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建设工程管理内涵范文

建设工程管理内涵范文

建设工程管理内涵

建设工程管理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涵建设; 财务管理; 创新

一、内涵建设时期财务管理创新的意义

高职院内涵建设,是指学校在基础硬件设施得以改进的情况下,实施管理与教学改革,在“软实力”上下功夫,提高办学水平、办出特色、形成品牌,使人才培养质量、师资与管理队伍建设、专业与课程建设、科研与服务社会的能力等方面得以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教育,这就决定了其内涵建设追求的最高目标是“特而精”,其实质是“质”的飞跃。内涵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体优化的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更需要高标准的人力、财力、物力和各方面管理的支撑,随着高职教育重心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移,如何有效地对高职院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科学的管理,成为内涵建设发展的关键,而财务管理的特点是具有广泛的联系性、集中的表现性、强制的监督性,能够规划和控制内涵建设资金,提高内涵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为了促进高职院内涵建设的发展,必须深入开展财务管理的创新工作。

二、高职院财务管理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的财务管理存在一些比较落后的思维定式,与内涵建设的需要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财务管理理念相对陈旧

首先是财务管理的微观环境滞后于内涵建设的发展,决策层重视资金的筹集和执行的结果,轻视资金的使用和理财的过程。职工参与财务管理的氛围不浓,多数人置身事外。其次是财务人才低谷现象不适应内涵建设的发展,在高职院重视教学科研人员的引进和管理人员分流时,未能兼顾财务管理队伍的培养和更新。最后是理财思路与新时期的经济规律不相适应,高职院的非盈利性,造成了学院缺乏成本意识、缺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和谐统一的观念。

(二)财务运行机制相对落后

首先是财务管理机构设置简单,远不能适应内涵建设经费精细化管理的实际需要。其次是内部监督机制不到位,会计环节监督不力,内审监督机制弱势。机构设置简单造成了财务人员短缺,会计环节的牵制力度大大降低;审计人员专业不精、方法陈旧、时间滞后,监督力度大打折扣。最后,预算约束机制不明显,预算方案缺少前瞻性,预算编制缺少科学性,预算执行缺少严肃性。

(三)财务管理方式不够科学

高职院对改革财务管理方式的关注度不够,以下三个方面的弱势尤为突出。一是财务预测方法相对失衡,科学定量预测的方法运用不足,更多的是采用定性预测的方法。二是财务分析方法相对简单,纵向分析多,横向分析少,综合分析也缺乏深度和广度。三是财务管理手段相对滞后,财务管理软件运用不够充分,与其他管理软件融合度差,网络财务管理资源运用有限。

(四)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随着经济业务的变化,特别是内涵建设的发展,高职院的财务管理制度逐渐暴露出了许多弊端。一是财务制度还没有完全覆盖所有的经济业务,内涵建设阶段许多新的经济业务问题还没有相应的制度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二是财务制度还没能完全覆盖所有的会计环节,滞后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三是同类型的高职院校也没有形成大致相同的内部财务制度体系。

(五)财务管理内容亟待拓展

高职院对预算和收支的管理仍停留在简单核算阶段;负债管理中财务风险和货币的时间价值还未引起管理层足够的重视;各种资产的管理还缺少价值利用的概念;财务报告披露的内容还比较狭窄,对学院经济决策的影响力还不显著。

三、创新财务管理,促进高职院内涵建设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强调,要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作为学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环节,财务管理必须以服务学院内涵建设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结构,增强财务服务能力,成为内涵建设发展的助推器。

(一)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管好用好高职院内涵建设经费,首先要求更新财务管理的理念,树立以促进内涵建设提升为核心,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为重点的新的财务管理理念。

1.营造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

首先决策层要有敏锐的理财意识。高职院在内涵建设阶段,决策层更要思维超前,高度关注宏观的环境,不断地对财务管理环境进行审视和评估,并根据具体环境的特点,制定出能够支撑起学院内涵发展规划的近、中、长期财务发展规划。同时要提高法律和会计责任意识,对不断变化的财务情况作出实时、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其次要树立“阳光财务”的意识。“阳光财务”是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和内涵建设经费透明度的必然要求,“阳光财务”的关键是财务信息公开。在预算的制定上,职工要有参与权,积极采纳内涵建设项目负责人和专家的建议;在财务制度的执行上职工要有监督权;对财务执行结果,相关各方要有知情权。通过实施“阳光财务”,能够增强职工的参与意识,增强合作各方对学院发展的信心,切实提高理财的效果。

2.选优配强财务管理队伍

内涵建设时期,高职院财务管理队伍必须具备高素质的内涵,一要高标准选用财务负责人。对财务负责人的任用,应始终坚持思想品德要硬、任职资格要严,业务水平要精、管理能力要强的标准。二要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素质。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财务人员进行财务管理知识、职业道德、会计业务知识的培训,更要注重财务人员对高职院校新的发展阶段管理业务知识的更新,使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严谨自律,忠于职守,不断增强适应学院内涵建设环境的理财能力。

3.引入“成本”与“效益”的理念

在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不可忽视经济效益,应大力提倡“成本”与“效益”的理念,探索“成本”与“效益”的管理模式,以精细的“成本”管理来减少办学的无效成本和不必要的损失;以科学的“效益”管理去选择创收途径和增加办学收入。

(二)改革财务运行机制

随着近年来内涵建设的深入推进,迫切需要把握建设要求,强化建设责任,当此之时,一套适合高职院的新的财务运行机制,可以对学院的内涵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应重视以下几方面财务机制的创新。

1.增强机构管理能力

机构的设置应以高质量地完成财务工作任务为前提。首先应与内涵建设经济业务的变化相吻合,适应内涵建设中多领域的科研课题、多品种的专业建设等较复杂的经费核算要求。其次要考虑电算化会计岗位变化的要求。最后要向财务管理前置化的方向迈进。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计划性和预测性要在财务管理的机构上有所体现。

2.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要构成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体系,应按照高标准的管理模式设置账务处理程序、会计工作流程,达到有效的过程控制和监督的目的。同时,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扩大审计参与学院重大经济决策的层面;加强内审机构的预警防范机制,逐步介入源头和过程审计,改变内审监督的游离现象。

3.建立预算约束机制

高职院应组建预算委员会,预算方案、标准定额、预算执行考核方式的制定,要充分征询委员的意见。经费预算和预算调整都要委员会通过,以增强透明度。始终要把内涵建设经费预算作为重点预算项目,单独填报,加大对教学实践、专业建设、实训场所建设、教育改革、科学研究、教学实验相关设备以及图书设备等内涵建设方面经费的投入,保证拨款比重。同时,应引入绩效预算的概念,利用“预算”这一财务管理的主线,有效压制不断膨胀的公用经费支出需求,逐步提高用于内涵建设发展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等经费支出需求。

4.推进经费管理动力机制

随着高职院内涵建设的发展,一方面财政对学院内涵经费的投入将大幅度提高,同时,高职院校也将会以高新产业研究、科技服务的新姿态,主动参与地方新一轮的经济建设,这就要求经费管理亟待建立动力机制。针对财政以内涵建设项目形式拨款的经费,财务要改变以往一管到底的单方面理财行为,把项目经费管理的权力交给相关部门和团队去管理,实行内涵建设经费项目责任制,财务管理的中心转移到经费使用监督工作。在此基础上,应出台更加积极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学和科研服务社会,增强学院社会服务创收能力,加大筹措内涵建设经费来源的深度和广度,奖励包干经费结余。

(三)创新财务管理方式

在高职院内涵建设过程中,必然面临各种管理方式的变革与创新,财务管理的预测、分析、手段等方式也必须适应变革,走创新之路。

1.财务预测方法要科学化

财务预测充分体现了财务管理的事先性,现代财务预测正从单项预测走向多项预测,从表态预测走向动态预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变化,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财务的收入节点、支出趋势,也促使财务预测方法要适应多样化的预测需求。因此,应更多地建立数学预测模型,融入各种比率分析等科学的预测方法,逻辑化地推断出定量的结果,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测算出最能符合内涵建设经济活动要求的方案,为学院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2.财务分析模式要特色化

财务分析应与高职院的经济活动紧密结合,首先要在财务指标中增加能够全面反映内涵建设主要要素的指标,使经费透明化,以达到重点保证内涵建设经费支出的途径、进度和比重的目的。其次应在财务基础指标分析中增加资产和负债类的指标,尽可能完整地反映高职院的主要财务指标。再次要深入开展财务状况分析,把资产负债和偿债能力也作为指标分析的一个方面,使财务分析能体现现实的需求;最后要全面运用综合分析方法,以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以比较法和比率法作出的分析数据为支撑,运用综合分析法,构建具有各高职院自身特色的财务分析模式。

3.财务管理手段要高效化

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拓宽了财务管理的空间范畴,也为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提供了前提条件。高职院财务管理,应抓住内涵建设的机遇,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手段。首先应充分运用财务内部局域网和财务管理软件,使内涵建设项目核算精细化。其次,应通过网上银行,使交易实现及时化。再次,应融入“校园一卡通”,使校园消费核算、学生费用上缴、书本费结算简易化。最后,应在保证财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校园内外相关资源共享,财务管理逐步走向远程化。

(四)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制度是行为的规范,在高职院内涵建设中,制度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高职院应针对其办学特色,构建能够适应财务管理需要的制度体系,并不断完善,以保障和促进内涵建设的发展。笔者认为,首先应建立财务管理方向的制度,从宏观上来设计和高度浓缩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对学院其他会计制度起到框架和指导作用。其次应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内部牵制等约束管理行为的制度,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健康运行;建立账务处理程序等制度,以规范财务工作过程。针对预决算、货币资金等关键环节,应建立环节监督制度。最后,针对某些特殊和具体的会计业务,还要依据财政政策,及时制定具体的财务执行制度。

(五)拓展财务管理内容

在现有财务管理内容的基础上还应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索,依据内涵建设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展财务管理的内容。

1.开展绩效预算管理

内涵建设注重管理绩效的全面提升,落实在财务管理上首先就是经费预算的绩效问题,高职院应打破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重视预算效益和效果,以正常经费预算绩效为基础,以内涵建设项目经费绩效为重点,逐步探索实施绩效预算。实施绩效预算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从内涵建设重点项目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建立绩效预算管理机构,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性跟踪,并积极开展绩效评价,以保证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经费支出的实际效果。

2.重视资源配置管理

高职院在实施资产和货币资金管理时,有必要考虑资源配置问题,一方面要合理配置资金、管理资产,用闲置资金生息,使闲置资产生租,让无形资产的概念逐渐走入财务管理的视野;另一方面,在资源的配置过程中,要把内涵建设的资源配置放在首位,明晰内涵建设项目的具体性质、项目费用,利用全院各方资源,按照内涵建设项目的实际需求,分清轻重缓急,逐项配置软硬件资源,使资源配置向内涵建设支出逐年递增的方向发展。

3.实施财务风险管理

在内涵建设经费占比愈来愈重的情况下,财务管理应增加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价内容,坚持谨慎的会计原则,特别要重视对高职院规模扩张过程中形成的债务、应支付的利息和偿债能力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并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和控制,以保障理财活动安全正常地开展。

4.提升财务报告的作用

高职院内涵建设时期,学院经济决策,需要获取财务与非财务、定量与定性、历史与预测、整体与部分等多方面的信息,同时,对财务报告的质量要求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因此现行财务报告应扩大揭示范围,使决策者能对学院的财务状况有更全面、更透彻的了解,并据此作出利于学院内涵建设发展的正确决策。

综上所述,随着高校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建设的战略转变,只有尽快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切实改革财务运行机制,创新财务管理方式,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拓展财务管理内容,遵循经济规律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不断地进行探索,以科学的方法、全新的思维方式,拓展出全新的理论视野,加大改革的力度,才能顺应建设“特色高职、精品高职”的要求,才能满足高职教育日益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刘彬彬.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2] 刘荣.浅谈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的理念创新[J].经济师,2009(3).

