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诚信案例分析范文

诚信案例分析范文

诚信案例分析

诚信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

案例背景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倡导的一种帮教助学形式,依据“即知即传,自觉觉人”的教育理论,采取小孩教小孩、小孩教大人的方法推广实施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小先生制”教学法是根据思品教学的需要,结合本地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

本校所在地的居民大多是拆迁失地农民,学生家长的思想、文化层次不高,无论在文化知识还是行为上对子女的教育能力都有限。家长的诚信度也不高,教学有一定难度。何不采用“小先生制”教学法教学这一课,让“小先生”当家长的先生,进行《诚信是金》的教学。

案例描述

笔者按照事先准备,用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他们爱看动画片的特点,将动画故事穿插其中,让孩子懂得了诚信的重要。但孩子们是否形成了诚信品质,能不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影响身边的人形成诚信氛围?

笔者是这样教学的。笔者走进教室,面带微笑地说:“孩子们,请拿出一张白纸,写上一个父母在生活中不够诚信的例子,当然,为了保护你的隐私,不用写上名字。”孩子就是孩子,纯真可爱,没考虑太多,就动笔写起来了。5分钟过后,一张张纸片就堆放在笔者讲台上。笔者利用两节课时间,把孩子们写得内容进行了整理归类,并找出几个典型的案例。

时隔两天,再次上课时。笔者说:“孩子们,上节课你们写的事例,老师一个个都看过了,今天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共同解决其中一个事例:父母卖苹果以次充好怎么办?”脾气急的小涛站起来说:“我可以当面指出来!”小东摇摇头说:“你上学啊,不能天天盯着他们,如果方法不对,还可能被他们一顿打。”有“小诸葛”之称的小宇慢悠悠地站起来:“我们上节课不是知道了好多故事吗?比如《卖的故事》《三鹿奶粉事件》这两个事例,我们正可以用上,用这一正一反的例子,说明用诚信做生意会越来越红火,欺骗人的事情最后害人也害己,使我们的家长明白诚信的重要性。”……看到孩子们辩论得面红耳赤的样子,感觉他们是那么可爱,真是人小心不小,有时,笔者也不由地为他们的发言而喝彩。趁热打铁,笔者又把另外几个典型的案例放在大屏幕上,兴奋地说:“老师还真不能小看你们,刚才我都没有机会发言,你们就解决了一个困扰已久的问题,我还带来几个不诚信的现象,我们一起出谋划策,帮他们解决,你们有信心吗?”学生们齐声说“好。”笔者继续说:“现在就把你的好点子写在诚信卡片上,音乐停,笔就停。”伴着舒缓的轻音乐,笔者看到有的孩子皱紧眉头不断挠头,有的孩子托着下巴用笔轻敲桌面,还有的一边写着一边笑着……音乐停了,孩子们也放下了笔,笔者说:“现在,就请你们把诚信卡,投到相应的问题下。课后,我会请他们的主人把你的方法领回去。咱们今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你们的收获带回去,做父母的‘小先生’,帮助他们改正不诚信问题,教师随时等你们的好消息。”

于是,后面的日子,几乎天天都有学生向笔者“报告”:我妈妈承认了错误,以后再也不向奶奶“借”钱了,因为她担心我长大以后也会和她一样,只“借”不还;自从我和爸爸“谈”过以后,他再也不把烂苹果放在水果篮里了,我感觉我家的生意越来越兴隆;我爸爸妈妈现在只要答应我的事情都尽力去做,假如做不了,他们会跟我解释,我也能理解他们……看到“小先生们”自信地汇报他们的成果,这时,也正是我这个“大先生”最幸福的时刻!

案例反思

自主学习,乐趣倍增 “小先生制”,让学生成为“先生”,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每个人都渴望被人尊重、赏识,小学生也不例外。“小先生”是一种荣誉和实力的象征,学生们人人都想当小先生,都要当好小先生。角色变化了,地位随之变化,责任心也随之加强。要当好先生必须先当好学生,学生的主体意识得以强化,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出来。在给家长教授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必然会主动想办法及时解决,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动机,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这节课,学生成为家长们学习诚信的榜样,促使学生自己主动学习诚信知识,积极实践,深刻体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诚信的乐趣倍增,学习诚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涨。

诚信案例分析范文第2篇

一、在理论与实践课中融入会计诚信教育,并开设相关的诚信教育课程

从中职学校的会计课程设置来看,诸多的专业没有设置与职业道德有关的课程。从教师的授课来看,只讲授会计理论知识,很少涉及会计的职业道德。大部分人都认为会计是一门专业,一门学科,是跟数字打交道的,所以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只要专业课学好了,就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岂不知对于一个称职的会计人员而言,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还同样需要诚实守信的工作态度,才能更好地立足于会计行业。对于中等专业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应该融入会计诚信的内容,正面教育学生,使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德行。对于中职的财会专业课程设置,除开设会计专业课外,还应开设《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课程,通过系统规范学习,使学生树立做人要诚实、讲信用的观念,并真正领会诚信理念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在课堂中,应突出案例的研究和分析,用郑百文、琼民源、东方锅炉、银广厦等因失信造假的案例,以案说法,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诚信教育,要让学生懂得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如何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培养学生自控和自律的意识和能力,自觉地养成诚信的品质。

二、在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将诚信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在会计学科课程的设置上,我国是以专业课为改革的主要内容,陆续增设了大量的专业课程,而会计职业教育与诚信素质教育一直未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纳入会计学科体系。这样严重削弱了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诚信素质意识,从而大大影响了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修养,使会计人员的执业水平与职业诚信素质水平出现下降的趋势。那么如何将诚信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课堂呢?首先,要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方式。例如,存货计价方法,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例如,一公司存货成本一直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但是单位负责人为了少缴企业所得税,在未经税务机关批准的情况下,公司会计擅自改变存货计价方法而采用了后进先出法,则虚增了利润和资产,导致会计信息失实。又如,某公司于2003年12月份预付下年度保险费15000元,其账务处理时将15000元全额计入当月管理费用,则会虚增当期费用,低估当期收益,从而引起偷税漏税。案例中公司会计的行为就违背了会计的诚信原则,通过案例的讲解,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也提高了职业道德水平。其次,教师还应及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报道的真实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才能更好地提高职业判断力,更好地做到诚实守信。

三、开展有关会计诚信专题的讨论,加深学生对会计诚信的理解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有关会计诚信案例的讨论,会计案例讨论旨在说明会计案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学生通过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中,尤其是对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案例,他们会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从不同角度来剖析同一会计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相互辩论,形成热烈讨论问题的气氛。教师则努力把握和指导好案例讨论,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并注意掌握案例讨论的方向,使学生紧紧围绕着案例的主题,但要注意老师只是在必要时起指导作用。例如,组织学生讨论著名的美国安然事件。安然公司自1985年成立以来,一直在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到1999年已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1997年到2000年之间在纽约上市的安然公司股价翻了两番。但在2001年10月,安然震动了整个华尔街,它突然宣布第三季度的亏损达到了6亿美元。三个星期后,安然重新公布了1997年至2000年的财务报表,结果显示累积利润比原来减少了5.91亿美元,债务却增加了6.38亿美元。其审计师安达信解释称:这是因为安然在股权交易过程中将公司发行的股权换取了应收票据,这些应收票据在公司的账簿中记录为资产,发行的股票则被记录为股东权益,并承认自己确实判断失误,以至纵容了安然在会计方面进行的一些违规操作。安达信真的是职业判断失误还是违背职业道德作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比教师直接告诉结果要深刻得多。超级秘书网

四、加强校园的诚信教育建设,优化诚信教育的环境

学校是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学习环境。要加强校园道德氛围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诚信教育活动,使学生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以陶冶,诚信品质得到升华。可以通过诚信专题讲座、诚信演讲比赛、诚信签名活动、诚信主题班会等形式,赞颂诚信新风,鞭挞失信现象,激励学生从自我做起,塑造个人诚实形象,从现在做起,倡导校园诚信新风尚。要通过倡导、赞扬、鼓励坚持诚信的行为,贬抑、鞭挞、谴责查处会计造假等不良行为,将有助于人们分清是非,形成良好的风气,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同化。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看待社会上某些诚信缺失的现象,使学生坚信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会计人员的必备素质。在学校生活中,诚信教育必须贯彻始终。要从学生进校起,就对他们普及诚信教育,要教育他们从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按时交学费等身边的小事做起,让诚信教育真正融入学习生活,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诚信基础,让他们以诚信的姿态和品质步入社会。

诚信案例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诚信教育;职业道德;会计教学;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02

“诚信”是立国之基,也是会计行业的立身之本,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目前会计诚信缺失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努力提高会计诚信已成为当前会计界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教育是诚信建设的基础,如果将诚信教育贯穿到会计教学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进而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水平。在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中,我们应该抓住会计教学阵地,对正在接受会计专业教育的学生渗透“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教育。本文就加强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的分析,提出了如何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进行诚信教育。以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和树立“坚持准则”的职业人格,为他们将来踏入社会养成正确的职业操守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教学中开展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人们就将诚实和守信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会计诚信是传统“诚信”历年的发展与延伸,它要求会计人员立足会计实践,力行诚实守信。它包括四层含义:会计人员要以诚待人,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会计工作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数据要真实,计算要正确;严密保守因工作关系获取的机密,也是会计对社会的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把各项经济活动反映出来。加强会计诚信教育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要求,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

