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第1篇

人民论坛: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作为农业大市,上饶如何认识科技进步在新阶段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陈晓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支撑。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上饶市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委书记董仚生、市长潘东军反复强调,任何时候都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重视农业科技。尤其上饶作为农业大市,要为上饶经济发展打下更扎实的基础,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就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充分发挥科技引领支撑现代农业。

我认为,作为市、县和乡镇抓农业科技创新,就是要做到“立地”,立足基本市情、县情和乡情,面向农业技术推广应用,面向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围绕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60亿斤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5%以上总目标,加强技术推广应用研究,促进技术集成,从产业需求和农民需要出发,走产学研一条龙、农科教相结合的道路。

江西省上饶市作为传统农业大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积极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建设,充分发挥上饶作为农业大市所承担的责任。

人民论坛: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推进农业现代化,上饶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陈晓平:农业一头连着工业,一头连着城镇,它是“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基础。上饶市按照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要求,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生态优势,以工业的理念、市场的规律、统筹的方式、协调的办法科学发展现代农业,把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平台。

一是构建基地带动平台。把基地作为科技应用的重要平台,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围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广泛开展技术指导、技术示范、技术推广、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使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通过特色产业的培育,带动了全市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在全市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凝聚力较强的优势农业产业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二是构建企业带动平台。把农业龙头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鼓励农业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加工转化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的加工增值能力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50家,年销售收入177.3亿元,出口创汇达4.3亿美元。加大企业科技研发力度,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投入技术改造、研发资金2.6亿元,设有专门研发机构的龙头企业44家,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的龙头企业28家。

三是构建园区带动平台。把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重要平台,出台了《上饶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暂行管理办法》,启动了15个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建成6个省级农业科技园、3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2个省级鄱阳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通过这些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园区建设,引导技术、人才、项目、资金等要素向园区和基地聚集,充分发挥了农业科技研发示范转化、农村科技创业服务、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区域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多种功能,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孵化和培育科技型龙头企业、培训培养新型农民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推进了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截止去年12月,全市基地和示范园共有企业67家,已建成120多个新品种的示范面积4384.43公顷。

人民论坛:在形成创新的共识之后,最大的问题不是怎么创新,而是谁来创新。如何培育“新型农民”,上饶市有何举措?

陈晓平:一直以来,我们的三农工作有一个误区,那就是重视农村、农业而忽视了“农民”。把农民的问题解决好了,我们三农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上饶市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加快培养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在财力较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坚持由财政出资,每年2次选送部分农业企业负责人到先进地区、大专院校进行短期学习参观、考察、培训。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实施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乡土实用人才。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对未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

从上饶“三农”工作看,“农业”抓住了农业产业化这个关键,“农村”抓住了新农村建设这个关键,目前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农民”问题从一定程度上看,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农村稳,则上饶稳;农民安,则上饶安。农村和谐安定,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大目标,也是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坚实基础。而如何加强和完善农村社会尤其是农民的管理,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和谐稳定的薄弱环节,需要我们探索创新。农村社区是一个最基层的单位,虽然不是一级组织机构,但它是组织工作的一个很好的抓手。我们要积极探索农民和农村社会管理的新途径、新模式,把我市农民工作做得更好,使上饶的农村社会管理更加有序、有力、有效。

人民论坛:上饶农业发展的未来着力点在哪?

陈晓平:上饶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要把建设上饶市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我市农业发展的一项突出的重点工作。今年整合建立市级“上饶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并力争上升为部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打下扎实基础。

二是有机农业发展。有机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形态,充分利用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良、交通便利以及农业资源丰富、绿色有机农产品数量品牌全省领先的优势,把发展有机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突破口,制定有机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今年无论是产量、产值、创汇,还是有机大餐的品牌建设,都要有大的突破。结合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打造上饶的有机大餐品牌,让品尝上饶的有机大餐成为所有游客来上饶旅游必不可少的旅游项目,让大家感觉到来上饶没吃到有机大餐,就不算来过上饶,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要通过努力,使上饶的有机大餐品牌逐步走向南昌、上海、北京等地。

三是特色龙头培育。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强龙、增值、固本、富民”工程,重点打造万年贡米集团、德兴异VC钠公司等20个特色龙头企业。加快远泉集团、万年生猪集团、横峰葛业公司、源森红花茶油公司股改上市步伐;力争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发展到50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增长15%、突破200亿元;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龙头企业发展至36家,其中突破22亿元的至少有1家。

四是特色产业形成。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重点打造水稻产业、蔬菜产业、水果产业、绿茶产业、生猪产业、节粮型畜禽产业、水产产业、油茶产业、苗木花卉产业、速丰林产业等10大特色产业,在全市形成一批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凝聚力较强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群。努力做到一县一支柱、一乡一精品、各地有看点、各行有亮点,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五是新农村建设。积极策应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战略,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省委“五新一好”的要求,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着力解决农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卫生厕、洗热水澡、烧洁净灶、居优美村和规范建房、节约土地的“六让一规范”的阶段性目标,在湖区、景区、郊区和高速公路、国省道、旅游公路和铁路沿线率先打造连片建设新农村亮点。突出村镇联动和整村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加快“一村一品”产业规划与实施力度,建设一批特色种养、超市、来料加工等为主的“一村一品”产业村。同时,大力实施“百万果苗进新村”、“文化科普进新村”和“万户农家乐”工程,形成新农村建设“四线、三区、二进、一乐” 新格局,扎实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三农问题;乡镇企业;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

一、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三农问题”由来已久,对此问题有不同表述,尤其以曾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概括得最为充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简单地说,“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侧重于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者密切相关,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三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对其他两个方面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系统地分析和解决“三农问题”。

截至2008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72135万人,占54.32%。总就业人数为77480万人,其中在乡村就业人数为47270万人,占61%。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00670.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34000.0亿元,占11.3%。尽管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并不大,但是“无农不稳”,而且第一产业为第二产业提供重要原料,同时农村也是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中国要在经济上获得长足发展,归根结底要依赖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突破。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部署。自2006年,中央政府全面免除了农业税,结束了农民数千年要交“皇粮国税”的历史。近年来,由中央政府推动的各种惠农政策全面向农村铺开,诸如向种粮农民发放各种补贴、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养老保险、新农村建设等等。以上政策都是得民心、惠及农民的好政策。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最主要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增收主要有三个来源:种粮收入、政府补贴和工资性收入。

(一)种粮收入

中国人口多、耕地面积少,以占世界9%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这说明,耕地的产出在一定意义上是保持国家稳定所必需的,粮价是一把双刃剑,“谷贱伤农”,但是,粮价太高,城市居民又难以承受。因而,粮价不可能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粮价太低,政府应当以最低保护价来收购,以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而粮价太高,政府又应适当减少粮食储备,以调低粮价,或者向城市居民发放补贴,以降低城市生活的成本。耕地和粮食关乎国家安全,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保障性质的,特别是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农民可以返乡种地。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成千上万的失业人口都聚集在城市,衣食无着,这对于政府、对于社会都是难以解决的大问题。因而,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能触碰,耕地流转必须以保持耕地承包权不变为前提,否则,失地加上失业,这对于打工农民来说就是“雪上加霜”。更何况,“中国水土资源都严重缺乏,有六百多个县人均耕地面积低于0.8亩,有三分之一的省人均耕地少于一亩。这些地方的农村土地已经基本上转化为农民的社会保障。”“那些人均耕地面积多于一亩的地方多在北方,然而北方缺水严重,旱魔肆虐,经常是数以千万亩的土地受旱,因此,尽管那些地方土地资源相对宽松,但水资源缺乏导致产出率低,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仍然是第一位的。”由上分析可知,种粮收入对于农民增收来说并不是关键性的因素。

(二)政府补贴

针对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和政治形势趋于复杂的现象,温铁军分析道:“农业产值已经下降为占GDP的15%,而农业人口仍占60%以上。其实,任何政府都不可能把在约15%农业产值上的收益作为税费基础,为占60%以上人口的农村提供社会保障,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开支;更不可能以此维持基层政府上千万财政供养人口的庞大开支。同理,面对8亿农民,任何形态的现代治理都不可能满足农村的社会需求。一般学者提出的城市工业反哺农村,或者政府补贴农业,对于中国2.3亿农户而言当然也不现实。”因此,政府向种粮农民补贴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性意义,表明了政府对农民的关爱,这对于打破我国几十年来的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体制无疑是意义重大的。2010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达到史无前例的8183亿元。但是,假定这些投入全部是对农民的补贴,平均每个农民每个月还不到100元。如果农民失去了土地,又没有工作的机会,那么,这点钱连维持温饱的水平都不够。综上所述,农民增收的关键也不是政府补贴。

(三)工资性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从土地上真正解放了出来,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不但成为农民增收的关键,而且成为农村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有的农民工输出地区甚至创造了“打工经济”这个新词汇。但是,我们又不得不看到,外出务工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外来务工者给劳务输入地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但是,他们自身的地位并不高,很多地方仍然把外来务工者当作“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而且,由于大量正值壮年的中坚力量外出,农村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缺乏人才,“能人”都外出了,村里剩下的都是“387061”部队(妇女、老人和孩子),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转本身就成了问题;二是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留守老人无人照料,留守孩子无人教育等。

上述分析表明,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关键。鉴于外出务工不管是对务工者,还是对农村发展均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发展乡镇企业就成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二、必须重新认识乡镇企业的重要地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84 12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98%;出口商品交货值35 092亿元;实缴国家税金8 765亿元。乡镇企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的总体实力。乡镇企业深刻改变了农村经济单纯依靠农业发展的格局。1978年,社队企业总产值只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7%左右;到1987年,乡镇企业产值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标志着中国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2008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已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71.21%,成为支撑农村经济最坚实的支柱。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国有企业发展面临困境,乡镇企业的发展空间一再受到挤压,再加上乡镇企业多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于是,在治理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政策大背景下,乡镇企业逐步萎缩。一些原来在乡镇企业务工的农民,只得远走他乡,外出务工。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乡镇企业的重要地位。乡镇企业不仅有助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还有助于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化,并促进中国城镇化发展。

