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觉悟;“力量型”科学;和谐;中国现代科学体系

一 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理论溯源及其界限

今天我们提到科学,一般指的是近代西方科学,它起源于希腊的理性科学,重视数学的运用与实验的检测,因而也称为数理实验科学。[1]西方近代科学既有对希腊理性科学的继承,同时受西方近代文化观念的影响,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偏离了希腊理性科学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正如吴国盛先生所言,“近代科学不仅是希腊理性精神的正宗传人和光大者,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奠基者,科学还以其‘效用’服务于意欲‘控制’的人类权力意志。这是近代科学的一个崭新的维度:力量化、控制化、预测化。” [2]这样,主体维度的价值诉求加上对物质力量的狂热追求,构成了近代科学精神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尼采所说的强力意志。这种强力意志构成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主旋律,也造就了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

[3]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虽然在过去几百年中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二十世纪的科学与技术却展示了西方“力量型”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的核心思想和结论分别从宇观、微观和宏观尺度证实了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局限性,且这种片面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4]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上,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都面临着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谐的生态觉悟、科学的前沿发展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范式,而这种新的科学范式的核心思想与东方文明中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与科学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和谐”思想对“力量型”科学界限的消融

二十世纪以来,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复杂科学为代表的前沿科学,通过深刻的观念转变和理念创新,打破了时空对立等二元对立观念,演绎了自然宇宙和谐一体的更为纯正的科学自由精神。这种情况下,强调和谐一体的中国传统自然观,在解释新的科学思想上,较之西方“力量型”科学所依赖的机械自然观显得更加优越。[5]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些人自然地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东方文明,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科技文化困境。

1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思想的发掘

儒家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主流。儒家文化在中国思想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代科技的有序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6]第一,儒家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克服西方近代科学的原子论限度。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始终把宇宙看作为一个整体,如孟子认为自然之天产生万物,人和万物只有一个来源,万物和人都是其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彼此相互倚赖。儒家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反对把人与自然相分割和对立,这有助于消融西方近代科学中还原论、原子论的错误理念,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关系。第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消融近代“力量型”科学范式中的主体外化倾向。在和谐的状态中求发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给予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如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不同分职,只有充分把握好天与人的分职,才能清楚地认识天与人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与改造世界。[7]第三,儒家“天人合一”观有助于改变西方“力量型”科学的控制论世界图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如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把爱心从家庭扩展到社会,从社会再扩展到自然万物,进而使仁爱具有了生态道德的含义。这种崇高的境界引导人类理性地控制物质欲望,并把物欲导向精神的追求与创造,塑造人类“赞天地之化育”的伟大胸怀,即理解、赞美和协助自然界之生生不息,并以这样的方式发挥人性,而成为天地大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西方近现代科学思想认为自然界本质上是一种纯粹物的结合,是一幅符合机械力学规律的自然图景,是一个在人类之外跟人类毫不相干的体系,是人类的能源场与垃圾场,从而培养了人对自然的傲慢感、对于其他物种的优越感。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则对自然有一种热爱、同情、亲近之情,认为一切知识本质上都来源于活生生的自然,而不是来自实验室中的自然切片,强调对自然本身的直接接近。[8]这样,儒家文化的生态智慧显然能够弥补西方“力量型”科学观念的不足。它警示人类,应该去除在自然面前的自负和傲慢,应该敬畏自然,停止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2 道家文化中的生态觉悟:“道法自然”思想的启迪

道教文化也是华夏母体上土生土长的血脉文化,道家的核心范畴“道”把人类置于自然世界的大系统中,从自然现象推及人类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其思想路径和特征,与当代复杂性科学的生态趋向是一致的,从而有助于消融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界限。[9]首先,道家的“道法自然”生态思想可以为科学提供新的形而上学基础。老子认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来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界,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天地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道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近代西方主客二分的机械论、二元论以及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是根本不同的,从而可以为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提供新的哲学基础。其次,道家的循“道”而为的价值原则与当代生态科学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老子的“道”具有生态价值的意蕴,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要与“道”一致,要与天地万物一致,尊“道”贵“德”,顺应自然,体现在实践上就是“无为”。当代生态科学十分推崇老子的这一思想,与老子把天地之“道”作为确立人类道德的根据一样,生态科学的整体论思想、价值观原则都是以生态系统的自然性质为根据的,主张要对自然过程作出谦卑的默认,让自然按照自己的节律运行而不要去破坏它。其三,道家的生态哲学与当代21世纪科学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整体境界。老子的“道”是一种尊重生命和自然的伦理观,它要求人们的活动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生态科学的生态中心主义观念是十分吻合的,他们共同指向“天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境界。总之,在生态整体系统中,人不在自然之外,也不在自然之上,而在自然之中。人应当站在生态系统和地球的角度,成为大自然的神经和良知,关心其他生命,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并弘扬大自然的“生生之德”,维持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这就是道家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对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今天我们提出科技生态转向的理论支撑点也在于此。

西方科学的畸形发展而带来的一些文化困境,为东方文化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使人类把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人类文化图式,从儒学、道学等东方文化中寻找生态智慧与启迪。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能以其特有的生态智慧和觉悟为西方“力量型”科学突破固有的范式提供有益的催化作用,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范导科学应有的气质,现代科学与蕴涵了东方智慧的儒家、道家文化进行跨文化对话,对于人类超越科技文化困境、迈向澄明之境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生态智慧的发掘与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许多科学家在“东方神秘主义”与现代物理学之间发现了“惊人的平行之处”,以此为契机展开了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之间的跨文化对话。[1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虽然对于克服和纠正西方“力量型”科学的缺陷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能否起到主导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推进为一种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世界观,成功地实现中华科学技术的腾飞,这还取决于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超越的程度。二十世纪末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劲声浪,其原因之一就是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天人分离思维摸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特别是在复杂科学等前沿领域,因而当代西方科学正经历着从主客二分转向主客融合的后现代主义的洗礼。而中国传统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崇尚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思与诗的交融贯通;都鄙视对外在对象作还原性的分析,而注重对人在其中的世界的情感体验。因此,西方的一些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看成是抵御西方科学工具理性的希望。[11]而对今天的中国人而言,一方面要跟西方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力量型”科学本身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要跟不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被不知不觉排除在“体”之外而流于“用”的危险。中国人的“现代化之忧思”,既有西方后现代主义者的“现代性批判”的一面,也有发掘传统文化的一面,既有后现代的一面,也有前现代的一面。[12]因此,为了彻底摆脱现代化的双重困境,中国人不仅要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以消融西方近现代科学“工具理性”的界限,更为重要的是在西方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发掘并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觉悟,建立起与西方科学平行的中国现代科学体系,进而将这种生态智慧推进为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方法和生态价值观,而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则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20世纪前沿科学的核心思想与中国科学和文明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这些前沿科学领域将成为中国人大显身手的场所。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东方科学体系是完全可能的,尤其是在系统科学、协同科学、混沌科学以及生态科学等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领域。[13]如何将可能诉诸于现实?这还取决于中国传统科学能否在吸收西方科学精髓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阐述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成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形而上学基础!

激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创造性地阐释中国科学传统背后所蕴涵的人文理念,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来制约一再跌落的西方科学,是一条十分恢宏而又漫长的道路,但又是一个十分诱惑的思路。一方面对西方而言,他们则有可能获得突破工具理性这个“座架”的外援——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于母文化之中,激活科学自身内在的修复机制;另一方面对于中国而言,提供了民族传统文化复兴与现代科学体系建立的绝佳机会。当中国人真正超越自己文化中的旧传统之时,就是中国科学技术走向腾飞之日。

参考文献:

[1][4] 姜岩东方科学与文明的复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8

[2][12] 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4

[3] 吴国盛.何为科学精神[j]百科知识,1998.2

[5] 吴国盛 20世纪的科技展示了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回顾百年科技

[j]国际经济评论,1999.z2

[6][11] 陶渝苏论作为科学精神生长点的西方思维模式[j]贵州大学学报,1998.1

[7] 梅萨罗维,等人类处于转折点[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148

[8] 吴国盛.反思科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23-24

[9] 李承宗,谢翠蓉.试论道教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与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6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觉悟;“力量型”科学;和谐;中国现代科学体系

一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理论溯源及其界限

今天我们提到科学,一般指的是近代西方科学,它起源于希腊的理性科学,重视数学的运用与实验的检测,因而也称为数理实验科学。[1]西方近代科学既有对希腊理性科学的继承,同时受西方近代文化观念的影响,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偏离了希腊理性科学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正如吴国盛先生所言,“近代科学不仅是希腊理性精神的正宗传人和光大者,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奠基者,科学还以其‘效用’服务于意欲‘控制’的人类权力意志。这是近代科学的一个崭新的维度:力量化、控制化、预测化。”[2]这样,主体维度的价值诉求加上对物质力量的狂热追求,构成了近代科学精神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尼采所说的强力意志。这种强力意志构成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主旋律,也造就了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

[3]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虽然在过去几百年中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二十世纪的科学与技术却展示了西方“力量型”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的核心思想和结论分别从宇观、微观和宏观尺度证实了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局限性,且这种片面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4]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上,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都面临着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谐的生态觉悟、科学的前沿发展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范式,而这种新的科学范式的核心思想与东方文明中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与科学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和谐”思想对“力量型”科学界限的消融

二十世纪以来,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复杂科学为代表的前沿科学,通过深刻的观念转变和理念创新,打破了时空对立等二元对立观念,演绎了自然宇宙和谐一体的更为纯正的科学自由精神。这种情况下,强调和谐一体的中国传统自然观,在解释新的科学思想上,较之西方“力量型”科学所依赖的机械自然观显得更加优越。[5]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些人自然地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东方文明,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科技文化困境。

1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思想的发掘

儒家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主流。儒家文化在中国思想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代科技的有序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6]第一,儒家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克服西方近代科学的原子论限度。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始终把宇宙看作为一个整体,如孟子认为自然之天产生万物,人和万物只有一个来源,万物和人都是其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彼此相互倚赖。儒家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反对把人与自然相分割和对立,这有助于消融西方近代科学中还原论、原子论的错误理念,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关系。第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消融近代“力量型”科学范式中的主体外化倾向。在和谐的状态中求发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给予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如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不同分职,只有充分把握好天与人的分职,才能清楚地认识天与人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与改造世界。[7]第三,儒家“天人合一”观有助于改变西方“力量型”科学的控制论世界图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如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把爱心从家庭扩展到社会,从社会再扩展到自然万物,进而使仁爱具有了生态道德的含义。这种崇高的境界引导人类理性地控制物质欲望,并把物欲导向精神的追求与创造,塑造人类“赞天地之化育”的伟怀,即理解、赞美和协助自然界之生生不息,并以这样的方式发挥人性,而成为天地大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西方近现代科学思想认为自然界本质上是一种纯粹物的结合,是一幅符合机械力学规律的自然图景,是一个在人类之外跟人类毫不相干的体系,是人类的能源场与垃圾场,从而培养了人对自然的傲慢感、对于其他物种的优越感。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则对自然有一种热爱、同情、亲近之情,认为一切知识本质上都来源于活生生的自然,而不是来自实验室中的自然切片,强调对自然本身的直接接近。[8]这样,儒家文化的生态智慧显然能够弥补西方“力量型”科学观念的不足。它警示人类,应该去除在自然面前的自负和傲慢,应该敬畏自然,停止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2道家文化中的生态觉悟:“道法自然”思想的启迪

道教文化也是华夏母体上土生土长的血脉文化,道家的核心范畴“道”把人类置于自然世界的大系统中,从自然现象推及人类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其思想路径和特征,与当代复杂性科学的生态趋向是一致的,从而有助于消融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界限。[9]首先,道家的“道法自然”生态思想可以为科学提供新的形而上学基础。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来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界,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天地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道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近代西方主客二分的机械论、二元论以及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是根本不同的,从而可以为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提供新的哲学基础。其次,道家的循“道”而为的价值原则与当代生态科学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老子的“道”具有生态价值的意蕴,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要与“道”一致,要与天地万物一致,尊“道”贵“德”,顺应自然,体现在实践上就是“无为”。当代生态科学十分推崇老子的这一思想,与老子把天地之“道”作为确立人类道德的根据一样,生态科学的整体论思想、价值观原则都是以生态系统的自然性质为根据的,主张要对自然过程作出谦卑的默认,让自然按照自己的节律运行而不要去破坏它。其三,道家的生态哲学与当代21世纪科学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整体境界。老子的“道”是一种尊重生命和自然的伦理观,它要求人们的活动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生态科学的生态中心主义观念是十分吻合的,他们共同指向“天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境界。总之,在生态整体系统中,人不在自然之外,也不在自然之上,而在自然之中。人应当站在生态系统和地球的角度,成为大自然的神经和良知,关心其他生命,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并弘扬大自然的“生生之德”,维持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这就是道家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对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今天我们提出科技生态转向的理论支撑点也在于此。

西方科学的畸形发展而带来的一些文化困境,为东方文化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使人类把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人类文化图式,从儒学、道学等东方文化中寻找生态智慧与启迪。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能以其特有的生态智慧和觉悟为西方“力量型”科学突破固有的范式提供有益的催化作用,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范导科学应有的气质,现代科学与蕴涵了东方智慧的儒家、道家文化进行跨文化对话,对于人类超越科技文化困境、迈向澄明之境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生态智慧的发掘与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许多科学家在“东方神秘主义”与现代物理学之间发现了“惊人的平行之处”,以此为契机展开了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之间的跨文化对话。[1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虽然对于克服和纠正西方“力量型”科学的缺陷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能否起到主导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推进为一种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世界观,成功地实现中华科学技术的腾飞,这还取决于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超越的程度。二十世纪末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劲声浪,其原因之一就是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天人分离思维摸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特别是在复杂科学等前沿领域,因而当代西方科学正经历着从主客二分转向主客融合的后现代主义的洗礼。而中国传统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崇尚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思与诗的交融贯通;都鄙视对外在对象作还原性的分析,而注重对人在其中的世界的情感体验。因此,西方的一些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看成是抵御西方科学工具理性的希望。[11]而对今天的中国人而言,一方面要跟西方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力量型”科学本身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要跟不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被不知不觉排除在“体”之外而流于“用”的危险。中国人的“现代化之忧思”,既有西方后现代主义者的“现代性批判”的一面,也有发掘传统文化的一面,既有后现代的一面,也有前现代的一面。[12]因此,为了彻底摆脱现代化的双重困境,中国人不仅要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以消融西方近现代科学“工具理性”的界限,更为重要的是在西方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发掘并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觉悟,建立起与西方科学平行的中国现代科学体系,进而将这种生态智慧推进为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方法和生态价值观,而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则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20世纪前沿科学的核心思想与中国科学和文明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这些前沿科学领域将成为中国人大显身手的场所。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东方科学体系是完全可能的,尤其是在系统科学、协同科学、混沌科学以及生态科学等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领域。[13]如何将可能诉诸于现实?这还取决于中国传统科学能否在吸收西方科学精髓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阐述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成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形而上学基础!

