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人文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人文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人文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人文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绿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人文校园,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热情,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工作目标:通过狠抓校园文化建设,力争把全县各所学校建设成为校园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文化底蕴深厚、各项制度完善、师生关系融洽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学校。

(二)具体工作目标:

1.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教育的意义,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把“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和深化“四知”教育活动,内化为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为,使之自觉崇尚真善美,憎恶假恶丑,抵制低级趣味,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

2.促进校园文化精神和校园文化品位的提升。通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年活动,使师生进一步认识学校的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办学特色以及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学校硬件设施为载体的物质文化和以师生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习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学风校风,形成催人奋进的学校精神、科学进步的价值观和正确的舆论氛围,激发学生积极向上、求学奋进的热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各学校在紧抓教学主渠道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规范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通过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校园文化真正发挥育人功能,从而造就有理想、有抱负、有创新的人才,使学校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的高层境界。

三、活动内容

校园文化是学校环境、规章制度、文化氛围、活动形式等要素的总和,各学校、幼儿园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育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校园精神不但是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而且还应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表现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突出表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上。

1、大力加强校风建设。校风体现着一个学校的优良传统、精神风貌。各校要认真总结提炼本校优良传统,通过各种形式的载体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校风表现出来,如通过创作校歌,编辑校报、校刊和制作校风宣传牌等形式,让师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和激励。同时,还可通过建立荣誉室,举办校史展览、校庆活动等,增强师生对校史、校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2、努力营造优良的教风。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各学校、幼儿园要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逐步形成以“爱生”和“敬业”为核心的师德规范。教师要以对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谨治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通过普访与多访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的形成,赢得学生的尊敬、家长的支持、社会的理解。学校一方面要使教师投身于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之中,促进教师之间更多的合作;另一方面,要把教师列入学习者的行列,使教师认识到既有教的义务,又有自我学习的责任,把学校当作是自己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场所,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岗位培训,征订教育刊物,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学习活动,定期编发教育信息,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努力学好本领。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载体灵活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举止文明、尊重师长、勤奋刻苦、博学善思的优良学风。

(二)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校园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各学校应因地制宜,精心设计,绿化、净化、美化校园,让校园的一景一物、每堵墙壁、每个角落都起到教育作用。校园自然环境建设主要是做好绿化、美化工作。学校环境建设要提高文化品味,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各校要完善学校绿化措施等,尽快拿出科学、切合实际的方案。

1、校园的绿化:以实用、经济、美观为原则,以绿色植物造景为主,花坛、钵花为辅,适当设置景点,做到点面结合、布局合理、搭配协调,营造花草葱荣、绿树成荫、清爽优美、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要加强对绿化工作的目标责任制管理,组织全校师生定期对全校花草、树木、绿篱进行修剪、养护,努力使校园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

2、校园的净化:大力加强学校的卫生保洁工作。校园净化要从校长做起,教师带头,全面治理校园内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办公室、教室、实验室等教育场所,寝室、食堂、厕所等生活设施都要干净,还要保持通知栏、阅报栏和各种宣传窗的整洁、有序。师生都有很强的环保意识,无乱扔纸屑、杂物现象,使校园始终保持干净整洁、文明和谐,成为师生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要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开展“卫生标兵”、“文明班级”、“文明办公室”等评比活动,提升校园环境建设水平。

3、校园的美化:学校的各种标牌设置都要美观、精致。走廊、过道和室内,要饰以与环境相协调的体现公民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目标、人文精神培养、终身发展需要等内容要求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名家字画、本地名人名家简介,或师生的书画、美工作品等。挖掘、保护校园内或校园周边的自然、人文历史景观,使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熏陶和思想感染。

4、校园的语言文字:要结合“推普周”活动的开展,大力推广普通话,使之成为校园语言。校园内使用文字要规范,如校风、校训、标语、警句等。保护操场、爱护绿化等各种提示牌,要使用诗一般的语言,在提醒学生的同时,陶冶学生情操,避免使用“禁止”、“不准”一类的生硬词句。

5、校园环境的知识化:要充分挖掘学校的各种资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加强多方面知识的宣传与普及。通过板报、橱窗等图文并茂的科普宣传,实验楼里生物标本的展览,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旁挂的精致小牌,教室里学生自办的学习园地,举办知识竞赛等方式,使学生在受到艺术美的熏陶的同时,学到丰富的知识。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活动设计要体现通俗性、高雅性、益智性和趣味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活动内容要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再现和表现校园文化精神。

1、从学校实际出发,组织好诸如校园艺术、体育、科普等各种融趣味性、思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的文娱活动。充分利用好“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及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设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活动技能,规范学生的言行,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

2、从学校特点出发,组织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如成立文学社、书画社、合唱团、舞蹈队、球类队,举办文艺表演、校园音乐会、组织小制作比赛、扎实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才艺大赛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演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3、精心组织各种学生集会,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学生集会包括校会、国旗下讲话、班会、团(队)会以及节日庆典等,要根据不同集会的不同特点和要求,精心、规范地组织,使每一次集会都能够使学生激动不已,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受到启发和教育。

4、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和图书室,积极开展读书活动。要办好学校图书馆(室),在增加藏书量的同时,更要重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放阅览室,尽量开设阅览课。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利用讲座、演讲、征文、校园读书周(月)等形式,推动学生读书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5、多渠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要通过开展一次全员绿化美化净化校园活动、举办一次校园文化艺术节、组织一场运动会或体育单项竞赛、开展一次经典古诗文和美文的诵读活动、组织召开一场心理健康报告会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努力营造健康、优美、富有教育化的校园文化氛围。有条件的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站和闭路电视、校园网站等媒体作用,同时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和德育基地的建设,从而保证学校教育活动的全方位开展,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才的制度环境。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学校师生行为的准绳,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和良好校风形成的根本保证。各学校、幼儿园要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体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精神。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实施,要按章办事、不徇私情,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要改进不科学的管理办法,清理和废除旨在卡、压、罚的规章制度,提倡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制度环境,促进广大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保障措施

1、成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为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领导,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有效地协调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建、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局面,强化校园文化的管理,有效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经局党委研究,成立王宝栋同志任组长,王建国、王广民、王金善、刘玉奎、王秋良同志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此项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股。各中小学、幼儿园也要成立相应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切实保证该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2、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各学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它建设结合起来,把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3、建立检查验收和总结通报制度。各校组织活动要及时与教育股联系,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分不同季节、节日,不定期地检查验收各学校活动开展情况并及时总结通报。

4、将活动开展情况列入学校评估。今年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专项评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学校(或示范学校)评选活动。以后校园文化建设列入学校评估。

5、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教育局计划组织中小学校长到学校文化建设较好的地区学习考察,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提升活动质量。

五、活动安排

按照既重形式更重实效的原则,*年校园文化建设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年4月)。各学校、幼儿园紧紧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一主题,召开会议,进行动员,组织师生广泛开展大讨论,征集意见。通过讨论、征集,使广大师生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明晰校园文化的内涵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切实增强广大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广泛讨论、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学校实际、凸显学校特色、科学合理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或实施细则,具体方案有:校园绿化方案、净化方案、美化方案、学风建设方案、教风建设方案、制度完善及建设方案、档案建设方案,各类活动计划安排等。制定方案既要符合本校实际又要体现特色,各个方案要将目标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各学校于4月10日前将方案、细则上报教育局教育股。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年4月-*年11月)。各学校、幼儿园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本校方案细则,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深入扎实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各校在活动中要研究细、考虑全,真正做到规划科学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工作责任到位、人员落实、经费落实。活动情况要及时总结上报教育股。

人文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 新校区; 基建项目; 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4. 072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4- 0137- 02

1 设立高校新校区基建项目管理专职机构

高校新校区基建项目管理专职机构的设立有助于工程项目的整体操作,相对于管理公司而言,相关人员以主人翁的姿态,在充分理解新校园建设意图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基础建设项目的管理。其中,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1 人员配置

项目管理专职机构的设立可以成立高校新校区基建项目管理办公室的形式进行,在人员配置上应包括学校基建部门以及相关院系、处室人员。对于设有工程施工管理、经济类学科的院校,可从中抽调部分专业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团队,由学校基建部门引领,结合纪检督察、审计、财务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组建一个专业、规范的高校新校区基建项目管理专职机构,为基建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人员基础。

1.2 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上可选用甲方项目制模式,即由校方担任项目甲方。在此过程中,基建项目管理机构应注意做好实施项目分化工作,即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阶段划分,并成立相应的项目管理部门,部门人员组成方面应包括项目责任人以及土建、电气、暖通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协同工程监理,对项目的实施过程施行有效的、高质量的管理。其中,项目管理部门的人员数量可依据新校区的建设规模而定,只有优化管理,做到人尽其才,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 高校新校区基建项目的具体管理措施

2.1 校园规划管理

校园规划是决定新校区建设效益的关键环节,其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实现高校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应注重校园规划3个阶段的管理内容。

2.1.1 调研阶段

校园整体调研是实现校园规划的前提,是项目实施方案设定的依据。首先,相关人员应对高校师生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及规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深入分析高校各项教研活动的流程和形式,准确定位校园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等特点以及学校与周边环境的关系,深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理解,明晰校园文化特色。其次,规划人员切实深入到校园内部,全面考量学校的资源状况及发展规模,结合广大师生对校园规划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对校园建设的理解,制订合理、科学的校园规划方案,为下阶段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1.2 方案制订阶段

方案的制订阶段,基建项目管理人员应全面参与,并提出合理化的要求与建议,规划员予以适当的修改。方案设计完成后,交由校方管理层以及校园所在地区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方案论证,判定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后,确定方案。

