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学习历史论文范文

学习历史论文范文

学习历史论文

学习历史论文范文第1篇

贝塔朗菲把“系统”定义为“相互关联的元素的集合”,即由若干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律的整体。一切事物都作为系统而存在,系统性为一切事物的根本属性。历史知识及其学科更具有突出的系统性特点。所以,运用系统论研究历史及历史教学,更具有方法论意义。这里,只谈如何运用系统论诸原则,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整体性原则。这是系统论的核心。它认为,系统是由诸要素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这个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并非其诸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诸要素组成为一个整体以后,这个系统就产生了其诸要素所没有的性质和功能。换句话说,整体与部分存在质的差别,部分组成整体以后,就扬弃了部分的质,整体则呈现一种综合性的新质。亚里斯多德把系统的这一整体性质,表述为“整体大于它的部分之和”。贝塔朗菲肯定了这个古老的哲学命题,认为它在今天仍然正确。下面就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例来说明。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作为一个系统包括下列诸要素:

─前提条件: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资金: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原因┤可能条件┤雇佣劳动力:圈地运动

│─技术:工场手工业技术积累

─必要条件:国外市场不断扩大

上列诸要素都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可能导致工业革命;只有在上列诸要素结合为一个整体的时候,才能产生整体效应,使工业革命臻于成熟,而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因此,我们不能机械地看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要辩证地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要把眼光只放在个别事物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要树立整体观念,从系统整体角度来观察和研究局部现象,以便正确地认识局部的地位和作用。据此,我们在历史学法指导上,就要让学生学会综观历史,从宏观上认识历史,掌握历史发展的总体关系。所谓总体关系,可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古今中外的历史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一般来说,大都贯穿着一条或几条主线,如: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有三条主线: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国人民的探索史。1949年以后的中国现代史有两条主线:新中国的崛起史(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史(指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而上述各条主线是紧密相关,不可分割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环绕上述基本线索组织史实,使学生头脑中混杂的知识有序化、系列化,并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又如关于世界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可用两句话来概括: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和基本定型的历史;世界现代史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走向衰亡,社会主义、民族解放运动走向胜利的历史。这就是世界近、现代史的基本内容。据此进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撑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而且有助于学生认识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又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从而坚定学生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二是各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历史发展过程有连续性,也有阶段性。贯穿于历史发展全过程的基本线索,即其连续性,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即其阶段性。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基本特点,即其阶段性。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既是它跟其他历史发展阶段相比较而具备的不同点,又是这一历史发展阶段许多历史现象的共同点。把握了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历史共性,也就把握了它的总纲。纲举目张,这个总纲下的子目问题,也就易于把握。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特点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其间除西晋的短期统一外,分裂割据的时间有340多年,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民族大融合。而民族大融合这个基本的特点,在当时许多历史现象中都有体现。从诸葛亮治蜀到山越迁出,从五族内迁到十六国混战,从北朝各族大起义到北魏孝文帝改革,从北方经济、文化生活到江南经济的开发,无一不渗透着民族融合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在这一基本特点的综合控制下,对上列诸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从分裂走向统一,为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的结论。

结构性原则。结构是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组织形式,即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它说明是系统内部诸要素是怎样结合为一个整体的,它反映的是系统内部的有机关联性。而系统的整体功能,就是由它的结构决定的。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功能。例如:英国工业革命作为一个系统,包括纺织、冶金、采矿和交通运输等工业部门的技术革新。而上述各个部门以相互制约与相互推进的方式存在于一个系统之中,并使这个系统出现整体功能——从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

层次性原则。这是指系统与要素即子系统之间的地位、等级和相互关系。系统与要素是相对的。在一定范围内是要素,在更小的范围内则是系统;相反,在一定范围内是系统,在更大的范围内则成为要素。例如:抗日战争中存在着正面战场的抗战与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这两个战场对于它们属下的诸战役来说,各自成为一个系统;但对于抗日战争来说,则成为要素;抗日战争对于其属下的两个战场来说,是一个系统,但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来说,则成为一个要素。

根据结构性与层次性原则,我们在历史学法指导上,就要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以掌握历史课本的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读书的方法,是学习历史的最基本的方法,不少学生的读书是死记硬背,即读一句,记一句,记一句,读一句,返来复去读了好多遍还是不得要领,一时强记下来的知识,很快就忘记了。究其原因,就在没有掌握课本的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那么,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掌握课本的知识结构与知识体系呢?

中学历史课本实际上是根据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与层次性原则编写的。它包括目标、正文、地图插画、注释、习题和大事年表六个部分,组成为一个有机的多层次的统一整体。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读书的要求应是:从目录到子目,从正文到注释,从地图插画到大事年表,都不能忽视。要让学生做到:读目录了解全书的总纲;读正文,具体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读地图插画,形成空间观和历史感;读注释,帮助理解课文,开拓视野;读习题,巩固所学知识;读大事年表,树立时间观念。

当然,最基本的一环是指导学生阅读正文。它要求学生结合目录揭示的基本特点,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对每一个子目下的一段或几段文字,进行具体的分析。务必做到:紧扣子目,划分层次;编写提纲,提炼要点;推敲词语,圈点批划;分析史实,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认识每一节课文在整个章节和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子系统与母系统的关系。此外,教师精心设计的板书,也能在读书方法上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一面好的板书,能揭示教材的内在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立体化,可视教材的“再创造,再浓缩”,也可视为教师钻研教材的读书笔记。所以,这种板书不仅是一堂优质课的一面镜子,也是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形成良好读书习惯的样品。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板书,不要把它看作是可有可无的。

开放性原则。任何系统都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同其周围的环境即其他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与周围环境的有机关联,使得系统具有开放的性质,故又称为开放系统。具体说,它同其周围的环境有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交换,有相应的输出和输入以及量的增减。总之,环境是系统存在发展的外界条件,系统又给予外界环境一定的影响,二者处于相互关系之中。例如:反对法国殖民统治的海地革命这一个系统,其革命进程就跟远隔大洋的法国政治形势的变化有关。1789年法国革命的爆发及其面临的外国武装干涉,使之无暇顾及海地,这有利于海地革命;而当拿破仑稳定法国局势后,又派遣大军开赴海地,则不利于海地革命……。法国的政治形势这一系统影响着海地;海地革命胜利又揭开了拉美独立革命这一系统的序幕。

因此,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内部诸要素的联系,还要考虑它同外部诸系统的联系。据此,我们在学法指导上,就要让学生学会横观历史,了解历史现象的横向关系。所谓横向关系,可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是中国历史跟世界历史的关系。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使是古代中国也不是孤立于世界单线发展的。如:汉朝的丝绸之路,唐朝的对外交通,南宋和元朝的海外贸易,明朝郑和的下西洋,以及四大发明的西传,都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突出例证。一般说来,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时,不会忽略这方面的问题,但在学习世界古代历史时,常常把中国丢在一边。对此,我们在讲到某一强盛帝国的形成时,应启示学生联想当时正当中国的什么朝代,并说明它们的关系。至于近代中国与外国历史的密切关联,就不言而喻了。

二是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历史事件的关系。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不可避免地要跟周围甚至更远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即使是古代美洲的历史也不例外。例如:中外学者早就提出5世纪时,中国梁朝高僧慧深东渡墨西哥,以及殷人东渡墨西哥后,在那里传播中国殷商文化等问题,当然,这些新课题有待进一步证实;但印第安人的祖先来自亚洲东北部移民,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等作用,在明朝中后期传入我国,则是不争的事实。可见,世界上任何一个地区或国家都是一个开放系统,它所发生的历史大事,都会给予外界以不同程度的影响。古代世界是如此,近现代世界更是如此。

