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作物管理技术范文

农作物管理技术范文

农作物管理技术

农作物管理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提升侧率

中图分类号 :S36 文献标识码:A

1 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原则

1.1 以农作物生态以及生理机制为基础

根据农作物的光合,栽培生态因子调控角度,提高探究农作物的生理机制,制定相关的栽培技术。在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中,“库”是限制高产甚至超产的主要因素。在高产的有力条件下,“源”、“库”比例的不协调是造成农作物超高产的主要原因。“库”的增长速率低于“源”,随着密度的增加,收获指数就下降了,从而造成农作物的超高产。

1.2 发展优质栽培技术为向导

随着绿色品质消费的要求,环保农作物的产品品质的提高已迫在眉睫。现代管理技术要求发展无公害的产品和栽培技术,所以农作物的发展方向必然朝着定向栽培调控技术发展。

1.3 以规范化、标准化的栽培管理技术为途径

随着经济的发展,标准的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逐渐严格以及被需要程度日益加深。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统一的供种、技术服务、质量标准的栽培技术已投入使用。就我国目前形势来看,如何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制定规范标准的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就十分必要了。

2 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

区域农作物的种植方法,结构配置等被总称为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其常用的内容主要有选择品种、轮作、间作、套作以及复种等多道工序。在基本环境资源保护以及田园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科学地进行农作物的栽培管理,不仅有利于协调各种农作物之间的关系联系,促使多种作物全面的、持续的增长,更有利于社会经济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1 选择品种

首先要满足当地的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注意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及生产条件,并且注意不同的农作物之间的衔接季节。在播种前要进行化学处理,对于无病史植株需要保留其无病繁殖的材料以及种子,最大程度的减少病害。合理利用当地气候等自然条件,防止品种的单一性出现。

2.2 轮作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对农作物的轮作还要制定严格的要求,使得降低生产成本,持续促进农作物稳定的高产,降低病害发生机率。

2.3 整地

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土地肥力。需要协调土壤表面状态以及可耕层结构,保证养分、空气、热量以及水分等因素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益,为田间管理以及农作物的播种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因此,播种前需要使得田园土壤上虚下实,细碎平整,这样的土壤环境才能保证种子萌发后出苗整齐均匀,并且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2.4 播种期

在播种期间,尤其需要注意病原会随着气候的发展而开始影响农作物的健康发育。

2.5 水肥管理

科学施肥有很大的要求,包括肥料的数量、种类、释放比例等因素,化学肥料也要合理科学的使用,如合理配比氮、磷、钾等可以减轻农作物病害。

2.6 中耕

中耕的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改善土壤的质量,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一是需要为协调水汽成分结构,改善土壤的疏松度。二是为协调根冠比例,促进根系生长。

2.7 田园卫生

若不及时清理田园卫生,会导致大量的病原物依旧残留在田间的病株残体上,并且在经过越夏以及越冬将病株残体作为肥料用在田间,极其容易将病原菌重新带回田间。因此,病株残体需要在收获后及时进行清理,通过充分的腐熟后才可以作为肥料施用,或是通过器械将病株残体深掩埋入土中。及时保持田园卫生,是减少病原产生的有效途径,并且可以最大化地降低农作物经营所面临的风险。

3 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创新

3.1 利用植物激素

将植物激素的作用原理充分利用在农作物栽培中,如生长素的除草作用,乙烯的催熟作用,无子果实培育以及实时抑制作物顶端优势等。

3.2 加强虫害生物防治

在尽量不使用农药,最大程度的避免农药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以及环境污染,从根本上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使农作物成为真正的绿色食品,在进行生物防治时,大多采取以下4种手段:利用捕食天敌的关系链消灭害虫;充分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进行捕杀;利用昆虫激素对害虫进行控制;利用诱变异种等转基因技术培育出抗虫农作物。

3.3 发挥农作物繁殖控制技术在农作物栽培管理中的应用

为了使得亲本的优良性状保持下去,常见的办法是使用嫁接扦插等营养生殖法来繁育农作物后代。例如果树以及花卉的快速繁育以及培养无病植物方面,充分利用的是制作组织培养技术。

3.4 利用先进手段培育优良作物

生物育种技术所培养改良的农作物品种,不仅大幅度的提高了农作物的质量以及产量,更是实现了农作物的高产量、高品质以及高效益。而利用转基因技术培养出的农作物,则具备了自然作物中极少数生物才有的固氮作用,既达到了增产的目的,又有效的控制了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 申智,王万青.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6).

农作物管理技术范文第2篇

多年以来,我国始终坚持对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和成就并不理想。在具体的栽培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有些农作物种植者对无公害栽培技术的了解不足,而且农作物无公害技术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效益也不是很明显。

1.1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量过高

在农作物的栽培和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病虫害,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一定会使用农药。而且因为农作物的栽培者盲目跟风,导致农药使用过多,这就产生了农作物中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有时甚至含有有毒物质,不仅破坏了农作物的营养价值,还会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1.2盲目使用大量肥料

各种各样的肥料在大量使用时,虽然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但降低了农作物自身的抗虫害能力,损害了农作物原本的营养价值,严重者还会造成土地污染,最终导致土壤肥力降低。

1.3土地被污染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很多农作物栽培地的周围布满了工厂和房屋。工厂在运作的过程中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且居民每天的生活垃圾也随意丢弃,这在污染环境的同时,也污染了农作物的栽培地。农作物在被污染了的土地上栽培,会使农作物的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同时,食用了这些农作物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在违背了无公害农作物栽培的初衷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平衡。

2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的管理技术

2.1规范管理

在无公害作物栽培的过程中,其中所有栽培方式都需要注意,有时即使一点小问题没有注意到,就会前功尽弃。这就要求在进行无公害作物栽培时,能够有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这种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会将很多农作物出现的问题扼杀在摇篮中,从而保证农作物的成活和农作物的生产质量。这种农作物的管理,应能提供统一的品种,还要有统一的技术指导,制定统一的质量检测标准,从而为对使用无公害栽培技术的农作物保驾护航。

2.2田间管理技术

农作物使用无公害栽培技术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无公害栽培技术比一般的种植技术更为严格,出现问题时,挽救的措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对无公害农作物栽培的管理要更加细致,不能仅仅将这些问题停留在使用的农作物品种和化肥的使用上,还要将注意力转移到田间管理上,因为农作物的生存环境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农作物病变。因为田间的病株残体上可能存留大量的病原体,这就对存活下来的或者下一季播种的农作物产生威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完全灭除这些病原体。例如,在收获后,将这些病株残体充分腐熟后再施用,或者使用深耕技术将残留的病株深翻到泥土里,当然,这都不是有效的解决方式。最好的方式是加强田间的卫生管理,降低农作物患病的概率。

2.3水肥管理技术

对于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来说,水肥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水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须的,但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当然也包括水资源。而在对农作物进行灌溉时,是很难注意到这一环节的。相对于水的管理,水肥的管理更加复杂。因为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要尽量控制水肥的使用量,但并不是不用,而是应少用,尽量多用有机肥料。当农作物发生病变时,无公害农作物面临的挑战更大,这就要用一种更为生态环保的方式进行补救,保证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无公害、绿色化。

2.4修建无公害农作物的培植场地

农作物能否安全生长,人们食用后是否放心,这个问题一直广受人们的关注。而环境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要实现无公害作物的安全栽培,必须要建立一个专门的栽培无公害农作物的产地。这个产地的选择是比较重要的,因为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作物产品的安全,无公害农作物栽培基地应是一个远离居民、远离工厂的场所,以保证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真正做到天然无污染,促进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3结语

农作物管理技术范文第3篇

当前,农业产业管理技术正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长方式正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过渡。合理的进行农业产业管理,将有效解决“结构、品种、质量、效益”问题,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总的来说,新时期农作物栽培技术的管理,将成为现阶段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首要任务。

2农作物栽培技术管理的原则

2.1生态生理机制为基础

作物栽培技术的确定,需综合考虑光合作用、生理特点、生态因子调控等,以超高产的生态生理机制为基础,确定关键性的技术环节。有资料证实:限制高产和超高产的诸多因素中,“库”占据着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实现高产的目标,籽粒库的增加速度必须要小于“源”的增长速度。科学合理调控栽培密度,“库”范围内产量将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源过大或源质量下降,源库比例失调是小麦超高产的主要矛盾。适当减少源的增加幅度,提高源的效率,促进库的发育和形成,是小麦高产和超高产的关键。

2.2优质栽培技术为导向

这些年,“绿色产品”占据主导消费地位。更多的消费者对绿色环保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提升农产品品质成为关键中的关键。而提升农产品品质,发展优质专用产品,尝试推广使用无公害化栽培技术,有着迫切的市场切入点。在此,今后农作物栽培和耕作技术的发展,建议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创新,适应新时期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趋向,发展提升农产品品质提升的定向栽培调控技术,将成为大趋势。

2.3规范化栽培管理为途径

当前,农作物产业化发展趋向明显。伴随产业化发展,对农作物栽培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近些年,从种植栽培发展趋向来看,基地化生产将成为大趋势。基地化发展,更有利于技术推广。而且,在辽宁一些地域,基本上已经实现“统一供种子”、“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质量标准”的栽培技术体系,并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和推广,从另一发面也体现了当前作物栽培的大趋势。今后,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农产品加工需求,建立切合实际的规范化、标准化技术体系,将成为作物栽培科学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3农作物栽培技术优化管理的措施

农作物栽培技术管理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对农作物构成、配置、熟制、种植方式进行科学管理的总称。其内容包括选种、轮作、间作、套作、复种等。科学的农作物栽培管理,农作物栽培管理应当有利于保护资源,培肥地力,维护农田生态平衡;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有利于协调种植业内部各种作物之间的关系,达到多种农作物全面持续增产;同时还应当满足国家、地方和农户的农产品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3.1结合栽培制度,优选栽培品种

栽培品种的选择,结合地方栽培制度,注意季节衔接,根据茬口调整,适合地方自然和生产条件。在品种的选择上,还应该注意如下问题:1)应该在播种前用化学、物理的方法对播种材料进行处理,以防止病害的发生。2)从中选取无病的植株,保留种子和无病繁殖材料,可以相对地减轻病害的发生。3)合理搭配和布局品种需根据区域一定范围内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栽培水平、栽培制度社会经济因素,确定相对应的品种,防止品种出现单一化。

3.2有效轮作栽培,促进高产稳产

作为传统的栽培技术,合理轮作在高产稳产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有效轮作栽培,将有效降低栽培成本。总之,在栽培管理方面,为了提升生产效益,降低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合理轮作必须要综合考虑。

