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

教学设计的性质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第1篇

1设计思想分析

本案例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在建构主义教学观、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和主体教育观的指导下,以实验和网络为交互平台,创设真实的情景,把“”的知识“包装”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落实三维目标。在预设中,突出变废为宝、组装微型实验仪器,把“观察与思考”转化为“活动与探究”,并设计开放性的思考题,引领学生进入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成式课堂。

2 教材分析

新课程,新标准。《课程标准》和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节课提出了三维目标,即了解硝酸的性质,形成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知道硝酸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体现了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结果的关系。

初中《科学》中明确指出,硝酸是一种强酸,且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介绍了酸的通性。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从氧化还原反应和物质的特性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硝酸的强氧化性、不稳定性,进而以工业制硝酸为背景,引出不同价态的氮元素之间的转化,这样做是对初中内容的深化和完善。不仅能巩固《化学1》中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等概念,也为《化学2》形成元素概念和元素周期律提供感性材料。体现了新教材对知识的“螺旋上升”的编排特色。

3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认识到硝酸是一种强酸,具有酸的通性,知道从物质的属性、氧化还原反应和物质特性三大角度走进物质,能用已学的基本概念分析、解决问题,已基本具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有:(1)认为活泼金属与硝酸反应,还原产物为氢气;(2)对铜和稀硝酸反应起时观察到的红棕色气体,误以为还原产物是二氧化氮等。学生遇到问题时,可能会自主思考,或合作探究;可以查询资料、进行理论推导或实验探究;也可进行类比学习、对比学习、归纳学习等。

4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认识硝酸的化学性质;

(3)知道硝酸的工业制法,形成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知识网络。

4.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硝酸的性质,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历程。

(2)通过网络搜索、网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根据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进铜和浓硝酸的实验,感悟实验就在我们身边与实验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4.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硝酸化学性质的探究,感悟科学精神的核心是质疑、崇实、探索和求真, 养成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勇于创新、勤于动手的态度。

(2)通过硝酸的用途、工业制法和学以致用,关注化学的运用和科技的发展,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

5教学重难点

重点:硝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用探究的方式,认识硝酸的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6 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应用了对教学资源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对硝酸氧化性的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策略、对学习过程和结论的多元评价策略等。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进行信息情景设计、网上搜寻和播放实验录像;采用组装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教学。

7课前准备

(1)学生复习酸的通性和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以及浓硫酸的性质。

(2)教师深入了解教情、学情,有的放矢地做好多维的、弹性的预设。

(3)教学场所是有多媒体的电脑教室。

(4)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如下:

[随堂实验]:2支内放有铜丝的一次性针筒、10 mol・L-1的浓硝酸和1.0 mol・L-1的稀硝酸(分别放在从医院回收附有胶塞密封的小药瓶,如青霉素瓶)、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2个胶塞。

[演示实验]:1瓶浓硝酸、1瓶浓盐酸、1瓶紫色石蕊试液、1瓶久置的硝酸、1支试管。

8教学过程

8.1情景导入,从生活走进化学

[学生] 以“硝酸的用途”为关键词,网络搜索。

互相交流结果,了解硝酸的用途。

[教师导课] 硝酸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让我们探究硝酸的性质。

设计意图:网络资源是信息容量很大,信息速度也很快,它包容了生活、生产和新科技的所有信息。网络把学生的生活时空大大地拓展,从更广阔的生活时空走进化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8.2自主学习,激活元认知

[自主活动一] 实验桌上有一瓶浓硝酸。请通过观察、查阅资料(主要是网络和课本)或简单实验找出硝酸的物理性质。(过程和结果略)

[自主活动二] 请同学们回忆、整理已学过的硝酸的化学性质,并用一种代表物写出离子方程式。

[已有知识]

(1)使指示剂变色: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3)与碱发生中和反应:H++OH-=H2O

(4)与碱性氧化物反应:2H++CuO=Cu2++H2O

(5)与某些盐反应:2H++CO32-=H2O+CO2

[板书]一、物理性质:无色、挥发性的液体

二、化学性质: 1. 酸的通性

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水平和潜能,确信他们完全能胜任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8.3合作探究,构建新知识

[教师演示] 往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学生]观察现象:溶液颜色先变红后褪色。

产生困惑,形成认知冲突。

联想推理:

学生甲: 假设1. 与次氯酸类似,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学生乙:假设2. 与二氧化硫类似,浓硝酸与石蕊形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等……

设计实验方案,互评:

假设1方案:

学生甲:铜与硝酸反应;

学生乙:碳与硝酸反应;

学生丙:硫酸亚铁与硝酸反应……

假设2方案:把褪色的溶液加热,观察是否恢复红色。

[教师演示] 在试管口套上气球,把褪色的溶液加热。

[学生] 观察现象:溶液没变红而是变黄。

产生困惑,再一次形成认知冲突。

[教师出示] 一瓶久置的硝酸。

[学生]观察、比较、推测原因。

进行结果分享、互评。(教师适时作出评价)

[播放] 硝酸受热分解的实验录像:

[学生] 描述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判断:假设2失真。

困惑:硝酸真的具有强氧化性吗?

[板书]2.不稳定性(具体略)

[教师层启] 大家俨然是小科学家了,硝酸是否具有强氧化性呢?大家设计的共同出发点是取还原性弱的物质与硝酸反应。大家思维开放、活跃、有创意,但课堂上准备的药品和仪器是有限的(展示随堂实验的药品和仪器)。我们先制定一个可行的实验步骤吧。

[师生合作] 步骤:(1)把内放有铜丝的一次性针筒直接插入小药瓶的胶塞,吸取0.5 mL浓硝酸(或稀硝酸),拔出后立即将针尖插入胶塞,以防漏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2)拿去胶塞,再往针筒里吸蒸馏水至2.5 mL(注意与前者反应剧烈程度的比较),插上胶塞,观察并记录现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把针筒倒立,拿去胶塞,往针筒里吸入适量空气,观察并记录现象。

(4)最后,往针筒里吸入2.5 mL的氢氧化钠溶液,将针尖插入胶塞。

[生生合作] 两人一组,同时进行浓、稀硝酸的对比实验并记录现象。

[学生甲] 铜与稀硝酸反应,观察到的也是红棕色气体,其还原产物也是NO2。

[教师] 学生甲事实求实的治学态度值得发扬。为什么学生甲的实验现象与其他同学不一样?

[学生] 讨论,交流。

一致认为:在实验前未把针筒的活塞压紧,筒内尚留有空气。

[学生甲] 那还有更好的装置吗?

(在此,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自己的关于装置改进方面的见解,这又是一次课堂生成的好机会,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如可把它处理为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化学实验不仅对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而且现象直观、真切、说服力强。在教学中,笔者回收了医院里的一次性针筒和带胶塞密封的小药瓶,变废为宝,积极进行实验改进,把铜和硝酸的反应“观察与思考”改为“活动和探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了新知识。由于针筒和小药瓶密封性能好,本实验几乎实现了零污染,是环保教育的好素材。

[问题解决] 硝酸是一种氧化性很强的酸,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金、铂除外)反应,为什么可用铝制容器或铁制容器储存和运输?

[学生] 查阅课本,得出答案。归纳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规律:

⑴ 几乎能与金、铂外的所有金属反应, 一般情况下: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2;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为NO。

⑵ 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

⑶ 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板书]2. 强氧化性

(1)与不活泼金属的反应(略)

[学生] 网络搜索关键词:碳与浓硝酸反应

观看网络动画: 碳和浓硝酸反应

[生生合作] 观察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板书](2)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略)

[学生] 书写假设1的方案3―硫酸亚铁与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3)与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三大强酸的性质和用途的比较。

交流、汇总。

设计意图:利用比较性组织者把新知识通过已有知识的桥梁作用,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形成有意义的新知识。

[教师]顺势指出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是如何制备硝酸?请思考课本中的问题解决,总结硝酸的工业制备原理,知道硝酸的工业制备流程。

[学生] 思考、讨论、交流、补充。

[板书] 三、硝酸的工业制备(略)

设计意图: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整和课程资源,实践“用教材教”,突破传统元素化合物教学的物质中心模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把“”的知识置于真实的情景中“包装”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自主、一层层揭开“包装”,经历获取真知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成功后的喜悦。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探究学习是一种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方式。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笔者采用了实验录像、动画实验和随堂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课堂效率。

8.4合作总结,促进学后反思

[教师启迪] 硝酸的性质主要有哪些?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获知的?今后,我们将如何更全面地学习物质的性质?

[生生合作] 从方法和知识上对课堂进行梳理:

(1)硝酸的物理性质:看一看、闻一闻、查一查、试一试

(2)硝酸的化学性质

1)从物质的属性角度

2)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

3)从物质特性角度

(3)硝酸的工业制备

1)制备原理

2)制备流程

设计意图: 反思使人进步。探究式学习后,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学后反思,不仅能及时地落实知识点和学习方法,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8.5学以致用,从化学走向生活

[学生] 阅读资料,解释现象,交流看法。

2005年12月14日下午1点左右,一辆运载着48 t浓硝酸的槽罐车在途经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北环西路庄桥段时,突然发生泄漏,不断有黄色的烟雾冒出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马路旁靠近黄烟的植物已经出现腐蚀现象,叶子被熏得枯黄。而距事发地点不远处就是村庄。接警后,市消防、公安、环保、安监等部门启动了化学危险品紧急处置预案。50余名消防队员迅速赶到了现场。

(1)记者看到的黄色烟雾,是烟还是雾?

(2)观察硝酸的颜色,为什么"烟雾"是黄色的?

(3)马路边上的植物出现腐蚀现象,叶子被熏得枯黄。推测硝酸具有什么性质?

(4)假如你是消防队员,将启用什么紧急处理方案?

9板书结构设计

参考资料:

[1]卢建筠主编.《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2004,5.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第2篇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在高考中这部分内容所占的比例由原先的15 %提升至今的20 %,显然是加大了该部分知识的考核。但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显得散乱无章,学生易学易忘,难以掌握和应用。在高三复习课中,如何打实学生基础,如何构建知识体系,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是新课改复习课中要解决的新问题。本文以“镁、铝的性质”为例做了一些尝试。

1基础知识梳理

教师: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粉末,一瓶是Mg粉,另一瓶是Al粉,如何鉴别它们?

生1:任取一瓶粉末少许,加入NaOH溶液中,若有气泡生成的是Al粉。

生2:任取一瓶粉末少许,加入水中并加热,若有气泡生成的是Mg粉。

生3:任取一瓶粉末少许,加入浓硫酸或浓硝酸溶液中,若有气泡生成的是Mg粉。

生4:各取粉末少许,分别加放到等浓度的盐酸溶液中,产生气泡快的是Mg粉。

生5:各取等体积的粉末,称量其质量,密度小的是Mg粉。

……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通过此题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Mg与Al的性质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当鉴别或分离两种物质时,我们往往利用其性质的差异来进行。

投影:镁、铝主要的化学性质(见表1)。

过渡:有了以上基础知识,你能否解决如下问题呢?

投影: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用化学方法分离Mg粉和Al粉流程图。

请回答:

(1)试剂A、B分别是什么物质?能否过量?

(2)请写出图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3)试剂B能否用稀盐酸代替?

(4)题中涉及到哪些含铝化合物?除此外还有哪些物质?你能画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吗?

