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交媒体的特点及类型范文

社交媒体的特点及类型范文

社交媒体的特点及类型

社交媒体的特点及类型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媒体 体育院校 高校辅导员 创新性

随着经济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变革发展,网络、无线技术、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形式不断出现,使得我们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的引领者,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智能移动终端等新媒体形式也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同时不断对高校辅导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和引路人,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抓住新媒体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变革,利用其高效、快速、方式多变的特点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阵地。

一、新媒体的定义及特点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各界人士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准确定论。而笔者认为新媒体是指以现代无线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多种移动智能终端及各类即时性社交软件为具体形态,从而达到信息沟通和交流互动的新型媒体形式。它还具有平等性和开放性、互动性和双向性、广泛性和即时性和自由性和独立性的特点。

二、体育院系大学生特点

体育院校大学生除具有一般青年人的特点外,因其从小与体育结缘.在长期的体育锻炼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带有普遍性的个性心理特征。体育类学生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易表露和变换,感情容易冲动,外倾性明显.行为可塑性大。在日常生活中,则表现为精力充沛,活泼好动.不拘小节,好胜心强,容易冲动.自制力差等。正因为如此.体育院校的辅导员老师必须掌握学生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三、运用新媒体打造沟通平台在体育院系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一)新媒体下体育院系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信息传播模式研究

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对辅导员思政工作的开展有着巨大影响,且传统模式下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工作中已经建立了一套固定的工作模式。而体育类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管理不同于其他院系学生,辅导员通过传统媒体与学生组织、党支部、班团干部等媒介结合作用于大学生,是一种由上至下的被动传递模式,虽有其特点,但信息传递时效性差,缺少接受者反馈环节,不能及时有效掌握被接受者的接受程度,不能对传递效果准确评价,可见,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模式已不能很好的满足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需要。

相对传统媒体,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等充分诠释了新媒体的优势,也迎合了当代体育院校大学生鲜明的个性,并得到大学生的认可。新媒体的应用,不仅拓展了体育院系辅导员工作途径,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信息的传播量,突显了新媒体在各类信息传递中互动性、时效性、针对性等特点。新媒体参与的学生工作模式中,新媒体发挥其独特性,在线互动交流、即时传递、即时反馈彰显了它的巨大优势。

(二)新媒体下体育院系辅导员学生管理中信息应用模式研究

微信、qq等网络社交平台正在逐步影响着体育类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智能终端已逐步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辅导员应抓好新媒体这个新型教育工具,在班风、班级建设,心理辅导、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特点,传播正能量,利用各类社交平台做好大学生教育和引导工作。

由图2可知,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体育院系辅导员工作的方式方法,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及各类移动智能终端、社交平台可以及时有效的传递学生需要的信息,并通过各类社交软件的交互性获取反馈信息;依托新媒体社交软件作为载体利用其平等性、即时性、交互性的特点,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认知能力,便于辅导员给予体育院校大学生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育和管理模式,建立体育院系辅导员学生工作新媒体应用模型。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广大高校体育院校辅导员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创造性的开创新的工作模式,还需要辅导员更进一步的面对和研究。在体育类院校中,辅导员要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特点,逐步建设学生工作新途径,积极的构建以班团干部、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等多位一体的学生工作平台。

参考文献: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社交媒体的特点及类型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交媒体营销;客户转化率;AISAS模型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8-85 -03

一、引言

信息时代下,尤其是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使社交媒体正在迅速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和习惯。何为社交媒体,即一种建立在客户基础上,并进行信息传播和分享的一种方式手段,是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社交媒体可以有效建立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联系通道,开展企业营销活动。社交媒体营销就是企业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来进行产品推销、品牌宣传和客户服务的一种新方式,常见的社交媒体营销工具主要有企业官方网络商城、微博、微信、论坛和各类公众号等。

而社交媒体营销的客户转化率是检验企业运营社交媒体情况,并对社交媒体营销结果进行评判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对社交媒体营销客户转化率的研究比较少,主要还停留在概念计算阶段,没有对消费的各个阶段进行细化量化。本文对消费者各个购买行为阶段进行量化,分析影响客户转化率的因素,并提出改进企业社交媒体营销策略的建议,从而达到优化企业营销客户转化率的目的。

二、社交媒体营销与客户转化率

社交媒体营销和传统的营销活动有着很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传播途径不同,传播内容更具针对性,传播方式灵活,传播的成本低,周期短,传播面广,可信度较高,用户对于信息的控制程度高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借助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采用社交媒体营销已经成为当代企业的一项重要营销手段。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新兴的互联网大国,拥有超过6亿的互联网用户。目前国内主流的社交媒体中,微博、微信的发展最快,因此众多企业选择微博和微信作为社交媒体营销的主要平台。比如在汽车行业中,奥迪和奔驰等知名品牌成功运用多种社交媒体营销手段,在品牌宣传、产品介绍、售后服务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例如一汽集团的官方微博“@一汽―大众奥迪”已经运营五年多,平均日净值粉丝数量达500人。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在社交媒体营销的投入不断增多,有必要对社交媒体的营销效果进行研究,社交媒体营销的客户转化率进入研究视线。

社交媒体营销的客户转化率指的是企业利用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开展营销活动,所取得的实际消费者数量与企业潜在的消费者数量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λ为客户转化率,N1为通过社交媒体获取的实际客户数量,N2为企业的目标客户数量。

社交媒体营销客户转化率是判断企业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营销活动效果好坏的重要依据,当该转化率值较小时,说明企业进行社交媒体营销活动的效果差,反之,则说明企业的营销活动成果显著。通过客户转化率可以帮助企业获得企业进行社交媒体营销活动的实际效果。

三、社交媒体营销对客户转化率的影响

(一)社交媒体营销AISAS分析

AISAS方法是由日本电通公司提出的一种消费者购买行为全过程分析模型,从传统的AIDMA营销法则(即Attention注意、Interest 兴趣、Desire欲望、Memory记忆、Action行动)逐渐向网络时代的AISAS(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Search搜索、Action行动、Share分享)阶段。这个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新网络时代下客户的消费行为,AISAS模式框图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消费者购买行为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引起注意,企业要通过营销信息引起新老消费者的注意,发展培养新的潜在消费人群;第二阶段是激发兴趣,引起了潜在顾客注意之后,企业要继续开展后续营销工作,激发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兴趣;第三阶段是进行搜索,目标消费人群在对企业的营销信息成功产生兴趣之后,便会对相关信息进行搜索,了解产品更为详细的介绍;第四阶段便是购买行动阶段,目标消费人群在对营销产品有了深入的了解后,便可以直接通过各类社交媒体进行消费;最后一个阶段为分享环节,这是新媒体时代下的一个特色,消费者乐忠于对其购买行为进行分享,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AISAS下的客户转化率计算模型

AISAS下的企业社交媒体营销客户转化率的计算主要是依据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五个环节即引起关注、产生兴趣、进行搜索、购买和分享,构建企业社交媒体营销的AISAS分析模型,详见表1。

根据上述的分析模型,我们通过一个例子对企业社交媒体营销的各个环节的客户转化率计算模型,其中AISAS分析中的五个阶段的客户转化率为各个阶段的实际客户数与目标客户数之比。下面通过一个案例进行简要分析,某著名移动通信商对其一款新上市手机进行社交媒体营销活动,通过各类社交媒体平台相关内容,活动结束后,各类平台上的营销内容浏览量大420万次,企业各类平台的公共账号新增粉丝数170万人;其中各类社交平台上的行销内容相继被转发分享140万次;产品营销活动结束后,企业通过大数据平台获取了营销期间搜索关键词的用户数为110万;通过企业官方网站和各类网络购物平台的企业官方商城购买其手机的客户中,其各类社交媒体平台粉丝的数量为80万;其中共有55万人购买后根据企业的奖励信息对相关营销内容进行了分享。

通过上述示例,计算出AISAS模型各个阶段的客户转化率和传统客户转化率值,详见下表。

(三)客户转化率的影响因素

通过案例计算分析可以看出,在AISAS分析的各个阶段的客户转化率有差异,从整个AISAS分析过程来看,注意阶段的转化率较低,分享阶段的转化率也不是很高,其他几个阶段转化率相对较高。但是传统社交媒体营销的客户转化率较低,这是由各个阶段的转化率综合作用的结果,任意一个环节的转化率低都会导致整体的客户转化率变低。

因此对客户的消费行为各个阶段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客户转化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的营销内容要快速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并将信息传达到潜在的消费人群中去;其次,企业营销内容迅速激发消费人群的兴趣是营销成功和提高客户转化率的关键;最后,企业营销应当具有鲜明的层次感,将消费人群引上正确的轨道上来,并开展各种奖励措施,鼓励消费者自觉分享购买经历,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

四、基于客户转化率的社交媒体营销策略提升

通过上述AISAS模型下的客户转化率研究,分析了AISAS各个过程的客户转化率计算方法,提出有针对性地提高转化率的策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达到提升社交媒体营销客户转化率的目的。

(一)选择合理的社交媒体平台和消费群体

目前国内外社交媒体种类繁多,企业要根据其产品特点选择合适的社交媒体平台作为营销手段,还要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这是企业开展社交媒体营销的开始。因此企业要开展市场调研,对其产品的购买人群进行分类,找到企业的主力消费群体类型,包括年龄层次、教育背景、购物习惯等,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到企业产品的主要目标消费群体和他们使用频繁的社交媒体平台,从而开展针对性的社交媒体营销,迎合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从而提高该阶段的客户转化率。

(二)加强企业营销产品的宣传力度

AISAS分析模型中,兴趣阶段的转化率一般较低,因此要加强企业产品的宣传力度。社交媒体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通过社交媒体营销活动内容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激发目标消费群体对产品的兴趣度,因此企业要通过社交媒体加强产品的宣传力度。

(三)加大社交媒体平台的建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交媒体膨胀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垃圾信息泛滥、信息安全等问题。企业要加大社交媒体平台建设的力度,规范平台运营模式,保护客户信息安全,为客户提供一个安全干净的网络购物环境。加强社交媒体平台的建设,可以向客户展现一个积极正面的企业形象,有助于提高客户对企业的认可度和忠实程度。

(四)建立消费者分享有奖制度

通过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出,AISAS分析模型下的分享阶段客户转化率不高也直接影响到总体客户转化率。分享是新媒体营销的一个最大特点,通过分享购物经历并发表评论对扩大营销效果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长期、完善的消费者分享奖励制度,鼓励消费者进行消费分享,提高该阶段的客户转化率,从而达到提升整体客户转化率的目的。

五、结论

本文开展了基于AISAS的社交媒体营销客户转化率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首先介绍了社交媒体营销的相关特点、客户转化率计算等内容;然后介绍了SISAS模型的分析过程,提出了基于AISAS方法的社交媒体营销客户转化率分析计算模型,分析了影响客户转化率的因素;最后基于客户转化率提出了社交媒体营销策略的改进意见,以达到提升企业社交媒体营销客户转化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永丽.国内社交媒体营销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河南大学,2014.

[2]李怡芳,曹睿.中国社交媒体营销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36(218):92-93.

[3]丁守俊,翟群臻.基于AISAS模型的微博营销客户转化率优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4(37) :126-128.

[4]姜佳延.奥迪品牌社交媒体营销策略研究 [D].吉林大学,2015.

[5]田广,卢佳滨,张华容,邓俊勇.微信客户转化率研究――以AISAS模型为例[J].中国市场,2014,(39):10-14.

社交媒体的特点及类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新型社交媒体;行为习惯;引导策略

一、飞速发展的新型社交媒体

当学术界对于社交媒体概念的解释和界定依然是相对混乱的时候,一大批新型社交媒体就已经势如破竹了。[1]安东尼・梅菲尔德将社交媒体定义为一种使用户有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2]社交媒体的概念非常广阔,他的定义和特征也在不断变化。社交媒体的学者阿耶莱特・诺夫认为将来社交媒体的最显著特征是信息会在适当的时候被传递给适当的人。[3]但这是基于人们在使用社交媒体时的搜索和浏览信息的收集而实现的。换句话说,社交媒体将会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工具。而社交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他给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这个极富创造力的群体来说,社交媒体的功能和特点会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社交媒体,还没有形成基础的原则和伦理规范,却凭借着技术的发展而疯狂生长。一些“老牌资深”的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已经在被别人诟病的时候,“脸萌”、“微漫”等新型社交媒体又引出了新的争议。比如只用8小时便制作完成的一款手机应用“YO”。用户只能用“YO”这个字符和一些图片进行沟通。手机应用商店都曾将其拒之门外,却在上线后很快成为苹果应用排行榜第一位。吸收到数百万用户和几百万美元的融资。他的创始人奥尔・阿贝尔公开表示,他的原则就是“不让用户思考”。这款软件的模仿者,一款“Emojli”的应用也在大学生中间悄然兴起。对于这些被称之为“二次元”的,用卡通和符号代替深层思维,却又深受大学生喜爱的新型社交媒体,媒介本身的教化功能在这里非常微弱。

二、大学生在新型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

使用时间长且频度高。《社会心态蓝皮书 (2015)》数据指出,学生每天用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约为5小时,占一天全部时间的22%。而根据艾瑞mUserTracker2017年的数据显示,人们使用社交类移动应用的时间称霸移动设备。其中使用时间最长的就是微信。由于社交媒体的即时性,大学生在使用各类应用软件,如微信时,每天会多次登陆查看、回复信息,发表状态,查看朋友圈等,使用频度自然也就很高。

易接受新型社交媒体,喜欢通过新型社交媒体排泄寂寞。“90后”大学生有着独立自信、易于接受新事物,但却信仰欠坚定、心灵较为空虚。[4]在研究团队青年志(China Youthology)策划的《大时代小世界――中国90后青年生活形态报告》中,“90后”与社会的连接被贴上了独而不孤的标签:这群“自我”的个体是孤独的社交者,期待真诚而轻松的人际关系。类似于“脸萌”、“YO”这些“二次元”的社交工具除了带给他们新鲜感之外,也满足了他们对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的需求,也成为他们排泄寂寞的主要方式。

注重社交功能,个人亲密团体联系较多。研究者的一项数据显示,大学生更加注重社交媒体中的社交功能,而较少关注其言论的功能。[5]从论坛、QQ日志,到微博和朋友圈,通过新型社交媒体言论的数量正在减少,而对于社交的功能却越来越重视。大学生都会通过论坛、微信、QQ等保持与朋友和亲人的联系。大学生的微博和朋友圈关注最多的人群都是亲人、好友和同学,其次才是各类明星。因此,社交媒体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成为了大学生实现人际关系的补充。

主要浏览并获取信息资源,但易被灰色信息影响。新型社交媒体带来了更加开放的信息资源,大学生是其中主要的使用和分享群体。一方面,他们会在社交媒体上关注各自学习领域的学者和精英。另一方面,在使用这些新型社交媒体时也会接收一些不请自来的政治经济新闻或者商品的推广等。但是,新型社交媒体正在呈现一种飞速发展的模式,其本身良莠不齐,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灰色信息。当他们看到一些灰色的和当下主流观点相悖的言论和信息时,大多数都会选择不参与讨论,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觉得有趣,甚至有小部分人起哄。[6]遇到灰色信息后难以形成合理客观的的见解,容易跟风。

三、大学生使用新型社交媒体时存在的问题

新型社交媒体总体上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只要有足够的技术支撑,就能快速开发出多种多样的新型社交媒体,无需任何准许机制,监管力度小,只需要借助互联网就可以进入市场。相比facebook、微博等需要实名认证的“资深”社交媒体,新型社交媒体有其新的特征:开放性、隔离性和简易性。首先,只要有能力开发应用,就可以借助互联网或手机散发。其次,越来越多的用图形和符号表述代替文字的方式,让使用者越来越和现实相隔离。最后,借助操作简单,内容易懂的新型社交媒体会随着人们跟风尝鲜的行为流传开来。

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道德在新型社交媒体中变得更加虚幻。社交媒体很多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比如微信上显示所在地是“奥地利 上奥地利”。因此人际交往中诚实的基本准则在新型社交媒体中就难以成为评判标省L乇鹗且恍┥缃幻教灞旧淼拇播模式有极强的私密性。比如,微信更多是朋友和朋友之间的点对点式的传播,色情、虚假信息的传播也更加隐蔽。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功能在这里很难展开。社交媒体本身的教化功能都随着新型社交媒体的多元化和简易化而被极度削弱。大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而选择使用各类应用软件,而这些新型社交媒体则只关注其使用者的观点。同时,一些极具煽动性的灰色信息会腐蚀大学生的意志。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渗透是多方面的。他们像病毒一样在新型社交媒体中传播。这对大学生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是一项严峻的挑战。

四、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新型社交媒体的应对策略

强化认识,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社交媒体的日益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方式、手段也随之而发生快速的变化。并且西方敌对势力正在进行各种方式的渗透。新型社交媒体对于西方思想不加辨识,甚至会起到一种推动作用。并且在宗教、人权和民族问题上大学生的阅历不足以去认清这些事实,易受到干扰。如果我们不强化认识,及时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不利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之路,也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适应新型社交媒体的新环境,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是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占领阵地,强化在新型社交媒体中的教化功能。新型社交媒体的相关应用层出不穷,必须明确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洞察他们的需求。可以再新型社交媒体中主动开发相关应用。诸如社交礼仪、人际交往小知识等积极向上的应用。针对主流的社交媒体则通过学校在里面开辟阵地,积极应对各种新问题和挑战。如在微信中注册公共号,向广大学生群体推送积极有益的信息。或者直接开发针对大学生的移动应用,如面聊等。同时,针对那些有害的新型社交媒体则通过立法等手段坚决予以取缔和查封。

线下衔接,提升大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和水平。根据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积极促进线上线下的衔接,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和水平。一是通过线上和线下宣传,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广有益的活动。诸如公益活动、健康运动等。二是提升线下衔接和教育的能力。根据大学生对政治经济的关注热点,在线下开展讲座、辩论赛等活动。高效利用学校教书育人的优势,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

建立以大数据榛础的新型社交媒体动态监测。随着大数据这种工具应用和发展,我们已经可以连接一个一个的用户,将他们在公共的新型社交媒体上面的公开言论进行整合分析,得出其社交动态。麻省理工的戴罗伊教授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介绍他的最新研究。每个月对社交媒体的评论抽出30亿条,通过语境分析得出事件结构。并且通过数据处理,可以追踪这些评论的来龙去脉,这样不仅可以观察到活跃的社交圈及其内容,还可以定位到该领域的意见领袖,甚至还可以观测国家的即时动态。大学校园完全可以凭借技术支撑和校园网的便利,搭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新型社交媒体动态监测平台。

参考文献:

[1]曹博林.社交媒体:概念、发展历程、特征与未来[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3):65-69.

