将直接影响患者术后骨折的愈合情况,所以护士必须要做好有效的心理沟通护理[1]。

2.1.3 完善手术前各项检查,备皮,输液,皮试,手术前肌肉针,必要时留置导尿管等。

2.2 术后护理

2.2.1 护理:患者手术完毕回病房后,护士主动接病人,将患者轻放于硬板床上,头偏向一侧,去枕平卧,不同麻醉方式采用相应的护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切开情况、皮肤色泽温度及足背搏动情况。患肢保持功能位置,垫高15-30cm,以利淋巴、静脉回流,预防患肢肿胀及预防褥疮护理[2]。

2.2.2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术后并发症手术本身可引起创面浅表感染、深部感染、神经损伤等,故术后护理应密切观察患肢末端血运、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运动及疼痛等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报告医生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3 术后康复训练

2.3.1 术后第1周:患者手术后第1天保持关节功能位,抬高患肢15°-30°;术后第2天,开始做股四头肌收缩练习,4次/d,每次2-3 min;术后第3-7天,可以行CPM机康复治疗,开始前需与病人及家属交流,或让病人及家属与病区内其他病人交流,以解除心理顾忌,担心伤口裂开或骨折加重,主动与医生及护士配合行CPM被动康复治疗,康复过程中可以听音乐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护士对CMP机的操作一定要熟悉,角度要调整准确,动作要轻,稳定,准确。开始后询问患者情况,观察患者面色及患肢皮肤颜色,先开始做术肢踝关节的背伸、趾屈运动,并切口情况,有活动性出血,向医生反映。

2.3.2 术后第2周: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术肢关节无痛范围内的主被动运动。用医生或护士用手托住患者术肢踝关节,嘱咐患者自己控制,尽量抬术肢,并保持高度,自己通过助力完成直腿抬高运动。要求患者应用CPM机给予术肢在无痛状态下的持续被动运动,起始角度为35°,终止角度以关节无痛为原则。

2.3.3 术后第3周:在医护人员帮助下加强术肢直腿抬高运动,逐渐减少手的扶托。CPM机增加屈曲度数至90-100度,逐渐加快来回速度。在运用CPM机是注意脚与关节的距离与夹角,增加角度要循序渐进。

2.3.4 术后第4周:嘱咐患者直腿抬高运动慢慢由助力向主动运动的过渡,鼓励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的主动运动,患者在侧卧位上,将术肢放在上方,踝关节弯曲呈90度,行下肢肢体的内收、外展运动,及前后摆动练习。

2.3.5 术后第5-6周:术前已经向患者及家属示范,现在更容易帮助患者下床,学会使用拐杖练习行走。鼓励患者尽量独立完成简单的日常活动,如穿衣、穿鞋、袜等。

2.4 出院指导的有关内容

2.4.1 饮食宜高钙、高热量、高维生素等营养丰富的食物,注意色香味的调节,使病人有良好的食欲,增强体质。

2.4.2 功能锻炼按骨折部位不同,继续按在医院内规定的功能锻炼方法锻炼,以最大限度的恢复下肢功能。

2.4.3 按规定期限,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有特殊情况时,及时与医生联系。

3 结果

本组200例均获随访6-12个月,除5例延迟愈合,2例患者在术后60 d造成二次骨折重新手术固定外,其余193例骨折均正常愈合,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4 讨论

下肢骨折术后,强调早期肌肉的主动舒缩与关节被动活动相结合十分重要,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患者术肢部位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训练的时间和内容,避免过早过度的锻炼对肌肉起点与骨折的愈合。下肢骨折术后护理是综合性的,包括常规护理比如抬高术肢、监测皮肤颜色、足背搏动等,还需要一些特殊护理干预如有效医患沟通,运用幽默等,可以干预患者术后疼痛及护理满意度等。应用CPM机康复治疗在术后康复治疗中起到重要辅助作用。CPM机通过对患者下肢进行持续、被动及反复屈伸关节活动,有利于帮助患肢肌肉收缩,加速组织损伤的修复,促进细胞转化,缓解疼痛,减轻水肿,达到加快恢复功能活动的目的。早期活动及CPM康复训练有利于损伤的修复,防止制动所致的肌肉骨骼系统并发症。不同阶段有各自的目的和训练重点,心理护理在下肢骨折围手术期及运用CPM及康复训练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老年患者,有效地沟通,可以减少患者的焦虑、抵触情绪,更有利于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骨折术后 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155-02

随着人口老化,老年人髋关节骨折日趋增多,骨折后愈合速度慢甚至不愈合,故需行手术治疗。由于患者年龄大、合并症多、病死病残率高[1],因此,做好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我科2008年3月~2010年7月共对120例高龄髋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经过精心的治疗、护理,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120例,为我科2008年3月~2010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髋部骨折术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1.26±12.72)岁;平均病程(10.60±4.76)月。对照组60例中,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59.83±14.13)岁;平均病程(9.84±5.62)月。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20°~30°, 必要时给予皮牵引或者穿“丁”字鞋,制动,忌内旋位,严密观察伤口的渗血、肢端血运、感觉活动及术后肢体组织肿胀程度,如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处理,在肠蠕动等恢复后予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食物,如果患者疼痛,给予镇痛药或者在术中安放止痛泵,预防术后疼痛的发生,早期不介入康复护理,术后患肢肿胀、疼痛等症状消失后,1周左右介入传统护理,即根据医嘱执行常规护理,包括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密切观察病情,记录饮食和排出物的量,适度翻身按摩,根据病情需要帮助病人更换、擦澡、洗头、剪指(趾)甲等,每隔1―2小时巡视1次,既了解病情和治疗情况,又帮助饮食起居,进行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在术后3周后X线检查显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线模糊,有少量骨痂形成,关节置换无脱位现象,稳定。

1.2.2 实验组 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 20°~30°,必要时给予皮牵引,或者穿“丁”字鞋,制动,忌内旋位,病情观察及饮食护理同对照组, 但于术后1天即介入康复护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2.2.1 心理护理[1]由于治疗时间长,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所以患者往往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影响疾病的康复。因此应以耐心、宽容的心态对待患者的言语和行为,鼓励患者树立积极、主动的战胜疾病的良好观念,并且使其主观上积极地参与康复锻炼的活动,正确、愉快地配合各种康复计划,促使自身功能恢复,克服焦虑、紧张情绪。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关心呵护患者,尽最大努力帮助患者克服各方面的困难,使其每时每刻都感受到医院大家庭的温暖,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将术后康复锻炼的目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向患者做好系统的说明,使其变被动训练为主动训练。

1.2.2.2 主动锻炼(1) 术后6小时在床上做简单的活动,帮助患者从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如进行上肢运动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练习3点支撑,即抬臀练习,具体方法为:弯曲健腿、健足与双肘,用3点支撑肢体,腰部稍用力将臀部抬起,以防止臀部长期受压形成压疮。(2) 术后1―2天,拔除负压引流管,开始髋关节康复练习,练习强度以每次训练量不引起肌肉过度疲劳为宜。术后第2天开始做膝关节为主的屈伸活动,膝关节弯曲20°~30°,每天10次,每次15分钟,但以患者髋关节能耐受且不感觉疲劳为度,屈髋关节小于45°,以后逐渐增加度数,但避免大于90°。( 3 ) 术后1周左右,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练习。坐位练习,即进行髋关节的屈伸练习,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行走练习,由他人协助,抬起上身,使腿离开床,屈髋

