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气候资源;农业气象条件;山西忻州;忻府区

中图分类号 S1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305-01

一定的气象条件是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1-3]。当这些气象条件的组合对作物的生产有利时,能形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农业自然资源;反之,当气象条件的某种组合对农业生产有害时,将不利于农作物生长[4-5]。分析气候资源状况和气象条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农业气象服务的基本任务。国内有关农业气象条件和农业气候资源研究一直是农业气象研究的热点内容。现对忻府区气候资源状况及农业气象条件进行分析,以更好地实践“气象为农”服务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1 忻府区基本农业气候资源概况

山西省忻府区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地区。其东西宽约为55 km,南北长约43 km。自古以来忻府区一直是农业生产和商贸集散的重要地区,有“三关总要”、“晋北锁钥”的美称。忻府区的地形自西向东逐步倾斜,北、西、南地区为三面环山,东部地区较为开阔和平坦。忻府区有3条主要的山脉,分别为云中、系舟和五台山脉。忻府区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春温高于秋温。无霜期平均167.1 d。

2 忻府区日照条件分析

太阳主要通过光照强度、光质和光照时间影响植物。光合作用是影响作物生长最重要的过程之一。在自然条件下,只有达到一定的光强,农作物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从而产生养分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因此,日照条件是评价地区农业气象条件的最基本要素之一。

从表1可以看出,忻府区的年日照时数在1 914 ~2 797 h间变化。其中12月的日照时数最少,仅有1 914 h,只占全年的7.0%;5月的日照时数最多,为2 797 h,占全年的10.3%。11月至翌年2月的日照时数较少,各月的日照时数不超过全年的7.5%;3—5月,日照时数逐渐增加;5月为全年日照最充足的月份;6—10月的日照条件逐渐减少。总体看来,忻府区的日照条件较为丰富,尤其是在作物生长关键季节内的日照时数较多,光能资源非常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3 忻府区湿度和降水条件分析

水也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最基本条件。农作物从发芽、出苗、生长、成熟等生命活动均在水的参与下进行,一个地区空气湿度和降水条件是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气象条件。

从表1可以看出,忻府区的相对湿度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在1—5月忻府区的月平均相对湿度均在50%以下。进入6月后相对湿度开始增加,6—8月相对湿度从53%增加至74%。7—8月是忻府区湿度最大的月份,10月以后湿度逐渐减少,至12月相对湿度减少至52%。忻府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其中7月的降水量为1 043 mm,8月的降水量为1 144 mm。6月和9月的降水量均在500 mm以上。5月和10月的降水量分别为297 mm和236 mm,其他月份的降水量相对较少。其中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是1月和12月,其月平均降水量不足20 mm。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忻府区的降水量和湿度虽然绝对值并不是特别大,但其时间分布对农作物生长相对比较有利。在作物生长初期的4月和5月,有一定的降水量和湿度,但绝对值较小,可防止春旱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在农作物生长最为旺盛的6—8月,降水相对较多,空气较为湿润,气象条件能够基本满足大部分作物生长的需要。但要特别注意极端降水时间造成的田间积水过多等各种灾害事件的发生。在9—10月的作物成熟季节,降水相对较少,比较利于作物的收割和晾晒。冬季忻府区的降水和湿度相对较小,较有利于农作物越冬。

4 参考文献

[1] 涂仁忠.浅析温度、水份、风等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0(33):141.

[2] 李文峰,杨晓莉,于伟娟,等.气象信息化在许昌现代农业的应用与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0(7):111-113,120.

[3] 李艳春,李凤霞.青铜峡市气候资源状况及农业气象条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17):344-346.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第2篇

度不一样。气象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自然因素之一,气候环境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光、温、水、气等能量和物质资源,因此农作物产量的高低及品质的优劣在很大程度是受气象要素综合影响。所以农业生产必须气象因素,只有合理利用有利的条件,尽量克服不利气象因子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才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夺取农作物的丰收。甘肃省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当地正好处于河西走廊,是全国重要的棉花、玉米和蔬菜生产基地。本文将利用酒泉气象资料,重点分析农作物生长与当地气候条件的关系,为科技兴农提供有利的支撑。

1 酒泉农业及气象条件介绍

甘肃省酒泉市东连张掖市,南靠青海,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临蒙古,东西全长680 km,南北宽为540 km。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南有高山,北有平原,以灰漠钙土壤和灰棕漠钙土壤为主。南部各山口雪水冲击形成的冲积扇平原周围,新地、红山、丰乐和清水等农作物繁茂的绿洲遍布。全区有来自于祁连山冰川的3大河系、地表河流众多,十分适宜农作物的生长。酒泉的海拔在1 500 m,当地的年日照时数为3 320 h,年平均气温在4~10 ℃,昼夜温差较大,年有效积温在1 800~3 600 ℃,全年的无霜期达140 d,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农作物生产。其它相关气象条件如表1所示。由于当地的雪山融水自流灌溉和农田水利设施十分齐全,灌溉条件良好,因此酒泉的农作物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酒泉不仅是全国的良种小麦生产基地,而且也是棉花、玉米和瓜果蔬菜种植基地。

表1 甘肃省酒泉市的基本气候条件表

2 酒泉农作物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2.1 酒泉玉米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酒泉是全省重要的良种玉米培植基地。从玉米播种期需要的气象条件来看,玉米种子发芽最低温度稳定大于8~10℃,5~10 cm地温需稳定10~12℃,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0%~80%最为适宜。假如温度偏低

有冰雹等灾害天气,因此玉米一般长势良好。假如在8月上中旬的玉米拨节抽穗前后,酒泉通常无降水,更无连续的透雨情形,因此田间持水量通常小于60%。假如不及时灌溉,会导致玉米拨节抽穗叶子凋萎,雌穗不孕空杆,秃尖增多,严重减产。一般此时应该充分利用融化的雪水灌溉浇水。在酒泉玉米开花授粉期注意防旱,及时灌溉,预防温度偏高或偏低。

2.2 酒泉棉花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酒泉的一些绿洲由于日照丰富,早晚温差较大,十分有利于棉花的种植。从棉花播种出苗期的气象条件来看,5 cm地温一般需要稳定在12~14 ℃,日平均气温要大于18~20 ℃,田间保水量以60%~70%为最佳。酒泉由于早晨温度较低,在棉花的播种期要注意地膜保暖,否则低温不利于棉籽胚根分化出苗。在甘肃酒泉的棉花现蕾期,当地光照充足,气温多维持在25~30 ℃,对棉花的结蕾越有利。由于灌溉条件较好,当地的土壤水分及田间持水量在60%~80%,现蕾通常很快,棉株生长紧凑。在棉花开花期,酒泉天气晴朗,水分充足,气温多维持在25~30 ℃,较利于棉花生长。由于棉花喜温喜光,在土壤湿度大而空气较干燥的环境中有利于增产,因此在管理措施方面,要保证大于10 ℃的积温超过2 100 ℃,另外当酒泉80%的棉桃都达到已成熟时,要防治病虫害。

2.3 酒泉小麦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从小麦种植的温度条件来看,在播种期需要当地5 d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5 cm地温17~19℃,冬前积温550~650℃。但酒泉小麦播种期的侯平均气温有时小于10℃,因此要当地的小麦在冬前一般不能分蘖;过了严冬,到达春末的侯平均气温通常高于20 ℃,此时小麦年前长势旺盛,拨节较快,但必须注意防止强冷空气南下时导致的倒春寒冻害。当地小麦生长期的田间持水量大于85%时易出现烂种,但田间持水量偏少60%,种子不利于膨胀发芽。由于酒泉一般无连阴雨或干旱天气阶段出现,而雪水灌溉较为便利,因此降水量对当地小麦的影响一般不大。在酒泉小麦的灌浆阶段,当地一般天气晴朗,光照强,无连阴雨。当地的温度维持在18~22℃,没有特别强的干热风,但有时有大风出现,无高温干旱和暴雨冰雹天气影响。由于干热风易引起茎叶干枯早衰,籽粒瘦小,因此要注意喷洒药物防御干热风,有条件的地方可灌麦黄水,对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有利。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第3篇

摘 要:利用方山县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以及霜期资料,分析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以及不利气候因素。结果表明,方山县的气温、降水、光照以及霜期条件均对当地农业生产十分有利,但干旱、暴雨洪涝及冰雹等气象灾害对当地农业生产也会产生不利影响,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防御,最大程度地降低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影响;农业生产;气候条件;分析

方山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中段西侧,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低温、干旱,夏季短促暖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气候宜人,冬季漫长寒冷、雪少干燥。方山县是农业生产大县,小麦、高梁、玉米、谷子、莜麦、油料和马铃薯等是主要农作物,农业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这些影响又分为正面影响和不利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大的背景下,分析影响方山县农业生产气候条件,为农业生产及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供重要指导依据。

1 资料来源

采用方山县1960—2009年的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数据,分析该地区气候条件,并阐述了其对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及不利影响。

2 方山县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分析

2.1 温度条件

气温是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的主要气候因子,其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品质及产量等均会产生重要影响。据方山县气候资料统计,方山县多年平均气温7.3 ℃,春季平均气温8.6 ℃左右,适合农作物播种,但有时会受倒春寒影响;夏季平均气温20.4 ℃,季平均气温是7.5 ℃,冬季平均气温在-7.2 ℃。方山县气温条件能够满足各类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热量条件。

2.2 水分条件

方山县大陆性气候特点显著,属半干旱区,冬春干旱,夏秋多雨且集中,年平均降水量516.8 mm,干旱指数为2.0~3.0,降水主要发生在6—9月份,占总体的65~75%。春季的平均降水量为70.8 mm,春季降水基本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夏季平均降水量314.9 mm,完全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由于该时段降水集中,易出现暴雨天气,要避免田间积水形成渍涝;秋季平均降水量116.3 mm,较少降雨利于农作物成熟及收割;冬季平均降水量仅14.8 mm,降水量较少。总的来看,方山县年降水量基本可以满足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长发育的条件。

2.3 光照条件

光照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方山县年平均日照时数2 747 h,其中春季平均日照时数724.4 h,对于农作物春播及苗期生长有利;夏季平均日照时数743.5 h;秋季平均日数647.3 h;冬季平均日照时数631.8 h,日照条件充足,非常适宜小麦等长日照作物生长。

2.4 霜期气候条件

方山县无霜期同农作物的生长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年平均无霜期150 d左右,境内无霜期由南到北逐步递增,最南端大武镇>150 d,最北端开府一带仅90 d。初霜日出现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下旬。

3 方山县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利气候条件

3.1 干旱

方山县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是干旱,有十年九旱之称,一是春旱特别普遍,基本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干旱,影响冬小麦返青和早秋作物播种;二是汛期不规律,部分年份汛期会推迟或没有汛期,伏旱直接影响农作物丰产;三是秋旱常见。

3.2 霜冻

霜冻是对方山县农作物影响较大的一种灾害,春秋季发生概率较高。春季发生霜冻时,会冻伤小麦以及果树的花蕊,导致作物大量减产;秋季一旦出现霜冻灾害,会导致晚秋作物受到冻害。春霜冻结束太晚或者是秋霜冻来临太早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

3.3 冰雹

冰雹通常会对农作物枝叶、茎秆、果实等造成机械

性损伤。冰雹是方山县严重的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均会出现冰雹天气。2016年7月4日4时,山西省方山县马坊镇遭受冰雹、强降雨袭击,恶劣天气致使当地农作物严重受损,导致部分农田浸泡在雨水中,玉米、红芸豆被冰雹打得稀烂,马铃薯、玉米等农作物植株都被冰雹打碎,马铃薯被淹没,共21个村被冰雹、暴雨袭击,7个村受灾严重,全镇共2 324.6 hm2农作物受灾,绝收393.3 hm2。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第4篇

    度不一样。气象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自然因素之一,气候环境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光、温、水、气等能量和物质资源,因此农作物产量的高低及品质的优劣在很大程度是受气象要素综合影响。所以农业生产必须气象因素,只有合理利用有利的条件,尽量克服不利气象因子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才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夺取农作物的丰收。甘肃省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当地正好处于河西走廊,是全国重要的棉花、玉米和蔬菜生产基地。本文将利用酒泉气象资料,重点分析农作物生长与当地气候条件的关系,为科技兴农提供有利的支撑。

    1 酒泉农业及气象条件介绍

    甘肃省酒泉市东连张掖市,南靠青海,西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临蒙古,东西全长680 km,南北宽为540 km。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南有高山,北有平原,以灰漠钙土壤和灰棕漠钙土壤为主。南部各山口雪水冲击形成的冲积扇平原周围,新地、红山、丰乐和清水等农作物繁茂的绿洲遍布。全区有来自于祁连山冰川的3大河系、地表河流众多,十分适宜农作物的生长。酒泉的海拔在1 500 m,当地的年日照时数为3 320 h,年平均气温在4~10  ℃,昼夜温差较大,年有效积温在1 800~3 600 ℃,全年的无霜期达140 d,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条件十分适宜农作物生产。其它相关气象条件如表1所示。由于当地的雪山融水自流灌溉和农田水利设施十分齐全,灌溉条件良好,因此酒泉的农作物产量较高,品质优良。酒泉不仅是全国的良种小麦生产基地,而且也是棉花、玉米和瓜果蔬菜种植基地。

    表1 甘肃省酒泉市的基本气候条件表

    2 酒泉农作物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2.1 酒泉玉米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酒泉是全省重要的良种玉米培植基地。从玉米播种期需要的气象条件来看,玉米种子发芽最低温度稳定大于8~10℃,5~10 cm地温需稳定10~12℃,田间持水量保持在60%~80%最为适宜。假如温度偏低<8℃,不利于玉米的播种喝出苗,若土壤田间持水量偏小<50%,则干旱、不利于种子膨胀出芽。在酒泉玉米播种期,由于降水量较少,假如遇到干旱,最好采用雪水灌溉播种或麦垄玉米点播等措施,确保玉米达适时播种出苗。在玉米的拔节抽穗期,最适宜的温度是24~26℃。由于酒泉当地在此时一般水分充足,又没

    有冰雹等灾害天气,因此玉米一般长势良好。假如在8月上中旬的玉米拨节抽穗前后,酒泉通常无降水,更无连续的透雨情形,因此田间持水量通常小于60%。假如不及时灌溉,会导致玉米拨节抽穗叶子凋萎,雌穗不孕空杆,秃尖增多,严重减产。一般此时应该充分利用融化的雪水灌溉浇水。在酒泉玉米开花授粉期注意防旱,及时灌溉,预防温度偏高或偏低。

    2.2 酒泉棉花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酒泉的一些绿洲由于日照丰富,早晚温差较大,十分有利于棉花的种植。从棉花播种出苗期的气象条件来看,5 cm地温一般需要稳定在12~14 ℃,日平均气温要大于18~20 ℃,田间保水量以60%~70%为最佳。酒泉由于早晨温度较低,在棉花的播种期要注意地膜保暖,否则低温不利于棉籽胚根分化出苗。在甘肃酒泉的棉花现蕾期,当地光照充足,气温多维持在25~30 ℃,对棉花的结蕾越有利。由于灌溉条件较好,当地的土壤水分及田间持水量在60%~80%,现蕾通常很快,棉株生长紧凑。在棉花开花期,酒泉天气晴朗,水分充足,气温多维持在25~30 ℃,较利于棉花生长。由于棉花喜温喜光,在土壤湿度大而空气较干燥的环境中有利于增产,因此在管理措施方面,要保证大于10 ℃的积温超过2 100 ℃,另外当酒泉80%的棉桃都达到已成熟时,要防治病虫害。