记得我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一批批的学生,我总会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如果说你在盘点现金中发现现金长款怎么处理?”而得到答案确是五花八门,有的说“领导叫怎么办就怎么办。”有的说“看着办,不行就归为私有。”有的说“不知道怎么办?”等等。他们的想法是很简单的也是最现实的,如果让这些没有诚信观念、不具备一定职业道德,只有专业技能知识的学生加入会计行业,产生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然而,我们现在所开设的专业课所讲述的内容都是“会计核算、分析、检查”的方法,很少涉及到对学生诚信的教育。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从业者。当巨额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倾向于道德规范。诚信教育最适当的时机就在于会计从业人员的启蒙教育阶段,一旦将这种职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那么无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上升到什么层次,公众的利益都会得到保护。因此,会计诚信教育应成为会计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断地提高他们对会计诚信问题的认识,增强履行诚信的自觉性,真正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准则,不做假帐”为座右铭,切实恪守独立、客观、公正执业原则,这对提高未来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重建会计行业信誉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如何在教学中贯穿诚信教育

第一育人为本,言传身教,以崇高的品德影响学生。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除了“教书”,“育人”也非常重要,我认为做为培养会计初级人才的中职学校来讲,首先强调的应是让学生先学会诚信做人,后诚信做帐。这种诚信教育小到要求学生平时做作业、考试、实习实践等不造假,不怠慢。大到结合《会计法》、《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和违法案例等进行经常性的说理教育,让学生明白:“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敬业,尤其是做会计人,从事会计工作更应如此”,只有“诚实做人、本分做事、谨慎行事、合作共事、方可成事”。另外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除了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崇高的人格品质和敬业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比如在教学中我有时发生讲解错误,且无论是口误还是实质性的错误,理性面对学生的质疑,和学生一起讨论,达成共识,甚至会对发生的错误向学生道歉。言传身教,寓德育与各科教学之中,找准知识传授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结合点,向学生强调会计人员诚信为本,遵规守法的重要性。在向他们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做一个合格的人,用法律和良好的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耳濡目染中达到诚信教育的目的。

第二把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渗透诚信思想。

讲授会计专业知识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有关的会计法律法规,有意地穿插一些问题给学生去思考。如在讲到会计的任务时,可以询问一下学生,假如你将来找工作面试时被问到会计的任务和职责是什么,你将如何回答?以此为出发点教育学生充分认识未来所肩负的光荣职责,认识会计管理在经济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使学生从内心热爱会计职业,以主人翁的精神为人民当好家,理好财。再如讲会计核算一般原则时,因为会计原则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讲解中除了帮助同学们掌握各自的内涵,还可以加以引申,作为人生准则来遵守。可靠性原则比作人生准则,要求我们做人要真实可靠、客观公正,时刻牢记诚实守信是人生第一美德,是会计人的本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的浮华所迷惑、被繁荣的假象所误导,我们要踏踏实实的强化素质,靠真本事吃饭,做表里如一的人。谨慎性原则要求我们做人、做事要保持应有的谨慎态度,尤其是作为会计工作者,核算的是财物,提供的是信息,保守的是秘密,更要注重细节、谨慎行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可比性原则要求我们做人要光明磊落,堂堂正正,表里如一,做事要条理清晰,有板有眼。比如近期上课讲解以上会计原则时,我还结合曾经热播的电视剧《温州一家人》里的故事情节进行说理教育,无论是周万顺摆地摊、卖皮鞋、采石油还是赵银花卖纽扣都告诉我们,守信会赢得良好的信誉和发展机会,失信就会失去商机,受到惩罚,双赢来自信用。诚信是一个人、一个公司、一个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石,无论是老一辈还是我们这一代,都要坚持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这样一来使同学们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达到德育智育两不误的效果。

第三用案例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将诚信教育贯穿教学始终。

中职层次的会计专业教学面对的是一群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学生,可以说他们对会计知识是一无所知,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用案例来阐述教学内容,这样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用案例讲解专业知识,学生易于接受,用案例进行德育教育,更具有说服力。这就要求教师广泛查阅资料,寻找合适分析的案例。所谓“合适”就是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所选案例必须紧密结合教学理论,直接验证会计教学内容,将会计案例与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所选典型案例应具有较强的说服力、综合性、可以是真实的事例,也可以是选自教材中,但都帮助学生准确分析好案例,从案例中受益。例如有一次在讲授会计职业道德相关内容时,我就选了一个教材中的案例,拿出来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案例讲的是某公司因新产品销售不畅,财务上预计会发生亏损,影响当年的盈利目标,总经理要求会计在报表上做一些技术处理,会计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请同学们帮忙想办法。结果同学们讨论的热火朝天,说出了各种真实的想法,也从中受益匪浅。再如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事例,上世纪80年代初温州民营企业的部分产品,如假皮鞋、假电器等,全面引发诚信危机,温州人选择了在逆流中重建诚信,最终以企业的诚意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来重新赢得市场的信任。通过正面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天经地义,但却不可见利就忘记诚信。还有,汕头曾被称作“失信的村庄”,就是因为制假贩假和查出建国以来最大的虚开增值税发票骗税案所致。汕头成了丧失信用的重灾区,十几个省市下文明令禁止跟潮汕人做生意。特别让汕头人尴尬的是:“要夸一个人,就说你真不像汕头人。”在查出汕头虚开增值税骗税案后,财税专家指出:发生这样大规模、大范围、数目巨大,涉及企业、人员众多的骗税案,会计人员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会计人员不做假账,骗税企业是无法达到目的的;如果所有会计人员都坚决抵制虚假发票入账,那么汕头经济就不会走向崩溃的边缘,社会上许多腐败的现象也可以得到遏制。通过对这两个真实的案例的分析,使我们的学生清楚认识:诚信是一个企业乃至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财富和生命所在。唯有诚信才能生存,才能发展。要使自己在同学和社会中赢得信誉,必须信守诺言,一诺千金。失去信誉,纵然一时得利,日后也必吞苦果。

三、改变考核办法,以实践考核为主,应试为辅

现代教育中各种考试还是以应试考试为主,会计专业考试也不例外,侧重理论知识,而技能和职业素质等往往得不到重视。表现在会计学试卷上的题型一般都有填空、名词解释、选择、简答题等。这些题分值占较大比重,实际是一种不太科学的做法,与其让学生倒背如流还不如让他们真正学会理解和运用它。多些案例分析,让学生指出并更正案例中企业账务核算的错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会计核算方法和原理,同时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评价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判定能力。还可以多考虑采取增加必要的社会实践办法。实践出真知。会计诚信教育的结果可以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体现出,让学生去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让社会和学校共同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评价,记入考核成绩。通过实践让学生自己看到工作中哪些属于诚信的缺失,通过自己的判断,自己去总结去意识诚信的重要性,树立牢固的职业道德观念,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做出准确的判断,在各种诱惑面前都能够牢牢把握住自己,不为所动摇。

总之,会计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学校教育是会计诚信教育的起点,且诚信教育应成为会计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诚信教育,培养学生正直、诚实的品质,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廉洁自律、客观公正、依法办事,成为会计行业的中坚力量。作为会计专业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楼瑶青.浅议会计教学中的诚信教育[J].职业,2009,(8).

[2]蔡娟.会计教学中诚信教育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6).

诚信案例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诚信;教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明确教学背景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H.C.Kelman,1961)提出了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三个阶段:顺从、同化、内化。顺从是个体为了获得物质的与精神的奖励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行为与他人的一致。顺从阶段,人们只是在表面接受他人的观点、不一定自己真得愿意这样做。同化是指人们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和行为规范,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同化已不再是表面上迫于外界的压力形成和改变态度,而是出于自愿,主动地趋向于自己心目中的榜样。内化是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彻底改变自己有的态度,并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因此而形成自己的品德。

大学生只有认同诚信这种品质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具有诚信品质对于自身和国家都有重要的意义。才愿意自觉地去培养自己的诚信品质。

二、进行教学总体设计

简单地说,诚信品格就是一个人所具有的诚实不欺,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重信誉,守信用,言必行行必果的性格特征。如果把一个人的高贵品格比作一顶华丽精美的皇冠,那么诚信品格就是那颗体现皇冠价值的大钻石。但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懂得如何珍存和利用这颗钻石,让它为自己的校园生活增添光彩,给未来成功铺就坦途的人却不多。

所以,本内容的教学可以从学生有渴望成功的青入手,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成功的商人―乔家大院的主人、晋商乔志庸,成功的企业家―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成功的创业者―百度公司的创始人李彦宏,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诚信案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成功人士身上都具有诚信的品质,诚信是一个人获取成功所必备的品质,对于自身有重要的意义。其次,诚信不仅时对人,也是对自己。承诺被人要守信用,承诺自己的,也要守信用。最后,结合中国梦,使学生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具有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个人培养诚信品质的境界,认识到具有诚信的品质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确定教学目标