[2]Antony Mayfield.What is social media [EB/OL] .icrossing.co.uk/ebooks.

[3]阿耶莱特・诺夫.web3.0时代:信息不请自来[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1,12.

[4]周彩云.浅析“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方法[J].学理论,2009(18):208-209.

社交媒体的特点及类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婚恋交友 节目形态 《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

当新媒体以不可阻挡的势头蓬勃发展时,学界和业界都在关注“传统媒体是否会被新媒体全面代替”这样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当然,在一线工作的电视人也同样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电视媒体的前途的影响。不过,与学者们高屋建瓴的研究不同,电视人不会在形而上学的层面对此展开讨论,而是更多地关心如何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电视媒体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当今这样一个多媒体的时代,已经成为传统媒体一员的电视如何能继续发挥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这其中,创新的节目类型便在电视人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呈现在观众面前。2010 年,以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和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为代表的婚恋交友类节目,开始了一种全新的交友电视节目类型的尝试。它们的出现和热播不仅吸引了学界和业界普遍关注,而且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在中国电视节目类型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一个显著的个案。

盘点最近几年的中国电视节目,有很多话题值得研究。

不过,婚恋交友节目的热播是谁都无法绕开的。同时,它所带来的“全民电视相亲”热潮以及所引发的社会思考已经超出了电视节目类型本身的意义。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是“中国第一档单身潮人交友互动真人秀节目”,由著名娱乐节目主持人何炅担任主持人。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是“一档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由江苏卫视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孟非担任主持人。这样两档婚恋交友节目虽然在节目定位和节目结构设置上略有不同,但是从节目的整体形态来说,都是“真人秀”与婚恋交友两种元素结合的节目形态。《我们约会吧》和《非诚勿扰》都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和关注度。在这类节目热播、热议的背后,究竟有哪些问题值得媒体人反思呢?

一“、80 后”“90 后”的情感婚恋、价值观念的呈现与交锋。

不管承认与否,“80 后”和“90 后”们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当网络和社会中还在不断热议他们是否能担起社会重任的时候,逐渐进入婚育年龄的“80 后”和“90 后”的情感和婚恋观念也慢慢地成为时代的焦点。虽然他们有些许不同,但是作为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这两代人,他们都是伴随着我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以及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而成长的。与他们的父辈相比,除了时代的不可超越性外,独生子女的身份也让他们身上更多地带有个性的张扬和关注自我。个性张扬的一代人,他们的爱情和婚姻观念是什么,大众对于他们的情感世界关注,显然成为这种类型节目热播的一个重要的外部环境。

当然,这些抽象的概念绝对不可能是一档节目高收视率的决定因素。在交友节目中将当今年轻人张扬的个性和自我的表达予以成功的演绎,这才是婚恋交友节目成功的制胜法宝。过去的电视相亲节目,男女嘉宾的目标是明确的:就是为了找对象。找对象是节目唯一的话题。而在《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中,引入更多地是男女嘉宾言行间所呈现的集体价值观念。在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中,便很好地将当代年轻人(中国和国外)的婚恋观念甚至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真实地呈现出来,确切地说,不仅仅是呈现,而且还存在包括对爱情、婚姻等价值观念的激烈交锋。例如,《非诚勿扰》中女嘉宾马诺所谓的“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等“语录”就从一个侧面呈现了当下年轻人并不健康的婚恋交友观念。当然,在节目的录制过程中,主持人也适时地引导对于某些类似话题的讨论,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传递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引导“80 后”和“90 后”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节目中男女嘉宾就“爱情”“婚姻”和“金钱”的关系的对话来看,许多年轻人还是认为有爱情才有婚姻的。当然,作为择偶标准,“爱情”与“金钱”并不矛盾。有的嘉宾就说“有没有优越的经济条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来可以一起奋斗,不离不弃。”从男女嘉宾及主持人的谈话中不难发现,大多数年轻人仍以爱情为重,但是,由于受到现实社会种种因素的制约,婚恋中的社会经济因素越来越被推崇。这时,作为引导者的媒体即节目制作方和主持人的立场和观点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面对婚恋交友类节目,大众传媒的责任。

这样一种全新的节目类型并不简单地满足以往电视相亲节目中的皆大欢喜和温文尔雅。的确,促成男女嘉宾的邂逅是节目的宗旨,但是节目更加需要发人深省的话题性,特别是诸如性和金钱等这些敏感而又困扰当下年轻人甚至各年龄段许多人的现实问题。用孟非的话说:“《非诚勿扰》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于,‘这里有很多真实答案,而非标准答案。”不过,问题远非这么简单。

由于大众传播具有的某些特征,大众传媒传播中的某些具有新闻价值的特定群体,往往包含着重要的社会意义,通过大众媒介的形象建构和传播,可以引起社会关注,或起到典型宣传、价值引导等作用。因此,大众传媒在传播过程中,应该对这一特定群体的选择十分谨慎。在上述婚恋交友节目刚开播时,就存在这一问题。《非诚勿扰》节目中常有令大部分老百姓无法接受的言语,如“一看就是有钱人,我挺你”、“闻到了钱的气味”、“长得让人受不了,不是我的菜”,等等,此类“坦诚”、“直接”的表达庸俗至极、令人咋舌。这些低俗的言论在引起热议的同时,也动摇、削弱了一些传统价值观和婚恋观的影响力。

为了更好地投入产出,媒体追求收视率没有错,但是,绝不应该忽视媒体的责任和应该坚守的道德底线。如果不及时对那些被扭曲的婚恋观、价值观加以正确的引导而任其发展,对媒体、受众乃至整个社会都是有害无益的。因此,电视媒体在关注良好的收视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更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首先是引导责任。任何节目必须要有“大我”的坚守,传递正能量。引导大众走符合社会发展之路;其次是道德责任。展示正确积极的价值取向,杜绝失范的伦理道德的泛滥;再次是法律责任。媒体是国家正常运行的介质之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履行自身特有的法律责任。

除此之外,节目主持人在整个过程中也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承担着自己的那份责任,电视是一个文化平台,它的责任应该是满足观众的精神需要和提升情感要求,这也是电视节目主创团队重要组成部分的节目主持人所应秉持的职业道德。

所谓社会责任,在这里是指新闻媒介和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活动中对社会安定、国家安全和公众身心健康所承担的法律、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在我国,伴随着媒体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传媒的不少问题日渐显露,媒体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多地被人提及。而以《非诚勿扰》和《我们约会吧》等节目为代表的交友类节目由于高收视率更是成为讨论媒体责任的主要范例,除了节目本身的结构以外,主持人在整个节目中所承担的责任也成为一个重要话题。主持人在节目进程中如何选择和引导话题的讨论,特别是主持人对于某些话题的观点和看法也会影响观众,因此,主持人在节目现场所起到的“把关人”和“议程设置”作用不容忽视。

“把关人”作用。“把关人”理论认为:新闻媒体在处理新闻的过程中,每个阶段和环节都有把关人,“把关人”决定着信息的质量所在,掌握着信息的流量、流向及解释信息的权力。具体到相亲类的电视节目,节目主持人的把关体现为把握“电视媒体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即节目是集中反映电视台、投资者、社会精英、政府的利益和反映受众的利益;还体现在“应变策略”,即现场把控,收放自如。

“议程设置”作用。“议事日程 ” 理论认为:媒介可以为公众安排议论的话题,决定人们谈什么和想什么。因此,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应把握好现场男女嘉宾的发言、话题的选择等。

既要让嘉宾发言,又不能让嘉宾在分主题的节目中只围绕一个分主题而喋喋不休:既要选择大众感兴趣的话题,又要考虑到被选择的话题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要求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判断。

三、结语。

一种节目类型之所以兴起和流行的原因是多元的。本文仅从“80 后”、“90 后”的情感婚恋、价值观念的呈现与交锋以及相亲交友类节目的媒介责任两个层面来展开论述。关于婚恋交友类节目,本文的探讨并非终点,而仅仅是一个起点。我们相信,在中国电视媒体节目类型不断丰富、发展的今天,会有更多值得深入研究的类型和案例,而我们的电视事业也一定会在经验总结和节目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胡正荣。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战略[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张风铸。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3.高鑫。电视艺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张海潮。中国电视节目分类体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5.李立。认识当代电视节目形态[J].新闻界,2006(1)。

6.张建敏。电视节目形态发展中的融合现象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5)。

7.百度百科。我们约会吧[EB/OL].baike.baidu.com/view/3096923.htm.

8《。非诚勿扰》孟非。 不明白马诺为什么能走红[EB/OL].fcwr.jstv.com/notice/200912/t20091230_30626.shtml.ent.163.com/10/0528/01/67O0G4BV00034C79.html.

社交媒体的特点及类型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 大学生 个人学习环境(PLE) 探析

2006年,“YOU”当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标志着基于Web2.0的社会化媒体正在改变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一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速的知识更新浪潮正迎面袭来。在大学校园里,以微博、微信、QQ、推特等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不仅仅作为人际交流的工具,更构成了一个开放、个性化、多元化的大学生学习环境。这种环境正在改变大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学生个人学习方式,同时也给高等教育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一、社会化媒体与大学生自主学习

(一)社会化媒体以及类型

社会化媒体是指21世纪被广泛应用的各种网络化的工具或者技术,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共享和交流,往往是可以交互对话的基于Web2.0的社交网站[1]。社会化媒体常以论坛、网志、维基、播客、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展现给使用者,其涉及的种类主要包括:(1)资源共享型的Delicious、QQ空间、人人网;(2)可以在线或者形成社会化的电子书推特、博客或者微博、豆瓣阅读;(3)能够创建一个协作工作空间的PBworks、维基,以及视频分享工具如Flickr和YouTube等;(4)社会化的网络站点如FaceBook;(5)以网络为基础的办公工具Google Apps等。

(二)社会化媒体用于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越性

1、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呈现网络化

社会化媒体时代,微博、微信、QQ等社会化媒体的发达,使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由网下转移到了网上,学习由教室转移到了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利用互联网强大传播功能和交际功能以及资源共享性,学生既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相关的课程资料,又可以学习网上名师的在线课程。更重要的是,利用社交型的社会化媒体,学生很快就可以向本领域的名师在线请教问题。例如,搜索引擎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社交网站被广泛用于学习交流。

2、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呈现非正式化

在社会化媒体和Web2.0时代,自主学习变成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的行为。大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形式不受工作、生活、社交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习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参加某种考试或者获得某种证书,而是为了了解某一方面的信息,以及获取知识。这种学习、工作、生活相互交融的学习方式,呈现非正式化学习的特征,将成为下一阶段新的学习模式。

3、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呈现工具依赖性

社会化媒体在对学习产生促进作用时,也让学生对社会化媒体产生依赖性心理。学生在查找、获取和处理信息时,都能找到相应的网络工具来应对,使自主学习呈现工具化特征。例如,资料查找可以选择谷歌、百度、有道、360等搜索工具;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处理、存储时可以选择word、个人空间、网络相册、视频网站等整合性工具;图表处理时可以选择以概念地图、Diigo为代表的信息处理工具;信息时可以选择博客、微博、空间的信息工具。

二、社会化媒体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变革:个人学习环境(PLE)诞生

(一)个人学习环境(PLE)的定义

PLE到底什么是?学界给予了不同的回答。观点一,是平台。Martindale认为PLE是“一种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平台,以社会化媒体作为支撑,是在电子化学习领域内一个全新的构想”[2]。观点二,是环境。Nada认为PLE是“以人中心,信息技术支撑下由学习者自行设计、构建、管理的学习环境” [1]。观点三,综合体,也是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PLE是“一种工具、服务、人和资源的综合体,是利用网络力量的一种新方式”[3]。

综合以上,笔者认为PLE是Web2.0时代,人类数字化生存的一种状态,是集学习、教育、生活和工作于一体,可以为个人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的全新的生存模式。

(二)个人学习环境(PLE)的特征

1、个性化与工具性兼具

PLE最大的特点就是个性化,这种方式为每一个学生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提供不同的方法,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符合他们的学习风格和场所。由于PLE集聚了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方法,整合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因此对大学生来说一,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工具。

2、互动性与社会性兼具

值得注意的是,以社会化媒体为载体的学习工具,在允许学生获得知识或者能力的同时,可以与在线的与一个班级或者一群学生互动,学习者可以在某个领域内找到自己的榜样,然后树立新的目标去接近。同时,PLE明显的特征就是给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在线的学习身份和标签,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能够提示学习者什么可以分享,什么不可以分享,以及怎样高效的去进行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

参考文献:

[1] Nada Dabbagh, Anastasia Kitsantas.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social media,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 natural formula for connecting 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J]. 2012,15(1):3-8.