    2.3 酒泉小麦种植气候条件分析 从小麦种植的温度条件来看,在播种期需要当地5 d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5 cm地温17~19℃,冬前积温550~650℃。但酒泉小麦播种期的侯平均气温有时小于10℃,因此要当地的小麦在冬前一般不能分蘖;过了严冬,到达春末的侯平均气温通常高于20 ℃,此时小麦年前长势旺盛,拨节较快,但必须注意防止强冷空气南下时导致的倒春寒冻害。当地小麦生长期的田间持水量大于85%时易出现烂种,但田间持水量偏少60%,种子不利于膨胀发芽。由于酒泉一般无连阴雨或干旱天气阶段出现,而雪水灌溉较为便利,因此降水量对当地小麦的影响一般不大。在酒泉小麦的灌浆阶段,当地一般天气晴朗,光照强,无连阴雨。当地的温度维持在18~22℃,没有特别强的干热风,但有时有大风出现,无高温干旱和暴雨冰雹天气影响。由于干热风易引起茎叶干枯早衰,籽粒瘦小,因此要注意喷洒药物防御干热风,有条件的地方可灌麦黄水,对小麦籽粒干物质积累有利。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作物栽培科学;微山县;农业生产

中图分类号:S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100-1

农业在微山县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在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生活必需品时,也有利的推动其他部门的发展。当前,在微山县农业发展过程中,注重发展农业科技,成为解决微山县农业发展的基本任务,而作物栽培科学正满足了这一需求[1]。

1 作物栽培科学的优势

作物栽培指的是使用优质农作物品种,对土地、肥料与种子等基本的生产资料,加以科学利用,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的转变过程,还受到生产条件、科学技术水平等多个方面的制约。

1.1 利于把握农时,因地制宜

农作物生产要受到光、热与降水等季节方面的影响,作物栽培科学有利于这几个方面的把握,利于掌握农时。另外,环境条件在农作物生产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基本环境资源在时间、地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还受到社会经济、生产条件与农业技术水平等多个方面的差异,因此,把握好作物栽培科学能够充分把握好农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做到因地制宜。

1.2 处理协调好多类因素的关系

农作物生产和制约的影响是受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的,比如环境、生产措施等,因此,在进行农作物生产的过程中,从作物栽培科学注重系统的角度出发,进行统筹兼顾,综合使用农作物栽培技术,处理协调好多类因素的关系,确保农业生产发展的可持续性[2]。

2 作物栽培科学和农业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

2.1 作物栽培科学能够模拟农业生产系统

作物栽培科学上的模拟指的是,作物科学中引入系统分析与应用计算机之后的研究领域,其针对作物生育与产量之间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农作物生育动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模型,在计算机上对特定环境下的作物进行模拟,加以指导实际的农业生产。

2.2 农业科技进步将促进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

农作物的产量与农作物的品质主要是由农作物本身的遗传性与生理过程中的内在基本因素来加以决定的,其产量与品质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由生产环境、作物栽培基本条件、作物这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来决定的。农作物栽培的任务,本质上是采取有力的措施去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并积极创造条件,为农作物的遗传潜力创造条件。

3 作物栽培科学在微山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3.1 模式化栽培技术得到推广

微山县农作物主要包含大豆、玉米、地瓜、小豆等。例如农作物栽培科学中的“春玉米套种大蒜技术”,要选取恰当的时间来播种,大蒜尽量选用紫皮大蒜,一般是选择5-6瓣的品种来作为蒜种,玉米品种一般情况下选用中单2号、掖单13号等,大蒜尽量实行早日播种,一般在日平均气温达到3摄氏度以上时,就可以进行播种。播种的深度控制在3cm左右,蒜株距之间的距离在12cm左右,一般选在5月初来进行播种,玉米株距之间的距离为30cm左右。在进行田间管理的时候,大蒜应该做好三水一肥管理,而玉米则在5叶前后进行定苗。

3.2 农作物施肥技术得到大量应用

农作物栽培科学能够有效指导农作物施肥技术,优化施肥的基本技术,以期大面积推广农业生产技术。比如“春玉米套种大蒜技术”中的田间肥水管理技术,对于大蒜应该进行“三水一肥”的管理,大蒜在4个叶子时,应该结合浇水亩施加硫酸铵30千克左右;在第二次对大蒜浇水是在大蒜在8个叶子的时候,促进蒜薹能够迅速抽出;在蒜薹抽出达20cm时,再浇第3次水,确保大蒜头能够快速加以膨胀。假如施肥出现不足的话,可以在第三次浇水的时候,再次使用适量的化肥。而玉米在长出5片叶子的前后就应该定苗。一般情况下,在每年的6月中旬左右,长到7片叶子的时候,每亩玉米追加硫酸氢铵25公斤左右。在玉米长到了14片叶子左右时,每亩施用70公斤左右,实行肥料与水并进,能增加玉米的产量,并且看土壤墒情浇好水[3]。

3.3 地膜覆盖技术得到应用,提高产量

农作物栽培科学中的地膜覆盖技术,在微山县得到大面积使用,其有效提升了土壤温度,尤其是春季低温使用地膜覆盖技术,在白天经过阳光照射之后,10cm左右的土壤可以有效提升1-6℃。在进入高温期之后,假如没有遮阴的话,地膜下面的土壤温度在五十摄氏度左右,但在地膜表面有土时,其土壤温度只是比地温高1到5摄氏度左右,土壤潮湿的时候,土温比露地低1摄氏度左右。地膜覆盖所产生的增温效应由于地膜覆盖的时期、方式等的差异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黄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黄瓜在微山县栽培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微山县的栽培数量比较多,可以开展多季栽培,并且产量高、收效快。在微山县进行黄瓜地膜覆盖时,一般是采用温室或者是拱棚来进行育苗,在长到四片真叶时进行定植,比露地栽培早熟15天左右,产量提升在30%上。黄瓜在微山县除了春季进行地膜栽培技术之外,还在夏天、秋天与冬天等使用地膜覆盖技术,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夏天播种时,在播种前期地表温度较高,但是由于土壤潮湿,并不会出现高温危害,黄瓜秧苗在长到一定高度时,能够为地面遮阴,地膜起到了确保土壤适宜温度的作用,进而能有效保护秧苗。

参考文献

[1] 王加勤.浅谈作物栽培科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2011,(6).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第6篇

一、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状况

(一)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总体状况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经贸合作层次的不断深化,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整体贸易水平逐年提升,截止到2012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额达到3亿美元,相比2005年增长3.3倍。其中,农产品进口额从2005年2882万美元增加到2012年7274万美元,增长2.5倍;出口额从6361万美元增加到2012年23568万美元,增长3.7倍。

虽然,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额与进口额整体增长明显,但2005~2012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出口额基本保持逐年上升趋势,而进口额除2012年有较大增长外,其它年份呈现出明显下降态势。逐年表现出较高的贸易顺差。

(二)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结构状况

按照HS编码,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的进出口农产品包括前四类的全部产品和第十一类的部分产品,不难发现第二类(主要为第七章食用蔬菜类产品、第八章水果类产品)、第四类(主要指第二十一章咖啡、茶、调味品、汤料、冰淇淋等杂项食品及第二十二章饮料、酒、醋)与第十一类(主要指第五十二章棉花)的部分产品出口额呈明显上升趋势,而第一类(主要指第二章肉及食用杂碎产品、第五章其它动物内脏及毛发等产品)与第三类(第十五章动植物油、脂类产品)农产品出口额则逐年下降(见表1)。

进口方面,第一类农产品有较明显增长,第二类、第四类农产品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在2007~2009年明显下降;加工程度较高的第三类农产品基本为零进口;而第十一类中农产品如棉花、蚕丝等动植物棉毛制品虽然进口额呈下降趋势,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见表2)。

可见,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结构正逐步由如第一类加工程度相对较低的农产品向第二类、第四类等需要更高加工水平、技术含量更高的农产品发展。双方的贸易农产品的加工程度不断提高,二者之间的贸易已开始向差异化较大的产品转移。

二、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条件变动趋势

(一)指数测算方法与数据说明

贸易条件作为衡量一个国家贸易利益的主要指标,主要分为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指数用于分析不同的问题,其中价格贸易条件指数运用最为广泛,侧重于衡量一国贸易产品的竞争力;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一般来讲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有意义。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择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和收入贸易条件指数进行测算分析。

在(1)(2)式中,px和pm分别为进口和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Qx为出口数量指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2)式意义尤为重要,如果一国价格贸易条件呈现恶化趋势,但由于出口数量增长明显且超过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程度,那么该国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将使其实际购买力增强,弥补价格贸易条件恶化带来的利益损失,并带来贸易利益的增加。

本文数据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本文依据HS4位编码,选取2005~2012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63种贸易产品,从总体和类章上测算两国农产品进出口价格指数和出口数量指数。其中,按类章测算中的第十一类仅包含第50、51、52、53章农产品。由于上海合作组织2005年已经对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产生影响,因此,选取2005年作为基期。

(二)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总体贸易条件变动趋势

价格贸易条件指数由进出口价格指数决定,根据2005~2012年数据测算得出,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总出口价格指数在2005~

2012年间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达300%,而同期总进口价格指数下降了66%,导致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曲线持续地向右上方倾斜,呈现明显的改善趋势,整体上升幅度达11.5倍。其中,2006~2009年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上升明显,2009~2011年有所下降,2012年又剧烈上升。

收入贸易条件由价格贸易条件与出口数量指数的乘积决定。虽然出口数量指数在2008~2012年呈现微弱下降趋势,但整体上保持上升状态,维持在1以上。因此,收入贸易条件指数曲线与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曲线的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使得收入贸易条件改善趋势依旧明显。

(三)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分类贸易条件变动趋势

农产品按HS编码包含前四大类的全部产品和第十一类的部分产品,由于中国对哈萨克斯坦2005~2012年第三类产品全部为出口,故不予考虑;

价格贸易条件方面,第一类、第二类、第四类农产品在2005~2012年保持持续上升趋势,贸易条件指数稳定在1以上,尤其第二类产品,在2012年价格贸易条件指数达到3.43,说明近年来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价格贸易条件出现明显改善,但第十一类中包含的农产品在2005~2012年间贸易条件指数波动剧烈,分别在2006~2009年和2010~2012年两个阶段呈现上升趋势,整体上在1附近上下波动,贸易福利得失并不明显,主要是中哈该类农产品贸易存在较大的互竞性。

收入贸易条件方面,第二类、第四类农产品贸易条件指数呈现出与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基本一致的向上变动趋势。而第一类农产品整体上尽管贸易条件改善依旧明显,但2010~2012年间却出现剧烈向下的波动,下降幅度达53%,表现出增长的不平稳性。第十一类包含的农产品贸易条件指数波动较为平缓,但相比其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出现明显恶化趋势。值得注意的是,2005~2012年第十一类包含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数量呈现出与收入贸易条件指数相反的变动趋势,说明第十一类包含的农产品受国际价格波动的影响较为明显。

综上,2005~2012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价格贸易条件与收入贸易条件整体上均呈现出改善趋势。但是类章贸易条件指数却表现不平稳,其中第一类、第二类农产品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趋势基本一致,但第四类、第十一类加工程度相对较高的农产品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指数波动趋势不平稳,且不一致。这有可能是贸易结构不断调整所造成的结果。

二、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条件变动原因分析

(一)经济结构差异导致两国间存在贸易互补性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各种农业资源与人力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繁多;而哈萨克斯坦经济上沿袭前苏联的传统模式以重工业为主,虽然由发达重工业发展起来的农业虽机械化程度较高,但农产品加工程度不足且种类单一,两国之间存在较大的贸易互补性。中国对哈出口农产品主要集中于第七章、第八章蔬菜水果类产品;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食品饮料类产品以及第五十二章棉花;2005年该五章农产品出口额占中国对哈出口总额的56.18%,到2012年,该比例扩大为91.73%。而哈对中国出口农产品主要为第五章其它动物产品、第十章谷物、第十二章果仁及工业或药用植物、第五十一章动物毛及其织物以及第五十二章棉花;2005年五章农产品在哈对中出口总额中的比例为89.00%,到2012年,该比例达到92.37%。加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1700公里陆上边境线的地缘优势,使得这种互补性得到更好的发挥,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对哈进出口贸易的蓬勃发展与农产品贸易条件的逐步改善。

(二)西部开放战略深入实施及东西部产业转移的影响

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有效实施,使得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中国新疆基础设施与基础产业快速完善,在提升新疆地方经济支撑作用的同时,极大活跃了对哈贸易的繁荣增长。目前,在新疆11个一类口岸中,有7个对准哈萨克斯坦,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各项出口支持政策频繁出台,对两国企业出口信贷、税收、国际结算和保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还有,在国家的积极推动下,国内目前有19个东部省市对新疆进行对口支援,有效地带动了东西部产业的良性互动,吸引了内地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入疆,对改善中哈农产品贸易条件提供了强大助力。

(三)哈经济快速发展带动投资环境改善

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通过经济改革计划的有效实施,使其经济得到了快速恢复性发展,GDP增幅连续6年保持在9%以上,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刺激了对农产品多样性的需求,如不同种类的水果,蔬菜等。同时,哈萨克斯坦从1996年开始积极申请入世,使其近年来双边贸易更加规范,且通过不断建立和健全各项法律法规,使哈社会经济环境与投资环境的到巨大改善,并得到世界公认,从而吸引许多中国内地企业到哈投资建厂,很大程度促进了中哈农产品贸易的快速持续增长。

(四)文化相似性的先天优势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接壤地区有着相似的民族,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形成众多民族跨境而居的现象。他们语言文字相通,风俗习惯相近,一致,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加之千百年来有着密切的血缘、心理、姻亲关系和生活以及文化上的广泛联系,形成了东西文化交汇并且是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联系。这为开展与中哈之间的经贸合作提供不可替代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对哈农产品贸易的增长。

(五)贸易互竞性因素影响

第三类与第十一类农产品收入贸易条件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第三类农产品中的谷物与第十一类中的棉花等农产品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农业生产中都占有重要份额,存在较强的贸易互竞性。其中,第十章谷物中国对哈出口额从2005年的216.7万美元下降到2012年的38.1万美元,而哈对中国该产品出口额由2005年的零贸易增长到2012年的4265.1万美元;同时,第五十二章棉花中国对哈出口额由2005年的421.7万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3835万美元;同期哈对中国该产品出口额由2005年的821.8万美元下降到2012年的376.9万美元,呈现出明显的此消彼长趋势。而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的表现上来看,哈萨克斯坦这两类农产品的竞争优势明显强于中国。

参考文献:

[1]David Colman .农业贸易条件:问题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9.1.

