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版式设计 教学 整体原则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2-0091-02

版式设计是设计师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知识,版面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平面设计的质量,所以提高对版面的修养及对版面各种形式语言的探索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设计语言及设计素质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版式设计课程是该专业的重点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版面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理解版面设计是将多种视觉传达元素,按照审美法则和人们的视觉经验进行编排组构的一种视觉表达形式。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版面设计的方法和设计程序,以提高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设计版面的能力。本课程的重点是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文字、图形、色彩三要素的构成关系,通过课题设计理解黑、白、灰整体分区概念;点、线、面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各种设计原则及表现。

在版式设计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关注版式设计中的一些细节,诸如变体字的造型、文字绕图编排、图形的特效、过多变化的色彩等,忽略了版面的整体构成,而这却是版式设计最先应该建立的概念,所以在版式设计的课程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建立设计的整体观应该是教学的主要目的,而这些又必须贯彻在教学中,我们尝试让学生将编排元素抽象为点、线、面,运用黑、白、灰的构成原理进行整体布局;要求对优秀版式设计的形式语言进行分析;在具体教学环节的实施中强调设计原则的把握,成为版式设计课程教学的重点所在。

一、版式设计中的整体概念

“整体”是版式设计的前提,好的版式设计,最终目的是使版面具有条理性,更好的突出主题,达到最佳的诉求效果。如何帮助学生在版式设计中建立整体概念,我们应从以下两方面来引导学生:

1.建立信息等级,以明确的主次关系传递设计主题。

素描可以通过明暗关系来强调画面的主次;色彩也能通过冷暖色调的对比来表现空间与光影,突出对主体的烘托。版式设计中,我们同样把主次关系放在首位,从而提示阅读者哪些是重要的信息,在哪里能获得重要的信息。面对纷乱繁杂的信息,版面设计就是要从混乱和随意中找到条理,给阅读者提供明确阅读点。成功的版面设计应该使阅读者知道哪个信息最重要,应按什么顺序来阅读从而知晓所要表达的主题,这种依信息主次的设计,称为信息等级编排。即使在似乎偏爱表面视觉混乱的当代设计作品中,设计师也会运用信息等级编排使观众理解所要传递的主题,便于读者可以很轻松地理解。

(1)信息等级的建立

在具体设计前,围绕主题,对文本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和提练,将文本中相互关联的内容归为一类,依信息主次建立起信息等级,编写出“设计大纲”。例如,将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正文等进行树状排列,这样便于设计时对各级标题及正文的字号、字型、色彩进行总体的把握。信息级别的寻找通常以三到四个级别为宜,过多会造成另一种混乱。事实上,“设计大纲”一旦编写完成,明确的分区也就自然建立起来。

(2)表现元素的选择

构成版式设计的标题、正文、图形是版式中的可见元素、或称正形;不可见的元素是空白空间,又称负形。在对文本信息进行分类的前提下,选择可见元素中适合传递主要信息的最佳元素,比如图片或标题字等,在选择时必须要随时想到元素中哪些典型的方面或部分能够集中地提示信息自身。只有通过对文本信息的具体分析,才能在设计中以独特和精确的形式表现主题,使信息传递达到清晰连贯而不至于本末倒置。整体概念就是建立在主题思想的单纯而突出的表达之中。

(3)将编排元素抽象化,用以研究黑、白、灰的整体布局。

抽象,就是大脑在完全超脱了具体事物的形象或完全不受它们约束的情况下所进行的组织活动。抽象的形便于我们抛开细枝末节从整体上去把握各编排元素间的构成关系,同时也便于我们运用平面构成中黑、白、灰的构成原理来分析版式中的整体布局。我们在作品分析中,强调将作为正形的编排元素与作为负形的空白空间在视觉上看成一个整体,将其统一归纳为黑、白、灰三种空间层次关系。通过黑、白、灰的明度对比,使主题元素更加突出,各编排元素之间建立起先后顺序,使信息层次更加分明,在教学中以平面构成的原理来引导学生把握正负形之间的整体关系。

2.简洁的图形构成版式的整体感

整体而不杂乱的版式设计取决于三个方面:其一,编排元素所形成的外轮廓形;其二分区所形成的外轮廓形;其三,空白空间所形成的负形。形与形之间只有具备简洁的外观才能使版式呈现出整体的视觉效果。

设计中的简洁不等于简单。“简单”,主要是从量的角度去考虑。它是指某一个式样中只包含着很少几个成分,而且成分与成分之间的关系很简单。如果用这种简单的形式传达一种简单的信息,肯定会产生出简单的结果,在设计中,只能导致某种厌倦感和单调感。“简洁”在设计中具有与“简单”相对立的另一种含义。好的版式设计是把丰富的意义和多样化的形式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统一的结构中。在这个整体的结构中,所有的细节不仅各得其所,而且各有分工。任何简洁的形式最终都要传达出一种远远超出形式自身的意义,让读者有回味的余地。

构成简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使图形具有对称和规则的轮廓线

根据平面构成的原理,左右对称的形较之左右不对称的形容易成为图,同时形的轮廓线越单纯越易成为图。在版式设计时,我们要习惯于将编排元素抽象化,将它们归纳为一定的抽象图形,并使形的外轮廓呈现出对称性和单纯性。

(2)整体形应具有单纯性

版式设计是由各编排元素的抽象形共同构成的整体结构,这个整体结构也同样呈现出形的特征,只有当整体形的简洁程度比各个组成部分的形的简洁程度高,版式就显得简洁,整体就愈显得统一。但是,如果各个组成部分的形的简洁程度比整体的简洁程度高,那么,这些部分形就会从整体中独立出来,从而破坏整体形的简洁性。

(3)空白空间应具有形的性质

版式中的空白空间是提供视觉休息的地方,位于图形与文字之后,但它不仅仅是作为设计的背景而存在,空白空间决定版式设计的整体效果,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形状,与其它编排元素共同构成版面中虚与实错综复杂的空间层次。空白空间“形”的性质越明确、形状越有规律,衬托出其它编排元素相互间的构成就越整体。因此,空白空间应该被和谐、均匀地用在设计中,而不是被四分五裂的分割。设计过程中,要经常审视负形呈现出的整体形状。

二、通过版式的语言分析建立整体概念

如何在版式设计中进行信息等级的处理以建立整体概念?如何将抽象化了的编排元素以研究黑、白、灰的整体布局呢?我们尝试从优秀版式设计作品的分析入手,导入课程内容。

1.版式设计中,信息等级处理是成功设计的关键。

2.理解黑、白、灰关系在建立版式整体概念中的作用。

在分析作品中黑、白、灰关系时,首先要分析哪些是不变因素,哪些是可变因素。编排元素中,图片是由摄影师提供给版式设计师的作品,通常为不可变的元素,因此,在有图片的编排中,首先要分析图片的明度关系,由此决定其他编排元素在版式中的明度关系,完成版式整体的黑、白、灰布局。

纯文本信息包含标题字、副标题、引文、说明文、正文几部分,是用来构成画面黑、白、灰关系的主要编排元素。标题区的明度关系可以通过字型、大小、粗细、色彩来表现;正文区可以通过字号、字型、字间间距、行间间距的不同选择来表现灰度层次,这些可变元素的灵活变化,营造出版面的美感和空间感。

某种程度上,平面设计就是形状的安排和组织,通过分析作品来建立整体观,必须在脑中抛开标题、文字、视觉资料和其他元素的含义,抽象的去看待它们,通过将编排元素归纳成几何形,便于分析形与形之间黑、白、灰的构成关系,领悟如何将编排元素进行整体设计的思路。因此,分析一件设计作品,一定要从“整体”入手。

优秀的版式设计往往是将各种编排元素融为一体,以整体的形式与张力传递出视觉信息,从而突出作品的原创主题,使之更具有艺术感染力。我院艺术设计专业版式设计课把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版式设计中文字、图形、色彩三要素的构成关系作为课程的重点,难点是把握具体设计内容与形式表现之间的关系,譬如,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之间整体与局部的构成关系。根据以上重、难点,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做了细心的斟酌和筛选,以求有效的培养学生在版式设计中的整体意识。

参考文献

1 曾 强.版式设计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版式设计;审美;平衡;情感

构图,是指图形或符号在空间中的存在态势。而平面设计中的构图,是设计师们为了表达一定的设计情感、创意,在二维空间内按照设计意图与受众的审美需求,运用美的原则处理图形、符号、文字等设计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使版面组成为具有说服力、审美性的艺术整体。在平面设计中,我们可以称其为版式设计,或者是编排设计。我们知道,构图是中国画精神外化的表现,而在平面设计中,版式设计又是作品内涵的外在呈现。它使作品完美创意的实现成为可能,在版式设计过程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形式,最终的目的,就是要版面达到和谐、统一、美观、大方,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论证的平衡。

一、版式设计的构成关系

平衡也是一种关系,是版式构成基础上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版式设计包括设计要素和构成要素,设计要素包括文字、图形等,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视觉要素;构成要素包括群组、织体、空间、节奏,指的是设计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进一步说,版式设计就是将文字、图形等视觉要素归纳为点、线、面,然后处理它们之间的构成关系,使整个版面达到平衡之美。

字体是版式设计中最小的单位,在设计中可以将一个字看成一个点,一行字看作一条线,一段文字视为一个面,这样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的处理字的平衡关系。一般来讲,中文标题字最大,字数较少,位置在黄金分割处(即画面上部三分之一处),这样由于重力比较大,势必会产生一种下滑的趋势。为了达到画面的平衡,设计过程中可以将正文字号缩小,行距加密,产生一个面,以面的支撑力和上浮力来抵消标题字的下滑趋势。

图像是设计要素中面积最大、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元素,我们在文字排版的时候要根据图片的动势来安排文字的位置、大小以及色彩。比如,一个依靠姿势的人物,我们在排版的时候可以放在画面的边缘,用边缘作为支撑,以平衡人物倾倒的动势;或者将文字排成文字块,用文字块代表虚拟的支撑物,这样也可以达到画面的平衡。总之,版式设计就是在处理图形与文字的平衡关系。

