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产科护理范文

产科护理范文

产科护理

产科护理范文第1篇

分析产科近几年发生的护理差错36例进行分类并计算各种原因引起的差错所占的比例。

2结果

2.1导致差错出现的原因及分类

用错液体发错口服药15例,占41.67%;电脑错输漏输医嘱9例,占25%;医嘱核对错误4例,占11.11%;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发生的压疮3例,占8.33%;新药物不熟悉引起的差错2例,占5.56%;输液外渗面积≥3cm×3cm2例,占5.56%;孕产妇观察不及时致分娩待产室1例,占2.78%。

2.2护理差错与护士工作时间的关系

护理人员工作时间1~3年16例,占44.44%,4~7年7例,占19.44%,7~10年5例,占13.89%,10年以上的8例,占22.22%。

2.3发生护理差错的人员资历情况

主管护师1例占2.78%;护师9例,占25%;护士25例,占69.44%;助产士1例,占2.78%。

3讨论

3.1原因分析

核对制度没有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贯彻实施是导致护理差错发生的关键。产科护理人员因为患者多,病情变化快,急危重患者多,护理人员与床位比例低于标准规定,繁重超负荷工作量导致她们体力透支身心疲惫,久而久之,对身体健康产生极为不利影响是发生护理差错的外在因素;因为对工作缺乏责任心、执行制度不严格、工作闹情绪、心不在焉是发生护理差错内在因素。护理操作是一种枯燥繁琐重复性高的过程,容易使护理人员产生麻木、枯燥乏味的感觉,致使护理人员逐渐丧失了工作热情,出现烦躁情绪,她们习惯用以往的经验来解决和处理护理患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忽视了核对制度在整个护理工作过程中贯彻执行,自以为是。此次调查显示,由于治疗操作过程中心不在焉,忽视护理规章制度,核对制度没有彻底运用到护理操作过程中以致于出现漏输错输医嘱,换错液体,打错肌肉注射针,发错口服药所占比例最高为77.78%。这些护理差错发生与产科护士没有熟练掌握查对制度,责任心缺乏有关。护理人员在本科室工作的时间长短有关,在本科室工作三年以内的护理人员发生差错的比例最高,因为产科的护理工作专业性强、患者周转快、病情变化迅速多样、风险极高,这就要求产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应急应变能力,默契配合医生,镇定自若,忙而不乱。而这些低年资的护士因为他们参加工作的时间短,缺乏专科知识专业技能,经验少,遇到急危重症患者出现手忙脚乱,导致护理差错发生的根本原因。十年以上的护理人员虽然已取得护士执照,因学历较低,政策性晋级障碍,造成工作懈怠,责任心不强,学习不积极,5~10年间的护理人员学历高、学习积极主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结合,对服务对象。充满了事业的信念对产科护理工作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用现代护理观对患者进行高质量整体护理。此阶段的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的比率低。护理人员随着资历提高,差错的发生逐渐减少。对于这部分护理人员由于具备较高的资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把质量关,进行护理查房和护理会诊,指导低年资护士解决护理难题,并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并积极开展护理科研,在护理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3.2防范措施

严格掌握和执护理工作制度,发生护理差错的原因一方面与责任人缺乏临床经验,工作能力低,专业知识掌握的不牢固,缺乏处理问题的应急能力等因素外,护理管理和规章制度的不完善或不落实有直接关系。在护理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为确保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部又修改和补充了护理规章制度,护理常规,操作流程,病例书写规范和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分层落实,组织实施。并不断的进行检查,开展知识竞赛和护理操作比赛,不断举行知识讲座和技术培训,提高了护士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认真贯彻执行和遵守护理核心制度,在各项护理操作中时刻牢记“三查八对”,以预防和避免差错发生。加强基础质量管理、环节质量管理和终末质量管理,基础护理是产科护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专科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加强基础护理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护理人员树立整体护理的理念,强化护理人员重视基础护理。护理部成立了基础护理管理小组,科学的制订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和终末质量标准,定期开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定期检查经常督促,对护理人员严格要求。通过对护理差错的调查分析,找出引发差错的薄弱环节,制订出适合本科实际情况的具体规定:午夜班更改为双人值班,并且还设置了听班制度,保证了患者多工作量大时有两名以上护理人员值班,避免因工作繁忙而发生护理差错。护理值班人员分工协作,责任明确,药物从药房取出,液体配制,到患者用药等一系列环节要双人核对,层层把关,责任到人。输液患者悬挂输液卡,术后卧床的患者,一律悬挂防压疮卡,责任护士定时为患者翻身,记录并签名,以杜绝压疮的发生。终末质量是评价护理活动的最终结果,是所有病人护理结果评价。基础质量评价,环节质量评价,和终末结果评价是密不可分的,评价结果所获信息经过反馈纠正偏差,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以降低差错的发生。加强护理人员的再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护预防和减少理差错的发生,护理部在了解护理人员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的基础上,作出培养计划,稳定护理队伍,保证护理业务骨干发挥护理特色,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有计划的安排全院各级护理人员的业务活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举办新知识新业务讲座,选派业务技术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交流。本科室护士长根据本科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相应的具体措施,护士长不定时抽查考核,重点考核“三查八对”在操作过程的运用情况。责任护士必须熟悉所管患者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并认真做好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以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要求全体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疾病护理常规,各种护理操作流程、危重患者抢救技术等专业技术知识,不断的进行提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针对发生护理差错发生的实例,在每周总结例会上,再进行分析、讲解、讨论、评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本科室全体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责任心,提高了护理差错的防范意识,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全科护理人员牢固树立防范意识,护理差错的发生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可见预防和消除护理差错最有效的策略不是对“犯错误的个人”进行惩罚,而是应该对系统问题进行改进。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出引起安全隐患的原因,制订出防范隐患的具体措施,严格按照护理规章制度处理日常工作中所出现的护理问题,并虚心向上级护师请教,及时向值班医师汇报,避免和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4结语

产科护理范文第2篇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分娩产妇170例,均为单胎分娩,且无妊娠期合并症及精神系统疾病。入选产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5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为(27.84±5.11)岁,孕周31~42周,平均孕周为(38.12±1.76)周;观察组产妇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为(27.90±5.13)岁,孕周30~42周,平均孕周为(38.05±1.73)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护理人员在新生儿室进行预防接种、脐带消毒、沐浴及抚触等护理操作;同时向产妇发放产后健康宣教资料,并定期组织讲座普及产后护理知识技能。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包括:①护理工作人员应积极改善护理服务态度,提高护理工作责任心,并加强自身专业护理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同时对产妇进行强化健康宣教,产前宣传分娩相关知识,并依据产妇及家属要求,针对性制定综合护理干预方案;②产后定时进行腹部、切口及等部位消毒清洁工作,制定科学食谱和合理锻炼计划;同时密切观察产后子宫复旧情况,积极指导产妇进行规范母乳喂养,并将产后护理内容向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演示;③新生儿在分娩后24h进行预防接种,分娩48h进行沐浴;分娩后第3天起实施床边疾病筛查及健康宣教工作。

1.3观察指标

①产妇出院后4周随访发放干预后护理知识技能掌握调查问卷,包括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母乳喂养、沐浴及产后营养等,每项总分10分,>9分判定为掌握;②心理状态评价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评分和自评焦虑量表(SAS)评分;③睡眠质量评价采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④产妇出院时发放我科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临床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选项法即由产妇自行勾选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任一项。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录入分析软件采用Epidata3.07和SPSS18.0;统计学方法选择t检验和χ2检验;P<0.05判定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护理知识技能掌握率比较

观察组产妇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母乳喂养、沐浴及产后营养等护理知识机能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产妇治疗前后

SDS评分,SAS评分及PSQ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SAS评分及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产妇各项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1.18%(69/85),100.00%(85/85);观察组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单纯产科健康宣教护理干预已无法满足临床需要。近年来母婴床旁护理干预模式开始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床旁护理干预模式一方面可有效促进产妇进行母乳喂养,提高自我保健及产后相关护理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加强对于新生儿护理服务,通过制定个性化方案保证新生儿健康发育;同时作为一种独立性社会化干预模式,床旁护理干预还能够在护理过程中积极消除产妇及家属疑虑,显著提高产妇对于护理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并加快产后康复进程。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产妇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母乳喂养、沐浴及产后营养等护理知识机能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用母婴床旁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产妇对于产后护理知识技能掌握程度;两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SAS评分及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产妇各项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床旁护理干预用于产科护理在改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及延长睡眠时间方面优势明显;而观察组产妇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说明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母婴床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产妇对于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在改善护理质量的同时拉近护患关系。

4总结

产科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产科;安全护理

安全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病人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产科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产妇来医院分娩,本人和家属则要求保障母婴安全。一旦在住院、分娩期间的护理中发生意外,就会给母婴健康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同时也给产科护理人员带来难以承受的风险和心理压力。因此产科安全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产科安全护理人员高尚品德的体现

