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生命科学新进展范文

生命科学新进展范文

生命科学新进展

生命科学新进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4)01-0094-04

近年来,随着生命教育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开展,我国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探索掀起了一股热潮,许多专家学者和教育行政部门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开展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还缺乏深度和系统性。因而,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化统领,不断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水平。

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是指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遵循生命教育的客观规律并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生命发展的个性特点,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培养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具有人文精神、关爱情怀和高生命品质的人。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内涵

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内涵的界定,必须考虑到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独特性,生命教育的规律以及时代的发展等因素。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是个体生命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衡量生命教育的最终尺度。

1.以人为本: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灵魂

以人为本,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已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和积极实践。在现代教育工作中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把人才培养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尊重人的本性,重视人的能动作用,挖掘人的潜能,体现人的价值;就是要“坚持一切从人出发,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充分调动和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的观念” [1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生命教育科学化的灵魂。对于肩负着重要使命的高校来说,“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以大学生为本,高校不能只传授大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领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也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中心,教育和引导他们关爱、珍惜生命,提高生命价值和质量,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生命的意义。

大学生生命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必须以提升大学生个体的生命质量为宗旨,为大学生个体的生命成长和发展服务,关注大学生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第一,强化大学生生命发展的主体地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而只有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才具备条件和保障。因此,我们要尊重大学生生命发展的主体地位,给他们广阔的发展空间,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责任、有意义的人。第二,重视大学生生命发展的情感因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是促进大学生生命发展的重要因素。尊重、理解、关爱、重视每个大学生的生命发展,才能为大学生生命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生命情感氛围。第三,张扬大学生生命发展的个性化。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张扬其个性,促进他们全面、自由、可持续的发展,是大学生生命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尊重和关注大学生生命发展的主体性、情感性和个性化,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人本转向 [2 ]。

2.全面发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主题

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人的解放,而人的解放的最高境界和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3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一直是生命教育价值追求的永恒主题。诚然,“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有初级和高级之分 [4 ]。初级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根据社会的现实条件尽可能地发现、挖掘、培养人的才能;而高级层次的人的全面发展则是使人的智慧、思维、能力、个性、心理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生命教育虽然难以达到高级的层次,但它的每一次发展都是朝着高级层次更进一步。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化的生命教育其实是一种全人教育,其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个性、智力、能力等全面、协调、均衡的发展。它不仅力图促进大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发展,还试图满足大学生的身心、灵性、人际关系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的需要。这就是说,通过生命教育使大学生懂得生命有多种层次和内涵,使他们明白一个人的成长不仅包括身体、生理的成长、成熟,还包括心理、人格的健全与完善以及社会适应性、社会关系的良好状态,从而能够注意自我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把握生命之本,提升自我价值,使自己健康成长起来。

3.可持续性: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重要体现

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因素。人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发展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的发展性是指从根本上调动和发挥人的生命潜能,使人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而自由的成长。可持续性则是从连续性的角度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畸形、片面的发展容易破坏发展的连续性和持续性。因此,只有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发展。而生命教育就是通过尊重生命、立足生命、发展生命,最终达成完善生命的目标,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可持续发展。

生命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时间上是终生的、可持续的。追求生命的终生的、可持续发展正是生命教育科学化的价值追求和重要体现。柏拉图主张人要从3岁一直学习到50岁,彰显了终生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华特士曾用专门的章节详细论述了人的终生发展,他认为不同时期应予以不同的教育,以促使人们顺利地向下一阶段发展,并为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5 ]。许世平认为,生命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于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个体生命的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升华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使其生命质量得以充分的展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宗旨正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显生命价值。由此可见,促进生命的可持续发展是生命教育科学化的重要体现。

4.开放性: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内在要求

由于生命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内隐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生命教育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所以倡导大学生生命教育系统化、科学化,既要研究生命教育的内外部规律,又要保证生命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不能把生命教育模式化、狭隘化;既要借鉴其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又要注重自身体系的构建,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地把生命教育对号入座,也不能把生命教育当做一个大筐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这样的话生命教育将无法研究并走向封闭和形式主义。有人将生命教育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性教育等,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他们与生命教育相关但不能完全替代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可以在确定自身研究对象和研究边界的基础上,保持自身系统的开放性,主动吸纳生命科学、生命哲学和心理科学、道德教育等的先进成果和成功经验,不断调整自身对现实需求的适应能力,从而保持系统的勃勃生机和强劲的更新能力。同时以自身的变化求得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也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由此可见,开放性是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内在要求。坚持开放原则,积极融入社会,首先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社会和家庭开放,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提高教育的适应力和实效性,而不能局限在封闭、半封闭的教育群体或教育系统中。其次,体现生命教育的开放性,就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大学校园,主动接触现实社会,只有在社会的大熔炉中,才能对社会生活有更好的认知;也只有勇敢地去面对生命的困惑,才能帮助学生更快地走出价值虚无和理想主义,从而提高生命的质量,完善人生意义。

二、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要求

1.明确导向性,是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前提

导向是教育的旗帜,明确正确的导向,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基本前提。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非常复杂,所面临的压力也多种多样,加上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他们往往会迷失在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中。因此,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坚持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只有坚持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才能让生命教育少走弯路,才能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水平。其次,充分发挥生命教育的导向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多种价值观念的侵蚀,使不少大学生陷入了深刻的精神迷惘和生命意义危机。生命教育要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生命发展的导向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生命发展的困顿时期引领大学生明确人生的目标,实现生命的价值。

2.把握规律性,是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基础

高校要贯彻生命教育科学化的要求,不仅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还要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生命发展的特殊规律,即“90后”大学生特殊的身心发展规律。目前,“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高校的主力军,他们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价值观念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他们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往往缺乏磨砺,经不起挫折,其心理成熟远远落后于生理成熟,呈现出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相矛盾的特征,如追求独立性与心理依赖性的矛盾、感性与理性的纠结、求知欲强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这种生命发展的不平衡性往往是导致当代大学生抑郁、狂躁等心理问题,甚至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内在主因。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特殊性还在于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的不同。与中小学相比,大学生的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大大增强,这也决定了大学生生命教育更侧重于抽象层次上的生命教育,诸如社会关系的正确处理、社会责任的担当、生命价值的凸显和升华,等等;在于它着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爱情观、婚姻观、家庭伦理、社会责任教育等。使得大学生能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增强家庭、社会责任感等;还在于它着重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生命观、世界观等方面的教育。所以遵循当代大学生生命发展的特殊规律是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基础。

3.体现时代性,是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要求

时代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的总和,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任何教育要想始终保持生命力,就必须与时展的进程相一致,反映时代的特征。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是各种思想相互影响和激荡,各种文化相互融合和碰撞的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大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一些不良信息也影响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种种压力,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常常遇到超出他们自身应付能力的事情。长期高负荷的压力,极易导致他们产生挫折感加剧及自卑等负面心理。这使本来就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年大学生根本无法承受这种长期的生理及心理上的压力,如果其心理一旦失衡,只有通过外在的支持和帮助,才会重新获得平衡,才能有效缓解生命危机感并增强应对不幸的能力。

因此,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必须立足于当今这个信息社会,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努力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点;与此同时,创新生命教育的形式,采用手机报、微博等新媒体以及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提高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大学生个体生命的全面、自由、和谐、可持续发展。

4.富于创新性,是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关键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也是推进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关键。创新生命教育,不仅是教育方法的革新,还包括教育内容的丰富、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等方面的要求。比如,在教育方法上,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课程形式方面要尽量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于我国大陆高校来说,似乎很少有学校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绝大部分高校是以在“两课”教育中渗入生命教育为主,以适当的生命教育主题讲座为辅,这种方式自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创新大学生生命教育,首先要打破常态,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同时辅之以一定的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满足大学生叩问生命意蕴、渴望成长关怀的需求,是生命教育课堂教学的使命。而主题教育、专题教育则是以讲座、论坛等形式,对大学生们所关注的有关生命教育的热门话题,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是纯粹的理念或是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而且是涵盖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 [6 ]。因此,创新大学生生命教育,不能满足于在思想教育课中渗透生命教育,而要改变学生被动、呆板的学习状况,开展一些活动体验、情景体验的体验式生命教育,或许能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反思等过程,促进大学生对生命教育有关主题的认识与理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由此可见,全面提高生命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明确导向性是前提,只有把握好方向,才能驶向理想的彼岸。要充分发挥生命教育的导向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生命观、价值观及崇高理想信念教育。把握规律性是基础,只有准确把握生命教育的规律性,才能使生命教育走向正确的轨道,发挥其导向作用。与此同时,体现时代性,富于创新性,是推进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基本要求和关键。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丰富其内容,创新其形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生命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推动生命教育在科学化的轨道上不断迈出新步伐。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孟献丽.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黄凤漳.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性与革命实践性[J].广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1):27;陈桂生.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几个基本概念[J].教育丛刊,1987,(3-4):18.

生命科学新进展范文第2篇

论文摘 要:食品科学创新理论及研究开发的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理论及创新思维方法相吻合。科技革命可以看作食品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食品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现代科技革命对传统的食品加工产业的加工方法、检测标准、检测手段、质量控制预警体系乃至食品科学技术的理论框架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并提供了新颖的技术研究平台,为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食品科学技术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促进科技革命的进程。

所有自20世纪以来出现的科学与新技术革命实例统属于当代科技革命范畴,其主要包括以化学、物理学、分子生物学、天文学等基础学科为重点的科学革命,以及以现代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电子计算机与微电子信息技术、激光光纤超导技术等应用技术学科为重点的新技术革命[1]。在当代科技革命不断推动人类经济与精神面貌日益改善的进程中,人类-科技-自然协调发展模式将成为新时代亟待展现的主题,科学技术与人类及生态环境关系的问题将成为当代科技革命关注的热点。毋庸置疑,当代食品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相悖的伪应用技术不断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被淘汰。在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食品及副产物精深加工技术、天然食品添加剂加工技术、功能活性因子活力保护与保持技术等方面,可以深刻体现出科技革命和科技新思潮演变对食品科学技术良性循环发展的支撑作用[2]。食品科学是在农学、园艺学及生物化学等多种学科方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复杂、应用性强的工科专业,多学科知识的积淀与创新造就了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研究平台,食品科学领域的发展时刻展现着当代科技革命的历史推演成果。

一、当代科技革命是推动食品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一)百年来食品科学发展的历史思考

我国食品学科发展历史悠久,自1902中央大学创办农产与制造学科开始,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萌芽期(1902—1952)、发展初期(1952—1978)、发展期(1978—90年代中期)及快速发展期(90年代中—)四个阶段,可以说我国食品学科的发展受到过战争因素的洗礼,经历过“”的停滞不前,而今在当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下,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食品科学技术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3]。目前我国的食品学科本着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已发展成科技含量较高,学科方向系统性强的朝阳学科,如果没有当代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与推动力,就不会有今天食品科学技术长足、完善的发展,因此科技革命是食品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二)当代科技革命与人们对食品科学认识程度的提高

人们对食品科学认识程度的提高和当代科技革命的兴起紧密相连。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种植与养殖、规模化加工,并通过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兽药、激素及初级食品添加剂等以促进农畜产品生产与加工的增值,在提高食品数量安全,满足国民温饱的同时,严重忽视了食品质量安全对消费者造成的潜在危害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破坏。随着食品科学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诸如农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微生物繁殖及各类添加剂肆意使用等问题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安全、营养、便捷、风味”的饮食理念成为食品科学领域改革与完善的主要目标。与此同时,食品科学专业通过充实完善及科学发展,引领食品加工企业良性循环发展。作为任何一名食品专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必须牢记“每一份良心创就每一块食品”。

二、发展食品科学技术的对策思路

当代科技革命使整个科学方法和科学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食品加工模式上,由单纯的传统加工模式转变为“方便-安全-营养”的现代加工模式。现代食品加工的创新理论与高新技术在新科技革命的形势下越来越显示出其勃勃生机。但是由于科技条件及科技成果应用的局限性,目前对于某些食品加工过程中品质劣变的机理与控制技术的研究欠缺,相关现象的追溯与解释过于模糊,食品加工产业所涉及的各类标准与规程尚待优化集成。这些都给食品生产者在处理具体的质量问题时带来模棱两可、无所适从的困惑。但这些并不能否定我国食品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正确性。正因为食品科学领域存在着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抓住当代科技革命所赋予科技发展的机遇。由此,我们可以提出发展食品科学技术的对策思路是:坚持以食品加工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立足绿色食品的主体地位,积极引进现代产业化高新科学技术(包括食品加工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弥补特色食品、功能性食品开发及安全检测等方面的不足。在当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食品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4]。食品科学发展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学术繁荣都是通过吸收当时最新的科学文化成果进行创新实现的,要实施食品技术科研成果与食品加工企业的示范和推广的有机结合,坚决反对食品加工企业、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两张皮的局面。

(一)完善政府职能部门对食品加工企业的监管体系及扶持办法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与揭露不断提醒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重要性。首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针对本区域食品加工企业产品生产类型进行细致统计与分析,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及现代分析技术建立品质控制的检测方法及感官鉴评方法,做到监管方法的科学性与时效性,尽可能避免采用非特殊现象实施评价而造成的食品监管的盲目性,如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粮油食品的可燃问题等;其次,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建立特色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副产物精深加工等问题,完善政府职能部门对区域龙头企业的扶持办法,如抓住本区域食品加工技术的瓶颈问题,扶持建立特色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介服务机构及产学研创新联盟体系,实现现代食品加工技术与现代食品加工企业的有效对接,高效发展区域优势食品加工产业。

(二)依靠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确立食品科学发展的重点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将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该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的成果,可为确立我国食品科学技术发展重点提供科学性的依据。能源危机、气候环境污染及食品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创新型食品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是节能减排,提高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程度,并明确提出加快把食品生物技术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基于对生物产业发展前景以及新世纪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的判断,也是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5]。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原有食品加工方法、检测手段、质量控制预警体系乃至食品科学技术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完善,符合当代科技革命阶段性发展目标。

三、科技革命为食品科学提供了创新发展平台

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已明确科学理论的发展与革命往往会引领应用技术的革命,从而导致应用技术的创新变革,最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发展[6]。食品学科的发展史同样表明,虽然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着食品学科发展的进程,但是科学技术进步仍然是其直接动力来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进步是食品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食品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科学发展的核心标志,也是一个国家食品质量监管与控制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针对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攻关研究,在精密检测仪器设计、食品安全预警模型构建及不安全因子协同评估等方面成果显著,并基于单元技术成果集成,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预警系统。突破检测技术壁垒将成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生产的关键,新科技革命已经带动了智能芯片技术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持续发展,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改造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研究制定了系列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高新检测方法与标准,提升与完善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技术体系及食品质量监控体系,产品国际市场接受力度大大提高,如通过技术创新与集成,我国制定并实施了新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及质量控制标准(gb/t18963-2012),有效推动了我国果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再者,酶联免疫及蛋白质组学等分析技术的发展亦显著提升了食品不安全因子检测和食品毒理学评估的水平。由此可见,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技术的进步及科学性革命是食品科学发展的直接动力来源之一。