建设工程管理内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内涵建设; 财务管理; 创新

一、高校内涵建设提出的历史背景

“十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规模发展与学生就业、师资配备、培养质量的矛盾比较突出等。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明确提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的转移,在规模持续发展的同时,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一五”以来,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指出,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进入“十二五”以后,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学校由外延式建设向内涵式建设的战略转移、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各大高校谋求发展的奋斗目标,通过加强内涵建设,使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推动高等学校长远发展。

二、高校内涵建设的内容与任务

(一)大学精神——内涵建设的精髓

大学精神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层次、品位、特质的重要标志,是高校内涵建设的精髓。高校要提升办学水平,增进核心竞争力,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资源集聚的层面上,而要更进一步地增强学校的学术氛围和大学精神这一“软实力”。在传授知识与技术的同时,大学要唤醒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树立坚定的信念和信仰,培养一种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营造一种有利于个性与人格完善的氛围,在广泛的意义上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倡导师生“学之以恒,行之以德”。

(二)人才培养质量——内涵建设的根本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中心工作,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校内涵建设的根本。高校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实施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通过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学科建设——内涵建设的核心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学校提高办学层次、提升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是内涵建设的核心。高校要充分考虑各学科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比较优势,充分考虑各学科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对学科发展的目标定位进行科学分类,并提出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使各学科在不同的发展平台上快速发展、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与特色,通过交融、渗透、支撑、互补,使不同学科产生碰撞和共振,推进学校事业的科学发展。

(四)师资队伍建设——内涵建设的关键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前途和命运。因此,高校应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新时期,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队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学校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五)科技创新——内涵建设的重点

高校内涵建设要突出科研与教学互动,要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力度,着力建设部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要以本校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为基础,坚持自主创新,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能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

(六)办学条件——内涵建设的保障

高校内涵建设,离不开外在办学条件的支撑和保障。办学条件要随着学校事业的发展不断改善,但要分清主次。软件建设要始终保持在第一位,硬件建设以满足发展需要为限。办学条件改善的重点,是要充分挖掘和发挥图书馆、实验中心等基础设施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提高使用效率,努力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最佳效益。

三、高校内涵建设对财务人员的要求

(一)对财务负责人的要求

学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须适应并服务于学校的发展。在高校日益重视内涵建设的新形势下,作为财务部门的领导,首先,要转变财务职能观念,实现财务管理模式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妥善处理好服务与管理的关系,重视并强化事前预测、过程监督、事后分析等管理职能,为学校领导决策当好参谋,维护学校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其次,要树立成本效益理念,按照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经济关系,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机制,加大内涵建设经费投入比例,提高教学经费使用效益,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合理降低教育成本的途径,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再次,要树立财务风险意识。随着高校体制的不断变革,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受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无处不在。因此,树立风险意识,提高防范、应对风险的能力,是新时期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

(二)对财会队伍建设的要求

科学的财务管理离不开专业的财会队伍,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财会队伍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基础。第一,财会人员要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的形势和内涵建设的需要,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第二,财会人员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要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继续教育培训,熟悉财经法规和会计改革方向,不断充实和更新会计、管理等业务知识。与此同时,在工作中要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并注重财务分析和工作总结,以查找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会计控制中的漏洞,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第三,财会人员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内涵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财会人员要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以主人翁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日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要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职能,加强内涵建设经费的核算与控制。

四、适应高校内涵建设的财务管理创新措施

(一)多方位筹集内涵建设资金

1.加大预算经费投入

高校预算经费是内涵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苏教财[2010]107号)明确规定,高校新增财力应主要用于内涵建设,确保内涵建设经费逐年增加,内涵建设支出比例逐年提高。“十二五”期末,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内涵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不得低于25%和20%。因此,高校在安排年度预算时,必须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加大对师资队伍、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教学改革、科研创新、教学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方面的经费投入,确保内涵建设经费比例不低于规定标准,以满足学校内涵建设的需要。同时,学校二级学院也应建立一定的经费配套投入机制,按自有资金的一定比例,配套用于学院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实验设备更新改造等方面,推动自身内涵建设发展。

2.积极争取专项资金

积极争取与内涵建设内容相对应的各类专项资金,是有效筹集内涵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当前高校专项建设项目种类繁多,如:“青蓝工程”、“质量工程”、“跨世纪人才工程”、“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等。科研项目也不胜枚举,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以及地方政府设立的各类科研项目等。高校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能力,积极争取项目经费,统筹用于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及实验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等。

3.广泛吸收社会捐赠

随着高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成立,利用基金会筹集资金统筹用于学校事业发展已经成为高校筹资办学的一条重要渠道。基金会通过设立捐资项目,鼓励捐资人重点投入学校内涵建设发展项目,用于改善教学设施(包括建筑物、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资助基础研究、教学研究和著作出版,资助教师出国深造、参加国际学术合作,资助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创新等。通过广泛吸收社会捐资,弥补高校内涵建设经费的不足,加快内涵建设的步伐。

(二)加强内涵建设经费管理

1.加强会计核算控制

高校须将内涵建设经费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切实加强对内涵建设经费使用的会计监督,严格按照项目预算(合同)明确的开支范围和比例使用经费,坚持勤俭节约,确保专款专用,切实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内涵建设经费使用效益。

2.强化预算过程管理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首要内容。在重视预算编制科学性、完整性的同时,高校还应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内涵建设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到相关部门,以便查找原因、分析问题、加强控制,保证项目实施按照计划进行,以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刚性。

3.优化财务制度建设

高校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重点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增强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学校内涵建设经费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保证财会人员在加强会计监督和财务控制方面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做到客观、公正、透明,以维护财会人员的良好形象,促进内涵建设顺利开展。

4.创新财务管理手段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以及无现金报账模式的逐步推广,高校会计核算的手段日益先进和高效,而财务管理手段目前却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层面,已不能适应当前改革发展的需要。通过搭建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学校教学、科研、财务、人事等信息资源共享,对于缩短信息传递时间,提高信息统计质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预测、决策、分析等支持系统,实现财务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主观意识控制和人为操纵;通过程序的多维化设计,提高财务分析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总之,创新财务管理手段,将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财务管理效率。财务管理手段创新本身就是学校内涵建设成功的具体表现。

(三)强化内涵建设绩效考评

实行绩效考核与评价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要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目标管理与经费过程管理有机融合。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绩效考评,探索并建立评价结果运行机制,把绩效优劣与经费预算安排挂钩。高校在每个预算年度结束后,须做好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自我评价,认真研究专项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采取改进措施,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学校在安排年度预算或拟定招生计划时,可将内涵建设预算指标、招生规模与学院的绩效考评结果挂钩,对考核优秀的学院,给予适当奖励或在新增项目上予以倾斜。

(四)完善内涵建设财务监管体系

高校要建立健全财务监管体系,由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组成监审工作小组,相互配合,各司其责。加强内涵建设经费使用的会计监督,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经费使用的全过程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确保经费使用合法、规范、安全、有效;加强对仪器设备、教学器材、教材图书等大宗物资的集中采购管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决算方案、内涵建设支出、招标采购等环节实行信息公开,接受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财务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局为重,紧密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为实现学校由外延式建设向内涵式发展战略转移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陆琦,崔雪芹,郭荣.领跑合并高校的内涵建设[N]. 科学时报,2009-08-18(B1).

建设工程管理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随着公路桥梁等交通基础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我国公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在长期的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但是综合我国公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我们也能清楚地发现我国公路桥梁的施工技术中还存在一系列的缺陷。本研究将从公路桥涵的施工技术的具体内容和划分的不同的种类入手对我国公路桥涵施工技术中的不足进行详细地探讨,结合我国公路桥涵的质量管理现状总结出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为我国公路桥涵的质量管理工作的改善和我国公路桥梁的实际工程质量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1 公路桥涵的施工技术

1.1 施工技术的含义

公路桥涵工程的工作是公路工程的整体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仅是因为公路桥涵工程的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路建设工作的实际质量,而且公路桥涵建设工作的质量也切实影响着公路实际投入应用后行驶车辆的安全性以及公路的实际使用寿命。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的具体内容对我国公路桥涵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地讨论,从而更有效地保障我国公路建设工作的实际施工质量。我国公路桥涵的施工技术具体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即公路桥涵路面铺装的施工技术和公路桥涵墩台建设工作的施工技术。

公路桥涵的路面铺装工作内容相对较为简单,主要是指通过均匀搅拌沥青、水泥等原材料,合理配比混凝土的具体成分以及在碾压机的辅助下来完成路面的铺装以及压平。结合公路桥涵的路面铺装工作的内容我们可以分析出其中涉及的施工技术包括了混凝土的搅拌技术以及钢筋安装、捆绑技术,这两项施工技术的专业程度并不高,但在实际施工中对公路桥涵的工程的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以及常常会由于工作人员的不重视或未严格执行施工要求导致其实际工作多存在较多的不足。

而公路桥涵墩台建设工作实际上是公路桥涵工程中桥台和桥墩建设工作的总称。桥台一般处于公路桥涵工程的连接处,有一定的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桥墩是处于两桥台之间的建筑物,对整个公路桥涵的支架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桥台、桥墩对于公路桥涵的实际质量起到较为关键的影响作用,因此桥台、桥墩建设工作的实际施工技术也有较高的专业要求,尤其是桥台、桥墩建设工作中涉及到的基底处理技术,要求精准地计算施工地点地土质的承重力和对具备充足的专业知识。

1.2 施工技术的种类

公路桥涵的施工技术主要可以分为路面铺装和墩台建设两方面的工作,结合这两方面的实际工作,我国的公路桥涵的施工技术大抵可以分为基底处理、钢筋工程、两类。基地处理技术是指结合相关的设计图纸对公路桥涵工程的基地进行合理的处理,从而最大程度的保障公路桥涵后期工作的顺利展开和公路桥梁工程的实际质量。

1.3 施工技术的缺陷

综合我国公路桥涵的实际施工情况,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目前我国公路桥涵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于公路桥涵的路面铺展的工作情况和实际施工技术分析来看,我国公路桥涵铺展的路面相对不够牢固,常出现与桥顶面混凝土连接部分剥离的现象,同时人工抹平的铺装面平整度和路面强度均较低,在我国公路桥涵的实际应用时多出现路面开裂的情况,钢筋网安装的位置和后期的处理工作也存在一定不足。

2 公路桥涵的质量控制

2.1 提高质量控制管理水平

为充分改善我国公路桥涵工程的实际施工技术和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我们需要结合我国公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其根本原因采取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更有效地保证我国公路桥涵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

2.2 增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公路桥涵工程的实际质量,在实际施工时选取不合乎工程建设工作标准的原材料,高水平的施工技术也无法有效地发挥其对公路桥涵工程建设工作的质量的提升作用,这样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公路桥涵工程工作的实际进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我国公路桥涵工程的施工技术的熟练和提高。因此我们必须结合合理的监管制度对我国公路桥涵工程的原材料实现科学的管理。

2.3 桥梁基础的质量管理

结合相关讨论的我国公路桥涵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的文献以及我国公路桥涵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我国公路桥涵工程中存在的较多的施工技术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桥梁基础建设工作的质量管理不到位引起的,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我国公路桥涵工程中的桥梁基础建设工作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的质量管理,从而更有效地保证我国公路桥涵工程的实际质量。

3 结语

我国交通行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公路桥涵的施工技术和实际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桥涵的施工质量不仅直接决定了公路建设工作的进展和实际的工程质量,而且对于实际应用时行驶车辆的安全性也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为了更好的保证我国基础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我国经济发展工作的世纪进程,还是为了更有效的保障我国人民的实际生命财产的安全,我们都应该重视起公路桥涵的施工技术的提高的质量管理工作。对于我国公路桥涵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采取科W、合理的解决措施,高效完成公路桥涵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为我国公路桥涵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设工程管理内涵范文第4篇

今年,我局养护工作公路下,紧紧省市公路工作会议精神,我局养护工作,动员养护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地了季度养护工作任务。

一、日常养护,公路畅通

为干线公路日常养护,道路安全畅通,年初,我局各养护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年养护工作,制订小修工程考核办法,成立考核,考核监督体制,考核管理,工程质量,对国道***线、***线,省道***线、***线、***线路肩整修上土,对桥梁、涵洞、排水沟清理疏通,修复绿化池、排水沟、平交道口、路宅分家、桥护栏,补植、移植树株,小修工程投资39.6万元;路面保洁,保洁频率,是旧邹线北段弯道、石子厂路口,安排专人严把死守,随脏随扫;维修、扶正、加固公路附属设施,公路保养工程投资177万元。对去年年终检查中的问题,逐条分析,狠抓整改,路容路貌大有改观,养护质量。

(二)强化绿化护管,绿化档次

今年,局绿化计划情况下,我局强抓春季绿化黄金季节,对省道***线彭集以西国槐段、***县界段、省道***线大羊以西段绿化改造,移植、补植、新植金丝柳、大法桐、百日红、高杆女贞、小法桐、国槐、千头椿、火举树、木槿等树株3577棵,对国道***线樱花、省道***线百日红段浇水,对省道***线南段、***线南段、***线大井段路树高标准修剪,修剪金丝柳3295多株。为绿化质量,绿化成活率、保存率,对所有新绿化树株浇水;看管,找责任心强的养护员日夜看守;扶正,为树株成活率、栽植质量,组织人员对新植树株扶正、培土、封坑。绿化工作进展有序,绿化。

(三)桥涵护管,安全畅通

为干线公路桥涵安全运营,我局桥涵巡查,巡查记录,桥涵,桥梁“四个一”管理制度,责任人,桥涵考核管理;涵洞调查工作,涵洞数据,登记涵洞台账;备齐桥涵日常检测设备,按市局要求,我局在原有桥涵检测设备的基础上,新购置充气橡皮艇一套、活动式人字梯一架、强光灯,为桥涵数据检测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桥涵清理、疏通工作,是强抓国道***线拓宽,桥涵需加长的大好时机,组织人员对沿线加长桥涵彻底清淤、疏通,截止,共清理疏通桥涵35座,为桥涵安全畅通奠定了基础。

(四)出击,公路综合整治工作

在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我局省市县公路综合整治年活动安排部署,成立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织机构,组织养护路政人员对干线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杂树、建筑物、构筑物详细调查,摸清摸透需要采伐移植的树株、拆迁的房屋,工作;泰安市公路综合整治年活动实施方案,我县情况,制订东平县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并上报县,县的支持;与沿线乡镇,把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与沿线乡镇的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起来,寻找路域环境整治工作与乡镇建设的点,以主导、、社会的整治工作机制,整治工作;四是以工程建设带动整治活动。在今年实施的***国道拓宽改造、***国道流泽西桥改建、***国道东平段路面翻修工程中,干工程整治一条路域环境的要求,统筹安排,,了路域环境整治与工程建设的有机。,国道***线南段拓宽工程的启动,路域环境已改观,,经我局,***乡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已启动,势头强劲。

