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第1篇

留守儿童在我国人口所占比例不小,据全国妇联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5800万人,占全部农村人口的28.29%。其中有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受到了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委员翟美卿、90后代表铁飞燕、歌手韩红等在今年“两会”中给予高度关注,并从家庭、社会、政府各角度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建议。

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中之重。笔者对当前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进行了一些反思,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把握三个“度”

这里的“度”是指尺度、分寸、火候。度是一种艺术,度的把握没有现成的公式,把握恰当与否依赖于心理疏导者的经验和水平。在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过程中,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度”。

1.定位

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首先应定位于“儿童”。他们的心理问题既有儿童所共有的一般性心理问题,也有“留守”带来的“副产品”。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要根据他们的年龄、家庭背景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立足于儿童所能接受的“活动”,立足于他们留守后的“缺失”,立足于引导积极的情感。

2.分寸

其实,教育在任何方面都应该注意分寸。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因此,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既要考虑环境场合分寸,也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分寸,只有这样,才能恰到好处,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比如,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健全的竞争心理,是今天教育中的一项内容,留守儿童的心理往往比较脆弱,在进行竞争心理培养的同时,要防止不健康竞争心理的产生,既要让他们丢掉思想上的种种疑虑,也要掌握“要竞争不要妒嫉”这个分寸。

3.时机

相机行事,相机疏导,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环境,达到恰当的效果。时机把握好了,随“机”应变,机会捕捉得准确,疏导的效果也会大大强化。在这里,就要求疏导者做一个有心人,投入更多的精力。如有个留守孩子把带有“色狼”的印章玩具印到其他同学的书上,这时教师可以趁机在班级开展“何谓‘色狼’”“怎样看待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等相关讨论,同时进行人际交往心理疏导,其效果要比单纯的空口说教好很多。

二、落实三个“点”

“给我一个支点和一个杠杆,我能撬动地球。”这是阿基米德的名言,意思是说,支点选得好,两臂之比足够大,再重的物体,即使是地球,也能凭一己之力移动。这充分说明了支点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的“支点”呢?如何去“撬动”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呢?

1.找准切入点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支撑,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心理危机。基于此,心理疏导不妨从亲情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支点”。把亲情教育作为切入点,不仅适合孩子的需要,而且容易实施,效果良好。如付出手阔绰的孩子,让他们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让逃学、厌学的孩子多听听他们远方父母的期望……实践证明,感情的交融,会产生很强的震撼力和惊人的疏导效果。

2.突出支撑点

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其关键责任在于学校,在于教师。这不仅因为学校对儿童人格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更是因为留守儿童所缺的东西需要在学校这个主要的生活场所来弥补。学校、班级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支撑点。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的困惑和问题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留守儿童因亲子关系缺失对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需要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来弥补。家庭教育缺失易造成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社会环境复杂又会造成留守儿童的心理抵抗能力降低,更多的责任就落到了我们教育者身上。学校可以建立寄宿制,让留守儿童在群体中健康成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留守儿童寻求灵魂的依托;设立“亲情热线”,为留守儿童提供倾诉的渠道;开展“亲子活动”,弥补留守儿童感情上的需求,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又一个温暖的家。

3.体现落脚点

心理疏导的对象是学生,是这些留守儿童。要取得好的疏导效果,就要考虑他们的特点。现代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主动发展。心理问题的疏导,也最依赖接受主体的自我完善。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处理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与素质,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因此,在心理疏导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是不容忽视的。要通过心理引导、调适,帮助儿童分析行为的根源、行为本质和特点,教会他们消除不良行为的武器和方法,培养自我领悟、自我认识、自我矫治的能力,促进不良行为的转化、缓解和消除。

三、处理好三组关系

1.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共性与个性两者密切联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个性也离不开共性,要服从于共性的一般规律。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也要遵从共性与个性的辨证规律。

在心理疏导过程中,要把握留守儿童的一般心理,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如将留守儿童对于父母之爱的渴望,进行积极心理引导,化为成长、进步的动力,避免怨恨、自卑等消极心理的产生。再如,由于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不愿意与外界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这些都是共性,是客观的留守造成的。

在心理疏导过程中,还要针对留守儿童的个性差异“因材疏导”。如同样留守在家,有的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有的出现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有的出现怨恨情绪等,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有时,即使是同一种心理特征,也会由于家庭状况、生活境遇不同,而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如有的留守儿童表现出情感冷漠、内心封闭,是由于与其他学生偶然的矛盾冲突而出现的心理异常,并不是由于亲情的缺失,如果这时用共性的策略去解决留守儿童个性的心理问题,就不能对症下药了。

2.处理好大和小的关系

处理好大和小的关系表现在疏导行为上,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是指要有全局思想、全局观念。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全社会的共同行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教研室主任杨艳杰教授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构筑起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立体化网络教育体系。大处着眼,是要形成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切实解决影响留守儿童心理的一些实际问题,如改善留守儿童生活条件,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活动等。作为教师,从大处着眼,就要多方沟通,立体把握,从上到下,由表及里,真正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小处着手是指要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做实事,抓细节,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漏过。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要把这个愿望变为现实,需要我们把这个大的愿望变为一个个生活中的具体细节,从关注孩子成长过程的一点一滴入手。比如,社会团体积极主动地为留守儿童捐书捐物,给留守孩子送去切实的关怀等。

处理好大和小的关系还表现在疏导策略上,要关注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小细节、小举动,因势利导,切不可认为是一些“小事”而失去心理疏导的最好时机。心理健康教育比任何教育更需要特定的情境,我们要通过一些具体可感的事件、活动来“小题大做”,切忌空口说教。

3.处理好感性和理性的关系

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关键要基于一个“爱”字。爱是治愈心灵伤口的一味良药,只有用爱才能真正呵护好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在工作中,要处理好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学习习惯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化、城市化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加,他们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父母、亲友。“留守”在家里的儿童,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他们处于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于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便形成了。据全国妇联2008年数据显示:中国至少有5800万的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及时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不得不面对和重视的课题。

一、留守儿童心理分析

留守儿童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好的性格是孩子快速融入社会大环境的必备条件之一。而家庭教育将直接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最终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1.留守儿童易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性格孤僻

社会化理论认为,家庭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教育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是一个最重要的初级群体,在这里,家庭成员进行面对面的互动,自我在其中得到充分的发展。父母是这个群体中最重要的个体,孩子通过模仿和认同父母而试图成为父母所期望的人。但留守儿童既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又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他们一旦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正常的疏导,就会精神空虚、行为失范,进而性格孤僻,与教师、同学甚至亲人之间产生隔阂。

2.留守儿童学习动力不足,成绩普遍较差

通过调查,留守儿童中“信心不足”与“没有信心”的超过1/3。在孩子丧失学习信心的同时,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缺乏监管或教育方法不当,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在学校学习中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吃苦精神,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普遍较差,厌学情绪严重,甚至发展到旷课、逃学、流浪社会。

3.留守儿童良好道德缺失,行为习惯养成差

儿童的道德行为关乎到支撑儿童成长的精神支柱问题,切不可小视。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儿童认识形成过程的研究表明,低龄段的儿童从行为到思维或从感知运动到概念的过渡还没有完成,其间经历着“一个缓慢的分化过程”,同时“这个过程依赖于同化性转换作用”,而在这种同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便是对成人行为的模仿。这一模仿过程是通过成人行为的耳濡目染,其中不仅有语言表达方式与语言内容,更有为人处世的道德行为,特别是温暖的家庭气氛、和谐的亲子关系、关怀与爱护的父母态度,是发展道德良知的最佳环境。

二、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对策

推动农村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合作,是实现儿童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和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基本对策。但在我国科学的教育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发挥学校教育主体的作用,强化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联系,尽量做好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工作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1.学校要善于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学校要利用各种手段为留守儿童支起情感的港湾,从源头上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充分利用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家长会,使学校与家庭产生教育的合力。同时开设“家长学校”或创建书信交流平台,“家长学校”让家长明白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一种天性教育,是任何教育都无法代替的。父母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学会换位思考,与孩子一起成长,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教师敢于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敢当留守儿童的“保姆”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要求教师平等关注每一个孩子,要一视同仁,对留守儿童还要偏爱,敢当留守儿童的“保姆”,彻底摒弃在留守儿童教育上的简单、粗放的教育方式。不能因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不能因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做“保姆”,就要既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业,又关心他们的身心发展。同时要善于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上升到制度化管理层面,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

3.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远离缺失了家庭这个最重要环境的影响,为此班主任、任课教师应当要改变评价方式,不能只以学分评价学生,而应全面评价每一位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重视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挖掘他们的每一个优点,让留守儿童有进步的动力,让他们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仅仅凭学校是不能够解决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学校是留守儿童教育的主战场,他们的心理疏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将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长期研究的课题,只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努力,就一定能越来越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难题。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第3篇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这些孩子中有95%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是有其特殊性的,他们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情感冷漠,自卑心强

0~14岁的儿童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法则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沟通,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留守儿童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不太愿意与外界接触,不少留守儿童情绪消极,失落自卑,自我评价偏低。

2.厌学情绪严重

学习和教育促进小学儿童情绪的发展,情绪的发展又成为制约儿童认知活动,影响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处于儿童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是可塑性极大的时期,他们的品德、观念、行为习惯都在形成中。学习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主导因素。而留守儿童大多属于隔代抚养,祖辈对晚辈大多比较溺爱,父母对孩子的关于很多时候只停留在物质层面,无法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目前农村中流行的亚文化,如“读书没用,就打工挣钱”之类的话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个错误的引导作用,造成许多留守儿童有厌学甚至放弃学习的心理。

3.缺乏安全感,叛逆心强

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怀疑,他们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常常拒人于千里之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导致他们的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在家里喜欢与家长对着干,在学校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等。

4.心理负担重,情绪焦虑

由于父母在外务工,留守孩从父母那里体会到在外奋斗的艰辛和无奈,父母也常借此教育孩子要努力读书,并对他们寄予很高的期望。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则会受到父母的责怪,内心也会觉得对不起父母的辛苦付出。因此,他们的心理负担比较中,也经常焦虑。

5.道德判断能力差,越轨行为严重

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阶段,但是要形成自律意识却不是那么简单。由于没有父母的管束,加之祖辈的宽容,留守儿童极易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认知程度不够高导致他们常被年长的人利用参加一些盗窃、斗殴等违法行为。

农村中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告诉德育工作者,有必要将这些心理特点重视起来,并在德育过程中能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了解德育的对象,才能走进他们的心,德育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

