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一般贸易的特点范文

一般贸易的特点范文

一般贸易的特点

一般贸易的特点范文第1篇

一、“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的建立

义乌小商品市场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定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国际采购和小商品出口这两大特点形成了其独特的国际贸易方式,迫切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贸易体制框架,以推动贸易便利化,增强市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和国际竞争力。

(一)小商品出口的特点

义乌小商品出口具有数量少、品种多、批次多等特征,其出口种类覆盖34个行业、1502个大类、32万种,出口集装箱多为拼柜,每一个集装箱就相当于一个“小型超市”,里面通常装有十几种以上的产品,多的时候有上百种。但我国现行的一般贸易监管体制,主要是针对大宗商品、成套设备,而没有针对小商品特征的管理制度,许多小商品既无标准,也未列入商检目录,海关查验、检验检疫、质量监管等也缺乏依据,按一般贸易方式进行申报,通关效率很低,极易导致单货不符、逃避通关单等违规行为。在“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建立之前,义乌小商品出口暂时以“旅游购物商品”方式进行申报。“旅游购物商品”是指外国旅游者或外商采购货值在5万美元以下(含5万美元),以货物运输方式出口的小批量订购的货物。针对小商品出口的特点,实施出口申报以“章”为单位的简化归类办法,明确贸易性质,简化申报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二)从专业市场采购商品出口的特点

根据《2012义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的统计资料,2012年义乌海关监管集装箱出口65.4万个标箱,入境境外客商突破41.7万人次,有3059家境外企业在义乌设立代表处,占浙江省总数的二分之一强。从专业市场采购商品出口的特点是定向采购与即兴采购相结合,公司户与个体户并存。定向采购是定产品、定品牌、定供应商的采购,它的流程是首先制定采购计划,确定采购方向和采购价格等,然后签订和履行采购合同。然而,对于来专业市场采购的境外客商来说,他们面对的是琳琅满目、种类丰富的商品,如在市场里看到满意的商品,当即采购,现金付款,事前并不确定产品的种类、价格及供应商。境外客商来专业市场采购,他们面对的不是产品生产企业,而是流通领域的市场经营户,而这些市场经营户以及境外采购商本身,都属于个体经营户,进出口双方多数不具备外贸经营主体的资格,无法按现行的一般贸易方式进行出口和结汇,必须由外贸公司出口,导致采购主体与贸易主体脱节,既增加了中间环节,增加了通关成本,又增加了市场管理的难度。

(三)“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的试行

“旅游购物”模式自2007年实施以来,暂时缓解了小商品通关效率的矛盾,但也暴露出货值限额过低、缺少配套政策等一些局限性,“管不住”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确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成为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一项核心任务。“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的定义待国家八部委会签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意见文本》后才能明确,其简要含义是指在经批准的市场集聚区采购商品,由具有市场采购贸易经营权的企业或个人在主管地海关报关出口的贸易方式。该贸易方式将实行特殊的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工商、外汇管理等配套政策,有利于实现“管得住、通得快、可溯源”。

2012年9月,义乌出台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行方案》。工商部门将市场内专门从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外贸公司与从事一般贸易方式的外贸公司区别开来,进行分类登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公司凭工商营业执照,向义乌市商务局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即可享受新型贸易方式下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国税、外汇管理等配套政策和监管措施。至2012年底,义乌共登记“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外贸公司116家,全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93.47亿美元,增长136.7%,出口额90.05亿美元,增长150.3%,其中传统贸易出口40.90亿美元,同比增长13.97%,市场采购出口额49.15亿美元,发展中国家是“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主要出口市场。

二、“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的内涵

(一)适用于复杂的外贸主体

一直以来,只有专业外贸公司才能从事进出口业务,这使得专业市场经营户与境外采购商只能通过外贸公司出口,无形中增加了经营的风险和成本。“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义乌工商部门大胆创新,注册登记“市场采购”外贸公司,颁发专门用于从事市场采购贸易的营业执照,使一大批个体工商户和境外自然人获得外贸经营权,解决了市场主体在市场准入的各个环节乃至经营过程可能出现的“身份”难题。新型外贸企业登记为“义乌市××商品采购有限公司”,企业类型为有限公司,冠名义乌,标明企业的区域范围,行业描述为“商品采购”,而企业的经营范围特定为“专业市场、专业街的商品采购”。申请者只要满足“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条件,均可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公司可以享受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国税、外汇管理等部门相应的监管和优惠服务措施。随着“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业务扩展到在义乌注册登记的所有外贸主体,吸引了外贸公司向义乌聚集,长期以来义乌小商品出口由外地外贸公司的局面彻底扭转,有助于加强义乌小商品出口的源头管理,在“管得住”的前提下实现了“通得快”的目标。

(二)适用于小商品出口的特点

小商品出口多为小批量、多品种,每个集装箱的商品多达上百种,如果每种商品都申报和报检,将带来巨大的人工、时间成本,也不利于贸易便利化。“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的配套政策实现了小商品出口“管得住、通得快”,检验检疫部门利用自主研发的“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抽批系统”,按出口商品的货值大小、风险程度、信用等级等分类管理,采取自检、验证、核查等三种模式监管。对于小商品的出口申报,海关也将采取简化归类,发货人或人在一次出口申报的旅游购物商品品种在10种以上、且单项商品价值在100美元以下的,将进出口税则中章节相同的商品归入同一税则号,税则号列按其中货物总值最大的商品确定,其申报价格应为归入同一税则号列商品价格的总和。小商品的税则号也因此从8000多个简化到98个。

(三)适用于从专业市场采购出口

从专业市场采购出口,采购商接触的不是生产企业,而是市场经营户,即兴采购中存在采购地与生产地的分离、商品核价和退税难等问题。针对采购地与生产地分离,国家质检总局积极支持通过对组货单位等市场采购出口商品经营主体入库商品实行预检验,实现由事后检验向事前把关转变。义乌检验检疫局先行先试,为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量身定制了分类管理、口岸查验等12项配套制度。“采购地检验检疫制度”推出后,义乌小商品出口时,在义乌办理相关检验手续即可。从具有自营出口权的生产企业出口,或经外贸公司统一配合订单出口,由于所有单据齐全,能非常方便地办理一般贸易方式下的出口退税。但是,从专业市场采购的出口,很难取得退税所需的增值税发票,从而无法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获批之前的改革过渡期,按照按“旅游购物商品”进行税收征管,市场经营户和试点外贸公司签订《委托出口协议书》,与出口报关单一起作为备案单证留存试点外贸企业备查,就可以免征免退税。

三、“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下的外贸操作特点

(一)报关业务操作的特点

报关业务的操作技能主要包括走报关程序、商品归类、关税计算和报关单填制等几个方面。从报关程序上看,报关员要熟悉分类通关这种新模式。通关新模式下,通关作业方式由“纸面人工为主、逐票审核”向“电子自动为主、重点审核”转变,实现了通关自动化。按照通常的通关模式,报关员需要拿着纸质报关单到报关大厅交单审核,海关工作人员将通关单和网上信息进行核对,最后在电脑上点击确认。分类通关模式下,所有这些操作都由电脑自动操作,只需一个人做异常处理即可,小商品出口通关效率明显提升。商品归类方面,要掌握简化归类法,其操作方法是将进出口税则中章节相同的商品归入同一税则号,税则号列按其中货物总值最大的商品确定,其申报价格应为归入同一税则号列商品价格的总和。例如:塑料餐具、塑料盒、塑料盆和塑料手套等10种以上同章节商品报关出口,原来的做法都要分项填写,很可能一份报关单不够填,操作起来也很费时费力,现在仅需要按其中货物总值最大的“塑料餐具”的“3924100000”税则号填写就可以了。关税和报关单填制方面,小商品出口5万美元以下,监管方式代码“旅游购物商品(0139)”,出口5万美元以上且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按“一般贸易(0110)”申报出口,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按“其他贸易(9739)”申报出口。如应征出口税的商品应填写“照章征税”。义乌小商品实行简化归类的应按归并后的商品税号、品名、数量、价值填报在“备注”栏注明“JH”代码“境内货源地”栏填报“义乌(33189)”。

(二)报检业务操作的特点

市场采购出口商品由发货人及其人向商品采购地检验检疫机构办理报检手续。一般贸易方式下报检单的“产地”填写货物的实际产地,该项目是检验检疫机构受理报检时坚持产地检验检疫的重要依据之一。“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向采购地检验检疫机构报检即可。检验检疫机构参照《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对市场采购出口商品供货单位和发货人人实施分类管理,并确定特别监管、严密监管、一般监管、验证监管、信用监管五种不同检验监管方式。检验检疫机构对来源于未经备案单位的市场采购出口商品实施批批检验,按照特别监管或者严密监管的检验监管方式实施出口监管。因此,市场采购出口商品的供货单位、发货人的人应积极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备案。

发货人对市场采购的出口商品进行验收后,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规定》向检验检疫机构报检,报检时提供符合性声明、市场采购凭证、备案证明复印件等资料。联网申报、核销使得小商品出口报检形成闭环管理,实现了商品记录的完整与可追溯。市场采购出口商品发货人或其人,在向检验检疫部门申报时需如实申报包括所有货物的品名、HS编码、数/重量、货值、货物存放地点及集装箱号等相关信息。不如实申报将被采取加严监管,降低诚信等级和分类管理等级等措施。市场采购出口商品经检验合格的,检验检疫机构签发有关检验检疫单证,在单证中会注明“市场采购”。

(三)收汇和退税操作的特点

一般贸易方式下,为了对境内企业出口项下的一切收汇实行跟踪管理和监督,国家外汇管理局实施了收汇核销制度,通过“三单管理”,即“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货物报关单”(外汇核销联)和“结汇水单”,实现了外汇管理部门、海关、外汇指定银行之间既分工协作又相互监督的管理目标。出口退税需要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没有办理收汇核销是不能办理退税的。

一般贸易的特点范文第2篇

建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是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一项核心任务,义乌市先行先试,试点后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作为一种为专业市场量身定制的新型贸易方式,其相应的配套政策与监管措施与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等现有贸易方式有很大的不同,给外贸实务操作带来了新的特点。“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下的外贸操作特点可以从工商、海关、检验检疫、外汇和税收等五大方面进行剖析。

 

一、“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的建立

义乌小商品市场被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定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国际采购和小商品出口这两大特点形成了其独特的国际贸易方式,迫切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贸易体制框架,以推动贸易便利化,增强市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和国际竞争力。

 

(一)小商品出口的特点

义乌小商品出口具有数量少、品种多、批次多等特征,其出口种类覆盖34个行业、1502个大类、32万种,出口集装箱多为拼柜,每一个集装箱就相当于一个“小型超市”,里面通常装有十几种以上的产品,多的时候有上百种。但我国现行的一般贸易监管体制,主要是针对大宗商品、成套设备,而没有针对小商品特征的管理制度,许多小商品既无标准,也未列入商检目录,海关查验、检验检疫、质量监管等也缺乏依据,按一般贸易方式进行申报,通关效率很低,极易导致单货不符、逃避通关单等违规行为。在“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建立之前,义乌小商品出口暂时以“旅游购物商品”方式进行申报。“旅游购物商品”是指外国旅游者或外商采购货值在5万美元以下(含5万美元),以货物运输方式出口的小批量订购的货物。针对小商品出口的特点,实施出口申报以“章”为单位的简化归类办法,明确贸易性质,简化申报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二)从专业市场采购商品出口的特点

根据《2012义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的统计资料,2012年义乌海关监管集装箱出口65.4万个标箱,入境境外客商突破41.7万人次,有3059家境外企业在义乌设立代表处,占浙江省总数的二分之一强。从专业市场采购商品出口的特点是定向采购与即兴采购相结合,公司户与个体户并存。定向采购是定产品、定品牌、定供应商的采购,它的流程是首先制定采购计划,确定采购方向和采购价格等,然后签订和履行采购合同。然而,对于来专业市场采购的境外客商来说,他们面对的是琳琅满目、种类丰富的商品,如在市场里看到满意的商品,当即采购,现金付款,事前并不确定产品的种类、价格及供应商。境外客商来专业市场采购,他们面对的不是产品生产企业,而是流通领域的市场经营户,而这些市场经营户以及境外采购商本身,都属于个体经营户,进出口双方多数不具备外贸经营主体的资格,无法按现行的一般贸易方式进行出口和结汇,必须由外贸公司出口,导致采购主体与贸易主体脱节,既增加了中间环节,增加了通关成本,又增加了市场管理的难度。

 

(三)“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的试行

“旅游购物”模式自2007年实施以来,暂时缓解了小商品通关效率的矛盾,但也暴露出货值限额过低、缺少配套政策等一些局限性,“管不住”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确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成为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一项核心任务。“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的定义待国家八部委会签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意见文本》后才能明确,其简要含义是指在经批准的市场集聚区采购商品,由具有市场采购贸易经营权的企业或个人在主管地海关报关出口的贸易方式。该贸易方式将实行特殊的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工商、外汇管理等配套政策,有利于实现“管得住、通得快、可溯源”。

 

2012年9月,义乌出台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行方案》。工商部门将市场内专门从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外贸公司与从事一般贸易方式的外贸公司区别开来,进行分类登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公司凭工商营业执照,向义乌市商务局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即可享受新型贸易方式下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国税、外汇管理等配套政策和监管措施。至2012年底,义乌共登记“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外贸公司116家,全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93.47亿美元,增长136.7%,出口额90.05亿美元,增长150.3%,其中传统贸易出口40.90亿美元,同比增长13.97%,市场采购出口额49.15亿美元,发展中国家是“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主要出口市场。

 

二、“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的内涵

(一)适用于复杂的外贸主体

一直以来,只有专业外贸公司才能从事进出口业务,这使得专业市场经营户与境外采购商只能通过外贸公司出口,无形中增加了经营的风险和成本。“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义乌工商部门大胆创新,注册登记“市场采购”外贸公司,颁发专门用于从事市场采购贸易的营业执照,使一大批个体工商户和境外自然人获得外贸经营权,解决了市场主体在市场准入的各个环节乃至经营过程可能出现的“身份”难题。新型外贸企业登记为“义乌市××商品采购有限公司”,企业类型为有限公司,冠名义乌,标明企业的区域范围,行业描述为“商品采购”,而企业的经营范围特定为“专业市场、专业街的商品采购”。申请者只要满足“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条件,均可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公司可以享受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国税、外汇管理等部门相应的监管和优惠服务措施。随着“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业务扩展到在义乌注册登记的所有外贸主体,吸引了外贸公司向义乌聚集,长期以来义乌小商品出口由外地外贸公司的局面彻底扭转,有助于加强义乌小商品出口的源头管理,在“管得住”的前提下实现了“通得快”的目标。

 

(二)适用于小商品出口的特点

小商品出口多为小批量、多品种,每个集装箱的商品多达上百种,如果每种商品都申报和报检,将带来巨大的人工、时间成本,也不利于贸易便利化。“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的配套政策实现了小商品出口“管得住、通得快”,检验检疫部门利用自主研发的“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抽批系统”,按出口商品的货值大小、风险程度、信用等级等分类管理,采取自检、验证、核查等三种模式监管。对于小商品的出口申报,海关也将采取简化归类,发货人或人在一次出口申报的旅游购物商品品种在10种以上、且单项商品价值在100美元以下的,将进出口税则中章节相同的商品归入同一税则号,税则号列按其中货物总值最大的商品确定,其申报价格应为归入同一税则号列商品价格的总和。小商品的税则号也因此从8000多个简化到98个。

