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会计的未来趋势范文

会计的未来趋势范文

会计的未来趋势

会计的未来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融合;发展趋势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1.管理会计的概念

要研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首先要对管理会计的本质属性加以界定,这也是管理会计理论中一个最基本的论题。只有从管理会计的本质出发,才能更好与其他学科进行区分,进而构建出一个富有逻辑性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1997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对管理会计在原来定义的基础上做出了新的界定:“管理会计是为改进企业计量、规划设计和管理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系统以提供价值增值的持续过程,并通过此过程指导企业的激励、控制等管理行为,以期实现企业战略、战术和经营目标所必须的文化价值。”

对于管理会计的本质,国内相关学者的观点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即“信息决定论”和“管理活动论”,其中余绪缨、李天民、余恕莲、吴革等教授为信息系统论者。他们认为:“管理会计是利用财务会计信息、统计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并运用一系列的方法进行处理和分析,使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能够对整个企业及各责任单位日常和预期经济活动及相应信息进行规划、评价、考核和控制,以帮助管理当局合理配置使用资源并做出最优决策的一整套信息系统。”

余恕莲、吴革(2006)还强调管理会计的本质属性就是提升企业价值既包括企业整体价值,又包括企业各子系统活动的价值,这决定了管理会计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目标与基本职能,具体又包括价值目标的确认、价值信息的提供、价值管理与控制、价值评价和分析等,进而指导管理会计的发展。

孟焰、温坤、潘飞、汪家佑等教授则是管理活动论者,他们认为管理会计是利用财务会计及其他信息资料,运用一系列现代化管理方法(会计、统计、计算机技术、数学等方法),预测和决策企业未来将经济活动,拟定目标,编制预算,并对其进行监督、控制和业绩考核评价。

对于管理会计本质的界定,不论是国际上进行广义与侠义的划分,还是国内的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的划分,大体方面都是一致的。笔者认为从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来看,它都是将来趋于广义的管理会计,不再局限于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而是融合诸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统计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结合能为管理所服务的各种方法,以更好的为提升企业价值所服务的管理学科。

2.财务会计的定义

西方学术界单独对财务会计的严格定义不多,但对于财务会计的本质概念,西方学术界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论点主要有:艺术论、信息系统论、服务活动论、历史信息论等几类观点。直到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第4号报告中指出:财务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它在一定的范围内,持续性地以货币定量的方式提供企业经济资源及其义务,以及改变那些资源及其义务的经济活动(AICPA1970)。

我国学术界对财务会计本质的认识也不统一,主要有三个学派: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和会计控制论。2006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会计的界定值出,财会会计的目的即提供财务报告,其本质即产生并提供财务报告。可见准则更倾向于财务会计的对外性。国内学者对财务会计本质的研究代表如下。

葛家澍(2013)教授认为,财务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它既是一个信息系统,以货币为基本计量单位,经会计人员的确认、记录、计算等过程生成财务报表,又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为企业外部投资者及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在过去某一时段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并充分渗透到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王扬(2011)认为财务会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多重属性的信息化产品。王志勇(2005)认为财务会计本质上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经一系列程序和方法来反映并控制经济活动并据以确认和解除受托责任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管理会计最初是从财务会计派生出来的, 并从两方面对财务会计进行了突破,即复式记账原理与货币时间价值,与财务会计并列为会计学科的两大领域,自然与财务会计有所区分。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得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主要有以下区别。

(1)职能与目的不同。财务会计主要是通过向投资者、债权人、证券机构、政府机构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关于企业过去某一时点财务状况及过去某一段经营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即侧重于核算与监督职能,属于反映过去的对外报告会计。而管理会计则是面向未来的,向企业内部相关人员提供财务及非财务信息,以便于其对企业经营策略作出预测和决策,并提供相应考核和绩效评价体系,最终提升企业整体或部分经营效率。管理会计侧重于控制考核及预测决策,是对内经营管理型会计。

(2)遵循的原则和标准不同。财务会计必须依照国家或行业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及制度,按照特定的程序(从原始凭证的取得、记账凭证、账簿到财务报告,每一步都要严格遵循相关会计法规与准则,期间会计科目的使用、记账单位的选择、会计期间及各种计量核算方法的使用等等所有活动都要符合会计准则与制度),最后得出相对统一规范的对外财务报告。

管理会计基于其对内性,不受强制性的会计法规、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制度的严格约束,它只服从于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需要,受宏观经济法规、及管理所采用的方法理论制约,一切以改善管理,提升经营效率为准绳。它不拘泥于固定的理论、方法,也不规定统一的报告格式与标准,管理者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调整,灵活性较大。

(3)核算主体与工作方法不同。财务会计的目的是要反映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通常不需细分企业各部门各单位而是以整个企业为会计主体进行核算。计量单位主要是以货币为单位,运用一般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算术方法及现代的OFFICE等基本财务软件就可满足会计核算。

管理会计为了反映企业整体及内部各责任单位的经营状况,所以其核算主体一般按责任单位进行细分,进而满足企业进行预测与经营决策之前的财务与非财务方面的分析。介于管理会计的未来性,及所涵盖信息的广泛性,以及度量尺度的多样性(货币、产量、时间、成长性等量度),在进行信息处理时需要用到更多复杂的现代数学方法,结合统计学、经济学、运筹学等相关学科运用计算机处理技术,得出对经营决策有用的结果。

(4)信息精确程度不同。管理会计是面向未来的,影响未来期间经济活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加上对信息及时性、广泛性的要求,决定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做不到绝对精确,只能相对精确;而财务会计是反映过去已发生的财务信息,又以货币计量,因此其提供的信息应力求精确,数字必须平衡。

另外,由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本质及职能、目的等的不同,其各自对相应会计人员的所具备素所要求、工作的灵活性与主观能动性、服务对象、计量期间等均有所不同。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虽然从狭义上讲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会计的两个分支,但在实践中二者并非完全独立的,而是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主要如下:

(1)总体目标一致。不论是财务会计的反映与监督职能,还是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与控制功能,其最终目标都是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长远发展目标的,都服务于企业的“契约关系”的。

(2)服务对象的契合。前面有讲到财务会计侧重于对外服务,产生对外报表,但同时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层也是财务报告的重要使用者,并据此作出科学的决策。而管理会计虽然主要是对内会计,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提供重要信息。比如:管理会计能否准确预测未来企业的经营状况,能否及时有效地作出相应经营管理决策,能否传递给投资者准确有效的信息讯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外部投资者及潜在投资者能否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所以,从企业“经济增加值”的角度来讲,不论是对外的财务报告还是内部的核算监管活动,都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只是服务的侧重点不同,不能将其对立。二者相互配合、补充,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3)主要资料来源具有交互性。管理会计为了更好地规划和控制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管理活动,作出相关管理决策,必须取得大量的资料,包括各类财务信息以及相关的非财务信息资料,其中财务资料为作出预测决策等的首要信息依据,由都是财务会计的产物。而财务会计在对外提供财务报告时,现在已把原属于内部管理需要的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列为必须批报的基本财务报表,此外在附注中要对企业的相关重大事项加以披露,尤其是无法用货币进行计量的重大信息要进行披露,而这些信息资料就来源于管理会计的分析结果。

三、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当前动态环境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乃至其他相关学科均不再是独立运行的,其边界已由清晰固定变为模糊的发展的。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应该是围绕价值提升与价值管理的本质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实现横向与纵向的整体融合。横向上,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公司理财等相关学科进行融合,并结合统计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充分运用各自的处理方法与技术,实现理论、技术与实践的融合,推进管理体系的创新与一体化建设;纵向上,以战略导向及价值链为基础,将价值链会计、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的管理会计进行整合,三者本质上都是实现企业的价值提升的,相互统一、促进,形成新的管理会计综合体系。

信息披露内容上,产生对内部各管理层及外部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政府机构等利益相关者决策有用的信息,在充分挖掘传统的财务信息的基础上披露处理更多有效的非财务信息,具体包括:经营业绩信息与战略财务信息、企业管理部门对前述信息的分析评价、背景信息、前瞻性信息,竞争对手信息等五大类。信息披露方式上,也不局限于统一标准的财务报告,不拘泥于货币、作业量等可量化指标,凡有利于企业利益相关者作出正确决策的信息报告方式,能反映企业过去、现在及未来的相关经营管理状况的披露方式都可采用。

总之,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围绕企业价值提升的本质,经横向学科整合与内部纵向整合,理论、实践、技术、方法等融合的综合管理会计体系,更好地指导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余恕莲,吴革.管理会计的本质、边界及发展[J].经济管理,2006,06.

[2]王扬.财务会计的本质和特征一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02.

[3]潘飞,王悦.中国管理会计的若干问题思考[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03.

[4]葛家洌叶凡,冯星,高军.财务会计定义的经济学解读[J].会计研究,2013,06.

[5]程艳.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J].财会研究,2011,02.

[6]王厉鸿.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与发展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0.

[7]杨瑞青.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及发展趋势[J].企业研究,2012,16.

[8]李心合.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新论[J].财经科学,1995,01.

[9]孟焰.面向21世纪的中国管理会计[J].会计研究,1999,10.

[10]冯巧根.管理会计的发展动态与评析[J].会计之友,2011,20.

[11]胡玉明.二十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其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9,05.

