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商业发展的现状范文

商业发展的现状范文

商业发展的现状

商业发展的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市场开放之后,外资银行大量出现,对我国的金融业造成一定的冲击,由于自然法则的存在,国内金融机构的金融营销日益重要。我们一定要在充分了解金融环境以及自身营销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与当前环境相适应的营销策略,才能在市长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的现状分析

(一)人们的营销观念落后。

金融企业的部分相关工作人员头脑中还没有形成对金融营销的落后认识,他们认为营销就是推销,或者只有营销部门才负责金融产品的营销,与旁人无关;市场营销等同于广告促销。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金融企业之间不能做到有效配合,不利于营销工作的完成。

(二)金融产品缺乏以技术为支撑的品牌。

最近几年,商业银行的营销业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一些具有创新思想的金融产品被相继推出,这就使得商业银行的业务更加丰富,银行产品的种类增多,有利于满足客户的多种需要。可是,这些增加的产品种类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创新,以模仿为主,依靠技术为支撑的产品相对缺乏,品牌产品更少。这说明,商业银行等还没有形成对营销市场的准确研究,也没有将其转化为自觉的营销行为。

(三)没有充分发挥价格的真正作用。

在多种营销手段中,价格是最重要的一种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因素,可是由于受我国具体国情的影响,价格因素没有真正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尽管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多次进行利率调整,并且已经开始把民众的储蓄意愿以及资金供求等因素考虑在内,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没有出现同时兼顾宏观调控以及适应市场经济具体要求的市场利率,这制约着商业银行能否制定出合理的价格营销策略。由于没有出现市场化的存贷款利率,以及某些服务项目部收取任何的费用,商业银行面临的价格营销范围很窄。

(四)现行的营销组合决策性不够。

纵观商业银行的广告促销手段,尽管形式多样,广告资金投入也不少,可是成效不大。广告缺乏说服力度,没有达到强化题型的效果。产品营销人员所做的营销内容单一,多属于存款类产品,面对的营销对象范围较窄。从营销推广的角度分析,营销人员的大部分营销行为属于无差异营销,不利于客户对金融产品树立起品牌意识。

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营销的发展对策

(一)及时更新营销观念,把顾客需要放在第一位。

通过分析银行业营销状况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明显不及成立时间不久的股份制银行,尽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一部分历史因素,但是最主要的因素是新成立的银行自开始就具有最新的营销观念。这种观念主要强调顾客需要,也就是说所推出的产品不仅要有良好的质量,而且要满足客户的具体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注重金融创新,扩大市场竞争优势。

最近几年,人民银行连续执行降息政策,使传统业务中的利润非常有限,资产固定收益持续下降。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商业银行要想获得良好的市场营销,必须要注重金融创新。只有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才能扩大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从当前情况来看,中间业务是金融创新的最主要内容。所以,商业银行可以在遵循技术为先、服务对象差异、功能差异、兼顾多方利益等原则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开展能体现高收益、高科技的中间业务。这些中间业务要突破代收代付的限制,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要不断延伸,发展方向重点侧重于帮助客户理财、提供投资咨询服务等。

(三)科学制定产品价格,提高产品竞争力。

客户能够对某一银行产品感兴趣,很大程度依赖于该银行产品的服务收费标准。当前我国利率市场正处于改革发展变化的重点时期,因此银行产品在营销中的合理定价影响着产品能否获得客户的接受。银行除了要重视产品在市场中的上市期限和性质之外,还要注重其他营销策略的制定。银行在充分考虑产品的成本基础上,通过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可以扩大产品的影响力。银行在确定利率以及收费标准之前一定要综合考虑市场竞争、市场需求、生产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以便及时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使产品的竞争力达到最大化。

(四)灵活运用各种促销手段,提高人们对金融产品的认识度。

促销从本质来看是一种说服沟通的手段,目的是使客户购买自己的产品。促销能否达到目的直接决定着营销目标的实现。所以,商业银行应该认真分析自己产品的特点,确定能够满足满足客户的需求,另外,银行的广告手段必须符合产品的实际,不能做虚假宣传,满足客户的品位。银行所使用的宣传媒介应该是人们经常关注的,比如,可以利用一些情感类的广告来提高银行在目标客户中的认识度,把银行的良好形象展示给人们。

三、小结

促销手段的确定要综合考虑促销目标因素、市场因素、产品类型因素等,此外,各种促销手段应该充分配合,协调使用。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11秋3班)

参考文献:

商业发展的现状范文第2篇

OTO商业模式当代商城

一、OTO商业模式

对于当代中国人而言,网上购物已经成为一大趋势。随着上网购物人数的逐渐增多,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伴随中国电商行业的飞速发展,原本占据主场优势的传统产业受到了一定冲击,此外,由于客流和业绩下滑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投身于电子商业销售模式,希望能够分享电商发展带来的销售红利。

OTO商业模式是一种新型电子商务模式,由Trialpay的创始人兼CEO Alex Rampell提出。所谓“OTO”就是“Online To Offline”的简写,也就是“线上到线下”,OTO商业模式的核心是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实体商店中,在线支付购买线下商品和服务,再到线下享受服务。通过打折、提供信息、服务等一系列方式将线下商店信息通过一定渠道推送给线上用户,将其转换为线下客户。因此,OTO商业模式的关键是通过在网上寻找消费者,再将他们带到现实的实体商店中。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OTO为其提供了信息服务,使得消费者从中得到更多的便利和优惠。

二、北京当代商城的OTO发展现状

基于当前中国百货业的发展背景,北京当代商城同银泰商业、天虹商场、华联股份、王府井等百货公司一样,选择积极投身于OTO新模式,以期得到良好的战略转型。

北京当代网上商城于2008年9月23日开通运行,主营美妆、鞋包、运动、配饰、孕婴物品、家居生活六大品类,此外还开通了团购和国际代购业务。当代网上商城运用先进的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运营)开发模式,将一流的后台技术和卓越的前台设计有机结合,融合当代商城实体店的经营理念和实践,并推出时下较为流行的团购和国际代购业务,致力于让消费者享受更多的购物体验。

当代网上商城经营的品牌种类和商品价格,以及提供的售后服务与实体商城保持一致。此外,实体商城的会员在当代网上商城购物时,同样享受实体店的积分累计,会员顾客不仅可以增加另外一种购物体验,同时还能更加便利的进行购物活动。消费者在当代网上商城购买商品退货换货政策与实体店政策一致,这样就大大减少了网上购物的潜在风险。

当代商城于2013年一月份开始着手准备APP项目,经过前期调研、需求框架的确定、合作方案的制订和汇报等工作,对开发协议进行了修改完善,并于六月初成功签约。经过三个月的紧张开发制作,九月中下旬当代商城App开始内测,在进行了大量修改完善工作后,当代商城App于十一月底顺利上线。

当代商城APP实现了电子会员卡功能, APP带来的好处就是能够随时随地的携带,只要与传统会员卡绑定,会员无需持卡,只要出示手机App即可享受会员服务。会员不仅可以通过手机APP方便的管理维护自己的信息,同时还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个人的消费记录与积分返还等相关信息。

传统的会员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快捷、高效的生活节奏,大量信息流的涌入已经使得顾客疲于应对,通过手机APP可以方便的向顾客及时推送优惠信息、新品介绍,图文并茂地向顾客展示消费最新动态,紧跟时尚潮流的前沿。同时顾客也可以通过APP将对商品的意见反馈给商城,实现了商城与顾客的双向互动,打造出全新的网络推广平台。

手机APP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企业标识,北京当代商城通过APP为顾客打通了连接线上和线下的桥梁,手机APP的信息化运作是商城向购物中心化转型的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为当代商城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营销渠道。

三、天虹商场的OTO之路

天虹商场是继苏宁、银泰和步步高后,较早布局OTO的传统零售商。天虹商场在OTO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提出了以下目标与途径:1.增加客户粘性,通过全渠道营销,发挥“天虹就在身边”的优势;2.通过精细化运营,更快增加新客源;3.搜集顾客数据,精准营销和个性化服务;4.构建与顾客沟通互动的平台,让顾客决定是否引进商品,提升其价值链效益。

天虹商场的电商网站“网上天虹”于2010年3月正式上线,主营服装服饰、母婴用品、美容护理、家居床品、食品饮料、厨卫清洁和生活家电7大品类,此外还开通了门店自提和生活服务(团购)。“网上天虹”在购物积分上与线下门店打通,并推出了仅限网上购物使用的“My卡账户”;天虹商场通过微信服务号和移动APP开展OTO业务,联手“腾讯微生活”打造了天虹应用平台,开通微信服务号“天虹”;推行个性化信息订阅,实现会员系统无缝对接、一对一互动以及活动预约报名等。

“天虹微店”APP将实体店数字化、可视化至手机端,顾客可在手机上随时随地订阅喜欢的品牌、商品,打造专属百货,不仅可以在“天虹微店”购买实体门店中的精选商品,还可以购买“网上天虹”的商品。通过在“天虹微店”进行注册即可获得会员资格,同时绑定实体店会员卡,获取各种优惠券,实现在线一对一导购服务,并与天虹店员进行在线沟通,使用“天虹微店”进行网上社交互动等。

四、北京当代商城OTO模式的发展建议

尽管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OTO模式存在很大的商机与发展潜力,但对于百货业来说,OTO业务却很难进行量化评估,更难具体分析线上对实体店的销售额究竟做出了多少贡献。对于百货商店而言,想要做好OTO,不仅要依赖于成熟的技术,更需要拥有自营商品的能力。

对于北京当代商城的OTO发展模式,今后需要重点加强后台体系建设来及时配合并有效支撑前台布局,同时深化线下门店转型,主要体现在业态和品类管理两个方面。

1.加强库存、价格和供应链管理。

库存数据应该实时与供应商联动,及时了解消费者的品牌和品类偏好,提高库存管理效率。

价格管理,也就是线上与线下价格的冲突问题。未来全渠道的基本策略是线上价格与线下价格一致,至少不会差距太大,这就意味着需要提高线上价格或(且)降低线下价格。其中,随着线上经营成本逐渐得以规范,线上价格有提升的内在商业逻辑;而线下价格下降的路径可能是一批新的品牌商开发更高性价比的商品,替代现在性价比低的商品,这些品牌越来越多后,未来百货价格促销的现象有望改变,最终是消费者的选择淘汰商品。

北京当代商城未来的投入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系统和物流两个方面。当前北京当代商城的物流包括自有和第三方合作两部分,未来可发挥现有门店的物流功能,建设区域性的物流分拣中心,将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交给第三方,保障终端的服务体验。

2.优化品类结构。

优化商品结构,逐渐淘汰性价比较低的商品。由于OTO模式下服务商品的消费不再与购买同时进行,而是先在线上完成购买支付,再进行线下体验。在这种模式下,退货和换货将成为瓶颈,因此在选取商家时一定要精挑细选,对商家信誉度进行严格考核,为消费者把好第一关,最大程度上避免劣质商品和服务的出现。其次,与商家形成有效的沟通和约束机制,一方面对商家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对商家的信誉度进行评级,以此来保证消费者线下体验的商品服务与线上购买的商品服务完全一致,为网上购物打造出品优价廉的良好形象。

物流配送需要认真挑选第三方物流公司,选取信誉度高的物流配送公司,并利用合同进行约束。伴随当代商城的OTO模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可以建造自己的配送中心,构建自己的终端配送网络,将物流和配送掌控在企业范围内,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发生。

参考文献:

[1]袁元. OTO商业模式传统产业拓展电商的登天梯[J].证券日报,2013(10): 1.

[2]李向红.电子商务商业新模式OTO的研究与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2(8):119-120.

