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茶艺的特征范文

茶艺的特征范文

茶艺的特征

茶艺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声乐艺术;茶艺文化;共性特征;传播机制;情感共性

声乐艺术与茶艺之间的内涵融合,并非一种艺术“替代”另一种艺术,实际上,是以共性认知的基础视角来对两种文化艺术所存在的客观共性进行分析。

1声乐艺术的多种内涵分析

声乐艺术作为艺术体系发展中,极为特殊的表现形式。通过使用人的声乐来进行音乐演唱与表达。声乐艺术通过依据声带,结合鼻腔、舌头等多个部位相配合,从而诠释出极具节奏感与内涵的声音内容。结合不同音色划分,主要有抒情类和戏剧类音色,不同的声音,其中所诠释的情感内涵,也完全不同,比如男高音往往能够诠释出一种积极、厚重的情感内涵。事实上,同一首声乐作品,演唱者不同,就会呈现出差异性效果。从这些声乐艺术的差异性表现看,其背后不仅仅是音乐技能之间的差异性,也与演唱者自身的乐感、理解力,甚至声乐艺术素养之间,有着重要关联。在当前声乐艺术诠释过程中,其中所需要展示的内容中,除了要集中展现其演唱风格与技巧之外,更要侧重于情感理解与发自内心的认同。实际上,根据相关研究分析,我们看到声乐艺术在演唱与表演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声乐技巧的掌握,更要注重演唱者具备相应的艺术修养。所以,从艺术包容与情感启迪等多个角度出发,综合借鉴和汲取其他艺术的内涵,也将实现声乐艺术的更完善表达。

2茶艺文化的价值理念认知

根据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茶艺指的是在茶叶冲泡与饮茶过程中的具体技艺,在茶艺中,从泡茶,再到品茶,乃至多种艺术情感的融入,都诠释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在茶艺文化传播与发展进程中,主要从观看基础表演、品读茶文化内涵,乃至悟道等三个层次内涵。对于茶艺文化来说,其中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除了泡茶的器具、水等等,还有服饰、情感等多个美学内涵之间的深度融合,尤其是茶艺文化作为一种自我修养,其中逐渐融入到大众生活之中,实现茶文化的理性思考。对于声乐艺术来说,这是基于情感理解与文化认知背景下的艺术思维形式,茶艺同样如此。无论是茶艺的形成背景,还是其中所表现的情感思维,都是一种真实而客观的情感流露。特别是我们能够从茶艺中体会到人们对茶文化的情感化理解,所以,在当前文化融合背景下,想要实现声乐艺术与茶艺文化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全面传承,就必须构建一种基于融合共性基础的文化包容体系。

3声乐艺术与茶艺文化的共性特征

独特的文化环境,造就了具有自身美学理念和情感特色、艺术价值的艺术形式,声乐艺术与茶艺都是文化体系的艺术化表达。作为一种情感的诠释与流露,两者极具内涵的共性。就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看,该艺术正是时代文化与声乐艺术之间的合理融合。所以,在当前发展和认知该艺术时,要注重植根于我国文化氛围,通过融入合适的艺术理念,从而实现声乐艺术实践的最佳效果。声乐艺术与茶艺文化的共性在于两者都是文化体系的生动诠释,从唐朝出现茶文化到今天,千年发展造就了多种形态和内涵的茶文化,茶艺就是茶文化的创新性与艺术化展示。任何一种艺术,在发展与传递过程中,只有融入了文化内涵,秉承了具体的文化传递思维,才能真正意义上让两者艺术的优势,实现不断提升。对于声乐艺术与茶艺文化来说,其发展的关键动力,在于其中所诠释的文化优势,这也是两种艺术不断传承的精神内涵与价值品质。声乐艺术与茶艺文化的共性在于两者都是基于内部情感的艺术表达,想要实现其最佳展示,就必须综合考虑其中所诠释的情感理念,通过综合理解,从而实现艺术传递的最佳效果。无论是声乐艺术,还是茶艺文化,其中所诠释的各种美学,乃至表达动作、旋律等等,都是基于情感理念的价值诠释。实际上,声乐艺术也是一种情感理解与思维认知,其中所向我们集中展示的是一种艺术理念,更是情感思维的人文认同,所以,充分探究艺术的融合共性,从而适应当前文化多元融合的时代诉求。茶艺与声乐艺术之间,存在诸多内涵的关联性与价值共性,这也为两者之间的内涵性融合与价值挖掘,提供了重要载体与平台。因此,及时更新文化理念,融入艺术思维,变革声乐艺术与茶艺文化之间的融合方法,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声乐艺术与茶艺文化之间的深度融合,从而也将茶艺文化的文化内涵与声乐艺术的情感性优势等等多种理念予以充分融合,这也符合、匹配当前文化交流与艺术碰撞的时代环境和要求。

4文化融合背景下声乐艺术与茶艺的融合传承机制

源自西方文化的声乐艺术化与基于茶文化的茶艺,两者尽管作为风格内涵完全不同的两种艺术形态,尽管其表现形式和表现方式之间存在着差别,但是就本质上看,两者都是对音乐艺术和情感理解的深度诠释与包容,所以,这两种文化艺术,在未来一定能够以深度融合的方式,实现融合与传承。在现代茶艺文化中,选择声乐艺术融入其中,也能够实真正实现茶艺的时代创新,尤其是声乐艺术的情感色彩和价值内涵,都将诠释出最佳艺术展现。就文化融合的时代趋势看,不同文化体系在传播与融合过程中,都在冲突与交流之后,实现了内涵与形式的全面重塑。声乐艺术作为一种源自西方的艺术表达方式,其不仅有属于自身风格的艺术展示规律,也有着丰富特色的文化特征。比如自身的演唱风格、表达形式,乃至情感诠释等,都有属于该艺术的特色内涵,在声乐艺术全面融入我国之后,作为一种艺术表达载体,其为我国音乐艺术的传递与发展,提供了相关平台。但是,就文化融合这一时代趋势与背景看,在探究两者融合发展的传承机制时,不能盲目融合,要以理性和客观的视角,来对我国茶艺与西方的声乐艺术差异性,进行对比和认知,比如茶艺更多是一种多样艺术,演唱仅仅是其中的一种组成因素,服饰、器具、表演等等,都是该艺术的重要内容。而声乐艺术中,则更多以演唱为主,无论是声乐表达的情感方式,乃至声乐演唱技巧等等,都侧重于演唱技术。所以,想要真正意义上,实现茶艺与声乐艺术的融合与交流,应该坚持:首先,必须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表演曲目,通过合理的曲目编排与内容改编,从而形成极为固定的音乐表演范式,特别是在进行具体艺术资源挖掘与整合的前提下,通过具体改编与理念融入,实现声乐艺术与茶艺的最佳融合与应用效果。茶艺表演中,可以使用声乐演唱方法来表演相关采茶戏曲目,通过丰富茶艺表演的情感渲染力和价值感知,从而提升茶艺表演的艺术合力。其次,要注重提高茶艺表演者自身的艺术水准和艺术认知能力,当茶艺表演者,深层次体会和感知声乐艺术所具备的艺术感染力与独特的情感思维,从而真正实现茶艺与声乐艺术的理想融入与借鉴。茶艺表演中,以茶艺的技巧展示为重要方式和载体,其中不仅融入了茶文化的价值内涵,更是通过巧妙借助辅助元素,从而实现了该艺术方式的生动表达与诠释。在茶艺艺术发展进程中,其中有着重要的音乐元素,音乐艺术让茶艺表演的内涵,得以全面丰富。最后,在茶艺表演过程中,所使用的声乐艺术,应该偏向相对柔和且自然。茶艺与声乐之间深度融合之间,让两者艺术,实现了生动诠释与立体化结合。客观的看,茶艺活动,更多是一种可观赏的柔性美学,结合声乐艺术的价值内涵和多种表达方式看,其中更需要确保艺术之间的匹配度。

茶艺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茶文化;艺术;美学特征

一直以来,茶文化都是中国推崇的主要文化之一,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艺术的美感,更是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全新的艺术体现。现如今,国内的茶文化已然成为了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和熟知。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茶文化的艺术美感,尤其对于茶文化艺术中的美学特征,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其是一种无稽之谈,只是对茶艺的一种渲染而已。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国的茶文化艺术,确实有其独特的美感,而且茶文化艺术的美学特征,并不是简单的表面美感,如果仅仅对茶艺的表面进行研究,所发现的美学特征是十分浅显的,而且并不是茶文化艺术的真正美学特征。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茶文化艺术中的美学特征呢?笔者认为,茶文化的艺术美感,其实是一个过程的升华,也是一种意境。但是,不得不承认,茶文化艺术也有着浓厚的现实艺术美感,它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艺术特色和精神最为直接,而且经常能够给人带来一定的修身养性功效。

1茶文化艺术的美学特征介绍

对于茶文化艺术的认识,大多数人的第一直觉都是简单的品茶文化,因为这是最为直观也是最为切实的感受所在。但是茶文化艺术并不是这么简单,其中还包含了一定的音乐、舞蹈、服饰、建筑等艺术特色共同形成的品饮艺术,同时,在整个品茶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有很多的茶艺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且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如今,艺术领域对于茶文化的评价是一种综合文化的代表,能够与多种艺术特色实现深层次的融合,而且在整个品茶的过程中,不仅仅有茶香的味道,还有一定的意境感受。在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当中,经常可以见到文人墨客,在吟诗作对的过程中,总要以茶作伴,将茶作为双方品赏的主要内容,同时很多人更是以茶为主题进行诗歌的即兴创作。而且,当有亲朋好友上门拜访的时候,主人为客人准备的,往往都是简单的茶。为什么一定要准备茶品呢?主要原因在于品茶是对客人的一种尊重,其对客人身份以及和主人关系的一种认可。通常,在相互入座以后,主人会邀请客人共同品茶,双方的品茶过程一模一样,都是简单的品尝即可,没有进行完全的饮用,否则会冲淡茶的味道,难以正确地品析出来。而这样的品茶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美感的彰显呢?茶虽简单,却代表了尊重,代表了友好,并给予了品茶双方一定的精神美感。

2茶文化艺术的美学表现

2.1茶文化的综合美体现

我国的茶文化艺术,本身便是一种美的彰显,而其中的美学价值,也在人们的推崇下获得全面的提升。但是,茶文化艺术的美学特征是否有着明显的表现呢?答案是肯定的。茶香本随风,入口香三分。很多人在品茶的过程中,单纯地认为茶文化的美感主要体现在茶的味道上,味道佳的茶便是美的茶,味道较差的茶,则没有品的必要性,其本质已然缺乏一定的美感。但是茶文化艺术的美感并不止步于茶的味道上。它的整个过程,都是一种美的体现。因而,茶文化艺术的美,也被视为一种综合美。而其中的美学便体现在多样的文化艺术特征上,如音乐、书法、绘画上,都有着一定的茶文化美感,而且能够与品茶的过程衔接起来,形成综合的美。通常人们在进行品茶的过程中,还会对茶文化艺术中的美学特征,进行多方面的凝练和升华,进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美学文化,不仅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宁静、平和,还有着现代文化中的流畅、静然,其中着重体现了中华文化当中的独特审美观念,凸显了中国人民最为诚挚的审美追求。

2.2茶文化的创造美体现

除了茶文化的综合美之外,茶文化通常还被人们视为一种创造性的美。而这一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茶叶技师的表演,也就是冲茶泡茶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是这里的冲茶泡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不仅需要对茶叶进行一定的筛选,还必须进行一定分量的调配,整个过程十分的细腻流畅。即使是在后期的冲茶过程中,也存在一种形式美的表现,也就是长嘴的茶壶,将其最为实际地倒入杯中,需要具有较高的平衡能力,而且不能随意的晃动。同时,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技艺精湛的茶艺师傅,在冲茶的过程中,茶水进入杯中的速度一直没有变化,保持相当稳定的状态。现如今的社会当中,茶文化也衍生出了独特的表演艺术,其中蕴含了相当多的美学特征,并且不再是一门简单的理论性质学科,开始有了以实践为主的表演形式,其中所产生的趣味十分高尚,而且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的精神追求。茶文化的创造美是一种全新的美感体现,同时也是一种意境的升华。

3茶文化艺术的美学特征

3.1茶文化艺术的基础美学特征

在当代的茶文化艺术当中,包含了较多的美学特征,而归纳起来总共可以分为五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形式美,指的是茶文化的杯具以及茶壶等物件,细细观赏起来有着独特的美感。其次是动作美,它指的是冲茶泡茶的师傅在整个茶艺表演的过程中,所展现的一些动作,十分的优雅自然,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向往。然后是结构美,它指的是茶文化在展现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与其他的特色文化艺术产生一定的交流与融合,整体的结构十分的富有美感。再之是环境美,在品茶的过程中,双方选择的环境一般都较为优雅,而且十分美观,与茶香进行了美妙的结合。最后是神韵美,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指的是一种意境的升华,人们在品茶的时候,茶香会由口中进入神经,给人一种全身的意境美感。

3.2茶文化艺术表演四要素

茶文化艺术的美感形成,除了需要有一定的茶文化艺术韵味作为基础,还需要表演的四要素进行充实细化。而这四要素的内容主要有最为基础的茶席布置、深层次的茶艺程式、高素质的茶艺师素养以及茶文化的主体内涵构成。在一个完善的茶文化表现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茶席进行布置,也就是对品茶环境的布置,如果整体的布置过于平淡,也会给品茗茶香造成一定的阻碍。而如果整体的布置具有一定的优雅风格,将会在无形之中深化品茶的意境。茶艺程式是一个选茶、泡茶、冲茶、品茶的过程,其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艺术美感。而茶艺师的修养,也可以称为茶文化艺术的灵魂,它对于茶艺的美感表演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最后,茶文化内涵本身存在于品茶的过程中,其中的美感不言而喻。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茶文化艺术中的美学特征,并不是浅显的停留在茶艺的表面,许多时候还更深的存在于品茶的过程当中以及整个茶艺的展现,人们在对茶文化进行赏析的过程中,应当正确审视茶文化带来的独特文化韵味,加以合理的优化,进而塑造出独特的文化美感。

作者:曾钊 张健 单位: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佘艺玲,杨秋娜.闽茶文化英译的美学意蕴[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5,(02):42-46.