(五)强化管理,内业管理

我局养护内业管理工作,市局新内业标准,指定专职内业人员,到市局参加内业培训,迎国检内业整理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我局为养护处新配置微机一台,购置档案厨3个,为养护数据材料的快捷传递,局为各公路站、养护中心开通宽带,了办公。,各养护内业人员正新内业标准,迎国检工作安排,加班加点,对2006年至2010年的养护内业材料梳理,为迎接全国养护大检查。

(六),支持工程建设

自国道***线拓宽工程开工,养护干部职工响应我县工程建设号召,局工作安排部署,组织人员移植树株8000余棵,搬运存放路肩板、预制块、路宅分家盖板8600余块,拆除存放标志标牌50余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3万余元。

(七)路况调查,数据

为迎国检、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国道***线大修改造工作手数据,全体养护人员加班加点,多次步行在各条干线公路上,上报路况调查报表20份、照片628张、影像资料1份,为工作的,全年养护计划的制订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下一步的养护工作中,将以这次检查为契机,市局要求,加大养护工作,创新工作思路,圆满今年养护工作任务。

(一)日常保洁及小修工程管理,考核,奖罚分明,养护质量;

(二),密切,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三)国道***线、***线工程建设,大修完工后的附属工程建设及应急工作;

(四)市局养护工作安排,养护中修及专项工程建设,工程质量;

建设工程管理内涵范文第5篇

第一条为加强市政工程设施管理,改善城市环境,保障城市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凡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管理或使用市政工程设施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市政工程设施包括:

(一)城市道路(含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肩、停车场、广场、街头空地及其他附属设施);

(二)城市桥涵(含桥梁、涵洞、立体交叉桥、过街人行桥、隧道及其他附属设施);

(三)城市排水设施(含雨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污水合流管道、明渠、暗渠、泵站、污水处理厂及其他附属设施);

(四)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含城市道路、桥梁、广场、地下通道、不售票的公共绿地等处的照明设施)。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条例。

市政工程设施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市政工程设施的管理和养护、维修,保证其设施处于完好状态。

与市政工程设施相连接的专用道路、桥涵、排水管渠、路灯和各种窨井、检查孔等设施由产权管理单位负责养护、维修,并接受市政工程设施管理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市政工程设施实行统一规划,配套建设,集中管理,分工负责。

市政工程设施有偿使用的实施范围和市辖区对市政工程设施管理的具体职责由市人民政府确定。

建设市政工程设施,必须保证质量,实行保修制度。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市政工程设施技术档案。

第六条市政工程设施的建设资金可采取政府投资、贷款、受益者出资或其他方式筹措。

用贷款修建的道路、桥梁、排水及其他大型市政工程设施,可以按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第七条各项收费纳入市财政专项管理,并接受审计部门监督。贷款修建的工程设施收费,只能用于还贷。其他有偿使用收费只能用于市政工程设施的养护维修,不得挪作他用。

第八条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有依法使用、保护市政工程设施的权利和义务。对制止、检举损坏市政工程设施的和对维护市政工程设施做出显著成绩的,由市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二章城市道路、桥涵管理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道路、桥涵。

确需临时占用的,须经市政工程设施管理部门和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并向市政工程设施管理部门缴纳道路占用费后,按批准的地点、面积、期限和用途占用。

施工作业、搭建棚房、堆放物料和其他可能造成道路、桥涵损坏或堵塞排水管渠的,还须同时预交设施损坏赔偿押金。

占用道路用作停车场或集贸市场的应严格控制。确须占用的,须经市政工程设施管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查,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向市政工程设施管理部门缴纳道路占用费。

临时占用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年。超过一年仍需占用的,应重新办理手续,并加收百分之五十道路占用费。但最长不得超过两年。

第十条城市道路、桥涵不得擅自挖掘。因工程建设需要确需挖掘的,应持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工程建设文件,到市政工程设施管理部门和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挖掘手续,并向市政工程设施管理部门缴纳道路占用费和破路修复费后,方可施工。

市人民政府命名的“文明大道”因工程建设需要,确需挖掘的,须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按前款规定办理手续。

自来水、煤气、通讯等地下管线急需抢修的,可先行破道,但必须在二日内补办手续。

第十一条经批准挖掘、修复城市道路、桥涵的,不得影响交通安全,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确需临时封闭交通的,须经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登报通告后方可施工;

(二)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防护设施,并悬挂挖掘许可证;

(三)破路原则上应采取半幅施工,回填后再施工另半幅;

(四)主干道路面修复工程五日内完成,其他路面修复工程七日内完成;

(五)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保证质量,不得混入垃圾及其他杂物;

(六)施工中挖掘到地下管线或文物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有关部门处理;

(七)及时清运物件和垃圾,保持市容整洁。

第十二条市政工程设施管理部门应对城市桥涵经常观测,定期检查,加强养护维修并设置限载标志。

第十三条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城市道路、桥涵上建筑房屋、设置仓库、放置废弃物及从事生产、加工活动;

(二)装载超长物件,拖刮路面;

(三)在城市主要道路、桥涵上焚烧物品、拌和砂浆;

(四)在城市道路上排放废水、抛撒物品及其他污染物;

(五)在桥涵周围保护范围内挖石取土、倾倒垃圾、堆放物料;

(六)损坏道路、桥涵设施。

第十四条铁轮车、履带车或其他对城市道路有损害的车辆不得在有水泥混凝土或沥青铺装的路面上行驶。

确需通行的,须经市政工程设施管理部门和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按指定的时间、路线行驶。

第十五条凡纳入年度计划的新建、扩建和大修的道路工程,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公布,有关单位需埋设管线的,应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与道路工程同步施工。

道路新建、扩建工程竣工五年内或大修工程竣工三年内不得挖掘。因特殊情况确需挖掘的,由市工程设施管理部门和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审查,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六条在桥涵上下架设管线及修建其他设施,须经市政工程设施管理部门同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七条超过桥涵限载的车辆需要经过桥涵的,应事先提出申请,经市政工程设施管理部门批准,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后,在指定的时间通过。

第十八条在城市道路、桥涵上设置的各种窨井、检查孔及其他设施,必须符合道路、桥涵的设计要求,不得妨碍道路、桥涵的正常使用和交通安全。

设施丢失或损坏的,产权管理单位必须及时补充或维修。

第十九条在道路、桥梁上设置或跨路悬挂的各类广告牌、宣传牌,须经市政工程设施管理部门批准。

第三章城市排水设施管理

第二十条市政工程设施管理部门应当对排入管渠的水质进行监测,建立健全污水水质档案。

第二十一条城市排水设施发生故障或遇到险情需要抢修时,市政工程设施管理部门应立即组织疏通或抢修。

第二十二条排水用户修建排水设施,与城市排水管网连接的,须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市政工程设施管理部门批准,并预交设施损坏赔偿押金后,方可施工。

第二十三条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污水的用户,必须按规定缴纳排水设施使用费。

第二十四条禁止下列行为:

(一)向入水井、窨井丢弃火种、倾倒垃圾及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品;

(二)掩埋、堵塞和压占、移动排水设施及标志;

(三)在城市排水设施及保护范围内种植、挖砂、取土、堆放物料、修建建筑物、构筑物;

(四)损坏或穿通城市排水设施。

第二十五条排放城市排水设施的污水,应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含有固体、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堵等物质的污水,由排放单位采取措施处理,符合排放标准的方可排放。

第四章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管理

第二十六条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道路或桥涵,建设单位必须同步配套建设照明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步交付使用。

第二十七条城市道路照明设施发生故障,市政工程设施管理部门应立即排除,恢复照明。

因其他事故损坏照明设施的,责任人应配合抢修,并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八条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接用城市道路照明电源;

(二)在路灯线杆上悬挂有碍照明设施安全的物品;

(三)擅自迁移城市道路照明设施;

(四)损坏城市道路照明设施。

第二十九条因工程建设需要迁移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须经市政工程设施管理部门批准,并缴纳迁移安装费。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在市政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违反本条例进行施工作业的,及其他正在进行损害市政工程设施或严重影响市政工程设施正常使用的,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拒不执行的,可以扣押进行违法活动的工具和器材,责令其纠正后予以返还。

第三十一条市政工程设施管理范围内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在限期内不自行拆除,或者擅自堆放物资,影响市政工程设施的运行和养护,在限期又不清运的,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强行拆除或强行运出。强行运出的物资,由物主在三日内领回并缴纳运输保管费。逾期不领的,按无主物资处理。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三至第五项、第十九条、第二十四条第一项、第二十八条第一、第二项的,由市政工程设施管理部门责令其纠正或限期清除。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和第二项、第二十四条第二和第三项、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第三项的,由市政工程设施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拆除或恢复原状,可并处一百元至五百元的罚款。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十三条第六项、第十四条、第二十四条第四项、第二十八条第四项的,由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赔偿损失、限期修复,可并处修复费一至三倍的罚款。

第三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破坏、盗窃和非法收购市政工程设施的;

(二)非法占用城市道路,在桥涵上超载行驶,向窨井丢弃火种及擅自接用城市照明电源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拒绝、阻碍市政工程设施管理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

第三十六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当事人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七条产权管理单位或施工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规定造成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应依法赔偿,或承担其它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市政工程设施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或挪用专款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本条例中所列的道路占用费、排水设施使用费、偿还市政工程设施建设贷款收费的办法和标准,由市人民政府制定,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第四十条凤台县县城可以参照本条例执行。

建设工程管理内涵范文第6篇

关键词:顶管法;小型水库;具体应用

很多规模偏小的水库,建构起来的时间很长;同时,它们多整合了勘测设计以及关联着的施工流程。这种建构标准偏低的水库,存留着带病运行这样的隐患。有必要化解掉的疑难,涵盖了输水涵管这样的疑难。很多这种涵管,都被发觉到裂痕,危害到了现有的坝体安全。小水库搭配的涵管,常常带有很窄的内径,很难去修护。因此,可选用最适宜的顶管法来处理这样的疑难。

1 概要的水库状态

某规模偏小的水库,位于某镇内。水库带有的主要性能,归属于灌溉性能。此外,水库还整合了防洪类及养殖类的综合属性。主体框架下的水工建筑,涵盖着一座特有的主坝、建构出来的溢洪道、水库搭配着的输水涵管。

经由查验,发现坝体归属于粘土墙体,不超出15米。坝顶现有的宽度,能达到4米;坝顶现有的长度,能达到90米。水库搭配的溢洪道,归属于误炸控制情形下的自由出流,控制段归属于明渠。现有的取水口,安设了斜卧管;坝体下侧搭配的涵管,采纳了圆拱直墙这样的构造。这一工程,经由多年运转,建筑物潜藏着多样隐患。坝体下侧带有的涵管,归属于浆砌石这样的构造。其中,断面现有的宽度,不超出0.5米;断面现有的高度,不超出0.6米。涵管轴线,带有两个转弯。

上世纪时段内,坝下涵管方位内,曾经发觉到塌孔这样的弊病。在塌陷时,涵管上侧搭配着的坝体土方,在同一时段中坍塌。在这以后,把这个部位含有的土方予以挖开,采纳特有的外包处理路径,处理了这种塌陷。某年度内,在查验涵管时,又发觉到了涵管裂痕、涵管存留着空洞、存留着渗漏等弊病。这样的状态,干扰到了坝体原有的安全,水库没能发挥出期待中的实效。因此,要重新建构这样的涵管。

2 应用中的注重事宜

顶管法现有的应用疑难,主要归属于管内塌方,以及其他类别的疑难。在安设管线时,应选取那种坚硬的、带有粘性的独特地基,例如:稳固的原生土,或者经由夯实的、很密实的土层。这样做,能缩减顶管塌方的真实概率,并回避掉管基带有的沉陷。在定下线路时,应明晰坝基地面原有的管线。不要偏向水库两岸,同时,要回避掉很坚硬的岩体。

在安设导轨以及后座时,要注重千斤顶带有的支承墙面,是否与既有的中心线,凸显出垂直关系。只有安设出垂直状态下的墙面,才能增添涵管带有的顺畅性,以便去推进现有的施工流程。在建构顶管时,若千斤顶被增添的压力,没能均衡,或者现有的力点挪动,那么顶进程序内的中心线,与设定出来的中心线,就很难契合。由此可见,要及时查验施工程序内的误差,消除掉这样的误差。

顶进程序内,要随时去查验后座情形。若发觉到扭曲、挪动、后座裂痕,那么在很短时段内,就应着力去修护。安设管段时,以及安设其他类别的机具时,不要触碰到测量必备的座架。这样做,能缩减原有的测量偏差。为让涵管带有的外壁,密切衔接起坝体,从而回避掉外壁渗流,就应经由预留出来的灌浆孔,去填充足量的浆液。

选取适宜的管线时,应考量到水管进口附带着的多样条件。安设的进口,要能维护好水体顺畅,具备优良的流态。同时,还应顾及到特有的排砂,以及特有的放空要求。在安设出口时,要接近那些很稳固的山体,这样做,可缩减原有的后墩体积。带有消能特性的那些建筑物,要妥善去布设。利用好这些拟建出来的消能建筑,把它们当成顶管附带着的后墩。这就缩减了必备的施工量。

若现有的水库水位,不能缩减到进口高程之下,那么,就应考量到围堰的修护,这就便利了后续时段内的进口修建。应考量到管段浇制、工作基坑的布设、施工场地搭配着的排水布设、各类别的弃料等。尽力去缩减必备的搬运距离,要便利后续的吊装。各类别的施工流程,不要带有干扰性。

