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解构主义;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争议

一、解构主义建筑的提出

上个世纪中期的法国,形成了一股结构主义的潮流,引起了西方各国的关注。到了1967年法国哲学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德里达提出了解构主义理论,作为法国的另一种哲学思潮出现了,他的美学是属于后结构主义美学,其理论是出于对结构主义的瓦解、反对、否定的目的而产生的一股新思潮,德里达所提出的解构主义观点就是要消解作为结构主义存在基础的“结构”概念。70年代,西方不少先锋派建筑师开始将解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建筑实践。于是,解构建筑产生了。

二、解构主义建筑的特点

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德里达本人对于建筑非常感兴趣,他视建筑的目的是控制社会的沟通、交流,从广义来看,建筑的目的要控制经济。因此,他认为新的建筑、后现代的建筑应该是要反对现代主义的垄断控制,反对现代主义的权威地位,反对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起来的二元对抗方式。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有丹尼尔・利伯斯金,弗兰克・盖里,伯纳德・屈米,彼得・艾森曼,扎哈・哈迪特等人。其中丹尼尔・利伯斯金由于其特殊的经历,对解构主义建筑做出了更多的诠释,下面就对其成名作柏林犹太人博物馆进行分析。

三、项目简介

犹太人博物馆是附属于原柏林博物馆“巴洛克式老建筑体”的增建部分,在1989年的设计竞赛中由利伯斯金拿下,1992年11月大楼动工,1998年竣工,1999年1月向公众开放。建筑总面积达到10000平方米,整个建筑平面呈曲折前行状,分为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利伯斯金的方案将旧馆与新馆由一条虚空的中轴贯穿,新馆将分裂的箭形直插入这块场地,冲破了巴洛克风格的三叉几何形,零散的形体设计,隐射文化与城市结构遭到的破坏,也是对当局折衷主义的城市规划的否定;对比强烈的新旧建筑,同时也寓意着犹太民族在这里被断裂的历史。工程1992年动工,在建造过程中,遭受连续不断的波折和人们种种不同的评价。因为他的方案从根本上震撼了形态学的研究方法,首先是摆脱和谐、明净,代之以不和谐、神秘;其次是不强调完美、统一,代之以破坏完美、破碎。利伯斯金自从接手这个竞赛之时,他已经穿上了“犹太人”甚至“大屠杀后裔”的圣袍,以一种非客观的思维方式在做设计。利伯斯金在设计中倾注了自己的“情结”,也让建筑充满了争议。争议首先在于建筑的形体来源。在利伯斯金自己的文字中说,“I began plotting the Berlin addresses for names taken at random from the Hedenkbuch on my map of the city.”也就是说过,建筑体曲折行进的方向,是利伯斯金依照一些曾在柏林住过的名人住址所决定的;即找出名人地址在柏林市地图上的位置,和博物馆所在地连系而构成方向性。第二个争议在于其意义深远的入口。事实上缺乏地面入口是“不合理”的做法,无论是在古典的或者是现代建筑而言,通常一个醒目易入的入口是相当有必要的。但犹太人博物馆有些许不同,它很著名。第三个争议是关于博物馆内部空间体验的。曾有人这样评价道:“反复连续的锐角曲折、幅宽被强制压缩的长方体建筑,像具有生命一样满腹痛苦表情、蕴藏着不满和反抗的危机,令人深感不快。丹尼尔・利伯斯金设计的犹太人博物馆的整个建筑,可以称得上是浓缩着生命痛苦和烦恼的稀世作品。”以上3个争议点代表了解构主义的特色,代表了利伯斯金采用了非客观的设计态度,他抛弃了一些功能使用上的需要来增强其纪念性,这是犹太人博物馆走的道路,不是其他博物馆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利伯斯金的柏林犹太人博物馆设计是成功的。

通过对柏林犹太人博物馆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几点解构主义创作的原则:(1)对完整、和谐的形式系统进行解构。在解构主义建筑出现之后,一切都改变了,建筑成了一种即兴创作, 这里没有秩序,没有和谐,只有杂乱和冲突。(2)对建筑中心论进行解构。他们打破了这种固定的,空间有登记的思维惯性,代之以更具有前瞻性和更富有弹性空间的组织形式。(3)对建筑传统的功能意义与价值进行解构。(4)对建筑确定性进行解构。伯纳德・屈米指出“混沌理论”,即建筑的非功能特性理论。由此对建筑的确定性和传统性本质提出挑战。强调功能上的交换性和不确定性,在审美意义上追求富有震惊效果的建筑。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在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两大难题之时,解构主义建筑耗费了大量不必要的资源和财力。

参考文献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解构主义;景观;建筑

1.解构主义

“解构”一词由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于1967年前后提出,起初是一种文学评论和哲学的在重要主题,德里达的理解是:一段给定的文字的意义不是由组成它们的各个单词所指事物所形成的,而是取决于它们之间的组合,当我们将一段文字原来的组合架构打散时,它所表示的意思也随之改变。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这个字眼是从“结构主义”(Construction)中演化出来的,因此,它的形式实质上对于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从哲学意义来说,解构主义早在1967年前后就已被德里达提出,但它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形式,确实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解构主义的鼻祖德里达在解构建筑风起云涌时称其对建筑不是专家式的,也从未培养过。德里达对建筑的关注则始于与埃森曼和伯纳德.屈米的合作(拉维莱特公园)。而他在谈起解构建筑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解构建筑是对解构最直接的最强烈的肯定。

解构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地加以继承,虽然运用现代主义的语言,却颠倒,重构各种既有语言之间的关系,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美学原则,力学原则,功能原则),由此而产生新的意义。解构主义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件本身。但解构主义并不是设计上的无政府主义方式,或随心所欲的设计方法,而是具有重视内在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特点。

从实质来讲,解构主义并没有像20世纪20年代俄国的结构主义,1918―1928的荷兰风格派,或者1919―1933年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那样成为一个运动的根源,更没有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那种控制设计趋势几十年之久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来讲,它依然是一种个人的,小范围的实验。具有很大的个人性,表现性等特点。

2.解构主义的设计思想

解构主义是一种创作方法,一种设计美学,一种在西方视觉艺术领域和文化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创作方法和设计美学。解构主义建筑师和理论家对建筑本质和建筑相关的一切价值的拆析和消解本身不是目的,他们的目的是要对建筑的本质进行重新定义,对整个建筑美学的审美体系进行一次重新装备。

建筑中解构的对象是建筑符号的“能指,所指”与“形式,意义” 关系。在符号学里,“能指,所指”与“形式,意义” 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所指”、“意义”总是居于主导地位,具有优先权。设计中强调构思立意的重要性,赋予意义以优先权等。解构主义认为这是典型的形而上学,是“消解”的对象,这里解构主义对传统形而上学采用的方法是“消解”,而不是“否定”,这是解构主义的关键。同时,解构主义也对结构主义进行着“消解”,而这种“消解”可能更多的是出于后现代社会的审美情趣的变化和需求。所谓后现代的整体性时尚的需求,即所谓矛盾性,趣味性,复杂性,暧昧性,多义性等等。著名建筑师有埃森曼,哈迪德,盖里,屈米等人,他们的共同点是对传统建筑体系的消解,他们寻求中间性,如在美中寻求丑,理性中反理性,对系统进行替换和移置,打乱保守的建筑思想,对和谐进行挑战,消解建筑的限制,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城市和建筑形象和概念进行挑战。

建筑的“解构”体现在其语言特征上,在空间中暗示了人的存在。相对于小说,诗歌,绘画的象征性空间语言,建筑“解构”空间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如同一个舞台并与戏剧,偶发行为艺术有某种关联,建筑成为时间过程中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活动着身体和文化记忆,人在这个时间的场所中赋予了建筑意义,这就是人对建筑的体验和阅读。建筑师是通过“标记”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和联想的范围。“标记”引导身体和记忆进入了一个意义的空间,比如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写道,动线是人的存在的最初体验,是人类每个活动的中介,建筑就是基本动线的空间。

建筑解构作为一种手法的艺术,主要是从具体技巧角度来讨论它们的类同性,也就说建筑解构在具体的“构词法”上有着相似性。它们都有一个“中心”或一种“集中式”的模式化倾向,所有的语汇基于一种逻辑规律,表现出序列的“整一性”。通过“解构”方式拆解这种逻辑,使表现建筑的原有词汇脱离其原有的位置。解构主义正是以此方法来破坏传统建筑的整体性,功能性,逻辑性。解构的结果使词汇变成了一个个独立的词,已不完全隶属于它原本的逻辑解构。解构具体方法是用词汇,句法的分裂,错位,旋转,偏离,重叠等,打破过去建筑结构中是力学原理的横平竖直的稳定感,坚定感,秩序感。使人获得与建筑的根本功能相违背的感受,无中心,无场所,无拘束,反对约定俗称的设计规则。

通过这些方法,构成了一种“陌生化”的效果。语义,词义在新的构成关系中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新奇组合。这些方法出现了一种偶然性,反理性的怀疑精神。德里达说:“我认为,解构主义的发生是在你分解某一建筑哲学和某些建筑设想时,如对审美的,美观的主导地位以及实用的,功能的,生活的,居住的主导地位的分解,你必须将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同时又使它们失去那种外在的主导地位。”

解构建筑不承认任何建筑本身以外的内容对形式的统治性,包括社会意义,审美甚至功能意义的统治性。这样,其形式就在创作思维和建造外不受任何限制,进而一切都可以是随机的和偶然的,其实,这就是所谓“消解”既是具体方法和手段,更是思想上的解决。

3.解构主义的设计手法

解构者用一种非常表现主义的或超现实主义的即兴进行创作,甚至在施工现场随意搭建。他们忽略城市文脉,强调作品的独立性,用“新奇”的方法增加城市趣味,如顽童的游戏一般。他们强调构造和营建工艺。他们与现代主义有深刻的渊源的关系,可把他们的“解构”描述成为对现代主义“结构”的拯救。他们用现代主义的几何原则并加上乡土或多角度的营建方式,构造出一种活泼的,不确定的,多义的,自由随机的,解放的,非理性的建筑感觉,使建筑具有一种伟大的雕塑感。正像现代主义伟大天才勒.柯布西耶在朗香教堂的“灵感”一样,手工艺也成为它们的偏好。由于外部雕塑破碎感,他们的大多数建筑内部构造变成了不规则了的空间,从而使建筑富有戏剧性,建筑的内部空间使体验者产生一种紧张,突然,激动的情绪。

与现代主义正好相反,以自我为中心的设计意识喜好用机器,金属,铁甲部件,这种风格被一些评论者描述为锈迹斑斑的“施虐狂的症状”。通常作品充分展示了材质,色彩,体量的建筑特有语汇,对材质和体量的随心所欲,自由分割达到了相当“偶然”与“游戏”的地步。

所以,解构的方法不是“颠倒”而是处于一种“游戏”的状态,即“能指的游戏”或“形式的游戏”,在“游戏”的中寻求意义的表达,这对于解放建筑设计的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对完整,和谐的形式系统进行的解构。无论是在古典时代还是在现代,几乎没有一个设计师会动摇对和谐,秩序,逻辑和完美形式的信念。在解构主义出现之后,设计成了一种即兴的创作;2)将中心论的解构在传统的设计景观设计中时,无论是在住宅区还是公共绿地甚至城市规划中,景观设计师通常会安排一个中心或者说是一个聚焦空间。而在解构主义设计师看来这种空间等级上的划分不甚合理,将一个空间一锤定音而不顾及日后的可变因素,因此他们要打破这种固定空间的思维惯性,代之以更具有前瞻性和更富有弹性的空间构成形式;3)对功能意义与价值的解构。正如埃森曼说:我们需要取代这样一种建筑概念,即为服务,人们居住和供给系统的建筑概念。而习惯的东西正是人们希望从建筑师那里得到的东西。但是,一旦你对习惯提出质疑,就会扰乱这种平衡。”所以,对景观功能意义与价值的结构也是需要思考的一个方面。4)对确定性的解构。屈米从反类型学的角度出发,在建筑领域提出了一种混沌理论,及建筑的非功能特性理论,由此对建筑的确定性和传统的那种建筑形式提出了挑战。

4.解构主义作品分析

4.1 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解构一切传统

4.1.1 项目概要 巴黎的莱维莱特公园是在屠宰场和肉市场的旧址上修建起来的,是法国政府按照21世纪标准打造的一个样板公园。设计师伯纳德.屈米采用了解构主义的设计手法,打破一切原有的秩序,拆除了旧址上的一切建筑,以大胆,离奇,怪诞的设计实现了自己的新的设计理念。