[2]宋小娟,颜粲.茶文化中茶服的美学内涵[J].美术教育研究,2016,(06):39.

[3]丁玉霞,艾美华.纪录片:茶文化传播的美学意蕴[J].今传媒,2016,(02):110-111.

茶艺的特征范文第3篇

一、桂东采茶调的剧目内容

在众多的桂东客家山歌中,采茶调具有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桂东客家采茶调曲调短小,节奏鲜明,风格多样。如《割禾歌》传播劳动生产的,用来反映勤劳的客家人辛勤劳作的生活现状,生机勃勃的生产生活;《送郎歌》是依依不舍的送别歌;《长工歌》唱出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揭露剥削阶级的丑恶与凶狠,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月光光》、《四季戴帽歌》是风趣十足的儿歌;《妇女十二月歌》表现妇女们为一年劳作的情况;《跨时春》颂扬了知识青年豪强万智、气血方刚、热情奔放的美好品质。

二、桂东采茶调的表演形式

(一)音乐表现形式。桂东客家采茶调是一部完好的民俗乐典,是客家文学、音乐、舞蹈活动的综合艺术。采茶调具有着浓郁的生活劳动气息,旋律的起伏不大,运用了小三度跳进及级进的手法。采茶调中调式一般以?盏魇轿?主,其次是商调、羽调,兼有少数有双重调式。采茶调的伴奏都为民间乐器,主要是二胡、唢呐、锣鼓,笛子。其气氛热烈喜庆。深受群众的喜爱。桂东采茶调有着不同的曲风风格,主要分为茶腔、路腔、灯腔、杂调。其中“茶腔”是桂东采茶调中最主要的腔类,“灯腔”是桂东采茶调最具特色的曲调之一全部音乐包括马灯、龙灯、狮灯等灯彩音乐曲牌,“杂调”是桂东采茶调使用的民歌小调中的插曲曲牌。杂调没有统一的风格,它的音乐旋律如同客家人一样热情、奔放,使人百听不厌。“路腔”曲调较为轻松、活泼、欢快、幽默,常与“茶腔”曲牌在同一个剧中使用,一般在喜剧中表现。大段衬词的运用是路腔最为突出的特征,如“介子个”这个曲调的衬词、衬句用于主词,使用腔句来唱大量的衬词,用来表达唱词之意,这是路腔曲牌表现内容的另一种手法,如《冷水泡茶慢慢浓》歌中的衬词“啊呀得”用于对唱,通过和唱的方式,营造了热烈的气氛。

(二)语言表现形式。桂东客家采茶调是用当地的客家方言演唱,独特的语言声调与山歌的声腔完美的融合起来,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是不容复制的地方特色。如《冷水泡茶慢慢浓》中口唱山歌给妹听,给妹听!(歌:guo,妹:muao),山歌越唱越开怀,越开怀!(开:kuao)井水越挑越有来,越有来!(井:jian;水:xu;来:luao)砍柴要砍竹子柴,竹子柴!(砍:zu)。我撑伞子你遮荫,啊呀得,啊呀啊呀得!韭菜开花细茸茸,细茸茸!(细:sei茸:yong)

(三)舞蹈表现形式。“矮子步”是桂东客家茶戏表演的基本步伐。它源于茶农上山坡,茶丛中摘茶,低矮的茶棚中炒茶,都是弯腰屈膝,经过艺术加工便成了“矮子步”。矮子步分高、中、低三种。基本步伐有交叉步、摇搓步、惊步、滑步、铲步等。“单袖筒”是桂东客家采茶戏表演的又一大特征。特就特在一个“单”字。旧时茶农劳作,腰间常系一块白布,有时用来擦汗,有时用来扇风,有时用来遮太阳,有时搭在肩上垫肩挑担。手舞足蹈时也用来表示自己的喜怒哀乐,善于观察生活的老艺人便把这块白布与袖子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单袖筒”。“单袖筒”只用于男角。采茶戏另一个主要特征是“扇子花”,常言说“采茶没扇子,等于吃饭没筷子”。由此可见“扇子花”在桂东客家采茶戏表演的位置,事实也是如此。

茶艺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茶文化时代;平面艺术设计;审美意识;特征分析

我国是传统茶文化国家,有着丰富而体系化的茶文化,如果能够将茶文化内涵融入到当前平面艺术设计过程中,不仅能够丰富设计元素,同时也满足人们对审美内涵的期待值。通过对当前整个平面艺术设计作品进行体系化分析,可以看到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应用不断成熟,如今虽然设计艺术得到了实质性提升,但是其中普遍缺乏应有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想要深层次把握人们的审美意识特征,就必须转变审美标准和审美内涵,既要彰显设计的灵性和多样性,同时也要全面展现,其中应该具备的文化内涵。

1茶文化内涵及特征分析

从唐朝开始,茶就发展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元素,随着饮茶习惯进一步普及,茶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日益深化,其在长期、体系化应用过程中形成了独立的茶文化体系。通过对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茶物质元素,同时也有着独立完善的设计内涵理念。我国作为世界上茶文化发展最为成熟、全面的国家,丰富而全面的茶文化资源体系对我国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内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除了相应茶物质元素外,其中更是具备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以及完善的文学艺术资源。在整个茶文化资源机制中,有很多文化、艺术素材,而这些内容都可以被体系化应用到设计活动中。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有着色彩搭配理论和设计艺术等一系列内容。现阶段,不仅是茶文化面临传承压力,同样整个平面设计工作也正在经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当前平面设计工作所使用的理论和技巧进一步成熟,平面设计工作开展思路更为成熟,而另一方面,如今人们对整个平面艺术设计工作的期待值更高,其不仅需要体系化应用设计理论,同时必须结合人们需求,展现整个平面艺术设计工作的应用内涵和价值。事实上,平面艺术设计其作为一种设计活动,该活动不仅是对设计理念的体系化应用,同时也是对多样元素的综合利用,而想要展现最佳设计图案效果,就必须完善展现出整个设计过程中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和情感理念等各种元素。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有很多可被有效融入其中的设计元素。比如极具感染力且直接带给人们观赏冲击力的集体茶文化活动。这是我们当前必须理性对待,且有效继承的重要资源内容。其中所具备的价值更需要我们在传承过程中实现融入发展。其次,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绘画艺术等,这些静态艺术内容,不仅全面展现了创作者的价值理念,同时其中也融入了必要的文化内涵。最后,对于茶文化来说,其中所具备的养生、绿色价值理念以及社会利益规范,都能够对平面艺术设计活动开展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在茶文化发展传承日益重要的今天,想要推动平面艺术设计发展不断完善,必须赋予整个设计活动应有的审美意识和内涵。通过赋予其美的内涵,从而实现平面艺术设计效果和要求。

2茶文化时代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分析

当然,随着当前设计活动日益成熟,人们对平面艺术设计的期待和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平面艺术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完善提升其设计艺术,同时也要全面融入设计元素和内涵,从而赋予整个设计活动应有的价值理念。事实上,平面设计是信息传达的一种过程,但是该过程中,又不是单一的传播信息,而是通过平面设计形式,融入多重资源,产生多种设计风格和审美内涵的过程。在茶文化时代影响下平面艺术设计水平实现了整体性提升,无论是素材使用,还是设计水平都实现了实质性突破和发展,而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主要为:首先,整个茶文化时代平面艺术设计理念与整个时展理念相匹配。现阶段,艺术发展迅猛,尤其是平面艺术设计工作的内涵更加丰富,应用更为广泛。而只有好的平面设计内涵才能更好表现创作者的意图,才能发挥平面艺术设计的价值优势,完善其动力支撑价值。文化之间的充分融合。通过对茶文化内容进行深层次挖掘,通过体系化整合,从而实现整个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有效传承和融入。对于平面艺术设计活动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平面艺术设计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对整个平面设计工作进行全面借鉴和完善应用,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设计理念进行体系化融合,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我国有着丰富而完善的茶文化资源,尤其是传统茶文化资源可以被体系化应用到平面艺术设计活动中,从而满足平面艺术设计的时展要求。最后,当前平面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传统文化,体系化应用传统文化资源。当前平面艺术设计过程中,尤其是在图案展现过程中,整个活动更加注重对设计细节的描述和内涵的表达。也就是说,当前在进行平面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都具有一定主题设计要求,通过准确诠释和表达想要设计的内容,加上准确融入创作意图,通过选择合理的素材,从而实质性提升平面艺术设计活动的水平。

3茶文化时代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其他特征分析

事实上,不可否认的是茶文化时代,整个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最主要特征是时代特征,经过对其时代特征进行体系化分析和阐述,还可以看到其中也融入了其他特征内涵。只有对这些具体特征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将茶文化与平面艺术设计活动进行全面融合。首先,整个平面艺术设计中审美意识全面展现了人性化特征。人性化特征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表现,也是茶文化体系的重要内涵,当前平面艺术设计想要满足设计要求,就必须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应用需求。通过丰富具体的设计元素,从而满足人们对平面艺术设计活动的具体要求。其次,整个平面艺术设计审美意识中更加注重绿色、生态环保的内容。实际上,相对以往设计活动而言,当前在开展平面艺术设计活动时,必须认识到在人们消费理念日益成熟完善的今天,注重绿色、健康、生态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性共识,因此在茶文化时代平面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将绿色元素融入到整个设计活动中。此外,在当前平面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也应该充分注重人们表现方式的展现和诠释,当前后现代主义风格日益成熟,如今人们更加注重对自我个性的表达和阐述,整个设计活动已经超出了以往单调的设计风格,整体不仅更富有情感价值,同时也有一定文化品味及内涵。虽然目前科技应用对整个平面设计活动带来了巨大影响,但是设计者正在通过情感元素及文化价值的全面融入,从而赋予整个设计活动应有的价值内涵。在多元文化发展进一步成熟的今天,传统茶文化极具传承价值,通过对传统茶文化内容进行有效分析,可以看到其最大压力和问题在于缺乏体系化的传播载体和途径。因此,选择一个好的载体,既能有效传承茶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展现传统茶文化中所包含的价值理念就极为重要。

4茶文化对平面艺术设计审美意识的具体影响

审美意识是整个设计活动能够带给人们具体美的感受,同时迅猛发展的时代特点也会对整个平面艺术设计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其实际上对整个审美艺术也会产生实质性影响。首先,将茶文化内容体系化应用到平面艺术设计活动中,其必然能够有效丰富平面艺术设计的具体内容和元素。我们必须认识到平面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设计活动,更是在恰当设计理念指导下对设计元素进行体系化应用的具体活动。所以,其对审美意识的影响从单一的艺术设计活动要求发展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的体系化结合。此外,随着多元文化发展不断影响,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期待对传统文化能够进行有效传承和发展,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将其与平面艺术设计活动全面结合,必然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和提升设计内涵。而茶文化与平面艺术设计活动的深层次融合,不仅为传统茶文化传播,提供了良好载体,同时也让人们更期待平面艺术设计活动所具备的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尤其是茶文化中融入了我国现展的重要精神理念和价值规范,因此在平面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也要适当性融入这一内容,从而满足人们对平面艺术设计活动的实质性需求。可以说,茶文化对平面艺术设计审美意识的最大影响就是其让整个设计活动更加注重实际,注重真实情感的融入和表达,而这本身就是茶文化在有效传承的过程中所实现的设计审美意识的有效承载和发展。

5结语

现阶段在具体实施平面艺术设计工作时,其设计的图案和内容是整个设计活动的实质性表现。随着现阶段平面艺术设计理论及内涵发展日益成熟,无论是融入元素,还是文化内容都在进一步突出。茶文化作为独立的文化体系,如果能够将其中所具备的丰富内涵和价值理念,融入到平面艺术设计活动中,那么势必能够大大优化平面设计图案的效果。从而在丰富设计内涵和元素的同时,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将茶文化内涵体系化融入到平面艺术设计过程中,其必然能够实现对茶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岩岳.平面设计中审美意识的时代特征[J].美术教育研究.2012(17):246-249.

[2]储小燕.交互设计时代平面设计艺术的情感架构研究[J].现代园艺,2013(5):219-225.

[3]白福军.探讨平面艺术设计中的时代审美意识特征[J].设计艺术.2013(21):178-183.

