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1篇

1.1体育教学观念落后。体育教学观念是影响体育课程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一些中学的体育教学观念还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老师让所有同学参加统一的体育活动,并不关心该项体育活动是否适应每一个学生;第二,教师在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能力;第三,部分教师还认为,体育课程只是培养学生的身体健康,身体各项健康指数达标就可以,从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1.2教学方法不够科学。众所周知,教学方法是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因素,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迅速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一些中学的体育课程教学中,一些陈旧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例如:第一,教师主导课堂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比较低;第二,一些教师遵循仍旧沿用素质教育之前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将一些理论知识,带着学生做完热身活动,就让学生自由活动;第三,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比较少,课堂互动效果较差,教师和学生被割裂为两个独立的个体。

1.3缺乏适当的评价体系。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使得学生、教师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反映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是,目前在中学的体育课程中,还缺乏这样的评价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在部分中学的培养计划中,体育课程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不愿意投资建立评价体系;第二,由于中学的教学中,一些学校的体育课程不计入总成绩,导致学生也不关心自己在体育课堂中学到的东西。

1.4师资力量有待加强。体育教师是中学体育课程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积极引导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实践证明,体育教师的素质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然而,目前为止,中学体育课程的师资队伍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第一,一些中学的体育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的体育院校培训,不具有相关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无法胜任中学体育教师这一角色;第二,很多体育老师在上课之前,没有看过课程大纲和课程要求,更不会准备上课笔记,上课过程任意发挥,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1.5场地和器材缺乏。在中学的体育课程中,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是学生进行体育课程的重要保障,体育课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场地和器材的配合,但是,许多中学还缺乏场地和体育器材,主要原因如下:第一,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一段时间,但是体育课程仍然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没有安排相应的场地和购买相应的器材;第二,学校的财政支出中,对于体育器材的支出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导致了一些体育器材的缺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本文来自于《华章》杂志。《华章》杂志简介详见.)

2、解决中学体育教学问题的策略

中学时期的学生,大多数处于长身体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体育课程的锻炼,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时能够从容应对学业上的压力。通过以上的调查和论述可知,部分中学的体育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普及。所以,教师、学生和学校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重视,尽快解决,保证中学体育课程的有序进行,可以进行如下的改进:

2.1坚持体育教学改革。由于目前部分中学的体育教学水平还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体育教学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按照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改革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使之能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第二,课程的改革,将一些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提出,引入一些新的、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第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例如,体育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游戏等,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2篇

>> 如何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地方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与探索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途径探讨 论文化素质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作用 浅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地位和发展途径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探讨 加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图书馆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论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探究 加强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艺术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分析 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路径 浅议体育大学生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谈谈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浅析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 论文化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提升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创新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09.07.19.

【21】魏法汇.《高等教育生态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第2期,第35页。

【22】王遐见.叶昌友.《构建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机制》[J].,《东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第44页。

【23】贺轶玲.李培超.《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渗透》[J].《学园》,2009年第6期,第90页。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指出了当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即:没有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现有的“知识”加“活动”的模式不够科学合理;没有构建出完整科学的教育体系。然后对如何深入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提出了三点建议,即: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努力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拓展文化素质培养的空间。

1 当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1没有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

1.1.1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内涵“人文教育是指传授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主,培养人文精神,以发展学生对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物我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并影响学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为目标的教育。”;“科学教育是指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以发展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提高改造物质世界的能力为目的的教育”。无论是人文教育还是科学教育,都是重在一种精神和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

1.1.2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许多重大问题都变得非常复杂且具有综合性,很难依赖单一的学科独立地予以解决。这就需要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更为全面的综合素质。

1.2现有的“知识”加“活动”的模式不够科学合理当前,许多高校都认识到了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不足,于是积极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来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1.3没有构建出完整科学的教育体系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在某一时段、某一场合单独、孤立进行的,它必须全方位的考虑。因此,在实际工作的开展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两种现象,并努力加以改正。

1.3.1对专业教育比较关注,对结合专业教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较为忽视由于仍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不少理工科教师没能处理好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认为这只是人文社科类教师的事情。其实,任何专业课程都不是与文化素质教育不相关或与其构成简单相加关系的孤立系统,而是人类整个文化成果中的组成部分,都能找到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结合点。华中科技大学在对专业教学中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总结了8种方式,值得借鉴,即:起于知识、启迪精神、渗透美育、行为互动、营造氛围、以悟导悟、以人为本、止于境界。

1.3.2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文化素质教育关系没有理清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各有其自身的定位,但二者却是相互交融的,其中,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政治意识形态的正确性和说服力,应该建立在丰富的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不同政治理论的识别能力。

2 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水平的措施

2.1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努力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

2.1.1积极设置跨学科、大专业的课程针对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专业知识面越来越窄的特点,应考虑拓宽专业课程设置,注重专业交叉,尽可能广泛设置各种新兴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如管理数学、计算机仿真论等等。通过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相互延展,不但能使学生放大视野,拓宽思路,触发灵感,增强创新能力,还能因溶入了人文教育的内容,从而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1.2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结合我国国情和课程设置的政策性、稳定性以及教学计划中课时的有限性等因素来看,选修课应当成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2.1.2.1按主题、模块对课程进行分类根据我国和国外文化素质教育的经验,一般而言,我们可以确定六大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即:文学和艺术类课程;哲学、思维方法类课程;自然科学概论类课程;法律类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史、历史类课程;大学生心理学类课程。

2.1.2.2推出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一提到精品课程建设,众多高校一般都会把注意力放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上面,而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极少引起关注。

2.2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从学校的角度讲,就是要将教师的培养和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结合起来,将教师的继续教育纳入到学校素质教育整体规划中,将提高教师素养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统筹规划。

2.3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拓展文化素质培养的空间

2.3.1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并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要求、形式内容、方法途径、时间要求、成绩考评、工作量计算、奖励办法、组织领导及有关政策等给予明确规定,真正把社会实践工作落到实处,并随着高校体制改革不断加以修订,使活动贴近高校发展实际,有章可循。

2.3.2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规划①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高校要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实践成果的重要环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②组织大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③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活动,提高科研素质。

2.3.3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可以起到聚集人才、优化资源、示范辐射的作用。应本着社会与高校共同建设共同管理,服务社会和服务高校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建设社会实践基地,改变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存在的不健全、不固定、实践活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问题。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4篇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的原则、规范在教师中的特殊表现,是教师履行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地讲,师德与教师的思想道德、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处事原则连在一起,并通过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生动地体现出来。一个学校的师德状况如何,不仅反映该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师生的精神风貌和学校的整体文明程度。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思想观念、品德修养是学生效仿的对象。体育教师严谨治学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行示范,是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重要就精神来源。高校体育教师的道德素质的内涵是非常全面的,而不是单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它对从业者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由于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因此高校应根据人的知、情、意、行的心理过程和规律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政治素质,这几方面彼此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构建成道德素质的整体。教师的道德素质不仅决定了他的教学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影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只有时刻强调教师德育教育,才能实现提高高校教师道德素质的理想目标。

二、高校体育教师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教师责任界限不明,导致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

对全国五所重点高校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对大学教师的评价上,当问到“您的大学有没有老师像对待书本里的数字一样对待大多数学生”时,学生的回答多为“有但很少”和“有一些”之间。当问到“大学有没有您以其为楷模值得效仿的老师”时,除了三年级略有反复以外,学生的评价均与年级呈现负相关,该项目的平均值为3.19。其他项目如“您所在大学有没有对您的学习进步特别感兴趣的老师”和“您的大学有没有您感觉可以自由向其寻求解决个人问题的指导老师”等的评价,学生年级间的差异不显著,但两个项目的平均值都在3以下,表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偏低,同时也表明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相当严重。

二、.教师与评价者身份混淆,导致校园“腐败”。

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特殊性一方面体现在教师与同事和学校的关系上。这方面最容易滋长“腐败”的是广泛应用的“同行评价”机制。在一些教研室或课题组存在文人相轻、争名逐利等不良现象。在评职称、加工资时,被评者往往四处活动拉选票,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甚至弄虚作假;评定者也容易出于个人成见和私心,压制自己的竞争者和敌对者。高校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中。在教学中,教师既是教授者又是考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并不仅表现在最后的考试评分中,而且表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作业评语、人生指导、就业推荐等众多行为中,如果教师不能克服个人偏爱,对别的学生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更何况当今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已经渗透到校园之中。个别教师甚至把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教学中去,接受考试不及格学生的贿赂,为学生提分过关。

三、.职业重心偏移,导致部分教师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

目前,在科研先导的口号影响下,学术成果成为教师获名得利的重要途径。在利益驱动下,一些教师不惜放弃或降低教学质量去追求学术成果,这种片面看中学术成果,盲目轻视教育质量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知识、学术成果与个人财富的逐渐挂钩,教师的这种职业重心偏移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国际通病,前任斯坦福大学校长唐纳德·肯尼迪曾为此感慨:“教学,尽管是我们的职业,却似乎鬼使神差般地从我们的职业话题中消失了。”教师的个人主义思想和一切向“钱”看的倾向在滋生、蔓延,价值观发生倾斜,表现在一些教师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不安心教学,对教育、教学工作应付了事,对自己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奖金、科研成果的归属、著书、立书的名次排列表现出过于关注和追求,物质利益的膨胀。教师的这种教学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官的取向。

四、.高校的教师管理制度不完善。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文化素质教育 研究现状 研究方法

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现状

(一)十年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总体情况

人文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界一个常说常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热情和实践兴趣仍然与日俱增,但就整体水平而言还需提高。

1995年9月原国家教委在武汉召开了第一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之后又在全国32所大学建立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并在52所高校开展了人文素质教育试点工作。十余年中,国内各大学努力构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为提高教育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概括地讲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华中科技大学牵头,对国内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状况、百年来中国理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社会对高等工程人才文化素质的要求、国外高校艺术教育情况等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定位、目标、规格、模式、特点、体系等问题提出了初步方案,并讨论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难题和实践经验,分析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地位、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功能、人文素质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基础问题。第二阶段主要是立足于我国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比较系统的调查、分析,对不同类型高校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方法、效果与问题进行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和问题,并对素质、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涵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深入研究。通过多年人文素质教育,加深了我们对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的认识,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付诸实践,为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观念、模式和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高等学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与构建课程体系面临着诸多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唯知识、唯技术、唯功利的教育导向过度突出了人文类课程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削弱了其人文性和思想性。二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重形式、重娱乐,轻教育、轻文化,很难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三是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分道而行,专业课程中的人文内涵多半被忽略,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不被重视。四是对课程效果的评价缺乏研究与检验,大多停留在传统的唯分数评价方式上。人文素质教育中认识有待深化,课程体系急需规范,教师素养亟待提高,发展还相当不平衡等一些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成为下一步工作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各高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较多方案。

