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

时政新闻论文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时政新闻;城市台;“大新闻”平民视角

在各个传播媒介高速发展的今天,观众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少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各个电视集团的竞争却是越发激烈。在中央和省级频道的夹击中,城市台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凭借地方新闻节目的地缘性和贴近感,城市台创造了央视、省级卫视所没有的、专属于城市台的独有资源与发展空间。

在所有新闻节目中,时政新闻一直都是“重头戏”,其承载大量的政策和信息,代表了党和政府对重大问题的看法、主张和-方针、政策,集重要性、时效性和广泛性于一身,因此,时政新闻是城市电视台成为主流媒体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将时政新闻这一个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成为城市台抢得市场份额的有力武器?本文以厦门广电集团《厦视新闻》为例,对城市台在时政新闻的创新、探索作一番梳理。

《厦视新闻》是厦门电视台建台以后自办的第一个新闻栏目。在以往的操作中,《厦视新闻》以传统意义上的时政题材为主,包括会议、领导活动、部门动态等等,前几年《厦视新闻》的收视率与其他新闻栏目相比,始终未见优势。2008年3月31日,栏目进行改版,时长从15分钟增加到25分钟,并且对其标识、色系、标题条、字幕等全部重新设计,同时在报道领域、报道视角和报道方式均进行了调整。2009年在新闻栏目群的收视数据呈整体下滑趋势,《厦视新闻》却逆势大幅上扬。2009年的市场份额为8.63%。改版收效成绩不俗,笔者认为,《厦视新闻》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拓宽报道领域,树立“大新闻”意识

一直以来,城市台时政新闻报道容易出现领域固定、单一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活动报道、会议报道、成就报道、典型人物报道、重大节日报道。枯燥、乏味的报道不免使观众收视兴趣淡然。

《厦视新闻》在实践探索中发现,时政新闻关注点除了领导动态和会议报道,还可以是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进程、社会发展各领域出现的新生事物、民主与法制的进步、思想观念的冲撞与突破、经济、文化建设中的新成就、新问题以及市民生活的新动态等等,特别是要抓住当地领导和群众关注的结合点,为观众提供更有效更具可看性的新闻,并集中时间、力量、篇幅报道,形成声势,使之成为舆论热点和新闻亮点。在这样的节目理念下,《厦视新闻》既保持它原本的使命,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完成主要领导的活动、时政会议、重要部门动态的报道,同时也高度关注了社会民生,诸如应对金融危机、抗震救灾、社会热泌话题等等。2008年,厦门确定援建四川彭州四镇之后。新闻中心主动联系厦门前方指挥部和彭州电视台,组织精干队伍前往彭州采访,推出系列报道“挺起彭州”,这组报道延续至今,反响不俗。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厦视新闻》推出“东进新曲”大型组合报道,反映厦门环东海域开发的新成就。新闻、深度报道、评论、言论多种体裁并举,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应对金融危机的两大背景下。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振信心的力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主流媒体的地位得以彰显。

二、调整报道角度,体现时政新闻的权威价值

观众之所以对时政新闻提不起兴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新闻报道的切人点没有选择好,这让本来关乎民众的新闻看起来只是政府在自说自话。只要调整报道角度,我们就可以从中找寻不少新闻点,也能得到观众的关注。

1、新闻报道中突出“贴近性”,实现平民化视角

时政报道在操作中需要认真考虑观众的需求和收视心理,在党委、政府要传达的内容和观众感兴趣两者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来处理。大体说来,时政报道切人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由热点问题与本地的关注点切人;由新闻背后的故事切入;由事件引发的反思切入;由社会健全发展的关系切入……切人的角度很多,关键是要从民众的需求出发,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新闻。

在具体操作上,着力调整电视新闻的报道视角,重点选择“党委政府重视,民众关心”的事进行报道。比如,市政部门经常会举行各种新闻通气会,介绍本部门的工作进度或者工作重点,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民众比较关注的兴趣点:旧城区改造、公共设施建设、新建道路等等,一个工作简报因此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比如,在厦门人民面对交通难、就医难、就学难的时候,《厦视新闻》推出系列报道“厦门模式再解读”,介绍厦门在建立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和破解“就医难”方面的做法。分别以厦门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一老一小”都有了基本医疗保险;多层次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蔚然成形;社区医院“变身”,民众心态“转型”等为题目制成系列报道,通过这一系列报道给市民全方位地介绍厦门的医疗保障体系,方便市民得到厦门的医疗保障体系的救助。这一变化使新闻以一种更广阔的视野,一种以与人为善的姿态,建设性的思路出现在观众面前。

2.挖掘观众深层需求,体现主流媒体的权威价值

除了在选择新闻时要严格按照新闻价值来进行选择以外,时政新闻不能停留在仅仅满足观众需求的层次。很多重要问题,在它的初发阶段很难引起观众本身的主意。观众没有显示出强烈的需求,没有在社会上形成热点、难点、焦点,这些问题就形成了观众的隐性需求。所以,要保持时政新闻类栏目在电视新闻中的主导地位,就要高瞻远瞩,深入报道,发掘难点热点,担当起“社会守望者”的角色。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民众普遍对经济类新闻提升了关注度,厦门广电集团新闻中心将镜头对准我市上上下下应对金融危机、坚定信心促发展的生动实践,并在《厦视新闻》栏目中开辟“坚定信心促发展”专栏,从政策解读、行业逆势成长透析、以及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投资片区建设情况等多角度人手,为广大市民和企业了解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和厦门建设发展打开了一扇窗口。《厦视新闻》通过“98贸洽会”、教师节、中秋节、爱牙日、无车日等等节日为由头,制造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新闻,通过爱牙日、无车日等纪念目的新闻来关心平时容易被忽视的话题,有益于促进社会的文明和对生命的关爱。

三、创新报道形式,提升时政新闻的活力

当前,城市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模式固定、单一,其报道手法、切入角度、报道口径以及画面、语言的风格都非常雷同。这不但直接损害了时政新闻本身的传播价值,而且在观众当中也引发了或轻或重的逆反心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档节目的收视率。因此,不妨把时政新闻做“软”一点,在报道方式上尽量地人性化、趣味化、形象化,采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报道方式。超级秘书网

1、缩短新闻篇幅,将几条会议精炼出最主要的内容,缉合成一组,以“要闻快报”的形式集中播发。如此处理,既避免节目出现拖沓的现象,节目的信息量也得以增加。

2、采用新闻背景、特写、专访、花絮等新闻形式丰满新闻内容。如对某些有特点的、重要的会议和领导活动。对某些消息里面容纳不了的内容、不便容纳的信息,除了正常消息报道以外,就应该运用新闻背景、特写、专访、花絮等新闻形式予以锦上添花,从而形成多角度、多视点、多层次、立体的整体宣传效果。2008年中,厦门市委首次赴台湾参访,除了完成在台湾的报道之外,节目还主动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同行联系,请他们采访当地台商、专家、市民,收集他们对厦门市委参访活动的评价,并在节目中及时播出。这组报道极大拓展了空间,增加了新闻的辐射强度。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2篇

二十一世纪初期时事新闻多被列为高中政治考试中的必考内容,而当前高中政治必修课的基础知识中诸如认识论、辩证法、唯物论等均离不开现实生活中的各类时事新闻要素的有效融合。高中政治的日常学习相对而言更偏重于理论化,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思考能力以及理论联系现实的能力,对此,在对日常时事新闻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适当地以课本的专业知识加以引导,尤其是在逐步积累深厚的时事新闻之后,在课堂上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在解读和讲解高中政治的知识点时,就更能有的放矢。同样,学生在接触了大量的时事新闻并将其与课本知识糅合起来进行理解之后,其新闻敏感性、政治敏感性以及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现实融合的能力等必然会迅速提升。为了保障学生对时事新闻的研究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设置新闻五分钟播报和讨论时间。将学生按照政治课值日生的方式进行分组,上课初期学生不但需要对当前国内外的新闻进行播报,还需要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与课本内容联系起来进行表达,其他学生可以作为点评方和辩论方。这种方式对学生知识、眼界、视野等都能有效扩展和提升,以及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和对课堂气氛的有效调节等均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学生将理论和时事新闻之间进行融合之后,其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与其他学生进行辩论时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同样可以得到系统地提升。

二、转变课堂学习观念,合理安排新闻运用时间

(一)逐步开展主题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学政治并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单纯学习理论知识,相对而言,政治应该是高于生活但同时与生活有极大的联系性的基础学科。在对政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将具体的学习与生活巧妙地联系起来,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利于将学生的思维从书本中脱离出来,逐渐将自身的视角从理论学习转移到社会生活中来。以近期比较火热的“青奥会”为例,“青奥会”本身与青少年的成长紧密相关,因此,与“青奥会”紧密相关的各类时事新闻均可以在课上以主题讨论会的形式来进行。但是在针对新闻话题展开分析之前,建议教师不要采用传统的教师挑选题,学生被动参与的方式,而应由学生根据时事的变化自行选择与课上内容讲解相关的话题作为材料。此种教学模式,将原本以如何应对答题的知识点固有化和模式化所带给学生的压力,从根本上进行了缓解,枯燥无味的教学开始因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而变得更具有趣味性。

(二)巧妙设计课堂内容,融入时事新闻讨论

时事新闻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融入同样需要巧妙构思,一般来说教师习惯性地在上课伊始的5分钟到10分钟内,或者在下课之前的5分钟到10分钟内,将时事新闻融入进来与学生们进行探讨。但是从教学实践效果来看,下课之前的5分钟到10分钟内学生的思维还可能在教师所讲解的课程内容中,这时候带入时事新闻对于学生思维的迅速转变自然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建议教师将时事新闻作为课上讲解时重要的材料在课程中有选择性地进行融合。当学生带着疑问和新鲜感来面对课堂讲解的转变时,其对本课内容的总结、领悟和归纳等能力,自然会得到有效提升。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时政新闻;新闻资源;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65-03

2003年秋季新课程标准就高中思想政治课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1]这些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围绕“生活”这一主题,注意吸收一些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并注重考虑学生成长特点而对课程资源做出整合。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没有丰富和恰当的课程资源,再好的课程改革理念也只能是纸上谈兵[2]。新闻资源,作为最能及时鲜活反映社会动态的一项重要课程资源,集知识性、时代性、针对性、广泛性于一体,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利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进一步挖掘新闻资源在思想政治课堂的利用价值,需要对于新闻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的运用情况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梳理。为了加深新闻资源对于高中政治教学利用的认识,以便今后对其深入研究,本文试图在对此方面研究比较全面的分析基础上,对于新闻资源的课堂利用情况做进一步探讨。

一、新闻资源含义

要弄清楚新闻资源概念,需先从新闻定义入手。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由此得出新闻资源的解释是,一切关乎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性、评论性的文本都属于新闻资源。它来源多样,可以源自报刊、广播、电视甚至网络。它的形式也具有多样性,消息、通讯、评论、速写等都是新闻资源的类型。

理清新闻资源这个概念,还要对政治教学中常见的“时政新闻”作一说明。单就字面理解,新闻资源的范畴要大于时政新闻。根据《现代汉语规范用法大词典》的解释,时事就是“最近期间国内外发生的大事,时事侧重指各种大事情本身。适用于最近期间所发生的事[3]”。由此可见,在时政的语境下,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社会事件等方才进入时事范畴,而一些地方性、个体性、评论性和部分网络言论等新闻资源则不包含于内。故本文所提的新闻资源利用不完全等同于目前思想政治课程研究所提及的“时事教育”和“时政教育”,而是比这些概念的范畴更宽广,将不被时事新闻所包含的地方性新闻、新闻评论、普通社会新闻、网络热点言论等也包含于内。

二、研究进展分析

为了增强本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准确性,笔者做了大量的文献检索,共检出了相关图书2本,相关期刊论文63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7篇。关于新闻资源在思想政治课利用的论文中,以一线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反思居多,而在新闻资源分类中,对于时政新闻在思想政治课的利用研究占绝大多数。由于时政新闻也属于新闻资源范畴,笔者也将其纳入研究对象。

1.发展阶段。新闻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的应用目前所存在的阶段梳理研究很少,而对于这一特定对象的阶段梳理多是被其他的书籍、论文顺带提及,针对性不强。总结一些论文、书籍的观点,大致可以把新闻资源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利用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建国后35年(1949~1985)适应政治形势的新闻资源使用。这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着眼于社会政治需要,充分发挥社会政治服务功能[4]。对于新闻资源的利用也以当时的政治形势为主,配合宣讲当时的政治活动[5]。新闻资源的使用方式为完全与教材孤立出来,单独开辟时事思想政治课。这种情况以前1951年最为突出,教育部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做了统一规定:从初一到高三各年级增设《时事政治》每周一学时。

