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第1篇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的依据和意义

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正确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发挥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促进作用。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党依据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的深刻分析,依据对我们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正确把握而提出来的,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必将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昂首阔步,奋勇前进。

2、运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因此,我们学会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办事情既要从整体着眼,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又要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3、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要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弄清其在发展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我们经过努力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在此基础上,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4、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我们必须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既重视量的积累,又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5、运用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主观世界,人们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从而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因此,我们要自觉地在实践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就是实现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目的的过程。一方面,要使经济总量翻两番,经济制度更完善,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足,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如何实现全面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认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主观因素

辩证唯物论认为,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以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基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要完成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2、运用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我们必须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又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并要对外因作具体分析,做到趋利避害。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我们既面临着大好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抓住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并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以积极的姿态和坚实的步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才能不断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运用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中包含的许多矛盾有主、次之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此,我们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集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及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4、运用矛盾特殊性的观点,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双方也各有其特点。因此,必须以矛盾普遍性原理为指导,对事物的具体特点要进行具体分析,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全国各地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由于全国各地条件和基础千差万别,发展很不平衡,实现这一目标的进程也是不平衡的,会有先有后。各地区、各部门都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东部及沿海地区等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一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同时,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努力使中西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5、运用实践主体的观点,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体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因此,我们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6、运用实践和认识是辩证关系,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并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同时,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题】政治文明

【英文摘要】Politicalcivilizationincludesrichconnotationsaspoliticalthought,politicalsystemanhpoliticalbehavioralconstruction.Toputforwardandcarryoutsocialistpoliticalcivilizationconstructionisofgreatsignificancetopushonsocialistmodernizationconstructioninanall-roundwayandrealizethegoalofdevelopingourcountryintoaconparativelywell-off.Thebasictaskofsocialistpoliticalcivilizaionconstructionissocialistdemocraticpoliticalconstructionandlegalsystemconstruction.

【关键词】政治文明/民主政治/法制/建设/politicalcivilization/democraticpolitics/legalsystem/construction

【正文】

中图分类号:D0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600(2002)04-0001-07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邓小平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8页。)最近,又特别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注::《执政党必须高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2002年5月31日。)这些论述,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目标,强调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1844年11月,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就提出了“政治文明”概念。马克思强调要用“政治文明”作为废除集权制的主要手段,并对政治文明的内涵作了界定:“人权的宣布和国家的宪法”的颁发与实施,“权力的分开”(立法权力和执行权力分开),破除集权制和建设“政治文明”。(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第238页。)马克思所讲的政治文明,是针对专制、集权制提出来的,强调人民,依法治国,实行民主,相互监督,它包含了现代化国家的主要内容,是一种现代化政治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和发展程度的标志。政治文明既包括政治思想、法治思想、民主思想,也包括在这些思想指导下的政治活动,其中,民主、法治是政治文明的核心。

人类社会文明,即社会的进步状态,是一个多层次、有机联系的整体。马克思对社会文明的整体结构与协调发展,曾进行过精辟的论述,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恩格斯也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2页。)。显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指的是物质文明,政治上层建筑及政治、法律的意识形式,则是政治文明,而其他意识形式则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动共进,推进社会发展。从总体上看,物质文明起着基础的、决定的作用,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不是物质文明的消极派生物,它们不仅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而且在一定情况下,具有决定作用。“诚然,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主义者。然而,生产关系、理论、上层建筑这些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有转过来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也是必须承认的。”“当作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注:《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5、326页。)

对社会文明的整体分析和研究,国外许多学者也有诸多论述,美国学者威尔•杜兰把社会文明进行了要素分析,认为:“文明是增进文化创造的社会秩序。它包括四大因素: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组织,伦理的传统,以及知识与艺术的追求。”(注:[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英国学者汤因比,不仅将社会文明明确划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部分,而且详细论述了三方面文明的关联性与整体性,他指出:“文明乃整体,它们的局部相依为命,而且都发生牵制作用。在这个整体里,经济的、政治的、文明的因素都保持着一种美好的平衡关系。”(注:[美]汤因比:《历史研究》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63页。)

同志关于政治文明的概念,是根据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文明内容提出来的,是对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补充与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进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并确立了建设的目标、任务与政策,有力地推进了社会的发展。政治文明建设虽然包括在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但由于没有作为一项建设的战略举措提出,致使政治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并成为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为此,同志提出政治文明建设要求,也是从我国社会现实情况出发的。

政治文明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首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文明。政治思想包括政治理论、法治观念、政治理想、政治道德、政治态度、政治情感等,其中政治理论、政治观点、政治理想在政治意识和政治活动中起主导的、支配的作用,它是意识形态的中心内容。能不能坚持先进的社会主义政治理论、观点、理想,并不断提高政党、团体和公民政治活动的文明程度,将一直是小康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艰巨任务。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的理想与目标的确立,政治思想的形成和政治行为的规范,不可能自发实现,只能依靠有组织、有目的的政治文明建设来完成。而且,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既面临着资本主义政治的强大冲击,又面临我国传统落后政治的干扰。资本主义的“民主”思潮、“自由”观念、“人权”思想,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官贵民轻、人际依附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等遗传,对我国政治生活有着明显的消极作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成为我国向民主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的严重阻抗。因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政治思想,对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重大而又艰巨。

其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包括政治行为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是指政党、团体以及公民政治生活、政治活动方式的文明程度,是政治思想文明在行为上的反映。由于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政治思想的影响,加上我国政治文明规范尚处在系统建设之中,政党、团体及公民的政治行为文明也有待提高。政治生活中存在的无政府主义与自由化倾向,无视法纪规范的“大民主”现象,政治生活的盲从与自发行为,干部中的家长制作风,领导层的等级特权,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以及、、欺上瞒下、任人唯亲等等,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与政治文明不相符合的行为都是受一定政治思想支配的。它表明我国政治制度化能力还不强,政治文明程度需要提高。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建设,进行引导,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直接阻滞我国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阻滞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政治思想建设,政治行为文明的提高,事关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全局。

再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还包括政治制度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是指政治与法治规范、政治与法治程序的文明程度,是政治思想文明在制度上的表现。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其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的政治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此相联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选举制度、基层社会生活的群众自治制度等,也是重要的政治制度,我国法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些基本的、主要的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实际,具有民族特色,已经和正在发挥巨大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由于前面所讲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问题的存在,加上政治制度还不完善,政治制度的认可程度,政治制度在执行中的合理性程度,政治制度化程度,都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向往西方的民主、自由竞选,就会质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张西方政党轮流执政就会反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推行等级特权与家长制,就会在事实上否定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欺上瞒下、任人唯亲以及官本位倾向,就会违背民主集中制。因而,有政治制度不执行和政治制度难以制约违背制度的政治思想和行为,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种综合性问题,它表明政治制度文明与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政治制度文明要以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为基础,政治思想文明、政治行为文明要以政治制度文明为保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政治思想文明建设、政治行为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建设。在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特别是法制建设则显得力度不够,这一方面与我国缺乏法治传统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现代社会政治关系、政治组织、政治管理、政治传播手段发展,而政治制度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和规范这些发展有关。因此,进行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特别是法制建设,更显得突出和必要。

总之,同志所提出的政治文明,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仅概括了政治建设的丰富内容,而且揭示了政治生活的发展状态,指明了政治生活进步的方向。社会和人们总是追求进步,反对落后;向往文明,憎恶野蛮;力求发展,避免停滞的。而社会文明总是各方面文明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忽视哪一方面的文明,都会影响和妨碍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现代价值

提出政治文明建设,不仅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举措。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根据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即目标中实现“富强”的目标,要靠物质文明建设,实现“文明”的目标,要靠精神文明建设,而实现“民主”的目标,则要靠政治文明建设。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根据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并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基本目标,执行基本政策的相应举措。因此,提出政治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容更加全面、协调,建设的战略举措更加完善。

第二,为我国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政治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的复杂系统,如何既全面又协调推进各项建设顺利发展,既是一个复杂的实际问题,又是一个前沿理论问题。从前面的理论阐述,可以将社会划分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三大部分。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政治文明建设是保证,精神文明建设是动力。物质文明建设,可以通过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推动,使之呈现一种竞争发展的态势。精神文明建设,也确立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与方法。而政治文明建设,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也面临许多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既与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国情有关,也与政治文明建设没有明确向全社会提出有关。首先,从国际范围来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由于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这种挑战虽然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和科技,但它集中的表现形式是政治。同时,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如何在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中争取主动,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发展经济和科技的问题,能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所作为的问题。因此,政治文明建设事关国际大局。其次,从国内来看,我国不仅是一个广地域国家,东西、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承受着当代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冲击。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不仅会使地域之间、民族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拉大,而且会使社会主体、个体独立性与自主性增强,原有的阶级、阶层发生分化,形成新的阶层。这些复杂的利益关系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治建设进行协调和规范,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地域之间、民族之间、阶层之间以及个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甚至可能导致混乱与动乱,阻碍、破坏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站在全局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带根本性、全局性的政治文明建设举措。政治文明建设决定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与价值取向;为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秩序和良好的政治氛围。所以,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不仅可以指导我们站在国际、国内全局的高度,从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层面开展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而且,从战略发展上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不可分割,又相对独立的建设系统。这一系统,如果按建设的任务、目标来划分,则主要有民主政治建设与法制建设。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邓小平在全面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并对民主政治发展的世界性潮流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强调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此,党的基本路线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三大目标之一,并制定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纲领。

为了结合我国实际和新的发展实际,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以为首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任务,提出:“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21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注::《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民日报,2000年5月31日。)这样,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不仅明确肯定了民主政治建设在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而且明确指出了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有机联系,从而为探索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民主政治建设,是在社会各种矛盾交错、各种因素互动中进行的。就小康社会而言,民主政治将总是处在既迫切需要建设,又难于建设的矛盾状态之中。

一方面,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迅速发展,提出了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社会对内对外开放的扩大,使人们依托市场体制和现代商品经济,冲破过去的封闭状态和自然经济的束缚,从狭隘的地域关系和人际关系中走出来,成为面向世界、面向社会,广泛联系,具有开放思维、开阔视野的社会个体;在交流与比较过程中,人们对自身和社会关系的更加全面的本质认识,既是人们政治素质提高的表现,也是人们对全局事务以及政治关注、知情、参与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是一种民主要求。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使人们增强了独立性与自主性,成为面向社会竞争、自主发展的主体,主体性的发展,是民主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另外,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为人们增强民主意识,摆脱自发自在与愚昧无知状态,激发人们追求文明,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提供条件;文化领域与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既以民主政治为条件,又以民主政治发展为特征,是突破价值取向单一性后的一种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综合状态。

