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范文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范文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范文第1篇

一、有条件地将流行音乐引进课堂

高中学生处在青春期最活跃的年龄段,他们追求个性,渴望不一样的青春,流行音乐因为其中有很多元素迎合了高中生这一时期的心理需求,所以特别能得到高中生的认同。据统计,在高中生群体中几乎没有不喜欢流行音乐的。客观地说,流行歌曲并不全是靡靡之音,一些内容健康向上的流行歌曲对高中生的自我心理调节是有益的,高中音乐教师在音乐鉴赏课堂上可以适当引入部分流行音乐。

对引进流行音乐的用途教师一定要有明确的认识,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将流行音乐引进课堂,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欣赏流行音乐,利用流行音乐中的积极因素塑造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此外,还可以将流行音乐与课本中的音乐进行合理比较,拓展高中音乐课堂的探究空间。教师对准备引进课堂中的流行音乐作品一定要精挑细选,将那些思想健康、内容向上的高水平作品介绍给学生,而对一些低级趣味、没有任何艺术价值的粗制滥造作品则要坚决地抵制。纵览当今流行乐坛,绝大多数流行歌曲的内容都离不开爱情主题,不管词还是曲都无艺术性可言,但其中仍然会有部分优秀的作品。例如不少通过网络成名的流行歌手,他们的作品中有不少都传达出一种永不放弃的励志主题,适合让高中生去鉴赏,对这些优秀作品教师要大胆地引进到课堂中来,带领学生一起去欣赏品味。这不但能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还有利于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引进的“度”的问题,不能片面地迎合学生的喜好而冲淡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主题,更不能整节音乐课上全是流行歌曲的声音,而课本中的音乐资源被束之高阁。流行音乐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

二、有条件地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新课标要求我们能够综合与音乐相关的其他学科,通过整理创造性地开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音乐是人类文化中的一门艺术,与其他的艺术门类如舞蹈、美术、文学,其他的部分学科如历史、民俗等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在教学中,努力探索综合式方法,将音乐置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把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这种综合式教学可以激发高中生对音乐鉴赏课堂的兴趣,改变他们对音乐课的认识,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可以尝试将文学与音乐进行整合。音乐与文学密不可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是在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一交响诗就是源自莎士比亚的同名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源自中国的民间故事等等。如果在音乐鉴赏课上打通音乐与文学的界限,就可以给学生呈现一片独特的交叉审美空间,让他们更容易把握作品的内在情感与思想。笔者在教《春江花月夜》前,先与该班级的语文老师商量好,让语文老师先将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讲解一遍,学生经过语文老师的讲解对整首诗所描绘的意境有了一个总体的印象,接下来再让他们欣赏管弦乐作品,提醒他们在用耳朵倾听的时候想象一下诗歌作品所创造的意境,整节课下来效果非常理想。

可以尝试将舞蹈与音乐进行整合。自古以来,舞蹈与音乐就密不可分。笔者在让学生欣赏《保卫黄河》时,借助了大型舞蹈《黄河》。《保卫黄河》这一节,号角吹响后,一男子冲锋陷阵般指引大家凝聚在一起,无数双手臂伸向空中,以此为无声的誓言激发战斗的豪情。学生们都被这种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感染所震撼,钦佩于舞蹈家和音乐家,能够将两者结合得如此完美。有的同学还边看边打着节奏,轻声跟着吟唱。这种效果,是单欣赏歌曲所不能达到的。

三、有条件地开发本地音乐资源

我国各个地区都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每一个地域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对于高中音乐鉴赏来说,这些都是宝贵的艺术资源。选择地方音乐作为鉴赏内容,相比于西方音乐和民族音乐,学生更加熟悉,有一种自豪感,容易接受。所以,要适当引入本土音乐的内容,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培养他们多元音乐文化的价值观念。教师要在适当时机,积极主动地予以引入,引入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在教室里系统地欣赏,可以请有关的民间艺人来学校演出,让学生亲身体验当地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内容 选择 整合

在我们身边很多人每一天都在任劳任怨、勤奋努力的工作,但收获颇少,平凡依旧,原因是没有选择真正属于自己的方是与方法。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作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依据,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据目标、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从教学评价入手,注重协调发展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专家们特别注重对学生情感呵护,引导其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例如:《音乐与人生》、《京剧大师梅兰芳》、《贝多芬》等单元侧重将音乐和作为音乐活动主体的“人“联系起来,使音乐学习过程真正成为”人“的活动。一切从“人”的思想、意识、兴趣、情感出发。

其次,让学生通过对不同体裁、形式、风格的音乐作品的聆听,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引导学生的探究、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例如:《多彩的民歌》《丰富的民间器乐》等单元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族音乐的区域风格特征,认识民族音乐中的体裁,感受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精神财富,从而得到文化、精神洗礼的过程。

第三,通过欣赏多种中外音乐作品,认识、了解、掌握音乐要素、音乐流派、代表人物、风格特征、题材文化、流行音乐等方面知识与技能。例如:在《京剧》、《非洲歌舞音乐》、《爵士乐》等单元中,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知识与技能恰好是服务于我们的欣赏过程,有利于我们鉴赏音乐的旋律美、和声美、结构美。

二、从音乐内在体裁结构入手,分类设置教学内容

专家们在进行内容选编的时候,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时期的音乐,选择了巴洛克、维也纳古典乐派、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流派的音乐,并对其代表人物进行了介绍;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域的音乐,选择了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体裁的音乐,选择了京剧、爵士乐、中国民族歌剧、古琴音乐等不同门类的音乐作品;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民族的音乐,还选择了中国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民族歌曲等等。

尽管教育专家们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费了不少心思,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选择的内容顺应了新课程的正确导向,为学生找到他们眼中“最新”的教学内容。作为学生,为了适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彻底的课改,同样也在努力的寻找音乐给他们带来的那份“情”,那份“美”。然而,音乐课堂上他们总是没精打采,毫无兴趣。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很大异疑,他们认为教材所选择的内容陈旧、曲调老土、配器难听、版本单一等等,基本上都“不好听”,“不爱听”。所以,现在从学生的角度谈谈音乐鉴赏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三、学生强烈呼喊 我们努力过但没有“兴趣”

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因为音乐课堂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所以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要么是迎合老师,做出一副很认真的模样;要么是趴在课桌上睡觉或听音乐;要么是带上其他文化科作业或课外书籍等等。总之,他们在音乐课堂上找不到他们的需求。那么,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需求是怎样的呢?

1、与时俱进 追求音乐的流行美

现代世界,包括音乐在内的各方面都在飞速的发展。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都在技术上,艺术上有了很大突破,紧紧的体现了时代气息和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作为欣赏主体的学生,理所当然对音乐的品味也越来越高。

2、明星表演美,是他们内心的“榜样”需求

在欣赏民族歌剧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时,我首先播放了彭丽媛演唱的版本,学生没精打采,接着播放了王菲演唱的版本,同学们立即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调查发现他们大多数不知道彭丽媛,对王菲特别喜欢,甚至是很多同学的偶像。因为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偶像,都有自己的“明星梦”。

3、浪漫意境美,是他们放飞心情的需求

在钢琴音乐单元, 我们欣赏了肖邦的《“革命”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两首音乐都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杰作。但学生更喜欢《爱之梦》,因为《爱之梦》更让他们觉得“浪漫”,更适合高中生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总是从他们的兴趣入手,由浅入深,选择一些诸如《神秘园》、《神话》等音乐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逐步过渡到对他们来说较“难”的音乐,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简单直观 力求音、画、舞结合

在欣赏内容、意境取胜的音乐作品时,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他们希望通过音画舞的结合,利用“通感”简化音乐欣赏的难度。从而更好的进行音乐鉴赏。

1、音画结合。例如:在欣赏《西出阳关无故人》和《高山流水致家园》两个单元时,我们可以根据音乐所蕴涵的意境,选择《唐之韵》等视频音乐文件进行播放,使学生在听觉中领悟意境,在视频中理解音乐。这样就让较难的音乐变得直观简单、一目了然。

2、音舞结合。例如:在欣赏《非洲歌舞音乐》单元时,由于其音乐和舞蹈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忌讳对他们进行孤立的欣赏,而要让音乐与舞蹈有机的结合,从而更加深刻的了解非洲歌舞音乐的相关知识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鉴赏;音乐;歌曲;舞蹈;画面;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220-02

