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范文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范文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平面构成;比例秩序

2020年住宅工程项目累计数量超过7.4万个,为建筑平面设计与精装修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建筑设计融合建筑学、数理学、美学等多门学科,由多种不同形式要素遵循一定规律进行排列组合,以实现结构、形态关系的和谐有序的目标。比例是源于数学学科的基本概念,现应用于建筑学领域并成为影响建筑美感的主要因素之一,仍对当代建筑设计发挥着深远影响。如何合理应用比例秩序来优化建筑设计中的平面构成效果,成为当前建筑设计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1比例相关理论基础

1.1数比关系

古典建筑设计主要遵循数学中的数比关系和几何构型方法,如:借助整数比1:11、2:21、3:33或4:43以及无理数比例、等进行的平面构成的形态划分,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借助圆形、矩形等几何图形进行的建筑平面分割,或基于斐波那契数列1/2、2/3、3/5、5/8等进行的建筑立面设计,由此形成建筑构图中控制线的雏形。将比例秩序应用于现代住宅建筑的平面构成中,常采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比例关系,营造建筑尺度与空间的秩序感。范·德·拉恩于1960年提出塑性数列理论,即存在塑性数列1、1、1、2、2、3、4、5、7、9、12收敛于无理数x,且x为方程式x3-x=1的解求得x的近似值为1.325,则此时其增量最小,能够实现尺度最优化。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对比例的论证更为丰富,他创造性地提出模数的概念,主张利用控制线实现构图的统一。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运用比例的平面构成方法,常利用n条水平线条进行建筑立面的划分,相邻两线条之间由若干不同比例的方格组合构成平面形态,在各方格内完成窗框规格、形态等细节的设计。其中将相邻水平线条的间距设为H、初始高度为X,已知其符合等比数列Fn=1.3nA,分别依据X、1.3X、1.69X、2.19X的比例进行建筑设计;同时沿水平方向将各方格的宽度设为L,依据调和数列Fn=1/N的平面构成特征,分别依据1/7L、1/8L、1/9L、1/10L、1/11L的比例进行建筑设计。借此利用两个数列分别进行建筑立面形态的组合设计,在整体维持比例秩序的同时,使细节富于变化[1]。但比例秩序在建筑设计中需要一定适用条件,受住宅建筑功能与结构设计需求的影响,通常首层、二层不参与等比数列,避免因层高过矮限制住宅出行及功能空间的正常使用。

1.2数比与几何作图比例

勒·柯布西耶提出将黄金分割法应用于建筑设计中,选取斜率为φ、1/φ的两条直线进行建筑立面构图设计,将两条不同斜率的直线交叉后贯穿建筑立面,沿垂直方向依照4X、X、2X、X、4X的比例进行空间尺度的划分,整体住宅立面由上至下依次由水平阳台、水平带窗、车库以及大门组成,其中在与对角线垂直方向选取6条直线平行排列,组成黄金矩形中的洞口位置,与沿建筑立面垂直方向形成的5条水平带进行交错排列,不同方向均依照整数比进行构图设计,实现数比与几何作图比例的统一。将控制线应用于建筑立面设计中,以黄金矩形为基础进行变式设计,将长、短边依照统一斜率进行叠合设计,同时遵循黄金分割比例进行窗框、阴影区等细节设计,在整体结构形态复杂化的基础上保持细节部位的秩序感。在住宅平面设计中同样需遵循一定的比例秩序,如选用6×6柱网结构进行建筑平面划分,在建筑四周选取3个方向分别布设1个方形庭院A1和2个狭长矩形庭院A2、A3,各庭院面积比遵循以2为倍数的等比数列进行排布,其中庭院设计面积比为4:42:1、体积比为16:67:1,在保持整体柱网结构规整的同时,使局部空间尺度富于变化。

2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及应用

2.1比例秩序的形态构成逻辑

平面构成中的形态构成最初适用于二维平面,经由二维平面向二点五维、三维立体转变,赋予建筑构成元素不同厚度,进而完成建筑表皮化的逻辑建构流程,使得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富有秩序感和艺术美感。住宅建筑的平面构成形态取决于基本形态和骨骼的相互作用。其中基本形指通过重复、关联、尺度调整等手段完成单元体的设计,在此过程中需注意,控制同一平面或尺度空间范围内的基本形数量,合理选用变异手法,维护整体建筑平面呈现效果的美感;骨骼由平面构成中的基本线状元素组成,用于控制同一平面内基本形的排列与组合方式,并利用基本形完成空间的分割,使平面构成富有逻辑感和秩序感。依托基本形、骨骼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平面构成逻辑的分解,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重复型。指将单元体依照一定次序、规律进行多次使用,凸显出平面构成的机械感和韵律感,丰富建筑表皮机理。如住宅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百叶窗等构件即由规则图形进行重复排列,配合其他构成手段及单元的应用,进一步改善了建筑平面形态、避免过于单调。又比如:将骨骼线与基本形应用于平面形态构成时,沿同一方向依照相同间距进行骨骼线的排布,把整体平面划分为大小相同、数量不等的骨骼单位。通过调整骨骼线的方向及其沿不同方向的比例关系,在此基础上,保证各骨骼线单元内的基本形保持一致,并通过调节各基本形的维度、位置使局部细节富于变化,即可塑造出不同形式的骨骼形态(如图1所示)。图1骨骼线的多种表现形式示意图(2)近似型。指为避免重复的形态构成方法使平面过于单调,可引入近似的构形方法来改变基本形的结构、尺度、方向维度和色彩等要素,并在住宅平面设计中增添装饰性构件,形成同一种变化的建筑美感。在应用该构型手法时需注意控制好变换的尺度,应用骨骼线将平面划分为若干近似的单位,在各单位内部对基本形的结构、大小、关联性进行调整,借助局部减缺、变形等手段进行改良设计,优化建筑立面展示效果[2]。(3)渐变型。指主要遵循一定比例关系进行骨骼线、基本形的排列组合,沿某一方向或多个方向维度进行渐变处理。这是基于均质化思维进行骨骼网络布局,遵循数理变化规律进行的由密到疏或由疏到密的网络结构设计,并沿骨骼线将基本形状的位置、尺度进行变化。在渐变型设计过程中,需确保基本形的变化符合等距关系,避免产生秩序混乱的问题。(4)特异型。指在重复型、近似型等构形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变异,选取局部骨骼线或基本形进行尺度、色彩和方向等参数的调整,以此改变原有平面形态构成方式,形成整体建筑立面中的视觉中心。在此过程中需注意,把握好视觉中心与整体画面的比例关系,确保发生特异部分的局部视觉中心占比远小于整体部分,保证局部细节设计的张力,使其他部位发挥背景衬托作用,完善住宅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设计。在实际设计环节,可先依照重复的构型手法进行骨骼线的排列设计,选取局部进行合并、扭曲或按比例扩大、缩放,保证局部变异部位与整体平面背景遵循统一的形态逻辑,配合完成基本形的变异设计,起到放大局部细节、突出视觉亮点的作用[3]。

2.2平面构成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包含点、线、面等,这些元素融入建筑设计领域构成二维平面、三维立体结构。由于住宅建筑设计的自由度有限,常通过段落划分、平面构成等手段营造出建筑立面的组合形态。其中划分法应用于住宅建筑立面设计时,将建筑立面划分为屋顶、中间与基座,运用重叠、分离、组合等表现形式进行元素排列,增强建筑大面的层次感和韵律感。平面构成法关注建筑整体造型的秩序,如在建筑立面轮廓的中间依据1×5的比例增设框架结构,将不同比例的框架依照一定次序和距离进行交接处理,在整体立面上呈现出框与框相互套接的形态特征,有效增强立面的凹凸感和逻辑感。在建筑细节设计上,需兼顾功能空间的组合与立面细节效果,可将平面构成手法应用于建筑窗框设计上,利用不同比例的长方形框进行缩进、层叠设计。如以窗框左下角点位为原点,沿x轴方向进行三等分,取坐标为(2,0)的点位向上延伸出一条直线使之恰好与x轴平行的窗框相交,再沿y轴方向将其进行三等分,取坐标为(2,1)的点位向右延伸出一条直线使之恰好与y轴平行的窗框相交,由此将原本3×3的窗框划分为2×3、1×2、1×1三部分,实现整体平面的比例分割。此外,还可通过色彩组合进行住宅立面划分。如对建筑大墙面可选用米白色真石漆进行框架装饰,对窗下板选用棕色人造石或咖啡色装饰木线进行搭配,增强住宅平面构成的秩序感,塑造出极简主义的美学风格。

2.3基于方法论维度的住宅建筑设计要点

从方法论维度出发,当代住宅建筑的形态逻辑、表现尺度、构件形态及组成元素等均发生明显变化,因此在实际建筑设计环节,还需对传统理论进行改良,融入艺术学科中的平面、立面构成相关理论,综合运用比例与尺度关系来进行建筑形式美的营造。在建筑平面构成类型划分上,可运用散点式、横线式、竖线式、均格式、穿插式、错动式、跳跃式、渐变式、图案式等多种构成类型。以其中的散点式类型为例,在建筑整体立面上可运用窗户、洞口等视觉元素作为散落点,遵循一定的均衡比例与疏密关系进行平面构型设计。在建筑材料、装饰色彩设计上遵循统一风格,并且将同一平面内的散点尺寸控制在1~3个左右,避免整体形态过于杂乱,配合增加窗套、选用具有质感的建筑外墙装饰材料等措施,增强整体平面构成效果的活泼感。在建筑立体构成类型划分上,包含动态式、块体式、折面式等不同构成类型。以其中的块体式类型为例,考虑到住宅建筑中包含数量较多的重复性空间,易在建筑设计效果上呈现出单调、死板等缺陷。因此将立体化构成类型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可对原有均匀的矩形块进行内凹或外凸设计,或仿照积木堆叠状态呈现建筑形态,保持不同体块在同一建筑体上整体比例与尺度关系的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对细节部位可采取局部扭转、建筑材料创新或色彩变换等方法,打造出Jurčkova住宅、马赛白色公寓等不同住宅的外立面呈现形态,更好地丰富建筑设计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住宅建筑设计效果取决于建筑材料、结构形式、设备工程、建筑策划等多个方面,当前建筑设计领域的审美价值取向已经实现由理性向艺术、自由化领域的过渡。虽然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使得传统普遍性设计法则被逐步消解,但仍需明确比例秩序在平面构成中的基础性地位,合理应用比例这一构型手段进行建筑平面空间、立体空间的营造,并且在局部细节、设计理念上融入创新元素及现实需求功能,更好地服务于住宅建筑设计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燕,王勇.城市住宅建筑设计改进与创新策略分析[J].城市住宅,2021,28(8):125-126.