二、德育教师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影响因素

当前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普遍存在重活动开展,轻心理培育;重抽象灌输,轻情感体验;重课内教育,轻课外实践;重共性要求,轻个性呵护的倾向,导致德育针对性不够强,实效性不够高。有必要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开展德育:

1.根据德育对象的需要心理施教

农村中小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他们的心理需要与城里的学生不同。他们往往有更急切的被关爱的需要,不仅是在物质方面,更是在精神方面。尤其是留守儿童,他们内心世界很少会愿意敞开,孤僻的他们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但是他们也渴望被了解、被爱。在学习方面,如果成绩不理想,他们容易形成自卑感,如果教师进而施压,他们就更加逆反,不愿意学习。因此,教师的教学不能单纯地停留在“灌输”阶段,一味地灌输并不能使得学生良好地“吸收”。在德育实践中,很多“灌输”其实没有产生期望的效果。因此,需要探索“灌输”和“需要”有没有内在的联系。有根据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上,德育工作就能更顺利地开展。

2.德育的疏导方针及其心理依据

德育要能够被对象所接受,一要靠内容正确,二要靠方式方法得当。疏导方针不但对方式方法起指导作用,而且还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发生影响,因为显而易见,疏导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增强针对性内容的过程。疏导即疏通和引导,与“灌输”是相辅相成的,在德育过程中,疏导是极其重要的。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第4篇

“好久没人牵我的手,好久没人摸我的头,冰凉的小手发烫的额头,生病是最想你们的时候……”这一首留守儿童的歌曲,唱得让人心酸黯然。山区的留守儿童大多数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他们缺乏家庭的温暖,缺少父母的呵护。普遍存在生活失助、亲情失落、学业失教、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问题。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人怎样得的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要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工作,必须先了解留守儿童心理的具体情况,找出他们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转化工作。通过调查,学校发现,造成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受欠缺父慈母爱的影响。2、受隔代溺爱的影响。3、受不成熟“自我认为”的影响。4、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5、受过分依赖学校老师的影响。6、受社会歧视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蟠龙完小对这些留守儿童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干预和预防等心理教育,把山区农村留守儿心理的健康教育放在一个动态发展的进程之中,以“慰―帮―疏―导―护”来引领留守儿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得到了健康成长。

1、慰:利用亲情对话,视频聊天,让留守儿童渴望的亲情能得以慰藉。

经前期调查,发现近72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频率月均不足1次,造成了留守儿童的“亲情饥渴”,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更有极个别留守儿童记不清自己的父母是什么摸样了。基于这种现状,学校专门在心理咨询室安装了一部亲情电话和一台可以视频聊天的电脑,免费每天向留守儿童开放,让留守儿童不出校园就可以和父母倾诉情感,拉近心灵上的距离。学校还开放了微机室,让留守儿童通过QQ很方便地和父母说长道短,保障了双方的沟通需求,包括双方的隐私也可以安全地得以交流,留守儿童的亲情需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在外打工的父母思子之切,也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2、帮:建立结对帮教机制,充分发挥家长的帮教作用

在调查中发现,65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2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由于父母长时间外出,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就无人监管,生活的基本技能也得不到培养。学校通过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了解留守儿童中父母均不在家的学生,指派教师其家长,结对定期帮扶。一是家长借阅或购买课外读物,让留守儿童课余生活得以充实,开拓了视野,丰富了头脑,产生激励效应。二是家长定期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教会他们诸如煮饭、洗头、洗衣等基本生活技能,鼓舞其自信心,培养其自强力,养成热爱劳动,尊敬长辈的好习惯。

3、疏: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心理问题,及时有效地给予疏导,防微杜渐。

在学校留守儿童中,大部分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生活,有的在家独自生活。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较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只知溺爱,放任自流,儿童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确疏导,极大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了一部分留守儿童行为的偏差,产生了心理失衡,道德失范,甚至行为失控的犯罪倾向。学校开展了“山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讲座”,由校长亲自作讲座。班主任老师们就很知根知底,耐心细致地给予及时有效地疏导,如有重大一点的心理问题学生,就配合学校心理咨询教师一起共同疏导和矫正。通过一系列正当和及时的疏导,学校留守儿童的孤僻、焦虑、自私、暴躁等心理现象得以最大限度的释放,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中几乎就没有出现心理失范和行为失当的现象。

4、导: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加重师生零距离的关爱氛围

零距离的关爱本属于父母亲人的,我们教师如能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队伍中来,定会给留守儿童创造一种爱的氛围,让孩子心情舒畅的置身其中,亲身体验到来自父母亲人以外的关爱。蟠龙完小周边村地广人稀,外出务工人员很多,其中父母全部外出的就有近60%,留守孩子处于不同程度的困境:一是父母离异或一方亡故的有十多名,他们的细小心灵过早地受到伤害;二是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有近30%,孩子们受教育的随时都可能被贫困吞噬;三是监护人没有家庭管教能力的占50%,孩子们的成长处于“信天游”的状态。改变这种状况不能只靠“外援”,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积极性至关重要。蟠龙完小正式建立留守儿童综合教育管理系统,教师经常通过走动,到留守儿童的家里去,了解他们的经济、生活、家庭教育等情况,学校还特别规定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作为学生的临时监护人,更好更全面地关心留守儿童。为加强联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还与该村委联系,共同帮教和引导留守孩子。随着组织机构的建立,明确了教师帮教和引导留守孩子的责任,为留守儿童新增了不少家长,加强了零距离的关爱氛围。

5、护:组织别开生面的活动,编印留守儿童家长读本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师生合力;个案心理疏导;爱的教育;参与潜能 ;预防暴力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22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1.147

近年来,“校园暴力”已从社会渗透到校园这一片净土,尤其是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速度加快,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入城市,形成了一大批“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不仅亲情缺失,更重要的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和制造者。面对不断发生的“花季暴力”案件,面对“留守儿童”恐惧、孤单的眼神,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研究预防和正确处理校园暴力的方法,通过预防校园暴力,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净化孩子们的心灵,解决心理问题,建设和谐、平安校园。笔者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引发校园暴力的主要内因,其次学校管理不得力,家庭亲情的缺失和疏于管理也是“留守儿童”暴力发生的重要原因,校园暴力对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从心理辅导和个案调查入手采取措施,同时让留守儿童自己参与到活动中,来达到预防暴力行为发生的目的。

一、老师预防“留守儿童”校园暴力犯罪的推动力

(一)将个案跟踪调查研究和个案心理疏导有机结合起来

留守儿童”是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和暴力行为“问题”是我们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他们的成长让我们担忧,给予他们特殊关爱和照顾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推托的责任,所以我们课题组通过个案跟踪和个案心理疏导的旅游活动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跟踪教师和“辅导对象”建立了一对一的帮扶联系,通过网络、电话、书信,带回家,面对面辅导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帮助,让他们从自己设置的小天地和认知的偏差中走出来,让他们因为“留守”而自豪。

心理咨询还利用每周的咨询时间进行,主要对“留守儿童”进行自信训练,无条件地积极关注,进行角色换位练习,纠正认知偏差等方面的心理辅导,还有对“留守儿童”进行团结心理辅导。心理访谈利用零星的时间,比如学生打架后,听了讲座后,参加了活动后,或遇到了不顺心事后,通过多种方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让“留守儿童”一方面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培养健康的心态,走出心理误区,远离暴力。

(二)重视个案调查的应用

我们课题组成员分别和不同的班级建立了承包跟踪调查组,给有不良性格倾向的“留守儿童”建立了跟踪档案,主要从他们的行为,交往,学习,暴力行为跟踪,通过长期的跟踪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因为缺失亲情和缺少父母的教育和监管, 他们的性格表现,内向,易怒,自尊性极强,逆反心理强,有心理。有关调查也表明父母外出打工儿童在一般印象、学习、品行、情绪上比父母在家儿童的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有的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绝大多数情绪上有问题,他们比父母在家的孩子更难教育,绝大部分很可怜;有的父母外出打工以后,孩子的成绩差了、品德差了;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心理上问题较大,部分“留守儿童”与同学的关系较差。所以,跟踪调查,建立个案调查档案,可以对“留守儿童”的暴力倾向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三)教师发挥好教书育人的作用

所谓“教育爱”,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学生和自我的尊重、关爱、信任与平等的态度 。有学者称:“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是空虚极了。……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给“留守儿童”特殊的关顾,不能因为他们犯了点小错误就当众训斥,批评,甚至动用暴力来解决,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他们的错,而且导致他们更重的逆反心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所以老师对他们的教育一定要慎重。

二、“留守儿童”个人预防校园暴力的原动力

(一)重视“留守儿童”的参与

“留守儿童”虽然有许多不良的行为,但因为“留守”,生活能力比起同龄孩子稍强,所以,我们要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参与,留给他们发展和被重视的空间,“留守儿童俱乐部”,班级“爱心角”等活动都由学生一手策划、组织、开展,这样不但帮助了暴力的“留守儿童”,而且也锻炼了部分学生的领导和组织能力,让他们在活动在成长,在性格上重塑自我,在活动中远离暴力。

(二)重视发挥“留守儿童”自身的双重作用,他们既是问题的“制造者”,又是问题的解决者

“留守儿童”身份比较特殊,他们是校园暴力的制造者之一,也是校园暴力的受害者。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通过心理跟踪调查,心理访谈,心理疏导,在活动中渗透,亲自参加各项活动,将外在的教育、疏导,关心,被尊重内化为自己的行动,他们每一点进步我们课题组的成员和班级的同学和老师都记在心上,看在眼里,然后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找到自我,找到尊重,找到自信,自然而然,悄然改变。如同被调查者融杰同学所说,经过军训,我似乎成长了,没想到军训完之后在班主任的提议下,我被同学们选为班长,现在想来真的还不相信这是真的,同学们也说他变好了。

(三)努力挖掘“留守儿童”自己的潜能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机会,多一点对学生的信任,多一点鼓励,方法很当,他们就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学生自创的“感恩护蛋行动・收获心情”主题教育活动,和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了自我,收获了自信,转移了注意力,为内心矛盾的发泄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护蛋日记摘录: 2015.6.3 护蛋人: 刘旭明,多云转小雨。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第6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加快转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大城市。这给我们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这种快速发展的背后产生的消极影响: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产生。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精心的呵护,然而这些留守儿童长期没有父母的陪伴,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农村的留守儿童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大量的措施用于解决这一问题。

音乐教育逐渐被引入到留守儿童的教学中,音乐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这是减轻留守儿童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探索音乐教育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留守儿童一般由祖父母照顾,使得这些儿童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造成了心理的扭曲。留守儿童性格往往孤僻,易怒,脾气暴躁,自卑等,这些不良的心理对儿童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2.1性格扭曲