(2)1985至2003年课改背景下的新闻资源利用。期间经历的三个阶段的课改过程,不仅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更新,而且还加强了理论性知识与现实生活实践的结合,强化了学生主体地位和思想政治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6]。此背景下的新闻资源利用情况与上一阶段相比较,淡化了阶级性和强烈的政治诉求,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7]但是由于学科性质的束缚,课程结构的单一,所采用的新闻资源仍是以时事热点讲解为主,教学目标上以传授知识为主,而忽略了思想教育目标。

(3)2003年至今新课程标准下的新闻资源多方位利用。新课程标准下,融合式综合课程的建立,突出学科知识与生活的结合,课程形态与学习方式的综合[8],新闻资源运用到更广阔的教学活动中,体现在不同的教学阶段。相较前两个阶段的新闻资源使用,这一阶段,新闻资源无论是从数量和还是种类上在思想政治课的运用数量都比较大,尤其是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联系实际的认知需求,对于新闻资源的使用方式更为丰富。

2.内容分析。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4篇

框架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被很多学者定义为“研究媒介与民意关系的新典范”,其理论前提来自来两方面的研究:宏观层面的社会学研究和微观层面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新闻框架理论即框架理论在新闻传播中的具体运用,其理论可以追溯到“把关人”、“媒介拟态环境”等理论领域。新闻框架往往是指媒体框架,它是媒体认识、阐释、陈述的一种持久稳固的方式,也是媒体挑选、强调和剔除的依据。新闻框架一方面代表了社会事件如何被新闻工作者或组织主观的呈现,一方面也代表了读者如何主观地解读新闻媒介的符号系统。①戈夫曼认为,“框架”是指人们用来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一种心理模式,我们对现实生活经验的所有归纳、结构与阐释都是按照一定的框架来进行的。新闻框架常常是指媒体框架,是媒体对新闻事件进行陈述与解释的一种持久稳固的方式,也是媒体对报道内容的选择与忽略一种法则。②新闻中呈现出的社会真实是新闻工作者主观选择的结果,这一结果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政治、文化、利益、价值观等。

国外政府形象的构建是国际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中日关系一直是这两年的热点话题。运用框架理论对网站国际新闻中日本政府形象进行分析,明晰日本形象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内容、性质分布,不仅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国际新闻报道中国外政府形象,而且对分析新闻框架对国际新闻中的建构与解释有重要意义。

二、新浪网国际新闻报道中日本政府形象分析

(一)样本的选择。本文以新浪网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是了解国际新闻中日本政府形象新闻报道框架,为了突出时效性,特别筛选出新浪网2013年6月1日至6月27日新闻报道中涉及日本政府内容的新闻,对其进行分析。

(二)类目构建。1、新浪网国际新闻报道中涉及日本政府形象的新闻报道内容分类:政治类、经济类、领土类、军事类、科技文化类、国际事务类。为了构建起新浪网国际新闻报道中日本政府全面立体的形象,从多个维度日本政府的新闻报道进行分类,包括政治变动、经济涨落、领土争端、军事举措、科技文化策略、对国际事务的态度等多方面,构建起商业网站中日本形象的立体综合范式。2、新浪网关于日本政府形象新闻报道的定性分类:成就报道、危机报道。为了确定新浪网国际新闻报道中日本政府的正面负面形象,把国际新闻中涉及日本政府形象的新闻报道作定性分类。3、新浪网关于民众对日本政府形象新闻报道的态度分类:支持、反对。政府形象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是民众对政府的态度,民众对政府政策、行为的支持与反对是政府形象树立成败的关键。文章抽取新浪网中对政府明确表示支持或反对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力图揭示日本政府在民众中的地位与形象。

(三)数据分析。1、新浪网国际新闻报道中涉及日本政府形象的新闻报道内容分类。在新浪网国际新闻板块中,关于日本政府的新闻共6709条,经济类新闻占据首位有3915条,其次为政治类新闻为1079条,这与一般国际新闻报道报道规律相契合。但是,由于日本与中国矛盾的复杂特殊性,在国际新闻对日本形象的构建中,军事类与领土类新闻比重占据重要地位,仅此于经济类和政治类新闻,军事类新闻有556条。2、新浪网关于日本政府形象新闻报道的定性分类(以新闻报道中明确标注成就或危机的新闻为分析对象):成就报道、危机报道。这其中样本选择有1249条,成就类报道有137条,危机类报道有1112条。新浪国际新闻板块中明确对日本形象做出定性的新闻报道在总数中并不占据优势,但是在所有的定性报道中,危机类新闻报道比例远远高于报道日本政府所取得的成就类新闻报道比例。3、新浪网关于民众对日本政府形象新闻报道的态度分类(以新闻报道中明确表明民众支持与反对的新闻为分析对象):民众支持类报道、民众反对类报道。关于此类新闻总数有402条,民众支持类有162条,民众反对类有240条。从分析可知民众反对日本政府态度与行为的新闻报道多于民众支持日本政府态度行为的新闻报道。

(四)结论。综合以上三个层面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新浪网六月份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对日本形象的新闻报道总数相当多,内容主要涉及到日本政府的经济、政治、军事、领土等方面,军事类和领土类报道相对于其他国家政府的报道更具重要地位,由于经济的重要性,经济框架仍然是商业网站采用的主要框架类型。在对日本政府形象的定性已经民众态度方面,负面框架占首位。商业网站在对日本形象报道中,之所以经济框架占首位,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日本与我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日本经济形势的涨落、经济方针的变动同样会影响到国内变动,这符合一般国际新闻报道的框架。其次,对日本政府的报道中,表现出特殊性,即军事和领土类报道占据重要地位,这也很容易理解,我国与日本的领土争端一直是国内舆论的焦点,近半年来,钓鱼岛问题持续受到关注,日本的军事理论调整足以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在对日本政府新闻报道的性质以及民众对日本政府态度的新闻报道中,负面框架远远多于正面框架,在新闻报道中,对日本政府不利的相关事实因素被突出强调了,某些被强调、突出的框架要素解释或暗含了各自新闻框架中所蕴含的主题、价值倾向。

三、新浪国际新闻报道中日本政府形象新闻框架的启示

1、国家形象很大程度上基于媒体的描摹与构建,在国际新闻中,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和客观报道,国际新闻报道服从服务于国家、民族利益,有鲜明的国家性。中日矛盾一直存在,随着钓鱼岛问题的升级,矛盾也随之扩散,国内舆论反映激烈,此时,新闻媒体在构建日本政府形象时要坚定立场,维护国家利益,多构建日本政府的负面形象。其次,为了调和国内舆论,媒体在议程设置方面也要综合考虑,为了维持稳定局面、避免过激行径,在构建日本政府形象时也要顾及到社会整体文化环境,兼顾其国家形象的政府方面,避免由于言论偏激而引爆社会愤怒情绪。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政治责任感 职业道德素养 深厚文化底蕴

1 政治责任感

新闻编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知识素质和新闻业务素质,这是新时期一名合格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政治素质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奋斗追求的目标。如果新闻编辑政治不强,思想觉悟不高,无法对新闻报道的政治性进行敏锐的分析和精确的判断,可能导致新闻偏离舆论导向;如果业务不经,则没办法监察处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把关不严,导致报道出现失实、不准确等问题;如果纪律不严、作风不正,报纸编辑的职业道德确实,则有损报社的形象和公信力。

政治责任感对新闻编辑来说是最重要的。作为新闻编辑,必须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因为新闻除了大众传媒都有的传播信息的功能外,其本质上就是和耳目,是党的舆论宣传工具。作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负责编辑整组、整版节目的新闻编辑,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特别是近一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以及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把握住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果政治素养欠缺,看问题就会片面,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编辑,必须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其政治敏锐性与政治鉴别力。

2 职业道德素养

2.1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概念

作为各行各业工作者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是至关重要的。就算是业务能力和专业技能再强再高的新闻编辑工作者,如果其自身不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不遵守行业规范,那么也称不上一个合格的新闻编辑。作为一项面向公众,具有较强政治性的工作,新闻编辑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体现在对社会受众负责的态度上,做好群众的思想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实际工作时,新闻编辑必须严格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每一则新闻原始素材进行编排处理,对新闻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同时,作为一名新闻编辑工作人员,要时时刻刻记住自身应该坚持的原则和肩负的责任,做一名职业道德坚定的编辑工作者。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们互相关系的新闻规范和准则,是社会道德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所提出的特殊要求。

2.2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的体现

众所周知,职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社会分工是职业形成的必要条件,而职业的产生又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必要条件。

1919年,被誉为“新闻教育界第一位大师”和“新闻学界最初开山祖”的徐宝璜先生在出版的中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新闻学》中专门列出的“访员应守之金科玉律”,可以说是中国新闻道德规范的雏形。而美国在1908年,就出现了由威廉制定的《记者守则》。可见,新闻道德在职业教育中受重视程度及职业规范的出现之早,较之于一些古老的职业来,可谓是后来居上。这是新闻业值得自豪的事情。

3 深厚文化底蕴编

新闻能最广泛地反映科技、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基本状况和最新成果,所以,作为一名新闻编辑,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不断加强自己在经济、法律、科技、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修养,以提高解决实际报道问题的能力。

当前,我国已进入“信息时代”,人类知识的增长相当迅速。所以,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相应对新闻编辑文化素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时代呼唤学者型的新闻编辑,呼唤能给广大听众带去真理和知识的新闻编辑。 因此,新闻编辑应当时时刻刻钻研一些学问, 并将其运用到新闻报道的编辑中。 信息化时代,媒体竞争激烈,任何媒体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

3.1 专业理论知识

所谓专业理论知识,是指编辑人员分工范围里的专业理论知识,即编辑基础理论知识。新闻编辑除了要学习掌握《编辑学》、《编辑社会学》、《编辑的修养》等普通编辑学理论知识外,还要侧重学习掌握《新闻学概论》、《传播学》、《广播电视概论》、《网络新闻》等新闻出版方面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是新闻知识的基石,又是能用以指导新闻实践的专业理论基础。这是编辑人员开展工作的基础,或先决条件。

3.2 专业技能知识

新闻编辑必须具备先进的业务能力,主要包括文字功底和文化功底。新闻稿件必须依靠文字的手段来播报,对新闻题材进行编辑时需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连贯性和简洁性,这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对语法及修辞、逻辑知识有一定了解,如果一则新闻没有配套的表述语句,那么是无法体现出新闻的生动性和价值的。除此之外,新闻编辑必须要有一定的写作基础,这样才能对原始稿件进行更加深入的加工和布局,既能够保证新闻素材最大限度的符合事实,又能够对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新闻编辑工作也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新闻编辑不仅要学习一些基础理论知识作为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掌握编辑业务技能知识——编辑工作中的主要程序、主要知识,其基本功是“六艺”:选题、组稿、审稿、加工、发稿、校对。不同媒体的新闻编辑其专业技能知识又有不同。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科技的进步,电子计算机已在编辑领域大显身手。

未来的新闻编辑,要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就必须迎头赶上,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特别是与多媒体有关的技术利用现代设备,实现编辑手段的现代化。

综上所述,新闻编辑应是“杂家”,是“通才”。新闻编辑的知识结构一言以蔽之:“杂”——知识博杂,杂中有专,以百家知识为基础,以政治理论知识为指导,以业务知识为核心,以专业知识为专长,以语言文字知识作为贯穿各类知识的主线。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6.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闻舆论;舆论监督;政府行为

一、 我国新闻舆论对政府行为监督进程中的进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政治文明的提高,新闻舆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已经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新闻媒体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不但有法可依,并且新闻媒体监督政府行为的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了,新闻舆论监督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首先,我国立法更加重视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权。我国的正在逐年立法保障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虽然具体的新闻法尚未出台,但是个级政府都在积极的制定法规来维护新闻媒体的新闻监督权,以昆明市为例,昆明市人大制定相关法规规定:"干扰、阻碍新闻媒体依法开展舆论监督的",将被问责直至追究法律责任;"新闻媒体应当对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其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昆明市人大将保障新闻舆论监督列入地方法规,将"文件支持"转为"立法支持"舆论监督,是值得称道的"破冰之举"。[1]

其次,新闻媒体自身也更加注重监督的规范性。在新闻媒体对政府进行监督的过程中,新闻媒体记者本着负责的态度,认真调查真相,使新闻报道做到了不偏不倚,最大程度的还原真实。在近些年来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不再是简单的为报道而报道,而是为了真相而报道。

政府部门对于新闻媒体的法制意识增强,政府部门不再是一味的对新闻媒体进行控制,使其不能正常进行监督。而是更多的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力与新闻媒体进行沟通,使新闻媒体能够更好的进行监督工作,同时使政府部门自身的政务得以公开,使民众通过媒体报道对政府政务有个更好的了解。例如,政府部门定期召开的媒体接待会等。这些都是政府部门利用法律法规与新闻媒体理顺关系,相互合作的表现。

