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 政治背景 现实需要 内在可能

一、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相联系的政治背景

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时代,人才之间的竞争,其核心是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尤其是青年的综合素质的竞争。同志在代表党中央给团的十四大所作的祝词中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和先进文化的生产基地,承担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职责。基于这个意义,时代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是培养道德高尚、素质过硬、专业扎实、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大学生。《高等教育法》明确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并从多个方面规定高等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1]。

中共中央于2001年9月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指出,要以人为本,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明确指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2006年3月4日,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要大力加强道德建设,知荣知耻。“八荣八耻”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为公民道德建设和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

2008年7月26日,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由中组部、教育部举办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把继承优良传统和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紧密结合”,“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引领社会思想文化潮流,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党执政方针的集中体现和理论成果,广泛适用于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是实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和抓手。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如能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对改变传统教育内容和模式大有裨益,而且能够为我们开拓新思路,提供新视角。

二、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相联系的现实需要

认清形势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前提,也是深入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探讨和研究必须基于对现实的全面把握。具体而言,除了要切实把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外,更重要的是要能看到高校在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中不发展和发展不科学的现实问题,需要高校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

(一)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关系需要厘清

由于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包括高中多年以来的应试教育造成教学双方都以考试成绩为中心,加之高校过于狭隘地关注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教育,再佐以斯宾塞等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之类的论断[2],专业教育地位扶摇直上,广受关注,在我国的理工科院校中更是如此,而文化教育则备受冷落,地位尴尬。

事实上,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密切相连,缺一不可。大学自诞生时起便被视为人类精神的城堡,而绝非仅仅是职业培训基地。专业教育不可能成为大学教育与大学文化的唯一承担者,也无法代替文化教育的基础和底蕴作用。以大师云集的巴黎高师为例,这所有着深厚文化教育基底的“精神隐修院”培养出无数杰出的科学领军人物和数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蜚声全球的耶鲁大学也反对大学教育过早专业化与过度专业化,旨在奠定学生全面基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全面奠定学生文理科基础[3]。法国哲学家教育学家埃德加・莫兰(EdgarMorin)认为,以往的分工分类原则,作为一种人为的规定,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致命性的局限,它不仅使各门知识生硬隔离,而且缺乏对人类命运与未来的反思,如果说自然科学忽略文化精神成果的存在,那么文化科学也没能正确吸收自然科学的成果。因此,紧要的问题是探寻如何使二者更好地结合,这是现代大学需要持续关注和倾力解决的问题[4]。

(二)学生价值观和信仰兴趣需要调整

社会的价值取向和高校的教育重心导致实用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等带来的负面效应波及大学,造成学生只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大学的评优评奖等学生关注的问题也无不与学习相联系,凡此种种进一步导致学生重视专业知识而忽视文化素质的提高。然而知识的累积并不直接带来道德水平的水涨船高,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立也没有直接关系。无所皈依的精神,模糊不清的人生目标,加上对自身价值的错误判断,导致急功近利的现象。在学习目标和大学规划方面,当今大学生更关注应聘技巧、考级拿证、学习应试、社会兼职;英文学习氛围浓厚,中文修养备受冷落,英语追求四六级,中文只要五六十分。大学培养的结果是学生道德修养缺乏,文化知识匮乏,文化精神缺失,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知识结构片面,情感、志趣偏狭,对专业以外的社会问题缺乏应有的文化关怀和责任感,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处理人际,对理想信念、生存意义、生命终极关怀等命题也失去追问的兴趣和信心,等等。而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社会和高校关注的焦点问题,焦虑、烦躁、郁闷和苦闷等困扰和影响着他们。据《光明日报》2003年11月13日报道,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有心理问题占有一定比例。

(三)学科设置和教学方式需要调整

以麻省理工为例,该校对理工科学生的文化社会科学要求远远高于我国理工科大学,它要求理工科学生必须选修至少八门文化社会科学的课程,而且其中至少三门必须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例如历史,哲学,文学,等等)[5]。而哈佛、斯坦福等名校要求更高。相形之下,我国高校尽管有些也开设了一些针对理工科学生的文化社会科学课程,但总体而言,能够深入浅出、全面系统地阐释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文化社会课程还是太少,正式列入学生培养计划强制选修或者必修的更少。因此,高校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

另外,教师的主导作用也需要发挥,要切实达到身正学高、为人师表的作用。比如大学语文如果采取和高中一样的授课方式,恐怕不会有学生会选修或者喜欢中文课程,而理工科专业教师要重视自身职业情感和学生学习情感,要重视学生教育的动态历程,注重过程教育和个性培养。应该尝试从知识体系、研究活动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努力将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来传播。比如社会功能,就应有与之相关的科学伦理准则,以及制度文明、人类关怀、敬业进取、团队精神、实事求是等科学素质。总之,要在自然科学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寓教于学,贴近专业,贴近实际。

三、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相联系的内在可能

(一)以人为本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都明确指出要以人为本,这为新形势下开展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指引与方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内心的精神需求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围绕学生,引导学生探寻人生的终极意义。这就要求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要注重教育的文化性,树立教育的生命性、社会性价值,坚持人格化塑造、文化化建设、人性化架构,培养人格健全、具有文化素养的生命个体。

(二)全面发展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且必须是全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价值承诺,又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从更高的层次佐证了我国“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智力水平、体力水平,而且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只有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才能为社会所需求和接受。对于高校教育的片面性问题,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早就进行过批判,他指出:“毫无疑问,把传授局限于某一种技艺的研究,每一种技艺都会提高。然而,尽管这种心智的集中推进了技艺,但是被局限于该技艺的个体却因此退化了。”[6]

(三)协调发展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

协调发展和文化建设相联系就是要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结合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实际,目前存在两种不协调:第一,人与自己内心的不协调。由于实用主义等负面价值观的蔓延,大学生终日忙碌奔波而内心无所得,容易精神空虚,找不到自己的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表现在语言上则是“无聊”、“郁闷”和“烦躁”。作为高校重点和难点之一的学困生现象很大一部分可以在心灵和现实的冲突中寻找解释。第二,人与人的不协调。学生中因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导致的道德失范、争夺和冲突升级及人与人之间不和谐。如何培养大学生与人和谐共处的能力是高校德育必须关注的问题。

(四)可持续发展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

可持续发展的论述涵盖了文化环境、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比如“我们在抓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文化、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优化”,“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治理支持”,要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7]。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因为学校负责人的思路变化而变化,因为学校工作重心的转移而转移,所以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也需要坚持,需要建章立制,探索可持续的方案。

总之,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和本领直接决定了科学发展观能否得到很好的实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命运,也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只有切实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全过程,才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也才能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2]斯宾塞.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4-6.

[4]于文秀.文化教育―大学的永恒使命[N].光明日报,2008-09-24.

[5]赵婷婷,买楠楠.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6):94.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我们该确立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要通过什么样的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去完成任重而道远的素质教育,我们应为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这些都是新课程改革下的素质教育研究的主题。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经常提及的话题,如何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创新人才,这不仅是教育部门也是整个中国关心的问题,因为我中国教育似乎总是大力培养出“高分而低能”的“人才”,我国的教育也常出现因为学生无交际能力,无实践能力,无做家务能力而被社会排斥的情况。所以素质教育环境下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影响素质教育的问题在哪里?首先要说到教育的主要矛盾,那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我们能够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引发的。其次也表现在每个人的天赋是多样化的,现代化建设对于人才的需要又是多元化的,和什么有矛盾呢?就是和成长道路的单一性存在着矛盾,就是成才路单一,成长的道路也单一,是多元需求和单一道路的矛盾引发的。特别是从文化上讲,我们有上千年的文化传统,确实有重视教育的一面,但同时也有轻视技能型人才,轻能力、重学历的倾向。我们教师要培养的创新人才不就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人才吗?

那么素质教育对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又是什么呢?

第一,要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素质。创新人才的整体素质、知识和能力结构等,都要通过学习(包括主动和被动的、直接和间接的学习等)才能获得。我们如今面临的问题却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教师在指引,特别是中学生很难自己主动来学习,主动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为此学校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而学生的整体素质由学习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几个方面有机组合而成。学习素质是形成其他素质的基础和前提,学习素质已成为创新人才的重要素质。学习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学习智慧的开发。学习智慧主要体现在“爱学、会学、善学”三个方面。人的智慧无处不有,学习的智慧更是丰富多彩,重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在实践中不断的开发。

第二,具备丰富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与创造、创造力和创造发明等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创新需要具备较好的科学素质与文化素养,这也是“综合智慧”的主体。

第三,具备妥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想象智慧的有效发挥。

创造性人才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创新精神主要表现为敢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创造力则表现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的核心内容是创造性思维。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能够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知识和疑点;能够多侧面、多角度探究问题;热衷于科研和创作,处理问题时常可以另辟蹊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创造性人才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独立性,好奇心,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健全人格。

在培养创造性人才问题上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一是知识教育模式与创新教育模式的关系。传统的教育过分强调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一般专业知识的培养,是一种知识教育模式,它忽视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造个性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适应能力的培养。然而,现代科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创造和发明往往在边缘地带容易取得突破、获得成果。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特别强调的是通才教育,强调科学、人文、艺术、技术等综合素质的训练,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二是主体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关系。主体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主体性教育主要是将重点放在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上。个性教育是指承认个性,正视个性的差异。对教师而言,是重视因材施教;对学生而言,则是鼓励自主学习,发展创造性。因此,素质教育强调的不仅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的发展,而且要促进每个学生自身获得最好的效果。三是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知识是形成人的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它既包括知识的量,也包括知识的质。知识只有通过实践训练,特别是思维训练才能转化为能力。知识和能力并不等同于素质,知识需要经过自己的选择、吸收、融汇、创新才能内化为素质,而能力只是素质的一种表现形式。衡量一个人素质的高层次指标是精神境界,包括人的思想道德与对问题的认识深度。因此,学生在质与量的比较中首先要重视知识的质,进而把高质量的知识通过实践的训练内化为个体的心理品质,以实现精神的升华。四是教学、科研与实践的关系。教育应以教为主,科研为辅,以教带研,教研并举。科研实验室应向教学开放,科研成果应

