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茶文化发展前景范文

茶文化发展前景范文

茶文化发展前景

茶文化发展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转型;风景式茶园;设计理念;应用探讨

从茶园的经营内涵及经营业态上看,其实际上是整个茶叶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传承载体,而茶园中所具有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内涵,不仅是整个茶文化体系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茶园经营过程中,通过融入必要的文化元素和时代价值理念,从而实现整个茶园经营建设的最大价值。

1当前现代农业产业转型的实施背景分析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产业,也是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产业,在整个农业产业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完善的产业经营元素,成熟的产业经营思维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的成熟度与完善度。而在当前农业产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创新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经营思维,从而实现整个农业产业的最大效能。农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行业,而随着当前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不断成熟,如今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用好整个农业产业要素,发挥农业产业的最大化价值,能够实现农业经营效果的改革提升。不仅如此,现阶段在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良好的产业业态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熟度和完善度,从而影响整个社会产业体系的完善度。对于当前整个农业产业发展来说,科学化、市场化、生态化、产业化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而想要破解农业产业发展难题,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的最大价值,就需要从市场元素的丰富诠释入手。我国是传统的农业经营发展国家,在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历史上,其更关注的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而整个农业经营体系中,想要实现整个产业转型发展的理想目标,就需要从创新产业经营机制,融入市场化元素入手,尤其是要将当前社会大众所关注的内容元素融入其中,从而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对于农业发展来说,茶园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和基础,而茶园在经营过程中,其不仅是茶叶产品生产、加工、制作,同时更重要的是传承茶文化体系,融入茶叶产业发展的各项要素。结合整个茶叶产业体系发展状况,可以看到其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整个茶叶产业经营过程中,其备受市场关注,当然从茶叶产业经营发展的具体实际看,其实际上与市场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对于整个茶园经营活动开展来说,需要将社会关注点融入其中。当前,人们对茶园的关注点,不仅是茶叶这一健康、生态、绿色要素,同时也是茶文化理念内涵的有效融入和诠释。而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要通过创新设计理念,完善设计元素,从而实现整个茶园经营活动的最大效能。

2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认知

对于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其实际上是一项整体性活动,无论是整个茶园中所具有价值元素,都需要传承与创新。对于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来说,其想要实现最佳设计效果,其前提在于寻找到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的基础定位,恰当准确的定位是实现最佳设计效果的基础和关键。更是茶园设计理念优化创新的前提和根本。与普通、大众茶园所完全不同的是,风景式茶园在经营过程中,其将生态、休闲元素融入其中,无论是茶园的经营层级,还是整个茶园的经营要求,其需要结合设计活动开展的价值要求,从而实现整个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的最大价值。对于现代农业产业转型活动开展来说,其通过创新产业机制,完善产业元素理念,从而实现整个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的最佳效果。而对于现代农业产业经营发展来说,提升产业价值,优化产业经营理念至关重要。从当前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具体实施要求看,转变发展理念,优化发展思维不仅是整个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更重要的是提升产业内涵,优化发展层级的必然选择。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的开展,实际上是优化设计理念,将时展所需要的元素内容融入其中的重要要求,风景茶园在建设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将风景元素融入其中,尤其是通过创新茶园经营理念,完善茶园经营过程中所具有的业态元素,从而实现整个茶园经营发展的最大价值和效用。在开展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时,要注重创作设计理念,尤其是从动态化视角来认知整个茶园设计活动开展形式。

3现代农业产业理念及风景式茶园内涵

现代农业产业与传统农业之间相比,有着重要差别,无论是整个农业产业的经营理念,还是其具体的经营思维,实际上都是整个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要求。从现代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的体系化状况看,完善的产业理念不仅关系到整个产业发展的成熟度,同时也影响了整个现代农业产业价值化的推动和实施,对于现代农业经营活动开展来说,风景式茶园无疑是整个产业体系中,极具特殊性的元素理念内涵。现代农业产业理念实施过程中,其指的是整个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从整体视角出发实施产业整合。在现代农业产业理念创新与应用过程中,要注重创新产业发展思维。实际上,对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来说,产业化、链条化、生态化、内涵化是发展的重要方向。而随着现代农业经营发展体系不断成熟,如今在开展现代农业产业经营过程中,需要完善融入时展的具体元素,通过丰富价值理念,从而实现整个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的最佳效果。而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茶园作为重要的载体,建设风景式茶园,不仅是一种理念上的创新与完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完善、生态化的心态、理念来开展茶园运营活动。风景式茶园在经营过程中,更要注重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整个茶园经营过程中。对于茶园经营建设来说,其作为整个农业产业传承发展的基础,无论是整个茶园的经营内涵,还是整个风景式茶园经营活动中所具有的价值元素,实际上都值得我们全面探究。现代农业体系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阶段,无论是该产业体系中所具有的价值理念,还是时代元素,都需要结合具体要求进行创新完善,从而实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最佳效果。农业产业转型发展,不仅是发展层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发展内涵的优化,结合整个时展背景来看,创新产业体系,不仅关系到产业理念的优化,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其能够实现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最佳效果。对于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来说,实现整个农业产业体系的最大化价值,从而满足茶叶产业持续发展的最佳效果。

4现代农业产业转型背景下的风景式茶园设计思路

茶文化体系是我国整个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该文化体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物质元素是基础,精神理念则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传承创新的核心与关键。随着当前多元文化发展体系不断成熟,如今茶文化元素与旅游等多样元素内容相结合,从而发展成为具有综合内涵的价值元素。对于风景式茶园来说,也是如此,其整个茶园不仅是一种优美的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其中融入了时展的多层次需要,尤其是其与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这一大的时代背景相吻合,适应这一时代的体系化要求,更能为整个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通过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市场需求是整个产业转型发展的基础导向,其目的在于提升整个农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专业化生产服务企业管理,创新服务形式就是整个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从而解决当前整个农业体系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产业经营过程中,需要探究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从而在促进和提升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最佳经营效果。对于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来说,规划设计活动的体系化开展,其不仅仅是茶园自身经营理念的诠释和发挥,更重要的是在充分利用茶园自身资源基础上,通过融入市场发展的具体需要,以及结合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从而实现整个风景式茶园经营效果的最佳呈现。风景式茶园在经营时,要注重内涵上的完善,尤其是要注重选择合适的风景元素,在这一过程中,要从茶园所在地基本状况出发,不能盲目照抄。同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更要注重完善价值元素,特别是从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背景下,风景式茶园在进行设计优化时,要注重从时代特点出发,从而实现整个茶园经营建设的最佳效果。风景式茶园经营过程中,其不仅需要注重融入风景元素,更重要的是融入文化元素和内涵,特别是通过将传统茶文化元素理念融入其中,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茶园的经营要素和发展层级,更重要的是其能够为传统茶文化传承发展寻找到新的基础。

5结语

结合现代农业产业转型这一发展背景,可以看到传统的茶园经营设计理念与实际需要之间存在极大差距,而想要实现整个茶园最大价值的利用,就需要从根本上对茶园的时代价值和消费者自身的消费理念形成全面认知,其必然能实现整个茶园经营发展的最优化效果。农业产业转型,不仅为茶园经营设计提供了思路,更重要的是其为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奠定了相应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庆来.大地艺术与当代景观设计的研究———体验中心景观区域的概念设计[J].福建茶叶,2014(9):207-208.

[2]崔丽娜.江南传统建筑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南京白酒坊民俗风情街景观设计为例[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119-121.

[3]李云歌.茶园规划设计中茶文化旅游的应用研究———以古蔺县马嘶乡建新茶园规划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3):32-33.

[4]孙红霞.把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促成现代农业转型升级[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5(12):216-219.

茶文化发展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茶叶;生态;旅游;开发

景德镇开展茶叶生态旅游开发可利用的资源可谓得天独厚,随着景德镇茶叶生态旅游开发从无到有,也日益得到重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浮梁茶文化旅游节已经连续举办了九届。但针对景德镇茶叶生态旅游开发途径,并非没有进一步完善的余地,笔者提出几点浅陋的建议。

1 完善生态旅游整体规划

第一,规划中需协调个主题的利益。在生态旅游的实践中,景德镇茶文化生态旅游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开发,各利益主题的声音都要在生态旅游规划过程中体现出来。

第二,生态旅游规划应该服从于旅游开发区的总体规划。在生态旅游规划前应进行可行性调查,对旅游资源价值和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专项研究,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规划。

第三,加强生态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和生态旅游研究机构的联系。建立合作机制,充分吸收生态旅游研究的成果,把大量的专家和学者纳入生态旅游发展的辅助系统,推动生态旅游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第四,生态旅游规划要与企业扶持政策相结合。当前,为切实推动可持续发展,部分企业尝试将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成本纳入企业目标。对此,政府可以采取有效的政策鼓励、扶持生态旅游企业开发项目。同时政府还可以为企业争取国际机构援助提供便利、这样,降低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成本,形成开发和保护的良好循环。

2 加强茶文化生态旅游研究

2.1 挖掘景德镇浮梁茶文化的深刻内涵

浮梁有着悠久的制茶历史,开发景德镇浮梁茶叶生态旅游,必须先要解决如何挖掘景德镇浮梁茶文化的深刻内涵,恢复这一优质品牌的历史地位这个问题。景德镇地方学者从多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做了有益的探索。

第一,茶史。从茶史角度来研究茶文化的,如黄崇焘《“浮红”史考略》《漫话浮梁茶文化》对浮梁悠久的茶史、名茶以及有特色的茶俗作了论述,《严台茶叶历史与文化调查》结合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论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严台的茶叶历史与文化并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通过茶具演变来谈茶文化的,如黄崇焘《景德镇瓷茶具》和《景德镇瓷茶具初考》分析和探讨了景德镇古今茶具品种,也提到“一瓷二茶”的特征。

第三,从研究地方志入手,程关森著《浮梁四绝》,所谓浮梁四绝,古县经典、瓷都摇篮、名茶王国、陶源仙境,就有对浮梁茶的论述。

第四,茶俗浮梁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编《浮梁民俗》探讨了浮梁民俗,对采茶歌、采茶戏等茶文化表现形式进行研究的。

第五,茶叶生态角度来研究,如蔡定益《景德镇・浮梁茶文化旅游开发论析》就景德镇浮梁二十多年来茶文化之建设及茶文化旅游之发展作了梳理论述。

但景德镇浮梁茶叶生态文化还有其深刻内涵需挖掘,用独特的文化内涵引领旅游,才能使旅游的发展充满活力,经济社会效益才更加明显。[1]将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鲜明的地域文化作为景德镇茶叶生态旅游特色,将成为景德镇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打造景德镇“瓷都”和“茶乡”的品牌形象,带动茶、瓷业的发展方面,前景也必定十分广阔。

2.2 打造名茶和文化生态旅游品牌

景德镇把握机遇,抓住陶瓷茶具和茶叶文化打造特色生态旅游品牌。“浮梁茶文化”和“浮梁茶”品牌给浮梁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浮梁茶”品牌市场估值和市场影响力得以明显提升。

但是,人们一提起景德镇必提陶瓷,而有着悠久历史的茶叶文化完全被屏蔽了,今后还需旅游主管部门加强宣传,抓住江西省“十三五”规划中打造“四绿一红”茶叶品牌的机遇,在城市形象的对外宣传中也充分注意茶文化元素的运用,[2]提高其在全国茶叶市场上地位和知名度。

2.3 提高旅游参与性,提升茶文化生态旅游内涵

第一,茶叶生态旅游的核心是茶园生态景观,但规模还没形成,旅游者仅是象征性的接触。形成稳定开放的茶园文化景观,对于浮梁茶叶生态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3]

第二,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文化特征,目前多是文人茶,如富人茶、农人茶等部分文化现象已经消失。恢复部分传统茶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提升旅游者的参与度以及浮梁茶叶文化的推介和宣传。

第三,茶叶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不可能把当地人排除在外的。生态旅游者的到来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环境压力,影响当地人的生活,需为他们提供替代经济来源,以尽可能的消除不利影响,这也是决定生态旅游开发成败的关键。

3 宣传与教育相结合,培育景德镇浮梁茶文化生态旅游大环境

一方面,由于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有关开发和生态旅游监管的宣传与教育,以塑造负责任的旅游者,营造良好的生态旅游大环境。

第一,根据景区总体规划和环境承载力情况,对景区进行分区,设计合理路线以引导游客分流,结合门票等经济手段,以维护景区内生态系统平衡。

第二,充分发挥景区全媒体加强旅游者环境教育,如宣传栏、演播室、旅游手册、解说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系统。让旅游者明确景区生态旅游的规范。

第三,建立生态旅游景区制度,约束旅游者的行为,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培育生态旅游大环境,还需要更多的当地人真正参与到生态旅游中来。但由于生态旅游专业化程度较高,从业人员接受必要的培训就显得特别重要,对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广泛开展环保知识教育,努力让当地人接受并形成当地新文化、风俗。这是保证当地人真正参与到改善生态旅游大环境中的重要环节。

景德镇浮梁茶叶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需以茶为媒,通过茶艺、瓷韵把旅游和地方特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打造融瓷、茶叶文化、自然山水、民俗民风于一体的旅游文化大环境,进一步通过环境教育,开发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茶叶生态旅游的新途径,以促进景德镇浮梁茶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黄丽萍,王余强.景德镇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探究[J].价格月刊,2013(8):87-90.

[2] 蔡定益.论景德镇・浮梁茶文化之建设及茶文化旅游之发展[J].农业考古,2011(5):40-45.