社交媒体的特点及类型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传播特点;受众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1-0137-2

一、数字媒体的概念与分类

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但通常意义下所称的数字媒体常常指感觉媒体。数字媒体时代,是电脑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按着数字媒体的传播形式,可以将其分为网络型数字媒体和封装型数字媒体两种,网络型数字媒体一般指Internet互联网,封装型数字媒体包括软磁盘和光盘;CD系列和DVD系列。

二、数字媒体的优势

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讯息,媒介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数字媒体的发展将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数字媒体将成为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根据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数字媒体的主要特点如下:传播者多样化,由于数字方式不像模拟方式需要占用相当大的电磁频谱空间,传统模拟方式因频道“稀缺”导致的垄断将会被打破。传播内容海量化,传播渠道交互化,受传者个性化,传播效果智能化,借助类似于POS(销售数据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数字媒体能够对观众的收视行为及收视效果进行更为精确的跟踪和分析。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手机报、电子报纸等众多新的数字媒体的涌现,传媒的数字时代悄然来临。面对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媒体和纸质媒体之间整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而大大拓展了媒体的传播渠道,改变了媒体的传播模式。数字媒体是以数字的形式存在的媒体,数字媒体的传播具有互动性、整合性、多样性等特点,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数字媒体将传统一对多的广播传播模式延伸到多点互动的多播、点播、组播等多种模式。

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较,数字媒体的存在前提是必须依赖计算机技术,在这个前提下,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大容量、易检索和多通道传播构成数字媒体的主要特征,正是这些特征将数字媒体推为现在人类传播信息的佼佼者。在现代人的信息交流中,数字电话和网络电话在个人焦急中已占有一定的比例,与以往的电话、电报相比,经过量化的音频数字信号更为尊被;网络传真、电子邮件代替了邮政系统的书信往来;不但方便、迅捷,而且降低了成本;在容量大、易保存方面,以软盘和光盘为载体的电子书刊和电子报纸显示出最大的优势。但数字媒体并不能完全代替和吞并传统媒体,尤其是印刷媒体长期以来已被人们习惯和认可的作用,在数字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仍然显示着它的巨大魅力。如果说广播电视的视听效果可以为数字媒体取代、其顺序播放的弊端终究为数字媒体所弥补的话,那么,书籍和报刊的随意、舒适和简单,也许永远会显示着它强大的生命力。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看,数字媒体无疑可以充当一种大众传播工具。就新闻来讲,网络媒体无论是从新闻的品质要素还是新闻的价值标准看,都不失为一种最现代的信息传播渠道,因为它不但能够把持客观准确的原则,而且不收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就知识传播来讲,计算机辅助教材、网上远程教育,更有利于教育内容的形象化和寓教于乐,有利于知识的迅速更新,而且,互动的学习形式拉近了教与学的距离;就休闲娱乐来讲,以光盘为载体和通过网上传播的娱乐节目和游戏多种多样、异彩纷呈,以最为显著的优势,使传统的电子媒介广播和电视相形见绌。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因为网络传播既可以实现面对面的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当信息面向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网络媒体可谓大众传播工具,而个别独立上网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如果说人类传播的发展趋势是从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向点对面、面对面的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发展的话,那么网络传播的出现则可看成是传播形式上的某种“回归”现象。

随着数字媒体的向前发展,我们不难想象它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信息交流是形成和维系社会的重要成分,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文化存在发展的前提。但是媒介是与社会紧密相联的,一方面,媒介决定社会,媒介构建了社会;另一方面,社会的文明程度反映着媒介的发展水平。而社会是人类的社会,人类的特性之一就是社会性,这种社会性是任何其他生物都不具备的。离开了社会性,人就不复为人,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社会的孤独的人。因此,媒介在社会中的作用如何,越来越集中反映到媒介与媒介的关系和媒介与人的关系上面。

数字媒体在自身存在和完善的过程中,一方面与其他媒介发生联系,出现互补,并存在替代的的关系。比如,数字媒体相对于广播电视,呈现出替代的趋势,而对于印刷品来说,则呈现出互补和并存的倾向;另一方面,数字媒体与人发生联系,在媒体的作用下,人类可能表现出更强的个性,生活和工作的效率大幅度提高,但同时表现出对媒体的依赖心理,这种依赖心理会导致人与人关系的变化,因为媒体虽然使人在精神上更近了,却拉大了作为物质的人的身体距离。媒体对人的社会性的这种隔离作用,势必使人产生心理的孤独感,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三、数字媒体对受众习惯的影响

通过数字媒体所采用的多元化的形式,我们可以发现数字媒体是如何通过新闻媒体的社会化来改变受众习惯的。由于社会性网站的日渐流行,对媒体社会互动性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很多事例中,传统媒体需要追赶数字媒体的脚步。通过博客和贴吧,受众可以讨论被官方媒体限制的话题。很多时候,叙事性报道的唯一方式是利用事件中的个体;然而,若没有数字化的报道方式,故事的新闻价值将难以体现。数字媒体使普通的电脑用户能够进行自助媒体服务,或者说拥有自助的印刷媒体服务。

促进不同群体间的互动交流。通过数字媒体,不同的群体之间可以跨越地域和国界进行交流,而传统的媒体形式是难以支持这种方式的。传统媒体和政府媒体倾向于向广大受众提供主流的新闻报道。但是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少数族群并没有自己的话语权。过去,他们的声音是被限制的,然而互联网和卫星电视的出现使他们可以在群体内部以及国际间进行沟通交流。人类沟通交流的本能性需求带动了数字媒体的发展,基于同样的原因,数字媒体的前途是光明的。

在区域内开辟新的新闻渠道。数字媒体使媒体市场内涌现了众多新的媒体频道。之前由于政府限制或文化禁忌,很多新闻是没有办法被报道的。如今,数字新闻服务通过音频、视频的使用突破了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限制。现代的互联网和卫星广播更好地利用了向新型受众提供创新型频道和市场新闻的机会。此外,社会媒体在过去十年间得到飞速发展,尤其是在亚洲地区。它将世界上拥有共同语言的人群联系到一起,使发展中国家的受众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增进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其与世界的联系。

扩大对外交流的程度。现代数字媒体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媒体竞争平台。同经由传统新闻机构的新闻一样,网民个人传播的新闻和其主观观点同样可以被轻易获取,这在世界历史上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伴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第三世界的公民可以很轻易地向第一世界的受众讲述自己的故事。地球上的每位公民都有获得信息的机会,信息的流通是无法被阻止的。相比于传统媒体,数字媒体在信息交换方面所需的成本更少,它不需要所谓的广播或者电视网络就可以在很广的地理范围内进行信息的交换和传播。

传统的受众概念已发生改变,我们已经进入每个人都拥有话语权的时代,我们对新闻的理解也产生了变化。全球的受众能够和媒体进行积极地互动。数字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必须对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声音做好充分的准备。人们自身也随着受众习惯的改变而变化。因为数字媒体,例如博客,往往是带有政治色彩的,其传播的新闻通常是带有倾向性的,公众对新闻的批判也更强烈。现代受众对任何机构的任何消息往往都持有怀疑态度。公众新闻和参与式新闻的主体都是自然人,因此媒体的倾向性不可避免。在这种媒体环境下,无论是公众记者还是职业记者,都必须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由于世界上的任何人都有可能参与到一个话题的讨论,因此新闻记者需要尽可能的保持立场的中立,并在其报道中尽量体现各种观点。数字媒体提高了公众对新闻质量的标准要求。受众习惯的改变使受众本身成为新闻质量的衡量者。放眼未来,公众将拥有一个互动性更强的平台,公共区域的覆盖范围也将扩大。普通受众与记者之间的关系将更为密切。人们需要更仔细地倾听别人的声音。随着个人话语权的提升,地球村的概念也将更为明显。未来的世界将是人际互动异常频繁的时代,数字媒体实现了受众习惯的社会化。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已经完全改变了公众对媒体的认知。博客,视频共享网站,在线新闻阅读以及数字卫星的流行表明,现代受众需要自由选择媒体的权利;论坛的受欢迎则说明了受众对媒体讨论的需要。传统的媒体受众需要更多的话语权,而数字媒体则提供了一个平台。在数字媒体的作用下,这些意见可以转变为社会运动,这是新型互动型公共领域的自然组成部分。这种互动增进了国家间的经济和社会往来,分歧将逐渐减少,新的机遇也将不断涌现。数字媒体让我们成为一个国际性社会,未来将会同样充满讨论,合作和分歧。

【参考文献】

[1]戴元初.数字化引领下的传媒变革[J].新闻与写作,2006(11).

[2]杜晨.新媒体需要新内容[J].IT经理世界,2006(13).

[3]刘萍.纸质媒体:优势与拓展[J].新闻前哨,2006(6).

[4]王梦圆.数字媒体的界定及其传播特点[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2).

社交媒体的特点及类型范文第7篇

广告营销人员带來极佳的机会。其中企业对消费者在网际网路中进行交易的购物网站有着蓬勃发展,并产生各式各样的广告形式。如何设计购物网站广告内容,对消费者产生最佳沟通效果,便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

关键词:超媒体消费者信息处理、虚拟社群、在线购物、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物流业务的成熟,使得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有了实现的基础;加上消费者对于在线购物消费态度的接受与改变,致使电子商务蓬勃发展,Hoffman and Novak提出超媒体计算机环境媒介的概念说明企业与消费者透过网络媒体进行互动的方式,并将之定义为:“一个动态的分散网络,可能具有全球性规模,以及可存取网络的软硬件,使顾客或企业得以互动的方式存取超媒体内容,并透过超媒体进行双向的沟通”。此模式证明了消费者与超媒体环境互动存在的事实,因此消费者在进行在线购物时主要的环境来源为整个购物网站所营造的环境,是以企业试图将营销广告的信息融入媒体环境中,以刺激消费者,并进一步引起消费或其它企业目的。由于全球信息网是目前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中最普遍应用的媒介之一,因此许多企业均选择在这样的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上进行广告宣传与交易。很明显,此种计算机媒介环境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同时,由于其扮演信息传送者与信息接收者间的桥梁,所以对于信息接收者而言,将影响其后续的信息处理方式。然而,在考虑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所提供的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时,也不能忽视消费者的真实情境,因为他们接触各种不同的信息,因此,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中产生的产品信息量对广告效果影响是巨大的。

综上,本论文即以企业的观点,探讨在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的购物网站广告情境中如何产生好的广告效果?调查消费者本身产品认知的高低是否会对广告效果具有影响?针对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中的广告效果进行探讨。针对上述议题,不仅有助于了解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中的广告效果,亦有助于实务界的广告主或购物网站经营者制定广告策略与经营模式,会有更好的经营成效。

一、超媒体的营销意义

在一般的计算机媒介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透过媒体达成的,超媒体,而媒体则为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此模式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人们不仅可透过媒体与人们进行互动,尚可直接对媒体进行互动,如微薄、微信等网络工具。在超媒体的传播过程中,消费者使用媒体时将注意力放在计算机屏幕上,形成焦点性注意力,经由消费者内在与外在的动机作用,将提高消费者涉入的程度,涉入程度不同亦将对广告效果有所影响。

因此,在不同媒介之间,无论是传统媒体或是网络媒体,最大的差异在于其动静态程度的差异与人机互动性的有无。具有高度互动性的新兴媒体,在提供动静态讯息及具有大众传播、面对面沟通的媒介特性下,对于传播者而言将有更多元的整合与应用机会,例如电视广播一般作为短期密集曝光的媒体,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认知,而为了提供更详细的产品讯息,又必须透过平面印刷媒体,以作为长期持续曝光的媒介;如今超媒体传播模式将创造出更多应用可能,高度互动性的新兴媒体,在提供动静态讯息下,应能同时发挥长短期曝光的营销目的。大部分的研究都认为媒体特性中互动程度高,将可影响广告效果的发生。

二、超媒体时代的广告诉求与消费类型

首先传播者必须要思索超媒体时代对目标阅听众传递出什么样的讯息,才能得到预期的响应。而在设计超媒体时代传播讯息内容时,依据超媒体时代营销的进程可将讯息种类依序分为理性诉求、感性诉求、道德诉求。其中感性诉求又特别分为恐惧诉求、性诉求及幽默诉求三种。超媒体时代对于产品而言,所产生的关心程度,对某产品高涉入度代表了该产品对于消费者是重要的、攸关的、珍贵的,反之,若为产品低涉入度,则代表该产品对于消费者是较不重要的、意义较不重大的、较无趣的。

根据以上两面向所划分出的超媒体时代消费者行为共有四种类型,分别是信息型、情感型、习惯养成型、自我满足型。信息型的消费者行为通常发生在购买汽车、房屋、家具、或新产品时,因此是属于高涉入-理性思考型。情感型的消费行为则发生在购买珠宝、化妆品、流行时尚商品、或摩托车时,此为高涉入-感性思考型。习惯养成型的消费行为则是发生在购买食物、家用杂货时,是属于低涉入-理性思考型。最后一种则是自我满足型的消费行为,通常发生在购买烟、酒、糖果等商品时,属于低涉入-感性思考型。超媒体计算机环境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以购物网站信息内容对于顾客所产生的作用,达到吸引顾客上网的目的,或是消费者本身特性而产生不同的信息反馈行为。

超媒体沟通环境不仅改变了现有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与惯用方式,超媒体本身更是许多新技术的创意来源,因此超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沟通环境可能在广告效果上亦有所差异。本研究发现在高动态程度与高人机互动性的媒介特性下,若搭配感性诉求的广告设计,将导向更佳的广告效果发生。以超媒体网络营销为目前一大趋势,因此了解网络广告与平面媒体之间广告效果的差异,显得更有其必要。在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中,消费者除接受超媒体电脑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外,同时也与信息来源互动。因此在线广告的呈现方式对消费者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将会产生影响。此外,由于不同的消费者会有差异的信息处理行为,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消费者对于信息处理的能力未必相同。显然广告商须针对消费者特性对广告策略进行调整。

三、超媒体环境下的虚拟社群广告传播形式

虚拟社群为一群具有共同想法的人,透过电子媒介进行沟通与分享,而形成社群关系;同时,该社群具有成长性与专属的运作规则,并能创造出该社群专属的社会与文化。虚拟社群为基于超媒体时代下,由各种网络活动所进行的一种沟通行为;久而久之由于兴趣、需求、互动的结果产生了一股凝结力,而形成一种信息分享、社会互动、信任、需求、情感的虚拟社群专属文化与资产的社会现象。

虚拟社群的划分主要可以由三种划分,分别是:消费者性质与商业性质、需求性质;

(一)消费者性质与商业性质

由消费者属性以及商业属性可以把虚拟社群分成两种类型:

1、消费者性质

(1)人口结构型社群

是由特定的性别、年龄或其它的人口统计所组成的社群对象。如女性、中年人或婴儿潮人口为对象的社群。

(2)地域型社群

围绕在同一个真实的地区而成立,由共同的兴趣所组成,社群上所提供的消息多与该地区有关,主要以此维系该地区成员的情感以及互动行为。

(3)主题型社群

此种社群主要是以兴趣联系为主。如以嗜好与业余消遣为焦点的。

2.商业性质:为满足某一类别公司的需求,如小型企业或中型企业,而该团体不属于任何产业,参加社群的成员有共同的信息需求,并希望在互动中获益,在于促进商业活动的进行。

3、需求性质:除了前述的2种区分法外,若以需求的观点将社群的类别按照人的基本四大需求区分成关系型社群、兴趣型社群以及交易型社群等类别。

综上所述:虚拟社群在网络媒体上出现的类别虽无固定,但相同的是虚拟社群以各种形式之电子网络论坛或经营网络互动版块的方式来交换意见。大家在进行购物决策前,尤其在购买不太熟悉或价值较高的产品时,希望能在获得完全的信息前提下做出明智的选择,就会去往自己的虚拟社群进行讨论。那么,如果虚拟社群消费者得到的信息越丰富,则其购买态度也会越直接,相对也越容易产生实际的购买行为。如果如果卖方对消费者嗜好的资讯广告的无法适当得知,那么市场就会变得很没有广告效应。

另外,消费者购物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电子购物系统—OTO(线上线下)是否能够如实体商店一样提供相同的信息环境。超媒体时代下网站必须提供消费者足够的个人化信息需求,这些需求包括产品咨询服务、技术支持服务等提供消费者关于产品的搜索功能、以及提供聊天室等,让消费者与其它使用者交换心得及信息的交流性资料。 超媒体时代讯息的呈现方式越丰富,其广告沟通效果越好。另外产品型态与不同讯息呈现方式搭配的效果,并不会导致较佳的网络营销广告效果。消费者得到越多的信息则将有较高的购买意向,以及较佳的整体态度。

四、超媒体对消费者的影响

本论文以基于超媒体计算机媒介沟通环境下的电子商务购物网站之网页广告作为研究对象,但目前网络环境下应用的广告工具并不单以网页广告,如弹跳窗口、flash 广告等。

同时,由于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的特性,未来网络媒体广告的呈现方式将有可能是由许多不同的网络的广告工具组成一个广告群组,用来提供消费者广告信息,超媒体时代的消费者对于广告营销信息的理解程度较高,这将会影响其广告态度,据此,本研究对广告认知-理解的定义为消费者在接受购物网站提供的产品资讯后,在其内心会产生的主观理解。

1、消费者在超媒体中对产品属性了解变强。

2、消费者在超媒体中对产品体验的结果:在获得该产品时,功能性还是心理满足。如,在看到数码像机后可以拍出照片或是可以留下记忆的满足感。

3、消费者在超媒体中产品价值获得产品的结果:消费者在大量的超媒体广告信息中,对外心理态度的变化,例如,消费者获得数码相机后,可能会吸引周遭朋友羡慕的眼光。

因此,消费者因购物网站提供的产品信息量而对广告理解与广告效果的影响结果,取决于购物网站提供的产品信息量是否足够。当购物网站提供的产品信息量是足够的情况下,消费者较容易对广告产品产生正面的态度;另外购物网站若提供与该商品相关的虚拟社群參考

信息者,则更可提升消费者对广告的理解与对产生更好的广告效果。

另外,针对超媒体的广告理解与广告效果的主要效果分析,无论是专业背景或是一般使用者背景的虚拟社群心得,对于提升消费者的广告理解或广告态度与品牌态度,都可获得不错的效果。在设计超媒体网站广告内容时,可忽略消费者是否懂广告产品,并应增加虚拟社群对该产品的讨论和炒作的内容,重视与善用虚拟社群信息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马艳. 我国网络广告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 今传媒, 2009,(02)

社交媒体的特点及类型范文第8篇

摘要:

针对谣言传播模型多数集中在微博类社交网络上而微信社交网络上谣言传播研究较少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谣言接受概率函数的CR(Credulous-Affected-Spreader-Rationals)谣言传播模型,该模型中的谣言接受概率函数充分考虑了具有正负影响的媒介效应、谣言接受信号叠加作用以及信任度的因素.在局部具有无标度特性的小世界网络上仿真结果表明,正向影响时媒介因子和信任度能够降低个体接受谣言概率,抑制谣言传播;反之,负向影响时媒介因子和信任度提高了个体接受谣言概率,促进了谣言传播.

