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范文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范文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范文第1篇

    1.同济大学车辆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    

    2.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3.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吉林大学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    

    4.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5.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测绘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6.SL机场测绘工程项目的进度与质量管理研究      

    7.测绘工程专业和测绘学    

    8.东莞市某公路测绘工程质量管理控制       

    9.测绘工程专业“四维渗透式”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10.基于测绘工程专业规范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1.车辆工程专业模块课实验教学整合与优化     

    12.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思考    

    13.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14.车辆工程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工程素质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15.基于闽台合作办学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16.混合动力技术在车辆工程领域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17.车辆工程实验课程教学研究    

    18.车辆工程专业多层次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19.国内外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分析    

    20.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    

    21.车辆工程培养模式初探    

    22.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车辆转向架架修技术探讨    

    23.关于混合动力技术在车辆工程领域应用的探讨    

    24.工程车辆自动变速系统模糊控制的相关分析 优先出版    

    25.《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在线投稿系统开通      

    26.工程车辆油气悬挂系统防进气装置研究 优先出版    

    27.新能源在车辆工程中的运用     

    28.基于“四轮驱动”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9.电子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30.工程车辆自动变速智能控制系统开发与试验研究    

    31.基于AMESim工程车辆变速器电液控制系统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32.虚拟仿真软件在新能源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3.车辆工程领域中混合动力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34.车辆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程考评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35.论行动导向教学在车辆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6.《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在线投稿系统开通      

    37.《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6年总目次    

    38.基于ADAMS的工程车辆6挡变速器换挡过程仿真研究    

    39.电子信息技术在车辆工程上的应用分析    

    40.环卫工程车辆液压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优先出版     

    41.车辆工程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必要性探讨     

    42.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    

    43.车辆工程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系统设计 优先出版    

    44.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三亚学院为例     

    45.基于毕业要求达成的车辆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反向设计    

    46.基于CDIO的车辆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探索与实践    

    47.《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在线投稿系统即将开通      

    48.《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5年总目次    

    49.地铁工程车辆的应用维修管理    

    50.车辆工程类专业电工学教考模式的几点思考    

    51.工程车辆驾驶室噪声控制及声品质客观评价    

    52.工程车辆转向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53.PLC在某型工程车辆模拟维修系统中的应用    

    54.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车辆ATC天线安装支架优化设计    

    55.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硕士英语教学存在问题及EPBEP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56.工程车辆消声器性能分析及优化    

    57.《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杂志声明    

    58.《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栏目索引    

    59.虚拟样机技术在车辆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优先出版    

    60.车辆工程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与实践    

    61.关于电子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62.昆明地铁首期工程车辆转向架异响分析    

    63.交互式工程车辆虚拟维修训练系统设计    

    64.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    

    65.测绘工程监理方法探讨     

    66.阶梯式创新实践培养模式在车辆工程专业教学中的探索     

    67.基于Matlab/Simulink的工程车辆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研究 优先出版    

    68.简析工程车辆液力机械传动系统的动力性分析      

    69.基于51单片机对工程车辆闭锁离合器的控制 优先出版    

    70.电力工程车辆第三轨供电过无电区控制策略    

    71.工程车辆油气悬架工作过程热力学分析    

    72.车辆工程专业汽车结构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优先出版       

    73.论工程车辆传动系统的热平衡计算     

    74.车辆工程核心课程先进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75.关于电子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76.工程车辆液压混合动力技术研究进展    

    77.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车辆制动系统防寒设计    

    78.昆明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车辆制动系统设计    

    79.应用型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 优先出版    

    80.我院车辆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81.碳纤维与工程车辆翻新轮胎复合强化模型及增强机理 优先出版    

    82.《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杂志声明    

    83.基于遗传算法的某工程车辆起步特性研究 优先出版    

    84.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车辆主要部件选型    

    85.车辆工程类本科专业职教师资培养标准研发    

    86.基于CDIO的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87.协同创新模式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88.基于效率换挡规律的工程车辆换挡品质研究    

    89.车辆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创新    

    90.工程车辆驾驶室座椅H点设计研究    

    91.浅谈小波理论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92.基于CFD与ε-NTU法的工程车辆散热性能预估 优先出版    

    93.驾驶实习——车辆工程专业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    

    94.车辆工程专业在应用型本科开展实践教学的研究 优先出版    

    95.产教融合培养“企业预备队”的实践与思考——以车辆工程专业为例    

    96.与专业认证相衔接的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探讨    

    97.基于模糊可靠度的工程车辆传动轴可靠性优化设计    

    98.Danfoss多功能阀在工程车辆中的应用    .

    99.电子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字】车辆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车辆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车辆工程就业岗位 车辆工程工资待遇

一、车辆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自2016年以来,中国国内汽车市场销售速度提升接近40%,位居全球第一。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直接从业人员220万,相关从业人员达3500万。至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规模将会达到世界第一!车辆工程是一门追求精确、讲究细节,要求学生具有极强动手能力的专业。因此,对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上需要有两大要求,第一是工程实践能力,第二是专业创新能力。对于这两项能力,用人单位是非常看重的。如今的状况是企业抢着到学校来要人但学校没有足够的人。所以就业情况是非常好的。据麦可思公司的调查显示,车辆工程专业整体的就业率为92.4%,位于“2016年主要本科专业就业率排行榜”的第36位。

二、车辆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车辆工程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有很多,从汽车生产流程中的调研、设计、试验到销售环节,车辆工程专业学生都可以选择。比较理想的,可以到各种汽车主机厂,工程研究院,汽车、机车车辆、地铁及轻轨车辆的设计制造企业,参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等工作。如北汽,上汽,大众、北京汽车研究所等一些国内著名汽车研究所,长春一汽、武汉二汽、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北京奔驰、广州本田、长安福特等著名汽车生产企业等,都是毕业生的好去处。从事汽车的销售工作。汽车生产后,需要销售,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也可以到汽车销售部门从事销售工作,有了一定销售经验后他们可能转向管理方向,比如升到销售总监位置。到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不过要到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一般都需要较高的学历,一般都要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三、车辆工程专业就业岗位

主要考虑的是研发设计,这个是最有挑战性的工作,如果别人开的车是你设计的,那多有成就感?若你是研究生学历,那强烈推荐你做研发设计,作别的都屈才。国家扶植自主创新,近两年出的政策基本都是针对自主创新的,例如新能源,发展新能源是个很好的机会。很多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直接就到汽车生产企业从事汽车生产,当他们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他们就可以转向汽车的研究与管理方向。

四、车辆工程专业工资待遇

截止至2013年12月24日,车辆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工资约为5000元,应届毕业生工资约为3500元,0-2年工资约为4300元,3-5年工资约为5300元,6-7年工资约为6800元,8-10年工资约为8000-10000元。近几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与汽车相关的专业也会渐渐“热”起来。庞大的汽车市场急切需要一批具备汽车工程设计、制造、实验、运用、研究与汽车营销等汽车专业知识的人才,特别是高级汽车、新型汽车设计开发人才的急切需求。围绕安全、节能、环保三大主题的汽车新技术也在兴起,使得汽车行业与当今尖端科技紧联系在了一起,车辆工程专业的研究范围也更加的广泛,涉及到汽车、机车车辆、拖拉机、军用车辆及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等。甚至还可能触及到医学、生理学及心理学等更为广泛的领域,为本专业的学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想要成为一个专业的汽车人,这些“浅层次”的兴趣仅仅只是起点。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就应该确定好自己的兴趣,发现并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大学的学习是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有些企业抱怨学校提供的人才质量不佳,基本上就是因为基本功不扎实。毕业生不仅要学好自己专业,而且还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更要重视课程设计与公司的专业实习,要把纯理论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来锻炼初步设计的能力,检验自己的所学到的知识与经验,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全新的体系。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15

近几年,国务院提出要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推动它们逐步地、更多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常州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处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近年来用人单位对汽车类人才的需求异常旺盛,从设计到研发,从生产到维修,从整车到零部件,从保险到咨询,从物流到售后服务,整个汽车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懂汽车的专业人才。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才的需求,我院结合自身办学特点,于2005年开展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招生,目前已经培养了7届本科毕业生,有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办学经验,取得了举办车辆工程专业的资格。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既需要学术型、工程型人才,又需要在知识层面上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也应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地修改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法,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构建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体系结构。