产科安全护理不但是母婴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是护士道德的基本要求。产科护理人员不仅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水平,遵守护士行为规范,要把对母婴的责任感贯穿在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使产妇获得安全感、信任感。由于护理行为往往是一个人独自进行的,护理行为所导致的结果,也是由护理人员单方进行判断的,如对刮宫产麻醉术后产妇腹部渗血切口、静脉输液留置针衔接处的观察;对婴儿养护、保暖、喂养的指导;以及各种操作是否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章,夜间胎心监护和巡视婴儿的时间掌握等等,这些工作往往不易被人察觉到,全凭产科护理人员内心的道德信念、良心和责任感来进行自我约束。另外,产科的性质经常让护理人员在工作时性情急躁,情绪不稳定,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控制自身的情绪变化,保持心理平衡,做到急事不慌,纠缠不怒,解释耐心,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样才能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工作。

2严格执行查对规程是产科安全护理的关键

产科护理人员必需认真负责,严格执行查对规程,不得有误。各项护理操作规章制度都是长期临床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每一个护理环节都必须遵循操作规程,稍有大意都可酿成大错,引起重大差错或事故,因此在进行母婴护理操作中一定要准确无误,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在笔者的工作中对此有过亲身体验。一次某位年轻护士准备给一位孕36周的孕妇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时,因临时有事,请笔者帮忙,在笔者习惯性地进行查对时,竟发现所备的药品是缩宫素。另外还有某些护士为新生儿进行晨浴时,未发现婴儿手签丢失或未认真核对母亲姓名,错抱婴儿,后被及时发现更正。所以严格执行查对规程是产科护理的关键所在。

3经常巡视病房和保管好相关护理记录是确保产科安全护理的重要措施

产科是一个容易出事故的高危科室,护理人员要胆大心细,经常巡视病房,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笔者在巡视病房时曾发现一位产妇把婴儿放在自己身边(现在都实行母婴同室),婴儿全身被裹在被子里,等笔者抱出婴儿后,发现婴儿满头大汗,满脸通红,哭声已嘶哑(产妇熟睡),经及时通风后婴儿转危为安。另外,产科护理人员一般要提前上班,了解所有孕产妇和婴儿情况,特别是带有妊娠合并症、妊娠病理反应以及正在治疗处理的孕产妇等等,经常与孕产妇及其家人交流,充分了解病情,以便更准确地掌握第一手资料。因产科护理工作关系到两条生命,要求各项护理记录要客观、及时、实事求是,要严把交接班关,做到口头、床旁交接详细、清楚,不能盲目交接。在实际工作中曾出现一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正在静脉滴注硫酸镁药液,笔者在接班时查看该产妇双膝部反射,发现膝反射未引出,立即询问孕妇,其诉下床时双腿站立不稳、发软,故怀疑其是硫酸镁中毒,立即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溶液lOml并停用硫酸镁药液后,症状慢慢减轻。

4扎实的专科知识是指导临床实践的保证

随着产科护理学科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更新及新技术的推广,产科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对每项治疗、医嘱、护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具备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才能增加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有效地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遇到危、急、重病人,如产前或产后大出血、子痫等,抢救时应做到稳而不乱,沉着冷静,在最短时间内为病人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在笔者巡视病房时,曾发现一位产妇在其产后3小时面色青紫、呼吸困难、手脚冰凉,笔者凭多年的工作经验马上意识到有可能是迟发性羊水栓塞引起的症状,立即向医生汇报并协同大家组织抢救,及时挽救了该产妇的生命。

5 对孕产妇适当活动的限制及其隐私的保护也是产科安全护理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医院里,产科护理人员与孕产妇的接触与其他医务人员相比更为密切。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和预防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孕妇自其住院开始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许多限制。作为产科护理人员,一方面应帮助孕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另一方面应说明这些限制的原因,明确说明这些限制对保障母婴平安的作用,以求得孕妇及其家人的理解和配合。对产妇的个人隐私,如曾分娩过畸形儿、曾于婚前有过生育史等,产科护理人员应持慎重态度,为其保密。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产妇对你产生信任感,减轻思想负担,积极配合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另一方面产科护理人员可以保护自己,以免侵犯产妇的隐私权,触犯法律。

产科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进展

0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的发展,而患者维权意识不断加强。医院产科纠纷事件相对比较多,产科是医疗护理事故高发区,由于患者与家属对相关护理工作知识缺乏,易引起各种纠纷。因而,对医院及患者家属来说,产科护理的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产科护理风险性呈直线上升形势,因此产科医务人员的工作也需要越来越严谨,对产妇的分娩风险和患者的保护更加重要,要加强护理的风险管理,保证患者的安全,这种情况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产科医护人员的一种挑战,护理的技术和水平要不断提高。当前的生活水平,新医疗技术与新的医疗设备也不断地更新和应用,医疗费增加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也会加重医院和患者之间的矛盾,有些产科的医护人员对病患的护理存在重视不足的情况,加之法律的意识谈薄,对病人家属宣传风险的教育工作做不够,在护理治疗、医疗、护理人为与系统因素方面加大了风险性[1]。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做好产前风险教育的宣传,加强产科护理的风险管理,使之得到患者家属的理解与支持,这也是降低医疗护理中发生事故的重要方面。由于产科的护理是一项风险非常高的工作,它涉及到病人的生命,因此降低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尽量减少医疗的纠纷产生,这是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本研究就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研究综述如下:

1产科护理中影响风险管理的主要因素

1.1护士因素

产妇患者对产科护士的服务要求和质量越来越高,对产科风险的认识也越来越完整,护士面临的工作压力相应的增加,工作量加大,常处于疲惫状态,因而导致产科护士工作出错率提高,这种超负荷状态就是护士在工作中导致护理风险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护士未严格的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对理论上的知识没有很熟练的掌握、护理的程序不规范、对临床发生的事故处理不得当、对病人的护理记录不登记或登记不完整,再加上临床护理经验不足对风险的观察能力差,这些都会使护理风险增加。②在工作中医生和护士、护士和护士、以及护士和产妇的协作配合不好。③医护人员的护理服务与态度存在不足之处。由于医疗事故纠纷中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给产科的护士带来精神压力[2],其对护士的影响不容小视。

1.2患者与家属因素

其一,新生儿的听、视、感、触觉等尚不完全,加大了风险;有些病儿在用药时发生不良反应,病人与家属将会怀疑是护士的错误;病人以其它理由擅自离开医院、家属的不配合导致风险增加。其二,由于产妇本身的个体差异,再加上合并其他疾病使产科护理中隐藏着很大的风险。其三,部分产妇的心理承受能力低,情绪容易受环境和条件的刺激,同时外在的压力比如家庭、经济等因素使产妇的情绪受影响,从而增加了产科风险[3]。

1.3医院管理规章制度的因素

医院是一个完善的机构,它是具备着很强的组织管理、规章制度和服务职能的医疗机构。存在很多风险性:第一,组织职能因素,产科护理、管理和监督职责、职责不清与协调配合的工作困难带来风险。第二,由医院规定的规章制度不够合理化、护理工作事项与护理技术不完整、再加上在护理上不尽职的监督和管理。第三,因医院的不足,产科护理工作人员的配用与护理工作人员培训与考核缺乏。因此,医院管理制度好坏影响了产科护理工作风险率的高低[4-8]。

2如何在产科护理中加强风险管理的应用

2.1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教育与法律意识

具体做好如下工作: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与法律培训。①举办相关医疗事故处理法律条例知识与规章制度等学习班。②请相关律师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并开展医疗、护理纠纷案例分析讨论会[9]。③有计划性地对产科护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规范培训与教育,并定期对护理人员的相关产科安全规程与程序进行考核。④要不断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积极调动其在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上的积极性。⑤增强个人风险的防范意识,培养和提高产科护理人员的对化解护理风险的能力和警惕性[10-12]。

2.2加强产科规范化管理,提高护理技术和质量

规范基础护理的操作规程,同时也合理地规范医护人员应尽的职责,使工作流程合理化。对实习生和刚转科护士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指导,规范工作内容[13]。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床边操作考核与理论考核,有计划地进行指导和检查。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管理与工作队伍的建设,以提高技术为目标提升整个团体,学习新技术和增加新的护理业务技术,以护理为基础,提高综合质量[14]。

2.3护理风险管理的制度建立

2.3.1完善好医院的管理制度,降低护理风险

为降低医院实施的风险,在管理中要制定良好各项评价指标,在产科护理的风险和护理风险做好范围评估,防范和分析一切护理风险,识别各种护理中有可能发生的风险的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完善监管系统[15]。

2.3.2产科用药风险的管理

在产科护理工作中,药物剂量和用法等要求是不同的,剂量大小、滴速快慢要适当,不能粗心大意,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药物质量、用药剂量、浓度准确无误,管理者要做好每一个环节上的防范[16]。同时,药品要分类放置,标签醒目,以特殊药品分区放置,并做特殊标签,时刻提醒护理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在输液管上也要贴标识牌,严格交接班以防发生用药风险。

