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科研团队的管理范文

科研团队的管理范文

科研团队的管理

科研团队的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 团队 构建 管理

一、概述

团队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明确的目标、基本的技能、相互的信任、良好的沟通、明智的领导等。团队的个人目标和业绩与团队的目标和业绩是一致的和统一的,即团队不是简单的1+1=2,而是1+1>2,团队不仅需要营造与构建,更需要管理。

而科研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以科研创新为目的由为数不多的专业技术互补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创新群体。科研团队具有如下的特征:第一,具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和科研目标。第二,成员之间的能力具有互补性。第三,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尊重、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第四,团队领队人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协调能力和战略眼光,团队能不断产生科技成果。第五,团队注重学习与探索,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的观念和思维模式,加强与外界信息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科研院所是以科研和科技创新为主的实体,其科技创新的程度决定着科研实体的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竞争的加剧,新的重大科学研究靠单兵作战和简单合作已很难实现,团队攻关已成为现代科研活动的内在要求。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科研实体创新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科研院所科研创新团队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科研院所现行的主要科研组织结构是以研究室为单位的科研基层实体,其人员相对固定。对于跨学科具有重大创新性的科研项目,科研院所也在探索组建科研团队进行重点攻关,但在组织运行管理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组织结构不尽合理

(1)人员层次不尽合理。由于是以完成重大科研项目,进行科研创新为目的组建的科研团队,因此组建时大多数是高学历人员为主,人员学历层次、职称层次及年龄层次不明显,很多人都愿意去做关键性的重要的具有指导意义和能取得重大成果的工作,导致很多基础性的工作无人愿意去做。

(2)人员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大多数科研团队是由本学科和本机构人员组成,其知识结构、学科背景、科研经历等都相似,专业结构上无法互补,使团队缺乏交叉学科的融合思维,导致横向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

(3)人员类别不尽合理。在科研创新团队中,同类知识、相同个性的人员较多,善于沟通,具有创新性的复合性人才偏少,直接造成学术氛围沉闷,学术思想僵化,相互学习、沟通少,团队缺乏和谐和亲和力,创新能力不够。

(4)高水平的团队带头人匮乏。由于实验条件、科研发展基础、人员待遇等方面的影响以及人才引进制度的滞后,团队带头人的选择范围有限,引进高水平的带头人相对较难,导致带头人的知识、能力和水平有限。

2.学习、沟通与合作不畅

(1)学习与交流障碍。由于团队内部成员的性格特征、观点不同、知识水平的差异,导致共同学习的意愿不够强和知识共享的实现程度较差。

(2)团队合作障碍。由于团队成员的学历层次较高,所拥有的知识较密集,自主科研的能力较强,各自为战的传统意识较深,加之成员的性格迥异,导致了团队成员相互合作的意愿不强。

3.科研团队的管理滞后

(1)管理理念和方式不适应现实要求。目前,许多科研机构对创新团队的管理仍然按照科研院所科研室的管理方式进行,其团队的组成、运行方式都是既定式管理,难以跳出固有的模式,缺乏灵活的符合实际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等。

(2)团队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由于创新团队组建的背景不同,科研院所针对科研室制定的管理制度,很大程度上不适应科研创新团队,由于制度的滞后,会导致科研团队在管理上缺乏科学性,阻碍了团队成员潜能和积极性的发挥。

三、科研院所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与管理策略

1.创建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

科研创新团队的构建,关键的因素是团队成员的构成。构建一个人员学历层次结构合理、专业结构、人员类别结构、年龄结构互补和遴选一个高水平的团队带头人是科研创新团队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

(1)合理的科研人员层次结构。这里所说的层次是指科研人员的学历层次、年龄层次或职称层次。在一个创新型和跨学科的科研项目中,需要各种层次的科研人员。每一个层次的人员都有其自身的优势,高学历的博士、硕士理论基础扎实,本科生基础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强,高职称人员、年长者科研工作经验丰富,中年科研人员年富力强、年轻科研人员勇于进取。因此,科研创新团队组成中,成员的学历、职称、年龄层次结构要根据科研项目的需要和团队发展的需要合理配置,要有适当的比例,这样才能使高难度的科研工作和基础科研工作都能够很好地协同完成。

(2)互补的科研人员专业结构。来自同一学科的科研人员,在科研上有着相同的研究方法、思维习惯,易沟通和建立信任,但专业技能上无法互补,因此,要吸引跨专业人员进入创新团队,通过多学科的融合和互补,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研究体。同时,不同学科的成员之间的技术背景,可以使成员的认知结构相互影响,所获取的知识、信息以及成员的研究方法通过一定形式的交流与沟通实现互补,进一步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团队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3)多样的科研人员类别。科研人员的类别包括成员的性格、特长等。科研人员的性格、特长决定了相互之间的信任度、和谐度和认同度以及亲和力,同时也决定了其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借用英国管理大师汉迪的“三叶草组织”说法,创新团队并非垂直的两片叶子,而是圆形的三片叶子:第一片叶子是目标明确且包容他人的管理者,第二片叶子是极具创新精神的怪才,第三片叶子是极具亲和力的人才。因此在创新团队的组成中,需要引进不同性格和特长的成员。多种类别的人员的组合形成具有亲和力、协调力、创新力的综合的科研创新团队。

(4)遴选和培育优秀的创新团队带头人。创新团队的带头人应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的学术思想,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知识渊博、思想活跃、品德高尚、客观公正。在科研院所首先应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的相关机制,要根据创新团队的特点及目标,敢于打破常规,在更大范围内,不拘一格地选拔团队领军人物;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和完善带头人负责制;同时,给予其一定的权力,掌握一定的资源配置权,使责权利相结合,更好地运作创新团队。

2.打造学习进取、沟通合作、和谐高效的创新团队

(1)构建学习交流平台。创建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相互学习的平台对创新科研团队是十分重要的。一是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学习促进知识的融合,思维的拓展和能力的提高。二是建立学习制度,以学术讲座或学术讨论的形式定期开展学习与交流。学习要取得成效,需要注重以下三点:一要进行启发式学习,在交流学习中互相启发、互相触发感应,促进成员的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二要进行解决问题式的学习,围绕特定的问题进行学习,通过学习解决问题,通过问题解决获得成长;三要进行超越式学习,学习要打破已有的知识屏障,实现知识的超越与进化,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2)构建平等的合作攻关平台。集体攻关最重要的是团队成员要进行无障碍合作。一是针对团队成员的性格特征,建立具有亲和力的组织氛围。这种具有亲和力的组织氛围,充分尊重每个人的性格,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促进不同意见的交流融合,发掘不同性格及不同观念所蕴藏的创造力。二是针对成员知识冲突建立交流机制,不同知识结构的人员在一起进行团队式科研协作,由于成员之间知识类型、知识结构的差异,很容易产生冲突导致合作障碍,团队需要梳理成员之间知识差异的程度,构建知识互补的结构体系,利用其适当的知识冲突,建立交流机制,激发各成员的知识兴趣,逐步实现异质性知识的共享与传递,形成知识能量集聚,促进科研合作,产生大量基于知识冲突和知识交叉的创新研究成果。三是营造良好的科研合作的内部环境。科研团队具有协同、挖掘集体知识的优势,要促进团队的交流与合作,需要营造民主的学术氛围、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创造平等沟通的微观环境。

3.运用现代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打造高绩效的创新团队

(1)创新团队是基于科研创新取得创新成果而组建的,对其的管理需要创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式。首先,要改变原有的管理理念,对固有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其次,科研院所要加强宏观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外部支持,获得所必须的资源、知识和人才。第三,科研团队的内部管理上,要向柔性化、多样化、扁平化方向发展,拓宽管理幅度,建立“平面化”管理模式。

(2)建立和完善创新团队的管理机制。要在科研院所对其科研室的管理机制的大框架下更加灵活和更有针对性。第一,人才引进机制。科研院所要给予科研团队极大的自,而科研团队内部要根据需要建立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形成一个相对稳定又动态开放的系统,成员的引进和退出要充分满足团队创新发展的需要。第二,激励机制。马洛斯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不是所有的奖励都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只有那些能不断满足人们需要的尤其是高层次需要的因素,才能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激励机制包括考核评价、奖励等机制。其一,考核机制包括科研院所对创新团队的考核和创新团队的内部成员的考核。科研院所对创新团队的考核评价主要考核一定时期内团队的创新力、凝聚力和科研成果的数量及质量等方面,对团队内部成员的考核评价,在团队考核的基础上还需要从团队成员在集体攻关中所承担的角色和做出的贡献上来进行评价。其二,合理的分配制度。建立动态的薪酬奖励机制,对科研院所统筹的奖励或团队的科研项目奖励,一方面要考虑整体利益的分享,以团队整体绩效为基础进行平均分配,另一方面要考虑不同成员贡献的差别,对有重大贡献的成员进行特别奖励。其三,科研院所对科研创新团队在岗位津贴的发放,各种奖励、职称晋升、科研环境的改善、科研投入等方面应实行优惠政策。其四,对创新团队成员实行分层次激励。

参考文献

[1]孟梅,邓俊兰.对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

科研团队的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研团队;高职院校;管理科学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开展企业科技服务的重要责任,是科学生产、再生产,以及使科学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技术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的科研工作是实现科技转换的核心力量。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各个专业群间的交叉和相互渗透日益清晰起来,传统的个体科研力量有限,创新性科研团队建设能够有效整合资源,促进科研创新和企业服务,进而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的科研重点在于应用性研究以及技术服务等。目前,高职院校管理类科研人员和教师针对从事的教学工作和社会服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为学院发展、专业建设和企业行业的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在科研团队建设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科研团队的稳步发展。

一、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总数已达1345所,高职教育的在校生人数超过千万人,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一多半。全国高职高专教师人数高达38万余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和增长规模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是,在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技术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企业服务能力在层次、效益以及影响力方面都较为落后。要解决上述问题,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建立创新型科研团队是高职院校发挥科研功能的良好组织形式,其对于促进产学研合作,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有利于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国家明确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双师”结构,才能强化高职教育的实践环节,才能提升高职院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训能力和企业科技服务能力。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的构成主要由学院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以专业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通过校内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双向沟通,使其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更好地促进“双师型”人才的素质提高。

其次,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有利于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高职院校通常在科学技术研究中资源不足,通过组建科研团队可以整合学院有限的科技资源,进行环境营造,发挥学院教师的科研潜力。同时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通过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的交互作用,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从而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

再次,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能够推进学院人才培养并深入开展社会服务。在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科研团队成为了校企合作的桥梁。通过学院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使得学院的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相结合,将学校教学管理延伸到企业,同时保障了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安排,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另一方面,学院可以以科研团队为平台,依托其人力资源优势和企业的技术支持,辐射到行业进行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学院的知名度和企业的认知度。

二、高职院校管理类科研团队的建设困境

我国高职院校的科研团队建设主要是借鉴企业团队建设的模式形成,在科研团队的组建和管理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以管理类专业为例,目前其主要形式是在学院的组织机构下,以系部或教研室为单位,由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师组成,从事专业或专业群内的科研与企业服务。这种科研团队构成主要由以下几点不足:

1.团队带头人资源匮乏且层次不高。优秀的团队带头人一方面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高瞻远瞩的专业视角,带领团队走在专业发展的前沿,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另一方面,要实现科研团队的整体绩效大于个体绩效之和,团队带头人善于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并能够通过有效管理,形成团队的创造力。目前高职院校管理类科研团队的带头人通常是学院自己培养的专业带头人,他们很难二者兼具。优质的管理类科研团队带头人的匮乏导致难以产出重大的科研成果。

2.科研团队组织松散。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更加强调对行业企业的管理实践和技术服务能力,因此管理类科研团队吸纳了一批企业一线的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成为科研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线行业企业管理者具备深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而科研的动力和能力较弱,往往这一部分团队成员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专职教师科研方向分散,甚至固守着单枪匹马的科研思维,团队合作精神较差。科研团队缺乏团队文化建设,基本流于形式,组织相对松散。

3.科研团队的考评、激励不到位。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实现对管理类科研团队的整体评价制度,仍然是对教师个体进行考评。为了满足基本的绩效考核和薪酬水平,高职院校管理专业教师承担了大量的教学工作,或者到企业兼职获得劳动报酬,科研动力不足。在职称评聘中,高职院校的考评也通常以科研成果的主持人或者第一完成人作为考评对象,对科研团队的激励缺失,缺乏有效的考评、激励机制。

