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化论文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差异;策略;归化;异化;翻译

一、引言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制约。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无论从语言的符号观还是社会观来看,其都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语言的文化性集中表现在语言的文化属性、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等方面。作为语言内涵的文化,给予语言的影响是全方面的。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1)影响并制约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2)决定语言的指称内容与形式;(3)作用于人类的语言思维与表达形式。由此可见,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所说:“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1993:109)文化对语际交流的影响可见一斑。汉英民族在价值观念、、民情风俗、历史背景、地理条件、社会制度、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不仅给各自的载体语言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为这两种语言之间互译带来了重重困难。本文拟从汉英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着手,企图以归化和异化策略来寻求其间的语义文化对等翻译。

二、汉英文化差异

因为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和社会产品,要理解它就应该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其在语义层面上的转换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其差异首先表现为价值观念的不同。汉文化是一元文化,强调“社团价值论”;英文化是多元文化,崇尚“个人价值至上论”。除了价值观念差异之外,汉英文化差异还与两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气候条件和风俗习惯等息息相关,。

(一)地理环境引起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常常给该地区的文化打下烙印。中国和英国,因为地理环境的迥异,气候条件的巨差也就孕育出彼此相对的异域文化。英国是岛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民族创造出的语言就沾上了该地理特征。象我们熟知的习语:spendmoneylikewater;makewater;allatsea等就囊括其中。相反,中华民族祖居亚洲大陆,其文化自然也难免受其影响。上文所说的“挥金如土”就是一例。另外还有“面如土色”、“土眉土眼”、“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不胜枚举。至于气候不同招致的文化差异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单就“东风”“西风”之说来看,两种文化就大相径庭。雪莱的“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CharlesDickens在《大卫科波菲尔》中说“HowmanywinterdayshaveIseenhim,standingblue—nosedinthesnowandeastwind!”这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然而汉语中的“东风”却战胜了“西风”,是春风,是温暖的使者。“西风”是秋风,有萧瑟秋风之说。马致远之词作“古道、西风、瘦马”,又同是马曲的“醉乡中,东风唤醒梨花梦”也说明这一点。词曲中的意境也自是让异域人士费解。

(二)民情风俗造成的差异

汉英民族由习俗引起的文化差异在一些与动物有关的词汇短语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英国人喜欢马,养马、骑马、赛马成为其风俗,英国文化就属于典型的的“马文化”。所以英语中有关马的说法及其丰富。诸如:talkhorse(吹牛);getonone’shighhorse(趾高气扬);horseandhorse(并驾齐驱)等等。然而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世代的牛耕生活使汉语囤积了大量的“牛文化”。牛是“吃苦耐劳,勤奋踏实”的象征。“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体现的这种情结。相反在英语中却用马来代替。汉语中的“老黄牛”翻译成英语也就成了“awillinghorse”.不光如此,汉英语言中的一些表示颜色的词汇也沉淀了不同民情的文化。“红色”在汉语中含有极强的褒义色彩,“大红大紫”显示的是成功和富贵,喜庆和吉祥。与此相反,“red”却常常让西方人想起流血、战争、恐怖、愤怒和危险,含有较强的贬义。

三、翻译策略

汉英文化的差异性给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带来了很大困难。但是,这并不是就说明两种语言之间就不能相互转化。语言共性论认为:虽然人类的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由于在生存环境、身体结构、生理需要等方面的共同之处大于不同之处,这就使语言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语言之间转换的可能性。“如果说每种语言都能表达所指的一切,那么,从原则上说,某种语言所表达的一切都能被译为另一种语言(蔡毅)。不同语言之间的这种转换常常借助于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策略。(一)异化翻译策略

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它翻译的前提是,认为语言是有差异的,交际因语言社团之间与语言社团之内的文化差异而复杂化。异化翻译承认并发展差异,并且在目的语中表现文化差异。异化翻译追求最大限度的等值。其特点如下:(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的语言与语篇规范;(2)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异化翻译有利于读者了解异域文化;有利于读者运用智力和想象力去感受衣鱼文化的独特之处;有利于丰富目的语文化和表达方式。但是,异化翻译也有自己的劣势,它常常使译文句式生硬,晦涩难懂,这就给读者的带来了阅读困难。常见的异化翻译策略有“音译法”和“直译法”等。

(二)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就是遵循目标语文化的当前价值,对原文进行同化翻译。该翻译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地道畅通的目的语进行翻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被掩盖,目的语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取代了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归化翻译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对于译者来说,要全面了解一种异域文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在翻译过程中因为对本族文化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往往会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以便使译文通顺。这样,对于读者来说,就可以避免文化冲突,在自己的知识文化范围轻松容易的理解译文。由此看来,归化翻译的通顺常常也会换来文化信息的遗失。常见的归化翻译策略有“代换法”、“解释法”和“异译法”等。

四、异化归化,各得其所

上面我们已经谈到异化和归化翻译各有其优缺点。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不可取。那么,在实际的翻译中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标准呢?关于翻译的标准,清末的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译事三难”,即“信、达、雅”。“信”指忠实原文,“达”指语言通顺畅达,“雅”指文字古雅。鲁迅也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原作的风姿……”。钱中书提出了更具体的“化境”文学翻译标准。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显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入于“化境”。从这些翻译名家对翻译所定的标准可以看出,“忠实”和“通顺”是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缺一不可。那就是说,既要将原文的信息(包括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全部传达,语气和风格与原文一致,又要使行文流畅自然,易于理解接受。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找到异化和归化翻译的最佳结合点,让异化和归化更得其所。一般说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间的关系分为:文化交织、文化鸿沟、文化冲突三种。不同的文化关系对翻译的策略的选用有极大的影响。文化交织是指在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一些相似和相同的地方。这样语言之间的交流因其共同性而不难理解。为了更多的接触异域文化,异化翻译方法就显示出优越性;文化鸿沟是指两种文化中存在着文化差距。这时我们可以选用归化翻译方法,如果选用异化翻译方法的话,就必须用直译加注才能做到理解和传递信息的两全其美;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文化对某些物质,事物和现象有完全矛盾的理解。处理这种文化现行,归化翻译方法更能大显神通。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105-115.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英汉语言文化 比较的意义 应用

一、英汉语言文化对照的意义

在外语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汉语语言比较,一方面帮助学习者识别语言的共性,利于用母语知识促进对目的语的习得;同时帮助他们找出差异和各自的特点。这对克服母语的干扰也能起积极的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定的语言反映着一定的文化,反映该民族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观念、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往往是语言差异的根源。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语言文化比较,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语言产生的不同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了解语言异同的根源,提高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文化比较是语言文化比较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二、英汉语言文化对照在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来说,要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关键在于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文化比较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语言文化及观念方面的比较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谈些看法。

1.把握总体文化背景对语言的影响

在总的文化背景上,中国和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语言表达。

西方文化重视个人的自由、荣誉和成就,提倡个人奋斗,强调基督民主精神。英语国家很多的风俗习惯都反映了这些特征。在英语国家不论男女老幼互相之间一般都直呼其名。这与儒家思想为文化传统的中国人形成了明显的对照。在西方人看来,在姓名前加上职位显得过于正式、拘谨,表示彼此之间的疏远。因此,除正式场合,特别是在私人交往中人们都习惯于直呼其名。同样的,西方人不喜欢别人问及私人事务,这些都反映了他们强调个人民主、自由的生活规范。

西方人的这种民主精神还反映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表示“请求”时往往运用过去式,也就是用虚拟语气的形式。如:

Could you show me the way to the railway station?

Would you mind opening the window?

虚拟语气本来表示与实际相反的假设,在请求对方做某件事时用这种形式给对方留有余地。在这个问句的背后还隐藏着这样的含义:“我只是随便问一下,如果你不愿意,完全可以不必回答。”中反映了说话人把自己放在与对方同等位置上,在他们看来“Can you...?”就显得居高临下,有强加于人的感觉。从这一民主观念出发,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You’d better use another word.”是表示一种婉转的责备了。

2.介绍一些具体观念上的差异

除了基本文化思想方面差异以外,英汉两民族在一些具体观念方面还存在差异。现以时间观念上的差异为例作简单介绍。

中国人和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在时间观念上的差异很大。很多中国人时间观念比较淡薄,例如我们常常未预约就串门访友,我们还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你什么时间有空,我想去拜访一下。”“你随便什么时候来都行”中国人这样说也是出于好意,表示热情好客。但西方人则会产生这样的误解:说话者并非诚心邀请,而是客套应酬。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呢?我们来看看美国人的时间观。美国人类学家藿尔(Edward hall)曾指出:“我们对待时间就像对待一个物品,赚得它、花费它、节省它、浪费它。在我们看来,同时做两件事几乎有点不道德。”持有这种时间观念的英美人士把时间看成是具体实在的东西,甚至可以当成商品一样买卖和拥有。因此,他们特别强调把时间分割不同的时段来安排活动,强调守时,严格按照日程一次做一件事。我们可以在以下句子或短语中看到这些观念的影子:

Time is money.

Don’t attend two things at a time.

不同的时间观念会赋予语言以不同的内涵。在美国人看来“Time is money.”,时间确实是实实在在的金钱,浪费或耽误别人的时间是不道德的。他们无论是看病还是走亲访友都必须事先预约然后严格按照日程执行。汉语中也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警句,但它仅仅被用来勉励人们珍惜时间。它的内涵和美国人严重的“Time is money.”的含义相去甚远。

时间观念上的另一差异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有鉴赏过去的习俗,非常重视历史和传统也特别敬老,老年人成了智慧、经验、稳重、权威等的化身。如汉语中的“老练”、“老手”、“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

美国的历史不过二百多年,美利坚人的祖先移居美洲大陆以后,在开发新天地的同时也重构了一种新文化。在这种文化中,个人奋斗、追求实力和物质享受等价值观驱使他们不太留恋过去,不安于现状,更注重未来。

他们注重于未来的心理也反映在语言上,对美国人说“old”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字眼,因为它给人的联想是缺乏活力、创造力和竞争力。例如:

It is hard to make an old dog stoop.

