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范文

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范文

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

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风险预警系统;财务知识管理;本体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财务风险预警是财务风险管理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财务风险预警的重点是抓住小范围、低程度的财务风险事件与财务状况变化,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小事件引发大风险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21世纪的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企业管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都彻底发生了变化,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渗透到财务管理中,为财务管理创新提供了机遇。而财务风险预警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依赖的技术工作,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如何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帮助管理者准确地了解企业财务状况,指导风险应对工作的开展,从而降低经营风险,减少财务损失,是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知识本体(ontology)方法研究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探索科学化、智能化和系统化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一、基于知识本体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需求分析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现代企业预测和防范风险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在收集大量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概率论和模糊数学等方法,设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其预警警戒线,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对不同性质和程度的财务风险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决策者及时采取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措施。可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捕获企业内外部信息并形成有用的知识,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系统应满足如下四点需求。

一是信息收集与转换功能。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系统应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国内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信息和生产经营状况信息,并进行分析转换,按一定形式和规则存入知识库。

二是预警指标管理与更新功能。系统应建立起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其中的评价指标计算公式,利用财务风险信息子系统提供的资料,计算出具体的指标值,供综合评价和预警使用。

三是财务风险综合评价功能。系统应根据已计算出的各种风险指标的值,利用各种科学的综合评价模型和预测模型,对企业目前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和对企业未来的风险进行预测。该功能是根据对企业运营过程跟踪、监测的结果,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和企业诊断技术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作出判断,找出企业财务运行中潜在的危险。

四是财务风险报警功能。系统应根据已计算出的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风险指标值、综合评价值以及预测值,按照一定的报警模式发出不同程度的警报。

笔者在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研究中引入本体的概念,本体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用于研究客观世界本质。在本体中概念的关系可以被描述得更加广泛、详细、深入和全面,通过对概念添加属性值,以及在属性与属性之间添加映射关系,一些不便描述的语义关系就可以清晰地描述出来。同时,在本体中可以使用形式语言,这就为实现知识检索创造了条件。在对财务风险预警知识形式化定义后,本体概念模型能够实现对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理解的唯一性和精确性;另外,利用本体技术对知识的联系进行形式化映射,可以产生和约束新的知识规则,增加财务风险预警知识本体表示方法的实用性。

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知识本体建模

通过分析财务风险预警领域知识的概念、关系和知识结构,采用分层次的思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领域本体,并分别对财务风险预警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和财务状况监控知识与案例进行形式化描述。本系统模型建立概念本体,评价模型本体、指标本体、资源本体和通讯本体等。下面以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概念本体为例说明财务风险预警知识本体建模。

概念本体是用来描述某个领域内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本体,这些概念是被该领域内人们所共同认可的,概念是对事物认知的抽象,包含的内容很广,与模型相关的内容有:关系、函数、公理与实例等;关系表达了财务风险预警领域内概念间的互相作用,n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R:Cl×C2×…×Cn;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概念关系,表示在n元关系中确定了n-1个概念,则第n个概念是唯一的,即F:Cl×C2×…×Cn-1Cn;公理表示永远为真的概念,即真命题;实例是具体的模型元素。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概念本体形式化定义如下。

CO::=(Fn,Cc,R,Ac,Ic)。

其中,Fn是领域名,Cc是领域内的术语集,R是关系集,Ac是公理集,Ic是实例集。

R形式化为:R::=(Ra,Rc),Ra是Cc上的属性集,形式化为:Ra::=(dc:Identifier,dc:Title,dc:Creator,dc:Description,dc:Date),前缀dc表示重用DC元数据集中的标识符、题名、创建者、描述及日期元素;Rc是术语间的关系集,Rc域是Cc1×Cc1,形式化为:Rc::=(SubConceptOf,SuperConceptOf,IsPartOf,HasPart,Equal,Pre,Next),SubConceptOf和SuperConceptOf

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IsPartof和HasPart是聚集关系,Equal是等价关系,Pre描述了概念和概念之间的直接前驱关系,Next描述了概念和概念之间的直接后继关系。Ac是公理集,Ac形式化为:Ac::=(SubConceptOfSuperConceptOf-,IsPartOfHasPart-,PreNext-,IsPartOfIsPartof*,HasPartHasPart*,EqualEqual*,……),表达了SubConceptOf和SuperConc-

eptOf,IsPartOf和HasPart,Pre和Next都是逆反关系,IsPartOf和HasPart和Equal都是可传递的。Ic形式化为:Ic::=(IRa,IRc),IRa是属性集实例,IRc是概念的关系实例。

概念是对人类知识的抽象,概念本体是按照分类法来组织领域概念及其客观关系的,概念本体作为一类独立的本体存在,由领域专家或知识工程师管理。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概念本体的描述说明如下:

Fn=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

Cc=(Z计分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多元逻辑(logit)模型,F计分模型……);

IRa={(“Prop1”,“Z计分模型”,“Z-score”,“通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X1,X4)、获利能力指标(X2,X3)和营运能力指标(X5)五种财务比率有机联系起来,综合分析预警企业财务风险。”),(“Prop2”,“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rtificial-Neural-Network”,“通过大量神经元的复杂连接,采用由底到顶的学习方法,以自组织和非线性动力学所形成的并列分布方式处理非语言化的财务模式信息,达到预警企业财务风险的目标”),……};

IRc={SubConceptOf(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Z计分模型),SubConceptOf(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IsPartOf(Z计分模型,函数形式),IsPartOf(Z计分模型,参数指标),IsPartOf(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算法),IsPartOf(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输入矩阵),……}。

三、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系统框架

通过分析基于本体的财务风险预警知识模型及需求,本文提出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基本的知识管理活动包括知识的创造、发现、存储和应用,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将这些活动整合为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的获取、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的存储与推理、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的应用与预警三个主要过程。财务风险预警以企业经营绩效为基础,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的本质并在更广泛的领域内选择相关的预警指标,通过综合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预警。本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由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和发展潜力四个方面的评价构成,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公司财务评价的两大基本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公司的发展潜力尤其值得重视,公司理财的目标是财富最大化,良好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不应仅仅关注目前的运营状况。在具体预警指标的选取方面,考虑到各指标间既能相互补充,又不重复,尽可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公司运营状况,故每个预警模块各取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指标。系统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利用财务本体知识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价,本体风险评价模型利用本体推理与财务知识库得出的各指标值,代入建立的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具体的评价模型可根据风险案例库的匹配情况,选取合适的模型,如层次分析模型或模糊评价模型等。

在企业内外部信息集成与知识获取部分,利用本体技术、知识集成技术、多种检索技术,对财务风险预警知识进行数字化语义处理;系统按照本体论思想对知识进行分类标注,组织到知识库中,形成财务风险预警领域概念集;这种框架便于实现本体知识获取、存储、检索等功能,并方便财务风险预警知识集成、共享、发现和重用。本框架一方面从技术角度针对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提出了全面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通过引入本体技术,本框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知识提供者和知识需求者之间尽可能无歧议地相互理解,并且能够表达组织内知识提供者和知识需求者的原始思想。这将使得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中,为组织的财务风险管理在技术上提供支持。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趋加快,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系统研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日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采用本体方法为财务风险预警领域知识建模,并提出基于本体的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框架,但在财务风险预警知识表达与推理等方面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谷文林.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J].现代管理科学,2008(8).94-95.

[2] 于富生,张敏,姜付秀,任梦杰.公司治理影响公司财务风险吗?[J].会计研究,2008(10):52-59.

[3] 张友棠.基于内部控制的多维财务预警系统设计[J].财会月刊(会计版),2008(1):16-18.

[4] 彭润华,阳震青.基于XBRL的集团财务知识管理研究[J].会计之友,2009(3):31-33.

[5] Segev A,Gal A.Enhancing portability with multilingual ontology-based knowledge management[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8,45(3):567-584.

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风险预警系统财务知识管理本体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财务风险预警是财务风险管理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财务风险预警的重点是抓住小范围、低程度的财务风险事件与财务状况变化,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小事件引发大风险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21世纪的经济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企业管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都彻底发生了变化,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渗透到财务管理中,为财务管理创新提供了机遇。而财务风险预警是一项重要的知识依赖的技术工作,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如何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帮助管理者准确地了解企业财务状况,指导风险应对工作的开展,从而降低经营风险,减少财务损失,是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知识本体(ontology)方法研究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探索科学化、智能化和系统化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一、基于知识本体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需求分析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现代企业预测和防范风险的一个重要工具,它在收集大量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概率论和模糊数学等方法,设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其预警警戒线,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对不同性质和程度的财务风险及时发出警报,提醒决策者及时采取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措施。可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建立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捕获企业内外部信息并形成有用的知识,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系统应满足如下四点需求。

一是信息收集与转换功能。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系统应通过收集与企业经营相关的产业政策、国内外市场竞争状况、企业本身的各类财务信息和生产经营状况信息,并进行分析转换,按一定形式和规则存入知识库。

二是预警指标管理与更新功能。系统应建立起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其中的评价指标计算公式,利用财务风险信息子系统提供的资料,计算出具体的指标值,供综合评价和预警使用。

三是财务风险综合评价功能。系统应根据已计算出的各种风险指标的值,利用各种科学的综合评价模型和预测模型,对企业目前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和对企业未来的风险进行预测。该功能是根据对企业运营过程跟踪、监测的结果,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和企业诊断技术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作出判断,找出企业财务运行中潜在的危险。

四是财务风险报警功能。系统应根据已计算出的反映企业财务风险的风险指标值、综合评价值以及预测值,按照一定的报警模式发出不同程度的警报。

笔者在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研究中引入本体的概念,本体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用于研究客观世界本质。在本体中概念的关系可以被描述得更加广泛、详细、深入和全面,通过对概念添加属性值,以及在属性与属性之间添加映射关系,一些不便描述的语义关系就可以清晰地描述出来。同时,在本体中可以使用形式语言,这就为实现知识检索创造了条件。在对财务风险预警知识形式化定义后,本体概念模型能够实现对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理解的唯一性和精确性;另外,利用本体技术对知识的联系进行形式化映射,可以产生和约束新的知识规则,增加财务风险预警知识本体表示方法的实用性。

二、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知识本体建模

通过分析财务风险预警领域知识的概念、关系和知识结构,采用分层次的思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领域本体,并分别对财务风险预警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和财务状况监控知识与案例进行形式化描述。本系统模型建立概念本体,评价模型本体、指标本体、资源本体和通讯本体等。下面以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概念本体为例说明财务风险预警知识本体建模。

概念本体是用来描述某个领域内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本体,这些概念是被该领域内人们所共同认可的,概念是对事物认知的抽象,包含的内容很广,与模型相关的内容有:关系、函数、公理与实例等;关系表达了财务风险预警领域内概念间的互相作用,n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R:Cl×C2×…×Cn;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概念关系,表示在n元关系中确定了n-1个概念,则第n个概念是唯一的,即F:Cl×C2×…×Cn-1Cn;公理表示永远为真的概念,即真命题;实例是具体的模型元素。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概念本体形式化定义如下。

CO::=(Fn,Cc,R,Ac,Ic)。

其中,Fn是领域名,Cc是领域内的术语集,R是关系集,Ac是公理集,Ic是实例集。

R形式化为:R::=(Ra,Rc),Ra是Cc上的属性集,形式化为:Ra::=(dc:Identifier,dc:Title,dc:Creator,dc:Description,dc:Date),前缀dc表示重用DC元数据集中的标识符、题名、创建者、描述及日期元素;Rc是术语间的关系集,Rc域是Cc1×Cc1,形式化为:Rc::=(SubConceptOf,SuperConceptOf,IsPartOf,HasPart,Equal,Pre,Next),SubConceptOf和SuperConceptOf

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IsPartof和HasPart是聚集关系,Equal是等价关系,Pre描述了概念和概念之间的直接前驱关系,Next描述了概念和概念之间的直接后继关系。Ac是公理集,Ac形式化为:Ac::=(SubConceptOfSuperConceptOf-,IsPartOfHasPart-,PreNext-,IsPartOfIsPartof*,HasPartHasPart*,EqualEqual*,……),表达了SubConceptOf和SuperConc-

eptOf,IsPartOf和HasPart,Pre和Next都是逆反关系,IsPartOf和HasPart和Equal都是可传递的。Ic形式化为:Ic::=(IRa,IRc),IRa是属性集实例,IRc是概念的关系实例。

概念是对人类知识的抽象,概念本体是按照分类法来组织领域概念及其客观关系的,概念本体作为一类独立的本体存在,由领域专家或知识工程师管理。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概念本体的描述说明如下:

Fn=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

Cc=(Z计分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多元逻辑(logit)模型,F计分模型……);

IRa={(“Prop1”,“Z计分模型”,“Z-score”,“通过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X1,X4)、获利能力指标(X2,X3)和营运能力指标(X5)五种财务比率有机联系起来,综合分析预警企业财务风险。”),(“Prop2”,“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rtificial-Neural-Network”,“通过大量神经元的复杂连接,采用由底到顶的学习方法,以自组织和非线性动力学所形成的并列分布方式处理非语言化的财务模式信息,达到预警企业财务风险的目标”),……};

IRc={SubConceptOf(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Z计分模型),SubConceptOf(财务风险预警定量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IsPartOf(Z计分模型,函数形式),IsPartOf(Z计分模型,参数指标),IsPartOf(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算法),IsPartOf(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输入矩阵),……}。

三、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系统框架

通过分析基于本体的财务风险预警知识模型及需求,本文提出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基本的知识管理活动包括知识的创造、发现、存储和应用,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管理将这些活动整合为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的获取、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的存储与推理、财务风险预警知识的应用与预警三个主要过程。财务风险预警以企业经营绩效为基础,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的本质并在更广泛的领域内选择相关的预警指标,通过综合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预警。本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由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和发展潜力四个方面的评价构成,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公司财务评价的两大基本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公司的发展潜力尤其值得重视,公司理财的目标是财富最大化,良好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不应仅仅关注目前的运营状况。在具体预警指标的选取方面,考虑到各指标间既能相互补充,又不重复,尽可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公司运营状况,故每个预警模块各取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指标。系统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利用财务本体知识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价,本体风险评价模型利用本体推理与财务知识库得出的各指标值,代入建立的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具体的评价模型可根据风险案例库的匹配情况,选取合适的模型,如层次分析模型或模糊评价模型等。

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评价指标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无法按期支付负债融资所应负的利息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企业如何认识财务风险,如何减少财务风险是提高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1.企业财务风险概念

传统西方经济理论认为企业风险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西方国家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企业已经建立了风险管理职能。虽然已经发展比较成熟,但是国外风险管理理念主要针对于如何摆脱财务风险,而非分析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同时也没有关于财务风险如何进行预防的研究。与其面对风险、摆脱风险,不如分析风险、预防风险。因而,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是今后风险管理发展的方向。

目前,我国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概念的界定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来自于筹资、融资活动。这种观点认为,企业进行筹资所形成的负债,不仅要偿还本金,还需要支付相应利息。如果企业不举借任何债务,将不会存在任何风险。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可能存在资金流转问题,如果不举借负债,势必会出现经营困难。而且这种观点没有考虑财务杠杆作用,可见这种观点不具有科学性。

