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范文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范文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范文第1篇

1.1中医护理学双语教材匮乏

十多年来,各类中医护理学基础或中医护理学教材发展迅速,通过搜索引擎及联合书目查询系统等方法可检索出近60本教材,已经基本适合和满足高职、本科等多个层次的教学需要。但由于中医学及中医护理学起源于中国,国外没有相应的课程,无法像其他专业课程一样直接引用原版教材,双语教材编写的难度较大,因此截止到2009年,国内尚无该课程的双语教材出版。

1.2中医护理学双语教学的需要

为了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同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校更需要培养具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教育部在2001年的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积极推进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或进行双语教学的要求。近年来,高等中医药院校为促进中医国际化开展了多种学科的中医双语教学,中医护理学也紧跟中医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国内一些高等中医院校护理学院不仅开设了护理的涉外专业方向,而且也在中医护理相关课程中设置了双语教学,旨在培养既掌握现代护理理论与技能,又掌握中医特色护理理论与方法,且能承担中医护理国际交流的人才。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双语教学,而双语教材是实现双语教学的基础,因此编写合适的双语教材对有效实施双语教学至关重要。

1.3中医护理学国际交流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当今世界范围内中医药热潮的涌动,中医已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护理学科也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陆续有国外院校来国内中医院校护理学院洽谈并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合作项目。以我学院为例,2011年以来我院与美国和澳大利亚多所大学护理学院开始洽谈中医护理培训的项目。虽然中医护理学科的国际化交流逐渐增多,但东西方地域、文化和语言等差异还是严重的妨碍了中医护理的国际交流和推广。为了适应国内外对中医护理人才和中医护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需要,加快中医护理国际化进程,培养出具有对外交流能力的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护理人才,编制一本既适合国内护理专业所用又同时兼顾涉外专业及国际交流的双语教材是非常必要的。

2中医护理学双语教材的编写思路

2.1编写人员由多学科背景专家组成

中医护理学双语教材的编写不仅考虑了国内中医护理学教学的需要,也考虑了外籍学生学习需求的特点,并借鉴了国内外现有中医英文版教材编写的经验与教训。一方面由国内中医药院校护理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和循证医学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为编者编写中英文稿,以保证教材学术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并突出内容的实用性与适应性;另一方面又邀请母语是英语的外聘海外护理专家参与审译,对国内医学和中医学英语专家的翻译稿进行语言的润色和修饰,确保英语的原味性和可读性,尽可能做到学术水平与本土化两方面的兼顾,以推出高质量的中医护理学双语教材。

2.2编写内容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强化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该课程自身的特色和国内外学生的学习特点,编写者通过多次会议商讨,确定教材的编写大纲和编写内容。编写内容的组织、章节设置、字数分配、知识点的强弱程度、整本教材的系统层次等方面,在参考国内出版的同类优秀教材及《中医护理学基础》双语教材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了编写者多年来对本课程教学经验,最终确定了教材的编写框架和内容。为了切实适合国内教学和针对国外学生的短期培训班的教学需要,本教材在内容的取舍及深广度的把握方面遵循如下原则:力求知识结构科学实用、整体优化、内容简洁够用、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和实用性。因此,本教材由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部分组成,具体内容涵盖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中医基础理论概述、经络腧穴概述、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一般护理、传统中医护理技术、中医自我调护以及常见病症的中医调护。

2.2.1精炼“中医基础理论”内容

鉴于中医基础理论对国外学生而言,学习难度大,而国内学生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已学习该部分内容。因此,该部分内容的选择以“必需、够用”为度,仅介绍最能体现中医理论特点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在文字的编写上删繁就简,尽量减少陈述,力求精炼。

2.2.2增加“中医自我调护”和“常见病症的中医调护”内容

中医护理学科的中医特色主要体现在慢性病管理中融入中医养生康复理念与方法和发挥中医护理技术的“简、便、廉、验、效”的优势。本教材充分体现了中医护理未病先防、注重养生的思想,发挥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养生、康复、保健和防治中的优势。因此,教材中加入了“中医自我调护”和“常见病症的中医调护”的内容。“中医自我调护”涉及口腔、颜面、头发、眼睛、耳部、鼻部、颈椎、手足、胸背腰腹等部位的调护。“常见病症的中医调护”精选了国内外常见、且能体现中医护理防治优势的8种病症,包括感冒、不寐、胃痛、便秘、痛经等。

2.2.3加强“中医护理常用技术”内容

中医护理有一套不同于现代护理的独特护理技术,具有鲜明的特点与优势。常用技术包括针刺、灸法、拔罐、刮痧、熏洗、贴药、敷药、热熨、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离子导入、推拿、穴位按压、穴位注射疗法等内容。在以往的对外交流中,发现国外来访者对中医护理技术兴趣浓厚,希望有机会学习并进行实践操作。因此,加强传统中医护理技术内容的编写对推动中医护理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虑到国外来访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认可程度及技术自身的可操作性,本教材精选了最具有代表性和得到国际广泛认可的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包括穴位按压、推拿法、艾灸法、拔罐法、刮痧法、热熨法和熏洗法。

2.3创新版式,增加可读性

有研究发现,学生更乐于接受配有图示,并附文字说明的教材。本教材借鉴原版教材多配以彩色图片的特点,更注重图文并茂,增加了插图量、调整了教材页面设计,使教材更加生动而直观,增加教材的可读性,以适应外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

2.4体现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医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教学体系;教学模式

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是护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多年的教学和实践中我们获得了许多经验,但从中也发现了中医护理课程的设置从课程设置内容到学时安排均不同程度的存在许多问题。为此,在实践及研究中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对护理学中医护理课程的设置进行研究。

1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根据护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医护理课程设置在护理学专业教学的专业课程中只占总学时的0.5%。但由于我校是高等中医院校,在中医护理课程设置过少,不足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中医护理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没有设置中医护理的临床课程,学生对中医临床疾病无法认识,更谈不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了。

调查中88.85%以上的学生反映:(1)中医护理临床实践课程学时太少,不能系统了解中医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相关知识,学时应增加;(2)30个学时全部为授课,没有实践教学课程及讨论,不利于学生对中医临床疾病感性认识的增加;(3)应在现有中医护理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中医护理临床专业必修课,让护理学专业学生都进行学习,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是必要的。此外,在调查中有89%以上的同学希望学习中医护理的实践操作,如针灸、推拿、按摩等基础性的中医学特色技能训练,更能突出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的特色,不仅能提高护理技能,更能在人才竞争中成为有特色的专业人才,更具有特色性和竞争力,更有效的培养全方位的护理专业人才。

我院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与其他中医院校的明显不同之处在于:(1)中医护理基础课程开设仅2门,学时数过少;(2)没有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并且中医护理基础的实践操作课程不完全没有专门的系统的中医护理技能操作课程不完美没有专门的系统的中医护理技能操作作室和相应的教学指导;(3)没有设置中医临床护理课程,理论和实际难以结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脱节”的状况,在研究中我们认为由于没有开设中医临床护理课程,实习生在医院实习过程中就没有优势可言,尤其在中医院实习更感中医临床知识匮乏。还由于我院中医护理课程开设时间不长,没有足够多的中医护理教学资源,因此学生在中医护理方面知识相对薄弱。

从大环境下看,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因此国内本科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向护理教育水平发达国家学习,同时也要立足本国实际情况,我们更需要正确树立本科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在正确护理教育观的指导下,综合教材、师资、教学条件、教学水平等因素来逐步发展。

2 目前对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护理本科生的全能性较高,中医和西医的护理基础技能都应该扎实掌握的多功能性人才,因而,学习中医基础的积极越来越高,中医护理技能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具有疗效确切,简便易行、适应范围广的特点;也是临床工作的基础,也是中医护理工作的基本需要。并且,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希望能进一步得到中医护理专业知识的培训和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学习和训练后能运用中医护理专业知识独立完整中医护理操作。我们确立了本科护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能力的、符合国内外人才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这对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以上问题,为了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方针,对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中医基础课程进行了如下改革,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也存在明显不足。

增加《中医学基础》课程,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方剂等课程内容。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后具备一定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但由于学时数过少,不能系统深入学习以上课程内容,因此护理本科生中医护理基础相对薄弱,在临床应用能力也略显不足。

中医内科护理是中医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因此我们也把《中医内科护理学》课程探索式的设置为选修课。两年来,《中医内科护理学》共开设5个班级,选修人次400人之多,护理学专业学生占70%以上。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79.2%的学生认为开设中医内科护理学非常有必要,且77.7%的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程对中医临床护理的认知度有一定提高,关键是学习了中医内科护理,具备从事中医临床护理的基本能力。《中医内科护理学》的开设,弥补了中医临床护理知识的空白,对中医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并具备一定的中医临床护理工作能力。

3 对我院护理学专业中医护理课程设置体系的设想

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应与西医院校课程设置有共性,更应体现护理学专业特征及传统医学的特色。经过调研和分析,并结合本校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对中医课程的设置有这样的设想。

4 对目前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中医整体观念更能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与现代医学整体护理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在护理学专业的课程中增加中医护理课程的分量是符合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针对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设置,笔者有以下建议。表1 我院护理学专业中医护理课程设置体系注:学时数均为理论课+实践课

4.1 优化课程结构设置 积极推进学校与医院间的合作,建立医、教、研的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各类人才培养[1]。根据我校本专科培养方案原则及课程设置的规定,在必修课设置中,增加中医护理技能操作、临床见习课程,其中包含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护理基础技能的课程。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以《中医内科护理学》为基础,开设中医临床护理学科课程或中医临床病症护理,以及中医护理的基础技能操作,并开设具有中医特色的针灸推拿护理。