4.科研管理机制不够规范。高职院校管理制度不合理,对科研团队的发展没有起到促进作用。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要求管理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或兼职实践以提高自身的“双师型”素质并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然而学院并没有对科研成果制定配套制度加以保证。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相对较低,管理类科研团队的项目来源通常较窄,大部分为中小企业的横向课题,同时,大多院校缺乏系统的科研管理制度,加之管理专业教师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社会服务中,科研热情不高。另外,管理专业教师完成的科研任务很难进行成果转化,难以保证科研工作的延续性。

上述问题表明,高职院校管理类科研团队仍处于松散的起步阶段。要打造符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的创新型科研团队,仍要结合管理类科研团队的自身特点,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从制度上保证管理类科研团队的长足发展。

三、构建高职院校管理类科研团队的策略和建议

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具有应用性取向和实践性取向。科研活动要服务于教学,服务于行业企业培训。因此应立足于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管理专业来进行建设科研团队,进而开展科研活动。

1.加强人才引进和聘任,构建学科交叉的科研团队。管理类科研团队的构建需要优秀的团队带头人。一名优秀的团队带头人应该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同时他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管理实践和科研工作的领先水平。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专业带头人绝大部分为学院自己培养的专任教师,对于管理类专业而言,理论知识扎实而实践不足。为了提高专业团队整体水平,可以多渠道引进人才,比如从企业一线管理人员中聘请等,并委以团队带头人的重任。同时,根据学院特色,打破目前惯有的专业框架,构建学科交叉、专兼结合、知识技能互补的科研团队,也成为管理类科研团队的有效途径。

2.加强高职院校科研制度建设,创新团队管理模式。高职院校应该建立科学系统的科研制度,具体包括高效的科研激励和评价机制、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严格的成果管理制度与完善的监督与约束机制等。特别是改善评估和考核机制,构建有利于团队合作的评价平台。团队外部制度建设有助于提高管理专业教师的科研热情,为科研团队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还应建立团队内部的管理制度,把权、责、利进行有效结合,构建领导权和决策权共享的团队管理模式,实现科研团队的自我管理。

3.加大科研投入和环境营造,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高职院校应提供丰富的数据库和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前沿知识的汲取需要了解发达国家的管理动态,前沿资料的获得保证了科研成果的质量。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强其社会服务功能,加强校企合作。学院应从全局规划科研工作,发挥学院的导向作用,为科研团队开拓项目。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和科研团队项目的推进,高职院校应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另外,管理专业教师应获得宽松的科研环境。它有利于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可通过鼓励科研、适当减少科研人员教学工作量等措施促进科研活动的开展,提高院校科研团队为企业或学生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四、小 结

高职院校管理类科研团队仍然处在建设和管理的初级阶段。探索管理类科研团队的创新模式,需要高职院校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打造高绩效的管理类科研团队,实现团队绩效大于个体绩效之和的目标,才能促进和提升团队的科研实力。营造良好的团队文化和科研氛围,必将提升管理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建设的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志生,张健,曹献飞.基于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3):43-45.

[2] 蒋科兵.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1,(4):91-93.

[3] 江文丽.关于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62-163.

[4] 戴翔东.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4):45-47.

[5] 吴洁.科技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412-414.

科研团队的管理范文第3篇

关 键 词:科研团队;激励机制;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6-0071-02

一、 构建高校科研团队管理激励机制的原则

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体系以及它们所发挥的作用来实现的,激励方式主要包括:物质激励、目标激励、信任激励、情感激励、行为激励、奖罚激励、竞争激励、危机激励等。在高校的科研团队管理中引入激励机制, 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科研团队建设和科技创新,但必须从各高校的实际出发, 必须符合科研队伍的发展规律。

1.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个性的原则。“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 它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和对人权的维护。 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机制建设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应该符合学校最广大的教师科研人员的根本利益, 并为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所拥护和接受。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调动绝大多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 以期达到改善教育教学、 科研等工作的质量, 从而加速实现教学和科研目标。 因此高校科研团队管理激励机制既要对科研团队进行群体激励,又要尊重成员的个性,对教师进行个体激励, 从而调动绝大多数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2.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重视精神激励原则。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提出了“基本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物质激励属于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属于最低层次的,却是最基本的一种需要。 物质激励主要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激励激发科研团队的主观能动性、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优化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调动高校科研团队的工作潜能。但是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更高级别的需求, 因此在对科研团队实施物质激励的同时, 更离不开精神激励的作用,两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高校科研团队管理激励必须处理好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关系,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从感情上给予关怀,增加情感的投入与情感的互动, 才能更好地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在实施物质激励的基础上,让高校科研团队从精神上和心理上感觉到在高校中的归属感和献身科学研究的使命感, 能更好地发挥出科研团队的潜力,激发科研团队的斗志。因此,高校科研团队管理激励机制构建应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重视精神激励,让高校科研团队的内在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与发挥。

3. 科研团队激励与成员激励相结合, 注重团队激励原则。 高等学校的科研团队是根据科研攻关内容和学校科研发展的需要而建立的科研团体。 建立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机制, 需要坚持团队激励和成员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在实施科研团队激励中既要激励团队, 又要尊重个性,激励团队成员,从而使每个成员全身心投入到团队及科研工作中去。 目前高校科研团队的激励中,既存在只注重团队激励,忽视对优秀成员激励的现象,也存在只重视成员激励,而忽视团队激励的现象。 尤其是只注重对优秀成员的激励, 往往导致出现为了自身利益不惜牺牲团队或部门利益的现象。 如果成员们对团队或部门利益不注重,就不可能形成一个优秀的团队,不可能取得优秀的科研成果。 而如果只重视团队激励而忽视优秀成员的激励, 往往会扼杀成员的积极性。 注重团队激励和成员激励相结合, 培养高校科研团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是高校科研团队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科研团队应把团队激励与成员激励相有机结合, 从整体上设计出既做到团队激励, 又做到成员激励的共同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支高质量、高素质、高标准的高校科研团队。

二、构建高校科研团队管理的制度体系

高校科研团队是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整个高校的长远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高校科研团队的管理与其在高校科研工作和国家科技创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存在严重脱节。 如何构建科学高效的科研团队管理体系, 调动科研团队以及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促进高校科研团队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科研团队管理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提高科研团队管理的素质及管理能力, 构建适合高校科研团队特定的、 能产生有效激励机制的制度体系势在必行。

1. 建立合理的高校科研团队薪酬分配制度。企业管理激励理论认为, 合理的薪酬分配是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决定工作满意度、激发高校科研团队工作动机、 增强高校科研团队的团队精神等方面同样起着重要作用。薪酬分配体系是否合理,关系到高校科研团队管理的成败。 要使师生在科研中取得较好成绩,首先要进行动机激励,要激励、激发人的行为动机。其次,当经过努力取得成绩时,给予恰当的评价并予以报酬, 实施对人的物质激励。再次,报酬的公平与否会影响人的满意度,满意度高则成为新的激励,满意度低则影响工作的积极性。高校科研团队薪酬分配体系中应充分考虑学校环境、工作目标、工作压力、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既要体现竞争性,又要具有公平性。在人才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使高校科研团队发挥出最大潜力, 既具有竞争力又具有公平性, 合理拉开差距的薪酬制度必不可少。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公平是薪酬制度有效发挥其激励作用的基础,只有当人们认为奖励是公平的,才会产生满意,激发动机。”因此,把激励理论运用到高校科研团队薪酬分配体系建设中, 建立既具有外部竞争性,又具有内部公平性的薪酬分配体系, 对于激发团队潜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建立合理的高校管理团队的培训制度。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及综合型激励理论认为, 个人发展的需要是主体对自身要求或条件不适应而要求达到平衡的一种状态。个人在物质需要满足后,又会产生新的更高级的需求,个体发展的需要就会得到激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知识国际化程度的加深,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因此,高校必须拿出专门的基金用于高校科研团队的培训和再深造,形成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培训体系, 加强对科研团队的培训, 提供机会让科研团队成员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紧跟科技发展的新潮流。一是通过邀请海内外知名的学者专家来校举办讲座、报告会,为科研团队成员提供与专家学者交流学习的平台。 二是派出科研团队成员参加国内外的学术研讨会、交流会,增强对外交流,及时了解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三是为科研团队成员积极争取出国或者到高水平大学深造的机会,提高成员的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 必须建立合理的高校科研团队的培训体系,加大进修培训的力度,增加出国考察学习的机会,开拓国际视野,提高科研团队的水平。

3. 建立合理的高校团队竞争制度。竞争是生物学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之一(无论是同种或非同种,有时也可能是以族群为单位)、化学上的化学反应中有时具有的一种效应、社会科学上的基本关系之一,也是经济学上的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我们所说的管理学意义上的竞争是为了加强部门与部门、个体与个体间、部门内部成员之间的竞争意识,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提高团队激励效应推动力的良性竞争。在高校科研团队管理中,合理的竞争同样是一种激励, 没有竞争,团队就没有活力,将丧失生机。 科研团队及成员只有增强竞争意识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进而可以认识不足,及时弥补。对高校来讲,可以达到优胜劣汰的效果, 从而完善科研团队管理。因此,在高校科研团队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合理的竞争体系,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进而激励先进,惩处落后,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精湛、竞争力强、职业道德高尚、做事踏实的科研团队。从高校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科研团队,要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为开展合理竞争提供一种宽松、公平、和谐的工作氛围, 提供一个有利于各种人才成长、进步的工作平台。

综上所述,高校管理团队的激励在既要重视物质激励,又要重视精神激励,在合理的薪酬制度下,使团队激励的作用最大化,团队成员的激励最优化。建立合理的培训制度, 让竞争成为高校管理团队激励的手段,制定出一套合理、符合实际的高校管理团队管理制度,从而建设具有高水准、国际化的管理团队,为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华荷锋. 高校科研团队研究:基于虚拟团队的概念[J]. 现代教育科学,2005(4).

[2]邓玉林. 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研究[D]. 东南大学,2006.

[3]刘正周. 管理激励[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科研团队的管理范文第4篇

1.科研团队的特点与培训激励

1.1科研团队的特征分析

科研团队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知识型员工一般具有很强的成长需求,因此他们大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在与诸多不同领域“专家”共同工作的过程中,他们会产生积极向团队其他成员学习的自我要求,从他们的身上发现对提升自身能力有利的因素,不断提高自己长期的工作能力。

第二,他们需要经常更新知识。随着技术和知识的日新月异,不断地随着时代和企业的发展更新原有的知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提升自己的全面素质,根据自己的潜能发挥状况来获取较高的预期收入现值,这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劳动者尤其是知识型员工关注的焦点。

第三,科研团队中团队成员工作的努力程度与其职业目标与团队发展目标和谐程度相关。

1.2科研团队的激励方式

传统的激励方式,一般比较注重成员物质方面的激励。优厚的薪水是团队调动知识员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其他的如福利、住房补助、员工持股计划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种激励方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已基本趋于平淡。人们更加关注的是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激励,尤其像科研团队这种知识型员工密集的组织,更是如此。相比一般员工而言,知识型员工更加关注自身的成长和自我素质的提高,从而对学习的需要变得相当强烈。同时,企业要保持旺盛的竞争力,也必须拥有一支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队伍。而培训是满足这些需要的主要途径,因此,团队管理者可以采取培训激励的方式,通过创建培训发展的平台,使受训者有机会参加各种相关培训,创造员工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实现员工自身素质的提高,进而实现团队创新能力的提升。

1.3科研团队培训激励的优势分析

对于科研团队,采取培训激励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能够改进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从而提高人力资本价值。通过培训,能够使员工的知识水平得以提高,专业技能得以扩展和深化,职业素质得以改善,既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又满足了个人成长的需要。

第二,有效激励和培养员工对企业产生持久的归属感及对企业的忠诚。经过培训后,员工不但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有所提高,自信心增强,而且也感到管理层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使得士气因而提高,从而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第三,推动企业向学习型组织迈进。采用培训激励的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员工都有机会参加培训,从而在企业内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员工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员工各种能力的开发都与企业的发展合拍,使企业上下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以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使组织面貌全面改进,向着真正的学习型组织迈进,从而促进企业更加兴旺发达。

2.科研团队的培训激励机制分析

针对科研团队,完整的培训激励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即职业目标管理,培训激励手段,培训激励内容,基于培训的绩效考核。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2.1职业目标管理是培训激励机制的核心环节

在科研团队中,每个团队成员都有自己的职业计划或职业目标。许多团队成员在对自身和环境进行分析、确定职业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来自团队的指导和帮助。如果团队在成员实现职业目标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引导,并提供实现职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就可以使员工职业计划的发展同团队整体发展目标相和谐。从而通过员工职业目标上的努力,谋求团队的持续发展。因此,在科研团队中建立一种培训激励机制的核心环节就是构建一种以团队内部赏罚为核心的职业目标引导机制和学习成本补偿机制。