另一种观点是广义的观点,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在企业的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到财务结构不完善、企业所在环境的改变等一些内外部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较大的偏差,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或者部门,甚至一笔订单,都可能引起企业财务风险,如果财务风险控制不好,就可能导致企业产生损失,甚至导致破产。这种观点是从企业整体出发,结合整体环境进行的分析,也是我国财务风险理论中主要的观点。

2.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财务风险具备了风险的两个基本特征:客观性和不确定性。

首先,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不可避免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市场经济运行下企业资金运动的必然产物。财务风险受到国民经济、市场环境以及国际金融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其次,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虽然企业要面对各种财务风险,但是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什么事件发生、以何种形式发生,甚至是否发生,都不是能够准确计量的。

二、目前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对当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来看,现有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存在着与企业经营环境不适应、指标无法真实反映企业情况、缺少行业针对性的问题,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不能很好地应用在实践中,在对风险的有效评价和控制上还有一定的欠缺。

1.与企业经营环境不适应

由于我国的风险理论起步较晚,与国外的风险管理比起来,理论基础上,又加上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较晚,体系发展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在企业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时,财务比率的综合分析常用的是单量判定模型法,基于这种模型法的体系反映出来的信息量有限,企业由于使用了较多的抽象概念和函数,不利于推广,无法适应企业随着经营规模扩大而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

2.指标无法真实反映出企业情况

评价指标对企业真实情况分析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不足、对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不足,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不足三个方面。

在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时,企业资产的流动比率和速度比率的指标是从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得出的,它是从静态的角度对一定时期内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的-而如果企业是实际资产流动的质量差,就会高估企业的流动资产,且这些从财务报表中出的数据不能将一些影响企业变现能力和短期债务负担的因素反映出来,使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可能产生偏离。

与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一样,评价方法中资产的负债率和负债经营指标不能准确地估量出企业的实际资产,另外,在企业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利润进行调节时,利息赚取率的指标不能对企业虚增的利润进行辨别,无法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体系中包括销售净利润率、资产净利润率等一些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在对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分析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3.缺少行业针对性

在我国,由于对财务风险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对较为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不多,企业在对自身进行财务风险评价时,常常是使用通用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而不是根据自身行业和自身企业发展的特点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风险评价体系,这就使得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在实践应用中,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原有的作用。

三、重建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如何重建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是多数学者正在研究讨论的问题。笔者从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的角度进行结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为增强企业财政实力以及实际应用效果,进而可以保障企业正常运行,促进企业良好健康发展提出改革方向。

1.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谨慎选择财务指标。

众所周知,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重重,财务指标的选取能够体现出企业财务风险大小,进而采取相应措施。可是目前财务指标很多,如果每个指标都进行计算,虽然可以从多方面反应企业财务风险大小,但是同时会增加财务人员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谨慎选择和企业相关的财务指标,尤其重要。例如,生产制造型企业可以对营运能力方面的指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进行相应分析,分析存货周转率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而进行改进。

2.多角度选择指标

企业经营不是单方面的,着想系统、科学地了解企业承受的财务风险,必须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要求财务人员从数学建模等方面进行分析选择财务指标,可能不太现实,也不易操作。因而,笔者提出,在进行财务风险指标选取时,应当针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以能够对企业财务状况作出合理描述为基础-按照企业财务危机相关理论,合理选择财务指标,使选择的财务指标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相一致。

3.重点关注企业经常使用的指标

对于制造业而言,存货周转速度快慢、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是企业经营中非常关键的信息,“存货周转率”这样的指标就应当重点关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都有各自的计算指标,只有将这样的指标持续关注,才能提高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当然,重点关注的指标也是在全面选择指标的基础之上择优选择出来的,其选择的标准也是围绕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

4.保持财务指标的动态性

在财务指标选取的时候,应当考虑时效性。如果财务指标已经不能发映出企业财务风险情况,或者已经被淘汰,就应当用其他合适的指标进行替换。这需要企业全体部门共同关注,而不是财务部门的责任。市场变化了,原指标的计算意义不复存在,就应当进行替换。

5.根据需要自行设计财务指标

目前在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的理论中,主要涉及了负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四类财务指标。企业在进行指标选取过程中,如果发现这几类指标无法反应企业自身财务风险,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设计。当然,设计的财务指标主要是针对于企业内部管理进行分析,并非对外进行公布。

6.单位部门独立计算

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现代审计 内容控制改革

一、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

从内部控制概念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看,内部控制是一个逐步形成的概念。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1949年发表题为《内部控制》报告中,首次对内部控制下的定义是“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保护资产、检查会计数据正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益,促进贯彻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而在内部采取组织规划和一系列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

1958年10月《审计程序公告》对内部控制的表述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方面。会计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计划与财产安全和财务记录可靠性等有直接联系的程序以及职务分离、授权批准等控制制度。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规划和所有与经营效率和贯彻管理方针有关且通常只与会计记录有直接的联系的方法和程序。

1972年,AICPA所属审计准则委员会的《审计准则公告》(SAS NO.1)中ATL320节论述为审计人员研究和评价内部控制,该概念不足之处在于将审计人员责任限定于会计控制范畴,未能将控制目标与审计认定目标相联系。

1988年4月美国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将“内部控制”替换成“内部控制结构”,并提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要素。这样,控制环境被纳入审计人员应考虑的范畴,相对于传统的审计,这扩大了审计人员所关注的范围。因为企业不可能在一个完全静态的市场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实结果是,企业外部情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在现代管理系统中,人、财、物等要素的组合关系多种多样。由于时空变化和环境影响很大,内部运行和结构有时变化也很大。所以,控制环境应被审计人员关注。为此,各大会计师事务所逐渐完善其审计工作底稿,纷纷将控制环境体现在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案的设计上,以适应新时期新需求。

1992年美国国会下属的一些专业团体组织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的报告首次提出内部控制成分概念,并将提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五大要素。

二、内部控制演变对现代审计工作的影响

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是逐渐适应社会需要的动态过程。内部控制演变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审计范围、审计方法等的理解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审计范围逐步扩大。随着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控制环境逐渐成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曾经一度,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外部因素的形式存在;如今随着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内部控制概念明确了控制环境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不仅明确作为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而且明确是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应适当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设置及执行以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对应措施。

其次,内部控制了解逐步深入。随着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充分了解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等方面贯穿审计全过程。管理当局在建立一个有利的控制环境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内部控制要素要求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制定审计计划前应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等情况。例如,在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方面,审计项目组和审计人员要充分了解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成员对控制环境的态度和认识。管理层对于建立一个有利的控制环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第三,判断控制风险与会计报表认定相联系。随着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风险控制成为内部控制所必须进行的控制活动,要防患重大差错通过控制活动影响会计报表的控制风险。注册会计师评价控制风险时,应合理运用专业判断来谨慎分析审计证据。由于这些审计证据必然与有关认定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相关,因此可以说,控制风险的评价实际上就是注册会计师对每一内部控制要素里的相关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同某项认定里存在重要错报或漏报的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进行判断评价的动态过程。企业管理层和治理层对企业自身所确认的风险进行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规定下所必须进行的控制活动。企业管理层和治理层如果无法防止或察觉一些重大的风险控制活动,从而引起的重大差错就有可能通过控制漏洞而进入会计报表引发控制风险。审计项目组在了解和评价控制风险时,应合理运用专业判断并保持职业谨慎来合理分析应用审计证据。美国早在1983年的《审计准则公告》关于审计风险在执行审计中的重要性中就提出了判断控制风险的要求,并增加了在会计报表认定方面判断审计风险的要求,从而建立了判断控制风险与会计报表认定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明确和具体化对风险的分析。

三、内部控制与现代审计的关系

(一)一般性评价

现代审计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有不解之缘。虽然内部控制因企业管理者为有效地管理的需要而存在,现代审计为维护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的利益的需要而存在,但内部控制和现代审计却存在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关系。随着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了解和评价审计客户的内部控制成为现代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所提供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与否,与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设计合理且有效执行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内部控制和现代审计二者在发展中相互利用、相互促进,最终和谐的紧密结合,使内部控制和现代审计良性发展。

为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半个世纪前以来,了解、研究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设置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被作为审计人员一项重要工作。我国财政部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要求,各单位应建立适合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同时指出,企业可以聘请中介机构或相关专业人员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施进行评价,接受其对内部控制中的重大缺陷提出书面报告。实践证明,在多变的环境中企业能否控制各种风险,与企业自身内部控制的合理设置和有效执行有密切关系。因此,现代审计特别强调内部控制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并不断地提高对内部控制的深入了解。起初,审计人员主要关注会计报表的公允编制,所以审计人员都在充分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设计审计计划,并确定将执行测试的性质、时间、范围的安排。后来随着针对注册会计师诉讼案件的逐渐增多,并且社会公众有扩大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趋势,一旦企业经营失败,那么审计人员则难逃责任,这样人们逐步把企业的经营风险问题、持续经营问题、行业性质等列入了审计考虑范围,审计准则也因此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和完善。例如,我国《独立审计基本准则》明确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和研究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据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范围;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被审计单位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调查、研究和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审计程序和方法;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应当研究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并指出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我国现代审计与内部控制

我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和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内部控制制度。对现行审计准则关于内部控制概念的运用,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对于企业管理层和治理层而言,为考虑企业长远利益,应在注册会计师和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协助下,关注内部控制的缺陷并不断健全和完善;对于注册会计师和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为降低审计风险需要不断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建设,并督促企业逐步改善内部控制的设置和执行。这样就能更好的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营运效率,从而更有效的保护投资者利益,提高企业对外财务报告及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增加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和透明度。

其次,应将内部控制目标与审计认定目标紧密联系,避免机械孤立的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解和评价。在审计实践过程中,若不能将内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有机结合,将导致审计人员混淆二者关系。我国国内审计实践表明,实质性测试与控制性测试不能有机结合起来,如控制性测试是在计划阶段执行还是在实施阶段执行,如果注册会计师或助理人员不清楚,这会导致审计项目组单纯为进行控制性测试而执行控制性测试,而不能更好的与实质性测试相结合。

第三,中小企业可以有选择的设计和执行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由于管理水平和经济等因素的限制,在人、财、物有限的情况下,在中小企业强制全面推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还有困难。因此,对于中小企业的审计,审计人员面临一种选择,要么依赖某项内部控制制度,要么放弃依赖而选择实质性测试。

四、内容控制的改革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内部控制的概念必然要深入到现代审计中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与现代审计的审计程序相关,为适应新需求,内部控制的改善已势在必行,目前来看可重点关注两个方面: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是顺应国际惯例的需要,也有利于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和执行,有利于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目标。长期以来,内部控制一直被人们理解成企业内部事务,归属于企业管理部门的责任范围。我们来对AICPA历年关于内部控制定义的解释、修改、再修改的过程做些研究对比,不难发现AICPA过去一直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目标是为了保护企业资产,检查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企业执行既定的管理方针等,认为不管人们对这些目标如何进行排列组合,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和经营服务是其共同的特征。

其次,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强制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强制性审计,可以为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供一个外力支持。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建立后,企业能否建立并有效执行内部控制系统,需要外部力量的保障。企业建立、完善并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注册会计师对建立在内部控制基础上的各种审计模式得以顺利进行。因此,现代审计应结合审计目标,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解、评价,从而提高审计效率。美国审计鉴证准则(SSAE)明确要求,企业应对社会公众出具内部控制报告,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其内部控制报告进行审计而出具审计报告。首先,企业应对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自我评估,出具内部控制报告;然后,注册会计师应对该内部控制报告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实践表明,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审计,效果是明显的。

参考文献:

[1]熊筱燕,罗建玉,王殿龙.会计控制论.新华出版社

[2]审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3]阎金锷,陈关亭.内部控制评价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审计风险;特殊考虑;风险要素

随着审计责任的加大,审计风险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职业界普遍认为有效控制与规避审计风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笔者认为解决实际问题首先应理论联系实际,因此笔者将对审计风险的概念、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的要素及计量、控制环境在审计风险要素中的定位以及审计风险评价与期望审计风险确定等问题结合实际做一些特殊的考虑,以期望能对审计实际工作有所指导。

一、关于审计风险概念的特殊考虑

研究风险基础审计,必须先明白审计风险的涵义。对审计风险的涵义,国内外有许多学者作了积极探索,不同的人由于站的角度不同,结论也并非完全一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IAFC)以及著名审计学家阿伦斯等都对审计风险涵义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些有关审计风险的概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认为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没有公允地揭示的风险。但笔者认为,这种定义方法只是为了给实务中的具体操作提供可行的指南,而不是从一般的理论意义上探讨,因而只能说明审计风险的表面现象,而未触及审计风险最本质的东西。笔者认为,将审计风险概括地表示为能觉察出重大错误的风险,只是最狭义的审计风险,而审计风险本身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可从最狭义、狭义和广义三个层次上来说明。从最狭义的角度来理解,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错误地估计和判断了审计事项,乃至发表了与事实相悖的审计报告,使重大错误或舞弊行为未能揭示出来,而受到有关关系人指控并遭受某种损失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理解就是如此,包括国际审计准则在内的大多数的国家的审计准则也是这样理解的。原因在于审计实践中大量产生的是这一类审计风险,因而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这为审计人员分析和寻找审计活动所可能招致的风险及其直接因素开辟了途径,在实务中使审计人员容易寻找到对付的办法。但是,上述关于审计风险的定义并没有完全表达审计活动的风险,仅是针对把错误的判断为正确,即财务报表存在重大差错而发表了无保留意见的报告。因而,当我们对审计活动结果的可能性进行考察时,其结果不仅存在把错误判断为正确的情况,还存在把正确判断为错误的情况,因而审计风险的含义应有更广泛的内容。

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审计风险还应当包括财务报表没有公允揭示而审计人员却认为已公允揭示的风险,以及财务报表总体上已公允揭示而审计人员却认为未公允揭示的风险。审计风险应是“主观”与“客观”的一种偏离,有可能从两个方向发生偏离:一是把客观上是正确的东西判断为错误的,给予否定,也就是α风险;二是把客观上是错误的东西判断为正确的,加以肯定,也就是β风险。由于在审计实践过程中,对公允揭示的财务报表发表一个有保留或相反的意见,一般是不可能发生的,因而α风险发生的情况很少,而大量的是β风险,即对严重失实的财务报表发表无保留的审计意见的风险。但α风险很少发生并不等于说不是客观存在的。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通常会延长研究和调查时间,影响审计人员的效率和信誉,也会导致损失(效率低下的损失和名义上的损失)。因而,从理论的探讨来说,α风险也是审计风险的内容之一。