4.2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加大临床见习课程力度,增加临床见习机会。加强实验室建设,综合实验病房,既能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又能弥补因不能直接接触患者难以掌握中医临床护理要点的不足,也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技能训练条件。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得到提高,由被动接受逐渐向主动学习转变。我们还应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密切学校教育和临床教学之间的配合,改进教学和考核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保持和发扬中医院校护理本科的优势[3]。

4.3 增加中医临床课程 如将中医内科护理学或中医临床病症护理学设置成专业必修课,弥补学生中医临床护理知识的欠缺,且能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并根据学生特长和兴趣爱好,开设与此相关的选修课和基础技能课程,注重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弥补因课时不够不能接触患者,难以掌握护理要点的不足。

4.4 整合重复的课程或教学内容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如《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中中医护理文件书写规范与《护理学基础》中护理文件的书写进行整合。在临床见习、技能操作过程中,应由理论授课教师和临床带教老师共同完成,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整体护理实施程序。

4.5 选择或编写合适教材 现使用的教材在内容及难度上均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对知识的渴求程度。因此应选择内容较好,编排合理的中医护理教材。若没有合适教材,可以召集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掌握全面,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按照统编教材的编写要求,结合专业特色、相关教学、临床经验、现代护理理念及新设备新技术的运用等内容,自行编写中医护理教材。

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的科学化设置有利于课程体系的优化及教学任务更高质量的完成,更有利于培养适合现代护理学科发展新趋势的、带有传统医学特色的为祖国医学走向世界奠定基础的新型护理本科人才。因此,我们应在今后的护理学专业教学中积极推广和应用。

5 讨论

我国护理学专业起步较晚,由其是本科护理学专业,在加快其发展速度的同时,又要考虑到教材、师资以及国内教育、医疗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科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要基于对护理学深层次的理解,因遵循科学的课程设置规律,体现我院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特点,同时也要符合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强化专业意识、夯实专业基础、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原则[5]。合理的课程设置应该有良好的师资作保证,因此在优化课程设置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护理专业师资的培养,让教师教给学生最准确、最丰富、最实用的护理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孙国华.我国中医教育发展概况及趋势分析.中医教育,2000,7(11):89-90.

2 雷炜.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医学教育探索,2007,6(11):1026-1027,1037.

3 尤黎明,汪建平.对中国高等护理教育模式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1999,34(12):741-743.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范文第3篇

1.1对象

参加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各科室护理人员

1.2项目

经过科学评估,病种适宜,易于掌握的项目。如中药灌肠、中药口腔护理、穴位注射、、拔罐、耳穴埋豆、中药熏洗、足浴等。根据科室疾病特点和病人自身情况选择2~3项适宜技术实施。

1.3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每2个月末在试点科室发放一次调查表,主要是参加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实施的护理人员。共发放132份,回收132份,有效率100%,问卷内容涉及护理学历、职称、专业、有无中医护理基础、此前对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观点、参加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后的感受。

2结果与分析

2.1一般情况

在当次参加试点的132名护理人员中,均为女性,最大年龄48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37.55±9.27)岁。其中中专学历70人,占53;大专学历46人,占35%;本科学历16人,占12%。西医护理101占77%,中医护理31人,占23%。

2.2统计结果

见表1

2.3分析

2.3.1职称均数为(1.83±0.63),即护理人员职称主要分布在初级以内,无职称和中级职称者占少部分。

2.3.2年龄平均(37.15±8.74)岁,平均年龄全都在35岁以上,可适当补充扩编更年轻化的护理力量。

2.3.3学历均数为(1.20±0.36),即中专学历护理人员占多数,大专及本科学历依次减少,护理队伍学历有待提高。

2.3.4专业得出均值(1.91±0.71),说明西医护理专业人员占院内护理人员的大多数,中医护理专业人员缺乏。

2.3.5中医护理基础调查的结果均数为(1.76±0.48),说明许多护理人员都没有中医护理基础,缺乏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掌握。

2.3.6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前后看法推广前的看法是(1.77±0.45),推广后的看法是(1.18±0.38),说明护理人员的看法有所转变,从一般迟疑被动到比较理解响应,是一种积极的反馈效果。

3思考及对策

3.1成效

从护理人员在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前后比较来看,有良性的推广意义,护理人员接受、病患家属也接受。护理人员在实践的过程中增长了西医常规护理之外的技能和知识,在临床效果中体会到成就感,护理工作得到了认可和提升;病患和家属得到了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的体验和实惠,满意度和信任度有所提高。一些慢性病、疑难杂症都依赖于中医护理技术治疗,中医护理技术在减轻病人痛苦、促进康复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3.2不足

3.2.1护理队伍先天不足由于我国的护理教育长期以中专教育为主体,而且大部分接受的是西医护理教育知识,医院护理人员的教育层次普遍偏低,尤以基层医院突出,中医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只有少部分护理人员有过中医护理专业学习。大部分临床护士对中医护理“三基”掌握较差,缺乏学习中医知识的主动性,护理知识体系单一、老化,影响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发和发展。

3.2.2对中医护理技术认识不够在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前,许多护理人员和其他职工对中医特色的护理技术不熟悉,对其认识也不够深入。特别是在基层中医院,长期以来存在“重医疗、轻护理、护理从属于医疗”的现象,认为护士能打好针、发好药、做好日常护理就行,很少问津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开展情况;加之领导重视不够,也影响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

3.3对策

3.3.1熟练掌握独特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是突出中医护理特色的重要手段,是中医院有别于西医院的根本特征所以要加强中医护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训,从后天弥补护理队伍的不足。①利用医院现有的中医力量对护理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及规范化的医护理技术的学习和培训;②“请进来,走出去”选派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请其他中医护理技术开展较好的医院来我院交流指导支持;③定期进行中医护理技术的竞赛、抽查、考核与激励机制相结合,适时进行效果评价;④适当引进中医护理专业人员,充实中医力量。

3.3.2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增强中医护理文化内涵及影响力①全院上下提高认识,院科两级领导大力支持,积极营造中医护理文化的内环境;②主动加强与医生沟通,在医生的配合指导下根据科室疾病特点及病人自身特点,更好地开展适宜的中医护理技术;③做好宣传,创新载体,布置中医文化长廊,营造出一种浓郁的中医文化氛围,既可以病养身心,还能体现中医医院的特点;④构建中医文化框架,如设计创作有明显中医特色的院徽、院歌,既可以形成良好的文化理念,又可以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4小结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范文第4篇

    在各科室按照中医辨证施护病种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项目达到护理部要求的前提下,科室将每月中医特色护理开展情况上报护理部,经核实统计后上报院部,院部根据科室住院病人床位使用情况,按特色操作的收入予以一定比例奖励科室护理人员,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中医特色护理的开展。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护理部制定了护理部临床护士全员培训计划、科内培训计划、院内护士针推科轮转计划、外出进修学习计划等,以确保各项培训制度的落实。制定护理人员培训目标要求护理人员接受系统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非中医护理专业护士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中医护理培训人数达到医院护理人员总数的70%以上。各临床科室开展中医单病种≥2项,开展中医护理特色操作项目≥3项。要求中医护理操作开展项目尽量和单病种相关联。全院护士中医基本理论考核通过率达100%,中医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90分。院内培训(1)护理部理论培训。护理部基本理论和技能培训做到一线护理人员全员参与,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集中学习后,护理部上网下载专题学习资料下发到科室,课后出思考题,由护士长督促学习、提问,使护理人员巩固所学知识。2010年上半年,院部订购本科教科书《中医护理学》[2],人手一册,开设中医护理基础理论学习班,邀请院内主任中医师、针推科主任等给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授课。全院临床护理人员怀着极大的热情,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听课,4~6月两个月的时间共完成了38次、72学时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并进行了四次阶段性的理论知识考试、一次综合性的中医理论考试。素日里,护理部每月组织1次中医护理知识专题讲座,护理部每半年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中医知识考试,对不合格人员进行补考,直至考核合格。(2)护理部技能培训。根据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并结合本院实际工作情况选定了穴位注射、穴位按摩、耳穴压豆、艾条灸等共4项中医传统技术操作作为培训内容。护理部组织护士长、护理骨干外出短期培训、参观学习、观摩,护理部要求外出学习、进修回院的人员写学习体会,在护理人员中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业务讲座,并制定在科室开展工作的计划。护理部定时督查,以点带面,带动其它科室中医护理操作新项目的开展。

    评价指标理论水平

    以本科教材《中医护理学》[2]等考试成绩为指标,技术水平以《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3]技能考核成绩为指标,护理质量检查成绩以每季中医护理质量检查得分作为指标。提高了护士学习中医知识的兴趣系统的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全院护理人员对中医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促进了护理人员中医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009年10月呼吸内科护理单元被评为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2010年10妇产科护理单元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全国护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至2010年10月全院有66人取得丽水市中医药学会和丽水市中医院联合举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技能培训合格证书,有125人3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2011年10月在浙江省中医医院“三级乙等”等级评审中我院的中医特色护理得到好评。护士的中医理论、技术操作成绩有大幅度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成绩、考核技能成绩,活动前后成绩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通过中医理论的系统培训和考核,激发和促进了护士参与中医护理操作的工作积极性。中医技能护理项目由原来4项增加到12项,中医技能开展的次数由186次增加到10385次。提高了中医专科专病的护理质量在中医医院医院管理年活动开展后中医专科护理质量检查成绩有显着提高。活动前后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