关键词:

谣言传播;微信社交网络;CR谣言传播模型;朋友圈;媒介效应

1引言

谣言传播现象在当今社会有愈演愈烈的态势,甚至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谣言传播本质上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形式,而这种信息是未经过证实的,亦真亦假[1].由于不同受众对待谣言的态度有较大差异,使得谣言在传播过程中被扭曲,在传播终端变得面目全非.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32亿,手机网民规模5.27亿,社交网站用户规模为2.57亿.如此大的数量级用户每天在各类社交网络上进行不同信息的生成、分享、接收和传播.用户在享受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恶意信息的传播,即网络谣言的传播.特别是移动手持设备的普及化,使得网络谣言从传统的“点对点”传播方式转向为分裂式的“点对面”新型传播方式.无线网络的覆盖,移动终端“永久在线”特性,可以让谣言实时的进行传播而不再具有时滞性.同时社交网络的大多的匿名性,谣言传播成本较低,人人皆可成为谣言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这使得网络谣言传播的更快更广[2].针对谣言传播现象的研究大都是借鉴疾病传播模型[3],而复杂网络传播学理论的的逐渐深入应用,为解决谣言传播问题提供了诸多途径.Zanette[4]首次将复杂网络理论应用到谣言传播模型,在小世界网络上研究了谣言传播的阈值问题,得出了均匀网络中谣言传播不存在非零临界值结论.

Moreno等[5]则通过在无标度网络上建立谣言传播模型,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对比得出不同个体间谣言传播概率的差异性以及网络结构对传播规律的影响.文献[6]在文献[5]的模型基础上研究了可变聚类系数的无标度网络上谣言传播规律,提出增大网络聚类系数来抑制谣言传播的方法.文献[7]借鉴SIR传染病模型,对微博社区的谣言传播进行仿真,通过降低有效传染率和减小网络度分度熵缩小谣言传播的规模.然而这些文献都是假设各类节点的抗感染概率相同,而且没有考虑谣言相反意见即真相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针对这些缺陷,文献[8]提出了具有怀疑机制的谣言传播模型,突出谣言真相传播率在抑制谣言传播中的作用.文献[9]则是研究了真实信息在谣言传播中的作用.文献[10]考虑个体对谣言的免疫差异性,引入谣言接受度函数,描述不同节点的非一致性传播率.文献[11]提出了一种具有反抗机制的SICR(susceptible—infective—counterattack—refractory)谣言传播模型,通过纠正谣言的个体来减小谣言传播范围.文献[12,13]提出了影响信息传播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接收信号的累积效应,另外是外界的加强作用,基于此文献[2]重点研究了移动社交网络上的谣言传播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个体接受阈值对接受概率的影响,并在多agent平台进行仿真.文献[14]则是探讨了加权短信网络上谣言传播规律,重点研究和分析了边权分布及聚类系数对短信谣言的影响.基于这些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谣言接受概率的CR(Credulous-Af-fected-Spreader-Rationals)谣言传播模型,此模型采用了谣言接受概率函数,而该函数充分考虑了具有正负影响的媒介效应、谣言接受信号叠加作用以及信任度的因素.通过构建仿真网络,研究了类微信网络上的谣言传播行为规律,对于微信平台上的谣言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2微信谣言传播

微信是一款主打熟人社交的产品,目前活跃用户已超过3.55亿.用户在与好友快捷方便地进行信息沟通、分享交流的同时,也助长了一些恶意谣言信息的滋生与传播.微信谣言传播主要由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三个渠道,而在微信中无论是好友的加入还是公众号的关注,都是基于信任的,因此谣言更容易被相信,也更具隐蔽性和蛊惑性.不同于微博的开放性特点,微信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没有标注时间,没有准确消息来源.由于微信的私密性较强,自净机制(一个谣言出来后,会有相关的权威部门、专业人士迅速出来辟谣)较弱,对于谣言的评论不会暴露在公众视线下,因此在谣言被质疑的过程中能看到的人也非常有限.另外,公众媒介素养不足,会不会转发谣言和每个人接触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很强的关系.很多用户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而是习惯盲从,导致谣言迅速扩散而难以抑制.因此,深入研究微信谣言的传播机理及影响因素十分必要.

3CR谣言传播模型

把微信平台上的用户定义为节点,好友间的沟通联系关系则简化为节点之间的边,谣言通过有边相连的节点间进行传播.现有大多数谣言传播模型借鉴采用近似SIR模型把人群分为三种状态:健康状态、传播状态、免疫状态.初始阶段用户都处于没有接触到谣言的健康状态,但是会轻信一些谣言信息.造谣者把谣言信息传递出去后,使得部分轻信谣言的用户由健康状态变成为了传播状态即传播者.随着时间推移,传播者对谣言失去兴趣或者谣言被澄清后转变成了免疫状态也即理性的看待谣言信息.而实际生活中部分用户收到谣言信息后并未立即进行传播,而是处于一种待定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后选择遗忘或者多次收到谣言信息后选择传播.在微信平台上,好友、分享谣言信息会以一定概率被其好友看到并分享传播出去,也会有好友对该谣言信息不感兴趣或者不相信而不传播,但是该好友多次收到谣言信息后而选择传播.因此根据谣言在微信平台上传播规律以及用户对待谣言的态度,我们把微信社交网络上的节点分为四类。1)轻信节点(Credulous,C):轻信节点表示为尚未接收到来自好友的谣言信息的用户,但是有机会接收到并且比较容易轻信谣言;2)感染节点(Affected,A):感染节点为接收到好友发送或者分享的谣言信息,但暂时还未确定谣言的真实性而没有传播谣言的用户,在各种媒介影响下,多次与谣言传播者接触后可能传播谣言;3)传播节点(Spreader,S):传播节点顾名思义就是接收到谣言后相信了谣言并且分享给好友用户;4)理性节点(Rationals,R):理性节点即为用户接收到谣言后,根据已掌握信息判断后选择不相信谣言.这四类节点之间的传播规则定义如下:1)轻信节点有机会看到好友分享的谣言信息后会以p的概率成为感染节点;2)感染节点在看到好友分享的谣言信息后因怀疑信息的真实性而并没有传播谣言,在好友友多次向其传播谣言或者其他媒介信息影响后,以接受概率p2(负向媒介因子)接受谣言而成为新的传播节点,当然也有部分感染节点经过深入了解后,以接受概率p3(正向媒介因子)选择不相信谣言而成为理性节点.3)而传播节点在经过传播一段时间后,谣言得到证实或者大家失去兴趣后会以p4的概率也成为了理性节点.

(1)式中第一个式子表示轻信节点的变化率;第二个式子表示感染节点的变化率;第三个式子表示传播节点的变化率;第四个式子表示理性节点的变化率.目前大部分社交网络上的谣言传播模型都是假设与传播节点接触的节点变成传播节点或者理性节点的概率相同,而在实际的社交网络中个体接受谣言的概率并非一致.感染节点对谣言的接受概率对于谣言的传播有较大影响,而用户是否接受谣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好友间的亲密程度(也即信任度)、社会化媒介的影响(权威公众号、名人账号等)等,这些影响因素可能会产生正向影响使得好友选择不相信谣言而成为理性节点或者产生负向影响使得好友相信谣言成为传播节点.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定义如下函数。(2)式中P(m)表示谣言的接受概率,m(t)为t时刻接受到的谣言次数,表示好友间的信任度,ω则表示为媒介影响因子.当T=0时,表示为负向的媒介影响(用户收到多个好友发过来的谣言信息或者收到了一些公众号推送的谣言后选择相信谣言),(2)式则变成为式。如图2所示的P(0)=λ=0.7时的正负媒介影响时的谣言接受概率曲线图.(a)、(b)分别表示负向媒介影响时不同媒介因子和信任度时的接受概率,可以看出随着媒介因子和信任度的增加,谣言的接受概率也逐渐增加,而且达到稳定值时谣言接受累计次数减小;(c)、(d)分别表示正向媒介影响时不同媒介因子和信任度时的接受概率,随着媒介因子和信任度的增加,谣言的接受概率也逐渐减小,而且达到稳定值时谣言接受累计次数减小.

4实验仿真结果与分析

4.1实验环境实验是在IntelCore、CPUT6500,2.1GHZ的主频、2GB的内存,Windows7的操作系统环境下,采用MATLABR2012b平台仿真.

4.2模型数值仿真开始阶段网络中只有一个传播节点,其余全部为轻信节点,伴随着谣言的传播,轻信节点迅速减少,而传播节点和感染节点急剧增加.随着时间推移,谣言进一步扩散后理性节点数量逐步增加,而传播节点和感染节点数量达到一个峰值后开始下降至零,最终网络里只剩下理性节点和少量轻信节点.这一传播特征符合微信环境下的传播规律特性,谣言的传播初期只是在造谣者好友圈内局部传播,随着信息在好友的好友圈层层的传递过程中大范围的爆发传播开,而之后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媒体的紧急辟谣,使得越来越多受众了解到事实真相后,谣言传播者逐渐转变成了理性者,最终谣言得以控制.如图4所示,p1=0.0005,p3=0.3,p4=0.05在不同负向媒介因子时传播节点的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来传播节点数量都是开始阶段缓慢增加,然后在某一阶段迅速增加,达到峰值后又迅速减小.随着p2增大,传播节点的最大值也增大,而且传播节点达到峰值的时间却提前了.同理如图5所示,p1=0.0005,p2=0.4,p4=0.05在不同正向媒介因子时传播节点的数量随时间变化曲线.随着p3增大,传播节点的最大值缺减小了,而传播节点达到峰值的时间却往后推迟了.由此可见,增大负向媒介因子后,用户对于谣言接受概率增大,使用户更倾向于接受谣言成为谣言传播者,然后进一步扩大谣言传播,促进了谣言传播.相反,增大正向媒介因子,使得谣言真相传播更广,相应的理性人更多,从而抑制了谣言的传播.利用此特性,相关机构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小谣言的危害.反映到微信平台上的谣言传播,则是由于微信是一种半封闭式的传播环境,信息的传播受众多以熟人为主,而熟人间黏性较大的强关系使得信息接受度较高,当以负面信息传播时,好友关系越亲密(信任度越高)、媒介的公信度越大也即p2越大时,谣言信息传播更快更广,带来的危害更大;反之,p越大时,受众能够理性对待谣言信息,提高甄辨能力,或者有关部门能够通过权威的公众账号及时谣言真相信息,则能够把危害及时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4.3网络数值仿真针对微信基于熟人圈的特性,大多数的好友都是朋友、家人、同事等,这些基本固定好友数量是一定的,而一些公共账号可以有较大的好友进行关注、订阅,所以微信社交网络总体呈现小世界特性,而局部为无标度的特性(好友节点数量很大).基于此,我们借鉴文献[15]生成一种局部具有无标度特性的小世界网络,在此网络上对微信社交网络上谣言传播规律进行研究.

5结语

本文研究了微信社交网络平台上的谣言传播模型,提出了基于谣言接受概率的CR谣言传播模型.该模型中的谣言接受概率函数充分考虑了具有正负影响的媒介效应、谣言接受信号叠加作用以及信任度的因素.结合复杂网络和传染病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微分方程组.通过模型数值仿真以及网络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符合微信社交网络的特点,得出了正负媒介因子以及信任度在谣言传播中的作用:正向影响时媒介因子和信任度能够降低个体接受谣言概率,抑制谣言传播;负向影响时媒介因子和信任度提高了个体接受谣言概率,促进了谣言传播.这些工作有助于深刻了解微信平台上谣言传播规律行为,为制定谣言传播抑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然而本文是在人工生成的的局部具有无标度特性的小世界网络上进行的仿真实验,仍需要在真实的微信社交网络上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在动态的网络上对传播行为进行建模研究也是今后工作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顾亦然,夏玲玲.在线社交网络中谣言的传播与抑制[J].物理学报,2012,62(23):544-550.

[2]王辉,韩江洪,邓林,等.基于移动社交网络的谣言传播动力学研究[J].物理学报,2013,62(11):106-117.

[6]潘灶烽,汪小帆,李翔.可变聚类系数无标度网络上的谣言传播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6,18(8):2346-2348.

[7]许晓东,肖银涛,朱士瑞.微博社区的谣言传播仿真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1,37(10):272-274.

[8]王筱莉,赵来军.社会网络中具有怀疑机制的谣言传播模型[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2,34(5):424-428.

[9]郭强,刘新惠,胡兆龙.真实信息在谣言传播中的作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31(4):1031-1034.

[10]孙睿,罗万伯.具有非一致传播率的无标度网络谣言传播模型[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4,11(3):6-11.

[14]刘星宏,张海峰,秦晓卫,等.加权短信网络上的谣言传播行为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2,42(5):423-430.

社交媒体的特点及类型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数据 微博客 内蒙古形象 SNS社交网络 舆情走势

最先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其报告中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的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尚未挖掘和应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维克尔・迈尔・舍恩伯格在其《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更是认为,伴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引起的信息风暴正在改变着大众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成为人们获得新认知、创造新价值的源泉。“大数据”在影响互联网舆情走势和社会舆论格局的基础上,甚至还会改变大众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互联网的日新月异,使得依托于互联网而快速发展的新兴媒体或者媒介的融合形态已经在现代人与现实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由二者所建构的巨大“拟态环境”,其对于社会舆论结构的影响力已经逐渐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在人们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如何实现地区形象“大数据”的处理、分享、挖掘、分析,从而在巨大“拟态环境”中重新审视和健全地区形象就显得尤为必要。

新浪微博是一个由新浪网推出,用户可以通过WAP页面、APP客户端消息或上传图片的终端。据新浪微博官方消息称: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超过6亿,日活跃用户数达到4620万。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信息数据使得新浪微博成为了我国目前最大的SNS社交网络,其对于受众接受、传播信息以及网络舆情走势和社会舆论格局都具有重大影响。

本文利用新浪微博搜索引擎以“内蒙古”为关键词,随机抽取480条关于内蒙古的微博信息,除去广告类和个人状态类的155条无效信息(个人状态类的无效信息是指那些虽涉及“内蒙古”关键词但是并不与内蒙古形象相关的微博),可用内蒙古形象微博信息为325条,有效率为67.7%。在对此325条有效微博进行数据统计和文本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探讨在“大数据”时代影响下,SNS社交网络微博客中关于内蒙古形象的关注度结构(见图1)和舆论走势,从而在海量的“大数据”中解读内蒙古形象,为在SNS社交网络微博客的巨大“拟态环境”中健全和完善更加立体全面、具有多元文化视角解读的内蒙古形象提供数据支持,也为纠正受众对于内蒙古形象的一些偏见提供具体建议,更为内蒙古主流媒体在传播内蒙古形象中借力SNS社交网络实现全媒体战略转型提供可资借鉴的方式方法。

一、 SNS社交网络微博客中内蒙古形象关注度结构分析

随机搜索抽取的微博信息中,草原生态保护类的内蒙古形象微博所占比例最大(17.75%),其次是党政形象类微博(10.75%)和科教文化(9.30%)以及草原风光(8.73%)类。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关注内蒙古形象的微博信息中,蒙古族风俗类和蒙古族艺术类微博信息所占比重很大,分别达到8.17%和7.04%,加上蒙古族历史类内蒙古形象微博,有关蒙古族的内蒙古形象微博信息所占比例高达16.91%,占据内蒙古形象关注度结构中的主要地位。

