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范文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范文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共政策学;建构主义;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152-02

一、建构主义内涵诠析

从世界教育发展的谱系上看,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生客体化,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的对象,随后,又出现了将学生主体化,把学生看作学习和信息加工的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则倍受关注,其中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趋势上看,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逐渐被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所替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并在教育界的广泛运用,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被译为结构主义,其最早的提出者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最早将建构主义运用于教学中的是著名学者杜威(John Dewey)。建构主义指出学习不是由教师简单传道的过程,而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提出,知识无法通过教学直接灌输给学习者,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信息累积,而是学生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根据先前的经验,与他人协商、会话、沟通,在交互质疑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的意义。建构主义非常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创造性、实践性与社会互动性,认为“对学习的评价不应以学习者记住知识的多寡来衡量,而应以学习中主动参与的程度、协作学习的能力与贡献、意义建构的水平等因素来综合衡量” 。值得一提的是,建构主义在学习、知识、学生和情境等层面提出了独特见解。

在知识层面上,建构主义指出知识具有较强的问题解决取向,并“将知识分为初级知识和高级知识,高级知识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活动来把握知识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与同一知识的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性,从而达到灵活应用知识、推导新知识,广泛迁移知识的目的”[3]。在学习层面上,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具有较强的积极性,具有明显的意图,是学生在教师和同学帮助下对认知结构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学生的层面上,建构主义指出学习的主体和意义的建构者是学生本身。学生都是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文化底蕴的,对事物有其自身的看法和观点,具备了自我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对一些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情境层面上,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离不开学习环境的,其中情境是学生的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知识的习得与意义的建构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学习情境分不开的,良好的情境有利于对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予以优化和重组。

二、建构主义的公共政策学教学特质

建构主义的公共政策学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公共政策学教学过程中的全新模式,相对于传统的行为主义的公共政策学教学模式而言,具有多种明显的特质,这些特质贯穿于公共政策学教学的全过程,是一种全新的能够正确处理公共政策学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关系,能够提高公共政策学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的综合体现,具体如下:

(一)主动建构性

传统的公共政策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公共政策学教学模式颠覆了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提出了主动建构性原则,要求在整个公共政策学的教学过程中,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角色。教师在公共政策学教学发挥引导和辅助作用,对公共政策学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向和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对知识进行管理,对公共政策学课程进行开发,对公共政策学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负责,对学生的学习公共政策学进行组织和指导,与学生在公共政策学意义建构上进行合作。可见,主动建构性原则要求教师由演员变为导演、从前台退到幕后、利用情境、合作、对话、交流等学习要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公共政策学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首创精神,实现有意图和有意志的公共政策学认知结构的构建。为了使学生实现更有效的公共政策学意义建构,教师有必要督促学生主动搜集并分析公共政策学的有关信息和资料,使用探索法、发现法等方法去构建公共政策学知识的意义,最终使学生实现公共政策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实践性

公共政策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不仅在政府管理的实践中产生,又为政府管理实践提供全面有效的服务。公共政策学是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建构主义的公共政策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针对公共政策问题进行的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政策制定之后的由理论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对于公共政策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估,及其公共政策评估之后所要采取的必要措施与对公共政策运行过程的监督等,这一公共政策过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同时,这一建构主义的公共政策学教学过程中对公共政策学相关理论进行诠释,再运用其理论对公共政策运行过程进行总结,都体现了明显的实践性。

(三)抛锚性

建构主义的公共政策学教学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教师需有目的地创设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情绪色彩的、形象生动的教学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提升学生的心理机能,这其中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公共政策学教学的抛锚性或情境性。这一抛锚性通过创设情境,能将学生置于与现实情况类似的公共政策情境中,使学生积累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经验,提升其政策分析能力。

三、建构式公共政策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弱化和边缘化的传统灌输式的公共政策学教学模式已经显得不合时宜,取而代之的建构主义公共政策学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具体策略为在学生观上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在知识观上建立公共政策案例库,在情境观上建立公共政策情境场。

(一)在学生观上实现“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灌输式公共政策学教学模式和“重教轻学”的传统教育思想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完全由教师所主宰。相应地,“学生则沦为可怜的被控制体和单一的弱势被动接受体。师生完全被‘物化’,教师是饲养员,学生是鸭子;教师是留声机,学生是储存器”。于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中的建构主义者则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如杜威曾提出了“以活动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布鲁纳的“发现式学习”;美国当今著名建构主义教育家戴维・乔纳森(David H. Jonassen)博士也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设计”等方面提出新的见解。以上建构主义者都针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看法,其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在笔者看来,建构主义的公共政策学教学需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和“重教轻学”向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从公共政策学外部刺激的被灌输的对象和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公共政策学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公共政策学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以及公共政策学教学活动的中心,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简单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公共政策学教学模式。

(二)在学习观上实现“一个核心”――培养学生的政策分析能力

传统的灌输式公共政策学教学模式和“重教轻学”的传统教育思想更多地注重对公共政策学相关知识的灌输和教育,教师更多的是依据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任务式教学,并未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尤其是对包括公共政策问题能力的诊断、公共政策目标设定能力、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公共政策模型的构建能力、公共政策评价标准的设置能力、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估能力、公共政策环境的营能力以及公共政策资源的配置能力等在内的公共政策分析能力提升的教育和培养不足,使得学生在学完公共政策学之后,却未使其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其理论与应用相脱节。建构主义的公共政策学教学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公共政策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更应该主动地提升其关于公共政策的分析能力,并突出以培养和提升学生公共政策分析能力提升的核心地位。

(三)在知识观上建立“一个库”――公共政策案例库

在建构主义看来,作为为问题解决服务的知识可分为初级知识和高级知识。初级知识是结构良好领域的事实、概念、原理或定律,是对复杂的外在世界的现实加以过分简化的产物,比较抽象,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机械性、静止性和孤立性;高级知识是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即有关应用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特定性、差异性和复杂性;高级知识学习要通过大量反复的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活动来把握知识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与同一知识的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性,从而达到灵活应用知识、推导新知识,广泛迁移知识的目的。建构主义更强调高级知识的获取,同时强调高级知识的获取是需要大量反复的案例并对其案例进行分析。因而,建构主义的公共政策学教学需要建立一个包括抑制高房价、治理欠薪、遏制矿难、医疗体制改革、防范金融危机等典型的公共政策案例库,从案例库中的精选有代表性的个案,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将其呈现于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并对学生所提出的方案和观点进行评析,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公共政策分析能力。

(四)在情境观上建立“一个场”――公共政策情境场

建构主义的公共政策学情境式教学模式,又称为公共政策的抛锚式教学模式,是指依靠教师在公共政策学教学中通过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活跃学生思维的愿景、搭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平台等策略程序,创设一个完整而真实的问题背景,是学生之间得以良好互动和交流,实现合作性学习。建构主义的公共政策学情境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操作环节:创设能够使公共政策学学习在现实模拟的情境中发生;使选出的案例或问题能和当前公共政策学学习的主题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关性等等。建构主义的公共政策学情境式教学模式具有课堂公共政策学知识容量大,学生参与性高,学生思维和学习气氛活跃,趣味性较强等特点,学生能在一定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及他人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更多知识,提高公共政策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306-02

一、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1]。建构主义教学观提出了教学过程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学情境、协作共享、对话交流、意义建构。

(一)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指出,教学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因为“体验一种相关的新知识与直接告知这种相关的新知识完全不同”[2]。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安排,而且要重视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计,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以此建构起能灵活迁移应用的知识经验。

(二)协作共享

协作发生在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建构主义者认为社会性相互作用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以协作为主要形式的社会性互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教学群体,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教学群体。在这种群体中,个体之间相互的协作对教学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教学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重要作用,通过这样的协作教学环境,教学群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共享,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对话交流

对话交流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建构主义强调教师要放权给教学小组,而且“这种教学小组要足够小,以便让所有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教学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对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计划、规划完成规定的复杂任务的思路;此外,协作共享的过程本身也是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成员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都明确化和外显化了,他们的思维成果和智慧为整个教学小组所共享。

(四)意义建构

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通过以上几个阶段的教学有效地把握了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新知识的有效迁移,并能对知识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建立起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形成自己理解客观事物的独特视角。

综上所述,教学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所以,建构主义认为,获得知识的多少不在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而主要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

二、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学观念更新

(一)强调基本素质培养

公共关系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体现在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在课堂上要努力实现从“传授和讲解公关知识”向“培养公关能力”这一教改背景转变。注重技能、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公共关系这门课程来说,由于其应用性、技巧性的特点,更强调公关工作技巧、基本素养的锻炼和培养,那么,如何选择合理的、具体的理论知识,并穿插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中呢?理论知识的知识点选择,这些知识点的深度、广度把握,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探索。

(二)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和角色

这是构建现代公关课堂的关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并选择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最佳教学方法。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去主动探究、建构知识。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简言之,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并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也由教师为主转向学生为主,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学习的程度。

(三)真正实现与学生平等对话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师生平等互动。真正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这要求教师平等地看待学生,要看到学生身上亮点。另外,学生也要转变学习方式,要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探究知识的过程可以主动完成,也可以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完成。最终要让学生在这种互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学方式方法创新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师生双方互动对话。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必须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自由、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加大教学方法的创新力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外,应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并列入教学大纲,作为教学的计划环节。

(一)案例教学法

结合公共关系理论选用中外案例,根据教学要求及教学进程、设计授课案例,案例的介绍应设置“障碍”或“疑问”。精选的案例如麦当劳的CIS、沃尔玛博客公关――舆论公关案例、肯德基应对“禽流感”的危机公关案例、蒙牛赞助超女案例、高露洁牙膏致癌风波――制造舆论公关案例等。主要采用学生分析讨论为主,然后学生派代表上台分析案例,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法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合作学习”,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我们以30人一个标准班计算,将全班同学分成6个小组,每组5人。其中两个小组是“教师组”,分别讲授“公关理论”和“公关实务”相关知识点;两个小组是“学生组”,分别对“教师组”教授的知识进行提问;另外两个小组是“裁判组”,分别对“教师组”和“学生组”进行评价和打分,并提出相应的依据。教师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大纲和重难点提出相应的目标和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讲授“CIS”战略方案的模拟示范中,小组中成员自选一个熟悉的企业进行策划,集体合作完成模拟演示。合作学习法既适用于课外学习,又适用于课内学习。