拉维莱特公园的确是一个现代化体系,设计新奇,创新意识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但它在景观设计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是对历史景观保护方面的不足,对比今天的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来看,确实存在着一定弊端。

作为21世纪公园设计概念变革先锋,拉维莱特公园由法国政府一手打造。整个园区占地55公顷,分为3大块。其中公共空间占35公顷,剩下的空间被科学工业城(有一座20世纪60年代的屠宰场改造而成的国家科学博物馆)及音乐城 (包括国立音乐音乐舞蹈学习表演中心)所占据。拉维莱特公园是巴黎市中心最大的公共公园。

公园的设计采用国际招标的方式,参加竞标的设计是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人数多达492人。最终中标的是瑞士裔美籍建筑师伯纳德.屈米。它的建筑理论的基础是解构主义,设计包括三个层面,即点,线,面。“点”就是一些怪诞的红色金属结构(建筑小品),“线”主要是指园区内的路径,再由它们构成“面”。这种设计手法主要是后现代的,而不是常规的景观或建筑设计。

4.1.2 规划与设计 在17-18世纪,巴黎的公园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是重要的社交场所。各种人群经常光顾,在这里交换观点,互通信息。

18世纪,巴黎市长霍斯曼提出建立分级广场,公园及树林,并在广场,公园修建林荫道,创造绿地空间,改善城市环境。总之,公园和广场需要提供的是一片清净之地,市民能够在其中休闲,娱乐。

然而在这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公共空间只有绿地功能,社交功能已逐渐被淡化。人们需要有一种新的设计理念来改变这种状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屈米大胆,创新的设计理念被多数人所接受。

4.1.3 设计理论 多元文化:当代都市已经摒弃了单一的思想,呈现多元化发展。屈米认为,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长久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追求纯粹,协调的建筑思想与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已不相适应。,他认为,公园是多种文化的交汇点,在设计上要实现三种统一观念:都市化,快乐(身心愉悦),实验(知识和行动)。

新的思维方法:屈米认为,现代建筑必须抛弃过去就有的思考模式,对建筑秩序体系,技术和结构提出质疑。因此,在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中,他强调摒弃历史要素和符号,专注于文化的分歧性和事件的偶然性。这也是解构主义在设计中常用的设计理念。

解构主义:屈米通过打破旧有秩序,对建筑本质提出质疑,挑战,并予以新的定义。他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上,采用解构主义,运用重复与重叠的手法,通过点,线,面概念的延伸,打破了传统的中心思想,有实现了多元的价值观念。

拉维莱特公园平面构成图

4.1.4 关于伯纳德.屈米的设计理念(拉维莱特公园) 屈米认为:21世纪的公园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它必须能过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公园应该是一个功能综合的活动的场所,公园应该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因此,在设计上,各种功能设施的组合运用和互动成为公园设计的关键因素。

为了实现上述构想,屈米主张,应将公园视为一个庞大的建筑工程,虽然建筑体不是连续的,却必须有统一建筑结构,虽然与周边环境没有任何关系,在公园内部却要形成自己的一致风格。

为此,屈米提出“点”,“线”,“面”的空间结构,几每隔120米建一个红色的建筑体块,作为一个个“点”,“点”与“点”之间由“线”(路径,廊架等)构成,彼此通过相交构成一个个“面”,由此想形成“点”,“线”,“面”的立体空间构架。

伯纳德.屈米的解构也是基于这样的三个层次:

“点”的构成:园区中的由近30个建筑体块构成,每隔120米一个,非常规则。这些体块都有共同的特征,即金属材质且都被漆成了红色。它们所表达的是用途,形式和社会价值之间的一种分割。因为这些红色体块并没有实际的作用,也许它们只是传递这一种信息或者让人们对于这个园区留下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

“线”的构成:主要是通过沿两条运河修建的廊架,以此贯穿整个园区,在两条主道构成了“线性”元素,将各个点连接在一起。在功能上,可以给园区内的游人以庇护。通过这条观览线路的设计,打破了严谨的方格网所建立起来的秩序感,同时也联系着不同的主题园区。在象征意义上,通道不仅是在空间上贯通整个公园,在时间上也是前后呼应,给人以历史感,从过去的屠宰场到如今有着全新设计理念的园区,人们可以从中感受的时空的转换。

“面”的构成:这里的“面”是指整个园区的户外活动区域。这些“面”是为各种活动所准备的,每园区域都会根据自己主体定期举行活动。

小结:对于这种深受解构主义哲学影响,并且纯粹以形式构思为基础的公园设计,屈米认为是一种明显不相关方式重叠的建立起来的一种的新的秩序体系。这种体系是对传统设计形式的大胆变革。不再用一种和谐,完美的形式组合,而用机械的几何结构处理,以体现出矛盾与冲突。而这种结构与处理方式更注重的是一种随机的组合与偶然性给人带来感官上的冲击。

5.结语

解构主义景观是解构主义哲学思想在景观艺术领域的实践。正是基于对传统秩序与等级的批判的斗争性,才使解构主义景观表现出与传统景观相矛盾的外在形式,一种不安定的动感的表达不仅是对原有秩序的一种大胆挑战,更多的还是对景观设计中不同风格与空间类型的尝试与思考。

参考文献:

[1] 邬烈炎. 解构主义设计[M].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2] 尹国均. 后现代建筑的N个幻想[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哲学解构主义建筑

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哲学是道,建筑是器。”解构派的建筑作品是最忠实于其哲学基础的一个建筑派别。“解构”一词最早来源于海德格尔的著作《存在与时间》之中,其表述的是分解、颠覆、揭示之意。

1.德里达的解构哲学

法国哲学家、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德里达是解构主义哲学奠基人。他的理论反传统、反权威,是整个后现代思潮中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其思想在哲学之外的领域里也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德里达在结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解构主义理论,“他的美学属于后结构主义美学,其理论是以对结构主义的瓦解、反对、否定为目的而产生的一股新思潮”,他所提出的解构主义观点就是要消解结构主义存在的基础。德里达提出的一系列的解构哲学观点的最大的特点是强调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

1967年德里达从语言学研究角度发表了《书写与差异》、《论文字学》、《语音与现象》,后来被称作“解构三部曲”。这三部著作也被视作是“解构主义”全面诞生的标志。在德里达看来,西方的哲学历史是一部形而上学的历史,其强调任何事物背后都存在着一定的运转逻辑,而这种逻辑似乎是不可被打破的。解构主义的目标就是要打破这种所谓的逻辑秩序,这里的逻辑秩序指的是广义上的,不仅包括社会交往中的逻辑秩序,也包括人思想上的,比如人的习惯、心理以及一系列无意识形成的民族个性等。然而德里达并非是要彻底传统。他在阐述其理论观点的过程中所用到的是deconstruction(解构),而非destruction(摧毁),“它所强调的是差异和复杂,并不是一味的对立和矛盾”。这种解构是一种方法论上的策略,是为了让事物本身的结构显现出来而打破外在的固有形式,可以说解构是在结构基础上的反结构。

2.解构哲学与解构派建筑理论

德里达的哲学思想与理论方法深刻地影响了学术界及多种学科,特别是对建筑学与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本人对于建筑非常感兴趣,“他认为建筑的目的是控制社会的沟通、交流,从广义来看来说建筑要控制经济。所以他认为新的建筑、后现代的建筑应该是要反对现代主义的垄断,反对现代主义的权威,反对把现代建筑和传统建筑对立的二元对抗方式”。即其哲学的核心特点“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体现。

使得德里达的解构哲学能够成功运用到建筑范畴之中,建筑师彼得·艾森曼起到关键性作用。艾森曼作为极少数的对哲学进行深入探究的建筑师甚至达到了言必称德里达的地步,还认为“搞建筑的唯一途径”就是研究解构主义哲学。可能得益于艾森曼的高度推崇,解构哲学直接影响了解构主义建筑理论,进而与解构主义建筑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内在联系,解构主义的建筑实践与作品具体体现了解构哲学的形式规则。

此外伯拉德·屈米也是较早的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引入建筑理论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之一。“屈米的看法与德里达非常相似,他也反对二元对抗论。他认为应该把许多存在的现代和传统的建筑因素重新构建,利用更加宽容的、自由的、多元的方式来建造新的建筑理论构架。”屈米甚至夸张地提出了形式追随幻想(Form Follows Fiction)的建筑原则,表现了解构主义建筑语言的任意性的理论根据,这里是对结构表象秩序的消解。这种理论背离了传统的建筑哲学的美学原则——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是一种反传统的倾向。

3.解构派建筑作品及其特点

1988年由菲利浦·约翰逊和马克·威格利主持的“反结构主义建筑”(Deconstructive Architecture)作品展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展览展出了7名建筑师的10件作品。这7名建筑师分别是盖里、库哈斯、哈迪德、里伯斯金、蓝天组、屈米以及艾森曼。同年在伦敦泰特美术馆和学院团体联合举行了为期一天的国际研讨会。会后建筑理论家詹克斯等策划了《A.D.》杂志1988年3/4期合刊,题为《建筑中的解构》(deconstruction in Architecture)。这两次活动表明了解构主义建筑正式登上国际建筑舞台。

建筑史学家为结构派作品的总体特征做出了总结——散乱、残缺、突变、动势、奇绝。并标明不同建筑师、不同作品在这5个方面的特征中各有偏向。笔者认为,这样的特征总结并不精准,只是单纯地提取其作品的外部形象,割离了建筑作品的内在本质哲学特征。

艾森曼作为在他自己称为是“最解构”的建筑师,首先从他的作品来看,首当其冲的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的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这是反映了他的建筑理论和解构语言的集大成式的设计。在这项设计中,艾森曼打破了艺术中心的根本——展览功能。在其设计中一些是能明确使用性质的空间,而很大一部分是没有任何功能的部分。艾森曼试图用挖掘出的废弃的军械库加以设计,颠覆大学的文化传统,颠覆了艺术中心的功能地位。在这一作品中他阐释了“反记忆”、“虚构”等修辞手法。不仅如此,还大大运用了解构哲学中的“消解”的概念,采用仿制材料来伪造真相。

屈米在设计巴黎的拉维埃特公园时采用网格模数,在用理性的点、线、面组成的方格网交点上设置了一系列红色的建筑及构筑物。其设计方法是“把建筑用地划分为120米间距的方格网,所有类型和形式的建筑物都整齐地排布在网格的交叉点上,这些建筑物都用红色的钢管和钢板建成,公园的道路、走廊、植物等都排列在方格之外,按直线或者曲线布置,其他的部分是大片的绿地、花园。这些点、线、面各行其道,看起来杂乱无章,可集中地体现出解构主义所追求的偶然、巧合、分裂、不协调、不连续、不稳定的情绪”。屈米自称,他的建筑形象地凸显了“存在”这一哲学范畴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延迟。

解构派的另一代表——盖里,他的作品采用的是极具个人风格的解构。他惯于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进行破碎处理,然后重新组合,形成破碎的空间和形态。他在其破碎的形式下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即解析了以后的结构。他所寻求的是一种分解后的“耦合”。他的创作力求一种“隐含的持续”——一种空间上的自组织。他的这种倾向可以在其大多数作品中找到证据,如巴黎美国文化中心、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等。

解构主义的建筑师无论从外在形式还是其理论依据上,都各有侧重,体现了不同的个性特征,从而反映到建筑中进而又充实了解构主义的哲学基础。比如哈迪德的香港顶峰俱乐部强调非理性穿插、错位的空间构成;蓝天组的维也纳某公寓屋顶改造方案凸显破裂、倾斜、畸变、扭曲处理;里伯斯金的犹太人纪念馆表现扭曲、不和谐、挤压、尖锐的形象等等。

4.解构主义建筑的局限性

与其说解构哲学带来了一种新的反传统的形式,不如说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解构哲学虽然比起其他理论较为晦涩,但毋庸置疑,无论理解程度的深浅它都能启发人进行再思索,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其“反传统”、“反理性”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其理论以及扩大到实践层面中的局限性,它确实提供给人一种新的思维观念,并且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得到新的结果,但是这种结果需要以巨大的经济代价为支撑。

由库哈斯设计的中国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以其独特的双“Z”形态打破了一般摩天楼的形象,但此代价是结构的难题和50亿巨资的建造费用。这意味着,这样的建筑毕竟不可能成为主流建筑形式,只是在少量的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中才有可能实现。这一致命的环节决定了解构主义先天性的局限。

参考文献及图片来源:

[1]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邬烈炎.《德里达与埃森曼:关于解构主义的理论与实践》[J].学海,2001.6;

[3]冯余萍,孙明君.《从解构哲学看解构主义建筑》[J].浙江建筑,2007.4;

