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风险管理原则范文

风险管理原则范文

风险管理原则

风险管理原则范文第1篇

企业只有不断地成长,才会充满生机,才能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经理人梦寐以求的是,使企业短时期内快速成长为大企业。但是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成功与失败只有一步之遥,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能否保持财务稳健。

高负债的陷阱

从许多高成长企业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过度负债可说是一个典型的通病,也是财务危机的根源。它们的高负债是怎样积累起来的呢?

战略需求效应由由于企业的战略布局驱动,或表现为现有业务的发展,或表现为新业务的开拓,规模和数量的扩张经常明显快于内涵质量的扩张,在高成长阶段都将出现某种程度的资金短缺。因此,高成长企业为达到快速扩张的目的,普遍采取负债经营策略。

组织放大效应由许多企业在快速扩张中倾向于采取企业集团或控股公司模式。但这类模式债务放大效应也十分明显:一方面母、子公司都会从各自立场出发追求数量扩张;另一方面,子公司除保留原有业务联系和资金融通渠道外,还可能获得母公司再分配的业务或资金。这一业务和融资放大效应很容易使企业负债过度,最终成为财务危机的“始作俑者”。

财务不透明与内部互相担保由财务不透明、各自为政和内部关联企业间的相互贷款担保是高成长企业常见的问题。这不仅加大了银行对企业财务判断的难度,也给财务监管带来很大困难,从而造成整体负债率不断抬高。

中国四大信托投资公司之一的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事件就是一个教训。广信下属企业帐外有帐,隐藏债务情况严重,甚至连集团总部都难以摸清家底。清产核资以后,资不抵债额竟高达146.94亿元人民币。

债务、资产的结构性错配由最常见的就是短债长用,短筹长贷。企业将短债用于投资回收期是短债期限若干倍的长期项目投资,导致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金融机构基于高成长企业的前景,往往也采取短筹长贷方式,支持企业搞长期投资,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资金风险,一旦银行日后收紧银根,企业将会进退两难。

其它常见结构性错配还包括负债到期过分集中的结构与现金流量错位,长、短期负债结构比例失调,贷款的银行结构单一,资产和负债币种结构不合理等。

以上几方面是环环相扣的。高成长战略造成资金短缺,企业就不可避免地要负债经营。组织放大效应和内部担保则加剧债务水平,造成负债过度。在过度负债的情况下,企业经营成本和财务压力加大,支付能力日渐脆弱,短债长用则可能使企业潜在支付危机随时爆发。

财务危机的诱因

经营持续亏损由企业扩张过度,容易因经营管理不善或战略性失误引起亏损。如果企业只是短期亏损,只要亏损额少于折旧,未必导致债务偿付困难,但如果持续亏损,将造成企业净资产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大大削弱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偿债能力,进而导致企业不能到期偿还债务。

如果亏损严重到资不抵债的地步,也就是狭义上所指的财务失败,将意味着企业偿付能力的丧失,最终很可能走上倒闭、破产的不归路。

短期支付不能由这种情况下,企业并非资不抵债,也不一定与经营亏损相关,只是由于资金周转不灵、现金流量分布与债务到期结构分布不均衡等原因暂时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真所谓“一文钱逼死英雄汉”。

1996年进入全球500强之列的香港百富勤公司,1998年初却因为缺乏足够现金无法偿还几千万美元的债务而被迫破产,10年辉煌毁于一旦。珠海巨人集团财务危机的导火索则是兴建巨人大厦时国内卖楼花所形成的4,000万元人民币债务。

突发性风险事件由在市道畅旺的时候,高成长企业或许可以凭其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给市场以太平盛世的感觉。

一旦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突然变化,重大政策调整,各种自然灾害或其它突发性风险事件发生,企业就可能因为业务萎缩、资产缩水或重大财产损失而陷入困境。

亚洲金融危机中,一些企业采取股票抵押贷款,结果由于股票市场低迷、股票价格大幅下降,使抵押品价值严重缩水而陷入财务危机。

尽管这些风险事件对企业来说属于不可控因素,但防范经营、财务风险本身就是企业经营的应有之义。同样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一些企业破产、倒闭,而另一些财务稳健的企业仍健康发展,经营能力突显高低。

平衡高成长和稳健

百富勤等大企业的破产说明,企业如果不顾自身条件通过负债经营盲目铺摊子,就容易聚集过多盈利能力差的资产或业务,规模再大也难逃被淘汰的命运。对企业来说,只有在财务稳健的前提下取得的成长性才是合理的。

优化财务结构由财务结构优化是企业财务稳健的关键,其具体标志是综合资金成本低,财务杠杆效益高,财务风险适度。企业应当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通过存量调整和变量调整(增量或减量)的手段确保财务结构的动态优化。

企业财务结构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等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

一是优化资本结构。企业应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确定一个合适的比例结构,使负债水平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不能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

负债经营的临界点是全部资金的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利息。在达到临界点之前,提高负债将使股东获得更多的财务杠杆利益。一旦超过临界点,加大负债比率会成为财务危机的前兆。

二是优化负债结构。负债结构性管理的重点是负债的到期结构。由于预期现金流量很难与债务的到期及数量保持协调一致,这就要求企业在允许现金流量波动的前提下,确定负债到期结构应保持安全边际。

企业也应对长、短期负债的盈利能力与风险进行权衡,以确定既使风险最小、又能使企业盈利能力最大化的长、短期负债比例。

此外,企业还应密切关注各地经济、金融形势和汇率的变化情况,调整贷款的银行结构和币种结构,尽可能避免过份集中向某一国家或区域的金融机构融资或以单一货币进行借贷或业务结算,以预防和降低借贷和汇率风险。

三是优化资产结构。资产结构的优化主要是确定一个既能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又能在减少或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给企业带来尽可能多利润的流动资金水平,其核心指标是反映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间差额的“净营运资本”。

四是优化投资结构。主要是从提高投资回报的角度,对企业投资情况进行分类比较,确定合理的比重和格局,包括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如研究开发、企业品牌等)和流动资产投资,直接投资(项目)和间接(证券)投资,产业投资和风险投资等。

抓好现金流量生命线企企业最基本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或企业总价值最大化。它通过获利水平和利润指标反映出来,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现金流量这一企业生命线上的。

不少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甚至破产并非因为资不抵债,而是由于暂时的支付困难。因此,利润或是企业总价值最大化不能停留在帐面盈利上,而要以价值的可实现性和变现能力作为前提。

企业应把利润和现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速资金回笼和周转,提高资产变现能力,加强对应收帐款的管理和催收力度,尽量减少呆坏帐。

企业应根据现有业务未来产生现金流量的情况追求相应的成长速度,同时要手持一定量的现金以满足正常运营和应付突发事件的需要,并提高资金管理水准,确保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建立财务监控体系企公司的规模扩张应与财务控制制度建设保持同步发展,否则造成财务失控。企业应建立有效的财务监控体系,加强对公司债务、资产、投资回收、现金回流和资产增值等方面的财务管理与监督,严格担保和信用证开证额度管理,减少或有负债。

企业尤其要重视预算管理,应着眼于未来现金流量情况,通过预算管理对融投资总量、负债水平、资产状况进行控制,并对未来重大项目的融投资及大笔债务的还本付息等做出统筹安排。

风险管理原则范文第2篇

投资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采用多种管理方法、技术和工具,对投资活动所涉及的各种风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采取主动行动,尽量使风险事件的有利后果最大,而使风险事件所带来的不利后果降到最低,以最少的成本保证投资安全、可靠的实施,从而实现投资的总体目标。

投资风险管理的目标是控制和处理投资风险,防止和减少损失,减轻或消除风险的不利影响,以最低成本取得对投资安全的满意结果,保障投资的顺利进行。投资风险管理的目标通常分为损失发生前的目标和损失发生后的目标,两者构成了投资风险管理的系统目标。

(二)投资风险管理的原则

投资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避免或减少投资损失的发生,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投资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经济性原则。投资风险管理人员在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时应以总成本最低为总目标,即投资风险管理也要考虑成本,以最合理、最经济的方式处置安全保障目标。这就要求投资风险管理人员对各种效益和费用进行科学分析和严格核算。

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投资决策者要从投资整体上来考虑各项风险因素。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要对投资所涉及的全部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深入分析影响整体投资的各项风险因素及各风险因素之间的互相关系,特别要对其所选择的特定投资品种风险的特殊性有全面的理解,全面预测投资期间这些风险因素变化可能造成的损失,充分考虑自己的最高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投资对象,并采取合适的风险管理策略。同时,整体性原则要求投资风险管理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的风险,而应从投资的内容和时间的整体性上来把握风险因素及其变化。