(三)适用于从专业市场采购出口

从专业市场采购出口,采购商接触的不是生产企业,而是市场经营户,即兴采购中存在采购地与生产地的分离、商品核价和退税难等问题。针对采购地与生产地分离,国家质检总局积极支持通过对组货单位等市场采购出口商品经营主体入库商品实行

预检验,实现由事后检验向事前把关转变。义乌检验检疫局先行先试,为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量身定制了分类管理、口岸查验等12项配套制度。“采购地检验检疫制度”推出后,义乌小商品出口时,在义乌办理相关检验手续即可。从具有自营出口权的生产企业出口,或经外贸公司统一配合订单出口,由于所有单据齐全,能非常方便地办理一般贸易方式下的出口退税。但是,从专业市场采购的出口,很难取得退税所需的增值税发票,从而无法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获批之前的改革过渡期,按照按“旅游购物商品”进行税收征管,市场经营户和试点外贸公司签订《委托出口协议书》,与出口报关单一起作为备案单证留存试点外贸企业备查,就可以免征免退税。

 

三、“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下的外贸操作特点

(一)报关业务操作的特点

报关业务的操作技能主要包括走报关程序、商品归类、关税计算和报关单填制等几个方面。从报关程序上看,报关员要熟悉分类通关这种新模式。通关新模式下,通关作业方式由“纸面人工为主、逐票审核”向“电子自动为主、重点审核”转变,实现了通关自动化。按照通常的通关模式,报关员需要拿着纸质报关单到报关大厅交单审核,海关工作人员将通关单和网上信息进行核对,最后在电脑上点击确认。分类通关模式下,所有这些操作都由电脑自动操作,只需一个人做异常处理即可,小商品出口通关效率明显提升。商品归类方面,要掌握简化归类法,其操作方法是将进出口税则中章节相同的商品归入同一税则号,税则号列按其中货物总值最大的商品确定,其申报价格应为归入同一税则号列商品价格的总和。例如:塑料餐具、塑料盒、塑料盆和塑料手套等10种以上同章节商品报关出口,原来的做法都要分项填写,很可能一份报关单不够填,操作起来也很费时费力,现在仅需要按其中货物总值最大的“塑料餐具”的“3924100000”税则号填写就可以了。关税和报关单填制方面,小商品出口5万美元以下,监管方式代码“旅游购物商品(0139)”,出口5万美元以上且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按“一般贸易(0110)”申报出口,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按“其他贸易(9739)”申报出口。如应征出口税的商品应填写“照章征税”。义乌小商品实行简化归类的应按归并后的商品税号、品名、数量、价值填报在“备注”栏注明“jh”代码“境内货源地”栏填报“义乌(33189)”。

 

(二)报检业务操作的特点

市场采购出口商品由发货人及其人向商品采购地检验检疫机构办理报检手续。一般贸易方式下报检单的“产地”填写货物的实际产地,该项目是检验检疫机构受理报检时坚持产地检验检疫的重要依据之一。“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向采购地检验检疫机构报检即可。检验检疫机构参照《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办法》对市场采购出口商品供货单位和发货人人实施分类管理,并确定特别监管、严密监管、一般监管、验证监管、信用监管五种不同检验监管方式。检验检疫机构对来源于未经备案单位的市场采购出口商品实施批批检验,按照特别监管或者严密监管的检验监管方式实施出口监管。因此,市场采购出口商品的供货单位、发货人的人应积极向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备案。

 

发货人对市场采购的出口商品进行验收后,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规定》向检验检疫机构报检,报检时提供符合性声明、市场采购凭证、备案证明复印件等资料。联网申报、核销使得小商品出口报检形成闭环管理,实现了商品记录的完整与可追溯。市场采购出口商品发货人或其人,在向检验检疫部门申报时需如实申报包括所有货物的品名、hs编码、数/重量、货值、货物存放地点及集装箱号等相关信息。不如实申报将被采取加严监管,降低诚信等级和分类管理等级等措施。市场采购出口商品经检验合格的,检验检疫机构签发有关检验检疫单证,在单证中会注明“市场采购”。

 

(三)收汇和退税操作的特点

一般贸易方式下,为了对境内企业出口项下的一切收汇实行跟踪管理和监督,国家外汇管理局实施了收汇核销制度,通过“三单管理”,即“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货物报关单”(外汇核销联)和“结汇水单”,实现了外汇管理部门、海关、外汇指定银行之间既分工协作又相互监督的管理目标。出口退税需要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退税专用),没有办理收汇核销是不能办理退税的。

 

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获批之前的改革过渡期,义乌小商品出口采用边境贸易方式,按“旅游购物商品”进行税收征管。根据出口退税最新政策,以“旅游购物”贸易方式报关出口的货物以及没在规定时间内申报退税的出口货物等,不再按视同内销纳税处理,企业今后都可以对上述出口货物申请免税。市场经营户和试点外贸公司签订《委托出口协议书》,与出口报关单一起作为备案单证留存试点外贸企业备查,就可以免征免退税。小商品出口是“免征免退”的,也不需要使用出口收汇核销单。过去个人难以结收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创新了外汇管理,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贸经营户和境外个人开立外汇结算账户,由外贸主体个人结收汇。试点企业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既可以由试点企业收结汇,也可以由其出口的个人收结汇,由个人收结汇的,凭协议、出口货物报关单正本办理,而外汇管理局则需要对试点企业的贸易真实性实行主体总量核查。

一般贸易的特点范文第3篇

1、对外贸易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基本数据(见表1):

解读1:对外贸易一路飙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蓬勃发展。1978年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206.4亿美元,1988年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278亿美元,仅仅只用16年时间,到2004年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到2005年达到14221.2亿美元,初步确立我国对外贸易第三贸易大国的地位。2006年在市场竞争加剧、石油价格高涨、贸易摩擦不断、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的市场条件下,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态势,稳居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的地位,并与第二贸易大国的德国贸易额差距在缩小。

解读2:继续呈现“高出低进”态势

在对外开放的初期,我国通过引进技术发展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除1982、1983年外,其他年份对外贸易保持一定的逆差,20世纪90年代除1993年外,每年均保持一定的贸易顺差。进入到21世纪我国对外贸易“高出低进”,特别是2005顺差达到1018.8亿美元,较2003年递增217.4%,2006年继续延续“高出”态势,贸易顺差再创新高达到1774.7亿美元, 使我国的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从表1还可以看出,贸易顺差74%增幅依然很高,但远低于上一年的增幅,一定程度上缓解贸易平衡压力。

解读3:减顺差作为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

我国的对外贸易目前面临着贸易平衡问题, 贸易顺差过大,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已成为对外关系中的一个焦点。商务部薄西来部长最近强调指出: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过大,既不利于国内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也不利于涉外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因此,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世界的高度认识减顺差的重要性,把减顺差作为今年外贸发展的头等大事抓好抓实,从片面追求出口规模和顺差转向追求出口质量和贸易平衡,进口增幅会加大,出口增速会有所减缓,但我国较之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持续蓬勃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根据权威机构预测,我国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会突破20000亿美元大关,很有可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贸易大国。

2、出口贸易方式有所变化

基本数据(见表2):

解读1:连续5年增幅保持在20%以上

从贸易方式而言,出口贸易有三驾马车,包含有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其他贸易。从表2可知,我国出口贸易一大(总值)三小(一般贸易额、加工贸易额、其他贸易额)指标总值同比增长的增幅都在20%以上,这一方面反映我国出口贸易已经进入蓬勃发展、全面提速的时代,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加入WTO五年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在加快。

解读2:加工贸易占总值50%以上

从对外开放战略开始,我国的出口贸易是凭借“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而发展,从表2可知,我国的加工贸易不仅连年创新高,而且2002-2006每年的加工贸易额均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5.3% 、55.2%、55.3%、54.7%和52.8%以上,这反映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不是一个“创造大国”、“品牌大国”,可喜的是2006年9月14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委联合《关于调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和增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通知》,意在扼制加工贸易过快增长,2006年较之2005年比重下降了1.9个百分点。因此,我们认为2006年是个拐点,是一个继续降低加工贸易出口比重,调整贸易方式的拐点,是一个大力发展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的拐点。

解读3:加工贸易增幅在减缓

2001年至2004年一般贸易低于出口总值的增幅,加工贸易与出口总值的增幅保持基本平衡。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靠加工贸易推动的。2005年我国改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初现端倪,一般贸易增长超过出口总值,加工贸易的增幅低于出口贸易总值递增速度。可喜的是这种局面在2006年得到快速延续和发展,表2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一般贸易的增幅高出加工贸易9.5个百分点,高出出口贸易总值增幅4.6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出口贸易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二是“高烧”的加工贸易时代继续“降温”。延续2005年加工贸易增幅减缓之势,增幅只有22.6%, 比2005年的增幅减少了4.4个百分点。三是沿海六省市的2006年1-12月份的出口贸易增长也印证了这一点,广东、上海、天津、福建、江苏5省市的一般贸易、其他贸易增幅均高于加工贸易的增长,加工贸易大省广东特别显著,一般贸易增长达到50.1%,比同期加工贸易19.0%高出31.1个百分点, 其中深圳市一般贸易增长达到89.3%,比同期加工贸易21.7%高出67.6个百分点;福建省一般贸易增长达到28.2%,加工贸易的增长则压低到9.5%,其中厦门市一般贸易增长达到33.4%,加工贸易的增长则压低到7.0%;江苏、浙江两省的其他贸易得到了“井喷”式的巨幅增长,分别是279.8%和173.1%。

3、各省市出口贸易呈强劲增长态势

基本数据(见表3):

解读1:东部地区继续强干劲

东部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急先锋,也是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力军。2006年出口贸易六强的席次较之2005年没有变化,依次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福建,其出口贸易额分别达到3019.5亿美元、1604.2亿美元、1135.9亿美元、1009.0亿美元、586.0亿美元、412.6亿美元,六省总额达到7767.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贸易总值80%。虽然六强只有江苏、浙江两省的增幅高于2006年全国27.2%的递增, 达到30%以上,其他四省市依然持续强劲增长态势,最低的年递增速度也达到了18.4%。从出口企业性质上看,六强省市均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外资企业出口值占比重较大,二是民营企业同比增长最快,均高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

解读2:西部开发见成效

继东部沿海开放之后,国家推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从表3可以看出,2006年1-12月份出口增幅在30%以上的有16个省市自治区,西部省份占有较多的席位,其中青海增幅最大达到65.3个百分点,新疆、四川在其后,分别是41.7%和40.9%,远远高于全国的27.2%的增幅。值得注意的是,西部省份除四川、陕西两省加工贸易增幅分别为111.9%和63.1%, 高出一般贸易外,其他省份一般贸易均高于加工贸易的增幅,特别是青海省不仅一般贸易“井喷”式增长144.7%,居全国之首,而且该省全年加工贸易负增长41.4%,新疆、贵州、内蒙古一般贸易不仅增幅高于加工贸易,分别达到80.4%、47.5%、37.6%,而且贸易额也高于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比2005年分别下降了3.8%、31.6%、33.6%。这说明在西部开发的背景下,西部各省努力调整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大力改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开始步入出口贸易良性发展的轨道。

解读3:中部崛起正在发力

中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继沿海开放后,国家先后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战略后,提出中部崛起战略,激发了潜在活力,从表3可以看出,2006年1-12月份出口增幅在30%以上的有16个省市自治区,中部江西、湖北、安徽、湖南、河南五省榜上有名,其中江西涨幅居前。中部出口贸易增长,从贸易方式上分析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只有江西、湖南、河南三省的一般贸易增长分别是43.5%、38.7%、36.7%,高出全国一般贸易平均增幅32.1%。二是除湖南、河南两省的加工贸易分别控制在9.4%、16.6%较小涨幅,低于全国加工贸易同比增长22.6%外,其余四省的加工贸易出现了“补涨”行情,江西、湖北、安徽、山西2006年加工贸易较之2005年分别增长109.4%、89.4%、65.2%、44.4%,分别占全国加工贸易增长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七位。三是其他贸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湖北、安徽2006年的其他贸易“暴涨”,贸易额不大,同比增长却分别达到1148.7%和988.7%。究其原因有三:一是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力度在加大;二是国际资本和国内资本投资开始青睐于中部地区;三是中西部地区2005年的出口基数不大,快速增长相对容易一些。

4、出口商品构成有所改善

基本数据(见表4):

解读1:初级产品出口增幅缓慢

从国际环境看,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小、附加值低,易出现出口的“贫困化增长”。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提出调整出口产品结构,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随着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加,初级产品出口比重逐年下降,退出主导地位。从表4可以看出,一是2003-2005年初级产品的出口得到恢复性增长,虽然增幅落后于工业制品,但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06年受国家产业政策、退税政策的影响,初级产品出口增长得到有效遏制,同比增长只有7.8%;二是资源密集型的矿产品、原料性产品增长只有1%;三是虽然活动物,动植物油料、脂及蜡出口仍旧维持较高的增幅,但较之2005年分别下降了4.8%、41.4%。

解读2:加强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有资料显示,中国的出口社会成本太大,很多出口产品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现在中国出口一美元的产品,消耗的能源相当于美国的四倍、德国的七倍。为此,国务院转发了商务部《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转变机电产品出口增长方式的意见》,制定并实施了从自主创新、出口品牌战略、生产体系建设、出口结构调整、产品质量提高等方面一系列的具体政策措施。2006年我国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8.8%和29.0%,分别占同期出口总额的56.7%和29%,飞机、船舶、铁路机车、汽车、数控机床、以太网络交换机、移动通信机站、等离子彩电、软件出口等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我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解读3: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2006年,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政策引导和促进手段,支持600多家农产品出口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支持500多个农产品项目提高出口质量安全水平,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促进特色农产品出口,努力实现两个转变,由原生性农产品向农产品制成品出口转变,由农产品初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出口转变,提高深加工水平和附加值。全年农产品出口达310亿美元,同比增长14.1%,扩大农村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全年,园艺和水海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3.7%和17.4%,深加工农产品比重上升至48.3%,农产品出口价格指数上涨4.9个百分点。

5、出口主要市场依然如故

基本数据(见表5):

解读1:亚洲、欧洲和北美是主要市场

市场有三大要素,即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愿望。从理论角度考量,亚洲、欧洲和北美是主要市场,实际上2006年1-12月份出口主要市场也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地区,从表5可以看出,我国向上述三个地区的出口总值达到8903.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91.8%, 较2005年下降了0.9个百分点,非洲、拉美、大洋洲的出口规模很小、比重只有8%。

解读2:出口贸易伙伴前十位的席次稍有改变

从表5可知,亚洲、欧洲和北美是主要市场,亚洲的贸易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地区、日本、东盟和韩国,欧洲主要集中在欧盟,北美主要集中在美国。据商务部统计,列在我出口的贸易伙伴前十位的席次与2005年相比,前九位名次依旧,依次是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地区、日本、东盟、韩国、中国台湾、俄罗斯、加拿大,只有第十位由印度取代了澳大利亚。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向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地区、日本出口贸易额达到6324.8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5.3%,位次虽然没有变化,由于反倾销、技术壁垒、绿色壁垒、道德壁垒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向美国、欧盟出口增长分别是24.9%和26.6 %,增幅比上一年分别下降了5.5和7.5个百分点,出口占比也分别下降了0.4和0.1个百分点。中国香港地区增幅达到24.8%,较之上一年上升了1.4个百分点,出口比重却下降了0.3个百分点。日本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中国向日本的出口增幅只有9.1%,较上一年下降了5.2个百分点,出口占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这也就是说,发达国家或地区仍然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市场,除香港地区外,向美国、欧盟、日本的出口增幅在减缓、比重在下降。