商业发展的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投行业务 金融

随着财税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金融改革也在进行,对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逐渐放开。随着我国逐渐放开利率市场化,面对互联网金融等新生事物的冲击,拓展银行的融资渠道成为必然选择。因此,探索有效的投资银行业务对于商业银行发展极为重要,也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一、中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宏观环境

许多实力雄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残酷,国内商业银行因缺少创新和规模相对小,竞争中处于弱势,只有发展投行业务才能加强竞争力。

(1)是中国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必要补充。金融改革在取得了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众多的不足。中国经济结束了高速发展进入中高速的新常态,更需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完善。近年来中国一直以中介贷款为主,证券融资为辅。融资结构不合理,资本市场弱小致使金融市场发展落后。

(2)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单一,面临考验。国内银行普遍存在问题是营业收入的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利息收入,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其201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94.43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为1094.4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78.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69.7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9.4%,主要是手续费的增加。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与美国商业银行的相比明显偏低,且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主要来自手续费,充分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手段单一,很少创新开拓投行业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运作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多是借鉴国外已经成熟的发展经验,相应的业务部门成立和运行的时间较短,受制于金融监管环境,主要是通过与证券公司合作的方式实现,如银证转账、基金托管、证券、资金合作和买卖部分债券业务。近年来,随着金融体系的完善和监管的规范化程度提高,商业银行可开展的投行业务逐步增多。

当前招商银行的成绩还是可以的,据招商银行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季报显示,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16%,国内全行业净利润增速跌倒个位数的情况下,招行净利润增速仍维持15.22%。其一季度营业收入507.47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333.89亿元,同比增加22.22%。其中手续费、佣金及其他中间服务净收入,同比增加49.23%,且主要来源于除手续费外的财富管理、基金、债券业务等中间服务,这些服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首次突破30%。总之,当前中国商业银行借鉴国外经验开展的投行业务,为其进一步拓展投行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投行业务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宏观环境所限、自主创新能力和意愿不足等方方面面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也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投行业务增长潜力有限,但当前由于市场过度泛滥,造成基数过大。基数过大就会导致许多情况的变化,如盈利模式、组织架构、经营理念和市场需求等情况,情况的变化会增加投行业务收入跃升的难度。

(2)涉及投行业务的产品种类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导致现有的投行业务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复杂的需求,投行业务产品大同小异,使得行业内竞争较弱,难以形成良性竞争。且这种结构很脆弱,一旦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会带来大规模的波动。中国的宏观环境转弱,政策监管严格。受经济下行和企业业绩低迷的影响,部分企业投融的计划不断徘徊,投融意愿较弱。国家政策监管日趋严格使得财务顾问业务发展缓慢,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压力下,利率下调,但有些银行职员为了业绩,却巧立费的名目转嫁给客户。

(3)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不适应投行业务发展。虽然投行业务快速增长,但是一些银行至今尚未真正配备专职人员,而是由从事其他业务的人员兼任,人员的非专业化,难以提供给客户高质量的投行业务服务。

(4)国内银行投行业务增长空间巨大。一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来自存贷款利差较多,非利息收入较少,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中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一就是努力拓展创新投行业务在内的中间服务、逐步提升非利息收入所占比重。

四、中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发展对策

(1)国家层面的监管战略。要更新监管理念。银行监管当局要重点布控于商业银行的决策管理层,检查他们是否了解各种风险以及是否能有效监控这些风险;要在对内部风险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充分论证后,检查这些商业银行的资金运作情况;要转变监管方式。银行监管当局应从对银行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不同的监管机构分工协作;要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促使金融监管体系更综合灵活。

(2)商业银行层面的经营战略。商业银行需要对投行业务进行评估和论证,才会以投行业务发展的全局眼光制定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简单来说,首先客户至上。应在现有受众的基础上,找出目标受众,加以定位;多元组合战略。现存的投行业务,行业内同质化严重,要不断根据客户需要创新投行业务产品,在丰富产品的同时,不断打造核心业务。

参考文献:

商业发展的现状范文第4篇

摘 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同时,银行的发展又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在认识商业银行产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究其发展规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总结 出国际化、业务趋 同化、基层化、电子银行发展迅速、个人银行业务与中间业务比重提升等 6个特点,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预测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集团化、虚拟化、垄断逐步弱化等趋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济发展;金融机构;电子银行 ;国际化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 ,货币、信用 、银行等金融因素已经完全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且各个金融因素的地位在不断提高,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可以说 ,生活在 当今社会 ,从事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考虑金融因素的影响。金融体系一旦运转失灵 ,必然会危及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 ,引发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甚至会爆发严重的社会或政治危机。历史不断证明,在几次大的世界经济危机 中,都先是金融危机爆发 ,而后开始扩散 ,最终造成全球经济的衰退和萧条。在诸多金融因素中,金融机构 ,尤其是作为金融机构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对经济肌体的作用力更是不容忽视。伴随着技术更新步伐的 13益加快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将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会有哪些发展的新特点,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 ①(commercialbank)是指从事吸收存款 、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 ,以获取利润为经营 目的的信用机构。它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产生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出现了货币兑换业和兑换商。11世纪 ,威尼斯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各 国商人很多,交易非常频繁 ,市场上货 币种类也非常多,繁杂的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阻碍了经济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为改变这种状况,一部分商人从商品贸易中分离出来,专门在商品贸易往来中对货币进行鉴别与衡量 ,从事货币兑换业务。

第二阶段 :货币兑换业演变成货币经营业。许多商人将 自己的货 币交给货币兑换商保管 ,货币兑换商开出的收据演变成早期“汇票”。货币兑换商在货币兑换业务基础上增加 了货币保管和收付业务,出现了货币经营业,货币经营业被认为是银行早期的萌芽。

第三阶段 :银行业与银行的产生。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语 banca,意思是板凳 ,早期的银行家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使用。英语转化为 bank,意思为存放钱的柜子 ,早期的银行家被称为“坐长板凳的人”。货币经营商开始不满足在经营中收取手续费,而是想获得更多的收益 ,当他们利用积聚起来的暂时闲置的货币开展放贷等其他业保定学院学报 2011年第 6期我 国的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的竞争已经展开 ,按照国外银行混业经营的原则,商业银行可以涉足于证券、保险业 、养老基金 ,甚至是房地产市场 。如果我国还把商业银行的经营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 ,在制度层面,这种竞争显然并不在一个层次上。第三,客户需求。混业经营的商业银行可为客户提供全面性的服务,客户在一家银行就可以享受到存款 、贷款 、投资,保险和证券等广泛的金融服务 ,不仅有利于节约时间、减少成本,而且也有利于抓住投资机会 ,增加收益。在 2003年 l2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商业银行法》第 四十三条做出了修正 ,“商业银行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 向非 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 ,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也为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预留了法律空间。

2.集 团化 经营

看到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就不能不提我国商业银行可能选择的集团化经营 ,集团化经营除了提高混业经营的优势外 ,还可以在关闭重叠机构 精减管理部门、缩减开支等方面发挥规模经济作用。有学者建议我国采用金融控股集团模式实现银行业混业经营 ,因为虽然金融混业经营是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 ,但 目前必须尊重我国还不具备混业经营条件的现实 ,作为中间模式的金融控股集团化综合经营将是现实选择。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 阶段。第一阶段 :政策性原因形成的金融控股集 团。因执行 1993年分业经营 、分业监管的政策 ,由原有 的混业经营企业分离成的金融控股集团,如光大集团和平安集团。第二阶段 :产业集团、民营资本纷纷大举进入金融行业 ,朝金融控股集团方向发展 。招商局集 团、宝钢集团等 国有背景的产业集团通过人资银行 、证券 、保险等多种金融机构 ,有朝金融控股集团方向发展的倾向。除产业集团外 ,民营资本也曾试图打造金融控股集团 ,德隆系、万向系、希望系等曾经被认为是我国民营“金融控股集 团雏形”最突出的代表 。第三阶段 :由具备一定实力的金融机构作为投资主体组建的金融控股集团。由产业集团、民营资本为主导组建的“金融控股集团雏形”大多存在问题 :首先 ,它们拥有银行 、信托、保险的牌照较少 ,更多的是控股或拥有证券、基金管理公司、租赁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 ;其次 ,它们对金融机构的持股基本上达不到控股 ;第三 ,它们大多并不具备对金融资源的整合能力。先天的脆弱性加上外部环境的急速变化使得这些产业集团、民营资本大部分放弃了朝金融控股集团方向发展。我 国的商业银行大多实力雄厚 ,最有可能采取集团化经营【7】。不远的将来 ,我 国的商业银行集团可从事银行 、证券投资 、信托 、保险、咨询 、信息服务的业务 ,这样 以银行业务为核心,依托商业银行网络优势,完善多元化业务平台,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为 目标,实现商业银行 、保险、投行联动发展,商业银行就成为一个“大型连锁的金融超市”。

3.合作经营越来越多

未来的经济社会 ,竞争对手时常在某个时期会成为合作伙伴 ,这种“亦敌亦友”的关系在我国商业银行领域也会频繁出现 。世界经济包括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背景下 ,面临的竞争 日趋激烈,面临的风险也 日趋增大 ,为避免竞争造成的两败俱伤,也为了分散较大的风险,它们可能采取合作经营。此外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趋同,也为它们进行合作打下基础。为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受经济区域的限制问题 ,也为避免地方资金市场的弊端 ,及同业拆借在时间上对双方的不利 ,商业银行间合作的方式可能是跨经济区域的合作经营 嗍。此外 ,国内数家商业银行也可进行大合作 ,共同走出国门,必要时可到国际上寻求合作伙伴 ,开办真正的国际业务 ,比如“银团贷款”等,寻求利润的国际转化,这是全世界商业银行发展的共 同趋势 。

合作经营的另一个层面是产业资本与商业银行的合作。这种合作不是集团化的经营 ,而可能是商业银行通过参股的形式参与到产业资本 的利润分配中,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这可能是比较遥远的事情 ,但商业银行本身作为一个市场经济中活动的主体之一,会不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合作经营也是其发展的趋势。

4.虚 拟化经 营

随着网络技术和全球金融电子化高速发展 ,货币形态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电子化支付越来越成为 日常生活的主流 ,商业银行也可能逐渐虚拟化:实体机构可能逐步萎缩 ,而依托网络的电子银行发展规模将突飞猛进。

这是因为:第一 ,电子银行能给客户带来便捷 、高效和全天 24小时的金融服务 ;第二 ,银行出于成本考虑,推广自助服务 ,加速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从银行 自身业务发展趋势来看 ,银行基于成本的考虑正在将大量低端客户的低附加值业务(如小额现金存取款及第三方 中间业务 )转移到 自助服务终端上,这样就对电子银行设备产曹朝晖: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预测3oo25o2ooⅱ150l0o50o量蚕 蚕 蚕 量 萤 量 蚕 蚕 萤年 份图 1 中国工商银行 2000---2010年企业网银客户数增长情况12 o0o100ooⅱ 80oo6o0o4ooo20ooo萤蚕量n蚕蚕n n 萤蚕n萤蚕萤年 份图 2 中国工商银行 200(t---2010年个人网银客户数增长情况30o250l 200皎 150l0o5oo年份图3 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交易额增长情况(金融创新 )、求快(网络银行),这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银行业总体的发展趋势 。从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可以看出,银行业的发展与经济贸易发展情况及科学技术的更新密切联系。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也必然符合这一规律 ,我们可以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前景预测一些其发展的趋势。

1.混业经营仍是大势所趋

我国在 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中确立了严格 的分业经营原则,但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仍是大势所趋。这是因为:第一 ,内部冲动 。分业经营本意是防止风险的跨业传染 ,从而降低系统性风险 ,但把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证券业 、保险业的业务范围分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商业银行的利润也就被限制在一个狭隘的空间内,银行的风险反而会扩大。另外 ,逐利性要求也会促使商业银行有混业经营的冲动。第二 ,外部压力。

60保定学院学报 2011年第 6期

施行《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以来,截至 2009年末 ,全国共有 148家村镇银行成立 ,尽管村镇银行扩张速度较快,但距离中国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2009--2011年工作安排》设立 1027家村镇银行的目标却相距甚远。

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 2009年末 ,全国的 148家村镇银行累计发放农户贷款 55亿元,发放中小企业贷款 82亿元 ,多数机构 已实现赢利,目前这些村镇银行总体运行 良好 ,正逐渐成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虽然我国的村镇银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但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从弱小到壮大 ,一步一个脚印,它的发展代表了银行基层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3.业务趋 同化

2010年 5月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在第六届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主题演讲中表示 ,必须解决 中国商业银行在战略、产品、机构 、服务 、收入结构 、治理结构 、创新 、机制、文化 9大方面的趋 同问题 。这些趋同趋势演变下去 ,将导致中国商业银行出现“千行一面”的格局 ,不利于提升银行业的发展水平 ,不利于提高民族金融业的竞争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撇开传统的银行业务 ,当前一个银行开办了新的业务 ,其他银行不久就会竞相开办相同的或相似的业务,各个银行的业务在趋同化。随着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 ,银行业务在不同地创新 ,而又不 断地趋 同。 ‘4.中间业务 比重 日益加 大在银行诸多的业务中,中间业务的比重逐步增大,各银行在这块业务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还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它在巩固传统业务同时 ,大力开拓现金管理 、投资银行 、资产托管和各类理财等高成长性 、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中间业务市场,形成了 9大类 400多个品种的中间业务体系,中间业务收入由 1996年的19.4亿元增加到 2004年的 123亿元。2010年的各项中间业务仍保持迅猛增长势头 ,与 2009年相比,银行卡 、对公理财 、资产托管三项中间业务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45.5%、55.0%、53.o%,见表 1。

表 1 中国工商银行 多项 中间业务增 长情况(单位 :人民币亿元 )5.不断开拓 个人 银行 业务在银行和客户的关系中,银行强势与客户的弱势地位 已经在发生转变,客户选择银行的空间 日益扩大 。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客户群出现细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客户结构出现高端 、中端 、低端的分化 ,自认客户的需求也就 日益多元化、个性化。2003年以来,我国的银行纷纷推出各种理财产品。国内商业银行贵宾理财领域的尝试 ,包括打造顶级的理财 团队,为私人客户提供证券 、保险、期货 、房地产投资甚至律师服务等众多领域的专业理财服务等 ,为国内私人银行服务奠定了基础。中国银行 的中银理财 、中国农业银行的金钥匙理财中心 、中国工商银行 的理财金账户、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等各式各样的理财 中心(财富管理 中心 )都在 向私人银行业务挺进。目前我国正积极 向金融业混业经营方向靠拢,例如商业银行可以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从事 qdii境外理财业务 ,保险公司允许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并可参股和控股商业银行等,这些措施从某种程度上正好迎合了个人对私人银行业务全能化 、个性化、复杂化的要求 [51。

6.电子银行发展 迅速

以中国银行为例 ,2010年中国银行加大了 自助设备投放力度 :2010年投放 自动取款机(atm)2.4万台,比2009年的1.8万台增加了 33.6%;其网上银行也快速发展:2010年的个人网银客户数达到 25l4万户 ,比 2009年的 1254万户增加了 100.4%,2010年的企业网银客户数达 41.9万户 ,比2009年的 15.2万户增加了 176.2%。

