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范文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范文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外阅读 初高中衔接

初高中衔接是我国当前中学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中考后,大批的初中毕业生都涌入各种初高中衔接的培训班。高中开学之初,教师也都会花一定的时间与精力给刚跨入高中的新生进行初高中衔接辅导。在这种大环境下,初高中历史衔接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历史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初高中历史衔接的重要性,如何进行有效的历史课外阅读辅导,以及帮助学生实现初高中历史的顺利过渡等问题并未受到应有重视。

一、历史课外阅读在学生初高中历史衔接中的重要性

1.历史课外阅读是高一新生亟须弥补的一项功课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道出了广泛阅读对学习的重要性。历史课外阅读对于学习历史也显得极为重要,因为历史囊括古今,包罗万象。仅仅依托教科书是很难学好历史的。鉴于此,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初高中历史课程对于课外阅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在课程资源方面强调:除了历史教科书外,图书馆、校外历史课程资源、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网络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也指出:学生要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课程资源方面强调:除了历史教科书以外,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历史遗存等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当前,教育部的历史课标研制专家们在多个场合透露: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新思路,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简而言之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显而易见,要落实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深化初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就离不开在学生中推广历史课外阅读。然而,众所周知,当前中学生的历史课外阅读十分匮乏。历史课外阅读是广大中学生亟须弥补的一项功课。而高一阶段则是学生改变旧习惯、重视历史课外阅读的一个契机。

2.历史课外阅读是高一新生克服初高中衔接障碍,顺利适应高中历史课程的重要途径

初中历史课程从宏观角度入手,按照时序编排教材,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侧重于识记。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能基本掌握知识,应对中考。高中历史课程兼顾宏观与微观,按照专题编排教材,教学内容的时空跳跃性很大,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也远远超过了初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上升到了侧重理解与应用的层面。高考更是突显能力,对分析、综合、归纳、评价等高层次能力的考查。习惯了初中历史的高一新生,一跨入高中,就面对着迥然不同、难度骤增的历史课,往往很不适应,难以顺利实现初高中历史的衔接,进而影响了学习,而历史课外阅读能帮助高一新生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首先,一些可读性较强的历史课外读物能帮助高一新生缓解畏难情绪,重拾学习历史的兴趣与信心。其次,与教材相关的历史课外读物能帮助高一新生适应教学内容跳跃性大的特点,有利于拓展知识面,构建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此外,广泛的历史课外阅读以及相应的交流探讨有助于高一新生领悟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与方法技巧,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史证能力、质疑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养成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二、改进高一新生历史课外阅读状况的策略

历史课外阅读对于高一新生的初高中历史衔接是很重要的,但他们却对于历史课外阅读不够重视。如何改变这一羁觯帮助高一新生养成历史课外阅读的习惯呢?

1.开门见山,讲明为什么读

历史课外阅读对于初高中历史衔接的重要性,教师很容易明白,但学生就不一定能明白。所以,在学生刚跨入高中,刚接触历史时,教师就应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历史课外阅读对于读好高中历史的重要作用。我习惯于借助高一新生的第一堂历史课上一节《导言课》。在这节课里,我会简单介绍初高中历史的差别与联系、高中历史的知识体系、学习高中历史的建议等内容。我会向学生强调历史课外阅读对于学好高中历史的重要作用。

2.推荐书目,指明读什么

由于历史包罗万象,历史类读物汗牛充栋,一个人穷其一生也无法读完。由于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各种书籍琳琅满目却又良莠不齐,高一新生在阅读历史课外之初应由教师推荐阅读书目。适合高一新生阅读的历史读物有以下几类:

(1)优秀的历史通俗读物。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谌旭彬的《汉朝:被掩盖的真相》《中国:1864―1911》,张鸣的《辛亥:摇晃的中国》《历史的底稿》,(美)林达的《历史深处的忧虑》《带一本书去巴黎》等。这些优秀的历史通俗读物,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可读性强,有助于学生提升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增长知识、提升历史素养。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市场上的历史通俗读物鱼龙混杂,各种穿越、戏说、秘史充斥其间,低俗化、娱乐化的倾向较为严重,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甄别优劣。

(2)名家名著。历史课外阅读应重点读名家名著。但历史类书籍多,名家名著也多,切忌贪多求全,要从高中历史教育的实际出发,精选与高中历史教材相关、与高中生认知水平相契合的名家名著。值得推荐的中国史方面的书籍有:钱穆的《国史大纲》《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葛剑雄的《统一与分裂》,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美)徐中约的《中国的奋斗》,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王奇生的《革命与反革命》,(美)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等。世界史方面的书籍有:陈哲衡的《西洋史》,罗荣渠的《现代化新论》,钱乘旦的《在传统与变革之间》,李剑鸣的《美国的奠基时代》,(美)帕尔默等合著的《现代世界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赫拉利的《人类简史》等。

(3)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学杂志。《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这些是国内中学历史教学圈内公认的四大学术刊物。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数不胜数的历史类文章充斥着网络与各类报纸杂志,令人眼花缭乱,难以辨别,又因高一新生的认知水平与辨别能力尚显稚嫩。鉴于此,我认为,学生要阅读历史类文章应首选优秀历史杂志中的文章,专业的学术杂志论文对他们来说过于高深。上述四种刊物中有很多的内容都适合学生阅读,能对他们学习高中历史以帮助与启迪。

3.言传身教,教会怎么读

首先,大多高一新生由于长期不注重历史课外阅读,因此,教师应加以辅导,这样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课外阅读习惯。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先有一桶水。而要让学生爱上阅读,教师就要喜爱阅读,通过榜样作用去影响学生,通过渊博的学识去感染学生。我就很喜欢购书与阅读,家中藏书近千册,长期保持着每月精读两本书的习惯,工作之余也常常手捧一卷,埋头阅读,虽然囫囵吞枣、不求甚解,难以在知识层面上给予学生深刻启迪,但我爱读书的习惯还是影响了部分学生。

其次,要为学生排忧解难,帮助学生走出误区,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例如,一讲到课外阅读,很多学生马上就会说:“学习任务那么重,作业那么多,根本没时间读。”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利用零散时间来阅读,让阅读代替玩手机、玩游戏,使之成为一种消遣的方式。面对茫茫书海,动辄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大著作,学生往往容易退缩,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选读与全读、精读与略读等阅读技巧。有的学生说:“教科书都记不牢,课外书更是看了就忘。”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阅读不追求过目不忘,只要书看多了,就会有一定积累,自然会润物细无声般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应有所问、有所思,当有想法时要及时记录下来,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但如何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三言两语是说不清楚的,对于深入探究此问题的学生可阅读美国学者艾德勒的名著《如何阅读一本书》。

最后,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历史小论文比赛、读报告会、优秀读书笔记、读后感评选、历史辩论会和编排历史话剧等都是很好的活动。当然,很多交流探讨无须大张旗鼓,只要随时随地、轻松自由地进行即可。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发地交流探讨。如学生向教师借书,教师可适时询问“读到哪里”“有什么感受”等。当碰到两位同学交流问题时,教师也可以加入其中,给予他们以鼓励与肯定,并解答疑问。

三、结语

总而言之,历史课外阅读是学生初高中历史衔接的重要桥梁。教师应重视历史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高中教育的实际与高一新生的特殊学情出发,对他们的历史课外阅读进行辅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历史课外阅读习惯,让历史课外阅读在学生的初高中历史衔接中以及以后的学习中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范文第2篇

一、初高中历史教学的差异

1.课程标准要求的差异

初中课程标准的要求仅仅局限于“知道”和“了解”,属于识记层次,是课程标准对学习目标的最低要求。而高中课程标准在“了解”的基础上,上升到“认识”的层次,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更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这就大大提升了高中教学的难度和高度。

2.教材编写内容的差异

初中教材是将太平天国作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的一个反侵略事件来编写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并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一贯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而高中教材的编写理念在于突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但是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也无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充分发挥农民阶级的巨大力量,从而使学生关注中国三农问题,理解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由此,初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差异可见一斑。

3.教学方法的差异

我们分别听了6所学校(初高中各3所)6位老师的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的教学。3位初中老师的教学方法大同小异,总体上仍以传授基本知识为主,但缺乏历史思维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几位高中老师的教学则更多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老师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适时进行方法点拨。由此可见,在本课教学中,初中教学形似新课程教学,实则延续了传统教学,仍然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高中教学则采用了新课程以问题引领、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更多地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4.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

对于太平天国这一部分内容,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方法以被动的简单的勾划课文、背诵知识点为主,而且知识来源过于单一,缺乏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而在高中,在课内,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通过阅读老师提供的材料,并结合鸦片战争、《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变乱等史实,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认识农民阶级不可能独立完成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并分别用准确、简练、规范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概括归纳;并通过学习,感悟历史,总结太平天国对后世的历史启迪;在课外,一些还阅读了与太平天国相关的一些书籍,了解了洪秀全、洪仁、曾国藩等相关历史人物的事迹和生平。这些正是新课程所要求的材料研读、问题引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概括阐释等学习方法。