动态性原则。结构性开放性,总称为有机关联性。系统的有机关联性不是静态的,而是随时间变化的,是动态的。有机关联性强调的是空间关系,动态性强调的是时间关系。即:一方面,系统内部诸要素分布的位置与组合方式随时间而变化;另一方面,开放系统每时每刻都处于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流动之中,以保持它的积极运转。显然,历史在这方面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历史本身就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在这一历史长河中,各种历史现象都随时间的迁移而变化,都有它的前因后果,所以,历史是一门时间性最强的学科。

因此,我们要以动态的观点来分析考察事物,注意事物的运动状态和运动的过程。据此,我们在历史学法指导上,就要让学生学会纵观历史,了解历史现象的纵向关系。所谓纵向关系,不外这几种情况:

一是肯定的关系,即因果关系,或承袭、发展的关系。如: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与希腊的兴衰,新航路的开辟与英国工商业的发展,拿破仑战争与意大利民族意识的勃兴,俄国1905年革命的失败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等等,皆为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又如:在我国农民战争史上。先后出现了一系列战斗口号。如北宋的“均贫富”、南宋的“等贵贱,均贫富”、明末的“均田免粮”,它反映了农民斗争水平的不断提高,最后,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把农民战争推到了最高峰。这一系列口号、纲领之间具有明显的继承、发展关系。

二是否定的关系,即跟前一事物相对立而产生的关系。如郡县制之于分封制,初税亩之于井田制,科举制之于士族制,两税法之于租庸调制,皆是。

三是否定之否定的关系,即否定了前一事物之后产生的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自身又被另一事物否定的关系。如:我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反复交替,而最终走向巩固的统一的现象即是。

学习历史论文范文第2篇

在初中教学中,有很多学生不喜欢学习历史的原因主要体现在:由于历史所讲述的是以往过去的事情,学生无法感受其当时的氛围,更不能体会当时那些历史人物的心情、感受。因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为了要提升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合理的、形象的、生动的历史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的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首先可让学生观看一些图片,从图片中了解一些有关吸食鸦片之后对身体、心灵等的创伤、摧残等,接着再让学生阅读该章内容、材料,促使学生通过图片认识并感受到当时鸦片走私对我们清政府的经济、政治、文化、贸易、军事等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然后,教师这对这些危害进行提问:假若你作为当时的林则徐,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该怎么做呢?你会禁烟吗?那么,又要如何进行禁烟运动呢?通过创设这样的历史教学情境,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将学生引入该章知识中去,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教学,有助于教学目标与该章内容在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很轻松的就完成了。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伟大性,在无形之中就改变了学生对历史的看法,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慢慢的喜欢上历史。

还有另外一方面,大多数学生是站在历史发展旁观者的角度去学习、去感知的,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引导学生,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慢慢的走进历史教学情境。例如让学生找一些文字资料、讲一些小故事、借助多媒体软件播放有关的视频资料、听一些历史歌曲等等,这些都会让学生逐渐对历史产生兴趣,有助于他们由远而近的感受、学习历史知识。同时,这也为学生在以后的历史学习中实施自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结合身边的历史知识以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

首先,要将课堂教学知识与学生身边已发生的历史知识相结合,并且在课堂中或者是上课之前穿插一些同学们所感兴趣的或者是急于知道的知识点:如中国姓氏的演变,回族的形成,中国服饰的演变过程等。第二,堂课中要结合本地区的有关知识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求知欲望;通过这些客观的历史不仅能拉近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能促使学生感受到:其实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例如:在教学有关新疆伊犁被收复的知识时,首先给出学生问题:伊犁是什么时期设立的?阿古柏是什么时候侵略新疆,且经过如何?,期间都有哪两个国家支持阿古柏呢?清政府内部就边疆问题发生了什么样的争论呢?左宗棠是以什么样的决心收复新疆的呢,其策略是什么呢?那么,我们清政府又是如何将伊犁收复的呢?收复新疆又有何意义呢?针对这一连串的问题都是与本地区的历史是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促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正当同学们认真思考的时候,就是教师最佳的教学、引导时机。又如我们讲到的宗教问题,将本地区的伊斯兰教与一些迷信等进行联系,并且还要对其中的有关风俗习惯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在生活就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历史。第三,将时政热点与该堂课的教学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因为如今的时政热点中都蕴含着较为复杂的历史因素,借助这些时政热点,不仅能有效的教授历史,还能帮助学生及时的理解时事政治、政策变动等,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点。例如:利比亚的战争,科索沃问题,环保问题,气候问题,中国的三农问题等,

3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思维是从疑问和好奇开始的[1]。在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要依照新课标下的教学目标、要求,始终抓住课本中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将现实生活有机的联系起来,为同学们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同学们,你们若是生活在战国时期,请问在农业生产方面,你们会使用何种工具呢?”在创设问题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历史场景来提问,例如:“若是你们现在生活在宋朝时代,你会参加或者是欣赏什么样的活动呢?”以上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就会为了要找出答案而认真的翻阅教材、工具书,或者是与周围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等。当同学们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或者是个人的思考、讨论、探究之后,教师再对其进行点拨,不仅能有效的、准确的解决问题,还能培养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习历史论文范文第3篇

备课就是对教学各环节的策划,也是教学中的起始环节,它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为使学法指导既具针对性,又具实效性,必须在备课中兼顾学法指导,并对此作精心设计,这是搞好学法指导的先决条件。

1.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教会学生掌握探求历史真理的方法,使之能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从而为提高历史认识创造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根据典型材料改进教学设计,加强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指导,这是学好历史的基础之一。例如,《鸦片战争》的备课中,传统的教学设计是:①战争前中西方社会的对比。②鸦片的输入及危害。③中国的禁烟运动。④第一次鸦片战争。⑤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这样的组织虽然面面俱到,但既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使学生掌握历史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即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如果改为这样的设计:①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源是什么?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原理?(传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②林则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为何称之为民族英雄?(传授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理论)③当时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人民群众为何会支持林则徐的禁烟斗争和以后的抗英斗争?(传授阶级矛盾服从于民族矛盾的原理)④是否可以认为没有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传授偶然性与必然性辩证关系的观点)⑤是否认同“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是必然的”观点?(传授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观点)⑥“落后应该挨打”、“落后必然挨打”的观点中,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定论)通过这样的“政史结合”,既加强了方法的指导和理论的传授,又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2.以典型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动力是能否学好历史的根本问题,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有关材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学科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得天独厚的,备课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具体可以从四方面着手:①利用直观手段(如实地参观、图像资料等),以生动传神的课堂描述、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合适的乡土材料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情感教育。②利用著名历史人物的优秀业绩、高贵品质、治学态度等——进行意志品格教育。③史论结合,传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进行方法论教育。④利用典型材料,培养学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学生一旦形成了崇高的思想境界,就必然表现出崇高的责任感,学习知识、钻研学法也就有了更高的自觉性。二、课堂教学渗透学法

课堂教学是教学诸多环节的中心环节,它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与反馈情感交流和行为相互作用的主阵地,备课中的教学设计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因而学法指导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讲决定于这一环节。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能否有机地渗透学法指导是关键所在,在教学中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采用谈话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明确向学生提出以下思考提纲:①怎样概括近现代美国经济发展的轨迹?②近现代美国的对外政策具有怎样的变化过程?③美国对外侵略扩张过程中针对特殊地区或特殊时期是否有特殊政策?④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中,你受到什么样的历史启迪?⑤选辑有关史料,供学生阅读分析。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在学生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作提示或总结;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为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去综合史实,提炼要点,互相讨论,修正结论,从中解决“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的问题。