正因为如此,在英语中常常用委婉语代替“old”,例如,eldly或senior代称“老年人”,evergren clubs美称“老人俱乐部”。

显而易见,对于两种文化在世间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如不通过比较来提醒学生高度重视,必将成为语言交际的一大障碍,不利于他们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3.介绍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对于一些带有浓厚民族(或地方)色彩或具有典故性的英语短语,如不介绍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学生就很难理解其含义。同理,如不说明Newcastale是英国的一个产煤区也就很难想象“To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的含义是“多此一举”。

综上所述,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都是产生语言差异的根源。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差异,认识他们对语言产生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改变思维方式,逐渐养成用异文化思维去理解语言的习惯,克服母语的干扰,这是提高学生语言使用能力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nge Learning and Teaching,1987.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1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积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交际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交际、理解难题。

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汉语成语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对于不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若仅仅理解为“Tung Shih imitates His Shih”,就没有准确、形象地表达和再现原典故的含义。东施是谁?西施又是谁?就没有交待清楚。为了让西方读者能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采用加注的方法: Tung Shih imitates His Shih (His Shih was a famous beauty, Tung shih was an ugly who tried to imitate her way)。这样,就会使读者一目了然。

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可采用类比的理解方法。据说,有一次周总理陪外国客人观看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作了很多说明也没能让外国客人弄懂故事内容。此时,周总理提示翻译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中国的罗米欧与朱丽叶。通过这一类比,外国客人马上明白了剧情的主题思想。

中国历史灿烂悠久,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此相联系,中国的历史成语典故俯拾即是,意蕴浓厚,如:卧薪尝胆、负荆请罪、亡羊补牢、塞翁失马、滥竽充数、朝秦暮楚、毛遂自荐、班门弄斧、名落孙山、三顾茅庐以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蜀中无大将,寥化作先锋”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等,每一个历史典故和成语都包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都是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因此在交际、理解时,应在弄懂典故含意的基础上,注重文化之间的差异,采取恰当的交流、表达方法。

中国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亦如此。《圣经》中仅收入辞典的典故就有700条,莎士比亚作品的典故更是熠熠生辉,有些莎士比亚作品的人物和事件本身就成了典故。

2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在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南面为主,北面为朝”,南为尊北为卑的传统,人们经常说“从南到北,南来北往”,“南”的方位在说法上常常置前。而英语文化却恰恰相反,英美人从英语地域文化上来理解汉语中的“从南到北”,自然是“from north tosouth”,“北屋”为“a room with southern exposure”。诸如“西北”、“西南”、“东北”、“东南”之类的方位词语,英语方位在说法上也和汉语文化相反,分别为“northwest ”,“southwest”,“northeast”,“southest”。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它吹绿了中华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east wind)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象征“寒冷”、 “令人不愉快”,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曾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在诗的最后,诗人名传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Oh,the west 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啊,西风,假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理解此诗时应对这一地域文化差异作一注释,否则会给缺乏英国地域文化知识的一些汉语读者造成困惑或误解。

地域文化方面的差异,使得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文化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且能引起美好的联想,而在另一种语言文化里却平淡无奇,毫无文化意义。这就是文化的个性和差异。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耕牛是勤劳的象征,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具有老黄牛精神。古往今来我国不少名家皆喜以牛自喻:鲁迅先生曾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明代名臣蒋冕年迈衣锦还乡后,皇上御诗,称其为“江南——老牛”,蒋冕也作诗谢辞:“老牛用力已多年,劲破皮穿只想眠,犁耙已休春雨足,主人何用苦加鞭”。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耕牛与农民朝夕相处,且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与中国不同,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牛则很少干活,因此马在英美文化中则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

3风俗文化差异

风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告别、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定和习俗。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用的几句客套话是“你到哪儿?”“你要干什么?”“你吃过饭了吗?”,这几句话中国文化里并无多深的含意,只不过是无关紧要的,礼节性的打招呼的一种形式。然而西方人对这几句却很敏感和认真,“你去哪儿?”“你要干什么?”在他们看来纯属自己的私事,别人不能随便打听,除非是亲密的朋友。而“你吃过饭了吗?”则使他们不知所措,对方会以为你想请他(她)吃饭。像这样的见面问候,应视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文化转换,改为英语惯用语“hello”,“goodmorning!”,“how are you?”等。

各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共性的东西,但更多的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个性的东西。

4宗教文化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有神话中的“龙王”,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在交流、理解时应予注意。例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刘姥姥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时,把它英译为“Man propses,God disposes”,似乎神形兼备,汉语成语巧对英语谚话。但由于两者存在着不同的宗教背景和深层的文化差异,译文就有使刘姥姥由信佛变成了西方基督教徒之嫌了。因为严格地说,此例中的“天”与“God”并不完全对应。在此认为用“Heaven”来代替“God”更忠实于原文。

总之,文化差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交流、交际、表达,除了通晓两国的语言文字外,还必须有深厚的两种语言文化功底,深刻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等值,也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英词典[S].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2]RRk哈特曼,著.黄长著等译.语言与语言学词典[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3]王春晖.英语课堂教学中东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

[4]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一)提高教师自身文化修养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与一般的语言教师相比,要求更高。他们不仅要讲授语言,还应承担传播文化的任务。基于此,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起正确的语言文化观,把文化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以文化为背景进行语言教学;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将文化知识的传授渗透到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该语言的文化;才能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在语言教学中有意识地导入与之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知识。

2、随时充实自我,了解并熟悉中外文化。“要给别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要传授给学生丰富、正确的文化知识,自己当然要先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因此,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既传承文化又紧跟时代。在充实本国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外汉语教师还要涉猎和了解一些必要的外国文化知识。因为对外汉语教学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要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我们必须将汉文化和他们自己的文化相比较。只有这样,他们才易于接受汉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汉文化。

3、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过去,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存在许多不足,往往偏重于对语言知识本身的讲解,而忽视了文化的传授。我们认为,应将语音、词汇、语法教学等放在文化背景下教授,也就是说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例如,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可以将该词的表面意义、搭配意义、句法功能以及感彩分布将给学生。先让学生了解词的表面意义,进而通过引导和比较,让学生了解词的搭配意义、句法功能以及感彩等深层的内涵意义。在词汇教学中加强这种带有文化意义的介绍,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词的理解,更好地把握该词的用法,而且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此外,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将文化教学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技能训练成为在一定语言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模拟交际训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文化意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一举两得。

4、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已经引入教学之中,对外汉语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手段,向学生更加形象地讲解文化。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电脑、幻灯片、录像等现代教学设施和手段给学生展示和介绍汉民族的历史、地理、风俗等,这种直观教学比枯燥乏味的单纯口头讲述要好得多,能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印象深刻。

(二)改进教学方法,理论实践并重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一直以来都遵从传统教学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就是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转折,开始由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要求教师依然是主导,学生变为主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重视。

对于留学生来说,他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交际,但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知道如何使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妨让学生亲自实践,以得到切身感受。比如要教授购物方面的课文内容,上课前教师可以安排一个课前作业———让留学生亲自去超市购物。这可以使留学生能直接感受在中国的超市购物时应怎样称呼、怎样询问价格、怎样付款等等。此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一下中国人购物时的惯用语。首先涉及到中国的称谓文化,超市的工作人员可以称之为售货员,或更为亲切地称之为大姐、大哥之类,使其年龄、性别而定。其次是询问价格的几种说法,以及付款时用语等。这样,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该内容就已经有了切身体验,学习起来更容易。通过类似的实际性操作,留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而且在不同的语言氛围中了解各种表述的语用条件,这种训练对于整个汉语学习乃至专业学习都是受益非浅的。

(三)贯彻各种教学原则,使之有机结合

将各种相关的教学原则贯彻到文化教学之中,教学效果将更为理想。

首先,贯彻整体性原则,就是将语音、词汇、语法等放在文化背景中教授,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使二者融为一体。例如,教师在讲解成语“生龙活虎”时,不仅让学生了解该成语的表面意义,还应当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龙文化在中国的悠久历史。

其次,贯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程度等,确定不同的文化教学内容。例如初级阶段的学生汉语知识有限,对他们进行教学时,应让学生了解一些普遍的常见的文化现象,主要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交往方面常用的语言形式。比如:称呼、问候、问路、打电话、购物、告别等,使学生掌握正确的交流用语,以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口语表达。到了中高级阶段,学生已有一定的汉语基础,这时可侧重引导教授一些深层次的汉文化内容,如避讳语、禁忌语、委婉语、歇后语等,向他们介绍更多的习俗文化方面的内容,包括习俗习惯、人际关系等,以便他们能很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汉文化。

当然,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间的知识更是难以计数。作为中国人,很多知识也并不知晓,所以要将这些知识全部教给学生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进行文化因素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交际,这种教学不等同于单纯的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要侧重于和跨文化交际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言文化;影响

一、前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各种高科技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网络,已经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一开始,网络的使用就在信息传播上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这也给人们的语言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网络自身的属性决定了网络语言大多是反映人们社会生活中的新现象的新词汇,其更新速度之快也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我们的日常语言。理所当然的,随之的语言规范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二、现代网络语言的含义

在本文的论述中,并非所有在网络上出现的语言都被视为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特指起源于网络并广泛在网络上使用,和传统汉语使用规则不同的部分词汇、语法等等。网络语言也包括专业用语、网名、网聊和网络信息,与网络相关的都可以称之为网络语言。

三、网络语言的产生

自网络产生以来,人类已经渐渐走进无纸化信息时代,电脑已经成为必须品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网络生活也成为个人娱乐方式的主流,网络沟通交流,看新闻、购物等统统搬上网络,在互联网上,来自全球各地,不同语言、姓别、年龄和职业的人群可以畅所欲言,网络语言应运而生,那么,到底什么是网络语言,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网络语言是指网络常用语,也包括专业用语,网名,网聊和网络信息等与网络相关的用语都可以称之为网络语言,而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通过网络交流所传递的用特定的语言来表达的信息。网络语言不仅是新兴的一种语言体系,而且是网络产生以来所引领而来的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其产生的条件也很广泛。在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下,人们可以在网上表达自己的个性与思想,在宽松的环境下,网友们大胆创新,创造了大量的网络语言;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发展,也是形成网络语言的一大条件,网络语言通过网络传递,人们通过键盘及其软件自带的符号输入成形,达到自我创新的效果。

四、网络语言的特征

(一)创造性

创造性是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网络的出现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网民们能够在网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同传统的书面作品比较而言,网络作品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主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在行文上更为活泼,也更能够反映出我们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网络命名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令我们莞尔之余不得不承认网络语言独具的创造性。

(二)简省性

网络交流是一种实时交流活动,交流双方或多方必须及时地接受和发送信息才能使交流连续不断。因此用语简洁从而提高输入速度是网络交流的必然要求,这使简洁性成为网络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简洁性不仅要求言简意赅,同时要求输入简便,浏览迅速。因此网络用语在用字节俭的同时,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文字)的局限,创制了各种新型“书写”符号,如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号、网络缩略词,以及一些以原有语素为基础创造的网络新词语等。它们遍布整个网络交际,体现了网络语言新异的表达效果。

(三)依赖性

网络语言对语境的依赖有两层含义:首先,网络语言依赖于互联网络这一宏观语境。离开了网络语境,不少网络语言很容易被误读。除此之外,网络语言对具体的微观语境也有很强的依赖性。

(四)诙谐性

网络语言除要求简洁明快、新颖奇特外,营造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十分重要。这种轻松幽默的风格特点,迎合了现代人放松身心的需要,使紧张忙碌的人们可以轻松无虑地畅所欲言。但在字里行间却无不跳动着智慧的火花。

五、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影响

语言理论是关于语言的性质、结构、功能和发展方面的抽象规律。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语言作为抽象客体,在网络平台上得到了形象的描述,而在未来,网络必定会成为全民发挥思想和创新意识,汇集语言的大平台,而网络语言也将慢慢融入生活,成为生活语言的一部分,但整体而言,网络语言具有反传统和诸多的不规范性,人们应该正确对待和处理网络语言,由于网络和现实的不同性,网络语言的组成形式更加灵活,而在传统的汉语言学习中,许多积淀下来的文化知识正在被颠覆,许多历史的名著在网上以种种解构、改编被传播开来,对于青少年理解古代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更多的是负面的影响。由于网络语言的发展空间非常大,所以在汉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也应该适应的加入一些好的网络语言,跟时代接轨。但是,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使得网络语言突显着重要地位,因此,人们对于网络语言不能一味的拒绝,把好网络语言进入全民交际语的关口,认真研究相关内容以及现象,处理相关问题,规范网络秩序,对网络语言的吸取做出正确的引导,并加以规范。