美国学者海尼丝在论述风险时,认为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这是从最广泛意义理解风险。推而广之,审计风险也可以理解为审计主体损失的可能性。主要有“狭义的审计风险”和“社会营业风险”。社会营业风险是指虽然为某一客户提供的审计报告正确无误,但审计人员(或承担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却由于一种客户关系而受到伤害的风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深口袋”责任概念。上述因素,即使不是审计过程中发生的失误行为,也对审计构成了风险。因而必须把社会营业风险列入审计风险的范畴,并扩大审计人员的审计范围。这是审计风险模型要加入考虑该风险要素的主要理由之一,也是会计师执业面临诉讼爆炸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审计风险是审计与风险两个概念的组合。审计风险概念是风险的属概念,具有风险的基本特征。将风险概念引入审计学,是审计理论与实务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里程碑,它使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的认识由被动变为主动,对审计风险的控制变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对审计风险的解释有三个层次,不同的层次适用条件不一样。完善的审计风险概念,应从广义上解释,即不仅包括审计过程的缺漏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相符而产生损失或责任的风险,而且包括营业失败可能导致公司无力偿债或倒闭所可能对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产生伤害的社会营业风险。

二、关于审计风险要素与计量模式的特殊考虑

根据当代审计理论,传统的审计风险要素为:企业职工素质(包括管理人员能力品质)、企业经营环境与经营项目及其内部形成的特有的文化氛围的因素决定的企业财务信息质量水平的固有风险要素;企业制度的控制内所不能察觉并修正财务信息质量的控制风险要素;审计人员未能通过实质性测试对财务信息、质量水平的状态给予恰当评价的检查风险要素。而且审计界认为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一般来说,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是独立于审计而存在的,审计人员无法改变其实际水平。检查风险可以由审计人员实施控制。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与检查风险成反比,与预计的证据数量成正比。故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的责任就是预先确定一个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以此作为风险管理的目标,而后在具体的以制度为基础的符合性测试中尽力把审计风险降低到期望水平。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人员所作的只能是利用各种方法收集有关证据,通过控制检查风险来实现预定水平。但是作为一种方法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运用中要考虑我国当前特定的环境。

审计风险与三种风险要素之间为什么会表现出这种长期的关系呢?主要是因为控制措施能减少固有风险对财务信息质量水平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审计人员的检查行为又能检查出固有风

险与控制风险的综合作用对财务信息质量造成的瑕疵。例如,假设某企业财务信息的固有风险为30%,控制风险为30%,则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综合风险效果是9%.也就是说由于企业的职工因素造成(或决定)财务信息会出现30%瑕疵,在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加工过程施加控制之后,使财务信息的质量只有出现9%的瑕疵的可能。在这里内控自动发挥的作用是化解了21%固有风险。以上提到的审计要素是与狭义审计风险相适应。关于风险要素,笔者认为根据前述审计风险广义定义也可以在我国考虑增加“社会营业风险”要素。由于审计只限于抽样,审计并不能发现财务报表中的全部错误项目,某种隐蔽较好的欺诈极难侦破,所以,存在一定的审计不能发现的重大错报项目的风险。在审计未能发现重大错报,并提出错误的审计意见时,因审计人员过失而受损失的人,可望从会计事务所处取得赔偿。由于审计的复杂性,在实践中很难确定审计人员是否做到应有的谨慎。由于司法传统(指美国)也很难决定谁有权期望获得审计利益,因而当某一公司破产或无力偿还债务时,报表使用者通常会指责审计失误。遭受损失的人由于对其经济利益的关注而对审计人员提出过高要求,一旦受损就希望得到补偿,而不问错在何方。如在美国,由于“厄特马斯主义”的法律背景及“深口袋理论”的人文背景的影响,审计人员承受法律责任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了。这种在范围和程度上扩大并加深了的审计人员法律责任,便是社会营业风险要素一定计量的对象。所以,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变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社会营业风险。而狭义的审计风险可称为“意见风险”,所以审计风险还可以表示为:审计风险=意见风险+社会营业风险。在这里,因为“社会营业风险”对“意见风险”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它们之间只能表达为“和”的关系而不能是“积”的关系。

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从以下几方面出发所作出的一种判断,首先是审计主体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若审计主体有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则在对风险与收益进行权衡之后,可以选择较高的风险水平;其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的考察分析,审计人员认为被审计单位这两种风险的综合风险很低,即被审单位出现重大的错报与漏报可能性不大,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也可以设定较高的审计风险,进而降低审计成本。下面通过例子来说明审计风险的计量。在前面的审计风险模型中,其中“意见风险”为“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给审计主体带来损失”的概率。假定审计人员在一百次审计中有六次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这六次中又有两次给审计主体造成损失,则:意见风险=(6/100)×(2/6)=2/100,由于发表不恰当意见并造成损失的可能性(2/100)=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若审计人员对固有风险×控制风险的评价为20%,经计算:检查风险=2/100÷20/100=2/100×100/20=10%.审计人员将依据计算出的检查风险的大小来确定相应审计范围的大小及应收集的审计证据的多少。若通过对有关法律及人文环境的评价,审计人员判断社会营业风险为1%,那么审计人员所承受的审计风险为3%.

三、关于控制环境要素对审计风险影响的特殊考虑

首先,风险基础审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引进了“内部控制结构”理论,强调控制环境在审计风险评价中的作用。控制环境的优劣不同,隐含的审计风险也会不同,那么控制环境中包含的审计风险究竟属于固有风险的范畴还是属于控制风险的范畴,《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控制风险表述为“第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或交易类别产生错报和漏报,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发现和纠正的可能性”,根据该定义,控制环境应当属于控制风险的范畴,但是该准则同时又认为“固有风险是指假定不存在相关内控时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审计人员应当合理应用专业判断,考虑管理人员的品行与能力、管理人员特别是财会人员的变动情况、管理人员遭受的异常压力、业务的性质、影响被审单位所在行业的环境因素等若干情况,以评估固有风险,这样似乎控制环境更接近于固有风险的范畴。很显然,根据这些描述,若将控制环境归入控制风险范畴易使人困惑,因其外延大部分落入固有风险的范畴,若将其归为固有风险的范畴,又与固有风险的内涵不符,因为控制环境属于内控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两难的选择不仅使得风险基础审计缺乏内在的逻辑一致性,而且使得控制环境要素在审计风险评价模型中难以定位。其实,控制环境可能归纳为制度或程序因素及非制度和程序因素。显然前者形成的风险属于控制风险,后者形成的风险属于固有风险,所以准则中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定义欠妥,笔者建议对相应准则进行修订。

其次,如果企业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管理人员,蓄意营私舞弊,那么即使具有设计良好的内控制度也不会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内控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理所当然地要按照企业管理人员的意图运行,尤其是企业负责人的决策更是起决定作用。决策出了问题,贯彻决策人意图的内控制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控制效能。在目前情况下,笔者认为应当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对管理者的约束。例如,经营管理的好坏对管理者升迁的影响,控制公司对企业管理层的监督与约束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经过我们的评价,控制环境不存在重大的风险,我们也应当考虑内部控制结构失效这一因素,适当提高我们的风险评估水平。

四、关于审计风险评估与期望审计风险确定的特殊考虑

风险基础审计属于开放式审计,将目标和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审计风险的评价贯穿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而审计风险水平的确定,必须研究谁使用报告,用途是什么,审计信息使用者的希望和需求是什么,也就是审计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然而由于所有者主体的不到位以及中小投资者的分散性及专业知识的限制,使得审计高质量的要求大打折扣,又由于需求群体的不成熟,使得国家只有从审计的供给方进行约束,通过制定高质量审计准则来指导审计需求和提高供给方的质量。很显然,我们的审计准则超前于我们当前的审计实际需求。这就使得审计人员在评价审计风险时,不仅要考虑审计的实际需求,还必须考虑独立审计准则所确定的审计质量水平。从已有的案例可以看出,很少有由股东或潜在的投资者诉诸法律,审计师面临的主要在于国家监管部门的惩处,个中原因恐怕也就在于此。当然,我们也应当注意的是,随着审计需求的不断发展变化,审计风险的评价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另外,评价审计风险的目的在于与期望审计风险进行比较来确定出具体审计报告的类型。期望审计风险的大小反映了审计人员愿意承担风险的多少,其确定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国内大多数会计事务所将期望审计风险水平确定为5%,AICPA颁布的SAS47提出的指导性审计风险水平也为5%,基于此,有人建议我国的事务所期望审计风险水平为5%,但笔者以为,目前对我国大多数会计事务所来说,难以承担此风险。所以应具体考虑事务所本身的规模大小及风险承担能力,对于中等规模的审计机构期望审计风险应为1%至3%为宜。

[参考文献]

[1]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S].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

[2]秦荣生,卢舂泉。审计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3] 2000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教材。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4]彭红漫。浅议审计风险防范措施[J].湖北审计,2000,(8)。

[5]吕博。论审计风险[J].宁夏审计,2000,(2)。

[6]张龙平,陈建明。独立审计准则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作为审计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审计风险的概念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损失可能论”和“意见不当论”(朱小平、叶友,2003)。前者比较典型的如国内学者徐政旦、胡春元(1998)所下的定义:完整的审计风险概念,应从广义上解释,即不仅包括审计过程的缺陷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相符而产生损失或责任的风险,而且包括营业失败可能导致公司无力偿债,或倒闭所可能对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产生伤害的营业风险;后者主要是指审计人员针对含有实质性错误陈述(或重大错误陈述)的财务报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AICPA)。两种观点各有自己的一定的使用环境和侧重点。在研究审计风险造成的经济后果中,第一种观点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而在研究审计过程中的职业判断和审计技术,则会侧重于第二种观点。本文侧重于意见不当论的观点,认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财务会计报表的重大错报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的规定一致)。但是这种风险的评估和判断是审计师职业判断,较多的依赖于审计师的主观判断和经验,作为理性经济人,必然受到审计师的自身经济利益的影响,因此,审计风险的判断和评估必然受到其经济后果的影响。如果审计风险之外的风险(比如并非审计师过错的经营风险,即营业失败可能导致公司无力偿债,或者倒闭所可能对审计人员或者审计组织产生伤害)引起的经济后果比较严重,那么审计师可能在评估的时候更加谨慎,对审计风险投入更多的审计资源,以降低审计风险。因此,本文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师对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会计报表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与审计师过错有关),但是这种风险的判断和评价受到审计风险之外的非审计师过错的公司经营等方面可能对审计师带来的经济后果的影响。

本文将审计作为公司的外部治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公司治理的外部治理机制包括市场机制,而审计师的审计工作及其审计工作的产出——审计报告,都可以看做审计产品。如果将审计市场看做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子市场,那么以产品生产者的视角来看待审计生产者的风险,就会更加清楚。作为审计市场的供给者,由于产品的质量方面的问题所产生的消费者索赔等经济损失,应当是审计这种生产活动所产生的主要风险。这样,我们可以认为,审计质量达不到要求所产生的风险我们称之为审计风险I;同时,由于审计活动所产生的,与审计质量无关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也应当包含在审计风险之中,这些风险我们称之为审计风险II。

审计风险I与DeAngelo(1981)的关于审计质量的定义(审计质量是审计审计师发现客户会计信息存在错漏并报告这种错漏的联合概率,审计质量与审计师发现客户会计信息的错漏的能力和自身的独立性相关联)有一定的关联性,即不符合审计质量要求的审计产品就有可能产生审计风险,这就与AICPA的定义基本一致。在由于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定价时是从审计成本和经济后果方面全面考虑的,因此不少文章在考察审计定价时,主要侧重于第一种审计风险的概念。在Houston et al.(1999),Hsueh Ju Chen,et al(2006)等人的文章中称为审计风险(audit risk),与未发现的重大错报相关。

审计风险II在有的文章中被称为契约风险(Larry E.Rittenberg et al.,2005);在有的文章中被称为剩余审计风险和非法律风险(R,W,Houston et al.,2005);有的文章中称为非审计风险(Houston et al.,1999,与重大错报不相关);在Hsueh Ju Chen,et al.(2006)文章中称为商业风险(business risk),和个人风险(personal risk)。

审计风险I和审计风险II合起来应该对应的是损失可能论,审计风险I对应意见不当论。

朱小平、叶友(2003)认为目前审计界正处于一方面仍然大量使用制度基础审计,另一方面逐渐从制度基础审计向风险基础审计过渡的时期。从发达国家的审计实践来看,风险基础审计尚未完善,有关理论和模型尚未定型,从而需要人们进一步的探索,一方面原有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善,另一方面新的理论体系尚未建立。这样,对审计风险,尤其是重大错报风险的概念的研究就显得很有意义。

对审计风险主要因素的研究。从损失可能论来看,不少学者认为我国当前的主要的审计风险并不是法律风险,而是监管风险,理由是当前的法律环境对审计师的责任追究并不到位;但同时,审计质量却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审计师声誉越高,“质量溢价”越高(李连军,2005),因此,对审计市场的监管,或者对被审计对象的处罚可能会影响到审计师的声誉,进而会影响到审计师的审计定价。从意见不当论来看,审计师的对于审计对象的风险评估会影响到审计过程中的审计程序的实施,从而做出不当的审计意见。

Allen D.Blay,L.Dwight Sneathen,Tim Kizirian(2007)使用档案数据研究了审计师对于持续经营和舞弊风险的初步评价对于审计计划和审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持续经营和舞弊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显著相关。并且,舞弊风险对审计证据的影响完全受到RMM评价的传导完全的媒介传导,中度持续经营风险并不完全受到RMM的传导。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到,舞弊风险已经完全在重大错报风险中得到反映,但是持续经营风险并没有在重大错报风险中得到完全的反映。

作为审计准则中明确提到的具体的客户业务风险种类中,舞弊风险被认为具有普遍的影响力(AICPA,1990;IAASB,2004a,d),影响到审计的许多地方。结合上面的文章,可以看到,舞弊风险是研究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重要内容。

国内有文章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对审计风险的要素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例如陈力生等人(2005)的研究;吴溪(2007)则是通过对1999-2006年间中国证券市场发生的72例财务报表审计失败案例进行观测,认为监管机构在近年来对会计师事务所或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认定显著区域缓和和稳健。

通过上述文献可以看出,审计风险I直接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审计风险I中与单位相关的是重大错报风险;审计风险II则影响审计师对于重大错报风险的判断。换句话说,审计风险I与重大错报风险相关,审计风险II与经营风险相关联。审计师声誉、投资者监督、法律环境通过对两种风险的影响,最终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判断和评价。

参考文献:

[1]李爽,吴溪.监管信号、风险评价与审计定价:来自审计师变更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4,1:13-18.

[2]DEANGELOL.,E.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December 1981):182-99.

