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工业节能发展前景范文

工业节能发展前景范文

工业节能发展前景

工业节能发展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后工业景观;工业废弃地;历史文脉;经济生态

1 背景介绍

1.1 后工业时代

后工业时代这个概念由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在20世纪五十年代末首次提出,它代表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之后,完成了工业化进程的“发达经济”阶段。这一阶段是与之前的工业化阶段相对应的,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经历,由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发展到了后工业时代。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传统工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像钢铁制造、采矿业等产业被称为“夕阳产业”。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从而导致被围合于城市中心地带的工业不断萎缩以及整治环境污染问题的需求愈加迫切,工业废弃地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并日趋增多。

1.2 后工业景观与后工业景观设计

“后工业景观”是后工业时代的产物,其英文名是“post industrial landscape”,可以译作工业之后的景观,可以认为是重新利用工业弃气用地,改造设计出新的景观。后工业景观的对象是终止生产活动的工业区内的工业遗迹。

通过对这些工业元素的二次整合与设计,从工业遗存中挖掘美感,融合历史、文化、艺术与现实的功能需求,使之获得再生并赋予新的涵义。从狭义范畴来看,后工业景观设计是针对工业废弃地,以创造城市公共空间为目的,将其改造成为城市开放空间。

1.3 中西方发展进程对比

后工业景观设计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90年代得到逐步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景观设计领域。欧美等发达国家对工业地段的保护以及再利用,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模式以及实际策略上都比国内更系统和完善。

1.4 后工业景观设计语言的来源

20世纪60年代以后,抽象艺术,观念艺术与工业社会发生了碰撞,艺术不在是画廊,博物馆里才有的,而是更加抽象化,空间化,工业化。大地艺术营运而生。西方国家后工业景观的设计语言主要受到“大地艺术”的影响,“大地艺术”作品印象影响了后工业景观艺术形式。

20世纪70年代初,大地艺术家史密斯就将大地艺术与工业废弃地紧密的联系起来。大地艺术借助工业废气地这个载体,面对巨大的创作对象,运用艺术的表现手法,传递某种艺术观念。大地艺术对大地景观的改造使景观再生的手法更加多元,更加丰富,同时很好传递了后现代文化意识流中的观念思想,引导人们对我们目前生存环境进行思考和反思。

1.5 案例来源

后工业时代的概念首先由西方国家提出,也是西方国家较早地进入后工业时代,它们较早地意识到如何处理工业时代的工业遗存物,包括厂房及辅助建筑、工业设施、工业生产场地以及交通运输设施等,使其最大程度的保留这些见证历史发展进程,蕴藏城市文化脉络,饱含建筑再利用价值以及利于生态和谐平衡是后工业时代最具价值的景观设计议题之一。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先锋艺术与后工业景观不期而遇,为丰富后工业景观设计语言做出了贡献。由此可见,西方国家在后工业景观设计方面有良好的先天优势以及理论支持,为未来我国处理工业遗存与社会人文,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模式。在西方众多的后工业景观设计作品中,德国艾美溪河谷经过长期的规划设计和20多年的建设,成为世界瞩目的工业遗产景观公园,其中彼特・拉茨规划设计的杜伊斯堡公园是经典的成功案例。而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核心区,作为我国第一家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低碳绿色产业集聚区,标志着我国对后工业景观设计的重视和需求,以及对这一西方国家率先涉足的领域的探索。作为具有相似背景的工业废弃地改造项目,充分研究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景观设计项目,将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核心区景观设计与之比较,对于促进后工业景观在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

2 项目概况

2.1 德国鲁尔区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德国鲁尔区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作为后工业景观公园的典范,为在此之后世界范围内的后工业改造提供了宝贵的设计改造方法。

表1

2.2 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核心区景观设计

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核心区设计基于对工业遗产的综合价值分析和贯彻多功能复合的理念,试图切实体现节能环保理念,并尝试一些新的设计语言。

表2

3 案例分析

正如第一部分所言,后工业景观见证了历史发展进程,蕴藏着城市文化脉络,饱含建筑再利用价值,有利于生态和谐平衡。因此,旧工业厂区的改造,因其本身具有独特的工业历史的印记和所处区位的特殊,评估旧工业区改造实现历史价值、文脉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程度十分必要。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来分别探究德国鲁尔区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和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核心区景观设计。

3.1 历史价值

城市旧工业厂区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产物,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所在的鲁尔区在历史上曾经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工业中心,埃姆舍地区成为受传统工业衰落后鲁尔区中受影响最深的一区。为推动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结构的更新和持续发展,因而启动的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景观设计见证了德国工业的兴衰,具有空前的历史价值。从保留工业遗迹,实现其历史价值的角度看,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在景观层次的梳理上体现了这一点。作为公园标高层次的最高层跌路公园,彼得・拉次设计其与高架步行道系统相结合,该层高出地面约12m,为行走其上的人们提供了独特的景观视域,通过楼梯,台阶等联结其他空间层次,增强了景观通达性。使游人能更好地纵观整个场地,体会场地留下的历史印记。

2006年6月上海铁合金厂停止生产,成为吴淞工业区转型的标志性事件。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见证了我国重视生态环境因而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具有历史价值。在引导游人进入公园的铺装细部设计上由入口向公园内侧设置5块钢板,镶刻厂区从建立、形成、停产、转型和公园建成的5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意图向人们展示厂区的历史价值。

3.2 文脉价值

旧工业厂区往往被看成是一种城市的印记,我们应当把传承历史文脉作为推动城市价值提升的重要内容,旧工业厂区的改造对于是否能很好的传承其文脉价值,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位于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厂区中心位置的金属广场,作为公园的标志性景观,该广场由在地面上整齐排列的7×7共49块、每块重达7t~8t的方形铸铁板构成,彼得・拉兹对这些表面具有各异腐蚀状态的铸铁板拍照、编号,排列成抽象图案,并通过水在铁板表而的流动来象征钢铁加工制造的熔化和硬化过程。铁板在自然状态下继续被腐蚀,隐喻了对自然演变过程的尊重。这一设计手法正是大地艺术在场地中的完美体现,使得这片工业改造后的场地蕴含着丰富的文脉价值,使得游览其中的人们更亲近饱含艺术文化思想的过去。

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改造项目中把再生的空间当作是联系往日记忆的载体,同时也是现在和未来新的活动的媒体,它成为了过渡的场所,将过去与未来联系于现在。设计者在位于核心景观区的位置通过对场地的整合创造出了全新的空间――钢雕艺术展区。这一展区向游人开放,还承办了“2008上海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周”的大型活动。场地的前身――上海铁合金厂由高能耗高污染的工厂转变成了节能示范基地,这一巧妙的设计提升了场地的文脉价值,是对我国节能环保这一理念的传承。

3.3 经济价值

城市旧工业厂区的改造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旧工业厂区建筑多为产业类建筑,建筑技术先进,稳定性强;建筑内部空间广阔,可利用性很大。厂房体量大,结构复杂,拆除成本高;如果在保留原厂房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将会节约大量建造成本。

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的料仓花园将原有的矿石料仓拆除了顶盖,改造成了功能复合的综合活动场地,料仓花园的局部设有将废旧管道加以利用的儿童滑梯,某些墙壁设为共青少年攀爬的攀岩场地,其顶部设计的网状步行道使场地拥有多层次的道路系统,同时丰富有游人的体验享受。这些由原废弃地衍生出来的多种功能大大利用了原场地的遗存,其质量良好,是场地改造经济价值的体现。

环保园核心区景观范围位于环保园的中心部位,设计保留核心景观区主要在此过程中被充分发掘。具有价值的工业遗存,如大型的建筑构架,高耸的、具有地标性的除尘塔,设计精美的厂房、3m高的石墙及具有金属质感的不同色泽的矿渣等都得以保留和改造。入口景观区保留了原有植被以及质量较好的厂房,结合原有变电所及地源热泵机房,设置公园管理中心,为园区管理服务提供用房。

3.4 生态价值

旧工业厂区因其功能的特征,破坏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在工厂的改造过程中,如何处理使水体,植被免受工业污水和排气的污染,提升场地的生态价值,是改造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的水公园是公园标高最低的层次,水公园由净化水渠、净水池、冷却池等水体构成。净化水渠是对山东向西流经整个厂区的埃姆舍河进行净化的河道。水渠两岸栽植了自由生长的植被,每隔一段距离布置有台阶和平台以满足游人亲水的需求。

宝山环保园核心区将利用丰富的天然降水和园区内屋面和地面的排水作为水景的来源。在地表采用渗水材料,形成良好的地表水循环。在循环过程中,对水质进行净化处理。再对重点景区的水利用水生植物做进一步的净化。其中水生植物最常见的有芦苇、旱伞草、美人蕉等。

4 结论

从前文的细致对比中,可以看出,上海国际节能环保园在景观改造的过程中,学习了西方国家对于后工业景观改造的一些态度,在提升场地的历史价值,文脉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方面做出了贡献。但是,仍然会存在着注重视觉效果、流于形式的弊端。西方在后工业景观改造方面的优势恰恰体现在对景观层次的梳理与整合方面,德国鲁尔区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在被改造之前是一块范围广阔、尺度巨大、景观破碎、布局混乱的园区,经过了彼得拉茨事务所的梳理、整合由四个景观层次组成的景体系,它们分别是水公园、铁路公园、公共使用区和公园道路系统四个景观层次。虽然后工业景观独特的设计特点和手法需要借鉴,但是如何升入理解场地的内在脉络,综合考虑历史文脉和生态系统,同时兼顾景观的多重层次,依然是更为重要也是更难以轻易掌握的,这也将成为我国后工业景观未来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高玮,陈刚.工业遗产改造中文化景观整合与表达[J].中国城市林业,2010(4).

[2]王向荣,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J].中国园林,2003(3).

工业节能发展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政景观 照明节能 工作

中图分类号:F299.24;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123-01

0 引言

城市照明业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但当前城市照明面临着发展与节能的尖锐矛盾,我国城市照明行业在不断实践、逐步提高、迅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城市照明中的节能降耗成为目前城市照明的重要任务[1]。

1 城市景观照明节能的重要性

近些年我国城市景观照明发展很快,对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城市景观照明的过快发展加大了能源的需求和消耗。目前城市照明(指景观照明和功能照明的统称)的年用电量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4%~5%,2002年我国总发电量为16758.2亿kWh,城市照明年耗电约为612.8亿kWh,相当于在建三峡水力发电工程投产后的发电能力(840亿kWh),是1998年前用电量的3~4倍。调查发现,目前不少已完工的城市景观照明工程的照度过高,甚至单纯追求高亮度、多色彩,大规模、超豪华,建设和配置不切合实际。这不仅达不到设置城市景观照明的初衷,而且破坏了视觉适应的平衡,导致视觉中心和亮度层次的缺失,不能形成美感,反而浪费了能源,也造成了光污染,影响了居住和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加剧了电能紧张。为此,城市景观照明节能具有重要意义[2]。

2 对我国城市照明节能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2.1 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不全

随着城市照明业的快速发展,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不少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但还存在一些内容滞后、与现状脱节、以及缺项空白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促进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发展的新法规新规范尚未出台,使以节能降耗为目的的城市照明节能工作在推进过程中,经常遇到无法可依或有法难依的情况。政策法规的缺失,监管办法的不到位,也使检查考核缺乏制约手段,对于违反相关规定或标准规范的行为,得不到有效制止。

2.2 缺乏长效管理体制和机制

体制不顺是导致节能工作无法高效深入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我国城市照明体制上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第一,部分城市供电公司同时从事城市照明管理,缺乏节能的积极性。早期的城市照明以简单的路灯为主,因此路灯管理也由供电局负责,时至今日还有一些城市的城市照明管理单位,仍然隶属于供电公司。目前隶属供电公司的城市照明管理单位数量比例不高(12%左右),但不少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均属于这种模式,照明设施数量和照明用电量所占比例不小,对节能工作的影响较大[3]。

这一管理体制已严重制约和阻碍了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我国供电公司的管理模式是垂直管理,地方政府无法对当地的供电公司直接行使管理职能,而城市照明作为地方公益事业,是当地政府必须进行全方位管理的,体制上的冲突导致城市照明无法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进行集中高效管理,使城市功能照明与景观照明各自为政,社会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另外,供电公司是电这种商品的经营性企业,用电量是其企业的目标和利润所在,而节能降耗是以减少用电量为目的。因此,供电公司在客观上存在与节能降耗工作的利益矛盾,体制利益对节能工作的推进缺乏积极性。第二,是大部分城市照明为建设系统不同部门多头管理,特别是功能照明与景观照明95%以上的城市是分头管理,导致节能工作无法有效落实;城市照明设施的养护工作也不是通过市场发标,择优选取;照明电费则由城市政府财政包干,节能与否,与单位和个人没有关系,即使做了一些节能工作,除了增加了工作量,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因此建设、运营、养护一家垄断的体制客观上导致照明管理单位对节能工作没有积极性[4]。

3 城市景观照明节能技术的改进

3.1 根据不同能源的特点设计城市景观照明造型

现有的风力发电景观灯具有体积大、重量沉、安装复杂等缺点,为此对新型风力发电景观灯的设计应达到如下要求,即造型美观、故障率低、重量轻、体积小、无噪音和抗台风能力强。在太阳能景观灯的设计上,应注重继续发挥其安全节能、无污染、人工维护率低、工作稳定可靠的优点,同时改进其造型简单、太阳能板设计突兀、蓄电池等缺点。

3.2 采取补偿无功功率措施

所谓无功功率就是消耗无功电能。对于城市道路与景观照明设备而言,需要增加相关容量的变压器装置和导线截而面积等。此外,由于受到装置本身及导线电阻的影响,无功电流将转变为热能而白白损失掉。因此,提高功率因素、减少无功功率,是行之有效的城市景观照明节能手段之一。由于城市照明线路比较长,可以在每盏气体放电光源上增加相应补偿电容,由此起到节能的效果。另外在供电形式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三相四线制的供电方式,因为三相四线中的零线电流流量接近于零,这比单相供电方式的损耗降低很多。

3.3 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

在城市景观照明系统中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如遥控技术、报警技术、遥测技术、遥调技术、UPS卫星校时技术、UPS地理管理技术、远程Web查询技术、远程抄表技术等,同时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例如,通过卫星测定城市上空的云层厚度和空气指数以及城市道路与景观中人流与车流指数来设定并控制光源的照度值,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4 结论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城镇化快速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城市照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紧紧围绕城市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把推进城市绿色照明,促进城市照明节能,提升城市照明品质作为城市照明工作的核心。优先发展城市功能照明,合理设置景观照明,稳步提高照明能效水平,努力推进城市绿色照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人杰.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 照明工程学报,2014,02:15-26.