父母的爱是儿童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缺乏父母的关爱是留守儿童性格扭曲的重要原因。这种生活环境下的儿童,缺少与父母的交流,往往情感变化莫测,极其不稳定。这些不良的心理对留守儿童身心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结果是他们变得焦躁不安,缺乏自信,性格逐渐扭曲。

2.2缺乏交际能力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将影响儿童的日常交际能力。有关调查表明,大部分同学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一部分是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另外一部分是即使是参加了,也表现出不情愿的样子。这就造成留守儿童缺乏人际交往能力,而且大多数孩子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能力,这对他们以后的自身发展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

2.3学习认知能力较差

父母的正确的引导对留守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的有重要的意义。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学习能力较差,纪律性较差,缺乏自我规范能力。这些不良的行为产生一个恶性循环,当他们成绩不理想时,渐渐的产生厌学等不健康的心理。

3.音乐教学的意义

音乐自古就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农村大力发展农村音乐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这些留守儿童对于美的欣赏能力,加强自身的修养,还可以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充分发挥音乐对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音乐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儿童对于祖国和亲人的热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音乐是培养他们热爱他人的一种有效方法,各种音乐活动都可以激发留守儿童的这种情感。其次,音乐中所包含的深层含义更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中国的音乐形式多样,所包含的内容也千变万化,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最后,音乐教学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实现德的教育,使得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音乐有美妙的旋律和优美的节奏等众多其他教学形式不具有的特色,因为这些独特的优势,教师更应该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积极作用。让音乐触动儿童的心灵,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4.如何利用音乐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

音乐对于正确的疏导留守儿童具有独特的优势,探讨如何充分将音乐教学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有效的结合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4.1改善音乐教学的质量

要想充分发挥音乐教学在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方面的作用,音乐活动和音乐教师是必不可少的载体。师资的配置和教学课程的设计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对音乐教学的认可程度不高,他们通常觉得音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在今后的教学课程设计中,我们不仅重视丰富音乐的形式,更应该提高教师的质量。在很多农村学校,音乐教师的能力参差不齐,这根本无法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水平。

因此,要想加强音乐在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方面的作用,我们不仅需要合理安排音乐教学的课程,更应该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水平。

4.2使音乐的美育教化作用充分发挥

在新课标的课程设计中加强了音乐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教化作用,例如加入更多爱国、正确的理想设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等题材。在同学们学习这些音乐的时候,音乐教师有必要给学生讲述这些音乐背后的故事。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心灵得到净化,从而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这是音乐教学的最终的目的。

4.3充分利用音乐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合作和信赖的意识

许多留守儿童缺乏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更缺少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他们不相信任何人,养成了这种孤僻的性格。我们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和信赖的意识。音乐教师应该在儿童欣赏的音乐的同时,加强引导作用,使得学生积极与周围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结合游戏进行教学,鼓励同学积极的参与其中,养成和同学合作的品质。这些都将会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教学,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迫在眉睫,这一问题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将影响我们下一代的健康发展。

5.总结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第7篇

作者简介:汪立彬,女,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社会学与社会发展研究。

摘 要:笔者从目前电视传媒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表现及成因入手,通过对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以下简称“关服”)对象“失衡”,主体“失真”,媒介“失正”现状的深入剖析,阐明了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关服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在此之上,笔者提出了传媒视野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初步设想:一是创造社会环境,搭建关服平台;二是创建主体机构,树立关服框架;三是创新运行机制,实现关服功能。

关键词:电视传媒视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5-0175-02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是社会的明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为此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但时至今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形势依然相当严峻。2010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的目标。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指出,要重视“三留守”问题,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农村留守儿童关服体系建设无可否认是当前十分紧迫的重大研究课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表现及成因探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表现

根据电视新闻等多种传媒介报道,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监护缺失、学校教护缺乏、社会管护缺位等诸多因素,致使他们的成长之路面临四大困境:

首先,心理困境。农村留守儿童常年“孤单自处”,心灵里缺乏亲情的温暖与呵护,生活中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照顾,思想上鲜有长辈的指引和帮助。这种情况极易引起儿童内心的孤僻自闭,从而导致性格的扭曲、价值观念的偏离,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

其次,学习困境。根据中央教科所的一项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容乐观,他们中的成绩优秀者仅占10%,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成绩处于中等偏下。很多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仅差,而且也缺乏上进心[1]。

再次,行为困境。行为困境和心理困境息息相关,也是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由于亲子异地、长幼两离,长期非正常的家庭环境造成了留守儿童异样的行为习性,表现为:忧郁卑怯,固执顽劣,浪费攀比,厌家恶学……另外,安全困境。由于家庭监护力度的不足,以及社会保护措施的缺乏,农村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现状十分严峻。此中既有亲人照看不周的疏忽,亦有坏人违法犯罪的侵害,也不乏自身行为失控的毁伤。

(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探析

第一,亲情疏怠,童心缺爱。留守儿童“独自在家”接受祖辈的隔代照顾,难免会有代际差形成的疏忽之弊。双亲务工在外,同子女离多聚少,以致留守儿童缺乏日常家庭中应有的关怀和疼爱。父母长期远离,不免使亲情日渐疏怠,经常处于“亲情饥渴”状态下的留守儿童极易形成心理问题,无论是卑怯自弃,还是冷漠多疑……对其身心发育都极为不利。

第二,教育疏失,蒙学缺知。统计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都处于中偏下的较低水平。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有三:首先,农村学校在教学设施、教师队伍、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诸多局限性,要对留守儿童提供特殊关照往往力不从心。其次,父母常年在外,对留守儿童缺少教导,容易造成家庭与学校两种教育间的脱节。再次,留守儿童自身对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兴趣不浓厚、态度不端正,以致经常旷课逃学。

第三,家庭疏懒,幼行缺管。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有很多人沉迷网游、厌弃功课,拜金攀比、奢侈挥霍,甚至越轨触法、公然偷摸。致使这些儿童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如此乖离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农民工子弟在城市上学有严格的准入限制,进而孩童们只能留守农村与父母相隔两地;另一方面祖辈作为隔代监管人,往往重养轻教,娇惯宠溺。最终导致了他们肆行无忌、妄自胡为。

第四,社会疏误,治安缺护。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意识淡薄、关注程度低微、保护措施缺乏,即使有也更多简单地停留在物质需求层面上,以至于社会管理在应对留守儿童问题上存在诸多疏漏和失误。娱乐场所如网吧、游戏厅等未能切实做到对未成年人的禁入;学校、家庭未能有效制止留守儿童的旷课逃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未能深入预防和纠正留守儿童的斗殴、偷盗、等行为,亦未能全面杜绝儿童拐卖犯罪的发生。

二、传媒报道中留守儿童关服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关服对象“失衡”

据多种媒体报道显示,农村留守儿童与其同龄人相比,在诸多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这集中表现在“失衡”上。1.数量大与投入小。留守儿童人口总数与政府相关财政投入严重失衡。据2013年全国妇联根据2010年“六普”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截止2010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全国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农村留守儿童。而与之相对应的,除了一些社会儿童基金外,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中还没有设立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专项支付项目。2.问题多与关爱少留守儿童所遇问题与社会各界所予关爱严重失衡。一方面,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异常突出:心理问题,大部分留守儿童常年缺乏双亲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心理受创严重;学习问题,众多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自身努力,学习成绩低下;行为问题,不少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呵护和家庭管束,行为习性乖离;安全问题,大多数留守儿童接受隔代照顾而缺少有效监护,安全常受侵害。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各方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意识还很薄弱,关爱行动还很匮乏,涉及到具体举措很多方面还是空白。

(二)关服主体“失真”

目前,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服活动的主体有:政府、企业、社区、学校、民间组织等。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政府慰问,企业资助,社区调研,学校义教、媒体宣传等,这些活动对留守儿童所处的困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也有其严重的局限:首先,政府、企业以活动形式出现的关服行为都是短效、小面、浅层的,不可能长时期、广范围、根本性地解决问题;其次,诸如社区、民间组织等社会主体往往会面临职能和资金上的困境而爱莫能助;再次,学校背负应试教育、社会舆论和家长责任的三重压力,在其自身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教师无法做到对所有留守儿童的周全照顾。由此可见,或是出于参与方式的不妥,或是出于参与主体的无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当前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真正的主体仍然处于缺位状态。

(三)关服媒介“失正”

农村留守儿童关服媒介“失正”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1.农村办学教育经费、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严重短缺。2.农村学校课余生活单调、活动场所简陋、活动内容单一、活动频率稀乏。3.农村学校心理咨询服务中心稀缺,心理辅导老师稀少。4.由市场主导,民间自发的经营活动因多数家庭无法承担费用而发展艰难,而且家长难以亲情,在治理由于亲情缺失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综合症”上,收效甚微[2]。

三、传媒环境下留守儿童关服体系建设的构想

(一)创造社会环境,搭建关服平台

社会环境可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搭建农村留守儿童关服平台必须从“软硬”环境同时抓起,齐头并进,双向而行。创造软环境可从以下入手:第一,创造社会舆论环境。媒体理应承担起为政府和弱势群体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的角色,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通过媒体得以曝光,政府、社会公益组织及个人的救助行为作为正面新闻报道则可以起到宣传作用,鼓励更多的人关注社会问题,同时应当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通过多种传媒方式长期报道,让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为广受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发挥知识、学术界的理论研讨作用,加快有关留守儿童问题的创新性政策制度的可行性理论研究报告。第二,创造社会法治环境。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力度,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制定,逐步形成一部《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法》。第三,创造农村学校、社区环境。倡导友善和关爱,崇尚洁净和自然,让留守儿童在一个阳光、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创造“硬环境”可从两保障开始:第一,实现资金保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要设立农村留守儿童专项支付项目,并列入政府年度预算,按时、有序拨付。第二,实现规范保障。涉及农村留守儿童关服项目的所有设施设备、场地场所等,都要执行严格的统一规范性建设标准,并接受政府专属部门的监督、检查和评估。

(二)创建主体机构,树立关服框架

主体机构的创建是农村留守儿童关服体系建设最重要最困难的一环,它关系到关服体系建设的优劣成败。从国家层面看,目前由全国妇联牵头成立了12个相关部门参加的农村留守儿童专题工作组,由工作组统一协调、组织各部门协同开展工作[3]。据媒体报道,正是由于妇联等群众组织或者其他民间组织自身职能的限制,造成了其关服行为的局限性以及同其他部门机构协作的延滞性,这也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关服体系“主体失真”的直接原因。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关服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创建主体机构:从上至下,从中央到地方,由各级领导部门的负责人组建各级农村留守儿童专项关服工作领导小组,并由新闻媒体监督实施,中央领导小组统筹全局、总体部署,地方领导小组具体安排、细分实施。