六、汉语言如何应对现代网络语言的冲击

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时代使得网络语言突显着重要地位,因此,人们对于网络语言不能一味的拒绝。对于不合规范又缺乏实际语言价值的各种网络语言符号,其治理的根基并不在于网络。首先是教育的问题,长久以来中国的语文教育模式出现了偏差,在进行一种作家培养教育而非出色语言使用者教育,这使得语文教学的受众在心理上就无法广泛接受,而在面对其他语种的冲击中无所改革更降低了人们对其的期盼程度,在教而不学、学而不会,不会更不想学的恶性循环中,中国学生的中文驾驭能力实际上在逐年走低,虽然在学习英语时投入的精力更多,可水平却未见提高太多。由此可见,消解冲击首要便是改革中文教育,使之具备母语应有的教学地位。其次,加速网络在成年人当中的普及,提高网民平均年龄,使得具有较完善价值观的人群成为网络用户主力,消解年轻人在网络中的引导性力量,在网络语言成为网络交流标准之前将其化解归零。

七、结束语

网络语言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汉语要取得长久发展,离不开网络语言来促进其不断更新,我们也看到有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已成为汉语的基本词汇。然而,网络语言的弊端也日益凸显,使网络语言的规范工作更加急迫。

参考文献:

[1]祁伟.试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语言[J].语言与翻译2003,(3)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第一,保加利亚汉语教学起步较早,发展却不甚成熟。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保加利亚积极申请派遣汉语教师,并最终于1952年促成,相比于中国周边的日韩越等汉字文化圈甚至西欧等发达国家的汉语教学要早得多。但另一方面,因为地理位置的遥远,更因为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之前汉语和保加利亚语几乎从未发生过有意识的正面接触与碰撞,保加利亚汉语教学是真正意义上的零起点,发展较为缓慢。西欧殖民主义国家,虽然亦与中国相距万里,但因传教和殖民需要,一些传教士在中国兴建学校传播西方的语言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同时还主动学习并研究汉语。如16世纪意大利在中国建立了第一所供传教士学习汉语的教会学校———圣•玛尔定经言学校。他们自己组织编写汉语教材、词典和语法书,同时还翻译了大量的中西著作,这些人成为西方最早的一批汉学家。因此,尽管新中国成立后,西欧多国早期并未率先承认其合法地位,中国政府当然也不会派遣汉语教师,但其汉语教学和研究的历史根基却一直非常牢固,也从未间断。在此基础上,西欧国家一旦与中国发展为正常的国家关系,这些地区的汉语教学与研究就会立刻蓬勃发展起来。如著名德国汉学家、翻译家柯彼德(PeterKupfer)多年任德语区汉语教学协会会长,历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等,2000年获得中国第一届“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2008年至今组织实施欧亚17国丝绸之路万里考察,并进行汉语言文化及中西历史文化交流项目的研究。再如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法国著名汉学家白乐桑(JolBellassen),在汉语教学界也享有盛誉。显然,保加利亚不具备这样的基础,因此从始源意义上来说,保加利亚的汉语教学起步又较晚,保加利亚的许多汉语著作很多是由早期保加利亚汉学家从俄语、德语等翻译成本国语言介绍给本国读者的,如鲍拉(ЪораЪедиъаноъа)从俄语翻译的《远古东方的历史》(1975)。第二,汉语言文化传播受保加利亚本国政治经济掣肘严重。保加利亚受苏联和俄罗斯影响较大,苏联、俄罗斯与中国国家关系的热冷亲疏也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保加利亚政治上层的决策,汉语教学也因此受到不小的影响。如60年代之前汉语热一直持续,“”期间及中苏关系的破裂使得保加利亚的汉语教学几近停滞,仅有长期留居保加利亚的张荪芬女士在艰难维系。7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与世界更多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保加利亚的汉语教学开始复苏,并在90年展迅速。当今,汉语言文化传播更多地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无论是教学设备、师资、教科书还是汉语国际学术交流,没有一定的经济保障难有成效。如索非亚大学的中文图书、语音室、投影仪等众多电教设备多为国家汉办和中国使馆所捐赠,大特尔诺沃大学也是如此。西欧发达国家在汉语教学的诸多方面显然占有绝对优势,利用寒暑假期组织的远赴中国本土进行汉语学习的短期班等,也对汉语教学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国际性的汉语学术研讨参与力度不够。70年代末期,为了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索非亚大学资助张荪芬到德国洪堡大学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汉语语法范畴”研讨班。但此类资助项目并不多见,尤其是资助到汉语本土参加学术研讨和交流的就更少,这与当前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形势不太适应,不能积极吸收先进的汉语习得理论和实践成果,使得保加利亚的汉语教学仍然过于重视规范语法而忽略功能教学。当然,积极参与国际汉语学术研讨,首先是思想意识的问题,其次还要受到活动经费的制约。综合而论,60年的汉语教学为保加利亚培养了一批汉学家和活跃于教育、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汉语人才,促进了中保交流,历史功绩不可抹杀。

二、汉语言文化传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董淑慧(2006)简要介绍了保加利亚全国主要的汉语教学点、课程设置和教学设备等情况。李丛(2009)介绍了索非亚大学的课程设置。近几年来,保加利亚汉语教学发展迅速,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一)学生规模和师资队伍目前保加利亚汉语专业学生规模并不算大,但发展良好,一直呈现上升势头。汉语学习集中在大学的汉语类专业,其中索非亚大学为四年全日制汉语专业本科,每年招收约20名学生,在校生约80名。大特尔诺沃大学为四年全日制外汉双语专业本科,2012年之前每年招收约10名,自2012年开始招收两个班,一个为保汉专业,一个为外汉专业(如英汉、法汉、德汉、俄汉),每个班9—12名,2012—2013学年共有在校生40余名。2011年起,普罗夫迪夫大学开始招收外汉双语本科专业,每年招收约30名。索非亚大学孔子学院和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每年还招收数量较多的非学历学生和非大学学生。此外,索非亚第18中学、138中学、鲁塞卡拉吉亚武术中心、波波夫道尔市业余汉语班已有多年的教学历史。近年来,卢塞中学、瓦尔纳市部分中学也开始了汉语教学,舒门大学、加布洛娃工业大学在积极联络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和汉办寻求支持,正在筹划开展汉语教学工作。但是相对于学生规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从保加利亚汉语教学的历史看,汉语师资的稳定性不够,兼职教师较多,教师工作单位变更普遍。如目前在索非亚大学供职的专任本土汉语教师不足10名,外派中方汉语教师1名,另有孔子学院汉语教师3名。在大特尔诺沃大学供职的专任教师3名,外校兼职1名,外派中方汉语教师1名,孔子学院汉语教师1名。普罗夫迪夫大学本土专职教师2名,外派中方汉语教师1名,另有在此留学的1名音乐专业中国教师担任部分汉语听说课。卢塞市、瓦尔纳市的汉语教学则各有2名公派汉语志愿者。本土教师数量不足且有一定的流动性,使得汉语教学的质量以及有关的汉语研究深入性和可持续性不强。历时地看,保加利亚两所最为著名的大学索非亚大学和大特尔诺沃大学设立汉语专业的时间都比较早,前者在1952年(汉语言文学),后者在1993年(俄汉应用语言学和法汉应用语言学)。1996年前,保加利亚实行5年一贯本硕连读制,毕业可获得硕士学位。1996年学位制度改革,本科为4年,硕士为2年。与中国硕博点的设立、招生与管理不同,如1996—2005年期间索非亚大学“汉语言文学”未招收硕士,但1999年却已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现有导师2名。大特尔诺沃大学现聘用一名索非亚大学退休的兼职博士生导师。因此,尽管两所大学设有汉语硕士、博士点,但导师队伍多年来变化不大,师资梯队不健全,新老交替较慢,本、硕、博连续性不强。从本土汉语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看,老一辈汉学家著述颇丰,但以文学类较为突出,语言方向研究成果不多。

(二)专业学制和课程设置索非亚大学设立“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大特尔诺沃大学和普罗夫迪夫大学设立外汉双语专业,目前已经开设的有俄汉、法汉、英汉、德汉、保汉5个专业。根据专业特点,索非亚大学的汉语专业教学严格按照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开设课程,包括汉语技能、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三个部分。其中汉语语言课按照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分别设课进行讲解操练,遵循二语习得的一般规律,课时量较大。大特尔诺沃大学和普罗夫迪夫大学由于是双语专业,汉语课程和课时都受到挤压,尤其是汉语课并未根据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分别开设。如汉语综合课,一本教材可能由三位教师分别授课,且每位教师的课时通常集中在一个时间段,连续上4节甚至6节课,没有在不同教师之间形成交叉和间隔补充。这种安排使得教师难以把握教材进度以及教师之间充分协调,难免造成部分知识严重重复而另外不少知识有所忽略和遗漏。同时,一位老师每周一次整个上午在同一个班上课,使得学生学习到的知识难以经过合理的时间沉淀与回味最终凝固下来。根据二语习得的一般规律,教师按照课型上课以及课型之间有合理的交叉是有必要的。

(三)汉语教材和工具书近些年世界汉语教学界已形成共识,就是缺乏精品教材和优秀师资。所谓精品教材,指的就是适合某类学习群体的汉语教材,从大处着眼可以说是国别化教材,从小处着眼就是适合某类教学目的的教材。保加利亚汉语教学历史上,使用年限最久的是1954年熙和张荪芬合编的《汉语教科书》,一直到1991年。目前索非亚大学和大特尔诺沃大学主要使用的是来自中国的教材《汉语教程》。《汉语教程》在中国本土的使用效果反映良好,算是比较优秀的一套教材,但由于海外的汉语教学课时量普遍不够,《汉语教程》在语言点的安排上不是非常集中,而通常汉语语言点需要按照难易度均匀分散于八个学期当中,这样,语言点分散的弊病就凸显出来。如大特尔诺沃大学外汉双语专业第六个学期勉强学完《汉语教程》第二册上,此时很多基本的语言点如“把”字句仍然未见,这势必会影响到语言的准确表达,而同册书在中国本土的汉语教学中最迟在第三个学期就已学完。近年来,汉语教科书《当代中文》保加利亚语版已开始陆续使用,但严格说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别化教材,仅仅是通用版的多语对译。如果说教材存在一个是否更加适合的问题,那么汉语工具书就更加缺乏。虽然保加利亚曾出版过《保汉分类词典》(1969)和《保汉常用词词典》(1972),但这两部词典首先收词很有限,而且因时代久远已显得非常不适应今天汉语学习的需要,如过多非规范字、繁体字、注音符号以及旧有词汇等。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可以查阅使用的保汉工具书,更不用说便捷的电子辞书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编纂出版的《保加利亚语汉语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部头较大,收词丰富,但缺乏合适的释义例句。而且《保加利亚语汉语词典》不是双语双向词典,只能查询保语,汉语学习者不能查询汉语词,且所有汉字词汇及例句均无拼音标注。《汉语图解词典》(保加利亚语版)(商务印书馆,2010)和《汉语800字》(中英保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是个不错的尝试,但这还不是收词齐全的严格意义上的词典,收词极为有限,似应称作微型“词语手册”,且仅限于中国本土有售。由于缺乏适用的双语词典,学生不得不借助英汉词典间接查阅。这对已初步掌握英语的大学生来说,还能勉强进行一般性查阅,而广大孔子学院非学历教育的学员多不具备英语交流能力,中方教师一般也不能短期掌握保语,这显然不利于提高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的效果与效率。另外,保加利亚大学生使用教材的方式也制约着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的效果与效率。索非亚大学汉语专业采用复印的源自中国的汉语教材。大特尔诺沃大学汉语专业则直接使用90年代中国使馆和汉办的赠书,这些教材放置在阅览室(兼教室),每个学期和年级根据需要每人领取一本,学期结束归还,学生没有属于自己的教材,这种情况严重影响汉语学习效果。