激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创造性地阐释中国科学传统背后所蕴涵的人文理念,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来制约一再跌落的西方科学,是一条十分恢宏而又漫长的道路,但又是一个十分诱惑的思路。一方面对西方而言,他们则有可能获得突破工具理性这个“座架”的外援——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于母文化之中,激活科学自身内在的修复机制;另一方面对于中国而言,提供了民族传统文化复兴与现代科学体系建立的绝佳机会。当中国人真正超越自己文化中的旧传统之时,就是中国科学技术走向腾飞之日。

参考文献:

[1][4]姜岩东方科学与文明的复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8

[2][12]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4

[3]吴国盛.何为科学精神[J]百科知识,1998.2

[5]吴国盛20世纪的科技展示了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回顾百年科技

[J]国际经济评论,1999.Z2

[6][11]陶渝苏论作为科学精神生长点的西方思维模式[J]贵州大学学报,1998.1

[7]梅萨罗维,等人类处于转折点[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148

[8]吴国盛.反思科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23-24

[9]李承宗,谢翠蓉.试论道教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与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6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觉悟;“力量型”科学;和谐;中国现代科学体系

一 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理论溯源及其界限

今天我们提到科学,一般指的是近代西方科学,它起源于希腊的理性科学,重视数学的运用与实验的检测,因而也称为数理实验科学。[1]西方近代科学既有对希腊理性科学的继承,同时受西方近代文化观念的影响,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偏离了希腊理性科学对自由精神的追求,正如吴国盛先生所言,“近代科学不仅是希腊理性精神的正宗传人和光大者,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奠基者,科学还以其‘效用’服务于意欲‘控制’的人类权力意志。这是近代科学的一个崭新的维度:力量化、控制化、预测化。” [2]这样,主体维度的价值诉求加上对物质力量的狂热追求,构成了近代科学精神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尼采所说的强力意志。这种强力意志构成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主旋律,也造就了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

[3]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虽然在过去几百年中获得了飞跃性的发展,二十世纪的科学与技术却展示了西方“力量型”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的核心思想和结论分别从宇观、微观和宏观尺度证实了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局限性,且这种片面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4]无论是西方科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在处理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上,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都面临着发展的瓶颈问题。和谐的生态觉悟、科学的前沿发展都呼唤一种新的科学范式,而这种新的科学范式的核心思想与东方文明中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与科学将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和谐”思想对“力量型”科学界限的消融

二十世纪以来,以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复杂科学为代表的前沿科学,通过深刻的观念转变和理念创新,打破了时空对立等二元对立观念,演绎了自然宇宙和谐一体的更为纯正的科学自由精神。这种情况下,强调和谐一体的中国传统自然观,在解释新的科学思想上,较之西方“力量型”科学所依赖的机械自然观显得更加优越。[5]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些人自然地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东方文明,投向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科技文化困境。

1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思想的发掘

儒家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主流。儒家文化在中国思想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代科技的有序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6]第一,儒家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克服西方近代科学的原子论限度。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始终把宇宙看作为一个整体,如孟子认为自然之天产生万物,人和万物只有一个来源,万物和人都是其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彼此相互倚赖。儒家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反对把人与自然相分割和对立,这有助于消融西方近代科学中还原论、原子论的错误理念,有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关系。第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消融近代“力量型”科学范式中的主体外化倾向。在和谐的状态中求发展,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给予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如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不同分职,只有充分把握好天与人的分职,才能清楚地认识天与人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认识与改造世界。[7]第三,儒家“天人合一”观有助于改变西方“力量型”科学的控制论世界图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如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把爱心从家庭扩展到社会,从社会再扩展到自然万物,进而使仁爱具有了生态道德的含义。这种崇高的境界引导人类理性地控制物质欲望,并把物欲导向精神的追求与创造,塑造人类“赞天地之化育”的伟怀,即理解、赞美和协助自然界之生生不息,并以这样的方式发挥人性,而成为天地大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西方近现代科学思想认为自然界本质上是一种纯粹物的结合,是一幅符合机械力学规律的自然图景,是一个在人类之外跟人类毫不相干的体系,是人类的能源场与垃圾场,从而培养了人对自然的傲慢感、对于其他物种的优越感。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则对自然有一种热爱、同情、亲近之情,认为一切知识本质上都来源于活生生的自然,而不是来自实验室中的自然切片,强调对自然本身的直接接近。[8]这样,儒家文化的生态智慧显然能够弥补西方“力量型”科学观念的不足。它警示人类,应该去除在自然面前的自负和傲慢,应该敬畏自然,停止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保持与自然的和谐,才能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2 道家文化中的生态觉悟:“道法自然”思想的启迪

道教文化也是华夏母体上土生土长的血脉文化,道家的核心范畴“道”把人类置于自然世界的大系统中,从自然现象推及人类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以及人类对自然界的态度。其思想路径和特征,与当代复杂性科学的生态趋向是一致的,从而有助于消融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的界限。[9]首先,道家的“道法自然”生态思想可以为科学提供新的形而上学基础。老子认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来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界,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天地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构成和谐统一的整体。道家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与近代西方主客二分的机械论、二元论以及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是根本不同的,从而可以为西方“力量型”科学范式提供新的哲学基础。其次,道家的循“道”而为的价值原则与当代生态科学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老子的“道”具有生态价值的意蕴,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要与“道”一致,要与天地万物一致,尊“道”贵“德”,顺应自然,体现在实践上就是“无为”。当代生态科学十分推崇老子的这一思想,与老子把天地之“道”作为确立人类道德的根据一样,生态科学的整体论思想、价值观原则都是以生态系统的自然性质为根据的,主张要对自然过程作出谦卑的默认,让自然按照自己的节律运行而不要去破坏它。其三,道家的生态哲学与当代21世纪科学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整体境界。老子的“道”是一种尊重生命和自然的伦理观,它要求人们的活动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生态科学的生态中心主义观念是十分吻合的,他们共同指向“天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境界。总之,在生态整体系统中,人不在自然之外,也不在自然之上,而在自然之中。人应当站在生态系统和地球的角度,成为大自然的神经和良知,关心其他生命,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体现并弘扬大自然的“生生之德”,维持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这就是道家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对西方“力量型”科学最大的启迪,今天我们提出科技生态转向的理论支撑点也在于此。

西方科学的畸形发展而带来的一些文化困境,为东方文化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使人类把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人类文化图式,从儒学、道学等东方文化中寻找生态智慧与启迪。作为东方文明代表的中国文化,能以其特有的生态智慧和觉悟为西方“力量型”科学突破固有的范式提供有益的催化作用,并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范导科学应有的气质,现代科学与蕴涵了东方智慧的儒家、道家文化进行跨文化对话,对于人类超越科技文化困境、迈向澄明之境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生态智慧的发掘与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许多科学家在“东方神秘主义”与现代物理学之间发现了“惊人的平行之处”,以此为契机展开了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之间的跨文化对话。[10]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虽然对于克服和纠正西方“力量型”科学的缺陷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能否起到主导作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推进为一种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世界观,成功地实现中华科学技术的腾飞,这还取决于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自觉与超越的程度。二十世纪末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劲声浪,其原因之一就是西方“力量型”科学的天人分离思维摸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特别是在复杂科学等前沿领域,因而当代西方科学正经历着从主客二分转向主客融合的后现代主义的洗礼。而中国传统文化和后现代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崇尚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思与诗的交融贯通;都鄙视对外在对象作还原性的分析,而注重对人在其中的世界的情感体验。因此,西方的一些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看成是抵御西方科学工具理性的希望。[11]而对今天的中国人而言,一方面要跟西方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力量型”科学本身的缺陷;另一方面也要跟不发达世界站在一起,忧虑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被不知不觉排除在“体”之外而流于“用”的危险。中国人的“现代化之忧思”,既有西方后现代主义者的“现代性批判”的一面,也有发掘传统文化的一面,既有后现代的一面,也有前现代的一面。[12]因此,为了彻底摆脱现代化的双重困境,中国人不仅要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觉悟以消融西方近现代科学“工具理性”的界限,更为重要的是在西方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发掘并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觉悟,建立起与西方科学平行的中国现代科学体系,进而将这种生态智慧推进为整个人类文明的生态价值方法和生态价值观,而20世纪基础科学的三大成就相对论、量子论和复杂科学则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20世纪前沿科学的核心思想与中国科学和文明的生态智慧不谋而合,这些前沿科学领域将成为中国人大显身手的场所。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东方科学体系是完全可能的,尤其是在系统科学、协同科学、混沌科学以及生态科学等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领域。[13]如何将可能诉诸于现实?这还取决于中国传统科学能否在吸收西方科学精髓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阐述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成为中国现代科学体系的形而上学基础!

激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创造性地阐释中国科学传统背后所蕴涵的人文理念,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来制约一再跌落的西方科学,是一条十分恢宏而又漫长的道路,但又是一个十分诱惑的思路。一方面对西方而言,他们则有可能获得突破工具理性这个“座架”的外援——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于母文化之中,激活科学自身内在的修复机制;另一方面对于中国而言,提供了民族传统文化复兴与现代科学体系建立的绝佳机会。当中国人真正超越自己文化中的旧传统之时,就是中国科学技术走向腾飞之日。

参考文献:

[1][4] 姜岩东方科学与文明的复兴[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8

[2][12] 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4

[3] 吴国盛.何为科学精神[j]百科知识,1998.2

[5] 吴国盛 20世纪的科技展示了科学本身的某种界限——回顾百年科技

[j]国际经济评论,1999.z2

[6][11] 陶渝苏论作为科学精神生长点的西方思维模式[j]贵州大学学报,1998.1

[7] 梅萨罗维,等人类处于转折点[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7.148

[8] 吴国盛.反思科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23-24

[9] 李承宗,谢翠蓉.试论道教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与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6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生态文明 智慧城市 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智慧城市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及背景

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更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助推器和重要标志。智慧城市是近年来人类对城市发展关注和探索的产物,“智慧城市”的概念正逐渐被更多的国家和社会公众所理解和接受。

“智慧城市”的概念源自IBM公司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smart planet)”理念,其核心是“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该理念一经提出即引起了全球广泛的关注。所谓的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智慧城市在技术上实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从而极大的推动了社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通过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可持续创新,强调通过价值创造,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二)智慧城市的特征

城市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智慧城市”需要具备三大特征:对城市生态的全面透彻的感知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城市管理的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的可持续创新。

1、对城市生态的全面透彻的感知和信息的互联互通

通过传感技术,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是传感技术,能够实现对城市生态各方面监测和全面感知。智慧城市利用各类随时随地的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智能识别、立体感知城市生态中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对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并能与业务流程智能化集成,继而主动做出响应,促进城市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的运行。

同时,智慧城市中各类宽带有线、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城市生态与人、人与人的全面互联、互通、互动,为城市各类随时、随地、随需、随意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宽带泛在网络作为智慧城市的“神经网络”,极大的增强了智慧城市作为自适应系统的信息获取、实时反馈、随时随地智能服务的能力。

2、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融合应用

现代城市生态形式复杂多变,需要决策与管理的准确高效。智慧城市基于云计算,通过智能融合技术的应用实现对城市生态中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与分析,并引入综合集成法(综合集成研讨厅),通过人的“智慧”参与,大大提升决策支持的能力。技术的融合与发展还将进一步推动“云”与“端”的结合,推动从城市中个人对城市管理的参与程度。

3、以人为本,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可持续创新

智慧城市重视以人为本和知识的创新。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重塑了现代科技以人为本的内涵,也重新定义了创新中用户的角色、应用的价值、协同的内涵和大众的力量。智慧城市的建设尤其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注重从市民需求出发,并通过微博、Fab Lab、Living Lab等工具和方法强化用户的参与,对传统的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汇聚公众智慧,提升人的观念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以人为本,构建城市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城市推动城市生态文明的国际和国内实践

(一)智慧城市推动城市生态文明的国际实践

欧盟于2006年发起了欧洲Living Lab组织,它采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来调动方方面面的“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机会。该组织还发起了欧洲智慧城市网络。Living Lab完全是以用户为中心,借助开放创新空间的打造帮助居民利用信息技术和移动应用服务提升生活质量,使人的需求在其间得到最大的尊重和满足。

2009年,迪比克市与IBM合作,建立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一个有六万居民的社区里将各种城市公用资源(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等)连接起来,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以做出智能化的响应,更好的服务市民。

亚洲的韩国和日本也非常重视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管理和城市生态维护的积极推动作用。韩国以网络为基础,打造绿色、数字化、无缝移动连接的生态、智慧型城市。通过整合公共通讯平台,以及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消费者可以方便的开展远程教育、医疗、办理税务,还能实现家庭建筑能耗的智能化监控等。

(二)智慧城市推动城市生态文明的国内实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涌入。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人口已经达6.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49.68%。人口的急剧膨胀和资源的加速消耗,为城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城市生态面临和承受巨大的压力,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维持和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治理面临的首要问题。“智慧城市(smart city)”已经在国内的许多城市探索作为城市治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在继承其电子政务、城市信息化、数字城市方面的工作基础上,多个城市引入了“智慧城市”治理理念,上海、武汉、南京、宁波、扬州、无锡等城市纷纷开始智慧城市的建设,并将智慧城市上升到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以发挥智慧城市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例如, 2010年9月20日,浙江海港城市宁波,出台了《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在国内率先迈出了系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通过智慧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的建设,使这座古老的港城成为绿色和谐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力争于2020年跻身于国际智慧城市的行列。山东省也非常重视智慧城市的建设,在省第十次党代会正式提出建设智慧山东的战略部署。

三、构建智慧城市,助推城市文明建设

(一)智慧城市直面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巨系统,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与产业在城市高度集中,城市生态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其中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水污染、垃圾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城市自然资源破坏严重。城市生态的破坏对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于此同时,我国大多数城市人均资源严重不足,经济转型压力大,城市管理面临挑战。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我国城市的发展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资源的过度消耗使得城市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面临困境。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清洁的空气和水等要素,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和基础,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加之城市人口密度大,增长迅速,人民对于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民期待与现实选择差距变大,对城市综合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慧城市”直面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困境,围绕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化和民生核心需求为关注点,将先进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城市经营服务理念有效融合,通过对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系统进行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对城市基础设施、基础环境、生产生活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多方位数字化、信息化的实时处理与利用,构建以政府、企业、市民三大主体的交互、共享平台,为城市治理与运营提供简捷、高效、灵活的决策支持与行动工具,为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提供崭新的创新应用与服务模式,从而推进现代城市运作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的和谐目标,实现城市生态文明。