茶文化发展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茶器;造型设计

1景德镇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现状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经过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特色。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著作,不仅是我国历史文明的展现,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财富。该著作中详细地描述了关于茶的种植、采摘、加工、饮用等多方面内容。此外,对于茶器具的论述也十分详细。景德镇有着悠久的陶瓷制造历史,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的陶瓷产业链条,展现了极具艺术风格特色的陶瓷工艺和风土人情。这里有着人数众多的陶艺专家,在他们手中充分展现了景德镇陶瓷的质朴、精艺之美。茶器是用来饮茶的工具。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器作为饮茶的重要器具,自然也体现出深厚的茶文化内涵和底蕴。想要饮一杯好茶,茶器必不可少。合适的器具不仅能够提升茶叶的品质,同时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中国人饮茶讲究色、香、味和环境、心情,同时也对茶具的实用性和审美性有一定要求,通过各个元素的合理搭配,不仅能够饮到一杯香醇的茶水,同时也能够营造更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使人身心获得愉悦。因此,古代对饮茶器具十分重视,而景德镇陶瓷茶器由于以手工制作为主,具备了自然质朴的个性特点,因此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目前,景德镇陶瓷茶器主要制作方式以作坊为主,从生产到创作、加工,每个流程都有不同的工种和分工,例如拉坯、修坯、施釉、烧窑等,每个环节都极具专业性,这种专业的分工合作,也使景德镇茶器更具神形兼备,展现出更深刻的艺术韵味。景德镇陶瓷茶器的制作工序十分复杂,造型各异,迎合了时展特征,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陶瓷茶器的制作过程中,造型设计最具艺术特色,是设计者理念的体现,设计方式来源于几何形、艺术形和仿生形等,陶瓷茶器造型主要有公道杯、壶、盖碗、斗笠杯等,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景德镇陶瓷茶器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具备神形兼备的特点。陶瓷茶器的题材主要来源于古代文人喜欢的题材,装饰图案讲究禅茶一味。从古代画家董源、李成、范宽、米南宫、王叔明、吴仲圭等,他们的绘画作品都被引用到陶瓷茶器的装饰中,在各种图案中有广泛的体现,例如以梅兰竹菊、花鸟山水等题材为主的图案,运用到陶瓷茶器中,不仅能够表现画面的清新雅致,同时带有吉祥的寓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与美好理想。景德镇陶瓷茶器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广泛喜爱,尤其是饮茶之风的流行,使景德镇陶瓷茶器也传达出浓浓的文化气息,使茶与人有了更好的融合媒介,品味到了茶禅一味的感觉。茶器是饮茶的主要工具,从茶器的选择和使用上可以看出饮茶人的品位与爱好,这也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渠道。景德镇陶瓷茶器既保留了传统的制造工艺,同时也迎合了市场发展需要,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达到了完美的融合。景德镇陶瓷茶器一直经久不衰,受到了越来越多饮茶者的喜爱。随着景德镇陶瓷茶器的流行,其身价也节节攀升,许多极具艺术特色的作品也拍出了天价,例如曾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拍卖的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亿元拔得头筹,成为了景德镇陶瓷茶器的最贵价格。一时间,鸡缸杯成为人们广泛谈论的内容,鸡缸杯成为人们争相购买收藏的珍品,一些茶艺爱好者还用鸡缸杯来饮茶,学者们也对此进行了研究,甚至对鸡缸杯背后的故事进行专门讲座,景德镇陶瓷茶器也名声大噪,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景德镇陶瓷茶器还需要不断地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当前,景德镇陶瓷茶器的专业设计人才还十分欠缺,由于缺乏专业的设计团队,从人才建设到设计理念、思想意识等方面都存在不足,所设计的陶瓷茶器无论是材质、造型还是题材、画风等方面,都是设计师通过一些简单的技术手段而设计来的,这些产品缺少思想内涵,缺少原创性,仅仅是从原有的形态中不断复制出陶瓷茶器,整个作品都缺少一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长此下去,不仅陶瓷茶器造型设计行业没有发展,产品品质也得不到有效提升,影响和制约了景德镇的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这些问题并不只是在茶器领域较明显,在整个陶瓷设计行业中都较为突出,是当前陶瓷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景德镇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对策

通过对景德镇陶瓷茶器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通过对景德镇陶瓷茶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梳理,进而通过对陶瓷茶器这一领域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能够对陶瓷业的其它领域有所借鉴。陶瓷茶器不仅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同时也体现了较高的审美价值。因此,从景德镇陶瓷茶器的手工制造发展状况来看,通过对茶器这一领域的问题分析,能够为其它领域的陶瓷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如果可以从这些参考内容中获得认知,进而进行借鉴和发展,对景德镇陶瓷行业的发展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前景也会十分乐观。当前要发展景德镇陶瓷茶器行业,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以传统茶文化为基础和依托,充分借鉴古代传统茶器的设计理念和经典造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创新。景德镇陶瓷茶器的优势在于传统手工制作,而这一设计理念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一些简单的陶瓷茶器,只是画了一些人物山水画,价格却十分昂贵,景德镇陶瓷茶器为何值此高价,核心之处就在于手工及品牌。随着工业化发展的不断进步,传统手工技艺也散发出浓浓的传统风味,手工制作的商品价值也越来越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而手工物质却日渐减少,因此显现出其珍贵的价值;另一方面,手工陶瓷茶器充分体现出景德镇陶瓷的文化内涵,使景德镇这一陶瓷品牌得到形象完美的体现。因此,景德镇陶瓷茶器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其手工制作这一优势,增强其附加值,使陶瓷茶器与景德镇这一品牌得到完美的融合,提升陶瓷茶器的品质和品牌,走高端化的发展路子,使景德镇陶瓷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不仅树立积极深刻的文化形象,同时也使这一文化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东方文化的高端品牌。对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研究,可以以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历史发展为线索,通过对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茶器作品进行理论分析,在大量的图片和实物的观察分析中,能够对唐代至明清时期之间的茶器造型风格及功能有更广泛的了解,对古代的陶瓷茶器的审美价值及设计理念进行论述,由此使现代陶瓷茶器造型设计在与传统审美的融合中,开创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创新设计。其次,通过丰富的造型设计融合,使陶瓷茶器得以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延伸,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发展。景德镇陶瓷茶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设计方法。第一种是仿生造型设计法。此类茶器具有结构灵巧,造型精致的特点。在茶器设计中,以花草树木及动物形状作为依照参考,使茶器作品更具有形象、质朴的特性,与消费者之间更多了一份亲近感。仿生造型的茶器主要有龙团壶、南瓜壶、扁竹壶等,这些茶器造型别致,极具生活气息和鲜活性。第二种是几何造型设计法。此类茶器主要有四方形、球形和圆柱形等,这些造型设计体现了简约朴实的特点,茶器表面十分光滑,有较强的立体感。几何造型的茶器主要有圆壶、六方菱花壶等。第三种是艺术造型设计法。此类茶器造型更加灵活多变,常将诗歌书画等艺术融为一体,传达出浓厚的艺术气息,给人以丰富的联想与情感体验。此类茶器主要有曼生壶、九头报春壶等。第四种是特殊造型设计法。此类茶器主要用来泡制特殊茶类或采用特殊饮茶方法而设计的,例如用于泡制乌龙茶的烹茶四宝茶器,不仅具有饮茶功能,同时也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最后,把握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发展方向,以迎合时展需要。陶瓷茶具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陶瓷茶器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的见证,也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在对陶瓷茶器的研究中,需要从陶瓷茶器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以把握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发展方向。对于陶瓷茶器设计师来说,要充分考虑陶瓷茶器的几个发展方向,即陶瓷茶器要符合人性化、个性化和时代性设计。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呈现批量化生产的状况,而对这种重复而缺少创意的商品,陶瓷茶器的创新设计则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它使人们的审美观得到重新构建,不断改革创新观念形式,以更加丰富的情感与审美情趣相融合,提升了陶瓷茶器的内涵价值和精神品质,为陶瓷茶器的设计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3结束语

陶瓷茶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充分展现了传统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通过对景德镇陶瓷茶器造型设计的现状分析,从中总结出在陶瓷茶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于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现状来说,人们希望能够运用更加个性化的产品来增添他们的生活乐趣,丰富他们的情感,满足他们的需求。陶瓷茶器的个性化风格也得到彰显,人们追求更具时尚性和创新性的产品。对于设计师来说,不仅是自我设计理念的体现,同时也是设计师与陶瓷茶器及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对话,以传达更丰富的思想情感与精神体验。

作者:唐艺菱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何晓佑,谢云峰.现代十大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8

茶文化发展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所谓文化旅游就是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通过各种积极的休息和娱乐,体味人生价值以及生活道理的灵活多样的旅游活动。立足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以茶区的生产为主要依托,借助多样的自然景观和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获得各种各样的精神愉悦,辅之以绚丽多彩的民俗活动,进行有效的旅游产品开发、规划和设计,更好地满足游客的观光、求知、娱乐、购物、度假等需求。我国当前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茶文化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我国的茶文化旅游事业开发的初期,更多的还是沿袭传统的旅游开发,让人们更多的去欣赏自然风光。我国各地的茶生产的环境都是风景比较秀美的地方。茶的生产环境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一般情况下都是山川秀美。我国的旅游开发更多的是让人们去观赏名山大川等丰富的自然资源,感受自然的鬼斧神工,去走出人们狭小的生活圈,走出忙碌与繁琐,走向自然。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注重自然景观转向更深层次的发展,由传统的以观赏自然景观为主,逐渐融入更多丰富多样的参与性非常强的互动旅游产品。于是,一些比较著名的旅游景点尤其是盛产茶叶的地方开始把单一追求自然景观与茶文化联系起来,引导人们更好地观赏自然景观的同时,去感知饮茶文化,融入更多的人文景观和人文艺术,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比如,黄山市旅游局立足黄山这样一个非常优美的名胜景点,茶叶又是当地非常重要的产业,将自然景观旅游和茶文化结合起来,开辟茶家乐旅游专线。我国的福建等地盛产名茶,尤其是安溪自古就是闽南茶都,更是我国著名的茶叶铁观音的故乡,该地方峰峦叠嶂、云雾缭绕、气候温和,既是一个得天独厚的生产茶叶的地方,更是人们进行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人们将自然景观的旅游和茶文化融合,让人们观赏自然景观的同时去更多地感知制茶的精湛工艺,观赏茶艺表演,听茶歌,看茶舞。

2 挖掘茶乡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我国也有不少地方虽然盛产茶叶,但是地方不是名胜,环境非常优美。一些比较产茶的著名区域开始意识到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不仅注重茶经济,更加注重旅游。充分利用当地盛产名茶的优势,不断发掘茶的文化优势,开展各种形式的旅游资源开发,借助于当地的优美环境,把茶叶生产、茶文化研究和观赏自然景物环境等统一起来。将茶文化的历史资源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包装,使之更加具有旅游价值和新鲜活力,呈现出茶文化和茶产业的双赢发展,既实现了茶生产、茶文化开发旅游带动,又能够通过旅游经济更好地搞活当地经济,转变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

福建漳州的安溪县是我国乌龙茶的重要产地,近年来由茶产业渐渐开发出来茶文化旅游,尤其是在2000年举办了茶文化旅游节,把当地比较著名的茶文化、茶叶生产逐渐地开发成文化旅游亮点,如茶叶大观园、茶叶公园、铁观音探源、茶文化生态探幽,充分挖掘铁观音本身所具有的“王说”、“魏说”的传说以及斗茶的历史文化传统,创新了安溪茶艺等。在茶叶生产基地开设各种试验茶园,举办旅游度假区,开辟生态茶厂农场,以茶歌、茶艺表演来吸引更多的游客,满足人们的饮茶、表演、观赏、休闲等各方面的需求。

3 开发茶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旅游要求越来越高,人们的欣赏和旅游的需求层次不断变化,农业生态旅游渐渐成为旅游的一个重要产品,有着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和丰富的旅游内容。世界旅游组织认为目前的生态旅游收入已经占据世界文化旅游总收入的近20%。农业生态旅游能够很好地把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生产劳动、各地的乡土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机统一。人们在旅游的同时能够很好地感受当地的文化习俗、生产生活以及观赏当地的自然美景,感知当地的生态文化资源。我国的茶叶生产基地开展茶文化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盛产茶叶的地方一般情况下都有着非常优美的自然环境,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茶园和茶山,有非常好的生产条件――茶叶采摘、除草、炒茶,而唱茶歌、跳茶舞、品茗茶、赏茶花是当地非常吸引力的生活方式。人们在观赏各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性生活的同时,也能够了解更多有关茶的知识典故,感受更多的生态文化,是当前发展生态茶文化旅游的重要趋势。

广东英德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茶出口基地。在茶文化旅游节的带动下,当地建立的茶趣园,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茶园风景,了解茶文化知识,观赏有关采茶做茶的工艺,欣赏品尝茶餐、销售茶具等一系列活动。自开放以来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客能够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更好地感知现代茶园风光,让人们在茶文化活动中获劳动中感受更多的新鲜乐趣。

4 人文考古茶文化旅游资源

我国种茶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饮茶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品味,几乎在每个时代都会有各种茶相关的艺术形式。与茶叶生产的有形相比,茶无形的精神文化品位是进行旅游开发更为重要的,让人们在观赏自然景物等游行旅游资源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见识,得到更多的文化旅游资源,去感知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探听茶人的趣事逸闻。

茶文化发展前景范文第5篇

一座座绿色茶山茶园、一户户幽静农家小院,处处青绿葱茏,展现出和谐宜人新景。在湄潭,这样的景色随处可见。

一条清澈的湄江河,让湄潭这个“云贵小江南”更加灵动。以水为名,因茶闻名,依托茶叶,湄潭40万农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截至目前,全县茶叶面积达60万亩,是贵州茶业第一县。在去年贵州省茶园面积突破600万亩,跃居全国第一位的同时,湄潭县在“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的排位也跃居第二。

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优势?近年来,湄潭以发展茶产业为载体,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大力挖掘茶文化内涵,走出一条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感受古今茶事

“在我印象中,湄潭是中国现在最有影响力的茶区。”中茶所研究院教授姚国坤赞誉道。

的确,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中,端详着一件件见证茶叶发展历史的茶文物,回味着这段悠久的历史,感慨上天的赐予。

“不少地区或多或少都保存着一些茶文物。但据我所知,湄潭县保存下来的茶机具是目前国内最完整,也是最系统的。”“文物可以复制,但复制的不是文物。这些茶文物鲜活的还原了湄潭的茶历史,对梳理贵州茶产业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湄潭茶文化的骄傲。”前往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参观的相关专家学者如是说。