会计的未来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 透明度 影响因素 发展趋势

我们常常可以在报纸或电视上看到一些发达国家的很有名气的公司接连爆出财务作弊的丑闻,这些丑闻一次次打击着投资者,使其变得谨慎和胆怯,这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十分的不利。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的起步较晚,而且我们国家的企业的素质偏低,很多打出知名度的企业的财务状况公开程度很低,而且一些大型的企业在多种因素的保护下作假比较方便。由此可见,建立会计透明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实现会计透明度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会计透明度发展现状

(一)会计信息公开不足够充分

想要得到真正的公平和公正就必须有信息的公开,这可以使每个人对事情具体情况和进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大部分公司的会计信息状况是不完全公开的或者不是完全真实的,那些数据总是经过人为控制和精心包装后才展示出来。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加上我国的相关监督机制的不够健全,公司对外公布的数据总是经过美化后的对自己有利的。会计信息公开的不充分或不真实,使得那些真正要使用这些数据的人得不到真实可靠的信息。很多公司在对外公开相关财务状况是总是含糊其词,该重点说明的盈利状况,经营业绩讲得很少,而将亏损归咎于行业的不景气,很少说明管理和营销等重要方面的问题。所以,就目前来说,我国的会计信息公开是不够充分的。

(二)信息公开的滞后性

我们都知道会计信息讲究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越强价值就越大,但是在我国,会计信息往往公布不及时,会出现滞后性。

由于我国对公司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以及会计信息公开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不少公司在公开会计信息是会出现隐瞒、延期、漏报的现象,他们会根据公司的发展情况对公司一些不利的会计信息他们会选择延期公开或者就是遗漏公开。尽管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也正在加强这方面的监督和控制力度,但是一些大型的公司仍然能用更隐蔽的办法来延迟会计信息的公开。

(三)信息公开的虚假性

在所有的问题中,信息的虚假性是最突出的一个,也是对经济市场伤害最大的一个,很多企业为了吸纳更多投资,维护自己良好的发展形象,他们会对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美化后才公开,这就造成了公司财务状况的部分失真,不能使投资者了解公司真实的发展状况,会对投资者有一个错误的引导,从而使投资者不能好好把握住最好的投资机会,最终易造成经济市场的混乱。

二、影响会计透明度的因素

(一)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公司内部,公司的管理结构不合理,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在股东大会上,个别大股东掌握大部分股权,往往会形成一家之言,那些小股东权利很小,自然没有话语权,一切都操纵在大股东的手中,从而使得股东会成为一种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其监督的作用。而真正的大公司的董事长很多是官员外派,他们对经营管理比较生疏,董事会的人是公司内部成员,他肯定会追求公开对公司比较有利的信息而隐藏对公司不利的信息,所以董事会更发挥不了其应有的监督作用。

(二)重视程度和惩罚力度不够

一方面,我们国家对这方面的问题还没有非常的重视,很多时候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还没有完全认识到放任这一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我们的惩罚力度不够,很多时候查到相关企业有财务信息作假状况,也只会对其进行一些行政手段的惩罚,如罚款,但是他们从公开虚假信息中获利远高于罚款,所以即使有被查到的风险,他们还是会在信息上造假。

(三)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不高

会计信息的造假之风盛行,也反映出当今社会,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存在一定缺陷,没能坚持相关的职业操守,被社会中的一些不正之风影响,要想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也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判断力的培养

未来的会计会加强会计的基础工作,制定更加精细和明确的从业标准,使得从业人员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依据和对照,会更加严格的审查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后期也会持续的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教育,提升其职业知识和素养,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建立健全相关监督机制

从企业内部来说,要调整企业内部管理结构,股东大会上不能让大股东有绝对的话语权,引进一些制约权力,加强对会计信息公开方面的监督,使其信息公开透明化。对于董事会要让懂经营管理的人来把握经营大局,要对管理层的有一个积极地宣传教育,使其树立公平公正的理念,从而使会计信息的公开更具真实性、公正性和公开性。

从企业外部来说,国家要加强这方面的惩罚力度,对于那些公布虚假会计信息,扰乱经济市场的公司,不仅要给予行政处罚,对于情节严重者还要加入适当的刑事处罚,这样对那些想隐藏或美化会计信息的公司起到震慑作用,使其在做假时有所顾忌,从而达到净化作假之风的目的。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企业在公开财务信息时有法可依。从法律上对企业的行为做出相关规定,明确其责任和义务,为会计信息公开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基础,从制度上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高雷,宋顺林.公司治理与公司透明度[J].金融研究,2007(11):28―34

[2]田亚平.会计透明度的契约观研究[N].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17―20

会计的未来趋势范文第3篇

摘要:我们正处在一个与技术飞跃的新,全球化、信息化、化三股力量势不可挡地汇合在一起,新的观念、新的发明和新的发现不断地改变着我们身边的世界。所处的财务环境受整个经济环境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革。财务和财务报告作为立足企业、面向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经济信息系统,当然也要迎接并适应经济和市场的变革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和表述形式。本文通过对新环境下传统的财务会计报告在决策有用性和报告模式方面存在的弊端及局限性的,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并阐述了财务会计报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 决策有用性 模式 发展

点击查看全文

会计的未来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未来 会计 发展趋势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知识经济将引起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这无疑会对会计系统产生巨大影响。会计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变化是推动财务会计发展的两大动力。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的管理,将促进会计的发展。

一、会计核算向多方面、高质量方向发展

1.会计核算集中化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的发展与国内外的各个方面发生着紧密的联系,相应需要会计核算的集中化。它要求会计核算的制度要集中统一制定、分级管理,对经济活动的核算,要集中全面决算、分级辅助核算。《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工作。”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企业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可以制定本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

2.会计核算信息化

会计核算是一个开放型的信息系统。会计核算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网络进行的,通过网络生成和传递各种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重要性,要求会计核算生成和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真实的、全面的、有用的和及时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提供的信息能如实反映客观存在的经济活动,不弄虚作假;会计信息的全面性,是提供的信息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提供的信息能为国家、社会和个人进行决策和评估判断作为可靠的依据;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是提供的信息能按照时间的要求及时提出。

3.会计核算法制化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依法治国当然包括依法治理会计工作,会计核算要法制化。会计核算法制化是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核算工作法制化的“依法”,不仅要依据会计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也要依据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中有关会计的规定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还包括依据会计法规制定的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本单位依据法律规定做出的决定、指示等。会计工作的法制化,是要求会计核算工作的全部和全过程都要依法进行。

4.会计核算国际化

随着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利用外资,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引进管理技术,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等,会计核算也要国际化。会计人员为完成会计核算任务而采用具有国际的相应性、规范性、可比性和适用性的手段、措施和途径。其要求是:国际相应性,会计工作采用了相应的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和要求;国际规范性,会计工作的组织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和要求基本上是可比的;国际适用性,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和所采用的方法在国际上普遍适用。

二、会计管理向全方位、知识管理方向发展

1.会计系统重视系统管理

会计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会计系统既是一个封闭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系统,它的运行受系统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会计管理要重视系统管理,即对会计系统的整体进行全面管理。系统因客体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子系统,对子系统也要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进行系统管理,如对成本系统的管理,对资金的系统管理。会计系统因管理条件不同而形成不同管理环节的系统管理。它包括会计预测、会计决策、财务计划、会计控制、会计检查、会计考核和会计分析,而形成会计管理体系。这种立足管理环节的系统管理,也就是全过程管理。

2.会计管理重视人本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是经济实力、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竞争,而这些竞争最终又是人才的竞争。重视对人的管理,是管理之根本。以人为本的管理是要重视对人的培养。会计管理重视人本管理,一方面要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养竞争性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并创造条件调动其创造性工作;另一方面要重视会计人才的管理,培养竞争性的会计人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竞争性人才是创新人才。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创新,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理论,以及各种创新的相互结合。只有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才能保持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知识经济,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特点是:创新性、全面性、专业性、复合性、适应性、优异性。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既包括在工作中培养,也包括在学校培养。

3.会计管理重视无形资产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从对有形资产管理转而重点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由于投资“无形化”,使企业形成大量无形资产,而这些无形资产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因而,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实际是对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的管理。知识产权是指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依法享有的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它包括工业产权和著作权两大部分。工业产权由发现权、发明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构成。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企业要以战略的眼光开发无形资产,扩大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企业开发无形资产除引入无形资产外,主要是自创无形资产。自创无形资产是指自行设计、申请或接受授权等非转让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它包括:专利权,如企业发明创造的科研成果;非专利技术,如技术秘密、管理技术、销售网络等;商标权,如申请注册商标,创造驰名商标;著作权,如出版的著作、设计的软件等;土地使用权;商誉,如培育企业形象等。

4.会计管理重视内部管理

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重视内部管理。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满足企业内部经济机制的需要,建立企业会计管理系统。企业会计管理系统,包括开展会计预测、会计决策、财务计划、会计控制、会计检查、会计考核和会计分析等工作,以便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企业内部会计管理要使会计监督制度化。会计监督的内容主要是:监督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监督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监督企业的经理、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贪污、腐化和铺张浪费行为。

三、会计学向综合化、细化、边缘化方向发展

1.会计学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会计学的综合化主要是:(1)对全部会计学科的综合,把各种相互联系的会计分支学科作为一个总体进行研究。(2)对各类会计学科的综合,把各种分支会计学科中性质相近的学科作为一类进行研究。(3)对会计学科比较的综合,将性质相近或相同的几门会计学科进行比较研究。

2.会计学向细化方向发展

扩大会计领域,从实际出发,探讨适应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加强经济管理需要的会计分支学科。会计内容的深化,既是适应客观需要的过程,也是人们对会计内容提高认识的过程,两者的结合,才形成某些专门的会计分支学科。这种专门性会计分支学科的发展,主要是会计学中基本学科财务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细化。财务会计学的细化,如对某方面进行专门核算的需要,而形成的《质量会计》、《租赁会计》、《破产会计》、《物价变动会计》和各种部门会计;管理会计的细化,如对某方面进行专门管理的需要,而形成的《决策会计》、《经济责任会计》和《控制会计》等。