    讨论

    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带动各护理单元中医特色护理工作的开展。经过3年的系统培训,中医特色操作开展项目从4项增加到12项,开展次数从186人次到10385人次,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得益于系统的中医护理培训。促进中医护理操作技能的临床应用对护理人员进行基础理论、技能应用的系统培训,护士的中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明显提高,为临床护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大大提高了护士工作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加上医院给予合适的奖励机制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中医护理技能如拔罐、熏洗、敷贴、耳穴压豆等方面,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器具简单、适用范围广和见效快的特点[4]。在本院住院的老年病、常见病,及需长期治疗患者的治疗中有着积极作用,病人乐于接受。由于效果明显,提高了住院病人的满意度,同时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中医护理学;教材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156-02

在《中医护理学》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到中医学的传承关键在于临床实际应用。做好高职中医护理的“教、学、做”,掌握技能操作,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培养高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高职教学之重。笔者认为,首先教材的选择举足轻重,既要让学生了解传统医学的精髓,还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掌握技能的热情。编写教材以及进行课程开发必须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对课程进行优化衔接、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课程整合要打破学科界限,本着强化能力、优化体系、合理组合、尊重规律、缩减课时的原则进行,不必考虑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应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和适应性。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掌握中医学的特点

中医护理教材首先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突出中医学的特点。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思想,用中医护理技术对病人及健康人实施调护,以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病痛为目的。可以参照现代医学理论,但绝不能强搬硬套。中医概念要清晰、条理要分明。中医护理是以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思维,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以藏象理论为中心,以功能现象为特征,辨证研究人体的功能现象。

真正让高职学生了解传统中医护理,就必须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还要认真了解中医学几千年的发展史,体会到岐黄之术是我们祖先千百年来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当然,在临床上实施中医护理术也是对现代护理的补充。

以整体护理为纲要,

以点带面分解实施

中医护理学应该体现出整体观念理论,要以整体护理为纲要,结合自然界变化规律,建立人体脏腑有机一体的理念,杜绝“一症一护”的狭窄思维。脱离整体施护的单一护理不是中医护理学的精髓。

整体护理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孕育着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的理念。整体护理体现在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多方面。

整体护理,既重视人体内在生理、病理的特点,又重视邪气与正气的关系;既重视疾病在临床征候表现中的辨证施护,又重视针对疾病本身特有的病因辨证地求因施护的特点。不仅注重局部病变,更强调从心理、情志、饮食、起居等方面调护。

以基础护理为准则,

完善急救手法措施

高职护理课程都是以基础护理课程为奠基,延伸到临床各专科护理。然而,医学护理学种类繁多,临床分科护理则有各自的特点,但都建立在基础护理之上,以基础护理为准则,把基础护理的原理、方法贯穿于临床各科护理之中。像护理职业道德、护理原则、护理规范等。中医护理学是在基础护理学的基础上,完善护理中的应急手法、护理手段,采取像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特色治疗护理措施,弥补现代医学护理的缺遗,使几千年传统护理方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运用。

在急诊中,运用针灸、推拿等措施,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如针刺开窍醒神、针麻手术、手法捋筋整骨、刮痧放血泻火解毒等。再如康复过程中惯用的推拿手法,帮助病人调整气息、平衡气血阴阳、缓解病痛、恢复体力,都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护理方法。通过运用有特色的中医护理方法,既弘扬了中医古老的岐黄之术,使之造福于人类,又弥补了现代医学护理的不足,古为今用,中西合璧。

以传统护理为特色,

实施传统护理手法

中医护理学的特点是辨证施护,以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为理论指导,关注因人、因地、因时的护理准则,根据临床各科的特殊病人,实施传统护理手法。

中医护理学不同于现代医学护理,但并不冲突。二者相互为用、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各尽其能。如骨伤科的康复推拿护理;中风病人后期的针灸康复;中药保留灌肠缓解腹胀、腹痛以及毒素的排泄代谢;妇科常用的中药离子导入。再如传统的刮痧法、放血法、熏洗法、拔罐法、冷敷法等,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方便、实用、有奇效,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中医护理学重点在于技能操作。只有具有熟练的技巧,临床应用时才能得心应手。因此,理论与技能操作学时以1∶1为合适,只有多动手才能熟中生巧,尤其是针灸、推拿等,应经常训练、反复钻研、不断探索操作规律。

以强化技能培训为

重点,修正教材编写思路

高职护理人才培养除了掌握基础常识外,主要是对中医专科护理技能的培训。中医护理技术像针灸、刮痧、拔罐、推拿、药熏等种类繁多。多年来,这些技能只有中医师掌握,护理人员仅做配合。古往今来,中医临床医护是不分开的,因此,医护分家的体制不适合中医临床的需要。

高职中医临床护理学员必须掌握、应用传统的护理治疗技能技术,发挥传统中医的特色,更有效地完成护理工作。所以,培训高职中医护理学员的传统技能,必须打破医护分家的西方医学模式,真正让中医护理人员配合中医临床医生,共同解决治疗、康复、保健及愈后的问题。

学习中医护理技能,要以实际操作为主,手法练习应贯穿在学习过程始终。像针刺手法练习、推拿手法练习、刮痧拔罐工具的选择应用、中药透入操作、中药熏洗方法等等。教材中除了理论讲述外还要配合课件的应用,以增强直观印象。教师的演示操作与学生的操作练习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贴近临床、贴近岗位、贴近实际,使高职护理学员缩短学习与实践的距离,有针对性地培养实用人员。

《中医护理学》教材具体应分为两大模块:一为中医常识,包括传统医学的发展及基础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传统医学的精髓,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炎黄子孙的荣誉感。只有了解掌握了中医理论基础,才能应用和指导临床实践。二为技能培训练习。以演示、观摩、操作练习为主,让高职中医护理学员真正掌握中医传统的技能技巧,服务于临床应用。

课程的开发必须围绕职业能力这个核心,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对课程进行优化衔接、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课程整合要打破学科界限,本着强化能力、优化体系、合理组合、尊重规律、缩减课时的原则进行。

笔者在《中医护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先后研读读了几个版本的《中医护理学》教材,感觉在讲授时都很不适应,为什么不适应呢?笔者认为,首先,教材的格局较乱,既有中医印象,又有西医痕迹;既有基础护理内容,有掺杂着临床护理知识;只有个别病案的护理,缺少整体护理的常识;基础护理理论要求太多(像护理道德、护理准则、护理规范等),技能护理操作太少(像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具体练习)。其次,教材与《大纲》相脱节,高职护理学员将面临着国家“执业护士考试”,而考试大纲内容是其重点。再次,课时分配缺少实用性,理论知识与实践练习的学时比例失调,还是安排为1∶1为佳。基础护理课内容也不应出现在专科护理学中,要减少不必要的重复。

《中医护理学》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教材,培养高职学生中医护理的技能技巧。以实际、实用出发,按照中医的基本特点和原则,传承传统医学的精华,使中医护理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岗位,为护理工作拓宽思路,充实临床护理业务。

参考文献:

[1]张春明.老年中医保健[M].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2009.

[2]周琦.中医护理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郭靠山.中医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金玉忠,李云端.中医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5]姚军汉.中医护理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周萍.中医基本常识与针灸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7]奚中和,俞大祥.中医学概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范文第6篇

在各科室按照中医辨证施护病种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项目达到护理部要求的前提下,科室将每月中医特色护理开展情况上报护理部,经核实统计后上报院部,院部根据科室住院病人床位使用情况,按特色操作的收入予以一定比例奖励科室护理人员,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中医特色护理的开展。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护理部制定了护理部临床护士全员培训计划、科内培训计划、院内护士针推科轮转计划、外出进修学习计划等,以确保各项培训制度的落实。制定护理人员培训目标要求护理人员接受系统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非中医护理专业护士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中医护理培训人数达到医院护理人员总数的70%以上。各临床科室开展中医单病种≥2项,开展中医护理特色操作项目≥3项。要求中医护理操作开展项目尽量和单病种相关联。全院护士中医基本理论考核通过率达100%,中医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90分。院内培训(1)护理部理论培训。护理部基本理论和技能培训做到一线护理人员全员参与,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集中学习后,护理部上网下载专题学习资料下发到科室,课后出思考题,由护士长督促学习、提问,使护理人员巩固所学知识。2010年上半年,院部订购本科教科书《中医护理学》[2],人手一册,开设中医护理基础理论学习班,邀请院内主任中医师、针推科主任等给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授课。全院临床护理人员怀着极大的热情,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听课,4~6月两个月的时间共完成了38次、72学时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并进行了四次阶段性的理论知识考试、一次综合性的中医理论考试。素日里,护理部每月组织1次中医护理知识专题讲座,护理部每半年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中医知识考试,对不合格人员进行补考,直至考核合格。(2)护理部技能培训。根据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并结合本院实际工作情况选定了穴位注射、穴位按摩、耳穴压豆、艾条灸等共4项中医传统技术操作作为培训内容。护理部组织护士长、护理骨干外出短期培训、参观学习、观摩,护理部要求外出学习、进修回院的人员写学习体会,在护理人员中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业务讲座,并制定在科室开展工作的计划。护理部定时督查,以点带面,带动其它科室中医护理操作新项目的开展。

评价指标理论水平

以本科教材《中医护理学》[2]等考试成绩为指标,技术水平以《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3]技能考核成绩为指标,护理质量检查成绩以每季中医护理质量检查得分作为指标。提高了护士学习中医知识的兴趣系统的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全院护理人员对中医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促进了护理人员中医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009年10月呼吸内科护理单元被评为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2010年10妇产科护理单元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全国护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至2010年10月全院有66人取得丽水市中医药学会和丽水市中医院联合举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技能培训合格证书,有125人3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2011年10月在浙江省中医医院“三级乙等”等级评审中我院的中医特色护理得到好评。护士的中医理论、技术操作成绩有大幅度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成绩、考核技能成绩,活动前后成绩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意义(P