[4]崔星星.汉画文化意蕴及艺术表现研究[J].艺术与设计,2014(12):102-106.

茶艺的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万花茶;雕花艺术;设计应用

万花茶雕花是历久弥新的民间艺术精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门民间艺术正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如何保护和传承这门民间艺g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万花茶雕花艺术的特征与其应用研究进行分析:

1 把万花茶雕花的艺术特征和其实践应用结合起来

绥宁万花茶雕花艺术造型包含了重要的创意设计理念,有着极其重要的地域文化特征,鲜明的地域文化表达了当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万花茶雕花从形到神都在向人传达着一种生命力。

将从绥宁万花茶雕花艺术中提取的元素运用到设计中,有利于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应用。上图是指导老师带领学生为“绥宁苗侗少数民族万花茶雕花艺术特征与其应用”研究项目制作的一套万花茶茶具。

2 考察传承对万花茶雕花环境的保护

我们对绥宁万花茶进行了多次艺术采风和实地考察,收集了绥宁地区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并得到了当地文化馆的大力支持获取了绥宁苗侗少数民族万花茶雕花艺术的多方面资料,如收集实物图片资料、拜访绥宁万花茶传承人、参观考察万花茶制作和工艺流程等。

据《古苗疆绥宁》记载,万花茶制作已有上千年历史。万花茶是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下,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总结,为求得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大发明创造。

当地居民将青柚等瓜果作为主要原料进行制作,下面我们以青柚万花茶为例来介绍万花茶的制作工艺:

雕刻:未成熟的青柚按照其圆满程度分开,如果是非常圆满的青柚,就直接对整个柚子进行圆雕;其他的选料去粗皮,切成条块、圆片或扇形薄片,用清水洗净晾干,然后展开丰富的想象,有创意地在柚片上直接雕刻出花鸟鱼虫等各类图案;还有一部分做成“层子抛”,即用柚子里的白皮切成细条和剩余的材料一起打结拼接做成各种花朵、小鸟、绣球等古朴可爱的立体形状,体现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

漂洗沸煮:把做好的万花茶胚子放入用稀释过的石灰水浸泡去除生涩苦味,然后清水漂洗,为了柚子片更加靓丽,当地人常把铜和明矾一起放入铁锅沸。

腌制:煮好后,起锅放入白糖或者蜂蜜(有的还加入桂花或桂花精)浸泡腌制。

晒干:经煎酿晒干成万花茶,待糖液被吸收后即可放入瓷罐中收藏。

在绥宁苗、侗少数民族地区常用万花茶待客,茶里放两枚万花茶,两块冬瓜片,还有两个“层子抛”(青柚芯片剪成的细条和剩余材料一起打结拼接而成),碗中花儿朵朵,是为万花茶。另一方面,万花茶是由姑娘、媳妇、婆婆们根据柚子、冬瓜、胡萝卜等原材料的形状分类和切块,用特制的万花茶刀,在原材料上面精心雕琢图案,然后精心酿制而成。吃之前就被它的图案吸引,品尝之后又觉得它口味独特,令人神清气爽。

3 通过互联网等虚拟模式结合传统经济,促进当地旅游开发,对万花茶雕花进行传承和应用研究

茶艺的特征范文第6篇

[关键词]茶叶包装设计;印文化;文化传承;品牌塑造

[中图分类号]J524.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3.019

良好的包装设计具有诱导消费、提升产品品牌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等多项功能。“精美的包装讨人欢心,能吸引人自觉不自觉地接近它,赏识它,最后去拥有它。”[1]所以,具有塑造产品品牌形象作用的包装设计也日益得到大家的重视。

茶是中国最早发现的一种饮品。如今饮茶伴随着中国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已完全超越了解渴的范畴,茶叶因茶文化而成为人们大量消费的商品。品茶是一种欣赏生活、独具东方魅力的文化,“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的高雅品茗境界,更是为现代人所推崇。因此,茶叶包装设计应在实现其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突出展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品位,而有效的设计手段是在设计中融合中国文化元素。近年来,在平面设计领域屡放异彩的印文化艺术符号也可以作为茶叶包装赖以汲取的中国文化元素。考察中国印文化的历史可以发现,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艺术精髓之一,印由初始的权力的凭信、防伪的手段,发展为一种艺术文化,形成印文化符号,成就了别具一格的东方美感和丰富的文化意涵,展现出中国印文化艺术独有的魅力。将具有悠久历史渊源和丰厚积淀的印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无疑能使中国的茶叶包装设计在提升文化品位与展现民族风采方面更胜一筹。

作为茶叶生产、消费与出口大国,中国如何展现自己的茶文化特色,突出中国茶叶产品包装的形象,确立具有民族品牌特征的茶叶包装风格,已成为生产商、销售商和包装设计师们共同关注的课题。综观目前的茶叶包装设计艺术,作品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大量融合了印文化艺术的语言,其中不乏优秀作品。然而,学术界针对印文化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应用的讨论略显零散,以此专题进行论述的论文更是鲜见。本文拟围绕该主题展开研究、抛砖引玉,以期为茶叶包装设计艺术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参考。

本文认为,茶叶包装设计与印文化的融合可以在以下3个方面大有作为。

一、促进文化传承

传承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深层理解的基础上,而非简单照搬古典。中国的茶叶包装要体现独特的民族性,需要文化的传承延续,更需要超越创新。中国的茶叶品牌要立足于国际销售市场,就要充分突出包装中的民族文化底蕴,将一种精神渗透进去,使一种神韵体现出来,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茶叶包装设计作品。[2]

1.将印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有利于展现民族文化,造就更高的附加值

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印文化的应用层面不断地延伸,并因其逐渐内化为深厚的民族文化涵养,且具有多元的面向而能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和象征,历久而弥新,成为极具东方意象的文化符号。近年来,中国快速发展的茶叶市场商机无限,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中国茶产品形象的作用也日益显现,中国印文化的符号元素也因此被大量应用在茶叶包装艺术设计作品当中。特别是中国的印文化符号承载着东方文化的丰富内涵,能在视觉上具体呈现出东方文化的意味,经过新旧元素的古今融合,中国的印文化符号重新变幻出新样貌,可在茶叶的包装设计中展现出由文化传承而造就更高的附加值。

2.将印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有利于弘扬人文精神,成就设计时尚

中国印文化符号在现代潮流发展下,不但延续了传统的文化精神,而且注入了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将印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不仅可以塑造出东方的生活风格和生活美学,更使得抽象的人文精神与日常生活实现有机结合。中国印文化符号所带给人们精神领域的意象,符合现代人追求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可成为设计应用中展现人文精神的东方文化符号。在众多西方包装风格形式的市场上,这种带有东方意味的中国印文化符号,能将东方文化具体展现在茶叶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中,以增强茶叶的商品形象魅力和价值,从而吸引消费者的关注,进一步通过消费者去塑造出风格形象,达到以消费促文化的功能。这既符合时代的文化潮流,也是一种新兴的人文思维和设计时尚。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

)2014年

第3期

王志固:论茶叶包装设计与印文化的融合

二、突出视觉传达特征

茶叶包装设计表达语言与其他平面设计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茶叶包装是一种视觉传达设计,由于传达的方式、内容和媒体不同,现代茶叶包装设计呈现出许多茶叶产品特有的形式特点和规律,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为视觉传达特征的直接性、寓意性和竞争性。展开茶叶包装设计与印文化多形式、多层面的融合对突出视觉传达特征具有重要作用。

1.将印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能增强视觉传达特征的直接性

包装设计兼具保护产品与刺激消费的双重功能。包装设计作为商品的外在附加物,其主要目的是让消费者正确而快速地了解产品的内容。在商品市场高度集中的条件下,由于时间与空间上的原因,包装设计不可能也不必要传达更多的东西。现代茶叶包装设计受时代变化的影响,大多体现为一种简洁明快的格调。

有鉴于此,茶叶包装设计可以融合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中国印文化,运用其形式美法则进行茶叶包装的设计。在视觉构成形式中借鉴印文化内蕴的“结构相生”“布白相让”“计白当黑”等艺术理论与表现手段,包装设计中运用印文化“留白”的形式美处理手法和“有形有意”或“无形有意”表现技法,在茶叶包装设计有限的空间中达到主题鲜明和重点突出的目的,避免出现由过多地罗列与堆积而造成画面杂乱无章、产生视觉困惑的情况。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对“空白”有这样精辟的论断:“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空白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意,而尤在无穷之意。”[3]所以,茶叶包装应借鉴与融合中国印文化的形式美法则展开“空白”设计,赋予“空白”以无尽的生机。如图1新红袍茶包装,该作品以篆印造型“红”突出设计核心,综合文字与色彩的组合,所构成的风神流动、庄重典雅的视觉效果饱含冲击力和感染力,表达了中国茶叶包装设计的审美独特性。简洁而不简单,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4],能有效增强茶叶包装视觉传达特征的直接性。

2.将印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可实现视觉传达特征的寓意性

品茶就是在品文化、品友情、品亲情。所以茶叶包装需要导入有浓厚文化象征内涵的设计元素,以增强它的寓意性。茶叶包装通过视觉表达上的一些要素,能给消费者带来联想,引导消费者对包装内产品性质的理解,激发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认识,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亲近感、信任感,最终促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购买的意愿。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追溯饮茶的历史,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墨客多与饮茶有着不解之缘,特别是其品茗期间的意境,更是被吟风咏月的文人雅士所渲染。而有着同样历史文化积淀的中国印文化,在悠久的历史传承下,通过它的各种用途已承载着沉甸甸的象征意义。如古代帝王的印玺具有尊贵、至高无上及皇室继承的传统象征;帝王授印给臣子时,印是权力的象征;普通民众在商业往来中使用它时,印是信用、诚信的象征;文人书画家用它时,印是艺术的象征。印所拥有的千年历史,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此外,由印面意象美和意境美所营造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高远格调,又赋予了它引领观者步入自由梦想的空间,凭借想象的翅膀,达到理想的境地。因此,包装设计师可以透过印文化外在的特征与内在的意蕴,将其作为茶叶包装设计的视觉元素,并依据印文化在使用传统方面所具有的象征性,来诠释其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寓意性。这不仅可以强化茶叶包装内在的实质美,更能展现出茶叶包装外在的形式美。因此,若能将茶叶包装与印文化的内蕴相融合,借由印文化艺术元素提供视觉联想,透过作品启发性和引导性的设计语言准确传递茶叶品质与价值,则既可实现视觉传达特征的寓意性,又可达到商业宣传的目的。

3.将印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能提升视觉传达特征的竞争性

为了凸显中国茶叶产品的特征,茶叶包装设计在版面构成设计中的图形、色彩可多采用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相关的元素。其中,中国印文化的印面章法艺术就值得进一步的挖掘。如在印面上表现出印文间的大小错落、疏密虚实、屈伸挪让、俯仰向背、对称呼应、阴阳衬托、夸张变形等内在的章法都有浓厚的造型属性。[4]茶叶包装的版面构成设计可直接或间接地将印面章法艺术运用其中,而且这种在统一原则下追求丰富变化的特点,正是印文化的秉赋。实践证明,印文化内蕴的形式美章法与平面设计中的画面构成技法有着许多相通的地方,因此,它与现代平面设计有很好的契合度。版面构成通过融合印文化元素,可充分发挥印文化独特的造型属性所传达出的视觉要素的强度,既能展现出茶叶包装的民族风格,又可以让包装设计作品脱颖而出,使之更具市场竞争力。

茶叶包装设计除了要有富有创意的版面设计形式外,还需要有画龙点睛的装饰。而在这方面中国印文化的钤印艺术最值得借鉴。钤印艺术作为中国书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论是其写意的奔放不羁、水墨的深沉梦幻,还是工笔的细腻唯美,只要加以红色钤印的点缀,画面顿觉稳定、严谨而又不失活跃生动之感。因此,一幅没有印章的作品不能算是完整的作品,一幅好的作品没有一方好的印章作点睛之笔,同样是一种遗憾。[6]由此可见,红色的方寸艺术在画面中所形成的视觉艺术美,及其表现出的视觉强度与辩识度都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其中的迎首章、押角章、肖形印等闲章外形轮廓自然而多变。如图2的正山堂茶包装版面设计,作品以水墨笔触和书法为底纹渲染版面氛围,重点文字“精品”与“茶”采用肖形入印,透过印文化符号里的文字和意象,突出产品的主要特色,所形成的画面“点睛”效果更是灵动无比。所以,在版面装饰设计中通过巧妙的古今融合,既能有效地传达茶叶包装产品的基本信息,又能作为装饰元素增强视觉形象的记忆度,直接提升茶叶包装产品在货架上的竞争性。

三、展现茶叶品牌形象

茶叶的品牌形象设计与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印文化相融合,不但可以体现出中国茶叶的文化内涵,而且可以在茶叶包装的形式中塑造出独具中国韵味的企业形象。