三、课外辅导点拨、强化学法

一方面课外辅导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另一方面学生对课堂教学中教授的学法,去实践或自我探求学法一般也要在课外进行,因此,课外辅导中点拨和强化学法是学法指导中的又一重要步骤和手段。

细致地做好解题指导,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不仅需要知识、理论,同样需要方法和技巧。而方法和技巧的形成和掌握,需要训练和指导。

首先是审题能力的指导。通过指导来提高学生对与习惯表达不一致的已知条件的等效转换能力,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的挖掘加工能力;排除无效信息,提炼有效信息的扬弃能力等。

其次是深刻理解题意的指导。通过指导使学生对问题外露的能分清题型、要求、限制等,对问题内藏的能找准切入角度、分析层次及所用的知识点、理论或历史规律等。

再次是指导学生养成反思答题过程的习惯。主要是反思答题是否正确、全面,以此来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辩证性和创造性。

【摘要】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教学,由于方法不得当,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的也很辛苦。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兼顾学习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

【关键词】教学学习方法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林强.谈谈教学方法与方法教学.山西医学教育,2004,(1).

[2]姜建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0,(4).

学习历史论文范文第4篇

1.小组讨论分析历史问题

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过程。许多学生在分析历史材料、解答历史问题时,常会出现答题要点不全、分析不够深入的情况。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就是因为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缺乏交流讨论,看待问题较为片面。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例如,教师在讲到《洋务运动》时,可以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在学生开展小组谈讨论时,教师要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清朝的洋务运动是否成功?分析洋务运动成败的原因;指出洋务运动的主要成果。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在学生完成讨论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将合作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2.互相批改课堂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解答历史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堂练习,然后让各个学习小组互相批改练习作业。在《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这些课文内容中出现了大量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都是历史中考的常考内容。例如,2012年海南中考简答题就考到了《南京条约》的核心内容以及对中国的负面影响。不少学生在答题时漏答了“条约导致中国社会性质转移”这一要点。教师讲完《南京条约》后,可以让学生尝试解答这道中考真题,然后让学生互相批改答案。

3.学生合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背诵

死记硬背不一定能学好历史,但不记不背一定学不好历史。虽然当前初中历史实行开卷考试,但如果将简单的内容记忆下来,可以大幅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性。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引导学生背诵知识要点。例如,教师在讲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知识框架进行整理,然后按照知识串联的线路背诵重点内容。一些小组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进行整理,分为背景、起因、经过、成果、经验等部分;一些小组分别整理英、法、美等国家工业革命资料。开展小组背诵时,可以让一个同学背诵,另一个同学从旁提示,然后再互相交换。

二、结语

学习历史论文范文第5篇

(一)时展的需要

合作是现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生存和发展方式,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合作与人类社会的每一点进步都息息相关。中国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国家,由于积极与其他国家合作,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蒸蒸日上,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历史发展中高难度的挑战和与世界接轨的重要发展阶段。要想继续在世界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就要不断改革创新,要培养具有与时俱进的新时代人才,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需要具有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信息处理和创新意识的人才。而我国的传统教育只注重知识的获取,对于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却缺乏重视程度,要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复合型、多样性、创新型、合作型等等,就必须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因此将合作观念引入教学系统,改变教学模式,是适应新世展的必需。

(二)符合中学生身心发育特点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求引发的,不同的需求会引发不同的行为。而需求又分几个层次,其中最低层的是生理需求;中间层是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最高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各级层次的需求对应着相应的个体发展。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在身高体重急剧增长的同时,心里发展也进入到一个重要的阶段,学生不断增强自我意识,情感内容是越来越丰富,随着求知欲望的增强,自我表现力也不断增强,同时交往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他们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心理学家的理论对于我们教学有深刻的启发作用。合作学习正是满足学生内部需要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给学生有更多的互助学习机会,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交往、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满足了学生对情感和精神的需要,学习也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因此,作为老师应根据学生此时的心理发展特点,积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指导学生积极融入课堂,确立相应的学习目标,让同学之间相互探讨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社交能力,在合作过程中积极帮助学生正确地对待自身的优缺点,学会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同时通过彼此合作、互教互助,学生不但享有自我成就感;而且也满足了对友谊的渴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提倡学生的探究、自主与合作学习,改变传统学习的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国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2012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把初中历史课程的标准目标定为三个方面: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第三部分的要求是:在对历史事实了解的基础上,要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试着去探究历史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逐步学会分析和评价历史事物,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历史,汲取历史中的经验教训。这里主要是指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要能够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能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合作学习的过程正是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二、合作学习———切块拼接法的运用

目前已经得到较为严格的实验验证的合作学习方式主要是以下7种:游戏竞赛法、成绩分阵法、切块拼接法、切块拼接法修正型、小组探索法、共同学习法、小组辅助个别学习。切块拼接法所适用的历史教学材料是由几个相对独立、相互关联的内容组成,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专家组”的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自行解决问题。实施步骤可归纳为:(1)自创情境,激发兴趣。(2)分割任务,引导自学。(3)专家探讨,合作参与。(4)回归原始,深入参与。(5)精讲释疑,教师参与。(6)组织测验,拓展成果。下面以初中历史九年级(下)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教学为例,来阐释切块拼接法的具体运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掌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具体表现、重要表现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过程和方法:本节教学运用合作———分析归纳学习的切块拼接法教学,导入图片、资料,教师指导思路,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正确结论;引入讨论问题,分组讨论,共同探究,积极探索。情感价值观:认识世界经济全球化下各国互相依存、互相竞争关系,应对全球化,关键在自己。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为民族努力奋斗的志向。分析我们的挑战,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2.难点:从利弊两方面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三)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考考你:图片演示,从现实生活出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你认识这些世界著名品牌吗?你知道哪些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销售?

2.切分任务,引导自学。

多媒体展示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将本课内容主要归纳为4个问题:(1)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3)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4)中国与经济全球化。各合作学习小组首先阅读全文,然后根据老师分配的任务,重点阅读将要参加讨论的论题。各小组成员积极地投入到各自自主学习的问题中,为即将探究问题做好充分准备。

3“.专家”讨论,合作参与。

教师呈现相应的图片、材料。每个基本组的总任务相同,但各个成员的子任务却不同。每个学生分到任务之后,就专门负责钻研自己的子任务。接受同种任务的组员组成对应的专家组,讨论相同的问题,最终形成最佳答案。

4.组员回归,掌握了子任务后,各自回归自己学习小组。每个成员在自己小组内,将自己学习到的内容与其他组员共享。与此同时,也将总任务顺带完成。

5.精讲释疑,教师参与。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绝大部分能够很好地完成教教学任务,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问题总结得不够完整,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及时点拨,如在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时,课本介绍不多,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和老师呈现的资料,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来考虑,这样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积极作用:(1)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对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参与国际竞争、增加就业、发展本国经济是一个良好的机遇。消极影响:(1)扩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2)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6.拓展成果,组织测验。

在新课内容结束时,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应进行相应的测验。要人人参与,内容应覆盖大部分学习要求,特别是通过测验能巩固新课内容的重点、难点。

三、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动”的欲望

要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科学地设计,利用学生喜欢交流和互动的天性,借助于小组的合作形式,提高学生全方面的学习能力,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与时效性,从而使教学“动”起来“,活”起来,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

(二)教师要在思想观念上转变过来

教师要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在讲课时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敢于放手学生,不能总想直接教给学生知识,应解放思想,大胆放手,从而让给学生在课堂上有表现的机会。