一般贸易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一般贸易;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进出口贸易的推动下,浙江经济显示出极大的增长潜力。快速发展的浙江对外贸易被称为“浙江外贸现象”,为业内人士普遍关注。浙江省这种以“产权明晰、内生利益驱动”型的多元外贸主体为主,选择一般贸易为基本渠道,注重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外贸模式,不仅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崛起,而且具有很强的发展后劲。

浙江省出口贸易发展的轨迹特点中,贸易方式不均衡是其显著特点之一。支撑浙江省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一直是一条 “短腿”。加工贸易最重要的经营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长期以来浙江省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滞后,导致加工贸易出口滞后。1992年至2010年浙江省一般贸易出口额所占比重平均值超过77.5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6.33%,其中2002年,浙江省一般贸易出口所占比例超过82%。本文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浙江省不同贸易方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通过对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掘数据之间的内在关联。

一、文献评述

有关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和李嘉图(Ricard,1817),他们主要研究了对外贸易的产出效应;哈伯勒(Haberle,1936)和穆勒(Mill,1848)研究了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认为对外贸易可以促进一国的技术进步。随后新增长理论的发展,更加肯定国际贸易中存在“技术外溢”现象。在新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大量学者又展开了一系列开拓性研究。克鲁格曼(Krugman,1986)和卢卡斯(Lucas,1988)讨论了国内与国外技术外溢的差异,比较进口国与出口国技术外溢的速度;格罗斯曼和赫尔曼(Grossman and Helpman,1991)从行业内、行业间的角度研究技术外溢效应。虽然这些学者的研究方法并不相同,但都一致认为国际贸易技术溢出来源于全要生产率的提高和外部经济效应。

Coe和Helpman(1995)是开创性研究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学者,之后的学者,在Coe和Helpman的理论基础上又做了些开拓性研究,从不同贸易方式的角度,分析比较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大量学者都认为加工贸易存在技术溢出效应,格(Ge,1999)通过构建动态模型,指出加工贸易带来的技术学习和模仿效应对一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多外国学者认为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来源于技术的模仿及学习过程、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跨国流动和产业间的关联。

国内学者对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并且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分析上,很多学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朱启荣,贺桂欣1(2006)利用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进出口总额,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从出口和进口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不同的贸易方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李有2(2012)运用协整理论检验了我国1987-2008年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进口的技术溢出效应,认为两者的技术溢出都能促进我国生产率的提高;马欣3(2011)在理论的基础上,从比较优势、技术溢出、产业结构升级、规模经济四个方面分析比较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得出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结论。

二、浙江省不同贸易方式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浙江省1992-2012年间全要素生产率(TFP)和加工贸易出口总额(ptr)、一般贸易出口总额(gtr)和研发投入(sD)这四个变量作为样本。通过Eviews6.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四个变量之间的存在的关系。变量数据均来自《浙江省统计年鉴》,并经过一定整理而得。

(一)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ADF检验是常用的检验变量平稳性的方法,本文也采用该方法对全要素生产率、一般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出口额和研发投入这四个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具体结果见下表。

表1平稳性检验结果

变量

ADF检验统计量

5%临界值

结论

lnTFP

-5.886163

-3.710482

平稳

lnptr

-5.185136

-3.710482

平稳

lngtr

-4.312211

-3.690814

平稳

ln sD

-4.419248

-3.690814

平稳

注:表中表示一阶差分;表示二阶差分

由表1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变量lnTFP、lngtr、lnptr、ln sD的二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可以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

(二)协整关系检验

对于多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本文采用的是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通过平稳性检验,证明lnTFP、lngtr、lnptr、ln sD四个变量满足协整检验的条件。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Johansen协整检验迹(Trace)统计量检验结果

存在协整关系的个数

迹统计值

5%的临界值

概率值

None

86.13958

47.85613

0.0000

At most 1

39.09363

29.79707

0.0032

At most 2

20.79103

15.49471

0.0072

At most 3

7.348543

9.841466

0.0867

数据来源: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运用Eviews分析而得。

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以及研发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也就是说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出口能促进技术溢出。对lnTFP、lngtr、lnptr、ln sD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处理后可以可到如下方程:

lnTFP=0.271198*lngtr+0.092538*lnptr+0.226097*ln sD-4.964701 (3)

(0.05427)(0.02519)(0.03996)(0.026123)

其中括号内的数字为相应回归系数的标准差。从(3)式可以清楚地看到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以及省内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都有正向作用,但加工贸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贡献不大。这种促进作用不强的原因在于:第一,浙江省对加工贸易的重视程度不够,加工企业规模小,不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第二,浙江省对外资的引用水平不高,导致资金缺乏,技术难以提升;第三,浙江省加工企业内生产的关联度不高,没有充分发挥产业间的关联效应,大大削弱了加工贸易过程中的技术溢出效应。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以及研发投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这三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见表3。

表3加工贸易、一般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零假设

F统计值

P值

结论

lngtr不是lnTFP的Granger原因

6.63365

0.0103

拒绝

Lnptr不是lnTFP的Granger原因

3.82946

0.0493

拒绝

Ln sD不是lnTFP的Granger原因

2.41464

0.0183

拒绝

数据来源: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通过Eviewsf分析而得。

在5%的检验水平下,如果P值大于5%,就接受零假设,反之,则拒绝。表3表明,加工贸易、一般贸易的出口变化以及省内研发投入程度都是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三、结论与启示

从GDP指数看,浙江省在1992-2011年间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而且一般贸易在浙江省经济中所占比重要远远高于加工贸易。上述的协整关系检验可以得知,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以及研发投入与浙江省的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即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研发投入与浙江省的技术进步有关。一般贸易在浙江省对外贸易中的技术溢出效应要大于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这并不意味着浙江省可以忽视加工贸易的发展,相反,政府要认真分析现行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加工贸易发展很成功的例子――广东省(与浙江省一样,是经济开放度较高的省份。在坚持一般贸易为主的基础

上,改善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不平衡状态,调整两者之间的结构,努力实现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均衡发展,最后发挥更大的协同作用。本人认为,浙江省要继续扩大一般贸易出口方面的优势,确保自身的地位,同时,借鉴加工贸易应用很成功的广东省,积极开拓加工贸易领域,使其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基于此,以下对如何提高浙江省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提出几点建议。

(一)优化贸易结构

浙江省在继续发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应重视一般贸易产品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提高工业制成品这些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从而提高一般贸易出口的技术溢出效应,带动非出口部门技术提升,促进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加工贸易角度看,近几年,浙江省加工贸易的出口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在机电产品出口在加工贸易总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尽管传统的产品结构有所改善,但浙江省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质量仍不高,技术含量也偏低。出口份额最大的机电产品仍是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档次低,而且加工过程短,处于低附加值的产业链。因此,继续优化加工贸易产品结构,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仍是浙江省加工贸易企业努力的方向。

(二)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

浙江省加工贸易企业目前的加工环节集中在劳动密集型部分,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不高,产业链短。而产业链的长短直接关系着加工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大小。加大上游环节的科技研发投入与下游环节的营销、服务模式创新,连接“研发-生产-销售”这些环节,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产业间的关联度以及配套协同能力。基于这一点,政府可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外资企业将加工贸易中的高技术环节投资到省内企业,推动加工贸易向更多高科技领域延伸发展,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纯加工环节。与此同时,政府可以加大对省内企业的科研投资力度,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提高加工企业自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增强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

(三)扩大加工贸易企业的规模

省内现有加工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远远低于最优生产规模,不能享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因此扩大省内加工企业的生产规模是有效进行加工贸易的首要条件。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加工企业与外商签订大合同,通过规模经济效应降低加工产品的成本。同时生产规模的扩大使得加工企业有机会进入更多国际分工环节,获得更大的技术溢出效应。总之,扩大加工企业的规模对浙江省经济的增长和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都有重要的意义。当然,这一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能够有效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的规模应介于最小最优规模与最大最优规模之间,超出这个范围的加工贸易企业规模都会影响规模效应的正常发挥。

参考文献:

[1]朱启荣,贺桂欣.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6).

[2]李有.不同贸易方式技术溢出效应的比较-基于我国1987-2008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2:112-115.

[3]马欣.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D].世界经济,2011.

[4]李丹丹.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国际商贸,2012,21:171-172.

[5]刘钻石,张娟.加工贸易对中国出口贸易技术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0.

一般贸易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加工贸易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在发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我国积极实施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使加工贸易实现了跨越性发展。从1979~2004年,我国的加工贸易年均增速达26.9%,比同期外贸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额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4.38%增长为2004年的55.3%。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浙江作为外贸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何,值得我们关注。1浙江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

1992~2004年的十几年里,浙江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由1992年的91.52亿元增长到了2004年的1477.34亿元,尤其从2002年始加工贸易增幅较大,从2002年的630.57亿元发展为2004年的1477.34亿元,增长了800多亿元。2004年浙江省加工贸易有了新的发展。统计显示,2004年前11个月,浙江加工贸易出口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9.3%,对出口增长贡献率达23.3%,在整个贸易中的地位开始上升,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第一,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积极性提高。长期以来,受国家贸易政策、企业自身条件和利益的限制,外资企业倾向加工贸易,内资企业倾向一般贸易。这在2004年有所改变,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第二,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增长迅猛,产业链延伸。2004年加工贸易从上游原料环节就从一般贸易转为加工贸易进口,通过深加工结转,延长加工链条,直到成品的再出口。

2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2.1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分析

增值系数是衡量加工贸易创汇水平的质量指标,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增值系数的提高表现为加工贸易在质量上的扩张。

从表1可以看出,浙江省的加工贸易的增值系数均大于1,并且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点多提高到了近2点的水平,表明浙江加工贸易出口额大于加工贸易进口额,即加工贸易处于贸易顺差。增值系数整体上的上升趋势,说明浙江省加工贸易的顺差额逐渐增大,出口创汇力增强。

2.2加工贸易对浙江省GDP的拉动度分析

加工贸易对GDP的拉动度表示GDP增长率中有几个百分点是由加工贸易贡献的,亦即加工贸易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与GDP增长率之间的乘积。拉动度=(X-M)GDP增长率∕GDP,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省的加工贸易净出口的贡献度与GDP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浙江省在20世纪90年代初民营企业兴盛发展参与加工贸易,大量的加工设备进行进口,此类贸易只有进口而无出口,导致浙江省加工贸易从总体上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初加工的基础上,浙江省民营企业中一些参与加工贸易的企业建立起了自己的生产能力,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浙江省加工贸易开始出现顺差,加工贸易进出口与浙江省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度越来越大,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2.3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作用的线性回归分析

在浙江加工贸易对GDP拉动度分析的基础上,文中选取相关数据,通过建立GDP与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及GDP滞后一期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为了减少数据的波动,更好的说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提高拟合效果,本文对GDP、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取对数。建立二元回归模型:㏑GDP=a+b㏑GDP(-1)+c㏑TJ+u其中:㏑GDP--GDP㏑TJ--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GDP(-1)--GDP(-1)将有关数据带入SPSS,输出结果如下:㏑GDP=1.862+0.594㏑GDP(-1)+0.282㏑TJT:(7.585)(8.559)(4.685)R2=0.996DW=2.107F-statistic=1335.128

从上述结果得出以下结论:①方程的拟和优度很高,R平方高达0.996,表明上述方程式的解释力很强,可信度很高。所有参数估计量都通过了检验,表明㏑GDP(-1)、㏑TJ及常数项显著。从DW值可以看出方程中的随机变量不存在序列相关性;②对方程式运用戈里瑟方法进行异方差检验,以及运用逐步回归检验法检验自变量的多从共线性。通过检验得出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和多重共线性。

由回归模型可以得出,加工贸易对GDP有促进作用,加工贸易每增长1亿元,GDP将增长0.282亿元。加工贸易对GDP的推动作用不是很大,这主要是因为浙江省的外贸方式主要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占进出口额的比重只有二、三成,这与全国加工贸易占五五成的形势形成较大差距,这种外贸比重上的失衡使得加工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有所限制。

3结论及对策建议

上述的各种数据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于实现贸易方式多元化、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对外出口,减轻就业压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出如下进一步推进加工贸易发展的建议:

(1)加大对加工贸易的宣传,消除长期以来企业认为加工贸易两头在外产业链短受外商控制,不利于产业自主发展的这种认识偏见,促进浙江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政府合理设置公共保税仓库,为深加工结转货物提供便捷、低廉的交易平台。

(2)以一般贸易带动加工贸易发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浙江的一般贸易虽然居全国第一,但走的仍然是低成本、低价格的老路,由于缺乏品牌和技术,这些产品、产业在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处于低端的不利局面,面临的不仅是贸易摩擦,更有难以跨越的贸易壁垒。因此,应在巩固浙江一般贸易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一般贸易带动加工贸易发展,走出一条利用加工贸易跨越贸易壁垒、提升技术水平、加快产业升级的道路。同时,立足于一般贸易为主的比较优势,鼓励和引导企业发挥一般贸易出口的营销渠道优势、成熟的加工制造优势,大力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走浙江特色的加工贸易发展之路。

(3)健全社会相关部门共管机制,坚持鼓励合法发展、打击违法经营并举的方针。加工贸易管理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海关税务、工商、质检、外汇、银行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起与国际接轨、以"海关主管、社会共管、企业自管"为特色的加工贸易综合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加工贸易外部环境,推进浙江省加工贸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兴,蔡宜斌.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02(5)