二、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政府行为进程中的不足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仍然较小

虽然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和长足的进步,但是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仍然还很不够。新闻舆论往往只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地域内有着良好的运转,纵观我国新闻舆论的整体状况,仍然是力度较小。

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在经济发达城市运转情况较好,力度较大,但是在一些二线城市以及基层县镇,舆论监督仍然是表面城市,没有形成很好的局面。

除了地域上了差异外,新闻舆论监督的机构并不普遍具有监督力度,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电视台,比如中央电视台,以及各省级电视台等,这些机构掌控的资源角度,拥有的权力较多,因此监督力度比较大,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也比较到位。但是,在一些地市级电视台,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舆论监督的力度较小,往往表现为只是表面上的监督,形式上的监督,而其实际作用并不大。

在我国,除了新闻监督因为时间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外,新闻舆论监督也因受到了很多条件上了限制而导致监督力度较小。比如,新闻媒体往往受到了地域上的限制而导致监督无法正常进行。在新闻媒体在进行舆论调查的时候,往往不只是局限于本区域内的,但是当新闻媒体进行跨区域,跨部门调查时,往往受到地方的一些"保护性"限制而致使调查监督无法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我国新闻监督力度由于受到了时间,当地社会发展水平,地域限制等种种原因而导致新闻监督力度仍然较小,全国范围的良好的舆论监督体制仍没有有效的建立起来。

(二)新闻监督权力的滥用

近些年来,我国新闻舆论监督飞速发展,但是伴随着新闻舆论监督事业飞速发展同时是新闻官司不断的增多,而这些案件往往以新闻媒体的败诉而告终,新闻舆论监督权力的滥用往往导致我国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下降,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受到制约。

新闻舆论权力的滥用在我国近些年来有下列现象指的我们注意。

其一,新闻媒体报道往往急功近利,报道过于匆忙缺乏调查,导致新闻报道出现了偏差,这一方面使被报道者的名誉和利益受到了损害,同时也使公众对于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产生质疑。

其二,新闻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和个人主观色彩的浓重而导致新闻报道失当。

其三,新闻舆论监督过程中,往往受到人情以及诸多其他因素而导致在报道过程中掩盖部分真相等而最终导致新闻报道出现偏差。

(三)新闻舆论监督角色定位偏差

在我国,对于新闻舆论监督角色的定位是,新闻舆论监督是除行政监督、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外的重要监督方式。这就决定了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是除体制内监督外监督的重要的一种方式,新闻舆论监督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坚持"不失位,不越位。"

但是我在我新闻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往往还是存在着很多失位,越位现象,这导致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受到影响。

首先,新闻媒体放弃监督与批评。在我国,很多新闻媒体放弃了法律赋予的监督与批评权,意味跟着政府的步调走,为政府片面的歌功颂德,使得新闻媒体的形象受到影响。这种现象在一些地方媒体广泛的存在。

其次,新闻媒体监督报道过程中夸大报道。"在现实生活中,新闻舆论监督的对象是复杂多样的,决不能采用统一的尺度、模式和方法监督所有的事件。" [2]这说明在新闻舆论监督过程中必须客观,但是在我国现阶段,新闻媒体的报道往往过于带有倾向性与感情化的色彩,这种没有站在客观位置上进行报道的做法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往往会影响到一件事件处理的公正性。

再次,在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实际进程中,新闻媒体相互竞争意识过强,这种竞争往往表现为新闻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过程中采取过激手段进行报道,这些不正常的竞争往往导致报道事实,而最终会影响社会大众的对一事件的判断。

新闻媒体自身的定位失位究其根本原因是新闻媒体自身的责任感不强,没有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第一位。所以,我国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亟待加强。

三、改善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现状的对策

(一)逐步完善新闻舆论监督的制度保障

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广大新闻媒体,但是在我国长期的新闻舆论监督实践过程中,政府部门往往对于新闻媒体管的过死,过严,这就使得新闻媒体在监督过程中往往因自身的权力过于弱小而导致新闻媒体在监督过程中出现有心无力的现象。新闻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往往受到干扰,"一些被批评部门和单位认为家丑不可外扬,有些甚至进行刁难。" [3]对于这些问题,解决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加强新闻媒体一定的监督权力。一种权力的加强可以限制另一种权力。加强新闻媒体的权力势必会使政府部门在面对新闻媒体的监督调查时有所畏惧,同时也可以使新闻媒体能够更加放开的对政府部门进行调查,使监督与调查进行的更加顺畅。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新闻媒体报道监督时受到了严重的地域限制,这使得新闻调查严重不畅。建立各地的新闻媒体联动机制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很好的帮助。

目前在我国,新闻媒体之间相互比较分立,很多新闻媒体还树立了很强的竞争关系。这不利于新闻媒体整体的前进与发展。新闻媒体应该保持相互的联系,相互的帮助,相互的资源共享。我国亟待建立新闻联动机制,这首先要有国家相关的新闻管理部门加强引导使新闻媒体加强新闻媒体的联动意识。另外,新闻媒体的积极实践也可以为联动机制的建立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媒体联动是创新报道模式的一着好棋,只要有很好的选题和报道计划,并通过良好的组织协调,保证报道计划的落实,往往可以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去年底,武广高铁开通的系列报道,以及今年一季度的全国性用工荒报道,武汉晚报都采用了媒体联动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报道效果。" [4]

(二)逐渐增进媒体与政府之间互动

"在中国语境下,由于舆论监督主体与党和政府、公众的关系比较特殊,就决定了舆论监督不可能是非常单纯的监督主体。新闻舆论在进行舆论监督时,不能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进行舆论监督,还受到其他两种力量的影响,即受到党和政府、公众力量的拉动、制约。" [5]因此,新闻媒体机构不应一味的去强调自身的主体地位,应该切实的转变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新闻舆论监督报道的客观、真实和准确。

首先,新闻媒体应切实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树立为广大民众的利益而监督政府的思想。唯有这样,新闻媒体才能在民众的支持下持续的发展。

其次,新闻媒体应理顺与政府的关系。在对政府进行监督的过程中,既不能一味的惧于政府权威而进行片面的歌功颂德的报道,也不能不负责任的对政府一味的挖角进行批评报道。既要明确我党和政府的主要思想和政策方向,又要客观的对政府做出了错误行为进行舆论监督和批评。只有这样,新闻媒体才能够与党和政府部门进行很好的互动。

四、总结

我国新闻舆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是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开放和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而出现于发展。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新闻舆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政治逐步的进步,但是伴随着进步有问题,有问题就需要相应的方法进行解决。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民众,新闻媒体以及政府的三方互动,这个互动影响着政府决策,影响着官员廉政,影响着大众生活。我国经过多年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闻监督事业的发展逐渐有了法制依托,社会民众的新闻监督意识逐渐加强,同时新闻舆论监督也促使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在发展的同时,近些年来,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政府行为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突出的问题显现为监督力度仍然较小,新闻监督权力时而被一些人滥用,新闻舆论监督的角色定位往往出现偏差以及新兴媒体发展缺乏规范等。这些问题影响到了新闻事业发展的大局,给广大社会民众带来了损失。

总结来说,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政府行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成就中各种问题也开始凸显,要使新闻舆论监督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我们必须扭转思想,健全法制,努力创新,为新闻监督事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社会大众都拥有健康的舆论监督意识。

参考文献:

[1]王研.干扰阻碍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者将被问责直至追究刑责--昆明舆论监督法治化引强烈关注[J].《法制日报》.2009(8).

[2]林凌.论新闻舆论监督的角色定位[J].《当代传播》.2007(5).

[3]刘明章.试论新闻舆论的监督与被监督[J].《新闻通讯》1998(10).

[4]左洋明.媒体联动--一种创新的报道模式[J].《新闻前哨》. 2011(3)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7篇

多棱观点之剑:电视国际新闻评论的题材特色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新闻评论作为发出一国声音、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利器,在传递国际新闻的同时,起到了抢占舆论先机、引导舆论方向的重要作用。①国际顶尖电视媒体都十分重视新闻的评论工作,评论不仅能够提升新闻报道深度和传播力,还能明确地表达一国或者新闻媒体自身的立场和观点。因此,中国新闻媒体要想加深国际新闻的报道力度,提高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必须提高自身的国际新闻评论实力,真正发出中国的声音和表达出中国的观点。鉴于电视国际新闻评论的题材广泛,很难完整地将所有的评论囊括在内,因此笔者尝试按照国际新闻的分类和国际新闻评论的功能将其分为政治经济类、文化体育类、生态环保类。

国际政治经济新闻评论。政治经济新闻(以下简称政经新闻)一直是国际新闻中最重要的一个类别,也是最受关注的一个类别。政经新闻评论能够起到解释深化国际新闻的作用,也代表着一国的声音和观点,在争夺国际话语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政经评论在媒体评论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每逢国际重大事件发生,国际社会都会关注中国的声音,因此国际政经评论就扮演着传声筒的作用。如在美国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上,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财经频道等采取多种报道形式,彰显我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上的一贯立场。新闻频道滚动播出《美国业界敦促国会不要紧逼人民币》《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新高》等新闻,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及时报道中国商务部回应操纵汇率说法,以及美国资深议员等反对国会对人民币问题施压的表态,并组合播出新闻快评,分析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背后的政治意图。财经频道多档栏目及时播发商务部声明,表明中国政府立场;采访权威专家学者,分析中方的应对方法;连线路透社驻纽约的财经评论员,分析美国这一举措的真实意图。中央电视台的经济评论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政府的声音,体现了中国对人民币升值采取的强硬态度。此评论受到了西方媒体包括《华尔街日报》和CNN在内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姿态,起到了发出中国声音的作用。

文化体育新闻评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文化交流活动和体育赛事都成为国际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际文化体育评论(以下简称文体评论)在传播国际交流活动和加深各国之间的了解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国际文体评论并不只是观点的传声筒,也是传播一国形象和文化价值观的工具。国际文体评论以其趣味性和生动性吸引了很多受众,同时在艺术和体育爱好者中间起到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文体评论较之政经评论,形式更加鲜活,语言更加生动,内容更加丰富,是提升一国软实力的重要工具。就一般模式而言,电视文体新闻评论通常穿插在国际重大文化体育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比如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经常邀请体育评论员做客演播室,对体育赛事进行专业点评。随着电视频道专业化的进一步加深,专业的国际文体节目也开始涌现,如上海文广传媒集团旗下的五星体育频道,专辟了一个国际体育评论栏目《今日体育快评》,及时更新对国际赛事的评论;上海外语频道ICS的一档文化谈话类评论节目Culture Matters(说东道西),主持人和嘉宾借用轻松愉快的话题架设起东西方文化交流和理解的平台,节目时长一小时,多位中外知名文化学者或名人在节目中轮番上阵,就当下的文化热点与主持人及现场观众展开热烈探讨,而现场乐队的加入也让节目更时尚。与文体新闻相比,此类节目既提供相关新闻热点剖析,也将背后的一些现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而且丰富生动的节目形态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

生态环保新闻评论。国际性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生态环保类题材的新闻成为国际新闻的一类重要主题,不论是自然灾害、气候问题,还是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等都成为全球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而生态环保类评论在责任担当和表达方面发挥出的巨大作用以及激发的公众倡导力逐渐受到了新闻媒体的热捧。美国CNN在新闻栏目中专辟Eco Solutions(拯救生态)栏目,将生态新闻和评论结合起来,倡导绿色世界和环保理念。而中国在生态环保方面的表态和责任担当,将更多地通过新闻媒体的国际生态环保新闻评论表达出来。如凤凰卫视的《地球宣言》,每天讲一个故事,展现一个话题,关注地球的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发展以及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并在节目中阐释官方、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学者、公司高管、普通民众等不同阶层的群体对于环境保护的看法,全方位地对国内外生态环保话题进行评述。此类国际评论在国际传播中能够表达中国对全球环境保护的担当和责任,从而塑造良好的中国国家形象。

确立传播目标:

做好电视国际新闻评论的作用和价值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国际国内舆论环境十分复杂。在西方媒体主导的国际新闻话语修辞中,关于中国的新闻被烙上了负面印象,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因此,中国电视媒体应该重视国际新闻评论的价值,使中国在国际社会舆论的引导和国家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下面笔者将分析做好电视国际新闻评论的作用和价值。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新闻发言人 网络执政 网络时代

2009年,广东、贵州、江苏、安徽等地政府纷纷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出台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新生事物,网络新闻发言人一出现就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新时期各级政府新闻的一个亮点。网络新闻发言人及其制度作为政府执政的一种新的实践方式,从其诞生到现在,走过的路程并不长,迫切需要学界的反思。有鉴于此,本文对网络新闻发言人现象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指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产生是政府应对网络时代挑战的必然产物;网络新闻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模式,标志着中国政府网络执政时代的到来。