(二)生物技术对食品科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当代生物技术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遗传学等领域发展迅速,在推动并促进生物技术从传统技术研究领域转化为高新技术领域的同时,对食品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利用分子克隆、dna重组、细胞融合及活力保持等技术可以对食品加工过程和食品品质进行改良,并且通过分子标记等技术,可实现危害或功效作用机制的有效评价,更为准确地实现构效关系的定量与定性分析;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可获得优质传统发酵制品中的特征性表达基因,有力克服了传统培养与分离方法对不可培养微生物的失效性。由此可见,生物技术的进步对食品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食品科学的变革与发展。

四、当代科技革命赋予食品科学技术研究的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由于食品经济的长足发展带给了国民富足且多彩的饮食享受,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其中食品加工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如何将当今科技革命带来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理念嫁接于我国食品加工业,不断提高加工型食品的市场接受力度,是每位食品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与方法

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即是科技与知识频繁更新的时代,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方法是食品科技人员,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食品研发人员与食品加工具体操作人员知识层面严重脱节是目前食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食品加工操作人员自行对加工工序简化与调整的现象屡见不鲜,致使产品生产有章不遵、品质难以保障。同时众多食品企业研发机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较为滞后,单凭嗜好性为评价指标的勾兑或调配方式成了某些食品企业研发部门开发产品的主要形式,涉及食品营养协调、质量安全评估及食品重组性能的研究较少。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学术讲座及学术交流可成为食品加工企业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方法的主要方式。

(二)通过创新开启食品加工业新纪元

创新意识是科学研究的源泉,依据“安全、营养、健康、便捷”的创新原则,实施产品升级是食品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食品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是,重复性跟踪研究较多,产业化应用技术成果较少,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如在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的安全性受到普遍质疑的今天,通过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开发天然的具有抗氧化及防腐性能的食品添加剂或应用产品,将开启食品加工业的新纪元。总之,从意识形态及创新体制等多方面对食品加工业进行彻底变革,才能真正营造食品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三)开展校企联合攻关,加强科研团队意识

一方面,目前食品科技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实验室科研数据与企业生产放大的差距较大,个别科研人员缺乏团队精神,科学研究不够严谨,研究结果可信度与可靠性较低;另一方面,我国一些食品企业产品开发与科技更新意识淡薄,忽略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附加值,甚至形成了企业与科研机构独立行事、互不信任的局面。以企业为技术示范基地进行科学技术成果实践验证,或开展校企联合攻关,是食品科学技术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

遵循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积极总结食品科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新挑战,时刻围绕特定时期的重大科学问题及技术瓶颈进行不断创新,才能有效应对新时期科技革命的更大挑战,正确处理各时期人们饮食、营养及健康之间的关系是当代科技革命赋予食品科学发展的根本使命。

参考文献:

[1]赵建军.世界新科技革命与自主创新[j].理论视野,2006,(6):30-31.

[2]夏道宗,王慧铭,等.现代科技革命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其伦理学思考[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6):710-711.

[3]章海风,路新国,等.现代科技革命对餐桌安全的影响[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12):12-13.

[4]曹孝斌,张建.现代科技革命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23-25.

生命科学新进展范文第3篇

有关新科技革命,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向本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神州学人》杂志记者

白春礼

新科技革命的突破口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些领域?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次新科技革命的前夜,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初露端倪,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正显现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

从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第一次科技革命中科学的启蒙为未来的产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了以工厂大生产方式为特征的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拓展了新兴市场,开辟了现代化工业时代;第四次科技革命推动和成就了20世纪绝大部分的科技文明;第五次科技革命则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知识进入了爆炸时代。

我个人认为,新科技革命既源于知识与技术体系内在逻辑的突破和创新,又受到现代化进程强大需求的拉动。新科技革命在方向上很有可能得益于第五次信息科技革命的推动,将表现出新技术革命与新科学革命相伴、互动、多点突破的生动景象。

中国科学院曾经组织200多位专家、院士,用了1年多的时间来研究未来可能发生重大突破的领域。我们认为,当今世界科技正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

一是科技发展呈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态势,物质科学探索不断向宏观拓展、微观深入和极端条件方向发展,生命科学向精确化、可再造、可调控方向发展,人类正在进入用信息和信息技术精细调控物质和能量的时代,许多基本科学问题面临突破,不断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

二是大数据科学成为新的科研范式,互联网技术、互联网经济学、超级计算、环境科学、生物医药等研究产生海量数据,催生了大数据科学这一新的科研范式,将引起科研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并使知识的创造和应用更加紧密结合。

三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焦点,能源、环境、人口健康、海洋资源利用、宇宙开发等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问题,迫使人类谋求科学突破和重大技术变革,正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驱动力。

四是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利用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竞相推出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家竞争力计划,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更加重视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就业结构、驱动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

五是产业科技、国家科技和学院科技三足鼎立、协同发展,世界各国都着眼于应对危机、掌握发展主动权,通过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对产业科技、国家科技和学院科技进行合理的布局和统筹安排。

六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呈现出全球化竞争与加速流动的趋势。科技先进国家继续增强高技术壁垒,着力竞争全球最优秀的青年人才。新兴国家纷纷推出科技创新政策和国家人才计划,积极参与科技资源流动配置的全球化竞争。

由此,我们判断,未来5-10年可能会发生一些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的科技活动及其成果,主要包括:在基本科学问题认知方面的重大突破,并引发系统性创新、多元群发的技术创新,如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与电磁理论的创建;发现现有理论体系难以解释或无法解释的新现象,如发现黑体辐射现象导致量子力学的诞生;重大技术突破引发产业创新,或导致重大工具的出现,有效解决能源、资源、环境制约,改善人口健康,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如蒸汽机和计算机等发明引发的产业革命,抗生素等发现引发的医学变革;人类突破极限的重大活动,如实现载人登月。

以上任何一个领域的突破性原始创新,都会为新科学体系的建立打开空间,引发新的科学革命;任何一个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都可能引发新的产业革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引发新的社会变革,加速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进程。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类发展和世界现代化的科技需求虽然是全方位的,但只有部分需求可能引发科技革命,一般而言,它与人类文明的前沿特征有关,与科技革命的判断标准有关。21世纪的科技重点将是改造人类自身和如何适应宇宙环境。由此可见,新科技革命的突破口很可能会在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以及它们交叉的领域出现,并且开辟出新的空间。因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全人类都非常关注的问题,而且在生命科学领域有许多重要的难解之谜需要我们去探索,有很多新的理论需要我们去建立。新的理论会导致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有很大的改善,甚至会带动新的产业的发展。

另外,就科学领域来说,在外部技术变革以及内部自身重大问题或者挑战的推动下,一些重要科学问题的研究孕育着未来的大突破。比如,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可能使人类走向对原子、分子甚至电子进行调控的时代,进而产生新的科技突破;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很可能在21世纪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将极大地改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甚至有可能颠覆我们现有的宇宙观,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就技术领域来说,在现代化进程强力需求的拉动和科学的支持下,将促成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比如,对大脑思维和信息处理的机理,及其数字化模拟和仿真的研究,将可能导致人脑与电脑之间实现信息直接转换;量子通信将引发一场通信领域的变革;新型网络技术将继续深刻改变人际间交流和共享信息的基本模式,触发经济、社会、文化领域的变革;干细胞和纳米仿生材料、仿生器官的设计和制造等,将可能使人类获得新的生存形式与手段。

新科技革命对中国发展有何意义?

科学革命是能够引发人类观念深刻变化的科学巨变。新科技革命将不断涌现出一批重大的理论突破,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使经济社会各方面出现崭新面貌,并且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能否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已成为一个国家兴衰的关键。比如,英国引领了第一、二、四次科技革命,抓住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现为发达国家。德国在英国之后,引领了第三次和第四次科技革命,曾经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现为发达国家。美国引领了第三、四、五次科技革命,成为世界强国,也是当代最发达的国家。俄罗斯抓住了第三次和第四次科技革命,成为世界强国。日本抓住了第三、四、五次科技革命,升级为发达国家。芬兰和爱尔兰也抓住了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成为发达国家。

相反,如果错失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发展速度可能就会受到制约。例如前苏联领导人对信息技术革命的性质、范围、特征、作用等一直缺乏应有的清醒认识。认识上的滞后导致行动上的落后,错过了第五次科技革命,其结果是在信息技术革命中被西方发达国家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也加速了前苏联的衰落;葡萄牙忽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降级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印度和中国错失了一、二、三、四次科技革命,印度沦为殖民地,中国在解放前则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历史已经深刻地说明了一个道理:科技革命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具有重大影响。由于中国错失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标急剧下降。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抓住了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升级为工业化和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在世界发生经济危机的形势下,中国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前事不忘”,必须认识到科技革命的机遇不可再错失。同时要做到“后事之师”,必须做好科学预见和技术预测。

钱学森先生20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的第五次科技革命,将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近30年来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信息产业的迅猛增长,有力地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科技的变革已成为社会进步的源动力。

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必由之路。一人,一家,乃至一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新科技革命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事业中一次难得的战略机遇。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拂晓”,中国不能与这一轮科技革命失之交臂。中国必须密切关注和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在新的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有所作为。

中国如何才能把握住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3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201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前夜,一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竞赛已经在全球展开。

世界主要国家为迎接新科技革命,把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战略和行动计划,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更加重视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产业结构、驱动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力图保持科技前沿领先地位,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在迎接这次新科技革命的进程中,各国的创新战略各具特色。比如,美国在高水平就业、振兴制造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发展清洁能源、保持强大繁荣和全球影响力等方面采取了战略行动;日本实施了应对资源匮乏、老龄化社会和经济停滞危机的新增长战略,致力于发展绿色经济;欧盟提出智慧增长、包容增长、可持续增长,力图建立创新型新欧洲,继“地平线2020”之后又了“Global European 2050”,以复兴欧洲为目标,提出了中长期研发重点和政策,力图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俄罗斯实施了促进经济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的战略;印度则提出要在2020年成为知识型社会与全球科技领导者。

当21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再次来到关键节点之时,首先我们要树立坚定的自信心,因为中国已经具备跨越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中国的发展,机遇大于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依靠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在经济上取得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得益于此,中国财政科技支出连年稳步增加。2006年以来,中国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增速一直保持在20%左右,我国2012年R&D经费支出102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7%,反映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在重视科技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科技投入将占GDP的2.5%,按照中国GDP的增速估算,将超过20000亿元。这是中国迎接新科技革命的物质基础。

近几年来,中国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发都取得了历史性的长足进步,科研水平已经从过去整体“跟踪”国际一流同行的工作,到现在在某些领域逐步实现与国际一流工作的“同行”。近两年来中国科学家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高温超导、中微子震荡、量子通信、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等方向取得了若干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在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点领域,取得了像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另外,在基础研究领域,中国科研人员发表的国际论文的影响力也逐步提高;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大幅提升,一大批优秀科研人才学成回国,本土人才培养体系也在逐步完善。这些都是我们树立科技自信心的丰沃土壤。

其次,面对新科技革命,必须抓住和利用好战略机遇期,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科技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发达国家和后发国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有效借鉴发达国家的科技发展道路和经验,少走弯路,在更高起点上实现赶超跨越。

战略机遇的产业基础要突出战略重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和集成创新。还要超前部署战略先导研究,加强前沿领域布局。同时要加强重要基础研究和交叉前沿研究布局,在物质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地球科学等可能出现革命性突破的前沿领域方向,在科学原理层面取得原创性突破,厚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谁能提前判断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据此进行前瞻谋划和重点部署,谁就有可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

首先,要侧重研究科技发展特别是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深入分析各国科技革命的竞争力与创新潜力,全面把握科技发展的态势,前瞻并掌握全球科技发展的大趋势。要建立全面的学科发展研究体系与数据平台,系统把握全球科技发展大趋势。

其次,要侧重研究科技内在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中国为案例,深入研究“科技革命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发挥科技史、科技哲学与科技社会学等学科优势,研究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其内在机制与外在条件是什么等问题;发现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国家现代化究竟存在怎样的作用机制;认知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科学中心形成与转移机制的关系、知识发展与制度创新的关系、新学科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探讨目前中国科技发展水平与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处的阶段,分析两者的对应关系;通过比较,判断中国在文化传统、体制建设等方面的优劣势,讨论怎样选择科技发展路径与战略。

要做到这些,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从体制、机制、政策、文化等方面形成鼓励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条件和氛围,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同时,还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质量优异的科技人才队伍。

您期待中国在新科技革命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人类发展面临的复杂而严峻的问题,既是对经济社会的挑战,更是对科技的挑战。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变科学技术的结构体系,牵动全球科技中心的转移,推动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更重要的是,在科技革命中的作为,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兴衰和国家在全球竞争格局中的地位。

中国正处于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经济社会正处于重大转型期。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是新时期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态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新要求,全面组织实施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在基本科学问题、能源与资源领域、信息网络领域、先进材料和制造领域、农业、人口健康等重点领域进行前瞻部署,力求取得更多原创性的重大突破,在新科技革命中扮演积极角色。

生命科学新进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选课 生命科学概论 非生物专业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143-03

21世纪被公认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掌握一定的生命科学知识是21世纪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1]《生命科学概论》是高校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一门跨学科公共选修课。中国民航大学从2006年开始对非生物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生命科学概论》公共选修课,本文就民航院校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公选课的教学进行探讨。