一般贸易的特点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加工贸易作为浙江这一外贸大省的重要外贸方式之一,对经济增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综合运用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对浙江省GDP的拉动度及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将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的作用做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加工贸易对于出口创汇、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加工贸易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长0.282个百分点,进而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加工贸易;经济增长;实证分析;浙江省Abstract: The processing trade takes Zhejiang one of this foreign trade big province important foreign trade ways, has the noticeable function to the economic growth, will synthesize using the processing trade increment coefficient, the processing trade to the Zhejiang Province GDP and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s and so on drawing the processing trade will have made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o the Zhejiang economic growth function.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Zhejiang Province processing trade regarding export obtaining foreign exchange, the economic growth has th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he processing trade grows 1 percentage point every time, GDP grows 0.282 percentage point, then proposed further develops the processing trade suggestion. key word: Processing trade; Economic growth; Empirical analysis; Zhejiang Province 前言 在发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我国积极实施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使加工贸易实现了跨越性发展。从1979~2011年,我国的加工贸易年均增速达26.9%,比同期外贸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额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4.38%增长为2011年的55.3%。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浙江作为外贸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何,值得我们关注。 1 浙江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 1992~2011年的十几年里,浙江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由1992年的91.52亿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1 477.34亿元,尤其从2002年始加工贸易增幅较大,从2002年的630.57亿元发展为2011年的1 477.34亿元,增长了800多亿元。 2011年浙江省加工贸易有了新的发展。统计显示,2011年前11个月,浙江加工贸易出口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9.3%,对出口增长贡献率达23.3%,在整个贸易中的地位开始上升,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第一,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积极性提高。长期以来,受国家贸易政策、企业自身条件和利益的限制,外资企业倾向加工贸易,内资企业倾向一般贸易。这在2011年有所改变,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第二,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增长迅猛,产业链延伸。2011年加工贸易从上游原料环节就从一般贸易转为加工贸易进口,通过深加工结转,延长加工链条,直到成品的再出口。 2 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2.1 加工贸易对浙江省GDP的拉动度分析 加工贸易对GDP的拉动度表示GDP增长率中有几个百分点是由加工贸易贡献的,亦即加工贸易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与GDP增长率之间的乘积。拉动度=(X-M)GDP增长率∕GDP,结果见表2。 从表2可 以看出,在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省的加工贸易净出口的贡献度与GDP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浙江省在20世纪90年代初民营企业兴盛发展参与加工贸易,大量的加工设备进行进口,此类贸易只有进口而无出口,导致浙江省加工贸易从总体上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初加工的基础上,浙江省民营企业中一些参与加工贸易的企业建立起了自己的生产能力,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浙江省加工贸易开始出现顺差,加工贸易进出口与浙江省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度越来越大,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2 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分析 增值系数是衡量加工贸易创汇水平的质量指标,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增值系数的提高表现为加工贸易在质量上的扩张。 从表1可以看出,浙江省的加工贸易的增值系数均大于1,并且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点多提高到了近2点的水平,表明浙江加工贸易出口额大于加工贸易进口额,即加工贸易处于贸易顺差。增值系数整体上的上升趋势,说明浙江省加工贸易的顺差额逐渐增大,出口创汇力增强。 2.3 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作用的线性回归分析 在浙江加工贸易对GDP拉动度分析的基础上,文中选取相关数据,通过建立GDP与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及GDP滞后一期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为了减少数据的波动,更好的说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提高拟合效果,本文对GDP、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取对数。 建立二元回归模型: ㏑GDP=a+b㏑GDP(-1)+c㏑TJ+u 其中:㏑GDP--GDP ㏑TJ--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 ㏑GDP(-1)--GDP(-1) 将有关数据带入SPSS,输出结果如下: ㏑GDP=1.862+0.594㏑GDP(-1)+ 0.282㏑TJ T: (7.585) (8.559) (4.685) R2=0.996 DW=2.107 F-statistic=1335.128 从上述结果得出以下结论:①方程的拟和优度很高,R平方高达0.996,表明上述方程式的解释力很强,可信度很高。所有参数估计量都通过了检验,表明㏑GDP(-1)、㏑TJ及常数项显著。从DW值可以看出方程中的随机变量不存在序列相关性;②对方程式运用戈里瑟方法进行异方差检验,以及运用逐步回归检验法检验自变量的多从共线性。通过检验得出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和多重共线性。 由回归模型可以得出,加工贸易对GDP有促进作用,加工贸易每增长1亿元,GDP将增长0.282亿元。加工贸易对GDP的推动作用不是很大,这主要是因为浙江省的外贸方式主要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占进出口额的比重只有二、三成,这与全国加工贸易占五五成的形势形成较大差距,这种外贸比重上的失衡使得加工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有所限制。 3 结论及对策建议 上述的各种数据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于实现贸易方式多元化、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对外出口,减轻就业压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出如下进一步推进加工贸易发展的建议: (1)加大对加工贸易的宣传,消除长期以来企业认为加工贸易两头在外产业链短受外商控制,不利于产业自主发展的这种认识偏见,促进浙江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政府合理设置公共保税仓库,为深加工结转货物提供便捷、低廉的交易平台。 (2)健全社会相关部门共管机制,坚持鼓励合法发展、打击违法经营并举的方针。加工贸易管理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海关税务、工商、质检、外汇、银行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起与国际接轨、以"海关主管、社会共管、企业自管"为特色的加工贸易综合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加工贸易外部环境,推进浙江省加工贸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以一般贸易带动加工贸易发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浙江的一般贸易虽然居全国第一,但走的仍然是低成本、低价格的老路,由于缺乏品牌和技术,这些产品、产业在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处于低端的不利局面,面临的不仅是贸易摩擦,更有难以跨越的贸易壁垒。因此,应在巩固浙江一般贸易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一般贸易带动加工贸易发展,走出一条利用加工贸易跨越贸易壁垒、提升技术水平、加快产业升级的道路。同时,立足于一般贸易为主的比较优势,鼓励和引导企业发挥一般贸易出口的营销渠道优势、成熟的加工制造优势,大力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走浙江特色的加工贸易发展之路。 1 罗兴,蔡宜斌.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02(5) 2 赵娇.外贸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3(7) 3.范文中国网.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几大趋势.http://www.fw789.com/article/sort072/sort093/info-3864.html3 闫国庆,陈丽静.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5(3)

一般贸易的特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一般贸易进口;加工贸易进口;贸易结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09)03-0010-04

一、引言

伴随着中国产品的大量出口,中国的贸易盈余持续扩大,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人民币汇率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范围内关注的话题。在学术界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没有达成共识,尽管多数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将显著减少中国的对外出口,但是关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对中国进口额的影响方面仍存在着分歧。不同于一般经典理论中对本币汇率升值将增加本国对外进口的描述,经过实证研究,最近的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的进口额不存在显著影响,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将显著减少中国的进口额。

因为理论与实际之间存在着分歧,才构成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进口效应之迷,本篇文章主要关注的是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的进口方面的影响。通过研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进口额的影响,来解释中国的进口与汇率之间存在的特殊关系,并从贸易结构与进口产品构成的角度做出解释。本文发现中国的进口额伴随着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而减少,并且进口与出口之间存在推动关系,这是由于中国独特的贸易结构与区域间经济合作关系形成的。在中国的贸易结构中,加工贸易的比重一直超过50%,而加工贸易进口额对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并不敏感。同时在中国与亚洲特别是东盟国家的区域经济贸易合作中,亚洲国家与中国的出口商品不再仅仅是针对海外市场的替代竞争关系,更多的是基于生产价值链中的不同分工而形成的新的分工合作关系。本文将从以上两个角度,分别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加工贸易进口以及一般贸易进口额的影响。

二、计量模型与数据处理

本文采用在Alicia Garcia-Herrero and Tuuli Koivu(2006)的文献中所使用的进口方程模型的基础上改进的模型。模型采用了对数形式,利用对数形式并且加入时间趋势项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平稳化处理。同时在模型中对数形式下可直接取得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进口额影响的弹性。由于本篇文章中主要讨论的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进口额的影响,在保证了原模型主体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调整,去掉了原模型中的某些控制变量。

ln mt=α0+α1lnreert+2lnyt+t+εt

mt表示中国的进口额,reert表示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yt表示中国国内的市场需求,t表示时间趋势项。

选取的数据是由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数据,由于数据的时间跨度较长,必须考虑期间中可能出现的结构性变动因素。本文将所有数据分为两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为1995年1月-2001年12月,第二个时间段为2002年1月-2006年12月。对数据划分为以上两个时间段的原因在于,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申请。考虑到中国在正式成为WTO成员国前,在出口方面面临着其它WTO成员国的贸易壁垒,同时中国自身也存在着对本国的进口限制,这种状况在中国加入WTO后得到了逐渐的改善,因此以中国加入WTO的时间点将整个数据分成两段分别进行回归。

为了精确的估算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进口额的影响,考虑到中国独特的贸易结构和进口结构,将进口额区分为一般贸易进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分别进行分析。基于数据模型对1995年1月-2001年12月期间的进口总额与一般贸易进口额分别进行了回归,对2002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的进口总额、一般贸易进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分别进行了回归分析。

在数据处理方面,采用经过CPI平减与季度调整的中国的进口贸易总额、一般贸易进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月度数据。采用国际清算银行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核算中国月度的实际有效汇率。采用经过CPI平减与季度调整的中国工业增加值的月度数据。

三、模型计算结果

对1995年1月-2006年12月整个样本区间进行回归分析,估算时间段中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进口总额以及一般贸易进口额的影响见表1,整体的样本区间的回归可能存在结构变动的因素,估算自1995年1月-2006年12月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将减少中国的进口总额与一般贸易进口额,而一般贸易进口对汇率变动更为敏感。

选取样本区间为1995年1月-2001年12月,分别对进口总额、一般贸易进口额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在样本范围内,估算实际有效汇率每升值1%,进口总额将减少0.941%,一般贸易进口额将减少2.952%。国内市场需求每增长1%,进口总额将增加1.255%,一般贸易进口额将增加1.157%,一般贸易进口额对汇率波动较总进口额更为敏感。

选取样本区间为2002年1月-2006年12月,分别对进口总额、一般贸易进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进行回归,结果见表3。在样本区间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进口总额减少1.054%,一般贸易进口额将减少1.783%,而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加工贸易进口的影响不显著。国内市场需求每增长1%,进口总额增长0.857%,一般贸易进口额增长 0.68%,加工贸易进口额增长1.023%。

自200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的进口总额对实际有效汇率变动表现的更为敏感,而一般贸易进口额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弹性值则在2002年以后有明显的下降。模型计算发现人民币汇率的实际升值将导致中国进口总额、一般贸易进口额的减少,而对加工贸易进口额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四、对回归结果的解释

通过对模型进行分析,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将导致进口总额的减少,中国一般贸易进口额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更敏感,与之相对的是中国的加工贸易进口额基本不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的影响。

分析中国进口的贸易方式构成,见表4,中国进口商品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加工贸易进口,二是一般贸易进口。以2007年进口数据为例,2007年加工贸易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46%,而一般贸易与其他项目一共占进口总额的54%。因为中国进口额的这种特别构成方式,我们将分别解释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加工贸易进口额以及一般贸易与其他进口额的影响。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加工贸易进口额的影响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中国加工贸易进口额的影响并不显著。加工贸易一直在中国对外贸易方式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历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加工贸易出口基本占据了中国总出口额50%以上的比重,见表5。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多年来始终坚持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二是来源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所导致的生产专业化和新的国际分工布局的基本完成。中国来自加工贸易的进口额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的不敏感与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生产布局的完成有关。

加工贸易不同于一般贸易的最大的特点是加工贸易出口市场的相对固定性,而这种出口市场的相对固定性来源于国际分工基本格局的要求。应国际化分工的发展和生产布局的要求,中国从事加工贸易出口的制造业企业已经进入跨国公司生产的价值链。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体系决定了中国目前多数产品的生产阶段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与装配,而这种已经形成的生产布局不可能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的变动。跨国公司站在全球的角度,对产品生产与装配阶段的成本变动进行调控,而来自中国的出口成本的上升将被其他价值链下游生产加工阶段所吸收,因此即使面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小幅升值,跨国公司扔不会调整其国际生产布局与生产网络。因此人民币近年来实际汇率的缓慢升值无法从本质上影响中国的加工贸易进口与加工贸易出口额,从加工贸易角度看人民币汇率升值无法有效减少中国来自于加工贸易的贸易盈余。

(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一般贸易以及其他项目进口额的影响

通过对前面模型的分析,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将显著减少一般贸易以及其他项目的进口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的区域贸易模式,而决定中国与亚洲各国家区域贸易模式的根源在于中国在整个国际化生产布局中所处的位置。在研究了近年来中国与不同国家地区对外贸易的数据后,我们发现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自2002年至今的中国一方面从欧洲,美国赚取巨额的贸易顺差,另一方面又对亚洲其他国家输出巨额的贸易逆差,见图1。

伴随着中国的生产结构逐渐向价值链的上游转移以及“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中国的对外出口与亚洲国家的对外出口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竞争替代关系,而是逐渐转化为分工合作关系。中国与亚洲各国间的区域贸易模式是由中国在整个制造业生产价值链中的地位而决定的。中国将广大亚洲地区国家作为原料进口的来源地,主要进口能源、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机器设备等,通过在本国加工装配后再出口给欧美市场,这也是中国与亚洲地区国家主要的区域贸易模式。

总体看来中国向欧洲美国的出口与向亚洲国家的进口同时存在,这一现象由中国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决定,中国由亚洲国家进口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在本国内进行加工生产,最后出口到欧洲和美国的市场。伴随着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中国对欧洲美国的出口将明显的减少,由于中国对外出口的急剧减少,与这部分出口生产相关的中国对亚洲和其他国家燃料、原料、以及机器运输设备等产品的进口需求也将相对减少,通过这个途径,我们将中国的对外出口与对内进口联系在一起,表现为中国出口对进口的推动作用。人民币汇率升值通过影响中国的对外出口,间接影响中国的进口额,进口伴随着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而减少。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化,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将对中国的进口以及出口产生更大程度的影响。但不能忽视的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将同时减少中国的进口与出口额,单纯依靠人民币汇率调整并不能有效影响加工贸易带来的贸易顺差,而人民币汇率调整对中国整体贸易盈余的影响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佟家栋:《中国对外贸易收支顺差未能有效解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载于《国际贸易》,2008年第1期。

[2] 黄洁:《浅析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 ,载与《市场经纬》,2006年第1期。

[3] 周才云: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贸易效应实证研究总述》,载于《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年第8卷第3期。

[4] 沈丹红 寿志敏: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载于《商场现代化》,2007年10月中旬刊总第518期。

[5] 全立 杨立冰: 《中国周边地区经济竞合新趋势与我国的对策》,载于《亚太经济》,2006年第5期。

[6] Bayoumi, T. Lee, J. and Jayanthi, S. (2005), New Rates from New Weights. IMF WorkingPaper No. 99.

[7] Bénassy-Quéré, A. and Lahrèche-Révil, A. (2003), Trade Linkages and Exchange Rates in Asia: The Role of China. CEPII Working paper No. 2003-21.

[8]Cerra, V. and Dayal-Gulati, A. (1999), Chi-na's Trade Flows: Changing Price Sensitivities and the Reform Process. IMF Working Paper 99/1.

[9] Cerra, V. and Saxena, S. C. (2003), How Responsive is Chinese Export Supply to Market Signals? China Economic Review 14, 350-370.

[10] Dees, S. (2001), The Real Exchange Rate and Types of Trade- Heterogeneity of Trade Behaviours in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on China's E-conomy organised by the CEPII in December 2001.

[11] Eckaus, R. S. (2004), Should China Appre-ciate the Yuan. MIT Working Paper 04-16.

[12] Jin, Z. (2003), The Dynamics of Real Interest Rates, Real Exchange Rates and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in China: 1980-2002. IMF Working paper 03/67.

[13]Kamada, K. and Takagawa, I. (2005), Policy Coordination in East Asia and across the Pacific. Bank of Japan Working Paper No. 05-E-4.

[14] Marquez, J. and Schindler, J. W. (2006), Exchange-Rate Effects on China's Trade: An Interim Report.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InternationalFinance Discussion Papers No. 861.

[15]Shu C. and Yip, R. (2006), Impact of Ex-change Rate Movements on the ChineseEconomy, 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 No. 3/06, July 2006.