(二)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措施

1、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社会形态转型,促进城市管理模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城市社会形态的转型提供了必要的助推力。

智慧城市突破了传统社会组织专业化程度低的局限,公共服务平台、多网融合平台等专业化程度高的社会组织将得到充分发展。而且,智慧城市打破了传统社会组织单位功能自足的局限,互相依赖程度提高。分工细、专业化程度高,给市民生活的选择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最为重要的是,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改变人的思想价值观念,不断培育出创新型人才;智慧城市建设能够加快传统城市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进程。智慧城市具有的更全面灵活的互联互通能力和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实现了居民接收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智慧城市建设能够加快宁波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变迁的进程。智慧城市建设让人的生活网络化成为新的方向标。从衣食住行到情感寄托、需求搜索等无不与网络产生关系,带动生活网络化变革。社会形态由封闭到开放,由传统的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由此带来的是对城市管理创新的需要。

智慧城市推动了城市管理中人的参与以及行政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和人性化。推进城市管理决策方式从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管理体制从条块分割走向区域统筹、城乡统筹、人与自然统筹、社会与经济统筹以及内涵与外延统筹方向演化;基础设施、居住社区和产业园区从单功能向各类服务功能完善的成熟社区演化。过智慧城市的建设,进一步挖掘、整合和配置城市各类有形和无形资源,努力实现信息化、智慧化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实现城市生态发展的高度融合。

2、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智慧城市将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智慧城市的建设推进资源耗竭、环境破坏型的物态经济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态经济方向演化,促进传统生产方式从产品导向向功能导向、链式经济向网络经济、自然经济向知识经济、厂区经济向园区经济、刚性生产向柔性生产、减员增效向增员增效、职业谋生走向生态乐生的循环经济转型。

一是有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智慧技术极大促进了知识传播、共享和互动,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智慧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先进的创新工具,革新了创新的手段,提高了创新的效率。智慧技术为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例如,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有力推进物联网、低碳、节能、环保等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吸引集聚一批知识密集、信息密集、创新密集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而且能够通过新兴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快城市工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是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通如何破解要素制约,推动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提出了新课题。信息、知识和智慧作为可以无限利用的生产要素,可以促进土地、劳动力、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重组融合,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为知识型人才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发展机遇,加强产学研联合,通过产品更新升级、管理水平提升、业务流程重构,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消耗、提高效率、增加收益,实现资源禀赋约束条件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是有助于强化对节能减排的监管。随着城市智慧含量的提高,还能够大大降低能源消耗率和污染排放率,有利于推动宁波向低碳化、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城市转型。通过智慧技术的应用,城市生产生活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将以动态的、实时的、更加精准的方式得以监测和管理,能源消耗率和污染排放率可以明显下降,资源和环境将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推动力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障民生。生态环境质量是保障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最基本的民生。充分发挥智慧城市在推动社会形态转型,城市管理优化,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等多方面的助推器作用,提高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德仁,邵振峰,杨小敏.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理论与实践[J].《地理空间信息》2011(6)。

[2]Caragliu A, Del Bo C, Nijkamp P. Smart cities in Europe(2009)[R/OL]. [2011-03-01]. http://cers.tuke.sk/cers2009/PDF/01_03_Nijkamp.pdf.

[3]王长胜,许晓平.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79-157.

[4]Glaeser E L. A review of Richard Florida’s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R/OL]. [2011-06-01]. http:///rfcgdb/articles/GlaeserReview.pdf.

[5]吴胜武,闫国庆.智慧城市——技术推动和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6]秦洪花,李汉清,赵霞.“智慧城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J]. 环球风采,2010(9)

【作者简介】

姓名:史小斌,出生日期 1971年4 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江苏省南通市,工作单位及职称:山东广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研究方向:工业管理、电力、油气自动化、信息技术。作者详细通信地址:山东东营市邹城路9号山东广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电话:0546-8592226

电子邮件地址:

【创新点】

本文将智慧城市和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结合起来,认为“智慧城市”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应当将其放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突出和强调人口、产业、空间、土地、环境、社会生活等城市生态领域的统筹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主要观点】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智慧城市;智慧生态城市;生态城市

1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内涵

城市的发展从早期的人类的憧憬构想中逐渐建立,乌托邦式的城市建设无疑带来了一定的理想与愿望,人们也朝着这样的理想城市靠近,在时间的回溯和科技的发展中,人们开始对城市的发展,经由普遍化的城市模式的反映机制,产生无数的构想一与憧憬,同时也是对自身历史与现实的反思。

生态文明城市是在对以往城市模式建设探索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和协同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人类社会进程发展,转变到大趋势下发展而来的新型城市模型,对今天的城市建设起着很大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强有力的正确教育宣传和突出环境灾害的危机意识导向都是人们群众将目光聚焦到对生态文明的城市建设里去。在现目前对生态环境的意识逐渐增强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城市生态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又经由多方面的生态道德标准评价体系机制引入,使人们愈发自觉的保护自然环境,从而反馈到建设城市社会的工作中,并积极投入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行动中去。

2智慧生态城市的规划构建

2.1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最近几年开始趋于流行的热门话题,自2009年由IB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后,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媒体传播,并逐渐被世人所认知。在全球引发的“智慧风潮”和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监督的背景下,我国也将“智慧城市”作为一个在未来的可行的城市发展建设前景,大力支持和倡导,并将建设“智慧城市”这一概念作为培育竞争力、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市民就业、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由此可见,“智慧城市”的概念主要是从信息技术出发,联系各个领域。由此看来,“智慧城市”更多承担的是一个核心的位置,关联其他包括以互联网、云端链接、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内的智慧方式运作,从而达到一个改变网络信息环境的现状,为城市、市政、企业和个体等提供更快捷更有效率的互动联系,使其在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要做出符合时代效率的积极响应,达到符合现代化城市的信息运行状态,并具有不断积极发展的空间。

2.2智慧生态城市理念。通过前文对智慧城市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智慧生态城市的核心无疑体现在其“智慧”与“生态”的两个关键詞上。将智慧与生态两者融为一体,作用于城市规划中,从社会层面来说,智慧生态城市的存在无疑和谐的处理好了自然生态空间和城市生活,并绝妙的解决了二者的平衡关系,使得城市空间和城市空间周边环境都处于协调一致的环境中,为社会稳定带来重要作用;经济层面来说,智慧生态城市在促进经济开发的同时追求其生态效益,提升经济可利用率。

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智慧生态城市规划理论构建

3.1明晰概念体系。智慧生态城市涵盖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产业等多种因子,超越了城市建设的层次,并向着更全面的方向发展。所以明晰其具体概念体系非常重要。在智慧生态城市的总体建构体系里,我们可以将智慧生态城市分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五位一体建设、四化同步发展、智慧生态城市等层次;将这样的大致框架结构建立出来,提出建设智慧生态城市的指导布局和技术框架,为现有新兴发展起来的智慧城市作出技术指导和补充行业空缺。

3.2系统方法统筹。较为传统的观点并不能支撑出复杂斑驳的理论,在现在的现代化进程中,早已远远赶不上城市化的步伐。构建智慧生态城市必须要求一个连续的、总体的、全局的系统支撑,并将系统科学下的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原理梳理成为一个具体的系统体系,为其基础性宣传做理论基础。

此外,明确其任务核心,从智慧生态的整体出发,在“协调、合理”,的原则下,寻求最优的发展道路提供研究方法上的可能性是必要的。在城市这个大系统下,所具有的变量、参数、指标、要素极为庞杂,唯有从整体出发的系统分析方法,才有可能把握那些最能反映城市问题特征的变量或参数,从而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前提下找出一条最佳发展道路。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范文第6篇

关键词:智慧教育;智慧环境;学习资源;智慧资源;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5)04-0027-06[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4.004

引言

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个性化、智慧化、远程化、定制化、差异化、分散合作、扁平式组织结构等新的教育理念,推动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3D数字制造技术、新型交互媒体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加速了智慧教育发展的进程。智慧教育是复杂的系统,其包括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评价、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等核心业务,每个业务的有效开展都需要大量的智慧资源或数据的支持。传统的数字资源尽管形态多样、数据海量化,却难以无缝地支持具有泛在性的智慧学习活动、深度互动与智能开放的智慧教学活动、基于学习分析的智慧评价过程、可视化的智慧管理和服务,不利于智慧学习者的培养。传统数字学习资源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缺乏情境感知性:难以在多种终端设备上自适应呈现;有限的开放共享,缺乏深层整合;进化缺乏控制,散乱生长;杂乱、冗余,难以动态联通。因此,智慧教育的发展应改变目前传统数字资源的状况,实现资源的智慧化升级改造,创新智慧资源的使用方式,以满足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智慧化转变的需求,服务于智慧创造者的培养。

一、智慧资源内涵与特征

智慧资源是指以培养具有21世纪生存技能的智慧创造者为目的,支持智慧学习和智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泛在性、情境感知性、联通性、进化性、多维交互性和个性化智能推送等核心特征的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

智慧资源应为智慧化的教学和学习提供必需的支撑,弥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满足学习者智慧化的发展需求。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获得符合个性需求的学习资源,走出封闭、僵化的教室,自由徜徉在情境化和社会化的真实环境中,实现个性化学习、共同体学习、探究式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工作场所中的学习。智慧资源具有如下七大核心特征:

1.语义聚合与联通性

与Web2.0理念下传统数字资源的协同建设及机械化地导入导出的管理方式不同,智慧资源所采用的语义网技术和本体技术能实现资源的智能化组织、汇聚、联通和管理。如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研发的学习元平台引入了语义技术,建立起各类资源之间动态的语义关联,实现资源、知识和学习者之间的动态连接,形成开放、动态、联通、进化的资源网络、社会认知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实现了资源的初级“智慧”。

2.深层开放与共享性

以发展学习者智慧为根本目的的智慧教育需要全方位开放共享资源的支持。智慧资源的深层开放和共享性表现在五个方面:①资源(库)的建设和开发遵循统一的建设标准,实现最大规模的开放和共享;②资源的建设和共享达到跨地区、跨省市、跨国甚至是全球领域的规模,实现资源的深层整合与共享应用;③资源的使用者由单纯的“消费者”转变为“产消者”,其产品是可供开放和共享的优良资源;④在保留资源原作者版权的基础上,任何具有权限的人能够获取、使用、修改和共享资源,促进资源的持续进化。

3.进化与再生性

智慧教育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和动态的生态系统,而智慧资源是该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之一,具有“有机体”的核心特质,即生存、发展、繁衍、进化,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智慧资源能够智能地添加语义描述和标注,以用户的需求为根本动力,以外部资源、用户消费资源过程中的生成信息和根据语义相关度自动汇聚而成的主题资源圈为养料,实现进化和再生。

4.多终端自适应性

智慧资源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智慧”地自动识别各种终端设备,并做出相应调整:①自动识别智能终端性能并相应地调整内容;②根据终端的运算能力与操作的便捷性,适应性地呈现学习活动,实现交互学习的自适应;③根据网络状况,自动连接服务器获得反馈,或在本地数据库中获取满足需求的资源信息;④对地理位置的自适应,发现周边学习者,满足实时交流互动的需求。

5.海量与泛在性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情境感知、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及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智慧资源呈现出海量化、泛在化的特性。人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并且被各种传感器和物联网便捷地获取,通过网络将这些信息上传到云端进行分析处理、语义关联和存储。资源需求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与地点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获取所需资源。

6.个性化智能推送

在智慧教育环境中,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界限逐渐模糊。无论是发生在教室、博物馆、海洋馆等室内场所的学习,还是发生车站、交通工具及田野等室外场所的学习,都可以利用GPS、RFID等情境感知技术和传感技术,智慧感知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偏好、认知特征、学习风格及所处的物理位置、周围环境,智能分析学习者潜在需要的信息和资源,并进行个性化推送。智慧资源的个性化推送特征能够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多样化、差异化的学习方式。

7.多维交互与人机合一性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智能化、微型化发展,人与资源之间不再是通过简单的听觉、视觉和触觉通道进行交互,而是通过语音、动作、神态与媒体、系统和资源进行更加自然、轻松、健康地交互。交互不再局限于工具有限的功能,而是由人完全能动地主导工具,交互自然而然地发生,实现人机合一。资源之间的交互突破了以往发生在简单、静态的独立系统之内的局限,改变了资源和知识之间的简单树形上下位关系,形成了语义关联和网络联通的动态交互关系。

二、智慧资源建设体系框架

基于教育云平台的智慧资源建设体系是一个结构复杂、动态变化的系统,由“三库+六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三库”指处于教育云端的学习资源库、开放课程库和管理信息库,是构成智慧资源体系的基石。学习资源库和开放课程库中的内容,如文本、图像、动画、视频教程等都将通过智能化的处理(如自动添加语义描述信息、智能分类和转换、智能汇聚和进化),实现智慧性转变;管理信息库不仅存储完备的教育基础信息,而且能以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方式实现信息的智慧管控。“六系统”用于实现资源内容从数字化向智慧化转变,是智慧资源体系的核心部件。

此外,智慧资源的建设和运行还需要以多元的资源建设与共享机制(自主建设、共建共享、公建众享、购买商业资源)和创新的资源保障与推进机制(管理机制、知识产权机制、质量监控机制和需求动力机制)为保障,协同资源建设中的各个部门和环节,保障智慧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建设。智慧资源体系的资源系统是实现数字资源向智慧资源转化的必备条件,包括以下六部分:

1.智慧资源门户系统

智慧资源门户系统可以高效汇聚和存储海量的优质数字资源和用户信息,为用户提供多元化、人性化的服务:①建立安全可靠的用户数据中心,提供终身教育身份权限认证和资源需求服务;②门户下所汇集的资源如同现实世界中柜台上的商品一样,排放有序、门类齐全、便于检索;③智慧资源门户系统支持多终端的自适应与同步登陆:④动态记忆和更新用户的生成数据,支持教育资源的在线制作、编辑和共享;⑤面向各年龄段、学科、学历的学生、教师、科研人员、家长以及社会公众提供统一的服务入口和资源子门户,并支持残障人士通过手势、语音等动作神态获取服务。

2.智慧检索导航系统

资源需求者面对海量的数字资源时,资源检索和导航服务系统功能是否精确、便捷和智能决定了能否为需求者检索到最合适的资源,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智慧检索导航系统的智慧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提供多种检索导航模式:如快捷检索导航、语义检索导航、语音与手势检索导航、个性化定制导航等;②人性化设计:支持多种语言的检索与导航,语义相关的英文和中文资源能被同时识别和检索,为不同文化背景的资源需求者提供便利;为残障人士提供语音和手势检索功能;通过图形图像检索信息;智能记忆个性化检索,通过语义关联推荐资源等提升检索导航的体验性;③高精度检索:智能保存通过身份认证用户的所有历史检索信息,通过历次检索记录,进行数据挖掘、动态语义聚合形成个性化的资源网络,提升检索精度。