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以音乐文化为编写主线,由中国民间音乐、中国创作音乐、亚非拉美欧民间音乐和西方专业创作音乐四个版块构成,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价值观。然而学生普遍喜欢音乐的"流行美"、"直观美",他们对时尚的旋律、明星的表演、浪漫的意境、动听的配器等方面充满期待。他们想通过直观的方式学习音乐,渴望在音乐课堂上得到音、画、舞等方面的全方位欣赏,以满足他们的感观需求。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依据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文化水平的实际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整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兴趣的音乐作品,更好的服务学生,服务教学。我认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合。

1音乐与歌曲相结合

"超级女生"是学生们普遍喜爱和熟悉的明星,在"高亢的西北腔"一节,我用超女演唱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陕北民歌引出西北地区民歌,教材中只选择了三首原生态的民歌,演唱老土,一句还没唱完,学生们就笑得前仰后合,我趁机问到:"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民间歌手演唱很土,却流传至今呢?"顿时戛然而止。教学中我让学生上讲台演唱自己熟悉的西北民歌,大家兴趣盎然,唱出了《黄土高坡》,《信天游》等歌曲的曲调片段,其他学生自发地鼓起了掌。我认为这节课上得很丰富,既拓展了教学内容,也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和能力。

在"独特的民族风"一节里,教材中只选取了一首内蒙古长调歌曲《辽阔的草原》,在教学中,我先不让学生一上课就鉴赏它,而也是运用了音乐与歌曲相结合的方法,用蒙古族歌曲《吉祥三宝》导入新课,问学生:从演唱者的服装来看,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学生立刻回答出是蒙古族。接着又播放流行歌曲《月亮之上》,说《月亮之上》取材于一首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素材,那到底是哪首呢?今天我带大家到内蒙古的四个景点去参观,每到一个景点都将听到流传于那里的民歌。在欣赏时请同学们感受内蒙古民歌在曲调、节奏、结构、旋律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在每讲一个景点时,我适时播放课前下载的《敖包相会》,《牧歌》等民歌,再比较《敖包相会》与《月亮之上》的相同点,最后我用钢琴弹唱的方式和学生一起演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把原来教材中只有一首蒙古族长调歌曲的内容拓展到了多首。有教、有学、有参与、有互动,学生们兴趣很大,印象深刻。我想这恰是本教材所倡导的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设计思想。

在"醇厚的中原韵"一节中, 教学的重点是认识民歌的变异性特征,把握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教材中选取了《孟姜女哭长城》,这个音乐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我先请同学上台讲故事,随后唱出《小白菜》的曲调 ,再播放流行歌曲《山不转水转》,让这三首歌曲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分析原因,最后拓展到我们当地吕家河的民歌《小白菜》和《十杯子酒》(《十杯子酒》的旋律与《孟姜女哭长城》的曲调基本相同) ,学生参与性很高,很快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2音乐与舞蹈相结合

由于音乐和舞蹈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忌讳对他们进行孤立的欣赏,而要让音乐与舞蹈有机的结合,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作品的思想情绪。在"京剧大师梅兰芳"一节中,我没有在一上课就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的京剧唱段,而是让学生观看春节歌舞晚会上的双人舞表演《江山美人》,看完舞蹈后请学生结合历史课中学到的知识讲《霸王别姬》的故事情节,再听京剧唱段,而后又拓展到了京剧的唱腔和行当,认识了脸谱的起源和意义,学生感受到了京剧的韵味和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纷纷表示要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国粹民魂,以后要关注京剧,将京剧艺术发扬光大。

街舞是全世界青少年欢迎,适合年青人张扬个性的一个舞种,街舞起源于非洲,在"非洲歌舞音乐"一节中,我让会跳街舞的同学上台先跳一段,学生积极踊跃,接着播放了《探索与发现》中非洲的尼日利亚舞和阿杰舞片段,让学生自己总结非洲舞蹈的特点,捕捉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模仿,随后让学生分成几组上台表演,对跳得好的同学给予鼓励,学生收获很大。我深刻的意识到:教材只是给了我们教师一个"纲",让我们自己去整合教学内容,是学生的需求,也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这不正是新课改提出的教育理念吗?

3音乐与画面相结合

在欣赏"西出阳关无故人"和"高山流水志家国"两节时,我根据音乐所蕴涵的意境,选择《唐之韵》等视频音乐文件进行播放,使学生在听觉中领悟意境,在视频中理解音乐。这样就让较难的音乐变得直观简单、一目了然。

在欣赏内容和意境取胜的音乐作品时,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他们希望通过音画舞的结合,简化音乐欣赏的难度系数,从而更好的进行音乐鉴赏。在欣赏"爵士乐"一节时,我找到了著名爵士舞的视频片断进行欣赏,让学生一边聆听,一边观看,一边模仿舞蹈,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使课堂得到了良好互动。

在鉴赏器乐作品时,我总是让学生多看视频上的乐队演奏表演,这样既可以直观地让他们了解乐器种类和音色特点,又可以直接感受作品的思想情绪,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在"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一节中,我让学生听歌曲《星星索》时先在脑海中构建画面,然后看视频表演,

感受歌曲的曲调特点,与单纯的听歌曲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4音乐与兴趣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兴趣是关键。在"钢琴音乐的奇葩"一节,我们欣赏了肖邦的《"革命"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两首音乐都是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杰作。但学生更喜欢《爱之梦》,因为《爱之梦》更让他们觉得"浪漫",更适合高中生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从他们的兴趣入手,由浅入深,选择书本以外的音乐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逐步过渡到对他们来说较"难"的音乐,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堂乐歌"一节中,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陌生,缺乏兴趣,甚至认为其旋律老土,没有新意。课前,我认真地思考并作出了调整,将"学堂乐歌'和 "校园民谣"结合起来,课堂上简略的聆听"学堂乐歌",重点是欣赏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民谣"。比如 《同桌的你》、《外婆的澎湖湾》、《童年》等,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又自然地进行了同类音乐的拓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流行风"一节中,我们欣赏的是毛阿敏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思念》,学生反映普遍较差,随后我立即播放了同样是毛阿敏在"同一首歌"上演唱的《思念》,学生马上兴奋起来。因为音乐家对这首歌曲进行了重新配器,使其在音色、和声上更富于流行美。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一切从实际出发,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选择适当的辅助内容进行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兴趣,又能提高音乐鉴赏教学的效果。

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对整个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导航"作用。我们要以教学大纲为方向,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适当地选择一些适合本地区、本学校文化背景的教学内容,做好教学反思,力求把高中音乐鉴赏课上出新意,上出美感。

参考文献

[1]李征康,屈崇丽主编;《武当山吕家河村民歌集》,2003年10月第一版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音乐;音乐鉴赏;德育功能;实现方法

引言

音乐教学在丰富高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培养学生道德素养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高中音乐教学所涉及的元素较多,本文主要以高中音乐鉴赏课为切入点,探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实现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

一、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一)激发学生的德育情感

高中音乐,尤其是音乐鉴赏课程内容能起到激发学生德育情感的积极功能。一方面,针对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应从情感层面入手,为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高中学生正处于建构良好德育情感的关键期,教师可以通过音乐鉴赏内容激发出学生的道德情感,即利用音乐欣赏元素对学生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道德情感层面的教育;另一方面,高中音乐鉴赏课程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感情元素,如在民族歌曲的内容中饱含着对民族风情的深厚情感,使学生能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道德情感元素。

(二)培养学生的德育思维

高中音乐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德育思维的积极功能。一方面,教师应认识到学生的道德思维会对学生的德育培养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应通过音乐鉴赏内容培养学生的德育思维,如教师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教学活动中,感知音乐作品中所传递出的真善美的元素内容,并且对学生进行明辨对与错的积极引导;另一方面,学生的德育思维是其形成良好德育道德观的基础。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建构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三)规范学生的德育行为

学生的德育行为就是学生道德认知的外显形式,能较为明显地体现出教师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高中音乐教学具有规范学生德育行为的积极功能。一方面,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建构道德规范,以通过道德规范内容引导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另一方面,教师应在学生建构道德行为规范的过程中注重与社会道德行为实际情况相关联,使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成为学生搭建个人道德行为和社会道德规范的“桥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提供支持。