[4]徐丽君.《解构主义的建筑师——盖里》[J].建筑与规划,2006.3;

[5]万书元.《解构主义建筑美学初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2;

[6]胡伟飞.《谈解构主义与解构主义建筑》[J].西华大学学报,2004.8;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解像式”建筑;解构主义;非线性思维

1 引言

20世纪60年代,西方现代语言哲学爆发了一个全新的思潮——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德里达认为解构一方面意味着突破原有的系统,打开其封闭的解构,排除其本源和中心,消除二元对立;另一方面意味着将瓦解后的系统的各个因素与外界的各种因素自由组合,使他们相互交叉、相互重叠,从而产生一种有无限可能性的意义网络。

2 “解像式”建筑

解构主义建筑以解构主义哲学为自己的出发点,都具有貌似零乱、实则做了内在结构因素和总体性考虑的高度理性化特点。解构主义建筑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立、反非黑即白,主张多元,主张模糊地带,具有不系统性和不完整性,认为完整性不在于建筑本身总体风格的统一,而在于部件充分的表达。

“解像式”建筑实则是解构主义建筑的概念化。其含有两重含义:首先它是一个代号,指对同一建筑产生的多重肖像混杂在一起的不确定的含混状态。即当建筑的固定肖像被消解,我们无法得到建筑某一清晰、不容动摇的映像时,建筑就处于“解像”状态;其次,“解像”也表示对传统建筑肖像构成规则的背离。

“解像式”建筑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他没有传统建筑的语言词汇,更没有标志性的建筑符号,抹去了明确肖像的可描述性;其次,建筑不再能像原来那样单凭简单的平面图和立面图就能解释清楚了,平面、立面、顶面之间绝对的状态被打破。现代解像建筑试图将古典建筑六个面围合的封闭空间打破,使它们之间保持自由、相对独立甚至分离的状态,从而进一步抹去长期形成的“六面体”的思维定式;再次,“解像”没有像“建筑是机器”、“建筑是音乐”一样来定义建筑的本质,而这种定义则是传统建筑师希望通过建筑向参观者所表达的,甚至是灌输的、不容反驳的。“解像”并没有试图阐明某种本质认识,而是将建筑置于一种含混状态,这种状态提供无数种理解的可能性,由此建立了相对开放的系统。

3 现代建筑中的解构主义

在传统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都会有一个中心,如城市广场、商业中心、住宅中庭等,而且结构和空间都有一一对应的形式。而解构主义建筑则认为,一切旧有的等级秩序都应打破,特别是这种固定僵死的空间思维惯性。他们通常会模糊室内外空间的界限用以削弱室内空间在人们头脑中所占的分量,或在整个构图中任意合并,给人以无构图中心的错乱感。对建筑惯常的功能意义与价值的解构,目的在于消解人们心目中已有的一切建筑常规概念,走背离大众美学的路子,采用极端抽象、畸变、狂怪不和谐等反结构概念的做法。

由S-M.A.O设计的位于西班牙巴耶阿赛隆的小礼拜堂(如图一、图二)运用自由折盈的方法将建筑的“六面体定式”概念推翻,而建筑平面已经处于从属地位。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对建筑形态(形体或形式)的定义不能由单独的图像来表示;原来的平面图不能建构形态(形体或形式)。我们需要的是可以塑造和包裹空间的无数变量切口的连续体,是切口和截面组成的多样的连续体。平面是经扫描后的空间的结果。”这座建筑就像毕加索的绘画,将建筑的基本形体碎化成相互连接的面片,在室外人们无法分辨出建筑各个立面之间、立面与顶面之间明确的分界线,在室内的同一视野中可以同时看到被建筑面片分割的不同空间和景观,但同时这些空间保持普连续性。习以为常的室内外建筑体验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虚化的和片断式的印象。

又如FOA的横滨客运码头设计。FOA想打破以往码头按照线性的流程图设计。他们希望将横滨客运码头作为城市地面的延伸,并推出“环形路径”的概念,即在建筑中为来自城市和海上的不同目的的人群设计各自的路径。每条路径都不是尽端而是与城市相连的一个环节,并赋予它们贯穿建筑各层的不同表面(surface),人在其中有各种活动的可能性,而不是像机器一样被来回指挥。传统建筑中相互分离的各层平面,在这个建筑中被不同路径所构成的连续表面所取代,即使是顶面也是作为城市空间的延伸,可以由街道直接通达。可以说FOA的横滨客运码头就是由不同的路径组成的,它只有表面,没有立面,各面分界线也难以确定。同时它摆脱了传统建筑的限制,而对这座建筑理解是通过人在建筑中的经历体现的。

解构主义思想用于建筑设计中不仅仅能丰富建筑的形态,模糊建筑的定义,同时他还能赋予建筑以模糊时间、地点、人物等精神因素,这样建筑就不单单只是给人提供物质空间,而且能够能动的带动使用者,予之以遐想。现代建筑大师屈米曾提出“事件建筑”的理念,即指意义上具有历史文化性,功能意义上具有交换性和不确定性,在审美意义上又具有震惊效果的建筑。他认为,按照传统观念创作的建筑作品是封闭的、单一的、有限的,是怀念和消费的对象。传统建筑至现代主义建筑都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解构主义的创作则要求人们的参与和补充。屈米提出要对传统创作观念进行拆卸和解构。

屈米在设计的巴黎拉维莱特公园规划时曾指出:“公园的三个自立的和重叠的系统,以癫狂的无限结构的可能性,提供了一条映像多元化的道路,每位观者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解释,又导致一种再解释的缘由”。设计中抛弃一切已有的先例,从中性数学构形或理想的拓扑构成着手,创造出一种简单的结构性处理方法,屈米在120米间隔的方格网里把众多的文化设施组织起来,并在网格的交叉点上均匀地安排内容和形状完全不同的建筑,与这个规划网格布置相对峙的是公园眼的道路、小径、林荫道、树丛,走廊斜坡道则按直线、曲线的构图布置,好像随心所欲、横七竖八,看起来杂乱无章。再将只个自律性的抽象系统-点系统、线系统、面系统-叠加在一起,各行其是,相互碰撞。设计出不稳定、不连续、被分裂的“解构”形态,体现出“偶然”、“巧合”、“不协调”、“不连续”的设计思想,并且向游人展示了活动和内容的多样性,创造出精致紧凑的布局和生气勃勃的公园气氛。

4 解构主义建筑设计与非线性思维

当解构哲学把一切都支离破碎的同时,代表真理化身的科学也被解构了。然而,科学是不会屈从于非理性和怪诞的,它勇敢地接受了那些解构了的碎片形成了新的科学哲学观并建立了非线性思维的科学语言。这种科学语言以系统论、混沌学、模糊数学等一些新科学结论作为依据,因而有其合理之处。如果说以实证和理性为特征的传统建筑形式语言作为一种叙事力量的兴起过分倚重客观性的“物质与功能”,那么解构主义建筑形式语言必然要考虑事件、过程、人文和整体性的价值取向。人、建筑都需要与自然环境建立一种连续性,不仅是节能的还是生态的、能与社会相协调的。

在非线性科学思维中,从整体系统论出发来把握对象的存在,构成其科学思维的一般特征。非线性科学把现实的存在对象首先看成是一个具有整体协同特征的存在其判断的根据是系统自身各构成要素的动态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所具有的自组织功能。建筑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它以多种方式同环境发生相互的关联,我们对建筑的认识(特别是对“解像式”建筑的认识)也必须在一个共时的开放系统中来把握。互动与共生的形式语言秩序的建立是通过建筑实体和建筑空间将个人、群体、社会的多角度需求与环境协调。同环境建立起富有感情的形式关系;是从建筑所处的历史、环境、文化中建构建筑形式。因此互动与共生的建筑是与环境和谐的建筑。

(1)与主体的互动。

在传统机械决定论思维中,建筑师在追求完全科学理性的秩序的同时也预定了人类主体活动的内容和秩序。功能决定形式的口号正是这种机械决定论的体现。但非线性科学表明环境的复杂度与变动性是复杂的、变动的难以用一组规则来描述,人在执行工作时所表现出的灵活度与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应当以一种动态的时空观和建筑观来看待建筑。在建筑的动态发展中应始终紧随瞬息万变的人和时代而同步变化,始终保持瞬间状态的高度灵活性。在这里,建筑应是一个被内容所决定,与主体互动的“场”。

伊东丰雄在为2000年汉诺威(“健康的世界”)世界博览会做的设计中创造了一个“水的殿堂”。参观者可以通过身体的观感去感知其中的含义。殿堂不仅靠大量视觉、听觉效果来传达这种信息而且它更像是个休息处人们在巨大的场地中走上一圈后就可以得到休息。自然要素——水被引入场所,并被巧妙地照亮。

(2)与自然要素的共生。

建筑与环境的共生要使建筑形态融入场所,形成一个整体。景观、自然气候、阳光、水等自然性空间能尽可能的融入到建筑的功能性空间当中去,通过建筑设计使自然空间得以延续。对于这一点,解构主义建筑打破了原有传统建筑的固定空间模式,使人的想象空间和自然空间能够更好的结合,从而真正的实现建筑与自然要素的共生。如安藤忠雄所设计的教堂系列,成功的将自然要素结合到建筑里,用自然的构成代替传统意义上的十字架建构,从而让建筑更好的诠释了宗教的意义,实现了建筑与自然、社会的对话。

5 结语

建筑的固有意义本来在于为人类提供一个稳定的场所和空间,来容纳连续的行为过程和记忆。传统建筑的“启蒙叙事”和“宏大叙事”试图告诉人们该如何的存在,它预设了知识英雄、最终秩序或某种程度的终极真理的存在。当用非线性思维解构传统思维的时候,建筑的叙事也从“宏大叙事”转向了“历时性叙事”,即突出了事件的偶发性和不确定性,强调了建筑与人之间的能动性。

解构主义建筑与“解像式”建筑使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变得破碎,建筑的意义变得模糊,建筑的风格走向了多元,建筑的设计没有了绝对的权威和正确与否的标准,成为个人的一种游戏。

参考文献

[1]曾坚.当代世界先锋建筑的设计观念[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2]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Gehry建筑;物态形式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9-0149-01

1 Gehry建筑风格评价

如今,纽约正在“盖里化”(Gehrified),这位建筑大师的设计风格获得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的认同,并由认同而产生美感。他的一系列建筑形象,从往日正统的审美观出发,会使人觉得怪诞不经;而对于当代社会如果抱有盖里相似的看法的人,则可能从他创作的怪异的建筑形象中读出一种深层、复杂和有震撼力的艺术感染力。

盖里的作品如巴黎的“美国文化中心”具有鲜明的解构主义特征,建构物造型的流线和动感,反映出对结构的基本个体部件的重视,认为个体部件本身就具有表现的特征,完整性不在于建筑本身总体风格的统一,而在于部件个体的充分表达。他重视空间本身,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打破,然后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所谓“完整”的空间和形态。

盖里的作品如迪斯尼管理大楼,各种曲线、曲面及明亮的颜色的组合。在其作品中带有前所未有的速度感,建筑的曲线似乎表达了设计师的浪漫气息和无拘无束,同时又有潜在的技术感,洋溢着设计师的激情和天真。

2 Gehry建筑物态形式发展探析

2.1 标新立异,建筑风格独具特色

解构主义通过强调多元化、高度模糊化,凌乱化的方法来达到建立新的功能性的目的。解构主义使世人感到新奇,由于建筑设计结构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很难成为普遍接受的风格。它依然是一种十分个人的、小范围的试验、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个人性。它代表了一个激进潮流,它常常能给城市带来惊喜,以独特的构思和视觉冲击力而具有生命力。

2.2 重视个体符号,传承文脉信息

解构主义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将会使我们更多的重视到解剖开的“个体”与“整体”。我们认为,建筑不仅仅是“文章本体”,也需要其他的因素,如语法,语意、语音这些因素而使之有意义。如何延续以及植入新的元素,是Gehry建筑物态形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设计中有了这些信息的符号,建筑就获得了个性和风格的魅力。既分解成典型,又构得和谐自然,显现出设计的文脉与创造价值,不但合乎科学与艺术的发展规律,而且合乎观众的接受心理与接受力量,以新的面貌占据了未来的设计空间。

通过Gehry的建筑创作历程的分析,可以看见,Gehry所倡导的解构主义建筑美学,其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美是愉快的心理化”。而对历史文脉的研究与融入将会更尊重人们对历史积淀的怀念与追思,这些陈旧的美好的东西将会受到建筑师的“拾遗”,因此,从这一层面上理解,未来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不仅只是文化的讨伐者,他们也是文化的重构者。在追求建筑的精神审美意义与功能意义的同时,必然会有更多的个体符号承载着文脉信息而出现。