3.情境感知与个性化智能推送系统

智慧资源库的情境感知与个性化推送系统,主要依据资源需求者的个性化认知风格、学习偏好、认知特征,通过物联网中的传感器、智能芯片对学习者的位置信息、活动信息、环境信息进行收集。经过数据挖掘,分析匹配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多种形态、语义关联的资源,然后通过智能推送平台向用户推送正在需要或潜在需求的个性化资源。该系统还能够根据用户最近一段时间所处的环境、活动信息和推送的资源,构建出短期内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资源库。通过资源推荐、订阅、分享、关注和快速检索的方式,精准、迅速地实现资源获取和有相似个性需求的群体间共享。

4.资源动态语义汇聚与进化系统

智慧资源在数量上必须呈现海量化,在质量上必须能持续地语义关联和进化,在共享上必须进行更大规模的开放,以保证为广大用户提供和共享高质量的资源。资源动态语义汇聚与进化系统是实现数字资源向智慧资源转变的基础和关键。通过该系统能够实现以下功能:①自动采集和汇聚数字资源:包括将用户对资源的操作进行分析和采集,动态汇聚有用的资源和信息;②智能添加语义描述:引入资源的语义建模技术,构建开放的学习资源本体,对资源进行语义描述和标注;③动态语义聚合:在对资源进行语义描述和语义建模的基础上,运用动态语义聚合技术,对语义相关资源进行自动聚合,构建联通的主题资源网络;④可持续聚合进化:为避免资源的散乱增长和进化,引入学习元平台所采用的资源有序进化控制技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聚合进化。

5.资源智能转换与分类系统

目前,数字资源建设遵循多元化的规范和标准,这不仅造成海量资源大范围共享困难的局面,而且导致用户在不同地域或使用不同终端获取、使用资源存在障碍。智慧资源的智能转换与分类系统从以下三方面可以解决现有问题:①对教育资源进行异构存储和数据转换,能够根据用户智能终端的硬件配置、操作系统、浏览器、文图声像播放软件等配置信息,对资源格式、大小的智能转换,实现资源多终端的自适应,减少资源重复建设,扩大开放共享;②根据先进、完整、统一的数据标准库,采用KNN算法等技术,对各种形态的资源进行智能分类和存储;③智能地对转换和分类好的资源内容进行编目,不仅减轻资源管理者的负担,而且用户可以通过智慧检索导航系统精准、快速、高效地获得和管理所需的不同资源形态内容。

6.资源信息可视化管理系统

智慧时代下的资源处理、显示和管理是完全可视化的过程,直接体现了资源的智慧性。通过智慧资源信息可视化管理系统,可以对资源进行以下的管理:①通过各种传感器、智能芯片、物联网等感知和传送的数据,能够以可视化的、实时的、动态的方式监测各种情境中的学习活动、人员信息、环境信息等;②通过可视化检索技术,以图形界面的方式,清晰、直观、全面地向用户呈现各类所需的资源和服务;③通过Flex等资源进化的可视化系统技术,直观地呈现资源进化过程、路径,以及成长过程中不同用户对资源的贡献;④通过资讯可视化技术,使学习分析、数据挖掘的结果通过图表、仪表盘和可视化面板等直观的形式呈现;⑤用户终身使用信息的网络可视化呈现等。

三、智慧资源的建设策略

智慧资源的建设需要以科学谋划、顶层设计为指导,以人本化的建设理念、多元化的建设方式、智能化的建设技术、创新化的建设机制为策略,共同为智慧资源的建设保驾护航。

1.人本化的建设理念

智慧资源的建设要求改变以往以“技术为中心”的资源建设取向,转向“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的建设理念,更加关注人的体验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的教育平等,满足人的自由发展。这体现的不仅是资源建设形式上的智慧转变,更是人类价值理性的回归。

2.多元化的建设模式

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源的重复建设,扩大了优质数字资源的共享。然而,从根本上而言,资源的共建共享建设理念所尊重的仍然是协同建设者的利益,优质资源难以突破利益的围墙实现更大范围的共享。由此,陈琳教授提出了政府为投资主体、全民享用资源的“公建众享”建设模式,从根本上实现人人享有优质资源的权利。但该模式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和物力,从我国目前的国力及教育财政支出来看,有较大难度。企业不仅拥有大量的资源建设人才、先进的建设理念和管理运营模式,而且商业资本能够促进资源的结构重组和优化。因此,智慧资源的建设应该采取多元化的建设模式,即以“共建共享为主,商业建设和公建众享为辅”的资源建设模式。保证需求大和基础性强的优质资源实现公建众享,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求;推进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特殊需求资源的共建共享,满足区域差异的需要;鼓励商业化建设和运作,丰富资源形态、激活资源建设活力、提高社会资源建设的质量。

3.智能化的建设技术

先进的智能化技术是实现数字资源向智慧资源转变和发展的直接动力。智慧资源的建设应遵循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规范,以实现智慧资源的规范化建设和更大规模的开放和共享。智慧资源的进化需要数据挖掘、语义描述、本体技术、资源的动态语义聚合技术、有序进化控制技术、基于规则的推理技术、资源语义基因提取技术等。智慧资源的个性化推送和智能检索可为不同的用户智能提供个性化的需求服务,需要的技术有情境感知技术、学习分析技术、协同过滤技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知识推理搜索、知识发现等技术,实现将“智能信息推送”和“智能信息拉取”相结合。此外,智慧资源的分类管理还需要智能分类和智能转换等技术。

4.创新化的建设机制

智慧资源的建设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先进的建设理念、智能化的技术,还需要创新和完善的建设机制,关乎于所建资源的智慧性、对智慧教学活动的支持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智慧资源的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管理机制和知识产权机制等。

质量监控上应从两方面实现对资源建设的评价和监控。一方面,针对不同的建设模式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将专家评审、用户评审和建设者自评三者结合,实现对资源的人为评价。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评价的客观性,要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学习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对资源共享程度、被检索量、生命特征等各个方面进行智能量化,并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评价结果。资源管理上,应通过建立区域内语义资源网络管理系统和区域间语义资源网络管理系统,对资源索引目录进行分布式存储管理,对资源数据进行语义关联汇集和云存储,实现资源及其应用的动态化管理。在知识产权上,我国需要吸取国际上普遍认可的知识共享协议的成功之处,将其本土化,建立智慧资源的知识产权体系;建立健全智慧资源知识产权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各方权益;开发和使用先进的监测和控制技术,维护知识产权等。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企业社会资本;企业智慧成长;战略生态

一、引言

企业成长是一个量变与质变更替的动态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信息科技的变革则深刻影响着量变和质变的深度和广度,进而深刻影响企业成长。

当前企业正处于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正在支持和改变着企业,互联网促进了信息的生产、交流、获取和共享,互联网对企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传统企业成长的理论在互联网时代正处于被彻底颠覆和正在颠覆边缘,企业如何才能够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直接影响着企业生存和发展。

因此,探讨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如何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实现智慧成长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鉴于此,本文以企业社会资本为研究视角,剖析企业社会资本及其各个维度对企业智慧成长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的推动作用。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文献可知,现有研究文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①企业家关系网络与企业成长正相关

主要研究企业家关系网络扩张与企业扩张发展(Redding,1993)、小企业主社会网络和企业成长绩效的递进式关系(王庆喜等,2007)、企业家外部纵横向关系网络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差异(钱锡红,2009)等。

②企业社会关系网络有利于企业成长

主要研究网络中心度对企业成长水平产生影响(Powell等,1990)、关系网络嵌入性对企业成长的作用(Gulati,1998)、社会网络构建与中小企业成长的演进模型(姚小涛等,2004)、企业关系网络的各维度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差异(李孔岳,2007)、网络演化与企业成长阶段的对应关系(冯文娜等,2010)、网络结构的演化阶段与企业成长水平(Franco等,2011)等。

③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要研究企业家社会资本是决定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马文彬,2009)、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成长各阶段的匹配关系(邓俊荣等,2011)、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的内在作用机理(卿涛等,2013)等。

④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产生正向影响

主要研究了社会资本改善企业未来的发展(Florin等2003)、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袁凌等,2009)、企业社会资本以及其转型对家族企业成长的影响(周鸿勇,2007)、社会资本影响企业成长成功率(Abell等,2011)等。从现有研究文献可知,许多学者已经对企业社会资本影响企业成长机理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缺乏考虑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企业成长的机制和特征,缺乏探究在信息化时代企业社会资本如何影响企业智慧成长。

三、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智慧成长的概念与构成

(一)企业社会资本概念与构成

研究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企业社会资本。

在企业社会资本的界定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Nahapiet和Ghoshal(1997) 认为企业社会资本是嵌入到企业的、可利用的、源于个体或社会单元所占有的关系网络中的实际或潜在的资源;Leenders 和Gabby(1999)认为企业社会资本是企业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所获得的能够促进其目标实现的有形或无形资源;边燕杰、丘海雄(2000)认为企业社会资本是企业通过与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发生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和社会联系而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这些界定在本质上都强调企业社会资本与社会关系网络、信任、连带、社会结构、资源获取能力等具有紧密的联系。总体上看,现有企业社会资本的界定主要有四种:第一是基于资源观点的界定,第二是基于能力观点的界定,第三是基于结构观点的界定,第四是基于关系观点的界定。本文在借鉴国内外主流界定方法的基础上,认为企业社会资本是企业利用信任和规范的社会关系网络获得各种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总和。企业社会资本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通过促进知识获取与企业间学习、资源的交换与整合、信息流动等作用路径来促进产品创新,降低交易成本,加快资本集聚和资金周转,创建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水平和获利能力。企业社会资本作为组织的一种重要的关系资源,其产生、积累和发展有利于知识创造,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建竞争优势。企业社会资本可以通过促进不同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不同部门间的资源交换和整合以提升企业价值创造水平。

为了更深入地研究企业社会资本,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类,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分类还没有达成共识,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Nahapiet和Ghoshal(1997) 将企业社会资本划分为三个维度,即结构性社会资本、关系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Adler和 Kwon(2002) 将企业社会资本划分为两类,即外部企业社会资本和内部企业社会资本;边燕杰、丘海雄(2000)将企业社会资本分成企业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和社会联系;隋敏(2012) 也将企业社会资本划分为政企关系资本、供应商关系资本、客户关系资本、竞争者关系资本、债权人关系资本、其他关系资本。在借鉴国内外主流的划分方法基础上,本文将企业社会资本划分为政企联系资本、银企关系资本、供应商联系资本、客户关系资本、企业与中介机构联系资本、社区联系资本。

(二)企业智慧成长的概念与构成

自从IBM 首次揭示了新时代企业的智慧成长之后,企业智慧成长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本文从企业社会资本和动态能力视角,界定企业智慧成长的概念。企业智慧成长是企业在全球信息科技支持和改变下协同企业社会资本和动态能力实现企业质的动态提升和量的动态增长的过程。企业智慧成长主要依赖资源和能力两个方面,资源即企业社会资本,主要包括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资本、企业与银行的关系资本、企业与供应商关系资本、企业与用户的关系资本、企业与中介机构关系资本、企业与社区的关系资本、企业与员工的关系资本;能力即动态能力,主要包括洞察力、创新力、协作力、优化力、敏捷力、移动力和安全力。所以,企业智慧成长需要具有四个要素,一是能够利用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二是是否具有创新领导能力,三是是否具有拥抱新科技的能力,四是是否注重培养和重塑新人才。

四、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智慧成长的影响分析

(一)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智慧成长的关系

当前全球信息科技已经进入新纪元,这给企业智慧成长带来了重大机遇。随着互联网络、物联网将社会系统与物理系统越来越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互联经济开始渗透到商业流通、工业生产和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互联经济的兴起必将重塑商业世界的竞争态势乃至游戏规则,也必将深刻改变企业的战略生态系统。战略生态系统是由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或战略环境所形成的,它是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构成的一个集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只有共享资源和责任,才能维持企业可持续的盈利和发展。战略生态超越了传统的产业中竞争的战略思维,更加强调产业边界发展、技术与战略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行业边界和技术正在深刻扩展,传统观念下的竞争者、合作者、供应商、顾客在互联经济时代难以划分清楚,可能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闻所未闻的技术成为彻底改变现有生态系统的动力和工具,因此企业智慧成长更加强调与战略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这就内在要求企业智慧成长需要与生态进化和生态演替协同。而在战略生态系统中,企业社会资本是战略生态系统的核心和关键因素,企业利用企业社会资本建构快速配置资源的平台成为企业智慧成长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这个平台不但能够让许多资源快速的进来,而且能够营造企业创新环境、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员工创新潜能,也支撑了企业集聚创新资源,这个平台还能够助力企业吸引创新型人才和引入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获取原材料或半成品新的供应来源,拓展产品市场等,这个开放和协同的生态系统可以整合全球资源助力企业智慧成长目标的实现。这样的生态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协同创新生态圈,这样的生态圈能够实现跨企业(组织)、跨区域、跨时空的网上沟通与协作,拓展人脉,集聚创新资源,并快速促成网下业务对接,实现和谐沟通、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成为企业智慧成长的保障。

因此,企业智慧成长依赖企业战略生态系统,战略生态系统依赖协同创新平台,协同创新平台依赖企业的关系网络,企业关系网络依赖企业社会资本。

(二)企业社会资本各个维度对企业智慧成长的影响分析

1.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资本对企业智慧成长的影响

在传统管理理论和实践中,企业成长追求成本与质量,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是博弈关系,哪位供应商的材料便宜,企业选择与那家供应商合作。在互联经济时代,企业由过去的成长转变为智慧成长,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则变为合作关系,企业为了实现智慧成长目标,往往以那家供应商能够参与到企业的前端设计为标准来选择供应商,供应商参与到企业的创新设计中往往能够给企业提出更好的设计方案,企业通过让供应商参与创新活动来确保企业创新目标的实现,企业以合作共赢的理念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保证了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密切而持久,同时也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为此,企业需要在供应链层面实现互联网化。

2.企业与员工的关系资本对企业智慧成长的影响

员工是企业智慧成长的支撑力量,培养和重塑新人才是企业智慧成长的关键。然而在传统的管理理论中,员工往往是被管理的对象,企业在一个封闭性的系统中采用一定的管理手段管理员工以达成管理目标的实现,员工常常被视为一种实现公司绩效目标的工具。但在互联经济时代,企业变成了一个开放的系统,员工从原来的被管理者和知情者转变为企业的创业者,员工成为企业洞察力、创新力、协作力、优化力、敏捷力、移动力和安全力来源和执行者,企业与员工的关系资本成为企业智慧成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3.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关系资本对企业智慧成长的影响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企业与企业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交换关系,而在互联经济时代,经济转型、市场转型和行业转型成为一种趋势。每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资源是有限的,每个企业在应对市场快速变化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在这种条件下,企业与其他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源整合和创新成为实现企业智慧成长的助推器。