[2]乔雯,易法海.中国对日韩两国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变动分析[J].世界农业.2012.2.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第7篇

关键词:IrrE基因;甘蓝型油菜;Nacl胁迫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058-3

油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它作为重要的食用油来源及工业原料,在2000年度我国油菜籽进口量一度创下385.5万吨的历史最高纪录,目前我国油菜仍然供不应求。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提高油菜产量已成为我国油菜生产的当务之急。但是,土壤盐渍化日趋严重,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6%的陆地面积遭受着土壤盐渍化的侵蚀,20%的灌溉农业受到不同程度的盐害威胁。当前,全球盐碱地面积已达9.5×108hm2。中国盐渍土总面积约1亿hm2,其中现代盐渍化土壤约0.37亿hm2,残余盐渍化土壤约0.45亿hm2,潜在盐渍化土壤约0.17亿hm2。土壤盐渍化问题可谓触目惊心,正肆无忌惮地吞噬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有限的土地资源,成为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一个全球性问题。

传统育种方法育成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经过多年多次杂交,育种周期过长,有时还会使某些优良性状难以保持,给某一单一性状的改良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植物基因工程是在基因水平上来改造植物的遗传物质,更具有科学性和精确性,同时育种速度也大大加快,能定向改造植物的遗传性状,提高了育种的目的性与可操作性。目前,植物基因工程中抵抗胁迫的策略主要有:一是在植物体内表达相关信号传导及调控代谢途径的基因;二是表达能直接赋予植物耐受胁迫能力的基因;三是表达维持细胞结构、功能所需代谢物的合成途径中所需酶的基因。

IrrE基因是来源于耐辐射奇球菌的转录因子,能增强耐辐射奇球菌对电离辐射、强氧化剂、紫外线、干燥和一些化学诱变剂的抗性。在我们前期的研究中,该转录因子能显著增强植物的耐盐性。但是,转基因植株农艺性状的好坏直接影响该转基因植物的应用。杜建中的研究表明:转基因手段对油菜植株的角果数、角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没有太大影响。这与官春云的研究中转基因油菜农艺性状与对照比较变化不大的结果相一致。由此可见,可以通过转基因方法与传统育种方法密切结合来改良现有油菜品种性状,从而培育出油菜新品种是完全可能的。在本研究中,为了掌握转基因油菜的特征特性,明确转入盐胁迫耐受相关IrrE 基因油菜和野生型油菜在盐胁迫与自然条件下有关农艺性状的主要差异,本实验对转IrrE基因甘蓝型油菜(自然条件)、转IrrE基因甘蓝型油菜(300mM NaCl胁迫)、非转基因甘蓝型油菜(自然条件)三者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研究,为转基因油菜育种的正确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植物材料 转基因种子(蜀杂9号恢复系8400-18导入IrrE基因)为本实验室保存,野生型甘蓝型油菜种子(蜀杂9号恢复系8400-18)由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毅教授惠赠。

1.1.2 转IrrE基因油菜苗和野生型油菜苗的准备 将油菜种子用浓度为2%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min消毒,流水冲洗3-5次后吸胀12h,置于25℃光照培养箱中萌发24h,再用蒸馏水清洗萌发的种子2-3次。将萌发一致的种子插播在装有已灭菌石英砂的瓷盘中,浇上适量水,置于组织培养室 (25±1℃,光照12h)培养,每天补充水2次。待幼苗长至3-4片叶后,对于野生型油菜苗,一部分直接栽种于土壤中,另一部分用含有150-200mmol.L-1 Nacl的1/2 MS溶液对油菜进行盐处理,而对于转IrrE基因油菜苗一部分直接栽种于土壤中,另一部分用含有300mmol.L-1 NaCl的1/2 MS溶液对油菜进行盐处理。

1.2 方法

农艺性状实验主要于绵阳师范学院苗圃基地进行,小区面积约为12m2,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常规管理。野生型油菜苗在150-200mmol.L-1Nacl的1/2 MS溶液对油菜进行盐处理后七天就全部死亡,其它油菜苗在成熟前每小区随机选取正常生长的15株进行考种,考察株高(cm)、有效分枝部位高度(cm)、主花序长度(cm)、分枝数(个)、全株有效角果数(个)共5个农艺性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盐处理转IrrE基因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变异分析

由表1可知,各性状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全株有效角果数>分枝部位高度>分枝数>主花序长度>株高。说明盐处理后的转IrrE基因油菜在性状上变异丰富,性状变异系数都在10%以上,最大为全株有效角果数,其变异系数为33.7%。另外,从极差值看,各性状极差值都达相同性状最小值1倍以上,分枝部位高度最大,达27.5倍。即使极差最小的株高也达最小材料的1.8倍。由此可见,供试的转IrrE基因油菜各具特点,差异较明显,类型较广泛。

表1 盐处理转基因油菜主要农艺性状情况

项目 株高(cm) 分枝部位高度(cm) 主花序长度(cm) 分枝数(个) 全株有效角果数(个)

最小值 41 2 10 2 96

最大值 115 57 42 9 299

极差 74 55 32 7 203

平均值 98.86 40.9 27.2 6.07 193.87

标准差 18.1 13.46 7 1.98 65.43

变异系数% 18.3 32.9 25.7 32.6 33.7

2.2 非盐处理转IrrE基因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变异分析

由表2可知,各性状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全株有效角果数>分枝数>主花序长度>分枝部位>株高。全株有效角果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1.35%,株高的变异系数最小为5.49%,其余性状的变异性在这两者之间,但变异性状都在10%以上。从极差上看,全株有效角果数极差值达相同相同性状最小值的1.33倍,而株高仅为21.09%。从以上数据看出,供试材料各性状之间差异不是很明显,类型一般广泛。

表2 非盐处理转基因油菜农艺性状情况

项目 株高(cm) 分枝部位高度(cm) 主花序长度(cm) 分枝数(个) 全株有效角果数(个)

最小值 128 55 31 4 165

最大值 155 83 51 9 384

极差 27 28 20 5 219

平均值 144.13 68.87 42.00 6.87 226.73

标准差 7.92 7.99 4.98 1.36 71.09

变异系数% 5.49 11.6 11.85 19.8 31.35

2.3 野生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变异分析

由表3可知,各性状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全株有效角果数>分枝部位高度>主花序长度>分枝数>株高。说明非转基因油菜在性状上变异丰富,性状变异系数都在10%以上,最大为全株有效角果数,其变异系数为51.82%,最小为株高,变异系数为13.03,其余性状介于两者之间。另外,从极差值看,各性状极差值与相同性状最小值之比,最大为全株有效角果数,达5.56倍,最小为株高,达49.25%。由此可见,供试的转非基因油菜各具特点,差异较明显,类型较广泛。

表3 野生型油菜农艺性状情况

项目 株高(cm) 分枝部位高度(cm) 主花序长度(cm) 分枝数(个) 全株有效角果数(个)

最小值 134 32 43 6 161

最大值 200 104 85 10 1057

极差 66 72 42 4 896

平均值 174 71.93 62.83 7.40 453.33

标准差 22.67 17.44 12.14 1.18 234.92

变异系数% 13.03 24.24 19.32 15.95 51.82

2.4 转基因盐处理油菜和转基因非盐处理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分析

盐处理转基因油菜与非盐处理转基因油菜农艺性状差异见表4。由表四可知转基因非盐处理材料与转基因盐处理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在株高、主花序长度、分枝部位高度、全株有效角果数极显著,分枝个数不显著。说明盐处理对转基因油菜的分枝数影响不大,但对其余各性状的影响是极显著的。

表4 处理转基因油菜和非盐处理转基因油菜的比较

项目 P值 显著性

株高 P

分枝部位高度 P

主花序长度(cm) P

分枝数(个) P=0.103 不显著

全株有效角果数(个) P=0.0035 极显著

2.5 转基因非盐处理油菜和野生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分析

非盐处理转基因油菜与野生型油菜农艺性状差异见表5。由表5可知转基因非盐处理油菜和野生型油菜的分枝部位高度和分枝数的差异不显著,表明IrrE基因对油菜的这两个性状的影响不大,但株高,主花序长度,主花序长度和全株有效角果数的差异极显著,说明IrrE基因对油菜生长的农艺性状有一定的影响。

表5 转基因非盐处理油菜与非转基因油菜的比较

项目 P值 显著性

株高 P

分枝部位高度 P=0.2705 不显著

主花序长度(cm) P

分枝数(个) P=0.1305 不显著

全株有效角果数(个) P=0.003 极显著

3 讨论

IrrE又叫PprI,是近年来在耐辐射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 DR)中发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DNA修复开关基因。研究表明,该基因表达的蛋白是DNA修复及保护途经的总开关,在植物中能促进DNA修复和保护植物免受氧化损伤。据以前的推测,细菌和植物细胞对渗透胁迫响应有着惊人的相似,因为在相同的高渗透条件下,来自植物类和细菌类的两个物种都积累了相同的细胞质溶质。因此,植物和细菌似乎存在极为类似的机制来调节不同的胁迫响应。在我们前期的研究中,将IrrE基因通过弄农杆菌介导法转入油菜,该转基因油菜能表达IrrE基因,并能够耐受350mM NaCl的胁迫长达六周,转移到大田后,该植株能正常开花、结实,这进一步证实了微生物基因可用于改良植物农艺性状的潜在价值,也表明了IrrE基因可能能够作为盐胁迫耐受性作物基因工程中一个潜在而有效的目标基因。

将外源基因导入油菜获得转基因植株,目的之一是培育转基因油菜品种,并将之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因此考虑转基因植株农艺性状的好坏是一个重要问题。前人在外源基因的导入对植物农艺性状的影响上研究结果不尽一致,可能与研究的条件、选择的植物种类及导入的基因等有一定的关系。崔海瑞等报道,将转Bt基因水稻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抗虫株系的农艺性状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大田生长的条件下,转基因抗虫植株的株高、穗长、育性、单株产量和千粒重明显降低,Lynch、Hayashinoyo、Peng J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在本文的研究中转基因非盐处理油菜和非转基因油菜分枝部位平均高度分别为68.87cm和71.93cm,两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但株高、主花序长度和全株有效角果数的差异极显著。本研究与上面的结果一致。在唐柞舜的研究中,转基因植株后代在株高、穗数、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6个农艺性状与对照相比都不同程度发生变异。在我们的研究中,以自然条件下的野生型油菜作为对照,对转IrrE基因油菜(自然条件)、转IrrE基因油菜(300mM NaCl胁迫),结果表明:转IrrE基因盐处理甘蓝型油菜和转IrrE基因自然条件下甘蓝型油菜分枝数的差异不显著,株高、主花序长度、全株有效角果数差异显著。而转IrrE基因非盐处理油菜与野生型油菜之间的农艺性状在株高、主花序长度、全株有效角果数差异极显著,而分枝部位高度和分枝个数差异不显著。因此,外源IrrE基因的导入、NaCl高盐胁迫对T1代的转IrrE基因甘蓝型油菜主要的农艺性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对于T2、T3甚至纯合以后这些主要的农艺性状是否会回复到正常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Kovda VA.Loss of productive land due to salinazation[J].Ambio(XII),1983,2:91-93.

[2]吕贻忠,李保国.土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356-357.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第8篇

关键词:粮食作物选种条件 增产措施测土配方

中图分类号: F7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于农产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须的生活资料。作物生产又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这是由于作物生产不但直接供给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而且还要供给农业中的畜牧业、渔业等所需的饲料。作物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我国十几亿人吃饭穿衣的大事,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所以说,加强对粮食作物的栽培与栽培管理将十分重要。

1 粮食作物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1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解决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人民生活中所消费的粮食、水果、蔬菜几乎全部由作物生产提供。

1.2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农产品为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目前我国约40%工业原料、70%的轻工业原料来源于农业生产。

1.3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目前我国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还较弱,而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在国家总出口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1.4农业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种植业占的比重最大,是农业的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由于我国人口压力大、口粮任务重,加上很多产业的发展还依赖于作物生产业,因此我国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及其基础地位是不会动摇的。

2粮食作物生产的特点

2.1系统的复杂性。粮食作物生产是一个有序列、有结构的复杂系统,受自然和人为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2.2生产的连续性。作物生产的每一个周期内,各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互不分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农业生产是一个长期的周年性社会产业。

2.3生长的规律性。作物是有生命的生物有机体,在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长期进化中,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形成了显著的季节性、有序性和周期性。

2.4明显的季节性。作物生产是依赖于大自然的生产周期较长的社会产业。而一年四季的光、热、水等自然资源的状况是不同的,所以作物生产不可避免地受到季节的强烈影响。

2.5严格的地域性。地区不同,其纬度、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利等自然条件不同,其社会经济、生产条件、技术水平等也有差异,从而构成了作物生产的地域性。

2.6较强的社会性。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而这些都与作物生产有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依据。而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提高都离不开作物生产。

3 怎样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

3.1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品种市场需求较多的品种应作为首选品种,这样既可满足市场的需求,为市场提供充足的货源,又可降低种植风险,从而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

3.2根据地理环境选择品种不同的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所形成的气候条件有很大差异。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无霜期相对短于低纬度和低海拔的无霜期。同时其热量资源也不如低纬度和低海拔地区。

3.3根据生态条件选择品种生态条件是农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包括水源条件、热量资源、土壤质地、土壤肥力、地理形态等。所选品种应尽量适应当地的生态条件。生态条件好的,可选择喜肥水的品种;生态条件相对较差的,可选择耐瘠薄、抗旱能力强的品种。

3.4根据作物的生理特性选择品种不同作物的生理特性不同,主要表现在光周期的敏感程度,有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作物两大类型。在选择外地品种时要弄清作物的日照类型,避免引种失败。

3.5根据农作物发病情况选择品种作物的发病程度,受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环境和作物品种本身的抗病性影响。生产中可根据上年度或近几年病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品种。

4农作物的增产增收的措施

4.1选种。即选取产量高,营养价值高、抗病虫害强、生活周期短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这些优良品种可通过杂交育种、转基因技术、诱变育种技术等措施得到。

4.2合理灌溉。不同植物的吸水量不同;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不同。根据植物的吸水规律适时地、适量地灌溉,以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用最少的水获取最大的效益。

4.3合理施肥。不同植物对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不同。合理施肥就是指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地、适量地施肥,以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获得少肥高效的结果。

4.4提供适宜温度。适宜的温度可以保证酶最高的催化活性;适宜的昼夜温差有助于有机物在植物体内的积累,提高作物产量。对于农田里的农作物来说,确保良好的通风透光,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4.5光照。在其它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随着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在实际情况下,当光照达到一定光强后,由于其它条件的限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继续增加,此时达到了光饱和点。

4.6加强病虫害生物防治。尽量不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形成绿色食品。同时积极利用转基因技术、诱变育种等方法培育抗虫作物,利用天敌捕食关系来消灭害虫,利用昆虫激素来控制害虫。

4.7发挥农作物的繁殖控制技术,如为了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人们常采用扦插、嫁接等营养生殖的方法来繁殖后代;再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花卉和果树的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物等方面的广泛应用等。

5粮食作物栽培管理中应注意措施

5.1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科学施肥方法,这种方法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农作物需肥特点和土壤供肥能力,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确定氮、磷、钾和中量、微量元素等肥料的合理施用量、施肥期和施肥方法,提出科学施肥建议或施肥配方。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调节和解决农作物需肥和土壤供肥间的矛盾,从而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和环保等肥料综合效益目标。

5.2提高农田的抗旱保墒能力。大力推广越冬作物深耕、增肥、冻土的耕作方法,坚持免耕、深耕相结合。对旱地作物进行浅中耕,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抑制土壤水分蒸腾,增强抗旱能力。同时关注天气,下雨前及时进行深中耕,提高土壤保墒能力,以土蓄水,加大土壤吸收水分能力。并在化肥投入方面增加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的投入比例,坚持平衡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因肥沃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具有调节水分的作用。