一般贸易的特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江苏省;出口贸易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2013)06-0070-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规模快速扩张,出口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4.6%上升到2011年的26.06%,出口作为需求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大幅增强。然而,2008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出口贸易遭受巨大冲击,出口贸易额在2009年同比下降16%,出口贸易额占GDP的比重也下降了7.91个百分点。

我国各地区由于贸易发展水平和贸易结构的差异,在危机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鉴于此,本文以我国快速发展的贸易大省——江苏省为研究对象,采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月度数据,从出口总额、贸易方式、贸易主体和商品结构等方面,研究金融危机以来江苏省出口贸易的特点,为江苏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展出口贸易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外贸发展提供一些发展的思路。

一、金融危机影响出口贸易的传导机制

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市场供给和需求相等的状态称为市场均衡,对应产生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会使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发生变动。金融危机冲击了出口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因而导致市场均衡产量即出口贸易量减少。

(一)需求传导

需求传导的主要渠道是收入效应和相对价格效应。金融危机首先引起发生危机的国家金融机构倒闭,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开工不足、收入和利润下降,国家和地区经济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负增长、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水平下降等情况,导致国内投资与消费水平大幅下降,从而导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需求减少。

受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国家和地区为了拉动经济增长,通常会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因而会造成本国货币的贬值,而其他货币表现为相对升值。根据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汇率变化会引起本国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进而引起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发生变化。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等主要货币大幅升值,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价格上升,因而会对我国的出口贸易造成负面影响。

(二)供给传导

金融危机打击了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出口产品供给减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通过各类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外贸出口的主力军,江苏省亦是如此。然而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欧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资产大幅缩水,产能剩余严重,投资意愿下降,因而影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

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连续冲击下,江苏省很多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出口企业出现了严重的融资压力,银行借贷困难,资金链断裂,经营步履维艰甚至倒闭,从而大大影响了出口贸易。

二、金融危机以来江苏省出口贸易的特点

(一)出口总额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出口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据统计,1985年江苏省出口总额为15.86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5.8%,2011年出口总额达到3126.2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6.47%,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呈现显著的逐年上升趋势。然而,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全国出口贸易额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的同时,江苏省的出口贸易也受到重创,出口贸易额同比下降16.3个百分点(见表-1)。

图-1表明,危机对江苏省出口贸易的冲击效应从2008年10月开始显现。2008年10月底,出口总额开始减少,出口总额同比增速开始大幅下降,至2009年2月,出口总额和同比增速均降至最低水平,为103.16亿美元和-35.6%。从2009年3月开始,出口总额和同比增速逐渐回升,但是同比增速直至2009年11月才由负转正,2010年以后,保持平稳的增长势态。可见,江苏省出口贸易容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

(二)出口贸易方式

江苏省对外贸易的方式主要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两者占贸易总额的95%以上,其中,加工贸易出口所占比重大于一般贸易。但是,一般贸易出口具有较快的增长速度,因而所占比重逐年增加。金融危机期间,加工贸易的下降幅度要大于一般贸易。2008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同比增速分别下降了2.22和14.29个百分点;2009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同比下降22.95和13.64个百分点(见表-2)。这主要是由于加工贸易会更容易受到国外经济环境的影响。从月度数据也可以看出,加工贸易对金融危机的反应要更敏感一些,加工贸易比一般贸易提前2个月于2008年11月陷入负增长,比一般贸易提前1个月于2009年11月实现正增长。从同比变化的速度来看,不仅金融危机期间的加工贸易下降幅度要大于一般贸易,而且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加工贸易的恢复速度也明显快于一般贸易(如图2所示)。

(三)出口贸易主体

按照企业性质进行划分,江苏省的出口企业以外资企业为主,但是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较快。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出口比重逐年下降,民营企业(包括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出口增长速度较快,比重逐年增加。

金融危机对各类企业出口造成了明显的影响,但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相对而言,外资企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要更大一些。2008年,国有企业出口增速提高了4.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出口增速下降了5.6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增速下降了13.47个百分点(见表-3)。

从月度数据可以看出,金融危机期间,民营企业出口受到的影响要稍微小一些。总体来看,大多数月份的民营企业出口增速要高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见图一3)。外资企业出口比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提前2个月在2008年11月出现负增长,持续12个月,国有企业2009年1月出现负增长,持续11个月,民营企业2009年1月出现负增长,持续10个月。这主要是因为,相对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其经营范围宽和经营项目丰富,经营体制灵活,有“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因而在后危机时期可以迅速地做出调整,尽快摆脱危机的影响。

(四)出口商品结构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提高并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机电产品出口1414,61亿美元,增长27.01%,占出口额的69,4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831.15亿美元,增长18.8%,占比40.8%(见表-4)。

然而,在金融危机中,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均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受影响最小的是纺织服装出口。2009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纺织服装出口,同比下降14.01%、10.77%和8.54%。究其原因是,这两类产品多以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为主,而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又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导致外贸出口减少的主要因素。

从图-4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金融危机期间,纺织服装的出口变化下降的幅度要小一些。

(五)出口市场结构

近年来,江苏省加大了对东盟、拉丁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出口贸易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逐渐改善。2006年以来,对欧盟、美国和日本三大市场的出口额,占同期全省出口额的比重在逐年下降,但仍然占50%以上。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对上述市场的出口额均呈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下降比重最多的是欧盟(见表-5)。

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东盟的出口额也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但是总体来看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江苏省发展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笔者通过全面深入地分析金融危机以来江苏省出口贸易的特点,发现江苏省出口贸易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巨大冲击,江苏省出口总额及其同比增长速度均大幅下滑,加工贸易、外资企业出口、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欧美的出口贸易受到的影响更大。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依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背景下,江苏省必须顺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策略,推动出口贸易,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

(一)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尽管江苏省出口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在不断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技术水平不高的产品类别中,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重较低,企业生产仍然局限于低层次加工制造领域。因此,江苏省应该通过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增加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二)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近年来,江苏民营经济在外贸出口中的地位逐渐提高,已经成为对外贸易增长最快的部门,同时民营企业也在开拓新兴市场、创新贸易方式等方面起着领先的作用。但是,目前来看,绝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成长期,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还不够强,需要通过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信贷政策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其外贸发展。

一般贸易的特点范文第9篇

文摘编号:1005-913X( 2010)12-0015-CA

摘要:在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国际经济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仍处于缓慢恢复状态,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需求减弱,对我国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影响还将持续。在分析金融危机情况下出口企业资金压力和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应运用新型贸易融资帮助企业融通资金和规避风险。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贸易;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

中图分类号:F74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0)12-0015-02

一、引言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围绕国际贸易结算的各环节发生的资金和信用融通活动,其关键就是银行依托对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或对有实力关联方的责任和信誉捆绑,在有效控制授信资金风险的前提下对进出口企业的资金融通。国际贸易融资的对象既包括大型优质生产型企业,也包括一般的中小企业和纯外贸企业。本文所讲贸易融资一般仅指对出口商的贸易融资。通过贸易融资,出口商不仅可以获得资金,将商业信用转换为银行信用,而且可以分散或转嫁国际贸易中的国家风险、银行风险、汇率风险等不确定因素。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贸易融资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也越来越丰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已成为进出口企业做大做强的强力外部支持,同时也成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

发生于2008年下半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影响持续。由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链式传播明显,贸易融资风险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负面影响的扩撒而扩散,许多国家的进出口商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被迫压缩业务或者破产,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运行遭受巨大影响,严重制约全球经济复苏。同时,这一形势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正常运转,造成出口企业对外贸易风险大幅上升。

(一)金融危机使出口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

1.贸易融资需求增加。在金融危机中,传统的出口市场由于需求锐减,一些进口商破产倒闭,造成国内出口商资金链近乎断裂。同时为了维持业务持续发展,一些企业需要转型,开拓国外新兴市场,一时间资金成了中小企业生存的关键,需求量剧增和供给不足加大了企业的融资缺口。

2.银行对贸易融资重视不够。调查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只有3000亿元贷款落实到中小企业,占全部商业贷款的15%。而外贸企业一般都是中小企业。另外在遭遇金融危机后,银行贷款更加慎重,强调抵押担保等第二还款来源,将贸易融资业务授信等同于一般流动资金贷款授信,忽视了贸易融资业务的自偿性特点,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融资困难。

3.民间融资推高企业财务成本。金融机构的嫌贫爱富行为,往往将中小企业推向民间融资领域以解燃眉之急。民间资本隐蔽性强、监管难度大、无法按照市场准则运作。一笔民间借贷利息可能是银行贷款的数倍,特别是金融危机情况下,民间融资利率悄然上升,较正规的民间融资市场,利率高的时候达20%,一般也有10%左右,那些不太正规的民间融资市场,利率更高,甚至达到40%的天价。

(二)金融危机推高了国外进口商的风险

1.进口商的客户风险。进出口贸易从谈判、签约到履约都是一种商业信用,因此,进出口双方的经营能力、工厂的生产能力等诸多因素均会影响到贸易能否顺利完成。任何一个不利因素的出现,都有可能导致经营失败,产生风险。客户风险主要表现为进口商面临资金流动性短缺而无法履约,以及进口商转移挪用销售回笼资金等情况。

2.进口国的市场风险。主要是进出口商品市场价格()发生剧烈波动引起客户业务中止或亏损较大。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蔓延到国际贸易,一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波动,‘导致客户的支付能力出现问题。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科法斯根据其位于全球65个国家的信用保险客户提交的赔偿申请数据显示,2009年前四个月的企业付款违约件数较上年同期上升45%,显示与金融危机有着紧密联系。

3.相关银行的风险。进出口双方之间的交易属商业信用,进出口双方的银行对促进双方交易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作用。只有选择具有良好资信的行,才能使贸易从商业信用转化为可靠的银行信用。有些银行因投资于美国次级债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而产生巨额资产损失,引起流动性紧张,资金支付困难。有些发展中国家银行对贸易及金融惯例了解不够或根本不按惯例办事,银行资信不佳的状况,导致应收款变为坏账,使客户蒙受损失。

疾风暴雨式的2008年金融危机,在各国强力财政、货币刺激政策作用下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然而过度宽松的宏观政策只是掩盖了问题,而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尤其是我国不仅面临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冲击,更有自身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今后的3-5年还将持续。

作为我国对外贸易主体的广大中小外贸企业,一方面要解决业务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同时又要规避交易对方的风险。如何解决这两方面的难题,就要跳出以信用证项下融资为主的传统方式,积极尝试新型贸易融资。实际中银行对于传统贸易融资的管理往往采取流动资金贷款的管理办法,融资建立在对客户担保抵押的基础之上,中小企业一般缺少有效担保,所以这样的管理办法等于变相将中小外贸企业拒之门外。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外贸出口企业要解决融资和风险转移,就要积极尝试以保理、福费庭和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为主的新型贸易方式,而这些融资方式所具有的无需担保抵押、风险买断和方便快捷的特点正好可以帮助出口企业实现资金融通和风险规避的需求。

(一)国际保理

1.保理。根据《国际保理公约》的定义,保理是指出口商与保理商间存在一种契约关系。据此出口商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和买方订立的货物销售或服务 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

2.保理业务特点。在保理业务项下国内出口方在货物装船后就可以预先支付大部分的货款。具有较多优点:(1)一定程度上完全规避了不可预见的远期风险;(2)实现融资、无需信用额度限制;(3)适用多种结算方式;(4)提前办理出口退税。

3.保理业务适用情况。(1)缺乏有效担保的出口商;(2)进口方不愿意采用信用证结算;(3)从地区国别来讲,比较适合欧美等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成熟社会。

4.保理作用。在此融资方式下,保理商至少为出口商提供其中两项以上的服务:(1)贸易融资;(2)销售分户账管理;(3)应收账款的催收;(4)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从进口方的角度看,会得到一定期限的付款宽限时间,因此会积极合作。

(二)福费廷

1.福费廷业务的含义。福费廷是指出口地的银行或专门的包买商对出口商持有并经银行担保的债权凭证进行无追索权购买的融资业务,也称包买票据。银行设计了基于一般商业企业风险的100%本金的无追索权买断业务,其实质是利用其海外分支机构对该业务项下海外债务人已经建立的信用额度来支持本地融资需求。本质上看,是将对出口商的追索权转嫁到了对进口商的追索权。

2.福费廷业务的特点及适用情况。(1)福费廷业务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出口方可以得到无追索权的融资;(2)无需担保抵押或授信额度;(3)融资可以视为已经收汇,所以可以提前办理出口退税;(4)从国别来看,该业务适用于中东和其他中等风险的新兴市场国家。

3.福费廷业务的作用。对出口方来说,该业务具有无追索权的融资,消除了企业未来收汇的不确定性风险;拓宽融资渠道,在转移贸易风险的同时,实现改善现金流,全面增强企业出口竞争力。

(三)短期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

l.背景。出口信用保险及其项下贸易融资(以下简称“信保融资”)业务,虽然已经开展多年,但一直发展缓慢。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美等我国主要产品出口地进口大幅降低。我国企业积极拓展非洲、拉美等新兴出口市场,这些国家地区往往具有内政不稳、外汇管制、信用环境欠佳等高风险特点,信保业务正好成为助推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政策措施之一。2009年,出口信用保险全年承保金额达到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85. 8%。2010年以来,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仅第一季度就实现承保金额285.7亿美元,同比增长253. 5%,占我国同期一般贸易出口总额的20.2%,比2009年全年水平上升1.6个百分点。

2.出口信用保险及信保融资。出口信用保险是一国为推动本国出口,保障出口企业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根据国际信用和投资保险人协会的统计,目前全球贸易额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有的国家这一比例甚至超过其本国当年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出口信用保险承保的对象是出口企业的应收账款,承保的风险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商业信用风险和政治风险。信保融资是指出口企业在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并将赔款权益转让给银行后,银行向其提供贸易融资,在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根据《赔款转让协议》的规定,将按照保险单规定理赔后应付给出口商的赔款直接全额支付给融资银行的业务。

3.信保融资的特点:(1)不受抵押、担保和授信制约,适合中小外贸企业;(2)融资币种可灵活选择,藉此规避汇率风险;(3)适用的结算方式多。信保融资涵盖信用证、付款交单、承兑交单、赊销等结算方式。

一般贸易的特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深圳;进口促进;进口贸易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6-0008-03

1 深圳促进进口的背景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外贸政策的取向基本上是强调出口贸易的重要性,对进口贸易的供给效应及其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重视不够,最终导致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出现了严重失衡,贸易顺差急剧扩大,累积了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2012年我国贸易顺差2303.09亿美元,年末外汇储备近3.3万亿美元。应该说,我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高速增长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解决就业压力功不可没,但进口总额长期低于出口总额,持续累积的巨额顺差有可能最终损害经济发展。近年来,中央做出了“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决策部署,加快转变我国外经贸发展方式,进一步发挥进口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保障资源能源供应安全、促进贸易平衡、引导国内消费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2012年外贸进出口总额4667.8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的12.07%,顺差759.5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的32.98%,深圳市在“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艰巨任务下,理应积极响应国家外贸战略转型要求并落实国家和广东省进口促进政策的具体措施。本文通过对深圳进口贸易的现状和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比苏州、广州、上海进口贸易的基本情况,为深圳进一步落实促进进口政策挖掘现实依据。

2 深圳进口贸易的现状和特征

2.1 深圳进口贸易总体趋势分析

2.1.1 进出口总额高速增长,但受外需影响波动幅度较大

自加入WTO后,关税壁垒逐步消除,深圳外贸环境大幅改善,对外贸易持续高速增长。2006―2012年,全市进出口额从2373.86亿美元飙升至4667.8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3.2%。进入2008年后,金融危机的蔓延和世界经济的收缩,导致了主要经济体市场需求疲软,进而引致工业生产停滞、贸易融资干涸,迅速拉低国际贸易规模。据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8年全市进出口额增速开始下滑,同比仅增长4.3%。2009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更是同比下降了9.93%,为近30年来首次负增长。随着全球刺激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外部需求趋于稳定,2009―2010年深圳市进出口总额逐步回升,但受欧债危机拖累,2011年和2012年深圳进出口增长速度有所放缓。