3.全程管理原则。由于投资的不同阶段,具体的风险因素是不同的。因此,投资风险管理的另一个原则就是要求管理者必须时刻关注风险,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采用不同的风险管理方法。一般来说,投资风险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初始投资目标,目标确定,风险管理范围也随之确定;第二阶段确定相应投资策略,投资策略的每一步都与风险管理相关;第三阶段是操作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三)投资风险管理的程序

投资风险管理的程序主要包括投资风险的识别、投资风险的衡量、投资风险的评价、投资风险的应对和投资风险的监控。

1.投资风险的识别。投资风险的识别是投资风险管理的第一个环节,是对风险的感知和发现。投资风险识别需要管理人员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之后,运用各种方法对潜在的及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归类,并总结出企业投资项目面临的所有风险,它是投资风险衡量的前提与基础。

2.投资风险的衡量。投资风险的衡量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的、过去损失资料的定量分析,估测出风险发生概率和造成损失的幅度。投资风险的衡量以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为主要预测指标,并据此确定风险的高低或者可能造成损失程度的大小。

3.投资风险的评价。投资风险的评价是在风险衡量的基础上,对引发风险事故的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以此为根据确定合适的风险应对策略。投资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为选择恰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风险评价也是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综合考察的结果。

风险管理原则范文第3篇

如今信用销售已经为绝大多数的企业所采用,与之伴随而来的便是不可避免的信用风险。信用销售的核心是对风险的管理,需要对风险本身有深刻的认识,认识的层面不一样,高度和视角也不一样。

很多企业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在信用风险管理的战略选择上犹豫不定,对风险环境的评估上拿捏不准,在具体实施中部门主义,结果往往会导致对风险的恐惧或无所谓的态度。实际上风险管理虽然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但是其管理本身的基本原则却很清楚明确。所以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就能保证梳理出清晰的风险管理思路,从而真正的起到促进业务良性发展的作用。

以促进有效销售为目

“从商品到货币是实现价值的惊险一跳,”销售是企业实现价值的关键环节,企业能否生存下去,销售的好坏往往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在市场竞争的重压之下,企业销售部门往往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企业内部具有很强势的地位和话语权。

但是由于销售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经常会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处理问题,矛盾不可避免。那么矛盾的焦点是什么呢?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家化工行业的企业,该行业竞争激烈,各个厂家为了争夺客户纷纷降低门槛。因为竞争的压力,销售部门不断施加压力,要求降低赊销门槛,放大限额和账期,而风险管理部门则坚持不降低准人标准,双方争执不下。

首先,什么是“销售确认”。按照正常的销售逻辑,货物出库,货款到账,财务进行“销售确认”,这样一个销售循环便完成了。若企业采用信用销售,通常会给客户一定时间的账期和信用额度,那么确认“实现销售”通常要等到一个完整的信用销售循环完成,比如给客户30天账期,20万元的信用额度,那么需要在账期截止日之前客户还款才能算作“销售确认”。因此在图1中可以看出,现款现货销售的路线远比信用销售短,且环节也简单。

由此可以得出双方矛盾的焦点是采用何种销售方式的问题。如果任意降低信用准入门槛,泥沙俱下,短期内由于降低了信用准入的门槛,公司产品会大量分货出去,销售部门压力会减轻很多。但是请注意,是分货,并未实现真正的销售,与图1对照即可明白,因为是信用销售,那么此时款项并未到账,但从销售部门来看,货物已经出库,如果考核指标确定宽松的话,即可完成销售任务,但随着信用期的到来,劣质客户将会浮现,

“潮水退却了才知道谁没穿衣服,”此时才是公司面临最大问题的时候。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风险管理的作用是筛选出风险可控的客户和订单。

目前国内各类型的企业,几乎100%采用了信用销售方式,只是在具体方式上有所区别。在信用销售方式成为主流之后,风险管理的作用自然会被提升到很重要的位置。在信用销售方式下,风险管理的作用不仅仅是挖掘出潜在的风险,更应该站在销售的角度去看问题,找出风险对冲的手段和方法,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促进有效销售,剔除风险无法对冲的订单。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在于发现风险,使用风险对冲手段,促成有效销售的达成,应该说,在这一点上,销售和风险管理部门本身是没有任何矛盾的,目标一致,目的一致,只是对于风险的尺度和标准存在争议,这需要双方对于过程、手段多沟通和磨合。

重视事前控制

风险的发展过程无外乎三个阶段,事前、事中、事后,这三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各不相同(见图2)。

根据新华信的经验,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三个阶段的划分,我们调查了1000多个样本发现这样的特点,后期出问题的账款,80%左右的原因是前期工作不细致,不充分,而后期20%的疑难账款通过法务诉讼解决的成本远高于账款本身。通过这样的数据结果,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信用风险管理必须前移,将风险控制在事前和事中。

以一家从事煤炭贸易的企业为例。虽然有多年积累的相对固定的客户,后期又开发了很多新客户,但是部分销售人员疏于对于客户的跟踪和管理,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凡是没有定期跟踪,走访,定期评估的客户均出现了大问题,而这些问题基本没有响应的对冲手段,直接转移到诉讼,而诉讼耗时漫长,可能最后不了了之。

认真分析这家公司的多笔账款发现,其中大约10份详细的客户档案,包括如下内容:信息搜集,客户走访记录详细记录,风险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开会的会议记录,客户的抵押登记情况等。而且这10个客户出现逾期、欠款、诉讼的概率不超过1%,出现过最为严重的情形就是因资金周转不开逾期了一个月。反之剩下的多笔账款,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由此可以总结出,发生风险的账款均为事前和事中存在疏漏。

应收账款并非越低越好

有这样一个现象,虽不普遍却极具代表意义。一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上级领导对于风险管理部门最重要的一项考核指标是应收账款的数量,要求应收账款的数量必须逐年递减。这给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造成极大的压力和业务困扰。面对这样的考核标准,每年快到考核的日子,业务部门停止做业务,集中力量要钱,得罪部分客户也在所不惜,即便是对于特别优质的客户,也采取先发货后开票的方式,以避开考核。虽然伴随风险管理部门将准入门槛逐渐提高,风险压力的确在减小,但是信用销售也在减少。如果降低风险是以销售减少为代价,这显然是与企业的目的背道而驰的。

应收账款是动态存在的,应收账款余额是随着销售额的增长降低而变化的,而任何产品一般均带有一定的季节特征,在不同的销售季节,出货情况不一样。以IT行业中的PC子行业为例,每年春节和暑假便是个人电脑销售的两个销售旺季。在销售旺季期间,应收账款会非常高,甚至会出现应收账款的历史峰值。

所以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不能硬性限定。首先,应收账款是动态波动的,会随着销售的波动而波动;其次,应收账款的余额高低,不是衡量账款质量的标准;第三,衡量应收账款质量的标准应该是账款质量,具体来说衡量应收账款的标准是风险可控,而不是余额高低。

信用销售应量入为出

任何一家企业实施信用销售都要回答一个问题,做这件事的基础是什么?除去产品竞争力的高低之外,更重要的是财务基础,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实力。

企业全程包括供、产、销三个部分。其中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是企业两个压力线。对于企业来说,希望应收账款周转越快越好,而应付账款越慢越好,以加快资金回笼,用较少的资金进行周转和生产。

但是这需要前提,企业能承担多大的信用风险和自己的资金压力。

当环境发生变化,下游客户出现多大违约数量时,企业就不能承受了,那么这就是企业信用风险的临界点。也就是信用风险的压力点,因此每个做信用销售的企业都应该做信用压力测试,量人为出,时刻了解企业的风险和资金压力情况。

图3是压力测试的基本流程,有几个关键词:风险因素、影响条件、损失测算、应对措施,这些构成了基本的决策过程。

从图中可以看到,风险压力测试的最终结果是预测企业能承受的最大风险是多少,以及造成这种风险的主要因素都有哪些。企业现有能够承受的正常运转资金减去能够承受的最大风险损失的值,就是企业最大风险承受资金数额,这个数额也就是企业的风险预算。压力测试对企业的好处在于,既能测算出风险预算,也能找出企业最大风险承受的临界值,对企业决策层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压力测试的程序一般是首先要甄别风险因素,找出风险因子以及这些风险因素的传播路径;第二找出影响这些因素发生变化的条件,这些条件在何种情况下会发生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和规律;第三根据这些来构建模型和测算损失发生的概率,根据发生的这些概率来测算损失;第四根据影响因素来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