(一)乡镇企业有助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农村富余劳动力有两种:一是长期富余劳动力;二是临时富余劳动力。前者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家庭人口多,耕地少,再加上现在普遍实行了农业机械化,一些过去的农业劳动者就可以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特别是初、高中毕业后回乡的青年,他们往往缺乏农业劳动的技能,也没有从事艰苦农业劳动的热情,这些人的去向往往是务工。如果当地乡镇企业比较发达,这些人就成为乡镇企业中的生力军,由于他们比较年轻而且文化程度较高,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快,属于优质人力资源,因而不管是在当地乡镇企业还是外出务工都较受欢迎。临时富余劳动力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所决定的。农忙时,他们主要忙于农业生产;而农闲时,他们就成为富余劳动力。这类人外出务工一般受到较大限制,一则外出只能寻短工,短工不好找,工资亦较低,有时,工资收入还不足以弥补在外住宿和旅途的支出;二则临时富余劳动力一般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一旦外出,就把家庭的重担交给妻子或老人,他们在外地打工,也是两边牵挂。如果临时富余劳动力均选择外出,那么,这对于农村发展、村民自治等均是不利的。因此,乡镇企业在解决富余劳动力,尤其是临时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乡镇企业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的真正提高并不仅仅体现在毛收入方面,更重要的体现为净收入。上文提到,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关键,而外出务工,由于有在外租房、饮食、往返旅费等诸多花销,净收入其实并不多。当然,一些外出务工者为了多攒一些钱,只好省吃俭用,最大限度地压缩自己的生活成本。有人这样描述外出务工者的生存状态:“吃得比猪差,起得比鸡早,干得比驴累”,这种状态确实令人心酸。而乡镇企业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即便在乡镇企业务工收入略低一些,但平时吃住在家,所需额外支付的生活成本是很低的,因此,在乡镇企业务工者的净收入实际上并不低于外出务工者。

(三)乡镇企业有助于新农村建设

在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后,各地纷纷落实,但是,新农村建设并不是简单地建设一些连片的农民住宅。有些地方其实是错误地理解了中央的政策,把新农村建设又搞成了一项政绩工程,甚至出现了农民纷纷抛下新建的别墅而外出打工的怪现象。因为,这些地方一哄而上地建设了一批农民别墅,农民没有钱,就由政府担保向银行贷款,为了还贷款,农民只有外出打工。其实,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 统工程,它不仅包括村容村貌的改观,而且包括村民自治制度的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的落实。在这几个方面,乡镇企业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在村容村貌改观方面,由于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不同于城市,基本上要靠自给。如果村里修一条马路,向农民集资,无疑会加重农民负担。而如果乡镇企业发展得较好,为村里修路之类的公益事业是乡镇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村民自治制度的健全方面,由于乡镇企业在本乡本土,在乡镇企业务工者并不存在参与所在村各项事务的困难。而外出务工者,有时因不好请假或者为了节约往返的旅费,干脆放弃自己的民主权利。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由于乡镇企业解决了临时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能够大大减少在农闲时,乡村频繁发生的打架斗殴、聚众、酗酒闹事等不良社会现象,如果乡镇企业建立了工会,经常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这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四)乡镇企业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家庭和谐。外出务工者抛家舍业、无法在老人跟前尽孝、离妻别子,这对于家庭和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是一个中年人外出务工,家里就少了“主心骨”,家庭所有的重担就落在了妻子肩头,而且长期的两地分居造成的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往往埋下了婚姻破裂的种子。如果夫妻双双外出务工,则又会造成“留守老人”无人照顾、“留守儿童”缺乏管教的新的社会问题。有的夫妻可能也会把孩子带上外出打工,但是,由于教育是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劳务输入地并没有为外来务工者子女提供义务教育的法律义务,尽管在中央的干预下,一些地方部分地解决了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入学问题,但是,这些孩子由于不具有当地户籍,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困难。而且,如果这些孩子在城市长大,他们很少愿意再回到农村,这样一来,农村发展后继无人;而留在城市,在现行户籍制度下,这些孩子又不可能获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他们又会形成对城市、对社会的仇视心理,这对于社会和谐极为不利。而发展乡镇企业不但解决了绝大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而且乡镇企业务工者不必遭受背井离乡的痛苦,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在一起,而且随着农村的发展,农村的教育水平也会逐步提高,孩子有父母有照管,在自己的家乡接受义务教育,不会受到任何歧视,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非常有利的。

(五)乡镇企业有助于农产品深加工

初级农产品价格往往很低,这也是种粮农民增收乏力的关键。而农产品深加工或者由于技术较难,或者由于资金匮乏,单个家庭往往难以做到。在这方面,乡镇企业大有可为。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主要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现在,乡镇企业应当发挥地方特色优势,而不要拿自己的短处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相比拼。农产品往往具有地域性,如山东的大蒜质量就是全国一流的。过去大蒜直接出口,一则价格低;二则受到进口国农产品进口配额的限制,农民获益不多。现在,在当地企业的带动下,发展大蒜的深加工,生产大蒜粉,价格是大蒜的10倍。这种做法值得全国推广。政府应鼓励和促进乡镇企业从事农产品深加工,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六)乡镇企业有助于促进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化

传统农业往往是靠天吃饭、粗放经营,由于受到资金、技术匮乏的限制,也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农业投入上加大了力度,但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是无法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因为农村土地基本上按人口平均分配,把整块土地分割成许多小块分户经营。由于耕地面积狭小,农民还在沿用传统手工劳动工具,机械化大生产既不合算,也不可能,生产效益低下。这既不利于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也不利于分工的发展,更不利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导致农产品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率低下。随着中国加入WTO,外国农产品凭借其价格优势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农业由于自身的低效率而受到强烈冲击,农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乡镇企业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方面同样大有可为。由于乡镇企业具有资金和技术的优势,如果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在保持土地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入股,适度集中土地,实现良种种植规模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农业,那无疑会展现出中国农业发展的新画卷。在这种新型生产方式中,农民既是土地的承包者,又可以成为这类乡镇企业的工人。

(七)乡镇企业有助于中国城镇化

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聚集了人力、物资和基础设施,在公共物品供给方面具有规模优势。但是,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城市病”,如交通拥堵、就业压力、住房紧张等。对于中国来说,可行的路径是发展小城镇。而在小城镇发展方面,乡镇企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乡镇企业主要是在小城镇,在这些小城镇很自然地兴起了第三产业;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发展也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资金。更何况,很多乡镇企业本身就是依托小城镇发起来的,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小城镇开发房地产,一方面,可以促进人口适度聚集,在供水、供电、供暖、教育、医疗等方面,小城镇的发展状况都优于一般农村,这有助于改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状况;另一方面,也节约了大量耕地,这又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综上所述,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应当高度重视乡镇企业发展,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玉涵,李军领.你知道乡镇干部有多难——由李昌平“上书”引发的话题[J].领导科学,201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M].2009.

3、温铁军.“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双重困境下的“三农”问题[J].读书,2001(10).

4、温铁军.“三农问题”与解决办法[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2).

5、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EB/OL].gov.cn/2010lh/content_1555767.htm,2009-03-15/2010-11-23.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三农问题;乡镇企业;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

一、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三农问题”由来已久,对此问题有不同表述,尤其以曾任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概括得最为充分:“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简单地说,“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侧重于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者密切相关,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三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对其他两个方面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系统地分析和解决“三农问题”。

截至2008年底,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72135万人,占54.32%。总就业人数为77480万人,其中在乡村就业人数为47270万人,占61%。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00670.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34000.0亿元,占11.3%。尽管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并不大,但是“无农不稳”,而且第一产业为第二产业提供重要原料,同时农村也是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中国要在经济上获得长足发展,归根结底要依赖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突破。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部署。自2006年,中央政府全面免除了农业税,结束了农民数千年要交“皇粮国税”的历史。近年来,由中央政府推动的各种惠农政策全面向农村铺开,诸如向种粮农民发放各种补贴、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养老保险、新农村建设等等。以上政策都是得民心、惠及农民的好政策。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解决“三农问题”,最主要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增收主要有三个来源:种粮收入、政府补贴和工资性收入。

(一)种粮收入

中国人口多、耕地面积少,以占世界9%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这说明,耕地的产出在一定意义上是保持国家稳定所必需的,粮价是一把双刃剑,“谷贱伤农”,但是,粮价太高,城市居民又难以承受。因而,粮价不可能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粮价太低,政府应当以最低保护价来收购,以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而粮价太高,政府又应适当减少粮食储备,以调低粮价,或者向城市居民发放补贴,以降低城市生活的成本。耕地和粮食关乎国家安全,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保障性质的,特别是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农民可以返乡种地。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成千上万的失业人口都聚集在城市,衣食无着,这对于政府、对于社会都是难以解决的大问题。因而,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能触碰,耕地流转必须以保持耕地承包权不变为前提,否则,失地加上失业,这对于打工农民来说就是“雪上加霜”。更何况,“中国水土资源都严重缺乏,有六百多个县人均耕地面积低于0.8亩,有三分之一的省人均耕地少于一亩。这些地方的农村土地已经基本上转化为农民的社会保障。”“那些人均耕地面积多于一亩的地方多在北方,然而北方缺水严重,旱魔肆虐,经常是数以千万亩的土地受旱,因此,尽管那些地方土地资源相对宽松,但水资源缺乏导致产出率低,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仍然是第一位的。”由上分析可知,种粮收入对于农民增收来说并不是关键性的因素。

(二)政府补贴

针对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和政治形势趋于复杂的现象,温铁军分析道:“农业产值已经下降为占gdp的15%,而农业人口仍占60%以上。其实,任何政府都不可能把在约15%农业产值上的收益作为税费基础,为占60%以上人口的农村提供社会保障,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开支;更不可能以此维持基层政府上千万财政供养人口的庞大开支。同理,面对8亿农民,任何形态的现代治理都不可能满足农村的社会需求。一般学者提出的城市工业反哺农村,或者政府补贴农业,对于中国2.3亿农户而言当然也不现实。”因此,政府向种粮农民补贴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性意义,表明了政府对农民的关爱,这对于打破我国几十年来的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体制无疑是意义重大的。2010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达到史无前例的8183亿元。但是,假定这些投入全部是对农民的补贴,平均每个农民每个月还不到100元。如果农民失去了土地,又没有工作的机会,那么,这点钱连维持温饱的水平都不够。综上所述,农民增收的关键也不是政府补贴。

(三)工资性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从土地上真正解放了出来,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不但成为农民增收的关键,而且成为农村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有的农民工输出地区甚至创造了“打工经济”这个新词汇。但是,我们又不得不看到,外出务工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外来务工者给劳务输入地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但是,他们自身的地位并不高,很多地方仍然把外来务工者当作“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工具”。而且,由于大量正值壮年的中坚力量外出,农村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缺乏人才,“能人”都外出了,村里剩下的都是“387061”部队(妇女、老人和孩子),村民自治制度的运转本身就成了问题;二是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留守老人无人照料,留守孩子无人教育等。