2.3.3急产护理的风险管理

现在流产与引产分娩等比以往的孕妇要多得多,可是病人为了个人隐私,隐瞒病情的情形日趋增多。因此在风险管理中对护理工作人员要加强教育安全及专科知识技能培训,熟练地掌握产程观察的基本专科技能[17],加强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认真细致检查、收集病史资料,重点对引产史孕妇和经产妇了解与沟通,以避免发生急产[18]。模拟强化培训,制定好急产抢流程,以提高护士协调工作能力[19]。

3讨论

社会对医疗护理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优生优育观念越来越强烈,相应的产妇与家属对分娩风险的事故特别关注[20]。作于一名产科护理者在工作中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当中,把患者利益放在首要地位,以熟练的专科技能、敏捷的观察力与警惕精神对待每一件事,从小事做起,对每项工作认真负责,尽量减少差错事故发生[21]。提高与完善护理的质量,做到使产妇顺利分娩,尽量减少医疗纠纷发生。要完善护理质量的管理体系,重视护理质量的各个环节。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使其有效地推动程序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标准护理服务质量管理,有效地避免与减少风险,保障护理行为的安全性,为所有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珺.风险防范式护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6):264-265.

[2]杨凤翔.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20):195-196.

[3]李建荣,马志敏.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08):245-246.

[4]陈蓉华.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09):132+136.

[5]李功基,苏雪琴,刘燕华,等.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4(05):221-223.

[6]吴琦.护士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36):109-110.

[7]马秀华.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16(04):133-135.

[8]朱新霞,刘世清,马春燕.风险管理在产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4):176.

[9]米桂平.风险管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57):248-249.

[10]刘世梅.持续质量改进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6):147-148.

[11]邵榕,山洁.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8):276+279.

[12]兰作会.探讨有效的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2):130-131.

[13]张淑霞.产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09):242.

[14]祝慧.分析产科护理的风险因子及其管理方略[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15+17.

[15]王芳.妇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常见风险因素及对策探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02):152-153.

[16]王庆碧.护理风险管理及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4(05):40-42.

[17]辛满艳.风险管理在胎儿脐带绕颈产程护理过程中应用的效果探讨[J].医药与保健,2014(03):116+136.

[18]孙海燕.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的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4(12):95-96.

[19]闫利琼.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4(01):131-132.

[20]戴芳.无缝隙护理模式在产科应用的效果评价[J].哈尔滨医药,2015(05):53-55.

产科护理范文第5篇

1病历书写原则

1.1确定护理记录原则记录内容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1]。护理记录应是患者的自述、护士通过观察、检查和测量所得到的客观指标,不包括对病情、医疗效果、药物疗效的主观判断。如在书写阴道流血情况时,不应写流血少,而应对阴道流血的色、质、量进行具体的描述。

1.2明确产科护理记录的名称和对象产科护理记录有《产科入出院护理记录》、《产科入院护理评估单》、《产科健康教育指导表》、《病产程记录单》、《缩宫素、硫酸镁、安宝特殊药物护理记录单》、《产程图》、《产时分娩总结记录》、《产科一般护理记录单》、《新生儿出生记录》、《新生儿护理记录单》和《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入院时孕产妇填写《产科入出院护理记录》、《产科入院护理评估单》、《产科健康教育指导表》;入院后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孕妇记录《病产程记录单》,特殊用药孕产妇记录相应的《缩宫素、硫酸镁、安宝特殊药物护理记录单》,分娩过程记录《产程图》、《产时分娩总结记录》,产后记录《产科一般护理记录单》,新生儿记录《新生儿出生记录》、《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特殊及抢救时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1.3明确产科护理记录项目与内容各记录单的眉栏有:姓名、科室、床号、诊断、住院号、页码。《产科入出院护理记录》的项目分入院和出院两部分,入院的记录项目有:入院时的生命体征(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头晕、眼花、胸闷、浮肿),孕产史(孕周、预产期、生育史、出血史等),产科检查(胎心、宫口、先露、羊水、宫缩等),孕期高危因素等;出院的记录项目有:分娩方式、在院治疗、切口愈合、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产科入院护理评估单》的项目有:一般资料、生活状态与自理能力、护理体检、心理社会需求、高危因素评估(压疮、导管、跌倒)、观察要点、护理措施、身份核对。《产科健康教育指导表》的项目按时间有:入院、术前、术后当天、顺产后回室、产后第1天、母乳喂养及出院指导。《病产程记录单》的项目有:日期、时间、先露、方位、胎心、宫缩、宫口、羊水、病情观察、措施及效果、签名。特殊用药孕产妇使用《缩宫素、硫酸镁、安宝特殊药物护理记录单》,记录单根据药物的特性及观察的要点设计项目,如硫酸镁使用时,记录单的项目除产科的一般项目外,另设:每小时输注速度、膝反射、阴道流血和主诉等。《产程图》、《产时分娩总结记录》的项目有:胎心、先露下降位置及方位、血压、宫缩、羊水、各产程时间、出血量和新生儿情况等。《产科一般护理记录单》针对产后护理与观察,项目有:日期、时间、护理级别、生命体征、护理措施(饮食、、基础护理、健康指导)、导管及护理、排泄(尿量、恶露、呕吐)、宫底及切口情况(宫底高度及性质、切口渗血、疼痛)、喂养情况(、乳汁、吸吮次数、按需哺乳)、母婴情况、巡视、睡眠、心理、病情、治疗、处理、签名。《新生儿出生记录》的项目有:父母姓名、孕周、出生时间、分娩方式、体重、身长、羊水、胎盘、畸形、急救、Ap-gar评分、母婴手足印、接生及护理者签名等。《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的项目有:时间、面色、哭声、呼吸、脐带结扎、脐出血、喂哺、大便、呕吐、疫苗接种、签名。1.3明确产科护理记录的频次和要求频次:《产科一般护理记录单》要求按照护理级别要求,Ⅰ级护理每班至少1次,Ⅱ级护理每天至少1次;《新生儿护理记录单》要求出生24h内每小时记录1次,24h后每4小时记录1次。孕产妇及新生儿有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并就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等要有连续性描述。

1.4运用数字表格式的书写方式如《产科一般护理记录单》分综合内容书写栏和备选提示栏,护士只需将备选提示栏的提示数字填写入综合内容书写栏即可,其他护理记录均以打钩形式表达,除签名外基本取消文字书写形式。

1.5特殊用药孕产妇使用专项记录单产科经常使用缩宫素、硫酸镁、安宝等特殊药物,护士只需记录相应的《缩宫素、硫酸镁、安宝特殊药物护理记录单》,使用时,只需记录此记录单,既可起到提示护士的作用,同时减少漏写,书写形式也以数字和打钩完成。

1.6产前产时病历医护合并书写因医护人员对产前孕产妇均有相同的观察内容,如:血压、胎心、宫缩、宫口扩张和羊水等情况,医护合并书写可减少医护双方记录的不一致,同时有利于医护双方对产程的动态观察与记录。

2管理

2.1护理病历分类放置每例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将整理好的病历,即《产科入出院护理记录》、《产科入院护理评估单》、《产科健康教育指导表》、《病产程记录单》各1份,完成评估后准确填写,若无需下班继续填写的,即将护理病历附于医师病历后。如有,放置于班班记录的病历夹内,便于护士记录,同时也避免和医师争病史记录的矛盾,责任护士做好交班。

2.2产科护理风险控制责任护士对所管床位的患者全程负责,检查并落实治疗、病情观察、高危因素评估、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等,并做好相关记录。对于各类的产科护理安全告知、入出院告知与指导、高危因素告知、特殊检查告知、健康教育等,均需患者或家属签名,并1式2份,1份交患者。

2.3护理病历3级监控责任护士每天对所管病历进行书写和检查,按要求书写护理记录,放置规定位置,并做好交班;护士长每天对在架病历进行检查,终末病史每份检查。护理文件书写质控小组每月对各科室的在架病史和终末病史进行抽查。护理部每月进行专项考评。

3讨论

3.1符合当前的法律法规要求产科护理文件是产科护士对孕产妇及新生儿在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是产科病案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分娩过程及治疗等情况,也是临床科研、教学和法律依据的原始资料之一。我院护理部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产科护理的特点,规范产科护理书写,使护士更明确书写的要求,书写的内容更科学严谨,其完整可靠的护理记录为防范日益增加的产科医疗纠纷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据。

3.2突出体现产科专科特点产科患者在各个阶段的变化、观察和护理等均有所不同,护理病历的设计分产前、产时、产后各阶段,同时体现专科的特殊性,如硫酸镁等特殊药物的使用,护士只需填写《硫酸镁使用护理记录单》,其膝反射、补液量等的内容设计对护士的观察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使护士观察更全面,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产科护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15-02