[2] 刘涌斌.论三明市城市照明节能减排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J]. 江西建材,2014,04:264-265.

工业节能发展前景范文第3篇

弘扬北京精神立足企业实际不断开拓创新

为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2月28日下午,依莲轩社区在北京国际茶城四层满堂香茶文化主题会馆举办了以“弘扬北京精神”为主题的妇女代表联谊会。会上,妇女朋友们畅所欲言,叙旧话新,共同学习北京精神,发扬北京精神。作为社区妇联充满朝气的团队,“茶色娘子军”献上了精彩的茶艺表演,并对参会妇女代表致以节日的问候。自国际茶城成立以来,在依莲轩社区妇联的带领下,满堂香人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成立题目TeaMall—国际品牌茶联盟项目特色团队“茶色娘子军”,一路创新,为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以茶会友品茶论道”金融服务助推茶企发展

“北京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活动”启动以来,为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4月26日,北京银行在马连道北京国际茶城四层满堂香茶文化主题会馆开展了“以茶会友、品茶论道”春茶上市金融服务日对接活动。

马连道茶叶一条街是中国茶行业的缩影,90%为小微企业,自产自销,有品牌无名牌,发展受到多重限制。茶商联合、品牌联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企业发展,但对于小微茶企而言,资金支持实为根本。本次活动旨在共同探讨如何让金融资本更好支持中小茶商,提升茶产业金融服务水平,促进茶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截至目前,借助与商会和担保公司的合作,北京银行已经累计为马连道商圈的各类企业、商户提供了近5亿元的授信服务,支持了该商圈一批小微企业。

忆往昔峥嵘岁月

—致公党西城区第十四支部品茗座谈会

2012年4月25日,致公党西城区第十四支部品茗座谈会在北京国际茶城四层满堂香茶文化主题会馆召开。致公党西城区第十四支部16位党员出席了本次会议。

下午14时活动正式开始,作为本次品茗座谈会的支持单位,满堂香茶业集团副董事长、国际品牌茶联盟项目创始人严梅女士致欢迎辞,并对中国茶产业发展现状做了简要介绍。本次活动还邀请到中国社科院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著名茶学者陆尧教授为大家做了精彩的茶学讲座,让在座嘉宾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会后,大家品识香茗,观赏悦目的茶艺表演,体会茶文化及多元文化带给人以身心上的愉悦,忆往昔峥嵘岁月,品饮眼前一杯清茶。

福建省观景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观景茶业打造金牌茶企服务团队,提升品牌实力

观景茶业认为,人是企业生存的第一劳动生产力,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因此,观景茶业创办五年以来,一直坚持人才战略,积极引进高质量人才和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提高整个观景团队的素质。这是观景茶业一直保持优秀竞争力和走在行业前沿的一大法宝。

继上月13日观景茶业江西九江店签约成功后,观景茶业为支持和协助九江文化店的开业筹备工作的顺利开展,观景培训部在厦门营销中心为来自九江店的多名茶艺员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场培训课程,经过培训,新员工一致表示观景茶业总部帮助她们学到了系统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她们的职业成长,并且对公司企业文化表示高度认可。同时,观景茶业的培训部领导也表示,这次的培训使新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增强了凝聚力,激励了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且提升了员工技术、能力水准,达到人与“事”的有效匹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同时,为了让新员工能够将培训所学知识尽快运用到实际中去,并在工作中不断加以学习和强化,观景茶业特地安排加盟店新员工同观景茶业厦门文化店员工一起驻店,进行半个月的工作和学习,有效地促进新员工在实践中得到进步。

观景茶业又添新成员,品牌加盟更上一层楼

5月13日,观景茶业莆田仙游坝下文化会所迎来盛大开业,新老茶客齐聚一堂,其乐融融,活动现场,锣鼓喧天,鲜花锦簇、热闹非凡,许多爱茶者对观景茶业在莆田的文化会所表示出极大的热情。

该文化会所作为莆田市仅有的高端茶业会所,将继续秉承观景茶业打造“中国高端生态养生茶”的品牌理念,以茶传情,以最纯正香韵的好茶、最幽雅舒适的环境、最周到贴心的服务,带给莆田地区及五湖四海的茶友最完美的品茗享受。

武夷山骏德茶业有限公司

骏德茶业参加山东威海茶博会

2012年5月18日,骏德茶业参加山东威海茶博会,茶博会上,来自各地的茶友品到极品红茶金骏眉。近年来,骏德茶业看好展会效应,在各大城市茶展会上皆可看到红色古典格调的骏德茶业展馆。

节节清(福建)茶业有限公司

节节清茶业备受媒体关注

4月28日,央视10套《探索与发现》著名导演刘婕明等人访问节节清公司,与行政副总李海荣进行座谈,为节目《茶叶之路》拍摄万里茶路踩点。

座谈上,双方就万里茶路进行交流,李总为刘导演详细介绍了万里茶路的辉煌历史以及节节清董事长先祖邹氏茶商为万里茶路做出的丰功伟绩。刘导演一行5月9日到公司拍摄万里茶路素材。

5月2日,凤凰网茶业频道“凤凰茶道”八闽巡茶节目走进节节清茶业。世界巡茶看中国,中国巡茶看福建。凤凰茶道,聚焦八闽大地,遍访名茶名企。“八闽巡茶”作为名企展播台,自然少不了著名茶企节节清茶业。“巡茶”拍摄由节节清茶业技术副总谢荣接待。为了更好地展示武夷山和节节清的茶文化,谢总带着节目组寻访了武夷山风景区内茶园、万里茶路历史名村下梅,风景秀丽的生态茶园、底蕴深厚的历史遗迹,充分地展示了节节清秉承武夷山物质与文化双遗产的茶文化底蕴。栏目组拍摄了节节清茶业武夷山公司,参观了加工厂的制茶工艺,并对谢总进行了专访。

武夷山市御上茗茶业有限公司

御上茗淮南店隆重开业

2012年5月,御上茗淮南店隆重开业!新店总面积达400多平方米。店址: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奄区陈洞北路淮河大道。热烈祝贺御上茗淮南店开业大吉!

节节清茶业应邀参展2012福建518商交会

应主办方邀请,节节清茶业将参展于2012年5月18-22日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九届福建商品交易会。

工业节能发展前景范文第4篇

谈背景音乐的发展前景探析 精品源自英 语 科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艺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化时期,音乐形式的多样性与其丰富的艺术特征已渐渐被大家所了解与接收。从无声电影到电影配音配乐艺术,从单纯的语音表达到丰富的形体展示,背景音乐已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门类被提出来了,并开始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工农业生产、休闲娱乐、学习教育、养生治疗、电影电视等行业中,推动并加速了各行业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背景音乐的作用功能分析,阐述它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

关键字:背景音乐 发展 前景探析

一、背景音乐的提出与兴起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音乐不是纯粹的艺术,它与人类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艺术的多样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背景音乐此时却正以一种迅猛的发展势头深入人心。背景音乐简称BGM,是Back Ground Music的缩写,从广义方面讲,背景音乐是指以某种类型的音乐为背景来促进或增强人们做某事的欲望,使其成功完成活动任务的一种音乐。从狭义方面讲,背景音乐是一种为掩盖噪声并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环境气氛的音乐。背景音乐已经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生活中, 无论是工农业生产, 还是休闲娱乐,它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不同场合,为其它行业和音乐本身带来了新鲜和活力。

二、背景音乐的分类

不同的音乐风格具有不同的听觉效果,因而不同的背景音乐根据其不同的功能效用适用于不同的场合。背景音乐种类繁多,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1)按表演形式可分为:器乐类、人声类

(2)按音乐性格可分为:柔和舒缓类、热情激烈类、活泼欢快类、风趣讽刺类

(3)按功能作用可分为:休闲娱乐类、学习教育类、日常生活类、促进生产类、影视配乐类、养生治疗类、 陶冶性情类、礼仪交际类等、诗歌配乐朗诵类

三、背景音乐的应用范围及其功能效用

背景音乐具有音乐美的本质特征,根据它不同的类别及各自的音乐风格特征,背景音乐的挑选和使用应依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及人的生理和心理情况的差异性来进行决定的。它的播放使其在某种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情况下对所进行的事物起到积极辅助作用。以下仅例举了背景音乐几方面的使用范围及其功能效用:

(一)应用于影视配乐当中

一部电影需要的不仅是画面上的变化多端,更多时候则需要听觉上的调剂来丰富剧情情节。若情境为恐怖情节,可以给恐怖画面配上惊悚的音乐,预示情节的发展,使观众从听觉上加强对视觉的记忆效果,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丰富电影电视的表现形式与方法。若情境为悬疑情节,可以为作品配上诡异多变的音乐,利用音调、节奏、和弦、速度、力度、乐器及乐队的编排形式及旋律线起伏不定的变化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从心理上充满对情节发展的观看欲望,调动观众的情绪,加强情境所表达的紧张感。

(二)应用于休闲娱乐当中

无论是在咖啡厅、洗浴室、桑拿馆、健身房还是餐厅,你可以无时无刻地听到音乐萦绕耳畔。即使你并不知道正在播放的是什么曲子甚至不会在意是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但你也不会觉得不舒服,因为此刻所播放的背景音乐其真正用意并不是要你去鉴赏,而是营造一种气氛,使人放松心情、愉悦身心,融入一种氛围。相反,如果这些地方没有音乐的话,倒会让人觉得几分冷清与空荡。

(三)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当中

有资料表明:如果给一头哺乳期的奶牛定期播放优美的轻音乐,会增加2% 的产奶量;在蔬菜大棚里边定期播放轻音乐,也会不同程度的提高蔬菜的产量,诸如此类的现象不胜枚举。而在工厂、企业等地使用背景音乐主要目的是消除工作人员对于长时间工作的疲劳感与厌烦感,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使工作愉快而富有意义。

(四)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

人们可以发现,当在商场购物时,经常会听到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通常情况下人们的心情就会愉悦,脚步自然而然地慢下来,购买欲望从而增加。厂商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想通过音乐对人的特殊影响来达到增加销售量、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

(五)应用于养神治疗当中

现代科学研究和许多实验证明,音乐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一定的影响。当病人进入手术室时,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文化程度、个体差异、欣赏程度及其病种,来挑选一些节奏旋律方面协和的乐曲进行播放,音量控制在70分贝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手术室的温馨感,减轻病人对手术的紧张与恐惧感,阻挡器械发出的嘈杂声,同时调节医务人员的情绪,提高工作效率。悠扬悦耳的乐曲使人凝聚全身于乐曲当中,排除杂念,心平气和,全身放松,从而调节身心,最终达到治病的目的。

四、背景音乐的挑选及使用

人们在挑选背景音乐时具有广泛的选择余地,并且形式多样,能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背景音乐的挑选必须与背景环境和谐一致,即要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的环境及不同人的生理心理特征播放不同的音乐。合适得当的背景音乐不仅能调节和烘托气氛,而且能起到对正在进行的事物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但如果滥用乱用的话,则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工业节能发展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法律体系;景德镇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6-0143-02

1 节能减排的意义

1.1 缓解资源压力的主要途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各种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资源拥有量与需求量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等主要能源在中国都存在缺口,其中,石油需求量的大增以及由其引起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所面临的最大难题。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能源消耗量的急剧上升,我国已由前几年的煤炭净出口国转化为了煤炭净进口国。因此,改变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是缓解目前我们面临的资源压力的主要途径。

1.2 促使经济结构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反过来,节能减排,又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当然,这里主要指国家各级政府建立的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节能减排机制,通过机制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保证市场机制仍然在生产要素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即企业是结构调整的主体,供求关系引导投资方向,价格杠杆和利润率调节企业行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正确发挥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在制定市场准入规则,提供公共产品,运用税收与财政政策调节投资方向等方面体现国家节能减排意图目标,进而促使社会各主体自觉努力实现节能减排,进而达到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

1.3 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节能减排工作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水平。我国资源虽然总量巨大,但由于人口众多,各种资源人均水平普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逐步加大政府投入,突出工作重点和难点,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把大力降低排放量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切实强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进一步减少煤炭消耗量,突出发展绿色能源,推广高新技术,促进各类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加强宣传,树立全民节约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持续有效开展,能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景德镇节能减排工作的现状