诚信是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基础。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通过“诚信”教育,旨在使学生明确具有诚信品质是对于自身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个人获取成功所必备的品质;进一步认识到,具有诚信品质能够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从而能认同诚信这种品质的重要性,愿意自觉地去培养自己的诚信品质。

四、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主要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

1、案例分析

可以选取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几个成功人士的诚信案例: 1、成功的商人―乔家大院的主人、晋商乔志庸对胡麻油事件的处理,2、成功的企业家―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砸冰箱的事情,3、成功的创业者―百度公司的创始人李彦宏创业之初的一个经历,4、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小时候的一个“小樱桃树的故事”。

2、多媒体教学

晋商乔志庸对胡麻油事件的处理,采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一段内容。

五、要有教学特色

将诚信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将大学生追求个人成功的青和中国梦结合起来。使学生从“小我”能提升到“大我”,能认识到身上的社会责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力量。

六、进行教学反思

1、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这种道德品质的认同。能激发出他的一种情感。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应更加注意一种情感的激发,在讲课中如何更好地进行气氛的营造是需要进一步努力提高的方面。

2、在教学中采用案例,能使学生从可感知的事例中获取知识,比起完全的理论讲授,向学生进行灌输,要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个人认为在案例教学中,有两点值得思考:

(1)采取什么样的案例,就是案例的选择问题。比如关于诚信的案例很多,如何进行选择。什么样的案例,才能让学生从他们所处的年龄,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方式和水平,以及他们的一些特点等能对诚信品质产生较大程度的认同,从而自觉地去培养自己的诚信品质。

诚信案例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教育;会计人才;教学水平;职业判断能力;诚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1、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未予重视。在会计环境剧烈变迁及日益复杂的社会中,会计人员面临的经济数据越来越多、越来越零散,很多信息均需会计人员自行发掘、获取和组织,不能依靠一套现成的固有模式取得、分析,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未得到足够重视。在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而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很大关系。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主要通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来完成,目前在会计专业教育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属于薄弱环节,各高校几乎均未开展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导致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因而,有必要开设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专门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以此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3、会计教育目标问题。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各种变化,学校的会计教育应培养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能服务于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会计人才,这就需要高校在进行会计教育时应有明确的目标指引;否则,会计专业的学生也将无所适从。现在很多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存在的一个普遍学习定位是把通过CPA考试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而过早地忽视甚至放弃基础课程和一些公共课程的学习,因而限制了学生个人知识面和其他能力的培养,影响到会计人员的整体质量。

4、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问题。目前,我国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不足:(1)课程体系不完善。我国高校现行的课程体系一般采用提前制定、固定实施的操作方式,这种方式一般提前制定整个课程体系,在实施期间体系固定不能变动。因此,几年中该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扩充无法反映在该课程体系里,同时固定实施也使得课程体系不能适应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变化而及时完善;(2)对人文自然等课程重视不够。公共基础课程中以“两课”为主,对人文自然等课程重视不够仍是我国高校会计学及其他专业课程体系中共有的不足。这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及缜密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的提高。

5、会计教师队伍素质问题。一是会计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需要提高;二是会计教师的专业水平需要提高;三是会计教师的实践经验需要积累。

二、完善我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建议

(一)合理定位会计教育目标。笔者认为,21世纪高等会计教育目标可以描述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坚实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并掌握学习技能,面向各类企业、会计中介机构、政府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的、能适应会计发展的高素质的会计专门人才。上述高等会计教育目标只是一般性的,各个学校还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将一般性的会计教育目标具体化。也只有这样,我们所确定的各自的会计教育培养目标才具有可操作性,从而才能保证各个学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例如,对于会计教育力量雄厚、会计理论研究搞得好的,具有本科生、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一些大学,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侧重于对学生会计基础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高一级学历教育和培养其理论分析能力打下基础。而对于与企业联系紧密、注重实践性的学校就可以将学生的培养重心放在培养满足企业等其他组织对职业会计师的需要上。

(二)重构会计教育体系

1、构建弹性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所谓弹性板块的“弹性”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在弹性板块中的课程门类不固定,可由各院、系根据需要自主增减,即课程门类设置具有弹性;其二,弹性板块中的部分课程内容可由专业院系自由设置,同时各课程学分分布根据需要可以变动。院系根据会计知识与其他经济管理知识的相关性和交叉性,及时调整经济管理相关知识板块的课程门类;各院系根据会计专业知识的拓展、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变化适时对专业知识板块课程进行更新和拓展。

2、改革会计教学模式

(1)提倡采用会计案例教学法。会计案例教学法就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会计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会计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死学为活学的一种会计教学法。在采用这种方法时,首先一定要精选案例。在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案例必须以会计实践活动为主体,具有典型的代表性、针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案例必须与会计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在所选案例中应融入适度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或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难度,达到能有效地开发学生思维潜能的目的。未取得好的案例,教师应深入社会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第一手资料,再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案例,只有这样设计的案例才能既不脱离实际,又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联;也可选用其他学校已设计好的案例,但不能随意主观臆造完全脱离实际的教学案例。案例的设计应随课程的进度由易而难,循序渐进,既不要过于简单,也不要过于复杂。关于案例的设计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一个单纯的制造加工企业为例,也可以集团公司为例。总之,案例的选材应是灵活多样的。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就是通过观察和参与现实或模拟的实践工作,以锻炼和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式。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通过课堂教学和书本学习所获得的专业知识只是为会计人员提供了进行会计工作的思路,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则需要会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积累经验。同时,会计又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程序和具体方法只有通过实际动手锻炼才能逐渐熟练并掌握。这些都客观上要求在会计教育中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通常包括校外社会实践和校内模拟实习两种方式:一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上完每门专业课根据分阶段的教学计划参加校外专业实践,包括参观观摩和在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参观观摩是指组织学生到企业、事业、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单位参观观摩,了解其经营管理活动、生产工艺流程、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等内容。通过参观观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其对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鼓励学生善于从中发现问题,进而研究解决问题。在岗实习是指让学生顶岗,实际参与实习单位的业务操作。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真实的条件下得到业务技能训练,促使其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业务问题,提高职业判断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并在无意识中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二是有效开展模拟实验课,主要是进行财会业务的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将来自实际工作中的典型业务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后,在实验室环境下模仿实际业务操作程序而进行的业务操作实习。模拟实验是一种在仿真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相对真实有效的实践活动,可以起到和社会实践相同的教学效果,甚至还能克服社会实践的某些不足。

(3)尽可能地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应建立和完善会计教学软件、多媒体电教演示教学系统、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和多媒体校园电视教学系统,以新颖的视觉刺激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电算化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提高教学的效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实施:一是要加强会计专业教师自身队伍的建设,使其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二是完善会计模拟实验室,提高会计模拟教学效果。

3、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能力与业务水平。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既要懂得教学规律,通晓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更要有敏锐的判断分析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以适应会计教育发展的需要。主要措施:一是加强会计实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二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理论研究,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三)强化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有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储备,这要求我们在会计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有所改进,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很有必要,但是还不够,因为职业判断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这种能力不能只靠简单的知识积累就能实现,也需要在会计的教学中注重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教育目标上树立素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加强实践教学,等等。

(四)加强会计诚信教育

1、构建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在教育内容上,教育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使教育更符合人性和时代的发展。同时,增强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实效性。

2、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教育工作者应当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带动广大学生树立起诚信的形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3、形成诚信的校园氛围。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以求真务实为核心的学习道德和学术道德建设。要从学生进校起,就开始为他们普及诚信教育,要教育他们从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等身边的事情做起,让诚信教育真正融入大学生活。通过规范、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和导向性,促进人们形成良好的诚信观和学术道德观。

4、建立诚信奖惩与约束监督机制。诚信观念的确立关键在自律,但必须有刚性措施,并为每个大学生建立一份诚信档案。学校可以成立诚信评价办公室,负责学生日常诚信教育、管理、评价、监督和奖惩工作。学生诚信评价结果将与学生综合测评挂钩,诚信得分将作为德育部分的基础分。对于诚信得分达不到规定等级的学生将无权参加各级各类评优。同时,学生诚信得分还应如实记录于其本人的诚信档案,并填入毕业生登记表,在择业时供用人单位参考。另外,还可以建立诚信档案网上公示制度,增强诚信档案的透明度和约束力。

5、开设会计诚信教育相关课程。在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课程。相关教材的开发应体现应急性与长远性相结合、借鉴与继承相结合,跟踪会计实践的发展动态,反映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作者单位:九江学院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诚信案例分析范文第6篇

一、加强高校信用教育

(一)重视课堂诚信教育

在高校中,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学习《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概论》等公共必修课这一途径来进行的,调查当前此类课程的授课情况,可以发现教材的内容大都比较陈旧,脱离现实,教师授课也多注重理论条纲,且学生本身也不是很重视。经过实际调查,我们发现这样的教育方式效果不大。针对这种状况,应在公共必修课中多渠道地强化诚信教育。

首先,诚信作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应单章节的列入《思想品德修养》等课本中。一方面从理论上介绍诚信的内涵、诚信的价值、诚信的作用等,使大学生增加对诚信的理论认识,进而引起大学生对诚信的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认知;另一方面应与时事相结合,通过列举和分析具体事例,从而对学生起到警醒作用。

