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统计学的前景分析范文

统计学的前景分析范文

统计学的前景分析

统计学的前景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城市滨水景观;综合评价;技术框架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5-0085-02

0 引言

水是景观设计中一个充满灵性的要素,城市中水体不论是自然水体还是人工水体,不但在生态功能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更是为人们营造了美的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扩展了城市的休闲空间。

1 构建城市滨水景观综合分析的框架必要性

城市滨水景观系指以区域的自然资源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为载体,在水系沿线以自然的形式、人工布置的形式或由二者结合的形式所形成的,由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市民、水岸、绿化、建筑、文化等要素综合组成的滨水空间实体艺术景观。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滨水景观使用功能的要求及生态审美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传统的绿地加铺装的设计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公众的需求。并且近年来城市水问题越来越突出,如:城市水资源紧张、城市水污染现象严重、洪涝灾害、滨水区域安全事故频发等,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面临着新的挑战,也为设计者提供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提高和改善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使之发挥更大的功能和效益,需要对现已建成的城市滨水景观进行全方面的研究、评价及总结,从中找出症结所在,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现存的问题,在以后的设计中加以充分考虑。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更有必要在滨水景观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变化。

传统的城市滨水景观分析主要基于影像分析、使用情况分析等简单的方法,在具体的运用中存在着忽视景观观赏者和使用者主观感受、对城市景观的整体提升分析不足等问题。鉴于此,有必要构建一套综合评价技术,在原有的分析和评价方法上,进一步纳入景观客体和使用者的评价,综合提高完善现有的分析框架。

2 使用POE后评估的概述

使用后评估(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原本是用来对建筑环境的一种研究方法。由1960年开始发展先由社会学家从社会、心理和行为科学的对美国许多监狱及医院进行观察研究,发用者与实质环境场所之间的关系,确实会对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及心理状况造成影响。使用后评估模式的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含了社会学、环境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等各项学科领域。再根据前人的相究可以发现,使用后评估的相关研究从原建筑环境评估,慢慢发展到公共空间、公地、建筑住宅、工厂园区、校园空间、城道等方面评估。

POE后评估重点在于使用者及其需求,是指在规划设计项目建成若干时间后,以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程式,通过行为观察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通过对所得到信息和数据进行整理,与原初设计目标作比较,发现设计中的问题,经过科学的分析了解他们对目标项目的评判,最后得到使用后评价分析报告。

在使用传统的评价分析体系上,POE后评估能综合分析景观对使用者的主观感受,构建定性定量的分析体系。POE后评估自20世纪60年代被欧美学者应用于对学生宿舍学校医院进行的小范围个案评价以来,已扩展到居民住宅政府建筑各种公共建筑和城市游憩空间的使用状况评价。评价内容涉及建筑功能物理性能生理性能等硬性物理指标和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使用者心理感受等柔性心理指标两部分。

我国的POE研究是随着环境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的发展而展开的,多是借鉴国外POE理论对建筑室内空间进行的个案研究,虽然POE方法在西方应用范围已扩大到城市广场、公园、街边绿地、校园等各类公共空间,但在我国设计实践中却少有运用,适合于城市滨水景观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方法更为鲜见。为此,构建基于POE后评估的城市滨水景观分析框架,对我国城市滨水景观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3 基于POE后评估的城市滨水景观分析框架

基于POE后评估的城市滨水景观评价具体步骤如下:首先,以POE后评估的理论为指导,对城市滨水景观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及数据收集,对滨水景观的类型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实际的问卷调查得到公众对滨水景观类型的喜好,滨水景观各项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评估及滨水景观总体满意度的评分;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得出公众对城市滨水景观总体的评价;利用方差分析得出不同人群对城市滨水景观评价结果的差异。最后,整理数据并加以分析,得出最终结论。使用POE后评估对城市滨水景观进行评价。(见图1)

4 城市滨水景观综合分析框架的主要特点

①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使得对城市滨水景观的评价全面、系统。使用后评估的评价研究的过程中,数据采集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访问法、行为观察法、参与性观察、量表法、影像分析法、文档资料分析法等;数据分析主要涉及到的方法有:模糊综合评价法、方差分析法等,在此过程中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避免了对城市滨水景观评价的片面性,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及系统性。

②公众参与性强,确保了数据的客观公正性。问卷调查环节主要可采取两种途径,一种是网络随机调查问卷;另外一种是实地随机与被调查者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通过多途径的调查,扩大了公众的参与力度,可以确保所得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③引入现代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在综合分析体系中,CAD、Arcgis、Arcview、Arcmap等图形图像分析软件工具,SPSS、Excel等数据统计处理软件,综合问卷分析等现代新技术的应用为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评价提供了良好技术手段支撑。

5 城市滨水景观综合分析框架的使用前景

当前,城市规划、风景园林设计等越来越注重景观观赏者和使用者的感受,景观构筑不仅需要满足使用功能,还要使用者“乐在其中”。本文提出的城市滨水景观综合分析框架有助于通过分析评价者对于城市滨水景观的功能、兴奋点、主观满意度,构建提升城市滨水景观综合评价的使用技术,进一步提高景观的亲和性、观赏性、使用性、主观赞誉评价。是对传统规划设计方法的有力补充和重要反馈手段,一种值得推广的评价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子墨.基于POE评价方法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大连开发区世纪广场与体育公园为例[D].沈阳建筑大学,2011,2.

[2]黄国平,马廷,李念.城市水系景观评价的迷糊数学方法[J].中国园林,2002.

[3]李冬环,黄智,姚成望等.从土地的景观适应性看城市滨河区土地的开发与利用——以珠江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丛,2004,24.

[4]吴文生.中国城市滨水景观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4.

统计学的前景分析范文第2篇

《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原名景观设计原理)课程基于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注重在专业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导论介绍,使学生对于本学科专业基础理论有初步系统的认知,树立正确的专业观。教学单元由导论、基础理论、设计程序与方法和不同类型设计要点组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框架,教学中侧重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以恰当的手段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掌握景观调查、分析、评价、决策、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目前课程存在主要问题有:

1.课程名称内涵不清晰

2005年国际风景园林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风景园林教育》中强调《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为风景园林教育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知识点,景观设计原理课程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在专业实践中理清设计思路,学会应用学科前沿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专业实践项目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因此有必要在课程教学环节中增加方法论的知识点,来拓宽本课程内涵与外延。2011年我国风景园林学专业一级学科成立,将景观、风景与园林名称合并统一为风景园林学。我校环境设计专业的景观方向隶属于风景园林学科范畴,本课程名称应和学科称谓保持一致,故将本课程名称更名为《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

2.理论课程与设计实践课程脱节

作为专业主干理论课程,传统的教学体系存在理论课与设计课脱节的问题,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学完理论课程并完成教师指定的作业,收效甚微;学生在设计实践课上普遍存在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设计方法不正确的问题。因此如何将理论课程与设计主干课程结合,提高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科学设计的实践能力,是景观设计原理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3.结课方式不易体现教学目标

景观设计原理课尝试过开卷考试、研究报告的结课方式。开卷考试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相关知识及热点问题进行文字考核,这一方式无法满足学生设计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报告以学生实地调研后撰写调研报告进行PPT汇报为考核方式,对学生实践调研、分析与表达问题的能力有提高,但也存在小组内部工作量不均等问题。

4.课程教材需要更新

本课程教材为2010年校内印发的讲义,随着风景园林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需要及时更新本课程教材,并为今后的《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教材出版工作奠定基础。

5.授课方式“满堂灌”

景观设计原理一直以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满堂灌”授课方式,这种传统授课方式无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点掌握程度,以及设计方法的应用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与考核。

二、课程创新理念及教学目标

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采用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融嵌式”改革主线,按学生对专业实践课程的认知结构来搭建《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教学认知塔,精细化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单元知识点,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度保持同步,成为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理论拓展平台,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热情。图1为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的认知塔。将学生认知过程分为概念认知、统觉认知、思维认知与创意思维四个阶段,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主要侧重前三个阶段的培养。概念认知侧重风景园林学的基础理论与设计方法培养,目的是帮学生树立科学专业观、掌握基础设计方法与形式表达方法;统觉认知侧重类型设计与调研方法的培养,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景观设计要点与思路,掌握调研方法;思维认知侧重理论体系与分析方法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并确定主题表达方式的能力。

三、多层次的创新模式与知识构架

根据环境设计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规范现有景观(风景园林)方向的学科知识结构,完善《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教学大纲与细化单元知识点。图2为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架构图。将本课程拆分三个教学单元: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A、B、C(各16学时,共48学时),分别与主干实践课程环境设计A、B、C的教学环节保持同步,作为其理论教学拓展平台。

1、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A:基础理论与设计方法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A共分三个教学模块:风景园林学科导论、风景园林设计方法与风景园林形式表达。风景园林学科导论主要介绍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社会需求、专业实践、专业教育及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专业学习观;风景园林设计方法侧重讲授基本流程、场地调研、功能分析、交通分析、生态分析、行为分析等设计方法,以广场景观设计为例重点介绍,使学生掌握基础设计方法;针对初学者形式处理不好的问题加入风景园林形式表达的教学环节,通过几何母题法、有机曲线法、城市肌理法、文化符号法、自由组合法与空间整合法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形式表达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结合环境设计A的专业实践(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进行理论的应用,通过文字简图的形式表达设计构思,规范过程草图,深化设计成果,并作为本课程的检测途径。

2、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B:类型设计与调研方法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B由风景园林设计类型、风景园林设计案例与风景园林成图表达方法三个教学模块组成。风景园林设计类型主要介绍庭院景观、社区景观、公园景观、滨水景观、商业景观与旅游景观的设计要点,其中重点介绍社区景观的调研与分析方法,并带领学生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完成调研报告;风景园林设计案例环节分为国际案例、国内典型、扩初阶段、施工阶段、作业阶段与竞赛阶段6个类别,帮助学生理清不同案例设计思路与要求;风景园林成图表达以构思、过程与成果表达三部分构成,使学生掌握设计全过程的表达方法与技巧。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结合环境设计B的专业实践(居住小区景观设计)进行理论的应用,完成居住小区调研与分析报告,规范过程草图,深化设计成果,并作为本课程的检测途径。

3、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C:理论体系与分析方法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C由风景园林三元理论、风景园林学科专题及风景园林主题表达三部分构成。风景园林三元论由景观美学、景观生态学与景观行为学三部分构成;风景园林学科专题由发展简史、文化遗产、棕地修复、生态设施与雨洪规划五部分构成,帮助学生熟悉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动态,搭建自身理论体系;风景园林主题表达模块重点使学生掌握主题立意的分析与表达方法,由问题分析、理论分析、学科分析与文化分析四部分组成。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结合环境设计C的专业实践(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进行理论的应用,从问题分析、主题确定、方案设计方面,规范过程草图,深化设计成果,并作为本课程的检测途径。

四、课程创新实施办法

1.优化课程体系:通过调研与分析环境设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量化每门课程学生需要掌握与完成的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与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比对分析,去除重复的内容,深化重要知识点,将本课程的知识结构融入环境设计专业整体教学框架中,减轻学生重复学习的工作量,优化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构架。

2.规范课程讲义:目前建筑类、农林类、美院类与综合类院校都有风景园林设计专业,不同的院校背景下也形成的不同的教学特色与优势,如侧重建筑设计基础与城市景观方向、种植设计与生态景观方向、公共艺术方向等。本校风景园林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以建筑学科的教学体系为依托,侧重风景园林学科综合知识的理论教学,探索独立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特色教学体系,按照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认知塔(图1),梳理与完善《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大纲与讲义,将本课程的重要知识点通过概念图解地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地剖析,增加知识点并更新设计案例。这种按照学生认知过程来叙述风景园林设计原理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不同设计阶段之间的联系,更快速地掌握与理解原理知识。通过图解式的引导,来增强学生对风景园林学科理论学习的兴趣点,规范掌握设计表达方法。

3.增设课堂实践环节:由“满堂灌”向“实操型”转化,在重要知识点讲解完成后,让学生在课堂做练习,并进行评析,授课形式调整为讲课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形式。比如风景园林形式表达的授课环节中,让学生应用几何母题、有机曲线、城市肌理、文化符号、自由组合等形式表达手法当堂设计一处小型场地,并进行点评,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力与应用能力。

4.建立教学共享平台:提前将课程讲义、大纲、与各部分知识点提供到校园网共享平台上,学生可以提前自学,部分知识点改为学生课下自修的形式,为课程的实际操作环节打基础,也为今后结合MOOC做铺垫。比如风景园林发展简史的教学环节,内容繁多,可改为课下自修的形式,同时结合《苏园六纪》、《城市的远见》等专题片的自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点,拓展专业知识面。

统计学的前景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云计算; 信息安全; 层次分析法; 模糊理论; 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 TN915.08?34; TP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7)11?0084?04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security under cloud computing background

ZHOU Jian

(Suzhou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Suzhou 215011, China)

Abstract: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is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normal application of the cloud computing system.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information security under cloud computing background, and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cloud computing system, an information security evaluation scheme combin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with fuzzy theory under cloud computing background is put forward. Aiming at the high redundancy characteristic of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under cloud computing backgrou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is adopted to process the index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index. The AHP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multi?leve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 fuzzy theory i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under cloud computing backgroun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applied to the specific information security analysis of cloud computing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valuation scheme can assess the security state of the cloud computing system objectively, which provides a reliable information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risk decision under cloud computing background.