景德镇是一个因瓷而兴起的城市,自古以来都是以陶瓷生产闻名于世,由于陶瓷生产的特性,使得高消耗、高排放一直是景德镇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近几年,经过努力,能源消耗过猛的势头得到一定程度遏制,“十一五”时期,景德镇市单位GDP能耗下降22.64%,降幅在江西省11设区市中最大,但是,2011年以来,随着景德镇市重点项目的陆续投产达产,特别是高耗能行业产能充分释放,致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不降反升,出现“报复性”反弹,2011年上半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同比上升0.47%,节能降耗形势异常严峻。2011年1-9月,经江西省统计局核定,景德镇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耗量184.1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5.85%,超过工业总产值增速5.6个百分点,能耗增幅列全省第一位。据测算,景德镇市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78.2%,而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又占到全部工业能耗的65%。前三季度景德镇市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大幅增加,其中17户重点能耗企业能源消费总量为160万吨,同比去年增加39.39%,用电量为146557.1万千瓦时,同比增加30.6%。能源消耗增速略高于产值增速,17户重点能耗企业前三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229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6.5%,单位产值能耗同比去年同期上升2.09%。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景德镇市能源消耗总体状况向好的方向发展,能源消耗结构趋向合理,单位产值能耗存下降趋势,节能降耗工作初显成效。但是,高消耗、高排放的总体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性转变,与上级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节能减排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3 景德镇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

3.1 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项目

严格执行新建、扩建和改造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项目核准程序,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建立相应的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问责制,加大调控力度,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

3.2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第一,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规定,加快关闭落后产能的力度,尤其要按期淘汰水泥立窑。研究制定淘汰落后产能分年度的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对实施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进行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第二,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争取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并在市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淘汰落后产能;第三,加大对落后产能的优惠政策清理力度,清理和纠正电价、地价、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优惠政策。

3.3 全面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第一,加大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督促景德镇市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加快热电联产项目的建设,大力推进“以气代煤、以电代煤、以电补气”等清洁能源的利用;第二,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和改造,确保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第三,切实抓好昌江流域重点污染源治理等水污染防治工程。

3.4 突出抓好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

第一,对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23户重点用能企业和9户重点排污企业全面实施节能减排重点监控;第二,加大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启动重点企业与国内外同行业能耗先进水平对比活动,推动企业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管理水平。

3.5 完善节能减排政策体系

第一,运用价格、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适时推进天然气、水、热力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研究制定支持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措施,促进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第二,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严格落实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3.6 加大节能减排投入

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逐年加大节能专项资金的财政预算,运用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节能减排项目,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

4 景德镇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法制建设政策建议

景德镇市政府为了推动该市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进行,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就,这为景德镇下一步的节能减排工作,真正实现绿色崛起,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贡献力量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在这大量工作中,主要体现在政府的参与与干预方面,通过法规手段来引导规范行为主体行为的情况相对而言是比较少的,为了使工作更有成效与常态化,利用法规来引导规范企业行为是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景德镇市领导层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前不久市政府办公会议就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景德镇市“十二五”公共机构节能规划》。为景德镇的节能减排工作走向法规化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但笔者认为,仅有一个规划还远远不够,必须建立一系列具体的相互配套的法规体系,才能使节能减排工作行之有效。

4.1 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节能减排立法排除障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资源压力越来越大,国家能源安全形势严峻,鉴于此,节能减排工作尤显迫切,但目前,普通民众对于节能减排工作在思想认识方面还存有较大缺陷,特别是在诸如景德镇这样相对落后的城市,企业以及老百姓节能意识相当淡薄,对于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以及对国家社会的重要战略意义认识不足,这种状况对于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是十分不利的。法规的颁布实施,归根到底需要法人与自然人的自觉遵守才有存在的意义,因此,立法工作,必须舆论先行,政府及理论界对于节能减排工作,应该有意识地去创造一个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舆论环境,让广大民众深刻了解、理解节能减排对于人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立法方面,必须做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优化立法环境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立法的力度。为此,首先应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学习,使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节能意识;其次是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政府鼓励节能减排行为的重大政策措施,宣传先进典型。

4.2 加快地方法制环境建设

(1)把节能减排方面的立法提上地方人大的议事日程。当前,我国关于节能减排的法律已有较多,如《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与《中国节能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等,这些法律规范对于我国节能减排,减低生产能耗,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景德镇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城市,应以更适合地方地情的规范性文件来规范自身经济的发展,因此,地方立法机关以及地方人民政府应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与目标,讨论抑或起草该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可以事先成立工作组,就节能减排发展问题进行全市范围内的抽样调研,为该方面的立法提供依据。

(2)条件成熟时,可以美国《节能减排法案》为借鉴,颁布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以在全市范围内的企业中限制高碳产业,对高耗能产品设定强制性的节能标准,严格限制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进入市场;列出排放实体清单,分配给每个部门或企业在相关承诺期的配额数量。这些措施会将产品的资源环境成本内化到市场交易中,严格限制碳排放高、污染较重产业的发展。同时,推行一些有关节能方面的强制规范,为了鼓励企业技术改造,降低能耗,可以规定给予试行新的技术、方法、手段的企业相关支持。

(3)通过立法,向企业及相关组织施加降耗的压力,在这方面,主要是为了推动企业在生产模式方面的创新,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加强环境法的立法和执法力度,严惩破坏和污染环境的企业,强化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通过资源立法加大对资源的保护力度,减少资源的开采供给量,提高资源的价格;通过征收环境税,增加企业生产的环境成本,约束企业生产的环境污染行为等,促使企业改变生产方式,向管理要效益,推动管理创新。

4.3 增强市民守法意识

保护城市环境,发展城市节能减排需要所有市民的自觉行动和共同努力。广大市民应提高自身环境保护意识,并将该意识落实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类消费行为减少企业的高碳生产行为,同时,依法行使对公共事务的环境知情权,以及受到环境损害时的索偿权和环境监督权。政府应尽到及时公开相关信息的义务,健全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建立节能减排信息披露制度和举报制度,对企业展开全面的监督和舆论指导,强化企业家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引导企业逐步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节能减排”形象,促进节能减排发展。

4.4 完善节能减排监管体系,加强执法监督

第一,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执法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第二,经常性地开展资源使用和污染排放检查,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和污染源的监督,对恶意排污行为实行重罚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参考文献

工业节能发展前景范文第6篇

我国旅游业必须创造一切市场条件,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保持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与世界旅游业的整体水平接轨,以此保障我国旅游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显示,旅游业(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碳排放占世界总量的5%,其中运输业2%,纯旅游业3%。我国2009年国内旅游19.02亿人次,入境过夜游客5088万人次;1.4万家星级酒店用电174亿度/年,旅游用水9.2亿吨/年;A级景区游客用电1.42度/人次。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旅游业环境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现实状态。

如何合理开发旅游资源,避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实现旅游与环境和谐共存?如何提高旅游者的环境意识,减少旅游环境污染、避免更多的能源消耗?《中国外资》杂志、《中国节能服务》杂志针对这些问题,对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规划财务司司长吴文学展开了联合专访。

《中国外资》:根据中央提出的关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部署,国家旅游局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如何稳定境外旅游市场?

吴文学:我国的旅游业正处在难得的战略发展和有效提升的黄金机遇期,产业的快速增长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国内旅游是中国旅游业的根基。2009年12月1日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对旅游业提出了全新定位。国家旅游局抓住机遇,顺应市场规律,科学配置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低碳理念,创新增长模式。

从2008年奥运会到2010年世博会的若干国家大事件,代表了我国超强的综合国力和旅游软实力。期间,我们趁势而上致力完善产业体系,拓展产业功能,提升产业素质,推动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并确定2009年为中国生态旅游年,同时成功举办了“2009年首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和“中国旅游产业节”。切实转变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有效得发挥了地方政府发展旅游业的潜能,加强与各省、各地区、各市合力推动旅游业发展力度,规划推进具有优势的旅游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快速培育发展我国现在与未来的旅游市场,首先要加快推动旅游产业的改革创新,重点城市推进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树立以企业为主导、以市场资源要素为主体配置的模式,科学发挥政府的经济、法律、行政功能,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在政府、市场和企业中的作用;推进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加强与农业、文化、建设、环保、体育等部门的合作;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释放中国旅游产业节和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会效应,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形成全国旅游商品大市场;大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国内外游客提供高水准旅游服务;研究制定全国旅游业未来发展规划,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工作;全力配合各方合作机构完成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订工作,推动旅游安全、环境卫生、节能减排等标准的不断完善;积极发展旅游对外交流与合作,完善合作机制;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全国导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大力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转变行业思想观念,改进、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旅游全行业工作效率和水平。

为稳定境外旅游市场,我国旅游业调整了国际市场开发战略。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国际旅游宣传推广形式,借势国家大事件的宣传平台向海外重点推荐我国旅游精品。为强化我国旅游形象品牌建设,与更多的海外机构合作,促使我国成为远程客源首选旅游目的地。组织全行业向海外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旅游等特色项目,通过各种合作渠道打造中国旅游业与各国各界的合作平台。国外对我国商务旅游产品的关注度也在日益增进,随着我国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我们将与更多的商务机构开展多元合作模式。

《中国外资》: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如何降低我国旅游业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国家旅游局与各地方政府或机构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方面有哪些共同举措?

吴文学: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上海世博会、A级景区、各种形态的近郊生态游,都将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环保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旅游全行业需要充分认识的。我们将运用生态学规律与相关机构合作,完善生态规划设计、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旅游环境的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旅游者的环保观念教育,是实现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为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切实履行旅游行业职责,我们在前几年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上,2010年加大了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重视,协调相关部门用好、用足节能减排政策,共同加快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鼓励旅游企业使用节能减排设备及配套鼓励政策,优先支持符合一定标准的节能减排旅游项目。推广和探索节能减排卓有成效的工作方式,引入生态环境的节能减排技术;为节能服务公司和旅游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搭建合作平台,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选取适合条件的低碳旅游示范城市试点和绿色环保旅游企业做典型示范,年内将推出首批旅游环保企业。通过市场化渠道解决旅游企业节能减排的资金。明确星级饭店、A级景区为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重点领域。各级旅游企业参照《星级饭店节能减排指引》与《A级景区节能减排指引》,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节能减排考核体系,提高星级酒店与A级景区等企业的节能减排能力。对星级饭店、A级景区的节能减排工作进行年度考核,超过能耗限额的企业不能被评定为星级饭店和A级景区。通过适合旅游企业的宣传方式,集中力量开展能源、可再生能源、生态环境、健康旅游宣传活动,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和能源节约意识。争取住店宾客对星级饭店能源节约措施的理解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对新建饭店和景区引入节能减排准入制度。各级旅游管理部门成立旅游行业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协同节能监察机构加强对旅游企业节能减排的监管,积极推行行业节能减排标准及全员节能减排行动。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创新管理机制,将企业能源消耗、节能减排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今年3季度,国家旅游局将协同相关部门,循序渐进的开展节能减排专项督察工作。

另外,我们还大力推动旅游节能环保衍生行业的发展经营,促进改善旅游纪念品的低碳产品市场份额和产品制造质量。2010年6月24日-6月27日,我局在义乌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会,博览会产品涉及低碳环保设施设备、电动游览车、生态景区、宾馆太阳能、风能用品,休闲运动自行车,徒步旅游用品,生态环保厕所等等,引导全行业与相关产业的节能环保产业形态及环保意识。

《中国外资》:今年我国调整了新的旅游形态格局,加大了对“中国生态旅游”的重视。生态旅游的发展依托了哪些因素?未来前景如何?

吴文学:随着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变,我国生态旅游也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特别是国家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些具有生态保育任务的地区,纷纷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大量淘汰重污染行业,将生态旅游作为重要的接续产业。由此,生态旅游得到了强劲的发展动力。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和水利风景区等形式为主要载体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基本涵盖了山地、森林、草原、湿地、海洋、荒漠以及人文生态7大类型。在全国1223家4A级以上高水平旅游景区中,上述8类保护地占到94.7%,其中,38家世界遗产地占我国世界遗产的100%;206家国家风景名胜区占总数的99%;90家国家地质公园占总数的49.5%;65家国家自然保护区占总数的21.5%。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多、底子薄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充分利用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交流和合作,结合地方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特色,加大生态旅游产品推广力度,大力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旅游方式,创造良好的生态旅游发展环境。

《中国外资》:您对我国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构想?