其次,教师应改进教学方式。将系统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针对教材,收集近几年内经济、学术、文化等各领域有关诚信的正反面的新闻短片、报道材料,引导学生认真剖析,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诚信失信与成功失败的关系,进而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诚信意识,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奉行诚信;针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诚信的具体例子,采取情景教学,让学生广泛参与,引发学生自我反省思考,加强课堂诚信教育的效果。同时,教师也要成为诚信的示范者,上课准时,批改作业要及时等。

再次,诚信教育也应具有针对性。专业教师应适当的增加授课内容,将诚信教育适时的与专业课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接受诚信教育,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诚实守信。例如,经济专业的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时与同学探讨关于依法纳税问题,让学生在学生时代便树立诚信纳税的观念。

(二)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1、在校园的主干道、教室、寝室、餐厅等场所设置诚信警句牌,让学生耳濡目染,从而加深对诚信的认识与重视。2、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校报等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精心宣传,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3、对受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进行诚信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感,督促他们还款。4、校院两级学生会、班级及社团协会应经常举办诚信主题活动,例如辩论赛、征文比赛、讲座等活动。5、在大学生日常管理手册中,要设置诚信专章针对考试作弊等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6、校、班级团委定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诚信的价值。

除此之外,重塑大学生的信用意识,不但要加强学校教育,同样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通过广泛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家长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正确的诚信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由此,家长要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以自身正确的行为引导子女,加强对子女的诚信道德教育,尤其家长要注意不能再不经意间向孩子输入不诚信的不良思想。

二、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及管理

信用档案反映一个大学生的信用程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信用意识,监督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显著作用。

1、信用档案的组成

一是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政治面貌、身份证号、所在院系、籍贯、家庭详细住址、个人及父母的联系方式(固话及移动电话)。对于以上的信息学生所在院系应该逐个进行核实,特别是对于需要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应加大对其的审查力度,如果填写情况不实,将及时纠正对其进行教育,视情况决定是准许其进一步办理助学贷款还是终止办理贷款。

二是学生学习情况的纪录。包括专业学习成绩、国家计算机、英语四六级的过级情况以及获得的各种奖学金及其它奖励。

三是学生信用记录。又可以细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关于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纪录方面:学生获得的各种奖励,考试有无违纪情况,有无处分,是否恶意欠拖手机费等;另一方面学生银行信用信息:学生信用卡的还贷信息,办理助学贷款的银行、时间、金额,学生在办理助学贷款时签订协议的复印件。

2、信用档案的管理

学生的基本信息及学习情况记录,由学生本人填写。学生的信用记录,主要由学院政治辅导员、学工部、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及有关的银行部门来完成,以院系专业学年为基本单位,对学生的信用资料按照统一格式进行填写。对由学生本人填写的内容,有关部门尤其是政治辅导员要进行严格审查。从目前各高校的具体情况看,学生信用档案涉及的主要机构包括:学生所在的院系,学工部,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学校档案馆。信用档案的管理重在两个部门:院系和学校档案馆。政治辅导员在填写和保管学生信用资料时,应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个别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同学,不能过多考虑特很多因素而不如实记录或对记录进行更改。信用档案的移交,高校主管部门和校档案馆制定相应的移交制度,使各个学院按照规定的时间、送到档案馆。信用档案移交到档案馆后,档案馆在管理上,可将学生的信用档案划分为学生个人档案的二级子类,在现有的学生档案的大类下添加一类信用类,不用另行设立保管单位,便于查阅,并且录入到计算机管理系统上。

3、信用档案的利用

在未进馆之前,学生的信用资料保存在学院,可以作为大学生评优、竞聘干部、信用贷款的主要依据;当信用档案进馆之后,由档案部门与各级人才中心等联合,将学生个人信用档案集中统一发送至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上,向社会提供利用服务,便于用人单位进行查询。

信用档案与学生个人在校的评优、奖励、贷款及就业等紧密联系,关系到个人的利益,仅从这个角度上看,信用档案对大学生的行为可以起到显著的约束作用,促使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督促大学生获得良好的信用记录。

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几次活动,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建设诚信的家庭环境,诚信的校园环境,诚信的社会环境,建立一个广泛的、多层次的环境系统,让学生生活在全面的诚信环境中,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并且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理念的提升,这对于信用体系的构建和打造诚信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彭艳红.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分析.科学与管理,2005.6.

[2]饶永,秦书凰.建立高校学生信用档案的探讨与实践.山西档案,2004年第2期.

诚信案例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专业教学;诚信教育

1开展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是会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是会计人才培养的源头。高校会计类专业毕业生是会计队伍的主力军,学生求知的过程也是道德修养形成和提高的过程,没有好的思想品质,没有过硬的业务技术,就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因此,高校会计诚信教育必须加强,实现会计类专业毕业生做诚信人、诚信会计人的目标。

由于受现行会计行业“诚信成问题”的风气影响,我们的学生也深受其害。本学期,我在上会计专业《财务会计》课时,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对“今后工作时,老板要你做假账怎么办?”只有19%的学生回答:“坚决抵制”;而选择“不知怎样办”的占46%;选“愿意做假账的”占35%。而对另一题“当你不小心收到假钞时怎样处理?”居然有42%的同学认为:想办法把假钞花掉。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我很失望、更是悲伤。因为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就要加入会计或者注册会计师这个行业,而这个行业最基本的行规——就是诚信。如果让这些没有诚信观念和相应职业道德只有专业技能知识的学生加入会计行业,产生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专业教学诚信教育基本思路

由于专业课比较现实,涉及将来的“饭碗”,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学生愿意听、易接受,效果明显。所以本人在《会计》教学中对开展诚信教育做了一些初步尝试,具体如下:

(1)首先,为学生分析诚信为什么是我们会计行业的“生命”。

主要从二方面来说明:①我国已加入WTO,我国的会计准则将与国际接轨,我们与外国投资者打交道会更多,如果不讲诚信受罚会更重,经济损失会更大,同时也会影响国家的形象;②外国会计行业也将进入中国市场,如果我国会计行业还呈失信严重的状况,会计市场即便再过十年,不仅赶不上国际水平,还会拱手送给别人,会计从业人员将会面临失业的困境。通过以上分析让学生深刻意识到会计人员讲求“诚信”就是为了获得长期利益和持续发展,因而放弃短期利益;为实现集体利而益牺牲个人利益,为实现整体利益而放弃局部利益,为实现根本利益而放弃目前利益。

(2)充分利用有关会计诚信的案例丰富会计教学内容,将诚信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我们的学生大都已习惯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我们的会计教材在会计诚信方面的内容是有所欠缺的,正是因为单一地接受书本知识和教师按部就班地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加强。当他们置身于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时,面对眼花缭乱的会计事项,应如何坚持会计原则,书本并没有明确地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也不存在着标准答案,一切都需要进行职业判断,因此很容易让领导意志和个人私欲凌驾于原则之上,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本人认为:在会计诚信的培养方面,传媒的披露所带来的震撼和影响比理论的灌输和说教更为深刻,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如果我们教师结合社会实际及时地将报纸、杂志、网站所报道的各种新闻和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将诚信教育贯穿于会计教学始终,多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比比皆是的有关信息,有针对性地指定和指导学生阅读某些财会方面的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学会如何拒绝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坚守诚信。我们的学生只有紧跟时代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通过各种传媒来主动地获取知识,更新和扩展自己地知识面,才能更好地提高职业判断力,更好地做到诚实守信。

(3)聘请企事业单位高层会计人员实例讲解,增强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

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从目前情况来看,在会计教学方法上,我国基本是以教师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的,而我们的会计教师基本上又是从学校走到学校,实践知识比较欠缺,有时显得说服力不够,因此应多聘请企业事业单位高层会计人员到学校来讲学,用他们亲身经历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并要聘请法院的工作人员用实际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职业道德观念,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在金钱利益面前正确地把握自己。

(4)开展有关会计诚信的专题的讨论,加深学生对会计诚信的理解。

在会计教学的各种阶段都可以开展有关会计诚信的辩论赛,学生也乐意通过辩论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中,尤其是对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案例,他们往往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力争以充足的论据,鲜明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

(5)利用案例教学法从正、反面的实际案例加强对会计诚信的渗透。

例如,我国民族工业的骄傲——海尔集团,在上世纪的80年代,面对一批即将出厂的微瑕产品,企业掌门人张瑞敏果断先行决定全部砸毁。这一砸不仅砸出了全企业职工的质量意识,更赢得了消费者对海尔的信赖。“真诚到永远”不仅是海尔人对消费者的庄重承诺,更体现了海尔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国内知名发展为国际品牌。通过正面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天经地义,但却不可见利就忘记诚信。再例如,汕头曾被称作“失信的村庄”,就是因为制假贩假和查出建国以来最大的虚开增值税发票骗税案所致。汕头成了丧失信用的重灾区,十几个省市下文明令禁止跟潮汕人做生意。特别让汕头人尴尬的是:“要夸一个人,就说你真不像汕头人。”在查出汕头虚开增值税骗税案后,财税专家指出:发生这样大规模、大范围、数目巨大,涉及企业、人员众多的骗税案,会计人员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会计人员不做假账,骗税企业是无法达到目的的;如果所有会计人员都坚决抵制虚假发票入账,那么汕头经济就不会走向崩溃的边缘,社会上许多腐败的现象也可以得到遏制。通过海尔、汕头正反两个案例,使我们的学生清楚认识:诚信是一个企业乃至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财富和生命所在。唯有诚信才能生存,才能发展。要使自己在同学和社会中赢得信誉,必须信守诺言,一诺千金。失去信誉,纵然一时得利,日后也必吞苦果。