(三)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与团队协作是一种组合式的实践教学。把学生分成正方、反方及评论小组,就一些公共关系问题进行辩论,创造机会让学生们在辩论中提高对公共关系的透彻理解。

(四)仿真模拟表演

选择适合表演的案例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参与公共关系事件。如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新闻会;演讲辩论;商务谈判等。处理公关危机,由一名学生扮演因产品质量问题到企业投诉的消费者,另一名学生扮演受理投诉的公关人员,让学生在参与角色的模拟表演中领悟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建立公关教学模拟室,进行场景训练,设计模拟公关。这一方法非常适合公共关系实务的教学,也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

(五)实战演练法

实践是公关理论教学的落脚点,有效的组织公关实践活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生直接参与公关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工作。如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让学生参与“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的策划和实施活动;在企业开展大型公关活动时,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参加;组织学生到课程实训基地参观、实训、座谈,通过实践活动,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公关实践能力。

四、拓展更完善的评价方式

完善的评价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习方向和学习行为的法宝,公共关系课程创新需要拓展更完善的评价方式。例如:根据学生行动的快慢程度、“成长”的进度而设计“弹性学制”的考评方法,采用动态性、阶段性指标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快速“成长”。快行动、快成长的团队可以减免部分课时,而慢行动、慢成长的团队则增加课时(多修半个学期才能得到相应学分),这样力图鼓励学生的积极行动。新的评价方式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探索。

参考文献: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范文第3篇

(一)课程目标:教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在技术理性的视野下,公共教育学课程的目标就是师范生掌握相关的教育知识和技能,完成由师范生向教师的转变。重知识轻情感、重结果轻过程,师范生只能掌握从教师那里传授的死板的知识,而这些结论性的知识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对师范生将来走向三尺讲台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师范生没有足够的探究空间。冷冰冰的知识是被完全灌输给师范生的,师范生专业意识和专业情感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这些素养的培养对于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来讲比结论性的知识更为重要。另外,目前不少师范院校更多注重师范生“三字一话”(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和普通话)的考核,师范生需要具备的实践技能比如表达技能、教学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和教学研究技能等方面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而且,师范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教师理论功底和过硬的教师技能,还需要在职前教育过程中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愿意从教、乐于执教的情感以及自身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课程内容:宏大与思辨现有的公共教育学将教育学定义为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其课程内容具有突出的宏大与思辨的特点。“长期以来,宏大叙事的教育学话语掩盖了教育起源于生活世界的事实,鲜活的教育世界尚未真正进入高师公共教育学的课堂,我们的教材习惯于用科学概念来描述教育,遮蔽了教育的本来面目,即忘记了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的真实存在。”[4]虽然不少师范院校的教师在尽力做着一些改变,比如尝试使用案例教学来弥补教育学教材与师范生学习经验的分离,但师范生不重视不喜欢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局面并没有根本的改观与突破。目前,虽然公共教育学教材版本很多,但其包含的内容基本都是教育概述(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学校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教学、德育等九个板块。这些内容宏观,不切合师范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很容易造成公共教育学“价值虚张”的局面。殊不知,公共教育学课程并不能解决所有关于教育的问题,它只是一门关于教育和教学的入门课而已。在笔者看来,师范生能在公共教育学课程中养成热爱教育事业并且乐于从教的情感最重要。同时,公共教育学教材中纯思辨性质的内容过多,这些内容脱离基础教育实际,也远离师范生生活实际,从理论到理论,缺乏中小学教育和教学的具体案例。这样过分强调教育学基础知识的理论学习,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师范生缺乏应该具备的教师职业技能,这让他们站上讲台却无所适从,更别说将原来大学所学的教育学知识应用到基础教育实践中去。

(三)课程实施:传授与接受技术理性视野下的公共教育学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传授与师范生的接受。在师范院校的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师范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地灌输给师范生,忽视师范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教学存在一定的惰性,抱着完成任务即可的心态去上公共教育学课程,这和师范院校教师评价体系不合理不无关系,评价中存在教师上好上坏一个样的现象,不能有效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讲授公共教育学的教师一部分是年龄较大,教学经验较丰富的老教师,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而只是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本讲义讲完所有的课程内容,使得大学教法和中小学教法严重脱节。另一部分教师则是毕业不久才走上大学讲台的年轻教师,虽然他们有着较先进的教学理念,但囿于没有中小学教学的经历,在教学过程中很难举出一些生动的中小学的案例。从师范生的角度来看,师范生对公共教育学本身不够重视,总认为它是“公共”课,没有专业课程那么重要。除此之外,这种局面和公共教育学班级规模过大也有关系,很多学校公共课合班上课,班级人数可以达到百人以上。在如此巨大班额的班级里教授公共教育学,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组织形式无法进行。师范生只有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往往以“听众”或者“接受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本该生动活泼的教育学知识,在师范生的眼里就成了冷冰冰、毫无生气的知识点。而要他们去理解这些知识,让他们掌握一些从教的技能,往往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师范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尴尬局面。这种局面不仅影响师范生在学校的学习效果,而且还将影响其以后的教师生涯。

(四)课程评价:终结性评价为主一直以来,地方师范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评价方式一直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基本上都是期末闭卷考试或者中期论文考核,很少关注到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与进步。师范生学习和考试的功利主义倾向十分严重,平时上课不听讲,到考试前临阵磨枪的师范生不在少数,单一的考核方式使师范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仅限于考试,对学习本身没有兴趣,甚至有“六十一分浪费,五十九分犯罪”的说法。单纯的考核方式偏离了公共教育学课程开设的初衷,师范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扔笔记的现象普遍存在。另外,公共教育学课程虽然实行闭卷考试,但是题目本身偏容易、死记硬背就可以解答出来的现象也非常普遍,题目不需要师范生进行复杂深入地理解和分析,主要是知识的复述,师范生成了复述的机器。而且一般考前公共教育学教师都会划考题范围,期末考试一定不会超过这一范围之外来考,这一点也使很多师范生敢于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以上种种,都非常直观地告诉我们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课程评价体系存在诸多漏洞和问题,这样既不利于师范生的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地方高师院校满足当地基础教育对合格师资的需要。

二、主观体验与实践:公共教育学之意义建构视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随着《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不少师范院校开展了各种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改革探索,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更关注师范生个人的直接经验和学习经历,从满足师范生个人兴趣爱好出发,从培养师范生喜欢从事教师行业的情感出发,因为他们都认识到“在体验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5]叶澜老师指出:“就教育学而言,我以为学科发展的内在核心问题是对‘人’的认识。教育学基本理论的突破,需要从对‘人’的认识的反思开始。”[6]这种以人为本的公共教育学能够突出师范生个人的存在,从培养师范生未来能够站稳讲台并爱上讲台的目的出发,关注师范生的学习生涯和生活实际,使公共教育学成为师范生内心喜爱和认可的公共教育学。这就需要将现有的技术理性指导下的公共教育学课程进行彻底地变革,从教师的公共教育学变成师范生的公共教育学,这便是在意义建构中的公共教育学。在意义建构视域中,公共教育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哲学基础: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过去“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师范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未来合格的人民教师。公共教育学要为培养具有正确教育观念,能在教育活动中找到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人做贡献。意义建构视域中的公共教育学,其哲学基础必须建立在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之上。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纯粹客观的反映,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和理解。知识不可能外在于个体之外,真正的理解只能是学习者在自身经验基础上建构起来。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通过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自主建构的过程,这种建构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完成。建构主义学生观认为,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来到教室里的,他们一定会借助从家庭、社会、同伴那里获得的知识经验来解答陌生问题。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简单地对学生进行灌输教育,而要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总之,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强调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教学目标。所以,公共教育学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灌输、师范生接受的过程,而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范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此外,作为意义建构视域中的公共教育学课程还必须以人本主义作为其理论基础。人本主义作为心理学界的第三种力量,它主张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各个部分。人本主义知识观认为,目前的学校教育属于“颈部以上”的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心智的锻炼,而忽略了情绪和情感的培养,忽略了学习者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应该进行的学习。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情绪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学习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先得改变其信念和态度。要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才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完成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生观认为,人类天生具有学习的愿望和潜能,这是一种值得信赖的心理倾向性,它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释放出来。当学习者了解到学习内容与自身需要的关系时,学习的动机更容易激发。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使学生成为能够适应外在环境变化、知道如何享受学习、热爱学习的自由人。

(二)课程目标:三大领域相互支撑《标准》将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分为三个部分:“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大目标领域相互支撑,共同勾勒出职前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为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7]一般来讲,公共教育学作为师范生的基础课程之一,它的重要性只有师范生在学完教育学课程之后才能有所体现。师范生各专业学科教学法的学习、教师基本技能训练(比如三字一话、上课、说课等)以及见习、实习,甚至未来走上三尺讲台之后的教育教学工作都会受其影响。纵观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师范生职前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形成教师专业意识的品质。“从知识传递到意识品质的养成正是教师教育改革的焦点。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教育应该以意义为理论与实践共同的基本单元,以实践思维方式作为组织意义联系、建构理论和有效实施的线索。”[8]因此,公共教育学课程目标可以定位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师范生了解教育以及教育学的历史和发展,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与学生观,培养师范生乐于执教、热爱孩子的专业情意,树立长期执教、终身执教的理想信念,养成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的习惯,灵活运用教育学的基础知识来分析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为师范生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和知识基础。也就是说,公共教育学课程目标不能局限于教育教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需要培养师范生的角色意识、生命意识、专业意识。正如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对教育的理解那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师范生接受大学教育不在于掌握了多少具体的知识点,而在于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与体验,在于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成为更好的自己,在于未来能够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在于更加适应社会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自己与家人,或许这才是大学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对师范生来说,公共教育学课程应该充满美好的愿景,能够引导出师范生自身更多的美,让其感受生命的温度与厚度,充分唤醒和激活师范生的生活热情和学习积极性,让师范生产生“教师”情感的共鸣,使自身生命价值得到升华。当然,以上所说种种美好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其他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的共同努力,而并非公共《教育学》这一门课所可以实现的,否则我们又将走向“价值虚张”的怪圈。总而言之,公共教育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它自身就是充满温情与生命的,它应该使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师范生)都成为更加完整意义上的人,更加幸福的人。