总之,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既有力推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又迫切需要民主政治的发展。能否正确认识、适应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政治文明的进步,而且关系到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在民主政治方面,已经发展和需要发展是一个方面,滞后发展与制约发展则是问题的另一方面。民主政治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首先,从历史来看,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民主的传统相当薄弱,民众的民主意识并不深厚,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经济、法律及文化条件也相对脆弱。因而,这种民主传统面对当代迅速发展的社会就显得底蕴不足。一些封建社会的政治遗传,如等级特权、家长作风以及人治现象等,总要以不同的方式阻碍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对此,邓小平进行过深刻分析:“革命队伍内的家长制作风,除了个人高度集权之外,还使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组织成为个人的工具。家长制是历史非常悠久的一种陈旧社会现象,它的影响在党的历史上产生过很大危害。”(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330页。)其次,从经验教训上看,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历史性的进步与发展,最根本的是共产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领导,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法治。但是,由于我国还缺乏有效抑制和消除封建专制主义遗传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难以得到强大经济的支撑与法制的强有力保证,加上计划经济体制过分强化集中,致使民主建设不仅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而且使封建专制主义以新的形式一度复活,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取向长期贯彻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抑制民主的发展,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总结这一历史经验教训过程中,邓小平指出,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民主“是历史上最广泛的民主。在民主的实践方面,我们过去做得不够,并且犯过错误”。(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对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清理、消化不是一下子能完成的,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而全”观念,高度集中的权力意识,人际依附的惯性,往往与封建社会等级特权、官贵民轻、任人唯亲等残余混杂在一起,成为阻滞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顽症。再次,社会的民主意识与习惯比较淡薄,民主生活比较单一而且不成熟,其突出表现是,要么顺从专制或服从高度集中统一,忽视自身主体性;要么违反一定规范,不正确,甚至滥用民主,就是所谓“大民主”。在“”中,封建专制与“大民主”,作为政治生活的“两极”表现,虽然形式不同,但其本质所反映的,是我国民主与法制既不成熟,又不健全,这是对忽视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惩罚,是社会的巨大不幸。“大民主”的政治斗争方式,冲击平等竞争方式;高度集中的强制统一方式,影响民主协商方式;传统人治方式,干扰法制规范方式。

总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将会遇到来自于传统与现实、观念与体制等各方面的阻抗,它也只能在不断消除这些阻抗过程中,与经济、政治、文化协同发展。任何关于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的“自发论”、“无关紧要论”都是错误的。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法制国家,使法律成为整个社会管理的最高准则。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规范与保证。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社会就会走向专制,没有社会主义法制,民主就会流于形式。社会主义民主薄弱,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法制疲软;社会主义法制无力,也必然导致社会主义民主脆弱。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合理性取向,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保证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法制建设的目的,是依法治国,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主和法治国家,使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以及民主等各个方面,使人民民主和的各个环节都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包括法制理论、法制思想、法律体系、执法机构、执法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在这些内容中,法制理论与法制思想建设,是法制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对其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诸如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制定了相关配套的法律条文,强化了司法、执法机构与队伍的建设,依法办事的风气正在我国形成,法制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重要。但是,应当承认,我国法制建设与过去相比,与德治建设相比,所投入的社会成本,相对而言,是比较大的,法制建设的推进也比较曲折和艰难,这与法制建设所遇到的来自社会和传统的阻抗(与民主建设所面临的问题类似)有关,也与法制建设中的有形建设,即法律条文、法制机构、法制队伍建设与无形建设,即法制理论、法制思想建设不协调有关。

我国既是一个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缺乏法制传统的国家。“”结束后,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那种目无法度和由“大民主”导致的混乱极为反感,渴望社会民主、平稳、有序,因而,加强社会民主建设和法制建设,既是社会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于是,法制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法律条文大批相继制定并初步形成体系,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执法机构,迅速恢复和新建,执法队伍不断扩充,执法装备不断更新。这些社会成本投入之后,虽然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是,一段时间,社会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比较普遍,执法系统发生了腐败现象,违法犯罪的情况危及社会稳定,群众很不满意。这一事实说明,有形的法制建设固然重要,无形的法制建设以及为法制建设提供基础和条件的建设,即法制思想建设、民主建设与道德建设不可缺少、不容忽视。如果有形法制建设没有相应的无形法制思想建设作为基础与思想上的保证,有形法制建设就会受到其他思想,特别是落后思想的支配,不仅起不到法制建设的作用,而且还会给社会制造麻烦和造成损害。同时,法制建设如果没有民主建设作为基础,法制建设也会因为缺乏民主监督、民主管理而自行其是,有失公正,甚至可能成为民主建设的障碍。另外,法制建设如果没有道德建设的配合,执法人员缺乏内在道德法庭的审理,执法的不道德行为就会直接损害法制的诚信与威信,引发社会上的道德失范,冲破道德底线而走向违法乱纪。因此,根据我国的文化传统,法制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标本兼顾,把有形建设与无形建设、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

第一,加强法制思想建设与法制教育。法制思想建设,主要包括法制理论建设和人们法制意识、观念的培养与提高。法制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主义法制理论,包括法制的科学理论与法制的价值理论,着重解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需要法制与如何正确实行法制的根本性问题。只有解决这个问题,有形法制建设才有正确指导和牢固思想基础,才能真正走向法制自觉,否则,只会是法制自发。法制自发必定引发法制建设的许多不确定性问题发生而导致法制建设不必要的曲折和反复。

法制思想建设在我国特别重要,原因在于,一是我国缺乏法制传统,民众的法制意识、观念比较淡薄。二是我国是一个富有伦理传统,重视德治的国家,人们在行为规范上,比较注重内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自控,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以解决内在思想问题为主的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管理中富有传统和优势。因此,要使有形的法制建设充分发挥作用,必须认识和尊重民族的这一传统,发挥其优势。而且,法制的思想建设,是一项治本建设,它同道德建设的功能一样,就是注重用人的内在控制人的外在,这是我国古代先哲们探索治国齐家修己的基本思路,并成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积淀。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注重人的内在思想建设的思路,是以充分尊重、发挥人的主体性为前提的,是坚持以人为本,依靠个体自觉自律为基础的。没有个体自觉自律为基础,法制只会成为一种外在性控制或强制,而这种控制或强制,要么需要很大的社会成本,要么难以持久维持下去。而有效的法制思想和道德建设,不仅可以减少社会摩擦与冲突,而且能够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所以邓小平强调法制建设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他指出:“我们国家缺少执法和守法的传统……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所以,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人都懂得法律,自觉遵守法律,既能依法行事,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主动地维护法律的尊严。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文章分析了当前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应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措施。

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村社会的全面小康,就没有我国全社会的全面小康。

1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小康”一词源出我国的《诗经》,“民亦劳止,讫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很劳苦。应该让他们稍得安宁。后世人们把家庭稍有余钱剩米,可以安然度日,称为小康。把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在西汉《礼记》中得到系统阐述,它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稳,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指的是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康的社会局面。尽管由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这种社会理想从未得到过实现,但小康思想在我国民间却影响深远,成为普通老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立足于中国国情,放眼发展大势,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以纠正我们过去在现代化建设问题上急于求成的倾向。

关于小康社会建设问题,早在1991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上就给出了比较完整、全面的论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对小康问题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过去我们所提的小康,主要是指小康生活,注意强调的是经济增长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大家所共知的小康生活、小康之家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对经济增长提出了要求,而且对政治文明、教育、环境、卫生等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即十六大强调的六个更加:“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它不仅强调经济的发展,强调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还包括了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科技文化教育建设等的全面发展;包括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等,从而形成了一个十分完整的目标体系,是一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共同富裕,而不再是过去讲的先富带动后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就是说,小康社会并不单纯是当前我们所认可的若干平均指标的问题,更应该是一个“众数”或“下限”概念,即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生活在某一个水平线以上,才是我们所说的实现了小康。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不在沿海、不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是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它不仅仅是把蛋糕做大的问题,还必须有效地分配这个蛋糕,要带动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走向富裕,要让他们分享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的成果,这才是我们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70%的人口在农村,只有大多数的农民富裕了,才能说中国真正富起来了。因此,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从目前城乡关系的现状来看,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

首先,按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和水平,到2005年,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由200。年的6280元增加到8015元,而农村的人均纯收入将只由2000年的2253元上升到2876元,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将进一步由200。年的4027元扩大到2005年的5139元。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离小康社会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将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

其次,我国目前仍有2亿多人口未实现小康生活,农村还有3000万人没有脱贫,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而且,在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没有巩固地解决温饱问题,一旦遇到天灾人祸,这些人口的绝大部分就会重新陷入贫困。因此,目前尽管说我国已进入总体上的小康,但也是一个非常低水平的小康,或者说是一个非常低的小康生活水平,离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2000年,我国的GDP的总量是89403亿元人民币,人均7078元,折合860美元,总体上实现了邓小平同志设想的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初步进入了小康社会。但我国农村的人均GDP仅为4960元左右,人均不到600美元,离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村的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明显落后于城市;有一半的农户没有装自来水,大大限制了农民对现有消费品的需求。2000年我国农村居民拥有的彩电、冰箱、洗衣机,仅为城市居民的1991年水平的71.1%,25.3%和35.5%。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村面临的任务比城市要艰巨得多。

第四,我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还相当高。按照国际惯例,恩格尔系数高于60%为绝对贫因,在60%-50%之间为勉强度日,50%-40%为小康,40%-30%为宽裕,30%-20%为富裕,20%以下就是十分富裕了。改革开放前,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一直在57%以上,到2000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首次低于50,达到49.1,进入小康水平,但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然相当高,1990年为58.8%,2001年为47.7%。说明农村大部分人口的生活消费中用于吃的部分仍然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农民的很多需求甚至是生存需求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如住、行、医疗保健等,更别说更高层次的享受、发展方面的需求,如文化、娱乐、教育等,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从以上说明,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加强,只有面向市场,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才能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满足城乡居民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只有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村的购买力日趋旺盛,才能真正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当前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来看,目前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2.1农民的收人问题

根据****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综合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同时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到202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要达到8000元人民币。而2000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2253元,离800。元还有很大的差距。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一个瓶颈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农民收入问题解决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要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大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村现有8亿农民,农村劳动力有5亿多,而农业能够容纳的劳动力总数大概在2亿左右,扣除现已转移到城镇和乡镇企业的1.5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农村还有约1.5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要求20年后将农村劳动力所占的比重降到30%,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保持农村的长期稳定和安全。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方式之二是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民负担减轻问题不在于简单的减负,而是必须进行农村财税体制改革,要一劳永逸地减轻农民负担,避免农民负担反弹。

2.2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生产能力,并最终有利于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工期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特点,可以拉动内需。而且,这类基础设施建设高度劳动密集,以使用农村廉价劳动力为主,能为农村创造出许多就业机会,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另外,农村基础设施状况的改善也是农村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城市文明向农村文明扩散的一个桥梁,有助于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空间。但长期以来,国家财政没有承担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而是号召农民的事情农民办,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长期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需要,制约着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

2.3农村的教育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问题

教育能够提高人口的劳动技能和基本素质,是农民获得就业机会和提高收人水平的关键。党的十六大也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消除文盲。”要实现这一目标,现阶段首要的任务是高标准、高水平的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大头在农村,只有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达到了小康水平的要求,才能为全国基本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消除文盲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我国对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的公共投资一直严重不足。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政府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各地提倡“人民教育人民办,依靠人民办教育”的路子,并建立起了与之相应的“以乡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把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了农民。但近年来由于教育费用的增加,很多农村适龄青少年被迫缀学,影响了农村人口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据有关人员的研究,自1993年以来,农民负担中增加最快的是教育开支的增加。如广东农民的教育开支占农民纯收入的比例由1993年的4.1%增加到1999年的6.02%;吉林从4.27%增加到7.83%;四川从4.44%增加到8.66%;湖南从6.39肠增加到12.93%。由于农村教育发展的滞后,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剩余问题日益突出,农村近乎无限供给的、价格极低的剩余劳动力(非熟练工人),由于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而难以转移,或者说难以获得就业机会。大中城市为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当有限,而且这些拿低工资的农民工根本不可能承担起在城市定居的成本,因而实现不了人口的迁移和定居,仍然会制约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

2.4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问题

国家要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通盘考虑,调整国民经济发展格局,彻底转变重城轻乡、重城轻农的发展思路,多从农民和农村的利益出发,研究制定各项发展政策。当前条件下,城乡统筹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要对城乡经济结构、劳动力结构和人口布局结构进行调整,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向城市集中;二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和人口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三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社区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四要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尽快改变向城市倾斜的发展战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

3进行政策的调整,支持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仅仅通过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改革是无法解决的,其关键在于通过相关宏观政策的调整,改变国民经济的分配格局,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的社会经济环境。