(三)教师要找到一个最佳切入点

学习历史论文范文第6篇

1.1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有一大部分内容非常生动且感人,这就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例如:讲“戊戌六君子”的课时,教材中有段“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维新变法领导人之一的谭嗣同,当变法失败后发出的感慨,有着非常鼓舞人心的气势,像这样的史料教材中随处可见,所以这样的史料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1.2增强历史感

历史本身的教学就有强烈的历史感,在一些课堂上,适当的增加一些古文,不仅可以增强历史感,还可以使历史教学具有时代特征,如:在讲禁烟运动的课时,林则徐写到:“(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句话表现当时鸦片的危害严重性,同时也表明要求禁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3培养探究精神

历史学科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具有思考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的记住某些答案或解释,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阅读一些史料,进而学生可以对史料进行直接的探索。如:通过阅读英国《大》和《权利法案》的史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思考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形成的渐进性和创新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学生经过相互之间的讨论,这样可以避免死记硬背,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于历史的理解,最终可以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2提高史料教学的方法

2.1加强分析能力的锻炼,进而产生兴趣

目前,中学生对漫画作品兴趣浓厚,我抓住这一契机,激发学生对漫画等史料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新教材下册《20年代的国际关系》一节中有一幅“一战后德国、英法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漫画。针对漫画,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图中显示英、法、德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分别是论文怎样?②说明了怎样的历史事件?图中所指的核心问题最后的结果是论文怎样的?首先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找准材料(漫画)的关键词。如时间关键词:战争时、战后,空间关键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历史名词:贷款、偿还、赔款,以及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接着审题,有几问,问什么,每一小题又有几个小问。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将史料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对史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简单而言,就是论文“知识回位”。通过对一战结果、一战对四国产生影响的分析、思考,归纳出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就是论文美国利用战争大发横财,是论文最大的债权国。最后,构思作答,进行史论结合的口头或文字评述。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但锻炼了学生动脑的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根据近年高考材料题出现的新趋势,能力要求的力度加大,不但要求表述成文,而且限定字数,对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所以,单纯依靠动脑、动口是论文不够的,还必须要求学生表述成文,动手操作。这样才能避免学生题意理解了,但要表述成文却词不达意,概念不清,逻辑性不强。为此,基础年级就应该规范教学要求,表述时要思路清晰、文字通顺、语句流畅,并加强训练的力度。不但要动脑学习思维,而且还要动口动手掌握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达到兴趣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进而为高二、高三进一步的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2.2进行研究性学习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从新的可能性,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有创造的想象力。“疑”使学生在认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识冲突,引起探究性的反射,产生思维活动”。因此问题是创新之源,疑问是学问的基础,在教学中精心设疑,如为什么中国的四大发明会“墙内开花墙外香”?这些发明出自中国却没有在中国成为资产阶级的“预告”而成为西方国家资产阶级的“预告”。为什么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来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等等这里面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需要探讨、挖掘。让学生去深思。这样精心设疑,对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尤为重要。

2.3适时进行激励,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是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求异思变的一种心理过程的反映,它集中体现为一种强烈的创造欲望,也表现为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它支配着人们的创新活动。教材中有关探索创新的文明成果极为丰富。如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多少人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变法图强,历史上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现代史上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加入WTO。多少人进行科学领域探索,中国史有四大发明、张衡的地动仪到如今的神州五号的上天,世界史有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的行星运行三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把人类的天地观由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发明创造等等举不胜举。教学中抓住这些素材进行时时激励学生开启学生的心扉,增进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4注重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经常激励学生标新立异,进行求异思维,使学生不惟书、不惟师,不依常规,大胆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的构想,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的提出和实施;罗斯福新政都是突破求同定势的创新的体现。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奇谈怪论”,教师不要因其“荒谬”而随意指责,而应给予正确的引导,适当的保护。如经常表扬他们:“你真聪明!”而不要骂他们“神经病”,认为他们精神不正常,不以理睬,这样就会压制影响他们的创造思维。心理学研究认为害怕(怕犯错误)的压力会禁锢儿童的智力活动,阻碍儿童通向新思想的道路;不安全感(担心受到批评指责)会导致儿童产生模糊的主张和阻碍选择答案的途径。因此,学生只有在多想、多说、多做的训练中,才能点燃心中探求知识的思想火花。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奇谈怪论”,要予以尊重发展,才能让他们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学习历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历史;结合;厚重

对于新课程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本科学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我深有感触。

常有好学的学生问,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啊?我总觉得难以回

答。因为这个问题,说穿了,就是希望老师能给他们指出一条捷径,能轻轻松松学好、考好语文,我实在没有这方面的绝招。只能告诉他们,语文很复杂,涉及众多方面的知识,要把它学深、学精,最笨但也最有效的就是多读书、常练笔。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治学的要道,此话不假。当然,受种种条件限制,如,学生很难做到这种程度,但多读常写,广泛积累,勤奋练习,“厚积”然后“薄发”,是有可能做到的。只是学海无涯,要读的书实在太多,从哪里入手好呢?自然要优先考虑和语文关系最密切的,文学首当其冲,历史紧随其后。阅读文学作品对学习语文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无须多言,历史学习对语文学习的提升作用却常为广大学子所忽视。现在,我针对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古文,谈点看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示。也算是抛砖引玉吧,欢迎大家指正。

一、熟悉历史,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教材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文学和历史是归于一类的,比如,《左传》和《史记》,既是优秀的历史典籍,又是精彩的文学著作。直到梁代,萧统编了《文选》,才第一次要把文学和历史区分开来。唐代之后,小说才发展成为“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文学创作,出现了像《长恨歌传》那样的传奇。但即便此时,小说作为史的志怪志人传统仍没有中止,整个文学和历史依然血肉相连,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更是被称为“诗史”。宋元话本、明清小说的代表作《三国志平话》《西游记》等也是古典小说继承史传文学传统的一个充分证据。

把握语文教材,虽然方法不拘一格,但都得从内容和形式上入手。接触和了解历史著作,可谓“曲径通幽”,是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作品。比如,《公输》一文,来自诸子散文,如果了解历史,知道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就可以懂得,墨子反对楚和鲁班攻宋,是其政治主张“非攻”使然,而本篇偏重记写人物的语言,真实地表现了当时浓厚的“争鸣”风气。

熟悉乃至精通历史,可以使语文学习高屋建瓴,以更宽的视野,更深地体验审视和驾驭教材。遗憾的是,教学实践中,经常看到一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捉襟见肘,甚至张冠李戴的情况。比如,有个同学竟然把公输般当成墨家人物,这就不仅闹出“大水冲了龙王庙”的笑话,也让课文变得莫名其妙。虽然这样的例子是个别的,但类似分不清汉武帝和光武帝,错把欧阳修说成王安石的学生,这样的情况在学习实践中还是屡见不鲜的。凡此种种,既混乱了内容,也降低了学习的效率,是必须预防的。因此,大家要重视学习历史,不但要阅读教材提供的内容,还要翻书、上网,扩大搜索面和积累数,从而在课堂上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女性师生和学理科的同学更应在这方面多下工夫。