[2]杨尹.建筑设计中平面构成形式要素的应用[J].美术大观,2012(2):137.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范文第2篇

论文摘 要: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及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创建体现艺术设计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都是当前在高等院校教学中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性质和定位,针对平面构成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几点有利于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 充分认识平面构成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平面构成教学体系,成为各大专艺术学院的必修基础设计课,从而放弃了传统的图案基础课。沿用这种教学方案至今,很多学者都在研究平面构成,以及与专业设计的结合。平面构成是构成艺术设计的一部分,也是现代艺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门研究艺术设计各专业共通基础要素的理性训练课程。作为设计基础训练的一个方面,平面构成很早就被设计家和设计教育家所重视,并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完善起来。同时,平面构成也是学好视觉传达设计的关键课程。

平面构成就是造型基础的训练,无论是平面设计或是主体空间设计都离不开造型设计。构成不能等同于专业设计,它是一种专业的思维方法,把视觉表面的现象还原成最基本的要素,是理性、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构成训练相当于一个作家学习语汇和语法的知识,有时显得单一,枯燥,一个优秀演奏家在表演中挥洒自如的高超水平,也从不忽视基础训练。对一个好的设计师来说,在创作过程中,构成的基础知识会因不同的主题设计,显现出超群不凡的具有一定生命价值的作品。可想而知构成在设计艺术中的重要性。

平面构成教学的创造性有利于创作者的艺术思维。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电脑较之笔具是更易于储存、快速便捷的操作工具,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去开发思维。另外,从教学环节上应该重新调整学生电脑绘图软件课程的时间顺序,可在大学一年级便引入电脑教学,在传授平面构成理论的同时,结合电脑教学示范,诸如基本形的制作、群化以及相关形式法则的范例制作等等,使得学生知晓应用便捷的电脑手段即可完成复杂的构成作业。应该声明的是电脑和手绘都只是表达平面构成作业的手段而已,没有必要将二者割裂开来,而应根据不同类型的作业需要,选择表达的手段和工具.当代平面构成“形式法则”中包含着美学原则形式规律和表现手段上的构成手法,笔者将构成形式法则归纳为聚散(密集、发射);变形(渐变、特异、近似、变换);衡韵(对称、重复、共形);数列(比例、分割)等四大部分。我们在传授形势法则时一方面解释其概念,另一方面要多以优秀案例进行示范教学,因此,如何把教学从形式法则的模仿变为学生潜在艺术能力的发掘,变为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也就是如何实现从模仿到自觉,培养创新能力,是构成教学需要解决的基本课题。构成包括设计语言和设计思维两个方面的探索,但时下某些院校的平面构成教学仍偏重前者的形式语言研究,忽略了后者创新型设计思维的培养。要强调的是我们不能把平面构成看成是一种简单的造型手段,而应该看成是实现造型目的的一种艺术观念和思维方式。实践将证明主题构成是解决从简单模仿形式法则怪圈走向自主创新的一条最佳途径,希望通过平面构成的教学改革,使得平面构成真正成为培养图形创意的有效课程。

2 加强平面构成教学应注意的几种形态

2.1 自然形态

自然形态,指在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各种可视或可触摸的形态。它不随人的意志改变而存在,自然形态又可分为有机形态与无机形态。有机形态是指可以再生的,有生长机能的形态,它给人舒畅、和谐、自然、古朴的感觉,但需要考虑形本身和外在力的相互关系才能合理存在;无机形态是指相对静止,不具备生长机能的形态。自然形成,非人的意志可以控制结果的形称“偶然形”,偶然形给人特殊,抒情的感觉,但有难以得到和流于轻率的缺点。非秩序性,且故意寻求表现某种情感特征的形称为“不规则形”,不规则形给人活泼多样、轻快而富有变化的感觉,但处理不当会导致混乱无章,七零八落的后果。 转贴于

2.2 抽象形态

抽象艺术在二十世纪初期,以抽离与表象世界之关连为诉求,藉非具象的表现形式,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样的诉求,虽提供艺术界新的美感经验,但也加深了观者与创作者之间的距离。然而这种贴近创作者内在情境且深具自我表征的独特创作方式,未必会被后续仍以抽象语汇创作的艺术家们放弃。但随著知识建构的强势趋力,八零年代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抽象艺术家们,也开始警觉抽象艺术已成为具象的另一个代名词的事实。换句话说,当观者毫不犹豫地针对一张不具形象的作品,以分类的方式,将此作品快速的归属在抽象艺术的范畴,并以过往对抽象艺术的识加以诠释时,他们已视抽象艺术为具象的形式语言。鉴於此,当代抽象艺术创作者试图扩大抽象艺术的定义,关切知识建构体系中具象与非具象的分界点,也关切信念本身的意义。

所谓的抽象,有两种:抽象的抽象和具体的抽象。从此概念的划分来讲,康定斯基是一位彻底的抽象派画家和创始者,纯粹的抽象派画家。从他的理论上的研究,如颜色心理学、对于点、线、面的分析,足以证明他的作品绝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表现而是在深刻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价值的创作,因此作品本身是具有丰富内涵和艺术理论支撑的。

在欣赏抽象艺术作品时,努力尝试探寻画中所要传达的画家本人的思想,以及他所要展现给观赏者的意图究竟是什么,或者说这些作品究竟要对我们说明什么。诸如此类的想法多次在我的脑海中闪现,挥之不去。有时对某抽象作品困惑之极,便凭主观臆断,自圆其说地给予画本身一个勉强的解释。

2.3 人工形态

工形态,指人类有意识地从事视觉要素之间的组合或构成活动所产生的形态。它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创造的结果。如建筑物、汽车、轮船、桌椅、服装及雕塑等等。其中建筑、汽车、轮船等是从实用的功能来设计其形态的,而雕塑则是一种将形态本身作为欣赏对象的纯艺术形态。这就使人工形态根据其使用目的的不同,有了不同的要求。

人工形态根据造型特征可分为具象形态与抽象形态。具象形态是依照客观物象的本来面貌构造的写实,其形态与实际形态相近,反映物象的细节真实和典型性的本质真实。抽象形态不直接模仿显示,是根据原形的概念及意义而创造的观念符号,使人无法直接辩清原始的形象及意义,它是以纯粹的几何观念提升的客观意义的形态,如正方体、球体以及由此衍生的具有单纯特点的形体。

形是构成形态的必要元素,它不仅指物体外形、相貌,还包括了物体的结构形式。宇宙万物虽然千变万化,但其外形都可以解构成点、线、面、体等基本要素。

参考文献

[1] 华乐功,潘强,李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及求知欲,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创建体现艺术设计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都是当前在高等院校教学中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性质和定位,针对平面构成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几点有利于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1 充分认识平面构成教学的重要性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平面构成教学体系,成为各大专艺术学院的必修基础设计课,从而放弃了传统的图案基础课。沿用这种教学方案至今,很多学者都在研究平面构成,以及与专业设计的结合。平面构成是构成艺术设计的一部分,也是现代艺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门研究艺术设计各专业共通基础要素的理性训练课程。作为设计基础训练的一个方面,平面构成很早就被设计家和设计教育家所重视,并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完善起来。同时,平面构成也是学好视觉传达设计的关键课程。 

平面构成就是造型基础的训练,无论是平面设计或是主体空间设计都离不开造型设计。构成不能等同于专业设计,它是一种专业的思维方法,把视觉表面的现象还原成最基本的要素,是理性、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构成训练相当于一个作家学习语汇和语法的知识,有时显得单一,枯燥,一个优秀演奏家在表演中挥洒自如的高超水平,也从不忽视基础训练。对一个好的设计师来说,在创作过程中,构成的基础知识会因不同的主题设计,显现出超群不凡的具有一定生命价值的作品。可想而知构成在设计艺术中的重要性。 

平面构成教学的创造性有利于创作者的艺术思维。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电脑较之笔具是更易于储存、快速便捷的操作工具,能节省大量的时间去开发思维。另外,从教学环节上应该重新调整学生电脑绘图软件课程的时间顺序,可在大学一年级便引入电脑教学,在传授平面构成理论的同时,结合电脑教学示范,诸如基本形的制作、群化以及相关形式法则的范例制作等等,使得学生知晓应用便捷的电脑手段即可完成复杂的构成作业。应该声明的是电脑和手绘都只是表达平面构成作业的手段而已,没有必要将二者割裂开来,而应根据不同类型的作业需要,选择表达的手段和工具.当代平面构成“形式法则”中包含着美学原则形式规律和表现手段上的构成手法,笔者将构成形式法则归纳为聚散(密集、发射);变形(渐变、特异、近似、变换);衡韵(对称、重复、共形);数列(比例、分割)等四大部分。我们在传授形势法则时一方面解释其概念,另一方面要多以优秀案例进行示范教学,因此,如何把教学从形式法则的模仿变为学生潜在艺术能力的发掘,变为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也就是如何实现从模仿到自觉,培养创新能力,是构成教学需要解决的基本课题。构成包括设计语言和设计思维两个方面的探索,但时下某些院校的平面构成教学仍偏重前者的形式语言研究,忽略了后者创新型设计思维的培养。要强调的是我们不能把平面构成看成是一种简单的造型手段,而应该看成是实现造型目的的一种艺术观念和思维方式。实践将证明主题构成是解决从简单模仿形式法则怪圈走向自主创新的一条最佳途径,希望通过平面构成的教学改革,使得平面构成真正成为培养图形创意的有效课程。 

