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强化规划意识范文

强化规划意识范文

强化规划意识

强化规划意识范文第1篇

这次会议开得很好,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刚才,同志实事求是地全面总结了2011年城乡规划工作,并对2012年的规划工作做了科学安排和重点部署,我完全赞同。

2011年,全市规划工作取得显著成果。规划局党组班子团结率领规划系统干部职工,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求真务实作风,全面完成了2011年重点工作目标任务,为快速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乡规划建设步伐,做出了积极贡献。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城乡规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12年,是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关键的一年,新形势和新任务,给规划工作者提出更新和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做好规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市规划局成立的时间较短,如何来做好的规划工作,怎样来快速提升城市品位,这是摆在规划人面前非常重要的课题。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提高规划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水平,切实增强加快规划建设的紧迫感。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强调,规划工作要适当超前,具有前瞻性。因此,规划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必须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紧紧抓住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工作步伐不放松,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迎难而上,开拓奋进,切实把城乡规划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二、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工作整体水平。

市规划局承担着全市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和管理等重要职能,可以说规划工作是城乡建设的基础,只有好的规划,才有好的发展前景。市规划局成立两年多来,在规划编制、规划审批、规划管理等核心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同。2012年,规划部门的工作任务依然繁重,要下大力气,采取得力措施,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做到“三个加强”。

一是要加强城乡规划编制。规划编制是城乡规划工作的重头戏,要把规划编制摆在规划工作的突出位置。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2012年市政府下达的规划编制任务,尽快实现中心城区控详规全覆盖、专项规划全配套“两全”的目标。

二是要加强城乡规划审批。城乡规划审批工作原则性强,规划审批关系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必须严格把关。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坚持规划审批原则与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关系,严格执行分级集体例会审批制度,理顺审批程序,健全审批制度,创新审批方法,严控私建审批的规模和总量,使规划审批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三是要加强城乡规划管理。要着力解决规划管理滞后问题,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总结经验,创新规划管理方法和模式,保障建设项目按照规划要求实施。坚持城乡规划统筹管理,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把城乡规划管理工作逐步纳入到科学化、法制化管理轨道中来,依据《城乡规划法》,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切实维护好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认清形势,明确方向,强力推动规划工作快速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城乡规划工作,将城乡规划工作摆上突出位置,为更好地推进规划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当然,在看到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城乡规划工作还有许多不适应发展需求的矛盾和问题。因此,要用“四种意识”推动规划工作快速发展。

一是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意识。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它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规划工作者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把丰富的知识和成功的经验,充分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要把学习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特别是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真正对现实负责,对历史负责。

二是要牢固树立现代城市意识。要突破旧的思维定式,把创建“五城”的理念融入到现代化城市的规划中来,体现在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以规划建设省西部现代化大城市为目标,推动城乡规划工作向广度和深度迈进,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建设。

三是要牢固树立开拓创新意识。要善于立足全局考虑问题,既要尊重科学,又要敢于突破,善于用战略思维、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做好城乡规划工作,搞出城乡规划的特色、精品和亮点,让市委、市政府满意,人民群众认可。

强化规划意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0-0168-03

高职院校不断扩招,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率,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受到社会、学校及学生本身广泛的关注。

一、高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对职业的选择、适应、发展进行设计和规划。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既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明确发展目标的有效方式,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1.帮助学生完善自我、明确方向。学生在择业方向上具有盲目性,职业生涯规划能让学生细致地分析自己,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的优势,从而制定出更加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把握好总体方向。

2.帮助学生成长和成才。受学校自主选课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课程选择上趋向拣易弃难,造成知识体系失衡,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弱化。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学生围绕职业目标和理想,扎实掌握相关知识,打造职业特质,实现成长成才。

3.帮助学生强化就业心理素质,摆正心态。学生获取外部信息较少,往往在面对多变的就业形势时会显得无所适从、紧张不安。职业生涯规划能够督促学生关注形势变化,从而获得更多外部消息,让心理准备更加充分,摆正心态,强化心理素质。

4.有利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学生择业不准确,不能发挥最大潜能,造成资源浪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适岗择业,从而实现学生与用人单位双赢,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

二、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针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如表1至表4。

归纳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对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部分高职院校视职业生涯规划为形式,仅有提供就业信息、开设指导课程等形式,没有从根本上把握其深层意义。

高职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率普遍较低,没有明确其重要性,对其关注度不高。加之学生缺乏人生阅历、经验,对职业发展方向的思考不透彻。即便学校开设此课程,通常也会出现学生漠视授课内容,不认真完成课后任务、敷衍测评等情况。

2.高职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不完善。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一是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专业化不强。学校多安排各院系分管就业的教师负责此类教育,师资分散,规划理念、重视程度等差别很大;二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设置不科学。学校多倾向于“填鸭式”的理论授课方式,对课程后的配套实践活动设置不足。

3.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存在偏差。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存在的偏差主要有:一是混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多强调如何择业,而职业生涯规划还要考虑就业后的发展、满意度等;二是重技能强化,轻自我提升。高职院校较重视对规划的步骤、技能培养,忽视提升学生自我能力的价值;三是价值观被曲解。社会对“成功”的定义被曲解,学生的价值取向也随之偏向物质、权力,导致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受到影响。

三、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对策

解决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要从学生、学校、社会等方面共同着手,发挥联动效应。

1.从学生本身着手强化职业生涯规划。从学生本身着手改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

(1)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前应接触相关课程,使得学生能够尽早认识这一理念,了解其重要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积累,帮助做好规划;或者在进入高职院校初期,尽早让学生了解有关内容,使这一概念在学生心中更加深入。

(2)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首先,学生要树立对自己负责的观念,不要流于形式或指望别人来为自己制定规划;其次,学生要树立切合实际的观念,不能一味追求理想中的“最佳规划”,必须脚踏实地,并且要学会变通;再次,学生要树立长期规划观念,用动态的方式,在发展过程中,随着阅历、经验不断丰富,及时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正确分析职业与自我。学生要科学、细致地对自己进行分析,充分认识自己的专业特点、兴趣方向、性格及能力等,明确优势和特长、劣势和不足等,实现个性化规划设计;同时要充分分析职业,根据职业本身的行业性、岗位性等特点进行判断,了解现状和发展前景,做到人与职位互相匹配的规划,避免规划中的盲目性。

2.从学校着手强化职业生涯规划。从学校方面探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新思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1)提升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化。首先,要强化师资队伍,配备充足的专职教师,集中师资力量,统一认识、理念及操作体系等,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其次,要建立健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学校要分阶段、连续性地向学生渗透职业教育,做到时时讲解和强化、时时跟踪和检验;再次,学校要充分认识职业测评对于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引进合适的测评方法,为学生提供准确的测评服务,并提供建议和指导。

(2)依据学生个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学校要摸清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学生,应当选择分类别、分层次、分级别的方式进行指导,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确定发展定位。教师在职业测评的基础上,采取面谈、询问等其他测评手段作为辅助测评依据,结合外部环境,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需求。

(3)优化课程安排,加强理论结合实践。学校应积极拓展课程形式,在深化理论课程的同时,加强实践教育。通过建立相关实习、就业、创业基地等,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通过切实地感知体验效果,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强化其职业针对性和专业性。学生与职场人士的交流也能够帮助他们认清发展方向,减少职业生涯规划盲目性。

3.从社会着手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社会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检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用人单位和政府机关都要参与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来,用人单位加强与高职院校的合作关系,与院校共同开发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提供便利的条件,形成“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政府部门要提供充足的就业资源,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政策支持和信息服务。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重视,不断努力探索和实践。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要深入领会其重要意义,正确看待存在的问题,从学生、学校及整个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寻求正确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美)Jeffrey H・Greenhaus等.职业生涯管理[M].王伟,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强化规划意识范文第3篇

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主要依据和条件,城建档案的管理水平是城市管理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准之一,是城市管理科学化的主要渠道[1]。城建档案优化管理,是城市人们正常生活的保障,人们生活中所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档案的正确性与完整性,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城市档案是预防自然灾害,减少城市损失的重要基础。城建档案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完整的城建档案是城市在破坏后及时恢复与重建的依据[2]。城建档案从科学的角度反映城市的发展规律,是城市科学研究与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城建档案集中反映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过程,对于城市规划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科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作用。1960年在城市建设基本建设档案规划中,明确城建档案范围包括工业建筑工程、民用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市政工程以及城市规划五分方面[3]。其中国城市规划档案包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档案、城市规划档案以及国土整治规划档案三大方面。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具有综合性、完整性、专业性以及特殊性的特点,城市的本身就是一个综合体,城市规划的各项工作以城市为基础展开。基础设施项目在建设过程各项内容相互交错,通过单行工程互相配合,实现城市规划以及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基于城市规划的综合性,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与城市规划需求相符合。工程项目建设项目众多,涉及内容甚广,城市规划发展与建设需要基于城市的历史情况开展,因此档案在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其完整性。城镇档案项目具有专业性特征,因此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必须要注重档案的专业区分,保证其专业性特点。城市规划中,以特殊性事件为对比,规避传统规划过程中存在的弊端[4]。因此城镇档案管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应注其特殊性,为城市规划发展奠定基础。

2城建档案管理在城市规划中存在问题

2.1城建档案利用意识不强

城建档案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在城镇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档案管理不仅在于保存,发挥档案信息价值才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真谛。当下社会人们对档案利用意识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城建档案管理工作是城市现代化建设、改进以及管理的依据,在城市规划建设之前,将城建档案作为参考依据,避免及建设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浪费。由于我国城镇档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相关系统建设处于发展阶段,导致档案意识不强的现象产生。档案利用意识不强直接影响城镇档案作用的有效发挥,对城市规划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2.2城建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城建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的根本原因在于城建档案并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档案管理机构,导致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无法落实,行政执行力缺乏,档案管理组织系统与工作任务内容不符,难以形成上下统一,兼具系统性以及全面性的管理系统。基于此种管理体系,难以对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专业的指导,使之与城市规划需求不匹配,难以发挥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2.3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落后

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管理各项工作提出新要求。城建档案作为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信息基础,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由于决策层的不重视、设备配备不到位、城建档案管理专业性、规范性以及标准化等不达标,导致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3改进城建档案管理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对策