一、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促进社会的发展。在注重道德品质培养的前提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广博的专业知识

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需要掌握牢固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博的汽车专业知识。因为车辆工程专业属于机械类学科,因此,其基础理论知识,如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机械原理等课程知识需要牢固掌握;另外,还要紧密联系社会上的汽车工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务必使学生掌握广博的汽车专业知识,力求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够实际应用到汽车各色企业中。[1]

2.综合能力的培养

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相关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各方面综合能力。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务必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产品设计与创新能力、收集信息和有效利用科技文献撰写技术报告的能力、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

3.实践的技能

真理要通过实践进行检验。除具备前两个方面的素质之外,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应十分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申请的各类科研项目中,锻炼学生设计并绘制产品工程图并尽可能做出实物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的途径,让学生有机会到汽车企业的一线生产基地实习一定的时间,然后再回校学习理论知识。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社会的实际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明确他们的工作目标。

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以上第1点、第3点上要求和其他院校的车辆工程专业要求一样,在第2点的培养上,可以适当降低,譬如对产品设计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不需要太高,因为应用型本科强调的是直接面向和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了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很容易确立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各高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研究开发型人才培养、技术实施型人才培养、工程管理型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

(1)研究开发型人才培养是指有考研志向的学生可以提前加入教研室硕士生导师的团队,提前与硕士生接触参与课题组的课题,了解硕士的学习与生活,熟悉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激发研究兴趣,这种人才应具有广博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2]

(2)技术实施型人才培养、工程管理型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方案是指那些对生产实际感兴趣的学生,通过学校与校企合作对象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由工厂为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或参与工厂的实际问题解决,使学生提前感受到生产岗位的实际情况,学以致用,进而在后续学习中可以针对生产中遇到的情况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能力,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培养相结合、课堂教育与岗位实训相结合、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相结合、校内基地与企业现场相结合。这些模式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多学科工程背景知识、较强的企业管理意识和综合组织能力,能根据市场经济杠杆原理,实现最佳的企业经济效益;应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具有较扎实的专业技能,直接面向和服务于生产第一线。

重点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各方面条件都要优越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因此应当对研究开发型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则要集中力量对管理型人才以及一线技术型人才进行培养。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综合考虑我校处在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占据着绝对的地理优势,有大量的汽车类企业可以给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因此,我校开设的车辆工程专业把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在培养从事生产第一线的汽车工艺工程师、汽车零配件设计工程师和汽车企业管理工程师等技术实施型和工程管理型人才,并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培养。

三、应用型本科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置

为了实现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且与前面所提及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吻合,专业课程设置就尤为重要,它不仅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核心,并且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学生的就业以及个人一生的发展都将产生很大影响。既然应用型本科最注重的是应用技能的培养,课程设置就沿着提高学生能力,毕业后能直接服务于汽车企业为主线,我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经过专业论证和专业组的讨论,遵循学校教学计划的指导意见,主要按以下几个模块进行设置,如表所示。[3]

四、结语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刚刚起航,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要主动适应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需要,扬长避短,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到与时俱进,适时、适度地调整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努力培养出适合本校特色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汽车人才。

参考文献:

[1]龚国庆.英国汽车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分析及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深度融合;地方经济;车辆工程;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68-02

通过大量调研,构建与安徽省汽车工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专业特色,深化教学改革,增加我校培养的汽车专业学生与地方汽车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融合度,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本专业的就业率和个人职业发展的满意率,实现新办专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目标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一、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定位

目前,安徽汽车工业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拥有奇瑞、江淮、华菱、合力、扬子、飞彩、合肥昌河等一批国家定点汽车生产企业,具备生产轿车、重型车、轻型车、微型车、客车、专用车、改装车等多个品种汽车的能力;同时,也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和有较强竞争力、能参与国际国内分工的零部件制造群体[1~2]。安徽省、市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为我校“车辆工程”这个新办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大舞台,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也理应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但如何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地方汽车工业的发展要求,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我们专业定位的依据。

对我校而言,车辆工程新专业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只有办出专业的特色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3~4]。据此,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应该适应当前我省汽车工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大胆创新,与地方汽车工业充分融合发展,积极面向汽车制造业和销售服务业,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拓宽专业面,改变专业培养的方式,培养宽口径的应用型车辆工程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从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我们的定位是准确地、可行的。

二、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发展目标和步骤

1.发展目标。我校建立的车辆工程专业的前身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个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安徽省省级重点学科,部级特色示范专业,其在机械制造、机械设计和机械自动化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基础和优势。因此,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目标确定为: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为平台,逐步体现车辆工程专业特色,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方向,以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育才理念,注重与新技术和交叉学科的融合。争取在“十二五”末,形成一套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支梯队合理、综合实力较强的学术梯队;建立起完整的车辆工程实验室;在四个研究方向(汽车造型与车身设计、汽车CAD/CAE工程、车辆系统动力学及现代设计制造技术和汽车电子与故障诊断技术)上力争取得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逐步快速地将车辆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品牌专业。

2.发展步骤。着眼于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立足于安徽汽车产业的人才需求,以应用型车辆工程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宽口径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中心。用“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来实现车辆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目标:第一步,在实现硕士点突破的基础上,集中力量,以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部级教改示范专业为依托,充分、高效地利用本学院现有各种教学资源,如技术基础课中有多门省级和校级精品课、实训工厂、省级和校级重点实验室等等,加速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方面建设。第二步,争取达到重点建设专业的验收标准后,在不断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和提高办学质量的同时,实现本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点的突破。

三、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建设经验

为达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目标,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要求,全面进行教学支持系统建设,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条件建设等。

1.教学观念转变。高等院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后,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更加理智,主要表现在对学科和专业的选择、所学专业对今后就业的直接作用或帮助、就业岗位变化后的适应能力等等。这就使得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车辆工程专业知识的培养时,按“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和高素质”的原则进行教学,努力为学生服务。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范文第5篇

目前国内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网络通信类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课时比重偏低,缺乏对新概念、新技术的介绍;

(2)设备陈旧,缺乏实用性实验的开设;

(3)科研活动参与率低,未形成完善的创新培养体系;因此,在培养体系、课程平台、教学模式等方面对车辆工程专业网络通信类课程进行全新的探讨,既可以作为对“机电结合,特色分流”交叉教学的补充和深化,也可以通过车辆工程专业“以点带面,见贤思齐”,带动其他专业学生对网络通信类课程的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培养体系的改革

现有网络通信类的课程教学以车载CAN和LIN网络理论的认识为主,实验教学则以演示性和验证性内容为主。但是,传统的车载网络已失去原有的主导地位。针对“以车为本兼顾网络”的原则,需要逐步扩大网络通信类的广度和深度,鼓励学生立足本专业课程,学科交叉,勇于探索。通过车辆工程专业导论和认知实习,重点在于拓宽学生视野,初步建立学生对车载网络知识体系的感性认识。展示本专业前期积累的各项成果,如飞思卡尔智能小车等,为后续知识体系交叉学习打下基础。在验证、巩固和加深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选择车辆相对独立、功能简单,但系统结构较为完整的网络通信类实验项目,力求学生能在课程实验中能加深对车载网络通信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车载网络算法优化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以课程设计、竞赛的形式,选择适当的课题展开具有实际工程应用的综合训练。围绕汽车行业生产、研发过程中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问题进行选择,力求实现能正常运行的实验室样机,提高学生在车载网络通信及优化方面的综合能力。

3课程平台的改革

围绕培养体系的三个层次,对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创新性规划,在专业基础课中增设网络通信类基础课程,整合优化成“大机械类基础课程平台”,并配合车辆工程专业主干课,适当增设专业特色选修课,引导学生进行机械设计方向和车载网络通信方向的分流。在先修机械类、通信类公共课程的基础上,以学生的专业兴趣为主要依据,搭建“车载网络特色课程平台”。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调整,既要增设网络通信类课程,还要兼顾原有机电类课程的设置。相互支撑,构建车载网络特色课程群,通过车辆机械与电子信息学科体系的交叉,实现创新型、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3.1基础平台