 

2 加强平面构成教学应注意的几种形态 

2.1 自然形态 

自然形态,指在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各种可视或可触摸的形态。它不随人的意志改变而存在,自然形态又可分为有机形态与无机形态。有机形态是指可以再生的,有生长机能的形态,它给人舒畅、和谐、自然、古朴的感觉,但需要考虑形本身和外在力的相互关系才能合理存在;无机形态是指相对静止,不具备生长机能的形态。自然形成,非人的意志可以控制结果的形称“偶然形”,偶然形给人特殊,抒情的感觉,但有难以得到和流于轻率的缺点。非秩序性,且故意寻求表现某种情感特征的形称为“不规则形”,不规则形给人活泼多样、轻快而富有变化的感觉,但处理不当会导致混乱无章,七零八落的后果。 

2.2 抽象形态 

抽象艺术在二十世纪初期,以抽离与表象世界之关连为诉求,藉非具象的表现形式,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样的诉求,虽提供艺术界新的美感经验,但也加深了观者与创作者之间的距离。然而这种贴近创作者内在情境且深具自我表征的独特创作方式,未必会被后续仍以抽象语汇创作的艺术家们放弃。但随著知识建构的强势趋力,八零年代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抽象艺术家们,也开始警觉抽象艺术已成为具象的另一个代名词的事实。换句话说,当观者毫不犹豫地针对一张不具形象的作品,以分类的方式,将此作品快速的归属在抽象艺术的范畴,并以过往对抽象艺术的识加以诠释时,他们已视抽象艺术为具象的形式语言。鉴於此,当代抽象艺术创作者试图扩大抽象艺术的定义,关切知识建构体系中具象与非具象的分界点,也关切信念本身的意义。 

所谓的抽象,有两种:抽象的抽象和具体的抽象。从此概念的划分来讲,康定斯基是一位彻底的抽象派画家和创始者,纯粹的抽象派画家。从他的理论上的研究,如颜色心理学、对于点、线、面的分析,足以证明他的作品绝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表现而是在深刻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价值的创作,因此作品本身是具有丰富内涵和艺术理论支撑的。 

在欣赏抽象艺术作品时,努力尝试探寻画中所要传达的画家本人的思想,以及他所要展现给观赏者的意图究竟是什么,或者说这些作品究竟要对我们说明什么。诸如此类的想法多次在我的脑海中闪现,挥之不去。有时对某抽象作品困惑之极,便凭主观臆断,自圆其说地给予画本身一个勉强的解释。 

2.3 人工形态 

工形态,指人类有意识地从事视觉要素之间的组合或构成活动所产生的形态。它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创造的结果。如建筑物、汽车、轮船、桌椅、服装及雕塑等等。其中建筑、汽车、轮船等是从实用的功能来设计其形态的,而雕塑则是一种将形态本身作为欣赏对象的纯艺术形态。这就使人工形态根据其使用目的的不同,有了不同的要求。 

人工形态根据造型特征可分为具象形态与抽象形态。具象形态是依照客观物象的本来面貌构造的写实,其形态与实际形态相近,反映物象的细节真实和典型性的本质真实。抽象形态不直接模仿显示,是根据原形的概念及意义而创造的观念符号,使人无法直接辩清原始的形象及意义,它是以纯粹的几何观念提升的客观意义的形态,如正方体、球体以及由此衍生的具有单纯特点的形体。 

形是构成形态的必要元素,它不仅指物体外形、相貌,还包括了物体的结构形式。宇宙万物虽然千变万化,但其外形都可以解构成点、线、面、体等基本要素。 

 

参考文献 

[1] 华乐功,潘强,李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平面构成 抽象 美感 教学 重要性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并称为三大构成,在各类设计领域中备受重视和关注。平面构成是设计专业必修的基础课,是由点、线、面这些元素构成,他注重在二维空间中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对视觉美的认知能力。立体构成同样包含这些内容,但立体构成是三维的,他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的构成法则,揭示立体造型的基本规律,阐明立体设计的基本原理。而色彩构成的内容包含:色面积、色形态及色情感等方面的知识,强调颜色的属性,分析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是依附在面和体上所体现的。三大构成相辅相成,在各类设计领域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专业中,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课程,是所有所学设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他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训练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平面构成

构成是一个近代造型的概念,其含义是指将不同或相同形态的多个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构成对象的主要形态,他可以包括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抽象形态。平面构成是指在二维平面中进行的创造活动,打破人造物最基本的对称构成形式,他运用构成元素中的点、线、面,按照一定的均衡、变化等法则,用规则或不规则的方法创造出新的、美的形态,使人产生有规则的起伏、有节奏的韵律、有条理的动感和新颖、奇特的视觉感受。平面构成是构成艺术设计的一部分,也是现代艺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是一门研究艺术设计各专业共同基础要素的理性训练课程。作为设计基础训练的一个方面,平面构成很早就被设计师和设计教育者所重视,并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完善起来。同时,平面构成也是学好视觉传达设计的关键课程。他是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既有的形态(具体形态和抽象形态)按照一定原理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多种理想的视觉形态。平面构成探讨的是二度空间的视觉法则。其构成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浙变、变异、对比、集结、发射、特异、空间与矛盾空间、分割、肌理及错视等等。

平面构成是设计的基础,他所研究的是点、线、面、肌理、方向、位置、空间等内容,是任何设计都离不开的基本元素。平面构成作为具有设计基础特性的同时,也决定了他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对美感的体验和对形态的认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他不受具体的功能、工艺或材料等因素的限制,是一种较为纯粹的、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对形态元素进行抽象或具象、有序或无序的研究和探讨。对于今天我们能够进行平面构成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感激包豪斯做出的贡献。包豪斯“创造了当今工业设计的模式,并且为此制定了标准;他是现代建筑的助产士;他改变了一切东西的模样,从你现在正坐在上面的椅子,一直到你正在读的书”。这正是对包豪斯设计教育思想的最大赞赏和肯定。

(二)平面构成表现手法的多元化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电脑网络对教育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冲击着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并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使专业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方法都发生了改变。在现实授课中,传统教学模式正逐渐被自主学习、实操教学、课题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诸多方式所替代,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直观、丰富,并富于动感,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逐渐增多,效率也大大提高。同时,电脑也为课题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现代社会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提倡多元化设计、多元化手段、多元化形式共存。所以,应该大胆的将突出的、优秀的方式方法融入到的设计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

在平面构成教学过程中,主张学生以手绘为主,加强动手实践能力,手绘是设计表现的基本功,学生通过在动手实践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提升自身的创造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打开设计思路,培养学生自己做实验的能力,从实验当中去发现美,创造美。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可以大大增强学生脑与手的协调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也是辅助设计构思的有效手段,具有体验丰富、印象深刻、随意性强、强化动手能力等优点。今天电脑在设计领域的灵活应用,也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以启示,将电脑融入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在平面构成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可以搜索到一些国内外优秀作品,并进行赏析,从中让学生学习并借鉴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及理念。就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而言,可以用手绘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电脑辅助来完成。后者作业完成速度会大大加快,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完成较大的作业量,但也有一定的弊端,用电脑个性语言不强,细节交待不突出,容易抹杀人的性格与个性特点等。现今在教育教学整个过程中,应逐步打破设计基础课程的传统的手绘模式,提倡大胆的应用电脑网络为教育教学服务,一改以往较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向着多元化局面的方向发展。

(三)平面构成在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的。他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目前常见的平面设计项目,大体可以归纳为十大类:网页设计、包装设计、DM广告设计、海报设计、平面媒体广告设计、POP广告设计、样本设计、书籍设计、刊物设计、VI设计。在这些设计中,由于受到二维空间的限制,每幅平面设计作品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具有独特的“创意”来表现设计的初衷。同时,结合平面设计的应用原则,才能够设计出优秀的作品。平面构成具有共性的设计语言,能够被大众所接受。当今已被社会各类艺术、设计门类所应用,平面构成与其他应用设计的学科一样,都是为了完善与创造更赋予现代感的设计理论和表现形式。平面构成以一个全新的造型观念,给艺术设计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现今高科技的融入,大大的拓展了设计艺术的视觉审美领域,丰富了设计的思维及表现手段。

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讲授平面构成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灵活应用于设计中,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者。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学生在专业设计领域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 平面构成 基础特性

在现代艺术教育中,平面设计教学已经成为重要的设计基础课程之一,这是因为,平面设计不仅成为当今设计构成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所研究和训练的内容,包含着我们今后走向各种有目的性设计的共通的美学原则。

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立体设计和展示设计这四个设计已为现代设计教学。奠定了一个纯粹的设计的基础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他们融为一体,一并纳入现代设计形态构成学的范畴。尤其是平面设计的表现领域,它以二维为其展开的研究空间;所涉及的形态在美学上的构成规律,也是现代各种应用设计在视觉上所表现出来的最基本的艺术规律。因此,平面设计充满了现代设计的基础特性。

平面设计的基础特性集中反映在它对形态要素及其相关构成的美学规律之中,这一基础特性的美学意义直接与各项现代设计的美感原理融会贯通,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现代视觉传达的平面网络体系。如果我们把纯粹的平面设计的学习成果与具有明确目的下的平面应用设计作品作一审美上的比较,就会发现,除了那些具体的平面作品中的设计目的连同创意的部分以外,形态构成的美学规律几乎与基础平面设计中所要求的构成原理完全一致。因此,平面设计的基础特性对具体的平面设计在形式美学规律上的把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另一方面看,平面设计的基础训练中的各项课题,虽然不具有明确的设计目的,但对造型要素、形式原理、构成法则以及诸如空间、动式、立体感、技法表现美感可能的探索足以使任何作品都可以进入设计领域,进而带有欣赏的趣味和设计意味。