进入教学环节。教学工作不仅要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更要当作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则应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中,同时,充分利用科研实验室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在教学工作中应大力倡导讨论式、启发式和研究式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在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主要途径上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推进教学改革,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坚持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并举,并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方面要进行专业方面的改革,要由强调“对口性”转向为“适应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把单一的专业教学体系改为包容文、史、哲、艺和自然科学等基础知识的综合教学体系;另一方面要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改革,要改变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分离的局面,强调综合性基础知识的教学。改变“知识继承型”和“单向灌输型”的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参与式教学,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第二,转变思想观念,确立创造教育的主旋律意识。与传统的教育观念相比,创造性教育同样强调知识的积累,但更强调不断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同样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并更强调创造力的培养。因此,素质教育必须进行从观念到实践的变革,要从民族振兴的高度来认识推进创造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第三,加强素质教育,构建开发创新潜能的知识框架。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注重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人格修炼与个性发展,其核心是培养创造性人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应克服目前普遍存在的功利导向过重、过分强调共性的弊端,并建立相应的机制,拓宽专业口径,优化教学手段,实现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化的统一、知识传播与知识选择和创新的统一。总之,素质教育应是以德育为前提条件,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中心,体育、美育、劳技教育、心理教育、创造科学和其他素质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有机整体,从而使学生受到系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技能的教育,以构建具备开发创新潜能的知识框架。

第四,改革考试制度,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考试手段应注重考核学生捕获、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既要考学生的基本知识,更要考他们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也按一定比例计入总分,以激励学生开发自身的潜能,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

第五,学以致用,营造发展创造教育的良好环境。营造发展创造教育的环境,教育者应侧重从时间和空间、硬环境和软环境等方面加以设计,关键是要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时间上,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和权利,以获得宽松的学习环境;在空间上,应积极发挥学生社团活动、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等载体的功能,为学生提供发挥特长、展示个性和创造力的舞台,使其在开放的环境下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在硬环境建设上,要积极推进以教育网络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设备现代化进程,为学生获得和运用信息资源提供先进的手段,充分拓展创造性思维,开辟创造性得以发挥的新领域;在软环境建设上,则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自由的校园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良好环境。

总之,谁赢得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下世纪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在新课程贯彻的素质教育体式下,提出培养普通人材向创造性人才的转轨,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的教育实情所致。

参考文献:

1.顾秉林《建设创新文化造就创新人才》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1)

2.何家理《对目前中学素质教育的思考》安康师专学报,1998,(1).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1.1缺乏合理的课程设置

调查发现,河南省内34所“三本”院校在培养方案的制定时,90%以上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普通本科院校区别不大,仍然以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讲授为主,虽然在课堂教学中“三本”院校的教师较普通院校的教师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环节,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这一点可以用近年来“三本”院校的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率来证明。但由于缺乏合理的课程设置,使得“三本”院校的学生踏上社会后在适应社会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竞争优势跟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相比并不明显。

1.2对大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关注度不够

当前文科类院校学术科技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些院校已意识到个性化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教学管理中,工业生产的模式影响了学校教育,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教师在学生完成学业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工作环节的角色,教师重视的是管理好自己的任务,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实施个性化教育相对较少,人的个别差异不受到重视,在教学活动实施的以创新为主题的科技活动较少。教师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关于创新方面的课程较少,关于创新和创业的讲座也较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等仍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大力加强和改进。在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感兴趣,有参与的意愿,但是往往找不到切入点,无从下手,原因多是学校缺乏长效机制,学缺乏活动载体,导致学生的创意和想法仅能停留在的思维层面,得不到落实。

1.3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水平不高

大多高校会有“科技月”举办多次科技作品展示、社会调查、科技竞赛、学术沙龙、学术探讨等活动,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深得学生的喜爱。“三本”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都能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状态,但由于对科技发展态势关注度不够高,学生创新活动体系尚不完善,除了部分活动能收到一些高质量的作品外,相当部分的创新活动水平不高。这一点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做得比较到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在“赢在校园”“大广赛”“赛扶”等活动中多次取得佳绩,充分证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参与意识。另外,2014年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迎新活动中首次组建了校友讲师团,通过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工作成就和丰富得社会实战经验,让“大一”新生透彻了解社会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和需求,给大学新生带来与书本教育不同的理念和引导,发挥校友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榜样性和示范性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2“三本”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实施的紧迫性

2.1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大学生素质教育

知识已经发展成为比原材料、资本更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因此,培养一大批能够掌握知识并且熟练运用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成了当今教育界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而社会群体中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大学生必须奠定坚实的基础和过硬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成为发展知识经济的主力军。“三本”院校的学生较普通院校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欠缺,更应该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2.2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工业经济时代,大学生要能够适应一定岗位的要求就必须具备相应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特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作岗位对知识的综合性要求越来越高,对大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将来的就业前景。当代大学生面对这种全新的需求唯有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的同时不断提高知识应用的技能,系统掌握各种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当今社会,“三本”院校的学生要在众多的毕业大军中脱颖而出,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3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国的竞争将是全方位、多元化的竞争,是高新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标志。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阶段,而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多少级优劣直接决定着一国国力的强弱,我国人力资源储量丰富,只有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才能够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只要我们充分挖掘和建立人才优势,通过高等教育造就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高智能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作为主力军,我们就可以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在我国高校审视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的模式,全面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三本”院校更应该抓住机遇,全面调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力度,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3“三本”院校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

笔者认为“三本”院校在培养学生方面,应以创新为目标,以“产业+企业+专业”的内涵建设为主线,坚持“特色性、综合性、前沿性”的教学方针,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并不断进行教学方法上的探索。突出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注重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以“大类培养、夯实基础;多向发展、专业定位;能力训练、注重素质”为培养方针,力求使学生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以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采购管理专业为例,学生除了具备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以外,更应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素质培养,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3.1市场分析能力

学生毕业后要能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消费者购买心理,分析供货商的销售心理,从而在采购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3.2团结协作能力

采购过程是一个与人协作的过程,一方面采购人员要与企业内部各部门打交道,如与财务部门打交道解决采购资金、报销等问题;与仓储部门打交道,了解库存现状及变化等。另一方面采购人员要与供应商打交道,如询价、谈判等,采购人员应处理好与供应商和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3.3语言表达能力

采购人员是用语言文字与供应商沟通的,因此,必须做到正确、清楚地表达所欲采购的各种条件,如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如果口齿不清,只会浪费时间,导致交易失败。因此采购人员的表达能力尤为重要,是采购人员必须锻炼的表达技巧。

3.4成本分析与价值分析能力

采购人员必须具有成本分析能力,会精打细算。买品质太好的商品,物虽美,但价更高,加大成本,若盲目追求“价廉”,则必须支付品质低劣的代价或伤害与其供应商的关系。因此,对于供应商的报价,要结合其提供的商品的品质、功能、服务等因素综合分析,以便买到适宜的商品。

3.5前景预测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与供求在不断变化,采购人员应根据各种产销资料及供应商的态度等方面来预测将来市场上某种商品供给情况,如商品的价格、数量等。

4“三本”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对策

4.1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

“三本”院校在制定课程体系时应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三本”院校的办学优势、灵活性和生源具体特点,探索适合“三本”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并构建有效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这是学校生存的根本,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4.2有效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举办各类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组织创业大赛、ERP沙盘模拟对抗赛、电子商务大赛等与专业相关的专业学科竞赛;组建专业科研小组或学术沙龙;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有效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创新创业能力、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等专业素养,有效地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把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非智力因素的结构是指不同成分的非智力因素的整体构成。根据非智力因素对心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以及对学习活动直接作用的程度,可将非智力因素划分三个不同层次:

第一层次,指学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它属于高层次水平,对学习具有广泛的制约作用,对学习活动具有持久的影响。

第二层次,主要是指个性心理品质,如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绪情感、性格与气质等,这些属于中间层次。它们对学习活动起着直接的影响。

第三层次,指学生的自制力、顽强性、荣誉感、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成就动机等等,它们是与学习活动有直接联系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产生具体的影响。这些因素充满活力,对学习的作用十分明显。

(二)非智力因素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素质就是学生身体的、心理的、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专业的一系列基本特点和品质的综合。学生素质的高低,主要有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因素来决定。智力因素指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心理因素主要指学生认识、信心、感情、稳定性和承受力等。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动机、兴趣、性格、情感、意志和毅力等。由此可见,缺少非智力因素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不完整的,在同龄的青少年中,智力水平的差距很小,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由非智力因素决定,譬如:学生缺乏兴趣,学习就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缺乏信心,就没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意志薄弱,抗干扰能力就差等等。尤其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课程的改变,将改变学生的学校生活,他们将发现,学校正在努力的适应着他们,而不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去适应学校。而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都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每个人的潜能,能顺利就业的目的。因此,职业学院的素质教育过程必须把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上,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才能适应于社会;才能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技能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能顺利就业,满足社会需求。

(三)非智力因素教育的作用。

1.动机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器”。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走向成功的“系统软件”。“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动因,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是由人的需要引起的。动机一旦由需要引起,个体的行为(如:吃、玩、学习、工作等)就表现出对追求某一事物或从事某一活动的兴趣。兴趣是力求认识某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对事物的感觉、喜好的情绪。对事物的爱好和兴趣,则是求知的动力,攀登科学高峰的力量源泉。兴趣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动机的发展和升华,能促进这种内在动力的持久发展。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转化为精神的需要和学习的动力。转2.性格和情感是学生不断进取的“兴奋剂”。“性格”指人在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人的性格和他的思想观点、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做什么”,说明一个人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反映了人的活动动机或对现实的态度;“怎么做”说明一个人如何去追求要得到的东西,如何去拒绝要避免的东西,反映了人的活动方式。如果一个人对现实的一种态度,在类似的情景下不断的出现,逐渐的得到巩固,并且使相应的行为方式习惯化,那么这种较稳固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动方式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就是性格。当我们对一个人的性格有了比较深切的了解,我们就可以预测到这个人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将会做什么和怎么做。“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们的需要与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情感是对事物的一种好恶的倾向,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不同,人对客观事物便抱着不同的好恶态度,产生不同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积极的态度,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如愉快、满意、喜爱等等。反之,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或与人的需要相抵触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消极的态度,使人产生一种否定的情感,如嫌恶、愤怒、憎恨等等。教育的对象是人,每个人都有它自己的性格和情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包含教师要通过语言和情感的引导,使学生之一主体能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要在一个温馨的、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由此可见,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根据学生性格特征、情感变化、培养目标、学生需求和社会需要来有的放矢的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3.意志和毅力使学生成才的“持久剂”和“自制剂”。“意志”是人为了使羡慕得在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毅力”是指坚强持久的意志,它是一个人不断进取的心理品质。意志过程的特点有明确的目的性。意志以随意运动为基础,随意运动受意志的支配,运动过程中,体现毅力的强弱,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意志力大毅力强的学生在实现某种计划和目的是常常表现为满腔热情、信心百倍、勇往直前,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英勇气概。意志力小毅力弱的学生在实现某种计划和目的是常常表现为缺乏坚定的信心、畏缩不前、自暴自弃、怕困难、半途而废的心理障碍。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根据学生的特征、意志毅力的不同、生活目的不同等设计适合不同学生的各种活动来磨练其意志和锻炼其毅力,使他们乐于学习和敢于战胜各种困难实现不同的目的。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作风制度模式系统