通过增设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课程,结合相应的课程实习,将通信网络类课程融入到基础课程平台中。以主题会议、专家报告等方式向低年级学生介绍行业前沿技术以及网络在汽车中具体应用,形成直观的认知,增强学生的兴趣。由于总课时的限制,通信网络类基础课程以小课时、重实践、多交叉的形式进行调整。由于机械类课程在车辆工程总课时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网络通信类的课程根据“不同方向不同要求”的原则进行压缩。在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压缩课时量,以增设相关网络通信课程。需要注意的是,在总学时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如果不进行专业分流,势必会造成机械类课程与电子信息类课程在学时分配上发生冲突。面向高年级学生进行专业分流,形成车辆与通信互为支撑、优势互补的格局。创新性的将部分学生引导到车载网络通信方向,有效缓解机械与通信类课时冲突的问题。

3.2特色平台

围绕新能源汽车、车载网络等汽车行业重点研究方向,设置课题研究小组,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负责人,配备2-3位中级职称的教师和实验室教师,团队结构合理,知识体系交叉,阶梯分工明确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鼓励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进行自由组合,选择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研究,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提供支持。创新平台的课程覆盖了车辆、机械、通信等领域,涉及汽车电子、新能源和通信网络等多个方向,满足车辆工程本科专业学生的兴趣要求。团队结构合理,知识体系交叉,阶梯分工明确;对部分优秀本科生,仿照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实行导师指导的培养制度,进入实验室协助配合研究生完成相应的课题研究,实现导师负责、研究生协助的双导师培养制度。

4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师在课程中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网络通信类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同时具备车辆工程和网络通信的知识,既能将教学内容从机械知识结构拓展到网络通信领域,也能够将网络通信领域的最新技术应用到车辆工程中。但我国高校中在机械工程和电子信息领域中的“双师型”教师数量明显不足,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中高级技术人员。为了充实教学队伍,可以聘请汽车行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同时,支持和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学习新技术。鼓励学生将新想法、新创意,以发明专利、科技创新竞赛的形式实现。对构思新颖的选题给予必要的科研经费和指导,同时设定创新学分,进一步推动创新研究。

5结语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车辆工程 课程体系

一、引言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一个资金和技术高度集约的行业,我国自2002年汽车产销量出现“井喷”以来,汽车产销量持续快速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超1800万辆,产销量世界第一。汽车行业和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汽车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对汽车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二、国内高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分析

从培养目标的内涵上看,国内各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培养可分为以下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偏重的是专业(或方向)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就是复合型人才,其培养目标是“面向科学技术发展前沿,满足社会对汽车技术的改进、提高的需要”。其典型代表的高校有: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等。第二类偏重于理论的运用,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科研和生产的第一线。典型代表高校有:合肥工业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淮阴工学院、南昌工程学院,等等。

由于复合型人才必须具备深厚和宽泛的基础知识,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具备宽广的科学视野,因此以清华大学和吉林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型高校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突出了教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复合型人才而言的人才类型,承担把发现、发明、创造变成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主要承担转化应用的任务。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相比较,相对于其注重理论性知识,更强调应用性知识;相对于其强调理论研究,更强调理论的应用;相对于其强调宽口径厚基础,更强调专精实用。

三、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我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农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学校整体定位和汽车工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本校的师资、设备、背景和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情况,为培养适应汽车行业需求的人才,我们在专业建设思想、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经过调研和分析,我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机械类学科的基本知识,获得现代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初步的汽车制造与设计、应用开发和经营管理等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机械工程、动力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受到专题设计、实验操作和现场实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汽车制造、设计、开发工作,也可从事汽车生产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较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和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有一定的外语会话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四、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汽车作为一种机、电、液、控制、材料等技术高度结合的产品,代表了机械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因此,要求车辆工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应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根据培养目标及就业形势的变化,我校车辆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以下改革。

1.建立了涵盖机、电、控制等学科的基础课平台,基础课平台包含车辆工程专业所需的各方向基础理论课程,通过学习,学生可获得系统的基础知识,进而满足汽车行业就业和深造需求。根据就业方向不同,各类课程学生可选多学时、少学时两种模式,满足了扩大基础面的要求,兼顾了学生学习的深度要求。

2.增加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门类,适当减少课时。

3.对于“汽车构造”和“汽车电子电器”这类核心课程,适当增加课时数以加强教学深度。例如我们增加了“汽车构造”课程学时,同时把原来的一学期授课时间调整为两个学期。

4.扩大专业任选课范围,如增加了“汽车驾驶与保养”、“汽车诊断与维修”等课程。

5.将“汽车专业英语”由专业选修课调整为专业必修课。

6.增加实践环节内容,通过理论学习并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更加深刻。

五、结语

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不断探寻和完善车辆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满足市场对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同时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应根据自身办学实力及内、外条件的变化,及时合理地重新定位,满足社会特别是区域经济对汽车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盂庆华.面向能力培养的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学咨询,2010,1:106.

[2]崔军,申翠英.本科优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8,4:71-73.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范文第7篇

关键词:车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项目资助说明:黑龙江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0628)“车辆工程专业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U461-4

汽车行业中,我国作为后起之秀,在汽车的制造以及市场销售方面处于世界前列,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汽车工业体系,培养一大批从事汽车研发、生产及管理的人才,但仔细分析我国的汽车品牌构成,不难发现高端汽车仍旧是以进口和合资技术为主,我国的自主品牌发展不足,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缺乏具有创新的研发团队,大部分核心技术仍旧追随着国外,基于此现状,高校是培养汽车行业高端人才的摇篮,承担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各高校探索的重点,我校在2012年新成立的了车辆工程专业,专业成立的比较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立足地方,服务行业,重点是培养东北地区的汽车专业人才,在专业培养上根据东北地区车辆发展的方向和对人才的需求,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定位,重点确定了车辆工程专业的创新模式,同时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

1.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通过对目前其他高校车辆专业课程体系的调研发现,普遍高校追求专业理论的系统性,建立的专业课程大而全,课程门数多,忽略了以基础应用为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只注重理论系统的学习,在实践环节上,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开放性综合性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型实验较少,这与车辆专业的专业特点及其不吻合。

自沃尔沃汽车集团入驻大庆后,带动了本地的汽车企业的发展,我校的车辆专业是以沃尔沃汽车集团的发展及东北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成立的,在建设之初与沃尔沃汽车集团进行了前期的多次沟通并兼顾目前汽车企业的需求,设定的专业课程体系,与其他高效相比,在保证车辆专业基本理论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汽车的行业特点增设了工业工程基础课程,一方面考虑沃尔沃汽车集团对工业工程基础人才的需求,同时考虑了国内的汽车专业课程在此方面考虑较少,这样可补充车辆工程及汽车人才的培养专业的范围,同时将专业课程的授课学期在符合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前提下尽可能向前设置,主要是考虑学生提前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在学生的各小学期的实践环节能够与专业尽早的结合,同时需要将学生尽早的进入汽车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在7、8学期的课程中,主要是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理念是进入企业,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合作培养。这样就将大而全的课程进行了适当的删减,使技能型的课程布置在实习及实践环节,例如汽车CAE、汽车CAD以及汽车检测等,课堂内主要是以基础理论课程为主。在实践环节增设了汽车故障检测、发动机性能测试以及汽车性能测试等系列实践课程的开设,同时增设了汽车设计的设计任务,是学生系统的了解汽车设计的基本步骤及方法,以形成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训练及培养。

2.车辆专业培养模式的摸索

车辆专业的培养模式虽然是各个高校一直探索与研究的热点,通过调研发现,由于各个高校发展的重点不同,各个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具有微小的差异,但各个高校在培养模式上差异较大,主要由于定位不同引起的,主要包括:开发型人才培养、工程管理型人才培养、技术实施型人才培养以及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着眼于本地对车辆专业的需求,充分发展本地汽车企业的优势,加强校企合作,全面构建校企对接,能力本位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题体系的建设方面,注重宽基础,灵活设置专业模块,推行企业与高校在实践环节的协作,按照车辆专业的需求,设置车辆专业学生的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以企业用人需求及岗位设置为依据,贯穿到学生平时的学习与实践中,通过建立与企业实习双向培养模式,实现一人一岗的实习培训,采用企业与高校老师共同培养的模式,实现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并将企业对学生前期培养的内容及理念,同时将车辆发展的前沿技术引入到课堂,让学生能够实现平稳进入企业,同时具备一定分析能力,最终形成“校企对接,能力本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实践教学的改革