二、语文课与历史课遥相呼应,可以培养学生的唯物观和使命感

现在,不少人一味地标新立异,追星媚俗,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冷冷清清,对祖国的屈辱和灾难漠不关心。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否则就不能脱离低级趣味,不能成为一个大有益于人民的人。”精神从哪里来?很大一部分从历史和文化中来。而现在不少学生虽然读在文科,要考大学,却始终对所谓的“故纸堆”缺乏兴趣,完全是为考试而学习。凭这种心理状态来学习和生活,不但成绩难以提高,人生的支柱也会变得虚弱。一旦生活的狂风暴雨来临,后果不堪设想。文以载道,语文课首当其冲,背负铸造学生健康灵魂的重要使命。大家要结合课文学习理解“道”,知道唐宗宋祖,明白血雨腥风;体会屈原的“离骚”,远离阿Q的麻木;崇敬李清照的“不肯过江东”,鄙夷的痛亲快仇;树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决心,抛弃“借酒浇愁愁更愁”的生活……与纯粹的历史课不同,语文更有生动性、感染力,理所当然地能在悟“道”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语文阅读适当结合历史,能提高阅读品格,加深理解层次

现在的一些同学只喜欢娱乐类甚至于刺激性的书籍,头脑里

填塞了大量文化垃圾不说,阅读和鉴赏能力也呈现较为低下的水

平。比如,对诗词的分析就是相当多同学的死结。这种问题中考、高考差不多年年有,同学的回答要么驴唇不对马嘴,要么蜻蜓点水,低分零分比比皆是,怎么就这般犯难?读好书少,此其一也;不懂历史,此其二也。“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如果对诗人,对其所处时代有所了解,又何至于此!2007年高考全国卷12题考苏轼的一首《望江南》,如果懂得作者在仕途和人生的遭遇,就不难理解他的思乡和无奈情绪。反之就不得要领,甚至会以为诗人赏花饮酒,豁达洒脱呢,这可就差之千里了!每年的高考题都有文言阅读,基本上都是考历史人物,比如2008年就是《后汉书·宋均传》,其实已经明示而不是暗示大家,学习语文必须结合历史;不读经典书籍,不通中国历史,肯定要吃大亏!许多同学畏惧古文,讨厌历史,却指望考试顺利,成绩优异,岂不是空想?这些道理大家务必明白、清楚,未雨绸缪,采取措施,提高阅读品格,增加历史学习的

投入。

四、考场作文胜出的法宝是良好的语文功底和足够的历史知识

高考作文十之六七写成了议论文、散文,然而,得高分的考生少,获满分的作文更少,为什么呢?好作文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夫,这是基本要求;还要会摆事实、讲道理,这是一般的要求;要事实充分,道理透彻,这是比较高的要求。多数同学虽能闯过前面两道关,却倒在第三个卡上,这就是不成功的原因。——没有厚积,哪能薄发?如果阅读广泛,立意深刻,就可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纵观这些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其作者的满腹经纶固然给人留下了鲜明印象,但他们的历史知识之充实更令人刮目:2005年湖北满分作文《人生》,写的就是陶渊明的故事。作者以一般的语言,透视诗人超然物外的形象,体察他痛于乱世的心境;山东某考生的满分作文巧妙借助孔子、姜尚和郑和,论述了“双赢,一种人生的智慧之美”;全国卷满分作文《烟随风逝,名随史流》更是如数家珍,将项羽、司马迁、李白和杜甫四大名人挥洒于笔下……这样的好文章,怎能不令人拍案叫绝?

写记叙文利用历史题材大做文章,出奇制胜的同样不乏其例。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2001年的《赤兔之死》了,考生以娴熟的古代白话,生动的三国故事,高远的立意征服了全体评卷老师,成为当年被大力热炒的名篇。众多学子惊羡之余,是否想到了历史与文学的渊源?学习和运用历史吧,它会使你的文章更有美感和力量。

五、语文课涉及历史,可以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有人仍会质疑,语文课上讲历史,不是喧宾夺主,至少也是旁逸斜出吧?前面已经说明,文史原本一家,过去文科生叫文史类考生,今天文科有“文综”科目;国家提倡素质教育,这都是指明方向的事实,还有什么不放心呢?诚然,凡事要适可而止,语文毕竟有别于历史,提倡将语文教育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绝非要把语文课堂变成历史讲座,归根结底,还是要把语文真正教好、学好。如果能在突出语文形象生动之优点的同时,融入历史的厚重与严肃,就可以避害趋利,使语文的教与学更加完美。请试想一下,借助于文学的想象翅膀,飞跃遥远广袤的时空,去和古人对话,难道不是一件趣味无穷的事吗?比如,学《勾践灭吴》一课,熟读文章之后,我和学生仿佛回到了春秋时代,目睹吴越两国的此消彼长,耳闻两个政治人物或骄横或谦卑的言辞,从而明白了“宜将剩勇追穷寇”“苦心人,天不负”的道理,掌握了写人记事的一些技巧,这堂课气氛活跃,收获丰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我认为,随着新课程推广的深入,每一位正在为提高语文成绩而费尽心机的老师和同学,都应该更加重视对历史的

学习,做一个博古通今、厚积薄发的读书人。

参考文献:

[1]王湛.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异步教学研究,2005(5).

学习历史论文范文第8篇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

在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削弱教师的作用,反而更强调教师的辅导作用,要求教师做好引导工作,以帮助学生开展正确而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悬念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探寻的兴趣和动力,也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历史事件,主动地投入到历史教学活动中。例如,在学习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举例说明社会的影响,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叙述春秋时代的社会故事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了解古人的社会情感,并且使其能够牢记相关史实。除此之外,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要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抗日战争内容的时候,教师在授课之前就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片等,并且做好整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感受到教材中所体现出的情感,使其在学习此内容的时候注意力更加集中。在课堂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去思考抗日战争产生的原因,从各个角度来进行分析,自己去探讨,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采用鉴赏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中,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影音、动画等形式来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例如,教师在讲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影片片段,让学生观看相关图文资料,以此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历史的残酷和那个时期的屈辱,使其产生继续研讨和探究的兴趣,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状况,并且能够牢固的掌握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另外,教师应当采用鉴赏教学方法,以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可以综合使用教学方法,将历史教材当做是一个作品来欣赏和研究,避免历史课堂教学气氛过于沉闷,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朝代为基础来讲述不同朝代所发生的历史事件,优化学生的历史知识结构,让学生对历史进程的认识更为明朗。通过有效的鉴赏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点,扩展学生的历史学习范围,把握历史主要线路,对历史有一定层次的理解,以此提高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水平。

(三)做好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反馈工作

为了保障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效率,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做好教学反馈工作。在课堂上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当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给予学生自主讨论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另外,教师要积极开展历史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以活动的方式来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之后,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自己去查找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从而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

二、结束语

学习历史论文范文第9篇

一、突出学科特点,努力培养学科综合能力

历史现象本身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在相互联系中确定某一历史现象的特性。相互联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纵向的联系,例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一种是横向联系,例如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互影响作用、同类事物比较异同等。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这就决定了联系性、多样性、综合性成为历史学科的普遍性格和特点。因此,历史学科成为了多种学科的基础,正如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魏镛在《社会科学的性质及发展趋势》中所言:“历史学在各项社会科学中以至所有人类知识及经验中,占有一种很特殊的地位,它便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及。”而这一特点,恰恰成为引导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前提和条件。