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在高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例如,在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通过倾听音乐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内容,而且要指导学生接受音乐作品中所传递的思想,以利用音乐所体现的元素培养学生的爱心、耐心等积极情感,进而达到培养学生高尚情怀的教育效果。

(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

教师可以利用音乐鉴赏教学内容达到规范学生道德行为的积极作用。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音乐鉴赏教学内容充分地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如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做到以情感打动学生,使学生与音乐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元素产生共鸣,为学生与音乐情感相融合提供教学支持;另一方面,教师通过音乐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其根本途径是借助音乐净化和美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道德情感得以激发,进而达到规范道德行为的效果。

(三)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高中生正处于“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积极建构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鉴赏教学内容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学生不但能具有积极向上的性格特征,而且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一方面,在欣赏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以达到提升学生人格魅力的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创作家的内心世界,以体验其情感内容。

三、高中音乐教学中德育功能实现方法

(一)从音乐鉴赏教学内容入手

教师可以从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入手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以在音乐教学中实现德育功能的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在音乐鉴赏课程的背景之中。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将音乐欣赏的背景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联,以使音乐鉴赏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无缝对接,或者教师可以充分地挖掘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如教师深挖音乐欣赏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感受到高尚情怀的熏陶;另一方面,教师应发挥出音乐鉴赏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从音乐鉴赏教学内容出发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情感,体现出高中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

(二)通过构建相关的音乐环境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与音乐作品相关的环境向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主题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教学环境,既可以达到使学生在耳融目染的作用下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又可以使学生尽快地投入到音乐教学内容的学习中;另一方面,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相关的教与学的环境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不但可以有效地实现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而且有利于推动高中音乐教学的改革,促进音乐教学各项设施的完善和师生音乐教与学整体情况的提升。

(三)完善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方法

教师完善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方法是实现高中音乐教学中德育功能方法的根本。一方面,教师应在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中调动起学生参与音乐欣赏活动的积极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例如,教师可以将音乐鉴赏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融合,使学生与音乐鉴赏内容产生情感层面的共鸣效果,为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教育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在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中应侧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自主地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提供支持,便于教师向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四)利用课外活动的途径

教师应不断地拓宽音乐鉴赏教学途径,如利用课外活动开展音乐鉴赏以实现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一方面,教师可以依托课内音乐鉴赏教学主题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相关主题内容的深入学习,为教师通过音乐鉴赏内容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在课下将搜集到的音乐资料内容进行整合,并且鼓励学生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如微视频、肢体动作等呈现相关的音乐资料内容,使学生感受音乐中的德育元素。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学前音乐;教学内容;创新

在教育事业中,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音乐教育同时是一种美育教育,在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开发学生的潜能,最终将理论的知识得到提炼和升华,在音乐学习中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因此在我国高校学前音乐教育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创新欣赏,促进高校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完善。

一、 高校对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思考

在我国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有:(1)中西方音乐欣赏内容的比重失衡,在教材中占据着大量的西方音乐以及欧洲音乐。(2)音乐欣赏内容中缺乏课堂外的实践内容,在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中主要是以课堂为媒介进行传递,并没有形成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相关实践活动,使得学生对音乐的认识角度受到了限制。(3)教师自身制定了音乐欣赏的教材内容,在教学中,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最终应当是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了发展,但是在内容中,教师根据自身来制定,就忽视了教学质量的发展因素,使得学生不能全面的发展。(4)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存在着滞后性。在我国高校音乐教材内容中已经具有三十年的历史,但是在教材内容中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仅仅局限在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两个部分,阻滞了更好的发展。

1、 注重中国文化,加强民族特色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因此在我国文化特色中占据着重要的部分,在这56个民族中,包含着不同的风俗、文化、语言,因此形成了多元化的音乐特色,但是由于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欣赏中受到西方教学的影响,因此在这种形式下,需要开创我国特色的文化特征,从加强民族特色音乐教学内容开始。

2、 将内容中包含有科学性的民族特色的高校音乐欣赏教材

为了构建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这就需要编写一套内容具有整体性、科学性以及结构性特点的高校音乐欣赏教材,来保证教学质量,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其中在编写音乐教材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音乐欣赏的内容特色来编写:

音乐欣赏内容的时代性:我国是文明的古国,历史比较悠久,因此在文化中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因此高校音乐欣赏内容的选择与编写需要处理好传统和现代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渗入现代音乐的特色,这样二者相互借鉴,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对音乐学习的思路;音乐教材需要具有开放性,高校音乐民族特色的内容决定了编写的内容需要具有开放性,在保留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善;另外音乐欣赏教材需要多样性,在编写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现代化的载体进行充分的利用,在发展多样化教材中进行变式,在音乐欣赏教材中包含音像教材、文字教材、视听教材以及计算机信息教材等,相互结合,最终形成多元化的欣赏教材内容。

3、 注重对高校音乐欣赏教材中隐形内容的传播

在将隐形的教材内容进行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注重民族音乐的价值,在音乐的创作、表演、题材以及形式中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体现民族音乐的审美观和文化的多样性,另外需要纠正雪还是呢个在音乐学习中的错误思想。在高校音乐教学中,主要是以西方的音乐为主要形式,因此这就造成学生对西方文化的重点研究,从中忽略了我国的民族特色以及更多优秀的文化,因此在高校音乐欣赏教材内容中,教师可以传播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纠正学生的思想,以本土音乐为主的思想,在内容上将重点进行转移。

三、 对高校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欣赏创新

1、 在审美能力中进行创新

由于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基本上实现的形式是以教为主,但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需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多元化的教学,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观念,加强对音乐学习的进一步认识。

2、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高校音乐的学习中,对于音乐的欣赏,主要是通过在创新境界的欣赏,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到创作人的真实感受,以及思想情感,这样从创作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解音乐创作的源泉,在了解创作人的作品进行深刻的体验后,能够在此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挖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最终将高校音乐欣赏的境界提高到更深的层次。

四、 总结

通过研究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了改进的方法以及加强了创新的培养,将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更多的融入现代的教学模式,大抵讲求创新,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因材施教,针对当前高校音乐教学内容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并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进思考,从不同程度进行完善,在加强中国文化元素中融入了民族音乐特色的内容,这些对于高校音乐学习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内容在具备时代性、开放性以及多样性中有着重要的变化,在传承中国特色文化的同时,融入了更多的文化气息,在内容中更新和改进,使得我国高校音乐教材内容体现的更加合理、科学为促进学生在了解优秀文化的同时,提高了自身对音乐的欣赏创新能力,加强了学生对音乐的素养,符合时代教育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王红娟,姚思远.新世纪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改革发展的新动向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2012(07).

[2]张安立,毛雨辰,范平.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思考[J].中国科技创新研究,2013(15).

[3]张一凡,贾伟,周建涛.高校音乐教学内容的改进思考与欣赏创新途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4).

[4]叶向阳,胡立波,郭扬帆,王鑫.论音乐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音乐教育,2010(26).