超越风险看风险

柳传志有句话:跳出画中看画。做管理需要经常进行全面的考虑问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时候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做一做旁观者,超越事物本身去看待事物,这样也许就会有新的发现。

风险管理原则范文第4篇

关键词: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风险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098-02

近年来,大型集团企业日益成为企业组织形式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伴随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与组织层级的增多,财务风险的传导性与危害性变得更加显著,因而如何遏制随企业规模扩张而不断增大的财务风险便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一、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构建的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系统论强调整体性原则,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的各组成要素是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系统论强调目的性原则,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功能的发挥而实现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而系统功能的发挥又与系统的组成及结构有很大关系;系统论强调整体优化原则,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整体性能是否最优会受到该系统组成管理要素及要素间关系变化的影响,若想发挥系统的最优性能,就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系统组成管理要素及管理要素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优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系统整体性能的目的。

(二)环境分析起点原则

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它就有边界,边界外面就是环境。任何活动的实施都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活动具有主动适应环境并受环境影响的双重特性。管理的目标受集团企业战略目标统驭,制定集团企业战略目标是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只有进行环境分析,才能知晓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所面临的迫切形势,以及所面临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利用环境造成的机会,回避环境造成的威胁,发挥自身优势,回避自身劣势。所以,确立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时,必须以环境分析为起点。

(三)目标导向原则

目标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方向、也是评价管理效果的依据。我们应该以目标为导向确定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体、活动和保障措施。当然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施目标和集团企业战略目标应保持一致,这是由环境分析的结果确定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乃至战略管理的一部分,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可能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因此需要以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为目标,保持两者目标的一致性。

(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是指我们在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时,在确定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体、活动和保障措施,以实现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时,要立足于我国的现状,根据我国国情,而不是一味地照抄照搬国外的做法。当然,我们构建的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可以随着环境而变化、调整、优化,是适应环境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要求我们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及时改变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成要素,针对环境保护目标中出现的新的问题不断完善模式。目前,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面临的环境发生着非常迅速、异常巨大的变化,这对我们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层次和目标,明确主体、完善活动、健全保障体系、优化实施基础,合理保证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实现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整体目标。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

(一)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三层结构

1.目标层。目标是任何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也是指导实施层的重要依据。目标是实施主体的方向和考评依据,没有目标的行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没有目标的实施活动也不会实现预想的效果和效率。因此,目标层的目标要素就是按照环境分析起点原则分析、制定、选择的切实可行的目标。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包括战略目标和具体目标,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战略目标是集团企业层面的长期的、整体的目标,具体目标是不同层次责任主体的具体目标。

2.管理层。管理层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核心部分,是目标层诉诸于实践的具体表现。管理层包括责任主体、程序方法和保障体系等要素。管理层以目标层为导向受到目标层的制约,同时又对目标层层级目标的实现起决定作用。管理层更离不开基础层的支持和保障。因此,管理层是连接目标层和基础层的桥梁,它是目标层的具体实践和基础层的现实表现。

3.基础层。从目标的建立到为完成目标所开展的管理活动,基础层都是这个过程的基点。它立足于实际,详细分析目前面临的现状和实情,是整个框架构建的基础。管理层的管理主体、管理活动和保障体系受基础层的约束和限制,同时基础层又为管理层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要素分析

1.管理目标。管理目标是企业通过财务风险管理达到的目标,是我们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我们在构建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时就必须从管理目标出发。在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中管理目标属于目标层的要素。管理目标是在对集团企业的宏观、微观环境进行SWOT分析后得出的战略选择基础上进行战略评价,在确定企业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考虑了企业使命和风险承受度后制定的。当然,目标应该从上向下层层分解,每一层管理主体都负有与其权责相τΦ哪勘辍⒅副旰涂己吮曜肌

2.责任主体。责任主体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力量,其中,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站在所有者角度,通过有效管理所有者的财权,对集团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董事会是集团企业的经营决策机构,从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同样是经营者财务监督体系的核心和最高层。董事会从行政者的角度,通过全方位负责财务决策有效性,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监事会是公司的司法者,在财务风险管理领域,监事会应当全面了解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现状,跟踪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为完善内部控制所做的相关工作,检查和研究日常经营活动中是否存在违反既定财务风险管理政策和原则的行为;总经理及其集体是公司经营管理最高执行层。从日常财务监督的组织、管理和实施过程看,总经理及其集体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执行财务风险控制政策,制定财务风险控制的程序和操作规程,及时了解财务风险水平及其控制情况,并确保集团企业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恰当的组织结构、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技术水平,来有效地识别、度量、控制财务风险,并定期或者不定期评价财务风险控制的效果和效率;部门主要包括财务风险控制部门、财务控制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等。企业所有岗位能够实施或者参与财务风险管理的人,都是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通过各自职责的履行情况,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管理。企业所有岗位都是财务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之所以把子公司单独列为一个责任主体,是因为集团企业所属的子公司往往也存在背离母公司的倾向,从而使母公司面临失控,导致财务风险。

3.程序方法。程序方法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责任主体所表现的行为集合,表现为责任主体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行为举动,同时也是控制系统主要监督、控制的内容,包括规范的财务风险管理基本流程。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程序方法至少应该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应对和管理评价等。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实现的效果和效率是由责任主体实施程序方法的效果和效率决定的,必须加强责任主体实施程序方法的引导、控制和评价,以便使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朝着有利于管理目标去组织、贯彻和实施。

4.保障体系。保障体系是保证各责任主体按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流程来实施管理的程序方法得以落实的制度、机制和手段。保障体系是连接责任主体和程序方法的桥梁,是责任主体和程序方法的信息传递和沟通体系,是责任主体实施程序方法的保障机制。没有健全、有效的保障体系,仅仅依靠责任主体的程序方法,很难保证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的效果和效率,所以我们要建立、健全责任主体实施程序方法的保障体系。包括:完善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系统、开展信息化、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审计等。

风险管理原则范文第5篇

巴塞尔委员会关于

操作风险的监管要求

巴塞尔委员会在1998年的《操作风险管理》专题文件中,首次要求银行必须对操作风险进行专门管理,并提供相应监管资本的支持。2003年2月,巴塞尔委员会《操作风险管理和监控的稳健做法》,对操作风险管理提出了10大原则,内容涉及风险管理环境、风险管理措施、监管职责、信息披露等方面,指出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中应综合考虑经营规模、业务性质、复杂性等一系列因素,并强调,不管银行的经营规模与业务范围如何,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至少应包括由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制定的明确战略、浓厚的操作风险与内控氛围、有效的内部报告机制及应急预案等多种因素。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在其的《新资本协议》中正式将操作风险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之中。

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操作风险的3种计量方法,即基本指标法、标准法、高级计量法,3种方法在复杂性、风险敏感度和资本节约效应方面逐渐加强。基本指标法和标准法是针对操作风险管理水平较为初级的银行,其中基本指标法要求银行抵御操作风险的资本相当于前3年总收入均值乘以15%,而标准法将银行业务分为8个类别,分别以其前3年净利润均值乘以12~18%的系数。高级计量法则为国际活跃银行和操作风险管理水平较高的银行所偏重,其风险敏感度更高,但在具体运用方面由于涉及模型开发等复杂程度较高的工作,目前还处于在某些业务中局部使用和逐步推进阶段。

国际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的主要做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巴林银行、里昂信贷银行等多家知名银行由于操作风险防范疏漏而倒闭,操作风险管理问题开始日益受到国际银行业的重视。同时,由于银行业竞争加剧,产品服务日趋复杂多样以及监管部门要求不断提高等因素,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水平也成为银行业的客观需要。

有关调查统计显示,目前全球大部分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仍处于初步识别风险和数据积累阶段,将近10%的机构尚未着手进行操作风险管理,只有不足20%的机构将操作风险纳入日常管理。一般而言,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的大型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进展较快,资产少于10亿美元的小型银行则大部分刚刚起步。

近年来,国际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逐步走向集中化模式,除业务部门在操作风险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外,加强了管理部门和专职监控人员的参与,赋予其明确的权力。在欧洲地区,这种集中化趋势更为突出,并已明显走在同业前列。据穆迪公司2004年的一次调查显示,几乎所有欧洲银行都建立了集中化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在全行范围内应用和推广管理工具、管理方法、管理政策,负责监控操作风险敞口和损失,积累和集中处理相关数据,提交高层操作风险管理报告,规划操作风险缓释策略。操作风险的集中管理可以解决基层业务经理和风险控制人员缺乏全局意识,难以正确执行总部决策等问题。但与市场风险管理中控制交易员敞口的方法不同,对操作风险的全面管理和控制一般不容易仅落实到某一个特定部门或个人,而应由基层管理人员和专职支持部门共同负责,涉及一线业务人员,风险管理、信息科技,人力资源、法律与合规及稽核监察等部门。一方面,操作风险管理组织各环节应有较明确的职权界定,另一方面,要保证风险管理、稽核监察等部门在其所属分支机构中的适度独立性,以确保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有效和集中管理报告路线的畅通。