2.1.3 优化、审批阶段

以前两个阶段工作的完善为基础,对初定方案进行深层次的修改和设计,使规划方案具体化。规划方案不仅包括新校区的道路、建筑平面设计,还应包括供电、网络视频、给排水、污水处理、消防、环境、园林绿化等系统的规划设计。相关基建项目管理人员做好监督、优化工作,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规划方案完成后应依照一定的程序上报到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审批。

2.2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高校新校区基建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其主要涉及3个方面的内容。

2.2.1 施工团队的选聘管理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主要是指工程项目设计以及实施团队的选聘方面。高校可以以招投标的形式进行团队选拔。在此过程中,基建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切实做好相关团队的资质、人员配置、技术水准以及相关建设经验的考量工作,择优选取,为下阶段的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纪检督察部门做好基建项目管理人员的监督工作,坚决打击行贿受贿、暗箱操作等不法行为,为高校招投标工作的开展创造公平、合理的法制环境。

2.2.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2.2.2.1 操作人员的行为管理

首先,由校方基建相关管理人员与施工方共同制定施工操作行为规范标准,并形成书面文件,下发到现场操作人员手中,为管理操作人员的行为提供制度保障。其次,相关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行为管理”活动,认真履行自身的管理职责,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保障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

2.2.2.2 工程材料的管理

加强工程材料的质量管理。首先,由校方基建项目管理部门抽调相应的技术人员,依据工程施工需求,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施工材料标准选用合适的厂家供货,切实考量厂家的生产资质。样品确认后予以封存,待工程材料运到现场时,监督监理单位进行对比查验。其次,工程材料管理员应结合自身的管理知识,依照技术人员的材料保管要求,对工程材料进行分类管理,注重日常的检验工作,从而为工程施工提供优质、合格的材料。

2.2.2.3 施工工艺的管理

校方管理人员协同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就新校区的建设特点、技术关键以及现场施工环境进行分析,确立工程验收的标准以及重点;会同设计、监理单位就施工单位编制的技术方案特别是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审查论证,对于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异议进行协商解决;督促工程监理单位做好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解决施工现场所遇到的突发状况,消除不利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2.2.2.4 施工环境的管理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如气象、气候等条件的变化。因此,校方基建项目管理机构应要求监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依据工程特点以及施工条件,编制突发状况应急预案,尽量消除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对于已出现的质量事故应予以及时的解决和处理。

2.2.3 施工完成后的质量管理

工程验收是工程建设的最后工序,是新校区投资转入使用的标志。在此阶段,校方基建项目管理人员应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就整个工程进行逐项检查,依照图纸及工程合同要求,将遗留工程以及不符合规范要求需要重新修理的部位,逐项进行记录,纳入到工程收尾计划中,责成施工单位组织力量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修补工作。工程交付后,相关人员根据之前的记录进行重点检查、验收。

主要参考文献

人文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高校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措施,作为高校历史发展的原始记录,高校档案自身的文化内涵,可以被看作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档案服务开始在高校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档案管理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之间的融合,成为了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档案管理现代化及其意义

(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特点。管理对象的数字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管理模式的多样化,是新时期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与档案管理工作以后,快捷化的档案信息获取机制的构建,可以让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对传统的封闭式档案管理模式的突破,也让开放性特征成为了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意义。现代化档案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以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的工作流程、工作环节和管理系统会得到一定的调整,这就给高等院校的档案管理方式带来了一定的变革。随着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的深入,档案管理工作由实体化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发展,可以让高等院校的档案信息资源内涵得到丰富,这就可以让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对于高等院校而言,档案管理机构的社会职能的拓展,可以让高校档案信息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成果的转化,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设平台进行拓展的有效方式。

二、国内外高校档案服务于校园文化的实践

社会文化属性是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共同属性,在高等教育领域,二者主要以高校的师生为主体对象,在育人功能目标方面也具有一种一致性的特征,这样,在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些国内外院校已经开始对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充分的发挥。南京大学档案馆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开展了以“南大记忆”为主体的史料征集活动,让南京大学及其前身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历史记录进行了汇总。北京大学档案馆对以“爱国、进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精神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北大档案馆通过多媒体技术和3D技术的应用,构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字化档案馆,在档案馆的网站中,档案馆的管理人员也构建了以“名人档案”“院士长廊”为主体的专题板块,对一些与“京师大学堂”“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有关的历史资料进行了展示。这种数字化档案馆建立以后,学校师生可以从学校自清代以来的发展历程进行感知的方式,对学校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历史文化进行了解。中国人民大学档案馆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举办了“清陆军部衙署历史与建筑特色照片展”“中国人民大学馆藏文物陈列展”等专题活动,这些措施为学校校史校情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华中农业大学主要从档案的存储工作入手,对档案的管理机制进行了完善,“保留适应的,废止过时的,修订残缺的、制定空白的”是该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在档案数据库建立以后,规章制度清理工作的开展,为校园的制度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东北大学档案馆在日常工作中对名人档案和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征集力度进行了强化。张学良、徐放等历史人物有关的名人档案的收集,对电子档案查询服务机制的完善,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哈佛大学档案馆则对档案的教育服务功能进行了强化,便捷化的教学科研档案查阅方式,为档案的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档案的教育服务功能的强化,也让哈佛大学在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教风和学风。

三、档案管理现代化视角下高校档案服务于校园文化的措施

(一)对高校的档案建设意识进行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是高等院校校园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让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档案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需要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法律意识进行不断的提升。为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行有效提升,高校管理部门需要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也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开展,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自豪感进行提升,进而让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从多方面入手对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和宣传工作进行优化。为了让档案管理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提供档案信息群的方式,对档案信息的自身作用进行充分发挥。档案活动的开展,也可以校园文化的建设渠道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宽,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档案文化进行展示和档案专题展览的开展,也可以让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实现有机结合。

(二)对高校的档案资源进行丰富和优化。高校档案涉及了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人事档案和科研研究等多方面内容。对档案馆的馆藏资料进行丰富,也可以让档案馆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来看,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对此,从档案的质量和数量两方面入手,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是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的一种有效措施。在对现有的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的过程中,高校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对以下几种措施进行应用,首先,对于一些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高校的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坚持应收尽收的原则。对于纸质、照片、录像、录音带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档案资料,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对这些资料的管理方式进行不断的完善。第二,为了对档案的征集力度进行不断强化,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面向社会征集一些知名校友的日记、手稿和相关照片等档案资料的方式,对馆内的馆藏资源进行丰富。第三,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也需要对档案的编制工作和研究工作进行强化,为了让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档案管理部门通过向高校师生展示校史的方式,让广大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进行强化。

(三)对档案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进行有效提升。从高等院校校园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科学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的构建,是让档案管理工作顺应新时期的时代特征的一种有效方式。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在对档案管理机制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档案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特性,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特性、档案存储工作的信息化、档案利用的社会化特征进行不断的完善,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构建一支专业化的档案管理队伍,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是高校在构建新型档案管理队伍的过程中所要采取的一种措施。在新型档案管理队伍构建以后,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也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机制和专业培训机制进行不断完善,进而让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在构建信息化档案存储体系的过程中,高等院校的档案管理机构需要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入手,对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设备进行应用,在将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机制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以后,档案管理部门在对档案归档管理工作的规范性进行提升的同时,也需要对档案信息的在线查询系统进行完善,以便让档案管理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领域真正发挥自身作用。

四、结语

高校档案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动的开展,是高校档案部门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有效措施。现代化档案管理机制的应用,是高校在新时期所面对的一个新问题。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现代社会,高校只有在对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体系进行应用的基础上,对档案管理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才能让高校文化的教育功能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潘昕,李名家.高校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视角[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33-136.

[2]林秀.高校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122-124.

[3]张燕敏.从档案管理现代化角度看高校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J].中国新通信,2016(16):42.

[4]林苑纯.加强提高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86-87.

人文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我区各校实施的绿色生态校园建设,以优化育人环境、培育生态文明意识为宗旨,以“校园环境园林化、校内道路林荫化、活动场地塑胶化”为目标,坚持环保、美观、经济、适用原则,做到“校在园中、园在校中”,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二、目标任务

1.校园环境园林化。通过植树、栽花、种草,充分运用园林艺术手法,把校园内拥有的空间全部绿化美化。

具体要求:学校要在校园内“见缝插绿”,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花则花,宜藤则藤。多种植乡土植物,少栽名贵花木;多植大乔木、攀援植物,少栽绿篱类植物;多植阔叶树、少栽针叶树。校园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6%以上、绿地率达到31%以上的标准;新建学校的校园绿化覆盖率要达到50%以上、绿地率35%以上的标准。

完成时限:年底,所有区直学校、镇(街)中心学校达到最低标准;年底,所有区直学校、镇(街)中心学校达到最高标准;其它所有学校达到最低标准。

2.校内道路林荫化。按照校园总体规划,校园内部机动车能够通行的道路,全部用水泥、沥青或砖石铺装,道路两旁栽植乔木遮荫。

具体要求:学校要在校园内多绿化、少硬化;多采用植物来构造景观,少建亭、榭、假山等建筑小品和不规范的雕塑。采用“大、高、密”种植方式,在校园四周、道路两旁,有规则、高密度地移植树干高、树冠大的乔木。提倡利用盆栽植物美化建筑物出入口和走廊。

完成时限:年底,所有区直学校、镇(街)中心学校全部完成。

3.活动场地塑胶化。在田径场、球场等师生活动场地上铺设塑胶,塑胶必须是无毒、无味、环保的优质材料。

具体要求:按照“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的原则,学校的田径场、球场等师生活动场地全部实现塑胶化。塑胶颜色须与办学层次相一致,色调要与校园环境相协调。塑胶工程要按建设程序进行招投标,严格按评标办法确定中标单位,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直接指派施工单位。