我们再来看看 中国工商银行的情况,见图 1、图 2和图 3,可以清晰地看出电子银行发展之迅速。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趋势预测

郑先炳总结出西方商业银行发展的 5个趋势嘲,即:求大(收购兼并 )、求全(混业经营 )、求广(国际化 )、求新59务时,货币经营业便发展为银行业。1171年 ,威尼斯银行成立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银行 ①,随后意大利的其他城市以及德国、荷兰的一些城市也先后成立了银行。 ‘第四阶段: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及商业银行的产生。早期银行主要的放款对象是政府 ,并带有高利贷性质 ,这一特点显然不能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17世纪 ,欧洲各 国纷纷要求降低利息率 ,使生息资本服务于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 。1694年,英国国王帮助商人们在英格兰建起第一家现代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 ,它 以工商企业为主要业务对象,发放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贷款 ,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它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业 的兴起,也标志着商业银行的产生。

商业银行的发展是在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下进行的,也是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体系的大家庭 中逐步完善和壮大的。到 18世纪末和 19世纪初,规模巨大的股份商业银行纷纷建立 ,成为资本主义银行的主要形式。另外一些原有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 ,调整放款原则而逐渐变为现代的商业银行 。随着信用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干预的不断加强 ,又产生了建立中央银行的客观要求。1844年改组后的英格兰银行可视为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的鼻祖。早期的商业银行 以办理工商企业存款 、短期抵押贷款和贴现等为主要业务。现在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已扩展到证券投资 、黄金买卖 、中长期贷款 、租赁 、信托 、保险、咨询、信息服务以及电子计算机服务等各个方面。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 ,在世界各地陆续建立起一批世界性的或地区性的银行组织 ,如 1930年成立的国际清算银行、1945年成立 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 )、1956年成立的国际金融公司、1964年成立的非洲开发银行 、1966年成立的亚洲开发银行等 ,在跨越国界和更广泛的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史料记载 ,我国远在周朝时期就出现了从事货币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唐朝时期金融业逐渐发展起来 ,“飞钱”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汇兑业务。明朝中叶就形成了具有银行性质的钱庄。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 ,使我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十分缓慢 ,金融机构长期处于分散 、落后的状态。直到 1897年,我 国才出现了中国人 自己设立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次使用银行名称的国内银行 )。最早的国家银行是 1905年创办的户部银行 ,后称大清银行 ,1911年辛亥革命后 ,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 ,一直沿用至今。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基础相当薄弱,在 1994年才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 ,以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商业银行)为主体 ,其他各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llj。

二 、我 国商业银行现状 分析

我 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主要包括国有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 ,还有一些外资银行 ,从区域上可以分为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等)、区域性商业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 、广东发展银行等)、地方性商业银行(各地城市商业银行 )。从我国商业银行 当前发展状况看 ,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

1.国际化步伐在加快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都要面对来 自全球同行的竞争 ,银行业与其他许多行业将不得不选择跨国经营。以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行为例 :工商银行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 ,截至 2010年末 ,已在全球 2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营业性机构,分支机构总数达到 203家 ,境外资产规模由 2009年的 522.1亿美元增加到 757-3亿美元 ,增加 了 45.1%圆;而中国银行 ,截至 2010年末 ,境外机构达 986家 ,海外资产 由 2009年 17568亿元增加到23283亿元,增加了 32.5%[31。

2.银行 基层化

如果说银行国际化是银行把触角向外延伸的话 ,那么银行基层化则是把触角向下延伸。众所周知 ,我国经济总体发展不平衡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十分薄弱。为进一步帮助解决三农问题,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对这些地区金融机构的设立和金融业务的办理实施 了一些优惠政策。自银监会 2007年 1月并正式①世界上第一家银行究竟建立在哪一年,成立于何地,时于这个问题,史学界的看法很不一致。一些学者认为,1171年建立的意大利的威尼斯银行 ,是世界上最早的银行。例如:美国《新哥伦比亚百科全书》的“银行业务”条就是这么写的。而有些学者却认为世界上第一家银行的建立要比这晓得多。

58曹朝晖: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预测生大量的需求。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上也印证了之一趋势。可以想象 ,随着无现金社会 的到来 ,货币的不断数字化 ,现有商业银行在具有一定经营实体和支付终端的基础上 ,大部分业务会在虚拟的网络上开展。

5.银行 垄断局面会逐 步改观

我国银行业 中存在 的垄断现象饱受诟病,曾有学者举例 ,有消费者在商业银行存款 100元 ,9年后只剩 60多元。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收取了占存款总额近 40%的费用作为手续费。这样的收费标准 ,肯定令国外的同行们瞠 目结舌 。至于中国的商业银行为何敢于如此肆无忌惮 ,不仅费用繁多而且说涨就涨 ,原因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垄断 。但我国商业银行垄断的局面会逐步改观,这是因为:第一,我国银行的数量在增加 ,银行业除了四大商业银行以外 ,还有几十家股份制银行 ,上百家地方性商业银行 ,还有一大批外资银行 ,竞争在逐步加剧 ,激烈的竞争会消除垄断 ;第二,美国有反托拉斯法的规定 ,我国也在制定出台类似反垄断的政策法规,鼓励 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监管的主要方向。我国银行业中的一家独大的现象不会出现 ,几家垄断的局面也不允许产生。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不管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必然和着社会发展的节拍 ,必然伴随着与外资银行的合作与竞争 ,必然需要不断的创新。随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毋容置疑的是我国未来的商业银行仍会在国内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商业发展的现状范文第5篇

摘 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同时,银行的发展又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在认识商业银行产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究其发展规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总结 出国际化、业务趋 同化、基层化、电子银行发展迅速、个人银行业务与中间业务比重提升等 6个特点,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预测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集团化、虚拟化、垄断逐步弱化等趋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济发展;金融机构;电子银行 ;国际化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 ,货币、信用 、银行等金融因素已经完全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且各个金融因素的地位在不断提高,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可以说 ,生活在 当今社会 ,从事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考虑金融因素的影响。金融体系一旦运转失灵 ,必然会危及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 ,引发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甚至会爆发严重的社会或政治危机。历史不断证明,在几次大的世界经济危机 中,都先是金融危机爆发 ,而后开始扩散 ,最终造成全球经济的衰退和萧条。在诸多金融因素中,金融机构 ,尤其是作为金融机构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对经济肌体的作用力更是不容忽视。伴随着技术更新步伐的 13益加快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将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会有哪些发展的新特点,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 ①(commercialbank)是指从事吸收存款 、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 ,以获取利润为经营 目的的信用机构。它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产生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出现了货币兑换业和兑换商。11世纪 ,威尼斯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各 国商人很多,交易非常频繁 ,市场上货 币种类也非常多,繁杂的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阻碍了经济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为改变这种状况,一部分商人从商品贸易中分离出来,专门在商品贸易往来中对货币进行鉴别与衡量 ,从事货币兑换业务。

第二阶段 :货币兑换业演变成货币经营业。许多商人将 自己的货 币交给货币兑换商保管 ,货币兑换商开出的收据演变成早期“汇票”。货币兑换商在货币兑换业务基础上增加 了货币保管和收付业务,出现了货币经营业,货币经营业被认为是银行早期的萌芽。

第三阶段 :银行业与银行的产生。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语 banca,意思是板凳 ,早期的银行家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使用。英语转化为 bank,意思为存放钱的柜子 ,早期的银行家被称为“坐长板凳的人”。货币经营商开始不满足在经营中收取手续费,而是想获得更多的收益 ,当他们利用积聚起来的暂时闲置的货币开展放贷等其他业保定学院学报 2011年第 6期我 国的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的竞争已经展开 ,按照国外银行混业经营的原则,商业银行可以涉足于证券、保险业 、养老基金 ,甚至是房地产市场 。如果我国还把商业银行的经营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 ,在制度层面,这种竞争显然并不在一个层次上。第三,客户需求。混业经营的商业银行可为客户提供全面性的服务,客户在一家银行就可以享受到存款 、贷款 、投资,保险和证券等广泛的金融服务 ,不仅有利于节约时间、减少成本,而且也有利于抓住投资机会 ,增加收益。在 2003年 l2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商业银行法》第 四十三条做出了修正 ,“商业银行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 向非 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 ,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也为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预留了法律空间。

2.集 团化 经营

看到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就不能不提我国商业银行可能选择的集团化经营 ,集团化经营除了提高混业经营的优势外 ,还可以在关闭重叠机构 精减管理部门、缩减开支等方面发挥规模经济作用。有学者建议我国采用金融控股集团模式实现银行业混业经营 ,因为虽然金融混业经营是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 ,但 目前必须尊重我国还不具备混业经营条件的现实 ,作为中间模式的金融控股集团化综合经营将是现实选择。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 阶段。第一阶段 :政策性原因形成的金融控股集 团。因执行 1993年分业经营 、分业监管的政策 ,由原有 的混业经营企业分离成的金融控股集团,如光大集团和平安集团。第二阶段 :产业集团、民营资本纷纷大举进入金融行业 ,朝金融控股集团方向发展 。招商局集 团、宝钢集团等 国有背景的产业集团通过人资银行 、证券 、保险等多种金融机构 ,有朝金融控股集团方向发展的倾向。除产业集团外 ,民营资本也曾试图打造金融控股集团 ,德隆系、万向系、希望系等曾经被认为是我国民营“金融控股集 团雏形”最突出的代表 。第三阶段 :由具备一定实力的金融机构作为投资主体组建的金融控股集团。由产业集团、民营资本为主导组建的“金融控股集团雏形”大多存在问题 :首先 ,它们拥有银行 、信托、保险的牌照较少 ,更多的是控股或拥有证券、基金管理公司、租赁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 ;其次 ,它们对金融机构的持股基本上达不到控股 ;第三 ,它们大多并不具备对金融资源的整合能力。先天的脆弱性加上外部环境的急速变化使得这些产业集团、民营资本大部分放弃了朝金融控股集团方向发展。我 国的商业银行大多实力雄厚 ,最有可能采取集团化经营【7】。不远的将来 ,我 国的商业银行集团可从事银行 、证券投资 、信托 、保险、咨询 、信息服务的业务 ,这样 以银行业务为核心,依托商业银行网络优势,完善多元化业务平台,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为 目标,实现商业银行 、保险、投行联动发展,商业银行就成为一个“大型连锁的金融超市”。

3.合作经营越来越多

未来的经济社会 ,竞争对手时常在某个时期会成为合作伙伴 ,这种“亦敌亦友”的关系在我国商业银行领域也会频繁出现 。世界经济包括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背景下 ,面临的竞争 日趋激烈,面临的风险也 日趋增大 ,为避免竞争造成的两败俱伤,也为了分散较大的风险,它们可能采取合作经营。此外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趋同,也为它们进行合作打下基础。为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受经济区域的限制问题 ,也为避免地方资金市场的弊端 ,及同业拆借在时间上对双方的不利 ,商业银行间合作的方式可能是跨经济区域的合作经营 嗍。此外 ,国内数家商业银行也可进行大合作 ,共同走出国门,必要时可到国际上寻求合作伙伴 ,开办真正的国际业务 ,比如“银团贷款”等,寻求利润的国际转化,这是全世界商业银行发展的共 同趋势 。

合作经营的另一个层面是产业资本与商业银行的合作。这种合作不是集团化的经营 ,而可能是商业银行通过参股的形式参与到产业资本 的利润分配中,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这可能是比较遥远的事情 ,但商业银行本身作为一个市场经济中活动的主体之一,会不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合作经营也是其发展的趋势。

4.虚 拟化经 营

随着网络技术和全球金融电子化高速发展 ,货币形态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电子化支付越来越成为 日常生活的主流 ,商业银行也可能逐渐虚拟化:实体机构可能逐步萎缩 ,而依托网络的电子银行发展规模将突飞猛进。

这是因为:第一 ,电子银行能给客户带来便捷 、高效和全天 24小时的金融服务 ;第二 ,银行出于成本考虑,推广自助服务 ,加速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从银行 自身业务发展趋势来看 ,银行基于成本的考虑正在将大量低端客户的低附加值业务(如小额现金存取款及第三方 中间业务 )转移到 自助服务终端上,这样就对电子银行设备产曹朝晖: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预测3oo25o2ooⅱ150l0o50o量蚕 蚕 蚕 量 萤 量 蚕 蚕 萤年 份图 1 中国工商银行 2000---2010年企业网银客户数增长情况12 o0o100ooⅱ 80oo6o0o4ooo20ooo萤蚕量n蚕蚕n n 萤蚕n萤蚕萤年 份图 2 中国工商银行 200(t---2010年个人网银客户数增长情况30o250l 200皎 150l0o5oo年份图3 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交易额增长情况(金融创新 )、求快(网络银行),这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银行业总体的发展趋势 。从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可以看出,银行业的发展与经济贸易发展情况及科学技术的更新密切联系。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也必然符合这一规律 ,我们可以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前景预测一些其发展的趋势。

1.混业经营仍是大势所趋

我国在 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中确立了严格 的分业经营原则,但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仍是大势所趋。这是因为:第一 ,内部冲动 。分业经营本意是防止风险的跨业传染 ,从而降低系统性风险 ,但把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证券业 、保险业的业务范围分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商业银行的利润也就被限制在一个狭隘的空间内,银行的风险反而会扩大。另外 ,逐利性要求也会促使商业银行有混业经营的冲动。第二 ,外部压力。