合理运用量化工具,识别和评估所有银行产品、活动、流程和系统中的操作风险,为进一步计算操作风险所需提取资本金做准备,是操作风险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当前国际大银行尝试采用的主流方法有:自我风险评估、损失事项登记、风险指标设置、风险打分卡等。

自我风险评估法是由操作风险管理部门或行内专家研究制定风险评估问题清单,并由操作风险管理部门人员、业务部门操作风险负责人、分支机构操作风险负责人组成工作组并定期召开研讨会。汇丰集团、荷兰商业银行等在实践中即采用这种方式,并且都是至少每年召开一次研讨会。如汇丰集团首先在各分支机构由业务部门人员进行集体讨论,再逐级汇集到分支机构业务联络员、操作风险联络员、分支机构首席操作风险官、分支机构首席执行官、总部操作风险管理主管。自我风险评估能充分调动有关操作风险管理各方的积极性和智慧,对全行操作风险战略和技术细节都能提供富有价值的专家性意见和行动指南。

损失事项登记是银行在积累了一定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损失事项登记系统,运用内部网络系统定期或实时报告操作风险有关情况,可包括查证操作风险损失原因、自动预警和通知、上载有关损失案例及分析、统计和复核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等功能。通过网上损失事项登记系统,银行可以实现对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和有关情况的实时了解和预警。

风险指标设置是指通过定期审查设定的银行有关财务指标或管理指标,来提醒银行操作风险变化情况。基本指标如按业务部门考察员工病假天数、合同工比例、系统死机频率等。荷兰商业银行已经设置了一整套风险指标系统,根据不同业务共设置了60个指标项目,提供相应的“红绿灯”警戒线系统,设置风险容忍度,向管理层定期提交概要报告。

操作风险打分卡,简单讲就是通过一定的转换系统,把定性评估转换成定量指标,以便对不同的操作风险类别进行排序。打分项设置和具体分值的确定因行而异,与各行业务经营特点和风险大小有关。打分卡方法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损失登记、风险指标等结合运用。

最后,关于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国际主流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都仍在探索与构建中,相对成熟、发达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显得比较落后。不少国际知名银行正在为建设理想的操作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而努力,这种系统将可实现从一线高效提取、积累数据,向后台和管理层综合提供各种信息的功能,并能与其他内部系统(必要时也可与外部系统)顺畅连接,以下载数据和运算。信息系统用户可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银行既可自行开发也可外购信息系统,但要注意两点:一要将重点集中在操作风险管理的关键领域;二要为今后更新版本和扩充功能预留必要的空间。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

风险管理的思考

一是以人为本,努力培育良好的合规机制和合规文化。这是强化操作风险管理的无形武器,也是国内商业银行非常需要的一种手段。合规,就是经营操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监管部门规章及银行内部制度的规定,强调合规,既要有相应的工作机构(合规部或合规岗)和工作机制,又要逐步建立鼓励主动合规的银行文化,这就需要加强对员工的教育,以人为本,长抓不懈。

风险管理原则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电力营销 管理系统 信息 数据 风险 措施

中图分类号:TJ760.5 文献标识码:A

1.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建设的原则

1.1界定工作流程方向

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是电力企业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此系统有着科学的信息体系结构和严密的业务流程,建立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意义重要,必须结合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让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在应用过程中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占有率,提升管理水平。建立起适应自己企业发展需要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摆在每个电力营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1.2确保原始数据的完整性

在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建设初期,需要把大量的原始数据录入系统中,这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录入过程中要要经过多部门的联合审核、监督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营销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和企业的效益紧紧相连,所以营销系统做为电力企业数据的集中区,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实现数据共享

建设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分析管理数据信息并逐步达到共享,因此在保证营销工作数据准确和完整性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到数据共享的目标。在把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综合成一个整体的同时,必须考虑到这个系统不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不断扩展,需要延伸内涵,与其它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整合,达到为电力系统服务的目的。

1.4技术上规范化

建设电力营销管理为客户服务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规范并统一了整个环节的电力营销业务,需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流程再造,取消了不必要的、冗余的环节,统一了各环节间的流程,通过数据共享缩短了业务流转的时间,还加强各环节间的相互制约和监督,所有数据和业务的及时上报和汇总使数据和业务的透明和公开成为可能,从技术上避免了以电谋私和以电称霸的发生,改善了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的形象。

2.电力营销信息系统风险的可能表现形式

按照风险的来源,可以将电力营销信息系统风险的可能表现形式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2.1技术风险

这里技术风险主要指由于电力营销信息系统本身在设计方面的缺陷,造成系统不稳定或不安全漏洞较多,导致系统重要数据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可能产生的风险。例如电脑黑客轻易地入侵,或者电费统计时可能的重复或遗漏等

2.2误操作风险

误操作风险主要指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无意识的误操作带来的风险。例如电价标准修改时出错造成大量电费误算。

2.3违规操作风险

违规操作风险主要指个别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可能利用工作之便,采用隐蔽的技术手段,蓄意对某些重要数据进行更改造成的风险,如2004年某地就发现了城区营业所微机员修改用户用电计量表表码,造成少收电费9.6万元的事件。备份管理的风险

2.4备份管理的风险

主要指数据库备份工作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与原数据库不符,或者在用于恢复数据库之前被人为改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2.5非法入侵风险

按照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可以将电力营销信息系统风险划分为全局性风险和局部性风险,前者指对系统产生全局性影响和危害的行为造成的风险,如造成全省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瘫痪或不能正常工作而且长期难以恢复,或者个别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将电费一次性划走等等。后者指对系统部分数据进行修改和危害的行为造成的风险,如某县级公司电力营销信息系统瘫痪或不能正常工作,或者部分用户数据被修改造成损失等。

3.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安全风险的防范策略

3.1在软件功能上施加必要的控制措施来保护营销数据的安全3.1.1增加必要的保护功能在突然断电、程序运行中用户的突然干扰等偶发事故。

3.1.2对输入系统的数据、代码等都要进行检验,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数据系统不予通过。

3.1.3增加必要的限制功能。

3.2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

3.2.1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起网络环境下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岗位责任制。按照业务的需求设定上机操作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并通过为每个用户进行系统功能的授权落实其责任和权限。

3.2.2建立严格的内部牵制制度对系统的所有岗位要职责范围清楚、同时做到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各岗位之间要有一定的内部牵制保障。

3.2.3建立必要的上机操作控制和系统运行记录控制

(1)建立严格的硬件操作规程。

(2)制定操作员访问系统的标准操作规程、明确规定各个操作员进人系统后执行程序的顺序、各硬件设备的使用要求、数据文件和程序文件的使用要求以及处理系统偶发事故的操作要求,如设备突然断电的处理、设备的重新启动要求等、同时要制定数据文件的处置标准,对数据文件的名称、保留时间、存放地点、文件重建等事项做出规定,以便统一管理。

(3)通过设置软件功能、利用系统提供的功能或人工控制记录等措施对各用户操作系统的所有活动予以记录,并定期由系统主管进行监察和检验及时了解非法用户和有权用户越权使用系统的情况。 3.2.4建立严格的硬件管理制度和损害补救措施,比如主服务器突然出错时,由备用的服务器接替继续工作。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确保硬件设备的运行环境、电源、温度、湿度、静电、尘土、电磁干扰、辐射等。

3.2.5建立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首先,系统投人使用之后,原系统的所有程序文件、软、硬件技术资料应作为档案进行保管,并应由专人负责,同时严格限制无权用户、有权用户非正常时间等对程序的不正常接触;在档案调用时也必须经系统主管和程序保管共同批准,并对使用人、程序名称、调出时间、使用原因和目的以及归还时间等进行详细的登记,以便曰后核查。

3.2.6建立预防病毒的安全措施。

3.2.7建立对黑客的防护措施。

(1)设置防火墙,使用入侵检测软件。入侵检测软件可以检测非法入侵的黑客,并将它拒之内部网络之外。

(2)抓好网内主机的管理。用户名和密码管理永远是系统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对网络的任何攻击,都不可能没有合法的用户名和密码。但目前绝大部分系统管理员只注重对特权用户的管理,而忽视对普通用户的管理。主要表现在设置用户时图省事方便,胡乱设置用户的权限、组别和文件权限,为非法用户窃取信息和破坏系统留下了空隙。