完成时限:学校每年要有2O%以上的学校活动场地实现塑胶化,年区外国语学校、第二实验小学、河西学校完成塑胶铺设任务,其他学校四年内全部完成。

三、推进措施

在学校实施“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一)编制绿色生态校园建设规划,逐校制定实施方案

区教育局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制定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各学校都要编制绿色生态校园建设规划,将“校园环境园林化、校内道路林荫化、活动场地塑胶化”三个方面通盘考虑、统一规划,由专业人员承担设计《绿色生态校园建设规划平面图》,将三方面内容整体规划到位,并纳入学校总体建设规划。规划要因地制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选用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树木花草和塑胶材料,突出教育主题,体现出本校特点。规划应与校园周边环境和谐一致,规划到校园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角落,确保不留空白。校内各功能区隔离带以植物分隔为主,提倡设计开放型绿地,增加师生活动空间,老式建筑物要立体绿化、垂直挂绿。

各学校要按照绿色生态校园规划,制定《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由文字说明和规划平面图两部分组成。文字说明主要有以下内容:绿化面积(植树面积、种草面积、栽花面积),树木明细表(新植树品种、树径尺寸、株数、造价),道路硬化面积、材料、方式、造价,塑胶场地面积、材料、构造方式、造价以及分项目实施年限等。《实施方案》将作为年底逐校考核验收的依据,其编制质量纳入考核验收范围。

(二)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学校是重要的公共资源,是创建园林化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各校要拓宽筹资渠道,开发政策资源,列出专项经费,为工程的实施提供资金保证。

2、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建绿色生态校园。要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捐款捐物,共建绿色生态校园。凡在校园绿化美化、道路硬化、活动场地塑胶化方面,捐款捐物达到总造价的80%以上,可以以企业、个人的名字进行命名;个人捐资1万元、单位捐款10万元以上的,由区政府统一进行表彰奖励,并颁发尊师重教奖。

3、提倡师生自己动手,建设绿色生态校园。《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规定年满十一岁,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均应承担义务植树任务,单位每个职工每年植树3—5株。要广泛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本着积极动员、家长自愿的原则,力争每个学生家庭捐献一棵树苗。师生自己动手绿化校园,有利于增进植物生物知识,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树立起绿色生态意识,陶冶师生情操。原则上凡是学校和师生能实施的栽植、养护任务,不要花钱委托专业公司来运作。

(三)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督查考核力度

人文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园林;实训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179-02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硬件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因此,在校内建设高标准、多功能的综合性园林实训基地,是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建设的重要目标。

一、校内园林实训基地现状分析

1.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初衷。为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学院掀起了新一轮的专业建设浪潮,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学院从建校开始就在校外挂牌建立了部分实训基地,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困难。为了解决各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条件不足的问题,学院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校内实训基地。

2.园林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现状。目前,学院开设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是以培养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为主的土建大类细分专业,在校学生153人。就实训基地条件而言,歇台子校区仅有绘图室一间,沙盘模型一座,实验实训保障条件不足。本着培养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高级园林技术人才的宗旨,建立园林实训基地供学生实习实践,已成为当前高职园林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园林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一方面能提供有足够工位的实训场所,满足学生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学习的需求,增加实训课程的开出率;另一方面能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环境,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学校在校内建设园林实训基地,既节约了成本又增加学生实训的机会,对培养高素质的园林技术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二、实训基地建设前的准备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自2009年成立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专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在不断完善专业群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分析、课程设置和实训条件建设的思路。因此,园林实训基地的建设也需要通过对行业发展和职业环境的分析,才能建设出符合行业要求的、水平先进的、特色鲜明的校内实训环境。

1.学院对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按照学院要求,园林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新校区校园建设相结合,进行统筹考虑,拟在原规划2、3号实验楼地块建设“集约性、生产性、可搬迁性”的技能型园林人才培养基地。园林综合实训基地的集约性主要体现在根据地形地貌及园林行业特点,结合双福校区建设情况合理布局,要求做到投入最少,效果最好,实现最大效益。生产性要求实训基地的内容要与实际生产环节相融合,做到产、学、研一体化。可搬迁性是考虑到园林实训基地分区的调整,尽量减少对固定设施的投入。

2.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分析。园林实训基地的建设要以园林产业发生过程为参照,需要对园林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分析,园林产业的运作过程主要是园林项目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以及园林后期的运营管理等环节。因此,本专业的职业目标定位于每一岗位群中要求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及较高技术应用能力的中、低职位。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园林设计方向可以从事中小型园林项目设计、园林建筑模型的设计和制作等工作;园林工程方向则可以从事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工程投标、园林工程施工一线管理、园林工程一线监理等工作;此外,在园林运营管理中还可以从事园林植物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园林植物养护一线的技术管理以及插花与花艺设计等工作。

三、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从学院现有实训条件来看,园林项目设计能力模块已有一部分实训场所,而园林工程施工能力模块和园林运营管理能力模块的实训条件还不够完善,学院拟规划约3200平方米地块以供园林综合实训基地建设,主要为园林工程综合实训区和园林运营管理实训区两大模块。要求整体布局充分利用原有的场地环境,将新校区景观建设同园林实训基地相结合,创建以园林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休闲游憩功能为辅,产、学、研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园林实训基地。基于三大能力模块的实训课程体系可以将实训基地分为以下五大分区,其主要教学功能如下:

1.园林项目设计实训区。园林项目设计实训区,主要提供园林绘画、园林方案设计、图纸表现等课程实训场所。从接受任务设计书领会设计意图到现场踏勘,再到方案构思及方案设计表现,最后到方案的细化,绘制方案的各类设计图纸,直到完成最终的施工图设计与绘制。给学生提供一个在设计工作环境绘制园林设计方案的实训场所,使学生掌握园林项目设计的方法和基本技能。

2.园林工程施工实训区。园林工程施工实训区,主要提供学生现场施工技能训练的场所,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提供各种园林工程材料,由学生进行现场施工组织与管理等。使学生从接受园林建设任务,到查勘现场、编制施工方案,再到指导技术工人施工、进行施工组织与现场管理,最后组织竣工验收这一过程中掌握园林工程现场施工技术和方法。

3.园林建筑技术实训区。园林建筑技术实训区,提供园林建筑技术等课程实训场所。在本区中提供各种园林建筑材料,让学生自行制作、布置园林建筑小品。使学生掌握园林建筑小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园林植物造景实训区。园林植物造景实训区,提供园林植物应用技术、园林植物造景等课程实训场所。本实训区散布全园,可以结合校园植物景观的营造,在校园内布置各种园林植物配置式样,使学生随时能参观学习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一般方法。

5.园林植物综合实训区。园林植物综合实训区,提供园林植物苗木、花卉生产、经营管理实训场所,使学生学到从园林草本、灌木、乔木的基质处理,到给植物浇水、施肥、修剪整形,再到病虫害防治等养护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和技术措施,掌握园林常用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以上五大实训区是遵循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原则,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背景划分出来的。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在实训环节中展开相关课程的实训项目,使得以往在校外难以完成的实训内容得以顺利进行,提高了实训质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熟悉园林职业环境,更快掌握职业技能知识,在毕业的时候能够选择适合他们的就业岗位。学院正处于教学改革的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为了使学生能提前进入职业环境,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势在必行,园林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正是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适当引进校外企业,是了解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高职教育走在教育行业的第一线,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高级技术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人文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6篇

从20*年开始,全市教育系统学校安全工作要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为载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切实抓好制度的落实,提高校园安全建设及管理水平,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努力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为实现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文明和谐新*做出贡献。

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工作实施意见

为加强我市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管理,健全学校安全稳定防范和保障机制,根据中央综治委、教育部、公安部《关于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意见》和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综治办、河北省公安厅《关于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教育实际,制定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创建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研究解决校园安全文明创建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二)总体目标

建立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有效常规工作机制,改善学校及周边治安状况,进一步健全校内安全防范机制,有效防止重大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减少违法犯罪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努力实现师生公民道德素质、校园文化生活质量、校园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使学校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创建“安全文明校园”范围

各级政府及社会力量独立设置、具有法人资格的市属高校、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幼儿园等全日制学校。

三、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的主要内容

(一)组织领导机构健全

各县(市)区教育局、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成立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争取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为创建工作创设良好的环境。

(二)制度建设完整规范

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河北省学校安全工作暂行规定》及有关法规,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警预案体系;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落实“一岗双责”工作制,制定重要部位管理制度、危爆物品管理制度等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文明创建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对群体性中毒事件、意外伤亡事件和不可预测的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制定处置预案,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完善。

(三)安全管理严格规范

1、设施设备符合标准。校园内的建筑、围墙、教学、生活、用水、用电、锅炉、取暖等设施设备符合办学安全标准,无安全隐患;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条件,重点部位安装防盗报警视频监控设施;消防、防雷电设施设备配备齐全;安全通道畅通,应急照明设施齐全。严格采暖、用电设施、剧毒药品、易燃易爆品的管理。

2、建立专门的安全保卫机构和现代化技术防范体系。规模较大的学校建立并不断完善以“校园110”指挥中心为枢纽,集人防、物防和技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规模较小的中小学、幼儿园抓好校园报警点或警务室的建设;严格门卫建设和管理,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门卫逐步实行专职保安负责制。

3、切实抓好饮食卫生安全管理。要严把食品采购关、贮存关、餐具消毒关、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关,认真做好食品留样工作,严防群体性中毒事件的发生;加强卫生防疫工作。