3.1国家要保证农村的九年义务教育经费

农村中小学教育是农村的公共产品,特别是农村的小学教育和初中阶段的教育,属九年义务教育的范畴,其教育经费及教师的工资等应该由国家财政负担,而不能再由县乡村财政负担,保证农村的九年义务教育能真正落到实处。在目前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不同地区采取不同政策的办法,即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九年义务教育经费由本省财政解决,广大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解决的办法。实际上国家财政也应该能够负担得起这部分教育开支。因为目前农村的这部分开支所需的经费也只有200-300亿元人民币,占国家财政开支的比例也不是很大。高中阶段由于学费相对于农民的收入水平来讲还是比较高,因此因学费问题而辍学停学的农村青年大有人在。建议农村金融机构开展面向高中阶段学费的助学贷款,由国家给予贴息支持,以保证农村青年受教育的年限,并有更多的进入大学学习深造的机会,提高农村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人力资本的能力。还有,要给农民的就业培训提供财政金融支持,增强农民就业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3.2进行财政体制改革,减轻农村税斌,鼓励农村民间投资,刺激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人的增加

这首先要打破农村经营性项目投资和经营的部门垄断,鼓励民间投资,扶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让农民分享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化的好处。其次,要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加强国家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2/3,但政府用于农村的财政支出只占总支出的10%-15%。2000年,我国农村人口人均实际税费负担比例为5%,而城镇人口人均的实际税率只有0.58%。这一状况必须改变。财政要加大对农民的直接支持与补贴,如加大对农村社会服务的支出,加大对农村教育与培训、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再次,国家要配合农村财政体制改革,对农村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加强农村民主与法制建设;财政还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投资的力度,增加农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为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增加就业机会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以缩小城乡差别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为广大农村居民参与经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创造条件。还有,要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完善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要根据农村基层机构承担的事权来决定其支出的规模,不足部分由国家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解决,增加中央财政对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支持,逐步形成国家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国家财政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贫困地区脱贫的步伐;要改善农村卫生条件,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等。

3.3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支持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要扭转农村金融机构信贷开放中的非农偏好行为,避免农村信贷资金的非农化趋势。首先,农村信用社要继续探索小额农贷的运行机制和条件,进一步扩大小额信贷业务的覆盖面,支持农户开展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要扭转农村信用社大量转移农村资金进入城市的做法,避免农村资金的进一步城市化,农村信用社要坚持合作性质,以社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第三,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的步伐,赋予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地位,鼓励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村经济主体提供金融服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

3.4国家财政和政策性金融要支持农村的墓础设施建设

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可以采取财政投入、补贴、贴息等形式,对包括大江大河的治理、农业科技开发推广、生态环境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节水灌溉、乡村道路、人畜饮水、电网改造、通信、广播电视、农村市场设施等的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为农村居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政治文明/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主政治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实践活动中已经形成的和以后形成的文明成果,是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所形成的政治文明的延续,是对人类优秀政治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它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保证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的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表现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政治领导、政治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保证。今年6月发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这段话明确指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革命战争年代,坚持党的领导就是为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在取得全国政权以后,坚持党的领导,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使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民族复兴为己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全国人民初步实现小康之后,又及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凝聚了人心,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党对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而具体的部署,按照这一部署去努力,去实践,就能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全面进步。同时,还应看到,今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还会碰到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

(二)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民主制度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本质则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于政治制度方面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因而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这些制度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的复兴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些制度。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人民的民主意识的不断提高,扩大基层民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为了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普遍和直接参与,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等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证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这是党领导我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是我国公民实现直接民主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今后,随着基层民主的进一步扩大和与此相关的各项具体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必将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促进这一社会的早日实现。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社会的稳定作用表现在:一是靠法制来维护社会稳定。法律制度属于政治文明。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法律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产物,法制越健全,人们依法办事的程度越高,越能促进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法律制度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政党和政府行为,规范商业及其他经济行为,打击犯罪,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有序。二是通过政治民主化、公开化、法治化、科学化,树立党和政府的公正、廉洁形象,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三是通过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促进社会稳定。公民的政治素质是公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的升华,具有高政治素质的公民必然会自觉地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用诚实的劳动为社会作贡献;必然会顾大局,识大体,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必然会自觉遵守法律和制度,用它来约束行为,抑制私欲,从而确保社会稳定,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在持续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政治文明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备条件

党的十六大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政治文明则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备条件。

(一)政府的政治行为的合理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前提。政治文明要求政府的政治行为具有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不仅表现为政治行为要受法律、制度和程序的约束,而且表现为政府要恪守本分,不要去管那些不该管的事情。过去,在计划经济年代,政府过多地插手于微观经济的管理,权力越位现象严重,这固然是时代和认识使然,但随着我国改革和开放的深入,它的不合理性日渐显露。因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是要要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经济主体,为此,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由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由微观管理转为宏观管理,增强服务功能,使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和生产,减少企业对政府的依赖,这样,才能把企业推向市场,使之成为真正的“四自”实体。同时,政府还要通过法律来规范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切实做到政企分开,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学会竞争,让政府着力搞好宏观调控,各得其所。因此,没有政府政治行为的合理性,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动。

(二)政治意识文明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政治文明具有共性,这种共性在政治意识中表现为互相尊重、自由、平等,它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互相尊重必将促进市场交换的发展。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在经济活动中,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将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整体,在这个利益整体中,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实现商品价值,同时使各方获得各自所需的利益。为此,各方都必须尊重彼此的利益,使商品交换得以实现。否则,商品不能成交,任何一方都无法获得自己的利益。

其次,市场经济是自由交换的经济,买卖双方都必须在没有外在压力下自由进行。同时,交易的管理者也必须严格执行交易规则,切实保护交易各方的自由,这样,交易才能正常,有效进行。

最后,市场经济也是平等的经济,一方面,它要求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另一方面,交易各方进入市场后,已经没有地位的高低、身份的贵贱之分;同时,在市场中,竞争的条件也是平等的,不平等竞争,是市场经济之大忌,谁破坏了这种平等,谁就破坏了市场经济法则。

转贴于  (三)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之所以要建立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和信用经济。

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竞争必须有规则,这些规则就是由有关机构按照市场运行的客观要求制定的法律、法规。严密而系统的规则构成了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保证了经济主体之间的公平交易、平等竞争,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进行和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目前,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不完备,不仅造成了竞争上的不平等,而且使违法犯罪分子有法律的漏洞可钻。如食品药品方面规定导致“后果严重”的才查处,制假分子用食用色素造冰红茶,对人体不造成严重后果,就无法移送司法机关。因此,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要求生产者和经营者诚实经营,依法守信。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前些年由于诚信缺失使得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偷税、骗税、骗汇和走私活动屡禁不止,商业欺诈、逃废债务现象日益严重,财务失真、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比较普遍,建筑领域招投标弄虚作假问题相当突出,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给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而且造成投资环境恶化,败坏了国家信誉和改革开放的形象。因此,保证经济的良性运行,就必须建立完备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让守信者因守信获得回报,让失信者因失信而受到惩罚。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主导着精神文明的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实际上起着主导作用,影响和决定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一)党的领导决定着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精神文明建设表现在社会层面上就是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特征和支柱。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程中,党的主导作用表现在:一是为文化建设规定了总的方向和目标。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二是党把自己的指导思想确立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强调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三是把党的崇高理想作为思想建设的根本,即教育人民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共同的理想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四是把党的根本宗旨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道德建设的核心。五是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确定为文化建设和发展教育事业的方针,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凡此种种,均表明党把自己的意志贯穿于精神文明之中,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二)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这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主导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重要体现。胡锦涛同志在今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而逐步形成的科学理论。笔者认为,作为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政治成果的总和的政治文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无疑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是十分正确的。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的理论,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才能以正确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再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统领。最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就能以创新的精神,与时俱进,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用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推动教育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使精神文明建设结出丰硕成果。

(三)社会主义法主导着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更加和谐的社会,这一社会的建成,不仅需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而且需要加强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环节的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又包括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两个方面。我国思想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对此作为我国根本大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反对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此外,社会主义法还对属于社会主义道德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一些重要原则也予以确认,并在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等具体的法律中予以体现,使社会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规定为每个公民的法律义务,强化了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和强制性,有助于倡导和培养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内在地包含着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规定和价值取向。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以推动人民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发展理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范式,不仅体现了科学理性,而且体现了人文关怀,是一个充满了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战略选择。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的。对哲学来说,人的问题至关重要,任何一个根本性的哲学问题都离不开对人的问题的正确解决。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对认识本质和认识标准的把握,对历史规律和历史意义的诠释,对价值和科学关系的处理,都无法避开一个“人”字。以人为本可以是具有科学性的哲学命题,也可以是抽象人本主义的命题,关键在于如何来理解人。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与形形抽象人本主义学说中倡导的以人为本在世界观和历史观上是根本对立的。审视西方哲学史,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抽象人道主义、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人本思想到当代西方的唯心主义的或无神论的存在主义都表明,无论是在旧唯物主义还是在唯心主义的框架中,以人为本都是错误的命题。之所以如此,并不在于这个命题本身,而在于对人的错误理解。他们或者把人理解为脱离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生物学个体,或者把人理解为一个“类”概念,从而把现实的人变为脱离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人的一般”。如果说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中人还为自然所制约,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话,那么,在唯心主义的人本主义那里,自然已经成为人的一部分,成为人的依存系列,因而在世界观和历史观上,人都成为不受约束的绝对自由的主体。他们把人作为主体这一客观事实概念化、抽象化,从而使自己陷入主体自我困境的围城之中,误认为世界是人的世界,人是宇宙之窗,是世界的诠释者,是“明澈的世界之眼”(叔本华语)。世界只是人的意志和表象,世界的本质和意义都只能通过人并由人来图解和澄清。这样,“以人为本”就变成了赋予人以凌驾于自然、社会及其规律之上的至高地位的范畴。这种所谓人,实际上是恩格斯曾经批评过的以漫画形式再现的基督创世说的思辨表现。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归根结底是世界的一部分,人和人的本质离开了人存在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离开了人的历史,就是不可理解的。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56)恩格斯也指出:“要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2(p241)可见,以人为本命题的科学性,决定于它由之出发和作为它的理论支点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唯物史观赋予以人为本具有完全不同于抽象人本主义的科学内涵和价值内涵,这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指明了方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和社会发展理念。从本质上来说,人都是现实的、生活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中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无论资产者还是无产者,都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人格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人在其现实性上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在当代中国,我们所说的人,指的就是正在从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人,就是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全体人民。这就是说,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人民,本是“本位”。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以民为本,是人民本位主义,即是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民为本,反映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上,就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上,就是要求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尺度和最高准则。以人为本的人民本位主义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主义是有严格区别的。民本主义思想当然是限制绝对君权主义的进步的政治学说。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所谓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都包含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但作为古代思想家一厢情愿的社会理想,民本主义的立足点并不是民而是君,是为君权的稳固和封建社会的社稷长治久安服务的。民本主义主张的对民的爱,类似牧民对自己牧群的爱。这与当代共产党人对以人为本的追求和人民群众对以人为本的期待具有本质的区别。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涵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这种思想是一种以根本改变了的社会、根本改变了的人与社会关系为依据的社会发展理论。它的立足点不是抽象的人性诉求,而是社会主义革命不同于以往任何革命、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建设不同于以往任何治国之道在理论和政策上的必然选择。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以推动人民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所包含的深刻的人文意蕴