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在此形势下,势必要推出适应新形势的审计学教材。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就审计学科教学内容发表了粗浅的看法,强调在理解审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把握审计实务。

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相继,审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相继修订,审计理论与实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审计学教材各部分的内容以最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为指导,充分体现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目前,审计理论体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审计对象从会计账簿转向财务报表,审计职能从查错防弊转向审计鉴证,审计性质从批判性转向防护性,审计方法技术性抽样审计代替详细审计,并强调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与评价,审计手段趋于电算化。这种转型与发展,使审计教育必须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对此我们需要从创新角度来重新审视审计教育。

一、审计学教材的体系结构

(1)审计环境,包括审计的起源与发展、注册会计师管理、职业道德规范、执业准则和法律责任等;

(2)审计的基本概念,包括审计风险、重要性、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等;

(3)审计的流程,包括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

(4)审计抽样原理和方法;

(5)各业务循环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6)审计结果的报告和沟通;

(7)从事审阅业务、其他鉴证业务和相关服务业务的基本原理。

高职院校审计学教材在cpa审计的基础上有所调整和删减,其审计理论与实务都以cpa审计为蓝本。2007年是新会计准则正式实施的第一年,新旧教材的内容变化很大,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了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新设了“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两章,阐述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和运用要求,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牢固树立这一概念,把审计流程理解为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的过程。

(2)体现了新审计准则体系的要求。在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原则、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设定、风险的评估和应对、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审计的结论和报告等方面,都按照新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了更新。

(3)体现了国际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最新发展。根据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的最新稿,对职业道德规范部分进行了更新。

(4)注重前后贯通。把有关审计流程的基本概念和思路,贯穿到各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中,贯穿到各账户余额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中,避免基本概念和思路在各循环之间运用不一致和前后两张皮的现象。为此,重新梳理了各业务循环内部的章节结构。同时,对财务报表项目重新进行归类,并入更恰当的业务循环中。

(5)强化了审计抽样。增加了审计抽样与其他选择测试项目方法之间关系的阐述,更为全面地讲解审计抽样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增加了实质性程序常用的“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pps)。

(6)体现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统一了财务报表项目的名称,并按照确认和计量的新起点,设计相应的审计重点。

二、审计学课程内容分析

审计学这门课程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从学科内容上讲,它不仅含有很多法规知识,而且含有大量的会计知识,可以说是其他各门课程的综合运用;从学习方法上看,不仅需要以各门课程为基础,更重要的是,需要广泛运用专业判断思考、分析和决策。审计的某些方面是非分明,极为严格,另外一些方面又设有一定法规,令人无所适从,很难操作。这就使得不少学生对审计“似懂非懂”,觉得这门课程难度较大。我们不仅应看到审计课程的学习难度,更重要的是应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事实上,这种难度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客观事实,这是由本门课程的内容决定的;二是来自主观因素,即因为没有掌握审计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而感到难度大。显然,后一种难度可以随着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对学习方法的掌握而降低。这就需要在学习中对这门课程的特点、规律有一个较为正确和全面的认识。

(一)从总体上明确审计方法的演变

一百多年来,虽然审计的根本目标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但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注册会计师为了实现审计目标,一直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调整着审计方法。审计方法从账项基础审计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都是注册会计师为了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调整。

由于审计风险受到企业固有风险因素的影响,如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行业所处环境、业务性质及容易产生错误的会计报表项目,容易受到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等导致的风险,又受到内部控制风险因素的影响,即账户余额或各类交易存在错报,内部控制未能防止、发现或纠正的风险。此外,还受到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账户余额或各类交易存在错报风险的影响,职业界很快开发了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模型的出现,从理论上解决了注册会计师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又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从方法论的角度,以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的审计,称为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风险导向审计作为审计模式发展的新生阶段,主要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订审计计划,并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从审计流程上看,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排在首位,并且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它们既是审计基础理论,又是审计实务,集中体现了新准则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

(二)理清思路,把握审计流程

1. 风险评估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与方法,是整个教材的精华所在,它构成全教材的前提或背景。因此,在审计教学中,应当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和目标。

(1)如何运用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准则确立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以明确注册会计师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思路。审计风险模型构成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基础,在审计实务中不易把握,要求学生以注册会计师的角色掌握如何使用审计风险模型开展审计工作。

(2)如何在审计工作中进行风险评估。要求学生以注册会计师的角色掌握如何借助于评估程序和审计程序工作底稿,结合具体审计计划的制订,进行风险评估。

(3)如何进行风险评估。要求学生以注册会计师的角色,从6个方面系统掌握注册会计师如何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特别是利用审计程序举例的方式,熟练运用于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和关键环节。

2. 风险应对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的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进行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新风险准则正式引进“重大错报风险”概念(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将审计风险模型重构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这不是简单地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并称为重大错报风险,而是重大实质性改进。不仅明确规定了审计工作以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作为新的起点和导向,抓住了审计工作的“牛鼻子”,而且与现行审计目标责任定位紧紧相扣,有利于履行审计责任,实现审计目标。众所周知,按审计准则要求,设计审计工作就是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新风险模型的构建更直接有助于指导注册会计师,时刻紧紧围绕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来设计和执行审计程序,以最终实现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因此,本章的学习要求和目标是:

(1)如何运用审计风险模型;

(2)如何在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选择审计方案;

(3)如何实施控制测试。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在确定总体的应对措施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如何运用职业判断。

(三)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1.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本章内容属于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主要阐述了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两部分内容,包括审计证据的含义和特点,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分析程序、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编制目的和使用的文字及对审计工作底稿实施控制程序,以及底稿的格式、内容、范围、归纳和审计报告日后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变动等。

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主要有3件事:找证据—做底稿—出报告。本章节就占了两件事,本章涉及的内容,不仅是需掌握的审计基本技能,也是理解审计实务的理论基础。

2. 计划审计工作

本章属于审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计划审计工作对于注册会计师顺利完成审计工作和控制审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充分的审计计划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关注重点审计领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并恰当地组织和管理审计工作,以使审计工作更加有效。同时,充分的审计计划还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对项目组成成员,进行恰当分工和指导监督,并复核其工作,还有助于协调其他注册会计师和专家的工作。

本章特别对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审计风险的分析作了重点阐述。

(1)审计重要性。既是审计理论的重要课题,又是审计实务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整个审计实务,要求学生既能从理论上理解审计重要性的含义和性质,又要能从实践上对其进行确定。

(2)审计风险。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务问题。要求学生既要能从理论上理解审计风险模型的含义、构成及各种风险之间的关系,也要能从实务上对其进行分析和控制。

本章为重点章节,应重在理解,因为其涉及的审计理论应与以后各章的各交易循环的审计实务联系考虑,学生应具备运用本章的审计理论分析审计实务、确定审计报告类型的能力。

3. 审计抽样

本章属于审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主要阐述审计抽样在审计中的运用问题。详细介绍了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审计抽样概述、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和审计抽样在实质性细节测试中的应用;涉及审计抽样的概念、种类和步骤等内容。

(四)归纳审计循环,掌握审计实务

审计循环属于财务报表审计实务。审计循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为例,介绍各业务循环审计的具体内容,重点介绍对各财务报表项目如何审计

报的领域。从方法论的角度,以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的审计,称为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风险导向审计作为审计模式发展的新生阶段,主要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订审计计划,并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从审计流程上看,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排在首位,并且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它们既是审计基础理论,又是审计实务,集中体现了新准则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

(二)理清思路,把握审计流程

1. 风险评估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与方法,是整个教材的精华所在,它构成全教材的前提或背景。因此,在审计教学中,应当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和目标。

(1)如何运用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准则确立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以明确注册会计师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思路。审计风险模型构成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基础,在审计实务中不易把握,要求学生以注册会计师的角色掌握如何使用审计风险模型开展审计工作。

(2)如何在审计工作中进行风险评估。要求学生以注册会计师的角色掌握如何借助于评估程序和审计程序工作底稿,结合具体审计计划的制订,进行风险评估。

(3)如何进行风险评估。要求学生以注册会计师的角色,从6个方面系统掌握注册会计师如何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特别是利用审计程序举例的方式,熟练运用于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和关键环节。

2. 风险应对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的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进行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新风险准则正式引进“重大错报风险”概念(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将审计风险模型重构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这不是简单地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并称为重大错报风险,而是重大实质性改进。不仅明确规定了审计工作以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作为新的起点和导向,抓住了审计工作的“牛鼻子”,而且与现行审计目标责任定位紧紧相扣,有利于履行审计责任,实现审计目标。众所周知,按审计准则要求,设计审计工作就是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新风险模型的构建更直接有助于指导注册会计师,时刻紧紧围绕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来设计和执行审计程序,以最终实现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因此,本章的学习要求和目标是:

(1)如何运用审计风险模型;

(2)如何在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选择审计方案;

(3)如何实施控制测试。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在确定总体的应对措施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如何运用职业判断。

(三)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1.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本章内容属于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主要阐述了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两部分内容,包括审计证据的含义和特点,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分析程序、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编制目的和使用的文字及对审计工作底稿实施控制程序,以及底稿的格式、内容、范围、归纳和审计报告日后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变动等。

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主要有3件事:找证据—做底稿—出报告。本章节就占了两件事,本章涉及的内容,不仅是需掌握的审计基本技能,也是理解审计实务的理论基础。

2. 计划审计工作

本章属于审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计划审计工作对于注册会计师顺利完成审计工作和控制审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充分的审计计划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关注重点审计领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并恰当地组织和管理审计工作,以使审计工作更加有效。同时,充分的审计计划还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对项目组成成员,进行恰当分工和指导监督,并复核其工作,还有助于协调其他注册会计师和专家的工作。

本章特别对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审计风险的分析作了重点阐述。

(1)审计重要性。既是审计理论的重要课题,又是审计实务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整个审计实务,要求学生既能从理论上理解审计重要性的含义和性质,又要能从实践上对其进行确定。

(2)审计风险。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务问题。要求学生既要能从理论上理解审计风险模型的含义、构成及各种风险之间的关系,也要能从实务上对其进行分析和控制。

本章为重点章节,应重在理解,因为其涉及的审计理论应与以后各章的各交易循环的审计实务联系考虑,学生应具备运用本章的审计理论分析审计实务、确定审计报告类型的能力。

3. 审计抽样

本章属于审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主要阐述审计抽样在审计中的运用问题。详细介绍了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审计抽样概述、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和审计抽样在实质性细节测试中的应用;涉及审计抽样的概念、种类和步骤等内容。

(四)归纳审计循环,掌握审计实务

审计循环属于财务报表审计实务。审计循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为例,介绍各业务循环审计的具体内容,重点介绍对各财务报表项目如何审计

测试。审计测试包括控制测试和对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的细节测试和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审计循环各章的内容都差不多,而且内容多,项目也多。这几章可以按以下思路来理解:

首先,了解循环的概念。就是一个单位将相互联系的业务类别和涉及的会计账户组合在一起,即把同该循环存在内部联系的业务类别与其他相关的账户捆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就是一个循环。也称切块审计法。

然后,了解各个循环的特征,循环的内部控制及交易实质性程序,以及余额的的实质性程序。内部控制的测试,先谈内部控制是什么,然后再谈怎么测试。可以是双重目的的测试,交易的实质性程序主要针对利润表,测试结果往往不披露,因为每笔交易最终都会形成金额进入有关账户,进入有关账户后才存在列报的问题。以上就是这些章节的大致逻辑关系 。

1. 各审计循环的重点

(1)各审计循环的主要凭证与记录、内部控制制度及控制测试、所涉及的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审计目标;各循环实质性程序基本原理;

(2)各审计循环主要会计处理与审计实质性程序;

(3)函证程序在各审计循环中的应用;

(4)监盘程序在各审计循环中的应用;

(5)实质性分析程序在各审计循环中的应用。

2. 审计循环的难点

(1)各循环内部控制测试的应用;

(2)对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具体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

3. 各审计循环的特点

(1)本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2)本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各章所有审计循环的特性均是如此。

4. 掌握审计循环主要审计技能

(1)函证;

(2)存货监盘;

(3)实质性风险程序;

(4)截止测试;

(5)审计调整。

(五)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1. 审计意见的形成

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根据审计证据得出的结论,以作为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在形成审计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总体上评价是否已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所有相关的审计证据,包括能够印证财务报表认定的审计证据与财务报表认定相矛盾的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注册会计师对审计结论的评价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

2. 出具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也是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向委托人提供的最终产品。

审计报告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

(六)执业准则与职业道德规范

注册会计师的整个审计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

(1)审计总目标。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发表意见,是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方面做出评论。

(2)具体审计目标。根据各类交易事项、账户余额、列报3个层次的逐个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

注册会计师执业是依据管理层对会计报表的认定设计审计具体目标,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取得证据,完成对会计报表各项认定的确认,最终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审计目标的实现与审计过程密切相关。审计过程充满了大量的职业判断。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在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尤其需要职业判断。既然是判断,就有失误的可能性,职业判断本质上意味着风险。因此,必须把执业审计准则作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作为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标准;同时,还要受到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明确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因为审计工作是一个以道德为浓重背景的工作,其职业道德防线的溃决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应将执业准则体系有效地渗透到审计教学中,将新准则作为一个契机,统领教学内容和审计实务;应将审计职业道德放在首位,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强调诚信教育,把专业胜任能力与职业道德的培养结合起来。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2008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范文第8篇

【关键词】 COSO报告;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一、COSO背景

COSO委员会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美国会计学会( AAA )、财务经理人协会( FEI )、内部审计师协会( IIA )和管理会计师协会( IMA )共同发起并出资组成的民间组织。该组织的宗旨在于通过商业伦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提高财务报告质量。COSO的研究成果在美国以及全球会计、审计和证券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的一些概念和原理被写入了教科书,成为研究人员经常引用的经典;而且,随同报告的实务指南也为单位组织建立内部管理架构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帮助,成为评价单位组织内部控制的标准。(柳木华 . 2006)。迄今为止,COSO委员会共了五部研究报告。

1987年,COSO了《反欺诈性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报告》,报告对财务欺诈的研究和分析没有简单地局限于独立审计师的查错作用,而是密切关注企业法律、金融和其他咨询顾问在财务欺诈中的角色,分析了企业经理班子价值观念和会计、内审与审计委员会的作用,触及了政府管制(包括SEC)和大学会计课程设置是否充分有效等问题。报告分别向公众公司、注册会计师、SEC以及其他法律部门、教育部门等提出了约100条建议。1996年,COSO发表了《金融衍生工具使用中的内部控制问题》,该报告模型认为,“风险管理过程需要理解实体的目标和经营活动,识别市场风险和测度承担的风险,然后决定是否使用衍生产品将风险降低到可以承受的水平。只要简单的忽略与衍生产品有关的部分并代之以其他合适的降低风险行为,这个过程就具有普遍性”。报告为衍生工具用户建立、评估和改善内部控制,提供了指导性建议。1999年,COSO利用1987-1997年欺诈性财务报告公司样本,在归纳其公司特征、控制环境特征、欺诈特征的基础上,了《欺诈性财务报告-1987至1997:美国公众公司分析》。报告探讨了三个欺诈高发行业——信息技术、保健和金融服务业的欺诈特点,发现三个行业的欺诈手段存在显著差异,如信息技术业最常见的欺诈手段是收入欺诈,而金融服务业最常见的手段是资产欺诈和资产盗用,并且研究了财务报告欺诈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发现欺诈样本公司与其所在行业标准相比,具有相当弱的公司治理机制。20 世纪在经历了70年代一连串财务失败和可疑的商业行为相继爆发后,国际社会又出现了更耸人听闻的以金融机构破产为代表的财务失败事件,给纳税人最终带来超过1 500亿美元的成本。为能有效遏制这种愈演愈烈的会计舞弊活动,1992年,COSO在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了一份关于内部控制的纲领性文件,即《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它标志着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进入了整体框架的阶段。报告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五个重要组成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及沟通与监督,深化了内部控制的理念和应用。COSO报告一经便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与采纳,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2001年以来,以安然、世通等为代表的一些美国大公司,因财务信息造假等行为而相继倒闭破产,震撼了美国的资本市场,引起了世界的极大反响。在国际社会对改善公司治理与加强风险管理的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2004年9月,COSO委员会结合《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的相关要求,颁布了一个概念全新的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ERM)。框架的出台顺应了各方需求,与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相比,在内部控制的内涵、目标、要素以及内部控制责任承担等层面有了全新的突破,对企业风险管理做出了更为详尽的阐述。ERM并没有取代《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而是基于并将其融入其中,全面推进了内部控制标准的发展。