2.2科研团队培训激励的内容

培训激励的内容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指标,是关系到整个培训激励效果的关键环节,包括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师资等。对于科研团队成员而言,培训的方式要灵活多样,不要仅限于课堂讲授法,其它如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法等都可以提高员工培训的积极性。对于培训时间,企业要开辟足够的培训时间供员工实施培训。在工作时间脱产培训,培训激励的效果可能会更好。在培训内容上,一定要坚持按需培训,根据不同层次员工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不仅包括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如企业管理思想、团队发展方向、团队文化等,还包括业务方面的内容,如与同行业团队之间进行业务交流,了解行业技术发展方向、了解公司产品特点及技术发展方向等。另外,创新能力、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形象与心理、时间与个人效率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对科研团队成员而言可能更为重要。此外,培训师的选择非常重要,好的培训师可以通过各种激励方式充分调动员工的培训热情。

2.3科研团队培训激励手段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影响科研团队成员能力发挥的因素多种多样,而其中最为重要、影响力最大的因素就是对科研成员的激励手段。所以科研团队培训激励的一项最重要任务就是丰富现有的培训激励手段,实现培训激励体系的多维化发展,满足科研成员的多种需求,激发科研人员的培训工作热情和内在潜力。在选择培训激励的手段上,应采取多种需要激励相互配合,主要包括信任激励、参与激励、晋升激励、发展激励、文化激励等因素,对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针对科研团队成员的特点,主要采用以物质激励为辅、精神激励为主的方式。

2.4确定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

大多数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后,很少跟踪调查培训的效果。同时也忽视了培训的后期监督和人才提拔,让许多员工感到学而无用,最终不得不“跳槽”。因此,企业应重视对基于培训的成员的绩效考评和潜能评价,建立客观、公正、公开的组织成员绩效考评体系,指定合理的考评标准和考评方法。此外,除了对成员个人评估,还需要对整体培训激励绩效进行评估,包括培训激励效果是否满足了企业的战略发展需求,培训激励成本与收益比例是否协调等,从而获得全面、准确的评估结果。

3.基于博弈论的科研团队培训激励策略

科研团队的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创新型科研团队;人力资源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是以食品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检测为内容,以科研创新为目的,由为数不多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互补的科研人员组成的既分工又协作,具有良好互动性和凝聚力的学科内或跨学科的创新研究群体。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是培养高素质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加强学科建设, 提升科研水平。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食品的消费理念也发生根本转变,对食品的种类、功能性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工业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时期。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以现代科学和工程技术为基础,以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贮藏、流通、消费、环保等为其主要研究内容,以食品卫生、营养、感官品质等食品质量及其变化、维护、检验、评价等为研究中心,并与现代管理科学、人文科学、市场营销等学科密切联系的学科。

现代食品科学与工程已发展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在食品领域内,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检验和品质控制、食品安全、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涵盖面宽,涉及农产品的贮藏加工与质量控制、食品发酵、水产及畜产品的贮藏加工与质量控制、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微生物及食品生物技术等方向。随着科技和相关学科的不断进步,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项目也不断涌现。食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食品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表现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如何,不仅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且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食品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守职业道德、科技创新、爱岗敬业;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这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首要因素,是改进工作技术和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也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的根本基础。

二、食品工业的发展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食品工业是把一切可食资源加工成食品的工业。当今食品工业的概念己不单是农业加工的延伸和继续,而是农业的导向工业。一个国家加工食品的比例,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在这方面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食品工业已成为我国的主要支柱产业,食品工业不但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是最大的,而且对稳定和美化人民生活,巩固社会安定团和促进其他相关行业(如印刷、包装、造纸、塑料、玻璃等)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民以食为天”,无论从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看,还是从社会经济发展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追求来分析,食品工业都是前途无量,永胜不衰的工业。但目前就我国食品工业的总体水平而言,无论是资源的发展利用或是食品的品种、质量、包装、不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甚远,而且也不能满足国内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群对各类新兴食品的需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专业科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活的载体, 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我国食品工业要尽快改变落后面貌,顺应世界食品工业发展趋势,除了强化企业内部改造,认真调整产品结构和规模外,必须利用现代工业的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改进完善传统食品的加工工艺和促进工业化生产,大力开发食品资源的综合利用,不断研究、开发、设计出各种各祥新食品来改善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美化人民生活。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充实食品行业的科学技术力量。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有所差异,食品工业的发展也不平衡,但对科技人才的需求而言,都存在很大缺口,尤其是食品工业的高技术领域,开放性企业和发展很快的乡镇企业,更是需要人才,特别是学有所长的专业技术人才。要加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刻不容缓。

“食品科学与工程”直接服务于食品工业,其范围包括:众多可食性资源的开发利用到各种工业化食品加工生产的全过程以及食品的功能性、安全性、美学、工艺学、商品学等多方面的系统研究。因此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无论从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应有全方位和高标准的要求;否则,很难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应以各种食品新产品的开发为主要目的,现代工业化生产为手段,工艺与设备并重,在业务方面能系统地、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重视食品工艺学系统的研究和当今自然科学中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在食品工艺系统中的应用和应用基础研究。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适用面广,适应性强,既能从事技术开发,也能参与产品开发和企业的技术改造;具备工程经济观点、市场观点和工业管理知识,能参与工厂或车间管理和市场营销活动。

三、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管理措施

食品工业是服务面宽、受益面大、与人民群众物质文化追求最密切的产业,它的发展勿容置疑,但食品工业的发展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生产状况和经济水平息息相关,并在较大程度上受农业和食品基础原料产业的影响与制约。尽管食品工业每年都以高的速度发展,但整体水平仍很低,整体效益仍较差,加之食品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质量、品质要求严,市场竞争激烈。对市场变化和物价波动反映最敏感以及某些政策方面的影响,导致食品产业内部的发展也很不平衡,有的行业日趋兴旺,有的行业大起大落,举步维艰。面对这些现状,正确地认识和分析我国食品工业的形势,加强对食品工业正确的认识十分必要。应通过认识食品工业的内涵,了解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食品工业历史和现状的对比,使大家认识到它的发展;通过剖析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不断追求的客观规律和展现国家对食品工业的近、远期规划,坚定他们对食品工业美好前景的信念。与此同时,也要客观地认识以下事实: 食品工业的发展不能脱离我国的经济状况和水平;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的必然规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以质量求效益,生产力的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

作为食品工业战线的专业技术人才,不但要有坚实的业务基础和较强的工作能力,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要有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和乐于奉献的高尚品质,既要脚踏实地,勇于实践,又要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作出贡献。也才能真正体现一个科技工作者在社会上应有的价值。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是我国食品工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面对团队组建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中应注意: 明确研究方向,选择合适的团队带头人。认真分析本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科优势,统筹规划,全局调度,避免各自为战,以现有的科研能力为平台,以重大项目为目标,明确若干个研究方向,选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在食品科学某一领域具有影响力并有一定管理经验的团队带头人,这些措施可以为整个食品科学科研团队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构建布局合理的人才梯队,保持动态组合。在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时,团队带头人应充分考虑全体成员的职称、学历、能力、个性及专业特长,应使人员配备做到技能互补,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和从事基础、开发等工作的成员形成合理的比例结构,构建布局合理的人才梯队;特别是由于科研创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各阶段需要不同特点的人员参与研究工作, 因此,应根据项目及任务的完成进度适时调整成员,努力构建一支高效的研究队伍。制定总体规划,确保科研投入。创新型科研团队的建设不能仅仅关注某一课题或某一科研项目,而应按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的战略发展规划来确定团队的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各项工作,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促进学科的发展。确保对科研团队的投人,其中包括科研工作环境、人力资源和所需要的设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管理是按照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及管理学原理,为实现既定目标,通过科研过程的各个环节,对科研活动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效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总结, 使科研目标达到最佳完成程度的一种组织活动。科研团队组建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管理。

一是建立完善的创新科研团队管理体制。科研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加强对科研团队在人员配置、课题申请方面的服务,并给予适合科研工作的政策导向。在团队内部,要推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以调动成员的积极性。在具体工作中, 要及时采用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民主激励、爱心激励等正面激励策略;同时,也应当有适当的约束机制从负面强化团队成员的组织意识、纪律意识,保持团队成员长久的积极性与工作动力。

二是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会激发成员的工作热情,充分挖掘其潜能,使团队取得更高的绩效。科研工作者合作精神的培养需要借助于良好的外部环境,当科研工作者所处的环境充满民主、宽松、合作的氛围时, 科研工作者的合作理念、合作精神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地运用。

科研团队的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标杆管理; 创新团队; 评价体系; 差距分析;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C9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1-0046-01

1科研创新团队成效表现与问题分析

近年来,国内大多数科研院所以其长远发展为重点,以优势学科为载体,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及创新群体,围绕领域和学科发展组建了一批创新团队。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起步较晚,缺乏成熟的创新团队建设经验,缺乏系统的组建、管理与长远发展的模式规范,创新团队建设仍存在问题:一是团队组建与未来发展有待加强和规划,多数创新团队研究目标和方向只从当前学术发展出发,团队学科战略规划不清晰,没有对团队未来发展进行系统的筹划,个别团队在考核完之后就分道扬镳,已有的研究结果搁置不前,造成研究经费和研究资源的浪费;二是团队结构、素质和规模有待完善和提高,多数创新团队缺乏能攻关难题、协调问题的学科带头人和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人才引领和发展过程中存在断层;三是团队管理机制有待加强,多数创新团队自有一套执行申报、评审、拨款、考核的管理制度,但倾向于对项目、经费的管理,缺乏对团队及成员更针对性更人性化的评估、激励措施和潜能开发机制。

究其根源,主要是创新团队缺乏成熟的团队管理模式,团队建设缺乏规范,仅仅从现实的需求出发组建团队,却没有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思考,没有依靠科学的方式、方法对团队进行目标定位、开展绩效评估、实施管理规范,不懂得借鉴完善的模式、效仿成功的经验去构建有特色、遵循客观规律的最佳创新团队。

2科研创新团队绩效评估模式

2.1科研创新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研创新团队是以目标实现为结果,以战略实施为走向,以关键成功要素为杠杆,以关键绩效指标为基准,通过目标、战略、关键要素、绩效指标的相互影响与统一来实现创新团队的发展。在创新团队战略管理的基础上,将其团队发展目标按照创新团队产出情况、社会影响状况、可持续发展能力状况、内部运营状况4个方面分解为影响创新团队的关键成功要素,并通过关键绩效指标的筛选,确定最终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

(1)创新团队产出是对团队绩效管理的检验,创新团队科技产出、经济效益和人才培养,这三者可以全面反映创新团队整体绩效水平,直观显出由绩效管理所带来的产出效果。(2)创新团队社会影响是反映创新团队绩效产出的本质表现,创新团队学术影响、创新影响和人才培养认知度可以反映创新团队发展对社会的直接或间接影响。(3)创新团队绩效管理目标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协调性是通过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体现的,从创新团队的战略发展、贡献程度、成长程度和研发创新能力评估。(4)创新团队内部运营管理影响团队发展的水平和产出,通过创新团队负责人的管理与方向确定、创新团队组成、运行、文化等条件进行评价考核。

2.2科研创新团队绩效评价算法。创新团队管理中,其目标和控制的界限带有模糊性,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科研创新团队进行评价。确定好评价指标体系后,建立科研创新团队的绩效评价集,其中定量的评价指标,可根据“标杆管理”的方法,针对科研院所创新团队进行排序,依据数据值的大小设立优、良、一般、较差、很差代表5个评估区间,通过评价定量标准[V85%,],[V70%,V85%],[V70%,V50%],[V25%,V50%],[V1%,V25%](V1%、V25%、V50%、V70%、V85%、V99%表示的是组内排名在1%、25%、50%、70%、85%和99%的创新团队实际绩效水平)对团队的实际值进行衡量;对于定性指标,可采用专家评价法,依据创新团队的整体表现情况,用优、良、一般、差定性地对指标进行评价。在确定指标集的模糊权重向量和评价集后,就要逐个对被评事物从指标集上进行量化,组织专家对受评对象按评价指标进行模糊评判,依据优、良、一般、较差、很差5个等级分别对应为5、4、3、2、1分,得到评价对象的模糊综合评价矩阵。最后求出创新团队绩效评估综合评价值后,找出相应的等级评语,确定某一创新团队的绩效等级值,实现对其绩效水平的评价。