二、初高中教学衔接探索

1.建立初高中老师定期互动交流机制

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初高中历史教师之间缺乏互相学习和交流研讨。在听课前,我们组织部分初高中历史老师之间就太平天国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交流和座谈,一是课前互相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二是互相听课,三是课后交流座谈,从中寻找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产生的根源,探索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对策。使初高中老师的教学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既避免简单重复,又防止差异过大,寻求更多的一致性,追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2.调研学情,制定教法

(1)学初调研。高一历史老师应该积极调查学生历史学习的现状,建立能够适应学生历史学习的教学模式。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减少教学的盲目性,也使高一新生尽快融入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来。

(2)课前测试。高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前有针对性的测试或者课堂提问等形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以及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态度,从而用来指导教学。比如《太平天国运动》一课,老师在课前预留一分钟时间让学生回忆并说出初中所学关于太平天国的知识。老师在教学中就完全可以把课程标准要求的“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交给学生自主探究,而把教学的侧重点放在课程标准要求的“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上。

(3)阶段反思与调整。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会发现一些学生对高中历史教学仍然存在不适应的现象,这就要求高中历史老师通过自我反思,并征求学生意见,总结前一阶段教学的得失,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精心设计导学案

如前所述,在《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教学中,那位老师精心设计并使用导学案教学,和没有使用导学案教学的班级相比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明显,因此,使用导学案教学是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之一。导学案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主学习的内容、探究性问题、巩固练习、课后反思等。导学案的使用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习惯和能力。

4.鼓励学生积极阅读

学生进入高一后,大多数学生对高中历史的材料教学和问题教学很不适应,遇到材料一头雾水,究其根源,在于初中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使得阅读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比较低。因而要提高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达到课标“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要求,必须鼓励学生积极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一方面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一些通俗历史读物和历史人物传记等,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及其补充史料,并教给其阅读的方法。

5.初中老师要彻底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明显滞后,导致初高中历史教学严重脱节。因此,初中历史老师必须彻底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由历史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在教学中,彻底改变简单勾划和机械背诵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设置新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意识和创新意识。如在“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一目的教学中,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材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理解材料,认识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从而理解太平天国爆发的时代背景。

6.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

我们在听课过程中发现,初高中历史教学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就是以本为本,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知识来源过于单一,缺乏课程开发意识,内容视野有些狭隘,远离学生和现实生活。这样造成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方法、习惯方面不尽如人意。初中历史课标和高中历史课标都要求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除了教科书这个核心资源以外,图书馆、历史教师、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产、网络等都是课程资源的来源,历史教师应该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贾丹 “学案导学”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参与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

[2]侯文艳 学案导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0,4。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历史课外阅读;教师指导

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说过:“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开吧。”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不应把学生局限在课堂里,而要引导学生走进历史课外阅读的缤纷世界。

(一)初中生课外历史阅读的必要性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的要求。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涵盖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又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内容博大精深。而初中三年的历史课程安排,只能是精炼抽象、非常浅显的学习人类发展轨迹的轮廓,从中领略一下人类文明发展中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所以学生如果仅仅依靠老师历史课堂的讲解,对学习初中历史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加大历史课外阅读的容量,扩大课外阅读的知识面来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历史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阐述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历史课程资源中,新课标把“文字资料”,包括教科书和其他各类历史书籍认定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同时,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即倡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外阅读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选择阅读时间、阅读地点,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内容,是一种完全自主的学习过程,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3.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阅读可以引发思考和拓展视野,缺乏阅读则必然影响视野的广度和思维的深度,并具体表现为狭窄的知识面、较差的文字理解力、浅薄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历史课外书籍中记载着大量的朝代兴衰更替、历史人物的崛起浮沉,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更重要的是当学生阅读到这些内容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规律也就有了一定认识,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初中学生的历史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依旧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主要标准,很多学生每天要应付课业,忙于作业,他们的课外阅读时间非常有限。即使能抽出时间来阅读课外读物,阅读的娱乐化倾向也非常严重,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休闲放松,他们没有认识到有益的课外阅读对于促进学习、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性。因此,如何处理好历史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业的关系,如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发挥课外阅读的功效,是值得历史教师深思的问题,需要历史教师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一些方法指导。

(二)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历史课外阅读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历史课外阅读有了兴趣,很自然地就转化到历史课堂的学习中去,能自觉地学习历史、研究历史,而学习和研究又促使他们去进一步阅读,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习的责任感,让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学习“古代希腊的文明”这一知识点时,我通过提出问题:“你更愿意生活在古代的雅典还是斯巴达?”来激发学生对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希腊著名城邦不同点的探究,引导学生去阅读课外书籍,而后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畅谈对古代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向往,或者对古代斯巴达崇尚武力、报效祖国的憧憬。从而激发学生对古代历史的学习兴趣。

2.方法指导。虽然历史课外阅读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但是,在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乐读、会读、读得好、读得深。

(1)推荐与历史课程有关联的、适合学生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的课外书籍。历史学科的课外读物浩如瀚海,一个人穷其一生都难以读完,初中学生接触到的只是其冰山一角。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生会很茫然,感觉无从下手,因此需要教师做适当的推荐,给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初中阶段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的,学生的理性思维处于形成发展时期,感性思维还特别强烈,所以教师推荐给学生的书目,一定要跟历史课程有关,如初一、初二、初三分别是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还要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学术性太浓。学术性太浓,学生会感觉枯燥、读不懂,从而丧失读书的兴趣。所以初一的学生,可推荐他们看《中国通史故事》、《上下五千年》、《明朝那些事儿》、《汉朝那些事儿》等通俗读物,初二可以阅读的书目有《中国近代历史人物》、《长征故事》、《鸦片战争》等。总的说来,初一初二的历史课外阅读以培养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为主。学生到了初三以后,历史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适当少些,因为学习任务紧,其目标以培养分析能力为主,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阅读的课外书目有《两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欧洲历史名人》等。

(2)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阅读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科学阅读的方法,有助于促进阅读效率的提高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科学的阅读方法有很多,“精读和略读是阅读的两种基本方式。”各种书籍因性质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一样。教师要告诉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阅读内容等灵活使用阅读方法,做到行之有效。由于受阅读时间的限制,略读是历史课外阅读中最常用的方法,由于内容比较浅显、阅读目的在于拓展教材知识的历史读物,可以快速阅读,在阅读中要能抓住关键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阅读重要的史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精读法,“如要重视史料的来源和作者,认识史料的性质;学会认读和解读史料,把史料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等。”在精读课外历史读物时,要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3)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历史课外阅读与其他学科课外阅读的关系。首先,历史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简单把历史课外阅读等同于历史学习,要使学生明确历史课堂是历史学习的中心,教师要不断地从教材中挖掘既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又与学生的阅读兴趣密切相关的阅读主题。其次,历史知识的包罗万象决定了历史课外阅读必然会有无数的线索与其他学科相联,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历史学科的方法,突出历史学习的特色,引导学生在历史课外阅读中逐步提高历史学习的语言和文字的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的能力。在讲述九年级上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这一课中的《马可・波罗行纪》这个知识点时,学生普遍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马可・波罗究竟是如何描述东方的,是否真的把东方描写成遍地是黄金?一个同学去书店买了一本《马可・波罗行纪》放在班级的图书角,供其他同学阅读,并相互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还提高了他们分析材料,归纳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合理评价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历史课外阅读也是历史学习和历史教学的一部分,所以也需要建立一种长效的评价体系,以激励学生更有效的去阅读并促进教师指导策略的不断完善。课外阅读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过程,所以课外阅读评价应该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要从多方位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另外,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督促评价,容易半途而废。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可以是举办历史故事会和历史知识竞赛,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或是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小报评比,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也可结合历史开卷考试的特点,有意识地在试题中选用历史读物材料,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读书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阶段特点和年级特点,举办各具特色的活动,笔者所在的学校,初一学生每年都有历史小报设计评比、优秀历史读书笔记展出,初二学生的活动则为课外历史知识竞赛、历史讲坛等,初三则是请学生根据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材料来命题,效果都非常好,学生的参与度很高。

目前,初中历史课程设置时间较少,只有两节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学生阅读的背景知识点较低,升学考试制度等等都影响着历史课外阅读的开展。但只要历史教师与学生形成合力坚持不懈,因地制宜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定能实现历史课外阅读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2]梁琼珍.《走出盲点,关注学生历史课外阅读》,《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3]杜芳主编.《新理念历史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刘小茹.《谈课外阅读作业的布置》,《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第7期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范文第4篇

随着初中历史学科纳入毕业班学业水平测试的统考科目,其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近几年的历史中考成绩并不理想,即尖子生不尖,优生不优,特别是中下等学生人数所占的比例较大,严重影响了历史学科总体质量的提升。经过对近几年中考历史试卷的分析,得分率较低的试题基本上集中于阅读理解类非选择题,以及转弯较大的选择题上。由此可以看出,制约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在阅读理解方面。现就如何通过历史作业的设计,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应用历史作业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努力提高历史教师的历史素养和历史作业设计的能力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才行。历史教师提高历史知识水平,势在必行。历史教师要树立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运用历史唯物的观点和科学发展观的态度讲述及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要熟悉历史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各项要求,做到正确使用教师用书,准确把握历史教学的重难点、教材的灵活运用以及教学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历史教学实践和作业设计中不断总结与反思,以达到自我提高。