Keywords: cloud computing; information securit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uzzy theory; evaluation index

0 引 言

S着互联网规模的扩大,网络上每天处理的数据急剧增加,单一计算机系统不能满足大数据处理的要求,为此出现了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系统。云计算系统加快了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速度,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扩大了互联网的应用范围[1?3]。但同时,在云计算系统中还有许多安全问题,其中信息安全尤为重要,引起了专家的高度关注。

当前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其中定性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方法主要有因素分析法、德尔斐法等[4?5],具有评价过程简单等优点,但其主要通过专家进行评价,然而专家的知识有一定局限性,因此通用性比较差,而且评价结果说服力不强。定量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决策树法等,它们通过建立信息安全风险分析的评价指标,根据权值或者决策树得到信息安全风险所处的等级,实现过程比较简单,但是假设条件相当多,简化了信息安全风险问题,这样实际应用效果差[6]。为了克服单一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的局限性,有学者利用两者的优点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价模型[7?9],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价指标进行确定,采用神经网络、贝叶斯网络等建立信息安全风险评价的分类器,得到信息安全风险所处的等级,评价结果更加可靠,主观性少,而且结果的可解释性更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信息安全风险评价的指标多,指标之间存在高度冗余,使得数据之间的重复比较严重,如何有效消除数据之间的高度冗余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同时信息安全风险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如何建立更加适应信息安全风险变化特点的评价模型具有重要意义[10]。

当前针对单机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研究已经不少,但是针对云计算背景下的信息安全研究相对较少,为了提高云计算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相结合的云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评价策略。首先采用相关分析法对云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处理,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理论对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策略可以对云计算系统的安全状态进行客观估计,为云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1 云计算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云环境下,数据处理方式常采用Map/Reduce的模式,将一个大规模数据处理问题划分成为多个小规模,然后采用各个节点并行进行处理,提高数据完成效率,减少执行时间,具体如图1所示。在数据和信息处理过程中,一些非法或者没有授权用户对系统的信息进行非法窃取,或者对信息进行破坏,产生了云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问题。

图1 云计算背景下的数据处理原理

2 云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问题的影响因子

在云计算系统中,信息安全问题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云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问题的因素,即常说的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基于全面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建立如图2所示的云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3 云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问题评价模型的实现

3.1 相关分析法消除指标的冗余特性

在云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问题处理过程中,各N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当相关性较大时,指标之间的信息冗余就比较严重,对云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问题分析结果产生干扰,导致风险评价结果不准确,为此采用相关分析方法消除指标之间的冗余特性,以便后续云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风险评价的建模。设专家组由人组成,分别对指标属性A和B量化打分,如表1所示。

图2 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始结构

表1 信息安全风险指标的专家打分表

[指标 … … 指标 … … ]

由于每一种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风险评价指标均包括一定的随机噪声,采用式(1)和式(2)消除指标和中的随机噪声:

(1)

(2)

采用式(3)和式(4)统计它们的标准差和

(3)

(4)

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值为:

(5)

如果>0,表示两个指标和之间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如果

采用相关分析法对所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测,去掉一些指标之间的冗余特征,增加指标的独立性,以便后续的指标处理。

3.2 建立层次结构的云计算背景下信息风险评价指标

根据云计算背景下信息风险评价指标的特点,考虑全面性、可操作、科学性等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的云计算背景信息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图3所示。

3.3 模糊理论的云计算背景下信息风险评价

模糊理论是一种人工智能综合评价算法,根据模糊集合论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对指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估计,从而得到云计算背景下信息风险评价结果,判断信息安全的状态,具体步骤如下:

Step1:建立云计算背景下信息风险评价的指标集。建立云计算背景信息风险评价准则集合为表示准则的个数,且有那么第个准则为表示第个准则的指标数量。

Step2:建立云计算背景下信息风险评价的评语集合。表示云计算背景下信息风险评价等级的评语集合,表示云计算背景下信息风险评价的评判等级。

Step3:建立云计算背景下信息风险的模糊评判矩阵。根据指标集和评语集的关系,得到每一层指标评价矩阵对的模糊映射为那么有:

(6)

模糊评判矩阵见表2。

表2 模糊评判矩阵

[ … … … … ]

Step4:确定云计算背景下信息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由于每一个指标对云计算背景下信息风险评价的贡献不同,采用综合评价法,一个专家对个指标进行风险评价得到个权重。表示第个权重值,表示第个权重值。进而采用权重进行定量分析,具体为:

① 同一层指标两两进行对比,得到权值的比值为:

(7)

式中:>0。

② 计算矩阵每一行的乘积得到权值=且有=

③ 根据式(8)对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特征向量处理结果如下所示:

(8)

④ 对矩阵一致性进行检验,具体为:

(9)

(10)

(11)

其中:CI代表一致性指标;RI代表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CR为一致性,当时,可接受一致性检验,否则将对判断矩阵修正。

⑤ 进行一致性检验后,建立指标的权重向量为且0

Step5:云计算背景下信息风险的综合评价。根据权重向量和模糊评价矩阵不同层的评价结果得到云计算背景下信息风险的最终评价结果且有:

(12)

式中“”表示模糊算子。

根据模糊评判结果得到云计算背景下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价等级。

4 云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问题的实例分析

为了检测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相结合的云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评价方法的性能,对一个计算系统信息安全状态进行估计,首先建立云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模糊评估矩阵,具体见表3。

确定不同层次云计算背景下信息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两两比较得到的结果为:

(13)

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的权重,得到各层指标的权重向量为:

最后得到云计算背景下的信息安全风险较低,比较安全。

5 结 论

针对云计算背景下信息不安全的y题,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理论相结合的云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评价策略,具体为:

(1) 构建云计算背景下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相关分析法对指标冗余性进行检测,去除指标之间的冗余,增强指标之间的独立性,提高信息安全风险评价速度。

(2) 针对云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值,构建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使信息安全风险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可信。

(3) 根据云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变化的模糊性,引入模糊理论对云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等级进行评价,提高信息安全风险评价精度,评价结果更加科学。

(4) 具体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该评价策略是一种精度高、速度快的云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评价工具,易于操作和推广。

由于云计算背景下信息安全变化具有一定的非线性,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学习算法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建模与评价,这是下一步要进行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乔,郑啸.云计算研究现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11,38(4):32?36.

[2] 冯登国,张阳,张玉清.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综述[J].通信学报, 2004,25(7):10?18.

[3] 高阳,罗军舟.基于灰色关联决策算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2):225?229.

[4] 唐作其,陈选文,戴海涛,等.多属性群决策理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47(15):104?106.

[5] 王桢珍,姜欣,武小悦,等.信息安全风险概率计算的贝叶斯网络模型[J].电子学报,2010,38(2):18?22.

[6] 赵冬梅,马建峰,王跃生.信息系统的模糊风险评估模型[J].通信学报,2007,28(4):51?56.

[7] 阮慧,党德鹏.基于RBF模糊神经网络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1,32(6):2113?2115.

[8] 赵冬梅,刘金星,马建峰.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J].计算机科学,2010,37(2):90?93.

统计学的前景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景观生态格局;可持续发展;黄帝文化园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049-04

1 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概念

1.1 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从狭义上指自然与一般自然的生态系统的安全关系,同时也指生态系统上的完整性与健康水平的完整表示;广义上则是表示的人的基本生活状况、基本权利、生活安全、生活的保障来源、必要社会资源、经济与社会生态安全,从而形成一个人工复合型的生态安全系统。生态安全所阐述的是国家或者是区域范围内的:水、气候、空气、土壤等环境因子和生态系统上的健康系统状况,同时也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状况大小。景观生态安全研究基于对生态风险的评价与管理。原来早期的生态风险研究是从个体和种群水平的生态毒理学,当前的生态安全则是开始注重生态系统及其以上的要求,试图通过以宏观上的生态学理论进来考量,讲述单一或者小区域范围内的生态风险问题相互联系,进行生态风险的评估,同时也从生态系统内的服务功能和健康作评价,注重过程的安全性和整w性,着重以功能过程上的生态系统管理方式。

1.2 景观安全

景观安全性如不完善,景观是不能够存在与健康稳定发展的,从而无法达到景观安全的需求,更无法称之为健康良好的生态景观。景观安全含义不光是表述景观的安全,更是作为一个系统性的景观,人为的因素在整个综合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人在整体景观内安全感的获取,首要的感受就是对景观安全的判断。

景观安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是景观带给人的安全感,二是人为因素能否保障景观系统的持续安全发展,从而达到生态景观的和谐发展。

1.3 区域生态安全

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中尤为重要,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完整性的保持,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保护,都是对区域景观生态安全问题的有力控制,并同时能够有效的持续完善区域空间的格局。

(1)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需要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进行有效合理的综合性考量。同时面对生态系统的退化,采取正确的方式进行恢复,社会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共同都是对解决区域性生态问题的系统性回答。确保将不同尺度上的生态修复措施相互联系,合并添加不同的方式方法,在解决宏观生态问题能够保持有整体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2)研究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通常上需要具有针对性与特定性,结合生态学理论,加以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生态系统修复为基准。用于目前最为重要的生态、社会、经济等问题的解决,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与措施,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区域空间地域上,完善景观生态安全。

(3)考虑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多由于大范围内的人类不合理的使用与干扰,应该重视小区域内的问题,并延伸发展到大区域大尺度的全球性问题上,重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的修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是目前生态保护的发展趋势。

(4)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相处与发展,才能达到区域生态安全的要求,合理的人为措施有益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生态问题。

2 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的理论基础

2.1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是基于生态学为基本框架,并加入地理学与系统科学的结合的科学。系统论、等级理论、经济地理理论、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共同构成了景观生态学。

生态安全格局的体现,是需要通过优化景观环境来得以实现。景观生态的优化,需要对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都有一定了解,并分析不同的过程,排除对不利于生态环境的生态过程,修复对生态过程有利的。这样才能达到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要求。优化景观格局的方式方法是对景观的再建与恢复,主要是指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环,以迎进新的景观单元组,重新修复受损的空间结构,调整景观格局。

2.2 保护生物学

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其他生物生存的干预也逐渐增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是当今全球关注的重点。保护生物学是对保护物种及其生存环境的科学,在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研究中地位日益凸显,景观规划上应提出多种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建立国家性综合公园、生态自然保护区,建立核心保护栖息地,同时建立缓冲区以减弱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可见,面对区域景观生态环境问题,优化格局,从大尺度上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持稳定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性的完整,最终才能达到区域生态景观安全。

2.3 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讨论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之间的关系,用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利益。当前社会某一种观念是追求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总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格局理念不符合。针对当前区域生态环境中的问题,应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运用科学的方法与对策。

2.4 恢复生态学

为确保生态系统内服务功能正常有序进行,首先要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系统健康是整个生态圈内的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也是自身能够合理的自我调节,应对危险自我恢复的能力。研究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目的是解决人类对资源使用与自身生存环境质量安全的问题,保证生态系统能够安全健康地发展进行。

恢复生态学不仅仅是对生态系统的讨论,同时也是多层次的研究,如生物因素的恢复技术、非生物要素的恢复技术、整体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还有人类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所组成的结构与功能过程的恢复。

3 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

3.1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原则

(1)异质性原则。如何保证生态异质性的可持续问题,需要对异质性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不同的生态状况,因地制宜地对生态破坏进行分类,确定区域景观生态安全建设的层次,有序准确地进行设计与规划。

(2)针对性原则。深刻了解区域生态环境出现的问题,确定干扰源。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内的结构和功能,运用合理精确的规划和设计思路。

(3)综合性原则。需要对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进行考虑,使得能够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产生有利的影响。这需要进行合理的综合规划,通过合理的生态规划法则与技术,达到生态安全标准和格局的相互融合。

3.2 干扰分析原则规划

干扰分析能够对生态问题中的过程与原因进行详细的解读。生态问题的解决更加直观。

(1)对干扰程度进行分类, 分为改变过程的、直接影响目标的、间接影响目标的和环境产生压力的类型,这需要在空间上进行定位并分析。

(2)以监测、评价和排除过程作为规划的主要目的,同时分析干扰的层次,以及组成景观层次、群落层次、生态系统层次等。确定干扰性尺度范围,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

(3)把社会经济文化的因素加入干扰分析中,这样更加有针对性。

(4)自然干扰与人为干扰性结合,保持景观生态的异质性,把不利于景观生态发展的排除,使得景观恢复中人类干扰能与安全格局相互发展。

干_分析的规划是将社会经济文化与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的理论在实践中进行体现,因对生态系统及其影响的因素分析,是个极其复杂而且困难的过程,而用干扰分析生态学,对影响生态安全因子的产生、经过、结果的分析变得简单清晰,所以能对区域安全格局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3.3 格局优化原则规划

景观生态规划有完整和系统的框架,如下。

(1)背景分析。综合考虑区域当中的生态作用、景观生态格局空间关系、人文与自然过程的特点和相应的影响。

(2)整体布局。通过分散与集中的原则,形成一个高度稳定的总体布局模式,用以满足生态规划的要求。

(3)关键地段识别。是在景观生态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和价值的部分予以重视,其中包括,生态中的关键点裂点、生物种群的生活环境类型、影响景观发展的重要单元。

(4)空间属性规划。通过生态的角度,对现实存在的景观问题和特点,用整体的布局与目标来对景观进行优化。

(5)空间属性规划。空间属性有如大小、形态、边缘宽度、长度等复杂的边缘属性;廊道的连通性、水文过程的多层网格格、河流通道的缓冲区、空隙的大小位置、道路廊道与缓冲带的位置为主的网络属性。景观格局优化是对环境生态问题,用景观的手段来解决的生态学途径。

3.4 预案研究

预案主要是针对未知的可能性进行某种探索,并且加以实现的方式途径,以系统科学的方式方法帮助决策者顺利解决问题。生态规划上主要以“由上至下”或者是“由下至上”两种不同的方法。预案方法是通过格局优化与干扰分析的规划来实现的,相互影响促进,格局优化作为“由下至上”因子提出各种不同的预案的可能性;干扰优化则是把影响生态安全水平的干扰因子作为“由上至下”因子,提出能适合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设计需要。这两种因子同时对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规划的完美体现,从而能得到一个良好的结果,发挥出二者之间融合的特点与优势。

4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

生态安全格局设计方法是整合了格局优化、干扰分析与预案分析等方法,分为4个步骤进行。

4.1 景观生态问题的分析与评价

运用GIS、RS技术,对区域景观格局分析、功能分析,干扰源、频率、强度等特点与风险状况,区分区域生态景观问题与格局状况的关系,以及经济社会与生物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中所存在的功能问题的分析,生态系统中健康状况。都是对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设计中,需要仔细研究。

4.2 安全层次设计与总体规划目标

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中所得出相应结果,对生态安全的现实问题与状况进行合理评估,把先前的预案作对比,得出相应的规划设计的整体目标。区域生态安全规划的种类也各有不同,如以人类活动发展居住为主的区域,动植物保护栖息地区域,农业活动发展区域等,都有各自相应的安全指数。

4.3 预案设计

需要把干扰控制对策,社会经济文化对策,对生态功能修复对策相互结合,对将来不同情况下的干扰变化做出准确的预测。保证在有利的干扰和不利干扰的变化中能够进行设计预案。研究中应采用预测模型,空间模拟等方法,对不同状况下所导致的生态安全问题进行对比参照,同时也应当对生态文化经济状况进行评估,等处在不同生态安全方面的预案结果。

4.4 适应性管理

主要是针对区域环境问题的多样性,采取不断完善的理念,对区域内的生态安全格局的方案,进行适应性管理。第一步,应当对方案实施的效果展开分析调查,对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其中包含有对动植物的评价、景观生态的评价、社会文化经济的评价、生态系统的评价,也需要对过程中的作用与之前的目标之间的不同做出评价,从中得出的研究成果需要及时反应到设计之中,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的新问题,区域内的生态文化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区域生态规划中的设计规划的新发展等,都将经过监测和评估,在新的生态安全格局设计方案中体现。所以适应性管理是一个在不断变化、整合的过程,是区域生态安全设计的重要基础。

5 建立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步骤

5.1 “源”的选取

考虑搭配生态安全格局中“源”的确定,主要方式是把需要进行保护的对象或者区域看作“源”。在对现状调查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是单一的物种作为目标,也可以是某个需要被保护发展的区域,都是可以被认为是“源”。

5.2 阻力面的建立

人类活动对空间环境的利用,是被认为是对空间的掌控与覆盖的过程,然而要进行控制需要对克服当中所存在的阻力。阻力面就是反应人类对空间作用所产生影响的趋势。最小阻力面为模型,公式为:

其中f为未知的正函数,反映空间中任意一点的最小阻力与其到所有源距离和景观基面正相关关系[2]。Dij的是物种从源j到空间某一点所穿越的某景观的基面i的空间距离;Ri是景观i对某物种运动的阻力[3]。尽管f是未知量,但是(Dij×Ri)之累积值可以被认为是物种从源到空间某一点的某一路径的相对易达性的衡量[5]。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目前已应用到景观生态战略点的判别。

5.3 由阻力面来判别景观空间

根据阻力面的理论,对生态安全格局中发生的景观过程,这些过程包括人类活动、自然活动、生物物种活动等过程,对这些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来判断过程中对哪些是景观生态安全有利的与哪些不利的,包含缓冲区、源间连接、射道和战略点等,划定各级的生态安全格局水平等级。

6 结语

区域景观安全生态格局的研究,不仅是对该区域自身生态系统上的安全性研究,也是考虑人类活动不断扩张与大自然之间的矛盾的研究。在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等级的理论上,进行对不同级别区域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对策与思路,多层次的安全格局是对生态系统安全的多重保证。同时,随着自然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也会有所变化与进步,管理思路也在不断适应新要求。这也是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理论,现阶段不够完善,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造升华。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人类对于生态的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生态管理的政策也在不断改变。当今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区域景观生态安全的研究是对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官紫玲.福州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

[3]肖 科.GIS技术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J].新材料新装饰,2013(7).

