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人文环境治理范文

人文环境治理范文

人文环境治理

人文环境治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治理现代化;治理理念;治理制度;多元主体;环境科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全会提出了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即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环境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部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首要之选。由此可知,研究如何推进我国的环境治理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和确立现代化的环境治理理念是前提

从1978年以来,一系列绿色治理理念开始进入党的工作报告,其中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科学发展的理念、两型社会的理念和生态文明的理念。随着各种理念陆续进入党的工作报告,意味着环境治理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的重要议题。由此也体现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指引着我国环境治理的方向。

现代化的环境治理理念首先应坚决破除四维定势、“先发展,后保护”的传统观念,坚持保护优先,以“发展与保护相统一”、“以保护求发展”为原则。[1]要确立以制度完善和制度创新为基础的现代化环境治理理念。

其次,现代的环境治理理念应以我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治理现状等基本国情为基础,与“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相适应,反映时代特征和人民愿望,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相协调,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相同步。[2]真正认识到,我国的人民生活质量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的一切发展就会归零。

再者,现代化的环境治理理念是对现有的环境治理理念的沉淀,是对现有理念的扬弃和总结。现代化的环境治理理念应继承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和生态保护的思想,对相关著作重新分析,重点借鉴其国家环境治理的理论和立场;我国历史上,不乏关于生态治理的智慧结晶,而且建国后我国领导人也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作出了重要决策;国外的环境治理经验对我国“边发展,边治理”的治理模式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也应该把他们的治理理念融入到我们国家的环境治理中去,丰富我国的环境治理理念。

二、完善环境治理制度体系是根本

指出,“只有实行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环境治理制度是环境治理现代化体系和环境治理现代化能力的核心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完善和坚持环境治理制度体系是推进我国环境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环境治理制度体系主要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三个方面,这三个制度决定了我国环境治理的方向和质量。根本制度主要包括环境治理的法律法规,在完善环境治理制度体系方面,一是坚持和完善这三种制度,协调好根本制度与基本制度、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以及具体制度之间的关系,使各项制度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并取得有效互动,促进更快实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

二是确立生态保护全面科学的标准,并及时实施。随着各种环境问题的不断产生,相关部门应及时出台各方面的标准,而且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提高环保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调整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人们生活的规则,不断提升环境保护的质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企业加快技术进步。不仅要及时出台和提高环保标准,还要在制度上保证这些标准得到认可和执行。比如北京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中提出了最严格的水污染排放控制标准,同时pm2.5也被纳入监测范围,这次环保标准的提高就对大气环境治理的提升发挥了大大的作用。[3]

三、完善和确立环境治理的多元主体是突破口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较为复杂,政府治理作为单一的环境治理主体已经不能胜任这么复杂的环保和治理工作,因此完善环境治理的多元主体是提高环境治理效益、降低治理成本的重要途径。

政府仍应作为环境治理主体的核心。完善和健全多元主体共治模式,并不意味着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不再重要了。环境的物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是环境治理的主要主体,也就是说政府掌握着各类公共资源,也应当为公共服务。而且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共利益,政府作为维护公共利益的公共权力机构,更是责无旁贷。

扩大公民参与是大势所趋。公民作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最终承受者,必然应成为环境治理的主体。随着各种环境问题的大爆发以及引发的一系列公众事件表明了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热情,也证实了公民是环境治理中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力量。同时扩大公民参与环境治理和保护更能体现现代国家治理的民主特征,官民共治和社会共治才能更好的达到“善治”。

企业是环境治理的重要辅助力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逐私利造成了环境破坏,必然应该承担起保护环境、赔偿环境损害的责任。并且,企业有遵守和维护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义务,也有服从政府环境资源管理、治理污染的义务。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来达到环保的目的;然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及使用节能环保设备等做到节能环保,从而促进企业内部环境保护工作。重要的是企业要服从政府的环保政策,并认真执行。

四、把包括大数据在内的环境科学研究作为主要途径

当今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多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而且都是有着复杂的原因和背景,因此国家在处理这些环境问题时必须运用复杂而又具备高科技性质的解决方案。

(1)自然科学领域里的环境科学是我们认识环境问题、开发环境技术的基础;对环境问题的科学认知,是我们制定各类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逻辑出发点,对环境政策的科学制定起着不可替代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国家有关环保部门在制定环保政策时需要与环境科学工作者紧密合作,把制定的政策建立在科学的环境知识基础之上;同时我国的环境科学工作者也应把国家的环保政策作为研究导向。[4]这就是说,国家的环境科学与环境政策研究的互动过程就是提高国家环境治理现代化的途径。

(2)随着经济、科技水平的发展,大数据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词汇,在环保领域也成为环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并且正在迅速发展,有望成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在大数据时代,公众、企业等可以通过电子公务服务平台了解更多环保数据和环保决策;而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采集更多的民意信息,从而更好的制定环保政策。因此大数据被引入政府治理,将改变我国环境治理的思考方式,是推进我国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新途径。

五、国外环境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是借鉴

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发达国家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并建立了系统严谨的环境公共政策研究范式。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所以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要关注他们在理论方面的创新,并分析他们在环境治理制度体系、政策制定、政策执行等方面的异同,然后结合我国环境治理的实情融入国外环境治理的精华,最后形成适合我国环境治理的系统的理论和政策。

(1)英国。在环境治理方面,英国是先行者。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工业化并完成工业化的国家,英国的环境治理的经验对全球性的环境治理都很有帮助,特别是像我国这样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前几个世纪,英国历史上有很多先辈们提出了不少环境科学理论,而当今的英国在环境科学、政策以及人们对环境科学的认知上都位于世界的前列。所以我们应该着重与英国的环境工作者展开交流与合作,吸取他们的环境治理经验从而弥补我们在这方面的不足。

(2)德国。德国的生态治理模式属于典型的“先发展后治理”模式,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生态破坏程度和环境污染程度举世罕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经过三十年的环境治理已经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环境科学和生态民主。[5]德国的环境治理经验对我国的工业化之路和环境治理模式完善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3)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我国已在2011年启动了中欧环境治理项目,由欧盟聘用的国际技术援助团队,即“项目支持组”提供技术支持,这无疑顺应了中国环境发展的大趋势。并且此项目也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为我国的新《环境保护法》提供了大量支持,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合作成果,更好的促进我国的环境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六、各级领导干部是推进环境治理现代化的引领者

领导班子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必须针对全国及区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和规律转变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方式,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决心来解决环境问题为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害。

首先应加强各级领导队伍建设,在思想、作风、组织等建设方面要深化,同时注重提升环保相关机构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高领导干部制定各种环保政策的水平。特别是大力培养优秀的年轻干部,加强对青年优秀干部的任用,构建有着高素质的环境治理人才队伍,为推进我国的环境治理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其次,完善领导班子的考核机制。为激励和约束领导干部的行为,应制定严格的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其中,应包括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害等指标,并将之作为衡量各级领导干部治理绩效的重要指标。另外还应建立领导干部离任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以此来有效监督和激励各级领导做好推动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政治学讲席教授 俞可平.生态治理现代化越显重要和紧迫[N].北京日报,2015-11-02017.

[2]刘建伟.国家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的概念、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09:60-65.

[3]郭秀清.构建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模式[J].鄱阳湖学刊,2014,06:68-74.

人文环境治理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文化 文化迁徙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张耀灿先生在其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给出了明确的界定,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这个概念,我们是认同的。此外,陈秉公先生在其着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亦作出了界定:“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环绕在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也可以这样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除了教育以外,影响教育对象的一切外因的总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两种界定,虽然表述不同,但是在实质上,两者趋向一致。

既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所有外部因素,那么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这些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其发生作用往往是多种因素的合力。可是,从微观方面看,单个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亦是存在的。我们试着从文化传播与迁徙的角度,来探讨文化迁徙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从而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创造条件。应当指出的是,这里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二、文化迁徙的含义与途径

文化迁徙,或文化变迁是指文化从一个地方和环境传播或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和环境。在这当中,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传播的推动者或实践者。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的四大文明已经随着漫长的历史长河的不断迁移或消融或消失或融入到一种新的文化中,成为新的文化形态。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可谓是经典之传。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生命力,特别是与中国文化的某种可相容性,使得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从而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科学理论,成功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程,在实践中丰富了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是说,文化迁徙是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和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

文化迁徙需要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中进行。这就是文化迁徙的途径问题。文化迁徙的途径主要包括口头传播、书本传播、潜移默化式地传播和网络传播。

首先,口头传播。这是最原始的文化传播方式。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发达,人类在群居生活中往往是由长者把本族群积累的知识,用口头传授的方法传给下一代。其中,采取的是讲故事的方式。当然,这种知识不能被称之为知识,只能称之为传说。

其次,书本传播方式。把文化用书写的方式记录下来,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甲骨文是人类较早的记录文化的方式,虽不能同现在的文字相比较,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人类的进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和印刷术的改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从此以后,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就大大加快了。我们今天能见到和读到的许多书籍,特别那些关于古代史书、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正是书写方式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

再次,潜移默化式地传播模式。在一个固定的环境当中,人总是在潜移默化地受着文化的熏陶。家庭是人所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第一个环境,从出生到成长的每个过程,父母总是把自己已经拥有的经验和知识,或用语言,或用行为,总的说来是用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地方式把经验和知识传递给青少年。村落或社区环境,是对人进行潜移默化传播知识的第二个环境。人除了家庭环境外,还有社区或村落环境。在社区环境中,人在与社区其他人的交往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他人的影响。

最后,网络传播模式。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所谓网络载体,即‘以网络为载体’之意,也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一最先进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向人们传播丰富、正确、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帮助人们形成时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健康的精神状态的过程。与传统的大众传媒如报纸、广播、电视等载体相比,网络载体传播信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信息内容的海涵性。二是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与平等性。三是传播手段的兼容性。四是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三、文化迁徙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

文化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影响因子。在高校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关键作用。这是由高等学校的职能所决定的。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了高等教育或高等学校的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即育人,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学校不断进步发展和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职能。一方面,通过文化传承丰富思想政治 教育理论;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创新,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时代性和时效性。由此可见,高等学校是具有丰裕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的教育教学阵地。此外,高校校园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得各种文化几乎都能在高校的自由土壤中相互交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一是丰富了校园文化,二是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可能的条件,三是活跃了思想、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人才的思想政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因此,就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高校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氛围,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创设和优化,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载体,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阵地和途径,以丰富多彩的党团活动和课外活动为辅助手段,把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为人才培养服务。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就是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和课外即第二课堂育人环境,通过改进教学手段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成果,优化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情境创设潜移默化地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入大学生的头脑,优化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每个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是通过隐匿在主体身上所负载的关于自身阅历、经历及通过家庭、社区和社会耳濡目染所形成的文化因素,体现在主体的言行、生活习惯和方式上。在高校这个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环境当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社会交往,把自身所载的文化传递给另一个主体。从而使不同的个体文化在交流与碰撞当中,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这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供可能。