60保定学院学报 2011年第 6期

施行《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以来,截至 2009年末 ,全国共有 148家村镇银行成立 ,尽管村镇银行扩张速度较快,但距离中国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2009--2011年工作安排》设立 1027家村镇银行的目标却相距甚远。

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 2009年末 ,全国的 148家村镇银行累计发放农户贷款 55亿元,发放中小企业贷款 82亿元 ,多数机构 已实现赢利,目前这些村镇银行总体运行 良好 ,正逐渐成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虽然我国的村镇银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但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从弱小到壮大 ,一步一个脚印,它的发展代表了银行基层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3.业务趋 同化

2010年 5月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在第六届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主题演讲中表示 ,必须解决 中国商业银行在战略、产品、机构 、服务 、收入结构 、治理结构 、创新 、机制、文化 9大方面的趋 同问题 。这些趋同趋势演变下去 ,将导致中国商业银行出现“千行一面”的格局 ,不利于提升银行业的发展水平 ,不利于提高民族金融业的竞争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撇开传统的银行业务 ,当前一个银行开办了新的业务 ,其他银行不久就会竞相开办相同的或相似的业务,各个银行的业务在趋同化。随着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 ,银行业务在不同地创新 ,而又不 断地趋 同。 ‘4.中间业务 比重 日益加 大在银行诸多的业务中,中间业务的比重逐步增大,各银行在这块业务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还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它在巩固传统业务同时 ,大力开拓现金管理 、投资银行 、资产托管和各类理财等高成长性 、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中间业务市场,形成了 9大类 400多个品种的中间业务体系,中间业务收入由 1996年的19.4亿元增加到 2004年的 123亿元。2010年的各项中间业务仍保持迅猛增长势头 ,与 2009年相比,银行卡 、对公理财 、资产托管三项中间业务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45.5%、55.0%、53.o%,见表 1。

表 1 中国工商银行 多项 中间业务增 长情况(单位 :人民币亿元 )5.不断开拓 个人 银行 业务在银行和客户的关系中,银行强势与客户的弱势地位 已经在发生转变,客户选择银行的空间 日益扩大 。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客户群出现细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客户结构出现高端 、中端 、低端的分化 ,自认客户的需求也就 日益多元化、个性化。2003年以来,我国的银行纷纷推出各种理财产品。国内商业银行贵宾理财领域的尝试 ,包括打造顶级的理财 团队,为私人客户提供证券 、保险、期货 、房地产投资甚至律师服务等众多领域的专业理财服务等 ,为国内私人银行服务奠定了基础。中国银行 的中银理财 、中国农业银行的金钥匙理财中心 、中国工商银行 的理财金账户、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等各式各样的理财 中心(财富管理 中心 )都在 向私人银行业务挺进。目前我国正积极 向金融业混业经营方向靠拢,例如商业银行可以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从事 qdii境外理财业务 ,保险公司允许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并可参股和控股商业银行等,这些措施从某种程度上正好迎合了个人对私人银行业务全能化 、个性化、复杂化的要求 [51。

6.电子银行发展 迅速

以中国银行为例 ,2010年中国银行加大了 自助设备投放力度 :2010年投放 自动取款机(atm)2.4万台,比2009年的1.8万台增加了 33.6%;其网上银行也快速发展:2010年的个人网银客户数达到 25l4万户 ,比 2009年的 1254万户增加了 100.4%,2010年的企业网银客户数达 41.9万户 ,比2009年的 15.2万户增加了 176.2%。

我们再来看看 中国工商银行的情况,见图 1、图 2和图 3,可以清晰地看出电子银行发展之迅速。

三、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趋势预测

郑先炳总结出西方商业银行发展的 5个趋势嘲,即:求大(收购兼并 )、求全(混业经营 )、求广(国际化 )、求新59务时,货币经营业便发展为银行业。1171年 ,威尼斯银行成立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银行 ①,随后意大利的其他城市以及德国、荷兰的一些城市也先后成立了银行。 ‘第四阶段: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及商业银行的产生。早期银行主要的放款对象是政府 ,并带有高利贷性质 ,这一特点显然不能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17世纪 ,欧洲各 国纷纷要求降低利息率 ,使生息资本服务于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 。1694年,英国国王帮助商人们在英格兰建起第一家现代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 ,它 以工商企业为主要业务对象,发放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贷款 ,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它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业 的兴起,也标志着商业银行的产生。

商业银行的发展是在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下进行的,也是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体系的大家庭 中逐步完善和壮大的。到 18世纪末和 19世纪初,规模巨大的股份商业银行纷纷建立 ,成为资本主义银行的主要形式。另外一些原有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 ,调整放款原则而逐渐变为现代的商业银行 。随着信用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干预的不断加强 ,又产生了建立中央银行的客观要求。1844年改组后的英格兰银行可视为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的鼻祖。早期的商业银行 以办理工商企业存款 、短期抵押贷款和贴现等为主要业务。现在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的业务已扩展到证券投资 、黄金买卖 、中长期贷款 、租赁 、信托 、保险、咨询、信息服务以及电子计算机服务等各个方面。20世纪以来,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 ,在世界各地陆续建立起一批世界性的或地区性的银行组织 ,如 1930年成立的国际清算银行、1945年成立 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 )、1956年成立的国际金融公司、1964年成立的非洲开发银行 、1966年成立的亚洲开发银行等 ,在跨越国界和更广泛的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史料记载 ,我国远在周朝时期就出现了从事货币信用业务的金融机构。唐朝时期金融业逐渐发展起来 ,“飞钱”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汇兑业务。明朝中叶就形成了具有银行性质的钱庄。但数千年的封建社会 ,使我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十分缓慢 ,金融机构长期处于分散 、落后的状态。直到 1897年,我 国才出现了中国人 自己设立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次使用银行名称的国内银行 )。最早的国家银行是 1905年创办的户部银行 ,后称大清银行 ,1911年辛亥革命后 ,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 ,一直沿用至今。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基础相当薄弱,在 1994年才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 ,以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商业银行)为主体 ,其他各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llj。

二 、我 国商业银行现状 分析

我 国的商业银行体系主要包括国有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 ,还有一些外资银行 ,从区域上可以分为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等)、区域性商业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 、广东发展银行等)、地方性商业银行(各地城市商业银行 )。从我国商业银行 当前发展状况看 ,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

1.国际化步伐在加快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商业银行都要面对来 自全球同行的竞争 ,银行业与其他许多行业将不得不选择跨国经营。以工商银行与中国银行为例 :工商银行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 ,截至 2010年末 ,已在全球 2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营业性机构,分支机构总数达到 203家 ,境外资产规模由 2009年的 522.1亿美元增加到 757-3亿美元 ,增加 了 45.1%圆;而中国银行 ,截至 2010年末 ,境外机构达 986家 ,海外资产 由 2009年 17568亿元增加到23283亿元,增加了 32.5%[31。

2.银行 基层化

如果说银行国际化是银行把触角向外延伸的话 ,那么银行基层化则是把触角向下延伸。众所周知 ,我国经济总体发展不平衡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的金融体系十分薄弱。为进一步帮助解决三农问题,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对这些地区金融机构的设立和金融业务的办理实施 了一些优惠政策。自银监会 2007年 1月并正式①世界上第一家银行究竟建立在哪一年,成立于何地,时于这个问题,史学界的看法很不一致。一些学者认为,1171年建立的意大利的威尼斯银行 ,是世界上最早的银行。例如:美国《新哥伦比亚百科全书》的“银行业务”条就是这么写的。而有些学者却认为世界上第一家银行的建立要比这晓得多。

58曹朝晖: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预测生大量的需求。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上也印证了之一趋势。可以想象 ,随着无现金社会 的到来 ,货币的不断数字化 ,现有商业银行在具有一定经营实体和支付终端的基础上 ,大部分业务会在虚拟的网络上开展。

5.银行 垄断局面会逐 步改观

我国银行业 中存在 的垄断现象饱受诟病,曾有学者举例 ,有消费者在商业银行存款 100元 ,9年后只剩 60多元。也就是说,商业银行收取了占存款总额近 40%的费用作为手续费。这样的收费标准 ,肯定令国外的同行们瞠 目结舌 。至于中国的商业银行为何敢于如此肆无忌惮 ,不仅费用繁多而且说涨就涨 ,原因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垄断 。但我国商业银行垄断的局面会逐步改观,这是因为:第一,我国银行的数量在增加 ,银行业除了四大商业银行以外 ,还有几十家股份制银行 ,上百家地方性商业银行 ,还有一大批外资银行 ,竞争在逐步加剧 ,激烈的竞争会消除垄断 ;第二,美国有反托拉斯法的规定 ,我国也在制定出台类似反垄断的政策法规,鼓励 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中监管的主要方向。我国银行业中的一家独大的现象不会出现 ,几家垄断的局面也不允许产生。

总之,我国商业银行不管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必然和着社会发展的节拍 ,必然伴随着与外资银行的合作与竞争 ,必然需要不断的创新。随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毋容置疑的是我国未来的商业银行仍会在国内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商业发展的现状范文第6篇

【关键词】商业地产;风险;对策建议

房地产作为关系民生的重要行业,其发展状况越来越值得关注。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希望借此有效的遏制房价的不断攀升,促进房地产行业回归理性化发展的道路。经过近两年多的实践证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效的遏制了西安市场上投资性和投机性的购房需求。

而商业地产由于不受限购令等政策的影响,成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开辟新市场的香饽饽,本文从目前西安市商业地产的发展状况出发,分析了商业地产蓬勃发展的原因以及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最后提出些许促进商业地产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商业地产发展现状分析

“十一五”期间西安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逐步建立起了红星美凯龙、大唐西市、骡马市步行街和万达广场等一大批商业地产项目,为西安市的经济发展添加了活力。“十二五”期间确立的建立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规划的进一步推进,将为西安商业地产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一)商业物业新开工面积创新高,成交量大增

从2010年下半年以来,在住宅市场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步步收紧的情况下,商业地产却迎来契机。特别是浐灞新区、曲江新区等新兴开发区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更是加速了市场上对商业地产的需求。截至2011年底,西安商业物业的成交量达到87.4万平方米,成交金额达到127.5亿元,创2005年以来的新高。

(二)购房者投资商业地产热情高涨,推动商业用房贷款增速迅猛

由于“限购令”的实施,很多投资性和投机性的购房者没有资格购买商品住宅,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没有受到限购约束的商业地产。从“新国八条”出台前后的个人购房贷款来看,2010年全年新增个人商业用房贷款9.32亿元,政策出台后,个人商业用房贷款迅猛增长,截至2011年底,全年新增贷款19.44亿元,同比增长了108.62%。

(三)商业地产用地需求量不断增大

随着西安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地产的建设越来越快,对商业用地的需求也逐年提高。从2008年以来,商业地产用地需求量逐年增长,截至2011年12月末,商业用地成交均价为750万元/亩,楼面地价为168.34元/平方米,虽然,在2011年,全市土地成交面积受调控影响大幅下降,但是,商业用地成交面积在总成交面积中的占比处于不断上涨趋势。

二、商业地产蓬勃发展的原因分析

西安市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除了西安市在西北地区拥有的独特区位优势和龙头作用以外,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趋紧以及投资客的不断追涨也是造成商业地产蓬勃发展的原因。

(一)西安区位优势明显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线上最大的中心城市。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西安的大发展必将带动整个西北地区的发展,明显的区位优势有力的促进了西安经济的发展。

(二)商业地产发展潜力大

近几年来,西安市不断优化产业发展布局,逐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的“四区一基地”的开发新区格局。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了“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主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这一举措,为大西安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拓展了空间。随着各种开发区的建设以及关天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必然为西安地区商业地产的发展开拓出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房地产企业资金趋紧,纷纷转战商业地产

国家不断颁布实施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有力的遏制了市场上的投资性和投机性购房需求,一些中小开发商逐渐感觉到住房市场项目开发难度加大,建设资金明显偏紧,特别是一些定位在高端楼盘、别墅区楼盘的房地产企业纷纷出现资金回笼紧张,项目进展缓慢的情况。面对住房市场的不景气,房地产企业纷纷将发展项目转向商业地产,谋求在商业地产中的利润,以期安然度过难关。

(四)投资者、投机者不断追涨

西安颁布的“限购令”并没有对公寓楼、写字楼和商铺进行限购。这样一来,原先很多将拥有住房作为保值、增值手段的投资者和投机者再没有资格购买二套,三套以上住房,而商业地产等由于不在“限购令”的限购范围内,在资本的逐利性影响下,投资者就将手中的资金转向商业地产,无形当中也推动了商业地产迅猛发展。

三、商业地产发展的隐忧分析

商业地产的快速建设和投入市场,并没有考虑到市场对其的接受能力和商业地产发展所需要的后期的运营能力,在经过近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种不合理的发展模式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埋下了一些隐患。

(一)商业地产的集中开建,增加了市场消化商业地产的负担

商业地产的集中开工建设和投入市场,一度造成西安市场商业地产供大于求的局面,有资料显示,截至2011年10月末,西安市商业地产结转可售量已达到476.23万平方米,其中商服用房为343.89万平方米,写字楼为132.34万平方米;而其消化能力却十分有限,商服用房与写字楼月均销售量分别为7.27万平方米和5.26万平方米,存量消化周期分别为65.38个月和18.2个月。