1.2.2.3 CPM机锻炼 术后2周开始进行CPM机锻炼,即用下肢关节锻炼器进行关节屈伸方向的功能锻炼,使用时先将患肢放置于下肢关节锻炼器上,绑好固定带,接通电源,然后打开开关,开始使用时角度为15°,以后从小到大逐渐增加到最大范围, 每次40分钟 ,每日1 ~ 2次。匀速运动持续 10~14天。

1.2.2.4 电脑骨折治疗仪辅助治疗 术后48小时开始用电脑骨折治疗仪治疗,2对电极板在患者骨折处交叉放置,每天2次, 每次40分钟,术后第2天选择消肿止痛模式,术后10天选择运动康复模式。

1.3 资料分析2组治疗护理效果,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2组内比较用t值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 X2 )分析。

2 结果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见表1、表2 、表3)治疗2周后,统计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并发症的比较,结果表明:局部疼痛程度, 在2周时间内,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关节活动度 2组比较 P

表1 局部疼痛程度的比较

注: 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X2=10.63 ,P

表2 关节活动度的比较

注: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X2=13.74 ,P

表3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注: 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X2=11.18 , P

表42组患者出院时及6个月时的Harris评分比较(x±s)

3 讨论

高龄髋关节骨折患者由于年龄大 、体质弱,术后生活不能自理,进食、排便等基本生活需要他人帮助,加上环境改变导致睡眠紊乱,以及担心家庭、医疗费用及治疗效果等,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不振、焦虑、抑郁,对锻炼不积极、缺乏信心等负面情绪,极大地影响患者健康恢复和生命安全。故加强患者术后的健康护理教育,对树立患者生活信心,坚持康复锻炼,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2] 手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营养状况与手术的耐受力密切相关,由于老年患者代谢降低、蛋白合成减少,组织修复愈合能力下降,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缺钙等现象。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其神经系统、激素分泌与生化代谢均发生一系列变化,垂体―肾上腺素功能的改变,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促生长激素等促进分解代谢的激素增多,而胰岛素分泌减少进一步引起热量供应不足,加速蛋白质分解,使血浆蛋白下降,直接影响切口的愈合,组织的修复与免疫功能[3]。因此,必须加强基础营养支持,补充充足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保持正氮平衡和热量平衡,以维持机体蛋白质、免疫系统和组织修复的需要。肌肉运动是保持全身及各系统器官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刺激剂,持续制动及长期卧床导致肌肉活动严重丧失,必然引起不良的生理效应,并可损害免疫系统,影响康复、甚至会产生各种并发症[4] 。临床上应做到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并发症的防护、加强心理护理、进行有效康复训练指导,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处于最佳的治疗状态,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积极、正确的康复护理是骨科手术后成功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早期康复训练是恢复髋关节功能的关键。因此,术后早期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是对运动的补充,可弥补运动不足的影响,促进疾病痊愈或创伤愈合,且能预防和消除长期卧床对机体的不良影响,活跃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和全身各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及新陈代谢,从而防止和减少肺炎、褥疮、尿路感染或结石、静脉血栓形成、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改善患者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其舒适感。肌肉舒缩练习可以在不影响内固定的情况下,可以对局部静脉起到按摩作用,促进静脉、淋巴液的良好回流,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 避免静脉血栓的形成。CPM机的出现是骨科功能锻炼特别是关节ROM方面的重大进展,早期的被动活动可以在不影响骨折内固定的情况下完全松解粘连,为有效的主动活动创造条件。术后3天关节发生的粘连,经CPM机锻炼后可产生透明软骨修复[5]减少了关节内粘连,从而使髋关节在屈伸方向获得较好的活动。电脑骨折治疗仪疗通过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内啡肽物质的释放而达到镇痛的作用,并能增强肌肉张力和力量,对骨组织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可实现成骨效应,促进骨折愈合。

本研究通过随机分组,对比研究,证实早期康复护理在高龄髋关节骨折患者术后的重要性,对骨折术后的功能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迎晨,高志娴,刘玉风.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5,11:103―104.

[2]黄津芳,刘莹,杨春梅,等. 外科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特点及施教对策 [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5):270.

[3]李宁.加速康复外科治疗中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8,15(2):86.

[4]范振华.骨科康复医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7.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骨折术后;康复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9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65-01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86例下肢骨折病人,其中男性、53例,女、33例。按骨折类型,有股骨骨折32例、髌骨骨折25例、胫腓骨骨折16例、踝骨骨折13例。均进行康复期健康指导,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2 心理护理

骨折发生后由于疼痛,活动受限,长期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患者容易紧张烦躁,护理人员应该态度和蔼,耐心地与其沟通,向患者讲解骨折的预后转归,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增强患者战胜疼痛的自信心。对患者家属做好思想工作,使其对病人的思想转变和生活方式有准备、能够细心细致地照顾病人,避免烦燥不安或不耐烦的情绪在病人面前出现。

3 饮食护理

骨折后由于骨折组织的修复是需要合理的营养,应及时给予高热量、以及高蛋白食物。根据病人的饮食习惯灵活运用,以强筋壮骨、活血化淤、促进骨折愈合[1]。同时应注意便秘的发生,由于骨折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应指导患者干稀搭配、精细搭配、荤素搭配。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粗纤维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4 并发症合并症的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末梢血运,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少伤口渗血,减轻患肢肿胀疼痛。注意观察皮肤温度、感觉运动,注意有无神经损伤,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注意原有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干预,对骨折转归十分关键。

5 功能锻炼的护理

功能锻炼对骨折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及时恰当的功能锻炼,不仅可以防止肌肉萎缩、滑膜粘连、关节强直,同时功能锻炼对血运有较强的影响,可以舒筋活络,益气活血,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在进行功能锻炼时,应告知注意事项,解除思想顾虑,充分调动能动性,克服疼痛。使其自觉的进行功能锻炼,教会患者做踝关节的背伸,趾屈活动,绷腿动作,教会患者掌握免负重,部分负重,完全负重的锻炼[2]。活动应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部分患者结合红外线照射、热水浸浴。低频电疗、磁疗等物理疗法,增进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锻炼时医护人员结合个人特点制定,肌肉收缩次数、关节屈伸角度、负重时间及强度等具体指标,并要求家属监督。

6 疼痛的护理

加强疼痛的护理,与患者交谈,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正确使用镇痛药物。恰当应用疼痛的心理疗法,可以通过听音乐谈心等方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放松,缓解病人疼痛。疼痛病人一般是夜间疼痛加剧,鼓励病人白天多与家人沟通,应减少白天睡眠的时间,尤其是减少午睡时间,延长夜间睡眠时间[3],增进夜间睡眠质量。

7 褥疮的预防和护理

由于骨折病人术后卧床时间长,易发生褥疮,因此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及时采取翻身护理,仔细检查患者是否出现红肿或者颜色的改变,指导家属合理得按摩经常受压部位,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予患者气垫床,及时更换床单,保持床铺清洁,特别是女性患者卧床时间长,小便后要及时清理会阴及骶尾部,保持骶尾部干燥。