“大数据”时代,高速发展的SNS社交网络日益深入到大众生活领域,SNS社交网络的普及不仅使公民有了自己的“麦克风”,自身权利保护意识提高,更在于手持“麦克风”的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关注更多热点话题并且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关注内蒙古形象的微博信息中,占最大比例的草原生态保护类微博63条,其中个人的占48条,比例高达76.19%;由个人评论转发的微博有39条,占个人草原生态保护类微博总数的81.25%。可以看出,在拥有自己的“麦克风”后,公众更加自觉地参与到公共事件的讨论之中,并且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1.内蒙古形象关注度结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内蒙古形象中关于蒙古族的各类微博信息占据着关注度结构的最大比重,有关蒙古族文化、风俗、历史类的舆情信息,不一而足。在SNS社交网络新浪微博这一“拟态环境”中也同样,受众更加关注的是蒙古族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和蒙古族瑰丽夺目的文化艺术。在这些微博信息受到追捧的同时,由于不同受众所处文化背景的差异,也造成了一些误读和负面信息的传播。如在蒙古族风俗类的29条微博中,其中有8条评论转发的微博就对这些微博提出质疑。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虽然有不同文化背景在跨文化传播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误读,但却应该引起传媒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2.高关注度的公众话题与个人观点的充分表达

在内蒙古形象关注度结构中,有关草原生态保护这一公众热点话题受到很大关注,微其结构比例远远高出其他类信息(见图2),达17.75%。在SNS社交网络微博客中,草原生态遭破坏和呼吁草原生态保护类的舆情信息同样被公众了解、讨论和传播。高关注度的公众话题与个人观点的充分表达成为关注内蒙古形象舆情结构中的又一大特点。

3.关注具有鲜明特色的内蒙古典型事物形象

分析内蒙古形象关注度结构中的前5名典型事物形象可以看出,这些典型形象的80%为自然呈现的产物,只有20%涉及内蒙古的文化形象,这一点是与内蒙古具有丰富的民族地域文化的现实是不相称的。可见在SNS社交网络新浪微博这一“拟态环境”中,受众大多接受和认可的还是以内蒙古可见的自然类事物为主,而其丰富的民族地域文化形象却没有被公众广泛了解和传播,这种缺失亟需在SNS社交网络新浪微博这一“拟态环境”中健全和完善。

二、SNS社交网络微博客中关注内蒙古形象的舆情走势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上由大众传媒主导设置议程开始转向由大量网络意见领袖主导进行议程设置的新模式。SNS社交网络微博客改变了群体表达观点的方式,而他们的言论又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甚至可以摆脱对传统媒体的依赖影响事件的舆论走向。

在内蒙古形象关注度结构中,草原生态保护类的微博舆情信息受到公众的极大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所抽取的325条有效微博中,237条是转发的。而在这转发的237条微博中,草原生态保护类有45条,占总数18.98%,蒙古族风俗类有22条,占总数的9.70%,这些转发的比例要高于在它内蒙古形象关注度结构中所占的比例。究其原因,在内蒙古形象关注度结构中,新浪官方认证、拥有众多粉丝的名人微博和媒体的官方微博积极参与了文中所讲这两种具有鲜明地域性和民族性舆情信息、转发和评论的传播活动,成为了传播活动的中心。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积极此类舆情信息,为传播活动设置了议程,并且成为了“意见领袖”群体。

在内蒙古形象关注度结构中,虽然存在“意见领袖”这一群体,但是本土的“意见领袖”对于内蒙古舆情信息的影响力明显低于全国的和非本土“意见领袖”群体。也就是说,在内蒙古形象舆情走势中,本土“意见领袖”的发声影响力不足,甚至是难以发出可以在SNS社交网络微博客中产生较大影响力的观点言论。这也就造成了在SNS社交网络微博客中内蒙古形象舆情信息的误读和误判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和疏导,这种缺陷制约了受众对内蒙古形象正确、全面的认识,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大数据”时代主流媒体在传播内蒙古形象中实现全媒体转型

内蒙古地处北部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而在一定程度上,网络舆论的发达,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成正比。利益群体越是分化,本地网友运用互联网表达利益诉求越频繁。

在本文随机抽取的325条形象传播有效微博中,由政府官方微博新闻占13.75%,媒体新闻占12.92%,共计占抽样总体26.67%。可见在SNS社交网络微博客内蒙古形象中,权威媒体和政府信息明显偏少。然而,就全国范围而言,由官方认证的媒体信息者数量却呈现逐年递增趋势。目前由新浪官方认证的内蒙古政府与媒体微博涉及之处,大到各政府部门,小到媒体某一专题节目,种类繁多,却很少出现强有力的权威声音,形成舆论“意见领袖”。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传统媒体虽在尽力增加信息传播渠道,但在SNS社交网络微博客依旧难以有效承担起“意见领袖”的职能。

在有效的325条微博中,237条来自转发,总转发量达到152657条,评论有158条,但是,由新浪微博官方认证的内蒙古政府和权威组织的粉丝较少,关注、转载与评论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机构权威认证数量不足,难以引起受众的集中关注;另一方面是由于的内容不够及时新鲜。同时,内蒙古自治区传统媒体对微博客利用率明显不高,缺乏专业人士对官方微博进行科学有效管理,不能及时信息,与受众互动明显不足。325条有效微博中,有267条正面微博,负面58条。在此以部分网友微博评论为例,“内蒙古是不是都是蒙古族?”“你们每天喝的是不是都是牛奶?”以及“内蒙古人出门都骑马吗?”这些与真实内蒙古形象不符的信息依旧存在,并且具有一定数量。

在公众注意力高度碎片化的“大数据”时代, SNS社交网络微博客日益成为掌握公众话语主动权的重要渠道。因此,内蒙古传统媒体进行全媒体战略转型已是大势所趋,要以技术为发展原动力,改变新闻传播原有的价值理念、传播模式、运作方式,整合传统媒体新闻资源,重构新闻生产流程,提高新闻信息采发速度,拓展传播空间和渠道,加强与公众沟通互动,改善社会舆论格局,从而对外界树立起一个更为客观立体的内蒙古形象。

结 语

“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和深入大众生活领域的SNS社交网络微博客共同构建了巨大的“拟态环境”。基于此,构建独具特色、主题鲜明、生命力强的内蒙古地域文化,一方面需要建立有特色、有代表的互联网空间文化形象;另一方面也需要把面向多元文化、多重视角和多样阐释的可能性完全敞开,避免形象的过分单一。加快区内主流媒体借力SNS社交网络的全媒体战略转型,在信息量巨大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发出自己的声音。

参考文献:

[1]李丹.微博舆情下的议题管理[J].国际公关,2012(1).

[2]王嘉瑞.西部地区形象设计与建设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J].开发研究,2007 (1).

[3]姜奇平.大数据时代到来[J].互联网周刊,2012(2).

[4]张岚岚. 新浪微博的网络舆情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5]马强. 图像媒介与地域文化空间形象的建构――以网络媒体图片有关“内蒙古”的地域形象分析为例[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6]萨日郎.大众传媒上的内蒙古形象调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6).

[7]刘国慧.西方媒介镜像下的内蒙古形象――以《纽约时报》为例[J]. 当代传播,2013(1).

社交媒体的特点及类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自媒体 网络动员 数据

自媒体(We Media)是社交媒体产生之后出现的一个概念,通常也被称为个人媒体。自媒体形态较多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两微即微博、微信,此外自媒体还广泛存在以UGC(用户产生内容)为特色的客户端中如“今日头条”、“搜狐自媒体”等。网络动员是人们利用网络虚拟空间传递信息、沟通联系、认知建构和发动动员以达到目的的行为过程。在我国当前的网络动员一般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以及商业性自媒体客户端作为媒介和平台。

一、自媒体成为网络动员的重要媒介

(一)民众诉求意愿强烈,网络动员成为表达诉求的重要方式

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转型中,民众的诉求意愿强烈,但是传统传播渠道却存在着不够畅通的问题,网络动员便成为诉求表达和维护的替代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期。在改革转型的大环境下经济结构、政府组织、就业渠道、利益分配等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动,整个社会日益多元化。虽然整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民众在这一时期的不确定感也相对增加,参与诉求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报纸、电视、广播等政府主导的传统媒体受众面逐渐萎缩,其舆论监督与引导功能减弱。进入新媒体时代后用户更多的使用PC互联网、手机等来作为意见的表达平台,时常有意或无意的进行着网络动员行为。近年来,在很多事件中,网络动员都成为推动事件产生、扩散、解决的重要方式。

(二)自媒体网络动员在我国语境下的特殊呈现

国外社会领域的研究者通常将网络动员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组织的网络动员。这一类主要研究人权组织、环保组织、动物权益保护组织等如何使用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传播手段或微信、微博等新兴传播形式来进行成员组织、日程、活动抗议等;第二类是直接发生在网络上的网络动员行为如网络聚集、网络病毒攻击等。目前国外的研究者更多的是研究第一类,其逻辑是把互联网当做一种与时俱进的资源,研究社会运动组织如何利用网络来进行动员,相对较少的研究个人发生在网上的抗议活动。这也反应了西方网络运动的基本规律,由线下组织进行发动,利用新兴传播手段与媒介进行动员和抗议,而发生在网上基于BBS和微博等自媒体的网络抗议影响相对不大。

现阶段的网络动员一般分为四种类型:1、技术参与型;2、社会运动动员型;3、利益集团诉求型;4、个人诉求型。在我国前面三种网络动员类型较少,网络动员以“个人诉求型”为主。在当前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社会救助有限的情况下,用户往往将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己能够把握与传播的自媒体当成寻求公平正义、表达利益诉求的平台。通过网络救助、网络维权、网络聚集、网络审判、网络签名、网络反腐等多种网络动员方式来表达诉求。

二、自媒体网络动员成为网络热点和政府管理难点

自媒体产生以后,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微博、微信、贴吧、开放移动应用等自媒体就已经成为建构“舆论场”的重要平台。很多公民及组织通过自媒体进行网络动员传播信息及诉求。自媒体网络动员虽然会推进一部分事情的解决,但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敏感话题、民生等问题时,自媒体中各种言论会纷纷出现,正确的与错误的、主流的与非主流的、情绪化的与理论的观点相互交织,使得统一认识的难度加大,舆论引导的难度加大。自媒体网络动员虽然有些不以利益诉求为目的,但也时常造成严重的不良效果。这类网络动员常见的方式有网络恶搞、网络暴力、人肉搜索、快闪暴走等。一些自媒w网络动员中也存在内容真实性难以鉴定、易被个人和组织利用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中更为明显。失事、消极、负面及非理性的言论或情绪极易导致事态的升级及问题的恶化。

自媒体网络动员门槛相对较低,其成员在媒介前台一般匿名呈现,的内容如果具有广泛的关注度与参与性,瞬间就可以辐射到媒体触及的各个角落。这些事件随受众关注点的变化快速爆发和消退,时常具有去中心化、去组织性化等特点,管理难度较大。频繁发生的网络动员活动,正在对我国社会和媒介生态格局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为近年来的网络热点和政府管理难点。

三、厘清自媒体网络动员机制建立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监控、管理体系

自媒体网络动员机制较为复杂,主要与传播学、社会学中的社会心理机制与人际传播机制相关。自媒体网络动员中的社会心理机制主要探讨个人诉求发起的原因、民众涉入事件的原因。民众使用自媒体涉入网络动员事件的心理原因一般包括:1、利益的诱因;这里的利益包括社会利益、经济利益、情感利益;2、群体身份认同;民众可以在某一网络动员事件中对自己的群体身份产生认同,获得群体的参与感、安全感;3行为正确;自媒体的公共领域,用户既关注它人,又被它人关注,用户在自媒体上的言论是否正确,关系到自身形象及它人评价。人际传播机制的研究主要探讨人际传播的发起、参与、扩散、传播策略等。在自媒体网络动员的人际传播中,当前最显著的变化是传统媒体的定位与角色。社交媒体产生之前的网络动员,传统媒体占据主导是其开展发动的生命线,网络媒体的角色更多的只是众多热点信息来源。网络动员事件产生后传统媒体承接线上事件,扩散传播,引起相关部门机构的重视。

无对自媒体网络动员的管理应该着手建立基于大数据的自媒体网络动员监控、引导、管理体系。网络事件都有着特定的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等,技术方面可以针对相关关键词作监控,如2016年4月3日晚“朝阳区798艺术区的和颐酒店遭遇陌生男子袭击”这一网络动员事件,如果有将朝阳、袭击等作为关键词监控,并设定一定的警戒级别,及时推送到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在网络事件发起的初始阶段及时涉入,增加应对主动性。同时也应该建立自媒体网络动员管理的责任清单制度,及时处理与反馈。

参考文献:

[1]章有德,周松青.网络动员的结构和模式――以“小雪玲救助案”为例[J].政工研究动态,2008(8).

[2]祝华新,穆雪峰.未来十年的网络舆论场[J].网络传播,2014(05).

社交媒体的特点及类型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短视频平台;发展模式;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022-02

一、移动时代短视频现创业风口

移动时代,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移动设备普及,网速提升,流量资费下降,为视频信息传播提供新的发展机遇。短视频作为视频内容的一种,是文字、图片外的第三叙述方式,集合多媒体形式,更生动直观,具有较高的传播效能。

短视频在保留视频形式优势的同时,相^传统的视频节目,时间更短,内容更精炼,更注重传播的有效性,对流量资费的要求较低。丰富活泼的形式,降低了传播门槛,更契合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适应碎片化传播趋势,也容易形成“病毒式”传播[1]。

技术支持和受众基础的双重满足,让视觉传播的未来更加光明。自papi酱拍出2200万元天价广告,创下人类历史上单条视频广告的最高纪录起,更多的人开始注意到短视频的市场。行业巨头纷纷介入,腾讯领投“快手”的新一轮投资,阿里宣布注资20亿打造“大鱼计划”将土豆全面转型为短视频平台,今日头条并购美国短视频应用,“美拍”“秒拍”这些短视频专业的头部平台也在不断升级营销。

二、差异化竞争成平台突围之道

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平台都在寻找自己的生存模式,差异化竞争成平台突围之道。目前行业中最主要的平台类型有三类:社交类、功能类、资讯类,之间或有交叉,但大体特色比较鲜明。

(一)社交类平台――以“美拍”为例

短视频作为文字、图片后的新社交语言,能够更生动活泼地展示用户当前的状态,能很好地场景化,将文字和图片不足以表达的情绪、内容传递出去。视频的社交属性甚至说是社交优势不容小觑。于是有很多短视频平台主打社交,其中以美图公司出品的“美拍”为例,沿袭美图软件的技术优势和用户基础,注重对用户社交心理的揣摩,成功从工具型产品转型到社交型产品[2]。用户可以对视频进行随意的剪辑,根据自己的心情或需求,添加贴图、音乐、特效,制作出个性化的“大片”,更好更贴切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多样化的特效功能贴近生活热点,并不断更新素材,增强了短视频制作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还可以对人像进行美颜等各种修饰,满足人们的自我美化心理。除了平台本身提供了展示、互动的窗口,还与新浪微博、QQ、微信朋友圈等主流社交媒体对接,尊重同时也是利用用户原有的社交习惯,一经推出立刻掀起热浪。“美拍”上线第9个月用户数量就突破了1亿,破亿速度超越微博、微信。

该类平台以社交为主要立足点,通过UGC模式获取用户参与,形成不断对外辐射的用户圈。通过研究并迎合用户的社交心理,打造专属社区,满足了部分用户展现个性、修饰自我、获取关注的社交需求,也为一些看客提供了新的休闲娱乐方式。相比静态的图文,视频的形式更充分地调动了人们在社交过程的感官享受,表达和关注的自由受到年轻用户的喜爱,这些都是用户粘性和平台活力得以维持的关键。类似的平台还有“秒拍”“快手”等。

(二)功能类平台――以“小咖秀”为例

要说在激烈的竞争中另辟蹊径,“小咖秀”几乎算得上是目前短视频平台中最让人出其不意的一个。它是一款主打搞笑模仿功能的短视频拍摄应用,由“秒拍”团队操刀制作,拥有丰富多样的素材库,包括大量的歌曲、影视作品经典片段、综艺节选、人气网络视频,给用户进行模仿表演,或者说“对嘴”[3]。平台提供的素材或剧本,本身就异常夸张,具有极强的扩散潜能。用户借此创作一些搞怪有趣的视频,来满足自己的娱乐需求,这是“小咖秀”区别于其他的短视频平台的最大特点。如果说别的短视频平台倾向于多元集合,可供分享心情、分享故事,那“小咖秀”的定位就非常统一,专注娱乐搞笑。精准化营销,主要瞄准80后、90后,这些时下最活跃的网络受众,抓住他们的个性特征,打造了一个娱乐解压的平台。2015年上线之后,两个月之内就冲入APP Store排行榜第一,风起娱乐圈并迅速蹿红全国。像“五环之歌”“这三五太难了”等热门都形成了“病毒式”的传播,屡屡带“小咖秀”冲上热搜。平台还坚持更新主题,开发新功能,最新的合演功能更成功化解了视频制作过程缺乏互动性的缺憾。此外,“小咖秀”还与东南卫视联合打造大型娱乐节目《模王小咖秀》,通过整合营销的手段不断强调平台特点,扩大影响范围。