二、平衡的审美意蕴

设计师在追求版面平衡,受众的眼睛也在捕捉平衡,这是为什么呢?按照阿恩海姆的理论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达到平衡的式样,其中的设计要素的构成关系是确定的,这种关系是容不得半点改变的。对于不平衡的式样,各设计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是不确定的、短暂的,每个要素都想极力改变自己所处的位置,整个式样随时都有发生改变的可能。之所以出现这种情景,是因为不平衡的式样各设计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是混乱的,也就是作品在信息编码阶段就出现了混乱,所以受众在解读的过程中也就不知道式样究竟要传达什么样的内容。现在很多艺术家把平衡作为一个消除模糊性和不对称性的手段(即作为艺术家为了使自己表现的意义清晰明了而采用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平衡也是人们所需要的东西,它可以在传达信息的过程中使人得到愉悦,使设计师的思维与受众情感达到共鸣。

我们可以将平衡与受众情感结合起来论证。著名的符号学的代表人物苏珊・朗格曾经说过:“说一种作品‘包含着情感’,恰恰就是说这件作品是一种‘活生生’的事物,也就是说它具有艺术的活力或展示出一种‘生命的形式’。她反复强调艺术表现的情感作用:“所谓艺术表现,就是对情感概念的显现或呈现”;“所谓艺术品,说到底也就是情感的表现”。平衡的式样可以传达一种确定的事物关系,人们可以比较容易理解它所表达的意义,同样带给人们的情感也是愉快的。阿恩海姆也认为平衡可以使人们称心和愉快。中国古代的建筑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完全是沿着一条中轴线往两边展开的一种绝对对称的平衡结构,这种平衡结构传达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制,体现帝王的权威。所以在现代版式设计中,遇到要表达庄重主题或者正规题材的设计时,一般我们可以采用中轴对称构图的平衡式样。

三、失衡下的平衡

艺术总是叛逆的,艺术家总想表达某种不平等现象。就像艾尔・格雷柯所画的《圣母领报》,天使看上去就比圣母大很多。这种带有象征意义的不平等之所以能够感人,是由于它得到了那些相互平衡元素肯定的缘故。在设计中,我们为了达到的特定的设计目的,故意破坏这种平衡。但是失去平衡的式样又向受众传达一种不安,带给人们不快。所以,设计师只能通过协调其它元素以弥补和抵消这种不安,以此达到平衡,令受众从中体会到愉悦,这实际上就是在追求心理平衡。心理平衡不是通过理性计算的,而是通过视知觉对版面不同视觉中心如黄金分割、视觉引导等因素来安排式样位置的。

版式设计实际上就是在特定的版面内协调各设计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使各种要素形成的力场达到一种和谐、平衡。我们在版面设计中经常会用中轴对称构图,有些人说这种构图是万能的,不会犯错误。中轴对称构图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天平式的物理平衡,在支撑点所有的力达到一种哟衡,不偏不倚,每个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确定,没有要改变自身位置、形状的态势,整个式样本身也非常的稳定。从阿恩海姆的一个正方形内的力场分布图来看,四条轴线的交错点也就是正方形式样的中心点是力量最大的,同时吸引力也是最强的,所以当采用中轴对称构图时,所有式样已经被牢牢地吸附在中心点上了,它们没有改变自身位置的可能,故中轴对称构图是稳定的构图。

但是,稳定的另一面就是呆板、没有生机。在眼球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由接近图像转化为被图像所包围。要想让作品在零点几秒的有效时间内抓住受众的眼球,作品本身必须生动。生动包括色彩、创意和构图等方面,但是构图是最重要的。版式是一切视觉传达的基石,构图也就是所谓的版式经营。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画面的版式经营使作品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呢?这就要求我们在画面构图的时候找寻心理平衡,要在物理失衡的基础上做到心理平衡。物理失衡也就避免了中轴对称带来的呆板,画面也就具有了动势,然后再通过改变其它设计要素的位置、形状、色彩、大小等方面去弥补和抵消这种失衡。更进一步说,画面要有一种主动势和多种次动势,这些次动势之和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小于主动势,这样画面就达到一种知觉上的平衡。对此,在《康定斯基论点线面》一书中康定斯基也提出了精辟的“细线支撑大点”理论。

结 语

所以,在版式设计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平衡式样的审美意蕴,探索式样背后的力场平衡理论,以此做到各设计要素的位置经营有理有据。

参考文献

[1]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康定斯基著,罗世平魏大海辛丽译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3篇

版式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版式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图文编排,也可以理解为在有限的空间中,根据设计的主题内容要求,结合美学的知识和原理,设计出美观实用的版面。当人们开始在岩壁、兽骨或器物上记录文字和图形的时候,就已经具有了最初的图文编排意识。印刷和造纸术的发明让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同时也为现代版式设计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世纪初,由俄国艺术家发起的构成主义运动,是一场对艺术和设计进行探索的活动。倡导设计简单明确,以理性的、简洁的几何形态构成图形。探索纯粹几何形态的抽象表现力,旨在寻求一种结构美感。所以此时各类版面中的字体全都使用无装饰线体,着重于表现形体美、节奏美和抽象美。俄国构成主义运动为版式设计与平面构成的交汇提供了可能。

与俄国构成主义运动并驾齐驱的是荷兰“风格派”运动,“风格派”一词源于又凡・杜斯伯格和蒙德里安创办的《De Stijl》(译为《风格》)杂志。“风格派”主张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于探索一种人类共通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风格》杂志本身的封面版式设计就颇具特色,完全采用黑白色,颠覆了传统的对称式结构,文字部分完全摒弃了装饰效果较重的花体字,采用简洁无修饰的线体字。为了使整个版面保持均衡,直线条和矩形等几何元素成为了唯一的“装饰”。

而谈到构成思维与设计的结合则源于1919年德国魏玛创立的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院。包豪斯学院开设了设计基础课程,主张设计中摒弃附加的装饰,注重设计结构的形式美,鼓励学生们对色彩、形式、想象力等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实验,平面构成理论在此时期已经初具雏形。教员们结合教学中的经验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将构成思维推向更成熟和更具艺术价值的新阶段。包豪斯学院的探索使现代设计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设计方法上、思维上和形式上对其后的设计,包括版式设计都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

二、版式设计中的要素与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研究点、线、面的关系,而版式设计则关注文字、图形、图片等元素的布局与安排。看似联系不大,但是通过对比,我们便可将二者的要素一一联系起来。版面中一个单独的文字和字母,一个小的图形或者图片都可以被当作是一个点;一行文字或一列文字,以及装饰线条可被理解为平面构成中的线;而密集排列的一段文字和较大的图形、图案,以及空白则可被当作是面。

要掌握版面设计中的构成关系,我们必须把复杂的设计要素都简化为点、线和面。只有这样,我们在排版的时候才不会受到其它附加因素的干扰,而直接研究版面中点、线、面的组合规律。如此看来,如何处理好版面中文字、图形和图片等各元素的构成关系,其实就是如何经营好版面中点、线、面的关系。

三、版面布局与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在平面构成中,点、线、面元素的安排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目的是体现出一种秩序感和美感,我们也可将之称为形式美。形式美感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深刻的启示,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后,对视觉经验的一种总结,它揭示了任何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如果想要创造美的形态就要遵守一定的造型法则。同样的道理,无论是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封面设计还是其他形式的排版,每一个布局合理的版面,都需要把各要素按照美的法则进行整合与排列。因为只有通过完美的设计和编排,版面才能吸引受众,才能把设计意图完整的体现出来。

为了让版面的整体布局更合理,我们必须要处理好这些“点、线、面”的关系。这时,适用于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都将同样适用于版式设计:对称与均衡的原则体现在版面整体效果上,是一种构图原则,有赖于各要素位置的摆放和大小关系的协调;变化和统一的原则可被看作是版面布局的总的指导原则,既可当作是版面中色彩搭配的原则,也可理解为版面中文字大小和文字字体的使用准则。变化强调个性,而统一的目的则是和谐。无论是变化太多或者过分统一都会让整个版面的设计陷入一种极端;另外,图形、图片在版面中的安排也应遵循一定的比例和分割原理;而文字、图形或图片连续的有规律的变化则体现出一种视觉上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增强了版面感染力。可以说,在我们进行图文编排的时候,其实已经不知不觉地用到了这些形式美的法则。

四、版式设计中的视觉流程与平面构成

当我们在观看一幅设计作品时,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视觉流动顺序,首先我们会纵观全幅作品,接着视线会跟随画面中各要素的强弱变化作有序的流动,对画面形成一种大体的认识,而后视线会停留在某一感兴趣的点上,最后我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获取信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版式设计的视觉流程。

合理的布局和色彩搭配不仅仅可以美化版面,更可以对受众做视觉上的引导。心理学上的研究表明,人们的视觉流程简单地说是“从上到下”“从左至右”,所以版面的上方、左方、左上和中部最容易引起注意,也可将其称为“最佳视域”。视觉流程的建立不仅仅是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同样可以用平面构成的原理来分析。在最佳视域中,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和形式的合理安排,可以创造出一个引人注目的“点”,从而捕捉受众的目光,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构成要素的空间定位。

在视觉流程的设计中,点、线的方向位置,不同形式的点、线给人的心理感受等都影响了视觉运动中的空间定位。在版面中,点的位置可以形成视觉中心点,而线的方向则决定了视觉流动的连续性。例如,当点(这里的点可大可小,可以是文字、图形或图案)位于版面中心时,给人以稳定感,且引人注目。而当画面中出现两个点时,就会产生一种张力,视线往往由其中一个点移向另一个点,形成一种视觉的流动,其中点的大小、色彩、肌理等因素都会影响视线的移动方向。线本身就具有导向性,而且线的种类繁多(这里的线可以是文字的排列或线条等),不同的线对人们视觉的引导性也大不相同。水平线给人平静和安定感,会引导人们的视线依照视觉习惯从左到右进行移动。垂直线给人一种或向上延伸或向下落的感觉,所以我们的视线也会在画面中随之做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运动。而当斜线出现的时候,打破了画面原本的平静,给人不稳定和运动的感觉,因此视线会跟随斜线的倾斜方向移动。

总结

现代生活节奏在加快,信息量也在增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需求也在随之改变。为了在短时间内吸引观者并把设计中的关键信息准确地传递出去,版式设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的版式设计既不能只靠感觉,也不再只是一种简单的技术编排,版式设计的发展趋势是将主题思想的创意与编排技巧结合起来进行表现,它必将呈现出一种多元化、视觉化的特征。但是无论版式设计的风格如何改变,平面构成的原理都将成为所有设计排版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Sun I 视觉设计《版式设计原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

[2][美]JohnMcWade《超越平凡的平面设计:怎样做好版式》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3]舒燕,陈剑生 《设计与实务新向导――平面构成》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8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4篇

