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医学基础辩证范文

中医学基础辩证范文

中医学基础辩证

中医学基础辩证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 教改 辩证训练软件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53-01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观察病情、判断病情及病种、辨别证候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技能的一门学科,其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也是基础理论和临床各学科之间的桥梁,具有基础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的特点,是中医学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诊断学不仅作为中医学专业所有课程中的主干课程,而且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科目,其对于临床的学习及实践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增加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对中医诊断学的教改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在课堂上通过老师传授知识外,增加现代化辩证训练软件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辩证训练软件对中医诊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等的训练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而且对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1.辩证训练软件的开发意义

对于医学生来说,在临床上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在临床技能的训练上,医学生所面对的都是真实存在的病人,而不是书本中所出现的文字和图片,常常会因为理论知识掌握不牢靠、面对病人紧张、不能将理论准确运用到实践中等种种原因对病人造成伤害,使病人不愿意配合治疗,对临床教学造成影响。近年来,因医学生而出现的医患纠纷时常发生,很多病人认为医学生对其造成了伤害,在心理上对见习及实习的医学生均有抵触的心理,不愿意配合治疗。随着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我国的《执业医师法》禁止了在临床上将病人作为临床教学中的“道具”的做法,使医学生们实践机会越来越少,使其在初次进入到临床时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差。通过对“标准化病人”进行望、闻、问、切四诊进行培训,使医学生能在四诊诊断能力上得到提高。通过“望诊”观察病人的色、神、形、舌象、五官、皮肤等,以发现异常的表现。“闻诊”中医生可运用听觉诊断病人的呼吸、语言、呕吐、咳嗽等声音,也可运用嗅觉对病人排出物的气味、发出的异常气味进行诊察。通过“问诊”询问病人与疾病相关的情况,如病人的既往史、自觉症状等,从而可了解病人疾病的发展史、诊疗等诊察方法。“切诊”是医生用手轻触病人的脉搏和轻按病人的手足、腹部等部位,通过脉象的变化及相关异象,了解到病变情况的诊察方法。通过四诊方法可收集病人的症状、病史和体征。但中医诊断的技能教学包括辩证思维能力和四诊诊断能力两部分,而“标准化病人”的引入只能提高医学生四诊诊断的能力,对中医诊断中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具体针对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上还是以在课堂上通过老师举例分析为主。由于在课堂中的时间有限,老师不能对每一个典型案例进行举例分析,更不能通过对多个病例的比较分析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加强学生们的认识。由于在课堂上都是通过老师对案例进行授讲,且案例的分析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分析,这样便很难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思考性,很难达到对辩证思维能力的训练目的,所以,对中医诊断学的教改中需要能提高学生们辩证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其中辩证训练软件的开发便是解决这一问题切实可行的方法。辩证训练软件的开发除了在实验课上可供学生使用外,还可在适当的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因此,辩证训练软件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由于临床实践机会的缺乏造成学生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到临床上的情况,使学生在临床上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辩证训练软件的开发方法探讨

目前已推向市场及正在研究的能够为医学提供辩证结果分析的软件有很多,但却没有一种是对临床教学具有针对性的专业软件。目前市面上已有的软件均是针对临床医生为其提供诊断及治疗方法,而没有一种软件是针对基础教学的。因此,此类软件不能适用于基础教学,主要原因有:①此软件中没有大量与书本相关的病案,使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更多的案例可供分析。学生可通过自行输入的方式对病案进行输入解决,但由于在中医术语表达上可能会出现不统一性及软件开发设计者自身的原因等多种因素,会导致此类软件所给出的辩证结果不止一种,且在用语上与教材相差甚远。因此,开发针对基础教学的软件需提供较多的典型案例且要满足辩证结果与教材的表述一致,这样才能使学生反复训练加深对知识的认知。②目前市面上的辩证软件均是直接就给出辩证结果,并没有具体的思维分析过程。此类软件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因此可以直接给出诊断结果。由于思维分析过程这个对训练学生的辩证能力最重要的环节省略了,因此此类软件不能用于基础教学。用于基础教学的软件还应加强针对性,能提供具体病案辩证分析和思维的过程,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辩证思维能力,从而在教学质量上得到提高。

开发具有人机对话的辩证训练软件应用到中医诊断学的教改中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是中医教改中切实可行的辩证训练的方法之一,达到为社会培养优质医学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群,修宗昌,武哲丽等.中医诊断学的发展与创新[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26-1527.

中医学基础辩证范文第2篇

其实,中医单纯的辩证论治是不能真实地反应中医学的本质。那么当我们去说中医学的特征时,首先要明确是相对谁而言。凡说特征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其共性的东西。很明显,我们讲中医学的特征,是相对西医学而言,辨证论治是我们的特色,但前提是辨病论治是二者的共有。但现在我们只讲异,不求同,甚至于扬言中西医无法结合,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辨病论治不是西医的专利,也是中医学的最基本特征之一。

1 从中医学的发展史,看辩病证治的重要性

1.1 中医学虽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但临床上从来就存在着“辩病施治”的方法。特别是在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之初,证候的概念尚未从疾病中分化出来,就是以“病”作为辩析目标的,治疗也就依据病来施行。如《内经》13方基本上是以病作为治疗靶点的;《神农本草经》、《诸病源候论》等著作也多以具体疾病作为治疗目标,如以“常山截疟”、“黄连治痢”等。即便在近代,中医学在注重“辩证论治”的同时,也仍在运用辩病思维。如对肺痨、肺痈、肠痈、湿疹、疟疾、麻疹、水痘、天花、蛔虫、绦虫病等的防治,主要是基于辩病的思维。因此,中医学的辩病思维与辩证思维是同时存在的,交织在一起而综合运用的[1]。

1.2 中医学从诞生便开始了辨病与辩证的结合。早在《黄帝内经》里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它往往是先定病,然后再辩证。比如《咳论篇》、《痿论篇》等章,都是先说这种病,然后再去辩证。之后,在《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等书,无不先言某病,再言某症,病、症、脉、证合参而治。以《金匮要略》各篇之题最能说明,如《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都是病名。

1.3 中医辨病论治在之后的发展过程当中从未终止。兹举俩例最能说明。其一,清初温病大家余师愚在其《疫疹一得》书中,仅论及清瘟败毒饮一个方子,以一方治一病,药即中病,鲜有罔效,典型辨病而治,其重复性不言而喻。其二,清初临床大家程国彭,在其《医学心悟》一书中,运用大量篇幅讲述如何辩证伤寒。在太阳经症条下,直言麻黄汤与桂枝汤辩证之繁琐,疗效之有限,辩证少有失误则灾害险生。乃自创加味香苏散一方,说:今以此方代前二方(指麻黄汤、桂枝汤)之用,药稳而效,亦医门之良法也。不论冬月正伤寒,及春、夏、秋三时感冒,皆可取效。其也是实现了从辩证论治到辨病论治的一次飞跃。这是中医走循证医学道路的肇始。

1.4 又如中医在与疾病“非典”的抗争中,充分发挥了辩证论治的优势,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证明了辩证论治的优越,而在于对“非典”疾病的认知随着辩证论治的进程而不断深化,这同时也是“辩病”的认知过程。我们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我们的认知就愈趋深刻,我们的治疗就更趋完善。

2 辩病用药的优势

2.1 在辩病用药方面,每一种疾病都有其独特的病理特点。因此,每一种疾病也意味其基本的治疗原则或治疗大法。除证选用不同的药物外,头痛可适当地配合应用川芎、白芷等止痛药物;癃闭病按照“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应着于通利为主;遗尿应按照“固摄止遗”的原则去配伍组方。如肠痈一般可用大黄牡丹汤治之;如肺痨虽有肺阴亏损、阴虚火旺、气阴耗损等不同病证,但感染痨虫是其共同病因,补虚杀虫是治疗肺痨的根本原则,在抗痨杀虫的基础上再结合辩证,分别予以滋阴润肺、滋阴降火、益气养阴诸法,辩病与辩证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2 在脏腑辩证中:肺系病证主要按肺气失于宣发肃降之病机特点进行辩证论治,还要结合肺系病的特点辩病用药,以复肺主气、司呼吸的生理功能。脾系病证主要按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之病机特点进行辩证论治,还要结合肺系病的特点辩病用药,以复脾主运化、升清降浊的生理功能。心系病证应按血脉运行障碍和神明失司之病机特点进行辩论治,还要结合心系病的特点辩病用药,以复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肝系病证主要按肝气疏泄不畅、肝阳升发太过、肝风内动等病机特点进行辩证论治,还要结合肝系病的特点辩病用药以复肝主疏泄、臧血濡筋等生理功能。肾系病证主要按肾阴、肾阳不足特点进行辩证论治,还要结合肾系病的特点辩病用药,以复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骨、生髓等生理功能。