课题项目:

1.《音乐教育思维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拓展的研究与实践 》 课题编号:2013D067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范文第6篇

1 教学内容的层次化设计

所谓的层次化设计也就是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将《西方音乐史》的内容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考虑到不同专业的需要在这里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教授的对象是以音乐教育、主持与播音等专业为主,在教学时间上以一年为宜,主要是让学生能系统的了解西方音乐史的发展的整个发展过程;并了解每一个时期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典型的音乐代表人物,以及这一时期的音乐的特点、主要流派和乐曲风格,选择一些具有典型代表作品的在课堂上进行聆听,并简单的对作品进行一定的分析,简答的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风格及演奏的基本要求与技巧。并掌握演奏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和演奏方法,以此作为提高自己音乐演奏水平的重要途径,并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与鉴赏能力。

第二个层次是以表演专业、录音专业作为教学对象,教学的内容在一个层次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的不同,有重点增加一些西方音乐史内容的教学,如可以增一些声乐艺术的发展历史的教学,或者增加一些器乐音乐发展史的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曲子的段落欣赏。

第三个层次,也是最高的一个层次,这一层次的对象是面向音乐学、作曲和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对于这些专业《西方音乐史》教学时间应该达到一年半左右,通过学习能够让这些专业的学生掌握西方音乐发展史的整体脉络,对于各个时期的音乐的主要风格、流派和代表作品能够比较详细的了解,包括这些作曲家、演奏家及作品其在整个音乐发展史上的地位。

2 要不断丰富《西方音乐史》的教学内容

高等教育是一种相对比较开放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不仅教育的形式是开放的,管理的形式是开放的,教育的内容也应该是开放的。所谓的教育内容的开放主要是指教学内容不能拘泥于教材之上的,还是应该想法设法不断搜集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材料,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这一点比如说学习到十八世纪浪漫派的时候,可以搜集一些与浪漫派作曲家、演奏家有关的一些音乐典故、历史传说等等,这些不仅可以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而且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而这些素材和内容搜集的途径,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于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材料,查阅馆藏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教师在教学和组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有了比较便利的网络条件,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比较轻易的搜索的众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素材,将这些素材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当中,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他们的音乐视野,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授内容成为音乐教学的依据,使之成为学生活获得音乐审美感和体验的一种重要途径。

3 调整知识的传授顺序和脉络

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一个明显的不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内容的确定主要靠专业课教师自己完成,教学的模式、形式也要靠老师自己去选择,也就是说在高等教育当中教师具有较高的自主性特征。一般来说高等院校当中不会召开专门的专业教学研讨会,或者成立专门的教研组来统一相同课程当中,不同老师的教学内容。因此,在同一专业当中,不同专业课之间在教学上出了计划上的联系之外,在教学内容上的联系比较少,导致专业课之间衔接不好,知识点之间发生了矛盾和与冲突,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呈现混乱、不规律、不系统的特点,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无疑是非常不利的,在《西方音乐史》的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着的这种现象。这就要求《西方音乐史》在课程改革当中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顺序性,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先进行基本音乐知识、欣赏知识的讲解与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在进行音乐史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力避免西方音乐史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与冲突问题,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教师可以适当的调整一下课堂教学内容的顺序,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重新梳理西方音乐史的知识体系。在这里可以将较容易的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史的学习作为课程学习的初始阶段的学习内容,然后在将课程的学习内容一次进入古典、巴洛克、现代和中世纪、远古各时期。这种调整对于学生音乐史的学习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减少与其它课程之间在学习进度上的矛盾冲突,有效降低了在音乐历史发展框架内赏析作品的难度。

4 结语

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开设《西方音乐史》课程是高校课程设置的一项传统,这一课程的设置主要遵循了音乐院校的传统设置模式。在当前高校的音乐专业课程体系当中,音乐史论、音乐专业技能、音乐技术理论课程共同构成了专业课程中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其中音乐史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直没有得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但是随着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实施,对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西方音乐史课程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高校音乐工作者要重新审视西方音乐史课程当中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更好的理解其在音乐专业当这种地位和作用,充分认识到西方音乐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调整西方音乐史课程教学内容入手深化课程改革,使其能够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以及音乐专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莉.西方音乐史教学探讨[J].艺术探索,2009(3):95-96.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对高校学生的音乐教育步伐的快速推进,社会各界逐渐重视提高其人文素质。音乐教育和科学有着密切关联的观点也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音乐教育当中的教学内容,对于提高高校音乐赏析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缺乏系统性、规划性、创新性和制度性,应该重视对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更新改进研究,以有助于高校音乐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完善。  

 

高校音乐欣赏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审美观与情感层次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精神档次、综合素质以及人文素养。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更新改进思考,是以高校音乐欣赏的教学内容构建探究作为切入点的,并且对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更新改进提出科学的设想,有助于进一步解放教师的教学思路,有助于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改革,有助于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音乐欣赏学习,有助于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一是中西音乐欣赏内容的比重失衡。我国高校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从整体以及单门的欣赏课程看,欧洲音乐为基础的西方音乐占据了其中的较大比例。 

二是缺乏课堂外的实践内容。音乐欣赏教学内容以课堂为媒介进行传递,倘若没有开展与音乐欣赏教学内 

容相关联的实践活动,教学将呈直线形状的发展。可在实际上,音乐教学最佳模式并非为直线形状的过程,而是呈发散性的形状存在。课堂实践的补充学习将弥补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缺陷,使得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接触和理解音乐知识。 

三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内容因教师而选定。高校教师多为专业音乐学院毕业,他们有的专注钢琴演奏、有的擅长于音乐历史知识、有的则偏好声乐的表演,等等。由于教师的自身特长,导致其在课堂的设置多是根据本身的情况而定。但是,音乐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最终目的应当是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发展,因师而定的音乐教材忽略了学生这个最主要的主体,无法起到促进教学质量发展的作用。 

四是音乐教学内容存在滞后性。高校音乐欣赏教材内容已经有着三十多年的历史,可基本内容的框架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仍旧是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两部分,而且多为至今延续几千年、几百年的音乐知识。 

 

二、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的更新改进 

 

1.注重中国文化,加强民族特色的高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音乐,成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同时也是东方古老音乐的主要代表之一。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由于其文化、语言、历史以及风俗等不同,导致各个民族的音乐具有各自的异彩。目前,我国高校的音乐欣赏教学仍然受到西方音乐教育的较大影响。因此,开辟有中国文化特征的高校音乐欣赏教学之路,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显得极其重要。 

2.编写科学、合适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校音乐欣赏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力保证,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根据,是学生获取理论知识和使用技能的途径。构建具有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音乐欣赏教学内容,就应当编写出一整套内容具有整体性、科学性与结构性等特点的高校音乐欣赏教材,它是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是发展和完善高校音乐欣赏教学的基础。编写适用于高校具有中国文化、民族特色的音乐欣赏教材,应当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1)音乐欣赏内容具有时代性。我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辉煌、多样化的音乐戏剧文化与民间音乐文化,高校音乐教育应当对其进行珍惜并且善加利用。但是,对于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戏曲与乐器的介绍、赏析和传播时,应当更加注重音乐教学教材的时代性,注重融入当代的流行和时尚,更加密切结合现实的生活经历。高校音乐欣赏内容的选择与编写应当处理好传统和现代两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弘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又必须渗透入现代流行、经典的音乐作品,从而开拓学生的眼界与思路; 

 (2)音乐欣赏内容具有开放性。高校音乐欣赏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决定了编写应当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因为教材编写的时间因素,使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它只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需加以延伸的课程资源,不应按部就班地利用教材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超越教材,依据实际情况的差异,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更改、添加,才能够收到卓越的教学效果。因此,应当根据各个地区情况与要求的不同,在教材编写过程当中保留一定的余地,允许、鼓励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研究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善; 

 (3)音乐欣赏内容的载体具有多样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材已经不再拘泥于单纯的纸张形式,教材应拥有更多的变现载体。高校编写具有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音乐教材时,也应当对现代化的载体进行充分的利用,发展多样化的教材变现形式。把文字教材(教科书、参考书、以及学生的指导书和补充书本等)、音像教材(幻灯片、录像磁带和音像光盘、电影片等)、视听教材(教材影片、投影片等)以及计算机信息教材(音乐图像资料以及电子书籍等)有机结合起来。 

3.加强高校音乐欣赏教材当中的隐形内容传播 

在构建具有中国文化、民族音乐特色的教学内容时,除了确立以民族音乐为核心之外,还应当加强音乐欣赏教材中的隐形内容传播。 

 (1)培养学生注重民族音乐的价值。我国民族音乐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更新、发展。逐渐在音乐创作、表演、体裁、形式以及理论知识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征,这些特征均是我国民族的心理素质审美观和文化传统的反映。高校音乐教学不但药传授给学生一定的音乐知识,还应当成为音乐文化的传播渠道; 

 (2)纠正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错误思想。在长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多以西方音乐为主,导致在学生的认识往往以西方音乐为主流,从而忽略了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甚至有可能导致我国民族音乐的衰退、灭亡。因此,在高校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以传播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为己任,在学生的心中树立以本土音乐为主体的意向。 

 

三、总结 

 