8 尿路感染的护理

由于骨折病人长期卧床且病人为了减少陪护的麻烦,饮水量少,容易出现尿路结石及尿路感染,所以针对此保持患者的每日饮水量达到标准,如有留置尿管应保持尿路清洁,进行尿路冲洗,预防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颜淑要.健康教育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中国社区医师,2012年第21期279页.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第7篇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4-0150-03

Analysis of the methods and effects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fter the surgery of calcaneus fractures

LOU Juhong CHENG Fengmin WU Xiuling WANG B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aizhou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Taizhou 31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s and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after the surgery of calcaneal fractures.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calcaneal fracture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6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early rehabilitation care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of feet, Sanders classification, compliance, satisfaction, and incidence rates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core of Maryland foot function(94.36±2.41), incidence rate of Sanders type Ⅰwas 81.66%, incidence rate of Sanders type Ⅱ was 16.67%, incidence rate of Sanders type Ⅲ was 1.67%, and incidence rate of Sanders type Ⅳ was 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atisfac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Calcaneal fractures;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re; Function of feet; Sanders

跟骨骨折在?R床较为常见,首选治疗方式为手术,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固定、复位效果,但若术后护理不当,仍可影响治疗效果[1,2]。大部分跟骨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需卧床较长时间,而长时间的肌肉活动、关节活动受限,可导致患者肌肉出现失用性萎缩,淋巴、血液淤滞,最终影响关节功能恢复,严重时可并发残疾,从而给患者生理、心理带来双重刺激[3,4]。因此,应加强跟骨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从而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本文旨在探讨跟骨骨折术后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6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60例。本次研究患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且经CT、X线片检查确诊为跟骨骨折患者。排除危重症患者、沟通障碍者、存在精神家族史者及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观察组患者男29例,女31例,平均年龄(35.47±5.85)岁;Sanders分型:Ⅲ型48例、Ⅳ型12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1例,高处坠落伤19例。对照组患者男28例,女32例,平均年龄(36.28±4.95)岁;Sanders分型:Ⅲ型47例、Ⅳ型13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2例,高处坠落伤18例。两组跟骨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1)基础护理:患者术后6 h 连接心电监护仪,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采取去枕仰卧位,防止患者发生颅内压增高现象。同时待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后,嘱患者与家属保持流质-半流质-普食的进食原则,尽可能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钙丰富等食物[5,6];(2)心理疏导:对于术后仍存在不安、紧张、焦虑等情绪患者,可增加与患者交流的次数,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真实想法,同时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取得患者信任,提高患者依从性,利于日后治疗的实施[7];(3)石膏固定护理:将患者患肢抬高10~15 cm,从而减轻患者水肿现象。同时应密切观察石膏固定情况,观察黄末梢皮肤温度、颜色,避免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8,9];(4)切口护理:术后早期应加强患者伤口护理,保持外敷料清洁、干燥,若发现伤口出现渗血、渗液现象,立即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10]。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对患肢踝关节进行按摩治疗,且每日一次,每次按摩20 min,避免过度用力[11]。选择性给予患者中药沐足,配方:木瓜、当归、牛膝、伸筋草各30 g,川芎、白芍各20 g,将其熬至药汁,留取500~1000 mL,药温控制在50°C~60°C[12,13];(2)关节训练:首选可对患者患肢踝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早期活动范围为5°~30°,待患者适应后,可加大活动范围,每日训练一次,每次训练40 min。待患者被动运动逐渐适应后,可转变为主动锻炼,鼓励患者通过自身调节力[14]进行肢体活动,同时可在患者活动后进行冰敷处理,每次15~20 min,直至患者适应后,可改为肌力训练,包括日常活动练习、上下楼梯练习、踢腿练习、屈膝练习、屈髋练习,每日训练2次,每次20 min,且在患者活?雍笮?助患者按摩肢体。训练原则为:无负荷主动运动-抗阻力运动-负重主动运动[15];(3)选择性给予患者红外线烤灯照射治疗,每日1次,每次20~30 min;(4)在患者出院前1 d,向患者介绍复查时间,并告知患者复查的重要性。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采用满分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护理环境、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技术操作、护患沟通等满意度,分数越低,表示患者护理满意度越低)、并发症发生率、依从性(采用满分制评分表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评分,≥90分表示依从,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者Sanders分型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nders分型明显优于对照组(P

2.3两组患者依从率、满意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跟骨骨折主要是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致,属于骨科常见疾病。目前临床上对于跟骨骨折患者常使用外科手术治疗,其可有效恢复骨折部位,且起到连接作用,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18]。但术后若未得到有效护理措施,可直接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对此临床部分学者尝试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临床,结果发现其可改善患者静脉回流,利于局部渗液吸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防止关节、肌腱粘连的发生,促使关节面得到塑形[19,20]。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康复训练;护理

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人,是常见骨折之一,主要发病原因是青壮年多由于强大暴力所致,老年人多是由于骨质疏松,外伤后发生股骨颈骨折。股骨颈骨折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多需要长期卧床,在卧床期间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1]。现总结性回顾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长春市中医院住院的4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2例,其中男15例,女27例。年龄36~85岁,平均年龄67.25岁。2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11例行动力髋内固定,7例行人髋关节置换,3例行三枚空心钉固定,住院时间13~62d,平均24d。

1.2方法

1.2.1运动康复措施

1.2.1.1早期:炎性反应期(0~1周)

早期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疼痛,消退肿胀,提高肌力,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以静力练习(关节不活动,保持某一姿势直至肌肉疲劳)为主,逐渐增加小负荷的耐力练习:①麻醉消退后即开始活动足趾及踝关节并开始踝泵练习,通过小腿肌肉挤压作用促进血液及淋巴的回流。这种练习可以促进患肢血液的流通,预防肿胀及深静脉血栓。②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每日要大于300次。③术后3d应开始CPM练习(2次/d,30min/次),练习后即刻冰敷30min。

1.2.1.2初期:(2~4周)

初期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关节活动度及提高肌力。①开始直腿抬高练习(10~20次/组,1~2组/d)。②在无或微痛及骨折稳定的前提下,开始髋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10~20次/组,1~2组/d),动作要缓慢、用力,屈膝屈髋要达到最大限度,保持10s后缓慢伸直。③继续加大CPM练习角度,若骨折处愈合良好,力求在4周左右膝关节屈曲达120°,髋关节屈曲角度达90°。④在保护下,开始下地扶拐行走,患腿可部分负重(小于1/4体重)。

1.2.1.3中期:(5周~3个月)

中期练习的主要目的是继续强化关节活动度,提高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通过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可以逐步尝试增加患腿负重,改善步态。①负重及平衡练习:在骨折愈合程度允许的前提下,开始负重及平衡练习。根据骨折愈合的程度,可在平板称上让患腿负重,以明确部分体重负重的感觉。负重由1/4体重、1/3体重、1/2体重、2/3体重、4/5体重、100%体重逐渐过渡,至达到患侧单腿完全负重站立。②继续加强关节活动度练习,在抱膝屈髋位逐渐缩短足跟与臀部之间的距离,在髋关节感到疼痛处保持5~10分,至与健侧腿角度相同。③开始蹬车有氧练习,逐渐由轻负荷至大负荷,并逐渐减低座位的高度。④加强腿部肌力练习,包括后抬腿练习、俯卧位抗阻屈膝、抗阻伸膝练习。⑤提踵练习。