统计学的前景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数统计 斑块分析 混合高斯建模

在很多的视频监控应用中,都需要能够检测和跟踪行人来确保高全保障和行人位置管理。很多行业对人流信息都有极大的需求,如汽车公交站场,地铁站台,商场出入口等,利用统计的客流量数据,管理人员可以合理调度人力、物力,合理配置资源,从而获得最佳的运营效果。近些年来使用图像传感器进行人数统计的技术也有所发展。利用侧面安装的CCD摄像机可以获得较多的物体运动信息,利用该技术可以方便、可靠、实时地对各种场所的人流进行统计,而不对公众造成任何影响。结合其他图像分析技术,系统可以清楚快捷地掌握人流动态信息,使决策者及时做出对策。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重视[1-5]。

1 系统总体架构

本文希望利用安装在检测区域斜上方的摄像头,来实现人体运动目标的检测,识别,跟踪。本系统目标在于针对室内监控环境内的行人计数,因此需要精确辨别在室内的行人目标。不像其它的识别任务,行人的检测在场景中是比较困难的,行人是一个在镜头中形状灵活变化的目标,同时,考虑到每个行人衣着的不同没有可用的纹理特征帮助我们来确定每一个个体。本系统要求能够在监控区域内提取出行人斑块,并在行人之间有相互遮挡时能够有相应的跟踪算法来准确跟踪每一个目标,进而得到一个准确而又鲁棒的人数统计。本系统确定最终的室内行人统计系统的实现流程如图1所示。该系统首先通过混合高斯分布模型的方式实时得到检测区域的背景图像,将实时的监控图像和背景图像进行差分运算获取行人目标的二值化斑块图像,通过新斑块检测算法来检测是否有新的行人目标出现在监控区域,将获得的每一个行人目标进行目标跟踪,最终得到一个准确又鲁棒的行人统计系统。

2 高斯混合背景建模

一种典型的背景去处的方法就是从相应的图像序列中提取出相对于行人目标的背景。然后将包含有前景的图像和背景图像作差分运算即可得到候选的行人目标前景斑块。典型的背景获取方法是由Stauffer和Grimson提出的混合高低背景更新算法。在本系统中,我们选择使用这种背景更新算法去提取实时背景,为后面的差分运算做好准备。

混合高斯模型采用多个高斯分布对每个像素的像素值进行建模。用表示某个像素 1 至t时刻的像素值,描述t时刻像素值的概率密度为:

(1)

式中K 表示高斯分布的个数,表示估计的第i个高斯分布在t时刻的权重,、分别表示第i 个高斯分布在t 时刻的均值和协方差矩阵。η 是高斯概率密度函数。

获得新的像素值以后,将新像素值和K个高斯分布进行比较,如果满足: (2)

被判断为背景,否则被判断为前景。

3 背景差分及二值化

在通过混合高斯建模得到室内监控区域的背景图像后,只需要将当前包含行人的实时监控图像和获得的背景图像做背景差分运算,然后将差分图像按照大律法得到最佳分割阈值,按照最佳阈值对差分图像进行最佳阈值分割,得到最终只包含行人前景的二值化斑块图像。

4 新斑块检测和分析

这个部分包含了当连续几帧图像中都包含联通区域的统一运动时基于简单的算法新斑块的检测。这个步骤也包含了跟踪的旧斑块和边界的分离。另外,这个步骤中也使用了一些结构元素对二值化前景图像进行噪声去处处理。如果当两个或三个斑块相互之间离的很近的话,我们将它们合并成一个大斑块,这样可以有效地消除某个行人个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分成了2个或3个斑块的情况,这个步骤非常重要,因为它会让系统避免掉很多重复的行人计数,最后,系统将滤除掉太大或太小的斑块,这样剩下的斑块将和旧斑块信息做一个对比来得到新的跟踪候选斑块。

5 候选目标跟踪及计数

斑块检测和分析的结果中的每一个单独斑块将随着时间的演变在连续两帧图像中进行匹配以便进行斑块的有效跟踪。本系统拓展了基本的卡尔曼滤波的多假设方式来处理多目标跟踪中的模糊匹配问题。跟踪视频中的行人目标本质上其实就是前后帧图像中物体之间的匹配问题,整个算法的思想就是如何知道每一帧图像中的物体目标在下一帧图像的确定物体目标。如果我们能够成功进行候选目标跟踪,就能够得到准确的计数结果。

本文在分析了室内人数统计的特点后,实现了实现了一个基于视频的室内人数统计系统。首先,该系统通过多帧混合高斯背景建模方式实时获取监控区域内的背景图像,通过背景差分运算和阈值分割二值化方法获得前景斑块。然后,将二值化斑块图像进行新斑块分析和去噪处理,通过斑块跟踪算法去跟踪每一个行人位置的改变,最终确定真个监控区域内的实时人数。

参考文献:

[1]于起峰,陆宏伟,刘肖琳.基于图像的精密测量与运动测量.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孙怡.人体运动跟踪的方法与实验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2002.

[3]汪亚明.基于动态图像序列的自动扶梯客流量的测量.华北工学院测试技术学报, 2002, 第16卷,第1期,14-16页.

统计学的前景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旅游信息系统;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2-2810-04

2011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来,作为河南省会的郑州经济飞速发展,旅游产业也得以空前发展,伴随着基于Internet技术的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的产生和电子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构建一个面向游客及管理者的综合化、专业化的旅游信息系统成为了现实。对游客而言,系统可以为游客提供高效、便捷的旅游相关的信息化服务,游客只需点击鼠标即可获知景点及景点相关的最佳旅游路线、酒店、天气、机票浏览、最有旅游路径选择等信息;对旅游管理者而言,通过系统可以更方便、快捷的管理旅游资源,如随时更新旅游资源、了解旅游景点的评价率、服务及经营情况等等。该系统的构建,可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提高郑州市旅游业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外,还可提高郑州旅游业乃至郑州市发展的形象,真正实现专业化、方便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郑州市旅游信息资源,从而实现推动郑州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带动郑州经济的飞速发展。

1 系统分析

1.1 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位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中下游的分界处,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文物古迹、文化遗址众多,高山、平原、丘陵、河流等的自然地貌,构成了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凭借着悠久的历史、优越的区位和丰富的资源,郑州成为了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著名商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的旅游城市。全市拥有各类文物古迹1400多处,旅游区点100多处,著名的旅游景点众多,如: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之地黄帝故里、儒教文化圣地嵩阳书院、世界地质公园嵩山、“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黄河游览区、二七纪念塔、郑州商城遗址、大河村遗址、孔氏家庙、文庙等景点早已驰名中外。

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旅游业已逐渐成为郑州市地方收入的支柱产业。尤其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来,作为河南省会的郑州经济飞速发展,旅游产业更是得到了空前发展,郑州市政府已充分认识到旅游业给郑州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发展机遇,不断加大建设力度,经过多年来的开发建设,已逐渐形成了以郑州市为中心,向全省辐射的旅游胜地,郑州旅游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

那么如何通过Internet互联网技术和数字信息化技术,开发符合郑州旅游资源及郑州旅游发展的旅游信息系统,使得郑州旅游资源信息网络化、广泛化,郑州旅游信息资源管理合理化、规范化,旅游产业发展趋向扩大化,从而通过郑州旅游信息系统的开发,实现更快捷更全面展现郑州旅游资源、更有效方便管理及更新旅游资源,有效促进郑州旅游业发展,树立郑州旅游事业发展新形象则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大计。

目前有关城市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案例很多,但均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之处,如有的城市旅游信息系统大多仅仅侧重于对景点景区的介绍、展示和宣传,而忽略了各个景点之间的地理关联关系,游客仅能看到景区中某个独立景点的介绍,却很难将景区中的具有地理关联性的多个景点联合起来从而生成一条最佳旅游路线,缺乏对景区景点之间地理关系的分析和应用;有的城市旅游信息系统则是旅游信息网站,仅可提供旅游景点的详细资源,却没有公共的旅游信息资源平台供游客浏览,游客只能从旅行社或旅游网站浏览景点信息,同一地区城市各个网站之间缺乏旅游信息的共享性;有的城市旅游信息系统在地图上可以实现对部分景点所处的位置或景区图片进行整体的放大或缩小,甚至可以实现景点地理位置的移动,但却难以实现对于景点局部的地理区域及区域周围的其他地理景点进行查询、移动、放大或缩小操作;有的城市旅游信息系统则只提供简单的旅游景点的信息,却无法实现和旅游相关的天气、酒店及最佳时间最佳路线的提供等等。

针对以上所列出的目前城市旅游信息系统的种种不足之处,本系统在设计时首先采用了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WebGIS软件,该软件可实现利用Internet技术在Web上空间数据,将地图可视化,并可实现对空间地理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解决了景区景点之间地理关联关系的问题,与此同时,利用WebGIS对空间地理数据的分析及空间数据库技术,也使得为游客提供最佳旅游线路成为现实。设计的郑州旅游信息系统还可为游客及管理者提供快速、高效的管理、显示并分析复杂的旅游信息资源,此同时系统对旅游信息查询这一模块进行了专题研究,数据库采用Oracle技术,保证了旅游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安全性。

1.2 用户需求分析

基于WebGIS的郑州市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主要从游客和旅游管理部门两方面来考虑系统的需求。一方面针对游客而言,首先确定游客是旅游中的主体身份,考虑游客在决定旅游前,除了需要获取旅游景区景点的地理位置、景区评价等基本情况之外,游客更需要方便、快捷地获取旅游景区景点的天气、酒店、出行等全方位信息,系统依靠旅游信息系统中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能力,根据游客需求,为游客制定出适合他们需求的最佳旅游路线和旅行计划。另一方面针对旅游管理部门而言,他们除了需要及时更新及管理旅游基本信息之外,更需要方便、动态、高效地管理管辖区域范围内所有的旅游信息资源,这些资源不仅仅是旅游景点的介绍,更多是旅游景区景点的管理及维护,而管理及维护的旅游数据为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景区景点的发展做出正确、科学的评估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旅游数据进行合理统计和科学分析,管理者可以对整个郑州市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做出正确的规划和预测。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旅游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主要依据于旅游产业所涉及的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联系,其中的旅游主体则是游客,旅游客体则是旅游资源,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则由旅游服务体系来完成。也即是上面用户需求分析中所提到的游客、旅游管理和酒店、银行、旅行社等相关行业部门三个方面,那么如何将这三方面的需求均体现在该城市旅游信息系统内,则是旅游信息系统所需要完成的工作。首先游客在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在起作用,旅游的目的是使得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的同时,也是在促进城市旅游业、银行、交通运输业、商娱业、甚至是医疗行业等各行业的快速发展。根据系统功能设计所依据的主客体,为了拉动更多经济效益,促进郑州经济飞速增长,扩大郑州知名度,使旅游业成为郑州经济的支柱产业。基于WebGIS的郑州市旅游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设计图见图1。

2.2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本系统是采用B/S模式即基于客户端的WebGIS策略,具体包括应用服务器、基础服务器和客户端三层架构,其中的管理数据工作均由服务器负责管,而应用逻辑和表示逻辑则部署在客户端。对于其中用于实现空间地理分析及关联关系分析的图形数据、空间数据及属性数据的管理和维护则交由后台数据库来进行操作。无论是游客还是旅游管理部门在访问本系统时,只需依靠常用的IE或360浏览器进行所需的各种操作,如查询与旅游相关的景区景点信息、天气、酒店、银行等相关旅游信息,系统还提供根据游客需求为游客设计旅游路线及定制各种相关旅游服务,与此同时,旅游管理者也可根据各项旅游信息数据对整个旅游产业进行规划和正确的评估等。具体基于WebGIS的郑州旅游信息系统网络结构设计图见图2。

2.3 系统数据库设计

城市旅游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是数据,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软件的质量、性能以及系统的维护,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系统开发的基础及核心则是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由于基于WebGIS的郑州旅游信息系统中涉及的数据除了用于描述地理实体的数据外,还包括有大量描述景区景点的地理数据,所以本系统中数据库中数据包括有以MapInfo文件格式存储的空间数据和以关系型数据的形式存储的属性数据两大类。

数据库数据的组织方式采用的是将各处地理实体的属性数据和其对应的地理空间数据通过主外键将二者联起来,这样组织的目的是忽略了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之间的繁琐连接,使得数据量大大减少的同时且图形美观,从而实现了游客和旅游管理部门在登录时可更方便快捷的进行搜索和查询。具体数据库设计模型如图3所示。

2.4 系统的数据流程

基于WebGIS的郑州旅游信息系统采用B/S三层结构,服务器端包含信息数据库和GIS数据库,其中对于各种空间地理数据的分析、数据的维护以及地理数据的更新等操作均在服务器端完成,而对于客户端则仅仅负责用户请求的提交和验证以及显示查询或搜索的操作结果。具体用户提出申请后,基于WebGIS的郑州旅游信息系统操作的数据流程见图4。

2.5 系统界面设计与实现

界面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信息传递、交换信息的媒介和接口,用户与计算机和任务之间均需借助界面才能完成交互。一个设计良好的操作界面的能够使人更容易、更方便地进行操作,也更能反映出系统的总体设计水平。

3 系统的主要功能

在对旅游业所涉及的旅游者、旅游资源及旅游服务体系三方面进行的调查研究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GIS软件为支持,系统可实现如下的主要功能:

3.1 信息查询检索功能

信息除郑州市景区景点信息外,链接全国各著名旅游景区景点信息,根据游客的需求,信息查询包括旅游资源、旅游区、旅游景点分区查询及旅游景区、景点、旅游路线上宾馆酒店分布查询、旅游统计数据查询和旅游交通路线的选择,并且围绕食、住、行、游、娱、购等内容向游客提供旅游相关的一体化信息查询服务如:酒店饭店、大型购物商场、娱乐场所、车票预订、车站机场、医疗等。

3.2 数据动态管理功能

系统根据旅游景区景点、城市基础设施及相关行业部门等旅游资源及统计信息的变更,可以定期动态更新与编辑数据库信息。

3.3 景点虚拟展示功能

系统对旅游资源的各种图像、音视频、录像、照片、地图、文字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有机集成,用户在点击时可以模拟景区真实旅游风貌,使得游客可对景点进行全方位观察,全面介绍郑州市的特色旅游资源,真实展现各景点特色,包括郑州市主要的景区景点,并对景区景点周围如宾馆、酒店、娱乐场所等相关部门进行立体展示,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3.4 电子地图灵活控制功能

主要体现在对电子地图控制显示和对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首先基于GIS软件的支持,系统可对图层进行多种控制操作,如灵活完成地图的放大、缩小、复位、漫游以及图层信息检索、图层的打印输出等基本图形处理操作和图层管理功能,另外通过空间数据分析可实现距离量算、景区周围一定半径范围内查找其他景点、宾馆等信息和最优路径分析等空间分析功能。

3.5 最新旅游信息动态功能

旅游信息动态主要包括对郑州市市区及景区景点的最新天气状况预报、最新出台的旅游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以及郑州市最近推荐的最佳旅游线路等;

3.6 统计分析及决策功能

对旅游数据动态采集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一系列专业决策模型,为用户提供郑州市旅游资源区域分布、旅游信息预报、旅游路线分析、旅游基础设施条件分析及最优旅游日程安排等决策信息。为旅游管理部门提供旅游销售预测、旅游旺期旅游景点导游调度、旅游景区规划等决策信息;

3.7 游客论坛功能

论坛主要是为游客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留言平台,游客可相互交流心得并对景点提出改进性建设性意见,促进郑州市旅游的发展;

3.8 在线帮助功能

在线帮助使得用户在使用系统过程中对所存在的问题可在线寻求答案,方便用户使用。

4 结束语

设计基于WebGIS的旅游信息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在网络上展示旅游信息和产品,同时通过灵活的数据交换机制,实现动态的、交互性的展现各种旅游信息以及与其他信息系统交换数据。

参考文献:

[1] 林广发,陈友飞.基于WebGIS的旅游信息系统的结构模式[J].地球信息科学,2004,6(2):46-49.