品牌形象设计与中国印文化的古今融合,不是简单地将印面的文字进行组合设计,这样只能使设计作品显得平庸和单调。它必须在了解汉字的意义和构成法则的基础上,融合中国印文化以形传神、以形表意的形式美特点,把它内在的精神转化为有形的物象,将之运用到现代品牌标志设计中,以设计出好的作品。此外,品牌形象设计融合印文化,应讲求色彩的明快,装饰风格的简约、明确、自然,达到一种单纯而又典雅的设计格调[5],从而表达出中国传统美学中老庄美学思想,这是茶包装美的最高形态。因此,将中国印文化的审美思想贯穿于整个茶叶包装设计装饰过程中,是一种以民族文化艺术为基础进行古今融合设计模式。特别是在品牌标志的设计与创意方面的融合运用,能更有效地传递出茶叶包装设计整体表现形式的中国韵味,提升中国茶叶包装的品牌形象,进而提高茶叶产品的附加值。图3为福建武夷山茶的知名品牌“正山堂”的包装设计。作为国内外畅销的红茶,该产品的标志设计充分吸纳了中国印文化的形式美语言,以草书“山”为图形元素的巧妙融入,成功地塑造了“正山堂”的品牌形象,其传递给消费者的不仅是茶叶的产品特征,还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极好地突出了“正山堂”茶叶的区域文化特色。

标志是一种特殊的、具有象征性的大众传播标记或图形符号。中国的印文化融合了文字与图形元素,具有很强的符号特征。而这种符号的诸多元素呈现出的独特性、跳动性,又能吸引消费者的视线,凸显东方文化特有的审美形态,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超过语言文字。成功的品牌形象在视觉上具有鲜明的标志性,茶叶包装设计从突出品牌形象的设计角度出发,运用符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最具有效性,它可以达到强化视觉冲击的作用,成为近年来品牌茶叶的标志性特征。品牌标志的符号化,用识别性能良好的符号来浓缩画面信息几乎成为保证商品不被淹没的唯一有效手段。如图4的标志就是运用中国印文化符号设计而成的。作品在图形、色彩、字体等局部形象上的融合,将茶的特点、品牌特征等都很好地融入了茶叶标志设计当中。

好茶需要有一个好的标志,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一个成功的品牌标志被市场所赋予的无形价值,使得商家们趋之若鹜。所以,茶叶的品牌标志在包装的整体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目前市场上高品质的茶叶产品,运用具有深厚文

化底蕴的印文化符号来凸显中国茶叶包装艺术的民族风格与特点,已成为设计师们的共同设计导向,也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同。

四、结语

茶叶包装设计要展现出浓郁的中国韵味,就必须将具有民族独特性的艺术元素糅合到设计风格中。当代的中国茶叶包装设计要做到与国际化水融,既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设计理念,更需要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表达。将印文化从形式到内涵的精华元素加以提炼,有效地与国际包装设计艺术的审美形式融为一体,能准确反映当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创造出具有独特中国风格的茶叶包装设计作品,从而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树立中国茶叶品牌形象。因此,我们应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融合与创新,探寻中国印文化元素与国际化包装设计交融的方式,从而创造出富有中国文化意蕴的茶叶包装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

曾迪来.现代包装设计[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10.

[2]张斐斐.论中国茶叶包装的审美追求[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3]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C].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480.

[4]王志固.试论书籍装帧设计形式的“简”[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7.

茶艺的特征范文第7篇

关键词:赣南采茶戏 舞蹈表演 客家文化

赣南采茶戏是著名的江西地方戏,文献记载最早出现在赣南九龙山茶区,它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内容与赣南客家人的生活方式、习俗息息相关,体现了客家人独特的精神追求与性格特征。它的发展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起源于劳动妇女山里劳作采茶时唱的“采茶歌”,后加入了民间舞蹈形成“采茶灯”,最后不断丰富的融入了唱腔、内容等表演形式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赣南采茶戏。采茶戏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采茶歌――采茶灯――采茶戏。

赣南采茶戏的剧目比较丰富,来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其中喜剧、闹剧占多数。题材较为通俗,唱腔上“三腔一调”(茶腔、灯腔、路腔、杂调),用方言演唱。人物行当通常为“二旦一丑”,载歌载舞,具有浓厚的生活和劳动气息。舞蹈方面主要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模拟动物形象。

一、源于生活的矮子步

(一)矮子步的形成原因

追根溯源,矮子步的形象特征是原始“登山步”的模拟。赣南地区山多地少、交通不便。客家人靠山吃山,垦荒种茶,几乎所有负重的劳力都有人力来挑或者背。由于长期的劳动生息,老百姓已经习惯了上山腿蹲、单挑重压的的动作,矮子步就是从这里提炼出来的。

有民间艺人介绍,矮子步与茶园生活密切相关。俗话说“负重必蹲,爬山要倾,摘茶要矮,挑担要稳”。茶树一般较矮,摘茶时大多数采用的是半蹲的姿势,尤其是男性。茶叶交接的时候,女性把自己篮子里的茶叶倒给男性的背篓的时候,由于男性比女性高,男性需要比女性略矮,保持屈膝的姿势。长期以来,这个姿势一直流传下来,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矮子步。

(二)矮子步的风格特点

在赣南采茶戏里面矮子步是生与丑的表演技巧和基本步法。矮子步有高桩、中桩、矮桩之分,其表演技巧主要是始终保持双腿半屈膝或屈膝蹲身,抬头、直腰的典型基本体态。矮子步的基本步法有矮步、高步、矮步交叉步、摇蹉步、惊、滑步、铲步。通过一人的长期创造发展,逐渐形成了河东、河西两个不同流派,表演上各有特色。

矮子步中,男生的步法一般要比女生低,意图表达一种女性地位高于男性的舞台形象,这种的矮子步由于体态滑稽、夸张的步伐,极大的增强了它的艺术娱乐性,丰富了它的表演魅力,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客家人开朗风趣独特的生活方式。

矮子步的要诀“老虎头,鲤鱼腰,双手峨眉月,下身轻飘飘,腰腹稳紧住,膝头定三桩”,矮子步又以丑角的矮桩最富有特色,“丑角”中的“矮子步”的要诀是“蛤蟆腿、狗牯尾、三节腰、筲箕背,画眉跳架、贼手侧脚侧背,紧走紧跪,矮步相随。”这是滑稽风趣的形态特征的一种体现。总而言之,表演做到头要有神,手要柔和,腰有风韵,步伐轻盈,才能做到有特色的美感。

二、变化莫测的扇子花

(一)扇子花的形成原因

“采茶没有了扇子,就等于吃饭没筷子”是采茶戏老艺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见扇子在采茶戏的表演中占着重要作用。扇子花是茶农在山中采茶时,一边摘茶一边不停的给茶蓝扇风,避免篮子的采摘的茶叶藏熟,以确保茶叶的口味纯正、保鲜而创造的。在明清以前,茶叶的制作工艺,大多数为使用铁锅进行手工作坊式制茶。因此在制茶过程中,为了使茶叶不烫确保茶叶的纯真的效果,需要一手用大蒲扇不停的扇风。茶农在平时休息的时候,也习惯用大蒲扇来扇风避暑。因此扇子成为赣南采茶舞动中必不可缺的一项道具,以此增加舞蹈活泼诙谐的形象。由于大蒲扇携带折叠不方便,在演出中渐渐被轻巧的折扇代替。

(二)扇子花的风格特点

扇子花的表演动作千姿百态,扇法极为讲究,其模拟形态与许多民族舞蹈或民间戏曲中的用法相似,有避风、闻花、扑蝶之说,但是在扇花指法上别具一格,分为二指、三指至五指的不同指法,表演时有“五指花头朝天,四指花头朝前,三指花打四边,二指花摇胸前,耘、按、抓、抖靠肚面”的口诀。表演者右手持扇,有“单扇花”、“双扇花”之分。“单扇花”男女通用,而“双扇花”一般多用于女性。扇子可形象地用作瓢、刀、挖笋、打鞋底、绣花等用途。采茶戏常用的扇子花主要有:、三击扇风车扇、抛甩扇、平端扇、摇摆扇、风流扇、瞄路扇等三十多种。在不同的情境之中,艺人往往根据剧情舞着各种扇花,艺人在三十多种扇花中可自由变化,具有一定的即兴性。老艺人也有艺决说“扇花变化在于手,力在手腕见于烽,左甩袖筒右摇扇,十指牵着两臂走”。

三、别具一格的单袖筒

(一)单袖筒的形成原因

关于单袖筒的形成原因,民间主要有三种说法

1.相传采茶戏的鼻祖在峨眉山上迷了路,山高林密,找不到方向,这时候忽然来了一条黄狗,狗在前面带路,引导着鼻祖走下了山,人们感激不尽,特意将左袖加长,模仿狗摇尾巴的姿势,变出了各种水袖的动作。

2.传说采茶舞的先师惨遭暗算后失去了左臂,形被一茶女相救,茶女无微不至照顾他,用浓茶洗其伤口并嚼碎茶叶敷于伤口。为了遮挡失去的左臂继续舞蹈,茶女为其缝制了一件左袖较长的衣裳,结果空荡荡的袖子舞出了各种“袖花”,一直流传下来。

3.采茶舞属于民间小舞种,经常被一些大戏班子瞧不起,认为其庸俗,难登大雅之堂。采茶艺人于是专门制作了上身留一只带水袖的左袖袍衣,威风凛凛的像帐中坐稳的元帅。演出时,头戴“一把抓”,腰系“白堂裙”,下穿“灯笼裤”,右手舞“扇子花”,左手甩“长袖筒”。不敢弱小,以示自强。

也有说法是赣南气候湿热,茶农在劳作时,右手一长袖,时而遮阳,时而擦汗,时而用来驱蚊,时而做茶蓝盛茶,于是长袖便保留了下来。

(二)单袖筒的风格特点

一般我国的传统戏曲在表演的时候,袖子都是成对存在的,但在赣南采茶舞中,单袖筒是它特有的一个特征。在采茶舞中,单袖筒一般是生和丑的专用技巧。虽然为单水袖,但是刷袖筒的动作确是很丰富,有甩、扬、抓、遮、绕、抛、挥、摆、飘、圈、拖、缠、摇等等,每个动作都有其鲜明的意义。由于它的劲道和用劲的地方不同,又形成众多的水袖动作,如抓袖、背袖、搭袖、绕膝袖、绕肩袖、抖袖等等。运用的时候,没有特殊的规定,大多数时候都是与右手耍扇配合身段即兴演出。关于耍单袖筒的要领,老艺人也传下了艺决:“摆动象狗尾,站势吊马腿,游走像蛇过,龙头又凤尾。”这句艺决生动的描绘了赣南采茶戏在表演中的形象生动、变幻莫测的艺术特色。尽管由于受角色不同的影响,采茶舞袖的表演技术要领还是大同小异的。

四、结语

“三绝”与勤劳的客家人的生产活动有关,是人们日常生活在艺术中的抽象。它来源与生活,是客家人长期生存与山林中的严峻的生态环境中的产物。是赣南客家先民遗留给后代的我们一笔重要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黄文华.浅谈赣南采茶舞中的“矮子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02).

[2]刘斌.奇绝的采茶舞幽幽的客家情――析赣南采茶舞的风格特征[J].艺术评论,2006,(11).

[3]赖丹.赣南客家舞蹈艺术中“三绝”的审美意韵[J].江西社会科学,2005,(11).

[4]温雅丽.赣南采茶舞蹈中“三绝”的艺术特征[J].艺海,2010,(12).

茶艺的特征范文第8篇

关键词:赣南采茶戏;表演艺术;音乐特征;发展趋势

江西赣南是我国著名的茶乡,每年一到三四月份,茶女、茶童就会上山采茶。采茶的过程中为了增强体力以及表达自己内心对收获的激动情感,她们就会通过歌声、舞蹈进行互动。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采茶当中的动作、歌声,再搭配上采茶器具,采茶戏就逐渐形成了[1]。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舞蹈被引入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中,受到了各界的普遍关注。赣南采茶戏不仅具有丰富的表演艺术,而且具有典型的音乐特征,这些内容对客家人的心情、情感、以及性格特点进行了完美的阐述。随着客家人的兴盛,采茶戏也逐渐迎来了自身的鼎盛时期。但是近几年,随着大众媒体的不断兴起,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瓶颈,这对于赣南采茶戏的推广也相当不利。因此笔者从艺术的角度对这一文化进行分析和阐述应该是一项具有普遍现实意义的工作。

一、赣南采茶戏的音乐特征

赣南采茶戏当中最具特色的是它的强调唱法,主要包括路腔、灯腔、茶腔和杂调等几个方面的内容[2]。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路腔

风趣诙谐、活泼、愉快、轻松是路腔的基本特点,这种唱法在小型歌舞戏当中应用比较多,也叫路调,在表演的过程中常常与茶腔搭配使用。“湖南调”“湖南托子”等都是路腔的别称,常见的《眉灵调》《对花》以及《开四门》等音乐作品当中都有路腔的应用,与广西彩调相比,二者之间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不同时期的艺人经过不断的推敲、完善,将赣南路腔和采茶戏进行了完美的融合,逐渐成为采茶戏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灯腔

节奏鲜明、激昂、粗犷等是灯腔最大的特征,这些特征与欢乐的打击乐相配合就可以将愉快、热闹的氛围营造出来,在这些氛围的熏陶下,观众对客家人乐观向上的品质就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这些人对劳动的热爱。《春谷雨》《报茶名》《二月花》等作品当中都有灯腔的运用[3],这些作品凭借其较强的舞蹈性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在较强的节奏的制约下,加上其他乐器的伴奏,热烈、红火的气氛就能够被渲染出来,对于艺术魅力的传播至关重要。在一些大型戏剧当中经常有灯腔的应用,将众多的人物进行了完美的表达。