讨论

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带动各护理单元中医特色护理工作的开展。经过3年的系统培训,中医特色操作开展项目从4项增加到12项,开展次数从186人次到10385人次,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得益于系统的中医护理培训。促进中医护理操作技能的临床应用对护理人员进行基础理论、技能应用的系统培训,护士的中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明显提高,为临床护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大大提高了护士工作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加上医院给予合适的奖励机制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中医护理技能如拔罐、熏洗、敷贴、耳穴压豆等方面,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器具简单、适用范围广和见效快的特点[4]。在本院住院的老年病、常见病,及需长期治疗患者的治疗中有着积极作用,病人乐于接受。由于效果明显,提高了住院病人的满意度,同时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022-02

社区护理起源与西方国家,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社区居民“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组织[1]。社区护理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构建顺应我国国情、满足社区健康需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是推动社区护理发展的关键环节[2]。相对于起源地西方医学而言,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疗法在社区护理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扬。

1 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

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护理方法,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医护理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五方面构成,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区服务对象,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完成相应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疾病护理等社区服务功能。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

2 中医护理的发展目标:

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在我国具有独特的运用价值。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不断丰富着居家护理的内涵。除此之外,中医理论当中“治标和治本”的概念,实质可以通过中西医疗法相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社区护理的主要为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健康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稳定病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理论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不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中医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适、性养生保健、用药指导、运动养生等在社区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复护理等方面不断拓宽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如运用得当,精巧结合,中医护理将与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不断的完美融合。

可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预防观在社区现代护理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3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共同构成中医护理体系。中医护理在理论、只是及技能等方面自成一体,在养生保健、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都与社区的健康需求相一致,且中医护理以我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发展至今,一些中医理念已被人民所耳熟能详,一些保健运动也正在任命大众中普遍发展,这些都说明中医护理在我国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贴近大众生活,便于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接受,这为中医护理在社区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医护理技术还具有廉、简、便、验、效等特点,在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的区域,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于不同的人群,中医护理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健康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预防保健为主;对于伤残、疾病后遗症、术后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康复护理为主;对于急慢性病人,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残病护理为主。无论中医护理针对何种人群,发挥何种护理功能,都同时应用到多种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即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例如常见的对脑血栓导致的瘫痪病人,需要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调节,推拿按摩、中药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以及保健运动指导、情志护理等。

4 关于现阶段的中医护理开展情况大力开展的意义: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萌芽阶段,全国只有在大城市有较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组织,主要还是以给药及治疗为主,基本是医院护理治疗的延续,而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等方面开展较少[3]。针对居民特点及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还很欠缺,中医护理开展的还不够广泛。

社区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中医护士的执业制度、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水平低下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原因,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步伐缓慢。因此,我国的社区护理应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法规;多途径培养社区中医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利用中医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中医护理现代化,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此外,在社区中开展中医护理,不但有利于促进人民的健康,还有利于在人群中普及中医药文化,促进民众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倡导回归传统、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同样也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红云,赵燕利.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家庭护士,2008,6(3):665.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起源与西方国家,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社区居民“可接近的、可接受的、可负担得起的”卫生服务组织[1]。社区护理既强调疾病的预防,又强调疾病的护理,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构建顺应我国国情、满足社区健康需求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是推动社区护理发展的关键环节。相对于起源地西方医学而言,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和疗法在社区护理中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发扬。

1中医护理的发展前景:

中医护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辩证施护、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的护理方法,是祖国传统中医药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中医护理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五方面构成,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针对不同的社区服务对象,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完成相应的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疾病护理等社区服务功能。尤其是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验、廉等特点深受广大社区群众的青睐,符合低收入、高效率、低成本、广覆盖的要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应用前景广泛。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的有关文件中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2]。

2中医护理的发展目标:

中医护理在社区居家护理中的应用在我国具有独特的运用价值。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医疗资源的分配仍存在着不均衡性,经济发展实际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中医护理以其优质、显效、简便的特点,不断丰富着居家护理的内涵。除此之外,中医理论当中“治标和治本”的概念,实质可以通过中西医疗法相结合,相得益彰,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社区护理的主要为社区人群提供以健康促进为目标的健康服务,以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稳定病情为要务,这与中医护理的理论不谋而合,中医护理的预防观印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强调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中医护理与社区护理有机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护理健康教育理论、模式、程序以及实施方法的基础上,在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中不断渗透着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中医环境养生、起居养生、膳食指导、心理调适、性养生保健、用药指导、运动养生等在社区妇女、儿童、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慢性病病人的康复护理等方面不断拓宽着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如运用得当,精巧结合,中医护理将与社区健康教育内容不断的完美融合。

可见,中医护理的整体观与预防观在社区现代护理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护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和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饮食调护、中医护理技术、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情志护理共同构成中医护理体系。中医护理在理论、只是及技能等方面自成一体,在养生保健、疾病护理、康复护理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都与社区的健康需求相一致,且中医护理以我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发展至今,一些中医理念已被人民所耳熟能详,一些保健运动也正在任命大众中普遍发展,这些都说明中医护理在我国具有良好的民众基础,贴近大众生活,便于社区居民的认可和接受,这为中医护理在社区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中医护理技术还具有廉、简、便、验、效等特点,在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的区域,中医护理在社区开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

对于不同的人群,中医护理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对于健康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预防保健为主;对于伤残、疾病后遗症、术后人群、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康复护理为主;对于急慢性病人,中医护理的服务功能以残病护理为主。无论中医护理针对何种人群,发挥何种护理功能,都同时应用到多种中医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即调动整个中医护理体系。例如常见的对脑血栓导致的瘫痪病人,需要在中医辩证的基础上进行饮食调节,推拿按摩、中药贴敷等中医护理技术以及保健运动指导、情志护理等。

4关于现阶段的中医护理开展情况大力开展的意义: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萌芽阶段,全国只有在大城市有较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组织,主要还是以给药及治疗为主,基本是医院护理治疗的延续,而社区的健康教育、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等方面开展较少。针对居民特点及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还很欠缺,中医护理开展的还不够广泛。

社区护理是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得到了一定的运用,但由于我国尚未制定中医护士的执业制度、社区中医护理人力严重不足、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术水平低下以及中医护理健康教育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原因,中医护理融入社区护理的步伐缓慢。因此,我国的社区护理应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与法规;多途径培养社区中医护理专业人才;提高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中医护理服务;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利用中医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中医护理现代化,开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促进我国护理事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此外,在社区中开展中医护理,不但有利于促进人民的健康,还有利于在人群中普及中医药文化,促进民众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倡导回归传统、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同样也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红云,赵燕利.中医护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家庭护士,2008,6(3):665.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范文第9篇

摘要: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包括两大方面,即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因此将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教学实验十分必要,根据辨证理论所施行的护理原则和方法,其有效完成离不开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两者互补的共同结果。因此可将中西医护理的优势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巩固。具体做法有:重视学习和交流,运用当前护校中现有的中医方面的资源进行交流式教学,将中医知识贯穿于基护教学实验中,重视护生操作技能与课后考核与反馈,既学会了知识的融会贯通也发扬了祖国的传统医学。

关键词:中医; 整体护理; 基础护理教学; 辨证施护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传统医学至今仍在不断地应用与发展,这对护理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临床护理方面,除了西医护理外还存在着我国特有的护理类型中医护理和中西医结合护理。中医护理在预防、治疗和康复护理中,在中国人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预防和康复护理[1]。因此,作为护校的学生有必要学习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运用这些理论维护自我健康和病人的健康,并不断实践上升至高层次的中医护理理论,使祖国的医学护理事业发扬光大。

1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

它包括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两大方面[2]。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互相协调、互相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是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影响的,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贯穿到生理、病理、辨证和护理等各个方面。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器官和组织所组成、各脏器、器官和组织都有着不同的功能。但五脏各自的功能又都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决定了人体各脏器、器官和组织和生理上是互相影响,以维持其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另一方面人体局部和整体也是辨证的统一,因此,我们在护理病员过程中,必须从整体出发,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了解机体内脏病变,从而提出护理问题和采用护理措施,使疾病早愈。如临床上见到口舌糜烂的局部病变,实质是心火亢盛的表现。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相应地产生生理性反应,若超越生理范围,则产生病理变化。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又一基本特点,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本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和施护,在护理过程中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又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具体体现。

2 将中医护理引入基护教学的必要性

整体护理是当前我国护理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特征,整体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看待[1],保持人与内外环境的平衡。辨证施护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辨证理论所施行的护理原则和方法,其有效完成离不开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两者互补的共同结果。因此将中西医护理的优势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巩固,对提高护理的价值和地位是十分必要的。整体护理是在中医整体辨证观指导下的护理方法,中医整体护理思想贯穿于护理过程的始终。如口腔溃疡以补充维生素、口含消炎片等法治疗,往往收效欠佳。如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整体护理的角度进行护理,就可在疾病的初期收到良好的效果。“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即心通过舌窍与外界相连。中医认为,口舌生疮是心火上炎或小肠实热所致,治疗除选用清热解毒、导热下行的药物外,还应选取一些寒凉清火食物,如鸭、鳖、豆芽、豆腐、藕、海带、梨、西瓜、白萝卜等,勿食辛辣温燥之品。同时要避免情志过激,以免出现过喜伤心、急躁伤肝之弊。