学生:先独立完成,后交流讨论。

[投影]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见图2)

教师:在复习碱金属时,我们已经知道,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体系,可按“金属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主线进行构建。可由于铝盐有两种,所以在铝及其化合物转化变化中就构成了多个“铝三角”。熟练掌握这些转化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解决一些问题。

练习:下图中,A、C是工业上用途很广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B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H是一种耐高温材料,I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其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图3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没有列出)

请按要求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4)工业上由H制B的条件是___________。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讨论。

[投影]学生答案

教师:点评解题思路,强调书写的规范。

设计意图:由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繁琐难记,许多学生在学习时往往易挂一漏万。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如何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是高三第一轮复习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将基础知识设计成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高效调用相关知识,从而自我检测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的设计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还将知识串成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掌握。

2重、难点探究

探究1: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镁的金属性强于铝,你能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吗?

生1:将Mg条和Al条分别放入盐酸中,看哪个反应快。

教师:不错,思路正确。但这样的答案漏洞太多,你能完善它吗?

生2:将相同表面积的Mg条和Al条分别放入等浓度的盐酸中,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从而比较Mg和Al的金属性强弱。

教师:回答得很好!可是在具体实验操作中,只通过观察气泡的产生速率就得出结论,不能让人信服。若两种金属的活泼性相差不大,产生气泡的快慢并不明显,那又怎么办呢?你能根据已学知识设计装置来准确比较反应的快慢吗?

生3:用气球套住两个试管口,通过观察气球鼓起程度来判断产生气体的快慢。

生4:还可用注射器代替气球,能从定量的角度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

生5:用排水法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也行。

生6:还可测定溶液pH的变化来判断。

……

设计意图:镁、铝与酸反应的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在实验的探究过程中,整合了化学实验方法、化学反应速率比较、溶液的pH等有关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在必修与选修中纵横驰骋,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也从表面进入到深层,考虑问题的角度从定性考虑发展到定量思考。

教师:以上实验方案的设计反映出同学们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活跃。请同学们思考,Mg与Al会与下列盐溶液反应吗?反应的结果能比较出Mg与Al金属性强弱吗?

探究2:Mg、Al与盐溶液反应

学案: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可能的实验现象,并由实验现象推测可能的结论和解释。

教师:演示上述实验

学生:交流完善上述表格。试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设计意图:镁、铝与盐溶液反应是镁、铝与酸反应的拓展,该部分知识常出现在高考题中。该部分知识涉及到盐类水解、金属置换等知识,学生面对的是认知复杂的情境,在解决过程中,需要调动更多的知识,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因此该探究内容的设计就是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另外,这些实验在教材中并没有出现,因此在复习教学中很有必要演示这些实验,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避免“纸上谈兵”。

3学以致用,解决具体问题

练习:

1.某学习小组用图4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1)A中试剂为___________。

(2)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_____。

(3)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中滴加足量试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外,还应__________。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5)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测得氢气体积b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2.某课外小组对一些金属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

(1)表3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按反应类型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

(2)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实验分离出的溶液,两极产生气泡。持续电解,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还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解释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可用铝与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反应。

①用铝与软锰矿冶炼锰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_______。

②MnO2在H2O2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若将适量MnO2加入酸化的H2O2的溶液中,MnO2溶解产生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设计意图:这两个练习题全选自近年的高考题,通过对典型习题的深入分析,促进学生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有效避免“题海战术”,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4教学反思

4.1以精心设计的问题来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学生提高能力的基础,是分析、解决问题的依据。在平时教学中,要全面落实课标的各项要求,切实打好学生的基础。可是,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较为零乱,在复习课中若让学生单纯去记忆和书写有关反应的方程式,就把学生引入到死记硬背的路子上去,学生写起来不情愿,记起来不积极,教学效果很差。并且学生即使记住了有关反应的方程式,遇到具体问题时,无法将他们所记的基础知识和具体试题情境相联系,只能“望题兴叹”。因此,在教学中可通过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练习中掌握基础知识,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单纯地写、枯燥地记的低效率学习。

4.2以元素化合物为基础整合各模块知识

纵观这几年高考化学试题,可以看出现在的高考试题完全打破了传统知识板块的界限,将中学化学中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与化学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化学计算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这种综合度高的试题,必然产生较高的陌生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更高。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基础,有意的整合其他各类知识,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看待他们曾熟知的知识点,加大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深度。如本节课中通过气体体积的测定,整合了化学反应速率、溶液中离子浓度、盐类水解等知识,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认知。

4.3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而实验题却是高考中学生失分的主要题型。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平时课堂上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理解太少,对许多实验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欠缺,更缺少的是如何在实验探究中发现新问题。本节教学设计中通过两个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死记硬背实验现象的学习形式转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新型学习形式。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第3篇

本节课在教学菱形的性质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借助图片、实物模型,通过具体的操作,观察、猜测、验证,获得知识,注重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菱形的性质探索出来之后,在应用性质解决问题时,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再组织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想法,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地位与作用

四边形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它的用途和作用举足轻重。而各种四边形在外形、本质上也各具特点,因此它是平面几何中研究较多的一类,教材把对菱形的研究也列为重要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菱形的概念及菱形的性质,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矩形之后的学习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为以后学习几何知识作必要的知识储备,本节课渗透了“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

三、教材内容与教材处理

本节课主要学习菱形的概念及性质,为了使学生便于感受、理解和掌握概念的产生和由来,我们可以借助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实物“晾架”、或学生熟悉的图片,让学生在欣赏、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发现菱形的特点,再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动手度量、折叠、旋转、类比等活动,归纳总结出菱形的性质,使学生加深对菱形与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辨别。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了平行四边形、矩形的概念及性质,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对于菱形的性质,学生完全可以通过折叠、旋转、测量、证明等方法得到,但对于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区别与联系,还需通过多种方式辨析。为此,在揭示了菱形的概念及性质之后,再通过练习,让学生加以辨析,以达到灵活理解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菱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理解并掌握菱形的两条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菱形的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观察推理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2)根据菱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欣赏观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归纳总结,感受身边的数学,感受合作学习的成功,培养主动探求、勇于实践的精神,同时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对称美,激发学习数学的激情,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重难点

重点:菱形性质的探求。

难点:菱形性质的探求和应用。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探索一:菱形的定义

1.观察下列图形,说说这些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2.用实物模型演示,观察菱形的相邻边。拉、压“上图一”的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证实自己的判断――邻边相等。

3.播放菱形的形成课件:平移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使它与相邻的一条边相等,就得到一个菱形。

4.引导学生给图形起名,得出菱形的定义。

(二)探索二:菱形的性质

猜想1: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吗?为什么?

猜想2:菱形除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外,还具有哪些自己独有的性质?

(三)验证猜想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菱形的纸片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它类比矩形的性质,看看菱形具有哪些性质,得出结论后,把自己的做法和结论与大家分享。

(这里可以用折叠重合、测量、证明等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鼓励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同学们交流完自己的想法之后,再要求学生规范地归纳出菱形的性质,培养思维的严谨性。)

(四)探索三:菱形的面积公式

菱形的面积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底乘以高,还可以用二分之一的对角线的积去求,这里的重点放在对“菱形的面积等于二分之一的对角线的积”的推导,让学生发现:只要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它的面积就可以用二分之一的对角线的积去求。

(五)理解应用(让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展示、互动质疑)

1.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8 cm和6 cm,求菱形的周长。

2.在任意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且AC=18,BD=10。问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多少?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3 cm的菱形,其中对角线BD长10 cm。

(六)当堂检测(检测情况,形成反馈)

1.已知菱形的周长是12 cm,那么它的边长是 。

2.如下图菱形中,若∠ABC=60度,一条对角线长分别为8 cm,则菱形的面积是 。

3.把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部分ABCD的形状是什么形?请证明。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何收获?还有哪些困惑?

八、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亮点:

1.本节课的设计符合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

2.注重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的获取都是由学生自己观察、猜测、验证、归纳整理,从而获得知识,再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金属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107

一、设计理念

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着手,依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要求,构建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学生身心发展为起点,从生活实际出发,制订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树立自信心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及策略。从化学课程的特点出发,在实验中联系生活,在生活中提出教学内容,制订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的教学设计,将知识点与社会生活生产紧密结合,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内涵,充实教学内容,坚持“STS”的教育理念。

二、教学背景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就本节课内容明确要求:能说明、会表示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和金属与酸的反应,并会判断置换反应,学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

2.教材分析

《金俚幕学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的内容,在通过课题1了解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合金概念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金属的化学性质:回顾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重点介绍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以及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3.学生分析

知识水平分析:学生已有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的基础,了解常见酸的概念,已掌握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有利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总结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

认知水平分析:本课题安排在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2课题,学生处于对化学知识的初步探索阶段,虽已有上册知识打下的基础,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系统化,教师应在教授学生知识点的基础上,偏重于帮助其建立正确的唯物主义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回顾已学的知识,充分回忆和掌握铁、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能利用置换反应解释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联系相关的生产生活实际,学会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能进行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实验设计,掌握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及其反应原理;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了解常见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3)学习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并获取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3)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唯物主义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

1.导课

[教师]展示漫画故事:《真金与黄铜》。

[学生]听漫画故事,产生疑问:为什么黄铜害怕遇见盐酸?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出课题――《金属的化学性质》

2.复习

[教师]投影A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提示学生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且进行指导纠正。同时引导学生根据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现象与反应难易程度,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相关实验,比较出镁、铁、铜的活动强弱:镁比铁强,镁比铜强。并完成表格(参见表1),回忆、记录、巩固知识点。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相关知识,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初步掌握判断金属活动性差异的方法,并引出新课程的学习内容。

3.活动与探究

[教师]投影B组:金属与稀盐酸的反应。

[教师]演示镁、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并要求学生完成表格(参见表2)。

[学生]观察到镁、锌、铁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且反应剧烈程度不同,但铜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同时完成表格的填写。

[教师]根据镁、锌、铁、铜与稀盐酸的反应现象,让学生试猜想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现象。

[教师]投影C组:金属与稀硫酸的反应,并要求学生完成与B组实验相同的表格。

[教师]提示学生按操作规范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巡视、指导实验,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展示探究结果。

[学生]小组实验,完成表格。讨论、交流,小组代表描述实验现象及结论,书写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自主探究,在操作与思考的活动中实现三维目标。

[教师与学生]欣赏课本图8-12: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

[学生]观察图片,探究出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镁>锌>铁>铜,思考、讨论得出结论:金属可分成能与酸发生反应和不能与酸发生反应两类。

设计意图:营造轻松、和谐的探究氛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相关结论。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第5篇

在新课程教材中,有的内容会在必修和选修中同时出现,但是承载的功能不同。处理这部分内容时,要考虑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课程的阶段性和发展性,体现课程不同模块的层次要求。“乙醇的化学性质”在人教版必修2和选修5中两次出现。表1从课标要求、教材呈现内容方面进行了比较。

鉴于“乙醇的化学性质”在必修和选修阶段的不同要求,必修阶段学习乙醇化学性质时,一般都会与生产生活进行密切联系。选修阶段,课程要求突出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要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学好这一课,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同时乙醇也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性质的桥梁,在有机物的相互转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高。它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高中有机化学学习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通过必修2乙醇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乙醇的基础知识,同时学生经过高中有机化学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初步确立学习有机化学的思维方式――结构决定性质,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实验探究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本节课的很多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紧密,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第一,了解醇类的分类,能区分芳香醇、酚类。第二,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从乙醇类比迁移到其他醇类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本节课突出表现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从乙醇分子的结构入手,分析其性质。让学生在掌握乙醇的学习中,应用提升,从乙醇类比迁移到其他醇类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启发学生分析产生实验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的联系。培养学生从多方面认识事物的能力。通过乙醇性质类比迁移到其他醇类的性质的学习,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1.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2.教学难点:由乙醇的化学性质类比迁移到其他醇类的性质。