在做大做强做优茶产业的同时,湄潭县加快对茶文化的开发和挖掘。2013年9月揭牌亮相的贵州生态茶博馆是关于茶文化的主题展览馆,共展陈了茶的起源、古代茶事、历史名茶、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茶叶农垦、茶叶科研、茶叶供销与外贸、当代茶叶、茶礼茶俗等。全面、系统地展示了贵州茶文化从起源发展至今的全过程,不仅见证了上个世纪我国茶业的辉煌历史,更奠定了贵州在中国现当代茶业发展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体味全景域茶景

翠芽27度景区、万亩茶海,无不让人在茶香中沉醉。近年来,湄潭紧紧围绕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既有优势提档升级,联动发展,加快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力争打造成为全国知名、贵州一流的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同时,秉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理念,坚持以茶为媒、茶旅结合,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在推介茶旅文化、带动茶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等方面书写了精彩篇章。

“过瘾”“醉了”。身临茶海,清新的空气伴着浓浓的茶香,沁人心脾,犹如置身于绿色的海洋。登上观海楼,极目远眺,一垄垄茶树舒畅怡然地卧在山岗地头,满目葱绿,微风拂来,好不惬意……到湄潭参加“生态茶乡行”活动的记者们用这样的文字描述湄潭万亩茶海景点。

目前,湄潭正在着力建设“六线九园”彩湄工程,以“一线一景、一段一景、一园一景、一村一景、一城一景、一季一景”为目标,以“提率、增色、造景、建园”为内容,建成森林生态网络和多彩景观林旅游带,连接和丰富全县各景点。加上围绕茶区建设的110公里茶区木栈道、纵横的景区道路,立体交通网络相互交错,将散落的珍珠串成斑斓的项链,形成全景域的旅游格局。

“万万没有想到,规划合理却不见僵硬和刻板,浑然天成的山林、茶园与民居有机结合,这在我去过的茶乡里还是非常少见的。”北京茶文化专家叶羽晴川在湄潭参观时说。

体验深度“茶生活”

“早就听说湄潭的生态好,空气清新,就趁周末带着家人来享受几天‘慢’生活。晚上就住在云贵山,第二天一早看日出。”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来自遵义的李云中一家在湄潭度过了一个充满茶香的假日。

“和一些大景区相比,这里没有人山人海的拥堵,在茶园漫步,聆听虫鸣鸟叫,与自然是如此的亲近,让灵魂得以呼吸,心态得到放松……”来自南京的单女士将湄潭茶山的风景分享到朋友圈,引来一片点赞,很多朋友留言询问地址。

青山、碧水、茶园,青瓦白墙的黔北民居点缀其中,无论你从哪个角度望去,都是一幅自然和谐而又不失灵动的美丽画卷。

徜徉于茶园间,亲手采摘茶叶,然后在茶艺师的指导下,学习茶艺茶道;在独具特色的黔北民居乡村旅店品尝以茶为主料制作的茶菜……一家四口,围绕着茶主题吃喝玩乐两天,花费不到千元,带来的却是全家难忘的美好记忆。

如今,依靠茶产业,湄潭乡村开始向城里人“出售茶园风景和清新的空气”。以观茶、采茶、制茶、品茶和茶艺表演为主的茶文化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茶产业的蓬勃发展,极大地带动了湄潭旅游业的发展。诸如桃花江田园休闲度假区、仙谷山小镇、国际温泉度假城、百面水地质公园等一系列休闲度假旅游地,更具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

茶文化发展前景范文第6篇

我国有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无论是其中所具备的物质元素,还是相应的文化理念及价值内涵,都是对整个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力,不仅如此,茶文化符号已经发展成为当前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切入要素。本文拟从茶文化符号及其内涵分析入手,结合当前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融入和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相应要求,从而探究茶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活动中开放性思维应用思路。

关键词:

茶文化符号;景观设计;应用思路;开放性思维

随着当前整个社会发展不断成熟,如今在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尤其是缺乏对各项元素的综合利用,其大大影响了整个景观设计活动的效果与品质,因此创新融入茶文化符号元素对整个景观设计水平提升,将有着重要作用。

1茶文化符号及其内涵分析

随着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活动开展不断成熟,如今在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应用茶文化特点和内涵,就能够为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奠定完善的基础。事实上,关于茶文化的形成,当前并没有统一的认知,但是我们不难看出,整个茶文化已经形成了内涵丰富、元素多样的文化体系,而且在整个茶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其对整个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无论是具体的文化元素,还是相应的精神理念,其中都有着完善,丰富的认知,尤其是随着当前整个景观设计艺术活动开展中,其对元素运用有相应的要求,同时对整个设计理念的要求不断提升。在我国,茶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同时也对人们的精神品质有着相应的影响,无论是人们的日常性格,还是对涉身处世的具体的认知和理解,其中对茶文化有着重要的融入,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融入了丰富的儒家、道家思想中,而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最核心的文化理念中,倡导和谐、和平的积极生活、乐观态度,而这些都是在整个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具体价值内涵。不仅如此,其中也有着丰富、完善的美学价值与内涵,在茶文化中倡导的是秩序的和平与和谐,尤其是提倡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相协调和高效互动,这与饮茶活动中的文化特点有着很大的一致性,因此在整个茶文化元素提取中,实现了传统文化与整个社会生活的全面融入,如果能够对茶文化的具体理念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那么其必然能够塑造出具有丰富内涵的茶文化作品。

2当前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客观而言,对于景观设计活动的开展来说,文化理念和科技元素是整个时代所赋予的具体优势,融入科技元素,不仅能够提升景观设计活动的具体水平,同时也能为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寻找到一系列丰富的替代元素。而选择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则能够有效丰富和系统化完善整个景观设计活动的内涵与品质。所以,从当前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看,想要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就必须将文化理念和科技元素系统化融入其中。但是从当前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看,无论是文化理念的融入,还是科技元素的应用,都与实际需要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如何才能实现整个景观设计活动的最佳效果,就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对于景观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其不仅是一种理念应用与设计元素的有效结合,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其有效补充了整个生活元素,因此在开展景观设计活动时,必须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元素作为其设计理念的诠释和表达。当然,这也是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品味的具体表现。但是从当前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看,多数都只是将该活动当做是元素的堆积,无论是理念融入,还是合理的设计定位,都极为欠缺,所以其大大影响了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效果。不仅如此,当前景观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其缺乏应有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景观设计工作虽然是一项以景观环境为基础,所开展的具体设计活动,但是从根本上看,整个景观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良好的设计效果能够给与整个环境内涵的各项要素予以实质性丰富,因此,创新其中所具有的价值理念和内涵,能够为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奠定相应基础。而在这一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效果,就需要将必要的创新意识和理念能融入其中,通过有效创新和内涵上的结合融入,从而为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奠定相应基础和优势。当然,客观的说,景观设计活动的创新与发展,也是设计理念的有效融入,更是对整个景观设计活动价值的全面认知。

3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相应要求分析

结合当前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当前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日益成熟的客观形势以及人们的客观需要来看,推动和融入景观设计活动的开放性思维理念,正是目前整个该活动开展的重要要求。因此,深层次认知茶文化中所具备的价值优势和体系内涵,并将其中所具有的文化符号融入到整个景观设计活动中,必然能够在满足消费的具体需求的同时,实现茶文化理念与整个景观设计活动的有效融入。通过融入茶文化体系中所具备的文化要素和价值内涵,其不仅能够赋予景观设计活动的相应价值和内涵,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也为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明确了相应的合理定位。不仅如此,对于当前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来说,想要充分满足其具体设计要求,必须认识到整个景观设计只是整个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衡量良好的设计活动的标准,在于整个设计活动能够融入到具体的设计活动中,因此无论是设计元素的选择,还是设计理念的具体融入,都不能脱离整个周围环境。只有将景观设计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才能实现整个景观设计活动的创新发展。当然,随着当前整个建筑活动发展不断成熟,如今在开展景观设计活动时,必须探究科技元素的融入方式,无论是选择合适的科技元素,还是具体的科技理念,都必须确保整个景观设计活动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融入。当然,在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元素融入到整个设计活动中,既充分展现和诠释该活动的体系性,同时也诠释和提升景观设计活动的品质内涵。此外,在当前景观设计活动开展时,还要将现代景观材料与景观设计理念进行系统化融合。实际上,在该设计活动中,现代材料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属性要求,因此,选择合适完善的素材,不仅能够大大提升和优化景观设计活动效果,同时通过将建筑素材应用与设计活动相融合,从而实现材料应用与整个景观设计活动的系统化融入、创新。

4茶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活动中开放性思维应用思路

在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融入开放性思维,其基础和关键在于赋予整个设计活动完善的价值内涵,尤其是在应用具体的设计元素基础上,通过展现整体效果,同时诠释整个设计活动的具体理念。而在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应用开放性思维,其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特别是将茶文化符号应用到整个景观设计活动时,需要充分认识到当前景观设计活动开展的相应要求,通过全面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在茶文化符号融入到整个开放性思维时,要将整个茶文化中所具备的物质元素融入其中,比如茶壶、茶具等等,都可以给与人们直观的认知,比如将茶壶元素融入到整个茶文化体系内,其能够有效诠释和展现茶文化中所具备的理念,当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应用这一系列元素,能够给人们直观上的理解和认知,从而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通过构建开放性思维,结合茶文化理念的系统化应用,其必然能够为人们营造良好的应用氛围和空间,进而创新茶文化理念与景观设计活动的实质性融合。当然,在构建开放性思维时,更重要的是要将茶文化体系中所具备的价值理念和具体规范内涵融入其中。对于景观设计活动来说,其本身就是人工造景,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就离不开对于周围环境的系统化融入,而实现这一效果的基础,就需要探究传统茶文化体系中所具备的价值元素,通过全面融入,进而为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奠定相应基础。事实上,在当前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其追求的不是具体设计元素的融入,更不是相应物质的模仿,更重要的是通过具体开展设计活动,让人们感受到其中所具备的文化内涵。因此其核心在于对整个茶文化理念的具体理解,通过对这一文化理念进行理解,结合相应元素融入和景观设计活动开展,从而满足人们的开放性思维要求。结合茶文化符号的价值作用,以及其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探究茶文化符号在整个景观设计活动的具体价值,就极为必要。因此,可以说,需要对景观设计活动进行全面了解和认知,通过融入合适的文化元素,结合具体的设计理念诠释,在充分融入合理的设计理念基础上,从而为整个景观设计活动有效开展奠定合理的基础。随着当前整个社会理念和思维不断多样化,如今在开展景观设计活动时,必须将消费者的具体期待和客观需要相融和,通过创新理解和丰富认知,从而满足开放性思维的理解和应用需要。

5结语

虽然当前景观设计活动实现了一定提升,但是其整体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当然,不仅是设计理念的欠缺与落后,更重要的是当前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未能将丰富的设计元素融入其中,特别是整个景观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积极完善的科技元素理念,尤其是其中未能具备相应的文化理念。所以探究茶文化符号在整个景观设计中的开放性思维融入,必然能够实现传统茶文化传承与整个景观设计活动的有效融入。

参考文献

[1]李燕彬.牌坊文化符号在景观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11):111-115.

[2]王正国.长春市地域性文化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19):209-211.

[3]李迪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城市记忆与集约空间的结合———苏州慈济园区规划与建筑设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23-125.

[4]刘博新.城市商业外部空间吸引力的物质空间影响因素研究———以长沙市商业外部空间调查为例[J].中国园林;2015(4):144-146.

茶文化发展前景范文第7篇

【摘要】茶文化旅游是利用茶叶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保健实用价值等吸引旅游者进行休闲体验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普洱市自古就是普洱茶的主要生产、加工、集散地,在长期的种茶、制茶、饮茶和贩茶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茶文化,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明显优势。本文主要阐述了普洱市茶文化旅游的内涵与特征,对发展普洱茶文化旅游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普洱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普洱茶文化旅游开发

茶文化是包括茶园林、茶制作工艺、茶艺、茶道、茶礼仪及与茶有关的众多文化现象的综合体。茶文化旅游是利用茶叶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保健实用价值吸引旅游者进行休闲体验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其产品形式是以优美的环境为条件,以茶产业为基础,以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以茶为文化载体,以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为内容而开展的,涵盖观光、求知、体验、习艺、娱乐、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茶文化旅游具有休闲性、自然生态性、文化性、参与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近年来,普洱茶热的持续升温,带动了普洱市茶产业的迅速发展。普洱市自古就是普洱茶的主要生产、加工、集散地,在长期的种茶、制茶、饮茶和贩茶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茶文化,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突出的优势。从1993年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起,普洱市就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茶城”的形象,并在“十一五”旅游规划中把发展普洱茶文化旅游作为旅游开发的旅游产品之一。因此,对普洱茶文化进行深度开发和合理整合,使之成为具有高度吸引力的系列旅游产品,不但能够加快茶产业的发展,也将大大促进普洱市的旅游业发展,进而拉动该地的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普洱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

普洱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是古今中外闻名的普洱茶乡,普洱茶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洱市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普洱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地理区位;是发展边境旅游的理想之地;第二,普洱市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美,境内哀牢山、无量山群峰云集、云雾缭绕,苍茫无际,层峦叠嶂,区内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面积占总面积的62.9%;各种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众多,素有“绿海明珠”之美誉;第三,普洱是古今中外闻名的普洱茶乡,茶树资源丰富,野生型、过度型、栽培型三种茶树类型齐全,是“天然的茶叶博物馆”,当之无愧的“世界茶乡”。到2005年底,全市茶叶总面积达到134.1万亩,其中古茶树(园)60万亩,现代茶园74.1万亩,总产量3.55万吨,实现茶叶总产值10.2亿元;第四,普洱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分布有14种世居民族,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首先发现、驯化和利用了茶树,开创了人类种茶的历史。在长期的种植、采制、饮食、贩运普洱茶的过程中,积淀了厚重而丰富的普洱茶园艺文化、普洱茶采收与加工文化、茶马古道与马帮文化、饮茶习俗与茶道文化和普洱茶收藏与鉴赏文化等,以及由各少数民族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的传统习俗演义出来的民间歌舞等。普洱茶文化以其自然、清幽、恬静的文化魅力,对喜爱茶文化的人们构成了独特的吸引力。