3.会计学向边缘化方向发展

会计的未来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未来 会计 发展趋势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知识经济将引起社会经济的深刻变化,这无疑会对会计系统产生巨大影响。会计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变化是推动财务会计发展的两大动力。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的管理,将促进会计的发展。

一、会计核算向多方面、高质量方向发展

1.会计核算集中化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的发展与国内外的各个方面发生着紧密的联系,相应需要会计核算的集中化。它要求会计核算的制度要集中统一制定、分级管理,对经济活动的核算,要集中全面决算、分级辅助核算。《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的会计工作。”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企业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可以制定本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

2.会计核算信息化

会计核算是一个开放型的信息系统。会计核算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网络进行的,通过网络生成和传递各种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重要性,要求会计核算生成和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真实的、全面的、有用的和及时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提供的信息能如实反映客观存在的经济活动,不弄虚作假;会计信息的全面性,是提供的信息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是提供的信息能为国家、社会和个人进行决策和评估判断作为可靠的依据;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是提供的信息能按照时间的要求及时提出。

3.会计核算法制化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依法治国当然包括依法治理会计工作,会计核算要法制化。会计核算法制化是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核算工作法制化的“依法”,不仅要依据会计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也要依据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中有关会计的规定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还包括依据会计法规制定的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本单位依据法律规定做出的决定、指示等。会计工作的法制化,是要求会计核算工作的全部和全过程都要依法进行。

4.会计核算国际化

随着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利用外资,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引进管理技术,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等,会计核算也要国际化。会计人员为完成会计核算任务而采用具有国际的相应性、规范性、可比性和适用性的手段、措施和途径。其要求是:国际相应性,会计工作采用了相应的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和要求;国际规范性,会计工作的组织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内容和要求基本上是可比的;国际适用性,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和所采用的方法在国际上普遍适用。

二、会计管理向全方位、知识管理方向发展

1.会计系统重视系统管理

会计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会计系统既是一个封闭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系统,它的运行受系统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会计管理要重视系统管理,即对会计系统的整体进行全面管理。系统因客体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子系统,对子系统也要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进行系统管理,如对成本系统的管理,对资金的系统管理。会计系统因管理条件不同而形成不同管理环节的系统管理。它包括会计预测、会计决策、财务计划、会计控制、会计检查、会计考核和会计分析,而形成会计管理体系。这种立足管理环节的系统管理,也就是全过程管理。

2.会计管理重视人本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是经济实力、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竞争,而这些竞争最终又是人才的竞争。重视对人的管理,是管理之根本。以人为本的管理是要重视对人的培养。会计管理重视人本管理,一方面要重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培养竞争性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并创造条件调动其创造性工作;另一方面要重视会计人才的管理,培养竞争性的会计人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竞争性人才是创新人才。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创新,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理论,以及各种创新的相互结合。只有持续创新和全面创新,才能保持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知识经济,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特点是:创新性、全面性、专业性、复合性、适应性、优异性。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既包括在工作中培养,也包括在学校培养。

3.会计管理重视无形资产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从对有形资产管理转而重点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由于投资“无形化”,使企业形成大量无形资产,而这些无形资产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因而,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实际是对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的管理。知识产权是指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依法享有的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它包括工业产权和著作权两大部分。工业产权由发现权、发明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构成。对无形资产进行管理,企业要以战略的眼光开发无形资产,扩大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企业开发无形资产除引入无形资产外,主要是自创无形资产。自创无形资产是指自行设计、申请或接受授权等非转让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它包括:专利权,如企业发明创造的科研成果;非专利技术,如技术秘密、管理技术、销售网络等;商标权,如申请注册商标,创造驰名商标;著作权,如出版的著作、设计的软件等;土地使用权;商誉,如培育企业形象等。

4.会计管理重视内部管理

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重视内部管理。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满足企业内部经济机制的需要,建立企业会计管理系统。企业会计管理系统,包括开展会计预测、会计决策、财务计划、会计控制、会计检查、会计考核和会计分析等工作,以便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企业内部会计管理要使会计监督制度化。会计监督的内容主要是:监督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监督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监督企业的经理、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的贪污、腐化和铺张浪费行为。

三、会计学向综合化、细化、边缘化方向发展

1.会计学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会计学的综合化主要是:(1)对全部会计学科的综合,把各种相互联系的会计分支学科作为一个总体进行研究。(2)对各类会计学科的综合,把各种分支会计学科中性质相近的学科作为一类进行研究。(3)对会计学科比较的综合,将性质相近或相同的几门会计学科进行比较研究。

2.会计学向细化方向发展

扩大会计领域,从实际出发,探讨适应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加强经济管理需要的会计分支学科。会计内容的深化,既是适应客观需要的过程,也是人们对会计内容提高认识的过程,两者的结合,才形成某些专门的会计分支学科。这种专门性会计分支学科的发展,主要是会计学中基本学科财务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的细化。财务会计学的细化,如对某方面进行专门核算的需要,而形成的《质量会计》、《租赁会计》、《破产会计》、《物价变动会计》和各种部门会计;管理会计的细化,如对某方面进行专门管理的需要,而形成的《决策会计》、《经济责任会计》和《控制会计》等。

3.会计学向边缘化方向发展

会计的未来趋势范文第6篇

浅析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谢莎莎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江西省九江市 332000

内容摘要: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时融合了管理理论与会计理论,是会计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目前对高质量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的强调,管理会计的作用在实务届和理论界都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并将成为未来会计的蓝海。但由于管理会计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时间短,仍然有许多缺陷和不足。本文主要介绍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与传统财务会计的区别,以及目前的发展和未来趋势。

关键词:管理会计  与财务会计区别   现状  发展趋势

一、 管理会计的含义

(一)、定义: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是指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宗旨,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财务分支。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管理会计不仅衡量价值,并且以创造价值为中心。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会计学分为两大领域,一个是财务会计,另一个是管理会计。财务会计注重反映结果,从股东债权人,经营活动,到经营成果。管理会计管控未来,负责规划、预算、内部控制、风险控制、绩效管理,在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当中不仅仅在于衡量价值,更重要的是创造价值,通过参与企业战略规划、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等重大活动,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成长的良性循环,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这充分说明管理会计是更有价值的,二者的区别具体表现为:

1、财务会计总结历史,管理会计展望未来

财务会计只处理已经发生的会计信息,因此它是一种总结历史即“向后看”的思维方式。管理会计则是为了支持决策,而决策必定是面向未来的。因此它是展望未来即“向前看”的思维方式。

2、财务会计强调信息的准确定,管理会计强调信息的相关性

财务信息的价值在于对决策有用,而有用的财务信息必须符合两个质量条件:准确性和相关性。应该说只准确但很不相关,或者只相关但很不准确的财务信息都会影响其对决策的有用性。但是,我们常常必须在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之间进行权衡。相对而言,管理会计大量运用预测财务数据来描述未来的经营情况,这样做对自然对决策更有意义。

3、财务会计与凭证打交道,管理会计与经营活动打交道

编制财务报表的相关会计人员并不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他们只要有能够反映经营活动的凭证就可以工作。这也就是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可以的原因。而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服务,不了解经营管理活动的人员则无法开展管理会计工作。

二、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

1、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健全

管理会计至今仍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一套完整的理论框架,管理会计在实务方面已经远远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但是管理会计基础理论体系不规范,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为指导,则最终会制约管理会计在实务届的应用与发展。理论欠缺主要表现在缺乏对实用性、功能性和可操作性的追求,也就是说,引进介绍的理论研究多,结合我国情况的研究成果少;注重对数学方法的运用,忽视实际操作性;注重以“物”为中心,忽视以“人”为中心;研究内容分散,系统研究性差,急功近利者多。

2、管理会计理论实际运用效果不理想

对于过去的计划成本、技术财务计划、内部经济责任制,现在在管理会计中分别叫标准成本、全面预算、责任会计。在做法上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从应用效果而言,并没有真正达到改善企业管理的目的,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①隐含着一些与实际情况相脱节的前提。②以“静止”的观点来看事物。除了企业在成本方面的主动性稍强外,单价和销售量受市场的影响很大,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长期“不变”,是不可能的。③假定所有的分析数据都是很容易得到的。那么管理会计中预测决策是面向未来,必然有不确定性。

3、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参差不齐,突出表现为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教育相对欠缺。全世界500强企业中美国企业占据半数江山,他们都进入中国市场,这么多的外资企业都需要管理会计人才。而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会计从业人员达2000万,其中95%为财务会计。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美国50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中,80%以上为管理会计。保守估计,中国管理会计人才缺口已达300万之多。

三、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1、加快建立健全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建立一套与我国企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系统化、规范化、具有原创性的国际公认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为此,财政部专门制定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而理论体系的建设需要我们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概念、框架和工作方法研究,形成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2、抓住管理会计发展的重要契机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明确了我国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将迎来更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在此背景下,无论国家治理还是企业竞争,将进入一个更关注资源使用的质量和效率、比拼“管理软实力”的新阶段。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会计学教授于增彪认为,管理会计之所以突然“火热”,在于它本身是个好东西,“是一个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信息系统和管控系统”。

3、管理会计重心由价值增值向为核心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变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其主要特点是国际化、金融化和知识化。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中面临着巨大的变化,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应当充分意识到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市场份额的占有,而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又有赖于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如何才能具有竞争优势则最终还是要看企业的核心能力,也就是企业应对内部环境的能力。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一个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它体现在企业的一系列产品或服务上,它能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价值。目前,财政部已将管理会计列入今后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方向,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会计相关制度建设,加快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赵晖,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及其创新发展。会计之友,2006