关键词:招贴设计;版式;构成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4-0058-01

一、招贴设计中版式的构成要素

1.图形要素。图形是招贴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图形,就是人为的创造能呈现一定存在价值的视觉图像。图形作为一种视觉要素,和文字一样,都是为了传播某种信息而存在。它占据着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功能性,也存在着一定的信息量,是招贴设计里最具活跃性的视觉要素,最能刺激人们的视觉神经。

在招贴设计中,图形可以有效地激发观者的兴趣,将招贴设计的独特魅力展示于观众。因此,的合理的运用图形要素,不仅能起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是突出设计理念,表达设计者思想内涵的重要途径。

2.文字要素。文字是招贴设计中的核心内容,相对于图形来说,是视觉传达中最直接的广告传播方式,在视觉要素里也是最具理性和说服力的语言载体。文字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在招贴设计中可以准确的向观者传递设计的主要内容。在一幅招贴的版面设计中,运用不同的字体大小,会给人留下不同的视觉感受。要想达到字体和版面的和谐统一就要尽量保持字体的风格一致。一般来说,在一幅招贴作品中,我们可以适当的选择两到三种字体通过调节字体之间的间距或大小来实现整个版面的活跃气氛,从而获得独特的视觉表现力。

3.色彩要素。色彩比任何视觉要素都更有表现力,它可以使任何平淡无奇的设计增加无穷的艺术魅力,比任何传播媒介都更能吸引观者的注意力。色彩具有的广告传播效益是招贴设计中必不可缺的重要前提。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色彩的美妙总是可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拉近人与物质的精神上交流。

在运用色彩进行招贴设计时,首先要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合理的运用色彩,选择适合设计主题的颜色进行版式的编排和设计。在使用当中,可以基于版面的统一性,运用多种色彩的组合进行设计,以增加招贴的层次感和节奏感。此外,也可以选择对比较强烈的色彩搭配,以突出设计的主题性,加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二、招贴设计中版式的构成特点

每一幅招贴设计都有自己独特的编排特点,各种图形、文字、颜色的不同组合导致了招贴设计有着各自不同的结构特征。针对招贴设计所呈现的不同特征,本文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种。

1.版式构成的统一性。版式构成的统一性体现在图形、文字、色彩三者的一体化。招贴的版式编排设计要求建立统一的视觉秩序,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避免杂乱无章的排版秩序,妥善处理好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既要重视图形的主导作用,又要强调图文一体的版式构成规则。在色彩上也要与设计主题相契合,充分发挥其装饰性的艺术表现力,使版面编排之间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进一步凸显图文一体的整体化编排意趣。

2.版式构成的简约性。简约一词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它与简单不同,简约是通过深思熟虑之后,以高度概括的方式得出的设计思路。德国建筑师米斯凡德罗曾提倡:“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简约的设计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在招贴的版式构成中,简洁的图文搭配和色彩构成往往更能吸引观者的注意力。因为观众的视觉注意力是很短暂的,简约的版式编排能最大限度的对设计主题进行概括,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相反,繁复的设计元素只会大大削减招贴的视觉效果,也会降低主题信息的传递。因此,版式构成的简约性,对招贴设计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3.版式构成的艺术性。版式编排的艺术创造在招贴设计中是非常必要的。一幅别具一格的招贴设计,版面的创意独特是重中之重。这种具有独特艺术性的招贴设计,不仅更加符合人类的审美意趣,同时也是提升设计艺术价值的重要保证。单纯的版式构成只能向观者诉求设计的基本内容,有了一定的艺术创造性,才能使观者从视觉中获得心理上的审美愉悦。一般情况下,运用夸张、幻想等艺术手法是提升版面美学艺术魅力的重要基础。考虑到版面中一定的要素关系,也可以适当地运用叠加、拼接、重复等方式,处理好版面整体的艺术韵律。只有把艺术作为一种编排要素加入进设计当中才能更好地展现招贴设计的形式美感。

三、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招贴的版式构成设计也在长期的艺术演变中不断呈现出新的艺术形式。但是无论版式设计的变化如何,其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其广告媒介的基本属性。合理的运用版式设计不仅能充分的体现设计主题,也为招贴设计营造了强烈的视觉感。相信在未来的发展变化中,招贴版式设计会带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广告时代。

参考文献:

[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2]季阳.平面广告艺术[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5篇

“版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为“版面的格式”;在《辞海》中,释义为“书刊排版的式样”。从中国《辞海》中检索,版即破开的木片或草片。所以以“片”为偏旁的字大都与木板有关。又有与它近义的“牍”,古时书写用的木简,后也指书籍。第二层释义是: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用木板、石板或金属等制成供印刷用的东西(如:制版)。第三层释义是:印刷物印行的次数。第四层释义是:报纸的一面(如:头版新闻、社论版)[1]。

现代版式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版面设计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增加了很多因素,成为了综合的设计[2]。具体到视觉传达设计的范畴,国内外的理论书籍至今仍然都沿用“版式”这一概念。

二、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

对版式设计要素的认识是版式设计的基础,版式设计的要素分为造型要素和信息要素两方面,一个元素从不同的方向理解可以同时担任造型要素和信息要素两种角色。

在版式设计中,各种信息要素依据设计类别的结构特点加以分类,概括起来可以分为文字、图形、色彩等几种。它们在版式设计中以不同的形态出现,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信息传达功能。文字是版式设计中最基本的信息要素,在版式设计中正确理解并运用文字是非常重要的,文字是视觉传达最直接、最简便的信息要素,它也是版面构成的核心。图形作为一种视觉元素,在版面设计中是一种直接展现的形式。图形能够帮助受众解读与识别事物的形象特征,图形在文字中出现的质量、性质、数量等因素都会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版式设计中,色彩往往先于文字和图形给人们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版面构成元素中,它是最直接、最迅速,也是最敏感的因素之一。设计师在运用色彩时,必须要表现出版面的主题和创意,充分展现出色彩的魅力。

三、版式设计的形式美原则

“形式美”指的是客观事物和艺术形象在形式上美的表现,在版式设计中它是必不可少的原则。

“形式美”的原则有以下几点:比例与尺度,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说的就是比例关系,比例与尺度指事物整体与局部以及局部与局部的关系。对比与统一,它使主题更加鲜明,更加有视觉冲击力、活力。对称与均衡,自然界中到处可见对称的关系,对称与均衡是自然界物体遵循的力学原则,是反映客观事物存在的一种形式。节奏与韵律,节奏是周期性、规律性的运动形式,而韵律更多地呈现一种灵动的美。正如歌德说“美属于韵律”,整体与局部,整体统治局部,局部服从于整体,这也是形式的重要法则[4] 。

四、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就是进行信息的传达,跟视觉媒介相关联的设计领域都应该属于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包括广告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橱窗设计、店面设计、展示设计、网页设计、多媒体动画设计以及视觉环境设计等,蕴含着未来设计的趋向。

1.书籍装帧的版式设计

书籍设计大致可分为封面设计和内页设计,但两者又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共同构成书籍的整体。封面是书籍的脸面,它是读者对书籍的第一印象,重点需要表现出书籍的主题,围绕内容进行插图、文字等构图布局。内页是书籍信息的主要载体,一般文字信息的量比较大,其设计要注意版面率,设计骨骼等合理安排。因此,在进行书籍装帧的版式设计时,应运用版式设计原理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材料和工艺的结合,以及书籍版式的整体性。

2.招贴的版式设计

招贴可称为海报,分为工艺招贴、商业招贴、文化招贴等,是适合室内外张贴的广告形式,是将文字、图像、色彩完美组合的图画,它能传达信息,供人欣赏。

招贴的版式设计需要通过清晰地划分画面层次,明确信息等级,以保证视觉信息传达的准确度和快速性。招贴的画幅尺寸一般较大,因此在进行版式编排上需要追求大气和整体性,以及对其信息处理的层次关系,同时还需要考虑招贴的色彩和季节、张贴环境的关系,以便能更好地发挥其视觉传达效果。

3.包装的版式设计

包装的分类形式有很多种,可分为独立包装、内包装和外包装,因此有不同的版式设计要求。独立包装,作用是保护商品兼顾传达产品信息的功能。内包装,最主要的作用是保护产品,设计时可以简单些,可去除一些不必要的装饰。外包装,经常出现于销售场所,必须具有很强的识别性。

包装的版式设计要强调信息的传达性和层次性,根据不同的包装造型有不同的要求。立体三维形态的包装,设计中必须要妥善处理面与面之间的关系,要强调包装的整体画面关系,通过色彩、图形、文字等视觉元素将包装塑造成为一个整体的立体形态。包装材料与工艺对版式设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设计时也要将其考虑进去,使之与其相适应。

4.网页设计的版式设计

网络给人们带来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更快捷即时的资讯平台,空间跟时间的束缚在这里变得愈发的模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页设计成为平面设计的新形式。

首页是网页中最精华的部分,因此首页的设计应大气有视觉冲击力,同时还要遵循视觉习惯以及人机工程学原理,便于人们在页面上寻找相关信息。各个页面之间的链接键应醒目的方便寻找,其设计的关键在于强调个性、情趣。主页设计要主题明确,统一色调。

子页面的设计要和首页的主题相适应,还要充分展示其内容。比如以文字为主的页面要考虑字体的大小,字体与图片的比例关系等,图片类页面图片的大小、排列方式等。

5.企业形象的版式设计

企业形象是由经营理念(MI)、行为规范(BI)、视觉识别(VI)三部分组成,而企业识别是企业的“脸面”,是消费者认知企业的第一环节。

企业识别应用名片、信封、请柬、广告、旗帜、标牌、交通工具等。要在方寸之间突显出企业重要的信息,如标志、名称、联系方式等,使其既具有整体感又具有艺术形式,使观者感兴趣。

奥利维蒂是意大利最早生产打字机的公司,雇用了设计师吉奥瓦尼负责企业的对外形象,他为奥利维蒂公司设计了新的标志,采用没有大写字母的无衬线体组成,没有符号,只利用文字,准确又鲜明,广泛地应用到公司有关的各方面,如名片、文具纸张、企业报告、工厂内的机械设备、运输车辆、展览看板等。虽然只是简单的一行白色的企业名称字母,由于其重复出现,已成为继贝伦斯之后设计的最完整和最具视觉效果的一个杰出企业形象系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通过以上各领域中的平面设计与版式设计之间的关系,不难看出版式设计与平面设计密不可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版式设计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突破。印刷工艺不再是平面设计唯一手段,电子读物、网页设计等数码版式设计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觉效果。