3科研创新团队标杆选择及对标分析

3.1标杆对象的选择及差距识别。创新团队标杆对象的选择依据两个方面,一是与有着相同市场的团队在服务和工作流程等方面的绩效进行比较,直接面对竞争者,即竞争标杆管理,具体可根据创新团队的业务性质在自身业务领域内选择对标团队,可分为软科学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等几方面。二是以行业领先团队或者某些团队的优秀职能操作为基准的标杆管理,即职能标杆管理,具体可从所有创新团队中选择优秀的或者在团队发展某方面表现卓越的作为对标团队。

选定标杆类型和对象后,就需要根据团队的发展目标与结果选择相应的参照标杆。对于评价结果为很差与较差等级的创新团队,因为与优秀创新团队的差距巨大,可以将科研院所创新团队的平均值作为参照标杆,减少团队改善的难度,提高团队绩效提升的可操作性;对于评价结果为一般等级的创新团队,可将科研院所创新团队良好等级的平均值或者良好级别的典型团队作为参照标杆;对于评价结果为良好等级的创新团队,可将科研院所创新团队优秀等级的平均值或者优秀等级的典型团队作为参照标杆。

3.2创新团队与标杆团队的差距分析。创新团队绩效的评价是由创新团队产出状况、社会影响力、可持续发展状况内部运营状况4个方面共同决定,任何一部分出现不平衡发展,都会影响团队绩效判断的最终效果。应用雷达图从产出、社会影响、可持续发展和内部运营四环节进行评价结果分析,通过与创新团队绩效等级对应的区间比较,可发现创新团队管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发现主要问题后,应用因果分析图分析影响科研创新团队绩效的各影响要素,然后通过层层分析找出影响各主要因素的子因素,再进一步的对各子因素进行细化,从而可以找出可能的影响原因。如此分析下去,创新团队绩效水平与标杆团队绩效差距的主要因素、各影响子因素及其关系通过图明确地表示出来,通过比对影响差距的各因素可有效查出差距的根源,为后续提升管理绩效和运营水平奠定依据。

4提高科研创新团队绩效的实施策略

4.1优化创新团队内部运营结构和水平。完善团队负责人的遴选和培养,建立结构合理的科研创新团队,在加强以人为本文化建设的同时,完善创新团队运行管理制度,促进团队充分发挥才智,推动科研工作顺利发展。

4.2提升团队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水平。根据科研院所现阶段的科研政策与目标,实施创新团队目标管理,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监测,并重点加强研究特色建设,在形成团队发展特色的同时,推动创新的迸发。

4.3提高团队的社会影响力。具体要提高创新团队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力度,在科研人才凝聚创新的同时,推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及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4.4提高团队的产出水平。要加大对科研创新的资金投入和软硬环境建设投入,按照团队不同的建设内容和目标开展团队投资项目建设,构建团队学科平台、实验室和产学研合作基地,并给予足够的人员费用,在提升团队产出的同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冯墨.标杆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2] 梅晓文,梁晓翠,农艳等.HR标杆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

科研团队的管理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遵循学科的本源是知识,学科团队是“知识人”的逻辑,论述了大学学科团队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学科团队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知识管理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和综合越来越突出,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科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对大学学科团队知识进行高效管理,提高学科的集成创新能力,既是知识管理的出发点,也是学科团队建设的根本目的。

1学科的知识原性意义

    首先,从学科的知识形态和词源学的角度来看,“学科”这一概念的起源与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科”一词译自英文的discipline,该词源于希腊文didasko(教)和拉丁文( di) disco(学)。萨美尔的《英语词典》(第一卷)、《世界辞书》、《牛津大词典》(第一卷)、《苏联大百科全书》等都对discipline进行了注解,一般都包括科学门类或某一研究领域、一定单位的教学内容、规范惩罚等含义。因此,从其本源来说,学科作为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它的发展遵循人类的认识规律,其本质特点是不断探讨,发现新知识,不断加深和拓宽人类认知领域。

    其次,从学科的组织形态来看,学科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组织,其基本特征在于:知识是学科组织运作的核心资源;学科组织创造价值的核心资产是知识;而相应地,学科组织应将对知识的管理作为其管理活动的焦点。在现代大学,教学与科研成果绝大多数都不可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是需要一种团队协作。就知识的基本特性来说,知识共享对于知识的创新和应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催化剂。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知识的特殊性在于,其应用不是收益递减而是收益递增的。知识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增值,知识管理对于学科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作为知识人的学科团队

    人性假设是指对人的本性的认识。正如道美国管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所说:“每一种管理决策或管理行动都以关于人性及人的行为的假设为后盾。”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不同的人性假设导致了不同的管理理论与实践。但是,这四种人性假设理论都未能很好地揭示学科团队的特性。

    弗·兹纳涅茨基把“知识人”作为自己在知识社会学领域中的研究对象。在弗·兹纳涅茨基角色分类框架中,教师被划归在“学者”类型中的“知识的传播者”亚类型中。根据弗·兹纳涅茨基的知识人角色分类谱系,知识人的社会角色划分类别的依据是其参与的知识系统和对知识的参与方式。学者参与的知识系统是科学知识领域,参与的方式是专门致力于知识的开发,是知识的创造者。教师依赖的是对学习者有帮助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参与知识的方式是“传播知识”。因此大学教师是真理的发现者、知识的传播者的结合体。大学学科团队是为适应学科的教学、科研、服务工作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有形或无形的教师组织形式。作为个体的学科团队成员,在素质方面,他们拥有知识资本,具有学习能力,拥有创新能力;在心理方面,他们具有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和价值追求,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眷度方面,他们具有较强的协作能力,通过分工合作,彼此分享与束换知识,进行知识的使用,实现知识的创新。学科团队中的每个成员作为一个知识节点,通过网络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平等互联,不存在任何层级,构成一张对等的知识网。这种对等知识联网使知识的流动性和共享性大大增加,正是这样的知识体系,使得团队及以此为基础的组织有更大的“能动性”。

    同时,作为一种学科组织的教师群体,学科团队又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学科团队是以学科为依托的,没有学科也就无所谓学科团队。团队所依托的学科,一般也就是其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学术领域。其次,由于学科团队建立在学科的基础上,就使它具有了相当大的学术上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使得学科团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队伍本身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学科文化中共同的价值观、情感模式等引导学科团队,熏染着他们的意识,形成他们的习惯,激发他们的思想,成为理解、传承学科精神和学科精髓的知识人。再次,学科团队不是一种行政组织,但是学科带头人以他的学术思想、人格魅力和权威影响团队成员,在学术上充当着管理者的角色。另外,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研究方式、语言系统熏陶着学科成员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式、工作风格和行为模式,使学科成员带有明显的学科特征。

3大学学科团队知识管理的内涵

    学科团队的“知识管理”范式是指一种有目的地解决学科整体的价值创造、组织学习、知识创新和知识运用问题的模式,是一种贯穿知识的产生、传递及至运用的效果等整个过程的形式和规律对知识管理范式的研究。具体而言,学科团队的知识管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 1促进学科成员个人的知识成长

    个人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个人专业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吸收和补充所需要的知识资源,持续学习;将知识资应用于实际工作,在实际的教学和科研中便捷地应用知识资源,提高效率及效果,并有效地参与知识共享和交流,谋才长期持续发展。

3. 2促进学科组织的知识共享

    学科知识管理一方面要建立促进和保障团队成员之间识共享的机制,同时积极建立在团队学习和团队合作基础配文化创造,使得学科成员通过彼此合作和分享的过程来学习创造新的知识。

3. 3促进学科知识创新

    通过知识管理达到对知识的主动引导,并进行科学规划:分析知识地图,了解学科间知识的交叉规律,将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个人、知识与学科联系起来,进行学科知识创新。

3. 4促进学科建设的管理效能

    一个学科组织,如果能够做好知识管理,建立知识管班系统,随时收集和整理学术前沿进展信息,则学科建设的开展将更有指导性,从而提高学科建设的管理效能。

4大学学科团队的知识管理策略

4. 1团队成员个体的知识管理策略

    作为学科团队成员个体,要在分析个人对专业知识资源的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和维护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学科成员在不同层面的人际网络中获得大量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往往是最直接最深人知识的来源;建立和维护学术领域知识体系,引人bldg wiki等网络平台,对个人的专业知识资源进行具体分析,确定相关知识的专业分类和每个知识类别下的知识要素类型,将所拥有的知识资源分类纳人个人知识管理体系,以便在教学和研究中使用。维护和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知识体系,与他人进行互动知识交流。

4. 2学科团队的知识管理策略

    学科团队作为知识的生产、创新及传播的基地,学术资源的拥有者,其对于知识的管理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团队内部进行着知识创造、知识积累、知识共享及应用。它们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支撑着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个人知识转化为团队的知识等具体环节。

    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形成团队共同愿景。学科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是学科成功的关键,缺乏沟通与合作,整个团队就犹如一盘散沙,会极大影响团队整体效能的发挥。学科团队之间通过有效的沟通方式,培育与其他成员的信任关系,实现知识的共享,提高行为与决策的透明度;学科团队要营造一种宽松的合作环境,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参加问题解决和决策;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创设一种有感召力的团队文化,高度认同团队目标、规范和价值观,对提高团队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注重培养学科团队的知识管理理念,并建立一种包括物质和精神奖励在内的多层激励机制,使每一个成员意识到自己是学科组织中的一员以及自己在组织中的价值,让他们建立起对识别、保持和扩展自身知识以及更新和共享知识的责任感。只有这样,学科成员才会主动与他人进行知识交流和共享,这也是隐性知识管理成为知识管理重要内容的主要原因。

科研团队的管理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遵循学科的本源是知识,学科团队是“知识人”的逻辑,论述了大学学科团队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学科团队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知识管理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和综合越来越突出,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科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对大学学科团队知识进行高效管理,提高学科的集成创新能力,既是知识管理的出发点,也是学科团队建设的根本目的。

1学科的知识原性意义

首先,从学科的知识形态和词源学的角度来看,“学科”这一概念的起源与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科”一词译自英文的discipline,该词源于希腊文didasko(教)和拉丁文( di) disco(学)。萨美尔的《英语词典》(第一卷)、《世界辞书》、《牛津大词典》(第一卷)、《苏联大百科全书》等都对discipline进行了注解,一般都包括科学门类或某一研究领域、一定单位的教学内容、规范惩罚等含义。因此,从其本源来说,学科作为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它的发展遵循人类的认识规律,其本质特点是不断探讨,发现新知识,不断加深和拓宽人类认知领域。

其次,从学科的组织形态来看,学科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组织,其基本特征在于:知识是学科组织运作的核心资源;学科组织创造价值的核心资产是知识;而相应地,学科组织应将对知识的管理作为其管理活动的焦点。在现代大学,教学与科研成果绝大多数都不可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是需要一种团队协作。就知识的基本特性来说,知识共享对于知识的创新和应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催化剂。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知识的特殊性在于,其应用不是收益递减而是收益递增的。知识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增值,知识管理对于学科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作为知识人的学科团队

人性假设是指对人的本性的认识。正如道美国管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所说:“每一种管理决策或管理行动都以关于人性及人的行为的假设为后盾。”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不同的人性假设导致了不同的管理理论与实践。但是,这四种人性假设理论都未能很好地揭示学科团队的特性。

弗·兹纳涅茨基把“知识人”作为自己在知识社会学领域中的研究对象。在弗·兹纳涅茨基角色分类框架中,教师被划归在“学者”类型中的“知识的传播者”亚类型中。根据弗·兹纳涅茨基的知识人角色分类谱系,知识人的社会角色划分类别的依据是其参与的知识系统和对知识的参与方式。学者参与的知识系统是科学知识领域,参与的方式是专门致力于知识的开发,是知识的创造者。教师依赖的是对学习者有帮助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参与知识的方式是“传播知识”。因此大学教师是真理的发现者、知识的传播者的结合体。大学学科团队是为适应学科的教学、科研、服务工作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有形或无形的教师组织形式。作为个体的学科团队成员,在素质方面,他们拥有知识资本,具有学习能力,拥有创新能力;在心理方面,他们具有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和价值追求,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眷度方面,他们具有较强的协作能力,通过分工合作,彼此分享与束换知识,进行知识的使用,实现知识的创新。学科团队中的每个成员作为一个知识节点,通过网络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平等互联,不存在任何层级,构成一张对等的知识网。这种对等知识联网使知识的流动性和共享性大大增加,正是这样的知识体系,使得团队及以此为基础的组织有更大的“能动性”。