(三)创新运行机制,实现关护功能

任何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都必须依赖一套高效、有序、统一的运行机制,农村留守儿童关服体系的建设也不例外。 纵向上,中央留守儿童专项关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大局、全面部署。地方领导小组则负责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并将留守儿童关服计划纳入其中,从而使之成为政府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横向上,各级农村留守儿童专项关服工作领导小组,要尽一切努力充分宣传、调动本辖区内一切社会力量,组成最广泛的关服队伍,共同参与到具体的农村留守儿童关服工作中来。总之,要建成政府竭力主导、社会广泛参与、媒体全面监督、民众多方互动、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受益的关服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泽淮.李翠英.农村留守儿童对策分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第8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主体培训;心理干预

2015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近1000万(15.1%)常年与父母分离,导致70%存在心理疾病,其中34%有自杀倾向。由于家庭教育缺失、隔代监护不力、教师管理乏力和社区治理有限,留守儿童存在意外伤害、吸毒、犯罪和自杀等社会风险。目前,治理留守儿童问题的观念理念、技术手段、治理能力等相对薄弱。英国学者佩里・希克斯提出:若要发挥出整体性治理的力量,应进行多元治理主体治理功能的整合和公私部门的整合。要治理留守儿童问题,应创建多元主体培训体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共治”效应。

一、留守儿童治理主体功能发挥障碍

1.留守儿童家长监护监管缺位

据权威调查显示:如果父母在3个月内都没有与孩子见面,孩子的“烦乱情绪”会迅速升温。儿童与父母长期隔离,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缺少父母的情感陪伴,缺少父母的贴身监护,儿童易出现行为失范、心理失衡、安全意识差等问题。

2.祖辈隔代监护相关常识缺乏

相关资料显示,留守儿童中隔代监护占53%。本课题组在重庆市石柱县某小学调研发现,隔代监护1457人(50~70 岁),其中1089人(75%)受教育程度只有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他们仅仅只能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低层次――饥饿需求。我国每年有近5万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多数为留守儿童。在缓解留守儿童问题上的一些做法中,往往关注留守儿童本身,而缺乏对祖辈隔代教育的培训。

3.学校教师专项管理培训缺乏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指出:若家庭功能缺失,学校教师和社会应进行有机地整合和补偿,使留守儿童的负面影响最小化。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娜妮・J・西格尔指出:由于青少年大部分时间(60%)在学校度过,青少年犯罪和学校存在某种关联是符合逻辑的。

但是,我国绝大多数学校缺乏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课程,缺乏辅导留守儿童的且具有专业素养的师资力量,缺乏辅导留守儿童的教育培训体系。

4.基层社区治理能力缺乏

非洲有一句关于描述社区对儿童发展影响的格言:“抚养一个孩子需要整个村庄。”孟子指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现代社会的儿童照顾与支持应强调社区这一主体的重要作用。留守儿童活动的三大区域为家庭、学校和社区,社区是儿童最初接触社会的区域。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而基层社区缺乏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关爱,尤其是农村社区,受经费和传统落后思想意识的限制,社区及其相关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治理能力受限,无法有效发挥作用。

5.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相对缺乏

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普遍心理素质较差,情绪敏感,极易产生心理及行为方面的偏差。而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缺乏具有专业素养的心理专家或经过专门心理训练的专业队伍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心理培训、辅导,尤其是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心理疏导。一旦风险突破儿童承受能力,留守儿童极易产生意外伤害、犯罪、吸毒和自杀等社会问题。

二、留守儿童问题多元主体培训体系的创建

留守儿童问题多元培训体系的创建,是缓解留守儿童问题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一方面涉及三个层面的培训――政府主办培训、政府购买培训和社会志愿培训;另一方面涉及相关主体――家长、祖辈、学校、社区和社会,从而创建一种多元主体共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机制。

1.加强留守儿童家长培训

一是在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基层相关职能部门聘请教育心理专家,或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方式,定期地开展亲子教育、儿童教育方法等讲座,提升家长的教育监管能力,增强家长监护责任意识。二是依托留守儿童家长务工相对集中的企业,邀请儿童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每半年开展一次针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家庭教育责任和情感关爱技巧等培训。三是依托相关社会志愿者,开展针对系列早期教育培训、公益性培训班与家庭教育巡讲队等。

2.促进长辈隔代监护培训

首先,整合基层政府资源,政府购买“隔代教育”培训服务。对隔代监护人开展专业性、多样化和系统化的教育培训,使他们掌握关爱儿童的正确方式方法,了解不同阶段儿童心理特点等。其次,采用政府购买方式,聘请知名教育专家撰写、出版发行通俗易懂且图文并茂的“隔代教育”手册。最后,采取政府购买或社会捐赠形式,在社区学校开设“祖辈学堂”“亲子学堂”等专项培训服务。项目师资来源于各类学校和社会各界力量的捐赠。

3.健全学校教师专项培训

一是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农村地区,由各级教委及民政部门主导,针对中小学教师,在寒暑假期间进行师资培训。二是建议由公益组织牵头,聘请知名教育专家与专业心理学家,开展学习交流讲座,交流留守儿童治理问题与教育辅导技能、心理发展特征与特殊群体教育策略等,提高治理留守儿童问题的能力。

4.改进基层社区教育培训方法

首先,扩大基层社区参与留守儿童问题治理的志愿者队伍。社区志愿者一般文化水平较高,可依据志愿者具体情况进行基本的培训,使其胜任基本职责。其次,建议由基层教委牵头,联合妇联、共青团、工会、民政部门等组织,协同调配物力资源,对基层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增强他们关爱留守儿童的意识及监管留守儿童的能力,形成留守儿童照料长效机制。整合社区人力、物力、财力和场所资源,为留守儿童撑起一个“家”。

5.开展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工作

首先,建立地区留守儿童信息网。建立区域性“留守儿童心理数据库”,把握留守儿童整体心理趋势,测试心理数据预警,优化疏导资源配置,有序开展心理疏导干预。鼓励各高校志愿者组织及社会志愿者介入学校留守儿童心理监测辅导培训。其次,由政府购买,聘请教育专家、儿童心理专家,对留守儿童进行专项教育培训,调适留守儿童心理情绪,引导留守儿童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最后,鼓励心理管理培训机构面向偏远农村留守儿童举办公益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和生命教育等培训。

参考文献:

[1]叶 璇.整体性治理国内外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2012,(6): 110-112.

[2]刘 平,杨通华,魏 杰,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7):46-50.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第9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337例,女263例;其中乳牙拔除180例,乳牙龋坏治疗361例,外伤等56例。经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患儿的就诊率达到98%。

2 患儿心理分析

2.1恐惧 这是口腔门诊患儿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产生这种心理反应的原因为:患儿对医护人员及医院周围环境陌生,口腔科仪器发出的噪声,前次治疗中引起的疼痛刺激联想,陪伴家属的紧张心情所给予的消极暗示。主要表现为躲避,咬紧牙关,紧闭嘴唇等。

2.2焦虑 主要表现为初次就诊,尤其是生活较封闭或乡村儿童。对医生给予的违背其意愿而又不可抗拒的治疗操作产生焦虑心理,继而出现各种消极不合作的情绪反应。

2.3反抗心理 儿童普遍存在反抗心理,尤其是反抗期儿童,平时比较放纵,如性格外向、倔强者,或前一次治疗时产生过疼痛经历者表现更为突出。她们有可能趁父母不注意而逃跑。如父母强迫时用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如哭闹等反抗行为。

2.4期盼心理 这是每个患儿就诊时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可以从患儿的言行举止中看出,她们盼望医生有高级的无痛治疗技术,希望医生能一次治好。

3 心理疏导对策

3.1重视环境的布局 创造一个适合儿童特点的优美环境。诊室光线充足,空气新鲜,购置一些适合儿童诊疗的设备,如墙上挂些儿童画、治疗椅上挂彩球、塑料动物壁挂等。还备有玩具、图书、电视录像等。诊室内应尽量避免医疗器械的外露,这样有助于减轻儿童的恐惧心理,增加儿童新鲜感,消除早已形成恐惧医生的条件反射,顺利完成牙病的治疗。

3.2加强与患儿的沟通 与儿童建立友好信任关系首先让患儿先熟悉诊室的环境,尽量满足患儿提出的要求,用温和的儿童式语言进行表扬、鼓励。根据患儿害怕涡轮机转动的情况,可让涡轮机在口外行短暂空转、放水等示范,让患儿适应后再行治疗。儿童牙科的医护人员对待患儿应和蔼、耐心,对接受治疗反复无常的患儿也不能粗暴地指责,而应耐心听取患儿自述,对其提出的问题应以真诚友好的态度给予答复,说明治牙的必要性,使治疗室内充满亲切、自然的气氛,并以轻巧、熟练的技术取得患儿的信任。

3.3尊重患儿意愿 对有反抗心理的患儿,家长和医务人员不能过分强压,医务人员在接待时要给予热情耐心地解释、鼓励,尽量不用恐吓、强制办法,利用其好胜心强、荣誉感重的特点,对胆小但思维丰富的患儿,不仅要正面教育,而且还要使用反面语言来激发其荣誉感,让其选择自己信任的医生,争取患儿的主动合作。

3.4合理安排就诊秩序 如同时有几个患儿候诊室,可先安排能积极配合治疗的复诊患儿,让心里紧张和初诊患儿在一旁观看。此时,医护人员亲切的抚触,鼓励性的语言,可显著降低患儿的恐惧心理、增强接受治疗的勇气,并给在一旁观看的患儿以积极的暗示,使他们也能很好的配合治疗。

3.5让患儿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初次到口腔科就诊的儿童,没有口腔科治疗的经历,对口腔科及其治疗缺乏认识,当看到牙钻、注射器、医生陌生的面孔和就诊环境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再次到口腔科就诊的儿童,由于前次治疗的经历,尤其对治疗中引起的疼痛有深刻的印象,会产生更严重的恐惧感,而愉快的牙科经历会明显减轻儿童的恐惧心理及不良行为。所以,治疗应尽量在无痛无味、无医源性创伤的情况下进行,先处理无痛龋齿。对诱导无效而又有急性炎症的患儿,可让其了解牙齿的破坏程度,增强治疗信心,或由医护人员带入诊室,先熟悉口镜、探针、牙科椅等口腔器械、设备,消除畏惧心理,术中耐心解释,转移其注意力,让其感到治牙不痛苦,从而主动接受治疗