会计的未来趋势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管理会计的发展对于指导和改进我国经营管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它最重要的职能是为最优经营决策和最高经营效率提供各种有用的方案和资料。本文将从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简略的阐述。

一、 我国管理会计的基本现状

管理会计的起源,一般认为是20世纪初西方工业革命及管理学的产物。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功,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企业及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的生产经营已经由产品化时代进入市场化时代,生产经营的复杂化也随之加大,对管理知识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管理理论由此而产生,以泰罗为代表的管理学说相继建立。伴随着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作为其组成部分及具体管理方法体系的“标准成本制度”、“全面预算体系”、“标准差异分析”等,相继引入到会计中来,形成了管理会计的雏形。其后,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复杂化程度不断提高,管理会计也由早期的应用工具,逐步发展为参与决策,最终上升为战略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学科理论。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约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短短20年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很多事实证明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随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现代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呈现出日趋融合之态势,人们的目光已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开始用全局的观点、战略的眼光进行财务活动管理。管理会计的发展对于指导和改进我国经营管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管理会计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毕竟不长。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我国管理会计尚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研究范围、实践应用等方面更待完善和充实,还存在较大的发展余地。此外,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脱钩现象较严重。从本质上来说,管理会计是为内部管理服务的,不注重管理会计的应用,很难说其管理工作会有多大成效。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化,在我国还存在一些脱节。

二、我国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大体说来,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应是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化、实践应用灵活化、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化、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领域的作用明显化。

(一)成本计量目的多元化和成本概念结构多维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企业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企业面临市场经营、产品开发等经营管理问题,其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分析各方面的成本问题越来越多,成本管理的目标也自然发展为融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体系。为满足预测、决策和计划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预计成本分为边际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固定和变动成本、目标成本等。而为满足控制、考核和分析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则要求建立正确的计划成本、标准成本、目标成本、贡任成本等成本计量制度,同时还要求成本计且能获取企业以前年度成本资料和国内外同类行业的成本资料等。多元成本计量目的要求相应建立多维成本概念,正如杨纪瑰教授所述:"服务于不同目的,采用不同方法和包括不同范围所进行的成本计算的结果,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成本概念和成本数字。"在管理成本的大框架下,各种成本的涵义和外延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发展。

(二)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将成为应用主流

目前理论界对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已有定论,但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在实际应用中也仅应用在少数制造行业中。事实上·作业成本法同样适用于非制造行业如金融保险业、商业、医疗卫生业等行业。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是采取多品种、小批量方式生产,以这些企业为试点单位并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及会计和管理人员成本管理观念及水平的提高,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及大范围推广运用,形成全国范围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这不但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且有利于制订科学有效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增加企业价值,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作业成本法势必成为我国未来成本管理的核心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一项产品的完整生命周期过程中,作业成本法主要实施于后半段(生产、客户服务),而目标成本法主要实施于前半段(设计、开发研究等),其特点为:(1)顾客导向以求竞争优势叫(2)以市场价格为上限,谋求成本降低;(3)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阶段使设计者注重成本的降低;(4)采用超部团队方式帮助各部门管理者在未开始生产产品前就衡量产品的功能、消费者需要、产品的成本和利润;(5)采用价值工程等方法去维持产品功能并降低产品成本。传统的目标成本法在我国过去用得较多。目前,企业的战略观念和管理范围也正在发生较大的改变。如企业定价政策已不仅仅从企业内部成本核算着手,是开始拓展到考虑社会消费水平和售后服务质量、产品品牌效应。企业设计部门和产品开发部门已逐渐认识到产品以质量取胜,以功能争优的开发策略。邯钢的"模拟市场核算、成本否决"就是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前奏。在未来的二、三十年,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将会风靡一时,占领管理会计成本管理方法的龙头。

(三)以作业链分析为基础,迈出走向战略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价值链分析

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我国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战略管理思想应运而生。目前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在理论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内外均出版了许多专著和论文。但在实践运用申,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

从作业管理的实质来看,作业管理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从外部顾客的角度出发,尽量通过作业为顾客提供更多价值;二是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尽量从顾客提供的价值来获得更多的利润。为此,企业必须通过作业链分析,确定增值和非增值的作业;而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运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示。价值链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各链式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企业外部活动,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四)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成为管理会计中绩效考核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杜邦评价指标体系在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应用较广,其中投资报酬率指标已成为引导企业投资、筹资、收益分配的有力工具,因而高投资报酬率也往往成为绩效优良的代名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部门体系的日益庞杂,报酬率指标呈现出较大的局限性。投资报酬率有时甚至带来错误的信号,可能掩盖某些部门的实际业绩,并使人们注重相对率的计算,忽视对业绩进行绝对金额的评价。此外,只注重投资效果,忽略顾客满意度、产品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等其他方面也是违背绩效评价的初衷的。未来管理会计中,人们将从价值链分析着手,将财务指标 如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或经济增值额)和顾客满意度、生产过程质量周期控制,学习和成本等非财务信息相结合,朝着综合绩效考评的方向发展。

以上所述仅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几个方面。随着管理会计理论尤其是在实践应用中的发展,必将对成本核算、预测决策、分析和控制、业绩评价体系的完整性和实用性产生深远影响,并推动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等学科交叉融合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晖,《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及其创新发展》。会计之友,2006,(5)

会计的未来趋势范文第8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 现状 发展趋势

一、 我国管理会计的基本现状 

 

管理会计的起源,一般认为是20世纪初西方工业革命及管理学的产物。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功,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企业及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的生产经营已经由产品化时代进入市场化时代,生产经营的复杂化也随之加大,对管理知识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管理理论由此而产生,以泰罗为代表的管理学说相继建立。伴随着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作为其组成部分及具体管理方法体系的“标准成本制度”、“全面预算体系”、“标准差异分析”等,相继引入到会计中来,形成了管理会计的雏形。其后,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复杂化程度不断提高,管理会计也由早期的应用工具,逐步发展为参与决策,最终上升为战略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学科理论。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约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短短20年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很多事实证明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随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现代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呈现出日趋融合之态势,人们的目光已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开始用全局的观点、战略的眼光进行财务活动管理。管理会计的发展对于指导和改进我国经营管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管理会计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毕竟不长。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我国管理会计尚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研究范围、实践应用等方面更待完善和充实,还存在较大的发展余地。此外,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脱钩现象较严重。从本质上来说,管理会计是为内部管理服务的,不注重管理会计的应用,很难说其管理工作会有多大成效。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化,在我国还存在一些脱节。 

 

二、我国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大体说来,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应是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化、实践应用灵活化、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化、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领域的作用明显化。 

(一)成本计量目的多元化和成本概念结构多维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企业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企业面临市场经营、产品开发等经营管理问题,其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分析各方面的成本问题越来越多,成本管理的目标也自然发展为融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体系。为满足预测、决策和计划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预计成本分为边际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固定和变动成本、目标成本等。而为满足控制、考核和分析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则要求建立正确的计划成本、标准成本、目标成本、贡任成本等成本计量制度,同时还要求成本计且能获取企业以前年度成本资料和国内外同类行业的成本资料等。多元成本计量目的要求相应建立多维成本概念,正如杨纪瑰教授所述:"服务于不同目的,采用不同方法和包括不同范围所进行的成本计算的结果,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成本概念和成本数字。"在管理成本的大框架下,各种成本的涵义和外延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发展。

(二)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将成为应用主流 

目前理论界对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已有定论,但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在实际应用中也仅应用在少数制造行业中。事实上·作业成本法同样适用于非制造行业如金融保险业、商业、医疗卫生业等行业。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是采取多品种、小批量方式生产,以这些企业为试点单位并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及会计和管理人员成本管理观念及水平的提高,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及大范围推广运用,形成全国范围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这不但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且有利于制订科学有效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增加企业价值,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作业成本法势必成为我国未来成本管理的核心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一项产品的完整生命周期过程中,作业成本法主要实施于后半段(生产、客户服务),而目标成本法主要实施于前半段(设计、开发研究等),

[1] [2] 

其特点为:()顾客导向以求竞争优势叫()以市场价格为上限,谋求成本降低;()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阶段使设计者注重成本的降低;()采用超部团队方式帮助各部门管理者在未开始生产产品前就衡量产品的功能、消费者需要、产品的成本和利润;()采用价值工程等方法去维持产品功能并降低产品成本。传统的目标成本法在我国过去用得较多。目前,企业的战略观念和管理范围也正在发生较大的改变。如企业定价政策已不仅仅从企业内部成本核算着手,是开始拓展到考虑社会消费水平和售后服务质量、产品品牌效应。企业设计部门和产品开发部门已逐渐认识到产品以质量取胜,以功能争优的开发策略。邯钢的"模拟市场核算、成本否决"就是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前奏。在未来的二、三十年,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将会风靡一时,占领管理会计成本管理方法的龙头。 

(三)以作业链分析为基础,迈出走向战略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价值链分析 

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我国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战略管理思想应运而生。目前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在理论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内外均出版了许多专著和论文。但在实践运用申,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 

从作业管理的实质来看,作业管理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从外部顾客的角度出发,尽量通过作业为顾客提供更多价值;二是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尽量从顾客提供的价值来获得更多的利润。为此,企业必须通过作业链分析,确定增值和非增值的作业;而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运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示。价值链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各链式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企业外部活动,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四)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成为管理会计中绩效考核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杜邦评价指标体系在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应用较广,其中投资报酬率指标已成为引导企业投资、筹资、收益分配的有力工具,因而高投资报酬率也往往成为绩效优良的代名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部门体系的日益庞杂,报酬率指标呈现出较大的局限性。投资报酬率有时甚至带来错误的信号,可能掩盖某些部门的实际业绩,并使人们注重相对率的计算,忽视对业绩进行绝对金额的评价。此外,只注重投资效果,忽略顾客满意度、产品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等其他方面也是违背绩效评价的初衷的。未来管理会计中,人们将从价值链分析着手,将财务指标 如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或经济增值额)和顾客满意度、生产过程质量周期控制,学习和成本等非财务信息相结合,朝着综合绩效考评的方向发展。 