5.3农作物种植品种不宜年年更新。农作物品种长期单一种植,会增加作物新的病虫害的危险,如某些土传病害、种子携带检疫害虫的虫卵等,品种使用时间越长,携带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作物品种用的时间长了要退化,整齐度、抗病性等都要降低。

5.4巧用农药。一是局部喷药,局部农作物被害较严重时可采取针对性喷药,既控制了害虫发生,也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天敌昆虫。二是地面喷药。把农药撒施或喷布在地面,既能杀死害虫,也可减轻对天敌昆虫的伤害。三是利用微生物制剂防治害虫。四是巧混农药。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混合使用不仅能延缓抗药性的产生,而且能增强药效,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

[1] 韦本辉;;粉垄栽培增产效果及其引发的栽培学新理论探讨[J];广西农学报;2011年02期

[2] 周映.我区干旱等级已经达到严重干旱[N].广西日报,2010-03-15(004).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第9篇

川中丘陵地区由于不平坦,其资源条件对农业生产而言,存在许多局限性。

1.生产规模、集约化难度大

由于不同程度存在坡地和谷地,地势不平坦,不易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不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大幅度提高,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存在局限性。

2.蓄水、保水功能差,干旱现象较严重

由于地势不平坦,同一地域落差大,一遇下雨涨水,雨水很快就从坡地流入沟地,进入小溪、小河、大河,不易蓄水保水。遇到天旱,由于蓄水保水功能差,蓄积的水量有限,很容易出现旱灾。抗旱一般都要一级甚至几级提灌,成本极高,农业生产严重受挫。

3.土壤墒情严重恶化

川中丘陵地区除河坝地段有一些平坝外,可耕作地基本都有一定坡度,有的坡度还相当大,泥沙冲刷严重,肥水流失大,土壤墒情变差,农业生产条件逐渐恶化。

4.生产成本高

无论是保持农业生产的水、肥等生产资料成本,还是农作的劳动力成本或是运输成本,都相当高,很不经济。

二、川中丘陵地区的自然优势条件

川中丘陵地区地理条件特殊,地形条件差,但气候、降水等自然条件有一定优势。大都分布在温带及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件下,无霜期较长,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一般都在1000mm左右,年平均气温16℃左右,海拔高度一般在300~1000m范围,对于许多温带和亚热带农作物而言都是较好的自然生长环境。

三、川中丘陵地区农业经济模式的现状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为了解决人们的温饱,川中丘陵地区绝大部分都是以农作物栽种为主、经济作物为辅、渔牧副业补充的农业经济格局。长期以来,尽管农业生产成本相当高,但以粮为主的格局始终未打破。究其原因:①由于人口急剧增加,粮食需求量剧增,农民迫于维持生计,所以不愿放弃粮食生产。②农民素质不高普遍,文化程度低,对新技术、新的生产模式及项目不易接受。即使接受了,也不易产生出很好的效果。因此,不想也无力去改善传统的生产模式。③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调整农业结构的初期成本高,农民无法承受。④对不利自然条件缺乏切实可行的改良方案。长期以来,各级地方政府都在花大力气改田、改土、改水,都是想将坡田地改为可耕种的耕地,但由于成本太高,投入又有限,收效甚微。

四、川中丘陵地区农业经济模式优化的原则

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成本高,效益差,加之对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这样的经济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和时展的要求。因此,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对现有经济模式进行调整优化。调整优化应遵循的原则:①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当前农业生产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做代价。在追求产量及收益的同时,要考虑到不能给生态及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能耕则耕,不能耕种则不要强求。②效益最优原则。发展农业要算好经济账,要尽可能以低成本去开发和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资料成本及费用要尽可能低。多年来,由于处于温饱线之下,粮食需求为第一需要,农业的最大目标是提高粮食产量,往往忽视了劳动力、自备农用生产物资等生产资料的投入。有时即使考虑了,也计算得很低。实际上,许多农业生产是处在亏本经营的境地。③是注重生态效益的原则。要充分认识到川中地区在全国生态系统的位置,特别是水资源及环境的保护要给予充分重视。川中地区泥沙冲刷严重、肥水流失大,不仅对当地,对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生态和环境都有极大影响。④市场化的原则。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农业经济要发展,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则,让市场机制在农业生产资料的配置、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农业综合服务等诸多环节发挥作用。

五、川中丘陵地区农业经济最优模式

针对川中丘陵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本着可持续发展和效率最优等原则,其经济模式应确定为:旱地以种植林果业、草业为主,水地以种植水稻和养鱼为主。增大经济林果业种植,扩大森林覆盖面积,特别是大幅度减少土上作物的种植,尽可能避免耕作坡地造成的水土流失和高成本,以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面积,达到固沙、保墒和改善生态的多种功效。

六、川中丘陵地区农业经济模式优化的途径

川中丘陵地区自然条件特殊,气候条件好,适宜动植物生长;地形及土地条件相对较差,极易造成环境及生态破坏。要实现经济模式的优化,就必须从多方面考虑,多角度入手。

1.积极实施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是当前川中地区经济模式优化的捷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将25℃以上的坡耕地,尽可能地退耕还林(还草),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面积。25℃以下的旱地,以种植蔬菜和优质农作物为主,水田以种植水稻和稻田养鱼为主。这样,水土流失少,利于生态的优化,也避免了农业生产的高成本。

2.抓好工业经济的发展无工不富,没有一定工业基础,仅仅依靠农业或第三产业,经济仍发展不起来。经济基础差,农业投入就很少,农业的负担也会加重,农业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制约。

3.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用管理现代企业的办法,进行农业生产和开发,可以极大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促使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以切实优化农业经济模式。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第10篇

21世纪,人类将逐步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迅速发展与普及的信息技术将推动人们在科学利用资源潜力,发展节本增效生产方式,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基于信息和知识的生产过程管理决策方面,突破许多传统的模式和观念,开拓出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技术体系,以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当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 “精细农业”技术是直接面向农业生产者服务的技术,这一技术体系的早期研究与实践,在发达国家始于八十年代初期从事作物栽培、土壤肥力、作物病虫草害管理的农学家在进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栽培管理、测土配方施肥与植保专家系统应用研究与实践中进一步揭示的农田内小区作物产量和生长环境条件的明显时空差异性,从而提出对作物栽培管理实施定位、按需变量投入,或称“处方农作”而发展起来的;在农业工程领域,自七十年代中期微电子技术迅速实用化而推动的农业机械装备的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监控技术,农田信息智能化采集与处理技术研究的发展,加上八十年代各发达国家对农业经营中必需兼顾农业生产力、资源、环境问题的广泛关切和有效利用农业投入、节约成本、提高农业利润、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减少环境后果的迫切需求,为“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海湾战争后GPS技术的民用化,使得它在许多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也推动了“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广泛实践。 “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核心,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作”。正是信息技术革命为这一技术思想的实践,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千百年来的作物生产,都是以地区或田块为基础,在区域或田块的尺度上,把耕地看作是具有作物均匀生长条件的对象进行管理,如利用统一的耕作、播种、灌溉、施肥、喷药等农艺措施,满足于获得区域、农场或田块的平均产量的认识水平,很少顾及对农田的盲目投入及过量施肥施药造成的生产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后果。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也是在区域尺度上进行品种选择、土肥监测,通过地区试验积累的适于当地的栽培管理措施向农户推荐使用。

“精细农作”是基于田间小区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性,为实现优化作物生产系统的目标而提出的。但工程支持技术的开发研究,对实现这一技术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农田信息采集与处方农作的空间定位,需依靠全球卫星差分定位系统(DGPS);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需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未来大量地理空间数据的更新,需要遥感技术(RS) 的支持;作物产量计量与小区产量图的生成需要能按秒记录收获机累计产量和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智能型收获机械,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产量图自动生成软件技术;田区空间变量信息的快速实时采集,需要研究基于新原理的传感技术与信号处理技术;按小区实施自动处方农作、调控目标投入需要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制定科学的农作处方需要农学知识和计算机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支持;作为一个能协调运作的智能化系统需要有高效的信息集成以及有关信息传输、标准化技术的研究等等。

迄今“精细农业”在发达国家也不过五、六年的应用试验历史,部分支持技术手段还不十分成熟,有待不断研究完善,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精细农业”应用实践可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围绕提高生产、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技术组装方式,逐步提高作物生产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其中,获取农田小区产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信息是实践“精细农作”的基础。有了小区产量分布图,农户既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分析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选择经济适用的对策,在现实可行条件下采取适当措施实施调控;也可以根据技术经济发展的条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或智能化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调控。

“精细农业”研究的革命性的意义是提出了一种经营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思想并付诸于实践,发展前景已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共识。“精细农业”的实践将在下一世纪开发“数字地球”的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中,全面实践这一新技术体系的路程还很遥远。但启动这一新技术的示范与实践研究,将有利与推动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知识化与信息化进程,改变传统技术思想,追踪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农用先进支持技术产品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在“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实践中,也将可开发出一系列适用新技术产品。

为支持当前的“科技兴农”服务。在发展研究中,个人认为需要重视如下问题:加强对国际有关发展信息和经验的研究,提出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九十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单位已经积累了一大批示范试验数据与支持技术产品开发研究成果。可以采取引进技术思想与部分装备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找准切入点,注重其支持技术产品的国产化及产业化开发。“精细农作”的技术思想在国际科技界共识的基础上有其特定的涵义,即认识农田内小区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性,实施定位处方农作。它是适应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高的作物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提出的,在我国可先在规模化农场、部分大城市郊区和农业高新技术综合开发试验区,力求在农田小区的尺度上进行研究与实践。我国广大农村农田经营规模小,生产手段仍较落后,实现广域的现代农田精细经营尚需有较长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区可先以村片、农田的尺度上对精细农作的技术思想进行示范试验研究,并可着重结合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方式创新中,开拓出新的服务领域。这样,既可以使我国的研究实践与国际上的研究发展趋势相接轨,又可以探索形成具有国情特色、有利于在农村逐步推广先进的农作技术体系。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第11篇

 

(1)中国农业起源与原始农业

中国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业起源于没有文字记载的的远古时代,它发生于原始采集狩猎经济的母体之中。在我国的古史传说中有所谓“神农氏”。据说神农氏之前,人们吃的是爬虫走兽、果菜螺蚌,后来人口逐渐增加,食物不足,迫切需要开辟新的食物来源。神农氏为此遍尝百草,备历艰辛,多次中毒,又找到了解毒的办法,终于选择出可供人们食用的谷物。接着又观察天时地利,创制斧斤耒耜,教导人们种植谷物。于是农业出现了,医药也顺带产生了;同时人们还掌握了制陶和纺织的技术。这种传说是农业发生和确立的时代留下的史影。现代考古学为我们了解我国农业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状况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目前已经发现了成千上万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的遗址,遍布在从岭南到漠北、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的辽阔大地上,尤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最为密集。著名的有距今七八千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以种粟为主的农业聚落,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以种稻为主的农业聚落,以及稍后的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等。近年又在湖南澧县彭头山、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岩等地发现距今上万年的栽培稻遗存。由此可见,我国农业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到了距今七八千年,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了。

从世界范围看,农业起源中心主要有3个:西亚、中南美洲和东亚。东亚起源中心主要就是中国。中国原始农业具有明显的特点。在种植业方面,很早就形成北方以粟黍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的格局,不同于西亚以种植小麦、大麦为主,也不同于中南美洲以种植马铃薯、倭瓜和玉米为主。中国的原始农具,如翻土用的手足并用的直插式的耒耜,收获用的掐割谷穗的石刀,也表现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色。在畜养业方面,中国最早饲养的家畜是狗、猪、鸡和水牛,以后增至所谓“六畜”(马、牛、羊、猪、狗、鸡),不同于西亚很早就以饲养绵羊和山羊为主,更不同于中南美洲仅知道饲养羊驼。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作物和畜禽起源中心之一。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原始农业是从采集渔猎经济中直接发生的,种植业处于核心地位,家畜饲养业作为副业存在,随着种植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以采集狩猎为生活资料的补充来源,形成农牧采猎并存的结构。这种结构导致比较稳定的定居生活,与定居农业相适应,猪一直是主要家畜,较早出现圈养与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游牧部落的形成较晚。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总之,中国农业是独立起源、自成体系的。中华文明建立在自身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一度流传的所谓“中华文明西来说”不符合历史实际。

从中国自身的范围看,农业也并非从一个中心起源向周围扩散,而是由若干源头发源汇合而成的。黄河流域的粟作农业,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各有不同的起源;华南地区的农业则可能是从种植薯芋类块根块茎作物开始的。即使同一作物区的农业也可能有不同的源头。在多中心起源的基础上,我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基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社会传统的差异,经过分化和重组,逐步形成不同的农业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成为不同民族集团形成的基础。中国古代农业,是由这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农业融汇而成,并在他们的相互交流和碰撞中向前发展的。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多元交汇”。

(2)中国精耕细作农业形成发展的诸阶段

农业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不同的历史形态,它们是依次演进的。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占重要地位,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它基本上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相始终。传统农业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而以铁犂牛耕为其典型形态。我国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夏朝进入阶级社会,黄河流域也就逐步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从那时起,我国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以此为基本线索,可以把中国传统农业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夏、商、西周、春秋是精耕细作的萌芽期,黄河流域的沟洫农业是其主要标志。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青铜农具,尤其是开垦用的青铜钁和中耕用的钱(青铜铲)和镈(青铜锄)逐步应用于农业生产,但仍大量使用各种木石骨蚌农具,尤其是木质耒耜仍然是主要耕播工具。人们较大规模地在河流两岸的低平地区开垦耕地,为了防洪排涝建立起农田沟洫体系,与此相联系,垄作、条播、中耕技术出现并获得发展,选种、治虫、灌溉等技术亦巳萌芽,休闲制逐步取代了撂荒制。为了掌握农时,人们除了继续广泛利用物候知识外,又创造了天文历。使用耒耜挖掘沟洫导致两人协作的耦耕成为普遍的劳动方式,沟洫和与之相联系的田间道路把农田区分为等积的方块,为井田制的实行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耒耜、耦耕和井田制三位一体,成为中国上古农业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国上古文明的重要特点。不过,这一时期农田的垦辟仍然有限,耕地主要集中在各自孤立的城邑的周围,稍远一点就是荒野,可以充作牧场,所以畜牧业有较大发展地盘。未经垦辟的山林川泽还很多,从而成了这一时期特有的以保护利用山林川泽天然资源为内容的生产部门——虞衡。人工养鱼和人工植树发生了,还出现了园圃的萌芽和开始饲养水禽(鸭、鹅)。这一时期,我国北部、西部和东部某些地方出现了游牧部落,最先强大起来的是被称之为西戎的游牧或半游牧部落群,他们由甘青地区向中原进逼,迫使周王室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形成“华夷杂处”,即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错杂并存的局面。总的说来,这一阶段的农业虽然还保留了它所由脱胎的原始农业的某些痕迹,但无论工具、技术、生产结构和布局都有很大进步和变化,精耕细作技术已在某些生产环节出现。