上述分析表明,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关键。鉴于外出务工不管是对务工者,还是对农村发展均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发展乡镇企业就成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二、必须重新认识乡镇企业的重要地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84 12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98%;出口商品交货值35 092亿元;实缴国家税金8 765亿元。乡镇企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的总体实力。乡镇企业深刻改变了农村经济单纯依靠农业发展的格局。1978年,社队企业总产值只相当于当年农业总产值的37%左右;到1987年,乡镇企业产值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标志着中国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2008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已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71.21%,成为支撑农村经济最坚实的支柱。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国有企业发展面临困境,乡镇企业的发展空间一再受到挤压,再加上乡镇企业多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于是,在治理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政策大背景下,乡镇企业逐步萎缩。一些原来在乡镇企业务工的农民,只得远走他乡,外出务工。在解决“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乡镇企业的重要地位。乡镇企业不仅有助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还有助于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化,并促进中国城镇化发展。

(一)乡镇企业有助于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农村富余劳动力有两种:一是长期富余劳动力;二是临时富余劳动力。前者的出现往往是由于家庭人口多,耕地少,再加上现在普遍实行了农业机械化,一些过去的农业劳动者就可以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特别是初、高中毕业后回乡的青年,他们往往缺乏农业劳动的技能,也没有从事艰苦农业劳动的热情,这些人的去向往往是务工。如果当地乡镇企业比较发达,这些人就成为乡镇企业中的生力军,由于他们比较年轻而且文化程度较高,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快,属于优质人力资源,因而不管是在当地乡镇企业还是外出务工都较受欢迎。临时富余劳动力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所决定的。农忙时,他们主要忙于农业生产;而农闲时,他们就成为富余劳动力。这类人外出务工一般受到较大限制,一则外出只能寻短工,短工不好找,工资亦较低,有时,工资收入还不足以弥补在外住宿和旅途的支出;二则临时富余劳动力一般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一旦外出,就把家庭的重担交给妻子或老人,他们在外地打工,也是两边牵挂。如果临时富余劳动力均选择外出,那么,这对于农村发展、村民自治等均是不利的。因此,乡镇企业在解决富余劳动力,尤其是临时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乡镇企业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的真正提高并不仅仅体现在毛收入方面,更重要的体现为净收入。上文提到,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关键,而外出务工,由于有在外租房、饮食、往返旅费等诸多花销,净收入其实并不多。当然,一些外出务工者为了多攒一些钱,只好省吃俭用,最大限度地压缩自己的生活成本。有人这样描述外出务工者的生存状态:“吃得比猪差,起得比鸡早,干得比驴累”,这种状态确实令人心酸。而乡镇企业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即便在乡镇企业务工收入略低一些,但平时吃住在家,所需额外支付的生活成本是很低的,因此,在乡镇企业务工者的净收入实际上并不低于外出务工者。

(三)乡镇企业有助于新农村建设

在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后,各地纷纷落实,但是,新农村建设并不是简单地建设一些连片的农民住宅。有些地方其实是错误地理解了中央的政策,把新农村建设又搞成了一项政绩工程,甚至出现了农民纷纷抛下新建的别墅而外出打工的怪现象。因为,这些地方一哄而上地建设了一批农民别墅,农民没有钱,就由政府担保向银行贷款,为了还贷款,农民只有外出打工。其实,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

统工程,它不仅包括村容村貌的改观,而且包括村民自治制度的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的落实。在这几个方面,乡镇企业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在村容村貌改观方面,由于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不同于城市,基本上要靠自给。如果村里修一条马路,向农民集资,无疑会加重农民负担。而如果乡镇企业发展得较好,为村里修路之类的公益事业是乡镇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在村民自治制度的健全方面,由于乡镇企业在本乡本土,在乡镇企业务工者并不存在参与所在村各项事务的困难。而外出务工者,有时因不好请假或者为了节约往返的旅费,干脆放弃自己的民利。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由于乡镇企业解决了临时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也能够大大减少在农闲时,乡村频繁发生的打架斗殴、聚众、酗酒闹事等不良社会现象,如果乡镇企业建立了工会,经常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这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四)乡镇企业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家庭和谐。外出务工者抛家舍业、无法在老人跟前尽孝、离妻别子,这对于家庭和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是一个中年人外出务工,家里就少了“主心骨”,家庭所有的重担就落在了妻子肩头,而且长期的两地分居造成的生理、心理上的痛苦,往往埋下了婚姻破裂的种子。如果夫妻双双外出务工,则又会造成“留守老人”无人照顾、“留守儿童”缺乏管教的新的社会问题。有的夫妻可能也会把孩子带上外出打工,但是,由于教育是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劳务输入地并没有为外来务工者子女提供义务教育的法律义务,尽管在中央的干预下,一些地方部分地解决了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入学问题,但是,这些孩子由于不具有当地户籍,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困难。而且,如果这些孩子在城市长大,他们很少愿意再回到农村,这样一来,农村发展后继无人;而留在城市,在现行户籍制度下,这些孩子又不可能获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待遇,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他们又会形成对城市、对社会的仇视心理,这对于社会和谐极为不利。而发展乡镇企业不但解决了绝大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而且乡镇企业务工者不必遭受背井离乡的痛苦,一家人和和美美地在一起,而且随着农村的发展,农村的教育水平也会逐步提高,孩子有父母有照管,在自己的家乡接受义务教育,不会受到任何歧视,孩子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非常有利的。

(五)乡镇企业有助于农产品深加工

初级农产品价格往往很低,这也是种粮农民增收乏力的关键。而农产品深加工或者由于技术较难,或者由于资金匮乏,单个家庭往往难以做到。在这方面,乡镇企业大有可为。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主要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现在,乡镇企业应当发挥地方特色优势,而不要拿自己的短处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相比拼。农产品往往具有地域性,如山东的大蒜质量就是全国一流的。过去大蒜直接出口,一则价格低;二则受到进口国农产品进口配额的限制,农民获益不多。现在,在当地企业的带动下,发展大蒜的深加工,生产大蒜粉,价格是大蒜的10倍。这种做法值得全国推广。政府应鼓励和促进乡镇企业从事农产品深加工,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六)乡镇企业有助于促进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化

传统农业往往是靠天吃饭、粗放经营,由于受到资金、技术匮乏的限制,也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农业投入上加大了力度,但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是无法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因为农村土地基本上按人口平均分配,把整块土地分割成许多小块分户经营。由于耕地面积狭小,农民还在沿用传统手工劳动工具,机械化大生产既不合算,也不可能,生产效益低下。这既不利于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也不利于分工的发展,更不利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导致农产品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率低下。随着中国加入wto,外国农产品凭借其价格优势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农业由于自身的低效率而受到强烈冲击,农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乡镇企业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方面同样大有可为。由于乡镇企业具有资金和技术的优势,如果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在保持土地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入股,适度集中土地,实现良种种植规模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农业,那无疑会展现出中国农业发展的新画卷。在这种新型生产方式中,农民既是土地的承包者,又可以成为这类乡镇企业的工人。

(七)乡镇企业有助于中国城镇化

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聚集了人力、物资和基础设施,在公共物品供给方面具有规模优势。但是,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城市病”,如交通拥堵、就业压力、住房紧张等。对于中国来说,可行的路径是发展小城镇。而在小城镇发展方面,乡镇企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乡镇企业主要是在小城镇,在这些小城镇很自然地兴起了第三产业;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发展也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资金。更何况,很多乡镇企业本身就是依托小城镇发起来的,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小城镇开发房地产,一方面,可以促进人口适度聚集,在供水、供电、供暖、教育、医疗等方面,小城镇的发展状况都优于一般农村,这有助于改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状况;另一方面,也节约了大量耕地,这又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综上所述,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应当高度重视乡镇企业发展,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玉涵,李军领.你知道乡镇干部有多难——由李昌平“上书”引发的话题[j].领导科学,201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m].2009.

3、温铁军.“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双重困境下的“三农”问题[j].读书,2001(10).

4、温铁军.“三农问题”与解决办法[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2).

5、.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eb/ol]./2010lh/content_1555767.htm,2009-03-15/2010-11-23.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第4篇

上世纪前期,一个在中华民族命运百转千回中产生的“开天辟地”事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创了古老中国的新纪元。如今,这个新纪元在中华大地上,在华夏儿女的生活历程里,在世界发展的新格局中,刻下了第90圈的年轮。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是探索并完成中国革命的历史使命并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90年。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是沿着这条中华民族复兴和实现现代化之路前进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经过艰辛探索和奋斗,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中国共产党都以推动三农事业发展为“根据地”,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巨大成就。这一过程不仅实质性地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拉开了民族复兴的大幕,走出了一条新的大国崛起之路,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农问题是贯穿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基本问题

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三农问题其实是贯穿国家和民族复兴之路及现代化进程的基本问题。它关系到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文明传承等一系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实质上主要是三农问题的解决过程。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华民族的命运演变,充分证明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复兴,没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积极主动参与,不促使农业、农村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从1840年到1921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逐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与瓜分世界的竞争加剧,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掠夺造成中国军阀割据,经济失调,民不聊生。在此背景下,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太平天国”、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的各种抗争与探索,都是希望寻找中国现代化的路径,获得走向现代世界的“入场券”。然而,不触动封建根基的改良主义自强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没能把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因而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1921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农民逐步成为民主革命的主体,积极参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争,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新中国,使一个东方文明大国重焕生机,使全体中国人面对世界获得了民族尊严。

新中国建立之初,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后,逐步完成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奠定了基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也正是由于农村改革所带来的巨大活力和示范作用,使我国全面改革获得了坚实的基础,并以持续的发展和繁荣重塑了民族自信。

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同样离不开广大农民的积极实践与创造,离不开农业和农村的同步发展。

可以说,三农问题解决之日,就是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实现之时。

认识三农的重要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环节

三农问题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密切相关,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90年里,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以及党的任务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即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经过大革命的失败和一定时期艰苦的探索,中国共产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革命路线: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在战略空间上重视农村,在人力资源上依靠农民,在物力支持上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革命特色。

第二个时期,从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时期是逐步建立和实行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模式阶段。农业是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原始积累来源,对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和实行农村制度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

第三个时期,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是探索、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期。这一时期,党反思以往三农政策的弊病,顺应农民的创造和革新要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农村改革的成功为起点,逐步推进的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发展道路的伟大转折。