3 辩病论治与辩证论治的关系

3.1 关于辩证论治与辩病论治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笔者以为,辩证论治的主要着眼点是放在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每一个病理层次的本质的认识上的。一个病理层次就是一个证候,一个汤证是一个证候辩证论治的结果。辩病是对疾病的辩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从而为治疗提供依据。区别在于一为确立证候,一为确诊疾病。辩病论治则是着眼于对疾病全方位的考察,从而抓住疾病中最具本质的联系,把这个疾病和其他疾病区别开来,进而针对各种病的特殊性,采取相应的治疗。一般说来,辩病论治从对疾病的初期考察,到确定“这一个”而非“另一个”,从一般性对症治疗到确立针对性极强的治疗,是对疾病的认知阶段。只有经历了这个阶段后,辩病论治才有了基础,换句话说,辩病论治是建立在对疾病的本质有了深刻的认知基础之上的。

3.2 辩证论治和辩病论治,没有层次上的高低之分。它们各有优势,也各有其局限性。辩证论治虽然不能达到对疾病的特殊性具有深刻认知的层面上,因而缺乏特殊治疗的方药。然而,辩证论治对疾病发展过程中病理层次本质联系的认识却远比辩病论治要深刻。从而,在针对疾病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具体治疗上,更能抓住主要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比辩病论治“优越”。辩证论治的又一个优势是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包括对人类尚未认识的疾病,这在人类认识和战胜疾病的过程中,其意义不言而喻。

3.3 由此可知,“中医内科临证时既要辩证,亦要辩病。其中辩病论治,是认识和解决某一疾病过程中基本矛盾的手段,[2]”…“是对中医辩证的必要和有益补充,有利于进一步对疾病性质的认识,有助于掌握不同疾病的特殊性及发展、转归[2]”。

总之,辩证论治和辩病论治只有相互为用,相互结合,才能不断深化中医对疾病的认知和提高治疗疾病的能力。中医学是辨病论治和辩证论治的完美结合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

因此要发扬中医学的辩证论治的诊疗特色,要提高中医的诊疗水平,提高辩证的准确率,必须坚持辩病与辩证相结合的诊疗思路。运用辩病思维来确定疾病,对某一病的病因病变规律和转归预后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再运用辩证思维,根据该病当时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来辩析目前处于病变的哪一阶段或是哪一类型,从而确立其当时的“证候”,然后根据“证候”来确定治则治法和处理遣药。此即通常所说的“以辩病为先,以辩证为主”的临床诊治原则。对某些难以确诊的病证,可发挥辩证思维的优势,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辩出证候,随证施治[1]。

参 考 文 献

中医学基础辩证范文第3篇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观察病情、判断病情及病种、辨别证候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技能的一门学科,其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也是基础理论和临床各学科之间的桥梁,具有基础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的特点,是中医学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诊断学不仅作为中医学专业所有课程中的主干课程,而且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科目,其对于临床的学习及实践能力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增加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对中医诊断学的教改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在课堂上通过老师传授知识外,增加现代化辩证训练软件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辩证训练软件对中医诊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等的训练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而且对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1.辩证训练软件开发意义

 

对于医学生来说,在临床上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在临床技能的训练上,医学生所面对的都是真实存在的病人,而不是书本中所出现的文字和图片,常常会因为理论知识掌握不牢靠、面对病人紧张、不能将理论准确运用到实践中等种种原因对病人造成伤害,使病人不愿意配合治疗,对临床教学造成影响。近年来,因医学生而出现的医患纠纷时常发生,很多病人认为医学生对其造成了伤害,在心理上对见习及实习的医学生均有抵触的心理,不愿意配合治疗。随着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我国的《执业医师法》禁止了在临床上将病人作为临床教学中的“道具”的做法,使医学生们实践机会越来越少,使其在初次进入到临床时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差。通过对“标准化病人”进行望、闻、问、切四诊进行培训,使医学生能在四诊诊断能力上得到提高。通过“望诊”观察病人的色、神、形、舌象、五官、皮肤等,以发现异常的表现。“闻诊”中医生可运用听觉诊断病人的呼吸、语言、呕吐、咳嗽等声音,也可运用嗅觉对病人排出物的气味、发出的异常气味进行诊察。通过“问诊”询问病人与疾病相关的情况,如病人的既往史、自觉症状等,从而可了解病人疾病的发展史、诊疗等诊察方法。“切诊”是医生用手轻触病人的脉搏和轻按病人的手足、腹部等部位,通过脉象的变化及相关异常征象,了解到病变情况的诊察方法。通过四诊方法可收集病人的症状、病史和体征。但中医诊断的技能教学包括辩证思维能力和四诊诊断能力两部分,而“标准化病人”的引入只能提高医学生四诊诊断的能力,对中医诊断中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具体针对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上还是以在课堂上通过老师举例分析为主。由于在课堂中的时间有限,老师不能对每一个典型案例进行举例分析,更不能通过对多个病例的比较分析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加强学生们的认识。由于在课堂上都是通过老师对案例进行授讲,且案例的分析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分析,这样便很难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思考性,很难达到对辩证思维能力的训练目的,所以,对中医诊断学的教改中需要能提高学生们辩证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其中辩证训练软件的开发便是解决这一问题切实可行的方法。辩证训练软件的开发除了在实验课上可供学生使用外,还可在适当的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因此,辩证训练软件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由于临床实践机会的缺乏造成学生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应用到临床上的情况,使学生在临床上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辩证训练软件的开发方法探讨

 

目前已推向市场及正在研究的能够为医学提供辩证结果分析的软件有很多,但却没有一种是对临床教学具有针对性的专业软件。目前市面上已有的软件均是针对临床医生为其提供诊断及治疗方法,而没有一种软件是针对基础教学的。因此,此类软件不能适用于基础教学,主要原因有:①此软件中没有大量与书本相关的病案,使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更多的案例可供分析。学生可通过自行输入的方式对病案进行输入解决,但由于在中医术语表达上可能会出现不统一性及软件开发设计者自身的原因等多种因素,会导致此类软件所给出的辩证结果不止一种,且在用语上与教材相差甚远。因此,开发针对基础教学的软件需提供较多的典型案例且要满足辩证结果与教材的表述一致,这样才能使学生反复训练加深对知识的认知。②目前市面上的辩证软件均是直接就给出辩证结果,并没有具体的思维分析过程。此类软件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因此可以直接给出诊断结果。由于思维分析过程这个对训练学生的辩证能力最重要的环节省略了,因此此类软件不能用于基础教学。用于基础教学的软件还应加强针对性,能提供具体病案辩证分析和思维的过程,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从简单到复杂的辩证思维能力,从而在教学质量上得到提高。

 

开发具有人机对话的辩证训练软件应用到中医诊断学的教改中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是中医教改中切实可行的辩证训练的方法之一,达到为社会培养优质医学人才的目的。

中医学基础辩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传统管理观;辩证管理观

1 商业银行辩证管理观探析

1.1 发掘“辩证”一词的含意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辩证”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作动词,意为“辨析考证”:如反复辩证。也作“辨证”。第二层意思是:作形容词,表示“合乎辩证法的”:如辩证关系、辩证的统一。在理解这两层意思时,我们应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辩证”作“辨析考证”理解时,“辩证”同“辩证”。从哲学角度分析,“辩证”所指的“辨析考证”,是人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的精神三大领域的人或事物自身进行直接地或通过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间接地反复辨别、分析和研究以探求事实的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客观又见之于主观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可见,“辩证”一词背后隐含的是在可知论基础上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其次,“辩证”是直接与辩证法相联系的。“辩证法”是希腊语“dialego”的汉语译文,原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后指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专门研究世界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哲学学说。辩证法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古代朴素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三种基本历史形式。其中,只有唯物辩证法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和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

1.2 透视辩证管理观

当前学术界对管理的研究大多是沿着美英等国的管理思路进行的,而对辩证管理方面的研究很少。总体来说,关于辩证管理现有的论述主要可概括为三类观点:

第一类观点是从管理实践中挑出几个诸如“疏”与“堵”、“宽”与“严”、“刚”与“柔”等具有辩证关系的词并加以简略分析,于是便称之为辩证管理。如果这能够称为辩证管理的话,那么中国古代《管子·正世》篇中所言“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反映出的“变革”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也可称为辩证管理。实际上,管理过程中偶然闪现出的辩证管理思想火花并不等于辩证管理。

第二类观点是从中国传统中医学“辨证论治”或“辨证施治”理论延伸出辩证管理,并认为“医人医国”,“其道一也”。按传统中医学观点,“证”通“症”,“辩证”的意思就是根据中医学理论,运用四诊、八纲等方法,辨别各种不同的症候,以做出正确的诊断。“施治”或“论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针对病情,确定治疗原则,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可见,辨证施治在诊断和治疗上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上文所分析出的“辩证”的两层含义。但值得注意的是,辨证论治本身并不是辩证法和认识论,更不是辩证管理的思想源头与方法论基础。

第三类观点是从马克思辩证唯物论和管理二重性原理出发,认为辩证唯物论是辩证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管理二重性原理是辩证管理学的思想渊源,并且辩证管理学是以管理过程中的一般性(自然技术关系)和特殊性(社会关系)及其对立统一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管理学。仔细推敲后,很容易发现这种观点有两点不足需要指证。