    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精耕细作技术成型期,主要标志是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我国大约从春秋中期开始步入铁器时代,奴隶社会也逐步过渡到封建社会,并在秦汉时期形成中央集权制的统一帝国。全国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中下游。铁农具的普及和牛耕的推广引起生产力的飞跃,犂、耙、耱、耧车、石转磨、翻车、扬车等新式农具纷纷出现,黄河流域获得全面开发,大型农田灌溉工程相继兴建。铁器的普及使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获得新的坚实的基础。连种制逐步取代了休闲制,并在这基础上形成灵活多样的轮作倒茬方式。以防旱保墒为中心,形成了耕—耙—耱—压—锄相结合的旱地耕作体系。施肥改土受到了重视。传统的品种选育技术臻于成熟。农业生物技术也有较大发展。中国传统历法特有的二十四节气形成,传统指时体系趋于完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林业、畜牧、蚕桑、渔业等均获得全方位发展。北方草原骑马民族崛起,进入中原的“戎狄”却融合于农耕民族,形成了大体以长城为分界的农区与牧区分立对峙的格局。在分裂时期的魏晋南北朝,北中国农业生产由于长期战乱受到破坏,南方的开发却由于中原人口的大量南移进入新的阶段,精耕细作传统没有中断,各地区各民族农业文化的交流在特殊条件下加速进行。作为丰富的农业实践经验的总结,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吕氏春秋·任地》等3篇以及《氾胜之书》、《齐民要术》等杰出农学著作。

    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主要标志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

建立在南方农业对北方农业历史性超越基础上的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中国封建时代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它肇始于魏晋南北朝,唐代是重要转折,至宋代进一步完成。“灌钢”技术的流行提高了铁农具的质量,江东犂(曲辕犂)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犂臻于完善,水田耕作农具、灌溉农具等均有很大发展。在这基础上,水田耕作形成耕—耙—耖—耘—耥相结合的体系。这一时期南方小型水利工程星罗棋布,太湖流域的塘埔圩田则形成体系,梯田、架田、涂田等新的土地利用方式逐步发展起来。复种虽然在这以前巳零星地出现,但直到宋代才有了较大的发展,其标志是南方(主要是长江下游)水稻和麦类等“春稼”水旱轮作一年两熟制度的初步推广。通过施肥来补充和改善土壤肥力也被进一步强调。农作物品种、尤其是水稻品种更加丰富。农业生产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水稻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小麦也超过粟而跃居次席,苎麻地位上升,棉花传人长江流域。茶树、甘蔗等经济作物也有发展。传统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大牲畜饲养业由极盛而渐衰,但猪、羊、家禽饲养仍有发展,耕牛继续受重视,养鱼业有新的发展。这一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也得到了总结,陈旉《农书》和王桢《农书》、《农桑辑要》是其代表作。

    明清是精耕细作深入发展期,主要特点是适应人口激增、耕地吃紧的情况,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由于封建地主制的自我调整,明淸封建经济继续有所发展,并孕育着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国家统一、社会空前稳定、精耕细作技术的推广等因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而人口的空前增长又导致了全国性的耕地紧缺,以至在粮食单产和总产提高的同时,每人平均占有粮食数量却呈下降趋势。为了解决民食问题,人们一方面千方百计开辟新的耕地,另一方面致力于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更充分地利用现有农用地。内地荒僻山区、沿江沿海滩涂、边疆传统牧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成为主要垦殖对象。传统农牧分区的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在耕地面积有了较大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对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的破坏,加剧了水旱灾害。本时期江南地区的稻麦两熟制巳占主导地位,双季稻的栽培由华南扩展到华中,南方部分地区还出现了三季稻栽培。在北方,两年三熟制或三年四熟制已基本定型。为了适应这些复杂的、多层次的种植制度,品种种类、栽培管理、肥料的积制和施用等技术均有发展。低产田改良技术有新创造。在江浙和广东某些商品经济发达地区,出现陆地和水面综合利用,农—桑—鱼—畜紧密结合的基塘生产方式,形成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但农业工具却甚少改进。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为我国人民征服贫瘠山区和高寒山区,扩大适耕范围,缓解民食问题做出重大贡献。棉花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推广,引起了衣着原料划时代的变革。花生和烟草是新引进的两种经济作物。甘蔗、茶叶、染料、蔬菜、果树、蚕桑、养鱼等生产均有发展。出现了一些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和商品粮基地。若干地区间形成了某种分工和依存关系。这一时期,总结农业生产技术的农书很多,大型综合性农书以《农政全书》、《授时通考》为代表,地方性农书如《补农书》、《知本提纲》等具有很高价值,代表了中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

二、“精耕细作”的内涵

   

“精耕细作”这个词,人们在谈论中国农业和农业史时经常使用,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在古书中只有“深耕疾耨”、“深耕熟耘”等提法,这虽是精耕细作内容之一,但并不等同于精耕细作。精耕细作一词出现于晩清。新中国成立前后,这一概念日益广泛地被人们使用。所以,它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这一技术体系以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基础,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业生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并以“三才”理论为其指导思想。

(1)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

    扩大农用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农用地的产量(即土地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两条途径。随着人口的增加,中国历代都在扩大耕地面积和农用地范围,并创造了圩田、涂田、梯田等多种土地利用方式。但不晚于战国时代,人们已经认真考虑如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把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放在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上。如战国初年李悝指出“勤谨治田”亩产可提高20%,他的“尽地力之教”,就是要发挥土地生产潜力,提高土地生产率。要通过提高单产来提高总产,就不能盲目扩大经营规模。从先秦诸子到历代的农学家,无不强调集约经营、少种多收。这种主张的产生不单纯因为人口增加,耕地紧缺和小农经济力量薄弱;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认识到,集约经营、少种多收,比之粗放经营、广种薄收,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人力财力的使用上,都是更为节省的。明末《沈氏农书》引老农的话说:“三担也是田,两担也是田,五担也是田,多种不如少种好,又省气力又省田。”

中国传统农业土地利用水平是不断提高的:夏、商、西周,休闲制代替了原始农业的撂荒制,出现了畎亩结合的土地利用方式。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连种制取代了休闲制,并创造了灵活多样的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隋唐宋元,水稻与麦类等水旱轮作一年两熟的的复种有了初步的发展。明淸,除了多熟种植和间作套种继续发展以外,又出现了建立在综合利用水土资源基础上的立体农业的雏形。上述土地利用方式的依次进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科学技术各个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农业的基础种植业是依靠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转化为有机物质的。我国传统种植制度的特点是多熟种植和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相结合,一方面尽量扩大绿色植物的覆盖面积,以至“种无闲地”;另一方面,尽量延长耕地里绿色植物的覆盖时间,以至“种无虚日”,使地力和太阳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至于在水土资源综合利用基础上多种生物共处和多层次配置的“立体农业”,对土地、资源和太阳能的利用就更为充分,而单位农用地产出的数量、质量和品种也更为丰富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攻方向,也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基础和总目标。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精耕细作是互为表里的。

(2)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业生物生产力的种种措施

从农业的总体来分析,农业技术措施可以区分为两部分,一是适应和改善农业生物生产的环境条件,二是提高农业生物自身的生产能力。我国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包括这两方面的技术措施。

我国古代人民把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概括为“天”和“地”两个方面。古人的所谓“天”,尤其是农业生产中的所谓“天”主要是指气候,由于气候变化表现为一定的时序,所以又称为“天时”或“时”。 农业是人指导的自然过程,是以自然界生物的自然再生产为基础的。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长、发育、成熟、繁衍都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主要处于北温带,四季分明,这种情形就更为明显。中国古代农时意识之强烈世所罕见。《尚书·尧典》说“食哉唯时”,表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把握农时对以食物生产为中心的农业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农业生产首先要与气候的年周期节律保持一致。中国古代,虽然在园艺和花卉的促成栽培上已经懂得创造和利用局部的人工小气候,但总的说来还不可能控制和改变大的气候环境,所以人们总是强调对它的自觉适应和充分利用,“不违农时”、“勿失农时”成为全民的共识。这些要求推动了历法的进步,逐渐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长期指导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不过中国古代对农时的掌握不是采取单一的手段,而是综合考虑物候、天象、气象、节气等多种因素,形成一个指时体系;其中尤以二十四节气与物候的结合相互补充最具特色。

农业环境中“地”(土壤、地形等)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并自觉地把改造农业环境的努力侧重在土地上,在实践中形成很有特色的“土宜论”和“土脉论”。“土宜论”建立在对各类不同土壤的特性以及土地与植物关系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它要求人们按不同的土壤、不同的土类和不同的地区特点来发展农业生产。“土脉论”把土壤看作有气脉的活的机体,它可以追溯到西周晚期。中国传统农业关于土壤肥力可以变动和通过人工培肥可以使“地力常新壮”的理论,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来的。在“土宜论”和“土脉论”的指导下,人们综合运用耕作、施肥和灌溉等措施,不但给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土壤环境,而且把大量条件差、产量低的土地改造成良田。耕、耙、耱、压、锄相结合的北方旱地耕作技术,耕、耙、耖、耘、耥相结合的南方水田耕作技术成为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田施肥起源很早,而且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到了“惜粪如惜金”的地步。肥料来源除天然肥和绿肥以外,包括人们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废弃物。《沈氏农书》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简明地概括了中国传统农业中的若干基本特点。中国古代农业又很重视发展农田灌溉,不同于古代欧洲收成取决于天气好坏。合理排灌也是改善土壤环境的重要措施,这方面有先秦的农田沟洫、战国以后的灌淤压碱,南方稻作的烤田技术等。用地养地相结合是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土地之所以利用率不断提高而地力长久不衰,被世人视为奇迹,主要就是依靠建立在土宜论和土脉论基础上的合理的耕作、施肥、灌溉和栽培等综合措施,而不是依靠什么黄土的“自行肥效”。

中国古代提高农业生物自身的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有二,一是通过驯化、引进、育种相结合来取得高产优质的作物和禽畜品种,二是根据农业生物的特性采取相应的增产措施。在良种选育方面,采取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种内杂交和种间杂交等多种手段,成绩斐然。其中田间穗选与单种、单收、单藏、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相配合的系统选育法,把育种、繁种、和保纯复壮结合起来,最有特色。又注意到外部形态与内部特性的相关性,畜禽繁育与外界环境的协调。中国古代农业在长期发展中培育和积累了丰富的作物与畜禽品种资源,成为最可宝贵的农业遗产之一。“因物制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重要原则之一。它建立在对各种农业生物的形态、习性及其对外部环境的要求深入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尤其值得提出的是,传统农学对农业生物内部(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同生长部位和生育时期)、生物群体中同一生物不同个体和不同种类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有着深入的认识,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趋利避害,使之向人类所需要的方向发展。这些生物技术措施,比之土壤耕作措施,意义可能更为重大,影响可能更为深远。

    (3)“三才”理论——精耕细作的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之上的,但它不局限于单纯经验的范围,而是形成自己的农学理论。这种农学理论是在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表现为若干富于哲理性的指导原则,因而又可称为农学思想,“三才”理论是它的核心和总纲。“三才”指天、地、人或天道、地道、人道,该词最初出现在《易传》中。人们认为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是由天、地、人三大要素构成的,并把世间一切事物都放到这样一个大框架中去考察。中国古农书无不以“三才”理论为其立论的依据。这种理论把农业生产看成稼、天、地、人诸因素组成的整体,它所包含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观贯穿于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各个方面。例如土脉论、地力常新壮论、有风土而不唯风土论、三宜原则等,都是从“三才”理论中派生出来的。正是在这种整体观的指导下,人们看到了生物体这一部位与那一部位之间、这一生育阶段与那一生育阶段之间的关联,看到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物之间的关联,并加以利用。也正是在这种整体观的指导下,我国古代农业重视农业系统中废弃物质的再利用。在“三才”理论系统中,人不是以自然主宰者的身份出现的,而是自然过程的参与者;人和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因而产生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农业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生长,有其客观规律性。人类可以干预这一过程,使它符合自己的目标,但不能驾凌于自然之上,违反客观规律。因此,中国传统农业总是强调因时、因地、因物制宜,即所谓“三宜”,把这看作一切农业举措必须遵循的原则。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人们认识了客观规律,就有了主动权,可以“盗天地之时利”,可以“人定胜天”。“三才”理论是精耕细作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精耕细作重视人的劳动(“力”),更重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知”)。上文谈到一系列精耕细作技术,都是建立在对农业生物和农业环境诸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基础之上的。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中国的科学技术观是一种有机统一的自然观。这大概没有比在中国古代农业科技中表现得更为典型的了。“三才”理论正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结晶。这种理论,与其说是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移植到农业生产中来的,毋宁说是长期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的升华。它是在我国古代农业实践中产生,并随着农业实践向前发展的。

总之,精耕细作是指以土地的集约利用方式为基础,以“三才”理论为指导的,内涵丰富的一个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天人相参、天人相协是它的灵魂和精髓。

由于中国传统农业实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在精耕细作形成的战国时代,粮食亩产二石已有一定的普遍性,比西周亩产一石或一石多增长60~100%。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路美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00~24倍,麦类则为200~44倍。据《补农书》记载,明末清初浙江嘉兴、湖州地区水稻最高产量可达4~5石,合今毎市亩910~1125斤,比二十世纪末美国加州的产量还高。我国古代农业的生产率,无疑达到了古代世界农业的最高水平。

精耕细作技术首先是在种植业中形成的,在大田生产和园艺生产中表现尤为突出。但在发展过程中,其基本精神也贯彻到农业生产的其他领域中。畜牧、蚕桑、养鱼、林木等生产各有特点,但集约经营、精细管理,通过改善农业环境提高农业生物品质的途径、尽量增加每个生产单位的产出量,则是一致的。至于园艺中分化出来的花卉、园林、盆景和观赏鱼培育等,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艺术化了。

三、“精耕细作”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我们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自然环境及人对自然环境的应对看精耕细作的形成和发展

农业生产是以生物的自然再生产为基础的,它直接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自然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依以开展的地盘。农业伊始各地所驯养的动物和所培育的植物,显然是与各地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关的。我国原始时代形成的北粟南稻的作物构成,直至唐宋才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原始时代即已驯养的“六畜”,一直延续至今。农区和牧区分野的形成,也是与这些地区分别宜于农业和牧业的发展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并非单纯的自然再生产,它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再生产,以人类对生物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干预为其特征。因此,人们在农业生产中,一要适应自然条件,二要能动地改造自然条件。当然,这种改造不能脱离原来的基础,不能超越自然条件所许可的限度。我们把这种对自然条件的适应与改造的统一称之为“应对”。应该指出的是,人类适应与改造自然的能动性之发挥,并不以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前提。马克思曾经说过:“过于富饶的自然,‘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就象小孩子离不开引带一样’。它不能使人的发展成为一种自然的必然性,因而妨碍人的发展。”[1]我们也可以这样说: 相对不利的自然条件,反而更能激发人们适应与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才智。我国主要处于温帯,地大物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发展余地。但我国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并不总是有利的,在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严峻的。例如黄河流域中下游雨量并不充沛,而且降雨集中在秋季,春旱多风,秋季又容易发生涝灾,旱涝频仍,在历史上还存在过相当严重的内涝盐渍化的问题;而精耕细作农业恰恰在这一地区首先发生。