如历史与人类文化成果的关系:首先,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和书籍文献等人类文化成果,一般都不能仅仅被视为是某些个人的专利,它们往往都是时代的产物,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对前人创造活动的总结和升华。因此,通过对它们进行历史阐释,可以将我们带回到它们得以产生的那些时代,可以使我们发现那些时代的精神,发现那些时代要求,发现那些时代人们对于大自然、对于人类社会的认识水平。例如,以《蒙娜丽莎》、《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文学、艺术作品为窗口,我们可以发掘出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的时代精神,甚至可以进一步发掘出世俗社会与基督教教会、兴起中的资本主义同没落中的封建主义之间的社会矛盾。其次,这些文化成果也要科学分析,理智对待。如《三国演义》抑曹尊刘。至于一般的文艺作品,更是要注意去伪存真。如《雍正王朝》与教材中的历史就相距较远。这时教师如果比较生硬的批评学生错误的用文艺作品中的内容来评价历史中的真实人物和事件,虽然学生会接受正确的评价方法,但是影响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补充一些史实。使学生认识到雍正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状况,一方面它是康乾时期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雍正改革了康熙晚期的社会弊端,振兴朝纲,为乾隆年间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但电视剧中把康熙晚期财政最困难的一年与雍正时期财政最好的一年相比的评价方法是不科学的。另一方面,雍正时期又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大兴文字狱制约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进步,重农抑商,阻止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这一时期中外历史发展的不同特点,因为这一时期世界上正兴起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英国已经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并开始了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潮流影响下,欧洲大陆封建国家为实现富国强兵相继实行改革,推行重商主义,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外历史发展的不同趋向。康乾时期,中国落后于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从而也埋下了近代落后的根子。最后,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应该如何评价文艺作品中的历史人物和事,因为文艺作品表现得再真实,也已经是带有创作者的主观认识的加工品。

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浩瀚庞大,与其他学科有着天然而密切的联系,因而在平时学习时要指导学生注意学会用语文分析课文的方法概括教材前后内容及重点、难点;用政治原理制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用数学思维形成历史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最后用历史的分析法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

二、整合知识体系,巩固学科基础知识

历史知识就内容而言丰富多彩,领域广阔,但就形式而言,却并非如我们所感觉的杂乱无章,无从入手。大致说来,在按时间和地点对历史知识进行系统把握的过程中,历史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无外乎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是怎样的历史人物、在哪些方面、是个体还是群体、做了哪些事件、这些事件是通过什么方式体现出来的、产生的影响如何”这一基本线索。因为历史是人的活动,人是历史的主体,而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是通过做事情来创造历史的,因此,历史事件构成了历史知识的另一个主要方面。人类的历史活动不仅是以个体形式进行的,更重要的是以群体形式进行的。同时,历史上的制度的沿革、纲领性文献的形成、路线方针的确立、条约的签定等内容也在历史发展线索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学教材是按照一定的体系编排的,或是以时间的推移为基本线索,如中国近现代史教材,或是以阶段性小专题为线索,如中国古代史教材。因而,需要阐释的对象往往是分散在教材的各个章节中。所以在阐释历史时,首先要注意历史知识的整合,把分别记述于不同章节的相关内容,选择特定角度将这些相对分散的记述连贯阐述。如唐朝的对外贸易,要整理出在什么地方、设置什么机构、从外国引进怎样的成果、说明什么问题等;再如近几年高考中屡屡出题的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它创始于隋,后来在唐、宋、明、清均有所变化,隋始创进士科,唐推重进士科,明清实行八股取士,最终在1905年被废除。科举制度的这种沿革过程,在中学教科书中,散见于各朝代历史和中国近代史的有关记述中,将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梳理,就是一种很典型的历史阐释。

在整合知识体系时还要注意历史结论必须建立在全面分析、深入理解的基础之上,其依据应该是历史背景、特定的历史条件。如对拿破仑及拿破仑战争的评价上,拿破仑对外战争兼有殖民、争霸、反封建等多方面的性质。这种评判既是一种事实判断,具有客观性;同时又是一种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其结论不能离开对于史实的叙述,同时又同评判者的立场、观点紧密相连,往往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各种性质中孰为主、孰为次,相互关系如何,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史观看法不同,甚至截然相反,要依据历史事实,运用唯物史观作出全面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这里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归纳教材体系、认知当时欧洲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分析拿破仑战争又引起了欧洲民族战争,再从历史发展的高度去看待拿破仑战争失败的原因。因为各种历史现象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存在着普遍联系。

三、渗透基本观念,培养人文意识

作为高中学生,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观念,努力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这不仅是应对高考历史学科综合思维测试的需要,更是未来寻求发展机会的必然要求。

我们应该让学生具备一些现代公民必备的观念和意识,如诚信意识、经济意识、世界意识、文明意识、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意识、人口意识、人文意识、法律意识、规则意识、能源与资源意识、竞争意识等等。

如经济意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阶段与特征、中国古代资本主义的出现与缓慢发展、我国不同地域的经济特征、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中外贸易的发展变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的理论与实践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识。

再如世界意识。世界近代现代史的一条重要的线索就是全球化。课本以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新航路的开辟为开端,至经济全球化结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世界全球化开始的内因,新航路为全球化的蔓延开辟了道路,经过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大肆扩张,到了今天,经济全球化终于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世界史课本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殖民体系、世界经济危机、国际组织、世界格局、国际工人运动、世界革命运动等内容比比皆是。另外,中国的问题只有放在整个世界大的背景中进行考查,才可能将它弄清楚。在某种意义上,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近代世界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史。经魏源、林则徐、洋务派到维新派、革命派、马克思主义者,近代中国人眼界大开,世界意识不断增强。孙中山、严复、陈独秀、蔡元培、胡适、鲁迅、这些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无一不是学贯中西的留学生,他们具备深厚的民族文化的底蕴,更兼备全球意识,胸怀天下,将中国问题放在世界的大背景下,为中国把脉、开药方。他们知道,中国离不开世界,中国的问题不仅仅是简单的“制夷”“灭夷”或“排夷”,而是怎样抓住世界潮流,融入世界大潮流。孙中山先生曾深刻地指出:“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正由于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前仆后继地努力,中国人民才能在1949年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学习历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治史”,模型,历史学习,运用

 

一、关于“治史”的模型John Fines在《历史教学实践》一书中提出了学生可以借鉴历史学家“治史”的模型来学习历史。历史学家“治史”的模型(见下图):图:“治史”的模型(A model for ‘doing history’)① 他认为学生应该以类似历史学家的方法进行学习,原因有三:1、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历史是这样形成的,我们就只能把它看作是一组科学的断言,而这种科学的断言,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死记硬背的历史,只能符合测试者的利益,而在实践中,它是不能用的,因而也是无用的。2、好的学习永远都是积极的学习,在这种学习中,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在做工作。学习处理证据的问题是具有挑战性的,需要努力的,并是令人满足的;而且,它能帮助理解正在学习的知识。积极的学习导向是理解历史。3、使用原始资料、处理有关证据的问题,这些都给人一种真实感,这种真实感是第二手资料所不能给予的。处理从某一时代来的证据,所提供给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许多方面的洞察力,并能帮助我们感知正在学习的主题。而第二手资料,则不能轻易激发我们的情感、想象力或我们的行为;相反,第一手原始资料,如果我们仔细处理的话,确实能给我们提供那种感觉会计毕业论文范文。①根据John Files的观点教育教学论文,中学生应该、也有能力运用“治史”的模型来学习历史。因为就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尚处于培育阶段,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与历史学家相比,差距是明显的。但只要他们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勇于突破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范围,充分运用“治史”的模型来理解历史,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可以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得到贯彻实施呢?二、“治史”模型的阐述和运用1、 理论阐述这个模型图可以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来阐述。历史学习的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历史客体再现的一个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不仅仅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索取。主体(知识人)认识客体(历史事实),是通过中介质(史料)来认识的。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历史学家(认识主体)凭着自己的经验、技能和知识,在拥有了第二手资料,如史学专著、论文等;并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出了难易、深浅等不同的问题;问题提出后,需要找原始资料来证实(历史资料);而面对原始资料,历史学家根据自己的知识有不同的看法,找出了证实问题的不同证据,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历史客体);而这些结论又当作第二手资料或问题重新提出,又经过不同的解释得出新的结论。由此可见,历史的结论是无止境的,关键在于如何解读原始资料,而这又取决于对历史的理解能力。所以说,历史的认识是相对的,它是历史主体经过史料中介达到对历史客体的本质的能动的反映。