转贴于

3 具体方法

3.1 学习和交流教师首先要懂得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参加有关中医护理知识的培训,到中医医院参观学习,到社区参加社会实践,可与中医系或中药系教师共同探讨中医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可以利用学校中医康复系从事过中医诊疗技术的老师来参与中医护理的临床实践与教学,从中学习不同教师应用中医护理知识的技巧,探讨在基础教学中应用中医护理的知识。在基础护理实验课教学中,结合中医学的基本特点,认识和理解整体护理。可以在理论课讲授时先进行中医方面知识的穿插,先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认识,再在基护实验操作课中具体讲解中医学的知识的运用。如在褥疮护理教学中,结合中医护理的特点,重点讲解褥疮的分期和各期护理的要点;运用中医知识讲解褥疮的形成是由于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受阻,持续的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溃烂、坏死。在具体操作实验课中,可结合中医的穴位知识,进行按摩,从而完成褥疮护理的实验课教学,既讲解了它的原因,又具体操作了它的预防方法,这样把中医知识结合起来,学生既好懂也好学,效果不错[3]。又如在讲给药法实验时,指导学生根据病情和医嘱用药,不要自己滥用药物,以免延误病情,用药中还要根据年龄、性别、环境、气候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使学生具备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知识基础,也就是新的护理观,即对人、环境、健康、护理要领的认识。又再例如对高热不退者,可采用物理降温法。当热入营血时,护理上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当热病后期、余热未尽时,护理上应在”调“字上,通过调养使病症得到痊愈。这些也是运用了中医护理的知识。

3.2 基护技能的培养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学习与提高,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基护操作中“灌肠法”与中医的“导便法”相似,在保留灌肠中,学习运用中药灌肠治疗某些疾病,重点讲解各种不同的灌肠液及浓度与温度等,使学生掌握灌肠的技术。又如按摩法,是运用医护人员的双手,在患者身上推穴道,循经络,并结合有关部位进行按摩,使机体内部产生发散、宣通、补泻等作用。在基护操作教学中,主要是针对一些常见疾病的护理:如发热、咳嗽、疼痛等,通过布置护生这些疾病的护理操作,使同学们更加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及中医护理理论对医学事业的贡献。针对中医护理基本知识在基础护理操作实验课中,除了要练习基本操作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操作的步骤和要领及实践的运用。运用中医护理的知识到基护操作实验中,除了在操作过程中提问及讨论外,还可以留置课后习题,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中医的护理诊断这个方法,具体体现在写实验报告中,规定学生要写出中医的一项护理诊断,既可完善护理诊断计划,又可复习中医护理的知识,也学会了知识的融会贯通。将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运用到基础护理的实验教学中,是可行的。它不仅发扬祖国医学的长处,又促进了基础护理学实践的发展,使中西医护理相互促进与提高并产生积极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燕京.将中医护理引入基础护理教学的尝试[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231.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医护理 操作竞赛 效果评价

我院于2013年5月10日举行了首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竞赛,全院领导及医护人员观摩了选手们的比赛。参赛选手都能遵守赛场规则,本着沉着、冷静、应变的态度,评委们做到认真、负责、公开、公平,现场评分并点评,使得这次中医护理操作竞赛活动能够圆满完成。

1、操作竞赛的做法

1.1参赛选手

首先由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进行八项中医护理操作的培训,各科护士长组织科内护士练习并一一考核,按照科室总人数的20%选派优秀护士参赛。总共有16名护士参赛。

1.2参赛项目

总体为八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选手现场抽签决定自己参赛项目。要求各科护士按照自身科室的特点设计患者诊断、病情,根据疾病情况选择相应的穴位操作。比如刮痧法,内科可选择头痛、咳嗽等病症,外科可选择各种痹证等。

1.3评分标准

评委由护理部主任、各科护士长及资深老师担任。按《中医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评价指南》标准,并增加护患沟通、健康教育等人性化护理的得分比例,选手操作完后由评委老师现场给予点评。

1.4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科室组织奖一个。并给与丰厚奖金。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2、效果评价

2.1全院护士练习中医操作的积极性提高

竞赛目的不仅是展示科室和个人的操作水平,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护士勤练中医操作技术的热情。促使大家共同进步。没有模特,大家就互相在自己身上练习,力求经络、穴位的准确。科室有一位同事,对头部穴位按摩的力度和手法总是把握不好,后来就向理疗科医生请教,下班后在自己爱人头上反复练习,直至达到专业水平。通过这次竞赛加强了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操作技能训练,极大地激发了其技术练兵的热情和自我表现欲望。竞赛标准的提示,感受自身技能的不足,使每位有争优的热情、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1)。

2.2中医理论知识增强

大多数护士都是西医院校毕业,中医基础理论底子薄,为了将操作练好,大家主动学习经络和腧穴的理论知识,比如刮痧,得了解经络的循行部位,什么病症该选择什么经络;穴位按摩,得了解穴位的定位和功效。无形之中大家的中医理论知识明显得到了提高。现在护士在病房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总是会教会患者好多中医养身治病的方法,患者都非常乐意接受

2.3沟通能力得到提高

因为中医护理操作需要和患者沟通的内容特别多,比如在为患者进行拔罐治疗时,首先得告知患者拔罐处皮肤会出现紫红色瘀斑,或许还会出现水泡。这就需要护士有足够的沟通技巧,既要让患者欣然接受治疗而又不能使其产生恐惧心理,每位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方法都不尽相同,大家在台下观摩后可以取长补短,在今后的工作中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与患者沟通。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护士用语言、形体等形式与患者进行沟通,情感交流,患者处处感受到关爱之情。护士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是患者及时得到指导;询问患者感受,使患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感到安全,营造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2.4患者满意度提高

以前经常会听到患者抱怨:中医医院治疗方法与西医医院差不多,没有什么区别,偶尔开几剂中药而已。现在逐渐开展中医药实用技术后,患者赞许声就越来越多了,认为中医院的治疗还确实具有中医特色!

2.5中医药实用技术得到推广

之前,我院中医药实用技术开展的非常少,一直都得不到推广。自从医院开展中医护理操作竞赛活动后,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都非常熟练了,她们也很想体现自身的价值,经常建议医生开具适合病人治疗的各种中医护理操作项目,护士愿意做,医生当然会乐意下医嘱,最重要的是病人也觉得做这些中医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就这样,科室开具的开展中医药实用技术的医嘱也越来越多,真正推动了医院中医药实用技术的发展。现在各科室均能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二项以上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本次活动坚持竞赛与考核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中医药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基本技能,使广大护理人员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患者,全面营造爱中医、爱护理、学理论、精技能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为深入扎实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范文第11篇

1.1优势

1.1.1中医护理整体观理念符合现代医学发展趋势。现代护理学的内涵已从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向关注人的整体健康,整体观是中医学的特色,与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相吻合。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并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中医学把“病人”看作是一个整体,把“病”看作为人体在一定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内的失衡状态。在治疗护理时,既要祛邪,又要扶正,达到治疗护理疾病的目的;同时兼顾预防和养生。这些重视调动机体整体调节和康复能力的思路和方法,体现其科学性和先进性,符合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

1.1.2辩证施护体现了中医护理学科的科学性。“辨证施护”是运用中医四诊收集的资料,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然后根据证定位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护理原则和方法。中医护理提倡“三因制宜”原则,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在护理时要根据季节气候及不同环境地域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以及个体体质、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制定相宜的护理措施。另外中医把复杂的疾病情况概括为“标”和“本”。“标”指现象(邪气、症状、后病),“本”指本质(如正气病因、先病),在护理上有“急则护其标、缓则护其本、标本同护”原则;还有同病异护(相同的疾病采取不同的治疗护理)和异病同护(不同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病机而采用相同护理)等,这些都体现中医护理方法的特色和科学性,是中医护理的精髓。

1.1.3中医护理是践行预防观念的主要手段。中医早就提出“上工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认为护理对象在证形成前的前期护理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中医重视“三分治七分养”,养则与护理有关。护理人员可在健康教育中,指导病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颐养正气,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饮食合理等,提高机体抗邪能力;在疾病护理中,观察面色,断其病势进退,掌握疾病转变规律,采取有效护理,防病邪由表入里,以至犯脏腑。

1.1.4独特的中医护理技术与方法是改善健康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医护理技术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如针灸、耳穴贴压、药膳、艾灸、拔罐、熏洗、坐药等,以及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六字诀等保健活动,简便易行、直观安全、收费低廉、创伤小、见效快,极大地迎合了患者需求。如陈锦秀教授等六字诀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肺康复的应用研究,将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肺康复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指导,肺康复组在常规健康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六字诀”呼吸法训练3个月,结果表明“六字诀”呼吸法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和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牛鹏等对八段锦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研究中,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八段锦运动6个月,每周日观察5个时点血糖谱变化,并监测患者运动前及运动1、3、6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表明八段锦能平稳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日内各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这些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中医护理技术与方法在解决某些疾病上的优势。

1.2劣势

1.2.1中医护理学科定位不清、内涵模糊。中医护理学概念非常丰富,包括中医护理理论、中医护理方法和独特的中医护理技能。然而几千年来,中医治病医药护不分,中医护理未能形成独立专业,缺乏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有关护理的记载散见于浩瀚的历代中医文献中。中医护理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方法大多停留在经验层面,缺乏规范的护理程序、护理常规与操作过程,缺乏科学的效果评价标准。同时,中医护理学科理论体系与中医学几乎一致,没有学术特色,学科分化不理想,学科定位不清等。