(四)教学设备与学习方法保加利亚汉语教学设备多由中国国家汉办捐赠,基本能够满足日常教学需要。不过,有些设备的使用率并不高,如不少教室都安装有卫星天线,可以接收到中国电视节目尤其是CCTV4,但未见开启使用。由此可见,对语言学习的方式和途径需要进行开拓与引导。与汉语本科专业的教学条件相比,由国家汉办资助合作建立的孔子学院的教学设备更加先进、齐全,完全能够满足教学和研究的需要,并且其部分资源可以与汉语中心实现共享。除外部客观条件,学习者的学习方法也至关重要。从汉语学习结果看,与中国本土留学生汉语水平趋于均衡相比,海外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呈现出两极的倾向,一个重要方面是学习方法的问题。汉语和保语分属不同语系,语言类型表现出巨大差异,有些学生通过老师讲解能够自发地对比两种语言从而顺利习得,正迁移和目的语类推奏效。而也有不少学生受母语影响过大,不会对比两种语言差异,更不会用目的语思维去组织表达语句,负迁移严重。如二、三年级的学生依然屡次说出“老师可不可以我打电话给你”这类语序明显受到印欧语系诸多影响的句子。开始阶段出现这样的偏误是正常的,但长期偏误固化说明学习者仍缺乏目的语意识。在对汉语学习者进行地域分类时,一般会将欧美划归一个大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发现,中东南欧与西北欧学生的特点有较大的不同。中东南欧学生偏内向,缺乏自信,课堂参与不够积极,课间或其他自由时间很少主动寻找机会与老师交流。

(五)学习动力与作息安排总体而言,与亚洲学生相比,欧美学生在努力程度上逊色不少。虽然不能说努力和成绩之间是绝对的正比关系,但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保证,提高语言水平是相当困难的。学习动力不足是学生成绩不佳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表现为,忘记携带教材,经常性迟到、旷课,给出的理由诸如“不舒服”“睡觉”“工作忙”等,其中“工作忙”在四年级学生中更为普遍,任何老师都会遇到此类问题,这与当地的教育体制、管理体系和社会工作环境有关。

(六)孔子学院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与索非亚大学合作建立的保加利亚第一所孔子学院2007年6月22日正式揭牌运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大特尔诺沃大学合作建立的保加利亚第二所孔子学院2012年10月10日正式揭牌运营。孔子学院的建立为保加利亚汉语言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无论在资金支持还是汉语言文化书籍、教学设备的配备等都是一个非常高的新起点。尤其是随着中方汉语教师逐年增多,保加利亚汉语本科专业和非学位学历教育都有了一定的保障。孔子学院中国留学奖学金项目也为汉语专业大学生提供了更多走出去的机会,进一步激发了汉语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当然,保加利亚孔子学院建设比之西欧起步要稍稍晚一些,发展速度也有待提高。目前保加利亚全国汉语教学的发展与西欧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德语区对外汉语教学的单位和学习人数增长迅速,截至目前已经有300多所德国中学开设了汉语教学,有4000多名德国大学生学习汉语。横向拓展多种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播项目,纵向延伸多层次的汉语孔子课堂,是今后保加利亚孔子学院建设需要努力的发展方向。

三、保加利亚汉语言文化传播的发展策略

针对当前保加利亚汉语言文化传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汉语教学国别化研究“国别化”汉语教学思路已提出多年,但目前整体仍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方面成果不多,国别化工具书编纂也需跟进。如法国汉学家白乐桑主编的《汉语语言文字启蒙》1989年出版后成为法国各校最受欢迎的教材,日本一些大学通常采用本国教师编写的汉语教材,韩国外国语大学也积极倡导由韩国汉语教师编写汉语教材并付诸实施。海外汉学家一致认为,来自中国的教材会水土不服,也缺乏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汉语之间的对比。虽然保加利亚也涌现了一批汉学家,但基于保语语言特点而编写的汉语教材80年代以后未曾出现。一些偏重于汉语研究的汉学家虽然发表了不少学术论文,但技能类的实用汉语教材和工具书编写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我们认为,保加利亚本土教师有能力更有必要与中方汉语教师一起合编一套适合保加利亚学生学习的汉语教科书,力争做到内容本土化、基础阶段解释语言母语化、语言点辅导丛书配套化。国别化汉语教学研究不能仅仅研究语言本身,还需要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研究学习主体,如学习者的类型特点等,以及翔实调查研究海外教学的具体环境,如教育制度、教学体系、教育理念、教育资源、课程设置等。

(二)培养和吸纳本土优秀汉语教师汉语教学界早就认识到培养海外本土汉语教师的重要性,国家汉办2012年11月也提出面向本土汉语教师设立骨干汉语教师岗的构想,但目前遇到的现实问题是,一些作为储备性汉语师资最终并未走向教师岗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所在国教师工资过低,教师行业本身缺乏足够吸引力,很多汉语专业毕业生选择了中资公司而非学校,这一点汉办主任许琳已在2012年11月凤凰卫视《问答神州》专访中明确指出。无论是要求派遣或交换中国汉语教师,还是培养本土汉语教师,发达国家都有良好的经济保障。对欠发达地区而言,校际交换汉语教师难以促成,而经汉办派遣的中方汉语教师任职周期较短(通常为2—3年),教师个人专业素质、层次高低等也都存在不少问题,长期较为可行的还是培养本土的汉语教师。那么,如何解决当地教师工资收入过低与汉语教师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呢?我们认为,不妨从海外孔子学院入手考虑解决。首先需要酝酿制定一系列支持海外本土汉语教师的鼓励政策,最基本的如本土教师除本国所得收入,可以在孔子学院或其下设的孔子课堂兼课获得部分收入。可以通过培养优秀的汉语学生以HSK成绩或中文大赛获奖等级为标准获得实质性奖励,还可设立海外汉语教学研究项目基金,支持海外汉语教师的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等等。同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诸项目进行有效监管。除培养新的本土汉语教师,也可尝试有限度地吸纳有一定学历和较好汉语基础的海外人士(包括华人华侨)加入到孔子学院教师队伍中来,如果选拔规范合理,将有效替代汉语志愿者的部分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工作。

(三)培育本土汉语类刊物在海外汉语言文化传播方面,无论是从传播途径,还是从传播效果和深度来讲,培育汉语类刊物和栏目都是值得推崇的。没有专门的汉语类期刊就缺失少了汉语汉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和制高点。根据资料,我们发现保加利亚汉学研究者有关汉语言文化的学术论文目前多刊发在《韩国语研究》上,如艾立山《汉语中的熟语组》(2000年第3期,索非亚)、《汉语准词缀“化”》(2003年第7期,索非亚),再如安东尼娅•迪莫娃•粲科娃《确定中古“话本”的相关时代的语法标准》(2003年第7期,索非亚)等。我们认为,可以通过鼓励政策,支持保加利亚一至两所大学的学报、文化类杂志开辟汉语和中国文化研究专栏,然后逐步过渡到支持创办汉语类刊物。汉语类刊物可以分两个类别,一个为学术类,一个为普及类。学术类刊物为汉语言文化研究者的成果提供发表与交流平台,如保加利亚的汉语学术刊物可面向中东欧的汉语言文化教学界。普及类刊物主要面向汉语学习者,主体为在校汉语类专业大学生,为大学生的优秀汉语习作提供发表园地,起到鼓励和认同的积极作用。为扩大学术刊物影响面,以及考虑到海外中国语言文化研究者的汉语写作困难,可考虑适度开放当地语言或英语版面。对于汉语普及类刊物,以双语对照(如汉保)编辑出版为宜。这无论对汉语初学者还是不懂汉语的广大民众接触汉语和了解中国社会,都有着直接的帮助。而且,语言刊物的创办对大学本身也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对汉语言文化的深远传播会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汉语刊物的编辑出版也可以以有较好汉语汉学研究基础的研究中心为依托,从以书代刊的形式做起,之后根据作者队伍的发展壮大逐步调整为季刊、双月刊等。如蒙古国国立大学的孔子学院就已经先行,已发行《中文典籍译丛》,并成立了《蒙古国汉学研究》编辑部。

(四)在任中外汉语教师应加强教育教学思想信息沟通因社会制度、教育理念、传统习惯等诸多方面的不同,现实教学环境下,中外汉语教师会存在一定的思想冲突,如教学纪律问题、课程设置与课时课型分配问题、教学方法问题、语言习得观念与策略问题、语言习得效果与效益等问题。这些差异可以通过定期沟通、研讨和交流的方式达成一致。只有在共同目标的前提下,双方多沟通,多理解,才能寻找到正确的解决思路、达成最佳教学效果。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南昌市第三中学江西南昌330008)

汉语言文学作为研究我国文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对我国的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社会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另外,汉语言文学的特殊性,决定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向应用型人才发展的难度,尤其是在面对当下巨大的社会就业压力下,这就需要做出必要的改革,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1 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的一门古老学科,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结晶,对我国的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指导社会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规范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语言。

2 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重要性

2.1 教育理念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现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过于呆板,只限于知识的单向传输,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信息化时代对教学发展的需求以及多元化时代学生对自身发展的需求,显然不能适应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实现教学方式上的转变,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信息化与汉语言文学进行有效地结合,自觉地引入创新教学方法,推进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启发他们的智慧,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

2.2 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都具有较好的文笔、活跃的思维、高雅的气质以及丰富的内涵,可以胜任多样化的工作,比如编辑、创作、文学评论以及发展文化产业、行政管理等,就业面相当广泛。因此,必须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有效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结合,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形成自己独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并应用到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将机遇转变为优势。

2.3 有利于知识和价值体系的构建

教育的宗旨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深刻影响人们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决定人们的精神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避免了传统教育中的弊端,加强了本科教育与人文教育。

3 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现状

3.1 缺乏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动力

从我国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汉语言文学实施了信息化,但是仍旧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而且一些学校也建立了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基地,加强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结合应用,但是由于受到办学经费的限制,再加上缺乏政府对其的高度关注,所以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基地建设只是形成一种低层次的结合,并没有实现其根本效益,进而这种形式下的结合缺乏有效的动力,难以实现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紧密依存、互助互利、有机融合,从而制约了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良性运行机制的建设。

3.2 汉语言文学信息化建设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从某种角度上讲,教育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这也是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来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完善教育的过程。为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发展。但是我国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育并未达到以上这些要求,进而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

3.3 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安排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信息化课程安排与教学计划存在很大的冲突,由于课程安排与教学计划的高度不协调,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的学习,进而无法遵循教学规律的发展,影响了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

4 加强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结合应用的有效策略

4.1 构建汉语言文学与信息的一体化教育体系

在当前这个知识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的统一协调发展,加强汉语言文学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作为入手点,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构建汉语言文学信息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教育课程改革,拓宽获取信息渠道,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2 强化汉语言文学信息化管理

在当前的形势下,要加强教育改革,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管理上的柔性化,让学生的选择余地更多,注重实践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比如当下的工学合作教育,这样可经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强“空白”艺术在汉语言文学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自主安排、自由选择,加快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的高效化、自主化、信息化、研究化,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4.3 优化师资力量,培养应用型人才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优化教学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47-02

1.引言

1.1研究背景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与精神载体,汉语言文学在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因而国家十分重视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发展并不十分完善,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包括教师方面存在的不足与学生方面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已有一段时间,汉语言文学的素质教学成效并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为我国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①研究内容