3.3创造更好的土层环境,提供适宜土壤环境

改善土层环境,整地是关键。通过整地,有效调整土层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提升土壤肥力,为播种、作物生长、田间管理等提供更好的土壤环境。由此,本着改善土层环境的目的,建议播种前及时整地,平整地面,耙细土块,确保上虚下实,深浅一致,保证出苗的一致性。总之,播种前,必须创造更好的土层环境。

3.4加强水肥管理,减轻病虫害

科学的水肥管理,将有效遏制病害发生。科学的水肥管理,包括肥料种类、数量、日期、方法等,都要经过科学的配比,并根据反馈做针对性调整。水肥管理,需根据肥料种类,科学使用氮、磷、钾等,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

3.5保持田园卫生,减少病原产生

农作物管理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管理原则

一、农作物栽培管理原则

(一)把农作物的生理机制作为基础

现如今,导致农作物超高产难以实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源”和“库”的比例缺乏协调一致性。相较于“源”的增长速率,“库”的增长速率相对比较低。通常“库”是农作物种植管理技能中限定高产乃至超产的紧张因素。如果长期处于高产的有利条件,势必会造成功劳指数下降。因此,要想农作物实现超高产的目标,就要对农作物的生理机制进行深入探究,并在把握农作物光合作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栽培计划。

(二)不断发展农作物栽培技术

近年来,国家一直提倡生态文明建设,所以在农作物种植中,也要提倡栽培环保农作物。现代化的农作物种植管理技能要求种植无公害产品,这要求不断发展农作物栽培技术,适应新时期绿色风致消耗的要求,从而让农作物的生长朝着定向种植调控的方向生长。

(三)以规范化的栽培管理技术作

为栽培指导现如今,农作物种植管理技能逐渐变得更加尺度化,应用的必要性也日趋加深。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目前已经在实行供种的统一化、按种植技能办事的制度。因此,对于我国而言,就需要考虑如何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订定范例尺度的农作物种植管理技能,以提高我国农作物的产量。

二、培养材料的选择

(一)种子的选择

在农作物栽培中出现病虫害的原因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种植或移栽了带菌或者带病的无性繁殖质料。因此,在正式播种前要严格按照化学或者物理的播种原理对播种质量加以适当处理,从而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二)播种区的选择

首先应从需要培植的植株中进行挑选,尽可能选择不存在病虫害的植株,还可以创建无病种苗田,选择没有病菌的无病区进行播种,也可以选择断绝区作为播种区。而对偶然种子或者无性繁殖质料,如果仍然采取物理或者化学的办法解决携带病原物的问题是不恰当的,通常只需对无菌种子和无病繁殖质料进行保留。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减轻和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三)贮藏环境的选择

对于农作物而言,很多病虫害除了可以发生在作物的生长阶段外,还可以进一步蔓延到作物贮藏阶段,比如甘薯黑斑病,这类病害到了作物的贮藏时期仍具有生长活性,不仅在当年给种植农户造成重大损失,而且还会使得来年病害有加重趋势。因此,要意识到作物贮藏的重要性,为作物选择合适的贮藏环境。

三、轮作

如果长期在一片土壤上种植同一种农作物,会给土壤中病原物营造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结果导致病害越来越严重。所以,提倡采用轮作式农作物生产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从作物生产实际出发,尽可能降低病害对作物造成的不利影响。一方面,要考虑轮作的时间长短,往往可以根据病原物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来确定,应当在不影响生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轻病害的影响,因此往往采取较短年限的轮作方式;另一方面,要考虑选择何种轮作作物,关键在于如何避开原病原物的寄主作物,避免病害加重。

四、整地

播种前整地有利于种子尽快萌发,通过整地能够使田面更加平整,无土块,上虚下实,这样能够保证播种深度的一致性,使出苗整齐均匀,也有利于作物生长。同时,在低湿地进行播种时还要专门做畦或垄,有利于改善田间的通气性。而在风沙地区,要在土壤表层留下较大土块,这样能够降低风蚀所造成的影响。在我国北部地区进行种植时,考虑到气候寒冷、无霜期短的因素,可以通过垄作的方式来提高地温;同时,在坡耕地上进行耕作时,水土和肥料流失比较严重,因此可以采取等高耕作和与做沟垄的种植方式。

五、播种期

在我国,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播种期往往不同。首先,播种期往往直接影响病原物数量和种类,比如早播的小麦秋苗,由于播种前期温度比较高,容易出现叶锈病菌,导致冬麦出现比较严重的叶锈病;其次,播种期往往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比如水稻如果早播就会导致烂秧;最后,播种期选择的适当与否还会影响寄主作物及作物病原物的数量。因此,有必要在选择作物播种期时权衡再三,既要避免播种期选择带来的不利影响,又要尽可能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六、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农作物能否正常生长。所以,要在摸清农作物实际长势后,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为了给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可以根据田间土样测试的结果,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通过促进作物生长来降低作物发生病害的可能性。以小麦为例,通过适当增加氨态氮肥的施用量就可以达到降低小麦发生全蚀病的可能性,而如果施用硝态氮肥,则很有可能导致小麦发生全蚀病。对于水稻,通过适当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就可以大大降低水稻发生稻白叶枯病及稻瘟病的可能性,如果氮肥施用过少,反而会导致稻胡麻斑病的发生。同时,需要注意肥料的施用时期和方法,如果基肥施用量、施用时间控制不够到位,有可能造成后期氮肥过多,这会导致稻瘟病进一步加重。不仅如此,作物病虫害还会受到田间水分的影响,当作物水量不足时,比如小麦,就会出现田间叶斑病。同时在水分过于充足时,在田间温度的作用下,往往会使得小麦出现赤霉病,马铃薯出现晚疫病。

参考文献:

[1]孙连波.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创新与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4):32.

[2]申智,王方青.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6):43.