3 实效凸显的应用路径

选取新颖的顶管法,予以施工,会遇到各类别的施工疑难。例如:怎么去处理潜藏着的管内塌方、怎么设定出管内搭配的截水环。具体而言,在加固既有的涵管时,应重新设定出新管路,拆掉既有的管路,重新去建构进出水必备的管道;同时,还要对涵管带有的两侧端口,予以灌浆。进口涵盖着的土料薄厚程度,不要超出150毫米。可选取手动路径,去夯实土料;或选取规模偏小的机械,予以碾压。最适宜的压实度,不要比0.96小。在施工程序内,要预留出特有的截水环,最好选取钢原料,去制备这样的截水环。

首先,要设定出最适宜的涵管方位,妥善去就位。制备出来的涵管,经由查验,被运到特有的工作坑。这时,把管段挪动到工作坑配有的导轨之上,以便就位。经由顶进,再去吊装其他的管段,这就建构出了循环框架下的作业流程。就位以后,应在既有的后座前,安设规模很大的钢板,当成特有的支承板。在这以后,依循次序,去安设工序必备的千斤顶、各类别的横梁以及顶梁,把既有的管段,渐渐予以顶进。

其次,要挖掘出废弃掉的土体。在顶进了大约三米以后,要撤掉现有的横梁,也要撤掉一节现有的顶梁。选用人工路径,去挖掘出废弃掉的土体,然后运送到管段以外。挖掘后,要测定出管段带有的中心线方位,以及管底现有的高程。把全站仪安设在既有的测量架之上,以便测定出涵管顶进程序内产出的偏差数值。管段底侧现有的高程,与设计出来的高程,也会存留着偏差。若发觉到这样的偏差,超出了15毫米,那么应着力去纠偏。

再次,在消除掉凸显的误差以后,应着力去再次顶进,一直到现有的涵管外端,被安设在工作槽配有的中间方位内。在这以后,应撤掉原有的顶梁等。安设另一节这样的管段,经由查验,对齐以后,再次去顶进。铺设时,要考量到综合框架下的场地条件,以便缩减成本。

4 结束语

新颖的顶管法,归属于地下管道搭配着的施工办法。伴随科技延展,顶管法原有的施工技巧,也被更替。选用这一方法,对小型水库既有的涵管,设定出除险加固的路径,可以回避掉规模偏大的土体挖掘,缩减原有的工程量。这就不会干扰既有的地面交通,也不会破坏到坝体原有的完整性,还能缩减渗漏。然而,施工程序内,要考量到特有的构造条件、多样的涵管问题,才能选取出最合理的那种方案。

参考文献

[1]谢贻赋,乐瑞.顶管法在村头坪水库中的应用 [J].江西水利科技,2003(03).

建设工程管理内涵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水库;土坝;隐患;除险加固

一、前言

目前余江县现有小型水库152座,集雨面积142.76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8639.8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6458.82万立方米;实灌溉面积6.76万亩,分布在邓埠、马荃、杨溪、春涛、平定、潢溪、洪湖、中童、锦江、黄庄、画桥、刘家站垦殖场等12个乡镇场。

小型水库中,小(1)型水库16座集雨面积58. 57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4278.7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333万立方米,保证率90%,灌溉面积2.96万亩。小(二)型136座,集雨面积84.19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4361.1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125.82万立方米,实灌面积3.8万亩。

这些水库基本上是在5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修建的,几十年来,这些小型水库工程为我市的农业生产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建设时因受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工程设计标准较低,有些甚至没有进行设计,而且大部分以群众运动方式修建,加上经过40多年的运行使用,工程设施普遍存在老化和损坏,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效益的发挥,威胁着水库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给社会造成不利的因素,现对我县小型水库涵管除险加固的对策作些探讨。

目前,对小型水库涵管除险加固,主要采用下列几种方案:①封堵老涵管,新建隧洞;②新建坝下涵管;③封堵老涵管,新建虹吸式涵管;④老涵管内衬管。对上述4种方案进行比较,不难得出以下结论:老涵管内衬管加固方案不仅施工技术较简单,土方工程量小,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原涵管,保留原进水口启闭设施,工期短,工程投资小。可以说老涵管内衬管加固方案不失为经济实用,安全可靠的有效的方案之一,而老涵管内衬PVC管,则是目前比较看好的一种衬管加固方案。

二、应用初探

1、PVC管为建设部推荐的新产品

二OO一年七月四日,建设部第27号公告,将塑料管道作为新技术新产品进行公告,并推荐DN315~630mm 的PVC管作为埋地供水管道,要求有关单位采取切实措施,积极推广并优先选用公告中的新产品。这充分说明上述塑料管道的各项技术性能及卫生性能均已经达到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因此,只要应用技术成熟,方法得当,PVC管是完全可以在水库涵管加固中使用。

2、工程造价低

PVC管属柔性管,不仅管材市场价格低,而且重量轻,运输、安装方便,因而工程造价低。以加固内径500mm的钢筋混凝土管为例,若老涵管顺直,则内衬管可选择DN400的PVC管或钢管。

①PVC管管材造价低。若选择钢管,制作及安装程序一般为:卷管―焊接--运输―现场焊接―安装就位,在一切顺利的情况下,制安费(含材料费)约为800元/米;而PVC管就不同,DN400 PVC管目前市场价在300元/米(包括运输及现场连接所用的材料)以下;现场安装也非常方便,只需在插口的管外壁和承口的管内壁均涂PVC专用粘接剂(溶剂型)、承插连接后即可逐段安装就位,现场安装费约合30元/米。这样PVC管现场制安费用约合330元/米,只占同等规格的钢管的41.1%。

②PVC管现场安装方便

PVC管现场安装方便,不仅体现在重量轻,容易搬运,而且体现在管材的现场连接上(只需在连接处充分涂抹专用粘接剂、插入连接后即可逐段安装就位),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它的柔性变形上。我们知道,采用钢管内衬老涵管,施工中常见的问题是,现场连接时易出现轴线弯曲(或者是钢管的轴线与老涵管的轴线不一致),从而出现卡壳,使工程难以进行。而PVC管就不同,插入式连接方式确保现场连接中轴线顺直,同时由于PVC管属柔性管,在适当外力的作用下,管轴线会顺应合外力作用的方向进行调整而不影响其性能。因此,只要老涵管轴线顺畅,在一定的弧度范围内,就可以通过外力的作用,使内衬的PVC管的轴线与老涵管的保持一致,从而达到衬管的目的。

3、密封性好

我们知道,有压管管材出厂时均要求通过密封性能实验,因此,接头的渗漏是造成管道渗漏的主要原因。将迷宫式密封理论应用在型材的结合部位,采用良好的粘接剂,运用先进的承插连接方式,使得PVC管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而这一点又恰恰是对水库涵管必备性能。

4、水力特性好

由于PVC管内壁光滑、阻力小、水流量大、水头损失小。在管径相同、坡度相同的情况下,PVC排水管的通水能力是砼管的1.3-1.4倍,因此,我们不必担心老涵管内衬PVC管后影响输水能力。

5、寿命长

由于PVC管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抗腐蚀性和抗紫外线、化学性能稳定的特性,同时,良好的柔韧性佳,抗冲抗压和抗震性,使得PVC管能顺应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埋地铺设寿命长达50年甚至更长。

三、工程设计

老涵管内衬PVC管加固方案要解决的主要是老涵管渗漏问题。由于水库运行多年,水库坝基地质趋于稳定,正常情况下,老涵管不会出现明显的位移,因此,内衬管设计时可以不进行强度及稳定性计算。同时由于进水口启闭机闸门控制,一般情况下,涵管工作在无压状态,因此,可不进行压力校核。正常情况下,设计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衬管的固定问题、老涵管与衬管间的防渗问题。

为了解决衬管的固定及老涵管与衬管间的防渗问题,比较理想的方案就是对老涵管与衬管之间进行充填灌浆。小型水库涵管内径一般都较小,工作人员即使勉强能够进入,也无法开展灌浆工作,因此衬管的回填灌浆一般都是从大坝打灌浆孔。

2、老涵管与坝体间的接触渗漏问题。

老涵管运行多年,难免出现接触渗漏,解决接触渗漏的问题,比较成熟的技术措施有①新增截水环,在老涵管进口段,新建截水环。②静压灌浆。

3、管径选取

为了不影响衬管加固后涵管的过流能力,选择内衬管时,一般都要求尽可能大。根据PVC管的水力特性,一般情况下,只要衬管内径在原混凝土管内径的85%以上,加固后涵管的输水流量不会减少。

四、施工

1、钻灌浆孔。

采用地质钻机钻灌浆孔,并及时套管。

2、衬管安装。

①现场连接

在管径较小(≤DN800mm)时,一般采用承插连接。将承插连接的管道承口和插口对齐,在插口的管外壁和承口的管内壁均涂PVC溶剂型专用胶,然后将插口快速插入到承口根部(插入过程中,用外力使连接管之间产生螺旋运动),将挤出的胶刮下。

②安装就位

受场地限制,现场安装就位与承插连交替进行。为了不影响衬管加固后涵管的过流能力,选择内衬管时,一般都要求尽可能大。因此,在安装时,当老涵管的轴线不成直线时,就必须通过外力迫使内衬管产弹性变形,顺着老涵管轴线的方向伸进,安装现场见图二。

3、灌浆。

建设工程管理内涵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内涵建设 发展使命 核心要素 基本要素 逻辑走向

[作者简介]陈炳和(1958- ),男,江苏金坛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化学工程、高职教育研究;曹叔亮(1978- ),男,内蒙古察右后旗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区域高职教育研究。(江苏 常州 213164)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1JG002)和2011年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课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与实现途径研究”(项目编号:CDGZ20110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025-02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命题,承载着高职院校的存在意义与社会价值,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教育宗旨。因此,如何搞好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乃至整个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逻辑基点。我们必须从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厘清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逻辑关系、建设使命、系统要素,以及建设主体、内容与途径。从理论上讲,“为什么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根本性价值定位问题;“谁来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体性选择问题;“建设什么”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要素的进一步细化问题;“怎么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策略选择问题。上述四个问题共同组成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逻辑体系,缺一不可。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发展使命

经过十年的规模迅速扩张,高职院校已经奠定了良好的量变基础,内涵建设作为质变的表现形式理应提到日程上来。而且,内涵建设是规模扩张的必然要求与最终结果,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交织,互有长短。从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来看,内涵建设逐渐占到主导地位,过快的规模扩张已经告一段落。内涵建设的自身发展逻辑要求必须承担起高职院校的发展使命。

1.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使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所有涉及的系统要素都与人才培养质量有密切关系,因此,内涵建设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职能来说是一项全面办学能力的系统提升。新时期的高职院校要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的教育责任,就必须加强内涵建设。

2.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使命。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更加倾向于直接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这也是高职教育面向社会、贴近社会、服务社会办学方针的直接体现。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更加重视服务社会的职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利于教学能力与科技开发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管理、发展与创新提供高效、便捷、质优的服务。

3.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使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持久性的工程。在当前招生与就业的严峻形势下,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每个学校眼前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内涵建设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对策,是高职院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

4.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使命。高职院校办学上层次、上台阶、上水平,就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同行之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核心竞争力充分现在高职院校自身的内涵建设上。①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系统工程,也是分阶段、有重点的工程,经过多阶段、多层次、多方面的建设,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提升。

5.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使命。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教育的具体实践者,其办学质量的总和体现着高职教育的质量,而办学质量的最终依托就是内涵建设的成功与否。成功的内涵建设必然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进而推动整个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与吸引力自然会更上一个层次。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构成要素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本身也具有内涵与要素等相关系统性特征,通过系统要素来体现的。但是,不同的专家学者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认识角度与理解层次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界定方面,不同学者分别认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并且围绕各自的核心阐述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理念、体系、观点、方法与措施等。综合各种观点并结合办学实践,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办学质量与效益,所有办学行为都必须围绕这两个要素来进行;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办学特色、校企合作、教育资源、管理体制等是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是办学质量与效益的外在体现。

1.核心要素。办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教育活动的生命线,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②办学质量是办学效益的前提与基础,是影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办学效益可分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高职院校得以存活的必要条件,社会效益是高职院校发展公益事业的价值所在,二者共同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奠定经济伦理基础。

2.基本要素。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涉及的基本要素很多,不同发展时期不同院校有不同的需要与认识。我们认为以下几个要素是具有普遍性的:专业建设是内涵建设的核心;课程改革是内涵建设的基础;师资队伍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关键;办学特色是内涵建设的导向;校企合作是内涵建设的方式;教学资源与管理体制是内涵建设的保障。专业建设无疑是高职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职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立足点。③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基石,是内涵建设的基本工作。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水平是内涵建设成败的主观要素。办学特色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战略发展问题,是内涵建设的大方向。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提高内涵建设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学资源与管理体制保障内涵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逻辑走向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必须回答以下四个问题:为什么建设(建设意义)、谁来建设(建设主体)、建设什么(建设内容)、怎么建设(建设途径),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内在逻辑体系。第一个问题已经在前文论述过,接下来重点探讨余下的三个问题。

1.建设主体。按照开放办学的思想,高职院校应尽量避免单打独斗的建设思维,把学校本位模式、企业本位模式与社会本位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内涵建设的目标。事实上,内涵建设的多元主体除了自身外,还应该包括政府、企业、行业机构、社会组织等。在高职院校内部,内涵建设的主体还分为集体主体与个体主体:集体主体包括学校、职能部门、院系、班级以及各种非正式组织等,个体主体包括学校领导、专任教师、管理人员、学生等。在以往的改革中,大多采取自上而下、以集体为主的模式,容易忽视个体主体的主观需要与自发动力,因而适当采取自下而上、以个体为主的模式有时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建设内容。一般而言,内涵建设的内容是内涵建设基本要素的分解与细化。核心要素通过基本要素来体现,基本要素则进一步通过若干项目或单元表现出来。例如,专业建设由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条件、专任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若干个子项目组成;课程改革至少包括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环节。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基本要素分化为具体的建设内容时,经常会有交叉或重叠,需要根据情况加以协调,明确主次先后。