素质教育在党“十五大”精神推动下,已在全国和各地实施和发展,深受社会、家庭、学校和师生的欢迎。怎样才能保证素质教育顺利实施和发展,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宽进严出”,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宜从教学管理模式入手,狠抓教师、学生、行政人员的学习、工作实效性,加强学校的全程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

一.树立良好领导作风,加强教学全程管理

良好的领导作风,是学校办学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学校的行政领导必须做到“爱、破、耐、严、公、恒”六个字。爱,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尊重师生,乐于接近,动之以情,关心师生的生活;破,就是破除官僚、唯我独尊、家长式领导方法;公,就是处事公正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赏罚分明;严,大胆管理,严而有格,实事求是,一丝不苟;耐,就是对师生的思想工作要有耐心,应采取循循善诱,启发自觉,采取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方法:恒,就是促进转化,推动革新,持之以恒,稳步奋进。治校之道,除了靠这套从实际出发的管理规章外,还应提高自身的素养,做到“以言号其令,以本立其信,以德建其成,以诚取其情”。

同时,学校领导还必须练好内功,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具体做法有:

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求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实际,科学地编制教学工作计划,对每学期各学科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目的和要求、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的前后内在联系等都心中有数,做到教学目标准确,教学进度适当,具体措施扎实。

2.认真实施教学指导。对教师不仅要压担子,还要出点子、教法子,实行“三分析、五指导”。即开学初的教与学的状况分析,期中期末的质量分析,考试后的情况分析;制定教学计划指导,课堂教学艺术指导,教研活动指导,资料信息指导,会议指导。开展“两课一讲一交流”活动,即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听课、评课、举办教育理论专题讲座、组织教与学的经验交流。

3.认真进行教学检查。检查要做到四个字:一是“常”字,即常抓不懈,不一曝而十寒,把定期检查和平时的随机检查常规教学及教育任务结合起来;二是“严”字,即严格按照教育教学的常规要求办事,不敷衍了事;三是“细”字,即踏实细致,“下马观花”;四是“导”字,即积极引导,改进工作。

4.认真开展教学考评。教学考评能鞭策和鼓励教师努力搞好教学工作,同时又是执行奖惩制度的重要依据,其过程是:听汇报,看资料,查实绩,议得失,评优劣,树典型。

5.认真搞好教学总结。通过总结,力求找出教学规律,并按照规律办事。同时又可以吸取经验教训,扬长避短,使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可采取“四结合,四体现”的办法:时间上,平时小结与期末总结相结合,体现经常性;形式上,口头小结与书面总结相结会,体现灵活性;类型上,专题总结与综合性的总结相结合,体现多样性;人员上,领导总结与师生总结相结合,体现民主性.

二.改革用人制度,发挥各自特长

彻底改革用人制度,招聘自愿加入的教育行家。进入学校的教师,学校应进行全面摸底和考查,掌握教师的实际文化素质和专长,通盘考查,合理安排,要求每个教师除教好主课外,还应负责指导好1-2门充分发展学生独特才能的活动课程。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研究教材,大胆改革,勇于探索素质教育规律,造就一班思维敏捷,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一个教师,要使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各自专长,校长就应认人为贤,因材善用,秉公行事,根据每个教师的特长和爱好,合理分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各人专长.只要校长能以身作则,一视同仁,教师就会敢于吃苦,乐于奉献。

三.革新陈旧教学模式,推行全新教学体系

打破传统模式,推行全新教育教学体系就要求学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开发学生智力,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改革课堂结构,革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体制。实现“四个转变”,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客体教育为主体教育;变继承教育为创新教育;变君子教育为动手实践教育。

在教育教学方法上,鼓励教师不要默守成规,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根据学生个性和特长,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特长,彻底废除用单纯的考分衡量学生的标准。全面开发学生智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发展他们的专长和技能.使学校成为不求人人升学.只求个个成材的摇篮。学校应设立教育科研奖、教改实验奖、教学效果奖和学生技能奖。使每个教师积极投身于教改实验中,发挥创造性思维,走实干兴校和科研兴校之路,争做素质教育行家。

四.完善育人领导系统,实施育人工作措施

学校要始终把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放在首位,建立和完善育人工作领导系统,形成合力网络。

1.校长挂帅,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由学校政教处主任具体负责;

2.建立完善由分管德育副校长牵头,政教处、团委、学生会合署办公,年段长、班主任、值周教师、保卫人员、住校生管理人员协调一致,通力合作的纵向育人体制;

3.形成分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研室、教研组、科任教师的横向育人体制。纵向育人体制在合力网络中的作用是:从学生一跨进校门起,不管是学习或生活,课内或课外,住校或不住校,都有人负责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作育人的工作。横向育人体制在合力网络中的作用是:从横向调动各学科育人的活动,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全体教职工从校长到工人都是教育工作者,人员落实到位,组织落到实处,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会。每周一次校长办公会和行政例会,每周一次班主任会,专题研究育人问题。学期有计划,月月有安排、有检查、有评比,任务落到实处,促使全方位育人合力的形成.

4.围绕育人目标,在操作上,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形成育人合力.

管理育人的措施。首先,建立良好的育人管理体制,“校长负责、总支保证、分层管理、责任包干、民主监护”,制定完整的育人管理条例。第二,加强育人队伍的建设管理,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和有特色的教师,形成教艺精湛、师德高尚、团结向上的教师育人集体。强化教学管理,努力提高业务素质、教学技能、教学艺术水平与教学科研水平。如“老带新、新促老”,拜师结对活动;开展“校教坛新秀评选”和“青年教师献课活动”,承担市、地学校的育人科研课题,“创建优秀班集体的科研活动”。第三,狠抓常规,建设好“三风”,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努力形成“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校风;“敬业、爱生、精湛、广博”的教风;“活泼、文明、刻苦、向上”的学风。

教书育人的措施。首先,坚持开展以“三心两爱”和无私奉献精神为重点的育人道德教育,提高育人意识和育人思想水平。“三心”是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两爱”是爱事业、爱学生,要求教师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个性心理品质以及行为习惯去感染、去影响教育人,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第二,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还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具体做法有:一是党、团组织生活和政治学习中要经常强调。在备课的检查和多种考评,如年度考核、晋级和职称考评,各级先进的考评都必须考查其育人的方面。二是教学中以学科渗透德育为主,寓教育于课堂内外。三是每年都进行教书育人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服务育人措施。首先,全校教职工应牢固树立服务育人思想,特别是总务处、后勤组、生管组、教务处、政教处的同志更要直接为学生服务,给学生,特别是寄宿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最佳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公共财物、节约水电的良好习惯、以及关心公共服务的思想品德教育。第二,从硬件上,努力优化育人环境。加快校园的总体规划建设、绿化工程及现代化教学器材、设备的添置,形成具有绿化、香化、美化的育人环境。

五.实行全新量化管理,健全科学管理模式

学校应实行全新的科学量化管理。学校从教师到学生,从教学到后勤,事无巨细,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全部进行量化打分,形成布置——监督——反馈的运行机制。通过《目标管理实施细则》,为各处室、各年段、各教研组、各班以及全体教职工定岗、定责、定量、定奖惩,并实行校、班、组学生三级管理,建立每周每天管理到位,检查过硬,落实奖惩目标,考核奖惩制度,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管理体系,充分体现了“求实与创新”、“竞争与合作”的两大结合。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在教学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应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这包括教学心理和计算机教学环境的营造,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欢迎学生与自己争论,要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个学生提出了与教师截然不同的见解,教师不应只是简单地否定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审视其观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做可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进行独立学习及创新的自信心,使其创新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创设创新教育的大环境,使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计算机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发展的最新动态并把它及时地反映在平时的教学之中,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其教学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将计算机巧妙地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的教育环境。如在校内组织网页制作比赛,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并将优秀作品在网络上交流。这不仅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还可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氛围。

三、激发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因此计算机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1、目标激学:目标是一人奋斗的归宿,只有目标明确才会争取目标的实现。针对实际确立目标,激励学生拼搏进取,自觉地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懈地努力追求。于是我采用远景目标与近景目标相结合的方法:远景,告诉学生社会的变革,计算机将逐步成为全社会使用的工具,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使用计算机,让学生从认识上领悟学习计算机的迫切性。近景,上课伊始,展示目标,在课堂上不断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投入参加学习,激发进取心。

2、竞赛激学:争强好胜,学生对竞赛性的活动很乐意参加,因此,对于汉字输入练习这一节,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针对这一现象,利用好恰当的契机,组织一次汉字录入竞赛,测试软件进行竞赛,人人上机,看谁的速度快,这样一来,你追我赶,促进了键盘操作及汉字录入的熟练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敢于冒险挑战的精神。

(二)、灵活结合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计算机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大胆进行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重组教材激发兴趣。

学生对于趣味性的知识较为敏感,所以,根据学生这一阶段的年龄心

理特征,开设的计算机课就以指法练习以及益智教学游戏这些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知识为主要内容。这样做,不仅符合儿童现阶段的认知结构,以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赋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养动手操作及发展自我的能力。为此,我用画图、“扫雷”、“纸牌”、“连连看”等益智教学游戏,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机操作课中,我通过学校的双向控制系统,将高年级学生的电脑作品制成小电影、配上优雅的音乐在教室里播放,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问这问那,我都一一给他们解答,并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学,就一定能成功。于是就开始手把手耐心给他们讲解画图的有关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对电脑已不陌生了,我就带着他们进入Windows 的“画图”。在画图纸上进行画点、画线、画图形等操作,使得抽象和枯燥的讲解变的形象有趣。经过操作训练,学生们学会了许多工具和菜单的使用。通过复制、剪切、粘贴和

移动,学会了画《春游》、《未来世界》、《我们的校园》、《美丽的家园》等作品,互相欣赏,直到下课,同学们仍然余兴未尽,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久久不愿离去。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作品做好了,如何输入汉字给自己的画取名或将自己的大名也写在画上呢?这时让学生认识键盘,用键盘练习卡一遍又一遍的练习,同学们终于能找到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汉字也会输了,我又指导学生构思新的作品,给自己的画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写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同学们非常高兴。对自己的创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2、针对学情化繁为简。

给四年级上计算机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学生键盘上的字母不认识,更谈不上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实践,我把有趣味性的内容、图形编制成动画,配上音乐设计成新颖的课件,让学生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或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显著。