农作物管理技术范文第5篇

1问题提出 现代生物技术,指的是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转基因技术,即通过基因工程将一种或几种外源基因或基因片段转移至某特定的生物体中,以部分或完全地改变其自身的遗传特性。运用该技术可使选定的个体基因从一种生物转移至另一种生物,并且还可在不相关的物种之间转变。有时我们也称之为“重组脱氧核糖核酸技术”或“遗传工程”。现代生物技术的出现,无疑是人类技术史上一次伟大的创新活动,其在医药和农业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新技术的出现及其商业化生产,并非一帆风顺。也许因为治病救人的原因,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中的商业化开发,并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议,从而促使了生物医药这一朝阳产业的蒸蒸日上。与此相反的是,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却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争论。争论最初只涉及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方面,后来又蔓延至政治、经济、法律、道德、伦理等方面。农业转基因技术与其他新技术具有不一样的特点,就是其技术及产品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存环境,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实。以至于有人说,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是一场普罗米修斯取火式的技术创新活动,或称之为泰坦尼克号的首次航行,意味着风险和收益的并存,由此为这项技术创新活动蒙上了一层浓浓的阴霾。 传统技术决定论的观点认为,技术形成的内在逻辑是线性的、单向的,技术的使用者只是被动地接受该技术。并且固执地认为,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进而忽视了技术本身的不确定性对社会的潜在负面影响。比如由于技术本身的不完善和不合理运用,导致技术失灵(technologyfailure)或技术失控(runawaytechnology),进而引发技术灾难。历史上这样的事件不胜枚举,美国与石棉相关的疾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的核电厂泄漏、印度的毒气泄漏以及农药DDT的使用等等,皆因为技术的不确定性而引发了人间悲剧。另一方面,社会对技术形成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新技术如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其进一步发展将会严重受挫,甚至出现技术停滞的现象。近年来,技术的社会形成(socialshapingoftechnology)思潮的兴起及其观点的提出,无疑是对技术决定论观点的又一次批判。技术的社会形成观着眼于分析与技术发展相关利益者(stakeholders)的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而分析他们对技术发展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强调技术从设计到进入市场被人们所采用的整个过程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环境中产生,并受特定的组织形式和社会体制所制约。同时强调技术的复杂性、可选择性、技术创新路径的多样性,注重技术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总而言之,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过分地强调任何一方都不利于技术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就为我们提供了现实的研究题材,同时也向人类展示了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2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社会经济影响及原因分析 2•1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社会经济影响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社会经济影响,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总是得到人们的拥护,并以各种形式促使其更快发展,而不利的一面则遭到强烈反对,甚至通过毁坏大田试验的行动以示抗议。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各利益相关者的异质性及其立场的不同,加上技术本身的不确定性,试图判断生物技术是有利还是不利,对谁有利,对谁不利,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也正是这种判断上的复杂性,导致了争议的日趋激烈,最终也不能达成一致。支持者认为,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至少有如下优点:(1)可以改善农作物的抗逆性,比如抗虫害、耐除草性、抗寒、抗旱等特性。由于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因而对人畜健康及环境改善是有利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因此,生产者(农民)可以从中大大收益;(2)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可以提高粮食产量,解决人口的饥饿问题,这对发展中国家的穷人来说,尤为重要。粮食供给的增加,降低了粮食的价格,这对消费者来说也是有利的;(3)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和食品的营养品质,增强产品的理想特性或消费者想要的新特性,比如增加食品中维生素A的含量、解决营养不良问题、生产能减少心脏病发作可能性的玉米、延长成熟期可以让水果的口味更好、生产功能性食品等等。持反对意见者则针锋相对地认为,现代生物技术至少有以下不利之处:(1)由于种子公司对知识产权的垄断,任意提高种子的价格,以至于农民未必能从中收益,反而形成对其农药和种子的依赖,不得不接受他们的剥削。尤其是终极种子(terminatorseeds)的研制成功,更是剥夺了农民留种的权力。因此,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只会加剧农民的贫困。至于说能否解决穷人的饥饿问题,还要看穷人是否有支付能力,产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获得所需的粮食;(2)异型杂交可能威胁到食品安全(供给安全)。将不同基因转移到传统作物或相关野生物种(称为“异型杂交”),以及将传统种子与利用转基因作物培植的种子产生的作物混合,可能影响农业的可持续生产,进而影响食品供给安全;(3)转基因食品可能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反对者担心转基因食品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除非可以证明转入基因的蛋白质产物不会引起过敏,否则,不赞成从普遍引起过敏的食品转移基因。 此外,转基因农产品及食品可能含有毒素,进入人体内将导致抗药性和降低人体免疫能力。转基因食品还可能导致有益营养成分的丧失、插入的基因未必能稳定地表达,进而威胁到食品的营养安全等等;(4)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可能具有潜在的环境风险。有人担心由于大量种植转基因作物可能产生超级杂草、超级害虫和基因污染,进而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防治成本。此外,抗虫转基因作物还可能杀死非目标生物(比如有益昆虫和真菌),破坏生态平衡,最终导致不可逆的环境风险;(5)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自由选择权的剥夺。随着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品的不断商业化,生物技术研究的私有化和生物技术公司兼并浪潮的到来,生物技术将越来越集中在少数私人企业手中。有人担心,随着农民对生物技术公司依赖的逐步加强,常规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的破坏,农民将丧失其传统的种植优势,比如进行有机农业生产等,进而约束了农民自由选择生产的权利。农民自由选择生产权力的剥夺,最终将导致市场上只剩下转基因农产品和食品,那么消费者选择非转基因产品的自由权也将被悬空;(6)道德和伦理方面的担忧。除了对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担忧之外,有人还对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所引发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给予了特别地关注。他们认为,把别的物种身上的基因转到作物和食品身上是非自然和不合伦理的。尤其是把动物,甚至人类基因转入食品生产中,更是无法让人接受的。另外,发达国家凭借其生物技术本身的优势,掠夺发展中国家大量种植资源,无异于“生物盗窃”。通过对“盗窃”来的种植资源的垄断,或赋予生命形式以知识产权,进而向发展中国家的农民索取高价,这显然是不公平和不道德的,等等。当然,人们的担忧可能远不只这些。#p#分页标题#e# 2•2原因分析 由于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农业转基因技术的潜在影响尚无法完全得到证实。其有利之处也只局限于一些短期的可观察到的局部事实,加上相关利益者的多元化和社会公众的异质性,使得这场争论日趋激烈,更加扑朔迷离。正因为如此,各国政府对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商业化生产都很谨慎。究其具体原因,大致有如下几方面:(1)技术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由于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不过30多年的历史(基因工程开始于1973年),其商业化生产也不过最近10年的事,加上技术本身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科学家也无法证实,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是否具有长期的、累积性的健康和环境负面影响。这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是任何一项新技术所普遍具有的特征;(2)由于农业转基因技术直接涉及与人们生命息息相关的食品和环境安全问题,因而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一方面,近年来欧洲疯牛病、口蹄疫、二恶英、食品污染等事件的频频曝光,公众对此心有余悸,从而加剧了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环境安全的要求也会相应地提高,尤其是一些人口密度较高的富裕国家。这一点也是无可厚非的;(3)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化和异质性。从争论的主体来看,包括生物技术研究机构、公司(包括生物技术公司、食品加工企业和零售商)、消费者、生产者(农民)、非政府组织(比如绿色和平组织、地球之友)及各个国家政府部门等。一方面,由于各个主体所追求的目标不同,比如生物技术的研究机构(不同国家有所不同)、公司和生产者可能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消费者则追求的是效用的最大化,而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则可能追求的是社会福利的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各利益相关者本身具有异质性,比如消费者的人口特征、文化、宗教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公众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企业的冒险精神,政府对经济、贸易和食品生产的重视程度等;(4)判断标准和方法上的不一致。标准涉及经济、伦理、道德等方面,而且各个国家之间会有很大差异。采用的判断方法也不一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要证明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对健康和环境有害,还是证明其无害呢?是证实还是证伪呢?由于至今尚未出现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对人类有害的正式报道,所以很难做出其有害的判断。同时,要证明其无害,则更加困难。这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判断方法的不一致还表现在所运用的分析工具上,比如经济学家善于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运用计量的方法,通过成本效益的比较,得出其有利还是不利的判断。这就容易忽视对技术所导致的社会影响方面的分析;(5)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内容和来源的不同。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各利益主体所拥有的信息量会有很大差异,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对人们行为和态度的改变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样是转基因食品,提供积极和消极的信息,公众的反应会明显不一样。此外,不同的信息来源,比如绿色和平组织、生物技术公司和第三方的信息,都可能对公众的态度变化产生影响。当然,可能还有其它的一些原因,这里不做进一步的分析。正是基于这样一些原因,使得争论不可避免。 3国际社会的反应 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争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考虑到农业转基因技术可能的潜在负面影响,以及社会的强烈反应,一些国际性组织及各个国家都纷纷采取行动,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具体而言: (1)从国际上来看,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开发署(UNDP)、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LSI)都积极地参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管理,致力于国际生物安全的协调工作。并制定和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法规、规则和办法,以规避可能的健康和环境风险。比如,FAO和WHO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应该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沟通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内容(见图1)。其中,风险评估包括了风险的识别和确定风险的特点等方面;风险管理则是对风险评估过程的管理;风险沟通是对整个风险管理过程实行的双向交流。欧盟委员会曾建议风险评估由专家来完成,这是一个科学的过程,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则是一个决策过程。但科学的风险评估往往忽视了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社会风险。因此,风险评估虽然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但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各领域,而专家和社会公众对风险概念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很难对其安全性进行科学的评估。在此基础上,Barling等人(1999)对其进行了修改(见图2),其主要特点便是强调了与公众的交流,进而强调信息公开和透明度的重要性。从而把风险管理与公众的担忧联系起来。当这一方法被用于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管理时,更能得到公众的信任和支持。修改后的风险分析方法即考虑了科学的风险分析方法,又对社会影响进行了分析;既重视了技术的风险管理,又重视了社会影响方面的管理。从而使得管理过程更容易被公众所信任和接受,这将有助于改善民主决策的质量。 (2)从不同国家来看,许多国家都制定了详细而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方面法规和政策,以规范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田间试验、环境释放、商业化生产的整个过程。并对涉及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产权、标签政策等方面的问题给予了关注。以中国为例,自1993年以来,中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以加强对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安全性管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由于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政府在生物技术的管理上可能会有差异,加上影响农业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商业化的因素比较复杂,导致当前的一些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上的不完善,比如在转基因农产品的贸易方面,标签政策的内容和有效性方面,国家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方面等。由于公众的普遍担忧,许多国家在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商业化过程中采取了比较谨慎的态度,迟迟未能批准转基因产品的商业化生产,甚至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行了限制。尤其是当涉及伦理方面时,显得更为谨慎,以至于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批准转基因动物的商业化生产。但是,随着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对生物技术安全性和潜在社会经济影响的不断重视,技术评估的科学化和人性化,以及技术预见能力的增强。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的商业化步伐也开始加快,一些过去持谨慎态度,甚至极力反对的国家,也开始转变态度。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各方普遍参与讨论,对于识别、减少,甚至规避新技术的潜在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总而言之,农业转基因技术要进一步发展,不能只局限于技术本身,还需充分考虑和估计技术的潜在社会经济影响,以及如何避免或消除其中的不利因素。#p#分页标题#e# 4结论与启示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生产的过程中,引发了人们对新技术的众多思考,并导致了一场有关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讨论。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已不再局限于技术本身。技术也不是万能的,它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实际上,我们从这场争论中也可以发现,技术并不是潘多拉的盒子,但也不是阿拉丁的神灯,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任何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因此,减少或避免技术的负面影响,使得技术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过程中,技术的辩论;社会各方的广泛参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融;科学家和人文学家、外行和专家的积极交流和沟通,无疑是很重要的。通过技术的双向交流和民主决策,充分估计技术的潜在社会经济影响,增加技术的可预见性,才能防患于未然,同时也有利于技术自身的健康发展。技术的评估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术本身的安全性方面,还要充分考虑技术的潜在社会经济影响。欧洲国家非常重视现代生物技术的社会经济影响,如奥地利、丹麦、意大利、瑞典和芬兰等国家就认为,生物安全法规中必需认真考虑社会经济影响。挪威的《基因技术法》中规定,在决定是否批准转基因生物的环境释放前,必须认真评价该活动是否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利。UNEP的《国际生物安全技术准则》中专门提到了评估生物技术社会经济影响的重要性。应该说,之所以强调技术的社会经济影响,绝不是对技术的否定,而是技术更加成熟的表现。这一点对于我国发展高新技术来说,是有借鉴意义的。我国一向鼓励技术的发明和创新,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精辟论断,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目标的制定,再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都表明技术的发展应该造福于社会。因此,政府在进行管理决策时,应该充分考虑技术的社会经济影响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反应,增强技术的可预见性,并积极发挥媒体的作用,使得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农作物管理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

0.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科学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粮食的生产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做好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随着大气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自然灾害的频发,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产量以适应时代需求,对农作物进行必要的栽培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农作物的病害;选取优良的品种和配套的栽培技术,才可以可以获得理想的收成。下面我们就对具体技术做以下探析。

1.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

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包括:轮作、选用良种、中耕松土、水肥管理、田园卫生、播种、整地等等方面的内容。

1.1选择合适的秧苗、种子和繁殖材料

(1)在播种之后移植带病或者带菌的种苗或者无性繁殖的材料,都会从一定程度上引发病害。为了有效地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在播种之前应该使用化学或者物理的方法处理播种材料。

(2)因为有些无性繁殖的材料和种子用一般的处理方法无法解决原植株携带的病毒,比如说甘薯的黑斑病、马铃薯病毒病、叶锈病等等。因此,可以建立无病毒种苗培养基地,选择隔离区播种培养,一代代筛选出无病毒的优良植株,然后保留这这些无病毒材料和种子,并把这些应用于农田中去,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着很大的帮助。

(3)像甜菜蛇眼病、甘薯黑斑病等等这些病害,在蔬菜的储藏期内这些病毒还会继续危害蔬菜,持续发展严重影响蔬菜质量,不仅会是蔬菜损失加重,而且会使得来年的病害更加严重。所以,在储存蔬菜时,要控制好外界的条件,比如选择合适温度、湿度等,这对安全储藏很重要。

1.2轮作

因为长时间的连续种植一种农作物很容易导致土壤中病原物的增加,使得植物容易发生病害。所以,在进行农业生产中,必须合理安排不同的作物进行轮作。就以棉花枯萎病作为例子,如果一块地里连续种植棉花,枯黄病的发病率会逐年增高。所以,要对农作物轮作进行科学的研究,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病害的发生,满足生产的要求。对于农作物的轮作,一方面,要对轮作的农作物科学的选择,尽量避免寄主作物;另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轮作年限,每种病原物在土壤中存活的时间是有限的,可以根据这些来确保农作物少受到病害。