首先,该观点所提出的“辩证唯物论是辩证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的论断具有一定片面性。因为唯物主义是研究世界物质本性的,而辩证法是研究世界的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这两部分结合起来才会形成科学、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结合方式可以形成侧重点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一个是辩证唯物主义,另一个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前者在承认世界普遍联系、运动和变化、发展条件下研究世界的客观物质本性,后者在坚持世界客观物质本性基础上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管理所应该研究的是如何通过认识、把握和利用管理主体、客体及管理中介的普遍联系、运动、变化与发展的规律以实现既定目标,而不是在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中研究管理主体、客体与管理中介的本性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辩证唯物论是辩证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还不如说唯物辩证法是辩证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基石。这是其一。其二是,该理论虽然以辩证唯物论为方法论基础,但没有意识到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历史观也是构成辩证管理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的另外两块重要基石。因为管理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所以,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导下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必须在唯物主义历史观指导下用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及相关范畴对管理二重性,即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辩证分析和研究,从而才有可能使管理走出令管理学界千夫所指的管理理论的“丛林”、摆脱管理中的困惑。

其次,该观点仅仅是对创建辩证管理学的一种理论构想,并未涉及如何建立辩证管理学、如何把辩证管理理论应用于具体的管理实践等内容,所以,其对具体管理实践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较差。

商业银行欲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首先要改变原有观念,并树立商业银行辩证管理观,即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基础上,以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作为方法论基础,认识、把握和利用管理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技术属性方面的规律、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方面的规律,以及管理与上述两大规律之间的辩证规律,从管理二重性的辩证关系角度研究提高管理效率的管理方法,以保证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2 商业银行传统管理因缺乏辩证管理的优势而陷入双重困境

客观地说,无论是对一般企业进行管理,还是对商业银行进行管理,都具有对生产力进行管理和对生产关系进行管理的二重性。若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坚持辩证管理观,即在兼顾对自然技术属性进行管理的同时,兼顾对社会关系属性进行管理,并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则这种管理才是科学的。否则,管理在理论或实践方面很容易陷入这样或那样的困境。

中医学基础辩证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68―01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的临床表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运动耐量受限(呼吸困难和疲乏)和液体潴留。心力衰竭的治疗一直是心内科治疗学上的难题,也是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具有较高死亡率的严重疾患。近些年来,随着医学技术及理论的不断更新,心衰的治疗也不断进步,特别是中西医的联合应用在心衰的治疗中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长期以来,人们直观的认为,中西医结合就是在治疗过程中中西药合用,其实这是很不理性的看法,我们所说的中西医结合不仅仅是表面意义的中西药简单的联用,而是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辩证结合。中医的两大基础: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经历了几千年考验的辩证唯物理论,在疾病的防治方面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以下就笔者对心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一简单论述,以飨读者。

1 急性心衰 急则治其标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心功能异常导致症状和体征的急性发作的临床综合征,患者伴有心排血量降低、组织低灌注、肺毛细血管楔嵌压增高和组织充血,以往可有或无心脏病史。心功能不全可由于收缩性或舒张不全、心律异常,或由于前后负荷的不匹配所致。临床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强迫、面色苍白等。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中医认为其多属中医厥证、脱证范畴,患者病久心肾阳气不足,心阳宗气外泄,心阳虚脱,神明失于温煦,失其主宰作用,患者出现神志淡漠,但欲寐,甚者昏迷不醒;心阳不能助肺宣行,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喘不宁等症候,病位主要集中在心肺肾三脏。可见,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本病急性期病变主要集中在心肺两脏,病理基础-中医的病机集中在本虚标实上(心气虚为主,痰、瘀、水内停为标,本虚为主,且多兼夹阳虚,这和西医的急性心衰心功能减弱,容量负荷加重,肺水肿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认识方法不同而已。认识到此,治疗也就明确了:祛其邪实,治其本虚。西医的经典强心利尿扩血管本质也就在于此,在临床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同等条件下,特别是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时,辩证加用中成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临床相关指标,参附、参脉,黄芪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中成药制剂,大剂量静脉应用可起到升压强心作用,这些是以被大量临床及实验证实的。事实上,在急性期汤药也是可行的(如果有条件),笔者曾治疗一例心衰患者,辩证为喘脱,肺肾不足者,应用张锡纯的参赭镇气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客观的说,心衰急性期的治疗就目前来看还是以西医为主,这不仅仅是西药的药效及相关的护理工作得当,而且也是经过实践证实的。中医药在急性期应用的普及,有待更好更高质量的中成药制剂的出现。目前的益气养阴(参麦)和益气温阳(参附)及活血化瘀的丹参等虽说有益于疾病的好转,但远远没有我们期待中的那么好,问题在哪里呢?可能和目前我们的制剂水平等因素有关,但还应该看到,心衰时病理基础认识的单一性制约了我们的思路,好像一说心衰就是阳虚、阴虚,事实上还有很多一部分是痰热、肝风等标实证为主,这就要求更多的中成药制剂得出台。在笔者看来,单纯的补气,兼加温阳或养阴是不够的,观张锡纯“凡人元气之脱,皆脱在肝。故人 虚极,其肝风必先动,肝风动,即元气之脱兆。又肝与胆脏腑相依,胆为少阳,有病主寒热往来;肝为厥阴,虚极亦为寒热往来,为有寒热,故多汗出。萸肉既能敛汗,又善补肝,是以肝虚极而元气将脱者复制最效”;徐灵胎亦云“龙得天地元阳之气以生,。。。。。。凡心神耗散、肠胃滑脱之疾皆能已之。且敛正气不敛邪气。”由此看来,收敛正气在急性期的应用是必要的。在中成药的急性心衰应用的研究领域,应该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复方合剂的研究,相信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其临床效应应该是很可观的。

2 慢性心衰 缓则治其本

2.1识病因,究病机。心衰是一个逐渐发生发展的过程,在临床过程中,我们所见到的心衰的临床症状是多样化的,如何从这么多症状中把握疾病的本质,抓住患者的证,是真正改善患者症状,改善预后的关键。纵观近些年有关心衰的治疗方案,可以说西医领域有了很大的进展,从心脏血流动力学到目前的分子生物学,可以说,有关心衰的认识在目前先进的科技水平和技术支持的条件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慢性心力衰竭症状和血流动力学恶化的背后,存在者严重的神经内分泌激素紊乱。心衰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心室重塑是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导致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变化(包括心肌细胞肥大、调亡,胚胎基因和蛋白质的再表达,心肌细胞外基质量和组成的变化等)。在初始的心肌损伤以后,有多种内源性的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激活,如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II(ATII),醛固酮,其他如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a( TNF-a)等,在心力衰竭患者均有循环水平或组织水平的升高。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系统的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肌重塑,加重心肌损伤和心功能恶化,又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等,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治疗心衰的关键在于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和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大量的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应用正性肌力药刺激心肌收缩、以及应用血管扩张剂减轻左室射血阻抗一些治疗措施,在初期都能改善临床症状,但长期应用却有增加死亡率的危险,而且有些药物还能引起猝死。而改善心肌重塑的神经内分泌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B-受体阻滞剂,虽在早期对血流动力血改善不明显,甚至恶化,但长期应用却能明显改善心肌生物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因此在治疗上提出了从短期的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目的是改善衰竭心脏的生物学特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的不仅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针对心肌重塑的机制,防止和延缓心肌重塑的发展,从而降低心力衰竭的死亡率和住院率。中医就有关心衰的认识,可以说古代就有,只是我们是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罢了,《华佗中脏精》有云;“心有水气,则身肿不得卧,烦燥”。宋《三因方.水肿》:“短气,不得卧,为心水。”《伤寒明理论》曰:“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与茯苓甘草汤。”可见,无论是其临床征候还是治疗及病机,中医都是有记载的。就目前来看,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心气虚是心衰患者的本质并贯穿该病始终,阳虚、阴虚是兼证,在此基础上出现痰饮、瘀血。整个疾病是本虚标实。中医药的临床效果是不容置疑的,可惜的是,好像大家把大部分精力花费到如何证实某个药物治疗心衰的机制方面,而且是研究的越来越深刻,这对于讲究辩证的中医来说,笔者认为是不理性的。中医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讲究的是辩证的和整体观,在临床过程中,特别强调辩证,只有辩证好了,才能方从法出,而法也是从证立,如果连证都辩不出来,那还谈什么论治呢,就象西医一样,没有明确诊断,治疗也就无从谈起。

中医学基础辩证范文第6篇

1辩证与辨病相结合是提高中医疗效的根本方法

李师认中医的生命在于疗效,而提高中医疗效的根本方法就在于坚持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

辩证与辨病,中医应用"四诊"、"八纲",辨证施治,这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方法和手段,"证"是临床辩证论治的依据,证在"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辩证就是在分析了解疾病的部位、性质、原因后,归纳成比症状更接近于疾病本质的证;中医对各种疾病进行分析归纳,着眼全局和整体,突出特点为统一整体观。以整体综合观察的方法,把人体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以"人与天地相参也"的整体观念,强调入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李友余老师在辩证施治中,十分重视整体观念,强调从时令节气、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和人体禀质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中对疾病加以分析。