(6)在会计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

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时时处处隐含着德育内容。要求会计教师要努力挖掘,找准会计知识传授与德育渗透的结合点。例如,在讲授《会计基础》时,加强对学生进行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的教育,激发他们学习本专业的兴趣,从内心热爱会计职业,把个人的理想同会计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与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要严守法规、公平正直,为国家和企业当好家理好财。

(7)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来进行诚信教育是极为有限的。互联网可以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可以将自己的E-mail地址或者QQ号码告诉学生。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改善教学效果。

(8)把“诚信教育”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

实现诚信目标和能力目标并举,要求毕业生完成各门课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同时对道德和诚信进行考核,通过建立诚信目标和能力目标并举的考核机制建立毕业生诚信考核目标,即可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参考文献

诚信案例分析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会计专业 高职校 诚信教育

一、加强会计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基于职业特性的必要性

诚信教育在会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不同于其他专业。会计是一种经济语言,它所传达的信息是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各种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依据。如果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出于各种目的而编制虚假会计报告,其危害的范围和程度将是无法预计和防范的,尤其在当今这样一个全民参股的市场经济社会中,我们已经震惊地看到了虚假会计信息带来的损失。诚信教育最适当的时机就在于会计从业人员的启蒙教育阶段,一旦将这种职业道德内化为个体道德,那么无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上升到什么层次,公众的利益都会得到保护。高职校是会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是会计人才培养的源头。高职校会计类专业毕业生是会计队伍的主力军,学生求知的过程也是道德修养形成和提高的过程,没有好的思想品质,没有过硬的业务技术,就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因此,高职校会计诚信教育必须加强,实现会计类专业毕业生做诚信人、诚信会计人的目标。

2.基于学生诚信意识现状的必要性

由于受现行会计行业“诚信成问题”的风气影响,我们的学生也深受其害。本学期,我在上会计专业《财务会计》课时,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对“今后工作时,老板要你做假账怎么办”,只有19%的学生回答:“坚决抵制”;而选择“不知怎样办”的占46%;选“愿意做假账的”占35%。而对另一题“当你不小心收到假钞时怎样处理”,居然有42%的同学认为:想办法把假钞花掉。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我很失望、更是悲伤。因为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就要加入会计或者会计师这个行业;而这个行业最基本的行规――就是诚信。如果让这些没有诚信观念和相应职业道德只有专业技能知识的学生加入会计行业,产生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朱基同志2001年4月16日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挥毫题下语重心长的四字校训“不做假账”。同年10月29日又在考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工作时,为该院题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这是他对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学生的殷切期望,也是对全国现在和将来的会计人的殷切期望。学校是知识的殿堂,是成才成人的摇篮,学校是人生的起点站,是给我们每一个人发放进入社会通行证的地方。我们要抓住财会教学的主阵地,对正在接受财会专业教育的学生渗透“不做假账,诚信为本”的思想。进行诚信教育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二、我国高职校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现状分析

要提高会计人员诚信水平,主要应通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来完成,目前在会计专业教育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属于薄弱环节。

1.高职校会计教育存在求技能轻诚信现象

据《中国财经报》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的高职校会计教育存在求技能轻诚信现象。“德育低效”问题的症结不在于道德教育课程所占的比重不高,而是未将德育与人文、社会以及自然科学教育相结合。德育工作长期以来习惯于不断增加政治课、德育课的种类和课时数,而不善于寓德育于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课程的教学中,道德教育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2.高职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乏立

高职校的课程体系中一般都包含有《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一课,但其开设目的更主要是专注于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核,而未将其上升到学生职业道德塑造的层面。该课程的开设过程中教师侧重于强调法规条目的识记与理解,而通常忽略对职业道德养成的熏陶。

三、加强会计教学中诚信教育的基本思路

由于专业课比较现实,涉及将来的“饭碗”,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学生愿意听、易接受,效果明显。按照“认知――情感――意志”的被教育心理状态为思路,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可采取三个方向的策略:

1.认知策略

在引导学生对会计法规的认知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握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法规要点;并要注重对法规认识的深度挖掘与宽度拓展,结合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剖析应用。

(1)在不同课程中予以不失时机的渗透,透彻解读相关会计法规

在财务会计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渗透《会计法》,这是我国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位于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最高层次,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都起到了并将继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会计人员有忠实执行《会计法》的责任,注册会计师有依法对企业和相关单位有效监督的责任,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当前社会上出现的诚信危机,绝不单纯是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有些会计数据的作假,财务会计报告的粉饰,是受企业单位负责人的指使,以虚假的形象参与市场的竞争。《会计法》明确了企业和单位的负责人应对会计的假账和假表负责。在《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中,可抓住系统学习企业经营过程各阶段经济业务核算方法的良好时机,结合各章节具体核算内容,将法规条文在情境中对学生予以传授,加深其感性认识,避免了按法规条文教学的枯燥性,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通过《会计法》的学习,使学生们认识到作为会计人员应该发扬正气,切实贯彻执行《会计法》,出具真实的会计信息。

(2)利用有关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例将诚信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我们的学生大都已习惯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我们的会计教材在会计诚信方面的内容是有所欠缺的,正是因为单一地接受书本知识和教师按部就班地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加强。当他们置身于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时,面对眼花缭乱的会计事项,应如何坚持会计原则,书本并没有明确地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也不存在着标准答案,一切都需要进行职业判断,因此很容易让领导意志和个人私欲凌驾于原则之上,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

在会计诚信的培养方面,传媒的披露所带来的震撼和影响比理论的灌输和说教更为深刻,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如果我们教师结合社会实际及时地将报纸、杂志、网站所报道的各种新闻和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将诚信教育贯穿于会计教学始终,多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比比皆是的有关信息,有针对性地指定和指导学生阅读某些财会方面的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学会如何拒绝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坚守诚信。我们的学生只有紧跟时代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地通过各种传媒来主动地获取知识,更新和扩展自己地知识面,才能更好地提高职业判断力,更好地做到诚实守信,为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情感策略

对诚信的感悟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升华,情感的培育可更大程度地将诚信意识渗透到学生的行为中去。通过开展相关活动,学生主动地参与诚信宣扬活动的实践,可在更大程度上受到诚信意识的影响与同化。

(1)为学生分析诚信为什么是我们会计行业的“生命”

主要从两方面来说明:我国已加入WTO,我国的会计准则将与国际接轨,我们与外国投资者打交道会更多,如果不讲诚信受罚会更重,经济损失会更大,同时也会影响国家的形象;外国会计行业也将进入中国市场,如果我国会计行业还呈失信严重的状况,会计市场即便再过十年,不仅赶不上国际水平,还会拱手送给别人,会计从业人员将会面临失业的困境。通过以上分析让学生深刻意识到会计人员讲求“诚信”就是为了获得长期利益和持续发展,因而放弃短期利益;为实现集体利而益牺牲个人利益,为实现整体利益而放弃局部利益,为实现根本利益而放弃目前利益。

(2)聘请企事业单位高层会计人员实例讲解,增强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

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从目前情况来看,在会计教学方法上,我国基本是以教师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的,而我们的会计教师基本上又是从学校走到学校,实践知识比较欠缺,有时显得说服力不够,因此应多聘请企业事业单位高层会计人员到学校来讲学,用他们亲身经历的实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并要聘请法院的工作人员用实际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职业道德观念,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在金钱利益面前正确地把握自己。

(3)利用案例教学法从正、反面的实际案例加强对会计诚信的渗透

例如,我国民族工业的骄傲――海尔集团,在上世纪的80年代,面对一批即将出厂的微瑕产品,企业掌门人张瑞敏果断先行决定全部砸毁。这一砸不仅砸出了全企业职工的质量意识,更赢得了消费者对海尔的信赖。“真诚到永远”不仅是海尔人对消费者的庄重承诺,更体现了海尔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国内知名发展为国际品牌。通过正面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天经地义,但却不可见利就忘记诚信。再如:汕头曾被称作“失信的村庄”,就是因为制假贩假和查出建国以来最大的虚开增值税发票骗税案所致。汕头成了丧失信用的重灾区,十几个省市下文明令禁止跟潮汕人做生意。特别让汕头人尴尬的是:“要夸一个人,就说你真不像汕头人。”在查出汕头虚开增值税骗税案后,财税专家指出:发生这样大规模、大范围、数目巨大,涉及企业、人员众多的骗税案,会计人员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会计人员不做假账,骗税企业是无法达到目的的;如果所有会计人员都坚决抵制虚假发票入账,那么汕头经济就不会走向崩溃的边缘,社会上许多腐败的现象也可以得到遏制。通过海尔、汕头正反两个案例,使我们的学生清楚认识:诚信是一个企业乃至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财富和生命所在。唯有诚信才能生存,才能发展。要使自己在同学和社会中赢得信誉,必须信守诺言,一诺千金。失去信誉,纵然一时得利,日后也必吞苦果。