(3)设置好的网络环境。网上访问的常用工具有网络操作命令,对它们的使用必须加以限制,对系统的各种插件、组件、服务等资源通过一定的分析。

4.结束语

电力系统体制改革后,在管理创新和客户服务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另一方面,随着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扩大,为了顺应营销业务“集中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提高电力营销客服系统的效率和加快电网向优秀的服务性企业的发展,亟需设计研究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营销系统,实现全国营销业务一体化的管理格局,为社会提供更加真诚,快捷,方便和规范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郭远芳,张志翔.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体系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2]王运明.浅谈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总体策略[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

风险管理原则范文第7篇

关键词:模式 管理 风险管控

一、风险管控模式的作用

风险管控模式从管理内容、要求及方法方面提出了规范管理要求,为生产经营管理提供管理框架,解决风险管控“管什么、怎么管,控什么、怎么控”的问题。

二、风险管控模式的构建原则

1.基于风险的原则

“基于风险”就是根据实际情况,一切从现场实际出发的原则进行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因此,管控模式中的任何一个管理标准都必须针对特定要素的风险而设计,识别控制经营管理中的各类风险,指明管理方向,控制损失。

2.预先控制的原则

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过程管理,指导企业、员工如何规避风险,实现风险预先控制,预防风险发生。

3.系统性的原则

风险管理体系系统性的原则表现在管理系统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从横向与纵向形成一系列链条式的闭环控制。

4.全员参与的原则

风险管理的实施不是哪个领导或哪个部门的事,它强调企业的全员参与,上至最高管理者,下至每一个基层员工,全员参与是风险管理的基础。

5.持续改进的原则

风险管控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全过程,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持续改进是强化风险管理,实现整体绩效改进,使其符合企业方针政策的过程。

三、企业风险管控模式的构建思路

1.提高干部员工素质和风险意识,扎实风险管控基础

在企业风险管理中,人是最主要的因素,提高干部员工素质,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员工能动性,是确保风险管控的基础。

提高企业全体干部员工对风险管控的认识,风险管控不仅仅涉及企业风险管理,它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包括安全管理、内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因此,提升干部员工素质是风险管控的基础,把风险意识根植于干部职工的思想深处,贯穿到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增强搞好生产的自觉性。

企业风险管控是建立在共同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只有当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目标明确,观念趋同,风险管理才能更有实效。使每一个员工都有企业再小都应在风险管理控制制度的约束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观念;使每一个企业员工都要有风险控制概念和意识,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要受到风险管控制度的牵制和约束。

2.明确重点管控节点,规范管理标准

管控节点是风险管控中的风险防控点,按照风险控制原则,结合企业现行有效的风险管控内容和方法进行确定,解决业务活动中具体风险控制关键点。

管理标准规范化,主要是结合业务流程内容与自身管理实际,按照流程控制原则,提出具体管控内容与方法,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过程控制的问题。

3.构建模块化管理功能

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因此,控制风险要由哪些环节入手是我们构建风险管控模式的基础。根据油田公司内控手册业务流程并结合企业管理实际,确定风险管控七个基本管理单元(安全管理、风险评估与控制、应急与事故管理、作业环境、生产管理、能力要求与培训、检查与审核)。七个单元覆盖了企业传统生产管理的管理范围,并向相关联的范围进行了延伸管理。

4.构建风险决策管理和技术保障系统

构建风险决策管理系统。通过风险评估、风险分析,将评估与分析结果进行决策指挥。根据评估与分析结果,得出风险管理政策、目标与指标、责任制度、培训制度以及激励机制,确保决策与投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构建技术保障系统,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建立企业风险管理信息平台,统一协调处理设计与变化管理、控制环境管理、业务流程管理等。

通过保障系统抓好风险过程控制,以业务关键控制点为重点,建立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风险控制体系,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突出人员、设备和管理三大要素,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科学确定风险点,制定和落实管控措施,实现对各种风险的有效控制。

5.构建规章制度和管理保障系统

以落实管理规范化和职工作业标准化为重点,完善规章制度和各岗位的作业标准,建立规范、可行的工作规范、技术标准、管理手册,确保制度、标准的可操作性。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确保其安全运行,实现对现场作业风险的有效控制。

进一步完善非正常情况下各项控制措施,分系统、分层次、分岗位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流程、处置措施和职责分工,做到简明实用、便于操作。

3.6构建企业风险管控监督机制

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对风险管控实行有效的监督,进行定期评审考核,对风险防控不力的,及时进行纠正;对触及风险“红线”的,尤其是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问题,严肃追究责任,提高风险管控的效能。

四、结论

构建风险管控模式,使生产经营管理从现有的行政监督管理机制中解脱出来,利用科学的评估手段,得出符合企业实际现状的风险管理新模式,通过新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来管理企业,以期强化企业风险管控意识,实现企业风险管理真正自主管理。总之,实行企业风险管控,紧盯消除风险的目标、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把风险管控落实到生产经营工作中去,是我们构建风险管控模式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严武.风险统计与决策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2]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李中斌.风险管理解读.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风险管理原则范文第8篇

一、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主要内容

任何企业都存在涉税行为,自然也都存在涉税风险,涉税风险是世界各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通常,企业的税务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对税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理解不到位,未能正确履行纳税义务而受到查处;一是企业滥用税收筹划,盲目“节税”放大了税务风险而受到制裁。企业都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一切行为最终都是为了满足其经济利益,企业的纳税行为也是如此,在纳税活动上主要表现为少缴税、缓缴税以及不交税,以满足其经济利益,这些行为在不同程度上为企业埋下了风险隐患。税务风险具有客观性特点,只要企业存在一天,就不可避免地要纳税,企业必然要面临一些税务问题和税务风险,如果对涉税行为处理不当,企业的经济利益就可能受损。

按照企业涉税环节,税务风险可以归纳为六个类别:在企业内部引发的税务风险,主要体现在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制定上;对涉税政策理解有误造成的税务风险,如优惠税率的使用等;财务处理方式上引发的税务风险,主要体现在收入、成本、费用以及特殊项目的确认上;关联交易引发的税务风险,如内部融资等;发票管理和税务处理引发的税务风险,如增值税发票的保管、营业税的处理等;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引发的税务风险,如纳税申报单额及时性,税款缴纳的及时等。

(二)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信息的不对称是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可以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主观原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企业对税务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纳税意识比较淡薄;其二,企业税务机构设置不合理,甚至并未设立风险管理机构;其三,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管控制度不健全;其四,企业税务人员对税收政策理解不到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客观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我国现行税制存在漏洞,税收法律制度有待健全;其二,税收行政执法存在风险,税务执法工作有待规范;其三,税收政策存在不确定性的特征,税务机关与企业之间的博弈总是客观存在。鉴于客观原因一时难以消除,也是企业无法左右的,所以要从主观原因入手,加强自身的税务风险管理,尽量将税务风险降到最低。

(三)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紧迫性分析

近年来,我国逐渐加大了对企业税务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税务风险不但会使企业受到法律制裁,直接影响其经济利益,还会引发一系列的不利后果。首先,税务问题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税务风险往往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相关决策;其次,我国《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施行后,税务风险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信用评级,进而使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商业信誉受损,这对企业的长远利益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再次,税务风险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税收处罚成本,这回影响到企业的资金运行。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企业普遍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国内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应用还不成熟,税务风险管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在这种情况下,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就显得十分紧迫。

二、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具体途径

(一)把握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

企业的风险来自多个方面,对企业经营和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的一般并不是某一方面的风险,而是一系列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只有从企业的整体角度来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阶段,企业要想有效化解各种税务问题,防范各种税务风险,就应把握好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全面风险管理理论主要由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策略、信息沟通、问题监察等八个部分组成,税务风险管理应以此为理论基础,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实现科学、有效且全面的风险管理。

(二)重视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政策依据

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就企业税务风险问题下发了具体的指导性文件――《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明确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指出了企业应重点识别的税务风险因素,提出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应对策略,其具体内容为企业税务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据。企业应参照《指引》的具体内容,结合自身的经营现状,制定合理、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办法,构建科学、全面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以控制企业税务风险,防范税务违法行为。当然,在政策层面上,《指引》中的内容还有待完善,如内容抽象、范围窄、约束性较弱等。

(三)遵循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特殊原则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其特殊的原则。企业要按照税法规定,及时申报、准确申报、按时缴纳相关税务,履行其纳税义务,这就是纳税遵从原则,这也是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首要原则。此外,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还应遵循的特殊原则有成本效益原则、全面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目标导向原则、有效性原则等,这些原则可以为企业化解税务问题、防范税务风险提供必要的指导,促进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四)积极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框架