一、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公选课的必要性

知识经济社会期待的大学毕业生应该是在一定的专业训练的基础上,具有更为全面的知识结构,更为积极的应付挑战的能力以及向多个方向发展的潜力。[2]目前大学生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暴露学校在人才培养结构上的缺陷或不足,专业细分化,过于强调专业化培养,使学生知识面过窄,已经很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创造性、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3]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将“鼓励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4]21世纪被公认为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能源开发、人类健康、生态平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5]近年来生命科学成为科学大系统里最有竞争力的带头学科,引领着世界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发展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作为基本国策。21世纪世界各国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争夺和竞争,在这一历史时期,高校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课程是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如果不懂得一点生物学的知识,成为所谓的“生物盲”,将无法适应以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为特征的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加强生命科学教育,普及生命科学知识,有利于个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健康观念,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发展与稳定。[6]因此,在民航院校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对民航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应该是在更高层次上的以整体素质教育为主,有一定专业方向的高层次整体素质教育。《生命科学概论》是一门融合基础知识与前沿进展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是当今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世界著名大学,如哈佛、剑桥和斯坦福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在全校开设类似生物学课程,1995年以来,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重点理工科大学也陆续把《生命科学概论》列为非生物类专业的限选或必修课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年来也面向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导论》的公修课。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生命科学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发挥航空器整个系统的效率,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利用生命科学技术开展航空人因工程研究,开展在航空环境下飞行员的行为及作业工效研究,弄清飞行员与航空器在航空飞行环境下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提出航空器飞行器的适人性设计要求、安全救生与防护措施、评价方法以及人员的选拔与训练方法等,使人、航空器及其所处的飞行环境有机协调与配合,探讨航空环境对航空人员健康的影响机制及对抗措施,为航空工程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这些将大大促进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在民航院校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增加了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对人体自身的了解,将有利于学生发展仿生的设计思路,落实“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将来更好地为民航服务。

二、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公选课的教学内容

中国民航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集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学科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行业院校,在校学生均为非生物专业。学校利用航空医学研究所的师资力量从2006年开始给全校本科生开设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生命科学概论》,深受学生欢迎,每学年选课人数达到800人。向非生物学专业学生开设《生命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定位于“基础性、系统性、趣味性和学科交叉性”,从介绍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的物质基础入门,衍射到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从细胞到细胞工程;从生物物质代谢深入到生物遗传的本质——基因,从基因到基因工程,直至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分子水平上阐述生物的奥秘;同时还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的生物类群上描述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科学性、趣味性、学科交叉性和贴近生活性的内容介绍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与我们人类自身生存和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的生命科学素质得到提高。讲授内容在注重系统性的基础上包含了最新的科技前沿、最广泛运用的生物学技术手段、最热点的人类疾病、最新的交叉学科等等。我们密切关注科技最新动态,把其中反映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最新进展的内容及时移植到我们的教学中去。例如:在“遗传”部分介绍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现代慢性疾病在遗传方面的研究近况;在“病毒”部分介绍SARS、H7N9等疾病的致病机理、防治途径和治疗方法;在“免疫系统”介绍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及预防;在“环境”部分介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等。这些“时尚”新内容很受学生欢迎,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激发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三、非生物专业开设《生命科学概论》公选课的教学方法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生命科学概论》教学内容庞杂、信息量大、知识难点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直观的东西更易于接受、理解和记忆。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组合方式讲授课程,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不仅增加了课堂的教学信息量,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方法的运用。[7]另外,可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生物学相关影像资料,给学生更为直接的视觉感受。例如播放科教片《人类消失之后》,让学生充分理解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开展课堂主题演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了解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展,我们组织开展了课堂专题演讲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初步确定当前生命科学重要前沿问题的题目,如生物芯片、基因工程、干细胞、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转基因食品等,把学生按5~6人一组分组,每组确定一个主题,学生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小组讨论写成小论文,并做成幻灯片在班上交流演讲。这样增强了同学之间以及同学与老师的沟通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检索利用、团队协作、论文写作和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引入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辩论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生物高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舒适快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惑甚至危机。人们在开发利用生物技术时,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生物技术的误用以及生物技术的非道德应用也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8]这些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综合性,学生对这些热点问题的探讨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科学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以培养他们捕捉信息、分析事物的能力。首先,教师初步确定当前生命科学具有争议性的热点社会问题,如食品添加剂的利与弊、克隆人的利与弊、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垃圾焚烧的利与弊、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等。学生通过分组每10个人一组,每2组自由选择一个辩论主题作为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每个班级推举一名主持人来主持辩论赛。通过辩论赛,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意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展现自我的平台,并让学生对科学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学生的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组成,其计算方式为:最终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开卷考试成绩(占70%),其中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由课堂出勤(占10%)、课后作业(占10%)以及课堂小论文(占10%)三部分内容构成,期末考试成绩采用撰写课程论文和期末理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这种多元化考核方式不但评价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完成作业的质量,又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多元化的考试方式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了学生的思想压力,且避免了少数学生平时不学习,通过考前突击准备获得较高分数,导致课程成绩不合理的情况发生。[9]

四、思考与建议

目前我校开出《生命科学概论》公选课以来,已有7年的教学实践,选课人数每学年达到了800人,每个班级限200人。由于选课人数多,且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管理起来难度较大。部分学生是为满足学分而选课,因此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时有发生;加上不同专业基础知识差异较大,课程内容多但课时少,难以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日星月异地发展,生命科学知识更新速度很快,现有教材也很难满足课程的需要。

通过对《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教学的探索,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强课程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加强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科学素质。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娜,毛永强.“生命科学导论”公选课的教学改革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0):120-121.

[2] 蔡克勇.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培养创新人才[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4):1-7.

[3] 宋怡玲,杨军.“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体系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6(6):37-39.

[4] 郑丽沙,李德玉,荣龙等.面向非生物专业本科生的“生命科学导论教学改革初步探索”[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7):112-114.

[5] 黄国琼,罗长坤.生命科学前沿的特征与意义[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1):1-4.

[6] 晏琼,何金生,侯玲玲,等.研究型生命科学教学在非生物专业理工科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83-85.

[7] 王伟章,郑敏.生命科学前沿公共选修课教学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2):131-132.

生命科学新进展范文第5篇

从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生命科学发展的需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这四个方面,浅析了在高校非生物专业类学生中开设生命科学选修课的必要性。

关键词:综合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21世纪是生命科学(亦称生物学)的世纪,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据权威机构预测,在新的世纪里,生命科学将成为新一轮自然科学革命的中心。为了普及生命科学教育,适应国家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在高校开设生命科学公共选修课,对于优化非生物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非生物学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综合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猛,这必将引起高等教育全方位的深刻变革,尤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更为突出。我国高等教育部门正在把握时展的机遇,关注世界教育技术的前沿动态,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改革旧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1]

20世纪末,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把生命科学的发展放在首位,在这样一个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的大变革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如果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就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规格较之工业经济时代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教育必须处理好“专才”与“通才”的关系[2],尤其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跨学科专业的建设势在必行,要允许学生在系际、校际选修课程,甚至在必要时可以中途转系、转校国家教育部颁发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在对于“非生物学类专业生物学基础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这一项目中,对于在高校非生物学类本科生中开设生命科学公共选修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专业和课程设置将出现多样化,从未来社会对社会成员的要求出发,对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确立高等教育应为快速发展的未来社会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人才。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既有约束,又有自由学习的课程。[3]要求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牢固的、经久发挥作用的核心基础知识,又具有个性的、宽而广的知识面。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是传授知识,关键是为了培训大学生的技能,培养大学生以全新的方式,用新的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知道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方法,生命科学也不例外,为了便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需要,给非生物学类学生开设生命科学选修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生命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

教育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共同研究决定,首批批准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6所高校建立“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据介绍,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下文简称“基地”)是生物高新技术产业中人才链、技术链和产业链三者的结合体,通过积极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与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强、技术手段新、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合作,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4]“基地”在完成国家建设目标,进行高层次生命科学领域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大学非生物学类学生和教师缺乏现代生命科学知识和意识、造成不利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结构调整的现状,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率先为全校非生物学类学生开设生命科学基础普及课程,加快校内外生命科学课程教师的培养。

高校给非生物学类学生开设生命科学选修课,要延续从选修到必修,从普及型课程到提高型课程,从学分少到学分多的发展过程,在课程设置上要有系列性,延续性。要有一批专门从事公共生命科学选修课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并能在教材编写工作中作一些探讨。

二、生命科学发展的需要

在20世纪里,生命科学有了重大的进展,以至在自然科学中越来越居于显赫的地位。2000年4月6日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在南京的一个题为《中国文化与科学》的演讲中指出,“假如说20世纪是物理学世纪的话,那么21世纪将是生物学世纪。生物学对人类的价值观念的影响恐怕比物理学对世界的影响更深远……”生命科学一直是农学和医学的基础,对农业、医疗、制药等方面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进而扩展到食品、化工、环保、能源、信息等方面。因此,生命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5]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人口、粮食、资源、环境、健康等,都对生命科学给予了重大的希望。如果我们浏览一下生命科学的方方面面,就会发现,生命科学的分支已多得难以计数,更有大量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出现。学科间相互交叉,互相渗透,生命科学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对整个科学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将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所起的作用一样,成为科学革命的中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以至在人类思维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使命中,生命科学将起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认识和了解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对学习其他科学知识也有帮助。

人类进入21世纪,生物技术已不再是单纯的生命科学的研究手段,它已经从生命科学的实验室里走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产业力量,近几十年来,生物公司和相关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生物技术紧接信息技术而崛起,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将在生态环境、伦理、道德、法律等方面引发一系列新的变化,也带来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6]例如克隆人类胚胎的研究将给21世纪的医学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但是克隆人的出现将给未来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带来严重的后果。转基因技术可提高农作物产量,节省未开发土地,从而为野生生物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然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是我们不得不担忧的,转基因食品究竟会不会对人产生有害的作用,科学界目前对此尚无定论。类似的还有生物多样性、生态与环境等。这些问题已不仅仅是生命科学领域所能单独解决的问题,还需要相关学科领域共同解决。

三、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20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已充分证明,人类生存方式的技术含金量渗透到了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世界高新技术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生活产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的研究更为直接地面对着人的生命,影响人的生命意义和生存方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多级化、科学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培养的大学生要能在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高素质是不行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必然进入产业化,这仅仅依靠生命科学专业人才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方面的人才,而这些人必须懂一些生命科学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在非生物学类学生中全面开设生命科学选修课。另外,由于学科交叉,知识相互渗透,从事其他行业的人也需要掌握一些有关生命科学方面的知识,如果知识面太窄,那将对个人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教育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社会要求通才,全才,高校有义务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今天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断培养自己适应知识变化,工作变化,环境变化及人类生存的能力。

另外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现已出现诸如人口、资源、能源、环保等方面的问题,并且已经或将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国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要使经济的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发展,并在发展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而所有这些都与生命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未来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生力军,他们认识和了解这些问题对他们将来从事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知识经济的主体,强调的不仅仅是对劳动的某一方面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而是对各类知识的整合。因此在高校非生物学类学生中开设生命科学选修课,是势在必行的,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不可能系统地、深层次地传授给学生许多有关生命科学方面的知识,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在讲授某些生命科学知识的同时,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现代生命科学意识和思维方式,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

四、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大学生对生命科学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中学的水平上,而那些知识毕竟是最简单,最基础的知识,根本不能满足大学生阅读比较专业的生物杂志和文章的需要,更不能满足学生自学生命科学的需要。如果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生命科学方面的知识,那么在高校非生物学类学生中开设生命科学选修课就显得非常必要。[7]

知识经济要求教育部门培养出具有多种知识及多元文化融合能力的新型人才,这是因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整合性的特征,作为知识经济的主体,强调的不仅仅是对劳动的某一方面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而是对各类知识的整合。因此在高校非生物学类学生中开设生命科学选修课,是势在必行的,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现代生命科学意识和思维方式,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刘久成.知识经济与大学生素质论纲[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

[2]向显智,陈强.现代科学技术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北大生科院编写组.生命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杜占文.世界不需要转基因食品[J].科技文萃,2001,(11).

[5]李柯.生物技术挑战信息技术[J].科技文萃,2001,(9).

[6]高力.制约规范生命技术,符合人类整体利益[N].科技时报,1999.

[7]姜知然.我国三十六所高校获准建立国家生命科学基地[N].中国新闻社,2002.

生命科学新进展范文第6篇

布局“第六次科技革命”

争取掌握先机

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与突破。而当今,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初现端倪,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拂晓”。

记 者:您在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上提到,人类发展史上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能否从您的角度梳理一下这几次技术革命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

白春礼:100多年来,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兴衰,与其历次科技革命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息息相关。18世纪中后期,蒸汽机、纺织机的发明带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这也是世界第一次产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与现代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其标志是内燃机、电机和电讯技术的出现,这带动了包括钢铁、石化、汽车、飞机等行业的发展;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叶,以进化论、相对论、量子论等为代表的科学突破引领了第四次科技革命,其主体部分涉及物理学,并扩展到天文学、遗传学、地学、计算机科学等;20世纪中后期,电子计算、信息网络的出现,带来了第五次科技革命。

英国引领了第一次、第二次和第四次的科技革命,抓住机遇成为世界强国;德国在英国之后,引领了第三次和第四次的科技革命,曾经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引领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科技革命,是当代最强的国家;日本抓住了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科技革命,升级为发达国家;芬兰和爱尔兰也一样抓住了机遇,成为发达国家。科技革命让“有准备”的国家受益良多。

中国错失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第五次科技革命中,中国也只是一个跟踪者,而且是一个没有取得优良成绩的跟踪者,即将到来的新科技革命涉及科学和技术的深刻变革,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中国再不能与其失之交臂。

记 者:国务院第对中科院组织实施“创新2020”曾提出具体要求,能否介绍一下“创新2020”规划的主要内容?

白春礼:“创新2020”旨在解决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并引领带动中国科技跨越发展。总体目标是:经过10年努力,有效解决一批事关我国现代化全局的战略性科技问题,在一些重要领域进入世界前列,培养凝聚一支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形成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与成果转化基地,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发挥服务全局、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一流研究机构。

具体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目前为启动阶段,目标是组织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建设三类中心(基础前沿科学中心、战略高技术研发中心和重大公益性科技综合研究中心),建设区域创新集群,择优支持研究所启动实施“创新2020”等重要举措取得突破进展;2012年至2015年为重点跨越阶段,目标是在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必争领域实现重点跨越;2016年至2020年为整体跨越阶段,其目标是实现中科院科技创新整体跨越,创新能力实现质的跃升,总体实现“创新2020”的战略目标和发展图景。

“创新2020”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目标和改革举措,将触及现行管理体制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既是中科院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又对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具有探索和示范意义。

从“追随者”向“引领者”转变

作为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就是要在纷繁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抢抓机遇,前瞻布局,未雨绸缪,当然应该充分发挥科技国家队‘火车头’的作用。

记 者:能感觉到世界又将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我们是否已经提前做好布局呢?您认为新技术会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性发展?