护理管理对妇产科来说至关重要,高质量的护理管理可以给妇产科患者带来福音。特别是妇产科工作复杂、繁琐、危重、疑难的病例增多,这就要求我们对当前的妇产科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妇产科护理管理的自身特点,最后针对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目前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便更好地指导以后的妇产科护理工作实践。

1、存在的问题:

1.1 护理人员观念及专业水平问题

现在的妇产科产室中存在着许多基本医疗服务不到位专业水平相对落后的护士医师。这样从本质上就影响了我们整体的工作质量。并有可能造成患者家属对医院的不信任。其次,这也会对刚出生的婴儿造成不良的影响。并且现在许多医护人员在诊治及服务中对患者耐心不够,没有足够的热请去为患者服务;在现在的医护管理中,一些检查过于流程化,落不到实处,于是一些医务工作者就随便应付了事,一些人员更是草草了之。对待一些评比也就是当时认真,过后不当回事。

1.2 病患沟通问题

从医院的角度出发,现在有许多医院所设立的护理评价机制与患者的需求非常的不符,这样使患者的诉求非常难传播出去,也不利于医院自身的完善和对医护人员的要求。同时这也与患者的家属产生了非常大的隔阂。这样的结果就最终导致了在孕妇生产时,由于对医师护士的不信任而产生的紧张。对胎心造成一定的影响最终影响到胎儿。如果长此以往下去,我们医患之间的隔阂就会日益加深。如果这样,就会引发十分严重的影响。

1.3 制度缺陷

从一个问题的完整程度上想,想要究其根源不应该简简单单只存在于表层上,而应在本质上寻找问题的根源,是不是在制度上存在着缺陷。现在助产室中有编制的人员不在少数,这也就使得一些助产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上不够积极不够热情,尤其是妇产科的护士,工作量明显超负荷,每天夜班工作繁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对待工作的积极性。如果这样常此以往的话,对护士的本身健康也有非常不利的地方。

1.4 缺少实践经验

近些年,国内大批高层次护理人才进入临床,这批新生力量拥有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实践经验。妇产科作为基础科室,工作负荷过重,患者进出频繁,并且较单一的流程及繁重的工作使护士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2、建议及对策

2.1 护理管理者要重视自我管理,提高团队凝聚力

护理管理者是医院护理管理层最基层的管理者,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角色,是病房工作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完成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技术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尤其在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管理者不仅承担着助产技术持续改进,还承担对病房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更是解决医疗纠纷的协调者。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护士长要重视自我管理,并着力提高整个护理团队的凝聚力,培养且使用专业护士。

2.2 护理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可以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主动去观察病人,给予产妇心里的安慰鼓励,让患者感到惬意和舒适,而不是被动的单纯的查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德治医。护理人员要与病患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体系,及时了解病人所需。做好护理人员的管理,对护理服务的提升、护理队伍的稳定、护士素质的提高、护理专业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护理管理者要坚持科学的护理管理,通过不断的学习,持续的改进,灵活的运用,将人员管理的效能发挥到最好。

2.3 加强监督管理

大力开展医护工作的检查工作,做到每周一小查,每月一大查,每个季度一次彻底查。在检查的过程中要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如果有条件可以设立开放日,让每一个患者都参与到医院的建设当中来。同时要求每一位医护人员在医院检查中找到自身不足完善自己,全心全意把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把每一位患者当作自己的家人。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我们应当从源头上,对医护人员的素质做一个有效并且严格的筛选。通过严格的笔试,来择优录取。作为整个医院的最特殊而又最敏感的地方,妇产科的医护配备应该是最先进并且也应该是学习性最强的,对妇产科的医护人员多外派学习,学习新的理念新的知识。同时,也应该多多了解并学习产后的一些相关护理知识,例如:母乳喂养和新生儿的养护。

2.4 加强妇产科护理管理实践

首先,要加强妇产科病房管理,增加晨间护理的力度,做到护理单元的整洁,努力为妇产科的患者创造一个清洁、整齐和舒适的住院环境。其次,要深入开展整体护理,积极发挥妇产科责任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认真组织整体护理查房、健康教育指导,特别加强入院介绍、康复指导、出院指导等健康教育工作,使得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程度高,从而提高妇产科患者的满意度。再次,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安全措施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缺点与差错,及时进行认真分析、总结与改进。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和相关安全保护意识;同时加强妇产科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杜绝突发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最后,加强妇产科危重患者的管理,对年轻而缺少经验的护理人员进行抢救技术的相关培训,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另外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医嘱要做到班班查对,切实杜绝严重差错及电脑信息与医嘱不相符合的现象,加强妇产科护士对患者的基础护理知识的积累,提高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合格率。

3、总结

通过本文分析可得知,由于妇产科护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所以要求护理人员要把精湛的专科技能、高度的责任心和优秀的道德品质、认真的工作态度、敏锐的观察力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加完善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明慧.产科护理工作易出现的纠纷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4):55.

[2]佟丽芳,林春敏,石丽.护士长在护理安全中的管理作用[J].吉林医学,2005,48(9):934―935.

[3]黄琼.论妇产科护理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9(13):149.

[4]吴慧群,胡杰,张明英.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0):25.

产科护理范文第7篇

有个别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会有过强的个人主观意识,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主要体现在产前的估计、难产早期识别、试产技巧及合并症的处理,以及接产的手法、产后新生儿的处理等操作。护理人员对病情的观察不准确和产程进展判断失误,甚至是操作失误都有可能为护理带来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机械地执行医生的嘱咐,对病情的记录不够详细,没有及时上报母胎出现的异常先兆,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救治时间的延误;护理人员违法病例书写规范从而漏记和错记相关记录,可能引起相关记录的纠纷。

2高危管理

2.1管理方面

2.1.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首先,护理管理者要协同医院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得护理人员在护理的过程中能够遵循相关的制度进行。同时,护理管理者通过检查、督导、监督、评价等方式,保证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其次,要合理安排人力,及时调整和补充护理人员,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护理人员处于过度繁忙的状态中,从而使得一线护理工作能够有序的运转。

2.1.2对于高危产妇抢救,一定要严格执行抢救的操作程序,在产时要加强监护及急救护理。根据上文所说的,护理人员容易在工作交接等高危时间发生错误,因此要特别注意交接班,要制定一套关于交接班的制度,做到书面、口头、床边交班。

2.1.3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高速发展的医学,不断地有新的技术和知识出现,要求医护人员必须保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危重症多,而且孕产妇过程复杂、易变。因此,如果护理人员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如果护理人员没有熟练的业务经验,面对紧急事件,没有办法从容应付,而是被迫应付工作的话,很有可能会给产妇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护理人员在平时就应该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术的熟悉及考试,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护理的水平。

2.1.4加强对药品以及设备的管理加强对药品以及设备的管理,对于提高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药品和医疗设备的购买需要采购人员和医生、护士反复商量,最终才确定采购药品、医疗设备的名目、品牌以及数量;其次,要加强对医院药品和医疗设备的管理,保证医院药品和医疗设备的正常供应;再次,产科护理人员要熟悉相关的药品和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要点。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做好产科护理工作,避免产生医患纠纷。

2.2护士自身方面

2.2.1增强护理安全意识首先,为了避免因为护理人员缺乏相关的法制意识而导致的产科护理安全隐患,要必要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各种医务和护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比如《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文件。其次,要提高护理病历的书写质量。很多护理风险主要是源自护理人员缺乏风险源于细节的意识,而根据调查报告,七成以上的医患都是因为细节缘故。因此,作为护理人员,要加强细节护理,比如对产前要做好胎听,做好胎心监护,对产后要注意观察产妇阴道出血情况等等。增强护理安全意识,维护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双方利益和降低护理风险。

2.2.2产科的专业性强、突发危重情况多,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做到有条不紊,紧张有序,统一指挥。在保证抢救顺利有效进行的情况下,同时安排专人记录抢救过程。护理记录做到重点突出,语言严谨,保持记录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必须客观真实,体现专科特点。

2.2.3合理进行人员配置不是所有的护理人员一来就能够护理的很好,都是需要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带领,因此护士长要根据护理人员的自身条件和业务能力以及工作资历,同时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和工作量等动态安排相应的人力资源。当科室遇突发事件,或者是连续的危重产妇抢救,护士长更是需要合理的安排人员,实行动态排班,使得护理人员尽可能的发挥其作用和得到足够的休息时间。在容易出现差多的午间和夜间,护士长要注意人员的安排,以便应付突发急诊的抢救工作。

2.2.4科室作为一个整体,要建立一种交流、协作、互补型的新型医护关系。在繁忙的工作中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弥补工作中的缺陷和漏洞,防止护理差错的发生。一旦发生纠纷、投诉,医护之间不推诿,真诚相待,尽量避免诉讼。在事故、纠纷发生后任何阶段尽量化解,越早化解耗费的时间、精力越少,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3结论