(二)合理设计历史作业

(1)作业设计体现工具书的使用。如字典、词典、历史词典、历史文献、通史资料等。历史课文中有不少难读、难写或不常见的字词,且多为重要的人名、地名、首领的称呼等,也有许多历史概念、历史典故、历史成语等,此类作业必须借助工具书才能完成。

(2)预习作业设计(即阅读标记作业)。历史课文中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结果、性质、影响、评价,历史概念,历史成语,重要战役等。要求采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记,标记要求泾渭分明,使知识点一目了然。这类作业设计意在培养学生预习历史课文的能力。

(3)制作大事年表的作业设计(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即编年体的方式)。如解放战争时期的大事年表、新中国外交成就大事年表、美国独立战争大事年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等的设计制作。

(4)评价历史人物作业设计(标准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当中,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功过是非,正确评价。要求不能简单草率,片面的主观臆断)。

(5)问题引读法的作业设计。即学生带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去阅读历史课文。这类作业设计便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目标的意义),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6)图表作业设计。历史课文中穿插了大量的图表,学会阅读图表并制作简单的示意图,也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如三国鼎立局面示意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示意图、战国七雄位置示意图等。

(7)历史学科与边沿学科的作业设计。如历史阅读与语文学科的联系,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历史课文中涉及不少的文学艺术成就史内容。阅读理解能力也是语文课必备的能力,因此,历史教师要多与语文教师沟通联系,探讨同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作业设计尽可能地整合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之间的交融点,共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历史离不开特定的时空环境,因此,历史与地理有着许多必然的联系,同样,历史教师也要加强与地理教师的沟通,更好地为历史作业设计服务。

(8)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的作业设计。如历史与民间节日的关系(伟大的诗人屈原与端午节的来历等),历史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三次科技革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的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在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等)。

(三)课内阅读作业设计

即历史作业的数量、难易程度都要适中。课内的练习以及检测,还要适当引入教材内容作为题目的文献材料,培养学生通过历史课文的阅读与理解,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四)课外阅读作业设计

课外阅读是课内知识的补充与拓展,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而且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所以,历史教师要设计一些适当的课外阅读作业,经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课外读物来完成此类作业。

二、通过历史作业的设计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应注意: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应抓早抓实。从初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历史教师就要有计划地在作业设计中,进行阅读方法的训练以及阅读技能、技巧的培养。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范文第5篇

《中国教师》:沈老师好,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即将投入使用。您能否谈谈自己在学习理解新课标过程中的体会?

沈为慧:可以。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颁布后,我就开始阅读了。当然,课程标准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单纯依靠一般性阅读是难以真正领会其核心内容的。把课标的学习贯穿到实践中,在备课、教学中仔细体会其精神,才是对课标的真正学习。经过几个月的阅读、实践,新课标在以下四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为什么教。教授历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掌握历史知识、历史技能,只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为提升他们的素养创造条件。其实这也是“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

第二,教什么。教师主要传授学生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所谓“基本知识”指的是:贴近时代、社会、生活,反映人类文明主要成果,反映人类发展进程与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所谓“基本技能”包括:计算历史年代,识读历史年表,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识别与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等。其实这也是“学生学什么”的问题。

第三,怎么教。新课标第三部分不仅列出了“课程内容”,还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活动中学生就要思考“到哪查”“怎么选”的问题,所以查找和收集信息的过程,就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其实这也是“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第四,如何评,即“教师教得怎么样”的问题。关于评价的目标,新课标要求根据三维目标把每个板块内容的要点分别列举出来,“对每个要点进行可测量的描述”。关于评价的标准,新课标要求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水平制定标准,选择重要的项目作为评价维度,并用清晰、简要的语言描述每个维度的不同水平等级。其实这也是“学生学得怎么样”的问题。

但是,在研读中我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感觉对部分语句理解不清。比如,关于“课程设计思路”中写道,“本标准对每个学习板块规定了课程内容,并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课程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及必须经历的历史思维训练过程;教学活动建议旨在倡导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对历史进行感知、理解和探究……”这里介绍的似乎是课程标准的文本结构与内容含义,而不是在说明历史课程是如何设计的。

再如,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规定,“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遗址、遗迹、文学作品等是历史的载体还是历史的呈现方式?教学活动有这样的建议:“阅读《三国演义》的片段,讲述史实与《三国演义》描述的区别。”如果文学作品是一种“历史呈现方式”的话,为什么还要分辨其与史实的区别?

又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还规定,“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力,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是非、善恶、美丑与人生态度不属于同一层次,前者属于道德问题、价值观问题,后者属于人生观问题。

类似的情况还有几处,不再一一列举了。另外,新课标对部分概念也没有进行界定,如“历史意识”“历史素养”“人文素养”,这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中国教师》:与实验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相比,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诸多方面作了新的厘定。针对课标的变动,您认为在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的教学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沈为慧:从某种意义上讲,执行标准比制定标准要难得多。在新课标的贯彻落实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问题,既有实验版课标实施时就有的问题,又有新课标颁布实施后产生的新问题。我觉得,在众多问题中,以下三个方面可能更加突出:

首先,教师问题。正如新课标所说的那样,“历史课程资源还包括教师资源”,而且还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然而,许多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并不达标,这将严重影响新课标理念的实施。从过去十年的实践看,即使学历水平达标的教师,也未必能真正领会课标理念。

其次,教材问题。新课标明确指出,“历史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图册、教师教学用书等”。教科书能否“采用活泼、形象的方式和通俗、准确的语言”来陈述历史;能否真正避免“晦涩艰深的叙述”,避免“过于抽象的概念”,避免“说教式和灌输式的表述方式”;能否真正“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注意各年级之间的能力层次”。教师教学用书能否科学“解读教科书相关内容中的信息”,能否真正“提供有效的教学活动范例”,能否真正“有利于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学创新,及时反映历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能否真正“向教师提供丰富、有用的教学资源”。

最后,教育质量评价问题。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做法本身是没错的,以纸笔测验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方法,在现实情况下也并无大的不妥。可问题是,纸笔测验用的试卷能否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即评价目标与学习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二者有大的偏差,以这种评价结果作为评价结论,就会大大伤害尝试新课标理念的教师,进而影响新课标理念的实践。

《中国教师》:针对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您能否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建议?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9―0042―04

认真阅读完201 1年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标新版”),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版”)相比较之后,笔者感慨有二:其一,专家、学者们的确是深入了解一线教学,采纳一线教师的意见后,花费巨大心血而制定了这份课程标准;其二,符合初中阶段的课程标准,才能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新标新版”带给一线教学的新东西很多,作为一线教师,笔者仅对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方面,结合教学实例,作个人之言,如能抛砖引玉,不胜欣喜!

“新标新版”与“实验稿版”相比,笔者认为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注重时序性和朝代的更迭,而后者采用的是学习主题式的编排。这并非仅仅是文字上的调动,孰优孰劣,我们不妨看看教学实际。

初二近代史教学时,不止一位学生反映:“老师,洋务运动不是《辛丑条约》之前发生的吗?为什么我们学完了《辛丑条约》又倒回去学洋务运动,而不是学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就学洋务运动呢?我们觉得好乱啊!”类似的问题还出现在抗日战争的教学。学生觉得混乱,势必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新的难题,而越是学到初中的高年级,到系统复习的时候,学生这种困惑就越大。这说明“学习主题”式的内容标准,并不适合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也并不适合初中的历史教学,而时序性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1999年的《全美历史课程国家标准》将历史思维确定为五个方面:“时序思维、历史理解、历史分析与解释、历史研究、分析历史问题并做出决策”哪,其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时序思维。时序性教学通过时间顺序排列史事,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特征,了解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形成通史意识。时序性教学有利于落实“新标新版”的“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等能力的培养。内容标准中选择的史实,也只有联系前后发展,才方便学生理解事件的历史意义,否则,单个的史实无论在记忆上还是理解上势必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

以“洋务运动”为例,“实验稿版”的编排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领土: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内容之后,才安排了“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上述文字给人的印象是:凌乱、线索不明显,内容之间的跳跃性比较大。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中间隔开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内容标准,具体到课本(以北师大版为例),已经从第二课跳到了第六课。课标凌乱的表达,加上跳跃性如此大,学生思维跟不上课标的步伐,也难怪学生有困惑。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再三声明,“洋务运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开始”,对于这种声明,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由于通过“主题式学习”未能建立基本的历史时间线索,在分析洋务运动的一些具体内容时,效果也大打折扣。

同是“洋务运动”,“新标新版”这样安排:了解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略的史实后,接着是“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此后是“甲午中日战争”。这样不单有利于学生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也利于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按照时间顺序安排内容标准,让学生对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印象,并感知历史阶段的特征。这种思维符合初中生的特点,也适合初中历史的教学。

新的内容标准,也提醒我们注重时序性教学。如中国古代史部分:“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造成的社会动荡”,“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明朝的建立”,“了解李白成起义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等。而中国近代史则增加了“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等内容。

与“实验稿版”相比,“新标新版”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近代史部分,笔者有不同的意见。我们来看一道习题:

“如果你是当时(甲午中日战争)的一名学生,你将用什么行动来救国?”