首先,本文对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依据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优化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为汉语言文学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②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有关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书籍、报刊、杂志及点子刊物等,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前人的研究经验与优秀理论依据;运用案例分析法,就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策略尽心分析阐述,使阐述更为具体化。

1.3文献综述

王晓云(2014)在《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中提出,语文作为各项学科的基础需要引起教师以及学生的足够重视,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当体现人文关怀意识与情感,使自己的课堂充满人情味;李华(2010)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趋势》中指出,汉语言文学对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要推动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国际化。

2.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阐述

2.1教学模式僵化陈旧

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模式依旧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学生记的模式,这种模式在汉语言教学发展的早期是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但随着学生自主性的提高以及主动学习能力的增强,这种模式实际上束缚了学生思维广度与宽度的扩展与延伸,并且限制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2.2教学方法单一老套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课堂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科技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提供了多样的教辅工具与教学设备,例如多媒体、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然而很多教师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逼着学生背诵他们认为枯燥无味的东西。久而久之,不但不能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掌握程度,甚至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可持续学习与理解。

2.3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上课之前,教师们往往会计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结束后应当达到的效果,就实际情况来看,教师的教学预期与实际教学成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当教师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知识进行拆分讲解之后,学生并不能掌握住重点知识,对于难点知识,很多学生连理解这一层面都做不到,更别说运用了。

3.汉语言文学的优化教学策略

3.1教师方面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与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以及自己汉语言文学课堂的独特魅力,进而让学生爱上自己,爱上汉语言文学课堂。

教师应当学会使用先进的教辅工具以及教学仪器设备,丰富自己的课堂内容。例如在讲述朱自清的散文时,可以先播放一段朱自清散文诵读的音频引起学生的注意,随后通过播放一小段有关朱自清的视频介绍来引入课程的学习,最后通过提问让学生主动思考本篇散文的写作手法与技巧。这样一来,一节生动形象的汉语言文学课堂就呈现出来了。

3.2学生方面

作为学生,首先要重视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因为汉语言文学承载着中华民族悠悠上千年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对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与内在气质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在汉语言文学课堂上要积极配合教师的讲课,课堂不只是教师的舞台,更是学生的舞台;课堂教学的成功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紧密配合。

4.结语

汉语言文学的课堂教学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摸索其中的规律,遵循规律进行汉语言文学课堂的优化教学。在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密切配合之下,教师的讲课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规范化 汉语言文字 必要性 可能性

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是以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为起点的,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在科技、军事、文化、卫生等各个方面都创造了很多震惊世界的“神话”,这些文明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流传到世界各地靠的就是语言文字。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正在向着世界性的强国而迈进,中国要把更多的中国文明传播到世界去,要打出中国的形象靠的也是汉语言文字。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语言之一,更是联合国规定使用的国际语言。因此,学好用好汉语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我国汉语言文字规范性的现状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就提出要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20世纪80年代,又决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从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到现在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接近100%,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在普及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为汉语言文化的规范使用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是,据笔者观察目前对于汉语言文字的使用,却存在着大量不规范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读音不规范。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08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这十大差错分别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用《论语》中的这句话欢迎全球来宾。然而,电视节目主持人却将l€栉蠖脸闪耍鮻琛?008年,这是国人在引用名言时经常读错的字。社会热词中容易出错的是“三聚氰胺”。今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让生僻词汇“三聚氰胺”迅速家喻户晓。“氰胺”应读q€恚睿纭瘈啵睿似毡榻湮蠖廖瘛。睿纭。睢?

(2)用词不当。由于人们对词语的含义了解的不太确切,经常把一些经常使用的“同音异形字”或者是近义词误用,而造成了语言文字使用的不规范,比如以“品味”和“品位”两个“同音异形字”为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品味”指的是品尝滋味,“品位”指品格地位,即质量、规格或水平,比如说夸奖某个女孩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时就应该说“这个女孩很有品位”而不能说成了“这个女孩很有品味”。尽管一字之差却显出了一个人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另外这种错误也经常发生在几个近义词之间,比如以“截止”和“截至”为例,“截止目前”“截止昨日”中的“截止”,应用及物动词“截至”,“截止”为不及物动词。“租赁启示”应用“启事”等等。

(3)用字不当。用字不当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作者故意将“字”,写错,第二个方面是无意的将“字”写错。就地一个方面而言作者往往时候故意在玩弄文字游戏,通过故意写错汉字或者是引入谐音而吸引别人的眼球。其最突出的表现是:商家为推销商品,吸引顾客,经常引入谐音而做广告,例如,某治疗咳嗽的药品广告使用了“咳”不容缓的广告语,而其真正的写法应该是“刻不容缓”。另外还有一些人故意写“简化字”, 而这些“简化字”往往是我们已经废弃不用的汉字,其不规范的使用不但会误导群众,而且这也是违反《国家通用文字法》的。第二个方面是无意的将字写错,这种错误主要是由于作者在写作时不认真而造成,而这种错误是完全可以通过认真的审核而避免的。

(4)网络语言不规范。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场所,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很多都需要“打字”,大量的“打字”给人们的交流到来了很大的不变,于是很多人在交流的时候就把很多的汉字给简化了或者赋予了某些数字以特殊的含义,比如,886(再见了!),“7456,国庆节放假居然被关在家里做作业,FT!”只有聊过QQ的人,才可能对这句话“理解透彻”,可一般人对此只会一头雾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交流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对于以上语言文字使用的极其不规范确是我们应该杜绝的,它不但污染了我们的交流环境,而且很容易造成很多作者将网络上流行的语言传播到现实生活中来,毕竟虚拟和现实不是绝对绝是黑白分明的,而一旦这些虚拟的网络语言一旦进入实体的现实生活就会给我们规范的语言文字带来很大的冲击,而造成语言文字使用的混乱。 转贴于

2 我国汉语言文字规范性的必要性

从以上的列举可以看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使用汉语言不规范的现象,而这种不规范的语言给人们日常的交流与信息的精确传递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语言文字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的载体,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流,更准确地传递和理解语言信息,尽可能地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误差,就必须要有明确、统一的语言文字标准,用一定的标准去衡量语言文字实际使用是否正确、规范,并对偏离标准和违反规则的现象进行纠正。“从某种程度上说,语言文字规范化是社会群体行为趋同性的自然表现,它植根于语言本体,服从于社会交际的需要。只要有人类交际的需要,就有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必要。”①从另一方面来讲,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重要象征,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一个统一的民族或者国家不可能没有一种规范的民族语言或规范的共同交际语言。而大量的不规范语言的存在却在逐渐消磨掉这种统一性,没有一种规范的交际语言,不仅会妨碍正常的日常交际,而且还会阻碍政治经济的发展,甚至有可能导致民族的分裂。最后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加入WTO以后就意味着我们的国门就要更加开放,外国在对中国进行出口的时候,不仅出口了他们的商品,而且更重要的一方面他们还对中国出口了外国的文化,而一国的文字作为一个民族最总要的象征,必然要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而如何在这种外来文化不断入侵的时候仍然能保持住汉语言文化的魅力,笔者认为在这个时候使用规范的汉语言文字就显得尤为必要,只有使用纯正的汉语言文字才能彰显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并在对外的不断交往中不断把它发扬光大。因此,基于以上几种原因,笔者认为在当下的中国有对汉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必要性。

3 对汉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措施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在当下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者大量的使用汉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形,并且我们有必要对当下不规范汉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必要性,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性提出一些建议:

(1)法治措施。所谓法治措施就是指通过全国人大或者是人大常委会的专门立法或者是在相关法律法规中作出对汉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规定,确立特定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用国家意志来推行标准化的语言,推行规范话的文字。令人可喜的是我国已经制订了一部权威性的对汉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文字法》他的公布,既为此前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作进行了可定,同时也开始了语言文字应用和管理法制化的新进程。使对汉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也纳入了法制化的进程。因法律具有权威性,它以国家的强制力来保障实施,因此对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将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2)教学措施。所谓教学措施就是指通过学校教学活动,把规范的汉语言文字教授给学生,让学生从小接受规范的语言文字熏陶,养成正确、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学校是传播标准化汉语言文字的“主战场”学校是提供标准化教学的主要场所,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明确要求课堂既是语言文字学习的主要阵地,又是学生学习的生动乐园。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语音标准、书写规范,并强调遣词造句、标点运用、行款格式准确。

(3)宣传措施。所谓宣传措施就是指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和其他手段,宣传国家的语言文字方针政策、规范标准,介绍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让广大群众了解规范标准,树立规范意识。媒体具有强大的舆论和宣传势力,通过媒体的宣传作用让广大的人民认识到语言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媒体作为语言宣传的重要工具在宣传的过程中要起到先锋带头作用,要求自己要使用标准的汉语言文字。

参考文献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汉字;书法;传统文化;艺术创新

一、从书法的内涵看,书法艺术是汉语言文化的应有之义

世界上所有开化的民族都有他们自创的文字,或参照其他民族文字创造的文字,有文字的书写,只是他们的书写都未能成为艺术形式(如拉丁文字、阿拉伯文字等)。此外,现今的汉语拼音字母,是借拉丁文字母创造的,以拉丁文书写方式拼写,人们也不能以书法的素养书写它以取得类似汉字书法的审美效果。这表明:只有汉字才是书法艺术形象创造的基础,书法艺术是汉语言文化的应有之义。

(一)书法的定义,就是特指汉字的书写。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关于书法的定义(内涵),至今有多种提法,尚未定论,但每种提法却与汉语言文化息息相关。在此,略举几例加以说明:

其一,书法,顾名思义,就是书写汉字的方法。

其二,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研究的一门学问。

其三,书法,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文房四宝”为工具,通过书写汉字来抒情达意的一门艺术。它主要包括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内容。

上述三种提法均表明: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汉语言文化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汉字是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

(二)书法是汉字的艺术表现。

汉字能成为艺术,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汉字有一个为别的文字不具有的特点。汉字既不是模拟自然的图画,也不是任何人随心所欲的抽象符号,它是“本乎天地之心,得乎自然之理”,而以象形、会意诸法创作的造型,是根据汉语的单音单词构成一个个具有独立完整意义的形体。

2、汉字的形体构成充分体现了人们感悟自然万物形体构成之理。人们在自然千姿百态痕迹的启发下,创造了象形文字。有了象形文字作基础,再造其他的字就有了参照,因此,以会意、形声等造出的字就随语言的实际发展起来。这样,据单音语言创造的具有形体整体性的文字,为以书法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形象准备了很好的基础。

3、能使汉字成为艺术的关键是书写。随着实际需要的发展,书写工具的改进,书写技术方法的总结,汉字发展形成了如大小篆、古今隶、章今草乃至楷书、行书体。体势变了,笔画变了,写法变了,但充分运用书段,借汉字的基本结构,创造出具有生动的抽象形式,具备力的运动节律,具有生命机体意味的笔画,营构有生命的形象,这些始终保持着,而且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强烈。

二、从书法结构因素看,书法是汉字艺术特质的表现

汉字书写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除了书写者自身艺术创造力之外,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汉字先天便具有艺术的特质。书法是汉字艺术特质的表现。

(一)书法的艺术语言是汉字的笔画线条。

书法的艺术语言是汉字的笔画线条,是有着一定的限制和高质量要求的线条,即是书家用手直接写出的,具有生命活力的线条。因为汉字的笔画本身具有艺术素质,有着丰富的表现力,不仅是书法者必须依循的,而且是书法者乐于借助的。