4、加强安全管理。加强对教职工资格审查;加强对校园内的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保证符合有关要求。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学生宿舍管理方面,要制定学生宿舍管理办法,坚持宿舍夜间巡查制度;积极开展安全文明宿舍创建活动;中小学、幼儿园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建立校车备案制度,定期保养、维护制度,建立和完善驾驶员安全管理和教育制度,统一标识,落实校车安全管理责任制,教育学生拒绝乘坐超载车辆、拼装车、报废车、无牌无证车、三轮低速载货汽车和拖拉机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建立幼儿园教师跟车值班制度,严防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四)教育工作扎实有效

1、学校要开设安全教育课,中小学必须根据《河北省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实施方案》做到教学计划、课时、师资、教材四落实;各级各类学校要利用安全生产月、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6?26”世界禁毒日、119消防日以及节假日,以举办讲座、主题班会、学生社团(队)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师生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饮食卫生安全、集体外出活动安全、危害等多方面教育,每年组织师生安全自救互救逃生演练,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自护自救能力,努力减少意外伤亡及其他事件的发生;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电视)、校(班、队)报、宣传橱窗等宣媒体,大力宣传安全教育知识。

2、学校要利用多种手段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通过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师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大力加强道德教育、诚信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加强防范和非法宗教组织对校园的渗透工作。高等院校、职业学校要加强对传销活动的防范打击力度,抓好宣教工作进课堂、进宿舍、进公寓等工作,使广大师生深刻认识传销、了解传销、拒绝传销、举报传销,做到警钟长鸣。

4、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面向师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使树立心理健康思想,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节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加强对网络痴迷者、学习困难者、生活困难者、严重心理障碍者和经常违纪的学生的教育管理,掌握详情并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援助和帮助,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

(五)学校及周边环境秩序良好。

严厉打击各种滋扰校园、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违纪活动。与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建立长效联系并协助有关部门及时清理学校周边不健康的音像书刊点和各种流动摊点,取缔校园周边200米以内的网吧电子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加强学校周边出租房屋管理;加强值班巡逻,严防侵害学生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确保校园稳定。

(六)校园安全工作成效显著。

师生对“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知晓率和参与率高;校园政治稳定,未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校园治安稳定,无重大、特大刑事案件和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及责任事故发生;校园教学、生活和其它场所秩序良好,师生对校园安全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四、保障和管理措施

(一)明确目标,落实职责

“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根据创建“安全文明校园”考核细则要求,切实抓好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二)健全机制,确保实效

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把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成效作为检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和年度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认真加以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政绩评定、选拔任用、晋升晋级和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对因领导不重视,责任不到位、防范措施不落实、导致本地区学校及周边发生重大案(事)件或造成治安秩序混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凡是“安全文明校园”工作不力和出了问题的,学校和个人当年度不能参与评先评优。

(三)强化考核,动态管理

全市“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实施动态管理,各级各类学校凡自认为达到标准的,可进行申报,由市、县(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达到标准的,经教育行政部门逐级评定为“安全文明校园”创建达标学校。未取得县(区)级“安全文明校园”创建达标学校,不得参加市级考核。对已被评为“安全文明校园”的,进行一年一审核。在审核中不达标的取消“安全文明校园”资格。

(四)加强交流,典型引路

及时发现、总结并推广基层在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中的先进典型,进而推动全市“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考核评估和验审

(一)考核命名权限

考核评估工作由市及各县(市)区教育局会同本级综治委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安全文明校园”考评、命名,由各级教育局负责。

(二)“安全文明校园”的考评程序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的评估采取千分制考核;《*市教育局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工作考核细则》(见附件1)是我市考核评估“安全文明校园”的统一标准;各级各类学校按照细则进行日常创建并自评,认为已经达标的,可填写《*市教育局安全文明校园申请表》(见附件2),向本县(市)区教育局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请,教育局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校申请情况,进行申报资格审查,进行考核。考核综合得分达到850分以上的学校,授予“安全文明校园”称号,并推荐参加*市“安全文明校园”评比,考核不合格的,提出整改意见。

省级“安全文明校园”,在*市级“安全文明校园”基础上推荐,部级“安全文明校园”,在省级“安全文明校园”基础上推荐。

(三)参评资格

各级各类学校,凡当年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具备“安全文明校园”评选资格;已经取得“安全文明校园”称号的,取消“安全文明校园”称号。

1、发生杀人、抢劫、、纵火、爆炸和系列盗窃等重大、特大刑事案件。

2、多次发生多名学生集体殴斗事件。

3、发生集体中毒事件。

4、发生校舍倒塌事件。

5、发生火灾等重大治安灾害。

6、校园内有经营性网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

7、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

8、学校师生发生吸毒、贩毒等涉毒案件。

9、发生应由学校承担责任的滋扰侵害师生人身权利的刑事、治安案件和各类违法行为。

10、发生安全稳定事件、事故不报、瞒报、漏报。

11、在考评中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的。

12、校园环境脏乱差,存在严重环境卫生问题。

13、不能及时发现掌握各种反动渗透活动、传播事件。

六、工作原则及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县(市)区教育局、各直属学校要充分认识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重要性,把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当成一项确保学校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努力消除学校及周边各种不安全隐患。

(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预防为主,整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结合本单位实际,统筹考虑,突出重点,始终把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重中之重。

(三)立足经常,重在落实

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各学校可根据本意见和考核评估标准,研究、提出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计划、措施。做到有规划部署、有经费投入、有工作人员、有检查落实,持之以恒把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人文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校;治安防控;体系;措施

高校是培育高等专业人才的场所,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稳定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前提,高校要有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努力营造安全和谐的环境。近年来,高校校园不时发生重特大案件,案件的发生暴露出当前治安形势的问题严峻,随着高校教学与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拓展,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高校治安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校园治安隐患多,纠纷多,刑事、治安案件不断发生。如何搞好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构建出一套实用的校园及周边治安防控体系,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不断提高预防、发现、控制和处置安全隐患的能力,消除不安全因素,维护高校治安稳定,保证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已经成为高校保卫部门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高校治安防控体系的概念

所谓的高校治安防控体系是指高校保卫部门从维护校园及周边安定需要出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运用各种手段科学整合现有保卫力量和社会资源,把防范、管理、控制、服务等多种措施有机结合,形成统一指挥、互相配合、信息共享、协调运转,集防范、管理、控制、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能对校园及周边治安实施全方位动态防控的一项系统工程。

二、当前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1.对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本质认识不到位

高校治安防控体系是在党委行政领导下,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各部门、单位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有些高校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思想上重视不够,存在重打轻防、依赖公安等方面思想。认为公安机关是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的国家工具,理应担负起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全部职责。过分依赖公安机关的震慑作用和短期效应,在防范力量上很少投入甚至不投入,在筹建治安防控体系时规模化不够,覆盖面不大,长效性不强,只是停留在现有的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轻视对防控体系的整体性建设,对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存在认识不足,没有真正做到“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理念。校内一些重点部位和要害部门,安全制度尚不健全,防范措施落实不彻底,管理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直接影响体系建设。

2.治安防控参与力量单一

参与校园治安防控的主体因素较多,公安机关、文化、城管等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学校行政管理机构、保卫组织、外聘保安人员、教职工群众安保组织、大学生治保组织等,都是安保体系中的构成。公安机关要求“校园日常治安管理以学校为主,公安机关主要是指导学校开展安全检查、法制宣传和保卫人员业务训练。各类案件的查处及校园周边治安管理由当地公安机关负责,学校配合。”因此,具有法人身份的学校,是构成校园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主体。从目前大部分高校治安状况看,对师生安全危害最重,对校园治安影响最大的,仍然是盗窃、抢劫、诈骗等侵财犯罪及各类扰乱校园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如果仅仅靠保卫部门管控,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通过分析案件发生的原因及作案人的动机,从案发根源找途径解决,注重防范工作。由此可见,当前的形势迫切需要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组织下,调动全校管理力量共同与保卫部门参与到校园及周边的治安防控工作中去。

3.治安防控体系中有效措施欠缺

大部分高校在校园治安防控体系中投入了大量的物防、人防、技防设施,对整个校园的治安情况进行全面的动态管控。在建立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强化设卡堵控,加强对人、车、物的盘查,检查和校园巡逻力度加大,不断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但是,具体实践过程中还是暴露出技防措施欠缺、人防意识不到位、管理不全面等问题,而根本问题在于没有形成有效的措施来完善治安防控系统的构建。以学生宿舍盗窃案为例,一些技术安全防范设施形同虚设,没有专人管理,没有与公安机关联网,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比如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盗窃案件,被侵害人大多防范意识薄弱,未将车辆入库存放、未安装报警器和防盗锁具;有些教学单位内部未建立起安全保卫制度,夜间无人值班、巡查,室内未安装CK报警器、视频监控等技防设施。从中可以发现,各种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缺乏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进行防范。

三、加强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1.深化对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认识

加强高校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对高校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高等学校的治安安全,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科研,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深化高校对防控体系建设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在学校内部健全防范责任、预警信息、群防群治、巡逻护卫、物防、技防等工作网络,实现快速反应和宣传教育、人口管理、考核奖励等治安保卫机制。在校园内部构建一套系统化、网络化、规范化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安全保障,切实提高学校师生员工抵御违法犯罪的能力,实现“发案少,秩序好,校园安全稳定,师生员工满意”的目标,为学校营造稳定的内部及周边治安环境。把学校的治安防控推上一个新台阶,改变治安保卫工作发展与学校改革发展步调不相一致,校园治安保卫工作手段与新形势下安全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