(三)课程内容:案例与情境现代课程论之父、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认为,如果我们要从事课程编制活动的话,就必须回答以下四个问题:首先,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其次,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再次,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最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9]所以,在对课程目标进行重新设定之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也要作出相应修改。第一,对教材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可将其划分为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德育论、教育管理四个板块。其中,教育基本理论模块包括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教育目的、学校教育制度。课程与教学模块包括教师与学生、课程论与教学论。德育论作为单独的一个模块。教育管理模块包括班级管理与教育政策法规。教育与社会以及教育与个人作为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它是本门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也是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中的一条主线。第二,增删教材内容。公共教育学教材内容目前来看涵括范围之广让人望而却步,所以,需要删除一些内容,比如非常容易、陈旧或者非常理论化的知识点。另外,还需要增加一些内容,比如学界还存在争议的问题,当前教育教学的热点等。第三,改变原有的知识点、理论和原则一统天下的局面,强调基础理论和原理与实践情境相结合,增加典型的、与师范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案例,以恰当的形式呈现,唤起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第四,在案例教学中,让师范生运用所学习的理论来分析这些案例,对不同的教学情境进行反思和建构,使师范生能够充分意识到以后在从教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和解决对策,从而更加自信地投入到基础教育中去。第五,从教育现实问题入手,引导师范生进行讨论或者辩论,从中推导出一些教育理论,构建师范生的教育学间接经验。可以说,“教育理论是一种情境化理论,作为情境化的理论只有当它与教育现实、教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才能产生意义和价值,才富有生气或活力……”[10]囿于师范生直接教学经验不足,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还没有完全和当地中小学建立起完善的教育见习实习基地时,应该配备中小学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或者光盘给师范生观看,使师范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形成教育的感性经验。建立了实习基地的师范院校,应该适时地安排师范生进行实地课堂教学观摩,“旨在增强学习者的触景生情和触类旁通,增强师范生的参与积极性”。[11]换句话说,师范生的专业意识和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其深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境中通过自身的经历与体验而得来的,并非在大学课堂里通过教师讲授得来的。

(四)课程实施:对话与体验公共教育学课程在确定了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之后,它的变革能否成功,最终还需要教学方法的相应改变,否则就只是停留于头脑或者纸张上的理想而已。公共教育学课程的变革需要更加重视师范生个人的生活学习经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非常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他认为,“经验”一词可作两种解释:一是经历的过程,二是经历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忽视任何一方都不是我们理解的完整意义上的经验。公共教育学教师需要去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增加师范生的经验和体会,充分利用好师范生的直接经验来获取间接经验,找到二者之间的联系点,从这个联系点出发,使师范生的直接经验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应有的效用,而且在此过程中,师范生的专业情意和专业意识也可以逐步地培养起来。但是,长期以来,师范院校的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讲授法。这样的教学让教师和师范生对教育学课程的热情锐减。而意义建构视野下的公共教育学的教学方法则非常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以及师范生和教师具体生动的教育体验。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形式来实现公共教育学课程实施的对话与体验。第一,课堂演讲。师范生在上课的前十分钟可以围绕教育、教师、教学进行演讲,师范生可以自行选择其中一种,要求师范生联系自身的学习经历来演讲,并现场点评和打分,从而增强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课堂讲授。针对一些较难而又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原理进行深入地讲解和阐述。课堂讲授在整个教学中的比重应该降低,以达到师范生掌握必备的教育学知识技能为准。并且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可以进行师生的互动和提问,这样来活跃课堂氛围。第三,专题研讨。针对当前的教育现实以及前沿的社会教育热点问题进行集中讨论。比如,中高考改革、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幼儿教师虐童事件、复旦投毒案、大学生就业等话题。第四,阅读写作。给师范生提供一些教育名著书目,由师范生自己制定阅读计划和进度,撰写读书笔记或者专题小论文。第五,实践体验。通过模拟教学、见习实习、微格教学等形式让师范生亲身体验教育实际,这样就可以更深刻地体会教育的理论,同时也能很好地了解中小学课堂实际,增强从教乐教的态度体验,培养师范生的教师专业情意和促进师范生的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范文第4篇

1.日本中小学生法律意识意识淡漠日本青少年研究所2001年度进行的“初中生的生活和意识调查”中,选择曾有过“扒窃”、“吸烟”、“欺负朋友”、“对老师使用暴力”、“破坏学校的公共物品”等项的占到了将近30%的比例。在2004年进行的“高中生的学习意识和日常生活”的调查中,对中、日、美三国进行了比较,在规范意识方面,有关“扒窃”、“使用麻醉剂”、“欺负朋友”、“饮酒”、“吸烟”、“逃学”、“无理由外宿”等12项,选择“做了也没什么”的日本最多,选择绝对没有的在三个国家中最少。[3]从这一结果来看,表现出了随着年级的提高规范意识弱化的倾向。日本东北大学教育文化研究会以本地高中为对象于2003年进行了“高中生对教育和社会的意识”调查,在对校规的意识方面,“学校规则起到了保护校内正常秩序的作用”、“学校规则的制定是出于教育的考虑,学生应该遵守”等项目,赞成和否定的各占一半。2004年9月日本高中教职员工会实施了“高中生宪法意识调查”,对于“你对近年来宪法第9条的讨论有什么认识”这一问题,43.3%回答“不知道”。[4]说明过去以社会科为中心进行的宪法学习,对于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并没有发挥充分的作用。2.为保障学校安全需要加强法律教育近年来学校中频繁发生闯入、杀伤事件,来自外部的威胁学生身体和生命安全的事件频发,学校的危机管理和危机应对骤然得到关注。对于学生间的欺负等暴力行为,学校和老师有警告的义务,游泳池等学校设施设备的事故,体育、社团活动等事故是学校事故中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通过学校与社会协作推进开放学校事业,而且暴露出以教师为主的学校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较差,特别是在紧急时学校和教师的应对因缺乏“法律常识”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学校和教师承担着保护学生身心安全的责任,在紧急时有向包括警察在内的有关机构通报等应对方法,还涉及法律方面的问题。因此,从学校安全考虑,有必要加强学校和教师的法律意识。比如欺负问题,要以教育中心为首,与教育咨询机关协作,为受欺负的同学提供到其他学区就学的措施,根据情况向警察通报、和律师协会商谈等各种各样的措施。如果这样的措施不是适当且迅速的,就有可能使问题更加恶化。3.学校内的教师体罚问题教师体罚学生是日本《学校教育法》第11条所禁止的,体罚行为的本身说明教师的法律意识欠缺甚至淡薄。特别是过去都是以教育的名义在内部处理,难以作为法律问题解决。随着学校从封闭到开放,以推进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信息公开等为背景,此前由内部处理的问题现在要求通过判决等法律途径进行解决。有的地方教育委员会也从指导学校的立场出发,积极采取行动。因此,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要加强教师的法律意识。4.消费者法律纠纷的增加和消费者教育的必要性随着日本社会的开放和国际化,普通人的经济生活更加丰富,同时消费纠纷也更加多样化。因此,就要让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学习到社会生活中必备的法律知识和守法思维。消费者教育不仅是在社会科和公民科,特别是家庭科中也要加以重视。但是从2002年开始实施的学习指导要领中,削减了家庭科的授课时间,有关消费者的法律内容也大量减少。虽然期待灵活运用综合学习时间进行学习,但是作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的家庭科,其位置和作用却根本得不到重视。因此,必须要在现实社会中重新确认消费者教育的必要性,同时,根据其内容制定与实际生活相符合的教材。