3.建设途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应该根据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社会用人需求,以及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与实际条件来选择建设途径。需要说明的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途径很多,我们重点选取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应按照区域发展的需要与市场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围绕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设置课程体系,根据不同专业与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策略。按照专业发展的要求建设标准配备的师资队伍,同时做到专兼职教师比例的恰当合理。(2)课程改革。职业课程开发应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属性。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依据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相结合、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思想,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建设,实现课程结构、数量、质量的全面提升。(3)办学特色。高职院校应坚持自主办学的区域特色、行业特色、校本特色,紧密贴近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发扬区域特色。同时,高职院校紧密依托行业办学,发扬行业特色可以为学校带来更多的行业支持。高职院校深入挖掘学校发展中的自我积累,可以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带来更多的深厚底蕴。(4)师资队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大力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甚至于向“三双型”(双师、双证、双语)④师资队伍迈进。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实现专兼职教师结合制度。培养或引进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良性发展机制。完善师资管理制度,改进教师工作业绩考评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5)校企合作。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建专业、开发课程、共享师资、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已经成为众多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加办学效益的共同选择。从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将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主流模式之一。(6)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一般分为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这里主要讨论硬件建设问题。高职院校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依据正常办学的标准条件按质按量地保证办学条件的到位,以保障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有序、高效地开展。尤其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应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生均标准进行配置和设计,制定严格的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7)管理体制。传统的科层体制在现代高职院校的管理中日益乏力,与此同时,管理效率的低下对教学改革、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产生了掣肘效应。以制定章程为契机,建设现代高职院校制度,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管理途径。在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的理念指导下,厘清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边界,调整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结构,重新设置职能机构及其工作职责。重点建设好学校董事会制度、专业理事会制度、学术委员会制度、教学委员会制度、职称评审委员会制度等关系到高职院校体制机制改革的根本性制度,势在必行。

[注释]

①周成霞.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内涵建设[J].黑河学刊,2009(3):115.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Z].2010-07-29.

建设工程管理内涵范文第9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闸涵规范化管理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095-01

中小型闸涵的防汛调度,应严格按照批准的调度运用计划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结合工程现状和管理运用经验,参照水文气象预报情况,本着局部服从整体,兴利服从防洪的原则,进行具体的调度运用。汛前,结合闸涵实际情况调整闸前水位,做好防洪准备。汛后放水闸关闸蓄水,若水位超过兴利需水水位,泄洪闸提闸放水。防御标准内洪水,按防汛组织分工到岗,对重点部位24h不间断巡查,密切注意汛情变化,及时、准确向上级防指报告。当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时,立即上报上级防指,实施联合调度。

一、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内容

1.组织管理: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机构设置和人员陪备、精神文明、规章制度、档案管理五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2.安全管理:在安全鉴定、设备等级、水行政管理、确权划界、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防汛抢险、安全生产七个方面做出了要求。

3.运行管理:包括管理细则、技术图表、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工程观测、土工建筑物的养护修理、混凝土建筑物的养护修理、闸门养护修理、机电设备及防雷设施的维护、管理现代化、控制运用诸多方面的标准。

4.经济管理:对费用收取、财务管理、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障、土地资源利用四个方面提出了规范要求。

二、闸涵工程概述

闸涵工程又被称为水闸或涵洞,它是水利工程中的引水与泄水闸门工程,对调节水利工程蓄水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水利工程的闸涵一般都位于河道与堤防低水位处,具有挡水与泄水功用。我国将水利工程的闸涵工程按照水闸等级及其单位时间泄洪量分为五个类别,最高等级闸涵工程水闸每秒时间内的最大泄洪量高达5000立方米,该类水闸工程具有较高的防护工程价值,而且水利工程整体规模较大,社会效益重大。第二类的水闸工程的泄洪量要低于第一类别,泄洪量约在1000立方米到5000立方米之间,该类闸涵工程规模相对小于第一类别工程水闸,防护对象的重要性也较高。第三类的水闸泄洪量在100立方米到1000立方米之间,第四水闸工程泄洪量在20到100之间,而第五类别的水闸工程单位时间的泄洪量一般小于20立方米,主要应用于小型河道的水利调整,而且该水闸工程不可应用与具有明显汛期的河道水利工程中,一般应用较少。

三、中小型水利工程闸涵规范化管理方法

1.加强制度建设,走向规范管理。工程管好管不好,关键因素是人,水利工程管理走向规范化,重在规范人的行为,这就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首先要有较详细的岗位责任制,做到职责清、岗位明、要达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责任,没有空位,不留死角。其次是建立和完善工程检查制度、维修养护制度、防汛责任制、学习培训制度、工作总结等各种制度。制度制定后,是否能执行和落实是关键。为保证执行效果,监督检查不能少。

2.加大施工各环节的材料质量管理。材料的使用贯穿着闸涵各分部工程及环节,因此材料质量把关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材料的质量管理主要包括材料的选购与验收、材料的配置混合、材料施工应用等众多方面的管理。在进行原材料的选购与验收环节,原材的质量规格验收是关键,材料验收员要熟识材料性能与工程应用规格,并及时进行抽样试验以保证材料质量达标。在材料使用中做到验品种、验规格、验质量、验数量及时,以保证材料质量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3.工程维护。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严格按照工程维修养护标准,本着“经常养护、随时维修、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对闸涵和附属建筑物,经常养护,随时维修,使其处于安全和完整的运行状态。一般可分为经常性的养护维修,岁修,大修和抢修。闸涵需设置相应的工程维护标准,每年安排一定的工程维修项目。对小的工程项目,能自行解决的,由管理所职工严格按照工程维护标准进行及时处理,定期清除杂草,保持整洁,汛前对闸前进行清淤,经常疏通下游渠道杂物,确保排水畅通;比较大的工程项目,由管理所做出工程计划,报上级水管部门批准,待资金到位,由专业施工队施工,涵闸技术人员负责监督施工质量,竣工后由主管部门验收。对影响当年防洪安全的涵闸工程,汛前应组织突击施工,尽快修复。属于工程量大的项目,分级列入基建计划,防洪工程应力争下次洪水到来之前恢复主体功能;遭到毁坏的与闸涵防汛密切相关的交通、电力以及防汛专用通信等基础设施,按照部门职责,尽快组织修复,确保汛前投入正常运用。针对上年防汛抢险物料消耗情况,应按照分级筹措和常规防汛的要求,及时补充防汛抢险物资,做到合理调配,并尽可能多筹多储多备。

4.做好拦河闸涵和穿堤闸涵的安全调度。要强化规范化管理,安排专人负责闸涵的科学、适时调度。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和水情变化,洪水来临前,拦河闸要及时开启,泄水前要通知有关各方做好准备,穿堤闸涵要根据河道的水位适时启闭,确保洪水不倒灌,内涝能排出。修订完善河道防洪预案。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对河道防洪预案进行修订完善。要建立防洪组织指挥体系、预警预报体系,明确抢险工作程序等防汛工作体系,并抓好落实。认真做好河道清淤除障工作。要抓紧查清河道内阻水障碍情况及设障单位和个人,并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限期清除,确保河道行洪通畅。另外,中小闸涵还要逐步建立与上级防汛指挥部、沿河各有关水利部门互联互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和速度。改进水情信息采集系统,建立和完善洪水预报系统,沿岸地区的地理和社会经济数据库、防洪调度系统,为防洪调度决策提供支持。要建立专家库,具体负责提供相关专业的技术咨询。当发生水旱灾害时,统一调度,及时派出专家组,分类指导防汛工作。

建设工程管理内涵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装配式管涵;接触单元;有限元分析

1、引言

涵洞是公路、市政等工程领域常用的构筑物,传统的涵洞多为现场浇筑的盖板涵,具有质量不易控制、施工速度慢等缺点。六武高速公路上在全国首次使用装配式管涵,该管涵由底板、边板和顶板等组成,将管片在预制场地预制后,再吊装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能克服传统盖板涵的缺点。

装配式管涵在设计时应进行受力分析,合理设计,以确保结构安全。传统的计算方法为荷载-结构法,该方法将回填土当做外荷载作用在涵洞上。事实上,回填土与管涵之间的相互作用较为复杂,应为接触关系。本文应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充分考虑回填土与管涵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装配式管涵进行受力分析。

2、装配式管涵受力的有限元分析

2.1基本假定[1]-[2]

(1)假定沿管长方向管涵的截面形式和受力情况没有变化,视为平面应变问题;

(2)管涵管片材料模式为线弹性材料,回填土材料模式为弹塑性材料,屈服准则为Ducker-Prage本构关系;

(3)采用接触单元考虑土与管片结构的相互作用效应。

2.2计算参数的选取

根据该工程勘察报告及土工试验成果,管涵管身段为粉砂土,地基土为粉质粘土。管涵管片为混凝土浇筑,采用线弹性材料模型。各种材料参数取值见表1。

2.3有限元模型的建立[3]-[4]

使用ANSYS通用有限元程序进行结构分析,首先要按照前处理的要求,对结构进行建模。计算分析的管型通道的跨径为4.5m,高度为3.0m。按照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管型通道两侧的土体各取8.0m,管型通道底板以下的土体取4.0m,沿管型通道纵向取单位长度1.0m计算。地基土、路床填料均用平面应变单元(PLANE42),管涵管片采用梁单元(BEAM3)模拟;管片与回填土之间的相互作用用接触单元模拟,接触对为TARGE169和CONTA171单元。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

2.4车辆荷载布置

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2004)车辆荷载的平面尺寸和车辆荷载的横向布置标准,根据管涵的构造,确定荷载布置如图2所示。在1.0m厚度方向上分配的荷载为280/3=93.3 kN,每个车轮荷载为93.3/2=46.7 kN。两个车轴沿管涵跨径方向的轴距为1.4m。

3、计算结果及分析

通过大型有限元通用软件ANSYS对管涵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对车辆荷载最不利工况情况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 (1)装配式管涵在管片接头处的弯矩接近零,底板及边板处内力最大。在设计时,应适当增大侧板处的截面厚度和配筋。

(2)车辆偏载时,边板处内力增加迅速,应重视车辆荷载偏载时的边板的附加内力。

(3)底板处的内力亦较大,从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底板受力等方面考虑,必须重视底板地基的施工质量,确保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颜丹青.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型通道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10,23(1):32-37.

[2] 李俊伟,李永刚,黄宏伟.涵洞施工全过程弹塑性有限元模拟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增2):5634-5640.

[3] 李俊伟,李永刚,黄宏伟.涵洞施工全过程弹塑性有限元模拟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增2):5634-5640.

[4] 陈万吉,胡志强.三维摩擦接触问题算法精度和收敛性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43(5):541-547.

建设工程管理内涵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涵洞;管理;措施

涵洞是一种洞穴式水利设施。有闸门以调节水量。根据《清会典·工部三·都水清吏司》记载:“凡工有堤,有坝,有埽,有牐,有涵洞”。还注释:“涵洞之式,有淤洼涵洞,有洩水涵洞,有溉田涵洞。以石为之,墙身砌面石,下为铺底石,上为盖口石,墙后衬砌城甎,馀与石牐同。”可以说,涵洞这一重要的水利设施产生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并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涵洞管理模式日益陈旧[1-2],亟需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笔者现就结合工作中的体会将涵洞的管理措施总结如下。

1加大涵洞管理制度建设

制度最一般的含义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法律制度是指运用法律规范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时所形成的的各种制度。我国对于水利设施保护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水利工作人员,首先,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涵洞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其次,各地应该结合当地水利的具体情况,加大涵洞管理制度建设,如有的地区就专门印发了《涵洞安全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该《管理规定》从涵洞安全管理、涵洞安全知识教育学习、涵洞工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劳保用品穿戴、安全检查以及其他有关安全技术措施等方面对涵洞安全管理程序作了明确规定,在该地区较好地实现了涵洞的科学管理;再次,今后要紧抓涵洞管理人员的思想工作和业务培训,搞好涵洞管、用、养、修、供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同时通过制度建设与宣传,帮助沿线村民树立起涵洞保护和管理意识,提高涵洞管理人员以及当地群众自觉维护水利设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使工作人员与沿线村民树立起涵洞保护和科学管理意识,才能真正把危害涵洞的行为和情况扼杀在萌芽之中,维护水利涵洞与设备的良好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

2实施涵洞技术改造

当前各地涵洞由于设计单位、修建时间、建造工艺以及工程背景与所处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涵洞从工艺到技术等方面存在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涵洞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服务大众。因此,在涵洞管理中要通过不断加强薄弱构件、增加辅助构件等措施恢复和提高涵洞承载能力及通行能力,这就需要在涵洞管理过程中不断尝试涵洞技术的改造。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尝试:一是提高设计标准。随着淮河水文气象条件的变化,防洪标准中的设计组合水位也发生了变化,淮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888mm,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状况大致是由南向北递减,山区多于平原,沿海大于内陆。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雨量为最小年雨量的3~4倍。降水量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0%~80%,使得防洪形势相当严峻;但由于当前涵洞的用料不一,如有的涵洞常用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筑成,按照现行的防洪标准(GB50201-94),大部分涵洞普遍存在渗径长度不足、缺乏消能设施等问题,达不到安全运行的要求。可以实施涵洞技术改造,提高设计标准,多推行钢筋混凝土整体浇工工艺,使其更加坚固,并尝试涵洞闸门精细化,多使用系列化[3-4],小型化的铸铁闸门,方便启闭,断绝漏水,保证在各种恶劣气候条件下,涵洞也能正常运行。二是改进闸门启闭形式。当前很多小型涵洞还使用人工启动或半机械启动闸门的方式,建设改进涵洞闸门启闭形式多使用机动启闭或电脑智能化启闭方式,既可减轻劳动强度,又可加快闸门开启速度。