1.2.1.4后期:(4~6个月)

后期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若骨折完全愈合,并足够牢固,即可开始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①随着肌力的增加逐渐增加下蹲的角度。②跨步练习,包括前后、侧向跨步练习。③患侧单腿蹲起练习,动作要缓慢、用力、有控制(不打晃)。

1.2.2专科护理①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患者康复。要关心体贴患者,对急躁、发脾气或心灰意冷、抑郁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放松身心、分散注意力,在允许的范围内参加一些适当的文娱活动等。②饮食护理。患者受伤或手术后短时期内,食欲会受到影响,老年、体质弱或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患者可能更明显。饮食应注重色、香、味,以刺激食欲。多吃一些辣椒、西红柿、青菜、包菜、萝卜等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蔬菜,以促进纤维骨痂生长和伤口愈台。③二便护理。患者手术后,可能会卧床一段时间,要帮助患者应学用大小便盆排便。骨折早期因忧思少动、气机郁滞、无力推运,常有大便秘结,宜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进排便的食物。必要时服用通便药物,如麻仁丸、番泻叶等。长期卧床易发生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可适当多饮水以利于利尿。④护理。患者体息时宜适当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踝关节高于膝关节,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患肢置于外展中立位,避免外旋内收,仰卧时在两大腿之间置软枕。⑤个人卫生护理。卧床时,除每日冼脸、刷牙外,还应定期洗头,保持身体清洁舒适。洗澡不便,可改为擦浴。衬衣裤要经常更换,保持皮肤清洁。伤肢穿裤子不方便,脚趾血液供应差,寒冷季节可缝制棉脚套保护。⑥预防并发症护理。应练习深呼吸,用力咳嗽,痰咯不出时,可拍打背部进行协助防止坠积性肺炎;要经常翻身,防止骨骼突起处长期受压而发红、糜烂、形成褥疮,必要时,在骶尾部、脚后跟等处放置气垫或棉圈;如果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要把患腿垫高,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出现脑栓塞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2结果

功能训练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本组42例患者均给予适当的的康复训练,通过训练预防了卧床带来的并发症,功能不同程度的恢复,经电话或上门随访患者均能生活自理或部分生活自理。

3讨论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患者,其发病机制多是以骨质疏松为基础的疾病,妇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分泌低下,肾脏合成活性维生素D减少,小肠吸收钙的能力减弱等原因,致使骨形成缓慢造成骨质疏松症[2]。老年股骨颈骨折后卧床时间3~12周,如果出现并发症,会给患者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作者认为早期实施康复训练,可以有效预防并治疗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同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加强功能锻炼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3,4]。

参考文献

[1]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84.

[2]耿丽华,金芳.骨科创伤患者的功能康复护理.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5):233.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康复护理;踝关节骨折;功能训练

作者单位:519000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骨二科(吴振婵 赖家盈),

普外四科(杨朝霞),骨一科(吕卫华 江美齐)

踝关节骨折是人体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总数的 3.92%[1]。根据骨折情况不同,治疗方法各异。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是踝关节骨折 Lauge- Hansen分型中最常见的一种,在踝关节骨折中占半数以上[2],处理不当易导致踝关节功能障碍,临床上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本科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通过对50例Ⅲ度和 Ⅳ度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早期手术治疗,术后配合科学、系统性的功能训练,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术后的康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19~7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1例,扭伤13例,坠伤12例,重物砸伤4例。闭合性骨折41例,开放性骨折9例,其中严重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患者6例。伤后就诊时间半小时~4 d。住院时间:4~173 d。

2 手术方法简介

手术内固定时间为受伤后 4 h~13 d。在椎管内麻醉下,对于腓骨骨折通常使用钢板做内固定,对于内踝骨折,常规选用松质骨加压螺丝钉,但当内、外踝骨折为撕脱骨折、或骨块小,或粉碎严重及骨质疏松者选择张力带方法。后踝骨折常规以松质骨加压螺丝钉固定。术中同时修复内踝部损伤的三角韧带及下胫腓韧带,其中6例用松质骨加压螺丝钉固定下胫腓联合。其中19例骨折粉碎严重、骨质疏松者、内固定欠坚固的、内踝部无骨折仅行三角韧带修复的,术后应用石膏辅助外固定。

3 术后康复护理

3.1 心理康复护理 术后康复护理的进行,要以心理康复做为机能康复的枢纽,以心理康复促进和推动机能康复,而外伤后患者及家属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常见的心理反应阶段分为震惊期、否认期、抑郁期、反对独立期及适应期[3]。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心理反应主要是后三期的表现。其中值得护理人员注意的是,在抑郁期和反对独立期,患者心理情绪可能不稳定,特别是合并有其他严重外伤的,因此,在康复护理中要注意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引起不良心理的原因,做到换位思考,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心理上的支持。

本组病例中,有2例年轻患者对功能锻炼极不重视,责任护士反复说明,耐心指导无效,经电话通知家属来院协助教育及主管医生开导后,能配合;2例分别合并有颅脑外伤、肋骨骨折胸腔损伤的患者出现抑郁、依赖性强的表现,表现为:害怕内固定松动引起骨折再移位或伤口疼痛,而不敢主动训练,拒绝协助被动活动或哭泣。经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配合止痛对症处理,做好功能训练各方面的宣教,让患者了解术后功能训练的方法、意义、注意事项等之后,能以积极心态,主动参与到机能的康复训练中。“鼓励、表扬”是培养积极情绪的心理康复方法之一,对训练中不成功的动作不可指责,而要耐心的指导,对训练中笨拙的动作,不得急躁,而应鼓励。对每一细微的进步成绩都应及时给予肯定。才能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打消顾虑,增加信心。从而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康复。

3.2 患肢功能康复护理 关节内骨折经过一段时期外固定后,可使关节内外组织粘连挛缩及肌肉萎缩,致使关节活动障碍,所以关节内骨折还要强调早期功能锻炼[4]。早期功能锻炼,有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且对进入关节面的骨折端有“模造塑形”作用[5]。因此,笔者在患者手术复位固定第2天经摄X线复查,无早期功能锻炼禁忌,如手术复位内固定不良、严重粉碎或移位的骨折等情况。即与患者、家属做好沟通,在主治医师指导下,根据患者的体质差异、手术手术情况,拟定功能训练计划,制定具体的量化指标,由初级责任护士负责,高级责任护士定期检查、全程指导或协助进行。

3.2.1 第1阶段(术后第3天~2周) 于术后第3天,踝关节肿胀无加重,损伤反应开始消退时,即可开始康复训练[6]。以患者主动训练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可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减轻局部水肿。石膏固定期间,进行趾间关节、跖趾关节、膝关节的活动和股四头肌等长舒缩训练。限制踝关节跖屈,禁止内外翻和内外旋活动,以免影响骨折处稳定。要求每天至少进行3~4次,每次训练总时间≥10 min,其中股四头肌训练要求每组动作收缩5~10 s,放松5~10 s,从每次做25组开始,逐渐增加至每次50~100组。本组病例有4例为严重粉碎性骨折,而推迟2~3周进行早期功能训练,其余患者均按要求进行训练。