4.企业与用户的关系资本对企业智慧成长的影响

原来全世界的企业都是以企业为中心,而互联经济时代在是一个去中心化时代,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中心,没有中心,没有领导,每个用户都是产品的体验者和信息的者,每个用户都可以把自己的购物体验在第一时间向全球直博,这给企业智慧成长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企业必须以每个用户为中心并满足每个用户个性化需求。同时,互联经济时代的用户不但与企业是零距离,而且还具有个性化,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都必须以用户为中心。因此,企业需要以开放、平等、跨界、融合的心态积极面对互联经济时代,传统企业需要抓住互联经济时代的机遇,利用互联网,实施跨行业的合作和创新,管理者也需要大胆尝试和创新。为此,传统企业在互联经济时代可以分三个阶段实现互联网转型。第一步是互联网化的营销,企业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实施营销,将传播层面和渠道层面都互联网化,通过建构互联网营销体系和增值服务体系为企业智慧成长提供动力和成长的源泉。第二步实施产品互联网化,在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改变创立品牌就是在开店打广告的旧做法,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消费者的信息接收方式和内容,企业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树立成功的品牌形象,企业需要利用互联网建立新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需要以用户为中心定位企业的价值观和商业模式,企业需要利用互联网延长价值链。第三步,企业需要建立互联网化的整体运营体系,企业把握和掌控运营的平台化、移动化、社会化、电商化、国际化,企业需要注重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和研发环节积极让用户参与,企业要变单一生产到共同创造,企业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分享,企业要变产品服务到应用服务。为此,企业需要用互联网思维架构企业运营。

5.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资本对企业智慧成长的影响

互联经济时代正在深刻改变政府的社会管理方式和方法,政策和法规透明度越来越高,这减少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寻租机会和空间,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也正在从寄生型关系转变为自主型关系,这种自主型政治关系的核心是政企协作互助,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变成相互扶持、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的伙伴合作关系。互联经济时代促使政治联系完成从关系博弈转为规则博弈的转变, 自主型政企关系资本为企业智慧成长提供了保障。

6.企业与中介机构的关系资本对企业智慧成长

企业在一个战略生态系统中实现智慧成长,洞察力、创新力、协作力、优化力、敏捷力、移动力和安全力的培育和提升需要企业与战略生态系统中的其他中介机构合作,才能够确保企业具备智慧成长的软实力。这些中介机构包括社会科研机构、传媒机构、高等学校、咨询公司等,这些中介机构有助于企业从不同的方面提升智慧成长的动态能力,为企业实现智慧成长提供助推力。

7.企业与社区关系资本对企业智慧成长的影响

社区是企业实现智慧成长的一个重要外部环境,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企业传统的社区空间和范畴;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社区既包括实物社区,也包括网络社区,企业与社区的关系成为互联网时代实现智慧成长的重要保障之一。互联经济时代,企业与社区融为一体,互联网所具有的快速传播能力能够在第一时间把企业在社区里面发生的好事情和坏事情瞬间传播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企业与社区良好关系依赖企业具有社会责任感、守法意识和环保观念,努力创造企业与社区和谐相处的环境。

8.企业与银行的关系资本对企业智慧成长的影响

互联网经济时代,传统银行的业务受到互联网的冲击越来越大,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利率市场化成为必然,银行传统业务受到较大的冲击和改变,企业在互联网经济时代的融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这改变了企业依赖银行融资的模式。互联网经济时代深刻的改变了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在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与银行的关系转变为一荣俱荣的关系,银行通过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银行才拿过来实现盈利和价值增长。互联网经济时代存生了企业与银行的关系深刻变革,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变为共赢,共赢的银企关系为企业智慧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五、结论

本文以互联经济时代为背景,考察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智慧成长的影响。本文结论如下:第一,在全球信息科技的推动下,企业有传统的成长观转化为智慧成长观,企业需要抓住和重视互联网和物联网改变企业成长轨迹的机遇,建构企业智慧成长的战略生态圈,为企业实现智慧成长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和资源环境;第二,企业战略生态圈的构建依赖企业社会资本,企业社会资本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本,企业社会资本是战略生态圈的核心,对于战略生态圈构建的成败有着关键的影响;第三,企业实现智慧成长的目标需要两轮驱动,一是资源,二是动态能力,而资源来源于企业社会资本,企业社会资本是动态能力的来源和始点,;第四,企业社会资本的各个维度对企业智慧成长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社会资本的各个维度对企业实现智慧成长的功能存在差异,企业社会资本的各个维度协同作用与企业,企业才能够为实现智慧成长搭建资源基础和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Powell,W.W..Neither Market Nor Hierarchy: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J].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0,No.12:295-336.

[2]Gulati,work location and learning: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resources and firm capabilities on alliance form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Vol.20,No.5:397-420.

[3]Florin,J.,Lubatkin,M.and Schulze,W.A..Social Capital Model of High-Growth Ventures[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3,Vol.46,No.3:374-384.

[4]Franco,M.,and Haase,work embeddedness:a qualitative study of small technology-based fir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11,Vol.11,No.1:34-51.

[5]Nahapiet,Ghoshal,S,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2):242-266.

[6]Adler,P.S.,& Kwon,S.Social Capital:Prospects for a New Concept[J].Journal of Management Review,2002,27(1):17-40.

[7]赵岩.企业社会资本、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4):77-84.

[8]王庆喜,宝贡敏.社会网络、资源获取与小企业成长[J].管理工程学报,2007(4):57-60.

[9]赵岩.企业投资行为、企业竞争优势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5):51-57.

[10]李四能.企业社会资本、投资行为与经济增加值的研究[J].东南学术,2014(2):111-119.

[11]赵岩,陈金龙.政治联系、企业投资行为与经济增加值[J].福州大学学报,2013(6):44-50.

[12]赵岩.政治联系、负债融资与企业过度投资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4(1):74-81.

[13]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87-207.

[14]赵岩,陈金龙.高管政治联系、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与负债治理效应研究[Z].福建论坛,2014(3):95-100.

[15]李孔岳.私营企业关系网络与企业成长.学术研究, 2007(12):57-62.

[16]赵岩,陈金龙.政治联系、政府干预与企业过度投资效应[J].宏观经济研究,2014(5):64-74.

[17]隋敏.企业社会资本研究述评[J].学术交流,2011(11): 97-100.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YJA630012);福建省自然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2011J01382)的阶段性成果;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A13326S)。

作者简介: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信息革命 新一代信息技术 云计算 物联网 大数据 智慧化

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5次推动人类文明飞跃发展的信息革命,目前正在进入第六次信息革命的新阶段。信息革命的根本就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革命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新的生产手段,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组织管理方式的变化,还引起了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将进一步引起人们价值观念、社会意识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从而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可以说,自从人类出现那天起,便开始了信息文明因素的原始积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不断升华和划时代飞跃。

一、人类历史上的五次信息革命

人类历史已先后经历过五次重大的信息革命,包括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创造、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和电视的发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诞生。

1.1 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的产生

人类的原始语言大约产生于公元前10万年,正式语言约产生于公元前4万年。在最初的原始人群中,人们只能通过简单的动作和声音来互相传递信息,通过不断的磨练和积累,促使了器官的进化和完善,人们终于创造并使用语言,从而推动了交流和交往,更重要的是扩大了人们的记忆领域,刺激大脑的进化,促使了人类最初思维能力的升华。语言的产生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是信息交换的第一载体,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结束了人们仅以动作做为表达交流意图的手段,使人们的思想、经验得以传播,并促进人脑发达。

1.2 第二次信息革命:文字的创造

新石器时代中期以后,我国出现了象形文字,大约距今五六千年。古埃及人在公元前2900年开始使用象形文字进行书写。公元前1600年的殷商时期中国人创造了甲骨文,公元前220年秦始皇统一了汉字,二者皆为现代汉字和简化汉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字的创造是最重要的信息革命之一,在文字成为信息的载体之后,信息的存储和传递第一次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促进了信息的流动。文字是记录信息的符号和代码,是人类信息交流的第二载体。文字使口语传递的信息固定下来,储存在文字里,长期保存,逐步积累,并加以系统化形成知识。其伟大意义在于,它完成了人类文明从以天然物质为载体到以人工符号为载体的飞跃,使人类进入有史文明时代,它实现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由第一信号系统到第二信号系统的跨越,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变革。

1.3 第三次信息革命: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

公元105年,我国汉朝的蔡伦发明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造纸方法,使造纸技术有了飞跃的进步,并流传至世界各地。东汉末年,我国劳动人民在总结石刻和印章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拓印法,后在隋朝发展成为雕版印刷。公元1041~1048年间,毕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现代印刷术和印刷机的发展奠定了基本原理,成为印刷术上的一次革命,它使人类文化传播上升到批量阶段,推动着人类信息大量生产、规模复制、加速交流和广泛传播,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成为科学复兴的手段,它们与火药和指南针一起被马克思称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这次信息革命把人类社会带进了工业时代。

1.4 第四次信息革命:电报电话和电视的发明

1837年,美国人摩尔斯和两个英国工程师库克、怀斯顿几乎同时发明了电报,使得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可能克服距离的障碍而达到通信的目的。1876年,贝尔发明了第一部实用电话,其所采用的电声和声电变换技术成为后来各种各样的电子录音设备的基础。1923年,俄国出生的美国人日瓦金发明了光电摄像管和电视摄像机,大大地推动了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电报、电话、电视逐步取代信件传递成为主要通信方式,由此开始,信息载体是每秒30万千米的电磁波。这是一次信息传递手段的革命性变革,成千上万倍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使信息瞬间传遍全球,实现信息传递的“实时化”。使人们获得信息的能力显著提升,同时也催化了科学技术更加迅猛地发展,推动了工业社会的全面革新,使人类文明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超越了以前几个世纪。

1.5 第五次信息革命: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诞生

1946年,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在美国诞生,第五次信息革命由此开始。1969年,美国人发明了互联网。1971年,第一个微处理芯片成功发明。以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技术与新一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为开端,人类迎来了数字计算和数字化新时代。电子计算机使劳动工具从体力的延伸发展到脑力的延伸。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引起了从生产工具到劳动对象再到生产的组织管理的一系列变革,这已不但是一种科技现象,更是一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现象,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至此,人类历史上的第五次信息革命正式形成。

二、第六次信息革命的核心内容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产生,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以云、物、移、大、智为核心的第六次信息革命新阶段。

2.1 云计算

2006年,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上首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的方法,可以将巨大的系统池连接在一起以提供各种IT服务。云计算既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也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云计算在海量数据处理与存储,以及服务模式和运营模式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不仅能够提高运转效率和管理能力,而且将不断创新IT服务模式。云服务的核心理念就是无边界的信息资源共享,你的电脑硬盘上可能是一片空白,但只要连上电脑,你就将拥有整个信息世界。云计算是整个IT的一次重整,是从IT大国走向IT强国的历史机遇。

2.2 物联网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关于物联网有多个不同的定义,从技术角度来说,物联网就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通俗地说,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继IBM提出“智慧地球”之后,2009年美国、欧盟和中国都将物联网列为振兴战略之一,这一年也成为“物联网元年”。物联网是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正在引发新一轮的生活方式变革,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

2.3 大数据

大约从2009年开始,“大数据”成为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经营决策的资讯。在商业、经济等领域,各种管理服务决策将日益依赖于数据和智能分析。目前,几乎所有的世界级互联网企业,都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大数据产业;无论社交平台逐鹿、电商价格大战还是门户网站竞争,都有它的影子;大数据,正由技术热词变成一股社会浪潮,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媒体将2013年称为“大数据元年”。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管理服务中任务的不断加强,大数据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大数据可以帮助人们开启循“数”管理的模式,也是当下“大社会”的集中体现,将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未来,三分技术,七分数据,得数据者得天下。

2.4 移动互联网

进入新世纪,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2000年,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雏形初现。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融合的产物,是用户使用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或者其他手持设备,通过各种无线网络接入到互联网中,开展语音、数据和视频等通信业务。2010年,移动互联网彻底从神坛走向了生活,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新纪元。新闻阅读、电商购物、公交出行等热门应用都出现在移动终端上,在苹果和安卓商店的下载已达到数百亿次,而移动用户规模更是超过了PC用户。随着全球智慧化、互联化、移动化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必将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5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新加坡制定的IT2000-智慧岛计划(1992-1999)。2009年,IBM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随后又重点推出了智慧城市的概念,进一步提升了智慧城市在全球的认知度,加快了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从技术应用层面看,智慧城市是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为基础,通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让城市中各个功能模块彼此协调运作,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新模式。智慧城市不仅具有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等共有的基本属性和功能,而且吸收了新的理念和应用成果,创新了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尽享智能家居、智能医院、智能交通等带来的便捷服务,“智慧城市”时代已经到来。

三、第六次信息革命的主要特征

每一次信息革命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第一次信息革命的显著特征是人性化,第二次信息革命是符号化,第三次信息革命是载体化,第四次信息革命是实时化,第五次信息革命是数字化,第六次信息革命则是智慧化。同时,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特点,第六次信息革命还具有融合化和协同化的特征。

3.1 智慧化

信息是实体的表现形式。信息世界的大量数据,通过分析、整合、挖掘,可加工形成智慧化的数据产品,通过返回到实体世界,对实体世界的发展起到优化提升的巨大作用,这就是智慧的具体表现。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可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与管理,充分体现智慧化的特征。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交融发展正在构建无所不在、人与物共享的关键智能基础设施,广泛分布的传感器、射频识别和嵌入式系统使物理实体具备了感知、计算、存储和执行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赋予物以人的智慧,促进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升级,不断推动社会智能化和精准化发展已成为现实。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被统称为智慧应用,这些应用已经涌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必将导致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的深度变革。借助其强大的驱动力,发展智慧应用,人类将可以建设智慧的系统、智慧的企业、智慧的国家,进而创造智慧的地球。

3.2 融合化

在第六次信息革命以前,数字世界一直无法走进自然世界的范畴,原因在于自然世界是实物组成的复杂世界,而数字世界是平行存在于自然世界之外的一个虚拟世界。物联网技术产生后,通过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使其智能化,然后借助无线网络,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交流”,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紧密的联系起来,数字世界找到了影响、融合自然世界的最佳途径,使得整个数字世界与自然世界成为一个有“生命”的“地球村”。

3.3 协同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越来越宽、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在社会生活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双向交流的网络存在,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提供广泛的联系,彻底改变和提升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目前,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构成的网络资源,越来越具有超强的环境感知能力和智能性,它以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能顺畅地通信为目标,为个人和社会提供强大的信息服务和应用。今天几乎每一个事件都可以在第一时间传播,今天的手机已不只是一个通信工具,它已经转变为我们社会关系的全部。而且,通过整合相关部门的管理资源,实现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使社会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各功能单位之间,人与物各主体之间更加协同,网络化,虚拟化、个性化、均等化的社会服务将无所不在。