3构筑涵洞与周边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机制

200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颁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要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由于过往船只量的增加、船只上废气与垃圾的排放等因素使得目前涵洞的修建与使用对周边生态环境主要是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其中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是鱼虾等水产品的生长与繁殖。以五河县为例:自明朝洪武元年开始,五河县的沱湖螃蟹和天井湖银鱼就被列为贡品,年年进贡;20世纪80年代中期,沱湖承担了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河蟹人工养殖技术开发,但螃蟹的养殖限于没有进行水利修建工程的几个河道。虽然我国已有部分重点水利工程在鱼虾等水产品及资源保护等领域做过大量研究,也取得一些效果,但从整体上说各地在涵洞等水利设施管理上存在差异,工作进展不一。据笔者了解有涵洞等水利工程建设的河道鱼虾成活率很少。各地水利部门在进行水利建设的同时,对鱼、虾、蟹等各地有特色水产品与水资源的保护参差不齐,甚至是不够的。因此,在今后涵洞管理中应构筑涵洞与周边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机制,借以实现涵洞管理中水工程与水环境的良性循环,努力实现涵洞的管理和建设与周边城镇建设相结合为人民造福;这同时对于平衡我国当前高速增长的经济与功能退化的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是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4建立涵洞管理信息网络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近10年来水利部门加大了信息网络化的建设,如笔者所在地区就通过安徽水利网等信息网络,水利信息、相关法律法规等,在水利工作的有效管理中发挥了一些作用。但这些平台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同步建立各县、镇水利管理信息网络,还可建立涵洞管理信息网络,通过涵洞管理信息网络尝试实现不同地区涵洞水情的自动采集,过往船只的统计以及气象信息的接收,甚至在未来可以实现闸门自动控制,水量智能调度,真正通过网络服务于水利和涵洞管理,实现不同地区涵洞管理信息互动,资源共享,使涵洞的管理更加智能化、现代化;并与市水利局、国家水利部联网,实现涵洞管理资源共享,这样可以及时向有关防汛指挥机构提供天气、水文等实时信息和风暴潮预报;为全市乃至全国防洪减灾等工作的调度与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

5推广计算机技术在涵洞管理中的应用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也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涵洞的管理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仅仅在于水利工程建设,推广计算机技术在涵洞管理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是涵洞管理人员学习并熟练掌握CAD、OFFICE等相关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在涵洞日常管理工作中能真正实现办公自动化,其实涵洞管理可请相关人员针对各地区开发设计不同特色的相关涵洞管理软件,如多功能涵洞管理软件,利用局域网的先进技术,将涵洞管理水情预警信息、监控信息、相关船只运行信息等传输到多功能涵洞管理软件中,使以前的例行公事的涵洞信息统计变成动态的实时监控,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性和决策的科学性,并大量节省了人力资源。通过对区域内主要涵洞管理信息与数据实行多级实时动态与管理,可以及时对防洪、灌溉、除涝等水利工程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在重大水情发生时使应急预案的响应时间大大减少,使有限的防洪工程能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防洪措施也必将不断增加和完善,从而把洪水的危害减到最小限度。

6结语

涵洞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在今后的涵洞管理工作中,涵洞管理人员除尝试上述几点措施外,更重要的是加强涵洞管理知识与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与工具,较好地实现涵洞的科学管理。

7参考文献

[1]张孟玫,施法中,石维新,等.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倒虹吸涵洞设计的自动化过程[J].水利水电技术,2003,34(11):53-54.

[2]管枫年,洪仁济,徐尚壁.涵洞[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233-501.

建设工程管理内涵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涵洞;管理;措施

涵洞是一种洞穴式水利设施。有闸门以调节水量。根据《清会典·工部三·都水清吏司》记载:“凡工有堤,有坝,有埽,有牐,有涵洞”。还注释:“涵洞之式,有淤洼涵洞,有洩水涵洞,有溉田涵洞。以石为之,墙身砌面石,下为铺底石,上为盖口石,墙后衬砌城甎,馀与石牐同。”可以说,涵洞这一重要的水利设施产生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并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涵洞管理模式日益陈旧[1-2],亟需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笔者现就结合工作中的体会将涵洞的管理措施总结如下。

1加大涵洞管理制度建设

制度最一般的含义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法律制度是指运用法律规范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时所形成的的各种制度。我国对于水利设施保护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水利工作人员,首先,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涵洞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其次,各地应该结合当地水利的具体情况,加大涵洞管理制度建设,如有的地区就专门印发了《涵洞安全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该《管理规定》从涵洞安全管理、涵洞安全知识教育学习、涵洞工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劳保用品穿戴、安全检查以及其他有关安全技术措施等方面对涵洞安全管理程序作了明确规定,在该地区较好地实现了涵洞的科学管理;再次,今后要紧抓涵洞管理人员的思想工作和业务培训,搞好涵洞管、用、养、修、供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同时通过制度建设与宣传,帮助沿线村民树立起涵洞保护和管理意识,提高涵洞管理人员以及当地群众自觉维护水利设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使工作人员与沿线村民树立起涵洞保护和科学管理意识,才能真正把危害涵洞的行为和情况扼杀在萌芽之中,维护水利涵洞与设备的良好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发展。

2实施涵洞技术改造

当前各地涵洞由于设计单位、修建时间、建造工艺以及工程背景与所处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涵洞从工艺到技术等方面存在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涵洞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服务大众。因此,在涵洞管理中要通过不断加强薄弱构件、增加辅助构件等措施恢复和提高涵洞承载能力及通行能力,这就需要在涵洞管理过程中不断尝试涵洞技术的改造。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尝试:一是提高设计标准。随着淮河水文气象条件的变化,防洪标准中的设计组合水位也发生了变化,淮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888 mm,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状况大致是由南向北递减,山区多于平原,沿海大于内陆。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雨量为最小年雨量的3~4倍。降水量年内分配也极不均匀,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0%~80%,使得防洪形势相当严峻;但由于当前涵洞的用料不一,如有的涵洞常用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筑成,按照现行的防洪标准(GB5 0201-94),大部分涵洞普遍存在渗径长度不足、缺乏消能设施等问题,达不到安全运行的要求。可以实施涵洞技术改造,提高设计标准,多推行钢筋混凝土整体浇工工艺,使其更加坚固,并尝试涵洞闸门精细化,多使用系列化[3-4],小型化的铸铁闸门,方便启闭,断绝漏水,保证在各种恶劣气候条件下,涵洞也能正常运行。二是改进闸门启闭形式。当前很多小型涵洞还使用人工启动或半机械启动闸门的方式,建设改进涵洞闸门启闭形式多使用机动启闭或电脑智能化启闭方式,既可减轻劳动强度,又可加快闸门开启速度。

3构筑涵洞与周边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机制

200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颁布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要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由于过往船只量的增加、船只上废气与垃圾的排放等因素使得目前涵洞的修建与使用对周边生态环境主要是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其中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是鱼虾等水产品的生长与繁殖。以五河县为例:自明朝洪武元年开始,五河县的沱湖螃蟹和天井湖银鱼就被列为贡品,年年进贡;20世纪80年代中期,沱湖承担了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河蟹人工养殖技术开发,但螃蟹的养殖限于没有进行水利修建工程的几个河道。虽然我国已有部分重点水利工程在鱼虾等水产品及资源保护等领域做过大量研究,也取得一些效果,但从整体上说各地在涵洞等水利设施管理上存在差异,工作进展不一。据笔者了解有涵洞等水利工程建设的河道鱼虾成活率很少。各地水利部门在进行水利建设的同时,对鱼、虾、蟹等各地有特色水产品与水资源的保护参差不齐,甚至是不够的。因此,在今后涵洞管理中应构筑涵洞与周边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机制,借以实现涵洞管理中水工程与水环境的良性循环,努力实现涵洞的管理和建设与周边城镇建设相结合为人民造福;这同时对于平衡我国当前高速增长的经济与功能退化的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是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4建立涵洞管理信息网络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近10年来水利部门加大了信息网络化的建设,如笔者所在地区就通过安徽水利网等信息网络,水利信息、相关法律法规等,在水利工作的有效管理中发挥了一些作用。但这些平台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同步建立各县、镇水利管理信息网络,还可建立涵洞管理信息网络,通过涵洞管理信息网络尝试实现不同地区涵洞水情的自动采集,过往船只的统计以及气象信息的接收,甚至在未来可以实现闸门自动控制,水量智能调度,真正通过网络服务于水利和涵洞管理,实现不同地区涵洞管理信息互动,资源共享,使涵洞的管理更加智能化、现代化;并与市水利局、国家水利部联网,实现涵洞管理资源共享,这样可以及时向有关防汛指挥机构提供天气、水文等实时信息和风暴潮预报;为全市乃至全国防洪减灾等工作的调度与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

5推广计算机技术在涵洞管理中的应用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也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涵洞的管理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仅仅在于水利工程建设,推广计算机技术在涵洞管理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是涵洞管理人员学习并熟练掌握CAD、OFFICE等相关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在涵洞日常管理工作中能真正实现办公自动化,其实涵洞管理可请相关人员针对各地区开发设计不同特色的相关涵洞管理软件,如多功能涵洞管理软件,利用局域网的先进技术,将涵洞管理水情预警信息、监控信息、相关船只运行信息等传输到多功能涵洞管理软件中,使以前的例行公事的涵洞信息统计变成动态的实时监控,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性和决策的科学性,并大量节省了人力资源。通过对区域内主要涵洞管理信息与数据实行多级实时动态与管理,可以及时对防洪、灌溉、除涝等水利工程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并在重大水情发生时使应急预案的响应时间大大减少,使有限的防洪工程能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防洪措施也必将不断增加和完善,从而把洪水的危害减到最小限度。

6结语

涵洞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在今后的涵洞管理工作中,涵洞管理人员除尝试上述几点措施外,更重要的是加强涵洞管理知识与现代化设备的使用,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与工具,较好地实现涵洞的科学管理。

7参考文献

[1] 张孟玫,施法中,石维新,等.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倒虹吸涵洞设计的自动化过程[J].水利水电技术,2003,34(11):53-54.

[2] 管枫年,洪仁济,徐尚壁.涵洞[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3:233-501.

建设工程管理内涵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发展出路;顶岗实习;专业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139-02

经管类专业因其就业面广、开办成本相对较低而受到国内众多院校青睐。一些原来只开办理工科专业的职业学院,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增加也都开办了经管类专业。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的开办存在盲目上马、遍地开花现象,存在专业设置过急、新专业发展缓慢以及专业定位不准等问题。在工科类职业学院里,经管类专业因不是主体专业往往不受重视,学校投入较少;与经管类院校相比,其师资与实训条件相差甚远。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工科类职业院校经管类专业要在校内站稳脚跟,在国内众多经管类专业竞争中突围,就得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专业建设之路。笔者总结多年工作经验认为,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总的专业建设思路应是先外延再内涵,以就业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校外顶岗实习为着力点,以专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以专业内涵建设为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本。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

以高就业率为立身之本 纵观历史,事业成功者皆为顺应历史潮流者。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要发展,首先要分析国家形势和自身情况,明确任务。从国家形势看,十七大提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就业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就业问题始终应作为职业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从经管类专业在工科职院面临的形势看:校内大多数教职工是理工科出身,甚至大部分学校本身是行业学校,对经管类专业不太了解,觉得工科专业技能性强,招生就业不愁,似乎没有必要开办经管类专业。从生源状况看,由于工科职院的校名带有鲜明的工科特色,报考者多冲着学校特色专业而来,传统的重理轻文的思想更加剧了经管类专业的压力。工科职院的经管类专业必须力抓就业问题,以高就业率来获得校内教职工认可和吸引优质生源,这也是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开办之初的首要任务。

将营销观念应用于就业工作 有些工科职院,全省一个行业只有一两所同类院校,与行业联系紧密的特色专业就业竞争相对较小。而经管类专业几乎所有职院都已开办,而且就业面广,批量用人的单位很少,联系就业单位难度较大。要提高就业率,需“走出去,引进来”,系部领导和教职工要转变观念,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将自己定位为推销员、业务员角色,实行“全员营销”。只是推销员通常推销的是公司产品,而教职工推销的是“毕业生”。应将4P营销理论(4P,即Product,Price,Promotion和Place)应用于就业工作,先作就业“市场调查”,进行对口就业单位和就业区域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带上名片和专业介绍资料,上门到各企业进行推介,暂时没有用人需求的也留下联系方式,以期日后有合作机会。同时应号召教职工联系同学、亲友,引进就业单位,介绍学生就业。在初期全面出击后,根据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再开始筛选就业单位,提高就业质量,逐步建立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进入“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等更深入的校企合作阶段。