“任何两个具不同文化的群体甲和乙发生接触时,甲可能从乙那里撷取文化要件,乙也可能从甲那里撷取文化要件。当这两个文化不断发生接触而扩散时,便是文化交流。”这就是说,不同文化之间在发展时并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必然地在其发展传播时与其他文化碰撞与交锋。但是,任何文化的产生、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在相同的地域环境中,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文化的发展、传播与优化,必然要求与其他环境中的文化之间进行交流,或吸收或相抗或互相包容。在不同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推动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主体是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而社会交往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方式。文化是人类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人类的精神符号。人类社会在向前发展,文化的发展亦必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实际上,文化之间的交流、发展与扩散就是文化的变迁或迁徙。应当看出,文化迁徙与环境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环境中的特殊部分,必须要体现环境的共性。文化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文化,特别是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也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因此,教育事业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活动,就是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少年的头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贯彻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通过实践,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因此,要积极发展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文化背景。

人文环境治理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文化 文化迁徙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张耀灿先生在其主编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给出了明确的界定,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这个概念,我们是认同的。此外,陈秉公先生在其著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亦作出了界定:“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环绕在教育对象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也可以这样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除了教育以外,影响教育对象的一切外因的总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两种界定,虽然表述不同,但是在实质上,两者趋向一致。

既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所有外部因素,那么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因素必然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这些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其发生作用往往是多种因素的合力。可是,从微观方面看,单个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亦是存在的。我们试着从文化传播与迁徙的角度,来探讨文化迁徙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从而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创造条件。应当指出的是,这里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主要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二、文化迁徙的含义与途径

文化迁徙,或文化变迁是指文化从一个地方和环境传播或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和环境。在这当中,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传播的推动者或实践者。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的四大文明已经随着漫长的历史长河的不断迁移或消融或消失或融入到一种新的文化中,成为新的文化形态。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可谓是经典之传。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生命力,特别是与中国文化的某种可相容性,使得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从而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科学理论,成功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程,在实践中丰富了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是说,文化迁徙是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和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

文化迁徙需要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中进行。这就是文化迁徙的途径问题。文化迁徙的途径主要包括口头传播、书本传播、潜移默化式地传播和网络传播。

首先,口头传播。这是最原始的文化传播方式。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发达,人类在群居生活中往往是由长者把本族群积累的知识,用口头传授的方法传给下一代。其中,采取的是讲故事的方式。当然,这种知识不能被称之为知识,只能称之为传说。

其次,书本传播方式。把文化用书写的方式记录下来,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甲骨文是人类较早的记录文化的方式,虽不能同现在的文字相比较,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人类的进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造纸术的发明和印刷术的改进,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从此以后,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就大大加快了。我们今天能见到和读到的许多书籍,特别那些关于古代史书、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正是书写方式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

再次,潜移默化式地传播模式。在一个固定的环境当中,人总是在潜移默化地受着文化的熏陶。家庭是人所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第一个环境,从出生到成长的每个过程,父母总是把自己已经拥有的经验和知识,或用语言,或用行为,总的说来是用一种无形的潜移默化地方式把经验和知识传递给青少年。村落或社区环境,是对人进行潜移默化传播知识的第二个环境。人除了家庭环境外,还有社区或村落环境。在社区环境中,人在与社区其他人的交往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他人的影响。

最后,网络传播模式。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所谓网络载体,即‘以网络为载体’之意,也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一最先进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向人们传播丰富、正确、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以帮助人们形成时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健康的精神状态的过程。与传统的大众传媒如报纸、广播、电视等载体相比,网络载体传播信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信息内容的海涵性。二是传播方式的交互性与平等性。三是传播手段的兼容性。四是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三、文化迁徙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

文化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影响因子。在高校中,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关键作用。这是由高等学校的职能所决定的。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了高等教育或高等学校的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即育人,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文化传承创新是高等学校不断进步发展和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职能。一方面,通过文化传承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创新,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时代性和时效性。由此可见,高等学校是具有丰裕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的教育教学阵地。此外,高校校园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得各种文化几乎都能在高校的自由土壤中相互交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一是丰富了校园文化,二是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可能的条件,三是活跃了思想、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人才的思想政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因此,就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高校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物质条件和文化氛围,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创设和优化,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载体,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阵地和途径,以丰富多彩的党团活动和课外活动为辅助手段,把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为人才培养服务。因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就是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和课外即第二课堂育人环境,通过改进教学手段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成果,优化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情境创设潜移默化地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入大学生的头脑,优化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每个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是通过隐匿在主体身上所负载的关于自身阅历、经历及通过家庭、社区和社会耳濡目染所形成的文化因素,体现在主体的言行、生活习惯和方式上。在高校这个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环境当中,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社会交往,把自身所载的文化传递给另一个主体。从而使不同的个体文化在交流与碰撞当中,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这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提供可能。

“任何两个具不同文化的群体甲和乙发生接触时,甲可能从乙那里撷取文化要件,乙也可能从甲那里撷取文化要件。当这两个文化不断发生接触而扩散时,便是文化交流。”这就是说,不同文化之间在发展时并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必然地在其发展传播时与其他文化碰撞与交锋。但是,任何文化的产生、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在相同的地域环境中,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文化的发展、传播与优化,必然要求与其他环境中的文化之间进行交流,或吸收或相抗或互相包容。在不同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推动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主体是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而社会交往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方式。文化是人类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是人类的精神符号。人类社会在向前发展,文化的发展亦必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实际上,文化之间的交流、发展与扩散就是文化的变迁或迁徙。应当看出,文化迁徙与环境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环境中的特殊部分,必须要体现环境的共性。文化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文化,特别是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造就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另一方面也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因此,教育事业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活动,就是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少年的头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贯彻和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通过实践,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江泽民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因此,要积极发展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文化背景。

人文环境治理范文第4篇

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海洋区域,海洋也是发展我国经济空间的新途径之一。随着人类不断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环境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环境污染及其治理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了,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本文将主要探讨生态文明目标下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文明;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对策未来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海洋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不断蓬勃发展的海洋经济,人们不断提高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大背景下,海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是尤为突出。这也从根本上反映出合理科学的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是当前海洋经济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将结合我国“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目标,具体分析研究如何做实做好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下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

伴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态文明也开始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具体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一种尤其注重强调人与自然交汇互通的文明,也是我国社会文明发展以来最高级的一种文明。但是在这种生态文明的环境背景下,我国目前的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仍旧形势严峻,它具体体现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海洋环境污染严重海洋环境污染是指直接或者间接进入到海洋的污染物无法通过海洋环境的自净机制进行彻底自净,从而形成大量污染物被滞留在海洋中,海水质量不断下降,造成海洋生态环境被破坏、海洋环境被污染。举一个最具有代表性的海洋环境污染案例,就是我国山东省青岛市在2008年发生的近海海域浒苔污染。给我国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导致这次污染发生有许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海洋开发的不合理和海上石油污染[1]。

(二)政府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我国自改革开发以来就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把经济建设摆在社会发展的第一位。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领域中也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重中之重,正是由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不重视,生态保护理念宣传不到位,导致了我国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重。

(三)海洋环境治理工作有效性低现阶段在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就是政府部门。然而在不断蓬勃发展的海洋经济,人们不断提高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大背景下,我国政府部门在海洋环境治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首当其冲的便是法律基础薄弱。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还是欠缺的,尤其是针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律更是少之又少。另外,我国的法律法规在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诸多硬性规定,从而导致非政府组织在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上受到许多限制。

二、生态文明目标下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

(一)加强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生态文明理念为实现海洋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提供了思想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理念,会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成功治理了海洋环境污染,生态文明理念也会随之相应提高。因而,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政府或有关部门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宣传。与此同时,各大高校或者街道社区也可以组织关于海洋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知识讲座等活动,将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平台向更多的人传播出去,加强人们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2]。

(二)建立健全海洋环境保护体系首先,要对现有的环境保护法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制定更加严格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法。比如可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关于环境保护法的修正草案等等。其次,国家和政府到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上提供相应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并对其加强管理和利用。比如到2024年北京市在防霾治霾工作上的总投资将超过8000亿,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项目的拨款利用,并且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比如,国家可以把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与政府绩效考核相挂钩,在对政府进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时,除了要像以往一样重视经济的发展程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着重注意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成效。加大对相关人员的纠察力度和问责制度,对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产生重大环境污染问题的相关领导和有关责任人要给予一定的党纪处分,并且要就责任追究到底,强化部门领导对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明确其有关责任。所谓“人多力量大”,除了政府部门在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上要加大出拳力度之外,还可以让社会各界人士也都积极加入进来,同时注重加强环境保护组织的专业化。比如说可以让海洋环保组织实行信息公开化管理,将自身的管理工作全部放到网上来接受社会各界的有力监督,从而提高组织透明度,平时注重加强在海洋环境知识领域的学习,这是做实做好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一起来做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集合全社会的智慧早日解决海洋环境污染的问题[3]。

三、结论

总而言之,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下,必须尽量加快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步伐。在加强对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坚持走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上,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海洋环境污染治理能够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实现海洋经济飞速、蓬勃、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和谐、舒适的海洋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炜宝.生态文明目标下海洋环境污染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曹宇峰,孙霞,于灏,林春梅.浅谈渤海海洋环境污染治理与保护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01:104-108.