3.1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档案利用意识

扩大档案的影响力,使群众了解城建档案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此强化群众档案利用意识,提升城建档案在城市规划中的利用率。档案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强化人们的档案意识是提升人们法律意识的方法之一。基于法律保证,宣传档案正确利用的重要意义,强调忽略档案利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现象,通过对比的方式强化人们的档案利用意识。在此过程中,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应充分挖掘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发挥城建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让人们在利用档案的过程中受益,以此强化人民的档案管理意识,促进城市档案的利用,推动城市规划建设发展。

3.2依据法律法规,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基于城建档案的重要性,我国已经出台关于城建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等。城建档案管理工作在开展时应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健全城建档案管理制度,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专业化以及规范化。加大城建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城建档案的法律意识,将档案管理工作上升至法律层面,落实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以及工作内容,保证档案管理的专业性和完整性质。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权威性,降低社会上违反城建档案法律法规现象的产生。

3.3拓宽应用渠道,完善档案信息系统

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建档案适应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关键。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转变传统档案管理观念,以现代化城市规划与建设需求为基础,建立城建档案信息化平台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办公自动化,强化档案管理、收集以及利用各个方面。强化城建档案宣传力度,拓宽档案管理应用渠道,实现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有效发挥城建档案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强化档案管理质量效率的同时,提升城建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满足城市规划的实际需求。

强化规划意识范文第4篇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完成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调研阶段和分析检查阶段,并做好了前两阶段的学习和工作。针对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为使整改落实工作有章可循,特制定如下整改落实方案:

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征求意见情况和整改落实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工作原则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服务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大局、工作中心和工作重心。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以求真务实为立足点,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坚持“讲党性、抓机遇、重民生、谋发展”作风建设教育活动,切实建立健全规划编制体系,切实推进城乡规划事业协调发展。

2、目标要求

在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前提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新理念,完成好各项任务,同时配合好区委、政府的各项工作,加快完成××区各乡镇的乡镇规划工作。

3、工作原则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解放思想推动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更好地破解传统发展模式的难题,突破束缚发展的体制障碍。坚持敞开胸怀,谋划未来。多渠道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建言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充实完善方案内容。坚持真抓实干,责任到人。明确整改落实的项目、责任人、目标、时限,以及措施,防止抓而不实、抓而不紧、相互推诿的现象。坚持阳光监督,促进落实。通过网络、新闻媒体、党员大会等方式,向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公布整改方案,接受监督,确保整改方案的落实。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够深刻,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反映当前规划管理在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城市建设规划优先的意识淡薄;经济社会发展以规划为引领的大局意识不强;“行政有界、经济无边”的市场经济视野弱化;重生产轻生活、重发展轻环境、“重物轻人”的失误观念以及“以规划迁就招商、以规划迁就开发、以既成事实代替规划”的被动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扭转。

(二)加机关作风建设教育不足,服务意识不够浓厚。打造服务型规划机关还没有彻底从思想上转移到行动上,如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举措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完善,“服务型规划机关”还未真正得以实现。在规划日常工作之中,安于现状,不求变革,不图创新。服务民生不够。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机关工作作风松散的一面,不敢也不善于突破,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三)推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规划管理体制一定程度束缚了规划工作有效开展。在大量业务工作的压力下,放松了对规划精细化管理,在技术规范(来源:文秘站 )和规章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股室间的协调机制不够完善,被动管理以及乡(街道)规划力量薄弱等问题,影响了规划管理效能。

(四)规划编制体系不完善。规划编制工作乏力,历史欠账多,制约了我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解决执行力不足问题,加强执行力建设,制度建设相对完善,但个别执行力不足。我局制度比较健全,但执行效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整改措施及进度要求

(一)解决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够深刻问题,从实际出发做好全局各项工作,保证城乡规划工作质量和突出城市特色。

只有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才能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因此,要克服骄傲自满、因循守旧的思想,发扬锐意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要克服见物不见人的弊病,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克服坚守本土的狭隘思维定势,树立区域联动的战略思维,以长远眼光谋划规划,以全局意识统筹规划,以科学态度抓好规划,更加自觉地树立科学发展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进取意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以规划为引领,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力求在否定中获得突破,在创新中快速发展,在改革中促进和谐,努力开创规划管理工作新局面。

1、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对制约、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谋求新办法、新举措。

2、通过“阳光政府”这一平台,将规划管理程序等内容向社会公开,加大宣传和公众参与力度,鼓励公众及社会团体参与公共事务。积极转变规划管理职能,优化规划服务方式,充分体现了规划部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不断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向协调、引导和监督服务方面的转变。

3、开拓创新,积极关注民生问题。要创新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将优质服务的概念带到每一个股室,以点带面,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关注民生,尤其是拆迁工作中涉及到得民生问题。

4、抓好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处理,化解社会矛盾。通过健全管理制度,优化协调处理工作机制,明确相应责任,提高相关业务股(室)、所(队)工作服务水平,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志。

为此要求,一是促进干部职工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增强“科学规划也是生产力”的意识;二是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教育,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 习教育,形成自觉学习、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氛围;三是树立学习应用科学发展观的典范,以点带面,以面带片。

责任领导为木万光局长,局办公室负责协助,建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于今年8月份前全面推进。

(二)加强机关作风教育建设,增加机关工作透明度,鼓励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1、打造善于科学发展的高素质领导班子。大力加强局班子建设,从思想、作风、能力、廉政上严格要求,做带领队伍的模范团队。同时,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意保护干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提供坚强的后盾和政策的保证,营造宽容、宽松、宽厚的社会氛围。

2、深化班子民主作风,确保决策更加科学。加强权力制约,班子成员要形成监督、制约机制,防止出现“一言堂”现象;要进一步健全组织生活制度,及时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务必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格局,从而形成大事讲民主、小事讲风格,民主决策、科学规划,团结奋进,和谐共事的良好氛围。

3、以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为抓手,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联系点工作。以“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为指导,继续畅通与市纪委、监察局的沟通渠道,通过联系点这个平台,加强我局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观念,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信仰,筑牢规划系统拒腐防变防线,为规划队伍保驾护航。

4、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以正确的绩效观为导向,全面开展“量化考核工作”,力争通过该活动,在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质量上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开展“四评议”活动,对规划管理机关绩效与作风建设开展社会评议、基层评议、领导评议、网上评议。通过完善民主测评机制,让“群众满意”、“服务对象满意”、“基层满意”成为检验我局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5、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出重点,做好党务工作,促进机关和谐发展。不仅要做到督促单位做好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同时也要做好局党支部的各项党务工作,促进机关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此项责任领导为和志刚书记,由局综合办公室牵头开展,于今年9月前逐步完成具体方案,并形成长效机制

(三)破解机制体制约束,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

1、以理顺股室职能配置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在审批质量和速度建设上取得突破。要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转移到规划管理工作中来,以“壮士断腕”的气概,从体制机制上寻求突破:通过理顺我局内部机构设置和股室职能配备,明确股室的审批职责;科学制订办事流程,理顺内部沟通环节,加强股(室)、所(队)的内部沟通联系,杜绝不必要的扯皮、内耗;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化办公水平。同时,积极配合区委、政府及市局的各项工作,以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为载体,树立我局为民、便民的良好形象。

2、加强规划编制管理,制定年度××区城乡规划编制计划,密切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严格规划审批制度,把好“一书两证”发放及城乡建设监察关,提高规划管理效能树立规划监察威信,做好这些基础性工作,对于推进控规编制、进行规划专题研究与市政专项规划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树立规划权威。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规划、执行规划、参与规划的良好氛围,确保规划“落地”。对随意调整和更改规划的行为,要提高门槛,增加难度,确保规划有效实施。培养好一批规划专业人才和组织规划专业人员。

4、要建立健全沟通协调制度,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对内,要形成股(室)、所(队)的联合议事制度,发现问题随时研究解决;对外,除了相关部门保持好沟通外,还要加强与各乡(街道)沟通协调。

此项的责任领导为毛丽锋副局长、和佳副局长负责,由各有关股(室)落实,于今年12月份前逐步完成。

(四)进一步解决规划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充分发挥规划的作用

1、统筹全市规划编制,构建科学规划编制体系。确立规划引领城乡建设的指导思想。规划作为统筹全局,引领未来的蓝图,对促进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有什么规划,就有什么环境;有什么环境,就有什么产业。因此,应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统筹、协调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的功能,将各专业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体系当中,建立健全规划编制体系,增强各规划的科学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

2、加紧××区各乡镇的乡镇规划工作,按照有效配置公共资源、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合理确定城乡空间布局,通过建设便捷的交通体系,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打造好国际旅游城市。

3、扎实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打造宜居宜商宜游城乡空间布局。规划单元是系统推进控规编制的重要保证,是将上一层次规划的要求落实在控规中的重要环节,将为我局实现控规一张图管理模式奠定基础。完成好大东乡集镇规划,安乐村城中村规划等工作,大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努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4、在开展规划编制以及评审过程中,要结合我区的实际,选择专业知识扎实、责任心强、熟悉我区情况以及绩效、信用良好的专家为我所用,积极鼓励工作人员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和规划管理业务知识学习,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5、要加强规划执法力度,提高规划执法人员素质编制过程的监管,逐步解决好城乡建设中执法难、难执法的问题。

此项责任领导为和佳副局长,于今年12月份前逐步完成或完成主要工作。

(五)建立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规范管理,但规章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无异于一纸空文。因此,要将重点放在抓好局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上,对已实行的各项规章制度逐一进行检讨,查找不能执行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则止,借助有效的执行力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强化规划意识范文第5篇

*年,全市规划系统的干部职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大临沂、新临沂”的宏伟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城乡规划编制实施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对于科学引导调控城乡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城乡规划编制成果丰硕。积极开展了市、县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报批工作,9县城市总体规划全部获得批准实施。组织编制完成了临沂古城区综合整治规划、涑河综合开发治理规划、南坊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临沂热力规划等一大批专业、专项规划。开展了临沂商城提升规划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和重要历史建筑节点建设等特色规划设计,编制完成乡镇总体规划33个,村庄建设规划349个。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提出规划设计条件182项,中心城区国有土地出让成交价款40多亿元,土地出让收益达14亿元。“阳光规划”、“效率规划”全面推进,认真落实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度等一系列规划审批管理和报建服务制度,提高了城乡规划审批工作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扎实推进,被国家命名为全国第一批规划效能监察工作联系点,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积极改进城乡规划工作,提高了规划审批服务和执法管理的水平。我市作为全国两个先进典型之一,在国家建设部、监察部联合召开的全国城乡规划效能监察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通过深入开展城市规划宣传,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严格城市规划执法,广大市民依法办事、按规划进行建设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去年,市规划局还荣获全国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全省部门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机关等荣誉称号。对去年的规划工作,上级领导和市委、市政府给予了充分肯定,广大群众是满意的。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规划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慰问!