以上所述仅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几个方面。随着管理会计理论尤其是在实践应用中的发展,必将对成本核算、预测决策、分析和控制、业绩评价体系的完整性和实用性产生深远影响,并推动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等学科交叉融合和发展。 

会计的未来趋势范文第9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 现状 发展趋势

 

 

一、 我国管理会计的基本现状 

 

管理会计的起源,一般认为是20世纪初西方工业革命及管理学的产物。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功,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提高,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企业及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的生产经营已经由产品化时代进入市场化时代,生产经营的复杂化也随之加大,对管理知识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管理理论由此而产生,以泰罗为代表的管理学说相继建立。伴随着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作为其组成部分及具体管理方法体系的“标准成本制度”、“全面预算体系”、“标准差异分析”等,相继引入到会计中来,形成了管理会计的雏形。其后,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复杂化程度不断提高,管理会计也由早期的应用工具,逐步发展为参与决策,最终上升为战略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学科理论。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约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短短20年时间,管理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很多事实证明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随着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现代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呈现出日趋融合之态势,人们的目光已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开始用全局的观点、战略的眼光进行财务活动管理。管理会计的发展对于指导和改进我国经营管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管理会计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毕竟不长。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我国管理会计尚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研究范围、实践应用等方面更待完善和充实,还存在较大的发展余地。此外,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脱钩现象较严重。从本质上来说,管理会计是为内部管理服务的,不注重管理会计的应用,很难说其管理工作会有多大成效。管理会计理论的实践化,在我国还存在一些脱节。 

 

二、我国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大体说来,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应是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化、实践应用灵活化、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化、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领域的作用明显化。 

(一)成本计量目的多元化和成本概念结构多维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企业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企业面临市场经营、产品开发等经营管理问题,其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分析各方面的成本问题越来越多,成本管理的目标也自然发展为融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等为一体的多元化体系。为满足预测、决策和计划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预计成本分为边际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固定和变动成本、目标成本等。而为满足控制、考核和分析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则要求建立正确的计划成本、标准成本、目标成本、贡任成本等成本计量制度,同时还要求成本计且能获取企业以前年度成本资料和国内外同类行业的成本资料等。多元成本计量目的要求相应建立多维成本概念,正如杨纪瑰教授所述:"服务于不同目的,采用不同方法和包括不同范围所进行的成本计算的结果,就可能产生不同的成本概念和成本数字。"在管理成本的大框架下,各种成本的涵义和外延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发展。

(二)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将成为应用主流 

目前理论界对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已有定论,但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在实际应用中也仅应用在少数制造行业中。事实上·作业成本法同样适用于非制造行业如金融保险业、商业、医疗卫生业等行业。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是采取多品种、小批量方式生产,以这些企业为试点单位并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提高以及会计和管理人员成本管理观念及水平的提高,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及大范围推广运用,形成全国范围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这不但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且有利于制订科学有效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增加企业价值,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作业成本法势必成为我国未来成本管理的核心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一项产品的完整生命周期过程中,作业成本法主要实施于后半段(生

[1] [2] 

产、客户服务),而目标成本法主要实施于前半段(设计、开发研究等),其特点为:()顾客导向以求竞争优势叫()以市场价格为上限,谋求成本降低;()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阶段使设计者注重成本的降低;()采用超部团队方式帮助各部门管理者在未开始生产产品前就衡量产品的功能、消费者需要、产品的成本和利润;()采用价值工程等方法去维持产品功能并降低产品成本。传统的目标成本法在我国过去用得较多。目前,企业的战略观念和管理范围也正在发生较大的改变。如企业定价政策已不仅仅从企业内部成本核算着手,是开始拓展到考虑社会消费水平和售后服务质量、产品品牌效应。企业设计部门和产品开发部门已逐渐认识到产品以质量取胜,以功能争优的开发策略。邯钢的"模拟市场核算、成本否决"就是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前奏。在未来的二、三十年,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将会风靡一时,占领管理会计成本管理方法的龙头。 

(三)以作业链分析为基础,迈出走向战略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价值链分析 

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我国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战略管理思想应运而生。目前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在理论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内外均出版了许多专著和论文。但在实践运用申,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 

从作业管理的实质来看,作业管理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从外部顾客的角度出发,尽量通过作业为顾客提供更多价值;二是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尽量从顾客提供的价值来获得更多的利润。为此,企业必须通过作业链分析,确定增值和非增值的作业;而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运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示。价值链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各链式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企业外部活动,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四)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成为管理会计中绩效考核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杜邦评价指标体系在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应用较广,其中投资报酬率指标已成为引导企业投资、筹资、收益分配的有力工具,因而高投资报酬率也往往成为绩效优良的代名词。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部门体系的日益庞杂,报酬率指标呈现出较大的局限性。投资报酬率有时甚至带来错误的信号,可能掩盖某些部门的实际业绩,并使人们注重相对率的计算,忽视对业绩进行绝对金额的评价。此外,只注重投资效果,忽略顾客满意度、产品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等其他方面也是违背绩效评价的初衷的。未来管理会计中,人们将从价值链分析着手,将财务指标 如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或经济增值额)和顾客满意度、生产过程质量周期控制,学习和成本等非财务信息相结合,朝着综合绩效考评的方向发展。 

以上所述仅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几个方面。随着管理会计理论尤其是在实践应用中的发展,必将对成本核算、预测决策、分析和控制、业绩评价体系的完整性和实用性产生深远影响,并推动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理论、财务管理等学科交叉融合和发展。 

会计的未来趋势范文第10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代越发展,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强。科学技术是催生各行各业发明创造的基础动力。会计工作是我国传统的业务种类。会计工作的效率影响着一个单位的基础性工作。现代企业管理中,对财务管理的会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主要是依靠计算机来实现记账、算账和报账,并且对大量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判断,得出准确的结论。会计电算化需要从业人员具有丰厚的会计专业知识,不仅要具有财务管理知识,更要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在操作会计软件时能够及时处理专业难题和技术难题。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重大改革,是现代化管理的必然需要。

二、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分析

(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史

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时代变革。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阶段相符合。从起步到自发发展阶段,从缓慢发展到稳步发展阶段,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变化。改革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标志性名词,也是会计电算化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从1979年开始,财政部提出建立会计电算化试点,在经历了五年的试点后,会计电算化才开始进入自发的发展阶段。1983年以后,随着计算机设备的大量出现,很多企业具有了自行购买的计算机能力,这就为会计电算化提供了最为良好的设备条件。企业有了提升工作效率的愿望,也投入了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会计电算化的研究和改革,开发出一系列的会计管理软件。我国财政部在1989年和1990年先后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和《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这就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有了法规的支持。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正式走向正轨。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会计电算化软件开始以通用化、规范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的形式发展。随着国外软件行业的介入,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开发出现了竞争的良性循环,这更加促进了技术的更新应用。我国会计电算化技术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

(二)当前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

(1)观念的局限。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人们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包括很多专业会计从业人员在内,没有真正理解会计电算化的真正含义。很多人只认为会计电算化就是简单地将记录从手工改为电脑记录,而不明确会计电算化的信息交流作用。在一些企业中,无论是领导阶层还是从业人员都对会计电算化有抵触情绪,在必要的业务研究上,没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理解。这种观念上的局限,阻碍了会计电算化知识的普及和提高。

(2)软件技术发展的限制。我国计算机产业发展较晚。计算机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设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会计电算化软件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会计电算化软件从记录的基础性作用,转变到可以进行完整的核算操作。但是,在财务工作的管理职能上,会计电算化软件出现了阻碍,很多公司设计的软件,重视核算,而忽略了管理职能。例如,有的会计软件,在记账、资产、报表等方面,核算内容做得较好,但在分析和管理上没有功能性的处理方法,在管理设计上较为简单,在模块设计上,不够全面,这就阻碍了会计电算化的分析职能的发挥。

(3)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在我国的企事业单位中,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一直是各个单位都重视的重点问题。无论有多么强大的技术,都需要专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具体操作。会计电算化需要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专业的财务知识,更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知识。能够合理地使用会计电算的软件。但是,一些错误的操作证明,多数单位在财务人员的选择、管理和培训上都是弱项。没有对人员进行系统的挑选和考核,造成在会计电算化操作中,系统崩溃、数据丢失等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就无法从根本上提升会计电算化的整体水平。

(4)会计信息处理具有封闭性。我国目前的会计电算化只针对会计系统。而会计数据是随时会发生变化的。这种变化是根据企业的其他部门的变化而得出的数据。例如,销售的数据、购买的数据、人事信息的数据等等。当前的会计软件不能实现资源共享,这就造成在信息综合利用上总是出现问题。企业无法完成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会计电算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1)建立强大的信息处理网络基础。网络发展是电子信息技术的目标。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将实现网络财务的管理模式。新经济时代到来的标志就是网络经济的发达。这里的网络经济不仅是指经济领域的网络连接,也是指经济形式存在的方式。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一定是基于网络基础建立的远程操控系统,将电子商务融入整体的经济信息处理网络。实现电子商务的大范围应用。