1、汉字笔画具有丰富性。丰富的笔画才能构成丰富的形体,蕴涵丰富的内容。汉字有甲骨文、金文、篆、隶、楷、行、草等诸多字体,其笔画也由简到繁,不断丰富。如以法度最为完备的楷书为例,其基本笔画就有点、横、竖、撇、捺、挑、钩、折。而且,每种笔画又有多种形态。

2、汉字笔画具有意象性。汉字笔画线条,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外形的一种抽象、概括和描述,同时又是人的创造,带有某种意象性。历代每一书法的笔画中都熔铸有书家的意象。

3、汉字笔画具有表情性。汉字丰富多样的笔画,与生俱来便带有丰富微妙的情感。不同笔画的线条,给人以不同的情感感受。一般来说,横线使人感到广阔、宁静;竖线使人感到上腾、挺拔;斜线使人感到危急、惊险;曲线使人感到流动、变化、柔和、轻巧、优美等。

(二)书法的艺术形体结构是通过汉字线条塑造出来的。

书法是造型艺术。艺术的使命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去显示真实。书法艺术的形象是通过汉字线条塑造出一个个奇妙的结构形体。

1、汉字形体的象形性影响和促进了书法的形象塑造。中国汉字是象形的,有象形的基础,就有艺术性。汉字始终沿着表意走,符号中仍有形象,“象”的范围也更广了,称之为“象物、象事、象意、象声”。这“四象”属于象形精神,是汉字艺术性的集中体现。

2、汉字形体的多样性影响和促进了书法的形象塑造。汉字丰富的笔画和复杂的结构形体,源于自然和表意的特点。书家个人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审美追求去创造书法的艺术形象,但无论如何,汉字形体的固有特点是不能忽视的。

三、从发展书法艺术看,必须坚持书写汉字的传统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目的。历代书法的创变规律,都源于特定历史时期对艺术审美的与时俱进,也由于汉字的象形结构渊源,使其中艺术创作有了极大的可塑性和创造性。

(一)书写汉字是书法自身的规定性。

书法汉字包括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是书写性,即书法是书写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也不是制作出来的,其创作过程是书写的过程。二是书写的对象是汉字而不是其他东西。两个方面是连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书法艺术是最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

书写汉字不仅仅是书法自身的规定性问题,还涉及这门艺术的文化特色问题。书法是最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把它和其他艺术放在一起,它的中国文化身份最直接,特色最强烈、最鲜明。如果在西方看到一幅书法,哪怕是“唐人街”一块招牌,马上就会想到中国。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汉字;书法;传统文化;艺术创新

一、从书法的内涵看,书法艺术是汉语言文化的应有之义

世界上所有开化的民族都有他们自创的文字,或参照其他民族文字创造的文字,有文字的书写,只是他们的书写都未能成为艺术形式(如拉丁文字、阿拉伯文字等)。此外,现今的汉语拼音字母,是借拉丁文字母创造的,以拉丁文书写方式拼写,人们也不能以书法的素养书写它以取得类似汉字书法的审美效果。这表明:只有汉字才是书法艺术形象创造的基础,书法艺术是汉语言文化的应有之义。

(一)书法的定义,就是特指汉字的书写。

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关于书法的定义(内涵),至今有多种提法,尚未定论,但每种提法却与汉语言文化息息相关。在此,略举几例加以说明:

其一,书法,顾名思义,就是书写汉字的方法。

其二,书法,是关于汉字书写研究的一门学问。

其三,书法,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文房四宝”为工具,通过书写汉字来抒情达意的一门艺术。它主要包括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内容。

上述三种提法均表明: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汉语言文化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汉字是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

(二)书法是汉字的艺术表现。

汉字能成为艺术,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汉字有一个为别的文字不具有的特点。汉字既不是模拟自然的图画,也不是任何人随心所欲的抽象符号,它是“本乎天地之心,得乎自然之理”,而以象形、会意诸法创作的造型,是根据汉语的单音单词构成一个个具有独立完整意义的形体。

2、汉字的形体构成充分体现了人们感悟自然万物形体构成之理。人们在自然千姿百态痕迹的启发下,创造了象形文字。有了象形文字作基础,再造其他的字就有了参照,因此,以会意、形声等造出的字就随语言的实际发展起来。这样,据单音语言创造的具有形体整体性的文字,为以书法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形象准备了很好的基础。

3、能使汉字成为艺术的关键是书写。随着实际需要的发展,书写工具的改进,书写技术方法的总结,汉字发展形成了如大小篆、古今隶、章今草乃至楷书、行书体。体势变了,笔画变了,写法变了,但充分运用书段,借汉字的基本结构,创造出具有生动的抽象形式,具备力的运动节律,具有生命机体意味的笔画,营构有生命的形象,这些始终保持着,而且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强烈。

二、从书法结构因素看,书法是汉字艺术特质的表现

汉字书写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除了书写者自身艺术创造力之外,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汉字先天便具有艺术的特质。书法是汉字艺术特质的表现。

(一)书法的艺术语言是汉字的笔画线条。

书法的艺术语言是汉字的笔画线条,是有着一定的限制和高质量要求的线条,即是书家用手直接写出的,具有生命活力的线条。因为汉字的笔画本身具有艺术素质,有着丰富的表现力,不仅是书法者必须依循的,而且是书法者乐于借助的。

1、汉字笔画具有丰富性。丰富的笔画才能构成丰富的形体,蕴涵丰富的内容。汉字有甲骨文、金文、篆、隶、楷、行、草等诸多字体,其笔画也由简到繁,不断丰富。如以法度最为完备的楷书为例,其基本笔画就有点、横、竖、撇、捺、挑、钩、折。而且,每种笔画又有多种形态。

2、汉字笔画具有意象性。汉字笔画线条,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外形的一种抽象、概括和描述,同时又是人的创造,带有某种意象性。历代每一书法的笔画中都熔铸有书家的意象。

3、汉字笔画具有表情性。汉字丰富多样的笔画,与生俱来便带有丰富微妙的情感。不同笔画的线条,给人以不同的情感感受。一般来说,横线使人感到广阔、宁静;竖线使人感到上腾、挺拔;斜线使人感到危急、惊险;曲线使人感到流动、变化、柔和、轻巧、优美等。

(二)书法的艺术形体结构是通过汉字线条塑造出来的。

书法是造型艺术。艺术的使命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去显示真实。书法艺术的形象是通过汉字线条塑造出一个个奇妙的结构形体。

1、汉字形体的象形性影响和促进了书法的形象塑造。中国汉字是象形的,有象形的基础,就有艺术性。汉字始终沿着表意走,符号中仍有形象,“象”的范围也更广了,称之为“象物、象事、象意、象声”。这“四象”属于象形精神,是汉字艺术性的集中体现。

2、汉字形体的多样性影响和促进了书法的形象塑造。汉字丰富的笔画和复杂的结构形体,源于自然和表意的特点。书家个人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审美追求去创造书法的艺术形象,但无论如何,汉字形体的固有特点是不能忽视的。

三、从发展书法艺术看,必须坚持书写汉字的传统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目的。历代书法的创变规律,都源于特定历史时期对艺术审美的与时俱进,也由于汉字的象形结构渊源,使其中艺术创作有了极大的可塑性和创造性。

(一)书写汉字是书法自身的规定性。

书法汉字包括两个最基本的方面:一是书写性,即书法是书写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也不是制作出来的,其创作过程是书写的过程。二是书写的对象是汉字而不是其他东西。两个方面是连在一起不可分割的整体。

(二)书法艺术是最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

书写汉字不仅仅是书法自身的规定性问题,还涉及这门艺术的文化特色问题。书法是最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把它和其他艺术放在一起,它的中国文化身份最直接,特色最强烈、最鲜明。如果在西方看到一幅书法,哪怕是“唐人街”一块招牌,马上就会想到中国。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文化差异 法汉语言对比 语言

中图分类号:H32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Sino-French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the

Comparison of French and Chinese Language

ZHANG Yu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Xiangtan, Hu'nan 411100)

Abstract Languag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ean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but also the carrier of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is paper, a detailed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French in the title, the meaning and origin of foreign language differences,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French culture, and fully explain the intrinsic link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Key words cultural differences; comparison of French and Chinese language; language

1 文化

“文化这个词源于拉丁语“colere”。这个词的第一要义便是培植、创造,即对土地的开垦和耕作;后来延伸到精神生活中;艺术、诗文、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历史、政法、宗教等,都属于文化概念的范畴”。①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语言文字进行,而语言的进步也正是文化发展历程的写照。一句话总结就是,文化是语言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语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中法两国的文化背景相差甚远,所以两国的语言也就自然体现出这种矛盾。本文通过对汉语和法语在称谓、词义等方面的详细对比,从而进一步研究两国在文化层次上的不同之处。

2 法汉语言中的称谓差异

(1)亲属称谓的社会化问题。在汉语中,为了表示尊敬或者亲近,经常将亲属间的称谓扩展到不是亲属的人中,将其社会化。例如,我们经常会称呼周围的邻居“王奶奶”、“李伯伯”、“张大妈”等等。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亲属称谓,在法语表达中基本上是很难见到的。在法国,对于不太熟悉的人,女士一般用Madame,而称陌生男士就用Monsieur。即使是对和自己的父母同辈,甚至是祖辈的男士、女士亦称Monsieur和Madame。这就像在中国称呼“某某先生”和“某某女士”,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看来,这似乎就有些不守规矩。

(2)职务称谓问题。为了尊重对方的职业或职务,中国人习惯于用职务+姓来称呼别人。如,张院长,谭校长,刘老师,王司机等等。法国人见了这些称谓,定会觉得非常好笑,在职业方面他们只保留了少数几个传统称谓,如prsident, docteur, ministre等。

(3)中国特色称谓。中国人常在熟人的姓氏前加上“老”和“小”来称呼对方。如:老张、小李。其实这里的“老”和“小”并不能从字面来理解,认为它只指年龄差异,实际上它还包含了身份差异、地位差异、经验差异等等。也许老张并不老,小李也不一定就很年轻。另外,中国人为了表示对长者的敬重,常称其为:“张老”、“刘老”等。如果用法语直译出来就是vieillard ZHANG、vieillard LI。这在法国却丝毫没有敬重的意思,反而因为法国人最忌讳别人说他老,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当然,在法语中也并没有这样的表达。②

从称谓上就可以看出,法汉两种语言体现出来两国文化理念上就存在在分歧,中国人看重伦理关系;法国人看重个性自由。即中国人重“情”,法国人重“理”。这种分歧又突出的表现在了各种语言称谓上。

3 法汉语言中的词义差异

词的概念意义是词的基本意义,这种意义被收录在词典里,不和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发生直接的联系。对概念意义的理解不会因人而异,但是,作为语言的基本“建筑材料”的词,放在日常语言交际中使用就会发生不同的意义。③下面就从词的风格意义、感情意义以及双关意义来进行对比。

3.1 词的风格意义

中国《诗经・卫风》中写道:“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这是一首描写美人的诗。译成法语大致如下:Les mains comme les bourgeons tendres, la peau comme la graisse solide, le cou comme une larve de saperde, les dents comme des graines de gourde comestible, la tte comme une cigale et les sourcils comme un phalne……

法国人读到这个译文第一反应肯定是,这哪里是个美人,明明是个丑女。其实,这是中国古代审美以及诗歌风格融合后的产物,这种诗歌的风格意义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是一种需要细细品味的含蓄描述,而一向拥有直线性思维的法国人则很难体会其中奥妙。

3.2 词的感情意义

“好”这个词,从单个词来看,它可以根据词性翻译成bien或者是bon。《红楼梦》中,黛玉在临终之前突然哀怨的叫着:“宝玉!宝玉!你好……”这个“好”字该如何理解?我们仍然可以简单的直接将其翻译为bien或者是bon吗?应该不会有人一味采取直译法,把这句话译成 “BAOYU!BAOYU! Tu es bien ……”这个“好”字蕴含了黛玉太多欲言又止的细腻心思,法语中简单的bon或bien都不能很好的表达出这种复杂的情感。

3.3 词的双关意义

所谓双关,是指一个词语同时表达出两种不同的含义,这种现象在法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但由于两种文化背景不同,很多时候没有读到原文是无法理解一些词语的双关意义的。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④汉语中的 “晴”和“情”两个字是同音异义字,当翻译成法语时,我们却很难找到合适的法语词汇来翻译这种双关意义。

在法语中也有同样的例子。雨果在《悲惨世界》中有一段话:Ah a, dit le fossoyeur, vous tes sonneur de cloches. Din don, din don; vous ne savez dire que a. Allez vous faire lanlaire .