同时,作为一种学科组织的教师群体,学科团队又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学科团队是以学科为依托的,没有学科也就无所谓学科团队。团队所依托的学科,一般也就是其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学术领域。其次,由于学科团队建立在学科的基础上,就使它具有了相当大的学术上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使得学科团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队伍本身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学科文化中共同的价值观、情感模式等引导学科团队,熏染着他们的意识,形成他们的习惯,激发他们的思想,成为理解、传承学科精神和学科精髓的知识人。再次,学科团队不是一种行政组织,但是学科带头人以他的学术思想、人格魅力和权威影响团队成员,在学术上充当着管理者的角色。另外,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研究方式、语言系统熏陶着学科成员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式、工作风格和行为模式,使学科成员带有明显的学科特征。

3大学学科团队知识管理的内涵

学科团队的“知识管理”范式是指一种有目的地解决学科整体的价值创造、组织学习、知识创新和知识运用问题的模式,是一种贯穿知识的产生、传递及至运用的效果等整个过程的形式和规律对知识管理范式的研究。具体而言,学科团队的知识管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 1促进学科成员个人的知识成长

个人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个人专业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吸收和补充所需要的知识资源,持续学习;将知识资应用于实际工作,在实际的教学和科研中便捷地应用知识资源,提高效率及效果,并有效地参与知识共享和交流,谋才长期持续发展。

3. 2促进学科组织的知识共享

学科知识管理一方面要建立促进和保障团队成员之间识共享的机制,同时积极建立在团队学习和团队合作基础配文化创造,使得学科成员通过彼此合作和分享的过程来学习创造新的知识。

3. 3促进学科知识创新

通过知识管理达到对知识的主动引导,并进行科学规划:分析知识地图,了解学科间知识的交叉规律,将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个人、知识与学科联系起来,进行学科知识创新。

3. 4促进学科建设的管理效能

一个学科组织,如果能够做好知识管理,建立知识管班系统,随时收集和整理学术前沿进展信息,则学科建设的开展将更有指导性,从而提高学科建设的管理效能。

4大学学科团队的知识管理策略

4. 1团队成员个体的知识管理策略

作为学科团队成员个体,要在分析个人对专业知识资源的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和维护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学科成员在不同层面的人际网络中获得大量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往往是最直接最深人知识的来源;建立和维护学术领域知识体系,引人bldg wiki等网络平台,对个人的专业知识资源进行具体分析,确定相关知识的专业分类和每个知识类别下的知识要素类型,将所拥有的知识资源分类纳人个人知识管理体系,以便在教学和研究中使用。维护和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知识体系,与他人进行互动知识交流。

4. 2学科团队的知识管理策略

学科团队作为知识的生产、创新及传播的基地,学术资源的拥有者,其对于知识的管理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团队内部进行着知识创造、知识积累、知识共享及应用。它们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支撑着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个人知识转化为团队的知识等具体环节。

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形成团队共同愿景。学科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是学科成功的关键,缺乏沟通与合作,整个团队就犹如一盘散沙,会极大影响团队整体效能的发挥。学科团队之间通过有效的沟通方式,培育与其他成员的信任关系,实现知识的共享,提高行为与决策的透明度;学科团队要营造一种宽松的合作环境,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参加问题解决和决策;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创设一种有感召力的团队文化,高度认同团队目标、规范和价值观,对提高团队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注重培养学科团队的知识管理理念,并建立一种包括物质和精神奖励在内的多层激励机制,使每一个成员意识到自己是学科组织中的一员以及自己在组织中的价值,让他们建立起对识别、保持和扩展自身知识以及更新和共享知识的责任感。只有这样,学科成员才会主动与他人进行知识交流和共享,这也是隐性知识管理成为知识管理重要内容的主要原因。

科研团队的管理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遵循学科的本源是知识,学科团队是“知识人”的逻辑,论述了大学学科团队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学科团队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知识管理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和综合越来越突出,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科的知识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对大学学科团队知识进行高效管理,提高学科的集成创新能力,既是知识管理的出发点,也是学科团队建设的根本目的。

1学科的知识原性意义

首先,从学科的知识形态和词源学的角度来看,“学科”这一概念的起源与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科”一词译自英文的discipline,该词源于希腊文didasko(教)和拉丁文( di) disco(学)。萨美尔的《英语词典》(第一卷)、《世界辞书》、《牛津大词典》(第一卷)、《苏联大百科全书》等都对discipline进行了注解,一般都包括科学门类或某一研究领域、一定单位的教学内容、规范惩罚等含义。因此,从其本源来说,学科作为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它的发展遵循人类的认识规律,其本质特点是不断探讨,发现新知识,不断加深和拓宽人类认知领域。

其次,从学科的组织形态来看,学科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组织,其基本特征在于:知识是学科组织运作的核心资源;学科组织创造价值的核心资产是知识;而相应地,学科组织应将对知识的管理作为其管理活动的焦点。在现代大学,教学与科研成果绝大多数都不可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而是需要一种团队协作。就知识的基本特性来说,知识共享对于知识的创新和应用都是不可或缺的催化剂。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知识的特殊性在于,其应用不是收益递减而是收益递增的。知识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增值,知识管理对于学科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作为知识人的学科团队

人性假设是指对人的本性的认识。正如道美国管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所说:“每一种管理决策或管理行动都以关于人性及人的行为的假设为后盾。”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等不同的人性假设导致了不同的管理理论与实践。但是,这四种人性假设理论都未能很好地揭示学科团队的特性。

弗·兹纳涅茨基把“知识人”作为自己在知识社会学领域中的研究对象。在弗·兹纳涅茨基角色分类框架中,教师被划归在“学者”类型中的“知识的传播者”亚类型中。根据弗·兹纳涅茨基的知识人角色分类谱系,知识人的社会角色划分类别的依据是其参与的知识系统和对知识的参与方式。学者参与的知识系统是科学知识领域,参与的方式是专门致力于知识的开发,是知识的创造者。教师依赖的是对学习者有帮助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参与知识的方式是“传播知识”。因此大学教师是真理的发现者、知识的传播者的结合体。大学学科团队是为适应学科的教学、科研、服务工作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有形或无形的教师组织形式。作为个体的学科团队成员,在素质方面,他们拥有知识资本,具有学习能力,拥有创新能力;在心理方面,他们具有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和价值追求,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眷度方面,他们具有较强的协作能力,通过分工合作,彼此分享与束换知识,进行知识的使用,实现知识的创新。学科团队中的每个成员作为一个知识节点,通过网络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平等互联,不存在任何层级,构成一张对等的知识网。这种对等知识联网使知识的流动性和共享性大大增加,正是这样的知识体系,使得团队及以此为基础的组织有更大的“能动性”。

同时,作为一种学科组织的教师群体,学科团队又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学科团队是以学科为依托的,没有学科也就无所谓学科团队。团队所依托的学科,一般也就是其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学术领域。其次,由于学科团队建立在学科的基础上,就使它具有了相当大的学术上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使得学科团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队伍本身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学科文化中共同的价值观、情感模式等引导学科团队,熏染着他们的意识,形成他们的习惯,激发他们的思想,成为理解、传承学科精神和学科精髓的知识人。再次,学科团队不是一种行政组织,但是学科带头人以他的学术思想、人格魅力和权威影响团队成员,在学术上充当着管理者的角色。另外,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研究方式、语言系统熏陶着学科成员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式、工作风格和行为模式,使学科成员带有明显的学科特征。

3大学学科团队知识管理的内涵

学科团队的“知识管理”范式是指一种有目的地解决学科整体的价值创造、组织学习、知识创新和知识运用问题的模式,是一种贯穿知识的产生、传递及至运用的效果等整个过程的形式和规律对知识管理范式的研究。具体而言,学科团队的知识管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3. 1促进学科成员个人的知识成长

个人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个人专业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吸收和补充所需要的知识资源,持续学习;将知识资应用于实际工作,在实际的教学和科研中便捷地应用知识资源,提高效率及效果,并有效地参与知识共享和交流,谋才长期持续发展。

3. 2促进学科组织的知识共享

学科知识管理一方面要建立促进和保障团队成员之间识共享的机制,同时积极建立在团队学习和团队合作基础配文化创造,使得学科成员通过彼此合作和分享的过程来学习创造新的知识。

3. 3促进学科知识创新

通过知识管理达到对知识的主动引导,并进行科学规划:分析知识地图,了解学科间知识的交叉规律,将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个人、知识与学科联系起来,进行学科知识创新。

3. 4促进学科建设的管理效能

一个学科组织,如果能够做好知识管理,建立知识管班系统,随时收集和整理学术前沿进展信息,则学科建设的开展将更有指导性,从而提高学科建设的管理效能。

4大学学科团队的知识管理策略

4. 1团队成员个体的知识管理策略

作为学科团队成员个体,要在分析个人对专业知识资源的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和维护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学科成员在不同层面的人际网络中获得大量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往往是最直接最深人知识的来源;建立和维护学术领域知识体系,引人BLDG WIKI等网络平台,对个人的专业知识资源进行具体分析,确定相关知识的专业分类和每个知识类别下的知识要素类型,将所拥有的知识资源分类纳人个人知识管理体系,以便在教学和研究中使用。维护和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知识体系,与他人进行互动知识交流。

4. 2学科团队的知识管理策略

学科团队作为知识的生产、创新及传播的基地,学术资源的拥有者,其对于知识的管理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团队内部进行着知识创造、知识积累、知识共享及应用。它们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支撑着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个人知识转化为团队的知识等具体环节。

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形成团队共同愿景。学科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是学科成功的关键,缺乏沟通与合作,整个团队就犹如一盘散沙,会极大影响团队整体效能的发挥。学科团队之间通过有效的沟通方式,培育与其他成员的信任关系,实现知识的共享,提高行为与决策的透明度;学科团队要营造一种宽松的合作环境,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参加问题解决和决策;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创设一种有感召力的团队文化,高度认同团队目标、规范和价值观,对提高团队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注重培养学科团队的知识管理理念,并建立一种包括物质和精神奖励在内的多层激励机制,使每一个成员意识到自己是学科组织中的一员以及自己在组织中的价值,让他们建立起对识别、保持和扩展自身知识以及更新和共享知识的责任感。只有这样,学科成员才会主动与他人进行知识交流和共享,这也是隐性知识管理成为知识管理重要内容的主要原因。

科研团队的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EasyUI;Struts;Hibernate;Spring;RabbitMQ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7)004009403

0引言

高校科研团队是我国科研创新的主力军,也是勇攀科研高峰的先锋队[1]。一个科研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仅与团队成员的学术水平息息相关,更与高效管理密不可分,在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团队的科学高效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支撑[1]。但是经查证,在高校中只有少数部级重点实验室才会有面向本团队研究生的信息管理系统,绝大多数高校对团队内部研究生的信息管理均是依托于研究生院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这种院级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以学校视角侧重于成绩、学籍与学位的管理,然而面向科研团队的学生信息管理侧重于促进科研团队的科研效率,其关注:导师公告、查看学生考勤与周报、导师推送学习任务、学生信息报表打印和助管、助研资格快速审查等核心需求。 针对这一缺陷,本文整合当前最新主流框架EasyUI1.4.5、Struts2.5、Spring4.2和Hibernate5.1,运用经典的MVC分层架构设计模式开发出了适合高校科研团队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1关键技术

1.1EasyUI

EasyUI是一组基于jQuery的UI插件集合体,EasyUI可以帮助Web开发人员更轻松地打造出功能丰富并且美观的UI界面[2];另外开发人员不需要编写复杂的Javascript脚本,也不需要对css样式有深入的了解,他们只需要了解一些简单的html标签即可。EasyUI使用简单却很强大,相较于Bootstrap、extjs等框架,其控件更加丰富,与浏览器的兼容性也更胜一筹,尤其是在企业级OA系统业务中,EasyUI优势更加明显。

1.2Struts

Struts是Apache软件基金会(ASF)赞助的一个开源项目,它是JavaWeb应用中MVC分层架构的一个经典框架[3]。表单实例自动封装和拦截器是最为开发人员津津乐道的两个特性。 在MVC分层架构中,对于大型Web应用,控制层通常由Action构成,模型层由JavaBean组件或者EJB组件实现;但对于小中型Web应用控制层和域模型层的角色均可由Action扮演。

1.3Hibernate

Hibernate是JBoss旗下的一款秀的ORM数据持久层框架,它能够将面向对象的域模型层对象映射到关系型数据库中,这使得开发人员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面向对象思维实现数据库增删改查(CRUD)操作。Hibernate不仅封装了丰富的数据操作方法,还提供了完善的事务管理机制[4]。

1.4Spring

Spring开源框架是由Rod Johnson 在其著作Expert OneOnOne J2EE Development and Design中阐述的部分理念和原型衍生而来。Spring框架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为 J2EE 应用程序的开发提供框架集成环境[5]。Spring的核心是依赖注入(DI)和面向切面编程(AOP)。