1.3整地

在播种之前要进行整地,这样可以使土壤的粗细均匀,表面平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保证上层土壤疏松,下层紧实,有利于出苗的整齐均匀度,可以为农作物的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在地势较低和雨水较多的地方,为了排水和有良好的通气性,就要在播种的时候挖一些畦或者垄;要是在风沙频繁的地带,应使表面有较大的土块防止大风侵蚀土壤,必要时在田间开沟做垄;在坡地耕种时,应该在沟垄内进行种植和等高耕作,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肥料和水土的流失;对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域,为了保地保墒,疏松土壤的厚度应适中;垄作是有利于提高地温的,所以在寒冷的北部地区可以使用垄作来增加地温。

1.4选择合适播种期

不同的时间气象条件不同,所以,在选择播种期时要慎重,播种期的选择会影响到种植农作物的田间所含有的病原物的种类和数量。比如:秋天早播小麦的麦苗,因为早期生长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叶锈病就会容易发生,等到了冬季叶锈病就会加重。温度对有些农作物的影响也比较大,比如一些喜温植物棉花、水稻等,如果播种早了的话就会发生立枯病和烂秧现象。播种期还会同时对农作物的病原物和寄主作物产生影响。所以,选择合适的播种期对农业生产十分重要。

1.5加强水肥管理

水和肥料的合理施用对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十分重要,所以,我们要结合当地农艺情况和农作物田间生长趋势,对农作物进行科学的管理,以期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农作物产量。

(1)为了使农作物生长更加协调,我们在对田间农作物施加肥料的时候,必须根据田间农作物的实际情况追加肥料,否则就会出现有些肥料过剩,有些元素的过多也会导致植物生病;而有些不足的现象,这样都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要根据农作物的需要,配合使用钾肥、氮肥、磷肥,这样既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农作物的病害,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比如说种小麦时,如果铵态氮肥的用量增加,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小麦全蚀病的出现,而要是增加硝态氮肥的用量,则会使此病的发病率升高。氮肥的使用可以有效的防止水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发生,但必须把用量加以控制。以免其它引起病变的发生。使用磷肥可以从某种程度上降低小麦叶锈病的发生。钾肥可以使小麦增加对胡麻斑病的抵抗能力。

(2)对于肥料的使用时间和施用方法也必须十分注意,如果田间基肥太多了,而且腐熟程度不够,会导致后期土壤中氮肥含量过多,而导致稻瘟病加重。

(3)对于田间水分的控制是很重要的,这不仅影响着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而且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如果排水不好或者是在地势比较底的田地,水分含量会过高,很容易导致田间温度升高,农作物的根茎容易发生腐烂。如果稻田和麦田缺水,则会使胡麻斑病、叶斑病加重。

1.6注意适当的中耕松土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中耕松土,其目的就是为了使熟土层疏松,因为埋在土下的根茎部分也是要进行呼吸作用的,疏松的土层可以容纳较多的空气,可以给根部分提供充足的氧气环境,有利于根部发挥其正常的功能。中耕松土还可以使土壤中分布的营养元素分布均匀,使土壤的矿物质元素得到充分利用。

1.7保持良好的田园卫生

田地里之前的生病的植株体上有大量的病菌,如果把它们当做肥料重新放回田间,就会把植株身上的病菌也带入田间,导致感染新生长出的株苗。所以,在每次收获后必须清除之前带病的植株。

1.8防治虫害

现在虫害是影响田间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必须科学合理的采取适当的防虫措施,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比如: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只要采取对应的农药按规定进行喷洒。就可以有效的防治虫害的发生。

2.结语

在现代化大生产的今天,更必须注意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因为只有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才能获得最佳的作物收成和最大的经济效益。必须从农作物生产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化管理,使管理常规化,以期达到最好的管理效果。 [科]

【参考文献】

[1]郭志伟.浅谈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措施.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7).

农作物管理技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种子;质量管理;技术研究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种子生产过程田间检验技术研究

每年随机选取20 个左右小麦、玉米种子田实施田间检验,确定最佳检验时期与次数;通过对不同地块品种纯度、杂草、作物混杂程度、病虫感染程度、生育状况、安全隔离措施等检验调查,实行常规检验与新技术相结合,创新检验技术。

1.2 种子扦样技术研究

根据种子生产规模大小和《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规定,在小麦、玉米种子扦样时,科学合理确定种子批的大小和各级种子样品的分取方法;提高扦样代表性技术,从提高种子批均匀度、采用适宜的扦样器和扦样技术、保持样品的可溯性和原始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进行散装种子、袋装种子、小包装种子的扦样技术研究。

1.3 商品种子监督检测技术研究

进行种子质量4项指标抽检与企业报检情况分析和种子室内检测技术研究;开展种子色泽、外观、包装、计量、标识等监督检查,判定种子质量。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生产过程田间检验技术

2.1.1 田间检验的时期与次数

共实施了小麦常规制种田和玉米杂交制种田12个品种66个地块的田间检验。实践证明:小麦种子田应在拔节前苗期、抽穗期和腊熟期检验3 次。苗期检验,可对苗期纯度和种子田基本情况进行调查,能及早拔除杂株和杂草,既省工效果又好;抽穗至子粒形成期是品种特征特性表现最充分、最明显的时期,是实施田间检验辨别品种真实性、一致性,搞好田间去杂的最佳时期;腊熟期检验能最终确定田间纯度和种子田是否取舍。玉米抽穗开花期最能反映父母本真实性与纯度及田间授粉情况,是玉米制种田间检验的最佳时期,杂交制种田应在苗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搞好3次检验的基础上,增加1~2次花期检查。

2.1.2 检验、计算、报告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

一是详细调查基地情况。对种子田基本情况以及影响制种产量质量的因素如种子来源、前茬、隔离条件、栽培管理、生长状况、污染源等都作调查记录。二是标准化取样。根据品种特性和种子基础情况,制定取样方案。按照总样本大小与种子田作物类别要求相联系,并符合4N原则,确定样区大小和频率,使样本随机分布,并履盖整个繁种区。一般2hm2以下的种子田取样点数为5个点,4hm2左右的10个点,6hm2左右的16个点,10hm2左右的20个点,大于10hm2的在20个点的基础上,每1hm2增加2个点。

2.2 种子扦样标准化技术

2.2.1 标准化扦样、分样方法

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规定了种子批的扦样、分样程序和样品保存的要求。根据《规程》要求和现阶段种子企业较多,生产经营规模差别较大,种子基地不集中的实际情况,对种子批的构成和确定遵循了既合理又合法的原则,使之符合同来源、同年度和同时期的要求。在扦样时,采取了以品种和产地为单位,以其他方面如生产年度、收获时期和种子质量一致性等为依据的种子批取样方法。对于小包装种子,以100kg重量为扦样基本单位,按规定的袋装种子最低扦样频率进行扦样。试验样品按检验规程规定的最低重量,利用钟鼎式分样器采取多次对分法进行机械分样,使4项质量指标检验样品达到规定要求。

2.2.2 提高扦样代表性技术

为提高种子批的均匀度,使种子批的种子质量一致,提高扦样代表性,在扦样过程中,认真做到3点:一是根据种子的包装形式采取相应的扦样机械和扦样方法,尤其注意扦样的随机性、小样质量的一致性和种子批异质性的测定,确保所扦样品能够代表种子批的质量状况。二是扦取经过精选和加工包装的种子,禁止新、陈种子混合,使种子批的均匀度尽可能一致,从而提高扦样代表性。三是搞好异质性测定。当扦取初次样品时,各小样间质量有显著差异,按照附录A多容器种子批异质性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3 商品种子监督检测技术

3.1 种子质量4项指标抽检与报检情况

项目实施期间, 种子管理站每年1、4季度对全市种子企业生产经营的杂交玉米种进行种子质量4项指标抽检,抽检的76个种子样品主要送省种子质检中心检测。同时,组织30多家种子企业对自检的玉米、小麦种子4项质量指标分别于每年5月底和10月底进行报检。在种子质量检测技术方面,除开展4项指标常规检测外,还探讨了盐溶蛋白电泳法快速测定玉米种子纯度技术,初步总结出了一套电泳结果的分析与处理方法。即试剂配制要配成5~10倍的贮备液,以延长贮存时间,方便使用;电泳过程应在15~20℃较低温度条件下进行,严格控制pH值;根据经验确定出蛋白凝胶浓度,克服蛋白带的“拖尾”和“纹理”现象等。

农作物管理技术范文第8篇

关键词:涝灾 农作物 减灾技术

1、旱田作物

1.1抢排积水

对有积水能排地块,根系因缺氧而窒息影响发育,应及时组织人员采取工程措施,疏通排水渠,开沟排涝,及早排出田间积水降低土壤含水量,防止根系在厌氧环境下生长受阻,避免长时间渍水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甚至沤根死亡。

1.2中耕深松

受涝后土壤板结,通透性差,致使作物根系活力下降,抗倒伏能力低下。因此,排涝后能上机械的地块要及早进行垄沟深松散墒、疏松土壤、清除杂草、改善作物根际环境,促进根系生长,使植株根系尽快恢复正常生长。不能上机械的地块采取人工铲地破除板结,改善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健康发育。

1.3促根壮秧

受涝后经过地表径流土壤耕层速效养分随水大量流失,也能造成根茎叶不同程度生长受阻,吸收能力、光合作用等生理功能不同程度下降。因此,要及时追肥和喷施叶肥,促进作物恢复正常生长。一是施肥水平较低的地块要追施适量速效肥料,可以改善植株的营养状况,保证在作物后期对养分的需求,加速植株生长,减轻涝灾损失。二是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等叶面肥,因地制宜喷施1-2次,以调节作物生理机能,促进根系正常生长。

1.4加强病虫害防治。作物受灾后,田间湿度大,易发生各种病虫害,应重点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细菌性茎腐病、大豆灰斑病等病害和玉米螟等虫害。玉米大小斑病、大豆灰斑病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防治;细菌性病害用农用链霉素防治。玉米螟在心叶末期用BT乳剂或释放赤眼蜂防治。

1.5促进早熟

涝灾发生后,植株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成熟期推迟的危险性很大,因此要采取后期化控、发现分蘖及时去除以及生长后期放秋垄拿大草、隔行去雄、掰小棒、打枯萎底叶、除空秆和严重病株喷施脱水剂等措施,增强通风透光、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促进农作物安全成熟。

1.6扶正倒伏庄稼。各级农业干部和技术人员要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抢抓有效时机,动员组织群众扶正倒伏的庄稼,通过采取扶正培土加固处理,促进通风透光。对叶片有淤泥的作物,要用清水冲洗干净,恢复叶片功能,保证作物正常光合作用。