二、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中的法律教育内容

在日本的学校教育中,法律教育是作为新的概念而出现的,司法制度改革赋予了法律教育新的内涵:(1)以法律意识为基础,通过身边的具体事例学习法律在社会中的运用;(2)根据现代社会中学习私法的必要性而导入具体内容,不仅是在社会科和公民科,在家庭科中也要进行消费者教育,将身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当作教材;(3)学习者自身要自觉重视对“法制社会”的认识,法律教育因为导入陪审员制度而具有强烈的司法参与的特点。[1]因此,法律教育是通过学习法律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而掌握知识和技术,围绕能够形成自主行动的人格而进行教育。1.2007年修订学习指导要领中的法律教育内容日本的法律教育致力于增强法律意识,在授课中引入与法律相关的事件、判决的案例。要求在教育内容方面达成共识,在学校现场通过实践加以确立。其法律教育内容随着学习指导要领的修改而变动,且逐渐深化和细化,将规则的制定与遵守社会生活的秩序、家庭和社会的管理、民主政治等都涵盖于法律教育之下。(1)形成规则意识方面的内容。在小学中低年级(1~4年级)生活课和家庭课中,要求学生:明白学校设施的情况以及老师等支撑学校生活的人们和朋友们的事情,能够快乐安心地游戏和生活,同时记住上学路上的情形,能够安全地上下学;思考支撑家庭生活的家族的事情和自己能做的事情,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能够注意到有规律地、健康和正确地生活;明白公共物品和设施是大家的,有管理它们的人,理解它们的重要性,并且能够注意安全正确地使用它们。小学高年级在家庭课中要学习关心家庭生活,能够做家务、能够与家庭成员相互交流;思考邻居们的生活,能够下工夫思考自己的家庭生活环境。体育和保健课上,1,2年级学习遵守秩序和规则,为了快乐地游戏制定简单的规则。3,4年级学习遵守秩序和规则,参加团队进行简单地比赛。5,6年级学习根据自己的团队特征进行作战,能够在规则上下工夫。道德课上,1,2年级学家使用东西的重要性,遵守纪律和规则;3,4年级学习遵守纪律和社会规则,有公德心;5,6年级学习拥有公德心,遵守法律和规则,重视自己和他人的权利,主动尽自己的义务。无论对谁都不体现差别和持有偏见,努力实现公正、公平和正义。特别活动课上,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活动,充实和提高班级、学校生活,开展培养健全生活态度的活动;组织社团活动,脱离年级和班级,主动与4年级以上的好友和儿童组织社团活动,追求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在学校节日活动中,开展防止不良行为、倡导交通安全等活动,提高学生对于身心健全发展的关注,培养安全的行为规范和有规律的、得体的集体行动,在运动中的亲切态度,组织能够涵养责任感和能够提高体力的活动。开展远足和集体外宿活动,比如移动教室、修学旅行,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扩大见闻,亲近自然和文化,积极开展体验集体生活和公共道德的活动。初中生在社会科中的历史领域学习法治国家的建立。在公民领域学习管理家庭和社会的机能,从人类是社会性存在的观点出发,思考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现在的家庭关系中个人的尊严和两性的本质上的平等,协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遵守约定的意义和个人的责任。家庭科中学习家庭和家族的基本机能,思考更好地处理家庭关系的方法;思考自己的生活对环境的影响,过关心环境的生活。在体育课上以解决团队和适合自己的能力的课题为目标,能够下工夫根据规则制订训练计划和比赛的方法。道德课上学习理解法律和规则的意义,在遵守的同时,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切实尽到自己的义务,努力维护社会秩序和纪律;提高公德心和社会连带感的自觉性,努力实现更美好的社会;注重正义,无论对谁都保持公正、公平,努力实现没有差别和偏见的社会。在特别活动中,班级活动要以班为单位,适应班级和学校生活的同时,进行充实提高,开展针对学生面对的问题,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的活动。其他要求基本与小学特别活动内容相同。(2)私法和消费者保护方面的内容。小学1,2年级生活课上,明白自己的生活与本地区的人们以及各种场所的关系,并对他们有亲切的态度,能够与人恰当地交往,能够安全地生活。小学3,4年级的社会科中,实地参观和调查本地区人们的生产、经营活动,思考与他们的工作相关的人们的活动。小学5,6年级家庭课上,思考有计划地使用自己身边的物品和金钱的方法,能够恰当地购买物品。初中公民领域,理解身边的以消费生活为中心的经济活动的意义,同时着眼于价格的波动理解有关市场经济的基本问题;使其理解为了提高国民生活和福利,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在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理解社会资本的整备、防止公害等保护环境、充实社会保障、保护消费者、租税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国民的纳税义务,从有限的财源分配的视点理解财政。在家庭科中了解贩卖方法的特点和消费者保护,能够恰当地选择、购买和灵活使用生活必需品和服务。(3)有关宪法方面的内容。小学5,6年级社会科中,学习日本国宪法对于国家的理想、天皇的地位、国民的权利和义务等国家和国民生活的基本规定。初中历史领域学习“日本国宪法的制定”和“日本民主化和重建的过程”。在公民领域,以基本的人权为中心加深对人类相互尊重的理解,着眼于法律的意义,营造民主的社会生活,理解以法律为基础的政治的重要性,思考国家政治以日本国宪法为基础运行的意义。深入理解日本国宪法以尊重基本人权、国民以及和平主义为基本原则,理解作为日本国和日本国民的综合象征的天皇及其国事行为。2.法律教育研究会选编的四种推荐教材的内容日本第一次将法律教育置于国家教育政策的一环,在实施中得到律师协会和司法书士协会等法律实务人士的全面协助也是全新的实践。在法律教育实践中,研究会以中学学习指导要领为依据,为初中社会科公民领域编制了四种教材:《制定规则》学习作为法律和规则的基础的思维方式;《私法和消费者保护》是现代经济社会公民应该重点学习的内容,学习通过合同进行自我管理的思维方式;《宪法的意义》指向缺失了公共权力甚至社会经济权力和国民的关系问题,学习宪法及立宪的意义,并与生活相联系;《司法》,学习认定事实、进行事实性综合判断,发挥裁决的作用。教材尽量采用通俗的语言帮助理解民主主义和立宪主义,民主主义是大家的事情由大家来决定,立宪主义明确应该由大家决定的事和不由大家决定的事情,将这些概念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以加深对宪法的理解为目标。要让学生明白,理解权利不是像物质一样的“拥有”,是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产生并成长起来的东西,权利教育之前首先要进行正确判断的教育。因此,为了保证法律教育的效果,就需要法律实务家对教师的支援。教师方面也要提高法律教育的素质和教学方法,从在职教育和教师的培养两个方面进行反思。在授课方法上,不论授课负担的不同和学力水平,都要有唤起学生兴趣的方法。因此要求法律实务家对教育和儿童发展有一定的认识。法律实务家和教师都有必要调整教学方法,做到相互配合,要能够很好地传达自己的思想。这些都是今后的学校教育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日本中小学法律教育的价值取向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红色资源 志愿者服务

一、开展红色教育,挖掘精神内涵

从1995年公布第一排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2009年公布第四批,共公布353个爱国主义基地。这些基地是中小学以致高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宝贵的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红色旅游和社会实践活动,更应该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很多学校都与这些爱国主义基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关系,有着一脉相承的文化传承关系,有着不可割舍地缘人文关系。很多学校的诞生、发展、命名、校训都与这些爱国主义基地有关。很多学校都与这些基地签订了共建协议和资源共享协议。

武汉市京汉学校与武汉二七纪念馆就是典型的种种关系。京汉学校的前身是江岸车辆厂子弟学校,2006年移交武汉市江岸区教育局管辖,与江岸铁三小、二七民族中学合并,更名为武汉市京汉学校。江岸车辆厂是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发源地和核心。1923年2月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大罢工,江岸区是这次罢工的重点地区,罢工的主力军就是江岸车辆厂的工人,在这次罢工中有52人惨遭杀害,300多人受伤,1000多人开除流浪,涌现出施洋、林祥谦等一批英雄人物, 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京汉学校就是为了教育培养江岸车辆厂子弟而建立的,秉承二七革命传统,学校植根于这片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洗礼过的热土上,应充分利用好二七红色资源,充分挖掘二七精神深刻内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经过反复研究和深入挖掘,把二七精神总结概括为四个方面: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团结一致严格守纪的团队精神,前仆后继赤字以恒的坚毅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二、依托红色资源,开展服务学习

1995年把武汉二七纪念馆作为第一批爱国主义基地向社会公布。京汉学校毗邻二七纪念馆,双方签订共建协议,把二七纪念馆作为京汉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期开展系列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紧紧依托自己独具的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和服务学习。

新生入学第一课就是参观二七纪念馆,聆听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寻访英雄的成长足迹,了解革命志士们的奋斗历程,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京汉学校以二七纪念馆为主阵地,开展服务学习。学生参与到社区服务活动当中,在社区中承担相应的公民责任,从而强化公民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增强公民行为能力[1]。京汉学校把二七纪念馆当作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第二课堂,每学期与纪念馆合办一期讲解员志愿者培训班,学校选派20名优秀学生到二七纪念馆参加培训,培训后成为二七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承担大型纪念活动和大型团队参观活动的讲解任务。每年二月七日、清明节、烈士公祭日,学校都组织全体学生到二七纪念馆凭吊烈士,开展纪念活动。学生志愿者每月到纪念馆参加维护馆舍、清洁场馆、绿化环境工作。做到志愿行动、服务学习与二七精神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将二七精神、爱国主义化着学生的品格、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服务学习之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三、拓展服务学习,树立责任意识

服务学习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法,学生通过参加社区活动来满足社区需要,为社区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强调学习与服务并重,使学生服务学习做到关注社会,培养社会责任[2]。服务学在自己的“学习社区”“生活社区”开展外,还要向更为广阔的社会公共领域拓展。

京汉学校的服务学习就是以二七纪念馆为中心不断拓展,形成横向辐射其路径是:“二七纪念馆――所在社区(长湖地社区)――所在区{江岸区}――所在市(武汉市)”,例如,学雷锋志愿者走进长湖地社区,开展尊长敬老,助残帮困,清洁环境、普及生态知识等服务活动,了解社区的生活状态、环境状况、以及社区的需求,学生中的电脑高手教社区老人使用电脑和手机,帮社区工作者整理电脑资料,使学生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增强了是社会责任感。

纵向连串服务活动:以“二七纪念馆――江岸车辆厂――施洋公园――林祥谦纪念馆――二七大罢工工会旧址――铁路系统”为主线开展服务学习。例如,铁路小卫士志愿者和铁路民警、车站职工深入社区、铁路道口、火车站发放宣传资料,宣讲铁路安全知识。到施洋公园瞻仰烈士雕像,到林祥谦纪念馆做保洁工作,到江岸车辆厂看望慰问老职工。

深入扎实的志愿者活动,使服务学习开展得有声有色。服务学习活动呈现多样化,向纵发展,还有“两型环保志愿者”“义务服务小志愿者”等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学生在是实践中理解和体验社会公共生活,学生的自我价值得以体现,承担公民的基本责任和义务,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范文第6篇

一、学习科学理论和学习公德榜样是领导干部加强社会公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学习是领导干部第一位的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领导干部加强社会公德修养,也必须依赖于学习这一重要途径。首先,领导干部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学习,其中特别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环境法学知识。以马克思主义公德观去克服各种非科学的公德观。其次,领导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马克思主义利益观、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和生态文明理论,将其作为加强自身社会公德修养的重要原则

此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的榜样。社会公德榜样是一定社会公德的人格化,学习他们的思想行为和模范事迹能够增强领导干部提高社会公德修养的自觉性。郑培民、沈浩、杨善洲为代表的党员领导干部就是这方面先进榜样。杨善洲同志在退休后,没有选择进城安享晚年,而是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这一干便是20多年,在他的带领下,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领导干部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始终站在群众立场,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的精神。

二、社会交往和公共管理实践是领导干部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习惯的根本途径

刘少奇曾说过:“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革命的实践,不能脱离广大劳动群众的、特别是无产阶级群众的实际革命运动。”因此,广大领导干部要积极投身实践,在社会交往、公共决策以及公共管理的实践中提高自身公德素养。在社会交往中,领导干部除了要遵守基本的公德规范外,还要特别注意择人而交。对于交友,领导干部在心中要明确自己交友的标准,要交益友,诤友,不交损友。交往中务必要选择廉洁健康的交往方式,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领导干部的社会交往要力求简单、透明、廉洁、健康。