3.2.2 第2阶段(术后第3~5周) 本组46例患者于术后3~5周拆除石膏外固定,其余4例患者因骨折粉碎严重、年老性骨质疏松推迟至第6~8周拆除石膏,开始进行非负重功能训练。调查发现,在事先无医务人员告知的情况下,约有76%的患者认为踝部骨折拆了石膏就表示为可下床逐步活动。有一例患者于拆石膏固定后即下床部分负重上侧所,引起踝关节疼痛肿胀,重新予小腿支具固定制动一周。因此,在石膏拆除后,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引导,避免患者因可操之过急,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在此阶段的早期,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卧位或坐位,伸直膝关节将肢体抬高离开床面,持续5~10 s,每次做20~30 组,重复练习。由护士协助患者进行踝关节的训练,具体操作如下:被动训练时间为3~7 d,3~5次/d。患者平卧于床上或坐于床上,护士一手固定踝关节,虎口正向患者的足背;另一手经足底握持足部,拇指固定于足背。踝关节做被动伸屈运动,训练约5~10 min/次,活动的力度、频率及幅度由小到大。动作应平稳、缓和,不应引起明显疼痛及肌肉痉挛,不可使用暴力引起新的损伤与骨化性肌炎[7]。同时可教会患者或家属具体的操作方法,说明注意事项,鼓励患者或家属参与功能训练,以增强其积极性。此阶段,鼓励患者每日坐轮椅进行户外活动1~2 h,进行阳光浴,以利于骨折愈合。

3.2.3 第3阶段(术后第6~12周) 第6周,可开始平缓进行踝关节内外翻及旋转活动,开始幅度不可过大,以不加重关节疼痛为度。切忌突然用力内外翻或旋转活动,并继续加强前期的训练。可开始扶双拐下床非负重功能锻炼。本组46例患者于第6~8周开始进行负重练习,4例患者因合并有股骨骨折或骨盆骨折而推迟至术后第10~12周。根据患者骨折的情况、体质情况及手术情况等,与主管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后进行个别性指导。指导患者先坐于床旁或椅子上,患肢屈膝下垂使足平放到地,适当用力,力量由轻到重,循序渐进,以不感到疼痛为宜;时间由10~15 min/次,增至20~30 min/次,3~5次/d,一周后练习下蹲,经扶双拐进行轻负重(1/3负重力量),短距离步行锻炼,逐步到半负重,可于病区内步行活动。12周后经摄X线复查后可逐渐弃拐行走。

4 结果

本组50例中,48例伤口Ⅰ期愈合,2例伤口感染。其中41例得到随访,失访9例。随访时间为5个月~3.8年,最短为5个月,平均1.7年。笔者选择MAZUR等[8]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优:21例,良18例,可2例,优良率95.2%。对本组病例按术后2~3周、出院前两次进行康复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分别为:94%和98%。

5 讨论

手术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内固定物的日新月异,而康复护理作为骨折术后治疗护理的重要内容,给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康复期心理反应的特点及病情,加强医护合作及患者、家属的沟通配合,开展全程、系统性的心理和机能康复护理对促进患者机能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走向正常生活起着桥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743.

[2] 宋兴建,刘淑萍.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联合的治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6):594-595.

[3] 李树贞,赵曦光.康复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37.

[4] 陈少明,赵庆,唐宇星,等. 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 58 例手术治疗体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7):212-2103.

[5] 任蔚虹,王惠琴.临床骨科护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69.

[6]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84.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腰椎外伤性骨折 完全脱位 康复护理

腰椎爆裂性骨折并完全脱位在临床上比较少见,该病多由严重创伤所致,脊柱三柱结构严重破坏及失稳,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受损。我科于2000年2月~2007年5月,用GSS系统与AF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外伤性骨折并完全脱位16例,疗效满意。现将术后的康复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6例,均为男性,年龄18~40岁,平均年龄28岁。损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例,车祸伤3例,重物砸伤11例。腰椎均为完全脱位或侧方移位,L1椎体3例,L2椎体7例,L3椎体5例,L4椎体1例。术前神经功能受损情况评定采用Frankel法进行分级:A级5例,C级7例,D级3例,E级1例。

2 康复护理

2.1 术后早期的观察护理

2.1.1 一般护理 术后按麻醉常规进行护理,去枕平卧6h,吸氧3L/min,24~48h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状况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2.1.2 体位护理 麻醉清醒后协助患者轴向翻身,翻身时患者双下肢屈曲,护士一手托肩,一手托臀,双手协同用力更换卧位,保持椎体平衡稳定,防止脊柱上下部分反向扭转,患者躯干成一线[1]。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翻身的注意事项,嘱患者不可随意更换卧位,主动做好配合。

2.1.3 切口及引流管护理 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敷料和衣被,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折叠、压迫、脱出,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1.4 伤口疼痛的护理 手术后伤口疼痛是必然结果,根据病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可给予心理护理,必要时使用止痛剂。如果手术72h后,伤口出现剧烈疼痛和搏动性疼痛,体温增高至38℃以上,应警惕伤口感染的危险,及时观察伤口有无红肿,周围有无波动感,并通知主管医师采取措施。

2.1.5 密切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由于手术牵拉,椎弓根螺钉直接固定于胸腰椎椎体上,易造成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手术后24~72h须严密观察患者双下肢血液循环、感觉及运动情况,嘱患者做足趾运动,并与手术前做比较,观察双下肢肌力的恢复程度,若患者出现双下肢活动及感觉异常,大、小便功能障碍,应警惕发生瘫痪的可能。

2.2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2.1 肺部并发症 (1)常规每2h翻身、拍背一次,并协助病人咳痰,即嘱病人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将痰咳至咽部后再用力咳出;(2)嘱病人进行深呼吸训练,2次/d,30~40个/次,这样可增大膈肌力量,增加肺泡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3)痰不易咳出时,应用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2.2.2 腹胀及便秘 由于卧床后排便姿势改变,加之神经损伤患者术后肠蠕动减弱,排便力量减低,患者容易出现便秘。(1)鼓励病人平卧时松开腰围,并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2次/d,每次20 min;(2)发生便秘时,可口服缓泻剂,或使用开塞露纳肛;(3)饮食调整:嘱病人多饮水,多进食粗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香蕉、蜂蜜等,以增加肠蠕动。

2.2.3 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清洗和消毒尿道口2次/d;膀胱冲洗2次/d。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约3000ml,增加尿量以达到自行冲洗尿道作用;术后3d内开放尿管,3d后实行夹管,每2h~4h开放一次,防止膀胱挛缩。

2.3 心理护理 护士应主动安慰病人,详细讲解疾病过程,介绍成功的经验及术后康复锻炼的方法和重要性。鼓励患者在康复锻炼中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每日亲自协助患者功能锻炼,并对病人完成锻炼动作予以支持和鼓励,树立信心。