3.6加强与家属的沟通 据资料报道,由父母同时陪诊时,患儿不合作比例最高达50.06%,而在幼儿园老师陪伴下只有5.23%的患儿不合作,说明患儿不合作有撒娇成分。因此应先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其认识到治疗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支持医生有关治疗的提议,并很好配合医生的工作。除2岁以下的患儿外,家长一律不陪诊,家长离开诊室,患儿失去依靠,对治疗十分有利。治疗后对患儿在治疗前、治疗中的合作行为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使患儿心理得到满足,消除治疗时疼痛的印象,积极配合下次治疗。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第10篇

减肥过度易患骨质疏松症

许多女性为追求流行,拼命减肥,努力成为“骨感美人”。在减肥过程中将与脂肪有关的饮食一一谢绝,在减肥的同时,骨骼也“软”了。当然骨质疏松的发生还与遗传、饮食、运动、生活方式以及疾病等因素有关,吸烟、酗酒、过量饮用咖啡及碳酸型饮料都会增加患病几率。

目前,医学界还没有办法使得那些骨量已经严重丢失的患者恢复正常,所以预防骨质疏松应尽早。要预防骨质疏松症,饮食是不可缺的一环,其中牛奶为含钙丰富的食物,对防治骨质疏松症相当有利。此外,食物中的种子类食物,如芝麻、花生以及绿色蔬菜含钙量较高,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益。同时,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除了营养均衡外,也应坚持参加户外活动,适量增加日晒次数。

爱美的女性在费尽心思地祛除身上多余的赘肉时,有没有想过减肥过度带来的负作用呢?其实减肥本身并没有错,只是不要因小失大,给自己身心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只要健康就是美丽的。

提醒2

儿童不宜过早学习游泳

美国小儿科科学家近日建议那些四岁以下儿童的父母不要再让他们的孩子过早地开始学习游泳,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儿童身体发育情况还不适合接受游泳训练。

研究人员称,那些针对四岁以下儿童开设的游泳训练课容易给家长们造成一个错误的概念,即孩子越早学习游泳,就越能早日成为这方面的好手,从而避免发生溺水的可能性。研究人员称,目前尚无任何科学证据表明针对儿童的早期游泳训练能够让他们终生受益。

他们尤其告诫儿童家长,最好不要将自己的孩子送去参加通过反复把儿童沉入水中等方式来锻炼游泳技能的培训班,因为这种号称首先要培养儿童不惧怕水的心理的训练,只会让儿童做出鲁莽的行动。

新发现3

饮用咖啡过量对女性的危害

如今,女士喝咖啡已成为一种时尚,殊不知,过量饮用咖啡给女性有以下的危害:

一、易引起骨质疏松症。咖啡因易与人体内的游离钙结合,并经尿排出,从而导致骨质疏松。

二、易引起糖尿病。研究者分析认为,咖啡饮料中含有的咖啡因可以透过胰脏而沉淀到胎儿的肝脏、大脑,使出生后的婴儿可能患糖尿病。

三、易患不孕症。据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每天饮1杯咖啡的妇女比不饮咖啡的妇女易患不孕症。

四、增加心梗危险。研究表明,每日饮5杯或更多的咖啡,可使妇女患心肌梗塞的危险增加70%。

五、孕妇饮咖啡对胎儿不利。饮咖啡会导致孕妇血压升高,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母胎安全。

尽管有研究表明,常喝咖啡对加强女性脑部的灵活与记忆有所助益,但过量的饮用也会对身体带来危害。众所周知,咖啡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长期饮用势必造成生物钟混乱,从而导致神经衰弱,为了您的健康,还是少饮为佳!

信息4

喝水多会造成“水中毒”

最近流行“喝水减肥”的话题,声称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消耗热量,产生水分,倘若一天摄取超过5000CC的水分,一定可比正常人多消耗一倍以上的热量;而且喝水的饱足感也会影响正常的食量,占据了胃内的空间,自然而然会吃得比较少。

“灌水”把胃撑大理论上可以暂时产生饱足感,但饥饿感的产生并非仅仅来自胃部,血糖浓度的高低以及视觉和嗅觉的刺激也占了很大因素。喝水也要有限制,如为了减肥而长期每天大量喝水,不出一个月就导致“水中毒”。

水中毒初期会出现虚弱无力、心跳加快、黏膜干燥、皮肤失去弹性等症状,直至意识障碍和昏迷。

时下不少女性为了保持苗条的体形,每天超量地饮水,以为这样可以让皮肤永久锁住水分,也可以防止发胖,殊不知,过量饮水不仅加重了胃负担,也会导致体内诸多不良反应,劝女士们还是悠着点好!

喝彩5

女性:要性感不要骨感

有很多专家都提出:过少的脂肪对女性身体不利。

女性需要一定量的脂肪,才能维持正常的月经。最能体现女性美的,主要成分就是脂肪,脂肪过少,就很难显得圆润坚挺。而生产孩子这个时期大约需要80000卡路里的热量!在哺乳期间,妈妈每天需要500卡路里的热量来给孩子哺乳!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农村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的现象逐渐凸现出来。与此同时,沿海地区工业生产力蓬勃发展,社会进步呈现上升趋势,需要大量劳动力。因而大批农民工便向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转移。目前,我国农民工总人口已达2.3亿人。大批农民工奔赴发达地区务工创造了巨额财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又留下了一个为数巨大的群体――留守儿童。

1 留守儿童现状分析

1.1留守儿童对亲情的需求较强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这些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大都不容乐观。也许由于经济原因,留守儿童父母回家的次数普遍较少。其中仅在春节回家的占34%,还有12%的每隔三年回来一次,这部分主要集中在外省的打工人员中。在对留守儿童的调查中甚至发现极少数七、八年未回来的例子。

从留守儿童对家庭生活的期待上看,96%的留守儿童思念在外打工的父母。希望父母留在身边和不希望父母外出的分别占54%和52%。这表明当前孩子严重的“亲情饥渴”。当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时,48%的留守儿童闷在心里、写日记、不告诉别人。36%的告诉监护人或老师,其中占16%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经常的疏导或采取不当的发泄方式因而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有些孩子产生压抑、自卑的心理;有的只能从同龄人那里得到抚慰因而“拉帮结派”的风气蔓延,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1.2 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留守儿童和监护人对读书和教育的认识不容乐观。监护人大都是爷爷、奶奶 、叔叔、姑姨等留守儿童的亲戚。由于他们接受的教育较少,素质相对较低,加之现在大多独生子女,因而长辈对其的关爱过甚。所以许多监护人疏于对孩子的教育。从调查问卷中不难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十分糟糕。学习成绩在中等以上的仅占26%,中等以下的就高达46%,更有甚者怀有厌学情绪的竟占三成。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从不过问的监护人占绝大多数。这说明留守儿童的学习监护人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1.3 留守儿童生活普遍较差

由于农村老百姓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大部分未掌握专长和技术,大部分农民工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工种,干的是苦活、累活,且工资收入微薄,只能基本维持家人和儿女的生活。儿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少,父母又长期在外,难以顾及到儿童的生活情况,导致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据调查显示,近八成的留守儿童生活质量和生活习惯较差,20%的留守儿童生活一般。

1.4 留守儿童的监护状况堪忧

监护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下面就从基本监护和深层监护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4.1 基本监护 在对100名学生的调查后发现,由爷爷奶奶等隔代监护的占67%。上辈和自我监护的分别占29%和 3%。然而,大多数隔代监护者认为照看孩子很吃力。一位年近70岁的老奶奶老伴去的早,子女都到外面打工只有孙子在家,孩子父母每月往回寄钱以供养孩子。这位老奶奶抱怨道:“我年龄大了腿脚也不灵活了,家里就我一个人照顾孙子,真的觉得力不从心,真希望孩子父母能回来啊。” 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要么没能力管,要么干脆不管。这类留守学生的监护基本处于“架空”的状态。

1.4.2 亲情交流 交流是沟通的前提,良好的交流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然而47%的监护人直接表示“很少或不与孩子谈心”。只有21%的留守儿童表示“有烦恼的时候向自己的监护人倾诉”。可见双方在沟通方式和交流态度上有很大的障碍。在教育态度方面有相当一部分监护人只管生活,很少在乎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这说明孩子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环境,难以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2 留守儿童原因形成分析

2.1 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巨大的农村流动人口与城镇壁垒存在矛盾。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家庭化流动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无法将子女带到身边,并给予照顾。其原因是政策、法规不完善。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各种教育政策有意无意的使这些农民工与孩子分开。

2.2 从家庭角度来看,家长负担不起流入地高昂的学费。一位母亲在女儿五岁的时候就到广州打工,女儿现在10岁了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问及为什么舍得把女儿放在家里时,她说:“女儿在外面念书学费太贵,每学期要2000多元,负担不起。”

2.3 从家长自身来看,这些家长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是靠出卖体力来获得微薄报酬,工作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一位在外架线的父亲有两个儿子,孩子小的时候都带在身边,大儿子到上学的年龄就送回家乡念书了,他说:“我还有一个小儿子带在身边,今年4岁了。大儿子3、4岁的时候也在外面后来又送回家里上学。因为我的工作流动性太强,孩子带在身边(念书)不方便。”他还说:“以后小儿子也要放在家里读书。”

2.4 孩子在外生活不习惯。这些父母大多在东南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工作。这些地区又是方言很难懂得地区,语言障碍是一大困难。而且农民工大多为弱势群体,时常会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一个男孩曾经跟父母在深圳念过书。调查时已经返回本村。他的父亲说:“当地人的话我们听不懂,他们歧视打工的,孩子在那里上了一个月的学,被同学常欺负。可能跟当地孩子欺负有关,反正他自己就是不愿意去上学了怎么劝也不愿意,只好回来念现在回来,就愿意去了。”

2.5 从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不解与惶恐缺失,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学校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的质量也大打折扣。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以及自我防护意识的教育对他们来说显得无奈生硬。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这一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

3 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出现说明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在运作中还不够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特别是《义务教育法》落实不够到位,为此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3.1 期盼家长努力担当教子之责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育家庭教育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孩子与父母互动的过程,只有在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交流和沟通,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孩子自己的事情”,这种观点是极端错误的,家长应该转变观念。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只要用心去打造他们,是会很美的。所以,父母要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养”、“育”孩子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虽然不高,但更应该对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强教育,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