2、水田

2.1排水

清除渠道和池埂遮荫的杂草,水层过高应及时排水,严格控制水层,及时排除稻池雨水,增温控蘖,并对被冲毁的池埂及时修复。

2.2防治病害

水稻受淹后,田间湿度较大,植株抗病力降低,易感染稻瘟病。防治稻瘟病重点在水稻分蘖期至破口抽穗期做好叶瘟和穗瘟的预防。分蘖期田间出现急性病斑或发病中心时实施药剂防治,破口抽穗期施药预防穗瘟。药剂选择要因地制宜选择应用富士1号、25%咪鲜胺乳油、75%三环唑可湿粉剂、40%稻瘟灵乳油、1000亿活枯草芽孢杆菌/克可湿性粉剂等药剂预防叶瘟和穗颈。喷药时应注意躲开水稻开花期,在上午10点之前或下午3点之后喷药为宜,以免影响水稻授粉。

2.3促进生长

水稻生长受阻的地块,雨后应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因地制宜喷施1-2次,促进水稻健康生长,保持叶片活力,促进生长,增强抗逆性,确保安全成熟。

3、瓜菜

3.1扶苗洗苗

排涝后应及时扶苗、洗苗,将倒伏的瓜菜扶正,减少互相挤压,用净水把瓜菜茎叶上的泥沙洗掉,保证叶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受淹较重、根系生长受阻的地块,可剪除地上部过密的枝叶或用遮阳网进行短期遮阴,防止雨后突晴暴晒出现生理性失水引起的萎蔫死亡。

农作物管理技术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有着非常巨大的现实意义,这将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发挥巨大的效益以及影响,并且可以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对于农作物种植办理技能的研究。主要围绕提高牢固单位面积产量,发掘作物自身的高产潜力等集成技能攻关的,同时,也要看重农作物高效、优质生产技能范畴的开辟以及研究。现在我国的农业办理要领正在渐渐由集约型替代传统的粗放型办理,我国新时期现阶段农业以及农业科技生长面临的紧张任务便是怎样有效地办理农作业效益、品种、布局、质量等问题。

一、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

1、农作物农药高残留

农作物在进行无公害栽培过程当中,为了让农作物健康的生长远离害虫的危害,对农作物使用农药是不可避免的一个方式。但是因为农作物的栽培者们对于农药使用过度,用药太过于盲目跟风,这导致了农作物含有有毒物质和农药残留量超标。这不但破坏了无公害农作物的营养价值,还会让食用者的身体受到损害,非常不利于无公害农作物的发展。

2、盲目使用肥料

农作物在栽培过程当中,农作物的栽培者们因为对于农作物的了解不全,欠缺农业方面的知识,所以在对土壤构造不够了解的情况下滥用一些化肥材料。这严重污染了土壤,导致了土壤肥力的降低,更降低了农作物抵抗害虫的能力和农作物原本的营养价值。

3、土地污染

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速度的加快,现在大多数农作物栽培地周围都布满了工厂和房屋,工厂在运作过程当中会有很多废气废水排放出来,而房屋的居民每天的生活垃圾也在周围随意丢弃。这不仅严重的污染环境还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农作物的栽培地,农作物在受到污染的土地上培植会严重的破坏农作物的内部构造,而人们食用这些农作物会危害人体健康,这就破坏了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初衷。

二、农作物栽培技术管理中应把握的要点问题

1、把握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的原则

1.1把农作物的生理机制作为基础

“源”、“库”比例的不和谐是造成农作物超高产的紧张的原由。“库”的增长速率低于“源”,种植生态因子调控角度,随着密度的增长,订定相干的种植技能。在农作物种植办理技能中,“库”是限定高产乃至超产的紧张因素。在高产的有力条件下,功劳指数就下降了。提高探究农作物的生理机制,从而造成农作物的超高产,所以需要我们根据农作物的光合制定合理计划。

1.2发展优质栽培技术为向导

环保农作物的产品风致的提高已经迫不及待了。当代办理技能要求生长无公害的产品和种植技能,。随着绿色风致消耗的要求,导致农作物的生长偏向肯定朝着定向种植调控技能生长。

1.3以规范化、标准化的栽培管理技术为途径

尺度的农作物种植办理技能渐渐变得严格,以及必要性的程度日益加深。随着经济的生长,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统一的供种、技能办事、质量尺度的种植技能已投人利用。就我国现在形势来看,怎样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订定范例尺度的农作物种植办理技能就非常须要了。

2、选取正确的培养材料

2.1种子的选择。引起病害产生的缘故原因有,播种了移栽带菌和带病的种苗和无性繁殖质料。因此,应该在播种前用化学、物理的要领对播种的质料进行处理惩罚,以警备病害的产生。

2.2播种区的选择。从需要培植的植株中选取无病的植株,例如马铃薯病毒病、甘薯黑斑病等,可创建无病种苗田,选择无病区或断绝区播种,偶然种子和无性繁殖质料并不能用处理惩罚的要领来有效地办理携带病原物的问题,保留种子和无病繁殖质料,可以相对地减轻病害的产生。

2.3贮藏。有些病害如甘薯黑斑病、甜菜蛇眼病等,在贮藏时期还可以连续生长,不但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对来年病害也有加重影响,做好正确的贮藏非常重要,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控制好贮藏的环境条件。

三、农作物无公害栽培管理的技术对策

1、修建无公害农作物培植场地

无公害农作物在栽培过程当中,环境是当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所以为了无公害农作物的安全栽培必须要修建一个专门栽培无公害农作物的场地。这个场地的选址也是当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因为场地的环境好坏会影响农作物产品的安全问题,修建无公害农作物培植场地需要在一个远离工厂民居、环境纯净没有污染的场所。这样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就能够真正的做到天然无污染,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2、选择优秀的农作物品种

农作物的无公害栽培优质的品种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优质的农作物品种可以提高农作物抵御病害的能力,可以保障农作物得到高的产量,可以降低农业和化肥的使用次数保障环境的纯净。优质农作物要根据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来选择品种,并且按照不同品种的特性和土壤条件来制定栽培方案。这样无公害农作物的培植管理技术才能够得到迅猛的发展,才可以让农作物真正做到天然无公害。

3、科学治理和预防病虫危害

防治病虫危害是农作物栽培过程当中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主要重视预防,治疗只起到辅助的作用,所以栽培者在对农作物进行无公害栽培过程当中需要对农作物做好管理,尽量避免对农药的使用。若是出现害虫,可以采取释放寄生性捕食天敌动物的方式,尽量减少对农产品盲目胡乱的用药,严格禁止使用剧毒、高度、高残留的农药。尽量使用能够溶解的农药,避免对土壤的污染,还要保证农药的用量,保障农产品无农药残留。

4、制定预防重金属污染土地的措施

土壤作为无公害农作物栽培的关键内容之一,做好预防重金属的污染工作是栽培者的关键环节,栽培者在栽培农作物的时候对土壤的重金属要事先做好检测,对土地要经常进行翻垦,最大限度的收集土壤的重金属,并且做好避免外部环境对土壤干扰的工作。

四、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创新应用

1、植物激素的应用

在农作物栽培中充分利用植物激素的作用原理,比如实时抑制农作物的顶端优势,还有无子果实的培育,乙烯催熟的作用以及生长素除草的作用等。

2、植物激素的应用

最大程度的克制农药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以及环境污染。从根本上实现生态体系良胜循环;用黑光灯举行捕杀;使农作物成为真正的绿色食品;在举行生物防治时:大多采取以下4种方式,利用捕食天敌的干系链清除害虫,充实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加强虫害生物防治在只管即便倒霉用农药,利用昆虫激素对害虫举行控制,利用诱变异种等转基因技能作育出抗虫农作物。

3、农作物繁殖控制技术的应用

常见的原理是利用嫁接扦插等营养生殖法来繁育农作物后代,发挥农作物繁殖控制技能在农作物种植办理中的应用为了使得亲本的精良胜状连结下去。例如果树以及花卉的快速繁育以及作育无病植物方面,充实利用的是制作构造作育技能。

4、应用创新的优势

利用先辈的作育精良作物生物育种技能所作育改进的农作物品种。不但大幅度的提高了农作物的质量以及产量,更是实现了农作物的高产量、高风致以及高效益,并且具备了天然作物中极少数生物才有的固氮作用,既到达了增产的目的,而利用转基因技能作育出的农作物,又有效的控制了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技术创新已经是时代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中也突出了在农作物栽培管理中引入新技术的重要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对管理技术进行根本上的突破提高,才能够让农作物栽培更加的适应生产。

参考文献

[1]周少兵.论新时期作物栽培管理在全球水稻增产中的作用[J].作物研究,,2012(14):207-208.

农作物管理技术范文第10篇

    市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主要有3个:市畜牧兽医局、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市农业局下属事业单位,现有114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35人。镇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共有7个,共设立6个畜牧兽医站和1个畜牧兽医组(河东区),隶属区镇政府管理,市畜牧兽医部门仅负责业务指导。现有人员23人,其中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11人、技术员职称4人、无职称的1人。村级畜牧防疫员185人,市镇双重管理。

    市级植物疫病防控机构主要有2个: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植物植检站和病虫测报站、市热作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为市农业局下属事业单位)。现共有员工12人,其中推广研究员1人、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8人、助理农艺师1人。未设立镇级植物疫病防控专门机构,植物疫病防控工作主要由区镇农业服务中心中负责农技推广工作的技术人员兼任。村级无植物疫病防疫员。

    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建设现状

    市级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主要有3个,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农产品质量流动检测服务站和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为市农业局的内设科室或下属事业单位。现有39人,其中推广研究员1人、中级农艺师5人;镇级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共6个,每个镇都成立农产品质量检测流动服务点,现有18人。检测工作主要由各镇农业服务中心中负责农技推广工作的技术人员兼任,归属镇政府管理,市农业部门仅负责业务指导。村级农产品质量安监员200人,市镇双重管理。

    当前三亚市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各级领导对实施“科技兴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导致对基层农技推广事业不够重视,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普及推广和农民种养水平的提高。主要问题表现为不重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体系建设,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管理体制不健全,基层农技推广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和年龄老化、青黄不接、人才缺乏,导致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出现了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技推广机构工作“边缘化”现象。

    改革完善三亚市三大公共服务机构的思路

    根据三亚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长远需要,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合理设置、优化布局、充实一线、创新机制、加大投入、改善条件等一系列改革,力争在年内建立健全以市级业务部门为主导,区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主体,村级农民技术员等为基础的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公共服务网络,重点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大公共服务机构。