以校外顶岗实习为着力点

以校外实习弥补校内实训条件不足 工科职院在教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一般主要建设特色专业实训室,而缩减经管类专业实习实训投资,很多经管类专业开办之初是空手办学,实践课流于形式。在校内实习实训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要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只有开拓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搭建校外认识实习、课程实习、岗位实习、顶岗实习平台。校外顶岗实习既能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显著提高,又可以让教师下企锻炼,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和岗位技能标准。校外实习表现好的学生可能会被企业留下直接就业,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有很大促进作用。

做好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 经管类专业顶岗实习点往往比较分散,管理难度大。应认真研究顶岗实习中的问题,作好顶岗实习前的准备工作,推行校外顶岗实习程序化管理:程序一是系部选择确定实习点。实习点的选择对整个顶岗实习任务能否圆满完成至关重要。管理混乱、员工素质差的实习单位会使学生很难适应,导致学生在实习中途“开小差”或与实习单位员工起冲突。如果学生都在一个实习点实习,看起来容易管理,其实同班学生容易因岗位安排问题起矛盾。所以,系部至少应确定两到三个管理较规范的实习单位供一个专业的学生挑选。程序二是学生顶岗实习意向调查。强制学生顶岗实习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实习前应对学生进行调查,征求学生意愿,在专业大部分学生愿意顶岗情况下,统计学生愿意去的地区和想从事的岗位。程序三是引进实习单位宣讲招聘。虽然是顶岗实习,也应让单位和学生双向选择。程序四是签订实习协议,包括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协议书、学生顶岗实习申请书、承诺书和家长知情书。程序五是顶岗实习前的教育与动员。应将顶岗实习教育真正作为一门课程写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顶岗实习教育教材和实习指导书。程序六是顶岗实习的追踪与监控。应制定和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做好顶岗实习安排,制定出顶岗实习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明确顶岗实习中系部、专业教研室、专业指导教师、企业兼职教师、辅导员和实习点学生负责人各自职责,师生定期联系,做好工作记录。程序七是顶岗实习考核与总结表彰,学生在顶岗实习工作中要填写实习日志,撰写实习报告,由本校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进行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顶岗实习结束后,及时做好实习经验总结与交流,表彰优秀实习生和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从而,以严密的程序化管理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

以专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

以专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加强对外交流 在提高就业率来确立校内地位,以顶岗实习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还应加强对外交流,以期在对手如云的经管类院校中占据一席之地。策略就是以专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让其他经管类院校或专业认识、了解自己。应选取师资队伍最强的项目参加教育部高职高专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专业技能比赛,通过在比赛中崭露头角赢得关注。同时,应力争主办省级赛事、参加本省专业技能竞赛和技能状元比赛,首先在省内取得一定影响。

以专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在参加高层次技能竞赛、熟悉技能竞赛评比标准后,应在校内指导学生成立专业协会,开展一系列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竞赛、会计科目扑克大赛、营销案例大赛、商务谈判竞赛等。通过比赛,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做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对接。

以专业内涵建设为根

专业内涵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之根 开展校外顶岗实习、专业技能竞赛可以算是专业的外延建设。高职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最终取决于专业内涵建设。做好专业内涵建设,才能大幅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才有可能扎实深入地进行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专业技能竞赛才能有更好的成绩。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就是专业的“产品”,“产品”契合社会要求,质量提高了,同其他“产品”相比才更有竞争力,才更容易“推销”。所以,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加强内涵建设,建设成为省级、部级重点专业。

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内涵建设要以特色取胜 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是大势所趋,加强专业建设也势在必行,但各院校、各专业的改革,应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和外部环境条件来组织实施。经管类专业绝不能看别的学校有什么就办什么,最忌战略定位不清晰、不准确。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招生规模相对而言不会很大,在专业就业面广的情况下教学难以面面俱到,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实习就业基地建设情况,以及院校依托的行业特点,进行专业定位,确定专业方向和特色。要把经管类专业的设置和本校的特色结合起来,不能照搬经管类职院的专业设置模式,也不要致力于发展专业齐全的经管学科体系,而应坚持重点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方针,对经管类专业设置进行合理布局,在坚持整体性的同时走特色发展道路。如建筑类职院会计系开设工程会计方向、工程造价方向等,可依托行业优势寻求实习就业渠道。要充分认识外界环境的作用,既要认清学校的层次,找准发展的方向,并充分体现出自身特色,又要认真研究市场周边环境,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政府、社会和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多方面争取各种发展资源。同时,要加强校际间合作的力度,增长见识,拓展思路,从而缩小和优势院校的差距。要善于总结提炼,丰富工学结合的内涵,使专业内涵建设以特色取胜。

以点带面做好专业内涵建设 专业内涵建设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专业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条件的建设。这四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创办历史不长的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而言,可选取重点,以点带面促进专业内涵建设。首先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影响着课程体系的构建,因此,加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加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和改革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应首先解决的问题。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核心都是工学结合,但对于经管类专业而言,工作过程不太好明确划分,应探索各有特色的工学结合模式,如选取典型企业进行工作过程分析。其次是课程建设。经管类专业的课程建设应抛开本科重理论的模式,实实在在地到企业和同类院校进行专业调研,做好毕业生信息反馈,明确专业对应的岗位,提炼典型工作过程,提炼职业素质,来合理构建课程体系、确立核心课程,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三是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在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作好校内实训室规划,让实训室能各专业共用,不重复建设。要遵循“生产性”的原则,尽可能和生产实际相一致,如建设仿真、模拟、生产工艺型实训室。其四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考虑团队的职称、学历、年龄等的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本

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关键要素 教育要以人为本,而专业内涵建设的“本”在教师。要加快专业内涵建设,首先要解决理念问题,没有先进的理念,就不会有好的思路。专业建设和改革同其他改革一样,会有阻力和困难,这需要从领导到教师都转变观念,并加强学习和实践。特别是广大教师,专业的各项建设,如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师资队伍既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者。经管类专业的中青年教师多来自普通本科院校,没有或很少接触生产实际,实践能力较弱,很难在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和开发行动导向的课程,难以开展“做学教”一体化教学。因此,加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将校外顶岗实习、校内实训室建设与教师技能培训相结合,提高“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并广泛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承担教学工作,是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鼓励、引导教师教研、科研一体化 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内涵建设要以特色取胜,须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这就必须发挥教师的开拓创新精神。应鼓励、引导教师自觉学习职业教育理念,多参加对外交流,了解职业教育先进教学方法,吸收其他职院专业建设经验。在专业建设中善于思考,不断发现和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将专业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下企业锻炼中遇到的企业技术难题申报成科研项目,从教学研究中发现科研热点,以科研推动教研,使教研和科研一体化发展,形成专业内涵建设的特色。

总之,提高就业率可以提高专业地位,吸引生源;校外顶岗实习可以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专业技能竞赛获奖证书能使学生有更好的就业机会,三者都可以带动专业内涵建设。同时,专业内涵建设是根,专业内涵建设好,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从而更好地推动实习、技能竞赛和就业。工科职院经管类专业应始终以就业工作为中心,以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确立校内地位,以校外顶岗实习和专业技能竞赛加强校企合作和对外交流,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最终回归“根”“本”,做好专业内涵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力争将弱势专业建设成重点专业。

参考文献:

[1]李永刚.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OL].(2011-06-27).省略/jy/zt/zyjn/rdjj/200806/t20080627_

504996722.html.

[2]解瑞红.对理工类高校发展人文专业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探索,2010,(11).

[3]梅爱冰,严军.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教育[M].北京: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4]梅爱冰.高职就业工作中的“营销策略”[J].职业技术,2009,(3).

[5]祁东方,侯怀银.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五个位”[J].中国高等教育,2010,(24).

建设工程管理内涵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返步桥水库;输水涵;加固设计;重套钢管

1工程概况

返步桥水库始建于1966年11月,1967年9月停建,1980年5月续建,1983年12月基本建成受益。水库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有:大坝(含溢流坝)、输水涵、放空涵及电站等。大坝为浆砌块石重力坝,最大坝高60.0m,坝顶长137.0m,坝顶高程348.00m,坝顶宽9.0m,输水涵位于左坝段坝体内,原为钢筋混凝土圆管,长24.0m,内径2.0m,原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为0.2m,进口底高程318.65m。进口设一平面钢闸门,由一台30t手摇、电动两用启闭机启闭。1987年,输水涵内衬厚8mm钢管,长36.0m,内径1.8m,在涵管出口修建坝后电站。经现场检查发现,进口段内套钢管因起翘而割除。输水涵闸门及启闭设施陈旧老化,锈蚀严重,不能正常使用。根据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输水涵进口段内衬钢管曾发生失稳、变形,管壁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较多,钢衬段锈蚀严重,结构不安全,且发电岔管漏水严重[1]。水库在现状带病运行条件下,灌溉和发电效益达不到设计标准。除险加固可改善灌溉田亩数和增加发电量,促进灌区的耕地复种面积指数,群众经济收入逐年增加,获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现状输水涵复核计算

2.1过流能力复核

考虑到输水涵为有压运行,可按管流中自由出流情况计算涵管的过水能力。经计算,输水涵过水能力见表1.返步桥水库设计灌溉面积3133hm2,坝后电站装机2×400kW,水轮机最大过流量为9.3m3/s,由此可知,输水涵过流能力满足下游溉溉和发电引水要求。

2.2内衬钢结构安全复核

经现场检查发现,进口段内套钢管因起翘而割除,因此有必要对输水涵的抗外压稳定进行分析。规范计算方法及其成果1)理论公式:首先不考虑因灌浆施工引起的初始屈曲破坏所带来的钢衬抗外压能力降低问题。采用规范SL281—2003《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中推荐的阿姆斯图兹公式对钢管按照光面管进行抗外压稳定计算。该公式认为钢管在外压作用下,管周先发生压缩,管壳与混凝土间形成间隙,当外压达到临界值后,首先在钢管某处产生皱波,并发生微小变位,而其余部位则与外壁贴合,失稳部位管壁的变形曲线呈三个半波形状,由此导出阿姆斯图兹公式如下(1)式中:Pcr为临界外压;△为缝隙,包括施工缝隙△0、钢管冷缩缝隙△s、围岩冷缩缝隙△P及围岩塑性压缩缝隙△R,本次计算取△=0.70mm;E为钢管材料的弹性模量,取2.06×105MPa;μ为钢管材料的泊松比,取0.3;σs为钢材屈服强度标准值,为269.9MPa;r1为钢管内半径,为900mm;t为钢管计算厚度,为8mm;σN为管壁屈曲部分由外压引起的平均应力(MPa),通过试算求得。

3输水涵加固设计

3.1加固设计方案比选

考虑到输水涵内衬钢管后已使用近20余年了,进口段内套钢板因起翘而割除,管壁混凝土蜂窝麻面、孔洞较多;保留的钢衬段锈蚀严重,结构不安全,且发电岔管漏水严重。,因此需要对输水涵进行加固处理[3]。本阶段加固拟定二种方案进行比较。方案一:对输水涵进行重新内衬钢板加固,并进行接触灌浆。方案二:将输水涵原内衬钢管及钢筋混凝土衬砌拆除,重新浇筑30cm厚的C25钢筋混凝土。两方案主要工程量及投资比较见表2。两方案优缺点如下:方案一(重套钢管方案):优点:①施工期较短;②由于坝体内浆砌石浇筑质量差,涵管采用钢衬后,解决了内水外渗所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问题。缺点:①投资稍大;②钢衬易受外压失稳,不过这种情况可以在设计该方案时,采取措施加以消除。方案二(钢筋混凝土衬砌方案):优点:投资较少。缺点:①施工期较长;②由于坝体内浆砌石浇筑质量差,涵管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后,一旦衬砌出现蜂窝麻面或产生裂缝,输水涵长期运行所产生的内水外渗将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4]。故经综合分析,本次加固处理采用方案一(重套钢管方案)。

3.2输水涵加固设计

3.2.1输水涵加固结构布置结合大坝防渗面板加固方案,考虑在输水涵进口设置启闭竖井,拆除原启闭排架,重建启闭机房。3.2.2设计计算内衬钢管计算:1)钢管设计的最大内、外压力:输水涵内衬钢管加固设计考虑其单独承担内、外压力。钢管设计的最大内压力以校核洪水位工况下的管顶静水压力控制,经计算,管顶最大的静水头H0=25.62m。2)钢管厚度计算:原输水涵内衬钢管内径为1.8m,现仍取内衬钢管内径1.8m。根据以上计算,内衬钢板厚度以承担外压时控制,考虑到钢管运行中的锈蚀和磨损及构造要求等,取内套钢管直径为1.8m,内衬钢壁厚为10mm,并应对其进行防腐处理,为了使内衬钢管和钢筋混凝土衬砌间接合紧密,在内衬钢管与钢筋混凝土衬砌间采用接触灌浆[5]。经加固处理后,输水涵进口底板高程仍为318.65m。

3.3输水涵启闭塔竖井加固设计

结合大坝采用混凝土面板防渗方案,拆除原进口启闭排架,设计采用启闭竖井加固方案,从启闭竖井与启闭排架两种运行方式比较,前者更具安全性。故本工程进口改建为启闭竖井,启闭竖井断面尺寸为3.8m×3.8m;并重建启闭机房。

3.4输水涵进口事故检修闸门及启闭设备更换设计

输水涵进口顺水流方向设拦污栅、事故检修闸门各一扇及相应的启闭设备。拦污栅孔口尺寸2.8m×4.0m(宽×高),采用平面滑动钢栅,启闭设备采用MD1—10t电动葫芦。在低水位时,采用人工对拦污栅进行清污。事故检修闸门采用平面滑动钢闸门,孔口尺寸1.8m×1.8m,为潜孔式;进口底槛高程为318.65m,设计水头25.55m。事故检修闸门设计为动水中闭门,静水启门。经计算,闸门自重3.5t,拦污栅自重1.5t;闸门启门力FQ=26.8t,闭门力FW=-1.5t。闭门力为负值,所以闸门在动水时利用自重可以自行关闭,采用卷扬式启闭机关闭。根据闸门启闭力的计算,选择卷扬式启闭机,单吊点,启闭机型号为QP1×320kN。

4结语

文章通过对返步桥水库输水涵进行泄流能力以及内衬钢结构复核计算,得到结论:现状输水涵过流能力满足要求,现状钢衬抗外压能力亦满足要求。但现场检查发现,进口段内衬钢管因起翘而割除,故钢管的结构安全仍不满足要求,经过设计方案比选,采用重套钢管方案对其进行加固。经过加固后,解决了输水涵结构安全、漏水等问题,消除了返步桥水库的安全隐患,确保水库能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周媛.海城市苇子沟水库输水洞除险加固设计[J].内蒙古水利,2014(03):46-47.