李友余老师指出既要重视辩证,也要重视辨病,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提高临床疗效。辨病与辩证相结合是正确诊断的需要,是评价疗效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需要。因此可以说辩证是中医的临床指导核心,舍此则失却中医的特色;辨病是中医临床现展,无此则停滞不前。

2气血病变是临床辩证的基础和施治的根本

李师强调治病必求其本,本在阴阳,实则气血,气血病变是临床辩证之基础,调整气血是施治之根本。人体分阴阳,其构成的基本物质是气血,人体的气血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一切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它来源于水谷,化生于脏腑,既是脏腑经络功能的动力,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产物。气行与血畅、气血相互平衡是脏腑经络功能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

"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始",气血也是各种疾病的病理基础,气血失常的病机,如同邪正盛衰,阴阳失调一样,不仅是脏腑、经络等各种病变机理的基础,而且也是分析研究各种临床疾病病机的基础。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无不影响气血,内外妇儿临床各科的病症无不涉及气血,气血辩证始终贯穿在八纲、卫气营血、脏腑、六经等辩证方法之中。

3宗师李东垣脾胃论学术思想,独创"气虚气滞"理论

李师在临床辩证施治上特别重视脾胃,他受张仲景《伤寒论》"顾护胃气"学术思想影响甚大。提出"留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学习并领会李东垣脾胃论学术思想,特别强调"人以胃气为本"。脾胃居于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能灌通其它四脏五腑,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根,故称"脾胃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胃受病,以脾胃先虚为主。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人体气机升降是维护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表现。气贵顺,血贵行,气血调和,百病无生;气不顺,血不行,气血不和,百病丛生,诸症蜂起。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失源,升降出入混乱,气虚无以运行,气虚导致气滞,气滞则致血瘀,并可行起阴虚、血虚、出血、挟湿、挟食、生水、生痰,碍肝累肺,络损心肾,诸症皆起,日久不解成为沉疴顽疾。这是李友余老师脾胃论指导下独创"气虚气滞"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创方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共药物组成为:广香9g、砂仁7g(后下)、煨肉豆蔻6g、厚朴9g、党参30g、白术10g、茯苓15g、甘草3g、黑丑3g、生大黄3g。本方特点是权衡补行,把握升降,方中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补其气虚,选广香、砂仁、煨肉豆蔻、厚朴及少量的黑丑、生大黄,以及去其壅滞,推陈致新,清降胃气,综合本方以补促行,以行助补,补行结合,从而达到补中有行气不滞,行中有补气不耗。所有虚实传变,都应以脾胃气虚气滞为本,补行平衡为治,这就是李师治疗脾胃病的中心思想。

4瘀血学说和活血化瘀的临床运用

李师对瘀血学说和活血化瘀的临床运用有一定的研究,并运用活血化瘀治则,施实异病同治,论治痹证、痛证、心脑血管疾病、顽固性皮肤病、内科杂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瘀血学说和活血化瘀治则实则为李友余老师气血论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李师瘀血学说有三个观点:①"气帅血行"的观点。气血二者,以气推动"血之运行"。《素问》谓:"凡病皆生于气",强调气在发病学上的重要性。不论气实还是气虚,都可能导致血脉的运行不畅。临床上常有气滞血虚或气少血脉不畅等不同情况。②关于血虚血实的观点。过去曾有人误解为"凡瘀血都一定血实",其实不然。在临床上确有二种情况,有偏有血虚者,有偏于血实者。③淤血分寒热。以临床遇见气滞血淤而导滞的血淤证来说,其分寒热。寒主收涩,血遇寒而凝属寒淤。热迫血妄行,离经之血便不全所引起的供血不足等。

活血化瘀的治疗目的,就是"化解"和"排除"淤血。从而使由"淤血"形成的疾病得到痊愈。李师运用活血化淤治则治疗"淤血"主要有四法:①调气活血法:如清代王清任所拟补阳还五汤,李师常用此方治疗气少血脉不畅,其中补气行气黄芪用量为60~120g,而其它活血化瘀药只不过10~30g。②补血活血法:血实者常用桃红四物汤,多用于血瘀之腰痛,血虚多为心脾两虚而致血瘀证选用归脾汤主治,妇科的痛经、经闭就常见此证。③行气活血法:此法又分行气温经活血,行气清热活血。瘀血属寒则经脉挛缩,凝滞不畅,临床以冷痛,苔白或舌青,脉沉迟等为主证,常见痹证,常用药物选用桂枝、干姜、细辛、当归、川芎、鸡血藤之类,瘀血属热则见头痛、胸痛、内热瞀闷、急躁善怒。舌质红、脉数等为主症,病如银屑病、玫瑰糠疹、面部痤疮、过敏性皮炎等均属瘀血属热,常用生地、丹皮、紫草、生地榆、白癣皮、白蒺藜、地肤子等凉血祛淤,每收良效。④祛血祛风法:"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中医所指"风"的概念较为广泛,包括内、外风,内风指病理产物,如中风、顽固性皮肤病、过敏性疾病等,在这些病证的治疗上也采用活血化淤的方药,认为这些"风证"的治疗仅用祛风方法还不够,要将活血药与祛风药并用或突出应用活血药,才能消除"风证",这就是"血行风自灭"的含意。李师在治疗痹证及过敏性皮肤病时常选用以四物汤为主方化裁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这一观点对临床实践是有指导意义。

在近50年的临床实践中,李师既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以缓解患者的痛苦为己任,兢兢业业,得到了广大患者的高度好评,笔者更是受益终身,故将李师的学术思想加以总结,以供广大同行参考借鉴。编辑/孙杰

中医学基础辩证范文第7篇

1921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加拿大著名学者FG班廷和CH贝斯特发现了胰岛素,次年运用于临床,从此开创了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先河,成为糖尿病治疗发展史中的里程碑。后来从动物胰岛素发展到人胰岛素,再到胰岛素类似物;从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超短效胰岛素;从不同的侧面折射出胰岛素的改进,完善和发展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发展历程,同时反映出糖尿病专科医师对各种血糖变化的应对策略,因此我们将掌握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专科医生称为"艺术家",这也正是人们在探索胰岛素征服糖尿病发展过程中思想活跃,不断创新,实现进步的现性思维方法和认识的演变,飞跃。为伴随此后出现的医学营养,运动锻炼,自我血糖检测,药物治疗,健康宣传教育奠定了循证医学依据。

祖国医学对消渴病的认识侧重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宏观理念。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获取患者的外在征象,司外揣内,运用中医理论知识推测、演绎消渴病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归纳出消渴病的概念,建立了一整套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理念的该病诊疗系统,因这种思维、推理是建立在反复的临床实践基础上,故其对本病整体的判断能力也可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得到经验升华。

自宋代以来,先贤们提出的三消辩证影响明清至今,如刘河间的《三消论》;《医学心悟o三消》中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客观上说,三消辩证模式已完全束缚了中医消渴病的诊治思路。晋代名医施今墨、祝谌予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基础上,时有革新之议,建国后本世纪50年代,祝甚谌予又提出了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创立了降糖活血方,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本世纪初期,吕仁和教授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在继承中医理论的前提下,更致力于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研究,基于消渴病并发肾病的实际,提出了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络脉微型症瘕形成病机学说,认为糖尿病肾病实质上是消渴病久治不愈,伤阴耗气,痰郁热瘀互相胶结于络脉,形成微型症瘕,由瘕聚建渐成症积的过程,所以治疗在重视活血化瘀的基础上,更提出软坚散结的治法,在方法学上发展了活血化瘀治法,使临床疗效显著提高。

面对糖尿病的辩证方法,现代学者已然突破了三消辩证模式,比较重视分型辨证,吕仁和教授临床习用分期分型辨证方法,主张在分期的基础上,以本虚定证型,以标实辩征候,根据病情的本虚标实、轻重缓急,辩证选方。实际上是一种本虚标实的辩证模式,其特点是体系开放,便于突出中医治病个体化原则,与胰岛素的个体化治疗不谋而合,国内外学者针对"血糖四分体"学说(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糖波动四部分),认为长期大幅度血糖波动会增加氧化应激促进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比持续高血糖更严重,并认为慢性持续高血糖和血糖波动是糖尿病代谢紊乱的两个独立组成部分。这说明血糖应控制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于是相继出现了适当的胰岛素降糖策略,如模拟胰岛素正常生理模式是糖尿病治疗的指导方向;预混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迅速升高及全天血糖的整体水平均十分重要,因为餐后血糖水平迅速升高与不良心血管疾病转归相关联。如餐后和空腹血糖均达标,则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一段时间内血糖整体水平的指标)的水平。反映了整体观与个体化诊病模式的有机结合。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赵进喜教授,基于张仲景三阴三阳辨证方法,结合消渴病的临床实际,主张"辩体质,辨病,辩证三位一体"的辩证模式,以此为基础,建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药系列方,经临床使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初步显示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独特化优势。

中医学基础辩证范文第8篇

1医学研究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和问题

1.1现状

医学研究生应具备的科学素养应包含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科学的社会功能及其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和一般大众以及文科研究生相比,医学研究生接受过医学高等教育,是科学素养较高的群体。但笔者发现,虽然医学研究生具有了一些专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不意味着他们具有全面的科学素养。这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因为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不仅是获得知识,而是提升科学精神,塑造创新能力,目前医学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存在以下问题和缺陷。