*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市城乡规划工作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希望全市规划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努力推动城乡规划工作再上新台阶。借此机会,我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牢固树立五种意识,努力提高规划编制设计水平。

一是牢固树立长远意识。牢固树立长远意识,兼顾眼前和长远、局部与全面、经济功能和社会生态功能,确保规划方案的先进性、前瞻性、长远性。城乡规划部门作为城市规划的具体组织者、管理者和实施者,要本着对城市的长远利益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慎之又慎的态度,认真对待城市规划的每一个事项,避免出现只顾眼前、急功近利、随意迁就的倾向和规划滞后于发展的弊病,为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留有足够的空间,为长远发展留有余地,切实做到每项规划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留遗憾。

二是牢固树立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意识。城乡规划是是确定城市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指标的公共政策,工作重心要进一步从确定开发项目向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明确空间管制要求转变,从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功能定位向控制城市的合理环境容量和确定科学的建设标准转变,切实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加强对城市发展的引导。

三是牢固树立特色意识。要深入研究和挖掘富于临沂特色的城市特点,加强对城市特色的把握、继承、培养和塑造,不贪大求洋,不完全迷信外地高手,有些我们自己清楚、能把握好的,我们就用自己的高手去规划,确保彰显临沂特色。

四是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无论是区域规划,还是概念规划、详细规划,直至具体到每一个项目的设计、把关,都要树立精品意识。精品意识要体现到每一个区域、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上,大到高楼大厦,小到街头绿地、雕塑小品,都要用心把握,精心设计,力求更好。

五是要牢固树立生态意识。要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作为城乡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生态化、人文化、个性化,着力创造城乡最宜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加大规划编制力度,积极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

在当前规划编制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要继续把规划编制作为规划工作的重点来抓。一是加强新一轮临沂市城市总体规划报批工作的沟通协调工作,争取国务院早日批复实施。二是抓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增强规划对城乡建设的控制和指导。三是抓好各类专业规划的编制,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的指导,完善和提升城市功能。四是注重保持各项规划的衔接,充分发挥各项规划的效率和作用。

(三)坚持规划公示制度,积极推进“阳光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规划公示制度,切实做好规划公示工作。在公示时序上,要做好各类规划设计的批前公示和批后公示,由专家和市民群众对规划执行情况实施监督;在公示内容上,不仅对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各类专业规划进行公示,重要地段、标志性建筑以及建设用地、重要建筑工程也要进行公示,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真正提高我市规划工作的透明度。

(四)强化规划实施管理,确保各项规划落实。

一是规划系统干部职工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自觉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二是拓宽监管渠道,充分发挥广大市民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提高广大市民参与规划、监督规划实施的积极性,搞好举报案件的查处。三是加大对违法违章建筑的查处力度,坚决打击私搭乱建行为,努力创造依法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强化规划意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5-0129-03

收稿日期:2013-06-10

基金项目:哈尔滨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学业生涯规划视阈下促进大一新生学习适应的路径探讨”(2012B018)

作者简介:谢桂花(1983-),女,黑龙江富锦人,哈尔滨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令人担忧,据《大学生职业适应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调查的走入职场不满3年的大学毕业生中,认为自己职业适应状况差的比例为31%,6%的受访者则表示不适应现在的工作。受调查的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大学生的职业不适应主要表现在责任意识不强、执行能力较差、自我规划不足等职业素养方面的欠缺。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作职业生涯设计,是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诺斯威尔曼提出的,他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1]根据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大学生正处于生涯发展阶段的探索期,主要任务是从各种机会中探索自我,逐渐确定职业偏好,并开始在所选定的领域中开始起步。[2]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体系、教育体系和社会合力体系,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体系

1.当前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现状――认知度不高,规划意识相对薄弱

在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港台地区,生涯规划理论发展比较成熟。在大陆,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和推广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人们对生涯规划认知度不高,只是近两年才在媒体上接触到“职业规划”、“职业定位”等相关信息。我国的初等教育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大部分学生除学习、考试之外的事知之甚少,家长也无暇顾及孩子学习之外的事情,职业教育欠缺。根据对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级和2012级两届新生调查问卷显示,在升入大学之前89.5%的学生完全没有接触过职业生涯规划,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考入大学以后,虽然接触到了职业规划,但很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简单地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为了找工作。有些学生玩心过重,无暇规划;有些学生认为计划没有变化快,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没有进行职业定位;有些学生“被规划”,敷衍学校,把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当“作业”,应付了事;有些学生不能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从众心理严重等。

2.优化多种宣传方式,构建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体系

重视意识唤醒,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开展生涯意识唤醒教育,强化学生对生涯规划的认知,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其生涯规划意识。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要帮助学生树立三种观念:一是自我负责的观念。职业生涯规划关乎大学生个人未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自己能对未来负责,不要期望别人来负责;二是匹配自身的观念。90后大学生是个性十足的一代,强调个性差异、个别需求,在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个人的实际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做出适合自己的规划,不能简单模仿他人。三是终身探索的观念。职业生涯规划是过程,不是结果,伴随每个人的一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修正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以适应阶段需求。

加大宣传,增强学生生涯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在高校强化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入学教育中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刚入大学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在这个时机对其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但可以引起学生对生涯规划的重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尽早确立目标,消除迷茫。二是通过校园广播、网络、条幅、宣传板等媒介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宣传。这些媒介是大学生常常关注的地方,加强这些方面的宣传有助于生涯规划意识的潜移默化和深入。三是开展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主题班会、座谈会和工作坊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学生探索自我、探索工作世界,增强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知,消除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的认知和被动接受的逆反心理。四是建立职业测评系统。它能帮助学生自我探索、认识职业、协助进行积极的生涯探索,在职业测评中可以看到所有相关的自我特征描述、潜在的预期职业,而且系统会根据前面自我探索与职业探索部分的结果,定制一份完整的职业生涯计划书初稿,供学生进行更加个性化的职业思考。五是校内开展职业规划大赛。利用活动推动学生职业规划的制定与执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

二、构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1.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现状――体系不健全,规划过程流于形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过程,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知识、技能、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教育应贯穿大学生学习的始终。美国从幼儿园开始就有生涯辅导,[3]在中小学,更是有多种多样旨在扩展生涯和增进自我了解的职业探索活动和教育活动。在我国,直到大学才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且许多高校忽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意识不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有些高校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相混淆,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用就业指导课、就业讲座等代替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即使有职业生涯规划课也主要是讲理论,并且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有些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不够全员化,只有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老师重视,其余的人并不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意识不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有些高校师资不够充足,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师,由辅导员或者学生工作人员来指导,但辅导员不但工作量大,而且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选择和规划时缺乏全方位、个性化、一对一的指导;有些高校职业规划教育与企业实际需要相脱节,理论性强,实践性弱。

2.加强师资、课程、咨询方式建设,构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加强师资体系建设。建立高素质、专业化、全员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保障。改变以往单纯以职业规划课程教师、就业指导师和辅导员为主的师资队伍模式。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和辅导员事务性工作多,面对众多的学生,没有足够的精力进行辅导,且其中部分人没有参加过职业生涯规划系统的培训,单凭经验来指导学生。加大就业指导处、学生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领导、辅导员和班主任参加有关职业生涯教育培训的力度,到企业、高校调研和学习,并把这部分人员填充到职业生涯规划师队伍中,这样不但可以建立高素质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而且可以壮大职业生涯教育队伍,利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利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另外,还应加大专业教师的参与度。他们熟悉专业知识,了解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最新动态,可以指导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讲更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建立由职业规划课程教师、各个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职业生涯规划师,由专业教师组成的高素质、专业化、全员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利于学生随时进行职业规划咨询,利于高校全员职业规划意识的提升,为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强有力的条件。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全程化课程体系,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程化,即把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从大一开始进行,贯穿整个大学。大一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课,开展生涯规划意识唤醒讲座,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把重点落在自我探索上,通过系统测评和工作坊,帮助学生了解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性格和价值观。大二和大三主要帮助学生探索外部工作世界,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专业课,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专业实验、比赛、项目等,帮助学生联系假期实习单位,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增强对工作世界的认知。职业生涯规划师帮助学生在认知工作世界和认知自我的基础上,确立职业目标,并制定具体规划。在此阶段职业规划师应每隔一段时间指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这段时间是否完成所制订的计划,完成的效果如何,并随实际情况调整目标和计划。大四阶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调整就业预期,提高学生求职技能。

构建多样性咨询方式。构建灵活多样的咨询方式,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方式主要采取一对一咨询和团体咨询,一对一咨询对咨询师的要求高,工作量大,一般一个学生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大概要分四到五次进行,还要进行提前预约等程序,整个咨询下来时间大概需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团体咨询覆盖的学生面广,但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所以既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这项工作覆盖广大学生,又要能针对每个不同的个体做到个性化职业辅导,就要求学校必须建立一对一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样化的咨询方式。多样化的咨询方式可供学生选择的机会多,易于接受,特别是网络咨询,更是省去了中间的很多环节,操作简单方便,消除学生面对面咨询的顾虑,符合当代学生时代化的需求。

三、构建职业生涯规划社会合力体系

1.当前职业生涯规划社会关注现状――重视程度不够,个人规划无落脚点

企业用人机制不完善,不能做到人职匹配。目前,仅有少数企业关注员工的自我规划,在入职时强调职业适配性,对员工进行系统的职业测评和培训,员工能够按照个人的兴趣和能力上岗工作。大多数的企业不重视发挥员工的特长和能力,不能做到人职匹配。大学生入职后,不区分员工的个人能力,而进行统一的技能培训,然后立即上岗,导致员工对个人的职业规划无意识,使职业生涯规划在社会上不能起到相应的推动作用。在校学生受此影响,没有根据自我兴趣、能力、价值观等特征和将来适合从事的职业要求来规划大学生活、学习和工作,学习没有方向感,随波逐流,从众心理严重。

2.凝聚高校、家庭、企业力量,构建职业生涯规划的社会合力体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单是高校的教育,还需要实施多层次、多领域的保障与支持,通过整合高校、家庭、企业等多方面的资源,建立全面综合的社会化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做到资源共享和互补。从高校的角度来讲,要整合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主动与企业联系,共同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4]一方面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和使用关系,与用人单位共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争取实习实践机会,聘请用人单位的HR为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的训练课程,增强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了解以及对职业技能的掌握,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必要的准备;另一方面加强与校友的联系,他们熟悉本行业管理、技术要求和职业发展,在学校和他所从事的行业的交流沟通中,具有其他人员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校友为在校大学生做职业规划相关方面的指导,将使学生能够迅速把握社会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的需求,调整个人规划和社会需求的高效互动机制,通过校友还可以建立培养基地和就业基地,开发更多资源。从家庭的角度讲,家庭是孩子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对孩子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阵地,家长在孩子职业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起着启蒙和引导者的作用。父母对孩子比较了解,他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认识自我,根据孩子的兴趣、能力和价值观帮助孩子确立职业目标,并帮助他们制订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从企业角度讲,企业加大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关注度。通过职业生涯培训,使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个人生涯需求之间达到平衡,不但可以提高在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发展,也可以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环境和引人、育人、留人的企业氛围。同时,在校大学生完善的职业规划也可使企业招到理想的员工,减少当今毕业生职业不适应状况,降低员工流失率、跳槽率。

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做好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内在激励大学生,激发其不断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而进取,增强社会职业适应力,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丽.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7-89.