公共决策是客观规律、公共利益和群众愿望的集中体现,也是检验领导干部社会公德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准。领导干部在制定和实施公共决策的过程中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维护实现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作为公共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公共决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强决策的责任感,才能真正体现出自己高尚的公德素质。

三、严格自律和自觉接受监督是领导干部提高社会公德素养的重要方法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范文第7篇

关 键 词雷锋精神;常态化;价值思考

作者简介吴潜涛,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峻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教授,博士

在纪念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逝世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强调“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1]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思考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依据,是实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必须做好的理论准备。

雷锋精神诞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事经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党中央不仅继续倡导学习雷锋,还进一步强调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之所以如此,其根本依据在于雷锋精神的实质。半个世纪以来,党中央倡导学习雷锋活动、弘扬雷锋精神的实践证明:雷锋精神已超越了雷锋的个人行为和具体事迹,内涵十分丰富,意蕴十分深刻。它是一种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是一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是一种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精神。

雷锋精神同我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紧密结合在一起,书写于我党的旗帜上,彰显着我党的先进本色,象征着我党的蓬勃生机;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崇高精神境界的向往和对美好道德风尚的追求;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构建精神家园的纽带。高举弘扬雷锋精神这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是我党的一项政治优势,也是我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必须坚持的基本信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道德精神需求的变化,这座精神的丰碑必将越来越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从现代社会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看,推动学习雷锋精神常态化主要具有如下价值。

一是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

有利于形成现代社会公共秩序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公共性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公共生活也因此成为现代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公共生活的参与者,都希望实现公共生活有序化。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于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就无法实现良性运行。因此,以公共性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实现公共生活的有序化、制度化。而维持公共秩序的有序运行,除了外在的法律规范和制度规约外,还应有内在道德规范的制约和理想人格的引领。也就是说,现代社会公共秩序的形成,不仅需要优良的法律制度,而且需要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公民。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所说:“那些先进的现代制度要获得成功,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依赖运用它们的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2]威尔·金里卡在其《当代政治哲学》一书中也指出,为了平衡个人利益,人们建立了一些程序性的制度、机制,但只有这些制度和机制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定水准的公民品德和公共精神。美国现代著名伦理学家罗尔斯也提出,人类是个共同体,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类幸福的实现需要合作。他说:“我们不仅从自己得到发展的完善本性得益,而且从相互的活动中得到快乐。仿佛是,我们自己未能培养的部分是由他人来发展的。”[3]354“美德是人类幸福的一个条件。”[3]350

雷锋用自己短短22年的青春谱写的道德精神的不朽赞歌,集中体现了现代公民人格和公共精神的核心要求。雷锋一生做了无数的好人好事,而且其善举对象大多是生活中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虽然他的每一次善举都不是自己身心、财富的巨大付出,但却让受助人真实地感受到了关爱、互助的人间真情。从这个意义上说,雷锋精神中蕴含着现代社会公共生活中,尤其陌生人社会中人际交往理应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即关爱他人、顾及他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人。众所周知,陌生人社会并不必然是人情冷漠的社会。倘若陌生人社会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像雷锋那样,时刻注意自己的德性培育和品格培养,时刻关心、关爱他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人,并将善待和帮助他人上升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或生活态度,让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平等的权利和做人的尊严,使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不受漠视和践踏。那么,我善待他人、善待社会,他人也善待我、回报社会的优良社会氛围就会自然形成。在这种优良的社会秩序下,道德的人会拥有更多获得幸福的机会,而这样的道德社会又可以催生人们更强烈的生存欲望和幸福期待。雷锋助人为乐,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雷锋服务人民,给社会以秋天般的奉献;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给事业报以夏天般的热情。这种伟大精神,既是现代公民理应崇尚和追求的一种崇高伦理精神和精神气质,也是现代社会实现优良社会秩序的必然价值诉求。

二是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

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竞争经济,奉行“等价交换”原则,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再强调雷锋精神,特别是强调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是不合时宜的。这种见解显然是浅薄的。这是因为,“雷锋精神既是一种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也是一种默默无闻的平凡行动;既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的崇高精神,也是立足本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奉献精神。”[4]事实上,雷锋精神中所蕴含的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这种精神既是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道德品质的继承和弘扬。它无论是在人类历史的过去,还是在人类历史的现在和将来都是社会普遍追求的美好德行和崇高境界,其本身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生命力。

虽然市场经济强调以主体为中心,主张互相竞争和利益差别,而且由于利益的驱动,特别是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不可避免地带来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乃至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进而导致社会上种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现象的产生。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既要依靠法制,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又要依靠道德,即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因为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道德力量的维系和支撑。道德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能够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为恶动机。因此,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不仅能够启迪人们的道德智慧,净化人们道德心灵,而且能够通过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匡正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出现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因此,新时期倡导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不仅有利于解决社会转型时期因利益关系变化带来的种种社会矛盾,而且有助于消除和抵御市场经济种种负面影响,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是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

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思想的逻辑结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使每个人都能够作为主体,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充分自由地表现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自由地安排和实现自己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6],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生产和由此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创造出这种新人来。”[7]恩格斯所说的“全新的人”就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我们知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离不开人的意志自由,也离不开人所依附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只有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里,真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得以实现。因此,马克思说,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个人的独创和自由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社会”。[8]

在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历程中,崇高的价值追求和道德人格始终是强大的精神动力之源。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三十多年来,随着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尤其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精神,是全面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的必由之路。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坚持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像雷锋那样,发扬钉子精神,努力学习革命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为人类解放事业—共产主义事业全部献出”;就要像雷锋那样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认为“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幸福的”,并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融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中;就要像雷锋那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锐意进取,自强不息,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就要像雷锋那样爱憎分明,知荣明耻,认为“世界上最光荣的事是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是劳动者”,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因此,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实现“集体”的真实性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N].中国青年报,2012-03-03(1).

[2]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5.

[3]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罗国杰.论雷锋精神的生命力[J].高校理论战线,2003(3):30-3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0.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范文第8篇

一、融入公民教育的理念之中

公民与公民教育涉及自由、民主、人权、宪法、制度等现代国家的基本理念和要素,它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确立和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由于政治经济体制与历史背景的不相同,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模式也因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而异。例如,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英国的“情感教育”、法国的“公民资格教育”、德国的“祖国知识和认同感教育”、日本的“忠君爱国思想教育”等。由于国情不同,这些国家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模式存在显著的差异。由此可见,公民教育是各国根据自己的社会性质和国情,确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应该具有哪些基本条件而依法实施的教育。

进入21世纪,我国在公民教育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把权利与义务结合起来,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2004年,我国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同志精辟概括和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些新的理论突破,指明了我国社会转型期公民教育的发展路向。

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必须将它融入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中,使之在公民人格塑造中居于主导地位。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大力提倡和发展公民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指导思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纳入公民教育的全过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道路。其次,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理想,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这些都属于公民教育的主要任务。最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也是公民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并且使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统一起来。

二、融入公民教育的课程之中

公民教育是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向高一阶段发展和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公民教育需要持续的、有实效性的教育体系来支撑,特别需要有针对性、务实的课程来承担[2]。随着公民教育的日益普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设置了各种课程体系和模式来推行公民教育。美国在1860年率先设立了公民科,法国于1883年开设了专门的公民课程,德国于1900年左右开始在课程中实施公民教育。其他西方国家大多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将公民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之中。在我国,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公民教育的引领作用,还需要将它融入中小学公民教育的课程内容之中。

公民教育的课程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指广义的“公民教育”,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就是说,一切的教育过程都直接间接地同公民教育相关,一切课程均属于公民教育的范畴。二是指狭义的“公民教育”,即指正式的公民科(社会科)课程。从课程设计来看主要有三种形式,即设置独立的分科公民教育课程、开设综合的公民教育课程和进行渗透式的公民教育。具体而言,分科公民教育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科系统地传授公民知识,进行公民教育,比较适合高年级学生的需要。综合的公民教育课程,是指以公民教育为核心,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等人文社会学科统整起来形成一门综合课程,一般在小学和初中开设。渗透式公民教育,指的是将公民教育广泛渗透于整个学校课程和所有学科之中。以上这些课程,既有显性课程,也有潜在课程;既有学科课程,也有活动课程。

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推出的《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这类综合课程,以及《历史》、《地理》这类分科课程,即我们所说的“社会科课程”,都是典型的公民教育课程。事实上,新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已悄然贯穿了“公民教育”的诉求;上海市的“两纲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也逼近了“公民教育”的核心内容;各地一些中小学致力于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等等,所有这些举措都是迈向“公民教育”的积极行动[3]。2011年新修订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首次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2011年新修订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提出“充分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必然要求我们高屋建瓴地全方位设计社会科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融入公民教育的课程内容之中。

三、融入公民教育的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是培养与完善学生公民人格的重要渠道。只有通过优化的教学途径与方式,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学生头脑中确立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公民人格的塑造,实现公民教育的目标。为了将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实施和开展,经过长期的理论探讨和教学实践,已经形成了价值观教育的五大基本原则、丰富多样的教育教学模式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所谓价值观教育的五大基本原则,指的是理解性原则、对话性原则、共生性原则、境界超越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国外成熟的价值观教育教学模式有“美德袋”模式、“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体谅”模式、“价值商谈”模式。国内外行之有效的价值观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有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陶冶教育法、自我修养法、两难故事法、角色扮演法、价值澄清法和社会行动法等多种方法。以上这些价值观教育教学的原则、模式和方法,对我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教学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笔者认为,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公民教育中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现阶段可以采取体验模式、学习指导模式和社会实践模式等三种教育教学模式。有效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可以综合采取主题学习、批判反思学习、合作学习和社区服务学习等学习方式。同时,鉴于公民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学的复杂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教育的教学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公民教育内容的一体化和连贯性。所谓一体化,就是把公民教育领域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科学习科目之间建立起必要的、合理的联系,使公民教育整体功能大于各学习科目功能之和;所谓连贯性,指的是协调好社会科课程在各学段内开设的时间顺序,以及先后承接关系。无论选择怎样的教学方式,都不能割裂义务教育阶段公民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完整性。