1.2问题

1.2.1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基本了解程度不够全面具备完善科学素养的医学研究生应能够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理解关于宇宙、物质、生命的基本内容,对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技术概念能够正确了解,并且关注世界科技发展动态和趋势。医学研究生在高校学习了较多医学相关知识,但是由于医学研究生专业划分较细,单科性与行业性明显,导致他们接受较多的是专业技能学习与培训,对专业之外的领域知之甚少,缺乏对科学知识的宏观了解与整体把握。

1.2.2对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了解不够深入

医学研究生只有了解了科学研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才能够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和方式。但是目前在医学院院校,医学研究生所用的教材中往往是以知识体系为中心,按照循序渐进、系统化的原则,选取经过长期实践筛选、积累下来的科学知识,往往舍弃了科学发展的具体过程,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个成熟、静止、无疑问的知识点。医学研究生在学习中难以了解科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更谈不上对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全面了解。

1.2.3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不够关注

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并对其作用和形成过程有着清晰的了解,医学研究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科学的精神对待每一次实验,以求实的态度诊治每一位病患。因此有必要让医学研究生充分了解历史上的科学家对待科学的态度、从事研究工作的作风、所遵循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艰苦的成长历程等,从而切实体会科学精神的可贵和重要,培育良好的科学批判精神。目前,医学研究生接受的科学教育大多是是灌输现有的科学知识,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关注极少。

1.2.4对科学的社会功能及其社会影响的了解程度不足

现阶段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医学研究生只有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了解现代科技对自身学习和发展的影响,才能正确应对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科技现象,使医学研究生将自己对民族、国家以及社会的责任感与掌握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但目前医学院校的科学教育在介绍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方面,总的来说,正面的强调比较多,对科技所产生的负面作用的介绍较少,这不利于对科学技术的全面、整体的把握[1]。

2自然辩证法课程与科学素养培养的内在一致性

《自然辩证法》作为医学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注重培养医学研究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观和科学思维方法,与加强医学硕士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2.1自然辩证法可以完善医学研究生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基本了解程度

科学知识是构成科学素养的首要因素,因为它是培养其它必备因素的基础和载体。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观部分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演化为研究对象的,自然观具体可以分为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以及自然科学史。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医学研究生拓展自身专业研究领域的视野,在更全面的知识背景下,对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理解不断充实和深化,从而帮助医学研究生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新思想相适应的现代水平。特别是自然科学史部分的学习,可以帮助医学研究生在了解科技史的基础上能够回顾医学相关学科的发展历程,分析科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帮助他们形成系统的知识背景,从而不仅具备科学知识而且掌握科学方法。

2.2自然辩证法可以加深医学研究生对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今天的医学研究生就是未来医药卫生战线上的骨干力量,如果他们缺乏真正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自然辩证法课程可以从诸多方面予以帮助,一方面,自然辩证法通过介绍科学共同体应有的科学精神,倡导医学研究生要遵循科学共同体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的理性追求、价值准则、行为规范以及特有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课程可以通过科学史的案例教学,让医学研究生真切领会到,科学的本质就在于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要敢于用批判、怀疑的眼光来审视所接受的知识。可以说在《自然辩证法》整个知识体系中都蕴涵着科学精神的相关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崇尚理想、实事求是、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3自然辩证法可以帮助医学研究生正确认识科学的社会功能及其社会影响

在当今“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下,医学研究生作为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很显然也须承担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要本着科学精神和科学信仰,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不断追求进步和真理。既要保持对自己专业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又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尽可能做到学习、科研与服务社会相统一。此外,科技的进步在给我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有很多副作用。自然辩证法可以使医学研究生了解科学技术的两重性,从而强化其社会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一方面可以为医学研究生在设计开发和利用一些新的医学科技成果时,能充分考虑到它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课程从人与自然哲学关系的反思,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途径,可以帮助医学研究生正确看待人、社会、自然的关系,明确人在自然界的合理定位,人必须与自然协同进化、协调发展。

3以提升医学研究生的科学素养为导向的自然辩证法课程改革路径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教社科[2010]2号)精神,《自然辩证法概论》即将从原来54个学时的必修课调整为仅有18个学时的选修课程。在此情况下,医学院校的《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都必须随之而改革,才能真正有效地在较短学时内达到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笔者认为,医学院校在这次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中,重点应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1)对医学研究生进行哲学知识的教育,开阔其学术视野,使其不断吸收新的科技信息、哲学知识,从而调整和完善原来单一的知识结构;(2)培养医学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辩证思维方法,引导其成为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者;(3)提高医学研究生的进取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其人文精神,并与科学精神协调起来,培养彻底的求真务实精神,使之走上全面发展道路;(4)引导医学研究生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力求学以致用,调动其参与研究和创造的积极性,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具体来说,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改革后应包括:

3.1教学内容上,应把医学史研究成果融入自然辩证法教学

目前,“自然辩证法”课程多使用国家教委社科司主编的教材,该教材属于理、工、农、医各专业研究生通用性教材,与各学科的专业直接联系相对较少。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在医学院校自然辩证法课程中,加入医学史的内容,将中外医学史的相关研究成果,吸收到自然辩证法教学内容中,医学史的成果,能够提供生动又鲜活的史料以及史学观点,可以帮助医学研究生在系统掌握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基础上,结合医学实践,探讨医学思维和医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进一步完善其科学素养。

3.2改革教学方式,实施开放的教学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改革后的“自然辩证法”教学应转变传统的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实施开放式的教学。具体说来,开放式教学有5个核心方式:(1)以疑引思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设置一些问题,以问题引发医学研究生主动思考,进而让其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2)以例启思教学法:即在课堂讲授中要能够灵活运用科学史或者生活中的案例,通过案例来分析“自然辩证法”的理论知识,降低课程的枯燥程度。(3)以辩激思教学法:即教师根据“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内容,同时结合提高医学研究生的科学素养这一目的,设置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参与讨论或辩论,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全面思考、主动思考,达到预期教学目的。(4)以网延思教学法:即充分运用网络条件,增加师生的交流渠道,从而拓展和延长医学研究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对教师实行教育观念的变革。(5)以行践思教学法:即为了加深医学研究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可根据具体的条件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中医学基础辩证范文第9篇

【关键词】 辨证施治辨病治疗;临床应用

辨证施治是祖国医学的精髓,是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法宝。其总的精神与涵义,就是将“四诊”所取得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综合、分析,辨清疾病的成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和疾病发展的趋势,结合季节、时令、环境、地域及病人年龄、性别、职业等情况,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抓住疾病的本质,从而全面地决定治疗方案,整体地施以正确的治疗方法。但是,中医毕竟限于历史条件,病名多以症状而定,反应了疾病的基本矛盾,距离疾病的本质尚远。由于“证”虽然相同的许多不同疾病,在病因、病理等方面各有自己的特殊性,这些属于个性的东西是主要代表疾病共性的“证”所不能反映出来的。因此,它将会影响施治的准确性。现代医学的辨病治疗能抓住疾病矛盾的特殊性,运用现代科学凭借物理、生化等检查手段,能准确地找出发病的因素、病理的反映、病灶的位置、疾病的性质以及细胞的损害程度等,可谓是证据确凿,诊断明确,这是现代医学辨病治疗的长处。因此,我们在临床上能够把中医的辩证论治与现代医学的辨病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其长,补其短,才能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笔者在中医临床工作中常在辩证论治的前提下,施以西医的辨病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就具体的几个方面略述于下。

1 辨证论治与对因治疗结合

中医辩证准确,治疗效果也不错,若辩证论治与对因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则能显著地提高疗效。如治疗感冒时,在辩证的基础上,选加一些抗感冒病毒、流感病毒的中草药,如二花、板兰根、丹皮、百部、栀子、桂枝、、贯众、柴胡、黄连、黄芩、黄柏、老鹤草、鱼腥草、侧柏叶、麻黄、射干等;在治疗肝病转氨酶升高时,依据辩证施治,选加一些具有降酶作用的中草药,如五味子、茵陈、虎杖、板兰根、连翘、龙胆草、田基黄、秦皮、凤尾草等;在治疗高血压病时,适当选用一些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如天麻、杜仲、葛根、钩藤、野、寄生、丹皮、黄芩、地龙、汉防己、夏天无、青木香、黄瓜藤、旱芹菜等。这样,就会进一步提高疗效。

笔者在临床上做过大量的试验观察性治疗表明,中医辩证论治以“症”作为论治对象,以同证同治为原则抓住了疾病变化和转归的重点,取得的疗效较好。如果辨证论治与现代医学对因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如果

单纯地施用对因治疗的方法,不论阴阳、寒热、虚实、脏腑病症如何,也不管四季时令、年龄、体质的强弱等,随便把具有抑制感冒病毒、流感病毒的中药、能降酶的中药、能降压的中草药堆积起来使用,治疗效果明显较差或无效。因为中医的辩证是严谨的,论治是细致的,决不能以西代中,中药西用。走辩证论治与现代医学对因治疗相结合的路子是可取的。