网络新闻发言人是政府应对网络时代挑战的必然产物

互联网全面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影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整个中国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过去一段时间,一系列网络舆论事件都对政府提出了重大挑战,从“周老虎”事件到“躲猫猫”事件,从“天价烟”事件到“艾滋女”事件,从“最牛钉子户”到“嫖宿”事件,再到“局长香艳日记”事件、“兽兽门”事件,越来越多的热点事件不再是通过传统媒体而是通过网络被迅速放大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公民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成为公众舆论生成的重要平台。

网络的正面社会影响和负面社会效应如影随形,共存共生。网络给媒体发展带来新的空间,但也使传统媒体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网络有力地推动了信息公开,但也加大了新闻管理的难度;网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但也会成为人们情绪宣泄的场所;网络加快了民主政治的进程,但也容易成为滋生民粹主义的温床;网络加强了对官员的社会监督,但也容易产生网络暴力;网络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但也容易造成低俗落后文化的流行;网络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会出现侵犯公民权利的现象;网络有利于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但也会给境外敌对势力提供渗透的渠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应对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成为加强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①

在2009年11月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讲话中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关键期、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网上舆论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切实引导好网上舆论,是维护网上信息安全的重大举措,事关事业兴衰、社会和谐。”②

正是在互联网对政府执政提出了重大挑战以及中国政府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双重时代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首先“触网”,推出了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因此,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可以说是中国各级政府顺应网络发展,应对网络挑战的必然产物。

网络新闻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模式

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从无到有,并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目前,我国政府三个层次的新闻体制已基本确立,即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各部门和省级政府的新闻和发言人制度。③2009年,云南、贵州、南京、安徽、天津等地顺应网络时代要求,纷纷试点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从传播模式来说,网络新闻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模式,实现了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

从间接走向直接。传统的新闻模式中,新闻者通过大众媒体向受众信息,模式是间接(Mediated)。在这种模式中,者首先确定主题,然后召开新闻会向记者信息,最后通过记者的新闻稿件最终将信息传达给受众。同时,由于传统媒体发稿周期较长,一般为24小时,甚至更长,新闻者根本无法实现与受众的直接沟通。而网络新闻则是由网民通过网络平台向发言人提出问题,新闻发言人直接回答,从而实现了者和受众的直接传播。

从单向传播走向双向沟通。从信息的流向来看,传统的新闻模式中,公众往往缺少或不能向发言人反馈信息,因此,信息流向是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而在网络新闻模式中,公众由于直接面对发言人,因此他们可以随时进行沟通,正如两个人之间直接面对面的对话,从而实现了信息的双向沟通。同时,Web2.0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互动性强,借助Web2.0技术,通过QQ、MSN等即时通信工具以及论坛、博客、微博等媒介,发言人与受众即时互动,网络新闻实现了真正的双向沟通。

从现实走向虚拟。传统的新闻都是在现实中的新闻,而网络新闻却实现了在虚拟中的对接。无论是者还是网民都是通过虚拟的网络平台进行沟通。现实中的舆论管理我们早已不再陌生,而且深谙其道。然而,面对虚拟的网络舆论,则需要者更高的舆论管理技巧。正如贵阳市市长袁周所说,网络舆情的变化促使政府必须进行角色转变,政府信息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延伸,从单向信息向多点、动态传递信息转变,从定时、定量传播向互联网上24小时随时更新转变。④

网络新闻会打破了时间、空间和参与者数量的限制。传统的新闻会如果没有突发事件往往都是定期召开,而网络新闻会基本没有时间限制,网民可以随时提问,新闻发言人可以随时发言。例如,南京市设立的网络新闻发言人明确规定网上意见24小时之内必须回复。更有专家指出,针对网络舆情迅速及时的特点,网络新闻应该力争在黄金4小时之内得到回复。

除此之外,传统的新闻还受到地域的限制,而网络新闻则彻底打破了国别、地域的限制。因此,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新闻记者、网民只要对主题感兴趣,都可以参加。另外,网络新闻会还打破了参与人数的限制。传统的新闻会无论场地多大也只能由特定数量的记者参加,而网络新闻会则为无穷尽的网民提供了可能。

网络新闻发言人的意义:开启政府网络执政的新时代

美国学者Timothy Cook最早在《新闻执政:新闻媒体作为一个政治部门》(《Governing with the news》)一书中曾提出“新闻执政”的理念,指出现代政府应当运用新闻来提高公共政策部门的执政形象、执政公信和执政的合法性。网络时代给政府执政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政府顺应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开启了政府网络执政(Governing with internet)的新时代。

2003年非典疫情初期,中国政府由于采取传统的媒体管控方式,导致非典疫情假消息、小道消息泛滥,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恐慌,不利于非典疫情的防控。汲取非典的教训,中国政府加强了新闻会的建设,权威新闻的,成功引导了社会舆论。

当前,网络已成为民意表达最为集中的场所之一,已成为公众参与政治的主流渠道。“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出现,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新渠道和新方式,也是政府改进作风、促进勤政廉政建设,践行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直面网络舆论,是中国政府顺应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网络新闻会打破了时间、空间和参与者数量的限制,实现了从过去的间接到现在的直接,从单向传播到双向沟通,从现实到虚拟的突破,开启了中国政府网络执政的新时代,是中国政府更加成熟和自信的表现,是中国政治更加透明和民主的表现。

网络新闻发言人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网络新闻发言人开启了中国政府网络执政的新时代,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然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仍然处于蹒跚起步阶段。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实践和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网络新闻发言人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网络新闻模式的推广。目前,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虽然仅在我国几个省市试点,但它一出台就引起了舆论的关注。从当前来说,整体舆论导向对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出台表达了肯定态度。然而,如何将网络新闻从试点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网络新闻依托的是网络技术发展和网民的参与。不同地区网络技术的普及程度和网民的成熟程度各不相同,如何根据各地、各部门不同的情况建立适合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网络新闻制度,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网络新闻发言人形式、内涵的拓展及其制度保障。其实,网络新闻并非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不过最早的网络新闻主体不是政府而是企业。早在2000年3月20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北京艺百网络就举办了“中国首次网上新闻会”⑤。网络新闻是把传统的新闻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通过网络形成虚拟会场,把新闻者和分散于不同地点的记者集中在一起,使信息在相当广的范围内实现有效传播。

从目前我国几个省市的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实施来看,网络新闻发言人更侧重线上的网络新闻形式。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主要职责是在互联网上信息,用发帖、跟帖等形式回复网络舆论,形式极其简单。其实网络新闻形式可以更加丰富多样,同时网络新闻的内容也急需拓展。网络新闻发言人不是网络发言,而更应当是网络服务的一种形式。

网络新闻的理论指导。网络新闻发言人从无到有,从试点到推广的过程是我国政府在网络执政时代的积极尝试。任何一项社会实践都需要相关理论的指导,中国政府网络执政的新闻实践同样也需要网络新闻等相关理论的指导。而且,相对于传统的新闻来说,网络新闻实现了传统模式的多个突破。传统的新闻理论在指导新型的网络新闻的时候更显捉襟见肘。

因此,加强对网络新闻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对于提高网络新闻水平,加强政府网络执政水平大有裨益。伴随着中国网络新闻的蹒跚起步,网络新闻的研究和理论化同样也需要加强。

注 释:

①叶皓:《网络时代执政的机遇和挑战》,《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5)。

②王晨:《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的讲话》,

③汪兴明、李希光:《政府发言人15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④《中国“网络新闻发言人”亮相政府学会直面网上舆情》,news.省略/c/2009-09-07/160018598509.shtml

⑤宋双峰:《一种新的新闻模式――网络新闻会》,《新闻与写作》,2005(9)。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网络新闻发言人 网络执政 网络时代

2009年,广东、贵州、江苏、安徽等地政府纷纷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出台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新生事物,网络新闻发言人一出现就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新时期各级政府新闻的一个亮点。网络新闻发言人及其制度作为政府执政的一种新的实践方式,从其诞生到现在,走过的路程并不长,迫切需要学界的反思。有鉴于此,本文对网络新闻发言人现象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指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产生是政府应对网络时代挑战的必然产物;网络新闻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模式,标志着中国政府网络执政时代的到来。

网络新闻发言人是政府应对网络时代挑战的必然产物

互联网全面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影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整个中国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过去一段时间,一系列网络舆论事件都对政府提出了重大挑战,从“周老虎”事件到“躲猫猫”事件,从“天价烟”事件到“艾滋女”事件,从“最牛钉子户”到“嫖宿幼女”事件,再到“局长香艳日记”事件、“兽兽门”事件,越来越多的热点事件不再是通过传统媒体而是通过网络被迅速放大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公民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成为公众舆论生成的重要平台。

网络的正面社会影响和负面社会效应如影随形,共存共生。网络给媒体发展带来新的空间,但也使传统媒体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网络有力地推动了信息公开,但也加大了新闻管理的难度;网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但也会成为人们情绪宣泄的场所;网络加快了民主政治的进程,但也容易成为滋生民粹主义的温床;网络加强了对官员的社会监督,但也容易产生网络暴力;网络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但也容易造成低俗落后文化的流行;网络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会出现侵犯公民权利的现象;网络有利于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但也会给境外敌对势力提供渗透的渠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应对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成为加强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①

在2009年11月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讲话中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关键期、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网上舆论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切实引导好网上舆论,是维护网上信息安全的重大举措,事关事业兴衰、社会和谐。”②

正是在互联网对政府执政提出了重大挑战以及中国政府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双重时代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首先“触网”,推出了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因此,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可以说是中国各级政府顺应网络发展,应对网络挑战的必然产物。

网络新闻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模式

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从无到有,并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目前,我国政府三个层次的新闻体制已基本确立,即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各部门和省级政府的新闻和发言人制度。③2009年,云南、贵州、南京、安徽、天津等地顺应网络时代要求,纷纷试点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从传播模式来说,网络新闻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模式,实现了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

从间接走向直接。传统的新闻模式中,新闻者通过大众媒体向受众信息,模式是间接(Mediated)。在这种模式中,者首先确定主题,然后召开新闻会向记者信息,最后通过记者的新闻稿件最终将信息传达给受众。同时,由于传统媒体发稿周期较长,一般为24小时,甚至更长,新闻者根本无法实现与受众的直接沟通。而网络新闻则是由网民通过网络平台向发言人提出问题,新闻发言人直接回答,从而实现了者和受众的直接传播。

从单向传播走向双向沟通。从信息的流向来看,传统的新闻模式中,公众往往缺少或不能向发言人反馈信息,因此,信息流向是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而在网络新闻模式中,公众由于直接面对发言人,因此他们可以随时进行沟通,正如两个人之间直接面对面的对话,从而实现了信息的双向沟通。同时,Web2.0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互动性强,借助Web2.0技术,通过QQ、MSN等即时通信工具以及论坛、博客、微博等媒介,发言人与受众即时互动,网络新闻实现了真正的双向沟通。

从现实走向虚拟。传统的新闻都是在现实中的新闻,而网络新闻却实现了在虚拟中的对接。无论是者还是网民都是通过虚拟的网络平台进行沟通。现实中的舆论管理我们早已不再陌生,而且深谙其道。然而,面对虚拟的网络舆论,则需要者更高的舆论管理技巧。正如贵阳市市长袁周所说,网络舆情的变化促使政府必须进行角色转变,政府信息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延伸,从单向信息向多点、动态传递信息转变,从定时、定量传播向互联网上24小时随时更新转变。④

网络新闻会打破了时间、空间和参与者数量的限制。传统的新闻会如果没有突发事件往往都是定期召开,而网络新闻会基本没有时间限制,网民可以随时提问,新闻发言人可以随时发言。例如,南京市设立的网络新闻发言人明确规定网上意见24小时之内必须回复。更有专家指出,针对网络舆情迅速及时的特点,网络新闻应该力争在黄金4小时之内得到回复。

除此之外,传统的新闻还受到地域的限制,而网络新闻则彻底打破了国别、地域的限制。因此,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新闻记者、网民只要对主题感兴趣,都可以参加。另外,网络新闻会还打破了参与人数的限制。传统的新闻会无论场地多大也只能由特定数量的记者参加,而网络新闻会则为无穷尽的网民提供了可能。

网络新闻发言人的意义:开启政府网络执政的新时代

美国学者Timothy Cook最早在《新闻执政:新闻媒体作为一个政治部门》(《Governing with the news》)一书中曾提出“新闻执政”的理念,指出现代政府应当运用新闻来提高公共政策部门的执政形象、执政公信和执政的合法性。网络时代给政府执政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政府顺应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开启了政府网络执政(Governing with internet)的新时代。

2003年非典疫情初期,中国政府由于采取传统的媒体管控方式,导致非典疫情假消息、小道消息泛滥,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恐慌,不利于非典疫情的防控。汲取非典的教训,中国政府加强了新闻会的建设,权威新闻的,成功引导了社会舆论。