2.建立治安防控的类社会化模型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治安问题的种类、发生率、复杂程度已经接近社会治安。单纯依靠高校保卫组织值班、巡逻为主的“看家护院”式的校园治安防控模式与复杂的校园治安状况明显不适应。在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应充分借鉴社会的治安防控经验,建立以自防自控为主,并结合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权力的类社会化模型。包括设立校园110治安报警点、救助服务系统以及步行或机动车、非机动车巡逻等勤务行为。校园110指挥中心与巡逻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增加威慑力量,还可以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处理和发现各类案件、事件,掌握校园安全防控工作的主动权。成立由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领导组成的共建领导班子,采取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防止缺位,内外兼治的办法。加大对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的监管、维护和治理力度,清除隐患,预防突发事件,保一方平安。从而实现政府、高校共同参与治理的格局,形成校地互动、警校互动,共建平安校园的协作机制。

3.构建立体、完善的防控管理体系

(1)强化动态校园防控机制。人员高度集中,非在编(学籍)人员流动量大,每天出入校园的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无数,导致产生各类问题的诱发因素很多,是高校校园治安的一个突出特点。在建立和强化动态校园防控机制时,学校保卫部门要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警务意识,根据每日的“校园及周边警情信息”,及时给各安保人员提供动态和适时更新的校园治安动向等信息,指挥各安保人员调整巡逻重点、合理布控,提升防范力度和密度。积极建立健全群众参与、社会支持的群众性防范队伍,根据校园及周边发案规律、特点,适时调整巡控方式、时间和地段,边巡边查、以查强管,提高校园巡控工作的针对性,及时发现、处置警情信息,实现巡控工作“动态化”。确保在校园治安问题处置时间上的最迅速化,将其解决于萌芽或初始状态,防止事态的复杂化和蔓延扩大化,确保治安防控工作的主动地位。

(2)建立校园网格化安全长效管理机制。根据校园内的不同情况,依据其特点划分为不同区域,配备专职保卫干部,配合地方警务力量,做好安全检查,处理治安问题,协调区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推进以校园网格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运作模式,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校园安全监管网格,通过实施分块管理、网格到人、责任到人的方式,建立责任细化的网格目标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学校精细化常态管理水平。逐步形成纵向由学校、各科室、班级(班主任、任课教师)三层分级管理,横向由各科室负责的立体网格监管体系,实行学校安全工作“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形成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管理机制。

(3)构建虚拟空间的安全防控体系。鉴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有消极影响的一面,在构建虚拟空间的安全防控体系时,从净化校园网信息环境的需要出发,成立学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懂专业、政治可靠的师生设立网络安全员,以网站为单位建立专职的校园网监控专职队伍,责任到人,负责对校园网站信息的监督、管理工作;借助学校人才、技术的优势,加强校园网建设,建成相对独立的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网络系统,达到利用互联网对高校师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与安全防范教育的目的;加强对师生进行“网德”教育,建立互联网适时监控网络;安排有关职能部门对校园电子公告牌和电子邮件进行管理,安装安全保护过滤系统,清除信息垃圾,实施专人监控,确保网络运行的安全。

4.建立科学、高效的防控管理指挥网

建立科学、高效管理指挥网是加强校园重点、要害部位较多的治安保卫工作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防控管理指挥网是否科学合理,既关系到能否调动保卫干部工作积极性,指挥调度是否顺利,又关系到各工作网是否配合默契,是否可取得最大的治安效益。(1)建立良好的多点位秩序网,减少发案的环境条件;(2)强化多点位防范网,加强多点位面上防范控制;(3)建立重点部位电视监控网,实施对重点部位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控;(4)设立高效快速的“110”处警网,及时有效地处理出现的案件事件;(5)建立科学的指挥管理网,全面掌握校区的治安动态、准确分析出现案情、及时做出指挥决策,快速调动治安力量,协调指挥四个治安工作网的高效率运转。可以说建立科学的管理指挥网,是高校保卫工作的中心环节。在防控管理指挥网的统一管理、统一指挥下,各项措施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共同打击专事高校作案群体,维护校园治安秩序,降低校区发案率,打造良好的校园治安环境。

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校园安全与稳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这就要求高校安全管理部门深化对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认识,充分借鉴社会面的治安防控经验,建立以自防自控为主的高校校园治安防控类社会化模型,构建立体的、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科学、高效的治安防控管理指挥网。针对本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具体情况,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夯实安保工作基础、筑牢安全防线,搭建信息灵通、权责分明、协作配合的校地互动、警校互动工作综合平台,从而实现全面覆盖、无缝对接的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切实维护高校及周边治安秩序。

参考文献:

[1]张璇,刘文.试论高校治安防控体系构建[J].安防科技,2010.

[2]张啸.新型校因安全防控体系的构建思路[J].新西部:下半月,2008.

[3]李伟清.关于新形势下高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

人文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8篇

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和特色德育建设,全面提高师生的文明意识和文明素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及相关文件精神、创城工作的深入开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文明校园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精神,深入学习领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创建活动始终,积极发动、广泛参与、强化措施、注重实效,营造安静、整洁、有序、和谐的文明校园,把我校建设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和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学校工作机制,切实带动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品质提升,使师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校园文化生活质量不断优化,校园秩序环境进一步改善。

三、活动内容

1、建设作风过硬、务实担当的领导班子,引领文明校园创建。

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领导班子,加强教师党员队伍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完善校长负责制,实行班子例会、家长委员会等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设立校务、党务工作群、家长委员会群等沟通机制,充分体现民主、开放办学。根据上级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具体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为文明校园创建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与行动引领。

2、营造立德树人、全员育人的德育环境,提升文明校园创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制作24字核心价值观展板,文明礼仪走廊文化展板、楼梯文化展板,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如以“欢度中秋佳节,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引导学生从小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科学设置并落实德育课程,深化学科德育研究,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通过身边的感恩故事,齐唱国歌,阳光大课间、周一升旗和国旗下演讲、主题班会等活动,不断健全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使全体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心理健康工作制度,建立心理咨询室、活动室,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对问题学生进行跟踪辅导。

3、丰富活动阵地,拓展育人渠道,推进文明校园创建。

学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设有校园广播、家校微信群、宣传栏、班级文化墙等文化宣传阵地。学校加强管理,定期评比,面向师生、家长宣传学校教育、文明校园创建等工作,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

4、强化师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助力文明校园创建。

学校严格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文件精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师德高尚的教师。在学生评教的基础上,做好家长评教的措施办法,形成对角度教师评价体系,共同促进教师的成长,树立合肥路小学教师新形象。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业务精湛的教师。积极开展和实施教师读书学习、教研组研讨、集体备课、远程研修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为创建学生喜欢、家长欢迎、社会满意的精品学校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丰富校园文化,构建文化润德,促进文明校园创建。

2018年9月3日,合肥路小学组建完成。学校把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运用校训、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目标、校徽等校园文化符号,倡导“励精图治的拼搏精神,尽心竭力的奉献精神极致完美的追求精神,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的合肥路小学精神,激励学生爱学校、爱学习、共建文明校园。浓化班级文化建设,开展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班风。精心组织好常规的开学典礼、升旗仪式、毕业典礼等教育活动,举办好读书节、体育艺术节等活动,创造条件举办“传统戏曲进校园”“书法进校园”活动。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营造创建氛围,开展文明出行、文明交通、文明礼仪等教育活动,积极参与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人文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9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切实加强对“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领导,把平安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日程,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平秋小学“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平秋小学“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平秋小学“平安班级”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平秋小学“平安班级”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平秋小学“平安寝室”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平秋小学“平安寝室”创建工作实施意见》等文案及相关创建标准和实施细则,安排专项资金配备了照相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定期召开平安创建工作会议,听取各岗位、各班级平安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对存在的问题作了具体分析指导,明确职责,贯彻措施,任务到班级、责任到个人。

(二)抓好“平安校园”创建的基础性工作,夯实“平安校园”创建基础。为提高我校平安创建工作质量,我校在提高师生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方面都狠下功夫,一是加强“平安校园”创建宣传工作,营造全员参与“平安校园”创建的工作氛围,以教育大课,集会,班会宣传栏,永久性标语等不同形式,切实开展了“平安校园”的宣传工作;二是学校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利用班集体的有效平台,发放《平安创建知识问答》、《禁毒知识宣传》、《消防安全知识》、《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紧急情况自救知识》、《红眼病预防知识》及《小学生文明礼仪》等平安创建宣传资料,要求各班主任不定时间、不定形式的进行常规性学习。接受师生相关咨询,初步形成“人人关心平安,人人参与平安创建”的工作格局,加强平安创建各项硬件工作,提高全体师生对“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满意率。首先是以“平安班级”的创建为着眼点,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具体化,制定详细的“平安班级”创建标准,指导班集体的平安创建工作;其次是认真做好“平安寝室”的创建工作,营造安全、文明的宿舍生活氛围,为住校学生营造平安、各谐的生活环境;再次是切实抓好了禁毒、安全等常规教育的同时,常规性的开展“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常规检查”及“校园环境常规检查”等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以及时发现问题,将所有可能的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到目前为止,我校未发现任何影响“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不良现象,无扰乱社会治安的个人或组织,学校常年保持着安全生产的“零”事故发生率。

(三)强平安创建基层组织建设。在“平安校园”建设中,我校按照“抓基层,打基础”的要求,把平安创建与加强班集体建设,与安全教育,与食品卫生,与文明礼仪,与整脏治乱,与“两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建立健全学生自治、自管、自防、自救能力,夯实学校综治基层基础为重点,动员广大师生开展“平安校园”、“平安班级”、“平安寝室”的创建活动。加强以学校行政为核心的平安创建组织建设,将一些年富力强,有奉献精神,懂法律知识,办事公道,热心学校管理和治安工作的人充实到治保,调解组织中来,确保学校综治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建立健全“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组建学校义务消防队等群治组织,强化学校的治安防范和消防管理,防止案件,事故的发生。