[2]赵凝凝.阳坡水库输水洞加固设计简述[J].山西水利,2013(01):37-38.

[3]曾令炜.水库大坝输水涵管设计方案分析及应用[J].吉林水利,2017(06):37-40.

[4]周民强.河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输水涵管改造设计[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5(02):180-182.

建设工程管理内涵范文第15篇

1.1桥梁养护工程师配备不足部颁《规范》以及部发文件中对桥梁养护工程师的配备要求很明确,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却产生了一些“变幅”:一是部分管养单位聘用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刚熟悉了工作,也对辖区内桥涵有了相当的了解,但因工作需要转到其他岗位,而新任工程师又得重新熟悉相关流程和知识;二是部分管养单位虽设有专业桥梁养护工程师,但身兼数职,或根本不在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导致其没有足够精力参与辖区桥梁检查管理工作。

1.2专业化桥梁养护队伍建设严重不足部发文件(交公路发[2013]321号)中“鼓励各级桥梁管理单位组建专门从事桥梁养护工作的专业队伍”[7],但没有具体要求,因此,现阶段各级公路管养部门几乎没有专业的桥涵养护技术队伍,大多缺乏素质高、结构稳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队伍。遇到危旧桥梁改造,难以对桥梁进行科学检测和判断,也没有合适的养护维修队伍,导致危旧桥梁加固改造工程难以实行,最终拖到必须大修改造或重建,可持续发展性较差,专业化、职业化养护队伍踪迹难寻。

1.3桥涵设计规范对养护方面考虑得太少《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八节要求:“对特大、大桥的上部构造设置检查通道、扶梯、吊杆等专供检查养护用的设备,以保证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较高墩台还应设围栏、扶梯等”,可现实中绝大多数设计没有遵照执行,或在施工时变更取消。对为数众多的中、小桥涵检查设施的设计,规范更是缺乏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导致不必要的检查、检测装置,对裂缝、裂纹、支座等根本无法靠近观察,设计审查也几乎没有与管养部门沟通,使得养护检查如果不借助专用检查机械,就无法达到养护规范中“必须接近各部件仔细检查其缺陷情况”的要求。因此,对于各级养护单位来说,桥梁涵洞工作状况的检查就成为了难题。

1.4检查设备缺乏或成本过高桥梁涵洞等构造物的养护与维修工作,前提是对桥涵进行准确评定和查找病害。但现实情况是,桥涵检查工作不够细致,不能准确查找病害原因,这并不是养护管理单位懒政,而是缺乏必要的检查、检测设备。自治区目前还没有专门从事桥梁质量状况检测和评定的官方机构,桥梁检查、检测设备外雇台班租金单价又过高,使得检查和维修工作缺乏有力的硬件支持,造成很多检查项目根本无法进行,只能靠检查人员的经验来判断,这从根本上阻碍了桥涵养护管理工作的规范执行。

1.5桥梁养护检查管理制度桥梁检查周期,《规范》中规定为:经常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定期检查视情况可1~5年进行一次,一般不超过3年。内蒙古自治区规定:由于近年本地路线车流量及行车构成的大型化、重型化,已不适应实际的工作需要,经常检查每月至少一次,桥梁定期检查需每年两次。实际上,桥梁检查工作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支持,否则每月一次的经常检查、每年两次的定期检查效果不一定好;而且,结合每日养护里程100%的路况巡查制度,则桥梁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的频率没有必要这样多。

2改进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建议

针对部颁《规范》及交通运输部、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公路局的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各养护管理单位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下述建议,请各位同行参考。

2.1严格落实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规范》中对桥梁评定分类的方法“虽做了量化处理,但部件缺损状况的评定依然是经验方法,有相当的变幅”、“三、四类桥梁是否进行交通管制或关闭交通,仍需管理者依据经验做出判断”。上述条文的表述说明,在桥涵养护工作过程中,必须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桥梁养护工程师。桥梁状况评定是各养护单位的技术瓶颈,技术含量较高,因此,桥梁工程师要具有相应的桥梁检查、检测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必须对管辖范围内桥涵的位置、病害、改造历史等情况十分了解。各级养护管理单位要注重桥梁工程师梯队的培养,除接受行业培训外,桥梁工程师和实际参与桥梁检查的技术人员要自学研究,提高桥梁检查技术水平。为抓好桥梁涵洞的养护工作,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必须要求各养护管理单位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配好各自辖区的专业桥梁养护工程师,保证桥梁工程师在职在岗,如有岗位变动,须告知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备案。行业主管部门要继续加大桥梁工程师的培训力度和扩大培训覆盖面,使各基层单位的桥梁工程师、实际从事桥梁养护的技术人员均能有机会参与学习、培训,并正确掌握桥梁评等、定级技能。因为仅靠各级公路养护管理机构的自觉,其认知度和执行力度总是薄弱,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切实行使好监管职权,加强对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

2.2适当调整桥涵检查频率根据内公发[2006]44号《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养护巡查及病害限期修补制度(试行)》文件要求,各公路养护管理单位严格执行每日巡查管养里程的100%,上级管理单位按周、月、季度进行100%管养里程的巡查,交通主管部门每季度全面巡查,并对各管养单位的巡查记录进行检查[8]。所以养护巡查工作可以全面补充桥梁涵洞检查间隙部分的工作,完全可以与桥梁检查工作相互补充。①经常检查频率改为一季度一次。《规范》中明确指出:“支座检查的工作条件较困难,在一般情况下将其经常检查周期定为一个季度”、“定期检查之前必须创造接近各部件的条件,如使用桥梁检测车、搭设临时支架等”。实际上也说明在一般情况下,桥梁危险情形的发展变化不至于需每月进行专业检查,结合养护日巡查工作,桥梁经常检查每季度一次完全可以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行。②定期检查频率应“分类处置”。《规范》中规定“最长不得超过3年”,视桥梁技术状况在1~3年中安排。因此,根据笔者十多年桥梁养护工作的经验建议,桥梁定期检查应区别对待、分类处置:对技术状况属于一类、二类的桥梁,每三年进行一次定期检查、评定;三类桥梁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查评定;四类、五类桥梁属于危险和被改造对象,应立即安排“专项修复工程”进行修复,修复工程开工之前针对这类桥梁进行每月一次的经常检查,并做好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待工程完成后进行一次定期检查评定,评定后按上述建议进行养护检查。③涵洞每年一次定期检查。涵洞的检查工作目前实行每年一次的定期检查制度,该制度切实可行:涵洞大多跨径小、结构简单,且多数涵洞涵顶填土高度较高,结构受力均匀,因此,除遇暴雨、泥石流、地震等灾害性天气外,其技术状况变化缓慢,《规范》要求每月两次的经常检查则没有必要,结合日常养护巡查工作,做好每年一次的定期检查即可保障涵洞的安全运行。根据工作实践可知,作为和桥梁基本功能类似的构造物,涵洞在公路安全运营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应把涵洞和桥梁的检查评定放在同一重要位置为好,涵洞定期检查也应由桥梁工程师组织实施,并出具检查评定报告。其检查工作的开展与桥梁养护检查结合起来同时进行,节省人力、时间[9]。制度是严谨的,是必须要认真落实和执行的,这样的检查频率,既可以保障桥梁的安全运行,又不至于检查过度。通过桥梁、涵洞病害的检查、分析,可以发现设计、施工中产生的缺陷和安全隐患,使桥梁涵洞的养护工作得到改进。

2.3配置检查必要的检测设备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只对桥梁涵洞的检查有相关要求,但对检查设备、仪器等并没有说明,造成许多养护管理部门缺乏桥梁涵洞养护管理必要的检查检测设备和仪器。在检查工作过程中,仅仅凭经验和目测进行评定和判断缺乏科学性。例如,桥梁梁体裂缝宽度、混凝土碳化深度、梁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有无锈蚀、支座开裂,大桥、高墩台桥梁无法接近各部件进行检查等,某些重要桥梁上安设的固定检测点无法科学校核等,都限制了对桥梁涵洞的科学评定。桥梁检查设备的补缺,已成为当前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而且要将新建桥梁涵洞的设计列入养护审查环节。作为养护部门验收、接管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业主方、设计方需提供检查设备的参考图等资料,以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可考虑由一个地区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成套配备,或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成立地区桥梁专业检查、检测中心。各养护单位按桥梁定期检查安排的时间依次申请调用,检查结束后,由管养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配合该检测中心共同撰写桥梁调查报告,通过与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桥梁检查、检测中心合作,可有效提升各单位的桥梁评定水平。该中心的专业检测和评定服务采用政府补贴、管养单位投入相结合的办法,使检测、评定费用低于市场价格,各养护单位进行科学规范的桥梁涵洞检查工作增加费用不高,从而可以提升地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科学化水平。桥梁检测中心亦可作为地区桥梁结构安全检测的第三方机构,其出具的桥梁检测报告可作为桥梁改造与维修的科学依据。

2.4严格管控特大桥、特殊桥梁的安全运行《规范》别强调:“实施桥涵病害监控,以及逐步建立大型桥梁荷载报警系统、灾害预防决策系统”、“大桥、特大桥必须设置永久性观测点”、“应设而没有设置永久性观测点的桥梁,应在定期检查时按规定补设”,因此,大中桥、特大桥、特殊桥梁必须进行科学规范的养护管理与检查。对于特大桥、特殊桥梁、重点公路控制性桥梁、国防公路或战略意义大的桥梁,必须强制设置永久性观测点,强制设置桥梁视频监控设备,杜绝天灾人祸的发生。因为普通公路桥梁一旦发生突发阻断状况,公路养护管理部门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修通便道、便桥,但特殊路段或大桥发生阻断,则会面临无路可走,无法开通便道、便桥的问题。因此,一定要严格管控大桥、特大桥和特殊桥梁的安全保障工作。

2.5加快推进桥梁涵洞养护管理工作的网络化交通运输部公路研究院已经研发出较为科学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数据库软件,通过检查、评定等工作后,将桥梁技术状况、卡片等输入网络,上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权限可以查阅辖区每一座桥梁的技术状况、病害描述、图片等内容,非常方便也简单,检查时可直接从数据库中调取抽查对象的数据资料,到现场核对即可。但目前该类软件普及率不高,很多养护管理机构没有使用,甚至一些养护部门的负责人都不知道这些系统的存在。因此,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统筹考虑,加快推进桥梁涵洞的养护管理网络化,组织和安排各级养护管理单位的桥梁工程师,学习、使用桥梁管理软件进行文件报送和传输,使桥梁养护管理工作高效、便捷。

2.6设计、施工时必须考虑养护管理需要由于历史原因,已建成的公路桥梁将逐步进入养护维修高峰期,对于这些桥梁、涵洞的养护,各养护管理单位需克服困难,在实践中寻找对策,做好各项养护检查与评定工作。但对于新建的各类桥梁和涵洞,行业主管部门必须要求设计、施工部门充分考虑养护检查与维修的需要,设置养护检查、维修设施,在设计、施工前听取养护部门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使桥梁涵洞建成运行后,管养单位在检查工作中能够达到养护规范中所要求的“必须接近各部件仔细检查其缺陷情况”,才能完善桥涵从设计、施工到养护管理之间的“无缝衔接”。

2.7建立专业化的综合类养护队伍根据《规范》要求,各级养护管理机构应根据自身条件,有计划组建专业桥涵施工技术队伍,从而保证桥梁涵洞养护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养护公司,主要承揽单项工程,如更换伸缩缝、支座,加固等,综合类专业化养护队伍很少。各级养护管理机构、经营性公路管养单位应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开展专业化、职业化公路养护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路基、路面、桥涵、沿线设施等养护工作较为稳定的养护技术人才和养护工人队伍。

2.8统一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将之前有关桥梁养护管理的各项规定、制度、文件、要求等整理汇编,经过充分调研和征求意见后形成一个新的《内蒙古自治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下称《制度》),该《制度》应涵盖交通运输部的要求,以及桥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防洪、防汛应急预案,危桥管理制度,特大桥、特殊桥梁专项管理规定等内容。《制度》形成后全区统一执行,各盟市不必再制订类似的制度,只需明确桥梁管理组织机构和责任人、责任单位。若有某些条款需要修改或删节、补充者,或者上级部门有新的要求者,要形成定期修订制度,修订完后按新修订的制度执行即可。由此形成由一本部颁《规范》和一个地方《制度》就可以规范管理全地区公路桥梁涵洞的养护维修工作,各级养护管理部门也明确了工作目标和方法,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监管亦简单易行。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