2.3 不足之处――易于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

Gehry将建筑语汇玩弄于股掌之间,然而,这是基于大师对建筑结构、构成、造型的深入理解,模型模拟之上,但仍难免设计语言晦涩,片面强调和突出设计作品的表意功能,因此设计作品与观赏者之间难于沟通的现象较为突出。

因此,陷入建筑解构与重构的不成熟的设计师,往往会弄出诸如北京“福禄寿大酒店”这样贻笑大方的作品。作者认为,尊重大师,也尊重设计师的思想和作品,在我们的设计创作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城市设计的准则,从整个城市风貌的统一和协调的原则进行建筑的创作,而不要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

3 结语

在这个崇尚多元、宣扬个性的时代,在对待多元性的问题上,我认为我们设计师既要注重个性,宣扬建筑形态的多元论及其差异性、开放性与变异性,强调设计的个性和民族特征;也要反对权威,消解中心,弘扬自由与活力,反对秩序与僵化,强调多元化差异,充分吸收解构主义的优点,也要足够重视我们传统中值得传承的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胡伟飞.谈解构主义与解构主义建筑[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Gehry建筑;物态形式

1 Gehry建筑风格评价

如今,纽约正在“盖里化”(Gehrified),这位建筑大师的设计风格获得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的认同,并由认同而产生美感。他的一系列建筑形象,从往日正统的审美观出发,会使人觉得怪诞不经;而对于当代社会如果抱有盖里相似的看法的人,则可能从他创作的怪异的建筑形象中读出一种深层、复杂和有震撼力的艺术感染力。

盖里的作品如巴黎的“美国文化中心”具有鲜明的解构主义特征,建构物造型的流线和动感,反映出对结构的基本个体部件的重视,认为个体部件本身就具有表现的特征,完整性不在于建筑本身总体风格的统一,而在于部件个体的充分表达。他重视空间本身,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打破,然后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所谓“完整”的空间和形态。

盖里的作品如迪斯尼管理大楼,各种曲线、曲面及明亮的颜色的组合。在其作品中带有前所未有的速度感,建筑的曲线似乎表达了设计师的浪漫气息和无拘无束,同时又有潜在的技术感,洋溢着设计师的激情和天真。

2 Gehry建筑物态形式发展探析

2.1 标新立异,建筑风格独具特色

解构主义通过强调多元化、高度模糊化,凌乱化的方法来达到建立新的功能性的目的。解构主义使世人感到新奇,由于建筑设计结构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很难成为普遍接受的风格。它依然是一种十分个人的、小范围的试验、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个人性。它代表了一个激进潮流,它常常能给城市带来惊喜,以独特的构思和视觉冲击力而具有生命力。

2.2 重视个体符号,传承文脉信息

解构主义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将会使我们更多的重视到解剖开的“个体”与“整体”。我们认为,建筑不仅仅是“文章本体”,也需要其他的因素,如语法,语意、语音这些因素而使之有意义。如何延续以及植入新的元素,是Gehry建筑物态形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设计中有了这些信息的符号,建筑就获得了个性和风格的魅力。既分解成典型,又构得和谐自然,显现出设计的文脉与创造价值,不但合乎科学与艺术的发展规律,而且合乎观众的接受心理与接受力量,以新的面貌占据了未来的设计空间。

通过Gehry的建筑创作历程的分析,可以看见,Gehry所倡导的解构主义建筑美学,其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美是愉快的心理化”。而对历史文脉的研究与融入将会更尊重人们对历史积淀的怀念与追思,这些陈旧的美好的东西将会受到建筑师的“拾遗”,因此,从这一层面上理解,未来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不仅只是文化的讨伐者,他们也是文化的重构者。在追求建筑的精神审美意义与功能意义的同时,必然会有更多的个体符号承载着文脉信息而出现。

2.3 不足之处——易于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

Gehry将建筑语汇玩弄于股掌之间,然而,这是基于大师对建筑结构、构成、造型的深入理解,模型模拟之上,但仍难免设计语言晦涩,片面强调和突出设计作品的表意功能,因此设计作品与观赏者之间难于沟通的现象较为突出。

因此,陷入建筑解构与重构的不成熟的设计师,往往会弄出诸如北京“福禄寿大酒店”这样贻笑大方的作品。作者认为,尊重大师,也尊重设计师的思想和作品,在我们的设计创作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城市设计的准则,从整个城市风貌的统一和协调的原则进行建筑的创作,而不要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

3 结语

在这个崇尚多元、宣扬个性的时代,在对待多元性的问题上,我认为我们设计师既要注重个性,宣扬建筑形态的多元论及其差异性、开放性与变异性,强调设计的个性和民族特征;也要反对权威,消解中心,弘扬自由与活力,反对秩序与僵化,强调多元化差异,充分吸收解构主义的优点,也要足够重视我们传统中值得传承的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胡伟飞.谈解构主义与解构主义建筑[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解构主义 建筑美学 特征

20世纪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是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在社会,文化以及功能的逐渐多元性的背景下,建筑界的各种风格与主义层出不穷,其中解构主义建筑作品一次又一次以最独特的建筑形状与各种新颖的结构体系相互交换,相互混合,给人们带来强烈的情感视觉冲击和震撼力。

一、解构主义建筑的形成

解构主义是60年代后期起源于法国的一种哲学思潮,最初的影响是在哲学和文学批评领域。利用更加宽容的、自由的、多元的方式来建造新的建筑理论构架。而真正的解构主义建筑尝试则是20年后的80年代的事情。解构主义建筑是以1988年3月在伦敦泰特美术馆举办的解构主义学术讨论会和同年8月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的解构建筑7人展为起点, 随后, 解构主义代表人物盖里( F.Geh ry)、埃森曼(P.Eisenman)、屈米(B.T sumi) 的一批解构建筑名作相继问世(如: 德国维拉特国际家具展览中心和巴黎维莱特公园),从而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

从美学角度上说,从古希腊起,许多哲学家、美学家、建筑学家提出的关于美的论断,其思想可以概括为“美即是和谐”,艺术家们力求从人体、建筑、雕塑和绘画等艺术中,建立一种象数学一样精确的比例关系,将美作为纯理性的问题进行研究。现代主义美学在建筑美学则是以功能与技术为基础的理性主义的审美观,“理性”、“纯净”、“少就是多”、“装饰就是罪恶”、“住房是居住的机器”等口号响彻云天。

现代主义的美学忽视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需求,逐渐无法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品位。因此,现代主义设计所遵循的功能主义、减少主义原则日渐受到挑战和质疑。后现代主义就是是起源于现代主义内部的这种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纯理性的反叛,终日面对冷漠呆板的设计人们已感到厌倦,它表达了人们对于具有人性化,人情味产品需求的心声。后现代主义从社会多元化的心理需求出发,建立新的美学观念,沟通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联系,主张建筑创作追求涵义、文脉、向多元多价的方面发展,后现代主义就是要创造一种能唤起多种情感的反映历史与时代风貌的复杂的美。解构主义则是后现代主义的一种强力思潮,是新现代主义美学极端的表现形式。

解构主义是极端的新现代主义,一方面,它运用现代主义的语言,另一方面,它却彻底打破了现代主义的语法和逻辑体系。解构主义派出现在现代主义之后,它对现代主义批判地继承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倾倒、重构各种既有词汇之间的关系,使之产生出新的意义。运用现代主义的词汇,却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由此构成了新的流派,被成为“解构主义派”。

解构主义建筑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弗兰克・盖里,伯纳德・屈米,彼得・艾森曼,扎哈・哈迪德,丹尼・雷柏斯金,库柏・辛门布劳等。

二、解构主义建筑美学原则及特征

解构主义建筑师想要在建筑中表现的,不过是他们所理解的一种批评,反思和颠覆的精神而已。对建筑师而言,解构主义建筑是一种文化策略,同时也是一种美学策略。作为文化策略, 它把对现存的建筑文化的“沉默的反抗”和“顽固地拒绝”转化为一种新的创造欲望。解构主义建筑以一种反文化、反建筑、反造型的形式出现的时候,它也就以逆反的形式展现了一种新的审美意识。它要把历来为人们坚信不疑的那些宇宙定则和建筑教义彻底打破、击碎,进行新的拼合、重构。

法国的屈米(Bernard Tschumi)提出了解构主义建筑的创作原则:即由“综合”转向“分解”,由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对立统一转向两者叠置或交叉与并列,强调碎裂、叠置和重组,使分解力突破建筑系统的界限。以解构主义手法设计出的建筑物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清华大学建筑史学家吴焕加教授将其概括为“散乱”、“残缺”、“突变”、“动势”和“奇绝”五点。

一是散乱之美。它摒弃古典的建筑轴线和团块组合,在总体形象上呈现破碎、零散状;在建筑外廓上的犬牙交错、变化万端;在建筑形状、色彩、比例、尺度、方向的处理上则极度自由,这些都超脱建筑学已有的一切程式和秩序。

二是残缺之美。与讲求整体统一的构图方式传统建筑美学完全相反,解构主义建筑往往许多地方故意作成破损状、缺落状、不了了之状,令人愕然,但又耐人寻味,富有缺憾美感。

三是突变之美。解构主义建筑中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的连接往往没有预示,也没有过渡,表现得很偶然,很生硬,风马牛不相及,似乎无规律可寻。往往给人一种意外惊喜之感。

四是动势之美。同古典建筑稳重、端庄、肃立的姿态完全相反,解构主义建筑大量采用颠倒、倾斜、扭曲、变形等富有动态形体的手法,从而造成建筑物的失稳、滑动、错移、倾覆、坠落等不稳定的动感,使建筑物呈现出轻盈、灵巧动态,或有危危然如履薄冰之感。

五是奇绝之美,解构主义建筑师在设计创作中总是努力标新立异,常常采用一些超越常理、常规、常法以至常情的概念和手法,极力追求一种出人意料的反常效果。

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它的创作主题 “非理性”,创作手法是从反传统的审美观念衍生出的,创作目的是“表现虚无”。

三、解构主义建筑美学实例鉴赏

1、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图1)

“没有任何人类建筑的杰作能像这座建筑一般如同火焰在燃烧。” ――拉斐尔・莫尼欧

1997年,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在西班牙中等城市横空出世,这是建于西班牙毕尔巴鄂市的又一座古根海姆美术馆。该馆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位于勒维翁河滨。

这栋建筑集中了弗兰克・盖里后期解构主义的思想,整个建筑在河边,采用了弯曲、扭曲、变形、有机状、各种材料混合拼用等手法,体积庞大,形态古怪,采用了最昂贵的材料钛作为中央大厅的外墙包裹材料,非常薄的钛金属在阳光下闪烁发光,而且在风中振动,极具特色,具有雕塑的特征它以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立刻博得举世瞩目,让这个往昔辉煌的工业城市以旅游城市的面貌重新焕发光彩。

2、安藤忠雄的海岸彷徨─海事博物馆Maritime Museum(图2)

安藤忠雄设计的海事博物馆最重要的任务是反映阿拉伯辉煌的航海传统,因此他从阿布达比的自然风景、地形地貌中撷取灵感,可反光的表面消灭了海洋与陆地的视觉界线,宛如船只构造的内部空间并设有漂浮的甲板引导来访的游客进入其展览区域。

“阿拉伯传统的三角帆船在内部空间当中漂浮着,让空间中各个对象彼此关连,最后结合至建筑物形成整体感,创造一种紧密的视觉冲击”安藤忠雄解释,“在地面层底下是第二个空间作为接待大厅,并且设有一座庞大的水族馆,阿拉伯帆船会从水族馆上头漂浮而过,为观者带来截然不同的视野。”为了强调海事博物馆简单而强烈的线条,建筑物周遭地景以格状处理,成行成列的树木种植于基地前方,营造出绿洲般的边界氛围,使游客从律动的城市进入博物馆这个相对安静、深思的空间时有个缓慢的过渡。身在阿布达比的海事博物馆中,才体会到安藤忠雄的“海岸彷徨”。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传统建筑建筑自主性

1925年,从康奈尔大学毕业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吕彦直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完成了南京国民政府委托的中山陵设计,这一项目被誉为“中国固有式”建筑的开山之作。建国后,梁思成在《祖国的建筑》中发表的两张“想象中的建筑图”,力图说明中国建筑的“民族样式”及传统形式在新中国的表现。及至20世纪80年代,北京、天津、承德等地大规模兴建仿古街,1996年北京西客站投入使用。从1910年代到21世纪初,在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中,各代建筑师始终以将传统建筑为我用为己任,力求在传统文化、传统样式中寻找出新中国可以继承并具有文化自豪感的建筑设计方法。直到今天,虽然在表达手法上已经从简单的大屋顶,隐藏到建筑背后的建构逻辑,但不可否认的是,此类尝试依然不断,建筑师从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化责任感,不断对所谓“传统”及“建筑的传统”进行解读与应用,寻找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及建筑文化的传统与现代国际建筑文明的契合。