“校企对接,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需要在实践环节进行大胆的改革,重点进行了三方面的改革,第一课程设计的改革,将机械设计的模式进行了改革,在传统的算―查―化的课程设计模式基础上,引入了,专业实习的改革,为了实现校企对接,在学生的专业实习方面,提前与企业联系,设置实习岗位,并分散进入企业,使学生在企业内实现一个学生一个师傅,能够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锻炼,目前,此中培养模式采用了学生选拔入岗的方式,对部分基础较好的同学进行了试行,效果较好,下一步如何实现将大部分同学实现进入企业的岗位上进行专业培训,是一个难点,第二是毕业实习的改革,充分利用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时间,同时结合学生的签约单位,试行灵活的岗前实习,在企业具有导师培养的模式下,允许学生提前进入到企业,将毕业设计的内容与企业需求想结合,同时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可较为充分在企业内得到了锻炼,通过上述两次的实践环节,可有力的支撑“校企对接,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

4教学方法的改革

多年的实践证明,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填鸭式教学模式目前仍旧在高校的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教学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起到基础知识的传授工作,而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将行业的新技术新理念引入到课堂,这一方面需要老师的专业背景及实践经验,同时需要学生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体系,采用的教学方法需要进行较大的改革与更新,作为新专业在此方面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探讨与实践,通过老师的引导,在课堂上以讨论专题的形式进行的学习,使学生融入到课堂内容中,以解决知识点,从为研究型教学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文富,周斐芳. 地方本科高校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J] . 中国电力教育,2012,( 5) : 13 - 15.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范文第8篇

关键词:车辆工程 新能源汽车 实验教学 改革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由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技术)、自动化(车辆电子电气)两个本科专业方向整合发展而来,于2008年获批并开始招生。在车辆工程专业由传统机械学科领域逐步向机、电、液、控制、信息以及传感技术等多学科领域延伸的技术背景下,为响应国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的方针,我校决定以新能源汽车作为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内涵以彰显专业特色[1],更好地贯彻学校“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理念。

以新能源汽车为专业内涵相比于以传统内燃机汽车为专业内涵的车辆工程专业,有以下特点:

(1)在继承传统汽车技术衣钵的基础上赋予了丰富的电子控制技术;

(2)关键零部件技术(电池―电机―电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3)整车集成技术(混合动力―纯电驱动―下一代纯电驱动)不断发展;

(4)公共平台技术(技术标准法规―基础设施―测试评价技术)还在研究与完善[2]。

上述特点决定了以新能源汽车作为专业内涵的车辆工程专业对新技术、机电结合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要求很高,亟待进一步改革与探索,使之既继承传统汽车技术、现代汽车电控技术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又具备新能源汽车的特色专业内涵。

1 理论教学的优化

因我校新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涉及汽车技术和车辆电子电气两个专业方向培养方案的整合,应强调机电并重、电车结合,不能仅通过增、减电类或机类课程,简单地沿用原专业方向培养方案来实现[3]。近3年来通过调整、优化,我校在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理论课程设置上:基础课适应了现代汽车技术机电融合的特点,构建了机电并重的基础知识体系;专业课中抽取汽车与车电教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主干课程,构建了电车结合的专业知识体系;增设新能源汽车类专业课程,构建专业特色;专业选修课强调车与电应用的延伸以加强专业知识拓展。专业理论课程设置见表1。

表1 车辆工程专业理论课程设置

2 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1 实验教学的问题分析[3-6]

理论教学的优化为我校车辆工程专业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与之配套的实验教学受较多因素制约,开展起来相对困难,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受传统重理论轻实验教学思想的影响,实验教学过多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项目与学时数有限,内容覆盖面不足。

(2)实验设备台套数较少,实验分组人数较多,实验类型单一,教学方法死板,实验效果差。

(3)反映新能源汽车、汽车新技术类实验设备急缺,新项目、新内容的实验急需补充完善。

(4)新实验项目及内容对实验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应用技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5)实验室设备管理、教学管理滞后,不适应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资源共享。

2.2 实验教学的改革

为满足汽车行业对掌握现代机电融合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解决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我校从实验教学内容和实施保障两个主要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

2.2.1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施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实验项目设置、内容完善和教学方法上。车辆工程专业基础课沿袭机电类专业教学的成熟经验,其实验教学暂不做改动;而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特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实验教学均做了较大改革。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特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实验项目设置既体现了新能源汽车的特色专业内涵,同时又继承了传统汽车技术,并结合了现代汽车电控技术的主要内容(见表2)。其核心思想是突出实验教学内容层次:合并减少相关性较大、要求不高的验证性实验项目,大力提高综合性实验项目比例,适当开设设计性、研究性实验项目,兼顾不同教学要求与学生兴趣以必选与任选项目进行调节,同时在教学中引入多种教学方法。

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1)传统汽车技术类课程实验项目通过整合数量有所减少,在实验内容进一步完善的同时提高要求。如汽车构造课程只安排汽车发动机、底盘两项实验,但实验内容在传统拆装之外,增加了新类型发动机、变速箱实物结构讲解;实验过程中加强提问手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内燃机原理课程中发动机负荷特性、速度特性实验采用合作学习法将全班学生分组,实验时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实验,结束时通过小组交流汇报,加强学生对实验过程及数据分析的独立思考能力。汽车理论课程中汽车悬架性能实验设置为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利用悬架试验台测试并获得汽车悬架性能参数后,再分组设计采用拟脉冲法测试汽车悬架性能,最后进行测试方法、数据总结,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7-9]。

(2)现代汽车电控技术类课程实验项目,教学内容扩充,实验模式分层次调整。如:汽车电子电气课程实验项目较多,对汽车ABS系统、自动变速箱系统、空调系统、自动巡航系统等验证性实验,结合学生兴趣选做;而对汽车电路、传感器检测、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电控系统故障诊断等重要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必做,要求达到对系统结构、原理的掌握。车辆测试技术课程实验重点培养学生对仪器设备的操作、测试的方法、数据的分析等一整套工程实验流程的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课程实验则锻炼学生按照国标对汽车进行性能测试与合格性判断的能力[10]。

(3)新能源汽车特色专业课程实验项目全部为新增实验,紧跟专业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导论课程实验以新购置的丰田普瑞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为对象,在熟悉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结构的基础上,分析混合动力汽车不同工况下的工作过程,分析其能量流向与消耗情况,鼓励学生多思考,实验报告除要求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求他们写出不同的收获与体会。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强调多学科领域知识的融合,它们从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出发,利用嵌入式开发系统掌握电机驱动控制设计技术;研究汽车混合动力系统再生制动系统制造理论进行计算和评价;检测燃料电池的特性,掌握其基本控制方法。为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探索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实验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下达实验项目任务,学生项目小组利用课外收集资料、制订计划,课内实施实验。教师在实验中提供技术支持,实验完成时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评价、验收各小组的实验测试方案、实验结论[11,12]。

(4)专业选修课课程实验项目的设置及实施同上,强调在现代汽车技术机电融合的背景下,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2.2 教学实施保障的改革与实施

为了更好地为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的实施提供保障,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多次组织教师与专家学习、研讨,从思想上重新认识理论与实践两手抓的重要性,结合以新能源汽车作为专业内涵的车辆工程专业特点,从实验设备、师资、管理与成绩评价几方面予以改革。

(1)结合汽车新技术的发展,补充购置新设备,如:汽车CAN总线实验台、DSG双离合变速器实验台等。设立专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实验室,通过外购、合作研发等方式配置:电力电子控制实验系统、飞思卡尔嵌入式开发系统、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实验台、燃料电池系统实验台、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实验台、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等一批反映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的新型实验设备。

(2)一方面,通过科研与工程实践培训提升实验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另一方面,制定新引进博士在实验室工作1~2年的政策,以充实实验教学力量。这样还打破高校传统的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之间的藩篱,鼓励理论教师更多地参与指导实验,实验教师也适当地参与部分现场课讲授,让二者取长补短,共同实施教学。

(3)对于反映多学科领域知识融合的实验内容、项目进行优化,尝试打破课程、学时、实验室建制及管理上的限制,采用多种灵活的形式开展。对于要求较高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安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准备实验,课内在不同实验室分次、分组开展实验,遇到问题与教师一起讨论解决方案,对实验数据独立思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实验成绩评定不仅按考勤、书面报告打分,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工作态度、操作能力、方法创新与结果的收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促其改进。

3 结束语

通过对以新能源汽车作为专业内涵的车辆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我校车辆工程2008,2009和2010级学生普遍反映对专业课程相关理论与实验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主动性提高,与教师在专业知识上的交流互动增加,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明显改善。在此基础上,我系学生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在近两年各级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均得以体现。为更好地适应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彰显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特色,我们还将在专业实验教学上进一步深入探索,构建教与学、师与生、知与行的良性循环体系。

参考文献

[1]张雨.车辆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系统的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9):46-48.