[2] 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强化规划意识范文第7篇

关键字:城镇化;建设发展;城镇规划

Abstract: Small towns in rural development occupies a dominant respectable speed up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for the promotion of rural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to address rur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aste of resources, farmland construction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Urban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this thesis expand the discussion on how rapidly advancing urbanization.Key words: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ow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有地位,发展小城镇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耕地建设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推动城镇化,是指扩大城镇规模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积聚,由此引起一系列变化。城镇化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从经济结构变化看,农村活动逐步向非农业领域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从社会结构变化看,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人口,及城镇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从空间结构变化看,城镇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集中,以及积聚后再分散过程,起到城乡纽带桥梁作用。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呢?一、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办法

1.1转变政府的职能意识

在政府的职能意识上需要有所转变,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行为规范,做到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上能够廉洁和高效,处理事物上能在运转上协调。办理过程中做到公正透明。城镇建设管理机制有一定的创新意识,逐步落实和解决人员、编制和经费等问题,强化基层城镇管理指导力量。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支持、农民主体”的工作机制,把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了使广大的农民利于行使监督的职能,维护城镇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可将规划的成果展示牌立于城镇比较显著的位置。

1.2加强城镇干部意识管理

通过与有关部门的合作,组织城镇干部领导进行全面的再教育培训。主要针对城乡规划的法规学习,和城镇建设如何管理的学习。使存干部在综合素质上得到提高。有计划的进行教育培训,有重点的培训。短期学习和长期学习相结合,技术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从而使城镇的管理人员在技术的业务素质上不断的提高。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到管理比较完善,经验比较丰富的城镇互相交流学习。复制其他城镇的成功案例,结合本城镇的实际情况吸取好的管理经验。

1.3注重宣传工作,把规划政策的宣传工作落实到位

提高城镇人民在城镇规划上的意识,同时加强对村民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上的观念。深入开展城镇规划政策法规宣传工作,宣传规划的法定性和控制性,加大宣传中央、城镇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惠方针、政策,切实增强广大农村群众的规划意识和依法建设意识。及时总结、宣传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取得的成就经验,通过科学规划村容村貌得到改善的案例,宣传教育和影响群众。宣传城镇建设发展进步对整个经济工作的贡献,使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和支持城镇规划建设工作。

二、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具体做法

2.1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镇化的基础是非农产业的发展。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差别很大,在此基础上的城镇规模和城镇功能也很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地区,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城镇的规模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凭主观愿望或简单地按城市自身经济效益的高低,去要求或追求城镇的发展规模,很容易将城镇化导向脱离发展基础、盲目求大的误区。当前,在相当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县城和建制镇发展,对带动区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稳定当地经济社会、促进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统一规划和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因果关系综合起来统筹加以解决,这就要求将城市规划和农村规划整合起来,促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加强城乡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建立城乡统一和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规模与布局,要与当地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承载力相适应。城市发展要改变重规划、轻管理的状况,强化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管,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2.2听取民众意见完善城镇规划编

正所谓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城镇规划中我们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结合考虑城镇大的历史环境,地理所在位置,所处地理的环境,在历史中经济的发展趋势,都可以考虑在规划与设计当中。让新的设计既有新气象又符合当地文化,当地历史氛围。想要新的规划具有可行性,就要让农民的需求得到满足。在制度上做到城镇规划中评审的公开性,建立和健全规划的评审委员会,在评审的过程中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广泛积累各方意见。尊重村民的意愿,结合规划编制工作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城镇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全过程中都体现出公众参与和群众监督,可保障城镇建设参与各方特别是农民的合法权益,达到农民自愿、社会力量参与和政府引导扶植,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引导性和可操作性,共同推动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

2.3提高城镇居民文明素质

只有提高了市民的文明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城镇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通过开展文明教育和群众性的创建文明活动,不断丰富城镇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广大城镇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关心小城镇发展、参与城市建设,维护城市秩序,爱护城市环境,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良好氛围。

结束语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引导作用的不断增强,城市和城镇的规模、布局、功能将会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不断演化。我们必须坚持结合国情和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引导,走出一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未来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跨越发展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楼卫星;加快推进小城镇化进程的思考[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2]杨劲;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对策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87期

强化规划意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 城市文化; 文化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1-173-002

当今,以标准化为显著特征的现代工业迅猛发展带来文化割裂的弊病,以城市化、国际化为诉求的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很多城市原本独具特色的地理和人文景观消失殆尽。许多城市在进行规划时简单地以“高楼、立交桥、大广场”为标准,走进了缺少文化规划的误区,城市特色文化遭到无节制毁灭,城市形象趋同,个性虚无。当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城市在城市形态、制度规范、市民行为等方面日益趋同,因此文化上的辨识显得尤为重要,文化规划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一、城市规划与文化的关系概述

1.城市规划的概念。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2.城市文化的概念。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城市文化就是城市空间范围内一切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善、恶、美、丑无所不包,城市规划所需要的城市文化,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善避恶,创造美好。

3.城市规划和城市文化的关系。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的关系是表达与思想、形式与意境的关系,规划的表达是“形式”,文化的思想是“意境”。形意统一的规划是城市个性之作,传世之作;形不达意的规划是低劣之作,终有一天会随着城市的发展而被淘汰。城市规划中的文化规划就是要在城市规划体系的各个层面融合城市优秀的文化资源,有策略地整合具有地域特征、科学健康的各种物质与精神文明,通过规划的手法,延续和创造城市空间的文化特色,使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灵魂角色。

二、我国城市规划中的文化脉络

悠悠中华,文明古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就对我国传统的城市规划产生了深厚影响,其中尤以儒家、道家文化为代表。古代都城强调中轴线布局,主次分明、尊卑有序,层层递进,反映的是儒家讲究尊卑、追求秩序的宗法礼制思想。我国许多城市力求山、水、城的和谐相融,是追求道家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鸦片战争后,我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城市是中西方文化思想强烈交互、碰撞最为激烈的场所。随着西方技术和文化的传入,西方的城市规划理念从最初的直接移植到后来本土化的逐渐融合,对中国近代的城市建设和规划体系的形成都产生了重要影响[1]。

解放初期,学习苏联模式,城市规划也带有苏俄城市文化的烙印,城市总图讲究构图,强调城市建筑艺术和对称式的轴线干道,喜好设置广场。期间,左的政治文化反映在城市规划中,带有激进色彩的政治文化替代了传统审美观,兵营布局般的大寨屋就是典型的例子。改革开放后,城市经济结构发生了转型,城市文化领域的建设逐渐复兴,城市规划的理论也逐步走向全面。当今处在新的历史时期,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的主题,节能、环保、绿色、生态、个性是城市规划文化的目标,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仍然具有极高的现代价值。规划界应从更深的层次上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反思西方规划理念对我国的影响,把多种思潮的精华和价值汇聚起来,兼容并蓄。

三、当前城市规划中的文化迷失

综观我国当前的城市规划,“千城一面”的舶来品和种种形式主义破坏了城市原来的文脉肌理。[2]旧城、疯狂克隆、胡乱标志、攀高比大、崇洋、窒息环意、乱抢风光,永远塞车、假古董当道等城市建设的败笔无不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的文化迷失。有学者将其总结为四个特征:一是现代与传统的迷失――重外来文化,轻传统典型文化;二是精英与大众的迷失――重精英特权文化,轻平民大众文化;三是物质与精神的迷失――重物质建设文化,轻精神修养文化;四是短期与长期的迷失――重近期逐利文化,轻长远内涵文化[3]。相比而言,世界名城无不具有特定的独具吸引力的文化符号:巴黎是“时装之都”、“文化艺术之都”和“浪漫之都”;伦敦是“充满选择机会的城市”;维也纳是“音乐之乡”……事实表明,从一个城市的历史、时尚、艺术、金融和自然等文化资源中,都可能产生出最具城市象征意味的文化符号来。总体看来,我国至今尚未形成西方国家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的以文化规划指导城市发展的模式与格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文化规划定位误区。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规划中的文化规划具有总纲性质,是整个规划中创新性最强、知识密度与知识跨度最大、难度最高的设计,需要由各方面的专家协作完成。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政府和规划者都没有将文化规划当作一种高知识、高创新、高能级的设计来对待,有关文化的规划通常是由文化部门设计。这种在单一部门指导下的文化更多地是作为一种传播符号存在,在国民经济与社会规划和城市规划中地位微弱,文化规划的视野狭窄、实施不力。

二是经济利益导致短视。急功近利、浮躁短视是现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城市规划领域,就表现为宏观层面上过分注重政绩,有些政府把城市建设当做形象工程来做,求大、求新、求快,不从自己城市历史文化着眼点出发挖掘城市文化主题,而是推平头式的旧城改造,快速改变旧貌,快速出政绩和经济效益,却分割了旧城原有的肌理和城市功能。在技术层面上,商业化运作的规划设计部门因节约成本、追求效益导致设计复制,从而使规划编制过度市场化和简单工程化。而市场中的开发商乐见大面积的城市改造,简单地复制商业街、住宅楼建造能为其迅速带来高额利润;居住于历史文化区的市民面对拆迁经济补偿的诱惑,也盼望旧城迅速改造。以上种种利益综合发酵,导致目前的城市规划更多地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远社会效益,城市规划失去了文化辨识,无法体现其固有的价值观和人文关怀,丧失了城市的独特魅力。