商业发展的现状范文第7篇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企业;现状;发展趋势

前言

商品混凝土对于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加快工程进度、减少环境污染、解决施工扰民和施工现场脏、乱、差问题、缓减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等方面,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商品混凝土在城市建设中被广泛使用,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但是,在充满商机和发展前景看好的背后,混凝土亦行业存在很多问题。

一、商品混凝土行业现状

1、产品同质化严重

商品混凝土的生产原料种类基本是固定的,均由水泥、石子、砂子、掺和料、外加剂与水组成;生产工艺差别不大,也相对统一;加之市场需求相对单一,主要考虑的是强度因素。正是混凝土自身的生产特点和市场需求特点,决定了其终端产品同质化严重和无差异性,较难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实现长期稳定的生产与供应。但随着国家设计标准的转型,以及对耐久性要求的提高,特殊环境下所需要的特种混凝土也在逐步发展。

2、生产使用时效性强

由于生产的非连续性,经常需要集中时段供应。混凝土因受水泥水化作用的影响,必须在初凝之前完成浇注,初凝时间一般为1~2个小时;否则一旦在泵送前初凝,就不能提供给施工工地使用。这就使得预拌混凝土使用的时效性较强,无法保有库存。而没有成品库存,就难以应付季节性、突发性的大量需求;在建设规模波动较大、出现突发性需求的情况下,就需要集中时段突击供应。一般在年底和年初时,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处于萎缩状态。

3、供应服务的地域局限性

单站规模不宜过大,类似商业网点,适宜合理布局,方能保持合理运距、及时供应、及时服务等。由于预拌混凝土无法运送到较远的地方销售,单个搅拌站的辐射范围有限,所生产的预拌混凝土基本上在本地销售,市场本地化需求的特征明显。一般来说,15公里左右的供应距离比较理想;在交通状况较好的情况下,可以把供应半径扩大至30公里;若超过50公里,就很难达到有效供应。通过在预拌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可以延长初凝时间,但过远的运输距离会大大增加成本,而且预拌混凝土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由于搅拌站的辐射半径有限,为了满足多个区域的需求,宜多点布局,使搅拌站之间保持合理的距离。分散布局可以使搅拌站各自服务主要的目标市场,从而避免局部过于密集而出现恶性竞争的局面。

4、行业进入门槛较低

商品混凝土生产不具有独特性,属于简单加工,没有复杂的窑炉,进入行业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虽然前期投资比较大,但可以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设备,减少投资时对现金的需求;在行业利润较高时,其他行业投资者很容易进入;搅拌站的建成时间比较短,一个标准搅拌站的建设周期一般为3~4个月。因此,行业竞争比较激烈,且因拖欠款现象普遍而不易退出。

5、利废问题

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是砂、石、水泥,这些材料在国内各地有一定的资源,但随着混凝土应用的越来越多越广,各地的原材料资源会越来越少,资源紧缺现象会越来越严重。利用工业废弃料和建筑垃圾代替天然砂石生产混凝土,既能解决可利用天然砂石越来越少的问题,也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工业废弃料和建筑垃圾转为可用的人工砂石的技术问题,是商品混凝土自身发展的重要问题。

6、出现过度竞争现象

过度竞争产生的原因不仅在于巨大的生产能力和市场消化吸收能力之间的巨大落差,也在于企业提品的同质化和无差别化。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质,国内绝大多数商品混凝土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生产力水平非常接近;而且行业内、企业之间的有效整合严重不足。当众多以相同的组织形式、相近的管理方式、相似的生产水平的企业展开竞争时,过度竞争是必然结果。

在众多的竞争者中,混凝土企业为了争夺工程项目,不惜使用低价策略,在产品价格上展开恶性竞争,竞相降低竞标价格,如此恶性竞争直接导致了不少企业不得不面对“没活干着急,有活干更着急”的尴尬现象。低价竞争策略直接摊薄了企业的实际利润,严重束缚了企业自身的良性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在这种恶性循环下,大多数混凝土企业最终不得不面对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市场竞争能力日趋萎缩的不利局面。

二、商品混凝土企业发展前景

针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行业面临的市场前景,混凝土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做强做大,就必须站在企业自身角度,正确分析当前商品混凝土市场,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一条集创新产品、科学管理相结合的发展战略。

1、加强企业信息化,增强企业竞争力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建设规模和速度都史无前例,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最主要的材料之一,正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会。有机遇,同时也有竞争。21 世纪是信息时代,商品混凝土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要想在竞争中发展,企业必须通过信息化增强自身竞争力。然而,由于商品混凝土行业信息化面临着思想认识、人才、资金以及习惯了的粗放式管理等方面的制约,总体信息化的程度不高,难以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战略,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混凝土企业要深刻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企业信息化,建立信息化平台,充分研究国家相关政策,快速适应市场发展,以确保企业更好、更快的持续发展。

2、企业整体人员素质的提高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条件。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生产设备的改进、控制系统的更先进化、如果提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素质,是企业必须考虑的,如何人才培养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就会制约企业的发展速度。提高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靠企业人才培训,因此,商品混凝土企业应安排组织专题培训班,通过培训造就适合的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管理队伍,推动企业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

3、产研结合,研究开发新产品

产品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商品混凝土企业要想占领市场,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就必须做到坚持不断地创新产品,面向市场提供适应人类环境发展、质优价廉的混凝土新产品。鼓励预拌混凝土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预拌混凝土技术进步,重点在机制砂生产技术的应用研究、新型高性能外加剂应用推广等领域有所突破,并形成以预拌混凝土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机构为支撑,政府部门相协调的技术创新体系。

结束语

根据我国发展现况,房地产在未来一定的时间内肯定还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所以作为相关的商品混凝土也会在一定时间内充满了机遇。但是,现在各地新建站也是层出不穷,竞争不断加剧,势必会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提高商品混凝土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成为了每一个商品混凝土企业生存发展必须面临的课题,围绕核心竞争力,如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一个商品混凝土行业从业人员所要努力去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沈凯华,黄清林. 新时期中商品混凝土企业的创新管理[J].商品混凝土.2010(09)

[2]王晓山. 浅析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散装水泥.2010(05)

商业发展的现状范文第8篇

关键字:商业银行;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1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瓶颈

1.1 海外资产缩水

自2007年起,我国商业银行的海外资产不断下调。尽管减持海外资产有利于缓解海外金融环境恶劣带来的影响,但从长远看并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扩大投资范围,优化业务比例,提高风险抵御能力的发展目标,对于我国银行业逐步占领国际市场的发展方向相违背。

1.2企业风险陡增,不良资产增加

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后,全球金融市场震荡不断,整体经济环境恶化,消费市场萎靡,购买力大幅下跌。因此沿海地区大量外向型中小型企业不得不面临销售额度下滑,运营成本升高,资金回笼困难,企业风险上升,偿债能力下降的残酷现实。除此之外,美联储连续几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持续走低,由此导致国际上诸如石油等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于原材料依赖进口的企业而言无疑是致命打击。

1.3 银行业盈利能力下滑

自2008年10月9日起,央行开始落实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随后也多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压缩银行利润空间,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居民消费投资,促进经济持续增长。2012年6月和7月连续进行不对称降息,加大一年期贷款利率下调的比例,进一步削弱了银行的利润空间。在贷款利率下调的情况下,贷款规模增长速度的下滑无疑会拉低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规模。

1.4 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问题

1.4.1 流动性风险控制工具有限

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育较晚,规模较小,交易主体较少,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银行资产的变现能力和获取负债的能力较弱,进而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的创新和使用。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绝大部分由各项存款构成,票据市场中占绝大部分比例的是银行承兑汇票,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发展不足,银行间债券品种较少,金融债券2011年占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比重仅为1.68%。这就使得商业银行无法灵活调整其自身的流动性。

1.4.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意识不足

风险防范意识不足体现在商业银行本身和我国居民两个主体上。由于长期享有强大的国家信用,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利用方面更加激进,流动性风险管理始终没有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普遍的自觉行为,并且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一直以来是靠外力(法律法规等)推动,银行本身缺乏管理的主动性。直到2008年,银监局才将流动性相关数据进行官方统计和披露。

2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优势

2.1 国家政策支持,货币供应增加

尽管目前我国经济增加速度呈现滞缓状态,但7.9%的GDP增速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并且过去几年超过8%的GDP增加速度也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证明。

2.2 银行业根基扎实,基础稳定

次贷危机后,我国由于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原因,宏观经济层面(尤其是出口)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国家及时提高对投资和消费另外两架马车的重视,相应出台四万亿等基础项目建设的政策,刺激我国经济的复苏。与此同时,银监局和央行也加强了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2.3 中间业务逐渐起步,理财产品发展迅速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建立了以中间业务委员会制度为主体,以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分工负责为主要内容的中间业务管理体制及运行制度。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增加,投资意识增强,但又面临着国内投资市场发展不充分,居民投资手段有限的现实,理财产品的应运而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策略研究

3.1 优化资产负债配置

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的配置优化包括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首先,要在风险及收益兼顾的前提下,根据存款数量和期限,以及市场环境、企业背景等多方因素合理调整贷款规模,避免过度负债经营。其次,要保证银行贷款的流动性,优化信贷资产存量结构;推动贷款创新,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不同类型的信贷服务。除此之外,信贷资产的比列要逐渐降低,积极推动银行投资业务的比重,改善商业银行总资产结构。

3.2 寻求金融创新,推行资产证券化

金融创新对于我国银行流动性、收益性的促进作用明显,商业银行既要继续巩固和推广现有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项目,又要不断扩大、租赁、委托、理财和信息咨询等低风险的中介业务。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混业经营趋势的逐步形成,还应该逐步开发投资银行、期权、金融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

3.3 建立适合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长期以来,央行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相对于国外比较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单纯依靠国家信用并不能真正有效应对潜在的挤兑风险,并会放松对贷款质量的控制。

参考文献

[1]杨浩英. 中国商业银行海外投资经营问题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

商业发展的现状范文第9篇

关键词:郑州市;企业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一、前言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是河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铁路、公路、航空、信息兼备的综合通和通讯枢纽,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郑州市现辖6区5市1县和2个部级开发区、1个部级出口加工区。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28.6平方公里(含上街区26.6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743.6万人。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3.2∶55.2∶41.6。“2009年,郑州市国内生产总值3300亿元,相比2008年的3004亿元,增长12%。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17元,其中,郑州市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417元”。目前,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47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工业企业998家、超10亿元的41家、超百亿元的7家,上市公司20家,拥有汽车工业、装备制造业、铝工业、能源工业、建材工业、食品工业、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形成了主导产业突出、配套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郑州商贸优势突出,每年举办全国性、区域性大型商贸活动上百次,是中国十大最佳会展城市之一。郑州商品交易所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家期货商品交易所,“郑州价格”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指导价格。郑州具有较强的科技研发优势,全市科研机构200家,高等院校48所,中等职业学校126所,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郑州市的这些条件为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郑州市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一)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市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通信基础设施及计算机网络建设取得较大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98.8万户,普及率27.1部/百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13.8万户,普及率83.5部/百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107.6万户,普及率14.6台/百户,郑州市2003-2008年电话与互联网用户数的增长情况如图所示。有线电视终端用户达83万户,年增长率为4.14%;数字电视用户为2.5万,年增长率为56.25%。光(电)缆线总长为7900公里,数据专用线用户为5000,个人数据用户为8万。”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大型企业电子商务开始推广

“通过对118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查显示,企业电子商务采用率达到26.49%,打算采用电子商务的企业为33.11%,17.3%的企业有明确的电子商务战略或规划,53.7%的企业具有做规划的意向。在256户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中,有23.4%的企业设立了专门的电子商务部门,有41家企业2008年电子商务销售收入占企业全部销售收入的比率已达到30%以上;有37家企业电子商务采购占全部采购额的比率已达到30%以上。”以宇通集团为例,该公司先后实施了OA(办公自动化)、CAD(计算机辅助设计)、ERP、CRM、BI(商业智能)、售后服务网、供应商门户等系统,是工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最好的企业,通过持续的信息化投资,财务月结由原15天缩减为1天,制造成本降低3%,库存降低20%,库管人员减少10%,出入库时间缩减35%;95%以上交易通过供应商门户进行网上采购,80%以上订单通过配置器系统下单,95%以上通过售后维修网上报单和结算。

通过对全市462家限额以上商业企业调查:“企业电子商务开展率为24%,计划开展比率为23%;有12.9%的企业已经有电子商务战略或规划,49.6%的企业正在考虑制定相关规划;在78户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中,已有58%的企业成立专门的电子商务部门,有14家企业2008年电子商务销售收入占企业全部销售收入的比率已达到30%以上;有16家企业电子商务采购占全部采购额的比率已达到30%以上。”

大型传统连锁企业和商场在郑州已初步开展B2C电子商务,如苏宁网站郑州分站、国美河南分站、丹尼斯等;一批本土的购物网站或网上商城开始涌现,如酷乐妈妈购物网、郑州女性购物网、艾莉购物网、郑州陈砦鲜花购物网、年年有购物网、去吧看看、校购网等人气旺盛,发展较快。