五、总结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6篇

1海报与户外广告类

海报设计与户外广告作品,一般都要放置公共场所,供受众浏览观看,所以放在一起来分析其版面设计的特征性。根据设计的不同阶段,我们暂将创意分为前期的“主题创意”构思阶段和设计实施表现时含有的“版式创意”阶段。海报设计与户外广告,无疑都最好遵循创意独特性的法则,但是“版式创意”,是要服务于“主题创意”的。海报设计与户外广告作品的版式特征性分析如下:(1)文字内容,要精简,且字号要大些,文字处理得独具匠心(特别是有些是以文字创意为中心的海报);字不宜太小或内容太多,文案精炼,少赘述。版式设计中,海报设计与户外广告的诸多的共通之处之一,文字内容都字号不要太小,要方便受众观看,只是海报设计的尺寸相对户外广告,一般都较小些,受众可站的相对近距离观看,所以其文字内容可相对更多点,文字也可以相对小些。而户外广告的文字内容,更要精简,且字号要大些,方便远距离观看。(2)版式的活泼自由,富有动感。即使要“静”,版式中也要有些小的元素,以变异法则,来打破,以免版面过于沉静呆板。(3)营造成视觉的冲击力,令中心突显,可用放射等构图形式。(4)版式空间感和质感(基理)的营造。(5)少用散点,主体中心突出,明了。内容涉及太多方面,反而让人难以记住,主推某一个创意点,效果更佳。(6)版式图形元素方面,可应用与创意主题对应的,视觉“语言”。例如,受众是儿童的海报作品中,多应用些简笔画或漫画风格的图形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多用些水墨风的图形、绘画或插画。如是高科技产品类,也可用CG三维的元素和CG表现手法。(7)主色调的设定及处理。整张作品,统一在一个大的色调下。(8)用色时,要敢于用对比,可使版面更加丰富,并增强视觉冲击力。(9)与企业VI中广告的运用规范相吻合。(10)(张贴)环境对设计的影响。如户外广告的放置背景是绿树成荫,作品的主色调最好不用绿色,不然作品像穿了迷彩服一样,很难被留意到。(11)目标人群的信仰、宗教知识、审美层次及兴趣偏好的掌握。

2DM作品类

DM类作品版式特征及注意事项:(1)图文的混排。DM类作品文字内容相对可多些,字可以小些,但一般不小于7pt为佳。图与文字有机的结合混排十分重要。(2)版式的分割和划分。版式分成不同区域后,可更便于阅读,更条理。但如果用网格构图的方式来构图,可用退底与图形元素有部分超出方形边框外,令画面生动。(3)各版块间的呼应。特别是折页,可版块元素的呼应,可产生更好的视觉连续性。(4)版式的条理性,有秩序,才能让读者乐于阅读,并能有效获取信息。(5)目标人群的年龄、信仰、宗教、审美层次及兴趣偏好的掌握。(6)立体折叠后的版面呼应,和空间借用。可用裁切、打孔、过UV等,磨砂等印刷后期工艺,使设计更出彩。(7)正文与标题的区分,标题可加点修饰。(8)散点做到散而不乱,神不散。(9)DM类作品版面,都不宜过大。DM类作品最终是要发给受众的手中,受众可以拿着来观看,多数折页、单张的版面,都不宜过大。

3杂志、画册、书籍等多页类设计

杂志、画册、书籍的版式都是典型的多页类设计,有较大的设计难度。杂志、画册、书籍版式特征及注意事项如下:(1)多页面,整体风格的连贯性。可在不同页中,应用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元素,加强视觉统一性。(2)版式中文字编排的可读性。版面中的文字排列可以有创意,但要以利于受众阅读为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不能一味为了求新意,而影响可读性。(3)对页的呼应及妙用。在右对页中,可以应用图形同构,正负形等法则,令页面关联性更强。(4)图文的组合搭配。(5)画册与公司VI手册或标志主色系的协调。(6)书籍的插画、主色调与正文中心基调的吻合。(7)目标人群的年龄知识、信仰、宗教、审美层次及兴趣偏好的掌握。例如,儿童类的书籍,开本都不要太大,方便儿童拿在手中阅读。

4包装设计类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版式设计 平面广告 视觉流程 形式法则

版式设计是在进行广告设计时,根据广告主题的要求,对传达内容的各种构成要素予以必要的关系设计,进行视觉的关联与配置,使这些要素和谐地出现在一个版面上,并相辅相成,在构成上成为具有活力的有机组合,以发挥最强烈的感染力,传达出正确而明快的信息。版式设计是平面广告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

1.平面广告版式的基本原则

平面广告版式设计不能像绘画创作那样以表现内心情感为首要目的。在用其传达具体信息的行为过程中,应当根据版式的功能性需求,依照版式设计的原则来办事,所谓艺术化的创造,当以符合原则为前提,这是由平面广告版式艺术和特殊性决定的。平面广告版式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

1.1可读性

版面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平面广告的版面结构清晰合理,视觉流程通畅,信息传达明确。它有助于增强观众对平面广告的注意,加强对内容的理解,使平面广告具有良好的诱导力,鲜明地突出主题。

1.2整体性

将各种视觉要素作整体的安排和考虑,也就是说将版面各种编排要素——图形、文字在编排结构及色彩上作整体设计。版面构成是传播信息的桥梁,所追求的完美形式必须符合主题的思想内容,这是版面构成的根基。只有把形式与内容合理地统一,强化整体布局,才能取得版面构成中独特的社会和艺术效果,才能解决设计应说什么、对谁说和怎样说的问题。强调版面整体协调性原则,也就是强化版面各种编排要素在版面中的结构及色彩上的关联性。通过版面的文、图间的整体组合与协调性的编排,版面具有秩序美、条理美,从而获得更良好的视觉效果。

1.3主题性

版面设计追求的完美形式必须符合平面广告的主题思想,这是版面设计的前提。版面设计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传播客户信息的手段。设计师以往中意自我陶醉于个人风格及与主题不相符的字体和图形,这是造成设计平庸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个成功的版面构成,首先必须明确客户的目的,并深入去了解、观察、研究与设计有关的方方面面。版面离不开内容,更要体现内容的主题思想,用以增强读者的注意力与理解力。只谈形式而脱离内容或是只讲内容而缺乏艺术表现,版面设计都会变得空洞与刻板,也失去版面设计的意义。只有将二者统一,找到一个符合两者的完美表现形式,版面设计才会体现出它独特的分量和特有的价值。

2.建立合理的视觉流程

我们在欣赏平面广告作品或接受外界信息时,视线会不自觉地跟随版面中的编排轨迹移动,这种贯穿整个版面的视觉路径就是所谓的视觉流程。因此,建立合理的视觉流程,是在平面广告版式设计过程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视觉流程的形成,是由人类的自身的视觉特性所决定的。由于生理上的原因,人们在阅读信息的时候,总会追寻某种规律,养成一种自然流动的观看习惯,例如浏览的先后次序、方向等。这种视觉的流动倾向,无形中形成一种脉络,似乎有一条线、一股气贯穿其中,是整个版面有一种运动的趋势。视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般的浏览习惯是从上到下、从左至右。从版面上,上半部比下半部给人感觉更轻松、自在,同样,左半部比右半部显得更舒适一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版面的视觉影响力是上方强于下方,左侧强于右侧,这样版面的上部和中上部就成了视觉要素的最佳选择区域。

在平面广告版式设计视觉流程的种类,分为单项线导向视觉流程、重心诱导视觉流程、散点视觉流程和导向视觉流程。

2.1单项线导向视觉流程

单项线导向视觉流程是指受众的视线沿着构图中各元素以单一的方向有序的观看下去,如从左至右、从上到下等,形成视觉上的单向的观看次序,画面中简洁无形的线给人以简洁有力的效果,视觉导向清楚、奔放,富有生命力。横向、竖向视觉流程给人以正式、规矩的感受,那么斜线视觉流程则是一种动态的构图,给人不稳定感,运动感,而曲线视觉流程形式给人以节奏韵律之美。

2.2重心诱导视觉流程

视线往往从版面重心开始,再移动到其他地方。这种视觉流程强调的就是版面重心的内容,对于版面之外的形象编排主次则相应弱化,这是一种比较含蓄的视觉组织方法。

2.3散点视觉流程

散点视觉流程是指版面的各元素无规律、自由分散排列,呈现一种常规的、无序的、极其个性化的形式。给人以凌乱、活跃自在的视觉体验。阅读时读者有很大的自主性,视线随意地在画面中流动,适合感性化、个性化的题材。

2.4导向视觉流程

多用点、线、箭头、手势或其他基本形象,诱导观者对视觉元素进行观察,从而把版面串联成一个整体,引导读者进行前后有序、主次分明、轻重缓急、恰当、流畅舒适的阅读。此外,构图骨胳引导的视觉流程,由呼应引导的视觉流动,都是设计中行之有效的手段。

3.平面广告版式设计的形式法则

平面广告版面编排离不开艺术表现,美的形式原理是规范形式美感的基本法则。在平面广告版式设计中常用的几种适用的美学原理: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虚实与留白、比例与分割、变化与统一等形式没构成法则来规划版面,把抽象美的观点及内涵作一个简单的阐述,并从中传达美的体验和感受。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8篇

从字面上讲,版式设计的目的是把版面上所需要的设计元素进行必要的编排组合,把设计者的文化理念与艺术追求体现出来。在设计版式的同时,也在传达着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理念的表述,同时,设计者进行设计的过程,也是自己审美观念、审美追求与美学走向的表现。因此,版式设计离不开设计美学范畴,可以说版式设计在报纸、杂志、书籍及平面设计的许多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版式设计中的艺术美、技术美、功能美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版式设计的重要内容。

版式设计是艺术形式与视觉传达形式的设计,也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在不同的历史发展中展示着不同的文化演进。同时由于不同地域与不同文化的差异,版式设计中表现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和精神走向。设计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在20世纪的欧洲,英国人威廉・莫里斯最先倡导了一场工艺美术运动,并随之在欧美得以广泛的响应。在平面设计中,他尤其讲究版面编排,强调版面的装饰性,通常采用对称结构,形成了严谨、朴素、庄重的风格。莫里斯的古典主义设计风格,开创了版式设计的先导,直到今天,人们仍然感受到这场工艺美术运动的深远影响。1919年,随着德国包浩斯设计学院的建立,它所提倡的构成主义运动更推进了版面编排艺术的发展,构成主义的倡导者应首推前苏联人李捷斯基。他提出,构成主义是一种理性与逻辑性艺术。而德国人约翰・契甫德,他借着构成主义的精神,着力发展构成主义的风格并使之衍变为新客观主义的理论,从而成为编排艺术的主导和重要里程碑,新客观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彻底脱离传统的版面设计,采取了非对称式结构,强调强烈的明确对比以块面,粗线条的运用,注重个性化的表现,风格活泼多变,同时强调版面设计的功能效用,进一步寻求版面与内容、设计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新客观主义的功能性设计理论一直沿用至今,历经各个时代的洗礼,而益发深厚。"①