吴文学:中国旅游业的大兴趋势,势不可挡。

我国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京华古今风貌旅游带、白山黑水北国风光旅游带、丝路寻踪民族风情旅游带、华夏文明访古旅游带、西南奇山秀水民族风情旅游带、荆楚文化湖山旅游带、吴越文化江南水乡风光旅游带、岭南文化南亚热带和热带风光旅游带、包括青海的世界屋脊猎奇探险旅游带,一直以来都受到全球媒体的关注和海外游客的喜爱。

工业节能发展前景范文第7篇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风景园林建设己由早年的星星之火而成今天的燎原之势,且发展得如火如荼。风景园林教育相应地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农业类院校中,风景园林专业含园林专业,下同)从以前的默默无闻、可有可无成为今天最受欢迎的热门专业之一。据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己有76所高校其中包括理工类、农林类、综合类院校)设立了风景园林本科专业,135所院校及科研院所设立了风景园林及相关的硕士点,18所高校具有相关的博士点。国内现存的30余所农业院校,几乎全部设置了风景园林本科专业。

目前风景园林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来自农林院校,其中,来自农业院校的人才也在行业发展中起到曰益重要的作用,活跃在行业的基层和第一线,成为了园林企业的主体力量。以上海市为例,目前上海市比较有影响的园林企业如上海市绿地集团、上海园林集团、上房园艺公司、上海绿建公司等企业的总经理都是毕业于原上海农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农业院校风景园林教育的贡献毋庸置疑,但与其他院校相比,其发展困难重重,前景堪忧,也面临着业内外的冲击和挑战。

2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面临的困境

2.1脱胎于农学的专业发端,较短的办学历程

我国的风景园林高等教育最早是在1930年代在金陵大学,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学校开设的造园和观赏园艺课程。新中国成立以后,1951年由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营建系合作创建了造园专业,1956年全国院系调整时造园专业调入北京林学院,可以说园林专业是最早在农林类高校设立并发展起来的。国内除北京林业大学的园林专业开设时间较长外,其他院校的同类专业大多是在文革以后相继恢复或増设的,一些农业院校只是在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设置。

农业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多是以农学、林学和园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最早先由园艺专业分化出观赏园艺,进而发展到园林专业;或由城市绿化专业演变而来。风景园林专业一般设置在农学院、林学院或园艺学院之下少部分院校单独成立了园林学院),依赖于一级学科园艺学的发展。

在国外农业类大学中也有类似的情况,美国着名的农业类院校康乃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的风景园林专业成立于1904年,就是设置在农业与生命科学学院。日本东京农业大学(TokyoUniversityofAgri?culture)造园专业也是设置在地域环境科学部和研究生院农学研究部,其造园专业的前身是创建于1924年的东京高等造园学校,后移交东京农业大学管理。作为重要研究机构的研究生院造园专业,1990年开设了硕士课程,但还无法独立开设博士课程,而将博士课程教育列入农学专业和生物环境调节专业中,直到2002年才正式开设博士造园学)课程。

2.2众多的办学主体,单一的办学模式

虽然国内的30余所农业院校全部开设了风景园林专业,但大多农业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成立的初期基本以北京林业大学的培养模式为蓝本,照葫芦画瓢。一方面形成了相对比较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甚至办学方向迷惘;另一方面,农业院校风景园林专业办学规模较小,办学力量薄弱,缺乏林业院校园林学院所具有的相关性学科群体的支撑,形不成自己的学科特色。

国际上,康乃尔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是在常春藤盟校IvyLeague)中唯一具有认证的风景园林学士教育资格的大学,虽然其课程体系与哈佛大学大体相似,但所开设的设计课强调设计过程以及组织原则,包括户外空间的结构利用,机动车与步行道系统,地形、水系、植被等的组织原则。其专业课程使学生在理论和技术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通过工作室和相关课程进行实践。同时与包括园艺、建筑、城市和地区规划以及工艺美术在内的相关领域加强合作和交流。

东京农业大学造园专业的努力方向是勇于向公园绿地范畴所必需的技术、调查分析、规划设计3方面进行挑战。为了满足社会对公园绿地的需求,把造园植物与栽培”环境设施与功能”环境资源与生态”和造园空间及规划”这4方面要素和主要领域加以形象化,形成了自己的特点[2]。

2.3综合的学科性质,片面的特色追求

由于风景园林学科是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涉及建筑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以及艺术、历史等多门学科,与自然、社会诸多领域相互交融渗透。但是任何一所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也不能同时提供这么众多的学科教育。与林业院校、建筑院校、艺术院校甚至综合院校相比,农业院校在自然学科有着强大的优势。但现实中,农业院校风景园林专业与学校的其他学科格格不入,渐行渐远,成为游离于农学学科的一个另类。在如今多学科交流融合、互通有无的大环境下,盲目模仿或独善其身”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2.4招生大户,科研小弟,学科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风景园林专业发展势头强劲,社会认同程度大大提高,因此风景园林专业在农业院校中的地位也愈加重要。各校纷纷扩大风景园林专业的招生规模,该专业己经成为招生大户。

虽然在招生数量和规模上大幅度増加,但是科研薄弱,学科建设投入不足的状况却一直没有改变,具体表现在师资队伍残缺不全,教学上以一当十;课程体系多年来一成不变;科研经费与成果少之又少;实验室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等方面。

由于农业院校同综合院校、理工类院校相比,生源相对较差;部分院校为了短期效益,盲目扩大招生,培养质量却没有得到保障;加上社会大环境长期以来对农学专业的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学生就业日趋困难。因此这种以牺牲师资队伍和教育质量为代价的盲目扩招是不理智的,对学科的发展无疑雪上加霜。

3对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教育改革的思考

3.1拓宽办学理念和途径办学思想

在办学思想上,倡导尊重人文、承启历史、回归本原的精神。采用开放式的办学模式,提倡开门办学,使学校和社会结合,既可以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也为社会和企业参与办学创造条件。同时拓宽办学思路,开展广泛的国际校际间的合作交流,互通有无,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密切联系,形成学术联盟。

培养目标在培养目标中,从人才的培养规格入手,实行宽口径”人才的培养,拓宽学科的视野,建构开放的知识结构,着力培养学生在设计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适宜性技术的能力等。确立智力、能力和人格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而且还要重视非智力因素(如情操、理想、道德、交往能力、合作精神等)的培养,使学生能适应更宽的职业的需求。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方式。强调学术性与职业性并重,采取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开放性办学途径,将教学内容与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学相长;积极参加国内外高规格园林设计竞赛,把学生引到学科前沿;加强实践性环节,通过交替安排的社会调研和设计院实习,促进学生对风景园林师业务的全面了解,提高职业素质和社会交际能力。

3.2整合新型教学体系

在原有教学模块的基础上,完善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体系的架构,强化融贯机制,生成综合基础”学科基础”职业基础”个具有开发功能的平台。

综合基础课程模块主要由公共基础、相关知识、专业拓展等系列课程构成,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领域等方面,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多角度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学科基础由专业基础、园林植物、园林设计、工程技术等系列课程构成,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学科知识,掌握设计原理,具备设计能力。另外,在这一平台中,安排有拓宽理论知识面和接近学科前沿的选修课,使学生在园林创作中的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得到系统的强化。

职业基础主要由一系列交替安排的社会调研、实践性环节、风景园林师职业培训、设计院实习等构成。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和初步把握园林设计从前期准备、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到具体实施等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充分理解工程设计中各工种间协作的重要性,以及风景园林师的社会职责。

3.3建构特色教学模式主、辅、特”的课程设置体系

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始终将专业主干课程、相关知识辅修课程、重点建设的特色课程有机结合,交叉融贯。如在教学计划中设置有人文、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交叉学科的课程,供学生选修,旨在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和培养多角度的思维方法,并努力在学科交叉点上寻找到突破口。

长、短、快”的课程设计教学单元在园林设计系列课程主线中,以每学期各具侧重点的长、短、快设计课题组成教学单元。明确各设计训练的目标和各具侧重点的教学要求。合理地调节专业学习的节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专业兴趣和主动钻研的精神。

图、模、机”的创作思维培养手段在园林设计课的教学方法上,重视园林设计的过程与方法,强调运用徒手草图表达设计原创的构思理念,通过模型推敲方案、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手段来表达空间概念和设计意图,而不仅仅是成果。

中间环节”与“总成环节”的层次阶跃机制在专业培养的各阶段间,设置“综合设计”大题,作为培养过程的中间环节。把毕业设计看作为整个培养过程的总成环节。在这两个环节中提供充分的课时,注重设计过程的完整和深入,全面检验和强化培养目标,形成层次阶跃机制。将相关知识的教学内容结合到设计题目中,细化要求,使学生的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得到系统的强化,进而上升到新的发展阶段[5]。

3.4加强专业教育评估

建设部己经开展了对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等专业的教育评估,并建立了完整的评估程序方法和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评估提高教育质量,规范教育过程,改善教学条件。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下设的风景园林认证委员会,以制定客观评价专业教学计划的标准,并制定设立专业院校的教学体系是否合格为己任,对风景园林教育质量进行倡导、提升和评估。通过评估改善了教学条件,规范了教育过程,提高了教育质量。

我国风景园林目前己经形成了从本科、硕士、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到博士完整的学位体系。尽早开展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将有利于教育质量的保证和提升,尤其对农业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教育评估作为执业注册制度的首要环节,有利于推动注册风景园林师制度的建立,并可以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标准相协调,从而为相互承认学历创造条件。

工业节能发展前景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建设;土方工程;放线工程;技术准备;后期管护

1前言

城市园林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的主要载体,在体现城市历史和文化风貌,体现城市发展特色,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和施工要注意重点环节的控制,要结合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和施工的具体情况展开技术应用和管理,落实好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重点和施工要点,进而高质量地确保城市园林景观工程,为城市园林化、生态化发展提供基础。

2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重点环节

2.1城市园林景观土方工程

园林景观施工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各个工程的具体尺寸和相对位置。在施工现场设置相应的控制网络,安置控制桩,根据控制桩测绘整个施工现场的网络,并用白石灰标注网格,将其作为施工作业的参照,从而保证各个土建项目均按照标定的相对位置进行施工。

2.2城市园林景观定点放线工程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定点放线工程是基础性前提和重要性先决工程,其对景观外形的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正式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前,应对具体景观设计图中的参照物或是参照点进行分析,并将之作为参考物进行定点放线。可采用方格网的方式进行定点。在定点的过程中,应当标注清楚标记点,并在施工完毕后进行检测,确认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景观施工。在进行树木放置时,应当充分考虑树木本身的特性,并以此为据确定出最佳的种植位置。同时,可利用方格网的方式,对绿篱、色带、色块等进行线条描画。在园林景观施工建设中,保持树木本身的自然性是施工的重点,为此,在定点放线时,应当尽可能展现出树木的不规则性,这样才能使园林景观的建造更具自然气息。

3技术强化城市园林景观施工重点问题的措施和策略

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施工是最为核心与关键的环节,只有发挥技术这一灵活要素的优势,有效开展技术强化、技术控制、技术管理、技术应用,以此来确保技术对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指导与保障功能,这是有效确保城市园林景观施工进程和质量的

3.1强化城市园林景观施工的技术准备

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实际中有句名言: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为实际开展之前应该做好技术、环节和内容等相关要素的准备工作,其中技术准备是重中之重。要做好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图纸的技术研讨,要组织设计、施工、建立单位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图纸进行会审,突出相关企业和单位在专业技术和关键领域的优势,有效整合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各方的诉求,提升城市园林景观施工的技术合理性和经济性。

3.2加强园林景观施工的重点环节

城市园林景观施工是由各种类型复杂的环节和部分组成,进行城市园林景观的施工必须强化对重点环节和主要部分的技术应用、技术监督和技术管理。作为施工单位,在城市园林景观施工过程中应该以自身城市园林景观施工经验和相关技术体系为基础,建立起技术应用、检查、管理的体系,从源头上、重点上确定技术在城市园林景观的核心位置,确保技术得到全面的应用,标准得到全面尊重,保障城市园林景观的治理和效率。应该借用市场化和专业组织的力量,在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中引入专业的技术监理和技术服务企业,全方位对城市园林景观施工进行跟踪和检查,及时发现城市园林景观施工中存在的技术不合理运用、不合格材料应用、不合规范工序实施、不合格施工隐藏等问题,通过系统性监督、检查,及时确定整改和修复方法和策略。

3.3做好城市园林景观施工的后期管护工作

进行城市园林景观基础施工后,相应的工作并没有停止,必去要有长期性和系统性的策略和方法,强化和确保城市园林景观的养护和后期管护工作,进而巩固城市园林景观施工前期的工作绩效,进一步确保城市园林景观的绿化、美化效果,有效缩短和降低城市园林景观的时间和成本,在确保城市园林景观效果的同时,提升城市园林景观工程建设的品质。后期管护要结合季节和景观苗木的品种来展开,春季,要做好城市园林景观苗木的灌溉和施肥工作,避免低温、大风对城市园林景观产生不良影响;夏季,要做好城市园林景观苗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避免病虫害的形成和爆发性出现,保护城市园林景观的种质资源和生长态势;秋季,要做好城市园林景观的检查工作,根据树种的不同做好防护,灌溉、施肥;冬季,城市园林景观管护工作要以保温和抗冻害为主,同时做好病木、弱枝的剪修工作,为苗木明年的健康生长打下基础。

4结语

城市园林景观是城市化建设进程中重要的基础性工程,很多城市已经将园林景观作为民心工程、环境工程和生态工程的建设基本环节,园林景观的不断出现和持续扩张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向和必然。应该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建设过程中有系统性、整体性、生态性的考量,强化城市园林景观技术应用和施工环节管理,使城市园林景观能够有效改变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态,构建起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有效利用的资源、园林、景观基础,为实现城市化、景观化、园林化的建设目标提供工程、技术、资源平台。

参考文献:

[1]吴光辉,张永安.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3,30(19):248-249.

[2]洪文宁.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管理要点探究[J].低碳世界,2014,4(15):43-44.

[3]祝志胜,汪海峰.关于城市园林景观的施工管理和后期养护的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7(3):102.

[4]谢琛.城市园林景观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1,4(16):231-233.