学生答:“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抵制日货”

这并非个例,在学习近代史甚至是现代史时,如果要学生谈谈“启示”“感受”等,他们大多可以轻松给出毫无悬念的答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难道这就是学生对近代史的最大感受?这个“启示”真的发自学生肺腑?笔者认为,这反映出学生欠缺反思的意识。没有反思的参与,一切“启示”“感受”都会显得苍白、无力、虚伪。笔者认为,学习中国近代史,除了记住民族的抗争、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最大、最需要的教学价值就是“反思”。

近代史的课程标准,应当指导教学培养学生思考、反思的意识――当然,这是初步的。记住教训是为了什么?不是要纯粹地记得“落后就要挨打”,或者以牙还牙,而是从中知道什么是正义、抗争、爱国,更重要的是反观自己,寻找我们落后的根源――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做的事情。如果不重视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极可能记住了仇恨而忘记为什么要仇恨,可能会执著地以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我们近代一直落后的根源,把自身的种种不幸都归罪于他人,而忘了反观自身,寻找问题的内在根源。这样,历史学科“以史为鉴”的功用就不能达到,也不可能完成“人文性”学科的课标任务。

也许有教师会说:反思意识超出了初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并不适合。那么我们来看看现在的学生的问题吧:“作为一位历史老师,您肯定知道南京大屠杀,而现在日本地震了,您有什么看法?我们应该怎么看这事情?”就算我们多么的不愿意面对,多么的不愿意提及,也可以清楚地觉察到:即使是初中的历史教学,“限于初中生的思维水平不必讲”这个理由也无法再让一线教师逃避。我们无法躲进“历史”中“独善其身”,必须逼着自己反思,给学生同时也给自己一个现实问题的答案。在美国发生9.11事件后,

在日本发生地震后,我们的幸灾乐祸就能够证明非常爱国?几年前,广州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日游行,人们砸“丰田”、砸“本田”、砸“松下”电子产品,不亦乐乎。但砸到自己的“本田”爱车时,马上宣布退出游行,不再“爱国”。这种爱国“往往建立在对外仇恨、对内偏袒的基础上。恨外国越厉害,证明越爱国。日本曾经是我们的敌人,所以很多人把恨日本当国的表现,谁要是说日本两句好话,或者说中国不如日本的地方,谁就是汉奸,即使你说的是事实。爱国者那里,事实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立场和感情”,这是极狭隘的。笔者认为,回归本心,找回民族的价值,学习历史就是这个过程。但无论“实验稿版”,还是“新标新版”的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上都鲜有“反思”意识的渗透。

无论课标如何改变,只要中考还存在,一线教师就必须关注课标与中考的关系。中考是初中历史教学最重要的评价方式,也是初中历史教学终结性评价。同时,中考命题也必须以课程标准作为依据。中考命题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是初中教学最直接、最明显的风向标,某种程度决定着课程标准的落实。有时候这种落实会扭曲,不是“课程标准怎么要求我们怎么教”,而是“中考怎么考我们就怎么教”――课标被自然屏蔽。以初中的世界古代史教学为例,为了节省课时、师资等,广东一些农村初中学校的做法是:讲完中国现代史后,紧接着的世界古代史先不讲,等到中考前(一般3~4月)教育局中考考点后再讲:中考考点有的就讲,没有的肯定不讲――这样的教学对课标的落实肯定是一种削弱。再如,中考一般会有一道读图题(包括图片和地图等),这是为了落实“知识与能力”中的要求:“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资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境想象。”但很多时候,中考的读图题往往是不需要读图的技巧、能力,只需要死记硬背记历史知识就能够解决。课标在这样的中考命题中,是被削弱了。因此,课标出现问题,中考就无法准确解读课程标准。反之,中考无法准确反映课程标准,课标当然也无法落实。

面对“新标新版”的改变,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当如何应对?笔者认为,可以从两大方面努力:首先是发挥能动性解读“新标新版”,其次是提高自身的学养,以此提高自身的教养。

对课程标准的解读,除了教材代表着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中考代表着评价体系的解读和落实外,还必须包括一线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毕竟,课程标准特别是内容标准的全面落实,直接影响一线教师。课程标准确定了初中历史教学“教什么”“教的程度如何”。一线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不单单是知道这些,而要发挥能动性,用“怎样教”落实“教什么”和“教的程度如何”,这个工作除了一线教师,无人可替代。

课程改革后,“教教材”的观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很多教师开始围绕内容标准寻找更多、更具体、更典型的材料进行教学活动,这本身就是一线教师发挥自主能动性解读课程标准的结果。譬如,一位教师在讲授南京大屠杀的时候,补充了陈难女士给桥夫人美惠子女士的几封信,从平民失去亲人的悲痛中深切感受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不单给中国人民,同时也给日本人民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这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思考角度,教学效果比单单用图片、视频直接、形象展示军国主义的残暴侵略本质来得更加的震撼。在“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时,她补充了大量对抗战做出努力的数据、图片,还增加了地区抗战史料,父送子“死”、华侨捐款、广州擦鞋仔的故事,“七七少年剧团”等资料,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理解抗日战争是“中国军民的抗战”。这位老师之所以能够补充如此多的史料,是因为她平时注重“学养”,多看书、多阅读、多思考、多积累,厚积薄发。国家的“国培计划”、历史教学专业杂志,都能够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完成解读课程标准的工作。

“新标新版”给予了一线教师更大的发挥空间。譬如“实验稿版”中:“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新标新版”改成了“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这样教师在选择史料时就不再困于“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可以有更大的空间,选择更典型更完整的史料。无论是“实验稿版”还是“新标新版”,都明确表示大力提倡教师进行新方法的教学。但是要想自己能够选择更多更具典型的史料充实课堂,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建立“教”与“学”的新关系,还得加强自身的“学养”。

笔者认为,备课前最好是先看内容标准的具体内容,确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本课立一个核心思想;接着确定重难点,围绕着重难点选择落实“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进行教学预设,选择用何种教法落实三维目标;最后再拿自己的设想与教材相比、整合,择优者用之,如果各有千秋,那么取长补短。教材是一个参考,自己的“学养”才是“教养”的依靠。

总结,是为了再出发。课程改革的明天,需要我们一起努力!“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你我共勉!

【作者简介】梁明,男,1984年生,中学历史一级教师,佛山市三水中学附属初中教师。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范文第7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考试材料;方法技巧;课外史料;学科联系

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谈自己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对历史教材的阅读理解

学生的学习最先接触的就是教材,所以阅读理解的第一步就是明白教材的内容。

1.对历史教材一册书的“导读”、目录、每一单元的“导读”, 需要老师在开学第一节课就说明,让学生知道这些体系前后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学习框架。老师要提示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掌握知识的大框架。

2.对每一课前的小框里的课前提示、课中知识和课中思考题的阅读理解,这些是帮助学生了解本节课主要内容及难理解的内容的提示。这些内容也需要老师提示学生注意阅读理解,做到对本课内容全面掌握和了解。尤其在上课进行知识讲解和分析的时候,先让学生进行阅读,老师进行提示和点拨,给出知识框架,让学生注意学习历史的几大要素,如时间、事件、背景、过程、结果、意义等。就像分析语文课文一样,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二、对考试材料的阅读理解

1.遇见材料题,先不要害怕,不管什么形式的材料考查的都是学过的知识点,首先学生要树立信心。“在战略上轻视它,但在战术上要重视它。”所以,学生的心态很重要。

2.做材料题时,先浏览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前提是一定要把问题看清楚,一共有几问,涉及材料的有几问,材料外的有几问。审清问题是做好材料题的前提。有的学生没有搞清楚问题就做题,导致回答偏离甚至答非所问。还有一些学生,没看清有几问,回答少了,导致白白失分。带着问题中的关键词阅读材料,准备解题。如是问材料中的现象,还是导致的原因,还是让比较进行说明等等,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是让依据材料作答,还是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必须看清楚,做到有的放矢。

3.阅读材料时,注意几个关键地方:(1)有的题目后面给了一段话,会提示出下面材料是关于什么内容,学生阅读时要注意;(2)材料的标题,这提示了材料涉及的主要内容;(3)材料的出处,有的是人、有的是书名、有的还附带有时间等,这些会提示出一些背景,有利于答题分析原因等;(4)材料最前面的两句话和最后面两句话,往往是概括性的和总结性的话语,对答题很有帮助。