(三)茶腔

茶腔作为赣南采茶戏的主要唱腔而存在。赣南小调是茶腔最原始的表现形式,在不断的发展中,这种强调变得日益甜美、含蓄以及爽朗,将赣南地区特有的田园风气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唱腔在表现家庭以及社会生活的时候经常会加以运用。在《绣荷包》《打鞋底》等表现爱情生活的曲调中也有茶腔的应用。

(四)杂调

民间小调、插曲以及其他曲牌共同构成了赣南采茶戏的杂调。除了轻柔甜美、小巧玲珑的特征外,杂调对于人物性格以及表演气氛的营造非常重要。杂调没有特别单调的风格,如果单独使用就不能将采茶戏的特征完全表现出来,因此它一般情况下不作为赣南采茶戏的主要强调而存在。《相交十郎》《九连环》《孟姜女》以及《瓜子仁》等曲调中有它的应用[4]。由于杂调缺乏相应的系统性,因此常常需要配合花鼓、打彩以及敬酒等方式进行融合,这种强调的弦路十分复杂,缺乏独立的声腔。但是在吸收其他艺术形式、展现赣南采茶戏特点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赣南采茶戏的表演艺术

“三奇三绝”“两旦一丑”是赣南采茶戏表演艺术的核心内容,本文主要对“三绝”和“两旦一丑”进行具体的阐述[5]。

(一)“三绝”

“三绝”包括单袖筒、矮子步以及扇子花三个部分,这“三绝”在不断的发展和逐渐完善中,已经成为赣南采茶戏最具欣赏性的内容。1.单袖筒。只使用一个袖子进行表演就是所谓的单袖筒,它已经成为江西赣南采茶戏的经典内容以及特色之一。最开始的时候,客家人采茶的时候都会在自己的腰间缠一块白布,从而能够达到遮阳、擦汗、扇风以及当坐垫、茶蓝的目的。在不断的发展中客家人发现白布缠绕在腰间也十分不方便,因此就将它和袖子连接起来,袖子的长度就变成了60厘米,这就是单袖筒的来历。将单袖筒融入到戏曲舞蹈表演中就会发现它已经自成体系,没有原始定律的束缚和限制,因此成为采茶戏的主要特征。由于袖子比较长,因此利用它表达情感的方式也就多种多样,比如抛袖、挽袖、摆袖已经挥袖、甩袖等,这些不同的动作都对应着不同的含义,使观众与表演者能够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将袖子进行挥动就会发现它像游动的蛇、像奔跑的马、也像舞动的凤尾,这些既定动作在动静结合的过程中将单袖筒的艺术特点表达得淋漓尽致。单袖筒作为一种不对称的美,在一手舞扇、一手甩袖的过程中与观众进行了完美的互动,深受大众的喜爱。2.矮子步。这是江西赣南采茶戏所独有的表演方式,表演的过程主要分为两个不同的空间,一般男子都在一度空间,女子则在二度空间。矮子步也是来源于采茶的现场,一般都是女子在山上采茶,男子挑着茶蓝下山。山路不仅崎岖,而且遥远,再加上茶叶的负担较大,久而久之,男子就会出现驼背、屈膝等特点。长此以往在不断的发展与演变中就成为了矮子步。矮子步的步法多种多样,一般包括滑步、惊步、高步以及矮步等几个不同的类型。在进行矮子步表演的时候,表演者需要目视前方,然后利用膝盖的巧劲不断向后退,在手腕、手臂等动作的配合下完成整个表演。矮子步对于表演者的技术、动作要求都很高,演员不仅需要具深厚的舞蹈功底,而且要有很大的耐力。这是因为在表演的过程中,演员需要长时间的保持同一个屈膝动作,不能表现出僵硬,再加上需要配合丰富的表情以及神态,可见一般人是无法完成矮子步的表演的。矮子步这些具有极大感染力的特色,使得它开始作为“东方芭蕾”而存在于文化的大家庭中。表演幽默风趣、短小精悍是它的主要特征,这些具有亲和力的特征使得矮子步受到了大众的喜爱。3.扇子花。中国民间舞蹈表演中,扇子是经常出现的道具,江西赣南采茶戏当中也不例外,锄头、茶篮以及鞭子都是扇子可以表现的事物。扇子在采茶戏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般都有“采茶戏缺扇子、犹如吃饭缺筷子”的说法[6]。不管是从扇子本身,还是从扇子花的种类来讲,这一表演方式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在不断的丰富和演变过程中,波浪扇、削扇、飘扇以及甩扇等方式越来越具有表演特色。利用扇子进行情感的表达,再加上一些丰富的表情、神态,扇子花的特有魅力就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扇子花包括单扇花以及双扇花两种类型,两种类型的区别主要来自表演者。通常情况下,单扇花没有明确的规定,男女表演者都可以使用,但是双扇花一般只可以由女性表演者使用。表演者在舞动扇子的过程中,加上袖子的配合,有时候再融入适当的矮子步,采茶戏的行云流水、风行水上的特点就能够得到完美的表达,这种表演方式也凭借其极大的魅力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二)“两旦一丑”

江西赣南采茶戏不管大小,只要是三人表演,就都以“两旦一丑”的方式进行。常见的作品有《卖杂货》《反情》以及《大工夫》等。一般情况下,小丑是由男演员扮演的,“两旦”则是指姑嫂或是姐妹,另外,为了将表演风情尽可能表现得完善,还需要融入一些配角进去。采茶小戏《挖笋》当中就有三个角色:嫂子、妹子以及爆脑子。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7]。总之,江西赣南采茶戏的表演人数少,人物动作简单、行走方便,这也是采茶戏在当地得以流行的关键原因,为其游走于各个乡镇,进行广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江西赣南采茶戏的发展趋势

江西赣南采茶戏作为我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良好的保护并进行传承应该是目前的一项重点工作。但是在生活节奏如此快速的今天,我国受到了严重的外来文化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应该对赣南采茶戏进行创新,从而使得它在适应大众口味的基础上得以不断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对赣南采茶戏的表演艺术以及音乐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它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采茶戏应该处理好现代文化以及乡土气息之间的关系,在实现二者有效融合的基础上,让采茶戏得以完好的发展,处理过程可以参照《山歌情》;第二,在发展采茶戏的过程中,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将国外优秀的、深受大众欢迎的舞蹈表演模式以及音乐处理方式融入到采茶戏当中,使得采茶戏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实现采茶戏的长远发展;第三,将采茶戏的内容以及表现形式与社会相结合,在立足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拓展其表演形式,使得采茶戏更加适应当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从而使得赣南采茶戏更加适应新时代对于文化的需求。

四、结语

笔者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进行整合,对江西赣南地区的采茶戏的音乐特征以及表演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展望了这一文化遗产的发展方向,希望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出一番贡献。采茶戏作为一个优秀的剧种,随着不断的发展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重视,因此应该在不断的研究中为其注入更加新鲜的内容,从而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赖丹.赣南采茶舞蹈风格的六大特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02).

[2]曾莉.赣南采茶舞的艺术特色[J].大舞台,2014,(09).

[3]谢洋扬.赣南采茶音乐中的舞蹈因素刍议[J].青春岁月,2013,(20).

[4]曾晶.浅论赣南采茶舞的艺术特征和表演特征[J].黄河之声,2013,(12).

[5]王亚菲,朱俊林.论赣南采茶戏的创新[J].农业考古,2013,(02).

[6]吴丹.浅谈赣南采茶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J].福建茶叶,2016,(07).

茶艺的特征范文第9篇

关键词:茶艺表演;音乐选择;创新音乐

在茶艺表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音乐以其独特的方式和特征能够有效的诠释、渲染和表达茶艺所要展现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随着茶艺表演的流行与快速发展,茶艺表演中音乐的选择问题也逐渐突出,茶艺表演中适当合理的音乐选择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强茶艺表演与听众的情感互动和交流,而且还可以大幅度地提升茶艺表演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情感。随着茶艺表演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迁和发展,音乐的选择如何更好的满足茶艺表演的需要,如何与时俱进的以创新的精神推进茶艺表演音乐选择,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商榷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现行茶艺表演中音乐选择的一般做法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茶艺表演注重思想性的特征,介绍了一种非常注重思想性的新音乐形态,指出了其与茶艺表演的内在契合性,并探讨了如何将之应用于茶艺表演之中的策略与方法。

1茶艺表演音乐选择的基本情况与问题

现行茶艺表演音乐的选择总体来看比较单一,多集中于中国传统古典名曲,在茶艺表演音乐选择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根据茶艺表演的形式、品茶环境以及不同的茶艺表演习俗等,几乎所有的茶艺表演节目所要表达和演绎的内容基本上都聚集在古典和雅致层面,因此整体来看,看似缤纷多彩的茶艺表演在音乐的选择上却相对单一,缺乏应有的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因而造成了相当一部分茶艺表演缺乏多元化、层次感以及特色。茶艺表演在音乐选择上相对单一的同时,还存在着搭配不合理的问题,诸如在节奏舒缓的茶艺表演节目中,搭配了节奏恢宏、气势磅礴的音乐,这种搭配很难让观众心静如水地欣赏茶艺的安静和谐之美;大多数的茶艺表演的节奏比较舒缓,节奏的变化幅度也相对较小,而实际上一些中国传统古典名曲的节奏变化却非常大,这使得茶艺表演者在表演中途很难跟上音乐的变化节奏,不仅茶艺表演者吃力,而且也给观众一种节奏散乱的感觉,这对茶艺表演本身而言是一种伤害;另外中国传统古典名曲的数量相对于多姿多彩的茶艺表演而言还是非常有限的,可供选择的余地也是十分有限,实际上影响茶艺表演音乐选择的因素很多,诸如茶类品种、民族习俗、演出环境、观众类型、天气特征等都对茶艺表演的音乐选择产生影响,单纯地为选择而选择地使用传统古典名曲,势必会伤害到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考虑到大部分茶艺表演观众的艺术欣赏能力还不能有效的领略和欣赏古典名曲的意境和旋律,因此单纯的为了追求古典和雅致而使用单一的古典名曲势必会对一些年轻的观众在审美上人为地制造和产生一些障碍。

2一种注重思想性的新音乐及其与茶艺表演的内在契合

2.1一种注重思想性的新音乐

一种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成熟于80年代中期的音乐以其对思想性的强烈关注和鲜明表达而被人们所广泛的接受、认可,这种音乐对于净化心灵、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引导人们在精神追求上返璞归真,走向自然,这种音乐在中国、印度、日本等东方国家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传播。与一般的轻音乐对轻松、简单的强调不同,这种音乐非常重视思想性,在创作上轻音乐多是建立在对传统古典音乐的改编上,而这种新音乐一直强调原创性,将思想、原创视为自己的灵魂。

2.2与茶艺表演的内在契合

2.2.1两者所要表达的美感和思想性是一致的

无论茶艺表演还是这种注重思想性、原创性的新音乐,两者所要表达的美感和思想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表现在:两者都是让观众或听众获得内心平静,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境与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沟通、交流,从而领悟人生、品位生活真谛,获得更加适从、恬静和愉悦的内心境界;两者在本质上都崇尚自然之道,追求抛却浮华之后的返璞归真,茶艺表演所要传达的茶文化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一种结晶和集大成者,汇聚了儒释道等众多杂家的哲学,而上述新音乐也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以一种回归自然的追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新音乐中有不少带有一些宗教信仰方面的色彩,透漏着庄严和空灵,能够让聆听者心灵得到快速的净化,在虔诚的音乐氛围中给人以美感、享受,这与茶艺表演的性质是一致的。

2.2.2这种新音乐拓宽了茶艺表演音乐选择的范畴

由于新音乐与茶艺表演两者在美感和思想性上是一致的,因此在茶艺表演中就可以采用这种新音乐作为背景音乐或伴奏音乐进行搭配,从而使两者交相辉映、相辅相成。由于新音乐相对于传统古典音乐而言具有更多风格和演奏形式,因此具有更为宽广的选择空间,这种新音乐的演奏形式非常多,既可以人声演唱,又可以电子合成,既可以器乐演奏,也可以作为环境音乐,还可以多种形式联合演奏,因此其在营造音乐氛围方面具有较多的优势;与传统古典音乐相比较,这种新音乐在保留了古典音乐典雅、民族等特征的基础上,还能够给人带来新的感觉和不一样的享受,民族元素在新音乐中通过民族旋律、民族式的调式、音阶、节奏等鲜明地保留了下来;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开始注重思想性,注重对人生的反思、领悟以及对自然的倾听、贴近,而新音乐正好满足了这种要求,它在带给人们宁静、反思的同时,更能够有效的促进观众与茶艺表演之间的情感互动和交流;新音乐注重原创,而茶艺表演在艺术上也是追求独创性,因而可以采取为某个或某种茶艺表演单独设计一种音乐,这样能够更好地使两者交相辉映,创造出更美的艺术效果。