上文谈到,精耕细作萌芽于黄河流域的沟洫农业,而沟洫农业正是我国古代人民在改造黄河流域低洼盐碱地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上古时代的黄河流域从总体上看是半干旱的草原,但在河流两岸比较低洼的地区有较多的沮洳薮泽,形成气候相对温湿、植被相对丰富的局部生态环境。我国自原始社会末期起,农业向低平地区扩展,这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干旱的威胁,却面临着如何排水洗碱、把低洼地改造成良田的突出问题,古代人民用修建沟洫体系的办法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沟洫系统从挖掘田间的排水沟——“畎”开始,人们把沟土翻到田面上,形成长垄,称作“亩”。人们在这种畎亩农田上实行垄作,它为条播和中耕提供了基础。我国中耕技术出现很早,商周时中耕就备受重视,当时出现了专用的青铜中耕农具——“钱”和“镈”,它们由于广泛使用甚至发展为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否实行中耕是中西传统农业重要的区别之一;日本学者称中国的传统农业为“中耕农业”,而与西欧的“休闲农业”相区别。中耕是以实行条播为前提的,而条播和中耕都是在垄作的形式下发展起来的。垄作、条播和中耕技术的结合,加上适当的密植,就可以形成行列整齐、通风透光的作物群体结构,使作物的生长由无序变为有序,这成为我国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最初表现形态。可以说,精耕细作农业技术首先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农业实践中“应对”自然条件而产生的。不独畎亩技术为然,形成并成熟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旱地“耕—耙—耢—压—锄”防旱保墒耕作体系,也是当地先民为了缓解黄河流域春旱多风的威胁而创造的。唐宋以来成为全国粮仓的长江下游精耕细作农业区,在《尚书·禹贡》所反映的战国时代是“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下”的,劳动人民为了克服低洼易涝的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经过长期摸索,建立了治水与治田相结合的塘埔圩田系统,发展了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才使这一地区的面貌彻底改变。我国农民改造利用盐碱地、干旱地、山区低产田等,有许多独特的创造,反映了我国人民适应和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智慧。

    (2)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类型农业文化的交流与精耕细作的形成和发展

农业是古代世界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从事不同类型的农业,成为区别不同民族的重要依据之一。我国古代农业不是象其他文明古国那样发生在自然条件单一的一隅之地,而是发生在十分宽广的地域内,它跨越寒温热三带,有辽阔的平原盆地,连绵的高山丘陵,众多的河流湖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形成大大小小有相对独立性的地理单元。活动于不同地理单元的居民,基于自然条件和社会传统的多样性而形成的相对异质的农业文化;这些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往往是不同民族集团形成的基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构成博大恢宏的多元交汇体系。在这样一个农业体系中,中国古代人民的农业实践,无论广度和深度,在古代世界都是无与伦比的。各地区各民族人民丰富的农业实践,他们之间农业文化的交流和融汇,为精耕细作优良传统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基础。由于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在现今汉族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的历史成果中,实际上包含了历史上许多民族的贡献在内;而少数民族农业的许多历史成果,也同样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例如,现今汉族人民的主食稻和麦,在我国首先是百越族和西部少数民族首先栽培的。对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特殊贡献的大豆,之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跃居为主要粮食,与从东北地区的山戎传进“戎菽”有关。棉花、甘蔗、茶树、漆树等重要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的栽培利用,也以少数民族为早。对古代农业起革命作用的生产工具是铁器,而春秋时代冶铁业最发达的是苗蛮系统的楚国。最初的水利灌溉,大概也是从楚越等地发展起来的。汉唐良种马身上流动着西域蒙古等少数民族良种马的血液,汉唐畜牧业的兴盛直接与少数民族传进良种良法和优良饲料有关。西域的葡萄、瓜果、蔬菜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物质生活和农业内容。而新疆灌溉农业则是汉族的屯丁和移民协同当地各族人民兴办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之所以首先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形成,与这里地处中原,便于各地区各民族农业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有关。例如,对北方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作了系统总结的《齐民要术》,就记载了许多少数民族首先培育或引种的作物或品种,其中出于“胡”(当时中原人对北部和西部游牧民族的泛称)地、冠以“胡”名的就有十几个之多;周边地区和周边民族的农业技术、牲畜种类、畜牧技术、农副产品加工等技术,也都在《齐民要术》中留下了印记。我国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既以南方土著民族长期积累的水稻栽培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为基础,又与南迁的北方人带来的先进工具和技术有关,同样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类型农业文化交流和融汇的产物。正是这种交流与融汇,使精耕细作体系不断扩充它的地盘,不断丰富它的内容,使之成为覆盖宽广、影响深远,延续不断的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精耕细作是多元交汇体系的产物。

3、地主制经济下的小农经济与精耕细作形成发展的关系

社会经济制度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我国古代每次农业生产高潮的出现,都是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或调整分不开的。但农业生产并不单纯地受社会经济制度的制约。农业生产一定程度的发展,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建立或这种经济制度的调整提供了客观需要和物质基础,而这种经济制度建立和调整后,又反过来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及其形态的演变产生深刻的影响。精耕细作与封建地主制的关系正是如此。

精耕细作以“三才”理论为指导思想。“三才”理论把农业生产看作农业对象(“稼”)、农业环境(“天”和“地”)和作为农业主体的“人”相互联系的动的整体,不但要求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及其变化来确定不同的种植制度和生产内容,而且把精细的管理贯彻到从耕种到收获、保藏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具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和较高的生产主动性的劳动者,是实行精耕细作的必要条件。精耕细作技术在沟洫农业中萌芽以后,产生了加强小农经济独立性的要求,它与西周以来“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的公田劳役制发生了深刻的矛盾,铁农具的逐步普及使这一矛盾更为尖锐。这是春秋战国以来一系列经济制度的变革、封建地主制经济的形成深层原因之一。井田制瓦解后在小农分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庶民地主,可能采取的经营方式或剥削方式主要有3种:一是使用奴隶,二是使用雇工,三是使用佃农。事实上战国以后奴隶制和雇工制都有所发展,但始终没有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租佃制开始时尽管并不显山露水,但却是扎扎实实地向前发展,到了西汉中期已经明显地占了优势。这是为什么?重要原因之一是,分租的形式使农业劳动者有独立经济和一定的生产自主权,比之奴隶制和雇工制更能适应精耕细作农业的要求。

封建地主制的建立,反过来大大推动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精耕细作技术体系从此进入了它成型、成熟和持续发展的时期。在我国封建地主制下,虽然与西欧中世纪农奴制下一样,农业生产主要是由个体农户经营的,但西欧中世纪农民是人身严格隶属于封建领主的农奴,份地比较固定,只有使用权,实行劳役地租,经营上受领主较多的干预和农村公社古老习惯的束缚。相比之下,我国封建地主制下的农民人身相对自由,土地可以买卖,实行实物地租,经营比较自主,因此,他们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西欧中世纪农奴为高。但在多子继承、土地可以买卖和兼并盛行的条件下,他们的经营规模狭小,生产条件不稳定。这样,中国古代农民就有必要、有可能,而且也愿意用多投劳动、精耕细作的方法,争取在有限土地上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品。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我国封建地主制经济具有其特有的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再生能力,从唐宋以迄明清,地主经济制度一再进行了自我调整。在赋税制度方面,中唐时“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代替了以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制,至明中叶和清初,相继实行“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基本上取消了严重影响农民正常生产秩序的徭役制。在租佃制度方面,唐宋时代契约性租佃关系基本上取代了以前的私属性租佃关系,明中叶以后,定额租逐渐代替分成租居于主导地位,又出现了使佃农的土地使用权相对独立并有较大处置权的押租制和永佃制。这些调整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独立性,使他们进行生产的条件获得某种改善,从而使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精耕细作农业继续获得发展。

封建地主制经济对精耕细作发展的影响,除了积极的一面外,也有消极的一面。由于地主阶级的租赋债利基本上攫取了农民的全部剩余产品乃至部分必要产品,处于生产第一线的大多数农民经常陷于贫困境地,难以扩大生产规模,缺乏采用高效大型农具的动力,因此,精耕细作只能向多劳集约的方向发展,以致劳动生产率不能与单位面积产量同步提高。而且相当一部分农民由于生产手段和文化程度的限制,没有条件精耕细作,只能实行粗放的经营。以上这些情况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4)人口增减、分布、转移与精耕细作形成发展的关系

农业生产与人口发展的关系,实际上也就是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之间的关系。人类社会中存在的这两种生产是相互制约的。人口的消长、转移和分布受多种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生产力发展状况、社会经济制度、统治阶级政策、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分布等等。在这各种因素中,农业生产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农业生产出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从而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或现实可能性。在我国古代社会中,人口的增长与农业生产的发展大体同步。另一方面,人口的消长、转移和分布又反过来对农业生产发生重大影响。在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农业时代,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农业生产的最重要条件——劳动力,对于多劳集约的我国古代农业尤其如此。所以农业总是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发展起来,而人口的转移往往导致农业重心的转移。例如秦汉时代南方地旷人稀,实行“火耕水耨”的粗放经营,人口增加,这种粗放经营就遭到人们的责难,而魏晋以来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为南方精耕细作农业体系的形成准备了重要的条件。又以耕作制为例,撂荒制是以人烟稀少,有大量可垦荒地的存在为前提的。撂荒制转为休闲制,和人口增加有关。而连作制和复种制的发展,显然是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和耕地的相对不足。一般而论,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以人多地少为发展的重要条件。

从全国范围看,清代以前每人平均占有土地并不算少。汉唐人口最高只有5000多万,清初人口估计可能超过1亿。就明洪武二十四年人口数和垦田数看,每人平均占有耕地14.6亩,还谈不上人多地少。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局部的相对的人多地少早就出现了。例如战国初年三晋地区就被称为“土狭而民众”,这既与经济发展有关,也是土地兼并造成的现象。[2]类似的局部的相对的人多地少的情况历代都有,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就是从这些“人多地少”的地区首先发展起来的,因为这种情况迫使人们致力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单产。

到了清代,地主制经济制度的调整导致农业生产的高涨,这就为人口的激增提供了物质基础或现实可能性(当时人口的增长还与安定的政治局面和“摊丁入亩”、“滋生人口永不加賦”的政策有关)。这种全国性人多地少的格局形成以后,多熟种植及与其相关的农业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农业的精耕细作更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1] 《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中译本,第52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2] 春秋末年的墨子说过:“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楚晋越,若使此四国得意于天下,此皆十倍其国之众而未能食其地也,是人不足而地有余也。”(《墨子》卷5《非攻下》)入战国以来,黄河下游地区经济繁荣人口增加是事实,但不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变化;三晋“土狭民稠”,是当时土地兼并造成的假象,所以孟子要呼吁“制民恒产”(《孟子·公孙丑上》)。

四、“精耕细作”与农业现代化

 

(1)中国传统农业的落伍和农业现代化的艰难起步

中国传统农业虽然曾经创造过历史的辉煌,但在近世逐步落伍了。这是一个隐蔽发生的过程。鸦片战争、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由于中国茶叶和生丝的出口受到严重的挫折,问题终于暴露出来了。十九世纪末,许多朝野有识之士发出必须振兴农业的痛切呼吁,纷纷介绍和引进西方的农业科学技术,从此开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步履维艰的过程。

中国传统农业的落伍,既有农业科技外部的原因,也有农业科技内部的原因。外部原因就是前面提到的,封建地主制下小农经济的狭小、分散,制约了生产条件的改善、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它不但使精耕细作在多劳集约的轨道上滑行,而且使相当一部分劳力不足和生产条件恶劣的农民不可能实行精耕细作。有些为贫困所迫到僻远山区垦荒的农民,甚至采用原始的刀耕火种方式,这种现象在唐宋以后延绵不断,成为传统农业的历史赘疣。以精耕细作为重要内容的传统农学集中保存在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所撰写的农书中,它的基础原本主要是农民的生产实践,但在封建地主制下,相当一部分农民却不可能按照精耕细作的要求来从事生产,这就是传统农业的历史悖论。内部原因是中国传统农业科技自身的缺陷。它重综合而轻分析,重定性而轻定量,重应用轻机理,注意对农业生物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外部特征及相互关系的观察和利用,而忽视对其自身要素和内部结构的深入研究。中国古代人民善于在农业实践中进行观察并积累了丰富经验,有些农学家甚至已经注意到了农业生产中某些数量关系,但始终没有达到可控实验的水平,因此,中国传统农学缺乏精确的数据和精确的概念体系。它借用哲理性的概念(如“气”、“阴阳”等)阐述农业生产过程的机理。这些概念能较好地反映世间各种事物的统一性及其相互联系和转化,但又是模糊的、多义的,可以在自然与社会、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之间渗透的。它涵容丰富的内容,可以对各种事物作出左右逢源的解释,这些解释所反映的主要是事物共性的一面,却难以深入反映事物的特性;而且由于给人一种无所不适的满足,也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欧洲中世纪的农业技术是远远落后于我国的;但他们有希腊、罗马时期遗留下来的为求知而独立探索的传统,有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体系,他们的思维方式虽拙于综合而长于分析。文艺复兴以来,理性精神昂扬,逐渐形成了建立在可控实验基础上的近代科学。相当于明末清初的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在农业技术上虽然仍然落后于我国,但在农业实用技术之外已出现了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当时已发明了光学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细胞,观察研究了植物的授精过程,揭示了生物生命过程的奥秘,从而酝酿着生物学和农学的飞跃发展。而同时期的中国农学却没有出现新的理论和研究手段。代表了中国传统农学最高水平的明代马一龙的《农说》和清代杨屾的《知本提纲》,仍然用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阐述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农业生产原理。与西欧同时期相比,中国传统农学的基础学科,尤其是生物学显然是落伍了。我国传统农学落后于西方,也正是从这里开始的。

(2)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继承和发扬精耕细作传统的必要性

现在我们仍然面临着继续实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没有完成的农业现代化的任务。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无疑应该努力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但这并不等于要抛弃传统农业中的一切。我们要抛弃的是传统农业中落后的成分,但对其中合理的成分应当继承和发扬。从根本上说(而不是就所有的技术细节说),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中合理的、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成分。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第12篇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央1号文件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目的,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统筹兼顾、全面规划、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实施连片集中整治带动战略,开展好沟渠清淤、机深翻、秋施肥、林木管护等工程建设,确保今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目标任务

(一)中宁县

砌护改造各级渠道13条,长25.01公里;清淤各级沟道1277条,长1262.45公里,清淤各级渠道4610条,长4551.54公里;人畜饮水工程1处,铺设人饮管道98.6公里,配套建筑物232座;新建集雨场1100处;新增灌溉面积1.0万亩,改善灌排面积6.1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95万亩,新增压砂瓜地面积9万亩,小畦制作11.5万亩,秸杆还田19万亩;整修各级道路2770条,长2353.67公里;除险加固防洪工程4处;机深翻面积20万亩;秋施肥面积19万亩;树木涂白150万株;蔬菜大棚0.03万亩。

(二)海原县

砌护渠道5条、长35公里;疏浚治理干沟8条,长32公里;清淤各级渠道45条,长108公里;人畜饮水工程27处,铺设人饮管道75公里,配套建筑物140座;新建窖3000眼;新建集雨场2855处;新打机井10眼;新增灌溉面积0.8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5万亩,新增压砂瓜地面积6.5万亩,小畦制作1.2万亩,建设旱作三田2万亩;整修各级道路25条,长68公里;完成小流域治理1条,建设塘坝、淤地坝6处;水库除险加固5座。