(1)对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程设置原则的研究。张岂之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不同,具有人文性、相通性、可接受性、可感知性、引导性等特点,在大学的课程网络结构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起着连接和聚合其他课程的作用。(2)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内容与框架或途径的研究。杜方智等认为,整个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分为四大板块。一是传统优秀道德课程;二是中外优秀文化课程;三是思想法律类课程;四是基础自然科学课程。梁祝平认为,哲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应该突出哲学课的作用。郭春林等认为要充分利用活动课程对文化素质课堂教学的延伸作用;要充分重视隐性课程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这些提法基本上代表了目前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方向。(3)个案研究。如李惠对西南农大、龙莉等对中山大学、刘晓明等对天津大学和石家庄铁道学院、王静对山西省本科院校等个别院校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情况进行了研究,但个案研究还是较少。(4)对不同类型的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较多,比较性研究很少,财经类院校的研究则没有。王琳琳针对东北师范大学理科学生人文素质问题的现状,从构建校园文化、课程设置等诸方面提出了强化东北师范大学理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黄婷婷则对理工类院校学生进行了研究,认为理工科大学生入学前后的人文素质欠缺问题呈累积性的延续状况,提出要科学地配置学科课程体系(必选)与活动课程体系两大板块,再通过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其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医学院校建立有针对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比较少,尚缺乏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纳入教学计划和考核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探索,缺乏可操作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魏来敏等认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应分试点期、适应成长期和成熟期来进行。

二、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医学;教学;PBL;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人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包含了思想、精神、心理等与人息息相关的各方面[1]。在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中,任何学科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医学也是如此。妇产科是临床医学的主干课程[2],也是一个在诊疗过程中涉及患者隐私的高风险临床科室,人文环境更为复杂多变。妇产科教学方法一直在不断改进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增加了多种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让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自己解决问题[3]。PBL教学方法广泛应用于妇产科教学,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等方面都体现了其较大的优越性。在但妇产科教学和实践中仍存在重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而轻人文的现象,导致不少学生在进入临床后缺乏妥善处理医护关系、医患关系的能力;或者缺乏责任意识仁爱精神等现象。为此,在PBL教学中,除了要将妇产科理论和临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整体临床思维、职业素养及处理医患关系等各种能力,在妇产科PBL教学中引入人文素质教育尤为重要。

1妇产科PBL教学

妇产科PBL教学模式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有能力的临床医生,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PBL教学模式是从培养临床医生的角度对医学生进行实用性知识的传授,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临床实践技能的有效途径,实现了教学向“能力中心型”转变[4]。我院妇产科开展PBL教学已经10多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及增加临床病例。在学期开始集体备课时,任课教师在课前需要精心设计与授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需要根据问题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后进行初步分析。在这一环节,授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设计是PBL教学至关重要的环节,既需要有针对性实效性,贴近临床实际,也需要有艺术性吸引力,防止高于学生认知水平,导致学生消极抵触或浅尝辄止。此外,还需要有系统性整体性,让提出的问题之间有所关联,相互建构。其次是课堂讨论阶段。学生分成6到8人的学习小组,把学习内容在小组中细化,组织讨论后由组长汇报解决问题的答案,其他组组员可提出质疑或异议,之后针对这些疑议或异议进行组间讨论,最终获得该问题最合理的解答或形成新的问题来引导下一步的学习和讨论;教师并不直接参与讨论,但要全程参与,当学生讨论跑题是需要适时将讨论方向引回主题,当学生陈述有误时需要及时指正,当学生纠结困惑时需要想方设法开阔其思维。课程的最后阶段由任课教师做课后小结,把学生对问题的反馈和思考做系统的归纳、融合、提炼和整理,并从中对学生模糊的重点内容做重点讲解,对学生关心的热点内容做细致讲解,对学生还未掌握的具体内容做反复讲解,科学安排好授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掌握。在PBL教学过程中,逐渐发现PBL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投入于问题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侧重于解决技术性问题,但体现医学技术以外的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关怀问题需要加强。

2人文素质培养在妇产科PBL教学中的必要性

2.1引入人文素质培养是妇产科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由之路

近些年来,在新时代的改革大背景下,中西方知识和观念的融合,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如火如荼,在不断完善教学模式过程中,PBL教学方法是不但能提高医学教学质量,而其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向着更加注重人与社会、人的权利、人的伦理等方面发展[5]。妇产科患者为女性群体,疾病主要涉及生殖器官,病史涉及婚姻、生育、个人隐私及整个家庭情况等。患者的心理负担往往比较沉重,担心影响家庭幸福、影响夫妻生活以及妊娠期过度紧张和担心胎儿情况。所以妇产科医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尤为重要。不断引入人文素质培养,才能适应和符合教学模式改革的大方向,更有利于医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妇产科医生。

2.2引入人文素质培养是医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求

医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机结合。随着“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临床实践技能,还要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6]。敬畏生命、关爱患者、一切从患者利益出发不是空谈,而要融入医者的工作的点点滴滴中。医务工作者有“特权”进入人体,这项工作是神圣、庄严和要极端负责任的。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迫切需要。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PBL教学法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临床思维能力、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深厚的人文素质。

2.3引入人文素质培养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方法

从古至今,医学职业精神都需要与医学人文相互融合、彼此渗透。“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充分说明了医生需要医治的不单单是疾病本身,同时还包括处在病痛中的需要帮助和安慰的人。治病是医学技术层面,帮助和安慰则是人文关怀层面,临床治疗要达到好的效果需要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向结合。目前医疗环境中仍存在着医学职业精神中缺失医学人文精神、医学的局限性以及生命的不可复制性,这些是可能导致医患之间不理解、不信任的原因,严重者可能诱发医患纠纷[7]。而妇产科尤其是产科更是医患纠纷发生的高危科室,在医疗纠纷中,大多数都是缘于医患沟通、服务态度和医德医风问题,而非单纯的医疗技术水平问题。因此,改善医患关系,必须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沟通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8]。因而在妇产科教学,尤其是PBL教学中,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应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培养医学生走入临床后更好的处理医患关系[9]。

3我校妇产科将人文素质培融入PBL教学中的探索

人文素质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妇产科教学过程。教师理论授课时应将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以及医生的职业道德标准融入医学基础知识中,一同教授与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初步渗透人文素质的重要性。而在妇产科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更要注重人文素质教育。临床见习实践医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的过程,是医学生首次作为医生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此时人文素质教育要如融入临床带教老师带教的每一个细节,从与患者交流采集病史开始、体格检查、病例书写、病情交代等均可体现人文素质教育[10]。妇产科PBL教学方法应用成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而将人文教育融入其中,更加贴近临床实际诊疗过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1PBL教材选题及问题设置中引入人文素质教育

按照《妇产科》教材的大纲要求,挑选异位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妇产科常见疾病进行教材编写。PBL教学尽可能模拟临床实际教学,因而在教材编写选题设计过程中,编写内容及场景描写真实可信,除了患者临床信息资料,不同的案例中应尽量体现出应相患者及家庭相关信息、医患交流的细节及特殊场景,描述患者各种不良情绪如焦虑、恐惧、不配合等。在问题设置中遵循医学的两个原则:科学原则和人文原则。

3.2课堂讨论、总结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PBL教学课堂讨论过程,实际上是临床诊疗过程的再现。从病史、查体、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方案等各阶段进行讨论。学生根据教材中设置的问题,经过课前准确,课堂上进行讨论。教材中设置的问题含有从人文角度出发的,并且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医学伦理及人文角度进行讨论[11]。例如在产科病例讨论中,无论是“凶险性前置胎”“产后出血”还是“羊水栓塞”,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都会涉及到分娩方式的讨论,而近些年来,随着二胎政策开放,剖宫产问题已从医学问题上升到社会热点问题。在同学们讨论的过程中,除了按治疗原则进行分析之外,教师应引导同学们融入医学人文精神去考虑分娩方式。我国较高的剖宫产率除了医学指征的手术之外还有一部分为患者主动坚决要求剖宫产,主要是因为害怕疼痛及恐惧。因而引导同学们进行讨论融入人文因素,如何降低剖宫产率,如在妊娠期对患者进行宣教、分娩过程中的陪同疏导、换位思考患者产程中的疼痛及恐惧,通过讨论,让同学们除了掌握剖宫产的医学指征,更充分的了解人文关怀在帮助患者分娩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在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或子宫颈癌的治疗原则、手术方式的选择讨论环节,要引导学生不要单纯就疾病讨论治疗原则,一定要结合患者个人情况及对生育的要求,融入医学人文。子宫肌瘤患者是否有计划妊娠的需求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存在不同选择;若需要切除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应与患者充分交流,缓解其对切除子宫后的焦虑和恐惧;早期子宫颈癌的年轻患者是否保留生育功能等。在讨论环节,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除了让学生对诊疗原则充分掌握,还能更贴近临床的让学生了解在诊疗过程中要学会换位思考、想患者之所需。

3.3在模拟临床操作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我校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standardpatients,SP)及模型,模拟临床查体及操作[12]。在SP及模型上进行问诊、检查和操作时,除了科学原则上的标准、检查要点、注意事项,应增加人文素质方面内容的提问及讨论。如:在检查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如何保护患者隐私;进行查体时如何能让患者减轻不适感,尽量放松;如何能体现出对患者的关爱。PBL教学中通过SP及模型,可以让学生进行从询问病史、查体到诊疗计划的制定,在其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让学生掌握如何对待患者,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了解患者的需求,更好的的从患者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等体育教育 教育研究 素质教育

0、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全面素质教育的普及,高等体育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问题所引起的讨论也越发的活跃,也由此产生了很多热点问题亟待解决。对此,我们通过对高等体育教育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各种方式的调查研究,总结形成一下几个方面以供参考。

1、体育教育理念问题热点:素质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教育界逐渐认识到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在推动教育模式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高校也就此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逐渐的形成了以素质教育为主导的新型教育观,主要包括如下几个角度:

1)教育学角度:改革和校正。素质教育原本是基于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基础教育而提出的新的方向,然而经过讨论和研究认定,针对以往过度关注专业教育的体育教育领域,素质教育同样具有改革的适用性和指导意义。首先,高等体育教育应通过增设人文课或者举办人文讲座等方式来增强人文素质教育,通过体育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来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培养高尚的体育道德和自身素养。其次,高等体育教育赢加入文化素质教育,以此夯实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此外,大学体育教育还应重新挖掘素质教育的深层内涵,从体育教育的角度对其进行诠释,形成体育教育改革的坚实理论,促进体育教育的发展。

2)社会学角度:素质教育的社会价值。在进行体育教育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人作为社会的成员所具有的社会价值。高等体育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因此高等体育素质教育是为了实现大学生的教育价值,是为社会引导和培养具有高素质、身体和内心都有坚实基础的人才,是为了从体育精神的角度来给学生传递更深层次的思想。

2、体育教育体制问题的热点:深化改革

随着教育理念和模式的转变,传统的体育教育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体育教育,体制改革问题成了教育改革的关键点。