现有的功能类短视频平台,主要仍集中在开发娱乐功能,模仿秀、k歌是目前常见的几种类型。就“小咖秀”而言,实际上还处于社交类平台向功能类平台的过渡阶段,它作为功能类平台的特点可以认为还是社交类平台的个性化延伸。之所以单独介绍,是相信功能类平台的发展绝不会局限于此,未来很可能不断会有新的模式加入,甚至是更严肃更专业化的应用,实现从娱乐化向工具化方向的转变,特有的使用价值将是他们吸引用户的王牌。

(三)资讯类平台――以“梨视频”为例

视频作为新闻、资讯传播的方式之一,是早已被行业认可的,早在短视频市场如此火爆之前,各大新闻客户端就已经开设了短视频专栏。相比静态的报道,视频能更好地还原现场,解释信息,传递信息。“梨视频”是邱兵离职东方早报和澎湃新闻后的自主创业项目,原澎湃新闻主编李鑫、澎湃人物主编卢雁也加盟创业团队[4]。有着专业新闻生产基础的团队进入短视频的战场,带着特有的新闻敏锐度,着眼短视频行业资讯类空白领域直进,在差异化竞争中也是独树一帜的。最初主打时政及突发新闻,特殊的定位一度在业界引发热议,也正是因为这特别的“澎湃”味道而一路受到关注。拥有扎实的团队基础,创新的运营理念,还引进先进的视频自动剪辑技术,同时保证每日短视频的质量和数量,可以说在各个方面都相当用心。虽然后来由于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资质,被有关部门要求整顿,改版之后转而关注年轻人生活方面。但“梨视频”的尝试显示了资讯类短视频的市场需求和可能,以短视频的方式传递资讯,将会越来越普遍和受用。

资讯类短视频平台是三种平台类型中娱乐属性最低的一种,主要传递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垂直于不同的领域还将有更深入的细分,如“抖音”短视频平台专注音乐资讯的分享,“萌物星球”打造了一个宠物资讯社区,“第一视频”则以评论见长。这类平台的运营,也会有UGC的空间,但更看重的是PGC的专业性,媒体属性更强,对内容的选择、解读以及表达都有更高的要求。在取得相应社群的认可之后,还会有更好的发展。

三、风口之下内容依然是决胜点

(一)内容定位精准化、独特化

在技术层面上要完善平台设施,重视提升用户体验,但要始终记得内容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越来越强调内容创业的环境里,内容分发平台的成功空间有限,作为一个内容生产平台想要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就要找到自身内容方面的独创性,这是未来平台生存的立足点,同时也是竞争的突破口。“大而全”固然有一定可观的市场价值,但精准化、差异化才是更多数平台的发展方向。从已有的成功案例看,每个平台都应该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受众群和内容倾向,以“美拍”为例,该平台主要就是针对90后女性群体,重视社交属性的展现,深入契合女性的审美需求,善于利用粉丝效应,既服务于草根、W红也常向明星艺人借势。总之,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标签,并在确定平台的内容定位之后不断增强在用户心中的不可替代性。

(二)注重内容生态和品质的维护

首先要保证广泛的信息源,丰富多元的素材是内容运作的根本,能有独家的内容资源更是极大的优势,要积极打造自己的内容系统。“梨视频”在建立内容收集体系方面的创新就很值得一提,它强化了PGC和UGC的结合,打造了“全球拍客计划”。通过付费征集的方式吸引大家提供原始素材,使所获得的内容更真实全面,目前该计划已网罗了3100余名拍客,遍及国内每个区域以及国外520个城市。为了避免“广撒网”可能导致的平台质量下滑,“梨视频”还设有专业的编导团队对拍客提供的所有素材进行精选精修。保证内容广泛性的同时,还能坚持追求高品质和高原创。在维护内容生态和品质方面“梨视频”的态度确实是行业领先的。而“美拍”“小咖秀”吸引大V人物入驻,通过明星效应提升内容竞争力;功能类平台应用的升级与拓展同样也是内容生态维护的不同形式。

(三)改进分享机制和营销形式

除了传统媒体的报道宣传外,社交媒体成为当今走红的捷径,微信、微博的转发次数已经成为公认的热度评价标准。热点事件或人物的出现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过去先由传统媒体报道后才被大众认知,反过来变成先刷爆社交媒体进而获得传统媒体的关注。所以应该充分认识到新媒体背景下社交媒体在传播中的影响与价值,无论是不是以社交功能为主的平台,都要注重对社交媒体的利用。尤其要重视与当前主流社交媒体的互动,打破自身的交流闭环,打通各平台间的转发渠道,建立合适的分享机制,为用户的分享行为提供便利和动力。凭借用户的分享,扩大品牌辐射面,从各大社交平台吸引关注,并争取导流到自己的短视频平台上。要懂得利用社交媒体围绕热点话题开展综合营销,包括线上线下各种形式的活动,借此来增强平台的影响力,实现更广泛的二次传播。

参考文献:

[1] 孙振蒙.短视频:新闻报道的下一个“利器”[J].新闻研究导刊,2016(22):104.

[2] 李昕怡.短视频时代,来了[J].传播与版权,2016(2):112-113.

社交媒体的特点及类型范文第12篇

近年来,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其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网站的发展在将来会进入一个全面分众化的时代,并将由此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新媒体 分众化 社交媒体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一个动态概念,“它指在新技术条件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等”。[1]而网络作为新媒体代表,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即全面分众化的时代。

一、网络媒体全面分众化时代来临的动因

分众化传播的概念是相对于过去传统的大众传播概念而言的,指“传播者根据受众需求的差异性,面向特定的受众群体或大众的某种特定需求,提供特定的信息与服务”。[2]在笔者看来,网络迎来一个全面分众化的时代,存在着几个内外动因。

首先,社会经济水平在不断发展,社会阶层的分化随之日益显著,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趋势也会越来越快,人们对信息需求的差异性也会随之越来越明显,虽然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对信息的总体需求在面与量上会不断增长。同时,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致使信息的海量与受众的有限时间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受众个体对信息的需求范围会越来越专,对信息的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以期更有效率地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因此,网络媒体同样应顺应时势,加强分众传播意识,提升传播内容的专业性。

其次,网络媒体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其宽广的平台能提供几乎无限量的多样态信息空间。这一技术优势,既是网络媒体走向分众化时代的前提,也是成熟的分众化传播理念对媒介平台提出的要求。信息传播走向分众化时代,重要的前提条件即为信息的足量乃至过量。若没有能够容纳及传播足量信息的平台,那么进行分众传播也就无从谈起了。网络在信息容纳与传播上的优势,无疑能为分众传播理念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而成熟的分众化传播理念,势必也对传播平台的信息容量和传播速度有更高的要求。同时,分众化传播会缩小传者的传播内容范围。为吸引更多受众,提高信息质量势在必行。提高信息质量,需做到扩大相关信息量、提升信息专业性与提高信息时效性。信息专业性的提高,更多地需要依靠传者业务水平的提高。而在扩大相关信息量与提高信息时效性方面,网络也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因此,新媒体与分众传播的特点,决定了二者在共同发展时,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最后,如搜索引擎、信息定制与推送等功能的出现,也预示着网络媒体走向分众化是符合受众普遍需求的。分众化传播理念的逻辑,与“使用与满足”理论有着共通性,即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为传播目的,是二者共同的理念。搜索引擎诞生的理念即为基于使用者兴趣与需要的搜索。而这一理念,正与分众传播根据受众的兴趣与需要而传播的理念相合。此外,从使用与满足的理论视野进行考察,还可将搜索引擎视为受众主动从信息仓库中提取所需信息的一种获取行为。这种信息提取方式,是网络受众主体意识更强的一种体现,也是其对信息进行自主分类的一种手段。

从搜索引擎获得成功的理念中可以发现,对传者而言,将受众的需要与信息获取的便利性放在中心,对信息更有效的分类汇总,是符合网络受众需求的。与此类似的还有信息定制与推送功能。RSS(即简易信息聚合,也叫聚合内容)与邮件订阅功能的日渐成熟,标志着信息定制与推送的可实现程度得到了全面提高。这些功能的运用,不仅使大面积点对点式传播成为现实,也意味着个性化传播成为可能。这些传播手段的运用,正是网络传播者在实践中顺应受众需求,逐步践行分众传播理念的表现。

那么,在全面分众化时代,网络媒体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各类网站又如何适应新时代,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呢?

二、全面分众化时代,网站格局与概况展望

各类网站如今扮演着重要的信息搜集、整合与提供者的角色,并成为网民的交流平台。目前的主流网站大致分为三大类:一为综合型门户网站,二为专业化、小众化网站,三为社交网站。三者之间难免有重合之处,为分析需要,笔者不再对此做进一步的区分。

1. 全面分众化时代的门户网站。中国语境下的门户网站,一般指以四大门户(新浪、网易、搜狐、腾讯)为代表的综合资讯大型网站。最早所谓门户是指网民在登录互联网时的第一入口,以提供搜索服务和目录服务为主。后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各大门户网站先后拓宽业务,逐渐成为现在意义上的门户网站。以传播学的视野而论,门户网站无疑是大众传播理念下的产物――以尽可能大的信息量和信息范围,辐射尽可能多的受众。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门户网站,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这类集新闻仓库、信息集纳、社区交友乃至游戏娱乐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网站,在国外并不多见。如今,各类小众网站的诞生与兴起,无疑已对大型门户网站造成了一定冲击。以“大综合”为特点的门户网站如何进行再定位,以在分众化时代吸引乃至留住受众,是迟早要面对的挑战。

综合型门户网站的人力、财力毕竟有限,很难做到无盲点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些网站也不可能经常通过切割某些板块的方式来提高自己在其余领域的专业化程度。因为每一次切割处理,都可能首先导致用户量的直接减少。而一味践行全面发展的战略,更有可能造成综合型门户网站在分众化时代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因此,综合型门户网站首要的应对措施往往是在理念与操作上进行革新,以期能以差异性优势取胜。如网易提出做“有态度的门户网站”等举措,已然是在对自身进行再定位,以求寻得差异化优势的表现。然而一旦进入高度分众化的传播环境,这样的应对措施则将可能浮于浅表,门户网站的突围之道,亟待探索。

2. 分众化时代的专业化、小众化网站。此处所指的专业化、小众化网站,不仅指信息内容上的专业化、小众化,同样也指信息涉及范围的地域化及信息形态的专门化等。门户网站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难免会遗留大量的“长尾内容”。这些门户网站忽略或较为弱势的每一个领域,都会成为专业化、小众化网站抢夺的热点。网络媒体全面分众化时代的来临,对这些网站来说,更将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与大型门户网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分众化时代,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与专业化要求将会进一步提高。而越是与受众个性化需求相符的小众化网站,越是能保持较高的用户忠诚度;越是能满足受众专业化要求的专业化网站,越是能保证其用户黏度。此外,网络营销理念也在逐渐“由传统的狂轰滥炸走向精确制导”,[3]营销宣传目标将由此而进一步得到细化。这种以分众传播理念为基础的营销理念,无疑会促使更多的资金投向专业化、小众化的网站,为这些网站带来更多的发展动力与资本。

3. 分众化时代的社交网站。社交网站是指一种“社会性网络服务,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4]前面所说的两种类型的网站在分众化时代是以传者为主体建构分众化传播环境的,而社交网站将更可能出现以网站架构者提供平台,以用户为主体进行自我分众化的建构过程。

社交网站的分众化将会出现在两方面:一为在大型社交网站内部出现大规模分众化集群圈,二为不同类型的受众进一步分割于不同的社交平台。

大型社交网站内部出现大规模分众化集群圈的可能性如今已初见端倪。比较典型的是新浪微博推出的“新浪微群”。“新浪微群”于2010年11月25日进行公测,投入大范围使用。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因相同的关注点聚在一起,形成一个自生的交流圈。用户与微群主题相符的微博也都聚拢在这样一个平台内。在微群里,用户不光可以发微博,更可以发文件、发起活动,俨然新浪微博这样一个开放环境内的一个个独立交流平台。笔者认为,微群的出现,正是大型社交网站内部开始出现大规模分众趋势的表现。

此外,随着社交网站发展的日益成熟,不同群体分别在不同的社交网站活动,也可能形成社交网站之间的分众化。就此而言,豆瓣网可作为进行如此展望的现实依据。豆瓣网于2005年3月6日正式开放,早期的主要功能有藏书评书以及寻找“和你口味最像的人”等,而后又开通了电影与音乐等板块。这些极具特色的板块与网站的定位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让不少爱书、爱电影、爱音乐的网民逐渐聚拢到了这个网站。而也因为这些特质,豆瓣网一度被定位为“文艺青年”的社交网站。以书评、影评为特色而逐步架构起来的社交网站豆瓣网,让我们可以看到社交网站之间出现的差异性,以及出现进一步分众化的可能性。

三、网络媒体全面分众化的进程与影响展望

1. “竞底”的风险。在经济学领域,有着“竞底”一说,意指竞争参与方采取恶性竞争手段,以把自己或他人打到忍受底线来获取竞争优势。已有人就网络发展可能出现“竞底效应”表示过担忧,并认为“面对市场,真正敢于开拓的勇气还是少一些”[5]是造成网络媒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竞底效应”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传媒界,存在不少因跟风抢热点而形成的“竞底效应”。一有某种形式的节目、某些领域的信息受到关注与追捧,就有人跟风而行,形式雷同的“山寨版本”也就随之出现。模仿者往往既无法使自身得到长远发展,又会对原创者造成受众分割的影响。

而在网络媒体走向全面分众化时,将要求参与者敢于创新,敢于专注于小众与专业市场。而模仿为主参与竞争,则依旧是把以抢夺“可见潜在受众”为目的的大众传播理念作为导向的。以跟风模仿为基础的“竞底”思路参与分众化转型时期的竞争,将产生严重的资源浪费,也难以实现自身及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隐患:社会离心力的增大。有学者认为,在媒介融合时代,“媒体造成的社会离心趋势和向心趋势的变化将更为复杂”。[6]而网络媒体若转向全面分众化,也可能增大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隔阂,造成传播障碍,进而增大社会离心力。

诚如前面分析所指出的,大型社交网站内部以及社交网站之间都可能在将来继续出现分众化趋势。此外,以兴趣、价值观或地域性等作为分众理念基础而建立的小众化网站,也有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遇。这样的发展趋势将可能造成各个网络交流圈之间的传播隔阂,扩大社会离心趋势。受众主动选择进入一个分众信息交流圈,其动机往往源于自身意志。因此,其对于分众信息交流圈的忠诚度往往较高。然而问题在于,这样的分众信息交流圈往往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类似新浪微群、QQ群一类的信息交流圈,一般都能进行排他性设置。而这样的半封闭或封闭式交流圈将会在分众化时代越来越多。不仅如此,分众化时代的网站也可能呈现出信息传播领域更狭窄、价值观更单一的特点。

民族主义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印刷术的广泛应用,是促进人们形成“民族主义”这个“想象的共同体”概念的主要动因之一――印刷文字打破了传播的时空障碍,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而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传播的时空距离进一步被拉近,世界被紧缩成了一个“地球村”。然而,网络媒体的发展若走向全面分众化,却可能在其系统内形成新的传播隔阂,使人们的交流圈回转为网络系统内独立的“部落”形态,以至于增大社会离心力。

总而言之,网络媒体在将来逐步走向全面分众化,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在逐步走向全面分众化之时,网络媒体自身的行业状况必将经历一些转变。同时,网络用户的交流环境,则可能随着分众化理念的深入,产生一些更加鲜明的特点。而这一切会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则值得我们进行持续关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 原阳.新媒体与传播分众化[J].编辑之友,2008(1).

[2] 朱波.传媒分众化与行业报发展新机遇[J].传媒观察,2011(1).

[3] 王彦祥.小众传播下的精确制导[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4).

[4] 方倩.现代社交网站初探[J].新闻世界,2010(5).

[5] 高金国.谁是第一个被挤死的螃蟹[J].青年记者,2010(15).