二、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概要

COSO为企业风险管理确立了一个可普遍接受的概念,为各组织识别风险和实施风险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ERM框架认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是由企业的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的、贯穿整个企业,旨在识别影响组织的潜在事件,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企业风险管理是由人参与的过程而并非结果,企业必须将风险管理融入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之中,并涉及企业的每个员工。风险管理能够识别对企业造成影响的潜在风险,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实现合理的既定目标。

企业风险管理包含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

(一)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其他风险管理要素的基础,它由《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要素中的“控制环境”演变而来,但包含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如风险文化和风险偏好、管理哲学和经营风险、权力和责任分配、实践操守和价值观等。

(二)目标设定

ERM框架认为,企业的管理层在评估风险之前必须确立目标,并针对不同的目标分析相应的风险,这样管理当局才能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企业的目标可以分成四类:1.战略目标。与企业的使命相一致,是较高层次的目标;2.经营目标。与企业经营的效果与效率相关,旨在使企业能够有效地使用资源;3.报告目标。企业组织报告的可靠性,分为对内报告和对外报告,涉及财务和非财务信息;4.遵循目标。即企业经营是否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

(三)事件识别

指识别影响事件的内外部因素。潜在的事项,对企业可能有正面影响,也可能有负面影响。识别风险旨在于抓住机遇,或者在风险评估和应对阶段弥补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四)风险评估

是决定如何管理风险的基础,风险得到识别后,就需要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这样,管理层就能根据被识别风险的重要程度来进行规划和组织,使通过风险管理这个过程识别和分析风险,并采取减弱风险影响的行动来管理风险。风险评估可根据不同的风险目标确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主要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五)风险对策

是在评估了相关的风险之后,所做出的应对、控制、转移、补偿风险的各种策略和措施。通常将风险对策分为规避风险、减少风险、共担风险和接受风险等四类。企业应在风险容忍度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考虑每个方案如何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事项对企业的影响,并设计和执行风险应对方案。COSO认为,有效的风险管理是管理者的选择能使企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都落在风险的容忍度内。

(六)控制活动

是有助于保证风险应对方案得到执行的相关政策和程序。管理当局应对企业所有系统进行控制,包括对信息系统的控制,通常控制活动和风险评估过程是联系在一起的。

(七)信息与沟通

信息是沟通的基础,沟通必须满足不同团体和个人的期望。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必须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确认和传递,以保证员工各自职责的执行和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运行。

(八)监督

COSO将监督作为评估企业风险管理质量过程的一个部分,即评估风险管理要素的内容和运行,以及评价某一时期执行质量的一个过程。该过程包括持续监督、个别评估或者两者的结合。

企业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风险管理不只是一个直线的过程,而是一个多元化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内部环境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基础,为企业风险管理所有其他要素的运行提供了平台和组织结构;企业目标的制定,是风险管理的起点,是其他步骤的躯动力量;在企业目标已定的前提下,企业需要对影响目标的风险进行事件识别,进而对识别事件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驭动风险反应,影响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贯穿于企业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并且可对其他各个组成要素进行修正(吴永澎 . 2006)。  三、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对内部控制标准的发展

(一)丰富了内部控制的内涵

COSO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一个受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的过程,提出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三个目标,即: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该定义明确了以下要点: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内部控制是一个受人影响的过程;内部控制为了实现三个目标;内部控制过程的设计是为了提供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合理保证。这个定义比较宽泛,从某些角度来说,也存在一些片面性。而新的ERM框架则更加明确了对风险管理和保护资产概念的运用,并将纠正错误的管理行为明确地列为控制活动之一。ERM框架在原《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所明确的要点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以下内容:即,内部控制应用于战略制定;内部控制贯穿整个企业的所有层级和单位;内部控制旨在识别影响组织的事件并在组织的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由于ERM框架提出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等概念,使得ERM的定义更加明确、具体,同时又涵盖了内部控制所有合理的内容。

(二)发展了内部控制的目标

针对《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对企业战略管理方面关注不够的缺陷,ERM在目标中增加了一个新的目标——“战略目标”。使企业在追求短期利益的同时,从战略高度关注企业的长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该目标的层次比其他三个目标更高。风险管理既应用于实现企业其他三类目标的过程中,也应用于企业的战略制定阶段。特定的战略目标虽然可以通过不同的战略来实现,然而不同的战略目标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风险。战略制定和风险偏好存在直接关系,在考虑达到战略目标的具体目标时,管理当局要鉴别与战略选择相关的风险,并且要考虑对这些风险的应对措施的运用(吴永澎. 2006)。此外,ERM整体框架还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发展为“报告的可靠性”。原COSO报告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界定为“编制可靠的公开财务报表,包括中期和简要财务报表,以及从这些财务报表中摘出的数据,如利润分配数据”。新报告则将报告拓展到“内部的和外部的”、“财务的和非财务的报告”,该目标涵盖了企业的所有报告。

(三)拓展了内部控制的要素

COSO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提出了五个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督。ERM框架对这五个要素进行了深化和拓展,将其演变为八个要素。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和风险文化等概念,将原有的“控制环境”扩展为“内部环境”。这一修改使企业关注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控制方面,而是从更宽阔的视野,以及更综合、更直接的角度考虑各种因素对风险的影响。并且将原有的“风险评估”要素发展为“事件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反应”。这不只是对原“风险评估”进行的简单细化,而是意味着企业风险意识的增强和主动地管理风险。也就是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框架强调应对所有事件,包括正面事件和负面事件进行综合识别,并且应将其以适当的组合方式加以看侍,并通过对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的综合评价做出适当的风险应对措施,以减少经营偏差的发生及相关成本和损失,有利于企业抓住机会,及时调整策略,避免资源浪费,实现经营获利目标。

(四)明确了内部控制的责任关系

ERM框架认为,组织的每个成员都应对企业风险管理承担责任,并进一步划分了责任主体的等级:董事会在风险管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负总体责任,并被要求变得更加谨慎。企业风险管理的成功与否主要依赖于董事会,因为董事会需要批准组织的风险偏好;在企业风险管理中,CEO负有首要责任,并应对所有权负责,其他经理人员则起支持作用;风险部门管理者,财务部门管理者和内部审计人员等负有关键性责任;其他的企业人员负有按确定的指示和协议执行企业风险管理的责任。另外,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如客户、卖主、商业伙伴、外部审计师、监督者和财务分析师经常提供影响企业风险管理的有用信息。虽然他们并不为企业风险管理负责,但却是企业实施风险管理必须考虑的因素。

(五)创新了内部控制的风险观念

ERM 框架指出,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假设是,每一主体存在的目的是为其所有者创造价值。所有主体都面临不确定性,管理层的挑战就是确定在其为所有者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须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不确定性。ERM把事件区分为风险和机会,事件可能有消极的影响、积极的影响或两者兼有。消极影响事件意味着风险,它妨碍价值创造或削弱现存价值;积极影响事件可以抵销消极影响或意味着机会。机会是一种可能性,即事件将会发生并积极影响目标实现、支持价值创造或价值保持。一个组织必须识别影响其目标实现的内、外部事件,区分哪些是风险、哪些是机会。管理当局要密切注意各层级的风险,并采取积极的管理措施。内部控制的目的不应是消极控制或防范风险,而是要主动管理风险。风险管理能使管理层有效地处理不确定性及与之相关的风险和机会,增进创造价值的能力,并在追求主体目标的过程中有效地配置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贾国军,李阳,杨秀玲. “从美国COSO报告的发展,看我国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 财会研究,2006.11.

[2] 宋怡萱,张翩. “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解析”.财会通讯,2006.3.

[3] 陈秧秧. “COSO《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框架》简介”. 财会通讯,2005.2.

[4] 金小英,唐予华. “COSO风险管理报告内外部关系的解读与启示”. 财会通讯,2006.6.

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范文第9篇

李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投诉管理。

邓迅,广西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中外合资上市公司及其风险概念的界定

1、中外合资上市公司的概念界定

合资公司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联合起来成立的第三方公司,它是介于市场交易和企业兼并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形式(Jacquemin & Slade,1989)。合资企业不仅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分别提供不同的资源而形成的联合拥有的独立企业组织,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进入由单方不能完成的项目的一种合作联盟方式。中外合资上市公司(Sino-foreign joint venture listed companies,简称SF-JV-LC)作为中、外双方(或多方)合资经营的股权式国际战略联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规定中外合资上市公司是:任何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即外方合资者)按公正、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即中方合资者)建立的共同投资(其中外方资本所占比例最少不低于25%)、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并受中国法律管辖和保护的具有法人地位的联合企业。

2、中外合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界定

中外合资上市公司作为实体性的股权式联盟,由于合资各方(联盟伙伴)的联盟动机、目的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不确定性而面临各种风险。中外合资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错综复杂,可分为财务风险和非财务风险(如:失去竞争优势、被兼并及联盟失败可能性)。财务风险是中外合资上市公司由于其天生的不稳定性,所面临的众多风险总最为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风险。对于财务风险概念的理解,目前理论界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财务风险认为企业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投资人和债权人,所有的财务风险均来自于负债融资。广义的财务风险既包括由负债融资引起的到期无法偿还债务本息的风险,也包括由于公司治理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经营活动判断与决策失误以及宏观环境影响等引起的财务状况恶化的风险。中外合资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属于广义的财务风险,指的是由于受到各种难以预计或控制的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导致公司的实际财务活动收益与预期结果发生偏离,使公司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贯穿于整个合资经营过程。

3、关于中外合资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细分研究

找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进行分类是设计财务风险评价方案的重要研究思路。关于财务风险的分类研究,由于知识背景和研究角度不同,学者们对财务风险分类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王花荣(2009)指出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整个财务活动中,在资金筹措、对外投资、资金营运、利润分配等环节都可能产生风险。在文章中作者还提出营运资金风险(主要包括现金风险和应收账款风险)。赵寅珠和张锐强(2010)根据企业财务活动把企业财务风险分为了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曹力,陈丽和郭素娟(2012)认为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资产负债风险、企业收益风险和企业财务决策风险三个方面。研究成果表明,学者们主要是依据企业财务活动的环节对财务风险进行分类和归因的。因此,对于中外合资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的第一大分类,把公司经营和财务管理不善导致的正常营运、盈利、现金、偿债和发展不足而导致的财务风险研究作为对中外合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的第一个风险大类。

由于中外合资上市公司相对于其他的上市公司,有着天生的独特性和不稳定性。中外合资公司的内部治理更为复杂与特殊,“委托―”问题更为突出。人在经营管理公司过程中,偏离股东意愿,谋求个人利益,操纵会计利润等问题都会诱发严重财务风险。因此,除了从中外合资市公司的营运、盈利、现金、偿债和成长风险出发研究其财务风险外,可以把中外合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风险作为其财务风险的第二大分类。Jensen et al,(1990)1研究表明经理人员持股有利于将经理人员的利益与股东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以有效地防止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激励经理人员努力工作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张晖明和陈志广(2002)2以沪市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高管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高管人员薪酬与主营业务利润率和净产收益率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即高管薪酬越高,公司的绩效越好。学者研究表明:对企业高管的激励特别是股权激励,有利于是企业高管和企业所有者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防止企业经理人的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降低冲突,提升企业绩效。因此,可以考虑把企业高管权益激励作为关于中外合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财务风险的一个研究纬度。

2005年12月证监会、银监会下发的证监发[2005]120号《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解除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证监发[2003]56号)为上市公司的担保大开了方便之门。中外合资上市企业是在我国大环境下持续经营着的,其经营行为必然会受到我国资本市场的规范程度以及一系列的政策规定的影响。在对中外合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进行评价时,考虑到中外合资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情况是非常必要的。冯根福,马亚军和姚树洁(2005)实证研究认为: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行为存在着风险敏感度低,普遍收益水平不高,并且担保行为的各个主体互相存在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郑海英(2004)揭示了担保链中存在着巨大风险,不良担保行为会严重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并构成上市公司的发展障碍。学者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存在担保的上市公司,其收益水平和风险敏感度较低;担保行为和财务风险是正相关的,不良担保行为会导致巨大的风险。因此,将对外担保不当而导致的财务风险作为中外合资上市财务风险的第三类风险。

4、关于中外合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测度与评价研究

国内外学者们,对于财务风险的测度先后提出了多种方法和模型。首先,是基于单一变量测度模型。主要是通过单独的财务指标集合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找出判别能力较高的一个或几个财务指标的方法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价(Fitzpatrikc,1932;Willam Beaver,1966)。随后,财务风险的评价方法由单变量模型发展到了多变量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多变量评价模型就是运用多个财务指标加权汇总构造多元函数的方法来进行预测分析,主要代表有:Z计分模型(Altman,1968)、线性概率模型(Deakin ,1972)、以及小企业模型和范式确认模型(Edmisterd,1972;Dimond,1972)。Ambrose & Seward(1988)3根据A.M.Best的评级指标,引入虚拟变量,运用多变量判别分析法进行财务困境预警,并与财务比率法分析结果加以比较,再将二者合并代入事前概率多变量判别分析法,比较三种方法的预测能力,结果发现事前概率的判别结果较好。逻辑回归模型是从一组因变量中预测一个“对应的”因变量的一种统计方法。比较常用的是Logistic模型和Probit模型。上述的财务风险评价模型主要是建立在传统的财务指标基础之上,在财务风险评价中加入非财务指标有助于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于是国外学者们在研究中加入一些非财务指标:高层管理者离职指标 (Gilson,1989);还有一些长期性或宏观性的经济指标如利率、景气变动指标、通货膨胀率等作为构建模型的变量 (Mar-quette,1980)。

国内关于财务风险的研究比较迟,但在财务风险评价及防范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国内学者在关于单变量预警模型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学者陈静(1999)4以27个ST和27个非ST公司作为对比样本,选取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和流动比率4个财务指标,进行单变量分析。随后,国内学者应用线性判定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逻辑回归分析三种方法,分别建立三种评价财务风险、预测财务困境的模型(吴世农、卢贤义,2001)。同时,国内学者也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炼最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从而抓住分析中的主要矛盾的方法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价(张爱民等,2001),研究发现主成分分析模型也具有较好的预测性。2002年周敏等人提出的基于模糊优选和神经网络的财务危机测定与预警模型,能够实现对财务危机状态的测定,并且不需要主观定性地判断企业的财务状态,因此在企业的判定状态方面更加合理。国内学者在财务风险的评价模型中也引入一些非财务指标。如:引入了公司治理、关联交易和对外担保等非财务指标(王克敏,2005)大大提高公司了财务风险预测准确率。