三是法律法制保障欠缺。在现实中,文化规划制定难,实施更得不到重视。文化规划不仅在资源使用与支持力度上逊色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并且当二者出现矛盾的时候,往往以牺牲文化来优先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缺乏与文化规划相对应的法律和制度保障是最主要的原因[4]。可以说一直以来,我国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只重视功能规划,不重视文化规划。

四是业界素质尚待提高。城市规划需要的是通才,不是专才;需要的是文理兼备的人才,不是重理轻文的人才;需要的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不是只具备逻辑思维而不具备形象思维的人才。而我们的城市规划师大多是专才,知识结构单一,无法满足城市规划发展新形势之需要。同时,其敬业精神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文化性主要强调的是城市个性的延续与创造,相互抄袭规划,只能是抹杀城市固有的文化,造成全国城市的千城一面。

四、增加规划中文化辨识的思考

在城市规划中增加文化辨识度,目的是要实现城市身份确认、城市形象和品牌的树立,形成城市独特的文化、经济、社会发展轨迹与模式。以文化联系城市各项系统,整合出统领各项建设的城市文化主题,其他规划则严格遵循或者符合城市文化规划的规定和设计进行,从而使城市的产业发展、空间重组、社会组织等各方面都充分体现出城市主题文化特征和意象,具有城市文化的符号意义和标本意义,形成别他性、权威性的城市经济、社会、文化景观系统,塑造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的城市空间形态。对照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的文化迷失现象,如果再不加以重视,必将给城市的未来留下许多后遗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增加城市规划中的文化辨识:

一是加强研究正确定位文化规划。城市规划应该是工程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等学科的交融,城市规划专家应有广博的建筑与规划专业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素养。城市规划是技术创新与人文精神传承的结合过程。当前应深入对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之间辨证关系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对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城市文化内涵研究、文化策略研究和文化建设研究等,正确定位和发挥文化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灵魂引领作用。

二是正确定位城市规划价值取向。政府领导是城市规划的主导者、决策者,首先要避免以“面子工程”来体现政绩的倾向,要坚持城市规划决策的公正性,真正尊重专家意见和民众意愿,重视城市历史文化、人文因素和自然景观的相互融合,使城市规划体现文化内涵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向市民进行城市规划科普教育,努力提高市民的规划审美观,引导树立正确的规划价值观,以科学的态度理性地参与到城市规划建设上来。

三是及早确保文化规划有法可依。要制定城市文化规划方面的法律法规,把现行的城市规划主要为功能规划,改变成文化规划,制定相关的强制性或指导性技术规范,以指导体现城市规划文化性的各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四是提升城市规划者的职业素养。一方面,要提高规划师的人文社会学科素养,变专才为通才;另一方面,要提升规划师的敬业精神,制定城市规划师职业道德标准,强化规划师职业道德教育,使其以科学的态度、人性化的关怀编制每一项城市规划,杜绝不负责任的、相互抄袭的技术腐败现象。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不致迷失的坐标,是体现城市个性的根源。尊重城市文化的气质,传承城市的优秀文脉,保持城市应有的记忆,继承、创新、发展,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当今城市规划的重任。虽然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中文化迷失现象普遍,但可喜的是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提出“文化立市”的理念,表明城市规划文化性工作已经开启。城市规划的设计者、决策者、执行者应进一步以不懈的追求和勇敢的精神,将人文关怀和文化视野导入现有的城市规划之中,推动形成体现人文关怀的城市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陆枭麟,张京祥.当代中国城市文化迷失与规划师角色再塑[J]规划师,2009,(5):63-66

[2]王景慧.城市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J]城市规划,2011,(3)

强化规划意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实效性

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各高校进一步更新就业工作思路,逐渐实现由单纯注重“就业率”,向狠抓“就业力”带动“就业率”转变;在就业指导方面,也由求职前应急性举办应聘技巧培训的“产品包装式”,向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内容并贯穿全过程的“产品设计式”转变。职业生涯规划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及其职业发展的现实意义,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然而,笔者调查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实效性不强问题还比较突出。

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

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调查中发现,有52.3%的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步骤、方法模糊不清。对老师布置的生涯规划任务,照抄照搬网络上现成的东西,或随意拼凑,敷衍了事,不做深入的思考,规划设计书缺乏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这部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对前途迷茫,进取心不强,学习热情不高,行为较散漫,热衷于恋爱,迷恋于网络,生活上讲求攀比和享受,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较差。这不仅影响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也制约学校整个学风建设。

职业发展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合适的职业目标,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才具指导意义和激励作用。但许多学生在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时,看不到生涯发展的曲折性、复杂性。对就业形势,以及对必要的主客观条件支撑下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各个阶段性目标,不做科学的分析,造成中、长期规划目标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

职业测评软件落后,测评不科学。职业测评软件是学生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前,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倾向、价值观、性格特质等进行测评的必要工具。目前,许多学校都购买了职业测评软件,但是有的学校购买的是质次价廉的低档次测评软件,即使一些学校购买了国内知名的品牌软件,由于购买较早,没有及时投入一定的财力进行升级换代,软件相对落后,影响测评效果;另外,对职业测评结果理解、使用的非科学性,也是职业生涯规划实效性不强的表现之一。

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更缺少大师。目前各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在数量上不成问题,但普遍缺少职业指导的专职教师,更缺乏职业指导的大师。现有的职业指导队伍中,大部分来自闲置的基础课教师,或其他行政人员转岗而来,或来自做学生工作的教师或辅导员,且多是兼职。由于自身就业工作实践经验不多,职业经验不足,又缺乏职业指导知识的正规培训,因此,不具备较强的专业化指导技能,职业指导的效果较差。

职业指导的方式方法简单,缺乏吸引力。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均属于经验课程(主要是直接经验)。①调查发现,一些教师不了解职业指导课程的特殊性,教学中以传统式的理论灌输为主,教学方法单一,联系实际少,学生参与不多,课程的实践性、可操作性差,学生逐渐丧失对职业指导课的兴趣。

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效性不强的成因分析

从学生层面分析。一方面,大学生自身素质的特殊性制约着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有效开展。有许多学生在心理和思想上成熟较晚,对自己的未来关注不够,目标模糊;还有的学生不愿意受“生涯规划”的束缚,向往和追求“自由”、“宽松”大学生活;一些同学即便有了较好的生涯设计,也不能落实到行动中去,生涯设计成为“镜中花”、“水中月”。另一方面,学生(包括家长)传统就业观导致职业期望过高。一些学生和家长对“面向市场,双向选择”的新就业制度和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危机意识不强,就业观念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把就业目标锁定在行政事业单位、大型国企上;在就业地域方面,习惯定位在东部城市、发达城市、大城市。加上受“官本位”和“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导致了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期望值过高,过于理想化。

另外,由于就业中的不正之风存在,部分学生认为能否找到理想工作,完全由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决定,与个人素质和职业生涯设计无关,从而忽略职业生涯设计。

从学校教育层面分析。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行业,起步较晚,各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仅仅是近几年的事情。在对职业生涯规划工作重视程度、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与指导的方法、途径等方面大多处在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需不断拓展和实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工作的力度和深度不够,也是导致工作实效性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实效性不强的对策

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首先,强化学生就业的危机意识和发展意识。学校在对大一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第一课或者说极其重要的一课,就是让同学们认清当今总体上严峻的就业形势,认清市场经济条件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真正内涵,更新就业择业观念,树立忧患意识,强化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进而才能深层强化学生的自我生涯规划意识。其次,要大力宣传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学校应该利用课堂、专题讲座以及校报、橱窗、广播、校园网等各种途径和媒介,广泛宣讲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确只有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才能确立科学的人生目标,获得成功的职业发展。

培养学生大众化就业观。首先,要摒弃教师、家长和学生心中根深蒂固的“精英化择业观”,实现“精英化择业观”向“大众化就业观”的根本转变,②引导学生从“天之骄子”走向“普通劳动者”;其次,要用现实的就业形势教育学生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定位。当然,学生大众化就业观是个长期培养、逐渐形成的过程,为此需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付出耐心、细心和恒心。

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第一,要把好“入口”关。选拔有高尚职业道德、有丰富职业经历和就业工作实践经验、有一定的学生教育管理经验和心理学基础的教师做职业指导工作。第二,把职业指导教师培训纳入到年度学校整体教师培训计划。每年拿出必要的资金,选派一定数量的职业指导教师外出参加业务培训。第三,有效发挥就业指导教研室的作用。有计划组织开展教师业务培训、经验交流活动。第四,开展职业指导教学科研活动。鼓励每一位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总结实践经验,积累教学案例,撰写科研论文,参与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突出实践性,提高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是集理论课、实践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尽管教师的经历、能力和素质都不一样,但是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有其遵循的一般规律:在知识运用上,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还要注意搜集、积累他人事业发展的间接经验,总结提炼已辅导过学生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更要善于利用自己人生经历中亲身感悟的直接经验,对学生进行体验性、经验性指导;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课堂游戏等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这一接受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课程吸引力和教学效果;在教学能力提高上,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毕业生双选会、毕业生质量调查、市场需求调研等“实战”性工作环节,不断积累职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此外,就业主管部门应经常提炼学生在生涯规划和求职择业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从事就业市场开发、调研等实践工作的教师与从事职业指导课教学工作的教师联合进行教研活动,以丰富职业指导课教师实践经验。

规范开展职业测评,科学使用测评结果。利用科学的职业测评软件系统对学生进行职业测评,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手段。因此学校应不惜财力,保证测评系统的先进性、科学性。但是,任何一种先进的测评系统,都是相对真理,都是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的;其测评结果也不是可以教条化生搬硬套的灵丹妙药。工作中,要避免过分依赖和迷信测评结果,片面夸大测评结果的作用。

目前,大学生“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③加上全球金融危机给高校毕业生带来的就业压力依然存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适应当今就业形势,高校应该承担起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责任。只要各高校高度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开展,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抓住高校学生的特点,把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特殊规律,一定能开辟高校积极、务实、高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新局面。(作者单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注释

①王建农:“职业生涯规划――不需要教科书的课程”,《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第13期,第4~5页。

强化规划意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发展;城市规划学科;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subject also shows that city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a city planning is the subject of the best practitioners. Advance city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must strengthen urban planning of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discipline;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引言:

城市规划的发展与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密切相关,二者是理论与实践相互发展、相互协调的关系。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导致该学科专业的建立和发展,而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规划发展和一个城市的建设方向,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城市规划实践则为该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机会和发展机会。