1.5ESSH框架整合

本系统是以MVC封层架构设计模式(模型层、视图层和控制层)展开,分层架构逻辑如图1所示。模型层、视图层和控制层的功能正是依托于EasyUI、Struts、Spring和Hibernate框架。

1.5.1模型层 模型层其内包含:域模型层、数据访问层和业务逻辑层。利用Hibernate持久层框架通过配置hbm.xml将域模型层JavaBean对象映射到数据库对应的表中,数据访问层关联Hibernate的SessionFactory实例从而使用Session中的数据操作方法。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为了保护数据原子一致性,对于业务逻辑层中涉及更新数据表的方法要将其置于事务管理器中。1.5.2视图层 Struts的自定义Action负责接收用户请求并跳转到登录、注册、找回密码、面向学生系统、面向教师系统和面向管理员系统等页面。1.5.3控制层 本系统并没有涉及太多Action与Action之间的请求关系,所以在控制层中编写的自定义Action并不负责页面的跳转而是调用业务逻辑层中的方法。控制层、业务逻辑层与数据访问层之间的调用关系如图2所示。

2系统设计与实现

2.1系统功能设计

本信息管理系统有3个子模块:超级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和研究生模块,每个子模块对应不同的权限,每一级权限对应不同的服务。系统整体功能设计如图3所示。

2.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良好的数据库设计不仅可以改善数据存取效率,还会减少维护成本[6]。本系统采用MySQL关系数据库系统,它具有体积小、速度快、灵活性高、免费等优点[7]。通过分析信息管理系统的对象,设计了7张数据表:学生信息表、教师信息表、管理员信息表、学生考勤信息表、公告信息表、学生请假信息表和周报信息表。 所有数据表模型使用ProcessON构建,如图4所示。

2.3功能模块具体设计

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和学生模块除个别功能外基本一致。限于篇幅,本文仅仅围绕学生模块展开,管理员模块和教师模块不再赘述。2.3.1登录与注册模块 用户提交注册表单后,得益于Struts的域模型驱动传值模式,注册表单数据将会自动封装到RegisterAction中的Student实例中,但是此时并不会将数据写入数据库除非用户登录注册邮箱进行账户激活。激活完成后将自动为用户跳转至登录页面;如果用户登录失败,那么系统会将提示信息显示在页面中。 尤其要注意的是,用户在提交注册按钮时,由于后台有发送邮件的业务,这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假如下游业务逐渐增多,那么用户等待的时间会越来越长,从而造成较差的用户体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引入消息中间件技术来实现后端业务逻辑的异步执行,将邮件发送拆分成一个独立的RESTFul模块,其注册逻辑如图5所示。 对上述串行和异步这两种技术方案进行12次用户注册测试,其平均用时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引入消息中间件RabbitMQ确实大大减少了用户注册的等待时间,而且注册时间不会随着下游业务的增多而增多。

2.3.2面向学生系统模块 该模块主要涉及登陆时长统计、修改个人信息、修改登录密码、上传周报、下载个人资料(excel和pdf格式)、查看公告和导师推送功能。其中个人信息与密码修改、周报上传都是依托于表单元素提交,在后台用自定义的Action处理后再更新对应数据表,导师推送是每一周导师派发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利用WebSocket技术实现该需求。在学生模块中,由于团队人数较多(56人),而每学期的助管和助研名额各只有一个,以往均是由学生抓阄产生最终名单。针对这一实际业务需求,设计了一个针对助研和助管资格的限量秒杀功能。本文着重从3个方面考量: (1)如何缓解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压力。用户在秒杀开始前会不断刷新页面以保证不会错过秒杀活动,这些请求将会访问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毫无疑问,如此高频率的访问将给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带来巨大压力。本文应对方案:秒杀页面静态化,然后将静态化的页面放在Nginx服务器或者Apache服务器中。 (2)如何应对秒杀器以保证秒杀公平性。验证码或者积分策略(用户必须拥有足够的积分才能参与秒杀活动,常见的积分获取方式:在线时间达到某一值)。 (3)如何应对突然增加的服务器带宽。一个秒杀页面200KB大小,假设100并发量,则服务器带宽应为:200KB*100=20MB。这一点对于大多数团队而言并不算难题,多数团队都是使用校内的百兆教育网。 将核心业务模块一分为二:用户请求模块和秒杀业务处理模块,用户请求模块将用户请求写入消息中间件中的消息队列,队列容量2,当队列容量满载时,用户请求模块〖LL〗不再处理之后的用羟肭笞而为这些用户跳转至“秒杀结束”页面;接下来,秒杀业务处理模块从消息队列中读取消息,然后更新数据库中的用户信息表。系统的核心设计思想就是使用消息中间件进行流量削峰,得益于消息中间件,此时到达数据库服务器的请求只有2个。但是,用户在秒杀成功前肯定会不断刷新商品详情页面,以获取是否还有剩余商品,假如这一部分的请求由MySql负责处理,也即这种高频请求每次都会去访问数据层,为了进一步改善用户体验,在业务层引入基于内存的Redis来抗压(Redis在单机模式下可以实现读取数据10W/S次)。系统总体架构如图7所示。

3结语

本文着眼于当前高校科研团队对学生信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将EasyUI框架与经典的SSH框架搭配,整合开发出一套适合高校科研团队针对教师与研究生信息管理的B/S系统。本系统所使用的ESSH框架均是目前最新版本,也为广大Java Web开发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整合开发案例。目前,该系统已经服务于重庆邮电大学通信新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并得到实验室师生的一致好评,同时将不断改进与完善该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1]高昂,卫文学.基于Hibernate 与剧加把框架的数据持久化应用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5,25(12):28172820.

[2]李婵.基于J2EE的热电厂生产班组管理系统的开发[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1.

[3]周光前.基于B/S模式小型酒店住宿预订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东南大学,2015.

[4]林秀芬.基于SSH的招投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4.

[5]刘波.基于J2EE和设计模式的企业交易平台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科研团队的管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科研团队;绩效管理;考核标准

科研团队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主要内容,由具有知识、技能交叉互补特点的,并且愿意为共同目标相互承担责任的个体组成的群体[1]。随着我国科技工作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京津冀一体化”建设要求的提出,对科技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具有交叉学科、跨学科及跨单位等特点的科研团队进行科学研究已逐渐成为科技工作开展的主要形式。高校科研团队由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及年轻后备力量组成,这种学术梯队组成不仅为科研提供人力,而且能培养新生科研人才。因此,做好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管理,对团队的整体发展以及学校、学科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关于团队绩效管理,国内外的很多学者也一直在不断地研究与探讨[2-6],但国内目前尚无一套完善、适用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管理办法及标准。

绩效管理的内涵

什么是绩效?绩效就是行为[7],科研绩效就是科研行为。但在进行具体的绩效管理时,所说的绩效往往包括行为和结果两方面,以科研绩效管理而言,就是既要管理科研人员或团队的科研行为,也要管理科研工作的实施与开展,以及管理科研结果,如项目、成果等。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循环的过程[8],首先要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继而针对目标进行管理,通过绩效考核来检验管理的成效,并使用有效的激励政策强化管理的结果,同时根据绩效考核的情况制定下一阶段的绩效目标。

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的内涵

1.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

高校科研团队是“团队”这一概念中的一个分类,是以高校为基础、高校科研人员为主要成员建立起来的,因此有其区别于其他组织或团队的特点[9]。一是合作性。高校科研团队的成员在加入团队前,都是独立的研究个体,甚至已有自己相对稳定的研究工作。因此,这就要求成员们要有高度的合作性,以团队为整体共同开展研究工作。二是有序性。高校科研团队成员可能来自多个学科领域,甚至有来自合作企业或其他研究院所的精英,他们在研究工作中各有所长,因此能否在团队带头人的带领下有序开展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三是创新性。在“协同创新”“京津冀一体化”的今天,“科技创新”已不再只是一个名词,而是所有科研工作者不断努力追求的共同目标。高校科研团队有雄厚的学术资源作为基础、青年科研人员及研究生的活跃思维作为动力,其创新性是不可小觑的。四是可发展性。高校科研团队的组建不是仅为申请某一重大项目,或攻关而临时拼凑,它的存在一定是要为学科建设及学校自身发展服务的。因此,团队一定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的内涵

高校科研团队不仅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组织的特点,也有基于其特点所产生的绩效[10]。一是队伍建设情况。团队是由众多科研人员共同组成,包括团队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科研人员以及在读研究生。团队在建设时,必须让所有类型的研究人员达到合理的比例,才能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队伍建设情况好,也说明团队的合作性好。二是科研投入。主要指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团队的活动都是基于科研项目开展的,多承担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攻关项目对于成员的成长、团队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三是科研产出。团队承担了科研项目,就要有相应的科研成果产出。团队产出的原创性成果越多,质量越高,证明该团队的创新性和可发展性越高。四是平台的搭建。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除服务科学研究外,还要为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服务。因此,团队不仅是探究科学问题的组织,更是学科发展的支撑和优秀科研人才的培育器。

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管理的现状

综上所述,有效的绩效管理是目标制定、管理绩效、绩效考核、绩效激励这几个环节不断循环的过程[11]。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管理则应在此基础上,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具体实施和开展。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对科研团队进行绩效管理时,还沿用既往的人事政策、将更多精力放在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上,对于绩效目标及管理绩效关注不够、过多强调了团队成员的个人成绩。例如:看重论文作者排序、个人承担项目情况等,并未能以团队为整体对其队伍建设、投入产出、学科发展等方面进行有重点的管理。随着国家科研水平的发展,既往的这种绩效管理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当下科研工作的要求,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显著。

1. 缺乏合理的团队绩效考核标准

一是缺少基于团队特点的绩效考核指标。目前,许多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管理和考核还是沿用人事考核的相关指标。这些指标的制定是基于对个人科研绩效的考评,通过科研项目、成果产出及排名等对个人贡献进行评定,并没有针对团队贡献的相关指标。这样不仅不能很好地体现团队的科研绩效,同时也会出现成员间因个人利益的竞争导致团队合作性及有序性的降低,影响其长远发展。

二是考核标准过于单一化,没有突出学科特点。高校科研团队建设都是以学科为基础,由本校或者不同高校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组成[12],目的是服务学科、促进发展。现有的绩效考核标准大多没有进行具体的学科划分,而是采用所有学科的平均水平,甚至作为统一的标准“一刀切”。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各学科发展水平是极不均衡的,有些学科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可能长期处于标准之下,此时再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对该学科的科研团队进行评价是不全面、不客观的,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影响团队的发展。

2.缺乏合理的队伍建设管理

科研团队绩效管理的一个内涵就是队伍建设,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团队成员[13],成员包括带头人、学术骨干、专业技术人员、青年后备人才(年轻教师、研究生)等。目前,高校科研团队对于成员的管理及考核的重点还集中在个体上,即对个人科研项目、成果等方面的考核,而缺乏针对团队人才梯队建设的管理。团队成员的学科、知识层级、技术能力等各有不同,他们各有所长,对团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构建不合理,必然会引起团队内部的矛盾,影响长期发展。

3.绩效管理范围比较局限,重结果轻过程

科研绩效是参与科研活动的人员在学术研究中的投入、产出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其管理应该贯穿整个科研活动的始终。但在实际科研管理工作中,往往只集中在对科研业绩的数据收集和评价,也就更加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导致这样情况的发生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全程管理需要科研管理人员在科研工作的每个阶段都对团队的绩效及时了解和掌握,需要占用一定的人力资源。二是针对科研进程的每一阶段进行管理,就需要及时了解相关信息,这离不开团队成员的积极配合。但如果较为频繁征集信息,又会给科研团队带来额外的负担,配合度降低,进而影响信息的准确性和后续管理工作开展。

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管理的建议

针对上述的问题,高校在进行科研团队的绩效管理时,应结合其自身特点及内涵进行管理,如将资源配置(即投入与产出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在人事聘任政策中,加入团队绩效考核因素,突出团队带头人的“领头羊”职责的管理、以学科特点进行团队管理、建立团队激励政策等举措完善绩效管理及考评体系。

1. 强调团队整体性

合作性和有序性是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因此必须将团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管理。所有成员在团队中进行的科研活动及其产生的成绩都应以团队计算,在绩效考核时,尽量淡化个人利益;同时在职称评定时,对于成员在团队中的贡献,除署名第一的成果外,其他模糊排序位次,最大程度上降低因个人利益而产生的分歧和矛盾,提高团队凝聚力。