[2]陈柳钦.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盘点[J].汽车工业研究,2012(3):14-21.

[3]屈敏,丁左武.应用型本科车辆电子专业方向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7):105-107.

[4]郝洪涛,郭学东.应用性本科汽车电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农业装备技术,2008,34(3):55-56.

[5]余曼丽.高校实验室的教学和管理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6(2):137-144.

[6]邹爱英,刘华,杨青霞.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26):34-35.

[7]任成龙.《内燃机原理》课程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140-150.

[8]杨雪梅.《汽车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及实践环节的研究[J].2011(26): 76-77.

[9]张云明,徐忠朝.应用开发型人才培养与汽车技术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9,21(3);96-99.

[10]屈敏.《汽车电子电气》课程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28):1.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车辆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校企协同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6-0081-02

1 前言

交通运输业是国家基础建设投资重点方向之一,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从事车辆工程专业方面的设计、制造、维护保障与故障诊断工作的人才。针对目前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对车辆工程应用型本科课程设计体系、设计内容、实施方法、实施平台等多方面核心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校企协同下车辆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计建设实施的全新模式及有效路径,全面提升学生知识能力指标,将对创新人才培养以及提升车辆特色专业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本科专业课程设计实施现状

课程设计是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继学习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后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综合设计环节。课程设计主要围绕有关的先修课程所学到的知识,通过设计计算、设计绘图或者安装调试等,对学生进行的初次较全面的工程设计训练[1-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虽然在采用校企合作实施“双导师制”指导本科课程设计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工作,但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具体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校企双方密切合作,且无任何先例可供遵循,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传统的课程设计模式制约车辆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目前教学中只有一个“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结构与原理”单科课程的设计,仅体现了对车辆结构课程的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求,设计内容是完全独立的;该课程设计与其他主干课程关联不足,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孤立的小单

元,与实际工程项目有很大的距离。缺乏对车辆电气控制系统、车辆工程系统检测和故障诊断的设计实践,导致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偏弱,设计思路零碎,综合应用能力差,甚至没有整体概念[3]。

现有实施方法无法深入进行课程设计的学生指导工作 在采用校企合作实施“双导师制”指导课程设计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工作,但受到各方面条件限制,目前该项工作的实施仍存在较多问题。

1)企业参与不足,导致内容与现场对接度较低,设计成果不理想,导致“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不满意,与企业期望值相差较大[4];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只要按教师的任务布置就能完成设计任务,使得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知识无法理论结合实际,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欠缺。

2)综合性、创新性、设计性训练课题偏少,验证性课题偏多,学生不能得到创新能力训练,从而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那些求知欲强、有实践经验的学生缺乏吸引力。

3)缺少对教师指导情况、师生交流情况、答辩形式以及考核评价等过程管理,尤其在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学生三方面的沟通上存在较大的机制不畅问题,导致双方的优势无法形成有效互补,使课程设计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现有的课程设计实施平台亟待优化 车辆工程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设计是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从事生产、科学研究任务的开端。当前,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没有将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与校外实习实践平台结合,没有充分利用实习实践单位有充足的场地、设备及成熟经验的优点,导致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效果不佳。且随着车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仅利用校内实践平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综合型车辆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

综上分析,目前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在体系、内容、实施方法、实施平台上存在的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

3 车辆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的瓶颈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基于校企协同,以交通运输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构建集系统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于一体的课程设计体系 以交通运输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建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机制,加强工程与创新能力平台建设,以产学研结合的形式强化工程与创新能力,创新课程设计体系,弥补当前课程设计教学的不足[5]。

1)课程设计的培养目标。通过校企对话,获取企业所需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具体能力指标。对应用型人才的具体能力进行分析,得出哪些能力需要重点通过课程设计教学来培养,从而有机整合原来散布于不同核心课程、与车辆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制定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方案与要求,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

2)课程设计模块建立。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方向为试点,建立系列综合性、创新性课程设计模块。与铁道车辆工程相比,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技术特征体现在车辆的结构、牵引、制动、控制和维护保障技术上[6]。因此,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环节分为基本模块和增强模块(1+2模块)部分,基本模块中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结构与原理课程设计,增强模块中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气设备课程设计、检测与传感技术课程设计。

产学研结合,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的新型课程设计实施方法

1)导师遴选。建设一支真正以实践为导向的、开放的、校内外相互合作与交流的校企教学团队,对于校企协同开展课程设计教学的成效至关重要。通过与多家汽车、地铁公司联合,建立课程设计指导企业导师专家库,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建立专家“群体”指导模式或“双导师制”,实现双方优势的有效互补。

2)选题。研究课程设计的导师、学生双向选择方法,选题的内容和过程,结合学生兴趣能力、考研、教师科研项目等建立选题指南,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并能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选题最好。从接受式的教学方法转型为让学生成为课程设计完成的主角,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避免出现课程设计题目空、大、旧等不合理现象,要真题真做,有效增强课程设计的实际应用价值。

3)实施过程。结合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要求,进行前期设计、中期检查、后期完善、答辩、考核评价等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实施,以达到高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实现课程设计的质量提升,使教学过程得到行业和学科的双重支撑,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校、企的良性“共振”下得到培养。

整合车辆工程校内外已有及在建实践资源,构建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实施平台 在校外实践平台建设中,已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地铁公司等合作建立若干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其中包括龙阳路基地、梅陇基地等。其中在建的“教学实训一体化”实训列车实习基地由上海地铁培训中心牵头,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出资,并且由企业工程师、培训师与学校专职教师共同开发“教学实训一体化实习列车”项目,对上海地铁一节车辆进行改造,使其具备一单元3节车(2动1拖)的功能。另外在此车辆上配备有多种形式的车门、转向架等部件,以供学生能够在一节车上认知和掌握多种类型车辆的结构、电气、控制原理等知识。

这些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的课程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不是学校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简单的增量和锦上添花,而是彻底对课程设计实践内容的内涵进行革命性的变革,使课程设计校内实践环节与现场实践高度匹配。

参考文献

[1]刘登峰,周融,黄强,等.工科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4):91-93.

[2]姚旭东.加强课程设计 强化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1(6):57-58.

[3]廖爱华,郑树彬,师蔚,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研究与探索[J].大学教育,2015(5):149-150.

[4]王晓丽,周浔,薛海鹰.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7):180-181.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范文第10篇

1.建设机车车辆/轨道系统安全性能试验线

为了科学、准确、公正地评价各种机车车辆的安全性能,建议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东郊环行试验基地建设机车车辆/轨道系统安全性能试验线。所有新研制的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鉴定试验都要在这条试验线上进行。

在轨道平顺性良好,曲线类型较少,半径较大,线路条件不固定的情况下,不可能正确、全面、客观地评定机车车辆的安全性能。因此,有必要参考北美铁道协会“AAR Ml00l货车性能试验分析评定标准”、美国“FRA轨道安全标准”、国际铁道联盟“UICOREB55车辆扭曲刚度检验标准”以及“德国机车车辆批准上道验收试验标准”的要求,建设我国用于试验评定机车车辆通过不平顺轨道和各种典型曲线的安全性能,以及检验车辆扭曲刚度等的永久性专用安全性评定试验线,使我国机车车辆安全性能评定试验工作得以规范进行。