二、普洱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和问题

普洱市旅游近年来有了一定发展,2005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05.56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300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60469.47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71298.47万元;随着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以茶产业为基础,以普洱茶文化为核心的一批茶文化旅游产品正在形成。目前已推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有:镇元千家寨野生古茶树及万亩野生古茶林生态旅游、澜沧景迈芒景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园生态旅游、营盘山万亩现代茶园及中华普洱茶博览苑、茶马古道旅游等。计划推出的有:天下普洱茶国、普洱古茶都等。普洱市力图打造的城市形象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其意图显然是要凸现茶文化旅游在普洱市旅游中的主打地位。但是,普洱的旅游总体发展水平还很低,经过多年开发以后依然处于“冷点”状态。普洱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并未在旅游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其应有的强势,这与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优势、丰富的人文资源和雄厚的茶产业优势不相称。经过分析和调研,笔者认为普洱市发展茶文化旅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起步晚,开发程度低。普洱市发展茶文化旅游发展起步晚,旅游项目开发程度低,产业规模小,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市场知名度较低,缺乏市场开拓经验和旅游经营管理经验,而且没有明确的市场目标定位,因而,在市场竞争中暂时处于劣势。

2、旅游产品整合度低。普洱地区茶旅游资源呈零散分布,整合度低,茶产品的组合度较低,主要以茶园观光作为茶文化旅游产品,其市场需求局限较大。茶文化旅游本身就是以闲静、淡泊为特征的“冷”休闲活动,缺乏强刺激性,如不提高组合度,就难于构成触动大量游客出游的专门动机。

3、产品的文化含量不够,特色不鲜明。目前普洱已推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看其文化含量明显不足。由于茶文化旅游内容不丰富、不饱满,大大地影响了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整体形象,因而没有在市场上形成自己独有的闪亮卖点,形不成市场竞争力。

4、普洱市茶文化旅游缺少必要的旅游活动内容和旅游业态支撑。旅游的过程要有丰富的旅游活动内容来填充,而旅游活动内容又需要一定的旅游业态的支撑。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目前大多还停留在以观光为主的形式化层面上,缺少必要的旅游活动内容和旅游业态支撑。因此,如何丰富茶文化旅游的活动内容,培育一批与茶文化旅游相关的旅游业态就成为发展普洱茶文化旅游值得进一步探究的课题。

5、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低,旅游项目开发资金不足,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由于经济总量小,自身财力弱,引资规模小,投资环境差等问题,使普洱市发展休闲旅游的步伐受到严重的制约,2004年普洱市人均固定资产投入为1910.85元,仅为云南省平均水平的60%。由于普洱的经济基础较薄弱,导致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1)通往古茶树园区的道路条件较差;(2)景区规划及建设级别较低(目前仅有A和AA景区8个);(3)城市休闲娱乐设施规模小而散,尤其缺少集中的茶文化休闲业态和园区;(4)城市园林化程度不高,达不到生态休闲旅游的要求。

三、加快普洱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1、加快普洱市现有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应把普洱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雄厚的茶产业基础、厚重的普洱茶文化及丰富的民族文化等进行空间、内容和形式的整合开发,尽快形成普洱市旅游核心吸引力。

(1)空间组合——通过点线连接,对旅游资源(自然风光、茶园林景区、民族文化示范村落、茶马古道、茶文化娱乐园、人造景观等)进行组合。点与点之间的线不宜长,布点不宜少,同时应注意整治线路沿途的视觉景观,以提高空间整合度。

(2)旅游活动内容组合——通过打造一批吸引力较强、特色鲜明、影响大的大型旅游节会和特色民族节庆(如中国普洱茶叶节、普洱茶博览会、茶马会、民族鼓舞节、泼水节、葫芦节、双胞胎节、芒果节等),把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展示出来,并把旅游茶园林观光、自然风景观光与民族茶艺表演、民族特色歌舞表演、原生态民俗体检、农家乐等多种旅游活动捆绑起来,以形成闪亮卖点。

(3)旅游活动形式组合——通过精心安排时段,把观光、观赏、参与、娱乐、休闲合理地组合起来,以强化旅游清新感,增强体验度。

2、认真分析和研究市场可能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市场定位,积极主动地开拓旅游市场。虽然普洱旅游更广泛的市场是港、澳、台地区和欧美一些国家以及国内沿海城市,但一段时期内普洱旅游的第一市场应该是省城昆明,或者说昆明是普洱旅游首先要开发的市场。通过打开并培育昆明旅游市场,向省外、国外拓展。只有吸引了大量的昆明游客到普洱旅游,才能对省外和国外的游客产生影响。普洱市应通过大型茶事节庆,着力打造普洱旅游形象,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及各种营销手段开拓旅游市场,使普洱市真正成为云南旅游的新热点。

3、创新思路,着力建立有文化含量的旅游业态。适应新的普洱旅游发展趋势和变化,以新的思路重新定位和谋划未来普洱市旅游业发展。以普洱茶文化来提升核心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深度开发系列整合产品。通过对普洱茶文化和区内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提炼和整合,凸现普洱茶古朴、厚重、丰满的文化特色。只有深入挖掘普洱茶文化及原生态民族文化,打造出一批文化旅游产品,才能实现茶文化旅游的优势组合,形成具有特色的卖点。积极培育文化含量高的旅游业态,如:茶叶交易市、茶道饮食市、制茶工艺展示所、茶艺表演队、茶歌舞表演场、大型民族歌舞专场、民间少数民族杂艺表演场、茶文化博物馆、茶鉴赏会所等。将目前已经整理排练的一批大型民族歌舞如《茶之魂》、《茶乡春潮》、《普洱茶之歌》、《茶韵古乐》等大型歌舞和音乐会形成专场,以业态形式提供给游客消费。

4、多渠道融集资金,着力改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是茶文化休闲旅游的必备的条件。应多渠道融集资金对通往景迈、芒景万亩栽培型古茶树园区和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园的道路进行拓宽、铺油,以提高通达性和舒适性;对茶马古道必要的修复性建设;完善景区规划及建设,提高景区级别,力争创建数个4A或3A级景区;加强建设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相对集中的城市休闲娱乐设施,尤其是集中的茶文化休闲业态和园区;加快城市园林化建设,加紧推进“满城绿色,满城水”项目设计实施,规划建设时应注意应用借景的方法,把城市园林延伸至自然背景,并逐步与自然生态背景融为一体,着力营造和谐生态城市休闲环境。

【参考文献】

[1]汝百乐:云南茶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2。

[2]周红杰:云南普洱茶,[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3]思茅市旅游局:(内部资料)思茅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2006。

茶文化发展前景范文第8篇

摘要:从当前整个时展的具体状况看,参与旅游活动已经发展成为社会大众重要的生活元素和习惯。结合当前社会大众的生活消费理念,不难看出参与旅游活动、融入文化休闲心态、满足社会大众绿色生态的追求,已经成为时展的新特点。本文拟从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具体背景分析入手,结合茶文化旅游的具体内涵认知,通过融入新经济时代对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具体特征及影响,从而分析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构建思路。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茶文化;旅游体系;发展机制;内涵研究

如果能够将生态开发、绿色提升这一理念融入到茶文化旅游活动开发过程中,其必然能够实现茶文化资源开发应用的最大价值。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创新茶文化资源应用理念,优化茶文化旅游产业经营思路就极为必要。

1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具体背景分析

茶文化旅游活动的开发与参与,实际上是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通过对时代所期待的旅游产业内容进行研究,不难看出茶文化旅游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新的关注点和消费内容内容。茶文化资源体系,实际上是茶叶产业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而在整个茶文化资源体系中,其不仅有着丰富完善的物质元素,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文化体系中,茶文化资源中所具有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行为规范也被有效诠释。因此,可以说,将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其必然能够实现理想的开发效果和最大价值。因此,认知茶文化机制的资源优势,并充分发挥茶文化体系的资源内涵,能够有效提升茶文化的利用价值阐述和发挥。通过对长期以来的茶文化资源的具体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整个茶文化资源应用时,无论是资源的内容应用,还是其中功能价值设置都相对较为局限,进而影响到茶文化旅游发展资源的有效应用,同时也无法满足社会大众的层次化需求。可以说,茶文化旅游活动,实际上是以茶文化资源为开发基础的旅游形态。而在对茶文化旅游活动的经营理念和特点进行具体分析时,必须认识到其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形式。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茶文化旅游活动经营过程中,需要将传统茶文化、地域文化等各项内容融入其中。因此,在整个茶文化旅游活动建设过程中。可以将游客体验和具体需求参与融入其中,比如通过引导游客实际感受产茶过程,从而不仅能够提升游客的具体参与程度,更重要的是实现茶文化自身的传播目的。

2茶文化旅游的具体内涵认知

通过对茶文化旅游活动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元素,同时也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因此,可以说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不仅是传统茶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应用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满足时展要求的必然选择。结合我国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具体状况和整个旅游产业经营特点,不难看出走茶文化旅游发展道路,不仅是利用茶文化资源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现阶段整个时展特征的客观选择。首先,茶文化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指的是以茶叶的生产等自然条件为依托,以茶文化体系的文化内涵要素为重要支撑的具体活动。因此,在实施茶文化旅游活动开发过程中,通过创新经营形式,结合融入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具体内涵,实施效益最大化开发。通过将茶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从而突破传统的茶文化产业经营理念。所以,茶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其实际上是茶文化产业带动旅游业发展,同时以旅游业发展推动茶叶产业发展的共融、创新机制。此外,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体系。在长期以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茶相关的物质元素不断发展,其作为整个茶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和基础。可以说,其对茶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作用,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其不能局限于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应用,更重要的是需要从整个茶叶产业的体系化视角来全面认知,通过将自然要素与文化要素进行全面整合,从而实现茶文化体系经营发展的最佳效果。而在整个茶文化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其想要实现理想的开发效果,其必须注重时展与社会大众的层次化需求全面融入其中,从而满足社会大众参与旅游活动的具体需要。当然,在整个茶文化资源体系内,与茶相关的艺术资源也是展现茶文化体系内涵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茶文化资源开发,就必须注重利用好这一资源内涵,通过创新完善,从而实现理想的经营效果。

3新经济时代对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具体特征及影响

随着当前整个社会发展不断成熟,如今已经进入全新历史发展时期,在当前整个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具体的经济内涵,还是整个时展过程中的各项资源都实现了创新发展,尤其是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速度更快,经济内涵更为全面,特别是互联网媒介的成熟应用,造就了新时期所独有的经济业态,在互联网经济模式影响下,各行各样也需要结合这一时代特征,进行优化和调整,通过对新经济时代的具体特征和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该时代特点影响下,要创新发展业态,优化经营模式,特别是将时代新元素融入其中,从而满足时展要求。当然,新经济时代的影响,不仅是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在这一过程中,其消费需求等等也实现了相应创新和优化,也就是说现阶段,无论是消费者自身的消费元素,还是消费者自身消费需求的有效释放,都可以借助互联网这一渠道来进行融入。而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消费者选择自身感兴趣的消费内容元素也更为成熟,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发展效果,就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发展特点,通过具体探究和有效完善,从而满足新经济时代下消费者需求与产业社会发展之间的有效融入。对于茶文化旅游发展来说,无论是其中所具有的价值内涵,还是其中所具有的元素内涵,都需要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融入,尤其是从当前整个时展的特点和模式看,消费者希望整个产品能够得到有效创新与完善,所以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应用好具体的时代资源,传承融入整个时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价值内涵,从而为整个茶文化旅游发展活动有效开展奠定重要基础。从当前社会大众的具体需求看,文化、休闲、养生与生态内涵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新的消费方向和趋势,因此,结合新经济时代内涵要求,创新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整体机制,就极为必要。当然,在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时代媒介形式,优化茶文化旅游发展机制,从而满足社会大众的旅游需求。

4新经济时代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构建思路

通过对茶文化旅游活动的经营主体中所具有的主要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茶文化旅游活动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其想要实现理想效果,就需要做到:首先,细化社会大众的消费趋势和实际需求,在社会化成熟发展背景下,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今人们的生活元素和生活理念也实现了相应优化、调整,在人们生活体系中,参与旅游活动,消费旅游产品已经发展为社会大众重要的生活理念,因此在这一大的背景下,旅游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除了旅游、休闲消费理念外,健康养生也是人们重要的消费期待。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经营就逐渐发展成为社会大众的普遍选择以及整个社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要求。其次,当然想要实现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最佳效果,需要在认知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要求的基础上,完善发展要素,提升发展内涵,同时更需要将社会自身大众需要融入到整个茶叶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当然,在整个茶叶产品开发过程中,要充分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特别是在整个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将传统茶文化理念内涵进行诠释,通过彰显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内涵优势,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最佳效果。可以说,融入新经济时代背景,实施茶文化旅游发展必然能够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值。

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理念内涵和元素内容,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具体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文化元素和生态内涵是整个茶文化体系经营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而在当前整个时展背景下,人们对旅游产品的要求更高,只有诠释和融入人们的价值需求,从而才能实现整个旅游产业经营的最佳效果,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其也为茶文化理念传播提供了重要帮助。当然其也满足了社会大众的旅游文化消费需求。对于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来说,其中想要实现理想的开发效果,就需要在满足社会大众消费需求的基础上,融入文化元素和生态理念内涵,特别是凸显茶文化的深远内涵。客观而言,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想要实现理想的开发效果,还要注重创新旅游元素,尤其是在整个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必须凸显自身特殊性,同时还应与时展相结合,特别是要注重对整个旅游产品的各个细节和具体元素内容进行挖掘,通过提升旅游产品的发展层级,从而在创新产品经营体系的同时,满足社会大众参与茶文化旅游活动的具体需要。

5结语

在新的经济时代影响下,无论是具体的发展内涵,还是社会大众的层次化需求,都实现了全面提升,事实上,当前已经进入社会大众参与旅游的全新时期。相对于传统的旅游时展状况来说,目前整个旅游市场的需求,逐渐呈现层次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而休闲生态旅游不仅是社会大众新的消费趋势,更重要的是人们回归自然、融入自然,实现自身旅游需求有效诠释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赵万芹.从文化感角度谈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的设计创新[J].中国包装工业,2013(1):92-97.