主要责任;更有人从证据中得出李鸿章决不是卖国贼,而是一个爱国者。结论五花八门,如何能进一步理解呢?这涉及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对史料的判断、取舍来认识历史;同时,还需要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交流,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应注意的问题中学生毕竟不能等同于历史学家,在应用此模型的时候应扬长避短。学生的起点较低,我们无法改变这种起点,但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教学,使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得到扩展和提高。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合作学习,集思广益,循序渐进,理解历史,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运用“治史”模型来学习历史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历史的能力历史是指对过去的了解,学习历史是为了发展并提升我们对过去了解的能力,也就是历史的认知能力或历史思维的能力。利用此模型可以充分的运用历史原始资料,学生透过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增加对过去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和重要目的。《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对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有一个要求,即“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用“治史”的模型来学习历史就是这一方法的很好体现。2、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上利用此模型,既增加学生的投入感,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运用原始资料,可以将时空的距离拉近。历史是过去事实的记载,会使学生对悠远迷离的史实不易理解,透过原始资料的一些文字描述如当时人的章程、见闻录及报纸等或图样的示意感受当时人强烈主观感情。所以即使历史是不得直接观察,学生头脑中也会再现出某一事物的过程。这种“再现教学”使学生冲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几百年、几十年中外历史现象都能在想象中“看见了”,学生一同感受当时人的看法和感情,无形中增加学生对历史的投入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3、有利于培养学生领悟历史和创新能力历史知识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因此,学生理解历史必然有很大的难度,领悟历史的能力较差,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制约了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此模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客观的接触和运用史料。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第二手资料,思考提问,然后直接阅读史料,接触各种历史文献,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究,通过分析各种史料,思考这些史料是什么人、什么时间、为什么和怎样做出的,其证据的可靠性、权威性和可信性如何?从中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和背景?这些史料是对事件叙述的全部依据吗?等等。学生经过一番探究,避免了死记硬背教材结论的弊病,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促进学生历史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参考文献

①模型译自A.K.Dickinson &P.J.Lee ,History Teaching and HistoricalUnderstanding.

The Appliance of the Model for ‘Doing History’in Middle School History LearningYe Hongfen(LuQiao Middle School,Taizhou 318050,Zhejiang,China)Abstract:Afterintroducing the model for ‘doing history’,by analyzing the theory of theappliance of this model in students’ history learning,and how to put thistheory in history teaching practice with cases,we can conclude that it ismeaningful for students to learn from the model for ‘doing history’ of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学习历史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治史”,模型,历史学习,运用

 

一、关于“治史”的模型John Fines在《历史教学实践》一书中提出了学生可以借鉴历史学家“治史”的模型来学习历史。历史学家“治史”的模型(见下图):图:“治史”的模型(A model for ‘doing history’)① 他认为学生应该以类似历史学家的方法进行学习,原因有三:1、如果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历史是这样形成的,我们就只能把它看作是一组科学的断言,而这种科学的断言,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学习。死记硬背的历史,只能符合测试者的利益,而在实践中,它是不能用的,因而也是无用的。2、好的学习永远都是积极的学习,在这种学习中,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在做工作。学习处理证据的问题是具有挑战性的,需要努力的,并是令人满足的;而且,它能帮助理解正在学习的知识。积极的学习导向是理解历史。3、使用原始资料、处理有关证据的问题,这些都给人一种真实感,这种真实感是第二手资料所不能给予的。处理从某一时代来的证据,所提供给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许多方面的洞察力,并能帮助我们感知正在学习的主题。而第二手资料,则不能轻易激发我们的情感、想象力或我们的行为;相反,第一手原始资料,如果我们仔细处理的话,确实能给我们提供那种感觉会计毕业论文范文。①根据John Files的观点教育教学论文,中学生应该、也有能力运用“治史”的模型来学习历史。因为就中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尚处于培育阶段,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与历史学家相比,差距是明显的。但只要他们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勇于突破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范围,充分运用“治史”的模型来理解历史,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可以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得到贯彻实施呢?二、“治史”模型的阐述和运用1、 理论阐述这个模型图可以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来阐述。历史学习的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历史客体再现的一个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不仅仅只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索取。主体(知识人)认识客体(历史事实),是通过中介质(史料)来认识的。我们可以这样解释:历史学家(认识主体)凭着自己的经验、技能和知识,在拥有了第二手资料,如史学专著、论文等;并在探究的过程中,提出了难易、深浅等不同的问题;问题提出后,需要找原始资料来证实(历史资料);而面对原始资料,历史学家根据自己的知识有不同的看法,找出了证实问题的不同证据,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历史客体);而这些结论又当作第二手资料或问题重新提出,又经过不同的解释得出新的结论。由此可见,历史的结论是无止境的,关键在于如何解读原始资料,而这又取决于对历史的理解能力。所以说,历史的认识是相对的,它是历史主体经过史料中介达到对历史客体的本质的能动的反映。

主要责任;更有人从证据中得出李鸿章决不是卖国贼,而是一个爱国者。结论五花八门,如何能进一步理解呢?这涉及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对史料的判断、取舍来认识历史;同时,还需要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交流,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应注意的问题中学生毕竟不能等同于历史学家,在应用此模型的时候应扬长避短。学生的起点较低,我们无法改变这种起点,但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教学,使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得到扩展和提高。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合作学习,集思广益,循序渐进,理解历史,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运用“治史”模型来学习历史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历史的能力历史是指对过去的了解,学习历史是为了发展并提升我们对过去了解的能力,也就是历史的认知能力或历史思维的能力。利用此模型可以充分的运用历史原始资料,学生透过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增加对过去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和重要目的。《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对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有一个要求,即“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用“治史”的模型来学习历史就是这一方法的很好体现。2、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上利用此模型,既增加学生的投入感,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运用原始资料,可以将时空的距离拉近。历史是过去事实的记载,会使学生对悠远迷离的史实不易理解,透过原始资料的一些文字描述如当时人的章程、见闻录及报纸等或图样的示意感受当时人强烈主观感情。所以即使历史是不得直接观察,学生头脑中也会再现出某一事物的过程。这种“再现教学”使学生冲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几百年、几十年中外历史现象都能在想象中“看见了”,学生一同感受当时人的看法和感情,无形中增加学生对历史的投入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3、有利于培养学生领悟历史和创新能力历史知识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过去性。因此,学生理解历史必然有很大的难度,领悟历史的能力较差,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制约了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此模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客观的接触和运用史料。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历史知识和第二手资料,思考提问,然后直接阅读史料,接触各种历史文献,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究,通过分析各种史料,思考这些史料是什么人、什么时间、为什么和怎样做出的,其证据的可靠性、权威性和可信性如何?从中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和背景?这些史料是对事件叙述的全部依据吗?等等。学生经过一番探究,避免了死记硬背教材结论的弊病,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促进学生历史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参考文献

①模型译自A.K.Dickinson &P.J.Lee ,History Teaching and HistoricalUnderstanding.