3茶艺表演中新音乐的选择与应用

3.1茶艺表演与新音乐搭配的实例

新音乐具有多种多样的风格和演奏形式,目前在国内比较具有影响力的新音乐作家其创作的音乐具有典型的中西方结合的特征,既富有西方古典音乐的气韵,又有着传统的中国特色和民族气质,《琵琶语》就是一首比较典型的符合上述特征的新音乐,在茶艺表演中以之作为背景音乐或搭配音乐,更能衬托和映衬出清爽的茶水、透明的玻璃杯等这种具有很强意象性的茶器,从而在音乐的浸染中使心灵得到清茶的滋润和涤荡,获得内心的安静与愉悦,在这首新音乐中使用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进行演奏,具有舒缓优雅的节奏,这对于展现和诠释茶艺表演的韵律和节奏都非常有益。藏族茶艺是我国多民族茶艺中的一枝奇葩,藏族茶艺表演近年来颇受关注和欢迎,藏族茶艺中引入的新音乐以梵语歌《万物生》最为著名,该音乐在音乐风格上具有典型的藏传佛教色彩,在藏族酥油茶茶艺表演中表演者身穿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再加上具有神秘色彩的音乐风格,使用藏族原生态的方式进行演绎,可以很容易地将观众带入到茶艺表演所营造出来的神秘意境,在现代时代气息下感受古老的传统文明,从而创造了一种让观众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来诠释和表达藏族茶艺文化。

3.2茶艺表演中新音乐选择与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将新音乐应用于茶艺表演目前来说还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新音乐相对于传统古典音乐来讲,其本身作为一种音乐形态,并不能改变茶艺表演中表演与音乐的不同步、不契合等问题。在具体的茶艺表演音乐选择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基于不同品种茶的茶性和品质来具体的选择和搭配具有较高内在气质契合性的音乐,如绿茶具有淡雅清幽的内在品质,相应的绿茶茶艺表演在风格上一般表现为明快简洁,这时可以考虑那些具有古筝元素的音乐;乌龙茶具有浓郁的香气,相应的乌龙茶茶艺表演音乐选择中就应该偏重那些具有较多中音的曲目,这样方能体现出乌龙茶的醇厚的香气与内涵。茶艺表演音乐选择在遵循表演主题与音乐风格相协调的前提下,具体到单个茶艺表演中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和定制音乐就成为了一个具有较高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精细化问题,选择一首音乐,可能它能够满足表达茶艺内涵的需要,但实际上它毫无独特性,相反,选择另外一首音乐,它与茶艺内涵、茶艺场所、环境、观众欣赏水平、氛围等十分契合,这之间就是精细度的差别。茶艺表演的差异性源于茶艺编创者想要向观众传达或展示的情感及文化内涵,其次才是音乐选择问题,因此在茶艺表演编创的过程中对于音乐的理解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选曲的契合程度,因此编创者要对音乐的内涵、创作背景、演奏风格、表现手段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在更高的层次上追求茶艺表演与音乐选择的匹配,追求茶艺表演与观众更好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总之茶艺表演中音乐的选择创新既要注意吸取传统选曲方法的精华与合理做法,又要根据具体的茶艺表演环境、表演形式、观众欣赏水平,综合考虑所涉及的茶知识、茶文化、民族、历史等多种因素进行精细化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林东波.刍议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选择和创作[J].福建茶叶,2011(5):47-49.

[2]黄轲.新世纪音乐中的民族元素之研究[J].文化艺术研究,2011(4):57-74.

[3]高虹.对于茶艺创新的一点认识[J].茶叶,2011(2):113-115.

[4]谭玉玲.NewAge与后现代主义音乐美学[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84-86.

[5]余婷婷.茶艺的配乐之美[J].广东茶业,2009(5):35-37.

[6]叶志霞.浅谈茶艺表演中的背景音乐[J].福建茶叶,2015(2):50-51.

茶艺的特征范文第10篇

一、岩茶,因“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而得名。属半发酵茶,青茶(乌龙茶),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主产区为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武夷山茶区坐落在福建省东北部,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

二、群峰相连,峡谷纵横,九曲溪萦回其间,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武夷山悬崖绝壁,深坑巨谷。利用岩凹、石隙、石缝,沿边砌筑石岸,构筑“盆栽式”茶园。武夷岩茶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之王。

三、岩茶的共性特点:兼有红茶和绿茶的优点,且性温健胃,具“岩骨花香”之特征。

茶艺的特征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普洱茶叶;外包装;视觉艺术元素

普洱茶是我国黑茶中的一类,因发源于普洱县而得名,生产历史悠久,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有较大影响力。普洱茶从唐代起就已经成为云南地区有名的茶叶,而真正得到发展并壮大却是在明清时期。普洱茶之所以在明清时期能够得到发展壮大,这一点是和当时“茶马古道”(即茶马互市)的发展分不开的。茶马古道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固定的三条线路,并不断扩展延伸,直达边境。普洱茶随着这种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商贸通道逐步走向了世界各地。由于普洱茶的茶叶具有易碎,零散的特征,为了更好的随马队进行运输,当时的茶商采用了独特的包装形式,便于普洱茶进行储存和销售。这种独特的包装形式就是目前最常见的普洱圆饼状包装,或茶砖式包装。圆饼和茶砖都属于紧压茶,普洱茶中的散茶较为少见,圆饼茶和茶砖包装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易于储存也方便运输,在这其中圆饼式更为常见。到了现代,运输已不再是难题,但圆饼状的包装形式却依然留存。这个时候的留存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层面上的纪念,离当年的形成目的已相去甚远。不同的是,虽然普洱茶的圆饼状形态保留下来了,但其包装纸的图案色彩已不再是当年单纯的一张纸,为了满足现代人的视觉需求,同时也是为了刺激销售,普洱茶的外包装也开始追求视觉效果了。有的普洱茶在圆饼状包装纸上设计了各种图案,并搭配了具有文化底蕴的书法;有的普洱茶在圆饼状包装的外面还要包上一个礼品盒,并对礼品盒进行各种视觉设计。无论是包装纸也好,还是礼品盒也罢,良好的视觉效果对现代人的购买有着强烈的心理暗示效应,所以探讨普洱茶包装中的视觉艺术,有助于普洱茶的发展和销售,也有助于云南地区茶文化的发扬光大。

1普洱茶外包装上的基本视觉元素

普洱茶外包装上的基本视觉元素主要是图形、文字和色彩,通过这三种不同的视觉元素能够让普洱茶叶的外包装具备表达能力,从而让人能够一下子认识到这是普洱茶叶。因此,具备特色的外包装是展现普洱茶视觉元素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首先,是普洱茶叶产品外包装的图形元素。普洱茶的图形元素在外包装设计中主要有三个特点:(1)注重民族性和区域性。普洱茶的产地是在中国的云南省,作为一种多民族交融的地区的茶叶,普洱茶叶的外包装也多具备这种民族特色,普洱茶的地域性和历史性,决定了其文化地位。因此,在普洱茶叶的外包装上,其图形图案大多具备区域性与民族文化特色,比如云南本地的服饰、首饰元素等都可以在普洱茶的外包装中得到展示。(2)外包装设计与口感相结合。普洱茶的口感醇厚,好的普洱茶,品之回味绵长。所以普洱茶的外包装应注重底蕴和历史,从而选择庄重的纹饰作为茶叶的外包装,比如祥云等图案,这样可以将普洱茶叶的历史性和文化性衬托出来。当前市场上的普洱茶大多可以做到这一点,将一些具有历史性的图案选择性地设计在外包装上。(3)典型图案的运用。在饼状茶叶中,普洱茶是主要力量。因此提到普洱,人们的脑海总是会浮现出类似于圆形或是饼状的图案,所以结合人们的固定印象将圆形图案运用到设计中来,不仅能够让普洱茶叶展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也会产生种特殊的美学特征,体现出中国人圆融的哲学思想。总之,普洱茶叶的外包装上各种不同的图形图案,能够给普洱茶带来更为良好的销售效果。通过独特的外包装形式,也让普洱茶叶从外包装的图形元素上和其他的茶叶进行区分,更进一步吸引消费者购买。第二,是普洱茶外包装的文字元素。文字装饰元素是普洱茶叶外包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普洱茶外包装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普洱茶是一种具备悠久传统历史的茶叶,在普洱茶叶外包装文字表达上,可适当地选用诸如大篆、小篆等具备一定历史性的字体,以形象或抽象的文字形态将普洱茶叶的艺术性和历史性表现出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具备现代字体所不具备的流动性与艺术性,在普洱茶叶的外包装当中,适合采用这种具备艺术气质与民族气质的字体,能够将普洱茶叶的历史性表达出来。在选用不同的文字视觉元素时,应该充分考虑文字的形态以及文字的意义,特别是这些元素与普洱茶叶的历史文化特性之间的联系,以便消费者能够一目了然,识别普洱茶叶与其他茶产品之间的差异。普洱茶叶的外包装在书法上要注重采用不同的文字形式,也不一定非得采用毛笔字体,也可采用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字体宋体等,以此来衬托出普洱茶叶文化的源远流长。在文字视觉元素的选用上应该避免刻意,要能够在整体上增添其随意性与刚柔相济的艺术美感。此外,外包装设计选用的文字字体要能够被识别,而不能将艺术性凌驾于意义性之上,导致普通的消费者无法识别其文字。文字图案与视觉元素中的图形,可以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如采用普洱茶产品的形状,或者普洱茶常用的茶壶形状等作为文字视觉元素进行衬托,可以形成一种复合式的普洱茶叶外包装,使文字与图案的美感相得益彰。第三,是普洱茶外包装的色彩元素。色彩是最具魅力的外包装设计元素,搭配得当的色彩可以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可以让普洱茶变成一种具备艺术性的商品。普洱茶叶的外包装色彩主要采用淡雅的颜色,如淡绿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普洱茶叶的外包装也开始尝试采用浓烈的色彩来进行装饰,以此吸引消费者的购买。不过,由于普洱茶叶的消费群体大部分是中老年,加上普洱茶叶本身的文化特色注重淡雅和稳重,所以其外包装偏爱于采用内敛的颜色作为主要色彩元素。现在市面上的普洱茶叶外包装所选用的色彩大都是纯度较低、明度较低的颜色。在普洱茶叶的外包装上,要充分考虑普洱茶叶其本身的文化历史源流,在色彩设计上折射出其历史内涵,并且让普洱茶的文化特色凸显出来,使其具备独特的吸引力。

2普洱茶外包装中视觉元素的美学分析

首先,自然朴实是普洱茶叶外包装的主要美学特色,是外包装视觉元素当中的主要美学特征之一。中国的普洱茶与中国的道家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普洱茶叶的外包装注重自然朴实的美学价值观,老子、庄子的美学思想崇尚简朴、自然、简单。普洱茶叶在茶马古道的时代,就崇尚用简洁的外包装形式展示其深厚积淀的历史人文内涵,这也是普洱茶叶一百多年来生命力与竞争力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当前,随着环保设计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普洱茶叶的外包装简洁朴实的视觉风格,也成为了外包装设计选择的主要方向,外包装采用自然天成的颜色,能更好地凸显出其独特的风格。如在颜色和图案上,选用简明易懂的颜色,既表现出普洱茶叶自然简洁的美学风格,也能展示出当代人的环保价值取向。其次,儒雅、有内涵的意境特点也是普洱茶的美学特点之一。中国茶叶,无论哪一种茶叶在品茶之时,都讲究“品”,这种“品”,除了味觉上的刺激之外,更多的是一种优雅的心境。而这种心境加外在的品茶氛围,合起来就是一种品茶的意境,意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也是一种抽象的审美情趣。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当中,意境的营造是重要艺术元素之一。在普洱茶叶外包装上,合理运用书画艺术,营造意境,普洱茶儒雅有内涵的味道也就随之产生出来了。比如,现代的普洱茶叶外包装上常见的一种形式就是书法与绘画元素的共同结合。这两种元素的结合将普洱茶本身的意境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来。此外,如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当中的留白特点,也可以融入普洱茶的外包装设计上,让普洱茶外包装中的图案文字或者图形不会过分臃肿占领更多的空间,从而文白相交,凸显出普洱茶吸纳天地灵气的特点。总之,意境是形与神的统一,只有突出普洱茶叶外包装中的意境特点,才能够将普洱茶叶的外包装中重要的文化特征表现出来,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给人带来一种独特的视觉享受。除此之外,层次感也是普洱茶在包装设计中美学特色。层次感在现代普洱茶外包装设计中是一种创新型的艺术形式。具体来说就是将外包装进行形体变化,或是将同一平面内的图案进行结构切割,改变原有的形态,形成多种组合的新形体,从而对人产生视觉冲击。层次感大多是通过普洱茶的外包装盒来进行体现的,比如对包装盒的表面进行镂空、开窗、凹凸处理等。这种层次感的设计,会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延伸,能够将外包装设计成为一件艺术作品,从而来给人美的视觉享受。此外,普洱茶叶的外包装上其图案设计也可以从更为丰富的素材当中进行选取,促进普洱茶叶外包装的多元化。比如选用不同朝代的文字,进而让普洱茶叶的外包装更多地吸纳中华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文化元素。只有兼收并蓄,方可增进普洱茶叶外包装的感染力,促进普洱茶叶的外包装具备更多的艺术表达能力,从而让不同的消费者根据其外包装上的差别,形成各自的茶叶审美观。

3结束语

普洱茶是中国茶叶的一种,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地方风情。在21世纪的今天,普洱茶逐步走向了世界舞台,并渐渐发扬光大。在这种情况下,其外包装也必须具有与之相符的艺术特色才能彰显中国茶的韵味和独特之处。总的来说,当前市场上的普洱茶外包装设计具有一定的美学特征和艺术造诣,无论是在文化方面还是在色彩、图案的选择上,都可以和普洱茶的秉性相得益彰。但其细节尚需完善,也是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要想解决细节的问题,就要根据当代人的视觉审美情趣,将普洱茶的外包装设计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够适应国际社会的需求和不同时代人们对于普洱茶叶的包装审美的要求,做到精益求精。也就是说普洱茶叶的外包装视觉艺术元素非常丰富、多元,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要用发展的眼光充分根据中华文化和当前世界主流文化当中有意义的元素,融合多种元素,共同推动普洱茶叶外包装设计发展。

参考文献

[1]谭露雅.本土文化在黑茶包装中的应用[J].湖南包装.2012(04):33-35.