四、第六次信息革命的对策行动

第六次信息革命的到来,使世界正在向“智慧”的方向大步前进。整个世界可以实现更透彻的感应和度量,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分析,帮助人类做出最科学的判断和决策,人类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门槛之上。各国、各行业、各领域正在为创造更加智慧的地球而不懈探索。以林业为例,国家林业局了《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智慧林业将在数字林业的基础上,全面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协同化的方式,建设五大智慧体系,实现智慧的结构、智慧的感知、智慧的流程、智慧的管理、智慧的应用、智慧的服务。

4.1 智慧立体感知体系

按照“把握机遇、超前发展、基础先行、创新引领”的原则,坚持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加快宽带网络及感知网络建设,重点建设五项工程,为智慧林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条件。一是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工程。以国家下一代互联网计划及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为契机,积极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为林业系统提供安全、高速的下一代互联网,为林业物联网的接入做好准备。二是林区无线网络提升工程。大力推进林区无线网络建设,引导区内电信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在办公场所、交通要道、重要监测点等区域实现无线宽带网络无缝覆盖。三是林业物联网建设工程。全面加强各种传感设备在林业资源监管、林产品运输等方面的布局应用,为动态监测植物生长生态环境、有效管理林业资源提供支撑。四是“天网”系统提升工程。有序推进以遥感卫星、无人遥感飞机等为核心的林业“天网”系统建设,打造高清晰、全覆盖的空中感知监测系统。五是应急感知工程。积极推进林业应急感知系统建设,打造统一完善的林业视频监控系统及应急地理信息平台,为国家、省、市、县等四级林业管理部门提供可视化、精准化的应急指挥服务。

4.2 智慧管理协同体系

按照“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的原则,以高端、集约、安全为

目标,依托现有的基础条件,加强六项工程建设,提升智慧管理协同水平。一是中国林业云创新工程。通过统一规划、集中部署,加快中国林业云示范推广及建设布局,逐步将林业管理部门内部及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应用系统上传到云平台,实行集约化建设、管理和运行。二是林业大数据开发工程。大力推进林业基础数据库建设,建设林业资源数据库、林业地理空间信息库和林业产业数据库,推进林业信息资源交换共享机制,实现对全国林业地理空间数据库的有效整合、共享、管理及使用。三是中国林业网站群建设工程。全面推进中国林业网站群建设,建立架构一致、风格统一、资源共享的网站群,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四是中国林业办公网升级工程。建设智慧林业移动办公平台与智慧林业综合办公系统,推进政府办公智慧化,规范办公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五是智慧林政管理平台建设工程。建设包含林业经营管理、林权管理、林木采伐流通管理和林业行政执法的多级行政管理平台,建立起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林政管理审批机制。六是智慧林业决策平台建设工程。建立一体化的智慧林业决策平台,提供决策者所需的数据、信息和背景资料,为各类林业工作者提供网络化、智能化科学决策服务。

4.3 智慧生态安全体系

通过五项工程建设,加强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推动生态体系发展。一是智慧林业资源监管系统建设工程。以中国林业基础数据库和现有的资源监管数据库为基础,建立基于中国林业云的集森林、湿地、荒漠和沙地监管于一体的智慧林业资源监管平台,实现国家对林业保护和利用的有效监管。二是智慧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野生动植物进行感知,并对海量数据进行灵活高效处理,以提高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管理、保护和利用水平。三是智慧营造林管理系统升级工程。通过建设智慧营造林管理系统,实现对重点营造林进行核查和监督,及时获取林地真实情况,实现营造林全过程现代化管理。四是智慧林业重点工程监管工程。建设林业重点工程监督管理平台,及时准确的掌握工程建设现状,实现工程动态管理,提高工程管理的科学规范水平。五是智慧林业文化建设工程。加强林业文化传播,不断推动林业文化体系的发展,重点加快林业数字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体验馆等信息化建设。

4.4 智慧民生服务体系

围绕全面建设民生林业的要求,着力解决林企、林农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深化信息技术在林业智慧产业、林地智能分析、生态旅游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构建面向企业、林农及新型林区建设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一是智慧林业产业培育工程。加快高新技术与林业的有机融合,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的发展。二是智慧林业两化融合工程。以企业为载体,加强信息技术在生产、制造、流通、销售等各环节的应用,提升林业企业两化融合水平。三是智慧林地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林地信息服务平台,基于林业地理空间信息库,建立智能、精准、便捷的林业资源分布图,为林业政府部门提供准确的林业资源查询管理服务。四是智慧生态旅游建设工程。建设智慧生态旅游公共服务平台,为广大消费者、林业生产者等提供便捷化、智能化、最优化的服务,全面提高林业旅游业发展的预测预警和动态管理水平。五是智慧商务拓展工程。通过林业智慧商务拓展工程的建设,构建一种市场信息畅通、规范、高效的林产品流通新模式,为林企和林农提供智能、便捷的服务,提高林业整体效益,促进林业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六是智慧社区建设工程。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和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等,构建一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管理服务系统,全面提高林区民生质量。

4.5 智慧综合管理体系

根据智慧林业发展目标,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及相关管理制度的要求,优先建设一套智慧林业标准、制度、运维、安全等为核心的综合保障体系。一是智慧林业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包括智慧林业总体指导标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信息资源标准体系、应用标准体系、管理类标准等。二是智慧林业制度体系建设工程。建立健全日常事务、项目建设实施、信息共享服务、数据交换与更新、数据库运行、信息安全、项目组织等 管理办法和制度,为林业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三是智慧林业运维体系建设工程。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维护”的原则,制定智慧林业系统的运维体系。包括运维服务体系、运维管理体系、运维服务培训体系、评估考核体系。四是智慧林业安全体系建设工程。智慧林业安全的总需求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管理安全等,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抗抵赖性,以及信息系统主体对信息资源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崔向华.2003.浅议信息与信息革命.理论学习,(10):25~26

[2]国家林业局.2013.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中国林业网http:///20130826

[3]国脉互联中心.2010.物联网100问.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4]李海鹰.2006.信息文明论纲.天府新论,(5):101~107

[5]李世东.2012.中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战略.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范文第9篇

1.1智慧城市内涵

2008年,IBM提出重大社会发展理念:“智慧地球”。认为世界的本质和变化,在未来是能够被感应和度量的。所有事物、流程、运行方式都将实现更深层次的智能化,整个世界正在向着全面互联互通的趋势发展。2010年,IBM又提出了“智慧城市”愿景,指出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一个核心要素和突破口,是智慧地球落实到实际区域的做法。所谓“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和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具体而言,智慧城市是通过信息化技术取得良好效益的一种城市形态,它着眼于城市发展的总体效果,反映了社会对未来城市知识化、信息化、高效益的一种愿望。其核心特征是信息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成为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在城市建设实践中,“智慧城市”以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基础,为城市公共管理服务、城市产业持续发展等城市综合规划提供新的发展模式。在实践中,智慧城市利用信息社会的发展,抓住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以人为本,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实力与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战略制高点。

1.2国内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几乎所有的一线城市、50%的二线城市已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构想,部分三、四线城市也喊出了创建智慧城市的口号。迄今为止,全国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总数已超过150个,投资规模超过1.1万亿元。截止2013年1月,住房建设部确定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计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北京、上海等城市也都提出了一系列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的方案,将加快城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推动力,努力把信息化提升到新的高度。

2智慧城市对档案信息化的影响

智慧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身为智慧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档案馆,它的建设也面临着巨大变化,同时也蕴含着机遇。智慧城市中,信息存储与呈现形式的多样化,使得档案不再以单一纸质形式展现,电子档案数量将急速增长,档案类型更加错综复杂。

2.1海量数据涌现

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技术的催生下,大数据时代翩然而至。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类型众多、生成速度快、价值巨大但密度低等特点。据统计,目前档案馆中采集到的电子数据很大一部分是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而档案是人们在以往历史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各行各业由于电子信息化所产生的大数据,也包含着能够收录为档案、具有价值的数据。大数据与信息化的汹涌而至,使档案馆陷入了迷茫,由于档案馆信息技术水平和软硬件设施配备有限,档案馆在处理电子信息,进行档案信息化工作时,时而发生“信息库存”过多,处理不及时甚至无法处理的现象。

2.2信息技术处理难度增加

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和建设,给予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技术、4G通信等新兴技术用武之地。智慧城市,其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化、感知化、智能化的方式,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为各产业发展提供设施基础。这就意味着,无论何种产业,在运作和发展过程中都将会产生大量的档案文献,有时,由于各系统、各领域之间的交错,以及不同行业间信息技术的错综复杂,都为未来档案馆的档案信息化工作增加了难度。智慧城市中的档案馆,担当着历史记忆的重任,更有记录重要信息知识的职能。因此,如何利用各类新型信息技术,处理档案信息化问题是档案馆各部门与系统需要努力的方向。

2.3服务方式转变

目前,有两种驱动力推动智慧城市的逐步形成,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前者是技术创新层面的技术因素,后者是社会创新层面的社会经济因素。智慧城市建设,使得档案馆的档案信息化工作,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转向面向电子档案形式为重点,从提供传统纸质服务、到馆服务,逐步转变为提供电子化、社会化服务。同时,也促使档案部门加快了各类档案信息资源的采集、监控、统计、互联和共享,将档案服务与档案信息化密切相连,着重对搜集的档案信息进行智慧感知与分析,强调用户的档案信息电子化需求,逐步走向智慧化档案信息化服务体系。

3智慧城市中的档案馆创新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主要集中于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馆以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传统载体档案信息、原生电子档案及其目录信息,应用网络传输技术实现档案信息网络查询和传播。数字档案馆的产生,使档案信息得以脱离传统载体的束缚,以数字及电子形态存储、传播与利用,给档案工作带来革命性变革。数字档案馆作为档案信息化的开拓者,顺应大势,将档案工作从原来的“纸质化”推向“电子化”,将服务模式由原来“封闭化记录化”逐渐“开放化信息化”,但数字档案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数字档案馆在依托数字技术进行档案信息管理的同时,存在档案信息与档案实体相互分离的,无法做到迅速查找与利用;数字档案馆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为传统档案资源建立了数字镜像和利用平台,无法进一步辅助档案管理工作者进行信息分析,更好地提供用户服务;数字档案馆中,信息的管理、服务与安全上也存在薄弱点,很难进行系统化的档案信息化工作,而且其中一个环节有问题,便环环相扣。相比数字档案馆,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的档案馆,在档案信息化方面存在以下创新点。

3.1档案信息协同性增强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具有档案信息感知与协同处置的功能。档案馆运用智慧城市中先进的物联网技术、4G通信技术等技术,构建一个能够自动搜集与接收档案信息内容的智能化感知系统,增加了档案管理各环节的互联性与协同性,进而提高档案馆档案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除此之外,档案馆还注重档案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对各类档案信息进行感知、挖掘,通过档案管理技术人员以及智能技术软件,将信息整理集合,妥善应用于档案馆日常管理、服务和决策中。

3.2服务水平更高

与目前的数字档案馆相比,智慧城市背景下档案馆的服务范围因移动服务技术的使用而更加广泛。智慧城市提供的互联网、物联网以及目前4G通信服务平台,促进了档案馆在数字档案馆的基础之上,实现随时采集动态信息,相比数字档案馆,智慧城市中的档案馆在信息搜集和获取、信息实时反馈和信息智能服务上,都更胜一筹,它能够运用智慧城市背景下提供的各类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手段,对包括档案收集、管理、利用、存储、监督等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和智慧支持,为档案馆中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全面互联、互通、互动提供了良好基础条件,为档案信息化的开发与管理创造了更广阔的平台。

3.3注重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服务是智慧城市背景下档案馆的重要服务导向。在信息时代里,信息服务一方面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增值,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智慧城市的建设尤其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在城市建设实践中,智慧指挥中心体系,以数据信息互通互联为基础,运用公安应急、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系统;数据共享平台系统,通过网络学校、教学资源库、远程数据库等系统,来提供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与智慧教育文化服务的建设;卫生服务体系,通过卫生服务网络和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建立覆盖全市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来提升医疗和健康服务水平。因此,智慧城市中档案馆也以做好档案社会服务为工作根本要求,将城市建设和社会大众视为智慧城市档案馆的服务对象,充分贯彻国家档案局提出的“以人为本为核心,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的方针政策。无论是在信息收集、资源开发,还是在提供资源利用上都要充分考虑城市建设和社会大众的需求。

4档案馆档案信息化工作的“智慧”出路

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一方面大量运行数据积累,档案馆面临海量信息的采集、存储、利用等一系列处理上的棘手问题;另一方面,多技术、多系统的智能兼容也会给档案馆信息文件的存储与阅览带来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毫无疑问,智慧城市建设给档案馆带了机遇与挑战。

4.1档案信息化管理

智慧城市建设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在关注信息资源的生产、积累和应用的同时,更加注重从用户视角出发进行信息服务设计。这就对档案馆在档案信息化服务方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馆在“三个体系”建设中,更应注重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从用户的需求角度出发,在档案信息数字化和对电子档案的整理、编目、挖掘工作中,都应制定一个科学化、信息化、用户化的服务视角。智慧城市建设中另一个特点,是调动各方力量,努力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城市高效运行与发展。根据这一特点,档案馆需要在工作中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将档案信息化工作与国家建设、城市建设大局紧密相连,运用相关档案专业技术,提升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实现档案工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独特价值。

4.2档案资源信息化转换与记录

智慧城市不再满足于通过城市信息虚拟化的静态形式展示传统城市,而是更加注重进一步利用传感技术、智能技术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全面、实时的感知。因此,档案馆在档案信息化工作中,注重将传统意义上的“死档案”通过数字化技术转变为“活信息”。此外,档案馆应破除传统档案保管理念与场所的限制,注重对转换为电子档案的电子文件的管理,以及归档电子文件的内容、格式与利用,不过分强调档案最终存放地址,而对管理权限加以关注。迎合智慧城市运行的动态形式,努力在不同领域、不同平台,及时有效地记录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所需的档案信息。

4.3档案信息资源互联互通

智慧城市建设,强调各行各业间,迈向统一开放、整合协同的城市信息化架构,发挥城市信息化的整体效能。因此,档案馆应加强档案信息资源从获取到利用的“互联互通”。这种互联互通即体现在档案馆馆内各部门之间,也体现在对外部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与利用上。馆内各部门之间在档案信息化工作中,应当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为信息化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与技术保障。对于外部信息资源,档案馆需要适时地与各个行业、各个系统进行必要沟通,加快消除档案信息搜集、利用的限制。总而言之,档案馆一方面需要建立一种更加合理的档案信息集成、整合制度,另一方面,需要建设与智慧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档案信息共享制度,以及档案开放利用制度。