当前,网络已成为民意表达最为集中的场所之一,已成为公众参与政治的主流渠道。“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出现,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新渠道和新方式,也是政府改进作风、促进勤政廉政建设,践行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直面网络舆论,是中国政府顺应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网络新闻会打破了时间、空间和参与者数量的限制,实现了从过去的间接到现在的直接,从单向传播到双向沟通,从现实到虚拟的突破,开启了中国政府网络执政的新时代,是中国政府更加成熟和自信的表现,是中国政治更加透明和民主的表现。

网络新闻发言人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网络新闻发言人开启了中国政府网络执政的新时代,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然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仍然处于蹒跚起步阶段。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实践和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网络新闻发言人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网络新闻模式的推广。目前,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虽然仅在我国几个省市试点,但它一出台就引起了舆论的关注。从当前来说,整体舆论导向对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出台表达了肯定态度。然而,如何将网络新闻从试点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网络新闻依托的是网络技术发展和网民的参与。不同地区网络技术的普及程度和网民的成熟程度各不相同,如何根据各地、各部门不同的情况建立适合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网络新闻制度,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网络新闻发言人形式、内涵的拓展及其制度保障。其实,网络新闻并非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不过最早的网络新闻主体不是政府而是企业。早在2000年3月20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北京艺百网络就举办了“中国首次网上新闻会”⑤。网络新闻是把传统的新闻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通过网络形成虚拟会场,把新闻者和分散于不同地点的记者集中在一起,使信息在相当广的范围内实现有效传播。

从目前我国几个省市的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实施来看,网络新闻发言人更侧重线上的网络新闻形式。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主要职责是在互联网上信息,用发帖、跟帖等形式回复网络舆论,形式极其简单。其实网络新闻形式可以更加丰富多样,同时网络新闻的内容也急需拓展。网络新闻发言人不是网络发言,而更应当是网络服务的一种形式。

网络新闻的理论指导。网络新闻发言人从无到有,从试点到推广的过程是我国政府在网络执政时代的积极尝试。任何一项社会实践都需要相关理论的指导,中国政府网络执政的新闻实践同样也需要网络新闻等相关理论的指导。而且,相对于传统的新闻来说,网络新闻实现了传统模式的多个突破。传统的新闻理论在指导新型的网络新闻的时候更显捉襟见肘。

因此,加强对网络新闻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对于提高网络新闻水平,加强政府网络执政水平大有裨益。伴随着中国网络新闻的蹒跚起步,网络新闻的研究和理论化同样也需要加强。

注释:

①叶皓:《网络时代执政的机遇和挑战》,《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5)。

②王晨:《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的讲话》,media.xinwenren. com/2009/1125/5903.html

③汪兴明、李希光:《政府发言人15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网络新闻发言人 网络执政 网络时代

2009年,广东、贵州、江苏、安徽等地政府纷纷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出台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新生事物,网络新闻发言人一出现就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成为新时期各级政府新闻的一个亮点。网络新闻发言人及其制度作为政府执政的一种新的实践方式,从其诞生到现在,走过的路程并不长,迫切需要学界的反思。有鉴于此,本文对网络新闻发言人现象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指出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产生是政府应对网络时代挑战的必然产物;网络新闻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模式,标志着中国政府网络执政时代的到来。

网络新闻发言人是政府应对网络时代挑战的必然产物

互联网全面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产生了影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整个中国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过去一段时间,一系列网络舆论事件都对政府提出了重大挑战,从“周老虎”事件到“躲猫猫”事件,从“天价烟”事件到“艾滋女”事件,从“最牛钉子户”到“嫖宿幼女”事件,再到“局长香艳日记”事件、“兽兽门”事件,越来越多的热点事件不再是通过传统媒体而是通过网络被迅速放大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公民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成为公众舆论生成的重要平台。

网络的正面社会影响和负面社会效应如影随形,共存共生。网络给媒体发展带来新的空间,但也使传统媒体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网络有力地推动了信息公开,但也加大了新闻管理的难度;网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但也会成为人们情绪宣泄的场所;网络加快了民主政治的进程,但也容易成为滋生民粹主义的温床;网络加强了对官员的社会监督,但也容易产生网络暴力;网络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但也容易造成低俗落后文化的流行;网络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会出现侵犯公民权利的现象;网络有利于向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但也会给境外敌对势力提供渗透的渠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应对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成为加强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①

在2009年11月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讲话中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关键期、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网上舆论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切实引导好网上舆论,是维护网上信息安全的重大举措,事关事业兴衰、社会和谐。”②

正是在互联网对政府执政提出了重大挑战以及中国政府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双重时代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首先“触网”,推出了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因此,网络新闻发言人的设立可以说是中国各级政府顺应网络发展,应对网络挑战的必然产物。

网络新闻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模式

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从无到有,并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目前,我国政府三个层次的新闻体制已基本确立,即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各部门和省级政府的新闻和发言人制度。③2009年,云南、贵州、南京、安徽、天津等地顺应网络时代要求,纷纷试点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从传播模式来说,网络新闻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模式,实现了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

从间接走向直接。传统的新闻模式中,新闻者通过大众媒体向受众信息,模式是间接(mediated)。在这种模式中,者首先确定主题,然后召开新闻会向记者信息,最后通过记者的新闻稿件最终将信息传达给受众。同时,由于传统媒体发稿周期较长,一般为24小时,甚至更长,新闻者根本无法实现与受众的直接沟通。而网络新闻则是由网民通过网络平台向发言人提出问题,新闻发言人直接回答,从而实现了者和受众的直接传播。

从单向传播走向双向沟通。从信息的流向来看,传统的新闻模式中,公众往往缺少或不能向发言人反馈信息,因此,信息流向是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而在网络新闻模式中,公众由于直接面对发言人,因此他们可以随时进行沟通,正如两个人之间直接面对面的对话,从而实现了信息的双向沟通。同时,web2.0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互动性强,借助web2.0技术,通过qq、msn等即时通信工具以及论坛、博客、微博等媒介,发言人与受众即时互动,网络新闻实现了真正的双向沟通。

从现实走向虚拟。传统的新闻都是在现实中的新闻,而网络新闻却实现了在虚拟中的对接。无论是者还是网民都是通过虚拟的网络平台进行沟通。现实中的舆论管理我们早已不再陌生,而且深谙其道。然而,面对虚拟的网络舆论,则需要者更高的舆论管理技巧。正如贵阳市市长袁周所说,网络舆情的变化促使政府必须进行角色转变,政府信息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延伸,从单向信息向多点、动态传递信息转变,从定时、定量传播向互联网上24小时随时更新转变。④

网络新闻会打破了时间、空间和参与者数量的限制。传统的新闻会如果没有突发事件往往都是定期召开,而网络新闻会基本没有时间限制,网民可以随时提问,新闻发言人可以随时发言。例如,南京市设立的网络新闻发言人明确规定网上意见24小时之内必须回复。更有专家指出,针对网络舆情迅速及时的特点,网络新闻应该力争在黄金4小时之内得到回复。

除此之外,传统的新闻还受到地域的限制,而网络新闻则彻底打破了国别、地域的限制。因此,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新闻记者、网民只要对主题感兴趣,都可以参加。另外,网络新闻会还打破了参与人数的限制。传统的新闻会无论场地多大也只能由特定数量的记者参加,而网络新闻会则为无穷尽的网民提供了可能。

网络新闻发言人的意义:开启政府网络执政的新时代

美国学者timothy cook最早在《新闻执政:新闻媒体作为一个政治部门》(《governing with the news》)一书中曾提出“新闻执政”的理念,指出现代政府应当运用新闻来提高公共政策部门的执政形象、执政公信和执政的合法性。网络时代给政府执政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政府顺应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开启了政府网络执政(governing with internet)的新时代。

2003年非典疫情初期,中国政府由于采取传统的媒体管控方式,导致非典疫情假消息、小道消息泛滥,从而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恐慌,不利于非典疫情的防控。汲取非典的教训,中国政府加强了新闻会的建设,权威新闻的,成功引导了社会舆论。

当前,网络已成为民意表达最为集中的场所之一,已成为公众参与政治的主流渠道。“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出现,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新渠道和新方式,也是政府改进作风、促进勤政廉政建设,践行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直面网络舆论,是中国政府顺应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网络新闻会打破了时间、空间和参与者数量的限制,实现了从过去的间接到现在的直接,从单向传播到双向沟通,从现实到虚拟的突破,开启了中国政府网络执政的新时代,是中国政府更加成熟和自信的表现,是中国政治更加透明和民主的表现。

网络新闻发言人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网络新闻发言人开启了中国政府网络执政的新时代,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然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仍然处于蹒跚起步阶段。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实践和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网络新闻发言人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网络新闻模式的推广。目前,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虽然仅在我国几个省市试点,但它一出台就引起了舆论的关注。从当前来说,整体舆论导向对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出台表达了肯定态度。然而,如何将网络新闻从试点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网络新闻依托的是网络技术发展和网民的参与。不同地区网络技术的普及程度和网民的成熟程度各不相同,如何根据各地、各部门不同的情况建立适合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网络新闻制度,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网络新闻发言人形式、内涵的拓展及其制度保障。其实,网络新闻并非是一个新生的事物,不过最早的网络新闻主体不是政府而是企业。早在2000年3月20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北京艺百网络就举办了“中国首次网上新闻会”⑤。网络新闻是把传统的新闻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通过网络形成虚拟会场,把新闻者和分散于不同地点的记者集中在一起,使信息在相当广的范围内实现有效传播。

从目前我国几个省市的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实施来看,网络新闻发言人更侧重线上的网络新闻形式。网络新闻发言人的主要职责是在互联网上信息,用发帖、跟帖等形式回复网络舆论,形式极其简单。其实网络新闻形式可以更加丰富多样,同时网络新闻的内容也急需拓展。网络新闻发言人不是网络发言,而更应当是网络服务的一种形式。

网络新闻的理论指导。网络新闻发言人从无到有,从试点到推广的过程是我国政府在网络执政时代的积极尝试。任何一项社会实践都需要相关理论的指导,中国政府网络执政的新闻实践同样也需要网络新闻等相关理论的指导。而且,相对于传统的新闻来说,网络新闻实现了传统模式的多个突破。传统的新闻理论在指导新型的网络新闻的时候更显捉襟见肘。

因此,加强对网络新闻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对于提高网络新闻水平,加强政府网络执政水平大有裨益。伴随着中国网络新闻的蹒跚起步,网络新闻的研究和理论化同样也需要加强。

注释:

①叶皓:《网络时代执政的机遇和挑战》,《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5)。

②王晨:《第九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的讲话》,http://media.xinwenren. com/2009/1125/5903.html

③汪兴明、李希光:《政府发言人15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新闻伦理;中西方比较;新闻传播交流与冲突

新闻伦理道德涵盖的范围不仅仅包括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或者职业伦理,还包括新闻事业整体以及包括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等新闻组织在内的新闻媒介实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价值取向、道德表现与日常行为品德规范的总和。

中国的新闻传播业是“西学东渐”的产物,是西方文化影响的结果。从产生之初。便打上了中西文化融合与冲突的烙印。这种融合与冲突始终贯穿在中国新闻传播业发展的脉络中。1815年,外国传教士在马六甲出版了第一份中文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开启了中国近代报纸的先河。之后,外国传教士办得报纸蜂拥而入。这种行为虽是一种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但客观上也将西方的新闻传播思想带到中国的土地上,使中国人眼界大开,认识到报纸可以言及国事、政事,可以传播知识、传播文明。正是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开启了中国近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崭新一页。

1.中西方不同的新闻理念导致了不同的新闻伦理道德

西方新闻传播史上影响最广泛最深远的指导思想是“自由主义理论”及其修正后的“社会责任理论”(即“新自由主义理论”)。媒介被认为是在行政、立法、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力,记者必须有新闻采访、报道、评论的自由,自由、平等的观念深深地烙在新闻界的指导理念当中。但是随着自由主义实践的发展,早期的纯自由主义被一种新的意识形态———自由而负责的报业理论———“社会责任论”(或“新自由主义”)所取代。这种理念认为,言论自由是附有义务的道德权利,是以个人对于他的思想、良心的义务为基础的,它是一项道德的权利。这与“自由主义理论”相比较起来,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这种进步并不能改变资本对于媒介的占有和垄断,但是它更加强调了媒介的道德和伦理责任。

我国的新闻伦理道德规范是建立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伦理道德观的基础之上的。这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开头表现得极为明显:“新闻工作者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努力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维护新闻工作的严肃性和声誉。”这些明确表明了我们的新闻理念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根本区别于西方的新闻理念,所以我们的新闻伦理道德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