3.2 学校教育是主导

学校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环境的改变是孩子们人生途程中重大的转折。因此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学校应当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第一、学校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临时监护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第二,还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搭建起了“亲情免费在线平台”、“校园短信平台”,让亲子间保持免费电话联系,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第三,要求班主任以“严父”、“慈母”之爱弥补“留守儿童”母爱父爱的缺失。爱是教育的基石,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班主任老师与“留守儿童”交朋友,时刻关心、爱护、照顾他们。不仅在学习上耐心辅导,在生活上细心照料,在心理上正确疏导,还采用日记、作文、短信等多种沟通、交流方式,关注留守孩子的身心理健康。第四,学校应特别注重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学校应开设了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班主就是孩子的心理老师,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对留守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和矫正,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让其他任课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以便及时疏导教育,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家庭教育缺失。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吸引留守儿童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让他们融入集体之中,消除孤独感、自卑感,促使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3.3 各级党委、政府应对留守儿童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要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相关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氛围。各级公安部门要把加强对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管理与保护纳入的工作职责。保证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和义务。要把解决“留守”问题作为当前“三农”问题的另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制定和出台保证农民工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和义务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改善农民工子女就学条件,使“留守孩子”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与城市儿童共享城市文明。

3.4 “留守儿童”自己也应该加强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我。要树立远大理想,做一个自信心和自尊心的人,要有面对现实的勇气,要积极、乐观、开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在成长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做生活中的强者。

4 结束语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静脉输液;儿童;无痛技术;心理疏导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nursing effects of painless technique combine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children undergoing infusion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hirty-six children undergoing infusion in outpatient depart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68 patient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68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ainless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behavior in the transfusion process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vein puncture in two group were observ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 the improvement in psychological fear and psychological resistance were better with improvement of the initiative of infusion (P

【Key words 】Intravenous infusion; children; painless technolog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中图分类号】R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279-0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已经成为治疗疾病、补充体能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但在儿童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患儿的不配合,造成穿刺成功率低,这不仅给患儿带来痛苦,而且使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导致护患矛盾。我院2011-01开始,对门诊输液儿童患者进行无痛技术联合心理疏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2011-01~03在门诊输液患儿136例,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8例:其中男36例,女32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7.6±4.2);上肢静脉输液39例,下肢静脉输液18例,头皮静脉输液11例。对照组68例:其中男35例,女33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7.5±3.8);上肢静脉输液39例,下肢静脉输液19例,头皮静脉输液1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静脉条件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按输液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观察组按输液操作规程操作的基础上,实施无痛技术联合心理疏导。具体措施:根据无痛据无痛静脉穿刺原理[1],穿刺前用蘸2%利多卡因的小棉签涂抹穿刺部位1min局部麻醉,然后按输液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操作时动作轻柔,亲切称呼患儿的名字,轻轻地抚摸患儿的头部,跟患儿讲些小孩感兴趣的话题,以表示关爱和分散患儿注意力等心理安慰方法进行无痛静脉穿刺。两组患儿均由小儿静脉穿刺技术熟练、善于沟通的主管护师完成操作。

1.3 评价方法 根据患儿在进行静脉穿刺时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动态进行评定,分为四种状态。①配合:患儿神态轻松自然,主动配合输液,护士操作顺利。②较配合:患儿有哭闹现象,对输液被动配合,但穿刺时不敢乱动。③不配合:患儿大声哭闹,穿刺时躁动不安,护士不能独自操作,需要两名护士配合才能勉强完成操作。④极不配合:患儿肢体行为激烈,用力抗拒,需要强制约束才能进行穿刺。上述行为表现中,配合与较配合统计为配合,不配合与极不配合统计为不配合。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两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静脉穿刺时的配合程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配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见表1。

2.2 两组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3 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疼痛已成为近来非常受重视的临床体征。静脉输液作为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患儿不能配合及反复穿刺,容易损伤血管和神经,增加患儿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甚至会恶化护患关系。研究表明[2],焦虑、恐惧、不耐烦、失望等情绪可使痛域降低,而兴奋、愉快、有信心等良好的情绪可使痛域提高。对于儿童输液患者来说,取得患儿的配合是静脉穿刺成功首要条件。而取得患儿配合的关键是如何控制他们的疼痛和焦虑[3]。胡艳辉[4]的研究表明,静脉穿刺前用利多卡因作为局部麻醉,可减轻静脉穿刺的疼痛。本文结果显示,用利多卡因作表面麻醉,及针对患儿在输液治疗过程中不同的心理特点,在静脉输液前进行有效沟通和心理疏导,能减轻患儿对打针的恐惧感,增加患者在静脉穿刺时的配合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因此,在输液护理过程中,注意了解患儿的心理状况,通过良好的态度、言语、表情和行为去影响患儿的认识、感受,将患儿接受治疗中被动心态和行为变为主动和积极行为,有利于消除其对输液的恐惧感等负性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参考文献

[1] 郭玉凤,纪晓芳,蒋艳秋,等.静脉穿刺无痛技术[J].吉林医学,2006,27(2):224

[2] Weinstein P,Raadal M,Naidu S,et al. A videotaped intervention to enhance child control and reduce anxiety of the pain ofdental injections[J]. Eur J Paediatr Pent,2003,4(4):181-185

[3] 严谨.住院学龄期儿童的医疗恐惧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00, 35(10):584-586

[4] 胡艳辉.无痛静脉穿刺在门诊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4):87-88

作者单位:533400 广西隆林县人民医院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第13篇

一、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活动

儿童和周围人或其他儿童的交往活动,直接影响着儿童心理各方面的发展。

1、促进言语发展:儿童主要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学会说本民族语言。交往激发了儿童说话的积极性,也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模仿榜样。儿童在交往同时逐渐分清语言、积累词汇、掌握表达自己愿望的方式。年龄长大时,儿童的言语也因在交往中受到锻炼而日益发展完善。反之,如果儿童缺乏交往活动,言语发展往往迟缓落后。

2、激发智能活动:社会交往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涉及内容广泛繁杂,活动进程灵活多变。儿童和人交往必须注意集中,思维敏捷,能及时运用记忆中的经验,预想未来发展的结果,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见解,做出恰当的应答反应。在发生矛盾冲突,更需有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儿童的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智能活动在交往中得到激励发展。

3、增长情绪反应:儿童出生时,只有惧怕、愤怒等极少几种原始情绪反应。在和周围人们接触往来后,逐渐增长了新的情绪反应,如对父母的依恋,对陌生人的畏惧,对交往活动的愉快等。两三岁时已表现出高兴、得意、喜爱成人、喜爱儿童以及厌恶、嫉妒、激动、惧怕、愤怒等多种情绪。其后,儿童接受系统教育,参加群体活动,社会交往日益广泛频繁,儿童逐渐形成了各种高级情感,如友谊感、责任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等。

在交往活动和教育影响下,儿童也发展了情绪自控能力,逐渐学会约束自己激动的情绪和行为。这是情绪发展的重要方面。

4、发展社会行为: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进行社会交往,形成人际关系,掌握行为准则和参加群体活动等。

社会交往既是社会行为发展的表现,又推动社会行为的发展。儿童最初只和母亲或其他照料者接触往来,随着活动能力增长和活动范围扩大,儿童可和更多的成人或儿童接触,而交往活动又常使儿童欢乐愉快,激发了儿童交往的积极性,这样促使儿童的交往活动日益广泛频繁,且能主动接近别人和别人往来。

在社会交往中,儿童和其他成人形成了各种人际关系,如亲子关系、友伴关系以及入学后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儿童正在各种人际关系的影响下成长。社会交往使儿童直接领会什么行为会受到赞许,什么行为会被禁止,从而逐渐掌握社会已经确立的行为准则,并自觉依靠准则行动。

5、形成个性特征:儿童和其他人交往时,渐能分清“人”“我”,形成自我意识,认识自己的需要愿望等,且进一步发展了自独立性、自尊心等。

儿童在和其他人接触往来时,总表现一定的兴趣爱好、品性态度、行为倾向。通过频繁的交往,一些反复表现而受到赞许认可的特性,便成为儿童独特的、巩固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引导儿童的社会交往活动

父母还应进一步引导儿童的社会交往活动,多方面促使发挥对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

1、改进教养方式。父母首先要改进不利于儿童进行社会交往的教养方式,为儿童进行社会交往排除障碍。

疏忽冷淡的教养方式:有的保育人员任使幼小的婴儿躺卧床上,不多理会。有的教养员让幼儿长时间一人独坐、不和同伴往来。有的父母只抓学习、不许儿童和同学交接。这种疏忽冷淡的教养方式完全忽视了社会交往活动,往往导致儿童神情淡漠,性格孤僻,不愿主动接近别人。

专断严管的教养方式:有的父母对儿童的谈笑举止都严格约束,儿童必须事事听从指导,不许自行活动,这种教养方式导致儿童胆怯畏羞,缺乏自信,不敢随便和人交往。

宽纵放任的教养方式:当前更多的是宽纵放任方式。儿童任何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任何行动不受约束,任何困难都有人代为解决。这往往使儿童骄横任性,形成自我中心主义。而且依赖父母,不愿和其他成人或儿童接近往来。纵使往来,也常常不为其他人欢迎。

2、组织交往活动。父母应为儿童创立条件,组织交往活动。

对于不能自由行动的婴儿,父母应多爱抚逗引,常向其说话唱歌,对于用奶瓶喂养的儿童,应抱起喂奶,边喂边逗。使他们处在交往中。在托儿所、幼儿园,保教人员要主动热情接近儿童,要组织儿童一起游戏活动。在小学,教师应克服“重课业、轻活动”思想,组织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使儿童多相交往。

当前,我国儿童多为独生子女,又多生活在核心家庭。父母更应经常带领儿童看望亲友长辈,或热情接待客人来访,欢迎其他儿童来家玩乐,同做作业等。也应鼓励儿童参加社会组织的温课小组、科技中心、少年宫等活动。使儿童能和其他成人或儿童广泛接触、经常交往。

3、进行交往教育:父母应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喜爱交往,培养儿童交往能力。

父母要培养儿童良好的语言能力和会客习惯。例如能注意聆听别人的谈话,能连惯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说“早”“好”“请您”“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别人讲话时不随便插嘴打扰等。

父母要指导具体的交往方法和行为准则。例如能和其他儿童共同玩或轮流玩一件玩具。能关心帮助年龄小的同伴。参加集体活动能守纪律、听指挥。懂得如何接待客人等。

父母应针对儿童的个性特点进行交往教育。对于性格孤僻、畏缩退避的儿童,要激励交往,多指导交往方法。对于不怕陌生人、爱交际的儿童,要培养良好的交往习惯,防止在客人面前过度兴奋,表现自己等。对于爱好饶舌喧闹的儿童,要注意培养良好的语言交际行为。