产科护理范文第8篇

1.1组建优质护理服务小组

妇产科作为该院“优质护理服务”的试点科室,在开展优质护理前需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选拔适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人员[1-2],选拔的护理人员需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与工作热情、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且具备足够的耐心与爱心,经技能考核、服务质量考核以及服务态度等方面考核通过后就可以加入到优质护理服务小组中来,本科护理人员需要由该院相关专家进行技能考核,同时传授护理服务经验,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2加强基础护理与健康宣教

妇产科患者以产妇居多,大部分产妇对分娩有一定恐惧感,对于家庭来说分娩是一件喜事,但是对于产妇来说是一场大的手术,风险依然存在。大部分产妇是独生女,有着较差的自理能力,凡事需要护理人员与家属的参与,且尿布与婴儿用品多,使病房杂乱无章,在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基于这种情况,制定了“陪护2人”的规定,依据患者病情分级管理,采取部分替代与包揽的方法,充分对孕产妇表示尊重,同时又尊重了产妇的风俗习惯,对新生儿及产科护理内容进行规范,包括新生儿的脐部护理与产妇护理等,加强卧位护理,增加对产妇的健康宣教,讲解新生儿护理常识,传授母乳喂养法,减少产妇各方面疑惑。护理人员在开展优质护理过程中,始终面带微笑,这是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的法宝,通过微笑展示个人魅力,同时还能使沟通更加有效,拉近与患者间护理,消除双方的陌生感,使患者感觉到亲切感。入院时,护理人员主动上前迎接,帮助患者及家属拎东西,主动搀扶产妇,让产妇感觉到温暖,回报给护理人员的也是微笑,以微笑换取微笑,说明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

1.3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

协助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各相检查需要细心引导与陪同、开展系统化健康教育、患者出院需送别等,真正做到“四有五清”,清楚分管护士与医生,清楚用药方法、清楚检查内容、清楚治疗内容、清楚费用等[3-4]。妇产科患者及孕产妇住院期间需主动为其提供基本生活用品,包括微波炉、新生儿用品、手腕识别标志、热水壶等,24h提供热水,在固定位置设置晾衣架,提供潮湿衣物风干设备,在分娩全程开展陪护;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需要帮助其洗脸、洗头、修剪指甲、皮肤护理等;密切与患者沟通,多关怀、体贴患者,开展任何操作前均向患者解释清楚,各项检查与治疗需提前安慰、鼓励患者,拉近与患者间距离,消除距离感与隔阂,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

1.4注重人文关怀

优质护理服务的重点不仅在于全程、全面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身体需求,更在于精神上的鼓励与引导,具体表现为尊重患者隐私、尊重人格、尊重等[5]。在护理服务期间,多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多为患者着想,学会换位思考,具备同情心与爱心。鼓励护理人员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将人文精神运用到护理工作中[6]。耐心解答患者问题,主动倾听患者心声,尽量满足患者各方面需求,平等对待每一位患者,态度诚恳、言语真挚,增强双方信任感。

1.5强化法律意识,保障患者安全

需要时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妇产科患者大部分为孕产妇,行动不便,容易发生意外事件,需在病床边设置防护栏、走廊设置把手,热水间与卫生间需张贴“防滑标识”或者设置防滑垫,各科室检查需有护理人员搀扶。护理人员需全面学习各项法律法规,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善于运用法律法规解决纠纷,维护自身及患者正当权益。同时,做好交接班工作,严格进行医嘱查对、明确核心工作落实情况、按时查房,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努力提升护理质量[7]。

1.6塑造良好的护士形象

需要在护理工作中将“首问负责制”落实到位,实现主动服务,加强护理服务的“无缝对接”与“零等候”,注重推进细节服务。真正体现出周到的、人性化的护理。患者入院需迎接,出院需送别,碰到患者需主动询问,接听电话需态度温和、语气委婉,在患者先挂电话后再将电话挂断,尊重患者,“以患者为中心”。

2妇产科开展“护理服务”护理管理的体会

2.1提高了护理质量

妇产科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真正实现了护理管理的优化,使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护理技能,真正提高了护理质量,通过人性化护理与强化基础护理减少了患者与护理人员的陌生感,为以后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创造了良好条件,使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更加系统、规范与科学。开展优质护理,各项护理内容均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安排更加合理、有序,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使优质护理得以持续、健康推进。

2.2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了护理差错

优质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扩展与深化的一种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开展优质护理的目的是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理技能,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此次,该院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由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充满工作热情与责任心的护理人员组成护理小组,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注重体现人文关怀,加强风险防范,进而满足患者各方面护理需求,营造了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了不良事件与护理差错发生率,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护理质量。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前,护理人员虽然有着扎实的护理技能与护理经验,但是依然存在担忧,因为优质护理服务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投入更多的精力,对沟通能力、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医院管理部门的引导与精心组织,确保各项护理服务得到顺利实施,做好培训工作,消除护理人员的疑虑与担忧。很多关于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护理管理的相关报道,大部分报道均显示了妇产科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有研究结果显示[8],对64例妇产科患者进行报道研究,实验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按应灯数与需要陪护患者均少于对照组,护理差错率为3.0%,对照组为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3.9%,对照组为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体现了这一护理服务模式的优势与效果。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护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方式,由过去的被动护理转为了主动护理,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与使命感,减少了医疗纠纷,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将大大提高,得到了医院、家属与患者的认可,其在医院未来发展中及推动护理模式变革上有着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医学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妇产科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提出了更高标准,对护理工作有了更高的期盼,且随着当前护患纠纷的增多,医院对护理工作质量优化也有了更高重视度。基于这一背景,该院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组建优质护理小组,开展基础护理与健康宣教,同时注重人文关怀,体现人性化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采用。

作者:臧立新 单位:山东省肥城市新城路

[参考文献]

[1]张晓静,薄海欣.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5):592-593.

[2]付建红.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的实践与思考[J].饮食保健,2016,3(14):4-5.

[3]肖燕葵.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影响观察[J].医学信息,2015(19):135-136.

[4]王亚琴.品质管理圈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2015(9下旬刊):188-189.

[5]刘璞.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9下旬刊):3290-3291.

[6]王艳霞.细节管理在推动促进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5(4):107-108.

产科护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科学管理

广义上的管理被认为是应用科学的手段安排组织社会活动,使其有序进行。一般认为,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及创新等手段,结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期高效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活动在现代组织中具有重要地位,管理是保证组织有效地运行所必不可少的条件。组织的作用依赖于管理,管理是组织中协调各部分的活动,并使之与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力量。所有的管理活动都是在组织中进行,有组织,就有管理,即使一个小的家庭也需要管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有了管理,组织才能进行正常的活动,组织与管理都是现实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作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内涵是由责任护士实施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是公立医院内增活力、改善服务的突破口,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重视护理管理工作。

1 妇产科护理管理的意义及重要性

科学的护理管理有利于护理管理行为和服务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可以使护士所进行的每一项服务和每一项护理操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培养了护理人员科学的、严谨的工作态度。

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对于护理工作的展开有重要意义1:

1.1 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护理管理者通过学习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方法,逐步变经验型管理为科学型管理,提高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有利于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落实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和标准,提高自身素质。

1.2 有利于以病人为中心,确保高质量护理服务

要求真正从病人立场出发审视我们所提供的护理服务和技术质量活动。护理部建立符合标准要求又适合护理工作具体情况的质量体系,满足病人明示的、潜在的、高层次的需要和期望,从而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标准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整个医疗护理与服务活动中采取各种措施,制定各种职责与权限,规范各种操作程序,防止不合格服务的出现,以确保病人接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1.3 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要求定期对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可发现护理服务中的薄弱环节,通过既定的改进程序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确保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被消除,从而使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不断完善,护理服务质量得以持续改进,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1.4 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医院要有良好的社会信誉才能吸引更多的病人就医。要求设计出的质量体系,能够正确识别病人的健康需求,通过加强人员和物质资源管理,使医疗活动更规范,服务效果更好,以最低的消耗获取最佳的效益。不仅可以在服务对象心理上形成良好的形象和较好的质量信誉,扩大医院的知名度,而且可以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目前存在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医院院长高度重视并开始研究护理工作,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患者满意、医院受益、社会肯定和政府褒扬,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需要寻求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2.1 护理人员观念问题

尽管国家以及医院一再强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是护理工作发展的方向,由护士对患者提供全程、全面的护理服务,但一部分护士仍存在思想认识上的问题,特别是认为为患者做生活护理是低人一等,是伺候人的活儿。2妇产科不同于其他科室,孕妇的不安情绪可能会影响到生产以及孩子的健康,而很多妇产科护理人员还存有传统“接生婆”的观念。