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一课时,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先读一些少年电脑报上的科幻文章吸引他们,再讲计算机的神奇功能,吸引学生。接下来就开始讲计算机的组成了。首先提问:人是怎样处理问题的?然后在黑板上写“2 + 3 =?”这道题,你是通过什么知道的呢?我又读“2加3等于几?”,你又是怎样知道的呢?告诉学生:1.通过自己的耳朵、眼睛将信息输入给大脑;2.通过自己记忆的知识,经过大脑运算;3.通过手写出答案或用口回答。同样计算机也是这样工作的。这时马上有学生举手问计算机的耳朵、眼睛、大脑、手和口是什么呢?我告诉学生:计算机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用键盘和鼠标把信息输到计算机内,这两个部件就是我们说的耳朵和眼睛。大脑就是记忆运算部件,也就是我们看见的那个形状象箱子一样的东西,它叫主机。最后的运算结果就通过显示器(形状象电视机)和打印机显示出来,这就是电脑的手和口。经过这么一讲,学生明白了,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显示器和打印机五个部分组成的。接着讲:主机内部除了有运算器外,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一个“心脏”中文名字叫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CPU。形象的类比,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很快都学会了。

3、教学方法生动灵活。

小学生天真活泼、好奇、顽皮好动,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如果仅仅凭口头上讲授计算机知识,显得比较枯燥,学生会没有兴趣,课堂效果肯定不理想,必须要采取用特殊的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给五年级上《浏览我的电脑》一课时,不是单纯讲解,而是侧重于画各种各样有趣的图形。在上课前,我首先用教学光盘将我的电脑中抽象的内容形象地表现出来。上课时通过双向控制系统在计算机上进行演示。这种由静变动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清楚,易于控制进度、重点的地方可以反复演示方法,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观察“我的电脑”中的内容,我又让学生看着屏幕上的演示,反复练习,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排除了心理障碍,大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上机时,我又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给他们多一些求知的欲望,多一些学习的兴趣,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由于我有了这种新理念、新意识,学生们平时就主动积累了大量的操作题。 4、精讲多练加深印象

精讲多练就是多一些上机操作的时间。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多

练习,学生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例如:我在“文字编辑”练习时,采用了使用多种文字编辑练习软件的功能对比,使学生对word2000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为了增强课堂效果,在教学中,先熟悉word工具,再熟悉软件。接着就进行文字录入比赛,使他们在玩中练,练中学,学玩结合。由于学校计算机数量有限,上课时不能保证一人一机,于是我们就让机房全天向学生开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充足的练习机会。同时,为了给学生们一种信心,在课堂上及时公布学生成绩,并鼓励操作成绩不理想的人,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了愿意学,主动去学。根据这一情况,我又趁热打铁,及时总结他们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性和速度不够,不能盲打等是他们失败的主要原因。进入指法综合练习后,我提出了操作要求和技巧,许多同学自己“挑战”,课堂学习氛围即活跃又充满竞争性。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 课堂教学 理论与实践 人文素质

前言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理论与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文素质的不断提高作为重中之重,也是新时期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的双重任务。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培养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人文素质培养是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展视角下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发展的新方向进行研究,希望对推动中职计算机教学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培养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1.以理论教学奠定计算机教学的根本基础

理论教学是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基础,也是对学生进行根本了解的重要过程。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探究意识的培养往往是对学生理论基础进行渗透,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理论教学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为学生实践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中职计算机教学进行有效开展的有效环节所在,也是对学生问题意识以及自主解决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的关键。对此可以让学生从理论出发探究实践活动创新过程,从这一方面也能够充分体现中职计算机理论教学中理论教学所存在的重要意义。

2.以实践活动践行问题所在,提高学生自身能力

实践教学是对学生自身操作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的重要教学步骤,从实践教学中检验理论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且将理论教学基础进行有效运用,从而使得学生对理论基础进行不断夯实。这是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以实践教学为根本出发点,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实践运用,使得学生对理论教学实践进行创新探索,逐步形成探索意识。这是中职计算机教学所存在的根本价值,也是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效检验的具体方法,在教学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

3.两者相互融合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意识

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对学生自身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的有效形成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的双重任务在于学生计算机能力有效培养以及人文素质的有效提高。然而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正是前者不断提高的关键,也是学生自身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意识进行有效培养的核心。以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促进学生自身能力不断发展,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教学对自身的影响作用,同时面对理论以实践教学所存在的不足,能够积极提出自身的意见,并且对其解决方式进行有效探索,推动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二、人文素质培养是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学生通过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对其自身素质进行有效培养

人文素质是中职教育中较为重要的基础环节,是对学生专业能力进行有效培养的关键。而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有效培养则是将学生自身专业能力不断提高的关键。中职计算机教学重点在于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运用能力进行有效培养,进而使得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够清楚认识到理论知识存在的不足。使得计算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为学生自身专业发展所服务,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对学生自身素质进行充分培养,使得学生能够从计算机教学中认识到自身专业能力形成所存在的不足,使其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得到同步提高。

2.突破传统使得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教学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的双重任务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与人文教育两个方面,通过教学将学生人文素质进行有效培养,从而实现对其自身专业能力以及专业素养更好的提高。这是当即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开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新时期中职教育所提出的重要教育路线。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从中将人文教育与之相融合,从而达到对学生素质形成全面培养的发展局面。而计算机教学则是将其进一步体现的重要课程之一,这是中职计算机教学突破传统束缚的重要体现,也是中职教育有效性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形式。

3.以计算机课程教学为主体,渗透中职人文素质教育

中职教育中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已经成为教育活动开展的核心所在,人文素质注重对学生人文意识的有效培养过程,使得学生从意识上对专业人文素质进行基本培养,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使得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感受到自身专业素质的基本现状,激发学生自身的人文情怀,正确认识专业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这是中职计算机教学双重任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计算机课程有效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是计算机教育不断形成发展的关键,而以课程教学内容为主体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所产生的积极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4.以人文素质教育带动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教学发展

人文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学生自身道德意识以及人文观念形成过程,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有效渗透,使得学生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及认识方向发生质的转变。从而促使学生参与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断增加,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过程也会变得更加充分。这是中职教育对于学生教学效率逐步提高的重要表现,也会使得学生自身探索能力以及问题意识得到更好地培养。将学生对自身道德意识以及专业精神的有效梳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时展视角下中职教育中计算机课程发展的新方向

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计算机课程发展,优化人文素质培养方向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是新时期课程发展的重要方向,以理论文基础对课程自身教学内容进行不断优化,使得课程教学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为课程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实践教学活动对课程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科学实践,对其理论进行有效的检验,最终实现课程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这是课程教学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依据,从中将人文素质进行有效渗透,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与运用的同时对其人文精神进行有效塑造,为其发展方向保持高度的准确性提供全面支持。这是新时期中职计算机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所在,也是将其双重任务有效完成的关键。

2.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促使计算机教育发展途径逐步拓宽

人文素质教育是中职计算机教学开展的基础,从发展角度而言计算机教学重心在于对其理论知识进行有效运用,进而实现学生对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以此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而人文素质教育则是学生能力提高的根本“保障性”因素,人文素质教育在于对学生自身内涵以及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培养,突出自身专业能力特点,进而使得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这是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也是计算机教学有效性不断提高的根本体现,带动发展道路不断拓宽。

3.结合教学实际开展计算机人文教育,实现“双重任务”统一完成

人文素质教育核心在于自身素质以及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人文渗透,使得学生的社会价值以及人生价值观得到初步形成,引导学生基本道德以及内心发展方向保持高度的正确。通过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对学生教学效果进行有效提高,使得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令学生自身人文素养得到广泛培育,实现中职计算机教学“双重任务”的统一完成,教育价值以及教学效果不断地提高。这是当今中职计算机教学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学生能力实现全面培养的重要依据。

4.更新传统实现创新,对中职计算机教学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对于传统教学观念进行有效创新,将人文教育与计算机教学相互融合发展,促使学生能力以及自身人文素质得到全面发展。这是新时期赋予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双重任务,而人文素质的有效培养则需要对其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优化,将其针对性进行不断体现。而教学发展则需要以人文素质教育开展为根本,树立人文教学观念,使得计算机教学对学生能力以及素质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计算机传统教学思想逐步走向创新道路。教学过程走科学发展道路,进而让中职计算机教学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结论:

学生自身能力以及人文素质培养过程统一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中职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其双重任务所在。通过对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带动学生人文素质不断提高与发展的趋势,推动中职计算机教学“全面化”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1物理教育的科学内涵

物理教育根据开展教育的方式不同分为广义上的物理教育和狭义上的物理教育,广义上的物理教育将学校的物理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的结合到一起。而狭义的物理教育仅只在学校内部所开展的物理教育。教学实践表明,物理教育的科学内涵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物理教育是一门科学。物理学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与进步,物理学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重要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被社会所普遍认可的以实验为基础的至关重要的自然学科、基础学科。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道路上,物理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将继续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第二,物理教育是一门智能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物理教育已经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体系。在这种思想体系的作用下,物理教育对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在化学、生物,乃至经济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们有50%左右的人接受过不同程度的物理教育。由此可见,物理教育中所蕴含的智能性因素被其他领域内的学者所充分吸收和利用,并为促进其他领域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2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

物理教育对促进其他学科领域的发展以及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社会文明的进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物理教育的深入发展,物理教育对培养科学素质人才的重要性也在进一步的凸显出来,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与人文科学素质教育和创新科学素质教育的关系上。在物理教育开展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文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与理论体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培养目标。人文素质教育作为物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在物理教育的开展过程中要将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融入其中。为此在开展物理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努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科学文化素质,努力使教师的思想观念与知识储备与时展相协调,只有教师自身能力素质的不断提高,才能将更加丰富、充实、正确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从教师哪里获得正确的信息和经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阶段我国物理教育的开展主要局限于课程教育,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关注程度与培养能力严重不够,为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教育突破口,在传递基础知识的同时对科学家人文素养的形成加以培养,通过这一渠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素质教育相同,创新素质教育也是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物理教学中创新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为培养目标。创新思想的形成过程便是人们不断摸索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只有对原有陈旧、传统的思想加以摒弃,才能够实现思想与观念的创新。才能够在物理教学中通过思想的不断创新,实现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