4、处理不良行为:在儿童的社会交往活动中,确实也常常出现各种不良行为。例如儿童之间独占玩具,争夺玩具,互相撕打谩骂,故意捣乱或互不理睬。又如对待长辈缺乏礼貌;参加群体活动自由散漫等。这种不良行为往往使友好积极的社会交往转化为冲突消极的交往活动。不仅破坏友谊,影响群体生活,也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发展。

父母发现不良行为,便应立即制止,了解引起的原因,公正判定是非,而且耐心引导,指明正确的行为方式,使其能进行积极的交往。

5、帮助讨厌儿童:在儿童群体中,往往有一些不受欢迎的讨厌儿童。他们虽和其他儿童同在一处,却少往来,常被排斥在群体之外。

这种讨厌儿童所以被憎厌拒绝,往往由于和人交往时,骄横任性,逞强好胜,常要支配别人,不能友好合作;而且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而同伴的憎厌又转而使这儿童疏远同伴,对群体产生疑惧对立情绪。

父母要帮助教育这种不受欢迎的讨厌儿童。首先要接近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消除对别人的疑惧对立心理。而且耐心教育他们改正不良行为,引导他们和同伴友好往来。同时,也应帮助教育其他儿童,改变对讨厌儿童的看法和态度,接受他们,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回到群体中友好相处。

父母应重视和引导儿童的社会交往活动,使儿童能在友好积极的交往活动中,发展心理,形成个性,健康成长。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第14篇

一、重视儿童的社会交往活动

儿童和周围人或其他儿童的交往活动,直接影响着儿童心理各方面的发展。

1、促进言语发展:儿童主要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学会说本民族语言。交往激发了儿童说话的积极性,也为儿童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模仿榜样。儿童在交往同时逐渐分清语言、积累词汇、掌握表达自己愿望的方式。年龄长大时,儿童的言语也因在交往中受到锻炼而日益发展完善。反之,如果儿童缺乏交往活动,言语发展往往迟缓落后。

2、激发智能活动:社会交往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涉及内容广泛繁杂,活动进程灵活多变。儿童和人交往必须注意集中,思维敏捷,能及时运用记忆中的经验,预想未来发展的结果,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见解,做出恰当的应答反应。在发生矛盾冲突,更需有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儿童的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智能活动在交往中得到激励发展。

3、增长情绪反应:儿童出生时,只有惧怕、愤怒等极少几种原始情绪反应。在和周围人们接触往来后,逐渐增长了新的情绪反应,如对父母的依恋,对陌生人的畏惧,对交往活动的愉快等。两三岁时已表现出高兴、得意、喜爱成人、喜爱儿童以及厌恶、嫉妒、激动、惧怕、愤怒等多种情绪。其后,儿童接受系统教育,参加群体活动,社会交往日益广泛频繁,儿童逐渐形成了各种高级情感,如友谊感、责任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等。

在交往活动和教育影响下,儿童也发展了情绪自控能力,逐渐学会约束自己激动的情绪和行为。这是情绪发展的重要方面。

4、发展社会行为:儿童社会行为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进行社会交往,形成人际关系,掌握行为准则和参加群体活动等。

社会交往既是社会行为发展的表现,又推动社会行为的发展。儿童最初只和母亲或其他照料者接触往来,随着活动能力增长和活动范围扩大,儿童可和更多的成人或儿童接触,而交往活动又常使儿童欢乐愉快,激发了儿童交往的积极性,这样促使儿童的交往活动日益广泛频繁,且能主动接近别人和别人往来。

在社会交往中,儿童和其他成人形成了各种人际关系,如亲子关系、友伴关系以及入学后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儿童正在各种人际关系的影响下成长。社会交往使儿童直接领会什么行为会受到赞许,什么行为会被禁止,从而逐渐掌握社会已经确立的行为准则,并自觉依靠准则行动。

5、形成个性特征:儿童和其他人交往时,渐能分清“人”“我”,形成自我意识,认识自己的需要愿望等,且进一步发展了自独立性、自尊心等。

儿童在和其他人接触往来时,总表现一定的兴趣爱好、品性态度、行为倾向。通过频繁的交往,一些反复表现而受到赞许认可的特性,便成为儿童独特的、巩固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引导儿童的社会交往活动

父母还应进一步引导儿童的社会交往活动,多方面促使发挥对心理发展的积极作用。

1、改进教养方式。父母首先要改进不利于儿童进行社会交往的教养方式,为儿童进行社会交往排除障碍。

疏忽冷淡的教养方式:有的保育人员任使幼小的婴儿躺卧床上,不多理会。有的教养员让幼儿长时间一人独坐、不和同伴往来。有的父母只抓学习、不许儿童和同学交接。这种疏忽冷淡的教养方式完全忽视了社会交往活动,往往导致儿童神情淡漠,性格孤僻,不愿主动接近别人。

专断严管的教养方式:有的父母对儿童的谈笑举止都严格约束,儿童必须事事听从指导,不许自行活动,这种教养方式导致儿童胆怯畏羞,缺乏自信,不敢随便和人交往。

宽纵放任的教养方式:当前更多的是宽纵放任方式。儿童任何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任何行动不受约束,任何困难都有人代为解决。这往往使儿童骄横任性,形成自我中心主义。而且依赖父母,不愿和其他成人或儿童接近往来。纵使往来,也常常不为其他人欢迎。

2、组织交往活动。父母应为儿童创立条件,组织交往活动。

对于不能自由行动的婴儿,父母应多爱抚逗引,常向其说话唱歌,对于用奶瓶喂养的儿童,应抱起喂奶,边喂边逗。使他们处在交往中。在托儿所、幼儿园,保教人员要主动热情接近儿童,要组织儿童一起游戏活动。在小学,教师应克服“重课业、轻活动”思想,组织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使儿童多相交往。

当前,我国儿童多为独生子女,又多生活在核心家庭。父母更应经常带领儿童看望亲友长辈,或热情接待客人来访,欢迎其他儿童来家玩乐,同做作业等。也应鼓励儿童参加社会组织的温课小组、科技中心、少年宫等活动。使儿童能和其他成人或儿童广泛接触、经常交往。

3、进行交往教育:父母应有意识地引导儿童喜爱交往,培养儿童交往能力。

父母要培养儿童良好的语言能力和会客习惯。例如能注意聆听别人的谈话,能连惯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说“早”“好”“请您”“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别人讲话时不随便插嘴打扰等。

父母要指导具体的交往方法和行为准则。例如能和其他儿童共同玩或轮流玩一件玩具。能关心帮助年龄小的同伴。参加集体活动能守纪律、听指挥。懂得如何接待客人等。

父母应针对儿童的个性特点进行交往教育。对于性格孤僻、畏缩退避的儿童,要激励交往,多指导交往方法。对于不怕陌生人、爱交际的儿童,要培养良好的交往习惯,防止在客人面前过度兴奋,表现自己等。对于爱好饶舌喧闹的儿童,要注意培养良好的语言交际行为。

4、处理不良行为:在儿童的社会交往活动中,确实也常常出现各种不良行为。例如儿童之间独占玩具,争夺玩具,互相撕打谩骂,故意捣乱或互不理睬。又如对待长辈缺乏礼貌;参加群体活动自由散漫等。这种不良行为往往使友好积极的社会交往转化为冲突消极的交往活动。不仅破坏友谊,影响群体生活,也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发展。

父母发现不良行为,便应立即制止,了解引起的原因,公正判定是非,而且耐心引导,指明正确的行为方式,使其能进行积极的交往。

5、帮助讨厌儿童:在儿童群体中,往往有一些不受欢迎的讨厌儿童。他们虽和其他儿童同在一处,却少往来,常被排斥在群体之外。

这种讨厌儿童所以被憎厌拒绝,往往由于和人交往时,骄横任性,逞强好胜,常要支配别人,不能友好合作;而且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而同伴的憎厌又转而使这儿童疏远同伴,对群体产生疑惧对立情绪。

儿童心理疏导的方式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人伦情感缺失;家庭疏离

中图分类号:C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025-D3

一、农村留守儿童与其独特的家庭结构分析

(一)农村留守儿童与人伦情感

严格定义留守儿童需要确定三方面主要因素:外出父母数量、父母外出时间、子女年龄界定。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上述三方面因素的界定标准尚不统一:一是大部分学者针对外出父母数量,认为父母双方只要有一方外出打工,其子女就被界定为留守儿童;--是针对父母外出打工时间,大多数学者认为以半年为界限;三是针对子女年龄的界定,认为应该限定于义务教育年龄段。综合现有文献,笔者采用上述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的界定标准,对农村留守儿童人伦情感缺失导致的家庭疏离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

人伦情感主要是指子女与父母及其他长辈之间与生俱来的亲情。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或其中一方长期在外打工,无法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体会父母的疼爱与家庭的温暖,在父母长期缺位的生活环境中,其人伦情感明显缺失。

(二)独特的家庭结构分析

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共分为“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亲属监护、同辈监护、自我监护”五类。调查数据显示:隔代监护最为普遍,所占比例为55.7%,子女大多与祖辈生活在一起;其次是单亲监护(父母一方在家中照顾子女),所占比例为23.1%,且留在家中的大多为母亲;亲属监护占比例为17.7%,同辈监护与自我监护比较少见。与正常家庭相比较,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无疑是比较特殊的,父母缺位造成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家庭结构方面,还表现在儿童人伦情感缺失导致的家庭疏离问题方面。

二、农村留守儿童人伦情感缺失导致的家庭疏离问题

(一)人伦情感缺失致使农村留守儿童价值观出现差异

在家庭里,父母扮演着至关重要且无可替代的角色,子女从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非常强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文化教养、行为方式、观念态度”都将给子女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也是通过对父母的观察模仿逐步形成与之类似的基本价值观与行为态度。而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打工,多数情况下是从身边个体或群体的模仿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外出打工的父母无法完整、系统地将自身的生活知识和经验传递给子女,更无法教化子女认同其价值观与行为方式。随着子女的成长,其人生观、价值观等已经基本形成,但这些贯穿于子女生命历程中的重要思想理念却是在人伦情感缺失的状况下产生并形成的,子女通过模仿其他人所形成的社会价值观与行为规范必然会与父母产生强烈的冲突。