平面构成作为平面设计的基础特性决定了它与一般的造型有所区别。我们知道,构成是一个近代造型概念。因此,平面构成最本质的概念应当看成各种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在而维平面上进行创造性组合。而一般的造型则是针对完成的纯粹作品而言的。相比之下,平面设计构成更强调造型过程,它所要研究的对象主要属于平面形态的创造规律,这规律包括造型上的物理规律和视知觉的心理规律,并依据这美学规律去寻求各种造型表现的可能性,进而在视觉的基础上去努力超越视觉的范围。

平面设计作品具有独立欣赏价值,其原因有:一是它的历史源流关系;二是它的艺术渗透关系。前者是它产生的根源,后者是它审美的价值,两者的合成在今天为二维设计的表现空间设计造就出一个牢固的设计理念。

从艺术角度上看,构成主义运动的发展从来就没有和艺术分离过。在20世纪初期,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抽象主义,以马列维其为代表的构成主义,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主义;此外,还有以蒙德里按为代表的风格派、马蹄斯为代表的野兽派、马列奈蒂为代表的未来主义,杜桑为代表的达达主义,以及米罗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等西方艺术流派,它们一个共同点的特点是:冲破传统攀笼,把原先表现自然的母题浓缩到了抽象的构成形成之中,可以说,在所有现代派的画面中可以随处发现到与设计构成几乎完全一致的符号性语言。

由此可见,平面设计构成是在工业设计和现代艺术互为交错影响的特定环境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它的视觉和心理上探索和把握到的美学规律,为我们今天平面构成的训练以及平面设计的延展,奠定了一个完整的设计理念。

平面构成作为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我们练就一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为此,她一直沿着艺术的表现与美的原理这两条主线把我们带入一个视觉感知和心理体验的新境界。

如前所述,平面构成的造型特征是贯穿于作品产生的过程之中的,因此,其形态要素是在超自然的艺术表现中人为的加以塑造而成,诚如阿恩海姆在他的《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所指的那样:“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戒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把握。她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观看世界的活动被证明是外部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与观看者的本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平面构成正是设计家们避开事物,通过对艺术语言的理解,真正从事物的本质特征上把握到的一种表现方式。正因为这样,平面构成设计所反映出来的视觉想象愈加表明了它们与现代艺术在界域上的模糊性。反过来说,出自设计家之手的单纯的平面上讲构成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有理由被我们作为纯粹的艺术作品来欣赏。

除了艺术表现这一主线之外,平面设计构成始终把美感原理的显现作为设计中的核心。我们知道,对于任何一件艺术品的创造,都必须步入三大层次,即技法层次、创作层次和原理层次。技法层次是形成作品的第一层次,它那精椹的技巧为作品的审美效果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二个层次是创造层次,这一层次包括作品的选材、构思、构图、造型、色彩、结构等程序的安排与表现过程的实现;第三个层次是视觉美感的原理层次这一层次最能体现作者在作品表现深度上的挖掘能力并能看出作者美学高度如何去把握作品的形式美感及风格特征。

平面构成的美感原理集中表现在平面形态要素在二维空间状态下相互构成的对称与平衡之中。可以说对称与平衡是平面构成设计的过程中最基本的两大原理。基与这样的原理,一切与之相关的表现法则都可以被我们纳入到这一核心原理之中。无论是对称还是平衡,它们通过形式的结合将之在视觉上形成的“分裂”状态使我们的知觉得到认可,进而以两种审美愉悦的表达方式向我们的内心述说出作品的“故事”的内涵。因此,源与平面设计构成的上述两大核心的美学原理同样是以有限的形态在可变的构成形式中为我们的审美心理演绎出无限的表现可能.

我们知道,平面设计构成在一般情况下是一纯粹的理性的几何形式向我们的视觉作出表现的。然而,在其构成的因素和条件中,并不排斥具象成分的介入,从而在较多理性的成分中也必然可以融入富于艺术审美的感情成分,使作品达到更丰富的表现可能。

平面设计构成的最大限定是二维平面,而构成给了的纯粹要素基本上属于物理性的,它们通过构成关系产生形式,上升到视知觉的心理规律上,使可测的物理要素在我们视知觉的心理状态下变得深不可测起来,于是,各种空间思维导致的新的感知变成了作品中有趣的识别符号,许多美的视觉形式就有了各自美感可能的追求。

参考文献: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范文第6篇

平面设计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其广泛多元的背景条件,首先是社会基础,在工业革命之后,由于机器的大规模使用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更加关注实体元素之间的相互组合,由此才促成了平面构成这种艺术形式的出现;其次是理论基础,构成主义被看做是平面构成的理论来源,构成主义的应用范围涉及绘画、雕塑、建筑以及音乐等各个领域,从而在欧洲各国形成了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艺术流派,构成主义艺术家只关注作品中表现出的美,并不关心作品所带有的形象以及内容,主张在抽象中寻找结构、节奏以及逻辑;再次是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和哲学认识论的发展以及建立在量子力学基础之上的微观认识论都促进了人们对事物内部微观结构的注意,从而对艺术造型规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平面构成目前在现代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如广告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艺术设计、时装设计、影视动漫中,并在运用中形成了属于自身独特的审美认知。本文就将以此为切入点,试分析平面构成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一、平面构成与现代设计

平面构成作为构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设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设计需要借助平面构成传达出自己的设计理念、形态美感以及视觉表现效果,以此呈现出设计风格的多元性与特殊性。首先,平面构成的基本含义。平面构成就是在二次元平面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形式法则将不同基本形态在力学原理、审美视觉效果等因素的要求下进行的一种重新编排和组合,是在理性逻辑与感性审美之间的一次完美组合。点、线、面之间的严谨律动组合是平面构成的基础条件,同时点、线、面作为最基本的视觉元素,它们之间多种不同形态的组合使得平面构成的视觉审美具有极强的抽象性与形式感。平面构成的形式呈现出多样性,包括基本格式、重复形式、近似形式、渐变形式、发射形式、空间形式、特异构成形式、密集构成、对比构成以及肌理构成。基于以上的基本条件,平面构成不仅会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同时还会带来视觉心理上的审美体验,它始终以其特有的构成方式和视觉形态传达出了一种严谨中却带有极强律动性的节奏之美,这种美可以是抽象性的,亦可是理性的,总之,无论是创作过程还是欣赏过程,平面构成始终伴随着一种情感上的审美体验。

其次,现代设计的基本含义。现代设计又被称为“现代主义设计”“功能主义设计”“机器艺术”等,它是从现代建筑设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设计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经过不断的发展,其独特的思维形态和视觉冲击迅速获得大众的认可与追捧,因此成为了当前最重要且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活动。现代主义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整个现代设计活动之中,现代设计受到现代经济、现代生活方式、现代思维方式、现代市场营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就是说现代设计必须以整个现代社会的需求为基本标准,并随着现代人的心理需求或者现代市场方向的改变而改变。根据市场活动的不同需求,现代设计可分为不同的范畴类型,如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还有摄影设计、影视动漫设计、商业插图等;还包括室内设计、环境设计以及景观设计等。现代设计的大胆创新使其在新颖多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层激进主义的色彩,但这并不影响其多样审美形态的表达。

二、平面构成在景观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景观设计是现代设计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的发展与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景观设计在20世纪之后得到了成熟和发展,特别是在与平面构成相结合之后,平面构成的运用为景观设计注入了一股新的生命力。首先,造型要素的创新。景观设计的造型要素是其进行整体设计的基本单位,可分为简单的造型形体和复杂的造型形体,造型要素运用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景观设计的整体效果。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就是将不同形态的图形在一定原则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的排列组合,而景观设计造型要素的基础正是这些多种多样的图形,平面构成可以将这些图形进行抽象化的处理,从而使得景观设计在高度抽象思维中仍然具有其理性的一面。景观设计中运用的造型图形已经不在是传统概念上的简单图形,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再认识和再创造。简单的几何图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是造型要素的基础,同时也是获得特殊图形的基础,景观设计中的特殊图形实际就是平面构成对简单几何图形的重新组合,基本方法包括变异、渐变、集结、分割、分解、重构等,从而使得新图形具有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更直接的视觉享受。

具象与抽象形态的组合减少了人为刻意雕琢的痕迹,反而在创意变形中保留了原有基础上的一些特色,从而使景观设计在简洁单纯中带给人们一种舒适感觉。其次,平面构成应用的原则。平片构成在景观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它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方法,包括整体性原则、适融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公差性原则以及人文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际上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景观设计不能仅仅考虑到景观本身,还要考虑到其周围的环境条件,这样的要求正好与我国“天人合一”的思想相符合,苏州园林的景观设计在布局灵活的基础上与周围蕴涵的环境因素完全相协调;适融性原则是对景观设计在动态过程中的一种规定,它可能需要时间上的论证,适融也就是景观设计能否真正融入到人与周围环境之中,并与人和环境相协调,巴黎铁塔附近的三角金字塔可以说是适融性原则的最好体现;区域性原则实际上是一种个性化的设计体现,它主要起到了一个区别作用,实质上有着一种象征性的含义,区域之间通过景观设计的不同现出差异性;公差性原则就是允许平面构成在景观设计中有一点偏差,这体现了严谨中灵活的一面;人文性原则就是景观的总体设计中要包含一定历史文化因素,此时的景观设计实际上成为了传播文化的一种载体,增强了其自身的文化底蕴性。