中华粮网已成为全国粮食行业最大的网上交易平台。2008年度网上成交国家临时储备粮1830多万吨,累计成交金额280多亿元。吉林、宁夏、甘肃、山西、天津、福建等七省市粮食批发市场还通过中华粮网拍卖成交83多万吨,成交金额11.3亿余元。这表明: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网站在郑州已经显现。

(三)支撑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2007年10月,郑州市政府颁布了《郑州市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从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与整理、企业信用信息公开与使用以及法律责任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规定。河南省数字证书认证中心的数字证书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河南省国税网上纳税申报、公安网络监管、财政电子化政府采购、组织机构代码年检、社保网上业务申报、药监网上行政审批等诸多电子政务领域。截至2008年底,数字认证中心累计发放企业证书近20万张,个人证书数量为210万余张,为郑州市电子商务的软环境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2009年初,郑州市通过了“市民卡规划方案”,并发放了一批学生卡,全市市民卡工程正式启动,预计在两年内完成推广应用,社保、交通、旅游、教育、社区等社会公共服务多领域、跨行业将实现“一卡多用”和信息资源共享。市民卡在小额支付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第三方在线支付体系建设,为郑州市营造了安全可靠的支付环境。与此同时,郑州市还十分关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出台了《郑州市“十一五”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推动电子商务、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前,郑州已有锐之旗――百度河南总代、中企动力郑州分公司等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为推动郑州市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郑州市政府还出台了《“数字郑州”总体规划》,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仅与中国移动河南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5年将投资90多亿元,将郑州打造成具有通信枢纽地位的“无线城市”。“数字郑州”将带动郑州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打造“四港一体(铁路港、公路港、航空港和信息港)”现代化国际物流中心,为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对郑州市发展企业电子商务的基本看法

(一)郑州市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枢纽城市,郑州市集铁路港、公路港、航空港、信息港于一体,京广、陇海两大干线在此交汇,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全国最大的零担货运站和全国闻名的客运站,形成了客运和货运双十字架的铁路、公路运输体系,大流通的区位优势为郑州市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郑州市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已经具备扎实的经济基础

经济实力较强,有利于企业采用、普及和推广电子商务。根据国际惯例,人均GDP3000美元以上,电子商务普及、推广就会进入快速增长周期。2009年郑州市人均GDP5940美元,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郑州市的GDP总量排第八,财政收入排第七位,这些都为电子商务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近年来,郑州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较快,拥有较为庞大的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有线电视终端用户,互联网接入设施完善,所有这一切都为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郑州市企业发展电子商务行业优势突出

郑州是全国著名的商贸城市,商业较为发达,是全国重要的物流集散地之一,镁、电、铝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速冻食品行业在全国位居第一,服装行业尤其是女裤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被誉为女裤之都。纺织、机械、建材、耐火材料、能源和原辅材料等产业优势明显,装备制造、食品、汽车、纺织与服装加工等行业已具备一定的开展电子商务的条件。

(四)郑州市政府为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较好的软环境

2008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推进“三化两型”城市建设,提出了大力发展企业电子商务的战略设想,为郑州市发展企业电子商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9年市政府又制定了《郑州市企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为郑州市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四、郑州市发展企业电子商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提高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积极性

目前,中小企业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许多中小企业管理基础落后,信息化意识不强,没有认识到电子商务在降低成本、扩展市场、应对金融危机中的重要作用,没有认识到开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小企业上网少,网站注册的企业会员数量也少。以阿里巴巴数据为例,杭州市在阿里巴巴注册的企业78427家,其中诚信通企业会员10647家;而郑州市在阿里巴巴注册的企业31577家,不到杭州的一半,其中诚信通企业会员1615家,仅为杭州的15%。

郑州市现有66个产业园区,其中重点园区39个,产业集聚区内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参差不齐,发展较好的如上街区装备制造业基地(阀门产业园)、郑州纺织产业园、巩义市耐火材料工业园区,搭建有自己的门户网站,为园区和行业内企业提供企业名录、产品服务宣传与展示、供求信息、技术知识、经营之道、科技成果和招聘求职等服务。一些产业集聚区内中小企业由于对电子商务认识不足、资金缺乏、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等,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滞后,提高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已经成为郑州市发展企业电子商务的关键。

(二)加大对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的投入力度

进行电子商务必须有一个完善的支撑系统。包括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体系、电子商务安全服务体系、在线支付体系等支撑体系。此外,还应该有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同杭州、青岛、武汉、成都等城市相比,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已有的行业平台整体竞争力较弱,缺少全国知名的本地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和行业平台。

(三)加快企业电子商务软环境建设

“软环境建设滞后是郑州市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突出问题。”它主要表现在:一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与应用人才缺乏。缺少具备电子商务技能、管理和营销才能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和能够进行电子商务具体操作的应用人才。人才供需之间存在悖论,企业缺乏专业人才、专业人才无法就业的困局制约着郑州市企业电子商务发展。二是多头管理,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存在多头管理问题,尚未形成主管部门统筹、相关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管理混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郑州市电子商务的效率。三是扶持政策不足。目前郑州市还没有出台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政策,对电子商务的支持力度不够。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郑州市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2008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09-03-04.

2、郑州市经贸委调研报告[R].2008-09-12.

3、郑州市企业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规划[Z].2009-12-02.

商业发展的现状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商业养老保险;现状;发展对策

一、商业养老保险的概念

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人身险,它是年金保险的一种特殊形式,又称为退休金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商业性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这样,尽管被保险人在退休之后收入下降,但由于有养老金的帮助,他仍然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目前商业保险市场上有两类养老保险:传统型和投资分红型。

二、商业养老保险的现状

近几年我国商业性养老保险发展呈现良好势头。我国年金保险业务保费收入从2002年的382亿元,增长为2009年的840亿元,年均增长12%。截至2009年年底,保险业获得了18个企业年金管理人资格,保险业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710亿元,投资管理企业年金基金660亿元。然而尽管如此,中国社会及养老金覆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08年全球养老金资产有25万亿美元,而我国还不足2000亿美元,占全球养老金不足1%,大大低于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7.3%的比例。在我国超过一半的中产阶层人士愿意建立专门的养老储蓄;70%的人愿意进行养老投资。但目前来看,国内针对养老进行储蓄和投资的行为占比很少,养老保险仍处于初级阶段。整个保险行业,2006年保费收入占GDP的比例只有2.8%,人均保费仅431.3元,而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相关费用占GDP的10%以上,人均保费超过5000美元,即便是印度保费的GDP占比也达到5%,人均保费100美元。

三、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对策

(一)转变思想意识,加大对商业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

转变思想意识,不仅要转变保险公司的观念,还要转变个人的传统思想理念。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商业养老的广阔前景及其到来的巨大商机,在做好市场调研的前提下,细分市场,制定出一个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风险性,应变性的经营战略,转变仅仅是依靠收取管理费用,扩大公司规模等手段摊低成本获得利差的经营模式;其次,确定商业养老保险的战略任务和目标,拟定出切实可行的企划案,促进保险公司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使商业养老保险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对于个人来说,国家和保险公司必须加大商业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改变人们传统的养老观念,增强个人自我保障和转嫁风险的意识,将自保资金转移到保险公司,享受养老保障的利益,提高保障水平。

(二)完善商业养老保险的税收性政策制度

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推动力,很大程度上源于企业和居民个人的避税需求。在国外,人们形象地称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所享受的税收优惠为“避税所”,因此,在考虑财政收支的情况后,加大税收优惠的力度,必然将促进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拿企业年金来说,在企业年金的缴费阶段,国外发达国家一般规定15%左右的保险缴费享受税收优惠,例如德国为10%,美国为15%,加拿大为18%,而我国仅为4%。结合近几年我国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加快的实际,我国有必要提高此优惠比例进行保险税制改革。既要考虑我国税制的实际情况,又要向国际惯例靠拢;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使本国保险公司能与跨国保险公司进行公平的较量;我国税收制度改革必须朝有利于强化本国保险的偿付能力,扶持本国保险公司的方向发展;必须有利于引导居民的保险消费,拉动保险需求,减轻政府的社会保险负担;必须根据不同险种的贡献程度实行差别税率,调整税基。

(三)创造符合市场的产品,改变传统的销售模式,改善服务

保险商品是实质性的内容,要打开商业养老保险市场,一方面必须要有多种年金保险的产品,并且,商品要适应市场的各种需求,具有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它包括商品的设计或更新,商品的包装,商品的定价。既要满足保险公司盈利的目的,又要兼顾客户需求和利益,生产出其保障内容各有侧重且能抵御通货膨胀的新产品,以适应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有灵活多变的销售策略。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人员可分四类:一是保险公司内部的销售人员,二是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的保险人,三是保险中介机构的经纪人和人,四是保险公司委托的兼业人。故此,可以发展由保险公司内部人员直销和由保险人,保险中介机构以及兼业人代销的销售模式,扩展保险产品的营销渠道。除此之外,还必须要求有完善的服务。二十一世纪市场的竞争就是服务的竞争,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市场主体的生死存亡。因此,要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必须建立健全的客户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从售前到售后,以至终生服务。

(四)借鉴国际经验

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建立的时间比较晚,商业保险发展的时间也不长,积累的经验不多。从各国的历史进程来看,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密切相关,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有许多值得参考借鉴的方面,在发展阶段上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发展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应当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注重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才能少走弯路,使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剖建.论商业养老保险经营的若干问题[J].上海保险,1997,(1).

商业发展的现状范文第11篇

摘 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同时,银行的发展又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在认识商业银行产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究其发展规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总结 出国际化、业务趋 同化、基层化、电子银行发展迅速、个人银行业务与中间业务比重提升等 6个特点,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预测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集团化、虚拟化、垄断逐步弱化等趋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济发展;金融机构;电子银行 ;国际化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 ,货币、信用 、银行等金融因素已经完全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且各个金融因素的地位在不断提高,影响力在不断增强。可以说 ,生活在 当今社会 ,从事任何经济活动都要考虑金融因素的影响。金融体系一旦运转失灵 ,必然会危及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 ,引发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甚至会爆发严重的社会或政治危机。历史不断证明,在几次大的世界经济危机 中,都先是金融危机爆发 ,而后开始扩散 ,最终造成全球经济的衰退和萧条。在诸多金融因素中,金融机构 ,尤其是作为金融机构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对经济肌体的作用力更是不容忽视。伴随着技术更新步伐的 13益加快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将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会有哪些发展的新特点,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 ①(CommercialBank)是指从事吸收存款 、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 ,以获取利润为经营 目的的信用机构。它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产生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出现了货币兑换业和兑换商。11世纪 ,威尼斯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各 国商人很多,交易非常频繁 ,市场上货 币种类也非常多,繁杂的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阻碍了经济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为改变这种状况,一部分商人从商品贸易中分离出来,专门在商品贸易往来中对货币进行鉴别与衡量 ,从事货币兑换业务。

第二阶段 :货币兑换业演变成货币经营业。许多商人将 自己的货 币交给货币兑换商保管 ,货币兑换商开出的收据演变成早期“汇票”。货币兑换商在货币兑换业务基础上增加 了货币保管和收付业务,出现了货币经营业,货币经营业被认为是银行早期的萌芽。

第三阶段 :银行业与银行的产生。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语 Banca,意思是板凳 ,早期的银行家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使用。英语转化为 bank,意思为存放钱的柜子 ,早期的银行家被称为“坐长板凳的人”。货币经营商开始不满足在经营中收取手续费,而是想获得更多的收益 ,当他们利用积聚起来的暂时闲置的货币开展放贷等其他业保定学院学报 2011年第 6期我 国的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的竞争已经展开 ,按照国外银行混业经营的原则,商业银行可以涉足于证券、保险业 、养老基金 ,甚至是房地产市场 。如果我国还把商业银行的经营局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 ,在制度层面,这种竞争显然并不在一个层次上。第三,客户需求。混业经营的商业银行可为客户提供全面性的服务,客户在一家银行就可以享受到存款 、贷款 、投资,保险和证券等广泛的金融服务 ,不仅有利于节约时间、减少成本,而且也有利于抓住投资机会 ,增加收益。在 2003年 l2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商业银行法》第 四十三条做出了修正 ,“商业银行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 向非 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 ,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也为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预留了法律空间。

2.集 团化 经营

看到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就不能不提我国商业银行可能选择的集团化经营 ,集团化经营除了提高混业经营的优势外 ,还可以在关闭重叠机构 精减管理部门、缩减开支等方面发挥规模经济作用。有学者建议我国采用金融控股集团模式实现银行业混业经营 ,因为虽然金融混业经营是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 ,但 目前必须尊重我国还不具备混业经营条件的现实 ,作为中间模式的金融控股集团化综合经营将是现实选择。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 阶段。第一阶段 :政策性原因形成的金融控股集 团。因执行 1993年分业经营 、分业监管的政策 ,由原有 的混业经营企业分离成的金融控股集团,如光大集团和平安集团。第二阶段 :产业集团、民营资本纷纷大举进入金融行业 ,朝金融控股集团方向发展 。招商局集 团、宝钢集团等 国有背景的产业集团通过人资银行 、证券 、保险等多种金融机构 ,有朝金融控股集团方向发展的倾向。除产业集团外 ,民营资本也曾试图打造金融控股集团 ,德隆系、万向系、希望系等曾经被认为是我国民营“金融控股集 团雏形”最突出的代表 。第三阶段 :由具备一定实力的金融机构作为投资主体组建的金融控股集团。由产业集团、民营资本为主导组建的“金融控股集团雏形”大多存在问题 :首先 ,它们拥有银行 、信托、保险的牌照较少 ,更多的是控股或拥有证券、基金管理公司、租赁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 ;其次 ,它们对金融机构的持股基本上达不到控股 ;第三 ,它们大多并不具备对金融资源的整合能力。先天的脆弱性加上外部环境的急速变化使得这些产业集团、民营资本大部分放弃了朝金融控股集团方向发展。我 国的商业银行大多实力雄厚 ,最有可能采取集团化经营【7】。不远的将来 ,我 国的商业银行集团可从事银行 、证券投资 、信托 、保险、咨询 、信息服务的业务 ,这样 以银行业务为核心,依托商业银行网络优势,完善多元化业务平台,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为 目标,实现商业银行 、保险、投行联动发展,商业银行就成为一个“大型连锁的金融超市”。