一、 城市规划的发展和专业建设现状

对于城市规划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话题的兴趣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实践出现了重大转机,进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学术界对城市规划的发展与专业建设的认识与探究也在不断深入,对于推进城市规划发展及专业建设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于城市规划发展及专业建设的现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1、城市规划发展与专业建设步骤不协调

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 城市规划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向多方向多领域发展趋势渗透,这种综合式的发展往往使得规划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与之不相应,跟不上当前形势的变化。与此同时,对城市规划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探究也引发了规划专业人员对于专业建设定位的思考,并推动了城市规划的发展。但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发展与专业建设还没有结合起来形成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系。

2、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有待深入研究

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方面的理论空白是我国城市规划长期以来对各个学科知识综合却不适用的现象,应该要在大力强调城市规划学科拓展的同时,科学地对各个学科的空间属性进行探究并使其交叉领域知识成为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发展向导,如与城市社会学等相互渗透。所不同的是,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交叉领域的研究应始终以空间为中心,再围绕中心进行探究。基于我国目前的国情,城市规划领域更应注重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及城市规划学科基础知识等方面,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逐渐形成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理论体系并且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平衡,使得我国城市规划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不断革新进取,从而把握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方略。

3、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的价值观等问题更应受重视

当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专业建设涉及到经济和政策领域后,规划工作往往会遭遇价值判断困惑之类的问题。如在当前发展形势下的规划,人们应如何权衡公平与效率?主张公平的人认为规划应该以社会的长期有效运行为依托。但对于处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的现实情况看,这种理念很难充分贯彻。但是若把效率作为城市规划建设标准,则城市规划作用的发挥将大打折扣,其存在的合法性也将受到质疑。因此,那些主张效率的观点的人们希望改革传统的规划理念,将经济学理论等融入到城市规划实践与专业建设中来,使之更适应我国当前的发展,并被地方政府所接纳。

二、 推进城市规划科学化发展与专业建设的对策

1、 注重对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的管理

城市规划专业建设在我国起步晚,并且许多学校在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也都存在许多问题。况且,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体系还是借鉴西方国家的制度来完成对规划办学质量的认证,我国的城市规划教育还未形成完善统一的体制。而专业评估制度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国外的认证制度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国情,存在许多严重问题。因此,加强对城市规划专业的办学管理刻不容缓。只有全方位加强对城市规划专业办学的管理,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城市规划专业的教育效率。

2、 明确城市规划专业建设的办学方向并呈现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的深入,使得城市规划的教育事业得了空前发展并呈现出它的特色。探究国情,我国的城市规划是在公有制的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在城市规划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城市规划专业,大都是来自建筑学学科,将城市规划当作设计的办学理念早已在人们心中占据重要地位。城市建设过程中各工程领域的知识和建筑学知识对于城市规划同样非常重要。所以,相对于有较好设计学科基础的高等院校,有经济地理背景的规划可突出区域规划和区域发展的特点,并可以延伸至社区发展的领域,将社会的和谐发展理念作为城市规划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呈现不同的办学特色。

三、城市规划科学化的具体实践

1、城市规划科学化应增强规划意识

城市规划科学化建设应在规划过程中增强规划意识,树立科学的规划意识。城市规划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总体进步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城市的具体规划中应树立整体观念和总体意识,把区域总体发展规划与交通规划、环境规划等融为一体,树立全方位城市规划、全过程城市规划意识,把宏观城市规划与微观城市规划,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交通、通讯等城市规划资源配置等各方面因素,确保城市规划科学化具有具体的实践方向。

2、城市规划科学化应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

城市规划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把城市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第一要素。城市规划应紧密围绕城市发展整体大局来开展,而不能只强调理论规划而不顾具体实际。目前,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政策形势持续变化,城市规划要建立灵活机制,保持调整余地,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与时俱进才是科学城市规划的认真负责态度。

强化规划意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C

DO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59

1 提高大学生的规划意识,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和整体综合能力

通过调查发现,有少数学生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大多数学生有规划但是没有具体实施。同时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与成功之间的联系不大。调查发现有想法并且具体实施的学生成功的概论远远大于那些没有规划意识或有规划但是没有具体实施的学生。绝大多数大学生希望通过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掌握个人定位分析方法,可见学生缺少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正确评价自我,才能了解自身优劣势,才能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因此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让学生产生规划意识,进而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规划并按照目标实施。同时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教育,促使学生掌握自我认知的方法,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努力学习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专业知识的精通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大学时期是职业生涯中的准备阶段,因此大学生要合理利用这段时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除了学习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大学生还应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习掌握与自身专业相关的专业知识,以提高自己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一是要求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二是要求基本的技能训练,在校大学生只有端正学习态度,有效利用学校的资源,学好专业知识,有效拓宽自己的视野,才能为进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在大学阶段对学生实施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校应该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四年大学生活。依据萨帕提出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此时的大学生是在职业生涯探索和建立阶段,在这时期大学生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进而不断发展自己,通过学习知识和参加各种活动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确定职业目标,制定规划。由此可见,大学生能否准确进行职业定位、能否提高职业能力,关系到将来的职业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贯穿整个大学阶段,应该按照生涯发展阶段理论里的该阶段的特点一步一步分阶段地进行。同时教育设计要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年级和专业的学生进行内容设计,同时还要注意它的难易程度,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逐渐提升大学生的能力。同时教育内容不能与实际需求脱轨,要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培养。笔者认为大一应该把重点放在对职业的了解以及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让大学生了解自己专业将来的发展前景以及就业状况,帮助学生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大二应该重点培养基本能力,帮助大学生更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进而调整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大三应该把重点放在职业定向指导方面,由此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可以让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同时也可以让大学生参加一些招聘会,这样可以直接感受到就业市场的相关情况;大四应该把重点放在择业指导以及就业服务,教会学生求职技巧、面试技巧、签约注意事项等就业技能。

3 提高职业规划课程授课效果,加强导师引导作用

学校通过设立职业规划相关课程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学会如何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学生对学校设置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课程认可度不高,多数学生认为课程缺乏实践性与互动性,因此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应采用开放式教学方式,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多采用案例教学,使学生参与其中,在授课形式方面,可采用图片、文字、影音以及真人秀等多种授课艺术,以此来增强授课效果。例如视频教学,目前有很多电视节目是针对职场的,如《天生我才》和《职来职往》,可以根据授课内容挑选一些视频让学生观看,同时根据选手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几个问题,让大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将来犯同样的错误,还可以引导大学生学习参加节目的选手的优势和思考专业人士给参赛选手提出的建议。

在开设课程的同时,要加强导师对学生进行特别指导,让学生的生涯规划更具科学性。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的,因此它是具有个性化的。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解自己在今后的大学学习生活中需要重点加强的薄弱环节,了解自己所欠技能,以及今后需要重点加强的能力。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建议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让大学生进一步看清自己的目标,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在调查中发现高校就业指导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对学生缺乏个性化指导,不能实现一对一咨询。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对职业缺乏理性的认识,因此加强个性化的导师一对一专门辅导是很有必要的。这种指导可以从职业规划、专业实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寻找最佳的职业发展方向,尽己所能为学生提供就业实习机会。