1)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方案。研究者认为从宏观发展战略角度来看,高等体育教育应确立“向大众化阶段推进”的战略思想,以现代化为目标发展多元的、独特的体育教育方式,优化高等体育教育的体系结构,逐步完善教育体制。同时,改革中我们应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共建合并等方式加快高校合作机制的进程,分清高等体育院校的类型,合理地规划教育区域,与经济发展协同作用于社会服务,形成良好的体育教育结构和发展方式。

2)办学体制的改革方案。部分学者认为,自主办学是大学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必要手段。高等体育教育应协调自身和社会的关系,通过多种方式摆脱封闭的教育体系束缚,为自主办学提供有力的支撑。

3)招生和就业制度的改革方案。1994年起我国实行统一的收费学制,这种改革直接引起了很多关于教育成本和贫困生问题。很多专家一致呼吁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奖助金机制来平衡学生的负担。就业方面,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择业观正在发生转变,社会价值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同时学生择业更加自主,追求平等公正的就业。体育教育应在就业制度方面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选择,从就业的角度考虑学生的需求,为实现学生的价值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

3、体育教育办学问题热点: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高等体育教育的办学问题一直以办学目标为中心来展开,高等体育教育的办学目标的升级引起了办学问题整体的改革。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目标应从时代的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体育教育的大众化。还有学者认为,在当前社会的复杂背景下,高等体育教育应关注起存在的文化素质偏低、教育专业性强视野局限、功利性强等问题,以此出发重新定位体育教育的目标,培养高体育技术水平和高文化素质修养的新型体育人才。

高等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将专业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学生不仅具备的体育专业技能,同时还拥有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可以突破专业的限制融入到社会中。研究认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可以从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扎实、条件较好的院校可推行学制更长,专业性更强的培养模式,为国家提供高素质的教练员和体育理论研究者;一般院校可以在普遍的体育教育基础上强化专业性训练,并辅以适当的现代教育技术,为一线的体育教育提供教师和教练;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和社会体育教育相结合,实现人才的综合发展,为学生走向社会提供帮助。

4、高等体育教育理论研究热点:求真、实用

高等体育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新兴的教育体系,许多学者对其发展和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理论研究。在高等体育教育理论研究上,我们应当遵循两个原则:求真性和实用性。这就要求体育教育理论应当是建立在广泛实践的基础上,符合现实的体育教育情况,理论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同时,体育理论还必须摆脱理论和实际脱轨的问题,能够及时的、真实的反应体育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研究给予科学的指导或意见,并将实践中的情况及时的采集分析,实现理论和实践反复融合,相互促进,最终完善体育教育的理论体系,实现体育院校理论研究和高等体育教育实践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高等体育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高等体育教育中出现的热点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明确方向。我们应以此尽快的找到科学的理论依据并付诸实践,促进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实现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北翔,龚德责. 新时期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改革发展战略探索[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3):93

[2] 肖丹. 浅析素质教育形式下的高等体育教育研究[J]. 华章,2012,(20):238

[3] 陈宁. 高等体育院校办学问题研究的进展[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5):84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教育;办学特色;名牌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6-0066-04

收稿日期:2007-01-24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05JG106)

作者简介:赵德利(1955-),男,山东莱西人,教授,从事文艺民俗美学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孟改正(1978-)男,陕西周至人,讲师,从事审美教育研究。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因其办学条件、科研实力的限制,尤其是学生毕业时的中等师范任教特性,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必须根据专业性质,因材施教,决不能追求理论的普遍性和体系的宏大严密。因此,重实践,抓创新,彰特色,是地方高师院校在新世纪高校比拼中创建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名牌专业的明智之举。

一、实践教学:化理论为能力和方法

实践性教学是指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将课堂理论通过实践操作转化为动手能力,从而实现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相统一的教学过程。实践性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知识向能力技能的转化,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社会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最终达到综合能力的提高。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一个完整的实践理论体系。它包括课程作业、课程实践、社会调查、各类实习、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内容。学生经过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将会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根据构建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原则和要求,实践性教学应当重视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制定实践性教学大纲和编写辅助教材

实践性教学大纲是对院系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总体规划与要求。它具体体现了大纲制定者对学生应该具有的实践技能的认识,明确规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标、任务,并按实践项目分层次地规定出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要求及考核办法等。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要在保证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重塑以实践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与考核,以自读、背诵、写作为重点,狠抓检查评估。实践性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展开,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同一性和教育的人文性,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在实践教学中融汇理论性,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理论的支撑和应用的平台。

实践性教学的教材是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检验。编写实践性教材要在实践性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体现课程理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辅导教材要与课程理论教材互为支撑,详细阐述学生应掌握的本专业本课程的知识要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和作业。例如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教师自编的《写作辅导教程》,就是依据写作教材,针对学生自学自练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将范文讲解与摹写练习、理论知识与思考练习、内容分析与方法习得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教材可以实践练习,“无师”自通,这样就使实践教学有了依据,教学质量有了标准。

(二)抓好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

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它们在教学活动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有机统一。在教学中,要根据其相关性安排好课程展开的时间顺序。课程理论学习是学生了解掌握本专业本课程的内容和作用,增加感性认识,形成理论体系的必要前提。课程实习是在学习相关课程内容后所做的实践性作业。例如写作课进行的社会采风写作训练,广告CI课进行的市场调查和设计等,都是课程实习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有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专业实习也可称作专业初期实习,一般在二年级进行。例如广告专业和新闻专业在二年级暑期进行的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其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坚实的实践和认识基础。毕业实习是学生毕业前进行的综合训练,它要求学生全面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一步将其转化为方法和技能,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岗位预先接轨。

(三)推行背、读、写、听、看和“两字一话”达标活动

针对许多大学生写字难看、错字不断、文理混乱、嘴巴生涩、实习困难等实际情况,在本科生中有针对性地推行背诵诗文、阅读名篇、写作文章和检测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的活动,并对考核和评价合格者辅以相应的证书奖励证明,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应用能力,胜任日后的教学工作。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自2003年以来,就在本科生中推行以背、读、写、听、看为核心的“211111”系列训练和“两字一话”达标活动。即在校期间,背诵200篇诗文,写作100篇文章,阅读100部名著,听唱100首名歌名曲,看(欣赏)100部影视名片和100幅书画作品,并研究出一套训练、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两字一话”的训练,其中钢笔字、粉笔字,由系内考核,达标者发给证书。普通话须通过国家水平测试。对以上两项未达标者,由系实践教学研究中心专门负责培训、考核和管理,逐人逐项过关。几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这种实践性教学活动,有力地配合了课程理论的教学,使教学真正落到了实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探索三级论文写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课程内容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围绕此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在高师院校专业课程教改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结构,通过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科研实践训练程序,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学生参加研究性实践活动,通过收集资料、确定选题、制定提纲、撰写论文等研究性过程,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创新素质。

二、创新教育:名牌专业建设的旨归

创新教育是以开发人的创造力为宗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综合性教育。创新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承担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反映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创新教育的实施包括教育模式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评价的创新和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中文专业作为古老的人文学科专业,在理论知识日新月异的21世纪,更应该推崇创新教育,使古老的专业再获活力。

(一)问题意识: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对客观存在的矛盾的敏锐感知和认识,并在心理上形成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提出新问题,或者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会有新的发现与突破,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再生与发展。

更新观念,开发积极理性,摒弃消极理性,培育创新意识。古老的中文学科在经验主义和消极理性的人士眼中,已是一个被前人无数次地开采和发掘过的领域。许多教师成十遍二十遍地教授一门课,只是重复同一教案,把已有的普遍认识视为真理矢志不移,就是一种典型的消极理性的表现。面对消极理性和经验主义,我们显然需要开发积极理性,以积极理性的批判力量,超越习惯,拓展认识的新领域。所谓积极的理性是其“相对于人的习惯而言,是一种对外部世界及对象进行否定和超越的能力”。[1]显然,开发积极的理性,对于人文社会学学科(包括中文专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它通过批判已有的认识,能重新校正认识方向,选择新的价值视点,开启新的创造性思维。这种认识,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认知场价值。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问题意识的养成,需要一种情境启迪。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恰当地运用问题材料,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情境中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通过对消极理性和经验主义的批判,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探索和发现新的认识领域,把学生培养成为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在创设问题情境中,设置具有新异难度的问题,并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唤起学生参与对问题的质疑和索解的心理兴奋和愉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素质教育: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创新人才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创新是以渊博的知识和综合的能力为基础,以良好的个人整体素质为条件,具有超乎寻常的挑战性和艰巨性。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这正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素质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的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中文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在进行素质教育时,尤其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人文科学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训练为手段,以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为目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可以说,学会做人和培养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和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在因材施教中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从内容上讲,包括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旨在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素养,开发人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目的是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加速社会的发展。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标举的是一种主体价值尺度,重在培养人文精神,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与实行,将会有效克服由于狭窄的教育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分离,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一向度的发展倾向。

2.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如果说,人文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的话,那么,专业教育就是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体现,旨在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两者的结合,将会更好地把做有益于社会的人与创造财富统一起来。尤其是中文专业具有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优势。不仅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中文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本身就包蕴和渗透着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而且教师在专业知识传授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的人文熏陶,引导学生感受、领悟、思考作品中的人文思想,可谓既教书又育人,既授业又传道,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自觉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3.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素质教育还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人的素质形成的规律看,理论课程教学活动与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对人的培育发展各有侧重。一般来说,理论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开发学生的符号记忆、逻辑演绎能力,但不及实践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特别是个性、社会交往和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实践性教学以其鲜明的实践特色成为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把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实践探索的操作性和创新性相互融合,有机统一,是素质教育中二者良性互动和深入发展的根本保证。

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素质教育就非常看重理论的探索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文专业中的《写作》、《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研究性实践训练、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及第二课堂的许多活动(如科技论文大赛),都成为训练和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课堂。《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深入体验社会和认识自我,从而用文字作自由表达,对现实中的假恶丑等不良现象敢于质疑和批评。《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对课堂内容的创意设计、班级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可以挖掘学生自我实现的潜能,充分发展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与专业课相配套,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开设的一些课程,很注重实践活动及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民俗文化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选修课因“识”利导,带领学生下田野,做庙会和村落的调查,较为有效地实现了把理论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我国现有高校上千所,各校之间办学竞争异常激烈。作为地方高师院校要想在研究型大学和异军突起的民办高校夹击下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使之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以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和边缘性特色赢得竞争中的主动。

高校办学特色是指高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特色不是由人闭门造车造出来的。纵观国内外著名大学办学特色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发挥优势,服务社会,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所以,特色意味着独到而先进的办学理念,特色意味着教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特色意味着学科专业的优势和影响力,特色意味着实力。可以说,有特色就会有发展,就会有竞争力,就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地方高师院校来说,由于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限制,创建特色应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加大投入。