[2]李付星;孙健.体验经济时代下川南盐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9):112-115.

[3]朱三元.浅谈产品设计中的民族特征———传统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7):205-208.

[4]沙春发.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体现———以福建土楼造型为元素的产品的思考与建议[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5(17):68-73.

茶文化发展前景范文第9篇

【关键词】普洱茶文化旅游开发

茶文化是包括茶园林、茶制作工艺、茶艺、茶道、茶礼仪及与茶有关的众多文化现象的综合体。茶文化旅游是利用茶叶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保健实用价值吸引旅游者进行休闲体验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其产品形式是以优美的环境为条件,以茶产业为基础,以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以茶为文化载体,以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为内容而开展的,涵盖观光、求知、体验、习艺、娱乐、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茶文化旅游具有休闲性、自然生态性、文化性、参与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近年来,普洱茶热的持续升温,带动了普洱市茶产业的迅速发展。普洱市自古就是普洱茶的主要生产、加工、集散地,在长期的种茶、制茶、饮茶和贩茶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茶文化,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突出的优势。从1993年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起,普洱市就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茶城”的形象,并在“十一五”旅游规划中把发展普洱茶文化旅游作为旅游开发的旅游产品之一。因此,对普洱茶文化进行深度开发和合理整合,使之成为具有高度吸引力的系列旅游产品,不但能够加快茶产业的发展,也将大大促进普洱市的旅游业发展,进而拉动该地的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普洱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

普洱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是古今中外闻名的普洱茶乡,普洱茶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洱市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普洱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地理区位;是发展边境旅游的理想之地;第二,普洱市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美,境内哀牢山、无量山群峰云集、云雾缭绕,苍茫无际,层峦叠嶂,区内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面积占总面积的62.9%;各种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众多,素有“绿海明珠”之美誉;第三,普洱是古今中外闻名的普洱茶乡,茶树资源丰富,野生型、过度型、栽培型三种茶树类型齐全,是“天然的茶叶博物馆”,当之无愧的“世界茶乡”。到2005年底,全市茶叶总面积达到134.1万亩,其中古茶树(园)60万亩,现代茶园74.1万亩,总产量3.55万吨,实现茶叶总产值10.2亿元;第四,普洱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分布有14种世居民族,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首先发现、驯化和利用了茶树,开创了人类种茶的历史。在长期的种植、采制、饮食、贩运普洱茶的过程中,积淀了厚重而丰富的普洱茶园艺文化、普洱茶采收与加工文化、茶马古道与马帮文化、饮茶习俗与茶道文化和普洱茶收藏与鉴赏文化等,以及由各少数民族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的传统习俗演义出来的民间歌舞等。普洱茶文化以其自然、清幽、恬静的文化魅力,对喜爱茶文化的人们构成了独特的吸引力。

二、普洱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和问题

普洱市旅游近年来有了一定发展,2005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05.56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300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60469.47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71298.47万元;随着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以茶产业为基础,以普洱茶文化为核心的一批茶文化旅游产品正在形成。目前已推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有:镇元千家寨野生古茶树及万亩野生古茶林生态旅游、澜沧景迈芒景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园生态旅游、营盘山万亩现代茶园及中华普洱茶博览苑、茶马古道旅游等。计划推出的有:天下普洱茶国、普洱古茶都等。普洱市力图打造的城市形象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其意图显然是要凸现茶文化旅游在普洱市旅游中的主打地位。但是,普洱的旅游总体发展水平还很低,经过多年开发以后依然处于“冷点”状态。普洱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并未在旅游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其应有的强势,这与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优势、丰富的人文资源和雄厚的茶产业优势不相称。经过分析和调研,笔者认为普洱市发展茶文化旅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起步晚,开发程度低。普洱市发展茶文化旅游发展起步晚,旅游项目开发程度低,产业规模小,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市场知名度较低,缺乏市场开拓经验和旅游经营管理经验,而且没有明确的市场目标定位,因而,在市场竞争中暂时处于劣势。

2、旅游产品整合度低。普洱地区茶旅游资源呈零散分布,整合度低,茶产品的组合度较低,主要以茶园观光作为茶文化旅游产品,其市场需求局限较大。茶文化旅游本身就是以闲静、淡泊为特征的“冷”休闲活动,缺乏强刺激性,如不提高组合度,就难于构成触动大量游客出游的专门动机。

3、产品的文化含量不够,特色不鲜明。目前普洱已推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看其文化含量明显不足。由于茶文化旅游内容不丰富、不饱满,大大地影响了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整体形象,因而没有在市场上形成自己独有的闪亮卖点,形不成市场竞争力。

4、普洱市茶文化旅游缺少必要的旅游活动内容和旅游业态支撑。旅游的过程要有丰富的旅游活动内容来填充,而旅游活动内容又需要一定的旅游业态的支撑。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目前大多还停留在以观光为主的形式化层面上,缺少必要的旅游活动内容和旅游业态支撑。因此,如何丰富茶文化旅游的活动内容,培育一批与茶文化旅游相关的旅游业态就成为发展普洱茶文化旅游值得进一步探究的课题。

5、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低,旅游项目开发资金不足,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由于经济总量小,自身财力弱,引资规模小,投资环境差等问题,使普洱市发展休闲旅游的步伐受到严重的制约,2004年普洱市人均固定资产投入为1910.85元,仅为云南省平均水平的60%。由于普洱的经济基础较薄弱,导致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1)通往古茶树园区的道路条件较差;(2)景区规划及建设级别较低(目前仅有A和AA景区8个);(3)城市休闲娱乐设施规模小而散,尤其缺少集中的茶文化休闲业态和园区;(4)城市园林化程度不高,达不到生态休闲旅游的要求。

三、加快普洱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1、加快普洱市现有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应把普洱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雄厚的茶产业基础、厚重的普洱茶文化及丰富的民族文化等进行空间、内容和形式的整合开发,尽快形成普洱市旅游核心吸引力。

(1)空间组合——通过点线连接,对旅游资源(自然风光、茶园林景区、民族文化示范村落、茶马古道、茶文化娱乐园、人造景观等)进行组合。点与点之间的线不宜长,布点不宜少,同时应注意整治线路沿途的视觉景观,以提高空间整合度。

(2)旅游活动内容组合——通过打造一批吸引力较强、特色鲜明、影响大的大型旅游节会和特色民族节庆(如中国普洱茶叶节、普洱茶博览会、茶马会、民族鼓舞节、泼水节、葫芦节、双胞胎节、芒果节等),把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展示出来,并把旅游茶园林观光、自然风景观光与民族茶艺表演、民族特色歌舞表演、原生态民俗体检、农家乐等多种旅游活动捆绑起来,以形成闪亮卖点。

(3)旅游活动形式组合——通过精心安排时段,把观光、观赏、参与、娱乐、休闲合理地组合起来,以强化旅游清新感,增强体验度。

2、认真分析和研究市场可能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市场定位,积极主动地开拓旅游市场。虽然普洱旅游更广泛的市场是港、澳、台地区和欧美一些国家以及国内沿海城市,但一段时期内普洱旅游的第一市场应该是省城昆明,或者说昆明是普洱旅游首先要开发的市场。通过打开并培育昆明旅游市场,向省外、国外拓展。只有吸引了大量的昆明游客到普洱旅游,才能对省外和国外的游客产生影响。普洱市应通过大型茶事节庆,着力打造普洱旅游形象,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及各种营销手段开拓旅游市场,使普洱市真正成为云南旅游的新热点。

3、创新思路,着力建立有文化含量的旅游业态。适应新的普洱旅游发展趋势和变化,以新的思路重新定位和谋划未来普洱市旅游业发展。以普洱茶文化来提升核心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深度开发系列整合产品。通过对普洱茶文化和区内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提炼和整合,凸现普洱茶古朴、厚重、丰满的文化特色。只有深入挖掘普洱茶文化及原生态民族文化,打造出一批文化旅游产品,才能实现茶文化旅游的优势组合,形成具有特色的卖点。积极培育文化含量高的旅游业态,如:茶叶交易市、茶道饮食市、制茶工艺展示所、茶艺表演队、茶歌舞表演场、大型民族歌舞专场、民间少数民族杂艺表演场、茶文化博物馆、茶鉴赏会所等。将目前已经整理排练的一批大型民族歌舞如《茶之魂》、《茶乡春潮》、《普洱茶之歌》、《茶韵古乐》等大型歌舞和音乐会形成专场,以业态形式提供给游客消费。

4、多渠道融集资金,着力改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是茶文化休闲旅游的必备的条件。应多渠道融集资金对通往景迈、芒景万亩栽培型古茶树园区和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树园的道路进行拓宽、铺油,以提高通达性和舒适性;对茶马古道必要的修复性建设;完善景区规划及建设,提高景区级别,力争创建数个4A或3A级景区;加强建设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相对集中的城市休闲娱乐设施,尤其是集中的茶文化休闲业态和园区;加快城市园林化建设,加紧推进“满城绿色,满城水”项目设计实施,规划建设时应注意应用借景的方法,把城市园林延伸至自然背景,并逐步与自然生态背景融为一体,着力营造和谐生态城市休闲环境。

【参考文献】

[1]汝百乐:云南茶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2。

[2]周红杰:云南普洱茶,[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3]思茅市旅游局:(内部资料)思茅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2006。

茶文化发展前景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茶博园;4A景区;公共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F28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099-03

江苏茶博园始建于1960年,前身为句容市高庙茶场。1961年冬季开始改植茶树,1964年经省林业特产厅批准,改名为句容县高庙茶场,确立了以茶为主的种植结构。1980年元月1日,改名为句容县高庙茶场,由句容县管辖。1985年,镇江市多管局在茶场举办“金山翠芽”名茶特制现场训练班。1986年引进无性系良种茶“大毫”,后陆续引进17个新品种,达200余亩面积,成为全市的茶叶品种库。1992年,向国家工商局申报“容宝”牌茶叶产品商标及系列商品条码,并获批准。1995年,句容县撤县建市,遂改为句容市高庙茶场。直至2008年,句容市政府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将句容市高庙茶场与句容市高庙职业中学划拨给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充分利用江苏省科技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整合省内有限的茶业教学、科研资源,掀开了茶场建设的新篇章。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也是江苏省唯一的农业类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承载科学研究和教育培训的功能,使生产与教学融合,茶园与校舍为伴。由于不断地升格与扩大影响,学院与句容市政府共同建设了新校区,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江苏省级品牌专业――茶艺专业利用原有高庙茶厂的厂房、设备、技术力量,经省农委批准,建设了江苏茶博园,并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与特点,着力筹建了部级“4A”级旅游景区,江苏茶博园建有的主要景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茶文化知识长廊。茶博园受道教文化和茶文化影响,内涵丰富,无论是在道教理论、哲学、经籍、建筑、金石、音乐、化学、医药、冶炼学、养生学、气功学以及民俗学等方面均留下许多著述和遗迹,这些不仅是茅山地区珍贵的文化遗产,也在推动社会进步发展上起过积极的作用,深受海内外学者的关注。新打造的茶博园景区进口设立了茶文化知识长廊,定位为茶文化的科普展览,从茶的起源、分类、栽培等五大类专业知识,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传递着茶的渊源,为游客提供茶文化的科普知识,帮助游客了解茶文化、弘扬茶文化。

2.茶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原高庙职业中学原有的校舍与设施,成立了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学院(茶学院),学校能容纳3000余名学生在此学习和生活,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学院风情的特色旅游景区。校区整体建筑为现代徽派风格,各类设施齐全。学院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教学设施先进,办学特色鲜明,就业前景宽广。学院为各类游客提供不同的旅游产品:中小学生夏令营游、初高中学生理想游、大学生求学访友游、上班族休闲养生游、校友重温母校游、培训人员充电培训游,同时,学院本着“产、学、研一体”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让学生特别是茶艺学生全程参与茶叶的生产、加工与制造。

3.茶业研究所。江苏省茶业研究所,是以2008年江苏省科技设施基础项目――江苏省茶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由学院内较强的茶业教学与科研实力打造而成,以检测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围绕着茶叶优质、高产、高效和茶叶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科技问题开展攻关创新的研究机构。江苏茶博园作为首创国内特色景区申报4A,主要目的是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知识,其特色在于文化性与参与性。江苏茶博园创建国家“4A”景区的目标是“植茶乐”、“晓茶事”、“知茶效”、“通茶礼”、“悟茶道”。

(1)植茶乐,景区将专门设置的一块近20亩的土地命名为“茗人园”,让游客在度假旅游的同时,逐渐了解现代化茶园,领略种植茶树的过程与兴趣,感受浓厚的茶文化。

(2)晓茶事,以茶待客,历来是有数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中国最普及、最具平民性的日常生活礼仪。客来宾至,清茶一杯,可以表敬意、洗风尘、叙友情、示情爱、重俭朴、弃虚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高尚礼节和纯洁美德。茶与礼仪已紧紧相连,密不可分。江苏茶博园专门建设了长达500米的“茶文化知识长廊”,从茶的起源、种类、功效与茶俗等五大板块介绍了茶文化基本知识,并在内部建设了长达400米的竹长廊,专门介绍了“中外茶俗(主要介绍国内外茶俗)”与“名人茗事(主要介绍国内外名人与茶)”两大板块。

(3)知茶效,茶这种奇妙的饮料,将为人类的健康带来福音。江苏茶博园另精心制作了一个“茶与健康”的知识长廊――木长廊,完全以木结构制作,总以茶与健康为主题,以各茶类保健作用为版块,翔实地向游客介绍健康饮茶的相关知识,是游客、学生学习茶文化的好场所。