1.2.2中医护理学科人才缺乏,科研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不强。高等中医护理教育发展较晚,中医院校的护理研究生教育落后于西医院校,更不用说博士教育。中医护理教育之前大多是大中专层次,同时目前从事中医护理教育和科研的人员很大部分没有接受正规的中医教育。因此,大多数中医护理人员的教育层次偏低,中医知识薄弱,科研水平低,中医护理研究比较滞后,影响中医护理学科创新和发展。

1.2.3中医护理技术与方法面临边缘化威胁。随着现代医学迅速发展,西医医院在数量上远多于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以西医为主,医院很少开展中医护理技术与方法。即使在中医院,也很少开展。中医护理方法与技术在临床实践中难以有效利用及推广,服务领域不断缩小,服务功能逐步削弱,特色和优势逐渐淡化。

1.3机遇

1.3.1国家政策重视并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为中医护理学科发展提供良好时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在《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为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提出了十大意见,包括发展预防保健服务,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为中医护理学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2年3月正式启动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对申报成功的学科给予财政支持,促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这也为中医护理学科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1.3.2护理学升级为与临床医学并列的一级学科,为学科发展提供平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11年2月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将“护理学”定为国家一级学科,不少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学成功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这为高等中医药院校护理学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有利于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中医护理人才。

1.3.3中医护理的市场前景良好。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疾病、慢性病等患病率日益增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中医护理追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针对不同病人的辩证施护观以及“未病先防”的预防观念等,与现代生物医学模式要求一致。同时,中医护理技术与方法,因具有经济实用、简便易行、直观安全等特点,适合在基层、社区及老年人中推广,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1.4威胁

1.4.1政府部门及社会不够重视中医护理学科建设。国家虽然重视中医药发展工作,但中医护理学作为中医学下的二级学科,与中医内科学和外科学相比,在政策倾斜、资金扶持上仍受处于劣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十一五”建设期间批准的重点学科建设323个,但中医护理学科建设点才2个,其余都是中医下的二级临床和基础学科。同时,社会对护理普遍存在偏见,认为护理地位低下;且中医护理学科的宣传力度和手段不够,医疗护理存在“重西轻中”的倾向,社会对中医护理认识不足。

1.4.2中医护理学科发展受到现代护理学的挑战。现代护理学发展早于中医护理学,有系统的理论基础和规范的实践技能标准、教育规模比较完善,师资力量及科研水平上均有基础优势,且已升级为一级学科。而中医护理学仍属于中医学下的二级学科。中医护理教育体系随西医护理教育体系的发展而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基本是照搬或模仿西医护理教育体系,未突出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同时,现代护理的市场占有率大于中医护理,医院普遍使用现代护理技术。

2中医护理学科发展的策略分析

2.1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机遇,促进中医护理学科发展

在中国现行的行政体制下,中医护理学科要想获得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政策支持。政府要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加大扶持力度,为中医护理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十二五”期间,新批准了14个中医护理重点学科建设点,为该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高校要重视并支持中医护理学科建设,在资金、政策、资源平台共享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有力扶持。

2.2正确评价

认清自身优劣势,抓住机遇,转化劣势,从提升内涵、明确学科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将学科建设成为集教育、科研、临床实践为一体的学科建设核心圈。

2.2.1开展中医护理理论研究,完善学科内涵。中医护理的记载散见于浩瀚的历代中医文献中,通过挖掘与护理有关的中医古籍,进行中医护理理论研究,建立完整的中医护理理论体系,完善学科内涵与外延,构建中医护理学科数据库。同时,加快研究制定规范的中医护理程序、护理常规与操作规范,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促进中医护理的技术与方法规范化发展。

2.2.2明确中医护理学科定位。中医护理学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发展,属于中医学下的二级学科。中医学与临床医学各自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中医学不可能从属临床医学。同样,中医护理学也不能从属于现代护理学。中医护理学有丰富内涵,包括中医护理理论、护理方法和独特的护理技能。因此,中医护理学科要明确定位,加快发展,提升地位,积极发展为一级学科。

2.2.3大力培养中医护理学科人才。首先要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进取的学科团队。通过学历提升、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继续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等。同时,以优惠的政策引进护理及相关专业的博士,增加学科的新鲜和动力,促进学科交叉。其次发挥学科培养人才的功能。利用国家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重点学科建设点平台,培养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研究生,成为中医护理学科的后备人才。同时,积极申报中医护理博士点和专业学位型硕士点,形成本科—研究生—博士的教育格局。再次,通过举办部级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培养大量临床中医护理学科人才,以点带面,形成区域性学科建设圈。

2.2.4形成特色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夯实研究基础,提高科研水平。以继承、发扬和推广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为宗旨,开展理论和临床实践研究,形成特色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积极申报高级别且与符合学科研究方向基本一致的课题,形成系列研究,为学科发展奠定坚实的科研基础。

2.2.5引入循证护理,促进中医护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循证护理是近年护理研究热点,是解决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面临继承和发展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医护理实践活动有丰富的经验,开展中医护理循证研究,对宝贵的中医护理经验进行科学的整理、系统的应用,以提高护理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促进中医护理理论的完善和指导中医护理实践。

2.2.6深入开展中医护理临床实践,推广中医护理独特的技术与方法。在中医整体观思想指导下,以辩证施护为核心,积极在临床、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中医护理技术与方法,在对病人进行西医护理的同时,融入中医独特的护理技术和方法,制定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中医护理方案,扩大中医护理服务范围。以未病先防为健康理念,对亚健康者、各类慢性疾病病人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同时,将中医养生保健等观念融入到健康教育中,如四时养生、起居有常、情志护理等,在全社会推广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教育。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范文第12篇

(1)参训人员需掌握与治未病相关的中医药基础知识,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和中医文化知识的部分内容,这些理论知识是中医护理的内涵和精髓所在,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知识,才能灵活运用,服务于临床工作,适应“治未病”发展的需要。(2)参训人员需掌握中医体质辨识相关知识,包括中医九大体质分类与特征、判定方法和标准,以及各专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与九大体质的关系,通过培训具备一定的健康评估和中医体质辨识能力。(3)参训人员需掌握医患关系沟通技巧,熟悉医院健康管理理念及流程,了解医院营销策略。“以人为本”是中医“治未病”的精髓所在,要体现人性化的温馨护理,护理人员必须熟悉健康管理流程,掌握医患沟通方法,使临床工作顺利进行。(4)参训人员需掌握中医特色基本操作技术,包括针刺、艾灸、推拿、拔罐、刮痧、贴药法、敷药法、坐药法、中药熏洗法、中药保留灌肠法、中药离子导入法、中药超声雾化疗法、中药穴位注射疗法等,这些中医特色基本操作技术适用范围广,具有中医简、便、廉的特点,是中医专科特色护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治未病”工作开展的主要方法。(5)参训人员需掌握辨体施护,健康指导的具体方法,以中医九大体质分类为基础,掌握不同体质适合运动的方式、强度、起居及饮食宜忌、情志调摄、食疗、药膳种类和烹饪方式。并具备对各专科病员进行健康宣教及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的能力,籽‘治未病’,理念融入专科临床护理工作中。

确定以“治末病”为指导思想的中医护理培训形式

各临床科室成立中医“治未病”小组,选派1—2名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热爱中医护理的护士,以业余半脱产的方式参加治未病中心开展的治未病专项护理培训,培训方式包括专题讲座、分组讨论、情景模拟、示范操作、案例分析、分组竞赛等。

专题讲座

以中医九大体质为总纲,强化与“治未病”相关的中医药基础知识。每次讲座预先发放讲座PPT,并将讲座过程全程录像,便于学生预习和复习。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引入教学,以提高学生对中医护理知识的主动学习热情,结合讲授重点针对性的进行提问,促使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分组讨论

专题讲座结束后,预留与专题相关的延伸问题给学生自学和讨谢,以拓展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的潜能,激发学习兴趣,锻炼表达能力。

案例分析

提供有典型临床意义的中医体质病例,鼓励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对病例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培养其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不违反诊疗原则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情景模拟

情景模拟作为案例分析的补充,由学生自身充当医患双方角色,使其身临其境,在模拟角色的同时,对典型案例场景再记忆,增强学习效果,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应变能力,最后老师予以综合点评,巩固所学专业知识。

示范操作

培训前制定各种中医特色基本操作技术的操作规程,使学生对操作技术有规范意识。老师充当操作示范主角,负责示范与讲解,并将各种操作的禁忌症、适应症、注意事项、医患沟通技巧融入其中。

课堂实践

示范操作后,给予学生充裕的课堂操作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规范操作,反复练习,人人过关,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提高中医技能操作水平。

分组竞赛

在培训后期,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竞赛,各小组运用所学中医理论知识,与患者互动沟通,获取临床资料,完成患者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评估,制订健康教育和辨体施护方案,并当场实施健康宣教和部分中医特色基本操作技术,老师给予当场记分和点评,通过竞赛,学生对所学中医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并提高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掌握医患沟通技巧。

确定以“治末病”为指导思想的中医护理培训考核方式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中医; 管理年活动; 做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推进中医医院改革,引导和促进中医医院在保证医疗安全和质量,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2008~2010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总体安排,在总结2009年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2010年“以病人为中心,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的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本院作为县级中医医院,是此次活动的重点督导对象,分别接受了市级和省级专家组的检查。医院通过动员部署,制订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组织分工,强化责任,进一步树立了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加强内涵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使本院的学科建设、人才队伍、中药药事管理、中医护理和中医药文化建设等得到进一步优化,使中医药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1 医院概况