3通过物理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首先,将教材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学生的素质。依赖物理教材中的素质教育元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学习潜能的开发教材不仅是理论和知识的结合体,同时也是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及促进其个性发展的载体。物理教材渗透有许多科学素质教育元素,在物理教育中,利用这些元素可以促进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发展。例如,通过将教材中与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关发展信息相结合,从而推进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充分发挥教材中图表的作用,使枯燥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除教科书以外,还可以利用校本课程的个性的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其次,优化物理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研究表明,物理教学情境与教师考察知识的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显然,基于尊重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考虑,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对物理情境进行优化是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比如,通过“诱导-引导-疏导”,通过对物理环境的改善,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科学素质的教育目的。诱导是指通过发掘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探求科学知识和参与实验活动成为学生的需求;引导是指教师根据物理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主动去接近知识,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以达到自我开拓、自我提升的目的;疏导是指学生在学习或者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是受到挫折时,教师要及时地解答疑惑,疏通障碍,教给学生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物理教学方法的改进与优化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理论;形成;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教育改革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关键,也是一场思想观念和社会实践的深刻变革[1]。相信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必定会为教育理论提供更多的经验,使之更加丰富和发展。素质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素质教育概念的孕育阶段

学生负担过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状况,在“”前就普遍存在[2]。早在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的《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中,既指出了学生负担过重的种种现象,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1964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批发的教育部党组《关于克服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报告》中指出,近来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现象有所发展,有些情况相当严重。

学生负担过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问题,曾受到主席的重视。尤其是1957年2月27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所提出的“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对教育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3]。在此期间,尽管尚未形成素质教育的概念,但促进学生全面而生动、活泼地发展的理念已明确提了出来。

二、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阶段

据考证,“素质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教育研究》1982年第10期中的《德育过程的阶段说》一文 ,作者是冷冉。冷冉先生是我国“情知学派”的代表人物,对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贡献是:在我国第一次提出将情感纳入学校尤其是基础教育的目标体系,率先提出学校德育的阶段连续理论,最早地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在《德育过程的阶段说》一文中,“素质教育”是指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虽然与现在的“素质教育”的含义有一定的出入,但毕竟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一重要名词。

1985年,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讨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时,曾用过“素质教育”这个名词。1987年,《贵州学院学报》第2期发表了题为《人才素质与素质教育》的文章,这是报刊杂志的标题中最早正式出现“素质教育”一词。此后,素质教育逐渐成为专门研究问题,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尽管当时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还不完善,但在素质教育问题的探讨上无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1985年5月27日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86年4月12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这就从方针、政策和法规的角度,确认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为构建素质教育理论奠定了基础,也为实施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4]。

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政策理念,已经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增强了“素质教育”的合法性地位,坚定我国政府、学校与社会实施素质教育的意志与信念,扩大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关注与讨论范围,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发展。

三、素质教育理论的深入探讨和积极推进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广泛而深入地展开。1990—1992年,专门探讨素质教育的文章明显增多。1995年起,有关素质教育方面的文章可谓铺天盖地。素质教育专题研讨不断出现[1-4]。在素质教育的实践推广阶段,广大专家学者参与的理论讨论,加速了决策层推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1994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中央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总结讲话中指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在政策上,最早涉及“素质教育”的文件有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一次使用“素质教育”概念的文件是1994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_“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1997年10月,原国家教委制定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8年2月,又提出《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意见》。199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6月,作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进行了部署。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2006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阶段。

素质教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以1997年“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为标志。会议对素质教育实践进行了全面总结,并作了具有实质性深化的全面部署。会后,教育主管部门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在政策上注意抓住素质教育实施中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加大行政干预的力度,击破难点、理顺关系、突出统筹。各地开始探索建立素质教育的有效的导向机制、有力的制约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和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

从总体上看,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7年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三份文件,构成了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的基本框架[3-4]。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是指导20世纪90年代乃至21世纪初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蓝图及纲领性文件。全文提及“素质”一词达20余次,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素质教育”,但却从政策层面上肯定和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纲要》的明确导向,把素质教育的探讨推向了高潮,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念上升为国家教育决策的指导思想。教育主管部门在《纲要》的指导下,陆续在文件中表达了对素质教育的肯定态度:强调它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确定它在基础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引导素质教育改革实践从个别学校向区域整体推进。

《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阐述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阐释了素质教育的含义和特征,并就薄弱学校建设、课程体系、督导评估体系、考试评价改革、升学考试制度改革、改进德育工作、校长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意见》的颁发,标志着素质教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指导21世纪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也由此成为国家近年来最重要的素质教育政策。《决定》第一次界定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它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还第一次指出素质教育政策的重点,把“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表明教学整体改革已经成为教育资源新的增长点。《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决定》中关于素质教育的界定,吸收了十多年来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明确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为贯彻国家一系列有关素质教育的政策,各地相继出台了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政策,为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发挥了很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萃英.试论素质教育的开放性[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2,(6):54-56

2.黄成权.素质教育概念泛化的影响[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1):89-90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素质教育 教学

1. 素质教育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从1993年的中小学教育“转轨”到1999年的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再到2000年的大规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这些教育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贯彻应用素质教育理论,首先要处理好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教育创新与教育传承之间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种条件的支持,也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逐步深入地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使学生形成最佳的素质结构为目标。《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规范。在此意义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已成为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的指导性文献。素质教育标明了一种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明确了教育发展的方向。大学英语教学必然要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导下稳步开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特殊内涵也要求我们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放到战略的高度,用科学的认识指导科学的素质教育实践。

2. 素质教育理论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可行性

从战略的高度看素质教育,就可以回答一些从技术的、观念的甚至体制的层面上难以回答的问题。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认识个体差异性,而个体的差异属性,决定了教育和教学方法必然要因材施教。大学生在外语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对语言本身和语言学习的认识,对目标语文化的态度,语言学习动机、方法、能力和策略,学习者的性格取向、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等。加之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和背景,入学前学习英语的不同经历,语言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各种语言技能也可能发展不均衡。这就需要认真分析学生在外语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和需要,从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理念的角度,透视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探索素质教育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作用。

3. 素质教育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途径

3.1应用先进教育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应该是包括大学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应建立健全符合各高等院校特征的教育目标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与师资模式、实践模式和素质测评模式。素质教育是教育的理想,实现这样的教育需要优良的教育设施设备、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政府的投入和法律的保障,也需要先进思想理念的指导和引领。

3.2正确应用好教材,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文化水平。

“语言本身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外壳,一种载体。外壳要包着一个东西,载体要载着一个内容,工具要为一定的内容服务,是一种形式。……语言的内涵是知识与文化,而语言是不能离开知识与文化的”,(刘润清,1999)《综合教程》课文的选材充分顾及到了这点,教材内容是原汁原味、地道真实(original and authentic)的文章,在内容上具有知识性、思想性、人文性和教育性,在内容的编排组织上具有工具性。正副课文皆是通过精心挑选的文情并茂的佳作。不仅语言规范,且富有文采,引人入胜,给人以启迪。(李荫华,2001)《综合教程》第一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成长”(growing up),正课文为“writing for myself”,选自于获美国1982年普利策(pulitzer prize)文学奖的著名小说“growing up”。这篇文章在不经意之中触及读者的心灵,在思想上引起触动。写作是学生既害怕但又不得不做的事,作者在“为老师而写”转为“为自己而写”的整个思想所经历的过程中,领略到了成功的喜悦,实现了一次“成长”。这给当今的大学生们一个生动的启

示。这些课文处处充满了人情味,与现实生活非常接近,读起来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每学完一课都有一种新的感受。整个教材包罗万象,不仅有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而且强调了社会知识和科普知识,充满了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的生活,具备了“五性”。

3.3应用先进教育技术,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在国外,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经过8年的研究为教育技术确定了如下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主要以90年代兴起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取代教师的部分授课时间,实行学生利用多媒体自主学习和教师检查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高效快捷、生动有趣、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

4. 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是为了课程的发展,而根本目的是为了一定区域的人的发展。因此,课程专家们应该立足本国、本地区的民族文化传统与课程发展历史,并在积极借鉴域外课程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构建适合自己国情的课程命题及理论体系,着力提升课程实践的科学化水平。初级阶段的素质教育,要继承我国传统课程中的精髓,借鉴域外的、先进的、适合我国国情和民族文化的课程经验,逐步地、与时俱进地改造我国的传统课程;而不是完全吸收国外的现成经验,另起炉灶重新建设新课程。

总之,素质教育理论必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人文和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和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和信息,而且也启迪学生思考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将思想品德教育寓于语言知识学习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接受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思想素质。

大学教师将素质教育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博采众长,又具有创新,既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精神,也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学到知识,同时也能受到启迪,领悟到人生的一些真谛,使教师和学生都受益非浅。

参考文献:

[1]李荫华.继承,借鉴与创新——关于《大学英语)(全新版)系列教材的编写[j].外语界,2001,(5).

[2]夏纪梅.“五性”与“五法’的综合体现——试评《大学英语》(全新版)[j].外语界,2002,(4).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11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的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优化大学生素质结构,不断改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切实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是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一、大学生素质结构及其现状

大学生素质结构是指大学生各种属性的综合,是由多方面构成的整体,其内在要素和层次结构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功能联系,并且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对大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和促进作用。当代大学生素质结构主要应该由思想道德素质、文化和专业素贡,身心素质、创新素质等四部分组成。在整个大学生素质结构中,思想道德索质是大学生素质的灵魂,文化与业务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前提和基础,身心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保障,创新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核心,是各素质的提高和升华。

当代大学生把全面提高素质作为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的客观需要,注重思想修养,热爱知识学习,重视能力锻炼,呈现出积极向上锐意进取、渴望成材、立志有所作为等特点。但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大学生素质结构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酐一是大学生素质结构发展不平衡。从总体上看,目前大学生素质的结构呈阶梯型,即知识结构强于能力结构,能力结构强于文化结构,文化结构强于品德结构,品德结构叉强于心理结构。二是大学生素质结构内容发展不全面。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内容无论从横向还是从纵向来说都十分广泛,但从目前大学生素质内容的发展来看,既存在着片面性,又存在着肤浅性。比如,有高度的政治热情,却缺乏基本的政治修养;有改革的思想,缺乏创新的意识;有求知的欲望,缺乏刻苦的精神;有自立的要求,缺乏自律的能力;如此等等。三是大学生素质水平发展程度不高。一名大学生的政治水平、思想水平、道德水平、业务水平达到什么程度,反映出其素质达到什么高度。目前大学生的素质发展程度较过去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远远没有达到时代和形势所要求的高水平,特别是在认识水平、知识水平、修养水平、创造水平等方面,都还处在中低程度上。

二、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大学生索质结构的各个方面构成一个系统,要同步协调发展,必须综合提高,这就是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的过程。具体来讲,即紧扣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教育的重点,根据大学生已有的自然素质和知识基础,对教育内容和方式进行精心选择和组织安排,使教育系统性强、逻辑层次清晰、梯度适宜和有新鲜感,起到补充、健全、完善、拓展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素质和能力的作用,以实现大学生素质结构诸要素功能的最大发挥千诸要素间的最佳配合,争取大学生素质结构整体功能的充分发挥。