(4)通茶礼“习茶院”的建立,是景区最大亮点。该景点包含茶类加工(红、绿、青及黑茶等四大茶类机械制茶展示)、手工制茶体验(让游客切身体验制茶的趣味,身临其境的了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茶艺表演(中国茶馆、欧式茶馆及日韩茶馆)及一些相关制壶、字画等文化形式的展现,是集茶文化展示、茶艺体验、茶叶加工制作于一体的综合性茶文化体验区,位于江苏茶博园东南角,自然环境优美,周边的茶树使得整个习茶苑茶香四溢。整个建筑呈回字形布置,分室内、中庭和室外三个空间。室内主要是对茶叶加工制作、茶文化陈列展示以及茶艺体验等的展示,通过对展区的设置,不仅加强了游客的科普教育,也增强了对茶文化的认识,使人们在精心营造的优雅环境氛围中,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操的熏陶。中庭主要是为品尝休憩和室外观赏提供简单停留。习茶苑室外展园主要是将江苏茶文化融入园林景观,再现江苏名茶的自然和人文的生长环境,加深对江苏茶文化景观的直观映像。同时,游客还可以进行制茶体验,增加了景点的内涵,提升了旅游景区的文化品位。景区知名度和市场吸引力不断提高,让游客感受到了“茶、水、具、境、艺”的文化内涵,让人不知不觉地如同徜徉在江苏茶区的山水之间。

(5)悟茶道,自古水为茶之母,好茶须有好水配,茶有灵性,泡茶要用心。“好茶需好水,好壶泡好茶”。沏出好茶,除了泡茶的技艺外,心情的好坏、环境的优劣、器皿的选择都会影响茶的品味。而在所有的外在因素中,影响茶口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水的选择。本景区设立“天下第一壶”、“茶道碑”、“茗苑广场”等三个景点展示茶道精神。①天下第一壶,茶壶主体以玻璃钢制作,直径3.05米,高度3.05米,重达1.5吨。整个壶身垂悬于水面,上书“茶业福地、科技洞天”八个金色大字。因茶壶直径和悬挑难度举世无双,景区现已将此壶向吉尼斯世界记录总部申报为“天下第一壶”。②“茶道”碑,广场正中,一块7米高的巨石直插云霄,巨石正面是由著名书法家米南阳手书的两个遒劲大字――“茶道”,背面是茶博园建园记,该记概述了茶博园的由来及学院办学理念与成果。游客佳宾可以登临亲水平台,亲览湖水荡漾;亦可静坐环廊之中,亲品茶韵流长。③茶道广场,茶道广场是吸引游客驻足浏览和供游客栽茶留念的区域。广场设有景观喷泉和专业演出舞台,到了晚上会有大型的文化演出,可同时容纳两千多人观赏表演。广场绿化以本地常绿树种为主,各种花卉、灌木点缀其中,与喷泉、小桥流水共同营造出和谐的旅游休闲环境。所以“茶道广场”可谓是集今古诗赋丹青于一,配茶艺室当场献艺,缕缕丝竹乘风送爽,产品琳琅茶香弥漫。

(6)展茶技,茶博园在农业科技方面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景区内设有茶业研究所、运动草坪研究所、茶学院等科研机构,强大的科研能力是茶博园景区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的特色之一。景区先后组建了江苏省茶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一系列茶叶科技平台,承担茶叶科技攻关科研任务。目前,茶博园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3项,各级科研项目获奖22项,承担国家省市各级课题数百项,组织高规格座谈会、学术研讨会20余次。院士任继周、陈宗懋、向仲怀等一大批学者专家先后来茶博园交流、指导。①茶树品种基因库,建成“茶种质资源库”(百茶园),占地3000平方米,目前已经引入了祁门种、黄山种、普洱茶、安吉白茶等100多个部级无性系茶树良种,按照栽植形态、方式不同进行布局,努力打造省内知名茶叶品种基因库。此外,景区还先后建成百竹园、百药园、百果园等项目,为种质资源的保护、保存、新品种选育及教学等提供资源支撑。②茶园科技示范区,茶园是茶博园景区的主体景观资源,现已形成生态茶园与设施茶园相结合,传统种植模式与现代高效种植模式相融合,集休闲观光、科技示范为一体的特色游览区。③育苗工厂,景区还设有茶叶及色彩苗木扩繁育中心,建有温室大棚等设施,收集优良品种,将各种育苗技术相结合,实施工厂化育苗,建成省级茶树良种繁育基地与推广中心。育苗工厂主要是在日光大棚内使用移动式育苗床,利用高效的穴盘育苗技术,达到快速繁育优良品种的目的。景区内现有育苗工厂3000平方米,主要繁育龙井长叶、福鼎大毫等无性良种茶苗及红叶石楠、红枫等彩叶苗木。工厂达到了育苗的快速、批量、科学化生产,实现了年出圃苗木200万株,服务了一方群众。

江苏茶博园为了打造部级“4A”景区,围绕“茶文化”、“茶科技”、“茶休闲”这一主题,不断丰富旅游资源,通过举办江苏省乡村旅游文化节、全民饮茶日、江苏省手工制茶比赛、中秋游园等活动,吸引了新华网、新浪网、新华日报、南京日报等近20家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扩大了景区影响力,提高了知名度,目前已接待15个国家近60万人次的来宾、游客。经过近10年的建设,江苏茶博园在建设目标上已取得了一些成效。

(1)关键共性技术开发,针对江苏省茶产业发展特点和趋势、市场需求新变化和茶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瓶颈问题,组织本领域的专家开展调查研究,对茶农及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疑点、难点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对共性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重点开展茶园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催芽素、茶叶专用肥等共性技术攻关。目前已有一名专家获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个人称号。

(2)品种创新、技术创新研究、推广,广泛收集国内特别适宜我省条件生长的茶树种质资源,并利用现代育种技术进行品种创新。积极引进茶叶生产加工新技术,进行茶叶生产工艺及深加工工艺的技术改进和茶树栽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着重推广龙井43、龙井长叶、中茶102、浙农113、锡茶11号等适宜在江苏茶区生长的国家或省级良种。积极推广日本防霜冻技术――茶园防霜扇技术,并在周边进行了推广,为江苏省早春名优茶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3)提供质量检测服务。利用服务平台的专业检测设备的技术优势,帮助茶企业进行产品研制过程中的有关技术指标测试,提供测试结果;为出口茶、内销茶、有机茶、无公害茶、绿色食品类茶叶提供检测服务。

(4)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建立江苏省茶叶专家库、茶叶技术信息、网上技术咨询、茶园病虫害预测预报、茶叶质量安全标准等专业信息服务网站,提供茶园、茶厂建设、改造规划、可行性方案分析、深加工企业工程咨询等技术咨询服务。

(5)提供人才培训服务,积极为茶场、茶叶农民合作组织提供种茶、制茶技术员及管理员的相关专业技术培训;为社会提供评茶师、炒茶技师、茶艺师等职业技能培训。

(6)丰富了省内茶业活动,江苏茶博园利用现有的一些影响与技术力量,先后举办了“江苏省手工制茶竞赛”、“江苏省茶艺竞赛暨全国茶艺大赛江苏省赛区选拔赛”、“全民饮茶日”等科普与文化活动,大大地丰富了江苏省区茶业活动,为茶业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休闲茶业的发展丰富了旅游市场。随着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崇尚自然,返璞归真,越来越多的游客倾向于乡村旅游[1]。江苏茶博园毗邻国家5A级旅游景区――茅山道家文化景区,且江苏省句容市着力打造全国乡村旅游市场,茶园特有的绿色景观、独特的茶文化氛围深受消费者的喜欢,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到这里参观、了解茶叶知识、品茶以及购买茶叶。茶园之所以称为新的旅游热点就在于其特有的茶业生长环境和茶文化底蕴,这些自然环境和文化内涵极具吸引力,成为旅游活动开发的基础,休闲茶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乡村旅游市场。紧张的工作生活以及嘈杂的城市环境,促使城市居民向往大自然的怀抱,“返璞归真”已成为城市居民的时尚追求,而农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休闲旅游场所。观光休闲农业也应运而生[2]。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江苏茶博园以茶为主题,围绕“绿色、生态、有机”的理念,为江苏人营造了一个全新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陈明秀,王奇.基于乡村旅游的休闲茶业发展模式[J].福建茶业,2015,(6).

[2]陈杭芳.浅淡茶与休闲农业[J].中国茶业,2005,(4).

Create a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to Build a First-Class Province Tea Expo as an Opportunity to 4A Scenic Spot

―Report on the Jiangsu Tea Expo Garden

GE Jin-gang,LIU Min,ZUO Kun,WANG Run-xian

(Jiangsu Polytechnic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Jurong,Jiangsu 212400,China)

茶文化发展前景范文第11篇

近年来,普洱茶热的持续升温,带动了普洱市茶产业的迅速发展。普洱市自古就是普洱茶的主要生产、加工、集散地,在长期的种茶、制茶、饮茶和贩茶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茶文化,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突出的优势。从1993年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起,普洱市就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茶城”的形象,并在“十一五”旅游规划中把发展普洱茶文化旅游作为旅游开发的旅游产品之一。因此,对普洱茶文化进行深度开发和合理整合,使之成为具有高度吸引力的系列旅游产品,不但能够加快茶产业的发展,也将大大促进普洱市的旅游业发展,进而拉动该地的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普洱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

普洱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是古今中外闻名的普洱茶乡,普洱茶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洱市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明显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普洱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地理区位;是发展边境旅游的理想之地;第二,普洱市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美,境内哀牢山、无量山群峰云集、云雾缭绕,苍茫无际,层峦叠嶂,区内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面积占总面积的62.9%;各种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众多,素有“绿海明珠”之美誉;第三,普洱是古今中外闻名的普洱茶乡,茶树资源丰富,野生型、过度型、栽培型三种茶树类型齐全,是“天然的茶叶博物馆”,当之无愧的“世界茶乡”。到2005年底,全市茶叶总面积达到134.1万亩,其中古茶树(园)60万亩,现代茶园74.1万亩,总产量3.55万吨,实现茶叶总产值10.2亿元;第四,普洱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分布有14种世居民族,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首先发现、驯化和利用了茶树,开创了人类种茶的历史。在长期的种植、采制、饮食、贩运普洱茶的过程中,积淀了厚重而丰富的普洱茶园艺文化、普洱茶采收与加工文化、茶马古道与马帮文化、饮茶习俗与茶道文化和普洱茶收藏与鉴赏文化等,以及由各少数民族种茶、采茶、制茶、饮茶的传统习俗演义出来的民间歌舞等。普洱茶文化以其自然、清幽、恬静的文化魅力,对喜爱茶文化的人们构成了独特的吸引力。

二、普洱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和问题

普洱市旅游近年来有了一定发展,2005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05.56万人次,其中国外游客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300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60469.47万元,实现旅游总收入71298.47万元;随着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以茶产业为基础,以普洱茶文化为核心的一批茶文化旅游产品正在形成。目前已推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主要有:镇元千家寨野生古茶树及万亩野生古茶林生态旅游、澜沧景迈芒景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园生态旅游、营盘山万亩现代茶园及中华普洱茶博览苑、茶马古道旅游等。计划推出的有:天下普洱茶国、普洱古茶都等。普洱市力图打造的城市形象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其意图显然是要凸现茶文化旅游在普洱市旅游中的主打地位。但是,普洱的旅游总体发展水平还很低,经过多年开发以后依然处于“冷点”状态。普洱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并未在旅游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其应有的强势,这与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优势、丰富的人文资源和雄厚的茶产业优势不相称。经过分析和调研,笔者认为普洱市发展茶文化旅游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起步晚,开发程度低。普洱市发展茶文化旅游发展起步晚,旅游项目开发程度低,产业规模小,发展缓慢,没有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市场知名度较低,缺乏市场开拓经验和旅游经营管理经验,而且没有明确的市场目标定位,因而,在市场竞争中暂时处于劣势。

2、旅游产品整合度低。普洱地区茶旅游资源呈零散分布,整合度低,茶产品的组合度较低,主要以茶园观光作为茶文化旅游产品,其市场需求局限较大。茶文化旅游本身就是以闲静、淡泊为特征的“冷”休闲活动,缺乏强刺激性,如不提高组合度,就难于构成触动大量游客出游的专门动机。

3、产品的文化含量不够,特色不鲜明。目前普洱已推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看其文化含量明显不足。由于茶文化旅游内容不丰富、不饱满,大大地影响了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整体形象,因而没有在市场上形成自己独有的闪亮卖点,形不成市场竞争力。

4、普洱市茶文化旅游缺少必要的旅游活动内容和旅游业态支撑。旅游的过程要有丰富的旅游活动内容来填充,而旅游活动内容又需要一定的旅游业态的支撑。普洱茶文化旅游产品目前大多还停留在以观光为主的形式化层面上,缺少必要的旅游活动内容和旅游业态支撑。因此,如何丰富茶文化旅游的活动内容,培育一批与茶文化旅游相关的旅游业态就成为发展普洱茶文化旅游值得进一步探究的课题。

5、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低,旅游项目开发资金不足,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由于经济总量小,自身财力弱,引资规模小,投资环境差等问题,使普洱市发展休闲旅游的步伐受到严重的制约,2004年普洱市人均固定资产投入为1910.85元,仅为云南省平均水平的60%。由于普洱的经济基础较薄弱,导致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1)通往古茶树园区的道路条件较差;(2)景区规划及建设级别较低(目前仅有A和AA景区8个);(3)城市休闲娱乐设施规模小而散,尤其缺少集中的茶文化休闲业态和园区;(4)城市园林化程度不高,达不到生态休闲旅游的要求。

三、加快普洱市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1、加快普洱市现有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应把普洱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雄厚的茶产业基础、厚重的普洱茶文化及丰富的民族文化等进行空间、内容和形式的整合开发,尽快形成普洱市旅游核心吸引力。

(1)空间组合——通过点线连接,对旅游资源(自然风光、茶园林景区、民族文化示范村落、茶马古道、茶文化娱乐园、人造景观等)进行组合。点与点之间的线不宜长,布点不宜少,同时应注意整治线路沿途的视觉景观,以提高空间整合度。

(2)旅游活动内容组合——通过打造一批吸引力较强、特色鲜明、影响大的大型旅游节会和特色民族节庆(如中国普洱茶叶节、普洱茶博览会、茶马会、民族鼓舞节、泼水节、葫芦节、双胞胎节、芒果节等),把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展示出来,并把旅游茶园林观光、自然风景观光与民族茶艺表演、民族特色歌舞表演、原生态民俗体检、农家乐等多种旅游活动捆绑起来,以形成闪亮卖点。