[6] 靖鸣,臧诚.媒介融合时代信息流动模式、分众化传播及媒体对社会凝聚力的影响[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5).

社交媒体的特点及类型范文第13篇

框架分析理论下的“微传播”生态

媒介生态“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外部环境之间关联互动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和谐的结构状态。”②当前,数字化、移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多种“技术变革不是数量上增减损益的变革,而是整体的生态变革。”③表现出有线与无线的全网时空、大屏与小屏的跨界生存、众媒与自媒的联动一体的“微传播”媒介生态。

一、有线与无线的全网时空。有线指通过宽带网线的静止上网方式,无线则指通过WIFI、WAP等方式连接终端的移动方式。他们既代表了终端网络接口的不同,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播方式。与有线终端的“人随网走”环境相比,无线网络终端摆脱了“有线”束缚,实现了“网随人走”,从而突破了有线网络对使用地点的限制。2013年12月4日,我国工信部颁发了三张4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牌照,使移动上网速度比3G又快了30倍。而随着5G的研制成功,网速将再提升100倍。这不仅意味着一部超高画质电影可在1秒之内下载完成,而且也让使用者可以始终保持在线。在“G”速度不断加快支持下,移动终端的信息处理速度越来越接近有线网络终端,也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成为当前以及今后最重要的上网方式。不过,有线网络的个人电脑在办公系统、影视制作、IT软件等领域,能给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体验。同时,它也关联着更加舒适、封闭、专业的使用与上网环境仍然是移动终端上网所不能比拟的。有线与无线不同的上网使用环境,不仅满足了人们不同条件下的信息生存体验,也构成了全时空无缝的传播生态环境。

二、大屏与小屏的跨界生存。大屏指以电影、电视、电脑、户外广告屏等为代表的视听媒介,小屏指以手机、平板电脑、车载屏等为代表的可移动、易携带的新型移动视听终端。尽管各类大屏的视听媒介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但越来越多的小屏视听媒介开始不断挤压大屏视听媒介的空间,并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屏共存的局面。

目前,我国电视用户已达12.87亿人。随着中国电视机普及率的逐步饱和以及各类新型视听媒介的日渐丰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同时采用大屏与小屏收视节目,以电视为代表的大屏市场正在被逐渐分化。数据显示,在全部电视观众中,使用过电脑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比例达到46.61%,使用手机收看过电视节目的观众比例为21.61%。而30%的观众对电视终端的选择具有交叉性,15.91%的观众同时使用电视和网络媒体,6.13%的观众的同时使用电视和手机收视,4.09%的观众同时使用网络和手机媒体,3.01%的观众同时使用电视、网络和手机三种媒体进行收视。④电视、网络、手机、户外视频媒体的复合用户规模已达20.7亿。⑤但在上述群体中,40岁以上的消费者仍是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电视群体年龄结构 “老龄化”趋势日益突出,而高学历、高收入、年轻化则是网络、手机、平板电脑主要的收视群体。显然,大屏与小屏不仅体现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环境下不同的收视体验,而且也是对不同群体不同需求的不同满足。如果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的话,那么以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小屏是以电视为代表的大屏的延伸,后者不仅具有大屏共同的视听媒介特征,同时兼有移动、开放、随时的优势。因此,大屏与小屏的跨界生存实际上反映的当前人们一种融合化的视觉体验方式。

三、众媒与自媒的交叉并用。众媒体是指传统意义上可实施大众传播的媒体,自媒体是指社会公众用以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如手机、QQ、微信、微博等。两者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于:首先,众媒体主要用于为公众提供服务,而自媒体主要用于满足社会个体实现自我表达、自我生产、群体共享的需求;其次,众媒体是“点到面”传播,受众具有不知名和参差不一特点,传播具有模糊性、单向式、少互动的特点。而自媒体既有“点到点”的共享,也有“点到面”的传播,因此交流对象更加精确,交流速度更加快速、交流内容更加丰富、交流形式更加多样、交流反馈更加及时;第三,众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不仅具有强大的专业人才优势,而且也具有官方权威信息来源优势、资源整合优势、首发优势、深度报道优势等,这是普通自媒体根本无法比拟的,但众媒体相对滞后的信息速度、过于宏大和严肃的“巨内容”,又往往难以满足人们随时、碎片、个性、时尚、娱乐要求。因此,对于信息社会的人们而言,众媒体与自媒体的交叉并用既是当前信息传播格局的无奈选择,也是一种信息生活方式的主动追求。

框架分析理论下的“微传播”元素

一、个体化、草根化、全民化的微主体。大众传播多为专门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媒介组织,具有部门众多、分工细致、组织严密、目的明确的职业化特点。而“微传播”的主体之所以被称为“微主体”,则充分体现了其与大众传播的差异――非职业化、个体化、草根化、全民化。“微主体”绝大多数是社会各行各业的普通大众,多数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没有鲜明的商业目的,不以传播信息为职业,同时也无严格的组织把关。因而他们的传播活动更具有自由、自主、随时、随地、个性、随意特征,特别是在面对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时,“微主体”甚至超过了职业传播者而成为重大新闻的首发者。“微主体”不仅在信息抢发上占有优势,而且在一些重大社会事务中同样也表现出其数量庞大的群体关注优势。从2012年11月29日提出“中国梦”到2013年6月30日,仅新浪微博就有107324个账号参与了“中国梦”的讨论,其中普通个人用户94117个,占到87.69%,而政府认证用户只有3091个(2.88%),媒体认证用户695个(0.65%)。⑥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共事件最初是由“微主体”发出,进而被传统媒体跟进后为更多的人所熟知,形成了微主体设置议题――众媒体跟进――政府反应的“舆论倒逼”形象。

二、微投入、微产出、微风险的微介质。与传统大众媒介“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专业化、职业化传播介质相比,微主体传播主要使用微博、微信、人人网、腾讯QQ等自媒体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以及依托并呈现这些平台的移动终端。这些微介质都具有“微投入、微产出、微风险”的特点。以微信为例。微信不仅是一款投入少、使用方便的实时通讯工具,而且所涵盖的类型还包括了社交网站、内容分享、基于定位的陌生人交友等许多内容,这让它成为一款跨越多平台的社交软件,具有打通线上线下界限、自主选择传播圈、与陌生人交流等优势。这是传统大众媒介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硬件投入以及大量职业传播者高人力成本所无法比拟的。

三、感性化、碎片化、视觉化的微内容。与传统大众媒介的大制作、大篇幅、大视野、大深度、大崇高的“巨内容”相比,微传播的内容则明显表现出感性化、碎片化、视觉化的倾向。微传播的内容可以是少量文字,也可以是一张图片、一段微视频、一段语音,甚至是一个简单的表情符号或动漫。微内容的出现不仅与当下受众阅读单条信息时间不断减少有关,而且也和微传播主要依靠移动终端、小屏幕、多媒体的微介质有关。人们阅读这些内容时往往出于打发时间、排解无聊甚至忙里偷闲的状态,反映的是现代人微时代的生活方式和时间利用的习惯。尽管微内容短小、感性、碎片,但其产生的影响和社会效应却并不微弱。2009年7月16日,在百度贴吧上只有一句话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被40多万网友浏览,并引来超过1.7万条回复的“网络奇迹”。“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也迅速成为当年网络的流行语。2012年12月8日,在广东考察的车队被一位注册名为“陆亚明”的网民遇到,后者的“车不成队,中巴也没有拉窗帘”的一句微博被迅速评论了四万多条。

四、精准化、对象化、交流化的微受众。微受众指的是传播群体的“小型化”,它与分众化传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相同之处都在于受传者的“小众”,不同之处在于对“小众”的知晓度。微传播虽具有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但更多用于无数社会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情感认同、娱乐共享,它以满足个人化与相近者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维系彼此之间社会关系为主要目的。由于微传播主体社会关系的有限性,从而决定微传播主要对象的有限性。当然,人的社会化本质特性决定了微传播不可能仅仅局限于彼此熟悉的群体之中,而各种微介质本身具有的大众媒介传播功能,同样可以使信息从一个点扩散到一个面,从一个微受众群体扩散到另一个微受众群体,从而把原来彼此不相识或松散的社会关系变成微传播下新的联系和交流的对象,从而形成微传播的“六度分割”联系结构,甚至可以很快使一个陌生人成为“最陌生的熟悉人”。

五、裂变式、扩散式、放大式的微聚合。在微传播中,无数“微主体”“微受众”因认同某个观点而进行信息传播、交流、分享,并在意见自由市场中达成一定思想共识,很容易形成一个强有力的“聚合组织”。虽然微传播内容具有话语碎片化特征,但在各类微介质平台聚合助推下,在共同话题、相似话题的指引下,这些话语碎片在无缝对接的各个平台上自由切换,经过不断重复叠加,形成信息数量几何级数地增长扩散,从而能在短时间内聚合起越来越多的民众参与讨论,并不断推动各类微介质上的转发、关注。同时吸引传统媒体的介入,进一步引发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完成微介质平台N次的延伸引发公众媒介围观传统媒体介入无数有形与无形的“微”聚合,最终形成从裂变扩散放大的社会事件“主题聚合”。最近几年,在国内“厦门PX项目”“兰州自来水污染”等诸多公共事件中,正是无数“微内容”以相同“关键词”或“标签”的形式,不断汇流、聚合,从而指向越来越鲜明的内容主题。

尽管“微传播”的主体是无数普通个体,且以微型化、小众化、对象化为主要的传播指向,但其大众传播功能同样可以使传统舆论领袖的影响力在“微传播”中占据重要位置。《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数据显示,当前排名前100位“意见领袖”的行业分布中,媒体人士占28%、学者占27%、作家与自由撰稿人占14%、党政干部占13%,五类之和为82%,而其余只占18%。就是“推特”这样具有世界影响的微介质上,仅占注册用户0.05%的2万名精英用户也吸引了50%以上的转发和评论。中国的新浪微博也一样,大约300位“意见领袖”掌握着议程设置,从而拥有着相当大的话语权,分割着政府的话语主导力。⑦这说明,传统舆论领袖的作用在当下以及今后仍是普通个体“微传播”所无法替代的。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政治学院)

注释:

①[美]斯垃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273。

②邵培仁等:《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5。

③[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

④周小普,解立群:《新媒体冲击下的电视观众行为变化》[J],《新闻记者》,2013(3)。

⑤李夏至:《中国视频媒体生态考察报告 视频广告远不如电视》[EB/OL],http://.cn。

社交媒体的特点及类型范文第14篇

微博自诞生以来,短短几年在我国快速发展。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微博对传统传播模式产生了较大冲击,为用户带来了耳目一新的话语权传播体验。对于微博的研究已得到传播学界和新闻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传播“微革命”时代来临

我国的微博发展始于2008年。在经历了短暂的试水之后,门户网站和专业网站开始了影响深远的微博经营探索。目前我国的微博网站有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9911、饭否等。其中最有影响力和最受关注的当属新浪微博。用google检索“新浪微博”,可以得到8500多万条相关结果。

过去的2010年被人称为“中国的微博年”,从2010年新年伊始的“红网岳阳论坛”劲刮“微博问政”新风,到2011年央视春晚“围脖”(微博)一词多次亮相,说明了微博这一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体在一诞生就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从传统的传播层次理念看,微博正凭借其特有的沟通体验急速地催生着新的媒体理念和新的传媒产品。正如新浪网副总编辑、分管微博和博客的孟波先生在谈到微博对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冲击时认为:“(微博)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同于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它是一种裂变传播。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之迅捷、传播密度之深密,传播方式之便利,远非以往的媒介所能比拟。”有学者大胆假设,由微博以及“微传播”、“微信息”、“微交流”等概念共同推动的信息传播和社会领域的变革将最终形成一场“微革命”。不难预见,在未来的几年里,微博作为传媒界一个极其活跃且迅猛成长的“新生儿”,将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微博传播方式和内容特点分析

与其他新媒介相比,微博传播方式最显著的特点可以简要概括为3个“轻”。

一是“采编方式轻”。微博内容最多仅有140字,随着硬件技术的不断进步,当手机(及其相机、录像、录音功能等)与互联网协调配套之后,微博便成为现代生活无处不在的媒介,人们随时随地收发微博,几乎不受环境限制。

二是“传播障碍轻”。一个用户发表信息之后,关注者随即可以互动或直接转发,以“1toNtoN”方式实现信息的裂变式传播;其网络传播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三是“渠道关系轻”。在传统的SNS和IM里面,需要加为好友才能传递信息,而微博只需要关注对方(成为对方的粉丝)既可以建立准确及时的信息传播渠道,这种建立在自主选择基础上的传播关系自然是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

微博在内容方面也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纷繁复杂的特点。从构成来看,微博内容同时兼具有手机短信、SNS类社交网站、IM类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博客、播客等多种媒介的特点。从实现形式来看,由于现代信息编采工具的集成使用,微博在内容方面继常规文字载体、图片载体之后,视频、音频、超链接及其混合搭配,都成为了微博的主要载体,甚至连“表情、话题、投票”等多种新元素也成为微博的组成内容。

三、传播学视野下的微博基本分类

面对微博这个活力四射的新媒介,我们需要对它在认知层面上有一个解构、建构的过程,而一项最基本的研究就是对它进行分类。因为分类既可对已获得的事实材料做初步的观察、整理和描述,在分类的基础上又可对事实材料作进一步的概括和归纳,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恩格斯在描述分类的思想方法时说:“无数杂乱的认识资料得到清理,它们有了头绪,有了分类,彼此间有了因果联系,知识变成了科学”。目前学界关于微博分类的研究尚无明确的概念结果,对微博进行科学分类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认为,传播者、受传者和讯息,构成信息传播的三要素。传播者是指在传播活动中借助媒介信息的人。传播者是传播的首要要素。有学者按照传播的3个层次,将传播者分为人际传播者、组织传播者和大众传播者。而在微博环境中,上述3类传播者之间的界限变得不断模糊。在某些情况下,很多博主既是人际传播者,又是组织传播者,同时也为大众传播者提供了宝贵的素材——甚至直接成为了“公民记者”。所谓“公民记者”,是指在新闻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发挥记者作用,却非专业新闻传播者的普通民众。“公民记者”背后所体现的是“参与式新闻”的理念,即“民众在收集、报道、分析和传播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

我们从传播者概念本源出发,重新审视微博用户在微博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将微博以用户的不同社会属性划分为“个人用户”和“组织用户”两大类别。

(一)个人用户

个人用户具有如下三个层面的特性:其传播行为的主观意识源自自身的意愿,与社会经济实体的运营无组织制度性的联系;其行为特征是以个体的社会属性使用微博,构成了微博用户的主要成分;个人用户主观上将微博视为与SNS、IM等互联网产品类似的网络产品,使用微博的各项服务功能。

从微博内容来看,个人用户更多的继承了博客的内容构成。按照个人用户的微博内容性质,可将微博分为以下几类:

1、日志型微博

这类微博是对博客内容的零散化呈现。所不同的是,用户将大量的生活琐碎片段直观的展现在公众面前,这在以往的虚拟环境抑或现实环境中都是不多见的。正如王菲在自己的马甲微博中所说:“自从有了微博,我们成了自己的狗仔队”。我们经常看到,个人用户将自己的午饭用手机拍下来发到微博上,并配以文字:“今天食堂的伙食不错”;在电影院等候入场的时候发一句:“希望某某电影对得起票钱”等,这类微博风格轻松、率真。

有一部分日志型微博,将个人所知所见的新闻事件编写后出来,有时还配以个人的见解和点评,值得关注的是它有可能经过传统媒介挖掘后成为社会热点新闻。这类微博事实上已经具有了初步的新闻采编性质,尽管在传播者主体看来,仍然是以一种记录轶事的心态进行的操作,但客观上却完成了与传统大众传播者的良性互动,使得人们乐于通过发表对事物的看法,大量的个人思想打破沉默,得到解放,在微博世界里,个体得到了充分尊重,个性得到了充分彰显。

2、心情型微博

这类微博是个人用户在微博上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记录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是一种源于情感需求的微博,可以说是一种“心情日记”。其作用只是宣泄情感,或是向“某些周围的人”传递可以解读的信息(其他人则难以理解),例如,2010年12月25日,央视主持人李小萌的一条“省长占座”微博在网上被热议。