2.1.2 进口增长速度整体低于全国平均速度

2006―2012年,深圳的进口总额年均增长率达12.40%,低于全国平均增长率16.01%。具体的,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内需疲软,进口增速呈明显下降趋势,2009年甚至一度出现负增长,但2010年进口又开始呈现高速增长,2011―2012年增长率小幅走低,2012年达12.70%(见图1)。

2.1.3 进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逐年下降

深圳进口总额从2006年的1012.90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1954.15亿美元,但进口总额占全国进口总额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12.80%下降到2012年的10.75%,进口在引导市民消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贸易平衡方面发挥作用不明显(见图2)。

2.1.4 贸易顺差持续扩大

从总体上来看,进口额和出口额都有明显增长,但是进口额和出口额增长的幅度却明显不同,2006―2012年,进出口差额的变化可以清楚看到进出口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平衡性。2012年深圳的贸易顺差达759.55亿美元,是2006年的2.18倍,占全国贸易顺差的32.98%(见图3)。深圳贸易不平衡的加剧与自身依靠加工贸易与外商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密切相关。

2.2 进口市场结构分析

2.2.1 亚洲是深圳进口的主要市场

深圳进口市场主要集中于亚洲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台湾、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2011年,从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的进口额占进口总值的32.63%。长期以来,深圳与这些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逆差,逆差的重要原因是电子器件等产品的大量进口,这是由深圳加工贸易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所决定的(见图4)。

2.2.2 来自欧美市场进口增长平稳

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也是深圳的主要进口来源地。2008―2011年,除金融危机对美国进口市场略有影响外,包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巴西在内的欧美市场进口平稳增长。六国市场2011年进口额为2008年的1.1倍(见图5)。

2.3 进口经营主体和进口贸易方式分析

2.3.1 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规模最大,占比呈下降趋势

从经营主体看,在深圳市对外贸易中,外资企业的进出口规模巨大,在全市对外贸易中处于支配地位。外资企业进口占全市对外贸易比重从2006年的73.74%下降为2011年的57.03%,但仍然充当对外贸易交往的主要角色(见表1)。

2.3.2 国有企业进口不断走低,民营企业进口异军突起

国有企业的进口额所占比重相对较小,长期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从2006年的15.8%下降到2011年的10%。2008―2009年出现负增长,2010年开始平缓增长。

民营、集体企业的竞争力表现异常突出,2006―2011年,进口额不断上升,所占的比重也不断增加,2006年约占全市进口总额的10.6%,2011年飙升到33.0%。一直以来,深圳市政府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深圳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尤其难得的是,在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现代物流等产业,深圳民营企业的诸多创新居于行业翘楚的地位(见图6,图7)。

2.3.3 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

加工贸易在深圳对外贸易中占有绝对优势,是深圳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源泉和动力。“大进大出”的特点决定了加工贸易在进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工贸易进口额从2009年的557.62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899.08亿美元,始终保持在50%以上(见表2)。

2.3.4 一般贸易进口持续上升,保税贸易发展潜力较大

2006―2009年,一般贸易的比重从2006年的21.3%上升到2009年32.1%。2009年以后占比基本稳定。2007―2011年一般贸易的进口量高速增长,但进口增速波动较大(见图8)。

深圳保税贸易一直维持在总贸易量的15%左右。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深圳的保税区功能有待进一步挖掘与创新,使保税贸易在促进深圳进口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

3 深圳、苏州、上海和广州进口比较分析

3.1 四城市基本进口数据及共同特征

3.1.1 进口规模大,占全国份额高

观察深圳、苏州、上海和广州四个城市的基本进口数据,可以得到一些基本的规律性特征。

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四个城市的进口规模都较大,其中,上海进口规模居全国之首,上海市2012年进口额为2299.51亿美元,出口额2068.07亿美元,贸易逆差231.44亿美元,进口额占全国进口份额的12.65%;深圳仅次于上海,占全国进口份额的10.75%;苏州的进口规模也较大,占全国进口份额的7.21%;广州虽然仅占全国进口份额的3.2%,但进口规模在口岸城市中也占相当的比重。

3.1.2 进口增速波动较大、具有周期性特征

2008―2012年,四个城市的进口增长速度波动幅度大,且呈共振现象,周期特征明显。四城市的进口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显著,受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四城市进口增速同步下降,深圳、上海和苏州甚至出现负增长,随着国家刺激政策的出台和我国率先走出危机,2010年四个城市的进口出现高速增长,2011年开始,受欧债危机影响进口增幅有所放缓。

3.2 深圳和苏州、上海和广州的聚类特征明显

3.2.1 深圳和苏州贸易顺差持续扩大

2008―2012年,深圳和苏州的贸易顺差持续扩大,深圳的顺差一直居全国之首。最新数据显示,在贸易形势相对严峻的情况下,2012年深圳贸易顺差达759.5亿美元。苏州贸易顺差的特征与深圳类似,只是量上约为深圳的一半。

3.2.2 上海和广州基本平衡,略有逆差

上海市的进出口贸易基本平衡,略有逆差,2010年之后,由顺转逆的趋势基本确定,且逆差呈扩大的趋势。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上海市贸易逆差达到了-231.44亿美元。广州的贸易顺差除了在量上小于上海外,其他特征与上海类似(见表3)。

3.2.3 深圳和苏州以加工贸易进口为主要特征

深圳的加工贸易进口一直占据半壁江山,苏州的加工贸易进口由2009年的58.76%下降到2011年的49%,深圳和苏州加工贸易进口所占比重虽有下降趋势,但加工贸易进口的主体地位没有改变。

3.2.4 上海和广州以保税贸易和一般贸易进口为主要特征

2011年上海市的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保税贸易进口额分别为1077.8亿美元、423.19亿美元、1463.44亿美元,上海的一般贸易、保税贸易在进口额和进口比重上都高于深圳,特别是保税贸易的进口,上海保税贸易进口的比重接近50%,加工贸易进口份额约为14.29%;广州的一般贸易的份额虽然从2009年的61.97%下降到2012年的54.36%,但一般贸易进口在广州的进口方式中仍居主体地位(见表4)。

3.2.5 历史、地理和政策差异决定了两类进口模式的不同

改革开放前,深圳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苏州虽有一些工业底子,但实力并不雄厚。就外贸发展而言,深圳与苏州贸易规模都较小,但深圳优于苏州。改革开放后,深圳依托香港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加工贸易,逐步发展成以加工贸易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特征的出口规模居全国第一、进口规模居全国第二的现代化创新型城市。而苏州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以工业园区模式大力引进外资,承接上海部分制造业转移,加工贸易获得长足发展,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四。

上海是我国近代最早被列强炮舰打开的通商口岸,新中国成立前就是亚洲最主要的工业和贸易中心城市。上海地理条件优越,位于太平洋西岸,面向东海,为我国最大的内河长江出口处,长江水道横贯我国东西、平分南北、流经重庆、武汉、南京等主要城市,上海还是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点,是北自辽宁大连港、南至广西北海港等我国沿海主要港口的重要中转站,上海是连接世界和我国内陆的纽带和桥梁。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开发开放后,上海逐步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国际航运和贸易中心,保税贸易和一般贸易蓬勃发展。广州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通商口岸,广州面向南中国海,为西江、北江和东江的汇合处,广西、贵州、四川、江西、湖南等为其主要腹地,区域优势独特,改革开放前广州就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由于毗邻港澳,外贸优势明显。改革开放后,广州一方面利用政策优势,吸引外商投资,与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竞争发展加工贸易;一方面凭借健全的商贸网络和完善的区域市场优势,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形成了一般贸易为主要特色的区域贸易中心。两类不同的进口模式是由历史、地理和政策因素综合形成的。

参考文献:

[1]陈飞翔.由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换路径与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2006(12).

[2]杜江.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4).

[3]王子先,杨正位.我国外贸顺差的成因、趋势与对策[J].国际贸易,2006(12).

[4]裴长洪.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规律与启示[J].经济研究,2013(7).

一般贸易的特点范文第11篇

一、四川出口贸易增长方式发展的基本历程:结构转变

(一)四川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转变

据统计,2005-2014年,四川出口额从47.0亿美元增至448.5亿美元,增长8.5倍;同期,其对外贸易顺差则由15.0亿美元上升到194.5亿美元,增长近12倍。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反映的是出口商品之间的关系,具体为各类出口商品分别在出口额中的比例。具体来说,四川出口贸易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且其比例趋于上升;与此相对应,初级产品则趋于下降。2005-2014年,四川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从91.1%增至98.1%,初级产品则从8.9%降至1.9%,前者占绝对主体地位。在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渐下降,而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则日益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占比高且增速快,于2009年达到了50%以上,占据四川出口商品的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品的增速也较为明显,在2012年增长到了40%以上;两者已构成四川出口商品的大部分(表1)。这说明四川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实现了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向以资本技术密集产品为主的转变。

(二)四川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的转变

出口贸易方式结构主要反映出口贸易中买卖双方所采用的具体做法之间的关系,具体是指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分别在出口额中的占比。较早的四川出口贸易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只占很小的份额。如2005年,一般贸易高达81.1%,是四川出口贸易的主要方式。但一般贸易呈下降趋势,并于2011年下降至50%以下。相应地,加工贸易则呈增长趋势,并于2011年从上年的24.1%剧增至40%以上,接近一般贸易的比例;次年则超过了一般贸易(图1)。目前,一般贸易虽仍略高于加工贸易,但两者的差距已甚微。这表明,四川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由以一般贸易为主转变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并举的格局。

(三)四川出口贸易主体结构的转变

出口贸易主体结构反映了不同性质出口贸易企业之间的关系,在中国主要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其他企业分别在出口额中的比重。四川出口贸易主体结构已经经历了两次大转变:第一次是以国有企业为最大贸易主体向以其他企业为最大主体的转变,最初以国有企业为最大贸易主体,集体、私营等其他企业其次,而外资企业所占比重极低;但后来国有企业的比重趋于下降,相应地,其他企业和外资企业则趋于上升,从2006年开始,其他企业取代国有企业成为四川最大贸易主体,外资企业位居最后。第二次是以其他企业为最大贸易主体向以外资企业为最大主体的转变,随着四川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外资企业日趋增长,于2011年取代其他企业成为四川出口贸易的最大主体,国有企业则位居最后。这样,四川出口贸易主体结构经历了从以国有企业为最大主体向以其他企业为最大主体的转变,再向以外资企业为最大主体的转变。

二、四川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问题:结构困境

(一)从出口贸易商品结构来看,四川出口商品较为低端

目前,四川出口贸易商品虽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但其出口商品仍处于较为低端的状态。首先,从投入要素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依然占有较为突出的地位。2014年,四川出口的七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服装、鞋类、纺织品、塑料及制品、家具、旅行用品及箱包和玩具,占比共计14.4%。其中,前四类产品的出口额均位居前十位。同时,加工贸易的增速及比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四川出口商品中的地位。两者均表明,在四川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中,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商品仍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对四川出口贸易仍具有重要影响。劳动密集型产品充分利用了生产环节上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但具有高物耗、低收益等特征。而且,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国际市场大多已经进入成熟期,市场对其需求相对稳定,增加额有限。劳动密集型产品占重要地位因而制约着四川出口贸易的发展、利益空间。

其次,从价值链来看,四川工业制成品以组装、生产等附加值较低的环节为主,而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售后服务等价值增值较大的上下游环节较为落后。2014年,四川出口的工业品中,成品高达85.7%,半成品仅占12.4%。组装生产环节创造的收益成为四川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而组装生产环节却又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下端,其附加价值最低,生产过程极短,难以带动四川相关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而且,以组装生产环节为主还不利于培育自主品牌或提升自有品牌,而品牌的缺失或低端化又会进一步限制四川出口产品的发展空间和利益空间。

(二)从出口贸易方式结构来看,四川加工贸易比重偏高

在出口贸易方式结构中,加工贸易是促进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有效方式和参与国际分工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的重要途径。但加工贸易存在较多的局限性,如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价值链不长;容易受到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稳定性不强;“两头在外”,出口商品的研发、营销等环节都掌握在境外贸易商手中,对后者的依赖性较强。两相比较,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原因主要在于一般贸易能够带来更多的企业利润,并且从长远来看能够更好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动态意义上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增长,这是加工贸易所不具备的特征。微观研究也认为,企业对贸易方式的选择倾向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为: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装配。因此,加工贸易比例过高会不利于对外贸易与GDP的可持续增长。

如前所述,目前四川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并举。其中,四川加工贸易的占比是逐渐上升的,并于2012年达到最高47.1%;后略有下降,2014年为38.8%。2012-2014,四川加工贸易的占比连续三年高于中国加工贸易的平均水平,其比例偏高。这既限制了四川出口贸易的利益空间,也增加了四川出口贸易对国际贸易环境和境外贸易商的依赖程度,还反映出四川出口贸易商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仍处于商品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三)出口贸易主体结构来看,四川贸易主体依赖性较强

目前,四川出口贸易以外资企业为最大主体,其他企业其次,而国有企业最小。其中,外资企业不仅占比最高,且主导着四川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早在2007年,四川外资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就占四川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80.9%。但外资企业由于受其所在跨国公司在资本、技术、核心人才、商品市场等方面的控制,因而对后者存在与生俱来的依赖性,缺乏应有的自。这样,外资企业不仅容易受其所在跨国公司经营战略方针变化的影响,而且其贸易利益也主要为后者所拥有,由于居于主导地位的外资企业所具有的这种依附特征决定了四川出口贸易主体对外部因素存在较强的依赖性。

同时,内资企业(包括其他企业和国有企业)也对外部因素存在一定的依赖性。由于四川加工贸易占有较大的比重、以组装生产环节为主,四川内资企业也进入到了国际产业分工的链条中,不可避免地对国际市场和资本产生较强的依赖性。而且,由于组装生产环节处于产品价值链的最底端,四川内资企业非常容易受到贸易伙伴的钳制和贸易竞争对手的挤压,从而被进一步强化了对外部因素的依赖性。这样不仅不利四川内资企业其自主性、创新性和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还提高了四川出口贸易对国际贸易环境的依赖程度,增加了四川出口贸易发展的不确定性。

(四)从出口贸易地区结构和市场结构来看,四川出口地区和出口市场均过于集中

四川出口贸易地区结构高度集中,非常不平衡,仅成都一地就占到全省出口额的76%。这有悖于四川的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四川有五大经济区,各经济区均有良好的支撑产业。其中,成都经济区有重大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旅游等特色产业;川南经济区有能源、化工、装备、饮料、纺织等支撑产业;攀西经济区有能源、新材料、亚热带农业等主打产业;川东北经济区有天然气化工、农产品加工、红色旅游等特色产业;川西北经济区有生态旅游、清洁能源、民族特色产业等代表产业。而四川出口地区过度集中则表明其出口贸易没有充分利用各经济区的优势产业,其发展尚未有效地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缺乏以优势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潜力。

另外,四川对外出口市场非常集中。首先,就洲际来看,因四川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受地理位置的制约,四川出口贸易市场主要集中在距离相对更近的亚洲地区,其占比高达50%左右;然后为北美洲和欧洲,分别在20%左右;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所占比例极小,共约为10%。其次,就贸易伙伴来看,四川的贸易伙伴虽然涉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但其出口商品主要流向美国、欧盟、东盟、香港、日本、印度、俄罗斯、韩国等。2014年,四川前三大出口贸易伙伴的出口市场集中率为53.2%,前十大出口贸易伙伴的出口市场集中率为81.9%,出口市场十分集中。而贸易市场过于集中决定着四川对外出口容易受到主要贸易伙伴市场环境和双边政治经济关系的影响,出口脆弱性非常大。