第二,公民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人的尊严、自我的表达、个性的发展。学生成为公民主体的关键,是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反思和批判能力。为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环境一定是开放的,从课堂教学到学习内容,从活动方式到评价标准均无例外。

第三,活动式教学是提升公民教育有效性的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必须充分发掘和利用各种学习活动,不能仅凭借文字讲解,尤其是应该避免死记硬背或敷衍了事的教学方式。只有经过学生深度思考过的价值观,才能够真正为他们所接受,并持久地影响他们的行为。

第四,注意从日常的社会问题出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兴趣与能力,不应拘泥于现成的学习材料。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如社会道德滑坡、贫富差距扩大等,都可以作为学习和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第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公民人格的养成与提升也是一个与人的生命相伴随的长期过程,很难一蹴而就。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需要循序渐进、持久努力与多方配合。

四、融入公民教育的社会实践之中

公民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行动能力。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传统价值观教育重知识掌握、轻社会参与的弊端,美国道德教育学家弗雷德·纽曼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社会行动法。随后,这一方法受到欧美各国的普遍推崇,成为中小学公民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认为,人的发展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知行统一是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基本追求。提高公民的行动能力,不仅是现代学校课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保障公民个人信仰、增进个人幸福,乃至谋求社会福祉的必要前提。因此,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一切学习指导方式,一切用于教学过程的评价手段,都需要以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行动能力为目的。由此可见,只有将“学会行动”作为公民教育的核心任务,我们才能在教学目标中,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统整起来,“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发展性”才能得以显现。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价值观的矛盾、冲突和斗争,出现了“道德滑坡”、“行为失范”、“意义危机”、“信仰丧失”等现象。这些价值观的矛盾、冲突的存在,给我们的公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在我国中小学教育的现实中,公民教育最大的弊病就是“有观念、无行动”,从而严重降低了公民教育的有效性。为迎接挑战,必须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促使他们形成公共性品质,以及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否则,我们培养的学生就不可能茁壮成长为共和国合格公民,就会影响我国的社会转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此,一方面,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和总结中国特色的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实践模式;另一方面,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公民教育的社会实践之中,并实际运用于公民行为的养成教育中。

1.学校生活即“公民生活”

教育家杜威和陶行知先生都曾经提出过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命题。西方重建主义哲学认为,学校在改变或重建社会的过程中应该起到积极的作用。学校不仅是讨论有争议问题的场所,而且是社会行动计划的积极参与者。通过对公共议题的探讨,强调批判性思维和作出判断,教导学生审视自己的信仰,以决定他们愿意用行动维护哪些信仰,而不是直接向学生灌输他人的价值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必须赖以充足的生活实践活动而体现。如果没有“知性”的诱导和活动的支撑,我们很难真正领会其内涵。无认识亦难了解,无了解亦难发生情感,无情感就难有理智的行动。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中小学生关注社会重大事件,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事件本身及发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行细致的对话、探讨,不仅可以有效整合各种思想意识和多元价值观念,使“真理愈辩愈明”,而且使课堂和学校成为学生参与“公民生活”的重要平台。

2.开展社区服务学习

在国外公民教育中,社区服务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公民教育实践模式。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帮助他们理解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社会,也有助于公民社会的培育。2006年11月,山西省启动了“中美合作公民教育”项目研究,有104所实验校把这一项目纳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事实证明,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5]。总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在公民教育的社区服务学习之中,是确保公民教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重要举措。

在我国,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步伐的逐渐加快,推行公民教育的外部环境不断改善,公民教育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但是,我国当今的社会、经济状况还远不能支撑公民教育的健全发展,必须通过政府行为,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着力营造民主的、和谐的社会环境,为中小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保驾护航。公民教育所要求的民主的、和谐的社会环境,应该宽容和善待每一位进入到社会的学生,并使国民们有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意识。公民教育一方面呼唤民主的、和谐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也有为民主的、和谐的社会环境做贡献的必要。公民教育应当也必然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谐社会的建设同行,并焕发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夏东民,陆树程.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代价值.哲学原理,2008(2).

[2] 赵亚夫.学会行动——社会科课程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钟启泉.公民教育与社会和谐.上海教育科研,2010(7).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范文第9篇

1、使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初步掌握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数量关系定理及其运用.

3、通过对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直观演示,培养学生能从直观演示中归纳出几何性质的能力;2.在7.1节我们曾学习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正确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特别是直线和圆相切的关系,是以后学习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关系.

教学难点: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圆的半径大小关系的对应,它既可做为各种位置关系的判定,又可作为性质,学生不太容易理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过用点到圆心的距离和圆半径的大小关系来判断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数学思想方法来研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请同学们回忆:1.点和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2.怎样判定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我们已经了解了平面上点和圆共有三种位置关系①点在圆外,②点在圆上,③点在圆内.如果我们设O的半径为r,则有下面点与圆位置的数量关系.

二、新课讲解:

实际上,太阳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时,太阳与地平线的位置关系;铁轨上飞奔的列车,它的轮子与铁轨之间的位置关系;都给了我们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印象,那么平面上给定一个圆和一条运动着的直线或给定一条定直线和一个运动着的圆,它们之间虽然有着若干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如果从数学角度看,它的若干种位置关系能分为几大类?请同学们打开练习本,画一画互相研究一下.

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当所有学生都把三种位置关系画出来时,教师可以用计算机或幻灯机给同学们作演示,演示的过程一定要用两种方法.一是给定直线圆在动;另一方面是给定圆,直线在动,这样学生才能从运动的观点去研究问题.

最终教师指导学生从直线和圆的公共点的个数来完成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定义.

1、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交.直线叫做圆的割线.

2、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切.直线叫圆的切线,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

3.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和圆相离.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直线和圆相切是非常重要的位置关系,在今后的学习中有重要意义,务使每位同学都要清楚.除从直线和圆的公共点的个数来判断直线是否与圆相切外,是否还有其它的判定方法呢?可提示学生,从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去考察,特别要从点到圆心的距离与圆半径的关系去考察,若该直线l到圆心O的距离为d,O半径为r,指导学生观察已经确定的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很容易得到所需的结果:

但是反过来,若先给定了直线到圆心的距离与圆的半径的数量关系,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学生可能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可引导学生点到直线的距离,有助于学生对困难的解决.从而完成符号的左边“”.向学生介绍符号“”的意义及读法.

练习一,已知圆的直径为12cm,如果直线和圆心的距离为(1)5.5cm;(2)6cm;(3)8cm;那么直线和圆有几个公共点?为什么?

此题是直接运用性质进行判断.

答案:(1)两个公共点,(2)一个公共点,(3)没有公共点.

练,已知O的半径为4cm,直线l上的点A满足OA=4cm,能否判断直线l和O相切?为什么?

此题再一次强调定理中是圆心到直线的距离,这是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答案:不能确定.结合具体图形指导学生发现.当OA不是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时,直线l和O相交;当OA是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时,直线l是O的切线.

例题(P.104)在RtABC中,∠C=90°,AC=3cm,BC=4cm,以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1)r=2cm,(2)r=2.4cm,(3)r=3cm

指导学生在对题目进行分析时指出,题中所给的Rt在已知条件下各元素已为定值,以直角顶点C为圆心的圆,随半径的不断变化,将与斜边AB所在的直线产生各种不同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分析好,d是点C到AB所在直线的距离,也就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CD,在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CD时用到三角形面积公式.这个方法在今后的证明时常常用到.要求学生学会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例题解法参考教材P.104页.

三、课堂小结:

为了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请学生看教材P.103-104,从中总结出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1.从图形公共点看,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直线和圆相交,直线是圆的割线;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直线和圆相切,直线是圆的切线;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直线和圆相离.

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数量关系:即直线l和O相交d<r;直线l和O相切d=r;直线l和O相离d>r.

3.目前判断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有二:其一是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特别要强调“唯一”一词的意义;其二是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四、布置作业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构建思路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85-02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资源以其灵活性、交互性给《公共经济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带来新的方式和动力。但目前网络资源良荞不齐、内容不丰富、组织不科学等弊端,也严重阻碍了师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探求,急需构建良好的《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

一、《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构建的理论基础

1.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内部认知过程和教师如何组织课堂以促进学生“发现”知识的问题上,注重内部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所有学生几乎都具有学习新知识的内在愿望,如好奇、成就感等。因此,在《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构建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同时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内容上重视学科信息的提取,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能够举一反三。

2.对话理论

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引导对话从哲学理论向教育和教育观转变的,首推当代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对话理论揭示了一个观点多元、价值多元、体验多元的真实而又丰富的世界,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理论自身的范围。在对话理论指导下,《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设计应注重交互性,同时具备用文字和语言交互的能力;倡导一种超越主题的关系思维方式,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都不再是独立、封闭的个体,彼此在开放宽松的情境中对话、沟通和交流;强调师生与生生的平等交流与知识共建,挑战原有的关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知识本质以及学习本质等方面的思维成见、定见与主观认定。

3.后现代课程理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是以后现代主义哲学、文化思潮的产生和发展为基础的。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公共经济学》的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建设要随时考虑到流动、变化、干扰等因素的存在和影响:目的是主动适应不断变革的需要,倡导“创造性”,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内容不应是绝对客观和稳定的知识体系,实施过程不应注重灌输和阐释;所有参与者都是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开发和创造者,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

4.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该理论认为学习并非仅仅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主要是学习者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的基础之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因而,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倡导下,《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充当的是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知识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彼得・德鲁克对知识管理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公共经济学》课程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应用知识管理的关键,就是要开发和利用各种形式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很多都为隐性知识,通过教育者和学习者、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提供了具体的情境,从而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其战略性目标主要围绕着如何发展核心能力,这就要求教学平台不仅要关注网络资源的经济合理利用,更要关注网络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1.数量不足

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是师生利用资源、组织资源进行学习的平台,包括网络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管理平台。其中最重要的是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分为教学文件、教学辅导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文件包括教师介绍、课程描述、教学大纲、实施细则等参考文件;教学辅导含学习指导、作业练习、历年试卷、答疑解惑及案例库等辅导资料;多媒体课件主要是基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IP课件和教学录像。目前《公共经济学》的网络资源库数量明显不足,而且形式过于单一。在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中,52%的学生有此同感。致使现在《公共经济学》的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学生被动学习为辅,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积极性始终调动不起来。