[2] 潘峰,畅雄杰,张健.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原理及发展趋势[J].现代电子技术,2001,11(7):4-7.

[3] 朱炳贵.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05,9(3):72-74.

[4] Reevs W.Particle system: a technique for modeling a class of fuzzy objets[J].Commputer Graphics,2005,17(3):359-376.

[5] 陈转立,王瑾,宫辉力.基于J2EE的WebGIS技巧的模型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2(6):82-85.

[6] 刘自伟,蔡勇,陈波.数据库安全技术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2,17(3):1-5.

统计学的前景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房地产;预警系统

房地产市场预警,属于经济预警的范畴,指通过定性及定量的手段,对房地产市场当前运行态势进行分析、测度和判断,并对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预测和预报,以便及时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促进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要想在实践中对房地产市场宏观管理的方式进行大的变革,作为调控决策基础的房地产统计分析信息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在房地产市场监控、预警方面已有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房地产市场具有很强的区域差异性,至今还没成一套公认的房地产市场风险预警系统。将重点论述归纳不同的预警方法,并且对国内房地产预警的研究分别加以归纳、介绍及评价。

一、房地产预警系统方法

(一)景气指数法

景气指数法通过一组对房地产市场变动敏感性强的指标的变动情况,来反映当前和未来市场景气变动情况。景气指数法的出发点是:经济周期波动是通过一系列经济活动来传递和扩散,任何一个经济变量本身的波动都不足以代表经济整体的波动过程。为了正确预测房地产市场的波动过程,必须综合考虑投资、生产、消费等各个领域的景气变动情况及其相互关系。各个领域的周期波动并不是同时发生,有的领域有的指标的变动将领先于整个房地产经济实体的波动,有的和整个经济波动相一致,有的还滞后于整个经济的波动。从各个领域选取对变动敏感性高,并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指标,先将这些指标按照与整个经济波动前后关系分类,然后分别合成为一组景气指数,从不同角度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波动的时间和强度进行反映。景气指数法主要是通过编制扩散指数和合成指数来实现。两种指数编制的原理不一样,所反映的信息和具有功能也有很大差异,一般分别编制这两种指数,相互验证,提高准确度。

(二)综合模拟法

又称统计预警法,它采用类似于交通管制信号系统的方法来反映房地产业的综合变化状况与变化趋势。该方法首先选定若干项监测指标,每项指标根据其变化幅度大小设定一定的分值,某一时期各监测指标分值的加权平均值就是对这一时期房地产业综合景气状况的数量评价,再根据综合景气评分高低设立若干定性区间,例如分值落在3附近时认为市场处于正常状态:当分值偏小或偏大,认为市场过冷或过热。

(三)判别分析法

判别分析法是对研究对象所属类别进行判别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判别分析必须已知观测对象的分类和一些若干表明观测对象特征的变量值。判别分析就是从中筛选出能提供较多信息的的变量并建立判别函数,使推导出的判别函数对观测样本分类时错判率最小。判别函数一般为。其中Z为判别值,……是反映研究研究对象的特征变量,……为各变量的判别系数。判别分析模型运用于预警系统的一般思路为:首先从历史数据筛选出原始样本,进行(0、1)分类,然后选择较多的预警指标进行判别分析,最终的判别函数可能只包含这些指标的一部分;在对判别函数进行F检验通过后,就可以计算Z值并找出临界值进行预警。

(四)人工神经网络(ANN)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平行分散处理模式,人工神经网络在经济预警系统中的应用,解决了传统预警模型难以处理的高度非线性模型、偏重定量指标、难以处理定性指标的问题。ANN预警方法的实质是利用神经网络的预测功能实现经济预警。此方法除了具备较好的模式识别能力外,还可以克服统计预警等方法的限制,因为它具备容错能力,对数据的分布要求不严格,具备处理资料遗漏或错误的能力,最可贵的是它具有学习能力,可以随时依据新资料进行自我学习、训练、调整其内部的存储权重参数以应对多变的经济环境。

(五)经济计量模型法

又称预警信号法,从模型选择上看,多采用被解释变量为0或1的二元选择模型、决策树模型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同前两种方法相比,该方法的突出特点是与经济波动分析基本没有方法上的联系。

(六)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RCH)和自回归滑动平均模(ARMA)ARCH模型(Engle教授于1982年首次提出)

即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它从统计上提供了用过去误差解释未来预测误差的一种法,即应用ARCH建立预测模型,模型条件异方差的特性,确定具有ARCH特征的警限,从而使预警的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实际经济运行状况。ARMA模型是由美国统计学家Box和英国统计学家Jenkins于1968年提出的时序分析模型,用此模型所作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也称为博克斯―詹金斯(B-J)法。这是一种准确度比较高的短期预测方法,它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时间序列,由于它的研究对象是平稳时间序列,在使用时需要对非平稳时间序列作差分或预处理。王慧敏总结认为ARCH模型应用于宏观经济预警具有一些优势,进一步研究了ARCH的应用前提,即通过关联积分与关联维数、BDS统计来判断预警对象是否为非线性结构,如果是非线性,则采用ARCH模型,如果是线性,则采用AR-MA模型。

二、房地产预警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房地产预警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专家和学者利用宏观经济预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房地产业本身所特有的特点,形成了一些研究观点、看法,中房预警系统和国房预警系统是国内最早付诸实施的房地产预警系统的雏形。发展过程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88年以前为第一阶段(以引入西方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波动的周期理论为主,并对我国的经济波动及其动因进行了分析),顾海兵(中国人民大学)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刘志强(湖南工业大学)曾总结过国外预警金融危机的四种方法:1988年开始为第二阶段(主要是寻找我国经济波动的先行指标,从研究经济形态的长期波动转向短期波动),袁兴林、黄运城(1988)运用CI和DI方法计算了我国工业生产景气循环的基准日期,毕大川、刘树成(中国科学院)(1990)主编了针对我国宏观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的第一部专著《经济周期与预警系统》,顾海兵(1992)等人开始了粮食系统预警系统研究,并对预警理论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发展。

陈健容(住宅与房地产业司)提出房地产监测体系应包含宏观监测与微观监测,并对宏观监测与微观监测应涉及的内容提出建议;梁运斌(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在综合分析了发达国家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将房地产业预警预报系统分为景气分析系统、预警信号系统、行业监测系统和景气调查系统四个部分的构想;张汉铭就房地产市场监测预报的背景、技术要求、监测预报与景气调查、现有统计体系的关系以及监测预报的指标体系、综合评价、预报的时间跨度和监测预报的机构提出建议。国家统计局(1997)建立国房景气指数是反映全国房地产业发展景气状况的综合指数,其根据经济周期波动理论和景气指数原理,选择8个具有代表性的统计指标进行分类指数测算,加权得合成指数,以显示全国房地产业基本运行状况及波动幅度,预测未来趋势,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预警机制。

赵黎明(1999)等在对经济预警的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统计预警方法进行房地产预警。通过时差相关分析法选择警兆指标,结合统计数据确定预警界限,采用模糊评价方法进行警情预报,最后开展警情分析。徐泽清(2000)将计算机信息系统建模技术引入到城市房地产经济预警领域,确定了将统计预警方法作为房地产预警系统设计的基础。张元瑞(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1996)分析了中国的房地产周期波动现象。他通过比较国民经济增长率与全国商品房销售增长率,认为中国房地产业的周期与国民经济周期基本吻合。梁桂(1996)从房地产供求的周期性波动来定义不动产经济的周期波动,并采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指标,分析了从1986~1995年中国不动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及其特性。以此为基础,他还简要分析了不动产周期与通货膨胀周期、总体经济波动周期之间的相互关系。何国钊、曹振良、李晟利用商品房价格等8项指标,在按环比增长率得出单项指标的周期波动后,再利用景气循环法等方法,分析了1981~1994年中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现象及特点。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论述,现有的房地产预警系统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大部分学者的理论研究都局限于宏观调整。经过深入分析,总结出目前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房地产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的选择不够全面。从现有的研究水平来看,大多数理论研究者都把重点放在指标体系建立。鉴于这些指标主要采用的定性,以至于对于客观反映房地产行业动态还有许多不足的方面,实际研究中,许多指标数据根本很难获取,很难定性分析预警结果。有些指标体系忽略了房地产业的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有的指标体系中因指标间的相关性而显得过分复杂;有的指标体系过分强调了时序性而忽略了指标的经济意义,无法反映房地产业的客观运行规律。(2)区域的差异影响预警系统。对于不同的区域适用于不同的城市,并不能把所有的系统都生搬硬套,各地必须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独立的房地产预警预报系统。(3)现有的房地产预警系统推广不了,由于其专业性较强。已经公开的房地产预警系统,在数据表现方面,基本上以二维图表为主,看懂二维图表,对于专业素养较高的学者而言不存在问题,面向政府部门管理者、房地产开发商乃至于普通业主,晦涩难懂的数据表现方式不利于房地产业行情的正确把握。

从研究和实践成果来看,现有的房地产预警体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初步的框架已经形成,总体来说,我国对房地产市场的监测、预警的研究和运用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在方法理论研究方面处于借鉴阶段,建立可行的预警应用计算机模型已渐渐进入实施阶段。目前,预警系统的研究方向朝着三个方向发展:(1)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机理的研究;(2)计算机技术在房地产预警中的应用研究; (3)房地产经济预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1]叶艳兵,丁烈云.房地产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基建优化》.2001(6):1~3

[2]顾海兵.宏观经济预警研究理论、方法.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8(4)

[3]黄继鸿,雷战波,凌越.经济预警法研究综述.系统工程.2003:63~65

[4]赵黎明,贾永飞,钱伟荣.房地产预警系统研究.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9(4)

统计学的前景分析范文第8篇

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需求更加趋向多样化,游客对获取旅游信息的要求更高,旅游资源管理面临复杂化变化趋势,对旅游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纵观国外对旅游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国外旅游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有三种空间尺度的系统形式:第一种是以国家空间尺度信息系统,通过核心计算机数据库及其服务器的转换和连接,使各个终端进入系统数据库,以此整合、协调和运行全国范围内的旅游信息,如丹麦的国家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第二种是区域空间尺度的信息系统,该类系统主要面向区域性游客出行、酒店、门票预订和游线的信息和查询为目的,其数据库信息的更新快捷和针对性更加贴近游客,如奥地利罗尔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和瑞士阿彭策尔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该方式以用户电脑终端为基础,由景区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地理环境等方面的详细的信息数据库组成,单体用户终端通过专用软件与地区性信息系统实现联网;第三种是跨区协作旅游信息系统,该类系统主要是为了满足跨地区和国际之间的旅游信息沟通与共享,采用视频传输系统,通过视频传输技术连接信息系统数据库和用户,直接实现图像之间的传输,用户就可以获取旅游地景观图像,与旅游景区保持联系,这就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内容。以此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同时,提高了智能化管理旅游资源和提高旅游系统效率的途径,同时也是成为强化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国内相关研究远远迟于欧美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开始进行的。通过引进、借鉴、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经验,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国:第一,理论研究方面,着眼于面向管理者和旅游者的旅游信息系统查询、资源管理、游前体验目的,在GIS软件组件式和模块构成的集成、整合和多空间尺度的旅游信息多媒体表达方面,形成和发表了一系列专著和论文。初步形成了以旅游信息科学为载体的学科体系;第二,旅游信息系统实践应用方面,在吸纳整合国内外组件式GIS软件公司MapX、SuperMap的技术性挂件的基础上,中科院遥感所、湖南地质遥感所、青海省由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与青海师范大学、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与环境灾害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及高校陆陆续续建立了面向管理层的由地理信息基础库、旅游资源库、服务设施库、游客统计库、资料库组成的旅游资源信息系统,和面向游客的区域旅游信息系统(Tourist-orientedRegionalTourismInformationSystem,TORTIS),后期系统在模块构建方面做了进一步的优化提升,增加了数据输入模块、查询检索模块、路线选择模块、显示输出模块、系统界面模块等,提高了用户需求的满足和可操作性;第三,由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兴起,引发了对智慧旅游系统的关注和构建,在2011年1月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邵琪伟局长在报告中提出了开展“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建设。北京市、南京市、吉林省、四川省、大连市、苏州市、黄山市、温州市、武夷山、镇江等两省八市成为首批试点地区。2012年5月国家旅游局又公布了第二批“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名单,增加了无锡市、常州市、扬州市、南通市、武汉市、成都市、福州市、厦门市、烟台市、洛阳市等十个城市。九寨沟等景区作为智慧旅游系统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在众多院士和区域学者的引领下,做了积极有效的尝试和构建,取得了一定的效率提升和综合效益。综上所述,国内外旅游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依然存在针对游客实际需求和期望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技术系统研究的缺失和不足,主要表现为比较重视硬件投资而忽视了针对具体区域的软件信息技术的独立研发和整合应用,由此限制了旅游资源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吸引力。迅速膨胀的技术经济和知识经济已经将宁夏等边远省份远远抛在后面,主要在信息系统的空间信息的表达和分析功能非常缺乏,信息系统中的信息相当贫乏等,这对于对接国线旅游市场和满足日新月异的旅游者需求方面已经存在较大短板,显然不能适应当今信息时代的旅游业发展要求和智慧旅游的发展潮流。因此,有必要以宁夏典型旅游景区为依托展开理论和实践研究。