2.尽快建立、健全和修改完善我国机车车辆轨道安全管理和试验评定方面的规程、规范

我国至今无自己的轨道、车辆状态的安全监控管理标准。现有的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试验评定等标准中没有评定与脱轨关系密切的车辆扭曲刚度和通过各种轨道不平顺时的安全指标、侧向力允许标准等安全性能规定,对曲线通过安全性评定的标准也只是参照国外的标准,是否符合我国轨道实际的横向承载能力,没有通过试验验证;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转向架、车体振动加速度等的取值和评定方法,也未进行过系统深入的试验研究,与AAR的5ft距离窗移动平均和欧洲铁路2m距离窗移动平均(也有用时间窗的)等方法存在很大差异,这对于正确评定机车车辆的性能关系极大。这些问题都必须认真研究。

3.重视对已有货车运行状态的安全监测管理工作

我国货车在曲线圆缓点区、反向曲线夹直线段的脱轨事故一直不断发生;近年来,又接连多次发生空货车在状态良好的直线段脱轨的事故。因此,除应研制新型货车转向架外,还应积极研究推广识别车辆性能不良、有潜在脱轨倾向的办法和仪器,积极推广监测货车超偏载、扁疤、严重周期性减载等地面的安全监测系统。

4.大力加强列车/轨道相互作用系统安全性方面的系列研究

世界各国在车轮脱轨原因、防治措施以及安全监测管理技术、安全规程、规范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都是建立在列车/轨道动力学和轮轨相互作用系列研究成果基础上的。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铁路科学研究、管理层对脱轨机理的认识,提高我国列车/轨道系统的安全性,必须重视加强列车/轨道相互作用等专业基础方面的研究。其重点有:

车辆、轨道状态和构造参数,列车装载、编组、操纵等对脱轨安全性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监测管理技术和设备。

减少脱轨事故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途径和技术措施。

建立、修改、完善列车脱轨系统安全监控管理方面的规程规范。

对脱轨机理、安全性评定指标和评定方法的试验研究。

5.组建铁路安全技术研究和监测中心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范文第11篇

1.建设机车车辆/轨道系统安全性能试验线

为了科学、准确、公正地评价各种机车车辆的安全性能,建议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东郊环行试验基地建设机车车辆/轨道系统安全性能试验线。所有新研制的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鉴定试验都要在这条试验线上进行。

在轨道平顺性良好,曲线类型较少,半径较大,线路条件不固定的情况下,不可能正确、全面、客观地评定机车车辆的安全性能。因此,有必要参考北美铁道协会“AAR Ml00l货车性能试验分析评定标准”、美国“FRA轨道安全标准”、国际铁道联盟“UICOREB55车辆扭曲刚度检验标准”以及“德国机车车辆批准上道验收试验标准”的要求,建设我国用于试验评定机车车辆通过不平顺轨道和各种典型曲线的安全性能,以及检验车辆扭曲刚度等的永久性专用安全性评定试验线,使我国机车车辆安全性能评定试验工作得以规范进行。

2.尽快建立、健全和修改完善我国机车车辆轨道安全管理和试验评定方面的规程、规范

我国至今无自己的轨道、车辆状态的安全监控管理标准。现有的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试验评定等标准中没有评定与脱轨关系密切的车辆扭曲刚度和通过各种轨道不平顺时的安全指标、侧向力允许标准等安全性能规定,对曲线通过安全性评定的标准也只是参照国外的标准,是否符合我国轨道实际的横向承载能力,没有通过试验验证;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转向架、车体振动加速度等的取值和评定方法,也未进行过系统深入的试验研究,与AAR的5ft距离窗移动平均和欧洲铁路2m距离窗移动平均(也有用时间窗的)等方法存在很大差异,这对于正确评定机车车辆的性能关系极大。这些问题都必须认真研究。 3.重视对已有货车运行状态的安全监测管理工作

我国货车在曲线圆缓点区、反向曲线夹直线段的脱轨事故一直不断发生;近年来,又接连多次发生空货车在状态良好的直线段脱轨的事故。因此,除应研制新型货车转向架外,还应积极研究推广识别车辆性能不良、有潜在脱轨倾向的办法和仪器,积极推广监测货车超偏载、扁疤、严重周期性减载等地面的安全监测系统。

4.大力加强列车/轨道相互作用系统安全性方面的系列研究

世界各国在车轮脱轨原因、防治措施以及安全监测管理技术、安全规程、规范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都是建立在列车/轨道动力学和轮轨相互作用系列研究成果基础上的。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铁路科学研究、管理层对脱轨机理的认识,提高我国列车/轨道系统的安全性,必须重视加强列车/轨道相互作用等专业基础方面的研究。其重点有:

车辆、轨道状态和构造参数,列车装载、编组、操纵等对脱轨安全性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监测管理技术和设备。

减少脱轨事故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途径和技术措施。

建立、修改、完善列车脱轨系统安全监控管理方面的规程规范。

对脱轨机理、安全性评定指标和评定方法的试验研究。

5.组建铁路安全技术研究和监测中心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范文第12篇

1.建设机车车辆/轨道系统安全性能试验线

为了 科学 、准确、公正地评价各种机车车辆的安全性能,建议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东郊环行试验基地建设机车车辆/轨道系统安全性能试验线。所有新研制的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鉴定试验都要在这条试验线上进行。

在轨道平顺性良好,曲线类型较少,半径较大,线路条件不固定的情况下,不可能正确、全面、客观地评定机车车辆的安全性能。因此,有必要 参考 北美铁道协会“AAR Ml00l货车性能试验分析评定标准”、美国“FRA轨道安全标准”、国际铁道联盟“UICOREB55车辆扭曲刚度检验标准”以及“德国机车车辆批准上道验收试验标准”的要求,建设我国用于试验评定机车车辆通过不平顺轨道和各种典型曲线的安全性能,以及检验车辆扭曲刚度等的永久性专用安全性评定试验线,使我国机车车辆安全性能评定试验工作得以规范进行。

2.尽快建立、健全和修改完善我国机车车辆轨道安全管理和试验评定方面的规程、规范

我国至今无自己的轨道、车辆状态的安全监控管理标准。现有的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试验评定等标准中没有评定与脱轨关系密切的车辆扭曲刚度和通过各种轨道不平顺时的安全指标、侧向力允许标准等安全性能规定,对曲线通过安全性评定的标准也只是参照国外的标准,是否符合我国轨道实际的横向承载能力,没有通过试验验证;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转向架、车体振动加速度等的取值和评定 方法 ,也未进行过系统深入的试验研究,与AAR的5ft距离窗移动平均和欧洲铁路2m距离窗移动平均(也有用时间窗的)等方法存在很大差异,这对于正确评定机车车辆的性能关系极大。这些 问题 都必须认真研究。

3.重视对已有货车运行状态的安全监测管理工作

我国货车在曲线圆缓点区、反向曲线夹直线段的脱轨事故一直不断发生;近年来,又接连多次发生空货车在状态良好的直线段脱轨的事故。因此,除应研制新型货车转向架外,还应积极 研究 推广识别车辆性能不良、有潜在脱轨倾向的办法和仪器,积极推广监测货车超偏载、扁疤、严重周期性减载等地面的安全监测系统。

4.大力加强列车/轨道相互作用系统安全性方面的系列研究

世界各国在车轮脱轨原因、防治措施以及安全监测管理技术、安全规程、规范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都是建立在列车/轨道动力学和轮轨相互作用系列研究成果基础上的。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铁路 科学 研究、管理层对脱轨机理的认识,提高我国列车/轨道系统的安全性,必须重视加强列车/轨道相互作用等专业基础方面的研究。其重点有:

车辆、轨道状态和构造参数,列车装载、编组、操纵等对脱轨安全性的 影响 ,以及相应的监测管理技术和设备。

减少脱轨事故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途径和技术措施。

建立、修改、完善列车脱轨系统安全监控管理方面的规程规范。

对脱轨机理、安全性评定指标和评定 方法 的试验研究。

5.组建铁路安全技术研究和监测中心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范文第13篇

为了科学、准确、公正地评价各种机车车辆的安全性能,建议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东郊环行试验基地建设机车车辆/轨道系统安全性能试验线。所有新研制的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鉴定试验都要在这条试验线上进行。