版式设计又称版面的格式。日本设计理论家、教育家田野永一认为,"根据目的把文字、插图、标志等视觉设计的构成要素,作美观的功能性配置构成,即为版面设计",②可以说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版式设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版式设计,不但传达着信息,同时,也在向人们传达着设计者的情感,并通过这种信息、情感体现出一种艺术与文化的行为。版式设计的目的是对各种主题内容的版面格式实施艺术化和秩序化的重新编排与处理,提高版面信息的传递效应,使版面设计在自身的艺术性和视传功能性方面得到充分地体现。

"日野永一将版式设计的目的归纳为下述几个内容:1.将构成要素作有效果的配置,以便引人注目。2.考虑配置及文字的大小等,使之成为易读的文章。3.画面要具有统一感,成为美的构成。为搞活这种版式设计的效果,必须明确把握主要矛盾。"③

版式设计作为传达某种信息的"载体",应符合所设计的内容。同时每一个版式设计都应当是有文化底蕴和充满个性化的。它不但是一种设计艺术的需要,同时也是设计者文化、审美价值的反映,是设计者把美学原理广泛运用到设计之中的一种精神表述。从应用功能上来讲,版式设计主要应突出直观动人、简明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等四个方面。版式设计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是一种版面符号的组合。它是视觉传达的一种方式,"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整体大于组成部分相加之和。推而论之,版式艺术对于广告信息传播的决定性影响要大于上述诸要素的总和,每种视觉传达要素均不过是版式艺术这个总体的一分子而已"。④

无论是彩色或是黑白的版式设计,它们都有一定的艺术规律与设计规律,版式设计中的对比、主次、大小、长短、疏密、虚实,可以在设计中不断出现;多种对比关系可以融合在一起,对比关系越清晰,版式效果就越鲜明、醒目。同时,画面的协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也使版式设计产生一种形式美感。

从设计的角度来分析,版式设计的样式总在不断地发展、创新与进步。从版式构成的美学角度来分析,版式应是在有限的平面上进行的组合与创造。它通过一些基本的版式设计形式来向人们展示出技术美与艺术美。设计者既要遵循各种版式设计的基本规则,又要跳出形式规则的束缚,表达自己的个性与精神追求,两者之间的结合才能体现艺术设计者的独特个性与文化内涵。可以说,在版式设计中图形、文字的相互配置,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文字、图形的组合上,而需要一种设计者的思想情感的融入,给设计带进更深的文化内涵与文化情趣,这才是现代版式设计的完美体现。

设计是设计理念进入现实生活的文化过程,"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统一,是一种综合形态的文化,是艺术的狂想与科学的实证的双重结合"。⑤版式设计在平面视传中担负着广告信息的传播作用,它在实现传播功能、促销功能、强化记忆功能和审美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当说,在现代版式的设计中只有把形式、内容与情感文化等因素融为一体,才能使设计的作品达到完美结合。

注释:

①杨敏、杨奕《版式设计》,西南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9篇

关键词:网格版式 视觉调和 感性与理性 动感格子

一、网格版式及其特点

网格版式是将版面中的正文、插图、标题等元素按一定的风格样式进行布局,并将这一格式重复的应用于多页面排版,其中包括:报纸、杂志、样本、网页、广告、包装等版式设计。网格版式不是简单地把文字和图片放在一起,而是一种理性的以数理逻辑为基础的排版方式,将文字、图片等放进事先设定好的网格里,在符合阅读功能的基础上,对图文信息模块化、格式化、不论内容与载体发生何种变化均采用统一的版式。精密计算、编排有序、大量编排是网格版式的特点。在最终版面效果中,网格应该是被其他图形所覆盖或隐形的,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这样简约、美观、快速排版的版式是促进繁多的信息快速传递的需要,使阅读者愉悦。

二、网格版式成为版面设计主流的必然性和作用

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有了网格,我们可以有效的、快速的计划和组织版面,网格版式使平面设计在视觉效果上具有统一性、完整性、精确性,也使设计具有更灵活的操作性,设计师可以根据格子的调整,在统一的基础上使页面活跃起来。这也简化了繁琐的编辑设计工作。网格版式是版面设计的主流,它帮助我们掌握视觉整体,发现哪些与节奏韵律相冲突的页面分割会破坏整体,通过版面元素组合,页面产生韵律节奏感,版面视觉秩序感建立。便于观者阅读与查询信息。

三、网格版式的实验教学方法

网格版式实验教学要找到简单、易懂的形式,同时要用多变的手段来设计这些形式。如果只考虑网格结构而忽略了灵活的创造性,那么网格就将成为约束物。“有人认为网格系统限制性太强,没有自由创作的空间,其实真正的困难在于如何在最大限度的公式化和最大限度的自由化之间寻找平衡,在不变因素与可变因素之间寻找平衡,我们已经[……]发展‘动感的格子’”。 [1]网格版式不能成为设计师的限制,应当在分清条理和层次的基础上发挥设计师的创造力,帮助读者理清视线,快速、准确的接收信息。版式内容要以一种最佳的方式传递给读者,从“功能性版式”到“情感的可读性版式”之间有很多种形式存在,“偶然”和“混乱”都是需要被设计的。我们应该在网格版式的基础上,发挥“相对自由”性和找到视觉调和点,利用优秀网格版式进行分析,以学习其形式及应用规律,网格版式的实验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思维需要视觉化。在网格版式设计中,要将设计思维转化为视觉语言来表达,并将情感附着在视觉语言上,才能很好的传达给阅读者,这不同于诗歌和小说的文字想象。如何将思维视觉化后,通过网格版式设计表现出来,首先要考虑版面设计主题;其次要将这种主题情感、视觉图形、版面构成组织起来。

第二,仔细选择网格版式设计的基础元素。包括:图文、色彩和抽象元素等。如:文字是否完整、是否班驳残缺、是否解构重组,都能引起不同的感受。要考虑文字的字体、字级、角度等;图片要考虑大小、分割、排列、组合等;抽象元素是版式设计中的附加元素,但是它可以规划、活跃版面,帮助版面视线的整理,引导阅读;色彩决定版面的基调,根据版面所传达的意思和图片来确定,明快的色彩,愉悦、轻盈;沉重的色彩,严肃、神秘压抑。

第三,网格版式设计需要局部变化节奏来达到视觉的动态调和。对于网格版式,激活空间需要元素的变化,让网格版式具有形式美感,在视觉上也需要达到一种协调性。著名的瑞士设计师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在总结网格设计的优越性时说:“网格使得所有的设计因素——字体、图片、美术之间的协调一致成为可能。网格设计就是把秩序引入设计中去的一种方法”。①如何把一种冰冷的毫无情感的网格引向一种感性表达,在不防碍视觉传达的基础上将这种情感传达到读者眼中,就要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得和谐,尤津·拉金,在他的书《设计:寻找协调性》的概论中写到,“视觉设计的最低要求是把所有部分组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所有的组成部分,不管它们之间多么地不相干,都必须相互调和,以相互支持。”[2]用理性的网格来控制整体的版面形式,用“动感的格子”来加以变换,探讨加入感性的自由,使冷漠坚硬的网格个性化、情绪化,“网格”与“自由”组合运用,突破思维禁锢,加入人文关怀,引导读者阅读。

第四,阅读好的网格版式设计,将其网格结构和模块还原。任何版面的网格结构最终是被隐形的,展现的是设计后的具有情绪的整体效果。在分析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被还原后的网格结构和版面构成形态。(见图4)其中,更多的是表现元素层次关系和文本块位置的对比,将文字抽象后作为背景,以衬托文本块,体现一种时尚与细腻。看清版式结构,找到适合主题表达的版面风格,才能规范地、准确地传达信息。

图4(注:网格结构还原模式图)

参考文献: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版式设计;视觉流程;应用研究

一、版式设计的概念

版式设计是广告设计的基础。设计人员科学挑选构成要素,并选择与之配套的形式,最终才会形成优秀的设计作品。版式设计将视觉元素按照合理的视觉流程进行空间组合,从而实现行之有效的视觉传达,这是版式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因此,设计人员要对点、线、面等构成要素进行变化和组织,加强版式设计视觉效果的表现力,获得最终的设计作品。

二、视觉流程的概念

视觉流程指欣赏主体(人)的视线在版式设计中构成元素之间实现空间、时间的运动,这一运动的轨迹就是视觉流程。根据相关研究可以看出,视觉流程有着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单向、反复、曲线、重心、导向、散点等。其中,单向视觉流程的流动线简洁清晰,带给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反复视觉流程的流动线具有秩序和韵律;曲线视觉流程线相较于单向,其有一定的变化,具有流畅的美感;重心视觉流程则具有突出的视觉凝结点,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导向视觉流程则体现了构成元素的方向感;散点视觉流程则更加轻快。根据以上几个主要类型的视觉流程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晰认识到不同的视觉流程有着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视觉效应。

三、版式设计与视觉流程的关系

视觉流程是兴趣点移动的过程,也就是说视觉流程是版式设计的基础,因此在版式设计中要注重视觉流程的规律。

视觉流程的设计结果就是版式设计。二者是一个共生的状态,同时也是相互满足和相互实现的过程。如报纸版式设计由标题、广告语、文案、图片等一系列构成要素构成。那么设计人员设计的过程其实就是处理版式设计与视觉流程设计的过程。只有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对视觉流程恰当把握,才能设计出富有个性的版式。

四、视觉流程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对不同种类的视觉流程的讲解以及对比研究,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视觉流程的选择,从而形成不同风格的构图。