2 辨证论治为主,参考现代药理知识。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依据中医理论体系,以辩证论治为主体,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参考现代药理知识,其临床治疗效果则能显著提高。如在治疗肺炎西医运用抗菌素效果不明显时,说明随着各种抗菌素的广泛应用,细菌对抗菌素产生了耐药性,而且耐药菌株也在不断增加,造成了治疗上的困难。若采用中西医结合,以中医辨证为主,少用或不用抗菌素,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一些具有广谱抗菌的中草药,如黄芩、黄柏、黄连、银花、、大黄等,这样,肺炎的治愈率则可大大提高。因为中药使用复方制剂,细菌不容易产生抗药性。如在治疗心率失常(心悸)时,以辩证处方为前提,选加苦参、桑寄生、葛根等。因为苦参含苦参硷及金雀花硷等,试验表明,苦参有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延缓房性传导以及降低自律性等作用。桑寄生对房性及室性早传及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已被证实,并指出本药似有异博定之作用。葛根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及减慢心率,有利于心肌氧代谢平衡。

3 辨证论治与现代病理知识相结合

中医的辨证,是从人体疾病发生所反映的主要症状来分析,综合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准确地求得病因、病位、邪正形势的虚实,据此立法、处方,就会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是,对于某些病来讲,运用辩证处方方法,也不能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如在治疗慢性肾炎时,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很难使病人的尿蛋白转阴。

中医学基础辩证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医学硕士生 自然辩证法 教学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9-105-02

根据自然辩证法教学的改革和经验,要使医学硕士研究生成为在科学技术研究和社会各领域中最富创造力的科研群体,充分发挥自然辩证法课程在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必须在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坚持教学方法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掌握系统扎实的科学知识的同时,结合课堂教学,通过多种教学途径使医学硕士研究生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活跃的辩证思维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和科研能力。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培养和提高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特殊的优势。更有利于在教学中联系学生专业、联系科技发展、联系社会现实,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努力将课堂教学与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实践相结合

作为医学硕士研究生特有的创新能力需要系统扎实的知识储备,同时也需要通过各种学习途径不断拓展学术视野,增强其创新意识。自然辩证法的授课对象是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在工作阅历和思想认识方面,更为成熟,有强烈的知识求知欲,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前景更为关注与重视。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自然辩证法课程的自身特点,着眼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技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前提下,结合教学对象的具体实际,及时向学生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有关学说、理论的新进展,及时概括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介绍相关学科领域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在准确介绍学科发展中成熟、稳定的内容的同时,评介在学术界产生影响的学术观点。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所在的宁夏医科大学努力将课堂教学与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与医学研究生的学科专业有机结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不断改革创新,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鼓励研究生在学习和掌握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的同时,关注科技发展的现实,积极探索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然而,由于我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分为基础型、科研型两大类,自然辩证法课程内容广博,教学时数偏少,于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开辟自然辩证法第二课堂,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具体做法是:将研究生中按照基础型、科研型和各专业情况后组织起来,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有计划地联系社会现实、联系科技发展、联系专业实际,以现代医学学术讲座、专题科研讨论、参观访问等方式,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将有限的课堂教学以一种新的形式延伸至课外,并做到以点带面,推动全体研究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自然辩证法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二、大力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为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增加新内容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结合得相当紧密,它特别注重广泛吸收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新思想,同时借鉴古今中外的思想理论中的有益成分,具有大跨度的交叉性、融合性、综合性。以往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一种倾向,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单纯的继承、单一的思路,造成了教学中的照本宣科,偏离现实生活实际。致使部分学生认为,自然辩证法课程与以往的政治理论课同样是一门公共课,往往是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形式。同学们普遍要求,作为研究生政治理论课要改变以往的模式,要求在授课过程中突出理论联系实际,与现实生活接轨,减少教条灌输,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在自然辩证法教学中,注意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力求与时俱进。讲授有关科学史和科学方法论等方面的内容时,在引用科学家史料、传记和取得成果的同时,与国际国内相关情况相结合,注意贴近学生所能感悟的现实事迹。如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及时介绍本校获得国家自然科技奖项目“西北地区包虫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学校各系部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成绩和科研心得体会,多年的科学和教学实践取得的显著成果,而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某种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教师和研究人员对现代科学的规律和方法有许多切身体会,他们严谨、求实、开拓、进取的治学精神为研究生树立了榜样,他们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是进行自然辩证法最贴近现实、最鲜活的案例分析素材。

中医学基础辩证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中医护理;整体观;辩证施护;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173-02

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伴随着而来的诱发疾病因素也相应的增多,这在时刻威胁着人们身心健康的同时,也间接强化了人们养生保健意识。在医疗保健上,虽然目前有着多种护理方案可供选择,不过中医护理保健在我国人们群众中拥有极高的认识度,事实上中医护理以其独特的优势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中医护理也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体现,在大众中具有天然的接受性。然而,中医护理在实际应用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更好地了解现代中医护理特点及其在临床中的价值,发现存在的制约因素并加以解决,笔者以其所在的县级中医药为平台进行了研究分析。

1 中医护理的特点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史绵远、内涵丰富,围绕中医延伸而来的中医护理,就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体现中医辩证施护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2]。随着中医护理的发展,中医护理逐渐朝着整体护理的方向发展,现代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和社会得到有效运用。国家《中医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明确提出了中医护理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即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2]。

与西医不同,中医护理充分渗透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其典型特点就是强调整体观念,运用辩证施护思想与方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脏腑学说为基础,融入了经络学,借助刺激相关部位以调节气血,激发重要器官功能来达到护理的目的[3]。具体来说,整体观就是认为人是一个以脏腑、经络、气血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突出了人体与自然界、社会的关系,迥异于西医理念。所谓的辩证施护就是运用四诊法、中医八纲辨证法制定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护理方案。

1.1 整体观: 中国哲学强调“牵一发而动全身”、“天人合一”,以此为基础衍生而出的整体观对中医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医护理继承和发展了整体观念,使整体观思维很好地融入了实际应用。简单而言,整体观就是追求统一性,讲究完整性,这里的“一体观”反映到人上,就是人体自身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和谐一体(天人合一体现)。中医认为,人体本就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人体各个组成部分间在构架上是不可分隔开来的,各个功能互为己用、互相协调,同样在病理上也是互相影响的。在扩延到人与外界自然上,人与自然换就也是一体的,互相影响的,人体机能变化受自然界影响,自然界变迁亦会潜移默化地渗入人的生理病理变化中去,人必须与自然界保持平衡,即人内外环境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大的整体性,这一整体观思维深深地渗入在生理、病理、辨证和护理等各个方面[4]。

1.2 辩证施护理念: 中医诊断“望、闻、问、切”渗透着辨证哲学思想,沿着这种思维和方法论,中医护理区别于西医护理的重要一点就是要观察患者自觉症状和临床表现来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症候。中医作为的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本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侯。施护就是依据辨证而来的结论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由此可以看出,辩证施护理念,辨证是基础和参考,依照扶正祛邪、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正护反护、因人、因时、因人制宜等手段和方法来实施对症护理,而施护效果则可用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2 中医护理特点在临床中的应用

2.1 整体观在临床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常言道,“三分治,七分养”,强调的就是一方面对症治疗,另一方面同时还要有稳定舒畅的情志、情绪和情感,合理安排饮食并加强适量的功能训练,以达到整体治疗的效果。中医护理整体观念核心是保证患者得到全面、系统的护理。中医护理整体观与辨证观融合发展出了整体辨证施护理念,形成了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整体辨证施护特色,如以发热为例,外感发热邪气仅在卫分,治疗上采取解表,护理上需避风保暖,服药后加盏衣被,取微汗降温;而中暑引起的发热邪气已入气营,高热、口渴等症状突出,此时护理上应以及时降温为主,解暑消热。因此亦可看出,整体辩证施护将整体观和辨证思维融入到护理中,有助于增强护理针对性和效果。

2.2 辨证在临床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由于目前人类疾病的多因素、多种类等特点,在中医的护理中仅仅采取整体性还远不行,结合辩证观施护十分必要。辩证观在中医护理中应用价值突出,如对惯性胃痛患者,临床上的中医护理是会根据具体的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寒性刺激引起的胃痛,中医护理上一般会采取局部温热给患者驱寒止痛;若系情绪不稳、情志不舒所致胃痛,中医护理中应该采取移情、疏导等心理干预疗法来消除患者的精神压力,减轻疼痛。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中的整体观和辨证思维是中医护理的典型特点,中医护理临床应用围绕整体观和辨证观来开展。随着中医护理技术的深入发展,朝着现代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在丰富了临床护理方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善于发现缺陷并加以完善,不断推动中医护理技术与时俱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淑荣,谭燕.浅谈中医护理的特点[J].中国护理管理,2010,13(07):65-67