人文环境治理范文第5篇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要求和统一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刘奇葆和省长蒋巨峰的讲话、批示和指示精神,拓展深化交通运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范围和内容,全面提升治理水平,营造更加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促进全州交通运输环境“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我局认真组织落实交通运输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措施得力

为切实抓好全州交通运输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自该工作启动以来,州交通运输局党委高度重视,具体负责“专项治理”组织协调工作的副局长,多次组织州路政支队、州运管处及各县交通局,在传达学习省州领导重要批示、相关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的同时,专题研究和安排今年交通运输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求务必形成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防止“治后就乱”。州路政支队、州运管处及各县交通局根据各自职能,对交通运输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具体分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治理工作,切实做到了责任落实到人、统筹实施,确保了全州交通运输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二、有力推进各次专项治理

(一)切实做好“两节”期间交通运输环境整治。一是州公路管理局负责国省干线边沟内有效路面的环境整治;二是各县交通局负责各自辖区内县乡道公路沿线“六乱”治理,重点治理道路建控区内卫生环境;三是州运管处负责协调各客运汽车站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重点督促治理各客运站场卫生环境;四是州路政支队协调国道干线道路环境综合治理,开展指导工作,加强路面巡查,严控道路乱堆乱放、占道经营影响环境的行为;五是运输企业加强客运汽车站环境治理,开展文明营运,加强车容车貌检查,提升客运服务质量;六是州交通运输局机关由支部牵头,对机关环境治理进行全面动员和安排,以靓丽环境迎接新春佳节。

(二)切实做好“治六乱”活动。为深入扎实开展攻坚月活动,我局制订并印发《州交通运输局关于集中开展“深入治六乱,整洁迎五一”攻坚月活动方案》、《关于开展“攻坚治六乱,喜迎十”活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明确州公路管理局负责国省干线边沟内有效路面的专项环境整治;各县交通局负责各自辖区内县乡道路专项治理,重点治理道路建控区内卫生环境;州运管处负责协调各客运汽车站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负责协调各车辆维修厂区及周边环境治理,防止乱堆乱放及车辆废弃物污染环境;州路政支队负责路面巡查,严控在道路上乱堆乱放、占道经营影响环境的行为;各县路政中队负责各县境内公路的违规乱建、违规占道行为的查处;各运输企业负责加强客运汽车站环境治理,开展文明营运,加强车容车貌检查,提升客运服务质量。

(三)切实做好公路沿线整治。一是切实加强办公区周边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整治,彻底消除卫生盲点死角;积极动员,认真清整办公区及周边建筑立面,拆除非法广告,全力清除各类“牛皮癣”,治理“广告乱贴”现象。二是加强公路维修作业环境管理,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全面规范施工,确保施工作业期间道路安全通行;三是加强施工现场环境治理,要求各工程项目指挥部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施工现场环境治理,做到施工现场制度健全,标志清晰醒目,材料堆放规范有序;四是各县交通局负责各自辖区内县乡道公路沿线“五乱”治理,重点治理道路建控区内卫生环境;五是运管部门加大了对各客运汽车站、汽车维修站的环境综合治理的协调督导工作,深入开展“五乱”治理,禁止“脏车”出站运行,通过持续整治和常态化管理有机结合,消除客运站点卫生死角和盲点,全力打造整洁优美的公众出行环境;六是路政部门牵头开展国、省道干线道路环境综合治理,加强了路面巡查力度,严控道路乱堆乱放、占道经营、排摊设点等影响环境和公路安全的各种违法行为;七是运输企业加强了客运汽车站环境治理,开展文明营运,加强了车容车貌检查,提升了客运服务质量。

(四)切实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一是以原创格言、名人名言为载体,充分营造感恩文化氛围。在局办公楼走廊过道等位置制作“爱国、团结、感恩、守法”公益广告,使干部职工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得到启示,体现一种“事事讲爱国,处处讲感恩,时时守法纪,人人讲团结”的工作氛围;二是在办公楼大厅制作LED显示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适时宣传交通干部职工积极向上努力工作的各类动态新闻;三是制作大型户外单立柱宣传牌,以“爱国、团结、感恩、守法”贯彻整个“三年攻坚战”活动,设计在二康路、康东路沿线制作了八个高立柱户外宣传广告,扩大了感恩教育活动的参与面。交通运输“人文环境”不断改善,树立了良好的交通运输形象。

截至目前,各县交通运输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在公共场所设置宣传栏(窗)30余个,组织群众性主题宣传活动50余场次,悬挂横幅40余幅,张贴标语700余张,组织开展文明劝导行动300余次,劝导“不文明、不卫生”行为1200余人次。共出动治理执法人员、清洁人员7000余人次,清理卫生死角垃圾1000余吨,清理和规范流动商贩及违规占道经营120余处,治理机动车、非机动车违章停放400余起,处罚驾乘人员“三乱”行为200余人次,清理和规范施工现场材料堆放130余吨,治理施工现场扬尘污染17处,治理乱搭乱建200余个,拆除各类破损、陈旧标志标牌37个,新安装路标、路牌22个,修补路面、清理泥石流、坍方等3500余平方米,补修清理绿地4700平方米,完成3882部无牌无证车辆上户,为3042部车辆办理了营运证。

三、2014年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城乡交通运输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力争达到“四化”标准,改善交通运输卫生环境,提升交通运输形象。

二是继续深入开展“七进”、“除陋习、树新风”活动,持续治理“五乱”,巩固活动成果,建章立制,形成文明卫生习惯的长效机制,组织开展“争做文明交通人”活动和“争做文明旅客”活动,营造文明、卫生新风气和整洁、优美的交通运输环境。

人文环境治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全球环境治理;国际政治;环境政治;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5;X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1674-6848(2012)04-0079-08

[作者简介]刘 颖(1977—),女,博士,山东单县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政治与环境政治研究。(山东济南 250014)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世纪以来的西方新社会运动研究”(12YJCGJW008)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环境的恶化与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全球环境治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以来,国际社会中关于环境议题的国际会议召开的频率与规模呈现递增趋势,各国领导人非常注重环境在外交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制定了一大批与环境相关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环境法律文件或原则,国家间、地区以及全球性的环境治理机构也得以建立。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实践,全球环境治理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目前全球环境治理虚的成分比较多,实的成分比较少,大量的国际会议和国际条约的订立并未有效遏制全球环境恶化的趋势,①无论是从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还是从环境政策与协议的实施等方面来看,还存在一些限制全球环境治理有效性的因素。本文拟从全球环境治理构成要素的角度,分析全球环境治理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探寻全球环境治理走出困境的具体路径。

一、全球环境治理及其构成要素

(一)全球环境治理的含义

随着环境的恶化与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等问题关注度的上升,全球环境治理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理论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全球环境治理是全球治理理论在环境领域中的拓展与应用,由于学术界对全球治理的定义理解不一,导致对全球环境治理概念的界定也存在分歧。学者王宏斌把全球环境治理理解为:“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从而维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并认为全球环境治理的理论内涵包括规则、价值、对象、主体以及效果五个方面。①而学者蔺雪春根据联合国《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文件,把全球环境治理理解为:“主要是国际社会通过建立新的公平的全球伙伴关系,经由条约、协议、组织所形成的复杂网络来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②结合学者们的观点,笔者认为全球环境治理指的应是国际社会中包括国家、国际组织和公司企业等在内的各种行为体,为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挑战,通过谈判、协调与妥协等方式来进行合作,制定与环境相关的条约、协议、规则来规范、约束甚至是制裁国际社会中的环境破坏行为,以求获得稳定的国际环境秩序,维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二)全球环境治理的构成要素

全球环境治理不仅是一个动态的进程,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包含了四个必不可少的要素,笔者将这四个构成要素概括为“四个w”。

1.“who”,即“谁治理”的问题。

很显然,“谁治理”的问题指的是“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就目前而言,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一是国家。国家是全球环境治理最重要的行为体,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处于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国家环境原则是全球环境治理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则;其次,国家在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创建、运行以及效用方面都发挥着主导作用;最后,国家在国际环境法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③二是政府间国际组织。全球层次上的这类组织主要包括联合国大会、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以及联合国发展署等;专门机构包括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气象组织等;此外还有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地区或次地区层次上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还包括地区金融机构,而自1972年以来各国纷纷建立环境部/局/署等专门机构,也是其治理功能的重要体现。三是公民社会的各主要群组,包括非政府组织、私有部门、媒体、科学界等,也是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④因此,从理论上讲,就全球环境治理的主体而言,全球环境治理结构应该是由国家中心环境治理和非国家中心环境治理共同构成的,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的行为体、力量和运动构成的复杂结构。

人文环境治理范文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以人为本、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提升城市形象、打造一流市容环境为目标,以环境执法监察为保障,深入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通过开展集中整治,进一步改善全县整体环境质量,优化全县发展环境。

二、总体目标

以城市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和整体最佳效益为前提,加强我县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用综合对策整治、调控、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促进城镇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通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环境监管,努力提升城市品位,塑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改善过境河流罗闸河、南汀河水质和全县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三、整治重点

(一)重抓污染减排,减少环境污染

以群众反映的重点、难点、热点为突破口,采取“治、清、禁、整”等措施,全面整治和遏制“脏、乱、差”等现象。一是积极配合有关本文来源:文秘站 职能部门认真开展市容市貌整治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二是积极推进结构减排。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把淘汰落后产能建设关,严控“两高一资”行业,缓解结构性污染,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不断优化。三是大力推进工程减排。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企业加快治理设施建设和完善步伐。四是不断强化管理减排。建立健全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统计管理工作制度,加强污染减排工作的监管,依法加强对企业现场监督检查,确保治污设施稳定达标运行,督促企业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和强化管理。

(二)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改善环境质量

紧紧围绕市委提出“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加强城镇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市容市貌整治工作。一是配合职能部门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服务工作,配合县建设局等部门抓好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工作20__年底前开工建设,力争“十一五末建成运行,县城污水生理率达80%以上。二是对文化娱乐业环境质量进行整治。对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已经营业的文化娱乐业,限期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对于不符合开办文化娱乐业环保条件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联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和收回排污许可证。三是对建筑施工噪声污染进行整治。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严厉查处夜间施工噪声扰民违法行为,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其主管部门应出具证明,报环保部门批准;对未经审批,擅自夜间施工造成噪声污染的,依照《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予以处罚。四是加快推进各乡镇垃圾处理场建设的步伐。逐步实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对已建成的垃圾处理场加强维护和管理。五是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重点村为示范村,投入环保专项资金,着力实施“四改”工程(改池管好垃圾、改厕管好粪便、改养解决畜粪、改种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村容村貌整治,促进实施环境洁化、道路硬化、房屋美化、村庄、社会事业设施配套化的“五化工程”,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和市容市貌整治。六是开展典型乡镇饮用水源地保护和调查,确保饮用水源地安全。

(三)严格环境执法监察,保障人居环境

严格环境执法是污染减排工作的保障。各职能股室要定期、不定期对全县污染源进行监督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偷排、漏排、闲置设施等环境违法行为,确保和巩固污染减排成果。

四、保障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市容市貌综合整治是贯彻落实十七大四中全会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生态文明云县的重大举措。局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局各 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股室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高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圆满完成各项整治任务。

(二)规范操作,文明执法。集中整治活动中,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以及执法工作程序的要求,规范操作,文明执法,妥善处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整治活动取得实效。