企业应从税务风险管理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体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积极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框架。实施框架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预防模块、风险识别与评估、事后支持与改进四部分构成。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主要有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目标设定以此为基础,构建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搭建实施框架,并将管理流程细化为事先、事中、事后三大模块;事先模块就是预防模块,设计预防模块要对企业的内外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以完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内控制度和组织结构;事中模块就是风险识别与评估,通常会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事后支持与改进模块的重点是企业基础信息系统的构建,以保障整个体系的有效运行。

风险管理原则范文第9篇

(一) 资产证券化理论

资产证券化是以特定的资产组合方式或特定现金流作为支持,在金融市场发行可用于的交易的证券的一种融资形式。它具有以资产来支持融资、结构性融资和表外融资、不会增加融资人资产负债表的规模的特点,并依据信用增级原理、风险评估原理和资产重组原理三大基本原理。

(二)财务风险理论

财务风险是每个企业都可能会面临的重要问题,财务风险的本质更确切的表现为一种微观经济风险,同时也集中体现出企业理财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具有客观性、全面性、不确定性、收益与损失共存的特征,是由于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财务活动本身的复杂性、财务管理工作主体的局限性和经营者的道德风险所引起的。

二、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风险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理论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企业在资产证券化财务风险管理中需要解决:识别资产证券化财务风险、选择财务风险分析方法、建立有效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完善财务风险的控制制度四大问题。

三、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相关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选取方法和影响指标选取的因素

1.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主要有:敏感性原则、广泛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可测度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2.选取评价指标的方法主要有:理论分析法、实证分析法、调查分析法和指标修正法四种。

3.影响指标选取的因素有:政治风险、法律风险和利率汇率风险三种。

(二)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相关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详见表1。

四、企业控制资产证券化融资相关财务风险的管理建议

(一)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资产证券化风险意识

企业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过程中如果涉及巨额资金,且过度损耗融资成本的话将会对整个企业的运营活动及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方面产生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企业在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进行融资的过程中,若果相关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准确清晰地意识到资产证券化融资所带来的相关财务风险,就会给整个企业的资本运营、财务管理等活动带来极大的挑战。所以,企业必须从提高自身风险意识方面出发提高各个相关部门及相关管理人员的资产证券化融资风险意识,从而达到整个企业从基层到决策层对证券化实施的高度重视。

(二)完善企业财务机制

1.合理有效的“财务风险隔离”制度的建立

2.构建与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相关财务风险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3.对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相关信息披露予以加强

(三)及时采取有效行动

当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发出高度预警提示时或出现财务风险时,企业相关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应该立刻将该种情况汇报给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便决策者在最佳时机采取最佳的应对风险措施,从而控制风险。该建议的目的在于尽可能的避免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业务的失败。

风险管理原则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营销 策略

一、企业营销风险传导管理的原则

根据企业市场营销风险传导的基本特点和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对企业的营销风险传导进行有效管理要遵循一系列原则,这些原则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经济性原则。企业营销风险传导管理的程度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管理程度太高是一种资源浪费,因为一定的管理水平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资源成本),而管理程度太低又不足以处理企业的营销风险传导所带来的企业风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为此,对企业营销风险传导管理水平进行经济评价是非常必要的,有很多方法可以对企业营销风险传导管理水平的经济性进行评价,这里采用差额法进行评价。

2.适度控制原则。企业风险传导控制需要企业防微杜渐、明察秋毫,严格把握每个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和不确定性的风险征兆,但风险传导控制仍然需要有一定的弹性。因为风险传导控制需要花费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规避或是降低了风险,但花费了巨大的风险控制成本也是得不偿失的。

3.适当控制原则。导致企业遭遇风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企业生产经营具有影响的风险因素的等级隶属度是不同的。因此,企业风险控制同样需要有动态的、系统的、权变的思想。

二、营销风险传导管理模型――“倒置漏斗模型”

1.企业营销风险传导管理方法分类。在众多的企业的营销风险传导管理方法中,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控制风险源,尽量减少风险源中的风险传导给企业;第二类是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第三类是针对企业现存的风险做文章,最大限度地把风险传导出去。

2.“倒置漏斗模型” 。控制风险源、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把风险从企业内部传导出去等三类风险传导管理方法往往不是单独使用的,大部分情况下是结合起来使用,把上述三类风险传导管理的方法集中在一起,设计了一个“倒置漏斗模型”,系统阐述企业营销风险传导的管理策略。通常情况下漏斗的形状为漏斗口一般在上方,开口比较大,漏斗底一般在下方,开口比较小,如果把企业比喻成漏斗,那漏斗口就是企业导入风险或者接受风险的入口,漏斗底就是企业排出或者导出风险的出口,风险流通过漏斗口,也就是企业的风险传导的导入口传入漏斗内(也就是企业内部),然后再通过导出口(漏斗底)传出企业。我们把正常放置的漏斗称之为“正置漏斗”,根据“正置漏斗”设计的风险管理模型称之为“正置漏斗模型”。在“正置漏斗模型”中,由于企业风险的导入口比较大,风险流进入企业内部就比较容易,并且,由于企业风险的导出口比较小,风险流导出企业就相对比较困难,风险流滞留在漏斗内(企业内)的时间就比较长,量也比较大,对企业就会造成比较严重的不利影响。

所谓“倒置漏斗”就是倒着放置的漏斗,根据“倒置漏斗”设计的风险管理模型称之为“倒置漏斗模型”。在“倒置漏斗模型”中,由于企业风险的导入口比较小,风险流进入企业内部就比较难,并且,由于企业风险的导出口比较大,风险流导出企业就相对比较容易,风险流滞留在漏斗内(企业内)的时间就比较短,量也比较小,对企业就不会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三、营销风险传导的预警管理策略

1.营销风险识别子系统。由于每个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有很大差异,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以及核心能力也各有不同,因此,没有一种风险预警的方案能够适应所有的企业。

(1)营销风险识别的基础。营销风险识别的主要依据是信息,因而必须建立灵敏的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系统。营销风险信息是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的结果。营销风险的原始信息包括营销风险历史信息和即时信息,也包括营销风险实际信息和判断信息,还包括国内市场信息和国际市场信息以及与该产品、该产业相关的科技经济社会信息。而营销风险的征兆信息则是指能够体现出来具有营销风险的直观的、经过加工处理的信息。

一个完善的营销风险预警系统需要需要几个方面的配合。首先要有强大的信息网来进行支持。信息网的作用是进行信息收集、统计与传输;除信息网外,其次还应包括高效的中央信息处理系统,同时还应建立科学的信息分析系统。中央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是储存和处理从信息网传入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甄别和简化。另外还应有信息分析系统,信息分析系统是对缺乏的信息进行分析并进行征兆信息的分析,从而精确地识别营销风险。

(2)风险识别的人员构建。通常来说,企业的营销风险管理由企业销售总经理全面负责,但企业的营销风险管理要求企业营销系统内部各方面必须相互协调,营销风险管理需要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的广泛参与。因此,从销售总经理到普通员工,都应把风险管理作为自己的一项职责。

2.营销风险评估子系统。企业的营销风险评估子系统的构建与风险识别子系统的构建一样,基础也是要有充分的市场信息。风险评估的参与人员也和营销风险的识别参与人员一样,可以是企业的内部人员评估,也可以是外部的专家做评估,还可以是两方面的专家一同做评估。至于企业营销风险的评估方法,包含定性和定量技术的结合。在不要求他们进行定量化的地方,或者在定量评估所需要的充分可靠数据实际上无法取得或者获取和分析数据不具有成本效益时,管理当局通常采用定性的评估技术对企业的市场风险进行评估。定量技术能带来更高的精确度,通常应用在更加复杂和深奥的活动中,以便对定性技术进行补充。

四、结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企业的市场营销风险及其传导越来越复杂,关于企业营销风险传导的研究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强化中国企业的营销风险意识,建立企业自己的营销风险管理体系,已经非常紧迫。

参考文献:

风险管理原则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4-0000-01

一、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联系

美国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COSO)1992年提的是“内部控制”,到了2004年是“风险管理”,其内容1992年时包括5个要素,2004年时包括8个要素,说明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有一个认识过程。内部控制应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一体化的,不能分割的。

内部控制解决的是常规性风险,风险管理解决的是非常规性风险,内部控制解决的是“如何正确地做事”,而风险管理解决的是“如何做正确的事”,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个企业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区别