[2]黑莲芝,李琛,张慧静,等.论整体护理与中医理论的内涵统一性[J].实用护理杂志,2010,18(1):53-55

中医学基础辩证范文第12篇

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从《黄帝内经》开始,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它至今仍然不能脱离《黄帝内经》已形成的理论框架,这与现代科学在不断突破和否定中实现知识更新和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任何自然科学的发展,都是思维辩证发展的前进运动。毫不例外,中医学的所有学科的发展,也同样是前人为了认识和控制疾病发生发展而展开的一系列辩证思维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科学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局限又使之存在着某些违背辩证思维发展的“唯心因素”,这些因素阻碍着中医学理论的继续深化和发展。因此,中医学必须打破其“唯心因素”造成的桎梏,才能实现辩证的“扬弃”,在创新的突破中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辩证发展的沿革

早在《黄帝内经》的时代,古人就以自然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的最高理论规范,建立了最初的理论框架。历代中医学家以此作为理论发展的逻辑起点,立足于自身不同的医疗实践,不断丰富、充实了《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实践内容;他们往往致力于某一特殊领域的研究,使之得到深化,并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学术见解,使之获得突破性的发展。

(一)大量总结临床经验,丰富了前人理论的实践依据

    在中医理论发展过程中,前人提出的理论往往为后世医家揭示了研究的方向、观点和方法,但与后世医家相比,其实践内容又是显得相对的贫乏。于是,和其它自然科学的研究者一样,历代中医学家就在规范理论的指导下,“力图扩大规范所能够加以说明的事实的知识,加强这些事实同规范预测之间的配合,进一步详细表达规范的本身”。这种以规范说明事实的过程,必然的结局是使理论体系所包含的、依据局限的事实材料得到的种种抽象,与日益丰富的科学事实和感性经验联系起来,用新的事实验证、丰富着理论原则本身。这是中医学理论从抽象向具体发展的第一种形态。

《黄帝内经》中对痹证已有相当深度的认识,《痹论》专篇论述了痹证的病因、病理、分证等。其言病因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其言分证:”其风气胜者为 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显然,这对痹证的认识仍是较为粗疏的。后世张从正指出:”风气胜者为行痹,风则阳受之,故其痹行,旦剧而夜静;寒气胜者为痛痹,寒则阴受之,故其痹痛,旦静而夜剧;湿气胜者为着搏,湿胜则筋脉皮肉受之,故其痹着而不去。肌肉削而着骨……劳力无制、辛苦失度,触冒风雨,寝处潮湿,痹从外入“。(《儒门事亲·指风痹瘘厥近世差玄说》)他还提出了”痹证以湿热为源,风寒为兼“的观点;这无疑对搏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作了重要补充。后世医家就这样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不断地发现新事实,积累新的经验,根据规范加以理论的说明。这些事实和经验也就源源不断地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客观依据,扩大新的应用范围,开辟新的发展领域。宋代陈无择创立三因致病学说;钱乙、张元素以脏腑寒热虚实论病机、辩证等等;后世诸家无疑地在具体内容并进而在理论框架方面更加完善了。

(二)立足于临床各学科的研究,使中医学理论在某些具体领域里率先发展

历代医家由于所处的不同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决定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临床实践以及思维研究方法上的特殊性,并使得他们能够在不同的领域,以其独特的见解,提出一系列规范制约下的新理论原则。随着认识的深入,他们日益深刻地揭示出各个具体领域的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弥补了规范理论只能抽象地反映事物的一般特性及其最简单的联系的缺陷。这是中医学理论从抽象向具体发展的第二种形态。是事实材料和规范理论互相沟通的逻辑中介。

如果说《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的辩证论治进行了一般规律的研究;《千金方》、《外台秘要》等则大量收集、整理了临床用的方剂。那么,与现今理法方药辩证论治体系相比,对治法的研究在当时无疑是比较薄弱的。这大概就是金元四大家至明代温补学派大都集中研究不同治法的逻辑原因。他们虽然在学术渊源上无不宗旨于《内经》、《难经》等经典,但是不同的实践基础使他们走上了不同的学术道路。这表明,中医学和西医学一样,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的。

(三)积累对反常现象的认识,使中医学理论在突破中发展

    任何事物的内部外部均存在着互相区别、排斥、对立的关系。中医学的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事物必然存在与自身相互对立、统一的物质势力。这种自然观使得中医学主要是从人体与自然界及其内部各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来认识人体。当人们试图认识事物内部的阴阳变化时,他们就以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已有理论中的种种规定,往往只能先认识事物的某些方面,然后才能认识到另一些方面,日积月累,事物内部各个方面包含的差异性就开始显露出来,理论也就有可能更加全面,因而更加深刻地揭示出事物内部的复杂规律。这是中医学理论从抽象向具体发展的第三种形态。它是前两种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最富有变革性创新性的一种形态。要使得人们从更高的角度,更深的层次对人体复杂多样化的生理病理现象作出理论阐述,直接地推动了理论变革和进步。

中医学的外感病学说从《内经》到《伤寒》和温病学说,经历了从同一到两歧的发展。虽然《内经》还没有分别阐述伤寒、温病的理论体系,但它却是二者共同的理论基础。而《伤寒论》又使中医学能够在伤寒这个特殊领域,更深刻地把握外感病的发生传变及辩证施治基本规律。这是《内经》的外感病学说所不具备的。虽然曾经也有过将之作为整个外感辩证论治的理论尝试,但并没有如愿以尝。研究和认识的深入使得人们逐渐从更多的”反常“规象中认识到温病对于伤寒的特殊性,导致了温病学说的建立。中医学关于外感病的学说由此实现了自我的辩证否定。《伤寒论》的适用范围得到了更确切、具体的揭示,得到更加符合临床实际的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必将有新的理论使《伤寒论》,温病学说互相区别的理论原则得到统一的阐述,使二者的合理成份构成为新理论中的一种局部情形,从而使理论在否定之否定中实现新的突破,达到新的高度。

二、中医学理论发展中的唯心因素

由于时代和科学水平的局限,在中医学理论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形而上学与诡辨论的干扰,这种干扰违背了辩证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阻碍着理论的深入发展。

(―)形而上学的”道守如一“

两千年来,中医学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但是,它却始终没有脱离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其具体的理论原则,都只是对阴阳五行学说及其相应的理论结构的一一映射,表现出各种学说之间的理论同构现象,以习惯的语言表述,就是“道守如一”,“天道守恒”等等。在中医学的理论思维中,认识对象虽然是运动变化、复杂多样的,而按阴阳五行制作的理论框架又是一成不变的,在这种理论内部,实际上存在一种难以导致创新和质变的惰性结构,任何运动调节,都难以超脱出阴阳五行结构界限的范围。

    (二)臆想矛盾的诡辨干扰

由于研究方法上的种种局限,中医学不可避免地具有猜测和想象的特征,使得它至今不能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去把握各种互相作用、相互联系的具体过程,对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更是了解甚微。因此它无法象西医学那样回答这样的问题:在事物的功能行为发生变化时,其形态结构的变化如何?其功能形态变化经过的各个具体环节及其条件如何?可能的条件与可能的变化趋势及其相互关系如何?这方面的理论困难使中医学难以把握人体形态结构上的运动规律,也难以在直观领域以外确切地把握功能变化的具体条件和规律。因此,它不得不降低理论预测的准确度和精确度。以至出现这样的情形,理论可能对已经成为过去的事实作出种种合乎规范的解释,却难以对将来的现象作出有把握的预测。

五运六气是中医学用来说明气候变化及其与疾病流行关系的理论。何年何月出现何种气候,取决于运气之间的相互作用。但这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又不是确定的。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各年各月多种气候都有出现的可能性。它规定了每年的大运、主运、客运,主气、客气、胜气、复气等,却没有规定何年岁运太过,何年岁运不及,何年岁胜气不足,何年岁复气有余。一切均有待于”善言天者,必有厌于物“,即根据已发生的事实来选择理论说明的方式。以实践第一来说,这是正确的;但从理论预测来说,却反映了理论与现实的不和谐。这样的理论说明并没有把握变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只能是脱离了条件来谈论变化,将臆想的矛盾强加于事物本身,终究陷入了诡辨的泥沼。

三、中医学理论必须在辩证”扬弃“中发展

中医学基础辩证范文第13篇

1 课程实施

1.1 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科研工作的基本过程,掌握人体机能实验研究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1.2 课程内容:在较好地掌握机能学的理论知识和前期机能实验的前提下,七年制医学生就可以实施自行实验设计。整个设计过程大致有3个阶段,分别为选题和可行性论证阶段、实验操作和考核阶段以及实验结果分析和答辩阶段。

1.3 选题和可行性论证:选题主要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确定,而可行性论证则用4学时以讨论的方式进行,主要对选择内容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对于七年制医学生来说,选题的科学性没有太大困难,一般都会利用业余时间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所出现的主要问题是选择的课题太大,现有的实验仪器和试剂无法满足实验要求。所以,在选题前要强调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和实验条件。选题的创新性对于七年制学生来说是重要的, 教师要解决好创新性和可行性之间的关系,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充分的估计。对于七年制学生来说,自行设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现一个新的生理学规律,而是为了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掌握医学研究的选题和可行性论证的方法。

2 实验操作和考核

与五年制学生的操作考核不同的是,由于七年制学生考核的实验内容是自己设计的,很多实验是没有人做过的,或者是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进行较大的改进,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参数设定在实验指导上都查阅不到,这样造成在实验考核中遇到一些问题,但主要考核同学的基本操作就可以,这部分内容12学时。