三、平面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运用

平面构成在室内设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平面构成首先需要根据室内结构和布局规划一个初步的概念性方案,然后在点、线、面的艺术组合和处理中完成基本的创作基调,平面构成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设计的创新性与艺术性。首先,平面构成的空间设计。平面构成对室内的空间设计实际上就是对空间秩序的一种规划,同时也是对空间进行一种合理性的布局。平面构成主要采用重复、特异、发射、对比和分割等构成形式进行室内的空间设计,本文将主要对其中的两种进行解释分析。重复就是将相同、相近或者相似的平面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节奏进行排列组合,从而产生一种有韵律节奏、有规律重复、有连续流动的协调和谐的视觉形象,增强了空间的节奏感与深进感,使人无论是在视觉或者心理体验上都能感受到一种有规律性的流动美。当空间设计为了突出强调某一部分时就会运用对比构成,对比构成可以突出空间的主题或者风格,重点强调的空间设计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和共鸣,对比构成一般采用不规则的造型、夸张的比例配置或者具有强烈反差的色彩搭配,在反差中打破单一、单调并显示出多样性与变化性。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范文第7篇

关键词:动态;照明;平面构造;立体构造

1 动态艺术照明形式的概述

动态的艺术照明形式有很多种类。比如说灯光的自身变化,灯具造型的自身变化,灯具和灯光外力作用下的运动和变化或其他因素下的变化。人们将灯具的照明效果与灯具艺术造型相结合,以点、线、面、体,为基本形态表现出来的运动变化着的艺术造型叫做景观动态艺术照明。

在现实生活中,周围的景观动态艺术照明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格局,有的形成了动态整体的布局,有的则表现城市中细节的动态艺术照明。细节的动态艺术照明是一些基本元素,而整体的动态艺术照明则是由细节动态艺术照明组成,连贯性,统一性景观照明。所以要产生城市夜间的动态照明效果,就必须将这些视觉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有规律性,连续的优美的造型,才能形成优秀动态的艺术照明景观。

2 动态艺术照明形式的分类

2.1 动态光源的平面构成

2.1.1 平面构成的含义。平面构成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在二维平面上进行的分解、组合,从而得到的理想效果。平面构成是在现代美学的基础之上,综合了光学、物理学、美学等领域。平面构成主要是探讨二维空间的形式。包括:重复、渐变、对比、变异等。

2.1.2 平面构成的应用。夜景动态照明平面构成的形式很多。比如说渐变是以类似的基本形或骨骼,循序渐进地逐步变化,呈现一种有阶段性、调和的秩序。

常用的有动态轮廓照明灯具有:白炽灯、霓虹灯管、美耐灯、光纤管等。灯可形成各种文字、图案、通过开关,形成各种动态。其中灯照明的颜色丰富,夜间动态的效果非常好,常用于商业、娱乐建筑物立面。(如图1)

平面构成及其特有的视觉形态和构成方式带给人们一种特殊的艺术美感,其形态的有序性和产生不同视觉引导作用的构成形式,组成了紧凑而赋有节奏律动之感的画面,营造一种动态,感性之美,抽象之美。

2.2 动态光源的立体构成

2.2.1 立体构成的含义。立体构成也称为空间构成是1个三维空间,既有幅度,有深度。立体构成是用一些材料、以视觉为基础,力学为依据,将造型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美的形体的构成方法。构成体的造型形态的基本要素是:物质材料的体量和所占有的空间,观察者的视角和光源,材料和重心规律的运动。立体构成的组合形式有:交叉、叠加、切割等。

2.2.2 立体构成的应用。立体构成的灯具照明由装饰材料和光源组合而成,也称气氛照明,主要是通过一些色彩和动感上的变化,以及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达到照明气氛,其主要作用就是美化环境,创造意境,所以灯具的艺术造型很重要。新的设计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以满足人们提出的环境优美、亮度适宜、空间层次感舒适、立体感丰富等多个层面的要求。

例如去年备受关注的广州国际灯光节,多处景观使用光纤立体造型:因为光纤的可塑性强,颜色多变,塑料光纤材质还很柔软,能更好地体现立体效果。(如图2)

3 动态艺术照明形式注意事项

在构想造型时应注意,灯具的材质和设计风格变化要与周围景观主题相统一,还要与人的感情和情调相统一。特别是立体形态的灯具,可以由一些金属、玻璃、木材、铝合金等材料制成,在动态灯光的照射下,更能突出灯具的肌理和形态。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差异,灯具的风格各不相同。

4 结语

一个城市的夜晚动态景观艺术照明形式是这个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展示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手段。合理化的城市景观动态艺术照明形式既要使用环保的材料又要注重人文氛围,强调以点、线、面、体为基础的形态表现出来的运用变化着的艺术造型与周围的景观形成一个和谐、舒适的环境。希望把更多的艺术照明手法和艺术造型灯具运用到城市景观艺术照明领域中,展现每个城市独特的夜晚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范文第8篇

一、平面构成基本形式的概念

构成实际上是一种造型的含义,也是现代造型中的设计专用术语。平面构成的意思是将点、线、面等简单元素在二维平面空间中用各种美化手段进行重组或变化,从而衍生出新的造型。平面构成有重复法、渐变法、特异法、发射法等多种表现方法,其中每种方法都并非是在应用时必须采用到的。它们之间的意义从某种角度看来,存在一些交叉或相融的部分。例如,特异法需要构建在重复法的基础上。因此,在设计标志时要正确认识这些平面构成法的关系。平面构成的基本表现形式大致都包括两个要点。第一,基础构造和框架。这一点决定着平面构成形态的主要特征。第二,应用在构造和框架上的形态。这是每一个平面构成都需具备的重要内容。几乎所有的平面构成变化形态都是由以上两大要点衍生出的,而最后表现出的具体效果,则取决于设计师如何搭配。平面构成的基础形态在标志设计中存在极大的可塑性和改变空间。平面构成和标志设计有着密切联系,正因有了各种平面构成的应用方法,标志设计才拥有了自己独特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二、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标志也可被称为“方寸间的艺术”。在标志创作时,设计师通常选用最简单的点、线、面等元素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也是平面构成最直观的运用手段。若是将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科学运用到标志设计上,就能使标志设计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加强标志带来的视觉冲击感。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重复构成法

重复属于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视觉表现形态。严格来讲,重复的含义是同一种元素以同一种形式不断出现。意大利曼特迪生(Montedison)公司使用的标志就运用了重复构成法,其标志以Montedison为基础,上面设计了四个重复性箭头。这四个箭头分别代表Montedison集团的四个部门:纤维部门、食品流通部门、药物部门、石油化工部门。该标志传达的是各部门团结协作,共同飞翔的理念。而四个箭头组成的图形中央留了一处空白,这处空白也正好是一枚箭头的形状。这组箭头利用重复构成法组合起来,使标志具有了趣味性和良好的视觉效果。而整体构造严密紧凑,表现出Montedison内部团结一心,携手奋斗的企业文化,为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形象。

2.特异构成法

特异指的是在具有一定规律的状态下进行小范围的变异,目的是摆脱原本规整单一的结构模式。简单而言,这种构成法可以归纳为“万花丛中一点红”,而这里的“红”,就指的是特异。以“健伍(KENWOOD)”这一品牌为例,健伍的标志中间有一枚红色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每一只角都分别代表着KENWOOD公司的三大理念:保证质量、开拓创新、目光敏锐。由于KENWOOD前半截的“KENW”都以直线构成,而后半截的“OOD”都以曲线构成,前后差异较明显。而且,“W”和“O”都属于面积较宽的字母,因而使整个标志看起来较长。设计师在“W”上面加了一个三角形,转移了视觉焦点,也能让标志看起来缩短了一些。特异结构的应用赋予了标志强大的生命力与感染力,使KENWOOD成为流行。

3.渐变构成法

图案发生持续有规律的变化,就称为渐变。渐变主要体现的是变化过程和中间蕴含的节奏与规律。以大宇汽车公司为例,大宇汽车(DAEWOO)的标志表达的是六条高速公路朝着未来的方向无限延伸,体现了大宇公司长远的发展意图。椭圆象征着世界、宇宙,六条公路组合起来像是绽放的花朵,表现了大宇公司的创新力与竞争意识。中间五条蓝色纹路象征着青春活泼,白色代表的是齐心协力与奉献精神。这一标志从整体来看,充分体现出了大宇公司的智慧、创新、竞争、奉献理念。在设计标志时利用渐变构成法,能够在平面图形中制造出空间错觉,图案形态的变幻,能产生错落有致的节奏,给人带来奇妙的视觉体验。

4.发射构成法

发射的核心意义是中心对称。也就是说,图案要围绕一个中心点,以均匀散布的形式朝周围拓展或向中间收缩。发射这一形态在自然界中也经常见到,比如阳光万丈,浪花四溅等。发射构成法也是标志设计的重要手段,比如女装品牌“七色玫瑰”。“七色玫瑰”这一标志以数字“7”为核心,七个不同颜色的“7”以发射的形态四散开来,通过变形旋转构成。营造出艳丽浪漫的氛围,表现了女装行业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人们的购买欲望。在标志设计时采用发射构成法,能制造出类似光学中的动感效果,或是爆炸的感觉,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结束语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三大构成;基础课程;环境艺术教学

一、现今对“三大构成”的认识

“三大构成”是设计教育中不可少的基础课程,作为在学生时代学习设计时就感受到专业课老师讲述三大构成在设计中的重要性,但慢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领域出现“三大构成是工业时代的产物,现在已进入到信息时代所以这种方法已过时。但现今作为一名专业教授设计课程的老师这种观点不能认同,并且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更加体会到了“三大构成”对设计专业的重要性及在环境艺术专业中的重要性。

二、构成学说的来源

所谓“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其含义是将不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构成一个新的单元。“构成”来自20世纪前苏联的构成主义运动。对于艺术有关的含义:构成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怎样组合,以及形象排列的方法,可以说是一种研究形象艺术的科学。构成学说在设计提出是由格罗佩斯建立的