本院始建于1951年,由最初的联合诊所沿革而来,现已发展成为中医特色和专科优势较为突出,门诊、住院、急诊急救功能基本齐备,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为一体的中西医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院。医院现占地7亩,总建筑面积15510平方米。现有职工531人,其中卫技人员478人,高级职称53人,拥有省级名中医1人、市级名中医1人、县级名中医3人、县级学科带头人3名、省农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4名、硕士研究生20名。医院开放床位300张,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骨伤科等8个住院病区和25个临床科室。其中儿科、骨伤科为市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腰腿痛病为市中医重点专病。医院年门急诊量为33万余人次,住院患者为9200余人次,出院患者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由于医院业务发展和城区布局的需要,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中医院整体搬迁的重大决策,并列入政府实事工程予以重点推进,新中医医院占地66亩,建筑总面积72365平方米,工程总投资3.5亿元,设置床位共830张。

2 在管理年活动中的几点做法

2.1 优化学科建设结构,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2.1.1 十一五期间,本院儿科与骨伤科陆续成功创建了市中医重点专科,儿科和针灸理疗康复科于2009年、2010年先后入选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项目,在儿童哮喘、肺病、肾病、颈椎病、腰腿痛病、脑中风等疾病治疗中充分显现了中医药特色优势,其中儿科2010年收治住院2057人次,同比增长10%,针灸理疗康复科门诊人次达36635人,同比增长13%。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发挥针灸在脑血管病中的治疗优势,医院与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取得联系,通过互访,就“石氏中风单元疗法”达成合作意向,并得到该疗法的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针灸专家、天津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名誉院长石学敏教授的指点,医院已派出四名医护骨干赴天津学习,先期采用“送出去”进修培训的方式,掌握“石氏中风单元疗法”的运行模式以及针药并用的治疗技巧,争取成立该项目的合作单位和分中心,以后再通过“引进来”带教指导的方法,夯实建设具有中医特色脑病康复专科的基础。

2.1.2 为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医院编写了《百首方剂简明词典》,明确了疾病症候中西医诊断对照表,完善了中医药治疗有相对优势的内、外、妇科系统的32个病种的诊疗规范,以之作为突破点,带动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和学术发展。同时,在制度上规范“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医疗行为。医院将中医药特色指标列入院科两级管理综合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调整了医疗质量月度考核办法,出台了《医院关于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的管理措施》,制订了“关于加强病区中药饮片使用率考核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措施,鼓励临床科室通过使用中药饮片、针灸、推拿、拔火罐、中药换药、中药灌肠和中药足疗等方法,辨证施治,中医诊疗手段不断丰富,非药物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针灸、推拿、贴敷、咳喘科和病科等以传统诊疗为主的科室得到发展,中医中药参与率在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均超过管理指标,医院中医特色优势得以显现。

2.1.3 在中医药科研方面,儿科参与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研究”;申报了市级的科研课题“固本防哮饮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评价”,通过了审核立项;骨伤科的省级科研课题“骨刺肿痛散治疗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在省中医药管理局顺利结题;2010年,外科开展的《乳腺癌在本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项目,获地区高层次人才创新性科研项目经费资助;今年,根据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申报2011~2012年科技项目的通知精神,本院组织上报了外科、儿科、针灸科、妇产科等共5项科研课题。

2.1.4 认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对口支援工作。坚持“中”、“西”并重互补的原则,把握中医和西医在不同学科急慢性疾病各个时期的诊治特点,实行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中医药在防治手术后并发症如术后感染、切口愈合、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肛肠科使用中药熏洗和坐浴治疗的方法,预防痔疮、肛瘘等术后肛管黏膜水肿、切口疼痛等并发症,发挥辅助治疗的作用;妇产科采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散结消肿等功效的中药外敷手术切口,达到消肿、止痛、消炎的目的,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肿瘤科为患者提供围手术期中医药支持疗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脑外科使用针灸疗法促进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的恢复等,逐渐形成中西医结合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积极实施对口支援工作,多年来,本院与六家乡镇医院结成对口支援关系,利用本院的中医特色优势资源,加强对乡镇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指导,帮助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协助开展医务人员“三基”培训和考核,举办学术讲座或各种业务培训,建立双向转诊机制,解决患者的就医困难,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确保对口支援效果。

2.2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中医药服务技能

2.2.1 通过与省中医院、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等著名三甲医院合作,邀请妇科、肿瘤科、皮肤科、不孕不育等专家教授定期来院坐诊,采取一对一跟诊的方式,提高专科医生对疑难杂症的诊治水平。今年,本院进一步深化与省中医院的合作内涵,在专家定期来院坐诊的基础上,开展病区教学查房,规范指导中医证候诊断和中医药参与工作,提升本院临床医生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能力。

2.2.2 加强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录用质量,2008~2010年,医院连续录用了12名中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今年,又有7名中医类硕士研究生通过人事局的考核被本院录用,临床高层次人才的比例明显提高。

2.2.3 医院对临床医生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青苗”和“青蓝”培养工程,举行“青苗培养工程师徒结对”仪式,为10名青年中医师与指导老师建立师徒关系,培养和提高青年中医师临床辨证施治能力和学术水平,对西医专业人员开展“西学中”培训,去年,共有192名医护人员通过了结业考核。同时,医院还陆续出台了《在职医务人员参加中医、中西医结合等研究生课程进修的规定》和《关于报考在职研究生的相关规定》,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在职医务人员开展高层次课程的进修教育培训和参加研究生学位学历的学习,逐步形成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的人才优势。

2.3 优化中药药事管理,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2.3.1 根据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印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强化科室基础管理。在医院用房面积不足的情况下,尽力改善各药房、库、室的设施条件。去年,医院为提高膏方制作效率,为煎药室添置了煎药机和包装机;为保证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汤剂的质量,煎药室购置了大型冰箱;今年,为满足中药的储存条件,医院为中药库添置了除湿机和空调。同时,积极做好煎药质量的控制、监测工作,做好煎药记录和消毒清洁记录,确保中药汤剂的煎制质量。在新院中,规范建设中药房、中药库、暂存间、煎药中心等,完善各项区域功能。

2.3.2 定期编制药讯,刊登药事动态、药物警戒、医院药事、合理用药以及药物禁忌等,方便临床及时掌握药事信息。

2.3.3 在开展小包装中药饮片工作方面,医院本着“因药而异、临床需要、高频多规、品规最少”的原则,在完成中药饮片常用剂量、月处方使用频率的统计工作的基础上,参考周边中医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初筛出医院中药饮片小包装400多种予以实施。

2.4 优化护理管理措施,增强中医护理工作成效[1]

2.4.1 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制度,落实中医护理常规,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护理部各考核小组认真履行职责,对各科室的中医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严格质控,量化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指导性意见,使中医护理工作水平持续提高。

2.4.2 开展特色服务,提升护理质量 在继续推进妇科优质护理示范病区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医院今年把内科也列入创建范围,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做到护理工作零投诉;建立“糖尿病护理专科门诊”的长效工作机制,定期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完善内、外、骨、妇科等病区的“星级护士”评比工作;各护理单元以“一科一亮点”工作为载体,结合科室实际,开展亮点护理服务活动,其中骨伤科的“每日一问制”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和沟通能力,产科的母婴分离卡对接更好地保障了婴儿安全,脑外科的“昏迷患者唤醒服务”有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急诊科的抢救患者转运交接单使用加强了环节管理,实现了部门间无缝对接,使急诊患者得到更快速有效的救治,肿瘤科的“爱心帽”增强了肿瘤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切实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护理服务水平。

2.4.3 开展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 医院以年轻护士为主要对象,开展“中医杯”护士素质提高系列活动,其中包括护士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理论和技能竞赛、工作场景摄影展评、演讲比赛和优秀护士评比等六个方面,通过“讲”、“评”、“比”,有效地提高年轻护士的专业素质及人文素养。

2.4.4 培养专科护士,提高护理水平 根据临床专科发展的需要,医院及时选送护理骨干参加专科护士的进修培训,其中包括重症监护、急诊急救、肿瘤患者护理和糖尿病护理等,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以提高护士队伍专业技术水平。

2.4.5 加强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和培训 各病区护理单元根据科室疾病特点,分别开展穴位按摩、耳穴埋籽、艾灸法、中药足浴、贴药法等中医护理操作,护理部定期开展中医理论培训和操作示范,进行考核,促进中医护理技术的规范实施。2010年本院成功举办了市级中医护理学术讲座,开展学术交流,并就“中医体质辨识”、“中医情志护理”进行了重点探讨。

2.5 优化中医药服务条件,提升中医药文化建设内涵

2.5.1 医院紧跟新院建设进程,积极做好各项工程的参谋决策,建好新院工程中的紫砂浮雕、文化长廊和百草园地等庭院建设,在医院建筑上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氛围。

2.5.2 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 本院除在地方日报、广电报、广播电台等媒体做好中医药健康知识的宣传外,充分发挥《蒲公英》院报的作用,开辟中医药文化专栏,刊登中医药方面的典故、集粹,并在门诊区域、病房走廊的宣传栏制作中医健教专栏,在候药区宣传中草药煎煮和使用的常识,在两个楼道建立中草药植物标本展示区,强化中医药文化的氛围。同时,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到城镇老年大学、老年公寓、社区等健康课堂开展中医知识讲座,深受群众欢迎。去年,医院通过媒体征集院徽,通过筛选,一幅名为“腾飞”的含有太极、和平鸽、银杏叶等元素的院徽设计作品被本院录用。今年,医院再一次启动院歌征集活动,向社会征集院歌歌词,从而逐步完善医院的价值观念体系。