一、 何为传统

传统是一种社会积累的经验,还是一种民族共同的生活方式,或者是某种文化的积淀?传统既有让人骄傲的一面,也有令人不堪的无奈,传统也许是家族赖以传承的道德枢纽,或者比习惯势力更加持久而顽强的旧意识。很难给传统下一个定义,就如同很难给文化下定义一样,但传统本身无处不在。

传统具有一种强大的懒惰力量,这种惰性,并不能完全看做负面力量。传统本身是个过程,是在一种变化中维持和延续着的,束缚了社会发展的传统,就是负面的力量,在历史进程中会被剔除;而在人民无所适从时,利用传统的惰性,能够维护文明与文化的根源, 这就是一种正面力量,在特定时间内会被发扬和尊崇,直至经过仪式化,成为一种形式,最终从新被社会所检视。

传统的范围也很难确定,我国的传统,多指特定区域和民族的特性,多强调政治权利与道德关系,而忽视多民族特性与民间现象。

在目前的建筑学中,我们总是提及的发扬传统建筑特色,更多的是一种文化象征性的意识形态,所谓的传统建筑,也多指明清官式建筑或个别地域特色非常明显的建筑风格。我们所定义的传统,具有强烈的局限性和风格特点。这很容易在设计时,陷入对形式的模仿,而脱离建筑学本身的意义,寻找美学、哲学或经济等其他学科的依靠。

二、 传统的建筑

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来说明传统建筑的范围到底应如何确定。普遍意义上,我们认为能够代表我国传统的建筑特色的多为清代及以前的古代官式、民间建筑。包括古代殿堂、住宅、祠庙、塔、桥、陵墓等多种建筑形式。经过朱启钤中国营造学社的努力,经由梁思成、刘敦桢主持,我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在对古建筑保护与测绘方面取得了相当详实的成果。这些成经过不断研究与发展,形成了我国传统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根基。目前教科书中所讲述的古建筑传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主要原因并不是技术、取材等方面,实际上自秦汉起,我国砖石建筑就已经颇有成就,唐宋已经有很辉煌的建筑,与西方宗教性建筑非常强调纪念性相比,我国古建筑用材的最主要原因应从美学、信仰等方面解释。首先道家强调阴阳八卦,而木主生,石主阴,故而常人用的房子多用木材,而陵墓多用石材;其次,对时间的理解,不追求物的永恒,而追求在生命在时间中的轮回,有来有去,生生不息,即为永恒,所以建筑不求永立于世,而是希望能以新代旧,与我国文化有较大相似性的日本,其伊势神宫每隔二十年重建一次,轮流使用,更是将这种态度表达的淋漓尽致。

2、木结构为主要结构形式。具体有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抬梁式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在宫殿、寺庙等高等级建筑上使用斗栱。建筑的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外墙遮光挡雨,内墙分隔空间,完全不承担受力。梁柱为结构受力体系,不参与空间划分。

3、大屋顶形式。我国古代建筑的大屋顶,是建筑形式中最具符号意义的元素。也成为现代建筑师设计时不可回避的问题。多数设计普遍采取直接从建筑的外观形式上模仿大屋的形式,利用符号的所指,既关于大屋顶的形成原因有多种解释方法,目前没有定论,随着各种研究方法的介入,相关研究结果也很丰富,但普遍较为接受的原因是为了保护柱网外的地基受雨水侵蚀,同时为尽量保证室内采光,出现屋面反曲的形式,根据木材材料的特点,利用榫卯结构搭接而产生举折。

4、组群的布局模式。传统建筑的组成都以“间”为单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再以庭院为基础,形成更大规模、形式各异的组群。建筑组群大多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横轴、纵轴进行布置,礼制明确。

三、 建筑的传统

建筑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成果,谈及建筑本身的传统,就不应只局限于我国的建筑文化,而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在这里,建筑的传统,指的是建筑活动本身对其中持续积累的经验、文化的积淀的一种统称。而这种经验和积淀,支撑着建筑具有某种自足自制特质,这种特质,使得建筑在历史的转变中,始终拥有其形式上的合法性和内在的意义,得以抛开风格、形式、审美、政治等其他学科的影响,成为具有明显自主性的学科。

这种学科的自主性,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类:

1、几何的形式

欧几里得几何学和笛卡尔坐标系一直是近现代建筑师在设计时所遵守的基本几何体系。虽然经过20世纪,哲学与科学界的广泛讨论,几何形式并不能成为建筑形式脱离意识形态的客观评判标准,不同的几何学观念会导致人们对形式的不同理解,如同现在所流行参数化设计,实际本质上是新的几何学与科学在特定哲学观点下所得出的某种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创新看起来似乎完全属于一种新的建筑观念,但其本质,仍然是一种建筑风格。而传统意义上,从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各种新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的纯粹主义、立体主义,普遍为广大建筑师所接受,并为大众所理解的仍然是在科学界已经被视为落后代表的欧几里得几何学。这是一种久已定型,代代相传的文化习性与审美传统。无论几何学如何变,它在建筑界的统治地位依旧牢固,只是会随着科学的发展,偶尔会出现一些新的面貌,在本质上,依然遵循传统。

2、双重意义的空间

“空间”概念的出现是在现代建筑开始形成的时候。空间更是哲学讨论的话题,具有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借助与其他学科的发展,来阐释和分析空间的概念;另一方面,在建筑学中,空间具有明确的实体性和物质性,建筑活动的本身就是为了营造可供使用的空间,这种营造受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尤其是前面哲学对空间概念的解释的影响,而不断发生变化。

由此,空间的双重意义自出现以来,一直伴随着建筑的发展,而建筑学也一直在努力将其双重属性结合起来:使抽象的空间概念体现为建筑实物;或者从具体建筑物的建造和使用方面发展出抽象的空间形式。

3、符合逻辑的建构

建构的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对建筑结构的忠实体现和对建造逻辑的清晰表达”。建构理论的基础在于对形式原则的划分。“建筑的每一部分都可以通过核心形式与艺术形式这两种因素得以实现。建筑构件的核心形式是“结构机制与受力关系”的必然结果,而艺术形式则是呈现结构机制和受力关系的性格塑造”。可以说,建构确立结构为本体内核,巧妙化解了建筑学坚固形式、艺术与结构的关系。建构形态不仅要求本体建构作用逻辑清晰,而且还要能够在形式上充分体现建构。当前我们的建构研究还远没有达到一种还原建筑营造本质的状态,建筑师应更加立足建构的起点,并从现代主义的价值体系中转移到当代文化语境中。

四、 现代建筑设计对传统的扬弃

在当代,建筑设计活动因为技术与社会文化的进步,可操作性变的更加广泛,建筑学本身也越来越依靠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建筑理论,并指导设计。除了将建筑学的外延尽量扩展之外,还应注意保持建筑学科本身自主性的研究深度,将建筑的传统延续下去。结合我国目前建筑设计业的情况,如何在保持建筑传统的同时,发扬传统建筑的特色,本文提出以下几点:

1、注重建构的传统。前面提到我国传统木建筑的核心是建造体系,是以工匠为主体的“营造”体系,第一代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等希望将中国古建筑提到与西方古典建筑相同的高度,提出中国古典主义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风格化的趋向。从营造法式到工程做法则例,突出强调的,除了工程管理,便是具体大木作小木作的详细做法。实际的建成建筑在规则的指导下突出建筑整体与局部的结构合理与逻辑清晰,除此之外的装饰等几乎都可以归为风格。在建国初期,风格的探索,大大遮盖了民间、工厂、公共住宅等建筑对于建构体系的实践,导致我们目前对建构话语的解释都直接来至西方,而完全忽略了建国初期这段实践,在建构路上所做的各种努力和尝试。因此在国内的实践应充分发挥中国营造文化的发达和历史积淀的深厚,培养和利用高素质的工匠,对古建筑的建构关系进行细致的分析,由此实现建构意义的发展,并体现中国建筑文化的传统精神。

2、注重空间的营造。日本学者伊东忠太认为中国传统的以相似单元组成院落的建筑形态,不能按照功能进行划分,并确定其唯一性;而后李允禾又提出“通用空间”的概念来形容所谓“通用式”空间。这种通用空间的提法,是为了区别西方建筑体系中“功能/空间”相对应的形态分类,而中国并为强调此两者的相互对应。实际上,传统建筑文化中所强调的是“形制/礼制”。形制是决定从民居到官衙、到寺庙和帝王宫殿蛋蛋形态差异所在,而差异的形成,则是礼制所决定。空间完全服务于这两者,而对功能的需求相比起来弱得多。

3、对风格的扬弃。风格本身并没有错,是在特定阶段形式所表达的特定形态,但风格明显受意识形态、社会审美等非建筑学自主性的影响。在当代进行建筑设计时,不应一味的集中在建筑风格的处理,利用建筑手法寻找所谓现代中式,而更应从传统建筑中,具有建筑传统特点的方面入手。

综上所述,我国的传统建筑在当代并不仅成为文化回归的一种代表,从建筑形式的模仿、手法的简化去寻找现代中式,而应从建筑学科本身出发,基于建筑自主性的传统,结合时代与历史的发展,寻找两者结合的契机,为当代建筑设计实践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剑飞主编. 中国建筑60年(1949-2009)历史理论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 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第9篇

建筑学属于建筑总工程设计施工类,相对与工程施工来讲建筑学的发展方向致力于招标、建筑表现学、建筑设计、总工程图设计以及城市园林及建筑相关周边规划设计。建筑学是结合美术、艺术理论、工程、建筑、力学、历史人文、地理地质等多方面元素的学科,因此在学习建筑学的过程中本身也是对建筑历史和建筑环境的深入了解和剖析,建筑学起源于15世纪中叶,属于西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近些年引入我国也是因为我国的社会环境发展达到了建筑学发展的最基础要求,并且社会以市场对于建筑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最初始的住宿问题了,现代建筑需要考虑城市底蕴、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使用功能以及美观等多方面因素,建筑学也就因此在我国开始逐渐的发展。建筑学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于建筑设计方向,也就是建筑师和建筑城市规划师一类,还有建筑历史一方面属于中外建筑师的了解、剖析和介绍认知工作,建筑学在我国属于专业发展势头极好的专业学科,因此在我国前景也是十分优越。

2建筑学的发展历程

建筑学的发展历史起源与欧洲,其本身与文艺复兴时代有着极深远的关系,因为在欧洲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师傅属于极为特殊的,因此在欧洲早期建筑师于中国是有着截然不同的低位的。欧洲的建筑材料不同与我国古代,在欧洲建筑的起源是石材的垒砌、雕琢,而在中国是以土木为主体建筑施工材料的,因此在欧洲早期建筑学发展的历史是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学科性专业,涉及到艺术、美术、力学、材料学等方面,相对于地大物博的中国而言欧洲早期的建筑师更贴近于现代建筑师的要求,了解材料特点、结构力学设置合理、并且对于石材建筑的设置美观独特,不同于中国每一座建筑的具体分工极其明确,每一部分工匠有专门施工的方向导致我中国工匠的知识覆盖量往往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然而在欧洲建筑学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古代也形成了独特的土木工程师学科,并且书简编撰整理也是早有记录,随着封建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的学问更多更难也更为复杂,发展到几时几日建筑学已经发展成为综合多个学科的大型专业。

3建筑设计的内容

建筑学的设计从单一的房间空间设置到这座大楼的采光通风再到一个小区的规划整理最终到达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规划都属于建筑学的内容范畴,建筑学与土木工程学类似最基本的就是图纸的绘制工作,但是绘制图纸之前要结合多方面资料了解地区土质、城市历史背景文化积淀来确定建筑设计的风格和技术的敲定,并且结合城市未来规划的方案对于以做建筑或者多栋建筑进行统一的风格设置和规划整理,并且与各部分进行结构承重的协商,最终敲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总体施工图,其中包括了细部、剖面图、立面图、平面图、透视图等,到建筑施工开始到竣工结束之前还要进行效果图、建筑模型等方面的制作。