(3)旅游活动形式组合——通过精心安排时段,把观光、观赏、参与、娱乐、休闲合理地组合起来,以强化旅游清新感,增强体验度。

2、认真分析和研究市场可能性,进行科学合理的市场定位,积极主动地开拓旅游市场。虽然普洱旅游更广泛的市场是港、澳、台地区和欧美一些国家以及国内沿海城市,但一段时期内普洱旅游的第一市场应该是省城昆明,或者说昆明是普洱旅游首先要开发的市场。通过打开并培育昆明旅游市场,向省外、国外拓展。只有吸引了大量的昆明游客到普洱旅游,才能对省外和国外的游客产生影响。普洱市应通过大型茶事节庆,着力打造普洱旅游形象,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及各种营销手段开拓旅游市场,使普洱市真正成为云南旅游的新热点。

茶文化发展前景范文第12篇

积极发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茶文化部分、并与茶园经济相链接而发展起来的茶园观光旅游业作为旅游业中的新兴分支,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得到发展与完善。为更好地发掘茶园观光旅游的潜力、创造更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关部门与茶园运营方应积极加强对茶园观光旅游业方面的文化产业管理。

一、茶园观光旅游业在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问题

目前茶园观光旅游在文化产业管理方面依旧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在茶园景观安排与设计不尽合理,影响游客的观光体验;茶园相关的资源配置不合理、?a业体系建设不够健全,经营产业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的建设亦不尽到位,从而限制了旅游观光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相应的行业监管工作不到位、相关规范建设力度不足、业内整顿力度不足等问题,也导致业内不规范经营现象与侵害游客权益的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茶园观光旅游业的社会声誉,从而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加强茶园观光旅游文化产业管理的措施

为解决茶园观光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加强茶园观光旅游文化产业管理,相关部门和茶园运营方应积极加强合作、采取相关措施,对茶园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并积极完善茶园的整体产业体系,同时加强业内监管与规范,保护游客合法权益,从而进一步促进茶园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具体将在下文详述。

(一)对茶园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茶园景观的建设使茶园观光旅游的基础,因此在发展出茶园观光旅游的过程中,应积极重视茶园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积极提升茶园建设的质量。在规划、设计与建设茶园的过程中,应立足于实际情况,根据当地的地形条件、气候状况、土壤状况,选取合适的茶叶进行种植,积极借鉴历史经验,有选择地选取合适的茶叶品种进行种植。在加强茶园整体景观的建设的同时,也应积极提升茶农与茶园运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有效考核,从而保证茶叶种植过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保证、并提升茶叶的整体质量。在进行茶园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建设措施的科学性,保证景观整体的自然与美感[1]。

(二)完善茶园的整体产业体系

发展茶园观光旅游业的实质是将茶叶种植业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这要求进行茶园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类建设措施可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目前茶园建设的现状已难以有效满足社会各界人士的各类需要,在此背景下,为保证茶园观光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茶园更应以出色的茶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细致周到的服务、和丰富的文化积淀,为游客提供美感体验和优秀的旅游体验。

对此,在设计、规划、建设茶园的过程中,运营者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客户群体的实际需求与期望,满足不同年龄段、文化背景与层次、以及社会背景的游客群体的消费需求,从而充分发掘茶园的经济价值。此外,运营方也应积极注重茶园旅游相关的产业链开发,完善茶园的整体产业体系,将茶园发展与相关设施、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有机结合,统一进行规划、设计与开发,有效形成集聚效应,从而进一步推动茶园观光旅游业的发展。

在建设产业链和产业体系的同时,各地在进行茶园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各自发展的差异性与各地茶文化的独特性,重视茶文化的地域特色。我国茶文化作为统称,概括了相关文化内容的整体框架与主要内容,然而由于地域因素的影响,各地的茶文化在具备共性的同时,也保有了各自的地域特色,表现出具有地域特点的差异。因此,茶园观光旅游业也应当充分发掘当地的文化特色,积极将茶园文化与当地特色文化有机结合,从而树立、推动、发展具备当地特色的茶园观光旅游品牌,将茶叶经济与观光旅游相结合,积极推动二者的协同发展,有效实现二者的互利与共赢,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尽可能地创造其应有的价值。

(三)加强业内监管与规范,保护游客合法权益

在积极对茶园景观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完善茶园整体产业体系的同时,茶园运营方和相关部门也应积极加强加强业内监管与规范,对侵害游客权益的行为进行坚决打击,从而有效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这需要当地政府积极出台相关的法规与制度,对茶园旅游与茶园经济进行有效规范,也需要茶园运营者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对游客的权益进行有效保护[2]。

茶文化发展前景范文第13篇

茶文化旅游在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旅游新风尚。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影响茶文化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纷繁复杂,管控好这些影响因素,才能让广大游客真正体会到茶文化旅游的魅力,进而产生流连忘返的感受。本文尝试研究影响茶文化旅游体验的因素,提出一套改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

茶文化旅游;体验;影响因素

众所周知,我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我国的发展源远流长,迄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经过数千年历史的发展,茶叶已经突破物质形态,在文化层面和精神层面都有所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的茶文化旅游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并于近些年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如今,我国的茶文化旅游体现出两种发展形式:一是专项类,以茶馆、茶社、博物馆为主要形式,比如北京老舍茶馆、苏州春来茶社、中华武夷茶博园等远近闻名、蜚声国际;二是综合类,即把茶叶观光、采摘、茶艺表演、休闲活动等融为一体,成立一个综合性的旅游景区,比如广州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杭州梅家坞茶文化乡村旅游区等,得到了广大游客的普遍认可与青睐。不难发现,茶文化旅游在我国已经逐渐成了一种旅游新风尚。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影响茶文化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纷繁复杂,管控好这些影响因素,才能让广大游客真正体会到茶文化旅游的魅力,进而产生流连忘返的感受。本文尝试研究影响茶文化旅游体验的因素,提出一套改善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1影响茶文化旅游体验的因素

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人类社会进入到体验经济模式中,目前,我国已经积极参与到世界性体验经济发展潮流中,旅游企业也与时俱进,强调体验式旅游的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促使游客越来越强调良好体验要求的产生。从宏观角度而言,影响茶文化旅游体验的因素体现在以下几点:

1.1人口统计学因素

游客由于受到性别、年龄、职业、收入情况、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参与旅游项目的类型、喜好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也会体现在他们参与茶文化旅游的主观能动性方面。

1.2旅游期望

游客了解茶文化知识的程度将对其选择旅游产品产生直接影响。毫无疑问,游客对茶文化知识了解越多,就越看重某个区域的茶文化特色,对茶文化旅游的品质要求就越高。游客的旅游经历也会影响他们对茶文化旅游地的选择,游客的旅游经历越丰富,对茶文化旅游的品质要求就会相应提高。另外,游客对茶文化旅游地的了解程度也对游客的旅游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了解越多,目标越明确,会直接影响其旅游体验。另外,旅游花费也会对游客的旅游体验形成一定的影响。当游客觉得茶文化旅游物有所值时,就会产生较高的满意度。

1.3茶文化旅游区的市场营销

如今,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已经被业内人士所普遍认可,优秀的市场营销策略犹如一个好的锦囊妙计,可以帮助企业出奇制胜。茶文化旅游的市场营销是旅游景区吸引游客的主要方式,也是游客了解景区的重要路径,可以使游客对景区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如果茶文化旅游景区的营销策略比较滞后,可能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1.4茶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

茶文化旅游资源是景区吸引游客的重要载体,是对外宣传的重要元素,也是影响游客茶文化旅游体验的关键条件。另外,茶文化旅游产品是否具备多元性和参与性,也会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1.5茶文化旅游景区的管理

茶文化旅游景区的管理涉及到吃、住、行、游、娱、购等诸多要素,它们与游客的旅游体验息息相关。餐饮、住宿、娱乐是否具备特色性,工作人员的服务是否到位,直接影响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满意度。

2茶文化旅游现状

根据上文分析,影响茶文化旅游体验的因素多种多样,需要旅游企业进行综合考虑,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从目前来看,我国的茶文化旅游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对相关体验因素考虑甚少,所以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2.1茶类产品比较单一

如今,我国茶文化虽然已经与旅游业产生了一定结合,然而茶文化的深度与特色还不够鲜明,再加上受到经营不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各地的茶文化旅游存在较严重的雷同现象,比如普洱茶文化出现文化深度不够等问题;安徽茶文化存在依附性强、狭隘性大等问题。而且茶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度也不是特别强烈,茶文化只是作为旅游业的一个点缀品,尚未真正做到茶文化与旅游业的有机融合。

2.2游客参与性不强

目前,很多游客参与茶文化旅游的主要目的是购买茶叶,旅游景区尚未充分重视游客与茶文化旅游的有机结合。比如以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旅游为例,游客一般只能参观到大红袍茶叶的生产基地和采摘过程,对于品茶、讲茶,了解与大红袍有关的历史文化,景区并未有太多涉及,这就导致游客无法真正参与到茶文化旅游体验中,对茶文化的认可度持保留意见。

2.3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滞后

茶文化旅游产品是影响茶文化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如今,很多景区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滞后,没有创新性。比如以茶叶博物馆为例,它是茶文化的精华聚集地,但是没有充分发挥应有功能,仅仅局限在展示产品方面,游客的参与度不够,尚未能真正了解茶文化。再比如,茶叶产品的包装方面也未能真正体现当地的茶文化特色,茶馆只是考虑到了自己的商业利益,对茶文化包装装饰重视不足,导致茶文化的含量少之又少。

2.4茶文化旅游景区的级别较低

随着茶文化旅游的日渐风靡,我国相继涌现出大批茶文化旅游景区,然而,这些景区的级别都比较低,级别较高的景区也就局限于广东雁南飞茶叶度假村和漳州天福茶博物馆两家,其他旅游景区的级别都不尽如人意。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茶文化旅游还存在相当大的改进空间,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3提高茶文化旅游体验的对策

3.1结合游客需求准确定位市场

如今,茶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一股潮流,要想使这股潮流永盛不衰,关键要持续创新。旅游业应该围绕市场需求与游客喜好,对茶文化旅游进行精准定位,找准目标市场,并综合考虑其他体验因素,为游客提供优质的茶文化旅游产品。站在游客的角度而言,它能否成为某个产品、某个品牌的消费者,并对这个产品、品牌产生忠诚感,直接受到其年龄、性别、经济收入、生活习惯、教育程度、家庭状况、生活地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所以茶文化旅游业要全面考虑游客的实际情况,着重提升景区现有的旅游产品,并研发新的产品,实现推陈出新。另外,要想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不仅要完善茶文化旅游的日程安排,还要优化茶文化旅游的价格,对景区内的茶馆、茶社、茶坊等进行改革,分别设置高档型与大众型,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茶馆也要努力改变以往单一化的经营模式,面向游客开放新的经营项目。

3.2提升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

茶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要加强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闪烁着璀璨的人文光辉,这些文化对当今社会也有着巨大启示作用,比如茶文化中隐含的“宁静致远”、“含蓄深沉”等哲学精神,可以给身处于浮躁社会中的现代人注入一股清流,使现代人潜移默化地提升思想境界。旅游业在开发旅游产品时,要注重应用这些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元素,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整体格调。景区也要注意提升旅游产品的参与性,可以让游客亲自参与采摘、制茶、品茶等环节,使他们感同身受,感受到茶文化的无穷魅力。比如以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旅游为例,旅游区可以将武夷山的茶叶资源与避暑养生、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有机融合,为广大游客提供以茶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凸显武夷山茶文化旅游的新颖性与独特性。

3.3提升游客与茶文化的结合度

要想提升游客参与茶文化旅游的体验度,必须加强他们与茶文化的结合度,如果游客一直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待茶文化旅游,如何产生融入感?有鉴于此,茶文化旅游景区要竭力提高游客与茶文化的结合度。首先,景区可以为游客提供科普教育产品和文化体验旅游产品,促使游客加强对茶文化的了解程度,武夷山大红袍旅游区就为游客提供了这两类产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游客展示生态茶园的建设,使他们了解茶叶品种与功能。这种做法值得大力推广。其次,旅游景区要不断优化茶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可以考虑在景区内使用环保车运载游客,这样还能落实低碳经济的基本精神;再次,旅游景区还要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聘请富有经验的人员为游客讲解茶文化,提升游客对茶文化的强烈兴趣。

4结束语

旅游业被称之为“永不坠落的朝阳产业”,它的迅猛发展带动了茶文化旅游的风靡和流行。由于茶文化旅游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我们相信,经过多方努力,茶文化旅游将会越来越壮大,旅游景区要结合游客需求准确定位市场、提升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与茶文化的结合度,这样一来,茶文化旅游将会释放出其强大的市场潜力,带动我国旅游经济的持续进步!