“包豪斯”设计学院,现代设计的摇篮包豪斯由一批杰出的建筑学家美术家和美术理论家共同努力创建了与纯美术审美情趣相结合的。最具特色的构成教学方法在战后向欧美各国迅速扩展在艺术和设计诸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已经成为世界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成为了我国所有艺术院校共同的基础课程,在我国各大艺术院校中进行三大类型的构成教学。

三、三大构成的概念

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平面构成: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线,描绘形象。表现的立体空间并非实的三度空间,而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是探求二维空间的视觉规律、形象的建立、骨格的组织、各种元素的构成规律,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图。色彩构成:是使学生掌握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学会运用它的基本方法,并具有较强的构成表现能力。通过不同的色彩调和表达不同的心里感受。

立体构成:是设计的基础之一,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立体构成设计创造意境。立体构成通过使用各种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立体的过程。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是点、线、面、体、色彩和空间诸方面。立体构成所研究的对象是立体形态和空间形态的创造规律。具体来说就是研究立体造型的物理规律和和知觉形态的心理规律。

四、三大构成在环艺设计中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和认识了三大构成“对环境艺术专业有着重要性的教学意义。构成基础课程作为设计学的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于培养设计专业人才来说研究构成,物体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更是尤为重要和必须的。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和学习三大构成“为进入专业设计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构成学主要是从理论上去让学生认识造型关联和基本规律,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形象。色彩的特征和表现,进行造型要素的分解重构训练。构成基础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体系、它强调用非具象形态和抽象性思考、分解形体的再构成。作为一名环境艺术专业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和学生作品实践中,更是深刻地感受到三大构成“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充分地体会到了越是好的设计越是纯粹的设计越是能打动人的设计,而正是通过对三大构成的深入学习、理解、提炼才能达到的。不论是从建筑设计外皮到整体建筑的体块关系都会涉及到三大构成的概念、以及景观设计规划从它的平面规划的布局到大的组团空间设计,再到室内设计时从整体平面到整个空间分布都会充分地运用平面构成的点、线、面的基本法则,还会运用到重复近似、骨骼、发射、特异、基本形的各种排列等构成原理和立体构成的构成法则以及色彩构成中的色彩搭配,色彩肌理、色彩对比和色彩心理等知识运用。“构成”中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元素和形象来组织建筑、景观到室内三者设计的整体效果。在环艺设计中运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础知识是一个都不能少,要不断地、充分地运用“三大构成”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原理来解决设计中所遇到的色彩、立体造型等问题。所以说“三大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是无时无刻不贯穿其中的。在设计中通过构成的组成、组合、造型和创造设计出最终的作品,这是三大构成的体现。在环艺设计领域中“三大构成”的基本理论更是环艺设计的基石和底蕴。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展览立面;平面构成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0-0014-03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新馆)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华南路,于2009年10月1日向社会免费开放。馆内基本陈列“中华之魂――长城历史文化陈列”采用多种方式展示了中国长城文化,着重突出河西汉、明长城及河西长城与丝绸之路。{1}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地域性与整体性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互补,在展示长城全貌的同时,突出了河西长城的历史地位。{2}

“中华之魂――长城历史文化陈列”展览立面之平面构成方法运用合理,有效地传达出了展示信息,激发观众对展示物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思考,并具有相当的审美价值,将展示设计功能性、艺术性和技术性有机结合,顺畅表现,值得展览执行人员进行深入研究与思考。

一、面与平面构成

(一)面的概念

面是指二维(二度)空间的概念,从动的定义出发,面是线移动轨迹形成的结果;从静的定义理解,面是线的围合形成的形态。面具有幅度感,由于在各个方向的幅度、比例、曲直的不同就产生各种不同的形,形是面的主要视觉特征,凡是面都具有特定的形。{3}在平面设计里,面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作为容纳其他造型元素的二维空间的面和作为基本造型元素的面,前者指的是进行各种平面设计的基础平面,后者指的是进行造型的平面化元素。{4}

(二)平面构成{5}

构成是一个近代造型概念,其广义与造型相同,而狭义则是组合的意思。即从造型要素中抽出那些纯粹的形态要素来加以研究。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既有形态(包括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按照一定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造型设计。{6}平面构成以知觉为基础,是一种高度强调理性的活动,是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7}平面构成的构成法则主要分为规律性构成法则和非规律性构成法则。规律性构成法则是指构成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有机地组合起来的法则,包括重复构成、特异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对比构成和密集构成;非规律性构成法则是指构成元素不按规律自由地组合起来的法则,包括空间构成、肌理构成和想象构成。{8}

二、“中华之魂――长城历史文化陈列”平面构成特点

(一)以矩形为绝对构图基础

1.矩形的使用:100%

实景所摄作为资料使用的53幅图片中,均使用矩形。矩形(包括正方形)在视觉传达上,给人以稳定、厚重、坚实、阳刚之感觉,有效地契合长城历史文化的展览内容,体现自西汉以来的悠久而富有内涵的长城文化。其次,矩形造型流畅简洁,易造易行,方便陈设。除矩形外,部分圆形与曲线的运用,增加了构图的多样性,增强了立面的灵动性,使之更加平易近人,易于展示信息向观众的传达。

2.矩形的嵌套:41.51%

展览各分区标题及解说词采用矩形展板,衬以白色微凸背景板,进一步凸显文字内容,形式上,类似于传统书画装裱形式,具有文化艺术美感。

(二)规律性构成法则的运用

1.重复构成的大量使用:52.83%{9}

重复构成的使用增强了秩序感,强化了视觉形象,形成了同意整体的视觉效果。

2.特异构成:11.32%

特异构成的使用强化突出了部分画面,可增强多样性,丰富构成。

3.渐变构成:1.89%

渐变构成具有规律性,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4.发射构成:1.89%

发射构成具有发散效果,可引导视线延伸。

5.对比构成:22.64%

对比构成强化视觉中心,增强肯定,增强画面生动感。

6.密集构成:32.8%

密集构成相对自由的构成形式,使画面整体视觉冲击力增强。

三、“中华之魂――长城历史文化陈列”平面构成特点分析

(一)比例

矩形在构成中的绝对地位更易于导致使规律性构成法则的运用;其组合适宜,使整体风格严谨规整。但与此同时其中规中矩的表现过于单调,显出沉闷。缺乏非规律性构成法则,空间深度及拓展、材质肌理、创意创新发挥不足,弱化了展示物品的立体性、生动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观众的想象力,不利于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深刻文化内涵的传达。

(二)节奏与平衡

在展览立面平面构成中,以矩形为基础,通过各种不同原则进行平面构成,使整个立面展示具有节奏性与动态美感。而在整体空间布局上,这些节奏和其所依附的基础平面的“留白”,形成不同种类的平衡。节奏与平衡使其立面展示富于美感,给观众带来良好的审美享受,可以有效地促成长城文化环境的形成,增强观众对中国长城历史文化的理解与思考。

(三)第一重要性与不可复制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案只讨论立面平面构成的问题,没有涉及颜色这一与形状密切相关的问题。{10}而所谓第一重要性,是指展示内容具有第一重要性,形式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展示内容,不可将形式设计抬高至超乎内容本身的高度,{11}抑或将二者生硬分离。

不可复制性意指本案的平面构成式样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是属于当时环境的一种历史选择,不必也不会成为某种美学标准,{12}本案只做赏析与评价案例,意在从美学角度出发审视博物馆立面之平面构成,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解读方法。

四、结语

面(平面、立面)是造型艺术的基础,良好的平面构成在陈列设计中的运用,将会为展示信息的转达与文化环境的营造增光添彩。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展览立面之平面构成独具特色,在历史类博物馆陈列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观其利弊可知,重视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中的平面构成,合理运用平面构成法则,培养发散性思维,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将成为展览执行人员应有的基本素养。

[注 释]

①王蓉:《谈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及资源利用》,《丝绸之路》,2004年增刊第2期。

{2}胡杨:《中国长城第一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丝绸之路》,2003年第6期。

{3}安晓波、王晓芬等编:《艺术设计造型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4}刘晶主编:《设计基础》,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5}本文分析长城历史文化陈列展览立面,可视之为平面。

{6}杨毅柳、马云主编:《平面构成》,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刘晶主编:《设计基础》,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8}文健、钟卓丽、李飞天主编:《设计类专业平面构成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各构成法则或有重叠,总计不等于100%。

{10}颜色会影响人们对形状的视觉认知。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建筑空间;几何构成;组织结构

1.空间的基本要素

空间的基本要素是由点,线,面,体的抽象化要素所组成,在一些要素中,点是任何空间要素的原生要素,一串连续的点可以伸展成为线,线的展开形成面,而面又可以构成组合为体量en。在一定的条件方式下,空间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1 “点”的基本含义是限定关系的细小痕迹,而点的大小是有相对性的,从形式上点没有长度,宽度和深度.一个点可以用来表示:一个范围的中心点, 如同广场中的纪念碑可以看作空间范围中的一个点要素;一条线的两端,两条线的交点;以及一个面或者体量的角点。

1.2 “线”的基本含义是指细长的路线,界限等.线可以被作为是点的轨迹,形状上直线,折线,曲线之分。当形态本身的长度远大于宽度与深度时,可以视之为线.由一定数量的线排列而形成面的感觉称为面化的线。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家维克多霍塔设计的旅馆中(图1)使用相互缠绕的葡萄藤般的曲线和螺旋曲扭的线条。

1.3 “面”包含表面,方面的意思.相对来讲,一个面有长度和宽度,但是没有深度,所以面是二维的.面分为曲面和纸面,可以被看作是轨迹线的展开或者是围合的界面.体化的面只是由面围合或排列构成为形状形体. 彼埃・蒙德里安以几何图形作为绘画的基本元素(图2)作为一种面的构成。

1.4 “体”就几何意义而言具有长,宽,高的三维形体要素.从普遍意义而言,长度,宽度,深度是体具有的三个量度.体在形态构成中,可以被看作是点的角点,线的边界,面的界面总体组合而成.体分为直面体和曲面体,具有多种形式的构成,除了实体和虚体以外,就视觉感受而言,又分为点化的体,线化的体,以及面化的体。像积木一样分散开来组成一个组团。建筑最集中部分和小体量的居住空间是随意堆积的立方体块,在三维空间上点线面充分的构成组合.