高校音乐欣赏教学是教育活动中的门类之一,也有自身的规律。本文对我国当前高校音乐教学内容中的缺陷进行了阐述与研究,并且提出有针对性的音乐教学内容的更新改进思考。从加强中国文化元素、民族音乐特色的教学内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音乐教学内容应当具备时代性、开放性和传播载体的多样性特征,以及注重音乐教学中的隐形传播等方面,进行内容的更新改进。使得我国的高校音乐教材内容更加合理、科学,使得学生学有所得,同时充实将继承、传播和发展我国优秀音乐融为一体的、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音乐教材内容。 

 

参考文献: 

[1]张礁.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11).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范文第8篇

关键词:音乐史 中小学 高校 联系

自21世纪初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以来,有关中小学音乐教材改革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作为培养音乐人才的基地,高校音乐教育面对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基础音乐教育的关注度正在逐步提升。音乐史是历史学与音乐学交叉渗透的一门学科,音乐史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学生提供中国音乐发展的线索,阐明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些基本概念,提供必要的音乐历史知识。音乐史教育是高校音乐类相关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在中小学阶段,音乐史也是音乐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针对中小学音乐史教育与高校音乐史教育的区别和联系,以中小学音乐教材音乐作品和音乐知识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表格数据统计法,结合当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教材编排情况,提出了中小学音乐史教育与高校音乐史教育接轨的教学思路。文章分析了中小学音乐教材与高校中国音乐史课程对接的可行性,进而探讨中小学音乐教材如何实现与高校中国音乐史课程内容的有效对接。

一、中小学音乐教材概述

是基础教育领域中美育的主要教学材料之一,为了实现学校审美教育目标,它具有教育科学的一般属性。表1总结了我国目前中小学音乐教材内容编排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编排中,内容主要设计声乐演唱、声乐欣赏及器乐作品。低学龄阶段主要是通俗儿歌和民谣,器乐作品和声乐欣赏的内容编排相对较少。随着学龄的提高,音乐作品本身的历史寓意和情怀也不断增多,同时器乐作品也是逐渐增多。在教材编排上有循序渐进的编排思路。

表1 中小学音乐教材编排情况

二、中小学音乐史教育与高校音乐史教育的对接

对目前中小学音乐教材编排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学龄的提高,音乐教学内容本身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和历史情怀在不断加深,所以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史的教育应该跟上学生学龄变化情况逐步融入到教学中。音乐课程的学科性质、教学要求、课程目标等在音乐教材中都有所关联,教材集中展示音乐课程的内容。有什么样的课程目标,相应地要有与之配套的音乐教材;有什么样的课程价值观就应有什么样的教材与之相适应。

从目前现行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内容看,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知识点的分布要按照教育科学一般规律那样,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感性到理性的原则,技能的提高上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原则。其次,在音乐教材的编排上应具有符合学科自身教学规律的方法和手段以及独特之处。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音乐史教育是本科必修课之一,其目的在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具体到教学方式,“怎样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如何改变学生学习的强迫性?”等问题却长期困扰着音乐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特别是教材编排上就应该循序渐进的开展音乐史教育,让学生对艺术、对历史、对音乐有一个融会贯通的理解。

三、结语

分析表明,高校音乐史教育是高校音乐专业的重要课程和理论基础,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更加注重音乐声乐及教材,这往往不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音乐本身的意义和情怀。总之,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应结合区域、教学、学生情况等循序渐进的在教材编排中注入音乐史的阅读资料,一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底蕴,一方面与高校音乐教育接轨,培养综合素质更高的音乐专业人才。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四川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四川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指导教师:姜霞。

参考文献:

[1]杜永寿.中小学音乐教材论[D].厦门: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2]Harley M A.Space and spatialization in contemporary music:History and analysis,ideas and implementations[D].McGill University,1994.

[3]Cornelius S,Natvig M.Teaching Music Appreciation:A Cultural Approach[J].Journal of Music History Pedagogy,2013,(01).

[4].浅析中国音乐史教学[J].大众文艺,2013,(11).

[5]段永慧,柴广育.高师“中国音乐史”课程教学改革尝试[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06).

[6]吴海萱.初探湘版中小学音乐教材与高师西方音乐史课程的对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范元玲.当代中国中小学音乐教材研究[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马达.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厦门: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音乐教育;古典音乐;流行音乐

高职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且能够培养优秀专业的音乐人才。在高职音乐教育中,将古典音乐与大众流行音乐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纳入音乐课堂中,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在校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此同时,高职音乐教育古典与流行的结合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力能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有机结合能够使得高职音乐教育焕发别样的活力。

1. 高职音乐教育古典与流行结合的意义

高职音乐教育古典与流行的结合不仅对学生的音乐素养、个人修养还是审美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且对高职音乐教育的音乐教学方式和内容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高职音乐教育中古典与流行的意义。

1.1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不同的音乐特点使得学生对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接受能力不一。由于流行音乐具有通俗传唱、朗朗上口等特点,比起严肃的古典音乐,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接受能力和喜爱程度远远高于古典音乐。但是相比流行音乐的通俗,蕴含于古典音乐高雅的艺术品位和严肃的思想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甚至是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地提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动地接触古典音乐,这使得学生产生厌倦和抵触的情绪并不能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更何谈从古典音乐中引起心灵或思想的共鸣。因而高职音乐教育将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综合能力。与此同时,高职音乐教育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2完善音乐教学

高职音乐教育应当是多种多样的。高职音乐教学内容既应该有雅俗共赏的流行音乐也应当有古典音乐。不同的音乐教学内容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们都对学生的审美、情操地陶冶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音乐教育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创新了音乐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尝试将流行文化和古典音乐各自的优点特色相结合,例如将古典音乐中添加流行的元素或者以流行的方式传播古典音乐,这均使得高职音乐教学更加的多样化和与时俱进。

1.3活跃课堂教学效果

高职音乐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亦注重对实用型的音乐人才的培养,因而高职音乐教育不仅仅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系统生动的向学生教授音乐知识和音乐技巧,而且完善和丰富高职音乐教学,不断地促进高职音乐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高职音乐教学中的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这不仅能够大大提高教师的教授效率而且能够提高高职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2. 高职音乐中古典与流行结合的策略

高职音乐教育古典与流行相结合是高职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尝试,对学生的音乐学习和高职音乐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高职音乐教育古典与流行结合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具体措施。

2.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职音乐教育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的关键在于要想方设法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是要转变学生对古典音乐无趣的刻板印象。由于一般学生一般而言不经常接触古典音乐并且没有欣赏古典音乐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对古典音乐怀有较大的陌生感。因而高职音乐教育中应当积极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以此消除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刻板印象,从而更好地将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相结合。二是将古典音乐添加流行的因素,消除古典音乐与学生的距离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于学生一起分享优秀的古典音乐并且在教授过程中与学生形成互动。

2.2优化音乐教学内容

高职音乐教育应当以提高学生的的音乐知识水平,实现音乐素质教育为主。这就需要高职音乐教学中不断地优化提高音乐教学内容。首先应当合理安排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有重点和针对性讲授课堂内容,实现学生的音乐素质教育。其次是应当不断的探索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和手段,积极地使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积极引入融合流行音乐元素,从而创新古典音乐的表现形式。最后是在高职音乐教学上应当注重实践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不断地调整调整音乐教学的内容,与时俱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

2.3创新音乐讲授模式

高职音乐教学中的古典与流行的结合需要创新音乐教堂的讲授模式。第一,应当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多媒体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的演示,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相比传统的板书的教学课堂和教授方式,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形象直观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且形成互动氛围,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更容易理解音乐作品。第二,创新课堂形式。对音乐的学习是不局限于一件课室或者特定的时间,学校可以将音乐教育的形式更加的多样化,例如:歌唱比赛和音乐会等等,不仅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而且能够在比赛或者音乐会的观赏中更好的理解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从而自然地实现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结合。第三,高职音乐教育课堂应当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通过使用线上媒体和线下课堂交流,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和对音乐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实现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

3. 结语

高职的音乐教育对培养音乐人才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高校音乐教育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是音乐教育的尝试。高职从事音乐教学者应当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中古典与流行结合的重要意义,积极地探寻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与时俱进的改进教学内容。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古典音乐月流行音乐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音乐素养提高,达到提升音乐教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超.大众流行音乐走进高师音乐教育课堂的必要性[J].北方音乐,2014,(8):207-207.