3.难点的突破: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让学生掌握在乙醇的化学性质学习中,由乙醇的化学性质类比迁移到其他醇类的性质。进而掌握其他醇类的化学性质。

五、教法分析

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原理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乙醇消去反应的实验改为探究实验,设计方案进行乙醇消去产物的验证。

2.情境激学法:展示多种醇类应用的图片,通过大量醇类物质,激发学生对这一类物质而不是某种物质的关注。承接了必修教材,体现化学的社会价值。

3.类比迁移法: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学习中,由乙醇的化学性质类比迁移到其他醇类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见文后图表)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1.本教学设计“瞻前”与“顾后”,尽力体现新课程理念。本节课较好地实现了从必修阶段“关注乙醇的性质和应用”向更加“关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转变,突出化学学科“结构决定性质”的重要特点和学科思想。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教材分析和设计思想

人教版新教材《化学1(必修)》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是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的第一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当体现自己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高中元素化学学习也应起到引领作用。由于新教材新颖的编写思路和传统教材大相径庭,目前发表的相关教学设计很少。对于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研究就更鲜见。

本节教材在编写思路上延续了第二章分类法的思想。分门别类地对金属发生的反应进行了介绍,总结出了金属的一般化学性质和特性。在具体介绍金属的某一化学性质时,又运用了比较的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金属性质间的异同,从而认识金属性质间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教材这样的编写思路。无疑也对元素化学第一课的教学提出了要求和指明了方向:要通过具体的金属元素化学教学,让学生学会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做好衔接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要通过化学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

2教学目标

在初中已有的金属镁、铁与氧气反应的基础上,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预测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再进行实践,让学生成功体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通过铝和氧气燃烧反应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学生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通过提出铁粉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深入探究问题,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和享受解决问题的快乐。

通过验证含铁吸氧剂具有吸氧能力的方案设计和实验探究,体验合作学习,激发探索的积极性。

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代表元素与氧气反应的学习,体验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等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3教学过程实录

3.1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准确定位元素化学认知起点、认知特点

[情境导入]环顾四周,有哪些金属制品?

[学生]铁制品,比如说铁架台,铝制品,比如说铝合金窗框……

[教师]这些金属制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有何变化?

[学生]比如说铁,会生锈。

[教师]铁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的共同作用。

[教师]许多金属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被氧气腐蚀,那么。这些金属被氧气腐蚀的难易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生]金属的活动性。

[投影]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

[教师]今天我们将从大家熟悉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选择四种金属――Na、Mg、Al、Fe。较深入地研究它们和氧气的反应。

[投影]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研究的金属中,哪种能够燃烧?

[学生]铁、镁

[教师]镁在什么条件下燃烧?

[学生]空气中点燃。

[教师]有何现象?

[学生]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投影]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图片

[教师]铁在什么条件下燃烧?

[学生]氧气中点燃。

[教师]有何现象?

[学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投影]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图片

[投影](边结合上述对话,边投影板书)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引入,亲切自然,过渡到学生熟悉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再选择代表金属学习。一方面注重衔接教育,另一方面也向学生介绍了整个高中元素化学的一个重要学习特点。在一群有联系的元素中,选择一个或几个代表元素进行详细地研究。然后通过演绎,使知识增殖,扩大规律性知识的应用范围。)

3.2初识金属钠,成功体验理论指导实践的快乐

[教师]下面来研究金属钠,钠能燃烧吗?

[学生]能燃烧。

[教师]你是如何预测到的?

[学生]钠比镁、铁活泼,镁、铁能燃烧。所以,钠能在空气中燃烧。

[教师]让我们先认识一下钠,从试剂瓶标签上能获取哪些信息?

[学生]易燃,不能遇水,需保存在煤油中。

[教师]让我们取一块钠出来试试。请一位同学上来仔细观察,并及时向大家汇报。

(大家推荐了一位同学)

[演示实验3-1]取一小块钠,吸干表面煤油后,用小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表面的光泽和颜色。

[学生]银白色金属。

[教师]你再仔细看看。

[学生]又变暗了!

[教师]原因是什么?

[学生]钠和氧气反应了。

[教师]Na很活泼,和空气中氧气在常温下就能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钠(Na20)

[投影]4Na+02=2Na20(常温下,白色固体)

[教师]加热,钠会燃烧吗?

[演示实验3-2]取一小块钠,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中,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学生]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后,很快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

(请该学生拿着玻璃管,给其他同学观察燃烧产物。)

[教师]这种淡黄色的固体是过氧化钠,关于产物的论证,我们会在其他课时再进行。

[投影]2Na+02=Na202(加热燃烧,淡黄色固体)

[教师]让我们把钠的性质再归纳整理一下。

[投影]

(设计意图:会看商品说明书是学生应当养成的生活习惯,观察钠试剂瓶的英文标签,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钠极其活泼,基于安全考虑,初次学习不宜安排学生分组实验。请同学代表近台观察,拉近了师生距离。且能有效缓解演示实验的一些不足。将教材中钠燃烧实验进行改进,增强了可观性,更适合演示。)

3.3深入研究铝。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教师]铝箔能不能燃烧?为什么?

[学生]能燃烧,因为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铝排在镁和铁之间。

[教师]太棒了,非常好的逻辑推断,动手试试。

[学生实验3-1]用镊子夹住一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教师]有何现象?

[学生甲]铝箔呈红热状,离开火焰后很快恢复原状。

[学生乙]铝箔熔化了,但没有滴落。

[教师]为什么没有滴落?

[学生乙]不知道。

[教师]铝箔熔化成液体,应该滴落,不滴落的原因是被表面的一层膜兜住了,这层膜是什么物质?

[学生]氧化铝。

[教师]氧化铝薄膜能将熔融的铝兜住,说明氧化铝有何性质?

[学生丙]氧化铝熔点比铝高。

[学生丁]氧化铝很致密。

[教师]铝箔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能不能说明铝箔就不能燃烧?

[学生]不能,应该在氧气中再试试。

[演示实验3-3]取一片铝箔,一端固定一根火柴,另一端用镊子夹住,引燃火柴,等火柴快熄灭

时插人收满氧气的集气瓶(瓶底放一些水)中。

(由同学结合初中铁丝燃烧实验,提出该实验方案以后进行。)

[实验现象]火柴燃烧很剧烈,但燃烧结束后,铝箔完好如初。

[教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铝箔在空气中和氧气中均不能燃烧?

[学生]是铝表面上有一层致密的氧化层保护膜,阻止了铝的燃烧。

[教师]如果将铝箔表面打磨,破坏其表层的氧化膜,结果又将如何?

[学生实验3-2]取一块铝箔,用砂纸小心打磨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打磨,提醒学生合作。)

[教师]有没有燃烧?

[学生]没有燃烧。

[教师]没有燃烧,但和刚才有无差异?

[学生]熔化得比刚才更快。

[教师]可以预见,在氧气中应该反应得更快,会不会燃烧呢?

[演示实验3-4]取一片小心打磨过的铝箔,一端固定一根火柴,另一端用镊子夹住,引燃火柴,等火柴快熄灭时插入收满氧气的集气瓶(瓶底放一些水)中。

[实验现象]不燃烧。

[教师]还是不能燃烧,怎么解释呢?

[学生]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很快又生成了新的氧化膜,有效保护了内层金属,从而不能燃烧。

[教师]致密氧化铝薄膜的存在,使得铝箔无论是打磨、不打磨,在空气或氧气中均不能燃烧。

[教师]那么,铝是不是真得就不能燃烧呢?前几天,我在准备上课材料时,无意中发现人民网上有一则新闻,一下子激发了进一步探究的热情。

[投影]铝粉燃烧相关新闻:江苏沪宁城际铁路房屋坍塌事故系铝粉燃烧爆炸造成

[教师]这是在工地上的情况。在我们这样的环境中,铝粉能燃烧吗?现有铝粉、酒精灯、镊子、棉花等物品,请设计铝粉燃烧的探究实验方案。

[学生]用镊子夹住棉花,在棉花上蘸上一些铝粉,再用刚才相似的探究方案研究。

[教师]方案很好,但愿能成功。

[演示实验3-4]用镊子夹住一小团脱脂棉,脱脂棉上蘸上一些铝粉,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棉花能安静地燃烧,铝粉不燃烧。

[演示实验3-5]用镊子夹住一小团脱脂棉,脱脂棉上蘸上一些铝粉,在酒精灯上点燃,并立即伸人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瓶底放一些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铝粉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学生]哇,终于燃烧起来了! (情不自禁热烈鼓掌。)

[教师]该实验能很好地说明铝粉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吗?

[学生]不能,也可能是棉花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教师]需要再做什么实验作进一步地证明?

[学生]棉花在氧气中燃烧。

[对比实验]棉花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燃烧较剧烈,没有火星。

[教师]实验表明蘸上铝粉的棉花燃烧时火焰是棉花在燃烧。火星是铝粉在燃烧。

[教师]铝箔在氧气中不能燃烧,铝粉在氧化中能燃烧。怎么解释呢?

[学生]铝粉颗粒小,与氧气接触面积大,反应更快,以至于燃烧。

[教师]实验从另一方面也表明,氧化膜的保护不是绝对的。天然生成的氧化膜的抗氧化能力还不够强。在实际使用中,还需要对铝的表面进行处理。人们是怎么做的呢?请看P45资料卡片。

[学生]阅读资料卡片:铝的氧化膜。

[教师]铝粉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反应本身能不能加以利用?它可能有何用途?

[学生]可以利用反应放出的热和耀眼的白光。

[投影]铝粉在照明弹、燃烧弹中的应用(图片略)

[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铝的燃烧反应的实验探究过程,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对比法,条件控制法等,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

3.4再次研究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一样重要

[教师]铝箔不能在氧气中燃烧,铝粉可以,一下子使我们的视野开阔了。可燃物的形态可以影响它的燃烧行为,进而又想做怎样的实验进一步研究金属与氧气的燃烧?

[学生]可以用铁粉来试试。

[教师]需要做铁粉在氧气中能否燃烧的实验吗?

[学生]没有必要,肯定能燃烧的。应当试试铁粉在空气中能否燃烧。

[教师]铁粉能否在空气中燃烧,老师还未发现文献报道过,值得一试。

[演示实验3-6]用镊子夹住一小团脱脂棉,脱脂棉上蘸上一些铁粉,慢慢靠近酒精灯的外燃,轻轻抖动,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铁粉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学生]哇!象放焰火一样!(情不自禁地欢呼)

[教师]实验再次表明,随着反应物颗粒的减小,铁和氧气反应的速率会增大。其实,铁的这种性质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开始应用啦。再过十几天,就到中秋节快了,大家会发现有些月饼中有一种脱氧保鲜剂,它就是以铁粉为主要物质制成的,能设计一个简单方案证明它确实含铁吗?

[学生甲]烧一下。

[教师]能燃烧就是铁粉吗?

[学生乙]看它能否和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教师]还有其他更简便的方法?

[学生]用吸铁石吸一下。

[演示实验3-7]用吸铁石去吸一包从“元祖食品”中取出的脱氧剂。

[教师]试设计简单实验方案说明含铁脱氧剂有吸氧能力。请大家讨论一下。

[投影]实验用品:大试管,单孔橡皮塞,直角导管,盛有蒸馏水的小试管,脱氧剂。

[学生甲]在大试管中,加入脱氧剂,塞上橡皮塞和导管,将导管插入到蒸馏水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学生乙]不应当加热,脱氧剂在食品中脱氧时也没有加热,而且,在加热情况下,即便脱氧剂吸氧了,由于气体膨胀也有可能有气泡产生。

[教师]那你打算如何改进?