(三)城区

1、新建泵站4座,砌护改造各级渠道116条,长67.44公里;疏浚治理干沟3条,长30.7公里;新开农渠14条,长10.2公里;人畜饮水工程6处,铺设输水管道234.41公里;改造配套各类建筑物2142座。

2、清淤各级沟道3406条,长1784.24公里。其中:支沟137条,长155.65公里,斗沟467条,长329.87公里,农沟2802条,长1298.72公里。

3、清淤各级渠道12408条,长5414.24公里。其中:支渠469条,长624.50公里,斗渠1617条,长1036.10公里,农渠10322条,长3753.64公里。

4、新增压砂瓜地面积13万亩,集中连片改造中低产田4.91万亩。

5、机深翻16.39万亩,其余农田全部进行普翻,秋施肥7.18万亩;秸杆还田9.8万亩;小畦制作10.08万亩;林木涂白531.9万株。

6、整修各级道路2936条,长1944.98公里,沿河各镇村对黄河防洪堤进行全面维修加固。

三、质量标准

(一)沟渠清淤工程:干沟清淤深度达到2.1米以上,底宽1.5米以上;支沟、挡浸沟清淤深度达到1.8米以上,底宽1.0米;斗沟清淤深度达到1.5米以上,底宽0.8米;农沟清淤深度达到1.2米以上,底宽0.5米。没有砌护的支渠清淤开口2.8米,深度1.2米,底宽1.2米;斗渠清淤开口2.0米,深度0.8米,底宽0.8米;农渠清淤开口1.5米,深度0.6米,底宽0.5米。沟渠清淤要做到底面无结子、顶面平直无帽子,坡面平顺无肚子。

(二)渠道砌护工程:严格实行项目“三制”管理制度,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具备条件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浆砌石工程要错缝砌筑,灌浆饱满;砼预制板砌护工程要砌筑平整,面平线直。各级渠道砌护工程要达到设计标准,土方夯实整齐美观。

(三)道路整修工程: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划定的等级标准进行分级治理,生产路宽度达到4米,农路宽度达到2米,清理路面障碍物,达到路面平直、畅通、整洁、美观,清理乡村硬化道路及巷道上的粪堆、土堆、草堆,加强道路的管护。

(四)农田机深翻:深度要达到18厘米以上,无立垡或回垡现象,深翻耙耱后的农田土壤要达到深、松、平、齐。

(五)秋施肥:亩施农家肥20车或大杂粪4000—5000公斤,碳铵40—50公斤,普磷25公斤。

(六)秸杆还田:要以高茬收割为主,施入的秸杆要铡碎、撤匀,与机翻配套进行,严禁焚烧秸杆,污染大气环境。

(七)林木管护:新老灌区栽植的树木全部进行修枝、涂白。高度在1.3米,同时做好干沟、干路两侧林木的修枝、抚育工作,修枝高度为树木的三分之二。

(八)小畦制作:自流灌区畦田长43.2米,畦宽8米,面积为0.5亩,畦田的带宽根据地形条件变化进行布局,保证畦田地边方向有一定的坡度。

四、实施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各级政府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纳入农村工作的重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标语、会议等各种舆论宣传手段,大力宣传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时宣传报道各类先进典型,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减负的关系,帮助群众算清两笔帐,一是算清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产出效益帐,使群众认识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一种生产性投入,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只有生产条件改善了,才能从根本上减轻负担,提高收入;二是算清投劳帐,使群众充分认识到取消“两工”后,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并把开展农田 水利基本建设作为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自主选择出工方式,把群众大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营造热火朝天、比学赶超、苦干实干的良好氛围,把今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统一规划、注重实效。各级政府必须按照20__-20__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要求,树立全局意识和长远观念,坚持“统一规划、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明确目标,严格标准,加快进度,保证质量,不断巩固项目建设成果,努力提高项目建设效益。

(三)树立样板、以点带面。在今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城区要把柔远镇、镇罗镇作为今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点治理区,建设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1.05万亩,砌护支渠10条,长14.0公里,斗渠6条,长7.1公里,配套各类建筑物及测量水设施280座;新开沟道30条,长17.62公里,清淤沟道18条,长11.7公里,配套各类沟道建筑物132座,通过重点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其它镇(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全面开展。两县也要各自确定一个重点治理区;镇(乡)村要有样板田、样板沟、样板渠、样板路、样板林带,形成讲有典型,看有实例的局面。整个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结束后,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将于10月下旬按照自治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黄河杯”竞赛要求进行检查验收,评出名次,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重奖。

(四)优化机制,确保投入。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逐步加大市、县公共财政资金投入,利用农业综合开发、人畜饮水、防洪除险加固等项目资金,结合引黄灌区水费改革,完善配套水利设施,探索建立以政府安排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长效机制,确保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的需要。二是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建立竞争机制。今年,继续加大以奖代补力度,按照“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原则,安排下年度各镇(乡)的水利建设项目。同时,在兑现奖惩上实行工作任务与经济奖惩、干部考核任用相挂钩,并拿出专款奖励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三是发挥群众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各镇(乡)要认真贯彻落实劳动积累工制度,深入村队统筹规划,精心测算用工,规范引导农民通过“一事一议”的管理程序投工投劳,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同时,确保秋季农田基本建设投入足够的工日。对于跨村跨乡的、受益面较大的农田水利工程实行大兵团作战,重点进行整治。

(五)严格把关,确保质量。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管理,严格质量标准,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检查、监督、考核、奖罚制度,按照统一的建设标准严格把关。并抽调专门人员,组成督查组深入各县、城区各镇(乡)、村队进行检查督导,严禁各类花架子工程、面子工程,做到建设一片,见效一片。在重点项目建设上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施工监理制的“三制”管理,建立健全项目法人负责、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检查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同时,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标准。沟渠清淤、小畦制作、道路整修、林木管护、机深翻、秋施肥等也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加强管理,严格把关,通过样板沟、样板渠、高标准农田样板片,示范带动面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六)突出重点,严格考核。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和督导组要及时对重点区各有关镇(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进行检查和督导,对任务完成好且质量达标的镇(乡)进行通报表扬,对施工质量不达标的要进行严肃批评和处罚,并在媒体上曝光。10月下旬,重点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结束后,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要按照任务要求和考核办法逐项进行检查验收和评比,并将检查验收结果列入面上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考核之中,严格考核,按照责任书兑现奖罚。

(七)深化改革,规范协会。进一步明晰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权,搞活经营权,继续扶持有积极性、运行规范、灌溉管理中和各方配合有力的农民用水者协会,树立典型样板,以此带动协会不断趋于规范。进一步深化农村水费体制改革,抓好“一费制”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建立规范化运作的农民用水者协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的作用。灌溉结束后,各协会要准确摸清所管辖区域内的渠道和沟道清淤情况,并拿出秋季农田基本建设渠道清淤和沟道清淤计划,积极与村委会配合,搞好支斗农渠(沟)清淤与本协会辖区内的水利工程配套,为明年农业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大豆生产 提高产量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170-01

一、优耕优种,完善大豆耕作技术

一个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在大豆的生产中,优质的种子选择不仅影响了大豆种植的成功率,同时还影响了大豆种植的最终产量。在大豆选种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与当地生态环境的适应度,国内大豆种植范围广泛,大豆品种众多,我国不同的气候环境决定了大豆种植品种的差异性。

1.根据温度、日照选择适合的种子。以东北地区与淮北地区为例,因气温与日照条件的不同,在东北地区的赤峰应种植生育日期约为75天的大豆产品,而相对日照,气温条件好的淮北地区,则在大豆选种中应偏重于生育日期为100天左右的短日性较强的种子。

2.根据土壤肥力选取种子。土壤的肥力决定了大豆生产种植中的大豆种子对成熟时期、抗倒伏能力等问题的要求。在东北地区,由于其土壤较为肥沃,在大豆选种中可以偏向于选择耐肥、杆强适于密植的大豆品种。而以宁夏等中西部地区,因其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有限,更因偏向选择晚熟、中粒、抗倒伏弱的品种种植。

二、合理栽培、正确耕作

在大豆播种过程中,土地质量,播种方式同样对于大豆的产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1.合理密植,提高大豆生长对土地养分的吸收率。大豆由于其营养生长周期较短,开花至成熟时间短,其种植密度对其养分吸收具有巨大影响。为最大限度运用土地的营养条件,光照条件,以促进大豆的正常生长应细致分析该地区生态环境。江南地区因其土地肥沃,光照条件好,在大豆种植中一般采用每亩播种大豆种子5至6公斤,行距基本控制在30至35厘米之内,可最大限度的利用江南地区土地资源环境。

2.正确耕作,提高土地使用率,增加农产品产量。

灵活运用轮作、间作方式进行土地耕作对于土地利用率与农业生产率具有重大影响。在农业生产生殖过程中,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重茬(即在同一块地种植与上一季农产品一样的农产品)与接茬(即间隔一季种植与前一季相同的农产品)是农业生产生活的大忌。在重茬耕种中,由于耕作是在前一年的耕作基础上的,土壤经历一年的耕作后,土壤中的营养成分被大量吸收,大豆的产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其次,前一年的耕种导致了害虫的增加,同样不利于大豆的生产。据科学数据统计,重茬种植比起轮作,间作方式种植亩产量降低20%以上,接茬种植将降低产量15%左右。最好的农业产品种植周期一般在3年以上,以东三省为例,将采用小麦-玉米-大豆-小麦-玉米-大豆的农产品轮作方式直接提高农产品产量30%以上。而大豆间作方式则被普遍运用于江淮沿岸地区,采用大豆玉米间作,可基本解决由于大豆物种内部竞争导致的大豆减产现象。

三、适度施肥、提高产量

化学肥料的制造是人类农业发展史的重要章节,肥料的运用不仅仅解决了由于世界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危机问题,同时,还将农业商业化,提高农产品生产的利润,提高农业人口生活水平。然而随着化学肥料的推广,农业生产活动中出现滥用肥料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土壤质量,降低农产品产量。科学施肥是现代提高农产品产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1.基于土壤,科学选肥

我国国土面积大,不同地区土质条件不同,甚至临乡临县土质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大豆根系对于土壤有机物含量极为敏感,在土地施肥的过程中应首先考虑本地区土质条件,将施肥品种,施肥量建立在土质条件之上,以免导致因施肥过度导致土壤盐碱化或施肥不足不能达到大豆增产的效果。

2.完善技 [摘 要] 大豆,学名为Glycine max,属于抗寒耐旱高产量农业作物,早在5000多年前在中国已经开始种植生产,目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业作物,因其生产生殖方式对气候条件需求小,在世界各国被广泛种植,世界的大豆主产地在中国、朝鲜以及日本。在我国,大豆被广泛运用于压榨大豆油、生产豆制品、制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等,其在中国农业经济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人民日常生活基本必需品。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大豆生产业在国内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而至20世纪50至60年代开始,生物转基因技术被适用于农业生产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农业发达国家在大豆生产中发展迅猛,其大豆及豆制品在国际市场中占据的份额逐年上升,是近年来国内大豆产业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本文将从国内大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浅析提高国内大豆生产的技术要领。

[关键词] 大豆生产 提高产量 栽培技术 [摘 要] 大豆,学名为Glycine max,属于抗寒耐旱高产量农业作物,早在5000多年前在中国已经开始种植生产,目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业作物,因其生产生殖方式对气候条件需求小,在世界各国被广泛种植,世界的大豆主产地在中国、朝鲜以及日本。在我国,大豆被广泛运用于压榨大豆油、生产豆制品、制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等,其在中国农业经济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人民日常生活基本必需品。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大豆生产业在国内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而至20世纪50至60年代开始,生物转基因技术被适用于农业生产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农业发达国家在大豆生产中发展迅猛,其大豆及豆制品在国际市场中占据的份额逐年上升,是近年来国内大豆产业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本文将从国内大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浅析提高国内大豆生产的技术要领。

[关键词] 大豆生产 提高产量 栽培技术术,科学施肥

施肥的目的在与促进大豆作物的生长,一般对大豆的施肥通过化肥深施等方式进行,大豆根系入土较深,属于直根系农作物。化肥深施的施肥方式首先有助于大豆根部对化肥的有效接触,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其次,土壤表层化肥容易因风蚀,雨水冲洗,阳光直晒等自然原因导致肥力效果下降,深土中的化肥有助于保持化肥肥力效果,从而增加大豆产量。科学的大豆施肥主要分为播种前施肥和后期追肥两个方面。前期施肥对被农民生产忽视,不少农民误以为大豆的生产不需要施肥,其实不然。基于土壤条件,前期因视情况对土壤加以肥力补充,多以施有机肥为主,同时,大豆对于钾磷无机物有很大要求,在前期施肥是土质施用适量三元复合肥。后期追肥主要视大豆生产情况而定,对于前期未施底肥导致生长不良的,追肥过程中可采取中耕开沟条施,施肥中加入15公斤左右的大豆专用肥,提高大豆产量。

四、田间管理、防治虫病,化学除草

1.防止虫病

大豆害虫以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大豆根潜蝇为主,大豆害虫因其繁殖率高,环境适应强一直是大豆种植的顽症。防治大豆虫害必须采取科学的措施,将农业防治与药物防治相结合,才能达到去标治本的效果。

1.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中,多采用将生物转基因技术运用在大豆种子培育中,采用抗虫抗病品种的种子防治虫病,即保护了环境,同时,增加了产量。其次,农业防治中还强调间种的形式,以保护物种多样性。

1.2药物防治

药物防治是指在恰当的时机对大豆施加农药,控制虫病的发生。针对害虫的防止,应针对害虫的品种加以施用药物,例如对于大豆蚜虫,大豆造桥虫。一般以10%吡虫啉、辛硫磷等药物与40%左右的水相混合使用,敌敌畏等药剂在大豆防止虫害的过程中同样也被广泛采用。对于大豆病害而言,大豆病害主要包括胞囊线虫病等为主,防止病害的方法主要有,每亩使用适量的乙霜灵,将其施在大豆叶片上,达到防止病害的效果

2.田间除草

田间除草基本在一般播种后,大豆出苗期之前。大豆出苗期间对于营养成分要求高,杂草与大豆的种间竞争往往导致大豆出苗后发育不良,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状况。化学除草基本采用封闭性除草的方式,视大豆生产情况而定,每亩大豆使用50公斤的水和适量乙草胺勾兑,大面积喷洒,达到除草效果。在大豆出苗后,当大豆处于出叶5片左右时,每亩可采用定向喷雾方式,喷洒适量虎威水剂水溶液,防止杂草生长。

四、结语

大豆栽培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以东北大豆生产最为出名,其次,在黄淮地区,江南各省份,以及云贵两广地区也被普遍种植。目前国内大豆普遍在选种、耕作方式、施肥技术、除草防虫害方面存在问题。在分析国内大豆种植业的基础上,利用现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大豆种植技术对于国内大豆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颖.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领[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03)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第14篇

一、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收益情况

(一)三大粮食作物亩产量两增一减。2012年调查户玉米平均亩产538.1公斤,比上年增加了26.7公斤,增长5.2%;大豆亩产127.6公斤,比上年增加45.8公斤,增长56.0%,增幅较大,主要由于没有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水稻亩产498.2公斤,比上年下降了26公斤,下降4.9%,由于水稻种植初期气温比常年偏低,遭遇冷害,产量略有下降。