三、多种阅读方法和技巧相结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阅读初中历史教材前言和目录时,可采用“略读法”,就是迅速地浏览阅读材料,提纲挈领地了解阅读材料基本内容的一种读书方式。阅读较难理解的材料时,可选用“研读法”,就是对阅读材料作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和推测的一种读书方式,研读是理解、鉴赏材料的重要步骤,它讲究细嚼慢咽,追求理解透彻,强调各种感官的积极活动,做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以“商鞅变法”为例,教师可先板书以下问题:商鞅为什么要变法?变法的内容有哪些方面?变法最终是否取得了成功?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通过阅读教材理解变法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其目的是否达到。

四、对课外史料的阅读理解

注重课外培养,课内课外相结合。学生历史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提高若单凭每周两节的历史课,是远远不够的。历史教师可将课内课外相结合,在课内重点培养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好课外的广阔土壤。第一,布置灵活有效的历史作业。恰当的历史作业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更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初中生年龄小、好奇心强的特点,可将历史课堂的延伸知识布置下去,让学生查阅搜集资料,并在下一节课上讲给同学和老师听,这样学生无形中已利用课余时间锻炼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历史活动课。新教材允许学生对历史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历史新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等栏目正好提供了不少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供学生探究,如举办以“春秋战国历史故事会”“中国少数民族的变迁研究”等为主题的历史活动课和课外兴趣小组,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地去搜集材料、理解材料。因此不仅要加强课堂阅读,更要加强课外阅读,增加知识储备,广大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堂内外阅读指导。

五、对学科联系的阅读理解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范文第8篇

一、提高历史的思维能力

初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学生学习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运用历史学科的基础理论,能够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对历史发展的规律作出解释,对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作出辨别,并能依据历史正确认识当时的社会现象。培养和提高初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师必须结合初中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现状,在课堂上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一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历史时间观”,养成他们按照历史时间顺序进行思维的习惯。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历史时间观念,将思维与不同的历史时代紧密联系,分析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关系,从而获得对历史事件的现象和本质的深刻认识。例如要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什么最早兴起于东南沿海?”这个问题,学生就必须结合明清时期以及近代东南沿海的经济状况等知识来进行分析。

二是提高学生阅读历史教材的能力。近年来,历史学科成为中考科目,在考试方式上采取开卷的形式,历史材料分析题成为考试的重点,也成为初中生的学习难点。很多学生就是因为阅读能力欠缺,面对“历史材料题”时束手无策。要提高初中生阅读历史事件的能力,就要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领悟能力,教会他们整理、归纳和分析历史文献的方法。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编写提纲的方法,通过编写提纲发现教材的要点和事件的内在联系。如教学九年级第十五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时,我先示范编写了课文第一部分“西进运动”的提纲,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我的要求和提供的方法练习编写“内战经过”的提纲,包括时间、原因、焦点、导火线、爆发、形势、转折、结果、意义等方面。通过编写提纲,学生提高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教材的理解和领悟也更深更透彻了。

三是教会学生进行直接的历史探究方法。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往往要运用到各种历史材料,或者会接触到一些与史论不一致的观点。这是一个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契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对各种历史材料进行分析。比如,笔者注重开发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要求学生在阅读史料时,关注所叙述的历史人物的动机和意图;通过对现象的了解,思考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通过对事件发生背景的探究,正确认识事件的本质;在阅读历史文献时,通过归纳和分析寻找规律。同时要特别注意不能用现在的价值观去衡量和判断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必须结合当时的各种情况,用历史的观点作出客观的评判。

二、提高运用史料的能力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历史课堂教学是以史实教学为基础的,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用以补充说明教材中的观点和问题,为学生解读教材提供原始的素材。“没有史料无以成题”,是历史开卷考试背景下教师与命题者的共识,中考要求对史料进行分析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历史学科最重要的能力考查目标之一。基于上述两点,历史课堂必须加强史料教学,以提高学生运用史料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史学素养。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历史细节;阅读资源

历史学科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历史学科要“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如何优化教学策略,增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定的反思,现谨将自己的一点做法及感受小结如下,以求教于诸位同仁。

一、彰显细节魅力,点燃学习兴趣

历史细节或充满情趣,或发人深省,或催人泪下……这样的细节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而又不被遗忘。历史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利用历史细节,可以弥补教科书叙述中的不足,在学生心里留下波澜。教学中,笔者喜欢筛选一些有教学价值的历史细节,利用它们来设计问题,点燃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其思维,拨动其情感之弦。

譬如,笔者执教《秦朝的统一》一课,课堂上笔者在立足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先后利用四个细节来“复活”人物:荆轲刺秦王、秦嬴政采纳军事家尉缭的建议以及尉缭对秦嬴政的评价、秦王奚落王翦并请再次请王翦出山、秦始皇在梁山宫怒杀随从。通过这些细节的插入,使学生对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促进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又如讲授《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一课,笔者引入邓世昌壮烈牺牲的细节,向学生深情地讲述着黄海海战中的悲壮一幕: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吾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亦游至其旁,口衔其辫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与爱犬一起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一同壮烈殉国。这一细节的巧妙运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爱国志士的英雄气概。

在教学中,教师筛选历史事件的相关细节并恰当运用,可以突出人物的活动与精神风貌,让历史事件或人物形象深刻地定格在学生心中,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人物曾经真实的存在;同时,这些细节在教学中的充分利用,还能大大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多角度地思考历史,使历史学习不再停留在“读、背、练、考”这一肤浅层面,而是引领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了解自己的民族,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注重情感教育,达成“三维”目标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 :“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历史是体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体验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体验实践。”可见,历史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实践的过程。这种历史体验实践既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如在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情景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进而激活想象世界,接受情感熏陶;同时完成对历史的感悟和思维方法的训练。

历史教材中可以对学生行情感教育内容很多,如“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学习主题,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军民抗击日军的英雄事迹,而且还承载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任务。历史课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不是割裂和独立的,它需要融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在这学习主题的教学中,笔者见缝插针、自然而然地进行历史情感教育,突出了中国军民为抗战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如播放台儿庄战役片断,补充讲述百团大战的战绩,课后结合主题活动三“抗日救亡歌曲演唱比赛”的实施,渗透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笔者认为学生学习历史,不仅仅是脑海中留下几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珍视阅读资源,提升阅读能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初中历史教学务必要珍视阅读资源,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是由初中历史学科的地位作用、能力要求及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需要决定的。当今的历史教科书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内容丰富多彩,荟萃了宝贵的历史资料。除了文本之外,就是相关的历史插图,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表达了文字难以表达的效果,是历史教材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图片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资源,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

关于如何利用历史教科书中的阅读资源,徐州市第十三中学杨琳老师作出了这样的总结,可供我们思考与借鉴:①读前言——作为历史课本的开篇,前言有着不可替代的引领功能;②读目录——可以从宏观上把握教材、构建知识框架,不至于发生史实混淆错乱的现象,也有利于答题;③读导言——或介绍本课史实的时代背景、或提纲挈领概括正文主旨、或设问激趣引人入胜、或拓展丰富学生视野,阅读导言可以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确定了基调、有了指向标;④读正文——课本正文的编写充分体现了历史新课标的精神,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叙事简洁明确、字斟句酌、分量适中;⑤读史料——课文为筋骨,史料如血肉,正像梁启超先生在《历史研究法》中说:“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⑥读图片——从图片中有什么到说明了什么,要充分挖掘图片的内涵,让图片呈现一个真实鲜活的历史人物或历史场景;⑦读练习——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检测,练习读题,正确答题,是提升解题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⑧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以弥补历史课本的不足;了解更新的史学动态,增强时代意识;融合学科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本阅读;课堂体验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课程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人文性,即“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呢?近几年来,我们坚持教学改革,大胆创新,探索出了课本阅读、课堂体验、“历史180”校园之声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

一、课本阅读,铸就核心素养的出发点

川教版初中历史课本忠于课标,倡导的新的课程理念,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川教初中历史课本的读本特点,注重课本阅读,注重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课本阅读,积累历史史料应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如在学习“俄国农奴制的废除”一课时,课本用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大字小字、辅栏、史海拾贝为我们呈现了大量的信史,通过阅读积累,学生就能清楚的了解认识到俄国农奴制废除的背景,农奴制的废除和俄国的对外侵略扩张的历史,从而更加深刻、更加真实的理解俄国农奴制废除这一对俄国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在学习“抗日战争”这一主题时,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呈现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大量史实,学生就能自觉的从史实中真实的认识到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通过阅读课本呈现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西安事变”、“国共合作抗日”、“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等大量史实,学生就能自觉的从史实中真实的认识到中国人民为赶走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日战争胜利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艰苦卓绝的努力,认识到民族团结,共同抗日是夺取抗战胜利的保证,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博怀和坚持团结抗战、持久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从而认识到民族团结,共同抗击外来侵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核心价值观念。在阅读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民主革命这一历史专题时,通过阅读积累课本呈现的大量史实,不仅能认识到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艰难历程,更能深刻认识到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是百年抗争的必然选择。在川教版历史课本中通过大量的历史实物图片,历史地图,大字小字、辅栏、史海拾贝等史实叙述,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史。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阅读历史课本,积累历史史料,从史料中得出认识、观点、结论,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的核心素养。