    1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思路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思路如图1所示。①市农业局新设农业科技教育科,主要负责全市农业科技创新管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②整合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市优质蔬菜开发中心和市南红农场组建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市农业局下属副处级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着重解决制约三亚市农业生产发展的重大关键性科学技术问题,为三亚市的农业科技研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提供平台。三亚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由市农业局农业科技教育科行政主管,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市热作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配合业务指导。区镇农业服务中心内设农业技术推广站,核定编制3人,为市农业部门的派出机构,下属事业单位,承担农业技术推广公益性职能。每个行政村培养1名农民技术员,建立农技推广服务点。区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和村农民技术员实行以市农业部门和区镇政府双重领导,以市农业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

    2动植物疫病防控机构改革思路

    动植物疫病防控机构改革思路见图2。为加强对植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植物检疫条例》赋与的行政执法职能,把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从事植保植检工作的植保植检站和病虫测报站划离,独立设置为市植保植检局。全市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由市农业局全面统筹行政主管,其中的动物疫病防控由市畜牧兽医局行政主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配合业务指导;植物疫病防控工作由市植保植检局行政和业务主管,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院、市热作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配合业务指导;区镇农业服务中心内设动植物疫病防控站,核定编制6人,为市农业部门的派出机构,下属事业单位,承担动植物疫病防控公益性职能。每个行政村各培养1名动物疫病防疫员和植物疫病防疫员,建立动植物疫病防控服务点。区镇动植物疫病防控站和村动植物疫病防疫员实行以市农业部门和区镇政府双重领导,以市农业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

    3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改革思路

    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改革思路见图3。依托三亚市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项目建设,新设三亚市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市农业局下属正科级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农产品质量监测等专项任务。同时,根据三亚市冬季瓜菜种植生产与流通交易的分布情况,为保障出岛瓜菜质量安全,在崖城镇与海棠湾镇设立2个农产品质量检测区域站,隶属于三亚市现代农业检验检测预警防控中心管理,镇政府配合。全市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由市农业局全面统筹行政主管,其中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组织开展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体系建设。

农作物管理技术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高产 农作物 栽培 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093-01

1 农作物栽培内涵分析

在农业的发展中,农作物的种植项目是需要管理人员重点关注的,而农作物栽培科学技术主要是辅助农作物生长发育,保证其产量以及作物品质得到有效保证的产业运行机制。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利用统筹协作方式进行同数量耕地调研,质量和产量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利用农作物栽培技术,为了能有效的获得质量不错的农产品,种植人员会集中选取优良的种子,主要采取的就是种子浮力法,选出沉底且质量不佳的种子,然后利用有效技术进行定向种植。

2 农作物高产路径分析

2.1 转变种植人员思想意识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农民传统的种植思想,集中建立有效的技术运行机制,经验积累很重要,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种植人员要转变思路,虽然不能完全承袭,但是也不能完全摒弃,要以辩证借鉴的眼光进行优化种植[1]。在种植过程中,不能盲目只重视选苗而不重视后期生长,过于重视施肥过程却忽略了种植环境。种植人员要立足于农业发展趋势,优化运用新技术和新措施,进一步实现产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也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另外,相关部门要集中组织农民进行培训,在学习和交流中学习更多关于农业技术的内容,从自身素质提升开始,在行为中逐渐转变传统思想,从而建立更加优越的农业发展理念,顺利推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农作物种植技术科技化升级

要想推进整体农业项目的高效发展,就要在种植技术方面优化运行科学技术,保证其农作物高质高产。这其中,杂交水稻的问世就是比较突出的农业发展标杆,管理人员要针对耕地、农作物种植机制进行集中处理,优化运作符合科技发展和农业发展需求的种植措施,也是利用基因改造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环境下农业和科技之间的矛盾。除此之外,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技术革新不仅适应于种子的选择和培育,也集中在土壤改革措施方面。利用技术对土壤结构进行优化保护,主要选用除草、增肥等措施进行土壤肥力的保护,真正实现了科技和农业的并行发展[2]。

2.3 农作物品种培育技术升级

在农业中运行新科学技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和培育,并且,利用新品种培育的方式,也是实现农作物高产的最佳路径。在实际处理过程中,种植人员和研究人员要建立有效的项目机制和互动模式。其一,主要利用科学技术对农作物基因进行改良,从而提升农作物部分习性,其中包括抗病虫、抗倒伏等特性,真正实现了农作物的增产。其二,利用技术对农作物生产环境进行改良探讨,集中研究在新领域和新环境中的农作物生长机制[3]。例如,利用技术进行光合作用的模拟,从而解决植物在没有光合条件下生长的问题,或者是近几年,关于水果颜色变换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新颖的技术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凡事有利有弊,新品种的研究尽管具有刺激市场的作用,但是对于生物链的破坏以及食品安全问题还需要有关部门仔细研究,只有保障绿色农业项目的顺利推进,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生态发展。

2.4 农作物管理方式规范化升级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集中进行有效的规范化管理,只有保证管理运行模式的优化,才能真正建立科学合理化的农作物发展结构。第一,管理人员要集中升级种植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针对其管理方式进行有效培训,保证农民能进行规范化的操作,利用标准化科学模式助力整体种植环境的改变,也能有效的促进农作物的健康成长[4]。第二,要对农民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优化种植人员的施肥、保湿以及除虫操作。并且,当地政府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病虫害防护,切不可针对病虫问题盲目喷洒农药。第三,农作物种植者要对农产品的种植采取方式进行集中的改良,财务科学化日常作业,并且对农田进行集中的划区轮作。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方式就是机械化农业生产,期间运行有效的土壤保肥措施。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集中制定必须的管理规定,完善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确保农作物种植行为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且整体项目符合农业要求[5]。

2.5 农作物种植环境升级

对于农作物生产来说,基本的种植环境非常重要,因此,在提升整体种植技术的同时,管理人员也要强化对环境的保护和处理,真正实现因地制宜的管理措施和种植机制,集中对土壤进行保湿和增肥,优化农作物光合作用条件,利用有效的措施进行通风通气保护,真正实现农作物的良性生长,也保证其产量的有效生长。并且,也要集中升级病虫害防护工作,利用科学技术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损伤,也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经济利益。

3 案例分析

由于本地盛产工业辣椒,针对其进行集中化田间管理。第一,对其生长期进行管理,要保证在定植后20天左右,及时的安排专业人员对门椒进行摘除。第二,利用绿功夫、抑太保、保尔等农药对棉铃虫进行防治,要保证每隔两天施加一次,利用吡虫啉防治蚜虫。第三,集中强化对于防涝的重视,在雨水多的天气集中排水,利用起垄阶段进行排水沟的挖掘。第四,在其生长旺盛期且雨量较大,要适量浇水的同时追肥25kg或者是尿素15kg。第五,集中进行叶面喷肥。利用叶霸或者是喷施宝有效进行叶面喷施,每亩集中在20g左右,为3000倍稀释后溶液。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优化技术项目、品种培优方式以及管理机制和管理措施升级的过程中,集中利用科技化栽培技术提升农作物产量,不仅要提高整体管理环境和方式,也要利用最优化生态和经济运营模式推进农作物生产走向科技之路,从根本上优化技术,推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义刚.明中后期高产农作物的传入对社会稳定的影响[J].华章,2011,25(04):18,49.

[2] 张荣.刍议特高产玉米种植技术[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29(01):57-57.

[3] 邹泽国.农作物栽培技术及高产影响因素探究[J].科学种养,2015,32(02):70-70,71.

农作物管理技术范文第12篇

关键词:信息管理;农机技术推广;应用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农机设备的需求也逐步上升,信息化管理技术成为农业生产过程的中坚力量。为了使农机设备管理不断完善,需要把信息管理技术真正应用到农机技术推广中去。信息管理技术主要起到的是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媒介作用,为更好地完善农业生产创造了价值。

1我国农机技术推广的发展趋势

农机技术推广指的是通过能让我国农户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实现其把我国农机技术更广泛的在农户中普及和运用。农户在更加科学的方法下,更好地开展农业活动,提高农户的技能标准,让其看到农机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价值,从而让农户更有热情地投入农业生产当中去,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虽然在农机技术推广中有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提高机械化水平和实现农业快速发展方向上,还是存在很多问题[1],需要通过更高效的方法去解决。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将会和信息管理技术更好地融合,谋求良好的发展。

2信息管理在农机技术推广中的应用

2.1远距离控制

第一,运用信息管理技术,建设农业产物的相关数据库,远程进行植物的观察和对植物变化的更新记录,确保植物在良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远距离控制不需要农户去植物环境进行观察,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可以通过数据信息的变化,第一时间发现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2]。第二,可以运用更完善的故障检测解决技术,降低农业机械维修的时间成本。当机械发生故障的时候,远程技术可以检测出机械故障的问题,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远程技术来解决,确保农业机械的持续性运作。同时也可以把这项远程故障解决技术应用到农机的各个领域,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利益化。使农业技术人员更直观地了解到机械存在的问题,为机械的后续改良提供了相应支持。

2.2数据采集、分析

第一,通过信息管理技术,真正把对农物的采集、分析应用到实处。可以计算出环境的土壤情况,根据分析作物所需要的水分以及肥料,进行图画性的展示。从而对农物的栽种数量和耕作形式都有了明确的数据支持[3],在节约了人力成本的同时,作物的生产环境也有了保障,使作物的生产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二,计算出来的作物的具体数据,可以直接存储到数据库中帮助后续技术人员在种植作物时可以直接在数据库中找到对应的作物分析,使种植作物更加高效地进行。例如,可以提前对各种作物进行土壤和肥料的分析,然后把数据提前存入数据库中,增加数据库中作物的分析依据,这样就会使技术人员找到适合的农业机械进行有效的种植。数据库根据不同作物可以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使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本下降,农机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形态。并且还可以把相关农业知识通过数据分享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所认知,通过农户对作物知识了解更深入,使农业发展得更好。

2.3监测气候环境

农业的发展一直受气候环境的制约,在很多地区都存在因为气候环境引起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现象,从而导致农户的收成不好,造成了今年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形势不好。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可以实行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例如,通过信息管理技术实现把场景数据化,使物与物进行连接。同时与农机相结合,监测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壤、水分、湿度以及光照强度等方面的数据,并定期对数据进行传送[4]。数据库里有了各个作物全面的分析,这样就可以运用大数据的方式,根据每个作物的生存环境,对即将到来的天气进行相应预防,从而把自然环境给农业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农作物管理技术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农业生产;物联网;推广