白春礼:我预感第六次科技革命很可能是在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以及它们交叉的领域出现。因为人类对生命和健康愈加关注,有很多问题需要探索,很多新的理论需要建立。这会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有很大改善,甚至会带动新产业的发生。

比如在物质科学领域。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我们知之甚少,如果理论上有新突破,就可能改变我们的世界观,同时也可能使我们发明新的技术利用现在还未知的东西,带来新的科技革命。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说,很多突破介于学科交叉点,所以在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这两个有待深入探索的新领域,以及在交叉的领域最有可能产生新突破。在这方面应该作更多研究,使我们能够预测未来的方向,从而及早布局,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使我们不再失之交臂。

在生命科学领域,相信经过不懈努力,我们会为抓住该领域的新突破奠定更好的知识基础和人才基础。在物质科学领域,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研究,科学院已经作了一些布局,在未来十年的发展计划中已包括这方面的内容,例如我们准备发射一颗科学卫星,在空间探测暗物质是否存在,在地面亦可进行暗物质、暗能量的一些探测研究,中科院目前已经建好和正在建造的大科学实验装置,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手段和工具。

记 者: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关键技术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我们如何才能从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追随者”变为“引领者”?

白春礼:中科院已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的发展趋势,凝练、提出了“十二五”中科院层面上的重大产出和重要方向。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5-10年的努力,大幅提升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实现科技创新整体跨越,使我国科技在某些领域由目前的“跟踪者”“追随者”成为“领头羊”“引领者”。

在基础研究领域,力争在铁基超导、量子科学、拓扑绝缘体、数学与交叉科学、分子科学与可持续化学,纳米生物医学、新粒子发现和河内巡天等方面取得重大科学原创,形成新的领域和学科前沿。在先进核能、半导体照明、高端诊疗设备、绿色高效化工、石油精细化开采与输送等方面,提供若干重大变革性技术和产业化示范,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力争在空间科学、面向感知中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低阶煤清洁高效梯级利用解决方案、载人航天工程、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高性能碳纤维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低成本先进医疗仪器设备、先进机器人技术、电动车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于多能互补的分布式能源系统、高温结构材料、绿色化学合成与应用等方面,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重大突破。

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力争在器官发育与调控,重大疾病机理与诊疗,动植物超级品种设计与培育,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特色基因组学与先进测序技术,神经、脑、认知与心理,重要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新药创制,生物多样性起源与维持机制,重要生物资源的系统评价和定向发掘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如通过实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先导专项,力争干细胞命运调控机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理论突破,获得可用于临床治疗的神经、肝脏功能性细胞,实现肝硬化等重症疾病的干细胞临床转化应用。

在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领域,力争在克拉通破坏过程与机制、青藏高原古高度与相关效应、环境与健康、早期生命起源与环境、人类起源等方面,取得原创性重大产出。如在深部资源探测研发方面,开展核心技术研究和装备、软件研发及勘探应用示范,实现2000米探矿目标,再经过五年持续攻关,达到4000米探矿目标,为国家矿产资源“攻深找盲”提供科技支撑。前瞻部署深海动力环境与资源探测、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土壤-微生物-根系相互作用等重要方向。在国防科技创新领域,积极建议、承担国防科技创新任务,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重大突破,前瞻部署若干重要方向。

中科院的新使命

记 者:您认为,目前制约中科院跨越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主要是哪些方面?

白春礼:中科院“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把这些问题明确归结为6个方面:一是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提炼问题和战略策划的能力有待加强,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二是研究方向缺乏长期和系统性,新兴交叉前沿方向和对技术前沿探索布局仍显薄弱;三是全院主要从事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未能在政策、机制上得到有效保证;四有效的研究机构组织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机制尚需建立;五是领军人才和青年科研骨干仍显不足,一些领域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技术支撑队伍不足;六是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机制和渠道仍不够完善和顺畅。

我们的重大原创性成果、核心技术突破有减少趋势,系统性的科学认知能力、重大系统集成创新能力还较弱,与创新体系的合作还需进一步加强,资源配置缺乏有效、科学的动态调控手段,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记 者:科技人才既是科学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也是科学知识与技能的载体,科技创新的过程也必然是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过程。您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如何理解的?

白春礼: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想吸引和稳定优秀科技人才,首先就要真正解放思想,以人为本,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变领导相马为赛场选马,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生命科学新进展范文第7篇

[关 键 词]高新技术;技术革命;经济社会变革

一、21世纪高新技术发展大趋势

    在2l世纪影响技术发展趋势的基本因素主要是:第一,技术自身自主的发展,这是最重要的因素;第

二,科学发展状态对技术发展的巨大影响,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必然影响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速度;第三,

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将技术发展的速度、方向和规模产生巨大影响。

    根据以上影响21世纪技术发展趋势的基本因素,我们大体上可以推断高新技术发展的三大领域的大趋势。第一,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革命将延续到2l世纪初期。全球“信息高速公路”浪潮的兴起将成为“世纪工程”。它将成为全球的神经中枢,使人类居住的地球就如同一个具有高度智慧的“大脑”。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趋势,这是因为,其一,预计未来20年,半导体芯片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番,价格减半的被称之为“摩尔定律”的发展趋势还会继续。而与之并行的处理技术难度使计算能力每两年提高一个数量级,预计到2005年计算能力将达到每秒千万亿次级。过去十年间,光纤的传输速率几乎每年翻一番,近两年达到每半年翻一番。其二,信息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1995——1998年,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占l/3以上。据统计,1998年,全球电子产品市场规模为1.13万亿美元,2000年达到1.3万亿美元。其三,互联网和电子商务高速增长。全球互联网‘用户从1996年不足4000万户增长到目前的2.6亿户,预计到2005年将超过10亿户。目前全球电子商务市场贸易总额已达1500亿美元,预计到2003年将达到1.3万亿美元。未来10年,全世界国际贸易可能将会有1/3通过电子商务实现。

    第二,生物学世纪正处在创新浪潮中,生物技术将得到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发展。生物学发展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不仅在了解生命,还在改造生命,定向进化成为生物技术的新热点。在自然条件下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实现的事情,现在可以在几周甚至几天内实现。一系列大型计划如《国际地圈及生物圈计划》、《人类基因组作图与预测计划》、《人类前沿科学计划》、《脑的10年》、《生物多样性利用与保护研究》等的实现,特使生物技术崛起。现在生物技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应用速度加快。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粮食匮乏、疾病威胁等都紧迫地需要发展生物技术以求解决。围绕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环境保护技术、农业技术、生物——心理——社会技术等也将得到充分的发展,以致形成新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第三,以纳米科技为前沿和核心的新材料科技正在引发新的产业革命。纳米科技应用非常广泛。即将到来的微型化和分子电子装置浪潮——纳米技术,正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电子工程学的交叉领域形成。这次浪潮的出现,将引发一场比20世纪末达到鼎盛的微电子装置更加引人注目的大规模行业变革。随着纳米科技的新发展,分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人们估计“后pc时代”正在到来。这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的核心,它把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各种日常和器具之中,同时使得它具有联网功能和高度智能化,这一趋势将从根本上改变现在个人计算机为中心的地位,扭转计算机性能的总体格局。尽管在相当程度上纳米技术仍然存在很多末探知领域,但科学家从已经获得的知识推断,纳米技术将对材料与加工、电子学等计算机技术、医药与生物工程技术、环境与能源、国防科技等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纳米科技之所以将在2l世纪产生如此重大深远广泛的影响,与纳米材料本身在高科技中的地位密不可分。

    2l世纪里,信息、生物和新材料代表了高新技术发展方向。在信息产业如火如荼的今天,新材料领域有一项技术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科技界的高度关注,这就是纳米技术。有人预言,处于2l世纪高技术前沿和核心地位的纳米技术所引起的世界性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国防等所产生的冲击,将比以往的技术革命时代带来的影响更为巨大。纳米技术将会掀起新一轮的技术浪潮,领导下一场工业革命。人类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纳米技术时代。

二、应重视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发展社会变革影响的研究

    2l世纪是一个科技革命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伟大变革的时代,世界性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国防等所产生的冲击,将比以往的技术革命时代带来的影响更为巨大。信息、生物、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将会掀起新一轮的技术浪潮,领导丁一场工业革命。有鉴于此,研究高新技术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巨大影响这一课题的意义就是要说明,技术革命的作用不能再用传统的、等同于资金和劳动力等经济活动的外在因素来解释,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动中是一种内生因素,是一种特殊资源,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技术领域的变革,其直接后果是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然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也就是说,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不只是简单的量的影响,而是会对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产生质的影响;它不仅会引起经济的巨大变革,而且会引起社会的重大变革,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也是研究高新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变革产生巨大影响这一重大课题的一个最基本的视角。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远景的思想及其实际体现,已经证明了人们有可能科学预见每一社会发展阶段的最近结果,以及较远的后果。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原则上可能认识未来的思想,研究高新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的方法论基础是:社会实际是客观实际,认识实际的一般哲学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这也是研究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的方法论根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新学科是研究高新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的一般科学方法。这主要包括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此外,研究高新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这一课题的方法还应包括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未来学研究未来本身的方法等。

    研究高新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这一课题的主要途径应该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调查研究了解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实际情况;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高新技术研究发展方面的各种资料,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它对经济社会变革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影响;召开有科学家、企业家、经济学家、人文社会科学家参加的学术研讨会,建立自然科学家与人文社会科学家之间的对话机制,共同探讨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使自然科学和经济学、未来学、人文社会科学交叉互补,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博采众长、优势互补,以取得各学科综合研究成果。

    研究高新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变革的影响目的就是要在跨人新的21世纪之时,面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面对前所未有的激烈国际竞争,警醒国人,我们也面临着一次大的机遇和姚战,呼唤国人的科技意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赢得主动,发展壮大,是中华民族必须肩负的历史责任。抓住高新技术革命的机遇,思考应变的政策的战略,及时作出新世纪的正确战略决策,迎头赶上,奋起直追,以新的技术革命来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宏观经济全局来观察,高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变化上。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一些原有的产业会逐步消亡,一些新的产业会迅速成长起来,更多的产业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之下,则会重新改组或改造,这既包括技术的改造,也包括组织与管理方式的改造。

    从技术变革到经济变革,新技术革命,预示了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它以新技术革命的丰硕成果为技术基础,以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动力,以全球一体化的高度的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为宏观背景,以“后pc”时代的信息技术系统提供支持和科学决策为指导,它的发展必将为人类带来更高水平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新技术革命不仅会引起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革,而且经济变革会进一步引起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关系的变革对于全社会来说,是带有根本性的、全面的变革。作为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基础,经济形态的变革必然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从而形成新的社会格局。在2l世纪科技新时代里,社会的变革还会将更为全面和更加深刻。

    高科技时代带来的社会变革,首先将发生在法律领域,立法和法制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其次,它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将提出新的挑战,人类需要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思想观念。第三,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休闲方式等都将发生巨大变化。最后,由新科技引发的技术革命对传统的教育也会引起巨大的冲击。在以上各方面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革是最根本的变革。事实上,正是在2l世纪新的技术革命带来的这场大变革中,人类将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自己与大自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而这个认识的过程正是人类及其社会走向新的文明水平必须迈上的台阶。

生命科学新进展范文第8篇

关键词:科学革命;科学共同体;科学革命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63-01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到常规科学往往压制重大的革新,因此要打破它的一些基本成规。这种使专业的成规发生变革的非常事件,就是本文所说的科学革命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只有西方才有科学家――哲学家一匠人的联合,社会和科学的联合促进了科学在西方的繁荣,是文艺复兴的勇士们对中世纪整个生活方式的强烈反对,尽可能的创造与古典生活时代生活方式相类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摒弃了穆斯林和经院哲学的旧方式,而是近距离的和古希腊的先贤们对话。另一个层面的因素源于西欧对于匠人和学者间有利于社会环境的缩小,恰恰是匠人在文艺复兴时期已不再受到歧视的现实状况,自由民在地位上的提升使匠人和学者间的距离关系加强,最终一个爆发性的联合――初期的科学革命破壳而出。

较早提出科学革命的是孔德。在论述科学的发展时,孔德经常采用科学中革命的概念,以及16和17世纪科学中的普遍革命的思想。孔德把科学的发展看作是一种革命的连续。认为近代科学的确立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孔德说,“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革命的行动第一次依赖于一种有次序地否定一切有秩序的政权的完整学说。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后,尽管对于“科学革命”的定义、描述和论证都言人人殊,但在关于科学发展历史的理论研究方面,“革命说”成为主流。但是科学史上到底有没有“革命”呢?这个结论可以从库恩的《科学中的革命》中推论出来。

在近代科学迈向现代科学的历史进程中,西方的思想家们亦曾致力发展一个被我们称为“科学进步论”的学说,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必然导致社会进步”的理论在西方社会已获得广泛认同。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曾经沉迷于“科学进步”论的欧洲知识分子,开始全面反思文明和进步问题。人们不再盲目地相信科学进步必然导致社会进步。形形的后现代思潮开始浮现,后现代思潮在发展中国家的出现,易于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幻觉:科学导致社会进步的观点已经彻底破产了。如果说过去将社会进步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科学知识的积累和技术革新是有疑问的,那么,后现代主义者们将现代生活中的一些负面结果归罪于科学,无疑是另一种更加片面的看法。第一次科学革命始于牛顿,第二次始于爱因斯坦,第三次还没有到来,但已经在酝酿之中。前两次科学革命,科学的总体方向是研究人如何描述外在自然。每一次科学革命,都是人类时空观的革命。从外在自然的时空观研究中,要进一步突破爱因斯坦的框架,虽非不可能,但进展缓慢。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成功的地方在于其时空观的大突破;但其毛病,也在于此,许多研究者认为相对论也有其逻辑问题,毛病也正在于时空观。因此,很有可能爱因斯坦时空观的突破。将是人类第三次科学革命的开始。这一次科学的大突破,方向会有一次转向。将会是由外而内,内外结合开始的。也就是,对人类思维、意识的研究将成为重点与突破口;人类的思维与意识的结构的研究,将会带来新的时空观革命。这将是一种真正的生命科学,而不仅仅是生理学、心理学以及目前所谓的“认知科学”。这一次,东方社会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深厚的心性研究与实证经验,也许会找到新的科学结合点。东方的神秘主义将会逐步解“神秘”化。

库恩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从社会历史角度出发,提出了科学阶段革命的发展观,这招致了来自多方面的反驳与批评。事实上,库恩的科学革命观是相当有张力的。,“不可通约性”不排除继承与累积,革命观包含着科学的累积观,它包含有科学的进化与退化,本质上它和科学进化观是一致的。科学革命是从一个范式向另一个范式的过渡。这个过程可以用科学共同体经历了一个世界观的转变来说明。这种从一个图像到另一个图形的转变是作为整体实现的,这种转变叫“格式塔转换”。科学革命前后,科学家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不同了,新的范式作为了一种“格式塔”。整个世界形象的转变。是科学范式的改变引起的知觉转换。可见,新的范式能够使人们发现以往看不到的东西。科学革命,一个范式被另一个范式所代替,解决难题的能力也在逐渐提高,这就意味着科学进步是通过科学革命来实现的。