二、课堂体验,铸就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课堂是历史学习,“立德树人”,培养核心素养的的主要阵地。学生的阅读在课堂,理解在课堂、体验在课堂、认识在课堂、感悟在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升华在课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教师应抓牢课堂体验这个着力点,通过师生合作、学生小组合作等活动方式,通过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合作,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在体验中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课标要求是我们培养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和根点?。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核心素养呢?课堂合作,情境体验应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在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西安事变的背景、概括、中共和平解决的方针和努力、意义的基础上,创设情境:穿越时空,回到1935年的西安。你就是一位从东北流亡到西安的学生,根据以情境片段段说出你的见闻和感受。片段一:东北沦丧。片段二:辗转流亡。片段三:一二九运动。片段四:西安事变。片段五:民众心声(学生、市民谈论捉蒋、杀蒋、放蒋)。片段六:来到西安。片段七:民众心声(放蒋、、张学良)。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分组开展讨论。在学生讨论成熟时,随即进行课堂展示点评。通过情境体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从而形成热爱党,相信党,跟党走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取向。情境体验可以让学生穿越时空,设身处地的走进历史,理解感悟历史,从而从历史中吸取营养,获得独自的内心体验,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境体验重体验,重认同。具有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设计简单,可操作性,可控性强,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情感形成的?认知规律。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途径。

三、“历史180”校园之声,铸就核心素养的支撑点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质疑和说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对历史进行有意义、有创建的阐释。在开展历史手抄报、历史小论文、主题演讲等历史实践活动之上,立足于学校实际,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立足于历史教学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性和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人文性。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宗旨,利用学校的校园广播设施,创办了播音小栏目――“历史180”校园之声。“历史180”校园之声,就是在学校的校园广播语音平台的早上7,30、中午12.00、下午17.30开始播音中,开设历史小栏目,播出历史类节目180秒。早上由七年级播放,主要讲述历史故事,中午由八年级播报,主要讲述历史人物,下午由九年级播报,主要讲述历史感悟。我们要求分班分组,每一位学生都参加,以小组合作写稿,合作播报完成。通过“历史180”校园之声,讲述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表达历史思考、历史感悟。我们在注重课本阅读、注重课堂体验的情形下,为学生创设平台,让学生应走出课堂,让学生把自己积累到的历史知识,体验,感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去运用,使自己是历史知识,体验,感悟得到深化和升华,助推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

【参考文献】

[1]文章明.一套特色鲜明的历史实验教科书――川教版《中国历史》评价.《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范文第11篇

一、高中经济史课程教学存在的缺失

1.高中历史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欠合理。首先经济史的课程内容由于不同的知识选择,导致不同课题内容设置存在着较大的轻重反差。有的课题内容偏少,教材编写也较空泛。如人民版教材中“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等课题。有些则内容厚重,造成教材繁杂。如人民版教材中“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等。此外,教材编写者对课标的把握也存在偏差:如人民版教材中“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内容包括“神农的传说”、“‘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沉重的赋税和力役”、“大禹和他的继承人”。课标对此课的要求是“知道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与课标相比,人民版这一课内容显然多出许多,如阶级关系、赋税制度、水利工程等,而对土地制度却讲的不够详细。我们如果忽视对课标的理解,一味地依据教材,可能就会混淆主次,偏离学习重点。教材除这类游离于课标内容要求的偏差外,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分析不清、文字表达含糊,甚至体例结构不清等缺陷,这些教材问题的存在加大了经济史教学的难度。

此外,由于高中历史课程的专题编写体例客观上造成了知识断裂,人为割裂了经济与政治、文化之间的联系,导致教学中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分析失去政治及思想文化层面的知识依托,成为了经济史教学中的障碍。

2.初高中经济史教学严重脱节。整体而言,初中历史课程存在着重政治史,轻经济史的倾向。从课标看,初中中国近现代史部分14个单元,共65个知识点,经济史仅占13个,占比只有两成。与政治史相比,经济史要求明显偏弱。当然,这与初中学生的认知程度是相关联的,但这也说明了初中阶段经济史基础知识的相对薄弱。而高中经济史的专题史体例和较高的能力要求,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储备。这种初、高中经济史相脱节的现象,导致高中经济史内容偏多、偏难。

3.师生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贫乏。尽管学习经济史在现实层面具有经世济国的重大意义,但经济史对师生而言毕竟属于比较专深的知识内容,教或学难度较大。经济史内容涉及了诸多深奥、抽象的经济学理论与概念,往往超乎学生的认知程度。同样,许多教师也存在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知识储备相对不足的问题。以已昏昏,何以使人昭昭?改变经济学专业知识储备与高中经济史课程要求相脱节的状况,是许多历史教师需补上的一课。

了解高中经济史课程教学存在的缺失,是进行经济史有效教学的基础。下面,本文就此提供一些教学思考,希望对提升经济史教学的有效性有所裨益。

二、经济史课程教学的应对策略

(一)准确把握课标。经济史教学必须认真钻研课程标准,以课标为依据。对课标的把握,除熟悉经济史的课程地位、基本理念、体例结构外,教学过程中还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课程内容的两个层面能力要求:即第一层是掌握史事的要求,第二层是历史认识的要求。如:课标“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采用两段式的表述形式,先要求识记相关史实,然后进一步提升到理解和应用层面,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在此,教师应对识记层面的“了解、简述、知道、列举”,理解层面的“总结、概述、说明”,应用层面的“分析、探讨、认识”等能力指向要求加以区别与把握,以明确教学目标要求,指导教学活动。

2.依照课标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如:两次工业革命,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市场发展的影响”。教学内容则可细化为(1)知道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并能列举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火车等重大发明,了解工厂制的形成;概述电、石油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的相关史实。(2)探讨工业革命如何促成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从生产关系、国际关系和世界市场等方面评价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学目标要完整、准确地把握课标要求的内涵(即每个知识点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和外延,避免对课标知识点要求认识上的偏差,这就要求教师吃透课标,要有准确把握课标的能力。

3.依据主流史观梳理经济史。高中历史课程以文明史为核心,突出体现了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等新的史学理念,并以这些史学理念贯通古今,联系中外,串起各个模块的知识脉络,经济史也不例外。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一些基本史观出发,梳理经济发展的重要脉络及其规律,按不同史观的要求,对经济史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同时,这三种史观是相互联系的。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更多地强调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及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实际上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二者只是在这一阶段用现代化范式和全球化范式来概括更能把握其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征而已。如果说,现代化主要从纵向角度演示人类的近现代文明进程,全球化则侧重于横向角度强调人类文明的联系与交流。

因此,只有认真研读经济史模块的课标,准确把握、理解课标的思路与要求,教师才能依据重点,简化教材,进行具体有效的教学设计,达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

(二)理顺基本内容。由于教科书的叙述存在着或过分简要,或容量过大,甚至条理不清的情形,历史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主旨及重点,依托新课程涉及的领域和范围,编织完善、合理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弄清历史发展的本来面貌。首先,要将基本史实条理化,复杂过程简约化。如“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新体系”,教材内容即可要点化概括为:一个中心(以美国为中心)、两个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三大组织(IMF、WB、GATT)等三个方面。此外,在理清各课知识条理的基础上,还应适时对单元知识及大、小专题知识结构进行宏观整合。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大跨度地纵横梳理知识结构,有利于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地“三步一回头”,达成温故知新的学习效果。经济史教学量较大,面面俱到不容易讲清楚,也很难完成教学任务,故授课中要坚持简约知识结构,理顺基本史实的原则。

(三)讲清基础概念、讲透理论分析。经济史中涉及的经济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和观点,对于中学生而言相对陌生、抽象。历史老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要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讲解经济史中的这些概念和基本理论、观点,切不可冗长。(1)历史概念力求讲清、讲白。如“海禁”与“闭关”,二者往往混淆。海禁在明清时期都实行过,但都是短期的,并非一贯的政策(明朝倭患平息,清朝平定台湾后都开禁)。而清朝的闭关则是长期的政策(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导致)。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而闭关则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此外,还有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原始资本积累与资本积累等概念间的区别。这些都是学习经济史中绕不开的基础概念,它们是学习理解经济史的重点,是历史思维的切入点,往往也是考试命题的着眼点。不少同学在考试中选择题丢分严重,其因素之一就是历史概念模糊不清。(2)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要讲全、讲透。如“为什么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论证这一观点:(1)首先,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分工格局最终形成,工业生产大范围、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各资本主义大国通过殖民扩张、瓜分世界、商品和资本输出及掠夺原材料,建立了完全根据本国利益为转移的国际分工体系。(2)大规模近代交通通讯系统的建立。两次工业革命,形成了联接世界的铁路网、海运、公路交通网络及通讯系统。(3)世界贸易以空前规模发展起来。(4)世界金融中心形成。伦敦成为工业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金融中心。(5)股份公司的普遍化,甚至形成跨国公司。(6)列强对世界的瓜分进一步推进世界市场的形成。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新产品需要大量的铜、橡胶、石油等原料和能源资源,而这些正是欧洲国家缺乏的。这加剧了它们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引发了列强瓜分世界,东西方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