(一)办学理念独具特色

办学理念是大学办学的内在规定,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和体现。一所大学的理念是这所大学的思想、精神和灵魂,它决定这所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办学理念虽然可以被文字表述出来,但它绝非是一个学校的几个“笔杆子”写出来的,它实则是学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对办出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的理性认识,或者说它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精神与独特的公众形象。从这个意义说,办学理念不是在大学内部孤立自生的,而是在与社会的交往与实践中获得其定义内涵的。因此,办学理念不是一种纯粹的思维抽象,也不是赶时髦的舶来品,只有将自己的办学理念融入时代的文明召唤,并以敢于创新的勇气大胆地进行实践,不断地满足并适应发展着的社会需要才能获得和形成。

地方高师院校是高等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当然应该具备现代大学所共有的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但地方高师院校又有别于研究型大学,即它既不是“部办”的重点大学,又非“211”工程的大学,而具有办在地方、地方投资、地方管理的办学特点,这就要求它理应“服务地方”。地方的基础教育以及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就是地方高校的办学方向。因此,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应优先满足地方需要,坚定不移地为地方教育、生产、管理的第一线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总之,要探索和建设一所具有办学特色的地方高校,应该坚持“人才培养以地方为本,科学研究以地方为源,服务社会以地方为终”的办学理念。

(二)学科研究的特色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出特色的核心要素。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虽然可以有多样性,如办学思想的特色,学校环境的特色,教学和科研的特色,服务的特色,管理的特色等,但最根本的还是办学中的学科特色。因为,学科专业教育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持续发展的龙头,不仅科学研究的特色取决于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而且教学特色的形成也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持,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特色也与学科建设水平直接相关,不以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为核心就失去了高等学校办出特色的意义。因此,抓住学科特色的建设就抓住了办学特色的核心和根本。

地方高师院校在学科研究上应该突出地方性和边缘性特色。研究型大学因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在科学研究上敢于追踪社会和科学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其学科建设具有前瞻性和普遍性价值。与研究型大学相区别,地方高师院校学科建设的重点应该避重就轻,扬长避短,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研究特色,立足高等教育战线,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实践证明,高校根据自己的独特(地域)优势发展某些重点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作出成绩,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学科建设立足陕西,在理论研究上,以文艺、民俗、美学及其民间文化批评为重点,坚持走边缘交叉学科研究的特色之路,使其文艺、民俗理论研究在全国领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中文专业又选择了陕西方言和陕西文学为应用性研究的突破口,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获得2个国家社科项目,3个省级社科项目的资助,在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有关陕西方言、陕西文学、关中民间文化的研究论文,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形成了自己较为鲜明的学科研究与建设的特色。

(三)人才培养的特色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该法为高校人才培养规定了明确的目标,只要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与本校的历史沿革、学科优势相统一,就可能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面对21世纪高校间的强势竞争,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高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与学校定位、办学理念相一致,严格管理,打好基础,重视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的培育。

严格的教学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教师是学生的导师,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有为人楷模的教师,才可能有出类拔萃的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督察,是形成良好教风和学风的重要环节。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从教师备课上课、学生自习作业到各个教学环节的制度规范和严格检查,是人才培养形成特色的基本要求。

打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高等学校学生学习专业、服务社会必须具备的。无论从创新还是实践的角度讲,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无法从事其他的一切。从专业人才研究的问题、认知程序、所探求的意义和相互补充性上看,各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具有内在的相似性。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符合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且以综合为主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育是人才培养特色的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除了低年级的社会调查、课程实践以外,高年级的研究型学习也是有效开拓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除了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结合外,加强文理渗透,加大跨学科专业的公共选修课的比重,使理工科学生增强人文素质,文科学生增强科学思维,了解科学方法,并与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这将会有效启迪其思维,拓展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教育;办学特色;名牌专业建设

一、实践教学:化理论为能力和方法

实践性教学是指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将课堂理论通过实践操作转化为动手能力,从而实现科学精神与创新精神相统一的教学过程。实践性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知识向能力技能的转化,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社会实践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最终达到综合能力的提高。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一个完整的实践理论体系。它包括课程作业、课程实践、社会调查、各类实习、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等内容。学生经过完整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将会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根据构建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原则和要求,实践性教学应当重视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制定实践性教学大纲和编写辅助教材

实践性教学大纲是对院系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总体规划与要求。它具体体现了大纲制定者对学生应该具有的实践技能的认识,明确规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标、任务,并按实践项目分层次地规定出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要求及考核办法等。实践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要在保证学生扎实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重塑以实践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与考核,以自读、背诵、写作为重点,狠抓检查评估。实践性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展开,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同一性和教育的人文性,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在实践教学中融汇理论性,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理论的支撑和应用的平台。

实践性教学的教材是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检验。编写实践性教材要在实践性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体现课程理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辅导教材要与课程理论教材互为支撑,详细阐述学生应掌握的本专业本课程的知识要点、学习目的、学习方法和作业。例如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教师自编的《写作辅导教程》,就是依据写作教材,针对学生自学自练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将范文讲解与摹写练习、理论知识与思考练习、内容分析与方法习得结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教材可以实践练习,“无师”自通,这样就使实践教学有了依据,教学质量有了标准。

(二)抓好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

课程理论学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它们在教学活动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有机统一。在教学中,要根据其相关性安排好课程展开的时间顺序。课程理论学习是学生了解掌握本专业本课程的内容和作用,增加感性认识,形成理论体系的必要前提。课程实习是在学习相关课程内容后所做的实践性作业。例如写作课进行的社会采风写作训练,广告CI课进行的市场调查和设计等,都是课程实习必不可少的内容。它有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内容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专业实习也可称作专业初期实习,一般在二年级进行。例如广告专业和新闻专业在二年级暑期进行的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其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坚实的实践和认识基础。毕业实习是学生毕业前进行的综合训练,它要求学生全面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进一步将其转化为方法和技能,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岗位预先接轨。

(三)推行背、读、写、听、看和“两字一话”达标活动

针对许多大学生写字难看、错字不断、文理混乱、嘴巴生涩、实习困难等实际情况,在本科生中有针对性地推行背诵诗文、阅读名篇、写作文章和检测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的活动,并对考核和评价合格者辅以相应的证书奖励证明,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应用能力,胜任日后的教学工作。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自2003年以来,就在本科生中推行以背、读、写、听、看为核心的“211111”系列训练和“两字一话”达标活动。即在校期间,背诵200篇诗文,写作100篇文章,阅读100部名著,听唱100首名歌名曲,看(欣赏)100部影视名片和100幅书画作品,并研究出一套训练、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两字一话”的训练,其中钢笔字、粉笔字,由系内考核,达标者发给证书。普通话须通过国家水平测试。对以上两项未达标者,由系实践教学研究中心专门负责培训、考核和管理,逐人逐项过关。几年的实践经验表明,这种实践性教学活动,有力地配合了课程理论的教学,使教学真正落到了实处,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四)探索三级论文写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课程内容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围绕此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在高师院校专业课程教改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结构,通过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科研实践训练程序,增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学生参加研究性实践活动,通过收集资料、确定选题、制定提纲、撰写论文等研究性过程,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创新素质。

二、创新教育:名牌专业建设的旨归

创新教育是以开发人的创造力为宗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综合性教育。创新教育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承担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反映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创新教育的实施包括教育模式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创新、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评价的创新和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中文专业作为古老的人文学科专业,在理论知识日新月异的21世纪,更应该推崇创新教育,使古老的专业再获活力。

(一)问题意识:创新精神的切入点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对客观存在的矛盾的敏锐感知和认识,并在心理上形成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提出新问题,或者从新的角度去思考老问题,往往会有新的发现与突破,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再生与发展。

更新观念,开发积极理性,摒弃消极理性,培育创新意识。古老的中文学科在经验主义和消极理性的人士眼中,已是一个被前人无数次地开采和发掘过的领域。许多教师成十遍二十遍地教授一门课,只是重复同一教案,把已有的普遍认识视为真理矢志不移,就是一种典型的消极理性的表现。面对消极理性和经验主义,我们显然需要开发积极理性,以积极理性的批判力量,超越习惯,拓展认识的新领域。所谓积极的理性是其“相对于人的习惯而言,是一种对外部世界及对象进行否定和超越的能力”。[1]显然,开发积极的理性,对于人文社会学学科(包括中文专业)具有积极的意义,它通过批判已有的认识,能重新校正认识方向,选择新的价值视点,开启新的创造性思维。这种认识,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认知场价值。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问题意识的养成,需要一种情境启迪。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恰当地运用问题材料,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情境中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通过对消极理性和经验主义的批判,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探索和发现新的认识领域,把学生培养成为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高素质人才。在创设问题情境中,设置具有新异难度的问题,并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唤起学生参与对问题的质疑和索解的心理兴奋和愉悦,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素质教育: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创新人才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创新是以渊博的知识和综合的能力为基础,以良好的个人整体素质为条件,具有超乎寻常的挑战性和艰巨性。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有很高的要求,这正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素质教育是依据人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的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中文专业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在进行素质教育时,尤其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人文科学知识传授和实践能力训练为手段,以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为目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可以说,学会做人和培养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怀和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在因材施教中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从内容上讲,包括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旨在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科学素养,开发人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目的是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加速社会的发展。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标举的是一种主体价值尺度,重在培养人文精神,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与实行,将会有效克服由于狭窄的教育专门化所造成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分离,改变各专门人才的单一向度的发展倾向。

转贴于

2.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如果说,人文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的话,那么,专业教育就是科学素质教育的主要体现,旨在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两者的结合,将会更好地把做有益于社会的人与创造财富统一起来。尤其是中文专业具有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优势。不仅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中文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本身就包蕴和渗透着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而且教师在专业知识传授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的人文熏陶,引导学生感受、领悟、思考作品中的人文思想,可谓既教书又育人,既授业又传道,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自觉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3.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素质教育还必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人的素质形成的规律看,理论课程教学活动与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对人的培育发展各有侧重。一般来说,理论教学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开发学生的符号记忆、逻辑演绎能力,但不及实践教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特别是个性、社会交往和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造力的发展。实践性教学以其鲜明的实践特色成为落实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把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实践探索的操作性和创新性相互融合,有机统一,是素质教育中二者良性互动和深入发展的根本保证。

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素质教育就非常看重理论的探索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文专业中的《写作》、《中学语文教学法》等课程,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级研究性实践训练、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及第二课堂的许多活动(如科技论文大赛),都成为训练和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课堂。《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深入体验社会和认识自我,从而用文字作自由表达,对现实中的假恶丑等不良现象敢于质疑和批评。《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对课堂内容的创意设计、班级工作的人性化管理,可以挖掘学生自我实现的潜能,充分发展个性,培养创造性人才。与专业课相配套,辅修式人文素质教育开设的一些课程,很注重实践活动及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民俗文化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选修课因“识”利导,带领学生下田野,做庙会和村落的调查,较为有效地实现了把理论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我国现有高校上千所,各校之间办学竞争异常激烈。作为地方高师院校要想在研究型大学和异军突起的民办高校夹击下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使之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以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和边缘性特色赢得竞争中的主动。