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具有明显特征:一是既有自觉性,又具有受教育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保证其主动接受教育;保证学生有受教育的条件与机会,也能促进其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二是既有共性,又具有个性,在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过程中,共性发展,有利于个体素质的提高;个性的提高,也自然有利于全体索质的发展。三是既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这就要求必须把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全面推进。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和证明其合理性、可行性。

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这项工程,使之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其中高校教学活动就是关键内容之一,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保证其原有历史功能的基础上,要在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挥其作为个体的创造性、自由全面地实现自身价值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注意提高大学生团结合作、协调发展、良性竞争等能力,要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能力并使之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先导,但这些恰恰是我国当前教育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与此同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还存在着教学方法上的灌输式、教学手段上的应试化、教学内容上的狭隘性等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绝不能停留在—般的道德和知识灌输的层面上,应重视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自我塑造能力,认识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对其自身的精神起支撑作用,还渗透于其他各项素质之中,并起统帅作用。思想政治理论的各门课程虽然具有层次性和相对独立性,但作为系统课程都必须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作为首要任务。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战场作用,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发展起主导、政治保证和促进作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充分发挥在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中的导向作用,并且主动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有效地结合大学生素质结构优化,更好地服务于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思路

在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循渐进,要充分尊重历史上形成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合理成果和一般规律;但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观念、方式、内容、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也成为了当务之急

1.切实转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观念

教育教学改革中,观念转变是关键。相对思想政治理论而言,教育观念的转变就是从教育单一政治功能向教育政治与知识功能相结合的转变,就是从单纯地灌输式教育向有效灌输与启发引导相结合的转变,就是从教师主体教育向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转变,就是从单纯地说理教育向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转变,就是从单纯地应试教育手段向综合素质形成和考核的转变,等等。

2.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素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在传授知识、巩固政治功能地位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以及创造等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学校和教师双方的共同努力。一是要强化当代教育理念,树立素质革新的整体观念,形成以学生学习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观;二是要有全面而完整的知识,教师要重视终身学习,与学生一起学会学习,构建充实、稳固、全面的知识结构体系,不断加强理解、领悟、解决实际问题的业务素质;三是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诸如热爱本职、教书育人、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等等。

3.确立价值目标,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着重解决教学实效性的问题,通过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改革,开展系统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活动,使当代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注意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理解社会,培养其解决实际新问题、新情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其自我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并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效果考评体系,从而使各项教学活动真正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和人性化。

4.坚持民主化道路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当代教育体系中民主化的趋势已越来越强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面对社会生活的民主化过程和教育教学的民主趋势,也要从总体上尝试朝这个方向发展。教育民主化的重要体现就是肯定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要走民主化的道路,就要改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中的被动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和发展;作为教学关键地位的教育者,要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探讨,扩大共同自由探索的空间要强调的是,这种民主化,不是自由主义,不是放任自流。

5.切实抓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实践教学

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离不开理论知识的传授。但联系丰富的社会生活开展实践教学,却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价值目标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涉及到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但归根到底要围绕增进其教学质量和效果来进行。只有抓好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才能为其他教学环节提供广阔的平台和合理的凝聚点,才能使师生的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连结,从而赋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以更大的活力。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12篇

论文关键词: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乃至各个方面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正在推动这个社会进入一个完全信息化的时代。同样,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更是使人们对传统教育思想有了更多的新的认识。今年来许多国家都从各国的国情出发,开展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为适应科学技术信息化和综合化的趋势,进行了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适应新五年规划中科学技术、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此,我想谈一下自己对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简单认识。

一、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素质教育

教育作为传递人类文化遗产和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一方面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膨胀、经济增长、科技进步、文化变迁、地域差异等都会对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当代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观念、新理论层出不穷,它不仅对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对我们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促进了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思想讲究的是一种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教师讲、学生听,以考试成绩定学生的优劣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学而优则士”考试成绩决定一切,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它所带来的“高分低能”等弊端是人所共知的。正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代教育思想明确提出了“以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的观点,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教育的宗旨。

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

1、教育的全体性

现代教育史面向全体教育者的教育。这主要包括两个反面的内容:一是必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二是使每个学生在社会所需求的基本素质方面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免费论文下载。

2、教育的主题性

主体性事现代教育的技术和灵魂。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它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尊重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人格的价值和独特的品质,三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教育的发展性,

发展性的内涵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科研、潜能和个性的发展;二是要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创造各种条件引发学生创造力和潜能的开发,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他天赋所及的领域,充分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应试教育最为人们所批评的一个突出的发面就是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而素质教育就是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促进条件。

目前,“合格加特长”以成为一种公认的素质教育模式,它的理论依据就是MI(multi --intelligerce)理论,即多重智力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的智力包括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即创造新成果的潜力。每个人都至少有7中智力:语言符号智力、数理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人际关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这七种基本智力既彼此联系,又相对独立,每个正常的人都拥有这七种智力,但每个人的优势智力各不相同,因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一个人是否聪明,而在于他在哪方面聪明。因此,教育者要首先发现学生的优势智力然后采取多种措施去发展他它强化它。这需要教师做到,“以学为本、以学行教”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习方法,引导思维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加强训练。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生,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某方面哪怕极小方面的特长生,

4、教育的全面性,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受教育者必须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即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三方面的素质应当全面发展;二是教育主要是“为人生打基础或做准备的教育”,所以,受教育者素质培养的基础性整体性必须受到特别重视。

基础教育是为人生做准备的教育,注重点应当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主张“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拥有全面素质为基础,无论做什么,都能成就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人。

5、教育的开放性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教育涉及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内容要宽,应有相应宽广的教育空间和多样化的教育渠道;二是教育要突破校内、课堂内和书本内的局限,建立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使教育内容、教育空间、教育渠道具有开放性,以适应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 目的。

教育目标的实现,要依赖具体的教学活动来执行,凡是能在教育过程中,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思想来指导的教学活动,都可以说是一种现代教育方式。素质教育,实际就是现代教育方式的具体体现。素质教学活动的实质,就是构建一个与素质教育宗旨相吻合的教学活动即管理体系,让全体学生都能在主动学习的情景中,自觉地将人类社会文化的精华内化为自我发展的精神养料,促使他们的个性潜能、整体素质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素质教学模式的特征可以概括为6个方面:

(1)教育对象――面向全体学生;

(2)教学目标――发展整体素质;

(3)教学关系――民主合作互助;

(4)教学过程――主动生动活泼;

(5)教学方法――启发内化转化;

(6)教学环境――和谐愉快共振;

所以教育思想应当尽快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使教师的教学能够体现素质教学的实质,所以,素质教学的特征内涵为参照,自觉地改革教学教法,使之能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的宗旨。

二、现代教育技术要为素质教育服务

根据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的定义:所谓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个定义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

两个运用:1是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2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两个优化:1是优化教学资源;2是优化教学过程,级探索如何为教学构建有效的教学信息资源环境与学习空间,探索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融现代教学技术媒体与其中的教学方法、结构或模式。

五个操作:对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由此可见,对教育技术媒体的应用是现在教育技术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现在教育思想的重要手段。当前,对教育技术媒体正朝着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方向发展,利用计算机把包括图文、声像的各种教学内容以联想的方式有机地集成并显示在荧屏上,使学习者通过程序界面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从而集成并显示在荧屏上,使学习者可以通过程序界面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从而实现自己的学习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并非是指单纯的物质技术,它更重要的是指设计和运用教育技术的现代思想观念和方式,离开了恰当的思想或方法,技术的运用不仅不能产生积极的意义,相反会带来比不用更为消极的后果,例如,如果我们仅仅把现在教育技术嫁接在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必会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或应试教育起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样教育技术不仅不能发挥其促进教育现代化的作用,反而成为强化传统教育模式的手段,成为一种自欺欺人的教育现代化点缀。因此确立教育技术包括物质技术和思想方法的观念,特别是强调教育技术运用的思想方法,具有很大的意义。

教学技术实践的指导思想应当是系统教学设计思想,也就是说在进行具体的教育技术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运用系统的方法来整体的考虑目标、内容、师生、媒体、方法、结构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免费论文下载。

1、充分开发、组合利用各种有益的学习资源或学习的弓箭,使教育拜托课本中心、学校中心和教师中心的约束,让学生自由自在的徜徉在丰富的学习资源海洋里,拥有一片自由的学习空间。

2、突破学习信息表现单一化的局限,使学习信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文字的、图像的、数字的和声音的或者多种表现形式混合味一体的形式。这将使往日呆板和僵硬的表现形式得到极大的改善,教材表现力的提高将使学习更加有趣味、更加简便、也更加有效。

3、有利于个别化教学,使教学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在媒体创设的个别教学的环境下,每个学生通过自己地努力都有可能在自己天赋所及的范围内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4、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媒体能起到“迫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作用,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养成自主性学习的习惯。

5、改善学生认识事物过程的途径和方法,这主要在于多媒体能以自己的信息表现优势化小为大,化大为小,化静为动,化动为静,用“时间”跳接技术显现事物或时间发展变化过程,有效的提示事物或事件的实质。

6、充分开发学生的右脑潜能,纠正传统教育中偏左脑的教育倾向,使左右脑的潜能得到平衡的发展。因此,在进行教学技术实践时,首先拥有系统的教学观念,把教育技术媒体当做一个要素纳入到整体的教学系统中来考虑,彻底摒弃教学技术就是单纯考虑使用媒体的狭窄的教学技术观念;其次是必须实行教学设计,即事先周密的考虑教学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确定教学过程展开或运作的操作程序,使教学活动有章可循。

总之,为现代教育思想的探索和教育技术的实践,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极富发展前景的探索和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活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世纪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军事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服务。探索教育现代化、探索教学改革,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责任和使命,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教育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256-03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内在的统一性,二者共同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教育的最高目的。所以对二者相整合的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内涵

文化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观念,它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就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实践体验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大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活动过程,其实质是人类优秀文化在大学生心里的内化,使大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并外化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其目的是使大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大学生自身的判断能力,使其在面临复杂环境时做出正确的、理性的选择[1]。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在我国高校传播的重要实践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使大学生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并将这些理论内化为思想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不是指两个教育活动的交叉开展,而是两种教育理念的相互渗透、两种教育活动的有机融合[3]。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的过程是指探索在进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过程中融入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更好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大学生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