总之,经济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深入浅出地讲授经济史教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概念,注意把“历史”与“当下”联系起来,努力贴近学生生活,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史相关内容。

(四)教材内容简则增补,繁则简化。教材内容编写是对课程目标要求的一种诠释。由于课标的语言高度概括与浓缩,使得教材编写者在理解与把握课标中难免存在偏差,也造成了不同版本教材的课题篇幅往往繁简反差较大。以人民版经济史教材为例,专题六第3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课标要求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标表述“言简”但“意不赅”,它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学习要求,第一层次“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侧重于史实的铺垫,主要以美国为重点,让学生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具体表现及原因。而第二层次“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侧重于对资本主义新变化认识的概括提升(如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通过财政及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生产;实行福利制度等)。在此,人民版教材内容与课标要求显然出入较大。人民版教材的此课内容包括了“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美国的‘新经济’”、“战后的西欧和日本”等四个子目,不仅内容编写分量重,一些所涉概念也相当艰深,如美国的“新边疆”、“伟大社会”、“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等,师生理解显然困难;而有关课标的主题要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却未予以明确指出。人民版此课内容编写较明显地游离于课标之外,造成了教材内容的繁杂,对此需要化繁为简,否则将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对于一些教材篇幅过于精要,不够丰满,不够完整的课题内容,则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加以必要的补充完善,以便学生能够完整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模块 通史 融合

从2004年开始进行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几年过去了,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在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学习状态和情况上,对学生在学习高中新课程历史中些许困惑的感受越来越深刻。与初中阶段笼统的知识简述不同(有些地区甚至是开设综合课程,没有专门的历史课程);高中阶段开设高中新课程历史,以必修一政治文明史、必修二经济文明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发展史这三大模块为主,以专题史的角度阐述人类文明发展的宏观概况。因而,从初中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所面临的挑战是比较大的,往往表现为缺乏模块专题所需要的整合知识的能力,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在通史方面的概念是薄弱而简单的。对于学生的这种现状如何进行针对性的弥补,促进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均衡发展。下面我将就现状、原因和措施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初中阶段知识储备薄弱,较浅的历史专业素养难以应对模块学习的“专业化”

以广东深圳地区为例,初中历史教学采用的是初中课程改革后的新教材《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包含了历史、社会、人文地理的综合知识。初中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繁难杂的许多问题,使得课堂更具活力,也使得学生更具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但是,对于历史教学也存在一定的薄弱的地方。在初中三年的学习中仅有八年级一年的教材契合历史学科中国史和世界史的简略知识。其他两年的授课知识分别是地理和社会为主。再加上初中阶段对这一学科相对不够重视、学生学习分配时间较少的情况,所以初中阶段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储备是薄弱的,知识体系的系统化是薄弱的。而在课外,除了一部分对历史有较大兴趣和较强求知欲的学生外,一般的学生极少主动去探索和增补一定的历史知识。

进入高中阶段,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编排是以模块-专题的形式来展示历史事件的宏观概况的,这就需要学生对同阶段的事件和同类型的知识有较强的把握和整合能力。高中阶段出现专题化和学术化的迹象,使得初高中历史课程之间的距离骤然增大,学生学习的压力增大的同时,困惑和难度也随着加大。同时,高中新课程历史教材语言比较严谨、规范,知识难度加大,抽象思维要求提高。这一些也造成学生在初高中的衔接中困难增加。

二、新课程编排忽视时序性,给教与学带来一定困难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材的编排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知识整合能力、宏观掌握同类历史事件的能力。但是,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中不要求学习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而学生又缺失这一方面的知识储备,这样就给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譬如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基础薄弱的同学连最基本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都搞不明白,在处理练习和试题的时候就会出现把唐朝的事情写到宋朝之后去的荒诞思路。譬如在学习一个具体历史事件如新航路开辟,学生对其背景经过影响可能掌握得都很好。但是一涉及同一时期中国或者世界其他地区的具体情况作比较的时候,学生就不能有把具体事件放到宏观的时间轴去考虑的开阔眼界和能力。这样一来,学生学完三大模块之后,对中国和世界史都没有形成整体的、清晰的通史认识,在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的时候思路不够开阔不够准确。

三、强化通史概念,纵横古今中外

如何解决初高中学生出现的这种衔接困难,进而解决学生在学习新课程高中历史过程中出现的比较普遍的困惑——不能准确把握历史事件以及其准确的历史位置。个人认为应该在模块学习的过程中加强融入通史的概念,强化学生的整体思维和历史体系的形成。目前在一些高中历史老师的课堂中,也经常能看到对通史意识的强化和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树立整体史观的做法。但是通常这种做法在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做的比较普遍,当然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历史基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归纳整合的能力。这显然无可厚非,也契合学生在进入高三后对历史学科学习要求进一步深化的主动意识。但是,如果在高一高二的模块学习中就能有意识有步骤系统地去做这项工作,相信对减少高三学生的负担,对促进学生更早一步形成较好的整体史观会有更好的效果。笔者结合新课程几年来的教学体会对如何采取整合措施谈谈一点看法。

(一)树立整体史观从一开始做起

学生接触模块学习的同时,老师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通史的掌握。在高一年级学生学习必修一政治文明史的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配合这一单元可以对学生进行中国古代史的通史做一个第一层次的认识:简单了解各个朝代的更替次序和政治特色。在必修二第一单元学习中国古代经济的时候。再进行中国古代通史的第二层次的认识: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经济发展与朝代的政策之间的关系,这样既重温了必修一学习时的知识又进一步深化对通史和专题的理解。在每一个单元的学习中都有意识的用通史作为隐形线索,通过必修三个模块还有选修模块,学生对通史的理解就会逐层加深。那么,在进入高三复习的时候,学生的负担减小了,进入综合训练的时机就提前了。

(二)提高有效教学,充分利用课堂和课外一切教学资源

可能会有老师认为在模块学习的过程中很难一开始就契合通史进行整体史观的培养,因为模块学习的课时才刚刚好完成教学任务,时间上远远不足以加入通史知识。其实,按照新课程标准,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和阐析、论证和探讨,对历史观点的说明和证明、对信息的获取和解读,对历史问题独立提出看法的能力上做了很好的指引。在课堂上如何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如果有通史的基础学生能力的提升会较早进入快车道。提高有效教学完全可以做到对时间资源的运用游刃有余。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做到有效预习:落实预习,坚持导学案预习,将知识整理为问题让学生有预习的抓手;有效设问:课堂教学中设置问题主线化、层次化,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都有思维的训练和提高;有效活动:设计活动环节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体验,在单位时间内高效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落实;有效反馈:注重课堂生成,抓住一切教学资源,利用一切机会解决课堂闪现的问题甚至是智慧性升华问题。有效作业:作业的布置既有针对性又有弹性化,可以分层设置、可以选择性完成,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和知识水平。在课堂的教学行为中高效落实教学目标,可以相当部分的解放课堂和课外作业的机械时间,并且在教学设计中有效融合通史与专题的知识焦点。

(三)培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爱上历史,爱上阅读历史的韵味和研究历史的深邃。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常常自己阅读带动学生阅读,分享阅读书目、分享阅读的快乐和阅读带来的思考体会,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逐渐有阅读历史书籍的兴趣和习惯。老师能给学生以最具体的指导,从学生的兴趣和知识储备入手,引导学生从简单的上下五千年、简明通史到专门史、史学论著这样的逐层深入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指点,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善于分析阅读材料和总结观点。慢慢渗透,这个过程是漫长又是享受的。学生在收获感性知识的通史慢慢构筑自己的历史史观,还锻炼了阅读的能力,对于高考中新材料新情境的考试趋势何尝又不是一个有益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刘向荣.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率的探索. 教学月刊.