2.中西方不同的媒体政治经济背景导致了不同的新闻伦理道德

当代资产阶级新闻事业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是属于私人所有的企业。随着竞争和垄断的加剧,他们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也必然要求新闻媒体体现出来,成为他们的盈利工具。新闻媒介之间的相互争论、攻讦、揭短,这种现象给人以极端民主和绝对自由的假象,并成为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象征,其实这种象征正是资本主义无政府状态的集团竞争在新闻领域的反映。西方传媒作为“第四种权力”立身,新闻从业人员只是对传媒业主负责,新闻传媒的道德失衡往往表现在媒介行为、组织行为,新闻伦理道德规范也主要是针对新闻业而言的。

与西方传媒不同,中国的新闻媒体长期以来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要对党负责,对政府负责,新闻传媒的伦理道德基本上与党和政府持同一取向,道德失衡的现象只是新闻从业人员的个人行为,所以我国新闻伦理道德就是在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指导下,从大量的实践工作中提炼出来的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资本主义新闻伦理道德有本质的区别。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制度和社会主义道德伦理,反映在新闻伦理道德上,也就是我国的新闻事业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是实事求是。

3.中西方相似的传媒发展情况使得传媒伦理道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

民主政府建立以后,媒体进入了自由传媒时期,西方传媒主要被设计成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种权力,而中国传媒主要是承担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任务。自由传媒时期主要有三个阶段:传媒政治化时期、传媒商业化时期、传媒垄断化时期。

在传媒政治化时期,政党为传媒提供资金,传媒成为政党的宣传工具,成为不同政治派别手中的武器。在西方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的政党报刊时期,在中国以“十年”为代表,尽管中西方的控制手段不同,但是道德失衡表现极其相似,都是遵奉“事实为政治服务”,攻击政治对手,煽动民众闹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生产关系的磨合,民主社会进入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时期,传媒也进入了商业化时期。西方国家是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商业化报刊逐渐成为主流,而中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传媒实行经营体制的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媒介商业化进程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一时期传媒的伦理道德问题主要在于媒体商业化运作带来的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冲突,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出现大量的“有偿新闻”现象,尽管产生的根源不同,但是表现极为相似,传媒和从业人员利用手中聚集的注意力资源作交易,捞取好处,谋得私利。

在一段自由的市场竞争之后,传媒业开始日趋集中并出现了垄断,在西方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开始“一城一报(台)”现象,中国虽然直到目前仍然是自由化传媒时期,但是以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和2001年中国广播影视集团的成立为标志,中国的传媒开始了向第三阶段的过渡。西方的大财团控制了传媒业,形成了可以影响政治、经济、文化走向的超级力量,并且加强了对政府的控制,这种传媒的过分集中,一方面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但在另一方面也会构成对言论自由的真正威胁,形成“文化帝国主义”或“电子殖民主义”。 [科]

【参考文献】

[1]顾潜.中西方新闻传播:冲突、交融、共存[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6.

[2]夏东元.郑观应集(上册)[M].345.

[3]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

[4][6][10]陈力丹.论中国新闻学的启蒙和创立[OL].中华传媒网,http: mediachina.

[5]范长江.论人民的报纸(1946年).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M].358.

[7]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8.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文人论政 新闻场域 幻象

一、“文人论政”传统

中国的文人,或说士这一阶层,自古以来就有清议的传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等。正如费正清先生所言,“中国有一个强烈却有感召力的传统,每个儒生都有直言反对坏政府的道义责任。”明辨是非,敢言能谏是属于中国文人的独特风骨。纵观现有的文献资料,大多都是从近代报人的“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这种政治主张和新闻思想切入,概括性论述了在新闻界中“文人论政”这一传统的由来和逐渐消隐的过程。

第一,文章的内容结构分布相似

首先是梳理近代有名的办报实业家、著名记者、撰稿人、作家等等的生平、办报历程、撰稿情况和新闻思想。近代时期,随着清政府的,科举制度的取缔,原有的封建文化秩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原本处于话语权中心位置的中国文人的身份急剧转变。在中西思潮不断冲击交汇的过程中,“开民智”又成为中国文人这一知识分子阶层的历史使命。许多知识分子都将目光转向了新闻界,一时间办报、撰写政论文章就成为他们实现这一使命的最好手段和平台。

“文人论政”的开先河者是王韬,他每天在《循环日报》首栏撰写的“论说”就是最好的证明,此后,又有梁启超先生用他的铁笔书出的论政文篇,影响力极为深远。自《时务报》开始,梁启超发表在《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的众多论政文,针砭当局时弊,臧否天下人物。此后,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的论政文,启迪了中的青年学子,振聋发聩,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同时,信奉西方自由主义的胡适先生从原本对政治避而不谈二十载,再到按捺不住心中热血提笔上阵,在《每周评论》《努力周报》《新月》《独立评论》等报纸刊物上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此外还有张季鸾、胡政之、王芸生等等数不清的名字在中国新闻史中永被铭记。在近代的炮火和动乱中,新闻界也如同承载它的这方土地一般,遭遇了种种折磨,喋血的报人却如春芽一般不断涌现,他们的名字,邵飘萍、林白水、史量才……为这一事业牺牲了性命,贡献了一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办报理想,在多灾多难的年代里,《申报》、“新民”报系、“世界”报系却不曾被历史的尘埃掩埋,陈铭德、邓季惺、成舍我等人的名字,也永远和新闻密不可分。

其次是联系“文人论政”这一历史渊源,论述“文人论政”这一传统产生条件及其特征。比如傅国涌认为“文人论政”这一传统的产生条件包括民间报刊的空间、经济独立与知识分子能够保持人格独立①,其特点有五:公正客观理性、论政而不从政、富于责任感,勇于负责、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笔锋常带感情;而其他学者如甘惜分却认为“文人论政”是政治家型报人办报的特点,这些报人具有政治家的一些重要素质;②王永亮则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直接指出文人借助报刊来参与社会并进一步干预社会,认为这些人都是具有强烈爱国心、敢于触及社会弊端和丑恶之处、学识渊博且对政治有深刻的洞察力、政治活动能力也较强、注重人民的呼声等等。③“文人论政”被称为一种办报思想,其内涵包括:从治国的角度对待报纸、报纸是国事的耳目喉舌,有“去塞求通”的作用、报纸文风应浅近义明,通俗易懂、报人精神独立并商业性经营报纸。④此外,也有一些研究者从个案研究出发,通过对《循环日报》《大公报》、《观察》周刊以及指出这些近代报人不但“论政”,而且主要目的是“立言”:向统治者进言、报刊要主持“清议”、“立言”要推动社会改革、报刊发言自由、内容需经世致用、关注国家外交、民生、救亡图存等主题;⑤在后续的研究中,还有一些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文人论政”这一传统产生的条件,报刊开辟的新言论空间以及传统士人在吸收传统儒学以及西方文化之后,逐渐向近代知识分子的转型这一主体条件,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冲突出发,审视了“文人论政”这一传统中存在的内在悖论。⑥西方新闻人崇尚自由,却为政治所困。而中国的文人恰恰相反,他们甘愿为政治所囚,追求的往往不是纯粹的自由。近代中国无数新闻人以牺牲理想或者生命为代价,均是以失败告终。政治书写的历史,远非一支笔或者一个人就能改变其奔涌而去的方向。“文人论政”这一传统其内在的相悖性就决定了其惨淡的结局。但是无法否认的是,虽然从个人角度而言,他们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毕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也未曾活着实现,但是他们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将弥足珍贵,如夜空中闪烁的明星,为后来的新闻人指明了前行的道路,为人民大众民族存亡意识的觉醒立下了盖世功勋。

此类文章均是简要评价这些近代报刊报人的思想及其贡献,大都或褒扬,或赞颂,或客观评价,等等不外如是,在此不做赘述。

第二,关于近代报人“文人论政”这一传统的研究方法大多都是以纵贯性研究为主,也有一些同时期的横贯比较研究。从现在的时间点出发,一直追溯到王韬、梁启超等近代报人“文人论政”思想之先驱者,此外大多还会提到自古时起中国文人就有“清议”的传统,以及古代士子阶层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的文化政治职责。横贯研究大多都会对一些典型的近代报刊进行横向比较研究,比如《大公报》、《观察》周刊、《循环日报》、《申报》等的办报思想,主要承办的报人及其相关言论、个人背景以及其对当代新闻界的启迪等等,不一而足。

第三,研究领域囿于文学性的总结论述,缺乏跨学科的视野。对于“文人论政”这一传统的研究大多遵照上述结构,不过也一些将这一传统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作比较的研究成果,比较其认同和区隔,论述二者内里所涵盖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不同取向及在近代中国新闻领域相互交融的部分。⑦

二、场域、资本与新闻场

1、场域

“场”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提出,后又被法拉第用于电磁领域。场域理论最早被用于格式塔心理学概念中的“心理场”,后又被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一如社会学研究领域。他认为,“场应该理解成一种研究方法:一种分析因果关系和建立学科结构的方法。”⑧由于勒温的学科背景,他对于场的研究大多只囿于心理学范畴。

将场域理论彻底推上研究工具和元理论位置的学者,当属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由于他人类学的背景,布迪厄特别钟情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他早期受到列维斯特劳斯关于“冷/热社会”观点的影响,并没有使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但是后期他又受到保罗・拉宾诺对一个特定群体的人类学研究启发,提出了场域理论。⑨

在布迪厄看来,他所引用的这一研究方法,是将传统社会学的两种研究取向结合起来的中观研究范式,目的是打破当时知识界的客观/主观与宏观/微观的二元对立结构⑩。他在惯习(habitus)与资本(capital)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场域理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型购。”⑾

2、资本与场域的特征

场域是按照某种特殊逻辑建构的。在某个特定场域中,位置由资本决定,同时资本的分配也仰赖位置的高低。布迪厄所定义的资本主要有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两种,通常是由处于场域中的个体通过直接体验与间接体验累积而成,通常包括家庭背景、工作性质和遗产继承等等。场域有三个显著特征:其一,场域由特殊逻辑构建,这种逻辑是客观而非主观的,它是一个结构化了的空间;其二,场域的客观逻辑是一种固定结构,所有进入此场域的个体必须接受这一前提条件,但这种条件本身可能是隐蔽的,通常作为特定场域的“常识”出现;其三,场域的常态是持续竞争,这种竞争包括对于资本的争夺,还有对于场域内部规则的制定权的竞争;其四,场域是一种内在不定常场,外在定常场。场域的内部规则具有历史性,是不断更新变化的结果,这种结果通常来源于场域之中的竞争。此外,场域与场域之间的规则通常是不可通约的。⑿

3、新闻场

布迪厄在1996年座谈法国巴黎一台,做了《关于电视》和《记者场与电视》两个讲座,并同年整合为一本小册子《关于电视》出版。在这本不长的著作中,布迪厄在总结电视场与新闻场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场(Media Field)的概念。新闻场作为媒介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媒介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主要指代新闻场的相关研究。

布迪厄对于媒介场的研究重点落在“符号暴力”的形成机制上。简单来讲,就是指在新闻场中,资本与位置都会变成一种象征符号,对整个场域的运行规则、运行状态以及运行结果产生支配性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符号暴力”。布迪厄指出,较之其他的场域,新闻场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于,新闻场更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干预,并且利用娱乐化、共谋、舆论监督、反映民意的名义同时干预其他相关场域的自治。

三、近代新闻场中“文人论政”的幻象

1、中国近代新闻场的特殊性

在中国近代语境中,宏观的政治权利是不可忽视的,对于新闻场内部的参与者的身份分析也应该加入进来。近代新闻场中的社会阶层分布集中于文化知识分子阶层,大多数成员是传统中国士子、乡绅阶层经过西学东渐的洗礼而转变过来的,多有留洋经历。因此,比起西方新闻场中的成员,中国近代新闻场域中的参与者身上留下了中西两方的文化痕迹。这体现为他们在文化场中的立场是公平民主自由,而在现实之中又会由于人情、利益以及强权压迫等等因素,不得不放弃新闻场中的游戏规则而选择政治场靠近,本身的身份认同处于矛盾之中,因此有些人因为忍受不了对现实的绝望而选择自杀。

2、“文人论政”幻象

烽火连天,军阀割据混战,列强欺侮,人民生活得痛苦不堪,这就是近代中国的最真实写照。在这一时期,涌现了众多新闻人和革命者。他们大量进入了新闻场,想要借此传播新思想新观念,警醒国民,救亡图存。在这一时期,各种各样的合法民办报刊、非法民办报刊以及官报和各种政党报纸也全部都进入了新闻场,借由不同的报人、时评家、革命家以及爱国文人的笔锋,坚信可以借此改变国家与自身的命运,为了这一目标,很多人都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在新闻场激烈的搏杀争夺中,其实质是在争夺超越这一场域本身规则的力量,那就是占领新闻场中的制高点,制定新闻场中的规则,并分配更多有利于宣传自己主张的资本。