[学生乙]只要不加热,其它一样,观察导管中是否有水柱形成。

[学生丙]将导管先插入水中,然后再接上盛有脱氧剂的试管,这样效果应当更好。

[学生丁]将丙同学的导管从水中取出,这时导管中应当有一段水柱,将大试管插在试管架上。水柱会倒吸。

[教师]同学们设计的方案都有一定道理,下面就请大家按照自己小组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吧。实验时注意观察脱氧剂工作时有无热量变化。

[实验结果交流]除甲组同学现象不佳外,其他各组的实验效果均很好。

[回顾与总结](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金属的活动性既影响产物的类型,也影响反应的速率。

(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与反应的条件有关。温度不同,反应产物可能不同,速率也不同;浓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同;金属存在的形态不同对反应的行为也有影响。

[课后思考]假如请你研究铜与氧气的反应,你打算如何研究?

4教学反思

本节课源自笔者2009年9月中旬参加的南京市优质课观摩评比的一节参评课,从评委的评价、学生的表现、自己上完课后的心情来看,这堂课是成功的,值得反思与总结。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第7篇

1数学教学设计的一个教学课例

张昆(《数学教学论》的教师)老师出示的问题:请同学们设计“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半小时后,请两位同学作15分钟的汇报(下面是模拟课堂,其中,我们选择了两位设想为“教师”的卓越师范生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其中的“学生”为课堂现场中的其他“卓越师范生”).

(1)陈帅(卓越师范生之一)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汇报如下:

师:大家通过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知道等腰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同学们看,这里有一个在小学学习过的矩形BCDE(其中BE>BC),请完成下面的任务:以B、C为两个顶点(如图2),第三点在这个矩形的边DE上,构造一个等腰三角形.

课堂活动记录:有的学生用铅笔尖在长方形的边DE上不断地试探,有的学生在思考.总之,他们都紧张地活动了起来.

生1:取DE的中点A,连接AB,AC,所得到的ABC(如图3)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师:很好!你是如何知道ABC为等腰三角形的呢?为什么要取DE的中点A呢?

生2:因为要得到等腰三角形只需使AB=AC,而当且仅当A为DE的中点时有AE=AD,又由矩形的性质(小学已经学习过,学情分析提供),知BE=CD,∠D=∠E=90°,则由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公理,可知ABE≌ACD.则可知AB=AC,即ABC是等腰三角形.

师:如此,我们知道了ABC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请大家思考,在图3中,∠1与∠2有什么关系呢?

生3:∠1与∠2应该相等.

师:为什么?

生4:上面我们知道ABE≌ACD.在图4中由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可知∠3=∠4,矩形中有∠EBC=∠DCB=90°,由“等角的余角相等”这一性质,知∠1=∠2,即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

师:非常好!以上的探究过程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张昆老师发问:请注意,对陈帅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过程大家作何评价?哪些地方是令人满意的,还有哪些地方不尽人意,需要改进呢?

(2)孙培磊(卓越师范生之二)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汇报如下:

师:陈帅所提供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让我们发现了“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这一性质的知识.大家有没有认识到在证明∠1=∠2的过程中是借助了矩形的性质来达到发现证明思路这一目的的.但是,在实际证明的过程中,我们并不容易构思出如此的矩形来辅助证明思路的发现.那么,应该如何直接在等腰三角形中证明两底角相等呢?

师:也就是说,在图5中,根据已知条件AB=AC,证明等腰ABC中两底角相等,即∠B=∠C.

生5:我们可以考虑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证明.

生6:想要用这种知识就必须有两个三角形,我想通过添加辅助线把这个ABC分割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师:很好,添加辅助线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如何添加辅助线.

课堂活动记录: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各小组同学都用铅笔画出了各自的讨论结果.

生7:我添加的辅助线如图6所示,任意在AB上取一点D,连接CD就可以出现两个三角形ADC和BDC.

师:很好,生7用CD成功将ABC分割成了两个三角形.但是,这种辅助线破坏了∠C与线段AB这两者的完整性,从而无法利用已知条件AB=AC.所以该辅助线的添加不利于解题,故此方法不可取.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吗?

生8:我添加的辅助线如图7所示,任意在AB上取一点E,在AC上取一点F,连接EF就可以出现两个三角形ABC和AEF.

师:很好,生8的做法保留了∠B,∠C的完整性.但是,依然无法利用AB=AC这一条件,故这种添置辅助线的想法仍不可取.

生9:我添加的辅助线如图8所示,任意在BC上取一点G,连接AG,就可以出现两个三角形ABG和ACG.

师:很好,生9的做法保留了∠B,∠C的完整性,且可以利用已知条件AB=AC,但仍然无法证明∠B=∠C.为什么这条辅助线在满足保留不破坏题目条件的要求后,还是不能证明∠B=∠C呢?

生10:我的想法和生5一样是利用全等这一知识点,且由生9中的辅助线的可行性知在BC上取点时,绝不能任意取点,应带有利用全等思想的目的性作辅助线,故我取BC的中点H,连接AH,则得到ABH和ACH(如图9所示).

师:非常好,这种做法既保留了∠B,∠C的完整性,可以利用已知条件AB=AC.又通过H点的选取,得到新的条件:BH=CH.下面请同学们思考,根据图8中的条件能否证明∠B=∠C呢?

生11:由图8中可知,H点为BC的中点,则ABH与ACH的三组对应边具有以下几何关系:AB=AC,BH=CH,AH=AH.则由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SS”)公理知ABH≌ACH.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C.

师:在这种证明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我们利用了添加辅助线这一思想.并且通过四位同学的辅助线之间的对比,结合不同作法的辅助线对解题过程产生的不同影响,最后选出合理有效的辅助线,迅速准确的证明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同时,也附带地得出了“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的性质.

(3)张昆老师补充一种证明过程

师:以上证明的各种方法都各有特点,在孙培磊的这种证明方法中,在辅助线的帮助下利用了全等的思想构造新的三角形进行证明,实际上我们还可以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题.在ABC中(如图10)已知AB=AC,证明∠B=∠C,要证两角相等只要两角能够重合即可.即∠B与∠C重合,那么我们不妨将ABC通过翻转得到ACB(如图11),在图9与图10这两个三角形中,由于AB=AC,AC=AB,∠A=∠A故有ABC≌ACB(“SAS”).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B=∠C.

反思:这种方法能够更加直观地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避免了构造矩形和添加辅助线的复杂性,但这种翻转的思想也不容易构思,并且证明过程不能得出“三线合一”的性质.

2课堂讨论的进一步深入

我们合众人之力,发现了“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这个性质定理的教学设计及其实施过程的三种方案.在这三种发生认识方案中,都是学生可以接受的,但各有利弊.其实,实际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材料与资源,那么,大家在真正的教学设计时,如何利用我们所获得的这些材料呢?下面选择了部分师范生课堂发言的要点摘录:

陈帅的教学设计流程是不可能作为“等腰三角形”性质证明的现实教学的.因为,其一,在小学时,学生没有学习严格的矩形性质,在严格的平面几何证明中,不宜于使用它作为理论基础;其二,正如孙培磊的分析,学生不可能想到利用矩形作支架来证明这个性质;因此,这种发生知识的过程对学生作相关辅助线的经验与能力都没有多大帮助.就是说,陈帅的教学知识分析是清楚的,但是,学情分析不够,没有估计好学生发生认识的心理过程.

张老师(张昆)提供的证明方法具有较大的创造性,需要从图10中想象出图11,事实上,这是适应了等腰三角形特殊性质的特殊想法,这种解法对学生形成辅助线的认识与能力没有多大关系,因此,这种证明方法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后,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合适的设计手段启发他们发现,使学生体会思路发现的奇异之美.然而,对于我们师范生(将来的数学教师)而言,这一证明过程必须要考虑到,收入囊中,才能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价值提供帮助.

孙培磊的教学设计是优质的,她设法描摹学生产生这条合适的辅助线的心理过程,而不是将自己知道的这条辅助线的结果直接“奉献”给学生.作为教师,对这条辅助线的添置几乎已经出于一种本能,但是,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刚接受平面几何证明的学习,他们不可能直接就作出图9中的AH,必然有一个审视图形、思考、判断与选择的过程.事实上,对于我们有了学习平面几何证明的师范生来说,图9辅助线的想法近乎于一种直觉了,但是,也确实具有一种审视与选择的过程.孙培磊采用了将学生发生辅助线的心理活动过程通过设计的手段,细心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用此行为促进学生观察自己的思考过程,并从这一活动过程中获得体验,形成经验.尽管这种发生知识的过程是常规的,但是,通过学情分析,加深对学生发生认识过程的认识,就可以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方式的教学设计,由此,可以看出学情分析的重要性.

由这些同学的发言,师范生们得出了结论,应当选择孙培磊提出的教学设计方案来实施教学.此时,张昆老师又提出问题,那么,陈帅与张昆老师提出的这种发生知识(或证明结论)的过程对孙培磊提出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帮助呢?或者说,陈帅与张昆老师提供的这些作为原料的想法可以为孙培磊的教学设计增色吗?

关于这一点,需要师范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孙培磊可能想得更为深刻些,我们摘录她的发言:陈帅提出的矩形内的等腰三角形可以作为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并且非常直观地给出了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因此,我们在课的起始时,引进等腰三角形性质时利用它作为情境,可以不作出证明的依据(当然,像我们前面的安排,带领学生由此探究证明也没有关系,可以过渡到我所提供的添加辅助线的证明过程).张昆老师提出的证明方法可以安排在我所提供的性质证明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因为这种方法具有较大的创造性,也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应用时,不能仅靠学生的想象力,而一定要给出另一个与之完全一样的等腰三角形,正如张老师所提供的这一个虚线等腰三角形加以辅助.

3一点说明

本来本文的表达形式可以写成数学教师现实中的教学设计,但是,考虑到高师高年级数学师范生与初职数学教师确实需要有一个吸收教学设计智慧与提升教学设计能力的过程,而这种原生态的教学论课堂讨论,可能更具有启发性与针对性.因此,我们选择这种表达形式,在此特作一点说明.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第8篇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属于《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复习的内容。复习的内容穿插在第二、三、六、八、十、十一单元和第十二单元的课题3,涉及的知识点贯穿在整个九年级教材的始终,但是知识点比较分散,要求层次也不一样,不利于学生全面学习和形成系统性知识体系。本节课从物质的分类角度对本主题的内容进行整理并作适当拓展,使学生对其有个全面的认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条理化,为接下来的实际应用作好准备,也为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物质分类的有关知识作好铺垫和教学衔接。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题的内容较多的涉及到物质分类的概念,即抽象繁杂又枯燥无味。如果过分偏重于对概念定义的解析,将某些概念(如混合物、纯净物等)作机械的比较,不仅脱离了《标准》的要求,而且学生很容易疲劳,产生思维迟钝,学习化学的兴趣就会因此而减弱。因此教学中重在启发,贵在引导,通过创设生动、丰富的课堂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继续学习的愿望。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见物质入手,配以多媒体的辅助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简单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2.注意把握好教学的要求并适当加以拓宽,以实现初高中化学教学知识的衔接和迁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减少对概念的死记硬背、咬文嚼字,配以分组讨论的方式来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防止学生出现学习的分化。

3.注意知识的积累和整理,形成完整的网络框架整体,教会学生学会归纳和整理知识,培养学生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学过的物质的类别,能从组成上识别各类物质,并再此基础上加以拓展

2.能对一些物质加以区分,建立起物质分类的初步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观察、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运用想像、对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诱思引导法、分析归纳法、自我构建

【教学准备】 PPT幻灯片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猜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师:下列五种物质:氧气、铜、二氧化碳、碳酸钙、硫酸,有哪些分类方法?