二、    存在的问题:

a)    个别班级和老师对平安建设工作认识不足,没有“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b)    由于我干部教师人手少,工作任务大,再加上“两基”迎“国检”等教育的历史性课题对学校人力资源的冲击,专抓平安建设工作的人手不够,“平安校园”创建的各项措施落实不全面,执行不彻底。

c)    今年我校的“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起步较晚,工作进度相对滞后,工作效率有待加强。

三、   下步工作打算

a)    进一步统筹安排,明确工作进度,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b)    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把“平安校园”建设及迎检工作当做学校工作当前的中心任务,按要求进一步落实任务,明确责任,搞好后勤保障,及时解决“平安校园”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平安校园”建设顺利进行。加大对辖区内的治安管理防范力度,特别是要强化学生宿舍的管理力度,增强学生自防、自治、自管和自救能力,控制案件事故的发生;

c)    加大对“平安校园”建设的宣传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利用班会、队会、集会或专题教育大课等不同形式大力宣传,努力营造“平安校园”的创建氛围,增强师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师生对平安创建的知晓率、参与率、认同率;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人文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10篇

小学校园防欺凌安全教育实施方案2

近年来,学生之间发生了故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伤害的校园欺负事件,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为了加强对这类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湖北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决定开展校园欺专业管理,根据《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欺负综合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我校欺负的预防和处理,学校决定开展校园欺负预防和管理。经过研究,特制定了以下方案

一、预防管理目标。

通过这次预防管理,加强师生们的法制教育,认真规范学校纪律,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暴力的原因,认识到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暗示,教学生合理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面对他人的攻击,可以以温和理性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地解决危机。学会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提高防欺凌能力,学会保护自己。

二、预防管理范围。

本校的所有学生。

三、防控欺凌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实施程序。

1、完善制度,制定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制度和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紧急处理预案,明确相关岗位的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责任。

2、宣传教育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纪校规教育、遵纪守法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学员围绕遵纪守法、平安校园主题,通过班会,帮助学生树立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往、交流、交流能力。

3、加强校园欺负管理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公布学生救助和校园欺负管理的电话号码,明确负责人。

4.调查和解决学校管理人员、班主任和课堂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矛盾调查和工作。班主任和课堂教师应认真调查学生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避免矛盾。加强对特殊学生的教育管理,掌握细节,制作文件,积极利用家庭学校的交流平台,开展合作工作。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课程和心理负担,防止课程负担过重和心理压力引起事故。对与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发生纠纷、抱怨的人、精神异常的人、暴力倾向和过激行为的人、仇视社会、威胁复仇者等重点对象和人员进行细致的调查,属于校内人员的学校要切实工作,逐一制作文件,专家要加强管理,校外人员要立即向公安等部门报告。检查管制刀具和其他可能危及校园安全的物品。

5.及时处理。要及时发现、查处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协助立案调查。

五、工作要求。

1、重视校园安全工作,结合实际,举一反三,严防这种事故。加强学校教育教育的正常管理,严防管理疏漏发生事故。采取措施,加强安全防范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按照一岗双责要求,严格落实安全工作党政领导负责制,形成一把手自己抓住,管理领导具体抓住,相关部门和教职员各部门的职责,各部门的职责

2、做好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让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3、按有关规定,全体教职工应立即报告安全工作信息,特别是在重大情况和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报告,发生迟报、报告泄漏、报告隐瞒现象的,追究有关负责人。

六、校园欺凌的常见情况。

1、要钱,不加拳脚。

2、以大欺小,以大众欺小。

3、为了小事,大打出手。

4、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

5、长期以暴制暴

七、联系电话

xxxxxx

小学校园防欺凌安全教育实施方案3

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不少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严重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为加强对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与处理,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区教育局区教育系统“开学安全第一课”

实施方案的安排,我校决定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治理目的

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守法意识、守纪意识,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二、治理步骤

1.我校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组织部署

我校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治理工作,认真制定本校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具体方案,积极部署,认真组织实施。为此,我校专门召开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动员部署会。

3.完善制度。学校进一步研究、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4.学习教育。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

5.加强预防。学校进一步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6.及时处理。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同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7.宣传到位。向家长发放以“防范校园欺凌”为主要内容的告家长书或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本次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请家长积极配合专项治理行动,做好家庭教育,共同防范校园欺凌的发生,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三、巩固预防

对专项治理“校园欺凌”专题教育情况、规章制度完善情况、加强预防工作情况、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等,进行全面自查和总结,形成报告并报区教育局。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纳入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内容,将专项治理工作作为深入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专项治理成果,不断减少、力争杜绝校园欺凌的发生。使校规校纪得到遵守,学生行为规范文明、身心健康,校园平安、和谐。

四、工作要求

1.开展好宣传教育,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加强预防,及时发现、调查处置类似事件,有效避免直至杜绝该类事件的发生。

2.认真开展好自查和总结工作并接受主管部门对此项工作的督查、指导,发现问题,强化整改,将工作落到实处。

人文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11篇

小学校园防欺凌安全教育实施方案2

近年来,学生之间发生了故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伤害的校园欺负事件,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为了加强对这类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湖北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决定开展校园欺专业管理,根据《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欺负综合管理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我校欺负的预防和处理,学校决定开展校园欺负预防和管理。经过研究,特制定了以下方案

一、预防管理目标。

通过这次预防管理,加强师生们的法制教育,认真规范学校纪律,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认识到校园暴力的原因,认识到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暗示,教学生合理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面对他人的攻击,可以以温和理性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地解决危机。学会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提高防欺凌能力,学会保护自己。

二、预防管理范围。

本校的所有学生。

三、防控欺凌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实施程序。

1、完善制度,制定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制度和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紧急处理预案,明确相关岗位的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责任。

2、宣传教育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纪校规教育、遵纪守法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学员围绕遵纪守法、平安校园主题,通过班会,帮助学生树立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往、交流、交流能力。

3、加强校园欺负管理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公布学生救助和校园欺负管理的电话号码,明确负责人。

4.调查和解决学校管理人员、班主任和课堂教师应高度重视学生之间的矛盾调查和工作。班主任和课堂教师应认真调查学生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避免矛盾。加强对特殊学生的教育管理,掌握细节,制作文件,积极利用家庭学校的交流平台,开展合作工作。要特别注意学生的课程和心理负担,防止课程负担过重和心理压力引起事故。对与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发生纠纷、抱怨的人、精神异常的人、暴力倾向和过激行为的人、仇视社会、威胁复仇者等重点对象和人员进行细致的调查,属于校内人员的学校要切实工作,逐一制作文件,专家要加强管理,校外人员要立即向公安等部门报告。检查管制刀具和其他可能危及校园安全的物品。

5.及时处理。要及时发现、查处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案,协助立案调查。

五、工作要求。

1、重视校园安全工作,结合实际,举一反三,严防这种事故。加强学校教育教育的正常管理,严防管理疏漏发生事故。采取措施,加强安全防范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按照一岗双责要求,严格落实安全工作党政领导负责制,形成一把手自己抓住,管理领导具体抓住,相关部门和教职员各部门的职责,各部门的职责

2、做好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严格落实一票否决制,让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3、按有关规定,全体教职工应立即报告安全工作信息,特别是在重大情况和突发事件的第一时间报告,发生迟报、报告泄漏、报告隐瞒现象的,追究有关负责人。

六、校园欺凌的常见情况。

1、要钱,不加拳脚。

2、以大欺小,以大众欺小。

3、为了小事,大打出手。

4、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

5、长期以暴制暴

七、联系电话

xxxxxx

小学校园防欺凌安全教育实施方案3

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不少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严重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为加强对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与处理,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区教育局区教育系统“开学安全第一课”

实施方案的安排,我校决定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治理目的

通过专项治理,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守法意识、守纪意识,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二、治理步骤

1.我校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组织部署

我校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治理工作,认真制定本校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具体方案,积极部署,认真组织实施。为此,我校专门召开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动员部署会。

3.完善制度。学校进一步研究、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4.学习教育。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

5.加强预防。学校进一步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6.及时处理。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同时向主管部门报告。

7.宣传到位。向家长发放以“防范校园欺凌”为主要内容的告家长书或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本次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请家长积极配合专项治理行动,做好家庭教育,共同防范校园欺凌的发生,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三、巩固预防

对专项治理“校园欺凌”专题教育情况、规章制度完善情况、加强预防工作情况、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等,进行全面自查和总结,形成报告并报区教育局。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纳入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内容,将专项治理工作作为深入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专项治理成果,不断减少、力争杜绝校园欺凌的发生。使校规校纪得到遵守,学生行为规范文明、身心健康,校园平安、和谐。

四、工作要求

1.开展好宣传教育,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加强预防,及时发现、调查处置类似事件,有效避免直至杜绝该类事件的发生。

2.认真开展好自查和总结工作并接受主管部门对此项工作的督查、指导,发现问题,强化整改,将工作落到实处。

人文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12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教育健康、和谐发展为主题,按照总书记强调的“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要求,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建设校园文化为载体,以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突破口,以强化学校规范管理为关键,以解决事关师生安全、卫生等突出问题为重点着力抓好规章制度建设、安全卫生建设、校园文化和师生和谐建设,充分调动师生、家长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

二、总体目标

以营造和谐校园环境为主要奋斗目标,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安全卫生设施建设,完善校园安全、师生健康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安全防范和卫生保健意识,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预防遏制安全事故,使学校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的氛围,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为一体的教育合力,促进师生员工和教育事业共同网发展,使学校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

具体目标为:

1.规章制度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安全卫生设施达标,法制、安全和卫生意识增强。

2.压降校园刑案和安全卫生事故,杜绝重大刑案和重大安全卫生事故。

3.校园秩序井然、环境优美,建设“育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校园文明程度提高。

4.师生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的人际关系基本形成。

三、实施措施:

1、成立创建和谐校园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

组 长:张炳华、滕玉英

副组长:龚向东、姜晓华、何陈、葛强、顾迎海

成 员:陈铁梅、何美芳、李勋、赵瑛、朱丰慧、周宇飞、陈亚娟、季武斌、管军、任卫华、茅胜卫、茅雅琳、王永斌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校长办。由顾迎海任办公室主任,联系电话:

82213804

2、加强宣传,提高认识。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倡议书、专题学习会等,营造创建氛围,创设安全、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3、征求意见,查摆问题。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组织家访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发现各个方面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和问题,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扬民主,强化教职工的民主参与意识、民主管理意识,集师生智慧,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5、完善制度,加强保障。学校将继续完善师生评价、家校(来源:文秘站 )联系、安全建设、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为创建活动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6、及时总结,巩固深化。学校将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创建活动小 组工作会议,对创建活动进行阶段小结或总结,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创建工作安排,表彰奖励在创建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宣传在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事例和事迹,探索建立活动长效机制。

四、目标任务:

(一)规范校园管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创建安全、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作为突破口,强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使学校成为环境整洁优美、秩序井然、生机勃发的育人场所。其次加强绿化建设,逐步提高校园绿化的档次和水平,以健康向上、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情操,使学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

(二)规范教学管理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规范教学组织管理;加强课堂常规管理,杜绝教育教学事故发生,严格教学过程检查,进一步强化校本课程开发,抓好新课程计划落实;规范教学质量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健全教学质量分析和评价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规范安全管理

学校将定期进行师生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强化师生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活动安全管理,落实保障师生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检查与总结,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建立安全月报制度。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安全防范意识、卫生保健意识与心理调节能力,充分利用板报、橱窗、宣传标语进行安全卫生与法制教育,聘请法制副校长,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卫生工作规章制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

(四)规范教师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岗位规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师全面健康成长。

(五)规范学生管理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恶化道德品质教育,切实有效地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学生逐步达到行为规范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班、队活动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认真落实“大课间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六)规范财产和收费管理

建立健全学校财产管理制度。建立校舍定期检查、维修制度,严格遵守财经纪律,有效、合理使用学校经费。加强教育收费管理,严格规范教育收费秩序,严肃查处各种乱收费行为。

(七)规范档案管理

建立健全教师业务、教学、校产、文书、会计等各类档案,合理分类,装订整齐,有专人负责,有一套管理制度和规定。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效益。

五、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制定方案,成立组织,进行动员,以“实施和谐教育、创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组织学习,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营造创建气氛。

2、第二阶段:具体实施。根据实施方案开展各项专题活动,对各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通过民主生活会、系列讲座等措施,创设和谐班子;成立学生家长委员会;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各种法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习惯;请公安、交通、消防等部门给学生作报告,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交通等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患意识;开展主题班会、征文、演讲、爱心牵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及团结互助、尊敬师长、扶贫帮困的好习惯,增强为集体、为师长、为同伴服务的意识。

3、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根据前一阶段工作情况,认真进行总结,并修改方案。根据查找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予以实施,对各校工作进行督查。

4、第四阶段:表彰奖励。学校对创建活动进行总结,并将相关总结材料、宣传资料、图片资料、活动照片等送交创建办公室。并开展表彰奖励活动。逐步建立创建和谐校园长效机制。

六、工作重点与目标: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和谐的教育教学人际环境

教师队伍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要因素,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广大教师牢固树立敬业精神、乐业态度,增强主人翁意识,就能自觉地把自己和学校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提倡宽容、诚信、友善精神,弘扬正气,推崇高尚,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个人品质素养。提倡 友善、沟通和换位思考,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为教师创造发展的有利环境,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教师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向上的学术气氛。

2.加强制度建设,依法治校

行之有效的制度一定要得到严格执行,并辅之以保证措施。制度本身不够完善的,要不断充实完善。制定制度要集思广益,不合理的落后的制度要及时改革;缺乏制度保证的,要认真研究建立起相关的制度。发挥师生主体作用,完善校园法制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学法、懂法、知法、用法,正确运用法律维护学校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3.加强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平安的校园环境

校园平安稳定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要严格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对校园各个部位进行排查和解决各种隐患。加强对师生安全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法制教育,确保师生安全,无违法犯罪事件。树立“以学生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发挥我校心理教育的优势,针对学生实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通过各种渠道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出版专刊,创办心理健康咨询室,积极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子,培养学生心理自我调控能力,促进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在师生中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促进领导与群众之间、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在交流中形成和谐氛围。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创建和谐的教育服务,完善教育设施,开发教育资源,为师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师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

5.加强文明卫生习惯教育

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提高安全、卫生、文明意识,教育学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深化“爱卫生、别陋习、强素质、树新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校园、文明学校。

6.创建和谐的教育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和谐的教育关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结合新课程改革,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方法,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不和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和谐的情境与氛围,设计和谐高效的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创建和谐的教育关系,形成默契、和谐的教风、学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人文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13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预防为主、整建结合、重在建设”为原则,紧密结合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实际,认真研究校园文明和谐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务求实效,切实维护学校师生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为建设“平安下洼”做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共建和谐校园活动,建立共建和谐校园的长效工作机制,健全校内安全防范机制,有效防止重大刑事治安案件、违法犯罪案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努力实现师生公民道德、职业道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内容丰富多彩为基本要求的校园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良好校园秩序和优美环境为主要标志的校园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

三、主要任务

(一)制定和完善校园安全文明建设的规章制度。

1、安全工作责任重大。各校要加强领导、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制度,把学校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经常性地工作。

2、不断强化岗位安全责任意识,明确细化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及相应的安全职责,实行“一岗双责”制,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

3、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学校安全管理、生活管理等各项制度。

4、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和完善门卫登记记录,突发事件处置预警预案、要害部位管理、危爆物品管理等校园和谐建设与管理的规章制度。

5、严格治安巡查制度,寄宿学校要建立夜间巡查小队,巡察日志和记录要详细详实、清楚,档案资料要齐全。

6、各校要切实将责任落实到教育教学、设备设施、后勤服务管理等方面。

7、各校要明确治保人员、舍务管理、饮管人员、库室管理人员、值班值宿人员、班主任的岗位职责和常规管理工作。

8、严格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层层签定责任状,明确各级职责和任务,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人。

9、各校要充分发挥安监办、德育处、团队(少先队)组织、班主任、学生会和学生安全委员会在管理中的作用,完善班级安全委员会建设,形成以班主任为主,任课教师、生活教师及相关教师和学生为辅的班级管理机制。

10、要对所有安全事故实行领导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履行责任人倒查追究责任通报制。

(二)大力开展共建安全、文明和谐校园宣传教育活动

各中小学要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结合起来,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要结合本校传统和“三风一训”,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民族精神和诚信明礼教育,不断增强和提高教职工、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文明素养,开创校园文明新风。

(三)建立防范安全事故的长效预警机制

各校要加强师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要从以前个别地方发生的学生楼道踩踏拥挤伤亡、饮水食物中毒、交通事故、游泳玩耍溺水、服毒自杀等安全事故中吸取教训。认真研究、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特点,开展师生安全知识教育,全面提高师生自我保护、自防自救能力。各校要加大投入,完善物质装备,组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队伍,使校园安全基础设施完备,标识清楚醒目,形成人防、物防和技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安全责任及事故的发生。

(四)积极创设师生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维护师生切身利益,防止发生;加强意识形态方面的引导。在维护治安稳定方面,无集体中毒、校舍倒塌、火灾等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校园网络无不良内容,无违章建筑。校内交通规划合理,标识完备,运送师生的交通工具安全可靠;校内防火、防汛设备齐全有效,校园教学、生活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治安秩序良好。

(五)认真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治理

建立学校周边治安环境治理联动信息反馈机制,积极主动争取,配合我镇综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打击工作,坚决清理整顿校园周边环境,要加强学校出租房屋管理,加强校园流动人员管理。

(六)深入开展学校安全工作常规检查活动

要把安全工作大检查,贯穿于学校日常工作的始终常抓不懈,认真落实安全检查责任制,开展好“五个一”活动及学校事故隐患跟踪整改制,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对重大事故隐患要及时上报,不得迟疑、漏报和瞒报,并对隐患要及时整改。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为更好做好共建和谐校园活动,中心学校成立了共建和谐校园领导小组,各学校要成立领导组织,领导组织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二)制定方案,做好规划。各校要在全面自查自检掌握情况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制定实施方案。即做好规划、又便于操作。

(三)统楚兼顾,扎实开展。各校要把此项工作作为依法治校,建设“平安下洼”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与教学工作等其他工作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确保扎实有效。

(四)积极协调,联动治理。各校要积极主动聘请法制副校长、综治部门到校讲座,工作给予支持,以便达到共建、共同整治。

五、验收评比

(一)中心学校共建和谐校园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镇中小学共建和谐活动进行指导,开展考核评比工作。按旗教育局要求考核实行百分制,以赤峰市教育局学校安全考核细则为依据综合考核达到或超90分的学校,经审核给予表彰。校园一年内发生重特大刑事案件和集体中毒、校舍倒塌、火灾等治安灾害事故,一律取消评选资格。

人文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高校;校园交通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09-02

随着我国高校逐年扩招,在校人口也急剧上升。而随着高校与社会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校园里的交通方式不再以单一的步行为主,干道上充斥着各种机动车辆。校园交通量的快速增加,给校园交通埋下隐患。当前高校校园交通问题正逐步得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视,学者们对此类问题的探讨也更加全面与深入。