2. 建立团队带头人的“带头”绩效管理

加强科研团队人才队伍建设的管理,首先就要做好对团队带头人的管理。带头人是一个团队前进的“领头羊”,他的研究方向是否稳定,管理能力的高低都决定和影响着团队的定位及发展。因此,针对带头人的管理和考核,特别是其“带头”作用的考核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及学院(系)对于团队有监督和管理的职责,可建立年终汇报制度,即每年年终团队带头人向所属学院(系)汇报本团队现有的科研方向、研究进展、科研产出、团队自评等情况,并与上一年的工作预期进行比较,如未完成预期需分析不足,提出改进措施。这样不仅能督促团队带头人对工作及时进行梳理总结,同时也有助于单位对团队带头人的“带头”绩效情况进行考评。学院(系)将本单位团队考评情况报送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如有团队特别是带头人的考评结果不理想,科管部门应与相关学院(系)协商结合团队、学科及学校的发展,对带头人进行必要的调整。

3. 将投入与产出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指标

高校团队科研绩效管理就是对团队科研投入与产出进行管理。科研投入主要是指人、财、物的投入,即团队人员的组建、科研经费的投入以及科研场所、设备等的投入;科研产出主要是科研论文、知识产权类成果以及所培养的青年人才情况等。有持续稳定的科研投入是支持团队前进的动力,不断有新的成果产出是团队有科研活力的证明,两者都是团队持续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缺一不可。因此,除在团队建设初期需大量投入外,对于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的团队来说,将“投入产出比”作为指标引入绩效考评中,较之原有单纯使用某一两个指标进行考核更加全面和客观。当科研投入与产出的比值小于或者等于1的时候,即显示该团队拥有持久发展的生命力。

4. 根据学科特点进行绩效管理

目前,我国的基本学科有13大门类,各门类下一级至三级学科有上百种之多,每个学科的发展基础和状况都各有不同。因此,对于在各学科基础上建立的科研团队间进行比较,相对统一的通用标准是很必要的,如科研质量、成果产出、团队长期生存能力等。在此基础上,对科研团队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平台搭建(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的建设)等方面对于本学科的贡献和作用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管理。

5. 给予适当的团队奖励

团队奖励是对科研团队工作进行的奖励,能够有效地促进团队的积极性。团队奖励可以是对整体绩效情况的奖励,也可能是对某一突出业绩给予的奖励[14]。适当的团队奖励不仅是对团队科研经费的一个补充,更是对团队科研工作的肯定。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需要以本校的奖励制度为基础,根据团队的绩效情况合理计算出奖励额度,同时对在团队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奖励。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技工作的发展,科研团队已成为主力军。但高校科研团队又有其区别于其他组织和群体的特点和内涵。因此,在对高校科研团队进行绩效管理时,要根据其特点,从绩效管理内涵的四个环节入手,依据团队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和方法,才能真正做好高校科研团队的绩效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杨炳君,姜雪. 高等学校科研团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1):63-66.

[2][13]曾海燕,黄慧玲. 国内外科研团队的研究综述[J]. 发展研究,2013(3):12-16.

[3]吴志明,武欣. 知识工作团队中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作用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8):92-96.

[4]刘慧群.高校科研团队协作关系治理模式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0(3):124-128.

[5]汤超颖, 朱月利, 商继美. 变革型领导、团队文化与科研团队创造力的关系[J].科学学研究,2011,29(2):275-282.

[6]卢苇. 国内外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比较研究[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4(6):73-77.

[7][8][11]仲理峰, 时勘. 绩效管理的几个问题[J].南开管理评论,2002(3):15-19.

[9] 余可锋. 我国大学科研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08.

[10] 张喜爱. 高校科研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225-227.

[12]王莹. 论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0(10):46-48.

科研团队的管理范文第12篇

关键词:科研团队 战略地图 平衡积分卡

0 引言

高校科研团队是以科研项目为牵引,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人才培养为主要内容,由为数不多的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的、科研目标和工作方法相互承担责任的、以高校科研人员为主组成的群体。[1]高校科研团队的形成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共享和应用,提升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也是促进高校科研团队成员的个人成长。

张喜爱[2]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从队伍建设、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制度建设、平台建设五个层面构建了科研团队的评价指标体系。李孝明等[3]从团队产出、团队行为、团队能力三个基本维度的基础上扩展出六个评价主因素层,在此基础上扩展评价体系。刘惠群[4]对团队绩效从科研成果数量、科研成果质量、科研团队协作三方面考察。刘书雷等[5]在分析高校团队科技创新能力的要素构成、结构特征的基础上从人员队伍、条件基础、文化环境、科技投入、科技产出五方面定义评价模型。通过战略地图,保证团队绩效考评体系始终与学校的科技发展战略相一致,促使团队的科研工作始终围绕着学校的总体目标来进行。

1 平衡计分卡和战略地图

平衡计分卡是由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与戴维·诺顿提出一种适用于团队的绩效考核方法。平衡计分卡(BSC)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与发展四个方面指标之间的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实现绩效考核—绩效改进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战略目标过程。[6]战略地图(Strategy Map)是以平衡计分卡四个层面相互关系为内核,通过因果关系链条串联起来,并以图的形式告诉管理者: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文化(学习与成长层面)可以用来构建企业运作系统(内部流程层面),进而给需求者带来特殊的价值(客户层面),实现更高的财务价值(财务层面),从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7]近年来,国内关于战略地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企业的绩效管理上,而较少研究关注科研团队绩效评价。

2 科研团队战略地图分析

围绕科研团队确定的战略目标,繁荣科学研究,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高校科研团队战略地图,如图1所示。高校科研团队的战略目标是推动科学研究发展。围绕战略目标,高校科研团队战略地图分为三个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内部运营层面和客户层面。

2.1 学习与成长层面

学习与成长层面是所有战略的基础,从计划、决策到实施的任何企业过程行为都源于人,在学习与成长层面取得的成果将有助于其他三个层面的战略目标实现和业绩提高。[8]高校科研团队战略地图中学习与成长层面关注的是科研团队成员。团队成员的科研水平的提高是团队发展的根本。团队管理人员水平直接影响团队成员科研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团队成员间的交流和沟通中,逐渐形成的团队精神将分散科研力量整合成一支高凝聚力整体,发挥团队的整体效能。

提升成员科研能力:团队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科研能力提升是打造团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团队成员科研能力是从实际科研工作中不断积累中得到,在团队内部的学术交流和沟通中,学术思想相互影响而产生。通过团队成员在高水平学术研究机构里进修、深造或直接聘请跨校、跨学科的高水平科研人才,都是提高团队整体科研水平的有效措施。

提升团队管理水平:团队管理是根据当前的团队研究方向,结合团队自身的情况,对团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保证团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团队管理者需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激发团队成员的科研潜力,提高团队科研工作效率,更好地实现团队与个人的科研目标。团队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团队的效益和竞争力。

培养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在团队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逐步形成的组织资本。团队精神强的团队中,团队成员忠诚度高、幸福感强,团员共为一体,相互协同工作并充分共享知识。团队精神直接关系到成团队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民主的学术氛围。

2.2 内部运营层面

内部运营层面是指直接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流程并为绩效管理找到监控点。

团队科研工作:学科团队建设的核心是团队的科研工作。有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学术带头人根据当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立研究方向和发展战略,结合本团队的科研水平,整合团队资源,组织开展重大、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组织完成学术成果的撰写,积极产出标志性成果和代表性成果。

人才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团队建设的核心任务。在科研团队建设中,学术带头人是团队科研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肩负着凝练方向、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和促进科研工作发展等重要任务。[9]团队为青年骨干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并吸引高水平的科研人才进入团队。鼓励和支持跨学科、跨学校人才加入团队,使成员学科结构形成合理化。

开展学术交流:团队成员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及时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学术前沿。与外部的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团队成员之间通过团队工作会议等方式,相互交流、共享知识。团队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建立网站等方式,宣传团队的研究成果,提高学术带头人及优秀骨干教师在本领域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团队运营管理:定期召开团队学术工作会议,及时了解团队成员在项目承担过程中的工作的进度和存在的问题。科研团队管理部门需要建立科研项目管理、设备管理、经费管理、人才管理等相关管理制度,同时承担好各方的协调与沟通的相关工作,确保为科研团队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撑环境。[10]

2.3 客户层面

科研团队的管理范文第13篇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而做好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是协调解决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有效途径。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团队为例,结合高职院校教师团队的组建与管理,介绍了基于项目管理的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新模式。

关键词 :常州科教城;高职院校;一体化教师团队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2-0053-03

基于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教师团队建设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两大主要任务,必须牢固树立“教学立校”和“科研兴校”的思想,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形成教学科研一体化机制,使教学和科研实现良性互动。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一体化发展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教学和科研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区别:教学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活动,是一种集体性双边活动:科研则主要表现为个人或部分参加者的研究活动,科研的对象主要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以科学的方法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活动,是根据已知探究未知、创造新知的行为和过程。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意味着高校教师必须担负两种性质不同的工作。为此,在实践中两者又常常发生冲突,成为一对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教师个人时间、精力的有限性和教学、科研对时间、精力的客观要求,导致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二是教师个人特长的局限性与教学、科研内在不同要求之间的矛盾。高校教学与科研这一有机统一的整体在实践中会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如何协调解决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关键。笔者认为,搞好高校教师团队建设,是协调解决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促进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笔者在对常州科教城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广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团队组建和管理,探讨高职院校实施教师团队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以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为目标,以项目管理为契入点.打造高绩效的教师团队.为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提供依据与借鉴。

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组建与管理

(一)教师团队组建和管理原则

教师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师团队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和谐为本、以能为本的“三本”原则,以及专业化、校本化、项目化的“三化”原则。教师团队建设要遵循项目化管理,运用项目管理的思想、策略手段和方法,将各项重点工作当做项目来实施,从目标设定、任务分解、任务实施到完成评价进行全过程控制,确保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团队主要包括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教学团队的设置要围绕学院发展规划,服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需要,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教学团队的设置要明确工作目标,优化团队结构,整合教学资源,建立运行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一般可分为专业(群)教学团队、课程(群)教学团队和实训基地教学团队等。科研团队进一步整合技术服务资源,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增强技术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社会的影响力。科研团队应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服务领域,可以承接较高级别科技计划项目,培育和产生标志性科研成果,承担社会技术服务项目,培养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在某领域形成技术服务特色和优势。团队改革的目标一是通过教师团队建设,实现高校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科研高效运作和一体化发展:二是通过教师团队建设,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三是通过教师团队建设,使团队成员取长补短、减轻工作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二)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组建与管理

推进院、系(部)和教学团队“三级”绩效管理工作,发挥教学团队作为教学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教学团队是指以专业(群)、课程(群)和实训基地为建设平台,是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基层组织单位。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落实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育创新,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队伍建设与管理,培养和选拔具有较高教学水平与学术造诣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培养和选拔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课程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打造一批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应具有合理的专业、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以及双师结构,团队规模适度、成员相对稳定,校内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7人(含校内兼课教师),并聘有一定数量的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

教学团队分为专业(群)教学团队、课程(群)教学团队和实训基地教学团队等。(1)专业(群)教学团队。根据专业设置情况和招生规模大小,按专业(群)等设置教学团队,以专业或专业群名称命名。专业(群)教学团队全面负责本专业(群)建设与管理。在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指导下,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组织专业建设调研,编制专业教学标准,主持实验实训室建设,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承担各级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2)课程(群)教学团队。根据课程组成情况和教学规模大小,按文化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等设置教学团队,以课程或课程群名称命名。课程(群)教学团队,全面负责本课程(群)建设与管理。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制定本教学团队课程建设规划,编制课程标准,开展实验实训室建设,承担各级教材建设项目,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库。(3)实训基地教学团队。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专业基本能力培养要求.按照实训基地等设置教学团队,以校内实训基地名称命名。实训基地教学团队,全面负责本实训基地承担的实训课程建设与管理。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规范实训基地管理,编制课程标准,开展实训项目设计,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库。目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成立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等29个专业教学团队,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团队等8个课程教学团队,精密加工技术实训教学团队等5个实训教学团队(见图1)。

学院、系(部)采用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根据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任务书,对各项工作进行考核验收。教学团队日常工作考核由系(部)负责实施,教学团队需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每学期开展一次常规工作考评,主要考核教学团队主任、副主任履行职责及成员完成工作任务、执行工作规范等情况。教学团队建设项目验收由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实施。根据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任务书,每年开展一次阶段检查考核、建设期满后进行验收考核,主要考核立项项目的任务落实、建设成效等情况。学院、系(部)每年组织一次综合考评,评选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并给予经费奖励,优先支持建设成效显著的院级教学团队申报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学团队。