5结语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范文第10篇

一、香插及其承载的香文化

器以载道是中国传统造物艺术的理念,它植根于对生活的理解和反思,呈现的是传统文化的领悟和传承,体现在现代设计中,就是唤醒对文化的深层反思,使得设计突破器物实体的局限,注重思想的表达。香,朴实无华而又灵秀飘渺,于有形与无形之间给人以精神上的别样体验,这与中国意境论相合,因此成为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香文化是养生、养性的文化,它切近心性,也切近日常生活。香插作为一种香具,造型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或清奇可爱,或典雅淳朴。材质也极为丰富,展现出不同的气质。所有造型都是基于对生活形态的模拟和思考,在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同时展现人文逸趣,正符合“器以载道”的造物思想。香文化以香具为载体进行传承,作为一种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器具,要如何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也成为香文化能够得以发展的关键。

二、香插设计

香插设计不仅要符合现代审美观念,还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提炼和表达,从而体现现代设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领悟。在此以三套香插设计为例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1.意境:形有尽,意无穷

意境说在我国传统造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用眼睛看到的具体形态引发心灵的碰撞,从而真正领会到造物者表达的心境。“意境”是抽象概念,表达中国含蓄内敛的文化气质。这种内敛在古代诗词中最为常见,就诗词而言,“一览而尽,言外无余,不可为诗”。不直道其真意,只将真意隐含在委婉言辞之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雨中青山,礁石垂钓,轻易便能感受到渔翁怡然恬淡、闲适自在的心情。

2.智慧:修心,修性

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它是一种智慧学,而非知识学,其价值在于指导我们获得正确的生活方式,帮助我们学习生存智慧。“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不可以有傲气,然不可以无傲骨”“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这种智慧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适应环境,顺应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身之间的和谐与平衡,最终获得内心的安宁。香插设计正是以这种生活哲学为基础,通过书法与燃香的巧妙结合来动态的展现人生哲理。将香点燃的那一刻,即为“舍”,然后,才有“得”。舍得是一种智慧,胸怀宽广,心底坦荡。舍得之间,便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3.道法自然

《老子》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中国传统造物中,“道法自然”可以以自然界的形态为造型来源,通过形态模拟的方法进行器物设计,或以整体造型模拟,或装饰绘画;可以运用自然界的材质进行创造,以人工手段雕琢天然材料,将二者有机融合;可以将大自然万物生长的韵律进行抽象提炼,在器物设计中表达自然的动态感。香插设计以一截发了新芽的枯木为造型,展现材料的自然美感,以小见大,返璞归真。整体造型朴实淡雅,宛若山涧清溪,在烟雾袅袅中展现出生机盎然、恬淡优雅的情致。

结语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范文第11篇

传统媒体的传播是单向的,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传播是双向的,而智慧媒体能主动寻找目标受众。从传统的纸媒、广播电视到新兴的社交媒体、数字媒体,再到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汇聚、演化、创新后的智慧媒体,无不体现了新旧媒介形态的逐步演进。

智慧媒体的缘起与特征

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社会至少已经经历了四次意义重大的信息传播革命,每一次信息传播革命都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前三次的传播革命不断推陈出新,将“新媒体”转化为“传统媒体”,至今形成以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为主导的传统媒体的格局。智慧媒体是四次传播革命演化和增殖的新的媒介形态。

传播媒介形态的变化会因为可感知的需要、竞争、技术革新的相互作用引起,所以智慧媒体的形态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演化、增殖产生的新形态。通过智慧媒体的情景感知,受众可以有效地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内容,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挖掘,将信息进行选择与重装,为人们提供有效、即时和个性化的服务,通过精准的发送消息,将受众信息转化为价值。在大数据逐步由概念变为现实的当下,智慧媒体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及,更是传播革命带来的新兴的、实用的、蓄势待发的媒介形态。

传统媒体在向新媒体和智慧媒体演进。传统媒体的报纸消亡论争执不休,广播电视业开始进行媒介融合,借力新媒体来实现自己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典型的有门户网站、自媒体、IPTV等等,媒体的革新带来丰富海量的数据,当大量的信息出现时,信息的过滤与选择又显得捉襟见肘。而在大数据的奠基下,智慧媒体的出现以互联网为基础,依托不同的智能终端,并结合云计算、云存储这些新技术,让用户快速地判断、分析他们想要的内容。

智慧媒体的特征是具备思考、感知、识别等多维度智能,能主动寻求目标受众并融入受众的社会关系网,出现核裂变式的传播,如根据用户的情绪感知为其提供高清、娱乐的内容,根据受众所在的地方、时间和消费习惯,智慧媒体能主动提供家庭娱乐、亲子和家庭购物等信息。我们不妨可以借用《大数据为智慧媒体时代奠基》(2013)一文中的观点,智慧媒体具有三大重要的特征:一是要多终端全天候的覆盖。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够获取信息,用户时间极具碎片化,所以在用户接触移动终端的同时,媒体要多终端的覆盖并不间断的提供相应服务;二是从资讯媒体发展到智慧服务,智慧媒体不仅要资讯信息,而且要根据分析读者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工作、生活、社交等,特别是本地化的服务更能贴近用户的需求;三是从大众营销转化为精准营销,根据网络文本分析来匹配相对应的广告,并通过分析读者的偏好来提供个性化的营销策略。

智慧媒体借力大数据

大数据为智慧媒体这一媒介新形态提供基础。通过分析读者的需求来预测用户的行为和偏好,媒体的订阅用户、微博粉丝、微信的关注账号,这些客户数据都可以用来进行分析。无论用户行为分析还是内容的抽取和挖掘,都是基于庞大的数据展开。分散化的网络用户以及多元化的网络媒体使整体网络的用户覆盖和页面的浏览量被众多媒体瓜分和稀释,网络数据被极大地控制和浪费;广告主面对浩瀚的互联网无所适从,网络广告需求得不到更高层次的满足,与此同时互联网广告预算却在增加。做好大数据分析和挖掘,为用户推送个性化内容、广告和信息服务才能够将数据转化为价值,形成智慧媒体。所以,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是构建智慧媒体的基础。

在大数据的奠基下,首先,媒体多终端、全天候的覆盖用户,各种主流终端要有自己对应的产品和服务。第二,通过用户的网络行为搜集用户的信息,识别和分析客户,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根据媒体现有的客户信息建立分析模型,并通过专业的客户特征模型来分析各类客户的数量、业务状况,做好用户关系的管理。第三是内容的挖掘和重组,为用户资源打好标签和属性。第四,就是根据客户分析的结果,推送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其中涉及到两大平台和一个服务。两大平台是客户分析平台和内容服务平台,一个服务是情景感知计算服务。客户分析平台是整合各种渠道的客户,通过客户进行数据挖掘,通过数据筛选、数据抓取等得到不同视角的数据。内容服务平台是利用分类特征提取、分类聚类、话题检测、实体识别等方面的技术,对内容进行聚合、重组和优化。为不同的用户匹配对应的内容服务是情景感知计算服务,比如位置服务、网络感知、状态感知方面的技术。借助于这些技术,媒体可以在统一用户数据和内容数据管理的基础上,分析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整合各种内容资源,共同构建智慧媒体。从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组成的多介质、多渠道、多媒体形式的全媒体到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实现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需要的人的智慧媒体,这一媒介形态的演进更是产生巨大的行业技术的变革。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范文第12篇

随着智慧城市在全国各地的兴起和发展,也在逐步地向可持续生态文明过渡,对于如何建设智慧生态城市的问题,《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采访了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生态人类学术工作委员会主席寇有观。

中国信息化周报:在我国,“智慧生态城市”理念是如何产生的?

寇有观:城市的主体不是建筑,而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必须以人为本,才能科学发展,我们经历多年的探索,逐步形成现在的理念: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智慧城市是“智慧生态城市”。

中国信息化周报:在城市化进程中,我们正面临着怎样的生态状况?

寇有观:当今,大多数野生生物被限制在越来越小的范围内,人类也将自己圈在钢筋水泥和各种污染构成的人工环境中,产生多种文明病、城市病。 2013年1月份,北京26天被雾霾笼罩,即6天中有5天呼吸有毒雾霾, 最高达993微克/立方米。同时,我国中部广大地区长时期被厚重的雾霾笼罩;受影响的雾霾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1/4,受影响人口达6亿人。 早在2011年,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提交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指出,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已是环境承载力的2倍,生态赤字逐渐增大。因此,生态城市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之路。

中国信息化周报:智慧生态城市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寇有观:智慧生态城市不是简单地智慧城市加生态城市,而是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模式。智慧生态城市的特征归结起来有五点:智慧生态城市融入生态系统;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五位一体建设; 智慧生态城市建设带来许多机会和增长点,引领城乡发展;维护城乡初级生产力,维护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遏制城乡、区域差别扩大,促进社会公平。

中国信息化周报:您认为目前我国建设智慧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最关键问题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寇有观:一是生态环境意思淡薄,保护不力。二是围水造地影响生态,如围湖、占河、填海。三是良田弃耕、盖房、种草,影响初级生产力。四是发展指标失真,没有计入生态环境价值。五是低估农村收入和社会保障(承包的土地)。

首要的是应该理出城市问题的所在,城市由物质、能量和信息组成,必须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维护动态平衡。当前,城市病主要是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空间紧张、影响宜居,比如产能过剩,布局不合理;能源消耗、物耗过大;污染物排放过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落后产能过多;建筑工地、遍地开花。

中国信息化周报:请您谈一下智慧生态城市理念下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包括哪些方面?

寇有观:智慧生态城市总体规划涵盖城市的所有方面,层次分明:人、财、物、天、空、地、工、农、商、学、警,涉及地面、空中和地下,实体与虚拟。要感知他们,分析他们,顺应他们,调节他们,控制他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的 “智慧城市”、“生态城市”的顶层设计仅是中层设计。

中国信息化周报:您曾提出建设智慧生态城市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存在哪些问题?

寇有观:城市规划包括概念规划、工程规划和管理规划。

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过分重视城市的功能分区,建设工作区、居住区――睡城,非常需要淡化城市功能分区,以产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重点,积极引导混合用地;新增城市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强调土地的混合利用,综合开发,创造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城镇化应该走集约、节能、生态的新路子,停止违反规律的人为造城。

中国信息化周报:对于建设智慧生态城市的城市规划您有哪些建议?

寇有观:规划建设综合功能社区,把工作和居住、购物等活动场所有机地组合在比较紧凑的地区,重新规划城市交通体系,协调运用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和小汽车等交通工具;通过道路、轨道交通和通信电缆与电磁波的“流动空间”构建城市体系,形成多中心、“紧凑型城市”空间结构。

把综合功能理念延伸到大厦的楼段,在特高楼大厦划分几层一组的楼段,在楼段内灵活部署多种功能,实现大部分人员就近工作、居住、餐饮、购物、休闲、社交、锻炼、健身和医疗等。楼段内步行通达,上下楼梯,绿化美化,尽量阳光照明、自然通风,智慧调控,通风透光,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不但最大限度地减少出行需求,解决交通拥塞,而且可以节能、节地,有效地改善环境质量。

中国信息化周报:建设智慧生态城市应该如何转变发展方式?

寇有观: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的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城市系统中的资源利用方式由单一的线式链状演变成复合的网状结构。

智慧生态城市应该超越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层次,更多地融合社会、文化、历史、经济、产业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成为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物质变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构成环环相扣、协同共生的网络,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人与自然协同共生,可持续发展。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加快构建智慧生态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减煤增气,开发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转变能源结构。由化石能源体系向可再生能源体系的转变,最终走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时代。

中国信息化周报:在智慧生态城市理念下,未来城市应该如何发展?

寇有观:转变追求别墅轿车的幸福观,调整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因地因时研究城镇化,控制产能过剩;加强生态建设职能部门、发展生态文明自愿者组织。

建议设立国家生态委员会,由国家领导人主持,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全面掌握生态系统状况,研究趋势,选择战略,部署任务。

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而有效的保障。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与约束。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要追究其责任,并终身追究。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风气。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范文第13篇

【关键词】智慧产业 经济转型 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智慧产业,实质上是一种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为支撑,具有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和融合化特性的一类产业。从业态上看,智慧产业是教育、咨询、培训、文化创意、软件信息、科学研究、工业的智能化业态等行业共同组成的一类集合。相对于传统的产业而言,智慧产业具有以下的主要特征:

第一,智慧产业具有高技术、高知识性。智慧产业的基础性、根本性的支撑就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智慧产业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可以说,智慧产业就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一个经济体中不断运用的结果。

第二,智慧产业具有高度的产业融合特征。以往传统的纺织业、金属材料业、设备制造业等工业,以及金融业、餐饮业、房地产等服务业都是属于独立的行业分支,而智慧产业突破了单一行业领域,是一个多行业跨界融合的新行业。智慧产业是高于信息行业、知识服务行业的,又是与传统行业紧密串联的一种行业,它既包括以人的智慧为根本的新兴的信息、知识、创意等行业业态,也包括了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得到的新型业态。

第三,智慧产业具有高端智能化的特征。高端智能化,是智慧产业有别于传统产业的突出特征。智慧产业在科研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上都高度重视智能化。

发展智慧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

调结构、促转型,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根本方向,也是我国适应新常态过程中必须深入解决的问题。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需要深刻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客观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需要科学把握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显然,我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就是知识化、技术化、融合化与绿色化,而智慧产业具有低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高智慧等特征,它注重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符合我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同时,我国正在跨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和广泛普及,也必将会对许多产业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而这些产业的发展也必将会对信息技术产生更高的依赖性。因此,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产业,必然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大选择。

从本质上说,智慧产业同我国经济转型的方向是趋于一致的。第一,智慧产业包括了大量的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服务型业态,如科研设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教育、咨询等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将丰富我国产业功能,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第二,智慧产业与我国传统产业是紧密串联的,通过智慧产业发展,可以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供重要的支撑动力,从而带动传统产业实现稳中有进、竞争实力不断增强。第三,智慧产业体现了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要求,其发展是充分贴合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需求的,有利于保障社会民生的可持续发展。第四,智慧产业是低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的产业,其发展可以有效引导我国缓解资源压力、保护生态环境,从而释放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智慧产业的发展逐步酝酿出政府积极支持的良好局势,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地区都提出了要发展智慧产业、建设智慧城市,为全国智慧产业发展带来了先进的示范作用。