1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物联网技术

1.1在种植领域中应用

物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并在种植业中广泛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种植业的发展。相关人员可以使用物联网技术辅助种植业工作,有效采集和识别种植作物的相关信息,也可以实时监控作物生长情况,快速传送并自动化分析相关数据。物联网技术在种植领域的应用,促进了种植业的现代化发展[1]。相关人员运用物联网技术中的监测技术,可以随时监控作物生长情况,便于相关人员依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作物生长,确保农作物在生长过程始终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使用物联网监测技术,可以帮助相关人员随时采集、分析和处理有关农作物的信息,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更好地控制农作物生产,达到绿色种植要求。

1.2在养殖领域中应用

在传统畜牧业中使用物联网技术,可以促进畜牧业发展,有效解决畜牧业经营中的各种问题,加速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转化,使现代畜牧业向信息化和产生化的方向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2]。畜牧业在发展中主要使用物联网技术中的智能拓扑结构,实现精细化养殖,更高效、智能化地管理家畜。在养殖过程中,可以综合考虑家畜生长所需环境和食物等方面的信息,利用物联网技术分析和处理各种数据,从而监督管理家畜生长的全过程,真正实现数字化管理。

1.3在生长环境领域中应用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天气、土壤等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相关人员采取措施处理好这些问题,为农作物生长创造健康的生长环境。使用物联网技术,可以随时监测农作物周围环境的各种数据信息。物联网技术会衍生类似云数据、实时测控和智能传感等技术,在不同农作物种植地区都可以监测、传输和处理分析相关数据信息,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

2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推广物联网技术

21世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农业是我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借助物联网技术,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一是尽可能提升传统农业指标中的收益指标,重视农作物品种、产量与价值效益间的关系。二是紧跟时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量,更智能化地管控农业生产。三要建立更完善的农业生产管理平台,全程控制农业生产各个环节。

3在农业管理中应用物联网技术

3.1全程监控农作物和畜牧业产业链信息

当前,媒体上曝光了多起食品安全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严格监管农产品从生长到销售的全过程。为此,相关部门可以采用物联网技术全程监控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环节,避免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确保所有流通于市场的农产品都符合质量要求。例如北京奥运期间,负责食物的工作人员采用PFID电子标签和GPS技术启用追溯系统保障食品安全,通过查询产品的生产原料可以找到其对应的身份信息。通过查询菜谱追溯农产品的种植地,确保选用的食品原材料安全,还可以实时监控所有材料的加工到配送环节。一旦出现异常参数,会自动启动报警装置,以此保障食品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3.2实现智能化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

温室或大棚种植农作物,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要求相关人员控制好湿度、温度及光照等。使用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实时测量、调节温度、湿度等。如果传感器中反馈的数据有异常,说明需要灌溉或施肥或喷洒农药等。使用无线传感器,不仅可以为农作物生长创设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也能获取更丰富的农作物生长信息,还能为使用者自动分析相关信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可以使水产养殖户管理更加便捷。例如天气发生变化时,造成水塘氧气不足,水质、pH值出现较大波动,使鱼、虾等无法正常生长。使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全天监测水塘中的水质情况,一旦变化较大就会报警提醒养殖户,及时解决水质和投食问题,减轻养殖户的劳动强度,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3.3定期推送农业信息

农业信息包括天气及使用传感器收集到的各种数据等。通过整理分析这些数据信息,农业部门可以有效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发出相应的预警报告提醒养殖户,有效预防病虫害。

4在农业管理中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有效措施

4.1建立种植和养殖物联网标准

国家可以针对在农业管理中应用物联网技术的措施出台相关标准,每个地区可以依据当地农产品特点及其需要的生长或养殖环境,开展顶层设计,积极鼓励、推广在农业管理中应用物联网技术。此外,养殖户也要积极参与到其中,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物联网技,实现农业管理数据化,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4.2加大投入力度

为了保障农业管理,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加大宣传,让种植、养殖户感受到使用物联网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管理是有效的、可行的。政府也可以设计实验基地或示范园,让种植、养殖户切实感受到使用物联网技术的益处。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所有环节,保障农产品质量达标。同时,相关部门可以为种植、养殖户开设讲座或发放宣传手册和视频资料等,让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物联网技术。

农作物管理技术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农业生物技术;植物新品种;转基因

科学技术对人类发展所起的进步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人们对生物技术与植物新品种的期望与我们面对的现实迫使我们再次思考科学技术“双刃剑”及其法律规制问题。生物技术将为最终解决食物、能源、资源、环境等影响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充分发挥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对加速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生物技术在诸多方面异于传统技术,让传统法律制度备感为难。强化抑或淡化生物技术领域的发现与发明颇具争议;尤其是转基因农产品的商业化生产。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争论最初只涉及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后来又蔓延到了社会、政治和伦理等领域,并由此引发出了一系列相关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以至于许多国家纷纷修改现有的规章、法规,或进行政策的相应调整,甚至重新立法,以迎接新技术带来的挑战。由技术创新而引发的市场失灵,以及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等经济和社会问题,给技术创新蒙上了一层浓浓的阴霾。至此。迫切需要政府履行其经济和社会管理的职能。总之,世界各国一方面强化农业生物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的管制,各国开始针对农业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安全性管制。形成了保护与管制并存的农业生物技术立法局面,这对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立法有着重要的启发。

1 生物技术的内涵

生物技术是匈牙利工程师Karl Ereky于1917年提出的。近年来,各国对生物技术的内涵有了较统一的界定。美国商务部把生物技术定义为用生物体或者它们的细胞、亚细胞或者分子成分来生产产品或者修饰携带特定性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技术。包含基因重组技术、分子生物学和其他领域发展出来的治疗疾病的方法、动物和植物驯化技术、发酵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等。日本特许厅也有类似的生物技术定义,不仅包括发酵、杂交在内的老生物技术,还包括基因工程为代表的新生物技术。

在农业领域运用的生物技术被称为“农业生物技术”,是农业科学与生物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综合性边缘科学。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为主的生物技术,通过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打破物种间遗传物质转移交换的天然屏障,定向地改变生物的某些性状。主要限于植物新品种、转基因农作物两大领域。吴汉东教授把农业生物技术直接集中在转基因动植物领域,认为“农业生物技术很长时间以来重点研究开发的是转基因动物和植物”。

2 欧美立法经验

2.1 欧盟农业生物技术立法经验

2.1.1 植物新品种

20世纪50年代,荷兰和德国先后建立了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并促进《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形成,在世界范围内肯定给予植物新品种育种者以知识产权保护;植物育种技术进步迫使公约不断修改。1978年修改的文本规定联盟各成员国可通过授予专门保护权利或专利权,承认本公约规定的育种者的权利。1991年的文本对成员采用何种方式以及以一种或两种方法保护植物品种未作任何规定,实际上为用专利方式或同时兼用专门方式保护发了“通行证”。其保护水平接近专利方式,进一步强化保护商业育种者利益,对于农民权利加以限制,植物育种发达国家力推的UPOV方式。保护水准更高。

以欧盟为代表的国家力推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世界贸易体系,形成“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对成员国知识产权保护设立最低保护标准,如果达不到该标准,将受到贸易制裁。协定第27条第3项(b)规定:WTO成员国应当以专利或有效的专门制度,或两种制度结合,给植物新品种提供有效保护。

2.1.2 转基因技术

欧盟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规制可追溯到1990年的关于转基因微生物的封闭利用的第90/219/EEC号指令。其后,颁布了系列关于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食品零售商必须在标签上标明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对具有高度风险的生物技术产品应禁止其进行市场开发、其他转基因产品的运输和销售要使用专门的包装和标志、关于含有转基因成分的添加剂和调味剂的食品和食品成分、对转基因产品的上市后强制性监测和风险管理等问题的规定。

欧盟在转基因方面的立法具有3个特点:管理机构多重化、管理态度严格化、管理模式纵深化。

2.2 美国农业生物技术立法经验

2.2.1 植物新品种

美国1790年的《专利法》认为生命形式的生物体是自然界的产物,属于“发现物”之列而不授予专利。1930年的《植物专利法》。打破了植物繁殖者和工业发明者之间的藩篱,扩充了专利物质的定义。是第一个以专利形式保护植物新品种权的。虽然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农业品种主要通过有性繁殖获得。但在刺激农业新品种的创新和发展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美国农业发展政策的分水岭。

随着农业科技的深化发展,美国受到欧共体和日本等影响,颁布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对以有性繁殖方法培育的植物新品种、野生植物、自然生长的植物和其他植物品种进行保护,并由美国农业部植物品种保护办公室负责审查。反映了对于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社会需求,顺应了全球对于植物新品种的立法潮流,体现了“阳光之下的任何人造之物都可以获得专利”的哲学理念,形成了专利法保护和专门法保护植物新品种的双重格局。

2.2.2 转基因产品

美国是最早展开生物技术安全研究和立法的国家。1976年美国颁布了《重组DNA分子研究总则》,1986年又颁布了《生物技术管理协调框架》。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是生物安全的重要课题之一。迄今为止,美国尚未针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进行专门立法,只是在2002年5月,《转基因农作物和动物农民保护法案》、《转基因食品知情权法案》、《转基因生物责任法案》被提交国会讨论,内容涉及可能因转基因种子、植物在经济上受到危害的农民提供保护,标识制度,针对转基因生物造成的损害确定相应的责任。

美国在转基因方面的立法也具有3个特点:管理机构多重化、管理态度宽松化、管理模式水平化。

3 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保护现状

3.1 我国植物新品种的保护现状

根据《专利法》第25条,不论是用传统的生物学方法培育的植物新品种,还是通过基因工程的DNA重组技术或现代杂交技术得到的转基因新植物,都不给予专利保护。只保护育种方法,但育种方法却很难得到有效保护,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些杂交制种方法即使获得了专利权,专利权人还是担心一旦出售父母本,别人很容易利用父母本去繁殖销售种子,而人民法院甚至包括专利权人很难判断他人繁殖销售的种子就是依专利方法生产的。尽管修改后的专利法规定,方法专利可延伸到依该方法直接制得的产品,但对植物品种来说,仍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对于杂交种。他人可以只用专利权人培育出的亲本与其它亲本生产杂交种,而不一定非要按照方法专利所保护的生产技术去操作,从而达到既不侵权,又可无偿使用他人成果的目的”。只是对于符合条件的植物新品种,植物育种者可以通过《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进行保护,取得植物新品种权。这种保护方式降低了植物新品种的保护门槛,与欧美等国的保护力度存在差距。