在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追求的价值目标包括共同富裕,但最终是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邓小平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要求出发,突出强调了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提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握住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把握住了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和基础的,充分体现了发展以民生为本的社会主义的人文价值观。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意义正在于努力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步骤。在这个阶段,共同富裕的重要性被突出和凸显出来了。十六大报告指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3(p16)全面小康是相对于目前达到的总体小康而言的。总体小康是低标准低水平的小康,人均800-1000美元,属于世界中下等国家收入水平,而全面小康是较高标准较高水平的小康,人均3000美元,属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收入的水平。总体小康是偏重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比较全面发展的小康。总体小康是不均衡的小康,在城乡、地区和各阶层之间很不均衡,而全面小康是比较均衡的小康,体现了“共同富裕”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尤其是穷山恶水、还没有脱贫的落后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在全面,没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收入阶层和社会群体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统筹发展、协调进步,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为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把扭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列为重要目标,把解决就业问题看作是民生之本,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通过国民收入二次分配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内在地包含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规定。首先,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就是一个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价值目标,又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条件,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必然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原则和目标。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3(p43)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包括人的发展在内的社会全面发展概念。这一战略构想,不仅提出了经济更加发展和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内容,而且把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纳入其指标体系之中。这六个“更加”概括起来,就是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归根到底,也就是要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普遍富裕的社会景象,而且是一个具有很高水准的政治形态和思想精神境界,充分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发展蓝图。再次,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在不断提高。从消费学的消费类型来说,总体小康是生存型消费,主要是生活消费,而全面小康是发展型消费,包括教育消费、文化消费、医疗保健消费、旅游休闲消费、各种社会保险消费等。其中教育、文化是智力发展型消费,旅游休闲、医疗保健、各种保险主要是体力发展型消费,而安居、汽车、生态环境等享受型消费,则是为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属于可持续发展型消费。

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高度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必须有丰富的物质产品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这是共同富裕最重要的内容。同时,人民群众所期待的共同富裕是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多方面的富裕,而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充实。只有物质生活的富裕,而没有精神生活的充实、健康水平的提高、公益事业的发达、社会生活的有序并不是现代文明条件下的真正富裕。反过来,共同富裕的实现也越来越需要通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来推动。在现代文明条件下,发达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文化教育和不断进步的民主政治,为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如果没有人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大幅度提高,没有高尚的精神生活和进步的民主政治,共同富裕是不能实现的。因此,只有物质生活的富裕、精神生活的丰富、民主政治的进步、人自身文明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构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内容。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和人类未来发展的科学审视和理性思考,又深刻地揭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价值观所包含的科学内涵,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观,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的科学理念。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它对于克服和矫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而出现的某种程度的以物为本的发展倾向,具有重要的作用。以物为本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发展观,它以追求物质利益为根本目的而把人作为物来对待,这种发展观是对人作为主体和目的的否定。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宰一切,雇佣劳动关系使人依赖于物,把人置于商品、金钱的支配之下,从而使人发生异化,变成了“经济人”甚至物的奴隶,把物质满足、物质占有作为人生的最大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一,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归于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在实践中就是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一切为了群众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民本观。第二,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基础,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主体和历史发展动力的唯物史观,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与首创精神,继承和弘扬党的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第三,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来认识、开发和管理,努力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形成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的共识。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自觉发展观。人的自觉发展,是指人自我意识发展、自主寻求发展、理性把握发展的状态。与之相对立的是自发发展。所谓自发发展,是指人在发展中缺乏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的一种精神和行为状态。自觉性是人的主体性的高级状态,而自发性则是人的主体性的低级状态,人的真正主体性不是以自发性而是以自觉性为标志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人的发展的自发性主要表现为只顾个人的、眼前的、物质的和业务的发展的功利性倾向,而忽视或意识不到全局的、长远的、精神和道德的发展。坚持人的自觉发展观,一是要对人自身的发展有自主意识、自觉意识,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进行独立的价值判断,克服对社会和他人的依赖状态,把自身发展作为自己在当代社会的生存方式。二是要把自身发展置于社会的发展之中,认识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正确驾驭现代社会的开放性、竞争性、速变性、复杂性与多样性,不断克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观念与行为方式,自觉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三是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与要求,确立自身发展的远景目标,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扬弃自发发展因素,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进程中使发展目标更加具体而丰富,形成自觉的发展习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等属性,在主体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等发展要素上,以全面方式发展自己的本质。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畸形发展而言的。在历史上,受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人往往呈现片面、畸形发展状态。古代中国儒家伦理主导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侧重于道德,人成为“道德人”。西方中世纪,神本价值主导一切,使人成为“神性人”。资本主义社会人对物的依赖性,使人成为“经济人”。当代西方有人把现代科技作为“神”顶礼膜拜,又使一些人成为“工具人”。过去,我们在人的发展上过分强调社会性,忽视物质性,结果,人们物质追求动力不足,社会生产缺乏拉动,不仅物质生活水平不高,而且缺少接受教育、提高科技水平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人们可以追求物质利益后,又有一些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忽视政治与道德而倾向于“经济人”、“工具人”,结果,引发出许多社会丑恶现象。如有些人在生活上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理想信念淡漠,工作中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人际交往中推崇物的有用性原则,缺乏人情味和精神关怀;有些地方偏重于物质文明建设,忽视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活动中奉行等价交换原则,,钱权交易,商业活动中德行失范,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观,就要克服“道德人”、“经济人”、“工具人”的局限,真正按照人的属性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政治与道德、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完整的人。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协调发展观。人的协调发展,是指人在发展过程中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和谐,它主要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和人自身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的协调发展。其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第一,关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了解决以往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社会的冲突,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在这样一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p294)这一思想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想目标,它既肯定了个体的自由发展,又把一切自由发展的个体从本质上统一为整体的社会联合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还存在诸多矛盾,既存在以血缘、地缘、业缘为基础的人际依附关系,也存在一些人个人本位、个人中心、个人绝对自由的倾向,前者表现为主体性不强,后者表现为社会化程度不高。因此,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一方面要针对个人本位、个人中心、个人封闭的自发状态,进行以社会目的、社会规范为内容的社会化引导,提高人的社会化程度与制度化水平;另一方面,也要针对从众性与依附性的自发状态,进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的主体性启导,进一步提升人的主体性。第二,关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1(p66)人的实践和创造特性,决定人既是自然的存在,又不断超越自然存在。人在最初阶段,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只能敬畏、崇拜自然并将自然神化,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依赖。当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个人中心、个人自由、个人享乐至上的价值观以及“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又驱使人无限度地和不顾后果地向自然界进行物质索取。人由对自然的依赖走向了对自然的任意宰割,由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走向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在显示科技水平、庆幸物质繁荣的同时,遭到了来自自然界对人的报复和惩罚。显然,无论人在依赖自然状况下的发展,还是人在依赖人的状况下的发展,都是缺乏主体性的、片面的、不成熟、不协调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求人一方面要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自己,超越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另一方面,要从私有制和个人本位状态下解放出来,在实现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持续发展观。人的持续发展,是指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立足长远发展并坚持对自身不断超越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样,也存在着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持续发展与间断发展、缓慢发展与快速发展的状态。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的千变万化、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都要求坚持人的持续发展,也为人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因素是人。人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现代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方面出现的严重问题,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上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的价值观问题、伦理道德问题,社会、自然的不平衡、不协调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不全面、不协调发展的反映和表现。在谋求发展过程中,人们由于受眼前的、局部的和个人的利益的驱使和局限,往往只重视个人和社会的眼前发展而忽视了长远发展,结果导致发展间断和缓慢,甚至倒退。正因为如此,环境伦理、科技伦理以及信仰伦理才尖锐而突出地提到了人们的面前。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上找到自身发展的方位与路径,特别是找到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伦理支持,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持续、长远发展。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为实践范式,找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它提出的依据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实际情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了时代的精神,符合人民的愿望。在这个发展战略中,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经济社会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又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实现。人的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发展,人的主体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的发展,都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单纯任何一个方面的指标,都不能代替其他方面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自然环境的力量和条件,仅仅靠一个方面的力量和条件,同样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范式,找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通过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以丰厚的物质条件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人的生活首先是物质生活,物质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人的发展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程度。生产力发展了,人们才能摆脱贫困状态,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前提下追求多层面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也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发展的条件。只有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实现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完善。生产力发展还是自由个性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自由个性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之上的。生产力水平越高,物质文明越发展,个人发展的时间越充裕、空间越广阔、自由度越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切实保障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促进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人是实现社会政治文明的主体,政治文明创造着政治上全面发展的人。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为人的政治素质的提高、人的政治能力的发展、人在政治上的解放和人的政治价值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全部理论和各项工作,都要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政治权益,大力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度政治文明素质的社会公民,促进人民群众的政治素质的全面提高、政治能力的全面发展、政治价值的全面实现,促进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全面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共产党执政来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巩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果。这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又为促进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一个社会,如果只追求经济,而忽视道德,只追求物质,而缺乏精神,它就决不是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个社会的人也决不是全面发展的人。社会只热衷于物质生活而无视精神生活,必然导致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样的发展根本谈不上人的幸福、尊严和价值。精神文明建设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一种高级活动,终极目标就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巨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优美的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且是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人皈依自然、受自然支配,也不是人对自然的无限开发和掠夺,而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的亲近与责任基础上的协调发展。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第6篇

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两个文明一起抓和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就是科学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在理论上的概括。在新世纪里,我们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新时期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走战略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又是社会主义科学的发展观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进一步反映了社会主义追求物质丰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突出了“政治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从共同富裕和社会的有机构成两个层面体现并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我国现阶段的客观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思路和举措,体现了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我们改革开放以来所提出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和状态。邓小平认为,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一1000美元,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这种状况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状态,是社会主义总体价值目标的一个发展阶段。价值问题的实质就是指客体所具有的满足主体需要的特征,它不仅包括经济的意义,也包括有政治的、精神的意义。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和客观存在,作为人类社会更高发展阶段的社会形态,它理应具有较之以往社会更能满足主体需要的用途和积极意义。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运动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社会形态总要体现出较之以往进步和积极的方面,归结起来,最主要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经济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要不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二是从政治上讲,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对平等权利的追求也是任一社会必须注意的间题。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就是要为人民最大限度享有自由平等权利、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但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真正解放要建立在生产力的发展上,建立在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上。

因此,社会主义应把发展生产、创造社会财富作为首要的任务,应当能够更快更多地创造出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的物质财富,使人们在经济生活中不断获得满足,为使人类社会达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社会而努力如果社会主义不能在经济利益上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实惠,那就会使人们在实践中体现不到它应有的价值,因此,使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既是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也是社会主义最为基本的价值体现。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来,我们党中央紧紧依靠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发生严重、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时刻,成功地稳定了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大的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九万五千九百三十三亿元,比1989年增长两倍,年均增长9.3%,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是以宏大的气魄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它以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为目标,届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三十万亿元,在现有的基础上再翻两番。它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手段,继续坚持把社会主义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它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就是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我们党执好政、掌好权的关键,致力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致力于扭转地区差别、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提出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反映了人民的愿望。

小康社会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共同富裕,就是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有效的税收制度、财政转移支付等制度,为所有的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使所有的人口分享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改革和中国的对外开放的成果〔〕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并把它归结为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是发展生产,二是共同富裕。任何社会都有一个发展生产力的问题,都会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放在重要位置,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也使得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解放。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推动着生产技术不断革命,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巨大的自然力代替了人力,自然科学的自觉应用代替了经验成规,因而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经济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实现了人类社会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飞跃。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之日起,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便进入了快车道,到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再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社会不断调整生产关系的情况下一直快速发展。