3.合作经营越来越多

未来的经济社会 ,竞争对手时常在某个时期会成为合作伙伴 ,这种“亦敌亦友”的关系在我国商业银行领域也会频繁出现 。世界经济包括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背景下 ,面临的竞争 日趋激烈,面临的风险也 日趋增大 ,为避免竞争造成的两败俱伤,也为了分散较大的风险,它们可能采取合作经营。此外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趋同,也为它们进行合作打下基础。为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受经济区域的限制问题 ,也为避免地方资金市场的弊端 ,及同业拆借在时间上对双方的不利 ,商业银行间合作的方式可能是跨经济区域的合作经营 嗍。此外 ,国内数家商业银行也可进行大合作 ,共同走出国门,必要时可到国际上寻求合作伙伴 ,开办真正的国际业务 ,比如“银团贷款”等,寻求利润的国际转化,这是全世界商业银行发展的共 同趋势 。

合作经营的另一个层面是产业资本与商业银行的合作。这种合作不是集团化的经营 ,而可能是商业银行通过参股的形式参与到产业资本 的利润分配中,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这可能是比较遥远的事情 ,但商业银行本身作为一个市场经济中活动的主体之一,会不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合作经营也是其发展的趋势。

4.虚 拟化经 营

随着网络技术和全球金融电子化高速发展 ,货币形态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电子化支付越来越成为 日常生活的主流 ,商业银行也可能逐渐虚拟化:实体机构可能逐步萎缩 ,而依托网络的电子银行发展规模将突飞猛进。

这是因为:第一 ,电子银行能给客户带来便捷 、高效和全天 24小时的金融服务 ;第二 ,银行出于成本考虑,推广自助服务 ,加速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从银行 自身业务发展趋势来看 ,银行基于成本的考虑正在将大量低端客户的低附加值业务(如小额现金存取款及第三方 中间业务 )转移到 自助服务终端上,这样就对电子银行设备产曹朝晖: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预测3oo25O2ooⅡ150l0o50O量蚕 蚕 蚕 量 萤 量 蚕 蚕 萤年 份图 1 中国工商银行 2000---2010年企业网银客户数增长情况12 O0o100ooⅡ 80oo6O0o4ooO20ooO萤蚕量N蚕蚕N N 萤蚕N萤蚕萤年 份图 2 中国工商银行 200(t---2010年个人网银客户数增长情况30o250l 200皎 150l0o5OO年份图3 中国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交易额增长情况(金融创新 )、求快(网络银行),这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银行业总体的发展趋势 。从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可以看出,银行业的发展与经济贸易发展情况及科学技术的更新密切联系。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也必然符合这一规律 ,我们可以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前景预测一些其发展的趋势。

1.混业经营仍是大势所趋

我国在 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中确立了严格 的分业经营原则,但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仍是大势所趋。这是因为:第一 ,内部冲动 。分业经营本意是防止风险的跨业传染 ,从而降低系统性风险 ,但把商业银行 、投资银行、证券业 、保险业的业务范围分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商业银行的利润也就被限制在一个狭隘的空间内,银行的风险反而会扩大。另外 ,逐利性要求也会促使商业银行有混业经营的冲动。第二 ,外部压力。

60保定学院学报 2011年第 6期

施行《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以来,截至 2009年末 ,全国共有 148家村镇银行成立 ,尽管村镇银行扩张速度较快,但距离中国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2009--2011年工作安排》设立 1027家村镇银行的目标却相距甚远。

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 2009年末 ,全国的 148家村镇银行累计发放农户贷款 55亿元,发放中小企业贷款 82亿元 ,多数机构 已实现赢利,目前这些村镇银行总体运行 良好 ,正逐渐成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虽然我国的村镇银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但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从弱小到壮大 ,一步一个脚印,它的发展代表了银行基层化发展的一个方向。

 3.业务趋 同化

2010年 5月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在第六届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主题演讲中表示 ,必须解决 中国商业银行在战略、产品、机构 、服务 、收入结构 、治理结构 、创新 、机制、文化 9大方面的趋 同问题 。这些趋同趋势演变下去 ,将导致中国商业银行出现“千行一面”的格局 ,不利于提升银行业的发展水平 ,不利于提高民族金融业的竞争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撇开传统的银行业务 ,当前一个银行开办了新的业务 ,其他银行不久就会竞相开办相同的或相似的业务,各个银行的业务在趋同化。随着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 ,银行业务在不同地创新 ,而又不 断地趋 同。 ‘4.中间业务 比重 日益加 大在银行诸多的业务中,中间业务的比重逐步增大,各银行在这块业务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还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它在巩固传统业务同时 ,大力开拓现金管理 、投资银行 、资产托管和各类理财等高成长性 、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中间业务市场,形成了 9大类 400多个品种的中间业务体系,中间业务收入由 1996年的19.4亿元增加到 2004年的 123亿元。2010年的各项中间业务仍保持迅猛增长势头 ,与 2009年相比,银行卡 、对公理财 、资产托管三项中间业务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45.5%、55.0%、53.O%,见表 1。

表 1 中国工商银行 多项 中间业务增 长情况(单位 :人民币亿元 )5.不断开拓 个人 银行 业务在银行和客户的关系中,银行强势与客户的弱势地位 已经在发生转变,客户选择银行的空间 日益扩大 。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客户群出现细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客户结构出现高端 、中端 、低端的分化 ,自认客户的需求也就 日益多元化、个性化。2003年以来,我国的银行纷纷推出各种理财产品。国内商业银行贵宾理财领域的尝试 ,包括打造顶级的理财 团队,为私人客户提供证券 、保险、期货 、房地产投资甚至律师服务等众多领域的专业理财服务等 ,为国内私人银行服务奠定了基础。中国银行 的中银理财 、中国农业银行的金钥匙理财中心 、中国工商银行 的理财金账户、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等各式各样的理财 中心(财富管理 中心 )都在 向私人银行业务挺进。目前我国正积极 向金融业混业经营方向靠拢,例如商业银行可以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从事 QDII境外理财业务 ,保险公司允许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并可参股和控股商业银行等,这些措施从某种程度上正好迎合了个人对私人银行业务全能化 、个性化、复杂化的要求 [51。

商业发展的现状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管理近况;发展趋势

一、企业工商管理概述

企业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

首先,工商管理作为一门结合了管理学思想、工程技术及企业的综合性分析研究的管理学学科,是企业的必修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企业的管理者及工作人员可以掌握一定的分析能力,学到一些企业管理相关的研究方法,同时可以较为全面地提高管理者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相关工作技能,也有利于其开拓精神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其次,企业管理包含企业的运作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生产管理、品牌管理等。同时,也包含一些企业的软性资源建设,比如企业文化,企业的一些公益活动等。而企业工商管理正是通过对这些日常数据的分析,还调控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工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针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策略,从而最终促进企业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

二、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及分析

企业从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工商管理概念随之引入,企业管理指导思想也不断地发生巨大的转变。综合来看,我国企业工商管理还是存在一些比较明显且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企业工商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就本质而言,企业的市场竞争是企业间实力的较量,更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比拼。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出现战略目标不明确、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机制僵化、生产活动闭塞、生产部门与市场部门协调不及时、日常管理混乱、组织结构缺乏柔性、工作人员执行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运作,进而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导致企业难以满足经济规模化的发展要求。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具体来说是很多企业只管生产,不关心市场调查研究,不把市场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做为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造成生产与市场脱节,企业产品销售不出;而且,企业不重视管理制度的建立,不明白质量来源于管理、效益来源于管理的道理,造成企业只收获短期利益,做不到效益收入长效化、规范化。

2.2企业经营模式适应性不强

目前很多企业盲目地采用“零库存”策略,忽略企业的经营模式中最为关键的是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生产模式的有机结合。如果生产部门只顾自己的生产工作,而市场部门也不能有效及时地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这样极容易导致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销售出去,因为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而企业的原有产品无法满足这变化了的需求。最后,积压的产品不仅占用了企业的生产资料,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管理费用。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企业对于物流环节的认识还不到位,没有意思到物流的重要性。

2.3企业工商管理目标不明确

很多管理者以追求高额利润为企业的首要目的。财务报表中的数字的增长,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更多的企业开始制定企业的战略规划。更多的企业越来越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注重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除此之外,企业对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人生意义的实现更加关注。

2.4企业管理定位不清。现如今,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国际大形势的变化,都给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的主体思想发生大的变化。企业不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还要履行社会发展和时代所赋予的社会责任。比如,在发展过程中,应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以前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同时把创新放在企业管理和生产的首要位置,运用创新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2.5企业管理制度缺乏。企业管理制度是使企业能长效发展的重要保证。好的企业管理制度,能使企业管理保持活力、反馈及时、政令畅通;而缺乏企业管理制度,则会使企业管理混乱、信息迟懈、人员懒散。更加重要的是市场调查、生产管理、销售保障、企业维护等都需要有好的企业管理制度的配合,确保任何一项环节都能环环相扣,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2.6企业管理应用落后。当前我国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者素质不高,使得企业工商管理对企业经营主体本身的贡献有限,未能有效的充分发挥工商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其作用现还停留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资和劳保福利等事务性的管理工作上,没能有效的承担起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一个对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和支持的内部管理部门,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没有做到有效的洞察,无法与企业的整体发展结合起来,使得人力资源部门游走于企业的,无法成为企业的核心,为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2.7企业管理脱节经济环境。目前的经济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地域性市场概念正在慢慢淡化,资金与产品流动性加强,国家与城市的界限已经逐步模糊,这就要求企业做到产品系列化、资本运作国际化、技术更新和人力资源可持续性化等等,可现如今很多企业的经营模式与环境变化不相适应,没能通过向学习型企业转变,来强化企业能力和提高员工价值,使得企业在人力资源作用、资本运用等方面效用没能最大化,阻碍企业更好的发展。

三、我国企业工商管理未来策略

3.1培养合格的工商管理人才。合格的工商管理人才,能给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参加工商管理课程的培训是企业培养工管人才的主要途径,而选择好的培训机构,是企业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基本要求。好的培训机构有以下三点重要特点:第一,培训机构拥有扎实、坚定的理论基础。理论知识是工管人才的重点学习内容,扎实坚定的理论基础是决定成员学习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第二,培训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深入浅出地把工管知识有效地让学员在最短时间内学到,并且培训师的知识要与时俱进,有前沿的眼光和先进的理念;第三,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当前最新的工管事例运用到新式的科学理论当中,引导学员做到学以致用。

3.2着眼全球化企业管理规则。现如今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应该放在国际环境中来考虑和布局。这种国际化管理,包括了管理理念国际化、品牌塑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及企业技术、市场销售、客户管理、税收管理、财务管理等全面的国际化。其中,管理国际化意味着企业管理在国际间的关系应该发展成为一种“竞争合作”关系,这种“竞争合作”关系不仅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同时带来不曾有过的机遇,因此要求企业要以更开放的理念及国际视野、意识来认识并提高企业管理和实践。

3.3制定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拥有了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但没有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优秀的人才也如一盘散沙一样,不能有效地利用起来。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效能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好的企业管理制度包含以下两个重要特点:第一,管理制度包含权责利,能够进行有效的激励和惩处,使企业管理能有章可循、恩威并施;第二,管理制度条理清晰、权责明确。清晰的管理制度,能使企业管理高效率的开展工作,不存在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的现象。

3.4完善人性化企业管理建设“以人为本”是当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很多企业管理在制定管理制度时都是以企业经济利益为前提,缺乏人性化管理,造成企业职工人员流行性大,企业管理常出现断层,这样不仅不能够给企业带来长久的利益,还会给企业带来损害。因此企业在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时,应体现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增加人性化层面,体现企业工商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关怀。比如,在病假、工伤等问题上,多采取人性化制度,展现企业对员工的关怀。

四、结语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是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必经途径之一。通过转变企业竞争核心、制定符合现代化企业发展的规则、培养一批有着先进工商管理理念和经验的企业工商人才等可有效地改变企业落后的管理现状,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水平。从而做到提升企业素质和员工价值,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知识资本的作用,实现企业满意、客户满意、社会满意的三赢局面。

参考文献:

[1]施京京.企业管理与文化导入.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11

商业发展的现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农村 商业保险 发展

    一、目前农村商业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

    1.机构网点快速增加,营销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优势的凸现,众多的保险公司在县域大量增设分支机构,直接向广大农村地区辐射,带动农村保险市场快速发展。