(2)实现管理的综合利用。未来的会计电算化,将建立会计信息处理中心,实现全面专业的管理与应用。会计电算化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这种会计信息处理中心,要充分结合各个相关部门的工作,从整体局面把握数据分析,利用会计信息得出发展的提示。在管理上实现一体化管理模式,各个阶层都要实现信息的综合利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新的技术和新的问题随时出现,这就要求必须要有必要的新兴技术与之相适应。

(3)倡导人机系统的智能交互。会计电算化是一项庞大的专业技术系统,可以不断丰富和完善。对于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需要改进和提升的部分还有很多空间。会计电算化管理是一种智能管理,是人与计算机的良好结合。做好这一工作,就需要实现人机系统的统一和协调。例如,在处理会计电算化和审计智能的关系上,就要完善双向查询功能,在账目、凭证和报表等多方面提供监督检查的方法,使会计工作符合财务管理的要求。会计电算化具有更高的提升标准与空间。

会计的未来趋势范文第11篇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问题发展趋势

会计电算化就是一个用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利用的过程,是一种完成会计核算操作任务的手段。与国际比较,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正处于实施阶段向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发展,并进一步朝管理型网络化发展。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工作要做,有许多问题要及时解决,否则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思想认识方面。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一些人认为会计电算化为时过早,实现会计电算化就是编程序的过程,是单纯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是会计部门的责任等等。其次,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再次,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另外,由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长期被人们所接受,对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

2.政策与法规滞后。目前,我国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规定。例如,有些涉及软件技术开发上的具体细节规定,不能起到推动的作用,反而因规定的太死抑制了软件的自我发展,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另外,由于法规的不健全使电算化犯罪的控制很困难。必须看到,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不能仅靠现有的一些法规,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因为会计电算化犯罪毕竟是高科技、新技术下的一种新型犯罪,为此制定专门的法规对此加以有效控制就很有必要。

3.会计基础工作不符合电算化的要求。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这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必须是事先设置好的处理方法,因而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进行。部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健全,从而使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无法处理无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

4.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目前,单位上的会计人员在计算机技能方面素质较差,他们只能机械性的使用财务软件。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束手无策。虽然商家在安装会计软件时都作了系统的培训,但是部分会计人员由于接收能力较差,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

5.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较差。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目前软件厂家来说,真正研究数据保密问题的厂家屈指可数。所谓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另外在进入系统时加上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作用。安全性上,更是不尽人意,系统一旦瘫痪,或者受病毒侵袭,或者突然断电,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6.会计电算化涉及范围的局限性。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仅仅实现了财务会计的电算化,没有实现管理会计电算化,更不是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应该是财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有机结合。既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数据同源,管理会计电算化就可以采用财务会计电算化提供的数据,生成管理报表。然而,由于管理会计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都不及财务会计,因此,其在企业推广较难,这就使管理会计软件开发步履蹒跚。虽然有少数软件开发商已涉及到ERP,但其技术还不够成熟,离企业的实际需要相差甚远。

7.会计电算化审计发展缓慢。我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指出: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注册会计师可以采取,手工审计方式,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 获得审计证据。尽管有这种规定,但是各类审计组织在审计过程中极少实施计算机辅助技术,大多采用手工方式操作。虽然手工操作取得的审计资料更直观、更具体,但是,影响审计结论的一些重大问题容易疏漏,因而审计风险比较大。导致电算化审计陷入疲软状态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审计人员尚未掌握计算机审计技术,仍旧沉湎于传统的手工审计技术;其次是审计软件开发速度慢。由于受利益驱使,许多软件开发商并不看好审计软件的开发,而更热衷于会计软件的开发;三是相关审计准则的制定以及计算机审计实务工作滞后于经济形势。

8.财务软件的使用混乱。由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未能实行统一的标准,再加之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各自向软件开发商购买的,甚至有的软件开发商还别出心裁地搞出各自的特色,结果使会计电算化所用财务软件比较混乱,就是同一行业的不同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使用方法的不一样,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方便。

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经过近20年的实践、探索,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真正地融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会计电算化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发展。可以预见,会计电算化将出现或可能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1.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大范围的信息处理网络得以建立。一方面,以机代账单位将逐步增多。自财政部1989年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之后,大部分的单位实现了以机代账,逐步实现了会计核算电算化。现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已经成了一个自发的要求,各单位在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后,一般在3个月后大都能够实现计算机替代手记账。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电子技术认识的加深,它必将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范围的会计信息处理网络也必将建立。

2.“网络财务”将成为会计管理电算化的终极目标。随着企业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改善其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我国软件开发公司推出了“网络财务”战略,为企业能适应时代要求的“数字神经系统”提供了初步解决方案。无疑,“网络财务”将成为会计电算化发展新趋势。所谓“网络财务”是基于Intranet技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支持电子商务,能够实现各种远程控制(如远程记账、远程报表、远程查账、远程审计、远程监控等)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能够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3.向“管理一体化”方向扩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只是整个管理电算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其他部门电算化的支持,网络、数据库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在技术上提供了向管理一体化发展的可能。从发展趋势来看,会计电算化工作将逐步与其他业务部门的电算化工作结合起来,由单纯的会计业务工作的电算化向财务、统计信息综合数据库,综合利用会计信息的方向发展。

4.单位会计电算化与行业会计电算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单位会计电算化是主管部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反之主管部门的电算化将促进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在我国宏观管理向现代化进军的今天,主管部门与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还将继续相互促进和相互渗透。经过多年的努力,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软件应用的品种、水平、范围等参差不齐。现在,数据大集中、软件大统一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大型企业集团尤其如此。

5.软件技术与管理组织措施日趋结合,软件的开发日益工程化。首先,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仅有一个良好的软件是不够的,必须有一套与之紧密结合的组织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与可靠。在会计电算化的初期,重点放在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上,随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与计算机应用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建设,将与软件的应用并驾齐驱,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起来。其次,准确透彻地了解用户是一个软件开发的首要工作,采用工程化的方法开发应用软件是当前国际流行趋势。我国会计软件开发也正从以往的经验开发向科学化的工程方法转化。

6.实现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管理。实现会计电算化后,所有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都存储在计算机磁性介质上,整个账务处理都在计算机内部自动生成。过去靠人工进行的内部牵制制度不再起作用了,这样,审计的职能大大削弱。为了正确处理好会计电算化和审计的关系,有必要完善以下会计电算化功能:一是“会计软件应提供关于凭证——总账——报表三者之间的双向查询功能;”二是“电算化会计系统应提供多种会计核算方法处理过程供用户和审计员选择。”

7.与管理会计系统相结合,促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现行会计体系把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含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的代码化、数据共享和自动化,为两个子系统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如果电算化一直停留在财务会计子系统,而不涉及管理会计子系统的预测、决策、规划和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与效益的评估,内部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等,那么也就限制和失去了发展电算化的意义。因此,从发展的眼光看,企业应同时建立两个子系统并予以有机结合,以便运用财务会计资料,建立适应管理需要的会计模型,使电算化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和完善。

8.会计电算化的开展与管理将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与手工会计制度溶合为一体的会计电算化制度体系将全面形成。首先:标准的账表文件格式将逐步实现统一,以解决各种会计软件之间的接口问题、会计信息的相互传递问题、会计工作电算化后的审计问题,从而为更充分和更广泛地利用会计信息服务。其次:由于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还不健全。随着宏观管理工作的逐步开展,经验的积累,以会计软件的开发、验收规范,各有关管理部门的责权、电算化后的岗位责任制、人员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各种标准账表文件为主体的电算化管理制度体系将逐步形成与完善。

9.为宏观管理服务的各级会计信息中心将逐步建立起来。会计电算化从主要为微观经济服务开始转向同时为宏观经济服务,为了使会计信息在宏观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必要并已经开始建立以微观会计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手段,搜集、处理和利用会计信息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会计信息中心。从而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

会计的未来趋势范文第12篇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问题发展趋势

会计电算化就是一个用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利用的过程,是一种完成会计核算操作任务的手段。与国际比较,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正处于实施阶段向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发展,并进一步朝管理型网络化发展。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工作要做,有许多问题要及时解决,否则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思想认识方面。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一些人认为会计电算化为时过早,实现会计电算化就是编程序的过程,是单纯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是会计部门的责任等等。其次,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再次,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另外,由于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长期被人们所接受,对会计电算化数据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

2.政策与法规滞后。目前,我国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存在着阻碍其发展的规定。例如,有些涉及软件技术开发上的具体细节规定,不能起到推动的作用,反而因规定的太死抑制了软件的自我发展,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另外,由于法规的不健全使电算化犯罪的控制很困难。必须看到,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不能仅靠现有的一些法规,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因为会计电算化犯罪毕竟是高科技、新技术下的一种新型犯罪,为此制定专门的法规对此加以有效控制就很有必要。

3.会计基础工作不符合电算化的要求。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指会计制度是否健全,核算规程是否规范,基础数据是否准确、完整等。这是搞好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证。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必须是事先设置好的处理方法,因而要求会计数据输入、业务处理及有关制度都必须规范化、标准化,才能使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顺利进行。部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不健全,从而使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无法处理无规律、不规范的会计数据。

4.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目前,单位上的会计人员在计算机技能方面素质较差,他们只能机械性的使用财务软件。对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束手无策。虽然商家在安装会计软件时都作了系统的培训,但是部分会计人员由于接收能力较差,在上机时经常出现误操作,一旦出错,可能就会使自己很长时间的工作成果付诸东流,使系统数据丢失,严重的导致系统崩溃。

5.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较差。财务上的数据,是企业的绝对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就目前软件厂家来说,真正研究数据保密问题的厂家屈指可数。所谓的加密,也无非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另外在进入系统时加上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作用。安全性上,更是不尽人意,系统一旦瘫痪,或者受病毒侵袭,或者突然断电,很难恢复原来的数据。