党的90年历史证明,对三农问题认识和处理上的正确与否,成为党的历史中不同阶段的重要标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三农问题并制定正确的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90年中,党对三农问题的正确认识以及由此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三农事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的坚强“根据地”

在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战略空间上重视农村、人力资源上依靠农民、物力支持上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革命特色之后,三农事业就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坚强“根据地”。

从1927年到1949年,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前的22年间,在、农村政权建设、发展农业经济以及动员广大农民参军参战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正确的理论、方针、政策和办法,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总结建党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找到了如何依靠农民、如何建立农村根据地的办法,即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个阶段,三农是革命力量保存发展、推动全民族抗战和夺取全国政权的“根据地”。

新中国建立之初,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个阶段,三农是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据地”。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后,大规模经济建设全面展开。为保障工业化任务的顺利实现,党决定改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实行农副产品“统购统销”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由此开始,在相当长的时期中,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变迁在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作贡献的大背景下前行。农业对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直到改革开放前主要是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来实现的。正是依靠三农提供的巨额原始积累,新中国从“一穷二白”的起点上,逐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个阶段,三农是国家工业化超常发展的“根据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农村率先实行的改革让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火山喷发。上世纪80年代,中央连续5个“一号文件”,推动农村改革步步深入。新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立,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农民收入连年快速增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也带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这个阶段,三农是改革开放和解放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根据地”。

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农村存在的大量潜在富余劳动力开始浮出水面并大批转移就业。从离土不离乡,在乡镇企业就业,到逐步大规模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两亿左右的农民工辛勤而艰苦地工作,推进了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在高速增长中实现了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与此同时,农村的大量土地通过“土地剪刀差”的形式为城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农业保障了粮食和各种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成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基础。这个阶段,三农是综合国力持续提升和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根据地”。

新“重农论”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三农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教训,从加强农业、搞活农村入手,推进改革开放,调整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改变了过去长期强调的农业为工业、农村为城市提供积累和农民就地发展、主要依靠农业致富的做法。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构想和发展路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应历史潮流,在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解决三农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理论创新,以新“重农论”为核心的新时期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理论体系日渐成熟。我们党从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明确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制定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开始趋于协调。

从2004年到2011年,接连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问题。这8个“一号文件”始终坚持“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始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对农民和农业的补贴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农业税、牧业税等一系列税负被取消,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逐步推进,反哺三农的力度持续加大,形成了强农惠农的基本政策框架,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明确提出了“三化同步”的重大任务。突出强调“三化同步”,着眼点就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补齐农业这个短板,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持久动力。

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粮食生产实现了“七连增”,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实现了“七连快”,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持续向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展,为我国成功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农问题仍然是

目前我国现代化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9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综合国力大大提高,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明显,收入分配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产业发展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三农问题仍然是目前我国现代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我国在传统上是个农业文明国家,农业具有的可以用市场价值衡量的显性价值,以及诸多对环境和人类社会影响巨大的隐性价值,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的基础。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少问题启示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农业文明的功能与作用,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投入,营造更加符合人的全面需要的现代化发展环境。

我国2010年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已经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如何跨越经济增长乏力、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多发的“中等收入陷阱”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高度关注的话题。“十二五”时期,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农村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也面临着加速外流的趋势。如果处理不好,农业就面临削弱和萎缩的风险,农村就面临凋敝的风险,城乡失调、工农失衡的矛盾就可能更加突出。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收入差距过大问题是当前广大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据有关方面测算,目前我国基尼系数约为0.47,收入差距过大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78年的2.36∶1扩大到2009年的3.33∶1,尽快帮助农民群体超常规增收已经成为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

对三农的反哺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综观中国共产党的90年,三农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巨大,但在国家获得发展中所产生的红利方面显然还分享得很少。全党全社会需要从实现历史公平的角度,更加关注三农、扶持三农,促进早日形成城乡一体化均等化发展的新格局。

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中国农民,长期以来为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今年4月初,民政部了这样的数据:自革命战争年代以来,先后约有2000万名烈士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很多先烈来自农村。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在国家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农民又为各个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党有责任让广大农民分享发展红利,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我们党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把为广大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作为神圣使命,为解决三农问题营造有利的政治氛围,保障“重中之重”战略的有力实施。

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把“为人民服务”写入,强调党除了为人民大众谋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广大党员干部应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千方百计促进已数十年成为发展短板的三农事业的发展,大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帮扶困难群体力度,才能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要进一步切实纠正决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城市倾向,防止在城市日益繁荣的同时,城乡二元结构在不少地方成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并可能继续扩大的根本原因。

我们要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促进农村基层形成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有机统一、和谐发展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结构;要着重防止各种侵害农民利益和三农发展的行为,特别要警惕以保护农民长远利益为名而不作为。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第5篇

全会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认为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突出强调,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新形势下,必须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首先要充分认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经济形势。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其次要深刻理解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140多元,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79万。农村饮水工程和水利、公路、电网等方面的建设突飞猛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免费义务教育、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接连实施,广大农民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广大农民实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开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新局面。但在在看到30年农村改革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尚面临诸多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面临市场和资源环境等约束的形势严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偏低,等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宏伟目标顺利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是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总抓手,必须作为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我国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根本保障,是打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基础的必由之路,必须作为基本方向长期坚持。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必须作为根本要求认真落实。

一个战略任务,一个基本方向,一个根本要求,三者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把握,牢牢抓住,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思路源于认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这是被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了的真理。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今天,仍然有必要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的认识,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第6篇

近几年来,我区农村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各项重要指标连续实现了信增势头,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切感到,一把手的工作千头万绪,关键:一是抓工作思路的确定,就是在“x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工作目标;二是抓工作思路的组织实施,就是带领领导班子成员,组织动员广大干部职工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推动“三个文明”建设。

由于“一把手”是领导班子中的“班长”,是一个地区、部门的第一责任人,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工作的基本特点就是总揽全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求一把手有一条清晰、准确、科学的工作思路。所谓工作思路,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本地实际出发,提出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达到预定目标的总体设想,包括过程中要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等。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部门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工作思路是否科学可行。然而领导工作思路的形成,不是领导者或少数人凭经验、拍脑门想出来的,也不是靠“文人”编出来的,其形成的过程必须遵循我党一贯倡导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遵循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工作方法。

一、必须以调查研究为基矗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作为农业部门的“一把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三农”问题在不断发展变化,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要真正认识“三农”实际,必须在求知、真知、深知上下功夫,没有深入实际的调查,就掌握不了大量生动的第一手资料;没有在此基础上的筛选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升华过程,就抓不到“三农”问题的实质,也就谈不上针对区情、局情制定科学的农业工作思路。

以前一提我区的农业,都感到农业是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瓶颈。农业部门的存在价值到底有多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种植业到底有没有作为;江宁撤县设区,加快城市化建设,农业产业在江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到底重不重要;农业部门面对新的形势,如何服务指导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区情全面的认识。通过广泛的调研,我感到我区农业发展必须调整思路,才有出路,才有作为。我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好,虽然撤县设区,但区委、区政府对农业的基础地位、作用重视程度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并多次强调:江宁虽然撤县设区,但县情没有变,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而经济的加速发展,反哺农业的实力不断增强,对农业的投入必将加大;占人口70%的农民依赖土地增收的心情依然迫切;依托大城市发展近郊农业的前景并不是没有。为挖掘潜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我们把“跳出农业抓农业”作为发展的基本思路:围绕五大农业求突破,即在“品牌农业、质量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外向型农业”上求突破;确立全区农业四大重点工程,即“优质米工程、蔬菜工程、食用菌工程、西甜瓜工程”,形成江宁“板块农业”和“特色产业”,把农业融入城市,达到兴业富民的目的。由于适应新形势提出了农业工作的新思路,我区农业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增加,农业产业的领域得到扩展。通过实施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围绕挖掘特色、培育特色、壮大特色的产业路线,较好地推进了农业区域化、科技化、标准化、产业化。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浅谈“江宁都市农业集中区”的建设》,对江宁农业长远发展在思路上进行了探讨。

二、必须以坚持群众路线为根本。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他们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往往反映和预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自然也是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工作思路时,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践证明,只有依靠群众形成的工作思路,才能集中群众的智慧,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才能被群众所接受。如在“xxxx”学教过程中,我围绕“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开展了问卷调查,了解群众所思、所需、所盼,分门别类件件抓落实,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再如,在区重点工程温州街拆迁工作上,农业局办公楼、种子站及仓库、几十户职工住宿楼以及几十间门面房共有1.5万平方米建筑需要拆迁,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矛盾错综复杂,迟迟不能解决,人民来信从盛市到区,接连不断,一时期已造成农业局的整体不稳定。我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全方位地调查研究,从班子领导到中层干部,再到职工,个别谈心,个别走访,了解他们的思想、意见,把握症结所在,听取和集中各方意见、建议,并归纳为三类:涉及到的被拆迁户担心拆了以后过渡无期,安置地点不理想,不愿拆;还有一部分是住在二层小楼房改时不符合政策的未房改户,至今也无住房,局里如何处理无定论;还有一大部分人则认为,农

业局过去在城区有500多亩土地,现在再搬走就是寸土不剩,比比人家,看看自己,伤心、悲观,认为局领导是“败家子”、没有用。针对各种意见和看法,本着顾全大局、以人为本的精神,我反复研究修改方案,在大多数职工思想统一的前提下,专门召开职工大会,进行宣传发动,讲明政策,公布纪律,对重点人我亲自谈话,结果未用二个月时间搬迁结束。由于这一拆迁思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广大职工的充分理解和支持,使温州街工程能顺利推进,农业局也从此化解了一个不安定因素。

三是必须以科学的思维方式为指导。跨世纪的“一把手”在政治方向正确的同时,思想观念要超前,富有创新意识。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新是我们全部工作的灵魂,也是领导干部“胆识”的体现。“一把手”要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事物发展趋势和捕捉发展机遇方面见事早、行动快。实践使我感到:不同的思维观念为“一把手”提供不同的思路。新的思维观念能给“一把手”带来新的科学思路,使“一把手”的思想符合实际,符合历史进程,得出合乎规律的认识。旧的思维观念则阻碍着“一把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产业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增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业生产连续五年滑坡,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面对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和农业服务工作难以到位;同时,农业入世,面临的状况是千家万户对付“八国联军”、“提篮小卖”对付“跨国公司”,更使我们感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迫切性。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格局必须靠产业化导向才能有效提高竞争力,从长远看、深层次看,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转移农民,产业化农业增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为此,要善于打破传统思维方式,以开放型、多向型、求异型、政策型思维方式,取代封闭型、单向型和求同型的思维方式,不就农业抓农业,不就农业来解决“三农”问题,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学会走自己的路,这样才能发挥优势,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加快发展。近几年我局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实施战略性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订单农业、基地园区农业,以此来实现农业内部经营性收入的提高,这不仅对增加农民收入举足轻重,而且对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我们提出了江宁区五年农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鼓励奖励政策,加强了以土桥优质米为主的秦淮河圩区优质稻米产业带、横溪“大自然”牌西瓜、其林千亩设施农业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而且还以培植品牌农业为支柱,确定“打造品牌农业、树立江宁形象”的发展思路。