高校办学特色是指高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特色不是由人闭门造车造出来的。纵观国内外著名大学办学特色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发挥优势,服务社会,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所以,特色意味着独到而先进的办学理念,特色意味着教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特色意味着学科专业的优势和影响力,特色意味着实力。可以说,有特色就会有发展,就会有竞争力,就可能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地方高师院校来说,由于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限制,创建特色应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加大投入。

(一)办学理念独具特色

办学理念是大学办学的内在规定,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和体现。一所大学的理念是这所大学的思想、精神和灵魂,它决定这所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办学理念虽然可以被文字表述出来,但它绝非是一个学校的几个“笔杆子”写出来的,它实则是学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对办出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的理性认识,或者说它是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精神与独特的公众形象。从这个意义说,办学理念不是在大学内部孤立自生的,而是在与社会的交往与实践中获得其定义内涵的。因此,办学理念不是一种纯粹的思维抽象,也不是赶时髦的舶来品,只有将自己的办学理念融入时代的文明召唤,并以敢于创新的勇气大胆地进行实践,不断地满足并适应发展着的社会需要才能获得和形成。

地方高师院校是高等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当然应该具备现代大学所共有的基本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但地方高师院校又有别于研究型大学,即它既不是“部办”的重点大学,又非“211”工程的大学,而具有办在地方、地方投资、地方管理的办学特点,这就要求它理应“服务地方”。地方的基础教育以及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就是地方高校的办学方向。因此,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应优先满足地方需要,坚定不移地为地方教育、生产、管理的第一线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人才。总之,要探索和建设一所具有办学特色的地方高校,应该坚持“人才培养以地方为本,科学研究以地方为源,服务社会以地方为终”的办学理念。

(二)学科研究的特色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出特色的核心要素。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虽然可以有多样性,如办学思想的特色,学校环境的特色,教学和科研的特色,服务的特色,管理的特色等,但最根本的还是办学中的学科特色。因为,学科专业教育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持续发展的龙头,不仅科学研究的特色取决于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而且教学特色的形成也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持,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特色也与学科建设水平直接相关,不以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为核心就失去了高等学校办出特色的意义。因此,抓住学科特色的建设就抓住了办学特色的核心和根本。

地方高师院校在学科研究上应该突出地方性和边缘性特色。研究型大学因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在科学研究上敢于追踪社会和科学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其学科建设具有前瞻性和普遍性价值。与研究型大学相区别,地方高师院校学科建设的重点应该避重就轻,扬长避短,以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研究特色,立足高等教育战线,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实践证明,高校根据自己的独特(地域)优势发展某些重点学科,使之成为优势学科,并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作出成绩,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的学科建设立足陕西,在理论研究上,以文艺、民俗、美学及其民间文化批评为重点,坚持走边缘交叉学科研究的特色之路,使其文艺、民俗理论研究在全国领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中文专业又选择了陕西方言和陕西文学为应用性研究的突破口,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获得2个国家社科项目,3个省级社科项目的资助,在部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有关陕西方言、陕西文学、关中民间文化的研究论文,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形成了自己较为鲜明的学科研究与建设的特色。

(三)人才培养的特色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该法为高校人才培养规定了明确的目标,只要人才培养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与本校的历史沿革、学科优势相统一,就可能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面对21世纪高校间的强势竞争,面对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高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与学校定位、办学理念相一致,严格管理,打好基础,重视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的培育。

严格的教学管理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教师是学生的导师,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影响很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有为人楷模的教师,才可能有出类拔萃的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督察,是形成良好教风和学风的重要环节。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从教师备课上课、学生自习作业到各个教学环节的制度规范和严格检查,是人才培养形成特色的基本要求。

打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高等学校学生学习专业、服务社会必须具备的。无论从创新还是实践的角度讲,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无法从事其他的一切。从专业人才研究的问题、认知程序、所探求的意义和相互补充性上看,各学科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具有内在的相似性。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符合科学技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且以综合为主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育是人才培养特色的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除了低年级的社会调查、课程实践以外,高年级的研究型学习也是有效开拓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除了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结合外,加强文理渗透,加大跨学科专业的公共选修课的比重,使理工科学生增强人文素质,文科学生增强科学思维,了解科学方法,并与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这将会有效启迪其思维,拓展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10篇

(铜陵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摘要]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是当前创业教育中需要重视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梳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简述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认为构建培育机制是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中的重点,并提出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过程概念性模型。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因素分为间接的和直接的两大因素集合,探讨这些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耦合机理,进而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

[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2?0037?03

[收稿日期] 2015-01-16;[修回日期] 2015-03-26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研究”(2011sk429)

[作者简介] 沈红明(1976-),男,安徽长丰人,铜陵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时空环境的日益显现,知识与信息成为首要资源发挥其作用的空间也越来越大,这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大学生创业活动正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当前我国实施创业教育的高校普遍侧重创业知识和技能传授,而相对弱化了创业心理素质培育[1]。创业教育要突破表层化的创业知识技能“复制”向更深的层次推进,需要重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问题研究,需要构建长效的培育机制来提升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角来看,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创业心理素质发育程度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能否由潜在创业者顺利转化为现实创业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能否在纷繁复杂的创业活动中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直至取得成功。面对日益扩大的大学生创业需求群体,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保障和思想育人作用,提高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显然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把大学生群体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在一定意义上创新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引入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创业教育理论。

在实践中,破解当前大学生群体就业、创业中的诸多问题,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为大学生转变和更新就业观念提供直接现实的思想推力,就是要为他们由潜在创业者转化为现实的创业者提供持久的创业精神支撑。着力研究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问题,构建可持续性的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将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创业观。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在一定意义上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对象,这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的积极体现。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现状

关于创业心理素质,可以上溯到近代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912)关于企业家精神的论述,他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包括“果断、机智、谨慎和坚定”以及“自力更生、敏捷并富有进取心”“对优越性具有强烈的愿望”的心理特征[2]。创新经济学之父、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934)提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经济首创精神,是一种打破市场均衡的“创造性破坏”的创新精神[2]。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管理学界、经济学界非常重视企业家精神研究,甚至认为创业教育就是企业家精神的教育,创业教育的内核在于企业家精神的教育, 因此创业教育又被称为“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与创业心理素质问题紧密相关的是创业主体素质方面的研究,如“美国卡鲁创业家协会”实证分析出了11 个“创业家的心理特征”。

关于创业心理素质培育,以美国百森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为典型代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将创业心理素质蕴涵的创业精神纳入创业教育理念当中并通过高校办学宗旨明确表达出来;把创业意识、创业个性特征和创业核心能力等有关创业心理素质与创业知识技能进行整合,构建综合性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案例教学、智力激励、虚拟创业等教学方式实现创业心理素质培养;构建较为完善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鼓励学生参加“产学研”活动,在创业实践中培育创业心理素质;建设创业校园文化,营造宽容失败,推崇创业,鼓励“冒险”、创新的校园文化环境[3-4]。

另外,在社会组织培育层面,以英国2005 年启动的创业远见运动(Enterprise Insight,EI)为典型代表。该运动由英国最有影响力的组织团队组成,它包括企业、媒体、教育、创业组织、地区发展局和创业家个人,旨在营造创业社会文化,提升青年的创业意识,鼓励青年的创业精神。

基于对国外创业教育的译介和基础性研究,我国学界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问题已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如陈灿军(2004)较早地提出了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是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关键,创业教育要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5]。贾文华(2004)从行为动力、创造心理、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等角度探讨了创业教育的心理学基础[6]。衣俊卿(2006)在分析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中特别指出,操作和技能层面的设计创办和经营管理企业无疑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内容之一,但却远远不能涵盖创业教育的全部内容和深刻内涵,要注意把创业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学习中,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素质的发展[7]。陈小娟、赵力明(2008)探讨了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现状和培养途径[8]。仇志海(2012)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了从个体主观积极体验、关注个体人格特征和利用心理暗示力量等三个方面来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体系[9]。还有学者就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进行了问卷设计和现状调查,如李军红、蔡丹等(2005),围绕大学生创业动机、创业观念和创业品质三个方面对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10]。韩力争(2004)提出了从创业动机、创业能力、创业人格和创业相关知识四个维度来设计调查问卷[11]。姚德明、彭晶(2011)对武汉地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12]。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我们或是认识到了创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提出创业教育中不能忽视创业心理素质问题,或是就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状展开了若干调查,或是以某种视角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途径等展开了若干探讨,等等。林磊、陶思亮(2012)对中美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特别是创业心理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13]。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问题研究应向更深层次推进,我们需要考察和基于实际情况,着力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解答“培育什么”“何以能够培育”和“如何进行培育”等问题。

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素质论、心理内化论等和创业教育理论一起构成研究的直接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素质论认为人是自然存在物、精神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统一,具有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一切由于劳动而得到提高和改善的人的特征都属于人的素质范畴。人的三种因素、三种属性,构成了人的自然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其中,人的心理素质包括认知、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心理素质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将外在的东西吸收、内化、沉淀于主体内的一种潜在的机制,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心理内化论认为,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些对于我们探讨“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何以能够培育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本研究而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具有鲜明的目的导向性和科学的多维内容及方法论。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还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的一些理论成果的指导意义,比如,从传统“社会需要”的研究范式转向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的研究范式对于大学生创业需要、创业动机的相关考察就具有显在的指导意义,比如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设计和方法对于创业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意义、借鉴价值,等等。

另外,教育心理学、创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心理学相关理论基点虽有差异,但对“大学生何以能够生成创业心理素质”都各有其理论关照价值。如班都拉(Albert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突出强调个体(P)——行为(B)——环境(E)三者间的交互作用(reciprocal determinism),认识到了内因与外因相互间动态作用的过程,但它却并不能完整、清晰地解决人的发展的原因与机制问题,它是一种机械论,缺少了辩证法,虽然有其内在缺陷,但确能为我们分析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过程因素及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等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在评述国内外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相关理论与实践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或显性的、或可量化的特征,科学设计调研手段和调研工具,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开展相关社会调查:一是创业教育现状,比如教育理念的转变,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这其中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教育实践等,创业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创业组织和组织行为建设(如大学生创业协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SYB 教育实践等;二是高校所处区域的社会创业文化发育状况、社会创业组织及其运转状况;三是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状。在社会调查中,从既往的创业心理素质培育历史经验中抽离出的显性量化特征,能否符合社会调查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还有待在调研中验证和补充,对历史文献进行反复梳理,注意调查工具设计,如调查问卷的科学设计、扩大访谈调查的样本、积极利用心理学相关测量方法等,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现状具体分析的过程中,调查数据信息处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现状分析的科学性,在定量分析方面将积极运用适合的分析统计软件,在定性分析方面必须坚持相关基础理论的指导。如此种种,形成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的实践基础。

四、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如何培育?这不仅仅要根据大学生主体因素本身,更涉及到高校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区域经济社会组织环境有效供给、创业社会文化氛围营造等复杂因素。探究培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的协同作用机理来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理应是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问题研究中的重点。要达到构建创业教育中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的长效机制的研究目的,突破点在于筛选出创业心理素质培育过程中的影响要素并考察这些要素之间的耦合机理。

从宏观视角来看,研究假设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会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可经由专门的创业教育、创业社会文化、家庭教育、创业社会实践等不同途径间、各种环境因素间的配合与辅助来培育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是在主客观因素永续不断地相互作用中,是在持续的创业社会实践活动中得以内化、外化、再内化形成的,而创业实践活动时刻受到外在环境因素的制约、激荡,不断动态变化的外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如图1 的概念性模型所示。

如是,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因素可以分为间接的和直接的两大因素集合:一是间接的成长背景因素集,二是直接的创业环境因素集。成长背景对大学生培养和形成创业心理素质具有基础性作用并且往往是潜移默化、间接地发挥作用,这些环境主要包括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社会文化背景等。创业环境主要指向创业行为产生和创业心理生成的直接外在诱导因素或制约因素,如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大学生创业园区建设情况,等等。

如是,廓清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讨这些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耦合机理,着重探讨大学生主体因素在这些作用和机理影响下创业心理素质如何生成和外化,验证研究假设,进而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

参考文献:

[1] 沈红明.论我国高校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88-90.