强化规划意识范文第12篇

在区城市规划宣传月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区城市规划宣传月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与时俱进统筹发展努力开创路桥城市规划工作新局面同志们:区委、区政府专门召开如此规模的规划宣传会议还是第一次,这充分说明新形势下规划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中国有句古话,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现在,我们正朝着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迈进,城市发展必须有一个与此相适应的“规矩”。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认真贯彻区委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研究和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城市规划工作,动员全区人民深入开展城市规划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强化规划意识,切实加强规划管理工作,促进全区城乡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下面,我讲三方面意见:一、强化“龙头”意识,提升规划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建区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是我区城市建设力度最大、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一个时期。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把实施城市规划作为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的强有力抓手,坚持规划的导向性,用规划指导全区建设和管理,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不断增强;坚持规划编制的高起点和高要求,引进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单位,着手编制路桥分区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各重点区块规划、各项专业规划及大量村镇规划,一个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较为完整的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坚持规划实施的严肃性,认真执行《城市规划法》,大力查处各类违法建设,在全区集中开展了“拆违”整治活动,规划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坚持规划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公开性,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作为城建顾问,建立路桥区城乡规划委员会,制定路桥区规划委员会议事规则,注重接受社会各界对规划的监督,实施规划“阳光工程”,规划管理的整体水平明显提高。规划工作的深入开展,推动了远东新区开发和“一主一次”城市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城市的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功能日渐完善,城市的品位明显提高,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全区经济社会呈现协调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目前,建成区面积达到17平方公里,城镇居住人口20多万人,城镇化率达5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总体来说,我区城市规划工作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制约了城乡建设,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规划体系不够完善。我区1995年编制的路桥分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已基本建设完成,而1997年编制的路桥城镇体系规划已严重不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区的分区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和全区村庄布局规划等重大规划,以及交通、绿地等专项规划还未修编完成,许多重要区块的控制性详规还在修编,详细规划的覆盖面还不高,规划滞后于城市建设的状况十分明显。二是城市建设档次不够。由于缺乏规划的有效指导,加上建设速度快,建设时间短,导致城市建筑形态档次不高,城区没有一条高档次的街道,也缺少漂亮的标志性建筑。三是规划管理效率不高。规划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人员业务不精,信息化程度不高,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管理的缺位现象十分突出,不能适应现代城市管理模式的要求。四是违法建设屡禁不止。由于监管不力,执法不严,导致无证建设和随意增加建筑密度、提高容积率、减少绿地面积、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等现象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城区农民建房未批先建有5434间。尤为突出的是,一些农民在重大工程项目开工之前违章搭建、突击抢建现象愈演愈烈,造成很坏影响。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利益驱动、工作能力、社会监督等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部分干部群众认识不够到位,规划意识不强,没有真正形成全社会尊重规划、爱护规划,自觉按规划办事的浓厚氛围。因此,必须从深化思想认识入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首先,加强规划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中央提出“五个统筹”的要求,核心就是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城市规划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规划要达到的目的。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有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中心城区与乡镇的协调发展,引导城乡合理布局、协调共进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首先要实现规划的一体化,加快城乡规划一体化的编制。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区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城市是区域的增长极,通过加强中心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不断增强和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发展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并做好区域规划,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关键是保护城市环境,通过全面规划,统筹兼顾,严格实施规划,来加以严格控制污染源的产生,逐步改善环境。因此,这迫切需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强化规划工作,从源头上把握规划对各项工作的指导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其次,加强规划工作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使国内外产业、资本、人才流动空前活跃,城市之间的竞争也越 来越激烈。经过多年来的全力发展,我们台州已成为“长三角”第16个城市,成为区域发展中承接产业、资本转移的前沿阵地。一个城市太小,就没有份量;一个城市缺少特色,就没有魅力;一个城市没有品位,就会被人遗忘。而城市的大小、特色和品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规划引导和调控作用的发挥。哪个城市规划得好,哪个城市建设水平就高,聚集力、吸引力、辐射力就强,综合竞争优势就明显(如意大利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尽管不大,但很有特色,很有魅力)。因此,深圳、上海等发达地区提出“规划是生产力,规划出竞争力”,“规划创造价值,规划也是资源”,“规划显现城市效益,规划铸造城市品牌”等一系列先进理念,既是对规划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和体会,也是尊重科学、尊重城市建设规律的集中体现。第三,加强规划工作是政府职能和体制转变的迫切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们的社会经济活动都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市场经济强调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价值规律、市场机制对城市建设产生重要影响。政府的职能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社会事务管理,规划的实施受市场力量影响很大,对规划的灵活性要求越来越高,这使规划工作调控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当前行政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强调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必须体现效率和公开、公正、公平。随着《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对政府的运行规则和办事程序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规划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和宏观调控手段,也必须要尽快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这些都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抓好城市规划工作。第四,加强规划工作是路桥城市发展现实的迫切需要。一是从路桥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来看。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阶段。去年,我区人均GDP达到3600多美元,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期,这就要求规划的编制和监管的内容、手段等都要发生相应变化。二是从路桥人民的生活需求来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群众生活的改善,人民群众对城市环境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规划工作愈来愈关注。目前,路桥城市还处于粗放型发展,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布局不合理、空间组织无序、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亟需通过规划对城市作进一步的整合、提升和完善,建设极具特色和魅力的生态城市,从而增强路桥人民的自信心和优越感,激发人们爱护路桥、建设路桥的热情。三是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来看。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区打造“六个路桥”的关键时期,区委、区政府提出要全面实施远东西扩战略,建设行政文化中心、中部工业区、南山生态保护区、东部沿海产业区,并实现“三市一城”创建目标,建设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这越要求我们树立规划的先行理念,加强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优化各种资源空间配置,才能确保各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城市建设健康发展。二、与时俱进,努力开创我区城市规划工作的新局面面对新的形势,下阶段,我区规划工作主要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充分认识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特点,严格坚持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首先,要坚持规划的前瞻性。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情况,出现新问题,提出新要求。为此,规划要留有足够的余地,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和外部因素的变化,适时加以调整和完善,使城市规划适应发展需要,更加全面、正确地反映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成功的例子:如目前的重庆机场用地,是50年代开始控制而留下来的;不足的例子:我国的电力规划失误,路桥的交通建设考虑不足)。在考虑前瞻性时,也要注意现实性、经济性和合理性,不能一味的超前,这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的浪费(如珠海由于规划超前,导致城市发展缓慢,就如机场太大,浪费严重,利用率还不到1/10)。第二,要坚持规划的全局性。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具有全局的观念,在法律法规的规范下,坚决维护整体利益、全局利益(如在安排村居安置点时,要考虑全局性、系统性,不是哪个地方好就放哪里)。第三,要坚持规划的强制性。城市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地位,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决不能因领导人的更替而随意改变。所以,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加强法制观念,在工作中严格依法行政。(二)加强城乡规划编制,着力提高规划的质量和水平。规划编制要按照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五个统筹”,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确立城市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当前,全区的城市规划编制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必须适应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加快规划的制定、调整和修编,重点要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抓紧修订完善路桥分区规划。要按照覆盖全区、层次清晰、目标明确、合理有序的原则,完善路桥分区规划,尽快上报审批。同时高起点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引导区域整体协调发展。二是要抓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重点编制好远东西扩区块、新行政文化中心和几个入城口等重要区块的控制性、修建性规划,加强对各类建设用地和建设活动的规划引导和调控,为规划实施管理提供依据。三是要加快专项规划和村镇规划的编制。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从完善和优化城市功能的角度出发,加快各类专项规划和村镇规划的编制。四是要加强城市设计的研究和制定。我们一定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无论是从城市的整体规划还是到每个单体建筑,都要作为艺术品来对待,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当然,我们不可能使每一个建筑都能成为精品,但对每一个建筑我们都要有几十年摆在那里还很象样子的精品思想。尤其是对重点地段、重要建筑,更要坚持精益求精,精雕细刻,提高建设的档次和品位。在编制规划的过程中,要加强各类规划的相互协调和衔接。坚持下一层次的规划以上一层次的规划为依据,不同层次的规划相互反馈、补充和完善,加强规划的系统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积极鼓励和引进高素质的规划设计力量参与城市规划设计,认真对待规划评审,切实提高城市规划的质量和水平。(抓好规划编制,根据土地资源不足的实际,为提高城市档次,必须实行“立改套”,建设高层建筑);(抓好规划评审,改变以前规划方案的会审方式,提高会审的质量和效率)。(三)加强规划监管,依法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首先,要理顺规划管理体制。完善规划决策体系,进一步发挥区城乡规划委员会的决策作用,凡涉及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要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均由区规划委员会研究决定。完善规划管理制度,减少人为因素影响规划的实施。落实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理顺市区镇三级在规划管理中的职责分工,保证规划管理全覆盖,保证分层落实,贯彻到位。第二,要加强规划执法。规划审批和规划内容调整都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已批准的规划内容,规划没有完成的,不得开发建设。建设项目的审批必须严格执行已批准的规划,杜绝执行的随意性,凡未编制详细规划或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办理规划用地手续,不能批准建设,防止建设牵着规划走,随意插建、盲目开发的现象发生(现在建设条件不成熟的一些规划区,一定要严格控制住,保持原状。如深圳的行政中心区以前控制得很好,现在建得很漂亮)。今后,对违反规划的单位和个人,不管是开发商还是政府管理部门,都要严肃查处,追究责任。区里将建立路桥区城市规划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城市规划重大失误的,既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又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规划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依法对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建设用地和建设活动实行统一、严格的规划管理,严肃查处违反规划的行为,特别是要加大对各类违法建设活动的查处力度,做到及时发现,坚决拆除,不以罚代拆,助长违法建设的歪风(现实表明,规划控制得好的地方,改造起来就比较容易,如路桥街道的龙头王村12年没建房,现在旧村改造很平稳)。第三,要加强规划实施质量。一个很好的规划,如果在实施中没有把好质量关,出现操作失误或工程质量不合格,那这个规划就失去了意义,其在前期所花的大量精力白费不说,可能还会带来更大的后遗症。这不是悚人听闻,当前在我区规划执行不严谨的现象还严重存在,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工程(如峰江金属再生园区的道路,和批准的规划红线差了9米;藕池小区临银安南街的几幢建筑,后退距离严重不足等等)。当然,这有技术手段落后等方面的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所致。所以各主管部门,要主动把好规划质量关,把工程的质量抓好(工程质量怎么抓,教大家一个方法:就是派专人监督施工时的钢筋、水泥用量)。第四,要加强规划实施的部门协调。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城市规划部门的工作,做好与城市规划审批程序的衔接与配合。建设项目未按规定取得选址意见书的,计划部门不得批准立项;未按规定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土地部门不得批准建设用地;未按规定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建设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未经规划验收合格的,房产部门不得发放产权证明。通过各部门的衔接和配合,形成合力,依法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以前,我区在这方面配合得不是很好,这是导致违法建筑现象比较突出的主要原因)。第五,要加强城市规划的社会监督。积极推行“阳光规划”,进一步增强规划的透明度。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检查,重大规划方案要主动听取人大常委会的意见。要通过建立城市规划展示中心、建立规划公示制度、举办城市规划展等多种载体,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广泛征求社会公众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建立对违反城市规划行为的举报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形成全社会重视规划、关心规划的良好环境。(四)切实加强规划的基础管理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一要加强城市勘察测绘管理。城市勘测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城市勘测管理是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统一的高程系统、统一城市地形图的图幅分幅和编号、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管理城市测绘基础资料;抓好“三项管理”,即资格管理、任务管理、质量管理;把住“两个关口”,即在城市测绘市场管理中,要验审资格、检查成果。二要加强城市规划统计工作。城市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动态、延续的过程。抓好城市规划统计工作,可以及时了解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项基本情况和有关重要数据,包括各类建设用地、各项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进展等,及时掌握规划实施情况,合理评价城市建设和发展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依据。三要加强城建档案管理。要保持城市规划建设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结合规划信息化建设,尽快制作路桥建设规划网,建立我区各类建设规划设计方案的资料库,逐步建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数字化管理提供服务。(五)加强领导和学习,切实提高城市规划工作水平。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规划工作的重要性,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城市规划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规划工作作为城市建设的第一抓手,摆上重要位置,抓工作落实,抓工作进度。要加大规划编制的投入。区、镇两级财政要在预算中安排规划专项经费,各有关部门也要根据编制专项规划的需要,安排一定的规划专项资金。要切实加强规划队伍建设。城市规划是政府重要的职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健全规划管理机构,根据规划工作需要,抓紧引进和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规划队伍。规划部门的广大干部,要把学习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作为认清形势、把握大局的重要前提,作为掌握工作主动权的关键环节,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要敢于坚持原则,恪守职业道德,做到清正廉明,秉公办事,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当好参谋助手。三、加强领导,切实做好城市规划宣传月活动城市规划宣传活动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涉及的面非常广,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按照已拟定的工作方案,集中精力,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一)规划宣传月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这次规划宣传活动的指导思想: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城市规划的政策和法规,宣传城市规划工作的成果和新思路、新举措,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增强全社会的规划意识,按照“拓展空间、完善功能、提高效率、优化结构、改善生态、弘扬文化、注重个性、提升品位”的要求,高起点编制规划,高标准实行规划管理,提高城市规划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这次活动的目标:展示政府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展示路桥一体化发展规划和以建设“六个路桥”为目标的未来城市规划蓝图;使广大干部群众受到教育,使规划法更加深入人心,群众更加了解规划、遵守规划、支持规划,并按规划要求建设,使城市朝着健康、科学、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开展拆违整治活动,起到警示作用,维护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使城市环境、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规划意识、社会意识、管理意识,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开展“阳光规划”,为进一步开展城市规划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二)强势推进规划宣传月活动。这次规划宣传月活动规模较大,内容很丰富,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内容:一是组织开展规划展版展览。在国际会展中心一楼大厅布置路桥区城市规划展览,展示路桥建区以来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展示路桥一体化发展规划和以打造“六个路桥”为目标的未来城市发展规划蓝图。二是报刊、电视、电子屏幕宣传。利用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刊登规划知识问答和规划文章,编制城市规划宣传月专题节目,利用城区电子屏幕播放城市规划标语,广泛开展城市规划知识宣传,增强广大群众的城市规划意识。三是组织规划业务学习。安排国内一些著名专家开展规划知识讲座。内容包括对当前城市规划建设问题的思考,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产业集聚,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布局等。四是开展“阳光规划”。将积极推行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阳光规划”体系,建立规划审批前的沟通制度,在规划编制与选址阶段,对具有群众性和公共性的一些规划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对规划的参与度,增强规划审批透明度,监督规划的实施,提高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五是组织“良一杯”城市规划知识竞赛及颁奖晚会。组织各镇(街道)和有关部门派代表队参加竞赛,通过知识竞赛来推广城市规划知识,并在文体中心举办“良一杯”城市规划知识竞赛颁奖晚会,表彰先进,总结宣传月活动工作,普及城市规划知识,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六是全面开展大规模拆违整治行动。借宣传月机会,结合当前开展的土地集中整治活动,认真组织全区性拆违工作,对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违法建筑,要坚决予以拆除;对于基本符合城市规划或者影响城市规划,但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违法建设,责令补办有关手续并处罚款。通过拆违,起到查处一地、震慑一方、教育一片的作用。(三)确保城市规划宣传月活动取得实效。城市规划宣传月活动是今年区委、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各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上下联动,全民参与,务求实效。着重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要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各部门、单位要按照区政府的部署,根据各自的职能,把这项工作摆到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实、抓到位。各镇(街道)要成立由“一把手”挂帅的城市规划宣传月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动员辖区内干部群众积极参加规划宣传月活动。区规划委员会要牵头负责抓好规划宣传月活动的重要环节,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主体意识。能不能把“城市规划宣传月活动”组织好,开展好,需要全区上下通力协作,需要各单位、各部门密切配合,更重要的是各职能部门一定要发挥主体意识,着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执法文明、公正公平、务实高效、亲民为民的城市规划监察队伍。三是广泛宣传,培养全民参与的协作意识。只有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城市规划工作真正落实到位。要以群众的呼声作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第一信号,真抓实干,从具体事情做起,从群众关心的事情抓起,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让群众既是城市管理主体又是受益主体,从而使群众主动地关心城市管理,自觉地参与城市规划。同志们,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是利在当今、惠及后人的宏伟事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希望全区上下都能够更加关心、重视和支持规划工作,也希望从事规划工作的同志们不负重托,勤奋工作,共同开创我区规划工作的新局面,为路桥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强化规划意识范文第13篇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主管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二、项目经理