2系统设计内容及技术构架

2.1系统设计内容

2.1.1理论基础对比研究与技术可行性分析结合宁夏典型旅游景区及资源的实地调查,宁夏智能化旅游信息管理平台(以下简称旅游平台)的构建是对传统的旅游行业的管理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分析了存在的行业短板,提出了行业解决方案,对旅游平台所采用的方法、技术进行探索与可行性论证。2.1.2基础旅游资源普查、分类与评价模型构建对宁夏各县市典型景区旅游资源及周边旅游支撑系统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景观评估模型的综合评价法和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的三次指数平滑法建立旅游信息系统的评价及预测模型。经宏观分析、计算、提炼、研究,完成空间数据库设计和属性数据库设计及关联关系创建,并进行数据的优化分析和统计,实现对景区的评价和预测,将结果以图形、图表等直观可视化形式表现出来。2.1.3空间数据库及属性数据库的设计与关联构建空间数据主要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专题地理信息数据组成,各空间数据按其特征以图层的方式分层存储。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划分为一些最基本的地图图层,如省界、市界、区界、道路、水系等,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则由景区、景点、周边娱乐、购物、交通等组成。按照数据分类编码体系规范化分类编码,采用分层存储,并且赋予各层地理数据属性,每个图层包括整个地图的一个方面,图上所有要素均按点、线、面要素分层。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由旅游资源数据库和旅游服务设施数据库组成。主要包括景区、景点、娱乐、购物、宾馆、饭店、医院等的配套服务及设施的分布数据。本系统利用电子地图工具里的分层技术,将专题地理信息数据库中涉及到的景区景点及相关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分别组织到不同的图层,每一个属性图层里的内容都使用特定的图符表示并对应不同的数据源,即每一个图层都是空间地图与属性地图的相互配合的分层数据。属性数据库的数据通过两种图形对照法和预先建立属性表格法输入宁夏典型景区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等方面的主要属性,然后根据标示关键词和图形之间的链接,建立数据库与关系数据库的关联。

2.2系统构架

通过对宁夏旅游业现状的分析该平台以分单元的形式(即:管理系统单元、全景虚拟体验系统单元、客流统计系统单元和电子导游系统单元等四个单元)(见图1),将各单元功能有效的组合,通过管理系统单元统一各单元的数据标准和接口,以实现有效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建设目标。第一单元:管理系统单元主要分为内网和外网部分,内网以数据统计分析及各项报表功能为主,外网以信息、景点展示、旅游产品、纪念品等电子商务的功能为主,旨在智能便捷的为游客提服务,在使用GIS技术的同时,引入了景观评估模型。使得原本抽象的模型变得更加直观,方便了管理部门决策;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出行参考。第二单元:全景虚拟体验系统单元主要是景点展示、说明、虚拟体验为主与管理系统单元的外网部分相结合,利用现今流行的全景拍摄技术与Web技术相结合,对景区的景点实现街景地图的效果,使用户如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并能更多的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景区景点。第三单元:客流统计系统单元主要以客流数据的采集、统计、分析为主,通过客流统计与预警系统,可以做到人流预警,解决人员密集时段的预知,并为场所经营者提供准确的客流信息,及时发现重大的客流安全隐患,帮助场所管理人员在客流高峰时期采取适当的措施,正确引导客流,避免事故的发生。该单元与管理系统单元的内网系统相结合。第四单元:电子导游系统单元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开发适用于手机操作系统和专用数据终端的应用软件,即能自动通过语音导览终端机进行讲解;同时,同步显示讲解点图片信息,实现走到哪,对应讲解到哪。该单元与管理系统单元的内网相结合。

3系统设计与开发

3.1系统设计程序

根据宁夏旅游行业需求分析和实际应用分析,宁夏智能化旅游信息平台(以下简称旅游平台)通过四个单元的内容组成结构,基于B/S架构以WebGIS技术为支撑,借助Ajax异步交互及GIS空间分析功能等技术,使用JAVA、、C#.net、等开发语言和SQLServer数据库进行混合编程,分为以下几个子系统。3.1.1景区评估规划建立评估模型,通过专家评测,游客评价,对景区的合理规划提供技术参考和建议意见,保证景区的最佳景观效果和管理模式,通过旅游区热度统计,区域吸引力评价,规划热门景区线路和主题线路。3.1.2旅游门户网站以电子地图、三维模拟和实景体验等形式,基于手机、PAD、浏览器多个终端,为游客提供信息浏览、查询、导航等人性化的服务,并对景区所在地的各项基础地理信息、旅游资源及周边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如以吃为主的饭馆、酒店、特色农家乐等,以住为主的宾馆、旅馆等,以行为主的旅游社团等,以及涉外机关、交通、邮电、银行、医疗等配套服务设施的相关信息、天气实时信息的查询等相关旅游服务的管理。3.1.3客流统计分析采用视频式客流统计,对客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挖掘,通过采集到的流量数据,用跟踪层的方式,动态的显示在地图上,可做到每天24小时的流量动态显示,这种基于模型的机器视觉技术,能准确地统计通道口出入人数和提供人群流动方向等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3.1.4移动智能导览基于手机终端APP,在景区内建立布局合理的wifi热点,游客可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安装手机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景区导游和位置服务;同时,可接入景区的人流统计疏导系统,为游客提供导游、查询和实时客流疏导提醒等服务。

3.2关键技术突破

3.2.1景区评估和游客评价模型的建立通过引入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景观评估模型和基于景区地图应用服务的游客评价系统,实现景区管理部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应用和保护,更具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性。3.2.2客流采集分析采用基于模型的机器视觉技术,将统计的人数和人群流动方向等信息,与电子地图的跟踪层方式相结合,实现动态实时的流量数据。3.2.3无线定位算法基于WiFi射频信号强度的权重值选择的定位算法。该算法是基于WiFi射频指纹的空间定位法,移动终端通过获得WiFi有效范围内的射频指纹特征,为每个扫描到的WiFi射频指纹设定了选择区间,指纹库中落在此区间的所有位置点设平均权值,最后选取权重值最大的WiFi射频信号为待定位点,如有相同权重值的WiFi射频信号,则比较信号强度距离取最小值,通过这种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WiFi射频指纹信号随机抖动对定位的影响,提高了定位的稳定性和精度。定位算法运行于服务端,客户端为配备WiFi模块的Android手机。借助该定位系统,解决了当卫星信号受到各种障碍物遮挡或干扰时,无法定位或误差较大的问题。

3.3主要模块与特色功能

3.3.1主要模块地图操作:平移、拉框放大、拉框缩小、全副显示、距离量算、面积量算、清除高亮、鹰眼图、比例尺、指北针等辅助操作工具。空间查询:提供中心点查询、多边形查询、拉框查询等空间查询操作。属性查询:用户以感兴趣的分类别(历史景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其他)景点为中心,可进行属性查询和简单空间查询。路径分析:通过一个站点列表,将在地图上拾取的若干路径站点包含进来,对他们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增删、调序之后,进行路径分析。景观评估:相关专家通过登录景观评估平台,根据评估模型进行判断评分。平台通过统计分析算法将评分结果自动生成图表和地图。管理员可以登录平台进行评分模型的权重进行增加、删除或修改。地图自助服务:游客可以在景区地图上自助标注、发表意见、并查看,管理员通过后台管理系统可回复和删除游客自助的标签和发表的意见。游客评价:游客在前台根据管理员设置的评价说明选项进行评价。管理员后台登录编辑评价选项。流量变化查看:打开流量查看,出现流量图例页面,选择时间,通过点击控制轴上两边的箭头来査看24小时内的流量变化情况,并且在控制轴的右侧会显示当前査看的时间点。出租计价:选择起始点和终止点下拉列表框中的选择项,进行简单的出租线路总长度和费用的计算。移动导览:将手机APP应用安装在手机终端上,根据景点位置信息找到地图上的景点,并标记出来,当靠近该景点或点击景点,便可以转到景点的介绍界面,可看到景点的图片、文字说明,同时还有语音讲解。在游览的同时,还可见自己的见闻分享到微信中,并有方便的景区周边资源的查找功能和语言设置。3.3.2特色功能第一,使用目前流行的JAVA与.NET混合编程的技术,界面设计新颖独特,集视频、动画、交互和街景于一体,操作使用便捷,接口灵活,具有多平台兼容等优势。第二,系统借鉴经典三层架构结合WCF进行开发,代码结构合理,易于维护。第三,路径分析更具人性化,用户既可点选地图任意点进行多点路径分析,又可将地物查询果加入分析列表进行分析,同时可对列表中的站点进行位置调整、删除等操作。第四,基于模型的机器视觉技术,对行人进行精确定位、跟踪,统计准确率达95%以上。第五,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是对GPS的有力补充。在移动智能导览系统中,集成了基于权值选择的无线信号强度获取目标位置信息的位置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GPS信号由于干扰或漂移引起的定位误差,提高了游客位置信息的精确度。

4讨论与不足

统计学的前景分析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高等职业教育

一、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工作的变化

互联网+背景下对商业模式、交易方式、管理活动等的改变,会计工作的许多方面也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职能将从传统的信息处理和提供转向信息的分析使用和辅助决策,从事后算账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由核算职能转为管理职能,实现会计职能向业务前端嵌入。第二,互联网+背景下,随着电子发票的应用、支付模式的改变,会计业务不再是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而将更深入拓展到单位内部控制、投融资决策、项目论证、经营数据分析及运营风险管控等管理领域。第三,互联网+背景下,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快速发展与应用。企业借助这些新技术不断加速转型升级,会计流程、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将有机融合,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将融为一体。因此,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职能、业务、流程的转变必然从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技能要求上改变对人才的需求,即从原来对核算型会计人才的需求转向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

二、互联网+背景下会计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措施

(一)树立互联网+教育理念,做好会计教育模式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统筹考虑系统内部各个层次和各个要素,基于最高层次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互联网+教育是一种智慧教育,是会计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推进器。因此,有必要基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管理系统以及会计学专业课程与教学三个层面做好当下会计教育的全局规划与统筹安排。

首先,互联网+背景下会计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离不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未来会计教育离不开Web3.0,其可以为全新教育模式下的差异化、个性化以及一站式服务提供信息手段支持。如大数据可以预测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存在的潜在问题,还可以发展预警系统,设计干预策略。

其次,互联网+背景下会计教育的施离不开教育管理系统建设。会计学习管理系统是建立的网络支持与服务平台,用以实现师生间的教学、互动、评价、考核、分析、预警与干预。教务管理系统是融合互联网+建立的相关数据仓库群,升级与创新传统教育下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建设、教学奖励以及实践教学。

最后,互联网+背景下会计教育的完善离不开课程与教学建设。学生的教育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互联网+教育的用户,学生需要熟悉管理系统的使用、网络教学原理以及网络课程设计的方式,以便于及时适应互联网技术下的全新教育模式。在课程设计上,全新教育模式需要采用实体课程与网络课程相互融合的机制。教学评价是对会计教育成效的检验,基于互联网+的全新教育模式本身是一项尝试,因而有必要构建系统质量、课程质量、教学质量、学习效率及学习效果等模块,确定科学的评价指标,规划动态的会计教育评价体系。

(二)完善教育管理,加强会计师资团队的组织建设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管理理念有待创新,有限教育资源的配置以及教育活动的协调需要向会计的网络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方向倾斜,并且会计教育管理中有必要强化网络化管理意识,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能力,重视对网络资源的筛选。

对于新时期的会计教育,高校还需要加强会计师资团队的组织建设。会计教师是全新会计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执行者,教师团队的风格与气质决定着整个会计教育群体的文化。互联网+背景下对会计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会计教师深入分析与把握互联网+对会计理论的影响、对会计行业的冲击以及对会计教育模式的挑战,通过持续化的知识发现、知识管理与知识创造提升自身能量,持续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与创新,努力实现互联网+会计+教育的有机融合。

(三)推进教学改革,将互联网+背景下的会计教育模式落到实处

信息时代的发展是会计高等职业教学改革的根本动因,当今社会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顺应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快会计教学改革的步伐,努力将融合互联网+背景下的会计教育全新构想落到实处。

首先,注重对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的会计软件分析、设计、开发能力和会计信息化实施能力。会计信息化不同于会计电算化,其充分利用网络实现信息的实时性和集成性,为信息使用者服务,提高决策的效率。通过会计教育过程向社会培养会计+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是未来会计教育的发展方向,要更加注重于学生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会计软件开发、操作与维护能力,财务信息系统分析与决策能力,以及网络通信技术运用能力的综合性培育。

其次,完善会计课程体系,优化会计教材内容,改革教学组织方式,提升成绩考核水平。互联网+背景下会计教学需要提升会计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开放性、系统性与创新性,以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并做好相关课程的衔接。在教学内容拓展上,要紧跟当前国内外会计理论的最新动态,融合互联网+对会计领域的挑战,尽可能采用案例分析与实务模拟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索会计发展的前沿问题,提升学生决策与创新能力。在教学组织上应尽可能借助于互联网+,有效做好课堂教学与网络教育的有机融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争取运用多元化的组织方式、生动化的学习案例来提升学生的创新驱动力,基于学生视角为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论

互联网+背景下会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要充分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重视互联网+的应用,做好会计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工作,让学生掌握更多会计知识,提高会计高等职业教育水平,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等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寿有.高职会计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改革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4(31)

统计学的前景分析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游憩行为;计算机仿真;景区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1)07―0085―09

近年来,随着我国游憩需求的迅猛增长,以景区为代表的游憩资源面临过度使用的问题,环境、生态、文化遗产甚至游憩本身(体验、质量)均面临一定的风险。游客游憩行为研究是深入了解游憩使用与包含游憩资源在内的游憩环境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基本着手点。景区游憩行为计算机仿真系统就是从游客游憩行为出发、采用计算机仿真建模方法研究游憩使用及其与环境保护之间平衡关系的一种方法。从游憩使用建模研究角度来看,游憩行为与包含游憩资源在内的游憩环境之间的交互构成了一个典型的复杂社会系统或复杂社会子系统,这种复杂系统难以采用传统数学分析方法建模,而计算机仿真正是研究这种复杂社会系统的较好方法。因此,游憩行为计算机仿真系统是研究游憩行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过程、结果、影响等的合理方法。从景区管理研究角度来看,景区管理者经常面临游客行为数据不准确、管理措施存在实施风险等问题,而游憩行为计算机仿真系统是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游憩行为所引起的游憩使用情况进行模拟、预测以及前摄(proactive)管理的一种方法和工具。因此,游憩行为计算机仿真系统是解决景区游憩使用及其与游憩环境保护之间平衡管理问题的一种科学、实用的方法。

随着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兴起,最早的游憩行为计算机仿真系统在美国研发并得到了实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个人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平台技术以及人工智能主体Agent(以下简称Agent)及多Agent技术的逐步成熟、普及,各种游憩行为计算机仿真系统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近些年,国外景区游憩行为计算机仿真系统的研究热度逐年上升。美国、澳大利亚基于多年的研究成果继续围绕国家公园、自然与生态保护区等大型荒野游憩地展开相关研究并开发新的系统。欧洲一些国家,如荷兰、丹麦等针对各自的游憩特点也正在展开相关研究并研制相应的游憩行为计算机仿真系统。而在我国,景区游憩行为计算机仿真系统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鉴于此,国内有学者在相关文献中对国外景区游憩行为计算机仿真系统进行了介绍,为国内旅游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然而,该文献对各种景区游憩行为计算机仿真系统的介绍限于概括描述,未对其发展变革的本质原因、理论与方法支撑、工作过程等问题进行深层剖析,因而,对于计算机仿真方法在景区游憩行为研究的实际运用缺乏理论性、操作性的指导作用。

本文针对上述研究的不足,深层剖析景区游憩行为仿真系统(以下简称游憩行为仿真系统)发展的内外因及由此导致的模型分类,以景区游憩行为计算机仿真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支撑、工作过程、应用为视角,分析国外有代表性的景区游憩行为计算机仿真系统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景区游憩行为计算机仿真系统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工作,以期为国内景区游憩行为计算机仿真系统研究提供理论、方法、操作上的参考与借鉴。