2.2 与病患缺乏沟通

如今,病人与护理人员缺乏沟通交流是护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近些年妇科疾病频繁出现,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而且较多患者存在焦虑、恐慌等心理反应。护患之间又缺少良好的沟通交流,对护理工作的展开带来一定的难度。3

也因为护理人员没有正确使用护理语言。统一、标准化的护理语言的使用对于护理工作的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2.3 缺少实践经验

近些年,国内大批高层次护理人才进入临床,这批新生力量拥有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但缺乏实践经验。妇产科作为基础科室,工作负荷过重,患者进出频繁,并且较单一的流程及繁重的工作使护士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3 建议及对策

3.1 护理管理者要重视自我管理,提高团队凝聚力

护理管理者是医院护理管理层最基层的管理者,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角色,是病房工作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完成病房管理和基础护理技术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尤其在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管理者不仅承担着助产技术持续改进,还承担对病房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更是解决医疗纠纷的协调者。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护士长要重视自我管理,并着力提高整个护理团队的凝聚力。培养且使用专业护士。通过测试选拔热爱护理且工作认真负责的护士,具有大专学历以上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护士。4

3.2 转变观念

护理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可以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主动去观察病人,给予产妇心里的安慰鼓励,让患者感到惬意和舒适,而不是被动的单纯的查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德治医。护理人员要与病患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体系,及时了解病人所需。

做好护理人员的管理,对护理服务的提升、护理队伍的稳定、护士素质的提高、护理专业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护理管理者要坚持科学的护理管理,通过不断的学习,持续的改进,灵活的运用,将人员管理的效能发挥到最好。

参考文献

[1] 杨华,刘立捷.ISO 9000族标准在我国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意义及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4,19(5)

[2] 张中南(南京医科大学教授).用医生的眼光看护理.2011.1

[3] 应来飞,吴淑慧,陈梅影.浅谈眼科护理管理[J].医院管理论坛.2008,9

[4] 丁瑞芳,周建秦.护士长如何提高护理团队的凝聚力[J].当代护士.2008(3)

产科护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妇产科;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心理护理日益受医患双方的重视。心理护理是为专业的医护人员对患者的行为方法以及心理状态进行改变的一种护理,对于患者在康复过程当中所起的作用,任何药物都无法取代。心理护理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联系,帮助患者消除不良的心理刺激,从而防止患者身心疾病恶性的循环。妇产科的患者与病情存在特殊性,因此成为一个比较情绪化的科室,因此进行心理护理尤其重要。本研究进行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比较,研究心理护理于妇产科护理当中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选2009年8月份至2011年8月份期间入住我院妇产科的20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上诉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人数各100人。收治的病种较杂,有异位妊娠、子宫脱垂、子宫肌腺症、子宫肌瘤、前庭大腺囊肿等。上述患者当中,年龄最小的为22岁,年龄最大的为39岁,平均年龄为28.48岁。患者均能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准确的描述。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心理状况、受教育程度方面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可比性较强。

1.2心理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的100例患者只进行一般的身体护理,不进行心理护理。

1.2.2干预组干预组的100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分别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心理变化进行护理。第一,术前心理护理。应当为患者营造温馨、轻松、舒适、清洁的氛围,带给患者一个健康愉快的心情。要通过入院的宣教,消除患者对于医院的陌生感,并每隔一段时间到患者床边,进行术前的访视,根据患者的职业、性格、文化程度等特点对其病情进行恰当解释,消除患者焦虑、恐惧等心理。要对患者给予心理支持,积极鼓励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更好地对治疗与护理进行配合。此外,要向患者和家属详细地介绍麻醉方法、手术室布局、手术程序及配合要点等,对于患者及家属的各种疑问耐心细致的解答。第二,术中心理护理。术中巡回护士要尽量陪伴于患者的左右,耐心地指导患者配合医生的手术,医护间不谈和手术无关的任何话题,以增加患者对于医务人员的信任。如果发现患者极度紧张,可对患者进行注意力转移,例如谈一些患者熟悉且和手术不相关的话题。第三,术后心理护理。要告知患者身体将很快得到恢复,手术顺利;进行血迹清理,确保敷料外层整齐干净,避免刺激患者和家属,术后4天前后进行回访,询问患者的感受,并宣讲及早下床的好处,鼓励患者早日进行运动锻炼,消除患者的病态心理。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因人而异解除患者具体的心理问题,如自卑感、孤独感、紧张多疑等等。

1.3评估方法及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均采取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于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的情况进行科学评定。具体为患者先自我评价,后以我国常模上限量表分作为主要依据,将评价的原始分数换算成量表分数。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焦虑水平进行测定,大于50为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抑郁水平进行测定,所得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抑郁程度越重,反之则越轻。

产科护理范文第11篇

1.1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常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遵医用药等等;试验组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首先是充分结合规范化和个性化护理,使护理流程更加清晰、规范,并以此对每一项护理细节进行详细的设计,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特点、个性特征、生活习惯等等,满足患者的各项合理需求;其次是充分结合护理服务与人文关怀,护理人员从自身的仪表、言行举止、工作态度等方面入手,给予患者良好的印象,提高患者的亲切感,关心患者,充分尊重患者隐私权,不在患者的面前窃窃私语,与患者交流过程中保持微笑的表情和大方的态度,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和信任,并对病情环境进行改进,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安静的、清洁的、舒适的养病环境,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再次是充分的结合信息与情感交流,护理人员真诚的关心患者,并从病情和生活两个方面,积极运用肢体语言等方式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拉近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应尽力为患者争取医院或社会的相关政策,以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2效果判定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满意度调查采用医院自行设定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

1.3统计学方法:数据以SPSS18.0软件分析,以率(%)表示计数资料,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满意率为96.25%,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2.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妇产科是临床四大科室之一,在医院经营发展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如今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各种由于分娩问题及其他常见妇科疾病导致的妇产科患者不断增多,而随着女性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日渐提高。无缝隙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同时也是满足现代化需要的护理模式,该模式的目标是保证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由于其高效性的优势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

产科护理范文第12篇

1.1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共有病区2个,其中一病区床位36张,护士15人,床护比1∶0.4,其中护士长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5人,护士8人;正式护士3人,合同护士12人;本科4人,大专11人;年龄22岁~39岁,工作时间5年以上护士7人,3年~5年2人,3年以下6人;月收治患者120~180例。二病区床位22张,护士9人,床护比1∶0.4,其中护士长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3人,护士4人;正式护士2人,合同护士7人;本科2人,大专7人;年龄22岁~36岁,工作时间5年以上护士4人,3年~5年1人,3年以下4人;月收治患者60~100例。

1.2方法

1.2.1建立绩效考核方案根据“优质护理示范工程”重点内容要求及医院制定的各项质量标准,结合产科具体工作特点制定二级考核指标10项。

1.2.2实施方法工作量由工作人员每日自行填写,夜间工作量由白班审核,护士长最后审核。质控小组成员按科室要求逐项检查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并随时记录存在的问题,护士长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平时护理质量。夜查房及护理部抽查,季度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均纳入考核。护士长制定专科调查表并亲自发放记录结果。

1.2.3分配方案将护士绩效奖金按职称发放40%,其余60%总金额除以全体护士总得分后再与每个护士得分相乘,加上职称发放部分即为每位护士绩效工资总数。另有加分项目:如、合理化建议、科室有困难时主动加班、表扬信者加2~5分。

2结果

将2011年6月初次考核与2012年6月同期进行比较。2011年6月为对照组,2012年6月为观察组,将月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检查得分进行对比。患者满意率大幅提高,护理质量有较大提升。

3讨论

3.1确保了质量改进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质量管理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是管理的精髓。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评估出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解决同样的问题重复出现的现象。通过绩效考核的方法对全科护理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与控制,护士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定期和不定期以及反复检查、督察的方式,找出了护士工作中易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指导整改。

3.2考核可操作性强,考核面广,能反映大多数护士的工作质量,得到护士的认可

绩效考核质量标准细致,考核涉及范围广,做到了凡有护理操作、质量体现的地方均纳入考核内容,避免了护理管理“死角”的存在。同时,护理绩效考核体现了绝大多数护士的意愿,考核方法公开、透明,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及时反馈,使护士能及时了解自己工作成绩和发现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和学习方式、方法和态度,从主观上和客观上改变个人平时工作中一些不良习惯,自觉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

4结语

产科护理范文第13篇

【关键词】 心理护理;医学模式;心理健康;母婴安全;护患关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691-02

1 产科心理护理的相关概要

1.1 产科心理护理的基本内涵 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中发展起来的应用学科,传统医学模式奠定在纯生物学基础之上,现代医学模式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明确了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体系中应有的位置,强化了医学领域与心理学的互补作用,为心理学参与医学实践提供了可能。产科心理护理是产科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产科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以孕产妇为中心,基于心理学理论依据,通过愉悦的情绪、和善的言语、真诚的态度、科学的知识等各种途径对孕产妇施以积极影响,改善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满足其心理需求,从而实现理想的护理目的,获得孕产妇心理与生理的最佳配合。