2.5.3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 近年来,医院组织职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编排评弹《流光溢彩名医堂》、手语舞《感恩的心》、舞蹈《轻轻地捧着你……》等节目,歌颂名老中医的良好行医风范,勾画美好和谐的医患关系;举行摄影、书法比赛,陶冶职工高尚情操;开展“爱岗敬业,弘扬医德”和“中医杯”主题征文演讲活动,提炼医务人员新时期的良好医德风范;每年还组织开展“迎新年趣味运动会”等。同时,结合医院中心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捐款捐物,走访慰问社区低保户,与贫困学生结对助学;派出医疗小组到乡镇、街道义诊,组织医务人员到有关单位开展紧急救生培训;2010年医院先后启动了“志愿者医院服务”和“党员志愿者进社区”活动,组织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为门急诊患者提供咨询、引导和陪诊服务,每周定期到社区开展义诊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服务能力,树立了公立医院的良好形象。

参 考 文 献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范文第14篇

实例范文(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厅局中医处,中国中医科学院:

为总结交流中医护理工作经验,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水平,进一步推动中医护理工作,根据我局工作安排,拟于今年年底召开全国中医护理工作会议,系统总结中医护理工作情况,交流中医护理工作经验和做法,部署下一步中医药护理工作。为做好会议筹备工作,现就报送中医护理工作总结和典型交流材料等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对本省(区、市)近年来的中医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并形成文字材料。总结要涵盖中医护理组织管理、中医临床护理、中医护理科研、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相关政策完善等方面,内容要丰富详实,有数据、有实例,能充分反映近年来本省(区、市)中医护理工作进展和取得的成绩,同时,可深入分析中医护理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请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认真总结本省(区、市)中医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情况,并填写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情况调查表(见附件),作为总结的附件一并报送。

二、请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认真遴选,推荐典型交流材料。典型交流材料要求3000字左右,应紧紧围绕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中医护理工作组织材料,介绍主要做法、经验以及体会,特别是工作中有创新、有特色的做法和措施,重点包括:中医护理组织管理工作;中医临床护理工作(辨证施护和专科特色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要求思路清晰、亮点突出、措施具体、文字简练。

三、请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认真组织材料,并将总结和交流材料纸质版和电子版于xxxx年10月29日前报送我司医疗管理处。

实例范文(二)

这一年来,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科室护理姐妹们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今年的护理工作,现将中医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全科护理人员在护理部的领导下,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精神,牢固树立一切为病人服务理念,以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为总体目标,以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契机,开展微笑服务,加强护患沟通,变被动服务为动服务,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为病人服务。

二、 加强中医基础知识学习和中医护理操作练习

在科室内强调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积极开展中医护理内容,组织全体护士学习中医基础知识学习和中医护理操作 评价标准。科室内开展了三项中医操作:中药保留灌肠、中药雾化、穴位注射等。

三、 认真学习、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认真学习了《湖南省中医院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中医医院护理工作规范》、等要求,进一步规范科室护理管理,明确了各类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和护理制度,认真落实了分级护理制度、抢救制度、医嘱查对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不良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

四、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体现了中医辨症施护

学习了中医护理文书书写要求,要求护士对应用的中医护理技术及效果、已做的宣教内容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突出中医特色。

五、 加强了中医健康知识宣教

责任护士对所管的病人在中医养生、 饮食调理、用药护理等方面有进步,住院病人中对中医、中药的接受在增加。

六、 存在的问题

科室中年轻护士多,大多是学西医,对中医基础知识学习感到吃力,接受较慢,科室要多多组织学习,对病人不能很好地进行辨症施护,护理文书书写突出中医辨症施护的地方较少,中医护理操作开展较少,要增加开展中医护理操作项目。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好中医护理工作,突出中医医院的中医特色。

实例范文(三)

20XX年中医科护理工作总结 今年中医科护理工作紧紧围绕护理质量、安全服务的宗指,把追求社会效益,确保护理安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房在第一位,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加大护理监督力度,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指导关心支持下,基本完成了年初护理工作计划。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执行制度落实,保障护理安全。

严格执行核心制度的落实,今年以来,我科紧紧围绕护理部的工作重点,认真执行护理部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重点在查对制度、执行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护理缺陷登记制度等。总护士长也经常深入到科室严格考核,现场抽查,在抽查过程中对病人满意度进行调查,本科室达到了99%,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我们就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对我科护理人员潜在的和现存的护理不良事件,根据工作实际组织进行讨论,查找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格落实,责任到人。

二、强化管理,提升护理质量。

1、强化自身的管理意识,明确护士长本身的职责,做好表率。

2、中医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院领导给予我们厚望,我科围绕挖掘员工潜能,发挥最大效能,创造最大价值,打造我科特色。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专门派人进修针灸、推拿、理疗,同时也把它作为我科的重要业务收入。

三、树立安全责任和危机意识,提高护士服务品质。

1、为病人多巡视、多观察、多关心、多照顾、多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在每月进行一次的满意度服务调查问卷中提出的问题,作出了相应解决。

2、为病人多讲解、多指导、多宣教、多沟通,主动做好健康教育,主动征求患者意见,今年在我科截止12月1日共收治住院病人683人次,临床痊愈683人次,其中无例重大护理事故发生,无一例医患纠纷发生。

中医护理基本特点范文第15篇

实例范文(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厅局中医处,中国中医科学院:

为总结交流中医护理工作经验,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护理水平,进一步推动中医护理工作,根据我局工作安排,拟于今年年底召开全国中医护理工作会议,系统总结中医护理工作情况,交流中医护理工作经验和做法,部署下一步中医药护理工作。为做好会议筹备工作,现就报送中医护理工作总结和典型交流材料等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对本省(区、市)近年来的中医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并形成文字材料。总结要涵盖中医护理组织管理、中医临床护理、中医护理科研、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相关政策完善等方面,内容要丰富详实,有数据、有实例,能充分反映近年来本省(区、市)中医护理工作进展和取得的成绩,同时,可深入分析中医护理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请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认真总结本省(区、市)中医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情况,并填写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情况调查表(见附件),作为总结的附件一并报送。

二、请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认真遴选,推荐典型交流材料。典型交流材料要求3000字左右,应紧紧围绕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中医护理工作组织材料,介绍主要做法、经验以及体会,特别是工作中有创新、有特色的做法和措施,重点包括:中医护理组织管理工作;中医临床护理工作(辨证施护和专科特色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开展情况;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要求思路清晰、亮点突出、措施具体、文字简练。

三、请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认真组织材料,并将总结和交流材料纸质版和电子版于xxxx年10月29日前报送我司医疗管理处。

实例范文(二)

这一年来,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正确领导下,科室护理姐妹们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今年的护理工作,现将中医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全科护理人员在护理部的领导下,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精神,牢固树立一切为病人服务理念,以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为总体目标,以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为契机,开展微笑服务,加强护患沟通,变被动服务为动服务,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为病人服务。

二、 加强中医基础知识学习和中医护理操作练习

在科室内强调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积极开展中医护理内容,组织全体护士学习中医基础知识学习和中医护理操作 评价标准。科室内开展了三项中医操作:中药保留灌肠、中药雾化、穴位注射等。

三、 认真学习、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认真学习了《湖南省中医院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中医医院护理工作规范》、等要求,进一步规范科室护理管理,明确了各类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和护理制度,认真落实了分级护理制度、抢救制度、医嘱查对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不良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等核心制度。

四、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体现了中医辨症施护

学习了中医护理文书书写要求,要求护士对应用的中医护理技术及效果、已做的宣教内容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突出中医特色。

五、 加强了中医健康知识宣教

责任护士对所管的病人在中医养生、 饮食调理、用药护理等方面有进步,住院病人中对中医、中药的接受在增加。

六、 存在的问题

科室中年轻护士多,大多是学西医,对中医基础知识学习感到吃力,接受较慢,科室要多多组织学习,对病人不能很好地进行辨症施护,护理文书书写突出中医辨症施护的地方较少,中医护理操作开展较少,要增加开展中医护理操作项目。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好中医护理工作,突出中医医院的中医特色。

实例范文(三)

20XX年中医科护理工作总结 今年中医科护理工作紧紧围绕护理质量、安全服务的宗指,把追求社会效益,确保护理安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房在第一位,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加大护理监督力度,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院领导及护理部的指导关心支持下,基本完成了年初护理工作计划。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格执行制度落实,保障护理安全。

严格执行核心制度的落实,今年以来,我科紧紧围绕护理部的工作重点,认真执行护理部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重点在查对制度、执行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护理缺陷登记制度等。总护士长也经常深入到科室严格考核,现场抽查,在抽查过程中对病人满意度进行调查,本科室达到了99%,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我们就她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对我科护理人员潜在的和现存的护理不良事件,根据工作实际组织进行讨论,查找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格落实,责任到人。

二、强化管理,提升护理质量。

1、强化自身的管理意识,明确护士长本身的职责,做好表率。

2、中医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院领导给予我们厚望,我科围绕挖掘员工潜能,发挥最大效能,创造最大价值,打造我科特色。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专门派人进修针灸、推拿、理疗,同时也把它作为我科的重要业务收入。

三、树立安全责任和危机意识,提高护士服务品质。

1、为病人多巡视、多观察、多关心、多照顾、多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在每月进行一次的满意度服务调查问卷中提出的问题,作出了相应解决。

2、为病人多讲解、多指导、多宣教、多沟通,主动做好健康教育,主动征求患者意见,今年在我科截止12月1日共收治住院病人683人次,临床痊愈683人次,其中无例重大护理事故发生,无一例医患纠纷发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