6.会计电算化涉及范围的局限性。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仅仅实现了财务会计的电算化,没有实现管理会计电算化,更不是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应该是财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有机结合。既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数据同源,管理会计电算化就可以采用财务会计电算化提供的数据,生成管理报表。然而,由于管理会计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都不及财务会计,因此,其在企业推广较难,这就使管理会计软件开发步履蹒跚。虽然有少数软件开发商已涉及到erp,但其技术还不够成熟,离企业的实际需要相差甚远。

7.会计电算化审计发展缓慢。我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指出: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注册会计师可以采取,手工审计方式,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 获得审计证据。尽管有这种规定,但是各类审计组织在审计过程中极少实施计算机辅助技术,大多采用手工方式操作。虽然手工操作取得的审计资料更直观、更具体,但是,影响审计结论的一些重大问题容易疏漏,因而审计风险比较大。导致电算化审计陷入疲软状态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审计人员尚未掌握计算机审计技术,仍旧沉湎于传统的手工审计技术;其次是审计软件开发速度慢。由于受利益驱使,许多软件开发商并不看好审计软件的开发,而更热衷于会计软件的开发;三是相关审计准则的制定以及计算机审计实务工作滞后于经济形势。

8.财务软件的使用混乱。由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未能实行统一的标准,再加之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各自向软件开发商购买的,甚至有的软件开发商还别出心裁地搞出各自的特色,结果使会计电算化所用财务软件比较混乱,就是同一行业的不同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也不尽相同。不同的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使用方法的不一样,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方便。

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经过近20年的实践、探索,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真正地融入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会计电算化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产生而产生,也必将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发展。可以预见,会计电算化将出现或可能出现以下发展趋势:

1.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大范围的信息处理网络得以建立。一方面,以机代账单位将逐步增多。自财政部1989年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之后,大部分的单位实现了以机代账,逐步实现了会计核算电算化。现在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已经成了一个自发的要求,各单位在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后,一般在3个月后大都能够实现计算机替代手记账。另一方面,会计电算化信息处理,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电子技术认识的加深,它必将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范围的会计信息处理网络也必将建立。

2.“网络财务”将成为会计管理电算化的终极目标。随着企业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注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改善其经营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我国软件开发公司推出了“网络财务”战略,为企业能适应时代要求的“数字神经系统”提供了初步解决方案。无疑,“网络财务”将成为会计电算化发展新趋势。所谓“网络财务”是基于intranet技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一体化,支持电子商务,能够实现各种远程控制(如远程记账、远程报表、远程查账、远程审计、远程监控等)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能够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的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3.向“管理一体化”方向扩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只是整个管理电算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其他部门电算化的支持,网络、数据库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在技术上提供了向管理一体化发展的可能。从发展趋势来看,会计电算化工作将逐步与其他业务部门的电算化工作结合起来,由单纯的会计业务工作的电算化向财务、统计信息综合数据库,综合利用会计信息的方向发展。

4.单位会计电算化与行业会计电算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单位会计电算化是主管部门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反之主管部门的电算化将促进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在我国宏观管理向现代化进军的今天,主管部门与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还将继续相互促进和相互渗透。经过多年的努力,基层单位的会计电算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软件应用的品种、水平、范围等参差不齐。现在,数据大集中、软件大统一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大型企业集团尤其如此。

5.软件技术与管理组织措施日趋结合,软件的开发日益工程化。首先,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仅有一个良好的软件是不够的,必须有一套与之紧密结合的组织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与可靠。在会计电算化的初期,重点放在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上,随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与计算机应用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建设,将与软件的应用并驾齐驱,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起来。其次,准确透彻地了解用户是一个软件开发的首要工作,采用工程化的方法开发应用软件是当前国际流行趋势。我国会计软件开发也正从以往的经验开发向科学化的工程方法转化。

6.实现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管理。实现会计电算化后,所有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报表都存储在计算机磁性介质上,整个账务处理都在计算机内部自动生成。过去靠人工进行的内部牵制制度不再起作用了,这样,审计的职能大大削弱。为了正确处理好会计电算化和审计的关系,有必要完善以下会计电算化功能:一是“会计软件应提供关于凭证——总账——报表三者之间的双向查询功能;”二是“电算化会计系统应提供多种会计核算方法处理过程供用户和审计员选择。”

7.与管理会计系统相结合,促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现行会计体系把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含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的代码化、数据共享和自动化,为两个子系统的结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如果电算化一直停留在财务会计子系统,而不涉及管理会计子系统的预测、决策、规划和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与效益的评估,内部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等,那么也就限制和失去了发展电算化的意义。因此,从发展的眼光看,企业应同时建立两个子系统并予以有机结合,以便运用财务会计资料,建立适应管理需要的会计模型,使电算化会计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和完善。

8.会计电算化的开展与管理将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与手工会计制度溶合为一体的会计电算化制度体系将全面形成。首先:标准的账表文件格式将逐步实现统一,以解决各种会计软件之间的接口问题、会计信息的相互传递问题、会计工作电算化后的审计问题,从而为更充分和更广泛地利用会计信息服务。其次:由于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还不健全。随着宏观管理工作的逐步开展,经验的积累,以会计软件的开发、验收规范,各有关管理部门的责权、电算化后的岗位责任制、人员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各种标准账表文件为主体的电算化管理制度体系将逐步形成与完善。

会计的未来趋势范文第13篇

“我希望趋势科技能够永远保持领先。这是我们运营的一贯理念。”趋势科技CEO陈怡桦表示。

云计算,安全市场的机会

趋势科技可以说是在虚拟化安全领域比较成功的安全厂商之一。2012年,趋势科技推出Deep Security 8.0,这款产品成为全球第一家应用了VMware vShield API的安全工具。利用vShield Endpoint所提供的接口,Deep Security可以实现对主机上所有虚拟机的无防护,节省主机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由于VMware在虚拟化市场上拥有庞大的市场份额,使得趋势科技很快抢占了大量虚拟化病毒安全防护市场。要知道,在早期,很多想要在部署虚拟化病毒防护的用户会发现,市场上只有趋势科技的防毒产品采用了VMware 的接口。

对虚拟化市场的前瞻眼光,使得趋势科技获得了先机。不过在陈怡桦眼中,虚拟化只是趋势科技关心的一个部分而已。“我们非常重视整个云计算生态链的合作,我们今天所谈到的无论是公有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都会与相关的技术和运营服务商进行合作。”她表示,与VMware的合作就是趋势科技云战略中的一部分。

这就是为什么趋势科技会将自己的2014云合作伙伴峰会主题定为“大势所趋,云展未来”。来自趋势科技的官方说法是,为了帮助合作伙伴更好地把握销售机会,趋势科技在安全解决方案中融合了产品的多元化组合,涵盖虚拟化和云计算、融合基础设施、安全管理等多种领域,这些解决方案已经被纳入到趋势科技渠道销售体系之中。通过捆绑趋势科技解决方案与战略合作伙伴(如VMware、亚马逊、惠普、IBM、微软)的产品和服务,渠道合作伙伴可以帮助用户提升价值,同时提高自身的销售和盈利能力。

陈怡桦认为,云计算不仅为IT技术和产品厂商提供了机会,也同时给予了渠道商发展空间。实际上,她的这一观点也已经为业界所认可。包括IDC、Infonetics等在内的多家分析和调研公司都曾经表示,云计算的出现会重新定义IT的架构与服务模型。而在这一更迭过程中,用户的应用会重新进行洗牌。“趋势科技有一个很好的生态环境,也有一个很大的生态环境。”陈怡桦表示。

安全边界已经被打破

与云合作伙伴大会一样,2014年趋势科技CIO高端峰会的主题同样是云计算。只不过,在CIO高端峰会上,云计算不再仅是生态系统与合作纽带,而代表了下一代的安全环境。在这个新的安全环境中,安全防护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目前的界限,由于万物互联的出现,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要被纳入安全的范畴。与此同时,移动设备与数据中心安全也会呈现新的局面。

陈怡桦用商业模式中的一种理论“长尾效应”来描述未来的安全局势。她认为,当终端成倍增长,数据存储于云端之时,安全事件将会频繁发生:“万物互联的‘长尾效应’会产生90%以上的未知威胁。”因此,趋势科技将很多精力都放在其云安全智能防护网络(Smart Protection Network,SPN)上。趋势科技企业业务部产品开发总裁刘硕琛表示,其智能防护网络运用了云计算技术收集多方的正常应用信息并在云端进行汇总统计和关联分析。这使得趋势科技在云端汇总了大量内容,并将这些内容随时与客户端保持同步。因此,一旦发现某些应用信息在云端并不存在,也就证明其有可能是恶意软件。这样一来,即使是小概率事件也能够被安全系统捕捉。实际上,这种白名单技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安全厂商的选择。

趋势科技(中国区)网关产品经理白日表示,在APT攻击包括未知威胁防御方面,趋势科技一直非常重视相关的技术储备和积累,这一点体现在了威胁发现设备TDA、沙盒等多种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层面。“在未来半年到一年中,我们会见到更多有关未知威胁防御的新技术。”刘硕琛表示。

在本次举行的两场大会上,趋势科技还特别表达了对万物互联和物联网的关注。如今,在消费领域,趋势科技已经在与相关厂商进行合作,将安全技术植入到物联网产品之中。陈怡桦认为,在未来万物互联和物联网的发展中,云安全智能防护网络将会发挥其泛化的作用。