人文环境治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基本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建设,首先要更新理念。理念就是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已成为主导文化环境的核心理念,而凸显主体、回归生活和“两个统一”则是这一核心理念在目标、实践和系统层面的具体体现。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其一,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其根本任务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和引发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具有积极道德行为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社会的有用建设者。因此,提高人的素质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其二,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文化环境建设中做到“三贴近”,坚持以人为本,顺应时代召唤,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其三,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以人为本的目标,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要以“四个以”为指导方针,并积极发展新型的大学生人际关系,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关怀,创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目标理念是凸显主体

当前教育理论界积极讨论的一个理论问题就是“主体性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较来说,主体性教育是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使学生自主、自觉地参与学习,能动、创造地认识和实践;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其一,内容上满足学生。只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内容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才能促进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接受和感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影响。其基本内容主要有: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中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在其文化环境内涵上要蕴含着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容,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政治内容,具有高尚的道德教育和健康的心理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生的内在需求。

其二,方法上不断创新。由于大学生的素质结构、自身条件、生活环境和主观能动性的不同,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重大学生个性差异。为此,要紧紧抓住培育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方式方法。

其三,环境上营造主体氛围。这种主体的氛围即他教与自我教育的和谐氛围。主要靠学校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技巧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健康积极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意识沿着正确、合理的方向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具有一种信念,只要有可能,你就可以做。你必须使你自己相信这是可能的,你不必去模仿他人;你的同学已经做到了,那么你也能够做到。你没有读过他的理论,但你有更好的生意,你就去尝试做。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给学生创设的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氛围,一旦有好主意,他们就可以白手起家创办公司而不考虑这会有多少困难。这种主体氛围使大学生主动地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敢于实践和善于创新。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实践理念是回归生活

生活是生命的存在方式,生活世界是生命存活的世界,是生命求得意义和价值的活动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与生活交织、渗透在一起。脱离生活,就会失去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所蕴藏的精神内涵,只能流于理论空漏的说教。“回归生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要求。 社会生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将走向虚无。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反思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回归生活,体现生活,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回归生活就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过程中,必须立足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契机,营造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文化环境氛围。这是社会生活实践的要求。马克思主义人本论始终立足于人类的生活需求与素质发展,是最为科学与彻底的“以人为本”。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回归生活,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营造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激发人的潜能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现实而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舒展生命、感受自己的生存价值、体验生命的活力,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享受尊严,享受幸福,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

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的系统理念也应该得到重视,既要树立校内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统一的小系统理念,还要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相统一的大系统理念,防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被其他非专业思政课教师、干部及员工的言行所抹杀,避免“课上一年功,不如社会一阵风”、“一个假期颠覆一个学期”的惨痛现象出现。

参考文献:

人文环境治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环境检测 环境治理 促进性

一、前言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行业能源消耗大大增加,工业废渣、废水、废气排放量随之变大,导致环境问题愈发严重。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如果环境长期遭到严重破坏,不仅会带来诸多问题,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且后人的生存堪忧。在我国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背景之下,通过环境检测实施环境治理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二、环境治理中环境检测的必要性

温室效应、酸雨、土地荒漠化、水域富营养化、泥石流等现象都是由环境污染所导致的,而环境污染则与人类活动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变得越来越重要。环境检测,是指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生物学科、环境学科、地质学科、化学学科等多种学科知识与常识,对环境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的一个过程。[1]检测的对象包括水质、土质、气体、声音等各种介质,通过取样、实验、计算得出被检测对象污染物的组成成分及各种污染物质的比例。根据检测结果所得数据资料科学性分析、定性定量分析,实现对环境当前破坏程度的准确评估,并为治理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数据支撑。实际上,在环境治理中,很多地方都需要依靠环境检测,也必须进行环境检测。因为只有通过环境检测才能了解污染物的成分及比例,进而才能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才能保证环境治理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最终实现环境保护目的。因而,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环境治理、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三、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的促进性作用

(一)促进治理设备科学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一个时生了实质性的变革,将传统以人工为主的生产运作模式转变为以科技、先进设备运作为主的生产模式,将21世纪发展成为科技时代,高新技术时代。在这一时代中,环境检测设备作为高新技术产品,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不断向着科学化、现代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不断促进环境治理设备趋于科学化,大大提高了环境治理工作的科学化与高效化。[2]环境检测依托于各种检测技术与相关实验器材,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行为规范性,提高检测数据精度,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不断对环境检测与治理设备进行改良创新,在继承传统设备优势基础上积极研发新的功能,克服传统设备局限。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与悉心钻研,环境检测与环境治理设备的科学化水平取得了实质性提高,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促进检测系统智能化

环境检测系统是环境治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是所有环境治理设备正常稳定工作的保障,环境检测系统性能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近几年,我国在环境检测方面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在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基本形成了一套标准规范的环境检测系统。可以实现对环境治理设备的实时监控与实时检测,实现对设备的智能化操作与控制,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3]而环境检测系统的形成与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和环境治理工作效率的提高,都得益于环境检测工作的开展与进行。

(三)为环境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与治理方案的制定,需要有真实、可靠、有效的数据做支撑和引导。这样才能避免治理工作开展的盲目性和低效性,切实提高环境治理工作效率与治理决策的科学性。而环境检测通过对环境中各种对象污染物的检测,可以为环境治理方案制定与治理计划提供决策依据,提供所需数据支持。[4]环境检测与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当前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历史检测数据和治理方法、治理成果为基础,通过分析、对比历史数据与新生数据,了解环境污染变化趋势、污染物及其比例变化情况与污染程度,从而依据这一变化情况对环境污染进行预测评估,制定长期有效的环境治理对策,为环境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

(四)为环境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环境治理工作离不开技术的投入与使用,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环境治理工作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才有可能实现环境保护。而以开展技术性检测为核心的环境检测,无疑可以为环境治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如监测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5]这些技术在环境治理中,在为环境治理决策提供所需信息的同时,也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为环境治理决策有效性、实用性的提高和检测精度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所起到了巨大的促进性作用。

四、结语

当前,环境的严峻形势与继续恶化趋势,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经济质量的提升,使得环境治理工作日益紧迫,治理任务日益繁重。为降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充分做好环境检测工作,推动环境检测促进性作用全面发挥,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为上海申丰地质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徐海妹.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4):177.

[2] 程仁福,刘光辉.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3):144-145.

[3] 庄小青.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4(11):5-6.

人文环境治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态;政府治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009-03

生态文明指的是在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过程之中,不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加以优化,进而建成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制度、精神、文化成果和。生态文明并非是局部的社会经济现象,而是相对于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所谓政府治理,指的是为了能够使得公众的利益获得最大化,而对公共事务进行互动合作管理的过程。目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诉求,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就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政府生态治理路径完善问题展开相关研究,以期为政府的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一、生态治理的内涵及其现状

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所谓生态治理便是在政府的管理下,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过程。政府是生态治理过程的主体,此外,社会力量及广大的群众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其中去。目前,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世界各个国家的合作、依赖程度也愈来愈紧密。因此,在进行生态治理时需要积极地与其他国家相互配合、协作。

以科学发展观视角综观我们国家的生态治理现状,其形势是相当严峻的,具体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易冲突乃至诱发生态危机等。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强调利益的最广大化。但是,由于社会转型期,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处于改革攻关时期,许多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导致资源供应紧张、资源分配不均,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受到严重威胁。所以,我们对该问题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世界时展的主要潮流,是自然、社会与人类三者共同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们国家现在的改革逐步步入了深水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包含着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以环境破坏为代价换取短暂的经济利益,必然是不可持续的发展。这种发展理念和现状亟须转变,绿色、可持续、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宜居生态的发展理念。

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治理的作用

(一)倡导绿色消费模式,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因此,政府部门首先需要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努力倡导绿色消费模式,使全社会牢固地树立起生态文明观念。具体来讲,包括以下三点:一是积极扭转消费观念,努力倡导生态消费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模式的不断转变,我们应该积极倡导新的消费模式,杜绝环境恶化与资源浪费的现象。二是建立健全生态教育机制。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进行广泛的宣传,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生产等层面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充分地体现出来。三是努力加强生态教育,不断提升公民生态道德素质。在公共场所、教学生活中融入生态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公民生态观念,提升公民生态道德素质。

(二)发挥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如果在进行经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会对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威胁,那么政府加强对环境的治理便是维护公众利益的重要保障。若是把环境治理活动简单地推向市场,只是依赖于市场的组织运作,从而引导社会资源向环境保护流动,这便是典型的市场万能论。政府是生态环境的责任主体,是社会生态环境公共物品的主要提供者。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是在市场经济运行的条件之下政府的重要职能。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充分发挥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三)确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

在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会涉及各行业、各领域,因此,生态环境治理具有综合性与广泛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政府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时要积极与各行业、各部门沟通协调,杜绝相互矛盾与相互脱节现象的发生,避免因权责不明而产生责任推诿、履责缺位的现象。确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做到以下三点。

1.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对于环境信息的公开披露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环境信息的公开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前提,只有充分了解社会生态现状,生态治理主体参与才能有的放矢。环境信息公开的基本架构包括两方面,一是基于环境信息请求权的被动公开,主要表现为对某一生态问题的信息披露;另一个是基于政府法定职责与企业社会责任而主动公开相关的环境信息。政府、企业应当更加主动地公开环境信息;同时公民个人也可以积极申请、主动维护自己对于生态环境信息的知情权。

2.健全部门、地区协调机制。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诸多领域和部门,在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除了要做到信息公开与资源共享,还应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不同主体、不同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健全部门与地区的协商机制、协调机制,可以更加高效地处理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应当采取联合行动应对生态问题,通过跨区域合作与交流,推动生态治理的合作走向普遍化和常态化。

3.明确政府与公私机构之间的界限和责任。政府与企业在政治、经济、社会中作为主要参与主体,享有诸多资源与环境便利。因而,在生态治理过程中,政府与各类公私机构应当明确自身的权利边界以及应当履行的环境保护责任。更重要的是,政府与企业机构应当清晰职责边界,杜绝寻租现象的发生。

三、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当代政府完善生态治理体系的路径

(一)构建政府生态绩效管理体制

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当代政府要想完善生态治理体系,首先要从构建政府生态绩效管理体制着手,这要求政府部门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增强政府部门对于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治理、坚持五位一体发展战略,从行政理念与责任上切实强化生态观念。

其次是不断优化创新政府部门现有的管理制度,要努力将对政府组织的绩效考核指标从经济至上转向绿色GDP考核,把生态保护成果作为评价政府治理的核心内容。当前,不少学者关注到了绿色GDP核算的学术研究问题,虽然绿色GDP真正运用的可操作性值得商榷,但是这种积极的探索不失为生态治理中政府行政理念转变的良好表现。