1.2 产科心理护理的主要原则 产科心理护理的主要原则,一是交往的原则,即护理人员在对孕产妇实施心理护理时必须遵循社会交往礼仪,良好的医患关系以人际关系为基础,护理人员的礼貌仪容应体现社会人际交往环境中约定俗成的文化与道德规范。二是启迪的原则,即护理人员应通过专业的医学知识纠正孕产妇的错误观念,提升孕产妇的医学认知水平,促使孕产妇的积极配合。三是针对性的原则,即护理人员不应拘泥于统一的护理模式,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面对的孕产妇情况千差万别,护理方式应具有个体针对性,采取因人而异的护理方案。

1.3 影响产科心理护理的重要因素 影响产科心理护理的主要因素有护理人员的心理品质修养因素、护理人员与孕产妇信息需求的差异性因素、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因素。首先,产科心理护理依靠护理人员的思想信念与意志力量发挥作用,护理人员的心理品质修养是孕产妇安全感与信赖感的源泉。其次,在产科临床上,孕产与护理人员都需要掌握相关信息,信息沟通成为心理护理的主要内容,有效的信息传递既能使护理人员了解孕产妇的心理需要,又能消除孕产妇的心理疑虑,促使其对护理工作的行为顺从,不良的信息沟通则刚好相反。再次,孕产妇的心理状况受到职业、家庭、心理素质、身体条件、思想观念、知识文化层次等多方面影响,具有高度的复杂性特征,有效的心理干预有赖于护理人员的丰富经验与扎实的护理技巧。

2 心理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必要性

2.1 解除产妇不良心理情绪的影响 产妇妊娠分娩是一种自然的正常的生物学过程,然而其强烈的生理、情感体验,以及伴随着角色转变而来的社会、经济与家庭压力却致使孕产妇在怀孕、分娩与产后过程中发生各种心理与情绪波动,出现诸如失眠、忧郁、焦虑、恐慌等影响产妇顺利分娩的不良精神状况。在这一特殊时期,产科心理护理致力于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孕产妇进行科普宣教,促使正确的知识认知改善孕妇因为生理变化产生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对于具有产科并发症的患者,消除其不良情绪,确保孕产妇手术顺利,保障孕产妇人身安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2 促进产妇对住院环境的适应性 孕产妇一般在分娩之前便会住进医院,生活环境的变化对孕产妇的心理与情绪影响显著。一方面,孕产妇需要自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对于年轻的孕产妇来讲,限制性的条款章程让她们感觉到自由的剥夺,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情绪控制能力较弱的孕产妇,甚至会出现和同房病友以及护理人员闹意见的情况。另一方面,住院环境的布局、环境的安静美化、物品器械的配备会影响孕产妇的安全体验,比如让孕妇目睹抢救场面,或者其他产妇的哭喊声等等会严重干扰孕产妇心境的安定。产科心理护理是一种认识行为干预,及时发现与处理孕产妇异常情况,通过亲切的交谈,针对性的讲解与答疑,消除孕产妇的心理障碍,建立基于医院环境的参与型的护患交往模式,促进产妇对医院环境的适应性。

2.3 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护患关系 医学观念的转变以及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产科孕产妇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掌握孕产妇心理特点,将以人为主的护理理念贯彻始终。现代心理护理即是发扬文明社会的人文关怀精神,将珍视人的存在价值与意义落实在具体的护理工作中。产科心理护理的内容,一是要求护理人员掌握熟练的护理技巧,规范言行举止,尊重孕产妇的差异化需求;二是重视护患沟通,通过良性的信息传递实现情感交流,化解孕产妇的疑惑与不满;三是致力于消除孕产妇的心理紧张与情绪困扰,促使科学的指导帮助孕产妇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给予孕产妇精神支持与安慰。因此,产科心理护理以孕产妇需求为中心,具有人性化护理特征,有助于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医患关系。

3 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3.1 妊娠期的产妇心理健康状况 妊娠期是指产妇受孕后至分娩前的生理时期,可称为怀孕期。这个时期产妇承受着正常的妊娠期疼痛,比如缺钙的孕产妇会出现腿部痉挛,肝区或背部脊椎疼痛;孕后的脊柱骨骼变化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使孕妇产生手臂与头部疼痛现象,由于子宫后倾或盆腔充血致使盆骨具有牵引痛与下坠感等等。与此同时,孕产妇体重大幅度上升,身材走形,使孕产妇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面貌形象。因此,孕产妇在心理上既有一种体现女性价值的自豪与兴奋感,也有一种伴随着身体机能的剧烈反应,尤其是疼痛反应带来的心理恐慌。前者孕育生命的自豪感使孕妇的情感体验更自觉更强烈,更加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同、关心与尊重,不希望被忽视,依赖性强,自尊心上升,有些孕产妇会表现出自我中心特征。后者疼痛症候群却使孕产妇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加剧对分娩的恐惧感,越是迫近分娩期,心理焦急与忧虑越严重,情绪波动越明显。

3.2 分娩期的产妇心理健康状况 分娩期是婴儿脱离母体,作为新的个体存在的时期。产妇在分娩的那天,作为分娩的信号,身体反应达到最高潮,表现为心跳加快、身体燥热、骨盆与小腹拉扯疼痛、阴道与膀胱出现压迫感、子宫口有液体流出、身体维持着持续的阵痛感。这时候耐受性差的孕妇会大喊大叫,极度欠缺安全感,心理恐惧达到最大化,一些产妇由于精神高度紧张,情绪焦躁难耐,急切盼望尽早结束分娩。当进入第二、三产程后,产妇必须配合宫缩用力,精神因素对产力以及软产道的影响甚大,产妇心情焦虑,起伏不定会使精力疲惫,宫缩无力,严重的甚至造成滞产与流产。

3.3 产褥期的产妇心理健康状况 产褥期是产妇分娩以后直到恢复孕前状态的时期,民间俗称坐月子,是胎儿脱离产妇身体后,生殖器官与心理的调适复原时期,通常需要6到8周时间。在这一时期,产妇的各个器官系统都发生了生理性变化,比如子宫、阴道与外阴、盆地等生殖系统的变化;的变化与哺乳;血液与循环系统的变化等等,因此产褥期产妇的初为人母的喜悦与照料新生儿的紧张,以及身体的不适应互相交织,产妇表现为时而情绪高涨,时而无所适从,其心理处于不稳定状态。性格乐观积极的产妇情绪高涨,表现为对各种产后保健、母婴健康信息的热切关注,期望获得护理人员的指导,而一些性格内向、保守的产妇依赖性与被动性强,信心不足,其中一部分缺乏家庭关怀,情感脆弱的产妇会进一步形成哭泣、烦闷、焦虑等精神障碍,容易导致产后忧郁综合征。

4 心理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策略

4.1 妊娠期产妇的心理护理策略 针对妊娠期产妇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在言行上体现对产妇的尊重,并在情感上支持与鼓励产妇。一方面,妊娠期妇女因为孕育生命的自豪感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同与关心,期待被重视,自尊心强烈,因此护理人员对待新产妇入院应热情接待,态度温和有礼,响应产妇需求迅速并富有耐心,特别是针对一些具有自我中心意识的产妇,应始终有礼有节,以得体的举止、熟练的技巧展现应有的自信。另一方面,面对疼痛症候群给孕产妇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积极了解孕产妇的心理活动,向产妇传授正确的医学知识,消除产妇因为经验与知识缺乏造成的心理恐惧与焦虑,通过情感抚慰获得孕产妇的信任,并配合心理暗示疗法,帮助孕产妇建立必胜的信念。

4.2 分娩期产妇的心理护理策略 针对分娩期产妇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的对产妇加以心理疏导与技巧性沟通。分娩期的产妇由于身体的强烈反应,极度欠缺安全感,精神高度紧张,心理恐慌最大化,情绪焦躁难耐,这时候护理人员应引导产妇调整呼吸,放松精神,正确运用腹压,通过具有正面鼓励能量的语言沟通减轻孕妇大脑皮层的疼痛信号,促使产妇注意力集中,调动产妇分娩的主观能力性。对于耐受性差的产妇,护理人员应多鼓励、多巡视、多安慰,要求产妇及时反应自己的不适,并将积极的信息反馈给产妇,必要时应采取肢体语言,比如轻轻触摸产妇腹部,稳定产妇情绪。

4.3 产褥期产妇的心理护理策略 针对产褥期产妇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提供科学的母婴保健指导与丰富的心理护理活动。产褥期的产妇经历了分娩,既表现出初为人母的高涨情绪,又表现出对照顾新生儿的无所适从,同时伴随着对身体生理性变化的不适应。因此,护理人员除了真诚的向产妇表达祝贺以外,还应提妇科学的母婴保健知识,比如产后锻炼技巧、健康自检方法、产后用药事项、产后美体方案、母乳喂养知识等等。另外,开展丰富的心理护理活动,比如组建心理护理小组,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讲解,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播放相关录像,为孕产妇创造集体交流环境等等,都能更快的消除孕妇产后忧郁,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产妇,推动她们的参与积极性能有效帮助她们开放心胸,尽快融入新生活。

参考文献

[1] 宋青,陈叔平,李艳.孕产期心理干预对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

[2] 程琳.心理护理在产科的必要性[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

[3] 朱琴仙.分娩过程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5.