生:分组讨论,小组汇报。

1.单质:氧气、铜

化合物:二氧化碳、碳酸钙、硫酸

2.常温下是气体:氧气、二氧化碳

常温下是固体:铜、碳酸钙

常温下是液体:硫酸

3.含氧元素的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碳酸钙、硫酸

不含氧元素的物质:铜

……

师:评价

师:再给出八种物质:氢气、二氧化碳、碳酸钙、硫酸、空气、石灰水、碳、氧化铜,又有哪些分类方法?

[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胆猜测,锻炼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逻辑性]

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交流汇报:

1.纯净物:氢气、二氧化碳、碳酸钙、硫酸、碳、氧化铜

混合物:空气、石灰水

2.含氧元素的物质:、二氧化碳、碳酸钙、硫酸、空气、石灰水、氧化铜

不含氧元素的物质:氢气、碳

……

师:到20世纪为止,人类已发现的物质多达3000多万种,令人眼花缭乱。应如何来研究它们?

生:讨论,汇报。(从物质的性质、物质所含元素、物质的类别等不同角度归类)

[复习已有的知识,为学新知识做好铺垫]

师:经验告诉我们,应该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然后逐类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师:提供在初中化学中,已经学习过的一系列物质,如水、硫、四氧化三铁、镁、铝、硫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碳酸钠,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类别。

[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已学的物质]

生:依次说出各物质的类别。

师:为了便于记忆和进一步深化对物质知识的学习,需要按组成和性质对学过的物质进行整理和分类。

生:尝试总结物质的分类情况。

师:通过下列讨论题,提供分类标准:

1.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是否单一”可以将物质分为几类?

2.在纯净物中,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是否异同”又将如何分类?

3.在单质中,根据性质差异可以如何分类?

4.在化合物中,根据组成差异可以如何分类?

[此处可以拓展:让学生根据书中介绍酸、碱、盐的有关知识,初步总结出酸、碱、盐的基本定义,加强学生对酸、碱、盐的认识,达到和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

5.在氧化物中根据组成差异如何分?

[此处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拓展介绍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理解究竟哪些氧化物能够和对应的酸或碱起反应,有利于学生对酸、碱通性的认识加强,达到和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衔接,但是也不宜做过多强调。]

生:分组讨论物质的分类并小组代表汇报,更正总结情况。

1.根据物质的分类是否单一,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二类。

2.在纯净物中,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是否异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3.在单质中,根据性质差异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4.在化合物中,根据组成差异分为酸、碱、盐、氧化物。

5.在氧化物中,根据组成差异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根据性质差异分为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

[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去体会分类的标准,有意识的对分类的范围加以拓展,有效的构建初、高中的知识衔接,此时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的指导]

师:根据大家的讨论,归纳出物质的分类,用图表示。

[学生此时掌握的情况大致正确,已经具备了在此基础上的分类总结]

【分类一】

【分类二】

[完善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师生:评价各种分类图的优缺点。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理解掌握]

师:你能建立下列概念之间的网络关系吗?写出来并说出你的理由。

物质、化合物、纯净物、单质、非金属、金属、稀有气体、

混合物、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

生:讨论交流、结合上述图示,尝试构建网络图

师:关于物质的分类,你们还有哪些方法?大家通过交流,可能有所收获!

生:交流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在交流过程中,引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有关知识,为高中学习提供基础知识]

师:请将下列物质(能用化学式表示的请用化学式表示)分别对应填入你所编制的网络关系图中?

五氧化二磷、铁、铜、硫、金刚石、硫酸、碳酸钙、氢氧化钠、空气、醋酸、乙醇、石灰水、氯酸钾、四氧化三铁、镁、氦气、氮气、纯碱、煤、生铁

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

师:评价。布置学生课后进一步完善网络图,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教后反思】

本案例主要复习化学物质的分类的相关知识,这一部分知识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要求不高,只要学生有一般性了解即可,尤其是酸、碱、盐的定义在书中并未涉及,而且物质分类的知识点比较分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照本宣科,不予重视,也不利于学生形成体系,而物质的分类相关知识在高中阶段学习时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因此,在本节课的复习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以下几点:

1.利用复习课的特点(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为知识的拓展和提高提供了条件),主要抓住物质间的内在的联系这一主线,进而加以拓展,建立起物质分类的初步框架结构,使得物质分类的有关知识在本节课中得到细化,形成了完整的网络框架整体

2.不在是单调的概念复习,而是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整个教学过程流畅,学生参与率高,学习也不感到疲倦。

3.拓宽介绍了酸、碱、盐的基本定义形成知识,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有关知识,,为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物质分类的知识作好铺垫,有效的构建了在物质分类这一知识点方面的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第9篇

新课程积极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再视知识为确定的、独立于于认知者的一个目标,而是视其为一种探索行动或创造的过程。依据新课程的对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本节课的设计教学思路有主要三个方面:(1)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3)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愉悦。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与地位

本节课是新课程实验教材人教A版数学选修2-1第二章第6节的内容。它是学好双曲线性质及利用其性质解决应用问题的关键一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曲线与方程的联系以及椭圆及其几何性质。还有双曲线的基本概念。应该说具备了相当的知识储备,足够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来完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及初步运用.

解决办法:布置学生动手操作任务,通过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得到双曲线的的几何性质得出,至于渐近线引导学生证明,培养学生定性分析的数学思想。

难点: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的导出和论证.

解决办法:采用逐步设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疑点:双曲线的渐近线的证明.

解决办法:分三个层次。(1)通过观察几何画板动画展示给出合理猜想(2)通过公式变形定性分析(3)通过详细讲解

三、学情分析

这些学生是第一批接受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他们有强烈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有很好的合作意思。而且刚学了曲线与方程及椭圆,已经接触了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思想,具有一定能力自主研究曲线。而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与椭圆的几何性质完全可以类比过来,所以把这堂课设计成学生自主探索,研究发现,体验“研究者”的是非常合适的。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并能从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出发,推导出这些性质,并能具体估计双曲线的形状特征.进一步体会到方程与曲线的联系。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合作学习,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合作学习等能力.

(三)学科渗透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直角坐标系中曲线与方程的关系概念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研究的快乐,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设计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的讲授法。主要是采用学导式教学方法与讨论法、发现法相结合。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有老师适时的问题作为过程引导与衔接。

六、媒体选择

PPT辅助;几何画板辅助;实物投影仪

七、教学程序

(一)提出问题: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椭圆及其双曲线的概念,大家告诉我你们学的如何?(学生很有激情的回答学的不错)

那好,我来出考考大家

画出双曲线方程 的草图

(1)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以后相互同学交换成果,比较讨论下,谈谈有何体会。

(2)到学生中去观察,找几个典型错误实例。

(3)通过讨论,再通过投影将几个典型错误实例展示给大家看,让同学感受自己知识的不足

设计意图:抛出问题与学生现有知识产生碰撞,引起学生兴趣。为整节课奠定了一个动手探索,自主发现的基调。

(二)制定方案:谁有办法较准确的画出双曲线方程草图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索下,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抛出问题:我们是如何画出椭圆草图的?那么是否可以用类比方法解决双曲线 草图?

引导学生要画出图像必须从方程入手,然后讨论确定出研究步骤

(1)确定图像区域

(2)曲线是具有对程性

(3)曲线的大致变化趋势

(4)曲线的开口情况

设计意图:明确研究方案,为后续讨论指明了方向,使得学生的探索具有方向性,有利于问题解决。

(三)剖析问题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确定图像区域 负责 / / /

曲线是否具有对称性 / 负责 / /

曲线大致变化趋势 / / 负责 /

曲线开口情况 / / / 负责

(1) 第一小组成果:考察了方程x,y的取值范围得到图像应该在直线 确定的区域外侧(这个探索过程学生完成的很漂亮,主要是学生类比了椭圆草图的得到过程)

动手任务1:大家在白纸上画出双曲线所在的区域

(2) 第二小组成果:图像关于x,y及原点中心对称。

这个过程学生得到有点困难,所以我们实施的启发引导方程f(x,y)=0关于x,y及原点对称会有什么特征。完成这个过程后,学生很快探索出成果。完成情况不错。

思考任务2、第二小组同学的成果能给我们画草图带来何帮助?

学生回答:只要画出第一象限内的草图,然后根据对称性就可以画出全部图像了。

(3) 第三小组成果:方程图像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y随x增大无限接近 ,但达不到

这个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要注意逐步启发教学。我在教学过程中分这么几步:

1、 回顾函数图像变化趋势是考什么来衡量?

学生答:函数单调性!

老师追问:如何判断单调性?

学生答:定义、图像、y随x增大而增大。

2、 双曲线是函数吗?有办法变形成函数不?

学生答:双曲线不是函数,但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可以理解成函数图像

老师追问:函数解析式是什么?

学生答:

3、 在第一象限内的双曲线对应函数单调性如何?

学生答:y随x增大而增大,所以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单调递增。

老师追问:黑板上画出两种递增的形态是,不是可以随意递增呢?

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值的变化情况!给出2分钟思考时间。学生很快发现

学生回答:无论x有多大函数值y永远比 小

老师答:非常棒!你能解释下为什么?

学生答:

老师问:非常好,大家能根据上述函数关系来回答反应在图像上他们的位置关系有何特征?

学生答:随着x的无限增大,曲线的图像越来越靠近直线 ,但永远不能达到。

老师答:GOOD,大家回一下以前我们研究的函数有没有类似的表述?

学生答:双曲线函数 有这个性质。那条线叫渐近线。

老师答:对,那直线 叫什么好呢?

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渐近线。

4、 你能得到双曲线图像变化趋势吗?

学生答:能,根据对称性就可以完成了。

动手任务3:大家在草稿纸上继续完成我们刚才没完成的草图。(给同学动手2分钟)

老师找几个典型图像,然后用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看,初步享受成果,体会快乐。但又提出问题,他们的画图像还不那么一致,所以还有必要研究另一个问题,也就是第四组同学的工作必须完成。

(4) 第四小组成果

老师引导:椭圆中有控制形状的量e,双曲线中有没有呢?我们类似椭圆也给双曲线定义e

(e>1)

离心率是如何控制双曲线形状的呢?给学生3分钟讨论时间

老师问:大家讨论出结果了没有?

学生答: ,渐近线斜率越大,离心率越大。

老师答:非常好,简单说e越大,带过来渐近线的斜率越大(第一象限),导致双曲线开口越大

老师答:通过刚才所有同学的不懈努力我们完成了最先给出的4个问题。现在大家能告诉我你如何较准确画出双曲线草图?

动手任务4:在草稿纸上完成我们最先给出的双曲线方程,比较下你最初话的图像,修改错误之处。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所以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采用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分工解决,提高解决效率。同时对于较为困难的问题采用适时引导,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始终贯穿这一个任务:正确画除双曲线草图。每每发现一点新知识就及时应用于画图。让学生边探索,边应用,体会学以致用。这个设计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提高对数学研究的积极性。

(四)解决问题

展示部分学生优秀的作品,然学生充分体验成个的快乐。然后结合图像给出双曲线中几个相应的概念:顶点,焦点,实轴,短轴,渐近线等概念。

总结归纳:通过刚才学习,谁能总结下如何画出双曲线草图?能归纳下基本步骤吗?