作者:李红岩 单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榕.国内茶文化旅游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2):31-33

[2]殷西亮.国内茶文化旅游研究综述[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04)

[3]伍佳斌.试论杭州茶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5)

[4]王联英.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概念、类型、开发价值和开发策略[J].海峡科学.2013(12):74-76

[5]朱生东,赵蕾,董慧君.黄山市茶文化旅游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20-24

茶文化发展前景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茶文化;生态旅游

低碳经济是指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模式,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和新理念。低碳经济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从产业发展到生活技术,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碳排放量成为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模式,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低碳旅游是指减少旅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使旅游实现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低碳旅游主要体现在装备与消费模式的改变,这种旅游方式也成为未来高品质旅游的重要组成方式。

1低碳旅游的发展

1.1低碳旅游成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低碳旅游是充分利用可循环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旅游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使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得到愉悦,同时提高旅游产业收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相比其它产业,旅游业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较小,但是也并非零污染。由于旅游业是一条较长的产业链,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张,旅游也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仍然有较大节能减排空间。所以,低碳旅游作为绿色环保产业,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当前的旅游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尤其是许多旅游资源在没有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的情况下盲目开发,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坏,使许多不可再生资源遭到浪费,尤其是一些娱乐、餐饮等行业为了获得更大利益,只一味地采用非环保产品,对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旅游业也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游客对生态环境破坏也十分明显。旅游业是旅游的综合服务产业。由于旅游业所占用的资源少,而且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多,碳排放量相对较少,因此,旅游业应当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示范,通过发展低碳旅游,挖掘文化、保护环境,达到节能减排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1.2低碳旅游的发展与变迁

1.2.1旅游观念的改变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但也显现出服务质量不高、基础设施欠缺、发展方式粗放等问题。这些问题对旅游业的良性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行业,低碳旅游的改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以生态环保为前提和基础,并将这一理念融入景区设计开发中,防止资源浪费;其次,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旅游,旅游饭店提倡舒适方便,强调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最后,推出环保低碳旅游线路,进一步加强自然景观的生态环境保护,使旅游景点成为生态环保的旅游地,让更多人形成环保意识。

1.2.2消费观念的改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许多游客会选择低碳出行方式,例如骑自行车或徒步旅游;住宿时选择干净舒适的旅馆,减少物品的浪费;从自身做起,积极维护景区的环境卫生;参与环保的旅游活动,提升旅游品质,自觉减少污染排放,避免产生过多碳排放。消费观念的改变对低碳旅游发挥了积极有效的影响作用。

1.2.3旅游政策的变革

低碳旅游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需要旅游企业和游客的自觉和推广,同时需要政策的大力扶持。例如发展低碳企业,支持景区企业引进节能减排技术,减少气体排放和碳消耗;引入低碳考核标准,将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点推介项目,不仅推进旅游的智能化和多元化,同时提升服务水平和执行效率,降低碳排放。

2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条件

2.1良好的旅游业发展背景

2.1.1旅游需求不断提升

低碳旅游既使社会环境更加生态环保,也提升了旅游需求,丰富了旅游项目,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个性化特点。低碳旅游属于服务行业,通过与茶文化旅游的结合,引导着消费者向着更高品质的旅游方向推进。茶文化不仅有丰富的文化特色和思想内涵,而且是低碳旅游的重点项目,必然会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其中最典型的当属云南的茶文化旅游,云南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地,由于仍然保护着原生态的气候环境,加上浓郁的茶文化特色,当地的茶文化旅游已经形成一定规模,雄厚的茶产业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使茶文化旅游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成为全国重点生态旅游的黄金线路。

2.1.2低碳旅游理念得以践行

开发和建设绿色旅游资源,培育绿色消费是当前旅游市场的主要目标。目前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绿色旅游建设有上海世博园和海南国际旅游岛,这两处旅游景观都是低碳环保的代表者,将低碳旅游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在了一起,用事实证明低碳旅游既然可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也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低碳旅游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接受。并以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自备生活物品、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等方式支持低碳旅游的理念。

2.1.3特色旅游日渐兴起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对旅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一的旅游形式已经很难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由此,更具个性化的特色旅游逐渐兴起,迎合了大众的消费需求。特色茶文化旅游融合了自然景观和茶文化底蕴,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代表,能够满足更多个性游客的需求。例如安徽黄山因地制宜,开发了许多特色旅游项目,也成为当地的旅游新景观,也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再例如云南的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等地的茶马古道也成为生态旅游的黄金线路,受到游客的青睐。

2.2茶文化旅游的初步发展

茶文化旅游是将自然资源与茶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旅游产业,是茶产业资源与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茶文化旅游以自然历史景观为依托,以茶文化为主要内容,其中包括了多种体验活动项目,使旅游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云南的茶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最成功的旅游项目,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茶产业也得到了积极有效的发展,并形成了以茶文化为核心的茶文化旅游链;再例如福建武夷山的《印象大红袍》演出,通过实景方式展现了当地传统的茶文化特色,以及民间斗茶、茶文化节等项目,使当地的茶文化内涵得以挖掘和展现,茶文化融入旅游产业中,既指明了未来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促进了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茶叶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艺术内涵;茶树生长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采茶、制茶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茶艺、茶歌等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丰富多样的茶文化给人们带来独特的茶文化体验和审美享受。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形势较好,茶文化旅游作为特色旅游项目也受到了广泛欢迎,各种乡村生态游、特色茶园游等内容形式丰富多样,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当然,茶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对茶文化旅游的内涵认识不清,在旅游开发上缺乏整体规划,最终导致了生态环境被毁坏,茶文化内涵没有得到积极有效地体现和运用,使碳排放量有所增加。想要做到既保持生态环境,又要积极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低碳旅游是明智的选择。

3低碳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

3.1做好科学规划

在低碳旅游发展中要坚持旅游与生态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科学的论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在实际开发时,要充分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相关的低碳旅游项目,通过分析论证,结合自身的茶区特点,进一步完善规划环境评价,科学评定环境资源的配比,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同时运用减排技术减少污染,使茶区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3.2发挥示范推广作用

低碳旅游不仅是旅游产业的一个重点工程,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低碳旅游不是单独存在的,它需要与茶叶企业和消费者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综合体,发挥各自效能,共同促进低碳旅游的良好发展。茶文化旅游可以按照茶乡的不同特点,依托自身的茶文化特点,发展特色茶文化旅游项目。例如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这里以古朴的民居和茶乡风情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成为全国示范性的茶文化旅游区。游客在这里不仅能够欣赏自然风光,而且能够体验茶文化内涵,梅家坞茶文化村也成为茶文化旅游开发的成功典范。

3.3完善运营方式

茶旅游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状况选择合适的旅游项目,以茶区产业改造作为主要目标,从粗放式的经营模式逐渐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做大做强茶产业项目。例如福建安溪的茶叶基地,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共同运作建设,积极发挥产业经济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使当地的茶文化旅游得到了良性发展;再例如浙江湖州的顾渚茶文化乡村旅游区,这里是贡茶之乡,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通过景区带动综合开发的模式,营造了浓厚的乡土文化气息,发展茶文化旅游,开发出以茶叶为主的茶具、茶画等各种旅游产品,带动了当地的茶企业发展共赢。

3.4提高环保意识

提高环保意识是当前旅游业大力提倡的消费理念,通过低碳旅游、谢绝高端消费、转变旅游方式,与低碳旅游的要求达成一致。低碳旅游具体表现为乘坐动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旅游、居住简单方便的旅馆、观赏茶俗茶艺等。只有将低碳理念与消费者的生活融为一体,才能在低碳旅游中提升环保意识,使游客对茶文化旅游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使茶文化旅游产业得到更好的延伸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小安.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9-10-30(2).

[2]刘德艳.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变革[N].中国旅游报,2010-2-26(11).

[3]和献中,王世金.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战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52-57.

[4]张琳洁.论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J].茶叶,2007(3):183-186.

茶文化发展前景范文第15篇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将这种多彩丰富的文化思想融入到中式景观设计中,则成为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一茶文化作为内涵所进行的中式景观设计不仅有着丰富的内涵,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让景观设计和茶文化有效结合在一起。探索茶文化在现代中式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在发扬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同时,又推动了现代中式景观设计的发展和改革。本文就茶文化对中式景观设计的影响展开叙述,从而为景观设计提供更多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中式景观设计;影响

我国园林和景观设计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这也充分说明传统文化和景观设计之间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1]。我国很早就有饮茶的习惯,因此,在进行中式景观设计时,要能够意识到传统文化对景观设计的影响,并更好地将设计元素融入其中,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构成因素,一直以来凭借着其丰富的内蕴,一直是景观设计的重要部分之一。我国传统茶文化应用在中式景观设计中,不仅使景观设计的形式更加丰富,还赐予了中式景观设计特殊的人文价值和深远的时代意义。

1茶文化内涵以及其在文化景观设计中的价值

从广义角度来分析,茶文化所就是表示茶叶发展期间一切的精神财务、物质财务总称。其物质内涵表示茶的种植、采摘、烤制、销售等各种技术含量较高的内容,其精神内涵表示茶品种、品尝、民俗等相关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化价值表示茶文化在中式景观设计中的表现一般为建筑小品,该种设计样式承载着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除了是传承之外,也是对历史文化的再现,包括茶马古道的陆羽亭、动感雕塑园等,这种通过景观方式展现的中国茶文化形象生动,从而帮助游客更好地记忆,这种多样化的展现方式还能够让游客的互动性、参与性更加强烈,让他们在娱乐中学习到更多的茶文化知识,领略到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风貌[2]。茶文化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主要表现在观光茶园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常规茶叶宣传推广、盈利的方式,通过开展体验性活动、营造氛围、设置特色旅游项目来为茶园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营造茶园氛围、设置旅游项目通过茶文化景观来实现,例如茶田画、茶田迷宫、文化长廊、特色瞭望塔等,从而吸引更多的园区游客,让园区氛围得到活跃。旅游价值则表现为茶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自然和人文两种,其中自然观光茶园静谧、清新,让广大游客乐意前往欣赏。人文型实际景观层次不穷,这种绚丽多彩的灯光让观众能够欣赏到更多的景色,拥有独特造型的建筑景观、创意的小品、别具一格的茶文化体验活动为旅游区、茶园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让茶文化景观所具有的旅游价值得到发挥。

2茶文化在中式景观设计中的现状和原则分析

2.1茶文化景观设计现状

我国现阶段茶园文化景观设计处在出现和成长阶段,而茶文化和景观设计成功融合的案例相对较少,大都表现为雷同化、趋同化现象[3]。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概括如下,首先,在对景观设计初期没有详细地对地块区域各种设计元素进行考察,这就导致整个设计成为无根之木;其次,开展设计时没有明确系统地进行形象塑造和定位,缺乏文化特色和主题创意;最后,设计方和委托方地位不够平等,一般都是设计方根据委托方所提供的想法将效果图展现出来,文化艺术精神和物质功能性难以结合在一起,施工方专业性不够,一般都是大小工、小包头结合,对于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细节不够重视。

2.2茶文化在中式景观设计中的原则分析

首先是因地制宜原则,考虑到广义“地”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地的主人、气象气候等因素,从而让设计成果更具有地域性;其次为天人合一的原则,新创造出的景观要能够和天、人、地等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营造出“宛自天开”的境地,从虚实对比、空间布局、材料选择、形势把握等不同角度推敲;再者为以人为本的原则,茶文化园景观建设的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所以,要能够合理使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来掌握人们的行为规律,从而设计出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中式景观;最后为创新原则,要能够立足于当地的民族风情、文化特色来对景观设计加以创新,从而让其更具有特色化[4]。

3传统茶文化在中式景观设计的应用

茶文化在中式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以茶作为主题的各种景观设计,并围绕茶文化所具有的内涵开展各种创作,茶文化和中式景观设计的方法分为精神、物质两个不同层面,其中物质层面则主要是以茶器、茶烤制、茶种植作为切入点;精神层面则是以茶诗词、茶艺术、茶传说作为切入点。

3.1茶种植在中式景观设计中应用茶作为生态、自然的一种产品,而依托茶文化所设计的中式景观则可以通过改变茶田本身的布局方式,通过布置或方、或圆等几何形状来形成不同的茶田景观,从而让人们和自然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获得更多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3.2茶烤制在中式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茶文化园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将制茶加工工具作为原型,利用美学、抽象、设计等不同的知识来设计出特色显著的茶文化主题景观,例如通过对制作绿茶时所使用的晒茶筛子为原型所涉及的茶园瞭望塔,这不仅能够展现出茶文化特色,还能够让整个设计有迹可循,阳光透过竹条留下的斑驳倒影,这就让亭廊更具有动感。

3.3以茶销售作为切入点的应用

茶马古道作为茶贸易中较为独特的一种方式,其也形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通道。以茶文化作为主题的景观能够利用雕塑再现的方式展现出古代“茶马古道”场景,以“茶文化”作为依托所展现的卖茶、运茶场景,或者仿造古代“茶马古道”场景,让游客能够更好地体验“马帮”的贸易之路[5]。

3.4茶内涵在中式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茶艺作为饮茶期间所形成的文化现象,包括艺术操作方法、茶叶品技法、品茗的环境,这种过程所体现的是精神和形式的集中和统一。茶文化园景观设计能够从差异表演过程中选取设计素材,而且,茶艺师的服装配饰可以通过比例尺缩放的方式形成景观小品。其次,将茶诗词当成切入点所展开的设计,中国作为茶艺发源地,有着较为悠久的饮茶、种茶历史,也留下很多品茗、咏茶、斗茶的诗词曲赋。茶文化园景观设计能够从这些艺术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形成不同的设计元素,并且更好地传承中国茶文化精髓,例如主题茶楼、茶互动长廊等景观建筑。再者,茶与禅的结合作为中国文化发展史的著名景观,一杯茶中包含浓浓春意,并且有佛学、人生的三昧,有茶人的品味和景观。通过营造和谐安定的景色来打造特色景观,禅境的营造也要能够深刻地感悟到佛学的精髓,似有似无、或动或静,从而更好地置身其中,感悟人生。将和地方茶相关的名人雅士、传说当成设计的主要依据,例如“大红袍”演出,就是根据武夷山茶叶救助赶考秀才,秀才重返道谢的故事改编而来,而且,人们也设计出不同的实体景观建筑,以此纪念和茶相关的人物,当人们置身于此就会陶醉、就会流连忘返[6]。

4结语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其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情趣高雅、景致独特的视觉盛宴,其还实现了茶园休闲观光的价值所在,改变了之前茶园单一农产品生产功能的方式,通过总结茶文化景观设计的不同方法来为茶园景观设计提供更多指导。

参考文献

[1]龙彬,戴翔.茶马古道文化景观的解读与诠释———临沧茶马古镇规划设计探略[J].华中建筑,2011(12):86-89.

[2]姚丹丽.茶文化产业园景观设计模式及功能研究[J].福建茶叶,2016(4):170-171.

[3]苏俊艳.西乡茶产业基地景观规划设计[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4]周婷,邵宛芳,侯艳.浅析茶文化在生态茶园景观中的表达与营造——以西双版纳大渡岗乡云宝生态茶园景区设计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2):10-14.

[5]官钦水.武夷山茶博园地域特色景观规划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5(2):13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