工业节能发展前景范文第9篇

目前,景德镇的部分民营陶瓷企业主,现代科技管理观念和创新意识不强,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再进行工艺和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致使技术装备水平低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加之景德镇民营陶瓷企业融资渠道较窄,很难从银行贷到款,而民间借贷成本过高,资金的短缺加大了民营企业先进技术研发的难度。同时,近年来用工较为紧张,技术工人的工资水平一路上涨,资金不充裕的民营企业大量招收附近的农民,而农民对陶瓷工艺技术的了解有限,导致企业技术力量更加薄弱。

提升景德镇民营陶瓷企业低碳经济管理模式的对策研究

1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制定出合适的企业发展战略

面对低碳风暴,景德镇民营陶瓷企业能否在这一轮挑战中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在于企业能否制定出一个适应时代经济发展的战略。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良好的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经营管理成败的关键,是市场经济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决定性的一步。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大势所趋,景德镇民营陶瓷企业应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在战略上重视低碳经济管理模式,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

2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要在新形势下有好的表现,必须加强管理。景德镇大多数的民营陶瓷企业是近十几年涌现出来的,大都没有形成专门的管理体系,致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发展低碳经济,降低单位能耗,加快节能减排,都离不开管理这项基本、基础的因素。有了好的经营管理就能在激烈竞争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低碳经济下的管理是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谋求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目标。把企业的发展目标与社会的发展目标协调一致,使企业与社会真正的走上共同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也是一个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3实施人才战略,为企业注入活力

在低碳经济时代,技术进步靠的是人才,管理进步靠的是人才,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生存并发展下去。因此,实施人才战略是景德镇民营陶瓷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景德镇民营陶瓷企业应摒弃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态度,面向社会招聘和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充实到管理和技术岗位,对已有的人才要合理使用并加以重用,做到政策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使他们有用武之地。企业还应花大力气做好对员工(特别是新进农民工)的科技文化教育与专业知识培训,使其掌握从事本职工作所必备的科技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在适当提高薪金报酬,推行激励性高的薪酬制度的同时,企业还应不断提出更高的经营战略目标,使员工看到企业发展的前景。

4推进技术创新,探索低碳经济管理模式

“低碳”强调的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的高能耗、多污染为代价的新发展思路。陶瓷产业的发展和运行效率的提高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在陶瓷原料的使用和生产过程中都应将节能减排观念和措施贯彻其中。在陶瓷行业低碳的呼声日益高涨之际,景德镇民营陶瓷企业要想取得先机,就必须不断运用高科技与先进适用技术对陶瓷生产进行技术革新。在清洁生产方面,应改进生产中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状况,通过设备引进、技术改良以及新产品的研发,在保质保量的同时,有效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通过窑炉改造,提高窑炉保温性能,减少散热损失,实现窑炉余热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推动“低碳”生产。在实现“低碳”生产之外,还应通过产品的研发创新,使用户在使用环节中实现节能环保,让“低碳”悄然走进千家万户。通过“低碳”生产改革,将在有力实现节能减耗的同时,提升产能及产品质量,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在响应“低碳”趋势下,通过改良产品,倡导绿色生活理念,也将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同和支持。

结束语

工业节能发展前景范文第10篇

一、旅游产品深化建设成效明显

省旅游经济强县创建强势推进。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全县加快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工作责任分工抓落实方案》。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部门通力配合下,我县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22个分点涉及的100多万字、200多幅照片的帐资料已全部收集完毕,并装订成册;30多个现场检查点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各项管理制度、员工礼仪培训及服务设施的添置改造均已完成;创建的汇报材料、PPT、VCD制作、迎检的线路安排、环境气氛营造方案也已准备就绪;创建涉及的品牌建设成绩不菲,皤滩古镇获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名镇,神景区获省级文明景区,吴桥农庄获省级渔业示范基地,永安溪漂流景区、竺梅度假村获市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规划编制进展顺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部级风景名胜区交通规划》已上报县政府审批;《省景区总体规划》已上报审查;完成《县农业景观(油菜花)规划设计》,完成向日葵种植规划和杨梅果园基地完善方案;完成《县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建设神景区生态小火车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度乡旅游产业规划》和《神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初稿;完成了神至蝌蚪崖索道建设项目方案设计;着手制作风景名胜区沙盘模型。

景区建设逐步完善。出《县风景名胜区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开展了风景名胜区创AAAAA级旅游区的前期有关准备工作;完成县内通往景区主要道路的标识标牌设置和整治工作;开展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涉及风景旅游基本情况的调查工作;景区全面使用电脑开票系统,实现发票电子化管理。神景区完成上山道路拓宽改造的一期工程、250亩林相改造以及蓄水工程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永安溪漂流景区完成西门码头办公楼改建、清口园临时码头搭建和赵岙码头河道疏浚、停车场填方等工程;绿地野营基地完成了基础设施和经营设施的配置,山景区推出了宗教旅游,杨百利饮品有限公司完成杨梅博物馆的修建,推出了工业旅游。

乡村旅游依然火爆。杨梅果园观光旅游喜获丰收,全县有一定规模的杨梅果园观光游基地达10余个,上山采摘游客达18万人次,果园观光门票达255万元,分别比往年同期增71.4%、70%。“农家乐”旅游如火如荼地开展,田市李老汉吴桥休闲农庄、赵岙农庄以及景区周边的农家乐生意红火,特别在油菜花节、杨梅节期间还出现爆满翻。溪潭垂钓型的“渔家乐”也快步发展,目前,全县拥有规模休闲渔庄15处,散钓点80余处,溪鱼垂钓点2处,声名远播至各县市及周边县市。

招商引资积极开展。推出了蝌蚪崖游赏区、雪洞游赏区、西罨寺院、淡竹景区的项目招商引资,其中淡竹景区招商有明显进展,原公司已解散清算、资产转让方案已经县里同意,开发经营权和资产公开招拍挂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蝌蚪崖游赏区、雪洞游赏区的开发经营权招拍挂工作已开始正式启动。

二、旅游市场开发稳固拓展

围绕“立足、主攻、拓展闽粤、面向全国”的市场定位,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构建市场营销体系,加强区域合作,组织影响深远的活动,市场拓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广告投入大幅增长。去年共投入200多万元在主要客源市场的主流媒体通栏广告和软文宣传。在中央4套《请您欣赏》栏目投放了300分钟的风光短片,在上海东方卫视、电视经济生活频道气象预报时段全年旅游广告;在经济生活频道、电视、电交通之声、旅游之声做形象方面的大量宣传。委托宁波旅游网成功改版旅游网,并在新华网、上海热线旅游频道、上海旅游网、宁波旅游网、旅游网做门户广告、实现链接。

活动组织层出不穷。成功举办·首届油菜花节,期间举办了新闻摄影大赛、“花为媒·情定”大型交友活动、城市油菜花首发团、论坛美文美图大赛和油菜花基地特色活动等。组织策划杨梅果园观光游活动,与电交通之声联合举办“采仙梅游”自驾游活动。成功策划“热恋向日葵,欢迎你”的主题活动和“中秋景区送月饼”活动,举办了第六届全国生活服务类报刊联谊会活动。

实地促销持续深入。先后参加国内旅游交易会、国际旅游节、乡村旅游节、老年旅游资源博览会、省旅游交易会等各种形式的旅游交易会;完成营销中心组建工作并开展正常运作;印制了10万份油菜花折页,在高速各出口免费发送;制作了100个旅游形象宣传X展架在主要客源地旅行社展示,制作了5000把旅游纪念伞赠送客源地的游客。

区域合作更加紧密。以高速公路全面开通为契机,加强区域联动营销,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依托新仙配、江南仙境游等黄金旅游线,组织“爱在旅途新仙配浪漫之旅”和江南仙境游“互动”活动,巩固上海、苏南等主要客源市场。

三、旅游行业管理日趋规范

安全生产管理务实有效。签订了《安全生产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健全旅游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开展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和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等活动;在“春节”、“五一”、油菜花节、杨梅节、奥运会、“十一”等重大节假日前,会同公安、交警、卫生、安监、工商、消防等部门,开展节前旅游安全生产联合大检查;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组织旅游企业在永安溪漂流景区召开安全应急知识培训现场会,并现场组织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全年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行业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加强对旅行社和推广旅游点的扶持、管理,出《度县旅行社考核办法》、《关于扶持县内旅行社发展的意见》、《推广旅游点审批办法》。加强旅游人才管理、旅游企业品牌创建工作,组织饭店管理人员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和岗位资格考试工作;继续深化饭店“品质管理年活动”,积极指导假日大酒店创绿色饭店、安福酒店创二星级旅游餐馆及星级饭店工作。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整顿工作,制定《度县旅游市场操作规范》,规范全县各景区的门票销售价格、地接奖励政策、特殊社会群体优惠政策、旅行社接待住宿人和游览人次的统计及导游市场管理,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旅游消费行为。

旅游队伍建设常抓不懈。出《度县导游人员考核办法》、《局直属景区选聘优秀讲解员试行办法》;开展第二届导游大赛暨导游员星级评定工作、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和年度旅游系统“优秀导游员”、“饭店优秀员工”评选活动;开展县地方导游年审培训工作和地方导游资格证考试(共有60人取得了地方导游资格证);举办旅游系统景区员工业务培训和旅游饭店业高层论坛,联合劳动人事部门开展筏工上岗证考试;与农办、林业部门联合举办杨梅果园观光游从业人员培训会等各种业务培训活动。

机关作风建设扎实推进。制定《县风景旅游管理局综合目标考核办法》,完善中层月度例会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扎实开展百日行动,组织“增强信心鼓实劲,解放思想见行动”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积极学习西门片区拆迁攻坚精神,邀请县委咨询组部分老同志召开旅游民主恳谈会;聘请旅游行风监督员,完善旅游监督机制;办理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各类议提案4件(其中人大代表建议案1起,政协委员提议案3起),办理率均为100%,满意率均为100%。

工作思路

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全会精神,以全景区旅游发展为抓手,以实现地区重要旅游休闲胜地为最终目标,充分发扬旅游人的“四于”精神,发挥全社会合力兴旅的集聚效应,深入推进旅游品牌建设,启动风景名胜区AAAAA级旅游区创建工作,努力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

工作主题:品牌建设推进之年。

工作目标:争取年接待游客440万人次,门票收入3780万元,旅游总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10%。

工作任务:一推、二抓、三创、四强

一推:即推进品牌建设。从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出发,加大涉旅企业的品牌建设力度。

神、景星岩、淡竹景区以及即将开发的蝌蚪崖、雪洞游赏区要按照国家AAAAA级旅游区的标准出发,改造配置,开发设置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经营设施,早日启动创建程序;皤滩古镇要积极探索文物异地集中保护的可行方案,加快静态、动态文化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步伐,努力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区;绿地野营基地、吴桥农庄、郑桥乡村会所在完善相关手续和服务设施的同时,努力朝创省级或部级示范基地方向发展。

宾馆饭店、社会餐馆、购物场所要积极推行国家标准化管理,提高星级饭店、星级餐馆、星级购物场所的挂牌比率;对一时条件还不具备的或规模档次达不到星级标准的或不愿挂低星级的经营场所,将推行“旅游放心店”等形式,规范引导其向品牌化方向发展。

二抓:即抓产业配套要素发展,抓旅游队伍素质提升。

由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构成的旅游业在我县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与发展规模,但与形势发展需要、大旅游产业布局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住宿、购物、娱乐等方面,在自驾车游普及、人均出游消费提高的情况下,我县还处于低水平收入状态。为此今年旅游工作的一个重点是加快神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步伐,抓紧上一批高档次、特色化的休闲度假设施与酒店;加快县城和白塔的旅游特色街区建设,集聚整合政府的能源资源,把购物、娱乐、餐饮、住宿等配套要素抓到一体化的发展轨道上来。

由“善于学习、甘于吃苦、勇于争先、乐于奉献”精神凝聚起来的旅游队伍,在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前不论知识层次、应变能力还是开拓创新、阔步前进的能力都有待于大幅度提高,今后要通过四方面工作来改变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一是用考试、外聘等方式招收一批懂管理、懂策划、懂设计的专业人才充实到旅游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二是经常开展岗位培训、技能比武、评先选优等活动迅速提升现职人员的业务水平,积极开展作风整治活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三是加大与旅游职业学校联合办学的力度,根据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办班的专业方向,全面培养旅游业快速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四是加快出用人留人的相关政策措施,组建旅游发展专家顾问组。

三创:即创新旅游产品内容、创新旅游营销方式、创新旅游管理模式。

创新产品内容:旅游是注意力经济,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丰富游览情趣,才会保持经久不衰的市场魅力。为此景区要坚持错位互补的开发原则,在目前山水风光型较多开发的情况下,要注重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民俗旅游、宗教旅游、乡村旅游等符合休闲度假需求的产品形式开发,以满足不同文化需求游客的需要。宾馆饭店要坚持个性特色发展之路,在提供吃住娱普通功能的情况下,要分清目标客户群体,研究其吃喝玩乐的消费特点与心理,配置相应的服务设施,营造相应的服务环境,努力创造一种宾至如归的意境。对散落在民间有特色的杂耍表演、花灯表演以及县名由来的神话传说和千年历史的文明传承,要编排整理出一戏,丰富游客的夜生活,加深他们对旅游的记忆。

创新营销方式:根据“立足,主攻,拓展闽粤”的市场定位,结合金、诸永高速将全线贯通的实际,打破以往“请进来、走出去”的常规模式,坚持点面结合、动静互补,广告先行、活动造势,合作共赢、策划为上的工作原则,努力做好春季油菜花节、夏季杨梅节、秋季丰收节、冬季采购节以及其它民俗节日的主题活动;努力做好扇形市场深入社区的客源巩固扩展工作;努力做好品牌线路的合作推广开发新市场的相关工作。