在21世纪新一轮的科学革命需要新的思想进路、新的概念框架和新的科学方法。现代科学革命及其引发的技术革命不仅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物质面貌,而且也改变了人的精神面貌,实现了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转换。

1、科研方法的转变:经验到理性

整个科学的历史是在理性论和经验论的张力关系中展开。现代科学明显地呈露出理性主导、经验趋淡的大趋势。理性的宽容在一定程度或维度上和希腊的科学精神异曲同工。由于作为理论的基础和推演的前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无法从经验中直接归纳出来,只能靠直觉去领悟,因此思辨、猜测、想像乃至幻想都是科学家的理性所容许的。

2、旧真理的“失真”和新理论的“唯真”

科学家在现代科学革命爆发前夕、尤其是在发生后才切切实实地感到科学理论的暂定性和科学真理的相对性。马赫申明,所有的知识和理论都是可错的、暂定的、不完备的,其发展具有历史的偶然性。彭加勒表示,科学定律只不过是近似的、概然的和暂时的而已;科学理论给我们的仅仅是粗糙的图像,是暂定的和易崩溃的。

3、科学共同体必须吸纳更多的个体

按照库恩的科学共同体的内涵看,未免显得范围过于狭窄,科学不仅没有国界,而且它还应该是没有无知,在一般人看来,科学是深奥的,事实上,在科学史的历程看,真正的科学的发展虽说离不开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共同体的努力,但是,也不能否认,科学的进步更大意义上是全民的参与的结果,在科学技术决定生产力的时代,科学的价值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固然离不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共同体的奋斗,而更不能忽视了全民的参与,只有这个集体的壮大,才能在整个社会爆发一场更凶猛更强悍的第三次科学革命。

因此说,科学革命破坏了一幅旧的世界图景,科学革命构建了一个新的世界图景。第三次科学革命的到来不会久远了。

参考文献:

[1]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63

生命科学新进展范文第9篇

关键词:现代科技革命 现代医学教育 创新思维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ies impacted on modern medical education

Yu Xichong, Yang Wei, Wu Bola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Wenzhou, 325035, China

Abstract: The networking, integrating and fasting development of modern technologies demanded talents who should have broad vision in some fields and process team spirit and creative ideas. In the present article, we will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medical education, the effects of them on med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possible results.

Key words: moder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medical education; creative thinking

伴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人类的思维方式、生活、娱乐和教育等也发生着深刻变革。医学教育在医学人才培养、社会医疗事业推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技术革命尤其是现代生物医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对现代医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为适应这种变革,21世纪的医学教育对现代医学科技革命作出积极回应,开展一系列改革的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医学科技发展并具有科学思维的医学人才。

1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革命特点

1.1 现代医学科技的集成化

现代科技衍生出不同的门类和亚类,不同的门类和亚类渗透衍生出不同的交叉学科。在医学科技发展过程中,吸收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环境科学、信息学乃至人文科学新理念和新技术,极大地刺激了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如核磁共振技术的引入无论在临床诊断还是在微观药物分子结构的研究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药剂学研究中引入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药质体、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促进药物的研发和使用,融合其他学科的技术、方法和理论。在原有医学学科的基础上,发展了分子药理学、分子病理学等学科。因此,在医学科技范围内,单一的学科实际上已经集成了众多的医学技术,包括分子生物学、物理学、信息学方面的最新技术和知识。现代物理学、信息网络技术可进一步推进医学科技集成化,形成以某一学科为中心的技术群、知识网。

1.2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快速化和全球化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呈现快速化发展的特点,包括新的医学科学技术的建立、推广和应用。随医学科技的发展,医学知识出现爆炸式的增长,医学论文、专利、专著、方法等飞速发展,医学知识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随现代网络“高速信息公路”的建立以及网络的扩大和提速,医学科技、医学知识实现了实时传播,全球共享医学知识。无论普通百姓还是专业人士,均能及时获得医学知识的更新。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无线网络和3G手机的普及使医学科技普及更快,更全面。从局域网到有线互联网时代,再到无线网络,现代信息技术正加速医学科技和知识的普及。医学知识不再专属于专业人士,而成为被普通大众接受的知识。

1.3 现代医学科技的理论和技术密切联系

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依赖于新技术和新理论,包括物理技术、生物技术的引入。而新技术的发现则依赖于全新理论的指导。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现象,形成新的医学知识,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催生新的理论,又促进技术发明,形成良性循环。因此,现代医学科技中理论和技术密不可分,实际上是以医学科技为核心的技术群落支持下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明。

1.4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使不同医学领域的专家合作更加密切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任何人都不可能以个人的行为独立完成技术和理论的创新。现代远程医疗系统的研发使来自不同领域、区域和层次的医学专家更加紧密地合作,为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由于医学科技集成化使科技合作在医学科研中更加突出,能更有效地提高效率。

2 现代科技革命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2.1 现代科技革命对医学人才思维模式培养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实践及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发展中,没有创造性思维很难产生创造性成果。现代科技革命尤其是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知识和新技术手段的涌现更加依赖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关系到医学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速度,医学生是未来医学科学技术和理论应用与创新的主体,加强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将提升未来医学的发展速度。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尤其是现代医学生的培养中,要培养更强的创新思维,建立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灌输现有医学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其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如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预测疾病的研究,需要在医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疾病和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强大的计算机网络和处理能力预测某一医学现象的发展规律。要求研究者通过发散思维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工具建立并处理某些命题。

2.2 现代科技革命要求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团队合作精神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包括医学科技革命使创新思维、创新成果评价的主体由科学家个体转向科学家联合体。医学科技创新思维的提出往往来自团队的智慧。医学信息爆炸式增长的今天,如果没有群体意识,或失去了社会联系,任何一个医学科学工作者将一事无成。其次,科技革命推动科学家之间的紧密合作,包括区域间乃至国际合作,反过来,这种合作促进科技革命向前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现代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合作更加突出,联系更加紧密。最后,由现代科技革命引发的知识大爆炸时代已经形成,未来成千上万的专业论文、专利、评论产品的出现,知识和技术可能围绕某一专题展开,尤其是在医学研究方面的论著和专利发明,任何个体都不可能全部掌握,只有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群策群力,才可能较全面地掌握其发展动态和前沿。现代科技革命发展的主体,医学科学家和其他科学工作者组成联合体彼此紧密合作,解决科学问题。

2.3 现代科技革命要求快速更新医学知识

在医学教育基础知识(成熟的理论体系)的传授中,对新知识和理论体系的介绍较少。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带来庞大医学信息量,每天都有成熟或不成熟的技术和理论观点出现,这些知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广泛认同的医学理论所替换或更新。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医学教育加强新知识和新理论的传授,为知识更新做好铺垫。如近年来提出的网络药理学(诸如信号网络药理学等)、小分子RNA干扰技术理论的提出,使医学工作者重新审视药物作用及机理,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提出观点并发展不同的技术。

2.4 现代科技革命对医学教育方式和运作模式的影响

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升级换代,使复杂的医学问题简单化和实时化,在现代医学教育中尤其明显。远程网络控制技术、网络会诊、远程课程等相关技术的发展在医学教育、解决医学难题和医学继续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现代医学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大学校园,而是向实现校际合作、教育资源和信息共享教育模式发展。如远程医学教育在继续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继续学习不需要长途跋涉,而是就地学习、更新知识。

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现代医学教育产业的运作模式也悄然发生着改变。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校际合作愈加紧密,诸如医学院校之间互派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互派访问学者等形式的合作。医学教育资源的急速膨胀也为学生学习选择范围扩大、个性化、互动式的终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这些现象充分说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背景下,尤其是医学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使现代医学教育具有开放性特点,这将冲击乃至颠覆传统教育模式。

3 对现代医学科学教育发展的思考

3.1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2,4]

传统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某一层次的知识展开教学活动,往往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现代科技和医学教育技术的发展,学生学习的范围、方法、时间等可选择性增强。来自互联网的医学传播平台,如各级精品课程网站、搜索引擎、论坛、各种在线即时通讯平台,尤其是专业的医学网站,均可提供各种医学知识。因此,在现代医学教学中,应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扩大可选择范围,逐步将以教师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至以学生为中心。

面对现代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需要培养综合素质高,社会工作适应性强的人才。根据社会需求设计培养目标,现代医学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坚持“产学研”培养人才的模式,加强医学基础知识教育,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技能。

3.2 改革医学教育方式和运作模式

现代医学科技革命促进全球化发展,医学高等教育要适应科技革命,就必须改革运作模式,按现代科技发展提出的要求,建立多渠道、多方位的办学模式,如公私并存、中外合资等办学方式,提倡开放式办学。现代科技革命导致社团之间,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界限模糊,不能局限于校园内象牙塔式的办学理念。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教育服务,医学教育也不例外,即医学高等教育与社会资源尽可能实现共享。医学高等教育所负的社会责任不单是培养人才,同时也要普及医学知识。随现代科技革命的推进,开放式的医学教育应为医学知识的普及承担更大的责任。

3.3 强调创新思维的培养[3]

创新思维是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创新思维作为智力的一部分,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少年智则国智”,国人的创新思维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而创新思维的出现需要培养和熏陶。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显得很重要,在医学教育中同样很重要。首先,创新思维的培养依靠一线教师的启发。教师的创新思维对学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可能,不妨邀请专职科研人员作学术报告或授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思维。其次,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开阔的视野。在医学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主动获取医学知识并非难事,关键是发挥监督的作用。除常规知识传授之外,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阅读最新的医学进展并书写提交自己感兴趣领域的阅读笔记。此外,设立讨论课,要求学生阅读规定的文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创新思维要通过实践的检验。可以在医学教育中设立科研基金资助学生优秀的创新性想法。

3.4 强化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现代科技革命推进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合作、区域间合作乃至社团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1]。在临床医疗行为和医学科研中,合作尤其突出,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新技术、理论和方法,不可能单独承担医疗和科研项目。医学教育在培养个性的同时,还应加强合作精神的培养。在现有的实践性课程中加强团队合作,通过分组和考核指标,对每一位参与团队工作的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评价。另外,参与教师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团队合作,形成团队意识。

3.5 更新教学内容和手段、拓展新视野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特点,要求医学教育的内容更新,不能拘泥于以往基本知识的传授,而要拓展其内容,主要在新思维、新概念、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和新设备的介绍上突出新。教学内容最好由传授者自行拟定,不能局限于教材的内容。

对教学手段应当不断提高和改进。信息技术发展和软件的发展,使教学手段发生巨变,大量应用多媒体技术,包括动画、视频、音频和幻灯演示等。此外,随着网络的发展,远程网络课程成为医学教育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医学继续教育中,提高了传授知识的容量和传授效率。如在高年级医学生的专业课教育中,可直接采用数据库,检索需要的文献,针对医学症状现场讲解,这样既丰富了讲解内容,更新了知识,又拓展了思维。

强化实践教学功能。实践是获得理论的途径,同时也是检验理论的标准。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实践教学(实验教学)显得尤其重要。让医学生接触较先进的设备,亲自动手操作,掌握新技术,同时通过对新技术和理论的了解和应用,始终坚持产学研的道路,提倡医学生参与学术团体的工作,接触较前沿的理论和技术,拓展视野和提高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浩明,赵国杰.现代科技革命与科技社团的国际合作[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2):41-47.

[2] 王余丁.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9(3):1-4.

[3] 王跃新.现代科技革命与创造性思维的互动关系[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6):21-24.

生命科学新进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探究如何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经典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们既是辩证的、历史的,在本质上又是科学的、革命的,这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时期是19世纪40年代,恰巧在这个时期自然科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一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科技革命在欧洲迅速蔓延。不可避免的,马克思主义受到了科技革命地严重冲击,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在未来瞬息万变的大环境下,吸收和总结新的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一、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8世纪下半叶,英国人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得到广泛使用,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英国首先在全球掀起了科技革命,蒸汽技术得到广泛使用并推广至其他国家和地区,法、德、美等国相继走上了科技革命的道路。蒸汽技术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式,其影响范围蔓延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国家、社会等多方面矛盾激化的一系列问题,正在这个时期,《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马克思主义由此诞生,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此后的一百五十多年间,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它以电力、机械技术为代表,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这使生产力和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阶级矛盾空前尖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常发生。这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不断输出向外延伸,垄断资本争相争夺国外资源,帝国资本主义开始瓜分世界,形成了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但是,帝国资本主义利欲熏心,为牟取更大的利益,不惜爆发了以重新瓜分世界为目的的世界大战。马克思主义没有因为世界大战的影响而停滞不前,并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期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概括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理论,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列宁主义。列宁主义进一步论证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等学说。斯大林在之后的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发扬了和充实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的东方,马克思主义也开花结果,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结合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开创了重大理论成果——思想。20世纪7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全球蔓延,它以信息技术为标志,并由此开启了新一轮的经济全球化。在此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据优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然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继续存在,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趋势不会改变。马克思主义再一次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一次擦出了火花,并成功应用于中国当时的社会实践中。改革开放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焕然一新的变化。邓小平理论内容丰富而广阔,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等重大成果。来到21世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到充实。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前进,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是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史上的瑰宝,既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又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自然科学领域出现了非凡的成就,不仅冲击了传统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而且也严重动摇了自然哲学的基础。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否定了神创论,改变了人们对天文学的认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时,德国化学家维勒发现了能量守恒定律,从不同方面证明了自然界中的历史性,是物理学史上的重大发现,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取了影响深远的科学成就,动摇了人们对自然界形而上学的认识,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重新认识。同一时期,生物学界的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彻底摧毁了上帝创世学说,否定了物种不变的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证明了自然界历史的发展。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自然科学的成就和科技革命不仅为辩证唯物主义学说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建提供了依据。18世纪至19世纪发生的两次科技革命大大提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佐证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扮演重要作用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产生的规律,这也可以从科技革命中得到佐证。科技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把生产的社会化推向新的更高的水平,高度的社会化水平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大量存在,而这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资料私有制相对立的。为解决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频繁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来适应社会生产化的要求。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尖锐且不可调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尖锐对立,预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成为历史的必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在有关技术革命方面总结了一些重要观点,比如,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技革命开辟了不同的历史时代;科技革命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等。所以说,历史唯物主义与科技革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坚持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统一