4建筑设计的现状

4.1解构主义及反构成主义建筑流派。解构主义是后结构主义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的代表理论。在哲学、语言学和文艺批评领域译作消解哲学、解体批评、分解论、解构和解构主义等。作为一个封闭的,稳定的,有明确含义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对其予以否定。不时有一些外国民用或工业建筑喜欢它的工程结构形式,这似乎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在巴黎蓬皮杜于1977年建成国家文化艺术中心后,引起了轰动,因为这样的炼油厂一样的公共建筑仍是一个在巴黎的旅游热点。这些著名的高技术派建筑,是以充分坦露结构为共同特征,显示机械和电气设备品种的原有形状。

4.2现代主义建筑流派。是20世纪诸多建筑流派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流派。众流派并存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中,每个的重点并不一致,每个都有独到之处。适应工业时代,强调建筑随时展变化;强调建筑师应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与经济问题;倡导新材料、新结构并促进革新;立场坚定地走出了历史建筑风格的约束。他们系属功能主义,理性占主导。现代主义建筑首发于在实用性建筑,如厂房,中小学校舍,医院建筑,图书馆建筑和住宅建筑,开创了实用型的先河,到20世纪50年代,各国的纪念建筑物也可以实现,如巴西,联合国总部大楼和议会大厦。整个20世纪现代主义在世界中占主导地位。

4.3后现代主义建筑流派。后现代建筑的兴起并不是简单的喜新厌旧。20世纪翻天覆地的变化。时隔50年,较70~80年代与20~30年代西方的巨大变化,可见一斑。文丘里的建筑角度反映了这一变化,许多人说他道出了真相,把事情讲清楚了,从而促进20世纪后期的另一个建筑思想的重大转变。

4.4新古典主义建筑流派。古典建筑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新古典建筑领域层出不穷,人们甚至创造出新新古典主义之类的名称以示对新古典主义建筑在不同时期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差异。在20世纪,在世界上,新古典建筑长盛不衰。新古典主义建筑最常见的一种功能结构就是保持古典建筑形式和风格特征。50年前的也属于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德国30年代和30年代到50年代初的前苏联也很受欢迎。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城市公园:符号:建筑符号i能指:所指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2-0064-02

20世纪在西方兴起的符号学最早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提出的,它是一门研究符号系统的学问。现在,符号学已经成为一项科学研究,其理论成果也已经渗透到其他诸多学科之中,特别是在文化研究领域起到了日益明显的作用。

我们不妨借鉴符号学研究方法,对城市公园中的建筑设计进行分析和理解,使设计者更好地处理人―建筑―环境―社会一目然之间的关系。

1 城市公园中的建筑与符号学

1.1 符号学与建筑

1.1.1符号与建筑符号

符号对人们来说既平常又抽象,我们生存的世界到处都充满着符号。皮尔斯曾说: “尽管我们不能说宇宙的构成是符号,但无疑宇宙中渗透着符号。”对于符号的定义,符号学各派也都见仁见智。虽然各自的出发点和叙述不尽一致,但其共同点都是将符号看作为以形象表达思想和概念的物质实在。文字、语言可以称之为符号,而形体艺术和空间造型艺术同样也能被视作为符号现象。作为空间造型艺术的建筑其实也可以被看作是“用建筑材料造成的一种象征性符号”,“是蕴含着极深的情感符号”。

1.1.2建筑符号的能指与所指

在索绪尔的术语系统中,能指与所指是记号的组成部分,他们如同一张纸的正反面一样,或者说两者之间互为表里,彼此是不可分离的。能指面构成表达面,所指面构成内容面。能指是一“事物”、一种介中物,它的内质永远是质料性的(声音、物品、形象);“所指不是”一桩事物’,而是该‘事物’的心理表象。”索绪尔清楚地指出了所指的这种心理性,把它称作概念。在建筑中,能指可视为建筑韵形式、空间;所指可视为建筑的内容,它不仅体现作为客观存在的特征,还受到社会规范、文化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建筑的能指与所指间的关系,即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它们是非常任意的。如在中国的语言中,“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当人们看到一座亭子的时候,并不了解其材料或结构的构成,而只想到这是一个供人休憩栖身之所。一座由台座、柱子和屋顶组成的结构物可以看作为基本的能指。这个结构物所构成或是亭子或是殿堂可称作所指。把由材料与技术堆造的结构体比作事物本身,而把其显现给人们的建筑形象比作概念化的事物,这就构成了最简单的一对能指和所指的关系。

1.2 城市公园中的建筑具有符号性

1.2.1城市公园中建筑具有符号的一般特征

城市公园中的建筑作为一种人工创造的事物,具有某种传达性,或者说其中负载有某种信息。这就构成了符号的一般特征。

1.2.2城市公园中建筑的符号结构

在符号学中,符号一般总是存在于某种“系统”之中的。符号的系统又被称为“结构”。一个符号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它作为意义对象,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发挥解释的作用。因此,符号只有作为系统才能体现出其意义性。在这个系统中,每个符号都是在与其它符号的差别中确定自身意义的,这种意义具有约定性,符号正是通过差别产生联系,通过约定使联系能够合理解释。而在城市公园中的建筑,因为处于不同的环境,基于不同的主题,所负载的信息也会不同,表达的意义当然也有所不同。这与符号能指与所指关系的任意性也存在一定关系。

1.2.3城市公园中的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表意符号

城市公园是人们生存的集台性空间,当然承载这个集合性空间需要高技术与高科技的支撑。问题是在数字化的今天,城市公园以及其内的建筑真正具有深层意义的问题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与技术问题,也不是城市公园以及其内在建筑“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远为广阔的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问题。正如某学者指出: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的文化由世世代代的思想家、伟人的意志与居民的思考方式及生活形态积淀而成。“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城市发展的“软道理”凝固了数千年的文化基因,要想较好地继承这一基因,城市公园的建设尤其不能忽视,因为它是城市中展示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的主要空间。而在这一空间中,建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勃罗德彭特所说: “建筑是文化的象征”,城市公园中的建筑就是城市文化的表意符号。

2 城市公园中建筑符号的特征

2.1 稳定性(能指的物质性)

符号的能指有一个基本特征是其物质性,如语言中的声音或书写,都是物质的,而其所表达的意义则是思想的。从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待城市公园中建筑符号,由材料、结构、形式等形成的结构物是公园中建筑的基本能指,而这样一个结构物所标示的场所,因为掺入了文化背景、审美观等因素,而具有了一定的意义与思想,因而是它们所形成的结构物的所指,如中国传统风格公园内的亭、廊、榭等。在城市公园的建筑符号中,因为建筑本身是具有物质性的实体。所以导致符号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稳定性。

2.2 象征性(能指与所指关系的任意性)

对于符号的任意性,索绪尔说得很明白:“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或者,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是指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自然或必然的联系,不能由能指推断所指,也不能由所指推断能指,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习俗性的,具有很强的任意性,其问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只是一种相沿成习的社会契约。符号学中所研究的绝大所数符号一般都具有象征性。这种象征的模糊性与弹性,能够长期存在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能够发掘出新的象征意义。正是因为这一点,就造就了建筑的民族性、地方性、时代性,甚至建筑师的个性:正是因为这一点。建筑全然没有成为一种古板、雷同、重复、机械性的生产活动:正是因为这一点,后现代主义建筑才大量使用符号来显示其“模糊与多义”。城市公园的建筑符号也如同其他符号一样,也具有象征性,这种象征性能使公园的主题得到升华。

3 符号在城市公园的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在城市公园的建筑设计中,建筑符号以各种形式出现,下面笔者将几种常用的符号列出并针对其运用方法加以分析。

3.1 自然的生态符号

“生态”是种语言准则,它的作用是指导我们如何去跨越进化中的人类社会与自然两者间的鸿沟。现在有些城市公园为追求“绿色”而多加草皮或多种树木;为追求“亲近自然”而用自来水、人工假山石等构筑“山林野色”幻象等等,这是对“生态”内涵肤浅且消极的认识。设计师应结合沉淀中的历史与进步中的

科技,赋予“生态”以高级内涵。利用高科技向自然学习并以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成为现在及未来生态意识的核心内涵。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设计还是成功的・

如2000汉诺威世博会公园及其展馆建筑设计。以“人、自然、技术”为主题的2000汉诺威世博会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主题公园,在设计时大量运用自然语言和生态符号来向人们展示未来人类将怎样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与之和谐相处。公园内的那些临时展馆建筑更是极富创意,不仅造型奇特,还采用各种生态环保材料进行建筑。这些“生态符号”不断出现在各幢建筑上,成为公园中的视觉亮点,使公园的主题得到了更充分地展现,如在荷兰馆的设计中(图1),建筑师把荷兰典型的生态符号――沙丘、暖房、森林、湖泊以及能发电的屋顶风力公园融合进了建筑内。其中,各种不同的自然风光按竖向叠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结构体系。这样,就创造了一个与传统建筑观念完全不同的具有演出性质的多层公园和一个新的自然空间。日本馆则用经回收加工的纸料构成,宽35m,长72m的展馆,拱形的结构、屋面、墙身都是由纸构成的(图2)。自然光通过半透明的防水织物和纸膜构成的屋顶照到室内,既现代又极具日本韵味。在这里,不管是荷兰馆中的自然风景还是日本馆的“纸”,我们都可以将它们视为同种符号――生态符号,它们都具有符号的表征意义,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关注,希望借助科技的力量与自然和谐相处。

3.2 模糊的象征符号

如上所述,城市公园的建筑符号具有象征性,抓住了这一特征就能使公园主题得以升华。这种象征符号被后现代主义设计师们反复运用。表达种种模糊的情感,其中尤以解构主义的先锋们最爱使用。

如被称作“二十世纪最彻底反理性作品之一”的法国拉维莱特公园。设计师伯纳德‘屈米抛弃了传统的主导、和谐构图与审美原则,将各种要素裂解开来,暴露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矛盾,并用机械的几何结构作为区域与区域间的连接从而激化了矛盾。公园中分布的鲜红色小建筑物将人的好奇、失望甚至愤怒的心情再强化一等。小建筑物本身就是象征符号,它们象征着城市庞大聚集体的点点“碎片”。人们通过它们惊奇地感受着不可预知因素作用下产生的陌生与超现实的世界o (图3)

更具体一点,我们在这些小建筑物的局部也能找到这种模糊的象征符号,如小建筑物上的门与窗(图4)。 “一个从窗子伸到屋顶的爬梯,是对门/窗对立的消解……只有这个爬梯象征着窗子可以有门的功能,模糊了门与窗之间的界线。”事实上,门与窗本没有一种确切的对立关系,而在这个实例中我们反倒发现了两个层次上的自相矛盾:一,爬梯的出现让“带爬梯的窗”的能指与所指建立起新的“结构”,或日窗具一定的门的功能而门自身的形式/意义关系丝毫无损。窗户的出现“引入了一个新概念”从而暗喻着阳台可以有房间的功能,模糊了阳台/房间的界线,也就是“消解”了阳台/房问对立。二,如果这一“消解”成功了的话,那么建爬梯这一过程是不是又与“消解门窗”这一能指成为一一对应了呢?或许这正是解构的目的所在。

3.3 人文符号

城市公园中的建筑是城市文化的表意符号,因此,它们不能超然于历史性和地方性之上,只具有技术语义和少量的功能语义,而没有思索回味的余地,这样会导致环境的冷漠和乏味。建筑既是一个物理场所,同时又是传输文化、意识的象征系统,它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政治内涵对于人们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涵化作用。它不仅仅关乎实际需要和经济因素,还关系到存在的意义。这种存在的意义源自然、人类,以及精神的现象,并通过秩序和特征为人们所体验。所以,可采用人文符号来体现城市文化,丰富公园的文化氟围。

如广东中山市的岐江公园(图5)。设计师在公园内设计保留和充分利用了多个不同时代的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正是这些建筑及构筑物成了一种人文符号,渲染了场所的氛围,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历史。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第11篇

关键词:蒙太奇 后现代分解 重组 剪辑

ABSTRACT Montage is the lens and lens combination in simple terms, various combinations to produce meaning are different; building is also so, through the material, color, form, space, environment and other combinations of expressing the thoughts of architects, as far as the creation technique, which in post modern architecture is more prominent.