智能设备也有安全隐患

通过设立联合实验站,GeekPwn和启明星辰希望能够唤起社会对智能设备安全的意识。

本报记者 李旭阳

8月19日,专注于智能设备的极客活动GeekPwn(极棒)安全极客嘉年华与信息安全厂商启明星辰携手,共同设立GeekPwn启明星辰联合实验站。未来,这一实验站将针对智能设备与信息安全爱好者,提供免费的场地与设备支持。同时,双方也有志于将其作为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开放。实验站提供了包括谷歌眼镜、索尼PS4、三星智能手表等智能设备,供到场人员体验。

“GeekPwn(极棒)在7月15日举办新闻会提出了智能设备安全的重要性,8月份美国的黑帽大会(Blackhat)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现在启明星辰实验站首场沙龙的举行也是关注智能设备安全问题,说明行业内已经达成共识,即智能设备安全已经成为了未来几年安全领域关注的重点。” GeekPwn(极棒)主办方 Keen Team负责人王琦认为,智能设备安全是未来的趋势。

会计的未来趋势范文第14篇

如今,智能手机的设计日新月异,从系统到外观,如何创新并引领新的设计趋势成为了各大手机品牌需要面对的最大考验。诺基亚N9的设计团队希望他们的作品能够更自然地与人们交互,简化人们触控和浏览手机的方式。极简的设计,更简单、更自然、更直接的用户体验,成为他们设计团队的终极目标。

最终呈现在大众眼前的诺基亚N9拥有一体化聚碳酸酯机身,它经过注模而成,但是所有插孔都是用机器制作的。这样可以让弧形玻璃屏幕非常齐平地嵌入机身,不会露出锋利的边缘,并且使它倡导的无缝滑动交互操作得以实现。

现在成熟的市场上有两种手机模式,一种是多主屏的,比如说Nokia700,还有一种是IOS的模式,这两种模式已经有点守旧。现在诺基亚推出两种新的模式,一种是Swipe(滑动)交互模式,另外一种是在未来Windows Phone手机上应用的模式。Windows Phone的模式和Swipe还是不同,但有它自己的特点,在主屏上有一个个小方块,在这个小方块上可以直接看到有什么未接来电、朋友们都在做什么,这和普通手机上的一些小应用不同,因为那些复杂的应用会带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噪音,让人使用起来也会感到很烦燥。视觉的噪音是说在用户界面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图标,一屏一屏的扫过去,图标越来越多,这是一种很懒惰的设计。诺基亚希望把不必要的东西缩减、去除,要能够非常简单方便地使用。

他们使手机功能尽量简单化,又不影响使用,让用户操作起来非常便捷。在诺基亚设计部高级副总裁Marko Ahtisaari看来,N9只有三个物理按键而并没有设计普通触屏手机常见的返回键,可以说也是前无古人的创新。N9的设计不论是滑动,还是它的三个主屏,都能够很好地实现各种功能,充分体现出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理念。所以这种简约的设计本身就是可持续设计的一部分。“这种滑动交互的模式和全新用户的体验在诺基亚未来的产品组合中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不光是价位高的产品,各个价位的产品都会采用这种滑动的模式,在未来会引领一种全新更好的手机使用的趋势。”Marko对诺基亚未来产品的设计趋势如是说道。

谈到未来手机设计的趋势时,Marko认为未来交互模式有两种趋势。一种是简约的趋势,设计的产品所秉承的是要把它做成简约精致的理念。在手机上,如果说一定需要加入某种东西肯定是有原因的,比如说快捷键,如果触碰和滑动无法实现功能,就需要加入物理键设计。如果能够用数字化的方式实现,那就不必加了。第二种趋势是设计出令人心境平和的操作技术,他觉得手机的操作体验要非常流畅、自然、平静,这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而且在短期内是可以实现的一个趋势。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方向,即不需要碰碰屏幕,在屏幕外的空间就可以实现各种操作,流畅地完成各种手机操作,这也是他们努力的方向之一。

会计的未来趋势范文第15篇

在荷兰最大的产品设计机构梵博勒(VanBerlo)担任资深研究经理的趋势专家Zuzanna SKalska,每年参加50多场欧美顶级行业展会,网罗全球不同地区的设计资讯,她所关注的更多还是未来世界的变化对设计的影响,与她聊设计的趋势是一种享受。

在她看来,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在一轮一轮的趋势变化中被激发出内心真实愿望,被外界改变,也改变了某些规则与方式。

Zuzanna Skalska谈全球设计趋势

西方社会正在重新审视“过度消耗”的生活态度,并且调整着发展的方向,比如说对绿色设计的倡导。无论是低能耗,还是材料的可回收、可降解,绿色风遍各个行业。然而绿色不应只是表象的,绿色设计并不是太阳能充电或者可降解包装这么简单。绿色是一个体系,必须植入企业文化,并渗透到整个产品周期的各个环节,才有可能真正为环境造福。与环境对应的是人类身心的健康。人们越来越多的将健康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一切从预防开始,保持身心平衡,而不再将大把的钱花在各种药物上。卫生间及卧室是让自我平静下来、休息并为生活充电的重要生活空间。未来针对这两个空间的与健康相关的产品会逐步增多。

说到卫生间,卫浴产品的电子化也是一个趋势。从水及温度的控制,到各种理疗产品的控制。产品的外观及功能都会有更多消费电子产品的倾向。极简的操控面板及优雅的按键会更好的融入室内环境,方便人们操作。

整体来说,家用产品的发展将会以生活形态为主导。产品将更多反映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及世界观,逐渐成为打造自我形象和文化标识的工具。

交互是未来所有设计的主导方向。这里的交互指的是产品新的使用方式及人与产品的交互。新的交互方式将会导致现有产品形态逐渐被颠覆。尽管产品功能还会继续强大,但操作却并不会复杂,而是更直觉化的操作和更多的情感体验。让人们生活更轻松的还有无线技术。没有了在地毯上、桌面上和藏在家具后面的各种电线,无线家用产品是未来以多媒体为主导的生活形态的基础。和Zuzanna Skalska同在一家公司工作的欧洲的资深设计师Coert Verhoeve对交互的话题也颇有兴趣。在他看来,观察使用家用电器的交互过程,可以感受到人对使用功能的需求。他颇为关注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因为它们跟生活的关系最密切,交互的感受也最强烈。家用电器的一个按键就统管着很多功能,在用户需求与简洁好用之间,设计师经历的逻辑思维过程被包裹在设计的内核中,看上去理所当然的反应,其实都来源于研究与分析。谈到欧洲家用电器的设计趋势,他将之总结为简洁、集成、专业。

Coert Verhoeve谈欧洲采用电器的设计趋势

首先,大众对品质和真实的功能有越来越强烈的需求,与之相对应的是,人们对一些纯装饰性的设计手法不再那么有兴趣了。

其次,高端的产品集成性更强,大约跟社会文化趋势有关――欧洲的家庭变得越来越小,相应的,产品也更简单,如一个按键按下去,就有煮好的咖啡,人不需要去控制复杂的过程,精密的机器应该可以高质量地解决这些问题。智能化的趋势在下降,很明显的一个例子是,特别复杂的智能化的水表并不受人欢迎。但是同时,人们又有知道产品背景的欲求,尤其是食品,想知道它的背景,怎么来的。这似乎又跟方便、简单的需求背道而驰。谈到这一点时,Coert说:“这是因为总的趋势是市场越分越细。以前几个大的趋势基本就可以概括绝大多数的发展方向,现在人群分类更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产品也越来越多元。”

第三,是专业化的趋势。Coert以他参与设计的PHILIP的家用啤酒机为例,说明他们的设计如何将专业化的产品成功引入家庭生活中。啤酒机最早只是在酒吧中出现,但是调查发现,用户在家中也有享有专业设备的需求。

Coert近些年来很关注中国的产品设计,他现在也在为中国的公司设计产品。他敏锐的地发现一些变化――以前家电基本是由欧洲开发设计,现在越来越多转移到中国。在他看来,中国在这方面的能力是越来越强了。不过市场上,那些不被他看好的热销产品,仍然让这个欧洲人困惑:为什么这样的产品销售如此强劲?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在文化和市场的差异中寻找答案。中国庞大的市场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但是先进的经验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通过与本土设计公司的合作,双方都能了解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而做出优秀的设计。

与Vanberlo进行合作的东成新维的研究经理郑沂蒙对于家电产品在未来几年的趋势判断,或许更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

郑沂蒙眼中的中国趋势

东成新维的研究经理郑沂蒙对于家电产品在未来几年的趋势判断,或许更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

在她看来,低端产品线将出现进一步的细分差异化,尤其在一二级城市。这或许能回应Coert这样的欧洲设计师的困惑。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低端产品仍旧依赖价格优势取胜。然而低端不应等于低劣,低端产品将越来越多顺应相应人群的细分需求,通过准确的差异化定位提升产品竞争力。比如针对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群,产品的发展将更偏重灵活、紧凑、效捷的方向。长远看,在保证生产成本上限的基础上,低端产品的品质包括生产工艺、设计水准、使用体验等各方面水平也会逐渐提升。

从整体趋势来看,郑沂蒙认为,健康、养生、营养、无公害将成为显著的发展方向。尽管相关行业的生产标准及质检机制都有待完善,消费者为健康买单的意愿已经日渐高涨。未来的家电产品将更多运用物理原理,减少化学元素及试剂的使用。除了功能卖点,未来企业需要通过设计将健康无公害的主题更直观的体现出来,比如运用柔和的线条、健康环保的材质。来自中国传统的许多材质元素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比如陶瓷、木质、石材等。

至于发展较成熟的舶来型产品像电视、电冰箱、微波炉等,在郑沂蒙看来,继续本土化是大势所趋。这类产品在中国的研发已比较成熟,未来的本土化将更多体现在细节上,包括材质、图案以及功能的细节。未来的产品将更准确的把握和满足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及变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及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