2.质量不高

教学资源是整合课程知识体系与媒体技术的系统化资源,不仅从教师的教学供给角度去开发建设,还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角度设计教学资源。学习者所需的是来自真实情境、技能训练、典型案例与问题处理等方面的网络资源信息平台。从现有《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质量来看,仅是教材内容的堆积,内容不够丰富,特色不够明显,资料过于陈旧。教学资源不能适应学生课堂互动学习和课外扩展学习的需要。从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67%的学生认为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对学习的帮助意义不大,难以达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由此导致了当遇到学习困难时,学生没有养成登录教学平台寻找答案的学习习惯。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范文第11篇

中心组成员要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和表率作用,切实把加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学习情况,抓好工作落实。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最新精选年度公司党委学习计划。希望大家喜欢!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和《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按照党中央有关工作部署和关于加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0年度学习计划,具体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不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精神和对X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深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中心组学习的重中之重,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系统学、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紧密结合紧密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作风建设年”活动,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学习重点

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将重点围绕14个专题展开:

(一)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认真组织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及《中国共产党党内重要法规汇编》,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涵盖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企业、内政外交国防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构成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中“8个明确”和“14个坚持”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通过深入学习,努力在对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系统认识和把握上达到新高度,在自觉用新思想指导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改造上取得新成效。

(二)学习领会关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重要思想。结合认真学习贯彻党章,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自信”,进一步增强维护全党的核心、党中央的核心地位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学习贯彻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切实增强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活学活用,努力建设完善的科学的企业体制。

(四)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的重要论述。准确认识和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深刻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引导全公司广大党员干部着力提高防控能力、切实增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信心。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的战略部署,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充分认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

(五)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论述。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不忘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始终不忘我们是共产党人、是革命者,必须以自我革命来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搞好园区民生保障工程建设,精准开展脱贫攻坚,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让园区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园区社会。

(六)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民主集中制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深刻把握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最关键的就是把发扬民主和正确集中有机统一起来,既激发创造活力、又统一思想行动。强化贯彻民主集中制的 自觉性,在研究思考问题、谋划推进工作中,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使决策和工作符合客观实际、符合新区发展、符合全公司根本利益、符合全体职工利益,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

(七)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深刻把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性紧迫性。注意分析和把握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倾向性问题,坚持立破并举,旗帜鲜明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批驳错误;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党员干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党组的主体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八)深入学习领会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决定性进展,理解把握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通过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助力定点扶贫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九)学习贯彻实施宪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推进法治企业建设,依法保障群众享有各项权利,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四中全会精神。原原本本、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在党的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研读党的四中全会文件,深刻理解党的四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工作部署,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和全会决策部署上来。

(十一)深入学习领会党纪党规。如《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已出台和即将出台的党内法规。深刻认识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对制定以及修订完善党内法规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主要内容。通过系统深入学习,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使党内法规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自觉抓好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推动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十二)深入学习领会对X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X新区精神。深刻认识对新时代X工作的总体要求、对新时代X精神的科学定位、对X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明确要求、对X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殷切嘱托、对X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要求、对X党的建设的重要要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学习成效内化为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的情感、爱党爱国的情感、热爱人民奉献人民的情感,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十三)深入学习领会省委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精神。深刻认识省委全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新措施,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深刻认识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深刻认识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根本性胜利、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等总体工作部署。通过系统深入学习,进一步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念,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奋力推动X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十四)深入学习领会新区、综保区党工委管委会等精神以及企业法律法规。按照新区和综保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各项会议精神,特别是X.X融合发展相关文件精神以及新区“1123”战役和“一城一带”建设要点学习,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全面推进园区公司投融资建设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国有企业资产法、劳动保障法等系列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公司依法治企,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三、学习形式

(一)集中学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按年度学习计划组织实施。学习安排每季度不少于1次(其中集中研讨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6次。集中学习可采取专家辅导、学习考察、培训班、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每季度明确1—2名同志为中心发言人,撰写发言提纲,进行专题发言,其他同志围绕主题讨论发言,共同研讨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个人自学。中心组成员在积极参加集中学习的同时,要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认真开展自学。除认真学习每季度指定内容外,自学政治理论原著、理论解析等内容。特别是要用好“学习强国”学xxx台和公司党委工作部门拟发的精神文件,坚持学思用贯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既向书本学又向实践学,着力在深化和转化上下功夫,把学习成果不断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工作的过硬本领和能力。

四、学习要求

(一)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中心组成员要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和表率作用,切实把加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学习情况,抓好工作落实。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理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 其他班子成员要积极抓好分管部门和领域的学习,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的领导责任制和工作机制。

(二)充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龙头带动作用。中心组成员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和我省的相关《实施办法》,以政治理论学习为根本,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政治任务,围绕14个方面的学习重点,抓好全年学习任务的落实。党组织书记年内至少要为本单位党员上1次党课或作1次辅导报告。每次学习要有安排、有专题、有中心发言、有专薄记录、有考勤、有学习简报或小结。中心发言人的发言要严格按照既定专题,结合单位职能和岗位职责,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突出针对性,切忌大而空。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范文第12篇

这次在全国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建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一项中心任务。这次学习,对提高党员的素质,提高“四个能力”,提高工作技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次教育活动中,自己能认真学习各级领导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和各级领导的重要讲话,系统地学习了十六大报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等一系列文件,遵守学习时间,能利用工作之余和晚上、休息日进行自学,写学习心得。通过理论学习,武装了头脑、更新了观念、提高了素质、振奋了精神,对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如何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及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有了明确的目标。自己认真对照先进党员的模范事迹,对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检查自己,剖析自己,本人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个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学习的自觉性不高。本人虽然能够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但平时自己学习的自觉性不高,钻不进去,学习的内容不系统、不全面,认为年纪大了,学不学无所谓,对很多新事物、新知识掌握的不够好,不是力求全面发展,有时只注重学当时用得着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内容,远远未达到新时期公安工作的要求,理论知识不足,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感到知识贫乏。2、理想信念有所淡化。对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学习不深刻,理想信念相对淡化,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不强,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对社会上存在的“共产主义渺茫论”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批判不够,抵制不力。3、保持和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不够。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时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对自己要求和标准不够严格,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对时时处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这根“弦”绷得不够紧。4、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开拓精神不强,年纪大了,缺少激情和进取心。满足于现状,缺乏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去做创造性的工作,在工作中安于平淡,按部就班,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办,只求完成本职工作,不出问题,开拓进取精神不强。二、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一是先进性标准不高。对理论武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忽视了主观世界的改造,缺乏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理论上不够成熟。认为工作只要过得去就行,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觉性不强,对知识的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满足于完成本职工作,总以为那些高新知识是年轻人的事,是领导的事,上面怎么说就怎么干,被动地去学习,而没有自觉地去学习,理解性地学习。二是觉得自己参加工作三十年了,是老同志,在公安战线工作了二十多年,出了不少力,把人生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公安事业,自己觉得只要完成本职工作,不出问题就满足了。本职工作以外的,领导不安排的就不主动问,有与己无关的思想。工作干劲不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意识不强。三是对业务工作钻的不深,不愿过多过深地去研究业务,让工作能做得更好,有满足于现状的思想。三、整改措施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忠实践行“三个代表”,学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激发爱岗敬业的热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自觉为公安工作建设发展做出贡献。2、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工作水平。在不断更新知识和快速发展的实践面前甘当“小学生”,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努力适应新形势、新的变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3、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向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像麦杰俊那样,平凡之中见伟大。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克服自满思想,要有强烈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工作中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争创“三有一好”。4、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督促基层做好违法人员资料采集,现场指纹提取工作,严格把关,继续为提高我市违法人员资料的采集率、合格率而努力。要充分发挥指纹系统的作用,多查、多比对案件,为刑事侦查破案提供线索,多破案件而努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公安机关肩负着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任,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作为一个共产党员,通过党员先进性教育,我决心积极努力,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不断进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以良好的形象,一流的业绩做好各项工作,为推进湛江跨越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范文第13篇

x月7日至x月11日,我光荣地参加了公司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的学习。学习期间,我从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做起,以严肃、崇敬、自豪和自觉的精神状态,按时到课参加培训,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做好预习和课间的学习笔记。在公司总政工师、党委组织部部长张永江同志和纪委副书记郭本忠同志的辅导下,我认真学习了中央党校出版社编写的《入党培训教材》以及党建知识教材《入党知识问答》,观看了中组部十六大电视教材的录像。尽管培训时间较短,但在公司领导的谆谆教诲和认真讲解下,我对党有了更加进一步的认识,对党崇敬和爱戴的心情也更加加深,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党至今,已经走过了80年光荣的斗争道路。这八十年,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不断发展壮大。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先后形成了分别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党的辉煌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无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每个要求上进、思想进步的青年人的迫切要求。

每一个有志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同志,都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通过学习,我认识和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个共产党员必须时刻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除了无产阶级的利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共产党员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因此每个党员在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过程中,都要在思想上想着人民,在政治上代表人民,在行动上为了人民,真正做人民的忠实公仆;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忘我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在对敌斗争中,在战胜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在面临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甚至牺牲个人的生命;在物质利益面前,要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公私分明,克已奉公,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绝不允许,假公济私,为个人捞取好处,损害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在一切工作中真心实意地想着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批评和监督,处处关心群众疾苦,切实为群众谋利益,甘心情愿地做人民大众的牛,供人民驱使。

通过学习,我对党的组织制度、党的纪律、党的作风都有了充分的理解和重新认识。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的组织制度的核心内容。实行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的要求,是党的团结和统一的需要,是保证党的领导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关键。党有着严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工作、群众工作、宣传、人事、保密和外事纪律,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每个已经入党和要求加入党组织的同志,都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党的作风体现在党的组织和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党的路线能否正确贯彻执行,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共产党员应当堂堂正正做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到慎独、慎微、慎权、慎欲,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管住自己的头、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脚。

入党动机是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必须向党组织如实汇报的重要方面,正确的入党动机形成的背后有伟大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支撑。我的入党动机是: 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正确的动机是正确行动的精神力量,只有树立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入党动机,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经受住党组织的各种考验。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由来已久。这种愿望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执著与崇高的信念。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党每时每刻给我以关怀和温暖,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每时每刻教育、影响着我,使我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认清方向。从到、赵一曼、江姐,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任长霞,从到雷锋、李向群,这些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以及我身边的共产党员中的无名英雄们,以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思想行为深深地陶冶着我,使我认识到共产党员确实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是人民的公仆。这些,更坚定了我不断靠近党组织并为最终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努力的信念。因此,我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目标:我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象他们那样,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献身!