近几年来,我区已有6个市名牌产品,创省名牌农产品2个,部级绿色食品2个,省级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9个,有机食品基地1个,无公害基地达到30万亩,市级以上标准农业示范园6个。农业工作抓住了品牌,就会涉及我们工作的各个层面,对我们原来的工作方法、政策、指导思想有很大冲击。作为农业部门的一把手,打造自己的品牌,实际上就是张扬我区农业的优势、扩大对外的影响力。我局每年都要多次组织农产品到省外参展,还成功地在白马公园组织了江宁区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展销专场,为提高农产品知名度搭建平台,为农产品进城入市开辟渠道。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不仅是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一项重要的实质性内容,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健康、迎合绿色消费时尚的根本作法,更是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实践证明:要想把工作做的更好,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是一种价值大风险也大的活动,这就要求“一把手”有超人的胆识,自觉地从我小为我大的身心中育胆;能动地从变不知为深知的实践探索中壮胆;果敢地从变小勇为大勇的风浪考验中练胆。与时俱进,创新思维,创新方法,抓住种粮农民增收问题,就抓住了农民增收的重点;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和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就稳定了粮食的大局、政治大局;抓住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就抓住了“三农”工作的未来。

四、必须以“xxxx”为标准。执政能力和“xxxx”的关系,是行为和结果的关系,也是手段和目标的关系。只有执政能力提高了,“xxxx”标准才能全面地、完整地得以落实。而作为部门或地区的“一把手”,执政能力的关键则体现在好的工作思路上。执政能力的建设说到底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保持了、提高了,就能得到人民的认同、支持和拥护,就能长期执政;这种能力降低了甚至丧失了,就要受到人民的反对、抵制和抛弃,就要下台。作为“一把手”,提高执政能力关键是要把执政为民落到思想和行动中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常修为政之德,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讲实话,出实招,干实事,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三农”突出的问题上,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坚持不懈做好事,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实践“xxxx”。我理解:中央提出的“xxxx”标准的实践意义,就是以人为本、加快发展。因此,我局上下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以这个理论为指导,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同心同德,咬定发展不放松,注意发展的目的—致富百姓,以亲民富民的理念落实党的宗旨,促进协调发展。我们在思想方法上始终注意“三个一”:明确一个要求,就是看问题、作决定、做事情都要考虑让大多数人得益,要围绕农民的普遍增收多做多干,同时对困难的特殊群体多关心;理清一条思路,就是把改革、发展的落脚点放在以人为本、富民为先上,体现在城乡统筹之中;端正态度,就是对待农民群众要真诚相待、真情关爱、真心呵护。面对分散的经营模式,我要求我们植保系统在病虫情报、防治办法时,宁愿多花点钱,费点事,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发展现代农业“三农”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我们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只有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才能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进步,最终解决“三农问题”。

一、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是指世界上生产力最先进的农业。目前现代农业大体上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经济发达国家已达到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根据世界农业的发展状况,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用机械化、电气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和设备,代替人畜力的工具和设备;二是在农业中广泛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代替了过去单纯依赖经验的传统技术,农业生产已越来越需要依靠深入揭示客观规律的科学;三是农业生产日益社会化。其基本趋势是在农业企业规模扩大的基础上,农业生产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范围越来越广泛而密切,形成了农工商一体化的联合企业。所有这一切,又使得对农业经济实行科学管理变得日益重要。

现代农业,从其结果看,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从土地生产率来看,单产大幅度提高。从农业劳动生产率来看,在农业已现代化的国家,一个农业劳动力能够耕种几百亩、上千亩耕地。农村经济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的工具装备来武装农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以及用先进的科学方法来管理农村经济,从而把传统的落后的农村经济转变为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村经济。

农业、农村和农民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可从一些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中窥见一斑。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农业劳动力份额由75%下降到10%,英国大约用了三个世纪的时间,美国大约用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日本用了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农业劳动力份额从50%左右降到10%左右,法国用了一个世纪,日本用了半个世纪。

二、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在日益增长,农业必须实现持续稳定发展,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

1.发展现代农业是保障农产品需求持续较快增长的需要

从2006年的情况看,我国城镇居民对植物油、肉禽、蛋类和水产品的人均消费量,分别比农民高15.5%、47.7%、133.3%和200%。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发展阶段,我国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必须保持稳定的持续增长。

2.发展现代农业是资源约束条件下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农业的生产条件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一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二是淡水资源短缺;三是近年来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

 

3.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我国农业要打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力度,提高资源和投人品的利用效率。

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思路

结合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的实际及农业、农村和农民现代化的要求,我国农业和农村今后的发展思路主要是:

1.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

当前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牢固树立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思想,在政策上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坚持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

2.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全面取消农业税收,对农民实行各项直接生产性补贴,中央财政建立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奖励补偿机制等。这些都标志着具有我国特点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

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一些地区就以各种形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经营体制的又一次创新,它将推动我国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4.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2000年以后,国家逐步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不合理限制,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国的城镇化道路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第8篇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六大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五个统筹”的关键,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我国在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后,已经进入了需要通盘考虑调整城乡经济社会关系的新阶段。从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矛盾来看,中国社会向城乡交融的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前提和条件都已经成熟。因此,正视中国经济社会中客观存在的二元结构,并通过统筹的方式协调和处理城乡关系,解决新时期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是新世纪发展中作为农业大国应有的、正确的战略选择。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现实意义城乡统筹是个新的发展理念,说到底就是在新的发展时期,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其实质就是消除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现在突出地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发展进程中实际存在的城乡关系不够协调的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对推进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从历史发展来看,统筹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速工业化进程,我国实行的是排斥市场经济的重工轻农的工业化发展战略,通过计划经济的高度集中使资源配置到工业和城市,形成了“城乡差距发展战略”、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以农补工”、“以乡养城”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随着农业的积累不断向工业流入,工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农业部门的相对收入低于非农部门,工农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成为相对贫困的社会阶层。这种发展模式推动了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但也隐藏着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和“三农”问题逐步恶化的危机,而且已经影响到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三农”问题是我国最根本的问题,“三农”问题解决了,我国的全面繁荣和稳定就有了根本性的保障。所以,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依靠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来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从当前社会来看,统筹城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的根本性指针,在科学发展观“五大统筹”中,统筹城乡位居其首。城乡关系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关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抓住城乡统筹这个重点,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研究。必须消除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些制度性,体制性和政策。应致力于逐步取消城乡间的种种不平等待遇,使城乡居民和各类经济主体都能享受公平的国民待遇;逐步打破城乡界限,提高城市化水平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和效益;逐步改变城乡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走以城带乡、城乡互促的发展路子;逐步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充分利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调控机制,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成本配置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改革开发20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扎实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城乡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总体上看,城乡二元分割的局面并未根本转变,一些制约因素依然存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三农”问题。从当前看,制约“三农”问题的两个基本矛盾,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以我们富阳市高桥镇的实际情况为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础条件和薄弱环节:(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高桥是富阳市的经济强镇,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__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亿元,在全国2万多个乡镇中的排名也上升到223位。但从局部来看,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还相当突出,我镇经济主要集中于320国道沿线和集镇周边,位于老新义的杜墓片、千家片、双浒片、坑西片等西北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二)、产业结构调整有所突破,但成效不够明显。高桥镇通过建立工业功能区,促进了工业发展的新突破;通过扶持开发农业,效益农业格局初显;通过小城镇建设,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是,总体来讲,三大产业调整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工业区整合步伐不快,产出效率不高,外向度低;效益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优势不突出;三产比重过低,商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但资源分配不尽合理。近年来,高桥镇通过开展教育创强、东海明珠、全民健身、有线网三级改造等工程,促进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但与城镇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善;教育资源力量比较单薄;农村卫生院普遍设备落后;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尚未建立长效机制。(四)基础设施建设大步推进,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尚有距离。近年来,高桥镇通过实施康庄大道工程,高桦线、高泰线向西、北纵深推进,村级主干道基本得到硬化;通过电网改造,使农村实现了同电同价;通过实施“百千工程”,使农村面貌不断改观。但同城镇相比,大部分农村“脏、乱、差”现象仍比较突出,村庄布局不够合理;部分山区农村公路等级低,公交网络不完善,“出行难”依然存在;水、气等基础设施的辐射力不够强,无法共享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必须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反弹琵琶,跳出“三农”来解决“三农”,积极寻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径。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大反哺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依托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只有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传统体制,逐步建立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等制度,才能顺利推进城镇化,农民增收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农村社会进步才会有可靠的依托。应当说,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运行的重大举措。要推进城镇化,首先 就要以规划为龙头,树立“大规划”新理念,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要根据地方实际,体现地方特色,从更高的层面、更宽的视野以及城乡间的内在联系来考虑城乡空间布局、生产力布局、要素布局和人口布局,实现城乡资源的高效利用。就高桥而言,必须按照“东延、南联、西扩、北接”的战略布局,大力实施“一街二路八点”工程,加快集镇周边八个村的规划编制,全力打造“八星拱月”格局。其次,要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化步伐。要培植城镇产业,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以城镇的繁荣促进整个农村的繁荣。再次,要以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大力实施“百千工程”、“生态村”、“文明村”建设,开展村庄布局调整,推进农村村庄整治和空心村改造,通过试点引路,渐次推进,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二)依托工业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农村是否发展、农民是否富裕,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只有工业这个龙头发展起来了,才能有效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工业化是产业集聚升级的主导力量,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首先,要用创新的理念推进工业升级裂变。要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是高桥经济的重中之重,要根据高桥特色,促进工业功能区和特色块状经济的齐头并进。工业功能区块要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服务的思路,加快改造、提升、整合和创新步伐,全力打造橡胶、通讯、轻纺、化工、机械五大支柱产业。特色经济区块立足现有的产业和资源优势,倾力培育“五大基地”,即建立一个杭州蚕种基地、完善一个农业观光基地、扶持一个毛笔基地、发展一个弹簧基地、培植一个锅炉配件基地,以加快西北部农村的发展步伐。第二,要用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升级裂变。要用企业化的工业基本模式大幅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注重云森农业观光园、千禧园艺场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延伸农村产业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效化。第三,用“工贸结合”的理念推进第三产业升级裂变。逐步建立以集体服务组织为基础,农民自办服务为主体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一体化和外向化,逐步形成连接城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经营规范、服务优质的商品流通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三)依托市场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不仅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还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公民权利;不仅要靠农业发展生产力,还要调动城市资源支援农业;不仅城市要成为先进社区,农村也要成为先进社区。在国民收入分配、要素资源配置、经济建设安排等方面都应当有利于发展农业、支持农民、富裕农村,应当有利于协调城乡关系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农民问题,关键是怎么样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如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首先,要围绕城市消费热点,大力开拓城市市场。帮助农民树立市场意识,引导他们自觉进入市场、瞄准市场需求发展市场需要的绿色无公害名优特产品。其次,要围绕“三农”消费需求,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农民是全国最大的消费群体。但当前农村消费的市场化程度很低,我们应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的同时,创造良好消费环境,抓住拉动消费需求这个关键,积极开拓农副产品市场和农村消费品市场,刺激农村消费需求。积极引导农民增强消费倾向,把农村的潜在市场变为现实市场。增加农村销售服务网点,建立健全农村市场营销体系。(四)依托社会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在推进农村“三化”建设过程中,只有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让利于民”的原则,才能在实践中把中央的有关“多予、少取、放活”方针落到实处,才能做到切实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减轻农民负担,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坚实基础。农村问题,当前重点是在政治上解决好农村的社会管理体制,以及在社会发展方面解决好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优化整合农村各类社会事业资源,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深入实施科教兴镇战略,调整学校布局,大力实施中学“二并一”和小学“六并一”工程。继续推进农村“东海明珠工程”和“五个一”工程,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推进有线广播电视升级改造。继续办好农民体育运动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深化卫生改革,加强农村卫生服务,构建新型城乡卫生网络。继续以创“文明乡镇”为载体,努力提升城乡文明水平。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第9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策