3、评述型微博

这类微博是个人用户通过微博表达对事物的态度和看法。评述型微博意在传播某种影响,正是由于大量个人用户通过评述型微博参与社会舆论,使得微博作为新媒介的社会影响不断升温,扩散,最终形成微博舆情。2010年11月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于建嵘发微博称在受邀去江西讲课时号召党员干部不要去拆老百姓房子,遭江西万载县书记批驳,该书记称:“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县委书记这样干(拆迁),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新华网以《“不拆迁吃什么”强拆歪理“有知音”》为文表达了亿万用户的心情。

4、转发型微博

这类微博的内容并非用户原创,是用户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进行再传播。转发功能是微博对新媒介优点的继承和发扬。转发型微博内容庞杂,只要对内容感兴趣,转发便可轻而易举地完成,因此,有大量的转发型微博充斥在微博上。正是由于转发型微博的大量存在,用户原创信息很容易被淹没其中,为此,目前大多数的微博网站都设有将转发微博和原创微博区分开来的功能。通常说来,转发型微博表达了用户对微博内容的信息分享、关注态度、参与沟通等愿望。

(二)组织用户

“组织传播”概念中“组织”的含义是指有自身的明确目标、内部的强制性规则和协作行动程序的持续性群体系统。笔者认为,“组织”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描述微博“组织用户”,即各种机构团体性质的微博用户。按照组织用户微博内容的性质,可将微博分为以下几类:

1、信息型微博

微博具有传递信息快捷、灵活,信息内容易记、易传的特点,组织用户利用这些特点对关注自己微博的粉丝进行“公示”、“告之”式的信息。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始参与到建立本部门官方微博的行动中来,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一手消息”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微博的形式向社会公众进行。由于政府部门参与,大大提升了微博作为一个新媒介的社会影响力。

2、公关活动型微博

由于微博关注关系的特殊性,对组织用户关注的粉丝往往即为组织用户的目标受众,组织用户利用微博进行公关活动,可以提高信息的有效到达率。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如连锁经济型酒店格林豪泰采用了集团注册微博的形式,实时新店开业、限时优惠等宣传信息。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同样重视微博在危机公关中的重大意义,有资料显示,全国有近500家公安机关开通微博,微博成为公安网络宣传与问政平台。通过微博及时信息,抢占舆论制高点,有效地减少谣言的产生。

3、互动交流型微博

互动交流型微博偏重于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通过交流实现信息反馈。可以说互动交流功能是所有新媒介的一个共同特点。目前,企业用户微博非常普遍地注重互动交流,对留言回复比较及时;而一部分政府部门的微博在互动交流方面则有待改进。通过对组织用户的微博分类分析,可以看出,组织用户完全将微博视作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而使用微博的。

社交媒体的特点及类型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媒体特征;媒体功能;沟通管理;适配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3)02-0001-06

1 引言

随着以用户参与为主的Web 2.0时代的到来,具有社交性的沟通技术的不断出现,使IT/IS具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属性、网络属性。以sNs、Wiki、微博等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或社会化沟通技术(Soci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SCT)已被越来越多的个体和组织采纳。诸如Twitter、Facebook、人人网、新浪微博之类的社会化媒体已经成为颇受人们欢迎的一种交流和生活方式,供好友甚至是陌生人一起分享信息和交流互动。越来越多的公司也已推出具有聊天、分享、评论等功能的企业社交软件(Enterprise Social Software,ESS)或企业2.0(Enterprise 2.0)。如英特尔公司2008年开始启用Planet Blue系统、IBM公司推出的IBM Connections社交协作工具、Ciseo Quad、Yammer及国内的Tita、金蝶云之家企业微博等,来帮助企业实现快速高效的内部沟通。

社会化媒体正以全新的、灵活的方式为个体和组织提供信息量丰富的交流和共享工具,有益地补充和扩展了传统协作与交流平台。它使得“人机交互”变成“人人交互”,促使企业管理从“以数据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也将会给组织和社会带来新的技术能力,继而到使用模式和工作效率。因此,对于社会化媒体的研究不仅将补充现有的沟通管理研究,更可能提出全新的沟通管理理论,并对沟通实践提供建议与指导。

2 社会化媒体的特征及功能

Mayfield于2008年率先提出社会化媒体概念,认为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赋予了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也有学者认为社会化媒体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技术型工具和服务,主要用于用户间交流的信息分享。Kietzmann等将社会化媒体定义为采用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创造的允许用户分享、共同创作、讨论和修改用户生成内容的高交互平台。Kaplan和Haenlein则是将社会化媒体定义为一系列以Web2.0技术及意识形态为基础的网络应用程序,允许用户自己生成内容并进行交流,主要包括协作性项目(Wiki)、博客(Blogs)、内容型社区(Youtube等)、社交网站等。

2.1 社会化媒体的特征

Web 2.0是社会化媒体发展的平台,允许用户生成内容的创造和交换,给予了用户极大的参与空间。因此,社会化媒体最主要的特征无疑是赋予了每个人创造和传播内容的能力。关系性(Relationship)也是社会化媒体的一个比较重要和突出的特征,社会化媒体相当于一个基于个性化的信息平台上的关系管理系统,除了维系现有关系外,用户还能通过社会化媒体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拓宽社交渠道。Berthon等也指出社会化媒体具有较高的可达性(Accessible)和可扩展性(Scalable),容易获取而且能够用来接触大量的人。此外,社会化媒体通过将图片、视频、文本和传统内容等进行混搭(Mashup)处理并进行互动,从而建立联系并产生有意义的信息传播。因此,有学者提出社会化媒体的特征是其定义的模糊性、快速的创新性和各种技术的融合。

Mayfield对社会化媒体技术特征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总结,提出参与性(Participation)、开放性(Openness)、交流/会话性(Conversation)、社区化(Community)和连通性(Connectedness)5种特性,并受到广泛认可。而从社会网络的中心性角度来分析,传统沟通媒体常常是由组织中某一点传输信息,沟通网络产生一种中心性,而社会化沟通媒体能够突破这种限制,进行人人互动,从而降低了沟通网络的中心性,具有去中心化作用。与之相类似,Chen等也在其研究中提出社会化媒体具有高参与度和高互动性,同时指出在沟通方面,社会化媒体有着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的特征,打破了传统沟通技术的中心性。

因此,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可以得出社会化媒体6个主要特征:参与性、关系性、广播性、连通性、社区性和开放性。参与性,是指社会化媒体能够激发任何感兴趣的用户主动贡献和反馈,模糊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关系性,是指用户可以与他人相联系,除了维系现有关系外,用户还能通过社会化媒体将潜在联系变成实际存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广播性,是指基于关系的信息传播呈网状双向流动,广播式搜索传播增加了意外收获的机会。连通性,是指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都具有强大的连通性,可以通过链接,将多种媒体、资源等融合到一起。社区性,是指社会化媒体中,基于相同兴趣用户可以很快地形成一个社区(自组织),并以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为话题,进行充分的交流。开放性,是指除设置保护的内容外,社会化媒体提供的服务都是公开可见的,从而形成可视化关系网和透明的参与,有效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

2.2 社会化媒体的功能

社会化媒体强调技术的人性化,其在组织应用中“社区”、“标签”功能等使组织内部知识的分类加工由每一个参与者共同完成,使得知识的各种隐藏属性、价值都被充分挖掘以实现更深层次的知识共享。Kietzmann等总结了社会化媒体的7种功能:身份(Identity)、沟通交谈(Conversations)、分享(Sharing)、存在(Presence)、关系(Relationships)、名誉(Reputation)、群组(Groups),进一步阐述了社会化媒体在沟通中的作用。Kietzmann等还指出不同的功能也会带来不同研究问题的启发。例如,身份(Identity)模块中,用户如何采用策略进行自我名片管理(Self-branding)和自我提升(Self-promotion),以及如何对个人隐私数据进行管理等。关系(Relationships)模块中则会涉及到许多社会网络理论的研究,如用户联系网络的形成、密集程度等结构特性以及资源类型转移和交换的流动特性等。

除此之外,Avram指出社会化媒体还具有支持会话式互动,支持社会化反馈和支持社会化网络的功能。社会化媒体逐渐成为个体间沟通新方式,支持个人或专业性分享。社会化媒体还具有知识管理功能能促进知识分类共享,显著提高隐性知识的传递效率,有效挖掘潜在隐性知识、最佳实践和相关经验,形成永久的知识沉淀。媒体服务的开放性,使得媒体具有关系可视化功能。用户可观察到其他用户的交往模式,从而提高关系可视化程度。社会化媒体还可促成非组织关系的形成等。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社会化媒体具备功能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如Facebook偏重关系建立功能,Linkedln更关注身份管理功能,而Youtube则更具备分享功能等。因此,针对不同社会性媒体表现出功能的强度不同,也将形成不同的使用策略。

3 社会化媒体的研究现状

3.1 社会化媒体组织层研究

随着社会化媒体在组织中的应用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将研究重点转移到社会化媒体在组织内应用的研究上。Baltatzis等研究了社会化媒体中的社会网络工具在组织内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工作时采用社会网络工具的机会和收益以及障碍和风险。Wilson等根据对1100多家公司的研究,总结出四种社会化媒体使用策略——预测性实践者(Predictive Practitioner)、创造性实验者(Creative Experimenter)、社会化倡导者(Social Media Champion)、社会化媒体转变者(Social Media Transformer)。同时,社会化媒体基于用户的实时行为流的信息传输、人人互动,使得组织沟通模式突破以往等级制的限制,更加趋向扁平化、网络化,从而对组织沟通模式产生影响。

社会化媒体在组织中的应用带给知识管理新的挑战,如何促进知识管理和团队协作也成为许多学者研究重点,Seebach分析了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知识交换的知识类型以及个体之间的关系强度对知识交换质量的影响。还有学者研究了社会化媒体在组织内采纳的影响因素,如Schoendienst等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在工作地点使用微博的驱动因素和抑制因素。Wattal等则在研究中指出网络外部性对组织内的博客使用的影响。最后,社会化媒体基于关系的联系,也将对组织内部社会网络的形成产生影响。组织内部社会网络分析、基于关系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的影响以及社会化沟通媒体对组织创新、组织沟通绩效、组织协作的作用、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也都可能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3.2 社会化媒体个体层研究

社会化媒体的应用也对个体带来诸多影响。社会化媒体具有的身份管理功能带来的印象管理、资料管理、可见度管理和身份管理等也都是亟待系统研究。例如,Chiu等就研究了个体在应用社会化媒体过程中的自我揭露对于增强个人社会吸引力及个人联系建立的影响。同时,社会化媒体提供了一个低成本平台,个体可以通过平台向公司内部和外部展示个人特色。社会化媒体提供的即时信息及直言反馈对个体来说是一种学习机会。因此,个体采纳社会化媒体的影响因素,以及社会化媒体应用对个体知识管理、创新管理的影响也需要更多的研究。例如,Brzozowski等在研究中指出可视化的反馈能够刺激用户在社会化媒体中的持续参与,而上级或者同事的使用会促使用户采纳或重新使用社会化媒体。Wattal等也在研究中指出他人的积极反馈对于社会化媒体的使用具有积极影响。除此之外,Gray等还实证检验了社会书签系统如何提高个人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同时,社会化媒体对个体社会网络影响以及个人人际网络特征对团队、成员绩效影响等都有待进一步验证。

4 社会化媒体与沟通管理研究

4.1 沟通管理研究的发展

社会化媒体的飞速发展,影响了个体之间的沟通方式,也给组织内部沟通带来了新的影响。由此,组织内部沟通也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从依赖传统媒体的沟通,到基于计算机媒体的沟通(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再到今天的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沟通(Social Media Communication,SMC)。随着沟通媒体技术的发展,组织和管理结构变得扁平化、网络化、虚拟化、甚至全球化,如图1所示。

沟通管理研究也经历着从研究“行政沟通”向研究“人际沟通”发展;从以“纵向沟通”研究为主,向以“横向沟通”研究为主,进而向以“网络化沟通”研究为主发展;从“单一的任务沟通”研究向“全方位的知识共享沟通”研究发展。在信息系统领域,针对CMC产生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如媒体丰富度理论(Media Richness Theory,MRT)、任务一技术适配理论(Task-Technology-Fit,TTF)、媒体同步性理论(Media Synchronicity Theory,MST)等等。

基于Web 2.0平台的社会化媒体具有的特征、功能使其发展速度惊人,对传统媒体的沟通模式带来了挑战,传统沟通媒体理论能否适用还有待进一步论证。同时,社会化媒体基于关系的社交也带来了新的研究背景,学者们开始用社会网络的结构方法而非属性方法进行研究。Sarker等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研究了跨国虚拟团队中沟通和信任联系,Chiu等也在研究社会化沟通媒体中个体自我揭露的影响时用到社会网络理论。因此,社会网络理论也开始逐步进入IS研究领域,也为社会化媒体的研究奠定基础。而对于社会化媒体的研究是结合以往理论进行分析,还是进一步提出新的理论体系也都是未来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4.2 CMC与SMC的比较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社会化媒体具有一些新的变化,如传播者与受众者之间结构的变化,用户不仅可以查阅,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并传播信息。为了全面了解社会化媒体对沟通带来的影响,有必要对基于传统计算机媒体的沟通(CMC)和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沟通(SMC)进行一些比较。由于社会化媒体有新的基础技术架构、信息组织逻辑和功能应用,因而与前者相比后者有着很多新特点、新功能。下面从信息逻辑、沟通结构、信息传播方式、用户参与程度、关系可视化程度、生动性、开放性、知识管理能力、集成能力、社区化能力、非正式组织形成等11方面对二者进行对比,如表1所示。

显然,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沟通与传统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沟通相比具备了更多优势,强大的Web 2.0平台基础,增强了沟通的灵活性、开放性和高效性。增强的知识管理能力更能促进知识分类共享,隐性知识传递效率有效提高,挖掘最佳实践和相关经验并保留以实现永久的知识沉淀。社会化媒体还可以帮助快速形成社区,形成有价值的社会网络,网络联系人的相互可见,将潜在联系转换为实际存在的联系。同时,社会化媒体的应用还有助于非正式组织的形成及可视化。还有一些社会化媒体具有的社会网络分析的功能等,还能帮助挖掘有价值的联系。

4.3 未来研究方向

以MRT、MST为代表的经典沟通管理理论大多遵循适配(Fit)思想,认为沟通管理是一个任务、沟通媒体、成员以及组织环境之间的复杂适配过程;适配的程度决定了沟通有效性(如图2)。现在,由于社会化媒体的导入,必然引起组织、成员、任务等要素的相应变化以重新形成沟通适配,称之为“适配重构”。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也就是解释、预测进而控制这个复杂的适配重构过程,构建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沟通管理理论和模型。社会化媒体的迅速发展是未来研究的实践基础,也是理论创新的出发点。

(1)媒体角度的沟通“适配重构”研究。现有沟通理论多关注媒体的即时性(Immediacy)、生动性(Vividness)、并行性(Parallelism)、可处理性(Processability)、可达性(Accessibility)等技术特征,以及由此形成的同步性、丰富度等综合指标。这些特性显然无法适应对Social Media的分析。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Social Media的能力和特征,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组织内社会网络结构、信息传递模式等的变化。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对媒体同步性理论(MST)进行改进,以充分体现Social Media的能力和特征。同时,“技术在文化上不是中性的”,与西方相比,中国人在对Social Media的感知、使用偏好和习惯等方面有很多差异。因此,研究怎样的社会化媒体的能力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文化情境下的沟通适配,以及中国文化特点如何影响组织成员对社会化媒体的使用都非常有意义。

(2)组织和成员角度的沟通“适配重构”研究。适应性结构理论(Adaptive Structure Theory,AST)认为先进技术将在组织中触发适应性结构变化,反过来组织中的结构和人们对技术的选用行为(Appropriation)又会影响技术的使用效果。因此,沟通适配不仅受技术特征影响,还与技术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中被恰当地使用密切相关。因此,要关注社会化媒体的沟通过程中的人员行为、组织管理等非技术因素,建设恰当的组织环境和人际交互关系、结构关系,进而促进沟通适配的重构。传统的沟通管理理论多是基于态度(Attribute)和行为(Behavior)视角,在社会化媒体的情境下应该更多地考虑结构(Structure)和关系(Relationship)视角的理论创新。

(3)任务角度的沟通“适配重构”研究。任务,技术适配理论(TTF)指出技术要想对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则该技术不但要被使用,而且要与所支持的任务相适配。任务特性是形成沟通适配的主要因素,不同的任务代表着不同人员及组织结构和不同的信息需求。不同任务条件下,社会化媒体所发挥的作用和作用方式也应该是不同的。因此,建立不同任务条件下基于社会化媒体的沟通适配模型,探讨不同任务类型的沟通管理机制问题也将是非常有意义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