3.2 农业转基因技术规制立法现状

随着人们对转基因作物的关注和重视。有关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专门立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规。以促进中国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保障人体健康和动植物、微生物安全,推动技术创新。“这些立法从适用范围、主管机关和协调机制、安全评价制度、安全措施制度、标识制度、报告制度、许可制度、资料存档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应急处理制度、法律责任制度等方面,就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做出了规定”。标志着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逐步进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我国在农业转基因立法上具有如下特点。

3.2.1 法律、法规方面

①立法层级低,停留在行政法规、规章的层面上。效力远远低于法律,影响了执法力度,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②我国还缺乏一部全面、专门、完整的生物安全方面的法律。

3.2.2 管理方面

①管理制度不完善。综合性专门立法的缺乏反应到管理制度上,出现了诸如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多头管理,部门之间的法律法规存在冲突的现象。②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评价体系滞后。管理法规运作机制薄弱。③必要内容欠缺。“例如,《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转基因食品仅包括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食品,但不包括使用转基因生物原料加工的食品。该《条例》中没有规定对这类食品应当如何管理。此外,法律责任规定的缺失也屡见不鲜”。

4 建 议

4.1 顺应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立法趋势

关于植物新品种的立法保护模式,既有单轨制的专门立法保护,又有双轨制的保护模式,UPOV的双重保护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伴随着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稳步发展,与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接轨成为不二选择,早在2000年修订专利法时就有学者提倡应当对植物新品种进行专利保护。

4.2 有选择性的双轨制保护模式

西方国家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单轨制,即采用专门法进行保护;另一种是双轨制,即专利法+专门法进行保护,我国目前采用的是专门法的单轨制模式,可以有选择性地采用双轨制保护模式,把部分植物新品种专利列入专利法,拓宽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4.3 建立健全的转基因产品法律法规体系

提高目前的法规的效力层次,制定统一完整专门的生物技术安全法,称作《生物安全法》,明确生物技术安全法的目的、原则,保障生物技术的健康发展,坚持协调、促进原则与风险预防原则;建立基本的法律制度对农业生物技术进行规制;确立以国务院生物技术安全管理委员会为最高管理机关的生物技术安全管理体系。

农作物管理技术范文第15篇

对一个灌区来说由于灌区的水资源的开发程度,水源的不稳定性,用水单位的多样性,灌区的规模,气候土壤情况,作物种植情况,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水利工程设施和节水技术的引用情况等因素,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有所不同。因此对一个灌区而言不仅单从作物需水量方面考虑整个灌区的节水效率,还有考虑节水技术的引用,灌溉管理工作的落实等方面,这些对整个灌区的节水效率起不同程度的印象。这几种节水技术总结起来叫农业节水技术,农业节水技术不是一种单一技术,而是包含多种技术措施的配套技术体系。这些技术体系包含农业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艺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这是农、工、水、管技术紧密结合,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的系统工程,其内涵极其丰富,包括农学范畴的节水,灌溉范畴的节水和农业管理节水。每个方面都有自己节水潜力,灌区节水潜力的标准估算,不仅对灌区节水灌溉规划有科学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规划和设计、乃至区域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涉及节水潜力的估算时,要从多方面的节水灌溉技术出发,从作物需水量出发,要提出一种计算灌区节水潜力的方法,该方法首先以作物需水量为起点,考虑有效降雨、输水损失、田间损失、无效蒸腾等因素后,构造了一个在此种条件下的理论节水潜力的计算公式,继而利用水资源利用管理水平、大众的节水意识、水的价格、有关水的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水利投资等限制因子,求得现实节水潜力。对于灌区而言充分发挥了个方面的节水潜力才能达到正真意义上的节水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效率。总结起来农业节水技术分农艺节水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及节水管理技术。本文主要介绍各节水技术和相互关系及存在问题。

1农艺节水技术措施

1.1农艺节水措施的介绍。这是具体到农田、农作物布局及作物本身的节水问题,这方面的节水问题最多、难度最高、潜力也最大。灌溉用水约50%消耗在田间,如何做好田间节水,抑制土壤蒸发和作物奢侈蒸腾,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即是节水农业的重要方面,也是节水农业发展的潜力所在。其中农艺节水是指通过农田土壤调控技术和作物生理调控技术节约用水,是节水农业发展的潜力所在。近年来,随着土壤水动力学、植物流体力学、植物生理、生化学等理论不断取得可喜进展,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以及化学领域农用膜剂产品降解性的实现,农艺节水技术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增添了现代模式。应用农艺节水技术是促进农业高产、稳产、优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节水农艺技术包括蓄水保墒的耕作技术、适雨种植的作物合理布局、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栽培技术、秸秆或地膜覆盖的保墒技术、限额灌溉和调亏灌溉技术、节水高产的化学调控技术以及节水抗旱作物品种选育的生物技术等。在作物行间覆盖秸秆,一方面可使农田土壤表面免受风吹、日晒和雨滴的直接冲击,保护土壤表层结构,提高降水入渗率;另一方面可隔断蒸发表面与下层毛细管的联系,减弱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的气流交换强度,起到有效抑制土壤蒸发的作用。生物节水技术就是要因地制宜选用节水高产耐旱的优良品种,合理安排作物布局与品种搭配。化学节水制剂能增强作物种子和幼苗的吸水能力,抑制作物生长过程中株体叶片的奢侈蒸腾,喷洒于作物行间还能大幅度地减少棵间水分蒸发。近年来,水肥耦合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把提高水分养分耦合利用效率的灌水方式、灌溉制度、根区湿润方式等与水分养分的有效性、根系的吸收功能调节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改变灌水方式、灌溉制度和作物根区的湿润方式,达到有效调节根区水分、养分的有效性和根系微生物系统的目的,从而最大限度提高水分养分耦合的利用效率,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1.2存在问题及前景。一个灌区有供水单位(灌区管理单位)和用水户(农民)组成,实施农艺节水方一般是用水户及农民,因此农艺节水技术与工程节水技术和管理节水技术结合不够紧密,科研成果与生产应用脱节,其中覆盖保墒技术受到灌区灌溉面积和保墒材料成本等方面的因素,只能在灌溉试验站应用,很难在灌区大规模的进行推广。化学制剂保水技术在理论上很有发展潜力,但考虑到作物成本和技术可行性因素等原因在灌区几乎也没有得到推广。几种技术体系不同行业管理分家,最终因体制不良使农田水分利用率偏低。在土壤水分的合理控制利用和作物生长的合理水分亏缺方面需要更进一步科学研究,期望更高效农艺技术模式出现。

1.3应有前景。机械化、自动化耕作灌溉设备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田间水分的利用率。植物群体、个体、单叶、细胞等不同层次的研究,会极大提高植物本身水分利用效率。最终达到农业节水的目的。

2节水灌溉工程措施

在一个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是有供水方(灌区管理单位)负责实施,国家有这方面的资金和扶持政策,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目前在灌区应用最广,节水效果显著的节水方式,下面分别介绍几种节水工程技术:

2.1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用塑料管或混泥土管等管道输水代替土渠输水,对农田实施灌溉,可大大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蒸发损失,水的输送有效利用率可达95%;可减少渠道占地,提高输水速度,加快浇地进度,缩短轮灌周期,有利于控制灌溉水量。

2.2渠道防渗技术。渠道是大多数国家的主要输水手段,渠道防渗是提高渠系水利用率的主要措施。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较大,一般占到水量的50~60%,一些土质较差的渠道渗漏损失高达70%以上。采用渠道防渗技术后,可使渠系水的利用系数提高到0.75~0.85。此外,渠道防渗还具有加大过水能力、减小过水断面、调控地下水位、防止次生盐碱化和杂草丛生、减少渠道淤积等优点。

2.3喷灌技术。喷灌技术就是通过机械设备将压力水喷射到低空,经雾化后形成像雨滴一样的水均匀降落到作物和地表的灌溉方式与地面灌溉相比,大田作物喷灌一般可省30~50%。增产10~30%。

2.4微灌技术。微灌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用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它能根据作物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与地面灌溉相比,大田作物喷灌一般可省50~80%。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2.5膜上灌技术。膜上灌适用于所有实行地膜种植的中耕作物,可省水40~60%。

2.6地下灌溉技术。地下灌溉可减少表土蒸发损失,灌溉水的利用率较高。

2.7沟畦改造技术。为了节水增产,可在精细平整土地的基础上大畦改小畦,长沟改短购,以使沟畦规格合理化。

2.8坐水种技术。利用坐水单体播种机,是开沟、浇水、播种、施肥和覆土一次完成,特别适用于我国有小水源的旱地农作区。与常规沟灌玉米相比,可节水90%,增产15~20%。

3节水管理技术措施

节水灌溉管理技术是指根据农作物的需水、耗水规律来控制、调配水源, 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实现区域效益最佳的农田水分调控管理。它包括土壤墒情监测与预报技术、节水高效灌溉制度、以区域总效益最大为目标的灌溉预报技术、输配水与灌水水量的测量和流量调节控制技术等。

3.1节水灌溉技术。把有限的灌溉水量在作物生育期内进行最优分配,以提高灌溉水向作物可吸收的根层贮水的转化,以及光合产物向经济产量转化的效率。可采用非充分灌溉、抗旱灌溉和低定额灌溉等,限制对作物的水分供应。同时对作物进行抗旱锻炼,降低田间蒸发量,提高作物对农田水的利用效率。一般低额灌溉可节水30~40%,而对产量无明显影响。

3.2土壤墒情监测与灌溉预报技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配合天气预报;对适宜灌水时间、灌水量进行预报;有效的控制土壤含水量,做到节水又增产。

3.3灌区配水技术。根据灌区各级输配水渠道的技术参数和灌溉农田及作物分布情况,按照水源可供水量和作物某生育阶段需水量及水分生产函数,以输配水过程中水量损失较少、而增产值较大为目标,应用系统工程手段,编制灌区水量优化调度方案,合理调配灌溉水量,做到增产又节水。

3.4灌区量水技术。采用量水设备对灌区用水量进行量测,是搞好灌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行按量收费、促进节约用水的重要手段。常用的量水设备有量水堰、量水槽。目前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半自动式或自动式量水装置已开始应用,可大幅度提高灌区的量水效率和量水精度。

3.5现代化灌溉管理技术。采用电子技术对河流、水库、渠道的水位、流量、含沙量乃至抽水灌区的水泵运行状况等技术参数进行采集,输入计算机,利用预先编制好的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按照最优方案,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方式,实现自动化监测控制。可节省大量管理劳动力,实现最优化用水管理。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