国内外学者们先后提出的财务风险测度的方法与模型中,单变量模型简单易于操作、可行性高,但单个指标无法全面地反映公司财务特征及总体情况。多元线性判别模型虽然克服了单变量模型的缺点,而且解决了非线性的问题,但未能考虑到企业的具体发展能力和经营情况。逻辑回归模型是人们对多元线性模型改造和发展而形成的,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多元线性模型的缺陷,但也存在局限如:逻辑回归中的Logistic模型克服了线性模型受统计假设约束的局限性,但计算过程太复杂,近似计算多,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Probit模型的研究思路和Logistic模型很相似,具有相似的缺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将神经网络的分类方法应用于财务预警,计算结果一定程度上优于上述三方法模型,但仍然未能明确测定公司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且预测精度不够。

5、关于中外合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研究

国内学者在财务风险测度评价的同时,也对财务风险的防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类是:针对企业财务风险从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周转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措施(吕喜斌,2011;杨聪金,2010)。第二类是:从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经营者的财务风险意识和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方面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杨聪金,2010;王花荣,2009;段永红,2010;孔远英,2010)。第三类是:认为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主要是常规性策略和创新性策略,常规性策略主要包括风险回避、风险接受、风险防范、风险转嫁策略;创新性策略主要包括风险管理中整合风险整理理念的运用,总分险项目分割法与来源分割法,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周炼军、王璐,2011;穆瑞雪,2010)。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有侧重的提出了风险防范的策略方法,对于现实中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但是在众多财务风险评价及防范的研究中,从整体研究到具体行业分析角度的研究较少,风险防范策略和措施的提出也缺乏行业针对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国内外的学者对财务风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国关于企业财务评价体系的研究大致存在两个趋向:一是关于财务评价理论的规范性研究,主要是提出了一些评价的框架体系;二是实证研究,初期的研究主要是对国外Z模型的介绍和分析,此后有学者开始引进国外的研究方法对财务失败预警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研究存在的不足有:1、财务风险评价研究等缺乏行业针对性,2、从实证分析角度研究,从整体研究到具体行业分析角度的研究比较少。因此,以中外合资上市公司为研究背景,在对中外合资上市公司整个企业群体财务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这个企业群体中的各行业的财务风险分析,再到典型个案的研究分析。从整体到行业,再到个案的作为研究的主线全面深入的分析中外合资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宏观层面、行业中观层面、以及企业微观层面分别提出相应的财务风险防范策略和措施的研究是有必要和意义的。(作者单位:1.广西大学商学院;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西有限公司投诉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宏艳,李莉.关于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的探讨[J].会计师.2008-09-01

[2]王花荣.企业财务风险问题原因及规避应对[J].现代企业.2009-09-15

[3]赵寅珠,张锐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商业经济.2010-02-20

[4]曹力,陈丽和郭素娟.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2-01-25

[5]Jensen M.C.Meckling W. H. (1976).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4):305-360.

[6]Warfield T.D.John. J. Wild and Kenneth. L. Wild, “Managerial Ownership, Accounting Choices and Informativeness of Earn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Vol. 20, PP61-91, 1995”

[7]Parker,S.,Gary,F.P.and Howard, F. T.(2002),“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corporate failure: a survival analysis”,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in Society, Vol. 2 No. 2, pp. 4-12.

[8]赵磊,彭大庆.基于公司治理指标的财务困境预测研究[J].财会通讯.2009-07-25

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职业谨慎; 职业怀疑态度; 审计责任

所谓审计应有的职业谨慎,是指有理性的审计人员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应秉着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实施合理的审核检查,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得出不偏不倚结论时所应具有的职业关注。因此,又称审计应有的关注或职业怀疑。莫茨教授和夏拉夫博士在《审计理论结构》中对相关概念作了经典论述:“所谓应有的审计关注,指的是谨慎的实务家在计划和实施审计业务时,必须保持的关注”,这一经典论述至今仍被人们所引用。不可否认,随着审计行业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变化,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背景下,或许是实务家们没有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一原则,抑或是该定义已不再适应审计实务的发展,这一表述在接连发生的会计丑闻面前,愈加显得单薄无力。正如两位学者所坦言:“在这里提出的有关谨慎实务家的若干特征在目前只不过是试探性的”,“我们也许永远得不到一个完美的概念”。但无疑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在考虑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背景后,考查对这一概念进行阶段性界定所应考虑的因素,将会有所裨益。

一、风险导向审计背景介绍

审计在经历了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40年代的账项基础审计、20世纪40―70年代的制度基础审计之后,于20世纪80年代,步入了风险基础审计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审计风险上升。制度基础审计固有的缺陷(如它缺乏全面风险的视角,过度依赖企业内部控制;对高层串通舞弊无可奈何等)愈加突出。审计职业界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开发出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了解企业环境及评价内部控制对前两者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确定检查风险,以将审计风险控制在会计师事务所确定的水平。以该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审计,通常被称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面对日益增长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的职业谨慎态度逐渐引起重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发展,企业与急剧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内外部经营风险必然会转化为财务报表错报的风险。这种环境的快速变化使注册会计师逐渐认识到必须首先理解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基于这些环境而制定的发展战略及风险控制措施,才能了解内外部战略风险对会计报表认定的影响。另外,从审计技术的可操作性来看,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两者之间也相互影响,在实践中很难作出区分。因此,不断有会计师事务所在20世纪90年代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进行改进。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也与国际趋同,采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具有如下特点①:

1.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根本区别是审计理念不同。新的审计风险模型被定义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据此可以看出,新定义的审计风险更注重结果而非程序,强调风险控制到位而非程序执行到位,其导向是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

2.责任前移,重心前移。现代公司的治理缺陷以及管理层舞弊是审计风险的主要来源,这使得以固有风险为主要内容的重大错报风险在短时间内成为审计人员的关注焦点。

3.风险评估分析工具多样化。如果说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是财务信息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则扩展到对非财务信息的分析,如战略分析、绩效分析等。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环境下职业谨慎的重要性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环境下,审计职业谨慎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其理由如下: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本身的特点要求加强职业谨慎

1.相对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无论是区分财务报表层和认定层风险还是在源头上发现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都需要审计人员进行主观性较强的职业判断,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抱以高度谨慎的态度对有关信息作出职业判断。

2.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引入了“重大错报风险”的概念,使得了解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环境,并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成为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首要和核心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环境是一个不断收集、分析信息的过程。无论是了解行业状况、监管环境,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目标及其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还是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都要求审计人员持有高度的职业谨慎,作出适当的职业判断。

3.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评估分析工具多样化,在利用这些分析工具时必然会要求审计人员根据自身经验作出适当的职业判断,在此过程中高度的职业谨慎必不可少。

4.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采用标准化的审计程序,不同的被审计单位其审计程序都相同。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将评估及识别的审计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相结合,针对不同客户以及客户不同的风险领域实施个性化的审计程序。这使得审计人员有了更多临场发挥的空间,也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谨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独立审计准则》可能滞后于审计实务的发展

在实务中,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如果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来开展审计业务,就可以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但由于现行的审计准则往往滞后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务的发展,就会导致在审计实践中出现以下现象:审计人员可能由于根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作出错误判断,进而出具错误的审计报告。在此情况下,审计人员无法根据审计准则为自己辩护。这就导致审计人员格外关注职业谨慎。

(三)其他因素对职业谨慎的诉求

现代会计环境直接影响了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等行为,从而间接影响了审计职能的履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衍生金融工具、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的广泛运用,增加了现代会计环境的复杂性,也加大了审计人员对会计判断进行再判断的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应当更加谨慎。

1.衍生金融工具和无形资产交易。衍生金融工具的性质特殊,高风险性是其主要特征,其潜在损失足以引起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疑虑;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在企业经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价值确认、折旧或摊销等问题都使得会计人员的判断变得更加具有主观性,从而对审计人员的谨慎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本着高度谨慎的态度,对审计风险提高警惕,作出适当的职业判断。

2.电子商务环境的复杂性。电子商务的应用加大了审计环境的不确定性。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公司向软件开发公司定制财务信息系统以外的其他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审计人员在对这些公司的审计过程中,也只能做到对这些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而不能对其程序的正确性进行核查。这样,便会出现公司利用信息系统软件作弊的可能性。这便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高度的职业谨慎态度和适当水平的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知识,必要时应该请求专家协助。

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多次提到“职业怀疑”这一概念,并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认识到可能存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情形。”可见,保持职业谨慎的态度也是遵守审计准则的需要。

三、根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界定职业谨慎的意义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职业谨慎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从审计责任的角度看,它将会促使审计市场更加规范;从审计期望的角度看,促使审计人员以积极的心态缩小审计期望差,在减少审计风险的同时提高审计质量。

1.站在审计责任的角度。一般认为,审计师的法律责任包括过失责任、违约责任和欺诈责任――后两者易于辨别,而过失责任的判定则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审计失败案发生后,当发生过失或存在欺诈行为的审计人员与受损害的利益相关者“对簿公堂”时,审计人员为减轻经济责任总会将审计准则中模糊的职业谨慎概念作为“挡箭牌”。但很多时候法庭的判决并没有将“天平”倾向于审计人员一方。由此看来,一个明确的职业谨慎概念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它将会使审计人员的不公正行为减少、审计失败案件的发生率降低、被审计单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保障。总之,一个明确的职业谨慎概念会使审计市场更加规范。

2.站在审计期望差的角度。审计期望差的形成有诸多原因,其中之一是社会公众和法律界对审计的谨慎要求与审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的谨慎态度之间的差距。一个能被各方面接受的职业谨慎概念应该能够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审计人员在这一概念的指导下从事审计工作(比如估计重要性水平时坚持宁低勿高的原则),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来缩小审计期望差,既可以减少审计风险,又能够提高审计质量。

四、界定审计职业谨慎应考虑的因素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审计环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在这种变化发展的特定阶段中,又存在着相对的静止,这使得在当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环境下,在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对职业谨慎的概念作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成为可能。

1.一个为社会各界所接受的职业谨慎的概念应以特定的术语规定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保证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提高,也要为审计人员提供有效的保护。它一方面约束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另一方面也应向社会各界昭示审计质量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2.谨慎和疏忽从原则上说区别是明显的,但在实务中,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环境下的实务中,很难有一条明确的界限。审计人员在实务过程中面临的不再是简单的定性或定量问题,而是一系列涉及诸多职业和非职业判断的问题。例如,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职业谨慎性的概念中是否应包括审计人员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再如,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之外的信息系统进行审计时,可能会利用相关专家的工作,如何对专家工作的谨慎性进行规定,以及如何保证它得到实际执行也就成为了摆在审计实务界和理论界面前的一个问题。这些都是在对职业谨慎的概念进行界定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依据系统论的观点,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可见要对职业谨慎概念进行一个客观、有效的界定(所谓客观是指概念能够反映职业谨慎在审计中的作用和地位;所谓有效是指这一概念能够成为审计人员的行为指导,能够为社会各界所接受),就不能把这一概念独立出来讨论,而应当同时考虑到与其相关的各项因素的运行情况以及它所处的审计系统大环境。因此,职业谨慎概念的界定一定要结合审计责任、审计职业判断、审计风险、独立性等概念和审计外部环境因素(如公众、政府、投资者以及法律界对审计人员应达到的职业谨慎程度的期望)进行分析。

如前所述,要对一个为社会各界所接受的审计职业谨慎概念作出界定,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之间以及二者与社会各界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可能这一概念不能做到“尽如人意”,但一定要做到“无愧于心”,也就是说审计人员要在能力可及的范围内坚持最高程度的职业谨慎。这需要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以及审计人员与不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社会各界做好沟通,冲破狭隘的个体利益观念的束缚,以达成谅解和共识。

【参考文献】

[1] 唐建华.新审计准则体系与风险导向审计思想[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12).

[2] 张志恒,任富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2(1).

[3] 徐颖.风险导向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运用[J].财会研究,2011(17).

[4] 吴群.现代风险导向下审计风险研究[J].财会通讯,2010(21).

[5] 于波,韩佳美.浅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中国总会计师,2010(5).

[6] 陈毓圭.关于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由来与发展的认识[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4).

[7] 史爱中,陈征.民间审计职业谨慎概念及其运用[J].现代财经,1996(1).

[8] 霍志彬.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职业判断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9] 刘明辉.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0] 胡春元.风险基础审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1] 罗伯特・K.莫茨,侯赛因・A.夏拉夫.审计理论结构[M].文硕,译.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12]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S].2007.

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范文第11篇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对公开信息披露客观性和可靠性的评价越来越依赖于审计工作的进行。尽管由于问题引发了相关人员对于审计的独立性和中立客观性的新一轮思考,但是,没有人否认审计工作在沟通上市公司与利益相关者时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为了更加充分地分析、评估公司的相关数据背后所隐藏的真实经营状况往往会运用各种手段和工具,分析程序恰恰是整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实践也充分证明着分析程序在审计实务应用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就分析程序在审计中应用的几个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分析程序作为对财务数据与非数据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的一系列相关方法的总称,体现出了独特的与财务分析等课程相联系的综合性。它能帮助注册会计师将公司表面信息转化为反映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的内涵信息,很好的达到辅助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财务报告的公允性和合理性作出较为正确判断的目的。

目前国内外有关分析程序的研究主要有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国外关于分析程序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研究领域为分析程序的相关基本概念、应用情况以及分析程序的典型技术方法。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于1988年在其第56号审计准则中提出了“分析性程序”(Analytical Procedure)的概念,即:“通过对财务以及非财务数据之间合理关系的比较和分析做出对财务信息的评价”。随着现代审计的发展,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日益为全球所公认,国外审计界也达成了共识,即分析程序将有助于审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并发挥重要的作用。国内审计界关于分析程序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目前的研究多数着眼于理论层面,从分析程序的定义、特点、方法、相互关系、具体应用、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从笔者搜集到的资料来看,国内有关分析程序的研究方向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从宏观层面,研究分析程序的概念、特点、相互关系、具体应用时应考虑的因素、技术方法;2.从微观层面,采取某一个角度,研究分析程序的应用,如注册会计师的思维模式对分析程序的影响;3.从具体操作层面,研究分析程序的应用,如通过Excel软件使分析程序得以更好的应用;4.从理论层面,分别探讨分析程序在实务应用中的三个方面――风险评估、实质性程序、财务报表复核中的运用。

综上,可以看出,国内外关于分析程序的研究重点虽然有所差异,但是都共同侧重了审计分析程序理论方面的研究。

三、分析程序的概念与应用

目前,关于分析程序的概念理论界已经达成共识,即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做出评价的过程。分析程序的应用可以明显地体现在三个方面:用于风险评估、用作实质性程序和对财务报表复核。

(一)分析程序用于风险评估

分析程序用于风险评估主要是为了帮助注册会计师识别可能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的异常变化或者估计发生而尚没有发生的变化,以及识别存相关的错报风险领域。在具体运用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重点关注的是关键账户的发生额、余额、趋势及财务比率等方面,形成合理预期,进而通过比较作出准确判断。

(二)分析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

如果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更能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至可接受水平,则分析程序可用作实质性程序。在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通常把分析程序作为实质性程序的一种,并结合其他细节测试,收集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此时分析程序的运用可以减少细节测试的工作量,有效节约审计成本,利于降低审计风险,使审计工作更有效率和效果。

(三)分析程序用于财务报表复核

在审计结束或将近结束时,分析程序被用来在已收集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整体的合理性做最终把握,评估财务报表是否还存在尚未发现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进而会考虑是否需要追加审计程序,以便为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提供合理的保障。

四、分析程序的方法

分析程序的方法很多,注册会计师在针对具体情况时可以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分析程序审计准则明确规定了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包括简单的比较分析到运用高级统计技术的复杂分析。在审计实务中,常用的分析程序方法有以下四种:趋势分析、比率分析、合理性测试法和回归分析法。此外,在对特定项目运用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也会采用模型分析如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分析、财务模型分析等,严格来讲,回归分析法也是模型分析的一种。

五、结论

分析程序从理论到运用都有着一套独特的体系,因而也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在将来的审计实务中,作为审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取证、对比、验证手段,分析程序将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1、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财务能力,进而发现潜在问题。2、发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和运营过程中的潜在问题。3、结合现金流量表的相关数据,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从多个角度揭示被审计单位的运营状况,发现可能存在的错报、漏报,帮助注册会计师得出正确的结论。总之,分析程序将在以后的审计工作中作为注册会计师有力的分析工具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卢金叶.分析程序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N].财会信报,2010(10).