这次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的学习,我感觉收益匪浅。通过系统学习,提高了我对党的认识程度,以及对党的政策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使我更加懂得,我们的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共产党员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怎样努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也更加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怀着对党无限崇敬和向往的心情,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本次学习为起点,进一步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是规定的共产党员义务的第一条。共产党员必须懂得: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有些同志在重大问题上政治不敏锐,甚至失去辨别能力,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应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理论上贫乏,政治上就不清醒。邓小平同志说过: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会庸俗化。如果说要变,那么思想上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同志也说:作为共产党人,放松了学习,思想落后于形势,就会丧失先进性,使精神世界陷入低级趣味,就难以抵挡利欲的诱惑。只有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永远保持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共产主义纯洁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错综复杂,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自己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势力的影响,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最重要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改造主观世界,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为人民谋福利的自觉性。评价一个共产党员重要的是看他做的怎么样,看他能不能在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下功夫,实现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统一。中把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作为共产党员的一项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当即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对社会,对经济影响愈来愈大。因此,我们要把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提高到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来认识,从而增强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共产党员要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一靠学习,二靠实践。要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精通一行,努力成为本职岗位上的内行和能手。

通过学习,我认为自己今后亟需在着力增强三个意识、提高三种能力上下功夫,即增强全局意识、参与意识、精品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把握政策能力、锻炼领导能力。为此,我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上级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电力体制改革发展态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动向,做到通晓上情、了解外情、熟悉下情;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能够在大局中思考、在大局中定位,创新思维,与时俱进。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干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谋在先、思在先、知在先。对工作中的重点,要先领导之谋而谋;对工作中的难点,要先领导之思而思;对工作中的热点,要先领导之知而知。要学会换位思考,善于模拟思维,与上级领导的思维同频共振。

三、要加强实践锻炼,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初中;教学管理;行政管理

一、公共关系教学对于中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

考察公共关系教学对中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首先应该从两者的研究内容入手,寻找它们的共同区间,找到了这个区间,意义就显而易见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是由其研究对象所决定的。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其研究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概括地说,包括政府自身的结构、功能及其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的规律,具体地说,包括行政职能、行政环境、行政组织、行政首长与领导群体、国家公务员、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行政法制、行政机关管理、行政管理的方法与技术、行政效率与改革等等。由此可见,行政管理学关注的面极其广泛,但它不可能真正做到面面俱到。而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和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它旨在通过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利用有效的传播和沟通手段,达成公众对组织的了解、认可与合作[1]。公共关系学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应用性,这就决定了学习这门学科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公共关系学所关心的内容恰恰是行政管理学所需要的,在行政管理学看来,公共关系学是一种极其有用的工具,行政管理学只需要提出需要的内容,公共关系学则根据需要去完成。所以,在管理类专业设置这门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没有了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就如同断了一臂。归纳起来,公共关系学使攻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认识到公共关系在现代管理中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学习和理解公共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组织与公众沟通的过程、手段和方法,最终的目的是努力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的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公共关系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

公共关系学是行政管理专业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理论部分是对行政管理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其实务部分是行政管理学生所必备的技能。

二、在当前中学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教学的现状

既然公共关系教学在行政管理专业中的意义举足轻重,那么,它是不是真的就处于这么一个良好的现状呢?当然,成绩首先是不应该被回避的。应该说,通过努力,中学公关教学成绩显著,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发展的速度快、规模大。全国大部分中学的行政管理专业都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教师和学生数量都有较大增长,为我国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立下了汗马功劳,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和壮大。

二是与行政管理学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公共关系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提高,配套的系列教材建设已经开始,师资水平也直线上升。

三是无论在校内还是在社会上,公共关系的教学效果已得到普遍认可和重视,培养出的学生在人才市场受到欢迎,而社会和企业对高层次公关人才的需要正呈现上升趋势[2]。

当然,中学公关教学虽然成绩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必须下决心、花力气尽快解决,这也是本文写作的意义之所在。

第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尽管现在我们拥有一支数量巨大的专业教师队伍,但是,由于我国中学专业设置上的问题,基本上就没有科班出身的教师,这就使得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这种情况在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尤其明显。因为一般院校都没有公共关系专业,公关教师大多是由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转而从事公关教学,主要精力仍用于原来的专业研究,所以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的教学任务实际上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在承担,这必然会对整个公共关系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第二,教材的编写和使用问题重重。

目前的教材种类繁多,但质量上乘者则少之又少,况且,大部分教材是为公共关系专业教育或者职业教育服务,很少有适合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使用者[3]。虽然公共关系专业教材有一定的广泛适用性,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应区别对待,毕竟不同专业对于同一门课的要求不一样。第三,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水平亟待加强。

一方面,学习公关专业的教师很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共关系理论研究的进行;另一方面,国家在该学科的研究经费投入较少,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机会寥寥,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切磋的机会太少,也不利于学习借鉴国外的新理论和新经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理论水平的欠缺自然也会导致实践水平的降低。整个学科的研究水平欠缺,对于日常教学来讲,受到制约和影响也是必然的了。

三、走出公共关系教学的困境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范文第15篇

x月7日至x月11日,我光荣地参加了公司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的学习。学习期间,我从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做起,以严肃、崇敬、自豪和自觉的精神状态,按时到课参加培训,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做好预习和课间的学习笔记。在公司总政工师、党委组织部部长张永江同志和纪委副书记郭本忠同志的辅导下,我认真学习了中央党校出版社编写的《入党培训教材》以及党建知识教材《入党知识问答》,观看了中组部十六大党章电视教材的录像。尽管培训时间较短,但在公司领导的谆谆教诲和认真讲解下,我对党有了更加进一步的认识,对党崇敬和爱戴的心情也更加加深,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建党至今,已经走过了80年光荣的斗争道路。这八十年,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幼稚到成熟,不断发展壮大。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先后形成了分别以毛泽东、邓小平、***为核心的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党的辉煌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无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每个要求上进、思想进步的青年人的迫切要求。

每一个有志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同志,都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通过学习,我认识和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个共产党员必须时刻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除了无产阶级的利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共产党员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因此每个党员在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过程中,都要在思想上想着人民,在政治上代表人民,在行动上为了人民,真正做人民的忠实公仆;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忘我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在对敌斗争中,在战胜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在面临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甚至牺牲个人的生命;在物质利益面前,要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公私分明,克已奉公,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绝不允许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为个人捞取好处,损害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在一切工作中真心实意地想着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批评和监督,处处关心群众疾苦,切实为群众谋利益,甘心情愿地做人民大众的牛,供人民驱使。

通过学习,我对党的组织制度、党的纪律、党的作风都有了充分的理解和重新认识。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的组织制度的核心内容。实行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的要求,是党的团结和统一的需要,是保证党的领导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关键。党有着严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工作、群众工作、宣传、人事、保密和外事纪律,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每个已经入党和要求加入党组织的同志,都必须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纪律。党的作风体现在党的组织和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党的路线能否正确贯彻执行,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共产党员应当堂堂正正做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到慎独、慎微、慎权、慎欲,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管住自己的头、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脚。

入党动机是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必须向党组织如实汇报的重要方面,正确的入党动机形成的背后有伟大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支撑。我的入党动机是: 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正确的动机是正确行动的精神力量,只有树立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入党动机,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经受住党组织的各种考验。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由来已久。这种愿望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执著与崇高的信念。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党每时每刻给我以关怀和温暖,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每时每刻教育、影响着我,使我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认清方向。从李大钊到方志敏、赵一曼、江姐,从焦裕禄到孔繁森、任长霞,从黄继光到雷锋、李向群,这些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以及我身边的共产党员中的无名英雄们,以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思想行为深深地陶冶着我,使我认识到共产党员确实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是人民的公仆。这些,更坚定了我不断靠近党组织并为最终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努力的信念。因此,我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目标:我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象他们那样,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献身!

这次党员发展对象培训班的学习,我感觉收益匪浅。通过系统学习,提高了我对党的认识程度,以及对党的政策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使我更加懂得,我们的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共产党员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怎样努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也更加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怀着对党无限崇敬和向往的心情,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本次学习为起点,进一步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是党章规定的共产党员义务的第一条。共产党员必须懂得: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有些同志在重大问题上政治不敏锐,甚至失去辨别能力,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应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理论上贫乏,政治上就不清醒。邓小平同志说过: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会庸俗化。如果说要变,那么思想上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同志也说:作为共产党人,放松了学习,思想落后于形势,就会丧失先进性,使精神世界陷入低级趣味,就难以抵挡利欲的诱惑。只有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永远保持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共产主义纯洁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错综复杂,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自己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势力的影响,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最重要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改造主观世界,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为人民谋福利的自觉性。评价一个共产党员重要的是看他做的怎么样,看他能不能在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下功夫,实现学与用、知与行、说与做的统一。党章中把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作为共产党员的一项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当即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对社会,对经济影响愈来愈大。因此,我们要把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提高到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来认识,从而增强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共产党员要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一靠学习,二靠实践。要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精通一行,努力成为本职岗位上的内行和能手。

通过学习,我认为自己今后亟需在着力增强三个意识、提高三种能力上下功夫,即增强全局意识、参与意识、精品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把握政策能力、锻炼领导能力。为此,我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上级有关政策文件精神、电力体制改革发展态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动向,做到通晓上情、了解外情、熟悉下情;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能够在大局中思考、在大局中定位,创新思维,与时俱进。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干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谋在先、思在先、知在先。对工作中的重点,要先领导之谋而谋;对工作中的难点,要先领导之思而思;对工作中的热点,要先领导之知而知。要学会换位思考,善于模拟思维,与上级领导的思维同频共振。

三、要加强实践锻炼,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