1 景区游憩行为仿真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景区游憩行为仿真系统的基本定义

计算机仿真系统是指采用计算机模拟现实世界某种功能或过程的运行的计算机系统。本质上,计算机仿真是一种仿真模型在计算机上的运行过程,这种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实体、功能、过程、系统、现象的数学、物理或逻辑的描述,而仿真是模型随时间运行的手段和方法。

计算机仿真系统是研究复杂系统的重要方法。复杂系统的特征在于系统的行为特征不等价于组成元素的个体行为特征的线性叠加,因此无法用传统的数量方程或回归统计进行线性分析,如生物体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等。计算机仿真系统将复杂系统各组成元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转换为可执行的程序,以计算机程序自动执行的方式推演模拟复杂系统,从而能以“简化换时间”的方式对那些实际中需要长时间演化的复杂系统进行动态仿真。

旅游系统或者游憩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复杂系统。若按照旅游地理学的方法将游憩行为的研究分为不同的空间尺度,景区游憩(使用)系统则是由游憩行为与游憩环境之间的交互所构成的微观空间尺度的复杂系统。景区游憩行为仿真系统就是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针对这一微观空间尺度的复杂系统所做的模拟研究,其中,景区游憩行为仿真模型是对这一复杂系统的抽象描述。

1.2 景区游憩行为仿真模型及系统的分类

游憩行为仿真模型是游憩行为仿真系统的核心,反映了游憩行为仿真系统对要模拟的游憩系统的认知。游憩行为仿真模型的分类体现了游憩行为仿真系统的分类。

游憩行为仿真模型的架构主要由游憩使用管理、游憩质量管理、环境保护需求等外部应用需求和计算机仿真建模理论、技术等内部理论发展水平两个方面决定。从外部应用需求来看,随着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游憩需求迅猛增长,游憩行为与包含游憩资源在内的游憩环境的频繁交互日渐对环境和游憩自身造成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游憩行为仿真系统研究从景区的游客流量管理、游憩道路管理、游憩质量管理,发展到了目前广受关注的自然(及生态)保护区的游憩行为与环境、生态的交互影响研究,体现了外部应用需求对景区游憩行为仿真系统研究的不断影响与促进。从内部理论发展水平来看,基于统计方法的动态、随机、离散事件仿真建模、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的基于Agent与多Agent技术的仿真建模、智能与实时监测监控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发展,为游憩行为仿真系统的深入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出现了采用不同理论模型的游憩行为仿真系统。一般来说,外部应用需求决定内部理论模型的选择。

进一步对上述两个方面进行剖析,可以得到游憩行为仿真模型的二维分析图(如图1所示)。一维是“外部应用维”,体现仿真系统的外部需求,从游憩行为与环境的交互性指标来描述,分为“非动态交互”与“动态交互”两个层次。其中,非动态交互模型对游憩行为与环境关系进行静态描述,模型将依据这种静态关系运行,该类模型适用于游憩系统较为稳定,即游憩行为模式、游憩环境等变化不大的情况;动态交互模型能够对游憩行为与环境的动态结构进行描述,模型运行过程中游憩行为、环境及其之间的交互是动态变化的,这类模型适用于游憩 系统不断变化的情况。二维是“内部结构维”。表示仿真系统的内部结构,主要从适应性指标来描述,分为“基于概率”和“基于规则”两种。基于概率的模型使用概率分布来描述游憩行为,游憩行为的产生基于概率的选择,该类模型的使用条件是实际模拟场景与样本的概率分布保持不变,因此适用于对较为长期的、宏观层面的游憩行为进行模拟,而不适合游憩环境经常发生变化的场景,如增加新的游憩设施、引入新的游憩道路,或者游憩行为模式、游憩类别等发生变化等情况。基于规则的模型用一组规则描述游憩行为,规则表示行为的条件与结果,游憩行为的产生基于规则定义的条件是否被满足,该类模型适用于对仿真系统的灵活性要求较高的游憩系统或场景,如游憩环境发生变化等。

图1还描述了目前主要的景区游憩行为仿真系统在上述两个维度的位置。可以看出,“基于概率的非动态交互”系统主要包括WUSM(Wildness UseSimulation Model,荒野使用仿真模型)和Extend(见2.2)等游憩行为仿真系统。“基于规则的动态交互”系统主要包括RBSimtl(Muhiagent Recreation BehaviorSimulator System,多Agent游憩行为仿真系统)(见3.1)、MASOOR(Multi-Agent Simulation Of OutdoorRecreation,多Agent户外游憩行为仿真系统)(见3.2)、iRAS(Intelligent Recreational AgentSimulator,智能游憩Agent仿真系统)(见3.3)、Kvintust(见3.3)等游憩行为仿真系统。值得注意的是。RBSim、MASOOR、iRAS、Kvintus等还占据了“基于概率”区的很小部分,说明这些系统在适当场景部分采用了“基于概率”的方法;而“基于概率的动态交互”与“基于规则非动态交互”区域未见有代表性系统出现,表明“非动态交互”系统并未向“基于规则”方向发展,“基于概率”的系统并未向“动态交互”方向发展。

目前以RBSim、MASOOR为代表的“基于规则的动态交互”游憩行为仿真系统都是基于主体Agent(以下简称Agent)的,因此游憩行为仿真研究领域将“基于规则”的仿真系统称为“基于Agent”的。本文不区分这两种说法,但需要指出的是,严格意义上讲,基于Agent的游憩行为仿真模型并不仅仅是基于规则的,Agent能够被设计成具有推理能力,其推理机制并非简单地基于条件一动作规则,而是基于一种复杂的推理与规划机制。

本文第二部分将对图l中的“基于概率的非动态交互”景区游憩行为仿真系统WUSM和Extend与“基于规则的动态交互”景区游憩行为仿真系统RBSim、MASOOR进行详细分析。为了简化,将前类称为“基于概率的景区游憩行为仿真系统”,将后类称为“基于规则的游憩行为仿真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给图1加上时间维度,则WUSM、Extend、RBSim、MASOOR、iRAS、Kvintus将在时间轴顺序排开,其中,时间顺序较为明显的是前4个系统。

1.3 景区游憩行为仿真系统的工作过程

当理论模型类别确定后,景区游憩行为仿真系统的工作过程就可分为模型建立与模型运行两大阶段。

1.3.1 模型建立

建立景区游憩行为仿真系统模型包含两个步骤:(1)选取有代表性的景区进行大量实地调查与分析;(2)建立景区游憩环境模型与游客(行为)模型。早期景区游憩行为仿真系统的实地调查多采用问卷、访谈、观察、经验等方式(如WUSM)。随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被引入,提高了位置的精确度(如Extend、RBSim)。目前,综合采用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等精确数据采集技术的系统能够获得更为精确的游客行为过程数据(如MASOOR、iRAS)。

景区游憩环境模型可以分为狭义模型和广义模型。狭义模型侧重对景区的物理环境建模,如景区的人口、游憩路径、服务设施等,如WUSM、MASOOR目前的进展;广义模型则对包含了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等环境各要素的游憩环境建模,如Extend对游客之间相互影响关系建模,考虑了环境的社会因素。RBSim则考虑了自然、生态、社会的综合影响。

游客(行为)模型包含游客类别(人口统计学分类、团队规模、游憩诉求等)、游憩模式(旅行方式、景点停留时间、行程、花费时间等)、游憩决策过程(游憩时间、路线选择、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调整等)等。景区游憩行为仿真系统模型要素的确定取决于系统的研究关注,其中,游憩决策过程还取决于理论模型的选择。

1.3.2 模型运行

景区游憩行为仿真模型的运行研究主要包含两个方面:(1)模型的计算机编程实现与系统验证;(2)仿真输出数据的分析。模型的计算机编程实现需要根据理论模型、模型架构、构成元素等选取合适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开发平台、工具、编程语言。系统验证包含正确性与效用性验证,正确性验证指对仿真软件代码、执行过程、数据结果的验证,即软件的测试、调试;效用性验证指检验模型的运行是否与建模对象的实际运行相一致,一般通过将仿真输出数据与相同背景条件下景区的实际调查数据(可来源于建立模型阶段的实地调查数据,也可重新采集)相比较来完成。这一阶段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计算机仿真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水平。

仿真系统实现后,就可以按照研究与实际应用的需求,基于初始化的仿真输入数据运行系统,即仿真。仿真过程中,系统将根据仿真输入数据自动生成游客在游憩环境中的游憩行为,并对游憩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当一个仿真结束后,系统将根据研究者的关注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输出分析结果。仿真(输出数据)分析方法仍然取决于理论模型,概率模型的仿真过程具有明显的随机性,因此,仿真分析应采用基于统计分析方法;规则(基于Agent的)模型部分地采用了随机方法,仿真过程的本质是基于规则的,应采用基于统计的分析与推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目前,普遍被使用的是基于统计的仿真分析方法。

2 基于概率的景区游憩行为仿真系统

概率方法是游憩行为仿真中“游客行为选择”的基本方法。基于概率的游憩行为仿真系统是根据一组游客旅行路线的样本数据模拟游憩行为,仿真游客的到达时间、旅行线路的选择等游憩行为的概率分布。基于概率的游憩行为仿真系统需要遵循概率分布不变假设,即无论实际的游憩系统如何变化,游客到达时间、旅行路线选择等的概率分布保持不变。

一般认为,基于概率的游憩行为仿真系统经历了两代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运行于大型机 计分析技术。在阿卡迪亚国家公园进行的效用性验证表明:没有证据证明仿真输出数据与实际数据严重不符。

在仿真分析阶段,研究者首先关注景区社会容量(承载力)的预测,即通过仿真预测出景区内给定时间范围、地点、不同旅游方式(徒步、骑自行车、驾驶机动车)的景区可容纳的最大游客数;其次关注各种管理措施的预测效果,如游客乘巴士对景区社会容量产生的影响。

2.2.3 基于Extend的游憩行为仿真系统的应用

曼宁的Extend游憩行为仿真系统应用于美国缅因州阿卡迪亚国家公园道路使用管理,罗亚岛国家公园宿营规划与管理,拱门国家公园基于社会容量(承载力)的道路网、景点使用管理,以及新管理措施――班车巴士对公园承载力的影响分析,约翰缪尔荒野区的步行使用管理与监控等。各种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通过社会容量(承载力)预测、管理措施仿真较好地支持景区的游憩管理。

上述基于概率的游憩行为仿真系统为游憩行为仿真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并通过各种应用在游憩使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概率的游憩行为仿真系统需要基于概率分布不变假设。因此,当需要模拟的游憩系统经常发生显著变化时,这类系统可能不能正确地对游憩系统建模,这时,应当考虑更为灵活的基于规则的游憩行为仿真系统。

3 基于规则的景区游憩行为仿真系统

“基于规则”指区别于“基于概率”的“游客行为选择”:游客的游憩线路选择不是基于样本数据的概率分布,而是基于游客的行为规则,这些规则一方面反映了游客自身的游憩行为规律、倾向、偏好,另一方面反映了其与游憩环境交互过程中环境因素对行为决策过程、结果的影响。这种基于规则的游憩行为仿真方法克服了概率分布不变假设在动态变化的游憩系统中可能存在不适用的问题。正如上文(1.2)提到,目前有代表性的基于规则的景区游憩行为仿真系统均是基于Agent的,因此也称其为基于Agent的游憩行为仿真系统。

基于Agent的游憩行为仿真模型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其中以美国阿里桑那大学吉布莱特(Gimblett)博士提出的多Agent游憩行为仿真系统RBSim(Multiagent Recreation Behavior SimulatorSystem)(见3.1)最具先驱性和影响力,其与同时代的曼宁的基于Extend的概率模型形成了游憩行为仿真模型研究的两大分支。在RBSim的影响下,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其他基于Agent的游憩行为仿真系统,如荷兰的多Agent户外游憩行为仿真系统MASOOR(Multi-Agent Simulationof Outdoor Recreation)(见3.2)、澳大利亚的智能游憩Agent仿真系统iRAS(IntelligentRecreational Agent Simulator)与丹麦的基于Agent的游憩行为建模系统Kvintust(见3.3)。

3.1 多Agent游憩行为仿真系统――RBSim

RBSim的最早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美国阿里桑那大学研究人员的吉布莱特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博士研究。1997年,RBSim实现了计算机编程并在文献中被进行了全面介绍。

3.1.1 RBSim的理论与方法支撑

RBSim的理论与方法依据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基于Agent的建模与游憩研究。RBSim借鉴了美国圣达菲研究所(Santa FeInstitute,SFI)多Agent建模工具Swarm的设计思路,用Agent模拟游客及游客团队,Agent在游憩环境中具有独立行为能力、能够感知环境状态,并基于自身动机与意图进行推理、决策、做出作用于环境的行为。本质上,RBSim是一个目标驱动的智能

RBSim在游憩方面的理论依据继承了早期WUSM所采用的孤独理论,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展,识别出了另一类游憩类别――“社会游憩者”,这类游憩者在游憩中并不寻求孤独体验,与其他游客的相遇次数并不与其所追求的游憩品质存在明显冲突。

3.1.2 RBSim的工作过程

RBSim在模型建立阶段的实地调查针对美国阿里桑纳州断剑峡谷。RBSim的景区游憩环境模型是一种广义模型(见1.3.1),不仅包含了基于GIS的景区道路网,还包含了景区植被、文化、自然资源等环境要素。RBSim的游客(行为)模型即Agent模型,包含如下内容[23j(参考图2):(1)类别:分为两种类别,一是旅行模式,主要包含徒步、山地自行车与吉普车;二是游客个性类别,包含风光(1andscape)和社会(social)游憩者两种,前者追求游憩孤独体验,后者追求自然体验;(2)感知:指在给定区域半径范围内对其他Agent的类别、数量、道路状况、设施、日期、时间、天气等的感知;(3)动机和意图:包含需求(生理、安全等)、兴趣(观景、散步、生态环境、历史、与人交互等);(4)推理:即目标(动机、意图)驱动的推理,Agent根据自身类别、动机与意图、约束条件(时间、能量等)、对环境的感知,采用层次分析方法从行为矩阵中选择能够满足自身目标的游憩行为;(5)动作:按照推理结果采取游憩行为。

RBSim采用微软公司的Visual Basic(VB)4.0开发,运行于个人计算机上。RBSim Agent通过VB对象类实现,通过定义不同对象类的属性、行为规则、状态等区分不同的Agent;Agent的行为由离散事件触发,包含环境状态事件与内部事件。在断剑峡谷的实验验证了RBSim在预测游客相遇次数与评估不同游客行程路径方案方面的有效性。

在仿真分析阶段,RBSim研究者的关注主要有3个方面:(1)游憩质量,通过游客之间的相遇次数来分析;(2)游憩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关注自然、生态环境因素;(3)各种管理措施的预测结果。

统计学的前景分析范文第11篇

近些年来,GIS作为一项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在景观规划、景观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一技术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是基于手工技术的分析,过程十分复杂。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引入,GIS得到了空前发展。本文以浙江省台州市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的宏观尺度为例,分为景观表述、景观过程分析、景观评价、景观改变、影响评估、景观决策等六个步骤,具体介绍了GIS在景观设计学中的实际应用方法。

关键词:GIS,景观设计,景观过程,数据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GIS和景观设计学的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和应用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Gis是一门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凡是与空间有关的问题都可以借用其进行分析,因此,在环境管理、资源管理、资源配置、城市规划等众多领域都有所应用。