[2]叶.分析程序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中的运用[J].商场现代化,2010(10).

[3]袁慧霞.浅谈分析程序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J].科技博览,2010(10).

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范文第12篇

摘要 现代审计学中的许多风险概念是从其他学科引进的,但现代审计学研究这些风险概念的目的、视角与方法均与其他学科存在差异。在现代审计学中,研究相关风险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注册会计师更好地实现审计目标,其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均服从于这一研究目的。

http://

关键词 现代审计 审计 企业风险 管理

一、现代审计学的相关风险

现代审计学中的相关风险概念或者与审计目标相关,或者与审计对象相关,或者与审计技术的运用有关。因此,尽管现代审计学借鉴了其他学科中的有关风险概念,但这些风险概念已经与现代审计学融为一体,成为现代审计学的有机构成部分。什么是风险?按IIA(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定义,风险是指可能对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的衡量标准是后果与可能性,对待风险关键在于监控。

1.企业风险。可以理解为未来发生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企业风险种类一般可分为行业、组织、沟通、法律等方面的风险,具体分为:(1)战略风险:不符合宏观经济政策、产业、行业政策;战略与规划错误,经营目标不明确,并购失败,技术落后,没有战略合作伙伴等失误。(2)财务风险:现金流不畅,资金回笼慢、债务困扰、直至资金断链(此类情况多且较为严重,称之为企业癌症),负债率高、应收账款高、产品存货高(企业“三高症”),内控不完善,效率低、利润低等。(3)经营风险:企业内部管理混乱、销售不畅、费用超高,股东撤资、银企关系不协同、客服不到位、资产沉淀,造成资不抵债或亏损的困境。(4)产品风险:产品不合格,产品有质量和缺陷问题,新产品、服务品种开发不对路,产品陈旧,或更新换代不及时、产品积压、产品不保险等导致的风险。(5)体制风险:企业因选择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组织体系、激励机制不当而运作困难或内耗增大,或公司期限届满而面临解散清算。(6)公关危机:企业因多种原因,如产品质量不合格、劳资纠纷、法律纠纷、重大事故案被公众媒体曝光,而使企业公信力和美誉度急剧下降。

2.风险管理的含义。风险管理从1930 年开始萌芽,最早起源于美国。关于风险管理较为全面而又确切的定义,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威廉斯和汉斯于1964 年提出来的,在其著作《风险管理与保险》中指出,风险管理是通过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而以最小的成本使风险所致的损失达到最低程度的管理方法。而英国学者对于风险管理的定义,则把重点放在经济控制方面。1981年,班尼斯特和鲍卡特在他们的著作《实用风险管理》中给出风险管理所下的定义是“风险管理应对威胁企业资产和收益的风险进行识别、测定和经济的控制”。

中国对于风险管理的研究开始于1980 年。一些学者将风险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引入中国,在少数企业试用中感觉比较满意。中国大部分企业缺乏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也没有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作为一门学科,风险管理学在中国仍旧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理论界比较接受的也是类似比较全面的定义: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科学,各经济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期望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目标。

为防范各种各样、不同等级的风险,企业管理者应利用现代审计手段,强化风险管理,企业通过对潜在的意外或损失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

3.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指在识别与衡量风险的基础上,控制与处置风险,防止和减少损失,保障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风险管理的目标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损失前的目标;二是损失后的目标。损失前的管理目标是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发生;损失后的管理目标则是尽快恢复到损失前的状态,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风险管理的完整目标。

(1)损失发生前的管理目标。①经济合理目标。它是指风险管理者用最经济节约的方法为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好准备,它要求运用最合适的、最佳的技术手段来降低管理成本。只有注意各种效益与费用支出的分析,严格核算成本和费用支出,才能实现这一目标。②安全系数目标。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减少忧虑心理和恐惧心理,提供安全保障。风险给人们带来了精神上、心理上的紧张不安,而这种心理上的忧虑和恐惧会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甚至无效率。损失前的管理目标之一就是要减少人们的这种焦虑和不安情绪,提供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宽松环境。③ 社会责任目标。实施风险管理必须遵守政府法令和规则以及各种公共准则,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

(2)损失发生后的管理目标。①维持企业生存的目标。这是损失发生后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只有保持住经济单位的存在,才有企业将来恢复与发展的可能性。②保持正常生产经营的目标。损失发生后风险管理的第二个目标就是保证企业生产生活的尽快恢复和正常运转,达到损失发生前的水平。对企业风险管理来说,保证生产服务持续这一目标有时带有强制性或义务性。③维持稳定收益的目标。在成本费用不增加的情况下,尽快实现稳定的收入有两种方式:一是维持生产经营活动,二是提供资金以补偿因生产经营的中断而造成的收入损失。④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它包括生产服务的持续和尽快实现稳定收入两个目标。实施风险管理,不但使企业在遭到损失后能够求得生存,恢复原有生产水平,而且应促使企业在受损后,采取有效措施,处置好各种损失,继续坚持并尽快实现持续增长的计划,以求得企业的连续发展。⑤履行社会职责目标。企业实施风险管理时,应尽可能减轻企业受损给其他人和整个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现代审计的内容和特点

1.现代审计的概念。现代审计学是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为核心的审计理论。风险、证据与重要性是现代审计学中的三个核心概念,将“风险”引入审计理论与实务是审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使注册会计师由被动接受风险转为主动控制风险。审计的定义表述为:审计是资源财产的拥有者或者是主管者,授权或者委托专门机构或人员,对于资源财产的管理人承担和履行的经济责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并向授权人或者委托人提出报告,以维护授权人或委托人权益的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审计人员仔细分析被审计单位及其现有的内部控制,确定可能产生财务报表错误的风险最大的领域,并将审计资源分配到这些领域。

2.现代审计的内容。按审计的内容分类,可分为财政收支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三类。财政收支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对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下级政府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的审计监督;财务收支审计是对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所进行的审计监督。以企业财务收支审计为例,审计内容主要有:企业制定的财务会计核算办法是否符合《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国家财务会计法现、制度的规定,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综合性的审查并做出客观评价;经济效益审计是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益进行监督的行为。而现代审计是通过加强内部审计从而强化企业风险管理的。

3.现代审计特点。(1)现代审计引进风险概念,强调为组织增加价值服务,并且同企业的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较为健全、有效时,则资产、会计资料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少,审计风险也较小。因此,审计工作开始注重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系统的可信性方面。审计工作开始从评审内部控制制度着手,然后根据评价的结果,确定审计查账的要点、规模和方法。同时,采用统计抽样法或判断抽样和统计抽样相结合的抽查法,从而提高了抽样审计的科学性。在审计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审计方法。

(2)现代审计与传统的审计方法相比,现代审计方法的特点是:①审计基础不同。会计资料是一定的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所产生的结果。直接检验法只强调直接审查制度所产生的结果,而不能深入到制度本身进行审查;现代审计法则注重调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是否有足够的控制环节,评估其是否充分发挥作用,来证实会计资料的可信度。②审计程序不同。直接检验法在查账步骤上比较单纯;现代审计法则需通过制度健全性调查、制度符合性测试、制度有效性评价后,再进行实质性的查账工作。③抽样技术采用不同。现代审计是以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为依据,采用统计抽样或判断抽样与统计抽样相结合的方法。④审查重点不同。现代审计注重的是内部控制系统内各个控制环节,审查的目的在于发现控制制度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在这些薄弱环节上扩大审查范围,看其是否造成了重大错误。

三、现代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现代审计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企业防范各类风险,实现经营目标。它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统筹全局的作用。风险在企业内部具有隐蔽的传递性,即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或疏于风险管理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不是由其直接承担,而是会传递到其他部门,最终被发现时可能已经使整个企业陷入困境,损失如同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因此,对风险的识别、测度、评价和处理需要从全局的角度考虑,而企业的各业务部门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审计部门不参与企业具体经济活动,独立于业务管理部门之外,这使得它们可以从全局角度出发,客观地对风险进行识别,及时建议管理部门采取防范风险的措施来统筹全局。

2.协调作用。通过咨询服务的方式,积极协助企业建立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一个组织内部应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各司其职,从董事会到具体的操作人员都应有明确的规章条例赋予的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如果管理层提出建立风险管理系统的要求,审计部门可以协助,但不能超出正常的咨询范围,以免损害其独立性。审计部门可以促进、协助风险管理过程的建立,但不担负风险管理的责任。

3.指导作用。积极持续地支持并参与风险管理过程,对风险管理过程能够进行全面的指导。现代企业制度下,在公司建立风险管理过程中,审计部门能够担负起指导风险管理的职能。首先,审计部门从评价各部门的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在生产、采购、销售、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领域查找管理漏洞,识别并防范风险,可以提出相关建议;其次,审计部门可以深入到企业管理的细微环节查找问题,分析其合规性。审计人员更多的是以风险发生可能性大小为依据,深入到经营管理的各个层次,进行查找并防范风险;第三,内部审计在部门风险管理中还起着监督作用。不仅各部门有内部风险,而且各管理部门还有共同承担的综合风险,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可监督企业内各业务部门共同管理企业,对企业风险管理给予指导。

4.评价作用。审计部门能够对风险衡量的准备工作———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进行审评,审评资料的完整性、统一性、相关性和系统性,评审风险管理组织结构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审计部门独立于管理部门,其风险评估的意见可以直接报给企业高层管理者,这样能够加强管理层对内部审计部门意见的重视程度,为风险管理起到评价的作用。

四、现代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机理

1.对企业风险管理成本进行审计。审计人员应根据风险部门领导层及主要相关人员的以往工作业绩和个人资料,分析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及个人能力、品格和进取心。审核在风险管理中投入的物力和财力的资源的合理性。在审计过程中应与人事部门进行充分协作,着重分析大笔支出的合理性,达到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2.对风险管理预期绩效进行审计。风险管理的预期绩效审计,即风险管理成本必须小于期望损失,审计风险是否可控及可控性的大小,否则进行风险管理没有价值。风险并不是在进行风险管理后就能完全消除的,各风险管理部门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必须对本部门存在风险的可控程度进行预测。而审计部门就是要对部门风险可控程度预测值的合理性进行审计,最终对各部门的风险管理效率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意见。

3.对风险管理方法与管理步骤进行审计。企业经营风险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风险应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如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隔离、风险转移等。审计部门要审核其方法选用的合理性,重点比较不同风险管理方法的差距,对各种方法数据反映的费用及效率的真实性进行考核,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审核。通过借鉴企业历年风险控制方法及效果,同行业相似风险成功控制所采取方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企业风险管理制定的合理目标进行层层分解。

4.对风险管理实施绩效进行审计。在风险管理年度计划实施完成后,审计部门应对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审计部门应考核风险管理部门的风险控制效果是否达到预期计划目标。对风险管理部门预测与实际差额进行分析,分析差额产生原因,企业是否存在实质的风险损失,考查风险管理部门的总体工作绩效,发现其不足之处,提出合理的建议。

5.对风险发生责任归属进行审计。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和不可完全规避性,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风险管理部门应对其进行分析判断,确定风险管理失误责任归属。而审计部门应对风险责任归属情况进行审计,协助风险部门分清责任,及时确定损失额度,并对风险事故原因进行审查,界定风险事故的性质,为企业新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风险管理中,审计部门主要是对企业风险管理成本进行审计,预期绩效审计、管理方法与管理步骤审计、实施绩效审计以及责任归属审计。对企业进行的风险管理的指导、监督、评价,但这也只是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雏形。相信金融危机之后的今天,现代审计在强化企业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的机理会越来越得到补充和完善,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更加有利于保证企业的利益。

http://

参考文献

[1]汪寿成,刘明辉.论现代审计学的风险概念体系[J].会计之友,2009,(21):1~3.

[2]王晓群.风险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03,5:23~27.