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稳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确定的今后一个时期内带全局意义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上可按照“一路”、“两制”、“三化”、“四项改革”、“五大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多层次予以推进。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创新发展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三农”为对象,进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与思想观念的创新,实现以创新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创新引领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创新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和标志是: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现代农村。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引导农业走上“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的新路子。其中,“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是现代农业生产力的主要标志;而“产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则是现代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注重运用现代物质条件和科学技术装备和改造传统农业,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及其向现实生产的转化能力;必须注重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业,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及健全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必须更新发展观念,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鼓励发展“订单农业”。

培养新型农民,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他们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有文化、有组织、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农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力军。培养新型农民的关键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对农民的专业技能培训,使作为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农村的农民具有较强的务工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使留在农村的劳动者能够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建设现代农村,就是要彻底改变我国农村的贫穷、落后、保守及脏、乱、差的面貌,并在那里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就具体内涵和要求而言,生产发展,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促进农业和农村非农经济的蓬勃发展。生活宽裕,就是要使全社会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并在生产不断发展和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的前提下,促使广大农民享有更加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就是要使全社会共同文明进步,并在不断克服传统生活陋习、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使我国广大农村更加宜居。管理民主,就是要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落实和完善村民自治的基础上,确实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二、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乡村治理机制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石,也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必须毫不动摇。在长期稳定这一基本经营制度条件下,必须切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应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按“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要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科学总结农村基层和广大农民创造的新经验,通过深化改革和体制创新逐步破除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种种障碍,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

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相结合,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长期坚持的农村基层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治理机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它客观要求在广大农村,既要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也要注重发挥共产党员和其他先进分子的示范带头作用,还必须确保村民依法自治,让农民群众当家作主,使村民自治机构履行自治事务管理、组织和服务的职能。此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与不断完善,不仅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也必将使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根本保障。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实践中,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村务公开、民主议事及一事一议制度;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普法教育,提高农民的民主参与能力,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创建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三、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市化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适用于城市和现代工业发展,也适用于农村和现代农业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必须大力发展新型工业,走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农村新型工业化路子。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在农村发展新型工业,应以发挥农村资源优势为基础;以构建和延伸农副产品产业链为方向;以农副产品深加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为重点;以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民稳定增收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及体制创新为根本动力。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应借鉴二三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注重培育具有竞争力和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销一条龙”等多种先进经营模式,并进一步完善企业和农民利益的联结机制。要充分发挥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积极作用,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广大农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面向市场,必须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国内外衔接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并不断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农村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征。农村城市化的本质不是将农村发展为大中城市,而是要不断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农村集镇。根本上讲,城镇化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也是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历史进程。城镇化的发展,不仅可以承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而且可以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并大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素质。在推进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必须坚持“规划先行、量力而行、突出特色、引导扶持”的原则;不搞形式主义与政绩工程,不搞强求一律和包办代替。

总之,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城市化,以农村城市化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这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四、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政府机构、社会事业与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第一,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主要目标,是使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我国农村相互支撑、互动发展。其基本要求是使我国农业步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良性发展道路。其工作重点,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培育和壮大农副产品知名品牌。其指导原则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乃至“一县(市)一品”,形成特色经济,实现增值增效。

第二,进一步推进农村政府机构改革。农村政府机构改革主要指县乡(镇)机构改革。改革的基本目标,一是有利于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二是有利于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三是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健康发展。改革的基本原则是精简机构、规范职能,提高效率。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使政府的决策科学、执行规范、监督有力。改革的重点,是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实现政府机构及编制法定化;配套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和司法体制改革;建立依法行政的保障体制;切实解决政府机构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多头执法及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等问题。

第三,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农村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事业,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在农村树立健康文明的新风尚。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使农村社会事业体制由“农民主办”型尽快转向“政府社会主导”型。这既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也是国内部分相对发达地区和西方发达国家为我们提供的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这项改革的切入点,是着重和优先解决在农村“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贵”及文化生活贫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农村劳动力定向培训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进一步深化农村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其中的所有环节都需要资金支持。那么,如何解决如此庞大的资金筹措问题呢?中央制定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及“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为此指明了出路。就历史而言,在我国现代化战略的“前两步走”实施过程中,农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农民作出了巨大的利益牺牲。可以说,在现有条件下,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不仅必要,而且应该。就“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内涵和要求而言,“放活”即可通过市场运作和社会机构筹措一部分建设资金;“少取”即可通过农民自身的积累用于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多予”即必须增加国家和政府的扶持。在此三者中,“放活”是基础、“少取”是保证、“多予”是关键。所以,进一步深化农村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也就明朗了:即在农村实行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大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建设资金流向的监管,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财政保障。

五、认真落实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五大工程

这五大工程或五件实事包括:义务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及“绿箱补贴”。关于义务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障前面已有叙述,且有关目标、原则、措施等,中央文件中已有明确的规定,重点是一个抓落实的问题。这里主要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补贴进行一点探讨。

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农业生态建设,全方位推进“田间工程”、“沃土工程”和“生态工程”。二是要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村村通(公路、水泥路)工程”、“饮水安全工程”、“清洁能源工程”(改圈、改厕、改厨)、“农村电网改造续建配套工程”、“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以尽快解决农民生活基础设施短缺的问题。三是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从解决农民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问题入手,把治理重点放在解决村内道路、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及人畜混居等实际问题上,逐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

关于农业补贴。当今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实行农业补贴政策,而我国长期走的是一条“以农补工,以乡助城”的发展道路。我国实行农业补贴还只是近几年的事,且补贴额度相对较小。WTO《农业协议》规定要限制“黄箱措施”(指成员方政府为保护国内生产而对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进行直接价格干预和财政补贴);约束“蓝箱措施”(指与限产相联系的直接财政支付)和“微量支持政策”(指最低减让标准或合法支持上限);但许可“绿箱措施”,并规定实施“和平条款”(即不能对“绿箱措施”采取反补贴措施,且在行使反补贴权时保持“应有的克制”、“损害或丧失利益行动”在一定范围内适用。)所以,作为WTO正式成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不能不对农业实行补贴(否则将使我国农业处于更加不利的竞争劣势);又要使补贴符合WTO规则的要求,以避免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可能的争端。具体来看,我们要把握以下三点:其一,用足“蓝箱”规则,如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时,直接对农牧民支付“休耕补贴”或“限牧补贴”。其二,用足“合法支持上限”,只要“综合支持量”不超过补贴产品生产总值的10%即可。其三,扩大“绿箱补贴”,建立中国特色的农业财政支持体系。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第10篇

1.1“三农”问题的基本状况

1.1.1农业发展

(1)农业发展主要成就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由于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多年来,粮食商品率、人均占有量、粮食调出量、玉米出口量一直居全国首位;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适应市场需求,农村内部结构逐渐向效益转变。农村市场日趋活跃,农业朝着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稳步发展。

(2)吉林省农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原则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农产品需求不旺、市场疲软、库存增加、价格下降、生产过剩的情况下,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将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一是主要农产品生产成本和价格都高于国际市场,加之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质量差,加工档次低,在国家取消补贴后,外销市场难以扩大,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二是人世后,南方主要农产品消费省将会从国外大量进口农产品,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这样势必影响我省农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面对挑战,吉林省农业必须确立自己的发展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突出比较优势,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注意工农对接,促进城乡经济良性互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1.1.2农村城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小城镇的发展经历了快速发展和稳步发展两个主要阶段。并且我省小城镇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逐渐显示出来,但是由于经济基础、自然条件及对其利用程度和工作情况的不同,各镇具有不同区位和资源特点。我省小城镇多数位于交通枢纽、经济相对发达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良好。从历史变革看,有些镇是历史形成的老镇;从资源上看,我省小城镇自然资源潜力很大,具有丰富的土地、水、矿产、能源、林木、野生动植物等资源。尽管近年来全省小城镇较快发展,但这种发展是在起点较低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主要是靠乡改镇的数量扩张来实现的。全省小城镇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国内发达地区比较,差距较大,主要问题是:(1)城镇规模小,经济实力弱。(2)结构层次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3)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建资金短缺。

1.1.3吉林省农民收人状况

改革开放20年来,是吉林省农民收人增长最快的时期。但是分阶段来看,农民收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却呈阶段性递减趋向。吉林省虽然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但从农民收人看,粮食增产并没有带来收人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人均收入从全国的第4位下降到目前的第13位。从地方财政实力看,一直都没有改变“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面貌。县乡财政实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的矛盾较为突出。