“企业风险管理”概念的提出,并不意味着对原“内部控制”概念的摒弃。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并未取代内部控制,而是将内部控制框架整体纳入其中。企业风险管理涵盖了内部控制,是一个更为全面、广泛的概念。二者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企业风险管理涵盖了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管理除包括原内部控制的三个目标之外,还增加了战略目标;企业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除了包括原内部控制的全部五个要素之外,还增加了目标设定、事项识别和风险应对三个要素。(2)企业风险管理强调对风险的控制与应对。风险被定义为“对企业的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将产生正面影响的事件视为机会),涵盖了信用、市场、战略、声誉、业务及财务等各种风险。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计划、风险控制和风险应对。这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过程。其中,风险控制又分为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一种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内部控制不同于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首要工作是风险计划。风险控制是在风险计划既定的前提下,所开展的各种控制活动。风险控制除了包括内部风险控制之外,还包括外部风险控制。(3)企业风险管理注重对风险的定量分析与管理。企业风险管理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新的概念与方法,因此,企业风险管理可以在基于概率统计的基础上,合理确保企业的发展战略与风险偏好相一致,从而帮助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实现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而原来的内部控制只能在基于定性判断的基础上确保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三、目前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者及相关人员风险意识薄弱。加强企业环境控制与风险评估,是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效率与效果的重中之重。而当前我国企业缺乏一种可以辨认、分析与管理风险的机制,往往出现为了追求高收益而盲目投资等风险。(2)现有风险管理机构不足以应对企业风险。我国企业风险管理机制设计较晚,现有的规章制度也是近几年开始施行,而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却变化很快。变化较快的经营环境使得风险管理机制的风险应对能力削弱,甚至失效。(3)风险管理机构组织建设不健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明确规定: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主要包括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法律事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组织领导机构及其职责。(4)风险管理机构缺乏真正独立性。作为企业内部审计的一部分,风险管理机构存在独立性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中国大多数企业风险管理部门设立不完善、不系统,审计人员的职责不明确,企业风险责任归属不清晰,都造成了风险管理工作不可能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

四、构建体现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新机制

(一)构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创新风险管理理念

将全面风险管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全体员工在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下共同努力。学习和借鉴其他企业风险管理的技术和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本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新方法,创造一种优良的风险管理文化,改善内部环境,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得到发展。

(二)构建切合实际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

传统模式下,由于缺乏统一的风险管理决策,各职能部门成为风险管理的权威,严重缺乏对各项岗位职责的主动跟踪评价系统,往往是出了事故才来补。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确定风险控制环节,落实各部门的岗位管理职责,并对各部门的控制状况进行定期检查、评价和考核,强化风险管理责任,提高全员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有效地推进全面风险管理,实现从风险部门的防范转向全企业、全员防范,将内部控制管理由个人行为提升到企业的整体行为,使企业的内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三)构建全新的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原则

(1)全面风险管理原则。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要遵循全面风险管理的原则,即:全员管理原则;全过程管理原则;全方位风险管理原则。(2)分层管理原则。即将风险管理的决策、管理、操作职能分别赋予不同层次的机构,形成金字塔型的组织架构。(3)风险管理关口前移原则。将风险的日常监控职能直接设置到业务经营部门内,使风险管理更贴近市场,有利于及时发现风险、控制风险,体现风险管理与业务管理平行作业的特征。(4)协调与效率原则。要保证部门之间权责划分明确、清晰,便于操作;保证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方便、快捷,准确无误,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的高效运作。

(四)构建符合内控要求的业务管理新制度

传统分散风险管理模式下,各职能部门制定了大量的所谓“全面”的制度,但制度运行的有效性较差。究其原因,最主要是制度的制定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因此,要在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全面梳理现有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供销业务、财会业务、中间业务等各项业务的管理制度,建立起面向企业、覆盖所有业务品种和涉及业务全过程的内控管理体系,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同步。基层单位要加强对规章制度执行和风险控制情况的自查,形成定期检查的长效制度。内审部门要充分发挥审计的帮促作用,促使企业逐步建立起业务管理服从规章制度、业务考核服从统一标准的管理新制度。

参考文献:

风险管理原则范文第12篇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消息,《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指引》已于近日出台。

报道说,该指引的制定体现了审慎监管的原则,将有利于指导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更好地发挥资金融通功能,提高保险业资金运用管理水平,切实防范保险资金运用风险。

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指引》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突出保险资金的特性,注重保险资金管理的规范化;二是强调资金运用的专业化管理;三是兼顾先进性、适用性和创新性。《指引》作为指导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建立风险控制体系的纲领性文件,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根据本指引的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建立运营规范、管理高效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体系,制定完善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制度,并充分考虑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活动与措施、信息沟通与反馈、监督与评价等要素。

这位负责人说明,该指引所称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体系是指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为维护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健和保障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对保险资金运用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管理和控制的组织结构、制度安排和措施方法的总称,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的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他强调,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建立保险资金运用风险控制体系应遵循独立制衡原则、全面控制原则、适时适用原则和责任追究原则。风险控制体系包括资产负债管理、资产战略配置、资产存管、投资决策管理、投资交易管理、风险技术管理、信息技术管理、会计核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全过程的控制。

风险管理原则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体系 再造

前花旗银行总裁沃尔特·瑞斯顿有句名言:事实上银行家从事的是管理风险的行业。这句话道出了银行的核tD职能就是管理风险。然而,国有商业银行具有的却是一个失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在解决巨额不良资产和应对未来环境挑战的双重压力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再造刻不容缓。

一、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现状和失效原因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四大银行开始在信贷管理中全面采用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方法,后来陆续引进了信用评级、授信管理、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并成立风险管理机构统一专事风险管理,在审慎的会计原则、内控制度建设方面也取得进一步完善,随着银行经营范围和品种的扩增,风险管理涵盖的内容由表内业务到表外业务,从国内到海外分支机构,在不良资产处置方面也作了大量实践,近年来,风险管理逐渐得到重视并提到了经营管理的核心位置上来,制度、规则、方法和相关的研究得以丰富、完善,一个比较集中、统一风险管理架构雏形在四大银行内建立起来。与风险管理架构建设的进步相对照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有效性却存在严重问题,造成风险管理体系失效的原因之一是体制造成的管理层风险意识淡薄,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扩张上,对资本金、准备金充足与否并不真正关心,长期不良资产问题并未真正列入管理者的考核目标,四大银行高管人员没有因整个风险管理局面的形成和一再恶化而被免职的事例。在产权和公司治理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国家信用担保和注资行为使四大银行在技术上破产却免于遭受挤提和清算,事实上助长了严重的道德风险。原因之二是缺乏系统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在风险管理逐步被重视的过程中,虽然学习引进了西方银行的很多制度、方法,也形成了各自的体系,但是框架粗糙、基础薄弱、制度和技术平台没有建立起来,缺乏风险管理工具发挥作用的机制,在具体操作中经常被异化走形。原因之三是人员风险管理素养和银行文化跟不上,国有商业银行没有西方银行数百年的商业锤炼,缺少高度专业化的银行家队伍,缺乏规范的行业经营作风和优良文化氛围熏陶,形成了普遍的粗放经营习惯。

二、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再造的思路

1.熟悉现代风险管理的国际通行规则和构造有效风险管理体系的一般内容、方法、步骤,借鉴对照优良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确立风险管理体系再造的目标体系。巴塞尔协议框架原则已成为国际银行业通行的“游戏规则”,其对银行风险管理领域的指导原则得到普遍认同,也为指导国有银行再造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了基本框架。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思想、理论、方法,已经形成齐备的体系,用于指导变革、补充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现有体系的缺陷。以国际领先银行风险管理作为学习标杆,借鉴其经验,寻找差距不足。结合三个方面构造出国有商业银行一个较标准完备的风险管理机制。

2.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现状出发,抓住影响有效性的主要问题特征和薄弱环节,运用恰当的方法、措施、策略造就风险管理效果。无论是与巴塞尔协议要求还是优良银行的现行风险管理体系相比,国有商业银行在体制、市场环境、管理基础等方面有很多条件并不具备,所以只能从实际出发,在现状与目标之间,针对信用风险为主要风险、基础风险管理薄弱、风险管理人才和体制环境较差等特征,提出有效解决方法。

3.拓展建立和改造有效风险管理体系的思路。不仅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和现状着眼,还应在银行外部建立更广泛的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在面临新的风险管理问题上拓展思路,寻求良策。