2.4 术后功能训练 无肢体瘫痪者,术后3~5d行直腿抬高及双下肢屈伸功能锻炼,防止神经根粘连、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具体方法为:(1)伸肌锻炼:病人仰卧位,伸直膝关节,用力行足背屈动作,坚持5~10s后再放松,两腿交替进行。(2)屈肌训练:病人仰卧位,膝关节伸直,行足跖屈训练。以上训练均为2~3次/d,开始时每次做10~20个,逐渐增加锻炼次数。术后12~14d拆线,拆线后2~3d督促病人继续之前训练的基础上行腰背肌锻炼,具体锻炼方法为:(1)“5点支撑法”: 仰卧位,头、双肘和双足跟为支点,使病人的腰背部尽量悬空,坚持锻炼10次/d,同时带腰围或支具下地站立和行走。2周后改为3点支撑法:双肘屈曲贴胸,以双脚及头枕为3个支点,使整个身体离开床面,坚持锻炼10次/d,最少坚持4~6周。(2)“小燕飞”: 俯卧位,腹部支撑,双上肢双下肢及头部尽量后伸。下床后仍应继续坚持锻炼,最少坚持半年以上。

有肢体瘫痪者,应保持肢体关节于功能位,给病人进行瘫痪肢体的被动活动2次/d,每次30 min,活动时尽量达到全关节的最大范围,术后1周鼓励患者端坐,同时带腰围或支具保护,折线2~3d后坐轮椅户外活动;指导和协助进行穴位按压、肌力锻炼,促进肢体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肌力练习:肌力0~1级时:用低频脉冲电刺激引起肌肉收缩,同时配合按摩,被动运动肢体;肌力2~3级时:可与被动运动结合进行负荷运动和助力运动肢体,但需注意助力不可太大,强调靠患者主观用力;肌力4级时进行抗阻运动[2]。锻炼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锻炼强度以不引起疼痛和不适为度。同时还要教会病人家属进行被动活动的方法和时间,讲明康复对于脊柱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性。

2.5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回家需继续加强功能锻炼,出院后继续卧硬板床休息至骨性组织愈合,3~6个月内需带腰围或支具进行活动,半年内避免过度弯腰、提重物和负重,避免坐软椅,防止腰部极度屈曲或扭曲,遵医嘱于1个月、3个月、6个月来院复查,如有异常不适及时来院检查;指导患者多摄滋补肝肾食物,如牛奶、猪蹄、排骨、虾类等,促进骨折早期愈合。

3 小结

脊柱骨折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使患者丧失了部分生活自理能力,术后的康复护理为患者以后的恢复创造了条件。本组病例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压疮、感染、螺钉断裂或再度移位等并发症,出院以后均能进行一般的生活自理,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第11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70

临床路径是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目的是使患者得到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1]。骨折患者病种复杂, 病情变化快, 如果缺乏科学有效的护理, 容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上述研究背景下, 拟收集本院诊断为骨折患者,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4月~2015年1月本院诊断为骨折患者, 骨折类型为上肢骨折、下肢骨折、胸肋骨骨折、盆骨骨折等。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30例。研究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平均年龄(54.6±15.4)岁, 男18例, 女12例;对照组平均年龄(55.7±14.2)岁, 男15例, 女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临床护理路径 有护士长负责, 选取科室5名高年制护士及5名实习护士作为本次研究参与成员, 成员由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组成[2]。以入院时间为纵轴, 制定以下护理路径。

1. 2. 1 入院时 ①患者入院后, 接诊护士首先询问患者病史及体格检查, 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主管护士。②介绍环境:护士站、医生站、开水间、公共卫生间、安全通道、公共休息区。③陪护及陪护床管理制度。④安全管理:贵重物品的保管、防跌倒、防烫伤、防坠床。⑤作息时间及订餐方法。⑥护士查房,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诊疗安排, 签署知情同意书。⑦饮食指导:不可暴饮暴食, 避免刺激性饮食, 戒烟酒、浓茶、咖啡。⑧设备的使用:床头灯、地灯、呼叫器、床档、床摇手、床头柜、陪伴床、窗户等。⑨探视及休息时间。⑩康复宣教, 入院护理评估, 执行医嘱, 观察患者病情。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查看既往辅助检查结果。

1. 2. 2 手术前 ①讲解各项相关检查的时间、地点、目的、注意事项及疾病知识。②心理护理:消除恐惧, 稳定情绪。③饮食指导。④活动与休息。⑤药物指导。⑥术前准备:a.肠道准备;b.药物准备;c.皮肤准备;d.讲解各种管道的目的意义。

1. 2. 3 手术后 ①手术完毕及时把成功的信息传达给患者[2]。在患者进行输液、护理、伤口换药时, 病房内播放音乐, 以减轻患者护理时的疼痛, 消除紧张情绪。②疼痛管理。对于不能耐受疼痛的患者, 可以给予镇痛剂。③饮食指导, 首先给予流质, 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及正常饮食。④伤口及管道的护理, 注意引流管是否通畅, 引流液安放位置。在患者有自主排尿时, 及时拔出尿管, 避免尿路感染。⑤心理指导:术后护士要及时、全面、确切地掌握患者心理波动情况, 如患者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 护士要服务于患者开口前, 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 如心理安慰、口头疏导、行为动作等方式安抚患者紧张情绪, 避免血压波动。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 满足患者身体、心理、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要。⑥活动量指导:绝对卧床、可床边活动。

1. 2. 4 出院时 ①药物指导:遵医嘱用药, 详细交待用药方法、注意事项, 不可自行突然停药、改药及增减药量。②饮食指导:食用清淡低脂饮食, 易消化饮食, 避免食用过咸、过甜、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定时进餐、少量多餐,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③指导患者回家后以积极心态适应生活, 自理个人生活。④随访时间:给予患者医生电话, 告知患者随访时间。

1. 3 观察指标 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22.6±6.8)d、(27.9±7.4)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第12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82-01

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能够起到良好的消肿、止痛效果,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1]。本研究重点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康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诊治的18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对照组男62例,女28例,年龄19-74岁,平均(48.23±5.49)岁;研究组男63例,女27例,年龄20-75岁,平均(49.49±5.61)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优质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由于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容易造成焦虑、烦躁心理,护理人员应积极加强交流,消除其心理顾虑,告知配合护理的积极影响。②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肢体肿胀原因,对康复的影响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并教会其预防和消肿各种处理措施。严密监测肢体的颜色、感觉及温度变化,如有异常报告医生。③伤口和疼痛护理:给予患肢冰敷,观察伤口是否渗血、渗液,并加压包扎。询问了解患者的肢体疼痛感受,给予心理开导,必要时给予止痛剂。④功能恢复锻炼:指导患者开展小幅度运动进行康复训练,作患肢收缩和放松。2w后适当加大活动力度,重点恢复关节处活动,后期逐渐进行负重训练。

1.3观察指标

观察术后1w肢体肿胀改善情况(无肿胀、Ⅰ度、Ⅱ度、Ⅲ度);肢体疼痛改善情况(Ⅰ度、Ⅱ度、Ⅲ度、Ⅳ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