1.2农村经济发展总趋势

《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五”规划》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1)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综合实力。(2)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突出工业拉动,加速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推动农村经济整体优化升级,实现在较高层次的协调发展。(3)把增加农民收人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核心任务来抓,通过实施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稳步发展农业,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等政策措施,千方百计解决农民收人增长滞缓问题。(4)努力扭转全省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势头,初步形成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系统。(5)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坚持“小城镇大战略”的思想,着重完善小城镇服务功能,发展小城镇经济,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1.3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公路的要求

我省农村经济正在发生巨大的转变,这就给农村公路提出了新的要求:

1.3.1出行方式与出行观念的转变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环竟的改善以及农民收人的增加,农民的出行方式已由过去的步行、畜力车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农用机动车和公共汽车为主;人们的出行观念也由被动转为主动,摆脱了封闭的自然经济下小农思想,开始寻求多种经营、联合经营、进城打工等增收渠道,出行愿望与频率大为增强。这就要求农村公路在通达方面、路面质量方面和运输设施方面都要有较快的发展,从而活跃农村人口、物资和信息的流动。随着农民收人的增加,这方面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1.3.2耕作方式和农用物资来源的转变

农作物耕作方式已由过去的人力、畜力为主转变为现在的机械化为主,这使得大面积耕种成为可能,同时要求农村公路提供必要保障,我省机耕、机播面积总体增长很快,但是东部山区的机械化程度很低,其农村公路网络不健全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都由过去的自给自足发展为择优选用,这使得农用物资的流动范围扩大,带来了农村公路运量的快速增长。

1.3.3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我省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很快,农村城镇节点的结构得到了优化,随着进一步加快强市、强县和强村的建设,要求这些节点附近有发达的农村公路网络,保证资源的均衡流动,同时也进一步发挥一强带弱的辐射功能。

1.3.4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

我省农业结构正在发生质的转变,特产村的发展、粮食深加工范围的扩大以及产业带的形成,都使得农村公路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得到扩展,农村公路网的节点的性质不再主要是行政上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功能性节点。这要求农村公路的网络化越来越复杂。同时也应看到,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虽然都是经济范畴,但其经济学属性确是不同的。农村公路发展规划是要以在农村的面域上发生产业经济为指向。

交通部与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所的交规划「2000]418号文件《关于印发加快农村公路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和交通部交规划发[2000]723号文件《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编制大纲的通知》中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精神:规划要以“服务与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宗旨”。同时指出了农村公路发展的建设重点,即抓好“三路”。这些都说明农村公路规划不仅是以发展产业经济为导向,同时,为适应农村面广、车少、经济活动频度低特点,农村公路的发展,不能主要以交通量来导向规划的制定。

综上为我们指出了农村公路的发展方向和规划原则,并以此制定我省农村公路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结构配置以及建设序列的安排。2吉林省农村公路建设的墓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九十年代初期,根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交通还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但吉林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任务,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了“四纵三横两环出口成网”的交通总体规划,并提出了“先保畅通,后上标准、上等级”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性政策和行业管理办法。其次建立投资激励机制,支持和鼓励各地发展农村公路。再次按照先集中力量解决晴雨通车,再提高技术等级,改善路面状况,然后再将建设重点逐步向提高通达深度和广度上发展的步骤,指导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我省迅速发展的农村公路把农村与农村、农村与城市连接起来,对区域经济发展,对城乡物质文化交流,对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为了全面落实党中央指出的小康战略目标,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公路的要求,认为我省农村公路发展仍存在以下矛盾和问题:1技术等级偏低,通达深度不够。2建设资金短缺,农村公路发展后劲不足。3管理体制不顺,养护管理工作薄弱。

3吉林省农村公路发展战略思路

3.1战略思路的基本出发点

农村公路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农村公路发展,一般是按供求均衡的原则,以满足经济对交通的需求来确定发展思路与目标,这实质是把交通看作被动的,处于辅助地位的,认为农村公路的发展,只是为了保证不至于由于农业生产要素缺乏运送条件而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事实上,交通在经济系统中还有非常主动的作用,其发展能够推动生产力的提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能起到一种引导作用。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规模扩张,另一方面是发育进化。二者通常是交替出现的,后者更能实质性地体现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由此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既可以靠提高发育进化水平来实现,也可以从扩大规模方面来取得。所以仅仅从供需平衡的角度,以满足经济对交通的需求来研究农村公路发展的战略思路是不够的,还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所处的形态,从促进农村经济发育进化的角度出发,考虑引导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应是提出农村公路发展战略思路的基本出发点。

3.2吉林农村公路发展环境

按照上述基本出发点和方法,研究农村公路发展思路应当对农村公路发展环境进行必要的分析。

3.2.1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视,是吉林农村公路发展的有利环境。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农村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根据农村公路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分析,农村公路交通作为其中的基础条件之一,应该并必将得到大的发展。

3.2.2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向基础产业倾斜,是吉林省农村公路发展的历史机遇。

3.2.3扶贫攻坚,脱贫致富奔小康,要求吉林省农村公路应有大的发展。广大农民对摆脱贫困的迫切愿望,以及国家对农村公路资金的大力投入,必将给农村公路发展注人强大的动力。

3.2.4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和农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对农村公路交通提出更高要求。农村公路不仅应通乡达村一有相应的规模和一定的覆盖面,而且应畅通安全一公路质量不断提高。

3.2.5以乡镇企业发展为重点,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要求农村公路大力改善和提高。无论是乡镇企业加速发展导致的物资流通规模扩大、速度加快,还是小城镇建设、发展,城市化率提高,都要求公路交通条件的改善,都是今后我省农村公路发展面临的客观环境。吉林农村公路发展还面临自然条件差、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技术落后等不利条件的制约。研究发展环境、确定发展思路,同样应予以重视。

3.3吉林省农村公路发展思路

上述分析表明,今后的二十年,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将以新的姿态实现历史性跨越,这要求对农村公路发展进行与全省经济发展战略思路一致、战略布局吻合、战略重点协同、战略目标配套、战略基础适应的全面思考,提出明晰的战略思路。农村公路要紧紧围绕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我省农村公路发展的实际情况及资金筹集能力,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对应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根据全省路网总体发展目标,建议吉林农村公路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为:到2005年,全省农村公路交通状况显著改善。

实现村村通公路,98%的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50%的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基本解决广大农村公路设施短缺无路可走的问题,缓解重点地区线路设施落后有路难行的突出矛盾。使农村最基本的行政单元一行政村都有对外联络的公路,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开发具有基本的交通条件,改善乡村与城镇的交通联系,使资源流动,商品流通和人员交往的“瓶颈”制约明显缓解,保障农村脱贫致富实现小康目标。到2010年,全省农村公路交通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省主要县级公路达到三级以上技术标准,大部分乡级公路达到四级以上技术标准,实现乡乡通油路或水泥路,75%的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村村晴雨通车,农村公路网络形成,结构比较合理,服务能力大大提高,公路抗灾能力明显提高,大范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得以消除,基本满足集约型农业,多元化产业和进一步扩大的农业劳动分工发展需要,与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保持同步发展,保障农村实现生活宽裕型的目标。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三农”问题 统筹

一、以农民为本位,立党为公,执政为“农”

1.深入调查研究,倾听农民呼声。要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深入了解农民的疾苦,倾听农民的呼声,调查农民的实际。不如此,“三农”问题方针、政策的制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现实性、针对性,更谈不上实效性。毛泽东指出:“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一语道破了调查研究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实践基础。整天蹲在办公室里,靠统计材料和整理数据得来的只是片面的实际,不足以作为制定科学政策的依据。因此,调查研究是做到以农民为本位,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

2.因地制宜,开拓发展思路,增加农民收入。“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解决中的重中之重。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才有了物质基础。但农民收入的提高不能靠传统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思路,要打破条条框框,力求创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拓发展思路,更新发展观念。各地区要一切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技术、人才、资源、环境优势,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走创新型的发展模式。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充分调动各个发面的积极性,切忌不合适宜的蛮干、硬干。因地制宜,开拓发展思路是做到以农民为本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3.躬身实践,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立党为公,执政为“农”,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会议简报上,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基层,躬身实践。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就必须到群众中去,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处理农民在升学、就业中碰到的问题;排解农民工在进城、返乡、工资发放中面临的麻烦等。躬身实践,为农民办实事是做到以农民为本位,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二、以农村为舞台,统筹“五大关系”

1.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协调发展是“三农”问题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必须大力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农民离土不离乡,既可以缓解城市在就业、生活方面的压力,又可以解决农村人口的城市化问题,提高中国人口的城市化率,从而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另外,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为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统筹贫富发展,实施“帮、带、扶”工程,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辨证平衡理论和经济发展的波浪式规律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我们既要解决贫富差距问题,避免两极分化,但又不能搞形而上学的“拉平论”,只能走波浪式发展之路。政府要大力推进科技扶贫、教育扶贫,从根本上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3.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不但要使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而且要使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我们要大力推行村民自治制度,提高农民的参政、议政能力,健全村民自治委员会的选举、监督、罢免制度,促进农村政治文明的发展。我们要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掀起农村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高潮。使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发展,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统筹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观,我们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方面要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另一方面,方针、政策的制定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合理、高效开发经济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要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积极发展带有本地特色、符合本地实际、市场前景好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乡镇工业的发展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社会效益,切忌盲目上马。

5.统筹农业地区与工业地区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地区之间协调发展,先进的东部等工业地区在巩固本地适当发展的同时,要拓宽发展渠道,开拓发展思路,把资金、技术适度的向农业地区转移,以充分利用农业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并加快当地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农业为主的中、西部地区也要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人才、资金和技术,并根据本地的实际加以吸收、消化和创新,切忌不顾实际,盲目的借招商引资之名,行树形像、捞政绩之实。

三、以农业为重点,多业并举,全面、协调发展

1.协调农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关系。我们既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提高粮食产量,以解决人民的衣食问题,又要大力发展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各项产业,这样既能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又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2.协调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是农村的传统产业,必须抓紧、抓好,同时又要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以适应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3.调整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工业品与农业品之间的剪刀差过大既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又使农民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更重要的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政府在对其宏观调控的同时,各个地区要根据市场规律的要求,善于捕捉市场信息,调整种植业结构,生产销路好、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2.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三农”问题 统筹

一、以农民为本位,立党为公,执政为“农”