景观是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就是要对有关土地的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并寻求解决方案。(俞孔坚,李迪华,2003)在景观设计学中,有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两个方向。前者偏重于大尺度区域空间的研究,后者则重于小尺度场地的设计。GIS技术主要应用于景观规划中,目前凭借这一技术,可以帮助景观规划师准确而便捷的对于空间区域进行分析和模拟,并最终绘制成图。对于景观设计来说,GIS也很大程度上为设计师的前期场地分析提供了便利。

2.GIS在景观规划中的发展历程

追溯GIS在景观设计学中的应用历程,不能不提到美国生态规划的先驱――麦克哈格(I. L. McHarg),他的著作《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1969)成为了当时景观规划的规范。他所强调的任何规划应该充分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出发,通过充分的土地适宜性分析,来制定规划。(俞孔坚,2003)这一分析过程是依靠因子分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术来完成的,也就是“千层饼模式”。当时进行这种适宜性分析的技术还停留在手工地图分层叠加上,在《设计结合自然》中,麦克哈格介绍了方法:首先讲景观的单一因子逐一制图,用灰白两色区分其对某一土地利用方式(如居住)的适宜性或有害性,然后再将单一因子的评价图层叠加,通过感光摄影技术得到综合的土地适宜性分布图,再根据灰度来区别不同程度的适宜性。

实际上,这一技术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景观分析研究和实践的带头人Warren Manning最早使用了地图叠加技术来对马省的量土壤、地表水资源状况、森林覆盖等大量信息进行制图和整理。而这一繁杂的手工作业一直到1950年才为Jacqueline Tyrwhitt在《城乡规划教材》中系统的进行了介绍。20世纪60年代,北美大规模的景观资源调查广泛的应用地图分层叠加技术,到麦克哈格时代,基于透明纸的手工地图分层技术已经发展到了顶峰。

但是,这一手工技术相当繁杂,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景观规划的技术方法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发展。当时作为景观设计学摇篮的哈佛大学和作为计算机发祥地的麻省理工学院相结合,将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与景观规划连接起来,推动了景观规划方向的发展。这场革命始于20世纪六十年代中期。1965年,哈佛大学作设计学院获得福特基金的赞助,与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成立计算机图象实验室 (Laboratory for Computer Graphics), 由H. Fisher主持,汇聚一批富于创新和智慧的年轻人,并在很短时间内研制出数字计算机地图绘制方法和技术,并发展了SYMAP软件和在它基础上进行的计算机数字地图,同时,对区域规划、景观规划、建筑设计等空间分析方法进行基础研究,除此以外,在理论地理学方面也有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俞孔坚,2003)

1966年,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z)在哈佛大学作设计学院开设了一门区域尺度的规划课程,并应用SYMAP在得拉维尔,马里兰和佛及尼亚半岛(DELMARVA)开展景观规划研究。这被认为是大规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景观规划的第一个实例(Steinitz,1993)。即使在这一个GIS应用的最初步尝试中,已经包含了许多复杂的分析工作,包括引力模型、地图叠加分析、加权评价以分析土地单元对植被或农业种植的适宜性,等等。这一最早的GIS与景观规划的结合课程对哈佛乃至世界的GIS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

另外一位景观规划大师是菲利普.路易斯(Philips .H. Lewis)在他的工作中也运用GIS来进行分析。他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环境廊道”概念(Environmental, Educational, Ecological, Esthetic, Exercise Way),并指出如果想为子孙后代保留一分自然及文化遗产“就必须尽快对一些敏感的环境构成进行确认”,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对那些区域实施必要的保护”以使其免遭未来开发的不利影响(宋力 等,2002)。路易斯把一些被认为是“决定因素”的类型(水体、湿地、地形坡度等)分别绘制成图后叠加起来,类似于McHarg的千层饼模型,然后划分出“环境廊道”。这些工作也都依托于GIS来进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z)1993年提出了GIS在景观规划中应用的五阶段说,俞孔坚教授在其基础上发展化分为六个阶段。它们是: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来处理比较简单的工作,如景观分类。这一工作是手工可以完成的,但比手工要简便许多。

第二阶段,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应用GIS进行更为复杂的分析,包括将统计分析与地图绘制相结合,引入更为复杂的空间分析技术,发展不限于二维图像的直观表现方法。

第三阶段,70年代中期,GIS与其他学科专业开始相互作用,使规划师认识到信息对于影响决策的意义,强调规划的作用在于组织和利用信息为决策服务,而不是决策本身。

第四阶段,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微型机算计引入GIS,操作简单化。使规划师可以较快掌握计算机技术,并使用GIS技术来进行大量的分析工作。

第五阶段,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计算机运算速度和功能不断增加,数字化日益普遍,GIS逐渐成为景观规划的必须,它能够使规划变得更高效,并能够直观的展示规划成果。

第六阶段,90年代末到可预计的未来,GIS与网络技术相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不断提高,GIS的分析功能更加强大,对于规划的辅助作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功能已无法替代。

GIS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学领域特别是大尺度规划方面不可或缺的助手,为景观规划工作提供了大量的便利。麦克哈格1993年时就曾感叹,当年复杂的系统分析过程“千层饼”模式今天竟可以如此方便地通过GIS来完成(俞孔坚,2003)。

同时,通过对于城镇扩张的多解研究,不同标准等级下的格局,

(1)低安全水平,城市形态结构接近大组团形城市,可以理解为各个组团摊大饼式发展;

(2)中安全水平,城市形态结构显现为组团和带状相结合;

(3)高安全水平,城市形态为星群形,即分散组团式,从某种意义上接近于田园城市的模式;

(4)通过城镇扩张分析可以看出,未考虑EI的城市形态最易于导致环形城市的形成,大环线的建成无疑对这种趋势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这种模式会有经济上和交通上的优势,但对区域生态格局有很大的破坏,使生态服务功能受到损害。

第六步,景观决策

基于上述多种EI建设方案和评估结果,决策者可以选择合适的实施方案,并将其作为城市或区域发展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刚性控制条件。通过蓝线、绿线、紫线等划定为不建设区,并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落实下来。台州案例中这阶段的工作不作为主要内容。

4.结语

景观设计学中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有赖于对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更加深入的科学研究,并使之建立在更科学的数据库和分析方法基础上,而场地尺度设计的发展则需要基于空间分析的更为理性的研究方法。在规划的技术方面,随着各门具体自然地理科学及环境科学的不断发展,逐渐发展和完善了了从手工的地图分层叠加技术,到GIS和空间分析技术的应用。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在社会需求、科学探索和技术发展三种力量的推动下,景观生态规划逐渐走向成熟,并在未来可持续人地关系的建立方面,发挥独特而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俞孔坚,李迪华.景观、景观设计学与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俞孔坚,李迪华,景观生态规划发展历程. 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Steinitz C. GIS: A personal historical perspective, parts 1-3. GIS Europe (June, July and September). 1993

宋力 等!"#在国外环境及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中国园林,2002,6

俞孔坚,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第19卷第1期,1999年1月,生态学报,Vol.19,No.1Jan

统计学的前景分析范文第12篇

>> 论旅游景区标识语的翻译策略 从“关联―顺应”视角分析镇海景区标识语的英文翻译 旅游景区标识语翻译的现状分析和规范策略 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以规范景区标识语翻译的策略 贵阳市景区标识牌英文翻译存在的问题及修正 旅游景区标识英译的基本理念研究 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优化设计 旅游景区标识语的英译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旅游景区标识语翻译 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规划研究 景区标识牌设计研究 例析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区标识语汉英翻译中的语用失误 基于地域文化在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隐的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设计研究 贺州地区景区标识语英译现状分析 景区标识英译语言文化失误分析 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对景区标识设计的管理研究 旅游景区标识系统游客满意度调查分析 南通市4A景区标识语英译现状分析 浅谈旅游景区标识语英译现状及规范建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jrzg/2011-12/26/content_2029014.htm

[3]谢天振.对翻译学构建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翻译,2001,

(4):4.

[4]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

(3):48~50.

[5]张美芳.功能加忠诚――介评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J].

外国语,2005,(1):60~65.

[6]魏宝祥,任董莉.山西省旅游景区英文标识语调查与研究[J].江

苏商论,2012(4):114~117.

[7]王宏印.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从道安到傅雷[M].武汉:湖

北教育出版社,2003:40.

[8]肖群.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红色旅游外宣资料英译:问题与对策

统计学的前景分析范文第13篇

主要集中在规划设计前期的场地分析、中期方案设计、后期项目评价与管理三个方面。本文分别这三

个方面论述其对场地进行空间分析与人流分析;在方案设计中通过3D可视化分析,进行方案优化与调

整;在后期项目评价与管理中,其提供项目信息查询与虚拟浏览的等应用功能。

关键词:GIS;景观规划;场地分析;方案设计;后期评价管理

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项基于科学与艺术的工程实践活动。其探究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所进行的空间规划设计及管理活动均是以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1]。现代景观规划领域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利用高新技术与规划设计理论相结合来解决实际问题,GIS,以其强大的分析功能为景观规划师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增强了设计师对规划成果的视觉感知,理性的诠释场地的属性特征,从而使规划设计人员能更准确地认知自然景观状态,为景观规划及设计提供新思路[2]。

1.GIS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1.1应用背景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20世纪60年代,1963年,加拿大测量学家罗杰·汤姆林森(Roger Tomlinson)首先提出了GIS这一术语,并建成世界上第一个GIS(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用于自然资源的管理和规划。

1.2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3]

2.GIS在前期场地分析中的应用

2.1 GIS的场地分析能力

GIS可以就收集到的有关地形、植被、水体、土壤、人口、社会、经济、交通等方面的空间和属性信息,建立以点、线、面对象构成的不同主题图层[4]。且可根据需要合并、拆分图层及控制图层的显示形式,其得到的分析结果还可以通过专题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

2.2 GIS的场地分析

2.2.1土地适宜性分析

作为景观规划设计中基础的、且运用范围很广的理论方法,1950年麦克哈格率先提出土地适宜性分析理论,综合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5],对土地适于不同开发利用的能力做出定量评价。一般而言,首先要确定评价区域,并且建立评价的标准体系,然后从中选取具有重要特征的评价因子,在GIS中建立数字单因子图层,将获取到的各种有效信息存储到GIS空间属性库中,最后通过GIS的叠加分析或者空间分析手段得出评价结果。由此得出的评价结果可通过文字资料、数据资料、图件资料的形式进行输出,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2.2.2地势地形分析

作为景观规划中的重要环节,地势地形分析结果,大体控制了整体的景观空间布局。GIS通过采集数据、高程资料,结合规划地区图形分析,在平面基础上,通过高程模型、三维透视等形式的直观、形象的展示地形变化,使其合理布局,让规划更满足实际环境情况,因地制宜。

2.2.3坡度坡向分析

坡度大小直接影响到其在景观规划中的利用方式及施工时的工程量,坡向则影响着建筑的通风和采光以及植物的选择和布置。因此,在景观规划中,坡度坡向分析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GIS中的分析拓展模块有坡度坡向分析功能,将其与平面图结合,为规划人员对于场区的布置及植物选择提供直接参考。

2.2.4水文分析

GIS通过模拟的三维地形空间,在Spatial Analyst Tools中Hydrology辅助下,分析规划场地内分水线、汇水区域、流向、流水累积量等,得出深度图和属性数据的结果,避免了传统景观规划中对水文情况的模糊认识,为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6]

2.2.5环境廊道分析

环境廊道概念由美国景观规划大师Philip. H. Lewis提出,通过GIS这一平台可将 “环境决定因素”绘制成图,进行分层叠加,显示出“环境廊道”,方法如下:(1)水体图层——用缓冲区分析功能建立环境廊道;(2)湿地图层——使已有数字化的湿地系统图中的投影方式、坐标、单位、精确度等与其他的图层吻合。(3)陡坡图层——将该区域的地表模型转化成光栅文件,计算出坡度,筛选出陡坡区域。(4)环境廊道合成图——将上述图层叠加,重叠部分构成了线性环境廊道,推断出优先保护地区。[7]

2.2.6景观视线、视域分析

视线、视域分析主要利用ArcGIS中的3DAnalyst扩展模块进行。视线分析主要采用纵剖面法,即绘直线,通过沿该直线的纵剖面,观察再起点和终点间的视线遮挡状况。视域分析是通过点状矢量图层、观察点、观察路径三者间的取值分析,实现多适宜性评价。

2.2.7服务半径和居民可达性分析

利用GIS的Buffer功能在分析对象周围绘制等距线,在等距线所包络的范围之内,离开或到达分析对象的直线交通距离小于服务半径,在等距线包络区之外则大于服务半径[8]。如果将这种基于矢量的分析方法改为基于栅格,则分析的结果是离开分析对象、按一定距离递增、连续的栅格,每个栅格的取值是离开分析对象的距离。在城市公共空间中,需考虑居民步行速度的栅格距离和对应权重等进行分析。

3.GIS在中期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3.1 景观视线视域表达

在方案设计阶段,通过GIS对方案的景观视线视域进行直观的表达。对于视线开敞的设计,通透的视觉给人心旷神怡的平和感觉,适宜于舒缓心情;而有适当障碍遮挡的设计,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更能激起游客探索景区的好奇,增加游玩乐趣。

3.2三维显示

二维平面得场地分析,可以分析场地内的各项因素的二维平面之间的相互信息,但对第三个方向—Z轴上的信息却无能为力,规划设计中一般只靠设计者的经验和想象,缺乏精准的科学分析。GIS的3D可视化,在设计阶段,可通过三维拓展模块,将生成的不规则三角网模型与该功能结合,就可展示出从不同视点观察表面,从某一观察点查看到另一点的可见情况,设计者有很好的交互性,方便不同地点的设计师可对同一个方案做出共同分析,并提出汇总的分析结论及设计修改草案。

4.GIS在后期项目评价与管理中的应用

4.1景观解说系统[9]

通过数据库系统可进行景观解说系统的布置,使用者可以方便的对项目的各个部分的资料进行查询,及时获得解说信息。甚至游客可以在网络上对景观项目进行虚拟游览,解决了景观使用的时空问题。

4.2数据管理

GIS作为一个强大的信息处理分析工具,除了空间分析技术外,其数据库的存储与查询功能在景观项目的后期管理中亦有着重大的意义,便于更新空间内的信息和修改和检索基础数据。

5.讨论与结论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景观规划设计已发展成为得到国际认可且涵盖面广的领域,它是一个关系到人类生存空间及可持续发展的行业,应当得到最先进的技术支持。GIS可以清晰直观地表现出信息规律和分析结果、动态监测信息变化,它在规划前期场地分析中所扮演的角色较传统分析手法更为精确和快捷, 为下一步规划设计提供客观的参考和依据。将GIS应用于景观规划设计方案设计过程中,为其带来了不少的新思路和方法。就GIS的系统功能而言,其已日趋成熟。但是其在辑判断和推理方面存在着欠缺,只能作为人工规划设计的一种辅助手段。在项目后期的数据管理和共享上,仍存在一些障碍,如涉及各单位数据保密等问题。在未来研究中,可在现有软件平台上对系统进行改良,建立具有较强兼容性的数据存储和利用模式,更好地为各部门的协同工作服务,并需要深入探讨与其他新技术如空间句法、grasshopper等的结合,更好的为景观规划设计乃至其他行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金丽芳等,GIS技术在风景区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园林,1997(06)

[2] 李晓艳等,GIS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3)

[3] 周晓,GIS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8(02)