在轨道平顺性良好,曲线类型较少,半径较大,线路条件不固定的情况下,不可能正确、全面、客观地评定机车车辆的安全性能。因此,有必要参考北美铁道协会“AARMl00l货车性能试验分析评定标准”、美国“FRA轨道安全标准”、国际铁道联盟“UICOREB55车辆扭曲刚度检验标准”以及“德国机车车辆批准上道验收试验标准”的要求,建设我国用于试验评定机车车辆通过不平顺轨道和各种典型曲线的安全性能,以及检验车辆扭曲刚度等的永久性专用安全性评定试验线,使我国机车车辆安全性能评定试验工作得以规范进行。

2.尽快建立、健全和修改完善我国机车车辆轨道安全管理和试验评定方面的规程、规范

我国至今无自己的轨道、车辆状态的安全监控管理标准。现有的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试验评定等标准中没有评定与脱轨关系密切的车辆扭曲刚度和通过各种轨道不平顺时的安全指标、侧向力允许标准等安全性能规定,对曲线通过安全性评定的标准也只是参照国外的标准,是否符合我国轨道实际的横向承载能力,没有通过试验验证;脱轨系数、轮重减载率、转向架、车体振动加速度等的取值和评定方法,也未进行过系统深入的试验研究,与AAR的5ft距离窗移动平均和欧洲铁路2m距离窗移动平均(也有用时间窗的)等方法存在很大差异,这对于正确评定机车车辆的性能关系极大。这些问题都必须认真研究。

3.重视对已有货车运行状态的安全监测管理工作

我国货车在曲线圆缓点区、反向曲线夹直线段的脱轨事故一直不断发生;近年来,又接连多次发生空货车在状态良好的直线段脱轨的事故。因此,除应研制新型货车转向架外,还应积极研究推广识别车辆性能不良、有潜在脱轨倾向的办法和仪器,积极推广监测货车超偏载、扁疤、严重周期性减载等地面的安全监测系统。

4.大力加强列车/轨道相互作用系统安全性方面的系列研究

世界各国在车轮脱轨原因、防治措施以及安全监测管理技术、安全规程、规范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都是建立在列车/轨道动力学和轮轨相互作用系列研究成果基础上的。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铁路科学研究、管理层对脱轨机理的认识,提高我国列车/轨道系统的安全性,必须重视加强列车/轨道相互作用等专业基础方面的研究。其重点有:

车辆、轨道状态和构造参数,列车装载、编组、操纵等对脱轨安全性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监测管理技术和设备。

减少脱轨事故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途径和技术措施。

建立、修改、完善列车脱轨系统安全监控管理方面的规程规范。

对脱轨机理、安全性评定指标和评定方法的试验研究。

5.组建铁路安全技术研究和监测中心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车辆工程;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1目前车辆工程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人才培养体系专业特色定位不明确

多科性高校具有学科门类多,易于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但也容易产生人才培养定位不明显、缺乏特色的问题。与已开设车辆工程专业多年的传统高校如合肥工业大学(综合类)、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特色)、安徽工业大学(冶金机械特色)相比,安徽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作为新开专业在学校和学院共同努力下虽已初具规模,但专业培养特色定位不明确的问题较为突出。由于没有专业特色优势,一方面无法充分利用学校的传统学科优势助力专业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专业就业导向性不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目标。

1.2教学硬件资源有限

学校车辆专业自开始招生以来,虽然已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教学和工程实训设施建设,但由于人才市场变化日新月异,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逐渐提升,现有教学资源在满足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市场适应性和前瞻性等方面仍显不足。在短期内教学硬件资源难以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至关重要。

1.3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师资储备不足

教师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直接作用,故应满足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要求,包括专业水平、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指导能力和教学过程中与科研结合的能力等。但目前许多新建车辆专业的多科性高校,因受地缘限制和经济因素影响大多面临人才引进困难等问题。例如,安徽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就存在年轻教师学历和职称层次不高的问题,且因地域限制和待遇问题,招聘高学历层次教师存在困难,如何寻求突破、解决专业师资力量储备问题,亟待解决。

1.4校企联合及区域性资源共享机制仍需强化

教学工作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石,而科研工作则是提升教学质量、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然而,因学校车辆工程专业起步较晚,与汽车及相关企业的合作缺乏基础,相关方面的科研较少,从而无法为教学质量的促进提供助力,这也是大部分地方多科性高校存在的共性难题。

2车辆工程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2.1理论基础知识及能力培养

依据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考虑本校的培养特点,首先确定理论基础知识的加强和相关能力的培养,必须进行课程优化设置和常用概念工具软件的学习。

(1)课程结构设置

结合专业特色和培养方向,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监管制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课程结构设置。

(2)针对性软件学习

根据目前产品研发的过程特点,以及响应中央“互联网+”项目的号召,常用软件的学习,显得十分必要。在正常教学课时悠闲地情况下,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工具软件学习有以下几点要求:

1)针对不同方向研究生设计不同学习的软件,提升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习效率;

2)组建不同软件教团队,全力动用全校教师资源,创造“学有所处,疑有所问”的学校环境;

3)采用“课程学习+课外教学”的方式,从两个方面对学生提供软件学习的指导和疑难解惑的途径;

4)建立学生与教师“资源共享”平台,即教师拥有学生的资料,学生拥有教师资料,资料包含学习方向、擅长软件、喜爱软件等8大模块,方便师生之间的学习和互助。

2.2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依据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实践动手能力必不可少。针对车辆工程专业优化改革创立出一套具有阶段性和周期性的实践培养方案,将实践能力培养分为课堂实践、技术实践和参观为主的参观见习三个主要方面,课堂实践和技术实践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参观见习更加注重学习和拓宽视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取决于课程学习的需求,还取决于学校所能提供的资源。为了培养车辆工程研究生人才的实践能力,学校先后和多个知名汽车类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另外,还与多家汽车检测站、大型汽车4S店、汽车修理厂等有合作关系,目的在于满足学生学习实践途径的多元化,以联合培养的模式进行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3以竞赛为主的综合性创新能力培养

针对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学校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市级、省级和部级专业竞赛活动,如全国研究生科技竞赛、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等。长期实践证明,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不仅可以在比赛过程中锻炼自身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协作观念和团队意识,真正做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此外,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科研平台。在竞赛项目的基础上,学生可以独立进行课外科技活动,也可以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产品及技术的研发能力。

2.4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专业教科研实力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相互联合进行人才教育培养、技术开发、改造和创新等,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必要环节。面对车辆专业教科研实力相对较弱的现状,多举措并行。努力加强与汽车相关企业联系。虽然淮南本地缺乏大型汽车企业,但周边如合肥、滁州、芜湖等地拥有江淮、猎豹和奇瑞等著名品牌企业,为专业实习实践提供了丰富资源。近年来,分别与安徽长丰猎豹汽车有限公司、安徽安凯福田曙光车桥有限公司、六安江淮汽车齿轮制造有限公司、陕汽淮南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和合肥和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一批稳固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在实习过程中,针对企业生产遇到的问题,积极沟通对接。

2.5基于“互联网+”构建多功能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跨时空融合

“互联网+”教学平台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平台,让互联网与教学过程进行深度融合。教学活动围绕互联网进行,教师通过互联网教学、与学生互动交流打破了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使教学活动不再受教室、师资力量、课程安排等因素制约,实现“平台、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为此,开发了“汽车虚实融合互联网+协同教学实训系统”,由8个不同的汽车总成实验台(含整车)组成软、硬件交互结合的汽车电子技术实验模拟器(可扩展),各实验模拟器互联并组成局域网,并可通过服务器并入校园网,实现联机、联网、跨学校间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目前,已初步完成实验台搭建和各实验模拟器的组网,可在校内局域网内进行汽车电控系统实训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

总之,在整个改革实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了一定的问题。比如学生的积极性还不够、对整个系统的监管体系还不成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加强。为了达到“以人为本,创新机制,优化结构、健全体系,提高质量,适应需求”的培养方针,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的师生还需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参考文献

[1]龙志军,訾琨,朱涛.应用型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134-136.