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依据

(一)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是二者整合的先决条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大学生学会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观点、方法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4]。它的具体要求是要立足于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使大学生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使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拥有较深的文化积淀,具有一定的史学基础,拥有较高程度的哲学思辨,对社会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艺术特长,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对大学生良好性格的修养、良好人格的培养,健康人品的滋养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使大学生自身可以生产潜在的文化产品,对整个社会产生良好的文化影响,为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输送正能量。

可见,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共同的目标,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共同应对社会转型期各种消极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因此二者具备整合的现实条件。

(二)教育内容的相辅相成性是二者整合的逻辑依据

文化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美学等相关知识通过逻辑阐述对大学生的一种灌输,而更关注知识背后的文化背景、文化根源,以及社会和价值理念对大学生内心的影响。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传递给大学生,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气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里有大量的人性、道德、审美、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内容,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问题,这些内容必然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观”问题,二者共同影响着大学生道德观念和政治素养的形成。同时,立足我国的国情,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总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虽各有侧重,但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点上是相辅相成的。

(三)教育形式和方法的互补性为二者的整合提供了广阔空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都主要依靠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都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方法。二者在深入开展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一门学科以后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传播和应用,引导和促成学生系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教育方法更强调系统教育理论的教授,在大多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辅助的教育方式。文化素质教育为了让大学生汲取更多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和思想精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生活品质、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其教学场景更加开放,不局限于课堂,其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和容易接受并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通过营造生动丰富和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氛围,调动学生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启迪大学生智慧,激发大学生灵感,引导大学生思考,活跃大学生思维。那么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实践性,二者需要在教学方法上取长补短。

此外,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开展,均可以运用文化素质教育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计主题,以把握文化素质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途径

(一)以“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

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是一切教育改革的前提。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统一于素质教育,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教育观,也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对此,高校中普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文化课或“两课”教师、辅导员的责任,二是认为只要开设一些公选课就达到了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实际上,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就在于,它们必须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部环节,并依靠全体教育者的共同参与才能真正实现,是“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最好体现。因此,各级教育管理者和全体教师都需要正确认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自身的责任并努力承担起这一重任。

(二)校内教育机构与师资队伍的整合

1.改革和优化高校内部相关教育机构及人员

设立专门的机构统一管理协调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能应包括制订教育教学计划、优化课程设置、设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育效果评价等。将文化素质教育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合一,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动员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在所有的课堂上言传身教,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水平。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教师、文化素质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中的指导作用。

2.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集中体现在日常的思维角度、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生活态度等细节上,对大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他们的能力越强,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就越好、越完善,因此增强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养,根据对东北林业大学部分学生的调查,65%的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课堂效果由思想政治教育课老师来决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越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就越快、越明显,因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质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三)教育形式和方法的整合

1.将政治理论融入到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之中

大学里经过长期沉淀形成的文化氛围是大学生文化素养形成和提高的土壤。大学各类科技节、文化艺术节内容丰富,各类社团活动精彩纷呈。将政治理论融入各种活动之中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达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如东北林业大学将政治学习活动和主题推进式教育实践融入多种形式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在活动中,生态文明建设等党的新的发展理念和经验总结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大学生,对大学生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

根据对东北林业大学部分学生的调查,在大多数大学生看来“两课”是枯燥乏味的理论教育,不喜欢老师空洞的说教。但是通过课堂教学模式及考试形式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音乐、影视、小品、相声等艺术表现形式都应用到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积极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大学生艺术素养、科学素质、文化品位等文化素质。

(四)教育内容的整合

1.丰富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政治内涵,充分发挥文化素质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赋予大学生积极健康和科学进步的精神世界,满足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能够最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提高政治素养和建构健康进步的思想道德体系,使大学生抵制和摒弃一切腐朽、落后、愚昧、迷信的思想观念,同时促进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科学的正确的认知。为了进一步丰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纳入其中。将这些拓宽的涉及思想政治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融入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以增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2.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导向功能

在社会科学领域,任何一门学科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容,需要通过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不断进行更新和丰富,挖掘其中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更好地促进本学科的发展。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丰富的文化因素在理论研究中正在逐步开发并且运用于教育实践。所以应该努力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所蕴含的文化因素,突出其育人和教化功能。在课外教育实践中,提高教育活动的文化品位,注重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使文化的因素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为大学生源源不断地提供向心力,突出文化因素的政治导向,紧紧地把学生吸引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此外,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应将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为一体,构建符合认识规律、结构更加系统、比例科学合理、与专业课相得益彰的课程体系。既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又深化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闫大伟.文化素质与文化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13-04-30.

[2]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14篇

论文摘 要:从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出发,论述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提出了应提高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的素质,全员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针对目前高校中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论证了仅有专业教育,不能培养合格的人才;具备专业知识不等于具备专业素质。应该调整现行的不合理的专业教育计划,在专业教育计划中增设与文化素质教育有关的课程,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全过程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即才干和道德力量。人才的素质可分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里素质。素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以及知识的“内化”来养成并不断提高。因此,在大学教育阶段提倡加强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21世纪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就要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成为符合当代需要的有为之人。目前高校中对学生的教育主要集中在专业素质教育,即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教育。但无论是专业素质教育还是文化素质教育都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其中文化素质教育是人才素质的基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它在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上具有重要的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应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渗透,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到专业教育的始终。

1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世界性的课题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全面发展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世界科技革命开始向更高的阶段迈进,新的科技浪潮正迎着新世纪的曙光蓄势待发。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然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民文化素质提高的速度总不及科技迅猛发展的速度,随着人才素质提高的相对速度的减慢,使得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任务更加紧迫与繁重。从适应时代要求来看,专业教育强调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显然是不够的,掌握高科技的人才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才能以正确的途径为社会做出贡献。高素质可以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知识越多,对社会危害的可能性就越大”,单纯具有知识储量而不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或者文化素质低下,将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高科技与低素质、发达的物质文明和滞后的社会文化之间矛盾,使许多国家陷入了一个新的危机。我国也不例外,为了促进世界各国的和平与共同发展,为了顺应时展的潮流,为了促进人类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和谐共存,世界各国越来越关心国民的文化素质是否能跟上时展的步伐,这使得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成为世界瞩目的课题。

2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

中国工程院薛禹胜院士来徐州师范大学做了学术报告,教师们在对他在电力系统方面的成就赞叹不已的同时,更加关注的是他的研究切入点,人们关注切入点,是因为如果凡事没有切入点,就好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使得人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无从下手。而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恰恰是专业教育的切入点。

2.1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能为专业教育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强调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模式中许多高校没有彻底的进行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改革,仍然以专业教育为重,而专业教育存在一个严重的不足那就是缺乏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培养,使得专业教育没有了根基。为弥补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是为了顺应时代的需要和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高校应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2.2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

21世纪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要对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相应的改革。而在开展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一场以“加强素质教育,提高质量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大讨论正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展开,这就使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意义。高校要培养人才,必须从文化素质教育入手,因为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关键的组成部分,没有它,人才培养模式就好比高楼大厦失去了地基而在风浪中岌岌可危。

3 提高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的素质,全员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常言道,育人先育己,作为高校的一名员工,首先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修养,这样才能通过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对学生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使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像涓涓细流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沁人心脾。而作为员工中的教师,更应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身后的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讲出与专业知识相关的人文实例、人文精神和人文科学精神,使学生的文化素质对专业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在专业教育中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渗透。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的素质的提高,使得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真正落实的实处,真正发挥“三育人”在高校中应有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保证。

4 调整现行的不合理的专业教育计划,全过程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4.1 目前高校中专业教育计划存在的问题

一些高校中,教学计划不符合本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所增设的课程尤其是新建专业中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往往采用参考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照葫芦画瓢”来开设本校的该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也是改头换面“换汤不换药”参考过来的,甚至是办学多年了,还没有定位好本校的人才培养特色,不得不在迎接国家教育部专家组检查评估前夕开展全校性的人才培养大讨论……因此应调整现行的不合理的专业教育计划,并在新的专业计划中体现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要注意有本校的特色,教学大纲要注意课与课的衔接,有些课程的某些内容,好几门都讲,在课时严重不足的今天,应该将重复的内容固定在先修课中,而后续课的这部分内容可在教学大纲中将其删去,这样即避免了学生听重复课的逆反心理,又避免了课时的不必要的浪费,为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2 仅有专业教育,不能培养合格的人才

1999年1月31日,总书记在视察内蒙古大学时指出:“文化素质教育很重要,应当好好抓,理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人文方面的知识,文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这实际上强调了文化素质教育对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养成和提高有重要的作用。就专业素质而言,文化素质教育一方面为学生学好业务打好文化基础,有助于学生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从更深层次推动专业教育。专业素质是学生服务于社会的特殊本领,如果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无论在专业学习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他都能够孜孜不倦、顽强拼搏,克服一切困难去完成学业和工作。对于身体心理素质来说,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能够爱惜生命、重视健康,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生活方式,进而使自己能够应付和承受来自外界的各种困难和压力。所以仅有专业教育,不能培养合格的人才。

4.3 具备专业知识不等于具备专业素质

传统的专业教育只强调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这显然是不够的。作为21世纪的新型人才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高素质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拓展和提高,但更重要的是它可使知识和能力得以更好地发挥,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是辩证统一的,素质处在核心位置。素质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单纯具有知识不等于具备一定的素质,知识只是素质形成或提高的基础。

4.4 在专业教育计划中增设与文化素质教育有关的课程

目前许多高校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工作还只是停留于一般的宣传或者呼吁,但实际上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主要任务、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等却少有深度的、系统的科学研究。对理、工、农、医科学生重点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增设自然科学课程,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但部分高校所采取的措施带有浓厚的“返古”色彩,对时代性注意不够。如所推荐的必读书目多为古代著作,缺乏具有时代特色的能反映现代先进文化的篇目。相反有些学校则显得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4.5 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大学是传承、创新、引领文化的重要基地,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大学文化育人,促进受教育者文化素质的提高,不仅是大学教育的目的和结果,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和重要内容”。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整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及相关制度皆处于一种重大的转型时期,社会的转型必然要求先进的文化转型与之相适应。在我国高校内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有削弱的倾向,而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动生成的文化理念正在自发地形成并影响着高等学校的方方面面,西方文化对我国高校的渗透也在逐渐加强。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高等学校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同时把建设先进的、进步的大学文化作为重要的历史任务。除第四点所述调整专业教育计划,增设与文化素质教育有关的课程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文化讲座、名著导读、名曲名画欣赏、影视评论、文艺汇演、课外阅读、体育活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来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来建设校园文化,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 余东升,尹晓龙.以理论引导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文化素质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

发展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评价本土化传统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8-0019-02