因此,仅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上是不能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区分开来的。把二者区分开来的是与第一个方面紧密联系的第二个方面,即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和结果问题。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目的在于榨取剩余价值,生产力发展所创造出来的多数财富被少数人占有,少数的财富才归占人口多数的劳动人民。比如美国,占人口0.2%的超级富豪拥有美国60%的财富,占人口1.6%的百万富翁掌握美国80%的股票,社会贫富差距悬殊,两极分化严重。而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目的首先在于惠及广大劳动人民,并且在于实现共同富裕。离开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离开了共同致富,发展生产力就没有积极的意义。20世纪已经过去,我们也如愿地实现了三步走的前两步,人民生活总体_L已达到小康水平,正在开始三步走的第三步,即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但是,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它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的状态,并且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不小,在地区差距方面,2001年经济总量排名第一的广东省的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元,而排名最后的只有139亿元,在城乡居民收人差距方面,国家统计局指出不是3:1,而是5:1乃至6:1。我们还有部分地区部分人民没有脱贫,而且有的人群贫富差距惊人,这不符合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特征,因此,我们一要抓住发展机遇继续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要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性”上下功夫,不仅要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更重要的是要使广大人民都富起来,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21世纪的头二十年看作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本世纪头二十年作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提出在这个阶段里,我们的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没有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健康发展,没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本质特征,不能体现社会主义是共同富裕的社会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从社会的有机构成层面上体现并丰富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它不仅把两个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且还强调了“政治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性,使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观更科学更全面。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它不仅要使生产力获得解放和发展,使物质财富不断丰富,并且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时在这个社会中还要有高尚的精神生活,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既要创造物质文明,也要创造精神文明。否则它将不是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国家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第7篇

一、农村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

我县农村小康建设,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的。十几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小康村建设为基点,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到乡和村组开展抓建小康村、小康乡镇工作,发展主导产业,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两高—优”农业和乡镇企业,着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

但是应当看到,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很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程度比较低。二是全县农村人口比重比较大,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还有42%的人口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三是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2008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741元。四是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乡(镇)之间、农户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性很大,有些乡(镇)的农民收入很高,有些乡(镇)的农民收入较低。全县还有特困户72户226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五是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在逐步拉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农村的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更是大大落后于城市。

由此可见,我县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农村能否如期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县这个全局来说举足轻重。在我县绝大多数农民群众稳定的解决温饱,不断加快跨进小康“门槛”的基础上,今后的20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由小康到宽裕型小康,进而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根本

在绝大多数农民已经实现温饱,农产品供给保持基本平衡以后,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就成为农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都有赖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有赖于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

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新阶段保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基本途径,也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根本措施。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业发展由主要受资源的约束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低迷,结构雷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新问题。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阶段的客观反映,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的反映。所以,必须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尽快由满足温饱需求向满足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转变,把农业增长的基点转到质量效益上来,由农产品品种质量结构单一,向优质化和多样化转变,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收入增长开辟新的来源。

首先,选准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全面升级。遵循广开思路、广辟渠道、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搞活经济、提高效益的原则,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的“13341”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是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要求的全局性调整,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加快退耕还林步伐,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把优势农产品和优势区域做大做强,尽快提高主产区农民收入水平。尤其要以果业、畜牧业产业化为突破口,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培植和硕农业的名优品牌,增强我县农业生产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积极发展优质化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调整农产品品种结构,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这是全面提升农业素质和效益的关键,也是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变化和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今后,要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大力发展适销对路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大力调整种养业结构,加快发展畜牧业,按照“限制山区、发展农区、以大换小、以草定畜、禁牧轮作”的方针,积极鼓励引导农牧民发展肉(奶)牛、牦牛、肉驴、骆驼及“两小”养殖,把发展畜牧业作为我县农业的又一大支柱产业,更广泛合理的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的良性循环。

第四、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近年来我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很快,对带动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起了重要作用。今后,乡镇企业发展的重点应放在积极发展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上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上来。按照多层次、多样化的原则,适应市场的不同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既要面向城市市场,又要注意满足农民要求;既要发展大规模的加工业,又要发展具有地方风味和特色产品的小企业。使农产品加工业真正成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工业化主导产业之一。

三、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龙头企业发展,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我县农业产业化得到快速发展,态势良好。特别在果品、粮油、肉类、棉花、鸡蛋、蔬菜、食用菌、奶业等产业中,出现了一批产加销、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的“龙型”经营组织。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情况下,有效吸纳先进生产要素、与农户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把科学技术和市场信息传递到农村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经营的好形式。

因此,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一是要大力开发支柱产业,建设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农产品商品基地,为产业化提供较好的基础条件。二是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口。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有关文件精神,重点培育集高科技、新技术、科研与生产、良种与良法、推广与服务于一体的一批规模大、起点高、辐射能力强,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促进企业发展,实现双赢。三是围绕“龙型”经济,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把整个“龙型”经济建立在高科技的基础上,使新技术、新成果渗透到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去。四是要抓好产前产后服务,为农民提供种子、饲料、生产资料、技术指导、科技服务、卫生防疫等各项服务。

四、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是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需要。目前,农民收入之所以上不去,最根本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壁垒分明,城市化严重滞后造成的。如果继续把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拴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就根本富裕不起来,农村小康社会就难以实现。实践证明,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推进城镇化建设。因此,必须尽快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小城镇转移,逐步减少农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村人均的资源占有量,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农民收入问题说到底是就业问题。所以,要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注重发挥小城镇增加农民就业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要以县城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心建制镇为重点,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健全小城镇的居住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到城镇就业。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应取消所有歧视性限制政策,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

五、在稳定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体制创新,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保证

体制不改,机制不活,是束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一些地方政策落实不到位,出现了走形变样现象,一些地方违背民意,侵害农民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抓发展,又要抓改革,要多把功夫用在农业之外,从体制、机制、政策的落实上扫除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积极性的各种因素。坚持市场改革取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发展培育和造就一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形成先发性体制优势和所有制结构优势。

要严格按照中央和自治区、自治州、县委的规定,长期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强化农户的市场地位,推动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农业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既是农业生产的特殊规律决定的,也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决定的,完全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必须长期坚持。现在农户是市场主体,家庭经营是双层经营的基础层次,制度创新必须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利。这是保证农村改革坚持市场取向的根本问题。当然,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这是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发展趋势。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的利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家庭承包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通过公司+农户,包括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产,行业协会+农户等形式,实现千家万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深层理论问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和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标志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这一重大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更深的层次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个理论的形成有着它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源泉,它不仅建构了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体系,而且包含着形成这些内容的方法论体系,换言之,它既深刻分析了现实的客观情况,又指明了未来的前进方向;既告诉我们如何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告诉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小康社会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理论和实践上的源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主观臆造的,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探索的必然结论,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方面,它源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把共产主义分成两个阶段,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但马克思生活于资本主义社会,因实践上的局限尚不能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的具体阶段展开论述。列宁发展了马克思的思想。他说:“怎样设想一个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也不困难,这也已经解决了。但是,怎样实际地从旧的、习惯了的、大家都熟悉的资本主义向新的、还没产生的、没有牢固基础的社会主义过渡,却是一个最困难的任务。}}t17(}③显然,列宁已经在这里将社会主义社会分成了两个阶段,即“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和“没有牢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他还指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社会主义,比从理论上构想社会主义要艰难得多,复杂得多。毫无疑问,列宁留下的这个最困难的问题,在中国则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回答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建成后,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第一阶段裕要更长的时间。‑t27}y6)毛泽东同志这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阶段思想为初级阶段理论奠定了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981年6月邓小平同志主持草拟的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指出这一阶段的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框架内,邓小平还提出了“小康社会”理论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多侧面、多视角地论述了社会发展的阶段问题,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容,使之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标志就是江泽民同志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论述,从而形成了“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江泽民同志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的党的十五大上,提出了到2010年、建党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发展目标,即新的“三步走”战略。在新世纪到来不久的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终于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强调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它是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出发,越来越具体地阐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它不是简单的理论构想,而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越来越深刻、越来越丰富的。

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根据中国国情而提出的带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有的学者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小康”一词,不源于西方,而源于中国,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没有“小康”一词,在经典的经济学或社会学论著中,也不会将“小康”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来阐述、来运用。“小康”一词流传于中国民间社会,是中国老百姓对一种已达温饱但不富裕的安乐生活状态的描述,甚至可以形象化地描述为每餐几菜几汤。这一概念被邓小平引用,最易为中国老百姓感知,也最能激发中国老百姓的热情。这一词语甚至用英文很难翻译,通常译为“well off’”或"comfortable",表示“好了”,即“小康”是一种“好了”的状态、“舒适”的状态。而且,邓小平使用“小康”一词,非常巧妙地借用了中国传统儒学词汇来译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众所周知,小康思想和大同思想,同时出现在《礼记·礼运》篇中,指出的是社会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儒家认为社会发展阶段可以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其中“升平世”和“太平世”就相当于“小康”和“大同”的阶段,是两种前后相继的理想社会。孙中山先生就曾借用“小康”一词来描述“革命”成功后的社会,毛泽东同志曾借用“大同”一词来描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可见邓小平借用“小康”一词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很好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同时,这个理论是对中国国情的客观反映。江泽民同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中国国情作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国情的分析。在十六大报告中,他说:“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据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00 [37(}s)随后,他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分析了我们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这些都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现实依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随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形势发展而与时俱进的产物,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正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理论较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它鲜明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在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全面、系统的内容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正确判断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上,我们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它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和教训而得出来的,是一条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路线;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集中概括。下面我们就以这条基本路线中的关键词语为着眼点,简要阐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墓础上,提出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新论断。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特征是“物质文明还不发达”。同时也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最终的决定力量。但邓小平的“中心论”,不是“一点论”,而是“重点论”。他曾一再强调,我们既要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观念,他在总结我国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时,就鲜明指出,“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3](P80)这个发展的观念是一个全面的观念,紧紧抓住了发展的实质性要求,始终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同时又系统地把握了发展的丰富内容,强调“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3](P8)0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描述小康社会的状态时,用了六个“更加”,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m, [3](P9)其中“经济更加发展”居于第一位,但又应兼顾其他五个重要方面。

2.在坚持“两个基本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论断。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辨证发展的两价重要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坚持改革开放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走的是一条“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对“两个基本点”的认识更加深人、更加准确。先看“坚持改革开放”。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要达到的水平就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改革的深人和开放的扩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有利于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总结十三年基本经验时,其中一条就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伊始,旧的思想要打破,新的思想要确立,新旧事物相互激荡,极容易影响社会稳定。为了保证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尤其是在和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政治大背景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实质性意义在于保证共和国的旗帜不倒、颜色不变。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样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特别是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时,重视和落实该原则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精神,就显得更加迫切和意义重大。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总结十三年基本经验时,其中还有一条就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在坚持“三位一体”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新论断。基本路线中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中“富强、民主、文明”是“三位”,“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体”。首先看“三位”,显然“富强、民主、文明”分别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对应,从而保证了理论思维上的逻辑一致性。仅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逻辑一致性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毕竟精神文明不能涵盖政治文明的全部内容,尽管其中也包含政治文明的因素。所以,江泽民同志在论述“德治”与“法治”的基本关系时就说:“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川(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提出的三大文明,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三位”的逻辑一致性,可以看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再看“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概念提出时就带着中国特色。邓小平论述小康社会时,就将中国式的现代化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作过比较。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sl(})},0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只是一个小康的国家”。fsl(}0)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小康社会”构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毫无疑问也存在着中西比较的内涵,虽然没有说超过,但为了中华民族最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他在党的各种会议上,包括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上,都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