[3]陈其. 高中历史知识和教学体系浅议. 历史教学,2004.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8.111

结合初一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笔者对高效课堂有以下几点看法。

1 抓源头,做好“研课”是高效课堂的关键一步

如何实现课堂教与学的高效,是最近一线教师的热门话题。华东师范大学聂幼犁教授指出,首先要解决:为何教,教什么,怎么教。高效的教学应是用最浅、最容易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怎么获取历史知识的过程,因此他提出富有启发意义的“深入才能浅出”的观点。

一线教师更在意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与成效。在进行初一的历史教学时,备课先研读课标整体了解中国古代史的教学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对初一学生的能力要求是侧重历史素养的培养:历史的时空观念、识读历史图表、正确计算历史年代,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了解传说、故事、演义与史实的区别。如七年级第3课《中华民族的祖先》重点让学生了解历史传说与史实的区别。知道历史传说的一定价值。第5课《夏商周时代的社会》教会学生计算历史年代,阅读史料和观察《宗法制示意图》。第6课《商鞅变法与社会革新》重点识读《战国七雄形势图》《都江堰示意图》。对初一情感教育突出: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七年级在综合单元最明显。如七上第五单元古代科技与文化。让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与精深。因此三维目标在不同的课中,分量可能是不同的,有的课教育性强一些,有的课知识性强一些。因此围绕课本,参考教参,确定本课的主题思想,考虑要突出渗透什么历史观,价值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放在什么部分,将采取什么教学策略来实现。这过程很像建楼房的框架。

2 重教学设计与实施是落实高效课堂的具体实施过程

2011版新课标实施建议中强调:教师在“过程与方法”方面一定要切实重视,因为无论知识的达成,能力的培养,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都是要通过过程与方法实现的。教师要改进教学以促进学生学习,教师的教学改进是为学生学习改进服务的。

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进入教学思路的设计,理出一课的教学主线。如七上第11课《统一国家的巩固》理出“汉武帝文韬武略,大国之崛起”为主线,理由是汉武帝在位时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也被称为“汉人”。教学设计中突出历史教学特点。对教材进行整合和补充以丰富课程内容,做教材的延长性。第一,导入设计方面,根据每课教学内容确定导入方式。其方式是灵活多样。如果教学内容较多,采取直接引入,避免占用过多的时间。如果教学内容较少,可考虑创设历史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上出现的矛盾、纠纷,从而产生了解历史和探寻历史的愿望。如七下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可设计唐太宗出巡蒲州对刺史赵元楷的批评引入或调查学生“你对唐太宗知多少”让学生讲述。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第二,重视课件的制作。多媒体的运用能较好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通过丰富视频、音频、图像等资料。有利于浅化历史因过去性,抽象性难理解的问题。我校今年建成高效课堂的历史用室,摸拟历史文物博物馆和安装触摸屏电子板,可以与远程网络对接。使历史教学更好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3 勤于反思与修改推动高效课堂实施得更好

也许通过精心准备之后,信心满满进行教学,才发现教学漏洞或不足,需要改进。

第一,准备材料太多,因为主观认为一些资料不错,舍不得删掉,还有图片过花俏,结果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把重点知识内容冲淡了或导致学生兴趣点转移了。

第二,由于初一年学生刚接触历史课程。学生不会做笔记,不懂得如何学习。要教会学生做笔记,阅读教材,抓住关键词或中心语,学会初步的史论结合。由于每周两节课,两课会隔几天才会上,新的知识很容易忘。因此每课用五至十分钟进行复习巩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是建立在对知识的正确获取并得到满足感。

第三,知识点的讲解的顺序有不太合理。课件的版面要先提出问题或设疑问,让学生回归书本思考找作案或讨论,再呈现出知识的内容及内在联系,并讲解引导。最后小结归纳。比直接呈现教学内容效果更好。因此要做细致的课件修改。

第四,运用课件教学老师往往发现教学进程较慢。因为老师补充较丰富的图片、史料、视频、音频等内容,会占用较多教学时间,而且播放过程中要配合适当讲解。注意不要忽视讲故事和讲述历史细节。因为历史细节是历史的灵魂。“知难才能知不易”才能理解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历史人物的选择与作为。如讲述长征的精神,只有通过数据和故事的讲述才能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专家建议每课课件的页面制作不要太多,建议在十五至二十张,资料要尽量精选。

第五,学生一课学完后有收获吗?学生往往对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同一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较难理清。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据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有学生建议每课最后留5分钟,让学生对本课疑问进行提问,这是很好的建议。往往老师对教学时间的控制无法很准确,对此可改进办法,与可移到下一节课。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范文第14篇

一、精心挑选材料

历史材料浩如烟海,如何选好材料成为材料题教学的首要问题。我认为必须要依据以下原则:

1.从学生角度看,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

历史是现实的过去,现实是历史的延伸,从学生的身边找历史,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此,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越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历史教学也就越能自然开展,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学科角度看,要贴近教材,注重探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材料的选择除了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还要从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新课标提出:“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增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这要求材料的选择要从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选择贴近教材的材料,同时又高于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主。

二、精心用好材料

选好历史材料后,又该如何用好材料?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读材料,读懂材料,是材料题教学的第一步。

对于初中生而言,有很多史料离开教师的解读,学生很难理解。尤其是中国古代史的史料经常会有许多难认难读的字词,有时还有典故,而初一学生刚接触文言文,这就使得学生的阅读理解有一定困难。比如,华东师大版初一历史教科书第三课《中华民族的祖先》引用了的《祭黄帝陵文》:“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篇祭文需要教师的翻译和解读。又如,《南方经济的发展》引用了“永嘉世,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永嘉世,九州空。余吴土,盛且丰。永嘉世,九州荒。余广州,平且康。”也需要教师帮学生解读。

2.适当补充,拓展思路。

适当补充史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教科书受篇幅的限制,有些史料未能完整地摘引,而在史料教学时需要作适当的补充;二是指教师针对教学重难点内容,也要适当补充相关史料。“围绕某个历史专题,历史在史料基础上通过适当的补充,多角度为学生展示历史问题复杂的一面,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他们逐渐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比如,华东师大版初三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结束后,教师可以补充《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内容,并比较这三部文件。材料一:《权利法案》第一条: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材料二:《独立宣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材料三:《人权宣言》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十七条: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通过比较这三段材料,可以得出《权利法案》主要是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从而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奠定了理论和法律基础。《独立宣言》一是宣布独立,二是表达天赋人权的观念,帮助学生分析《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诞生,同时它也是人类的第一部“人权宣言”。而《人权宣言》主要着眼于维护私人财产,从而得出它最能体现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是“新社会的出生证书”。

3.精心设问,培养能力。

初中历史新课标解读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学法指导 把握教材 联系实际

由于长期以来未摆脱“副科”地位,历史教学往往存在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的状况,教师上课只把知识点一教了之,根本谈不上学法的指导,学生则认为学不学无所谓。这种现象,严重妨碍了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智力的开发、人才的造就。从初中历史教学“三大任务”来看,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对于学生能力培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教为先导,学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法指导纳入教学视野。

根据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认为应把学法指导的重点放在准确深入地把握教材和联系实际两点上,前者教会学生如何读书,后者教会学生如何有效“迁移”。

一、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读书的关键在于全面、准确地把握课文中的知识点和知识体系,即对知识的驾驭程度达到微观在握、宏观在胸,纵横驰骋,运用自如。学生在这方面往往存在:知识点归纳不科学、不完整,比较注重机械记忆,忽视真正的理解和分析,缺乏知识的前后联系,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等问题。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通过学法指导课,在宏观(即知识体系)与微观(即知识点)落实上下功夫,指导学生做到两点。

1.做好纲目教学,纲举才能目张。读史先读纲非常重要,只有记住纲要,才能掌握历史的发展线索,把握知识体系,达到“宏观在胸”。因此,在开学的第一节课教师不必急于上新课,应该来个“开幕式”,向学生讲三点:一是本学期历史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即教材的框架,明确其起讫时间,主要章节目录,粗略地了解重大事件的名称,留下悬念,为学生获得系统巩固的历史知识提供前提。二是阅读“说明”部分。现行初中课本中第一页就是“说明”,它告诉学生课文体系、课时安排、标记符号及注意事项等。三是介绍一些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工具,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把握教材内容系统性、了解历史发展最基本线索的基础上,重视每节课的纲目,层层推进知识体系的落实。现行初中历史教材中每一节课文前都有一段提示语言,教师要注重对提示语言的教学,使学生对本节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大概的了解。在板书上要精心设计,尽量做到条理清晰,能够简洁、明了地反映本节课的框架结构。

2.以纲带面,指导学生细读课文。历史发展线索是由许许多多历史事件串联而成的,掌握纲要是读史的前提,准确掌握史料则是读史的关键。要使学好历史知识,必须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求学生在领会整体教材的基础上,分课进行钻研,注意一课教材内容在某一历史时期的地位及前后知识的联系,避免学生把某一历史现象孤立起来,产生片面的理解和知识上的支离破碎;二是对教科书中重要内容的字句作一定的推敲,动笔圈点,反复阅读,以便确切地理解历史现象并准确地总结历史概念;三是注意对教科书插图的钻研,因为这是教材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学好了这部分内容,还会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读史兴趣;四是深入钻研课本习题,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知识迁移的方法

知识的迁移过程就是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学生的知识迁移。

一是课文中知识点之间的迁移。其目的在于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到融会贯穿,深刻理解,全面掌握。例如学习完“辛亥革命”,可指导学生找出其与“维新变法运动”的联系;学习完唐朝对西域地区的有效管辖,可指导学生联想西汉与西域地区的联系,等等。

二是课文知识与现实热点之间的迁移,即联系实际。联系实际是各科教学也是历史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本身,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模,并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解释或回答当年许多热点问题。如讲到了民族问题可联系“波黑冲突”、“南联盟问题”、“巴以冲突”;讲到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可联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由李登辉的荒谬言论,联想到台湾在历史上与祖国的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1]阳谷,陈风主编.中学历史教育文萃.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2]柳菊兴主编.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夏子贤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