(二)三大粮食作物亩产值有差异。水稻平均每亩主产品产值为1390.8元,比上年减少4.5元,虽然水稻亩产量比上年下降26公斤,但由于水稻价格较上年每公斤上涨0.13元,所以亩产值保持平稳、略有下降;玉米每亩主产品产值为901.7元,比上年增长8.4%;大豆每亩主产品产值为556.1元,比上年增加217.7元,增长65%,亩产量增长及大豆价格上涨双重因素导致大豆亩产值快速增长。

(三)三大粮食作物亩利润均有增长。三大粮食作物与上年相比,水稻亩利润873.9元,比上年增加44.5元,增长5.4%;玉米亩利润565.8元,比上年增加30.4元,增长5.7%;大豆亩利润375.8元,比上年增加170.1元,增长82.7%。其中水稻、玉米的亩收益明显高于大豆,说明目前在我省种植大豆已没有比较优势(详见表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决定粮食收益的因素主要是粮食价格、产量、生产资料成本,因此要想增加种粮收益要在调控生产资料价格、抬高粮价、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上做文章。

二、持续提高粮食产能面临的挑战

(一)结构调整空间受限粮食连年增产与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分不开的。固定观察点数据显示,从近几年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看,黑龙江省高产作物水稻、玉米种植面积连年增加,而产量相对较低、效益较差的大豆种植面积在逐年减少。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3586.1万亩增加到2012年的5300万亩,增长了47.8%;玉米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5390.9万亩增加到2012年的9000万亩,增长了66.9%;而传统特色作物大豆种植面积由2008年的6054.8万亩减少到2011年的3600万亩,下降了40.5%;其他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也有一定程度下降,由2008年的1093.3万亩减少到734.5万亩,下降了32.8%;小麦种植面积相对较少,种植面积始终保持在400万亩左右。增水稻、扩玉米、稳大豆和其他作物是近些年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但是结构调整是要具备一定条件的,不能无限制地调整。由于黑龙江省所处的积温带局限,适宜种植玉米的土地基本上受价格刺激均已利用,水稻种植受水资源供给的限制也不能任意扩大,曾以稻治涝的三江平原,地下水位出现下降,这些问题都应该科学、客观地认识。

(二)提高单产难度加大粮食产量取决于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而土地总量是相对固定的,黑龙江省的粮食种植面积虽还有一定数量的待开发、待复垦、待整理的后备土地资源,但是数量已十分有限。从粮食单产水平来看,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及农垦系统当前农业生产水平已经很高。特别是省农垦系统粮食种植的专业化、机械化、科技含量水平较高,“十一五”末,农垦系统水稻单产每亩1133.3斤,玉米单产每亩1026.3斤,大豆单产每亩342.9斤,未来粮食增产的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当前全省总体单产水平不高,主要是由于气象条件、土壤条件较差的中低产田生产水平较低所致,全省目前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近50%,而这些中低产田的改造仍然需要时间和过程。

(三)黑土变薄水资源短缺黑龙江省黑土总体变薄,许多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已经“破皮黄”,肥力严重下降,有机质呈下降态势,土壤氮素减少和速效钾明显下降,水土流失面积扩大。据统计,2009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378.3万公顷,比2005年增长2.4%。除面临保护耕地的压力外,粮食增产还将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扰。黑龙江省诸多河流在农业用水期常出现枯水甚至断流,地下水水位普遍下降。西部地区气象条件差,容易遭受旱情而影响粮食生产。目前,黑龙江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流域性防洪控制工程少,江河堤防标准低,农田抗旱排涝能力差,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标准低,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等问题凸显。

(四)农业经营效益递减趋势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农业的经营效益和比较利益,对农民种粮和增加投入的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农业经营成本和机会成本加快上升的压力不断加大,人工成本、土地成本、能源成本成为推动农产品成本提高的三大主要因素。近年来面向种粮农民的补贴规模不断增加,但在总体上仍然不能弥补生产资料成本上升所导致的利润损失。未来粮食生产成本仍将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如果粮食价格不能保障,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必将逐步受到侵蚀,并最终影响粮食增产。

(五)气象条件极不稳定近年的丰收与良好的气象条件是分不开的,但是气象条件具有不稳定性、不可控性。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部分省份灾害频发,甚至世界范围内也是灾情不断,这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作为中国最北的省份,黑龙江省易受干旱、洪涝、风雹、低温、早霜等灾害影响。

三、提高种粮收益的对策

(一)稳定农资价格是基础从种植粮食生产成本的构成可以看出,如果不计人工成本,种子、化肥和农药的投入占生产投入的比重在50%左右。因此,稳定农资价格对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保护粮农的权益和收入,就必须确保农资价格的基本稳定。一是加大农资价格监测力度。二是督促农资经营户实行明码标价。三是加强农资价格的专项检查力度。

(二)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在种粮收益中,粮食价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012年我省粮农种植收益的增加主要靠粮食价格增长的支撑。因此,合理的粮食收购价格不仅是种粮农民收益的基本保障,也是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近两年,我国粮食价格虽在逐步提高,但幅度还显不足,应继续适当提高粮食价格。

(三)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是助推器从粮食作物生产成本效益情况表看出,各粮食品种亩收益差距明显,水稻亩效益是大豆的2.3倍,玉米亩效益是大豆的1.5倍,而且水稻、玉米亩产量保持平稳增长,年际波动不大,这些都为结构调整确定了方向。今后要继续加大水稻、玉米的种植面积,调减大豆种植面积,要选用抗病害、产量高的优质种子,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光热限制因素;合理安排;经济效益

Abstract: The Yixian with rich solar energy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is my county of light and heat resources make full use of constraints, fully tap the water resources, scientific management water is the basic measures of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tailed analyzes the main crops in different years, moisture conditions satisfied degree, science put forward drought resistant crop varieties, and different years of crop arrangement, for capturing agriculture bumper harvest, multiplier effect.

Key words: optical limiting factor; reasonable arrangement; economic benefit

中图分类号:P41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地气温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气候变暖导致生态环境的改变,对地方农作物品种、布局和结构都产生影响。近年来诸多学者进行了分区域多方面深层次的研究[1-4],以应对地方性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也组织专家对未来气候进行评估[5-6]。对应对气候变化及极端气候事件具有深远的意义。

义县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属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温差较大,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农业生产形式基本上为开放式的雨养农业,因而农田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条件的制约。随着气候变暖,气象要素变化振幅趋大,由此产生的气候事件影响加大。光热水等农业气候资源总的特征是光热资源丰富,水分供应不足,水分成了本县光热资源利用的限制因子,因此充分挖掘义县的水资源,科学管水用水是发展农业的根本措施之一。

本文利用义县地区历年气象资料,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研究义县地区光温水资源变化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旨在提高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认识,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增强当地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

1、光资源丰富,光能利用潜力大

义县太阳总辐射年平均值为138.926千卡/cm2,作物可利用的生物辐射为68.076千卡/cm2,比同纬度的全省重点产量县黑山、凌海和东沟县均有增加。≥10℃期间的生理辐射为41.78千卡/cm2,也有优于黑山等县的趋势。可见,丰富的光资源是我县培育和引进喜光、高产的优良品种极有利的条件之一。

在其它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光能利用率越高,产量越高。我们定义:在一定时期内,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所蓄积的化学潜能与同时期投影到该面积上的生理辐射之比为光能利用率用下式表示:n=q•M/RQ•100%。

其中,q为作物的燃烧热,M为作物的生物学产量,RQ为生理辐射。经过当量变换后,我县主要粮食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在0.5~1.5之间。但本县个别高产地块的已达到较高水平,如玉米亩产1145公斤,其生理辐射的利用率已达到4.8(注:此处K=0.35);高粱亩产1107公斤,其利用率为4.2%,由此可见,我县光能利用率的潜力是很大的。

2、热量条件优越,粮豆作物一茬有余

生长季(5~9月)平均气温为20.7℃,≥10℃期间积温为3393.4℃,和北镇县相近,略高于黑山县,总热量完全可以满足主要作物的热量需求(见表1),由表可知,本县还可以适当培育和引进较晚熟的作物品种,以便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气候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表1作物全生育期热量指标

3、温差较差大,同化积温高,有利于作物干物质的积累

义县由于温度较差大,同化温度高(见表2),光合作用速率快呼吸作用减弱,使作物的净同化率增加,有利于作物干物质的累计。

表2 本县温差及同化温度状况

4、冬季长而寒冷,不利于牲畜和果树越冬

义县冬季(12~2月)与纬度相近的北镇、黑山、朝阳等县相比较,有平均气温低、负积温多,极端最低气温也低的特点(见表3),由此可知,冬季平均气温分别比北镇、黑山、朝阳低0.8℃、0.3℃和0.5℃;极端最低气温的差异更大,分别低1.0~4.1℃之间,对牲畜和果树的越冬较为不利,需加强越冬农业生物的保护措施,预防灾害。

表3 各地冬季温度比较 (1956~2000年)

5、生长季水分供应不足

一个地区的水分条件如何,不仅需要考虑降水的多少,而且还需要考虑有效性,以及作物不同发育期的需水量,用水分满足率和水分盈亏来评价水分供应状况更具有实用价值。

在无灌溉的条件下,地区水分的供应状况可以简单的用有效降水表示:

RO=R-F

其中,R为降水量,F为径流量,根据水利部门提供的径流系数,求出本县各月的径流量(见表4)

表4 各月径流量(mm)

作物需水量可以看成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它定义为:在水分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水分最大需水量,它与膨曼(penman)蒸发力(EO)有如下关系:

ETm=KC••EO

其中,KC为作物不同发育阶段的需水系数(见表5)。

表5作物发育阶段需水系数 (KC)

据此,可以求出各作物不同发育阶段的需水量。需水量多的作物为棉花、大豆和玉米,而需水较少的为花生和高粱(见表6)。

据水分的供求关系,可以求得作物各发育阶段的水分满足率:P=RO/ETm。

当RO≥ETm时,表示水分完全满足;当RO

水分满足率只是给出了作物水分供应的满足程度,为明了作物水分余缺的具体数值,需计算作物的水分盈亏,其表达式为:

W=RO-ETm

表6作物发育阶段需水量及水分满足率

它可以作为作物灌溉的主要依据,由表可知,全生育期棉花缺水最多为289.3毫米,缺水最少的为花生和高粱,分别为153.3和194.0毫米,苗期缺水最多的也是棉花为48.6毫米(见表7),这与生产实践是完全一致的。

表7作物各发育阶段需水分盈亏 (mm)

水分盈亏是农田灌溉的基础,在具体实施灌溉预算时,需考虑不同土质的渗漏及蒸发等因素的影响。为此,我们规定有效降水的10%为不同地形、土质条件下的渗漏量,其表达式为:

H=W+0.1RO

由此计算结果(见表8)可知,作物的全生育期,每亩灌溉超过200立方的只有棉花,其次为玉米需要179立方,灌溉最少的花生还需112.5立方才能获得理想的丰收,灌溉需要量最少的是高粱和花生的穗花期和高粱的产量形成期,分别为9.2、20.2和21.0立方,这也是这两种作物在本县大力发展的主要原因。

表8作物各发育阶段灌溉量(M3/亩

6、光热水资源的综合评价

义县光热水资源的配合状况良好,水热同季,高值均在七月份,降水量为179.7mm,平均气温为24.1℃,低值均在一月份,降水量为2.5mm,平均气温为-11.0℃,但气温变化比较平缓,降水变化较大,太阳总辐射和陆面蒸发基本同期,辐射高值在五月份,为17.1千卡/cm2,蒸发高值在六月份,为134.3mm(见图),这种配合状况对农业有有利的一面:水热同季正值大秋作物的积极生长期,有利于作物对水分热量的需要,太阳总辐射的高值在春季,可为蔬菜等春作物提供丰富的光资源。但五六月份的蒸发量大,使土壤失水速度加快,不利作物生长。

从一定意义上讲,一定的农业气候条件形成一定的农业产量,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作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对光热水等主要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程度,为科学评价光热水资源的利用,我们引进气候生产潜力的概念,并用其作为农业气候资源综合评价的指标,它的定义是在高水平的农业技术条件下,由现实的农业气候资源所形成的产量为气候生产力,其表达式为:

Y=RQKFGATARA

其中RQ为≥10℃总辐射:为与作物燃烧热有关的量换算系数;K为作物的经济系数;F为考虑作物群体的反射,漏射等诸因素后的生理辐射利用率,取F=0.06;Gi为叶面积截光订正系数;Ti为温度订正系数;Ri为水分订正系数,参考有关文献,下列参数见表9。

表9作物经济系数和换算系数

当作物品种确定后,某地的气候生产潜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该作物对温光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即光温水订正系数的大小,改变生产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作物的群体结构,提高对光热水资源的利用,提高气候生产潜力,光温水订正系数按如下原则确定:

叶面积截光订正系数:作物群体的叶面积变化呈抛物线型,随着作物植株的成长,叶面积截光由少到多,到生长旺季叶面积达到最大,而后,随着植物趋于成熟,叶面积开始逐渐减少,从而截获的光能也趋于减少,由于本县缺少叶面积动态资料,故应用文献记载的各作物叶面积截光订正资料。(见表10)

表10 作物叶面积截光订正系数 (G)

温度订正系数:作物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适宜温度是不同的(见表11),在作物生长发育起点温度以上,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速率加快,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界限温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温度再升高,光合速率也不再增加,有些作物的光合速率反而会有所下降,基本呈S型曲线,但由于本县缺少作物生长速率方面的资料,故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各作物的温度订正:

表11 几种作物不同发育期的适时温度(℃)

其中,t为不同发育阶段的平均气温;t0为不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t1为不同农作物的上限温度,据此求算的各作物温度订正系数(见表12)。

表12作物温度订正系数(T)

水分订正系数:在作物各发育阶段水分满足率的基础上,确定水分订正系数:

其中,Ki为作物全生育期产量反应系数,它的意义是在作物全生育期内由于水分不足对产量的影响程度,显然,在Ri表述了由现实的水分状况所决定的对产量的贡献,据此求出各作物的水分订正系数(见表13)

表13 作物产量反应系数(Ki)和水分订正系数(Ri)

将各有关系数带入气候生产潜力公式,即可求出在现实的气候条件下各作物所达到的产量(见表14)。

表14 作物气候生产潜力 (斤/亩)

7、结语

义县光热水等主要气候条件,对玉米和高粱来说,更适合高粱的发展,这主要是水分的作用,因为高粱比玉米耐旱,本县常常由于水分供应状况不好,对玉米的影响更大些,就花生和大豆来说,这里更适合花生的发展,这也是水分的作用,棉花只要利用好当地的水分资源,充分发挥光热资源的潜力,创造一定高产是完全可能的。综上分析可知,本县发展农业,合理配置作物,其关键是水资源的开发和科学利用,水是农业的命脉,搞好云水资源开发,解决农业用水,同时对林业、牧业,对改善义县生态环境及工业和生活用水,使我县更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浩,潘学标,符瑜. 气候变暖对内蒙古中部草原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09,30( 3) : 277-282.

[2]侯琼,郭瑞清,杨丽桃. 内蒙古气候变化及其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09,30( 4) : 560-564.

[3]龚强,汪宏宇,张运福. 气候变化背景下辽宁省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J]. 资源科学,2010,32( 4) : 671-678.

[4]薛昌颖,刘荣花,吴骞. 气候变暖对信阳地区水稻生育期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10,31( 3) : 353-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