[2] 李军,杨兴时.对企业家精神的辨析[J].东岳论丛,2010(12):34-37.

[3] 丁蕙,陈风华.美国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的特点[J].教育评论,2004(4):98-100.

[4] 刘洋.高等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4(3):83-84.

[5] 陈灿军.略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J].求索,2004(1):178-180.

[6] 贾文华.心理学视野中的创业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4(9):8-10.

[7] 衣俊卿.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J].教育,2006(18):56-57.

[8] 陈小娟,赵力明.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现状及培养[J].社科从横,2008(2):163-164.

[9] 仇志海.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理论导报,2012(9):53-54.

[10] 李军红,蔡丹,王美艳.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思考[J].经济师,2005(12):86-87.

[11] 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0(6):88-91.

[12] 姚德明,彭晶.关于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调查报告[J].职教论坛,2011(9):77-80.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现状 原因 建议

当今的大学生能不能成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生力军,关键是我们的高等教育能不能将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青年大学生的素质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折射,直接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1.教育体制和观念存在缺陷。

由于受计划经济和苏联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教育中应试教育的体制与观念长期存在,造成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不全面、不合理。高等教育“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的人才教育模式,导致学科单一,专业划分过细,人才的知识结构单一。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领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存在着将经济规律同教育规律混为一谈、盲目照搬经济规律来办高等教育的倾向。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又使一些高校的学科设置、教学内容过分注重实用性,表现出片面的功利性取向和短期行为,使科学、教育、文化的整体性受到了损害。应试教育的弊端、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的缺陷和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忽视所形成的惯性,给今天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人文素质教育受到排斥。

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没有先例可循的,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市场经济有其负面效应,它往往引导人们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利益,看重工具的层面而忽视价值的层面,看重现实的追求而忽视理想的追求,看重功利的“经济人”而忽视全面发展的“文化人”。由此,市场经济,一方面给现代大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使大学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促进了大学中那些与市场经济联系密切的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容易使大学教育单纯地服务于市场经济,按照市场的需求来决定大学的发展、学科的建设,以及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自然科学中的一些新兴学科蓬勃发展,社会科学中的某些学科因其在市场经济中能够经世致用也渐成热门,而一些与市场经济联系不甚密切的基础学科,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排挤,教学内容一再地被压缩。

3.部分教育工作者文化底蕴不深。

在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中,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构成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为人处事的原则、治学精神、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师资队伍的状况还不能令人满意,主要是由于部分教育工作者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不宽广,人文知识不扎实,综合素质不高。很多教师较为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相对忽视对大学生人文知识的教育。尤其是青年教师,其中不少人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特定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够全面、人文素质先天不足的问题,而许多学校对青年教师的选拔往往也是只重视专业素质和学术成就,相对忽视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对教师的教育只重视业务水平的强化提高,对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无要求又无措施,因此,造成一些青年教师本身文化底蕴不深,直接影响了作为他们教育教学对象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足的原因分析

1.没有把人文精神的养成作为中心。

目前主导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依然是以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强调行为规范和奖惩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这种教育方法只能用来教育行为习惯、传播一种生活形式,如果用来教育人文精神,则很可能以失败告终。因为这一思路的本质是利用人的自私自利或自我保护的心理来教育人,此种模式教育出的人必然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这样的人表面可能举止文明、彬彬有礼,但实际上可能是一个道德上的机会主义者。此种教育的结果只能使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越来越差,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正因为如此,人文素质教育只能停留在理想教育阶段,缺乏将理想变为现实的有效方法。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普遍持怀疑态度,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教育是纯粹的说教,无法转变为现实。教育工作者自己也无法真正去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因此,也就没有底气去要求别人。这应该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能走出校门甚至教室的重要原因。

2.忽视了对整个社会的系统化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的提出是人们对我国公众人文素质反思和批判的结果,这种反思和批判的前提就是认为我们的整个社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建设造成严重困扰。学生们身上所表现的问题应该是整个社会问题的缩影,是表现而不是原因。比如社会的急功近利导致应试教育流行,应试教育流行又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差、思想视野狭隘等结果。再比如,社会中的造假现象造成了学生们缺乏诚实的品格。因此,如果我们不是把教育手段针对整个社会,而是针对学生,那就会治标不治本。人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对象是整个社会,是全体社会成员,而不仅仅是大学生。

3.忽视了对高校教育工作者人文素质的培养。

目前,针对教育工作者人文素质培养的研究非常少,与此同时,教育实践中针对教师的人文素质教育更难得一见,基本上没有学校制订针对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的教育计划,这不能说不是一个重大的失误。当前中国人文精神的失落、人文素质的贫乏在教育工作者身上的体现可能比学生更严重。如果没有能够真正实践人文精神的教育工作者,如果教育工作者本身就缺乏人文素质,我们怎么能够希望受教育者心悦诚服地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并积极实践呢?这应该是我国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想真正改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疲弱的现状,就必须首先把高校教育工作者作为教育对象。

三、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1.探索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念,而不单纯是一种教育模式和方法。如何具体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需要有一个逐步摸索和探求的过程。人文知识向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转化,有赖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途径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这当然是一个深层次的课题,但也是在人文素质教育改革中必须深刻认识和系统考虑的问题。怎样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素质并最终转化为人文精神呢?传播人文知识是知,而向人文精神的转化则是行,只有实现人文知识向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转化,做到知和行的统一,才能造就人的灵魂。在这里,传播人文知识是工具和手段,提高人文素质是途径,教育人文精神是本质。为此,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与教学改革,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新体系,要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建立科学的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人文修养,大力倡导大学的人文精神,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浓厚氛围。

2.努力创设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高校不仅要创造条件开设各种通识教育课程或以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而且要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一般来说,大学除具有显性的人文专业课程外,还应具有丰富的大学人文隐性课程。如学术讲座、社团活动、文体活动,以及隐含在校园建筑、人文景观等物化文化背后的人文意蕴。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往往具有间接性、暗示性、渗透性与多样性等特征。高校若能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些隐性课程资源,对于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卓越的人生目标、建构丰富的精神世界,将产生积极的效果。

当前人们关注人文素质教育问题,首先是对我国社会整体精神状况的不满和反思,其次是将这种不满和反思延伸到教育部门,希望通过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来改造学生的精神品质,以达到改造整个社会的精神品质的目的。所以,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不仅是学校和教育界的问题,而且是全社会的问题。为此,我们在学校内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行一场社会性的文化、精神反思和再造运动。

3.大力加强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很难教育出有高素质的学生。事实上,只要有教育存在,教育者自身的素质问题就存在。教师素质并非一个新问题,然而,当素质教育日益凸显出来的时候,教师素质问题就更加受到关注。大力加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项基础工作。此外,在加强人文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非人文学科专业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其善于在科学技术专业课的教学中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在科学技术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高校教师要提升自我素质,必须从三个方面去转型:第一,从继承走向创新。从教师的职业功能来看,教师既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又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没有传递性,就没有人类文明的继承;没有创造性,就不可能教育出高素质的新人。第二,从消费走向建构。从教师的职业性质来看,教师既要学习应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又应该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这就给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注入了研究性。因此,教师既是教育教学理论的消费者,又是教育教学理论的建构者。第三,从奉献走向发展。事实上,教师与学生共同构成教育教学主体,相互之间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教师必须从自我奉献走向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正亮.大学生素质发展概论[M].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7.

[2]杨叔子.相互渗透协调发展――谈正确认识科技与人文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0,(1).

[3]王晓明.人文精神讨论十年祭――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演讲[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教学;功能定位;实践

关于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讨论已经持续了10多年,近年来又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再次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从现有文献的论述可知,同行们大都就事论事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见解包括:素质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如何在各学科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等。

诚然,上述研究成果在指导当前中学教学时肯定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建立狭隘视阈下的问题讨论,却无法在整体上优化对素质教育意义及具体实施的把握。作为基础教育部门的普通中学,其的中心任务是向高校输送合格人才。因此,中学教学与高等教育间必然存在着衔接性。这种衔接性就意味着,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还关注到他们在大学学习阶段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的养成。 由此,突破就事论事的狭隘视野,对于素质教育在中学教学中功能定位的认识就豁然开朗了。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中学教学与高等教育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可以这么理解,中学阶段培养的通才而大学阶段培养的则是专才。惟有在中学阶段促进学生具备特定的素质,才能在大学这一分界线上朝向各自的专业领域进发。通过笔者与高校教师的交流后,在与高等教育衔接中出现的问题可概括如下:

(一)学生的问题意识缺乏

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表现在:(1)他们一般无条件的继承书本知识,而不去思考书本知识是否存在缺陷;(2)他们仍习惯于填鸭式的学习形态,尽管在认真记笔记却没有进行能动的思考。不难知晓,以上两个方面的表现实则是应试教育下的学习形态,而这种形态却严重影响到学生在大学阶段专业课程的学习。该问题的出现表明:中学在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时,应着重解决这个问题。

(二)学生的参与意识不足

与中学教学不中,高等教育阶段更加突出学生在课堂互动中进行学习。即教师引出一个知识点,然后引导学生围绕着该知识点在实践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最后,在综合讨论结果形成共有的知识积累。但是据某高校教师反映,在进行上述互动教学时能够与自己形成互动的学生只占少数,而绝大多数学生则是消极的给予观望;并且,更加尴尬便是教师有时会自问自答。鉴于此笔者指出:目前中学所推崇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是否存在重形式、轻实质之嫌呢。