[2]韦月芬.谈如何让民族、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同在课堂绽放异彩[J].教育教学论坛,2014,(37):72-72,73.

[3]潘轶.试论大学音乐教学中古典与流行的结合[J].北方音乐,2014,(11):209-209.

[4]刘蕊.电影音乐中古典音乐的发展与应用[J].电影文学,2010(08)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范文第10篇

一、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材在高师《西方音乐音史与作品欣赏》教材中体现

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颁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经过5年左右努力,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类专业,加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本科层次教师培养力度”,而高校西方音乐史课程直接影响着师范生素质培养,影响着中小学音乐师资能力水平,因此西音史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突出课程专业性时也应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师需求。《计划》指出“注重教学基本功训练和实践教学,注重课程内容不断更新,”高等师范院校西音史课程在根据教材进度实施教学时,也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补充,将教学目标与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材相结合。

通过整理花城版、人教版、湘艺版三版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材,得知其中西方音乐作品涉及的主要时期有巴洛克、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在《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普修教程》一书中出现的重要作品有《回声》《四季》《快乐的铁匠》《G弦上的咏叹调》《G大调弦乐小夜曲》《土耳其进行曲》《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海顿小夜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四十五告别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六悲怆交响曲》《摇篮曲》等。在西方音乐史与作品赏析课程中,教师可把以上代表作品作为赏析的重点内容,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让师范生掌握相关音乐知识以及如何赏析这些作品的方法。

二、高师《西方音乐史与作品欣赏》课程内容的补充

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教材是学生与教学的桥梁,教材内容是静态的,而教学内容是动态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目标,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和安排教學内容。作为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既要考虑学科知识专业性,也要充分满足中小学音乐教师人才培养的需求,有效地将义务教育音乐教学内容与高校教学内容相结合。三版义务教育音乐教材部分内容在《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普修教程》教材中并未提及,因此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根据作品与作品、作品与人物、作品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西音史与名作赏析课程中引进相关内容作为教材补充和拓展,为师范生进入中小学音乐教学做好铺垫。如《英雄凯旋歌》可作为巴洛克音乐大师亨德尔品欣赏补充;海顿《小夜曲》放进第10讲古典主义时期海顿的作品赏析中,托塞里《托塞里小夜曲》因其体裁一致同时也都以作曲家人物名字所命名,可与《海顿小夜曲》相对比,迪尼库的小提琴独奏曲《云雀》与海顿《D大调弦乐四重奏——云雀》描绘了同一种对象,可对比欣赏;《G大调小步舞曲》引进第12讲古典主义时期贝多芬;《鳟鱼五重奏》可作为艺术歌曲《鳟鱼》学习后的拓展延伸;肖邦《A大调波兰舞曲》《降B大调马祖卡舞曲》《即兴幻想曲》、柴可夫斯基《雪橇》《六月—船歌》、门德尔松《威尼斯船歌》引进15讲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野蜂飞舞》引进第17讲浪漫主义时期交响诗、交响音画、音诗,该作曲家与《荒山之夜》的穆索尔斯基属于同一国家,两首作品都刻画了生动的音乐形象;《动物狂欢节》之《狮王》《袋鼠》《水族馆》,《阿尼特拉舞曲》《奥赛之死》取自《培尔金特组曲》,放进第19讲浪漫主义时期的管弦乐组曲;《星光圆舞曲》《杜鹃圆舞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霍拉舞曲》《加伏特舞曲》《马刀舞曲》《闲聊波尔卡》可依情况作为21讲浪漫主义时期舞曲与进行曲的作品补充;《凯旋进行曲》选自威尔第歌剧《阿伊达》,《夏日泛舟海上》来自威尔第歌剧《弄臣》之“女人善变”的主题,可引进24讲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歌剧中;《糖果仙子舞曲》《木偶进行曲》《阿拉伯舞曲》属于舞剧《胡桃夹子》,《那不勒斯舞曲》是舞剧《天鹅湖》中著名乐曲,可作为25讲浪漫主义时期舞剧艺术的作品欣赏拓展。

三、高师音乐史与中小学音乐教材结合的建议

(一)高师西音史教学应明确《义务教育音乐新课标》基本内容

高师音乐师范教育是以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为主要目标,作为高校西音史教师,应了解《新课标》的基本内容,包括课程三大性质、五大基本理念、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课程内容四大教学领域等,明确新课程改革对中小学音乐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以适应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要针对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做出调整,体现出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教学领域;正确处理好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通过丰富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理念上不能落后于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理念,课程目标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要紧密结合,体现出师范性的特点。

(二)高师音乐史教学应配合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范文第11篇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音乐教育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内涵,而将民族音乐文化应用于音乐教育中,更进一步拓展了音乐教育的内涵。一方面,从文化性的角度来看,虽然音乐教育自身具备自身的文化特性,但是把民族音乐融入到音乐教育中去之后,就会使得音乐教育增添了民族音乐文化特色,比如民族音乐文化体现了各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习惯、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内容,而这些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特色,是一般的音乐教育中难以体现出来的。再如民族音乐文化中体现出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如果在音乐教育中缺乏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那么,音乐教育也是不全面,不完整的。由此可见,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音乐教育中,对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有着一定的拓展。另一方面,从音乐教育的实质内涵来看,作为教育,音乐的目的在于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而民族音乐正是可以有效弥补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元素。在目前音乐教育的背景下,不少学者都提倡要进行多元音乐教育,即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教育,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一种特色文化,有着丰富的自身内涵,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文化,不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民族音乐文化就成为了多元音乐教育的重要力量,对于丰富音乐教育的内涵,进一步凸显音乐教育的文化魅力,达到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有利于丰富音乐教育的实质内容

音乐教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不管是在高校或者在中学,不少学校都把音乐教育列为必修课程。在这种情况下,音乐教育的实质内容丰富不丰富,内容精彩不精彩,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而民族音乐文化作为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肩负着丰富音乐教育实质内容的重任,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民族音乐文化本身就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方面来说,音乐教育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包括国外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文化、基础音乐文化等各方面。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为例,明确要求学生要掌握唱歌、欣赏、歌表演、器乐和音乐活动等。由此可以看出,民族音乐已经成为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音乐教育的不断进步,音乐教育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而民族音乐文化正是适应了这一趋势的发展。因此,如果在音乐教育中不断的渗透民族音乐文化,不仅有利于丰富音乐教育的实质内容,而且还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更加有利于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第二,民族音乐文化的进步不断丰富着音乐教育的实质内容。历史上,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音乐文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也呈现出了与历史上不同特色的文化。在音乐教育中,不但能简单的运用当年的民族音乐文化,而且还可以对民族音乐历史文化进行深刻的研究,并应用到教育中去。另一方面,也要对民族音乐的进步、发展、演变进行关注,确保用最新的变化内容去做好音乐教育。从这种情况就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历史上、当前或者今后民族音乐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所以会对音乐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有利于增强音乐教育的实效性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令人堪忧。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虽然较多,但是从音乐教育本身来看,自然主观方面是产生问题的主要方面。基于这一思考,音乐教育之所以产生问题,主要原因在于课程内容设计不合理、不丰富,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民族音乐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族音乐文化对于提升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民族音乐文化丰富了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内容。从现有的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来看,不少学校都涉及到了民族音乐文化,这在丰富音乐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方面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但是问题在于,虽然不少学校都把民族音乐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却极少重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不注重深挖民族音乐的文化,只是机械的让学生去学习民族音乐,而没有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特别是没有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内心燃起一种深刻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学习就是被动的,因此学习效果不佳。鉴于这种情况,学校要深刻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对于提升学生学习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措施去重视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不但有利于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在内心引起共鸣,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四、有利于促进音乐教育的课程改革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范文第12篇

一、课程的设置

由于音乐类学生的专业类型不同,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上要有侧重点。比如表演专业学生,要侧重教授西方器乐的发展史;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要侧重教授西方音乐的名作赏析;对于作曲专业、演唱专业的学生,要侧重教授西方音乐谱曲、演唱及名作赏析。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可根据专业的不同,确定不同的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二、教材的选择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期间,是我国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初期阶段,教材相对匮乏,各大院校均将张洪岛撰写的《欧洲音乐史》作为教材。在教学中,这本教材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这本教材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随之,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的专业研究西方音乐史的书籍,其中冯志平撰写的《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当前,这本书籍以教学知识和实际运用作为撰写理念,成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的专业教材,以提高我国对西方音乐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和内容