(1) 确定曲线范围;

(2) 画出渐近线方程(两条);

(3) 画出第一象限草图;

(4) 根据对程性完成整个图像。

设计意图:展示成果,充分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对问题进行归纳、概括、提升,获得解决双曲线方程的基本思路。同时也培养学生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的能力。

(五)巩固问题

例、求双曲线 的半实轴长和虚轴长、焦点坐标、离心率和渐近线方程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例题让学生体会下如何研究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几何性质与焦点在x轴上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有何异同。特别指明:焦点在x和在y轴上双曲线标准方程对应的渐近线方程公式化形式是不不同的,为下节课故设悬念。

(六)深化提升

思考作业:探究方程 具有何性质?并画出草图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更一步强化如何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基本过程。检验学生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九、自主性教学设计评价

本课的教学设计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设计。而是采用将问题抛给学生,然后通过逐步引导、启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知识的过程。整个教学设计其实就是一个研究性课题。解决了如何通过方程研究图象的问题,也完成了更个教学计划。更将双曲线的几个零散的几何性质串联的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让学生从使用角度、整体大局角度去掌握双曲线的性质从但优点遗憾的是本教学设计对学生要求较高,极少部分同学在探求新知识上存在一定困难。

1、刘兼《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二氧化硫;酸性;还原性;漂白性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2)5–0041–03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1 背景分析

二氧化硫的含量是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二氧化硫与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休戚相关。酸性、还原性、漂白性是二氧化硫基本的和突出的化学性质。笔者构想从学生熟悉的空气质量指标切入,“走近”二氧化硫,“初识”二氧化硫,进而通过系列实验设计,系统、全面、深刻地揭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完整地构建二氧化硫性质的知识网络。以下是这一构想的教学实践。

2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初步体悟二氧化硫的水溶性、酸性和刺激性。

(2)通过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认识可逆反应;由亚硫酸的不完全电离和分步电离,理解二氧化硫水溶液中的组成微粒和微粒大小顺序。

(3)通过设计和实施探究性和对比性实验,认识二氧化硫的酸性、还原性和漂白性。促进观察、分析、概括等能力的发展。

3 教学过程

3.1 “走近”二氧化硫

[情境导入] 2011年12月19日~2011年12月29日“上海市空气质量日报”表格和变化图。(表、图略)

[教师提问]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有什么危害?

[学生观察并回答] 二氧化硫有毒、有刺激性;二氧化硫是酸雨的主要成因。

[教师分析]酸雨的主要成因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上升到空中,与水汽结合生成亚硫酸SO2+H2O= H2SO3,随着雨水降落到地面。

[问题讨论]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采集酸雨样品,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其pH,得到下列数据:

采集到的酸雨放置一段时间后,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亚硫酸H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

[师生总结] 亚硫酸是较弱的酸,不完全电离,而硫酸是强酸,完全电离,亚硫酸被氧化成硫酸后,溶液酸性增强,pH变小,当亚硫酸完全转化为硫酸后,pH保持恒定。

[师生归纳]二氧化硫是酸雨的主要成因;二氧化硫与水结合生成亚硫酸:SO2+H2O=H2SO3;亚硫酸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硫酸:2SO2+2H2O+O2=2H2SO4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走近”二氧化硫,“初识”二氧化硫,为后续深入探究作好铺垫。

3.2 二氧化硫的性质

3.2.1 物理性质

[呈现资料]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液化(mp:-10℃),易溶于水(1体积水溶解40体积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

3.2.2 化学性质

(1)二氧化硫的酸性

[实验1] 将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SO2水溶液(约2 mL)中,观察现象。(溶液显红色)

[教师]写出S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亚硫酸的电离方程式。

[学生尝试] SO2+H2O H2SO3;

H2SO3 HSO3-+H+,HSO3- SO32-+H+

[教师讲解] 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不稳定,同时分解为SO2和H2O,像这种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H2SO3作为二元弱酸,酸性主要取决于其第一步电离,第二步电离更加微弱。因此,SO2水溶液中,分子有:SO2、H2SO3、H2O;离子有:H+、HSO3-、SO32-、OH-(极少);且:H+>HSO3-> SO32->OH-(极少)

设计意图:从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感悟并初步建立可逆反应概念。由亚硫酸的不完全电离和分步电离,理解溶液中的组成微粒和微粒大小顺序。

[实验2] 步骤及现象

[教师]写出以上实验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学生尝试] SO2+Ba(OH)2=BaSO3+H2O

SO2+Ba2++2OH-=BaSO3+H2O

BaSO3+2H+=Ba2++SO2+H2O

[教师强调]步骤②表明,BaSO3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盐酸。

[实验3] 步骤及现象

[教师设问]为什么步骤①中没有生成沉淀?

[学生回答]二氧化硫水溶液与氯化钡不反应。

[教师追问]如果二氧化硫水溶液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了亚硫酸钡,反应方程式如何表示?

[学生尝试] SO2+H2O+BaCl2=BaSO3+2HCl

[教师强调]我们知道,BaSO3不溶于水,但溶于稀盐酸。所以,该反应不能发生。

[教师设问]为什么步骤②中出现了大量白色沉淀?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学生尝试] SO2+2NaOH=Na2SO3+H2O

Na2SO3+BaCl2=BaSO3+2NaCl

SO2+2OH-=SO32-+H2O

SO32-+Ba2+=BaSO3

[教师讲解]在二氧化硫水溶液中,亚硫酸根是亚硫酸第二步电离产生的,其浓度很低,不足以与钡离子结合成亚硫酸钡沉淀。在二氧化硫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后,生成了大量的亚硫酸根,然后亚硫酸根与钡离子结合成亚硫酸钡沉淀。

设计意图:实验2和实验3是一组对比实验。实验和教师的分析,旨在让学生感悟到亚硫酸根与钡离子浓度都足够大时,才能结合成亚硫酸钡沉淀;二氧化硫水溶液中亚硫酸根浓度很低,加入碱后,可生成大量的亚硫酸根。

(2)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实验4] 步骤及现象

[教师设问] 为什么放置一定时间的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后出现了浑浊?生成了什么沉淀?

[学生思考、联想]二氧化硫水溶液放置一定时间后,有少部分被氧化生成了硫酸,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教师]写出生成硫酸钡沉淀的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学生尝试] 2SO2+O2+2H2O=2H2SO4

2SO2+O2+2H2O=4H++2SO42-

SO42-+Ba2+=BaSO4

[教师设问]在实验室里,还有哪些氧化剂可能把二氧化硫水溶液氧化生成硫酸?

[学生思考、交流]高锰酸钾溶液、双氧水、氯水、漂液……。

[实验5] 步骤及现象

[教师] 写出以上系列实验中二氧化硫水溶液被氧化生成硫酸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尝试]

5SO2+2H2O+2MnO4-=4H++5SO42-+2Mn2+

SO2+ClO-+H2O=SO42-+Cl-+2H+

SO2+H2O2=SO42-+2H+

SO2+X2+2H2O=4H++SO42-+2X-(X=Cl、Br、I)

SO2+2Fe3++2H2O=2Fe2++SO42-+4H+

[师生归纳]二氧化硫水溶液能被O2、KMnO4、NaClO、H2O2、Cl2、Br2、I2、FeCl3等很多氧化剂氧化为硫酸。

设计意图:实验4和实验3也是一组对比实验,旨在让学生体会到二氧化硫水溶液易被氧化,“暗示”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实验5进一步强化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同时丰富对物质氧化还原性的认识,巩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能。

(3)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教师]在实验1里,将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SO2水溶液中,溶液变红色。品红也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若将几滴品红试液滴加到SO2水溶液中,颜色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实验6]步骤及现象

[教师讲解]二氧化硫能与品红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故能漂白品红。但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又恢复原来的红色。

[实验7]用胶头滴管将SO2水溶液逐滴滴入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至红色完全褪去。

[教师设问]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如何验证红色褪去的原因?

[学生思考、讨论]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有(1)H2SO3中和NaOH,溶液呈中性;(2)SO2起漂白作用使酚酞褪色;可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加少量NaOH溶液,若又显红色,则是原因(1);若不再显红色,则是原因(2)。

[实验8]向实验7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又显红色)。

[教师归纳]以上实验表明,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漂白但不能使显色后的石蕊和酚酞漂白。可见二氧化硫的漂白有很强的选择性。

[资料卡片]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辨等。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它能跟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因此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草帽辨日久又变成黄色。此外,二氧化硫还用于杀菌消毒等。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的漂白作用也被一些不法商贩非法用来加工食品,以使食品增白等。食用这类食品,对人体的肝、肾脏等有严重损害,并有致癌作用。

[图片呈现]葡萄酒标识“微量二氧化硫”作防腐剂;用硫磺“薰蒸”银耳。

设计意图:实验6揭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及其特点。实验7的探究和实验8的验证,同时与实验6也构成对比,旨在突出二氧化硫漂白的选择性。“资料卡片”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和全面的化学观。

[师生归纳] SO2的主要化学性质

①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②具有还原性;③具有漂白性

4 评价反思

(1)本课以二氧化硫水溶液代替二氧化硫气体,使得实验操作变得简便易行,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二氧化硫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2)从学科逻辑的角度来看,二氧化硫水溶液的性质不完全等同于二氧化硫的性质。但以二氧化硫水溶液为载体认识二氧化硫的性质还是合适的、科学的。

(3)重视通过实验手段感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突出实验的系列性、对比性和探究性,重视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概念对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指导作用以及在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中巩固、应用化学用语,是本教学实践的重要特点。

(4)“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传授,还应当引导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1]本课正是努力践行这样的追求。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第11篇

一、内容分析

主要包括:回顾金属与酸的反应,并揭示反应本质,引出金属与水的反应,类推其他金属的性质。

教学方法:实验与观察、归纳与演绎、思考与科学探究、学生讨论与教师启发、讲练相结合等。

教学用具:①辅助手段有多媒体课件、实验、实验展台、视频等。②实验用品有滤纸、小刀、玻璃片、镊子、酒精灯、铁架台(含固定装置等)、胶头滴管、塑料瓶、硬质玻璃管、湿棉花、坩埚钳、蒸发皿、酒精灯、药匙、火柴、纸条等。③实验药品有钠、酚酞试液、还原铁粉、肥皂水。

二、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回顾、深化并扩充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2.掌握Na、Fe与H2O的反应。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概括能力。

4.以本节知识为依托,巩固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反应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内在原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对多种实验方案进行对比,突出新教材的优点,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2.通过铁与水的反应了解装置的变化,从而渗透美育教育、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思想等。

三、教学过程

【观看】用两个视频设置情境:某工厂的金属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在灭火的时候又不能用水;在工业铸造模具时,工人师傅若不小心把铁水洒在湿润的沙子上就会发生炸裂,相当危险。

【板书】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二)

【回忆】研究对象:初中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学生】集体回答、个别学生上讲台副板书。

【过渡】金属除了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外,还会与酸反应吗?都能反应吗?

【学生】动手书写典型反应,分析反应的特点及其本质,并进行归纳。

【幻灯片】展示几种金属与不同酸的反应方程式。

【引导并提问】金属与酸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金属与氢离子反应,生成金属离子和氢气。

【板书】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过渡】大家知道水是弱电解质,也会电离出极少量H+,那么它会与还原性更强的金属钠反应吗?

【学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过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

【学生分组实验】引导学生看教材第49页实验3-3。

【幻灯片】展示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并强调实验的规范性、安全性。

【提示】根据多媒体的实验步骤等进行具体的操作,根据提示尽可能多地列出你所观察到的现象,并填在教材上。

【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活动】学生主动回答,教师帮助归纳。

【提问】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大家猜测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注意多角度引导)?