但是,对于人类而言,生命尤为宝贵,死亡意味着永恒的沉寂。为何他们甘愿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本文暂且不谈民族大义与个人道德境界的问题,这里必须提到的是一个自古以来的清议传统,“文人论政”幻象。

“幻象(illusio)”一词,布迪厄在研究媒介场的时候就曾使用过,它是源自拉丁语的ludus,意为游戏。他认为,游戏的意思就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在某一时空范围内进行;游戏规则是游戏参与者自愿接受的,但又具有绝对的约束力;它以自身为目的,而且伴有一阵紧张、愉快的情感及对于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⒀从这一定义中总结有以下三点:(1)游戏其实等同于场域中的竞争,玩游戏的过程就是竞争的过程,它必须决出胜负;(2)游戏的运行有不可抗的规则,但是参与者可以自愿选择接受或不接受;(3)不接受规则的游戏者,就是规则和秩序的破坏者,有可能受到惩罚或是被流放于场域之外。

“文人论政”是一个幻象,也是一种新闻场域中的“游戏”。但是这一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却是权利与资本:有可能是新闻场内部的,也有可能是来自外部的,比如说政治场,经济场等。近代报刊,一方面受到各方军政权力的逼迫,另一方面也要吸引读者,扩大发行量,获得自生的生存。

支持他们继续这一游戏的,就是“文人论政”这一新闻思想。新闻场的运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一场域浮动在众多场域之间,被影响或者施加影响,这使得新闻场有时候看起来可以超越权利与资本的游戏规则。⒁他们以生命为代价,其原动力在于他们相信新闻场内的拼斗是有意义的,胜利者可以获得改写历史的权利,并因改变国家与自身的命运而永垂史册。

对于他们而言,“文人论政”这一思想代表的是自古以来的士子“清议”的风骨,他们相信,自身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一个革命的先驱者,一场救亡图存运动的领导者,他们肩上担负的是民族的希望和使命,他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们书写的是明天的历史,他们唤醒的是麻木的国民,他们建设的是民主自由富强的未来中国。这就是“文人论政”的终极目的,立言参政。这种蓬勃的历史情怀,这种沉肃的历史使命感,这种强烈的爱国愿望迫使他们甘愿冒着生命危险揭露黑暗,鞭挞丑恶,臧否人物,怀着对自由民主平等的渴望,为理想献身,这是他们终极的追求。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新闻场中的个体会不顾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的约束和限制而摸索前行。

他们的探索不是没有意义的。场域中的幻象与惯习并非消极被动的被场域决定,它们还会主动地去改变场域规则。今天的底层游戏者在谋得高位之后,很有可能成为新的游戏规则的制定者⒂。近代报人在新闻领域的探索,不但是警世的长钟,激发了国民的爱国图存的情怀,还为后来的中国新闻实践带了颇多的启迪,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①傅国涌,《“文人论政”一个已中断的传统》[J].《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03(5)

②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③王永亮,《近代民营报刊的“文人论政”》[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6)

④王永亮、邓相超,《近现代民营报刊的“文人论政”》[J].《新闻爱好者》,2002(3)

⑤洪梅,《民营报刊的文人论政研究――以〈循环日报〉、〈大公报〉、〈观察〉周刊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2008

⑥张丽萍、陈培爱,《试论我国近代报刊的“文人论政”传统》[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⑦赵云泽、涂凌波,《“文人论政”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区隔与认同》[J].《现代传播》2010.10

⑧Kurt Lewin: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Selected Theoretical Papers,NY:Harper & Row.1951:201

⑨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2002(4)

⑩⑿⒀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06

⑾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导》[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⒁⒂赫伊津哈:《人,游戏者》[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34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突发事件;新闻执政力;政府;媒体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3-0077-04

新闻媒体,在西方被称为继行政、立法和司法之后的“第四种权力”。它与政府、公众构成一种三角关系,并对政府和公众产生重要影响。在突发事件中,新闻媒体对政府的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新闻媒体能够在政府与公众之间承担起沟通“桥梁”的作用,有利于满足公众知情权,有利于稳定公众情绪,也有利于增加公众对政府危机管理的信任与支持。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如果处置不当,则会加剧谣言传播和危机爆发速度。尤其是当前历史条件下,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加之媒体资本化趋向越来越明显,我国传统的主流媒体话语权越来越弱。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的功能也将逐步被弱化。新闻媒体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党和政府的执政环境。因此,党和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要想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加强与新闻媒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及舆论引导。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也再次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明确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政府部门如何加强与新闻媒体的信息沟通,实现舆论引导,如何实现“善待媒体、善管媒体、善用媒体”进而提高自身“新闻执政能力”就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在此背景下探讨突发事件中政府新闻执政能力建设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政府新闻执政力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1.政府新闻执政力建设的内涵

政府新闻执政,英文为(Governing with news),其最早是由美国白宫的一名新闻发言人所提出的。后来,我国著名学者李希光将其引入到我国,并翻译为“新闻执政”。目前,虽然有部分学者在相关文献资料中提到了“新闻执政”,但是新闻执政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我国学术界关于“新闻执政”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笔者借鉴李希光教授的观点,认为政府新闻执政力,就是一种“驾驭舆论的执政能力”[1],它是构成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讲,政府新闻执政力是指政府运用有效手段与新闻媒体进行信息沟通,加强舆论引导,在公众中树立、传播和提升政府形象,保持政府执政合法性和执政地位的能力。

2.政府新闻执政力建设的意义

首先,加强政府新闻执政力建设有利于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突发事件中,危机信息本身是一种公共信息资源。加强政府新闻执政力建设,有利于政府及时危机信息,满足公众需求,也有利于动员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危机的化解,维护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

其次,加强政府新闻执政力建设有利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随着我国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切实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成为现代民主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突发事件中,加强政府执政力建设,有利于发挥新闻媒体的“桥梁”作用,将动态危机信息及时地传递给社会公众,切实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

第三,加强政府新闻执政力建设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被给予了最为广泛的关注。这一时刻,也是政府塑造良好形象的关键时刻。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政府加强新闻执政力建设,有利于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政府解决危机的态度和举措,有利于政府良好形象的树立和传播。反过来,良好政府形象的塑造有利于增强社会公众对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

二、突发事件中我国政府新闻执政力存在的问题

1.政府官员的新闻执政能力薄弱

突发事件中,政府官员的新闻执政能力直接决定着政府新闻执政力。在突发事件中,政府官员要直接面对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这其中,政府官员表现出的执政能力既关系到个人的仕途,也关系到政府执政力建设的具体成效。当前,政府官员的新闻执政能力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缺乏现代新闻执政理念。长期的计划经济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许多政府官员习惯于把新闻媒体作为发号施令的工具。所以,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许多政府官员因对新闻媒体心存戒心,而缺乏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双向交流。这样既不利于社会公众了解危机信息,反而因为种种猜疑会加剧危机的传播,同时也使得政府失去了一个塑造形象的绝好机会。

二是应对媒体能力比较薄弱。目前,政府官员在应对媒体的能力方面还有所欠缺。面对新闻记者的采访时,许多政府官员缺乏真诚的沟通,要么是官话连篇,要么保持沉默,要么以无可奉告来搪塞记者等。政府官员的这种应对方式往往会导致新闻媒体的误解或是不准确的报道。在有的地方,有的领导为了逃避责任,惧怕新闻媒体的曝光,采取各种手段封锁消息,阻止新闻媒体的报道,甚至对新闻记者进行打击报复,这不仅不利于化解危机,反而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危机,同时也严重破坏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

2.政府新闻制度运行不畅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制度逐步由高度集权的调控体系向法制化的新闻制度转变。目前,我国法制化的新闻制度已经基本建立。但是,我国新闻制度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职业化程度不够。新闻发言人是一种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职位,应该由专门的人才来担任。但是,我国目前各级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基本上都是由各个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官员兼任的。这些政府官员,虽然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但是由于缺乏新闻学方面的知识,也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新闻工作,不利于政府新闻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的提高。

二是媒体新闻自由与政府信息控制之间的矛盾。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基本权利,作为公众代表的新闻媒体也就具有新闻自由的权利。从这个角度上看,政府应该最大限度地满足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但是,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而言,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政府需要对一些危机信息进行适度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新闻自由与信息控制就会产生矛盾。由此,政府如何在遵循新闻自由的原则下,对有害信息进行控制就成为政府新闻执政力建设的重大难题。

三是我国新闻的时效性不够。突发事件发生后,谁第一时间信息,谁就占据了舆论的主动权。我国政府只有加强信息的及时性,才能有效规避因为各种“小道消息”传播而导致的危机扩散。2011年3月16日,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的食盐抢购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政府新闻的时效性还不够,结果导致群众不能及时获得权威信息和指导,出现了这种不理智的行为。

3.现有新闻媒体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我国新闻媒体都是作为党政机关所有的事业单位而存在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加快了新闻媒体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逐步走上了一条市场化改革的路子。在新闻媒体中,开始实施“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运营模式。

这种模式正如亨廷顿指出的,政府“几乎在所有方面都起着积极的领导作用和控制功能。”[2]具体来讲,其体现为党和政府对突发事件中新闻媒体报道的“政治领导”原则。按照这一原则,突发事件要根据程度的不同由不同的新闻媒体来,并且新闻媒体的报道必须取得政府的许可之后方可。比如,重大的突发事件,只能由中央新闻媒体机构和报道。这种新闻媒体的管理体制一方面保证了危机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有利于最大限度的维护社会稳定。但是,另一方面会导致“跨地区的舆论监督”。在我国地方政府中,新闻媒体往往与地方政府存在着隶属关系。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干预下,当地的新闻媒体会对本地之外的人和事进行监督性报道。

另外,我国对新闻媒体的管理还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发达国家在突发事件的新闻媒体管理方面,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比如美国的《信息自由法》,英国的《信息公开法》,日本的《情报公开权利宣言》等。这些专门法律规范有效地规范了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而在我国,党和政府对新闻媒体的管理只是参照宪法和一些行政法规的相关条款规定执行的。相关法律规范的缺失使得我国新闻媒体中出现了诸如“假新闻”、“封口费”等失范现象。

三、加强突发事件中我国政府新闻执政力建设的对策

1.提高政府官员的新闻执政能力

提高政府官员的新闻执政能力是提高政府新闻执政能力的重要任务之一。提高政府官员的新闻执政能力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政府官员新闻执政理念和运用传媒塑造政府形象的意识的培养。20世纪末,新公共服务理论倡导一种新的行政伦理价值,即政府应该“为了公共利益而为公民服务”。[3]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构建为人民服务的服务型政府。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官员应该积极接受这种行政价值的引导,积极地创造性地回应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官员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改变原来将新闻媒体视为“传声筒”甚至是“洪水猛兽”的错误观念,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将新闻媒体作为化解公共危机的重要力量之一。

二是要提高政府官员应对媒体的技能和能力。政府官员应对媒体能力如何,不仅影响到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而且关系到政府新闻执政水平的高低。由于政府官员应对媒体能力最终体现为政府官员个体的新闻执政能力,所以提高政府官员应对媒体能力要从提高政府官员个体的新闻执政力入手。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要大力加强突发事件中政府官员新闻素养和新闻知识的培训力度,提升突发事件中政府官员个体与新闻媒体对话、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官员个体要重视与新闻媒体的主动沟通,也要自觉加强自身学习,充分了解各种不同类型媒体的特点和性质,并掌握突发事件中与不同新闻媒体对话交流的技巧。这样才能有利于缓和和化解危机,也才有利于塑造政府在公共危机中的良好形象。

2.完善政府的新闻机制

政府的新闻机制完善与否也直接决定着政府新闻执政力的强弱。所以,很多国家都把政府新闻机制建设作为政府新闻执政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完善政府的新闻机制:

一是要实现新闻发言人的专业化和职业化。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变革,政府面临的问题会越来越复杂,各种突发事件还会频频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急需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政府新闻发言人队伍,及时、准确地传递政府危机处理的态度和举措,避免因谣言造成的各种恐慌和骚乱。

二是要完善我国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地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具体来讲,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政府要按照以下几个原则来信息:第一时间快速响应原则、真实性原则和滚动原则。这方面,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留下了成功的经验。

三是要提高政府议程设置的能力。议程设置是由传播学者麦克斯韦尔・麦克姆斯和唐纳德・肖提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因此,政府需要引导媒体的议程设置,以此来引导舆论,凝聚人心。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化发展,传统主流媒体对公众话语权的议程设置能力在逐渐减弱。这就需要政府一方面要加强传统主流媒体的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发展新兴媒体,比如政府网站等,以弥补传统主流媒体的不足。

四是要协调信息自由与社会控制的矛盾。美国社会学家罗斯指出,为了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就必须有一定的控制机制。[4]信息自由与社会控制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但是信息自由也不是绝对的,而是应该有法律制度约束的。同时,社会控制也不是没有限度的,应该尊重信息自由。所以,在协调两者矛盾的过程中,要谋求双方的统一,并用法律制度加以规范。这方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完善新闻媒体的管理体制