    2.保险产品种类较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

    各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适时推出了多样化、个性化的保险新产品,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险需求。据统计,目前,县域保险机构累计开办保险产品110个,其中财产险60个,人身险50个,城乡之间在产品种类上相差无几。从保险产品的市场份额看,人身保险占据绝对多数,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一般是财产保险的3—4倍,农村市场份额差距略低人身保险市场以寿险和分红险占比较大。

    3.县域人身保险发展较快,财产保险发展相对迟缓,农业保险几乎空白

    近年来,随着保险知识普及和保险营销力度的加大,农村保险市场得到广泛拓展。据对烟台9个县市区的180户农民问卷调查,有127户办理过保险业务,另有35户有办理保险的愿望,分别占调查样本的70.6%和19.4%;所办理的保险种类以人身(寿)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居多,办有该两种保险的分别占全部调查农户的45.7%和43.3%,而财产保险则不足15%。由此可见,在现有的保险品种中,农民对人身健康、养老保险情有独钟。从烟台市保费收入的区域结构,也可以看出县域人寿险业务呈较快的增长趋势。2006年,9个县市全部保险费收入占烟台市的比重为51.8%,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其中人身保险占比提高4.7个百分点,财产险占比下降7.1个百分点。在财产保险业务中,农业保险占比微乎其微,全辖只有1个县(市)办理了农作物火灾险,其他各县市均未办理农业保险业务。

    二、制约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障碍因素

    1.农业保险业务萎缩,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有效需要

    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人民保险公司的各分支机构专门设有农业保险科,开办的保险品种涉及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但随着保险公司的商业化改革,已不再单设农业保险科,并相继取消了麦收、特色养殖、水果蔬菜等险种,目前开办的仅有农作物火灾、冰雹保险和家庭财产责任保险等几个险种,在众多的近60个财险种类中,涉农险种占比不足10%,品种少、份额低。农业保险萎缩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灾害多、风险大,出险后勘查难、赔付率高,与保险公司的商业化经营目标明显冲突,基于此,诸多保险机构都纷纷退出了农业保险市场。

    2.保险产品设计上的缺陷,与农民的支付能力形成较大的差距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将产品定位于城镇市场,产品设计趋同性较强,普遍缺乏对农村保险市场的研究和开发,少有推出适合农民和农村特点的保险新品种。而农民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3.业务发展不够平衡,市场监管存在盲区

    目前,商业保险公司在业务发展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平衡:一是地区间机构设置存有偏差。二是展业、理赔质量态度相差迥异。调查反映,保险公司普遍存在重展业、轻理赔的问题,对客户投保和缴费服务热情、不厌其烦,而出险后理赔时则手续繁琐、条件苛刻。三是保险业务发展与市场监管不相对称。诸多保险公司都实行营销机制,营销人员良莠不齐,为了提高业绩而进行不实宣传甚至相互诋毁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正常的竞争秩序,导致出现大面积的退保问题。

    三、我国农村商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1.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农业保险体系鉴于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商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性特点,建议尽快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推出农、林、牧、渔业各具特色的保险品种。在目前情况下,为提高农民和保险公司办理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增强农业的保障功能,可采取政府扶持与商业运作相结合的农业保险模式,在两个环节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入保环节,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对农户予以补贴;出险后的理赔环节,按照赔付额的一定比例对保险公司直接补贴。

    2.规范商业保险公司对农村市场的营销服务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保险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一是加快农村保险产品研发。结合农村实际,有重点地改造现有保险产品,开发推广新产品,满足农民低保费、低保障、广覆盖的保险需求。二是加强农村保险机构网络建设。合理调整农村保险机构的布局,在网点设置上应适度向偏远农村地区倾斜,增强对农村保险市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三是强化营销队伍培训和管理。营销人员是体现保险公司形象、开展对外宣传的窗口,对其培训,既要具备精良的展业技巧,更要具备过硬的职业操守;对其考核,既要注重保费收入增量,还要考虑保户资源的稳定性。

    3.健全农村保险市场监管机制。首先,引入同业竞争监督机制。在目前的监管体制下,监管机构应加大引导力度,鼓励各保险公司逐步向农村延伸触角,增加农村保险市场主体。其次,健全保险协会网络体系,重视发挥保险业协会的监督作用,督促各保险机构严格遵守保险同业自律公约,对违法违纪行为按职能范围及时做出处理,切实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再次,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建议在地市级城市设立保险监管分支机构,加强对县域保险市场的监督管理,促进保险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商业发展的现状范文第14篇

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是于上世纪90年代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的,由于体制约束、管理水平低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城市信用社在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风险。为了化解风险,国务院决定在城市信用社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地方财政、企业入股的方式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其服务领域是依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于是自1995年9月7日国务院《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起,在中国35个大中城市分期分批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的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合作银行。1996年6月和1997年12月,国务院先后两次扩大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范围。1995年6月,深圳城市合作商业银行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城市合作银行。此后,上海、北京、南京等地区相继成立了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3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名发出通知,将城市合作银行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2004年年初,银监会提出审慎重组和改造城市商业银行的基本思路与原则,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入股,以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

同年6月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工作会议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论坛上,银监会再次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Y者,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按照市场规则和自愿原则实施联合重组,实现跨区域发展。在“扶优限劣”的监管思路下,对于满足各项监管要求、达到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以上水平的城市商业银行,将逐步允许其跨区域经营。城市商业银行深入贯彻执行监管层的意图,2006年4月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首家跨省市分行――上海银行宁波分行正式开业。2009年4月《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商业银行在相关地域设分支机构,不再受数量指标控制,同时放松对分支机构运营资金的要求。2011年4月银监会在鼓励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严格要求,主张审慎推进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把城市商业银行内控机制作为重点检查项目。目前,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大幅增强,资产质量不断优化,市场份额稳步提高,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已经成为金融系统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稳定发展,资产规模迅速增长,各项指标逐步改善。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从发展到现在,已经演变为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反,给金融业带来了新的竞争,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据银行业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出于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注意的,具体变现为一下几个部分:

(一)风险控制力薄弱?

早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不仅规模小,盈利能力低,而且资产质量比较差。由于各城市商业银行是由本地所有城市信用社联合组成,因此,它承接了大量城市信用社在不规范经营时期所形成的不良资产。截至2003年末,按五级分类口径,112家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64亿元,不贷款率15.0%;截至2004年末全辖不良贷款余额1061亿元,不良贷款率11.7%。但值得庆幸的是,这些不良资产规模近年来在逐步降低,截至2011年四季度末,城商行平均不良贷款率由2010年四季度末的0.9%降至0.8%,低于全部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0%和大型商业银行的1.1%,但高于股份制银行的0.6%和外资银行的0.4%。其中,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不良贷款比率均为0.2%。不良贷款余额连续下降的趋势在2011年一季度结束,2011年一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333亿元,较2010年四季度末增长7亿元,2011年四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为339亿元,较2010年四季度末增长13亿元。

(二)核心业务单一

城市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推出的业务品种相对单一,业务范围面比较窄,一般无法满足高端客户快捷多样高效的金融业务服务需求,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我国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都在大力开拓业务规模,扩充目标客户,在业务数量上有一个比较可观的的规模,但是没有新的业务模式。虽然在近些年中,不少城市商业银行引进国外先进经验,进行业务创新,例如挖掘私人银行业务市场,理财产品开发,建立金融信息技术平台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等,但是在深层次的衍生金融产品发掘方面受到人才和技术资源匮乏的限制,短期之内也很难获取显著成效。

(三)经营管理制度单一

自从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之初,其经营活动就被限制在所在城市。当然,从当时的金融环境和防范风险的角度考虑,单一的城市制度的经营模式是必要的。但是随后,单一的城市制度经营模式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并成为城市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首先,地域限制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分散风险。对于某个城市而言,往往是某几个或某个产业或行业发展较好,可供开发且前景较好的项目也是有限的。其次,地域限制不利于城市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现在,很多企业往往是跨地区、甚至于跨国开展经营活动,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能够按照企业的地理布局为其提供存贷款和资金清算等服务。

三、当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策略

(一)通过市场并购,重组等手段实现跨区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追求成长有两条途径可以走,一时寻求内部增长,即在内部增加投资,扩充资产总额和金融产品生产规模;二是追逐向外扩张,通过并购迅速提高资本和资产规模,并借助协同优势提高竞争力。城市商业银行一直苦于经营机构网点太少,开设新的分支机构不仅投入大而且业务走上正轨需要时间,至于跨区设立新机构更由于监管部门设立的门槛较高而难有一个理想的发展趋势。随着金融业竞争力的加剧,城市商业银行属于银行业的弱势群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大多数的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通过资本和资产重组的方式实行资源整合,这也就进一步壮大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力量,使得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二)进行银行信用体系的建设

银行信用体系建设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各城市商业银行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推进信用体系的建设,想办法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与重视,建立了相应的信用部门,制定相关制度来约束。通过信用部门的带动,进一步增强了客户的信用意识,还可以建立信用评级模式。一方面可以增加银行的信用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信用资金的流入。

(三)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依法执行,从严治行”的管理理念,积极倡导“公平竞争,合规经营,诚信廉洁”的现代银行企业文化。推行诚信规范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建立良好职业行为规范,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强化员工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激发员工的内在活力和工作积极性。

(四)逐步建立和完善研发机构,加强对新产品的开发

商业发展的现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共享单车 商业模式 发展现状

一、共享经济的定义

共享经济是指通过借助网络等第三方平台,将供给方闲置资源使用权暂时转移,实现生产要素的社会化,通过提高存量资产的使用效率为需求方创造价值,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共享经济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关系:第三方网络平台,供给方,需求方。供给方通过提供一定存量资产的使用权给予需求方而得到一定的收入。需求方由于得到一定时间范围内供给方资产的使用权而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第三方网络平台是两者之间的连接者,收取成功交易双方的交易额的一定比例为佣金。

共享经济主要分为六大类:住宿共享、交通共享、物流共享、个人服务共享、闲置物品共享、社区商超共享。共享单车属于共享经济当中的交通共享,同时本文讨论的摩拜单车和ofo共享单车的第三方网络平台和供给方是属同一主体。

二、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

(一)征收押金

如果你想使用共享单车,首先你需要在其APP或者微信公众号上注册,交付押金后方可使用。当你使用完毕后,可选择退回押金。但是,退回押金后就不能再次使用,如果需要再次使用,则需重新缴纳押金。当然,你也可以一直将押金存放在共享单车的账号中,以后使用则只需交纳当次的使用费用即可。据了解,摩拜的押金是299元,ofo的押金是99元。为什么摩拜单车的押金比ofo高出整整两倍呢?

实际上,高额押金是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之一。而摩拜单车的商业模式尤为注重押金缴纳的环节。根据摩拜官方的说法,2016年摩拜推出的轻骑版“mobike lite”每辆造价达1000元。可见,相对于市场上普通的自行车的三四百元,摩拜的造价较高。另外,共享单车为了扩大市场,必须大规模地投入自行车,如果某个品牌的共享单车的数量不够多,消费者不能随时随地使用,那么它最终肯定会被其它竞争对手所取代。而摩拜单车就巧妙地运用了高额的押金来扩大规模。首先聚集一定的资金,在中关村投入几百辆自行车。投放自行车后,收取消费者的押金,占用押金的时间价值,继续投资更多的自行车,扩大规模(投入的数量和范围),形成规模效应,降低自行车的单位造价,也增强品牌的知名度。当然,这其中也运用了融资部分的资金。

不仅仅是摩拜,其它的共享单车也会或多或少地占用消费者的现金,使得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发生r间趋于一致,以便进一步地发展。只是由于摩拜的造价较其他共享单车高,对于资金的需求量更大,所以其征收的押金比其它共享单车要高。

(二)前期推广,免费使用,以便形成消费者黏性

ofo面对的消费群体主要是高校师生。ofo共享计划从2015年6月在北大推出后一直向外扩张,现已覆盖全国43个城市,累计用户高达3000万。它的成功和前期的推广关系密切。ofo每在一个城市扩张,前期推广的时候是免费或低价使用,当形成消费者黏性的时候,再逐步提价。就拿广东广州的投放而言,ofo前期推广,消费者注册即可第一次免费使用以及拿到一个5元的自行车使用红包,且其前期的计价方式与使用路程和时间相关。对于高校师生而言,使用ofo一般是上下学的时候,路程和时间较短,即使付费也不过是一两毛钱。同时,使用后可以分享获得红包,红包是不同程度的折扣券。如此低价的方式,吸引了大批消费者的注册使用。当形成了一定的消费者黏性后,ofo开始悄悄地以改变计价方式来提价。由原来0.01元/分钟加上0.04元/公里的计价方式改为0.5元/时。咋一看好像变化不大,但是对于高校师生上下学的短途短时间使用而言,其由原来的一两毛升至5毛。由于习惯了该种消费模式,且升价后价格仍然不高,故ofo并没有失去消费者,反而由此形成顾客黏性。

(三)扫码解锁+支付+上锁

共享单车使用方式是:扫码或者输入车牌号后获得密码,利用密码解锁,使用后在APP或者相应的微信公众号后支付费用,上锁后便可离开。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共享单车的使用操作是极其便利的,不存在操作困难等问题。同时,随用随停的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也提高了自行车的流通率,使得共享单车的使用效率大大提升。摩拜的创始人胡玮炜在一席中演讲曾说到,摩拜用15天的时间点亮了一座城市。共享单车就是通过高速的流通率来获得利润。

三、现阶段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但是,现阶段社会制度不完善,国民素质有待提高等等的问题在约束着共享单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