KEY WORDS Montage, post modernism, decomposition, reorganization, clip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后现代主义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在社会中的一种文化倾向,延伸到建筑学中,它是作为一种形而上的设计方法论作为设计思想的指导;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的出现根源于人们对现代主义刻板、单一、死气沉沉、非人性化、不顾文化脉络、不顾民族地域特点的设计思想的质疑,因此,在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的一些建筑师开始反思,随着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后现代主义的形成而且有了自己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现代主义主张结构和技术的重要性,摒弃一切装饰,“标准化”“批量化”生产,而后现代主义则主张建筑风格的标示性,建筑风格的多样化,它以现代建筑结构和技术为基础,从古典主义建筑中寻求文脉、历史、文化等的载体,通过二者的融合,来表现对历史、文化、地域等的尊重,强调人们的不同需求以及社会生活的多样化。

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现在已经风靡全球,它以其直观的、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视听享受,成为一种流行、时尚、方便的文化载体。对电影艺术来讲,对其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是“蒙太奇”手法的出现;蒙太奇一词,是法文的Montage 的音译,本是一个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1。同时含有组合、组织、结构、构造等意思,词源的共通揭示了“蒙太奇”与建筑艺术的相关性和同质性2。如前面所讲,后现代主义建筑大体来讲是现代主义建筑的躯体加上古典主义“装饰”的组合,虽然构成的类别多样,所体现的涵义也不一,但其手法确实是基本的构成、装配;电影中蒙太奇主要指的是根据影视艺术主题和剧情的需要,将影视艺术作品诸镜头,合乎逻辑地、富有节奏地重新组接,从而使其形成一个连绵不断的结构完整的艺术整体的剪辑技巧。单个的镜头并没有意义,就像一个词语,只有将他们与其它的镜头组接起来,才有了叙事、情景等等,并且不同的组接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甚至可能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作品,这就是艺术家创作的选择。对于后现代建筑,文丘里曾说:“对艺术家来讲,创新可能就意为着在旧的东西里挑挑拣拣。”其实后现代的创作手法大抵如此,因此,很多人曾说,后现代主义毫无贡献,它仅仅是一种流行性风格,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只是一种历史的复古或者简单的拼凑。那么,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风格,并且在上世纪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潮流,必然有其历史必然性,我们就用蒙太奇的手法对后现代建筑进行解构,从各个侧面认识后现代建筑。

后现代建筑简单来说就是现代主义建筑架构上的装饰主义,“完整的把艺术和技术进行了结合,讲究装饰的丰富、色彩的艳丽,也讲究历史风格的这种”,对于古典和现代建筑元素的应用,有的是简单的分解、重组;有的是扭曲、变形,然后再重组(扭曲、歪斜、错位、断裂);有的则是解构。

1:元素重组

简单的重组在后现代建筑设计中一种比较常用的手法,而且最早使用,主要指的是将古典建筑的典型的构配件提取出来,,“通过非传统的方法组合传统部件”1,以具体的或者抽象的形式直接应用到建筑中,来表达一种历史的传承,对文脉、文化的态度。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斯特恩把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概括为:历史主义,文脉主义,装饰主义。大概就源于此。此类建筑表现出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结合,建筑风格略显怪异,最著名的例子应该当属格雷夫斯设计的波特兰市政大厦:大厦的外观来看,它给人的感觉有些奇怪,它既不同于方盒子式的现代主义建筑,也不同于欧洲的古典主义建筑,建筑的底部是三层厚实的基座,其上12层高的主体,大面积的墙面是象牙白的色泽,上面开着深蓝色的方窗。正立面中央11层至14层是一个巨大的楔形,仿佛放大尺度的古典建筑的锁心石,或者你也可以想象成一个大斗之类的。大斗的中央,是一个抽象、简化了的希腊神庙。大斗之下是镶着蓝色镜面玻璃的巨大墙面,玻璃上的棕红色竖条纹形成某种超常尺度的柱子的意象。柱子之上,正面是一对突出于建筑表面的一层楼高的装饰构件,样子像风斗,而在两侧的柱头之上则是一横条亮丽的深蓝色装饰,好像包装礼品的花带子或者表示密封图章的飘带。格雷夫斯将棕红色、蓝色、象牙色以及各种涵义的装饰构件蒙太奇式的拼贴在一起,使这个体态笨拙的大房子成为一幅美丽的抽象拼贴画。菲利普•约翰逊设计的美国电视电报大厦也是这种元素重组的典型,建筑师把古典主义的三角山花、柱廊、拱门等按照古典三段式的构图样式拼贴,并全部用大理石贴面,行成了既古典、典雅,又庄重大方的效果。蒙太奇在这里就是选择古典的典型元素,然后“剪辑”,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他们的顺序、形式、色调、比例,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作品。

2:变形重组

变形重组指的是建筑师从古典建筑中获取设计元素,然后将它们扭曲、歪斜、错位、断裂等,然后“剪辑”重组,建筑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是一种非理性状态。复古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对未来的展望使此时的建筑符号成为历史要素的变形。文丘里设计的“母亲住宅”运用断裂的山花、不完整的圆形凹槽、非对称的开创、断裂的墙身分割线,让建筑呈现很凌乱的状态,不知所云,有很强的模糊性,似乎这样才能增强建筑的内涵深度和表现意义。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布拉格尼德兰大厦是后现代中的另类,建筑采用双塔造型,一虚一实,象征一男一女,男的坚实挺拔,女的流动透明、腰部收缩、上下向外倾斜,犹如衣裙,而挑出的部分可以俯瞰布拉格风光。虽然建筑形式特别,但建筑在材料和开窗的比例上和周围的建筑保持一致,获得了既突兀又和谐的效果,显示了盖里在历史建筑中创作的独到之处。我们可以看到,尼德兰大厦虽然是扭曲、变异的,但它还是从古典建筑中获取灵感元素,经过蒙太奇组合,来表达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3:解构重组

解构重组指的是“后现代”当中的解构主义,我们把它放入广义的“后现代主义”,第一:解构主义建筑是80年代晚期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第二:解构主义通过蒙太奇也与后现代主义确实有共同之处;它的特别之处在于破碎的想法,非线性的设计过程,它的形式的实质是对现代主义的破坏和分解。解构主义建筑在其表现形式和空间特征上跟蒙太奇有异曲同工之处:它是对不同时空的剪辑、对同一时空扭曲之后的剪辑、对整体破坏之后的另类重组、以及对不同事物的规律的整合。建筑中的解构主义,以大胆的质疑,向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发起了全面的挑战,它的“非理性”的建筑理论不能理解为对理性的否定,它是冲破理性教条的局限,引入了非理性、随机等理性排斥的东西,还自然以真实。方法是通过错位、叠合、重组等过程,使建筑生成新形势的模式,但解构主义在表达方式上仍然倾向于抽象,更多的倾向于从表面语汇转向对深层结构的探索。对解构主义建筑影响非常深远的当属伯纳德•屈米, 屈米说:“我对形式不感兴趣,我攻击意义系统,我赞成造句和造句法的想法,但无意义。”4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呈现出模糊的、凌乱的、多义的“非理性”空间,常表现出很强的跳跃性,甚至是不同体系的对接,空间形式复杂多变,但在一定理性结构的约束下显出统一;另外屈米是最早将蒙太奇运用到建筑的建筑师之一,他不仅仅是追求蒙太奇效果,更在蒙太奇技术在建筑的应用做了很大贡献;拉维莱特公园就是其建筑思想的代表,也是蒙太奇思维在建筑上运用的最好例证之一。公园被屈米用点、线、面三种要素叠加,相互之间毫无联系,各自可以单独成一系统。公园中26个红色的方体组成点系统,有的具有功能性,有的仅仅是体系完整的要素;线的体系是公园的交通系统,在规整的交通网格中也有自然曲折的小径,空间和平面效果也更丰富;面的系统则是主题公园,它是公元的重心,但通过线系统和点系统连接,三者甚至互成景观。我们看到,公园在理性的体现中插入非理性因素,以及在体系的交叉中表现模糊的、凌乱的空间,不过这也是蒙太奇在剪辑中通过各种不同体系的拼贴达到表现意义的多样、变化。

彭一刚谈到:如果说古典主义是手工业社会的产物;现代主义是工业社会的产物,那么后现代建筑则是信息社会的产物。后现代建筑随着社会的进步应运而生,有其历史的必然,虽然饱受争议,但其贡献是不可忽略的;我们通过用蒙太奇的手法来对后现代建筑解读,也是信息社会建筑发展的必要手段;建筑学是一个多学科杂糅的学科,我们更多将其他类型的艺术引入建筑,来传播建筑思想、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1]吴焕加.《现代西方建筑的故事》.百苑文艺出版社,2005年.

[2]李丽芳,张永刚,影视艺术鉴赏,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

[3]《建筑师》编辑部编.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路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43页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第12篇

关键词:文脉;文脉主义;符号;形式与意义

在建筑设计过程当中,建筑设计人员需要结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范围内多个领域的知识进行考量。设计具有很强的意图表现性,在从建筑师构思想法形成,到改进方案完善,再到设计理念转变成现实存在的这整个建筑设计方案逐渐成型的过程当中,建筑设计受地域位置、空间限制和现实要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文脉始终是建筑师创作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影响要素,是建筑师表达设计意图的关键,这一点不可忽视。

1 文脉的含义

文脉是一个语言学范畴内的词语,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是一个特定时空发展形成的历史范畴。文脉的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从狭义的角度进行阐述,文脉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的脉络”,人类学家克拉柯亨将“文脉”界定为“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的式样系统”。作为日常用语的“文脉”,一方面用作语言的概念,在文章所具有的线性特征中产生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则不仅限于对象的前后三维关系,而是加入了由时间所形成的四维空间的关系。建筑学中“文脉主义”的概念,源于语言学中的文脉一词,建筑词典中的解释如下:

1.1 “以文脉主义的立场为基础,对整体环境,或者部分的特征,或者其构造的解读。具体的说,方位、地形、水系、植物、街道模式等空间的基本构造以及从城市整体所见到的建筑位置、建筑样式、建筑群的特性等所规定的相互关系。”

1.2 “关于那些具有特性的建筑,指它的历史、文化、地理背景等条件。”不难看出,语言学中的文脉和建筑学中的文脉概念有相互对应的关系。在这个关系网络上的“建筑”既作为物质实体,又作为信息交流的媒介而存在。

文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意义不断丰富,在新的历史时期,回看文脉的整个发展过程,这一问题具有十分矛盾的属性。一方面,文脉中所蕴含的思想和规范流传已久,这就体现出文脉问题比较老的属性;但另一方面,文脉作为一种设计理念的基础在近现代才被应用到建筑设计的世间当中,这就使得这一问题呈现出比较新的属性。而“文脉主义”一词是由文脉引申而来,是后现代建筑艺术风格的一种基本设计立场和艺术倾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广泛流行于欧洲和日本等地区。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世界受到多方技术和文化交融的影响,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后现代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文脉主义的大众认同感逐渐降低,但人们对文脉内涵的认识和对其运用者的尊敬却依然没有改变,目前它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界的共同认识和默认规范。

建筑与人、城市、环境、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加大对这些因素的综合研究力度,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对建筑的复杂性进行理解,对文脉的探究可以准确的传递信息,明确的向外界传递城市和建筑的意义内涵。

2 文脉的符号意义

如果建筑设计是对现实世界的干预,那么建筑师的作品与现实世界相遇,彼此并非没有因果,文脉就是这个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并非设计师设计,而是作为一个现实去探索。在设计之初,作槲穆鲈靥宓慕ㄖ物并不存在,但经由建筑师创作,它被植入现实世界之中。由此,建筑便变成了真实世界文脉的一部分。

建筑设计是人类进行社会认知活动的成果,建筑设计的文脉实际上就是建筑在文化脉络上的衔接。要想理解文脉的含义就一定要提到文化,人是主导文化发展的主体,同时又是接受文化的客体。人类生活在文化的包围之中,世界是由人的文化创造组成的整体,建筑、器皿、品德、法规、艺术及科学,这些都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产物,人们通过人造符号和符号系统对文化进行传递和交流,并以此形式继续发展和创造文化。

符号有“形式”及“意义”两种特性,运用各种形式来体现意义是符号的基本特征。文化就是使用符号来表现人类意识行为、传递思想的体系,它不单是物质世界的构成元素,同样也是意义世界的搭建要素。建筑设计的文脉同样也是表达文化意义、传承文化信息的一个符号,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能力是其理解文脉的基础。建筑中文脉的符号功能代表、标志或说明着外部事物。它在人的认知活动过程中,犹如一座桥梁,将人的内部思维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通常具有文脉特征的建筑往往易于为“受众”理解。这是因为,如果来自外部的刺激愈是含混、陌生与无体系,主体对这刺激的破译也愈不确定。而愈有文脉的东西愈体系化,事物间的关系愈明确,表述也愈丰富,因此也就愈符合经验背景或认知贮存中的“坐标网”,那么也就愈容易被主体理解和接受。所以说,对建筑文脉的符号特性的认知,符合人类认知的深层心理结构。

3 当代建筑文脉的建构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建构文脉的形式和途径多种多样,大多不是相对单一的线条结构。多种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研究结果拓展了建筑师们的思路和眼界,人们通过实践不断发展建筑设计的人脉。对于文脉研究,我们可以从建筑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和讨论。