The Appliance of the Model for ‘Doing History’in Middle School History LearningYe Hongfen(LuQiao Middle School,Taizhou 318050,Zhejiang,China)Abstract:Afterintroducing the model for ‘doing history’,by analyzing the theory of theappliance of this model in students’ history learning,and how to put thistheory in history teaching practice with cases,we can conclude that it ismeaningful for students to learn from the model for ‘doing history’ of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学习历史论文范文第12篇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 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第1课《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结合当前形势的特点后认为:这 一课首先要告诉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以及应做怎样的人。所以讲这一课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你们一定 听过或读过许多历史故事,看谁能讲出秦始皇、曹操、秦桧、刘胡兰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们是怎样的人 ?”这一问题的提出,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七嘴八舌在议论。我先后叫了几个学生来回答,但他 们的答案都不够准确。这时,我先指出以上人物分别属于那个时期。在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时,我板书第1课课 题《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导入新课:“历史上的人物形形色色,有的光耀千秋,象英雄刘胡兰,受到了世世代 代人民的崇敬;有的遗臭万年,象奸臣秦桧,长跪地上向人民请罪。

二、讲好插图,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 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本文由收集整理如果没有向学 生讲解,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 。如第8课《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因为“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 ,是通过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的变法或改革来实现的。这一 场历史性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他说:“商鞅说得对,就按商鞅说的去办”。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 中,学生全被吸引往了,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三、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 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 就会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我在讲授第19课《昌盛的秦汉文化》第一目 “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我国发明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 起的巨大作用和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时,我作了这样的设计,我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纸在人们日 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哪个同学能够说出首先发明纸的国家和时间?”当学生作出“中国”和“西汉 前期”的正确答案后,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有谁知道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用什么作书写材料?”有同学回答 “龟甲、竹木简或帛”后,我简要向学生介绍在纸张发明前我国书写材料的变革:殷商-主要是龟甲和兽骨, 也有铜器和玉石器;西周-主要是铜器;春秋-竹木简盛行,并开始用帛书写;东汉-竹木简和帛仍是重要的 书写材料。继而我又提出第三个问题:“与纸相比,竹木简和帛的缺点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竹木简太笨 重,帛的价格昂贵”后,我指导学生看彩图27“汉代木简,”指出这就是汉代以前的书。看到这种用绳子串 木简做成的书,引发了学生很大的兴趣,这时我又加上一句话:“要是你们的书包里的学习材料还是木简的话 ,该有多少木简?会有多重?”学生听后,情不自禁地议论纷纷,都感到纸的发明太伟大了。

四、创设情境,以情求趣

学习历史论文范文第13篇

我们老师在上课时,最怕的不是学生不懂不会,而是学生不思考,提不出问题。在教学中,当学生提到问题时,老师不应忽视或讥讽,应予以适当的肯定和引导,以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果学生能够懂得去问问题,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就能去打开各式各样的大门。学生如果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他们的思维就会为解决某一具体的局部的实际问题而启动,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并且是积极主动的学习中。鼓励学生敢问问题,并善问问题,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所言:“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积极的思考,主动的提问,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消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当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的情况。对此,笔者认为作为老师,先应以肯定的态度接纳他们所给出的答案。对出现的错误不要急着全盘否定,更不应指责。另外寻找其他的途径,让学生发现并反思错误,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维。在学到唐朝这一段历史时,笔者的学生给出这样一个观点:女人祸国。并举出了历史上的一些史实加以证明:商朝的妲己,因为她商纣王沉溺酒色,最后亡国;西周的褒姒,因为她,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也亡了国,因为杨贵妃,唐朝由盛转衰。真的是这么简单的吗?当时笔者没有直接给出观点,而是把这个问题留成家庭作业:找一找商、西周亡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唐朝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当第二次上课时,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当时整个社会的大背景已经不容乐观,再加之纣王、幽王、唐玄宗他们的所做所为,而这几位女性,最多起了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假如在教学中经常一开口就指出学生分析的不准确、不完善,久而久之,你的课堂会变为死水一潭,学生更不会喜欢你的这门学科了。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敢于发表见解,乐于发表见解,进而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主动性。

三、多看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学生都是多姿多彩的,“我们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有用武之地,使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得到承认和强化,从而激起学习的斗志,鼓足前进的勇气。”老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即使学生做得不够好,也要使评价语言便于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受到鼓舞,鼓励他们争取更多的活动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和自由各尽其力,各施其长。老师用赏识的心态使学生向更有利的方向发展,从而使每个学生品尝成功,进而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学习。

四、换个思路激励学生

学习历史论文范文第14篇

为贯彻落实中央巡视整改意见,加强和改进理论学习,引导干部职工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提高在大局下谋划和推动工作的能力,灌阳县组织党员干部全面学习、理解、掌握同志关于档案工作、历史学习与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等重要论述。

一是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好《关于档案工作、历史学习与研究、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摘编》的重要意义。通知下发后,县里高度重视,印制学习手册和宣传资料,共印制《关于档案工作、历史学习与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等重要论述摘编》学习手册 份,发放给单位在职和退休人员学习;印制宣传资料 份,发放给办事的机关人员和群众了解学习。召开专题会集中学习,组织全体在职党员干部专题学习相关重要论述,要求各科室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制定学习计划,层层传达、落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二是在学深悟透中强化政治引领。始终坚守“姓党为党”政治灵魂,发挥“党管一切”体制优势,主动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把学习《摘编》与学习贯彻党中央、区、市最新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具体职能职责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实效转化为推动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在服务中心保障大局中展现自身的政治担当。

三是在融会贯通中理解思想本质精髓。学好《摘编》,要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切实做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摘编》精神统一思想、武装头脑。依托“学习强国”等学习平台,全文系统学习《摘编》内容,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充分发挥领学促学作用。组织干部自学,领会精髓要义,形成学习笔记,推动《摘编》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利用“今日灌阳”微信公众号载体,持续推送刊登相关学习内容。通过现场学习和交流座谈相结合、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深入学习、提高认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四是在学以致用中加大实践转化力度。用好《摘编》,要紧密联系实际,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统筹推进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氛围。积极谋划部署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制定庆祝活动编研项目方案,超前筹划、精心选题,力争推出一批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红色文化产品,充分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学习历史论文范文第15篇

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不能再一味进行讲解,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多看、多记、多提问、多思考,教师只是起着主导作用,指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学习方法等。当然,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不是让学生闭门造车,也不是只是用多媒体放几段视频、多找几个学生回答几个问题。教师必须宏观把握课堂,指导学生能自觉、主动、相对独立地借助于已有的知识、技能有效地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完成历史学习活动。例如,可以为学生提供查找资料的途径,而资料的查找、整理和分析工作则由学生自己完成。不要急于把结论告诉学生,应先让学生通过对已搜集资料的分析来推出结论,然后再适时进行点拨,起到主导作用,宏观把握课堂,把微观知识交给学生去处理。

二、“授之以渔”,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一)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之后,历史课相比于其他学科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的历史的学习方法有复述法、图示法、提炼法、巧用资料法等。例如,图示法,可以简化教材、化零为整、纵横比较、宏观认知、完整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特点简表用此种方法,学生就能理清思路,记忆深刻,对知识进行宏观把握,无论是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还是进一步分析,都会事半功倍。

(二)角色互换,让学生自己主持上课

以前一直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边听课,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次“小老师”,自己主持上课。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能更扎实地掌握课本知识,而且还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在学生主持讲课的过程中,各种学习方法的运用都得到了锻炼,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主持讲课的任务是以小组任务的形式下发的,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共同提高,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也有利于发现每个人的长处。

(三)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学生讨论解决

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不能直接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应该由学生组成小组合作解决,或是整个班级共同讨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言,不要怕讲错。这样的讨论往往能激发思维的火花,拓宽学生的思路,最后达到深化其认知的效果。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于课本知识的把握更加娴熟,而且培养了小组合作和全班合作精神。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小组、班级的讨论下解决了出现的问题时,学生的自信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得学生对历史课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三、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