译文如下:挖墓穴的人说:“哦,还是这些,您简直就是敲钟人,叮咚叮咚的家伙,您就会说这些吗?去去去,离我远点。”

其实法语中的“Din don”连起来写时,便成为dindon(蠢人)。如果从声音上讲,“叮咚”既是指钟声,又可听为“愚蠢”。不过是双关语的铺垫。但是用汉语无法将两个意思很贴切的同时表达出来,只好择一弃一,然后用注释的方式来解释另一个含义:“蠢人”。⑤

同样是双关语,法语中的这个双关语因为涉及到拟声词,并且双关所指词语一目了然,马上就能明白作者的意图。而中文中的那个双关语,需要读者仔细推敲,并结合上下文才能明白其中意味。

汉法语义的分歧要放到社会文化环境内加以区别。从法汉词义的对比可以看出,法语多为音义词,表达更形象、直接,;而中文多为意义词,多用一些值得推敲和耐人寻味的词,需要人去“意会”。即法国人思维是直线性思维,直接热情,目的性强;而中国人思维则是曲线性思维,含蓄内敛,需要铺垫。

4 结语

从法、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就可以看出,不论是称谓、词义还是外来词,两者都有所差异,而这些差异正是两个民族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可见文化因素是学习语言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要学好一门外语,就必须对所学语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

注释

①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② 方仁杰.法语社会语言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23.

③ 杨真洪.英汉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对比与文化对比[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3(1).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英汉翻译是英汉两种语言的交流,也是英汉两种文化的信息传递。要想在英汉翻译中准确地传递文化信息,翻译者必须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有深刻的了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文化并对文化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又深受文化的影响。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也必须了解语言,二者密不可分。在英汉翻译中,要准确地进行英汉互译,并准确地进行文化信息传递,翻译者应具有良好的中英语言功底和翻译技巧,尤为重要的是,还必须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有深刻的了解。

一、英汉文化伯息传递与英汉语言差异

为了提高英汉翻译水平,有必要开展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这种研究的作用,从微观上来说,有利于在进行双语转换时,判断哪些是对应信息和非对应信息,并选择适当的转换模式;从宏观上说.可以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英汉语言之间的相同是相对的,而相异则是绝对的,以免造成翻译中文化信息传递的误差。

汉语和英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可以想象,英语和汉语的区别是非常大的。不了解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区别,准确的翻译则无从谈起,自然也就无法进行英汉文化信息传递。下面就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的特点和区别来说说英汉翻译要注意哪些方面。

在词汇方面,英汉翻译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一)在一种语言里的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并没有对应词。如:汉语中的“饺子”、“功夫”、“气功”、“三伏”等,在英语中就没有这些概念;而英语中的‘`coffee" ,"radar","bingo”等,以前在中国也没有这些对应的词汇。怎样在翻译中处理这些词呢?我们可以采取音译和意译的办法。如把汉语中的“饺子”、“功夫”、“气功”等分别音译成“jiaozi" } "kungfu" , "chigong",把“coffee" ,"radar”音译成汉语“咖啡”、“雷达”;而汉语中的“三伏”则可意译为“the hottest days in summer",英语中的"bingo”可意译为汉语“一种类似玩的游戏’,。

(二)在两种语言里,某些词语表面L似乎指同一事物或概念,其实指的是另一回事。如英语中rest room休息室,busboy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汉语中“农民”尹farmer ,“爱人”并lover等。在翻译中,我们不能随意“对号人座”,而要根据其词汇的实际意思进行翻译。如:英语中的rest mom指的是大建筑中的一间房子,里面设有厕所,洗漱设备等,我们可根据语言环境翻译成“厕所”或“洗浴间”等;busboy在英语中指是餐馆中收拾碗蝶、擦桌子的杂工,我们可根据语言环境翻译成“店小二”、“餐馆服务员”等;汉语中的“农民”最好译成“peas-ant",因为英语中的‘`farmer”指的是“农场主”,与汉语中的“农民”大有区别;汉语中的“爱人”最好译成“wife”或"husband",因为“lover”在英语中是“情人”的意思,与汉语中“爱人”的意思大相径庭。

在语法方面.英汉翻译中要注意两种语言在语法上有以下不同:

(一)汉语里很少用被动语态,而英语则常用被动语态。如汉语中的“家庭作业已经完成”,翻译成英语则是"The homework has been finished".而不能译成:"Thehomework has finished

(二)汉语中常省略句子中的动词,而英语中动词则一般不省略(口语除外),如汉语中的“这公园很漂亮”没有谓语动词,翻译成英语则是:"The park is very beau-tiful" ,谓语动词“is”一般不能省略。

(三)汉语中只有时间状语的区别,没有谓语动词时态的变化,而英语中时间状语不同,句中谓语动词时态也必定不同。如汉语中的“学生昨天植树”和“学生明天植树”,虽然时间状语“昨天”和“明天”不同,但谓语都是“植树”。但翻译成英语谓语就不同了,“学生昨天植树”译成“The students planted trees yesterday.",“学生明天植树,,则译为“The students will plant trees tomorrow.",谓语分别是“planted”和“will plant" 。

(四)汉语的句式结构是“叠加式”,句子结构像“糖葫芦串”,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叠加。而英语的句式结构是“树权式”,主、谓、宾和主句是主干,定、状、补和分句等是树权,并有一定的顺序。如汉语中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两个单句,翻译成英语则译为“Even the dog swaggers when its master win fa-vor" ,“一人得道”变成了从句,而“鸡犬升天”则是主句。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还有其它很多方面的区别,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我们在进行英汉翻译时,要符合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英译汉则要把英语译成地道的汉语,而不是“英式汉语”;汉译英则要把汉语译成地道的英语,而不是“中式英语”(Chingliah) 。

二、英汉文化信息传递与英汉文化差异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语言。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同语言的差异实际上来源于其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差异,因而加深对英汉文化差异的了解,是在英汉翻译中准确地传递文化信息的关键。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包括语言交际、生活方式、衣着打扮、举止行为、饮食习惯等。但在英汉翻译中,主要涉及的是英汉语言交际上的差异,因此本篇只围绕英汉语言交际方面进行探讨。英汉文化差异在语言交际中的表现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异

英汉日常谈话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打招呼、告别、称呼、祝贺和赞扬等方面。如果你是一名口译者,就要特别注意这些差异。例如,在打招呼方面,中国人都喜欢用“你吃了吗?”和“你到哪儿去?”这类的问句。如果把这两句说成“Have you eaten yet?”和“Whereare you going?”,很容易引起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的误解。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个问句,而且是询问他们隐私的问句,这样会使他们感到不愉快,而且即使回答的话,也会与中国人所期待的大相径庭。也许回答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不关你的事!),那就会使谈话双方都处于尴尬的境地。所以,如果你了解这点文化差异的话,你最好按英语文化打招呼的习惯说成"Hello”或“Glad to see you!”就行了。再如在称呼方面,英语国家的人一般都直呼其名,再客气一点也除非在名字或姓名前加上Mr或Mis、等,如Mr Smith , Misssmith等。但中国人都喜欢在姓名或姓前加上职务、辈份等以示尊敬,如“黄局长”、“林老师”、“李大伯”等。我们翻译的时候,就要注意这方面的差异,把“黄局长”、“林老师”、“李大伯”通通按英语习惯翻译成‘`Mr/MissHuang" , "Mr/Miss lin" , "Mr 1i"。再如:中国人和说英语国家的人在对祝贺和赞扬方面的反应也大不相同,前者则一般用“哪里哪里!”、“过奖了!”之类的话表示受之有愧,而后者一般用“Thank you”之类表示感谢的话表示接受赞扬、祝贺。我们在翻译的时候,这类句子不能直译,而应根据双方的文化习惯稍加调整。

(二)成语、谚语和格言方面的差异

成语、谚语和格言的英汉互译一直是英汉翻译中的一个难点.难的原因在于它们非常集中地体现了英汉文化差异。在英语和汉语中,完全对应的成语、谚语和格言是很少的,绝大部分不同。因而我们在翻译这类内容时,不能直译,我们可以把这些句子翻译成与对方语言相似意思的成语、谚语和格言。如英语中的”Live and learn"要译成”活到老学到老”,而不是直译成”生活和学”。但如果找不到对方语言中对应的成语、谚语和格言时,我们最好先按原文的语言风格直译,然后再加画龙点睛的解释语,如把汉语中的”挂羊头,卖狗肉”译成”Hang upa sheep’s head and sell dog’s meat-try to palm off sthinferior to what it purports to be",前部分直译保持了原文风格,后部分解释语用了地道的英语说法,效果就很好了。

(三)比喻和联想的差异

所有的语言中都有比喻和联想,同样,英语和汉语中的比喻和联想也很丰富。虽有少数比喻和联想在两种语言中都有对等的表达,如’’as sly as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You ass”(你这头笨驴!)。但大部分比喻和联想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是大不相同的,如:英语中的”aswise as an owl"(非常聪明),不能直译成”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因为在中国人的印象中,猫头鹰并不是”聪明”的象征,而是”厄运”的象征。同样”You,a lucky dog(你是幸运儿)”,也不能直译成”你是一只幸运的狗”,因为中国人一般不会把”狗”与”幸运”联系到一起,倒是常常会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如”狗腿子”、”狗东西”等。这种在英汉文化中对同一种动物产生不同比喻和联想的情况是很多的,因此我们在英汉翻译要注意英汉文化在比喻和联想方面的差异,切不可死搬硬套,望文生义。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要:英汉翻译是英汉两种语言的交流,也是英汉两种文化的信息传递。要想在英汉翻译中准确地传递文化信息,翻译者必须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有深刻的了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文化并对文化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又深受文化的影响。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也必须了解语言,二者密不可分。在英汉翻译中,要准确地进行英汉互译,并准确地进行文化信息传递,翻译者应具有良好的中英语言功底和翻译技巧,尤为重要的是,还必须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有深刻的了解。

一、英汉文化伯息传递与英汉语言差异

为了提高英汉翻译水平,有必要开展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这种研究的作用,从微观上来说,有利于在进行双语转换时,判断哪些是对应信息和非对应信息,并选择适当的转换模式;从宏观上说.可以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英汉语言之间的相同是相对的,而相异则是绝对的,以免造成翻译中文化信息传递的误差。

汉语和英语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可以想象,英语和汉语的区别是非常大的。不了解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区别,准确的翻译则无从谈起,自然也就无法进行英汉文化信息传递。下面就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的特点和区别来说说英汉翻译要注意哪些方面。