[2]马聪.茶叶包装设计研究初探———以福州地区为例[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4(12):138-139.

茶艺的特征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赣南采茶戏;体育舞蹈;艺术特征;实践教学

采茶戏自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江南地区和岭南部分省份重要的汉族戏曲之一。采茶戏源自于清代中晚期,至今形式多样,且各地区特色分明。赣南采茶戏是江西特色的采茶戏,有文献专门记载其最早发迹于赣南九龙山产茶区。其表演艺术多与赣南一带客家人的生活习俗有关,反映的是当地客家人的精神追求。赣南采茶戏艺术文化的传承与江西客家人的劳作息息相关,由“采茶歌”结合民间舞蹈形成“采茶灯”,然后继续融合各种唱腔元素形成如今的采茶戏。而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交谊舞,是现代体育项目之一。体育舞蹈是一种以男女为伴的步行式竞赛项目,主要分为摩登舞项群和拉丁舞项群两种,具体又可细分为华尔兹、探戈、伦巴和斗牛舞等。不同类别的体育舞蹈风格自成一派,按不同舞种可自行编排成套动作。

1赣南采茶戏的特征

1.1矮子步———源自生活

矮子步是赣南采茶戏表演表现生与丑的一种技法,分为高桩、中桩和矮桩三种。矮子步表演的基本技巧是自始至终以双腿屈膝、抬头并直腰的形态展示,表演步法则分为矮步、高步、矮步交叉步、摇蹉步、惊口、滑步和铲步等。另外,矮子步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以河东与河西为区别的流派之分,两种表演流派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男子在矮子步表演方面要较之于女子更低,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表现男女舞台形象地位高低,女性形象要高于男性形象。矮子步表演因表演者展现一种滑稽的体态和浮夸的步伐,喜剧成分和娱乐性质极为明显,这也是对采茶戏注入鲜活魅力的一种做法,地域特色极为浓厚,也反映赣南客家人日常生活方式较为风趣。总结采茶戏矮子步的表演要诀为:“老虎头,鲤鱼腰,双手峨眉月,下身轻飘飘,腰腹稳紧住,膝头定三桩。”另外,采茶戏表演丑角以矮桩形式展示最为常见,其表演要诀为:“蛤蟆腿、狗牯尾、三节腰、筲箕背,画眉跳架、贼手侧脚侧背,紧走紧跪,矮步相随。”总之,采茶戏矮子步的表演技法与客家人日常生活习惯和作息方式息息相关,可谓来源于生活。矮子步的表演要求头要神、手要柔、腰要韵、步要轻,如此才能保证采茶戏的艺术美感。

1.2扇子花———变化多样

扇子花也是赣南采茶戏表演的一种基本技法,要求表演动作要变化多样,扇法须讲究,且模拟的形态与诸多民族舞蹈的原理一致。扇子花要求指法独具特色,且拥有多种指法,并有“五指花头朝天,四指花头朝前,三指花打四边,二指花摇胸前,耘、按、抓、抖靠肚面”的讲究。扇子花表演者须由右手执扇,并分为“单扇花”和“双扇花”两种。男女皆可表演“单扇花”,“双扇花”则主要以女性表演者居多。采茶戏扇子花表演主要包括三击扇风车扇、抛甩扇、平端扇、摇摆扇、风流扇和瞄路扇等多种形式,表演者按照不同情景演绎不同形式的扇花,即兴表演成分十足。先辈总结扇子花表演的要诀为:“扇花变化在于手,力在手腕见于烽,左甩袖筒右摇扇,十指牵着两臂走。”

1.3单袖筒———独具特色

通常,传统采茶戏在其表演过程中,袖子的出现是成双成对的。赣南采茶戏则不同,采用单袖筒表演形式是独有特色。赣南采茶戏中单袖筒是生与丑的技巧形式,通过甩、扬、抓、遮、绕、抛、挥、摆、飘、圈、拖、缠和摇等刷袖筒动作表现不同艺术含义。同时,以刷袖筒劲道大小又可分为抓袖、背袖、搭袖、绕膝袖、绕肩袖和抖袖等形式。应用单袖筒并未有硬性规定,很多情况下仍需配合右手耍扇子的方式来丰富表演内容。有关耍单袖筒的技术要点先辈有过总结:“摆动象狗尾,站势吊马腿,游走像蛇过,龙头又凤尾。”可见,赣南采茶戏以单袖筒表演可充分体现其生动艺术和形象艺术特色,不管何种角色,赣南采茶戏的表演技术要点相对统一。

2采茶戏与体育舞蹈教学结合的实践

赣南采茶戏是江西当地客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历史渊源久远,艺术表演内容丰富,地方特色浓厚,且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广受当地民众喜爱。赣南采茶戏在当今社会仍然存有广泛的生存空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地方及国家文化部门对赣南采茶戏十分关注和重视,曾多次派表演艺术团代表进京演出,很多表演剧目已被翻拍为现代影视作品且公映于市,影响颇好。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采茶戏正式被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江西省教委正式启动“赣南采茶戏走进校园、走进生活”的专项活动,将采茶戏艺术与国人素质教育相结合,将采茶戏与体育舞蹈教学相结合初见愿望。当下,体育舞蹈教学以“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模式为主流思路,而采茶戏与体育舞蹈教学结合可以此作为切入点,探求采茶戏文化精髓的同时,又能增进体育舞蹈水平。采茶戏与体育舞蹈教学结合的实践与作用阐述如下。

2.1认识采茶戏、欣赏采茶戏和提高体育舞蹈领悟能力

赣南采茶戏发展至今拥有超过300年的历程,它以赣南地区九龙茶灯作为文化基础,广泛汲取当地民间艺术精华而形成。赣南采茶戏又称“灯子戏”,是江西客家文化的杰出代表,被现代戏曲家田汉盛赞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赣南采茶戏的主要文化特征有:以茶腔或灯腔为主的曲牌体唱腔表演形式,并兼顾路腔、杂调,我们可将其称之为“三腔一调”;以民间乐器作为伴奏,涉及二胡、唢呐、铜锣、大鼓、铜钹和笛子等等;以喜剧为主;以基层民众生活作为取材对象,反映的是基础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和生产工作,表演动作以模仿动物居多,歌舞戏相互结合。上文提到,采茶戏有三种基本技法,号称“三绝”,即矮子步、单水袖和扇子花。采茶戏是赣南地区表现客家方言的一种艺术形式,其艺术表达多体现活泼风趣的风格,并融合地方其他民族戏曲、歌舞、说唱和灯彩等内容,生活气息浓郁。采茶戏与体育舞蹈教学结合须将采茶戏的艺术特性充分融入到体育舞蹈之中,要提振教学对象的兴趣“热点”。我们知道,赣南采茶戏为何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吸引学生兴趣的东西应该是家乡的乡土曲调。采茶戏清醒婉转且不失俏皮,表演过程节奏欢快诙谐,整个体育舞蹈教学可将采茶戏的基本理论、精彩表演唱段完美融合至形体表演室内,如“虾蟆跳”、“鸭子步”等模仿动物动作的表演动作手把手地交给学生,激发每一位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学习热情,并能从学习体育舞蹈的过程中认识采茶戏、欣赏采茶戏和提高体育舞蹈领悟能力。

2.2针对赣南采茶戏的代表作品编制体育舞蹈动作的教案,并能将此做法推广至体育舞蹈教学之中

体育舞蹈教学中要让学生对采茶戏的文化和历史感兴趣,针对赣南采茶戏的代表作品编制体育舞蹈动作的教案。当我们虚心向采茶戏演员请教学习时,可以尝试将采茶戏的表演动作融入到体育舞蹈之中,如圆手摘茶、扇子花、伞花、鸭子步、矮子步等都可作为素材。编排一套涉及采茶戏表演动作的体育舞蹈,强加练习,熟悉采茶戏表演的艺术特征,掌握采茶戏表演的基本动作,让采茶戏真正与体育舞蹈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学习采茶戏的热情不断高涨起来。

2.3发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创造性地将采茶戏文化融入到体育舞蹈教学

2004年,第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以一幕《采茶神韵》正式拉下帷幕。被选派表演《采茶神韵》的团队正是一只体育舞蹈团队,该团队将采茶戏表演动作融入体育舞蹈形成此部作品,其表演受到了世界客属乡亲和领导人的广泛赞誉。同时,编演《山花花开》曲目也获得全国校园文化汇演的金牌奖项、编演《采茶姑娘》、《擂茶香》等在2008年各大电视台参与演出。采茶戏与体育舞蹈教学相结合同样是一种将采茶戏曲文化融入到全民健康活动的一种手段,编排《采茶健康操》让广大民众可以了解采茶戏的同时又能锻炼身体。采茶戏文化也能与德育教学相结合,可为采茶曲调填词,集合全体学生咏唱。采茶戏可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对采茶戏文化的传承有利好。要求专业的采茶戏表演艺术团在社会公园、社区广场做专场演出,老年人也可组成相应的“老年采茶舞蹈队”,组织有关采茶戏文化的体育舞蹈竞赛活动,广泛激发民众学习采茶戏、学习体育舞蹈的积极性,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也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储备基础人才。

3结束语

本文探讨采茶戏与体育舞蹈教学的结合。首先,阐述赣南采茶戏的特征,让我们能够知道“三绝”和基础客家人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它是赣南客家人日常生活的艺术抽象,它来源于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也是客家人长期生存与山林中的严峻的生态环境中的文化产物;然后,重点讨论采茶戏与体育舞蹈教学结合的实践,为培育民族对赣南采茶戏阐述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将采茶戏文化融入到体育舞蹈教学活动中,其目的有二:其一,良好传承与保护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乡土戏曲与体育舞蹈教学相结合,让乡土戏曲与学校德育建设相结合,提升我国民众的综合素质,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和谐社会文化,为广大民众、为整个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可持续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黄文华.浅谈赣南采茶舞中的“矮子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65-67.

[2]刘斌.奇绝的采茶舞幽幽的客家情――析赣南采茶舞的风格特征[J].艺术评论,2016(1):62-62..

[3]赖丹.赣南客家舞蹈艺术中“三绝”的审美意韵[J].江西社会科学,2015(11):9-10.

[4]温雅丽.赣南采茶舞蹈中“三绝”的艺术特征[J].艺海,2010(12):190-192.