一 问题的提出

1.素质教育评价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制约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不仅要适应人的发展,满足人自身的发展需要,而且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即通过它所培养的人来满足社会需要。因此社会价值取向决定了教育价值取向。如今人们关注的是把教育和将来的工作、生活、居住、收入以及名声等紧密联系在一起,都认为读大学,而且要读名牌大学才是好事,只在乎形式和结果,并不在乎目前大学教育的实际效果是否理想。这就是传承两千多年的“升官发财”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的结果不仅导致了我国素质教育评价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误导学子们的道德价值取向。当前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评价的内容方法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评价推进困难。教育体制机制不活,学校全面改善教育评价的动力不足,教育评价体系与机制的建立受到了现实上和体制上的双重阻碍。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评价是一个突破口。不解决素质教育的评价问题,仍然以以往旧的机械的评价体系来评价素质教育,要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是不可能的。为此,构建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就成为实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而深化教育改革、改进素质教育评价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声。

2.素质教育评价的发展在素质教育改革中处于不利地位

教育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教育评价的功能不仅表现在对学生已取得的学习成果进行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对学生加以鉴别、区分和选拔,而且还表现在利用评价的手段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素质教育评价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式的评价,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本质。它应该可以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从“终端”对素质教育改革给以有力的推动。

但现今的素质教育改革,在强调考试制度改革的同时,对于素质教育评价的整体发展有所忽视。首先,在理论上素质教育评价还只是停留在拷贝西方教育评价理论的基础上,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不足,没有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素质教育评价理论体系;同时,国家至今还没有一个健全合理的素质教育评价制度,对于除却考试制度之外的教育评价手段没有一个清晰化制度化的规定,这就导致了现在素质教育评价无法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只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其次,传统文化中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为官为仕”也一贯是父母对子女人生的美好期望,“十年寒窗”只为了“一朝高中”。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人们对素质教育评价持片面态度,认为考试制度就是教育评价的重心,甚至于全部。众所周知,教育评价的本质是对教育价值做出的判断,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对教育评价的限制使得我们无法发挥教育评价的全部功用,这既是素质教育评价发展的瓶颈,也是素质教育改革要解决的关键。本院院长冯文全先生曾在他的《素质教育三论》一文中重点指出:“这种官本位文化反映到教育评价当中,还体现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地位的非平等性。其具体表现是:在教育评价中,过分强调评价者的权威,视被评者为评价的绝对客体。”这也导致了现在教育评价中“唯上级”、“唯文件”的现象,教育评价的公正性、真实性受到挑战。保障教育公平一直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如果无法在教育评价这一环节实现教育公平,素质教育改革将面临更多质疑之声,也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

二 中西方教育评价理论对比

我们谈论的教育,有着相对的地域局限和文化制约。虽然在现代社会中,无论哪个国家的教育制度都是致力于培养国家人才,但是在各国对于人才的定义,对于教育的成果如何考核,考核的标准为何,都有很大的差别。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早已深深植根在教育内部,它自始至终影响着人类对自我的评价。这就是文化。近代,对教育的研究随着区域性和世界性的经济、政治的形成和发展,开始了跨文化的历程。由于不同国家的教育改革形成和发展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之中,带有不同的文化符号,所以当一种教育改革理念进入另一种文化传统的时候,两种文化观念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冲突。

众所周知,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其显著差异是:中国文化重主体,有道德心,重视直觉以及内心体验;西方文化重客体,有认知心,重视理智和客观成就。中国隋代选拔官员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一个人是否孝顺,也就是“举孝廉”;而在西方社会,家庭的凝聚力反而不如宗教的凝聚力强,鉴定一个人是否有能力,也常会从此人的客观成就方面进行考量。这种文化差异体现在教育评价理论上,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趋向,一种是客观理性的评价趋向,一种是主观感性的评价趋向。客观理性的评价趋向注重“纸上功夫”,强调教育测量和学生成绩的量化数据的重要性,其理论假设和理论依据大多都是以此为主,其中虽并不排除对学生人格品质、道德水平等的评价,但是评价角度并非是直指学生的人格道德,而是走一条“迂回路线”,即:从各式各样的量表中寻求答案,每一种量表都有其特定的测量范围和受测人群,要想做到客观公正的教育评价,也必须有相当的客观数据作为依据。“教育评价是一种基于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所以,在教育评价中客观量化的测量数据是评价的基础,这一点毋庸置疑。主观感性的评价趋向注重“内心体验”,这种评价趋向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具体接触来寻求评价的标准和目标,这种评价趋向反对完全用数据来评价学生,这种评价趋向的拥护者坚信教育评价应该体现被评价者的全面情况,不仅仅是对“智商”的考量,也要注重对“情商”的评价。相对于客观理性的评价趋向的“定量和分析”的评价方法,主观感性的评价趋向认为,高级心理活动往往是被评价者更需要被准确认知的一个方面,而高级心理活动是不可能只用客观数据就能完全评价的。自古以来这两种不同的教育评价趋向相互交错,西方从古希腊时期的学者讲学和开放的教育为开始,经过宗教的洗礼,到中世纪教育被基督教所桎梏,再到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奠定了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在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形成了西方典型的科学性、秩序性的教育评价理念;而以儒家思想为精髓的我国则由春秋时期的学宫开始,随着封建社会的成熟而逐步建立起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教育评价制度,到辛亥革命后科举制度的废除,新中国成立后对教育评价制度的不断改革,到当今素质教育评价的兴起,一路走来两种不同趋向的教育评价观点相互融合。而新兴的素质教育评价正是这种相互融合的结晶,它何去何从,直接影响了今后我国教育评价的认知趋向。

三 加强素质教育评价的本土化研究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新的教育改革适时出现,给我国旧有的教育制度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进行,对教育评价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国家不断强调要发展中国自己的文化,重新树立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体系。从教育制度,特别是教育评价制度本身来说,就迫切需要本土化研究的开展。清代的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指出:“新,取木也。取木者,新之本义。引申之为凡始基之称。”素质教育评价的本土化研究,正是要取木取根,植根于中国国情,洋为中用。

1.素质教育评价的本土化是追求国际化的基础和前提

当今世界,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都在根据本国自身的特点进行着教育改革。可以说,任何形式的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阻碍,这些都会导致教育改革面临困境。例如,在美国,随着大量移民的涌入和多种族文化重新兴起,多元文化教育遭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和责难,美国人需要改革自身的教育制度来适应新的文化冲突,而其本土化的课程改革正在逐步进行,来缓解多元文化与国家核心价值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少数民族成员社会阶层流动冲突等问题。

美国的这种本土化教育改革是值得借鉴的,我国对新的教育评价的研究从1988年国家教育部推出教育评价体制开始,就一直致力于引进西方的教育评价理论。而教育评价概念本身也是舶来物,对教育评价的本土化定义一直没有统一的结论,从事教育评价的工作者只能通过学习西方的教育评价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就必然要实施统一的高考制度,而在这种教育评价制度下如何融入西方的教育评价理论就是一个难题,有时候就会发生理论与现实相冲突的现象。面对这种冲突,一味相信理论就会脱离实际,既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又落下一个崇洋的名号;而一味关注现实又会失去引进西方先进理论的价值,丧失我国教育评价制度发展的机遇。

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在他的讲座中曾经说过:“所谓一个富国,一定要走向强国,那就必须要有守正创新,要有民族精神,但是现在我们的文学、建筑、音乐、舞蹈、美术、雕塑以全盘西化为美。所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才说:‘中国不会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以推进自己权力削弱西方国家具有国际播散性的学说。今天他们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即使中国的经济巨大崛起,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物质生产大国,在精神文化创新输出上,是一个无须重视的小国。’”此番话虽然刺耳,但道出了当前教育改革中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我国的现代教育发展至今,也是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但教育国际化的前提是需要有强有力的本土学术力量,输出本国的教育改革理念来创造国际影响。说到教育评价自身,就要建设本土化教育评价理论体系,也只有在自己的理论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时候,我国的教育评价才能真正做到国际化,才能真正被世界所学习和认同。

2.素质教育评价的本土化研究是加强教育评价实践应用的重要途径

教育评价本土化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针对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量身打造一种既符合现实又有实践价值的教育评价制度。一直以来,学生作为教育评价的被动接受者,受到来自教师、政府、社会等不同层面的多角度评价,如学校自行开展的校考,教师对学生在校期间表现的总结性评价,政府推行的高考制度、研究生博士生考试制度,都是对学生全面发展水平的一种检测。这些方法是否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各项能力,是否可以作为衡量学生价值的标准,都需要实践对其进行检验。而教师作为对学生的主要评价者,与学生朝夕相处,其对学生的评价也是教育评价中的重要一环。为了适应新的教育现实,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教师就要开展新型的评价方式来面对社会、政府、学校的责问,而头顶又悬着一把名叫高考的“尚方宝剑”,使得最终评价仍是回到的普通考试成绩论英雄上。因此,教师迫切需要一种行之有效且符合改革要求的新评价体制,素质教育评价的本土化研究正是要解决这个供需矛盾,素质教育评价的本土化研究既要植根于我国教育实际,又要能为教育一线工作者提供有实践价值的理论参考,这也是素质教育评价本土化研究的指导方向。

一种理论,只要停留在纸上就是纸上谈兵,说得好,不如做的踏踏实实,所以,教育评价的本土化研究也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而应该深入教育一线,深切了解学生的现状,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了解学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式的评价模式。只有这样的本土化,才能真正指导教育评价的实践应用,才能做到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正确反应,快速解决。

3.素质教育评价的本土化研究应对中国传统教育评价理论做深刻梳理

中国的教育有自己的特点。我国教育评价制度创建得很早。古代随着朝代兴替,适应不同社会环境的评价制度一度非常繁荣。而中国文化也有着自己悠久的传统,中国文化孕育了自己同样悠久的教育学传统。中国传统教育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线,在几千年的演化历程中形成了开阔的眼光和博大的襟怀。这使得传统思想家们在思想教育问题时能够不断冲破束缚,不断吸取不同流派、不同源流的教育主张,真正做到庄子所说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实现彼此之间的互通有无。虽然到了现代,一些评价制度早已陈腐,但是对我国教育评价思想历史的尊重和回顾,在新的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中,通过引入西方较为先进的评价理论来改革我国现有的教育评价制度,已经走出了第一步,而要继续向前,就只有根据本国自身国情进行教育改革,发展教育评价的本土化研究,才能对症下药,找到症结,开出正确的药方,维护好得来不易的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R].2009

[2]冯文全.素质教育三论——基于教育社会学的反思[J].教育研究,2010(5)

[3]王洪玉.论我国的教育传统及其变革与发展[J].甘肃高师学报,2009(3)

[4]顾明远.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5]白亮.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运动的困境与反思[J].外国教育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