2. 空间的基本几何单元

基本形是由基本要素构成的具有几何特征的形体,形体大多是人们统一感知识别的单纯和规则形体,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形体构成中,一半将基本形直接作为基本单元,来构成组合成为复杂的几何形体.

2.1 纯几何形体

柏拉图列出了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这五种正多面体,大家把这五种几何形体称为--柏拉图立体(图4)。阿尔伯蒂进一步研究提出出了正方形,六边形,八边形,十边形,十二边形这样的向心性的形状.时至今日,单纯几何学依然受到许多建筑师设计师们的青睐。勒・柯布西耶认为立方体,圆锥体,球体棱,锥体,圆柱等都是伟大的基本形式,这些形式是美的,基本几何形式是最美的形式。

2.2 球体基本形

球体空间非常的均衡,是一个具有内向性和集中性和包容性的形体.通常情况下呈现出一个非常稳定的状态.当轴线水平或垂直的时候,球体程静态感,轴线倾斜时,则呈现出不稳定感.半球形空间除了球形特征外,还具有向上的膨胀感,如国家大剧院的水面升起的半球体(图5)。

2.3 椎体基本形

包括圆锥体,三角锥,四角锥等.锥形空间有向上收缩的透视关系,使形体具有强烈的上升感,方向感.圆锥体是一个以等腰三角形的垂直轴线为中轴旋转而成的形体,界面模糊柔和.三角或四角椎体所有的表面都是一个平面,界面明确坚硬,所以是一个稳定状态的形体.如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就是一个稳定的三角锥体。

2.4 方形基本形

方形包括正方体,长方体等不同形体.正方体因为每条边线及每个面的长度大小相等,所以正方体是一个静态状态的形体,缺乏形体的运动感和方向性,而长方体则是一个动态状态的形体,具有有明显方向性和运动感,水平长方体有舒展感,垂直长方体有上升感. M.塞弗迪M.Safdie在蒙特利尔住宅设计中,以立方体作为住宅的基本单元(图6),在根据一定的结构方式将基板单元体排列组合起来,在水平与垂直方向都极具动感,充满了运动和组合变换的多种可能性.

3.结语

建筑空间中的规则基本形是一种以有序的方法来组织建筑空间的各个局部,以及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在复杂的空间构成中,几何形体单元既能够独立存在,又能够相互组合变化使用,几何单元之间可以互相并列,接触,包含等多种关系存在。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0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平面构成因素;室内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070-01

在现代设计基础中,平面构成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点、线、面三者是平面构成的基本因素,这三因素同样也是室内环境构成的基本因素没,这三因素各具特征,在作品中将这三者相互结合、穿插使用、相辅相成,这样作品才能达到完美。因此,在设计室内空间时,巧妙科学合理地运用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尽可能在平面与室内空间中使点、线、面三者得到和谐统一。

一、平面构成的基本因素

点、线、面是所有形都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点、线、面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只要能转化为可被平面构成运用形态形的最终结果。为此,点、线、面就是平面构成的三个基本因素。

(一)点

点是平面构成中构成一切形态的基础。从几何学角度来看,点既没有大小,也没有长度,它仅仅只是拥有自己的一个位置,也仅仅只是一条线的起端或结尾部分,有时也可能是两条线交叉处的形体。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在理解“点”这一概念时,通常会认为是相比线、面而言一种较小的形体。通常人们会对自然物,或是对各种抽象的事物进行联想,这正是由于点的形状不同、构成不同所引起的。不过人的某种感情的触发也有可能是因为单纯的点本身所引发的。这就说明了,在不同情况下,点所产生性格特点也会不尽相同。

(二)线

线就是点连续不断移动后的轨迹,其不仅具有长度,还具有自己的位置。线在平面构成中要表现出形象,宽度和厚度是前提条件。实体的线和感觉中存在的线是线的两种基本形式。通常我们能用肉眼所看到的,或是经常认识到的和使用到的线,就是所谓实体的线了;而在面与面的交界或转折处,就是所谓的感觉中存在的线,在室内设计中,特别要注意这一类型的线,因为与实体的线相比,其有较大的制约性,其自身的形态不能有其所决定,各种形式的线的构成可以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

(三)面

面相比点和线,其在构成中的位置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因为面是点和线的经过一定组织和排列后的最终形态,在平面构成因素中,面是最具有表现特征的一个因素。面无论以任何形式出现,其四周边线均是由趋向封闭的轮廓所组成。但其会随周围形体的变化而受到影响。为此,建立在整体的基础上将各构成因素的性质和性格特点充分利用起来,这是所有构成因素的都需要考虑的。

二、平面构成因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一)在室内空间中,点是其力的中心,具有表明位置的功能

环境的向心力正是由于位于其中心的点而产生的,这样给人感觉的是整个环境最为稳定。视觉感受是随着点位置的偏移而随之变化,室内原本安静稳定的空间效果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打破,而使其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将多个点经过一定的组合与排列后,就可以形成“点群”,这种有规律顺序所排列出来的点,不仅会有稳定、对称、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产生,且其一定程度上还会产生很强的视觉引导作用;而无序排列出来的点,就会给人产生复杂、运动感。

(二)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线是不仅是立体的,其还具有方向性、运动性和延长性的特点

静、严肃、整齐是直线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充满韵律和动感是曲线所表现出的形态。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生来就具有的一种自然倾向爱好就是节奏和谐之类的美的形式。节奏韵律能表现出最佳的载体就是曲线。曲线从空间进行分类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用曲线将空间进行分割,另一种对空间没能起分割的作用,而仅仅是起到单纯的装饰作用,室内空间的流动感正是借助了曲线这种流畅、极富动态和方向感的线形的装饰才得以增强的。此外,在环境空间中,人们常常会感觉空间中的垂直线是向上、崇高、坚忍不拔的,对于水平线人们会有稳定、舒缓、平和之感,对于倾斜线人们则会有不稳定、危险和紧张压迫之感。

(三)面是环境艺术设计重要的造型元素

在室内设计中,不仅需要空间已有的6个面,还需要人为地去设计出一些面,以使室内的视觉效果变得更加丰富。面在空间中,无论是简洁的玄关、精致的隔断,还是一面轻盈的珠帘都能作为其一种充分的诠释。例如,著名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所设计出来的巴塞罗那德国馆,其的室内就是一例典型的将面的组合巧妙合理的运用而使得空间充满了流通感。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范文第13篇

Abstract: The plane composition is to study the time spa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of form combined to form decomposition and ideal form. It's one of the most basic modelling activity. When we use the concept of planar formation to look at a real space of the physical, it will be one of the object abstraction, with this concept to the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can avoid physical factors to the design thoughts of itself bring limit, improve the the ability of design personnel to create "abstract form" and deal with combination relations.

关键词:平面构成;平面构成原理;点线面原理;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

Key words: plane composition;plane structure principle;theory of point, line and area;environmental art and design;interior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7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322-01

0引言

构成作为现代设计的理念是在德国包豪斯学院的设计教育中确立的。包豪斯设计体系对美学、心理学、工程学、材料学都进行了科学的研究,他们认为艺术可以用科学的方式分解成基本元素:点、线、面以及空间、色彩,它寻求的是形态之间的组合关系,使艺术脱离了传统的装饰手段,从而充分运用现代构成抽象地表现客观世界。这种风格和理论对构成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发展到现在包豪斯设计教育思想仍影响着当今世界设计的发展。

50年代初,包豪斯的设计体系在世界各国设计界和工业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70年代末,中国的艺术院校对传统的图案教学及四大变化{色彩变化、花卉变化、风景变化、人物变化},进行了调整充分的肯定了包豪斯的教育体系,开设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作为艺术院校的设计基础教程。

基础构成设计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的内容。其基本视觉元素都强调事物存在的形态由点、线、面、体等元素组成。在艺术创作中讲求处理好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把握形式美感,所以,要想创作好的作品就需要我们综合各方面的审美判断能力。其中,平面构成形态要素主要包括造型要素和形式要素。平面构成构筑于现代科技美学基础之上,它综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带来新鲜的观念要素,并且它已成功应用于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不能不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必经的途径。

1点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环境艺术设计中室内的地板、墙面、吊顶,室外的广场、绿地等都可以视为平面构成中的结构平面。而室内空间环境中的,家具、装饰品、灯具等都可以被视为平面构成中的“点”形态;室外空间中的树木、山石、雕塑、亭台等也可被视为平面构成中的“点”形态。根据点的构成原理我们可以运用不同大小、疏密的点混合排列,可以成为散点式的构成形式;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进行有序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充分把平面构成的点构成原理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

2线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室内空间环境中,线的表现形式极为丰富。一般常见的有实线,是实体形态形成的,如家具、门窗、柱梁等;虚线是实体中的空间线,即实体间的缝隙、实体中凹入的部分,如墙角线、窗型线等;轮廓线是体、面的外缘相互交接而形成的线,表现在事物使我外在形象上。室内的线可分为功能线和装饰划分线,功能线承担着具体的功能,因要求的不同形成或水平、垂直、倾斜的线型;装饰划分线将面划分为若干部分,使整体出现新的变化图形。面化的线、疏密变化的线、透视空间的线、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错觉化的线、立体化的线、不规则的线都可以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加以运用从而突出不同的设计风格。