1.4疗效评定标准

肿胀程度评定标准:Ⅰ度(轻微肿胀)、Ⅱ度(肿胀较明显,皮肤温度稍高)、Ⅲ度(肿胀发亮,有张力性水泡);采用VAS评分法评定疼痛程度:Ⅰ度(1-3分),Ⅱ度(4-6分),Ⅲ度(7-9分),Ⅳ度(10分);采用WHOQOL-100量表评定生活质量,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2-4]。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软件软件统计分析数据,一般资料应用标准差( 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完成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完成检验,当P

2结果

2.1两组术后1w肢体肿胀改善比较情况

研究组肢体无肿胀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Ⅱ度肿胀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肢体疼痛改善比较情况

研究组Ⅰ度疼痛患者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Ⅲ度疼痛数量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比较情况

研究组心理、躯体及社会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静脉回流受阻碍、伤口组织渗出等诸多原因,都容易导致四肢骨折患者在术后出现肢体肿胀[5-6]。本研究中,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1w肢体肿胀程度具有明显改善,将近三分之二的患者逐渐消肿,肢体恢复正常,分析该结果与下列几个方面因素有关:①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健康指导,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对肢体肿胀的重视,而且能提高其消除肿胀的处理能力,进而实现由被动到主动接受和配合护理。②实施功能康复锻炼能够改善患者早期微循环障碍,有效促进静脉、淋巴回流,进而起到良好的减轻、消除肢体肿胀作用,且能提高其关节功能,从而使患者骨折损伤得以较快恢复。③实施伤口干预通过避免患者肢体伤口渗出血液和液体,能够有效减轻肿胀。同时,还观察到研究组患者肢体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轻度疼痛患者比例具有大幅上升,分析与实施疼痛干预和心理干预等措施密切相关,尤其心理护理能够有效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消除其紧张、不安心理。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家庭康复护理;老年髋关节骨折;机能影响

40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24-01

髋部骨折主要是指股骨颈、股骨转子间的骨折,其多发生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因生理年龄增大,其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高,同时行动不方便,在骨折发生时无法灵敏的避让,进而发生髋部骨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笔者通过对我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骨外科收治的40例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依据是否实施家庭康复护理措施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组)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61-87岁,平均(69.8±10.1)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12例,粗隆间骨折8例。观察组(家庭康复护理措施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62-86岁,平均(69.4±10.6)岁,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13例,粗隆间骨折7例。两组髋部骨折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针对髋部骨折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性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家庭康复护理措施:做好入院指导和术前沟通、帮助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性训练、加强个人自理能力的训练。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效果情况参照Harris评分标准:依据髋部骨折手术患者评分表进行评分,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处理,用χ2进行组间百分率显著性比较,以P

2结果

观察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评价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具破坏性的结局,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髋部骨折。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同时对于老年患者的心理创伤也是较大的。在接待髋部骨折患者的过程中应面带微笑,举止大方得体,态度热情,采用规范的文明服务用语,耐心细致地向髋部骨折患者介绍入院宣教、科室设置情况、髋部骨折患者的大致情况、输液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日常工作中耐心细致地解答髋部骨折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消除护理不安全因素。避免和髋部骨折患者产生争执和纠纷,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在髋部骨折患者中树立良好的专业形象,使患者有宾至如归的家庭化感觉,更加配合临床医护工作。一些患者往往由于骨折部位出现疼痛和个人无法自理,可能出现一些紧张、沮丧、自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尽可能帮助患者宣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面对骨折及骨折后功能恢复的信心,从而配合治疗。饮食干预主要对于刺激性的食物,要禁食或少食,尤其要限制辛辣等的食用摄入量,食用蛋白质,尽量少食多糖食物,戒烟、戒酒多食用高能量、高营养价值的食物。术后康复性训练:①肌力训练:在术后麻醉效果没有消失前,适度的进行踝关节背曲性被动训练,在麻醉消失后,做踝关节、屈趾、股四头肌主动性运动。主要是包括屈伸踝关节、收缩股四头肌。②关节的活动性训练: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关节活动性训练,注意活动力度适当,主要以疼痛作为衡量标准,活动幅度逐步加大。术后1周帮助患者对患侧肢体进行直腿抬高训练。还可以进行髋膝关节的屈伸训练,髋关节的内收外展训练,膝关节的完全屈曲。③患者的行走训练:术后1周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可以进行坐立位训练,术后2周进行扶双拐的行走训练,然后再用单拐进行逐步的行走训练,逐步延长走路时间和走路的次数。术后四周开始对患侧肢体进行阶段性的负重训练,注意训练强度的保持,主要以不感到疲劳为度,尽可能减少康复活动引起的疼痛,逐步开展。术后3个月去拐行走。术后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主要为髋部骨折患者制定日常生活时间表,训练术后髋部骨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鼓励髋部骨折患者亲自动手穿衣服、梳洗、吃饭、大小便等,将每一项生活项目逐步的分割成每一个小步的步骤逐步的完成。综上所述,家庭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功能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蔡建丽,李怀富,阮国锋,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自我效能的康复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4):172.

[2]李梅芳,罗春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渐进式康复护理[J].山东医药,2011,51(18):14.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 护理; 康复指导

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主要受伤原因有高处坠落、暴力打击、汽车压轧等, 患者所受到的痛苦较大, 会有较为沉重的心理负担, 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以解除疼痛、恢复股胫骨连续性及双下肢活动, 但在此期间的护理及康复指导也会对患者恢复速度造成较大的影响[1]。根据以上情况, 河南省临颍县人民医院对于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的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 获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为本院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进行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的患者28例, 其中男15例, 女13例, 年龄17~71岁, 平均年龄(34.5±4.1)岁。损伤原因:直接伤21例, 间接伤7例。对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 所有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没有发现脊髓内感染的情况, 2例并发症通过治疗后治愈。

1. 2 方法

1. 2. 1 术前护理

1. 2. 1. 1 心理指导胫骨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旦发生粉碎性骨折, 患者会有严重的疼痛感, 对其日常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 对于手术方式、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健康指导等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讲解, 缓解患者内心紧张不安的情绪, 树立与病魔进行斗争的信心,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2]。

1. 2. 1. 2 术前准备护理人员在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 并对手术周围皮肤进行观察, 观察是否存在伤口的情况, 在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简单固定, 在搬动患者的过程中动作要专业轻柔。做好皮试和备皮工作。要求患者在手术前12 h内禁食, 手术前6 h内禁水, 护理人员要在手术前0.5 h给患者服用术前药[3]。