【回答】学生填在教材上。

【分析】根据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即反应原理),并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角度进行深度分析。

【学生】上讲台进行分析并书写。

【提问】同学们从理论上分析出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如何通过实验验证呢?

【师生分析】讨论交流后,用带孔的铝箔把钠包起来,用镊子夹住伸入水中,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后靠近酒精灯火焰检验。

【演示实验】收集气体,并靠近酒精灯进行检验。

【结论】听到爆鸣声,证明是氢气。

【应用举例】我们了解了钠的性质,猜测钠是如何保存的。钠着火后,能用水扑灭吗?

【学生】回答后看教材第50页。

【过渡】通过实验,大家知道: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通过分组实验验证了钠与水能够反应。根据现象,推出原理,并深度分析,最后指导钠在理论和实践中又是如何应用的。而现代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是铁,大家想:经常做饭的铁锅与水反应吗?铁与水蒸气反应吗?

【探究实验】看教材第50页的科学探究。

【学生】动手画草图,越多越好。

【实验展台】组装几套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

【对比后演示实验】根据教材第50页的图3-8做一下实验,并检验产生的气体等。

【视频】旧教材:高温下还原铁粉与水蒸气的反应。

【归纳】对比实验体现了教材与时俱进的特点。

【总结】本节课学习了钠与水的反应,通过思考、展示、实验、视频等方式,科学探究了难点——铁与水的反应。

【作业:思考引申】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了解其他金属的性质:Fe能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铜,那么Na也能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铜吗?为什么?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教材第53页的1、2题。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第12篇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了课堂上一道常见的风景线。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确实能够创设情境,丰富课堂教学,增大课堂容量,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往往适得其反。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以“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为例,跟大家一起谈谈若不用多媒体,如何上好一节常生态的化学课。

二、教学思路

本节课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化学综合素养的构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防治,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过程、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归纳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五、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

六、课前准备

学生实验用品

1.探究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收集满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一瓶,收集满二氧化硫的矿泉水瓶一瓶,吸有15mL蒸馏水的注射器一支,胶带纸。

2.探究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的性质:石蕊试液、pH试纸、试管若干。

3.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盐酸(1mol/L)、氯化钡溶液(0.5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0.1mol/L)、溴水(0.1mol/L)、双氧水(5%)、试管若干。

4.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品红溶液、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七、教学过程

1.从旧知识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能写出你所知道的有关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吗?学生一般会写出以下的几个方程式:

①SO2+H2O=H2SO3;②SO2+CaO=CaSO3;③SO2+2NaOH=Na2SO3+H2O

(教师点评后选一组答案不要擦,留在黑板上,便于后面化学性质的讲解。)

(2)提问:根据大家书写的方程式,发现二氧化硫的性质类似于我们曾经学过的哪种气体?(CO2),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还是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3)提问: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什么?

(4)提问:为什么二氧化硫会成为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它又是如何形成酸雨的呢?

(5)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总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探究其水溶性。(操作: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矿泉水瓶中,然后迅速用胶带封住针眼,振荡。

现象:瓶子瘪掉了。

结论: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2.提出问题,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问题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溶于水是否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呢?其产物又是什么?能否设计实验证实你的猜测?

教师提供:二氧化硫水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石蕊试液、pH试纸

设计意图:(1)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将会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猜想,并解释其猜想的依据,且用教师提供的实验用品,开放性地设计实验(可以用pH试纸,也可用石蕊试液,还可以用碳酸氢钠溶液等)。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2)由此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硫溶于水所形成的水溶液显酸性,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物所具有的一般性质。总结归纳出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①与水反应;②与碱反应;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④与盐反应等。这将有利于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网络化的形成。

问题二:刚刚同学们提到二氧化硫可能会形成酸雨,这种酸雨主要是硫酸型的酸雨.那这种硫酸型的酸雨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科技兴趣小组采集酸雨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的pH值,得数据

提问:为什么久置于空气中的雨水的pH值会变小并保持不变?结合前面所讲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解释这一问题。

学生会很容易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问题三:根据提供的实验药品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教师提供:盐酸(1mol/L)、氯化钡溶液(0.5mol/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0.1mol/L)、溴水(0.1mol/L)、双氧水(5%)、试管若干。

学生实验①:取矿泉水瓶中的二氧化硫水溶液2mL于一支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再滴加少许过氧化氢溶液,振荡,观察现象,放置片刻后滴加盐酸,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②:取2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于一支试管中,滴加二氧化硫水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①中开始无明显现象,后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

②中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

结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印象深刻。

八、课堂小结

1.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2.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还原性。

3.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还原性。

4.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漂白性。

九、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第13篇

从学生的角度看,以课堂分组实验探究为主,开展合作学习、集体讨论等小组活动,归纳出Na2CO3的部分性质,并知道它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从教师的角度看,通过“提问题”“对比实验”“分组实验”等形式,创设渐进式情景,引导出Na2CO3和NaHCO3的部分化学性质和异同有哪些?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帮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倡导学生注意观察、勤于思考、敢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使学生明确化学知识来源于实验,利用实验突破难点。通过合作学习体验学习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通过实验探究、对比实验,掌握Na2CO3和NaHCO3的部分性质和异同;(2)知道它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教学中,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分析归纳出Na2CO3和NaHCO3的部分性质和异同,使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对比实验探究Na2CO3和NaHCO3的部分性质,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通过学生之间的分组实验及实验后的交流讨论,让学生初步学会小组学习、实验探究等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借助对比实验、分组实验的进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通过分组合作、集体交流等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第一手的感性认识。

三、 教学过程

1.引入课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Na与H2O生成NaOH,NaOH吸收CO2可得到Na2CO3和NaHCO3 ,Na2O2与CO2生成Na2CO3等知识,那么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有哪些?有没有异同呢?

2.活动探究1。提出问题1:从物质的组成看,它们应该属于哪类物质?(盐类),那么它们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这些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发生反应的依据是什么?猜想1:与某些盐反应;猜想2:与酸反应;猜想3:与碱反应……

3.探究活动2。提出问题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利用哪些物质的反应?Na2CO3和NaHCO3 和盐酸是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呢?

(1)分组实验 。向盛有Na2CO3和NaHCO3溶液的小药瓶中分别慢慢推入浓盐酸(注意使盐酸以液滴状)。

(2)学生活动。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

(3)师生活动。 请学生汇报实验现象及结论。

(4)教师活动。Na2CO3中滴入盐酸开始先生成NaHCO3和NaCl,继续滴加会产生二氧化碳,请同学们继续推入盐酸,观察现象,NaHCO3中滴入盐酸立即产生气泡。教师板演书写方程式,并

用图像描述。

Na2CO3中滴入盐酸NaHCO3中滴入盐酸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通过实验、分析、交流、讨论、表达、交流,得出Na2CO3和NaHCO3滴加盐酸时不同的反应。体会到化学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并通过图像巩固所学知识。

4.活动探究3。提出问题3:为什么Na2CO3俗称“纯碱”?属于碱类吗?猜想:它的性质可能与碱性有关。

(1)分组实验。用注射器分别抽取Na2CO3和NaHCO3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其PH。(2)学生讨论。得出它们的水溶液都显碱性,从而得出Na2CO3俗称“纯碱”。(3)教师活动。平时生活中锅碗瓢盆有了油污除了用洗涤灵外,还有别的办法吗?热的Na2CO3也可以,Na2CO3也俗称“碱面”,蒸馒头要用碱面,你们知道为什么蒸出的馒头为什么疏松多孔吗 ?

5.反馈与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向含CaCO3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又有沉淀生成。

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相同。

D.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过量氢氧化钠。

Ca2++2HCO3-+2OH-=CaCO3+2H2O+CO32-

(2)根据所学知识,你有什么办法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一[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5).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第14篇

关键词食用油脂;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41

“食品化学”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学习中主要从化学的角度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食品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营养和安全性以及它们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影响。油脂的物理性质是“食品化学”脂类章节里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通过学习油脂的物理性质就可以了解食用油脂在食品加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变化的原理并且掌握正确、合理的应用方法,有效地为生产服务。传统的课程教学法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单调,信息量少,考核形式单一,学生多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③本文改变这种教学方式采用信息化技术优化“食用油脂的物理性质”的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平台辅助教学,探索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④突破课内学时的局限,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和综合应用的能力,从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过解答和辨别生活中问题提高学生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理念及提倡科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⑤(2)能力目标:通过油脂物理性质与食品加工及现实生活的结合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分析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情分析

(1)陌生:对食品加工技术专业陌生,没有专业学习的基础作支撑。(2)不喜欢:文理兼收的大一新生,女生多,害怕学习化学类课程,发言、互动较难。(3)不重视: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不适应,课后学习、复习主动性欠缺。

3教学重难点

主要学习食用油脂的物理性质和掌握油脂主要的物理性质在生活、加工生产中对品质的影响及应用原理。并且能结合生活常识牢固学习专业知识。

4信息化教学策略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将学生分成4~5人学习小组:(1)课前准备:学生从教学网络平台领取任务单,采用手机、网络、参考书籍等方式查阅资料。(2)教学过程:采用挂图、实物、音视频、课件、手机等信息化手段,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3)业余课堂:通过网络平台、QQ、手机等信息手段,使教学课堂延伸到业余生活,学生灵活、自由复习和主动学习,加深教师和学生情感交流、实现助学助教。⑥

5教学环节设计

“关注食品生活,解四分二愉快教学法”,通过解答4个为什么?分辨2个真伪!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学习油脂的物理性质,完成教学任务。播放动感活泼的《健康歌》、精美的瑜伽减肥及可爱的小胖子俱乐部运动操图片,轻松愉悦的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油脂;紧接着播放减肥误区视频,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减肥,吸引他们的目光;再通过营养膳食金字塔学习油脂的重要性,为本堂课学习食用油脂物理性质,提倡科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理念作铺垫。本次教学设计的特点就是、在信息化技术运用辅助下,进行“关注食品生活,解四分二愉快教学法”,通过解答4个为什么?分辨2个真伪!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地完成教学任务。

5.1油脂物理性质解答4个为什么?

(1)为什么饭菜要趁热食用?首先学生从网络平台查看课前通知,回忆在日常生活中,食用不同肉类食品,口感有何差异,带着问题查阅资料,或者课堂现场引导学生。用手机查询信息,教师适度点拨、讲解,掌握食用油脂熔点与消化率的关系。学习食用油脂的第一条物理性质:熔点及消化率的关系。(2)分享肥皂的起源故事,引出为什么肥皂可以去污的问题,在课前请同学从网络平台领取任务,查阅肥皂去污的资料,做到初步了解;教师进行图片分步讲解,油脂分为亲水和憎水两种基团,遇到油污时,憎水基团插入油污,亲水基团在油污外层包围,在机器或双手的搓洗、摩擦中,大的油污分子转为小分子从衣物上脱离下来,形成乳浊液分散在水中,达到去污的效果。图片讲解,对理论知识逐渐加深理解;接下来播放视频,肥皂去污的原理、动画演示突破教学难点,步步深化,掌握食用油脂乳化的物理性质及原理。(3)为什么奶油可以裱花?展示由学生课前拍摄的精美蛋糕图片,吸引同学的注意力,播放生日蛋糕裱花视频,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一个可爱的小动物蛋糕就完成了。教师讲解油脂具有同质多晶的性质,具有固液态的油脂有良好的可塑性多用于裱花、糕点等食品加工。学习油脂物理性质可塑性及应用原理。(4)为什么油脂感官不同?课前组织学生领取任务,进入超市,拍摄各种桶装油照片,进行采访,获取音、视频等资料,进行总结,了解基本理论知识。再由教师展示不同油脂的图片,比较感官差异,讲解食用油脂色泽、气味物理性质不同的原理及在实践中的应用,结合生活,掌握油脂感官的物理性质。

5.2油脂物理性质辨别2个真伪!