再者要对目前的管理手段加以不断的优化,有意识、有步骤地减少利用税收、行政处罚等行政手段来治理环境,努力做到市场激励与行政手段并重。生态治理如果一味地通过税收与行政处罚来进行治理,其往往是被动的。政府可通过市场激励、政策扶持,鼓励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带动生态治理产业的发展与普及。企业在市场激励下,自觉履行生态治理义务,也可以大大降低政府生态治理的行政成本。

最后,要不断改善政府职能,努力实现从生态管理到管理与服务并重。生态治理,强调管理与服务的同步。政府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应当树立强大的服务意识,在生态治理中优化环境服务,打造生态宜居的生态环境,提供便利、优质的环境咨询、环境保护等服务。

(二)建立健全的执行机制

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之下,政府部门要完善生态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建立健全的执行机制。只有在高效的管理与约束之下,我们才可以更好地实现环境保护。

首先,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当出现违犯环境法律法规的情况时,要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其次,政府部门要积极出击,及时、高效地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对于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的地方,要依法进行重点补偿。

同时,还应加强基层执行队伍的培训。好的政策有赖于基层执行人员推动执行与跟进反馈。一直以来,政策执行偏差经常是困扰政府的问题。生态治理涉及环境保护政策、环境立法与执法、环境服务等方方面面的执行工作。这些工作的执行依靠大量基层执行人员推动实施。不断提高基层执行队伍的生态治理理论素养,有利于保障法律、政策执行效果,降低执行偏差,避免生态治理法律政策执行失效或产生不良后果。

(三)加强法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

政府部门要不断加强法治建设,逐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一是要不断普及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要加强对政府负责人的法制培训,并且把环境保护法写入企业生态经营之中,加强对社会大众的法制教育力度,不断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法治意识。从科学发展观到生态治理,可以发现我们不断强调治理的可持续与绿色发展。但是,生态治理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在不断提升认知的同时也需要他律机制的健全来规范和约束行为,确保生态治理的推进。

二是政府部门要做到严格执法,不断增强执法、巡视力度,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做到零容忍。法制是生态治理的坚强后盾,对于生态治理的破坏成本的提升,并不是生态治理的目的,但是不失为生态治理的有效手段。济人往往具有趋利避害的心理,当破坏环境的代价足够大的时候,更加能促使其放弃牺牲环境利益的决策。

三是要逐步健全地方生态环境法规,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修订相应的制度,不断增强对地方企业的约束力度。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地方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而,对于生态环境的立法、执法工作要注意做到与时俱进、紧贴地方特色。科学发展观,讲究动态与系统的发展管理战略,地方生态环境规约的制定可开展听证、调查等形式,深入了解地方环境变化情况,制定有效性、针对性较强的规约,更好地为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四)鼓励社会组织的参与

目前,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遭到持续不断的破坏,这已经给人类的社会活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这就要求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我们国家严峻的生态现实催生出了很多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组织,专业的社会组织可以吸引更多的民众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治理中来。并且,我国的生态治理工作与科技发展问题、贫困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政府部门积极鼓励社会组织的参与,能够为生态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专业的民间环保组织可借助自身优势为政府提供专业的环境测评报告,真实有效地反映环境发展存在的问题。同时,专业环保民间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发挥群众优势和专业优势,这也极大地节约了政府行政成本、提高了政府治理环境的行政效率。此外,专业的民间环保组织更可以提起民间环保公益诉讼、协助环保领域相关立法工作。例如各地生态法学研究会以专业的法律基础从事某一环境问题立法草案研究,为生态立法工作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民间性的环保组织可以深入了解基层环境、听取民众意见,对于生态立法工作的科学性与民主性具有极大帮助。

专业的社会组织可以发挥组织优势,吸纳社会群众力量,聚集一批有志于为生态环境治理服务的志愿力量。生态治理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社会工程,仅仅依靠政府单边治理是不够的,政府由于时间精力、行政成本等问题,对于生态治理问题需要诸多力量支持;而社会组织虽然具备专业性和组织优势,但是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还是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公民个人可以加入相关社会组织从而参与到生态治理的工作中,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培训,形成专业优势与人才优势,更好地推动社会生态治理。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进程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政府部门要不断完善生态治理体系,首先要倡导建立绿色消费模式,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其次要建立健全的执行机制,提升基层执行队伍素质;再者要加强法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最后要鼓励专业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生态治理工作,从而更好、更全面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小勇.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当代政府生态治理[J].科教文汇,2015(3).

人文环境治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高校;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374-02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但是在建设人性化环境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在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建设理念的号召下,我们更应以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来审视和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建设。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范畴。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创造人,人创造环境,两者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这一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的基本观点。人是环境的产物,在实践中人不能脱离环境而生活,受其影响并受其制约。但同时,人能适时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社会环境的变化以社会实践为中介创造和改变环境。人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环境作用于人和人改造环境的双向运动过程。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运行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活动实施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教育对象所处的内部小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可创性、广泛性的大系统。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以人为对象,是树立人的正确思想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是塑造人、教育人和帮助人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围绕的中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的最终归宿;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主体,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受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要充分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发展人和完善人,把人作为内在价尺度。人具有区别于动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人能积极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决定了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满足人改造和创造环境的主动性需要,开发人创造环境的巨大潜力。坚持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就是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现状

(一)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带来复杂的网络环境

随着现代性社会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步入网络信息技术普及化的时代。网络文化也逐渐在各个领域铺展开来,网络的普及和网络信息的传播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改善了高校的教育和教育环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更加灵活开放和多元化。计算机网络覆盖面广、无所不包的信息含量、传播速度快,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非常重要的技术工具,往往不比其他环境因素更容易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但环境是互联网的自身弊端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带来了诸多问题。网络空间的不受限制性,监督机制的极不完善性,使大学生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源源涌入给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造成很大的紊乱。当代大学生由于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其思想和价值观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面对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矛盾、道德与非道德的相互否定,他们摇摆不定。网络信息包罗万象,各种社会信息、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不断涌现,由于政府对网络主流文化引导不够,加之学校对本校媒介环境的管理不够,使大学生极易受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腐朽价值观的侵蚀,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的确立。

(二)家庭环境和婚恋观的变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更加复杂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是一个人在其中生活最早、最长久的群体。家庭环境是影响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基础环境,教育对象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的日常生活都会对人们的言行举止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生在和睦、友爱、理解的家庭环境人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重大改革,家庭环境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新的问题。传统婚恋观发生了变化,相当一部人在婚恋观上出现了放任轻率的态度倾向,早恋、试婚、闪婚、婚外恋等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离婚率的上升对学生健康完整人格的形成造成许多不良影响;家庭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部分家庭陷入了对子女重智轻德、重物质轻精神的家庭教育误区,价值观念的核心明显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方向偏移,许多家庭教育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只关心孩子成绩却忽视对子女的人格教育;许多家长在家庭教育观念中存在重中小学教育而忽视大学阶段教育,众多家长对孩子的大学生活和学习情况漠不关心,缺乏与子女的交流与沟通,进而导致学生的家庭意识弱化。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展开。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带来了新机遇和诸多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高校后勤社会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提供了诸多机遇,同时又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高校后勤社会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提供了诸多机遇。“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进行管理,通过引进竞争机制使学生的饮食、住宿等服务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服务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也优化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1];高校后勤社会化使高校周边环境也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使得高校在建设和优化高校校园环境的同时更加重视与周边环境的和谐。

其次,高校后勤社会化,使高校与社区环境日益融合,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最大的变化就是高校后勤的有偿性取代了过去的福利。一方面原有的服务性后勤部门逐渐社会化和市场化,弱化了其服务功能;第二,公寓的出现和外宿现象的逐渐增加,给班级管理带来了难度。第三,后勤社会化后,学校为了降低后勤管理成本,聘用一些未受过正规业务培训、素质不高的临时工做公寓管理员,其管理水平严重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

三、以人为本视角下建设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措施

(一)加大网络建设和管理,加强大学生的自律,形成健康的、有序的“虚拟环境”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以网络这种数字化、高速化和交互性为主要特征的信息传播媒体已在悄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网络就好比“双刃剑”,只有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才能推进网络文化环境建设。一是加强对网络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只有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这个新领地,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增强其政治意识和抵御能力。加大主流媒介信息的宣传力度和导向,高校主导文化的影响力度,避免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学校要对本校的网络环境加强管理,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和社会上的不良行为要积极采取防范措施,增强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能力和鉴别能力。二是加强对互联网的运用,营造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要采取相应措施建立特色网站,在网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吸引学生参与。三是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对学生和子女的监督和道德自律意识教育,约束他们的网络行为。

(二)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优化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教育者来说是不可选择的,但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创设。家庭环境的创设是高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基础,所以我们不能忽视家庭环境的重要性。家庭环境的优化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优化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首先要高度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这是优化家庭环境的关键。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重点是加强对家长科学教育观的教育,使其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首先要认识到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子女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性,促使他们积极地加强家庭环境的建设,努力创设和谐稳定、亲情友爱的家庭氛围。其次,“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人际环境和家庭教育环境,注意与子女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再次,家长要注意和适时主动地对子女进行婚恋观教育,端正他们的恋爱观和婚姻观,让他们明白在恋爱和婚姻中自己的责任,使其严肃和正确对待。再次,家长要重视对子女“心”的关心和教育,积极了解他们的心声和实际需要,适时进行心理督导。

(三)建立大学生社区和公寓文化,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深入发展,大学生社区和公寓文化建设日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社区物质条件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结合的原则,以服务学生为宗旨,积极推进高校后勤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改革,积极创建制度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服务完善化的社区和公寓育人环境。优化大学生公寓文化,建立严格的公寓管理制度和宿舍条约,组织具有专业化和高水平的管理团队,建立相应的网上后勤服务平台,整合大学生社区和公寓环境,打造建设优美的物质环境和提高公寓后勤服务相结合,制度化与人性化、管理与服务一体化的高校思想政教育公寓环境。

参考文献:

[1]付国华.基于“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初探[J].职业时空,2009,(2).

[2]李敏,李云飞.论高校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罗成富.论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J].中国成人教育,2005,(7).

[4]蔡鸿新,张凯民.建设和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若干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2).