1. 2. 2 术后护理

1. 2. 2. 1 术后观察 护理人员要对于患者术后各项生命指标及切口出血量进行认真的观察并作详细的记录。胫骨手术由于手术创口大, 进行切口的位置靠近关节等特点造成患者易在术后出现出血的情况, 要求护理人员加强观察和护理。对于患者要进行心电图监测, 对于患者的血压、心跳频率、呼吸等要进行连续性的观察, 对于相关数据进行记录[4]。护理人员对于患者切口要进行定期观察, 观察切口是否存在出血情况, 及时更换敷料, 保持床单清洁, 对于患者使用抗生素, 但对使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防止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情况。患者给予营养补充, 让患者多食用一些高蛋白、高钙质、易消化的食物。护理人员要做好基本护理工作, 防止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护理人员要对各项监测项目数据进行认真观察, 一旦发现数据出现异常的情况, 要及时向医生进行报告, 使医生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 2. 2. 2 康复指导 由于患者担心自身进行活动后会出现骨折、感染、出血等情况。护理人员要主动跟患者进行交流, 让其了解进行早期锻炼的重要性, 帮助其缓解内心紧张的情绪, 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康复训练。在手术后第一天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训练, 股二头肌、胫前肌训练, 踝关节背屈, 绷紧肌肉后放松, 再绷紧放松循环, 每天需重复进行200次, 可分5次进行。护理人员对于患者下肢要进行定期按摩, 防止出现肌肉萎缩和下肢血栓的发生[6]。患者在2周后就可进行自由行走, 但身旁必须有患者家属或护理人员进行看护, 防止意外的发生, 刚开始需使用双拐, 再等待一段时间以后可使用单拐进行行走[7]。

1. 2. 2. 3 并发症的处理 1例患者由于年龄偏大且有高血压, 害怕疼痛不愿主动进行锻炼, 护理人员发现后及时向医生进行报告, 对其采用活血化瘀药治疗和按摩、热敷等方法治疗后, 其术后不良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还有1例患者出现小腿内侧压疮, 主要原因是换药不及时和护理人员护理经验不足, 护理工作不到位, 对症治疗后治愈。

2 结果

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和围手术期护理后, 28例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治疗总有效率100%, 有2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 1例为术后出现不良症状, 另一例为小腿内侧出现压疮, 但通过处理后均痊愈, 在随访过程中没有发现脊髓内感染的情况, 所有患者均恢复了独立进行自理活动的能力。

3 讨论

进行胫骨平台内固定术的患者以青壮年为主, 通过该种手术可以解除患者痛苦, 而且不会对患者关节造成影响, 但良好的手术效果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护理人员要在术前、术后对于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进行密切观察,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医生进行报告, 防止意外的发生。要定期给患者进行更换和局部按摩, 保持病房整洁, 给患者营造温馨的环境, 在术后1~2 d后鼓励患者进行肌肉和关节的活动, 这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患者进行康复指导有利于防止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和下肢血栓的发生[8]。在患者出院前要对其进行正确康复指导, 在手术后3个月内要避免负重行走,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 合理的控制饮食, 营养均衡, 促进骨折的尽快恢复。本院对于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术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的方法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 患者积极进行锻炼, 促进了血液的循环, 加快了骨骼进行愈合的速度, 获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和好评, 但由于本院进行实验的病例数还较少, 部分护理方法及康复指导的内容还存在不足的地方, 需要通过以后更多的相关试验加以改善和调整, 以达到帮助患者进行快速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的目的。综上所述, 科学有效的护理及康复训练可以有效降低胫骨平台内固定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患者恢复速度, 提高患者今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贵林, 荣国威, 吴新宝.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复位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中华骨科杂志, 2010,20(4):219.

[2] 齐斌, 张满江, 王亚军.胫骨平台骨折解剖与非解剖复位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12(3):214.

[3] 于小萍.高龄老年人股骨胫骨的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5,9(2):38.

[4] 徐俊芳, 吴菊芳.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学及预防.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5(1):59.

[5] 马双娣,马丽波,马丽丽.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指导及训练体会.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12(5):243-244.

[6] 许红璐,陈燕,杨秀玉.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 中国临床康复,2010,13(2):145-146.

[7] 帅浪,范红先,张斌.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7(5):213-214.

骨折术后的康复护理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膝关节;康复

股骨远端骨折多为高能量性创伤所致,由于股骨远端解剖结构特殊,其形态不规则、骨皮质薄、髓腔大,且内外踝由松质骨构成,骨折多为粉碎性或严重移位[1]。临床上多采用切开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在有效手术内固定治疗后配合关节功能恢复才能保障治疗效果,而临床护理工作在术后功能恢复上起到重要作用。为探究综合护理在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护理效果,笔者进行本次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中心收治60例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采用计算机随机抽签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8~67岁,平均(42.7±4.2)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30~69岁,平均(42.2±4.3)岁。观察组性别、年龄和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组有比较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组标准

(1)所有患者均为股骨远端骨折且行内固定术后。(2)排除合并有其它部位严重外伤,如颅脑损伤、脊椎损伤者。(3)排除合并有严重肝、肾、心、肺功能障碍患者。(4)排除合并有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痴呆等不能配合完成护理和研究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患者入院后进行相关健康知识宣教,遵照医嘱给以药物干预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切口护理、疼痛护理、功能锻炼。两组患者护理出院后随访6月,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1.4 观察指标

(1)膝关节功能恢复评定:采用Lysholm评定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定内容包括膝关节屈伸、疼痛、活动情况等,总分100分,根据患者得分情况规定,优:≥80分,良:≥70分,可:≥60分,差: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包分析,率表示计数资料并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优良率,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1.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满意度,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股骨远端骨折可影响膝关节活动,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尤为重要,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研究指出,骨折治疗不仅为骨折解剖结构复位,术后功能恢复更为重要,直接关系骨折后患者日常生活[4]。影响骨折术后功能恢复主要包括疼痛、功能锻炼,股骨远端骨折后采用切开内固定术治疗后基本可保证骨折部位稳定性,术后应尽早、尽可能让患者投入到功能恢复中,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关节僵化等影响关节功能不良情况出现[5]。

综合护理根据患者疾病,可能出现影响功能锻炼不良心理,切口、疼痛作针对性护理,并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功能锻炼,可帮助患者膝关节功能有效恢复,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健康教育:患者回社区入院康复住院后向患讲解股骨远端骨折发生、治疗方法,告知患者术后功能恢复重要性,提高患者对术后功能锻炼重视,让患者自身投入到膝关节功能恢复中。(2)心理护理:部分患者遭受创伤后可引起不良心理发生,积极了解患者存在不良心理,有针对性进行疏导。部分患者对自身有责怪感存在,鼓励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交流,给予精神、经济等方面支持,让患者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疾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提高患者治疗和功能康复配合度。(3)切口护理:保持手术切口干净、干燥,定期进行消毒、更换敷料,防止切口感染。指导患者保护好切口,避免污染切口。(4)疼痛护理:对于疼痛能忍受患者进行转移注意力方法减轻疼痛,通过交流、比播放患者喜欢音乐、电影减轻患者对疼痛重视,从而减轻患者疼痛,以帮助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5)功能锻炼:根据患者情况指导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主要训练方法有俯卧位屈膝锻炼、直腿抬高联练习、座椅位抬腿锻炼;鼓励患者早期下地行走,首先借助扶手、拐杖缓慢运动,鼓励患者主动进行弯腿练习,有助于患者肌肉功能恢复。功能锻炼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应循序渐近,由轻到重,切记不可过急、过劳而引起负面作用。

本次研究,观察组通过上述综合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患者随访6月,其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在有效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后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拉近医患关系。因此,综合护理应用在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护理中可帮助患者早期进行有效功能锻炼,可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窦华丽.图片式功能锻炼指导在老年股骨骨折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2):45-46.

[2] 杨焕珍.循证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868-1870.

[3] 古紫云,刘丽华,陈燕玲等.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4):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