产科护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产科护理;个性化;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孕妇临近预产期时,其心理、生理压力均会大幅度地增长,且极易产生强烈的恐惧感[1-4]。因此,优质、全面、科学的护理方法在产科护理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院研究了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将研究过程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以2014年9月~2015年9月本院接收的10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1例,对照组50例)。51例研究组产妇年龄23~36岁,平均(30.21±2.18)岁;21例进行剖宫产,30例进行自然分娩;文化程度:26例初中以下,25例高中以上。5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5~38岁,平均(30.88±2.99)岁;22例进行剖宫产,28例进行自然分娩;文化程度:27例初中以下,23例高中以上。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年龄、文化程度及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基础护理(包括知识宣讲、分娩护理、心理护理等)。对研究组产妇进行个性化护理,个性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围绕产妇存在的问题与顾虑,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维持其身心健康;应用亲切的语言主动地与产妇进行交流,同时采用专业的护理知识、娴熟的护理技巧使患者恢复信心;在与产妇进行交谈的过程中,应制造轻松的环境以消除产妇紧张的情绪,从而使其积极地配合护理工作的进行。(2)生产护理。由于产妇会对手术室产生陌生感与恐惧感,因此应向其讲解相关的基础知识,以保持其良好的心态;协助医生摆正产妇的,并帮助其盖好被子,减少暴露面积,以增加产妇的安全感;应加强对分娩过程的观察,同时做好产妇分娩后清洁与保暖的准备工作;护理动作应轻柔,才能给予产妇轻松、舒适的感觉,使其心理障碍得到有效地克服。(3)产后护理。严格地观察产妇分娩后的宫底高度及出血量,同时保证其处于清洁的状态;若产妇出现不良症状,则应及时地向医生汇报,并实施相应的处理措施;若产妇在产后7小时感到疼痛,则应遵医嘱对其进行药物止痛;帮助产妇采取平卧位,6小时后采取侧卧位,同时协助其翻身,以促进其肢体的血液循环,预防产妇产生血栓或其他并发症。(4)环境护理。根据产妇的个人喜好,在其病房内制造温馨、和谐、舒适的气氛,使其心情保持愉悦;若产妇需要家属陪同,则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其病房设置为家庭护理型,以满足产妇对家属的需求,从而促进其顺利地分娩。(5)预约服务。可开启电话、网络预约诊疗护理等服务,使产妇获得更全面地个性化护理服务,进而使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提高,同时还能使产妇等待就诊时间得到缩短,从而达到提高产妇满意度的目的。1.3观察指标护理后,将两组产妇的分娩结果(包括分娩顺利率与分娩总产程)、围生期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其中,围生期知识掌握程度(内容包括临产指征、母乳喂养知识、分娩技巧及孕期自我保健等)以及护理满意度(包括护理质量、服务态度等)均使用我院自制的评分表请患者进行评分,前者满分为10分,分值越高说明产妇对围生期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相反越低;后者满分为100分,90分或以上为非常满意,75分或以上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果

51例研究组产妇中,41例分娩顺利,其分娩顺利率为80.39%;50例对照组产妇中,31例分娩顺利,其分娩顺利率为62.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4.17,P<0.05)。研究组产妇分娩总产程为(7.64±2.03)h,对照组为(12.21±3.60)h,对照组明显长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产妇围生期知识掌握程度

研究组围生期各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有研究资料显示,在分娩前,大约90%的产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以及烦躁等情绪,因此,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对产妇而言尤为重要[5]。在过去传统的产科护理中,护理人员常常不够重视对孕产妇自身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从而导致孕产妇产生诸多不良的心理情绪,并间接地产生不必要的意外。因此,产科护理必须做到系统化与个性化,才能使孕产妇满意,同时促进其顺利地分娩[6]。个性化护理是一种优质、科学、高效的护理方法。该方法讲究“以人为本”,不仅注重产妇的生理护理,而且还注重其心理、精神、社会等方面的护理,能够同时满足产妇的不同需求[7]。个性化护理通过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生产护理、产后护理、环境护理以及预约服务等,使产妇个性化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还增强了其对分娩的信心。临床上有研究资料说明,针对产妇的不同情况对其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其负面心理情绪,提高其对围生期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及分娩顺利率,而且还能够缩短产妇的总产程,使其感到安全、舒适[8]。本文数据显示,研究组分娩结果优于对照组,且该组围生期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96.0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应用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显著,该护理方法不仅能够提高产妇的围生期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以及分娩顺利率,而且还能有效地缩短产妇的总产程,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南联红.妇产科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6):132-133.

[2]刘义姣.产科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合理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29):161.

[3]冯万兰.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2):343,346.

[4]傅凌领.个性化护理在产科护理中应用的探讨[J].医学前沿,2015,5(32):269-270.

[5]吕娟.探讨在产科护理中应用个性化健康教育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6):173-174.

[6]陈丽洁.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医学,2015,21(3):163-164.

[7]廖燕文,梁豪,梁领华.个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7):111-113.

产科护理范文第15篇

【关键词】 助产护士;产科护理;实训教学

随着产科护理的发展与新理念、新技术、新器材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产科学》作为助产护士的重要专科课程之一,其实训教学内容与临床应用不相衔接的矛盾日益突出,笔者就此对《产科学》产科护理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助产护士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教学状况是教学内容相对滞后于临床需求,教学观念保守,缺乏创新意识,教学内容按照医疗专业掌握知识的要求讲授,整个教学过程重视理论教学内容,对实训教学忽视,实训教学处于从属位置,学生学习的重心放在掌握理论知识上。

1.2 重规范,轻实用 传统的实训教学带教老师课前为学生设计好周密实训程序,以教师为主导的示教,以学生为辅的操作练习,要求学生严格按操作流程训练,虽然规范,但制约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思维,影响学生发现问题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进入临床就感到不知所措,不能学为所用。

1.3 重教学,轻育人 由于教学课时有限,老师更多的是在课堂上赶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动态。进入职业教育的学生素质相对较差,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选择助产护理专业,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在实训过程中仅是应付,使实训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1.4 重练习,轻评价 现代护理观要求护士以患者为中心,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而目前的操作练习仅限于实训室,沿用于功能制护理的操作模式,强调操作练习的流程,而忽略患者。产科护理缺乏规范的操作标准和评价方法,难以衡量实训操作的临床应用价值。

2 实施实训教学改革模式的对策

2.1 明确实训教学目标,遴选实训教学内容,改革实训教学模式 高职助产护理专业的实训教学目标是以学生为导向,以助产专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围绕临床助产护理职业技能而制订,包括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良好职业素质养成两大方面。实训内容紧紧围绕临床需求,删除陈旧过时内容,及时增加新技术、新内容。如在原有的实训内容中增加陪伴分娩、导乐分娩、无痛分娩、新生儿抚触、月嫂技能等内容。构建新的实训教学模式,确保实训教学内容和临床需求的零距离,保持教学和临床实践的统一。

2.2 加强实训教学管理,完善实训教学方法 实训教学以“够用”、“实用”为原则,注重实效,打破陈旧的框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施装备,让教师了解先进的护理理念及学术动态,并及时融入教学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我示教你模仿”、“我讲你听”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边学边做”的教学方式,采用模拟练习、仿真练习、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如利用模拟待产室、模拟产房及母婴病房展示临床实境,为接触临床打下基础,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2.3 贯穿职业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高职助产护理实训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是单纯的掌握知识,不是把学生训练成“技法的仓库”,而是要求学生掌握技术知识,能完成指定的工作项目,所以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目的性,运用所学操作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目标能力。注重学生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技能、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具备职业竞争能力。

2.4 完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实训教学质量监控 每项实训任务的完成都要加以评价,完成实训任务的过程是运用行动做事的过程,也是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过程操作的要规范,符合临床工作的要求,既要注重结果质量的评价,又要注重过程的监控与评价。按照职业教育的定位,从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训教学评价以平时评价与期终评价相结合,平时评价以单项技能及实训的态度评价为主,如产前检查、分娩机制、新生儿抚触、外阴清洗等;期终评价以综合应用评价为主,如正常分娩接产,评价包括外科的洗手、穿手术衣;护理学基础的无菌技术操作技能以及产科的产程观察,外阴清洁消毒及接产过程的操作要领等。如病案分析设计情景,评价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单项技能全面练习,人人过关;综合技能以抽签定考核项目,从而强化实训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