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方向范文第15篇

大到航空母舰,小到汽车,它们的构造都离不开基础部件,而它们整体性能的提升同样离不开基础部件水平的提高。基础工业就像“齿轮”,只有转动齿轮,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机械行业或是车辆行业的基础部件得到提升,只有加强基础部件,才能提升基础行业,进而对整个行业有帮助。”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李和言如是诠释。10余年来,在北京理工大学这片沃土上,他在自己“基础工作”的岗位上不断耕耘,不断创新,始终构筑着心中的理想和蓝图。摸索中前进

1995年,李和言从东北黑龙江一个小镇来到首都北京。对于“为什么选择军用车辆这个专业?”这一问题,朴实的李和言给出的回答也让人觉得实在,“因为这个专业不收费,还不交杂费,而且每个月学校还给150块钱左右的补助,在那个时候已经很不错了。”家庭情况是一方面,但其实在专业选择上对李和言影响比较大的还是他的父亲。在他考大学之前,父亲就为他专业的选择提前来了一趟北京,经过一番“考察”,最终选择了这个看起来比较务实的专业。

4年后,成绩优异的李和言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研究生,师从马彪教授,恰好这时马老师的课题组正在研究我们国家最新式的步兵战车的传动装置,这是当时国家高新工程重点研发项目,李和言庆幸地说:“能赶上这样一个任务不容易”。不断的实践和磨练,渐渐地李和言开始进入到课题研究中,2003年年底项目定型,装备也成功在部队开始使用。“这个装备虽然应用了,但还有很多后续问题需要解决。2004年,博士毕业后李和言选择留校工作,继续在车辆工程研究领域“啃硬骨头”。这一干就是十几年,一直在母校工作到现在。谈到母校,从本科至今,李和言在北京理工大学走过了将近20年的时间,感情自然不言而喻,导师对自己的帮助和影响也让他铭记在心,而最让他受益匪浅的是“母校给我提供了一个平台和空间,并能和具体的工程实际、具体的国防事业相结合,学有所用,这个受益是最大的。”

术业有专攻。几年下来,李和言负责的装备光荣地亮相于国人面前,过了天安门,参加了2009年国庆阅兵。就在这个时候,李和言决定“走出去”。用他的话说“工作三四年,面临最大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自己的学术方向。”“工作的这几年,研究了很多实际产品,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工作比较忙,有些问题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还没有探究这些问题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因此想找一个集中的时间把这些问题理清。”

于是,2009年11月,李和言来到美国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系访学,而令他惊喜的是自己的导师正是离合器摩擦领域的泰斗级人物J.R Barber教授。近一年时间,李和言不仅重新把力学、物理学、机械动力学等专业知识深入学习了一遍,还把原来工程上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只“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也就是在这时起,李和言慢慢形成并确定了自己现在的研究方向――离合器摩擦。对李和言来说,这是收获的一年,不仅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一年内还发表了四五篇高水平论文,同时还申请成功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这次成功申请,也标志着李和言将自己的科研工作从工程研发向基础研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而那时他还是一个刚刚30岁出头的年轻人。

从不明确到明确,从只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李和言一直在摸索,一直在前进。

柔和的“传动”

心脏是我们的动力,但是心脏只能参与收缩不能承担重物,我们必须用胳膊和腿进行力的放大和传递。“我们的工作就是研究车的胳膊和腿。如果车轮和履带是车的脚,发动机是车的心脏的话,我们的研究就是让心脏发出的动力良好地到达车轮处,把发动机有限的力和速度进行范围扩大,让它能适应于更复杂的路面和负载。”李和言形象地介绍了自己正在从事的研究工作,“让发动机舒舒服服并柔和地把动力传过去”。

当初为什么选择研究装甲车辆?对这一问题李和言说:“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们的军用车辆发展不太顺利,克服障碍的能力也不够强,再加上海湾战争中一些新技术的出现,我们发现我国的装甲车辆技术已经落后了,所以我们就想设计出更好的传动系统,让发动机有限的功能提高,速度更快一点,调节得更柔和一点。”李和言介绍说,对于研究的产品,从1991年开始预研,1997年产品正式开始研发,到2003年正式运行,“我们用了12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了先进传动系统的从无到有,然后又用了12年左右的时间从不成熟到成熟,我们还在继续革新的路上。”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就必须与时俱进。之后的发展中,李和言所在的团队始终在不停地对产品升级更新。“我们现在80%的研究任务都和国防相关,研究的产品至今已有3个系列20多种产品,很多也都参与过国庆阅兵。”

近5年来,李和言作为负责人、副总设计师和主任设计师承担完成了多项型号装备的综合传动装置的研制工作与生产配套工作,还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总装预研、国防“973”、科工局传动专项等项目多项。在坦克装甲车辆综合传动技术及大功率离合器摩擦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的学术贡献,并取得了多项创新型成果。

经过多年努力,在与前辈们的合作中,李和言所在的团队形成了坦克装甲车辆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的动态性能预测设计和优化集成匹配的方法。针对坦克装甲车辆液力机械综合传动高性能与有限空间、重量约束的矛盾,液压、液力、机械等多种传动形式综合与变速、转向、联合制动与操纵等多功能综合的矛盾,分析了综合传动系统各性能耦合与动态演变的内在机理,获得了匹配设计的最佳当量负载工况区间,建立了综合传动系统的性能预测模型和空间需求分析模型,对综合集成的传动方案进行性能优化与空间需求预测设计,实现了动力装置与负载之间的动态性能匹配和有限空间匹配。将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的研制周期由原先的7-8年缩短至2-2.5年。研制了300kW系列、400kW系列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满足了中轻型履带式装甲车辆的研制与发展需求。该成果荣获工信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8年)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2年),并获批发明专利2项。

李和言所在的团队还建立了综合传动装置液压无级转向过渡过程动力学模型,解决了履带车辆转向过程的稳定性控制,解决了履带车辆转向过程动态功率平衡,大功率转向系统设计等难题,实现了履带车辆由机械有级转向向液压无级转向的跨越,并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该成果荣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2年),并获批发明专利2项。

此外,李和言团队还揭示了湿式多片式换挡离合器在高能量密度摩擦界面上的热弹耦合作用机制,建立了离合器系统及摩擦界面的摩擦热失稳状态预测模型和界面综合应力分析模型,实现了对实际摩擦过程中的非均匀摩擦状态的定量评估与预测。理论分析和试验测试相结合,初步获得了摩擦界面在实际摩擦过程中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规律,为高速履带式装甲车辆多自由度高转速宽传动范围多挡变速结构设计和换挡规律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并获批发明专利2项。

“齿轮”上的理想

随着车辆传动系统功率密度的提高,离合器承受的机械载荷和热载荷增加明显,离合器逐渐成为了制约车辆传动系统寿命和性能提升的瓶颈之一。“我们现有的和离合器相关的知识还是一二十年前的”,这让李和言更加迫切要从设计角度来更新和发展与世界接轨的技术,“首先要加强基础部件,只有基础行业的设计水平提升了,才能打好工业基础,进而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平。”这也是他的“理想”。

“传统离合器设计中一般假设应力场与温度场在界面上呈均匀分布,采用控制滑摩功来降低平均温升,但在离合器使用过程中发现,即使滑摩功在许用范围内,但仍然会出现因摩擦副表面温度过高而失效的情况。”李和言介绍说,湿式多片式离合器以其结构紧凑、功率密度高、变型适应性强而被广泛应用在自动变速器AT、混合驱动系统上,是车辆动力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

2015年结题的国家自然基金委面上项目,李和言承担完成了湿式片式离合器摩擦界面热不稳定状态分析模型与验证。针对高摩擦能量密度输入条件,通过探明湿式多片式离合器内部载荷规律和对外输出特性,李和言所在的团队建立了离合器摩擦界面状态分析模型与试验评估系统,获得了各参数对离合器摩擦品质、摩擦性能和磨损特性能的影响规律,为离合器动力学特性和控制特性精确设计提供了精细指导。

李和言还介绍到,基于该成果实现了采用国产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Q挡离合器的能量传递密度从700kJ/m2可靠地提高到大于1300kJ/m2将离合器可靠工作寿命提高30%以上,实现综合传动装置整机寿命从不足8000km提高到大于10000km,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相当。目前,该成果作为关键内容之一,已通过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初评。

基础工业好比“齿轮”,只有提高基础产品,打好工业基础后,才能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平,但这需要有一部分人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做些基础的事情。这一路走来,李和言说,让自己收获最大的就是面向国防服务,把自己的技术运用到国防技术的攻关上,实现装备的性能提升。“国家的需求,需要有基础行业的支撑”,而李和言就是这一部分静下心来做好基础的事情的人,因为在他的蓝图里,他要转动的是整个中国的“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