当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绝不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否定,而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框架下,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作出了一些新的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三、与时俱进的方法论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为分析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提供了方法论体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同任何理论的形成一样,之所以形成这样而不是那样的理论,还有着自身的方法论体系。只有以这个方法论体系为指导,才能正确分析和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作为方法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既有思考问题的基本观点,又有着评价问题的基本立场。撇开众多具体方法不谈,我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必须善于运用辩证发展和普遍联系的系统分析方法。这三个“必须”是形成和实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同时,从这三个“必须”,我们也可以看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正确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间题,以其为指导,党才领导人民经受各种考验,排除各种干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它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必须坚持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而这些基本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此,我们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统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灵魂和主线,作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动力,作为衡量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是否取得成绩的重要标准。不能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能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能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偏离了方向,也取不到成效;反之,则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纳人了正确的轨道,最终能够实现各项奋斗目标,完成各项任务。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江泽 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创新 

 

小康社会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江泽民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对其基本内容进行了深入阐述,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深化,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突破与创新。 

 

一、科学定位我国的小康社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论断 

 

1979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思想,指出:中国在20世纪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小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20多年的努力,这一目标已经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 

江泽民分析了我国已经实现的小康社会,并予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定位。他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努力”。 

在对已经实现的小康社会予以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江泽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论断。他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二、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江泽民不但强调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发展全面性,还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 

江泽民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经济上,坚持以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为基础,争取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在政治上,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在文化上,力争实现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生态环境上,力争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者的有机统一。 

 

三、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地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进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间发展阶段。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这个“很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三个具体目标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即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过渡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和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开篇,更是关键,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江泽民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可以肯定,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四、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步骤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级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江泽民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步骤。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小康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6-1096(2003)01-0026-04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向全党、全国人民宣告"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发展目标。这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兴国富民,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做出符合中国国情、人民心愿 的战略选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中国传统的文化底蕴而来,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 要而来,融合了党的核心领导人的智慧、筹谋和全党的意志,为未来中国设计出一个实现民 族伟大复兴的发展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 新模式,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在实践中它必将使中国更加繁荣和富强,为 人民生活谋取更大的幸福。

一、小康社会:邓小平理论中的新概念

(一)"小康社会"新概念背景

"小康社会"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反映社会理想模式的一个经典概念。这样一 个概念在23 年前作为新概念提出来有一个背景,那就是中国人民一定要从贫穷的社会主义中走出来。

邓小平在1982年9月的一次谈话中曾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 至一九七八年,工人的月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 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因此,我强调提出,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 上来。"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基于这种沉重反思作出了发展战略大转移的果断抉择,开创了中国 现代化发展的新纪元。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邓小平提出了"小康"、"小康生活"、" 小康社会"等新概念。

(二)"小康社会"的中国文化特色

小康社会丰厚的文化底蕴,使它在现代化理论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小康的提法 ,很自然 地促成人们对当代和未来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在历史文化传承中寻求联系,从而使中国社会求 富求强的发展,从经典文化传承之中走向现实。

《诗经・大雅生民之什》篇中,即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的诗 句,意谓人民已经很劳累了,应该得到康居安乐;要以此使国家强盛,安抚四方;康者,安 乐也,《诗经・唐风・蟋蟀》中还有"大康"之说。"大同"与"小康"并举,则始见于《 礼记・礼运》。《礼运》篇借助孔子的话阐述了 两种理想社会模式,一种是高级形态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等等,这是一种孔子也感到不可企及的理想;另一种是孔子从现实出发提出的"小 康"说,即"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禹、汤、文、武、成王、 周公,由此其选也。……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按照孔子的说 法,小康是用"礼"来调节社会的种种冲突,形成一种良好的政治局面,否则,统治者便会 ,百姓会遭殃。"大同"和"小康"的区别反映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从小康到大同, 反映出社会发展不同层面的历史与文化上的逻辑关联。

孟子曾经设计过一个小康的标准:"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 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可以 无 饥矣。"这是一个温饱型的小康模式,还不算富裕。事实上,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很少 时期有能达到孟子说的"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小康标准。中国的 文化传 承中,小康社会,既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后世儒家认为,从小康到大同,更有许多环节和 历史递进的不同层面的发展过程。

小康理想在中国文化积淀中是一个积极的因素。它所昭示的富民理想,藏富于民,有恒产者 有恒心,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贩者有其摊,食有鱼,行有车等等,以历史继承的方式 存在于人的行为价值观中,促成人们努力工作,努力进取,勤劳致富。

历史上的小康代表的是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的理想,以关注民生为出发点,有广泛的平民意 识。实现小康,有人民大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基础。虽然时展了,社会进步了,但中国人 民求富求强的理想从来没有中断过 。既然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的理想社会;既然社会主义在它的初级阶 段重在以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那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注入 小康社会理想的因子,赋予小康社会一种全新的理念,比单纯诉诸实现现代化更能攫住中国 人的心魂。这是小康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文化链接,两者所具有共同的文化张 力与鲜明、互通的中国文化特色之必然。

(三)"小康社会"新概念的提出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用"小康"、"小康之 家"来描 述中国的发展前景。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在同日本首相中曾根的谈话中进而明确提出" 小康社会",并称它为"新概念"。邓小平解释小康同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与发展的阶段性 目标构想时预言:"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 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 ,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

新概念引发出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 五大报告中都写入了"小康"、"小康社会"的概念。以小康社会界定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模 式和发展阶段,确定发展目标,成为全党共识。至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 略发展任务和目标。这一探索历程应该认真总结。

邓小平1984年6月30日在会见第二次中日 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谈话时,再次讲道:"我们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到 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他解释到20世纪末实现第二个目标时说:"到那时候十二亿人口, 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达到一万亿美元。如果按资本主义的分配方法,绝大多数人还摆脱不了贫 穷落后状态,按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就可以使全国人民普遍过上小康生活。这就是我们为 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道理。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小康社会新概 念从提出到实践的过程,正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的必然。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走共同富裕之路的理想社会目标,它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 质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小康社会是邓小平理论中"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的社会形式,是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贡献。〖JP〗

(四)"小康社会"新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

其一,小康理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中,大多属于价值性的描述,而小康社会则 不仅含有 价值理想,更具有以发展的不同阶段确立的体系和目标,小康社会属于"中国式现代化" 的重要范畴。从全局看分步走达到的小康标准,是指国家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经济结构的 优化和分配制度的改善,由此带动不同阶段的整体性改革目标的深化和确立。从微观来说, 小康社会更具有现实性,它直接带来人民生活条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其二,传统的小康盛世,存在于经典文化之中,是农业社会理想的产物,但并没有得到广大 农民的积极参与,由于农民同自然经济的天然联系,历史上他们更向往超越历史阶段的"均 贫富,等贵贱";传统的文人学者,受儒学"泛爱观"影响也常有用"大同"淹 没"小康"的空谈,小康盛世只能成为一种"经典文化"。在当代中国,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求富求强已经成为时代主题。小康社会由此成为工业化时代中国社会 主义发展的现实选择,体现了工业化时代国家发展的战略和追求。

其三,传统小康的文化内涵,历史上属于儒家贤人政治和圣王之道,即属于民本主义的思想 体系;而小康社会新理论,则属于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范畴,存在于社会主 义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之中。小康社会现代化模式的确立,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同 中国的历史与先进文化发展方向融合起来,一以贯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决胜性 战略选择,它使中国社会主义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其四,善于利用传统文化作为革新与发展的助力,提出"小康社会"新概念,为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注入新鲜涵义,是邓小平的伟大创新;把"小康社会"注入"全面建设"的新内涵,形成一 个完整的社会科学体系和长远阶段性发展的宏伟目标,更是"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的又一 新层面的伟大创新。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成为开创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新的战略任务。[HJ1*2]

二、"三个代表"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新世纪初,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 创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发展目标。事实上,我们已经实现的前两步走目标所达到的小康,仍 然是 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的内部困难仍很多;国际环境同上世 纪80年代相比,不安定的因素增多了,国际经济发展总体上,经过一个高速增长期后,处于 一个需要相对调整的阶段;但是,有理由说,第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同前两个目标一样一定会 实现。这里有理论上的原因:我们有了"三个代表"思想做强国富民的指导;也有实践方面 的原因:前两个目标的实现使我们获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还有外部环境方面的原因:我国 已成功加入了世贸组织,可以趋利避害,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人 民,一旦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认准了自己求强求富的发展方向,是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 得了的。

(一)"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是发展中国,为广大人民谋利益

"三个代表"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在继承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与 时俱进地 创新与发展。"三个代表"思想所体现的三个方面的中心,是发展中国,推动中国全面进步 ,并为广大人民谋取更大的利益。十六大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 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十六大报告提出,"一切妨碍发 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 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发展必须相信和依靠人民,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要集中全国 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三个代表"本质上是一个发展 中国,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中国共产党人向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立党、建党、执政 兴国的政治宣言。

中国要发展,必须要走自己的路,这一直是邓小平探索的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在" 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完成了第二步走的战略目标后,对"小康社会"建设 提出了全面发展、全面建设的更加宏伟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 要目标是经济上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要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要逐步扭转,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 。

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原则从三个综合方面"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做出了系统的、根本的保障。"三个代 表"思想原则,不仅使党为国家选择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同时也是战略实施中落 实全面发展体系和体制改革的根本保障。这是"三个代表"核心思想所代表的党国家与人民 利益的一致性所决定的。

(二)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必然选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三个代表"思想原则对党的先进性的要求是具体的、历史的,首要的一点,必须把执政党 放到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实践中发挥的作用作认真考察。总结历史的经验,中国社会主义 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两种社会模式和两种发展战略的转换。一个是前苏联的模式,一个是中国 特色的发展模式。摒弃"贫穷的社会主义"必然要选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经济的问 题上,战略定位的核心问题,是依据生产力标准,还是固守生产关系、凭借国家权力作超越 时代的变革为标准?实践证明,我们只能选择大力发展生产力、进而推进生产关系的变革为 标准。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 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 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不能超越 时代特征的,发展又是要用实践作检验的。当前,仍有一些理论工作者从生产关系的理念出 发 比量并甚至试图限制强劲的生产力发展势头,仍然把富裕同剥削连在一起,忽略了我们所处 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科技知识经济大大解放生产力、为一部分人创造了高额回报和一部 分人通过 其它劳动、非劳动的方法获取合法高收入的时代特征,做出历史上有过的贤士大夫用"大同 "否定"小康"的蠢事。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 展社会生产力。"这正是"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也是真正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与根本。

(三)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必然选择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的战略

"三个代表"不是简单的三句话,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所提出的"代表先进文 化的发展 方向",抓住了社会意识即文化对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的能动作用,由此体现出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统一。在" 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的量化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多 少美元和人均收入多少美元的经济计量指标,而是赋予其"全面建设"的新内涵。

早在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就提出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标准,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16项指标。用综合评分方法对这 16个指标进行测算,1990年全国实现小康程度为48%,2000年为96%。2000年,这16项指标中 ,除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66元,实现85%,人均蛋白质摄入量为75克,实现90%,农村初级 卫生保健实现80%这三项指标外,其它13项指标均告完成或者超额完成。我们可以有根据地 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新世纪,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起点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

但是,1991年的指标体系仍是一个不全面的指标体系。这里只是一个生活水平的指标体系, 属于物质文明的范畴;有关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范畴尚未能体现出来,再如社会保障体系 方面、公益事业方面、信息化建设方面、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方面,这些指标体系当然都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题中"全面"的应有之意。

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四个大的方面对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其 一是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其二是民主、法制建设,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其三是思想道 德建设、科技文化建设,要建成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四是可持续发展,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总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与进步的发展 目标。

社会学的发展问题,归根结底是文化发展的问题,先进的社会,必然要求先进的文化做代表 。在"三个代表"的指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少有三个方面新内涵:一是小康社会的属 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范畴,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社会形态;二是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即 不但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和精 神文明;三是要有长远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考虑和部署。到本世纪中期,我国要基本实现现 代化,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同民族振兴密切联系起 来

"三个代表"是统领全局的指导思想。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建设小康社会 ,发展先进的生产力也好,发展先进文化也好,最终必然要落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

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经济实力在世界排名是第六位:美国、日本、 德国、英国、法国、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已经突破2500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到2020年 假定按20世纪90年代增长态势,保持7%的高速增长,人口按15亿以内计,这就意味着届时人 均GDP将会超过3000美元,人均收入相当于2000年的三倍以上,人民群众将会得到更大的实 惠,社会发展将会更均衡与协调。中国发展的态势和其他国家发展态势取平均发展值作20年 后的比较预测,中国将会排名第三位,经济实力的格局将是美国、日本、中国;中国将会 依次超过法国、英国、德国,赶超战略将付诸实际的、跨越式的实现。

未来中国的发展实践中,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发展先 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要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根本目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极大丰富了"小康社会"从物质文明到政治 文明、精神 文明全面发展的内涵,体现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强我中华的意志,也是完成十六大确定的 各项战斗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 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河南日报,2002-11-18(1).