三、四川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路径:结构优化

(一)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提升四川出口商品的档次

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是改变四川出口商品处于低端状态的主要途径。第一,向劳动密集型产品植入以技术为核心的软因素。这不仅能够帮助四川出口产品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利益空间,而且能帮助四川出口产品培育自主品牌或提升自有品牌,为四川出口贸易的持续高效发展提供品牌保障。其主要途径包括更新生产设备、优化产品设计、植入高科技术、采用新型材料、实施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第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这不但可以改变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之间的比例关系、优化商品结构,更可以增强四川出口贸易的竞争力和持续性,实现四川出口贸易的“集约型”增长。不仅要依托加工贸易大力组装生产高新技术半成品和成品,还要向高新技术产品的上下游延伸,包括产品的研发设计、零部件生产、模块零部件生产、销售、售后等环节。要为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创造各种条件,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等支持;要与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合作,获取对方的技术、人才支持;要与高新技术产品发达的地区合作,学习对方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

(二)重点发展一般贸易,促进四川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的优化

实现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并举向以一般贸易为主的转变,是四川出口贸易方式结构优化的主要目标。首先要重点发展一般贸易。要引导各类贸易主体重视发展一般贸易;鼓励企业开展自主研发、自创品牌,生产和销售自有产品;利用先进技术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水平;着重开展高新技术产品的一般贸易;为一般贸易开通审批绿色通道,提高便利化服务水平。其次,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由于加工贸易所存在的局限性,其比重偏高会抑制对外贸易的数量扩张和质量提升。而推动其转型升级、提升其产业产品层次、延长其产业链则可为传统加工贸易寻找到新的出路。要重点开展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生产;要用精细的加工技术和自创品牌来延长加工环节,增加加工贸易的收益;要主动参与跨国公司产业内贸易,以组装加工为依托,争取在研发、设计、采购、营销、售后等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增强产业的配套能力,扩大加工贸易的增值空间。

(三)培育内资企业的贸易竞争力,削弱四川贸易主体的依赖性

由于外资企业具有天生的依赖性,培育内资企业的贸易竞争力因而成为四川贸易主体削弱依赖性、战胜竞争对手的首要途径。鼓励众多内资企业目光向外,积极参与外贸活动;鼓励其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因素,重点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帮助其开辟产品价值链中附加值更高的环节,向加工贸易的上下游延伸;引导其转变贸易方式,着重开展一般贸易;鼓励其扩大出口市场范围,主动“走出去”开拓新兴市场。可组合优化内资企业,壮大其研发、生产、经营能力;为内资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活动提供各种政策支持和便利服务;给予其与外资企业同等的税费优惠措施,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评估其外贸成果,开展优胜排序与奖励。同时,帮助外资企业获取较多的自是削弱四川贸易主体依赖性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向外资企业植入本土资金、技术、人才等核心因素。以技术为例。据研究,子公司来自东道国的技术接收越多,将拥有更高的自。帮助外资企业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倡导外资企业利用本土优势产业重点开发本土优势、特色产品;利用合约要求外资企业向本土分享其技术研发成果。

(四)推动出口地区和出口市场多元化,分散四川出口地区和出口市场的集中度

促进地区结构多元化,即鼓励四川各地发展出口贸易是解决四川出口地区过度集中问题的主要途径。尤其要以五大经济区为依托共同发展出口贸易,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出口格局。政府要帮助出口滞后地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培养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帮助各地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其发展出口贸易提业和产品支持;鼓励各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开辟与四川出口港口的直接通道,如双流机场、西南出海大通道等,为其发展出口贸易提供便利条件。同时,推动出口贸易市场多元化可有效地化解四川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的问题。一方面要巩固传统市场,继续加强与美国、欧盟、东盟、香港、日本等贸易伙伴的联系,保持和拓展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新兴市场。从洲际来看,要努力增加四川出口商品在大洋洲、北美、拉丁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市场份额,扩大四川出口市场的范围。从贸易伙伴来看,要着力加强与四川贸易联系甚少但经济实力强大的国家和地区的联系,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法国等,增加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份额。当前,“一带一路”为中国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新的机遇,四川可借助这一机遇,积极发展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的经贸关系,增加在这些国家的市场份额,努力将其发展成为四川出口市场的重要一极。

参考文献:

[1]孔祥荣.结构优化与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J].理论学刊,2007(4):46-48.

[2]曹旭平、杨佳帆、张国平.出口贸易结构演变及优化策略――以苏州市为例[J].企业经济,2012(11):29-33.

[3]霍伟东、刘涛.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比较研究――基于对广东与江苏出口贸易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1(3):82-90.

[4]罗志松.对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几点思考[J].世界经济研究,2007(2):73-74.

一般贸易的特点范文第12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需求结构角度分析了我国自1978年以来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特征,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探索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人民生活水平也取得了显著提高。然而,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结构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结构方面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仍然呈现出一种粗放型、数量型的特征,我国的经济增长还处在较低阶段。本文从需求结构视角深入分析我国自1978年以来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特征,最后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需求结构分析的统计描述 

(一)消费结构指标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51.9%,比1978年(62.1%)下降了10.2个百分点。政府消费自1978年以来相对稳定,2006年政府消费为27.4%,比1978年(21.4%)上升了6个百分点;而同期居民消费率下降,2006年居民消费率为72.6%,比1978年(78.6%)下降了6个百分点。同期城乡消费率呈反方向变动:农村居民消费率下降了35.7个百分点;而同期城镇居民消费率上升了35.7个百分点。从该年鉴中还可以看出居民消费需求的贡献超过政府消费需求的贡献,在最终消费需求贡献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处于主导地位,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在30%-60%之间。 

(二)投资结构指标 

1978-2001年中,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超过投资需求的贡献,也超过净出口需求的贡献。但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波动的,最低是在1994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0.2%,拉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在当年经济增长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拉动经济增长5.7个百分点。消费需求最高是在1981年,贡献率达到93.4%,拉动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而同年资本形成呈现负增长。并且,很多年份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超过50%,说明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大。 

但是,2002-2006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下降,这五年平均贡献率只有38.6%,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平均为3.9个百分点。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上升,这五年平均贡献率则高达49.4%,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平均为5个百分点。 

进一步分析投资结构,通过计算可以看出:1981-199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尽管个别年份增长率很低甚至负增长,但是总体上看这段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较高。 

(三)进出口结构指标 

1.从纵向比较来看。1978-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依存度(包括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和对外贸易进口依存度)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1978-1985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仍比较低,保持在9%以内;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1986-1990年),对外贸易出口实现持续增长,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上升到了10%以上,不过还没有超过20%;第三阶段为增长阶段(1994-2001年),1994年当年我国实现对外贸易出口1210.1美元,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到2001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已经达到2661亿美元,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达到20.1%;第四阶段为快速增长阶段(2002年以后),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每年对外贸易出口增加额都在1000多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率高达30%以上;到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已经高达77594.6亿美元,外贸出口依存度上升到36.8%。 

   2.从横向比较来看。根据世界银行年度数据统计,在我国对外贸易起步阶段,那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内需求拉动,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是比较低的。在进入对外贸易发展阶段,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已经明显高于同期发达国家(如美国和日本),甚至还高于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因而在这一阶段中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显现出来。尽管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出口依存度下降,但是仍高于同期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3.考察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可以看到,1984-1991年我国对美国出口额虽然每年都在增加,但是我国对美国出口的集中度比较低(不到9%),说明这一时期我国对美国对外贸易出口的依赖程度并不高。同期,我国对日本的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较高,平均达到17%。而1984-1991年中国对美国、日本两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年均已达到25.3%,占同期我国出口总额的1/4。可见,这一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对美国和日本的依赖性较高。1994年随着我国进行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及2001年12月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外贸易出口额增加的更快。2006年我国对美国的外贸出口集中度高达21%,占到出口总额的1/5,而我国对日本的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降到9.5%,说明对美国的对外贸易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2006年我国对美国和日本两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达到30.5%,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额的1/3。通过以上数字说明我国对美国和日本,尤其是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集中度过高,这一方面增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风险,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我国经济对美国和日本两国的过度依赖性。 

4.分析我国对外贸易进口集中度。1984-2001年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进口额每年都在增加,对美国进口的集中度大多在10%以上,而同期对日本的对外贸易进口集中度更高,达到了26.4%。因此导致这一段时期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外贸易进口集中度较高,占同期中国进口总额的2/5。可见这一时期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外贸易进口的依赖程度很高,尤其是对日本经济的依赖性更大。2005年我国对美国的外贸进口集中度高达21.4%,占到我国出口总额的1/5,而我国对日本的对外贸易进口集中度降到11%,说明我国对美国的对外贸易依赖程度更加加深。通过数字说明从2002年开始我国对美国和日本的对外贸易进口集中度开始下降,但是这一指标还是维持较高水平。 

5.考察我国的对外贸易方式。1981年一般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94.5%,到2006年这一比重下降到43%。1981-1985年间,一般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平均高达91.7%,之后这一比重一直下降,到2001-2005年平均只有41.5%;而在1981-1985年间,加工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平均比重只有7.8%,之后这一比重一直上升,到2001-2005年平均达到55.1%。说明目前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主导方式。再从出口增长率来看,一般贸易在2001-2005年这一段时期中增长率最高,平均达到147.6%,而加工贸易在1986-1990年这一段时期中增长率最高,平均达到688.2%。 

6.考察进口额。1981年一般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高达92.5%,到2006年这一比重下降到42.1%。而1981年加工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只有8.7%,到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到40.6%。1981-1985年间,一般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口总额的平均比重高达90%,之后这一比重一直下降,到2001-2005年平均只有44.1%;而在1981-1985年间,加工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进口总额的平均比重只有8.7%,之后这一比重一直上升,到2001-2005年平均达到40.3%。说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如今成为我国进口贸易的主导方式,并且近些年来进口的加工贸易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从进口增长率来看,一般贸易在2001-2005年这一段时期中增长率最高,平均达到231.3%,而加工贸易在1986-1990年这一段时期中增长率最高,平均达到492%。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特征分析 

1978-2001年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上超过投资需求的贡献,也超过净出口需求的贡献,说明最终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很大。但是2002-2006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下降,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上升,从近几年来看,主要依靠投资需求带动经济增长。此外,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呈上升趋势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呈逐渐下降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依存度(包括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和对外贸易进口依存度)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过高的对外贸易出口依存度会加重我国经济对外的依赖性,使我国的经济增长面临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因素。

我国对美国和日本尤其是美国的对外贸易进口和出口集中度过高,这一方面增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风险,另一方面也加重了我国经济对美国和日本两国的过度依赖性。同时,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的主导方式。并且,自1978年以来出口的加工贸易的比重不断增加,一般贸易的比重不断下降。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相关政策建议 

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扩大消费需求。在市场经济中,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过多地依靠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不会带来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反而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利用,这种粗放型、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会引起经济运行出现较大的波动性。只有调整好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扩大消费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改善需求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的发展。要扩大消费需求,政府应尽快实现公共财政的转型。把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保障低收入居民和家庭的基本福利作为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加大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领域的作用,同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大劳动收入在要素分配中的比重等。 

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的局面,提高国有企业投资的效率,扩大向非公企业的投资力度,积极发展民间资本。提高投资的科技含量,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建设速度。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增加技术开发投入来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原材料的依赖和对环境的压力;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大型装备制造业和运输装备制造业的健全和完善;要尽快发展可持续使用的新能源产业。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引进大量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来达到技术进步的目的,并且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吸收和创新,来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 

不能过度依赖出口需求的增加,而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特征显示,伴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换代步伐的加快,国际贸易中商品的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精加工、深加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目前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世界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在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必须加快外贸商品结构的升级,提高外贸的国际竞争力。要努力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加快资金密集型机电产业的发展,为出口提供更多的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要尽快提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层次,使出口商品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变,提高其附加值,特别是要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其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此外,还要不断拓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市场,降低过高的对美日外贸进出口集中度,实现对外贸易市场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一般贸易的特点范文第13篇

银行需要发展贸易融资业务

传统的贸易融资产品主要包括进出口押汇、打包贷款、进口代付、国际保理、福费廷以及各类保函等。近些年来,为满足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通过控制货物流、订单流、投保中信保、结合国内票据等创新型产品层出不穷,例如物流融资、订单融资、信保融资、进出口一票通、应收账款池等。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与规避汇率风险相关的金融衍生品组合及理财产品成为贸易融资的增值服务,受到进出口企业的青睐。对于银行来讲,贸易融资作为与贸易紧密结合的一种融资类产品,具有不同于一般贷款的特殊性。

有助于银行控制风险。由于贸易项下融资时,企业有着清晰的贸易背景,利用贸易本身的现金流偿还银行融资,银行贷出的资金并不进入企业的生产过程,因此贸易融资具有自偿性、还款来源确定的特点,贷后管理相对简单,即使客户无力履约赎单或还款,银行在掌握货权的情况下仍可通过处理货物来归还贷款或减少损失。

有助于减少风险资本占用,提高经济资本回报率。巴塞尔协议将“有货物自行清偿的跟单信用证”的风险系数确定为一般信贷业务的0.2;中国银监会规定,与贸易相关的短期或有负债的风险资本占用为20%,信用保险项下融资的风险资本为零。据信息咨询机构LTPTrade分析,贸易融资收入波动性小,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较高,其夏普比高达3.1%,是具有较高股东价值潜力的银行业务。也就是说,考虑到融资过程中可能附加的银行信用、保险信用等因素,部分贸易融资产品的银行风险资产权重普遍低于一般贷款,占用银行风险资产少,属于风险节约型产品。

有助于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长期以来流动资金贷款不流动,用途难跟踪,存在突出的风险隐患。而贸易融资期限通常比较短,资金周转快,流动性强,风险相对可控。特别是在融资规模受到约束的情况下,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通过发展贸易融资,逐步替代、压缩流动资金贷款,可使信贷结构更为合理,降低总体风险。

有助于提高银行收益。贸易融资建立在国际结算的基础上,是国际结算业务的延伸,可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和交易链各环节提供配套融资服务,丰富信贷产品体系,提升综合竞争力。该业务在前期属于中间业务,银行从中获得手续费收入、汇兑收益;在后期属于资产业务,银行从中获得利差收入。因此,该业务可有效带动国际结算、衍生产品、理财等业务发展,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提高综合回报。在相同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下,多重收益提高了银行的盈利水平。

有助于依托交易链的延伸拓展客户群,开拓新的信贷市场。贸易融资不仅考察企业本身,还考察上下游交易对手,对交易链进行整体分析,可以发现更多业务机会,为具有稳定供销关系的客户群提供配套服务,形成链条式、网络式市场开发,具有市场营销的乘数扩大效应。通常来说,传统信贷业务高速增长中往往遭遇“天花板”效应,优质企业、优质项目资源有限,市场分割基本定型,面临信贷资金需要寻找出路问题。而贸易活动频繁发生,创造出源源不断的融资机会,且这一领域远未形成充分竞争,是发展信贷业务的新市场。

有助于帮助银行及时进入和退出业务。贸易融资与交易过程结合紧密,关注经营细节,对信息的掌握更全面和深入,能为银行直接或间接带来资讯信息,如本地或海外某市场情况,各种产品的行销行情,不同行业的经营趋势及授信客户的经营状况等。它对市场和风险更敏感,既有利于发现业务机会,也可在出现不利情况时及时退出。