1.深入调查研究,倾听农民呼声。要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贯彻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深入了解农民的疾苦,倾听农民的呼声,调查农民的实际。不如此,“三农”问题方针、政策的制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现实性、针对性,更谈不上实效性。毛泽东指出:“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一语道破了调查研究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实践基础。整天蹲在办公室里,靠统计材料和整理数据得来的只是片面的实际,不足以作为制定科学政策的依据。因此,调查研究是做到以农民为本位,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

2.因地制宜,开拓发展思路,增加农民收入。“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问题解决中的重中之重。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才有了物质基础。但农民收入的提高不能靠传统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思路,要打破条条框框,力求创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拓发展思路,更新发展观念。各地区要一切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技术、人才、资源、环境优势,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走创新型的发展模式。wWW.133229.CoM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充分调动各个发面的积极性,切忌不合适宜的蛮干、硬干。因地制宜,开拓发展思路是做到以农民为本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3.躬身实践,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立党为公,执政为“农”,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会议简报上,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基层,躬身实践。要做到一切为了群众,就必须到群众中去,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处理农民在升学、就业中碰到的问题;排解农民工在进城、返乡、工资发放中面临的麻烦等。躬身实践,为农民办实事是做到以农民为本位,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二、以农村为舞台,统筹“五大关系”

1.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使城乡协调发展是“三农”问题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必须大力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农民离土不离乡,既可以缓解城市在就业、生活方面的压力,又可以解决农村人口的城市化问题,提高中国人口的城市化率,从而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另外,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为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2.统筹贫富发展,实施“帮、带、扶”工程,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辨证平衡理论和经济发展的波浪式规律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我们既要解决贫富差距问题,避免两极分化,但又不能搞形而上学的“拉平论”,只能走波浪式发展之路。政府要大力推进科技扶贫、教育扶贫,从根本上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3.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不但要使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而且要使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我们要大力推行村民自治制度,提高农民的参政、议政能力,健全村民自治委员会的选举、监督、罢免制度,促进农村政治文明的发展。我们要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掀起农村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高潮。使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发展,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统筹农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观,我们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方面要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另一方面,方针、政策的制定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合理、高效开发经济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要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积极发展带有本地特色、符合本地实际、市场前景好的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乡镇工业的发展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社会效益,切忌盲目上马。

5.统筹农业地区与工业地区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地区之间协调发展,先进的东部等工业地区在巩固本地适当发展的同时,要拓宽发展渠道,开拓发展思路,把资金、技术适度的向农业地区转移,以充分利用农业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并加快当地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农业为主的中、西部地区也要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人才、资金和技术,并根据本地的实际加以吸收、消化和创新,切忌不顾实际,盲目的借招商引资之名,行树形像、捞政绩之实。

三、以农业为重点,多业并举,全面、协调发展

1.协调农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关系。我们既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提高粮食产量,以解决人民的衣食问题,又要大力发展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各项产业,这样既能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又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2.协调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是农村的传统产业,必须抓紧、抓好,同时又要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以适应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3.调整工农业产品剪刀差,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工业品与农业品之间的剪刀差过大既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又使农民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更重要的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政府在对其宏观调控的同时,各个地区要根据市场规律的要求,善于捕捉市场信息,调整种植业结构,生产销路好、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2.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第13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培养一支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好队伍,选准一批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好项目,形成一条适合本村、本镇和本区域发展的好路子,为实现富民强县和宽裕型小康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二、目的意义

1、开展“好路子建设年”活动,是落实“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抓住了发展,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落实。总书记在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党的事业胜利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开展“好路子建设年”活动,就是要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组织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为发展农村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2、开展“好路子建设年”活动,是创建“六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的核心内容。****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中提出了乡镇党委创“六好”,村党支部创“五好”的要求。其中,选准一条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好路子,是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党员和干部必须共同奋斗的核心内容,也是检验班子和队伍好不好的根本标准。近几年来,我县各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在加强班子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相当一部分村还存在发展思路不清,优势产业、产品不明显,村级经济薄弱等突出问题。因此,突出“好路子”建设是当前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整体提升创建水平最紧要、最艰巨的一项任务。

3、开展“好路子建设年”活动,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进农村工作的有效载体。开展“好路子建设年”活动是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任务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临着许多情况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开展,用发展的业绩来体现党建工作的成效。要把“好路子建设年”活动变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解放思想的一次机遇,加快发展的一种动力,考核干部的一套规范,真正使“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思想成为乡镇和村级班子、干部的主流思想,真正使“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成为农村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加速推进富民强县、强镇、强村目标实现的步伐。

三、活动要求

“好路子建设年”活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双带”为抓手,加强组织、引导和协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1、以培训为基础,提高市场意识和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由于各乡镇和村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结构,农民的受教育水平、生产和生活习惯等都不尽相同,市场意识和发展能力也千差万别,因此,各乡镇和村党组织要十分重视培训工作。首先要注意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作的基本政策、现代农业发展知识,还包括优势农产品生产技术、市场的调研和分析方法、营销的方式和技巧等方面的内容,使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做到熟悉市场、了解需求、掌握技术、提高效益。其次,要注意培训方法的灵活性。要根据培训对象的年龄、文化、阅历等方面的不同,多采用参观学习、现场观摩、讨论交流、现身说法等方法,以增强培训效果。各乡镇和村级党组织还要注意发挥本地、本村种养殖大户和农民经纪人的作用,通过他们的“传、帮、带”,组织和带出一批优势农户,形成本村和本地产业、产品优势,闯出一条发展路子。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第14篇

一、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选择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带全局性的根本问题。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仍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生产大省,河南农村人口占比很高,“三农”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河南持续探索破解“三农”问题的路径、办法和措施,走出了一条在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基础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子,不仅解决了一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特殊贡献。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一些长期困扰河南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其主要表现是:农业发展方式比较落后,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较低;农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一些村还不能喝上干净的饮用水,农村上学难、看病贵、社会保障水平低等问题突出;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村人均纯收入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其中位居第一的,就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要求河南建成全国农业现代化先行区。为了把国务院《指导意见》规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河南在持续探索新型“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路的实践中把破解“三农”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利用中央赋予的先行先试权,作出了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等一系列,重大决策。省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必须着力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战略基点作用。这是河南为根本破解“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

所谓的新型农村社区,是指在农村区域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建设的,居住方式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协凋,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的现代生活聚居区。新型农村社区既不同于传统的行政村,也有别于人们常说的新农村。’

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行政村是由若干个彼此相邻的自然村所组成的最基层管理单位,它以农村居民世代聚居自然形成的村落为根基,以村民集体所有土地为基本生产要素,以自给自足的农耕生产方式为经济基础,以村民自治为乡村治理结构核心,以宗亲文化为联系纽带,与城镇彼此相割离。与旧农村相比,新农村虽然有明显的进步,但并未根本拆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樊篱,沿袭的仍是用农村的办法解决农村问题的老套路,其自身也未能摆脱传统农村旧的臼窠。

新型农村社区不同于传统的行政村和人们常说的新农村,它拥有现代产业体系,与产业集聚区、创业园区相配套,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农业规模化发展,入住的农民就地就近多元就业,人人有事做、收入有保障;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城镇要索,初步实现了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

从根本上说,新型农村社区已不再属于传统的农村范畴,已成为现代城镇体系的一部分。在探索“三化”协调发展新路的过程中,河南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这是从实际出发做出的现实选择。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使新型农村社区成为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找到了切入点、突破口。新型农村社区位居城镇体系末端,它一头连着城镇,一头连着聚居其中的农民,破天荒第一次把千百年来与城市文明及其公共服务无缘的几千万农民涵盖其中,让城市文明及其公共服务的阳光普照到农民这一最大社会群体。在河南,入驻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们初步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国民待遇,既有城镇居民那样的户口本,又像城镇居民那样拥有住房的产权证。

总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就是以城市理念改造农村,以公共服务设施覆盖农村,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农村,改变农村传统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推动农村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民就地就近转移,让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河南各地发展的实践证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的有效形式,是消解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

二、推进新型“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

河南的省情决定了我省解决好新型“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同时,我们还肩负着建设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的历史重任。如何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走好新型“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河南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路。

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范文第15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培养一支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好队伍,选准一批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好项目,形成一条适合本村、本镇和本区域发展的好路子,为实现富民强县和宽裕型小康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二、目的意义

1、开展“好路子建设年”活动,是落实“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的必然要求。党的*报告指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抓住了发展,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落实。总书记在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回顾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党的事业胜利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开展“好路子建设年”活动,就是要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组织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精神,努力实践“*”,为发展农村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2、开展“好路子建设年”活动,是创建“六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的核心内容。199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中提出了乡镇党委创“六好”,村党支部创“五好”的要求。其中,选准一条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的好路子,是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党员和干部必须共同奋斗的核心内容,也是检验班子和队伍好不好的根本标准。近几年来,我县各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在加强班子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完善考核机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相当一部分村还存在发展思路不清,优势产业、产品不明显,村级经济薄弱等突出问题。因此,突出“好路子”建设是当前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整体提升创建水平最紧要、最艰巨的一项任务。

3、开展“好路子建设年”活动,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进农村工作的有效载体。开展“好路子建设年”活动是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任务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临着许多情况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开展,用发展的业绩来体现党建工作的成效。要把“好路子建设年”活动变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解放思想的一次机遇,加快发展的一种动力,考核干部的一套规范,真正使“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思想成为乡镇和村级班子、干部的主流思想,真正使“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成为农村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加速推进富民强县、强镇、强村目标实现的步伐。

三、活动要求

“好路子建设年”活动,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双带”为抓手,加强组织、引导和协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1、以培训为基础,提高市场意识和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由于各乡镇和村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结构,农民的受教育水平、生产和生活习惯等都不尽相同,市场意识和发展能力也千差万别,因此,各乡镇和村党组织要十分重视培训工作。首先要注意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作的基本政策、现代农业发展知识,还包括优势农产品生产技术、市场的调研和分析方法、营销的方式和技巧等方面的内容,使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做到熟悉市场、了解需求、掌握技术、提高效益。其次,要注意培训方法的灵活性。要根据培训对象的年龄、文化、阅历等方面的不同,多采用参观学习、现场观摩、讨论交流、现身说法等方法,以增强培训效果。各乡镇和村级党组织还要注意发挥本地、本村种养殖大户和农民经纪人的作用,通过他们的“传、帮、带”,组织和带出一批优势农户,形成本村和本地产业、产品优势,闯出一条发展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