个案:(小张,13岁,父母外出打工)我从小学习成绩就好,在班级里担任班长,我很重视这个职务,同学们都巴结我,因为我是老师眼前的红人,像我村的人都巴结村干部小刘哥哥一样。刚入初三时,我外出打工的妈妈怕这个职务影响我学习,就找班主任撤销我班长的职务,因此,我特烦她,就算她是为我成绩着想,可是她都不知道同学现在都很势力,我自从不当班长后再也没有人巴结、奉承我了,真讨厌我妈妈什么都不懂还瞎操心。

从上述个案中明显看出,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打工、人伦情感缺失所形成的价值观与父母不同,行为处事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尽管碍于家长的权威听从了父母的安排,但这种接受是被迫的,孩子“口服心不服”,对父母产生强烈反感。

(二)人伦情感缺失导致亲子关系的失谐与道德情感的变异

良好的人伦情感关系伴随着“深刻的情感体验、彼此的亲切接触”,子女感受父母的爱能够产生安全感与责任感。良好的人伦情感关系还能够保障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和谐。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行为是子女模仿的对象,父母会以直接的形式向子女传递道德知识与价值观,在社会交往中帮助子女形成正确的社会态度与良好的同伴关系,最终促成子女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内化。家庭是个互动群体,家庭中每个成员既是施动者也是受动者,子女在互动中“身心的发展、品德、个性”都得以完成。然而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无法陪伴在子女身旁,不可能有这种互动。

个案:(一个外出打工的父亲,39岁)我在外打工,妻子已经过世,有一个儿子在上初中,我把儿子寄养在父母那,因为是男孩子,父母都比较疼他。我平时因忙碌工作很少给他打电话,现在孩子和我也不像以前那么亲了。过年回家的时候看到儿子吃饭挑食就说了他几句,他就很不耐烦。看到儿子总是看电视却不学习,我就让他好好学习,他却说:“你谁啊,有什么资格管我?”我听了很伤心,长时间不与儿子在一起生活,我们之间感情越来越冷淡了,儿子对我外出打工一点都不理解。我也想好好与儿子相处,但是没办法啊,我总得出来赚钱养活他啊!

从上述个案中能够明显看出,该父亲长期在外打工,子女因人伦情感缺失导致亲子关系的失谐与道德情感的变异。农村留守儿童因与父母长期分离而与父母的亲情关系趋于淡漠,子女因父母外出打工、人伦情感缺失而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从而很难形成健康良好的道德情感品质。调查发现,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因人伦情感缺失仅仅片面接受爱却不施爱,缺乏同情心与社会责任感,一些孩子表现出“冷漠、自负”等情感障碍,甚至具有严重的攻击。

(三)人伦情感缺失导致隔代抚养中的教育偏离

父母外出打工后,隔代监护是最为普遍的抚养方式。调查发现,目前我国60岁左右的人口中有40%没有受过教育,而且这部分人中95%都聚集在农村。农村留守儿童的祖辈因自身成长环境、经历、受教育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价值观与时代相去甚远,祖辈的受教育程度从客观上决定了对孙辈的监护抚养只能停留在温饱式抚育的水平上。

个案:据新华网报道,小王,14岁,在上初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将其寄养在孩子的祖父母家中。小王花钱大手大脚并迷恋网络游戏,两位老人对其劝说,小王不仅不听,并威胁说“再管我,我就离家出走”。两位老人在与其父母通电话时总是报喜不报忧,对小王的变化遮遮掩掩,无形中纵容了小王的堕落。最后小王因没钱去抢劫同校学生,最终落入法网。

祖辈对孙辈因天然的血缘关系对孙辈相对溺爱,在相处中对孙辈听之任之,有的甚至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在监护和施教时偏重于对孩子物质生活上的满足,缺乏道德与精神上的管束和引导。由于文化层次的差异,祖辈对孙辈不能科学合理辅导其功课并对其学习进行有效监督。这就容易使孩子的道德心理发展出现偏差,即以自我为中心,在道德认知上往往只考虑到自己的观点,而不能将自己的观

点与别人的观点相协调。在农村,大多数祖辈的观念与教育方式相对比较陈旧,祖孙之间的隔阂比较严重,话题大多是唠叨生活琐事,当孩子遇到一些情况时,在家庭中往往缺乏具有共同语言的交流对象(与祖辈交流困难且又无法及时与父母沟通),这就无法有效满足子女成长中情感等方面的需求。加之老年人因身心的衰老与退化,在情绪上通常表现出明显的“空虚感、孤独感、焦虑感、怀旧感”等消极特征,这些消极特征通过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传染给儿童,并使之形成“沮丧、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情感特征。

三、缓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疏离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父母应为孩子提供相对熟悉、稳定的家庭环境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一旦父母离开子女,很容易导致子女对“父母角色认同”出现疑问,让子女很难对父母产生依恋,加之叛逆期与父母意见不同,出现矛盾时因缺乏交流一时得不到解决会使其隔阂不断加深,可以说任何抚养方式都无法完全替代父母对子女的抚养。笔者认为,除非家庭发生重大突然变故等情况,否则父母应尽量在子女身边进行抚养并为之提供相对熟悉、稳定的家庭环境。父母选择外出打工并将子女留在家中,这本身对子女的成长就是不利的。父母外出打工应尽量选择将子女带在身边。或者父母双方留一方在家中陪伴子女,外出的另一方则需要经常与子女联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一方外出对子女的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这种陪伴,能够有效帮助子女建立稳定的“家庭认同意识”,避免子女因感情投向过于单一而将原本家庭中“父、母、子”三方共同分享的“家庭之爱”将外出打工的父母排除在子女的“家庭认同意识”之外,让孩子出现“恋母”、“恋父”或对父母双方都不依赖的情况。

尽管从某种程度上说,孩子去适应不断变动的生活环境能够提升孩子的适应能力,但是,如果孩子长期处于一个缺乏稳定的家庭中,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孩子被频繁寄养于不同的家庭中,很难建立稳定的“家庭认同意识”且家庭社会化功能也无法有效实现。农村一些父母外出打工时,选择将子女寄养在亲戚家中,这就要求父母尽量选择让孩子在相对熟悉、稳定且有一定感情基础的家庭中(曾经共同生活过且保持着密切的交往的祖辈家庭或亲戚家庭),家庭是子女“过渡时间最长、建立最持久、最有影响力关系”的环境,稳定且适当的环境对于子女的成长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子女对被寄养家庭的“生活习惯、成员间相处方式、管教期望值”比较熟悉,能够保证子女较快融入并适应新的家庭生活,且寄养家庭也能较快适应其加入,可以有效防止与避免子女出现“寄人篱下”、“局外人”的不良情感感受。

(二)父母应增加与孩子生活家庭的交流机会

1.父母应增加与子女的交流

子女被寄养后,出于对父母的依恋与思念,使其对寄养家庭中的抚养者产生一定逆反心理,寄养儿童往往性格中存在“疑惑、过敏、世故”。一些父母外出打工后将孩子托付给父母或亲戚照顾就不再理会,认为子女有人照顾就万事大吉了,这类潜意识中将子女视为一种负担并将与子女分离的期限模糊化将给子女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让子女产生一种“被抛弃”的心理且亲子之间极易产生隔阂。一旦子女在被托付的家庭中无法很好地适应,子女会很容易产生凄苦的感受。父母外出打工后,其家庭中与子女交流具有“时间上的长期间断性、空间上的远距离性、交往的非面对面性、互动频率极低”四大特点,这就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与影响功效降低到最弱,也是形成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其家庭社会化不足的主要原因。对此,笔者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后应通过各种方式及时了解子女的情况并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例如电话),以帮助子女尽快适应新的家庭生活,且能够有助于子女克服“寄人篱下”的心理,有条件的父母应通过各种方式增加与子女相处的时间(例如孩子放假时把孩子接到父母打工的地方或者回家看望孩子),通过与子女多沟通、多联系,尽量缩短亲子分离的时间并将亲子分离的期限明确化。

2.父母应增加与子女寄养家庭的交流

父母外出打工一般会选择将子女寄养在祖辈家庭或亲戚家庭中,当子女在与父母相处或回到自己原本的家庭生活时,已经不再适应父母对自己的管教方式。寄养在祖辈家庭中,祖辈对孙辈太过溺爱。寄养在亲戚家庭中,寄养家长往往考虑到与孩子父母的关系,对其管教时存在多方面顾虑,毕竟管教的是别人家的孩子,担心管教太严格孩子会有可能误解并向其父母“告状”,于是在管教过程中因无原则地迁就、顺从而导致监管不力。对此,笔者认为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寄养子女时应与寄养家庭的家长对子女的“管教、期望、教养方式”等多方面尽量达成一致,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子女面对新家庭的生活形态时产生心理冲突,还能让子女在寄养家庭中较快地去融入、适应,保证子女在不同家庭生活中的前后一致性,避免子女对当前家庭生活与管理人因存在不满情绪难以建立认同问题。父母在与子女寄养家庭的交流中要多关注子女的心理需要与情感需求。将子女的思想动态及其前因后果都了解清楚后,与寄养家庭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子女与寄养家庭家长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并进行最大限度的交流与理解,让子女在新的家庭中感受家庭的温暖。

(三)构建学校监护体系,加强留守儿童的学习与心理辅导

学校在留守儿童人校时应对其情况进行全面普查,并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库。作为留守儿童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学校,应为留守儿童构建学校监护体系,通过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与健全相应配套措施,安排农村留守儿童尽量住在学校,设立“代管家长制”,实施“一对一”的帮扶机制,以保障“代管家长”真正有效担负临时家长的相应责任。强化教师的责任心,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与心理进行及时有效的相关辅导,以促进其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通过电话、信件等联系方式,加强与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沟通,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与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

(四)改革教育体制,有效加强社区对留守儿童的监管

作为农村留守儿童重要的生活场所――农村社区,应为其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通过在农村社区建立“健康服务中心、抚养人支持小组、被抚养儿童心理治疗小组、信息公告服务中心”等机构来改善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各类心理与健康问题,让被抚养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同时应在社区中建立相应的“社会互助网络、农村留守家庭互助组织”,呼吁社区各界志愿者结对帮助留守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以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参考文献:

[1]徐爱东.家庭功能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与对策[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4)

[2]周洁,钱金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引发社会深层次矛盾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35)

[3]李孜,李燕.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教育实践性研究――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陈

蓉.需要理论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5]刘宾,欧阳文珍.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报告[J].陇东学院学报,2010,(3)

[6]董士昙,李梅.农村留守儿童监护问题与犯罪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7]贾婀娜,毕经华,贾潇潇.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因及其对策[J].钦州学院学报,2010,(4)

[8]王新云.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社会化功能弱化的问题探析[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