1.根据规律的把握,找到视觉流程的规律

设计人员要根据刺激度的转换实现视觉流程的移动,从而找到其中的规律和顺序。其中常见的几个规律有视觉刺激度由强到弱进行移动、由左上方向右上方进行移动、兴趣向不感兴趣的方向进行不稳定性移动、多变向规律性移动等。根据以上几种规律的总结,优秀的设计人员在进行版式设计的过程中会以此为基本规律进行设计。根据规律,首先要注意视觉流程的逻辑性,要对市场或受众进行感性和理性的分析,从而确定符合认知心理和思维活动顺序的逻辑,保证版式设计的主次符合规律、清晰有序。

2.寻找最佳视域

视域是视线夹角形成的区域。针对版式设计进行页面视域的划分可以看出,页面不同视域带来的心理感觉是不同的。上面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而下面则是紧张、压力和沉重的感觉。因此在进行版式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诉求进行上下、左右视域的界定。例如在进行体育类报纸的版式设计时,可以选择动态的视域,如对角线形式。这一视域的选择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动态感。实现优秀的版式设计离不开对视觉流程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离不开对最佳视域的选择。

3.发挥视觉流程的主导性

版式设计在视觉流程的引导下,能够合理引导受众的视线流动。因此要充分发挥视觉流程的引导作用,以此实现元素设计,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如一些p肥产品的版式设计往往选择女性、男性的形体线条作为版式设计分割线,其实这一个设计过程就是在发挥视觉流程的引导作用,通过引导视觉线的流动,实现广告设计的诉求。

参考文献:

[1]张苏,周文辉.论视觉流程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9,27(1):144-147.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版式设计 创意表达 能力培养

在大众信息频繁更新的当下,版式设计课程在高校设计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到广告路牌,小到一枚邮票、一张名片,都体现了版式设计对视觉美感表现的重要性。这门仅有十来年教学历程的课程,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完善。版式设计理论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理论,单纯地向学生讲解视觉传达设计技法、形式规律和视觉元素的构成关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版式设计创意的最终目的,即具备社会性、应用性、市场性和审美性。设计教学的根本应在于培养学生创意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设计创意就是将一个创意构思通过视觉传达方式形成新的视觉语境,从而在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传达作用和视觉引导作用。

初学设计的学生,大多无法领悟版式设计的真谛。虽然在设计的过程中附加了操作技巧,在视觉形式上也进行了美化,但对设计的理解仍停留在对视觉元素的拼凑上。教师应培养学生设计创意能力,因为真正的设计师最需要重视的是作为创意动力的情感和设计技巧相联系的实践经验。生活中的物质文化对设计的要求最终要取决于以人的情感需要为基础,切合时代脉搏的设计思维方式,才是设计师最应掌握的基本内容。广义的版式设计的创意不仅指创新的“点子”,也是指完成设计创意思维过程的一系列思考活动,是对设计者的思想境界、艺术修养、审美能力、技术知识的全面检验。对学生版式设计创意能力的培养,应具有教学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具体从以下四方面来讲。

一、对版式设计要求的理解能力

初学者在版式设计创意中往往容易忽略对主题内容的深入分析和理解,仅把版式设计作为单纯的自我表达的平台,忽视了版式设计具有针对性这一客观要求。在版式设计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向学生阐明深入理解版面设计内容的重要性。版式设计要在准确传达主题的基础上提高整体内容的艺术性和文化性,以增强信息传播的效率,这是实现版式设计价值的唯一途径。思路简单、立意肤浅的版式设计作品无法满足视觉信息传达的要求,也无法提升学生自身的设计水平。优秀的设计作品需要更加复杂的思维过程,需要对设计主题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归纳提高。学生在进行版式设计创意之前,应深入思考以下几点:

首先,要具备明确的设计目标。要充分了解设计项目委托方的重点需求——如商品信息、企业信息、活动策略等,明确设计传播信息的出发点、内容,确定设计将要达到的最终效果。版式设计的应用范围不同,所需要传播的信息也随之不同。在整个创作设计的过程中,都要以实现设计目标作为最高标准及时刻检验设计行为的重要依据。

其次,了解设计项目的需求。根据设计目标来定位读者群体,通过调研、分析明确委托方与目标受众之间的关系,从而针对版面主题内容深入地把握并传递受众最深层次的需要,借助版式编排手段将信息通过大众认可的设计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不仅使其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也使理念得到全面提升并起到推介客户的作用,满足委托方的基本利益。

再次,了解所处的设计环境。制约版式创意的因素很多,设计师必须清晰地了解设计目标存在的背景。例如:在进行包装设计的版式编排时,要参照商品的功能、品质、价格、市场认可以及市场定位、销售服务和委托方计划投入设计环节中的资金预算等诸多方面进行构思,找到一个让受众接纳的突破口,此时,版式设计创作的前提条件便应运而生。

最后,了解媒介的特征。承载和传播视觉信息的载体,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更加多元化。在影像、印刷、户外、网络、移动媒体中都体现着版式设计艺术的直观魅力,媒介的不同特征对版式设计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掌握媒介的特征,进行区别对待才能做到物有所需且事半功倍。同时,还要考虑版式设计的实现工艺,也是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参考对象。

二、将主观意识与客观功能相结合的能力

版式设计不同于美术作品,因为版式设计是为特定的受众群体创作的,肩负着客户信息传播的主要任务。这一任务包括传播功能、促销功能、强化记忆功能和教化功能。因此,客观功能是版式设计的首要原则。一个成功的版式设计,既是信息传播的载体,又能使读者通过版面的阅读产生美的遐想与共鸣。主观意识与客观功能的脱离,往往成为设计平庸和失败的主要原因。设计者需要明确版式设计的目的在于解决现实需求,而非主观随意地创造自认为潇洒的视觉画面。版式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等多学科的高度统一体,形式因有内容而生魅力,内容因有形式而增活力,在版式设计的创作中需要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并加以思考,明确客户的需求,深入了解、观察、研究与设计有关的方方面面,最大程度地实现作品功能的要求,让设计师的观点与理念渗入读者的心灵。

三、想象创造能力

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的视觉习惯在不断发生改变,设计师需要不断地为版式设计注入新的形式特质。优秀的版式设计来自创意的闪现和凝聚,设计师需要具备按设计要求而积极有效地形成设计意象的创新能力。设计教育家伊顿曾说:“首先应解放和加强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注重技术的自由发挥。”结合一般版式设计创作的行为规律,可归纳出以下三个影响想象创造能力的因素。

(一)设计师的知识结构与修养

为了创造更加合乎情理的版式艺术语言,达到最佳效果,缜密的创意构思过程成为版式设计艺术的核心。想要设计出意新、形美、变化而又统一,并具有审美情趣的版面,就要不断丰富和提高设计者的知识层面与文化素养。在版式设计教学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创意设计思维来自于自身知识结构的拓展。在学习中需要放开眼界,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仅要涉及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还包括必要的自然科学,例如艺术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语言学、数学、物理学、信息科学等。切合实际地对以上门类进行一定程度的学习和研究,才能设计出真正被社会认可的创意性设计作品。在想象创造的过程中,影响设计者的还有本身的设计素养,作为版式设计创造的主体,创意构思的前提必须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无关设计经验的丰富,而在于设计的职业道德精神。尊崇“适度设计”“健康设计”“美的设计”的原则,进行版式设计的创意构思,增强学生的设计修养,是高校设计理论教学最根本的前提条件。

(二)灵感、联想与想象

创意产生的基础在于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需要引导学生在版式设计的学习中主动地、独立地进行创造性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开放思想,帮助学生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从中提炼出创意的源泉——灵感。灵感是创造力高度发挥时出现的一种突发性心理过程,它是创造者进行长期知识储备后,在某一瞬间调动自己全部智力集中利用的结果。因此,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文化知识是设计所需的灵感来源的前提。此外,对设计的执著与热情也为灵感闪现创造了温床。只有从心底热爱设计,对元素的选择与组合、色彩的调整与搭配、文字的推敲及整体版面内容的情节设定乐此不疲地研究,面对设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勇往直前,灵感才能源源不断。

联想与想象是灵感升华的产物,是想象创造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版式设计的创意在于创造出别人没有创造出的视觉语言,抑或在人们都熟悉、麻木的视觉语言基础上找到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些创造性的表达归根结底是要通过对视觉元素和图文配置完成的。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起另一个事物的思维活动,掌握思考方法,通过联想的迁发、扩散、引申,拓展出局部受限的观念超出常规,为视觉信息赋予新奇的个性思想。由于设计元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性,这也有助于联想在版式创意构思中起到托物言志、类比的表现效果。联想是一种创意阶段的思维方式,而想象往往是酝酿表现形式阶段的思想过程。它是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以后得到的一种形象思维,是一种创新的心理活动。广义的想象包含着联想,狭义的想象则包含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表述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在设计构思中很少用到,一般的想象均为创造性想象,即根据一定目的,不依靠现成材料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来的新形象。创造想象能够摆脱原有的表象的制约,能够对旧的表象进行分解组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形象,更好地服务于版式创意设计。

灵感、联想与想象仅仅是对思维形式的简单归纳和简要提炼,版式设计的创意思维往往是联想与想象相互关联组成的复合产物。同时,它又不完全等同平面设计中作品主题思想的创意,既相对独立,又必须服务于主题思想。提高学生对版面的编排创意能力需要鼓励学生广泛发动这种创意思维,扩大相关范围,根据设计要求运用发散思维进行联想与想象,增大与主体相关的意象容量,使大脑中构思的意象更为成熟,从而更好地为版式设计服务。

(三)创造个性及形式个性

创造个性是指具有创造意向、创造情感、创造意志以及创造性格等独特的心理品质,是支撑设计者在版式设计中进行想象的精神要素。具备创造个性是展开想象创造能力的必备条件,也是在创造活动中逐渐形成且发展起来的。进行打破思维定式的设计活动。例如:联想训练,有助于创造个性的培养,使初学者的创作思考过程由盲目到明确,由被动发展到主动发展。只有激发创造思维模式的个性,学生才可发现自己的潜力和所长,从而培养出自身的形式风格。初学者常常将“时髦”与“个性”混淆,导致心态轻浮、思路简单的通病,教师应让学生明确“个性”是在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有别于其他设计师的独特审美表现,是自我观念的传达,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和学习已有的多样风格化视觉表现语言,为日后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打下坚实的基础。版式设计的优与劣从根本上说是从设计创意上拉开距离的,而是否带有鲜明个性的设计构思则是决定创意好坏的主要因素,可见其个性思维在版式设计中的重要性。