贸易融资的上述特点不仅驱动银行从事贸易融资业务,而且对于进出口企业来讲,贸易融资比一般贷款容易获得,特别是中小企业,因此企业也倾向于使用贸易融资产品。

国内银行贸易融资的现状

在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初期,各家银行为打破业务分工而把国际结算业务作为主要争夺目标之一,却忽视了贸易融资业务的开展。近年来,国内各家银行在开展这一业务方面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贸易融资业务市场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主要领域。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在进入中国以后也把开展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业务作为主要业务之一,从而使这一业务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市场上占有更多的份额,各家中外资银行纷纷推出新的产品和营销模式。

产品方面。如今的进出口企业更加关注商业银行提供的服务能否便利其整个交易过程、扩大信息来源、减少相关风险,出口商希望更快地得到付款,进口商希望更好地管理存货。企业对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服务的要求已经从最初的交易支付和现金流量控制的需求,发展到对资金利用率及财务管理增值功能的需求。这种变化意味着对现金流、贸易流、物流、信息流的趋同管理要求。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商业银行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新产品,有些新的贸易融资产品令人目不暇接。例如中国银行的进口汇利达、出口全益达;民生银行的应收账款池、物流融资、TSU、收付宝等。

营销模式方面。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内部运作机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框架下形成的,因此在经营方面,无论是在内部机制还是业务做法上,尚无法完全适应目前市场经济外部环境。贸易融资业务的规范化仍处于完善之中,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尤其是风险防范体系不够完善。而股份制银行由于体制灵活,在借鉴国外银行的先进经验,建立较为科学的经营模式方面,较国有银行有明显的优势,在争揽贸易融资市场份额方面显得更加主动。典型的是民生银行,不仅成立贸易金融部,专门从事贸易融资业务,而且引入事业部制的运作模式,通过垂直管理建立灵活、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同时,也应看到,贸易融资业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短期内难以逾越的障碍,例如:

对发展贸易融资业务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有些银行仍然将主要精力停留在传统信贷业务上,导致贸易融资业务被边缘化。客户有资金需求时也习惯于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对于贸易融资的功能和特点不了解,加大了银行营销贸易融资业务的难度。

缺乏专业化经营的重要保障。花旗、汇丰等国际领先银行均以事业部形式设立贸易融资部门,专门负责该项业务的营销推动、业务管理等工作。而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仍然把贸易融资业务定位在依附于公司业务的产品线条,营销、产品、风险审查、政策管理等分散在多个部门,业务主线不明确,职能边界不清晰,流程环节多,难以形成合力和整体竞争力,也不能满足贸易融资专业化服务和时效性要求。体制不顺成为制约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主要瓶颈。

授信管理与贸易融资特点不吻合。传统授信方法以净资产和资产负债率为基础核定授信额度,而贸易型企业具有净资产少、负债率高、经营现金流量较大的特点,按现行办法无法测算授信额度或授信额度很小,不能满足融资需求。在业务准入上以信用等级为主要标准,对资信状况一般的客户要求提供抵押担保,使大量净资产较少,但贸易关系可靠、物流和现金流稳定的客户被拒之门外。

产品创新难以跟上需求的步伐。目前国际贸易结算的非单证化趋势显著,而国内银行的贸易融资大都集中于信用证项下融资产品,对于汇款结算的配套融资风险难以把控,品种也相对较少,大量贸易融资需求未能满足。供应链融资也主要集中于单一环节,整合化服务方案的可操作性较差。贸易链中货物及资金流动数据实时传递和动态分析的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尚处于初级阶段,不能将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充分匹配起来。

业务流程与贸易融资特点不匹配。目前,大多数银行都按照一般信贷业务流程处理贸易融资,每一笔业务都要从支行到分行逐级上报,每一层级又分别经不同部门的审批,环节多、链条长,不能适应贸易融资业务频率高、时效性强的特点。

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

在国际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贸易融资业务也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了促进贸易融资业务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服务于贸易,为银行创造更高的收益,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对贸易融资的管理。

找准定位。各家银行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有明确、清晰的定位,如果立足于发展贸易融资,就应该将贸易融资提升至战略高度,将其作为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区分责权利,并在人财物上给予倾斜,从体制上为业务发展提供原动力。

建立合适的专项授信评审体制。根据贸易融资产品的特性,改进评审观念,创新评审方法。对根据企业财务状况无法核定授信额度或单笔贸易额较大而授信额度不足的,在确保交易债项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按照单笔业务风险值核定(调增)专项授信额度。调整贸易融资业务准入,强调交易条件(包括交易对手、交易商品、合作关系和履约记录等),适当弱化企业资信要求。对能有效控制交易项下物权或应收账款的贸易融资业务,可不要求客户另行提供保证金或担保。

简化业务流程,获得规模效应。一是单证集中处理,组建全国或区域性单证中心,运用影像工作流等技术,将各分支机构的单证进行集中处理,实现标准化操作和专业化管理,提高审单质量和效率;二是强化内部运营管理,简化业务操作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同时使得部门之间的沟通制度化,合作更加顺畅。

建立安全和快捷的电子交易技术平台。国际贸易和贸易融资领域一个令人关注的发展趋势是电子网络技术的应用。现在,提供贸易融资和贸易结算服务的银行不但要有序开发、整合全方位的内部业务应用系统,而且必须能够接受、使用外部电子网络应用系统,并且能够很好地与有关各方合作。为供应商、贸易商、物流公司等供应链参与者搭建共享信息的安全技术平台,为单证无纸化传输及贸易信息传递提供便利,为客户提供网上贸易融资服务。

加快产品创新。产品创新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根据贸易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不断研发出适应企业需求的新产品、新模式。将融资类产品与结算、资金产品、风险管理工具等进行组合,为企业量身定做“贸易融资解决方案”。

一般贸易的特点范文第14篇

青岛是黄海之滨的璀璨明珠,是品牌荟萃的活力城市,是创业创新的开放沃土。其家电、电子、石化、汽车、造船、港口等产业集群,在国内颇有口碑。在过去的两年里,青岛连续入选美国《财富》(中文版)“中国大陆最佳商务城市”。

目前青岛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200亿美元,年对外贸易额超过300亿美元,有7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投资。

我国加入WTO五年来,青岛面对国际贸易环境、体制机制的新变化,抓住入世过渡期的战略机遇,努力适应国际贸易准则,加快更新外贸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从利用比较优势向培育竞争优势转变,保持了外贸可持续发展。

外贸总量迅速扩张。“十五”期间,青岛GDP年均增长15.6%,2005年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十名,对外贸易总额突破300亿美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分别占山东省的42.9%、42%。外贸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力不断增强。“十五”期间,对外贸易平均每年拉动经济增长6.4个百分点。2005年,全市外贸依存度达91.4%,比“九五”末提高13.4个百分点。

外贸结构特别是出口结构明显优化。“十五”以来,青岛经济结构逐步迈向适度重型化、服务现代化、技术高新化。与之相适应,外贸结构特别是出口结构也由低级向高级演进,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成为重要的增长点。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主导地位略有下降,一般贸易快速发展。从进口增长看,“十五”期间年均增幅20.4%,高于出口增速5.3个百分点,实施外贸多元化战略取得新成效。贸易主体逐步多元化,民营企业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重要生力军。同时外贸市场也更加多元化,传统市场深度开发,新兴市场不断扩大。2005年,主要进出口市场超过30个。对日、韩、美、欧盟等传统市场进出口及对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占全市出口的比重均有较快提高。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青岛将围绕建设全国重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实现开放型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推动青岛从外贸大市向外贸强市跨越。

坚持品牌兴贸与科技兴贸战略并举,推动外贸产品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中国品牌之都”的优势,实施品牌经济与自主创新互动,推动品牌进入商务部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行列,引导品牌企业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推行“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计划,推动更多的专利向技术标准提升,加强出口创新基地建设,引导企业不断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充分发挥高新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重点园区的集聚、带动作用,推动外贸结构转型升级,努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增强出口竞争力。

坚持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并重,加快贸易方式多元化。改变加工贸易偏重的局面,逐步形成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并重的格局。推进加工贸易的“深度再加工”,引导大型加工贸易企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代加工逐步向代设计乃至自创品牌转变。以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契机,加快六大产业集群建设,尽快形成一批科技水平高、拉动力强的重化工产业,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比重。

坚持外贸与外资互动发展,提高外贸增长质量。从一定意义上说,转变外资增长方式就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青岛将在推进产业集群招商、基础设施招商的同时,重点推进物流、金融和保险等生产业和文化、会展、旅游等领域的引资步伐,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服务外包业。鼓励跨国公司来青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培训中心,在技术、信息、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实现向现代服务业转变。鼓励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形成市场主导、政府推进、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体系。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到海外投资,开发资源,开拓国际市场。

一般贸易的特点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民族贸易;经济;发展;民族地区

一、民族贸易政策发展历程

中国民族贸易政策是体现国家对少数民族特殊照顾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民贸工作,始于建国初期人民进军大西北、大西南时期。当时的主要措施是派出随军贸易小组,发动少数民族群众,组织商品生产和供应,解决买难卖难的问题,实现公平交易,以取民心,巩固政权。党和国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需要,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扶持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面对少数民族农牧区居民点比较分散、交通极为困难的现实,国家所实行的民族贸易政策是:根据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不同情况,有计划地积极建立与发展国营贸易机构,并采取一揽子公司、专业公司、流动小组、代销店等多种形式,扩大少数民族地区的商业网,帮助推销土特产品;帮助少数民族人民经营商业,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恢复与建立定期集市,在这些市场上建立国营贸易机构或流动小组,加强市场管理,保证公平交易;贯彻公私兼顾、公开合理的价格政策,采取经济领导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坚决反对任何对少数民族的欺骗与掠夺;根据需要与可能,扶持少数民族地区有前途的手工业,减少因交通不便造成的日用必需品供应困难;对某些有特殊困难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贸易上应予以特殊照顾,对国营贸易企业的经营亏损,国家财政应列入预算,予以补贴。

20世纪60年代、70至80年代初,国家对民族贸易和企业逐步形成了“价格补贴、补充企业自有流动资金和提高企业利润留成比例为主要内容的民贸“三项照顾”政策,即对在购销中出现政策性亏损的民族贸易企业实行价格补贴,对部分主要农牧土特产品收购实行最低保护价,对部分主要工业品供应实行最高限价,产生亏损由国家财政予以补贴的价格补贴照顾政策;民族贸易企业自有流动资金的80%由国家财政拨款(一般地区为30%),其余20 %由银行贷款解决,民贸批发企业自有流动资金的50 %由国家财政拨款(一般地区为7%左右),其余50%由人民银行贷款解决的自有资金照顾政策;民族贸易企业由赔钱补贴、赚钱补赔、利润留成比例为50 %(一般地区为19.3%)的利润留成照顾政策;对实行民族贸易三照顾地区的供销社减征所得税,在所得税率39%的基础上减征10%~20 %,对民族贸易三照顾地区的民族用品手工业企业所得税实行定期减征。

20 世纪80年代末特别是90 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民族贸易政策基本上全部失去功用。以“三项照顾”为主要内容的民贸优惠政策,逐渐失去了继续执行的体制基础。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困难。为尽快改变这一被动局面,80年代末国家对民族贸易企业实行优惠贷款,将优惠贷款利率由80 年代初的3.3‰(一般商业企业为6.6‰)上调为80年代末的4.2‰(一般商业企业为6.6‰)、后又调为9.45‰(一般商业为11.85‰),并将贷款利率差返还民族贸易企业,作为财政部门对民贸企业不再拨补自有流动资金的一种补充。

20世纪90年代初,每年由农业银行总行安排4000 万元贷款(中央和地方财政各补贴一半利息),其中有一半用于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对民族贸易县的商业、中药材(医药公司)、供销社、新华书店及国家确定民族用品定点生产企业的流动资金贷款,实行年利率5.7‰(一般企业为8.64 ‰),利差按季返还企业的优惠政策(民族地区特殊政策调研组1997);对民族贸易三照顾县商业(含供销社)企业自筹商业设施建设投资,免征建设税3年,对其应交缴的能源交通建设资金,由省、自治区政府酌情减免;对实行民族贸易三照顾地区的医药商业比照民贸商业,免征建筑税和能源税;对民族用品定点企业生产销售的民族用品,给予减免产品税、增值税照顾及减半征收所得税,产品税和增值税的减免幅度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和各计划单列市税务局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审批。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进一步完善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优惠政策,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企业实行流动资金低息税、税收减免和专项投资政策(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997);对民族贸易企业和供销社企业销售货物,按实际缴纳税额先征后返50 %增值税;对县以下(不含县)国有民族贸易企业和基层供销社销售货物免征增值税;1997年国务院下发了47号函,进一步明确我国“九五”期间,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企业实现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优惠,民贸网点建设、定点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和税收优惠政策,通常称之为“新的三项照顾政策”。2001年,又经国务院批准“十五” 期间继续执行民贸“新的三项照顾政策”主要内容是:(1)继续对民贸网点建设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技术改造予以支持。贴息贷款规模由“十五”期间的每年1亿元增加到每年5亿元,利息补贴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各负担一半;中央财政安排适量资金,支持低氟砖茶等特需商品生产;(2)继续对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正常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实行月息低2.4厘的优惠政策;(3)自2006年1月1日起至2008年l2月31日止.对民族贸易县内县级和县以下的民族贸易企业和供销社企业销售货物(除石油、烟草外)免征增值税。对国家定点企业生产的边销茶及经销单位销售的边销茶免征增值税。

二、民族地区现行贸易优惠政策遇到困难和问题

(1)许多民族优惠政策尤其是经贸方面的政策随时势发展正日益萎缩和消失,使政策对民族贸易和经济的推动作用难以实现。(2)从民族地区市场供需的总体情况来看,当地综合商品率低。这样本地供需不旺,且由于流通领域中收购、仓储、运输、加工等环节的问题,造成外销困难,使得民族地区的贸易缺乏发展动力。(3)民族地区贸易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合理,而且其经营管理和软硬件建设普遍存在水平低下、观念落后、现代化程度不高的问题。(4)资本自我形成能力差和外部连带资本不足,造成民贸发展资金匮乏,使其发展后劲不足。(5)与贸易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近年来的网络建设、信息建设严重滞后。民族地区无铁路和航运设施,邮电业务总量、投递里程等指标值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民贸信息网络建设基本上处于空白阶段。

三、针对现阶段民族地区贸易优惠政策发展中所产生问题的一些建议

(1)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事特办”的原则,急需制定出更为优惠的政策来推动民贸的发展,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的时候,应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尤其是应改变目前资源性产品价格偏低,而输出的工业制成品价格偏高的“漏斗型”的产业政策。另外,对民贸企业的相关税率优惠也应落到实处。(2)大力加强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商贸业的宏观管理,对其组织机构、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以民族商业中心城镇为中心,以高效信息网络为依托,努力构建起外向型、高层次的商贸流通体系。(3)扩大融资渠道,加快民贸企业硬件建设尤其是信息化建设。建议国家建立西部少数民族投资发展银行,其资金来源除了中央的专项拨款和地方配套资金,还可在国债中设立少数民族地区基本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现在由各自治地方的农业发展银行管理的资金等也可划归其管理。

参考文献

[1]陈庆德.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开发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