三、国有商业银行有效风险管理体系的一般内容

1.风险管理的对象和风险处置方法机制

风险管理原则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巴塞尔法律法规体系

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是衡量商业银行生存能力的核心标准之一。随着我国全面开放金融市场的开始,构建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能力,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刻不容缓的任务。国际知名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信用风险管理原则》(PrinciplesForTheManagementOfCreditRisk),对银行业的主要业务活动即信贷资产业务进行了多方面详尽的规定,对各国银行信贷业务予以指导,充实丰富了以资本充足性管理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模式,尤其强调了健全银行自身的风险防范约束机制,对信用风险的管理、识别和控制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本文结合这一文件,主要讨论有关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问题。

《信用风险管理原则》主要内容建立信用风险战略。管理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对组织构成影响或潜在影响的任何因素。而管理战略则是企业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行动谋划和对策研究。对此,巴塞尔协议文本提出了3项原则,所述内容都是围绕着银行应建立信用风险战略或计划,要求董事会和管理层建设、执行和依照风险战略和政策,识别、衡量、监测、控制和处置信用风险,提高整个银行识别信用风险的能力。该战略计划具有以下特点或要求:含有授信业务目标;具有灵活性、稳定性和连续性,能够长期适用于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具备权威性,能够令银行的高级管理层严格执行;兼容性,即银行在引进和开展新产品和新业务之前,应采取措施设法将其中的风险置于该战略计划充分的管理和控制之下。

确保贷款行为在稳健的授信程序下运行。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对其业务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所辖服务区及其客户所规定的内部控制的信用高额限度。商业银行应根据国家货币信贷政策、各地区金融风险及客户信用状况,对各地区及客户授信。在巴塞尔委员会的文件中对这一部分提出了4项原则,要求银行制订和依据明确可行的贷款标准运营,在审批过程中充分掌握借款人和交易对象的信息,合理、审慎的确定对特定借款人的贷款限额,健全贷款的审批发放流程,配置好授信组合,采取适当步骤控制和缓解由于对关系人放贷而产生的风险。

保持对信用风险的衡量和监测。《信用风险管理原则》对此提出了6项要求,要求银行建立系统性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对风险进行持续管理。要求根据银行规模和资产状况设置好信贷人员管理幅度和职责权限,建立实用、严谨、高效、灵敏的规程,要求风险体系能够监测和评估单笔贷款以及银行资产组合的质量;鼓励银行开发和使用各具特色的内部风险评级系统来管理信用风险;要求银行掌握一定信息系统和分析技术以帮助管理层衡量所有表内外业务所蕴含的信用风险;要求银行建设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应能以及时、有效和可靠的方式,收集、综合、比较和传送银行与客户的内外部信息。

确保对信用风险的控制。在贷款质量出现下降,可能出现信用风险时,银行应具备强有力的补救程序,文件提出了3条原则。这些程序包括发现程序、评估报告程序、特殊个案处理程序。对信用风险的控制的原则性要求有:独立、持续进行信用风险管理评估,直接向高层提出报告,确保将信用风险控制在符合审慎监管原则和内部控制限额的范围内,对质量下降和有问题授信进行及时补救和处置等等。

应充分发挥监管者的作用。这份文件也阐述了监管部门对银行信用风险的监管职责应遵循的原则,提出监管者应要求银行建立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信用风险的有效体系作为总体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监管者应对有关银行信贷管理的战略、政策、制度和实践进行独立评估,发挥现场、非现场监管和外部审计师的作用。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法律制度的缺陷

我国的银行业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长期以来银行承担了过多的财政性职能,商业性信贷业务和政策性贷款业务并未加以区分,银行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国家对它也无风险责任要求,因而我国长期以来没有银行风险方面的法规。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国家加快了金融改革的步伐,一方面引导国有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过渡,另一方面开始重视外部的金融立法及银行内部的配套制度的建立。但在这些制度中信用风险方面的规定非常粗线条,并有大量的空白,其科学性、完整性还有欠缺。

上述巴塞尔委员会《信用风险管理原则》所倡导的动态、全面、持续监管风险的精神和规定基本阙如。如我国银行业核心立法之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大量是银行设立、组织方面的规定;在信用管理上主要规定的是信贷行为,而且着重于规定关于贷款发放规则和操作程序等经营性内容;对于风险监督管理方面的规定则只是涉及到信贷审批制度、关系人贷款限制制度、贷款保护法律措施及法律责任等。从立法内容上看,还停留在宣言式、原则性的规定,专门性的风险规定相比贷款正面性规定则显得很薄弱,缺乏操作性。

至于金融法规主体的行政规章方面,作为信贷核心法规的《贷款通则》只是在各章内容中分散地、原则性的规定了不良贷款分类、登记、考核、催收,贷款管理责任制、贷款债权保全等制度,没有对贷款风险这一重要问题做出集中、专门规定。较早前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是首部关于贷款授权、授信规定的法规,其主要内容涉及到了授信及授信原则、授信的种类、授信的监督这些制度,但也是停留在原则性规定上,对授信标准、授信程序、步骤、具体实施方法等操作性内容未深入的进行规定。

完善和创新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思考

要构建有中国特色并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有必要对现行的法规进行完善和创新,对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加以总结,提炼其基本原则、基本内容,上升到立法层次,更有必要进行法律移植,吸收发达国家较先进的办法和国际通行的制度。巴塞尔委员会《信用风险管理原则》就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目前,我国的银行信用管理法律制度是以法律(《商业银行法》)为纲领,行政规章(《贷款通则》、《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等)为骨干,以大量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为主体的体系。笔者认为,应进一步借鉴国外经验,更新思路,确立严密完整、内外结合、坚强有力的信用风险管理法律体系。所谓严密完整,即建立以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为骨架,以金融机构创制的内部管理规范为网络的立体式法律即规则网络,健全国内的金融风险管理法制,并且和国际通行的金融规则实现合理的接轨,发挥各自的优势以扬长避短。所谓内外结合,“内”是指金融机构内控机制,要求建立以风险评估和控制为核心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信贷资产管理责任制和预警系统、考核指标体系;“外”则是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手段,包括行政许可、行政检查、行政指导、审计、警示、处罚的方式。

风险管理原则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特征;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6(C)-0274-01

一、企业年金管理风险控制的基本特征

企业年金管理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过程,风险控制在这一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这是由企业年金的资金性质所决定的。同时,由于企业年金管理过程的复杂性,且参与者众多,因此,它会具有相对较长的风险控制链。

(一)企业年金的性质决定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的基本功能就是要为参与企业年金计划的职工在退休后提供一部分收入来源,目标则是使参与计划的员工在退休后生活水平不致下降太多。从本质上来说,企业年金的性质和基本养老保险类似,都是员工在退休之后的“养命钱”,这一性质决定了企业年金资金具有强烈的低风险偏好,对它的管理应是低风险导向的,使年金资产在相对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反过来,风险控制措施得力与否也决定了企业年金计划是否会具有足够吸引力,能使员工积极参与,所以,它也是影响到企业年金长远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二)企业年金管理的风险控制链长。根据有关管理办法,企业年金基金实行个人账户管理,所涉及的各方当事人包括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受益人等。在各方当事人之间,会形成各种关系。企业年金管理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还有待补充完善,受托投资管理人对企业年金资产管理的理念、原则、风格及需求等也都还需要有了解、适应和熟悉的过程,我国的金融市场和监管体制也正处于重大改革和创新阶段,这些都有可能给企业年金管理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

二、企业年金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及其种类

(一)信用风险。企业年金的运作,是以信托关系及委托关系为基础开展的。企业和职工与企业年金受托人之间是信托关系;而受托人与账户管理人、投资机构、托管银行之间是委托关系。这两种关系就其本质而言,都是基于对受托人或人的信任而建立起来的,所以,信用风险也就成为了进行企业年金管理时首先要考虑的风险。(二)投资管理风险。在企业年金管理运营的整个业务流程中,投资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方面,它是员工未来的养老金,这一性质使它不可能以冒很大风险为代价去搏取高收益,所以,安全性是其投资运营的首要原则。另一方面,企业年金资产必须实现保值与增值,以维护企业年金计划受益人的利益,所以企业年金的流动性要满足基金的备付需求和增值目的。(三)操作风险。在企业年金的管理中,导致操作风险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投资管理人制度上存在缺陷、人员素质上存在不足,或者技术支持没有到位等。具体包括:(a)制度风险。(b)人员风险。(c)独立性风险。(d)技术风险。

三、企业年金管理的风险管理模式选择

对企业年金管理进行风险控制,必须在清晰地分析企业年金管理中的风险特征,相应确立风险管理的策略与偏好,制定出风险控制原则,并进而通过一系列具有可行性的措施,付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