1.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项目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主管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三、安全员

1.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内容: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法规、政策,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安全生产发展新动向,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方法:内部强化培训、参加主管组织的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安排在年初年末的空闲及安全生产月期间。主管组织的培训要求按时参加。

4.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四、特殊工种、技岗人员。

1.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常识,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技能培训,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安全生产意识教育。

2.安全教育培训方法:内部强化培训。

3.安全教育培训:内部强化培训在建工程进度安排,每个工程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

4.培训地点:工程所在地会议室

5.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强化安全生产和保护他人意识,安全操作技能,搞好安全生产。

五、教育培训计划实施措施:

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员工培训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到各科室、目部。各科室及项目部的作用就可以员工培训工作按计划实施,可以对员工培训工作综合管理,可以使员工培训工作紧密地与公司生产需要相。

强化规划意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现状与对策

一、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一)职业生涯认识不足,规划意识淡薄。目前许多学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职业生涯规划也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但由于临床专业的学生时常要面临课程多、专业知识理论性强、压力大等诸多问题,容易忽略对自身的人生发展,缺乏规划意识,也不善于思考和客观分析自身情况、客观环境及就业方向,因此不少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走了不少弯路,才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

(二)不能准确审视自己,自我评估错位。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第一步最关键的就是客观、全面地对自己进行评估,这对确立职业目标、分析职业环境、选择生涯策略、制定生涯评估等环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有不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自我评估方面缺乏客观性,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弄清自己个性、优弱势、能力、技术专长认识不够全面。许多临床医学生受家庭经济环境优越、父母对子女学医的强烈期望值、学生自身抱有得过且过的思想等因素的影响,显然很难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事实是大学生的理想职业必然与自我客观、准确地自我评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全面、客观的自我了解和认识,才能准确寻找到属于自身发展的最佳职业方向。

(三)师资缺乏,职业规划教育发展滞后。职业生涯规划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我国本世纪初逐渐进入各高校,形式上大多以举办讲座为主,其内容也仅仅是就业信息、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等方面,对象只涉及毕业年级的学生,其它学生群体则知之很少,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基本未开展这方面的指导。实际上职业规划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只是为毕业生群体服务,而是为所有大学生服务的,甚至可以说职业规划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我国职业规划教育发展滞后,面对这样一门具有很强综合性、专业性、实践性的新兴学科,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熟悉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的政策法规,还要具备如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其它学科方面的知识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是,目前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大多由辅导员兼任,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直接影响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开展。

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是行动的动力。只有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才能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从而合理利用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有利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1]。在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方面,一要高度重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学生本人都必须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二要建立完善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包括课程开展、人员配置、教学管理等;三要通过校园网、宣传栏、广播站、博客、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作用及意义,使学生从各类活动中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个人职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客观认识自我,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有一位伟人说过;“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有了自知之明,就有了一个进步的基础。”人的性格和特长各有不同,因而发展的道路也是千差万别的。对自己的性格气质、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了解越全面、客观,自我定位会越准确。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来讲,一是可以通过能力测试、自我评估、心理测试等方法对自己进行性格、优缺点、爱好特长进行判断,以便能正确评价自己的思想、知识、心理及技能等方面的能力素质,达到对自我适应职业的判断;力求运用科学方法客观、冷静的自我分析,不以点代面,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面对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规划设计中的盲目性,达到设计高度适宜。二是规划要具有合理性,要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要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要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尽可能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三是合理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从上大学做起,阶段性地逐步深化:一年级树立规划意识;二年级进行自我认知;三年级确定职业方向,培养个人综合素质;四年级提升职业技能,积累职业经验;五年级充分掌握资讯,实现毕业目标。

(三)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一种系统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要构建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不仅要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高校正常的教学计划,还要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形成一个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学科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战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等在内的完整的教育课程体系。帮助学生了解个人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及重要性,促进他们建立职业生涯发展远景,加强自我认识,引导他们学会分析影响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各种因素和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前瞻性的职业发展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择业竞争力[2]。

(四)加强和培养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多角度延伸职业教育实施空间。在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紧缺的情况下,可从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队伍中选拔和培养一批专业的队伍,让他们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成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专家,借助他们的专业知识和长期做学生工作的经历、经验和优势,帮助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难题,为学生规划提供建设性的建议,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另外,要以定期、不定期、外出调研等方式开展各类培训,以此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强化规划意识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艺术类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艺术类大学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合理的规划艺术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很多艺术类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对自己人生发展与就业的意义。特别是民办高校,由于自身的师资条件和硬件设施的不完善,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相对完善的教学体系。

一、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艺术类学生通常被认为是有“个性”的学生。艺术类大学生具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征,其实就是自我意识的独特表现,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他们的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性,追求个性和时尚,具有创新思维和敏锐的的感知能力。艺术类的学生注重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专业的实践性强,所以艺术类学生相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往往过于追求个性,缺乏团队意识。

民办高校的艺术生大多是高考时文化课成绩不好,或是因为发挥失误,选择了民办高校,所以综合的文化素质水平略低。思考问题过于狭隘,对待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入过于缺乏理性的思维。大部分艺术生重视自己的专业水平,忽视了很多公共理论课的学习,导致很多学生出现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期望过高。

二、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开始重视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是很多在校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缺乏自己的职业规划意识。没有真正体会到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艺术类的大学生同样如此。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对自己的未来做出合理的规划,虽然少数同学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但是流于形式,缺乏实际的操作,计划得不到实施。

艺术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费用远远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很多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发展期望过高,经常出现对工作的不满意,频繁更换工作。这样导致对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的失衡,难以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由于知识的积累和社会阅历的不足,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导致对于如何进行职业规划缺乏实践能力,职业目标不明确,职业准备不够。

有些学生选择艺考,是因为文化课基础不好,选择一条所谓的“捷径”。当面对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很多学生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没有信心。现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由于平时注重专业实践的学习,忽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排挤。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社会挑战时,容易产生消极、悲观的就业心理,甚至不愿意去参与市场竞争。

三、如何加强艺术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1、职业规划教育的系统化

近年来,随着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高校也在不断地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民办高校当然也不例外。目前很多高校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模式,有些学校只是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或者是组织了一些讲座,招聘会之类的,没有从真正意义上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做出合理的设计。现在很多高校都是辅导员和一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担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老师本身都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对学生的指导不会太全面和专业。所以必须加强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2、职业规划教育的多样化

职业规划教育不仅仅是理论课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实践的规划设计。对于艺术类学生,应该根据其自身专业的特殊性,安排符合专业特色的规划教育课程,让学生重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从意识上引导学生,为什么要规划,如何去规划。不能完全按照统一的模式化进行,特别是民办高校,学生的个性突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很强。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个性、兴趣、性格特征,设计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课程。例如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业技能比赛之类的学科竞赛。民办高校更多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应该将学校的特色和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

3、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艺术类学生由于整体的文化素质偏低,往往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有些学生自由散漫,对生活没有目标和方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缺少理性的规划。艺术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其实应该结合他们的兴趣、性格和专业特色培养他们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民办高校相对来说学生高考门槛略低,大部分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水平不高。应该在对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外界的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合理的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要全面的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认识,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努力去克服和弥补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优势。

4、结合专业特色,提高就业能力

民办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应该结合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色,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创新型人才。现在很多高校实行“产、学、研”结合,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教学活动,把专业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全面的认识自己,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大的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招聘会、素质拓展训练。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专业方面的竞赛,培养大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和个人能力特长,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

四、结语

莎士比亚曾说:“人生就是一部作品,谁有生活理想和实现的计划,谁就有好的情结和结尾,谁便能写得十分精彩和引人注目。”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对于我们大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民办高校艺术类学生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科学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燕花.艺术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当代经理人,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