我国西方音乐史的教学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课堂学习知识面的扩大,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自身能力;二是引领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西方音乐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准确地掌握每个时期的发展背景、主要流派、优秀音乐家以及经典曲目等知识,增强自身对西方名作的赏析能力,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当前,西方音乐史的主要教学内容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

主要包括音乐内容和形式的发展史、音乐理论的发展史、音乐家的艺术生涯、音乐作品的更新换代以及音乐体裁的发展史等诸多方面。

(2)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对其影响

从西方音乐的发展史出发,探究西方文化的发展历史,展现出西方的人文精神。

(3)西方音乐的表现方法和审美能力

通过教授西方音乐史,传递出音乐的各种表现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音乐鉴赏的基础知识、音乐流派表现手法以及音乐的各种理论等内容。

根据我国西方音乐史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教学要求来进行,多教授一些西方音乐的创作背景、西方音乐的特征点以及西方经典名作的鉴赏等内容,不断提高学生对西方音乐的认识,体会到西方音乐作品中的精华,加强自身的音乐学习能力。

四、教学方法

由于音乐类学生的专业类型不同,在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中要懂得因材施教,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从以下几点进行:

(1)学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选择相对应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术语对学生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学生音乐知识接受的程度,可省略或增加教学内容,而不是降低学术含量,便于学生加以理解和掌握;将学术性内容和实际运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加强学生对经典名作的赏析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2)借助多媒体教学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不断普及,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此,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方法可借助多媒体,将板书内容、音乐图案、音乐作品五线谱等内容表现出来,增加课堂的有趣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掌握更多的音乐技能。比如教师在讲授某个音乐知识面时,可直接连接上最先进、最权威的学术网站,找出相关的学习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准确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启发教育

在音乐史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以音乐发展史作为主要内容,从中展现出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文化以及人物。中外文化既有不同的地方,也有相通的地方,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抓住中外相通的地方,采取启发教育的方式,对音乐类的学生进行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将西方音乐的现象和国内音乐的现象相对比,找出两者的异同点,便于加深学生对西方音乐的理解力,从而准确地掌握这门学科的精髓所在,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音乐修养。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校音乐;立体课堂;学习体验

引言

多媒体,即多种信息载体形式,被特指不同的信息传播媒介。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校教学当中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有效性,并结合学科特点,让音乐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学生从画面意境感悟到音乐声音享受,学生的感观更加深刻,增加了音乐课堂学习的体验感,也构建了立体式音乐教学课堂,拓展了音乐课堂的深度与广度。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1多媒体音乐教学价值

1.1创境富学

音乐是一项艺术性极强的学科,音乐的学习离不开情感的体悟,而情感的体悟依托于具体的音乐情境。多媒体本身具有信息传播媒体多样性与信息资源丰富性两大优势,将其结合应用于高校音乐课堂当中,可以构建多感官体验式立体课堂,为学生营造音乐学习的“芝兰之室”,在这里学生的音乐思维任意驰骋,音乐创意也源源不断,学生的音乐学习欲望得到了最大化激发[1]。

1.2提质增效

情境是音乐教学的核心,这是音乐教师的共识。传统音乐情境模式呈现出单一与静态化特征,各种信息之间也相对比较孤立,无法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2]。多媒体音乐模式下的音乐课堂,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接触最大的信息面,更是构建立体式的音乐教学课堂,将多种信息载体形式融合为一,实现音乐课堂“提质增效”的教学目的。

2多媒体音乐教学现状

2.1理论课程

高校音乐教师可以发现,复调、配器、曲式和声等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作为音乐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仅依赖于教师的言语讲解,学生很难将其掌握其中,并将直观教学内容变为语言想象,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3]。例如,教师在讲解和声知识时,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其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形象举例和声是怎么完成的,从而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性认知。

2.2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是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内容,学生需要在音乐课堂中进行试音与视唱。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开展的模式相对比较简单,一般教师会使用钢琴与言语作为课堂教学的两大用具。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视唱练耳当中,为视唱练耳教学注入了新的教学活力,教师可以预先将节奏、旋律、和弦、伴奏、音程等知识使用专项的音乐软件进行编辑。目前,我国高校应用视唱练耳的音乐软件主要为EarMasterProfessional、Auralia等,能够合理地进行音节、和弦、音程、旋律等多个方面的专业教学,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4]。

2.3音乐欣赏

目前,我国高校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基本都已经开展了多媒体音乐教学,并配有DVD播放器、投影仪、电子计算机等多种不同形式的音乐设备。多媒体应用于高校音乐欣赏课程的过程中,信息载体形式契合时代标准。例如,在《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从专业与非专业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专业性的多媒体音乐课堂构建。

3多媒体音乐教学困境

3.1技术薄弱

多媒体音乐教学模式在高校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困境,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并不熟悉,仍然停留在初级的信息查找与信息展示上。由于音乐专业教学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考虑多项信息载体之间的搭配性与贯穿性,并要考虑到视觉呈现的效果。音乐专业教学深层的使用多媒体是一件相对比较困难的事情,再加上教师多媒体技术薄弱,不利于多媒体技术的推广。

3.2互动性不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将多媒体作为另类的教学信息传播器,但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是传授式为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不足,丰富的课件只能徒增课堂教学的华丽性,并不能够起到“提质增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此外,无论哪种模式下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主体,教师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只变其形却忽其实,将无法真正发挥多媒体信息教学的有效性。

3.3利用不当

多媒体技术虽然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果教师利用不当,就会出现“喧宾夺主”影响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现象,学生将更多精力放置在课件形式上,而是忽视了其中蕴含的知识内容,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另外,部分高校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度解读知识内容的现象,教师借助非线性编辑软件,对于其中一小节音乐知识过度解读,学生在过细的教学内容中往往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4多媒体音乐教学策略

4.1培养能力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音乐教学,教师首先就要具备一定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并能够深度使用多媒体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高校音乐教师的多媒体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音乐教师能够准确地结合课堂内容,确定课堂知识教学的方向,并在互联网中收集、整合、优化、提炼教学内容;(2)音乐教师能够熟练PPT音乐理论教学软件,将复调、配器、曲式、和声等相关音乐理论知识放入其中,PPT要做的简洁大方且生动有趣,能够突出重点教学内容;(3)教师能够熟练掌握电脑音乐便捷软件的使用,能够借助相关的软件开展音乐等知识教学,并能够使用软件作曲。

4.2媒体教室

多媒体教学开展必然有硬件作为基础,采购相应的多媒体音乐教学设备,构建专业性的多媒体音乐教室才能确保音乐教学的开展。因此,高校音乐专业应该为教师配备电子计算机、音响、投影仪等最为基础的音乐设备,支持音乐教师日常简单的多媒体教学。同时,高校应该投入一定的资金,打造电钢琴教室以及MIDI音乐制作室。MIDI音乐制作室可以提供更加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能够兼容与搭载不同的电子乐器,提供高品质的音响效果,并可以借助中心控制系统做到随时修改乐谱,成立一支专业化的“电子乐队”,学生可以使用该教室寻找音乐创作的灵感。电子钢琴教室的建立,能够帮助教师更高地开展课堂实践教学,学生能够在音乐实践课堂中齐奏与合奏。

4.3新旧结合

究其根本,多媒体技术是教师的教学手段,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教,如何用”。因此面对音乐课堂互动不足以及多媒体技术应用不当的困境,高校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地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主观能动性,不仅是让多媒体成为知识的展示器,而是成为学生获取专业音乐知识的探索工具。例如,音乐教师讲解伴奏这一知识时,可以利用MIDI音乐制作室进行创新性实践,引导学生自由创作编写曲目,培养学生伴奏知识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体验感,同时结合传统的小组合作、问题导等教学模式,最大化开发课堂教学价值。新旧结合下的音乐教学模式,通过优势的强强结合,可以起到“提质增效”的课堂教学目的。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范文第14篇