新闻媒体的管理体制是否科学、合理也影响着政府新闻执政力建设的具体成效。当前,我国新闻媒体管理体制的优化,既要坚持党的政治领导,也要促进其进一步优化。具体来讲,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优化:

一是要加强新闻媒体管理的法制化建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对新闻媒体的管理应该更多地依靠经济、法律手段,而非传统的行政手段。新闻媒体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是大势所趋。虽然我国出台的《中国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的应对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也极大地推动了政府对新闻媒体的法制化建设。但是,这种法制化管理的力度还亟待加大。借鉴国外经验,我国急需要制定一部《新闻法》,用以进一步明确政府对新闻媒体的法制化管理。

二是要加强媒体行业自律。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政府对媒体的控制会逐步减弱。受利益驱使的影响,新闻媒体往往会超越界限滥用信息自由,给政府突发事件的处理造成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急需加强新闻媒体行业的行业自律。具体操作上,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加大行业协会对各新闻媒体的监督力度。[5]媒体行业协会要进一步完善新闻伦理规范,加大对媒体记者从业职业道德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力度,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

三是要营造一种自由和负责的媒介生态。自由而宽松的空间,是新闻媒体履行社会职责,行使舆论监督的重要条件。所以,政府对那些没有触犯法律的新闻媒体,应该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试错。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要防范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以捏造事实,获取市场利润的行为。这就需要政府制定一套有效的媒体问责制度来规范媒体行为。

4.构建民主的新闻执政文化

政府对突发事件处理的态度和举措,既能反映一个政府的工作作风和素质,也能反映出一个政府的执政能力,还能反映出支撑政府执政行为的执政文化。政府新闻执政力的建设除了需要在上述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之外,还离不开一定的执政文化作为支撑。有强势执政文化支撑的新闻执政力才是强大的,才是坚不可摧的。那么政府新闻执政力需要何种执政文化来支撑呢?由于新闻执政力本身就是民主社会中,政府主动加强与社会公众沟通,以实现公共利益的一种文明执政方式。一个具有很强新闻执政力的政府,必定是一个民主、透明、开放的政府,其所追求的必定是一种民主的执政文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政府新闻执政力的建设就需要强大的民主执政文化作为支撑。

构建强大的民主执政文化,就需要“表达意见的自由和多种信息来源”。[6]具体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政府要尽可能地公开各种政务信息和社会信息。具体到突发事件中,政府要及时地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布各种危机信息以及政府危机处理的相关信息。(2)政府要放松对新闻媒体的管制。随着我国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处理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政府必须赋予新闻媒体更大的自主性,并与新闻媒体进行积极广泛的合作,有效化解各种社会危机。(3)要进一步加强法治精神。民主执政文化的构建与法治精神的强化也是密不可分的。在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国家、媒体、公众的互动关系都应该由法律来协调。这样,民主执政理念才不会流于形式,而真正落实在相关的法律规范之中。

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的信息功能变得日益强大。新闻媒体的发展不仅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极大地影响了党和政府的执政环境。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新闻媒体对执政环境的影响更为直接。面对突发事件,政府如何与新闻媒体进行信息沟通,如何通过新闻媒体进行舆论引导、凝聚人心,进而提高政府的新闻执政能力,就成为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中要实现社会稳定、化解危机的首要任务。但是突发事件中,我国政府新闻执政力存在着政府官员的新闻执政能力薄弱、政府新闻制度运行不畅通、新闻媒体管理体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政府新闻执政力建设的成效。随着我国政府官员新闻执政力、政府新闻机制、新闻管理体制和新闻执政文化的不断完善,我国政府新闻执政力建设定能取得成功,成为推动政府能力建设,造福公民福祉的又一利器。

参考文献:

[1]李希光.新闻执政:现代政府的媒体战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1).

[2][美]塞缪尔・亨廷顿.全球化的文化动力[M].康敬贻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1-22.

[3][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5.

[4]谢金文.中国传媒产业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02.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新闻舆论视角;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039-02

高校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主阵地,新闻舆论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正确的新闻舆论对人们的思想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新闻舆论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很大的影响,高校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新闻舆论对教学有利的方面,从新闻舆论视角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新闻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依赖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另一方面,新闻舆论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直接的影响。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新闻舆论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1]。

1.迅速地传递党的思想政治路线及方针政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向标。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发表的新闻舆论,可以及时地反映出党和国家发展的思想政治路线、方针和政策。新闻媒介可以更加迅速地使更多的相关信息传播和传递。高校通过新闻舆论可以明确,在现阶段国家及党的整体思想路线和发展方针政策。对这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的政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时俱进进,取得实效。

2.正确的新闻舆论可以有效地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新闻舆论之所以能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积极的影响,主要是因为通过媒体传播的正确舆论,使人们能够在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引导下,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一般的新闻舆论中,会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等优秀的精神融合在其中,将一切有利于人们的思想和精神文明构建的内容都集合到一起,并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将弘扬时代精神和优秀传统结合起来,进而形成更加稳固的民族凝聚力[2]。高校是国家人才储备的主阵地,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接班人,大学生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网络等多种媒体,了解国内外的新闻媒体舆论中正确的舆论,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同实践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就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来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舆论的传播媒介更加丰富,人们在通过多种媒体和手段了解新闻信息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就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能充分认识到新闻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从新闻舆论视角出发,不断探索与创新,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做出积极的改进与完善,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将大学生塑造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所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仅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观目标是否实现和其实现程度,更包括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哪些客观性的效果,即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了那些实际性的效果。

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性。(1)虽然我国在近年来在持续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高校也加大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但是取得的效果却并不理想,教学的实践性相对较差。从另一方面来说,高校实现教育实效性的途径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高校试图通过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教学向学生宣讲马克思主义以及当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方式单一、创新不够,不但没有发挥作用实现其实效性,还使得学生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实践分离。因此,高校应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作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3]。(2)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一方面,我国经济出现飞速增长;另一方面,一些敌对势力利用人权、民族、宗教、国家统一等问题大做文章,并刁难我国政府,不利于我国的和平统一。因此针对这种社会现实,就有必要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新形势、新问题的实际和理论分析,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出发,找到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观念等有机结合起来的途径,尽快走出困境。因此,可以说在新时期复杂的社会发展环境中,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很有必要的。

三、新闻舆论视角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新闻媒体不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新闻舆论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影响更大。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将理论教育同实践结合起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学内容是否具有时代性,是否具有实效性,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影响较大[4]。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将学生的实际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现在的社会电子信息技术发达,通过不同渠道的新闻媒体可以传播出多样的新闻舆论信息,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通过网络等获得多种信息。教师要善于利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在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先进的媒体来获得信息与知识。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客观地分析当今的新闻舆论中的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树立起和谐发展的观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树立起将理论教育同新闻舆论中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的教学理念。

2.善于利用和触及新闻舆论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新闻舆论中的热点问题,敢于触及新闻舆论中的难点问题。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社会问题还尚未得到解决的情况,教师不应该回避,而应该结合该新闻舆论进行客观的分析[5]。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面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面临很大的挑战,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存在较多的难点。如果可以合理地将新闻舆论中的热点问题,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与辨证,对新闻舆论中的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调查与研究,分析其原因,教育和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应对。例如,书记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反腐举措,从而在新闻舆论中接连出现各地高官落马的现象,教师要同学生分析和讨论,为什么频频出现高官落马的现象等问题。就可以明白当今政府对各级领导干部廉洁执政的要求,严格要求他们能够“在其职,谋其事”,严厉打击贪污犯罪是为了切实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加信任党和政府,更加坚信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发展的作用,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关注新闻舆论,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和公民责任感。

3.合理利用新闻舆论中先进人物、事件以及单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可以合理地利用新闻舆论中先进人物、事件以及单位作为教学的素材,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使学生更加信服教师所讲,并在实践中积极践行。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有很多先进的个人与集体,他们的事迹就是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一方面这些素材使比较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生动,另一方面这些素材源于生活,更加具有感染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有说服力。纵向来看,在上个世纪中期就有关于“最可爱的人”这一新闻舆论报道,是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赞颂;我们每年的“雷锋日”就是在纪念这位舍己为公、默默奉献的战士。虽然这些先进的事例都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由于距离现在的时间较远,且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很难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教师就需要积极地应用在近年来涌现出的先进个人或先进事迹作为教学的素材。例如,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就出现了一大批的先进个人和单位,尤其是奋斗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抛下了家庭,牺牲自己的生命健康,投入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事业中,他们就是新世纪最可爱的人。这样有针对性地在新闻舆论视角下,运用新闻舆论中报道的先进个人、事件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将理论教育和实际结合起来,就可以有效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和重要组成部分。探究新闻舆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着积极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转变理念,积极地整合与优化教学资源,并不断地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合理运用新闻舆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铂,海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的探索与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2]马智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5).

[3]李铁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时政新闻论文范文第15篇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范文一

中央宣传文化单位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专题会议21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书记xx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把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认真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思想舆论支撑。

会议传达了重要讲话精神,11家中央宣传文化单位负责同志作了发言。大家一致认为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党的新闻事业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理论,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对整个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 xx在讲话中指出,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要联系实际抓好落实。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抓紧制定落实的具体方案。要组织好讲话精神的学习研讨和集中培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深化“走转改”活动;要带着问题学习贯彻,弄清差距在哪里,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推动讲话精神落实落地。

xx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工作,关键是强化宣传文化单位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做到讲政治、强党性、敢担当、勇创新、严律己。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主动自觉地向党中央看齐,维护党中央权威。要认真践行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根本原则,把正确导向要求体现在工作各个方面。要切实担负起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责任,落实好抓党建、带队伍的责任。要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难题,把握宣传思想工作规律,贯彻好时度效的要求,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要按照“三严三实”改进作风,有针对性地排查廉政风险点,树立宣传文化单位良好形象。

刘延东在讲话中指出,中央宣传文化单位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排头兵”,要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主动服务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创新方式方法,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做好正面宣传,回应社会关切,合理引导预期,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刘奇葆主持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把宣传文化单位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政治方向,强化责任担当,严明管理要求,提升能力素质,使领导班子强起来。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范文二

用48个字概括 19日上午密集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三家中央媒体单位调研之后,下午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围绕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党性原则、宣传方针、导向问题以及新闻人才等,都进行了深刻阐述。他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媒体宣传方面,强调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针对导向问题,表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本次座谈会规格颇高,除了中央领导之外,中央新闻舆论单位负责同志、北京市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中央新闻单位编辑记者代表约180人参加座谈会。

重要性: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

当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会上,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新华社社长蔡名照、中央电视台台长聂辰席和编辑代表范正伟、记者代表李柯勇、主持人代表康辉分别发言,他们谈认识、讲工作、提建议,边听边记,不时插话交流。在听取他们发言后,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

职责使命:提出四十八字箴言

对于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进行了系统阐述,他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四十八个字的职责和使命涵盖全面,将舆论宣传方方面面的任务全部排列了出来,既包括国家层面,也包括社会层面,同时还有中外交流方面。

党性原则:党和政府办的媒体必须姓党

如何完成这样的职责和使命?首先,针对新闻舆论工作中的党性原则问题,强调,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党的新闻舆论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都要增强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都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还表示,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导向问题:各方面、各环节都要讲导向

新闻舆论工作要讲导向,这也是完成上述职责使命的重要内容。对此,表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

报道方向: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新闻宣传中有正面宣传和批评报道,二者什么关系?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哪个占主导?对于这方面的问题,讲得很透彻,他表示,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他还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无论是正面宣传还是批评报道,都离不开真实性。在这方面,称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

报道方式:借助新媒体优势推动融合发展

当下的媒体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时,内容都与新媒体有关。对于新条件下的报道方式和传播形式,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

人才问题:深化新闻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新闻舆论工作关键靠人,针对人才问题,也讲得很明确,他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的核心是人才优势。要加快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要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道德修养,保持一身正气。要深化新闻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新闻舆论工作者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真诚关心、待遇上及时保障。

党的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最后,关于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问题,表示,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是新闻舆论工作顺利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发现矛盾问题、引导社会情绪、动员人民群众、推动实际工作。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范文三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了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原则,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把党性原则放在第一位。这就是要解决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我是谁”的问题。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和身份 归属,它是党的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姓中国共产党、姓社会主义的,对此不能有任何异议。这就决定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增强看齐意 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发出党的声音,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

及时传递党的信息,尤其是党 的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政策决策,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大责任和使命。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正确把握党性和人民性的辩证关系,牢牢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这就是要解决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为了谁”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性质和宗旨就决定 了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整体意志相统一的。党既要及时把人民群众的所有利益诉求加以汇总,同时也要进行分析归纳提升,形成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再推广下去引领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