(4)开展有关会计诚信的专题的讨论,加深学生对会计诚信的理解

在会计教学的各种阶段都可以开展有关会计诚信的辩论赛,学生也乐意通过辩论这种形式积极参与到会计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中,尤其是对当前社会发生的各种案例,他们往往不遗余力地查找资料,力争以充足的论据,鲜明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见解。

3.意志策略

意志过程指的是人出于某种目的,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活动。通过考核学生的考试作弊率,考验了学生在面对身边非诚信机会时的态度,是对诚信意识与情感的检验,强化诚信意识的接纳。

(1)我们在学生中采取这种诚信为本的教学方式,收到了预期效果

在会计实训课中,几位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认真的填制每一张凭证,逐笔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虽然他们出现了不少错误,但能独立完成一套会计核算过程,也属不易。

(2)开展相关主题班会,加强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理解的主动性

主题班会是学生精神风貌展现的重要形式,是学生自我表达的重要途径。在学生自主组织的主题班会中,各种思想的火花能够得到碰撞与升华。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能加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理解的主动性。在2009年12月会计专业的学生成功的举办了一次“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的主题班会,从正面说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3)考核考试作弊率,强化诚信意识的接纳

诚信考试是体现学生诚信素养的最现实方面,通过考核学生的作弊率能够强化其诚信意识的接纳,意识到从身边的事做起,经得起投机取巧机会的诱惑,与自我意识中的非正向方面作斗争。本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诚信教育前考试的作弊率为1%~2%,经过诚信教育后考试的作弊率为0。

(4)组织学生参加会计职业宣誓,增强职业使命感

职业宣誓是学生对于未来所从事职业的信仰表达,在校期间组织诚信宣誓,能加强学生的职业使命感,让学生产生会计职业尊严,使学生看到了诚信的价值,强化了将来做一名高尚的会计人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张泽荣,刘方东.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的政策研究[J].经济管理,2004,(2).

[2]陈嫣.浅谈会计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结合[J].引进与咨询,2006,(7).

[3]吴雅鑫,吕志超.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建设[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8,(5).

[4]李承宗.会计诚信的伦理学探微.财经理论与实践[J],2006,(3).

[5]李心合.会计制度的信誉基础.会计研究[J],2002,(7).

[6]吴水澎,曾小青.会计诚信分析的新框架:法学视角[J].上海会计,2009,(6).

[7]庄瑜英.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问题的思考[J].绿色财会,2008,(8).

[8]罗文渊.论会计诚信危机的成因与对策[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08,(8).

诚信案例分析范文第9篇

1.对诚信教育重视不够

当前,许多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育围绕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来设计教学内容,没有系统全面的会计诚信教育,而会计专业教师也错误地认为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范围,因此在教学中仅仅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

2.缺乏“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引领

现在会计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非常缺乏,多数专业教师都是高职院校刚毕业的新老师或者是其他专业老师转化过来的,基本没有企业会计工作经历或经历较短,对虚假会计信息的危害不敏感、不熟悉,理解不深刻。这就导致教学中只重视会计理论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诚信教育,或者即便有诚信教育内容也是纸上谈兵,教育作用不够明显。

3.诚信教育的方法缺少创新

会计诚信教育不应拘泥于某种既定的范式,应大胆创新,大胆摸索。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确定不同的教育方式。传统的说教式的传授、明知故问式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效果不明显,而且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诚信教育要改变传统单一、纵向的教育方法,创造出适应新形势的不拘一格的科学方法,才能达到诚信道德教育的最佳效能。

二、中职会计诚信教育的途径

1.完善诚信教育体系

(1)逐步完善会计诚信教育体系。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可专门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让学生深刻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及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从道德、法律和制度层面明确责任与义务,为以后从业奠定坚实的基础。(2)要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渗透诚信教育。会计教师应该在会计基础、财务会计、会计法等不同专业课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专业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诚信教育贯穿于会计教学始终,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不徇私利、坚持原则、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3)诚信教育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结合社会实际,及时地将报纸、电视、杂志、网站所报道的各种新闻和案例等补充到教学中,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相关会计专业知识,牢固树立诚信的道德观念。

2.开展诚信专题讲座

学校要经常开展有关诚信的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的专题教育。讲座的形式灵活,或老师讲,或学生自己讲。讲座的内容多样,可以是会计人员的诚信案例,也可以是一般公民的诚信案例。讲座的范围宽泛,可以是名人的诚信案例,也可以是身边老师、同学和自己的诚信案例。总之,只要是关于诚实守信的都可以讲,使学生由“认同”到“默化”,最终被“同化”为诚实守信的人。

3.教师做好表率

教师要率先垂范,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感受到诚信的意义和正面示范的力量,这要比说教式的方式效果好许多。同时,学校要积极营造诚信教育的良好氛围。比如,通过黑板报、演讲赛、征文赛等形式,宣传诚信的思想。同时,对学生中较典型的诚信事例,要公开表扬,宣传正能量。

4.犯罪警示教育

在诚信教育中,正面引导很重要,而反面的警示教育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讲会计犯罪的案例,或者播放多媒体短片,利用会计犯罪的警示作用规范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学校也可以与法院合作,让会计专业学生倾听会计犯罪分子的犯罪经历,特别是他们的罪后忏悔和感言,能够震撼学生心灵,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并让学生在警示中感受法律的威严,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警示教育形式直观、生动,感染力强,教育意义大,对学生是一次次心灵的洗礼,有助于他们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做到廉洁自律,拒腐防变,并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三、总结

诚信案例分析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职生 诚信 教育 有效途径

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高职生做人、做事、学习、交往的根本原则,是每一个高职生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但是近几年来高职生诚信道德的滑坡令人担忧,出现了很多诚信缺失现象,在社会上引起了许多的负面影响,加强高职生的诚信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一、高职生诚信缺失现象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高职生诚信缺失现象的表现

1.从学习方面来看。高职生在校学习期间,不能真正的依照诚信这个基本准则去对待学习,如上课迟到早退,抄袭作业,剽窃论文,考试时候面对学院的处罚规定作弊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并且作弊手段也在与时俱进,时有创新,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令监考教师哭笑不得。

2.从就业、择业方面看。高职生在就业、择业时,为了能有更好的选择,会不惜弄虚作假。如,篡改求职材料中的成绩单,虚构在校的学生干部、获奖情况、参加的社团等等。下面列出的一些现象时有发生,如一招聘单位在某学校招聘,回去一分析,200多份里面就出现了十几个学生会主席,几十个班长,其他班干部就更不用说了。在签订了就业合同之后,部分高职生不能够做到诚信,经常出现毁约、违约现象。

3.从社会交往方面来看。一些高职生在与同学、朋友的交往中会出现如借钱不还的现象,甚至部分高职生申请了助学贷款,在毕业几年后仍然不予还款,带来很不好的社会影响,还有部分高职生在自尊心与虚荣心的驱使下,撒谎时脸不红心不跳,习以为常,自以为高明。

(二)高职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

1.社会环境。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由于市场经济带来的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等副作用使部分高职生难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判断是非的能力产生了偏差,在做人做事时丢掉了本应有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基本准则,尤其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诚信的风气,如官员的腐败现象、社会的不正之风、市场中的假冒伪劣、欺诈坑骗、体育比赛中的“黑哨”等等,也给高职生带来了精神污染。

2.学校环境。学校教育对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影响高职生生长、学习的过程中的很多事情。如学校乱收费、在升学时托关系、走后门等现象比比皆是,影响十分恶劣;一些教师学术腐败、误人子弟,课堂上应付了事,课下办班收补习费;在学校里有关系的学生备受关注,没关系的学生备受冷落。这些现象,都给高职生传递了一些不诚信的信息,对高职生的思想产生不良的影响。

3.虚拟网络环境。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交往媒体,和高职生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而网络的虚拟性又给高职生开辟了一块可以“不诚信”的土壤,高职生可以在这里使用非实名账户,并可以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可以恶搞。从某种程度上讲,网络的出现也是助长高职生失信行为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高职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加强高职生诚信道德教育,提升高职生的诚信素质,这需要从教育、社会管理、法制等多个方面共同去努力。在

这里笔者仅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个角度去分析加强高职生诚信教育效果,提高高职生诚信意识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高职生诚信教育的重大责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否取得实效,关系着高职生诚信教育能否落到实处,但事实上,教学效果一直以来不甚理想。

课堂教学是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职生的主要桥梁,课堂教学效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以及和高职生的及时沟通、心理辅导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是高职生心目中的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做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榜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要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学识水平和理论素质,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素养,摆正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做到为人师表、诚实守信、实事求是、做真学问、为诚实人,知荣知辱,不要理论一套实际一套,更不要学生前面一套学生后面一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自身素质的提升用自然散发出的正气和人格魅力促进和引导高职生对的诚信的再认识。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选择

1.教学内容的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学内容尤其是案例的合理选取。不仅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包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授,更要注重案例的选择。“诚信”的话题自古已有,可谓数不胜数,高职生从小到大,多少老师讲过,听得早已麻木没有感觉了,要注重发掘发生在高职生身边的,能听到、看到、感受到的案例,这样才会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例如,从2002年开始央视就举办了《感动中国》栏目,每年会评选出10位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的事迹感动之余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思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随时从教学案例库中选取和添加诚信人物的案例,以保持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和信任度。