创新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加大打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力度,组织各种技能比赛,改善同行企业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共青团、妇女联合会、工会等各种社团的生力军作用,形成旅游事务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加快旅游国企的转制步伐,在淡竹景区开发经营权成功转让后,拟组建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具体负责神景区、永安溪漂流景区等国有景区的经营管理和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促使政府职能归位、企业增强活力。

四强:即强化安全管理,强化资源保护,强化秩序监管,强化氛围营造。

强化安全管理:落实机构,要及时调整充实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机构;落实制度,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力求横向到边,纵向到人;建立好的管理机制,要会同公安、安监、物价、卫生、质监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合检查制度,切实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问题;注重教育引导,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宣传,导游提示、巡逻人员提醒等多种措施,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游客及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强化资源保护:做好《省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官坑(蝌蚪崖)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和《风景名胜区公盂岩景区详细规划》、《风景名胜区雪洞景区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神主要游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评审报批。编制全县旅游资源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居民社会调控规划,加大景区周边村庄违章乱建的监管力度,加强景区在建工程项目建筑风格与建筑体量的控制把握。

工业节能发展前景范文第11篇

摘要:资源极端匮乏却又大进大出的广东,尽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已经处在全国最低水平,但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仍大,资源环境压力沉重。此波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冲击巨大。若能借危机之压,采用合适的政策和技术,转向低碳化发展,广东将从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典范升华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和典范。

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典范。广东以加工贸易起步,通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构建起工业体系,初步实现了经济起飞。近年来则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遵循轻型高级化、适度重型化的发展思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经济竞争力得到提高。2000年以后,广东的高增长行业已经由原来的日用品轻工业转向了轿车、钢铁、装备制造、石化等重型化工业,进入了以重型工业为主导的新一轮发展周期。

尽管目前广东的经济发展领先于全国,但也面临着未来经济发展格局如何定位的问题。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与资源环境压力,要求中国经济进行转型,具体到经济严重依赖出口与资源极端匮乏的广东来说,更应如此。广东,不仅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典范,更应该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和典范。进一步具体说,在中国经济的低碳化转型中,广东应该扮演重要角色。

一、广东的能源消费与工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1985-2005年,能源消费总量由2317.6万吨标煤增加到17769.37万吨标煤,年均增长10.82%,比全国相应年份的平均增长率高5%左右。广东能源消费大致呈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常规能源资源匮乏,对外依存度高。广东是国内常规能源资源最为短缺的省份。2006年4月份以后,全省退出煤矿行业。省内除水电、少量核电、风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属国家调控的石油和天然气外,绝大部分能源要依靠进口或从外省调入,能源安全压力很大。

第二,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为主。2005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费中原煤、原油、电力、天然气的构成比例为52.9:26.1:20.8:0.3。与1990年相比,煤炭所占比重下降了3.6%,原油下降了9.2%,一次电力上升了12.6%,天然气消费增加了0.3%。全省能源消费结构虽有所改善,但仍然以煤炭、石油为主,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第三,工业能源消费比例高,节能任务重。2005年,全省一、二、三产业和生活用能分别占终端能源消费量的2.6%、66%、19.6%和11.8%,其中工业用能占64.9%,且自1990年以来始终保持在65%左右的水平。2005年,全省九大支柱产业能源消费总量约为8112万吨标准煤,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工业节能任务十分艰巨。

由于以上因素,广东能源消费中,一次能源供应主要依赖外省,二次能源供应中10%的电力也靠外省输入。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的粗放发展方式造成生产、生活能耗需求高涨,甚至导致部分地区出现了电力、燃油、煤炭等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能源的实际消费量远远超过计划的需求量,如根据《广东省能源发展“十五”计划及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2005年全省能源消费计划为11641万吨标煤,而实际消费17271.5万吨标煤。伴随着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广东省的能源弹性系数在“十五”时期呈上升趋势,通过近几年加强结构调整和开展节能减排,能源效率有所提高,能源弹性系数有所回落。

从国内比较来看,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广东万元GDP能耗从1990年的2.61吨标准煤下降至2005年的1.49吨标准煤(大大低于2.90吨标准煤的全国平均水平),年均节能率为3.67%。

但从国际比较来看,广东还有不小的差距。单位产品能耗方面: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化工、造纸、纺织八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0%以上,其中火电供电煤耗高11%,吨钢综合能耗高13%,平板玻璃高43%,乙烯综合能耗高13%,水泥综合能耗高31%,棉纱综合耗电高15%。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方面:目前单位建筑面积制冷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据专家分析,广东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全面执行节能50%的标准是现实可行的;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在达到了节能50%的目标以后仍有约50%的节能潜力。

能源利用效率与国外的差距表明,节能潜力巨大。按单位产品能耗和终端用能设备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的标准,目前广东省的节能潜力约为3000万吨标准煤。

在新能源开发利用领域,广东的表现相对较好。风能开发利用方面:截至2006年底,全省风电装机总容量已达20.7万千瓦、风机345台。在政府的积极支持推动下,风电设备制造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像中山明阳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在这一领域就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生物质能方面:常使用的农村户用沼气池已达23.1万个,年产沼气1.02亿立方米;已建成垃圾发电厂15座,日处理垃圾能力1.1万吨,总装机23.4万千瓦。

太阳能利用方面: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太阳能炉具、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组件和太阳能电池单片生产基地,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已达30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兆瓦。

核电装机容量400万千瓦,超过全国总装机容量的一半。

近年来,广东省积极推进节能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5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处于全国最低水平。但广东是能耗大省和人口大省,自然资源相对匮乏,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且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能源需求还将继续增加,能源供给压力不断增大,环境污染仍呈扩散趋势,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矛盾依然突出。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促进广东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二、未来广东能源需求与排放情景分析

未来的能源需求与碳排放总量,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与节能减排措施的合力。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估计,到2010年,广东全省城镇化率估计达65%左右,珠三角达80%左右。2020年广东全省常住人口总量将控制在9420万人以内,其中户籍人口控制在8800万人以内。在2036年左右,广东全省人口将达到峰值,此时全省常住人口总量不超过990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控制在9200万人左右,之后全省人口将开始平稳下降。

2020年,预计广东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其中珠三角地区达到1.8万美元,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此发展目标,预计全省GDP年均增长速度应达到9%左右。其中年均增长,2001-2010年9.8%左右,2011-2020年8.3%左右,2020-2030年6.6%左右。

相关的未来机动车与工业内部各行业的具体能源需求状况,兹不略述。

以不同的排放政策条件为基础,本文设想了未来广东三种可能的能源消耗 与排放情景。

第一种是基准情景,即未来广东将沿照目前的经济模式持续发展,除了一些已经确定下来的政策,不进行重大调整,不采用更多的节能减排措施。

第二种是政策情景,即在针对现状做出较大调整与努力(政策、投资、能源支出等)、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目前已有的节能技术明显普及的条件下,能够实现的节能、可再生能源开发以及相应的低碳排放效果。这要求到2020年,重工业中的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重下降,主要高耗能工业的节能达到甚至领先于先进国家水平;基本实现高效、清洁生产;新建建筑普遍达到节能标准;大众消费以低能耗为主;可再生能源得到充分利用,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热利用、光伏电池、生物质能发电和液化、小水电、垃圾发电,等等;同时作为国内最富裕的省份之一,采用了一定的碳捕获技术。

第三种是低碳情景,即在政策情景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努力,以充分释放低碳排放的潜力。

根据上面不同的三个排放前景,再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诸因素,利用IPAC-AIM模型就可以从中勾勒出现在到2030年广东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的大致情景。其中,三种情景的一次能源需求量见表1-3,COCO2排放量见图1。

从上表可以看出,广东省未来能源需求仍将明显增长。基准情景下一次能源需求量由2005年的1.59亿吨标煤上升到2020年的3,73亿吨标煤和2030年4.85亿吨标煤。其中煤炭仍然是主要的能源,到2030年仍然占到52%左右。

政策情景中的一次能源需求量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别为3.12亿吨标煤和3.8亿吨标煤,其中煤炭所占比例分别为48%和40%,核电上升到8%和11%,风电上升到2%和2.8%。

低碳情境下,如果广东把低碳发展战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的话,能源需求和结构可以进一步降低和优化。一次能源需求量2020年和2030年分别为3.05亿吨标煤和3.44亿吨标煤,其中煤炭所占比例分别为35%和26%,核电上升到16%和21%,风电上升到2.4%和5.5%。

低碳情景的CO2排放量与政策情景相比,在2020年之后将开始有较大幅度下降。

国家正在实施的“十一五”节能目标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已经使许多技术的研发利用得到鼓励和促进。由于技术效率提高而导致产品单耗下降(工业产品)、单位服务能耗下降(交通、建筑用能等),在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绝大多数的先进节能技术目前已经在市场上出现,但成本仍旧较高。还有一些技术仍在示范阶段,但已经具备市场化大规模利用的前景。政策情景着重考虑这些技术的进一步普遍利用,同时也考虑其成本曲线的变化,即未来成本的下降潜力。因此,低碳发展,并不会对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的成本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技术进步在节能减排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尤其如此。目前已有的技术不仅对节能有很大贡献,而且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这些技术可以也应该在2020年之前得到完全普及。现在可以利用气候变化作为一个促进因素,寻求更多的资金和国际合作,来加大这些技术的快速普及。

以下关键技术将对节能减排起重要作用:现代可再生能源生产技术(太阳能等);先进核发电系统;燃料电池;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先进清洁煤技术/碳捕获和碳储存技术;先进燃气轮机;非常规的天然气和原油生产技术;合成燃料生产技术;超低能耗和零排放先进交通技术,等等。另外,还要注重推广应用诸如更先进的工业锅炉、窑炉以及保温等增量技术等。但由于缺乏技术研发投资,这些技术在我国大部分开发得还不够。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技术竞争力的增强,其中一些技术有可能在中国得到更多的研发投资。凡事皆有利弊。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能源严重依赖煤炭,但是,这却使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和清洁煤技术有了非常大的市场潜力,而其他发达国家在此技术研发中则面临很大的市场不确定性,因此缺乏动力。这样一来,中国的技术发展在这一领域就存在比较好的机遇,如果中国可以在这些方面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环境和经济效益就可以兼得了。

三、广东应采用的措施和技术

能源与排放情景研究显示,未来广东能源需求量呈持续增长趋势。从目前到本世纪中叶,随着广东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能源需求量增长明显。如果要实现较低的能源需求和排放,比如达到政策情景的能源需求量,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为此,广东采取的主要对策应包括:

第一,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向高附加值低能耗产业转型,大力遏制或淘汰高耗能产业。这虽然早已提出,但要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政府和产业界加深认识。目前广东已经面临经济竞争的问题,应该利用这个机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广东在这方面应着眼于向国际上先进国家(如欧盟)或者发达国家的地区(如美国加州)看齐。

第二,全面持续实施节能政策,将“十一五”的开始的新做法作为一种长期的政策持续下去。

第三,广东经济大大领先于全国,因此可以率先接受实施已经成熟的各项节能政策,如高于国家水平的地区性的节能标准,地区能源税/资源税,等等。

第四,鼓励节能投资,利用广东经济实力较强的优势,以政府公共投资引导民间投资,实现先进的低能耗经济体系。

第五,全面构建基于最先进技术的用能体系,使广东的用能效率在2020年到2030年之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技术领域,广东要优化产业结构,控制高耗能工业发展,减少和控制高耗能产品出口;争取在2025年左右使工业的能源技术效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大力发展使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如风力发电、水电要进一步大规模普及,光热发电、光伏发电技术要进行接近商业利用的示范;全面大力发展核电,特别是着重于第三代、第四代先进核电技术;大范围提高公众意识,普及低碳生活方式。

工业节能发展前景范文第12篇

关键词:节能型技术;风景园林;太阳能;污水处理;材料

引言: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一定伤害,为了缓解环境问题,我国有关部门加大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进行保护自然生态,城市风景园林的建设也日益增多,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使得人们审美水平进一步提高,对风景园林的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将节能型技术运用到风景园林施工中,减轻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符合我国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方针。

一、节能技术的分类

由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人们对环保工作极度重视,在风景园林施工中运用节能型技术,符合我国走可持续发展路线的重要方针,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将节能理贯彻整个项目中,这就对设计与施工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具备专业直晒的基础上,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施工过程中,运用节能型技术,保证施工质量,为我国风景园林建设水平添砖加瓦,下面对风景园林施工中运用节能技术种类进行详细分析。

(1)主动式节能技术

主动式节能技术是指利用建筑设备,如风车、太阳能光伏板等来收集能源,然后在利用仪器对能源进行再分配,由于主动式节能技术可以定量、定时的分配能源,因此可以大大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但是在操作设备过程中,其技术性、专业性较强,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而且投入成本过高,回报效益低,因此主动式节能技术比较适用于节能灯、小型太阳能发电机等局部构景的施工。

(2)被动式节能技术

被动式节能技术是指利用施工现场现有的自然条件,运用科学的造园手段,合理规划植物、建筑物等园林要素,并对园林环境进行综合调节,实现园林的微气候平衡。被动式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但是该技术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掌握自然因素的特征,了解光照、降雨以及风向的变化规律,充分发挥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作用,从而使园林施工达到良好的效果,实现高效节能的目的,由此可见被动式节能技术与主动式节能技术相比更加具有优势,因此应大力推广被动式节能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这对节能型园林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的建设,不仅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也代表着城市面貌,因此,风景园林的建设关乎整个城市的社会效益,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新技术与新工艺不断运用,提高我国风景园林建设水平,但在以往的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忽视了节能技术的应用,在植物移栽过程中,对地表进行严重破坏,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在对风景园林养护管理过程中,只注重管理效果,对植物喷施大量农药,对周围环境与空气造成严重更影响等;因此,在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运用节能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对风景园林施工中运用节能型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1)优化施工方案