科技革命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值得指出的是,马克思主义具有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科技革命的产生使得马克思主义迅速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变革和发展,使理论得以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社会带来的新变化和新发展。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尤其在科技革命推动下,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变幻莫测,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问题,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变,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与批判的观点依然具有科学性,并与当代社会的现实性相契合。显然,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能回答和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问题,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当代资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创立时期的资本主义有很大的变化,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同时,还要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做出符合时代的新的概括和总结,对实践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做出科学的回答,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能够与科技革命相辅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学习和研究科技革命中产生的重大成就和理论成果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础,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可以有效保证科技革命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成立之初,虽然对当时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但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还不够全面,而科技革命产生了社会变革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识,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受到了深刻影响。因此,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是辩证统一的。科技革命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才能对新的科技成果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做出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坚持科技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统一,既要让现代科技革命成果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又要做好科技革命产生的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冲击的准备。要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活力,吸收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成就、新成果,科学也回答和解决科技革命所带来的重要问题,使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生命科学新进展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现代科技革命; 创新型人才; 教育理念; 高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 G40-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1-0097-0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当今时生的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合流,以产业革命为后果的空前大变革,它涉及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各学科、工程技术生产技术的各领域。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创造着新的技术群、产业群,改变着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对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巨大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世界图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1]。

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应用、科学研究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担负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历史使命[2]。应该指出,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不能适应国家科技创新形势的要求,这是与高校的地位不相称的,因此,正确认识科技创新和实施科技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科技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科技革命的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比起以往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以及与其相关联系的其它领域中的革命有如下几个特征[3]:

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紧密联系综合变革的总和,它使社会生产力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整个科学技术系统及各学科向综合化、整体化发展。科学理论趋于统一,技术发展趋于综合,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结合。

3.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的主体因素在现代世界中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人对自然的关系由解释过渡到控制;由分析物质结构和自然过程过渡到有目的地合成物质结构和影响自然过程,甚至合成生命和影响生命的过程。体现了人在生产体系中的地位上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从直接参加生产过程者转变为监督者、调节者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并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个全球性过程,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发达国家中进行着同一的科学技术革命。

5.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次使人类劳动智能化的革命,它被用之以代替或增强人的体力,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最核心的问题是强化信息科学技术,是普及以自动化系统为结果的智能化。

6.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科学技术前导下而实现的现代生产力根本变革,它突出地表现为社会生产的高技术化、科学技术的产业化的进程大大加速。

二、现代科技革命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挑战

在现代科技革命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增强的作用越来越大。哪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面,哪个国家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科学和技术创新又要靠人才来完成,只有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拥有大批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经济发展才有巨大潜力。相反,缺少科学技术储备和创新型人才,则科技创新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有丰富知识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是自然产生的,是依靠教育培养和造就的。

现代科技革命的浪潮已席卷全球,呈现出加速化、整体化、物质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这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无疑是顺应科技革命的需要谋求大发展的良好机遇,自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然而,所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大学的培养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形成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4]。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5]。

三、高校如何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重要基地,成功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高等教育的成功关键所在,特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解决人才培养困境,也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举措。高校既是知识传播传承,知识创造的重要基地,也是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思想新理论,创造新技术,推广科学技术理论等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的最佳基地,将知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研究工作融入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佳培养方式。但是如何很好的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融入结合到高校教育的实际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则是我们高等教育成功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关键。本人觉得在我国高校内更加有效的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解放思想改变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和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改变教育理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就必须革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大力推行创新的精神理念,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各种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高校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应着眼于将创新的理念要渗透到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各种基础性理论问题或技术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否定某些事物或理念,对于提出的问题给出多种解决方法方案。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倡导学生要敢于怀疑的做学问精神,通过怀疑,自己提出发现问题,最后自己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资料研究解决问题。在具体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首先,教学内容是培育人才的物质载体,是传递知识、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基本手段。及时地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坚实基础。其次,要使用最新、最适用的教材融合相关学科知识追踪学术前沿,增加应用性内容[6]。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如何科学正确利用现有的理论技术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理论的应用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要改革单一的讲授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积极培养学生对新事物新理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将创新的理念渗透于具体的教学方法手段中。

3. 加大高校教师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应该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将创新理念渗透于实际的科研实践活动中,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国家和高校应该高度重视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要进入相关科研生产制造实体企业中,到生产车间中认识了解掌握最新的生产加工制造技术,在实践中发现和形成新的科研课题,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加大推广校企合作,建议重视程度应上升到政府主导和国有大型企业积极支持配合。

4.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理论的正确与否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而且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有更深的认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更容易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和想法,更加容易发生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因此大学的实践教学应该更多地融入到生产实习,科技预研活动和实际科研项目中。开放校内更多的各种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研究所等实践教育研究场所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和自主创新活动。

5. 近年来国家和部分大型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竞赛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现象。通过参加此类活动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学习掌握新技术理论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要进一步促进和加大科技竞赛活动的支持力度和奖励机制。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大更多更广的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和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更多的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中。

6. 要倡导高校内部建立院系独立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可以依托相关行业的大型企业,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或者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再培训,吸收更多的行业内高级技术人才到基地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使校企合作基地成为相关行业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中心,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技术合作和行业新技术推广工作。使在校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学习掌握到行业内的最近技术手段,使学生学习目的性更强,好奇心更强,求知欲持续时间更长,对新技术理论的认识程度更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欲望。

7. 加大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孵化器。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者之间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模式。大学要独立完成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功能上是有限的。而产业与科研系统较之学校教育系统更直接地面对知识、技术创新的实际,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产业与高科技开发部门更是立足于科技的前沿,他们对创新趋势、信息的掌握程度,生动而又实在的创新工作等不仅直接贡献“实力”,而且蕴藏着教育的潜能。这种优势一旦被补充到大学,那么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就可能产生优势互补式的飞跃。

因此,从优势互补考虑,在宏观上让大学、产业和科研三要素,以合作的联结方式组成更大的教育系统及产学研合作教育系统就具有更完备的结构,也就能期待它发挥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 史小俐.现代科技革命与教育体制改革[J].机械高教研究,2002(4):1-3.

[2] 王余丁.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9(3):1-4.

[3] 蒋恕,王华.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高校育人模式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S1):168-169.

[4] 徐金梧.培养创新人才[N].科技日报,2004-6-29.

生命科学新进展范文第12篇

一、产业革命的内涵

一般认为,技术革命是技术领域里具有根本意义和广泛影响的重大技术变革,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飞跃”;其后,新技术在各产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形成新的生产力,引发产品供给、产业组织、行业结构、就业分布、市场需求以及产业体系的重大变革,从而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增长以及价值观念、心理状态和道德观念等,产业革命顺势发展演进。

可见,产业革命是以新的科学发现为基础,以技术革命爆发为标志,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从而引发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分工体系、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并深刻改变社会文化价值观、心理状态的过程。也即,能够称为产业革命一般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以系列重大发明的应用、科学知识的积累为基础和前提,以爆发技术革命为重要标志;二是根本性的变革,是“质的飞跃”;三是必须具有相当规模和可持续的影响力,即要有广泛的关联性和全局性,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产生深刻、持续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从近200余年来世界产业革命的变迁历程看,每一次产业革命都表现出与前一轮产业革命不同的新特征。例如,与蒸汽机革命相比,电力革命对科学发现的依赖程度显著提升;与蒸汽机革命、电力革命、汽车革命等兼具能源革命和效率革命的特征相比,信息技术革命更多是一场效率革命,对人类生产生活效率的影响程度远甚于前。可见,新一轮产业革命应符合产业革命的一般内涵,具备与以往几次产业革命相似的特征,但是,在科学技术不断演进发展、全球经济政治正在进行深度调整的新时期,也必然会表现出一些新的趋势性变化,如下文述。

二、产业革命通常以重大技术发明为先导,并且科学逐渐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纵观几次产业革命的成因,无一例外以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基础和先导。例如,蒸汽机革命以牛顿力学、数学、机械等科学知识积累为基础,以骡机、蒸汽机、织布机等系列技术发明为先导。电力革命以电磁说、电动力学等科学发现为基础,以发电机、电话、碳丝灯等重大发明为先导。汽车产业革命以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热力学为基础,以内燃机、四冲程煤气及汽油机等发明和广泛应用为先导。信息产业革命的发生与演进更是与物理学、数学、信息论等综合性科学理论的发展完善密切相伴,同时,与计算机、集成电路、互联网等系列重要发明共同更新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自电力革命开始,对科学发现和科学试验的依赖程度逐步提升,与此同时,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以及产业革命的发生越来越表现出同步化、相伴共进的趋势;主流技术则明显表现出交叉融合的趋势,即产业革命的技术支撑不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若干新兴技术群的高度交叉融合。例如,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电力革命事实上呈现出与汽车革命同期交叉并行的状态。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热力学等科学理论的发现与不断更新与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期内燃机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领域的过程密切相伴、交叉并进。信息产业革命同一时期也伴随着物理学、数学、生物以及信息论、控制论等综合性学科、材料、环境科学和技术的大发展。

三、现实而紧迫的重大需求是催生产业革命的重要力量

产业革命爆发和演进的条件越来越不限于单纯依赖某些重大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而是“既依赖现代化进程强大需求的拉动,又源于知识与技术体系内在逻辑的突破和创新”。从几次产业革命的演进历程来看,如果没有工业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加深的大时代背景,也就没有足够的需求促使蒸汽机、电力、内燃机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拉动纺织、机械、冶金、电力、汽车等产业的大发展。例如,蒸汽机革命既源于瓦特改良蒸汽机等一系列技术发明,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当时海上贸易发达为英国棉纺织产品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电力作为一种便于输送、存储的全新光源、热源得以广泛推广,也是由于蒸汽动力越来越难以满足工业化进程加快背景下人类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信息产业革命的发生与演进路径与前几次产业革命有显著区别,即原创技术的发展来自于当时美、欧等国军事备战对通讯、探测等技术的国家战略需求。但是后来,计算机、集成电路、阿帕网等技术能够迅速从军用转向民用并实现前所未有的扩散和增长,则主要归功于美国产业界、大学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极大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信息技术的巨大潜在需求。也有研究显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需求拉动将显然不再是对效率增长的追求,相应的,主要发达国家的战略取向以及人类共同应对全球性危机、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将成为推动每一次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动因。

四、产业革命对经济社会带来广泛深刻的变革

对比几次产业革命对经济社会发生影响的路径和结果,一些共性的特征包括:普遍大幅提升了当时社会的生产效率,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促使能源供给更加多元化,改变了人类的居住方式、出行习惯、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加速了工业化、全球化进程,重构了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分工格局等。值得注意的是,产业革命从孕育到爆发,一般要经历技术的发明、创新、实现规模化生产并最终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往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周期大约需要50年左右。

此外,对比几次产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不同影响,蒸汽机革命、电力革命以及汽车产业革命,兼具能源革命和效率革命的特点,而信息产业革命主要是一场效率革命,即相较前几次工业革命而言,表现出的效率、带动性和扩散性都显著提升。近期也有大量研究显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影响将远不再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流通成本、加速经济增长、多元化能源结构等方面,甚至也不局限于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的影响,可能是对生命、传统价值观、伦理道德以及人类认知社会途径和方式的彻底颠覆。

五、几点结论

(一)新一轮产业革命的科技基础是若干新兴领域的交叉融合

当今世界,从近一段时期以来新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学科演进、知识积累趋势看,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领域都在孕育若干新的重大突破,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从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来看,越来越迫切的需要解决能源、环境、健康等重大问题。从新兴技术和产业群已经表现出的影响来看,生物、新能源、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都将继续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基于此,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技术方向应是以生物和新能源为主导,以信息和新材料等为支撑,在这些技术持续更迭演进的同时,与现有技术大量交叉融合,产生若干新应用和新领域。

(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爆发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积累

蒸汽机、电力、内燃机、信息等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大约都经历了50年左右的周期。从当前最有可能爆发产业革命的几大技术领域来看,大多是以上一世纪80年代的物理学、数学、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综合性科学理论为基础,基于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交叉演进而进一步更新发展的。尽管新一代技术群不断涌现,包括传感器技术、生物芯片、基因重组、人造器官、3D打印机等具有时代意义的新产品也不断被发明,但仍没有哪一项技术发明具备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并适宜被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条件。总体来看,新一轮产业革命的爆发还需要新的重大科技突破和发明应用,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产业革命仍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生命科学新进展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本质;特征;范式;分析

科学革命就是从结构到结构的转变,即范式的转换。“范式”一词是著名的科学历史主义家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一个中心范畴,它是某个科学共同体共同的承诺的集合,而且是一种具有较强指导意义作用的范例,究其本质简言之就是一种科学发展的范例。他认为科学革命的本质在于科学结构的根本变革,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也不例外。范式,因其不可通约性和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的信奉而发挥作用,推动着整个科学的发展。

科学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库恩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对整个学术界,包括哲学界、科学界等,产生了巨大的轰动作用。这个轰动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提出的“范式理论”而引起的。范式,作为库恩理论的核心范畴之一,对科学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范式的应用最初应用在分析科学技术发展的科学中,提出了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独到的见解,随着范式理论在分析科学发展过程中作用的不断显现,它的应用也超出了单纯科学发展的研究领域而进入了许多人文科学的研究,可以说,“范式理论”的提出是库恩在20世纪给人类文明做出的一大贡献。

1 “范式理论”的应用首先体现在指导常规科学的发展之中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库恩从科学史的角度阐述了他对常规科学的一般理解。“常规科学”是坚实地建立在一种或多种过去科学成就基础上的研究,这些科学成就为某个科学共同体在一段时期内公认为是进一步实践的基础。科学共同体是具体科学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科学实践者们达成的一种前提性的承诺,同时又是科学革命的对象,或者,至少是对象之一。常规科学的存在与发展就是建立在科学共同体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假定之上的。可以说,科学共同体是某一领域内的科学实践者之间在科学实践过程中达成的一种共识、一种用以指导自己在此领域从事科学实践活动的契约。而范式则是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这些科学成就在一段时间内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是一种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科学成就。某一个领域范式的出现,使这一领域研究的范围会变得越来越小,深度也会越来越深。取得了一个范式,取得了范式所容许的那类更深奥的研究,是任何一个科学领域在发展中达到成熟的标志。一门科学(我们姑且将其称之为科学),在未取得相应的范式以前,它的成员们就会为取得这个范式而努力。一旦取得了这个范式,那么,这门科学就进入了常规科学时期,此时,科学实践者们就会在这个范式的指导下展开研究活动。在这里,总的来说,范式指导的目的,也就是常规科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就出来了,即确定重要事实、确保理论与事实相一致与阐明理论,其实质都是为范式辩护,扩展、维护并完善范式,使其能更好地指导科学共同体成员的研究活动。范式之所以获得了它们的地位,是因为它们比它们的竞争对手能更成功地解决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为实践者团体认识到是最为重要的。但这些也仅限于常规科学发展的初期。到了中期,则会出现反常。所谓“反常”,即出现与范式所预期的结果不相符合的现象,也就是范式无法解决的难题。在常规科学中期,科学家经常努力去解决各种反常问题。到了后期则会面临着范式危机,此时,科学共同体中的成员唯一能做的就是用一个新的范式来代替旧的范式,于是“科学革命”便应运而生。科学革命就是从结构到结构的转变,也就是范式的转换,即一种范式通过革命向另一种范式的过渡。这也从一个侧面向我们说明了“理论要作为一种范式被接受,它必须优于它的竞争对手,但它不需要,而且事实上也绝不可能解释它所面临的所有事实”,这也是科学革命得以发生的先决理论条件,也为我们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原则。