一、案例回溯

位于宜昌城区的三峡大学校园内,一条城市主干道穿越校园,校园内车辆川流不息。对于这条道路的交通管理一直较为棘手,修建至今,事故时有发生。2012年2月29日,一名已毕业的三峡大学研究生在路上被撞伤至死,引起了极大反响。这条马路名为大学路,连接学校南北门,双向4车道,全长1.9公里,限速30码。2月29日晚9时,三峡大学后勤职员罗晓峰驾驶轿车沿大学路由东向西行驶,行至图书馆门前时,以62码的时速撞到正在过马路的张双平,伤者不久死亡。案发6小时后,肇事者前往公安机关自首。随后,警方根据鉴定结果,确认事发时罗某为酒驾。事故当晚,该路段立即封锁,学校相关部门对事发地点进行了处理,并疏散围观师生。事后几天,案发地点陆续有对死者的悼念仪式,大多是学生自发组织,学校对此主要采取劝服和疏导的方式。随后,此路段减速带被垫高以防事故再次发生,保安人员数量也比事发前明显增加。

二、案例分析

高校校园交通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如个人安全意识淡薄、校方交通管理不善、外在自然环境恶劣等。其中,交通管理是重要保障。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我国校园交通管理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以下将对此进行陈述,并提出几点改进意见。

1.高校校园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高校校园交通管理据校园差异,分为封闭式、半封闭式及全开放式三种管理形式。[1]三峡大学属于半封闭式校园管理,允许外来人员及车辆进出校园。虽然这样方便师生出行,但对于校园交通管理十分不利,导致问题丛生。①校园交通管理经费不足。高校对交通管理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远远不够。一方面,高校的基础设施规划往往由规划、基建部门负责,保卫部门无权参与,忽略了交通安全管理的执行需求,而资金缺乏也使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偷工减料。另一方面,经费紧张也导致了人员配备不足,大多数高校没有校园交通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和人员。案例中,事发时为下课高峰期,但并没有专门人员对交通进行监管和疏通。②校园交通网络不健全。在健全的交通网络中,基本的交通设施应予以保证,但很多高校校园内,除了路口及公交站牌等地有斑马线、减速带及少量标志外,外来车辆基本可以畅通无阻,安全隐患随处可见。三峡大学在此方面的管理不够规范,学校对出入机动车辆控制十分松弛,入校时无需登记,案例中肇事者驾车时速远远超过规定时速且为酒驾,在入校前未将其制止,事发后又逃逸,说明学校的交通安全网络尚未形成。③高校交通管理无法可依。目前,我国对高校校园内的道路交通没有直接的法律可以参考,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无法可依。三峡大学保卫处的网站上对于校内交通管理的法律依据为《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及另外几条相关通知。没有一个较为公正、公开的条文依据,事故处理起来难度很大。④校内交通管理措施实施阻力大。大多数高校会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交通细则或管理办法,从而维护校内的交通安全。但制定者的意志和履行者的认识往往不一致,面对制定出的交通管理办法,很多师生不理解、不认同,这增加了保卫部门的管理难度。[2]面对可能引起的与师生的纠纷及矛盾,保卫部门在管理上打折扣、行人情。如三峡大学保卫处在2011年11月公示了《关于办理校园机动车通行证的通告》,明文规定要对进出的车辆进行通行证管理,但直到现在还未实施。

2.高校校园交通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据悉,校园内发生过交通事故的高校不在少数,而面对血的代价,除了在事故发生后补救,我们更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预防、应对交通管理问题。①建立健全校园交通管理制度。目前,国外在高校交通管理方面大多有法可依,相关法律较为健全。现阶段我国要制定一部《高校安全保卫工作法》还面临诸多困难,各高校可先制定《高等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条例》,或在一些区域先制定地方性法规,由地方立法试点后再制定全国性的法律法规。高校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校园地理环境、学生数量、道路状况和机动车的容量,制定出校园交通管理制度,做到在管理中有章可循。②加强校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校园内人多、车多、停车难是当今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相关管理者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学校交通硬件设施的改造和投入,缓解校园交通压力。③做好校园交通安全宣传工作。高校制定各种安全法规及条例并未认真贯彻执行到位,原因在于制定者和履行者之间没有形成共识。因此,高校交通管理部门应做好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举办诸如“安全宣传月”等活动,宣传安全知识,更应将安全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④建立校园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国内外部分高校已引入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如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均收效良好。[3]所谓智能交通系统是指在整个校园交通系统中,运用先进的电子通信系统、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实施综合管理,实现校园交通管理现代化。[4]重点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建立与完善道路网络监控系统功能,实施主干道24小时监控,在掌握交通流量基本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电视监控、抓拍等手段实时记录各种交通违法状态。二是建立交通管理系统,主要是收集和处理道路交通系统的各种信息,及时对各种控制设备发出命令。三是路口实施优化配置,特别是针对高校混合交通的实际,实施多相位信号控制及信号灯优化配置。

高校校园交通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情况十分复杂的工作。[5]学校和相关负责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加大对校园交通硬件设施的投入,科学规划校园交通建设,完善校园交通管理制度。如此,才能为师生员工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学校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一个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华明.校园交通安全管理[J].高等函授学报,2010,(4).

[2]李伟.高校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J].风险管理,2011,(4).

[3]杨宁,管玉峰.校园车辆智能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3).

[4]刘艳华.中美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比较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12,(3).

人文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学校档案;校园文化建设;电子档案

前言

学校档案是一个学校的根基,记载和传承着学校的精神。如果说学校档案是一个学校的过去与现在,那么校园文化建设就是学校的未来。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校园文化也正展现其蓬勃的生命力,而这生命力的展现正是汲取学校档案这一养料。通过学校档案对过去的记载,能尽量避免制定方针时的方向性错误,使校园文化建设少走不必要的弯路,档案累积的经验方法也能为后人提供发展方向。总之,档案的合理管理为校园文化建设打下夯实的基础。

1.关于学校档案和校园文化的概念简介

1.1学校档案

档案简单层面上的理解即为历史记录。包括个人档案、团体组织档案、国家档案等。此处仅简介学校档案。学校档案是指学校在从事教育、教学及其有关的学校建设、财务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1.2校园文化

校园内安静的自习教室、艳丽的奇花异草、幽静的林间小巷皆属校园文化。不只是这些物质方面,校园文化还包括精神方面。淳朴的校风、浓厚的学风、和善的人际交往等。

2.现今学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现今学校可能着力于提高学生成绩,一味严抓学习,或者更注重校园内环境问题,很多人都不太在意学校档案管理,甚至认为这些只是过时的文字或图片,学校的文化建设与档案无关。更有甚者,一些规模小的学校没有规范系统的档案,或是建校时间短,从建校初没有学校档案重要性的意识,一直没有档案室。档案本应该如实传达历史事件,但若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日后必然造成资料来源不明、校史无从查起等问题。校园建设遇到难题时无法在档案中找到相关经验,不利于之后的校园文化建设。

2.2档案管理杂乱、信息混杂

档案需要管理人员定期整理,以方便查阅取用,并且保证档案不丢失。以往的文件大多是纸质版,因此对文件的存放环境也有一定要求,以免档案受损。但由于有些人不能明确学校档案的重要性,或是学校人员不足,只是任课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管理档案。档案管理这方面还有所欠缺,使得学校档案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发挥相应的作用。不能让他人通过学校档案加强对学校的了解,也不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凭据和资源。

3.解决档案问题方法

3.1提高人们对学校档案的重视

人们对档案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管理档案时的工作态度。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观念,无论多强硬的手段都很难实现档案规范化管理。相关档案管理部门应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强人们对学校档案的重视程度。例如宣扬学校档案的重要性,针对档案保存完整且管理完善的学校给予精神上或物质上的表扬;加强对学校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吝金钱,为档案的修缮投入资金,将档案管理列为学校评选项目,各校自然会增加对学校档案的重视程度;定期对学校的档案进行查看,以此督促学校方面提高对档案的管理。档案查看要注重数据上的完整,更要注重核实内容是否属实,避免前些年出现的高校瞬间“变老”。不只是相关部门,学校本身也该针对档案被忽视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例如对全校师生讲解学校的发展史,就如同人不能忘本一样,一个学校的发展史,蜿蜒前行的坎坷路也该被铭记;将校园的历史以生动形象的演讲、表演等方式展现在师生面前;举办校庆,学校诞生纪念日就该全校同庆,增加大家对学校的认识;改变档案秘密这一观念,但档案真实性不可动摇。将档案分享给全体师生,不仅能增加师生对学校的热爱,更能使学校档案更好地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创造丰富的校园文化。

3.2制定完备的档案管理方针

档案管理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决定着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水平。制备完善的档案管理需要领导人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方针。以往档案都是纸质版,学校历史悠久可能会有很多档案因纸张破损而有所损失。学校或相关部门应投入资金,将纸质档案做成电子版。请专业人士制作完善的一套系统,不仅实现档案现代化,还可以让全校师生在网络上了解学校的历史,为校园文化建设打下群众基础。完备的档案系统更有利于档案检索,大大缩短了查找时间,使档案利用率提高。纸质版与电子版档案都应注意更新速度,校园文化建设可直接利用电子版档案查找相应资料,这样可以更便捷;招聘专业人士管理学校档案,而不是只是老师课余时间兼职管理。以前档案管理不受重视,管理人员大多业余,不能好好整理档案。制作电子版档案需要软件方面的专业人士。档案管理需要时间可能会长,所以应招聘全职人员;聘请专业人士将学校档案制作成图片、甚至动漫形式,吸引更多的师生查阅。校园档案系统不断更新、升级,保证文件更新快速且内容真实,不做虚假宣传。

4.结语

学校档案记载了学校发展历程及曾经面对坎坷的解决方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为校园文化建设碰到类似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学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石,而文化建设必然发展学校档案建设。文化建设在着力于物质文化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文化建设,把学校档案归类于精神文化建设,通过学校档案了解学校历史,再以学校档案丰富精神文化建设,二者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