3 结果分析和答辩

实验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写出1份完整的科研论文,完全参照科研论文的格式、要求来写。由同学做论文报告,报告的重点在结果和分析讨论上。报告内容最后以答辩的方式进行讨论,由3名任课教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及其他同学对实验结果进行提问。通过这一阶段的训练,使学生对科研论文的撰写和答辩的过程有所了解,这部分用4学时来完成。

4 效果及评价

中医学基础辩证范文第14篇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1-0131-01

1 什么是肿瘤

肿瘤是人体中正在发育的或成熟的正常细胞,在不同的相关因素长期作用下,出现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它与正常组织和细胞不同,不按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规律生长,而变得不受约束和控制,并呈无规律的迅速生长,以至可以破坏正常组织器官的结构并影响其功能。

2 中医学对肿瘤认识的理论基础

《内经》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医宗必读》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外证医编》载:“正气虚则成岩”。《景岳全书》亦云:“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这说明肿瘤的发病是因为正气不足,邪气内踞,积而成之。祖国医学的正邪学说揭示了所有疾病。包括肿瘤的发病与发展的本质。然而它是一个总的概括,具体来讲,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无论机体哪条经路,哪个脏腑,哪个组织器官的功能失调,皆可使正气虚损。而无论是阴阳失衡,脏腑失调,气血失畅,情志失和,邪毒侵淫等,都能导致气滞、血瘀、湿聚、痰凝、热毒等“内邪”,若不及时调理治疗,久而久之邪气踞之,则可发为肿瘤。

3 中医如何看待肿瘤的预防

中医理论认为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外邪内侵,加之情志不畅,致使机体阴阳失衡,脏腑失和,气血失调,经络阻滞,而引发内部,无论是外邪、内邪,客于人体、经久不去,积而成之则为肿瘤,因此可见正气不足是肿瘤形成的根本原因,“邪气踞之”是肿瘤形成的基本条件,因此扶养和保护正气,避免和减少外邪侵入,阻止和消除内邪的产生,便成为中医对肿瘤预防的重要环节,从预防的角度看“扶正祛邪”属于肿瘤一级预防的范畴。

4 中医治疗肿瘤的特点

4.1 整体观:如同对待其它疾病一样,中医对肿瘤病人也是从全身特点加以考虑,而不是仅局限在肿瘤病灶本身。恶性肿瘤是一类全身性的疾病,病灶与机体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抗瘤能力相互制约,互为消长。局部的肿瘤灶可以对全身各系统产生广泛影响,对多数病人来说,局部治疗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所以在肿瘤的治疗中,不但要注意肿瘤灶的消除,而且更要重视整个机体的抗瘤能力。肿瘤灶的消除或控制可以改善全身状况,而全身状况的好转及抗瘤能力的增强又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浸润与转移。所以中医的整体观对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2 正邪学说:中医认为任何疾病包括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均可概括为正、邪两方面关系的变化。一切能够导致疾病的因素都可称为“邪”,主要有气滞、血瘀、热毒、湿聚、痰凝等。而“正”是指人体的正气,包括先天禀赋及出生后培养和建立的抗病能力,正气包括气、血、阴、阳等诸方面。正气不足则为虚弱,无论是整体虚弱或是一脏腑虚弱,都是肿瘤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4.3 辩证论治:辩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另一大特点,也是中医治疗肿瘤的最高原则。对广大不同的患者,不同的肿瘤,在不同的阶段必定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综合其所有的症状、体征,经中医理论的归纳,分析后确定为某“证”,而这个证则是对这一患者在该阶段的某种疾病从病因、病机、病位及表现等方面的高度概括。同时它也是指导临床治疗用药的依据。只有明确了证,才能按证制定治疗原则,制定了正确的治疗原则,才能保证准确用药以达疗效。中医的辩证方法包括:八纲辩证、脏腑辩证、气血辩证、六经辩证、四分辩证、三焦辩证等。在肿瘤的治疗中常将八纲、脏腑、气血三大辩证配合应用,对于肿瘤的治疗,在扶正祛邪的总原则下可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清热解毒、理气行气、活血化瘀、祛湿化痰、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祛腐生新等大的治疗原则,在以上各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制定具体的方法,相应用药,以达到治疗肿瘤,缓解症状的目的。

中医学基础辩证范文第15篇

【关键词】中医特色;中医护理管理;关键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39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11-02中医护理管理主要是指以中医基本理论作为指导,通过中医辩证施护、中医整体护理理念两大特点,对患者展开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在中医护理工作中,根据中医辩证的观点,所秉承的护理原则包括有正护反护、同病异护、扶正祛邪、因人而护等。长久以来,中医护理管理对我国中医治疗的有效性以及中医事业的发展,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近年来,由于西医护理措施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其也严重的制约了中医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以上现象的影响下,造成了我国中医院发展的停滞不前,因此,如何在中医护理管理当中突出中医特色,促进祖国中医事业的有效发展,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中医护理管理的意义分析

中医护理学具有绵延、悠久的历史传承,其经过千百年的锤炼与完善,为我国各类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护理也属于祖国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协助中医治疗,对促进中医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我国自古开始,便是秉承中医、中医护理、中药三者不分离的理念,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的完善和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对中医病房的规范,使中医、护、药有了更加全面的发展。虽然我国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十分重视,但在大范围西医学的冲击下,给中医事业的发展也带来的严重的影响。而在西医护理中所遵循的技术操作、无菌观念,也促进了护理事业的全面性发展。但是多年来大量的中医护理实践资料也证明,西医护理理念与方法并不能完成地满足中医病房的要求,由于西医护理缺乏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察,使其在护理过程中无法系统、全面地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与护理。在这种现象下,唯有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突出中医特色,将中医护理知识与先进的护理技术相结合,才能促进中医护理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进而加强祖国医学在医学史上的重要性。

2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突出中医特色的措施分析

2.1合理地转变中医护理模式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护理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有效中医护理服务的基础上,还需尽量满足患者的不同要求,在这种形式下,就应该在突出中医特色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将传统护理模式朝着新型护理模式进行转变。中医护理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①遵循中医护理的“整体性”理念,在护理过程中重视对患者自身完整性、统一性的护理原则。②在针对患者患侧进行局部的护理时,还需考虑到四时气候会对患侧及病情造成的影响,并因季节、因地、因人进行护理,以保证护理的有效性。③在对患者进行辩证施护的同时,还需对患者性别、年龄、工作特点、身体差异、文化程度、生活条件、个人需求等资料进行全方面考虑,尽量使中医护理工作做到最好,在提高护理有效性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1]。

2.2重视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当代的中医病房护理工作难免会用到西医理念与技术,但西医护理也有不足之处,因此,护理人员在掌握西医护理技巧的同时,还需重视对中医护理基本特点的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包括有:①加强护理查房。规范、严格地进行护理查房,且查房记录必须要保证全面、完整,以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②实时了解病情。充分地应用中医四诊方法,实时、动态地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与了解,以便于预测疾病的发展态势,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护理;③重视情态与饮食。患者的精神情态对病情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在中医护理中应重视对患者情态的护理。此外,针对患者的病情程度,合理地进行饮食调养,以促进患者身体的早日恢复;④强化煎药与服药护理。煎药的火候和时间对药效有一定程度地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每种药不同的特征,熟悉并掌握煎药技巧。在患者服药时,也需规范服药时间和方法,并在服药后加强对病情的观察;⑤加强生活起居护理。在中医护理中,需根据患者的疾病性质、个体差异及恢复情况,合理地督导患者进行相应的锻炼,做好生活起居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恢复。

2.3加强中医护理人员的专业性从我国目前的中医护理现状来看,很多的中医护理人员都出自于西医院校,这些护理人员普遍对中医护理基础知识不熟悉,对中医辩证施护原则更是不能全面掌握,这给中医护理管理的有效性也带来的难点。针对中医护理人员不专业的现象,加强对其专业中医知识的掌握很有必要。

首先,需加强中医护理人员对中医基础理念知识的了解,例如,应该对临床上常用中药的品名、性味、功效、主治、归经、服用方法、服药注意事项等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并熟知中医的治疗原则。其次,熟练掌握中医护理的各种护理技术,例如针灸、按摩、敷贴、穴位封闭、刮砂、拔火罐等。再次,学会中医辩证施护的原则,包括对同一疾病和不同疾病的不同证型,展开中药辩证,在辩证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2-3]。

3讨论

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有着明显的差异,其所具有丰富内容和特色永远是西医护理无法比拟的,中医护理的有效发展,对我国传统医学的延续与发展可起到十分积极的意义。患者在进行中医治疗时,治疗效果也与护理离不开关系,因此,临床上应注重中医护理管理工作,加强对中医辩证施护的应用,突出中医特色,使中医护理在与西医先进护理技术的合理结合下,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上应对中医护理管理提高重视,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应用中医护理理念,促进我国中医护理事业的科学、合理、长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瑛,何桂娟,张月平.中医特色专科护理门诊工作模式的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0(1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