这就是范式在整个常规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应用和在科学革命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常规科学发展过程中范式的重要作用离不开对其在每一个阶段所发挥的作用的研究。常规科学发展的初期是整个科学革命酝酿及发生过程的初始阶段,如果说常规科学为科学革命铺设了道路的话,那么对常规科学发展的初级阶段,即解谜阶段则显得更加重要,事实也是如此。

2 常规科学既是解谜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从科学史的角度阐述了范式的理论,他认为一些科学成就要成为范式,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它们的成就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地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一种理论要成为范式是不易的,通向常规科学的道路也是艰难的。在进入常规科学阶段后,科学家也就开始了“解谜”的活动。在这个解谜过程中,范式的作用便首先凸现出来。

前面已有论述,在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实践者的使命不是再进行重复繁杂的重建工作,而是扩大范式所能应用的范围和精确性。科学家正是在范式的指导下,从事着常规科学中的“解谜”工作,推动科学向前发展。在这个解谜过程中,规则与承诺的作用不容忽视,而规则与承诺也导源于范式,前两者只不过是范式得以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途径罢了。

谜是一个特殊的问题范畴,谜的驱动作用也是科学实践者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动力之一。而谜成为这个动力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存在着一个以上的解,这也是我们评价一个问题为谜的主要标准。如果一个问题被看成是一个谜,那么这个问题必定要有一个以上确定的解为其特征。但是,也应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规则或参加的科学实践者所达成的承诺作为限定这个谜的解的前提性理论。谜底必须有限制性,必须与理论相联系。解谜活动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而这个目的性则是由这些规则与承诺所共同提供的,这也就决定了谜底也具有一定的预见性。

这些规则都来自于范式,是科学家得自范式之承诺的信息,在这些范畴中,最明显和具有约束力的范畴就是那种类型的概括。我们现在所习以为常的许多科学定律的陈述大都与这些类型的概括分不开。例如,牛顿定律在18世纪与19世纪时就发挥了这样的功能。而这样的规则侧重的方面乃是方法论上的,其后又有了一类更高层次的并且很少受时空限制的形而上学层面的规则和承诺,这类承诺再向上发展则是概念型的规则了。这是个越来越接近某个领域范式的过程,也是一个越来越抽象和哲学化过程。各种承诺――概念的、理论的、工具的和方法论的――所形成的牢固网络的存在,是把常规科学与解谜联系起来的隐喻的主要源泉。这又为我们展现了范式的巨大作用。在这里,还需要指出的就是范式的优先性。即不依赖于规则而存在并发生作用的性质。范式在离开规则的情况下也能介入常规科学并指导其发展。

在常规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即不断产生新的谜,常规科学的发展即是一个不断解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个科学共同体产生的范式衍生出了规则,这些规则构成了解谜所需要的种种承诺,这些承诺为科学实践者解出谜底提供了限制性条件,也就提供了解谜的可能性,也就是说,范式指导常规科学解谜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范式又具有不可通约性和优先性,这两个因素就给与科学革命发生以可能性,也决定了科学革命的实质是结构、是范式的变化,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革命。范式是一种在新的或更严格的条件下有待进一步澄清和明确的对象。

在论述完范式在指导常规科学解谜过程中的应用后,我们再来重点看一下范式在处理常规科学发展过程中反常与危机以及促进科学技术革命中的应用。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众多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的概念,包括“范式”(paradigm)理论以及不可通约性、学术共同体、常态、危机等概念,创造性地提出了“革命是世界观的转变”的观点,极为深刻地揭示了科学革命的结构。这些新的理论在分析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本质特征的过程中应起到重要作用。

从物理学革命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物理学革命发生和发生的动力,即原有的物理学知识不能满足当时科学实践者们从事的物理学研究,运用范式理论则是在常规物理科学发展过程中,反常出现,进而引起了科学发展危机的产生。常规科学的发展会把一个以前只是使人苦恼的反常转变成危机的来源。伴随着这种危机程度的加深,科学共同体的实践者们越来越不满意他们以前所遵循的共同的科学范例,不仅如此,该领域的越来越多的实践者开始关注这些反常,当然也包括一些杰出的人物。当这种反常对科学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显现时,这些杰出人物就开始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了。常规科学的规则也就越来越模糊,虽则范式依然存在,但很少有实践者能同意别人对它的诠释。甚至以前已解决了的问题的标准解答也开始受怀疑了。一场以结构的根本转变为主题科学革命呼之欲出。

从以上理论中,我们也很清晰地看到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发生的一些理论原因,适应新的科学发展的需要和现实的需求,寻求继续促进整个科学发展的一种新的科学发展理论,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中的过程及结果中我们也看出,整个科学技术革命均是伴随着新的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应用于科学实践--技术而发生和走向深入的。正如前面所论述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逐步走向深入,人们的对于科学技术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或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危机是新理论出现的前提条件,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的反常和危机的出现和发展是促进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

结束语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促进当代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场开始于上世纪中叶,以新科学理论的广泛出现和普遍应用于技术为特征的社会变革至今仍非常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若我们究其本质而言的话,它仍是一场科学革命,是结构的根本转变,是范式的转换。当前国内学术界,对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较多的缺陷,最主要和显著的就是对科学史研究的缺乏。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给我们提供了契机,我认为,我们此方面的研究应更加注重对范式的研究,注重从更深一层次去研究范式理论,力求在基于范式理论层面上理解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本质特征,推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继续走向深入。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韦日平,冯志东.库恩模式中常规科学研究的特征及其演变[M].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5.

[3]涂向阳,赵兴太.库恩的思想:常规科学如何形成[J].前沿,2008,2.

生命科学新进展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生命视野;课程;定义

一、引言

“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和说明价值的媒介。”定义课程就是揭示课程的本质,它是我们沟通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定义通过不断发展变得更加适时和准确,根据新的社会背景和个人认知的发展重新定义课程,多视角的来看待课程定义。

教育教学的本质要义是“人”学,不仅要学习知识、完善已有的经验,还要塑造品质、学会生活。课程应该关注人的生活与生命发展,适应个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的“生命发展”和“智慧生成”。每一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都有一定的指向性,于是本文笔者提出了一种课程定义的新指向――对生命的关注。

二、现有课程定义的讨论及其评析

首先,从词源上分析国内外对课程的定义。

国内,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汉语字典》中课程是“学校教学的科目与进程”。唐朝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小弁 》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作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国外,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中。据陆谷孙英汉大词典考证拉丁语curriculum相当于英语curricle,指旧时双轮轻马车,由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而来。currere意为“跑道”(race-course),据这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学习的进程”。

其次,从课程活动的不同阶段、学者对课程认识的倾向性来分析课程的定义。

在课程设计阶段:课程是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学科内容。王策三认为:“第一‘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第二‘课程’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两种称谓,可以并行不悖,互相补充,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可以用课程一词来概括。”

美国的塔巴、麦克唐纳、威尔逊等认为,课程是学校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提出,仅限于学校设置的科目表和具体科目的学程,把课程当作学生接受教育的计划,把“教学计划”作为课程的总计划,把教学大纲作为具体学科的规划,教科书作为具体知识材料的叙述。

也有学者认为课程是学程内容或科目。这源于拉丁语“跑道”,即学生所要掌握的学科内容的“跑道”。

针对课程研究领域中对课程定义的歧见,一些研究者开始考察各种课程定义产生的背景及内涵。课程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顺势而变,下面来看看新的社会形势下是如何定义课程的?

三、课程定义的新指向----对生命的关注

在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研究定义的人是亚里士多德(见《亚里士多德》)。他指出:“定义是表明事物本质的短句”,“一个定义就是一个公式”。在《汉语字典》里,定义是指“对概念的内涵或语词的意义所做的简要而准确的描述”。在《社会科学大辞典》和《中国百科大辞典》里,定义又称解说,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社会形势下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口号。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笔者所理解的“生命视野”是从关注人的生命到发展完善人的生命,“以人为本”是让生命的真、善、美的本质得以彰显,使得人能够懂得艳羡生命,成为完整的人。

课程是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后,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综合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大力推进,使得我们的课程无论从设置,还是评价都得考虑以人为本,为此我国推行了课程改革。课程改革首先要在课程的定义上提出一些新的见解,使课程的设置、评价、分类等也能深入的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思想。

教育教学的本质要义是“人”学,应该关注人的生命发展。教育应该是生命的教育,课堂应该是生命的课堂,课程应该是“以人文本”的课程。生命视野下的课程其立足点和着眼点,须把学校作为课程创新的主体,从教师转向学生,从服务于知识的掌握转向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和“智慧生成”。

课程设计要按照时展的需要、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来设计。课程是时代的产物,其内容与形式是社会发展进程的标志,其发展水平可看出社会或人们受教育的发展水平。

根据当前中国急需培育科学理性精神的现实,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走向应是“以人为本”的科学的人文主义课程文化观为主导。课程价值在于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也是为了更好的推动人的发展。所以笔者认为课程的最终价值在于发展人、完善人,要尊重生命、发展生命、完善生命。

生命视野下定义课程是人文课程的延伸与发展,该看到每个学生都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生命活力的人;应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品质,以便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应以丰富和发展人的生命为起点,努力增强学习过程的生命内涵,强调课程的整体性和过程性,强调对教育中个体生命的关注。

生命视野下的课程应是以国家对未来人才发展的要求作为出发点,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对已有的科技文化发展及人类先进的经验进行总结,以“生活即课程”来命题,以丰富和发展人的生命为起点,从人的整体发展出发,注重其身心发展的个性化,培养出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全面能力素养,良好的品格,较强的社会适应力、健全的体魄,特别是具有以自信心和责任感为核心价值观的生命个体的一个全新的概念。

生命视野下的课程定义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而提出,明确学生不是“工具”,而是一个“人”,其定义不仅仅是教学科目、学习经验的总和,还包括提升人的能力、塑造人的品格;生命视野下的课程定义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善待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张扬个性,让学生处理自我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生命视野下的课程定义包含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可以使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由对权威的尊重上升到对生命的敬重,教师可以通过创造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更多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生命视野下的课程明确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的可贵,懂得欣羡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进而敬畏生命。

生命化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它把人当作主体,当作有血有肉、能动的、创造性的、有思想感情的整体,生命视野下的课程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是人与人灵肉交流的活动。

参考文献:

生命科学新进展范文第15篇

在科技日愈发达、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的今天,面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却在持续加剧的现实,2011年,我们开启了不同于科学(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探索、也不同于传统文化探究和复兴的、化解危机的根本之道的新的探索之旅——生命智慧探究和实践。随着生命智慧相关研学和实践的逐渐推进,我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危机的根源在于人,更确切地说,在于人类因不断被现代工业化社会的主流文明深刻影响而被物化,物化的人类又使得主流文明的物化趋势不断增强。因此,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的根本化解,在于人类和人类社会主流文明的物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趋势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和逆转。

人类和人类主流文明从根本上转化,成为缓解乃至化解危机的根本;如何逆转人类和人类文明的物化,成了关键。不断深入的生命智慧探索,让我们发现,人对人自身以及人所存在于其中的世界的最基本(根本)的观念、认识和理解,从根本上影响着人性的产生,是人类文化、文明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和根本。这就是说,人对人自身和世界的认知,是人性和文明变化发展的根本性影响因素。认知是相应的思想和行为的泉源,因而,“人类认知”的转化,成为了人类和人类社会文明转化的根本。于是,改善“人类认知”(简称“认知”)成为危机缓解、化解的根本。

探究生命智慧及创构生命慧学的背景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认知”。我们对“认知”进行了新的探究,并发现“认知”不仅是人们认识、理解事物的能力或过程,“认知”实质上是一种显性存在于人和人类社会中的特殊存在,与人、人类社会及自然有着深厚的内在联系。“认知存在”多种多样,曾经或正在深刻影响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哲学、易学、佛学等,本质上来说都属于“人类认知存在”的范畴,是人类对于人自身和世界的认识和反映的各不相同的认知大体系。通过将科学认知、哲学认知、易学认知、佛学认知等作为几大类重要的“人类认知存在”而进行的新的探究,发现这些“认知”存在都由三个方面构成,即由存在于人之中的相应的认知本体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相应的认知体系以相应的认知体系而获得的人们对人和世界的认识、知识、观念、思想等这三个我们称之为“认知在社会中的实现”,构成相应的“认知存在”整体。

通过对几大“认知体系”新的探究,我们发现具有众多学科或分支的这几大认知体系,都具有各不相同的本根结构。各类认知大体系的不同,源于本根(构成)的不同,可基于本根对纷繁多样的各学科、流派、分支进行归类。由此,我们将具有完备的认知时空结构和数系结构的两大认知体系,即“科学认知大体系”和“易学认知大体系”作为重点来探究,并且发现两大认知体系对人和世界的认知模式,分别代表着人类认识世界的两大认知模式。在对上述“人类认知存在”探究的基础上,我们首次提出并创构出具有不同本根结构、但具有完备的时空结构和数系结构的、认知模式不同于科学和易学所代表的两大认知模式的、新的认知大体系。通过创构和发展新的认知大体系,促进科学认知和易学认知的发展,并使科学认知、易学认知和新的认知得以有效协同,从整体上推动“人类认知存在”的发展和改善,从而从根本上推动人和人类社会主流文明的发展和改善,带来人类共同面临的日愈加剧的危机的根本缓解和化解。这一新的具有完备的本根结构的认知大体系,就称为“生命慧学”。

生命智慧探索初期里程碑式的建树——对“认知”的新发现,将“认知”作为生命存在中一种特殊而重要的存在加以新的系统探究

为寻求化解人类共同面临的日愈加剧的各类危机的根本之道,我们开始了生命智慧探索之旅,探索带来生命美好的根本之道,以及生命存在内蕴的本元之律。根据生命科学及其他如哲学、易学、佛学等对生命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我们从多个角度对生命存在的本质进行了新的探究,这是一种对生命存在之本、之元的新的探索。对于“何为生命”这一问题,各家各学有不同的回答。生命智慧的探究初步获得的对“生命”的新的基本认识包括:

①对“生命存在”的五大本元之律的初步认识。

生命慧学初步探究到了存在于生命慧学所认知的世界中普遍存在的、最基本的内在规律,我们称之为生命存在的“本元之律”。这些本元之律包括:一体律、三元律、互化律、对应律、有序律等五大本元之律。依据这些本元之律,可以对人和人所存在于其中的世界有更整体、更内在关联、更生动的认识和理解。

②对“生命存在”新的认识和发现。

“生命性”是一切生命存在内蕴的对自身既有的“有序”的动态维持和向更高层次的“有序”发展的属性。具有生命性的存在,即为生命存在。生命的本质,就是生命自身所具有的(蕴含的)特定“有序存在”的建立、维持和发展(提升)。可以说,不同的“生命存在”就是不同的“有序存在”动态有序地提升和下降的、可逆的动态平衡存在。而使特定生命相应的“有序存在”能够动态平衡或维持的特殊重要的存在,就是存在于生命中的“认知存在”。存在于一切生命(生命体)中的这种“认知存在”,就是我们所说的“广义上的认知存在”,是指:使生命体(生命存在)为维持和发展自身特定的“有序存在”而具有的生命体内部和外部存在的、与动态感知、识别、判断等相关的存在。

“生命存在”、“有序存在”、“认知存在”之间具有生动的内在关联性。生命存在,本质上是特定的“有序存在”动态地存在。这样的“有序存在”不同于人们所熟悉的物理时空中的“有序”,这是一种多维(无限维)的“有序存在”。用科学的认知体系所采用的物理时空和数系,从物质、能量、信息或是结构、状态、属性等方面,难以对这样的“有序存在”进行整体的、内在关联的、动态的认知和反映。对与“生命存在”相对应的“有序存在”的探究、认识,需要以新的时空观、在新的时空体系、新的数系下进行认知和反映。所以,建构新的认知体系,以新的时空体系、数系体系来探究生命存在,成为客观的、必然的和时代的需要。科学领域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相关研究的最新发现,如细胞膜融合机制、细胞运输系统中的交通控制系统、细胞内蛋白质折叠机制等,从科学认知这个方面具体佐证了“一切生命存在均内蕴认知存在(广义认知存在)”这一观点(思想)的合理性和客观性。

基于上述的探究和发现,我们明确指出:“认知”不仅是感知、识别、判定等相关的过程或能力,“认知”还是生命存在中一种特殊而重要的存在;具有“认知存在”内蕴其中,是“生命存在”有别于非生命存在的本质特征。对于“人”之一特殊生命存在而言,人的“认知存在”是一种更为丰富、生动和整体的存在。而且可以说,人类从根本上有别于其他生命存在,在于“人类认知存在”的持续发展和高度发达。人类认知不但存在于人个体中,还存在于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文化和文明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和根本。通过探究“人类认知存在”而获得对人和人类社会新的认识和了解,成为生命智慧探究的重要的部分和新的途径。将“认知”作为一种“存在”来进行新的探究和相关的对于“认知存在”新的认识和发现,成为了生命智慧探索初期取得的最为重要的建树。

将“认知”作为一种存在来考察,我们可发现“认知”不但是存在于人个体生命中的一种存在,而且还是存在于人类群体及人类社会中的存在。存在于人个体中的“认知”和存在于群体及人类社会中的“认知”一体关联,形成一种以个体性存在为基础的整体存在。不同的“认知”产生不同的思想和相应的行为。“认知”是不同于意识以及思想、观念等的存在,相互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

“人类认知存在”的整体由内在于人的认知本体、认知体系、认知在社会中的实现(包括思想、观念、知识体系等)这三方面构成,如图2所示:

科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认知大体系,“科学”这一认知体系因人类认识的需要而产生,因人类认知实践而发展。西方哲学、易学、佛学等也是不同的、具有代表性和较广泛影响的认知大体系。这些不同的认知大体系,均具有特定的、各不相同的、最根本的基础构成,我们称之为“认知体系的本根”。“认知体系的本根”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①对存在的基本认知观;②时空结构和时空属性;③数系;④认知体系对所认知的存在的“构造机制”;⑤认知模式及认知机理等。

易学、科学、生命慧学这三个具有较完备的本根构成的认知体系,我们称之为本根性认知大体系。这些本根性的认知大体系,都包含有与众多的学科或流派相应的认知体系。我们以科学、易学、生命慧学这三大本根性认知大体系的部分学科构成为例来说明本根性认知大体系的学科构成详见图3。

对科学、西方哲学、易学、佛学等本根性认知大体系的“认知体系的本根”、相关主要学科等进行新的探究的基础上,发现科学认知、易学认知分别基于人类认识世界的两大认知模式中的一类:科学可作为西方之学的代表,易学可作为东方之学的代表;科学和易学是“认知体系的本根构成”中具有明确的时空结构和数系的认知体系。通过对“认知体系的本根构成”和相关学科分支的新的探究,发现两大认知体系具有根本的不同,又各具特点,是非常典型的两种“看”世界的“视觉系统”,但都存在各不相同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将科学和易学作为两大重点探究的认知体系,并且通过对科学认知(存在)和易学认知(存在)新的探究而对“人类认知存在”产生新的认识。

若只基于科学或易学认知本身,难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与自身相应的思想、理论和认识等方面的难以超越的局限性。这样的局限性无法以各自认知体系或认知的不断发展而从根本上得以突破,除非科学或易学认知体系改变其“认知体系的本根”。但这两大认知体系经长期认知实践的检验和所取得的成就,都充分证明了其合理性、客观性和有效性,且这两大本根性认知体系的“认知体系的本根”经千百年的发展已经非常完备。因此,通过改造或完善现有认知体系而突破各自本身的局限性、以使“人类认知存在”得以有根本拓展和改善的路径,不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

通过逐步创构新的本根性认知大体系,创构新的“认知体系本根”,建构探究“人”这一特殊生命存在以及探究“认知”的新的基础学科,并且在不同领域基于新的认知体系本根和基础学科所获得的对人和世界新的认识和理解而发展出新的学科体系,这一有待在2l世纪逐步创构的新的本根性认知大体系,就是被称为“生命慧学”的认知大体系。对科学、易学认知体系新的探究,以及科学的不断发展等,都为这一新的大体系的创构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支撑。

生命慧学的创构,是在深入系统探究“人类认知存在”的基础上,在以“认知体系”的角度对科学和易学的认知体系进行新的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创构的;是在参比和参鉴科学、易学认知体系的基础上来建构;是结合及应用科学、易学认知体系中的相关要素、理论、方法而建构。尽管生命慧学的建构不像科学、易学是经历数百上千年的探索和实践而渐渐形成的,但是它的创构和发展仍将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靠少数一部分人就能完成。

生命慧学创构所取得的初步进展

生命慧学的创构,客观上说尚处于初步提出和刚开始的阶段。生命慧学的创构是在对“人”这一特殊生命存在、对“人类认知存在”这一存在于人和人类社会中的特殊重要存在进行新的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创构的;是在对科学、易学等具有代表性和较广泛影响的认知大体系进行新的探索、研究、比照参鉴中逐步创构的;是汇聚对各类认知体系有深入、系统认识和理解的、有开拓性和创造力的专家学者从多方面探究和创造、在多个领域不断实践、比照和检验中逐步创构的。生命慧学“认知体系本根”部分的创构、完善和发展,伴随着生命慧学主要学科的创建和发展。这是一个庞大的世纪工程。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发展方式、过程和机制,与易学、科学等本根性认知大体系创立、发展、形成的方式、过程都有极大的不同。通过前期的探究和努力,现已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初步进展:

①初步提出生命慧学作为本根性认知大体系的定位,以及这一大体系的主体构成(详见)。

②对生命慧学这一认知大体系的新的“认知体系本根”中五个方面的构成和建构,形成了较明确的思路和定性的阐述。

③初步确立了生命慧学认知大体系的基础性认知体系或基础性学科,包括:对“人”进行探究和认识的生命慧学认知体系(学科);对“人类认知存在”进行新的系统探究的生命慧学学科;探究和建构生命慧学相应的时空结构(生命时空)和数系(生命数系)相关的生命慧学学科。

④开启了生命慧学这一本根性认知大体系部分重要学科的建构,在与人、人类社会和自然相关的重要领域,初步形成和提出了相关生命慧学学科(即关于不同领域的生命慧学认知体系)的建构思路和部分重要理论和思想,如:生命慧学社会学新学科建构的思想及关于社会文明的新的理论;在经济学领域的生命慧学学科——价值经济学的核心思想的初步形成;生命慧学在医学领域的学科——还原医学的初步建构;生命慧学在心理学领域的学科——生命慧学心理学的初步建构;生命慧学探究自然的重要学科——全球整体气候环境生态学的初步建构。

⑤通过对宇宙生命存在新的解读和对“人类认知存在”全新的探究和发现,生命慧学初步实现了以生命存在的本质——“有序”存在和核心构成要素——“认知”的新的发现和认识为基础,以“认知”将与人的生命存在相关的诸多存在内在关联,将人、社会、自然(地球大生物圈)一体关联。初步形成了生命慧学这一认知体系对所探究和认知的“存在”的生命化的“构造机制”(整体化、内在关联化、生动化的“构造机制”)。对所探究的存在的“构造机制”是构成“认知体系本根”的五个方面的其中一方面。生命慧学认知体系对所认知的存在的不同于科学、易学等其他认知大体系的“构造机制”的初步形成,对生命慧学这一新的认知大体系的创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命慧学认知大体系的枢纽性学科(认知体系)——还原医学的创建以及取得的多方面的发现和进展

基于对科学和易学从“认知存在”的角度所进行的新的探究;基于对科学认知大体系的医学领域的学科——现代医学,以及对易学认知大体系的医学领域的学科——中医学(中华传统医学),从认知体系的构成、核心思想及认知实践等方面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基于对宇宙生命存在和人这一特殊生命存在、以及对人所存在于其中的现今人类社会和自然(全球气候环境生态)新的探索和研究,我们明确提出在21世纪创建和发展继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两大主流医学之后的第三大主流医学,现初称之为“还原医学”。还原医学是生命慧学认知大体系在医学领域的认知体系(学科)。以“认知体系本根”而言,还原医学就是生命慧学医学,现代医学即为科学医学,中医学为易学医学。

正如生命慧学认知体系的创构需要对科学和易学进行全新的探究和有效的参比、参鉴及有机内化,还原医学(生命慧学医学)的建构不但要以生命慧学“认知体系本根”为基础来系统创新和发展,还需要对现代医学(科学医学)和中医学(易学医学)进行全新的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有效参比、借鉴,以及以特定机制或模式进行有机结合。

在还原医学开始创建的初期,我们提出如下初步的建构思路:在上述前期基础性工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充分参鉴和内化中医学这一医学体系的核心思想、思维方式和重要的理论及方法,作为建构还原医学体系的内在“结构框架”和形成还原医学重要思想的主体参考和重要依据;创造性地充分参鉴、借助和结合现代医学相关的方法、手段、理论和成果,作为还原医学相关理论、思想、方法、技术、产品等创建和开发的重要参考和依据;有效吸收和借鉴自然医学、能量医学和身心灵医学(整体)等新兴的医学分支或新兴疗法的新理论、思想和方法、手段。再以上述过程为重要基础,用创新性的机制和模式,打造还原医学研究及创建的新型平台,有效汇聚创造力量和创新资源,逐步创造出和建构起还原医学的核心思想理论体系、方法体系以及实践和应用体系(包括技术、产品、服务开发体系、推广应用体系等)。

还原医学的创建和发展将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是一个需要汇聚成千上万不同领域学者、认知者,从多个方面系统探索、全面推进、整体建构的庞大工程。前期的工作和取得的初步进展仅是创建和发展这一长期过程的起步,是这一庞大工程的开始。前期初步取得的进展包括:(1)关于生命存在的新的思想和认识;(2)关于人的生命存在的新的认识,提出反映人的生命存在的新的理论模型(认知图景);(3)提出对人生命的状态进行新的定义和表征的思想;(4)提出对疾病进行新的分类的思想;(5)初步提出关于“生命还原性”的相关理论和思想;(6)提出“生命熵”相关理论、原理;(7)提出人的生理本体与心理本体相互联系的化学信息模型;(8)提出人生命本体中“广义内分泌存在”的相关理论;(9)以科学的物理数系和易学的自然数系相结合的机制,创构出应用于还原医学体系的过渡性准“生命数系”的相关思想;(10)还原医学理论体系中对时、空、性(属性)的新思考;(11)初步提出基于现代医学、中医学、还原医学的三维诊病体系的理论和方法;(12)初步形成还原医学新疗法的系统开发思路;(13)提出还原医学新药学理论创建的相关理论思想;(14)开发出对植物药药性改性或修饰的生物转化技术等多项还原医学药物开发生产新技术;(15)生命慧学相关重要理论和思想,如“生命场域”、具有物质属性的“超微观弦子体”、“生命存在的三元表征”等在还原医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初步应用。

有效创造和提供人本价值、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人本价值需求的新兴大产业——生命智慧产业(大生命健康产业)的开创的前期进展

在探索生命智慧和刨构生命慧学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对“人”的新的认识,形成了对人存在的社会的关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需求属性等对人的影响的认识。过度物化和外在化的社会需求属性直接物化着人;过度物化的需求将人真正的基于人本价值的体现和实现的需求遮蔽或扭曲,这样的需求对人的根本利益产生着内在的损害。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内在的开始觉醒和不断认识到过度物化、外在化的需求对人和社会危害性,以及生命教育对人本价值需求的启萌和引导,都推动人本价值需求(即人对健康、快乐、爱、审美及价值实现五方面的需求)逐渐兴起、逐步增长。在外在的物质和文化产品服务大量需求的基础上,人本价值需求的增长,将拓展出全新的社会需求空间,促进直接生产和提供人本价值的产业的兴起;这类产业的兴起,又可促进人本价值需求的发展。

生命慧学在社会学、经济学、医学等学科的建构和相关理论思想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复兴,以及相关产品、技术、服务的不断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将为直接满足人本价值需求的新兴产业的开创,供应良好的支撑和推动。这样的新兴产业,我们称之为“生命智慧产业”,将是一种汇聚百业而打造全新的人本价值、联动千企而进行系统的价值创造和经营、深刻惠及万众而永续发展的美好事业。

通过前期的相关工作,目前已从整体规划、相关理论建构、产业经营模式、新型相关产品、技术、服务开发等方面取得了较好进展,为这一新兴产业的开创系统构建了优势独具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