[3]周礼・仪礼・礼记[C].长沙:岳麓书社,1991.

[4]新订四书补注备旨・孟子[C].

[5]辛起振,史玉德.试论邓小平全面发展战略,跨世纪战略文献丛书[C].北京 :华龄出版社,1997.

[6]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把梦想变为现实[N].人民日报,1999-08-31.

[7]李君如."三个代表"为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N].经济日报,2002-11-18.

[8]胡振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N].经 济日报,2002-11-25.

[9]王梦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N].经济日报,2002-11-12.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the Choice and Innovation of Socialism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I Yu-de

(Henan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Zhengzhou 450002, Ch ina)

Abstract: It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build a well-off societ y in an all-round way for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a course of exploration,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constantly from a well- off society to building a well-o 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he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has enriched t he connation of the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guarantees to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Key words: a well-off society;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 istics; Three Represents; innovation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第11篇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化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小康社会和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建设“小康社会”和实行“三步走”发展战略,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小康,源出《诗经》,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在《礼记》中得到系统阐述,是战国时期儒家的政治主张。儒家思想家设想了两种社会形态: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小康社会是儒家思想家设想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由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这种社会理想从未得到过实现,但小康思想在中国民间影响深远,盛行千年而不衰,成为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赋予“小康社会”以全新的科学内涵,使其成为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性目标的重要概念。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小康概念,并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提出我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小康之家”,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基本实现小康。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进一步明确指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800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作中国式的现代化。”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和阐述小康社会,强调20世纪末实现小康,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宏伟目标,同时也是切实地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邓小平同志关于小康社会的理论,引发和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性转变。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1987年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构想确立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并正式将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列为第二步战略目标。正是在这一理论和战略的指引下,我国顺利实现了头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已经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化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小康社会和分阶段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要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在科学判断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十六大报告从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和完备,全民族的科学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等一系列科学的视角,阐发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深刻内涵。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小康理论和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对实现第三步的前20年作出全面规划,实现了第三步战略部署与第二步战略部署的有机衔接,为从小康逐步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也使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战略思想更加具体化,更具可操作性。

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历史长过程,总的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已经经历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从21世纪初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50年,时间跨度大,任务重,我国还要继续经历若干具体的发展阶段。十六大报告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把前20年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不可逾越性,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做到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完善,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现阶段的集中体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顺应时代潮流,历史地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内涵。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世纪初叶的集中体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实质和根本是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党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达到什么目标的重大问题,当中的一点,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新世纪头20年我们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主旋律,合乎潮流,顺乎民意,反映了我们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代内涵的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因而极具凝聚力和感召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了社会主义实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丰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要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证明,全面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点,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口众多,人力资源相对贫乏,但面临国际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国内要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挑战的社会主义大国,更要把推进社会全面进步放在战略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正是对这一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仅是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使人民生活更加宽裕,而是更加着眼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这一奋斗目标,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3年来全面推进社会发展历史经验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代内容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实施这一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必将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期性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的统一,体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统一,进一步完善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着眼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三步战略目标直接影响和决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党的十六大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进行了具体的部署: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前10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后十年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三步走”战略是今后5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战略,目标明确,阶段清楚,表现出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表明我们党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对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总结,有利于调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进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既是连续的,也是分阶段的,具体表现为一系列过程、环节和阶段的统一。确定阶段性目标,必须从国情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我国五十年代后期急于求成、好大喜功、不切实际的错误主张、做法和倾向,曾经使党和国家的事业遭受巨大损失。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奋斗历程中,重视阶段性目标的规划和设计,把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和远大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的阶段、过程和近期目标,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并能实现。党的十六大根据新的形势发展,对新世纪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的具体规划分解,把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阶段性目标任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战略需要,也体现了我们党对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遵循的战略策略的深刻认识和把握。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第12篇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是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二是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的努力方向。这是党的十六大的两大历史性贡献。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主要任务。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也是对学习贯彻‘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效的最好检验。”这既是对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性要求,也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性指导。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统一性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但如何实现二者的结合,却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这里不仅涉及一般的哲学原理,而且涉及大量与新的实践和新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现实内容。这些现实内容,既包括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认识问题,又包括对党的实践创新的认识问题;既包括对二者历史渊源和相互关系的深刻领悟,又包括对实现二者结合的中介环节的正确把握;既包括方法论问题,又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正是在不断解决随着实践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是一劳永逸的,它要求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决实践中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并且规划了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标准和具体步骤。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规划了继续前进的蓝图,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指出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这一目标后,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全党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孕育形成的,其实践基础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亿万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回答了实践提出的大量新问题,包括如何科学判断和正确把握处于迅速变化中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如何确定新的发展思路、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如何对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作出科学分析,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如何深刻分析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矛盾的交互运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何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等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赢得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说到底是因为这一科学理论是从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在本世纪头20年,建设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均衡的小康社会,为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民心所向、国运所系,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贯穿其中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要求。因此,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以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把党的强国富民政策真正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千方百计加快发展,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给人民带来实惠和利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旨在“全面”二字,也就是说,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规律,提出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任务和要求等作出了明确界定和系统阐发,贯穿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问题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推进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各方面工作不断创新的过程,集中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所谓精髓,是指事物的根本或支配事物本质的内核。只有抓住精髓,才能全面认识和把握事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与时俱进的产物,也是坚持与时俱进的典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其精髓。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勇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科学态度对待新事物;要求我们科学判断和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认真研究和正确解决改革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创造性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

党的十六大分析了21世纪头20年世界形势发展的基本走向和特点,分析了我们实施“三步走”战略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任务,明确提出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这一目标任务既令人振奋,又十分

艰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累和汇聚了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既科学地总结了过去,又清醒地规划了未来,因而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指针。正如十六届四中全会公报所指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必须贯彻到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切实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与动力。必须根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适时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各方面的体制改革,坚决革除一切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弊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加广阔的通途。在现阶段,最根本的就是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要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中,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切实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对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推进党所领导的事业,至关重要。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我们要发展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正确武装和不断提高起来,也从思想上精神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正确的指导和有力的保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文化发展方针。“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发展先进文化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方针,必须坚持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进一步普及教育,提高教育素质和全社会的教育水平;必须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鼓励不同学术观点、艺术流派的争鸣切磋,提倡同志式的批评与反批评,努力创造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必须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又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必须努力掌握和发展各种现代传播手段,积极推进先进文化的传播;必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重在建设,正确处理文化领域的矛盾和问题,保护和发挥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此,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坚持正确导向,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继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后,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标。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切实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江泽民同志曾经明确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制定了一整套方针政策。2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些都是正确的,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认真总结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全面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有机结合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遵循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内在规律行事,切忌任何形式的主观性、片面性,防止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把工作做得更好。要坚持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坚定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把执政为民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我们党要做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也是要做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要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上也是为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坚持执政为民,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执政为民,就必须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坚持执政为民,就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执政为民,就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原,集中群众的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客观实际和群众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重要。为此,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参考资料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xx年版)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xx年版)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第13篇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是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二是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的努力方向。这是党的十六大的两大历史性贡献。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主要任务。同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实践,也是对学习贯彻‘个代表’重要思想成效的最好检验。”这既是对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性要求,也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向性指导。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统一性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但如何实现二者的结合,却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这里不仅涉及一般的哲学原理,而且涉及大量与新的实践和新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现实内容。这些现实内容,既包括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认识问题,又包括对党的实践创新的认识问题;既包括对二者历史渊源和相互关系的深刻领悟,又包括对实现二者结合的中介环节的正确把握;既包括方法论问题,又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正是在不断解决随着实践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是一劳永逸的,它要求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决实践中的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并且规划了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标准和具体步骤。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规划了继续前进的蓝图,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明确指出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要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这一目标后,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全党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孕育形成的,其实践基础就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是亿万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回答了实践提出的大量新问题,包括如何科学判断和正确把握处于迅速变化中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如何确定新的发展思路、提出新的发展战略;如何对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作出科学分析,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如何深刻分析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矛盾的交互运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何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等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赢得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说到底是因为这一科学理论是从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在本世纪头20年,建设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均衡的小康社会,为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民心所向、国运所系,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贯穿其中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要求。因此,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以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把党的强国富民政策真正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千方百计加快发展,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给人民带来实惠和利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旨在“全面”二字,也就是说,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规律,提出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任务和要求等作出了明确界定和系统阐发,贯穿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问题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推进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各方面工作不断创新的过程,集中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所谓精髓,是指事物的根本或支配事物本质的内核。只有抓住精髓,才能全面认识和把握事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与时俱进的产物,也是坚持与时俱进的典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其精髓。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勇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科学态度对待新事物;要求我们科学判断和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认真研究和正确解决改革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我们创造性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

党的十六大分析了21世纪头20年世界形势发展的基本走向和特点,分析了我们实施“三步走”战略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任务,明确提出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这一目标任务既令人振奋,又十分

艰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累和汇聚了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既科学地总结了过去,又清醒地规划了未来,因而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指针。正如十六届四中全会公报所指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必须贯彻到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

(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切实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与动力。必须根据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适时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各方面的体制改革,坚决革除一切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弊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加广阔的通途。在现阶段,最根本的就是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不断提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以及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未来的科技发展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这个客观趋势,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要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中,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切实体现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对于坚持党的先进性,推进党所领导的事业,至关重要。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小康社会。我们要发展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正确武装和不断提高起来,也从思想上精神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正确的指导和有力的保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文化发展方针。“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发展先进文化必须贯彻的重要方针。”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方针,必须坚持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进一步普及教育,提高教育素质和全社会的教育水平;必须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鼓励不同学术观点、艺术流派的争鸣切磋,提倡同志式的批评与反批评,努力创造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必须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又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必须努力掌握和发展各种现代传播手段,积极推进先进文化的传播;必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坚持重在建设,正确处理文化领域的矛盾和问题,保护和发挥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此,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坚持正确导向,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继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后,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标。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要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切实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同志曾经明确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制定了一整套方针政策。2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这些都是正确的,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认真总结正确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全面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有机结合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遵循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内在规律行事,切忌任何形式的主观性、片面性,防止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把工作做得更好。要坚持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坚定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把执政为民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我们党要做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也是要做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要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上也是为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坚持执政为民,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执政为民,就必须使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坚持执政为民,就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执政为民,就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原,集中群众的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客观实际和群众要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切实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因此,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重要。为此,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参考资料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第14篇

关键词: 当代小康社会思想 传统渊源 时代特征

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代小康社会思想一方面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发扬了源远流长的小康社会思想,另一方面形成发展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程之中,有着鲜明的时代风貌。本文即试从传统渊源与时代特征两个方面对这一思想进行梳理总结。

一、当代小康社会思想的传统渊源

1.古代儒家对小康社会的设计。

小康社会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把大同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级阶段,而把小康作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西汉经学家戴圣编订的《礼记・礼运》篇记载大同、小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其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共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1]