[4] 高安东,基于GIS辅助的剑川县沙溪镇景观规划研究[D],西南林学院硕士学位论,2008,

[5] 徐明珠等,GIS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综述[J].技术与市场,2010(07)

[6] 唐文等,基于GIS的场地分析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

[7] 宋力等,GIS在国外环境及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2(11)

统计学的前景分析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旅游信息系统,MapInfo,花山旅游区

花山旅游区是以位于宁明县的花山岩画为核心,沿明江两岸形成的旅游和景观带,蕴涵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旅游区客流量逐年上升,但是在旅游开发中出现一系列环境与社会问题,资源遭到一些破坏。加之目前旅游区基础设施落后,使旅游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1] 针对花山旅游区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根据旅游资源保护的要求,研制花山旅游区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十分必要的。用它可以对旅游区的旅游资源信息和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及对旅游区还可以进行合理开发和规划。

1、旅游信息系统研制目标及开发平台

1.1系统研制目标

建立花山旅游信息系统主要是提供一个景点和景区的现状图及相关的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为旅游管理者提供规划决策依据,并为旅客提供各种信息查询服务。主要包括:(1)建立整个景区的电子平面图,为旅游者提供旅游指南,指南包括相关的景区的图片和文本说明,使旅游者对景区有一个认识。(2)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同景点有不同的特点,旅游者不仅想看到景点的风光,也关心其历史由来、风土人情。因此在本系统中要加上景点的历史、现状及将来规划,并还要加上对周边环境介绍:宾馆、购物中心、车站等信息。(3)建立与景点建筑,道路管理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完整的旅游区系统,辅助规划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决策。 [2]

1.2旅游信息系统开发平台

花山旅游信息系统是在MapInfo工作平台上利用MapBasic语言及GIS控件二次开发完成的。系统大量数据放在Microsoft Access中,使用MapInfo后台数据库的数据生成各种统计分析图件,同时采用OLE Automation技术,将MapInfo集成进VB6.0中,补充构成前台的应用环境。。

2、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

根据花山旅游区规划与管理的具体要求,旅游信息系统主要分为四大模块部分:数据输入,查询,分析和输出。数据输入与编辑模块包括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以及文本数据录入和编辑;查询模块包括属性数据查询、空间数据查询;分析模块包括最短路径查询、缓冲区分析、辅助决策分析以及统计分析;输出模块包括地图显示、地图标注、特征资料显示和图表打印。数据库的数据组织和管理是信息系统的基础核心,它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和用户的使用。因此,数据库的建立是旅游信息系统建设的一项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任务。花山旅游信息系统是对花山旅游信息做总体空间分析及系统集成,形成一个对当地旅游业进行综合分析、决策、管理和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可视化信息系统。

旅游信息系统涉及到两类数据:空间数据包括景点的地理位置等;属性数据即旅游区的基础资料,如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情况、自然特征、旅游资源分布与区域地理特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旅游市场、旅游区的容量、旅游商品、旅游设施状况、旅游路线等。空间数据库主要包括测绘部门提供的地形图、土地利用图、森林资源分布图及野外实测数据等,属性数据库则主要包括历年的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交通规划图、旅游规划图、野外调查统计数据和现场调查数据等。

3、旅游信息系统功能及实现

3.1旅游资源管理功能

按照旅游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构成要素及外部特征,可将花山旅游区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动植物景观、气象景观、地质、地貌景观等;人文风景旅游资源包括:历史古迹、民族风情、文物古迹等。所以旅游信息系统根据这种分类的方法将花山旅游区旅游资源归类、存档和管理,利用程序语言设计用户子模式,提供给旅游管理部门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分布和相关信息。

3.2 数据查询功能

系统中存在的数据,大多数是空间数据,也就是说每一个数据记录都包括对于某个景点的地址和定位。。在此操作中,用户把地图当作查询工具,而不仅仅是数据载体,在空间数据查询的操作中,用户通过确定显示地图的空间范围来进入数据库。这时,系统将会在数据库中查找那些符合查询要求的资料,并将符合用户要求的结果以图片,表格或文本的形式显示出来。用户还可以通过输入自己感兴趣的景点名称或从景点名称集中选定自己感兴趣的景点,系统会把此景点的位置在地图上显示出来,并会通过闪烁标志便于游客查找。。

如查询旅游区民族山寨具体旅游信息(沿线各景点具体位置、游览线路、游客容量、旅游饭店分布等)通过用MapBasic中Select命令在各相关Table表中查询,直接在地图上显示。

3.3数据显示输出功能

旅游信息系统为了使用户能够方便地得到感兴趣的地图信息及其特征数据,其设计地图和数据的显示与输出功能主要包括地图显示、景点标注、主要特点资料及专题地图输出打印等几个方面,这为花山旅游区旅游管理和规划决策提供了参考作用。

3.4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功能

使用旅游信息系统可以快速实现大量旅游信息计算与统计工作,例如对旅游区各相关旅游部门信息进行分析、统计,统计的结果可以按表格形式和方图形式直观地显示,并可直接输出成图。统计分析功能便于管理者对大量的旅游信息有直观的了解。

另外系统内可根据各种旅游活动数据,生成游客容量预测、交通和线路安排布置、旅游销售量预测、预警措施预报等大量应用模型和方案。通过对这些决策模型的构建和比较分析,可为旅游景区制定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

4、结语

开发花山旅游区旅游信息系统符合景区旅游实际需求,随着该系统投入运行,将更好的促进当地的旅游业进一步发展,从而使花山优美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悠久的人文旅游资源得以更好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黄建清,胡衡生等.广西花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122-125.

[2] 王永燕,孙雪松等基于GIS的旅游景区信息系统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6):271-273.

统计学的前景分析范文第15篇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游客主动获取旅游资讯提供了多种便利途径,自助游的旅游方式也日益受到游客青睐。旅游标识系统作为景区旅游解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形象地利用文字、图形、符号等表现手法,向游客展示景区的自然、历史和文化内涵,协助游客更好地完成游览体验。

一、旅游标识系统概述

国外关于旅游解说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早,发展得相对成熟,而国内的研究则相对有限。Tilden的《解说我们的遗产》一书被认为开启了现代解说职业,之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解说的概念与功能,标识系统的分类、作用和规划设计等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当前的景区标识系统规划主要以管理者的视角为基础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游客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特征。本文以游客满意度为立足点,对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游客标识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景区更好地构建旅游标识系统、充分发挥景区功能提供参考。

旅游标识系统是景区面向游客的物品解说方式之一,也是景区环境和景区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国内目前关于旅游标识系统的概念尚存争议,为避免理解上的误区,本文涉及的旅游标识含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指某旅游景区中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或者历史文化遗产的名称、特征、内容等属性的标识系统。二是指旅游景区中用于空间导向、路径指引、景点介绍和安全教育提示的特定文字、图形以及声光电等不定形式的标识系统。

二、杜甫草堂旅游标识系统现状分析

位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博物馆,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在草堂居住的近4年时间里创作出了200多首诗歌,这些不朽的诗篇赋予了草堂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历史的洗礼和重建,如今的杜甫草堂博物馆占地近20万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景区,年均接待游客量达100余万人次。景区标识系统方面,杜甫草堂2012年进行了一次标识系统的更新工作,新增23个仿古木杆造型指向标识和18块石制导航图,以期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服务。目前,草堂内的标识系统主要有景区导览图、区域地图标识、路径指引标识、景点解说标识以及公共安全教育宣传标识。

根据在杜甫草堂的实地调研结果,结合景区标识规划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的材质、文字、色彩、安装位置以及文化融合程度等几大要素,杜甫草堂的标识系统现状如下。

(一)标识的材质

材料的外在属性能够引起旅游者在视觉和触觉上的第一感受,其选择应根据景区所处的自然人文环境和实际运营情况而定,避免出现因材料选择不当而造成景区的视觉污染,抑或是标识耗损严重而导致运营成本大量增加的情况。杜甫草堂的标识选材主要是木质材料和石材两大类型,其中,木质材料主要用于景点介绍、路径指引、公共安全提示和游客宣传教育类标识的制作,石制标识则多为景区分区地图、景点名称和各类标识景观小品。新增的露天地图类标识考虑到室外自然耗损等因素,采用仿石材颜色的合金材料制成。

(二)标识的文字

标识系统的文字如同景区表情的流露,关系到景区和游客之间沟通的顺畅程度。旅游标识面向的受众主要为大众游客,在文字的设计上应做到清晰明确,图文结合,易于识别。草堂内标识字迹清晰,除部分地图类标识和景点解说类标识因出现磨损而影响阅读外,其余标识可识别性强,文字大小和间距基本符合文字高度为标识牌面宽度0.024倍的人体视觉舒适度指标。在文字内容方面,所用语言、符号较为规范,景点解说类标识以历史描述为主,内容精炼但相对陈旧,信息更新程度略显不足,部分标识采用中、英、日、韩4国语言,符合4A景区景点解说标识关于语言种类的规定。新增的路径指引类标识设置距离提示项目,提供方向和距离的双项指引,体现人性化的标识系统设计原则。图文结合的形式在公共提示和宣传教育类标识中运用比较普遍,规范、通用的图形和符号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语言问题造成的信息传播障碍。

(三)标识的色彩

色彩是形成视觉捕捉的有效方式,也是最能体现景区特点和个性的元素之一。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色彩设计,需在遵循国家标准(GB/T10001)的同时,充分结合景区内涵,利用色彩的映像将标识牌营造的氛围融入到景区环境之中。就杜甫草堂而言,其标识系统底色基本采用木材和石材的本色,从而体现草堂古色古香的文化韵味。景点解说类标识以黑底白字的形式出现,部分地图类标识采用黑色大理石与其相衬,以协调整体色彩格调。公共安全,教育提示类标识所用色彩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四)标识的安装位置

标识设置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游客,适宜的布局地点、安装高度和角度即避免了标识杂乱、遮挡景观、喧宾夺主的情况出现,也体现了景区周到、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就地理位置而言,草堂内地图类和路径指引类标识多位于道路分岔口、十字路口和较长路径的中段,方向指示的准确性较好但连续性不足。景点解说类标识较多地采用平面垂直悬挂方式,平均高度在1.5m左右,安装位置较高,影响游客视觉感受。公共提示和教育类标识多位于水池、上下楼梯或园艺景观等地较为显眼的位置,达到提醒游客,发挥标识功能的目的。

(五)标识的文化融合度

景区标识与当地文化的融合程度是衡量标识系统规划设计水平的重要指标。杜甫草堂的标识系统造型风格自然古朴,部分标识将杜甫的诗句融入设计元素之中,体现其特有的文化魅力。在方向指引和地图类标识的设计上,结合成都地方文化,分别采用了仿古地标和类似案桌台面的外形设计,景区整体文化氛围相对协调。

三、杜甫草堂旅游标识系统满意度调查分析

本文以杜甫草堂的自助游游客为对象,就游客对于杜甫草堂旅游标识系统的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期间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1份,有效率为87.3%。通过SPSS系统分析结果Cronbach's值为0.926,KMO量度值为0.898,累计解释变异为77.865%,问卷量表表现出可靠的信度与效度。

(一)被调查游客基本特征

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游客中,男性占有效样本的56.5%,女性占43.5%。

从年龄构成上来看,25岁到45岁的比例最高,达到42.7%,45~65岁、18~25岁的比例分别为27.5%、24.4%,18岁以下以及65岁以上比例较小,分别为3.8%和1.5%。从月收入的分布情况看,6000元以上的占12.2%,3500~6000元的占33.6%,1000元~3500元和1000元以下的分别占29.8%和24.4%。在职业构成中,学生群体和企业职员所占比例分别为24.1%和19.8%,政府工作人员、个体工商经营者和教育工作者各占10%左右,其他职业人员中以退休老人和自由职业者居多,占29%。

从学历构成上,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例最高,超过50%,大专及中专学历分别占24.4%和16.8%,初中以下学历占8.4%。

(二)标识分类满意度分析

调查问卷将杜甫草堂内的标识系统分为空间导向类标识(包括地图类标识和路径指引类标识)、景点解说类标识、公共提示类标识以及宣传教育类标识四个大类,分类标识满意度如图1所示

受访者对杜甫草堂旅游标识系统的总体满意度(包括“满意”和“非常满意”)为58.78%,得分均值为3.65。从图1的分类标识满意度分析中可以看出,游客对杜甫草堂空间导向类标识的满意度比例为69.47%,景点解说类标识的满意度为47.33%,公共提示类标识和宣传教育类标识的满意度分别为60.31%和55.72%,景点解说类标识的满意度低于平均水平。

通过进一步计算得分均值(如表1所示),空间导向和公共提示类标识分值最高,分别为3.86和3.71,表明游客对于这两类标识的功能较为肯定,宣传类标识分值为3.60,满意度较好,而景点解说类标识的得分均值为3.27,小于总体满意度均值。

通过对景点解说类标识表达不满的游客意见反馈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游客认为,景点解说类标识制作粗糙,造型单调,没有体现出杜甫草堂应有的人文气息,其文字内容过于精简,无法满足游客的知识需求。与此同时,标识安装位置与角度不够合理,影响景点美观以及游客阅读的视觉感受。

以P=0.05为显著性对标识总体满意度进行单因素ANOVA差异性分析发现,在各项目中,游客的文化程度与标识总体满意度之间的显著性数值为0.006,说明不同文化程度的游客同草堂标识系统的总体评价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均证明这两项之间存在联系,利用交叉表分析不同文化程度游客对草堂内标识的总体评价,如表2所示。

就不同文化程度游客对标识满意度比率情况而言,拥有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游客对杜甫草堂标识系统满意比率较高,大专及以下文化程度游客满意度比率呈下降趋势,通过意见表的反馈得知,对标识表达不满的部分游客认为草堂标识系统略显杂乱,设计感不足,影响景区整体环境。同时,标识系统指示不够明确,无法从中获取详细旅游景区信息。

四、结论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旅游标识是游客游览过程中的物质向导,各类标识功能互补、互成体系才能构建景区相对完整的标识系统。从调查结果得知,游客对杜甫草堂标识在材质、色彩上的选择表示认同的较多,而在表示文字内容、安装位置以及造型特点上认为还有待提升。

(二)从游客的视觉感受和标识使用情况中可以得知,标识的整体性、连续性和数量上的适宜性会影响游客对旅游景区的综合评价。由于开发初期景区标识的构建是出于管理者的视角,忽视了游客的具体游览感受,这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标识系统的最终服务的目。草堂标识系统目前处于新旧更替时期,从调查结果来看,标识系统设置的系统性、连续性,游客视觉的舒适性以及标识造型的美观性将是提升的重点内容。

(三)杜甫草堂作为成都市的文化名片之一,旅游者对其文化信息传递程度较为敏感,而这样的需求需建立在良好的文化解说之上。通过景点解说类标识满意度的相关分析,了解到游客对于草堂景点解说类标识的满意程度不高,并影响到了对草堂标识的总体评价。由此可知,旅游标识系统在信息和知识传递方面受到游客的关注程度较高,景区标识面对知识性内容的选择与传递方式的设计需要充分结合游客感知,做到既能明确主题信息,也能知道如何做出适应的展示,丰富游客的游览经历。

(四)从杜甫草堂中游客文化程度与标识系统满意度的关系可以得出,景区标识系统在规划设计,需分析客源市场主体的认知程度,确保标识内容通俗易懂,易于接受,从而更好地发挥标识功能,促进景区管理,满足游客体验。

五、研究缺陷和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