[5]赵嘉麒.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优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人文环境治理范文第12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高校教育环境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影响

大学生在高校中思想的进步、对政治教育的认知、良好的品格的养成离不开高校的环境氛围熏陶。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高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高校环境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长期生活的地方,学生往往会因为环境中带来的氛围,渗透着其所带来的人文文化,从而得到感情上的感染,认知得到影响。人类的思想觉悟,品格是否高尚是离不开环境的影响的,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是诠释了环境对人所带来的影响。

思想政治的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的,从根本上去使学生认知,理论很难体现出思想政治的精髓。思想政治的教育往往与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优化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在文化素质的学习上有着积极的意义,在高校中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优化资源优化育人环境的层面上落实。

1.1文化素质的形成

大学生在高校生活中文化素质的学习需要在特定环境下形成。文化素质实质上是在学习中形成的一种习惯,一种思想。文化素质是学生在知识学习,自我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素质学习中慢慢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基本品质体系。文化素质的学习不单单是指在学校中书面文化知识的学习,而更多的是在学习的环境中受到的对思想方面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意识。

1.2人文环境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影响

人文环境往往对教育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人类对社会进行建设,不断完善改进,就是在改善环境。人文环境的形成是通过教育的态度,教育观念的贯彻,学习的风气,所信仰的教学理念等关键性因素所组成的,是一种无形的环境,是潜移默化教育的关键。

人文环境与教育之间是一种相互而生密不可分的关系,人文环境的形成影响着教育的氛围,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同时教育的观念、教育的效果,又在影响着整个人文环境。

1.3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环境带来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注重学习思想政治的创新性,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贯彻学生对学习的创新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种古板无用的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目的是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思想行为上使学生改善不足,规范言行,从思想上使学生取得思想上的进步。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认知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涵盖了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整个过程,形成了一种无形的作用力,推动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贯彻先进的思想。这种有着影响力的环境成为大学生在高校对思想政治成长中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应用的对策研究

2.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应用在大学生心理认知上

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发展离不开其心理的认知,心理认知是自身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断发展所逐渐形成的对兴趣、爱好、需求的一种心理导向。心理认知是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思想上的觉悟和对学习的追求等。外部环境是影响心理认知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环境条件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环境给予了学习者一个氛围熏染的过程。思想政治的教育对受教育者来说是一种在思想上和实践上都具有很大积极意义的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赋予的环境条件,可以使教育上需要理解的观念,学习上本身的意义等得到贯彻,对受教育者得到一种渗透性的灌输,同时使受教育者在学习中思想不断进步,与外界环境产生共鸣,完善心理上的认知。

2.2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优化人文环境

要缔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从氛围中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造成积极的影响,必须要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入手。思想政治的教育无非就是提高学生思想的觉悟,调动起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从而去使学生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

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创新意识,在积极的教育引导下,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的探究兴趣,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环境。思想政治环境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高校应该着力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整体上优化高校的人文环境,贯彻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使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觉悟,这才是有效提高大生文化整体素质的手段,有利于学生在高校中更好地向全面发展。

3 结语

思想政治的教育潜移默化,优化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在文化素质的学习上有着积极的意义,在高校中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缔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中,从氛围上感染学生,使学生思想从根本上得到觉悟。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3.

人文环境治理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法治;理念创新

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3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面对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发展战略的艰难选择等一系列问题,迫使人类不得不冷静地思考,是继续无节制地消耗能源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去发展经济,还是重新选择一条理性的道路,实现健康的社会发展?对于此种瓶颈状态,党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也是对人类几千年发展经验教训的反思,是对工业文明发展道路的总结。因而,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及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的背景及现状

(一)生态文明的概述

生态文明,即生态层面的文明,具体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历史形态。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态。它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完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建设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称。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而不是仅局限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从狭义层面上讲,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从而造福人类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所做的实际行动和所取得的成果的总和。它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持久状态。它包括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思想观念、法律制度、政策机制,以及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等要素,是这些要素的有机、完美的组合。①

(二)生态文明的发展现状

生态文明理念的形成既可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哲理精髓,又富蕴了现代人类活动实践的成果。人类的生存环境、生态安全、生态发展、生态文化、生态意识、生态技术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之生态问题逐渐进入全球学界的视角,生态文明理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在20世纪初期,发生在英、美、日等国的公害事件,已经逐渐暴露出了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所带来的诸多生态环境破坏问题。1962年,美国女科学家卡逊发表了惊世之作《寂静的春天》,她深刻地描绘了一幅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可怕景象,警醒人们将会失去春光明媚的春天,提出了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深刻社会发展问题。10年之后,美国著名学者巴巴拉・沃德和雷内・杜博斯创作的《只有一个地球》问世,把人类生存与环境的认识推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挑高到一个新境界。同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著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做出了如果目前世界人口、工业化、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粮食生产的趋势继续不变,下一个百年的某个时刻,就会达到这个行星增长的极限出现不可控制的灾变的科学论断,从此,全球性生态安全的话题震惊了全世界。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出版了《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提出了解决人炸、经济衰退、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世界性难题的出路在于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以及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形成的文件《21世纪议程》,是开启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两个突出标志。这两个文件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理念,揭示了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系统中的重要作用。②

随着时代的步伐,我国相关文件――《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倡导生态文明,强化环境法治,完善监管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以环境文化丰富精神文明。2007年10月,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上的报告中也着重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2009 年 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确定了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并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2010 年 10 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011 年 10 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八部分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详细阐述,应当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理念是当代中国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本土化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主要着眼于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强调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从人类社会文明转型的历史视角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二、生态文明对环境法治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义,科学发展观确定了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生态关系,它所遵循的原则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首先是发展,而这种发展不仅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增长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能源资源,减少废弃物,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文明生产与文明消费。

(一)法治与环境法治

政治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是制订得好的法律。”我国学者大部分认为:法治是以民主为前提和目标,以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在国内环境法学界,较早研究环境法治的是蔡守秋教授,他认为环境法治是法治在环境领域的具体体现;将环境(保护)活动(工作)纳入法治的轨道就是实行环境法治。如果说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崇高理想,同样可以认为建设环境法治秩序则是环保人士的崇高理想。因此,动态地讲,环境法治可以理解为为了使环境保护走上正常法治轨道的一项工程。③

(二)生态文明是环境法治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文明,它是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强调把人类自身的进步与自然的可持续能力增强有效结合起来,是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上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在客观上强调,要求直接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环境法必须实现机制转变,即从一个被动的环境危机应对机制转变为一个主动的生态社会服务机制,而这将会促使环境法在基本理论和制度设计方面也要同步的进行必要的变革和更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强调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社会,这不仅与环境法的宗旨是一致的,而且其作为一种治国理念有效地促进了环境法的价值目标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从一个侧面上体现出高度的国家环境保护政治意志,也体现了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从法治的民主性角度,它必须遵循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

(三)加强和完善环境法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形势来看,建立起一套符合自然规律的环境资源法律制度体系,是实行环境法治和生态文明重要因素。建设生态文明的途径有很多种,如人民的道德观念提升、国家加大投入、国际社会的通力协作等等,但是如果用“标本兼治”这一词语来形容的话,环境法治就是“标”,只有沿着环境法治的方向,才能达到生态文明的彼岸。这是由人类社会历史文明的发展规律决定的,环境法治是法治的一个方面,但是法治却是当今世界各国治理所普遍和必然采取的方式。因为它全面地包含了民主、秩序、自由、平等等最为重要的人类核心价值。它比任何一种其他治理方式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相对于人治来说,法治强调法律的统治高于个别人的统治;相对于法制而言,法治更强调良法、在民、正义和民主。④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实行环境法治也是建设生态文明较为合理和理想的途径和方式,它具有其他方式所不能比拟的确定性、强制性和可预测性。

三、生态文明在环境法中的发展进程

在人类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是环境法律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全球正处于从现代性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转型期,这种转型必将会使以往适用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以个人为本位的法律,以及适应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以集体人(即人的社会)为本位的法律都产生了局限性。从而使人类提出了更适用于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以人类生态系统为本位的法律。随着建设生态文明同时出现的是环境法律的生态化趋势,即环境法律的生态化需求。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环境法领域,自1998年以来的绝大多数立法几乎均直接或间接确立了“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法律。我国自 1998 年以来,已有新制定或新修改的 14 部环境单行法律的首条立法目的条款就确立了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单行法之法律目的,占同期可比立法总数的 82.4%,仅有同期制定的《森林法》(1998 年修正)、《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 年)和《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 年修正)的立法目的条款未明文使用“可持续发展”或类似措辞。进一步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上,《野生动物保护法》第1条“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中,“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维护生态平衡”其实已经间接反映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要求,可见该法的立法目的条款已经受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影响,可能基于该法特殊的调整对象――“野生动物”应重在保护野生动物,维持生物多样和生态安全,而非为了促进人类可持续使用野生动物。而《森林法》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均因其调整对象的特殊性等因素,而成为例外。从所使用的措辞分析,仅 2008 年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直接言简意赅地使用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辞;2001 年的《海域使用管理法》和2002年的《水法》紧紧围绕各自调整对象,分别细化其立法目的为“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当中其他多数立法都以实现或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立法目的的表述,而其中 2008 年的《水污染防治法》则在更高层次上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即该法追求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将“以实现或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立法目的之措辞的占 1998年以来确立了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立法目的要素之法律的 78.6%,属于多数。⑤一般而言,部门法的法律目的可以在作为该部门重要组成部分的多数单行环境法的法律目的之上加以提炼、归纳和总结。至今,我们仍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目的作为我国环境法法律部门的法律目的核心要素。“生态文明”的内涵要求《环境保护法》修改,以实现其“生态化”,而作为环境法部门法律体系中的“龙头立法”的环境基本法之法律目的应适时反映该部门之整体法律目的,所以应将促进可持续发展写入《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条款。

故作为当代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排头兵的《环境保护法》,其修改应体现中国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对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步认可、确认、发展的伟大历程,在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目的条款中对其予以恰当的表述。

四、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环境法创新

(一)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在立法方面的体现

通过制定环境立法规划,逐步实现中国环境法的生态化,促进环境法向生态法的方向的转变和发展。在环境法律中更多地吸收和运用生态系统方法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方式。生态法是反映当代生态学新理论、新理念,其目的在于更好的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并在此发展过程中更好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社会,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保障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法律规范和法律表现形式的总称。

要实现环境法的生态化,首先应对1989年《环境保护法》进行修改,制定一部具有生态法特征的《环境法》,从而彻底改变我国过去在环境立法上重污染防治、轻生态保护的局面,有力地奠定生态法的法律基础,将我国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建立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并以《环境法》为先导,引导中国环境法律体系向生态法的方向发展。应该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环境法治建设,有效促进环境立法的目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的生态化。环境立法应该以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环境法治观和生态文明观为其指导思想。在实现环境法生态化的同时,更加注重以历史性转变的要求为指导,严格按照党的十指导思想的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生态文明、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将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基本国策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纳入到其他国家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中,逐步实现对包括宪法、民商法律、行政法律、经济法律、诉讼法律在内的整个法律体系的生态化。⑥