3.1 文脉的形式语言建构

建筑的屋顶、支柱、横梁等就是建筑文脉的重要构成元素,这些结构的设计和构思感知就是文脉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文脉中的“形式”可以说是直接、直观的。按照类型学的方法,可以在历史建筑中提取符号“原型”,在现代建筑中对这种“原型”做出同类型的“拓扑变形”,并衍生出多个类型产物。

3.2 文脉的意义建构

建筑设计中表现文脉“形式”的探索是一方面,另外对文脉内在结构与关系的认知,同样可激发创作的灵感。但不管是形式的还是结构的,都可以认为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摆脱既往的符号形式与结构,以全新的形式结构诊释与发展需要承接的文脉意义,可以说这是建筑师情感表现的方式,需要建立在对文化的深层理解基础上。

结束语

在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建筑创作语言的创新和复杂多样使文脉的发展向越来越复杂多样的方向进行,并继续向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发展和演进。在不同的文脉指导下,建筑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它是我们周围物质世界和环境发展的表现,建筑和人与环境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充分注意到每个项目不同的特性,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建筑文脉的梳理,寻找建筑设计的思路和灵感,进行充分思考,赋予建筑新的涵义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吴云鹏.论文脉主义建筑观[J].山西建筑,2007(21).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第13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现代建筑的思想源起及因素,分析了现代建筑的理论观点及设计手法,研究了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形式、技术与特性,通过两位建筑大师的设计精神来探讨现代主义建筑,以帮助人们了解现代主义建筑的多样化发展。

1现代建筑的思想源起及因素

总体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其中第一个影响是因为战后欧洲各国的经济拮据,促进了讲求实效的倾向,这点在建筑的发展上则抑制了建筑师追求复古主义做法。第二个影响是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进而带来了更多新的建筑类型,也使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等方面有了显着的进展。第三个影响则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引起了社会大众心理上强烈的震憾。采用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整体而言19世纪中晚期时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启发传播。

2现代建筑的理论观点及设计手法

西欧有一批青年建筑师提出了比较系统及激进用于建筑创作改革的主张,因而大大的推动了建筑改革。对于这些年青建筑师所提出的观点,当时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诸如功能主义、客观主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以及国际式建筑等等。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则有更多人称之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现在则称之为现代主义。这种强调实用性结构以及采用新材料的建筑论点,用以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精神。现代建筑基本精神因素为:1)对于传统的否定态度。2)认为建筑应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3)建筑设计对象的思维改为普罗大众。建筑必须通过形式及特殊功能的语汇来表达。

现代建筑设计采用的是新的建筑材料,以较现代化的材质,突显与旧建筑不同隐喻或意象。比如说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钢构件、平板玻璃材质等。建筑师或先进的知识分子企图利用建筑设计改造,来达到影响社会现状的目的,所以新建筑的形式及功能中最能引起大众讨论及在理论上可辩证的,则需要实际理论作基础,这其中包括建筑如何满足现代生产及生活功能需求;如何与工业、科学技术互相配合,刺激了建筑师在设计上有了极大的主张和改革。

3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现代建筑在新的技术、功能需求衍生出新形式造型的基本条件下,用了大量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建筑师设计简单的造型丰富了普罗大众的需求,使得建筑之形式及功能,变得可亲近及人性化。因工业革命的技术突破,刺激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飞。

4建筑的设计形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观感,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的便是各国的经济拮据,因此有着务实的想法;也因建筑设计是针对大多数人不再有阶级之分,所以建筑师的设计便走向简单、实用的造型。大量的制作出来先有实用的功能再来想外形,由功能性引导形式。当然工业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许多建筑类型,并且使得建筑材料及结构和设备都有着显着的进展。虽然说钢材料仍然是当时主要的结构材料,但是钢的强度却比以往要来的好,结构自身重量也有所降低;另外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朝向轻质高强度来发展,预铸的技术开发越来越成熟使得铝材大量的引用在建筑中,所以建筑师可用的元素大大的增加,建筑的形式也变的多样化,建筑的功能也更贴近生活需求。

5建筑的技术与特性

在材料本身的质感、结构所创造出具有形体感和空间意识表现的技术上,这也是现代主义建筑很注重的方向。艺术表现注重于建筑造型的面和体的表现,这一部分崇尚形式及结构的美是跳出简化建筑外观造型。因此可以说现代主义建筑是根据技术、材料与艺术相结合的精神产生。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与技术包含应同工业化时代条件相互的配合应用,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的革新,摆脱历史建筑样式的紧箍咒放手创造新形式。

6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

首先现代主义自欧洲开始迅速的向世界各地引导潮流,因社会文化及经济条件的因素产生了建筑创作向美洲迁移而在美国发扬光大。这些都是因为欧洲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先后到达美国,如其中着名的有葛罗毕斯、柯布、密斯、莱特等,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50年代一60年代,现代主义在美国极度的蓬勃发展。就针对以下两位建筑大师设计精神来简单探讨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师(一)。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

柯布的形式法则从设计作品来看显然受了几何形体的影响,在各向立面的诊释,运用了许多立方体及圆柱体形;他说现代建筑构造应由几何精神去解决。例如他在1929年设计的萨伏依别墅,从这里可以看到现代主义建筑精髓的表现,就是简单的外部装饰和对使用功能的重视,更由于他喜爱面之几何处理。他说:“现代建筑师都害怕各种立面的几何成分。现代建筑构造上的大问题,必须经由几何形去解决。”

现代主义建筑师(二)。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年一1969年)。

密斯·凡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几乎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代表作品有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这座建筑也是代表建筑最初的作品突破了传统砖石结构封闭形式,采用开放式的空间使用大量钢柱承重,使得室内空间得以大量变化较为活泼,给人有简洁明快的感觉。充分显示密斯·凡德罗说的“少即是多”,以及藉由新材料、新工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7结语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第14篇

作为一个做设计理论的人,我很刻意了解他们的设计思想之间的差异,经过多年的交往,我和莫佛西斯圈子比较熟悉,知道了他们的信条。他们这批人其实母校、工作经历都不一样,基本是因为信仰而成圈的,都信奉现代主义建筑的原则,但是讲究自己的理解和变化,因此也被人称为“自由派”。

他们有三个基本的设计原则:

一、建筑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城市历史延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因此他们绝对不会脱离城市做设计,他们在设计的时候也一定对周边的城市性质、文脉做很详细的调查。

二、建筑的材料代表了建筑的内容,材料表现因此是反映建筑实质的手段之一;因此,南加州建筑学院用这栋破旧的工厂,并且保留旧工厂的所有结构和材料,是刻意的。

三、建筑同时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具有物理功能之外,同时具有意识形态上的意义。他们的建筑作品大部分具有矛盾冲突的处理特点,虚实、粗糙和细致等形成很有特色的效果,这种手法使他们的作品有时候与解构主义比较接近。

在梅恩和罗汤蒂的推荐下,我去看当时他们集团的代表作品,1987年在洛杉矶设计的西达・赛奈医院的癌症综合治疗中心大楼。

整个建筑基本是现代主义的构造,而内部则采用了强烈的空间、虚实和材质的对比手法,使这个建筑具有一定的趣味感,而能够摆脱现代主义建筑刻板、单一的面貌。

莫佛西斯设计事务所1986年在洛杉矶的比华利山地区设计的凯特・曼提里尼餐厅是他们风格的进一步发展,这个建筑和室内设计已经出现了某些解构主义的特征,但是又没有解构主义那么破碎,维持了解构和结构之间的一种平衡。

后来我还去看了他们在1999年设计的加州钻石农庄中学校舍(Diamond Ranch High School,Pomona, California)。

罗汤蒂在1997年和莫佛西斯分开,自己独立创业,而梅恩也退出南加州建筑学院,后来的大学领导权就由埃里克・欧文・莫斯(Eric Owen Moss)掌理。

莫斯是一个纯粹的解构主义者,学院的发展方向自然就差异大了,2008年,莫斯也请我去南加州建筑学院教书,那是另外一个圈子的事情了。

解构主义建筑特点范文第15篇

1现代建筑的思想源起及因素 总体来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状况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其中第一个影响是因为战后欧洲各国的经济拮据,促进了讲求实效的倾向,这点在建筑的发展上则抑制了建筑师追求复古主义做法。第二个影响是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进而带来了更多新的建筑类型,也使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等方面有了显着的进展。第三个影响则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引起了社会大众心理上强烈的震憾。采用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整体而言19世纪中晚期时现代主义建筑开始启发传播。

2现代建筑的理论观点及设计手法 西欧有一批青年建筑师提出了比较系统及激进用于建筑创作改革的主张,因而大大的推动了建筑改革。对于这些年青建筑师所提出的观点,当时有过许多不同的名称,诸如功能主义、客观主义、实用主义、理性主义以及国际式建筑等等。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则有更多人称之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现在则称之为现代主义。这种强调实用性结构以及采用新材料的建筑论点,用以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精神。现代建筑基本精神因素为:1)对于传统的否定态度。2)认为建筑应该具有强烈的时代感。3)建筑设计对象的思维改为普罗大众。建筑必须通过形式及特殊功能的语汇来表达。 现代建筑设计采用的是新的建筑材料,以较现代化的材质,突显与旧建筑不同隐喻或意象。比如说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钢构件、平板玻璃材质等。建筑师或先进的知识分子企图利用建筑设计改造,来达到影响社会现状的目的,所以新建筑的形式及功能中最能引起大众讨论及在理论上可辩证的,则需要实际理论作基础,这其中包括建筑如何满足现代生产及生活功能需求;如何与工业、科学技术互相配合,刺激了建筑师在设计上有了极大的主张和改革。

3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现代建筑在新的技术、功能需求衍生出新形式造型的基本条件下,用了大量新的工业材料及强调功能性、理性原则,最后发展到少即是多的原则。建筑师设计简单的造型丰富了普罗大众的需求,使得建筑之形式及功能,变得可亲近及人性化。因工业革命的技术突破,刺激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飞。

4建筑的设计形式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观感,对于建筑学的领域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的便是各国的经济拮据,因此有着务实的想法;也因建筑设计是针对大多数人不再有阶级之分,所以建筑师的设计便走向简单、实用的造型。大量的制作出来先有实用的功能再来想外形,由功能性引导形式。当然工业和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带来了许多建筑类型,并且使得建筑材料及结构和设备都有着显着的进展。虽然说钢材料仍然是当时主要的结构材料,但是钢的强度却比以往要来的好,结构自身重量也有所降低;另外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朝向轻质高强度来发展,预铸的技术开发越来越成熟使得铝材大量的引用在建筑中,所以建筑师可用的元素大大的增加,建筑的形式也变的多样化,建筑的功能也更贴近生活需求。

5建筑的技术与特性 在材料本身的质感、结构所创造出具有形体感和空间意识表现的技术上,这也是现代主义建筑很注重的方向。艺术表现注重于建筑造型的面和体的表现,这一部分崇尚形式及结构的美是跳出简化建筑外观造型。因此可以说现代主义建筑是根据技术、材料与艺术相结合的精神产生。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与技术包含应同工业化时代条件相互的配合应用,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促进建筑技术的革新,摆脱历史建筑样式的紧箍咒放手创造新形式。 6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 首先现代主义自欧洲开始迅速的向世界各地引导潮流,因社会文化及经济条件的因素产生了建筑创作向美洲迁移而在美国发扬光大。这些都是因为欧洲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先后到达美国,如其中着名的有葛罗毕斯、柯布、密斯、莱特等,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20世纪50年代一60年代,现代主义在美国极度的蓬勃发展。就针对以下两位建筑大师设计精神来简单探讨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师(一)。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 柯布的形式法则从设计作品来看显然受了几何形体的影响,在各向立面的诊释,运用了许多立方体及圆柱体形;他说现代建筑构造应由几何精神去解决。例如他在1929年设计的萨伏依别墅,从这里可以看到现代主义建筑精髓的表现,就是简单的外部装饰和对使用功能的重视,更由于他喜爱面之几何处理。他说:“现代建筑师都害怕各种立

[1] [2] 

面的几何成分。现代建筑构造上的大问题,必须经由几何形去解决。” 现代主义建筑师(二)。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年一年)。 密斯·凡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几乎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代表作品有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这座建筑也是代表建筑最初的作品突破了传统砖石结构封闭形式,采用开放式的空间使用大量钢柱承重,使得室内空间得以大量变化较为活泼,给人有简洁明快的感觉。充分显示密斯·凡德罗说的“少即是多”,以及藉由新材料、新工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精品推荐