在词汇方面,英汉翻译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一)在一种语言里的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并没有对应词。如:汉语中的“饺子”、“功夫”、“气功”、“三伏”等,在英语中就没有这些概念;而英语中的‘`coffee" ,"radar","bingo”等,以前在中国也没有这些对应的词汇。怎样在翻译中处理这些词呢?我们可以采取音译和意译的办法。如把汉语中的“饺子”、“功夫”、“气功”等分别音译成“jiaozi" } "kungfu" , "chigong",把“coffee" ,"radar”音译成汉语“咖啡”、“雷达”;而汉语中的“三伏”则可意译为“the hottest days in summer",英语中的"bingo”可意译为汉语“一种类似玩的游戏’,。

(二)在两种语言里,某些词语表面l似乎指同一事物或概念,其实指的是另一回事。如英语中rest room休息室,busboy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汉语中“农民”尹farmer ,“爱人”并lover等。在翻译中,我们不能随意“对号人座”,而要根据其词汇的实际意思进行翻译。如:英语中的rest mom指的是大建筑中的一间房子,里面设有厕所,洗漱设备等,我们可根据语言环境翻译成“厕所”或“洗浴间”等;busboy在英语中指是餐馆中收拾碗蝶、擦桌子的杂工,我们可根据语言环境翻译成“店小二”、“餐馆服务员”等;汉语中的“农民”最好译成“peas-ant",因为英语中的‘`farmer”指的是“农场主”,与汉语中的“农民”大有区别;汉语中的“爱人”最好译成“wife”或"husband",因为“lover”在英语中是“情人”的意思,与汉语中“爱人”的意思大相径庭。

在语法方面.英汉翻译中要注意两种语言在语法上有以下不同:

(一)汉语里很少用被动语态,而英语则常用被动语态。如汉语中的“家庭作业已经完成”,翻译成英语则是"the homework has been finished".而不能译成:"thehomework has finished

(二)汉语中常省略句子中的动词,而英语中动词则一般不省略(口语除外),如汉语中的“这公园很漂亮”没有谓语动词,翻译成英语则是:"the park is very beau-tiful" ,谓语动词“is”一般不能省略。

(三)汉语中只有时间状语的区别,没有谓语动词时态的变化,而英语中时间状语不同,句中谓语动词时态也必定不同。如汉语中的“学生昨天植树”和“学生明天植树”,虽然时间状语“昨天”和“明天”不同,但谓语都是“植树”。但翻译成英语谓语就不同了,“学生昨天植树”译成“the students planted trees yesterday.",“学生明天植树,,则译为“the students will plant trees tomorrow.",谓语分别是“planted”和“will plant" 。

(四)汉语的句式结构是“叠加式”,句子结构像“糖葫芦串”,一个单词一个单词或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叠加。而英语的句式结构是“树权式”,主、谓、宾和主句是主干,定、状、补和分句等是树权,并有一定的顺序。如汉语中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两个单句,翻译成英语则译为“even the dog swaggers when its master win fa-vor" ,“一人得道”变成了从句,而“鸡犬升天”则是主句。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还有其它很多方面的区别,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我们在进行英汉翻译时,要符合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英译汉则要把英语译成地道的汉语,而不是“英式汉语”;汉译英则要把汉语译成地道的英语,而不是“中式英语”(chingliah) 。

二、英汉文化信息传递与英汉文化差异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语言。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同语言的差异实际上来源于其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差异,因而加深对英汉文化差异的了解,是在英汉翻译中准确地传递文化信息的关键。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包括语言交际、生活方式、衣着打扮、举止行为、饮食习惯等。但在英汉翻译中,主要涉及的是英汉语言交际上的差异,因此本篇只围绕英汉语言交际方面进行探讨。英汉文化差异在语言交际中的表现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异

英汉日常谈话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打招呼、告别、称呼、祝贺和赞扬等方面。如果你是一名口译者,就要特别注意这些差异。例如,在打招呼方面,中国人都喜欢用“你吃了吗?”和“你到哪儿去?”这类的问句。如果把这两句说成“have you eaten yet?”和“whereare you going?”,很容易引起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的误解。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个问句,而且是询问他们隐私的问句,这样会使他们感到不愉快,而且即使回答的话,也会与中国人所期待的大相径庭。也许回答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不关你的事!),那就会使谈话双方都处于尴尬的境地。所以,如果你了解这点文化差异的话,你最好按英语文化打招呼的习惯说成"hello”或“glad to see you!”就行了。再如在称呼方面,英语国家的人一般都直呼其名,再客气一点也除非在名字或姓名前加上mr或mis、等,如mr smith , misssmith等。但中国人都喜欢在姓名或姓前加上职务、辈份等以示尊敬,如“黄局长”、“林老师”、“李大伯”等。我们翻译的时候,就要注意这方面的差异,把“黄局长”、“林老师”、“李大伯”通通按英语习惯翻译成‘`mr/misshuang" , "mr/miss lin" , "mr 1i"。再如:中国人和说英语国家的人在对祝贺和赞扬方面的反应也大不相同,前者则一般用“哪里哪里!”、“过奖了!”之类的话表示受之有愧,而后者一般用“thank you”之类表示感谢的话表示接受赞扬、祝贺。我们在翻译的时候,这类句子不能直译,而应根据双方的文化习惯稍加调整。

(二)成语、谚语和格言方面的差异

成语、谚语和格言的英汉互译一直是英汉翻译中的一个难点.难的原因在于它们非常集中地体现了英汉文化差异。在英语和汉语中,完全对应的成语、谚语和格言是很少的,绝大部分不同。因而我们在翻译这类内容时,不能直译,我们可以把这些句子翻译成与对方语言相似意思的成语、谚语和格言。如英语中的”live and learn"要译成”活到老学到老”,而不是直译成”生活和学”。但如果找不到对方语言中对应的成语、谚语和格言时,我们最好先按原文的语言风格直译,然后再加画龙点睛的解释语,如把汉语中的”挂羊头,卖狗肉”译成”hang upa sheep’s head and sell dog’s meat-try to palm off sthinferior to what it purports to be",前部分直译保持了原文风格,后部分解释语用了地道的英语说法,效果就很好了。

(三)比喻和联想的差异

所有的语言中都有比喻和联想,同样,英语和汉语中的比喻和联想也很丰富。虽有少数比喻和联想在两种语言中都有对等的表达,如’’as sly as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you ass”(你这头笨驴!)。但大部分比喻和联想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是大不相同的,如:英语中的”aswise as an owl"(非常聪明),不能直译成”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因为在中国人的印象中,猫头鹰并不是”聪明”的象征,而是”厄运”的象征。同样”you,a lucky dog(你是幸运儿)”,也不能直译成”你是一只幸运的狗”,因为中国人一般不会把”狗”与”幸运”联系到一起,倒是常常会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如”狗腿子”、”狗东西”等。这种在英汉文化中对同一种动物产生不同比喻和联想的情况是很多的,因此我们在英汉翻译要注意英汉文化在比喻和联想方面的差异,切不可死搬硬套,望文生义。

汉语言文化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命名 译名 姓 文化特色

命名有广狭两义。狭义的命名指的是专有事物的名称如人名、地名、公司字号名、商品商标名等的命名;广义的命名扩展到一般事物甚至普通概念的名称。前者是一般所谓命名学的研究对象,后者则扩展到词源学上去了。但两者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必要时不妨放在一起讨论。从语言交流的角度看,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就是译名。译名可说是对一种事物或一种概念的再命名,它也应该成为命名学的对象。

姓名作为一个人的代号和标志对我们来说都不陌生,每个人从孩提时就把父母为自己所取的名字与自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如此,姓名还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几乎没有一天不和姓名打交道。其次,对姓名的称呼还带有许多感情色彩,有尊称、昵称、爱称,这些都是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凝聚。因此,不同的文化对姓氏习俗都有不同的传承。中国与英语国家之间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的不同也造成了中英姓氏习俗的差异。

中英姓名语言文化特色之对比:

一、中国

1.名字担负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父母的情趣爱好。父母希望孩子有所作为,就给孩子取名“鹏飞”,父母喜欢冬天的红梅,便为女儿起名“丹梅”。

2.名字中包含着消灾免病、逢凶化吉、弥补命运缺憾的意义。如给孩子取名“去病”、“长生”等。

3.生活的地域和时代以及出生时的重量也会反映在名字当中。据调查,北京人喜欢用“荣”,上海人喜欢用“宝”、“妹”等。“九斤”、“六斤”等是其出生时的重量,也是一些地方命名的习俗。解放初有人叫“建国”,改革开放年代有人叫“开放”。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又有人起了洋名叫“珍妮”、“莉莎”等,这些名字都带有时代的痕迹。

4.伦理、道德以及宗族观念在中国人的名字中也有所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这一特点在姓名中有充分体现。“德”、“仁”、“忠”、“孝”等字眼在名中的出现,对高尚人格的景慕而与其同名、同字,根据族谱中按辈序规定好的辈分取名等等都是传统文化思想在名字上的体现。

二、英语国家

英语姓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其结构为:教名+中间名+姓。首名或教名一般是父母或牧师取的,中名多是以父母亲朋的某个名为己名,这样可以表明孩子与父母亲朋的关系,所以孩子是可以以父母亲朋的名字为己名的,如英国著名科学家达尔文的全名是charles robert darwin(查理斯•罗伯特•达尔文)。达尔文的父亲名叫罗伯特,叔叔名叫查理斯,所以取名为查理斯•罗伯特•达尔文,目的就是希望达尔文能够继承父亲和叔叔的事业和中国敬慕英雄人物而与圣贤或名人同名一样,英语国家的人们也有用圣贤的名字取名的习惯,这反映了人们崇拜英雄的社会心理。不少人直接以名人的姓为名,如washington(美国第一任总统)这本来是姓,但后来为了表示对他的热爱和尊敬,也就广泛用作名字了。

在英语国家里,人们还会用一些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的名字或祖父母的名字给孩子起名,这样做是为了向政治人物或他们的祖父母表达敬意。这一点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是不允许的,中国的传统社会等级分明,上辈亲属的名字、官员的名字对普通中国人来说是“讳”。

三、共同点

取名应该男女有别,并且要悦耳动听,能够引起听者美好的联想,这是取名的原则。因此,英汉人名都具性别特征,男性名字通常体现阳刚威武之气,气宇轩昂之态。如中国人喜欢用志坚、治国等词为名。英语中则多用andrew(安德鲁)源于希腊语,意为勇敢直率;peter(彼得)源于希腊语,意为岩石,是坚忍不拔的象征。女性名字则蕴含秀美靓丽之貌,文雅高尚之德。如中国人喜欢用静娴、丽娟等词为名;英语中则是用hellene(海伦)源于希腊语,意为迷人的,susan(苏珊)源于希伯莱语,表示优雅、亲切的意思。当然,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男取女名或女取男名的现象都不少,但是无论如何,取名时都应兼顾到音美、义美。

四、结束语

姓名作为一种符号,传递着特定的文化信息。姓名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际称谓,与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密切相关。可以说,姓名隐含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语言,心理、伦理观和道德观,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组成部分。中国人的姓名体现着血缘宗法观念、以家族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代表着家长、群体的意志,相比之下,英语民族的姓名及命名行为体现着西方文化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浸染着基督教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雷风行.姓名与人生[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2]杜学增.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3]张明娟.汉英命名方式的国俗差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2).

[4]杜学增.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5]邓卫峰.姓名,透视文化的窗口———汉英姓名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