(三)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组建与管理

科研团队一般应以省市级或院级技术应用中心为依托,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近三年承担过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或者承担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的横向科技项目。团队应该有相对集中、稳定的研究方向,且与学院相关专业发展方向吻合,研究内容应是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关键技术创新。鼓励跨系部、跨专业组建团队。每个团队设负责人1名,负责人应有宽容、开放、公正的胸怀,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以上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每个团队成员人数5—8名,40岁以下成员不少于2名。团队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等合理,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共同研究的科技问题和研究成果,科研合作氛围浓郁、和谐,在学院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团队建设采用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动态管理方式.团队资助建设期为三年.每年进行一次阶段检查考核,三年后进行总绩效考核。每年的阶段检查考核以任务书中的分年度建设任务为依据,由团队填写科研团队任务和目标完成进展报告。第一阶段检查考核不合格的,学院将责令整改。若第二阶段检查考核不合格,学院将取消对该团队的资助。项目建设期满后,团队填写科研团队任务和目标完成总结报告,学院组织专家组对项目建设成效进行评估、审计和验收。验收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类。对验收结果优秀的团队,学院将加大建设力度,继续滚动资助建设:对验收结果为合格的团队,学院允许其参加新一轮院级科研团队的遴选: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团队,学院将停止该团队参加新一轮院科研团队的遴选。目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成立数控技术应用科研团队等7个科研团队。

基于项目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新模式

第一,按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以教学为中心设置科研工作,把教学、科研工作融合为“项目”。如何从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特点及内在联系出发,根据项目管理的思想方法,以教学为中心设置科研工作,把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融合为“项目”,即形成若干个教学科研一体化项目,是组建高校教师团队、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基础。

第二,根据教学科研一体化项目的客观要求和项目团队建设思想方法建设教师团队。应用项目组织和团队建设的思想方法,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科研一体化项目的内在客观要求和每个教师的特长、特点等,来组建不同类型的教师团队,形成合理的内部分工和密切协作。这是高校教师积极开展有效合作,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基层组织。

第三,应用项目团队建设的激励机制理论和方法,在教师团队内部建立有利于调动团队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机制和制度。这是高校教师团队高效运行、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关键。教师团队内部激励机制和制度建设,要在广泛征求相关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初稿,然后再组织相关教师讨论,并经过问卷调查、投票等过程,通过多次反复修改完善后形成书面材料和规章制度。

第四,应用公司项目治理的思想和方法,建立高校教师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支持保障体系。高校教师团队的高效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仅靠教师团队这一基层组织的内部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学校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如何建立高校教师团队高效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支持保障体系,是高校教师团队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根本。

科研团队的管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常州科教城;高职院校;一体化教师团队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2-0053-03

基于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教师团队建设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两大主要任务,必须牢固树立“教学立校”和“科研兴校”的思想,坚持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形成教学科研一体化机制,使教学和科研实现良性互动。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一体化发展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

教学和科研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大区别:教学是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活动,是一种集体性双边活动;科研则主要表现为个人或部分参加者的研究活动,科研的对象主要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以科学的方法来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活动,是根据已知探究未知、创造新知的行为和过程。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意味着高校教师必须担负两种性质不同的工作。为此,在实践中两者又常常发生冲突,成为一对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教师个人时间、精力的有限性和教学、科研对时间、精力的客观要求,导致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二是教师个人特长的局限性与教学、科研内在不同要求之间的矛盾。高校教学与科研这一有机统一的整体在实践中会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如何协调解决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关键。笔者认为,搞好高校教师团队建设,是协调解决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促进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笔者在对常州科教城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广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团队组建和管理,探讨高职院校实施教师团队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以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为目标,以项目管理为契入点,打造高绩效的教师团队,为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提供依据与借鉴。

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组建与管理

(一)教师团队组建和管理原则

教师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教师团队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和谐为本、以能为本的“三本”原则,以及专业化、校本化、项目化的“三化”原则。教师团队建设要遵循项目化管理,运用项目管理的思想、策略手段和方法,将各项重点工作当做项目来实施,从目标设定、任务分解、任务实施到完成评价进行全过程控制,确保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团队主要包括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教学团队的设置要围绕学院发展规划,服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需要,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教学团队的设置要明确工作目标,优化团队结构,整合教学资源,建立运行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一般可分为专业(群)教学团队、课程(群)教学团队和实训基地教学团队等。科研团队进一步整合技术服务资源,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增强技术服务能力,提升服务社会的影响力。科研团队应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服务领域,可以承接较高级别科技计划项目,培育和产生标志性科研成果,承担社会技术服务项目,培养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在某领域形成技术服务特色和优势。团队改革的目标一是通过教师团队建设,实现高校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科研高效运作和一体化发展;二是通过教师团队建设,以科研促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三是通过教师团队建设,使团队成员取长补短、减轻工作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二)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组建与管理

推进院、系(部)和教学团队“三级”绩效管理工作,发挥教学团队作为教学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教学团队是指以专业(群)、课程(群)和实训基地为建设平台,是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基层组织单位。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落实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育创新,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队伍建设与管理,培养和选拔具有较高教学水平与学术造诣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名师,培养和选拔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课程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打造一批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应具有合理的专业、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结构以及双师结构,团队规模适度、成员相对稳定,校内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7人(含校内兼课教师),并聘有一定数量的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

教学团队分为专业(群)教学团队、课程(群)教学团队和实训基地教学团队等。(1)专业(群)教学团队。根据专业设置情况和招生规模大小,按专业(群)等设置教学团队,以专业或专业群名称命名。专业(群)教学团队全面负责本专业(群)建设与管理。在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指导下,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组织专业建设调研,编制专业教学标准,主持实验实训室建设,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承担各级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2)课程(群)教学团队。根据课程组成情况和教学规模大小,按文化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等设置教学团队,以课程或课程群名称命名。课程(群)教学团队,全面负责本课程(群)建设与管理。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制定本教学团队课程建设规划,编制课程标准,开展实验实训室建设,承担各级教材建设项目,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库。(3)实训基地教学团队。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和专业基本能力培养要求,按照实训基地等设置教学团队,以校内实训基地名称命名。实训基地教学团队,全面负责本实训基地承担的实训课程建设与管理。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规范实训基地管理,编制课程标准,开展实训项目设计,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库。目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成立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等29个专业教学团队,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团队等8个课程教学团队,精密加工技术实训教学团队等5个实训教学团队(见图1)。

学院、系(部)采用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根据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任务书,对各项工作进行考核验收。教学团队日常工作考核由系(部)负责实施。教学团队需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每学期开展一次常规工作考评,主要考核教学团队主任、副主任履行职责及成员完成工作任务、执行工作规范等情况。教学团队建设项目验收由学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实施。根据教学团队建设计划任务书,每年开展一次阶段检查考核、建设期满后进行验收考核,主要考核立项项目的任务落实、建设成效等情况。学院、系(部)每年组织一次综合考评,评选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并给予经费奖励,优先支持建设成效显著的院级教学团队申报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学团队。

(三)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组建与管理

科研团队一般应以省市级或院级技术应用中心为依托,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近三年承担过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或者承担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的横向科技项目。团队应该有相对集中、稳定的研究方向,且与学院相关专业发展方向吻合,研究内容应是能产生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关键技术创新。鼓励跨系部、跨专业组建团队。每个团队设负责人1名,负责人应有宽容、开放、公正的胸怀,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以上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每个团队成员人数5~8名,40岁以下成员不少于2名。团队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等合理,有较稳定的合作关系,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共同研究的科技问题和研究成果,科研合作氛围浓郁、和谐,在学院学科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团队建设采用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动态管理方式。团队资助建设期为三年。每年进行一次阶段检查考核,三年后进行总绩效考核。每年的阶段检查考核以任务书中的分年度建设任务为依据,由团队填写科研团队任务和目标完成进展报告。第一阶段检查考核不合格的,学院将责令整改。若第二阶段检查考核不合格,学院将取消对该团队的资助。项目建设期满后,团队填写科研团队任务和目标完成总结报告,学院组织专家组对项目建设成效进行评估、审计和验收。验收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类。对验收结果优秀的团队,学院将加大建设力度,继续滚动资助建设;对验收结果为合格的团队,学院允许其参加新一轮院级科研团队的遴选;对于验收不合格的团队,学院将停止该团队参加新一轮院科研团队的遴选。目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成立数控技术应用科研团队等7个科研团队。

基于项目管理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师团队建设新模式

第一,按项目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以教学为中心设置科研工作,把教学、科研工作融合为“项目”。如何从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特点及内在联系出发,根据项目管理的思想方法,以教学为中心设置科研工作,把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融合为“项目”,即形成若干个教学科研一体化项目,是组建高校教师团队、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基础。

第二,根据教学科研一体化项目的客观要求和项目团队建设思想方法建设教师团队。应用项目组织和团队建设的思想方法,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科研一体化项目的内在客观要求和每个教师的特长、特点等,来组建不同类型的教师团队,形成合理的内部分工和密切协作。这是高校教师积极开展有效合作,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基层组织。

第三,应用项目团队建设的激励机制理论和方法,在教师团队内部建立有利于调动团队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机制和制度。这是高校教师团队高效运行、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关键。教师团队内部激励机制和制度建设,要在广泛征求相关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初稿,然后再组织相关教师讨论,并经过问卷调查、投票等过程,通过多次反复修改完善后形成书面材料和规章制度。

第四,应用公司项目治理的思想和方法,建立高校教师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支持保障体系。高校教师团队的高效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仅靠教师团队这一基层组织的内部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学校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如何建立高校教师团队高效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外部支持保障体系,是高校教师团队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根本。

团队建设是高职教育研究中非常薄弱的环节,可以借鉴管理学、组织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针对高职院校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教师团队建设,从诸多侧面进行研究与分析。教师团队建设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团队建设提供合理化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官卫星.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意义与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

[2]何侃.论复杂性视阈中的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0(36).

[3]聂会平.地方高校教师团队建设策略探讨[J].黑龙江教育,2011(4).

[4]陈立旦,陈开考.职业教育教师团队建设研究[J].成人教育,2012(2).

[5]侯洁.执行-高校教师团队建设的关键[J].科教纵横,2011(11).

科研团队的管理范文第15篇

对教师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制度的思考科研团队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每位教师科研积极性与科研质量的高低,因此好的科研团队管理制度,对科研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然而对于多数地方高校来说,由于合并升本时间短,管理经验少,因此管理方面没有态度规章与制度遵循,很多时候科研团队形成的项目经费决策权往往由主持人一人决定,其他人很少参与并且不知道经费的分配等具体情况,这样造成团队成员积极性不高,具体事务也不愿参与,就造成了主持人管理经费主持人完成课题。结果常常是效率低下,项目成果质量不高,团队生命力不强。因此,创建高绩效科研团队,必需有一套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用来保障科研工作任务按计划、保质量的完成。这首先这需要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增加校内教师科研团队的外部支持,如学校科研部门、教务部门以及后勤保障部门等,配套相应的一部分经费对项目组进行建设,以笔者所在宜春学院,科研部门对部分教师组建的科研团队每年均投入十多万元供采购小型仪器设备,并提供部分经费用于团队成员对外交流;教务部门可用科研成果冲抵教学工作量;后勤部门提供办公条件等配套设施,这样的条件对科研团队的支持力度很明显。其次在团队内部建立有效的激励及约束机制,增加团队的生命力,与此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习、培训制度,激励制度以及绩效管理制度等,让团队成员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并增加团队的沟通,增进协作,有效提高团队成员的科研积极性,最终实现提升团队整体学术水平的目标。例如笔者所在宜春学院的部分团队,每学期会定期安排会议交流,探讨近期完成课题的进展,所遇到的问题等,群策群力探讨解决方法;在项目申报前期成员对申报书进行交流,相互提出问题与建议,加以改进;这些举措有效的增进了团队成员的科研水平,加快了项目完成的进度与质量,提高了团队成员申报项目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了团队成员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与科研质量。

2学生科研团队

对学生科研团队管理与建设的思考建立学生科研团队就是以学术研究为中心、借助教师的课题和项目为依托条件,为培养其科研思维与技术的一批有协作精神的学生群体。生物类教师的科研往往实验性强,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但不少实验试剂有一定毒性,需要安全操作和严格管理,因此,在团队设立之初,除教师指导外,需要学生团队负责人,发挥负责人的角色作用;此外,教师可组织参加部分学术活动,如安排组内成员汇报,共同学习一些仪器的使用等;而在完成某些阶段性的工作后,可适度安排一些团体的娱乐活动,让团队成员增进了解,提升人际关系凝聚力;在团队建设中,可引入组内淘汰机制,即通过观察团队各成员在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可将消极应对项目的成员淘汰出团队,再引进拥有较高兴趣和较好研究态度的新成员,采用能进能出的机制来提高研究状态。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