在对风景园林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科学节能的理念,达到节能减耗的目的。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对园林施工方案加以优化。

第一,考虑周边环境对施工造成的影响,园林本身的面积比较大,加上建设的项目很多,所以,必须要在整体上做好规划工作,并充分利用各类资源。

第二,对人力管理工作加以重视,工程相关管理人员需要重视监督和安排工作,对于比较紧急的状况,需要在事前做好预案,特别是对于时间冲突的各种项目,需要做好技术人员相关安排工作,不然就会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另外,也无法充分利用设备。

第三,对设备进行管理,对于所有项目进程做好安排工作,避免设备空转和闲置状况,提升设备利用率。

第四,对植被做好移植工作,重视移植时机,提升成活率,防止重复种植。

(2)应用各种高新技术

根据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情况不难看出,新型能源的出现减轻了对一次能源的使用与浪费,在园林施工过程中,会经常用到大型设备,需要消耗巨大电能,造成严重浪费,园林施工环境是露天施工,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换为电能,降低对电能的消耗,同时,园林施工中,植物的生长需要进行光合作用,进行良好的采光设计,不仅利于节能技术的实施,对园林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充分利用太阳能取得良好的节能效果。

(3)充分利用污水处理相关技术

从当前日常生活看,很多生活用水,与我国相关标准相符,但是却被大量浪费,直接进入到地下管道中,被当做污水处理,从而导致水资源浪费现象。当前,我国的水资源比较紧缺,大量城市的供水减少,不利于节能的目的实现,所以,在风景园林进行灌溉时,引入生活污水,这是具备一定现实意义的。在对风景园林施工的时候,可以安装污水处理器,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以后,利用专门管道,在园林灌溉过程中进行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同时还能在较大程度上实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达到节能目的。

(4)利用各种节能技术节约材料

对于风景园林工程来说,在对其进行施工的时候,要节约材料,必须要对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技术进行改进,从而达到节约建筑能源的目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比如,对于钢筋连接来说,传统采用的是搭接技术,容易造成建筑材料的浪费,通过长时间的摸索之后,螺丝连接已经取代了传统做法,能够节约能源,同时还能方便以后修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在引水使用时,能够改造水管,对循环水进行有效适应,尤其是对于耗水比较多的风景园林工程来说,能够实现良好的节水效果。所以,在对园林进行建设的时候,需要探索各种新的施工工艺,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提升其利用率,达到节约的目的,这是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并需要引进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运用,可以降低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同时,积极利用新能源代替一次能源,减少对一次能源的浪费,由于节能技术的运用是一项较为复杂工作,对施工人员有严格要求,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有丰富经验,对节能技术熟练掌握,在施工中,对于遇见的问题能够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解决,在施工中保持客观态度,将节能理念落到实处;另外有关部门加大对施工人员素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节能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运用水平,为我国园林建设谱写新的乐章。

参考文献:

[1]赵希伦.园林施工中的给排水施工技术探讨[J].北京农业.2016(04)

[2]段素芳,房静.园林施工绿化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6(03)

工业节能发展前景范文第13篇

当今社会,物质建设日新月异,但人心往往浮躁焦虑。面对平地而起的宏伟建筑,人们往往只关注其落成后的辉煌,而提不起太多的兴趣去关注建筑本身。无论是充满着绿色、科技、人文理念的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还是现代建筑奇迹的代表中央电视台新址,它们都是这个时代最令人震撼的建筑作品,然而鲜有人知晓它们之中蕴藏着一位东北企业家的智慧,他的名字叫杨景全。

启程

采访开始刚一入座,记者便被杨景全爽朗的笑声吸引,眼前这位东北汉子身材魁梧,浑身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对于自己过去的经历,杨景全侃侃而谈,感慨颇深。

杨景全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在家乡完成了高中学业后,考入了大庆石油学校。毕业后,杨景全进入大庆的一家国企工作。在做了五年的计划采购员后,通过自己出色的工作,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单位最年轻的科长。就在对这份工作已经轻车熟路的时候,杨景全却越来越感到自己志不在此,对市场销售渴求的心一直在萌动。在和单位领导谈了自己的想法后,杨景全提出希望单位把自己派到厂子最困难的地方,到前线做销售。

当时杨景全面对的是一家濒临倒闭的甲胺厂,然而在调去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停产的厂子可以开始生产产品了。有了产品,杨景全马不停蹄的连续出差见客户,谈合作。比同龄人能吃苦,是杨景全给自己那段日子的评价:“出差九天,在火车上能坐六宿,在客户的家门口等着。”正是凭着这股干劲儿,感染了好多客户,促成了合作。然而产品是销售出去了,出差回来的杨景全又发现了一个大难题:没有罐车运货。于是又开始到运销处联系车皮,从请车,锻修,辅修,检修,杨景全现学现弄。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月的时间终于打开了市场,杨景全也被提升为销售厂长。2000年,集团将他从大庆调到了首都北京,负责大庆塑钢建材在京的销售。

2002年底,大庆集团投资8000万,在北京昌平投建了两条哥伦比亚生产线,生产空心砖。杨景全看到产品质量不错,就放开手脚,用三个月的时间调研了整个北京市场。回忆起那段日子杨景全感概万千的说:“那三个月好像用尽了我一生的智慧。”三个月的时间,杨景全开的车耗费了1200升93号汽油,平均一天跑将近400公里的路程。也正是这关键的三个月,杨景全摸透了北京生产同类产品的四个大厂家的情况,他们的销售冠亚军,销售副总等资料全都了如指掌,也坚定了从事空心砖事业的信念。

在为空心砖四处奔走的日子里,杨景全越来越看好这个节能省耗的产品。他发现其它传统行业成本高,但是生产空心砖却属于废物利用的领域,杨景全有种预感:空心砖将来势必要取缔传统红砖的市场。2003年,杨景全作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放弃稳定的国企工作和收入,在北京自行创业,他成立了自己的销售队伍和研发中心,创立思诺恩科技公司。

成为标准

随着事业的深入发展,杨景全对整个行业的状况和自己的发展规划已经有了眉目。思诺恩打算做的空心砖尽管价格高,但比起传统红砖,却能给施工单位降低20%―30%的综合成本。因为普通红砖两面要各抹1公分的灰,外面还要有其它处理,而新型空心砖两面都不用抹灰、加板,砌速还快,能大大缩短工期。从综合造价看,优势不言自明。市场摸索到这种地步,属于思诺恩的商业机会确实已经凸显在前。但是,杨景全的创业还有硬仗要在后面打。

杨景全在创建思诺恩时,中国的建造业并不健康,凭着多年做市场营销的经验,他敏锐地看到了无序竞争、市场混乱中的机遇和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前景。杨景全一手紧抓产品质量和诚信,一手将节能理念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企业生产向节能环保转型,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思诺恩科技(建筑)节能系统”,迎合了发展趋势,也引领了行业发展。

为了让自己的企业更加健康的发展,杨景全认为为这个行业制定标准才是治本之策。于是他在高度重视研发的同时,通过与各级政府和设计单位的沟通,主动提高行业设计标准。不惜高薪聘请业内知名学者,搞讲座,设计图集。种种举动不仅为思诺恩创造出一片发展空间,而且通过设计标准的提高使自己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到2005年,思诺恩基本颠覆了整个行业的标准,通过提升标准,思诺恩闯出了自己的一条环保之路。几年时间,思诺恩从生产普通空心砖到节能保温空心砖,再到思诺恩建筑墙体节能系统,杨景全力出一孔,真正把化废为宝这件事做深,并在2008年成了这个行业在北京的第一名,成为建筑墙体节能行业最早的开拓者和领跑者。

在提到鸟巢、中央电视台新址、首都机场等大名鼎鼎的建筑时,杨景全的语气中充满了骄傲和兴奋,因为这些举世瞩目的建筑都采用了思诺恩的“砖”。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场低碳论坛上,思诺恩被政府颁发了“低碳企业标杆奖”。目前,杨景全创建的思诺恩拥有自己的产品研发中心,3处规模化生产基地,产品年产销量达到120万立方米,这个数字几乎占到了北京地区节能墙体砖用量的三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思诺恩废物利用生产的新型节能砖共减少黏土用量270万吨,节约煤炭消耗6万余吨,减排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13万吨。

在做出众多行业“第一个”和“第一名”的思诺恩,还首先提出了节省材料、节省工期、节省能耗,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耐火、隔音三项性能的理念,“三省三增”的理念得到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华北地区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北京市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以及黑龙江建筑节能检测中心等业内专家的广泛认可,再一次颠覆了行业的标准。

渡己渡人

然而事业如日中天的杨景全,也面临着和其他“草根”企业家同样的困惑,钱是赚到了,企业也走向正轨,对事业很有办法的杨景全,从2007年开始,却总也不能寻求到内心的平和,他意识到自己需要学习,需要更多地管理知识。“最困惑的就是团队的服务打造”杨景全介绍说:“当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的最高学府,去一些知名大学里听教授们讲课,但是往往理论多,案例少,听课过程十分枯燥,又没有很好的落地效果。”

2009年的春天,杨景全接触到思八达缘起老师的研讨会。原本对于培训课程渐失感觉的他想着听听看,不行就走。然而他却被老师课上的一番开场白深深吸引,缘起老师说自己并不是什么老师,不要把他当做名师,他就是来帮大家的企业运转的。几句实实在在的话语降服了杨景全,也许是因为东北人骨子里的实在,这种讲课方式让杨景全耳目一新,听的是酣畅淋漓,头脑里各种想法涌动着,这种感觉是在别的地方学习时所没有的。

课间休息时,他便给管理团队打电话,指挥企业高管改变工作策略。但是杨景全发现,只是自己来上课,遥控企业员工的模式并没有很好的效果,因为思八达的智慧,如果不走进这个场,是收不到的。于是杨景全为公司的十个高管都报了名,集体上课。

谈到思八达掌门人刘一秒的智慧,杨景全非常赞同他的授课方式以及对授课人群的定位,还将一秒智慧进行总结:“和尚在庙宇里为有需求的人解答疑惑,但是需要人们走进庙里,然而一秒老师是走出固定的场所来渡人,而且对企业老板讲课,可以将智慧最快的传播。这种向上向善的起心动念是好的,是帮助人的。”他认为一秒智慧解决了众生难解决的问题,解决了民营企业的纠结,而不被重视的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作为民营企业家一员的杨景全谈到这个群体,言语里有些无奈。“民营企业家是被钱绑架,被情绑架,被社会绑架的群体。创业初期缺钱,赚了钱又不会分钱,留不住钱。和亲人合伙创业,企业发展起来后,又被亲人、妻子、孩子、老员工制约。创业初有项目也没人理,赚了钱后干事业的‘狼性’就没了,开始买名表住豪宅,成为任人宰割的‘小绵羊’。”杨景全认为与其将钱花在奢侈品商不如听听思八达的课程,思八达让他开阔了眼界,特别是那些高端的课。有钱之后,很多人追求名,而要名的人就需要爱面子,爱面子就必须有修为。在思八达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之间不仅可以互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且能积聚很多重要资源,结交很多朋友,这个圈子非常重要。

于是整个2009年,杨景全开始“疯狂”听课,思八达的课程几乎听遍了,他特别赞同一秒老师说的智慧投资,而且不光花钱为自己的头脑投资,还给爱人,儿子和侄女都报了思八达的顶级课程。他认为留给孩子钱不如留给孩子一个智慧的头脑,而且思八达的课堂不像其他平台,而是让学员们自由交流,交换名片,这种胸怀和格局,可以让真实自然显现。

“学习了思八达的课程,我有三个特别大的收获”,杨景全动情的说:“第一个就是自己打开了,企业文化运转落地,员工之间和谐了。第二个就是思八达真实,简单,自然,让我解套,企业上下同频共振,心齐了。第三个就是在2011年‘收获’了第二个儿子。”原来杨景全的爱人一直觉得他体重超标,不同意再要孩子,上了思八达的课程,杨景全连吃了八天的素,每餐只吃水果沙拉,磨练了意志。当他再出现在爱人面前时已经瘦了十斤,这让妻子既心疼又感动。

工业节能发展前景范文第14篇

(一)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与生态区管理现状的矛盾性

作为一个产品和服务都具有特殊性质的经济产业,旅游产业也不例外,其与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密切的关联,能够拉动包含通讯、建筑、金融、商贸、信息、住宿等20多个产业经济的增长。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旅游产业每提供一个工作岗位,就有可能间接的带动相关产业7个岗位的增加,旅游行业每损失1元的消费,就会间接造成社会财富7元的损失。从我国当前旅游发展模式来看,经过连续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对于各个产业之间的整合性、互动性、协同性功能的发挥和管理,却缺乏宏观框架和整体实践的思路,从而导致旅游行业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旅游市场的不断波动变化,这就包含近些年来以生态区旅游作为发展嘛头的旅游景区,均无法科学合理的保障自身运作,诸如团队建设、中介服务、统筹协调、市场预测等。在缺乏旅游产业链和配套功能整体性运作的局势下,生态旅游区的旅游管理同样无法完成自我宣传、销售、特色旅游精品项目的塑造、生态旅游区产业化经营服务的供应等需要。随着生态区旅游宣传推广的不断加大,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黑店、黑车、黑导、黑社也将日渐增多,旅游精品的缩水和旅游产品及服务与宣传的不符等.均会造成生态区旅游管控能力的下降。由于旅游是一个产业关联性极强的服务性经济产业,旅游产业系统发展中所存在各类问题的日益凸显.同样会影响相关产业的健康运作。长此以往,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也必然受到影响。