由此,以上学生在大学阶段所出现的学习困境,具有很强的习惯延续性。那就是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往往因突出学生在智力方面的素质培养,而忽略了对他们学习态度的积极塑造。

二、问题应对下的功能定位

以上问题或多或少的存在于各高校中,且具有全国性。关于这一点,许多媒体近年来也做过相应评论。那么,针对这些问题如何看待素质教学的功能定位呢。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认识:

(一)增进智育的功能

作为教育部门无论是中学还是高校,首先仍关注学生的智力水平。学生的智力水平惟有处于一定程度,才能适应高强度的学习环境。在传统中学教学中,一般假设学生的智力水平是确定的,只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其实不然,在使得学生具备稳定的情绪和完善心智的同时,将有效的增强他们在智力发育水平。这也就表明,针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而言,素质教育实施的好坏也将影响到他们的智力水平。

(二)增强感悟的功能

对于知识的习得不仅依靠自身的勤奋,还需要自身具有学习的悟性。拥有了这种感悟能力,便能使学生在触类旁通中获得存量更大的知识积累,且节约自己大量的时间。为此,当前普遍重视对学生引入问题意识、探究意识的培养,实则还在于增强他们的学习悟性。这也就构成了素质教育另一个不太被重视的功能。关于这一点,在学生进入到大学学习阶段时就能明显感知其的优越性来。

(三)提升合作的功能

合作是人类克服困境的必然选择,也是人类知识存量能够无限积累的重要因素。学生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在大学阶段,其在很多时候都须依赖于合作学习来获取知识。包括中学目前引入的“学案导学”模式,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环节便体现为合作学习;再包括在现阶段所提出的差异化教学模式,实则也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下来完成的。由此,素质教育在学生学习态度上的优化,将提升他们的合作能力。

三、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与具体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不同,素质教育的上述功能具有内隐性和长期性的特征。内隐性体现在,这三项功能的释放具有潜移默化的形态;长期性则表明,学生上述能力的养成,需要在长期连续不断的刺激下来完成。

正因如此,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一)尊重学科教学的规律性

针对当前在素质教育领域提出的问题导向、探究式教学方法,笔者强调:应充分尊重学科教学的规律。一般而言,问题导向和探究方法更易应用在自然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中。而对于社会人文学科中的语文、历史、政治等课程,因其中包含着强烈的价值判断,若一味的引入上述教学方法则难免使学生在思维上以偏概全。这样一来,就影响到他们在智力发展中的思维全面和严密性。

(二)建立跨界教学的驱动性

所谓“跨界驱动”可以理解为,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适时引入其它学科课程的知识。如,历史教师在讲授“鸦片战争”这章时,可以将学生先前所学语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的知识点作为铺垫,这样将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感悟能力。与此同时,在理科教学中也可以引入人文信息,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对风土人情的阐发。由此,通过跨学科教学的驱动就能增强学生的知识延展能力,构筑起知识的悟性。

(三)延伸学校教学的空间性

素质教育不单纯是中学教学范围的事情,同样也是学生家庭、社会的工作。为此,应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任务,延伸至他们的家庭领域和社会实践中。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环节应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中设计出若干问题,学生在问题导向下结合现有资源展开探究性准备和完成活动。这样就自然放大了素质教育的功能。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13篇

摘要:思想品德教学是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课程。在我国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趋势线,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共同的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进行论述,以促进两者的衔接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素质教育 结合

由于当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信息传播的速度极快,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周期缩短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这些现状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成为 21 世纪的人才,就要有适应社会变化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义务教育阶段为学生的素质培养打好优良的基础。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主要包括道德、智力、审美、劳技、身体等方面的素质。初中思想品德课主要是以培养学生道德素质为核心的教学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要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采用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起着关键作用。

一、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的教育,强调以育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而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美国学者乔伊斯与威尔于 1972年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被认为是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的开端。随着属于研究方法的模式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它为推进各领域的科学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也进行了教学模式理论的研究。一般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样式,包括教学目标、操作方法、实施条件与评价等要素。教学模式对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学模式是对组织教学的一种设计,它将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手段从宏观上进行调配,对教学具有构造功能;另一方面,教学模式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它解决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脱节问题,更好地提高了教学质量。素质教育正是新时期教学模式研究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五大曾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曾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总书记还强调,到 2020 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等。要有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在教育改革后的新课标下,我国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是素质教育。研究适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当下各教育学者所重视的课题。道德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担负起培养学生优良思想行为素质的主要作用。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初中思想品德是培养中学生健康思想品德的必修课程,也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并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程。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与困难。其一,学生、教师都认为思想品德课程教材内容很抽象,再加上应试教育观念,在课堂上过于注重理论的传授和道德的训诫,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想品德修养的提高。其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性的引导,课堂教学只传授了概念性的知识,缺乏引导到生活实践的解释,只让学生将其当做某种理论知识来掌握、识记,难以化为学生真正的思想,用来指导其实践。其三,关注理论、关注权威是大部分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模式。这些都是不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望了解社会、了解身边的一切与生活相关的事物。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同时还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这也正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因此,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模式需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出合理的教育模式。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符合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

1.导学式

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作为引导者来进行师生互动,导学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导学式是指以引导为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对比传统传授式的教学模式,导学式更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导学教学模式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舞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主体认知能力。思想品德教学的导学模式关键在于正确提问。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重要”。导学式的提问包含老师提问和学生发现问题两个方面,老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阐述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与动力。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探索性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学记》里有:“君子之教,喻也。”其意在于强调教学要注重引导,引导学生学会知识与相关技能。也可以用学生了解的、身边的事物来提问引导。例如,学习“民族文化”时,可以从学生身边的事来提问引导,如“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体现文化特色的小说、电影、电视剧作品正在流行”“你所在的地区有哪些文化特色”等。

2.案例式

案例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是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模式,而且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案例教学模式是以情境认知理论、人际交互决定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等心理学研究理论为基础构建的。

结束语

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各自的优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灵活运用,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交叉使用合适的教学模式,穿插丰富的教学方法,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精神 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25-03

20世纪以来,中国教育界、思想界、文化界围绕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精神等掀起了多次讨论和论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论争主要有三次。本文对这三次讨论做一简单介绍,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几代中国人为提升人文素质、培育人文精神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和探索。其中的许多真知灼见,至今闪耀着理性和智慧的光芒,为我们当前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一、20世纪20年代科学与人文的冲突

1923年2月,北京大学教授张君劢在清华大学作了题为《人生观》的演讲。在这篇演讲中,张君劢并未阐释自己的人生观,而是集中论述:“科学无论如何发达,而人生观问题之解决,决非科学所能为力,惟赖诸人类之自身而已。”张君劢认为,科学与人生观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科学为客观的,人生观为主观的;科学为论理的方法所支配,而人生观则起于直觉;科学可以分析方法下手,而人生观则为综合的;科学为因果律所支配,而人生观则为自由意志的;科学起于对象之相同现象,而人生观起于人格之单一性。张君劢的演讲在《清华周刊》第272期发表之后,马上引起了地质学家丁文江的激烈批评。丁文江在北京《努力周报》上发表《玄学与科学》一文,措辞激烈地抨击“玄学的鬼”已“附在张君劢身上”。他认为,人生观并不能同科学分家,人类只有依靠科学方法才能力求人生观的统一,科学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人格修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科学的方法,是辨别事实的真伪,把真事实取出来详细的分类,然后求他们的秩序关系,想一种最简单明了的话来概括他。所以科学的万能,科学的普遍,科学的贯通,不在他的材料,在他的方法。”

丁文江对张君劢的挑战文章正式引发了“科玄论战”,即科学与人生观论战。随后,一大批学界泰斗、思想界名流也加入了论战。其中,梁启超、张东荪、林宰平、瞿菊农、屠孝实等著文支持同情张君劢,而胡适、吴稚晖、章演存、朱经农、王星拱、任鸿隽、唐钺等则撰文声援丁文江为科学做辩护。部分马克思主义者如陈独秀、瞿秋白等也加入了这次论战,他们主要支持科学派,反对玄学派。这场论争的核心问题是科学能否解决人生观问题,即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问题,而“较其深层次的实质性分歧,却是在于如何认识科学主义,或叫做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简言之,以张君劢为代表的“玄学派”及其支持者将科学与人文基本对立起来,强调科学绝非万能,认为科学不能全部解决人生观问题。梁启超指出:“人生问题,有大部分是可以――而且有必要用科学方法来解决的。却有一小部分――或者还是最重要的部分是超科学的。”玄学派极力肯定人类精神创造和心灵世界的独特性,这一点成为他们断定科学不能统一人生观的重要依据。范寿康将自由意志看作是产生人类行为责任和道德的根本:“我们如果能够断定意志毫不自由,生命全无意义,那末,人生不是变成一种机械,试问人类社会里面还有什么道德可言,什么责任可讲呢?”针对玄学派的论点,科学派做了针锋相对的辩驳,并在此之上提出了他们关于科学与人生观关系的见解:其一,人生观是可以统一的。丁文江反驳张君劢指出:“人生观现在没有统一是一件事,永久不能统一又是一件事,除非你能提出事实理由来证明他是永远不能统一的,我们总有求他统一的义务。”其二,科学能解决人生观的全部。任鸿隽认为:“科学与人生观的关系,不但是因物质科学的进步,间接地把人生观改变,直接的科学自己还可以造出一种人生观来。”人生观“有一大部分或全部分,都可以用科学方法去变更或解决。”

“科玄论战”在当时以科学派的胜利而结束。客观来看,张君劢等人将科学与人文对立起来,完全否定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必然联系,这种观点确实有失偏颇。但是,玄学派看到并指出科学万能论的破产,主张人生观不能仅靠科学来解决,由此而提倡重视和发挥人文精神和中国文化,这在科学主义盛行的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与玄学派截然相反,科学派强调科学足以指导人生观,应把科学应用到人生问题上去,这是有道理的。但是,科学派囿于科学主义的藩篱,同样不能够完全正确客观地阐释科学和人文的关系。“科学与人生观论战”对20世纪中国思想界仍然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它生动地反映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知识界科学主义与传统人文精神的冲突和对峙,展现了五四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在热情讴歌和积极追求“赛先生”的同时,对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深化。