茶艺的特征范文第13篇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是茶与文化的结合体,更是中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非物质载体。既然茶文化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因此茶文化也就可以体现中国的国民性,即国民思想政治。随着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国茶文化也在不断发展,随之则是国人思想政治变化。鉴于此,分析茶文化对国人思想政治发展的影响就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丰富茶文化内涵,还有助于国人思想政治的发展。

关键词:

茶文化;国民性;思想政治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极其广泛,其中茶文化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国人思想政治特征,也为中华民族大一统奠定了基础。研究并探讨茶文化,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更有助于发展国人思想政治,两者之间具有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

1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1.1茶艺

在茶文化中,茶艺处于核心地位。一般而言,食茶要经过食茶、喝茶、饮茶、品茶四步,也只有到品茶这步,才能使得食茶具有艺术性,才能称得上是茶艺。当人们的食茶行为变为一种艺术行为后,茶就会蜕去最基本的意义,会对人们的精神和心理产生作用,进而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或社会现象,如茶道、茶馆、茶艺等,并使茶艺存在独立的价值。

1.2茶道

茶道即所谓的品茗之道,是茶艺操作过程中所体现的一种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是茶艺的魂,更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由于茶文化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因此茶也就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秉性,即厚德载物,道与器本身就是融合的,茶本身所具有的内涵使得茶与道同时获得了升华。处于现实中心的人都在不断寻求超越现实,摆脱身心的束缚的路径,进而获得身心解放、获得情感的解放。茶道所追寻的正是这种对人生、对现实的超越,静与雅是其主要特征,这种特征既符合茶的自然属性,又是艺术的自然特性。中国茶道精神为陆羽首创,他将诸家思想均融于茶理,并结合唐代文化特征,这便是茶文化的雏形。

1.3茶德

诚如上述,茶道以茶德为基础,茶道是茶艺的魂,而茶德则是茶道的魂。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茶德早已获得世人的认可,并推崇备至。所谓“精行俭德”,表明茶德的标准是茶的优良品质必须与品德优良之人匹配,这也是茶道的核心精神,也即重德。基于此,茶人都以追求塑造高品质的人格、不断完善自我追求目标。茶德,既体现着茶人的精神,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茶品即人品,茶品是指人们对茶的认识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的品貌,不喧嚣,不激扬。随着茶品在生活领域中的渗透,人们对生活的理解、认知开始浮现。

2中国茶文化发展国人思想政治的必要性

2.1公共意识淡薄

中国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中国传统的“差异格局”目前仍在影响中国国民的思想政治。外加市场经济的影响,使得中国国人的公共参与意识不断缺失,自我意识不断膨胀。现实生活中,国人公共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受个人自我利益驱动的影响,多数国人将个人利益看得过于重要,群体观念淡薄,缺少国家感、缺少使命感;其次,多数国人自治能力缺失,公共场合不能自觉维护公共秩序;最后,自我防范意识较强,相互之间缺少信任感,不关心他人境遇,对公共事务缺乏关系。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只有重德,提高国人的道德修养。

2.2人格精神欠缺

人格精神欠缺一直是中国部分国人的劣根性表现。现代社会,这种劣根性依然存在,并且表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1)人生价值及理想的迷失。这主要表现在缺少追逐价值的勇气,自己的生活往往不能做主,而是依靠他人,要求他人为自己的生活指明方向,生活态度更是模仿他人,容易屈服于他人的世界观及生存方式。当前,中国梦是国家思想建设的主线,这一主线反映出当前国人缺少自我理想,追求自我生活的现状。(2)自治能力不足。这主要表现为自我约束能力下降,无法进行自我评价。社会发展最需要的是可以进行自治的个体,并可以按照社会法规及道德规范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并进行自我个体管束,以保证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但现实生活中却普遍存在个体自制力缺失的情况,如班级管理中,自治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自觉地遵守班级秩序,可以获得较大的自主性;而一些不具备自治能力的学生,则需要代表权威的教师或班干部进行管束,其最终结果是导致学生对权利的过度盲目崇拜。此外,由于自治力缺失,导致国人法律观念淡薄,无法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人格尊严,还无法以法律武器规范个人的行为,导致社会秩序紊乱。这种现状的改变,需要国人具有一种求和精神,天人合一,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3中国茶文化对国人思想政治的发展

3.1凸显国人思想政治的重德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茶文化开始盛行。茶文化的盛行是为突出国民的精神境界,即示俭。唐代,中国茶文化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被世人称为茶圣的陆羽。陆羽在其著作《茶经》中指出,茶性节俭,最宜德行精俭之人饮,这就要求茶人应当具备勤俭节约的美德,并积极遵守这种美德。唐代以诗闻名于世,其茶诗也存世较多,这些茶诗也多描述品茶所得的境界。也正是通过对茶诗优美境界的描述,国人那种重德、追求完美的性格才得以凸显。而后宋元明清四朝的茶人也继承了前期茶人重德、追求完美的茶德,对茶的赞美也不绝于耳。如苏轼曾做《叶嘉传》,传中苏轼详细阐述了茶的品德,其用意则是借茶抒意,表明作者对完美人格的向往和追求。另外还有许多关于茶的诗篇,正是在茶的境界中体现了国人的国民精神追求。

3.2凸显国人思想政治的求和

茶本身就是一种中正之物,品茶则可以实现人的心情的平和,消除人的烦恼。在中国,茶文化异常繁荣,中国国人也特别爱饮茶,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品茶会给人一种平和的享受,使人放松身心。晚唐茶人裴汶在《茶述》中指出,茶本性精良,味道纯净,具有消除烦恼之功效,可以帮助人实现中和。鉴于此,中国国民多喜爱品茶,并在品茶中求和。中国人的求和并不仅体现在上述言论中,更多的是体现在饮茶、品茶的感受中。茶圣陆羽以《茶经》名闻于世,这本论述茶的经典的核心则是对天人合一的孜孜追求,以求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合一,人的精神与肉体的合一。纵览中国历朝历代的茶著作,其基本精神均是国人对天人合一、超凡脱俗境界的不断追求。

3.3凸显国人思想政治的雅与静

从本质上来讲,中国的茶文化也是一种审美文化。这种审美文化,并不仅仅源于茶的外形美、茶艺的美,更源于中国国人思想政治中的雅与静。在雅、静的自然山水中,在人为的具有雅、静的环境中品茶,享受品茶带给人们的一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进而显示出中国国人思想政治中的好雅、好静的国民性格。纵观历朝历代的关于茶的论著,其阐释的品茶的环境均是山、水、云雾等,这些环境的共同特征就是雅与静,不能不令人沉醉,是一种超脱的美。几千年以来,中国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尤其喜欢这种品茶的美。如在室内品茶,则必须营造这种雅与静的具有山水特征的环境。唐代品茶多在室外环境中进行,宋代品茶则多在室内进行,并注重品茶环境的营造。宋代诗人吴自牧在《茶肆》对当时杭州的茶肆进行了全面的描述,指出列花架以装饰门店,并将奇异之物安放在花架上。明代关于茶的论著则多是对室内品茶环境的论述,及对自然山水环境的追求。如许次纾在《茶疏》中指出了最适宜饮茶的环境,窗明几净、轻阴微雨、小桥画舫,这些环境均是既雅又静,且有山有水。

3.4凸显国人思想政治的坚忍与克制

现代作家林语堂曾说过,一壶清茶便可随遇而安。一句随遇而安,不仅突出了中国国人的性格,更突出了中国文人的性格。儒家思想的引导,中国国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并不断追求这种己任,其中尤以中国文人最为突出。但芸芸众生,能到达这种境界的毕竟是少数,即便顺利入仕,也常会有不如意的事情。面对现实的挫败,道家的无为、坚忍、克制思想就成为中国国人的政治思想的调节剂,且这种政治思想在茶文化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中国国人尤其是文人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经常沉湎于品茶,以茶作陪,坚忍并克制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甚至可以说,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得益于中国国人面对人生挫折且无可奈何之时寻求心理安慰的过程,因此可以说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国人政治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茶圣陆羽的一生是充满挫折的一生,但是他仍然可以持续坚忍,并克制自己的欲望,同时以茶为伴,最终写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经典的茶著作———《茶经》。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多数茶著作都是经过此过程产生的,如明朱权的《茶谱》。靖难之役后,朱权被改封南昌,仕途失意。但朱权并未醉心于极端宗教,而是在郁然茂盛的茶园中品茶,由此化解自己内心中的愤怒,强迫自己绝尘于世,最终造就了《茶谱》一书,对中国后市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历史中众多的茶著作,多数都是中国文人所做,且创作背景均是在人生不如意,以茶寻求安慰时所做。唐代著名诗人卢仝,如果人生得意,就不可能有《七碗茶诗》流传于世。宋代诗人苏轼,如仕途得意,也就不会有《叶嘉传》流传后世。正是中国这些文人的人生的无奈,才能使得他们醉心于品茶,并丰富了茶诗,丰富了中国茶文化。

作者:黄亚果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明明.微博、微信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4):104-106.

[2]梁晓宇.中国茶文化的特征[J].乌蒙论坛,2014,(2):36-39.

[3]刘建萍.加强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7):138-140.

[4]张耀灿,钱广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论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2014,(7):19-22.

[5]姜卫卫.湛江茶文化的特征及其价值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3):95-98.

茶艺的特征范文第14篇

道是道路、道理、道德、本源、本体、本质、精神、规律等具有哲学高度的概念,茶道就是人们在品茶过程中所应遵循之道。

茶道是人们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而具有一种教化功能,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

茶道是茶艺的灵魂,是茶文化的核心,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有了明确的茶道精神作指导,中国茶文化事业就可以永远沿着健康、文明的道路发展。

中国的茶道精神表现在各个方面,根据茶文化界的专家们的归纳有清、寂、廉、美、静、俭、洁、性、和、敬、融、理、伦、健等等,但最主要的本质特征是静、和、雅。

这三者首先来自茶叶的自然属性,然后体现在茶艺的艺术性,最后反映在茶道的哲理性。

茶艺的特征范文第15篇

相较于广州珠江二角洲“茶楼文化”是“都市茶文化”,即“都市化”;潮汕工夫茶文化的特征则是“精细茶文化”,即“精细化”,综合上述研究笔者认为,客家茶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山地茶文化”,即是“山地化”。客家山地茶文化有别于大众茶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具有明显山地特征的“三性”文化:封闭性(传统而古老)、适地性(顺应自然)、自乐性(自我娱乐)。

1.客家茶文化的“封闭性”客家茶文化丰富多彩,许多茶文化活动独树一帜,能独立于其他的茶文化之中,比如古代饮茶法的活化石—客家擂茶,以及客家茶文化特有的茶歌茶舞、采茶戏等,并一直流传至今,这主要是由于客家茶文化的“封闭性”。擂茶是客家人传统的饮茶习俗,也是中国古代饮茶习俗的延续。南宋《瓮墉闲评》曰:“余生汉东,最喜吸擂茶,闲时常过一、二,北人知余喜吸此,则往往煮以相晌,未尝不欣然也。其法以茶芽盏许,人少脂麻,沙盆中烂研,量水多少煮之,其味极甘肤可爱……茶,古不闻食,晋以降,吴人采叶煮之,号茗粥,则知擂茶者,自晋盖有之矣。”

虽然宋代开始盛行“斗茶”等清饮法,讲究茶叶的“真香”与“真味”,但是在一些地理条件闭塞的地区,古老的擂茶饮用方法仍然传承下来。客家地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客家地区地处高山、交通闭塞,加上客家人属于外来族群,而长期土客相争,械斗严重,更促使了客家人的“闭关自守”,代代相传封闭式的小农经济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不仅保留下了古老茶文化,而且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地创作形成了客家特有的茶叶艺术与文化。

2.客家茶文化的“适地性”遵循达尔文的“适者生存”自然规律,适应本土环境,坚持在中原文化的传承中将当地固有文化本土化,也是客家人能够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和传承的原因。根据客家地区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将中原茶文化精髓,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探索、改进、创新,形成一系列新的、能适应实际需求的茶文化,这就是客家茶文化的“适地性”。如上所述,为了能在荒芜漫长的商道或生活要道上“避雨歇脚”,善良的客家人创造了“茶亭文化”;为了能在缺医少药、交通闭塞的生活条件下生存下来,聪明的客家人发明了“女JL茶”并创造了高火“炒米香”型和“甜韵花香”型茶叶,执着地传承着饮用“温性”、“热性”茶的习惯和文化;为了解决生产劳动及“出门路远”的饮茶解渴困难的问题,勤劳的客家人形成了“用小杯喝浓茶”和喜爱滋味厚重的茶叶之饮茶习俗。

3.客家茶文化的“自乐性”已有学者论证,迁人广东的客家人多数都是有知识、有文化和有一定社会背景的人群。据此推测,首先,客家人具有立足本土实情创作诗歌文学和茶歌茶舞的能力;其次,客家人在长期封闭的生产生活中需要创作自己的文艺作品,来丰富生活、实现文化娱乐;第三,在客家人的生产生活中,以茶为载体的茶事活动,是他们生活中最具诗情画意、最能激感的事情之一,在这种特定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客家人自然的以茶事活动和茶礼茶俗等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题材,并创造、传承了自娱自乐的茶叶诗歌、茶叶民谣、茶歌茶舞和采茶戏等。这就是客家茶文化的“自乐性”。“自乐性”是“封闭性”和“适地性”的必然产物,三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促进,形成了具有显著“山地特征”的客家茶文化体系。

二、小结与讨论

综上所述,本文关于广东客家茶文化内涵和特征的研究,可归纳为如下5点:

(l)见之于史志记载,客家茶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龙川县所产的皋卢茶等。经历唐、宋、明时期的不断传播与发展,到清代客家产茶县增加到了26个县,鸦片战争前后客家历史名茶增加到了30多个。据2011年统计,广东客家县(市)产茶面积达到23053公顷,年产商品茶24176吨,占全省同期的61.35%和47.03%,成为广东茶叶的“半壁江山”。

(2)传统客家茶叶以全炒青绿茶类为主,乌龙茶和黄茶类为辅。传统客家炒青绿茶的共性特征表现为“高火甜香”和“炒米香”,而乌龙茶和黄茶类表现为甜韵花香。

(3)客家茶区擂茶与大壶泡茶法、小杯功夫茶泡茶法为客家特色的饮茶习俗,众多的客家茶亭及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别具特色的客家山歌、采茶舞、采茶戏等,构成了客家茶区特有的茶文化内涵及特点。

(4)客家茶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表现为显著的“山地特征”文化。客家擂茶等饮茶习俗传承着盛行于宋代及以前古老的“粥茶法”,并代代相传;为了适应山地生存与生活而创造的客家茶亭物质遗产及“茶亭文化”,客家山歌、歌谣、采茶歌、采茶戏,并执着地传承着对带“温性”、“热性”的高火“炒米香”型和“甜韵花香”型茶叶的喜爱,等等;充分体现了客家茶文化习俗的封闭性、适地性和自乐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