关键词:成都地区 普通高中音乐新课标教科书 使用研究

一、成都地区人音版普通高中音乐新课标教科书使用中的问题

一是音乐鉴赏教科书容量与课时量相矛盾。笔者访谈了解到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课时量很少,音乐鉴赏教科书的单元内容偏多,总共有18个单元,分为34节内容进行,但是也有部分学校是安排音乐和美术课隔周上一节,比如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就是这样的情况,直接影响了音乐鉴赏教学内容的正常进行。此外,其他的学校虽说一周一节音乐课,教科书的容量偏大,比如第五章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的3首欣赏曲目、《巴亚提木卡姆》时长7分13秒等,而一节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时间为45分钟,致使很多教师就选择性的进行教学,所以课时量与教科书容量的矛盾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

二是音乐鉴赏教科书知识难度偏大。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比如: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欣赏的曲目为《马太受难曲》,知识版块的内容为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十二平均律,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不太能够理解复调音乐的涵义,觉得比较抽象,对十二平均律的掌握情况也不太好,除了学习过键盘乐器的学生能够比较容易的掌握这个知识。很多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缺乏,比如识谱问题、古典音乐欣赏困难等。

三是选修模块师生兴趣高但开设困难。在笔者的走访调查中,选修模块课程只有成都市第七中学开设的比较成熟,其他学校几乎都未开设选修课程,有少数学校开展过其中的一两个模块课程,但是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课时量有限,师资的问题,导致没有顺利的开展下去。

四是选修模块教科书配备不齐。由于选修模块的课程的开展不理想,致使大部分学校的选修模块教科书配备很不齐全,学生都没有人音版选修教科书,就连很多教师都没有教科书,这样很不利于音乐模块课程的开展,无法让学生的音乐学习视野更广阔,激发学习音乐学习的兴趣,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

二、对成都地区教科书使用的建议

一是适当将当地特色音乐文化与鉴赏教科书结合。新《课标》指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①从微观上讲,我们可以把这个目标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成都地区的地方特色文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结合本地的音乐文化特色进行教学,比如,在教科书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中的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的内容中,欣赏曲目为《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可以考虑加入四川的民歌、川剧的选段欣赏,让学生体验不同剧种的魅力,通过对比清楚的掌握两种不同剧种的特点,也不会显得单调。

二是适当将鉴赏模块与选修模块内容结合。新《课标》中所设置的模块则是教学内容的单元集合,六个模块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是一个有机的学科整体,鉴于成都地区的选修模块课程开设情况不太理想,新《课标》的指示又要求尽量满足学生对不同形式音乐学习的要求,笔者认为是否可以考虑在音乐鉴赏课程中适当结合其他模块的一些内容,比如,在鉴赏教科书的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中适当加入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教科书的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内容,作为一个拓展与补充。当然这样会增加每节课的容量,鉴赏教科书的容量已经比较大,加入这些内容就必定增加相应的课时量,原本一节课的内容,可能会要进行两节甚至三节,这也需要学校对课时量进行适量的增加,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是加强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教学。在笔者走访调查过程中,有部分教师提到有其他学科的教师提出想参与音乐课的教学,比如有语文教师想参与音乐与戏剧表演的教学等。笔者认为音乐教师应该积极的听取其他学科教师的意见,将这些音乐学科以外的内容较好的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当然这样的要求对音乐教师的挑战是比较大的。学校应该鼓励各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组织各科教师在适当的情况下对音乐教学的渗透,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变为一种以音乐学科为主,其他学科相互辅助的音乐综合课,这样就使得音乐教学呈现多样化的局面,探究音乐课堂教学的新领域,从而达到一种师生互动的良好状态。

四是正确指导学生对选修模块的选择学习。新《课标》指出“在学生选课前应将音乐课程准备开设模块的内容、性质和开课计划(包括课时安排、教学内容、上课地点和任课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指导学生选课。主要由音乐教师和班主任共同负责,对学生进行摸底调查。在全面深入地掌握学生音乐学习基础的前提下,与学生共同商定符合个人特点和意愿的模块内容进行学习,做到科学合理地选课,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②选修模块的开设,是我国高中音乐课程中的一个新鲜的事物。刚步入高中的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方面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的正确指导,基于对音乐选修模块的浓厚兴趣,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的学习内容,教师一定不能任凭自己的意见分配指定学生的选择,增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机会是新课程改革最突出的特点,同时也是对传统音乐课程的一大改革和突破,遵循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要做好这个方面的改革工作,就必须让学生认真的自主的选择课程,所以教师对学生选择模块课程的正确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如前所述,人音版普通高中音乐新课标教科书在使用时间虽然不长,篇幅较大,但对于成都地区的高中音乐教育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做为特定时代教育的产物,它对于成都地区高中音乐教育的方向指明了道路,为高中与高校音乐教育衔接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必将在成都高中音乐教育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注释:

高中音乐教学内容范文第15篇

(一)高中生缺乏学习音乐学科的足够动力,长时间处在被动接受音乐知识的状况下。学生在学习高中音乐课程理论和掌握音乐技能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存在着十分普遍的功利心理,不能以足够动力来学习音乐理论和相关技能,通常情况下都处在被动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的状态中,消极地接受知识和技能,而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掌握和把握音乐艺术的真正内涵。

(二)随意改动高中音乐教学的相关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高中音乐教学的目标。看就当前来看,国内不少高中学校在讲授音乐课程时,很多教师都能够随随便便地调整教学内容。有些内容毫无疑问都和中学音乐教学的目标相背而行,既不可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也不可能真正地增强广大高中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提高审美水平。

(三)亟需提升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如此国内教育制度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中学非常关注讲授主要课程,但是始终不关注美术、音乐等相关课程。如此以来,很多高中在招聘音乐教师时对应聘人员的音乐专业素养要求比较低,使得国内中学音乐教师群体音乐素养参差不齐。

(四)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理念不够先进,模式陈旧。眼下很多音乐教师运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来讲授课程内容,一直都发挥着技能传授者的作用。教师是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关键角色,学生仅仅接收好相关信息就万事大吉。如此填鸭式教学,造成了十分无聊、呆板的高中音乐课堂,根本不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也不可能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参与以及创作空间。

二、完善高中音乐教学的解决方案

(一)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音乐教师要能够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热忱,发挥好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良好作用,教师要肩负组织学生学习音乐文化的重大职责,努力地为学生打造出优良的学习环境,牢牢地把握住学生喜爱和想要掌握流行音乐的特征,持续为学生引入有深度、有内涵的优秀作品,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广大学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学习音乐技能的乐趣。在此过程中,音乐教师也要努力关注相关音乐比赛的各个项目,向各类比赛推荐优秀的学生,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在这些比赛中展示音乐艺术的天赋,使这些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与喜悦,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高中音乐的积极性,全方位地增强高中生的音乐涵养。

(二)实现既定的音乐教学目标,完成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授课任务。从高中音乐教学来看,教学水平高低受到了音乐教学目标设置的影响。音乐教师在进行授课的具体教学中,必须稳妥地掌握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目标等,拟定出吻合高中生身心认知特征的教学方案。在此过程中,高中音乐教学内容也要吻合高中音乐新课标的要求和规定,首先保留音乐教材的基本教学内容,以此为基础,引入最流行的音乐文化,持续地充实和拓展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彻底地打破学生已经习惯的学习模式,切实掌握音乐教育的内涵以及本质,提高高中生的音乐素养。

(三)持续增强音乐教师队伍的音乐素养。高中音乐教师音乐素养会对音乐课堂教学水平产生直接影响。所以,为更好地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水平,教师要持续地提升音乐专业知识和音乐教学技能,在授课之余定期或者不定期参与到相关的音乐培训课程中,获取最流行的音乐知识,用扎实的专业素养来熏陶和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运用多种现代技术,改善课堂教学模式。随着国内外科技的迅猛发展,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出现了不小的变化,很多先进的教学工具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也为改善课堂教学创造了更多机遇。为了切实集中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巧的能力以及注意力,音乐教师要充分运用相关的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持续地激发学生学习高中音乐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相关的音乐短片,让学生亲自对其进行辨析,在优美动听的各种音乐鉴赏中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拓宽音乐视野。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