(二)在环境司法和执法方面

首先必须牢固树立环境法律的权威,环境法中对于环保责任规定的缺失使得很多人认为环境法只是一种口号,特别是行政领导干部,经常出现“计划不如变化,变化不如电话,电话不如领导人一句话”的现象,环境执法部门通常也会自认为位卑权弱,不敢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一定层面上造成了环境执法过程中的力度缺失。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提高环保部门地位和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等手段促进严格执法。其次,对于环境司法,应通过加强业务培训等方式提高各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对环境法相关制度的了解,鼓励环境保护组织为法官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同时从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等方面入手,解决环境案件执行难问题。

(三)在环境守法和环境法律监督方面

根据日本法学家川岛武宜的观点,“法不只是靠国家来加以维持的,没有使法成为作为法主体的个人的法的秩序维持活动,这是不可能的。――大凡市民社会的法秩序没有作为法主体的个人守法精神是不能维持的”。环境法律的内容必须体现普适的环境道德观念。环境法治的价值取向应该以环境道德为其主导性价值。环境法律规范的道德化,是使环境法律转变为更高层次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义务的过程,是环境法律归其本源的过程,是环境法律得以被普遍遵守、自觉遵守的必然体现,有利于主体守法精神的养成和环境法治社会的形成。对此,应当通过加强社会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法律意识,从而使其认识到自己的环境权利和义务,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同时进一步加强司法监督、社会团体监督和舆论监督等监督方式,其中尤其要扩展公民的环境权,法律的实施必须为公民所认同和实现,否则就形同虚设。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者。最后,我们也必须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必须规范和完善环境污染听证制度,完善学术界倡导已久的公民环境诉讼制度,使公众能够通过适当的机会、手段和途径参与环境法律监督。

五、结语

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其深刻的内涵,其核心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它是一种是人与自然之间权利义务的分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应该达到的文明程度。只有当人类向自然的索取,与人类向自然的回馈之间相平衡时;只有当人类为当代的努力,同时能够同人类为后代的努力相平衡时;只有当人类为本地区发展的努力,与同为其他地区共建共享的努力相平衡时,生态文明才能够称得上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真正实现。

注解

①郑占军、杜新:“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程中的环境法治要素”,载《法制与社会》2007年8月(上),第37页。

②亦冬:“生态文明: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载《攀登》2008年2月第1期,第73页。

③郑占军、杜新:“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进程中的环境法治要素”,载《法制与社会》2007年8月(上),第37页。

④刘思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初探”,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 年第 3 期,第70页。

人文环境治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十报告;法治;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DF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13)05004005一、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置于同等重要地位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突出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进一步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态文明建设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其形成、发展和完善需要上层建筑的支持和保障,尤其是法治的保障。在党的十报告中,党中央根据中国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相应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27这是党中央根据中国面临的新形势对全党和全国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十报告的上述论述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挥了动员和部署的作用,对于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如何正确认识党中央充分发挥法治作用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如何使各级领导干部学会并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性地成为我们的一项重大使命和紧迫任务。

加强法治建设,一个重要的服务和保障对象,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决排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的科学规范和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里所说“系统完备的科学规范和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显然含有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体系,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动力和根本保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建设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地位。

由此可见,党的十报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突出依法治国,将生态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一手抓生态文明建设,一手抓相应的法治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如仅仅抓生态文明建设,不重视相应的法治建设,就不可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而仅仅强调传统意义上的法治,不注意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点服务和保障,法治建设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进步性的法治没有价值。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切实有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历史性地成为环境法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

二、 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与法治不完善密切相关

2013年年初覆盖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雾霾,再次将中国的环境问题推至风口浪尖。在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面前,人们对“环境污染为什么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回顾中国几十年来的环境保护工作,在党和政府文件及各级领导的讲话中,对依法保护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可以说到了相当的高度。在法治方面,党中央在十五大就提出了“依法治国”方略,30多年来制定了30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全国人大也进行了多次环境执法检查。但是,从实际效果看,并没有取得期望的目标。人们不仅要问,为什么政府和有关部门做了这么多的工作,环境形势反而日益严峻?深层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1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9卷第5期

孙佑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研究

笔者认为,在全国上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下,在经济始终高速度增长的大背景下,环境污染的“点源”总体规模不断扩大,致使环境保护工作有力不从心甚至无可奈何之感。但是,法治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回避,这是“环境污染为什么越来越严重”问题始终解决不了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中国有环境法律,却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

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党是执政党,坚持依法行政,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作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参见《人民日报》2013年2月25日第1版。 。但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尤其是环境法律的实施情况,与上述要求相距甚远。

一是环境执法的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环保行政执法常常受到一些地方党委、政府的随意非法干涉,一些重大的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得不到追究。二是执法能力不足,执法权限有限。一些地方环境保护执法能力严重不足,设备、人员和办公场所都不能适应需要。三是权力寻租严重,执法效果不佳。人们常说,环境执法就是收费。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为了解决经费来源问题,以收费和罚款作为主要执法手段,而不以减少和消除污染为目的,致使污染环境的行为得到放纵。还有的地方,环境违法问题十分突出。例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一个很好的制度。我们如果按照环评制度办事,就可以防止很多环境污染问题发生。但是,一些地方拒不按照环评制度办事,最近《人民日报》披露的秦皇岛西部生活区垃圾焚烧厂项目环评做假,致使项目投入运行后产生严重环境污染,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参见《人民日报》2013年1月29日第5版。。全国此类事甚多。有关部门在每年环评制度实施情况统计报表中,有的地区的环评率达到100%,但出了污染事故之后,有关部门进行检查时却发现该项目根本没有经过环评,完全是弄虚作假。很多重大建设项目,是边施工、边进行环境评价,有人戏称为“先上车,后买票”,环评制度形同虚设。

在司法上,司法机关在处理生态环境纠纷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生态环境司法的公信力严重不足。环境诉讼中立案难、取证难、胜诉难、执行难的问题较一般民事诉讼更为突出。

在守法上,全社会尚未形成自觉遵守环境法律的氛围。一些排污单位为了利益以消极的态度对待环境保护,执法部门来检查时才开启污染处理设备,执法部门一离开就关闭污染处理设备,超标排污甚至偷排的问题十分突出。更有甚者,一些领导干部为了片面追求GDP增长,不惜牺牲环境资源,悍然批准重污染建设项目,激化社会矛盾,引发严重的。

为什么一些地区敢于在环保问题上以身试法?其根源在于对环境违法和犯罪行为没有进行有效的追究。例如有的单位污染环境,触犯了刑律,但对于其负责人,司法机关不敢追究其刑事责任;有的单位违法排污,环境保护部门不敢行使行政处罚权;有的单位排污,污染受害人到法院立案请求污染者赔偿,法院不敢立案,或者即使立案也不敢判决污染者承担赔偿责任;政府的环境违法行为,也得不到应有的监督,在行政诉讼中,政府的败诉率很低,低败诉率大大削弱了司法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力度,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对行政诉讼的信心。

(二)中国有环境法律,立法质量却大打折扣

中国30多年来制定了30部环境与资源方面的法律,可谓已经实现“有法可依”。但是仔细研读却发现,环境立法的质量与其应达到的标准相距甚远,一些已经制定出来的法律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一是有的环境法律措施过于“疲软”,被人戏称为“豆腐法”;二是存在大量立法空白,有的重要环境领域至今无法可依;三是环境法律的修改工作过于迟缓,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四是配套环保法规的制定落后于法律实施的需要,有相当一部分领域因实施细则的缺失实际上处于无规则调整的状态。

导致环境立法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在发展是硬道理的大背景下,决策层本身就不会允许将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得很严格,担心法律规定太严会束缚经济发展;二是立法机关即使试图规定一些“硬措施”,但由于受到来自强力部门或者利益集团的干扰往往难以如愿;三是法律之间经常出现“以法制法”的现象,环境法律中的一些硬措施往往被另外一些法律中的“反制措施”所抵消,这主要源于现行立法体制的不合理,或者立法协调工作不够有力;四是人民群众在立法进程中的作用未能发挥,公众参与立法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五是立法技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笼统的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解决,因而制约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六是立法工作部门本身也受绩效考核等因素影响,为了赶时间进度,有时就将没有协调好、没有“加工”好的法律草案勉强提请会议审议或者表决,降低了立法的质量。更为严重的,有的部门起草法律,本身就是为了争权夺利,方便部门利益或者集团利益,不惜牺牲全局利益和广大人民的利益,致使法律的正当性受到严重的挑战。这样的法律,不可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因而也不可能对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真正积极的作用。

以上问题,均是生态文明建设法治方面的问题。它说明,环境形势日益严峻,法治不完善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环境法治,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意义十分重大。

三、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树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习惯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1]28。党中央郑重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各级领导干部作为执掌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公权力的特殊群体,作为运用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执政主体,必须具有较高的法治思维水平和能力,就像其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水平和能力一样。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水平和能力是其法治意识和能力的集中体现。

所谓法治思维,在本质上区别于人治思维和权力思维,其实质就是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时刻牢记人民授权和职权法定,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则和法定程序,必须切实保护人民权利和尊重保障人权,必须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自觉接受监督和承担法律责任。法治思维还是公平正义基础上的理性思维和建设性思维。因此,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真正尊崇宪法和法律,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上,要切实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努力做到越是项目重要、越是建设工作紧急,越是自觉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厉行法治,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习惯,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而绝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增长而损害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大计。

(二)要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法律是文明的产物,同时又是维系文明和促进文明的一种手段[2]。所谓法治,法律之治,是指依据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种政治结构,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并且关切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目标。法治包括法的制定、法的实施、法的监督、法的遵守等环节。现代法治具有规范性、民主性、稳定性、可预期性和权威性等特征。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法治方式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当前应当重点挖掘法治方式的以下内涵。