四、创意表达能力

版式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设计表达和操作过程是完成版式创意设计的最终途径。脑中的意象能否清晰、快捷地转化为纸上或计算机屏幕上可见的视觉形象,是检验一个设计师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版式设计最终要传达的不是单纯的文字信息,还有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视觉感受,由于传播的视觉信息不同,感觉也五味杂陈,听觉、味觉、触觉等常常囊括其中。设计师必须要将这种感觉完整地落实到视觉元素和整体版式编排上,唤起受众心中同样的感觉。许多学生在设计时往往创意不错,但形式总是不及“感觉”,这时不仅要提高手绘表现的基本功,还需要了解点、线、面的视觉元素在版式设计中的空间构架作用以及视觉形式特征,并掌握版式设计的审美需要。即便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来表达设计构思,上述能力仍然是完成版式创意的重要方面。多观察生活中美的事物,提高对形式感的感悟能力,看经典的版式设计作品,解析并用心体会其中的构图特点和意境表现,尝试多种形式的版式设计练习,都是提高学生形式驾驭能力的方法。此外,还要掌握电脑设计软件的使用技能。计算机不仅是现代设计工具,还是扩大设计师设计观念、设计思维方式以及设计知识结构的重要工具,帮助设计师挖掘新的表现技巧,为脑海中的创意构思设计出更多的形式,使版式设计作品更具有延展性。

结语

版式设计不仅是形象思维,对其创意能力的设计教学研究更是一种抽象思辨。教师作为这种设计现象的深度解析者和传播者,必须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将其内涵揭示出来,在实践中从多种角度拓展思维模式,从不同角度寻找版式设计思维的创造性表达。这既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对创新意识的呼唤。

(注:本文系黑龙江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版式设计语言在设计艺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2B017)

参考文献:

[1]常樱.平面设计——观念、规律、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伊延波.广告创意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2篇

一、版画艺术形式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在艺术的不同领域中,与版画艺术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平面设计了。平面设计和版画同属艺术范畴又具有不同性质,它们存在着许多关联,尤其是在视觉语言上的联系。版画语言的独特性是与其制作过程中诸如点、线、面、肌理等艺术语言要素联系在一起的,版画艺术家正是借助这些要素来寻求丰富版画语言的最佳途径。同时,点、线、面也是平面设计的基本元素,其变化、构成与组合都是平面设计形式的主要内容。平面设计师可以把版画艺术形式的许多内在因素融进平面设计的创意设计之中,使平面设计作品的形式美感不断丰富。

二、当代平面设计中版画艺术形式的运用

版画艺术由于自身物质材料构成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占据很大的视觉空间,也决定了其特有的视觉艺术功能。也正是这些局限构成了版画自身的艺术特色,概括起来说,就是高度的简练性和强烈的形式感。

1.版画艺术形式的高度简练性

简练性并不意味着简单,它是一种高度的简洁和提炼,是运用艺术手法以一种最单纯的构图形式来表达丰富多彩的事物,是版画艺术家的才情心智在艺术上高度浓缩的集中体现。由于版画是一种间接性的绘画艺术,如木刻版画作品是由刀具刻制及施压印刷而成的,由于其艺术本体的特殊性,达到了其他绘画艺术无法企及的形式美。木刻版画艺术高度的简练性和强烈的形式感,使其独具装饰韵味的视觉魅力,这种装饰不同于一般工艺美术中的装饰,而是由一定物质材料构成与特殊制作方式相结合的产物,这种装饰韵味更多体现在了木刻版画简洁的构图、整体性的造型和特有的印刷效果中。现代平面设计可以结合版画艺术形式的高度简练的特征,使设计作品具有强烈的装饰美感。

2.版画艺术形式点线面造型元素

版画艺术形式从抽象的角度说,构成画面的造型元素是指点、线、面等因素,运用点的大小、疏密以及线的粗细、曲直和面的位置与空间等各种状态,按照一定的设计原理充分发挥各种形式的特点和个性,使设计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英国当代丝网版画家大玮•巴克也常用这种简洁单纯的视觉语言,他的作品运用大面积的深色背景与圆形光点的对比,形成了富有个性的绘画风格。作品《海王星系列》就是很突出的实例,一条线可以分割图形的空间,也能诱导视线的运动,这些特点和个性为丝网版画的构思立意提供了原理上的根据。在第八届全国三版展中,林德雄的丝网版画作品《钥匙》就是利用线的特性形成画面的主体,突出不同线的个性,将人物线的虚无不定与钥匙线的实在单一形成对比,衬托主题。面在画面的形式处理中能影响空间的立场,也最能影响人的视觉心理的元素。如英国的丝网版画家斯蒂夫•豪斯金斯的作品《金色的第9区域》《金色的第10区域》《金色的第1l区域》都是以不同大小、虚实的面为画面表现的核心内容,给人以遐想的空间。总之,点、线、面作为版画艺术形式的基本元素,基于它们的存在、变化、构成与组合,其原理同样也符合平面设计表现的基本原理。

3.版画艺术形式之肌理的运用

版画艺术实际上就是一种肌理的艺术,肌理作为版画创作中重要的语言形式,历来被艺术家们所重视。肌理是丰富空间形态、增强形态立体感的重要因素。在画面组织中,肌理在形态、色彩、面积等方面的合理运用,可以增加画面的结构层次和形式变化,也能使我们摆脱思维惯性,突破固有的视觉经验,获得新的表达角度。版画主要是通过版基在纸或其他承载物上留下印痕而显示出自己的特点,这种印痕就是肌理痕迹。实际上,当版面与纸一经接触,不可避免地就产生了肌理的效果,版画家宣称“肌理”是版画独家“版权所有”,就是这个道理。平面设计对于肌理效果的追求,无疑也是许多平面设计师正在思考的问题,其中许多人也在做不懈地探索。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的手段和技法把人们引进一个肌理的新天地,设计师们别具匠心地对肌理效果的追求和运用,使观者得到不同程度的审美享受,同时也扩大了平面设计作品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作品主题原来所没有达到的新意境。

三、当代平面设计中运用版画艺术形式的意义

版画艺术作为一项完整的文化创造,包含着丰厚的精神财富和创造意蕴,在绘画领域中表现出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独特的美感。在平面设计中,导入版画艺术形式的独特风格与视觉语言因素,无疑会使作品画面效果更加丰富。由于版画艺术形式的渗透,平面设计语言的完善与探求得到了丰富的资源和发展空间。版画艺术形式在平面设计中,无论在表现形式上还是创新思维上,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通过画面,设计师的意识和观众的情感之间形成一种无形的桥梁,使观众在心理和视觉上与设计师产生共鸣,从而达到平面设计作品所追求的目的。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版式设计 中国画构图 留白 疏密

古语讲,欲画“必先立意,然后章法是也”。 在传统中国画中把构图称为“经营位置”、“章法”或“布局”。构思是立意,构图是立形。在《古画品录》中提到“六法”之一的“经营位置”作为品评绘画的标准之一,道出了构图在绘画中的重要性。一幅画构图处理是否理想,直接关系到作品创作的成功与否。其作为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基础,同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一样,不断地被新的意识观念的转变引申到更加广阔的表现空间。在现代版式设计教学中,同样讲究构图的重要性。虽然传统中国画构图与版式设计叫法不同,但两者原理如出一辙,即充分调动画面中各种组成元素对画面进行整体美的构造。中国的版式设计教学要凸显自身的教学特色,应把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文化与版式设计相结合,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对教学方式作适当调整,应用于设计实践之中,将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下面就从中国画构图中的计白当黑、疏密处理以及主次关系三方面方面来谈谈中国画构图对版式设计教学的启示。

一、计白当黑

在传统中国画中,“计白当黑”是构图的重要方式。出于对美的需要, 中国画在构图中对空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空白自然成了想象中的意境和情调的重要内容。所以中国画的空白也就成了想象中的空间。空白所强调的是“虚”, 实际上突出的是“实”,与主题形象在画面上的安排紧密相关。为使空白合理, 画面的主要形象和情节正是由这些“虚”的空白衬托出来的,使画面的意境更加深远。可见空白在中国画里是相当重要的。在中国绘画史上,利用“留白”布局来表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营造深远意境的佳作很多。山水画中天和水的地方往往不做笔墨色彩的处理,留出白底,以使画面虚实关系格外相生。 人物画,花鸟画也往往不画背景,为使主题更加突出。 例如齐白石画的虾并没有画水, 但大片的空白就表示是水, 由此可见, 空白使虾更生动传神。这正是中国画中 “ 空白”的魅力所在。例如马远的《 寒江独钓》, 画面上只画一条小船, 几条波纹, 近景和远景都在空白中留给观者想象。中国画的笔墨、色彩、线条、形象之间的关系往往在空白中得到协调。

现代版式设计作品中有很多都是通过巧妙的留白而使画面的主体得以凸显,留白处颇多余味。例如靳埭强的海报作品《乐山》、《水墨年代》《爱护自然》等,都采用了中国水墨画典型构图方法“大面积的留白”,在空旷的纸上的中心位置,抽象的红点,色彩并不明艳,但中心凝聚的红色随着水分和纸张渗透开来时,有一种敲击心灵的震撼。红点作为设计元素,成为作品的视觉焦点,是“造化与心源”的表现,画面的空白释放出更多想象空间,正是水墨将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气质升华,将对生命的感悟从这些有形的画面中无形地诱发出来,引发观赏者的思索。事实证明,通过对留白的巧妙处理,可以使版式设计的主体内容更加突出,所产生的独特张力令观者对空间产生无限的联想,并留下深刻的印象。现代的许多版式设计作品都利用大面积的空白来烘托主体,也越来越受到现代设计师的重视。

二、疏密处理

王伯敏编的《黄宾虹画语录》提出:“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是国画对于布局、构图的一种阐释和理解,充分说明了中国画构图中疏密关系的重要性。疏密是中国画构图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就要求在安排画面时,一定要“疏密”得当,即处理好对比与统一的关系,画面的层次感才能更强。例如画竹运笔用线,线条交叉,有疏有密,达到对比与统一的画面效果。版式设计是指在有限的版式空间里,将版面的构成要素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排列,并运用造型要素以及形式原理,把构思与计划以视觉表现形式表达出来,寻求艺术手段来正确地表现版面信息。由此可见,无论版式设计还是中国画构图中的疏密,它们都是在二维空间上的各种组合元素之间的对比,组成元素之间都存在方向、大小、长短等的差别。这种有节奏的对比与统一的审美,在现在很多版式设计作品中都得到体现。例如靳棣强先生的《香港艺术家年奖》海报画面视觉效果强烈,就是利用对比关系达到相互衬托、突出主体、相对统一的画面效果。只有处理好各组成元素间的疏密,才能打破画面的刻板、呆滞,更加有利于烘托画面主题、集中读者的视线,使版面布局清晰、 疏密有致,从而产生有节奏的艺术效果。

三、主次关系

北宋李成《山水决》中这样论述:“凡画山水,必立宾主之位,次定远近之行,然后穿凿景物,摆布高低”。画任何物象,尽管其形体不等,都必须精心考虑它在画面上的适当地位,首先要做的就是突出主体物象,还要把所有的物象联结一体,成为完善的画面,可见主次关系的处理在构图中显得相当重要。同样道理,版式设计强调鲜明的主题视觉传达,可以借鉴中国画构图中的主次关系的处理手法,确定版式设计表达的主题内容,使画面更加具有层次感以及节奏感,有助于读者对版面的注意,增强版面的诱导力,增进读者对内容的理解。

从中国画构图中吸取养分,运用到现代版式设计教学中,有利于发展版式设计的民族化新风格,也有利于版式设计课程的创新。这方面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许晓伟.论平面设计中的空白空间[J]. 艺术教育,2006.