“科学与人生观论战”虽然着力于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问题,但其中对现代教育问题已有所提及。菊农在论战中著有《人格与教育》一文,认为现代教育尤其是科学教育存在着个人主义和机械主义教育的弊病。教育的目的是人格的实现,然而科学教育过度偏重知识教育,磨灭了个人人格的塑造,因此,改良现代教育,必须从根本上打破个人主义、机械主义的人生观,建设新的人生哲学。菊农将他认为的理想的教育分成精神教育、意志教育、艺术教育、知识教育与体育五部分,认为这五方面的“完全的调和的发展”,便是人格的实现,如此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菊农对于现代教育尤其是对科学教育流弊的批驳,与当时中国的教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源自晚清洋务教育。在救亡图存、保国保种的现实主题中,培养军事、铁路、船舶、算学等实学人才成为刚刚起步的大学教育的目标所指,具有悠久人文教育传统的中国人被动而仓促地接受和引入了科学教育,自此之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争在中国教育史上便不绝如缕。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以学术自由、思想独立为主旨的西方现代教育理念开始传入中国,在高等教育的办学主旨、培养目标、学科设置等问题上,教育界、知识界人士与政界一直争论不休。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后,这种争论较集中地体现为三四十年代的“文实之争”及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争。

二、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通才教育的探讨

20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在政界人士和自由知识分子之间,曾经展开过一场全国性的文实之争。1932年5月19日,时任中山大学校长邹鲁、岭南大学校长钟荣光等提出,要在广州各大学“停办文法科,或减少数量”,广州《民国日报》的现代青年栏由此引发了一个月的讨论。1932年5月30日,陈果夫向中央政治会议提出了所谓“彻底改造教育之新动议”,其主要内容也是建议在十年内各大学停止招生文法艺术等类学生,将经费分别改办农工医等科。此后,围绕是否应该“抑文重实”发生了全国性的论争。

“抑文重实”政策的出台,与当时文科毕业生因相对过剩而引发的就业危机有很大关系,曾任南京政府教育部长的朱家骅针对20世纪30年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指出:“专门人才的缺乏”是大学教育失败的根本所在。这显然是针对文科学生在数字意义上远远过剩于实科学生而言。另外,国力羸弱的压力,也成为国民政府重视实科的又一依据。邹鲁曾言:“我国是一个产业落后的国家,必须多多培养实科人才以发展生产建设事业,实为当前的急务。可是我国现时的教育,则适得其反:大学中文法科畸形发达,理工农医等科则望尘莫及,刚刚造成反国家需要的现象。”国民政府的“抑文重实”之举,在当时即遭时人诟病,其中,浸润了西方大学教育理念的自由知识分子的驳击更为有力。岭南大学教授陈序经指出:停办文法科的人,其“最大的错误是他们不懂大学的目的,和人生需要的原则”,“大学的目的是求知,因为她的目的是求知,所以她是注重于研究”。鲁迅也曾讽刺说:“中国不是也嚷着文法科的大学生过剩吗?……要叫人懂得电学,最好是使他触电,看痛不痛;要叫人知道飞机等类的效用,最好是在他头上驾起飞机,掷下炸弹,看死不死。有了这样的实用教育,智识就不过剩了。”

自由知识分子的相关言论,在当时对于国民政府的具体决策虽然起了一定的修正作用,但并不能改变国民政府的教育政策。1933年5月,教育部通令规定各大学和独立学院的文法商教育等学院各系所招新生及转学生平均数不得超过理工农医等学院各系所招新生及转学生平均数,以后又将文法科分别归并或停止招生,或分年结束,而将节余经费用于扩充或改设理工农医等科。在这样的政策压力下,一些具备卓识远见的教育家践行和坚守“通才教育”、“人文教育”便显得更加难得和可贵。时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便是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41年,为庆祝清华大学校庆30周年,梅贻琦发表《大学一解》一文,鲜明地提出了“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论点。他敏锐地指出:“通识,一般生活之准备也,专识,特种事业之准备也,通识之用,不止润身而已,亦所以自通于人也”,“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以无通才为基础之专家临民,其结果不为新民,而为扰民。此通专并重未为恰当之说也。”为了改变近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通弊,梅贻琦身体力行,千方百计地在清华大学就通才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探索。比如为了使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梅贻琦就清华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在他看来,学生过早进入专门之学及课程设置分门别类都是导致大学通识授受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他主持下,自1935年始,清华大学规定一年级不再分院系,学生修习包括自然、社会和人文学科三方面的共同必修课。这样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各系知识的共同工具,为第二年的选系做好准备。梅贻琦的通才教育思想及其实践,使得清华大学在抗日战争前即成为中国的至高学府,并迅速跻身于世界学术之林。

三、20世纪末叶人文素质教育的勃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教育的重建从一开始就奠定了以工程技术、专门教育为主,即“重理轻文”的格局。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文科教育遭到削弱和贬损,20世纪80年代以来,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更使得“以树人、育人为旨的基础教育沦为一种高难度和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训练,从而背离了‘教育’或者‘教学’的宗旨”。大学教育长期以来的文理分割,重理轻文,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是“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过强的共性制约”。杨叔子院士将理工科大学普遍存在的弊病概括为“五重五轻”,即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重功利轻素质。他认为,“五重五轻”的根本在于最后一点,即过分急功近利而忽视素质,尤其是忽视人文素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在20世纪末以来的确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从而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1995年,原国家教委提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路和措施,高校素质教育的序幕就此拉开。高校素质教育被称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二次高教体制改革的起点,人文素质教育在其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人文素质教育视人格的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反对教育的功利倾向和片面发展。1995年以后,各种与素质教育相关的研讨会纷纷召开,关于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各类文章更是大量涌现,一场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观念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人文素质教育的高潮也迅速兴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实行现代人文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并重,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达到现代意义上的平衡,是现代科技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1999年6月,全国教育第三次会议召开,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从战略高度论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对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尤其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关于人文素质及其教育的内涵、目标、方法的研究和探索仍然是教育界、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

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作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进行了十几年,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比如,文化素质教育被列入高校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改变了原有课程的体系和结构,一批精品课程已经或正在建成。另外,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提高了校园生活的品位。第二课堂和校园环境是养成良好人文素质的重要场所。此外,许多高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调查、访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参观校内外各种不同人文景点和各类博物馆等。诸如此类的有益的社会实践加强了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促进了他们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最为根本和重要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具有人文素质的人将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的精神条件”。从此意义上讲,人文素质教育本身就是从提高全民素质出发的合乎历史发展的必然。回顾20世纪以来这三次围绕人文素质教育的讨论可见,无论是就历史、现实还是未来而言,人文素质教育都可谓任重道远。在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的基础上,还应继续深入探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方法、步骤等,反省和清除既有学术体制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束缚,唯有如此,人文素质教育才会在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君劢、丁文江等.科学与人生观[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33~40、53~54、128、142、251、316

2 郑师渠.在欧化与国粹之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2

3 张太原.20世纪30年代的文实之争[J].近代史研究,2005(6)

4 朱家骅.大学教育问题.革命文献(第55辑)[M].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93

5 邹 鲁.回顾录[M].长沙:岳麓书社,2000:347

6 张太原.20世纪30年代的文实之争[J].近代史研究,2005(6)

7 鲁 迅.智识过剩[N].申报,1933.7.16

8 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1)

9 刘剑虹、杨竞红.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引论[J].宁波大学学报,2005(5)

10 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1

11 侯样祥.我的人文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2 文辅相.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当作战略性调整[J].高等教育研究,1996(6)

素质教育问题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研究取向;学科建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等教育学从教育领域范畴内独立出来,关于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越来越多,这其中以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最为明显。本文从高等教育学的性质、发展历程、基本概念以及现存问题进行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

国外的高等教育研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开始到现在一直是一个学术热点课题,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教育学始终是作为同一个问题在研究讨论,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从起初就被列为单独的研究范畴,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意识较强。

(一)理论研究

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学科建设理论体系上,不注重理论体系的研究会导致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需要向脱节。因此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研究方向应立足于现实需要,理论研究服务于具体实际问题的需要,加强热点问题的研究,注意现实问题实践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研究思考。

(二)问题研究

赞同问题研究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是一项专门的学科,从根本上解决现实问题,解答教育中的矛盾、困难和疑惑,帮助人们增加对高等教育学学科本身的重视,不必过分强调构建一个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与其建立一个不成熟的体系,不如解决现实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不断修改论证研究中的某些理论。

(三)研究问题与构建体系并重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将问题研究和构建体系的观点进行的综合与折中,认为二者并不冲突和矛盾,从根本上来讲二者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在研究目标上应该坚持二者兼顾的原则,不断的研究问题,创新理论。努力构建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有利于帮助人们更加深入的认识、了解以及把握高等教育的本质规律,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提醒方法论指导。研究理论是途径,解决问题是目的,是发展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切理论的源泉。

二、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现存问题

许多研究学者将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作为重点课题,为了实现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学自诞生之时广大学者就在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等问题上进行了讨论研究,尤其是对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等内容进行了论述,促进高等教育学里理论不断进步。

(一)学科建制

高等教育学一直是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是高等教育学研究学者的攻克对象,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与国外相比,起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我国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将高等教育学从教育学的范畴内剥离出来,最终扩大到国家学科专门目录,以教育学下的分支专业合法存在,许多师范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增设了博士点、硕士点,加大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力度。我国高等教育学经历了起步、发展、高潮、成熟以及理论成果几个阶段,最终被确立为专门学科,至此,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仍不够完善,在理论成果与实践应用上仍需要不断研究和修改。

(二)研究对象

高等教育学从来都具有专门的、独立的研究对象,这是学科得以存在的基本要素。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上。许多研究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应该是基于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为了探索与总结高等教育的深刻意义,促进高等人才素质的提高。将以上观点进行综合整理后不难发现,各学者在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上存在异议也存在着相同之处,即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其本身,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而在高等教育学的内容与分支上仍具有争议,有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学科学建设中的理论成果的实际应用较为重要,也有人认为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规律更重要。当今社会的大环境背景下,将高等教育学编织成一个动态的、科学的、多元的系统,其中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因素,国家对高级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三、加强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措施

(一)改进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学的培养目标。就高等教育学的教育目标而言,在学术界存在丰富的研究成果,例如,我国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应综合考社社会需求,以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科技水平、教育资源等为基础,避免因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条件由于高等教育低下而下降。同时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正面思维,减少社会功利性思想对学生的影响,努力提高学生素质品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性、高素质人才,为高等教育学教课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二)树立长期人才培养战略意识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为此,应树立人才兴国战略意识,从高校入手实施。有观点认为专业和综合知识相结合是一种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此一来,受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提高其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其专业水平。高等教育应该将培养专业人才与提高公民素质相结合,通过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人才,实现全社会的多元化培养模式。随着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将出现专业人才与综合素质人才共同培养的全方位培养模式。依据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笔者给出以下参考:调整我国高校的教学计划,实施社会教学,增加社会实践,增强理论基础的同时,全面提高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实用型人才;在重点大学,尤其是师范院校开展试点,推广本硕连读方式,以社会需求为基础,实现高等教学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才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人才战略是发展与竞争的重要内容,而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关乎高校人才培养的长远问题,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冯用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探析—跨学科的视角[D].汕头:汕头大学,2006.

[2]文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05(6):54-59.

[3]黄敏.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理论思考研究[J].考试周刊,2015(53):147.

[4]文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理论研究述评[J].江西教育科研,2005(7):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