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案例的处理方面还有一点极需要注意,通常说讲解案例,实际上很多教师只是做到了“讲”,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解”,也就是分析。要知道分析才是讲解案例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只是讲案例,那也许故事听完就完了,许多高职生并不能自觉地去思索,只有教师引导高职生把案例背后的深层次的东西—诚信的本质,意义等挖掘出来,让高职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有所知,才能真正引导高职生对诚信的正确理解和思考。

2.教学手段的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远离单一、静止的教学模式。当前的高职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较多,原有的单一静止的教学手段已经满足不了高职生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必须尝试用新的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信息量大,图片、视频的大量使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直观,让高职生印象更深刻,感触更深,影响高职生“三观”的树立和是非观、道德意识的养成。(2)探讨式教学手段的选择。在针对“诚信“问题的时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尽量多的给予高职生自己思考的空间,让高职生通过观察、思考来参与到讨论中去,最后得出结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给予点评。这样高职生对诚信的认识既有自己的思考,又有同学的想法,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给予最后的正确的引导,对高职生诚信意识的养成有很大的作用。

(三)加强对高职生的课后心理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不让负面因素影响高职生的诚信观的养成

诚信案例分析范文第11篇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具有线条简练、构图巧妙、人物造型夸张、讽刺性强等特点。近几年思想品德中考常以漫画为载体,考查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考思想品德漫画类试题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解题技巧】

在解答漫画类试题时,应做到“一析、二联、三解”。“一析”,即剖析漫画,这是解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仔细审题,仔细观察漫画,才能把握漫画寓意。一般来说,这一步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1)漫画中的人物在干什么?(2)其思想动机是什么?(3)其行为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二联”,即联系教材,主要看看漫画寓意与教材中的哪些知识点有联系,找准切合点,找准理论依据。一般来说,试题漫画所蕴涵的道理,往往是我们在教材中学习过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因此,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应结合漫画进行全面分析,看看漫画寓意与教材中的哪些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相吻合,找准切合点。“三解”,即解答问题。在解答问题时,要做到紧扣教材知识和漫画内容。

【真题解析】

例:(2011年山东滨州卷)观察漫画《无题》,完成下列问题:

(1)感悟诚信:漫画反映了一种什么社会现象?

(2)宣传诚信:请你列举或创作一则宣传诚信意义的格言警句。

(3)共铸诚信:我们中学生如何实现诚信做人到永远?

诚信案例分析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博弈论 基数效用 数据决策 应用举例 人力资源

一、小案例陈述

Debron World(简称DB)公司正处在创业时期的时候,为了扩大公司业务和控制运营成本,决定招收一批兼职人员,尤其是销售人员。由于那时我有其他事情缠身,没有太多时间来管理公司事务,我也想把公司的经营风险往外转嫁一些(“我”是案例中公司的经营者,以下均同)。从成本、弹性和时间的角度考率,我招收了一批兼职业务员。后来那些兼职业务员就经常来我公司学习。

兼职业务员中,有一个厂里的普工,从来没有接触过业务,碍于熟人面子我给了他一个学习工作的机会。由于他来得勤,见面时间多,在不自觉中我教了他很多资源整合与运用的知识和技巧,以及很多商业模式的运作方法。第一次接触和企业运营知识并且有人免学费教他,因此他像发现新大陆一样的兴奋。而且他恳请我招他做全职的员工,并答应我一定好好学习,以好好工作来报答公司。

没过多久,他从那家工厂离职了,来找到我,说要全职投入我公司。他说不要别的,只要我用公司的资源先给他投资一个网上贸易平台,这个网络平台需要几千块钱,有效期是一年。

于是我跟他说,同他所知道的一样,我自己现在是身兼数职,其他员工也都很忙而且跟你的工作方向和内容不同,都没法腾出时间来来打理这个网络平台,所以你必须付出一年时间在这个网络平台上,不管是专职还是兼职,你要是做几个月就不再去打理的话,我们的投资就白费了。他说不管怎样,他会全职先干上几个月,就算实在干不下去,以后他再兼职做也要把它打理下去,不让平台浪费掉。算是老熟人,而且投资不是很大,如果他按着说的去做的话,这平台,或多或少都会对公司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于是我就答应下来,帮他开通了平台。

但是,自从帮他开通了网上贸易平台,他把联系方式改成自己的,他以各种理由为借口,没有提供过任何客户资料,也没见过他交过一份订单给公司。 过了几个月,他说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实在抽不出时间来打理我投资的平台了。

如果没人打理的话,我的平台可能要空上将近一年。这意味着我投在网络贸易平台上的费用就是白费的,还要损失多少利用公司资源开发出来的潜在客户更不得知。此后,他再也没来找过我。

二、案例简评

该案例从公司角度来说,是一个典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失败案例。以上案例中的公司利益损失虽不算大, 但我们却可以以小见大, 小决策损失的可能只是几千,但面对大投入大决策,损失可能就是巨大的数目了。而且正因为选的案例小而简单,因此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案例的每一个方面,在一定意义上便于分析。

要防止或减少以上类型的背叛也不难,公司可以设计一个系统或者流程制度来控制人力资源变动乃至员工背叛的潜在风险。用系统和制度来限制势态发展方向,使其只能朝向公司有利的方向发展。

办企业招人应该是招合适的人,能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应该用人惟贤,而不应该用人为亲。需要去筛选,选择有用的人,而且这些人最起码一个条件应该是要诚信。但事实上,人是复杂的动物,在西方经济学中,人是被假设成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这样的话,诚信永远是可以被打破的,当违反诚信所得到的利益大于违反诚信的代价的时候,人很可能会违背诚信原则。

三、从博弈对策论、基数效用论、数据决策方法角度分析案例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该员工违反诚信的代价(成本)和收益(利益), 以便发现或找到哪些方法可以防止案例中的非诚信问题。

大体上,这事例中该员工违反诚信的总成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项:第一,违反诚信(或违约)需要支付的违约金;第二,名誉的损失,至少有一部分人会怀疑他的信誉;第三,名誉损失后DB公司会以后再也不会找他合作所带来的潜在损失;第四,舆论所带来的精神不安(损失)。

而他违反诚信的收益可以大致归结为:第一,违约所带来的直接收益,他可能把客户资源带走,到其他公司暂时可拿一个好的收入;第二,不用继续履约所减少的成本损失,他不用再约束在DB公司的网络平台,可以节约自己的时间。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案例中的每一项收益和损失具体应是多少。

当事人违约的成本构成如下:

第1项,违约金肯定为0,因为我并没有和他签任何惩罚协议书。

第2项,名誉的损失,可能他认为只有DB公司一小圈子的人知道,不太会影响到他的名誉,所以这项可以估为0.1。

第3项,失去和DB 合作的机会所带来的损失到底多大往往受主观因素影响,有些人认为是一个极大的损失,有些人则不然。受他的主观预期的影响,而他的主观预期又受到DB 公司给他灌输的信息、信号的影响以及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在这里,案例中提到,公司管理者向员工透露的一系列的资源整合方法和企业管理方法,也意味着向员工描绘一个美好的公司未来,并且管理者信任这位员工。从这些角度来说,这第三项的值可大致估为1。

第四项,根据案例对这个员工的行动语言的描述,可以感觉到他基本不会有什么不安,因此这项的值也近似为 0.1。

再看他违约所得到的收益,按项积分如下:

第一,收益等于违约所带来的直接收益是可以直接去那边拿工资,虽说不知能拿多久,但凭借员工在DB所学的运营知识, 以及贸易平台操作经验和客户积累,我们可以估计值为1。

第二,不用继续履约所减少的成本损失,即不用在花时间在DB的平台上。根据需要花的时间和他的能力的机会成本,该项也可大致估值1。

接下来我们来比较他违约的成本和收益:

成本=违约金+名誉的损失+合作机会损失+精神不安损失=0+0.1+1+0.1=1.2。

收益=直接收益+机会成本减少的收益=1+1=2。

因此,收益是2,大于他的损失1.2。很明显,从博弈决策的角度来说,在这种情形下,选择背叛是他的占优策略。这就是这位员工背信弃义的原因,也是案例中管理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失误之处。

接下来我们再考虑一下,案例中管理者应该如何通过改变参数,来改变员工的占优策略选择。

首先,关于员工背叛的成本方面,可以改变下面几个参数:一是违约金,我们可以在当初投钱的时候就将违约金规定使其变为10。二是通过宣传等方法使工明白名誉的重要性和名誉败坏的影响,可将第二项的值变为0.5。三是影响主观的预期,可以培训让所有人都理解公司发展计划,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所有人都感觉和公司终止关系,是一个莫大的损失,从而使第三项失去和DB 合作的机会值变为1.5。四是通过培训,尽量让公司员工感觉到诚信的重要性,违反诚信就会受到心理谴责,有不安的感觉,使第四项变为 1。

这样可以将上述事例中的员工选择背叛的总成本从2变为:

成本=违约金+名誉的损失+合作机会损失+精神不安损失=10+0.5+1.5+1=12.5。

同时,在上述案例中,我们也可以影响员工进行背叛行为所得的总收益值:

对于收益第一项,直接收益,我们在既定的经济环境下较难改变,姑且我们设为不变,还设为1。

对于收益第二项,机会成本减少的收益值可改变,如公司可以影响它,使其变为0.8或其他值。原因在于:因为我们有协议,他不能毫无顾忌地离开我所投资的平台。他那样做的话就构成违约, 除了要交违约金外(在成本里计过了),还需要付出精力和时间来应付违约纠纷处理,亦即违约的交易费用。有交易费用的存在,他的第二项违约收益就不能再是1了,可以减少到为0.8,因为有0.2的交易费用存在,而且公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影响员工交易费用的大小。

这样,员工选择背叛行为面临的收益就变为:总收益=直接收益+净机会成本减少的收益(总收益-交易费用),即:1+(1-0.2)=1.8。

综上,员工选择背叛行为的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关系就变为: 总成本=10+0.5+1.5+1=12.5 > 1+(1-0.2)=1.8=总收益。

成本远远大于收益,这样的话,若还是在开始的既定的状况下(其他条件不变),员工所面临的占优策略就不会是背叛,因此他肯定不会选择背叛。

这样一来问题的关键部分就基本解决了,至少防止该员工背叛的目的就达到了。在小案例中似乎意义不大,但如金额巨大,利益体更复杂,涉及几千上万的员工及其他的利益方,那就会变得非常有意义了。

需要补充的是,在上例中也要考虑到我自身的成本收益值在措施改变前后的变化,因为为了改变他人(上例指违约员工)的成本收益而采取的措施,我们可能会要额外投入时间去评价去计算,从而导致我们自身的成本增加。

因此我们对此应遵循的原则是:公司用于防止员工背叛(或违约)所额外的付出不能超过员工违约给公司所带来的损失,不然就叫“因小失大”了。

假设员工违约给公司带来的损失是5,而公司要付6才能改变使他不违约,那我的最优选择是不做任何措施,任其发展。若付出4 或者5或者 6或者7或者8或者9都会使他的违约成本大于收益,只是大的量不相等,那么我应该选择最小的付出, 只付出4。

如在案例中,公司可以选择只跟该员工签约,其他几项不改变(不做宣讲,不做培训),就能达到目的。而事实上,在上案例中,公司的占优策略就是:只做一项改变,即跟该员工签约来规范,而不做其他的几项工作,不去做宣讲、培训来影响他的成本。即不去做第2项、3项 和第4项的改变,以避免浪费,这时公司以最小的付出就达到了目的。这是公司在这个局部的占优策略。

同时,在对该案例的分析中看以来人力资源管理中选人招聘、签协议、培训以及工资待遇、福利制度等方面存在的意义和重要性。

在上述案例中至少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下程序的部分作用:

选人招聘――选合适的人,选对的人,不是选美也不是选亲。

签协议――增加违约成本,降低损失。

培训――影响观念,让员工更了解公司,追随组织。

诚信案例分析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劳动者;病假;诚信原则

近年来,部分劳动者一方面享受休病假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却借休假之机出外兼职、旅游等,被用人单位解雇而引起的劳动争议屡见报道。现实中,劳动者休病假应遵循什么原则呢?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对此并没有明文规定。那又应如何预防劳动者休病假期间行为不当损害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法律建议。

一、案例回放

2011年12月25日,休病假归来的B被用人单位A解雇了。后B不服被解雇,提交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经仲裁委查明,2011年12月10日,B向单位称患肺炎而请病假休养14天获准。12月23日B被单位发现其于12月20日出国旅游的照片出现在互联网上。原来B隐瞒了12月18日病愈出院的事实,继续借休病假之机与家人出国旅游。劳动仲裁庭认为,B隐瞒病愈出院事实,一方面享受单位病假福利待遇,另一方面与家人出国旅游,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最终裁决驳回B的仲裁请求。

二、案例分析

笔者认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合理。《劳动合同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的一个原则是诚实信用原则。我国现行劳动法律未明文规定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笔者认为劳动者休病假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而案例中B隐瞒病愈出院事实借休病假之机与家人出外旅游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理由如下:

(一) 劳动者有休病假的权利, 但有义务遵守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

《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1995年劳动部(劳部发[1994]479号)下发的《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二条规定:“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第三条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因此,案例中的B休病假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劳动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有义务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这两个条文意味着劳动者的权利受限于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而案例中的B休病假而隐瞒病愈出院事实借休病假之机与家人出外旅游滥用劳动法律赋予的休假权利,侵害了用人单位合法权益。

(二) 劳动者休病假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民法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必须意图诚实、善意、行使权利不侵犯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履行义务信守承诺和法律规定,最终实现当事人之间利益的平衡,以及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平衡。诚实信用原则的宗旨是实现这两个利益关系的平衡。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市场活动的基本准则,是协调各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弘扬道德观念,保障市场有秩序、有规则进行的重要法律原则。

《劳动合同法》第一条规定立法宗旨是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该法明确规定劳动合同订立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引用的案例中,用人单位保障了B的身体健康权和基本经济权利,B应在痊愈后为用人单位提供合同约定劳动义务。但B隐瞒痊愈真相,却以休病假为由继续与家人出国旅游,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最终自食其果终被单位解雇。

三、 法律建议

笔者结合我国现行劳动法律规定结合劳动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一)《劳动合同法》增加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内容。

笔者建议《劳动合同法》二十九条修改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二) 用人单位有义务不断完善劳动规章制度。

(1)用人单位有义务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在布告栏或用人单位内部互联网上公示,或者通过开会、发放书面资料等形式直接告知劳动者;

(2)在劳动规章制度和重大劳动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用人单位应由专人负责收集工会或职工不同意见,针对重大问题可以通过召开职工全体会议等形式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三)《劳动合同法》增加用人单位有权利作劳动者职业诚信情况记录并入档的内容。

诚信案例分析范文第14篇

(一)为学生分析诚信为是会计行业的“生命”?主要从二来说明:我国已加入WTO,我国的会计准则将与国际接轨,与外国投资者打交道会更多,不讲诚信受罚会更重,经济损失会更大,也会的形象。外国会计行业也将市场,我国会计行业还呈失信严重的状况,会计市场即便再过十年,赶不上国际,还会拱手送给别人,会计从业人员将会面临失业的困境。分析让学生意识到会计人员讲求“诚信”长期利益和持续发展,放弃短期利益;为集体利而益牺牲个人利益,为整体利益而放弃局部利益,为利益而放弃利益。

(二)会计诚信的案例会计教学内容,将诚信贯穿于教学的。当置身于错综的经济环境中时,面对眼花缭乱的会计,应如何会计原则,书本并地告诉该怎么做,也不着标准答,一切都需要职业判断,很容易让意志和个人私欲凌驾于原则之上,从而错误的判断和选择。

在会计诚信的培养,传媒的披露所带来的震撼和比理论的灌输和说教更为,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师社会地将报纸、杂志一、网站所报道的新闻和案例教学内容的补充,来弥补教材的,将诚信教育贯穿于会计教学,多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比比皆是的信息,有性地指定和学生阅读某些财会的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学会如何拒绝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坚守诚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书本上的知识,也许五年十年之后就要更新,而时代的发言人,传媒所传递的信息毫无疑问是与时展同步的,点,是的会计教材永远无法企及的。的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地传媒来地获取知识,更新和扩展地知识面,才能地职业判断力,地诚实守。

(三)聘请企事业高层会计人员实例讲解,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

诚信案例分析范文第15篇

    (一)为学生分析诚信为是会计行业的“生命”?主要从二来说明:我国已加入WTO,我国的会计准则将与国际接轨,与外国投资者打交道会更多,不讲诚信受罚会更重,经济损失会更大,也会的形象。外国会计行业也将市场,我国会计行业还呈失信严重的状况,会计市场即便再过十年,赶不上国际,还会拱手送给别人,会计从业人员将会面临失业的困境。分析让学生意识到会计人员讲求“诚信”长期利益和持续发展,放弃短期利益;为集体利而益牺牲个人利益,为整体利益而放弃局部利益,为利益而放弃利益。

    (二)会计诚信的案例会计教学内容,将诚信贯穿于教学的。当置身于错综的经济环境中时,面对眼花缭乱的会计,应如何会计原则,书本并地告诉该怎么做,也不着标准答,一切都需要职业判断,很容易让意志和个人私欲凌驾于原则之上,从而错误的判断和选择。

    在会计诚信的培养,传媒的披露所带来的震撼和比理论的灌输和说教更为,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师社会地将报纸、杂志一、网站所报道的新闻和案例教学内容的补充,来弥补教材的,将诚信教育贯穿于会计教学,多学生更多地关注身边比比皆是的信息,有性地指定和学生阅读某些财会的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如何识别和判断虚假会计信息,学会如何拒绝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坚守诚信。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书本上的知识,也许五年十年之后就要更新,而时代的发言人,传媒所传递的信息毫无疑问是与时展同步的,点,是的会计教材永远无法企及的。的学生紧跟时代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地传媒来地获取知识,更新和扩展地知识面,才能地职业判断力,地诚实守。

    (三)聘请企事业高层会计人员实例讲解,会计诚信教育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