西汉儒学沿袭先秦儒学而来,《礼记》一书虽然到了汉代才编纂成册,但书中有关大同、小康景象的描绘却发端于孔子对理想社会的设计。在孔子之后,孟子、荀子等后代儒家又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依照儒家的设想,“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政治上民主清明、经济上共有共享、社会保障完备健全的理想社会;而“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则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依靠着一套礼乐刑罚制度,建立起的规范有序、生活安乐的社会。欲达到大同之境,必先经过小康阶段,因此儒家对小康社会有更贴切的期许与设计。如孔子主张实施礼治,“为政以德”、“齐之以礼”;孟子提倡推行仁政,“民贵君轻”,“为民制产”。但是在古代中国,这些思想见解从来就没有被统治者真正地实施过,理想中的小康社会也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南宋时期的学者朱熹即认为中国自秦汉以后,“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2]

2.近代思想家对小康社会的规划。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崛起,奉行殖民扩张政策。落后的中国在中外交锋中战败签约、割地赔款,导致国家愈加贫弱,内忧外患进一步加剧。为了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富国强,先进的中国人展开了不懈的探索与抗争,在这个过程中,古已有之的小康社会思想得到近代思想家的重视和利用,成为他们积极探求的救国建国方案的重要部分。康有为把儒家今文经学的公羊三世说与《礼运》篇的小康、大同相糅合,推衍出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的社会演进系统,认为只有因革改制,才能促进社会进步,由乱世进入小康,最终实现大同。如在其所著《春秋董氏学》中讲:“乱世者,文教未明也。升平者,渐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之世,远近大小如一,文教全备也。大义多属小康,微言多属太平。”[3]康有为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追求的小康社会,就是他们在变法运动中宣扬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治、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经济、吸收了近代西方价值观念而以传统儒家为外在形式的文化等内容。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也深受传统小康思想的影响,寻求在中国建立一个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社会,他在《建国大纲》中规划:“对全国人民之衣食住行四大需要,政府要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4]孙中山所规划的无疑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小康社会。近代历史的实践证明,无论康有为的君主立宪还是孙中山的民主共和主张,都遭到了失败,他们对小康社会的规划当然也就完全丧失了得以实现的机会。

还需要认识到,由于近代中国遭受了太多的屈辱与苦难,因此人民对光明未来有着无比强烈迫切的渴望,虽然小康社会思想得到一些思想家的重视,但自鸦片战争以来涌现出的各种改造社会的纲领和方案,诸如天朝田亩制、新村主义,乃至后来的等,更多是以高远美好的“大同”为旗帜、作号召的。即便如康有为提出了先行小康、后达大同的社会演进次序,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更着意、更推崇的也还是那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他并为此撰写了内容翔实、计划周全、达二十万言的实施方案――《大同书》。但是,在欧美诸强已进入机器大生产与市场经济社会,而我国总体生产力水平不高、普遍处于小生产经济的发展状况下,大同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空想。倘若急于实施,强行贯彻,理想中的愿景不仅不会实现,反而会造成社会发展的缓慢曲折,甚至停滞倒退。

3.普通大众对小康生活的向往。

千百年来,思想家规划设计的小康社会虽然没有得到实现,但仍然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康成为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先秦诗歌《诗经・大雅・民劳》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宋代洪迈《夷坚甲志・五郎君》道:“久困于穷,翼以小康。”皆反映了劳动人民期盼有朝一日能够过上小康生活。人们对小康生活与小康之家有着非常贴近日常生活的具体看法,这在文学作品中能够较为清晰地反映出来。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丁前溪》写道:“布帛菽粟,堆积满屋,……由此小康。”近代作家郁达夫在《迟桂花》中讲及:“家里虽称不得富有,可也是小康之家。”茅盾在《锻炼》中描述:“一架蹋车上堆满着衣包、箱笼、不成套的家具,锅子、水桶、瓦罐,甚至旧式蓝花瓷便壶――堆得那么高,显然是一个小康之家的全部财产。”普通大众对小康生活的感性认识与思想家对小康社会的理想规划,二者成为当代小康社会思想的丰厚文化资源。

二、当代小康社会思想的时代特征

1.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新中国前三十年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倡导树立起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逐步形成了当代的小康社会思想,并在以后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得到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邓小平根据当时中国的发展实际,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并且使用小康的概念来表述“中国式的现代化”。1979年底中日双方会谈时,邓小平对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道:“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5]此后,邓小平在各种场合不断提及小康社会与发展战略目标问题。1987年中国共产党十三大确定到二十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在这一战略目标如期实现之后,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依然强调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距离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提出要在二十一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12年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指出在未来数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将十分艰巨,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

上述这一切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始终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客观合理地制定发展战略目标,不盲目地依从主观愿望,不机械地照搬别国模式,也不教条、片面地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述,而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把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把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任务,为以后的长远发展与更高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建设并建成小康社会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不能够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发展生产力存在某种忽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面,致力于增强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邓小平在1988年5月会见到访的捷克斯洛伐克客人时讲道:“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6]“发展是硬道理”,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但现代化建设不仅要经济增长的速度快,还要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好,要走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7年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11月十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求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同时强调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国民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当代小康社会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7]十报告强调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按照十的规划,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时候,将会使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当然,须知共同富裕并不等同于同步富裕,在建设与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应该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此,十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3.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对传统小康思想的继承、批判与创新。

首先,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对传统小康思想的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丰富,其优秀成果至今仍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现实价值。小康社会思想反映的是人民长久以来对宽裕殷实、安乐和谐的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憧憬。当代小康社会思想将传统的小康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有机结合在一起,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

其次,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对此前小康思想的批判创新。从古代到近代的思想家们,对理想中的小康社会做了诸多的设计与规划,但都存在着很大的时代局限性。古代的小康理想建立在落后的社会生产水平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之上,并且缺乏有效的政府治理与社会整合机能,小康社会的理想从来就没有实现。近代思想家冀图通过引入西方的机器工业生产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来建设小康社会,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不能给中华民族带来独立解放,他们对小康社会的规划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不可能有贯彻实践的机会。当代小康社会思想充分汲取了此前小康思想的精华,剔除了其中违背时展潮流的部分。当代小康社会思想形成发展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既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强调社会化大生产的目标诉求,又显示出对个体利益的尊重与宽容;注意循序渐进而不急于求成,注重实效而不流于空洞浮华的口号宣传,将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世情与国情融会贯通,形成了相对完整系统的理论,是对中国传统小康思想的开拓创新。

4.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其思想内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

其一,从“两步走”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1982年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分两步走,到二十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1987年4月,邓小平在与到访的西班牙来宾谈话中指出:“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大大增强。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8]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正式确认了这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1997年十五大又将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到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明确具体。从“两步走”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调整,把实现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步骤,是在对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提出的,体现出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不断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并发展的理论品格。

其二,从两个文明建设到“五位一体”总布局。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主要目标展开。邓小平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五大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十六大又增加了社会建设的内容,在十七大上则明确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十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大建设并举协进,将为中国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其三,从达到总体小康水平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二十世纪末达到的小康水平是一个低标准的总体小康。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偏重于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物质生活的提高;而全面小康则除了注重物质财富的增加积累外,还特别注意人民所享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政治民利的提高,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作出具体的战略部署。2012年十又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把握目前和未来数年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勾画出了中国小康社会的蓝图。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由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一字之变,但寓意深远,体现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步伐,彰显了党和人民的恒心、信心和决心。中国人数千年以来的小康社会理想终于有了实现可能。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58―661.

[2]朱子文集卷一・答陈同甫[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2.

[3]康有为全集:第2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24.

[4]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126,127.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7.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4,265.

建设小康社会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邓小平;先富共富论;小康社会;新要求

[作者简介]纪爱真,青岛大学马列部副教授,山东 青岛 266071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7—0008—0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举世震惊的成就,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必须承认,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为此,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完全符合邓小平先富共富的理论,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我国实际出发,对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和伟大实践。

一、从邓小平先富共富理论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

邓小平的先富共富理论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一个基本的命题就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平均富裕,它突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传统观念,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要使所有的人都富裕起来,当工人群众自己占有自己的剩余劳动时,也就是说在消灭剥削之后,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道路去实现共同富裕?经典作家并没有给出现成答案。我国在建国后长达30年的时间内,由于平均主义思想和观念根深蒂固,加上“左”的错误思潮干扰,“共同富裕”变成了“同步富裕”,由此在政策、方针和实践上导致了“刮共产风”,搞“一平二调”,批判“冒富”等,结果造成了共同贫穷。邓小平总结了这一时期的历史教训,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正是基于这种理性的思考,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就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他还富有远见地指出:“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根本目标是不能动摇的,这是贯穿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它实现的程度、水平和具体内容是不同的。现阶段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坚持共同富裕的现实选择。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从而带动多数人、多数地区致富。“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这也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但绝不鼓励两极分化。他反复告诫: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的走上邪路了。邓小平坚信社会主义制度应该而且能够避免社会的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先富带后富。由此,先富与后富的差别,收入差距在一段时期内的扩大,不应是最终结果和最终目标。先富是为了能带后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邓小平还提出了最终解决贫富差距的原则和政策。其中最基本的原则,一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共同富裕。根据邓小平的先富共富理论,我们必须把握先富只是过程,共富才是最终目的。

小康社会是邓小平最早提出的目标,是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一个简单通俗的描述。1979年底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邓小平认为。所谓小康,从GNP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800—1000美元,说准确点是800美元或稍多一点,而在经济总量上可以居于世界前列,也可以说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地方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所以,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的小康社会,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社会。2000年,中国已经开始进入世界称之为下中等收入国家,也就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党的十五大就提出来了,而十六大进一步作为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被提出,这是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它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过程,而不是单纯指提高发展水平。全面小康社会至少有这样几层含义:一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三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四是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

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十分完整的目标体系。这是对我国社会发展阶段的又一新定位,它丰富和拓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于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纲领,顺利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准确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着眼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明确指出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以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为依据,保持目标的连续性;二是增强针对性,不求面面俱到;三是从基本国情出发,使目标具有可行性。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既要适度超前,鼓舞人心,也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完成,提出的要求必须实现。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国发展提出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一是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三是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新要求内涵丰富、立意深远。一是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党的十七大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进行战略目标部署,表现了党对人民幸福安康的深切关注。二是更加注重全面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追求的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目标,更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目标;不仅是实现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更是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提高的目标。三是更加强调协调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发展的协调性,要求不仅要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还要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实现协调发展。四是更加凸现可持续发展。报告要求在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时,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又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这五个方面的目标要求,构成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系,它将引领我们在未来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并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是对邓小平先富共富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和伟大实践

先富是手段,共富才是目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一部分人富裕,一部分人长期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在邓小平理论中,共同富裕有着更为重要的位置。他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邓小平不仅从战略上构造了要达到共同富裕就必须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步骤,而且对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西部同东部地区的差距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都作了有预见性的安排。他认为:“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世纪之交,中国已经实现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目标,完成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转变的历史性任务。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大不失时机地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党的十七大更是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作为贯穿报告的中心内容。由此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也是邓小平关于中国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全面小康拓展了共同富裕的领域。从贫困落后走向共同富裕,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提高的过程。初期,我们多从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方面来考虑。在当时条件下,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向小康社会迈进。邓小平把“小康社会”描绘为:“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2002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6位,人均GDP实际上已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世界中下等收入国家行列。在这种形势下,拓展共同富裕的领域就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全面小康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环境等方面更为“全面”的内容,既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要求相一致,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作了进一步补充、完善和深化。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意味着我国将从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先富阶段”,进入社会发展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的阶段。这完全符合邓小平先富共富理论,“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更加重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