[2]赵海棚.中国画构图与现代平面设计方法[J].美术观察,2008.

[3]孙冬梅.中国画章法与现代平面设计形式之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4篇

关健词:广告传播 版式构成 形式美 法则

引言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内地平面(美术)设计强询的是美化、装饰、对传统艺术的发掘、研究和继承。到了八、九十年代,随着国家经济的开放,平面(美术)设计全面引进了“三大构成”,出现了中西兼并,多元发展的态势,继而平面(美术)设计中版式构成的内涵不断得以发展和延伸。

20世纪的现代版式艺术与我国以往的版式艺术相比其根本性的改观就是引进了“三大构成”。而它的引进相当于给我国传统版式艺术进行了一次“革命”。而实践证明.这次“革命”是成功的。

一、版面构成的概念

版面构成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切视觉传达艺术施展艺术魅力的舞台。

所谓版式设计,即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视觉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的表现出来,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传达方式。它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版式设计的范围可涉及到报纸、杂志、书籍、画册、企业VI等,它的设计原理和理论贯穿于每一项平面设计的始终。

版式设计,应追溯到20世纪初欧洲的两位设计大师—莫里斯和李捷斯基。英国人莫里斯,其设计风格严谨、朴素大方,十分简洁淡雅。在版面中采用对称式结构、美观的字体,新颖的版面编排和精美的装饰纹样,具有经久耐看的效果。“设计之父”莫里斯倡导的工艺美术运动在欧美国家造成了惊人的妙果并产生广泛的影响。而倡导构成主义的李捷斯基在点线面和色彩处理上运用规律排列,追求秩序美。他用理性的简洁的几何形态构成图形。着重于形体美,节奏美和抽象美。开创了现代版面设计先河。

说到版面设计,人们自然会把它局限于书籍刊物中。还有人认为版面设计只是技术工作,不重视它的艺术价值。更有人认为版面设计只要规定一种格式即可,只须放上字体而不需要什么设计。长期忽视整体考虑,仅在图片和图形上下工夫。这是多么大的误区!这种保守的传统的设计风格,严重影响着版式设计的发展。

二、版面构成的设计原则

版式设计是通过版式设计更好的传播信息。只讲究完美的表现形式而脱离内容,或者只求内容而缺乏艺术的表现,版式设计都会变得空洞和呆板,也就引发了版式设计创新发展的研究。

(一)创愈是关健

为了更好的使版式设计为版式内容服务,我们就要寻求合乎情理的版式设计语言。创意是设计的第一步。它在版式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内容与形式紧密相连的表现方式已成为版面构成的发展新趋势,设计师们敢于打破前人设计传统,不重复以往习惯性的条条框框,并在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觉出新意来,已掀起了一场设计思维与设计理念的革命。一件成功的广告设计作品,经过创造性精心设计的编排,以突出的视觉要素构成形态,具有美的韵味的设计格调与良好的印象效果。使消费者对广告版面产生非同一般的心理接触效果,在瞬间的第一感觉过程里,激发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

(二)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三)版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版面艺术设计的构成离不开艺术表现,美的形式法则是设计师为之奋斗而总结出的理论精华。它是通过重复与交错,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适度,变异与秩序,虚实与留白,变化与统一等形式构成法则来规划版面,把抽象美的意念诉诸于观者,并从中获得美的教育和感受。

1.重复与交错

在版面构成中,不断重复使用相同基本形式或线,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是相同的。重复使设计产生安定,整齐,规律的统一,但重复构成的视觉感受有时容易显得呆板,平淡,缺乏趣味性的变化。故此,在版面中可安排一些交错与重叠,打破版面的呆板,平淡的格局。

2.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来自于音乐概念,正如歌德所言“美丽属于韵律”。韵律被现代版面构成所吸收。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秩序,重复性连续排列,形成一种律动形式。它有等距离的连续,也有渐变,大小,长短,明暗,形状,高低等排列形成。在节奏中注人美的因素和情感—个性化,就有了韵律。韵律就好比是音乐中的旋律,不但有节奏,更有情调,它能增强版面的感染力。

3.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同等同量的平衡。对称的形式有以中轴线为轴心的左右对称;以水平线为基准的上下对称和以对称点为源点的放射对称;还有以对称面出发的反转形式,其特点是稳定、庄严、整齐、秩序、安宁、沉静。均衡是一种有变化的平衡。它运用等量不等形方式来表现矛盾的统一性,揭示内在的含蓄的秩序和平衡,达到一种静中有动或动中有静的条理美和动态美。均衡的形式富于变化,趣味,具有灵巧、生动、话泼、轻快的特点。

4.对比与调和

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范文第15篇

一、设计素描的发展

中国最早的设计素描教学实践是在80年代初在南京艺术学院进行的。当时装潢美术80届的学生,在冯健亲的指导下,探索了适合中国工艺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方法。最早践行了结构素描的教学。在1987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冯健亲著的《素描》一书,是对这次整个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这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中国的设计素描发展做出了贡献。1985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了《设计素描――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基础教学大纲》一书,这本书介绍了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的素描训练方法。教学方法是以线体现结构,这是一种彻底的结构素描的画法。同时它还十分强调视觉语言的发现与设计意识的培养。教材中指出“素描的过程是一种训练,通过种种训练视觉敏感性,对形式、节奏及抽象的感觉区别能力都得到发展。”特别指出,书名“设计素描”是翻译词汇,具有一定的中国特色。这本书受到极广的关注,很多设计院系都进行了“结构素描”的实践。即以工业产品为写生对象,以线描绘出物体透视与结构,并通过理性分析画出看不见的结构。但是设计素描决不仅仅是结构素描,就像邬烈炎所说:“在这类探索中,也出现了简单倾向。如片面认为设计素描只是去描绘作为设计产品的物质对象,单纯将画石膏像,人体改为画录音机、台虎钳即可达到目的。”1992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了王中义、许江编著的《从素描走向设计》一书,正面系统地提出了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方法。这本书的书名再次把素描和设计联系在了一起。全书分四个版块,即准确描绘能力训练,结构分析能力训练,明暗表现能力训练,构想能力训练四个部分为基本框架,提出了区别绘画素描的设计专业素描课程的训练方法。第一、教材借鉴了《设计素描――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基础教学大纲》的教学方法,进一步系统深入地讲解了结构线的写生方法。写生对象更广,分析更加详尽。第二、大量引入抽象绘画,以抽象的形来进行素描表达,通过形与形的关系及形式法则的训练,使学生对表现性素描有所认识。第三、教材使用大量的篇幅讲解了构想素描的训练方法,提出了用素描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艺术创造力,这正是和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性相吻合的。从全书的内容来看,这是完全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训练方法,是和传统的绘画写实素描有本质的区别的。

随后的大量教材都以“设计素描”来命名。如林家阳、冯俊熙编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的《设计素描》;席跃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素描与设计素描》;徐南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设计素描》;谢方著,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设计素描教学》。这写教材的的出版反映了广大师生对把“设计素描”作为设计专业素描的画法和教学方法统称的认可。在设计素描形成的初期,主要有这样几种表现样式,即结构素描、明暗素描和装饰素描。分别对应结构方式的素描训练,明暗方式的素描训练,装饰意味的素描训练。结构方式的素描训练在改革初期被称为结构素描。它是指用线体现结构。和传统明暗素描不同,它舍弃了光影、质感和色调等因素,更加注重对内部结构的理解要求,观者不仅能观察物体表面形状,还要理解其内部结构。

二、设计素描的教学优势

1. 在设计素描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对于素描课在设计学科内的地位。毋庸置疑,现在国内认为设计素描作为设计学科的基础课,是为设计学科服务的,和绘画专业的素描基础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站在绘画专业和设计专业区别的角度来看,在大多数国内教材都有介绍。对于设计专业的素描课程的定位,一般认为有三层内容。第一层认为素描是造型基本功训练。它首要解决的是造型基础问题,即素描是一种表现设计的方式,为设计表现提供绘画基础。第二层认为素描不仅是造型能力的训练,更是设计能力的培养。广州美院院长尹定邦说:“今天的素描不只是基础,而且是基因。不同的基因生长成不同的物种;不同基础的素描培养出不同的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第三层认为设计素描课程更深的意义在于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当代对设计素描所谈得最多的主题。中央美院课程、南艺设计学院的课程都围绕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来设计课程。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当今的素描教学,应该着重十培养学生的构想能力、表现能力和造型能力,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2. 计素描从技能教学延伸至艺术观念的教学

教学思路完全不同。传统的教学思路是在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观念的问题要自己去领悟。也就是在教会了基本的写实技能以后,自己的风格、艺术观念、创造能力都在课后的学习中形成。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只要通过长期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一般人都可以掌握基本的写实技能,而艺术创造力、艺术观念的形成却不是每个人能做到的。而现在高校的素描课时量也不足以支持长期的素描训练。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应该进行素描训练方法传授,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以及观念的教学,当然观念的教学不是简单的教与学,而是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当代的多媒体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一味的追求写实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把各种写生的形态如何进行再创造,应是课堂的主题。这样即使学生缺乏最深厚的功底,也可以利用其他的手段,如多媒体,把自己的艺术创造力表达出来,这也符合艺术设计学科发展的要求。当代的装置艺术、行为艺术都处在蓬勃的发展期,这也给设计素描的发展带来可借鉴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