(二)传统大众型旅游管理模式与生态区系统管理要求的矛盾性

随着09“中国生态旅游年”的提出,生态旅游热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注人了大量的新鲜血液,也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产业对生态旅游的资源开发和管理关注。就我国生态旅游现状而言,立足当地实际景区所提出的生态旅游,与仅以生态旅游为嘛头的非生态旅游区旅游一起,构成了当前我国生态旅游的规模化发展模式。就我国生态旅游区现有的旅游资源而言,还存在着典型脆弱型生态旅游区需要针对性管理的问题。纵观我国当前生态旅游管理整体模式,以传统管理方式为主调的管理运行机制、策略、模式,依然包含典型脆弱生态旅游区在日常实践中进行运用。比如:香格里拉的虎跳峡生态景区被开发出以后,碧塔海和虎跳峡门票收人分配、双线进人所存在的矛盾等。在传统大众旅游管理模式的运行下.包含环保、开发、生态旅游区组织体系等在日常管理中所出现的矛盾,却无法被一一解决。由此可见.传统大众型旅游管理模式.无法适应当前生态区旅游管理的日常需要。鉴于生态区旅游环境和资源管理的特殊性,有必要针对生态旅游区当前的管理失误表现、资源环境的脆弱性和不可修复性等来重新构建具有时效性的、符合生态区旅游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

(三)生态区旅游管理经验缺失与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性

对生态旅游产业进行管理必然以生态区旅游管理为基础,作为一彳、有生命运动规律的系统.其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必须密切重视生态区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竭泽而渔。生态区旅游产品的开发尽管要以利润最大化为先导,但这并非是一次性产品生产和推销,需要保障生态区域旅游资源与游客、日常运作中的相关利益对象相互之间的共生共进。在进行旅游生态区管理系统的构建中,不仅需要尊重自然界演化的运动规律,还需要反应社会人文需求在生态区旅游发展中的各类变化。因此必然要包括社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两个概念。然而就我国生态区旅游现有管理体系而言,管理制度的缺乏、对信用和旅游者满意度认知的缺乏、对生态旅游概念理解的偏颇化、对生态区域自身的彳、性化发展要求理解的不当等,在缺乏专业型管理组织架构体系和专业管理人员团队现状面前,必然无法完成利润和价值在生态区旅游产业链的特殊构建和管理需求。此外在我国生态区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行业领导榜样性经典案例的缺失,也会导致各彳、生态景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作为生态区旅游管理,本身并不属于行业管理,也不是离散性的单元式管理。在整体性、系统性的管理要求下,各组成部分和环节的独立性管理,与各部分之间有机相结合,均需要被作为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香格里拉碧塔海景区的日常管理为例,管理者仅将生态区作为一彳、产品生产资源的供应处,在组织管理模式上,所使用的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模式,显然会给生态景区的旅游管理带来负面的影响。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区构建旅游管理系统的思路

(一)建立健全生态区工程建设规划体系

生态区旅游管理必须将生态区的开发和规划从源头融人到管理体系中。首先,就生态区工程项目经营权的公开拍卖而言,需要在尊重我国旅游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开发所需的开发权,要就生态区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分类进行竞标和公开发包。在此之前必须对生态区生态工程项目,就是否可以进行经营权和开发前的公开拍卖展开详细调研和论i正,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忽视此环节中的管理需要。在进行生态区工程启动前,必须要进行市场定位、市场配套体系设计、市场预测等的规划.从发端阶段.将生态区工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与生态区自然景观的现状、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协调统一有效连接起来,将生态区工程建筑的建设作为生态区旅游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基础和保障来进行规划。生态区的旅游优势在于,旅游资源较为原始,如具有保存比较完整的自然、人文景观,或者拥有较为独特的宗教文化习俗、民族风情区域。因此,生态区工程建设规划体系的构建和健全,必须建立在生态区整体景区现状的基础上,对于一些风浊严重的峁顶、山头,可考虑使用抗寒、抗旱、抗风的生态型林灌草,科学计算生态区现有的生态群落对各类灾害的抵御能力.尤其是关注生态区五到十年内的变化趋势,从水文资料、气候资料、周边居民等方面进行资料考tiE,以保障生态区工程项目的科学规划以及日常管理的有效落实。

(二)逐步完善生态区由内而外的日常管理和管控

从日常运作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区旅游管理的实际覆盖范围,进行由内而外,由上到下的整体性调整。其中包含对制度、体系、组织架构、专业人员团队、品牌形象、游客、政府支持程度、市场、竞争对手等多方面的现状调研和分析。只有通过对自身现有竞争能力和生态区可持续性发展潜力的明确对比,才能明晰的找出目前管理模式、方法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而从促进整体发展的角度,提出应对性措施。比如深人产品开发、服务供应、生产销售、宣传等各领域,从整个旅游产业链发展需要的角度,分析生态区现有旅游管理模式和系统中,各环节合作和协同的能力。这同样也是完善生态景区日常旅游管理工作的有效办法。此外,还需要从深化生态景区内外部系统的协调和协同效率方面人手,在考虑使用低成本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来迅速满足游客个性化需要的同时,还需要从旅游市场的整体动态人手,进一步提升滋生产品和服务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性,以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并谋求较高的经济利润值。在生态区的旅游管理中,被管理的对象和因素相互之间关系较为复杂,生态区旅游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旅游管理必须以资源保护、游客维护、创新发展为中心,这就意味着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必须从此三彳、方向人手.并合理地调整三、方向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完成由内而外的管理和管控需要。

(三)强化管理型生态区旅游产业价值链功能

生态区旅游管理体系的调整离不开旅游行业整体价值系统的变化。因此在进行管理体系改革的同时,注重深化管理体制、体系与旅游产业链、产业集群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积极主动的促进和改善生态区旅游自身价值效率,以及上下游合作企业的运作效率.从整彳、生态区旅游产业系统运作效能的角度,促进其他产业链条优势的发挥。具体可以从构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角度人手,也可以从生态区旅游产业链的主导环节的主导企业,对整彳、生态区旅游的改革需要角度进行资源、管理手段的系统整合。生态区旅游产业链利润的最大化获取,必须要加强产业链中不同环节企业相互之间的认同和信任。从此点出发进行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就不能单纯的立足在生态区本身产品和服务的供应链条中,而是需要延伸到以生态区为核心的整彳、产业价值链的统一性管理中。把握产业链条的核心价值环节,将生态区资源集中在此环节中,以巩固产业链条的核心竞争优势,且以此核心价值环节的现有竞争优势作为辐射点,不断激发其他环节的主动性协调意识。这就意味着生态区旅游产业链必须有一彳、权力相对集中的管控组织,不但需要密切关注不同环节对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构建的需要和相关信肩的及时反馈.还需要关注现有管理模式、架构对产业链发展和演进的影响及作用。此外,就宏观层面的管理需要来看,生态区旅游产业链主导环节的主导企业,还务必肩负起对整彳、产业链的引导职责,其他企业则必须履行积极配合的职责。

三、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策略

(一)模拟使用生态信用管理系统,尝试推行个性化管理模式

信用管理系统是银行为保障业务的顺利展开,以客户在银行的业务记录情况为依据,而筹划起来的客户信誉管理方案。通过对客户信誉值的了解和对比,尽可能减少日常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隐患,这种管理方式在银行的日常运作中应用极其广泛。由于生态区旅游管理系统本身,需要覆盖到生态区的建筑、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销售、生态区资源的日常维护和重点保护,以及在生态区产业链模式下的上下游相关企业的管理,因此在具体规划和落实的过程中,可以考虑适当引人生态信用管理系统。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建立,必须由国家旅游管理部来牵头并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需要将各彳、生态区工程承揽者、建筑者、游客、上下游产业链的相关企业,以其所在区域的生态旅游区为核心,所出现的行为表现要详尽录人生态旅游信用管理中来,所有的生态景区均可以借助互联网登录到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对所需信息进行查找。在生态旅游信用管理系统中审核信息,都是可以共享和积累的,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务必及时跟进、修改、更新相关信息以保证使用的时效性。

性化管理模式尝试开展主要以生态旅游环境和资源的不同特征为运作基础。比如典型脆弱型生态景区碧塔海可选择管理委员会模式。此类景区主要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或自然保护区作为旅游产品开发的主体,生态化环境比较脆弱,一旦因为日常管理不当造成的损害无法恢复。在生态区的产权关系上,此类生态区主要归国家所有,但是具体管理则由政府职能部门,如旅游部门、社区行政机构、环保部门、林业部门、消防部门来落实。受到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以部门经济利益为主导观念的限制,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的存在大多形同虚设。自然景区以现有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产品和服务开发主体里,生态环境承受力较强,可开发性较为良好的生态自然景区如虎跳峡,就可考虑使用公司制管理模式。

工业节能发展前景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课程;地域性;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S791.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234-3

景观设计是一门兼融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社会学、生态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化学、环境学等诸多学科。具有技术、艺术、社会、文化等属性。景观设计师需兼备人文综合素养,它既要有高度的艺术性,又要有严谨的科学技术性,同时还需兼备广博的社会及人文知识,如今,景观设计学科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西安世博会等大型展览活动的成功举办,景观设计专业被更多的人所关注,这也促进了我国景观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前景广阔,在各高校都得到了重视。

景观设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广泛知识面的景观设计师,他们应该能够解决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多种要求之间的潜在矛盾,并通过某种形式来满足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环境需要。目前国内各高校由于传统、资历条件、教学定位的差别,其相应的景观设计教学水平是不平衡的。而民族地方院校由于教学的资历较浅、师资队伍不足、师生比例失调、教师对教学投入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对于社会发展的反映速度过慢,还与其他高校景观设计教学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制约了本校教育的有序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民族地方院校应结合自己的特点,以基本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为平台,努力探索民族性、地域性特色的景观设计教学之路,创造性地建立、发展及完善地域特色的景观设计教育体系,探索景观教育新的发展方向,培养新型景观设计方向的人才,这项任务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内蒙古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体系也作了尝试性的改革,在学校的支持鼓励下,环境艺术专业景观设计课程体系在逐步的构建,为将来实现景观设计方向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现状分析

1.1 国外景观设计教育的现状

总体看国外的景观设计专业教育,非常重视多学科的结合,包括生态学、土壤学等自然科学,也包括人类文化学、行为心理学等人文科学,最重要的是景观设计的基础知识。这种综合性进一步推进了学科发展的多元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边缘化:景观设计是在自然和人工两大范畴边缘诞生的,因此它的专业知识也处于众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

(2)开放性:持有各种专业背景的人都可以从事景观设计工作。

(3)综合性:学科专业的综合性。

(4)完整性:景观设计专业教育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包括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政策、法律、管理到心理行为、文化历史、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5)体系性:这些多学科知识基本都统一在环境规划设计这一总纲下。景观设计自身也应有完整的学科体系。

1.2 国内景观教育需求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内对景观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但是景观设计教育事业却发展缓慢,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城乡环境建设的保护和发展。从国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来看,对景观设计师的培养仍是只注重知识讲授而弱化了实践能力。国内目前的景观设计人员的培养和教育主要是在建筑类、农林类和综合性高校,还有一部分是在艺术类高校中。由于设置景观设计专业的高校的学术背景不同,具体的课程设置和规划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也会有所差异。

1.3 我校景观教育的现状

内蒙古科技大学环境艺术专业成立于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依托了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的学科背景,于2006年招收第一届学生,2011年3月与广告设计、工业设计等专业共同合并成立为艺术与设计学院,环艺系包括200多名本科生,现已有两届毕业生。景观设计课程于2006年开设,是本校景观教育的开端。2010年《环艺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建设研究与实践》的校级教学(教改)研究项目立项,而我院景观设计方向的设立是势在必得的,因此做好课程建设和培养计划,更会使得下一步的申报工作事半功倍。

2 地域性的课程内容

《景观设计》是环艺专业本科生三年级的专业必修课程,共56学时,针对学校的地域性特征,我们在整体办学思想指导下进行地域性特色的课程建设,有针对性的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包括三部分内容:景观设计理论学习环节(12学时讲授)、城市景观环境认知环节(12学时调研辅导)、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环节(32学时设计辅导),下面分别对这三部分内容进行介绍。

2.1 景观设计理论学习环节

在这部分内容中,结合地域性特征,我们有针对性的增加了包头市历史文化、景观发展史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草原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等,以期从地域景观和技术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结合相关理论讲解,布置作业《包头印象》(图1、图2),通过这个小作业,让学生在学习景观课程之初理解自身文化背景下的景观,思考社会与文化背景对景观的意义,并展示在景观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个人经历的作用。学生从个人感知的角度认识包头景观的特点和原因,分析文化背景、历史原因,开始尝试分析小块地段的景观,绘制简单的示意图来表达所在城市生活环境的景观要素和肌理。

景观设计基础知识还涉及地形、植物、水景、道路与场地等具体的景观设计要素,并通过大量的案例解析,让学生直观的了解设计过程及设计方法,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