健全智慧产业发展的制度机制和科学模式

建立健全发展智慧产业的制度机制。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也意识到发展智慧产业的必要性与前瞻性,但是与之相对应的制度建设却相对滞后,导致我国智慧产业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建立健全发展智慧产业的制度机制,可从法律规章制度、科技创新机制、财政政策等方面着手。从法律规章制度来看,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响应“互联网+”计划,依托互联网大会,完善我国互联网信息创新、信息安全管理、信息技术标准以及知识产权等相关领域的立法制度,为智慧产业发展提供完善的信息制度保障。同时,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智慧产业发展的需求,学习并借鉴成功的法律规章制定经验,及时完善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地方性法律规章,并保障法律规章得到切实执行。从科技创新机制来说,科技与创新是智慧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决定了智慧产业能否成功发展。科技创新机制要求政府优化整合各类资源,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研中心等多方的协同发展,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切实提高我国智慧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财政政策方面来讲,财政资金支持是智慧产业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可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支斡胝府采购等方式对智慧产业发展进行补助。各级地方政府应建立智慧产业的长效投入增长机制,形成智慧产业的优惠体系,为智慧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积极探索发展智慧产业的科学模式。智慧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发展一样,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突出各地产业的基础、优势与特色等方面。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智慧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主要得益于比较科学的智慧产业发展模型,从这些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我国智慧产业发展可分为三个区块,分别是园区引导、传统改良与市场需求等发展模式。以园区指导为主的智慧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发挥原产业园区的作用,加强园区的科技创新,增加园区的招商引资力度,形成较为科学的智慧产业发展产业链、智慧生态圈与智慧产业集群。以传统改良为主的智慧发展模式,是指运用智慧成果推动我国经济转型,不断实现生产过程、管理营销、科学环保的智能化等,利用我国智慧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技术、高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型。以市场需求为主的智慧发展模式,要求相关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生产新的产品或提供新的服务。在智慧城市建设时期,智慧城市必定会不断催生潜在的市场需求,提高基础设施、智慧产品等技术水平。该发展模式有利于扩大智慧产业的空间性、时间性,促进智慧产业的供应链发展与产业集群发展。

以发展智慧产业推动我国经济转型

优化智慧产业的服务体系。智慧产业具有融合性、关联性与跨学科性,需要多产业与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各级政府应培育一批业绩突出、支撑力强、诚实守信、规范经营、科学营销、产业协同的智慧企业,还应积极搭建一套全方位、立体化的智慧产业服务平台。智慧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可采用多种模式来发展。一方面,可根据各个地区智慧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供专业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可借助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等资源,对智慧产业的服务进行优化。同时,推进公共服务体系的联合发展,创新公共服务中心,既能保证各类资源能在市场经济下自由流动,又能发挥政府调控的作用,多渠道筹集资源。智慧产业的发展需要智慧物流的支持,应当在物流行业加快物联网、无线射频、自动分拣、立体仓库、时空信息等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工业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协调合作,提高物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加强智慧产业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相关调查显示,在智力资本、技术研发、营销渠道、财力物力、政府机制等因素中,智力资本是智慧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拥有价值量最高的因素。随着智慧产业的发展,智力资本对产业发展的价值也不断提升,有助于企业不断创新与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的经验效率与经济利益。智力资本发挥离不开优秀的人才支撑,只有拥有优秀的人才,智慧产业才能持续发展。一方面,国家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为智慧产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招引智慧产业的高层次人才,为智慧产业发展提供智力资本。

(作者单位分别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河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新型智慧城市 智慧水务 平台

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水资源环境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更加协调,促使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6年12月,中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国家层面上针对这个问题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部署和安排。

此外,国家有关职能部门也出台措施,采取行动,开展水环境整治和水污染治理工作。在我国党的十召开中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范畴,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促进中华民族持续健康发展。碧水蓝天是人们对美丽中国最朴素的理解,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水环境质量能否改善,成为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1 智慧水务平台概述

当前,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带来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信息技术正在与城市基础设施相融合、与城市的管理运行系统相融合、与市民的生活和企业的运行相融合,创造出原来难以想象的城市和生活新形态。

1.1 智慧水务的含义

在智慧水务的概念中主要包括了水文、水质、供水、排水、水资源以及防汛防涝等众多方面。主要是借助各种传感器完成对水文以及水质等参数的测量,然后把这些数据传到互联网上,实现这些数据信息的交换和通讯,进而实现水质信息的智能化识别、定位、管理、计算、模拟、跟踪、定位以及预测等。

供水公司需要在管理的区域中建设水质监测站,把通过传感器收集到的水质信息及时进行公布,借助无线网络传送到调度中心。这种信息处理过程就是一个简单的智慧水务。通俗点说,未来城市发展建设中,水多了、少了、脏了、浑了,通过高科技就能“运筹千里之外”。

1.2 智慧水务平台分类

1.2.1 智慧防台防汛

未来,台风暴雨来了,我们将知道得更快,反应更迅速。

当台风暴雨来临时,就是智慧防台防汛大展身手的时候。

台风来袭,某个地方下起了大暴雨,当地的防汛部门能借助信息传感器、监测设备等,将自动采集的雨量、水位、流速等有关防汛信息,通过移动网络,传输给智慧水利综合信息系统进行智慧化支出,实现防汛抗旱的监测、预警、决策、调度指挥等功能,确保“水安全”。

1.2.2 智慧水环境

通过监测仪表、传感器、环境物联网、云计算等,城市各个水库、河道、湖泊水质水体情况、水环境质量信息都能实时监控预警。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集污染源自动监控、污水处理过程监控、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地表水水质监测、生态遥感监测、预警应急等功能于一体的水环境综合管理服务系统,构建强大的“智慧水环境”。

在监测仪中有一头是直接与河流中的管道连接,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自动完成数据的收集与传输。监测站的工作人员表示,在传输的这些数据中主要包括了河水水量、水流速度、主要水质指标以及水温等信息,以往对这些数据的采集需要多个人好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采用智能检测系统每15分钟就可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一次刷新,从而可以对水质信息实时掌握。

1.2.3 智能巡河

巡河机制是大河道一天一巡,小河道三天一巡。过去河长们总是苦于每次巡河之后没有任何记录,如今巡河轨迹管理”可以清晰记录一天的巡查情况。在巡河时,通过手机拍照或录入巡河日志,将沿途所见所闻即时上传,利用“曝光台”解决所辖范围内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的治水难题。与此同时,镇级、市级、省级河长也都能通过手机查看各个河道的即时情况,并作出批示。

有了这套系统,等于让多了无数双监视的眼睛,上至省里,下至镇街,都可以看到它当前的水质情况;老百姓一旦发现问题,随时随地都能举报,无论通过哪个层级将问题反映到系统里,我们一线工作人员都会应声而动,作为第一责任人马上到位并就地处理问题,事后还要在同一位置同一角度将治理后的情况拍照回传。这套系统不仅编成了一张人人参与治水的网,同时更像一只无形的手,时刻推动着每一条河流的治水工作。

2 建设智慧水务对于水务集团的意义

水务集团通过采用数字化水务的应用可以建立网络化的单位机制,从而可以实现对下属机构的实时监管。每个下属单位汇报的信息数据会在系统中进行自动的统计和汇总,非常快地就能产生企业需要的各类报表,这样就可以为企业的整体运营管理以及管理决策提供非常可靠地指导。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下属汇报的数据将更会更加实时和准确,使水务的管理人员的工作减轻,大大提高企业的监管工作效率。

在水务工作中采用数字化水务主要从根本上解决了水务企业中信息传输不及时的问题,数字化水务可以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快速、准确传输,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帮助水务企业可以实现自动化的生产管理,此外还可以更好地对工艺进行优化与调度,形成更加规范和科学的水务管理模式。

3 结语

“智慧水务”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但在我国国内却仍然比较匮乏。在信息化日益加速的今天,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加速,可以借助先进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来实现对水资源的及时、准确地数据监测,这也成为水资源信息管理的一种必然趋势。这对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减少水灾害具有重大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菲菲.南京市智慧水务的顶层设计探讨[J].信息与电脑,2016(15):123-124

[2]陆国荣,陈晏.因地制宜建设智慧水务信息平台[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01):00130-00130

作者简介

刘岩(1971-),男,四川省成都市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项目管理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在新型智慧社区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智慧服务中心;服务模式

1 从“智慧地球”到“智慧图书馆”

2008年11月,美国IB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在纽约市外交关系委员会发表名为《智慧地球,下一代的领导议程》的演讲时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2009年1月,美国奥巴马总统公开肯定了IBM“智慧地球”思路,2009年8月,IBM又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正式揭开IBM“智慧地球”中国战略的序幕。“智慧地球”之所以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被给予重视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这一理念给人类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即让社会更智慧地进步,让人类更智慧地生存,让地球更智慧地运转。在信息时代逐渐到来时,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所应用的设备、所接触的设施越来越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地球”这一理念的提出能够将“互联网”和“物联网”这两大当今应用最广泛的数字技术结合在一起,并应用于各种服务设施与行业中,使得新的状态在原有设施基础上操作更加智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在某些方面,“智慧地球”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对图书馆行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造就了“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SmarterLibrary)便是以一种更加智慧的方式,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数字图书馆+物联网=智慧图书馆”。【1】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主任朱强指出,大力发展图书馆行业是时代的要求,是我国打造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推进我国图书馆智能型、智慧型建设是大势所趋。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陈进提出,智慧图书馆主要是通过智能化的数字技术,利用知识化的资源网络,基于感知的智能信息环境和平台,嵌入智能数据分析机制,为大众提供无处不在、形式多样、主动灵活且便捷高效的图书和信息服务【2】。智慧图书馆主要表现为图书馆的智慧化服务,是通过运用各种数字技术手段,使读者充分感受到便利,这才是智能化服务的优势所在。

2 简述智慧图书馆

“智慧图书馆”作为智慧型服务中心,首先要肯定的是以完善的智能化的数字技术为契机,以更高效、更完美的服务大众为目标。

2.1 智慧化的信息基础

图书馆的智慧化首先是体现在所储信息上,做到数字信息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无疑能带动图书馆逐步走向智慧化。在数字化的信息时代里,图书馆的服务模式逐步走向智慧化,以智慧服务为主体为模式的图书馆已经渐渐迈入大众视野,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已经渐渐被取缔,在完成传统服务项目以外,对于信息资源,网络资源等的应用也必不可少,对资源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处理,使其满足当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并不是用简单地技术处理就可以完成的,而应在理想中的智慧服务模式下,逐渐构建具有时代印记的新型数字图书馆――实现现代化操作与服务的图书馆。

2.2 智慧化的服务模式

服务大众是图书馆的核心内容。在图书馆行业的发展史上,一直把无私服务作为宗旨,服务人员作为直接与读者接触的工作人员不只承担向读者导向的责任,他们的服务状态也是图书馆面对社会的名片,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图书馆在社会上的地位。拥有好的服务态度的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可以直接提高图书馆整体服务层次,使读者对图书馆这一传统服务行业有个新的认识。

2.3 智慧化的技术手段

掌握发展前沿的技术手段有助于图书馆整体发展。由近代传统图书馆产生直至发展成现今这种新型数字化智慧图书馆,每一次跨越可以说都离不开拘束手段的提升。在当今如此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优秀的技术手段、熟练地技术操作无疑可以加速图书馆改革速度。由此可见,掌握一定的智慧化的技术手段是很重要也是相当必要的。

3 智慧化服务模式的影响与作用

图书馆智慧化服务模式的倡导主要体现了两方面的优势,一是在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层次上提高服务状态,形成新型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二是提出一个新型理论,一个新理念是值得人们思考与考量的。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开展是图书馆发展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的必由之路,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读者必然的发展方向。

3.1 读者至上的图书馆服务愿景

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模式理念,应是在以读者为核心,追求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融洽交流,规范操作,服务得当。

3.2 技术过关的图书馆发展过程

在当今发展速度迅猛的信息时代,图书馆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从最初的传统型纸质借阅行业发展到如今的纸质、电子、网络等结合的新型图书馆直到未来逐渐发展成的智慧化图书馆。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将决定新型图书馆发展速度与方向。在信息化数字技术日益重要的今天,图书馆人只有不断掌握新技术、拥有新技术,才能推动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才能将图书馆的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传统图书馆虽然是节约的作用,但在历史舞台上始终有着一定的地位,若再加上具有时代特征的数字技术和信息资源的支撑,图书馆行业必将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点睛之笔。

智慧图书馆的发展依靠的应该是无微不至的服务态度与不断完善发展的技术手段。在智慧信息服务系统的构建中,技术、资源和服务是共存的关系而不是互相排斥的关系。发展的技术是智慧信息服务系统的支撑,没有技术的支撑智慧信息服务系统无法建设。资源是智慧信息服务系统的内涵和发展壮大的前提,没有资源,智慧信息服务系统就无法发展。服务是智慧信息服务系统的根本目的,可以说注重服务将是智慧信息服务系统的发展趋势。【3】

4 对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成功建立的展望

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是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和有别于传统服务理念的新型服务理念相结合的的一种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但是我国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发展都不算完善,导致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也只是建立初期。从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还需要在理论基础上不断实践,结合当前国内主流的数字技术手段打造符合我国情况的新型图书馆。未来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解决实践中的发现的问题,完善问题体现的理论不足,才能真正实现智慧图书馆的建立与投入使用。而智慧图书馆现今还存在诸如缺乏基于实践的系统的理论架构体系及构建智慧图书馆较为详尽有效的整体实施方案等问题。【4】因此,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使图书馆在智慧服务过程中少走弯路。

5 结语

图书馆受时代、技术影响,经历了古代藏书楼到传统图书馆,到自动化图书馆,再到数字图书馆。其核心价值也从文献资源的保存收藏及向公众提供简单的公共,转向以用户为中心向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主导式服务。尤其在“WebZ.O”、“智慧地球”的理念与技术的影响下,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及各种新技术提供的智慧化服务应用,标志着图书馆信息服务进入一个新的阶段。【5】在数字化的信息时代里,图书馆的服务模式逐步走向智慧化,以智慧服务为主体为模式的图书馆已经渐渐迈入大众视野,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已经渐渐被取缔,在完成传统服务项目以外,对于信息资源,网络资源等的应用也必不可少,对资源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处理,使其满足当下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并不是用简单地技术处理就可以完成的,而应在理想中的智慧服务模式下,逐渐构建具有时代印记的新型数字图书馆――实现现代化操作与服务的图书馆。当前公共图书馆用户的资源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专深化、集成化和交互化的特点。“智慧图书馆”作为智慧型服务中心,首先要肯定的是以完善的智能化的数字技术为契机,以更高效、更完美的服务大众为目标。未来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解决实践中的发现的问题,完善问题体现的理论不足,才能真正实现智慧图书馆的建立与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郑也夫,西方图书馆史的文化学透视[J].百科知识,1995,(8):127

[2]李东林.大学图书馆建设与利用[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7-9

[3]张延贤,王梅.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概念、内涵与分析[J].现代情报,2013(4):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