在室外空间环境中,有相对长度和方向的道路、长廊、围墙、栏杆、溪流、驳岸、曲桥等都可视为线。线最善于表现动和静,直线表现静,曲线表现动,曲折线则有不安定的感觉。直线具有男性的特点,有力度、稳定、刚毅,通常被运用于主题相对严肃的规矩式园林景观中,如纪念性公园、城市中心具有集会功能的园林等。曲线富有女性化的特征,具有丰满、柔软、优雅、浑然之感。几何曲线具有对称和秩序的、规整的美,常被使用在以娱乐、游憩为主的悠闲景观中。

3面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面有两种作用:一是作为体的表面表现体的形态;另一种是作为片状形态独立出现。屋面、墙面、地面是限定空间的主要要素,但它依附于建筑体的表面存在;室外环境中的湖面、广场、草坪等则以片状独立存在。面的形状、大小、封闭方式直接影响着由它限定的空间的特性。面的造型还可采用挖空、划分、互相穿插、重叠等构成方法,变换空间的造型特点。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按照美的形式法则和基本原理将功能要求、材料使用、工艺流程、艺术风格、装饰造价与预算等各种综合因素描绘在平面初步方案图纸上。在进行空间的平面布局时起着指导性的作用,从平面构成的角度分析空间的序列设计,可发现使空间组织合理有序的内在的规律性,也可以从宏观上使把握空间规划的方法。所运用的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有重复、和谐、对比、对称、平衡、比例、重心、节奏和韵律等。

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原理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初涉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加强对平面构成的重视;对于教授艺术设计专业的专职教师们也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平面基础构成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构成基础教学应不断创新,以适应环境艺术设计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与发展,是这一基础学科不断发挥出其应用的作用,不能是这一基础教育浮于表面脱离设计的实质领域,应使其更好的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这也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此仅以一名多年从事基础教学的老师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也希望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靳逮强.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9月第1次版.

[2]王伟.21世纪环境设计教育系列—平面设计.辽宁美术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次版.

[3]卢少夫.平面构成.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05月.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范文第14篇

1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也是构成标志的主要形式。不论标志的形式多么复杂,都可以归纳为点、线、面。

1.1点的构成形式点是一切形态的基础,康定斯基认为:“点”是最简洁的形态。几何意义的点没有大小,长度和宽度,只有位置。从造型意义上来说,点是具有独立的大小、形状和色彩,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有相对性。具体形象的点,可以用不同的工具表现,不同形态的点也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例如:晋商银行的标志,是由多个方块组成的圆形方孔钱的图形,圆形方孔钱代表了行业属性,一个个方块呈现出晋商银行的现代、科技、信息,也代表了覆盖各地的银行网点。此标志以点的构成作为设计的形式,既富有变化又具有秩序感和现代感。利用点的属性、大小、颜色、数量等进行排列组合,可以设计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标志图形。

1.2线的构成形式线是平面构成中基本造型元素之一,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具有长度、宽度、方向等属性。线具有较强的感情性格,直线给人的感觉是安静,曲线则具有动感,曲折线有不安的感觉。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线的应用最为广泛,例如:苏州工业园地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的标志(图1),由线条搭建而成,环环相扣,联系紧密,寓意与合作者平等,双赢的战略立场,中间方形区域给人以视觉上以稳重感,标志整体简洁现代,具有强烈的权威感。

1.3面的构成形式面是有长度和宽度的二维空间,它所形成各式各样的形态,是设计的重要因素。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效果。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变化。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标志,是由两个箭头构成的“2”,表示中央2套,交互的箭头表示全球化,中间还有一个对三角,是对财经进出的一种体现。此外还运用了目前比较流行的透明和折叠的形式,标志的图形由鲜明的几何块面组成,体现了出严谨、稳重、大方,既时尚又富有变化。面的应用在设计中很多,它的可塑性较强,但是如果不能灵活运用面也会使标志显得单板缺少变化。

2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是指的把视觉元素按照一定的秩序或者规则进行排列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来。有对称、渐变、重复、发射、特异、空间等几种形式。在标志设计中运用这些形式,能够增强视觉冲击力,使标志更具有审美价值。

2.1对称在标志中的应用点、线、面基本元素在上下左右,用同一部分相反复而形成的图形。它主要表现的是平衡的完美形态,表现的是力的均衡,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构成形式。对称图案整齐平衡,体现出一种庄重、端正和协调的美感。例如:天津中新生态城的标志(图2),由六片树叶构成的一朵花的图形,如扇面又像植物生长的状态,采用了左右对称的结构,稳重大方具有美感。

2.2重复相同或相似的形象连续地、有秩序地、有规律地反复出现,这种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常见。重复构成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在图形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例如:纯羊毛的标志,由三组相同的曲线旋转组合而成,整个标志像一个羊毛线团,紧凑、稳定,表达出了羊毛产品的特征,容易使人联想出毛线的柔软等特点,加深了人们的印象。重复是标志设计的一个重要手段,利用重复的形式进行设计,能够强调主题,加深观者的记忆。

2.3渐变把基本形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称为渐变构成。渐变是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态结构,有规律性的变化,能够产生韵律和节奏感。渐变构成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变动骨格的水平线、垂直线的疏密比例取得渐变效果;另一种是通过基本形的有秩序、有规律、变化产生渐变效果。孔雀图案的标志(图3),用浓重的色块概括地刻画了孔雀的尾部,孔雀各尾羽大小不一,由大至小渐变排列,和谐而优美。一群大雁从近至远,又由远至近,有近深感,这个标志有较好的空间效果。

2.4发射发射构成,主要的特征是基本形围绕一个中心,向外发射所形成的视觉形象。构成要素:首先,有发射中心,也就是发射点,所有的骨格线都集中在此点上。其次,发射线具有方向性。发射带有动态的感觉,在标志设计中运用发射的形式,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有抢眼的视觉效果。例如:南京星雨华府的标志(图4)。星雨华府是一个豪华住宅区,高档、奢华。标志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它的名称。整个标志的呈发射状,由中心向外发射,像一颗璀璨钻石,又犹如盛开的礼花,也像南京的市花梅花,使其很自然的与星雨华府联系在一起,易识别和记忆。

2.5特异在有秩序图形的排列中,出现个别破坏这种秩序的图形,而产生一种突出的作用。例如:知名的油企业威力士的标志设计,通过五个“V”的变形组合在一起,突出上部的“V”字母。标志整体是一个花的造型,绿色基调有环保、绿色产品的含义,突出橙色的字母,进行颜色和造型的变化,寓意企业的改革创新精神。

2.6空间在二维平面上运用透视形成三维的立体效果,通过点的大小、线的疏密、面的转折或者点、线、面的组合、穿插都可以表现出空间的效果。在现代标志设计中,越来越多的用到这种形式(图5),第一标志的图形是把线进行穿插以及前后的重叠表现出三维的效果,第二个标志是面的有机组合产生的空间幻觉。利用空间构成进行标志设计,立体感较强,更具有真实性。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形态范文第15篇

论文关键词:建筑学专业 形态构成 专业特色 改革

论文摘要:以烟台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形态构成》课的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对如何突出形态构成课在建筑学专业中的教学特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形态构成作为一门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旨在加强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该课程一般分为3部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空间构成。从传统形态构成课程多年的教学内容来看,无论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机械设计,还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等,形态构成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几乎都是通过抽象的点、线、面、体来逐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训练的步骤也是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思维模式过渡。这种形态构成教学模式从20世纪引入我国建筑教育开始到现在,曾经对我国设计类教学中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因为专业特色或专业侧重点不同,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以建筑学专业为例。以前,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是与本系视觉传达专业同堂上课,师资相同,讲授的课件内容和方法也都是传统沿袭下来的。但渐渐发现,传统的形态构成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仅适应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因为该专业过多的是注重平面设计或二维空间的抽象设计。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感觉形态构成课程纯粹的点、线、面学习很抽象,形态构成课的内容与建筑设计没有直接的关联。特别是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有点脱离实际。学生渐渐对形态构成课程失去了兴趣和学习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形态构成课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构成课的过程中觉察它与今后建筑设计课的紧密联系,又如何突出构成教学的建筑学专业特色,成为我们探索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课程改革的初衷。

2006年,经过酝酿,决定对形态构成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探索性的改革尝试。一反往日单纯抽象的点、线、面、体训练,而是将它们的训练结合在建筑平面、立面、形体的生成过程之中,即把点、线、面、体的训练与建筑平、立面以及形体的设计直接联系在一起。训练的要素不再是抽象的点、线、面、体,而是将建筑平面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建筑立面中的门、窗、细部构件连同构件的色彩、材质作为点、线、面、体的组成素材,成为建筑平面、立面的生成要素,按照构成的美学原则,进行一个平面或一段立面的构成训练,让学生在平、立面的构成过程中体验或掌握点、线、面、体的构成原理。例如在点、线、面的训练中,选取一段建筑立面(20 cm×20 cm,比例1∶50),让同学在这段限定的立面上,运用点、线、面要素做立面设计,立面设计要符合构成的美学原则。图1是学生的点、线、面作业,为了做到训练由简单逐步过渡到复杂,不仅忽略了建筑内部实际的建筑功能,而且也摒弃了色彩和材质在立面上的考虑和表达,只限定用黑白灰三色表现,目的是让学生能全心关注形状之间的构成法则。这个作业极大地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他们在把玩建筑立面设计的同时,也体会和掌握了点、线、面的作用和美学的基本原则,学会了如何利用点、线、面来组织平面和立面,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图2也是点、线、面的练习,让学生寻找一些建筑平面,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抽出平面组成中的点、线、面组成元素。

图3是改革后的色彩构成。该作业是在第一个点、线、面作业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点、线、面作业生成的立面付上色彩和材质,体现色彩构成及突出某个或某些形式美的构成法则,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一个既成的建筑立面上进行色彩构成。这3个作业完成之后,同学感觉很新鲜、很兴奋,体会到了构成在建筑平、立面设计生成中的重要作用,达到了构成课与建筑设计课有机衔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