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范文第13篇

(一)过去、现时、未来——会计时空观念的重新选择 

以往,会计一直采用面向过去的回顾型时空观,通过对过去业务活动的记录、总结和评价,用相关的评价结论及经验总结作用于目前(现时)事务。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过去的许多梦想在很短时间内变为现实,从而使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使人类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自信:现在的梦想就是未来的现实,谁能够较早地领悟并抓住未来,谁就有了在未来称雄的资本。于是,人们开始采用一种面向未来的时空观。会计作为重要的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也需要树立一种全新的时空观念,即从面向过去的回顾型系统转向以对未来的预期及设想为中心的预期型系统。 

会计做为一门时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我们应该通过对现时确实的了解,更好地把握未来。这就意味着:1、必须彻底抛弃传统会计以过去为重心的理论体系和基本观念,建立面向未来的全新会计观念和理论,尤其应该抛弃对传统会计可靠性和可验证性的迷信,信心百倍地迎接未来的风险,以多样化的相关信息交流、即时的形式,去满足实际决策的信息需求。2.通过对现实环境中各种社会观念、管理组织理论及技术发展的深入考察和分析,构建新型的会计组织及方法体系,使会计系统与现实环境密切地融为一体。3、重视网络发展对人们时空观念的现实影响及其会计意义。网络的发展不仅缩短了世界的空间距离,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时间感受。借助网络,人们可以对同一时点上的会计信息,在地球的任何角落,进行同步传递和反馈。这种能力,使人们能更准确地把握未来。这将会极大地改变会计信息的许多重要方面。4、借助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企业结构、商务形式、管理方式及财务形式的影响,利用网络财务的时空优势,构造现实的网络会计体系,实现实时动态处理、在线管理及各种形式的远程处理,使会计实现时代性的飞跃。 

(二)动态变化的时点基础观念 

由于会计环境不断变化,会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传统会计的许多稳定性假设和方法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为此我们必须做到:1、打破传统会计关于环境及会计要素项目特性的稳定性假设,充分认识会计环境及会计要素项目的动态变化特性,建立彻底的动态会计规。2、充分认识动态变化中的风险因素及风险与机会并存的客观事实,从动态角度对会计环境及会计要素项目进行判断,建立动态的处理方法及理论体系,以充分揭示和控制风险。3、放弃传统的会计分期观念,建立以时点为基础的动态实时会计系统:(1)现代经营中越来越多地采用实时管理、在线管理。只有时点观念才能与此相适应。采用时点观念是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系统优势的关键;(2)采用时点基础具有现实的可行性。第一,IT技术的发展,已经为此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支持。第二,传统会计中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本身就是采用时点基础,只是由于与分期核算下的损益计算相关的原因,才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分期因素。第三,采用时点观念的最大矛盾是损益计算,但传统会计下的损益计算,并不能真正反映损益的实质,近几年人们在对通货膨胀会计中“持产利得”的关注以及对现金流量信息的日益重视,为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接下来应该做的是联系现实,对“损益”观念的真正意义进行深入考察,弄清损益与现金流量、利得及资产价值变化的真正关系。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损益的真实意义在于财富(资产)的增加或减少,它也是动态变化的,可以用时点数及动态延续中的前后比较来反映。第四,动态报告体系的构建必然涉及会计组织结构体系的改变。用网络系统结构取代传统的会计组织结构,建立内外交流的网络结构体系,将是下一步会计变革的一个世界性课题。 

(三)积极的风险观念 

未来时代将是一个高风险时代,风险将会伴随人类的一切活动。面对日益增加的风险,忽视或逃避都不是办法,我们应该建立全新的风险观念,通过积极的行动加强风险管理,有效地预测和控制风险,为会计采用一些包含风险的方法提供理念基础:1、承认风险的必然与可控,则可采用积极的方法去认识、反映和控制风险、使风险反映成为会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承认风险与收益并存,则可在有效反映、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创造收益;3、深化对风险本质的认识,改变对风险的态度,则可将各种重要的资源以比较适当的方法记入会计系统,并尽可能地反映出会计项目中内在的风险(比如持有货币资金的汇率变动风险及币值变动风险,应收款项的坏账风险,实物资产的物价变动风险,股票投资的市场风险,联营投资的经营风险及其它风险,无形资源因突发事件造成价值巨变的风险,债务的偿付风险,资本项目的蚀耗风险等),使会计信息能够以灵活的方式与用户的需求密切相关,真正具有决策价值。 

(四)网络系统观念 

在网络系统环境下重新审视和认识会计,建立网络系统会计观,并研究在此观念下会计的特征和着力点。正如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及工业革命使传统的簿记转化为现代会计一样,网络时代的到来,必然使会计再次发生根本变化。变化的方向与特征,取决于网络系统的特征、未来趋势及现实世界中会计的矛盾。1、网络系统是一个便利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将在极大地拉近信息提供者与用户间时空距离的同时,极大地增加信息容量,丰富信息的内涵与形式,形成密切而多样化的信息交流和使用关系。2、网上企业、电子商务、网上投资、网上结算、网上报税等网际业务的发展,直接将会计核算及监控的视角拉入一个更广阔的范围,在增加会计业务内容的同时,极大地丰富会计业务的形式,使会计发生质的变化;3、以网络系统理论为基础的会计系统,必须以用户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及时、灵活的多样化信息;4、网络系统下的信息交流是多样化双向交流,会计系统必须按此要求进行改造和重构。 

在网络时代完成重新构建会计观念、理论及方法体系的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 

(五)财富重心说及财富、资产、损益一体化观念 

会计学的重心是什么?这个问题是决定会计信息范围、结构、层次及特征,决定会计理论及方法体系构建的关键。笔者认为,会计学的重心是财富。财富是一种权力,一种控制性的力量,它代表的是可以带来左右社会和他人的力量的一切资源,包括:土地、金钱、各种有形及无形的财产、知识等。它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和变化,但其作为控制力量的基本特征却始终未曾改变。会计学是一门对财富及其来源、构成及变化进行计量,说明财富变化的趋势及其原因,并对一定主体创造财富的能力进行估价及预期的科学。 

传统会计用资产概念作为财富的代表,是对财富概念的学科性限定,这种限定使得财富的会计计量有了可靠的基础。但是由于人们习惯于将资产和财产相等同,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它所代表的实际范围,并造成变化的障碍。未来会计发展中必然强调会计资产向财富的回归。扩大会计资产的范围,将一切具有目前价值并可能带来或控制未来利益的资源尽可能纳入会计计量的范畴。同样,传统会计把损益的形成与计算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将损益与资产看作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概念,割裂了损益与资产的内在联系。损益的实质是财富(资产)的增减。采用一体化的资产与损益观念,将损益计量与资产价值的变化有机地融为一体,才能更贴近损益的实质。 

财富重心说摆正了会计的基础,财富、资产一体化说明了会计资产的实质;资产、损益一体化揭示了会计损益的真正意义;财富、资产、损益一体化则使会计在灵活的报告形式中采用时点基础,使会计从形式到内容发生质的变化。 

(六)新型的质量观念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企业的资源、存续和发展等问题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的质量评价体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传统会计以有形资产和会计利润为中心的反映和评价体系存在很大的缺陷。为此,必须建立一种全新的会计质量观念。会计的质量观念应该由会计要素项目质量、会计信息质量及企业质量的财务评价三部分构成。 

1、会计要素项目质量。会计要素项目质量是指资产、负债、权益(包括损益)等项目真正价值的反映程度。传统会计主要注重会计要素价值量的变化,而对其范围与价值量数据的实质性意义缺乏深入反映,造成会计数据相关性较差。未来会计应该重视对要素项目质量的反映。它具体包括资产质量、负债质量和所有者权益质量三个方面。 

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范文第14篇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文献评述

2 相关理论

2.1 财务风险相关概念

2.1.1 财务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2.1.2 财务风险分类

2.2 财务风险管理理论框架

2.2.1 财务风险识别

2.2.2 财务风险评价

2.2.3 财务风险应对与控制

3 Q生物制药公司概况

3.1 Q生物制药公司的基本情况

3.2 Q生物制药公司的行业背景

3.3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现状

4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识别

4.1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

4.2 基于筹资活动分析的相关关键风险识别

4.2.1 筹资渠道单一

4.2.2 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

4.3 基于投资活动分析的相关关键风险识别

4,3.1 投资管理效率低下

4.3.2 产品技术与附加值低

4.4 基于营运活动分析的相关关键风险识别

4.4.1 应收账款变现的风险

4.4.2 存货变现的风险

5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评价

5.1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的评价方法

5.1.1 层次分析法

5.1.2 功效系数法

5.2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的评价与结果

5.2.1 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

5.2.2 构建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5.2.3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5.2.4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评价结果.

6 Q生物制药公司财务风险的应对与控制

6.1 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6.2 筹资风险的控制

6.2.1 拓展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

6.2.2 合理安排债务期限结构

6.3 投资风险的应对

6.3.1 科学进行投资管理

6.3.2 进行产业升级

6.4 营运风险的应对

6.4.1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6.4.2 强化存货管理拓展销售渠道

结论

财务风险评价的概念范文第15篇

一、当前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缺陷

当前我国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只注重财务管理所涉及的某个单项内容的概念、计算及评估方法等的介绍,缺乏企业全局概念及流程管理的理念

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的经济管理工作,是有规律可循的。该项工作从整个企业角度,以价值管理为基础,通过预算、决策、控制、考核、分析评价等管理环节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而预算编制的具体细节和具体技术;如何进行财务控制;怎样设计考核目标体系以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有效的财务分析评价等知识、技能对于我国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来说都很欠缺。

(二)对财务管理最终目标的理解有待深入

在我国,许多财务管理教材都明确指出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企业确实是将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而增加股东财富的途经无非两种:一是支付股利;二是提高股票的市场价格,即股东财富最大化有赖于股利最大化及股价最大化。其中股利政策在各种限制条件的约束下会呈现一定的刚性,因此,通常认为股东财富最大化与股票价格最大化是一致的。而在一个无效或低效的资本市场上,股票价格的变动包含了许多复杂的因素,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在很多情况下不构成影响股市价格的主要因素。另外,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股东为监管企业的管理者也会付出较高的成本。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财务估价技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财务管理学者和实务界接受了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价值反映的是企业未来经营活动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及其风险大小,它的实现应该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它提醒财务管理人员应当关注企业的现金流量、风险水平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应该是能够由管理人员的行为决定或影响的,成本不会太高,并且与企业的长期财富最大化是一致的。当然,一些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反对者也指出其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操作性不够。但是,随着财务估价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这一问题应该会得到很好的解决。财务管理的目标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其蕴含着的财务理念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行为。

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可以看出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需知一个企业即使账面上利润数字多么可观也可能会因为现金流出现问题而面临财务困境甚至停产、关闭。而这一问题恰恰被当前许多财务管理教材所忽略了。

(三)没能突出财务管理的重点、难点

预算管理、决策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及财务控制等都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对这些内容,大部分学生掌握的只是一些皮毛,而且这些知识与相关学科联系的较为紧密,需要有金融、管理、会计等相关知识作为基础。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断全球化,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与清算等问题逐渐成为财务管理的难点。为适应这一趋势,财务管理教材不得不考虑更多地引进这一内容。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来说,需要大力夯实与该专业有关的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基础。当然,我们也面临着尽快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学学术内容体系的这一紧迫使命。

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本科)的培养方向

教育目标的确定对于任何专业来讲都是极为重要的。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于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目标之间存在不少模糊认识,虽然某些院校将财务管理专业单独划分出来,但对其教育目标始终是混沌不清的,专业的课程设计也都参差不齐,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和先进的学科体系。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其所处专业的宗旨、目标及前景等问题也缺乏明确的认识。

从国外教育实践来看,财务管理教育主要集中在财务观念的培养和基本财务管理技术的训练上。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本科阶段的教育目标应是致力于基本财务观念及管理技术的训练,以培养专业化的、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许多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更多地采用了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的先进实践经验,一些新的管理职位也参照西方企业惯例被设立起来,比如ceo(首席执行官)、cfo(首席财务官)及coo(首席运营官)等。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缺乏,许多上市公司的cfo往往是由改制前企业的总会计师摇身一变而来,而财务管理人才所需知识背景及应用技术是与会计人员截然不同的,企业极其缺乏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才。

综上可见,培养一流的、高水平的cfo是我们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目标。

三、实现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教育目标的几点设想

基于国内外教育现状,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应主要集中于基本财务观念的培养和基本财务管理技术的训练。

(一)风险与收益观念及相应的财务风险管理技术

风险和收益是基本的财务观念,同时也是始终贯穿财务管理过程的一对矛盾。收益和风险的权衡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至关重要,甚至会危及企业的生存。现代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隐含在获利机会中的风险因素大大增加了。对于一个经济正逐步金融化的社会,随着经济金融化的不断深入,既给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蕴含着各种预料不到的风险。一个企业如果要谋取长远的发展,不得不科学地权衡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财务管理人员掌握相应的风险管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不同行业的企业,或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类型及程度不同的风险。在一般企业的风险管理中我们可以借鉴金融行业的综合风险管理模式,即把风险管理建立在定量方法上并形成一整套流程,通过这套流程使企业了解自己所承担的风险,进而实施有效地控制,最后精确地计算出所需费用。实施综合风险管理有诸多要求,比如:将风险项目与公司的策略目标及能力相结合;要取得企业高级管理层和受益者的资助;创建相匹配的风险模型;为经常性的事物做计划;开发、处理数据及启动全面支持团队等等。这种风险管理如果得到有效实施,就可以把企业里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结合起来,通过更明智的方式分配稀缺的风险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收益率。当然,构建在先进技术及复杂数量模型上的综合风险管理流程并不是就足够了,更需要在企业组织机构,激励机制和运营基础等方面密切配合,以寻找对风险的整体解决方案,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提供多种途径。

(二)现金流量至高无上理念及相应的全面预算编制技术

在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制下,人们更多地是用“收入”及“利润”来衡量企业的经营业绩。但从财务管理目标来看,现金流量更能代表企业真正的获利能力和管理水平。可以说,现金流量是企业一切管理行为的起点和终点,企业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和运用现金流量的能力是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所在。在西方企业界,甚至提出了“全面现金管理”的概念。作为财务管理人员,将“现金流量至高无上”这一理念贯穿到财务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当中显得非常重要。

编制全面预算并进行相应控制是现金流量管理的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对于大多数企业员工及管理人员而言,预算是一个耳熟能详的管理名词。但是,要么将预算与计划混为一谈,要么只将其视为一种成本控制工具,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它在企业发展及价值管理中的关键作用。

在国外,全面预算管理是许多企业最基本的管理体系之一,全面预算管理发展已经比较完善,出现了abc(activity-basedcosting/以活动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模式,并且由abc扩展到abm(activity-basedmanagement/以活动为基础的管理)和abb(activity-basedbudgeting/以活动为基础的预算)。在abc、abb、abm体系中,abc是基础,它是以活动为基础来核算和管理成本,力图更准确地分配成本,将预算管理与abc模式相结合就是按活动来编制和管理预算,即abb。而当我们基于abc所提供的数据和其他相关信息来对企业的各种活动进行管理的时候,abc就变成了abm。

abc、abb、abm的重点从原先的对资源进行管理转变为对工作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管理和改进,将注意力集中在以活动为基础的工作过程及其结果的管理和分析,目标是以尽可能低的花费去完成每一项工作活动并获得预期的结果。从成本观和流程观的角度对活动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评价。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是发达国家成功企业多年积累的经验之一,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目标的具体化过程,也是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过程。

(三)资本成本是决定一切财务决策优劣的基本因素的理念及相应的投资决策方法

资本成本作为一个重要的财务管理概念或经济学概念却在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被严重忽略或曲解。人们普遍关注那些支付出去,有形的成本,而忽略了那些无形的,更为关键的成本。资本成本就其实质是一种“机会成本”,即投资某个项目所放弃的具有同样风险水平的,且具有最高获利机会的另一个项目的报酬率。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资本成本是企业投资决策时所需求的最低报酬率,而从投资者角度来看,资本成本是他根据与投资项目的风险水平相当的其他项目的报酬率而提出的“要求报酬率”。我们通常从企业角度考察资本成本是忽略了其基本实质的。所以,从根本上说,资本成本的高低取决于投资项目本身的风险大小,而不是企业的融资活动。而一个企业生存发展下去的基本前提就是满足投资者对报酬率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企业是不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且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关注也不够。由于没有形成规范的市场退出机制,往往使企业管理人员产生了一种股票融资是一种“免费资本”的幻觉。随着资本市场退出机制的建立健全,投资者理性及知识的增加,“免费午餐”的幻觉必将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