1.进一步科学立法

亚里士多德曾说,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3]。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立法的科学性,确保良法之治,首先要有正确的立法指导思想,其要点:一要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立法从“生态环境保护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原则,向“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转变,切实改变生态保护从属于经济发展的被动地位。二要从主要运用“行政强制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更加关注人、关心人,致力于推动建立企业与周边居民和睦相处、自然保护区与原住民形成“伙伴关系”的方向转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三要从重点强调立法的数量和速度,向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立法的质量和效果的转变。为了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应当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创新公众参与立法的方式,扩大立法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集中人民智慧,体现人民利益,切实增强法律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上述原则下,生态文明建设立法应当重点关注以下领域:一是抓紧修改《环境保护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对于已经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审议的《环境保护法》草案,要根据党的十精神尤其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新研究需要修改的内容,与此同时,要根据治理PM2.5(细微颗粒物)的需要,加快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步伐,有针对性地补充重点内容;还要抓紧起草《环境突发事件应对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二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必须淡化GDP考核,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三是健全基本的管理制度。根据中国国土空间开发管理制度缺位的问题,应当强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例如,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要功能区要建立限制开发的制度,对依法设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要建立禁止开发制度。中国耕地、水资源、环境等管理制度已经建立,但不完善,要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森林、草原管理制度。四是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和税费改革还不到位,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虽已确立,但没有体现生态价值,生态补偿制度正在探索中。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性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五是依法建立支持运用市场规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同样需要依靠市场机制,要用市场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及时对此作出适当的制度安排。六是健全法律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资源环境是重要的公共产品,对其的破坏和损害要追究法律责任,进行经济赔偿。要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七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相关立法中要坚持法律的正当性,坚决避免和治理部门利益、地方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从根本上维护全局利益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进一步严格执法

党的十郑重提出“严格执法”的要求,强调“要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1]27, “到2020年实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1]17的目标。上述要求的针对性很强。根据这个要求,我们要在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公开、行政权力监督、行政化解矛盾纠纷等主要环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着力规范政府行为,特别是要紧紧抓住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重点和难点,完善执法体制,创新执法方式,加大执法力度,规范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秩序。

3.进一步强化公正司法

十报告指出,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1]28。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维护司法权威,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也是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后盾。当前,在运用司法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需要人民法院和广大法官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生态环境案件的良好意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妥善处理各类涉及生态环境案件,确保环境案件审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一方面,人民法院要依法审理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不仅要解决好因环境污染、破坏生态而引发的损害赔偿的私益诉讼,也要积极面对环境公益诉讼,妥善处理因公共利益遭受损害而带来的赔偿问题。另一方面,人民法院要依法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种犯罪活动,既要依法惩处非法猎杀濒危野生动物、非法狩猎、非法采矿、盗伐林木等严重犯罪活动,也要重视依法严惩发生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贪污受贿案件及破坏生态资源环境、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等背后的渎职失职案件,把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和生态环境渎职类职务犯罪案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同时,人民法院还要依法运用行政审判手段,支持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生态保护和监管职责。对于人民群众将行政机关在处理破坏生态环境事件中不作为或不依法作为的行为诉至法院的,人民法院要依法受理和审理,如发现行政行为确实存在不合法情形的,要依法裁判由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或者承担相应责任;对于行政行为相对人不服行政机关做出的处理决定或者处罚决定而诉至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经审理后,如果发现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也要依法支持行政机关的行为。

4.进一步促进全民守法

十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1]28。有著名法哲学家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要通过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理念真正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并逐步深入人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道德对社会公众的规范和约束作用,精心培育尊重生态文明光荣、破坏生态文明可耻的道德风尚,在全社会尽快形成依法维护环境权利,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的现代公民意识。

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生态文明建设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中国,法律是执政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为党和人民事业提供法治保障的载体。根据的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法治保障,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庄严使命。各级组织部门、纪检机关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

总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全民族乃至全人类的事业,不仅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的参与,更需要法治的保障和护航,从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政治主张,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就大有希望,中国一定会对全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国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7.

人文环境治理范文第15篇

论文关键词 第三方 环境污染 治理模式 市场机制

一、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的肇始

在万众瞩目下,新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此次修订于2012年8月31日正式提出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历时近两年后在2014年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终于通过了表决。基于我国当前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这一次的法律修订不仅承载着扭转环境问题恶化局面的希望,也面临着异常艰难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确实也重拳出击,规定了许多严格的针对违法者的惩处措施,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面也有了诸多新的突破,而环境污染的第三方治理问题在整个环保法修改的过程中引起了学界的广泛热议,成为了此次法律修订的焦点话题。

所谓环境污染的第三方治理(以下简称“第三方治理”),是指排污者通过缴纳或按合同约定支付费用,委托环境服务公司进行污染治理的新模式。 这一概念尽管听起来似乎有些陌生,但实际上早已纳入到我国的环境治理模式中,并将对我国环保事业未来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指向性作用。

我国对于政府管理模式的探索虽晚于英、美等发达国家,但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府转型理论。2012年,党的十报告系统的阐明了我国的服务型政府理论。服务型政府就是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满意的政府,为此就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这就必然要求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让市场力量与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 随后,在党的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又有要“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明确表述,这说明第三方治理是政府向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一个有效方式,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

二、我国第三方治理机制的现状与困境

(一)我国第三方治理机制的立法现状与漏洞

2014年4月24日,新的《环境保护法》通过修订,尽管没有明确的提出第三方治理这一概念,但其对环境监管措施的强化和完善对第三方治理机制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按日计罚且数额不封顶、立法授予环境保护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企业违法排污设备的查封、扣押权等措施提高了污染企业的违法成本;其次,针对政府部门的环境监管不力与违法行政行为也明确设置了区域限批、引咎辞职等制度,进一步使环境监管与责任立法体系更周全,威慑力也更为明显。这也促使企业在污染治理责任履行方面更合法、合理地予以成本效益分析,进而创造环境污染治理第三方主体介入及污染治理专业化、社会化的现实需求,最终为该制度的构建奠定现实基础。

2014年12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体系化地规定了环境污染治理的第三方治理机制的法规性文件。该文件包括六大方面,共计22条,从总体要求、市场培育、企业的参与机制到政策的引导和支持等方面较完备地建立起了我国第三方治理机制的具体架构。这可以说是我国推进环保工作的一大突破,不仅为我国开展第三方治理探索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指引和规范,也将会对激发社会各界资本进入环境污染治理市场的积极性,健全国家环境保护体系产生能动的正面影响。

除上述效力较高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外,还有许多涉及到具体的第三方治理机制运行的规定散见于我国地方性法律法规中,更为切实的指导和规范着第三方治理机制的实际实施与操作。但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我国在立法方面对第三方治理模式的规范还是极为欠缺。一方面,作为指导我国整体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显然对第三方治理不够重视,没有在条文中对第三方治理模式做具体的规定,仅通过三十六条和其他完善环境监管和责任体系的条款侧面体现出对第三方治理模式的鼓励和支持,这无疑不利于第三方治理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国务院办公厅在新的《环境保护法》通过后出台的《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虽然全面的针对第三方治理模式进行了论述与框架构建,但这一规范性文件效力远远低于《环境保护法》,而且只是对第三方治理模式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做了宏观层面的较笼统的规范和指导,并没有具体落实到某项详细的制度,其对第三方治理关系的各方主体实际上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

(二)第三方治理机制在我国的实践与问题

一个新的制度的诞生,往往离不开无数次的探索与尝试。在我国没有出台具体的关于第三方治理的法律规范之前,在实际的社会生产活动中就已经有了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探索者。在上海,第三方治理在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早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结构,早在17年前一些企业就开始从事专业的污染处理工作,1999年就已涉足第三方治污市场的上海天成环保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也早早萌发了专业的污染处理与环保技术企业,致力于帮助排污企业对其造成的污染进行符合环境标准的治理并以此获得相应报酬。

尽管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第三方治理的模式已经显现出其在污染治理中的独特优势,然而囿于我国相关立法的缺乏和环保理念的滞后,第三方治理机制在实践中仍存在相当多的矛盾与问题。其一,从事环保与污染处理的第三方治理企业发展程度不均,往往集中于大中型城市。北上广等大城市经济水平高,人口密度大,环境污染自然较为严重,因此第三方治理企业的发展空间就相对广阔,然而我国现在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再是改革开放以前的集中爆发的模式,而是呈现出“遍地开花”的不断蔓延与升级的状态。现在农村和中小城镇的污染问题也让人不容忽视,然而由于经济水平落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正规的第三方治理企业多不愿意进入这一领域提供服务,所以导致这些地区的环境治理仍延续以往低效的运行模式。其二,相关政策和法规的缺乏增加了第三方治理机制进一步发展的难度。长期以来,我国对第三方治理模式的规范和引导不够,没有出台国家层面的法律规范来明确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地位和发展方向,使得新兴的第三方治污企业多年来都是在“摸石头过河”,无形中为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发展增添了许多障碍。

三、对我国第三方治理机制的完善建议

铺陈于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第三方治理机制无论在立法方面还是在实际操作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与缺陷亟待解决,笔者在此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能有助于第三方治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一)完善针对第三方治理机制的相关立法

首先,在新颁布实施的《环境保护法》中没有相关条文明确规定第三方治理机制这一制度,以笔者之愚见,希望在未来的法律修订中加入对该机制的具体规定,在全国人大立法层面进一步表明国家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向第三方治理主体购买环保服务的鼓励和支持的态度,如在第五章“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这一部分中添加相关内容,因为第三方治理机制恰恰代表不同于政府的来自于市场的私人的一股环保力量。

其次,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也应当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政府出台这一规范性文件的目的主要是给现在各地的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发展提供一个宏观性的指导,从而督促各级政府加快推进该模式在地方环境治理方面的运用,而该模式最终可能要依靠地方政府和人大制订更为具体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来作为实施依据。然而从长远看,地方立法虽可以在短期内更为灵活地推进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发展,但同时也会造成各地第三方治理机制之间衔接上的矛盾,例如第三方治理企业的准入标准、环境治理标准的不同等。因此,在各地的第三方治理经验较为丰富的时候,我国仍须出台更为完善的、系统化的《第三方治理指导意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过度的地方立法可能会造成的混乱问题。

(二)建立健全污染治理交易市场,强化相关政策、资金、技术支持

第三方治理在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环保市场化的实践方式,在传统的“政府——污染企业”的环境治理关系中引入代表市场资源的第三方治理主体,以期能运用市场机制在降低治污成本的同时提升治污效力的目的。而这一目的的实现离不开健全的染治理交易市场,具体来讲就是我国须做好第三方治理企业的市场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明晰排污企业和治理企业间的责任承担问题等方面的工作,进而为第三方治理模式培育良好的市场交易环境。此外,环保行业的运营具有投资成本高、收益缓慢、技术性强的特点,一些早期的环保企业从事多年第三方治理服务,直到近期才有了较为可观的回报,针对此种特点,政府更应该积极采取全面的资金、技术等各种支持措施。

(三) 普及环保教育活动,提高民众环保意识

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深入的环保教育,有助于让所有人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培养民众基本的环保知识与技能。当民众具备了较高的环境意识和素养的时候,每个公民都会发自内心的去保护环境并且摈弃污染环境的行为,正如日本著名法学家川岛武宜所认为的那样:“反思性的、自觉的个人既是自己的立法者,又是自己的法官。” 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良好的环保意识可以为第三方治理机制的实施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