(1)油冒烟了,菜是否才可以下锅!在诙谐、幽默的气氛中,同学举手支持对错,现场利用网络平台与教师进行激烈的讨论、答疑,学生借助网络给出自己的见解,教师适度点拨、鼓励。引入油脂物理性质“三点”定义,结合精炼前后数据变化及图片比较,讲解“三点”的区别、突破“三点”应用原理的重难点。并且引申油脂“三点”温度的高低对加工、使用过程中安全防护等知识,通过专业知识,科学辨别“真伪”。(2)我们是否学习兔子生吃胡萝卜!上课展示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查阅维生素种类的资料、自己思考,解答疑难。教师运用大量实物图片讲解维生素的种类,加深记忆。以新疆特色——抓饭为例了解胡萝卜中的维生素A是脂溶性维生素属于衍生脂中的一部分,在学习油脂的溶解性的同时,解决溶解性应用原理的难点,掌握胡萝卜的正确食用方法。通过关注食品生活、“解4分2”愉快教学法,轻松掌握食用油脂的6条物理性质。结合生活常识、解决教学难点、牢固专业知识。为巩固所学知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积极性。通过网络平台讨论答疑植物油和动物油哪一种较好?辨别真伪:吃奶油就是喝油!课后搜集资料、领悟食用油脂物理性质等在生活中的应用,网络共享、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6教学效果总结

课后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总结信息化教学效果。取得以下成果:(1)小组学息,可团结同学、培养良好学习方法,互帮互助、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2)查阅、整理资料,知识面扩大,讲解形象、生动,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持久。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拥有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为了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进一步开发先进科学的教学模式,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还需不断探索,并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应用水平,⑦⑧使陈旧的教学模式得以真正转变,并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⑨我们相信,未来的信息化教学将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注释

①邵秀芝,王存芳.食品化学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安徽农业科学,2012:40.

②赵群.信息化时代下《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5.21.

③⑥谢爱英,周玲,汪学荣等.食品化学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1(15):51-52.

④彭咏虹.关于大学教学模式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6(4):59-61.

⑤王志兵,邱芳萍,彭悦.对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1(2):84-86.

⑦赵群.浅谈信息技术与《食品安全控制技术》课程的教学整合.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6.

⑧刘娅,董娟等.食品化学说课稿-油脂的物理性质.科技资讯,2013(31).

教学设计的性质范文第15篇

教学背景

从教材内容安排上,“胶体”紧随“晶体结构”之后。从知识体系上,胶体与之前学过的溶液、浊液一起都属于“分散系”,而晶体结构与之前学过的分子结构、原子结构一起都属于“物质结构”体系,这看似分立的两块知识之间却有着深层的关系,因为一个研究的是物质的构成形式,一个研究的是物质的分散形式,都与“粒子”有关。因此进行胶体一节的教学时,晶体结构自然成为胶体研究的基础之一。

溶液、浊液是学生已有的认知,当然也是进行胶体教学的基础。

教学设计思考(说课)

1教学方法

基于教学背景分析,本节教学设计主要利用对比法,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与学生已认知的溶液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对比探究中发现新的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法认识新的知识――胶体的本质。

2教学引入

同样基于上面的背景分析,本节教学选择以晶体的构成为基础,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入本节的教学:晶体是由微粒(分子、离子、原子等)构成的,那么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分散时,能否分散为单个的分子或离子呢?(由此让学生回忆起“溶液”知识);进一步设问:那么晶体分散时是否只能以单个的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呢?(由此让这生回忆起“浊液”的知识)。

设计这样的方式引入教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本章要学习的知识,与上一章是逆向的。上一章是研究物质的构成,本章是研究物质的分散,既然是逆向的,就必然有联系。从而让学生感觉到在晶体结构之后进行本章知识的学习是顺理成章,这样既能强化知识间的联系,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关于物质分散的知识(溶液、浊液),从而为学习胶体的知识作准备。

3教学准备

为了有利学生作对比探究,在引入本节教学后,顺势引导学生对溶液和浊液进行了对比式的复习准备,通过这种准备:

1.适时引出分散系的概念;

2.为学生比较粒子直径大小作实验方法上的准备(过滤、光照)。

4 教学情景

作了以上的教学准备后,及时将教材上制备Fe(OH)3胶体的演示实验作为教学情景推出,学生眼前会呈现一外观透明、均一的红褐色液体。

面对该情景,问题自然就产生了:该红褐色的透明液体是溶液吗?溶质又是什么?

5 问题探究

面对从情景中产生的问题,设计了两个探究步骤:

5.1引导学生在探究该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发现――存在一个新的分散系。方法――对比法。

5.2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通过探究去认识该“新发现”的本质。方法――实证法

第1个步骤的探究设计以原理分析和对比实验相结合。

第2个步骤的探究设计时以相关的化学史知识启发学生。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为学生活动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对话交流环境,学生在过程中兴趣和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1)认识胶体的本质;

(2)建立分散系概念并初步建立分散系的知识结构。

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形成用“对比”和“实证”的方式探究问题的方法;

(2)学会从化学发展史中获得启发和灵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形成善于质疑和发现的品质;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胶体的本质。

难点:胶体中胶粒直径与溶液中分散介质粒子直径的比较。

教学方法

对比法、实证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及课堂教学实录

1教学引入

在上一章中通过对晶体结构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物质是由微粒(分子、离子或原子等)依靠一定的作用构成的。那么反过来当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分散时,可能以什么样的形式分散呢?这就本章要讨论的问题。

2教学准备

2.1知识准备

[复习引导] 设问1: 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中分散时,能否一直分散到单个的分子或离子形式?举例说明。

[过程实录:学生想到了溶液,并举出了NaCl溶液和蔗糖溶液等]

设问2: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分散时,是否只能以单个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呢?举例说明。

[过程实录:在稍作提示下,学生想到了浊液,并举出了CaCO3悬浊液等;我作了补充:如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乳浊液]

[教师讲解]化学上,把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2 实验技能准备

[教师引导]设问3:如果要用实验来证明悬浊液中分散相粒子(固体小颗粒)直径比溶液中分散介质粒子(分子或离子)直径大,你会想到什么操作?

[过程实录:学生想到了“过滤”]

设问4:我们知道“溶液透明,浊液浑浊”,如果一束入射光分别照射它们,结果会是怎样?

实验设置1:一束入射光分别照射:①CuSO4溶液; ②Fe(OH)3悬浊液(临时用FeCl3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混合配制)。

现象:CuSO4溶液――入射光正前方能观察到透过来的亮点, Fe(OH)3浊液――无此现象。

[过程实录:学生分析得出,区别是由于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造成的,由于悬浊液中分散质小颗粒直径大,对光产生反射现象。]

[教师讲解]这种光学实验方法也可以用来比较粒子直径的大小。

复习板书:

1. 分散系: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分散相――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分散介质――起分散作用的物质。

2.溶液、浊液比较

3教学情景及问题产生

实验设置2:将1~2mL FeCl3饱和溶液滴加到盛有20mL沸水的小烧杯中,加热煮沸一段时间。

现象:(原来)黄色的液体转化为透明的红褐色液体。

问题产生:该透明的红褐色液体是溶液吗?溶质是什么物质呢?

4问题的探究

4.1从原理角度探究

[环境设计]在此设计一个学生交流对话的环境,让学生从理论上进行充分的分析、讨论。

[过程实录:有学生认为是溶液,理由是:①该液体外观透明;②红褐色是 Fe(OH)3的颜色;③加热促进铁离子水解,产生的是Fe(OH)3;

也有学生反对,理由是Fe(OH)3在水中不溶,液体的颜色不可能这么深;

我也参与讨论中,提出:如果是溶液,那么分散相粒子应该是单个的离子或分子,从颜色上看,可能全部以Fe3+和OH-形式分散吗?从晶体类型上看,可能以单个Fe(OH)3分子形式分散吗?]

[学生质疑]学生开始产生质疑,难道在溶液与浊液之外存在新的分散系?

4.2从实验角度探究:

[教师引导]设问5:证明该红褐色液体与溶液是否存在区别,通常用的实验方法是什么?

[过程实录:学生想到了“对比实验”,我趁势启发学生在刚才的教学准备(实验技能准备)启发下设计实验]

实验设置3:一束光分别通过①CuSO4溶液、 ②红褐色液体。

实验设置4:将实验1中制得的Fe(OH)3浊液静置,将上层清液[对Fe(OH)3而言,上层清液是它的饱和溶液]与红褐色液体进行颜色对比。

[说明]:静置Fe(OH)3浊液,在小烧杯中的效果比试管中好,而且很快。

[过程实录]:在实验3中,学生观察到红褐色液体中出现了一条光路,而溶液中没有该现象;在实验4中,观察到Fe(OH)3饱和溶液呈无色,与红褐色液体完全不同。

[教师讲解]红褐色液体出现了一条光路,是粒子对光散射的结果,该现象称为丁达尔现象。

[学生发现]该红褐色液体不同于溶液和浊液,是一个新的分散系。

[教师引导]设问6: 那么该分散系中, 分散相 Fe(OH)3是什么形式分散呢?

[方法指导]:实证法。

1.假设

与Fe(OH)3悬浊液中的小颗粒类似,红褐色液体中分散相粒子也是很多Fe(OH)3的集合体,但集合的程度小一些。

[假设依据:①加热促进Fe3+水解,产生很多 Fe(OH)3;②红褐色较深却没有固体小颗粒;③不属于溶液,不是以单个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

2.实验证明

[教师启发]按照这种假设,该液体中分散相粒子的直径会比溶液中单个分子或离子的大很多,请大家从这个角度讨论设计实验证明。

[过程实录:受到前面教学准备中的启发,学生立刻想到了“过滤”,在我说明实验证明该粒子也能透过滤纸后,学生沉默了。]

[教师启发]介绍相关的化学史知识以启发学生的思维。

1861年,苏格兰科学家格雷姆(Graham)在研究不同物质的分子在水溶液中的扩散性质时,发现有的分子扩散速度很快(如甘油分子),有的则扩散较慢(如淀粉分子),并且在进行分子能否透过半透膜实验时,证实了扩散速度较慢的分子(如淀粉分子)的直径大得多。

实验设置5:淀粉与食盐的混和溶液装入半透膜袋中,然后将半透膜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进行渗析实验。

由于在烧杯的液体中没有检验到淀粉分子,而检验到了氯离子,说明淀粉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从而证明了淀粉分子直径比氯离子大得多。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来证明假设。

1.直接证明:用半透膜取代滤纸,将红褐色液体进行渗析实验。

2.间接证明:用一束入射光照射淀粉溶液(与红褐色液体进行对比实验),观察是否能产生达尔现象。

[过程实录]:教学中选择的是间接证明,通过对比实验发现与红褐色液体一样,淀粉溶液也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从而证明了红褐色液体中分散相粒的直径与淀粉分子直径接近,比溶液中小分子或离子的直径大得多。

[教师讲解]:1、通过以上的探究,我们发现了一个不同于溶液和浊液的新的分散系,并认识到这个新的分散系中分散相粒子的直径介于溶液与浊液中粒子直径之间(1~100nm), 科学家把这样的分散系称为“胶体”,其中的分散相粒子称为“胶粒”。

2.胶体不是某些物质特有的现象,而是物质的一种分散状态,如NaCl分散在水中形成溶液,而分散在酒精中可形成胶体,关键是分散相粒子直径是否在1~100nm的范围。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